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肠膜状明串珠菌

仪器信息网肠膜状明串珠菌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肠膜状明串珠菌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肠膜状明串珠菌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肠膜状明串珠菌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肠膜状明串珠菌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肠膜状明串珠菌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肠膜状明串珠菌相关的解决方案。

肠膜状明串珠菌相关的资讯

  • 解读《关于假肠膜明串珠菌等2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一、新食品原料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属于明串珠菌属,从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得到。该菌种已被列入欧洲食品安全局资格认定(QPS)名单的推荐生物制剂列表以及国际乳品联合会公报(BulletinoftheIDF514/2022)的“在发酵食品中证明安全的微生物品种目录”,并在丹麦、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已被批准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审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组织专家对假肠膜明串珠菌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新食品原料生产和使用应当符合公告内容以及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要求。该菌种的使用范围包括发酵乳、风味发酵乳、干酪、发酵型含乳饮料和乳酸菌饮料(非固体饮料),不包括婴幼儿食品。该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标须符合以下规定:铅(以Pb计,干基计)≤1.0 mg/kg,总砷(以As计,干基计)≤1.5 mg/kg,微生物限量为沙门氏菌0/25 g(mL),金黄色葡萄球菌0/25 g(mL),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0/25 g(mL)。待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后,按照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的标准执行。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一)聚天冬氨酸钾1.背景资料。聚天冬氨酸钾申请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本次申请用于葡萄酒(食品类别15.03.01)。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欧盟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葡萄酒。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不作具体规定”。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稳定剂和凝固剂用于葡萄酒(食品类别15.03.01),改善产品稳定性。其质量规格按照公告的相关要求执行。(二)氨基肽酶1.背景资料。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来源的氨基肽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法国食品安全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蛋白质氨基端氨基酸的水解。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三)蛋白酶1.背景资料。李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来源的蛋白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丹麦兽医和食品局、法国食品安全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蛋白水解。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四)磷脂酶A21.背景资料。李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来源的磷脂酶A2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允许其用于食品。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磷脂的水解。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五)麦芽糖淀粉酶1.背景资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来源的麦芽糖淀粉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淀粉的水解。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六)木聚糖酶1.背景资料。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来源的木聚糖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法国食品安全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木聚糖水解。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七)乳糖酶(β-半乳糖苷酶)1.背景资料。Papiliotrema terrestris来源的乳糖酶(β-半乳糖苷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丹麦兽医和食品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乳糖水解和转糖基反应。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八)羧肽酶1.背景资料。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来源的羧肽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法国食品安全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蛋白质羧基端氨基酸的水解。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九)脱氨酶1.背景资料。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来源的脱氨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5’-腺嘌呤核苷酸(5’-AMP)的水解。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十)2-己基吡啶1.背景资料。2-己基吡啶申请作为食品用香料新品种。美国食用香料和提取物制造者协会、国际食品用香料香精工业组织、欧盟委员会等允许其作为食品用香料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配制成食品用香精后用于各类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表B.1食品类别除外),改善食品的味道。该物质的质量规格按照公告的相关内容执行。(十一)富马酸1.背景资料。富马酸作为酸度调节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胶基糖果、面包、糕点、果蔬汁(浆)类饮料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食品类别08.02.02),熏、烧、烤肉类(食品类别08.03.02),油炸肉类(食品类别08.03.03),肉灌肠类(食品类别08.03.05),冷冻挂浆制品(食品类别09.02.02),经烹调或油炸的水产品(食品类别09.04.02),熏、烤水产品(食品类别09.04.03)。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加拿大卫生部等允许其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不作具体规定”。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上述食品类别,调节食品的酸碱度。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富马酸》(GB 25546)。(十二)乙酸钠(又名醋酸钠)1.背景资料。乙酸钠作为酸度调节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复合调味料和膨化食品的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食品类别08.02.02),熏、烧、烤肉类(食品类别08.03.02),油炸肉类(食品类别08.03.03),肉灌肠类(食品类别08.03.05),冷冻挂浆制品(食品类别09.02.02),经烹调或油炸的水产品(食品类别09.04.02),熏、烤水产品(食品类别09.04.03)。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加拿大卫生部等允许其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不作具体规定”。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上述食品类别,调节食品的酸碱度。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酸钠》(GB 30603)。(十三)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1.背景资料。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作为甜味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冷冻饮品、果酱、面包、糕点、饮料类、果冻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仅限焙烤食品馅料)(食品类别07.04)和膨化食品(食品类别16.06)。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允许其作为甜味剂用于焙烤制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11 mg/kg bw。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甜味剂用于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仅限焙烤食品馅料)(食品类别07.04)和膨化食品(食品类别16.06),赋予食品甜味。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GB 1886.37)。(十四)维生素E1.背景资料。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油炸面制品、方便米面制品、复合调味料、膨化食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食品类别06.03.02.04)。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作为抗氧化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15-2 mg/kg bw。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抗氧化剂用于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食品类别06.03.02.04),减缓食品氧化褪色。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E》(GB 1886.233)。(十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1.背景资料。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作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肉制品、啤酒、焙烤食品、饮料、薯片等加工工艺。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胶原蛋白肠衣加工工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1.5 mg/kg bw。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用于胶原蛋白肠衣加工工艺,消除胶原蛋白肠衣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GB 30612)。(十六)硬脂酸镁1.背景资料。硬脂酸镁作为乳化剂、抗结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蜜饯凉果类、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以及糖果的食品类别。本次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用于泡腾片压片工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不作具体规定”。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用于泡腾片压片工艺,可减少压制泡腾片过程中物料与模具表面的摩擦力,使片面光滑,避免出现裂片。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酸镁》(GB 1886.91)。三、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一)环己胺封端的1,1'-亚甲基二(4-异氰酸基环己烷)均聚物1.背景资料。该物质常温下为淡黄绿色粉末,不溶于水、乙醇和丙酮,可溶于氯仿。欧盟委员会和日本厚生劳动省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PCN塑料材料及制品。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用作PCN材料的添加剂,可以提高其抗冲击性。(二)2-[2-(2,4-二氨基-6-羟基-5-嘧啶)二氮烯基]-5-甲基苯磺酸1.背景资料。该物质在常温下为黄色粉末,微溶于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日本化学研究检验所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是一种黄色着色剂,在各类塑料中具有较高的着色力。(三)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衣康酸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共聚物1.背景资料。该物质常温下为浅黄色液体,可溶于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干强剂用于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可增强纸张的拉伸强度、内结合强度和耐破强度。(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1.背景资料。该物质常温下为白色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 9685-2016)已批准该物质作为添加剂用于食品接触用橡胶、油墨、黏合剂以及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等多种塑料材料及制品。本次申请将其使用范围扩大至涂料及涂层。欧洲委员会、日本厚生劳动省和南方共同市场均允许其用于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是一种抗氧化剂,用于涂料时,可避免环境中的氧气和其他化学物质导致的降解;也可用于涂布过程,避免涂膜收缩起皱。(五)萘磺酸与甲醛聚合物的钠盐1.背景资料。该物质常温下为淡黄棕色粉末,可溶于水。GB 9685-2016已批准该物质作为添加剂用于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黏合剂以及纸和纸板。本次申请将其使用范围扩大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塑料材料及制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ABS塑料材料及制品。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乳化剂用于ABS塑料材料及制品,可减少凝结物的形成。(六)C1~C18单、多元脂肪醇的脂肪酸酯1.背景资料。该物质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GB 9685-2016已批准该物质作为添加剂用于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本次申请将其使用范围扩大至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欧盟委员会、日本厚生劳动省和南方共同市场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能够改善加工过程中塑料材料的流动性,提高整体加工速度或改善表面性能。(七)二氯二甲基硅烷与二氧化硅的反应产物1.背景资料。该物质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GB 9685-2016、原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第9号公告和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年第11号公告中已批准该物质作为添加剂用于食品接触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PP和聚偏氟乙烯(PVDF)等多种塑料材料及制品和涂料及涂层。本次申请将其使用范围扩大至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和油墨。欧盟委员会和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瑞士联邦食品安全和兽医办公室和欧洲油墨协会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用作黏合剂的消泡剂,利于黏合剂的生产及使用;用作油墨的分散剂,达到提高粘度的效果。(八)一氧化碳-乙烯-丙烯三元聚合物1.背景资料。该物质在常温下为白色固态颗粒,不溶于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欧盟委员会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主要用于复合包装,具有较高的阻隔性能,可有效阻隔氧气渗透,防止内容物氧化。(九)4-乙基苯酚与间甲酚、对甲酚、对叔丁基苯酚和甲醛的聚合物1.背景资料。该物质常温下为深琥珀色固体,不溶于水,溶解于醇类、酮类溶剂。欧洲委员会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为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可增加涂层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十)乙二醇与2,2-二甲基-1,3-丙二醇、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己二酸和衣康酸的聚合物1.背景资料。该物质常温下为透明固体,不溶于水,可溶于酯类溶剂。欧洲委员会和日本厚生劳动省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南方共同市场和日本黏合剂行业协会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2.工艺必要性。以该物质为原料生产的涂料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可提升涂层的防污性能;以该物质为原料生产的黏合剂则具有较高密封强度和易揭等性能。(十一)间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胺和己二酸的聚合物1.背景资料。该物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颗粒,不溶于水。国家卫生健康委2022年第2号公告已批准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使用温度不得超过100℃,本次申请将其使用温度限值提高至121℃。欧盟委员会和日本厚生劳动省均允许该物质在使用温度不超过121℃时用于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2.工艺必要性。以该物质为原料生产的塑料薄膜,具有良好的氧气阻隔性能、热稳定性能和热成型性能。
  • 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关于假肠膜明串珠菌等2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假肠膜明串珠菌申请新食品原料、聚天冬氨酸钾等16种物质申请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环己胺封端的1,1'-亚甲基二(4-异氰酸基环己烷)均聚物等11种物质申请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特此公告。附件: 假肠膜明串珠菌等2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文本.pdf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2月7日附件 1新食品原料假肠膜明串珠菌 假肠膜明串珠菌中文名称假肠膜明串珠菌拉丁名称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其他需要说 明的情况1. 批准列入《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使用 范围包括发酵乳、风味发酵乳、干酪、发酵 型含乳饮料和乳酸菌饮料 ( 非固体饮料),不包括婴幼儿食品。2. 食品安全指标须符合以下规定:铅(Pb,干基计),mg/kg ≤1总砷(As,干基计),mg/kg ≤1.5沙门氏菌,/25 g ( mL)0金黄色葡萄球菌,/25 g ( mL)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25 g ( mL)0附件 2 聚天冬氨酸钾等 16 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一、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序号名称功能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最大使用量 (g/L )备注1聚天冬氨酸钾PotassiumPolyaspartate稳定剂和凝固剂15.03.01葡萄酒0.3—二、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序号酶来源供体1氨基肽酶Aminopeptidase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2蛋白酶 Protease李氏木霉 Trichoderma reesei樟绒枝霉 Malbranchea sulfurea3磷脂酶 A2Phospholipase A2李氏木霉 Trichoderma reesei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4麦芽糖淀粉酶 Maltogenic amylase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嗜热脂解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5木聚糖酶 Xylanase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6乳糖酶 (β-半乳糖苷 酶 ) Lactase(beta-galactosidase )Papiliotrematerrestris—7羧肽酶Carboxypeptidase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8脱氨酶 Deaminase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三、食品用香料新品种序 号名称功能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最大使用量备 注12- 己基吡啶 2-Hexylpyridine食品用香料—配制成食品用香精应用于各类食品中( GB 2760-2014 表 B. 1食品类别除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传感器行业未来关注的四大领域
    未来值得关注的四大领域  随着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微电子等领域前沿技术的突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四大领域可能成为传感器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  一是可穿戴式应用。据美国ABI调查公司预测,2017年可穿戴式传感器的数量将会达到1.6亿。以谷歌眼镜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是最受关注的硬件创新。谷歌眼镜内置多达10余种的传感器,包括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磁力传感器、线性加速传感器等,实现了一些传统终端无法实现的功能,如使用者仅需眨一眨眼睛就可完成拍照。当前,可穿戴设备的应用领域正从外置的手表、眼镜、鞋子等向更广阔的领域扩展,如电子肌肤等。日前,东京大学已开发出一种可以贴在肌肤上的柔性可穿戴式传感器。该传感器为薄膜状,单位面积重量只有3g/m2,是普通纸张的1/27左右,厚度也只有2微米。  二是无人驾驶。美国IHS公司指出,推进无人驾驶发展的传感器技术应用正在加快突破。在该领域,谷歌公司的无人驾驶车辆项目开发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车内安装的照相机、雷达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仪,以每秒20次的间隔,生成汽车周边区域的实时路况信息,并利用人工智能软件进行分析,预测相关路况未来动向,同时结合谷歌地图来进行道路导航。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在内华达、佛罗里达和加利福尼亚州获得上路行使权。奥迪、奔驰、宝马和福特等全球汽车巨头均已展开无人驾驶技术研发,有的车型已接近量产。  三是医护和健康监测。国内外众多医疗研究机构,包括国际著名的医疗行业巨头在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如罗姆公司目前正在开发一种使用近红外光(NIR)的图像传感器,其原理是照射近红外光LED后,使用专用摄像元件拍摄反射光,通过改变近红外光的波长获取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处理使血管等更加鲜明地呈现出来。一些研究机构在能够嵌入或吞入体内的材料制造传感器方面已取得进展。如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正在开发具备压力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电路等的体内嵌入式传感器,该器件由导电金属和绝缘薄膜构成,能够根据构成的共振电路的频率变化检测出压力的变化,发挥完作用之后就会溶解于体液中。  四是工业控制。2012年,GE公司在《工业互联网:突破智慧与机器的界限》报告中提出,通过智能传感器将人机连接,并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可以突破物理和材料科学的限制,并将改变世界的运行方式。报告同时指出,美国通过部署工业互联网,各行业可实现1%的效率提升,15年内能源行业将节省1%的燃料(约660亿美元)。2013年1月,GE在纽约一家电池生产企业共安装了1万多个传感器,用于监测生产时的温度、能源消耗和气压等数据,而工厂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iPad获取这些数据,从而对生产进行监督。超声波气象站集合了7个传感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一流的天气监测信息,为预防一些灾害事件提供可靠信息,从而提高效率,降低和总的成本。  此外,荷兰壳牌、富士电机等跨国公司也都在该领域采取了行动。
  • 继非洲猪瘟后 意大利等多国发生炭疽杆菌疫情
    p   当国民还笼罩在非洲猪瘟疫情阴霾下,非洲、东欧等国家相继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报告:发生炭疽病疫情。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意大利、亚美利亚、白俄罗斯相继发生炭疽病疫情 /span /strong /p p   9月16日,意大利兽医公共卫生部向OIE报告称,意大利发生了炭疽杆菌疫情。感染动物为牛,疑似病例42例,确认病例3例,死亡3例, /p p   9月2日,亚美尼亚农业部食品安全局向OIE报告称,亚美尼亚发生炭疽杆菌感染疫情。感染动物为牛,疑似病例10例,确认病例1例,死亡1例。 /p p   8月19日,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兽医管理和监督委员会向OIE报告称,哈萨克斯坦发生炭疽杆菌疫情。这次在牛(323例)、马(53例)、绵羊(113例)、猪(126例)中均发现炭疽病疑似病例。 /p p   8月12日,白俄罗斯农业和食品部向OIE报告称,白俄罗斯发生了炭疽杆菌疫情,感染动物为马。 /p p   8月7日,阿塞拜疆食品安全局向OIE报告称,阿塞拜疆发生了炭疽杆菌疫情。感染动物为绵羊,疑似病例140例,确认病例1例,死亡1例。 /p p   & #8230 & #8230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何为炭疽病? /span /strong /p p   炭疽(anthrax)是炭疽杆菌( i Bacillus anthracis /i )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炭疽主要为食草动物(牛、羊、马等)的传染病。人接触患炭疽的动物后,可以受染而患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5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1c4e00fc-fd2e-41e5-b582-afa92414f8c8.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918142301.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918142301.jpg" width=" 600" height=" 25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自网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常见的炭疽有三种类型: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分型不同临床症状也不同。皮肤炭疽主要是皮肤斑丘疹,水泡,水泡破溃后皮肤出现黑色结痂,结痂脱落后成疤,同时伴有发热、头疼、淋巴结和肝脾肿大等。肺炭疽的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血样痰及胸痛等。肠炭疽的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和血水样便等。 /p p   不管哪种类型炭疽病都具有传染性,而且病情较重,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 /p p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p p   对于如此具有高传染及高病死率的疾病,除了临床症状检查比对,实验室会用哪些方法检测?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实验室检查方法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1.外周血象 /span /p p   (1)白细胞计数:一般为(10~20)× 10*9/L,有的增至(60~80)× 10*9/L。 /p p   (2)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p p   (3)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可减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9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noimg/e66c2ee0-aeee-40dd-bf1f-e74daf7fcb9d.gif" title=" unicel-dxh-800-25.gif" alt=" unicel-dxh-800-25.gif" width=" 500" height=" 295"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血液分析仪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2.细菌学检查 /span /p p   (1)涂片检查:酌情采集分泌物、痰液、粪便、血液和脑脊液作涂片染色镜检,可见粗大的革兰阳性杆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86f37d8d-cb82-439a-a118-83bb9a2314c8.jpg" title=" C114040.jpg!w300x300.jpg" alt=" C114040.jpg!w300x30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涂片检查用显微镜 /p p   (2)细菌学培养:取分泌物、痰液、粪便、血液和脑脊液等进行细菌学培养,可有炭疽杆菌生长。 /p p   (3)细菌学鉴定:其鉴定方法有串珠湿片法、荧光抗体染色法和噬菌体裂解试验等。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3.动物接种 /span /p p   将上述标本接种于家免、豚鼠与小白鼠皮下,24h后出现局部的典型肿胀、出血等阳性反应。接种动物大多于48h内死亡,从其血液与组织中可查出和培养出炭疽杆菌。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4.血清学检查 /span /p p   近年来用荧光抗体法检测特异性抗体作快速诊断。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5.Asco1i沉淀试验 /span /p p   主要用于检验动物皮毛与脏器是否染菌。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6.其他辅助检查 /span /p p   X线摄片:肺炭疽可见支气管肺炎、胸腔积液、纵隔影增宽等。 /p p   那么如何才能预防炭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接触传染源。 /p p   炭疽的传染源主要是病死动物, strong 病死的牛、羊肉以及来源不明的肉制品千万不能食用,正规渠道购买的牛羊肉都是经过检疫的,只要烹饪时能煮熟煮透,就可放心食用 /strong 。发现牛、羊等动物突然死亡,不接触、不宰杀、不食用、不买卖,立即报告当地农业畜牧部门。 /p
  • 赛默飞世尔科技助力欧洲新型大肠杆菌菌株研究
    赛默飞世尔科技助力欧洲新型大肠杆菌菌株研究 英国健康保护署使用LTQ Orbitrap质谱分析成效卓越 中国上海,2011年7月5日&mdash &mdash 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于6月28日正式宣布,公司与英国健康保护署合作研究项目有重大进展,研究人员最终确定蛋白质有机体是此次欧洲爆发性大肠杆菌的致病原因。通过使用赛默飞世尔的LTQ Orbitrap质谱仪科技,英国健康保护署研究人员已经检测出导致37人死亡以及近3,400人致病的由致命病毒毒株组成的蛋白毒素。 英国健康保护署此次研究获得了来自赛默飞世尔科技英国Hemel-Hempstead工厂的大力协助。&ldquo 这次研究的重要性在于科学家能够提升技术,用于微生物研究,进而证实基因序列如何转化成蛋白质的构造块,而后者能够决定对象特性,例如有毒性。&rdquo 赛默飞世尔科技全球研发部副主席Ian Jardine博士说到,&ldquo 我们先进的Orbitrap质谱仪系统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这次大肠杆菌致命的原因,并以此指导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rdquo 。 具体而言,Orbitrap技术能帮助科学家分辨、分析新型大肠杆菌的蛋白指纹图,同时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快速及可靠性。认识新品种所含生物机体产生的毒素、其他蛋白成分的能力,将能显著减少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并同时提供更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毒性蛋白和其他蛋白的识别能力,在疾病过程中也可以应用于由微生物引起的其它疾病。 中国卫生部日前表示中国目前还没有发现感染德国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病人。但卫生部仍然对此次疫情予以高度重视,并随时保持与世卫组织和欧洲相关国家等密切的沟通和联系。赛默飞世尔科技在疫情研究方面所提供的技术支持,以及欧洲的研究成果将对中国大肠杆菌的预防和检测起到积极地保障作用。&ldquo 在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将以我们最先进的科技和产品,随时随地、积极配合中国政府和相关客户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和检测,以保证本土的健康、安全、清洁,这也是赛默飞世尔的使命所在。&rdquo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总经理迈世福先生说道。 此次研究的所有成果将会于近期公布。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 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我们致力于帮助我们的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接近110 亿美元,拥有员工约37000人。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行业。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 和Fisher Scientific 两个首要品牌,我们将持续技术创新与最便捷的采购方案相结合,为我们的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加速科学探索的步伐,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各种挑战,无论是复杂的研究项目还是常规检测或工业现场应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中文:www.thermofisher.cn。
  • 如何延长四元隔膜泵的使用寿命?
    应众多成器智造Challenge Jump D系列智能泵粉丝的要求,成器智造技术支持团队与大家分享一个话题:如何才能延长隔膜泵的使用寿命?并使其维持性能稳定。针对具体问题,我们总结了如下几点:问题1:四元隔膜泵的常见耗材--膜片的使用寿命是多久?答:我司智能四元隔膜泵的泵头和膜片均采用德国Quattroflow原厂进口,其官方推荐膜片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但这并不是一个最长时限。首先,与用户具体的使用工况相关,如传输料液的温度、压力等。其次,每次使用过后及时而正确的保养也非常重要。比如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洗,避免因料液结晶产生的不溶性颗粒研磨导致膜片破裂,长期不用时可使用0.1N的NaHO或20%的乙醇进行保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运行仪器前,切记不可关死出液端背压阀,否则会造成膜片因瞬间压力增大而破裂。问题2:什么情况下需要更换四元隔膜泵膜片?答:在隔膜泵出现漏液或流速偏差较大时,则很大可能是膜片破裂,需要拆开泵腔检查并更换膜片。更换完毕安装时需要注意偏心轴卡环的方向要与底座安装孔一致,先紧固固定泵头的四个螺丝,再将偏向轴的卡环拧紧,偏心轴的卡环如果没有拧紧,则会造成泵头噪音增大、流量不准,若长时间运行会造成泵头损坏。问题3:运行过程中,可以快速关闭背压阀吗?答:除有特殊的实验要求外,不可快速关闭背压阀,如果压力控制系统没有开启(或不存在压力控制系统),会因瞬间高压直接将膜片击穿。但如果您使用的是Challenge Jump智能四元隔膜泵,具有压力保护和报警功能,是可以完美解除这个烦恼,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压力上限,让系统超压前及时停机,避免膜片的损坏。问题4:第一次使用四元隔膜泵,即便加大流速为何仍无法吸液?答:四元隔膜泵由于不使用机械密封,可以实现干吸运行。隔膜泵第一次运行时由于膜片处于干燥状态,在较低的转速下可能也会出现难以自吸的情况;建议在首次运行时,用注射器在泵腔入口注入纯水将膜片润湿,以达到泵腔内更好的密闭效果就实现自吸并正常运行了。问题5:隔膜泵选择管线有那些注意事项呢?答:四元隔膜泵在运行前,需要按照设计标准推荐的管线内径尺寸配备合适的管路,入口端的管路尺寸一定要和泵接口尺寸一致,并且在入口端尽量不要安装过滤器等阻碍吸入的设备,确保吸入端流路畅通。问题6:四元隔膜泵CIP和SIP有哪些注意事项?CIP-在线清洗1.第一步:用纯水预冲洗泵,直到残留的产品已被除去。 2.第二步:用 0.5M NaOH(约50℃),在80%最大转速下清洗约 30 分钟。注意:需要在清洗之前检查周围条件(如管道直径,系统压力等级等)是否允许以此速度运行泵。 3.第三步:使用纯水冲洗,直到电导率为0或pH值=7。注意:1.在线清洗(CIP)介质的温度不要超过90°C(194°F),最大压力不要超过4 bar (58 PSI),流量不应高于所用泵的最大流量的 80%。 2.请检查产品接液部件对使用的在线清洗(CIP)介质的耐化学性。 3.泵内的流体只能在指定方向上流动,即从入口端到出口端。由于止回阀不会打开,因此无法反向冲洗泵。 SIP-原位灭菌 1.对于原位灭菌,泵腔必须安装在泵驱动环上,在原位灭菌过程中,泵禁止运行,泵的温度不得超过 130°C(266°F),过程不应超过 30 分钟。 2.泵腔在室温下自然冷却 3.每个原位灭菌(SIP)循环后,必须验证泵腔前端紧固螺栓的扭矩4.如果遵循以上注意事项,相同的弹性体部件(隔膜、阀门、O 型圈)可以进行 6-8 次原位灭菌(SIP)循环。原位灭菌(SIP)循环次数的最大值取决于进一步的工艺条件(例如介质,温度,流量,背压等)。5.在原位灭菌(SIP)工艺之后,泵可能残留一定量的不可回收的冷凝水,需要将储存的冷凝水去除。再此过程中,可以将泵安装在垂直位置,将泵腔向下摆放,可完全排空。或使用吹气冷却,并通过蒸汽疏水阀将残留的冷凝水排出系统。压缩空气需要在系统中保持恒定的过压,以避免由冷凝蒸汽引起的真空。 需要注意的是原位灭菌(SIP)会降低膜片的使用寿命,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量减少原位灭菌(SIP)的次数,这会很大程度的延长膜片寿命。成器智造拥有强大的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团队,可以帮助您解决工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您的研发和生产保驾护航。
  • 兰光发布C630H薄膜热封仪 实验室热封仪新品
    热封材料的熔点、热稳定性、流动性及厚度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热封性能,其封口工艺参数可能差别很大。C630H薄膜热封仪 实验室热封仪,可准确高效的测定塑料薄膜基材、软包装复合膜、涂布纸及其它热封复合膜的热封时间、热封压力,热封温度合适的性能参数。产品特点:1、创新的机构改良,精度全面升级:上下十个封头均为金属表面,可获取更真实的热封参数数字P.I.D控温技术可快速达到设定温度,有效避免温度波动自动恒压技术,无需手动调节,热封压力更稳定封头自动调平技术,保证各封头热封效果一致宽范围温度、压力和时间控制,满足用户的各种试验条件2、卓越的细节设计,高效安全:设备可一次完成五组热封试验,准确、高效的获得试样热封性能参数上下热封头均可独立控温,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试验条件组合分体式热封头,方便快速更换热封面手动和脚踏两种试验启动模式以及防烫伤安全设计,保证使用方便和安全3、高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平台,安全易用:大尺寸触控平板,视图清晰、 触控灵敏、易于操作全新软件系统,流程精练,操控流畅,简单易学支持成组试验数据比对分析,具有多单位转换功能内嵌USB接口和网口,方便系统的外部接入和数据传输符合中国GMP对数据可追溯性的要求,满足医药行业需要(可选)兰光独有的数据安全性设计,测试数据与电脑分离,避免由计算机病毒等引起的系统故障造成数据丢失兰光独有的DataShieldTM数据盾系统,方便数据集中管理和对接信息系统(可选)参照标准:ASTM F2029、QB/T 2358、YBB 00122003测试应用:基础应用:薄膜材料光滑平面——适用于各种塑料薄膜、塑料复合薄膜、纸塑复合膜、共挤膜、镀铝膜、铝箔、铝箔复合膜等膜状材料的热封试验,热封面为光滑平面,可以同时进行五种温度的热封,热封宽度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计。薄膜材料花纹平面——适用于各种塑料薄膜、塑料复合薄膜、纸塑复合膜、共挤膜、镀铝膜、铝箔、铝箔复合膜等膜状材料的热封试验,可以同时进行五种温度的热封,热封面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计。扩展应用:塑料软管——把塑料软管的管尾放在上下封头之间,对管尾进行热封,使塑料软管成为一个包装容器。C630H薄膜热封仪 实验室热封仪技术参数:热封温度:室温~300℃热封压力:0.05MPa~0.7 MPa 压力分辨率:0.001 MPa 热封时间:0.1~999.99s时间分辨率:0.01s温度分辨率:0.1℃温度波动:±0.2℃温度准确度:±0.5℃(单点校准)温度梯度:≤20℃气源:空气(气源用户自备)气源压力:0.7 MPa 气源接口:Ф8 mm聚氨酯管热封面:40 mm × 10 mm封头数量:5组(上下共10个均可独立控温)外形尺寸:375mm(L) × 360mm(W) × 518mm(H)电源:220VAC±10% 50Hz / 120VAC±10% 60Hz二选一净重:55kg 产品配置:标准配置:主机、平板电脑、脚踏开关、高温焊布、取样刀、Ф8mm聚氨酯管(2m)选购:高温焊布、空压机、GMP计算机系统要求、DataShieldTM数据盾备注:本机气源接口系Ф8mm聚氨酯管;气源用户自备创新点:1、创新的机构改良,精度全面升级; 2、卓越的细节设计,高效安全; 3、高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平台,安全易用; C630H薄膜热封仪 实验室热封仪
  • 川大苏昭铭研究员:冷冻电镜成果发Nature,绿荫场上拿冠军
    苏昭铭:博士,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华西生物国重创新班"一对一"指导教师。前不久,苏昭铭老师带领课题组在Nature发表文章。优秀的成绩并非偶然,从学生、学者到老师,苏昭铭一路走来,一路坚守。从“尖子生”到“好老师”从学生到学者,在求学的过程中,苏昭铭没有吝啬时间的付出,也未曾停止向更高处的探索。在离开北京大学后,苏昭铭前往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不断钻研的过程中,苏昭铭找到了坚守的方向。博士阶段,苏昭铭的研究方向是有机化学。“博士最后一年,随着基础知识的积累,我逐渐产生自己的想法,也发掘着自己的未来方向”,他回忆到,“在自由文献讨论的课堂上,有关生物的相关命题启发着我去探索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博士毕业后的苏昭铭并没有止步,他先后前往美国Scripps Florida研究所,美国贝勒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阶段帮助我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过渡到一个可以从事严肃科学研究的工作者”,两次转型使苏昭铭完成了研究重心从化学到生物的成功过渡,也寻找到了“让我觉得更有意义和挑战性”的科学课题。从学者到老师,时间与经验的积淀是为人师的必经之路。即使已经拥有一份华丽的简历,苏昭铭却始终“还想再去高处看看”,他质问自己,“既然我作出选择,并付出这么多时间,那为什么我不能做到世界顶尖的水平呢?”2017年,苏昭铭加入斯坦福医学院,任职高级研究员,在美国科学院院士Wah Chiu实验室从事冷冻电镜相关的研究。苏昭铭深知,对于科研,时间的积淀是必须的也是急不得的, “只有当你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清晰的目标,才能担负起领导课题组的责任”。2019年,归国后的苏昭铭选择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川大对于科研的纯粹吸引了我,川大‘华西生物国重创新班’以提升本科同学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宗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我们不仅有自己纯粹的科研追求,还能为川大的优秀人才培养做出贡献”。苏昭铭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西南地区唯一的冷冻电镜平台,在魏于全院士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应用多种冷冻电镜技术,进行RNA的结构及功能的探索,缓缓揭开了“RNA结构与功能关系”这层神秘的面纱。“苏老师是一个‘可沟通’的老师”,这是苏昭铭的第一位研究生对他的评价。谈及学生管理,苏老师回忆起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导师随性而专注的工作状态无形中对苏昭铭形成了一种指引,“他让我觉得我也可以从事科研,也意识到科研的价值与乐趣所在”。在带领课题组的过程中,苏老师也将这种观点传输给自己的学生: 一是要确认同学的心态,“科研需要大量的时间付出,对于每一名学生,我都需要确认他们是否从内心选择这样的道路,这是对他们人生的‘负责’”;二是要“接地气”,不算壮大的课题组却气氛感十足,“如果让学生对科研产生一种遥不可及的距离感,会让他们对此产生抵触与畏难情绪”。除了带领课题组进行深入的探究,基于生物治疗国重的人才培养平台,苏昭铭老师也负责部分本科教学的课程。通过扩展冷冻电镜的相关知识,带领同学们认识着前沿的科学技术,受到广泛好评。“探索”,是科研的至美之境目前,苏老师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冷冻电镜技术,探索生物大分子,尤其是RNA的精细结构。前不久,苏昭铭课题组在Nature发表文章,他们运用冷冻电镜单颗粒重构技术首次解析了全长四膜虫核酶的高分辨结构,揭示了外围区域结构及其远程调控催化活性的功能,阐明了在底物结合和催化过程中的内部引导构象的变化。在这项研究中,课题组成员主要负责电镜结果的数据处理。“对于我们的研究,数据处理对成果的贡献要占到50%以上的比重”,苏昭铭向我们介绍到,“数据的分析是对凌乱数据的梳理,不加分析的原始数据难以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项研究解析了截至目前全世界分辨率最高的纯RNA冷冻电镜结构,填补了40年来在全长四膜虫核酶结构功能研究上的空白,也为用冷冻电镜进行RNA结构研究提供了参考。攻读博士期间,苏昭铭一直聚焦于合成研究领域,学习冷冻电镜技术,而丢掉“老本行”这样巨大的转变需要勇气,也需要大量时间与经历的投入。苏昭铭用两段博士后经历完成了这个转变。第一个博士后阶段,苏昭铭瞄准了生物领域的“RNA”分子,将其与化学相联系,“在我看来,相对于蛋白质来说,RNA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而他作为中心法则中上承DNA下启蛋白质的生物大分子,其结构与功能应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第二个博士后阶段,苏昭铭在贝勒医学院初步开启了RNA冷冻电镜结构功能研究之旅。回首博士后的科研探索经历,他不禁感慨道,“这样的过渡需要时间的付出,又或者说这些时间的付出成就了这样的转变”。深度、高度,是苏昭铭对待科研“纵向探索”的追求,而在选题的诞生过程中,他也总会“横向挖掘”各个领域的关联,通过冷冻电镜观测RNA的先进技术,解决现代医学的重要问题。谈到选题的诞生,他说道:“许多想法不是在办公室中凭白产生的”。读文献,帮助回顾已有的进展,而参与学术会议则是想法碰撞的重要机遇,“在交流中我们也会寻找与各个学科领域的合作关系”。“足球”,是生活之至乐所在为各学院老师所公认的,除了苏老师的科研水平,还有他精湛的“球技”。足球,是苏昭铭工作之余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苏昭铭对足球的热爱要从学生时代说起,他从小对球类运动充满兴趣,足球则逐渐更成了他在科研工作之余寻找“乐子”,放松自我的不二选项。“科研工作者与其他工作所最不相同的,大概就是‘无时无处不在思考’”,苏昭铭老师笑称,“运动帮我们保持更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来到华西后,苏昭铭在球场结识了同样热爱足球的同事朋友,带领组建了华西国重教职工球队。每周两次的足球训练,“踢着踢着就成了习惯”,足球成为苏昭铭生活的一部分。在第二届川大教职工足球联赛中,苏昭铭所在的华西国重教职工球队获得冠军,而他也在比赛中获得“最佳射手”的称号。实验室或绿茵场,苏昭铭在科研与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平衡;奔跑或思考,他似乎永远专注而充沛地,进行无止境的探索。未来,苏老师将带领课题组,继续应用冷冻电镜的技术,探索生物RNA的结构与功能,为基础医学的认知与药物疗效验证提供新的思考!
  • 口腔膜剂力学性能的检测
    口腔膜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供口服和粘膜使用。良好的机械性能能防止膜剂使用中撕扯破损,保持膜剂的完整性和剂量的准确性。成膜材料、膜剂的厚度以及增塑剂都是膜剂机械性能的影响因素,通过科学的性能检测能实现膜剂机械性能的合理控制。2020版《中国药典》对膜剂的定义为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供口服或粘膜使用。今天我们依据《口腔膜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口溶膜剂的性能检测项目及方法。 口腔膜剂在取用、贴敷过程中受到外力的拉扯,若韧性和强度不够,往往易发生撕裂断裂。这就体现了力学性能的重要性。 口腔膜剂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包括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反映了膜剂材料在拉断时截面上承受的最大应力值,以及膜剂材料受力拉伸时断裂时增加的长度与原始长度的比值。测试仪器: ETT-AM电子拉力试验机  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试方法一般参照GB/T1040-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将膜剂裁切成5个长3cm,宽2cm的试样,每个试样采用ETT-AM智能电子拉力机纵向拉伸,选择“拉伸强度"模式,拉伸速度为10mm/min,直至膜剂断裂。仪器自动计算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了提升口腔膜剂的力学性能,生产企业在制剂处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增塑剂,并适当增加膜剂的基本厚度。当然,口腔膜剂厚度也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其过分延展造成药剂分量不准。厚度仪采用PTT-03A厚度测试仪口腔膜剂厚度采用接触式测量方法,首先仪器清洁测量头,取宽100mm、无褶皱和其他缺陷的试样放在测试台上,开始测量。仪器自动计算试样结果。
  • 明冠新材料李涛勇:铝塑膜的发展现状及技术优势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36c7834e-7e93-4aac-bcaf-669fdc58bf38.jpg" title=" 152749752585707207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为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李涛勇 /p p   以“突破· 融合——迎接产业新时代”为主题的“2018第一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CIBF深圳)国际交流会”于5月22-23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 /p p   5月22日上午,在主题为“融· 突破桎梏携手发展”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专场论坛上,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冠新材料”)董事、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李涛勇作题为《铝塑膜的发展现状及技术优势》的演讲。 /p p   作为软包电池的关键材料,铝塑膜对电池轻量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较于钢壳、铝壳或塑料壳等包装材料,铝塑膜具有质量轻、厚度薄、外形设计灵活等优势,在3C数码产品、动力电池和储能等领域需求日益加大。铝塑膜是软包锂电池中技术壁垒最高的材料,目前我国软包电池生产用铝塑膜仍主要依赖进口。李涛勇表示,经过多年技术研发创新,目前明冠新材料铝塑膜产品已比肩进口产品。 /p p   李涛勇在演讲中介绍道,明冠集团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1.2亿元,是一家以新材料研发、制造及销售为主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主要有锂电池软包封装材料、柔性线路板材料、功能性薄膜材料、光伏新能源材料及导热散热材料。电池中国网获悉,明冠新材料铝塑膜项目成立于2010年, 多年来明冠新材料一直从事干法涂装产品和热法功能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且在胶黏剂领域有其核心的研发团队,在铝塑膜专案项目方面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p p   当前铝塑膜生产技术路线主要有干法技术路线和热法技术路线。干法的优势在于冲深成型性能优异、外观好(杂质、针孔、鱼眼少),但受复合强度影响,其剥离力偏小,耐电解液性能偏弱 热法的主要特点为在耐电解液和抗水性方面有一定优势,而在冲深成型、外观等方面表现较差,因铝箔和CPP之间用热熔MPP连接,高温高压的制作过程使铝箔脆化,从而导致冲深性能劣化。李涛勇表示,明冠新材料经过技术创新,把这两种技术方法综合,研发出了干热复合法技术路线。干热法的优势在于吸取干法工艺优势的同时,兼顾了热法在耐电解液和抗水性方面具有优势的工艺特点,使得铝塑膜在冲深成型、外观差、裁切性能差、耐电解液及阻水性能方面的综合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电池中国网获悉,目前明冠新材料铝塑膜研发人员超过30人,获得铝塑膜专利30+项。 /p p   通过干热复合法生产的铝塑膜,明冠新材料做了一系列第三方测试认证,产品在阻隔性、防护性、工艺性和稳定性方面较之前都有很大提升。据李涛勇介绍,铝塑膜冲壳成型方面,公司产品优于国产同类产品,达到进口标准 耐腐蚀性能方面,采用复合结构PP、铝箔耐腐涂层及特殊专用耐电解液胶黏剂,三层保护使电解液难以侵入到铝箔层腐蚀铝箔,保护铝塑膜整体性,并且具有长期稳定的耐电解液性质,耐电解液浸泡测试,7天剥离力在10N/15mm以上,30天在8N/15mm以上 绝缘性能测试方面,外层和AL间加DC1000V电压,测定电阻值始终在GΩ级别。 /p p   李涛勇表示,明冠新材料还通过对原料、制程、检验和预防等多个环节严格监控,实现了产品过程控制,保证了产品品质。目前明冠新材料铝塑膜主要有轻型(超薄)系列-68、中型系列-88& amp 113及重型系列153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数码及动力储能类产品。 /p p   卓越的产品品质正是源于公司强大的科研实力。据李涛勇介绍,公司除拥有江西省光电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还建有多个重点实验室,为公司产品研发创新提供保障。 /p p   下一步,明冠新材料产品研发将重点放在钢箔及超薄系列、重型系列、轻型系列和中型系列产品上。其中,钢箔及超薄系列以钢箔作为基膜,进一步提高软包封装的耐腐蚀、耐穿刺、耐磨等特性,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开发超薄系列产品CAN060以满足高端数码市场需求 重型系列以153PET结构为主要结构,以适应动力储能电池在耐腐、耐压、耐磨方面的需求 轻型系列以88透明与黑色两个系列适应数码类产品轻量需求和68系列超轻系列需求 中型系列将以耐电解液、高冲深为特点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 /p p br/ /p
  • 华端生物基于GB/T 5750-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整体解决方案
    2023年3月17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GB/T 5750-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系列标准,代替实施16年之久的GB/T 5750-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新标准将于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GB/T 5750-2023标准历时5年,经过了3轮意见征求,有280+单位参与研制与验证,有超过500名行业专家参与的GB/T 5750修订工作,最终大功告成。本次修订微生物指标主要内容:新增肠球菌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两个检测指标、3种检测方法和增加菌落总数酶底物法新方法。其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是新增检测指标,有些老师不清楚检测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设备,我们根据标准的要求做个简单介绍。根据标准要求我们需要准备以下仪器和耗材:1. 电子天平:实验室常用仪器2. pH计或精密pH试纸:实验室常用仪器或耗材3. 恒温培养箱:实验室常用仪器4. 冰箱:实验室常用仪器5. 恒温水浴箱:实验室常用仪器6. 显微镜:实验室常用仪器7. 无菌吸管:实验室常用耗材或仪器8. 无菌试管:实验室常用耗材9. 无菌平皿:实验室常用耗材10. 厌氧培养装置:华端生物HD-AN系列智能厌氧微需氧培养系统11. 过滤设备:华端生物HD-F系列水中微生物膜过滤装置12. 滤膜:实验室常用耗材13. 无齿镊子:实验室常用耗材其他会用到的设备:HD-C系列菌落计数仪、HD-DT系列自动样品稀释仪、HD-GM系列全自动革兰氏染色仪、HD-S系列自动培养基分装仪、HD-MA系列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检测流程图一、 样品1. 污染较轻的水样,可直接取100 ml水样进行检验。2. 污染严重的水样,可使用0.1%缓冲蛋白胨水将水样按10倍系列稀释,取100ml进行检验。使用华端生物HD-DT系列自动样品稀释仪:自动称重,自动按比例稀释。二、 过滤水样先用无菌镊子夹取无菌滤膜边缘部分,将滤膜正面朝上贴放在已灭菌的滤床上,固定好滤器,将100 ml水样注入滤器中,打开滤器阀门,在-5.07X104Pa(-0.5 个大气压)下抽滤。每次试验均需要用100 mL0.1%缓冲蛋白胨水讲行空白对照。使用华端生物HD-F系列水中微生物膜过滤装置:配备直排泵,无需废液瓶,直排废液;火焰灭菌支架和滤杯,提高实验效率。三、 厌氧培养过滤完水样后,关上滤器阀门,取下滤器,用无菌镊子夹取滤膜边缘部分,移滤膜倒置在SPS琼脂培养基上,滤膜截留细菌面与培养基完全贴紧,避免气泡产生,然后将平皿倒置于厌氧培养装置内,于36℃±1℃厌氧培养18 h~24 h,计数黑色菌落数。使用华端生物HD-AN系列智能厌氧微需氧培养系统:使用灵活、成本低,培养效果有保障,操作简单、智能。四、菌落计数对滤膜上证实为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的菌落进行计数使用华端生物HD-C系列菌落计数仪:手动菌落计数器辅助计数,操作方便;全自动菌落计数仪:软件自动计数,计数快捷、准确。五、 细菌鉴定用上述培养液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其耐热菌株可能形成卵形芽抱,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其宽度一般不超过菌体宽度。使用华端生物HD-GM系列全自动革兰氏染色仪:自动化的染色仪使革兰氏染色实验自动化、标准化,批量大时可节约大量时间。使用华端生物HD-MA系列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标准化的试剂操作,仪器自动判读结果,避免人工判读偏差。六、其他仪器使用华端生物HD-S系列自动培养基分装仪:自动分装培养基或者其他微生物试剂,方便、快速。使用华端生物HD-M系列微生物质谱快速鉴定仪:相比传统鉴定方式更快出结果、准确性更高、操作更简单、检测范围更广。杭州华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团队十多年来一直专注于为用户提供有竞争力的食品、药品、医疗及科研微生物实验室的整体解决方案与服务。2021年我们开始运营品牌“华端生物”,品牌寓意中华之端,华端人不断创新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打造新国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这一理念,不断引进、培养高科技人才,加大研发力度,并通过对产品持续创新、服务坚持初衷和团队共同成长的持续投入,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我们坚信,“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和更好的团队”是我们能够赢得客户青睐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会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实现“与客户共同保障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社会使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杭州华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诚挚期待与广大用户深入交流,与想要加入团队共同奋斗的同仁,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核心价值观:拼搏、专注,突破、创新!企业愿景:提升国产微生物检测设备的竞争力!公司使命:为食品、药品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保障。
  • 青岛佳明“大肠菌群在线快速监测仪”入选省首批高端技术装备新产品
    为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打造山东名牌,引导装备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今年8月份省经信委会同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制定了《山东省高端技术装备新产品推广目录管理办法》(鲁经信装字〔2011〕463号),确定自2011年起建立新产品推广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高端技术装备新产品目录。   日前,省经信委公布了第一批《山东省高端技术装备新产品推广目录》,包括103家企业的130个产品。青岛德固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青岛青锻锻压机械有限公司、青岛景钢烫印设备有限公司、青岛佳明测控仪器有限公司、青岛双星橡塑机械有限公司、软控股份有限公司六家青岛企业的七个高端技术装备新产品被列入首批《山东省高端技术装备新产品推广目录》。   根据《山东省高端技术装备新产品推广目录管理办法》,列入推广目录的新产品,将优先享受经信、财政、国土、金融等部门在结构调整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   我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JMS-CLM型大肠菌群在线快速监测仪被列入《山东省高端技术装备新产品目录》,成为我省首批入选高端技术装备的新产品之一。   ◆产品用途:   监测水质中危害身体健康的大肠杆菌。   ◆功能特点:   仪器通过特殊设计的机械手自动实现检测过程中的在线采样、进样和检测等组合动作,仪器融合了自动报警等功能,检测周期短,操作简单。   ◆适用领域:   环境监测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水质的在线监测   对污水处理中的进出水、食品加工用水、地表水的检测   污染现场快速筛查、监测   水工业用水中的大肠菌群的测试与监测   教学演示实验、科学研究。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桃胶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桃胶等4种物质申请新食品原料、丝氨酸蛋白酶等6种物质申请食品添加剂新品种、C.I.颜料黑7等5种物质申请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特此公告。附件:三新食品公告.pdf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9月22日一、新食品原料解读材料(一)桃胶桃胶是以蔷薇科李属植物桃树(Prunus persica(L.)Batsch)分泌的胶状物为原料,经采摘、分选、晾晒、清洗、干燥等工艺制成。主要营养成分为膳食纤维、多糖、水分、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桃胶在我国湖北、江苏及浙江等地区有一定的食用历史,食用方式主要有做汤、粥、羹、甜品等。本产品推荐食用量为≤30克/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审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组织专家对桃胶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新食品原料生产和使用应当符合公告内容以及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要求。鉴于桃胶在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资料不足,从风险预防原则考虑,上述人群不宜食用,标签及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该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标按照公告规定执行。(二)油莎豆本产品的基源植物为莎草科莎草属植物油莎草(Cyperusesculentus L.var.sativus Boeck.),原产于中非洲,在地中海地区被广泛种植,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引入我国,目前在我国河北、甘肃和山东等地区种植。申报产品油莎豆为其地下块茎,主要营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脂肪、膳食纤维、水分和维生素等。欧洲将油莎豆作为普通食品管理;加拿大认为油莎豆奶具有作为食品安全食用的历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审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组织专家对油莎豆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新食品原料生产和使用应当符合公告内容以及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要求。该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标按照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坚果与籽类食品的规定执行。(三)肠膜明串珠菌乳脂亚种肠膜明串珠菌乳脂亚种主要存在于天然发酵的乳制品、干酪、泡菜等中。本产品使用的菌种是从乳制品分离得到的,该菌种已被列入欧洲食品安全局资格认定(QPS)名单的推荐生物制剂列表、国际乳品联合会公报(Bulletin of the IDF 514/2022)的“在发酵食品中证明安全的微生物品种目录”以及丹麦的《食品中使用的微生物菌种名单记录》。本次批准列入《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使用范围包括乳及乳制品、果蔬制品、谷物制品的发酵加工,不包括婴幼儿食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审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组织专家对肠膜明串珠菌乳脂亚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新食品原料生产和使用应当符合公告内容以及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要求。待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后,按照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的标准执行。(四)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本产品以食葡萄糖食甲基菌(Methylovorus glucosotrophus)为发酵菌种,经发酵、提取、纯化、结晶、干燥等工艺制成。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天然存在于多种食物如牛奶、鸡蛋、菠菜等中。我国已于2022年批准合成法制得的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为新食品原料。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在美国被作为“一般认为安全的物质(GRAS)”管理,可作为原料用于能量饮料、运动饮料、电解质饮料等食品;欧盟和加拿大作为膳食补充剂或天然保健食品。本产品推荐食用量为≤20毫克/天(即含量为98%的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推荐食用量为≤20毫克/天,超过该含量的按照实际含量折算)。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审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组织专家对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新食品原料生产和使用应当符合公告内容以及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要求。鉴于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在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资料不足,从风险预防原则考虑,上述人群不宜食用,标签及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该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标按照公告规定执行。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解读材料(一)丝氨酸蛋白酶    1.背景资料。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 cheniformis)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法国食品安全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胰凝乳蛋白的水解。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二)乳酸镁    1.背景资料。镁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允许用于调制乳粉、饮料类(14.01及14.06涉及品种除外)、固体饮料类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的乳酸镁是镁的一种化合物来源,其使用范围和用量与GB 14880中已批准镁的规定一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欧盟委员会等允许其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食品类别。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用于调制乳粉(食品类别01.03.02)、饮料类(14.01及14.06涉及品种除外)(食品类别14.0)和固体饮料类(食品类别14.06),强化食品中镁的含量。其质量规格按照公告的相关要求执行。(三)2’-岩藻糖基乳糖    1.背景资料。2’-岩藻糖基乳糖申请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欧盟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允许2’-岩藻糖基乳糖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食品类别。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母乳中一种主要的母乳低聚糖。其质量规格按照公告的相关要求执行。(四)乳糖-N-新四糖1.背景资料。乳糖-N-新四糖申请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欧盟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允许乳糖-N-新四糖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食品类别。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母乳中一种主要的母乳低聚糖。其质量规格按照公告的相关要求执行。(五)乳酸钙1.背景资料。乳酸钙作为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乳化剂、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加工水果、糖果、固体饮料、膨化食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腌渍的蔬菜(食品类别04.02.02.03),蔬菜罐头(食品类别04.02.02.04)。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欧盟委员会等允许其作为增稠剂、酸度调节剂用于加工蔬菜、蔬菜罐头。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不作具体规定”。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稳定剂和凝固剂、酸度调节剂用于腌渍的蔬菜(食品类别04.02.02.03),蔬菜罐头(食品类别04.02.02.04),改善产品稳定性。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钙》(GB 1886.21)。(六)三赞胶1.背景资料。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第4号公告批准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三赞胶作为增稠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用于肉灌肠类、果蔬汁(浆)类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的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调制乳(食品类别01.01.03),复合蛋白饮料(食品类别14.03.03)和风味饮料(食品类别14.08)。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增稠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用于调制乳(食品类别01.01.03),复合蛋白饮料(食品类别14.03.03)和风味饮料(食品类别14.08),改善产品稳定性。其质量规格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第4号公告。三、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解读材料(一)C.I.颜料黑7;炭黑1.背景资料。该物质常温下为黑色粉末,不溶于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 9685-2016)已批准该物质作为添加剂用于橡胶、涂料及涂层、纸和纸板、油墨以及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等多种塑料材料及制品。此次申请将其使用范围扩大到聚醚醚酮(PEEK)塑料材料及制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欧盟委员会、日本厚生劳动省和南方共同市场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是一种常用的黑色颜料,具有较好的色强度。(二)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衣康酸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共聚物1.背景资料。该物质为水溶性物质,在水溶液状态下为透明至琥珀色。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第1号公告中已批准该物质作为添加剂用于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最大使用量为1%,此次申请将其最大使用量扩大为1.5%。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干强剂用于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可增强纸张强度、增加纤维和填料等的留着性能以及纸浆的滤水性能。(三)2-(乙烯氧基)-1,2,3-丙三羧酸三丁基酯1.背景资料。该物质在常温下为无色粘稠液体。GB 9685-2016已批准该物质作为添加剂用于塑料材料及制品,此次申请将其使用范围扩大到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欧洲印刷油墨协会、瑞士联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德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添加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能增强油墨的热塑性能和耐水性能。(四)1,4-苯二甲酸与癸二酸和1,2-乙二醇的聚合物1.背景资料。该物质在常温下为乳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欧洲委员会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材表面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性。(五)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物和对苯二酚与4,4-亚甲基双(2,6-二甲基酚)和氯甲基环氧乙烷的聚合物与N,N-二甲基乙醇胺的反应产物1.背景资料。该物质不溶于水,分散在水中呈现为乳白色液体状态,也几乎不溶解于大多数有机溶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欧洲委员会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为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具有较强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
  • 请你一起来“出名”—有奖征名活动之紫外杀菌模块
    寻找有创意的名字 大家一起来“出名”吧!贺利氏特种光源家族新成员BlueLight® 的中文名字由你来决定!让我们先认识一下BlueLight® 。 这是什么? BlueLight® 是德国贺利氏特种光源紫外杀菌模块,它所产生的紫外辐射具有极强的杀菌功效,可以在短短几秒钟内将具有繁殖能力的寄生物占总数的比例降到0.01%以下,杀死各种细菌、病毒、孢子及真菌,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他怎么样? 贺利氏紫外汞齐灯可提供高辐射强度,被照物的温度不发生变化,且无需任何化学成分。 附着在各种包装材料和包装机、茶杯、容器,以及传送带、工作台、蛋壳表面、固体奶酪表面的微生物均可以被紫外线辐射杀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紫外线杀菌过程简单可靠、经济环保,在牛奶工业中已经被证明为是一种有效的包装材料的杀菌方法。不仅如此,BlueLight® 紫外杀菌模块还能够有效延长牛奶的保鲜期。 他能干啥?包装材料 盖、杯、饮料、奶制品等其它食品的包装物。 有效延长食品保鲜期,提高食品的合格率。食品级传送带 如果用来为肉加工的金属或塑料传送带杀菌,Bluelight® 紫外杀菌模块的杀菌率可达99.98%,可防止对肉制品的污染。可经济地提高食品工业的卫生情况。食品 鸡蛋处理机器上对鸡蛋进行表面杀菌(应用在荷兰)。蔬菜、水果及奶酪的表面杀菌。 Bluelight® 紫外杀菌模块提高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水平。 【秀身材,秀外慧中】 一个或多个紫外灯箱 冷气系统 电源及配线 【秀肌肉,内在强劲】 冷照射,无化学试剂 几秒钟内达到极高灭菌效率; 低成本 即装即用,重新安装简单 使用贺利氏DIC 检测系统可方便检测紫外辐射的质量 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如何参与活动? 知道这么多,你的脑海中有没有迸发出创意的火花呢?赶紧扫描以下二维码,一起来“出名”吧!【有奖征名活动规则】 征名时间:即日起至2017年2月15日 投票时间:2017年2月16日至2月22日 结果公布:2017年2月23日 提交的名称必须为原创 提交的名称如有重复,将选取第一位提交者的联系信息作为投票选项 我们将在所有提交的名称中选取20个进行投票 投票结果的前6名将获得价值80元的精美真皮名片夹 最终选中的名称提供者将获得价值200元的德国LAMY凌美签字笔 有奖征名活动所收到的名称所有权归贺利氏(沈阳)特种光源有限公司所有。 活动解释权归贺利氏(沈阳)特种光源有限公司所有
  • 阴沟肠杆菌的发病机制与预防治疗及研究进展!
    阴沟肠杆菌的发病机制与预防治疗及研究进展!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是肠杆菌目肠杆菌科肠杆菌属的一种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人和动物的粪便水、泥土、植物中均可检出,是肠道正常菌种之一。 一、菌株简介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人和动物的粪便水、泥土、植物中均可检出是肠道正常菌种之一,但可作为条件致病菌随着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阴沟肠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越来越重要的病原菌,其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常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包括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败血症等由于阴沟肠杆菌能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和Amp C酶耐药情况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致病病因 阴沟肠杆菌是肠杆菌科肠杆菌属的成员之一。该菌为革兰阴性粗短杆菌,宽约0.6~1.1μm,长约1.2~3.0μm,有周身鞭毛(6~8条鞭毛)动力阳性,无芽孢无荚膜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上就能生长,形成大而湿润的黏液状菌落,在血琼脂上不溶血,在伊红-亚甲蓝琼脂(EMB)为粉红色且呈黏稠状。在麦康凯(MacConkey)琼脂上为粉红色或红色,呈黏稠状。在SS琼脂上若生长则呈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黏稠状在糖类发酵中:乳糖、蔗糖山梨醇、棉子糖、鼠李糖、蜜二糖均阳性,不能产生黄色色素。鸟氨酸脱羧酶试验(+),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吲哚(-)。阴沟肠杆菌具有O,H和K三种抗原成分。大多数菌株的培养物煮沸100℃ 1h后能强烈地与同源O血清发生凝集。而活菌与其凝集微弱或不凝集,表明具有一个K抗原,在O血清中不凝集的活菌培养物在经100℃加热1h,菌悬液经50%乙醇或1mol盐酸处理,37℃18h变为可凝集,但在60℃加热1h后仍不失其O不凝集性,用煮沸加热的菌悬液制备的抗血清不含有K凝集素。由阪崎建立的阴沟肠杆菌抗原表由53个O抗原群、56个H抗原及79个血清型所组成。 ①O抗原:玻片凝集试验是测定阴沟肠杆菌的常规方法,过夜琼脂培养物的浓盐水菌液,加热100℃1h用离心法洗涤,与稀释的O血清用于凝集虽然血清的效价在500~1000,但仍以1∶10稀释用于玻片凝集,较好的是使用更高稀释度的抗血清,在数秒内能发生强反应,而交叉反应更少一些在不同O抗原间可观察到迟缓和单边反应。虽然大多数O抗原群能用适度稀释的未吸收血清进行测定,但经常需要使用吸收的群特异血清测定特异O抗原。 ②H抗原:测定H抗原,常规方法是试管凝集试验,使用动力活泼的过夜肉汤培养物,培养基以含有0.2%葡萄糖的胰酶大豆肉汤和浸液肉汤培养后在肉汤培养物中加入等量的0.6%甲醛盐水,未吸收的本菌效价10000~20000的血清通常稀释1∶10001∶100稀释的H血清0.1ml置于一小试管中,然后加入甲醛溶液1.0ml处理的肉汤培养物试验小管在50℃水浴1~2h后读取结果。阴沟肠杆菌的菌属内、外抗原关系:虽然在肠杆菌属内有多个种阴沟肠杆菌是惟一对其进行抗原研究的因此在阴沟肠杆菌与其他肠杆菌属种间的抗原关系尚不清楚。以往曾报道过大多数阴沟肠杆菌是可用克雷伯氏菌荚膜血清分型的,阪崎的研究证明阴沟肠杆菌产生的黏液不是真正的荚膜,在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间没有明显的O抗原和K抗原关系。 三、发病机制 作为革兰阴性细菌内毒素起着致病作用除此之外该菌对消毒剂及抗生素有强烈的抵抗能力这是渐增多的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其原因是它能很快获得对抗生素,尤其是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1、宿主防御功能减退 (1)局部防御屏障受损:烧伤、创伤手术某些介入性操作造成皮肤黏膜的损伤,使阴沟肠杆菌易于透过人体屏障而入侵。 (2)免疫系统功能缺陷: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障碍,或后天性受破坏(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影响),如放射治疗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损害免疫系统的病毒感染等均可造成机会感染。 2、为病原体侵袭提供了机会 各种手术、留置导尿管静脉穿刺导管内镜检查机械通气等的应用使得阴沟肠杆菌有了入侵机体的通路从而可能导致感染 3、阴沟肠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阴沟肠杆菌既可产生ESBIs,又可产生Amp C酶导致其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浙江省144株阴沟肠杆菌的药敏检测显示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氨曲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均在55%以下,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敏感率也只有60%左右仅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达98.61%,其中高产Amp C酶菌株占24.31%,产ESBLs菌株占36.81%。 4、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1)广谱抗菌药物可抑制人体各部的正常菌群,造成菌群失调 (2)对抗生素敏感的菌株被抑制,使耐药菌株大量繁殖,容易造成医院感染细菌的传播和引起患者发病。近年来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容易筛选出高产Amp C酶的阴沟肠杆菌,导致耐药菌的流行。 四、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大体上类似于其他的兼性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可表现为皮肤、软组织呼吸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和其他的器官的感染: 1、败血症多发生在老人或新生儿中,有时伴有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在成人和儿童中常伴发热,并多有寒战患者热型不一,可为稽留热间歇热弛张热等可伴低血压或休克患者多表现为白细胞增多,也有少部分患者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偶尔报道有血小板减少症、出血黄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大多同时有皮肤症状如紫癜、出血性水疱、脓疱疮等。 2、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一般均有严重基础疾病尤以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支气管肺癌为多感染者常已在使用抗生素并常有各种因素所致的免疫能力低下如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应用、化疗放疗等。诱发因素:以安置呼吸机最多鵻,其他有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胸腔穿刺动静脉插管、导尿全身麻醉等可有发热甚至高热多有咳痰,痰液可为白色、脓性或带血丝但在老年人中症状较少甚至无症状。可有呼吸急促,心动过速。感染可以表现为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胸腔积液。休克和转移性病灶少见。X线表现不一可以是叶性支气管炎性、空隙性或混合性,可以为单叶病变多叶病变或弥漫性双侧病变等。 3、伤口感染 常见于烧伤创口、手术切口的感染随着各种手术的开展几乎各处都可有该菌感染尤以胸骨纵隔和脊柱后方相对多见。 4、软组织感染 在社区中感染的常见形式,如指甲下血肿摔伤后软组织感染。 5、心内膜炎危险度最高的是中心静脉置管、人工瓣膜术后、心脏手术后等。 6、腹部感染 由于该菌的迁徙或肠道穿孔到达腹膜或其他脏器而发病。胃肠源性的感染中该菌渐受重视,尤其在肝移植相关性感染者中更为多见其他如肝的气性坏疽,急性气肿性胆囊炎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败血症胆石淤积所致间歇梗阻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鵻不伴腹水或穿孔的继发于小肠梗阻后的腹膜炎等。 7、泌尿道感染 从无症状性细菌尿到肾盂肾炎均有报道。 8、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阴沟肠杆菌可引起脑膜炎脑室炎脑脓肿等。 9、眼部感染 眼部手术是常见诱因,白内障手术多在老年人中进行,因而成为此类感染常见原因。 并发症:并发症常见感染性休克或DIC,此外可引起肺脓肿脑脓肿等。 诊断:根据各系统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可判断感染发生的部位,细菌培养到阴沟肠杆菌为确诊依据应注意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阴沟肠杆菌感染应注意与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相鉴别确诊需培养或涂片检测到阴沟肠杆菌。 鉴别诊断:阴沟肠杆菌败血症需与伤寒或副伤寒进行鉴别。 五、治疗 1、病原治疗 阴沟肠杆菌既存在ESBLs问题又存在Amp c酶的问题故耐药情况严重。阴沟肠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奥格门汀)、头孢呋辛的敏感率较低均在25%以下对氨曲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他唑西林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也不高,仅在35%~55%之间在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时,应根据药敏试验和耐药机制检测报告选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如果阴沟肠杆菌产生ESBLs则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复合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钠等和头霉素类抗生素也可选用但如需加用大剂量喹诺酮类抗生素应根据各地的药敏情况来选择;如果阴沟肠杆菌产生Amp C酶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和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如果阴沟肠杆菌同时产上述两种酶,则应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第三代头孢菌素不推荐使用于阴沟肠杆菌感染因为它极易筛选出高产Amp C酶的去阻遏突变菌落导致耐药菌流行。 2、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适量维生素加强护理尤其是口腔的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心、肺、肾功能等。必要时给予输血、血浆、人血白蛋白(白蛋白)和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鵻还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正确治疗严重创伤、烧伤等基础疾病有助于保护和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对于肿瘤或白血病患者在放疗或化疗的同时加强支持治疗,适当应用免疫增强剂,有利于提高免疫功能,从而减少阴沟肠杆菌内源性感染的机会。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烦躁者给予镇静剂等。中毒症状严重、出现感染性休克及DIC者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可给予短期(3~5天)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防治各种并发症和合并症。 六、预防 预后:早期合理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预后良好,如伴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者病死率达21%~71%提示阴沟肠杆菌感染者预后较差。 预防: 1、加强劳动保护,避免外伤及伤口感染保护皮肤及黏膜的完整与清洁。 2、做好医院各病房的消毒隔离及防护工作,勤洗手防止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在医院内的交叉感染慢性带菌的医护人员应暂调离病房并给予治疗。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注意防止菌群失调。出现真菌和其他耐药菌株的感染时应及时调整治疗。 4、在进行各种手术、器械检查、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等技术操作时,应严密消毒,注意无菌操作。 5、积极控制、治疗白血病糖尿病慢性肝病等各种易导致感染的慢性疾病。 七、最新研究 人要是发胖,哪怕喝凉水都会长肉。”不少减肥的人士会有这种感慨。究竟什么导致肥胖?我国科学家发现肥胖直接“元凶”阴沟肠杆菌上海交大教授发表的一篇学术成果显示,一种叫做阴沟肠杆菌的肠道细菌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元凶之一。这也是国际上首次证明肠道细菌与肥胖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上海交大教授赵立平实验室的一项研究给“胖友”们带来福音。他们通过临床实验发现,一种叫做“阴沟肠杆菌”的肠道条件致病菌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元凶之一。研究显示,服用FOS黄金双歧因子有益于肠道益生菌的生长繁殖,双向调理肠道平衡,清理宿便,排出毒素垃圾,保持肠道健康,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肥胖症。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ISME Journal。 欢迎访问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本站隶属于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单位现提供微生物菌种及其细胞等相关产品查询、咨询、订购、售后服务!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医药,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院所有着良好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 “五化”趋势助全球传感器冲刺800亿美元市场
    传感器融合了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微电子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先导和基础,也是智能交通、智能楼宇、智慧医疗、智慧基础设施等物联网应用的关键技术,具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和带动力强等特点。   &ldquo 五化&rdquo 成为传感器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近年来,传感器技术新原理、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究更加深入、广泛,新品种、新结构、新应用不断涌现。其中,&ldquo 五化&rdquo 成为其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是智能化,两种发展轨迹齐头并进。一个方向是多种传感功能与数据处理、存储、双向通信等的集成,可全部或部分实现信号探测、变换处理、逻辑判断、功能计算、双向通讯,以及内部自检、自校、自补偿、自诊断等功能,具有低成本、高精度的信息采集、可数据存储和通信、编程自动化和功能多样化等特点。如美国凌力尔特(Linear Technology)公司的智能传感器安装了ARM架构的32位处理器。另一个方向是软传感技术,即智能传感器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目前已出现各种基于模糊推理、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智能传感器,并已经在智能家居等方面得到利用。如NEC开发出了对大量的传感器监控实施简化的新方法&ldquo 不变量分析技术&rdquo ,并已于今年面向基础设施系统投入使用。   二是可移动化,无线传感网技术应用加快。无线传感网技术的关键是克服节点资源限制(能源供应、计算及通信能力、存储空间等),并满足传感器网络扩展性、容错性等要求。该技术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技术评论》杂志评为对人类未来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十大新兴技术之首。目前研发重点主要在路由协议的设计、定位技术、时间同步技术、数据融合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能量采集技术等方面。迄今,一些发达国家及城市在智能家居、精准农业、林业监测、军事、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领域对技术进行了应用。如,从MIT独立出来的Voltree Power LLC公司受美国农业部的委托,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山林等处设置温度传感器,构建了传感器网络,旨在检测森林火情,减少火灾损失。   三是微型化,MEMS传感器研发异军突起。随着集成微电子机械加工技术的日趋成熟,MEMS传感器将半导体加工工艺(如氧化、光刻、扩散、沉积和蚀刻等)引入传感器的生产制造,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为传感器微型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近年来,日本、美国、欧盟等在半导体器件、微系统及微观结构、速度测量、微系统加工方法/设备、麦克风/扬声器、水平/测距/陀螺仪、光刻制版工艺和材料性质的测定/分析等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MEMS传感器技术研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向:(1)微型化的同时降低功耗 (2)提高精度 (3)实现MEMS传感器的集成化及智慧化 (4)开发与光学、生物学等技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型传感器,如MOMES传感器(与微光学结合)、生物化学传感器(与生物技术、电化学结合)以及纳米传感器(与纳米技术结合)。   四是集成化,多功能一体化传感器受到广泛关注。传感器集成化包括两类:一种是同类型多个传感器的集成,即同一功能的多个传感元件用集成工艺在同一平面上排列,组成线性传感器(如CCD图像传感器)。另一种是多功能一体化,如几种不同的敏感元器件制作在同一硅片上,制成集成化多功能传感器,集成度高、体积小,容易实现补偿和校正,是当前传感器集成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如意法半导体提出把组合了多个传感器的模块作为传感器中枢来提高产品功能 东芝公司已开发出晶圆级别的组合传感器,并于今年3月发布能够同时检测脉搏、心电、体温及身体活动等4种生命体征信息,并将数据无线发送至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的传感器模块&ldquo Silmee&rdquo 。   五是多样化,新材料技术的突破加快了多种新型传感器的涌现。新型敏感材料是传感器的技术基础,材料技术研发是提升性能、降低成本和技术升级的重要手段。除了传统的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等,有机敏感材料、陶瓷材料、超导、纳米和生物材料等成为研发热点,生物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气敏传感器、数字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加快涌现。如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纤本身的敏感功能或利用光纤传输光波的传感器,有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耐腐蚀、绝缘性好、体积小、耗电少等特点,目前已应用的光纤传感器可测量的物理量达70多种,发展前景广阔 气敏传感器能将被测气体浓度转换为与其成一定关系的电量输出,具有稳定性好、重复性好、动态特性好、响应迅速、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另据BCC Research公司指出,生物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传感器细分领域,预计2014至201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9.7%。   未来值得关注的四大领域   随着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微电子等领域前沿技术的突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四大领域可能成为传感器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   一是可穿戴式应用。据美国ABI调查公司预测,2017年可穿戴式传感器的数量将会达到1.6亿。以谷歌眼镜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是最受关注的硬件创新。谷歌眼镜内置多达10余种的传感器,包括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磁力传感器、线性加速传感器等,实现了一些传统终端无法实现的功能,如使用者仅需眨一眨眼睛就可完成拍照。当前,可穿戴设备的应用领域正从外置的手表、眼镜、鞋子等向更广阔的领域扩展,如电子肌肤等。日前,东京大学已开发出一种可以贴在肌肤上的柔性可穿戴式传感器。该传感器为薄膜状,单位面积重量只有3g/m2,是普通纸张的1/27左右,厚度也只有2微米。   二是无人驾驶。美国IHS公司指出,推进无人驾驶发展的传感器技术应用正在加快突破。在该领域,谷歌公司的无人驾驶车辆项目开发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车内安装的照相机、雷达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仪,以每秒20次的间隔,生成汽车周边区域的实时路况信息,并利用人工智能软件进行分析,预测相关路况未来动向,同时结合谷歌地图来进行道路导航。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在内华达、佛罗里达和加利福尼亚州获得上路行使权。奥迪、奔驰、宝马和福特等全球汽车巨头均已展开无人驾驶技术研发,有的车型已接近量产。   三是医护和健康监测。国内外众多医疗研究机构,包括国际著名的医疗行业巨头在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如罗姆公司目前正在开发一种使用近红外光(NIR)的图像传感器,其原理是照射近红外光LED后,使用专用摄像元件拍摄反射光,通过改变近红外光的波长获取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处理使血管等更加鲜明地呈现出来。一些研究机构在能够嵌入或吞入体内的材料制造传感器方面已取得进展。如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正在开发具备压力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电路等的体内嵌入式传感器,该器件由导电金属和绝缘薄膜构成,能够根据构成的共振电路的频率变化检测出压力的变化,发挥完作用之后就会溶解于体液中。   四是工业控制。2012年,GE公司在《工业互联网:突破智慧与机器的界限》报告中提出,通过智能传感器将人机连接,并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可以突破物理和材料科学的限制,并将改变世界的运行方式。报告同时指出,美国通过部署工业互联网,各行业可实现1%的效率提升,15年内能源行业将节省1%的燃料(约660亿美元)。2013年1月,GE在纽约一家电池生产企业共安装了1万多个传感器,用于监测生产时的温度、能源消耗和气压等数据,而工厂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iPad获取这些数据,从而对生产进行监督。此外,荷兰壳牌、富士电机等跨国公司也都在该领域采取了行动。   传感器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近年来,随着技术研发的持续深入,成本的下降,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高端装备制造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传感器的典型应用市场发展迅速。据BCCResearch公司分析指出,2014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95亿美元,2019年则有望达到116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可达7.9%。   亚太地区将成为最有潜力的市场。目前,美国、日本、欧洲各国的传感器技术先进、上下游产业配套成熟,是中高端传感器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和最大的应用市场。同时,亚太地区成为最有潜力的未来市场。英泰诺咨询公司指出,未来几年亚太地区市场份额将持续增长,预计2016年将提高至38.1%,北美和西欧市场份额将略有下降。   交通、信息通信成为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据英泰诺咨询公司预测,2016年全球汽车传感器规模可达419.7亿欧元,占全球市场的22.8% 信息通信行业至2016年也可达421.6亿欧元,占全球市场的22.9%,且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单一应用市场。而医疗、环境监测、油气管道、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将成为新热点,有望在未来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   企业并购日趋活跃。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传感器大型企业技术研发基础雄厚,各企业均形成了各自的技术优势,整体市场的竞争格局已初步确立(附表)。需要指出的是,大公司通过兼并重组,掌控技术标准和专利,在&ldquo 高、精、尖&rdquo 传感器和新型传感器市场上逐步形成垄断地位。在大企业的竞争压力下,中小企业则向&ldquo 小(中)而精、小而专&rdquo 的方向发展,开发专有技术,产品定位特定细分市场。据统计,2010年7月至2011年9月,传感器行业中大规模并购交易多达20多次。如美国私募股权公司VeritasCapitalIII以5亿美元现金收购珀金埃尔默公司的照明和检测解决方案(IDS)业务 英国思百吉公司以4.75亿美元收购美国欧米茄工程公司的温度、测量设备制造业务。目前,越来越多的并购交易在新兴市场国家出现。
  • 冷冻电镜助中国科学家解析生命密码
    研究员向记者展示用3D打印模型。左为朱平,手持染色质二级结构左手双螺旋模型 右为李国红,手持DNA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 对生命本质的研究一直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前沿课题。   谁在谱写生命的旋律?是&ldquo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rdquo 的遗传决定本质,还是&ldquo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rdquo 的环境改变人生?简单来说,作为遗传信息物质载体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是前者,而身为表观遗传物质基础的染色质是后者。   61年前,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使生命科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今天,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科学家发现的染色质双螺旋结构揭开了染色质的高级结构变化这一科学界&ldquo 黑箱&rdquo ,对于破译&ldquo 生命信息&rdquo 建立和调控的表观遗传学&ldquo 密码&rdquo 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   ① 生命之绳如何缠绕   DNA是一条生命的长绳。   每个人类细胞的细胞核中都有一条DNA,每条DNA上都含有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碱基对。一条DNA&ldquo 绳子&rdquo 展开可达2米,却要安放在直径只有几个微米(一米等于一百万微米)的细胞核里,就不得不以某种方式绕成&ldquo 线团&rdquo 。   DNA的&ldquo 长绳&rdquo ,插上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等&ldquo 铆钉&rdquo ,绕合成的复合物&ldquo 线团&rdquo ,就是染色质(脱氧核糖核酸核蛋白)。染色质概念早在1879年就被提出,但直到近百年后的1974年,科学家才利用生物化学和电镜成像技术,发现染色质的一级结构,即由DNA串联的11纳米核小体串珠结构。   核小体是染色质结构的基本单元,它如何构成二级结构&mdash &mdash 30纳米的染色质纤维?   30多年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都在探寻这个谜题,他们没能直接观测到,便利用间接证据推测,二级结构可能是6个核小体组成一圈形成中空结构的管状螺旋体。   中国科学家的发现推翻了这一经典猜测。   李国红研究组负责提供染色质样品。为了适合高分辨率研究,他们必须提供高度均一的30nm染色质样品。   &ldquo 我们使用大肠杆菌表达的染色质组分,在体外组装。细胞体内的天然染色质品种太多,体外组装是为了获得大量的单一品种染色质。&rdquo 李国红说,这就好比同一群人,穿花花绿绿便装和穿上统一军服相比,显然后者更整齐更便于观察。   研究组在染色质体外重建和结构分析平台上,制备出三种后来获得成功观测结果的染色质纤维。其中一种含24个核小体,两种含12个核小体。&ldquo 制备方法并不难,做成功却很难。比如24个核小体组成的染色质,就必须正好24个,少了多了都不行,缺一个就散了,多了又会纠结到一起。&rdquo   样品被送到朱平研究组,用冷冻电镜来观察。   生命在于运动,解析生命密码时,运动也会让人头痛。   &ldquo 染色质结构是高度动态的,运动的染色质无法进行高分辨率结构解析,因此必须瞬间冷冻固定下来,再用电镜进行观测。&rdquo 冷冻电镜解析高手朱平说。   他们把含染色质的溶液样品滴在直径仅3毫米的细圆铜网上,再用滤纸吸取,直到铜网上仅剩一层极薄的溶液,然后让铜网自由落体到零下149度左右的液氮包裹的冷却剂中,瞬间冷冻,降温速度可达每秒几万度。   之后,研究组再利用拍多个角度二维照片然后合成三维模型的冷冻电镜单颗粒三维重构方法,获得了由12个和24个核小体组成的30nm染色质纤维的高分辨率三维重构结果。   两个研究组紧密合作,在世界上首次解析出染色质的清晰高级结构图:30nm染色质纤维以4个核小体为结构单元相互扭曲形成 结构单元的形成和单元之间的扭转由不同方式的作用力介导 四聚核小体结构单元之间的空隙可能是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等重要表观遗传现象发生的调控控制区域。   同时,他们发现连接组蛋白H1在单个核小体内部及核小体单元之间的不对称分布及相互作用促成30nm高级结构的形成,首次明确了连接组蛋白H1在30nm染色质纤维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长期从事X射线晶体学研究的结构生物学家许瑞明研究员的研究组也参与了此项研究。他们进一步发现,染色质纤维的各个四聚核小体单元之间,通过相互扭曲折叠成一个左手双螺旋高级结构,与DNA的右手双螺旋结构类似。&ldquo 我们发现,染色质纤维不是此前大家猜想的每6个核小体一组,而是每4个一组 不是管状螺旋体,而是左手双螺旋。这改写了现代生物学教科书。&rdquo   ② 淮南为橘 淮北为枳   在生命体中,染色质的结构起什么作用?   &ldquo 双螺旋是一种很稳定的结构。线的不同绕法决定了线团的不同功能。&rdquo 许瑞明说,&ldquo 搓绳子要搓得紧致有序,这样可以防止DNA损伤,让基因保持沉默稳定 同时也不能搓死,要留有空隙,这样在有需要时可迅速找到并读取遗传信息,也就是激活基因。&rdquo   启动于上世纪90年代、于本世纪初基本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规模宏大,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为了揭开组成人体的4万个基因的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绘制了人类基因组图谱。   如今,&ldquo 生命蓝图&rdquo 的绘制已初现端倪,我们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基因组是怎么折叠的?这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后,科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   生物体如何实现自身这一最为复杂、精密的&ldquo 机器&rdquo 的正常运转?由于&ldquo 生命机器&rdquo 的运转依靠细胞内成千上万的超大分子复合体来执行,所以解析超大分子复合体就成为破解生命奥秘的关键。   染色质结构的破译,正是其中最基本的一步。   相同的基因,可以有不同的表现。   组成一个人的细胞,有50万亿个,200多种,它们的DNA完全一样,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晏子春秋》也曾记载:&ldquo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rdquo   2009年,西班牙和美国的科学家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了一对同卵双胞胎的基因组:他们一方正常,一方患有红斑狼疮。   上述三例,均为表观遗传调控造成的差异&mdash &mdash 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DNA无法改变,表观遗传可以逆转。   如果说DNA片段上体现出的基因信息是文字,那么表观遗传就是如何调取不同文字组成一篇文章。DNA决定了这是中文、英文还是法文,表观遗传决定了这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就像你写一篇文章不会用到字典中所有的字一样,在表观遗传机制中,基因也会出现&ldquo 沉默的大多数&rdquo 现象。   生命体通过调控细胞核内染色质结构特别是30nm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动态变化来有选择性地进行基因的激活和沉默,从而控制细胞自我维持或定向分化,决定细胞的组织特异性和细胞命运,进而形成复杂的组织、器官和个体。   我国科学家们发现的正是30nm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基本形状。   &ldquo 该发现对于理解生命个体的发育、衰老和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rdquo 研究员李国红说,&ldquo 比如,现在研究发现人类肿瘤大概只有30%-40%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而表观调控的异常是其他很多肿瘤的诱发因素。科学最终要为人类服务,未来我们会针对染色质开发新的生物医药类产品。&rdquo   ③ 一流成果四大要素   对于染色质的高级结构组装的分析、及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破解了30nm染色质纤维高分辨率结构精细模型建立这一重大科学难题,并对染色质结构调控的可能机理提供了可靠的结构基础。   在激烈的科研竞赛中,这一国际领先的成果是如何取得的?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认为:&ldquo 国际一流成果的产生,必须要有四个基本的要素,即要有国际一流的科学问题,国际一流的研究队伍,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和国际一流的体制机制。&rdquo   &ldquo 在中科院&lsquo 一三五&rsquo 规划的指引下,我们凝练了国际一流的科学问题。&rdquo 徐涛表示,规划要求每个研究所凝练三个左右重大突破的方向,30 nm染色质高级结构即为该所三大突破方向之一。   围绕重大突破方向,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组建起来了,并体现出极强竞争力。朱平长期从事冷冻电镜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研究,李国红长期从事30nm染色质及表观遗传调控研究,许瑞明长期从事X射线晶体学研究。三位专家带领各自的科研组紧密合作,漂亮地完成了任务。&ldquo 国外的同类课题研究,往往是一个课题组做到底,进度就不如我们各有专长、再打好配合快。&rdquo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国际一流科研平台的建立,也为出成果奠定了良好基础。&ldquo 2010年我们建设了国际水平的冷冻电镜平台,当时投资4000多万,还组织了专业队伍来支撑其运转。&rdquo 徐涛说,通过承担中科院蛋白质科学平台和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ldquo 蛋白质科学设施(北京)&rdquo 的建设任务,所里已建成FRE高强度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数据收集系统、300千伏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超分辨成像显微镜、质谱分析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具备了攻关超大分子复合体这一世界难题的条件和能力。   他们也在探索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体制机制。除了探索多个研究组团队攻关的体制机制外,还发挥学术委员会的治所作用,汇聚各种资源,加大对科学家的稳定支持力度。&ldquo 要使得科学家能有更多时间在科研第一线,而不是奔走于四处竞争经费的路上。&rdquo   研究团队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ldquo 二级结构的基本框架已确立,已经可以解释很多原来不清楚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研究二级结构中染色质的很多变化,比如各种变体、修饰如何调控染色质结构 染色体中的中心粒、端粒这些特殊部位的染色质结构是怎么样的 现在观测的是细胞体外染色质样品,下一步还要看体内到底怎么回事 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染色质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rdquo 朱平说。   染色质中包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对生命密码的探寻,将加深我们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
  • 臭氧灭菌能杀死导致COVID-19的冠状病毒吗?
    Aeroqual中国展台: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4262/原文作者:Craig Loynes,Aeroqual市场部经理 在最近的历史中,没有任何医学事件比冠状病毒和COVID-19疾病的影响对全球健康和经济影响更大。在撰写本文时,大多数主要经济体都在进行某种形式的封锁,这对企业造成了重大破坏,并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政府、产业界和公民们团结一致,试图减缓COVID-19的传播,让卫生服务部门有时间来为医疗需求的爆炸式增长做好准备。对我们的房屋,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是抵抗冠状病毒以阻止COVID-19传播的一项主要策略。一种消毒方法是使用臭氧。臭氧消毒通常在医院中用于对设备进行消毒并显著减少或消除细菌传播。问题来了:“臭氧消毒能否杀死导致COVID-19疾病的冠状病毒?” 这篇博客文章着眼于臭氧可对环境进行消毒的证据,重点介绍了这种方法的优点以及相关风险。 臭氧消毒证明可杀死SARS冠状病毒目前在公共领域尚无臭氧消毒用于杀死当前的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COVID-19疾病的冠状病毒名)的例子。但是,有理由相信它可能会有效:• 在2003年SARS流行期间,臭氧消毒成功用于净化感染致命冠状病毒SARS-CoV-1的环境,这种冠状病毒是导致SARS疾病的病毒。• 由于SARS-Cov-1也是冠状病毒家族的成员,因此臭氧灭菌有可能有效地杀死能引起COVID-19疾病的冠状病毒SARS-CoV-2。 臭氧消毒怎样能杀死冠状病毒?冠状病毒被归类为“包膜病毒”,通常对理化条件比较易感。换句话说,他们不喜欢暴露在臭氧中。臭氧通过将外壳穿透到核中而破坏这种病毒,从而破坏了病毒RNA。臭氧还可以在氧化的过程中破坏病毒的外壳。简而言之,将冠状病毒暴露于足够的臭氧剂量(ppm x时间)下会导致其受到99%的破坏或毁灭。 臭氧消毒有什么风险?呼吸少量臭氧也可能有害。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和加重哮喘等肺部疾病。在较高的浓度下,您会闻到臭氧的气味。但是即使在闻不到味道的极低剂量下,臭氧也是有害的。因此,许多国家/地区将8小时的臭氧暴露极限设定为70 ppb(十亿分之七十)。欧盟的限值甚至更低。臭氧是美国国家环保局和其他国家/地区的环境法规所限制的六种常见大气污染物之一。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及其全球同行也对工作场所中的臭氧暴露进行控制。通过监测降低臭氧暴露的风险问题在于,用于测量臭氧的设备要么是a)准确但价格昂贵,要么是b)负担得起但不准确。这就是为什么Aeroqual推出了选项c)既准确又实惠的臭氧监测仪。如果您在监测臭氧方面还有其他疑问,请与我们联系。Aeroqual中国咨询热线:400-860-5168转4262或访问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4262/
  • 西南科大仿生微纳精密制造团队:精密3D打印构建仿生麦芒分级系统用于高效雾水收集
    作者:肖林雾水收集对解决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提升雾水收集效率一直是研究热点。高效的雾水收集需要同时满足高效捕捉和快速传输两个严苛的条件。受大自然启发,制备合适的仿生系统被认为是实现这两个严苛条件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制备的仿生系统结构单一,精度较低,无法实现高效的雾水收集。近日,西南科技大学李国强教授领导的仿生微纳精密制造团队,受小麦麦芒启发,利用PμSL3D打印技术(深圳摩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nanoArch® S130)构造了仿生麦芒分级系统,实现了高效的雾水收集。经过优化设计的仿生麦芒雾水收集系统,表面分布有众多微型刺状取向收集器,扩大了收集的有效面积,增强了雾滴捕捉效率,并突破传统结构下滴状传输的限制,实现了高速的膜状传输,极大地提高传输速度和收集效率。该系统的水雾收集效率可达5.9g/cm2h,有望应用于液滴传输、药物运输、细胞牵引、海水淡化等科学技术领域。图1 自然麦芒结构特征、雾水收集过程及仿生麦芒系统的制备过程。a.小麦麦芒捕捉潮湿空气中的小水滴。b.麦芒逆重力超快雾滴输运过程。c-e. 自然麦芒的分级结构SEM表征。f. PμSL 3D打印系统制备仿生麦芒分级系统的示意图。图2 自然麦芒与仿生麦芒的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a-c.自然麦芒表面微刺、凹槽的结构特征统计曲线图。d-e.5种不同结构形式仿生系统示意图。f-g. 不同结构形式仿生系统的表征。h.仿生麦芒随微刺数目增加的结构演变示意图。要点:小麦麦芒可从潮湿空气中捕捉微小雾滴作为水分供给。这种高效的雾水收集能力主要是源于表面的锥形脊柱、梯度凹槽、方向性刺集成的分级微纳系统。通过对结构特征的分析,借助PμSL打印技术的高精度性、自由性对结构进行拆解、重新整合,并根据结构的演变过程优化构建模型,编程调控制备了不同结构形式的仿生系统,包括仿生脊柱系统(A-spine)、仿生凹槽系统(A-grooves)、仿生麦芒系统体系(A-awn-2、A-awn-3、A-awn-4)。图3 不同结构形式仿生麦芒的雾水收集过程。a-e. 仿生脊柱(Ⅰ)、仿生凹槽(Ⅱ)、仿生麦芒体系(Ⅲ、Ⅳ、Ⅴ)在水雾环境下逆重力的雾滴捕捉输运过程。图4 仿生麦芒的水雾收集作用机理。a-c. 仿生脊柱(Ⅰ)、仿生凹槽(Ⅱ)、仿生麦芒体系(Ⅲ、Ⅳ、Ⅴ)逆重力下的雾滴运输距离、速度、体积的统计曲线图。d-f. 仿生脊柱、仿生凹槽、仿生麦芒体系的雾水收集机理分析。要点:通过在水雾环境下观察,在仿生脊柱与仿生凹槽结构表面,雾滴以大液滴的形式进行定向地输运——滴状传输。但在仿生麦芒系统体系表面,无明显大液滴出现,相反雾滴是以一层薄水膜进行定向输运——膜状传输。液体传输模式的转变主要是受表面微结构所影响。脊柱与凹槽单级仿生结构系统,难以实现对雾滴快速高效的捕捉,无法在表面形成连续稳定的液体薄膜,所捕捉液滴易受周围液滴的吸引合并成大液滴进行传输。当其体积增大到某数值时,结构所产生的拉布拉斯力无法继续驱动液滴运动,最终钉扎在表面。而仿生麦芒分级系统体系,由于表面附加了众多的微型刺状取向收集器,增强了雾滴捕捉能力,实现快速的润湿过程,在表面形成连续稳定的液体薄膜。且与表面其他微滴合并凝结相比,微滴在水膜表面滑动的所需时间更短,因此更倾向于沿水膜表面运动,使得传输速度和收集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膜状传输的速度要比滴状传输高40倍,可实现3.5 mm/s的传输速度和 5.9 g /cm2h的收集效率。该工作以 “Programmable 3D printed wheatawn-like system for high-performance fogdropcollection” 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四川省科技厅等基金项目的支持。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0311311.
  • 西南科大仿生微纳精密制造团队:精密3D打印构建仿生麦芒分级系统用于高效雾水收集
    雾水收集对解决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提升雾水收集效率一直是研究热点。高效的雾水收集需要同时满足高效捕捉和快速传输两个严苛的条件。受大自然启发,制备合适的仿生系统被认为是实现这两个严苛条件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制备的仿生系统结构单一,精度较低,无法实现高效的雾水收集。近日,西南科技大学李国强教授领导的仿生微纳精密制造团队,受小麦麦芒启发,利用PμSL3D打印技术(深圳摩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nanoArch® S130)构造了仿生麦芒分级系统,实现了高效的雾水收集。经过优化设计的仿生麦芒雾水收集系统,表面分布有众多微型刺状取向收集器,扩大了收集的有效面积,增强了雾滴捕捉效率,并突破传统结构下滴状传输的限制,实现了高速的膜状传输,极大地提高传输速度和收集效率。该系统的水雾收集效率可达5.9g/cm2h,有望应用于液滴传输、药物运输、细胞牵引、海水淡化等科学技术领域。图1 自然麦芒结构特征、雾水收集过程及仿生麦芒系统的制备过程。a.小麦麦芒捕捉潮湿空气中的小水滴。b.麦芒逆重力超快雾滴输运过程。c-e. 自然麦芒的分级结构SEM表征。f. PμSL 3D打印系统制备仿生麦芒分级系统的示意图。图2 自然麦芒与仿生麦芒的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a-c.自然麦芒表面微刺、凹槽的结构特征统计曲线图。d-e.5种不同结构形式仿生系统示意图。f-g. 不同结构形式仿生系统的表征。h.仿生麦芒随微刺数目增加的结构演变示意图。要点:小麦麦芒可从潮湿空气中捕捉微小雾滴作为水分供给。这种高效的雾水收集能力主要是源于表面的锥形脊柱、梯度凹槽、方向性刺集成的分级微纳系统。通过对结构特征的分析,借助PμSL打印技术的高精度性、自由性对结构进行拆解、重新整合,并根据结构的演变过程优化构建模型,编程调控制备了不同结构形式的仿生系统,包括仿生脊柱系统(A-spine)、仿生凹槽系统(A-grooves)、仿生麦芒系统体系(A-awn-2、A-awn-3、A-awn-4)。图3 不同结构形式仿生麦芒的雾水收集过程。a-e. 仿生脊柱(Ⅰ)、仿生凹槽(Ⅱ)、仿生麦芒体系(Ⅲ、Ⅳ、Ⅴ)在水雾环境下逆重力的雾滴捕捉输运过程。图4 仿生麦芒的水雾收集作用机理。a-c. 仿生脊柱(Ⅰ)、仿生凹槽(Ⅱ)、仿生麦芒体系(Ⅲ、Ⅳ、Ⅴ)逆重力下的雾滴运输距离、速度、体积的统计曲线图。d-f. 仿生脊柱、仿生凹槽、仿生麦芒体系的雾水收集机理分析。要点:通过在水雾环境下观察,在仿生脊柱与仿生凹槽结构表面,雾滴以大液滴的形式进行定向地输运——滴状传输。但在仿生麦芒系统体系表面,无明显大液滴出现,相反雾滴是以一层薄水膜进行定向输运——膜状传输。液体传输模式的转变主要是受表面微结构所影响。脊柱与凹槽单级仿生结构系统,难以实现对雾滴快速高效的捕捉,无法在表面形成连续稳定的液体薄膜,所捕捉液滴易受周围液滴的吸引合并成大液滴进行传输。当其体积增大到某数值时,结构所产生的拉布拉斯力无法继续驱动液滴运动,最终钉扎在表面。而仿生麦芒分级系统体系,由于表面附加了众多的微型刺状取向收集器,增强了雾滴捕捉能力,实现快速的润湿过程,在表面形成连续稳定的液体薄膜。且与表面其他微滴合并凝结相比,微滴在水膜表面滑动的所需时间更短,因此更倾向于沿水膜表面运动,使得传输速度和收集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膜状传输的速度要比滴状传输高40倍,可实现3.5 mm/s的传输速度和 5.9 g /cm2h的收集效率。该工作以 “Programmable 3D printed wheatawn-like system for high-performance fogdropcollection” 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四川省科技厅等基金项目的支持。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0311311.官网:https://www.bmftec.cn/links/10
  • 《Science》保护人体免受有害辐射的肠道细菌
    UNC Lineberger综合癌症中心的科学家和同事们于2020年10月30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如果小鼠的肠道中有特定类型的细菌,暴露在可能致命的全身辐射水平下也可以免受辐射损伤。在临床环境中或意外暴露时吸收的辐射会对组织造成损害。在这项研究中,细菌减轻了辐射暴露,提高了血细胞生产的恢复和胃肠道(GI)的修复。研究人员指出,一组“精英”小鼠的肠道中有两种细菌,即毛螺菌(Lachnospiraceae)和肠球菌(Enterococcaceae),如果它们肠道中有大量的这两种细菌,就能够强烈地抵抗强辐射的影响。对人类来说,这两种细菌在接受放疗的有轻度胃肠道症状的白血病患者中大量存在。研究表明,这两种细菌的存在导致丙酸盐和色氨酸小分子的产量增加。这些代谢物提供了长期的辐射防护,减少了对骨髓干细胞生产的损害,减轻了严重胃肠道问题的发展,并减少了对DNA的损伤。在一些国家,这两种代谢物都可以作为健康补充剂购买,但之前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补充剂对暴露在强辐射下的人有什么帮助。“这些有益的细菌引起了肠道代谢物的深刻变化,”通讯作者、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遗传学教授,以及Lineberger免疫学项目的共同负责人Jenny P.Y. Ting博士说。高水平辐射对身体器官的损害,无论是意外照射、癌症放疗、靶向辐射攻击等,都可能导致严重疾病甚至死亡。体内的血细胞和胃肠道的组织更新很快,因此特别容易受到辐射损伤。然而,在保护方面,胃肠道拥有超过10万亿微生物,它们在限制辐射引起的损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一作Hao Guo博士说:“很多机构已经做出了大量努力来缓解急性辐射症状,然而,这仍然是一个长期未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工作产生了一个细菌和代谢物的综合数据集,可以作为一个强大的资源,在未来的微生物研究中确定可行的治疗目标。”由于广泛用于癌症治疗的放射疗法通常会导致胃肠道副作用,研究人员希望了解他们在小鼠身上的实验如何能转化为人类。他们研究了21名白血病患者的粪便样本,这些患者将接受以干细胞移植为前提的放射治疗。科学家们发现,腹泻时间较短的患者比腹泻时间较长的患者具有更丰富的毛螺菌和肠球菌。这些发现与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的发现密切相关,尽管Ting警告说,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验证这些结论。重要的是,对于人类的潜在用途是补充了毛螺菌的小鼠的癌症放疗益处并没有减少。“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唯一一种被FDA批准作为高剂量辐射暴露的有效对策的药物,但它价格昂贵,而且有潜在的副作用,”Ting说。“然而,我们可以培养的细菌,特别是相对便宜的代谢物,以及我们所吃食物中已经含有的元素,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品。”研究人员希望能很快在人群中开展一项临床试验,以测试将这些代谢物提供给接受辐射的患者的益处。预祝项目在人体验证环节取得成功,一旦补充微生物成为处方,不仅是癌症患者的福音,也拯救了从事放射治疗的医护人员。
  • 研究| “真菌树”状AgNWs@BNNS/芳纶纳米纤维导热复合膜
    01研究背景随着5G、物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电气系统正朝着超薄、高性能、智能化、功能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内部集成发热元件数量持续增加,同时导致了热量快速积累,严重影响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这迫切需要设计和开发高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以满足先进电子或电气设备/组件对高导热/散热、优良机械性能、耐腐蚀和轻量的需求。研究人员通常在导热系数(λ)较低的聚合物基体中加入单一或混合类型的高导热填料,以有效提高聚合物复合材料的λ。由于氮化硼纳米片(BNNS)具有良好的理论λ和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在高导热和电绝缘复合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银纳米线(AgNWs)是一种一维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导电性和高抗弯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触摸屏、热界面材料、电磁干扰屏蔽材料等领域。在作者之前的研究工作中,制备了BNNS/芳纶纳米纤维(ANF)仿珍珠层状的导热结构复合薄膜,在填料分数为50 wt% 时,水平和垂直导热分别可达3.94 W/(mK)和0.62 W/(mK), 是纯ANF膜的5.8倍;用多元醇合成了高导热AgNWs方法,并采用真空辅助过滤技术制备AgNWs/纤维素导热复合薄膜,当AgNWs质量分数为50 wt%时,水平导热为6.5 W/(mK),为纯纤维素膜的2.4倍。异质结结构因为有望加强填料间的搭建,减少填料的聚集,在导热复合材料领域备受关注。将BNNS和AgNW结合(BNNS包覆AgNW)有望解决导热,绝缘,抗弯折等多功能性挑战。然而,该异质结结构一直未被报道,因为AgNW的长径比大且存在弯折,很难将BNNS包覆在AgNW上并稳定的调控形貌。02成果掠影西北工业大学顾军渭教授研究团队通过“溶剂热法-原位生长法”制备出“真菌树”状银纳米线@氮化硼纳米片(AgNWs@BNNS)异质结构导热填料,再与化学解离制备的芳纶纳米纤维(ANF)复合,经“抽滤自组装-热压”法制备出AgNWs@BNNS/ANF导热复合膜。当真菌树状AgNWs@BNNS异质结填料的质量分数为50 wt%时,其ANF导热复合膜具有最高9.44 W的导热系数和136 MPa的高拉伸强度。同时具有额外的电加热性能(低供电电压下的高焦耳加热温度5 V、240.6℃)以及10 s的快速响应时间、优异的电稳定性和可靠性(1000次、6000 s拉伸-弯曲疲劳工作下稳定和恒定的实时电阻)。研究成果以“Multifunctional Thermally Conductive Composite Films Based on Fungal Tree-like Heterostructured Silver Nanowires@Boron Nitride Nanosheets and Aramid Nanofibers”为题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03图文导读真菌树状异质结氮化硼纳米片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AgNWs和AgNWs@BNNS填料的XPS谱和XRD谱。AgNWs和AgNWs@BNNS填料的SEM图、AFM图和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整体温度分布。AgNWs@BNNS TEM图。AgNWs@BNNS/ANF复合纤维膜的导热系数。50% wt% AgNWs@BNNS/ANF复合膜的焦耳加热性能。不同工作电压下的时变表面温度(a)、定制表面温度(b)和红外热图像(c)。50 wt% AgNWs@BNNS/ANF复合膜的不同应用场景效果。
  • 五千余名科研人员入驻怀柔科学城 大科学装置开始进入科研状态
    最近,怀柔科学城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园区的食堂热闹起来,每天都有约150人在这里就餐。目前,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一部分研究单元和实验站开始进入科研状态。“十四五”时期,整个怀柔科学城建设与运行并重。  大科学装置开动期待第四次工业革命  在布局怀柔科学城的五个大科学装置中,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2017年9月第一个动工建设,按计划将于202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一共有18个实验站,分布在三个中心里,分别是物态调控中心、量子计算中心、超快科学中心,其中,量子计算中心有4个实验站。”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怀柔研究部主任吕力介绍。一个完整的量子计算实验站包含极低温的环境,这就需要有制冷机,要有很多测量线和元器件,其中不少都要靠手工完成,所以安装调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  吕力介绍,物质的状态跟温度、压强、磁场等有关。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就是创造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超快光场等极端条件,用来研究物质科学的。比如水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状态,调控水的状态把水变成水蒸气,人类发明了蒸汽机,掀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调控电磁的状态,人类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 调控电子的状态,导致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化。“从物理学的角度,能不能靠继续调控物质的状态、物质里的电子的状态,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做出贡献,期待这个大科学装置能够为此出力。”吕力说。  科学装置实验条件世界领先  大科学装置如何创造极端条件?“冷到一定程度不可能再冷了的最低温度,物理学上叫绝对零度,-273.15℃。在量子计算中心,我们能做到仅比绝对零度高0.01℃,甚至是0.001℃,这是世界领先水平。”吕力自豪地说。  量子计算离实用还有一段距离要走,是国际上竞争相当激烈的研究方向。早在2004年,在中关村园区,物理所的科学家们就在设想,在北京找个地方,建非常好的平台,研究极低温下的量子科学问题。“当时可没想到这个装置能建得这么大。”吕力说,目前,物理所在怀柔科学城的“一装置两平台”(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清洁能源材料测试与诊断平台)建筑面积达11.8万平方米,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支撑和空间保障。  截至目前,布局怀柔科学城的其他四个大科学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土建工程完工,设备安装调试即将完成,预计今年6月试运行 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预计今年6月土建工程竣工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今年底完成土建工程。第一批5个交叉研究平台正在安装调试科研设备和试运行,11个科教基础设施和8个第二批交叉研究平台加快建设进度。  “怀柔四条”鼓励科研人员进驻科学城  截至目前,在怀柔开展工作的科研人员超过5000人。随着科学设施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怀柔科学城将在2025年迎来一万名以上科研人员。  为鼓励更多年轻人到怀柔科学城,5月14日,中科院发布“怀柔四条”激励政策,将中科院各院所新增入驻怀柔、全时在怀柔开展科研工作的青年职工、特别研究助理和工程技术支撑人才作为激励对象,给予事业编制、人才指标、薪酬支持、特别补助等专项政策支持,加快聚集怀柔科学城“人气”“科研气”。  为迎接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怀柔科学城及周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住房方面,积极构建区域统筹、职住平衡的住房保障体系,到今年底可在科学城及周边提供各类住房8000余套 交通方面,同步优化公交网络、配备共享单车,解决入驻院所科研人员“最后一公里”通勤问题 教育资源方面,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布局、深入推进一体化办学。
  • 天木生物DREM cell设备助力中国农大、清华大学完成蜜蜂肠道微生物单细胞高通量培养,实现菌株级别
    近日,天木生物DREM cell设备助力中国农大、清华大学完成蜜蜂肠道微生物单细胞高通量培养,实现菌株级别功能多样性研究。 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都存在微生物群落,典型的微生物群落包括土壤、海洋或江湖等环境微生物以及人体或动物肠道微生物等。其中,肠道微生物群越来越引起人类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活性变化与多种疾病和生态表型有关,如糖尿病、肥胖、结肠炎和严重抑郁症等。因此,若研究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则能够更好地了解肠道共生体对疾病的作用机制,指导从肠道微生物角度出发的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的构建,以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今年6月份,中国农业大学的郑浩团队和清华大学的张翀团队在 Microbiome 上发表了名为“Strain-level profiling with picodroplet microfluidic cultivation reveals host-specific adaption of honeybee gut symbionts”的研究论文,使用高通量皮升级液滴微流控细胞分选仪(DREM cell)开发基于液滴的微流控技术培养蜜蜂肠道微生物,验证了微流控液滴平台在肠道微生物培养组学中的可行性,为更复杂微生物群落的大规模研究铺平了道路。 (来源:Microbiome) 传统培养方式限制测序技术深入研究微生物的基因型和表型多样性复杂微生物群由多种微生物组成,这些微生物是多物种复合体的一部分。尽管属于同一属和种的微生物拥有一个共同的、且对于细胞功能和物种的生存至关重要的核心基因组,但它们仍然拥有相当数量的菌株特异性基因,导致它们在生理和毒性特性等方面的不同表型,这些差异菌株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功能,进而影响到宿主健康。 因此郑浩表示:仅在物种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群落是不够的,需要深入调查基因型和表型的多样性。培养是微生物研究的基础方法之一,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条件的不适合,或是缺少互利共生的个体,很少有微生物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轻松培养,对于复杂群落而言,往往也只能成功实现其中一部分占多数的,或快速生长菌株的有效表征,并且传统的培养方式通常是低通量的,丰富的菌株多样性往往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掩盖。 幸运的是,越来越强大的测序技术出现了,该技术可更深入、更清楚地了解共生肠道微生物组的结构、功能和多样性。16S rRNA 基因测序(16S rRNA gene sequencing)和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Shotgun metagenomic sequencing)是当前用于微生物群落分析的两种主要工具。 16S rRNA 基因测序一般用于通过选择性扩增和测序微生物 16S rRNA 基因的高变区来识别和分类微生物,可以通过相对少量的原始读长来获得有代表性的细菌分类学估计。其具有高通量,成本低的特点,并拥有相当多成熟的生物信息学工具。但这种方法的主要限制为分类群是根据基因组的单个区域的序列分配的,这导致了分辨率不足。此外,扩增引物的选择也影响很大,一些引物已被证明会导致特定分类群的代表性过高或过低,这可能导致对分类单元的表示存在潜在偏差。 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对从整个微生物群落中分离出来的所有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它的优势在于通过收集有关广泛基因组区域的序列信息,能够支持在物种水平上进行更准确的定义,提供更高的分类分辨率。同时还能支持进一步进行菌株水平的重建,得到新的基因或基因组,并对它们进行功能注释和途径预测以产生微生物群落的详细描述。但这种方法成本较高,需要深度测序获得更高的覆盖度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分辨率,以及更复杂的下游分析。“虽然基于测序的方法不限于可培养的微生物群,但 16S rRNA 基因测序方法在种内分析的分辨率上仍然极其有限,并且可能会被每个基因组的 16S rRNA 基因的多个不同拷贝混淆,这同样会造成对实际存在于环境中菌株功能的误判;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通过考虑更多标记基因或全基因组来提供更多信息,目前也已经开发了许多工具来分析宏基因组数据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来自取样时间的或空间的偏差往往需要更深的测序深度来弥补,但这也带来了急剧升高的成本。”郑浩说道。 液滴微流控平台可克服传统培养方式的缺陷因此,若有一种培养方法可突破传统培养方式的局限,则会大大减轻测序技术的压力。基于液滴的微流控平台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液滴微流控微流控(Microfluidics)是指一种在微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控的技术,在该技术下可以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的基本功能微缩到一个几平方厘米芯片上,因此又被称为“芯片实验室”。作为微流控芯片研究中的重要分支,液滴微流控是一种在微尺度的通道内利用流动剪切力或表面张力的改变,将两种互不相溶流体中的离散相流体分割成纳升级及以下体积的微液滴,并驱动微液滴运动对其进行操控的技术。张翀表示:基于液滴微流控的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在直径为数十至数百微米并由不混溶的油和工程表面活性剂分割的介质液滴种划分微生物来消除群落培养中过度生长的快速增长种群的影响。由于微制造的物理孔或通道不会限制液滴,因此可以快速创建数百万个独立的培养系统实现单个肠道微生物体的高通量培养。这极大克服了传统培养方式的缺陷,为通过培养来表征来自肠道共生体的稀有类群提供了机会。为了证明微流控液滴平台在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的可行性,郑浩和张翀团队将蜜蜂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是与其他动物相比,蜜蜂的肠道细菌简单且稳定,宏基因组分析也表明,虽然蜜蜂肠道由数量有限的细菌系统发育型组成,但仍然存在显著的菌株水平多样性,个别菌株具有独特的基因组潜力和关键能力,这些能力在功能上与宿主的营养代谢和健康相关,为在菌株水平分析肠道共生体与宿主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模型。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构建了一个微流体液滴平台,并产生了用蜜蜂肠道中的单个细菌细胞包裹的液滴;随后,收集液滴并进行孵育培养,确定了液滴中微生物的生长能力,宏基因组分析揭示了与常规测序方法相比蜜蜂肠道更高的菌株水平多样性,证明了微流体平台在分离和富集稀有微生物菌株方面的潜力。▲图丨微液滴生成(来源:郑浩)最后,结合分箱策略,得到了蜜蜂肠道微生物的大量基因组草图,并进行了功能预测和比较基因组分析。对双歧杆菌属的分析揭示了潜在分类单元的存在,它们在跨膜运输、肌醇利用以及多糖利用方面存在丰富的菌株多样性。研究人员还得到了来自 Lactobacillus panisapium 的新菌株,该菌种在以往的研究中被认为特异性来源于中华蜜蜂;通过进一步的基因组比较,发现来自西方蜜蜂的菌株中独特地含有一组与饮食阿拉伯糖利用相关的代谢基因簇,包括araf43A, rafB, abfA 和abfB,这可能与它对不同蜜蜂宿主的适应密切相关。 ▲图丨微流控液滴中蜜蜂肠道细菌的单细胞封装和培养(来源:研究论文)“总体而言,结果证明了基于液滴的培养在研究蜜蜂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适应性,同时这种方法也有潜力适用于其他复杂群落,在稀有类群的获得以及功能鉴定方面发挥作用。”张翀说道。他补充道,对于肠道微生物,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定培养基质下的微流体液滴培养,结合 16s rRNA 扩增子测序以研究肠道微生物个体的膳食碳水化合物代谢或抗生素耐药性。我们的研究则着重于通过隔离培养以富集在常规状态下难以检测的稀有类群,结合宏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以较高通量实现对肠道稀有微生物的发现,以及代谢途径和功能预测,提供关于宿主和肠道共生体关系的崭新理解。“未来,我们可能会通过调整液滴大小、改善培养条件和测序方法来研究肠道真核微生物,并实现对单胞的高通量识别,这将进一步扩大我们对肠道复杂成员的理解。同时,我们的流程也可以进一步应用于人类肠道共生体的研究,扩展对人类肠道稀有类群以及它们与健康关系的认知和了解。”相关产品 研究团队所使用的液滴微流控细胞分选仪(DREM cell)是天木生物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开发的皮升级液滴微流控单细胞分选平台,可将待筛选细胞进行包被形成单细胞微液滴,结合荧光筛选模型,可以在细胞水平完成微生物的高通量分离、培养、检测、分选等。 ▲图丨液滴微流控细胞分选仪(来源:天木生物) ‍ 高通量皮升级液滴单细胞分选系统(DREM cell)相比于传统筛选方法,筛选效率可提升1万倍,试剂消耗量可下降至百万分之一,在筛选通量显著提升的同时,单克隆筛选成本大幅度降低。该仪器不仅可广泛应用于细菌、酵母、动物细胞等的高通量筛选,还可以应用于蛋白、核酸、抗体等生物大分子筛选等相关研究领域。 项目技术参数液滴体积1-1000pL荧光激发与检测可选波段:(1)激发波长488nm,检测波长525±15nm,灵敏度1μM荧光素/单液滴(2)激发波长532nm,检测波长578±11nm,灵敏度100nM试卤灵/单液滴液滴生产频率0-10000个/s液滴分选频率0-1000个/s微注入速度0-1000个/s样品低温控制系统4℃恒温控制,±0.5℃工作环境常压状态下,室温,30%≤湿度≤80%,洁净暗室整机功率600W应用范围细胞、酵母、细菌、蛋白、核酸等 参考资料:1.https://blog.csdn.net/woodcorpse/article/details/125118043具有菌株分辨率的高通量、单微生物基因组学,应用于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科学 (science.org)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45.00万元采购高压灭菌器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详细信息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大型压力蒸汽灭菌器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四川省-成都市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3-07-05 招标文件: 附件1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大型压力蒸汽灭菌器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2023年07月05日 15:39 公告信息: 采购项目名称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大型压力蒸汽灭菌器采购项目 品目 货物/专用设备/医疗设备/其他医疗设备 采购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政区域 四川省 公告时间 2023年07月05日 15:39 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3年07月06日至2023年07月12日每日上午:9:00 至 12:00 下午:14:00 至 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招标文件售价 ¥400 获取招标文件的地点 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1700号新世纪环球中心E3门栋6楼2-1-611-615四川中意招标有限公司 开标时间 2023年07月26日 10:00 开标地点 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1700号新世纪环球中心E3门栋6楼2-1-611-615四川中意招标有限公司会议室 预算金额 ¥245.000000万元(人民币)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 陈女士 项目联系电话 028-87050033 采购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采购单位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成龙大道一段1416号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刘老师 028-88570912 代理机构名称 四川中意招标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1700号新世纪环球中心E3门栋6楼2-1-611-615 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袁女士:028-87050033 附件: 附件1 附件.pdf 项目概况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大型压力蒸汽灭菌器采购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1700号新世纪环球中心E3门栋6楼2-1-611-615四川中意招标有限公司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3年07月26日 10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ZY20230355ZC-C 项目名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大型压力蒸汽灭菌器采购项目 预算金额:245.0000000 万元(人民币) 最高限价(如有):245.0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详见附件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90日内,未按照合同约定时间及时完成产品交货及安装的,每延迟一天,中标供应商应向医院支付本项目合同货款总价的0.5‰的违约金,延期30日,医院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并要求中标供应商赔偿全部经济损失。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1)投标产品若为医疗器械注册证管理范围内的设备、试剂和耗材须符合《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要求,并提供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证,投标人须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要求并提供医疗器械生产或经营企业许可证或备案证明材料(进口产品除外);(2)投标产品为进口产品的,供应商非投标产品制造厂家需提供产品制造厂家针对本项目对投标产品的授权,或具有授权权限的代理商对投标产品的授权(且需提供该代理商具有有效授权权限的相关证明文件,证明文件需能显示产品制造厂家对投标产品授权链条的完整性);(3)若投标产品为压力设备,须提供制造商《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4)若投标产品为消毒设备,须提供制造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3年07月06日 至 2023年07月12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1700号新世纪环球中心E3门栋6楼2-1-611-615四川中意招标有限公司 方式:请供应商通过本单位网站(www.sczyzb.net)进行注册报名;具体操作流程详见该网站的“使用手册”。报名询问电话:028-87050033-0。 售价:¥4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3年07月26日 10点00分(北京时间) 开标时间:2023年07月26日 10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1700号新世纪环球中心E3门栋6楼2-1-611-615四川中意招标有限公司会议室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投标文件递交的起止时间:2023年7月26日9时30分-10时00分(北京时间);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龙大道一段1416号 联系方式:刘老师 028-8857091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四川中意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1700号新世纪环球中心E3门栋6楼2-1-611-615 联系方式:袁女士:028-87050033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陈女士 电 话: 028-87050033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高压灭菌器 开标时间:2023-07-26 10:00 预算金额:245.00万元 采购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四川中意招标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大型压力蒸汽灭菌器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四川省-成都市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3-07-05 招标文件: 附件1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大型压力蒸汽灭菌器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2023年07月05日 15:39 公告信息: 采购项目名称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大型压力蒸汽灭菌器采购项目 品目 货物/专用设备/医疗设备/其他医疗设备 采购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行政区域 四川省 公告时间 2023年07月05日 15:39 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3年07月06日至2023年07月12日每日上午:9:00 至 12:00 下午:14:00 至 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招标文件售价 ¥400获取招标文件的地点 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1700号新世纪环球中心E3门栋6楼2-1-611-615四川中意招标有限公司 开标时间 2023年07月26日 10:00 开标地点 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1700号新世纪环球中心E3门栋6楼2-1-611-615四川中意招标有限公司会议室 预算金额 ¥245.000000万元(人民币)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 陈女士 项目联系电话 028-87050033 采购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采购单位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成龙大道一段1416号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刘老师 028-88570912 代理机构名称 四川中意招标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1700号新世纪环球中心E3门栋6楼2-1-611-615 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袁女士:028-87050033 附件: 附件1 附件.pdf 项目概况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大型压力蒸汽灭菌器采购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1700号新世纪环球中心E3门栋6楼2-1-611-615四川中意招标有限公司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3年07月26日 10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ZY20230355ZC-C 项目名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大型压力蒸汽灭菌器采购项目 预算金额:245.0000000 万元(人民币) 最高限价(如有):245.0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详见附件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90日内,未按照合同约定时间及时完成产品交货及安装的,每延迟一天,中标供应商应向医院支付本项目合同货款总价的0.5‰的违约金,延期30日,医院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并要求中标供应商赔偿全部经济损失。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1)投标产品若为医疗器械注册证管理范围内的设备、试剂和耗材须符合《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要求,并提供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证,投标人须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要求并提供医疗器械生产或经营企业许可证或备案证明材料(进口产品除外);(2)投标产品为进口产品的,供应商非投标产品制造厂家需提供产品制造厂家针对本项目对投标产品的授权,或具有授权权限的代理商对投标产品的授权(且需提供该代理商具有有效授权权限的相关证明文件,证明文件需能显示产品制造厂家对投标产品授权链条的完整性);(3)若投标产品为压力设备,须提供制造商《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4)若投标产品为消毒设备,须提供制造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3年07月06日 至 2023年07月12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1700号新世纪环球中心E3门栋6楼2-1-611-615四川中意招标有限公司 方式:请供应商通过本单位网站(www.sczyzb.net)进行注册报名;具体操作流程详见该网站的“使用手册”。报名询问电话:028-87050033-0。 售价:¥4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3年07月26日 10点00分(北京时间) 开标时间:2023年07月26日 10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1700号新世纪环球中心E3门栋6楼2-1-611-615四川中意招标有限公司会议室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投标文件递交的起止时间:2023年7月26日9时30分-10时00分(北京时间);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龙大道一段1416号 联系方式:刘老师 028-8857091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四川中意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1700号新世纪环球中心E3门栋6楼2-1-611-615 联系方式:袁女士:028-87050033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陈女士 电 话: 028-87050033
  • 网络研讨会|涂魔师非接触无损测厚系统助力优化汽车车身涂装工艺
    汽车车身覆盖有几层不同功能的漆层,油漆材料以及喷涂工艺的质量在车辆的美观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汽车车身表面进行涂装工艺可以避免车身在日常使用中发生氧化、腐蚀、过早老化等问题,起到防护作用。因此,建立统一的喷涂工艺要求和不同涂层厚度的允许容差范围(允许容差范围=合格范围上限值-合格范围下限值)规范是至关重要的。此次网络研讨会,我们将向您展示涂魔师非接触无损测厚系统监测测量、控制和优化汽车车身喷涂工艺,涂魔师非接触无损测厚系统可用于测量固化后的总涂层厚度,也可以在湿膜的情况下得出干膜的涂层厚度。涂魔师非接触无损测厚仪非常适合汽车制造商以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可通过实时测量涂层厚度实现在生产早期测量涂层厚度,从而解决质量和生产问题,有效避免昂贵且复杂的返工工序。不仅能节省时间成本,也能减少废料和次品的产生,大大稳定了生产质量。马上发邮件到marketing@hjunkel.com,备注【9月2号涂魔师研讨会】进行报名登记,我们将在研讨会结束后给您发送资料和视频。或电话咨询报名。涂魔师非接触无损测厚系统介绍涂魔师非接触无损膜厚仪利用基材与涂层之间的储热特性,非接触无损精准测量金属基材上电泳漆涂层厚度。在涂层未烘干的湿膜状态下即可实时测出干膜厚度,为精确控制漆膜厚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在工件进入烘炉前就能快速监测真实膜厚,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设备参数使膜厚达到合格范围,大大缩短了工艺时间和降低返工率。涂魔师非接触无损测厚仪与传统测厚仪的对比传统金属底材测厚采用磁性/涡流法测厚仪、非金属底材测厚采用DIN EN ISO 2808标准提及到的楔形切割法、DIN 50950标准提及到的横切法或是在特定情况下使用ISO 2808标准的接触式超声波测量设备。上述测量方法有各种局限:而涂魔师非接触式实时测厚系统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该系统具有突出优势,能帮助企业高效保证产品质量,减少材料消耗,节省生产成本:传统测厚仪涂魔师非接触无损测厚仪 需等待膜层干燥而使工序滞后,无法在喷涂/涂布后马上得知干膜厚度 不限测试底材,木材、橡胶、塑料、玻璃、混凝土等底材均可高精度测出涂层膜厚 受底材种类限制,精度差 不限涂层种类,油漆、粉末涂料、粘胶剂、润滑油、胶水等都适用 测试时需要与涂层接触,破坏涂层 可测量各种颜色颜料的湿膜或干膜厚度 无法测试曲面、弯角、小零件等复杂形状 可适应各种不规则和外形复杂工件 不能在生产线上直接实时测试 实时在产线上监测膜厚涂魔师非接触测厚系统能在生产线前端高效检测湿膜厚度并帮助用户及时作出偏差调整,防止涂层厚度不合格导致汽车车身产生易老化腐蚀、易生锈等产品质量问题。翁开尔是瑞士涂魔师Coatmaster中国总代理,欢迎致电咨询涂魔师非接触无损测厚仪更多产品信息和技术应用。
  • 喜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飞船科普一文速览
    仪器信息网讯 据央视新闻最新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这是继2016年10月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以来,时隔近五年,我国再次发射载人飞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本次搭乘神舟飞船的航天员分别是: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名航天员中,特级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特级航天员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二级航天员汤洪波是首次飞行。这是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十二次飞行任务,同时也是第七次载人发射任务。图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从左向右依次是:汤洪波、聂海胜和刘伯明。神舟十二号的飞行目标是对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三名航天员将成为“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按计划,他们要在空间站驻留三个月,这将创造我国航天员在太空驻留天数的新纪录。在太空期间,他们将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一、载人神箭:长征二号F图注:神舟十二转场照片。长征二号F火箭安全性极高,主要用于载人航天。火箭高58.34米,由四个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其中,芯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逃逸塔位于火箭顶部,因此长征二号F火箭的辨识度非常高。在发射初始阶段,一旦航天员有危险,逃逸塔上的火箭会迅速点燃,可快速把航天员带到安全的高度并最终安全落地。二、太空摆渡车:神舟飞船神舟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用于天地往返运送航天员。飞船主体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图注:神舟载人飞船结构(示意图)。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轨道舱的两侧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在独自飞行时也有电能供应。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长2米,直径2.4米,内设可供三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供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推进舱呈圆柱形,长3米,直径2.5米,底部直径2.8米,内部装载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和推进剂,为飞船提供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部分设备。三、太空快递小哥:天舟飞船图注:天舟货运飞船(艺术图)。2021年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并与“天和”核心舱进行了交会对接、推进剂补加和组合体飞行。天舟二号飞船密封舱携带的货物重量约 4.69 吨,推进剂约 1.95 吨,物资总重近 6.64 吨。其中包括,能供三人三个月使用的消耗品、二套舱外航天服以及平台物资等。为本次神舟十二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做好了生活物资准备。四、神舟飞船任务极简史神舟一号于1999年11月20日发射,1999年11月21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21小时11分。这是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二号于2001年1月10日发射,2001年1月16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7天10小时22分。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神舟三号于2002年3月25日发射,2002年4月1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6天18小时51分。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三艘飞船,为一艘正样无人飞船。神舟四号于2002年12月30日发射,2003年1月5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6天18小时36分。神舟四号在半年运行中,初步探明飞船运行轨道的空间环境状况,为神舟飞船正式载人积累了宝贵经验。神舟五号搭载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5日发射,2003年10月16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21小时23分。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图注: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安全返回。神舟六号搭载费俊龙和聂海胜于2005年10月12日发射,2005年10月17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4天19小时33分钟,实现我国航天员首次多人多天飞行。神舟七号搭载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2008年9月28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2天20小时27分钟。在此期间,实现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神舟八号于2011年11月1日发射,2011年11月17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16天13小时34分钟。这是一次无人发射,主要目的是验证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的对接。神舟九号搭载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于2012年6月16日发射,2012年6月29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12天15小时24分钟。飞船同天宫一号实施了自动交会对接,在此次任务中,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进入太空。神舟十号搭载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于2013年6月11日发射,2013年6月26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14天14小时29分钟。在此期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组成组合体飞行12天,航天员还首次进行了太空授课。神舟十一号搭载景海鹏和陈冬于2016年10月17日发射,2016年11月18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32天6小时29分钟。在此期间,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工作,为中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航天员长期驻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神舟十二号搭载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于2021年6月17日发射,对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他们将在那里停留90天,将创造我国载人航天的新纪录。五、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和”核心舱是我国空间站的核心组成部分,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质量22.5吨,由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强的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入轨。核心舱在设计上有很大突破,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达到了50立方米,可支持三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六、完全建成后的空间站什么样子?图注:建成后我国空间站的基本结构,可见货运飞船、载人飞船与核心舱对接的状态(艺术图)。按计划,2022年前后,建成后的空间站将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组成,整体呈现一个T字形结构。除了这次的 “天和”核心舱外,另外两个实验舱分别名为“问天”和“梦天”。其中,核心舱又可细分为: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节点舱用于对接“神舟”载人飞船、用于空间实验舱的停泊和航天员的出舱;生活控制舱用于航天员工作、实验和睡眠休息等;资源舱为核心舱提供能源保障和对接“天舟”货运飞船等。“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分别用于生物、材料、微重力流体和基础物理等方面的科学实验。具体来讲,“问天”实验舱主要用于开展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配备有航天员出舱活动专用气闸舱,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还有小型机械臂,可进行舱外载荷自动安装操作。除此之外,它还有核心舱部分关键平台功能,这意味着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接管对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梦天”实验舱除具备和“问天“实验舱类似的功能外,还配置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在空间站常态化运行后,将有三名航天员作为一个乘组长期驻留,定期轮换。轮换期间,最多可有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完成交接后,前一个乘组乘坐载人飞船返回地球。七、为什么非要去太空?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来,现在建设空间站的主要目的是做科研工作,做地面上不能很好实现或根本无法实现的实验。空间站绕着地球以接近第一宇宙速度运动,空间站里一直处于失重状态,或者说微重力状态,这就为那些需要长时间在失重条件下才能完成的实验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条件。如果只是为了实现短暂的失重状态,通常有其他方式:一是建造非常高的落塔,在实验舱下落的过程中实现维持仅数秒的微重力。坐落在北京中关村核心区东南,隶属于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的落塔就是这样一种装置,该落塔建成于2003年,高度为116米,实验物品实际从83米处自由下落,可获得3.6秒的微重力状态。图注: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的落塔(乔辉2018年拍摄于北京希格玛大厦北侧)。二是让飞机做抛物线飞行,当飞机飞到高空后,调整飞机成上仰状态,关闭发动机,飞机在重力的作用下做斜抛运动,能够实现几十秒的微重力状态。目前,美国和俄罗斯都有这样的公司在运作,可以让游客体验失重状态。还有一种独特的方式是发射亚轨道火箭,所谓的亚轨道就是指高度超过100公里,但尚未入轨,不能围绕地球运动的发射。有意思的是,预计2021年7月20日,前世界首富贝索斯将搭乘自家公司(蓝色起源)研发的“新谢泼德”火箭进入太空,能体验约5分钟的失重状态,欣赏一下地球与太空的接壤的优美弧线,然后返回地球。图注:贝索斯和蓝色起源公司的亚轨道火箭。目前,要想维持长时间的失重状态,当然必须要去太空了。在太空长时间的失重环境中,可以研究的项目非常广泛,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冶金、工艺和材料等各个领域的内容。其中以微重力条件下的流体的行为研究、微重力条件下的材料的制备以及微重力条件下的细胞生长和动植物行为的研究最为常见。航天员不但是实验的执行者,其本身也是医学实验的对象。未来,人类要想进行载人深空探索,例如登陆火星,单程旅行需要八个月左右的时间,这就要求航天员必须有长期在太空生活的经验,这种经验必须在空间站上才能获得。八、目前在轨运行的有哪些空间站?目前,正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空间站的只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以及加拿大等国联合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其他空间站都退役了。图注: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始建于1998年,第一个舱室由俄罗斯质子号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后续主要由美国的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飞船进行建造和维护。最近几年,SpaceX的货运和载人飞船也参与了进来。经过10多年的建设,2010年才正式转入全面使用阶段。国际空间站长73米,宽109米,重400多吨,是人类历史上第九个空间站,也是最大的空间站。不过,国际空间站已经开始出现老化迹象,每年维护成本高昂,可靠性在下降,存在安全隐患。2010年10月,航天员在空间站上找到两条漏气的裂缝,2021年3月成功封堵。2021年4月,航天员又在空间站发现三个潜在的漏气点,据说用密封胶修补了这些地方。按计划,国际空间站最初的服役期限到2015年,之后逐渐推迟至2024年。不过,很大可能还要继续推迟,毕竟是花费了1500亿美元建造的。2021年4月21日,俄罗斯航天局放出消息称,如果得到国家批准,俄罗斯将退出国际空间站,建造自己的空间站。九、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空间站?1971年,前苏联就秘密把礼炮一号(Salyut)空间站送入太空,进行军事活动。从1971年到1982年,前苏联总共发射了9个空间站,其中7个获得成功。在前苏联太空竞争的压力下,美国于1973年用土星五号火箭发射了他们的空间站:天空实验室(Skylab)。天空实验室重达80吨,前后接待了三批航天员。1979年完成历史使命,坠入地球大气层焚毁。图注:早期美国的空间站:天空实验室。除了国际空间站,最有名的要数前苏联的和平号空间了。和平号空间站首次采用模块化设计,由多个舱室组合而成,重量达到130吨。除了前苏联自己的飞船,和平号空间站还接待了数次美国航天飞机的造访。图注: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与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对接。和平号上的航天员共完成了78次出舱活动,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中,有三位宇航员连续驻留时间超过一年,为研究人体在长期太空条件下的变化情况积累了大量的医学数据。2001年完成历史使命,坠入地球大气层焚毁。十、我国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也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完成中国首次空间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任务,并进行了二次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工作,形成组合体。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入驻天宫一号。图注:2013年,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进行太空授课,演示小陀螺在失重状态下的行为。对于普通大众来讲,2013年,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进行的首次太空授课令人印象深刻!那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使他们了解微重力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再来看一下天宫二号的情况。天宫二号于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进行对接,承担着验证空间站相关技术的重要使命,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科研硕果累累。例如,天宫二号上搭载的设备首次进行了量子密钥分配实验;搭载的伽玛射线暴偏振探测仪器共探测到55个伽马暴,还观测到了蟹状星云脉冲星的信号,并在国内首次利用脉冲星信号实验定轨。2019年7月19日,天宫二号完成使命,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十一、到2022年年底,建设空间站还有八次发射计划喜欢航天的朋友有福了,在2021和2022两年时间里,建设空间站的火箭进行11次发射,目前已经执行了3次发射,还有8次发射。执行这些任务的分别是发射空间站各舱室的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火箭和发射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其中,长征五号B和长征七号在文昌发射中心发射,神舟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届时,有条件的朋友记得到现场观看。
  • 宁夏质量技术协会立项《食品接触用PET瓶盖中大肠菌群检验-滤膜法》等8项团体标准
    各相关单位:根据《宁夏质量技术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宁夏质量技术协会经专家研究审核,决定对《食品接触用PET瓶盖中大肠菌群检验-滤膜法》《食品接触用PET瓶盖中菌落总数和霉菌检验-滤膜法》《食品接触用PET瓶盖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一次性卫生用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快速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一次性卫生用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多重实时荧光PCR法》《产可得然胶土壤杆菌菌株诱变筛选技术规程》《可得然胶含量快速检测方法-微孔板法》《产可得然胶土壤杆菌菌株冻干保存技术规程》团体标准批准立项,现予以公示。请参与起草单位严格按照《宁夏质量技术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团体标准制定工作要求,严把质量关,加强组织协调,增强本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确保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标准编制工作。标准制定过程中如有问题,请联系宁夏质量技术协会秘书处。联系人:杨老师电 话:0951-8762976地 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玉皇阁南街292号
  • 深度研究!2025年全球石墨烯市场发展展望
    石墨烯是由一个碳原子与周围3个近碳原子结合形成蜂窝状结构的碳原子单层。理想的单层石墨烯片是由一层密集的碳六元环构成的,没有任何结构缺陷,厚度约为0.35nm,是目前为止最薄的二维纳米碳材料。石墨烯是目前自然界最薄最强韧的材料,断裂强度比最好的钢材还要高200倍。同时它又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幅度能达到自身尺寸的20%。目前石墨烯可量产的制备方法主要为氧化还原法和化学气相沉淀法(CVD)。其中氧化还原法的原材料为石墨,CVD法的原材料为甲烷、乙炔等含碳气体。目前的趋势是生产缺陷极小的高品质石墨烯。因此,CVD法在大多数应用中使用频率更高。石墨烯应用领域由于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复合性能,虽然目前其下游应用还没有实现产业化,但是其潜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这些潜在应用领域中,应重点关注复合材料、过滤器、储能、晶体管、传感器、柔性透明电极等。表1 石墨烯潜在应用领域潜在应用领域具体应用医学组织工程、造影剂、生物医学传感器、药物输送、生物样品的过滤、DNA测序等电子晶体管、电极、量子点、自旋电子学、光电子学、光探测器、热管理、电子应用、填充的导电聚合物储能电池阳极、超级电容器、储氢电池过滤水蒸馏、分子过滤、乙醇蒸馏、生物燃料净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纳米电子机械系统、气敏传感器、分子结合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隐形眼镜、磁传感器其他领域建筑材料、润滑、电波吸收、声音传感器、冷却剂添加剂石墨烯的特性组合使其应用广泛。但需要注意,这些应用通常都需要石墨烯的导电性或机械性能。这就导致石墨烯在每个应用领域都存在竞争材料,且与之相比,石墨烯的性能表现各异。◆轻量化复合强化材料交通领域,特别是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大部分应用都需要轻量化复合强化材料。以碳复合材料替代金属实现汽车的轻量化,可以有效提高能源效率。政府大力推动汽车能效提高也部分推动了产业的发展。而在轻量化材料的替代过程中,石墨烯将发挥重要作用。石墨烯的性能远超这些应用领域的需求。石墨烯是截至目前人类已知强度最高物质,与单壁碳纳米管相当;韧性是碳纤维的20倍;具有极高的拉伸强度。而且,自下而上的合成可使石墨长在铜或镍的泡沫上。利用催化金属进行蚀刻,可以产生多孔的轻质石墨烯泡沫。石墨烯在轻量化复合强化材料领域应用具有2方面优点:一是多层石墨烯氧化物,可作为3D打印材料;二是可以在催化金属泡沫上合成3D石墨烯或石墨烯气凝胶,其密度仅为0.16g/cm ,是现有最轻的材料。但与其他材料对比,石墨烯作为轻量化复合强化材料,也存在成本高的限制。纤维、纳米线和碳纳米管更容易制成性能高且成本更低的复合材料。石墨烯纳米带性能更为优异,但目前难以制备且价格昂贵。◆生物医学传感器生物医学传感器是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搭配适当的理化换能器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统。与碳纳米管相比,石墨烯同样是一种理想的生物传感材料,它拥有碳纳米管的廉价、环境友好、生物兼容性以及活性基团均匀分布等优点,同时,由于含有大量的羧基、羟基等官能团,石墨烯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这是碳纳米管所不具备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石墨烯和金属薄膜传感器。由于石墨烯可使生物分子紧密结合,从而增强传感器的灵敏度。石墨烯结合得越紧密,传感器的电磁屏蔽效应越小。与其他材料相比,石墨烯可与现有材料相媲美或优于现有材料,但可能还不及其他无机二维材料。碳纳米管、纳米颗粒、纳米线官能化的微机电系统和半导体二维材料,如二硫化钼,也都具有直接功能性,敏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受材料和介质。◆过滤器很多行业都需要过滤,包括化学品分离、生物样品提纯、海水净化等。由于石墨烯具有良好阻隔性、可调节纳米孔和可控层间距等性能,因此其在过滤器领域应用十分突出。石墨烯进行过滤有2种方法:一是利用石墨烯薄膜的孔隙过滤。由于水净化等过滤时会带来较高压力,过滤介质需具有较大的强度,而合成石墨烯通常缺陷较少,可视为绝佳过滤介质。石墨烯生产工艺的创新也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优势。可调节孔隙利于过滤,这是因为只有小于孔隙的物质才可以过滤出去。通过控制氧化性介质添加时间,可进一步控制石墨烯孔隙的大小。二是将薄膜边缘朝上,这样物质就可以穿过石墨烯之间的层间距。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海水淡化,因为石墨烯的层间距小于海水中的水合离子,可利用多层石墨烯氧化物来进行过滤。与其他材料相比,石墨烯存在不足:石墨烯与沸石的孔隙大小类似,而沸石已经应用于渗透蒸发脱盐,并且最新的研究证明沸石也可通过反渗透进行海水淡化。此外,沸石的孔隙率比石墨烯可控性更高。◆DNA测序石墨烯在DNA测序领域的应用看起来很有前景,但这一市场尚不成熟,现在与其他竞争材料对比还为时过早。石墨烯DNA测序的原理是将基于石墨烯的电子传感器与纳米孔结合使用。让单个DNA分子穿过石墨烯电子传感器,就像一串珠子穿过细小的铁丝网,从而实现实时、高通量的单分子测序。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DNA测序方法,每种方法在成本、测序时间和准确性方面都各有利弊。相比其他几种方法,石墨烯纳米孔的缺点是吞吐量低,单层测序也不准确,而使用多层石墨烯可以显著提高精度。使用石墨烯进行DNA测序的优点在于可以长时间读取,而不需要将长链DNA分解成小片段。因此,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且便携性高。目前DNA测序方法较多,很难确定哪一个将支配市场。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成本和准确性将是最大的驱动力。由于石墨烯传感器具有成本效益优势,因此随着DNA测序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展开,石墨烯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透明电极透明电极可广泛应用于显示器、触摸屏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其市场规模超十亿美元。但由于铟的稀缺性,其价格一直上涨,这一行业一直在寻求可替代铟锡氧化物的材料。此外,随着人们对柔性电子技术关注程度的不断提升,相对于刚性易碎的铟锡氧化物,新型透明电极更为追求柔性。而单层石墨烯的透明性和导电性,使其在这一领域的应用相对广泛。石墨烯的厚度和透明度相关。如果在90%透明度时柔性能够达到15Ω/m ,这就基本可适用于所有应用。单层石墨烯可实现这种薄层电阻,而大面积石墨烯,就没有额外的结电阻。由于竞争技术的出现和铟产量的增加,石墨烯在透明电极的应用有限。但石墨烯可用于柔性电子产品,它的表现优于其他纳米技术。随着人们对铟锡氧化物替代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一些替代品已经被开发和商业化。石墨烯和铟锡氧化物的主要竞争材料是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和金属网。目前已研究改进提高透明度和结电阻的技术。在过去的10年里,其他材料已实现产业化发展,石墨烯与其相比目前表现不佳。例如,C3 Nano Inc.公司能够实现30Ω/m ,90%的透明度,不足0.6%的模糊度;Rolith, Inc.公司的亚微米金属网能够达到5Ω/m ,96%的透明度,2%的模糊度;而我国无锡石墨烯企业能够实现150Ω/m ,84%的透明度,不足1%的模糊度。石墨烯薄膜可能会减少由于均匀性造成的模糊。石墨烯纳米带性能优于其他材料,其结电阻会降低。石墨烯和纳米技术结合发展比较有前景,这是因为石墨烯可进一步提高结电阻和提高导热系数。◆储能储能可广泛应用于包括便携式电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储存等领域。由于环保的要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用于长期放电、快速放电电池和超级电容器需要具有大表面积的材料来积聚和存储电荷。电池的电极也需要高导电性。人们已经开始研究石墨烯在电池和静电双层电容器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中最好使用高品质石墨烯,如三维石墨烯,即石墨烯泡沫和气凝胶。高比表面积能够允许更大的能量容量;微米级孔隙允许电解液快速通过材料。石墨烯,特别是石墨烯泡沫,比现有标准电池优势更为明显。随着人们对储能应用兴趣的提升,石墨烯电极有望广泛应用于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石墨烯在储能领域应用的竞争者是活性炭和石墨。活性炭是一种性价比高、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纳米级孔隙的材料,这使它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由于活性炭目前已用于高端电池,石墨烯电极的性能必须非常优异,才能成为新的储能标准。与石墨烯相比,活性炭的主要缺点是孔隙之间的有限连通性,从而限制了电子输运。由于现有活性炭生产方法的限制,基本不可能实现孔隙互联互通的可控性。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将碳源转化为相互关联的碳源,活性炭的性能可显著改善。而利用三维石墨烯改善了石墨烯电极的性能。表面积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可以储存的能量总量。◆晶体管晶体管是电子学的基础,其研发趋势是更小巧、更有效的晶体管。以石墨烯为开关材料的晶体管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关注。晶体管控制着电子的流动,电子拥有向上的或向下的自旋量子力学性能。石墨烯的高流动性使其具有潜在的场效应。此外,石墨烯能够保持电子在微米层面的自旋能力。石墨烯是不理想的自旋电子主动元件,它具有低自旋轨道耦合性。用石墨烯来操纵电子自旋是不可能的。掺杂石墨烯在自旋—轨道耦合方面有所改进,也就是说,以石墨烯作为自旋晶体管的开关材料仍需进一步创新。由于过渡金属硫化物等竞争材料具有较高性能,石墨烯作为高性能晶体管和自旋电子学活性元素的应用有限,但作为复合强化材料还是很有前途的。石墨烯本质上不是半导体。竞争对手包括各种半导体,从砷化镓等半导体,到二硫化钼等2D半导体。在这一应用石墨烯的主要缺点是,它是一种零带隙的金属。在没有带隙的情况下,石墨烯的关断电流相对较高。引入带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有2种方法可以实现:掺杂和量子尺寸效应。掺杂的稳定性和石墨烯纳米带的边缘效应都会产生影响。而过渡金属硫化物等半导体二维材料,在作为活性元素的性能方面是优于石墨烯的。而石墨烯在自旋电子学的距离内保持电子自旋的能力是非常罕见的。鉴于这种稀有性,石墨烯很可能实现在这一领域的应用。由于石墨烯不是自旋电子学理想的活性元素,因此需积极研究石墨烯与二硫化钼等复合材料,从而生产自旋电子器件,控制电子自旋。石墨烯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根据全球新材料研发的历史可以看出,新材料实现商业化成功的途径有2种,一是获得实时利益,二是经过多年研究寻找利基应用,最终发展成为广泛应用。但一种新材料最终会被另一种新材料所取代。石墨烯与这些新材料的不同在于,其应用领域发展快速,而这种快速的增长也会导致更多企业进入市场。石墨烯商业化过程将远快于其他新材料。石墨烯最初的商业产品是对现有产品的迭代改进,如加强头盔和增强现有产品的涂层。这种方法不需要在实验室中找到有利于市场的突破性特性。然而,石墨烯要实现在其他应用领域的广泛使用则需要其性能优于其他竞争材料。据预测,从长期来看,一旦实验室级性能石墨烯实现规模化商业化生产,这些领域的应用将会带来更大规模的石墨烯生产和应用。也就是说,可以实现潜在开创性应用的新型石墨烯目前正实现商业化生产。由于现有生产制备技术的创新,大规模商业化将在未来10年内发生。1. 高品质石墨烯成本过高高品质石墨烯,特别是应用定制石墨烯,供给量低,价格昂贵,将限制石墨烯在短期内的发展。此外,新型石墨烯的批量化生产还需进一步创新,如三维石墨烯、纳米纤维、石墨烯泡沫等。新型石墨烯可用于更多的应用领域,它们的生产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2. 应用市场过多缺乏聚焦石墨烯的应用领域过多,缺乏聚焦,导致石墨烯发展可能性多种多样,这将限制石墨烯产业的增长率。由于存在不同种类的石墨烯,而每种石墨烯的最理想应用并没有完全研究透,因此探索其所有的应用领域变得至关重要。用于不同应用的石墨烯研发方向多种多样,目前的研究并未聚焦到最有发展前途的方向上。另外,对于复合材料性能优异,发展前景良好。但由于石墨烯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研发十分困难,这就导致了更长的研发周期。3. 制备和处理工艺的限制为实现产业化,需要利用石墨烯的独特性质,但只有单层无瑕疵石墨烯才具有石墨烯的独特特性。因此,实现高品质石墨烯的生产非常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实现商业化生产。石墨烯各层之间相互吸引,这使得制备石墨烯非常困难,剥离的石墨烯通常都有几层,而不是单层。与碳纳米管类似,要完全剥离出高纯度单层石墨烯,则需要超强酸。而利用CVD法制备石墨烯则更难避免多层。采用成核生长法合成石墨烯,将产生多个晶粒,从而存在晶界缺陷。限制沉积到单层膜也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将石墨烯从催化表面转移到所需的衬底上会导致缺陷。因此,需要克服CVD合成石墨烯的这些挑战急需技术创新。4. 来自其他新材料的竞争石墨烯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它的性能。但是,由于某些应用只是使用部分性能,因此,每种应用都有较强的竞争技术。对于每种应用来说,都有几种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技术。有些优于石墨烯,或是与石墨烯相媲美。这限制了石墨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全球石墨烯市场发展现状及预测1. 全球石墨烯市场发展现状●石墨烯市场处于萌芽状态由于石墨烯在十多年前才研发出来,目前石墨烯市场还处于萌芽状态,主要包括一些生产和供应企业。据最近关于石墨烯的市场报告显示,在过去几年中,石墨烯产业呈现快速稳定的增长态势,近期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高达60.7%。目前企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研发类生产企业,而所有经营最终产品的下游应用初创企业几乎没有收入。虽然整个行业的销售有所增长,但个别石墨烯生产公司没有像先前预测的那样做得好。石墨烯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石墨烯生产商大量使用专有技术。一些石墨烯制造商却惨遭淘汰。达勒姆石墨烯科技公司拥有一个专有的自下而上合成方法,盈利400万美元,但4年后倒闭。此外,通用石墨烯公司也盈利870万美元。grafentek公司已经从生产石墨烯转型为生产透明导电氧化物/金属氢化物。●石墨烯生产企业股票表现欠佳尽管市场总体增长,但石墨烯和石墨生产商的股票一直在萎缩。这主要包括几个原因:一是许多关于石墨烯炒作和大型供应企业倒闭的新闻报道增加,人们对石墨烯发展的狂热预期幻灭;二是缺乏商业产品。与其他纳米技术公司一样,由于炒作被搁置,企业尚未实现大范围收购,股票价格从最高估值急剧下降。而一旦石墨烯开始产业化应用,预计石墨烯市场将增长。随着新加入者不断涌现,收购可能成为当前大企业保持市场地位的关键。2. 全球石墨烯细分应用领域市场增长预测预计在未来10年,随着石墨烯应用实现产业化,石墨烯行业将快速增长。石墨烯的应用推动力将从大学实验室转向大型企业。而复合材料、储能、水净化和音频等应用领域将获得最大程度增长。石墨烯产业最大的细分领域将是替代碳纤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2020年以后,随着产业化应用领域的发展,特别是海水淡化技术的兴起,研发机构对石墨烯的需求将稳定增长,并成为石墨烯产业应用中规模较小的一部分。●轻量化复合强化材料领域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复合强化轻量化材料领域将以5%~10.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将实现30亿美元产值,在汽车复合材料领域应用将实现产值140亿美元。这一领域产业发展的重点抢占高端轻量化应用市场份额,现有应用市场主要以碳纤维为主,其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领域市场份额达到73%,在汽车复合材料领域市场份额达到3%。未来石墨烯市场份额的抢占很可能取决于石墨烯气凝胶和交联氧化石墨烯膜的生产。在这2个领域,石墨烯的技术优势远超其他竞争技术。尽管复合材料产品已经开始应用,但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大幅增长预计需要3~7年;而汽车领域应用的大幅增长则需要5~10年。因此,未来需准确评估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所能带来的收益;严格控制3D石墨烯生产加工,以确保材料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随着3D石墨烯或纤维复合材料不断研发,石墨烯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加。●音响设备领域音箱的小型化使得石墨烯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应用增长,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3D石墨烯可实现更薄、更小、更高效的音频驱动,因此3D石墨烯的可靠生产将进一步提高其市场份额。在未来3~5年,随着小型节能部件领域对石墨烯需求的增长,预计石墨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将迅速增长。●储能领域未来几年,石墨烯在电池负极市场应用将实现3亿美元产值,年均复合增长达到24%;在超级电容器市场应用将实现1.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石墨烯泡沫或其他微孔三维石墨烯将广泛应用,其性能将超越目前需要替代的能源存储电极材料。未来为扩大市场份额,需要改进现有3D石墨烯的生产,降低成本。随着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对大容量电池的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包括再生制动和太阳能输出功率等应用需求的增长,对超级电容器需求的提升,预计石墨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将在未来3~5年快速增长。●水净化领域未来几年,石墨烯在水净化领域应用的市场将达到12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3%。海水反渗透脱盐需要低成本、高通量渗透膜,而海水净化占这一领域市场的70%以上。只要全海水淡化系统的产量迅速上升,石墨烯就很有可能迅速占领市场份额。预计石墨烯将在未来3~5年内实现产业化应用,这期间需要一个较长的孵化期。随着石墨烯实现规模生产,在2020后将实现快速增长。3. 全球石墨烯市场空间预测到2025年,石墨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有望实现快速增长,2017-2025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2.8%(详见图)。这预示着特定领域应用的石墨烯生产将快速增长,在最有前景的应用领域使用的石墨烯、碳纤维或其他标准材料市场占有率将迅速增加。在后几年中,石墨烯的市场应用采纳率预计会增加,因为产业发展中期推出的初始产品将大大超过竞争对手。而在3D石墨烯实现规模化生产之前,任何意外的延误都会延缓这种快速增长。图 2017-2025年全球石墨烯市场空间预测石墨烯产业发展趋势展望1. 石墨烯生产趋势展望高质量石墨烯规模化生产的困难导致其生产成本较高。目前的生产趋势:一是努力克服高质量石墨烯批量生产加工的局限性。现有客户大部分都来自于学术或其他研究机构,由于其消费量较低,因此带来了潜在的石墨烯供给过剩。尤其是一些本已盈利数百万美元的石墨烯生产企业纷纷倒闭,这一事实更是印证了人们对此的判断。大部分石墨烯生产企业纷纷拓展业务,实现多元化生产,进行新应用产品生产,或投资应用企业。二是现有利基石墨烯的生产,如交联氧化石墨烯、3D石墨烯、纳米薄片、纳米带、量子点。所有这些石墨烯都只在研究初期,未来可用于某些应用,而基础石墨烯正逐步产业化。2. 石墨烯应用领域增长点展望由于现在已有大量企业涉足石墨烯生产领域,而且基于新的生产方法,未来还有更多的企业进入,石墨烯的生产制备还未达到预期的快速增长速度。未来还需要杀手锏级的应用来实现快速增长。●增长点一:更轻更小的储能设备石墨烯在更轻更小储能设备领域的应用将带动石墨烯生产、设备集成等应用领域的发展。电池的创新已落后于其他先进消费电子领域的创新。未来将进一步研发应用具有高导电性和多孔电极的大容量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研发新型石墨烯,如3D石墨烯,能够在保持高导电性的同时,实现表面积最大化,目前研发机构正在进行3D石墨烯的潜在规模化商业化研发,需要进一步转化成商业化应用;研发新型石墨烯在能源存储设施的应用;进一步提高高纯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在替代现有标准方面,这些能源存储设备的新性能将至关重要。●增长点二:复合强化轻量化材料石墨烯在超轻量化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将带动石墨烯生产、设备集成、商业化销售等应用领域的发展。石墨烯泡沫和石墨烯气凝胶是最轻最强的材料,这些材料可在现有应用领域替代其他诸如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其应用范围可覆盖从航空材料的轻量化到消费电子的高效播放器等领域。新型石墨烯将进一步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发展。因此,需要石墨烯生产企业和应用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随着创新的加快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在其他需要更强轻量化材料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展开。
  • 当“穿越”成为笑话 科学仪器修复文物让历史被铭记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穿越成为了万红题材,不但相关的电视剧开始络绎不绝,连广告也把穿越当做卖点。虽然不能否认其中不乏优质作品或者文案,但大部分和穿越有关的影视作品和广告闹出的更多是让人感到尴尬的笑话。就像前段时间某线下销售平台的一句“让物价穿越回1948”收获了网友的无数嘲讽与口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 事实上,穿越这个话题并非红灯区,恰恰在很多科研领域,许多时候,穿越想法的诞生是来源于历史遗留的文物、故事所带给我们的求知欲,相对的,想要驾驭好这个题材,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尊重历史——铭记历史的严肃性,保证其不可动摇的真实性。现如今,历史已经成为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学科之一,但是死记硬背的模式仍然是教学中的主流,全民教学虽然很好的实施,但是真正主攻历史或相关专业的人并不多,历史在新青年中仿佛象征着古板而非理应有的那种趣味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 好在随着央视播出的一系列关于故宫、文物、历史档案的纪录片或者不错的口碑,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对历史拥有兴趣,愿意去尝试了解历史,更有不少年轻人加入了文物保护、修复等团队中。而文物正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历史留给人类的瑰宝。而谈及文物修复,除了要有一批仔细、认真的修复人员外,各式各样的仪器设备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文物修复的原则之一就是不能破坏文物本身的历史价值,修复使用的材料,修复的结构都必须按照文物原本的特质来,修复过程也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根据小编从相关记录片中了解的皮毛知识,包括雕像、壁画、青铜器在内的各种文物,修复过程一般都要经过光谱分析、绘图、粘补、加固、补型、金箔回贴等多道技术工序。此外,根据不同文物可能出现的不同问题,科学仪器往往需要“对症下药”。以服装类文物为例,去霉是服装类文物的常见修复工作,对于文物的后续保存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大多数文物一样,服装类文物的修复一般情况是不允许人为的损坏文物本身的,所以在观察霉菌分布状况,分析霉菌种类的过程中,无法采取制作切片等操作,这时候,三维显微镜就是重要的工具了,这个设备可以在不破坏文物本身的情况,全方位的观察样品,并可以通过放大三维视频,观察文物的细节,协助工作人员记录文物上霉菌的分布状况,为后续除菌保护也配置提供信息基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 此外,修复破损结构、脱落色块也是文物修复中常见的工作,而这项工程的难度除了需要了解文物原本的结构、样貌外,了解并复制其制作材料也是必要工作。一般来说,这类文物的修复工作需要先了解文物的损坏情况,并通过计算机演算,结合历史学者的推演,还原出文物原本的样貌,而这个过程中,会使用到诸如X荧光光谱、超声波仪器等无损检测仪。在这之后,就是确定成分,成分确定的方法并不固定,想矿物材料的分析一般会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或者激光拉曼光谱仪。其中拉曼光谱仪的优势是在确认颜料矿物成分的同时,还能测试分析高温釉瓷釉烧温度,在瓷器、玉器、壁画的修复上使用更为广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0px " 结语:文章最后,还是回到最开始的话题,小编以为,对于大众而言,反感的从来不是穿越两个字本身,而是以穿越为借口,对历史事实的不尊重,尊重历史应该是每一个的基本职责,就像文物保护从来不是一个组织的事一样,历史也从来不是个别人掌握就可以的,希望未来,同样的闹剧不会再次发生。 /p p br/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