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包覆位于金纳米

仪器信息网包覆位于金纳米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包覆位于金纳米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包覆位于金纳米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包覆位于金纳米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包覆位于金纳米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包覆位于金纳米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包覆位于金纳米相关的解决方案。

包覆位于金纳米相关的资讯

  • 纳米孔测序技术有望颠覆DNA测序市场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uepic/1912aaae-6c47-454e-9f5f-1d6a5c9540a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Scott Tighe(左)等研究人员利用MinION设备在南极泰勒谷测序微生物DN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图片来源:Sarah Johnso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Christopher Mason有一个喜欢在会议上展示的技巧。通过从志愿者手机上收集的化验样本获取DNA,他和同事能在一个小时内现场进行谱系分析,甚至详细描述出捐赠者一天的生活细节。“我们能从手机上的残留物预言谁刚吃了一个橘子或者谁吃了猪肉。”美国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计算生物学家Mason表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他通过利用一种由英国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ONT)研发、名为MinION的手持测序设备实现了这种快速分析。MinION会让DNA长链穿过被称为纳米孔的小孔,并且探测由DNA的4个核苷酸组件引发的电流微小变化,从而阅读序列信息。虽然Mason的展示是对该设备性能的轻松说明,但早期用户也积累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科学成就。MinION在监控2015年埃博拉病毒爆发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乘船到达过南极甚至进入了太空轨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不过,大小和一幅扑克牌相当的MinION仅在全球测序市场上占据了一小部分份额。这个市场仍由位于加州圣地亚哥的启迪公司主导。虽然启迪领先了近10年,但ONT及其用户也正在努力克服技术挑战——最突出的挑战是较高的出错率。与此同时,竞争的企业希望对这种概念上很简单但技术上很复杂的测序策略稍加创新,从而超越ONT。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strong 在传染病研究人员中最受欢迎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事实证明,MinION在传染病研究人员中尤其受欢迎。例如,伯明翰大学微生物基因学家、MinION早期采用者Nicholas Loman同全球病毒“热点区域”的同行合作,共同监控埃博拉在西非以及寨卡在巴西的传播。“他们基本上能在48小时内建立一个测序实验室并使其运行,并且可以把设备打包装到能携带的行李箱里。”加州大学生物物理学家Mark Akeson表示。Akeson开展了纳米孔测序法方面的一些基础性研究,并且是ONT咨询委员会成员。Loman表示,这种可携带性是一种巨大的优势,但大量的数据输出可能会难以掌控。“我们在巴西几乎要成功了,但因为设备过热,我的苹果电脑崩溃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一些团队正在探寻临床微生物学应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生物信息学家Lachlan Coin开发了实时数据分析算法,以便检测血液样本中的耐药细菌。在利用培养细菌开展的早期测试中,Coin团队能在10个小时内辨别出一个样本中的所有抗药基因。Coin介绍说,现在的技术能让这一时间减半,但利用真实样本(人类DNA会将细菌DNA淹没)的做法正在令这一过程复杂化。“我认为,再过一年左右,我们将能在6个小时内辨别出病人样本中的抗药基因。”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其他研究人员正在探寻宏基因组学,目标是全面描述样本中的所有生物体。原则上,流动细胞中的每个纳米孔都能被用于同时检测不同的基因组。“你可以获得存在的任何物种——细菌、病毒和人类DNA的完整基因图谱。”Mason介绍说。他利用纳米孔测序对因肮脏出名的纽约地铁系统开展了宏基因组学调查,并且雄心勃勃地计划对更加荒凉的环境——包括火星进行分析。Mason同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合作证实,MinION在国际空间站零重力条件下表现良好。他和同事希望,有一天能将该技术用于研究火星,并且为正在进行的寻找地外生命提供帮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回到地球,佛蒙特大学遗传学家Scott Tighe在南极麦克默多干河谷运行了MinION。在那里,他的团队用了两个多小时对微生物样本进行了测序。“设备停止运行的原因在于外面太冷了:电池到最后没电了。”同Tighe就若干项目有过合作的Mason解释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strong 瞄准哺乳动物基因组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诸如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所长Adam Phillippy等纳米孔方面的资深专家将微生物基因组组装视为“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如今,他们有了更高远的目标:含有数十亿个而非几百万个核苷酸的哺乳动物基因组。今年,一个包括Phillippy、Loman和加拿大安大略癌症研究所生物信息学家Simpson在内的研究团队报告称,他们仅利用达到很高准确度的MinION数据便组装了完整的人类基因组。Simpson介绍说,平均的重叠群大小达到百万碱基级别,精度值最高为99.44%。搭配使用启迪公司的短序列技术,该团队将准确度提升至99.96%,尽管这仍落后于99.99%的金标准准确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不过,在人类基因组分析的其他方面,纳米孔要更加擅长。例如,目前的人类基因组组装仍不完整,因为高度重复的区域对短序列分析“并不感冒”。一个由加州大学基因组学研究人员Karen Miga领导的团队证实,纳米孔能帮助研究人员填补这些空白。Miga团队利用150千碱基对序列重构了人类着丝点,即真核生物染色体上高度重复的基因组。对该领域的研究此前是一片空白。同Miga开展合作的Akeson预测,离组装出真正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可能仅有几年时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纳米孔分析还非常适合绘制外基因标记——对单个核苷酸进行的微小化学修饰,会影响基因表达。大多数测序平台利用的是清除这些标记的样品制备方法,但纳米孔平台可直接分析修饰的DNA。Simpson和来自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的Winston Timp证实,他们能训练软件区分甲基化胞苷酸和正常胞嘧啶的电信号,准确度约为90%。Akeson也实现了类似的成功。“我们能探测到任何试图看到的修饰。”Akeson表示,“它甚至能区分两个氢原子之间的差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strong 更多期待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不过,一些用户发现,纳米孔样本准备工具具有不可预知性。例如,一些DNA样本需要广泛的优化。“一些人做得非常好并且获得了惊人的成果,但其他人仍在挣扎。”位于马萨诸塞州的药物研发公司Warp Drive Bio首席科学家Keith Robison 表示。在去年12月的一次演讲中,ONT首席科技官Clive Brown宣称:“公司正在投入很多努力,为人们提供针对特定样本类型的调试协议,从而帮助他们优化获得的样本。”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诸多问题为竞争者带来了机遇。跟得最紧的是位于瑞士的罗氏公司。2014年,该公司并购了总部位于加州的纳米孔初创企业——珍妮亚技术公司。虽然罗氏公司对它的系统秘而不宣,但珍妮亚公司在2016年公开的一份文件中描述了“通过合成开展纳米孔测序”的策略。该技术将DNA合成酶同蛋白纳米孔配对。这种酶会读取目标DNA,并且利用带有化学标签的核苷酸建立互补序列。在每个碱基被包括进不断延长的DNA链时,它的标签被释放并穿过纳米孔,从而产生不同的电信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不过,ONT并未止步不前。和此前的模型相比,其两个最新的桌上型系统能传送大很多的数据量。在今年3月发布的GridION基本上可并行运行多个MinION设备。相比之下,PromethION利用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流动细胞,并且面向的是人类基因组规模的项目。“很明显,他们想让该系统在输出量方面同启迪公司的平台相媲美。”Loman表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虽然该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不容否认,纳米孔测序占据了支配地位。其低成本、可靠测序的前景令研究人员兴奋不已。“作为计算机科学家,我总是非常渴望数据。”Phillippy表示,“所有微生物学实验室和大学课堂都能产生测序数据的想法非常诱人。”& nbsp /p
  • 测序王国里的新“王牌”——纳米孔技术有望颠覆DNA测序市场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0171114131653576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71f679e6-bf81-40bb-9ea3-8d65204ae4b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cott Tighe(左)利用MinION设备在南极测序微生物DNA。图片来源:Sarah Johnson /strong /p p   Christopher Mason有一个喜欢在会议上展示的技巧。通过从志愿者手机上收集的化验样本获取DNA,他和同事能在1个小时内现场进行谱系分析,甚至详细描述出捐赠者一天的生活细节。“我们能从手机上的残留物预言谁刚吃了一个橘子或者谁吃了猪肉。”美国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计算生物学家Mason表示。 /p p   他利用一种由英国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ONT)研发、名为MinION的手持测序设备实现了这种快速分析。MinION会让DNA长链穿过被称为纳米孔的小孔,探测由DNA的4个核苷酸组件引发的电流微小变化,从而阅读序列信息。Mason的展示是对该设备性能的轻松说明,而早期用户却积累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科学成就。MinION在监控2015年埃博拉病毒暴发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乘船到达过南极甚至进入了太空轨道。 /p p   不过,大小和一副扑克牌相当的MinION仅在全球测序市场上占据了一小部分份额。这个市场仍由位于加州圣地亚哥的启迪公司主导。虽然启迪领先了近10年,但ONT及其用户正在努力克服技术挑战——最突出的挑战是较高的出错率。与此同时,竞争的企业希望对这种概念上很简单但技术上很复杂的测序策略稍加创新,从而超越ONT。 /p p    strong 在传染病研究人员中最受欢迎 /strong /p p   事实证明,MinION在传染病研究人员中尤其受欢迎。例如,伯明翰大学微生物基因学家、MinION早期采用者Nicholas Loman同全球病毒“热点区域”的同行合作,共同监控埃博拉在西非以及寨卡在巴西的传播。“他们基本上能在48小时内建立一个测序实验室使其运行,并且可以把设备打包到携带的行李箱里。”加州大学生物物理学家Mark Akeson表示。Akeson开展了纳米孔测序法方面的一些基础性研究,并且是ONT咨询委员会成员。Loman表示,这种可携带性是一种巨大的优势,但大量的数据输出可能会难以掌控。“我们在巴西几乎要成功了,但因为设备过热,我的苹果电脑崩溃了。” /p p   一些团队正在探寻临床微生物学应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生物信息学家Lachlan Coin开发了实时数据分析算法,以便检测血液样本中的耐药细菌。在利用培养细菌开展的早期测试中,Coin团队能在10个小时内辨别出一个样本中的所有抗药基因。Coin介绍说,现在的技术能让这一时间减半,但利用真实样本(人类DNA会将细菌DNA淹没)的做法正令这一过程复杂化。“我认为,再过1年左右,我们将能在6个小时内辨别出病人样本中的抗药基因。” /p p   其他研究人员正在探寻宏基因组学,目标是全面描述样本中的所有生物体。原则上,流动细胞中的每个纳米孔都能被用于同时检测不同的基因组。“你可以获得存在的任何物种——细菌、病毒和人类DNA的完整基因图谱。”Mason介绍说。他利用纳米孔测序对因肮脏出名的纽约地铁系统开展了宏基因组学调查,并且雄心勃勃地计划对更加荒凉的环境——包括火星进行分析。Mason同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合作证实,MinION在国际空间站零重力条件下表现良好。他和同事希望,有一天能将该技术用于研究火星,并且为正在进行的寻找地外生命提供帮助。 /p p   回到地球,佛蒙特大学遗传学家Scott Tighe在南极麦克默多干河谷运行了MinION。在那里,他的团队用了两个多小时对微生物样本进行了测序。“设备停止运行的原因在于外面太冷了:电池到最后没电了。”同Tighe就若干项目有过合作的Mason解释说。 /p p    strong 瞄准哺乳动物基因组 /strong /p p   诸如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所长Adam Phillippy等纳米孔方面的资深专家将微生物基因组组装视为“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如今,他们有了更高远的目标:含有数十亿个而非几百万个核苷酸的哺乳动物基因组。今年,一个包括Phillippy、Loman和加拿大安大略癌症研究所生物信息学家Simpson在内的研究团队报告称,他们仅利用达到很高准确度的MinION数据便组装了完整的人类基因组。Simpson介绍说,平均的重叠群大小达到百万碱基级别,精度值最高为99.44%。搭配使用启迪公司的短序列技术,该团队将准确度提升至99.96%,尽管这仍落后于99.99%的金标准准确度。 /p p   不过,在人类基因组分析的其他方面,纳米孔要更加擅长。例如,目前的人类基因组组装仍不完整,因为高度重复的区域对短序列分析“并不感冒”。一个由加州大学基因组学研究人员Karen Miga领导的团队证实,纳米孔能帮助研究人员填补这些空白。Miga团队利用150千碱基对序列重构了人类着丝点,即真核生物染色体上高度重复的基因组。对该领域的研究此前一片空白。同Miga开展合作的Akeson预测,离组装出真正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可能仅有几年时间。 /p p   纳米孔分析还非常适合绘制外基因标记——对单个核苷酸进行的微小化学修饰,会影响基因表达。大多数测序平台利用的是清除这些标记的样品制备方法,但纳米孔平台可直接分析修饰的DNA。Simpson和来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Winston Timp证实,他们能训练软件区分甲基化胞苷酸和正常胞嘧啶的电信号,准确度约为90%。Akeson也实现了类似的成功。“我们能探测到任何试图看到的修饰。”Akeson表示,“它甚至能区分两个氢原子之间的差别。” /p p strong   更多期待 /strong /p p   不过,一些用户发现,纳米孔样本准备工具具有不可预知性。例如,一些DNA样本需要广泛的优化。“一些人做得非常好并且获得了惊人的成果,但其他人仍在挣扎。”位于马萨诸塞州的药物研发公司Warp Drive Bio首席科学家Keith Robison 表示。在去年12月的一次演讲中,ONT首席科技官Clive Brown宣称:“公司正在投入很多努力,为人们提供针对特定样本类型的调试协议,从而帮助他们优化获得的样本。” /p p   诸多问题为竞争者带来了机遇。跟得最紧的是位于瑞士的罗氏公司。2014年,该公司并购了总部位于加州的纳米孔初创企业——珍妮亚技术公司。虽然罗氏公司对它的系统秘而不宣,但珍妮亚公司在2016年公开的一份文件中描述了“通过合成开展纳米孔测序”的策略。该技术将DNA合成酶同蛋白纳米孔配对。这种酶会读取目标DNA,并且利用带有化学标签的核苷酸建立互补序列。在每个碱基被包括进不断延长的DNA链时,它的标签被释放并穿过纳米孔,从而产生不同的电信号。 /p p   不过,ONT并未止步不前。和此前的模型相比,其两个最新的桌上型系统能传送大很多的数据量。在今年3月发布的GridION基本上可并行运行多个MinION设备。相比之下,PromethION利用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流动细胞,并且面向的是人类基因组规模的项目。“很明显,他们想让该系统在输出量方面同启迪公司的平台相媲美。”Loman表示。 /p p   虽然该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不容否认,纳米孔测序占据了支配地位。其低成本、可靠测序的前景令研究人员兴奋不已。“作为计算机科学家,我总是非常渴望数据。”Phillippy表示,“所有微生物学实验室和大学课堂都能产生测序数据的想法非常诱人。” /p p /p
  • 6.2亿!生物梅里埃投资牛津纳米孔,推动纳米孔技术临床应用
    10月19日,法国体外诊断公司生物梅里埃(Bio Mérieux)将向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PLC)提供7000万英镑的战略投资,约6.2亿元。另外,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的纳米孔测序技术公司表示,他们已与梅奥诊所合作,开发新的临床测试,以改善癌症和遗传疾病的治疗。对于这笔投资,Bio Mérieux将以每股238.08便士的价格购买Oxford Nanopore的29025326股普通股,相当于该公司3.5%的表决权。这笔交易预计将于10月23日完成。生物梅里埃表示,公司预计将"不时"在市场上进一步收购牛津纳米孔公司的股票,最多再增持3.5%的股份。这笔投资是在今年早些时候两家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之后进行的,投资将用于支持牛津纳米孔公司进一步开发其开创性的基于纳米孔的IVD技术。作为协议的一部分,双方将成立一个IVD咨询委员会,以推动纳米孔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牛津纳米孔公司的测序技术有望实现快速、低成本的病原体特征描述。牛津纳米孔公司老板戈登-桑盖拉表示,这笔投资将使我们能够更快地提供快速、便捷、经济的临床工具,以满足尚未满足的需求,改善全球的医疗保健。同时他还重申了公司到 2026 年实现 EBITDA 盈亏平衡的目标。
  • 新型纳米传感器实时监测单细胞间相互作用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8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将纳米传感器“贴”在细胞膜表面,可实时监测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清晰度远超以往。这项创新技术能让科学家进一步理解复杂的细胞生物学、监测移植细胞的生长情况以及为疾病研发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最新研究发表在7月17日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研究中,科学家使用纳米技术将一个传感器“锚定”在单个细胞的细胞膜上,这使他们能准确实时地监测到细胞在微环境下的信号传导情况,以及移植细胞或组织的情况。之前的细胞信号传导传感器只能测量一组细胞的整体活动。进行这项研究的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布莱根妇女医院再生治疗中心主任杰弗瑞卡普表示,新技术让他们能以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时间清晰度来实时监测单个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更清楚地洞悉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细节以及细胞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所有这些对基础医学和药物研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表示,这种方法可被进一步精炼成一种工具,用来定期研究药物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有望用于未来的个性化医疗领域。卡普认为:“未来,医学专家在为病人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法之前,可以使用这项技术来测试某种药物对细胞和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让科学家们尤为感到兴奋的是,新技术可以实时追踪和监测移植细胞的“生活”环境,以前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哈佛医学院的免疫学家乌尔里奇艾德里安并没有参与该试验,但他表示:“最新研究朝着实时、高清晰度地侦察到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个目标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对新药研发和诊断具有深远意义。”
  • 商业版图持续扩张 牛津纳米孔自动化工厂上线
    p   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的深入布局,基因测序行业市场迎来了大的爆发。得益于平台技术的进步、测序应用的拓展、各机构合作的拓宽以及测序成本的下降,下一代测序(NGS)市场正在扩大。 /p p   牛津纳米孔公司(Oxford Nanopore)以开发制造“小型便携式测序仪”而闻名,旗下的MinION测序仪开启了手持式纳米孔测序的热潮。这家公司也深受投资人喜爱,2017年10月,牛津纳米孔公司获得了安进公司5000万英镑(625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2018年3月,获得了多家国际投资者1亿英镑的投资。今年4月,牛津纳米孔完成最新一轮融资(1.409亿美元)。这笔资金用于支持下一阶段的商业扩展,包括在Harwell建立34500平方英尺的工厂。 /p p   该公司最近在推特上宣告,其占地3.45万平方英尺的新工厂——MinIon Building已经上线。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高科技工厂上线 有望年产100万流动池 /strong /span /p p   牛津纳米孔公司在其位于英国牛津Harwell校区的新工厂MinIon Building现已上线,开始其高科技、自动化的制造过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fc2f7c68-c5fd-4b1b-87bc-fafdaa7a7e91.jpg" title=" 牛津纳米孔.jpg" alt=" 牛津纳米孔.jpg" width=" 60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MinION大楼是一个定制的、先进的高科技制造大楼,专为牛津纳米孔新型基因测序设备提供新的、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程,“未来几个月,将逐步实现端到端的全面生产,在4-5年内将有望实现100万个流动池的年产量。” /p p   牛津纳米孔公司首席执行官Gordon Sanghera评论道:“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创新生产流程,为自动化和生产流程规模化做准备。该工厂的建设是为了支持纳米孔测序技术需求的快速增长。2017年至2018年,我们的订单和收入增长了2.5倍,增长势头强劲,2019年仍会有较大发展。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阶段。”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创新、商业扩张和生产的平衡 /span /strong /p p   对于一家成功的成长型公司来说,扩大生产是随着技术需求的增长的一个必然结果,而这个过程需要巨大的制造创新、自动化和前瞻性思维。牛津纳米孔公司将继续投资研发,推动其测序技术的性能不断提高。其测序设备的范围已经扩大,现在已有的设备包括超高通量PromethION 48/24,台式GridION,用于快速测定的便携式MinION和Flongle。 /p p   随着全球商业扩张,新颖、实时、长读、直接测序技术的需求不断激励着牛津纳米孔公司的前进。目前有8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在应用牛津纳米孔的测序技术,应用领域包括人类遗传学、癌症研究、疾病监测、环境分析、农业以及食品安全检测和大健康。应用领域之广泛是完全可能的,因为纳米孔测序可以以任何规模进行。 /p p   目前,已有450余篇文献是用到纳米孔测序技术。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MinIon Building:自动化 /span /strong /p p   传统劳动密集型生产线方法——“复制和重复”,在企业快速扩张时是有风险的。因此,需要在创业早期就考虑自动化,以满足颠覆性新技术所能看到的预期快速增长。 /p p   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生产控制和产品质量把控,牛津纳米孔在MinIon大楼内投入了大规模自动化制造流程。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司能够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需求量。 /p p   工厂将为MinION、GridION、PromethION和Flongle测序设备生产消耗性流动池,并为新的研发设备,如SmidgION(智能手机测序设备)和Plongle(用于高样本量、快速测试的“平板Flongle”)生产流动单元。 /p p   牛津纳米孔公司表示,公司的测序技术现在已被8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使用,且将继续投资改进技术,并“进行商业和运营扩张,以支持全球更多的客户。” /p
  • 科学家发明癌细胞“照妖镜”:黄金纳米粒子
    以色列物理学家研发使用黄金纳米粒子检测早期癌症的方法首次通过人体测试。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纳米科技及先进材料研究所的德奥尔· 菲克斯勒教授率领的团队,经过5年的研究证实了纳米技术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光明前景。他们研发的非侵入无辐射光学系统,被用于检测脑部、颈部及口腔癌症,也可用来检测位于舌头、咽喉部位的癌症发病情况。该方法已在动物身上测试成功,最近也通过了人类测试,被确认有效。   几分钟即可检测出癌症且成功率超过90%   这种发明是如何工作的?如果一位口腔感到疼痛并伴有其他病症的患者去看医生,有一种令人不安的可能就是,该患者正受到口腔癌、舌癌或喉癌的折磨。医生要求患者使用一种特殊的混合物漱口,几分钟后便能确认患者是否患有癌症。   这样的测试很简单,患者只要花上几分钟,用含有黄金纳米粒子的混合物漱口,这些粒子能够有效给癌细胞着色,着色部位被一个专门研发的工具扫描成图,医生便可在电脑屏幕上查看结果。当前的临床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成功检测出人类舌头及咽喉部位的癌症。舌癌的检测在特拉维夫大学牙医学院进行,咽喉癌的检测由舍巴医学中心耳鼻喉部完成。菲克斯勒说:&ldquo 我们将试验结果和病人活检结果进行对比,该试验的成功率超过90%。&rdquo   两种技术手段成就这一快速检测技术   菲克斯勒研发的检测方法包括了两种在医学领域还未充分展示其全部潜能的技术手段,&ldquo 物理扩散&rdquo 技术和&ldquo 纳米技术&rdquo 。   &ldquo 物理扩散&rdquo 技术发展于上世纪70年代末,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光束在身体器官上的反射能够帮助检测肿瘤。对被器官阻碍的光线扩散的研究可以显示出器官哪一部分吸收或反射了光线,从而有助于检测癌细胞生长。菲克斯勒说:&ldquo 研究者们花费了很长时间构建模型,尝试找出光线反射原理下器官发生了什么,然而该领域的研究停滞了一段时间,因为该模型无法确切显示肿瘤是否被检测到,也无法确认扩散源是否来自身体的不同部分。作为基础研究的极好模型,事实证明它没有多少临床价值。&rdquo 他解释道:&ldquo 被称为漫反射的理论模型自20世纪80年代就很流行,但对癌症的检测不能仅依赖于光线对器官的反射这一依据,要确认癌细胞是否生长,我们需要能够更好地描绘器官图像的物质或微粒。&rdquo   &ldquo 大约12年前,一种被称为分子药剂的新思路进入人们的视线。&rdquo 菲克斯勒说。和先前寻求大体图像的思路不同,新思路希望寻求分子层面的结论。以此思路为基础,一种被称为&ldquo 对比成像&rdquo 的方法在近十年中研发出来。运用该方法,医生将一种秘密药剂注射到患者身体中,植于医生希望探测癌细胞生长的地方,从而获得所需图像,这种秘密药剂就是纳米粒子。其中,黄金纳米粒子因其无毒且与人体具有较好的集成度而被广泛使用。   &ldquo 事实上,纳米粒子是在我们血液中运行的小型机器人。&rdquo 菲克斯勒解释说,&ldquo 当纳米粒子在癌症抗体分子中时,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些粒子能够黏着于癌细胞。因此无需核磁共振或CT检查,癌细胞便可被识别出来。因为某种量子特性,黄金纳米粒子在一定的波长下能够对光线产生很强的反射作用。&rdquo   近年来,一种使用黄金纳米粒子成像的技术被研发出来,基于这种技术的疾病探测和治疗仪器随之出现,但这种仪器有个实质问题,即如何平衡创建高清质量的图像与所需黄金数量的关系。   新算法模型还可将该技术扩展于检测其他疾病   菲克斯勒和他的同事对自己的探测方法不断改进。&ldquo 这就像在寻找隧道。&rdquo 他解释道,&ldquo 仅探测外部环境找到隧道并不容易,有时候你需要等待有人从里面出来。我们不仅依据粒子反射的光线,同时还根据人体组织上光线扩散产生的效果检测癌细胞。&rdquo   研究人员改变了黄金纳米粒子传统的球形形状,把它做成了杆形,改变了粒子反射波的长度,使粒子更深入地穿透到人体组织中。更重要是,他们研发了一种数学算法,能将粒子反映的信息转化成实际的图像。&ldquo 粒子穿透组织,我们看不到反射。&rdquo 菲克斯勒说,&ldquo 但我们可看到它们如何在人体组织内影响光扩散。基于从组织细胞反射出来的光子数量,可建立计算数学函数。&rdquo   菲克斯勒的方法不限于癌症检测,他还在开发多发性硬化症的诊断方法。他的研究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关注, 去年6月,伦敦医学院为他颁发奖学金,资助其之后一年在伦敦国王学院与其他科学家一同继续此研究。44岁的菲克斯勒出生于特拉维夫,现任巴伊兰大学先进光学显微镜实验室主任。 他在瓦伦西亚大学完成博士后工作,曾在中国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研究所担任客座教授。
  • 厦门大学颜晓梅团队通过纳米流式细胞仪在单囊泡水平上分析细胞外囊泡DNA
    2022年4月4日,厦门大学颜晓梅团队在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IF=26)在线发表题为“Analysi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 DNA at the single-vesicle level by nano-flow cytometr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纳米流式细胞仪 (nFCM) 可以检测直径小至 40 nm 的单个 EV 和 SYTO 16 染色后 200 bp 的单个 DNA 片段,用于研究单个囊泡处的 EV-DNA。通过同时对单个颗粒进行侧向散射和荧光 (FL) 检测并结合酶处理,本研究表明:(1) 裸 DNA 或与非囊泡实体相关的 DNA 大量存在于由细胞培养物制备的 EV 样品中(超速离心培养基);(2) 单个 EVs 中 EV-DNA 的数量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DNA 阳性 (DNA+) EVs 的数量在 30% 到 80% 之间变化,具体取决于细胞类型;(3) 外部 EV-DNA 主要定位在相对较小的 EVs 上(例如,HCT-15 细胞系+ EVs 的释放增加,外部DNA+ EVs和内部DNA+ EVs的数量以及单个EVs中的DNA含量均显着增加。这项研究为深入了解 DNA 与EV的关联提供了直接和确凿的实验证据。细胞外囊泡 (EVs) 是由几乎所有细胞类型分泌的纳米级膜囊泡,通过将蛋白质、核酸和脂质从供体细胞转移到受体细胞来介导细胞间通讯。最近的研究表明,EV中存在基因组 DNA、线粒体 DNA 甚至病毒 DNA。通过 DNA 的包装和水平转移,EV 在维持细胞稳态、调节免疫反应和调节肿瘤进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基于 EV 中的 DNA (EV-DNA) 开发了用于肿瘤诊断的液体活检测试。尽管已经认识到 EV-DNA 的生物学意义,但对 EV-DNA 的探索较少,许多基本特征仍存在争议,例如 DNA 是否与所有或部分 EV 亚群相关?EV-DNA 是否位于内腔和/或 EV 表面?DNA含量和EV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EV-DNA 是单链 DNA (ssDNA) 还是双链 DNA (dsDNA)?对 EV-DNA 的研究通常通过从 EV 分离物中提取 DNA,然后进行丰度、片段长度和序列评估来进行。通过将 DNase 酶消化与 Fragment Analyzer 系统相结合,研究了 DNA 的相对丰度和定位(管腔内或与 EV 表面相关)。为了阐明 EV-DNA 在 EV 亚群之间的异质性,对分离的 EV 进行 DNA 分析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或不对称流场-流分馏已经进行。尽管批量分析能够识别不同 EV 亚群中的 DNA,但结果可能存在争议,因为 EV-DNA 无法与无细胞 DNA 区分开来。由于 EV 的大小和货物含量差异很大,因此迫切需要单粒子技术来破译 EV-DNA 的巨大内在异质性,并将 EV-DNA 与游离 DNA 或其他污染物区分开来。然而,EV 的纳米级粒径(大多数大小一直致力于开发一种高灵敏度的纳米流式细胞仪(nFCM)。它已实现对单个 EV、病毒、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和金纳米粒子的光散射检测,分别小至 40、27、24 和 7 nm。对于荧光 (FL) 检测,检测到单个 R-藻红蛋白分子的信噪比为 17,有机染料的检测限确定为三个 Alexa Fluor 532 分子。在本研究中,尝试通过将酶消化与 nFCM 相结合,在单囊泡水平上分析外部和内部 EV-DNA。研究了 DNA+ EV 的百分比以及 DNA 含量分布与 EV 大小、ssDNA 和 dsDNA 之间的区别、EV-DNA 和组蛋白的关联以及抗癌药物治疗后 DNA 含量的改变。通过同时对单个颗粒进行侧向散射和荧光 (FL) 检测并结合酶处理,本研究表明:(1) 裸 DNA 或与非囊泡实体相关的 DNA 大量存在于由细胞培养物制备的 EV 样品中(超速离心培养基); (2) 单个EVs 中 EV-DNA 的数量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DNA 阳性 (DNA+) EVs 的数量在 30% 到 80% 之间变化,具体取决于细胞类型; (3) 外部 EV-DNA 主要定位在相对较小的 EVs 上(例如,HCT-15 细胞系 外部 DNA+ EVs 的分泌可以通过抑制外泌体分泌途径显著减少; (4) 内部 EV-DNA 主要封装在相对较大的 EV 的管腔内(例如 HCT-15 细胞系为 80-200 nm); (5) 双链 DNA (dsDNA) 是外部和内部 EV-DNA 的主要形式; (6) EVs 中未发现组蛋白 (H3),EV-DNA 与组蛋白不相关,(7) 基因毒性药物诱导 DNA+ EVs 的释放增加,外部DNA+ EVs和内部DNA+ EVs的数量以及单个EVs中的DNA含量均显着增加。这项研究为深入了解 DNA 与EV的关联提供了直接和确凿的实验证据。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jev2.12206
  • 马尔文NanoSight NS300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促进纳米颗粒表征
    (2014年6月30日,中国上海)作为全球材料表征领域创新企业,英国马尔文仪器公司最新一代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anoSight NS300自面世以来深受好评。该多功能仪器采用杰出的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即NTA)技术,配备全新的增强型荧光检测能力,为从事纳米颗粒表征的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解决方案。迄今,在全球已有超过700个用户贡献了1000篇以上第三方NanoSight应用文献。   英国马尔文仪器公司始终致力于以国际领先的技术和多元化的产品系列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而最新款NanoSight NS300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基于出色的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在分辨能力、检测能力、操作便捷性以及纳米颗粒计数分析等方面整合了独特的创新设计,可对宽分布体系纳米颗粒进行快速实时动态检测。其独特的检测能力在蛋白质聚集、药物传输、外泌体和微泡、纳米颗粒毒理、病毒和疫苗等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diams 超高分辨率   马尔文NanoSight NS300纳米颗粒分析仪所采用的NTA技术具有独特的高分辨率,提供动态纳米颗粒检测技术,能对悬浮液中粒径范围10nm-2000nm范围颗粒进行粒径、散射光强、计数及荧光检测。相较于传统技术,马尔文NanoSight系列产品的检测分辨率提高了1-2倍。同时,由于对大、小颗粒的敏感程度相同,马尔文NanoSight NS300可帮助科研人员轻松区分出100nm、200nm、400nm、600nm混合体系中不同颗粒粒径分布,结合颗粒的散射强度,绘制出粒径、对应数量分布强度和散射强度的三维图谱,清晰区分粒径相同但材质不同的样品。 图:NanoSight超高分辨率   &diams 直观可视   马尔文NanoSight NS300所采用的NTA技术利用激光光源照射纳米颗粒悬浮液,配以全黑背景增强信号对比度,用户通过显微镜就能直接清晰地观察到带有散射光颗粒的布朗运动,并及时获得布朗运动下移动颗粒的视频文件,为未来的进一步研究留存第一手资料。   &diams 荧光识别检测   马尔文NanoSight NS300的另一项优势在于其增强型荧光检测技术,对颗粒进行整体分析。在复杂的检测环境体系中,科研人员可通过荧光过滤片选择性地标记特定颗粒,并利用NTA技术单独对这些颗粒进行定向检测和分析,而不受复杂组分溶液环境影响。此外,完全由软件控制的6位滤光轮自动分析多个荧光标记物,从而节省科研人员的宝贵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diams 系统高度集成   除将软硬件设备、摄像头及显微镜等多项设备集于一体外,马尔文NanoSight NS300还整合强大的颗粒检测功能与纳米颗粒分析技术,为纳米颗粒表征提供易于使用的可重复平台。在40cm x 25cm的设备主机内集成了超高灵敏度科研级sCMOS光电传感器、温控单元以及一个四种可选波长的激光。样品池和激光模块也是一个整体,便于移动、清洁,适合高通量检测。   英国马尔文仪器中国区总经理秦和义先生谈及马尔文的核心竞争力时说:&ldquo 马尔文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脚踏实地不断探索市场、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持续将具有革新意义的各项创新技术带到中国,让客户买到的不只是一个硬件,而是一整套解决方案。&rdquo   马尔文和马尔文仪器是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完---   关于马尔文仪器   马尔文仪器提供材料表征技术和专业知识,使得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能够了解和控制分散体系的性质,这些体系包括蛋白质和聚合物溶液、微粒和纳米粒子悬浮液和乳液,以及喷雾和气溶胶、工业散装粉末和高浓度浆料等。马尔文的材料表征仪器用于研究、开发和制造的所有阶段,提供帮助加快研究和产品开发、改善和保证产品品质以及优化过程效率的关键信息。   马尔文的产品体现了最新技术创新的动力以及充分利用现有技术的承诺,应用领域从医药和生物医药到化学品、水泥、塑料和聚合物、能源及环境等。   马尔文的产品和系统被用于检测颗粒大小、颗粒形状、Zeta电位、蛋白质电荷、分子量、分子大小和构象、流变性能和化学组分测定。   马尔文仪器公司总部位于英国马尔文,在欧洲、北美、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主要市场都设有分支机构,在印度设有合资企业,拥有遍布全球的经销网络和应用实验中心。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malvern.com.cn。
  • 纳米先导 引领未来—走近牛津仪器原子力显微镜、纳米科学业务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8月29-31日,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ChinaNANO 2017)在北京举行。大会旨在促进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前沿问题的交流。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吸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参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5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3dc59c0e-1c44-417c-8462-d6d8dc4212a7.jpg" title=" 00.jpg" height=" 253"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会场一角 /strong /p p   作为ChinaNANO 2017赞助商,牛津仪器携旗下纳米科学部门(NanoScience)和原子力显微镜部门(Asylum Research)等业务部门亮相此次大会。借此机会,在牛津仪器展位,仪器信息网编辑就两业务部门研发及市场最新动向,与Asylum Research的亚太区副总裁David E.Beck博士、美国总部研发总监Mario Viani博士、中国区技术主管程鹏博士,以及NanoScience的亚洲销售及市场经理赵勇杰博士进行了现场交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5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14481a0d-5b7f-4d7e-a415-6642a11c9432.jpg" title=" 0.jpg" height=" 253"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到牛津仪器展位询问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牛津仪器Asylum Research—创新设备引导前沿应用,坚持“最专业的售后支持” /strong /span /p p   自从1985年,首台原子力显微镜(AFM)问世以来,由于其相比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完全不一样的图像显示方式,及在多场不同物理性能表征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在30余年里,AFM表征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p p   Asylum Research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圣塔芭芭拉市,成立于1999年,由三名原DI(Digital Instruments)公司的科学家共同创立。公司致力于纳米科学表征中的AFM研发及生产,并于2012年加入牛津仪器。 /p p   Asylum Research产品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9-2008阶段,研发了三轴分立的扫描器和高分辨率定位传感器, 在原子力显微镜行业首次实现了精确定量的力曲线和闭环扫描。接着,在Mario Viani带领的研发团队努力下,于2008年开发出Cypher S 原子力显微镜,全新设计的机械结构大大提高了分辨力和扫描速度,常规扫描速度提高了10到20倍,同时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大大降低了使用难度。在2012年,Cypher ES环境控制扫描器问世,在保持Cypher S性能的同时实现了稳定扫描下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气体和液体的密闭式循环。2017年,又经过近十年的研发积累和技术储备,2017年2月,推出了全功能的视频级原子力显微镜Cypher VRS。Cypher VRS同时具有极高的成像速度和极高的成像分辨率,扫描线速度最高可达625Hz,最快能以每秒10帧左右的速度成像。作为对比,其扫描速度比传统的AFM要快300倍以上,比目前的“快速扫描”AFM要快10倍以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252142ee-638a-4434-bd87-e411f6cf8625.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全功能的视频级AFM-Cypher VRS /strong /p p   对于拥有了高分辨率的AFM,极高的成像速度是很可贵的。Mario Viani博士介绍道,“‘快速’的概念很早就有科学家提出过,但由于定制化的设备难以使用,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的AFM有一个特点,就是在‘高速、高分辨’的基础上,操作很简单。这样,用户无论来自生物领域、化学领域,还是材料等领域,都能够在拿到设备后很容易得到高质量高分辨的图像结果。另外,Cypher VRS这种视频级成像的技术对于AFM领域是很前沿的。这个全新的技术将引领一系列全新的科研应用,为那些需要在原子力显微镜的分辨率下研究动态过程的科研领域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我们注意到Cypher VRS面世以来,受到了各领域广泛的关注,如生物、化学、材料领域。” /p p   对于Asylum Research,另一个重要事件不得不提,那就是2012年加入牛津仪器。David E.Beck博士讲道:“Asylum Research加入牛津仪器使双方实现了共赢,牛津仪器在扩展了纳米分析领域的产品线的同时,Asylum Research获得更多客户、市场宣传等共享资源,业绩也实现快速发展,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b10f8192-20ef-4f53-bfcd-a02dbbdfe78e.jpg" title=" 000.jpg"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合影留念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左二,David E.Beck博士 左三,Mario Viani博士 左四,程鹏博士) /p p   对于AFM业务的下一步发展,David E.Beck博士认为,Asylum Research核心宗旨依旧是保持最专业的“售后支持”。因为AFM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化学、生物、材料、物理和机械等多个领域,时刻让客户设备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协助客户获得最佳数据就成为Asylum Research的首要任务。另外,中国当下高速发展的科学研究,为AFM技术推广和应用带来了新机遇。Asylum Research十分重视中国市场:包括在北京和上海已建立的两个设备齐全的Demo实验室、支持中国技术团队与本地客户紧密合作,为特殊需求进行产品定制研发。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牛津仪器NanoScience—Demo实验室拉近客户距离,跟踪需求源引研发创新 /strong /span /p p   关于刚提到Asylum Research加入牛津仪器的共赢,赵勇杰博士表示:“确实如此,比如参加本次会议,NanoScience和Asylum Research虽然是不同的业务部门,但我们的客户是有很大交叉的,只不过AFM可能用来表征形貌,而我们更多考察在低温、强磁场环境下做成纳米器件的光电性能等。这样我们就实现了共享客户及市场资源,同时这对为客户提供更完善解决方案也是更很有利的。” /p p   赵勇杰还表示:“近五到十年,国内创新十分活跃,越来越多国内的研究成果得到转化或发表在国际高水平期刊杂志上。在此大背景下,客户对更多高端检测手段有了越来越多的需求,我们作为高技术设备制造者也一直在为找到更好的结合点而努力,其中,Demo实验室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p p   据介绍,牛津仪器NanoScience上海的Demo实验室设立与2016年下半年,经过近半年的试运行(配件购置、调试等),现已正式运营近半年时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Demo实验室主要包括研发和测试两项工作,研发则包含了牛津仪器自己以及与客户合作的项目。用赵勇杰博士的话说,“demo实验室拉近了我们与客户的距离”。不仅简短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时间周期,还可以对客户的需求及时跟进,这也促进了与客户科研工作的紧密合作。同时,通过与客户合作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需求、验证的过程,还可以为新的应用或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源源不断的设想或理念,从而本土化创新就无形中推动了整个牛津仪器产品系列的创新。赵勇杰博士说:“我们欢迎广大用户来参观、使用我们的demo实验室,在此进行科学实验或验证创新的想法。” /p p   正是拉近与客户的距离,不断与客户密切的研发合作促进了牛津仪器本土化的售后支持与研发能力。NanoScience的产品设计也十分重视不同客户的不同体验,迷你无液氦稀释制冷机系统(Io系统)就是一例,该产品于2016年面世,是一个紧凑的,无液氦的低振动连续冷却解决方案,可以将样品温度降到50 mK。一些用户实验室空间不足或经常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Io系统便是专为这些用户的需求而设计,其不仅紧凑,重量轻,易移动,易于安装和操作,设计简单,即使没有经验的用户,也可以轻松在新的地方重新搭建调试系统,而且还大大节省了用户的购买成本。这套系统在当前细分化的市场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e2ed47ba-ae85-4764-8d5a-e7f806beca3b.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迷你无液氦稀释制冷机系统(Io系统) /strong /p
  • 细胞分泌物的实时纳米等离子体成像 ——新的纳米等离子体成像系统允许对单细胞分泌物进行时空监测
    • Inara Aguiar来自生物纳米光子系统实验室(BIOS)、EPFL和日内瓦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光学成像方法,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提供细胞分泌物的四维视图。通过将单个细胞放入纳米结构镀金芯片的微孔中,并在芯片表面诱导一种称为等离子体共振的现象,他们可以在分泌物产生时绘制分泌物的图谱。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杂志上,详细介绍了细胞的功能和交流方式,有助于药物开发和基础研究。芯片上的单个单元。(图片来源:BIOS EPFL)细胞分泌物(即蛋白质、抗体和神经递质)在免疫反应、代谢和细胞之间的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细胞分泌物的过程对开发疾病治疗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方法只能量化分泌物,而不能提供其产生机制的任何细节。BIOS负责人Hatice Altug表示:“我们工作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它使我们能够以高通量的方式单独筛选细胞。对许多细胞平均反应的集体测量并不能反映它们的异质性……在生物学中,从免疫反应到癌症细胞,一切都是异质性的。这就是为什么癌症如此难以治疗。”筛选细胞分泌物该方法包括一个1cm2的纳米等离子体芯片,由数百万个小孔和数百个用于单个细胞的腔室组成;该芯片由覆盖有薄聚合物网的纳米结构金基底组成。用细胞培养基填充腔室以在测量过程中保持细胞存活。Saeid Ansaryan说:“我们仪器的美妙之处在于,分布在整个表面的纳米孔将每个点都转化为传感元件。这使我们能够观察释放蛋白质的空间模式,而不考虑细胞的位置。”使用这种新方法,可以评估两个重要的细胞过程,细胞分裂和死亡。此外,还对分泌精细抗体的人类供体B细胞进行了研究。研究小组可以看到两种形式的细胞死亡过程中的细胞分泌,细胞凋亡和坏死。在后者中,内容以不对称的方式释放,产生了图像指纹——这是科学家首次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捕捉到细胞特征。由于测量是在营养丰富的细胞培养基中进行的,因此与其他成像技术一样,它不需要有毒的荧光标记,并且所研究的细胞可以很容易地回收。根据作者的说法,“该系统的多功能性和性能及其与粘附细胞和非粘附细胞的兼容性表明,它可以为全面了解单细胞分泌行为铺平道路,应用范围从基础研究到药物发现和个性化细胞治疗。”原始出版物:Ansaryan, S., Liu, YC., Li, X., et al.: High-throughput spatiotemporal monitoring of single-cell secretions via plasmonic microwell arrays. Nat. Biomed. Eng. (2023) DOI: 10.1038/s41551-023-01017-1作者简介Inara AguiarInara是一位拥有无机化学博士学位的科学编辑和作家。在获得计算化学博士后后,她开始在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和生物化学领域担任科学编辑。她一直在几家科学出版商担任技术作家/编辑,最近加入威利分析科学公司,担任自由职业内容创作者。本文来源:Real-time nanoplasmonic imaging of cell secretions——New nanoplasmonic imaging system allows spatiotemporal monitoring of single-cell secretions。Microscopy Light Microscopy ,13 April 2023供稿:符 斌,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
  • 推进纳米技术进步 FEI中国纳米港开幕
    推进纳米技术进步 FEI中国纳米港开幕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border=0 FEI高层及政府代表为中国纳米港剪彩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border=0 FEI全球销售与服务执行副总裁与北大教授彭练矛共同为纳米港揭幕 中国上海 / 2008年1月18日--FEI公司(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代码:FEIC)中国纳米港于今天正式开幕并投入使用,成为FEI公司继北美、荷兰、日本后全球第四家纳米港。纳米港具备的功能,超越了纯展示中心的理念,它所提供的先进技术与应用软硬件令 FEI的专家们可以和客户与伙伴们一起,共同致力于研发拓展创新理念与解决方案,以推进纳米世界的技术进步。 FEI 的4家纳米港均坐落于全球各地技术进步的核心区域,在这些地方聚集了众多客户和合作伙伴,不懈推动着纳米世界的技术发展。上海充满生机,是中国的技术发展高地,其地位举世公认,因此,FEI的第四家纳米港选址于此。考虑到中国一直是纳米技术投入与开发的领航者,FEI纳米港将为中国科学技术突破提供有效的当地支持。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border=0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border=0 中国首个纳米港拥有先进的设备 此次纳米港的开幕典礼吸引了包括FEI中国地区客户、知名学者以及记者等在内的众多宾客参加。FEI公司全球销售与服务执行副总裁盧钰霖在致辞时表示:"在全球为纳米技术开发所做的努力中,中国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纳米新技术的问世与应用,将有可能间接帮助人类解决清洁可再生能源、疾病、食品供应、恐怖主义、犯罪等诸多领域内的重大课题。在中国,我们的客户正在电子、生命科学等众多不同领域进行各种学术和商用研发工作,依托中国纳米港,我们得以更好地与他们开展合作,帮助他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支持中国科技研发持续进步。"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border=0 FEI的科研人员演示其先进的纳米显微镜产品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border=0 嘉宾们感受纳米世界的独特魅力 FEI产品应用专家们深厚的专业知识,再加上FEI纳米港所提供的先进设备,为FEI纳米港和众多领先的政府与学术机构在微观世界的合作研发,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例如:FEI与美国能源部基础能源科学办公室在TEAM项目上的合作,其解析度达0.5埃。最近,FEI公司又与荷兰物质基础研究基金会(FOM)联合宣布将共同展开纳米研究项目。研究目标为开发高性能电子显微镜及聚焦离子束系统,进而获得单原子图像对材料结构进行改性。 中国纳米港将引进FEI公司的纳米显微镜,为纳米三维材料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提供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与设备。其位于中国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碧波路690号8号楼。联系电话为+ 86 (0)21-50278805转5606。 关于FEI FEI公司是一个全球性的团体,拥有最先进的工业技术,为客户提供三维表征,分析和材料结构加工的精确信息,直至亚埃级水平。FEI久负盛名的全球用户网络向诸多先进研究与制造领域内的客户开放,加速其纳米研究进程,同时致力于新产品的商业化。FEI公司在全球有四个纳米港(NanoPort),分别位于美国,荷兰,日本和中国上海,它们共同为众多世界级知名客户与专家提供核心技术,致力于纳米新观念和新方案的研究与开发。FEI在全球 50 多个国家建立了销售及支持部门。详情请见www.fei.com
  • 纳米服装,真的有纳米材料吗?
    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已经进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比如纳米服装。将纳米级的微粒覆盖在纤维表面或镶嵌在纤维甚至分子间隙间,利用纳米微粒表面积大、表面能高等特点,在物质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的、厚度极薄的(肉眼观察不到、手摸感觉不到)、间隙极小(小于100nm)的‘气雾状’保护层。使得常温下尺寸远远大于100nm的水滴、油滴、尘埃、污渍甚至细菌都难以进入到布料内部而只能停留在布料表面,从而产生了防水、防油、防紫外线等特殊效果。但是这些衣物经过洗涤,直到最终被丢弃,其中的纳米颗粒又会对环境造成负担。如何测定和评价纳米科技纺织品的纳米颗粒数量和尺寸分布,是纺织行业面对的新课题。 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具有紫外线防护功能和抗菌特性,并且能够提高织物的亲水性并减少异味,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纺织行业。本应用报告使用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P-ICP-MS),研究了几种商业纺织产品中TiO2纳米颗粒的释放情况。样品用于评估的五种纺织样品均从当地商店购买,如表1所述。40%TiO2纳米颗粒(30-50 nm)悬浮液购自美国研究纳米材料公司(US Research Nanomaterials™ ,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为了促使纳米颗粒分散,将Triton X-100(购自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Sigma- Aldrich™ ,位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添加到所有溶液中,最终浓度为0.0001%。实验测量总钛时,将0.25g的每种纺织样品切成小片,放入5mL浓硝酸(65%)和1mL的浓氢氟酸(49%)中,放入微波炉中消解。消解后,每个样品添加6mL 10%H3BrO3(v/v),放入微波炉中与HF络合15分钟。然后,用去离子水将样品定容至50mL,并采用常规ICP-MS进行分析。检查TiO2纳米颗粒从织物中的释放情况时,每个样品取400cm2,浸入200mL去离子水中。对容器超声处理15分钟,然后将其放在摇床上(每分钟150次)24小时。对容器进行第二次超声处理,然后取出等分液体进行分析。向空白去离子(DI)水中掺入2.7μg/L TiO2纳米颗粒,作为对照品。如有必要,用去离子水进一步稀释样品,并在两次稀释之间进行超声处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纳米颗粒团聚。所有分析均在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的NexION®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上进行,该质谱仪上运行Syngistix™ 以用于ICP-MS软件。进行纳米颗粒分析时,使用Syngisitix纳米应用模块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表2示出了进行TiO2纳米颗粒分析的NexION工作条件。实验结果图1示出了TiO2纳米颗粒(对照品)和三个样品的信号。这些图表清晰地显示了样品之间的差异:虽然TiO2纳米颗粒对照品显示出可重复的、均匀的粒度分布,但样品的纳米颗粒粒度分布更大,高达200nm。此外,同一类型的样品之间也存在差异,如样品A和D所示。样品B和样品C不含大量TiO2纳米颗粒。下面的表3和表4,分别为A~E样品中的总Ti含量和TiO2纳米颗粒的尺寸和浓度。婴儿连体衣A和B形成了有意思的对比:A含有的基本全是TiO2纳米颗粒,而B含有的基本都是其他形态的Ti离子。结论本研究表明,SP-ICP-MS能够检测和测定纺织品中释放的TiO2纳米颗粒。使用SP-ICP-MS可以快速分析大量颗粒,能够提供单个颗粒的信息,克服了常规纳米颗粒分析技术的局限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各个纺织产品都含有粒度和浓度不等的TiO2纳米颗粒。了解更多应用资料和产品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珀金埃尔默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PICP-MS)表征织物中TiO2纳米颗粒的释放相关资料。
  • 宁德时代与德方纳米合资公司发生爆炸 主营纳米粉体
    1月20日,据媒体报道,云南一工厂尾气罐发生爆炸。据一位接近德方纳米人士向媒体透露,发生爆炸公司已确定系德方纳米控股子公司曲靖市麟铁科技有限公司,其余情况目前还在核实中。  据了解,曲靖市麟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公司股东为宁德时代与德方纳米合资设立,双方分别持股40%和60%,认缴出资额分别为4000万元和6000万元。公司主营纳米粉体材料试剂、纳米粉体标准样品、纳米材料产品(均不含限制项目)的研发、销售 纳米磷酸铁锂(不含危险化学品)生产、销售 纳米材料产品及技术进出口 货物进出口业务(国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审批的货物除外) 矿产品销售。
  • 海洋光学新型XR系列光谱仪波长覆盖200-1050纳米
    —保持高分辨率,同时提供更宽的光谱测量范围,以低成本满足项目需求— 微型光谱仪行业领导者海洋光学(Ocean Optics)的畅销微型光纤光谱仪目前能测量更宽的波长范围。把XR系列光栅用于USB2000+、 JAZ-EL2000及USB4000后,仅需一台光谱仪就可轻松覆盖~200-1050纳米之间的所有波长。 海洋光学(Ocean Optics)研发的新型XR-1光栅选项克服了在单个微型光谱仪中提供UV-NIR(紫外-近红外)宽测量范围的难题。光栅密度为500条/毫米,性能表现优异,可减少预算开支,无需对原由系统作改动。XR-1光栅现可预置在USB2000+、JAZ-EL2000及USB4000内,也可作为客户定制系统的附加选项。 XR系列光谱仪的光学分辨率为~2.0纳米(FWHM)。海洋光学(Ocean Optics)特有的阶次滤波器被直接用于探测器上,以免产生二阶和三阶影响。预配置装置上25µ m开口可为大部分应用装置提供绝佳的光学分辨率。对于同时需要测量UV-VIS及VIS-NIR的安装来说,XR系列光谱仪是单仪器方案的最佳选项,它非常适合于测量那些能够对整个波长范围做出反应的样品,例如太阳辐照度、原子发射谱线测量以及一些等离子应用。 关于海洋光学: 总部位于达尼丁,佛罗里达的海洋光学是世界领先的光传感和光谱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您提供测量和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先进技术。海洋光学在亚洲与欧洲设有分部,自1992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共售出了超过120,000套光谱仪。海洋光学拥有庞大的产品线,包括光谱仪、化学传感器、计量仪器、光纤、薄膜和光学元件等等。海洋光学是致力于安全检测领域的英国豪迈集团的子公司。海洋光学的产品在医学和生物研究、环境监测、科学教育、娱乐照明及显示等领域应用广泛,公司隶属英国豪迈集团 (www.halma.cn)。 创立于1894年的豪迈是国际安全、健康及传感器技术方面的领军企业,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在全球拥有 4000 多名员工,近40 家子公司,2008/09财年营业额超过 4.5亿英镑。豪迈旗下子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改善生活质量。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这些产品使我们的客户更安全、更富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豪迈的子公司正在多个领域为中国的经济做出贡献,主要包括制造、能源、水及废物处理、环境、建筑、交通运输及健康行业等。豪迈目前在上海和北京设有代表处,并且已在中国开设多个工厂和生产基地。 欲了解最新豪迈中国新闻并订阅RSS,请访问豪迈中国新闻博客: http://halmapr.com/news/halmacn/ 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联系: 孙玲博士,总经理 海洋光学亚洲分公司 中国上海长宁区古北路 666 弄嘉麒大厦 601 邮编:200336 电话:(86) 21 6295 6600 传真:(86) 21 6295 6708 电子邮箱: Distributorsupportasia@oceanoptics.com 网址:www.oceanopticschina.cn / www.oceanoptics.com 中文媒体联络: 刘兵斌 (Bryan Liu) 中国区市场经理 英国豪迈国际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 中国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 137 号 盛高国际大厦 1801 室 邮编:200051 电话:(21) 5206 8686-111 ,传真:(21) 5206 8191 电子信箱:bryan.liu@halma.cn 网址:www.halma.cn
  • 重大突破!纳米流式细胞检测可辅助诊断AD
    日前,章京教授团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协同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基于血浆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简称EVs)在AD早期诊断标志物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Bloo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Carrying Synaptic Function- and Brain-related Proteins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于2022年5月20日被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领域顶尖期刊《Alzheimer' s & Dementia》接收,并于2022年7月2日上线(http://doi.org/10.1002/alz.12723 )。该研究使用创新性纳米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创新开发了一种稳定、快速的测定方法,用于定量测定血浆中神经系统来源的EVs,创新性地发现了新型外周血神经来源EVs相关标志物NMDAR2A,以评估其对AD的诊断价值。通俗地说,只需抽取受试者少量血液,通过检查血液中几项标志物的变化,就可以辅助诊断AD!该技术是2021年研发基础上的再次创新(Development of a Sensitive Diagnostic Assay for Parkinson Disease Quantifying α-Synuclein-Containing Extracellular Vesicles,2021年发表于Neurology)。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症,其特点是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下降,严重者出现语言障碍,最终丧失独立生活能力。据中国疾控中心估计,目前我国AD患者约有1000万,预计到2050年将会超过3000万,是全球AD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然而,目前我国居民对AD的认知和重视程度都较低,普遍存在低诊断率(尤其是早期诊断)和低治疗率的现象。在临床诊疗中,由于AD起病隐匿,发病机制不清,很多人在患病之初并没有明显症状,当AD患者出现典型症状时,大部分神经元已出现损伤,由于神经元不能再生,患者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期。所以,如能对AD患者早期进行诊断及临床干预,可大幅度提高患者预后并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但AD的早期诊断一直是医疗界的一大难题,由于缺乏特异敏感的早期诊断方式及标准,AD患者依靠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指标确诊时,病程已发展至中晚期;对因治疗方面,由于现阶段研究还未明确AD的病因,临床上尚无有效的药物对因治疗,只能对症治疗缓解患者症状。基于当前的临床现状,章京教授团队从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方向针对AD进行研究。与传统的检查方法相比,章京教授团队发表的此项研究,只需抽取受试者少量血液,通过检查血液中几项标志物的变化,就可以辅助诊断AD,有代替传统CSF生物标志物的可能,从而解决临床工作中CSF获取接受度低、相应影像学检查费用高昂的问题,实现AD快速、精准诊断,进一步可用于老年人AD早期筛查,为“健康中国2030”健康战略提供新的诊疗方法,具有重大的临床实践及公共卫生价值,为AD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及方向!具体来说,该研究使用创新性纳米流式检测技术,创新开发了一种稳定、快速的测定方法,并且创新性地发现了一种新型可以用以辅助诊断AD的标志物——外周血神经来源EVs相关标志物NMDAR2A。新型外周血神经来源细胞外囊泡相关标志物NMDAR2A该方法需要定量测定血浆中含有的中枢神经系统来源的L1CAM、NMDAR2A标记阳性的EVs,并同时检测AD疾病相关标记物Aβ40、Aβ42、pTau231、pTau396相关EVs。通过大量研究,发现相比健康人,AD患者外周血中神经来源EVs与Aβ、pTau相关EVs显著降低,通过综合诊断模型分析,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可达0.915(ROC曲线),对于疾病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超过85%。我们将该研究发现在2组不同的独立队列中进行了验证,得到了完全一致的结果。此创新性纳米流式检测技术的方法不仅比传统的免疫测定法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提高了检测效率,还为快速体液诊断及早期体液诊断临床转化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和新的标志物。综合诊断模型分析EVs相关标志物对AD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可达0.915
  • 一维无机纳米材料构建爆炸物传感器的理想纳米单元
    p   2月17日,Wiley集团出版社所属的材料类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微传感实验室研究员窦新存团队独立撰写的题为Emerging and Future Possible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1D Inorganic Nanomaterials-Based Electrical Sensors towards Explosives Vapors Detection 的综述文章。 /p p   爆炸物检测作为反恐防爆的重要措施正日益彰显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爆炸物蒸气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采样简单、可靠性高、性能优异、多功能集成、可以批量生产等优点,使爆炸物探测器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和高精度成为可能。一维无机纳米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量子限域效应、高的反应活性、突出的电学、光学与化学性质及各向异性等优点,并且其结构、性质调整可控。因此,一维无机纳米材料是构建爆炸物传感器的理想纳米单元。然而爆炸物检测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生产工艺成本高、能耗大,材料组装和排布形成器件难度大,器件稳定性、重复性差等,灵敏度不够高,难以识别种类繁多的爆炸物等。 /p p   新疆理化所科研人员首先全面系统地总结和评述了2010年以来发表的基于一维无机纳米材料的爆炸物蒸气检测工作,并根据在增强电学传感器性能过程中使用的不同策略,将这些工作分为有序排布的阵列、表面修饰、光电增强、柔性设计、肖特基结以及传感器阵列构建几个方面。科研人员还提出了可应用在增强爆炸物检测的电学传感器性能上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垂直的阵列结构、一步构建的有序结构、“锁钥”设计、自驱动传感以及可转移和穿戴的传感器设计等。该综述文章通过总结典型的基于电学传感器的爆炸物蒸气检测工作,提炼出了先进可行的实验方法,并且在面对实验室工作与实际检测之间的差距时,提出了一些解决现有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同时提出了非制式爆炸物检测被忽视的问题,为未来基于电学传感器的爆炸物检测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p p   该实验室自2012年以来,长期从事微传感方面的研究,尤其致力于开拓爆炸物检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截至目前,已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Small, Nanoscale,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提出了肖特基结构建、过渡金属掺杂、缺陷态控制、晶面调控、光电催化检测等用于爆炸物检测的新思路。此次发表的专题综述文章同时对微传感实验室在该方面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总结,例如利用插层调控肖特基结的势垒高度和吸附能来增强硅纳米线阵列/石墨烯的检测性能(Adv. Funct. Mater. 2015, 25, 4039),引入光照增强气敏检测的性能(Nanoscale 2013, 5, 10693)。 /p p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创新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p p br/ /p
  • 牛津仪器AR原子力部门与国家纳米中心共建AFM实验室
    仪器信息网讯 2016年1月15日上午,牛津仪器Asylum Research(AR)原子力部门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就双方共建的“先进原子力显微学联合实验室”举行了挂牌仪式。牛津仪器AR原子力部门总裁Roger Proksch及其亚太区销售总监David Beck、牛津仪器中国区总经理张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程志海研究员、中科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延莲研究员等近30人出席仪式;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见证了这一时刻。联合实验室挂牌仪式现场  据悉,“先进原子力显微学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基于牛津仪器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多年的良好合作关系。该联合实验室位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一层西侧,刚刚引进了一套牛津仪器AR原子力显微镜MFP-3D Infinity。接下来,实验室将依托牛津仪器AR原子力部门的技术能力与国家纳米中心程志海研究员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在仪器创新、技术服务及应用开发等方面展开合作。合作双方合影  经过30年的发展,原子力显微镜(AFM)仍旧是一种不太成熟的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AFM并不是一款简单的仪器,更像是一个扩展性强大的平台,可以与光学、电学、磁学、热学、微波、拉曼等很多种技术结合使用。程志海研究员认为,AFM技术目前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应用范围日渐拓宽,“之所以引进MFP-3D Infinity,我们就是看中了这款原子力显微镜强大的开放性,希望接下来我们与牛津仪器的技术合作将更加深入。”  张鹏先生也希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能够利用这款最先进的原子力显微镜,贡献出更丰硕、更优秀的科研成果,同时也能给予牛津仪器更多的产品反馈意见或建议。“共建实验室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利用我们的产品取得突出成果,从而引起国内其他科研团队对产品的关注。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我们希望借助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成功来带动牛津仪器的成功。”技术报告分享环节  当天,Roger Proksch还向与会者分享了AFM的最新技术进展。他认为,AFM技术接下来将会更加简单实用、扫描速度更快、与更多技术实现联用。“牛津仪器AR原子力部门每年会投入大约10%的费用用于研发工作,这在业内属于最高水平。我们的团队由科学家组成,我们的研发会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思用户所想,做用户所需。同时,我们也会与用户保持紧密联系,结合其实际需求共同研发新技术,并会将这种专利技术产业化,发展成实体产品。”  2012年Asylum Research加入牛津仪器,成为了今天的牛津仪器AR原子力部门。David Beck表示,短短的三年多时间,牛津仪器AR原子力部门在中国市场的业务量已取得了四倍增长。“为了给予中国用户更快速、专业的支持服务,AR中国团队已由2012年的1位本土员工增加到了7位。接下来,牛津仪器AR原子力部门将会继续扩充技术团队力量,增强北京、上海DEMO实验室设备配置,增加产品应用方法,加大市场推广工作,与更多的中国用户建立合作关系。参观先进原子力显微学联合实验室牛津仪器AR旗舰型原子力显微镜MFP-3D Infinity编辑:刘玉兰
  • 纳米金壳光热化疗结合治疗癌症获新进展
    纳米金壳偶联转铁蛋白分子携带药物靶向至肿瘤,光热疗与化疗结合杀死肿瘤细胞   实现恶性肿瘤安全有效治疗是目前生物医学界的重大挑战之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纳米材料可控制备与应用研究室在唐芳琼研究员的带领下,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设计发展新型纳米载体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具有新结构和新性能的多功能纳米金壳是该团队一直致力发展的新型抗肿瘤纳米材料之一。该材料内层以结构独特的中空介孔夹心二氧化硅为核(Adv. Mater. 2009, 21, 3804-3807),其表面包覆金壳,纳米金壳以其物理化学性质——等离子体共振性质为基础,经近红外激光照射,可将近红外激光光能转化为热能,并配以夹心二氧化硅对多种化疗药物的装载控制缓释技术,高效低毒杀死肿瘤细胞。该成果于2011年初发表在国际化学界顶级刊物《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891–895)上。   为更好地提高该材料对恶性肿瘤的抑制率,同时针对目前近红外光热治疗癌症技术中照射时间长,照射强度大,需重复多次照射等问题,该研究室进一步发展了纳米金壳偶联主动靶向配体分子转铁蛋白新技术。纳米金壳经偶联靶向分子后,可在减少照射时间与频率、降低照射强度的条件下实现恶性肿瘤的有效抑制。荷乳腺癌裸鼠肿瘤模型注射该材料后,经单次近红外激光照射即可消除肿瘤。在这新的研究进展中,她们还首次系统对比研究了该新型多功能纳米金壳偶联主动靶向配体分子前后生物体内安全性和代谢情况,结果表明该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可从体内代谢。   近日,这一最新研究进展在国际材料界顶级刊物《先进材料》(Adv. Mater. DOI: 10.1002/adma.201103343)上发表。审稿人认为,“多功能金壳包覆夹心二氧化硅,能够将主动靶向、被动靶向、光热治疗与化疗结合协同治疗癌症,临床应用前景令人期待。”   该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大力支持。
  • 纳米钻石温度计问世 可测量干细胞内部温度
    纳米钻石可用于量子计算机中处理量子信息。近日,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纳米钻石的量子效应,将其变为&ldquo 温度计&rdquo ,测量出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内部的温度变化,精确度是现有技术的10倍。通过加入金纳米粒子,研究人员还能够利用激光对细胞的特定部分加热甚至杀死细胞,这有望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癌症而不损害健康组织的方法,以及研究细胞行为的新手段。研究论文发表在本周的《自然》杂志上。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纳米线将直径约100纳米的钻石晶体注入一个人类胚胎干细胞中,然后用绿色激光照射细胞,使氮杂质发出红色荧光。当细胞内局部温度出现变化时,红色荧光的强度会受到影响。通过测量荧光的强度,便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纳米钻石的温度。由于钻石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就可以像温度计一样显示出其所处细胞内部环境的即时温度。   研究人员同时还将金纳米粒子注入细胞内,然后用激光来加热细胞的不同部位,加热点的选择和温度升高多少都可由纳米钻石&ldquo 温度计&rdquo 来精确控制。&ldquo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可以在细胞水平上控制温度的工具,让我们能够研究生物系统对温度变化的反应。&rdquo 参与该研究的哈佛大学物理学家彼得· 毛瑞尔说。   他指出,基础生物学涉及到的很多生物过程,从基因表达到细胞新陈代谢,都会受到温度的强烈影响,纳米钻石&ldquo 温度计&rdquo 将是一个有用的工具。例如,通过控制线虫的局部温度,生物学家可以了解简单有机体的发育。&ldquo 你可以加热单个细胞,研究其周围的细胞是否会减慢或者加快它们的繁殖率。&rdquo 毛瑞尔说。   目前也有一些其他测量细胞温度的方法,比如利用荧光蛋白或碳纳米管,但这些测量手段在敏感性和准确度方面都有欠缺,因为其中的一些成分会和细胞内的物质发生反应。毛瑞尔说,他们的纳米钻石&ldquo 温度计&rdquo 的敏感度至少提高了10倍,能够检测出细微到0.05开的温度波动。而且其还有改进的余地,因为在活细胞外部,该&ldquo 温度计&rdquo 的敏感度已经达到0.0018开的温度波动。
  • 上海应物所在纳米粒子活细胞成像、胞吞和胞内运输方面取得进展
    p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的荧光-纳米等离子体双模态成像fPlas探针,并对其在胞内运输中的聚集过程及聚集态对其传输动力学的影响开展研究。相关结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5, 15646)。 /p p   胞吞及囊泡运输是细胞信号传导和能量交流的重要生理过程。其中,纳米粒子的胞吞和胞内运输过程研究是设计新型纳米药物载体和纳米诊疗方法的基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的博士研究生刘蒙蒙和副研究员李茜等在研究员樊春海和加州大学教授Lal的指导下,通过发展fPlas探针实现了在单细胞水平半定量研究纳米粒子聚集状态的方法,可以清晰区分活细胞中呈单分散、小聚集体和大聚集体的金纳米粒子,并与暗场显微镜下的绿色、黄色以及亮黄色颗粒信号分别对应。他们进一步通过纳米等离子体成像与荧光成像的联用,实现了活细胞内纳米粒子聚集状态与定位信息同时获取。对金纳米粒子在细胞内通过微管进行运输,并且对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逐步聚集的过程进行了实时成像,发现其聚集状态对相关囊泡的运动状态有重要影响。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纳米粒子在细胞内的运输与其聚集状态直接相关,为设计新型纳米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p p    center img width=" 500" height=" 279" alt=" " src=" http://www.cas.cn/syky/201706/W020170614416182049650.jpg" / /center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上海应物所在金纳米粒子活细胞成像和胞内运输方面取得进展 /p /p
  • 国家纳米中心项目落户嘉兴创新园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纳米中心”)、浙江嘉兴秀洲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与嘉兴创新园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了《长三角纳米科技产业发展研究院项目租赁合同》。此合同的签订标志着我国纳米科技领域的权威机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合作项目正式落户嘉兴创新园。   长三角纳米产业蓄势待发   在国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今天,长三角区域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深入,特别是沪杭高铁、上海虹桥枢纽等区域设施的完善,位于长三角核心腹地的嘉兴,其优越的地理区位、发展空间、商务成本、人居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嘉兴市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引领”战略的大力实施,也必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新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嘉兴市将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加强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六大科技发展重点领域。   嘉兴创新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建伟表示,嘉兴长三角创新园在产业定位与产业促进方面与嘉兴市战略保持高度一致,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国家纳米中心落户嘉兴长三角创新园,是三方战略的高度认同,也是符合各方的利益诉求,对于嘉兴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据悉,纳米中心以“长三角纳米科技产业发展研究院”为依托,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纳米科技产业示范基地为目标,计划在5~10年内累计完成15~30个纳米科技及相关领域的产业化项目,实现全球纳米技术领域的“政、产、学、研、金”等资源的聚集。   此次纳米中心签约面积为8120.5平方米,需求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纳米中心入园后将陆续开展纳米科技应用性成果实验室试验、中试与产业化转移研究,适时组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长三角纳米技术检验、检测分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长三角纳米技术应用标准研究中心、长三角国家软实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以及纳米技术实用性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等机构和基地,并计划5年内实现年产值规模达到5亿元,10年内实现年产值规模达到10亿~20亿元。   樊建伟说,纳米技术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国家前沿科技实力,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撑点。嘉兴市政府将纳米技术等新材料产业作为嘉兴市未来产业发展重点,高度重视纳米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在政策上给予此类高科技新兴产业极大力度的扶持,包括专项资金支持,科研人才及团队住房补贴、工资外津贴等一系列政策等,比如对于入选“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的人才,财政给予100万~300万元的创业资助。创新园自身也发挥综合优势,从产业服务、人员生活等为项目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多功能园区吸金更引智   纳米中心与嘉兴长三角创新园合作,是对园区高水平的规划、完善的功能配套、高度的产业聚集、周到的产业服务以及优美环境的充分认同。   嘉兴长三角创新园是北科建集团集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开发经验之大成,按照科技地产全新模式开发的科技新城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遵循“以城带业,以业兴城,宜居宜业,和谐发展”的开发理念,建造一座以产业研发区为核心、商务功能区、生态住宅区有机融合,集科技研发、企业总部基地、商务办公、五星级酒店、时尚商业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中心,助推嘉兴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同时,北科建集团围绕产业发展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整合资源,携手27家服务机构成立北科建(嘉兴)产业服务创新联盟,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产业服务,降低企业的创新创业成本。比如,嘉兴创新园还将与国家纳米中心这一全国纳米技术检测的权威机构共同搭建长三角纳米检测中心平台,并在其科技产品成果转化之后为其做好市场推广的服务。   清新优美的园区环境、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优质专业的产业服务、高效精干的管理团队成为嘉兴创新园吸引企业入驻的关键。“随着国家纳米中心、华映星球、厦门漫乐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的入驻,产业的聚集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嘉兴创新园的产业招商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樊建伟表示。他同时还强调,嘉兴创新园作为北科建集团科技新城产品,非常注重入园企业的质量和资质水平,“只有符合园区定位的企业才可进入园区”。   随着产业招商工作的开展,嘉兴创新园的产业聚集和示范作用必将进一步凸显,成为推动嘉兴乃至长三角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的新高地。
  • HORIBA|重磅!HORIBA成功收购美国MANTA,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核心技术尽在掌握
    拓宽颗粒表征仪器技术2019 年 1 月 24 日,堀场制作所(总部位于日本京都,以下简称“HORIBA”)宣布HII(HORIBA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总部位于美国尔湾市,以下简称HII)已成功收购MANTA仪器公司(MANTA Instruments, Inc.,总部位于美国圣地亚哥,以下简称“MANTA”)的全部股份。MANTA公司因其采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发并取得的突破性多谱段纳米颗粒跟踪技术,所以在纳米颗粒表征技术领域饱受赞誉。现在,这家领先的纳米颗粒跟踪分析系统开发商、制造商兼供应商加入HII旗下,成为其全资子公司,这意味着HORIBA仪器的颗粒表征技术得到了更大的拓宽。收购原因/目的HORIBA一直致力于研发、制造和销售应用于生命科学、半导体制造和过程环境领域的纳米颗粒跟踪分析系统,为满足客户需求,HORIBA采用各种方式,积引进领先的分析技术。美国MANTA公司新型的MANTA纳米颗粒跟踪分析系统 ViewSizer® 3000是业内公认的领先系统,它向流体中进行布朗运动的纳米颗粒射出激光束进行跟踪,然后通过高清图像分析来评估 10 纳米级颗粒的粒径分布、计数浓度和聚集状态。在荧光模式下,可对荧光标记颗粒进行测量。对于需要颗粒计数浓度数据的生命科学和制药研究市场以及离不开纳米领域测量的化妆品、催化剂和半导体市场来说,该创新性仪器有望满足客户需求。另外,2019 年,MANTA ViewSizer3000® 所在的颗粒表征仪器市场容量预计达到 20.6 亿日元,并有信心在 2022 年前以 8.4%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继续扩大(公司数据)。ViewSizer® 3000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系统目标领域和应用行业1---生命科学领域蛋白质的聚集/结晶,外泌体、病毒和抗体药物的研发2---农林水以及家用电子产品具有杀菌和净化作用的微气泡3---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晶圆抛光的生产控制和半导体超纯水的质量控制4---环境水质监测和处理(水体纳米颗粒的数量)5---药品、食品和化妆品制药行业颗粒浓度控制,超低浓度样品。6---功能性纳米材料催化剂材料和纳米碳管7---催化剂和充电电池新材料的研发、改进和质量控制整合时间表收购完成后,MANTA的开发和生产职能将转移至HII,并利用HORIBA专有技术开始开发下一代型号。结合现有的光学技术,MANTA的图像处理技术有望对颗粒测量之外的体外诊断、再生医学、生技药品研发作出贡献。HORIBA还计划将这一先进技术在半导体领域内用于 CMP(化学机械抛光)浆料,以及在环境领域中用于水体纳米颗粒测量。关于MANTA公司名称:MANTA仪器公司首席执行官: Rick Cooper地址: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摄政路 7770 号 #113-573成立日期:2014年9月经营范围:制造和销售纳米颗粒跟踪分析系统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结合旗下具有近 200 年发展历史的 Jobin Yvon 光学光谱技术,HORIBA Scientific 致力于为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检测和分析工具及解决方案。如:光学光谱、分子光谱、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进检测技术。今天HORIBA 的高品质科学仪器已经成为全球科研、各行业研发及质量控制的首选。
  • 岛津倾情支持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大会
    4月9日,濛濛细雨中,在美如花园般的厦门大学,为期2天的“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及生物效应学术研讨会(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Nanotechnology & Nanoimpact)”拉开帷幕。本次大会由江桂斌院士发起,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原子光谱专业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位行业专家与青年学者汇聚一堂,就纳米材料技术的发展与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本次大会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召开开幕式前厦门大学学生以优美的弦乐四重奏迎接与会者大会现场传真著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  大会组委会秘书长厦门大学王秋泉教授主持大会开幕仪式。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庄乾坤教授等致开幕词。他们在致辞中强调,纳米技术是国家重点开发技术,期待在大力发展纳米技术的同时,关注纳米材料环境安全性及生物效应。充分发挥纳米材料的特性,使其在环境领域大有作为,使天更蓝、水更清。并且,特别对岛津公司给予本次大会的热情支持表示了由衷的谢意。大会组委会秘书长厦门大学王秋泉教授主持大会开幕仪式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致开幕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庄乾坤教授致开幕词  随着纳米材料制备和相关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材料对环境和生物的潜在影响已经日益受到科学界、政府乃至社会公众的关注。本届会议旨在引起学术界对纳米材料环境安全性及生物效应的进一步关注,牵引相关领域学者开展了深入研究,围绕着环境纳米技术 纳米环境过程、纳米生物效应及安全性评价 纳米调控、表征技术与方法 大气超细颗粒物环境过程与效应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邀请了包括多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做了大会报告 还邀请了众多本领域知名专家做了特邀报告。厦门大学的孙世刚院士做大会报告美国Rice University的Pedro J. J. Alvarez教授做大会报告北京大学的张远航院士做大会报告每个报告后都引起了与会者间的热烈讨论  岛津公司作为主赞助商携与纳米技术与环境相关的众多解决方案积极参与本次大会,受到与会者的关注。在岛津展台还设置了一个有趣的互动活动,与会者找到整个会场内任意能够体现岛津的元素并与之合影后,将合影照片、姓名、联系方式和单位名称发送至岛津微信公众号,在岛津展台向工作人员展示发送信息,就可领取一份纪念奖。活动结束后,还将根据收到的照片,评选出三位”最具创意奖”的获奖者,每人将另外获得奖品,许多年轻的学者参与了互动活动。岛津展台传真许多年轻的学者参与了互动活动  岛津公司企划部资深专家安国昱先生做了题为“高分辨率扫描探针显微镜在环境和生物科学中的应用”的报告。他在报告中首先简单介绍了岛津分析技术创新和发展。随后他在报告中指出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模式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模式,以及从AFM模式派生出的各种电流、磁力、静电及显微力学等多种模式。SPM被认为是现代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研究的基础性分析设备,是人类凭借SPM第一次观察到原子、分子的图像。在报告中他特别强调了高分辨率扫描探针显微镜(HR-SPM)是采用频率调制(Frequency Modulation)的新一代扫描探针显微镜,实现了在大气、溶液环境下,达到原来只有在超高真空(UHV)条件下才能获得的原子、分子分辨率的观察图像。同时,HR-SPM首次实现了固液界面的水化作用层(Hydration)/溶剂化作用层(Solvation)的观察。与固体接触的液体形成层状结构,这种现象被称为溶剂化作用。如果液体是水,则称为水化作用。这种区别于体结构的特殊结构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固液界面的各种作用变化,例如液相内的溶解、化学反应、电荷转移、润湿、热传导等。但是,水化作用层/溶剂化作用层非常薄,一般的实验手段很难测量,特别在表面分布不均一的构造,此前是无法测量的。HR-SPM开拓了获得环境科学中固液界面各种过程的分子信息的新领域。岛津公司安国昱先生做题为“高分辨率扫描探针显微镜在环境和生物科学中的应用”的报告与会者和安国昱先生探讨高分辨率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相关问题  在本届大会开幕当日傍晚,岛津公司特为与会者设置了一个轻松交流的平台“岛津之夜”。与会者借此平台继续探讨学术问题,建立起友情。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曹磊事业部长为与会者致欢迎词,他在致辞中强调:“岛津公司做为世界顶级分析仪器供应商之一,自1875年创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科学技术为社会做贡献”的创业宗旨,不断创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科技产品。岛津公司提供的环境全面解决方案,不仅包括常规色谱光谱产品、适用于各个领域痕量物质检测的ICP-MS和UFMS串联质谱系列产品,还包括可以检测到纳米级别的激光粒度仪和高分辨率扫描探针显微镜。这些产品和应用方案,一定能够助各位专家一臂之力,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岛津公司曹磊事业部长为与会者致欢迎词  本届大会设立了“研究生论坛”和“墙报展”,以吸引广大青年学子参会进行交流,并评选出“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和“优秀报展奖”。在大会闭幕式上,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胡家祥经理作为颁奖嘉宾分别向上述两个奖项的获得者颁奖,并向获奖者表示了真诚的祝贺。“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和“优秀报展奖”评奖结果发布岛津公司胡家祥经理作为颁奖嘉宾向获得者颁奖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岛津官方微博地址http://weibo.com/chinashimadzu。岛津微信平台
  • 岛津倾情支持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大会
    4月9日,濛濛细雨中,在美如花园般的厦门大学,为期2天的“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及生物效应学术研讨会(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Nanotechnology & Nanoimpact)”拉开帷幕。本次大会由江桂斌院士发起,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原子光谱专业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位行业专家与青年学者汇聚一堂,就纳米材料技术的发展与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本次大会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召开开幕式前厦门大学学生以优美的弦乐四重奏迎接与会者大会现场传真著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 大会组委会秘书长厦门大学王秋泉教授主持大会开幕仪式。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庄乾坤教授等致开幕词。他们在致辞中强调,纳米技术是国家重点开发技术,期待在大力发展纳米技术的同时,关注纳米材料环境安全性及生物效应。充分发挥纳米材料的特性,使其在环境领域大有作为,使天更蓝、水更清。并且,特别对岛津公司给予本次大会的热情支持表示了由衷的谢意。 大会组委会秘书长厦门大学王秋泉教授主持大会开幕仪式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致开幕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庄乾坤教授致开幕词 随着纳米材料制备和相关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材料对环境和生物的潜在影响已经日益受到科学界、政府乃至社会公众的关注。本届会议旨在引起学术界对纳米材料环境安全性及生物效应的进一步关注,牵引相关领域学者开展了深入研究,围绕着环境纳米技术 纳米环境过程、纳米生物效应及安全性评价 纳米调控、表征技术与方法 大气超细颗粒物环境过程与效应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邀请了包括多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做了大会报告 还邀请了众多本领域知名专家做了特邀报告。 厦门大学的孙世刚院士做大会报告 美国Rice University的Pedro J. J. Alvarez教授做大会报告 北京大学的张远航院士做大会报告每个报告后都引起了与会者间的热烈讨论岛津公司作为主赞助商携与纳米技术与环境相关的众多解决方案积极参与本次大会,受到与会者的关注。在岛津展台还设置了一个有趣的互动活动,与会者找到整个会场内任意能够体现岛津的元素并与之合影后,将合影照片、姓名、联系方式和单位名称发送至岛津微信公众号,在岛津展台向工作人员展示发送信息,就可领取一份纪念奖。活动结束后,还将根据收到的照片,评选出三位”最具创意奖”的获奖者,每人将另外获得奖品,许多年轻的学者参与了互动活动。岛津展台传真许多年轻的学者参与了互动活动 岛津公司企划部资深专家安国昱先生做了题为“高分辨率扫描探针显微镜在环境和生物科学中的应用”的报告。他在报告中首先简单介绍了岛津分析技术创新和发展。随后他在报告中指出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模式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模式,以及从AFM模式派生出的各种电流、磁力、静电及显微力学等多种模式。SPM被认为是现代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研究的基础性分析设备,是人类凭借SPM第一次观察到原子、分子的图像。在报告中他特别强调了高分辨率扫描探针显微镜(HR-SPM)是采用频率调制(Frequency Modulation)的新一代扫描探针显微镜,实现了在大气、溶液环境下,达到原来只有在超高真空(UHV)条件下才能获得的原子、分子分辨率的观察图像。同时,HR-SPM首次实现了固液界面的水化作用层(Hydration)/溶剂化作用层(Solvation)的观察。与固体接触的液体形成层状结构,这种现象被称为溶剂化作用。如果液体是水,则称为水化作用。这种区别于体结构的特殊结构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固液界面的各种作用变化,例如液相内的溶解、化学反应、电荷转移、润湿、热传导等。但是,水化作用层/溶剂化作用层非常薄,一般的实验手段很难测量,特别在表面分布不均一的构造,此前是无法测量的。HR-SPM开拓了获得环境科学中固液界面各种过程的分子信息的新领域。岛津公司安国昱先生做题为“高分辨率扫描探针显微镜在环境和生物科学中的应用”的报告与会者和安国昱先生探讨高分辨率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相关问题 在本届大会开幕当日傍晚,岛津公司特为与会者设置了一个轻松交流的平台“岛津之夜”。与会者借此平台继续探讨学术问题,建立起友情。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曹磊事业部长为与会者致欢迎词,他在致辞中强调:“岛津公司做为世界顶级分析仪器供应商之一,自1875年创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科学技术为社会做贡献”的创业宗旨,不断创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科技产品。岛津公司提供的环境全面解决方案,不仅包括常规色谱光谱产品、适用于各个领域痕量物质检测的ICP-MS和UFMS串联质谱系列产品,还包括可以检测到纳米级别的激光粒度仪和高分辨率扫描探针显微镜。这些产品和应用方案,一定能够助各位专家一臂之力,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岛津公司曹磊事业部长为与会者致欢迎词本届大会设立了“研究生论坛”和“墙报展”,以吸引广大青年学子参会进行交流,并评选出“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和“优秀报展奖”。在大会闭幕式上,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胡家祥经理作为颁奖嘉宾分别向上述两个奖项的获得者颁奖,并向获奖者表示了真诚的祝贺。“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和“优秀报展奖”评奖结果发布岛津公司胡家祥经理作为颁奖嘉宾向获得者颁奖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岛津官方微博地址http://weibo.com/chinashimadzu。
  • 如何实现纳米药物的靶向递送?
    脂质体及聚合物作为纳米药物的常用载体,在药物合成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靶向递送方面,仍存在着诸多挑战,纳米药物该如何实现靶向递送呢?在谈论靶向之前,先要了解一个关键的药理学概念,以器官靶向为例:器官靶向药物输送不是将所有给药剂量都输送到目标器官,而是提供足够的剂量以达到所需的生物效果,同时限制脱靶积累的毒性;即使大部分注射剂量没有到达目标器官,也应该足以引起生理效应并为患者提供益处。靶向方式分类纳米药物靶向的方式多种多样,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三大类(如图1)。图1. 靶向方式归类图被动靶向被动靶向依赖于调整纳米颗粒的物理性质,如大小、形状、硬度和表面电荷,使其与解剖学及生理学相结合。例如,调节纳米颗粒的大小可以确定纳米颗粒从不连续的血管(如肝脏和脾脏中的血管)外渗的趋势。主动靶向主动靶向包括用化学或生物的方法修饰纳米颗粒的表面,使其特异性地与靶器官高度表达的受体或其他细胞因子相结合。例如,用单克隆抗体修饰纳米颗粒,以使核酸传递到难以转染的免疫细胞中。内源性靶向内源性靶向包括设计纳米颗粒的组成,使其在注射时与血浆蛋白的一个不同的亚群结合,从而将其引导到目标器官并促进特定细胞的摄取。例如,参与体内胆固醇运输的蛋白质已被证明是脂质纳米颗粒有效的肝细胞传递所必需的。对比而言,被动靶向和内源性靶向的设计度与可控性相对较低,主动靶向自然成为了靶向递送的研究焦点。在肝外靶向的研究中,就涉及了较多的主动性靶向,表1也列出了多种肝外给药的纳米颗粒组合物。表1. 用于肝外给药的纳米颗粒组合物靶向修饰方法药物靶向本质上为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纳米药物表面的核心基团与受体部位的基团进行化学结合。以脂质纳米颗粒为例,载体组分中的PEG脂质多位于颗粒表面且本身易于修饰,因此,可以在PEG脂质上加载受体部位的结合基团以实现靶向目的。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PEG脂质修饰方法。马来酰亚胺修饰使用DSPE-PEG2000-马来酰亚胺作为功能化PEG脂质,替换LNP中一定摩尔量的聚乙二醇脂质,通过其取代的羧基端半胱氨酸直接与肽偶联,可以形成肽靶向的纳米粒子。再如SS-31,一种线粒体靶向的四肽,具有巯基,只需与马来酰亚胺标记的脂质纳米颗粒孵育,即可进行硫酰马来酰亚胺偶联。NHS修饰NHS酯通常用于标记胺基生物分子。NHS酯与胺基的反应具有pH依赖性,结合的较佳pH值与生理环境的pH值相同。使用DMG-PEG-COOH-NHS作为功能化PEG脂质,替换LNP中一定摩尔量的聚乙二醇脂质,通过在C端添加赖氨酸修饰MH42,并通过其侧链的伯胺偶联,可以形成肽靶向的纳米粒子。同样,许多具有胺基的抗体和靶向肽也可通过该反应偶联到脂质纳米颗粒上:乳铁蛋白可特异性结合活化的结肠巨噬细胞上的LRP-1,实现细胞靶向抗炎治疗;还有较为熟知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氨基修饰氨基有利于醛酮分子的化学选择性附着。甘露聚糖还原端醛基与氨基羧基修饰的脂质之间肟偶联反应的正交特性保证了脂质纳米颗粒表面多糖分子的取向。甘露聚糖受体靶向脂质体既可以作为抗菌药物递送的载体,也可以作为用于免疫治疗的重组疫苗的载体。DBCO修饰DBCO标记可促进巯基-炔反应,并可选择性偶联荧光探针、亲和标记和细胞毒性药物分子。例如,抗体scFv-N3可被有效地偶联到DBCO修饰的脂质纳米颗粒上。研究发现,抗体修饰的脂质纳米颗粒可穿越血脑屏障,并诱导脑特异性积累,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结论:人体复杂的生化环境给纳米药物的靶向递送制造了诸多阻力。在实际探索中,被动靶向,主动靶向和内源性靶向,可作为靶向设计的联合工具,在寻找绝对的靶向位点、真实的靶向机理与达到实际的靶向效果之间寻求平衡。在此当中,主动性靶向的尝试值得支持,正如文中所讲PEG脂质的各种修饰方式,大量的设计性尝试定能排除越来越多的靶向干扰因素,朝靶向机理的挖掘处更深一步。参考文献:1. Menon, Ipshita et al. “Fabrication of active targeting lipid nanoparticle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Materials Today Advances (2022): n. pag.2. Dilliard, S.A., Siegwart, D.J. Passive, active and endogenous organ-targeted lipid and polymer nanoparticles for delivery of genetic drugs. Nat Rev Mater (2023).3. Herrera-Barrera, Marco et al. “Peptide-guided lipid nanoparticles deliver mRNA to the neural retina of rodents and nonhuman primates.” Science Advances 9 (2023): n. pag.应用范围:纳米药物制备系统:
  • IVIS视角 | 穿上 “细胞膜吉利服”的纳米载体在体内必将威力大增
    众所周知,多功能纳米载体可以有效识别肿瘤细胞并且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但是目光转向体内,这些纳米载体往往在免疫系统的攻击下集体失灵。因为,人体免疫系统将会感知纳米载体的入侵,并且非常努力的把我们精心设计的载体清除掉。一旦纳米载体被清除掉,药物就很难到达目标肿瘤区域,很难实现杀伤肿瘤的效果。因此,纳米医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就是在不破坏免疫系统的前提下,让纳米载体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传统的解决方案我们都是通过在纳米载体表面携带各种伪装工具,尽量和免疫细胞捉迷藏,能躲则躲,绝不露面。但是这些载体也很容易迷路, 到达深层肿瘤部位的很少,并且在和免疫系统的斗智斗勇中,还会激发免疫系统产生新的抗体从而加速纳米载体的清除,因此很难达到治疗的效果。而随着仿生纳米医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可以让纳米载体穿上“吉利服”,不但可以在免疫系统中潜伏下来,还可以大摇大摆的从免疫细胞的眼皮底下蒙混过关,发挥极大功效。这种“吉利服”就是细胞膜提取物,不同种类细胞提取的细胞膜包覆在纳米载体表面还可以表现出特殊的功效,像红细胞膜或者一些免疫细胞膜可以提高纳米载体的体内循环时间,肿瘤细胞膜可以特异识别同源肿瘤等。穿上“细胞膜吉利服”之后,纳米载体将显现各方面的优势和潜力,从而成为近年来多功能纳米载体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1、T细胞膜包裹下仿生纳米药物的免疫识别增强通过糖代谢技术,获取嵌入叠氮基团(N3)的功能化T细胞,并提取功能化T细胞膜包裹在吲哚菁绿/聚合物纳米载体表面,构建仿生纳米光敏剂。功能化T细胞膜上不但原本的抗原受体可以赋予纳米光敏剂识别肿瘤细胞的能力,并且N3基团可以识别肿瘤细胞糖代谢靶点,从而实现纳米载体在肿瘤内部的富集,通过小动物光学成像可以清楚的看到T细胞膜包裹下仿生纳米药物在肿瘤部位的靶向作用,从而进一步实现肿瘤的精准可视化治疗。功能化T细胞膜仿生纳米颗粒实现特异性的肿瘤靶向和精准光热治疗参考文献:T Cell Membrane Mimicking Nanoparticles with Bioorthogonal Targeting and Immune Recognition for Enhanced Photothermal Therapy. Advanced Science. 2019: 1900251.2、生物学重编程全抗原细胞膜助力纳米疫苗的研发将肿瘤细胞和树突细胞融合细胞的生物学重编程细胞膜包覆在金属有机化合物表面,构建肿瘤疫苗可以在融合细胞膜表面表达大量免疫刺激分子,从而使得包裹融合细胞膜的纳米载体像抗原呈递细胞一样直接作用T细胞从而激活免疫反应。通过小动物光学成像,可以看到重编程细胞膜包覆的纳米载体在体内长循环到达肿瘤部位的过程。到达肿瘤部位的纳米载体还可以被树突细胞识别,从而诱导树突细胞成熟,增强免疫效果,最终消除肿瘤,从而拓展肿瘤治疗平台。生物学重编程细胞膜包裹纳米载体的过程以及肿瘤免疫的激活参考文献: Cytomembrane nanovaccines show therapeutic effects by mimicking tumor cells and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1): 3199.3、肿瘤细胞膜包裹的黑磷纳米载体拓宽光热肿瘤免疫治疗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含有对患者特异性的新抗原,是成为制备个体化肿瘤疫苗最好的材料来源。作者利用细胞膜封装的方式在二维光热黑磷量子点(BPQDs)表面包裹肿瘤组织的细胞膜,从而制备具有光热效应的纳米肿瘤疫苗(BPQD-CCNVs),并且把纳米肿瘤疫苗和集落刺激因子(GM-CSF)装入热敏水凝胶中。皮下注射水凝胶后可以在红外光的作用下持续释放纳米疫苗以及集落刺激因子,招募并激活DC细胞,从而捕获肿瘤抗原并激活肿瘤特异性T细胞。同时,尾静脉注射PD-1抑制剂,阻断PD-1/PD-L1免疫检查点通路,增强T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效应。通过活体光学成像我们可以对肿瘤进行生物发光标记,从而长期连续监测肿瘤在体内的发展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光热免疫治疗可以有效清除实体肿瘤同时抑制术后转移的复发。(A)光热肿瘤免疫实验设计思路;(B)FITC标记的水凝胶在体内的降解情况;(C)个性化光热肿瘤免疫治疗可以有效抑制术后实体肿瘤的复发;(D)个性化光热肿瘤免疫治疗可以有效抑制术后肿瘤的转移。参考文献:Surgical Tumor-Derived Personalized Photothermal Vaccine Formulation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ACS nano. 2019, 13(3): 2956-2968.珀金埃尔默拥有先进的分子影像技术,其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为生物医学的各种研究领域(包括肿瘤、干细胞、传染病、炎症、免疫性疾病、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基因治疗、纳米材料、新药研发、植物学等)提供了完整的成像解决方案。点击链接,获取相关产品及应用资料:https://account.custouch.com/perkinelmer/site/#/list/15?_wxr_1564535099232&refresh=true关于珀金埃尔默:珀金埃尔默致力于为创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我们为诊断、生命科学、食品及应用市场推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助力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解决最棘手的科学和医疗难题。凭借深厚的市场了解和技术专长,我们助力客户更早地获得更准确的洞见。在全球,我们拥有1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150多个国家,时刻专注于帮助客户打造更健康的家庭,改善人类生活质量。2018年,珀金埃尔默年营收达到约28亿美元,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一员,纽交所上市代号1-877-PKI-NYSE。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的信息,请访问www.perkinelmer.com.cn。
  • 纳米技术让电子管死而复生
    比晶体管更快、更耐用、更抗辐射   由于晶体管的发明,电子管在上世纪60年代一蹶不振,但新的研究却可能让这项技术咸鱼翻身。   如果你曾拆开过一部老式的收音机,便会看到一些像是小灯泡的东西。它们便是电子管(又称真空管)——今天的硅晶体管的前身。电子管在上世纪60年代重蹈了恐龙的覆辙,但是研究人员如今又让它们起死回生,研制出了比晶体管更快、更耐用的纳米级电子管。这种新器件甚至能够在外层空间强烈的辐射下安全使用。   在上世纪早期研制出的电子管提供了放大电信号的第一种简便方式。就像电灯泡那样,它们由含有一个加热丝的玻璃灯泡构成。电子管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控制栅极注入电子调制信号,并在阳极获得对信号放大或反馈振荡后的不同参数信号数据。   然而由于晶体管的发明,特别是用化学方法蚀刻硅件从而大量生产晶体管技术的问世,电子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渐走向消亡。晶体管更小、更便宜并且更耐用。它们同时能够被塞进微芯片中,并根据不同的复杂输入信号被开启和闭合,从而为更小、更强大的计算机的研制铺平了道路。   但是晶体管并非在所有方面都更出色。与真空环境相比,电子在固体中运动得更为缓慢,这也就意味着晶体管通常要慢于电子管 也就是说,计算速度并没有理论上快。此外,半导体更容易受到强辐射的影响,后者能够破坏硅的原子结构,从而使电荷无法正确地运动。这对于军队和航天机构而言可是一个大问题,它们都需要自己的设备能够在辐射强烈的环境中——例如外层空间——正常地工作。   美国宇航局(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的工程师Meyya Meyyappan表示:“你我买的电脑与NASA买的电脑是一样的,但用途却大相径庭。NASA花了很长时间使其能够经受强辐射的考验,否则那些安装在航天飞机或空间站中的电脑基本上将被摧毁进而无法运行。”   新设备是今天的晶体管与古老的电子管的一个杂合体。它既小又容易制造,同时速度快且抗辐射。参与开发“纳米电子管”的Meyyappan指出,它是通过在掺杂着磷的硅上蚀刻小腔洞制造而成。这个腔洞连接着3个电极——一个源极,一个栅极,还有一个漏极。其中源极与漏极仅仅相距150纳米,而栅极则位于顶部。电子由施加的电压从源极释放,而栅极则控制电子穿过腔洞。在5月23日发表于《应用物理学快报》上的这篇论文中,Meyyappan和同事估计,他们的纳米电子管的工作频率高达0.46兆赫——约比现今最好的硅晶体管快10倍。   这个新产品并非科学家首次尝试将电子管小型化。然而,与之前的工作不同的是,研究人员并不需要追求完全的真空——源极与漏极的距离是如此之小,以至于电子与空气中的原子发生碰撞的几率随之变得极低。Meyyappan说,这便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它为大批量生产打开了一扇大门。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电子工程师Kristel Fobelets对此表示赞同。她说:“真空技术在半导体生产线上的应用将使制造成本变得非常高昂。”但她同时警告说,纳米电子管更像是对“概念的证明”,而不是一个工作装置,这是因为它的操作要求并不符合现代晶体管的要求。例如,打开这一装置需要10伏的电压,而现代晶体管的运行只需要约1伏特的电压 在这一方面,纳米电子管与现代电路并不匹配。   尽管如此,Meyyappan认为纳米电子管的潜力依然是巨大的。新的电子管固有的对辐射的免疫能力能够为军方和NASA节省许多时间和金钱,而其更快的运行速度使得它成为所谓的兆赫技术的罕有候选者。作为介于微波和红外区域之间的电磁波谱,在兆赫区域能够发现某些分子的“指纹”。例如,这项技术能够用在机场对违禁药物的安检中。   那么,电子管真能东山再起吗?Meyyappan正是这样想的。他说:“我们正在结合最好的真空技术,以及在过去50年的集成电路制造中获得的最佳经验。”
  • 银纳米粒子或可用于攻击肿瘤细胞
    科学日报报道,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具有一对独特且重要特性的纳米粒子。这种球形粒子的组成成分是银,它被包裹在一个涂满缩氨酸的壳内部,后者使得它能够攻击肿瘤细胞。此外,这个壳是蚀刻的,因此那些没有攻击到目标的纳米粒子会自行分解和消除。这项研究被发表在期刊《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 两个单独的银纳米粒子(红色和绿色)选中前列腺癌细胞为目标   纳米粒子的核心利用了一种名为电浆子光学(plasmonics)的现象。在电浆子光学里,纳米结构的金属,例如金和银,在被光线照射时会发生共振,且集中在靠近表面的地磁场。通过这种方式,荧光染料被增强,看起来比自然状态&mdash &mdash 也即没有金属存在时&mdash &mdash 要明亮10倍。但当核心被蚀刻时,这种增强效果会消失,粒子也就变得暗淡。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鲁奥斯拉蒂研究实验室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蚀刻技术,利用了生物相容的化学制品快速分解和移除活体细胞外部的银纳米粒子。这种方法只会留下完整的纳米粒子用于成像或者量化,从而揭示了那些细胞被定位攻击目标,以及每一个细胞被内在化了多少。   &ldquo 这种分解是创造针对特定刺激物做出反应的药物的一个有趣概念。&rdquo 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学院(MCDB)鲁奥斯拉蒂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斯坦福-桑福德伯纳姆医学研究所的盖里· 博朗(Gary Braun)这样说道。&ldquo 通过分解过剩的纳米粒子并通过肾进行清理,它能最小化偏离目标的毒性。&rdquo   这种移除无法渗透目标细胞的纳米粒子的方法非常独特。&ldquo 通过关注那些真正进入细胞的纳米粒子,我们能够理解哪些细胞是目标,并从更细节的角度研究组织传输通道。&rdquo 博朗说道。   有些药物能够独自穿透细胞膜,但很多药物,尤其是RNA和DNA基因药物,是带电的分子,它们会被细胞膜所阻隔。这些药物必须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会吞没并吸收分子。&ldquo 一般需要纳米粒子作为载体来保护药物并护送它进入细胞,&rdquo 博朗说道。&ldquo 而这正是我们所要测量的:通过内吞作用载体的内在化。&rdquo   由于纳米粒子有一个核心壳结构,研究人员可以实现不同的表面涂层并对比各自肿瘤目标选择和内在化的效率。通过使用不同的目标受体转换表面药剂从而实现不同疾病的目标选择&mdash &mdash 或者细菌的目标生物体。根据博朗表示,这一方法应该能够发展一种药物传输极大化的方法。   &ldquo 这些新的纳米粒子拥有某些了不起的特性,在朝肿瘤传输目标药物相关的研究中它已经证明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rdquo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纳米医学中心和MCDB学院特聘教授埃尔基· 鲁奥斯拉蒂(Erkki Ruoslahti)这样说道。&ldquo 它们在治疗感染方面也有潜在的应用。由可抵抗所有抗生素的细菌导致的危险感染越来越常见,现在急需解决这类问题的新方法。银常被用作抗细菌药剂,而我们的目标技术或可能将利用银纳米粒子治疗体内任何地方的感染变为现实。&rdquo (
  • 纳米隧道电穿孔技术可对细胞精确用药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16日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名为“纳米隧道电穿孔”的新技术,或称为NEP。利用其给细胞注射基因治疗药剂时,不用针头,而是用电脉冲通过微小的纳米隧道,几毫秒内就能把精确剂量的治疗用生物分子“注射”到单个活细胞内。该研究发表在最近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网站上。   长期以来,在进行基因治疗时,人们对插入细胞的药剂数量无法控制,因为人体绝大部分细胞都太小,最小的针头也无能为力。而“NEP让我们能研究药剂和其他生物分子是怎样影响了细胞的生物和基因路径的,现有其他技术都无法达到这么细微的水平。”该校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教授詹姆斯李说。他们用这种方法,将定量的抗癌基因成功插入到白血病细胞中并杀死了它们。   研究人员用聚合物压制成一种电子设备样机,用DNA(脱氧核糖核酸)单链作为模板来构建纳米隧道。詹姆斯李发明了一种使DNA链解旋的技术,并使其按照需要形成精确结构。他们给DNA链涂上一层金涂层并加以拉伸,使之连接两个容器,然后将DNA蚀去,在设备内部留下一条连通两个容器的尺寸精确的纳米隧道。   隧道中的电极将整个设备变成一个微电路,几百伏特的电脉冲从一个装药剂的容器经纳米隧道到达另一个装细胞的容器,在隧道出口处形成了强大的电场,与细胞自身的电荷相互作用,迫使细胞膜打开一个小孔,足够投放药物而不会杀死细胞。调整脉冲时间和隧道宽度,就能控制药物剂量。   为了测试NEP能否递送活性药剂,他们把一些治疗用RNA(核糖核酸)插入了白血病细胞,发现5毫秒的电脉冲能递送足够剂量的RNA杀死这些细胞 而更长的脉冲,如10毫秒,能杀死几乎所有的白血病细胞。作为对照,他们还插入了一些无害的RNA到白血病细胞中,这些细胞都没死。   詹姆斯李指出,由于这种方法一次只能给一个或几个细胞注射,更适合用在实验室。目前他们正在开发一种机械式细胞装载系统,一次能给10万个细胞注射,有望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我们希望NEP能最终用于早期癌症检测与治疗,比如在干细胞或免疫细胞中插入精确剂量的基因或蛋白质,引导它们分化改变,不必担心过量注射带来的安全问题,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回体内作为一种细胞基础疗法。”詹姆斯李说,这种方法还可能用于白血病、肺癌及其他肿瘤。
  • 测序专利大战又爆发:Illumina起诉牛津纳米孔测序
    当地时间2月23日,Illumina公司起诉牛津纳米孔公司的纳米孔测序技术侵犯了其两项专利,同时Illumina还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南加州地方法院提交了此项诉讼。诉讼涉及的两项美国专利分别为 No. 8,673,550 和No. 9,170,230,专利名称均为“MSP纳米孔和相关方法”。  2013年10月,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宣布授权Illumina使用纳米孔测序技术。这些专利都涉及到使用耻垢分枝杆菌孔蛋白A(Mycobacterium smegmatis porinA,MspA)作为蛋白质纳米孔测序系统的基础。华盛顿大学的Jens Gundlach于2010年首次证明MspA可应用于DNA测序,并与阿拉巴马大学的微生物学家Michael Niederweis 合作证明MspA孔隙结合“棘轮系统”(ratcheting system)便可读取短DNA序列。  Illumin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诉讼主要将焦点放在牛津的MinIon 和 PromethIon设备上,牛津的MinIon是一款手持纳米孔测序商业设备,PromethIon是未商业化的更高通量的设备。而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并未披露其设备所使用的蛋白质纳米孔的具体细节,在Gundlach研究MspA孔之前,大部分的蛋白质纳米孔技术都使用α -溶血素蛋白质。Illumina公司拒绝对此案发表评论,包括是否因为牛津的设备使用了MspA而提出诉讼。  此次诉讼并不是Illumina和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之间的第一次诉讼,早在2009年这两家公司因核酸外切酶纳米孔测序达成了商业协议,但最后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终止该技术而转向在MinIon和 PromethIon设备中使用长链测序的方法,此举引来了两家公司的仲裁和商业协议终止。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