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偶氮氯膦显色剂

仪器信息网偶氮氯膦显色剂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偶氮氯膦显色剂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偶氮氯膦显色剂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偶氮氯膦显色剂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偶氮氯膦显色剂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偶氮氯膦显色剂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偶氮氯膦显色剂相关的解决方案。

偶氮氯膦显色剂相关的论坛

  • 偶氮氯膦mA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钙

    一、方法要点试样溶液在pH=6.6时,偶氮氯膦mA与钙形成络合物,于波长650处测吸光度。钙与偶氮氯膦mA有两个吸收峰,一个最大吸峰在606nm处;另一个吸收峰在650nm处,试剂最大吸收峰在560nm处。络合物组成为1:1。测定锅炉水及水中的钙可获得满意的结果。二、试剂与仪器(1)偶氮氯膦mA溶液:0.04%的溶液。(2)缓冲溶液(pH 6.6):500mL 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和0.1rnol/L氢氧化钠溶液178mL混匀。(3)钙标准溶液:称取1.2484g基准碳酸钙溶于10mL盐酸(1+1)中,用水稀释至500mL,此溶液含钙为1mg/mL。可稀释成钙含量为100μg/mL的溶液。(4)硫脲:5%溶液。(5)甘油溶液:(1+2)。(6)分光光度计。三、分析步骤吸取试样水0.5~1mL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5mL 5%硫脲溶液(若试样水中铁低于20mg,可以不加硫脲),加5mL甘油溶液(1+2),摇动15s(若试样水中铝低于100μg/L,可以不加)。加pH 6.5的缓冲溶液5mL和偶氮氯膦mA溶液4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试剂空白作参比,于波长650nm处,以1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

  • 【转帖】用于纺织行业的化学试剂-不溶性偶氮染料

    不溶性偶氮染料 又称为冰染料。是一类在冰冷却下﹐在织物上生成的不溶于水的偶氮染料。最早于1880年由英国人霍立代发明。冰染染料色泽鲜艳,水洗及日晒坚牢度均较好,色谱齐全,合成路线简单,价格低廉。主要用于棉织物的染色和印花,也可用于制备有机颜料。 冰染染料的印染过程为: 将织物先用偶合组分(色酚)溶液打底,再通过冰冷却的重氮组分(色基重氮盐)溶液,使其在织物上直接发生偶合反应而显色,生成固着的不溶于水的偶氮染料,从而达到上染目的。 色酚 冰染染料的偶合组分,又称打底剂。大多数是一些含羟基的化合物(不含磺酸基或羟基等水溶性基团),主要为邻羟基萘甲酰胺类,此外还有稠环、杂环的邻羟基酰芳胺类以及少数的乙酰基乙酰胺类。它们按《染料索引》统一命名。 色基 又称显色剂,是冰染染料的重氮组分,是不含磺酸基或羧基等水溶性基团而带有氯、硝基、氰基、三氟甲基、芳胺基、甲砜基、乙砜基或磺酰胺基等取代基的芳胺类化合物。色基常以它与色酚AS生成的颜色命名。 这些色基必须经过重氮化反应才能用于显色,使用不够方便。如将色基重氮化后制成稳定重氮盐即色盐,则印染时只需将色盐溶解,便可直接用来显色。 快色素类冰染染料 由特制的稳定重氮盐与色酚组成的混合物,不需经过打底和显色,而能直接用于印花。工业上生产的有快色素、快磺素、快胺素三类。 快色素 呈亚硝酸胺形式的稳定重氮盐和色酚的混合物。如红色基KB的重氮盐用碱处理转变成亚硝酸胺后和色酚AS-D混合配成快色素红FGH(C.I.冰染红6)。应用快色素印花要用汽蒸以后,在酸性浴中显色,也可通过含酸的蒸汽来显色。快色素的缺点是稳定性差,不易贮存,对酸非常敏感,甚至连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会影响其显色作用。 快磺素 呈重氮磺酸盐形式的稳定重氮盐和色酚的混合物。如蓝色基 B重氮化后和亚硫酸钠作用形成蓝色基 B的重氮磺酸钠稳定盐与色酚AS-D配成快磺素盐G(C.I.冰染蓝12),印花后需用重铬酸钠作氧化剂处理,再用汽蒸显色。 快胺素 稳定的重氮氨基化合物和色酚的混合物。如红色基KB的重氮盐加到2-氨基-4-磺酸苯甲酸稳定剂溶液中,经盐析干燥,即可制成稳定的重氮氨基化合物与色酚AS-D配成快胺素G(C.I.冰染红6)。在应用时和快色素一样,也需用汽蒸和酸处理显色。快胺素比快色素稳定,有时选用更适宜的稳定剂,形成重氮氨基化合物和色酚配成中性素,印花时只需用中性汽蒸即可显色,使用较为方便。

  • 对硝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测镉的方法

    本来是打算按国标GB/T 5009.15-2003的方法来进行检测的,但是国标中的显色剂6-溴苯并噻唑偶氮萘酚好像没得卖了,供应商说现在都改用对硝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作为镉试剂,网上一直找不到相应的资料,大伙都是怎么测的呢?

  • 请教下作邻苯和偶氮用什么柱子?

    公司打算开展邻苯和偶氮的测试,仪器基本打算买安捷伦的GC7890A+5975了请教下1.做邻苯和偶氮可以用同一根柱子么?2.如果不能用同一根柱子的话分布用什么柱子比较好?来回换柱子是不是很麻烦谢谢各位了

  • 偶氮方法验证

    求助一:各位大佬,偶氮方法验证过程中,加入了26种偶氮混标,有好几种物质其实都是分解了,那下列这几个物质如何来确认?1.邻氨基偶氮甲苯分解为了邻甲苯胺;2.5-硝基-邻甲苯胺分解为2,4-二氨基甲苯;3. 2,4-二甲基苯胺,2,6-二甲基苯胺 。求助二:各物质回收率有没有规定要求,目前没有找到相关依据资料。求助三:不确定度如何来进行计算。

  • 偶氮家族又增添一个新混标~~

    近来,安谱又为客户定制了偶氮混标,货号CDGG-113620-03与24种偶氮相比,少了以下10个组分:2-甲氧基-5-甲基苯胺 120-71-8 4,4-二氨基二苯硫醚 139-65-1 4-氯苯胺 106-47-8 4-氨基偶氮苯 60-09-3 4,4'-二氨基二苯醚 101-80-4 3,3-二甲氧基联苯胺 119-90-4 4,4'-亚甲基双(2-甲基苯胺) 838-88-0 3,3-二氯联苯胺 91-94-1 5-硝基-邻甲氨苯99-55-8 邻氨基偶氮甲苯 97-56-3 2,4-二甲基苯胺 95-68-1

  • 【转贴】有机试剂4-(6-甲氧基-8-喹啉偶氮)-间苯二酚的合成和结构分析

    徐建强(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 210044)分光光度法是获得物质光吸收特性及定性、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在冶金、地质、生物、医学、农业、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等部门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分光光度法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电子学、激光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且还依赖于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有机试剂的合成和应用。喹啉类试剂作为光度分析的有机试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喹啉及其衍生物,如8-羟喹啉、8-巯基喹啉、8-氨基喹啉等,这类试剂可用作金属离子光度分析的显色剂,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另一类是喹啉偶氮化合物,喹啉偶氮化合物作为一大类显色剂已有多种试剂被合成和研究。其中8-氨基喹啉的8位偶氮衍生物前苏联学者研究得较早 我国的李亚文等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近年来不断有一系列新的衍生物合成,这些化合物因其特有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而备受化学工作者的关注。自从1955年程广禄等[3]首次提出PAN(即1-(2-吡啶偶氮)-2-萘酚)作为分析试剂后,越来越多的偶氮试剂相继被化学工作者合成并且用于光度分析研究。实践证明,偶氮化合物(azo-compounds)具有性质稳定、显色反应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对比度大等优点,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显色剂。本文选用6-甲氧基-8-氨基喹啉作为原料,首先对其进行重氮化,得到重氮盐,然后与间苯二酚进行偶联反应,合成了新有机试\剂:4-(6-甲氧基-8-喹啉偶氮)-间苯二酚(简称MQAR)。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和鉴定。实验研究表明,MQAR能与Co、Cu、Fe、Ni等金属离子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该试剂可用于试样中微量金属离子的测定(另文介绍),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有机试剂。1 合成方法1.1 试剂和仪器设备6-甲氧基-8-氨基喹啉(由工业品提纯所得),亚硝酸钠(AR),间苯二酚(AR),N,N-二甲基甲酰胺(AR),浓硫酸(AR),甲酸(AR)。中量有机化学制备仪、真空干燥箱、差热分析仪、Perkin-Elmer元素分析仪、IR-408型红外分光光度计、756M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RUKERARX300M核磁共振谱仪。1.2 合 成1.2.1 合成线路MQAR的合成线路如图1所示。[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05/200605221937_18814_1634962_3.gif[/img]1.2.2 合成步骤(1)重氮化 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8.7g6-甲氧基-8-氨基喹啉,10mL甲酸,同时加入由15mL浓硫酸和10mL水配制而成的溶液,搅拌溶解,置于冰浴中冷却。在0~5℃时边搅拌边滴加3.5g亚硝酸钠与10mL水配制而成的溶液,控制在1h内加完,使反应充分完全,最后得到深红色的重氮盐溶液,用于下一步的反应。(2)偶联 取5.5g间苯二酚溶于75mL无水乙醇中,置于冰浴中冷却。在0~5℃时,边搅拌边加入上述重氮盐溶液,控制重氮盐溶液于1h内加完,继续搅拌2h,静置过夜得砖红色沉淀,抽滤,依次用水、无水乙醇洗涤,抽干。干燥后得棕黄色粗品。(3)精制 将偶联得到的粗品用N,N-二甲基甲酰胺重结晶两次,于真空干燥箱干燥,得到深红色的MQAR纯品。经测定产品熔点为194℃。2 结构分析2.1 薄层色谱分析(1)试剂和仪器设备 展开剂正丁醇∶无水乙醇∶2molL-1氨水=3∶1∶1 支持剂硅胶HF254+0.3%CMC 8×10cm2薄层板(自制) 层析缸。(2)结果和讨论 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体系中进行展开,在薄层色谱板上只发现一个斑点,在紫外灯光下未发现其他斑点,(1)中所列展开剂效果最好,比移值Rf=0.66(图2)。结果表明,产品中只含有一种物质。2.2 元素分析用Perkin-Elmer元素分析仪对产品进行了元素分析,产品MQAR元素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2.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用756M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得2×10-5molL-1MQAR的10%DMF水溶液(pH=8.3时)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3)。Kmax=450nm,E=2.98×104Lmol-1cm-1。结果表明,产品分子是一个大的共轭体系。2.4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用IR-408型红外分光光度计对产品MQAR进行了红外吸收光谱分析(KBr压片法),产品的红外光谱解析结果见表1。解析结果表明,产品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芳环、偶氮基等官能团,还具有1,2,4-三取代苯结构。[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05/200605221954_18815_1634962_3.gif[/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05/200605221955_18816_1634962_3.gif[/img]2.5 核磁共振谱分析用BRUKERARX300M核磁共振谱仪(DMSO-d6溶剂,TMS内标)对产品进行核磁共振谱分析,得到化学位移、峰面积等(表2)。解析结果表明,产品分子中除了羟基质子以外,还含有甲氧基质子以及苯环和杂环质子。[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05/200605221955_18817_1634962_3.gif[/img]2.6 产品的结构根据实验条件以及结构鉴定和分析,可以确定产品4-(6-甲氧基-8-喹啉偶氮)-间苯二酚的分子结构为[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05/200605221956_18818_1634962_3.gif[/img]3 结 论研究了新有机试剂4-(6-甲氧基-8-喹啉偶氮)-间苯二酚的合成方法、实验条件和精制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和核磁共振谱法等分析手段,对合成的产品进行了分析和结构鉴定,实验结果确证合成了4-(6-甲氧基-8-喹啉偶氮)-间苯二酚纯品。

  • 【求助】GB13025——显色剂加入量的问题

    我按照GB13025分析钙镁离子时,发现一些问题。0.025%偶氮氯膦按标准说明的加入10ml显色,但是吸光度不是很理想,吸光度超过分光光度计的测量范围了请问有谁遇到这种情况?这个显色剂的加入量是不是应该是1mL啊?

  • 面粉增筋剂(偶氮甲酰胺)

    继面粉增白剂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很多食品专家的目光又聚焦到了面粉中添加的另外一些食品添加剂的身上,其中面粉增筋剂变成了头号目标。偶氮甲酰胺是面粉增筋剂的学名,在全球范围,各国对它的态度并不一致。继面粉增白剂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很多食品专家的目光又聚焦到了面粉中添加的另外一些食品添加剂的身上,其中面粉增筋剂变成了头号目标。偶氮甲酰胺是面粉增筋剂的学名,在全球范围,各国对它的态度并不一致。在欧盟,它的名字已经被从食品添加剂乃至食品包装的添加剂中除名,但在美国、巴西、加拿大,包括中国都未给偶氮甲酰胺“定罪”,均允许其在安全范围内使用。3月15日,我国卫生部网站公示了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真正关注到这个公示的普通人恐怕不多,但是对于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原高级工程师谢华民来说,这份征求意见稿中的一个名称让她隐隐地担忧,那就是偶氮甲酰胺。 《中国科学报》记者查阅了前几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相比征求意见稿没有什么变化。偶氮甲酰胺的功能是面粉处理剂,使用范围是小麦粉,最大使用量为0.045g/kg. 谢华民对这种食品添加剂的疑虑主要来自欧盟的一份报告。欧盟因怀疑偶氮甲酰胺对人体致癌的不确定性而禁止了偶氮甲酰胺在面粉中的使用,以及与食品接触的包装物中的使用。谢华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虽然偶氮甲酰胺的毒性并不确定,但是在请教了一些化学方面的专家后她得知偶氮类化学物质都具有一定的致癌性。“虽然我们有安全剂量标准,但是一些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都是具有累积效应的,这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 求助关于偶氮试验中的问题

    请问下各位做偶氮的大侠们,我在做偶氮试验的期间,加过连二亚硫酸钠之后迅速将溶液冷却后,这些溶液必须立刻做实验吗?还是可以放置2、3个小时然后再接着做下边得试验呢?在下刚开始做偶氮试验,又不明白的地方请各位大虾不吝赐教,将不胜感激!

  • 禁用偶氮染料如何定量?

    安谱公司有出售:美国O2Si的24种偶氮染料混标CDGG-116656-06-1ml ,24种偶氮染料混标(Azodyes Mix),300ug/ml溶于乙腈/甲醇(80/20),1ml(-10度保存)具体组分:成分: 溶剂: 乙腈/甲醇(80/20)英文 中文 CAS# 浓度4-aminobiphenyl 4-氨基联苯 92-67-1 300 mg/Lbenzidine 联苯胺 92-87-5 300 mg/L2-Aminonaphthalene 2-萘胺 91-59-8 300 mg/L3,3'-dichlorobenzidine 3,3-二氯联苯胺 91-94-1 300 mg/L3,3'-dimethylbenzidine 邻联甲苯胺 119-93-7 300 mg/L4-chloroaniline 4-氯苯胺 106-47-8 300 mg/L5-nitro-o-toluidine 4-硝基-2-氨基甲苯99-55-8 300 mg/Lo-toluidine 邻甲苯胺 95-53-4 300mg/L4,4’-methylene-bis-chloroaniline 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101-14-4 300 mg/L2,6-dimethylaniline 2,6-二甲基苯胺 87-62-7 300 mg/L2,4-dimethylaniline 2,4-二甲基苯胺 95-68-1 300 mg/L4-chloro-2-methylaniline 4-氯-2-甲基苯胺 95-69-2 300 mg/L4,4'-methylenedianiline 4,4'-二氨基二苯甲烷 101-77-9 300 mg/L2-methoxy-5-methylaniline 克利西丁 120-71-8 300 mg/L4,4'-thiodianiline 4,4-二氨基二苯硫醚 139-65-1 300 mg/L2,4,5-trimethylaniline 2,4,5-三甲基苯胺 137-17-7 300 mg/Lp-phenylazoaniline 4-氨基偶氮苯 60-09-3 300 mg/L4-aminophenyl ether 4,4'-二氨基二苯醚 101-80-4 300 mg/L3,3'-dimethoxybenzidine 3,3-二甲氧基联苯胺 119-90-4 300 mg/L3,3'-dimethyl-4,4'-diaminodiphenylmethane 4,4'-亚甲基双(2-甲基苯胺) 838-88-0 300 mg/L2,4-diaminoanisol 2,4-二氨基苯甲醚 615-05-4 300mg/L2,4-diaminotoluene 2,4-二氨基甲苯 95-80-7 300 mg/Lo-aminoazotoluene 甘草次酸 97-56-3 300 mg/Lo-anisidine 邻氨基苯甲醚 90-04-0 300 mg/L客户实验室用GC-MS验证下来,认为有3种浓度有异常,浓度差别和证书上标示达到50%以上;但我们在实验室用HPLC-UV的方便,采用已知浓度的单标来验证,浓度是准确的,但客户比较坚持他的数据,对于禁用偶氮的定量,HPLC方法是不是比GC-MS更准确?请发表您的看法

  • 偶氮标样配制

    之前我用PE600GCMS用偶氮,因为考虑到检测的样品中极少发现偶氮物质,纯粹定性看样品中有没这些物质就够了,基本不需要定量。所以配的标样是0.1ppm,1ppm,2ppm,5ppm,10ppm五个点(甲醇做溶剂,没加内标)。记得0.1ppm也能正常出峰啊。今天发现 很多同行,曲线基本是2.5ppm-30ppm。请问大家0.1ppm-10ppm这个偶氮曲线合理么?

  • 请教偶氮测试技术问题

    请问大侠问,偶氮按照EN14362-1:2012标准测试,怎么去定性定量分析邻氨基偶氮甲苯(97-56-3)?标准里面没有提到它怎么分析,只说会分解成邻甲苯胺,但法规标准要求是不超过30mg/kg。

  • 致癌的纺织品染料:偶氮染料

    致癌的纺织品染料:偶氮染料  纺织服装在使用了含有禁用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之后,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中可能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这些染料在人体正常代谢所发生的生化反应条件下,可能发生还原反应,进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致癌芳香胺经过活化作用,改变人体的DNA的结构,最终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  1994年7月,德国政府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禁止生产、使用和销售可还原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以及使用这些染料的产品,随后,荷兰政府和奥地利政府也发布了相应的法令。我国于2003年发布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将禁用偶氮染料列入其中。目前,禁用偶氮染料的监控已成为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中最重要的品质控制项目之一,也是生态纺织品最基本的质量指标之一。  偶氮染料的发展历史  早在l834年.Mitseherlich就用氢氧化钾与硝基苯在乙醇溶液中作用,制备了偶氮苯。但是偶氮染料的产生并使用还是在1858年之后,经过重氮化反应制备出了偶氮染料。  1863年,首例商品化偶氮染料Bismark Brown问世之后.偶氮染料开始了工业化生产。  1884年,刚果红的合成,可以说是偶氮染料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第一,用刚果红作为染料,可以不用加入触媒,印染工艺被大大简化;第二,这类偶氮染料可以通过它的不同结构得到不同的颜色;第三,它的合成工艺更为简单,成本更加低廉,染色的性能也更为优越。  偶氮染料的致癌问题  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Yoshida发现溶剂黄可以引起老鼠的肝细胞癌变后.人们才意识到偶氮染料及其中间体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性。实际上,1905年德国卫生部门已经从染料品红、金胺和萘胺中确认了一些芳香胺的致癌作用。随着染料化工的高速发展,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据不完全统计,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因从事染料化工工作而患上膀胱癌的病例超过了3000例。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上主要的染料制造商自发地签订议,停止在市场上销售联苯胺及以联苯胺为母体的偶氮染料。德国政府在1958年成立了MAK(Maximum Arbeitplaz Konzentrations已知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化学物质在工作场所的最大允许浓度)委员会,从此开始每年发l份MAK表。根据对人体致癌性的不同,MAK表分为三个不同的级别:MAK(Ⅲ)Al:按经验,这类物质可引起人类恶性肿瘤。MAK(Ⅲ)A2:迄今为止,已得到这类物质引起癌症的确切证明,但这些证明是通过模拟人类工作场所条件,对动物实验得到的。MAK(Ⅲ)A3:被怀疑极具潜在致癌倾向的物质,并急需进行进一步调研;并且指出用这些致癌芳香胺合成的偶氮染料受到人体肠道细菌以及偶氮还原酶的作用而易于发生偶氮还原裂解,重新释放出致癌芳香胺,从而产生致癌作用。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约占60%)的合成染料是以偶氮化学为基础的。所渭致癌性问题,是人们经过长期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明某些偶氮染料中可还原出的芳香胺对人体或动物有潜在的致癌性。纺织品上的偶氮染料在与皮肤的长期接触中,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特别是在染色牢度不佳时,会从纺织上转移到人的皮肤上。经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在分泌物的生物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还原,并释放出某些有致癌性的芳香胺,这些芳香胺被人体皮肤吸收后,在体内通过代谢作用而使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发生变化,具有潜在的致癌致敏性。  偶氮染料的分类  偶氮染料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偶氮基(-N=“N-)的染料,是品种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合成染料。根据含有偶氮基的数目不同可分为:(1)单偶氮染料,如酸性大红G;(2)双偶氮染料,如直接大红4B;(3)多偶氯染料,如直接黑BN。根据溶解度的不同可分为:(1)可溶性偶氮染料,指一般能溶解在水中的染料;(2)不溶性偶氮染料,包括冰染染料和其他不溶于水的偶氮染料。  偶氮染料用于各种纤维的染色和印花,并用于皮革、纸张、肥皂、蜡烛、木材、麦秆、羽毛等的染色以及油漆、油墨、塑料、橡胶、食品等的着色。

  • 偶氮测试的若干问题

    针对纺织品领域的检测,逐渐被人们重视,而偶氮染料的测试由于其致癌性而逐渐变的敏感,针对偶氮染料的测试,各地标准不一,其提取效率和过程的回收率更是相差甚远,且思考下以下几点:1、各标准中使用的还原剂均为保险粉,但保险粉配置成溶液后极易被氧化,为什么不直接加入固体试剂?2、GB/T17592使用的萃取液是乙醚,沸点太低,极易挥发,这过程极易造成偶氮染料的流失;而EN标准采用的是甲基叔丁基醚,回收率相对较高,这在测试中,2种方法的结果不免相差,如何处理,还是比对一定采用相同方法进行,若不知情情况下的国际仲裁,该如何操作?3、偶氮的提取为何一定要经SPE柱,直接参考GBT23344采用液液萃取不更快更省事;是否因为这中间有某些组份的盐析无法达到提取的效果?什么组份?

  • GB偶氮求解

    1.附录a2,4-二甲基苯胺 2,6-二甲基苯胺怎么特征离子是一样的啊2.怎么附录a里邻氨基偶氮甲苯 和5-硝基邻甲苯胺的特征离子没有给啊3.附录D怎么只有21个物质所对应的内标物其他三个内标物用啥啊

  • 关于偶氮标样出峰时间的问题。。。

    近来我们实验室的领导要求缩短偶氮的处理时间,要在30min之内处理完一个样品。我们现在的偶氮做一个样品要38min。所以我就开始调整升温程序,调整偶氮的总的出峰时间,在实际做的过程中,发现,最后三个峰分不开,就是3.3-二氯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4.4-亚甲基-二-(2-氯苯胺)。这个成分分不开来,不知道各位有没有遇过这个的问题,请问如何解决它呢?我用的是瓦里安的3800仪器。谢谢!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