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穿山甲对照药材

仪器信息网穿山甲对照药材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穿山甲对照药材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穿山甲对照药材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穿山甲对照药材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穿山甲对照药材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穿山甲对照药材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穿山甲对照药材相关的解决方案。

穿山甲对照药材相关的资讯

  • 不再入药!穿山甲从药典中除名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bottom: 10px "   2020年版《中国药典》终于出版发行。相信很多关注药学,特别是中药方面的专家已经发现: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穿山甲、马兜铃、天仙藤 /strong /span 以及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中成药 /strong /span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黄连羊肝丸 /span /strong 均未被继续收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12px height: 26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2d32c5c4-7387-4359-85c2-66da4f38831e.jpg" title=" 新闻截图.png" alt=" 新闻截图.png" width=" 412" height=" 269" / /p p style=" margin-top: 15px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一级保护!濒危!!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穿山甲的野生资源极其濒危。分布在不丹、中国、印度、老挝、尼泊尔、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各国也有相应保护穿山甲的法律条约。尽管如此,走私穿山甲的犯罪行为屡禁不止。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今年世界地球日(6月5日),穿山甲的保护级别被调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p p style=" margin-top: 15px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中药饮片——穿山甲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在中医古籍中记载,穿山甲可以通经下乳,改善血液循环和刺激乳汁分泌。根据其“消癥”的功效还被用于治疗癌症和肿瘤。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动物药在中医传统理论中素有“血肉有情之品”的赞誉。其意为具有滋补强壮、填精益血的作用。这其实与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关,都有“取象比类”,“同气相求”等的思维方式。医易同源,以脏补脏、以形补形指导了几千年的中医文化。因为自然环境中的穿山甲善于在泥土中挖深洞(深达2-4 m,直径20-30 cm),所以古代的中医便用它的鳞片取“走窜之力”治疗中风、乳癖等疾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5px height: 6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01693146-21a4-4b2a-a7d5-d6f775dde396.jpg" title=" 382 751.png" alt=" 382 751.png" width=" 305" vspace=" 0" height=" 600"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5px height: 45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ad767c51-f2ef-4279-b1e6-3b5da657fad2.jpg" title=" 382 600.png" alt=" 382 600.png" width=" 305" vspace=" 0" height=" 453"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穿山甲的饮片在15版药典中列为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活血药” /strong /span ,具有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 /strong /span 的功效。常以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砂炒醋淬 /strong /span 后捣碎入汤剂。 /p p style=" margin-top: 15px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2007年,我国加强了对传统药物包括穿山甲物种的监管,意味着穿山甲的狩猎许可证将不再被签发,已有的穿山甲称重入库,库存将被验证、认证。库存货物仅通过医院等指定网点进行零售业务。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据统计,近些年穿山甲鳞片的消耗量和实际使用量完全不匹配。2008–2015年间,国家林业局每年披露的穿山甲鳞片批准使用量约为26.5吨/年,相当于57,000只穿山甲。而CITES贸易数据库记录显示2001-2014年间,中国年均穿山甲片进口额仅为446 kg。巨大的差额可以反映出非法交易市场活动活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在越南的一些黑市,中华穿山甲的肉类作为一种奢侈品被大量消耗,有钱的消费者愿意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p p style=" margin-top: 15px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可爱的穿山甲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在《金刚葫芦娃》里面,有一只可爱的小穿山甲,不知道有没有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93px height: 25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e67f944e-d296-4f57-9a9f-1415e9b21928.jpg" title=" 金刚葫芦娃.png" alt=" 金刚葫芦娃.png" width=" 393" vspace=" 0" height=" 259"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中华穿山甲是鳞甲目、穿山甲科的哺乳动物。小眼睛,体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吻细长。脑颅大,呈圆锥形。头体长42-92 cm,尾长28-35 cm,体重2-7 kg。舌长,无齿;舐白蚁、蚁、蜜蜂或其他昆虫为生。物种高度特化:视觉退化、嗅觉灵敏;肝解毒功能和免疫系统弱。野生穿山甲栖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树林潮湿地带。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关于它们的鳞片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鳞片与体轴平行,共15-18列,自额顶部至背、四肢外侧、尾背腹面都有;尾上另有纵向鳞片9-10片。鳞甲从背脊中央向两侧排列,呈纵列状。鳞片呈棕色;腹部的鳞片略软,呈灰白色;老年兽鳞片边缘橙褐或灰褐色,幼兽尚未角化的鳞片呈黄色。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21px height: 28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87a45498-4523-45a2-a119-0d79cedf0e03.jpg" title=" 穿山甲-s.png" alt=" 穿山甲-s.png" width=" 421" height=" 28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鳞有三种形状 /strong /span : strong 背鳞 /strong 成阔的菱形、鳞基有纵纹、边缘光滑,纵纹条数不一,随鳞片大小而定;腹侧、前肢近腹部内侧和后肢鳞片成盾状,中央有龙骨状突起,鳞基也有纵纹;尾侧鳞成折合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中华穿山甲有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3个 /span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亚种 /strong /span :1836年由Hodgson命名的中华穿山甲华南亚种(Manis pentadactyla aurita);1758年Linnaeus命名的中华穿山甲指名亚种(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还有1906年J. Allen命名的中华穿山甲海南亚种(Manis pentadactyla pusill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5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后记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穿山甲的“删除”是因为其濒危灭绝。那么,穿山甲可以被替代吗?其实“犀角”“牛黄”“熊胆”“羚羊角”这样的野生名贵药材和穿山甲一样,都可以使用代用品。比如,蜈蚣、全蝎、地龙以及植物药三棱、莪术同样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另外,据现代研究,猪蹄甲也有相似的功效。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马兜铃 /strong /span 和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天仙藤 /strong /span (即马兜铃的地上部分)被删除是因为其“马兜铃酸”肾毒性的原因。而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黄连羊肝丸 /strong /span 中使用夜明砂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80) " 【蝙蝠干燥粪便】 /span /strong 是其在药典中退出的原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66px height: 24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c544dd2b-9dbb-498b-bf81-38af0f12e619.jpg" title="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jpg" alt="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jpg" width=" 566" vspace=" 0" height=" 241"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对于病毒的来源一直都是热点话题。最初,蝙蝠(中华菊头蝠)被公认是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直到2020年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宣布穿山甲可能是该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所以,从动物资源保护以及人类自身的健康着想,还“穿山甲”自由身吧。 /p
  • 华农公布穿山甲分离新冠病毒电镜图,穿山甲或潜在中间宿主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仪器信息网讯 /span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2月7日上午11时,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研究攻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会上,华南农业大学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研究攻关成果:在穿山甲身上发现的一种β冠状病毒与人类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相似度达99%,表明穿山甲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6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f40044ec-711c-4cbd-9681-507ea05f2cec.jpg" title=" 1.png" alt=" 1.png" width=" 600" height=" 462"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从穿山甲中分离的新型冠状病毒电镜照片 /span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图片来源:华南农业大学)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悉,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成员沈永义、肖立华等科研人员通过联合攻关,在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的溯源上取得重大突破。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可能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这一最新发现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05AAF833FCBF9676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上述攻关团队通过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组样品,判定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继而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揭示在所分析的为数有限的穿山甲中β冠状病毒的阳性率为70%;进一步对在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颗粒结构;最后发现从宏基因组拼接的穿山甲病毒序列与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以上结果表明穿山甲可能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研究结果对本次疫情的源头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野生动物管控的相关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发布会上,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肖立华表示,“我们知道冠状病毒的最初来源一般是蝙蝠,但如何从蝙蝠传染到人?其中的中间宿主是什么?在本次疫情暴发的情况下我们是不知道的。”过去SARS暴发时中间宿主是经过果子狸,中东呼吸综合征是经过骆驼,本次疫情暴发的中间宿主是什么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对于该研究成果的意义?肖立华认为,团队的发现表明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研究结果有利于阻断病毒动物源,避免病原的长期传播,由此促进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防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媒体对话华南农业大学科学家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会后南方日报对话了3位科学家:华农兽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沈永义,华农特聘教授肖立华,华农兽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耀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成果中提到的“宏基因组”是什么?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strong 沈永义: /strong 我们几位科学家都是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成员,我的其中一个课题是“华南地区主要野生动物携带病毒谱调查研究”。我们花了4年多时间,逐步建立了一个野生动物的宏基因组库,目前收集了1000多个野生动物个体的宏基因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所谓宏基因组,就是某个生物个体身上带有的核酸片段集合,这些核酸片段可能来自野生动物本身,也可能来自野生动物身上带有的细菌、病毒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当初为什么要建这个数据库?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沈永义: /strong SARS时期,寻找中间宿主果子狸花了很长的时间,教训很深刻。我们因此建立了这个宏基因组数据库,便于病原的溯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个野生动物携带病毒谱的数据库是开放的,科学家们可以共享数据,也可以往里面填充数据,有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寻找病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正因为有这个数据库,我们才能这么快找到穿山甲这个潜在中间宿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科学家们是如何逐步“锁定”穿山甲的?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沈永义: /strong 我们从国家发布的信息中获得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把序列拿到宏基因组库中比对,最终在穿山甲个体的宏基因组中比对出与新型冠状病毒高度相似的基因片段。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由此,我们把目光锁定在穿山甲身上,后面通过分子生物学检验手段进一步确认。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接受分子生物学检验的这批穿山甲样本,来自哪里?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沈永义: /strong 我们要说明一点,这批穿山甲不是来自广东,也不是来自某个特定种群。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些穿山甲样本是我们从某些特定机构获取的,数量不多。我们对样本开展分子生物学检测,有70%呈β冠状病毒阳性,但这个70%的数字只能起参考作用,不代表自然界中的穿山甲有七成带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实际上,在国内常见的中华穿山甲的宏基因组中,我们并没有检测出与病毒基因组高度匹配的序列,公众不必过分担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从穿山甲中发现的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有99%相似,意味着什么?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肖立华: /strong 从生物信息学的角度看,差异的1%可能不是十分重要,也可能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分析病毒的演化过程,继续寻找规律,推测这些病毒的来源,找到他们之间的差异和关联。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此前有其他研究团队提出了水貂、蛇等其他可能的中间宿主,你们怎么看?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沈永义: /strong 学界普遍认同,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宿主是蝙蝠,但中间宿主还未有公论。人是怎么接触这些中间宿主的,目前还未明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间宿主不一定只有一种。比如SARS的中间宿主,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果子狸以外,还包括好几种小型食肉动物,只是公众对果子狸认知度更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们没有排除其他野生动物是中间宿主的可能性,接下来还要进行更多分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找到中间宿主,对疫情防控有何意义?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沈永义: /strong 冠状病毒要通过中间宿主才能感染人。SARS的源头宿主是蝙蝠,但要通过中间宿主果子狸才能传染人;MERS的源头宿主也是蝙蝠,中间宿主是骆驼。中间宿主在病源和人类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在冬季,我们知道蝙蝠在冬季处于冬眠状态,集中在山洞里,直接感染人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中间宿主可能是病毒的传染源。如果传染源没有控制住,即便中间的隔离防护做得再好,疫情也很难被控制,容易出现反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检测出病毒序列的穿山甲,本身发病吗?会不会传染人类?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冯耀宇: /strong 这批穿山甲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有病症的。能否传染人,我们目前还不明确,需要相关部门的进一步研究验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br/ /p
  • 镇静、兴奋、防腐三剂齐“聚”野味穿山甲
    原标题:“三针”野味穿山甲你还敢吃? ■漫画:王云涛   运输-打镇静剂,贩卖-打兴奋剂,死了-打防腐剂   从化警方破获贩卖野生动物大案,查获118只穿山甲10只熊掌,告诫野味基本注射“激素”,下箸有风险   去年底,新快报曾刊登过“舌尖上的野味很危险”专题报道(11月29日A06版),披露了不法商家为保持野生动物的活性而大量注射兴奋剂等“激素”的惊人情况。尽管广东林业部门自去年12月起持续开展打击违法售卖野生动物的“冬季行动”,但类似破获生态、害人害己的行为并未因此杜绝。广州从化警方昨日通报称,经过两个月的不懈追查,前天凌晨从化警方出动上百警力在从化市太平镇某三鸟市场等地抓获涉嫌贩卖穿山甲、熊掌等野生动物的犯罪嫌疑人17名,当场查获活体、死体穿山甲118只,熊掌10只,涉案车辆4辆。据了解,这是近年来广州警方破获的最大一起非法贩卖野生动物案。   据警方初步审查,犯罪嫌疑人为了令野味“卖相好”、“保持活性”、“增重”等,竟在运输时给动物打镇静剂、售卖时打兴奋剂、死亡后打防腐剂,并喂食重金属,无所不用。广州森林警方相关人士向新快报记者表示,给野味注射“激素”已是行业的“潜规则”,基本上市面上售卖的“野味”都含有兴奋剂等激素,食后对人体存在危害,并提请市民群众最好不要使用野生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让它们获得生存的机会,促进自然生态的平衡和谐。   ■案件   近年来贩卖量规模最大   去年11月,从化警方接报线索称,太平镇某三鸟市场存在贩卖野生动物非法行为。从化警方刑侦大队迅速联合森林公安分局成立专案组,对相关的违法行为展开追踪、摸查发现,该个贩卖野生动物的犯罪团伙由湖南、广西籍人员组成,成员间很多是亲戚。   “他们很狡猾,也很小心,交易的地点和时间很不固定,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就像贩卖毒品一样,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进行跟踪取证。”办案民警徐警官说,在具体的操作流程上,一般是老板负责收购(动物),工仔拿到市场上出售,为逃避打击,每次老板收货后都会换不同的工仔前来取货。   据了解,这些野生动物可能被卖往附近地市的一些酒楼、山庄,然后被酒楼加工成野味出售,“他们已经形成了地下利益链条,客户有什么需求,他们就进什么货”。   前天凌晨2时,从化警方出动百余警力展开突击出动,在三鸟市场等地一举抓获涉嫌贩卖野生动物的犯罪嫌疑人17名,当场查获活体穿山甲野生动物58只,死体穿山甲野生动物60只,熊掌10只(都是冰冻熊掌),以及穿山甲鳞片132斤、碎体穿山甲若干,涉案车辆4辆。   “这样大批量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近年已经比较罕见了,可以说是近年来缴获穿山甲数量最多的一宗案件了。”办案警察表示,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的审查中,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已均被刑事拘留。   野味四“毒”加身   “吃下没补到,反而被毒到”   新快报记者前日下午在查处现场看到,被缴获的大部分活体穿山甲都神态“惊恐”,相互蜷缩一团。而60只已经剥了壳的穿山甲死体则装在袋子里,一靠近即能闻到一股恶臭。   据办案民警介绍,当他们冲入嫌疑人储藏野生动物的窝点时,发现仓库内胡乱摆放了几十瓶化学用品类的东西。据嫌疑人交代,为了稳定动物情绪,在运输途中会给穿山甲打镇静剂 到了市场上,为了卖相好,就打兴奋剂,让其显得生猛 而如果是死体穿山甲,则会打防腐剂 最后为了多赚钱、增加重量,还会给穿山甲喂重金属。   “兴奋剂、镇静剂、防腐剂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还需要专业部门考证,但重金属肯定是有毒的,吃下这些野味,可能没补到,反而先被毒到。”办案民警呼吁市民群众尽量不要食用野味。如发现非法收购、运输、储存、出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行为,可打110举报。
  • 再添力证!管轶从多批被走私的穿山甲中发现新冠病毒
    p   1月20日,管轶教授在接受财新网的采访后,遭到大量责骂和攻击。但他和团队一直在汕头大学和香港大学联合病毒研究所中紧张工作,对新冠病毒及其引发的疾病进行系统研究,帮助当地医院筛查、检测,优化检测试剂盒与治疗方案,并参与对病毒的进化与溯源的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382e8c6e-8d49-4dc5-b85b-e213fb6118be.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101.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101.jpg" / /p p   刚刚,管轶教授和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 发表题为: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Identification of 2019-nCoV related coronaviruses in Malayan pangolins in southern China /strong /span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strong 的最新研究论文。 /p p   研究团队对广西和广东反走私行动中查获的多个穿山甲样本进行检测, strong 并在穿山甲样本中发现了冠状病毒 /strong ,属于此次新冠病毒的两个亚型,其中一个受体结合域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34dbc9cc-e822-45ec-aba3-5a037b059978.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558.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558.jp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此次发现穿山甲冠状病毒的多个谱系及其与新冠病毒的相似性表明,穿山甲应被视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中间宿主,再次强调应禁止在菜市场等交易穿山甲等野生动物。 /strong /span /p p   这是继2月6日, strong 华南农业大学宣布发现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后 /strong 的又一力证。 /p p   管轶团队收集了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广西海关在反走私行动中查获的18个冷冻穿山甲的(肺,肠,血液)等43个组织样品。 /p p   令人惊讶的是,高通量测序显示在43个样本中的六个(两个肺,两个肠,一个肺肠混合物,一个血液)存在冠状病毒。 /p p   接下来,研究团队对2018年5月至7月之间收集的另一批穿山甲样品进行了进一步的qPCR检测。发现12只穿山甲的19个样本(九个肠组织,十个肺组织)中,三个肺组织样本呈冠状病毒阳性。 /p p   然后,管轶团队联系了广州海关技术中心,中心重新检测了他们在三月份的反走私行动中查获的五份存档的穿山甲样品,这些样本中同样发现了冠状病毒。 /p p   这些在穿山甲中发现的冠状病毒的基因组, strong 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基因组相似率在85.5%—92.4% /strong ,并在系统进化树中代表了新冠病毒的两个亚型,其中之一(GD/P1L和GD/P2S)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daed83a7-f337-40be-a198-27b30c10debb.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753.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753.jpg" / /p p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β冠状病毒属的Sarbecovirus亚属,先前已经注意到, strong Sarbecovirus亚属的冠状病毒成员经历了广泛的基因重组 /strong 。 /p p   管轶团队进一步进行了重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蝠冠状病毒ZC45和ZCS21包含多个SARS-CoV相关谱系(基因组区域2、5、7)和新冠病毒相关谱系(包括此次穿山甲中发现的病毒谱系)的基因组片段 (区域1、3、4、6、8)。 /p p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穿山甲冠状病毒、蝙蝠冠状病毒RaTG13和新冠病毒之间观察到了推测的重组信号,特别是新冠病毒与广东穿山甲冠状病毒的受体结合域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7.4%。但蝙蝠冠状病毒RaTG与新冠病毒的受体结合域的氨基酸相似度仅为89.2%。 /p p   但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广东穿山甲冠状病毒并非新冠病毒的最接近亲缘关系。因此,研究团队推测,广东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之间的氨基酸相似性可能是由于趋同进化而不是重组引起的。 /p p   迄今为止,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穿山甲是除蝙蝠以外唯一被新冠病毒相关冠状病毒感染的哺乳动物 /span /strong 。 /p p   在这项研究中,管轶团队在穿山甲中发现了两个冠状病毒谱系,且它们都与新冠病毒(SARS-CoV-2)相关。这表明 strong 穿山甲极可能是这些冠状病毒的长期宿主 /strong 。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以上内容来源:BioWorld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新冠病毒来源及宿主研究进程一览 /strong /span /p p   1月22日,国家疾控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国务院召开的首场武汉疫情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来看, strong 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 /strong 。 /p p   2020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员、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钟武研究员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李轩研究员合作,研究发现武汉冠状病毒和SARS/类SARS冠状病毒的共同祖先都是和HKU9-1类似的病毒。并推测和SARS一样, strong 武汉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strong ,在从蝙蝠到人的传染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间宿主媒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847f56a1-838e-4f48-9a8c-d8ca2acb2f16.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800.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800.jpg" / /p p   2020年1月22日,北京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宁波大学及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联合攻关,该研究团队发现 strong 蛇是最有可能造成当前武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野生动物 /strong 。 /p p   然而,仅仅一天之后的2020年1月23日,发现SARS病毒来源于中华菊头蝠的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认为 strong 蝙蝠才是最有可能的携带武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野生动物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be2683fd-4cc9-41f1-a5fa-03cd7a024446.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807.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80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石正丽团队成员,中间为石正丽教授 /p p   1月24日,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朱怀球团队最新研究预测表明,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两个潜在宿主 strong ,蝙蝠是它的最主要来源,中间宿主可能是水貂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8e867e0f-3e28-4f00-8e8a-7f2ce4218be0.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810.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810.jpg" / /p p   2月6日,华南农业大学宣布发现 strong 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 /strong strong 主 /strong 。 /p
  • “火爆”两会的动物该不该吃,仪器分析给你答案
    两会前夕,广西曾因“穿山甲公子”热闹了一番 两会期间,穿山甲又火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陈凯先院士和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研究所所长张大勇纷纷因穿山甲而“建言”。  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里,穿山甲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而且在2016年9月,穿山甲还被列入濒危物种贸易公约最高保护,根据这些法规,穿山甲不仅不能吃,它的鳞片也不能用于交易。  但在我国现行的《中国药典》内,穿山甲鳞片却作为一种中药材而存在,根据药典描述,中药材穿山甲为竣鲍科动物穿山甲的鱗甲,其咸、微寒。归肝、胃经。“功能与主治”为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用于经闭癥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风湿痹痛,中风瘫痪,麻木拘挛。在民间,很多人也认为穿山甲肉是一种难得的野味,而穿山甲鳞甲则可以治疗风湿病、多种皮肤病和伤口感染。目前,2015年《中国药典》中含有穿山甲鳞片的常用中成药尚有几十种。  穿山甲是唯一一种全身覆有甲片的中小型哺乳动物,生活在亚洲和非洲地区。穿山甲目前一共有8种,亚洲、非洲各有4种。穿山甲行动缓慢,遇到威胁就会将自己团起来,用鳞片保护自己,在自然界没有天敌的穿山甲却经常遭到人类的捕杀。由于亚洲人的饮食及用药习惯,亚洲的穿山甲已经濒临灭绝。  一边要保护野生濒危动物,一边是入药治病救人,含有穿山甲鳞甲的药物到底该吃不该吃?  根据文献记载,通过色谱、X射线、扫描电镜等仪器检测方法发现,穿山甲鳞片主要成分为角蛋白,其中含有包括人体所必须氨基酸在内的16种氨基酸和18种微量元素,甚至有文献知名穿山甲鳞片的成分与人类指甲一致。目前已有人在尝试研究使用猪蹄甲等替代,并投入临床试验,证明效果并无明显差异。  其实早在穿山甲片之前,熊胆、麝香、牛黄、犀牛角等中药都已引发过不少波澜。如何在发展中医药以及保护野生动物之间平衡,这次两会上,张伯礼院士、陈凯先院士和张大勇教授都提到了“人工替代”。据悉,目前国家正在在大力推进动物入药人工替代品研究,以麝香为例,目前国内于德泉院士团队研发出人工麝香,功效相当于天然麝香的85%。人工麝香应用不但保护了大量雄麝,也使含麝香的140多种中成药得以延续。此外,工程牛黄、人工熊胆粉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致力发展传统动物入药的人工替代产品,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也不会遗失传统中医药的精华之处,科学技术在平衡传统动物药发展与生态保护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 中药材领域将重点支持建设20家第三方检测机构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保护和发展中药材,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日前,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mdash 2020年)发布。规划中指出2020年的发展目标:中药材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基本完善,濒危中药材供需矛盾有效缓解,常用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具体如中药材资源监测站点和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覆盖80%以上的县级中药材产区 100种中药材质量标准显著提高   规划中还特别指出要加强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和完善中药材标准,完善中药材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建立覆盖主要中药材品种的全过程追溯体系,完善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等。   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专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中药材标准提高和完善。制修订120种中药材国家标准 完善农药、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真菌毒素等安全性检测方法和指标,建立中药材外源性有害物质残留数据库,建立50种药食两用中药材的安全性质量控制标准 完成10种野生变种植养殖大宗中药材的安全性和质量一致性评价。建设可供社会共享的国家中药材标准信息化管理平台。   2.中药材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常用大宗中药材的全过程追溯体系。   3.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现有药品检验机构的中药材检验检测能力,在中药材主要产区和集散地重点支持建设20家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mdash 2020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医药局 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财政部 环境保护部 农业部 商务部 卫生计生委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林业局 保监会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保护和发展中药材,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强中药材保护、促进中药产业科学发展,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一)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具有扎实基础。党和国家一贯重视中药材的保护和发展。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药材生产研究应用专业队伍初步建立,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市场监管不断加强,50余种濒危野生中药材实现了种植养殖或替代,200余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养殖,基本满足了中医药临床用药、中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具备有利条件。随着全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食品药品安全特别是原料质量保障问题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中药材在中医药事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对中药材资源保护和绿色生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创新中药材生产和流通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中药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中药材保护和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由于土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部分野生中药材资源流失、枯竭,中药材供应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中药材生产技术相对落后,重产量轻质量,滥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现象较为普遍,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损害了中医药信誉。此外,中药材生产经营管理较为粗放,供需信息交流不畅,价格起伏幅度过大,也阻碍了中药产业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ldquo 三个代表&rdquo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ldquo 四个全面&rdquo 战略布局,坚持以发展促保护、以保护谋发展,依靠科技支撑,科学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推动生产流通现代化和信息化,努力实现中药材优质安全、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促进中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整合社会资源,突出企业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2.坚持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推动传统技术挖掘、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促进中药材科学种植养殖,切实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减少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依赖,实现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3.坚持提高产量与提升质量相结合。强化质量优先意识,完善中药材标准体系,提高中药材生产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确保中药材市场供应和质量。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中药材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基本完善,濒危中药材供需矛盾有效缓解,常用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 中药材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质量持续提高 中药材现代生产流通体系初步建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价格稳定,中药材保护和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具体指标为:   &mdash &mdash 中药材资源监测站点和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覆盖80%以上的县级中药材产区   &mdash &mdash 100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野生中药材实现种植养殖   &mdash &mdash 种植养殖中药材产量年均增长10%   &mdash &mdash 中药生产企业使用产地确定的中药材原料比例达到50%,百强中药生产企业主要中药材原料基地化率达到60%   &mdash &mdash 流通环节中药材规范化集中仓储率达到70%   &mdash &mdash 100种中药材质量标准显著提高   &mdash &mdash 全国中药材质量监督抽检覆盖率达到100%。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工程。   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在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基础上,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摸清中药资源家底。   建立全国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网络。建立覆盖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的资源监测网络,掌握资源动态变化,及时提供预警信息。   建立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药用动植物园、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库,保护药用种质资源及生物多样性。   专栏1 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专项   1.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推进31个省(区、市)约1000个县的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启动并完成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建立国家、省(区、市)、县(市)三级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   2.全国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网络建设。每个省(区、市)建设2&mdash 3个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站,逐步在资源集中的市(地)、县(市)建设监测和信息服务站点。   3.全国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建设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10个,药用动植物园15个,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库3个。原生境保护药用物种5000种以上,迁地保护药用物种6500种以上,离体保存药用物种种质7000种、共10万份。   (二)实施优质中药材生产工程。   建设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重点针对资源紧缺、濒危野生中药材,按照相关物种采种规范,加快人工繁育,降低对野生资源的依赖程度。   建设大宗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常用大宗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基地,鼓励野生抚育和利用山地、林地、荒地、沙漠建设中药材种植养殖生态基地,保障中成药大品种和中药饮片的原料供应。   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推广使用优良品种,推动制订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在适宜产区开展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种子种苗繁育,从源头保证优质中药材生产。   发展中药材产区经济。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开展趁鲜切制和精深加工。提高中药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展中药材绿色循环经济。突出区域特色,打造品牌中药材。   专栏2 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专项  1.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建设100种中药材野生抚育、野生变种植养殖基地,重点建设麝香、人参、羚羊角、川贝母、穿山甲、沉香、冬虫夏草、石斛等濒危稀缺中药材基地。   2.大宗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中药基本药物、中药注射剂、创新中药、特色民族药等方面100种常用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基地 结合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防沙治沙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建设50种中药材生态基地。   3.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选用优良品种,建设50种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化、规模化繁育基地。   4.中药材产区经济发展。培育150家具有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种植基地的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企业,培育50家中药材产地精深加工企业。   (三)实施中药材技术创新行动。   强化中药材基础研究。开展中药材生长发育特性、药效成分形成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联性研究,深入分析中药材道地性成因,完善中药材生产的基础理论,指导中药材科学生产。   继承创新传统中药材生产技术。挖掘和继承道地中药材生产和产地加工技术,结合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提升,形成优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和产地加工技术规范,加大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的力度。   突破濒危稀缺中药材繁育技术。综合运用传统繁育方法与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一批濒危稀缺中药材的繁育瓶颈,支撑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建设。   发展中药材现代化生产技术。选育优良品种,研发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技术,发展中药材精准作业、生态种植养殖、机械化生产和现代加工等技术,提升中药材现代化生产水平。   促进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发挥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优势,加强协同创新,积极开展中药材功效的科学内涵研究,为开发相关健康产品提供技术支撑。   专栏3 中药材技术创新重点   1.中药材基础研究。系统掌握50种中药材生长发育特性和药效成分形成规律,以及环境和投入品使用对中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形成理论体系。   2.传统中药材生产技术继承创新。建立100种道地中药材种植养殖和产地加工标准化技术规范。   3.濒危稀缺中药材繁育技术突破。开发20种濒危稀缺中药材经济适用、品质优良的大规模繁育技术。   4.中药材现代化生产技术发展。选育100个优良中药材品种,开发50种中药材的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技术,突破人参、三七等中药材的连作障碍,开发50项中药材测土配方施肥、硫磺熏蒸替代、机械化生产加工技术。   (四)实施中药材生产组织创新工程。   培育现代中药材生产企业。支持发达地区资本、技术、市场等资源与中药材产区自然禀赋、劳动力等优势有机结合,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化生产经营,推动现代中药材生产企业逐步成为市场供应主体。   推进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支持中药生产流通企业、中药材生产企业强强联合,因地制宜,共建跨省(区、市)的集中连片中药材生产基地。   提高中药材生产组织化水平。推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实现中药材从分散生产向组织化生产转变。支持中药企业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联合发展,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提高产业化水平。   专栏4 中药材生产组织创新专项   1.现代中药材生产企业培育。培育发展5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现代中药材生产骨干企业,重点扶持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的现代中药材生产领军企业。   2.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支持建立50个跨省(区、市)的中药材规模化共建共享基地。   (五)构建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   提高和完善中药材标准。结合药品标准提高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编制工作,规范中药材名称和基原,完善中药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建立较完善的中药材外源性有害残留物限量标准,健全以药效为核心的中药材质量整体控制模式,提升中药材质量控制水平。   完善中药材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修订《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提升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水平。严格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提高中药材经营、仓储、养护、运输等流通环节质量保障水平。  建立覆盖主要中药材品种的全过程追溯体系。建立中药材从种植养殖、加工、收购、储存、运输、销售到使用全过程追溯体系,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推动中药生产企业使用源头明确的中药材原料。   完善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加强药品检验机构人才队伍、设备、设施建设,加大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经销的中药材、中药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料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抽样检验力度,鼓励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发展。   专栏5 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专项   1.中药材标准提高和完善。制修订120种中药材国家标准 完善农药、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真菌毒素等安全性检测方法和指标,建立中药材外源性有害物质残留数据库,建立50种药食两用中药材的安全性质量控制标准 完成10种野生变种植养殖大宗中药材的安全性和质量一致性评价。建设可供社会共享的国家中药材标准信息化管理平台。   2.中药材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常用大宗中药材的全过程追溯体系。   3.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现有药品检验机构的中药材检验检测能力,在中药材主要产区和集散地重点支持建设20家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   (六)构建中药材生产服务体系。   建设生产技术服务网络。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依托科研机构,构建全国性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网络,加强中药材生产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促进中药材基地建设整体水平提高。   建设生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全国性中药材生产信息采集网络,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中药材生产信息及趋势预测,促进产需有效衔接,防止生产大起大落和价格暴涨暴跌。   加强中药材供应保障。依托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和中药材生产企业,完善国家中药材应急储备,确保应对重大灾情、疫情及突发事件的用药需求。   专栏6 中药材生产服务体系建设专项   1.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建设由1个国家级中心、50个区域中心、300个工作站组成的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网络,推进技术共享。   2.中药材生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设由1000个信息站点组成的中药材生产信息服务网络。   3.中药材供应保障。提高国家应急储备能力,建立100种常用中药材的国家储备。   (七)构建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   完善中药材流通行业规范。完善常用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建立中药材包装、仓储、养护、运输行业标准,为中药材流通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建设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规划和建设现代化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配套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及现代物流配送系统,引导产销双方无缝对接,推进中药材流通体系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初步形成从中药材种植养殖到中药材初加工、包装、仓储和运输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   专栏7 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专项   1.完善中药材流通行业规范。健全200种常用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建立包装、仓储、养护、运输行业标准。   2.现代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在中药材主要产区、专业市场及重要集散地,建设25个集初加工、包装、仓储、质量检验、追溯管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开展社会化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推动完善中药材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濒危野生中药材资源管理,规范种植养殖中药材的生产和使用。完善药品注册管理制度,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应明确中药材原料产地,使用濒危野生中药材的,必须评估其资源保障情况 鼓励原料来源基地化,保障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和中药质量安全。   (二)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建立反映生产经营成本、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中药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药品集中采购评价指标和办法,引导中药生产企业建设优质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   (三)加强行业监管工作。   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规范中药材种植养殖种源及过程管理。强化中药材生产投入品管理,严禁滥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严厉打击掺杂使假、染色增重等不法行为。维护中药材流通秩序,加大力度查处中药材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健全交易管理和质量管理机构,加强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严禁销售假劣中药材,建立长效追责制度。   (四)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   加大对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强项目绩效评价,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持作用。将中药材生产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中央和地方相关支农政策支持范围。鼓励发展中药材生产保险,构建市场化的中药材生产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改善金融服务,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对中药材生产的信贷投放,为集仓储、贸易于一体的中药材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   (五)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加强基层中药材生产流通从业人员培训,提升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培养一支强有力的中药材资源保护、种植养殖、加工、鉴定技术和信息服务队伍。加强中药材高层次和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鼓励科技创业,推动中药材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六)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和行业自律作用,宣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标准,发布行业信息,推动企业合作,促进市场稳定,按规定开展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道地中药材基地和物流管理认证。弘扬中医药文化,提高优质中药材的社会认知度,培育中药材知名品牌,推动建立现代中药材生产经营体系和服务网络。   (七)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交流,做好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宣传工作,按照国际公约主动开展和参与濒危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合法利用药用动植物资源,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多方认可的中药材标准,促进中药材国际贸易便利化,鼓励优势企业&ldquo 走出去&rdquo 建立中药材基地。   (八)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协调机制,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案,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
  • 我们必将打赢这场病毒狙击战
    疫情目前最新消息,今天(2月7日)凌晨,华南农业大学宣布: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等科研人员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杨瑞馥研究员及广州动物园科研部陈武高级兽医师开展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从穿山甲中分离病毒毒株与感染人的基因序列相似性99%以上研究成果是攻关团队分析了1000多份样品,锁定穿山甲为潜在中间宿主,通过病毒检测,并对病毒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分离的病毒株与目前感染人的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But穿山甲可能不是唯一的中间宿主!以SARS为例,除了果子狸,其他小型食肉动物也可能对病毒扩大作用。蝙蝠直接感染人可能性极小穿山甲携带病毒跟人关系较近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与之前的非典病毒(SARS)、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都属于冠状病毒。目前,已知能够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有 7 种,上述 3 种可以引起致命的呼吸系统疾病,剩下的 4 种则是人类感冒的常见病原体。SARS病毒源头是来自蝙蝠,但蝙蝠不会直接感染人,要通过果子狸感染人。所谓中间宿主就是果子狸这种对病毒进行放大的动物。新冠病毒源头目前认为也是蝙蝠。1月30日凌晨,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两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新论文。其中一篇作者为武桂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施文芳等人,该论文通过对9名受到新冠肺炎感染的武汉病患的遗传基因分析,首次具体得出“新型冠状病毒宿主源头与舟山蝙蝠最为接近” 这一结论。另外,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团队曾在未审议学术平台bioRxiv上发文称,从一种蝙蝠冠状病毒BatCoV RaTG13中发现了一个短的RdRp区域,这种病毒是在蝙蝠体内检测到的,该区域显示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高序列同源性,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为96.2%。武汉疫情爆发是从2019年12月下旬开始有陆续报道,当时武汉的大多数蝙蝠种类都在冬眠。其次,在华南海鲜市场上没有出售或发现蝙蝠,而许多非水生动物的遗传序列相似度不到90%,这意味着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第一宿主来源,在SARS和MERS中,蝙蝠都是源头,另一种动物(果子狸/单峰骆驼)是中间宿主,人类是终末宿主,这再次凸显了野生动物中隐藏的病毒库以及它们潜伏到哺乳动物(人)体内的潜力。弗尔德(上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时刻关注着疫情事件的进展,随时为各大病毒实验室以及疾控实验室做好设备供应和服务工作。作为Verder Group(弗尔德工业集团)的实验室设备领域的核心品牌,德国RETSCH(莱驰)是样品前处理、粉碎研磨及筛分设备领域内世界领先的仪器制造商,其能为病毒的研究提供强大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支持。动物样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则是抗疫的第一步,通常取病死或扑杀的动物有明显病变脏器的病变部与健康部交界处组织,称取待检病料0.1g置组织研磨器中剪碎并研磨,加入1mL消化液继续研磨。然后取己研磨好的待检病料上清100ul加入1.5mL灭菌离心管中,再加入500ul消化液和10ul蛋白酶液混匀后,置55℃水浴中过夜。参见《最全常见疫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常见PCR操作方法》。核酸提取制备方法关乎着样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德国RETSCH可以为提高实验室效率和重复性,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而提供先进设备:设备一 :冷冻混合型球磨仪MM400MM400通过撞击力与摩擦力短时间内将样品研磨至几十微米,可用于干磨、湿磨及冷冻研磨,尤其适用于生物细胞破壁及DNA/RNA的提取。其能为病毒核酸的提取提供很大的便利,如病毒RNA提取步骤是:破碎组织→分离RNA→沉淀RNA→洗涤RNA→融解RNA→保存RNA;其中破碎组织这一步骤中,MM400能轻松实现组织的快速有效粉碎。 设备优势■ 细胞组织破壁或悬浊液细胞的破碎,使用适配器一次可处理5或20个样品■ 温和的低温研磨操作,可避免核酸的热裂解■ 保护罩四面透视窗设计,在研磨过程中可随时监控研磨情况■ 多组SOP操作程序,能为实验者提供极大的便利 设备二:全自动冷冻球磨仪Cryomill 其工作原理与MM400相同,是一款专为低温冷冻研磨设计的研磨仪。在样品研磨之前,先进的预冷却程序可持续自动地用液氮冷冻研磨罐,使样品变脆,并防止样品中挥发性物质的挥发和蛋白样品的变性。样品的研磨过程液氮的消耗和补充由程序自动完成,控制研磨环境始终处在-196℃低温下。这对病毒样品和生物样品的制备上有着很好的保护。设备优势:■ 利用高速撞击和摩擦达到冷冻粉碎的效果,最大频率30Hz■ 液氮的加入和补充完全由程序自动控制,密闭进行,增加了安全性■ 液氮消耗量低 ■ 清晰的用户界面操作简便,可储存9组SOP 精准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临床确诊和康复出院的重要依据,也是接触者解除隔离的判断依据,这对现阶段疫情控制有着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科学家们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德国RETSCH公司希望能为该科研工作提供完整的样品制备方案。告知广大客户:弗尔德(上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将于2月10日以在线远程办公的形式开启新一年的工作;鉴于疫情的不断发展,全国交通实现管控、为了有效避免病毒人际传播,我们暂时无法为您提供上门技术交流、安装调试和维修服务。如果您的设备已经到货并急需安调使用,我们将会为您提供详细的中文操作手册以及远程操作指导或者提供全面的安装视频指导;若您的设备需要维修,我们建议您选择寄送的方式将仪器送修,或提前与我们的售后工程师沟通后,获取专业的维修建议,可联系info@verder-group.cn。 结束语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稳定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经科学论证,可凭专用标识出售和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作为药品经营和利用的,还应当遵守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它们应该在野外,而不是在碗里! 转载新闻信息,以官方公布信息为准。参考网页与资料(排列不分先后):最新发现!华农: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通过穿山甲传播最新!穿山甲可能非唯一中间宿主,蝙蝠直接感染人可能性极小中国疾控中心论文登上《柳叶刀》:新冠肺炎与舟山蝙蝠有关如果穿山甲都被吃了,就再也没人救爷爷了最全常见疫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常见PCR操作方法专家:核酸检测是确诊最关键手段
  • 不合格药品曝光 中药饮片问题最为突出
    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了&ldquo 天津市药品质量公告&rdquo ,向社会曝光今年上半年质量监督抽验中检出的一批不合格药品。其中,中药饮片质量问题最为突出。   检出的不合格药品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药物成分、性能、剂量等质量方面,服用后会给人体带来健康隐患。检出的不合格中药饮片涉及白矾、半夏(姜)、鳖甲(炙)、穿山甲、地肤子、丁香、佛手、海风藤、海金沙、红花、狗脊、僵蚕、金银花、桔梗、芒硝、牡丹皮、平贝母、芡实(炒)、肉苁蓉、生地黄、石韦、酸枣仁、菟丝子、五加皮、细辛、猪苓、甘草、远志等品种。检出的不合格化学药和中成药涉及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复方羊角颗粒、肾康注射液、头孢氨苄片、盐酸小檗碱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舒筋活血片、安乃近片等品种。
  • 重大发现:新冠病毒神秘的“中间宿主”被找到了
    p strong /strong /p p & nbsp & nbsp 据华南农业大学官方今天(2月7日)刚刚报道,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杨瑞馥研究员及广州动物园科研部陈武高级兽医师等科研人员,通过联合攻关,在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的溯源上取得突破。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据了解,攻关团队通过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组样品,锁定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继而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揭示穿山甲中β冠状病毒的阳性率为70%;进一步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颗粒结构;最后通过对病毒的基因组分析,发现分离的病毒株与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以上结果表明,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研究结果对本次疫情的源头防控具有重大意义,为野生动物管控的相关政策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540e2a3a-4b37-4cbe-9f30-1aff57ad150c.jpg" title=" 0e641ab4c0a7dc057b28a7183cbe5129.jpg" alt=" 0e641ab4c0a7dc057b28a7183cbe512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穿山甲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事实上,此次疫情爆发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积极地探索新冠病毒的来龙去脉!& nbsp & nbsp & nbsp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早在1 月 23 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就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最可能来源于蝙蝠。蝙蝠可能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但传染过程中可能存在“中间宿主”。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2020年1月30日,来自复旦大学等单位的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的几种关键蛋白基因和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表明,& nbsp 可能在首例患者被确诊时间& nbsp (& nbsp 2019年12月8& nbsp )& nbsp 之前的3到7月就发生了,且至少有两种不同的2019-nCoV病毒株参与了这次疫情,这些结果也提示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不一定是疫情的首要爆发地。 /p p & nbsp & nbsp 2020年2月4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同期刊登了2篇研究成果,其中一篇来自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另外一篇来自复旦大学的张永振教授团队。2篇研究成果都不约而同地都支持导致新型肺炎暴发的冠状病毒可能来源于蝙蝠,并通过中间地野生动物宿主传给了人类,但是关于中间宿主仍然是未知的。& nbsp & nbsp & nbsp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那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究竟是谁呢? /strong /span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根据 2020 年 1 月 20 日晚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的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视连线时表示,比较大的可能是野生动物,如竹鼠、獾等。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但 2020 年 1 月 26 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文认为目前尚不能确认这个传播的中间媒介。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直到今天(2020年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等科研人员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杨瑞馥研究员及广州动物园科研部陈武高级兽医师开展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这一最新发现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p 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 nbsp TIPs: /strong /span br/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什么是“天然宿主”? /span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这是指病毒或其他病原体较广泛存在于某些生物体,但该生物体却不会产生相应疾病或不产生相应的感染症状,这些生物体称为该病原体的天然宿主。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蝙蝠为什么不会被传染? /span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一般而言,病原体对天然宿主不致病,或者说即便致病,也不会引发相应的症状,而且这种疾病也是非致命的。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如同 2003 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感染中,中华菊头蝠可能是 SARS 病毒的天然宿主。 /p 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 nbsp “ strong 中间宿主”是何物呢? /strong /span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中间宿主,在寄生虫学中是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某个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介绍中,借用了这个词,来表达病毒从天然宿主传播到人的这个“传播媒介”。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在 SARS 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案例中,科学家的研究认为果子狸和骆驼是两种病毒最重要的传播媒介,病毒在这些动物中广泛传播、变异,最终入侵人体导致疾病,而果子狸和骆驼就是所谓的“中间宿主”。 /p
  • 一起去测马兜铃酸吗?隐秘的角落也能快速测出
    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穿山甲、马兜铃、天仙藤、黄连羊肝丸等四个品种未被继续收载。 马兜铃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干燥。天仙藤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或北马兜铃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马兜铃、天仙藤的基源均为马兜铃同属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未收载的原因或是其存在肝肾毒性的马兜铃酸类物质。 图1 20版药典未收载品种 马兜铃酸类物质主要包含两类,一类是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s),一类是马兜铃内酰胺(Aristolactam)。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马兜铃酸、含马兜铃酸的植物列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图2 马兜铃植物 图3 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结构 目前,TLC、LC和LC-MS/MS是主要的检测方法。然而,TLC法难于准确定量,LC和LCMS方法需要采用固相萃取和色谱分离等手段,前处理和分析时间长,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 岛津DPiMS-8060 基于岛津DPiMS-8060质谱仪开发出马兜铃酸类物质快速检测方法。DPiMS-8060采用探针电喷雾离子源(Prob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PESI)串接LCMS-8060质谱仪,灵敏度和选择性高,分析速度快,不需要流动相、雾化气和干燥气,在快速检测和筛查领域具有极大的优势。 图4 DPiMS原理 图5 DPiMS-8060进样方式 样品破碎后,用甲醇水提取,经过稀释后,直接进行分析。采用稀释和添加内标物质(萘普生)的方法,建立了天仙藤和细辛中4种马兜铃酸和1种马兜铃内酰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样品总分析时间20s。 图6 马兜铃酸类物质及内标MRM色谱图 表1 马兜铃酸类物质定量分析结果
  • 重磅!我国发现新冠治疗新药并获发明专利授权
    5月10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说明书显示,10 μM(微摩尔/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状病毒复制的倍数为15393倍。一万五千多倍的数字代表什么?5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这一专利的发明人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童贻刚教授。“这个数字通俗地讲,可以理解为不用千金藤素药物时如果有15393个病毒,那么在用10 μM千金藤素药物的情况下,病毒数将只有1个。也就是说,很少量的千金藤素就能阻止新冠病毒扩增和传播。”童贻刚表示,从目前的研究数据看,该药物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在所有人类发现的新冠病毒抑制剂中排名靠前。美国学者此前也在《科学》发表论文证实,千金藤素的数据在其研究的26种药物中数据亮眼,而且优于已经获批上市的瑞德西韦和帕罗韦德。我国学者首发,多个国际团队跟踪验证“在国家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千金藤素这种药物和数千种药物一起很早就被纳入到了我们课题组的化合物库中。”童贻刚说,“在新冠病毒刚刚出现时,我们的任务是用最快速度在这些药物中找到最有希望的,也就是抑制新冠病毒最有效的。”2020年1月开始,童贻刚团队就利用独有的药物筛选平台对数千种药物进行筛选。“由于筛选平台便利不需要特殊实验室、负压操作等设备,所以我们筛选的速度快;也由于平台依靠的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在基因组和关键蛋白(S蛋白)上的同源性高,筛选出来的结果更可靠。”童贻刚说,团队于2020年2月最早原创发现千金藤素具有超强抗新冠病毒活性,同年3月发表的相关论文,现已成为ESI高被引论文。两年多以来,各国研究团队均在不断寻找抑制新冠病毒的有效药物。科学家们通过论文、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发现新的线索、不断质询印证、探索作用机理。2020年4月,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所长胁田隆字教授团队发表论文证实了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效果;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期间,多个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发表了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研究进展。与此同时,童贻刚进一步联合钟南山院士团队赵金存教授和石正丽教授团队用新冠病毒对千金藤素的抗新冠病毒效果进行了验证,确认了该药物的抗新冠病毒效果。实验发现,低浓度千金藤素仍然对SARS-CoV-2有良好抑制作用,浓度为12.5 μM和6.25 μM的千金藤素对SARS-CoV-2的抑制率接近100%。受访团队供图数据脱颖而出,亟待开展临床试验“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高活性数据是经得起比较的。”童贻刚说,“不论是我们团队的试验数据还是美国团队的研究数据,都对包括千金藤素在内的多个化合物抑制新冠病毒进行了比较研究。”该项专利说明书中显示,对千金藤素、西拉菌素、盐酸甲氟喹这三种筛选出的抗新冠病毒有效化合物进行试验,10 μM的千金藤素、西拉菌素、盐酸甲氟喹在细胞感染72小时后分别能抑制病毒复制15393倍、5053倍、31倍,实验结果均可重复。在2021年7月一篇刊登在《科学》杂志的文章印证了这一结论:研究者将千金藤素与25个其他的候选化合物放在一起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EC50(引起 50%最大效应的浓度,数字越低越好)只需0.1 μM,远低于其他候选药。“我们通过转录组学的方法进一步解释了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机制。”童贻刚说,目前认为千金藤素主要通过干扰细胞应激反应逆转受感染细胞中大多数失调的基因和通路,从而发挥抗冠状病毒效果。目前,已经有加拿大的一家医药企业已与美国FDA接洽开展千金藤素的新冠肺炎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预计该临床试验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我们国家最先发现千金藤素抗新冠的效果,研究也受到了科技部、北京市、教育部等多个项目的支持,我们希望能尽快开展临床试验研究让科技成果落地、切实用于抗疫。”童贻刚说,此次专利授权将助力开展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
  • 我国发现新冠新药并获专利!其抑制病毒能力排名靠前
    5月10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说明书显示,10 μM(微摩尔/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状病毒复制的倍数为15393倍。一万五千多倍的数字代表什么?5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这一专利的发明人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童贻刚教授。“这个数字通俗地讲,可以理解为不用千金藤素药物时如果有15393个病毒,那么在用10 μM千金藤素药物的情况下,病毒数将只有1个。也就是说,很少量的千金藤素就能阻止新冠病毒扩增和传播。”童贻刚表示,从目前的研究数据看,该药物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在所有人类发现的新冠病毒抑制剂中排名靠前。美国学者此前也在《科学》发表论文证实,千金藤素的数据在其研究的26种药物中数据亮眼,而且优于已经获批上市的瑞德西韦和帕罗韦德。我国学者首发,多个国际团队跟踪验证“在国家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千金藤素这种药物和数千种药物一起很早就被纳入到了我们课题组的化合物库中。”童贻刚说,“在新冠病毒刚刚出现时,我们的任务是用最快速度在这些药物中找到最有希望的,也就是抑制新冠病毒最有效的。”2020年1月开始,童贻刚团队就利用独有的药物筛选平台对数千种药物进行筛选。“由于筛选平台便利不需要特殊实验室、负压操作等设备,所以我们筛选的速度快;也由于平台依靠的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在基因组和关键蛋白(S蛋白)上的同源性高,筛选出来的结果更可靠。”童贻刚说,团队于2020年2月最早原创发现千金藤素具有超强抗新冠病毒活性,同年3月发表的相关论文,现已成为ESI高被引论文。两年多以来,各国研究团队均在不断寻找抑制新冠病毒的有效药物。科学家们通过论文、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发现新的线索、不断质询印证、探索作用机理。2020年4月,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所长胁田隆字教授团队发表论文证实了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效果;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期间,多个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发表了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研究进展。与此同时,童贻刚进一步联合钟南山院士团队赵金存教授和石正丽教授团队用新冠病毒对千金藤素的抗新冠病毒效果进行了验证,确认了该药物的抗新冠病毒效果。实验发现,低浓度千金藤素仍然对SARS-CoV-2有良好抑制作用,浓度为12.5 μM和6.25 μM的千金藤素对SARS-CoV-2的抑制率接近100%。受访团队供图数据脱颖而出,亟待开展临床试验“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高活性数据是经得起比较的。”童贻刚说,“不论是我们团队的试验数据还是美国团队的研究数据,都对包括千金藤素在内的多个化合物抑制新冠病毒进行了比较研究。”该项专利说明书中显示,对千金藤素、西拉菌素、盐酸甲氟喹这三种筛选出的抗新冠病毒有效化合物进行试验,10 μM的千金藤素、西拉菌素、盐酸甲氟喹在细胞感染72小时后分别能抑制病毒复制15393倍、5053倍、31倍,实验结果均可重复。在2021年7月一篇刊登在《科学》杂志的文章印证了这一结论:研究者将千金藤素与25个其他的候选化合物放在一起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EC50(引起 50%最大效应的浓度,数字越低越好)只需0.1 μM,远低于其他候选药。“我们通过转录组学的方法进一步解释了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机制。”童贻刚说,目前认为千金藤素主要通过干扰细胞应激反应逆转受感染细胞中大多数失调的基因和通路,从而发挥抗冠状病毒效果。目前,已经有加拿大的一家医药企业已与美国FDA接洽开展千金藤素的新冠肺炎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预计该临床试验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我们国家最先发现千金藤素抗新冠的效果,研究也受到了科技部、北京市、教育部等多个项目的支持,我们希望能尽快开展临床试验研究让科技成果落地、切实用于抗疫。”童贻刚说,此次专利授权将助力开展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
  • 大连理工大学单一来源采购纽迈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
    p   7月19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大连理工大学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单一来源公告,公告内容显示,大连理工大学拟采购一套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包括五部分:磁体系统,温控系统,射频系统,梯度系统,谱仪系统,预算115万元。 /p p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采购将采取单一来源采购的方式,对于原因公告中介绍到: /p p   大连理工大学拟开展生物材料活体实验方面的相关研究,核磁动物临床前实验是对药物的治疗效果和载药生物材料的缓释和靶向作用进行评价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实验室在荧光探针、肿瘤的光动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早日走向应用,多模态的研究手段已成为一种趋势。 /p p   基于该项目研究内容,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购置需求如下: /p p   1. 70 mm动物线圈,以适用于不同类型和体重的实验鼠。 /p p   2. 具备成像和体成分分析双功能。 /p p   3. 可对生物材料的颗粒表面特性进行分析。 /p p   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拥有70 mm大鼠专用线圈适用于300 g以内的实验鼠,订制开发清醒小动物体成分分析模块,配套60 mm口径鼠笼和专用软件,适用于0-50 g的实验鼠,配套颗粒表面特性分析专用15 mm线圈,最低检出限100 μL,最快检出时间60 s。而国内宁波穿山甲机电有限公司的设备无70 mm探头线圈和体成分分析模块功能,上海凡轩电子有限公司的设备无70 mm探头线圈和颗粒表面特性分析专用15 mm探头。 /p p   因此,国内其他供应商的产品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只有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能够满足本项目的技术要求,故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 /p p & nbsp /p
  • 钟南山做出重要判断:新冠疫情4月底基本控制
    p   27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在广州医科大学举办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我们有信心,疫情4月底基本控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76793d98-fd39-497d-ae38-4eb864e0cf90.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27145437.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27145437.jp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判断1:疫情4月底基本控制 /strong /span /p p   钟南山表示,广州医科大学在国家战略部署的战略层面上起到一定的作用。1月20日明确提出“人传人”和医护人员被感染的事实,这对国家考虑病情防控起到重要作用。 /p p   “WHO将传染病的程度分为三级,其中二级是国家多处爆发。但我们强调,中国不一样!武汉出现了大规模爆发,但在其他地方包括广东等,并不是大规模爆发。”钟南山说,与一般传染疫情不同,新冠肺炎传染情况比SARS还高。我们统计发现,新冠肺炎一个人能传染2到3人之间,说明传染非常快。 /p p   钟南山强调,面对全国的疫情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这是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p p   “根据我们团队在传统模型基础上加上影响因素,我们预测,新冠肺炎高峰应该是在2月中接近2月底。2月10日左右当时我说这个话,有人发微信给我,说你的话在几天之内被碾得粉碎。当时我们预测病例是6、7万,我们对预测有信心。”他说,“国外预测疫情控制最早在5月底,我们预测4月底,因为有国家强力干预和群防群控意识。4月底是恢复工作,不只是基本控制。但在国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蔓延会不会很快,我们不能确定。”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判断2:中国做法对国外可能有启发 /strong /span /p p   钟南山说,现在问题是中国增加病例少于国外增加病例,韩国、伊朗、意大利病例增长快,中国做法对他们可能有启发。 /p p   “我这个周末将对欧洲呼吸病学会做视频报告。”他强调,疫情是人类的,不是一个国家的。面对疫情,我们需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探索更长远的合作机制。 /p p   国际病例增加是否会导致过一阶段,中国发生从输出病例变成输入病例?“有可能。”钟南山指出,目前韩国病例增加非常快,当时MERS韩国病例也增加非常快。我们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分享成功失败经验,早发现病人。蔓延很快的国家,应该参考中国经验。早发现、早隔离,不然传染给别人很关键。早发现的病人,85%以上都会好,除非自己免疫系统非常差。 /p p   钟南山再次强调,国家合作、联防联控非常重要。危难当头,日本韩国没有忘记对我们的支持,当疫情在日韩发展,我们也不能忘记对他们的支持。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判断3:病人恢复后重复感染可能性很低 /strong /span /p p   关于出院患者复检复阳,钟南山也谈到。他说:“这个病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它的过程,一边发展一边看,但病毒感染规律都是一样的。感染后的患者,假如体内IgG抗体呈现4倍增高,应不会再被感染。至于粪便、肠道是否还会有病毒残余,是否会再传染给别人,还在观察中。” /p p   钟南山表示,复阳有多种因素。 strong 病毒检测也是最近才研发出来,存在试剂本身的问题。另外,检测方法、采样方法对阳性率影响也很大。 /strong 可以准确回答的是,一个病人恢复后,做了抗体检测强阳性,说明抗体很多,重复感染可能性很低。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判断4:治疗必须有个过程 /strong /span /p p   在治疗方面,广州医科大学推出多种方案,一般病毒转阴时间在5-8天,不超过10天。 /p p   “坦白说,大敌当前谁敢用空白对照?如果发展得很重怎么办?从伦理方面根本说不过去!在‘治疗第一、科研第二’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能设计双盲随机对照?不可能。”他说,目前来看,磷酸氯喹效果比较好。但是必须有个过程,在探索基础上,才能下一步再实践。 /p p   重症病人为什么难以治疗?钟南山分析,它跟SARS有一个不同特点,就是小气道里的黏液非常多,非常浓稠。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武汉危重病人病死率接近60%,我们准备挑战一下,考验一下我们到底怎么样。这些问题都是新的问题没有解决。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判断5:80%的疫情源头来自野生生物 /strong /span /p p   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对此,钟南山表示,近年来接近80%的疫情源头都是野生生物。禁止令很有必要,但现在的市场现状基本是禁而不止。 /p p   “猫科类动物经常携带病毒,传到人身上,人就会患病。果子狸已明确是SARS很重要的宿主。市场上很多野生动物都带有冠状病毒,它们本身不会发病,但吃它们,就会出大问题。” 钟南山说,“现在还不清楚,这个病毒是怎么来的?是不是之前就有的?谁是第一例?我不相信只是穿山甲携带。” /p p   他强调,进入21世纪只有短短20年,已经爆发三次冠状病毒疫情,SARS、MERS、和新冠病毒。“凡是冠状病毒,凡是一看有聚集性,马上要严防扩散。这一次就是极大教训。”他说,“如果我们能在12月初、1月初能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的话,病人将大大减少。我们曾经估算过,如果在1月25日才采取措施,而不是20日采取措施,新冠病患将达到十几万人。” /p
  • 【安捷伦】鉴定新型冠状病毒,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十分关键!
    自 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相关科研单位便紧锣密鼓地开展病毒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2 月 3 日,Nature 在线发布了复旦大学张永振教授团队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团队对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了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鉴定出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并发现该病毒基因组与蝙蝠体内发现的 SARS 样冠状病毒基因组有 89.1% 的相似性[1]。张永振教授团队发表的文章截图 | 图源:Nature2 月 20 日,bioRxiv 预印本平台发布了华南农业大学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团队关于新冠病毒中间宿主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穿山甲样品进行宏基因组分析,该团队发现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2]。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团队发表的文章截图 | 图源:bioRxiv可以说,宏基因组测序在新病原体的诊断、监测、跟踪,以及溯源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更是新冠病毒研究的一大助力。宏基因组测序:病原体检测的新风口1998 年,威斯康辛大学的 Jo Handelsman 提出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种以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群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以功能基因筛选和测序分析为研究手段,以微生物多样性、种群结构、进化关系、功能活性、相互协作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目的的新的微生物研究方法[3]。包括宏基因组学在内的各类组学研究(右)相较传统遗传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左)在全基因水平的研究上效率更高 | 图源:Science2014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确诊钩体病的首例临床应用案例[4],打响了病原体 mNGS 的第一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确诊钩体病的文章截图 | 图源:NEJM短短 5 年来,mNGS 在新发病原体鉴定、罕见重要病原体诊断和临床大数据研究等方面取得诸多进展。例如在 2018 年,Clinical and Research in Hepatology and Gastroenterology 发布了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教授团队使用 mNGS 协助临床诊断肝结核的案例,mNGS 的适时使用,准确快速地帮助临床明确了患者的发热病因,推动了临床的精准诊断[5]。张文宏教授团队发表文章截图 | 图源:ScienceDirect2019 年,中国临床专家也达成共识,认可了宏基因组分析和诊断技术在急危重症感染领域的临床应用[6]。临床专家共识文章截图 | 图源:万方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的流程及原理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的检测流程可以大致分为5个步骤:核酸提取、文库构建、上机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报告解读[7]。具体来看,对于不同的临床样本,核酸提取前需要进行不同的前处理,比如痰液液化、破壁、去宿主等以提高病原体检出率。RNA 病毒需要在文库构建前进行逆转录,生成 cDNA。文库构建的目的在于给未知序列的核酸片段两端加上已知序列信息的接头以便于测序,单样本文库构建完成后需要经历 PCR 扩增、再将多个文库样本混合后进行测序。测序完成后,数据会自动进入搭建好的病原体自动分析流程,该流程包括去除人源宿主序列和低质量序列、以及微生物数据库比对注释等步骤。最后,解读专家根据自动化系统产生的初步结果,再结合部分临床指标、样本类型、病原体种类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解读。宏基因组工作流程示意图 | 图源:Nature Biotechnology样本文库质量是宏基因组测序的关键由于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五花八门,相对复杂,构建一个高质量的宏基因组文库在整个检测流程中便显得十分重要。故而在取样时,我们要严格遵循取样规则,在取样中应尽量避免对样本的干扰,缩短保存和运输的时间,使样品尽可能代表自然状态下的微生物原貌。并且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既要尽可能地完全抽提出环境样品中的 DNA/RNA,又要保持较大的片段以获得完整的目的基因或基因簇。在构建 RNA 文库之前需要对 RNA 样本进行完整性评估[8],只有达标的样本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反转录及文库构建。宏基因组文库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测序的数据量,在影响成本的同时也影响了测序时间,因此,为了提高测序准确性、减少测序过程中的风险,测序前需要测定文库样品的浓度和片段大小分布,确定合适的上机 pooling 方案和测序深度。可见样本的质量控制对于宏基因组测序的重要性。安捷伦自动化样本质控解决方案安捷伦在核酸蛋白质量控制领域拥有愈二十年的经验,针对不同来源样本,分析靶标和通量需求提供全套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安捷伦的 2100 生物分析仪是目前最为普遍使用的二代测序质控设备。安捷伦在 2100 生物分析仪上最早开发出了 RNA 完整性参数(RIN),它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 RNA 质控指标,它以 0-10 的数值直观反应 RNA 样本的完整性程度,为标准化的实验操作提供了样本质量评估的参考标准。在本次新冠病毒(RNA 病毒)的序列确定中,安捷伦 2100 生物分析仪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测序样本量的增加,特别是随着后续病毒变异监测以及病毒溯源工作的逐步展开,安捷伦中-高-超高通量自动化核酸质控平台(4200 tapestation 和 AATI FA)将发挥它们的优势。参考文献[1] Yong-Zhen Zhang , Edward C. Holmes,Lin Xu,et al. A new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human respiratory disease in China[J].nature,2020.[2] Xiao K, Zhai J, Feng Y,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2019-nCoV-like Coronavirus from Malayan Pangolins[J]. bioRxiv, 2020.[3] Handelsman J, Rondon M R, Brady S F, et al. Molecular biological access to the chemistry of unknown soil microbes: a new frontier for natural products[J]. Chemistry & biology, 1998, 5(10): R245-R249.[4] Wilson M R, Naccache S N, Samayoa E, et al. Actionable diagnosis of neuroleptospirosis by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370(25): 2408-2417.[5] Jing-Wen A , Yang L , Qi C , et al. Diagnosis of local hepatic tuberculosis through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Smarter, faster and better[J]. Clinics and Research in Hepatology and Gastroenterology, 2018, 42(3):178-181.[6] 宏基因组分析和诊断技术在急危重症感染应用专家共识组. 宏基因组分析和诊断技术在急危重症感染应用的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28(2):151-155.[7] Quince C, Walker A W, Simpson J T, et al. Shotgun metagenomics, from sampling to analysis[J].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7, 35(9): 833.[8] Fan W, Su Z, Bin Yu, et al. A new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human respiratory disease in China[J]. Nature. 2020 Feb 3. [Epub ahead of print]推荐阅读:1.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安捷伦核酸/蛋白质质量控制产品从这些方面入手!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20/news_521879.htm2. Agilent 2100 生物分析仪https://www.agilent.com/zh-cn/product/automated-electrophoresis/bioanalyzer-systems/bioanalyzer-instrument/2100-bioanalyzer-instrument-228250关注“安捷伦视界”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 通过突变特征分析发现新冠病毒的起源与自然过程相符
    目前,与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最相似是从菊头蝠分离得到的RaTG13,其与新冠病毒的进化分歧大约发生在50年前。此后,直到疫情暴发前,新冠病毒已经积累了500多个突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钱文峰研究组提出一种新的溯源策略——通过鉴定新冠病毒这500多个突变的频谱特征推测新冠病毒的历史宿主。作者首先确认了这一策略运用所需要满足的三个前提假设:第一,细胞环境在不同宿主之间存在差异,会在其携带的病毒基因组上产生宿主特异性的突变;第二,病毒基因组的新生突变主要是由宿主细胞内环境造成的;第三,病毒在进化中积累的突变特征主要是由新生突变决定的。  作者们在建立了该策略的理论基础后,构建了非典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新冠病毒以及与其相关的16种冠状病毒的进化树。这些病毒是前人从人、蝙蝠、骆驼、果子狸、穿山甲和刺猬等不同物种中分离得到并测序的。作者们鉴定了病毒进化历史上不同时期积累的突变,发现来源于不同宿主的病毒带有不同的突变特征。宿主物种的差异越小,病毒的突变特征越相似。这一结果进一步确认了根据突变特征推测历史宿主这一计算生物学策略的可行性。  为了推测新冠病毒的进化历史,作者们对新冠病毒在这段时间产生的突变特征开展了主成分分析,发现新冠病毒在疫情暴发前积累的突变特征与野生蝙蝠(尤其是菊头蝠)细胞环境高度相符,这为新冠病毒的自然起源提供了公开透明和实证性的数据支持。  上述研究结果于2021年8月30日在线发表于The Innovation杂志(DOI:10.1016/j.xinn.2021.100159)。博士研究生单科家与魏昌硕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郇庆副研究员与钱文峰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 《中国药学杂志》岛津杯全国药物分析优秀论文评选交流会评选结果揭晓
    9月16日,主题为“创新驱动精准药物分析、保驾护航药品质量安全” 的《中国药学杂志》岛津杯第十三届全国药物分析优秀论文评选交流会(以下简称为岛津杯药分大会)经过两天非常紧张充实的日程后在成都圆满落幕。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近二百篇,近百位论文代表分别在大会、分论坛、学生论坛上进行了交流。论文评选专家组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会议交流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及现场报告的表达水平等方面进行打分评选,并在大会闭幕式上公布了获奖结果(获奖结果请参照本文附件)。评选专家对最终评选出的高水准优秀论文倍感欣慰,表示本次岛津杯药分大会取得了丰硕成果。大会闭幕式现场传真 中国药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部戴罡副主任主持大会闭幕式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王琰教授宣布评奖规则 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王嗣岑副院长宣布大会优秀论文评选结果。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莹等人的《黄芪多糖对照品标化方法研究》、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陈啸飞等人的《基于APTES共价修饰MCF7细胞膜色谱固定相和全二维色谱系统的元胡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筛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温宝莹等人的《新型多肽探针结合Maldi-TOF技术用于早期结直肠癌诊断关键分子的鉴定》荣获一等奖。同时还评选出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十名。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王嗣岑副院长宣布大会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大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获得者 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获得者 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者 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宣布大会学生论坛优秀论文评选结果。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郭晓晗等人的《UPLC/Q-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用于鹿茸及其混伪品种的鉴别》荣获一等奖。同时还评选出学生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五名。 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宣布大会学生论坛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学生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获得者 学生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获得者 学生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者 大会优秀论文获得者代表潘利斌发表获奖感言 学生论坛优秀论文奖获得者代表郭晓晗发表获奖感言 在大会闭幕式上,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吕冬部长发表致辞,对本次岛津杯药分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在致辞中强调岛津公司近年来开发出一系列业内独一无二的创新产品以及提供各个应用领域的全面应对方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实现“精准药物分析”,为“药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随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所长、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双成研究员发表致辞,他在致辞中首先赞扬了本届岛津杯药分大会取得的可喜成果,并号召药分领域的研究人员继续努力创新,不断开发出新理论、新方法,并转化为扎根大地的应用成果,开创药分领域的大好局面,书写更辉煌的篇章。他在致辞中再次感谢岛津公司对本次岛津杯药分大会的全力配合以及所做出的精心策划与准备。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的岛津杯药分大会紧扣学科热点和焦点问题,突出学术交流功能,对促进药学学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起药物分析学科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吕冬部长发表致辞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所长马双成研究员发表致辞 本届大会与会者合影留念附件 《中国药学杂志》岛津杯第十三届全国药物分析优秀论文评选交流会大会论文评选结 果 三等奖 Caco-2细胞体外吸收模型的建立及验证吕晓君1,曹易丹2,何开勇11.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64;2. 湖北 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 430065质谱动力学方法分离他达拉非及其手性异构体汪亚丽,王鹭,陈晓蕾,康玉,曾苏?(浙江大学药学院,杭州 310058)葡萄球菌属不同靶基因序列种水平鉴定能力的比较评价研究宋明辉,李琼琼,冯震,范一灵,刘浩,杨美成*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201203手性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安纳拉唑对映异构体:(R)-安纳拉唑 体内构型转化研究唐崇壮1,戴晓健1,张逸凡1,钟大放1,陈笑艳1*1.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0120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测定头孢噻肟钠及其制剂中的聚合物杂质侯玉荣1,赵丽丽1,2,袁耀佐1*,张玫1,杭太俊2*,樊夏雷1,赵 述强31.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南京210019;2.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210009;3.中国医药城,泰州225300在线二维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2D LC-IT-TOF MS)分离 鉴定头孢匹胺药典条件下检出的有关物质结构徐雨1,王建浙江工 业大学,杭州310014;2.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HPLC用哈西奈德标准品的赋值及不确定度评定梁 静* 1,21.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重庆401121(2.重庆市药物过程与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401121了哥王抑菌谱效关系研究魏岚1,高广慧2,荚丽丽1,王小波1,苏昕1,孙立新1*1沈阳药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16,2辽宁省食品检验检测院,辽宁 沈阳 110020A431细胞膜色谱法筛选铁棒锤中的潜在抗肿瘤活性成分胡琪1,2,卜羽思1,2,解笑瑜1,2,王嗣岑1,2*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药学院,陕西 西安710061;2陕西省心血管 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710061UPLC-MS/MS法测定牛肺表面活性提取物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残留李珉 侯金凤李文东 车宝泉 王俊秋*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北京 102206二等奖 大鼠口服朱砂与柏子养心丸后汞的全血毒代动力学陆宇婷,汪生,杨丹亿,宋晓妮,宋敏,杭太俊*(中国药科大学,南京 210000)UPLC-Q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用于穿山甲种属鉴别的研究刘潇潇1,程显隆2,李华1,黄国凯1,魏锋2,林锦锋1,罗卓雅1 ﹡,马双成2﹡1.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广州 510180; 2.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 院,北京 100050基于纳米金技术高灵敏可视化检测IL28B多态性的新方法盛楠1,王建平1,邹秉杰2,宋沁馨3,周国华1,21.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9;2.南京 军区南京总医院药理科,江苏南京 210002; 3.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 210009糖谱法结合多元色谱法比较铁皮石斛功能性多糖结构特征赵静1*,陈凌霄1a,邓勇1a,韩邦兴1,2a,陈存武2,吴定涛1, Cheong Kit-Leong1,陈乃福2*,李绍平1*(1 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 究院,澳门特别行政区 999078 2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皖西学院,六安,237000常压敞开式质谱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刘阳1,刘宁1,赵庄2,欧阳津3*,何兰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 100050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南宁,53002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磁性氧化石墨烯富集细胞外排药物的质谱实时检测研究李敏,李海芳,郑永赞,王诗琦,林金明*清华大学化学系,微量分析测试方法与仪器研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一等奖 黄芪多糖对照品标化方法研究王莹1,2,王赵1,安锦华3,王亚丹1,金红宇1*,马双成1*,倪健2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3,美国泛华医药有限公司基于APTES共价修饰MCF7细胞膜色谱固定相和全二维色谱系统的元 胡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筛选陈啸飞1,王晓宇1,丁璇1,柴逸峰 ,*,洪战英1,*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新型多肽探针结合Maldi-TOF技术用于早期结直肠癌诊断关键分子 的鉴定温宝莹1,黄敏1,潘利斌1,丛林1,曹之宪 2,王琰1*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天然药物活性物质 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2 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学院, 香港学生论坛 三等奖 基于UPLC/Q-TOF-MS对桂枝茯苓胶囊体内外化学成分及代谢物的鉴定程烨哲1,张瑜2,赵龙山2,陈晓辉2 *( 1.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沈阳110016;2.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沈阳110016 )基于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蛋白质检测阵列传感器卢辰玮 ,魏为力*,夏之宁重庆大学药学院和创新药物研究中心,重庆,401331文多灵对大鼠肝微粒体P450酶的抑制作用张玉倩,穆希岩,苑霖,王巧*,张兰桐*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石家庄 050017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Using2 Methacrylate-Based Monolithic Column for the3 Separation of Polar AnalytesYang Huang1,2, Marianne Fillet1,2, Jacques Crommen1,2, Zhengjin Jiang1 51 8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College of Pharmacy,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9 Guangdong, 510632, China2 10 Laboratory for the Analysis of Medicine,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IRM,11 University of Liege, CHU B36, B-4000 Liege, Belgium蘑菇基质衍生的磁性多孔碳作为仿生氧化酶比色测定血浆样品中的 谷胱甘肽余佩,刘瑞林*,王铭婵,陈国宁,王燕,舒花,常春,傅强 *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西安710061)二等奖 栀子豉汤对谷氨酸诱导PC 12 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姚媛1,2,果卉1,马鑫1,李腾1,3,周婷婷1*1.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市药物中药代谢产物研究重点实验 室,上海 200433;2.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肥 230012;3. 92154部队医院,烟台 264680基于特异糖类成分测定的枸杞质量评价张菀鑫,刘鑫,范建红,马双成,李绍平*,赵静*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中药质量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等奖 132UPLC/Q-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用于鹿茸及其混伪品种的鉴别郭晓晗,程显隆#,魏锋*,马双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曼陀罗叶中药材质量标准发布
    近日,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材曼陀罗叶的质量标准,自2021年01月04日起实施。曼陀罗叶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的叶。具有镇咳平喘,止痛拔脓之功效。常用于喘咳、痹痛、脚气,脱肛、痈疽疮疖。胃肠及胆道绞痛后,用开水冲服叶片粉末,也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目前,多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曼陀罗叶即可内服也可外用,内服需谨遵医嘱注意用量,如过量摄入,会有中毒危险。具体中药材质量标准如下: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质量标准(云YNZYC-0032-2005-2021) 曼陀罗叶 MantuoluoyeDATURAE STRAMONII FOLIUM 【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的干燥叶。7~8月采摘,干燥。【性状】本品呈灰绿色至深绿色,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菱状卵形,长8~20cm,宽4~1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不对称,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齿端渐尖,两面均无毛。质脆、易碎。气微,味苦、涩。【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50%乙醇20ml,浸泡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去乙醇,加水10ml,用氨试液调pH值至8~9,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两次,每次15ml,合并三氯甲烷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曼陀罗叶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硫酸阿托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四部附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4μl与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0: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检查】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四部附录)测定,不得过10.0%。总灰分 不得过13.0%(《中国药典》四部附录)。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1.0%(《中国药典》四部附录)。莨菪碱限度 取本品粉末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50%乙醇100ml,称定重量,浸渍1小时,超声处理20分钟,放至室温,称重,用稀乙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挥去乙醇,用氨试液调pH值至8~9,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20ml、20ml、10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定容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硫酸阿托品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四部附录)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的斑点应小于对照品的斑点或不出现斑点。【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项下的热浸法(《中国药典》四部附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3.0%。【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四部附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含0.035mol/L磷酸钠和0.0087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0.5%磷酸,0.15%三乙胺)(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6nm;理论板数按氢溴酸东莨菪碱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氢溴酸东莨菪碱和硫酸阿托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氢溴酸东莨菪碱0.08mg, 硫酸阿托品0.2m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入2mol/L盐酸溶液10ml,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5kHz)30 分钟,滤过,残渣和滤器用2mol/L盐酸溶液25ml分五次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用浓氨试液调PH至9,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4次,每次15ml,合并三氯甲烷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用流动相溶液溶解,转移至5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按外标法计算含量。按干燥品计算,本品含硫酸阿托品((C17H23NO3)2.H2SO4)不得少于0.13%,含氢溴酸东莨菪碱(C17H21NO4• HBr)不得少于0.04% ,含硫酸阿托品与氢溴酸东莨菪碱之和应为0.17%~0.40%。【性味与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心经。【功能与主治】平喘止咳,散寒止痛。用于喘咳,脘腹疼痛,痛经,寒湿痹痛。【用法与用量】0.3~0.6g。外用适量。【注意】青光眼忌用。【贮藏】置干燥处。
  • 我国首套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研制成功
    作者:倪思洁 来源: 中国科学报穿山越岭、过江跨海,需要用到一种像穿山甲一样的挖隧道神器——盾构机。我国作为基建大国,虽然实现了盾构机的国产化,但在盾构机的核心部件——主轴承上却长期依赖进口。近期,由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李殿中研究员、李依依院士团队牵头攻关的超大型盾构机用直径8米主轴承研制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已掌握盾构机主轴承的自主设计、材料制备、精密加工、安装调试和检测评价等集成技术。经国家轴承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以及相关专家组评审,该主轴承各项技术性能指标与进口同类主轴承相当,满足超大型盾构机装机应用需求。该主轴承重达41吨,在运转过程中轴向受到相当于2500头成年亚洲象的重力作用,是目前我国制造的首套直径最大、单重最大的盾构机用主轴承,将安装在直径16米级的超大型盾构机上,用于隧道工程挖掘。被主轴承“卡”住的盾构机主轴承是盾构机刀盘驱动系统的核心关键部件。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主轴承“手持”刀盘旋转切削掌子面,并为刀盘提供旋转支撑。高端轴承依赖进口是我国轴承行业的长期痛点。“关键装备中用的轴承,大量从国外购买。我们不仅买不到最好的轴承,而且无论在技术服务、供货周期还是价格方面,都受制于人。”李殿中说。为什么我国无法生产自己的高端轴承?李殿中告诉《中国科学报》,大型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只能前进,不能倒退,主轴承一旦失效,会造成严重损失。为保证主轴承的高承载能力和高可靠性,制造主轴承的轴承钢要做到“高纯净”“高均质”“高强韧”“高耐磨”。这同时对主轴承成套设计、加工精度、润滑油脂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国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制造久而未决的主要原因在于制造轴承的材料和大型滚子的加工精度不过关,全流程技术链条不贯通。”李殿中说。此外,要做自己的高端轴承,还不能复制国外的材料、制造工艺或技术路线。“复制之后,国外马上会有一个新的工艺出来。如此一来,你就永远只能跟着别人跑。”李殿中说。把稀土钢变成“杀手锏”2007年,李殿中、李依依团队下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们明确了一条原则:“要有自己的‘杀手锏’技术。”“杀手锏”意味着要有优势。高端轴承制造最核心的问题是轴承钢材料。李殿中想到了稀土。稀土钢是一种高性能材料,而稀土恰恰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在工业领域,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由于稀土钢材料制备时,1吨钢里加100克稀土就够了,所以稀土又被称为“工业味精”。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钢中添加微量稀土能够显著提高钢的韧塑性、耐磨性、耐热性、耐蚀性等。然而,稀土钢在工业化生产时遭遇两大难题:一是工艺不顺行,存在浇口严重堵塞的问题;二是在钢中添加稀土后,钢的性能剧烈波动,存在稳定性不好的问题。由于这两大难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我国稀土钢的研究与应用由热变冷。李殿中、李依依团队当然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他们尝试过各种纯度的商业稀土,如999纯度的,甚至更高纯度的。与此同时,尽管钢的纯度随着行业的技术进步已经很高了,但两者结合后生产的稀土钢,性能还是不稳定。经过好几年“折腾”,就在大家几乎要放弃时,一个灵感突然出现——虽说稀土纯度很高,但钢里的夹杂物有没有可能还是来自稀土?通常,钢中添加的是镧、铈轻稀土。李殿中带着团队成员,一起去多个稀土产地,走进稀土生产企业调研,盯着看企业怎么生产稀土。李殿中发现,稀土生产过程中没有特别注意氧的问题。顺藤摸瓜,他们摸到了稀土钢性能不稳定的线索——稀土里的氧和稀土中由氧产生的夹杂物。经过大量实验、计算和表征,他们揭示了稀土在钢中的主要作用机制,开发出“低氧稀土钢”关键技术。这套关键技术中藏着“秘方”:既控制钢水的纯净度,又控制稀土的纯净度,称为“双低氧”。经过15年研发,稀土轴承钢的拉压疲劳寿命提高了40多倍,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提升了40%。之后,在对比夹杂物三维形貌和尺寸时,李殿中和李依依等人把自己研制的稀土轴承钢,以及从国外进口到的最好的轴承钢,切成试片,进行电解和夹杂物的淘洗、分离,放进扫描电镜观察。拍出的照片显示,稀土轴承钢里的夹杂物呈现为一粒粒直径小于5微米的小球,而国外进口的轴承钢中则为50微米以上的条状。做高端轴承不用再跑半个中国科研人员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怎么把高端材料变成高端轴承。起初,李殿中等人与国内优势企业合作研制机床轴承,发现想做一个好的轴承,要“跑遍半个中国”。做一个好轴承有100多道工序,例如,锻造在广东,车加工在山东,热处理在辽宁,磨加工在浙江,组装在黑龙江、浙江,轴承现场测试又要回到广东。国内的轴承加工水平和技术体系也让人忧心。滚子是盾构机主轴承运转时承受负荷的元件,也是大型滚子轴承中最薄弱的零件。盾构机主轴承技术总师、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胡小强曾带人专门对滚子的质量和生产情况做过调研分析。他们发现,进口的3米级主轴承里的滚子精度非常高,无论是从粗糙度、硬度均匀性还是接触面、工作面来看都非常好,而国内由于受国外进口设备限制,大型滚子加工精度只能达到二级,不能实现一级精度加工。复杂的工艺、薄弱的链条,都让李殿中和胡小强心中不安:“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好,最后就会导致轴承的服役寿命不长、性能失控。贯通技术链,不让每一个环节掉链子十分重要。”2020年2月,中科院C类先导专项——“高端轴承自主可控制造”获批成立。这让科研人员吃下了“定心丸”。C类先导专项是中科院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优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启动设立的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在先导专项的支持下,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整合所内轴承钢、热处理、陶瓷、保持架等12个团队,凝聚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中科院7家研究所的力量,组成了覆盖轴承研发、轴承材料、制造、评价与服役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团队。“我们还汇集了全行业的优势力量,不管国企、民企,只要动作快、有力量,我们就一起干。”李殿中说。20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各显神通,主轴承材料制备、精密加工、成套设计中的12项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先后得到解决。他们研制出的直径100毫米以上的一级滚子,使我国轴承行业突破了一级大型滚子精密加工技术。轴承研制耗时3年,团队用1467.4吨稀土轴承钢研制出41支大型套圈、7996粒滚子、492段铜钢复合保持架,光焊缝就焊了36.9万条。最终,国产的直径从3米级到8米级的盾构机主轴承逐一诞生。其中,直径3米的主轴承已应用于沈阳地铁工程。回顾数十年的研发历程,李依依感慨,8米级盾构机主轴承的研制成功得益于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在稀土钢性能提升、滚子精度提升、铜钢复合保持架研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主轴承的研制也进一步带动了基础学科的发展。”“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的研制成功,为我国高端基础零部件攻关提供了良好的范式,是‘贯通技术链、打造创新链、对接产业链’的积极实践,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生动体现。”李殿中说。
  • 国家药典委公示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
    2013年4月3日,国家药典委对药材和饮片鉴定通则进行公示,规定药材和饮片的检定包括“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公示中还将相关检测的注意事项详细注明。详情如下: 附录Ⅱ B 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   药材和饮片的检定包括“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检定时应注意下列有关的各项规定。   一、检验样品的取样应按药材和饮片取样法(附录Ⅱ A)的规定进行。   二、为了正确检验,必要时可用符合本版药典规定的相应标本作对照。   三、供试品如已破碎或粉碎,除“性状”、“显微鉴别”项可不完全相同外,其他各项应符合规定。   四、“性状”系指药材和饮片的形状、大小、表面(色泽与特征)、质地、断面(折断面或切断面)及气味等特征。性状的观察方法主要用感官来进行,如眼看(较细小的可借助于扩大镜或体视显微镜)、手摸、鼻闻、口尝等方法。   1. 形状是指药材和饮片的外形。观察时一般不需预处理,如需观察很皱缩的全草、叶或花类时,可先浸湿使软化后,展平,观察。观察某些果实、种子类时,如有必要可浸软后,取下果皮或种皮,以观察内部特征。   2. 大小是指药材和饮片的长短、粗细(直径)和厚薄。一般应测量较多的供试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对细小的种子或果实类,可将每10粒种子紧密排成一行,测量后求其平均值。测量时应用毫米刻度尺。   3. 表面是指在日光下观察药材和饮片的表面色泽(颜色及光泽度) 如用两种色调复合描述颜色时,以后一种色调为主,例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 以及观察药材和饮片表面的光滑、粗糙、皮孔、皱纹、附属物等外观特征。观察时,供试品一般不作预处理。   4. 质地与断面   质地是指用手折断药材和饮片时的感官感觉。   断面是指在日光下观察药材和饮片的断面色泽(颜色及光泽度),以及断面特征。如折断面不易观察到纹理,可削平后进行观察。   5. 气味是指药材和饮片的嗅感与味感。   嗅感可直接嗅闻,或在折断、破碎或搓揉时进行。必要时可用热水湿润后检查。   味感可取少量直接口尝,或加热水浸泡后尝浸出液。有毒药材和饮片如需尝味时,应注意防止中毒。   6. 药材和饮片不得有虫蛀、发霉及其他物质污染等异常现象。   五、“鉴别”系指检验药材和饮片真实性的方法,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等。   1. 经验鉴别系指用简便易行的传统的直观方法观察药材和饮片的颜色变化、浮沉情况以及爆鸣、火焰等特征。   2. 显微鉴别 系指用显微镜对药材和饮片的切片、粉末、解离组织或表面以及含有饮片粉末的制剂进行观察,并根据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进行相应鉴别的方法。照显微鉴别法(附录Ⅱ C ) 项下的方法制片观察。   3. 理化鉴别 系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药材和饮片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进行的鉴别试验。包括一般鉴别、光谱及色谱鉴别等方法。   (1)如用荧光法鉴别,将供试品(包括断面、浸出物等)或经酸、碱处理后,置紫外光灯下约10cm处观察所产生的荧光。除另有规定外,紫外光灯的波长为365nm。   (2)如用微量升华法鉴别,取金属片或载玻片,置石棉网上,金属片或载玻片上放一高约8mm的金属圈,圈内放里适量供试品粉末,圈上覆盖载玻片,在石棉网下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至粉末开始变焦,去火待冷,载玻片上有升华物凝集。将载玻片反转后,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晶形状、色泽,或取升华物加试液观察反应。   (3)如用光谱和色谱鉴别,常用的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4. 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是指通过比较药材及饮片间DNA 分子遗传多样性差异来鉴别药材的方法。   六、“检查”系指对药材和饮片的纯净程度、可溶性物质、有害或有毒物质进行的限量检查,包括水分、灰分、杂质、毒性成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二氧化硫残留、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等。   除另有规定外,饮片水分不得过13% 饮片的药屑和杂质不得过3% 药材及饮片(矿物类除外)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150mg/Kg。   七、“浸出物测定”系指用水或其他适宜的溶剂对药材和饮片中可溶性物质进行的测定。   八、“含量测定”系指用化学、物理或生物的方法,对药材和饮片中含有的有关成分进行检测。   注意 (1) 进行测定时,需粉碎的药材和饮片,应按正文标准项下规定的要求粉碎过筛,并注意混匀。   (2) 检查和测定的方法按正文标准项下规定的方法或指定的有关附录方法进行。   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3年4月3日
  • 8月全国检验检疫机构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311批
    9月29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质检总局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李本军通报了2013年8月出入境检验检疫情况。   出入境卫生检疫情况。2013年8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查验出入境人员4160.97万人次,发现传染病例397人次。出入境人员监测体检11.5万人次,发现病例5.33万人次。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12.02万人次。对于以上检出病例,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已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进境农产品有害生物截获情况。2013年8月,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进境农产品检疫过程中共截获有害生物2072种62216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159种4989次,一般有害生物1913种57227次。按检疫业务类别统计,截获的有害生物主要来自货物检疫,占截获疫情总次数的 62.52% ,其次是运输工具检疫占 21.22%,木质包装检疫占7.39%,旅客携带物检疫占4.61% ,集装箱检疫、邮寄物检疫等占4.26% 。按有害生物来源统计,截获的有害生物主要来自巴西、澳大利亚、美国、泰国、阿根廷、韩国、日本、越南、德国、加拿大等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   针对发现的疫情,检验检疫机构依法作退运、销毁、除害处理等检疫措施,防止疫情传播扩散,并向国外通报,要求采取改进措施。   旅客携带物和邮寄物中禁止进境物截获情况。2013年8月,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入境旅客携带物和邮寄物中截获禁止进境物3.8万批次,其中从入境旅客携带物中截获典型外来物种钻纹龟,活兔子、穿山甲鳞片等 从邮寄物中截获濒危野生植物肉质棒槌树,植物种子(苗)、多肉植物、活蜘蛛、动物标本、干海马等 从禁止进境物中检出有害生物3000多批次,包括地中海实蝇、南亚实蝇、香蕉穿孔线虫等。   进口食品化妆品不合格情况。2013年8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进口食品311批、化妆品15批。不合格食品涉及17类产品,主要不合格产品是水产及制品类、酒类和乳制品类,来自31个国家或地区,标签不合格、货证不符、品质不合格等项目为主要不合格原因。不合格化妆品涉及肤用、口腔和香水3类化妆品,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微生物污染、标签和品质不合格等项目为主要不合格原因。对以上不合格的进口食品化妆品,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均采取了退运或销毁等措施,未进入国内市场。有关详细信息,将在质检总局网站上予以公布。   进口工业品检验监管情况。2013年8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监管进口工业品29.86万批次,同比下降10.01%,发现进口不合格0.64万批次,批次不合格率2.15%。其中检验监管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3.07万批,计453.21万吨、28.57亿美元,检出不合格33批,计2031.97吨、247.70万美元 检验监管进口危险化学品0.94万批,计2793.89万吨、210.96亿美元,检出不合格237批,计74.56万吨、5.73亿美元。2013年8月,处置进口汽车缺陷召回6例、14060辆,其中召回5例、13952辆,退运1例、108辆。针对发现的进口工业品不合格情况,检验检疫机构依法采取退运、销毁、要求整改等措施,切实维护我国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
  • 取消中药材GAP认证,并非放而不管
    p   2月15日,CFDA官网消息显示,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13项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10号),规定取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捕获.gif"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insimg/4feeb035-cfb2-43b2-a0b3-0737654a2ded.jpg" / /p p    a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22002-T000-1-1-1.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中药材 /strong /span /a GAP作为一项旨在推动药材规范化种植、保证药材质量的非强制性行业标准,自2002年起至今,已有10余年。采访中,有业内人士推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还将继续推行,取消中药材GAP认证后,监管仍会加强,相信还有其他后续管理措施出台。 /p p    strong 中药难为“无米之炊” /strong /p p   某研究机构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中药材GAP基地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药材GAP认证从2004年至2012年5月7日,发布了16个公告,共有70余家企业(不计重复)、95个基地、60多个中药材品种通过中药材GAP认证。 /p p   有专家认为,取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后,将由中药生产企业(包括饮片、中成药生产企业)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保证负责,确保供应临床、医药市场的所有药品质量信息可溯源。 /p p   “谁向市场供应药品,谁就该对药品质量负全责。取消认证,是简政放权的举措之一。但作为相关生产企业,要保证药品质量稳定可控,药材质量稳定是关键,这是必须进行规范化种植的意义所在。中药生产企业对自己所使用到的所有药材质量负全责:药材质量信息可追溯,药材有稳定可控的来源。比如还在征求意见中的《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生产所使用的药材信息备案是必须的。”某大型药企研发中心博士陈周全分析认为。 /p p   在他看来,对于存在资源瓶颈的药材,企业必须自建或共建规范化种植基地,确保可持续生产。现在从政府到监管机构,到行业,都强调生产的可追溯质量保证体系。药材没有稳定可控的来源,药品的生产将会是无米之炊,可能也就自动退出了。 /p p   记者留意到,在近期不少地区发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中,基地建设成为重要发展目标。《贵州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设1个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个省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5个省级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申报国家认证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累计达8个以上。《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实施意见》发展目标明确,到2020年,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将在现有600万亩的基础上,增至1000万亩,并建设100个以上省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00个以上省级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以及申报国家认证单品种中药材GAP种植基地。 /p p    strong 中药材种植不是“大棚种菜” /strong /p p   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中药材生产与中药标准化和现代化所应关注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p p   在记者此前参加的一个有关中药材GAP研讨会上,权威专家周荣汉教授表示,在实施中药材GAP过程中,有一大问题就是传统中药材生产与农业现代化。尽管GAP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充其量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组合,形成有进步意义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在改革、创新方面却并不显著。 /p p   此外,少部分企业完成GAP建设后疏于管理、流于形式,把中药材GAP基地当作向外推介、展示形象的招牌,只做表面文章,“重建设、轻管理”,建设之初能做到合理规划,对照标准,严格把关,一旦建成,后期管理出现松懈,这样违背科学、不注重后期管理的中药材GAP基地自然不会长久,也没有任何实施意义,因此建议提出复检制度。 /p p   “企业规范化种植不是为了GAP而GAP,而是为了保证自己的重点产品,核心产品有合格的药材可用。为保证中药药效,对于药材的种植,业内有不少同仁强调采用仿野生种植,而不是像‘大棚种菜’一样。”前述药企人士表示。 /p p   那么,如何保证药材质量?规范化生产如何实施?中药现代化之路如何更加理性与科学?都是传统中医药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p p   另悉,除取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外,国务院还决定取消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批准等7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食品药品行政审批事项。 /p p   根据CFDA官网消息,本月初,国务院印发《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9号),规定取消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批准、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研究立项审批的初审、国产保健食品注册的初审、特殊用途化妆品审批的初审、处方药转换非处方药申报资料的初审、药品注册补充申请的初审、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注册的初审等7项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施的审批事项。 /p p br/ /p
  • 盘点!2021年生命科学有哪些进展?
    2021年,有哪些生命科学的新奥秘被中国科学家破解?有哪些关于新冠病毒的秘密被揭示?有哪些医学新突破为癌症治疗带来希望?10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人工合成淀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鼻咽癌治疗等成果入选。与以往的评选相比,本次入选成果原创性更为突出,为生命科学新技术的开发、医学新突破和生物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显示出生命科学和相关技术的社会影响力。食为粮食生产带来颠覆性革命民以食为天。吃得饱吃得好是人们共同的追求,然而目前的粮食生产,仍离不开“靠天吃饭”,生命科学技术能有哪些变革,从而为“食”提供新方案呢?此次的十大进展中,就有两项与“食”相关。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成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能不能跳过农业种植,直接在实验室合成淀粉呢?此次入选的“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就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淀粉的人工全合成,该成果将在下一代生物制造和农业生产中带来变革性影响。这项由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大连化物所等单位开展的研究,颠覆了植物合成淀粉的复杂过程,能效和速率超越玉米等农作物,为淀粉的车间制造打开了一扇窗。这项研究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认为是一项里程碑式突破。水稻作为我国的主食之一,对其改良从而提高产量历来备受重视。在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水稻育种方面又有新突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团队首次提出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并成功创制了改良落粒性、芒性、株高、粒长、茎秆粗度、生育期等不同类型的四倍体水稻新材料,突破了全部技术瓶颈。该成果开辟了全新的育种方向,对应对未来粮食危机提供了新的可行路径,有望对世界粮食生产带来颠覆性的革命。抗疫 给预防、治疗新冠肺炎带来希望有关抗击疫情的两项研究,“新型冠状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和抗病毒药物的机制研究”与“冠状病毒的跨种识别和分子机制”对当今国际社会复杂的抗疫形势有重大意义。当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持续两年,不断出现的突变株对发展广谱药物提出急迫需求。由病毒复制酶组成“转录复制复合体”,负责病毒转录复制的全过程,在各突变株中高度保守,是开发广谱药物的核心靶点。清华大学饶子和院士、娄智勇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和重构了新冠病毒转录复制机器的完整组成形式,为发展新型、安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全新靶点,为优化针对聚合酶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近20年,人类遭受了三次由冠状病毒引发的重大疫情。大多数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来源于动物,而病毒在人际传播往往是滞后的,疾病防控的关口需要在“时间”上前移。因此,此次入选的十大进展中,另外一项有关抗疫的研究,着重于预防新的冠状病毒引发疫情。这项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开展的研究,建立了高效评估冠状病毒跨种识别能力的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对蝙蝠源性冠状病毒和穿山甲源性冠状病毒的跨种传播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发现上述三种冠状病毒存在跨种传播的潜在风险,提示我们要持续对动物源性冠状病毒进行监测。解谜 远古生物如何进化、鸟儿迁徙为何不迷路远古时期的鱼类如何进化登上陆地?地球上的鸟儿为什么远途迁徙不会迷路?2021年,中国的科学家又向解开更多生命的奥秘迈进一步。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王文、王堃团队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昆明动物所张国捷等团队合作,发现硬骨鱼祖先已进化出了适应陆地的相关初步遗传基础,并在肉鳍鱼内得到进一步加强,最终进化为四足动物而成功登上陆地。这为破解4亿多年前,脊椎动物如何从水生进化到陆生这一重大事件的遗传创新机制,提供了关键认知和数据。鸟类迁徙路线的形成过程、维持机制和在气候变化下的未来趋势,以及迁徙策略的遗传基础,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詹祥江团队历时12年,通过整合多年卫星追踪数据和种群基因组信息,建立了一套大陆尺度的北极游隼迁徙研究系统。不仅阐明了气候变化在鸟类迁徙路线形成、维持及未来变化趋势中的驱动作用,还揭示了长时记忆可能是鸟类长距离迁徙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全面结合遥感卫星追踪、基因组学、神经生物学等新型研究手段,展现了学科交叉型的创新性研究在回答重大科学问题中的关键作用。抗癌 鼻咽癌有了新治疗方法鼻咽癌是“中国特色”肿瘤,年新发病例占全球一半。放疗后的全身微小残留肿瘤是其治疗失败的根源,而由于放疗后患者身体状况差,难以耐受既往高强度的传统化疗(完成率仅约40%~50%),成为制约疗效提高的瓶颈。生命科学研究能够为抗击癌症提供新的治疗方法。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研究团队提出了小剂量、长时间口服细胞毒药物卡培他滨的节拍化疗模式。这种治疗方法,可通过抗血管生成、杀伤肿瘤干细胞等机制持续抑制肿瘤,同时提高机体耐受性。临床研究发现,在放疗后使用这种方法可将失败风险显著降低45%,且严重毒副作用发生率减少了3/5,完成率达74%。同时这种方法方便可及,易于向基层推广。由此,该研究打破了传统化疗的疗效瓶颈,建立了鼻咽癌国际领先、高效低毒且简单易行的治疗新标准。前沿 基因调控、纳米尺度显微镜、脑科学相关成果入选还有三项入选的十大成果,均聚焦国际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和前沿问题。复旦大学徐彦辉团队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转录为何发生在几乎所有基因的启动子上,颠覆了关于启动子识别和转录起始复合物组装的传统认识,对理解基因表达调控和相关生理病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院士组和纪伟研究组组成的技术攻关团队,一直聚焦于突破光学显微成像分辨率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可解析纳米尺度的亚细胞结构,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该研究表明光学显微镜已经步入纳米分辨率时代,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具备多学科交叉技术创新能力,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超分辨成像设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东南大学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彭汉川、顾忠泽、谢维团队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完整的全脑单神经元分辨率大数据和信息学平台并应用于全鼠脑研究,他们的研究对大脑细胞分型和功能、脑连接环路、全脑大规模模拟、类脑计算、基于生物脑的新型人工智能算法和系统等会持续产生重要作用。据了解,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自2015年起开展评选以来,每年的评选都由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临床医学等领域资深专家评选,并经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审核,推动了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让更多人了解了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
  • 【行业应用】赛默飞发布针对《中国药典》 2015年版药材阿胶、鹿角胶和龟甲胶的鉴别方法
    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近日使用液相串联质谱重现了针对《中国药典》 2015 年版药材阿胶、鹿角胶和龟甲胶的鉴别方法。该方法完全满足《中国药典》 2015 年版阿胶、阿胶珠、鹿角胶和龟甲胶药材鉴别方法对于灵敏度和重现性的要求。《中国药典》 2015 年版于201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新版药典中检测技术的新亮点之一就是“药材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的鉴别方法”,此方法所用的LC-MS/MS检测技术首次出现在《中国药典》的正文中。 本方法在Thermo ScientificTM TSQ Quantum Access MAXTM和TSQ EnduraTM 上开发了完全符合新版药典规定的中药材阿胶、鹿角胶、龟甲胶检测方法,只需配好流动相,按照本实验设计的步骤进行样品前处理,然后直接导入仪器方法,点击开始检测即可,使用Thermo ScientificTM LCquanTM 2.9 QF1软件进行方法编辑、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报告。本实验使用LC-MS/MS检测药材酶解液中指定的特征选择反应监测离子对,色谱峰信噪比均大于 3:1,并同时呈现与对照药材色谱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完全可以满足《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于中药材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鉴别方法的要求。更多产品信息,请查看:Thermo ScientificTM TSQ Quantum Access MAXTMhttp://www.thermoscientific.cn/product/tsq-quantum-access-max-triple-quadrupole-mass-spectrometer.html TSQ EnduraTMhttp://www.thermoscientific.cn/product/tsq-endura-triple-quadrupole-mass-spectrometer.html 方法下载,请查看:http://www.thermoscientific.cn/content/dam/tfs/Country%20Specific%20Assets/zh-ch/CMD/MS/LSMS/documents/identification-of-donkey-hide-gelatin.pdf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170亿美元,在50个国家拥有约50,000名员工。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借助于首要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有30多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台湾、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地设立了分公 司,员工人数约38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8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全国共设立了6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 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 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0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请扫码关注: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官方微信
  •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征求废止《蔬菜、水果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测定方法》等486项地方标准意见
    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规范地方标准制定和应用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通知》(市监标创发〔2023〕108号)有关规定和要求,经专家评估并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意见,我局拟对《红麻亩产25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等486项地方标准(详见附件)作废止处理,现公开征求意见。若对废止项目有意见建议,请于2024年8月1日前书面(签署真实姓名或加盖单位公章、提供联系方式)反馈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人:朱俊荣,联系电话:0771-5303210,邮箱:gxjbzhc@163.com。附件:拟废止486项地方标准清单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24日(此件公开发布)附件拟废止486项地方标准清单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处理意见1DB45/T 03—1995红麻亩产25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废止2DB45/T 04—1996旱地糖料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废止3DB45/T 11—2017隆林山羊废止4DB45/T 23—2007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废止5DB45/T 28—2000蔬菜、水果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测定方法废止6DB45/T 29—2000蔬菜中有机氮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废止7DB45/T 30—2000蔬菜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废止8DB45/T 31—2000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废止9DB45/T 40—2002西林水牛废止10DB45/T 42—2002合浦鹅废止11DB45/T 43—2002南丹瑶鸡废止12DB45/T 44—2002富钟水牛废止13DB45/T 45—2002马氏珠母贝亲贝和种苗废止14DB45/T 46—2002靖西大麻鸭废止15DB45/T 47—2002环江香猪废止16DB45/T 48—2002南丹黄牛废止17DB45/T 50—2002海水养殖贝类检疫规范废止18DB45/T 53—2002巴马香猪废止19DB45/T 58—2002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CR)检测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和鸡毒支原体的技术操作规程废止20DB45/T 59—2002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猪瘟病毒的技术操作规程废止21DB45/T 64—2003柑桔品种废止22DB45/T 69—2003沙田柚苗木分级废止23DB45/T 70—2003窨茶用茉莉花废止24DB45/T 73—2003窨茶用茉莉花生产技术规程废止25DB45/T 74—2003玉林大蒜废止26DB45/T 90—2014桑蚕种质量废止27DB45/T 91.1—2003南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蔬菜废止28DB45/T 91.2—2005南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水果废止29DB45/T 96—2003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病毒(PRRSV)的技术操作规程废止30DB45/T 97—2003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禽呼肠孤病毒(ARV)的技术操作规程废止31DB45/T 98—2003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禽流感病毒(AIV)的技术操作规程废止32DB45/T 101—2003东兰乌鸡废止33DB45/T 102—2003都安山羊废止34DB45/T 105—2003文蛤养殖技术规范废止35DB45/T 106—2003禾花鲤废止36DB45/T 109—2003黄沙鳖废止37DB45/T 111—2003德保矮马废止38DB45/T 116—2003漂白化学湿竹浆废止39DB45/T 117—2003漂白化学竹浆板废止40DB45/T 122—2004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预测预报调查规范废止41DB45/T 125—2004甜菜夜蛾预测预报调查规范废止42DB45/T 133—2004杂交水稻一代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废止43DB45/T 134—2004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繁殖技术规程废止44DB45/T 162—2004夏橙品种废止45DB45/T 179—2004陆川猪废止46DB45/T 180—2010霞烟鸡废止47DB45/T 183—2004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猪细小病毒的技术操作规程废止48DB45/T 184—2004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鸡毒支原体的技术操作规程废止49DB45/T 188—2004桂中花猪废止50DB45/T 192—2004合成立方氧化锆废止51DB45/T 193—2004合成红宝石废止52DB45/T 194—2004合成蓝宝石废止53DB45/T 195—2004合成尖晶石废止54DB45/T 208—2017原产地域产品云香精废止55DB45/T 213—2017原产地域产品横县茉莉花废止56DB45/T 217—2005阳离子木薯淀粉废止57DB45/T 222—2005撑绿杂交竹种苗分级废止58DB45/T 231—2005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规范废止59DB45/T 236—2005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技术操作规程废止60DB45/T 239—2005东山猪品种标准废止61DB45/T 240—2005造纸竹片废止62DB45/T 241—2005广西三黄鸡废止63DB45/T 242—2005里当鸡废止64DB45/T 243—2005柳州麻花鸡废止65DB45/T 248—2005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技术操作规程废止66DB45/T 249—2005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技术操作规程废止67DB45/T 264—2005百合废止68DB45/T 266—2005香葱废止69DB45/T 267—2005西洋菜废止70DB45/T 268—2005包心肉芥菜废止71DB45/T 269—2005毛节瓜废止72DB45/T 280—2005芫荽废止73DB45/T 286—2005青梅废止74DB45/T 300—2005慈菇废止75DB45/T 301—2005三华李废止76DB45/T 310—2005夏阳白菜废止77DB45/T 311—2005莴苣笋废止78DB45/T 314—2005黑皮冬瓜废止79DB45/T 326—2006灵山香荔废止80DB45/T 327—2006田阳香芒废止81DB45/T 331—2006南美白对虾苗种废止82DB45/T 341—2006右江鹅废止83DB45/T 342—2006东兰鸭废止84DB45/T 343—2006隆林黄牛废止85DB45/T 344—2006涠洲黄牛废止86DB45/T 348—2017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家畜口蹄疫病毒(FMDV)的技术操作规程废止87DB45/T 349—2017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禽脑脊髓炎病毒(AEV)的技术操作规程废止88DB45/T 350—2006鸡病毒性肿瘤病PCR快速鉴别诊断技术的操作规程废止89DB45/T 357—2006苦脉菜废止90DB45/T 362—2006无籽西瓜种子质量标准废止91DB45/T 451—2007近江牡蛎苗种废止92DB45/T 452—2007岩鯪(唇鯪)废止93DB45/T 453—2007锯缘青蟹废止94DB45/T 461—2007灵山香鸡废止95DB45/T 462—2007广西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废止96DB45/T 465—2007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牛分枝杆菌的技术操作规程废止97DB45/T 466—2007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猪圆环病毒Ⅱ型的技术操作规程废止98DB45/T 467—2007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RT-PCR快速鉴别诊断技术规范废止99DB45/T 468—2007对虾白斑病毒和桃拉病毒二重PCR检测技术操作规程废止100DB45/T 480—2008香蕉组培苗质量标准废止101DB45/T 481—2008罗汉果组培苗质量标准废止102DB45/T 504—2008柑橘黄龙病PCR检测方法废止103DB45/T 505—2008甘蔗螟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废止104DB45/T 512—2008芒果苷废止105DB45/T 513—2008工业提取用芒果叶废止106DB45/T 514—2008锯缘青蟹苗种废止107DB45/T 515—2008罗氏沼虾苗种废止108DB45/T 529—2008猪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废止109DB45/T 530—2008鸡传染性鼻炎副鸡嗜血杆菌PCR检测技术规程废止110DB45/T 531—2008鸡传染性喉气管炎PCR快速检测技术规程废止111DB45/T 537—2008广金钱草种子检验规程废止112DB45/T 540—2008蔓性千斤拔种子质量要求废止113DB45/T 541—2008黄花蒿种子质量要求废止114DB45/T 542—2008广州相思子种子质量要求废止115DB45/T 543—2008毛相思子种子质量要求废止116DB45/T 546—2008实验动物小型猪废止117DB45/T 547—2008龙血素B废止118DB45/T 548—2008龙血素B标准品废止119DB45/T 549—2008食品添加剂 磷酸中钠的测定废止120DB45/T 579—2009隔热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废止121DB45/T 595—2009黄沙鳖苗种废止122DB45/T 596—2009倒刺鲃鱼苗鱼种废止123DB45/T 598—2009水牛冷冻精液废止124DB45/T 602—2009凌云乌鸡废止125DB45/T 603—2009良凤花鸡废止126DB45/T 605—2009巴马小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检测技术规程废止127DB45/T 606—2009鸭肝炎病毒PCR快速检测技术规程废止128DB45/T 607—2009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的测定 &ensp 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废止129DB45/T 608—2009饲料添加剂富马酸亚铁的测定还原法废止130DB45/T 610—2009工业锅炉能效限值废止131DB45/T 615—2009竹、木、草编织工艺品质量安全要求废止132DB45/T 616—2009北流荔枝废止133DB45/T 628.1—200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1部分:裸根苗废止134DB45/T 628.2—200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2部分:容器苗废止135DB45/T 630—2009罗汉果组培苗废止136DB45/T 633—2009园林植物铁冬青苗木的出圃质量要求废止137DB45/T 637—2009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废止138DB45/T 638—2009八角茴香中莽草酸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废止139DB45/T 656—2010蛋黄果嫁接苗废止140DB45/T 658—2010池塘及网箱养殖用青鱼鱼种废止141DB45/T 663—2010墨底鳖苗种废止142DB45/T 667—2010光倒刺鲃苗种废止143DB45/T 668—2010猪伪狂犬病病毒PCR检测技术规程废止144DB45/T 669—2010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的快速鉴别诊断技术规程废止145DB45/T 670—2010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禽I型腺病毒的技术操作规程废止146DB45/T 672—2010隆林猪废止147DB45/T 673—2010天峨六画山鸡废止148DB45/T 674—2010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技术规程废止149DB45/T 697—2010浸提桐油废止150DB45/T 698—2010肉桂产品质量等级废止151DB45/T 700—2010实木地板铺装规范废止152DB45/T 707—2010天门冬种苗质量要求废止153DB45/T 709—2010黄藤种苗质量要求废止154DB45/T 712—2010肉桂苗木质量要求废止155DB45/T 714—2010山豆根中苦参碱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废止156DB45/T 718—2010钩藤中钩藤碱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废止157DB45/T 719—2010植物类中药材铬、锑、锡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废止158DB45/T 748—2011山羊痘病毒、羊传染性脓疮病毒的检测二重聚合酶链反应法废止159DB45/T 749—2011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的检测 &ensp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废止160DB45/T 750—2011融水香鸭废止161DB45/T 752—2011尿液中盐酸克仑特罗、菜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的测定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废止162DB45/T 753—201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检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废止163DB45/T 754—2011广西拟水龟废止164DB45/T 771—2011莽草酸废止165DB45/T 774—2011鸡血藤种苗质量要求废止166DB45/T 775—2011何首乌扦插苗质量要求废止167DB45/T 780—2011鸡血藤中芒柄花素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废止168DB45/T 781—2011鸡骨草中相思子碱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废止169DB45/T 782—2011铁包金药材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废止170DB45/T 783—2011毛果鱼藤中3-phenylcoumarin robustic acid含量的测定 &ensp 高效液相色谱法废止171DB45/T 794—2011燃煤洁净节煤剂通用技术要求废止172DB45/T 795—2011洁净型燃煤通用技术要求废止173DB45/T 796—2011漓江排筏技术条件废止174DB45/T 797—2011遇龙河竹筏技术条件废止175DB45/T 809—2012工夫红茶发酵适度的确定方法废止176DB45/T 812—2012非食用海水珍珠质层粉废止177DB45/T 825—2012“红姑娘”红薯废止178DB45/T 826—2012“红姑娘”红薯生产技术规程废止179DB45/T 835—2012长叶烯废止180DB45/T 836—2012高分子乳化改性松香施胶剂废止181DB45/T 837—2012水白氢化松香废止182DB45/T 855—201298号车用汽油(Ⅳ)废止183DB45/T 865—2012海水药用无核珍珠废止184DB45/T 866—2012植物类中药材中铝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废止185DB45/T 867—2012植物类中药材中总砷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废止186DB45/T 868—2012穿山甲甲片的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法废止187DB45/T 869—2012蛤蚧的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法废止188DB45/T 870—2012红毛鸡的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法废止189DB45/T 873—2012千层塔种苗质量要求废止190DB45/T 874—2012汉桃树种子质量要求废止191DB45/T 882—2012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技术规程废止192DB45/T 885—2012芳樟叶(精)油中芳樟醇、樟脑含量的测定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废止193DB45/T 887—2012饲料中粪链球菌的检验废止194DB45/T 888—2012无性系芳樟叶(精)油,芳樟醇型废止195DB45/T 889—2012互叶白千层(精)油,1,8-桉叶素型废止196DB45/T 897—2013樟叶(精)油,芳樟醇型废止197DB45/T 915—2013龙胜凤鸡废止198DB45/T 918—2013牛隐孢子虫的检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废止199DB45/T 919—2013猪流感病毒检测套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废止200DB45/T 920—2013猪乙型脑炎病毒检测套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废止201DB45/T 921—201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瘟病毒的检测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废止202DB45/T 931—2013葡萄中白藜芦醇的测定液相色谱法废止203DB45/T 932—2013水产品中天然牛磺酸与人工合成牛磺酸的鉴别稳定同位素质谱法废止204DB45/T 939—2013土壤、肥料、饲料、毛发中汞含量的测定直接测汞仪法废止205DB45/T 942—2013罗氏沼虾诺达病毒检测RT-PCR法废止206DB45/T 943—2013水质有机锡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废止207DB45/T 944—2013苏氏圆腹鱼芒苗种废止208DB45/T 946—2013广西拟水龟苗种废止209DB45/T 953—2013牛耳枫苗木质量要求废止210DB45/T 985—2014柑橘衰退病毒RT-PCR检测技术规程废止211DB45/T 986—2014柑橘溃疡病菌PCR检测技术规程废止212DB45/T 998—2014胡子鲶废止213DB45/T 999—2014黄颡鱼苗种废止214DB45/T 1003—2014德保猪废止215DB45/T 1005—2014畜禽血中铅、镉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废止216DB45/T 1006—2014牛轮状病毒的检测半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nested RT-PCR)法废止217DB45/T 1007—2014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检测RT-PCR法废止218DB45/T 1008—2014犬狂犬病抗体的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废止219DB45/T 1009—2014家畜戊型肝炎病毒检测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废止220DB45/T 1010—2014美洲型及欧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检测多重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废止221DB45/T 1011—2014鸡新城疫病毒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检测二重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废止222DB45/T 1012—2014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检测 &ensp RT-PCR法废止223DB45/T 1013—2014尿液中苯乙醇胺A的测定 &ensp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废止224DB45/T 1014—2014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测PCR法废止225DB45/T 1015—2014水质硫丹的测定气相色谱法废止226DB45/T 1028—2014佛手苗木质量要求废止227DB45/T 1035—2014山豆根组培苗质量要求废止228DB45/T 1037—2014穿心莲种子质量要求废止229DB45/T 1041—2014苦玄参种子检验规程废止230DB45/T 1058—2014大米中总砷、总汞含量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废止231DB45/T 1059—2014大米中铅、镉、铬含量的测定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废止232DB45/T 1063—2014巨尾桉(精)油废止233DB45/T 1064—2014岗松(精)油废止234DB45/T 1066—2014贺州玉废止235DB45/T 1068—2014桂林毛尖茶加工技术规程废止236DB45/T 1071—2014蒎烷废止237DB45/T 1072—2014松香三乙二醇酯废止238DB45/T 1073—2014松脂中杂质的检测废止239DB45/T 1074—2014水稻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范废止240DB45/T 1076—2014鸡血玉废止原产地域产品巴马腊香猪废止486DB45/32.6-2000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食用植物油废止
  • 2015药典中药材品种HPLC检定方法集出版发行
    《中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检定—(2015年版)收载品种对应方法集》由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8月正式出版发行了!本书是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药学院陈世忠课题组合作完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大学作为《中国药典》药材和饮片标准的研究制定单位,参加过历次《中国药典》收载品种的增修订工作,在中药材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为了方便医药领域分析检验和科研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材和饮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两家作者单位通力合作,发挥各自专长,为本书的成功出版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针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199种常用中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了补充、优化,详细介绍了药材中待测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行为、色谱条件的选用、对照品和样品的色谱图、标准曲线及重复性数据。用户依据书中给出的推荐使用条件范围或优化条件,采用相应的色谱柱,即可方便地重现书中的实验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药典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分析测试技术。以《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为例,一部中中药材和饮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共收载618种,其中325种药材和饮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占全部收载药材和饮片的52.6%左右。 由于《中国药典》中药品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仅规定了色谱柱填料的类型、流动相的组成和比例、检测波长和理论塔板数,未对填料的分类、粒径、色谱柱规格、流速、柱温等条件进行规定,这使得药品检验人员难于重现实验,仍需要进行色谱条件的摸索与确定。中药材成分复杂,这种不确定性更加明显。 为解除岛津中药材生产及检测用户的烦恼,自2008年开始,岛津公司与北京大学合作,对《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于2013年编写出版了《中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检定——(2010年版)收载品种对应方法集》,以期完善《中国药典》收载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为医药行业的检验人员、科研人员提供帮助。该书出版后获得普遍好评,成为众多中药分析工作者的重要工具书和参考书。在此基础上,以《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颁布执行为契机,岛津公司和北京大学密切合作,根据读者对上版方法集的反馈意见和新版药典收载品种的增修订,特编写了本书。本书根据新版药典对部分中药材的测定方法重新进行了修订,增加了50余种2015版药典新增中药材品种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以期为广大药物分析人员提供一部实用的参考书籍。本书可供医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制药企业从事药物研究、分析和检验的人员,药品检定所、检验检疫机构从事药品检验的技术人员以及药厂从事药品质量控制的技术人员参考。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医药、食品、环境等各领域分析技术的开发,一直关注国内外药典法规政策的发展。2015年版《药典》除加入更多的品种外,还加入了一些质量控制新方法,比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用于专属性的肽类二级质谱特征图谱鉴别,可有效区分阿胶、黄明胶等不同胶类中药材;在中药安全性控制方面,要求对中药材和饮片在种植、流通、储藏等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如二氧化硫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真菌毒素、色素、内源性有害物质、微生物等进行检测控制;在检测方面增加了专属性优、灵敏度和检测效率高的检测方法。所涉及到的分析仪器包含GC、LC、LCMSMS、MALDI等,岛津都建立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中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检定—(2015年版)收载品种对应方法集》一书目前各大电商书店均有出售。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病原微生物来袭,Are you ready? ——显微技术发展助力科学家对抗病毒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中国目前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共40种。此外,还包括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开展应急监测报告的其他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虽然纳入乙类传染病,但仍采取甲类管理措施。 中国法定传染病分类类别病种甲类鼠疫、霍乱乙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布鲁氏菌病、艾滋病、狂犬病、结核病、百日咳、炭疽、病毒性肝炎、革登热、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乙型脑炎、人感染H7N9禽流感、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梅毒、淋病、猩红热、流行性脊髓膜炎、伤寒和副伤寒、疟疾、流行性出血热、麻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丙类感染性腹泻病、丝虫病、麻风病、黑热病、包虫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其他寨卡病毒、鼻疽和类鼻疽、人兽共患病、基孔肯亚热、广州管圆线虫病、阿米巴性痢疾、人猪重症链球菌感染、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感染、美洲锥虫病、诺如病毒急性肠炎、鄂口线虫病、西尼罗病毒、马尔堡出血热、拉沙热、黄热病、裂谷热、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可病毒11型数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引起这些传染病的病原体中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另外一小部分是寄生虫。历史上,病毒引发的疫情在全球各地造成了恐慌和浩劫。流感、天花、麻疹和黄热病的影响持续了几个世纪,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21世纪多起高致病性、高传染性的人兽共患病暴发,包括非典型肺炎病毒(SARS-CoV)、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尼帕病毒和年初爆发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其中天花被认为是人类最具毁灭性的疾病之一。它在人群中的传播,可能是由动物宿主传播几千年之后,伴随着地区和大陆间的人口流动、贸易和战争才开始的。这种古老的疾病,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从古至今,天花影响了过去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著名的顺治皇帝。自200多年前天花疫苗的研制,经过密集的疫苗接种后,该病在1980年被正式宣布消灭。 相似的,近期一项针对新冠病毒的系统发育分析在S蛋白进化角度显示,新冠病毒可能已经在人群中进化了至少7年。之前的研究证实,新冠病毒与蝙蝠冠状病毒(RaTG13)基因组相似度为96%,与穿山甲-CoV基因组相似度为90%。为了确定具体驱动其最近适应人类宿主的重要突变,研究人员重建了所有感染人类的病毒株的共同祖先Spike-RBD序列,称为N1,将与其最接近的动物病毒RaTG13的共同祖先标记为N0。N1与新冠参考序列中的Spike-RBD相同,而N0的Spike-RBD序列是唯一的,两者在4个位点上的变化将进化的新冠病毒Spike蛋白与和RaTG13的共同祖先区分开来,而这个祖先病毒至少在2013年就已经存在(其后代RaTG13在那一年被分离出来)。意外的是,N0变为N1降低了Spike-RBD与ACE2受体的亲和力,可是为什么最近才演变成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这种潜在的流行又该如何被发现并预防?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病毒示意图目前条件下,对病毒暴发的长期控制需要使用疫苗,以提供免疫耐受和保护。流行病发生后,对特定疾病建立的免疫力可以限制传播并显著降低死亡率。过去,疫苗的接种大大减轻了世界各地传染病的负担,包括控制了脊髓灰质炎、破伤风、白喉和麻疹等疾病。大量的研究工作集中在改进已有疫苗和发现新疫苗,例如2006年的HPV疫苗。近年来,新冠病毒、寨卡病毒等严重感染的迅速蔓延突出了全球预防大流行病的迫切需求,这就需要极其迅速地研制和全面普及疫苗,以预防可能未知的病原体。并且抗生素耐药细菌的出现也需要新方法来预防感染。鉴于这些变化,确定新候选疫苗的现有方法已不足以保证大规模防护。 而治疗性抗体也在短期预防和被动免疫治疗中发挥出重要作用,通过中和病毒,杀伤感染细胞,调节免疫等机制达到治疗目的。其中,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在控制HIV复制和传播方面的效果使其得到普遍推荐。 然而,快速治疗、高效预防、精准溯源等的研究,都需要以快速的鉴定并全面认识病原微生物为基石。 1884年,Robert Koch在肺结核研究中提出了科赫法则的雏形。同年,Friedrich Loffler将其发扬光大,写下了著名的分离、培养和接种三步法,作为确定病原体存在的条件。这一理论的本质是疾病本体论,即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具有实际意义。依据科赫法则鉴定传染病的病原体流程 100多年来,科赫法则一直指导着微生物学研究,以鉴定传染病的病原体,常常提供可靠的证据。后来这些法则被病毒学及分子医学方向的研究人员引用,将自己的研究与科赫的细菌学联系起来,演变为权威实践指南,证明微生物及后来的基因在疾病中的作用,是现代实验医学的起源。 20世纪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对病毒形态学产生认识。30年代末电子显微镜的出现,标志着病毒学的另一项技术突破,其在病毒鉴别诊断、抗原的定位、病毒-宿主细胞互作以及病毒形态发生学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然这些认识是以临床数据及光学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为基础的。由于受到光学衍射的限制,普通显微镜分辨率只能达到200nm,而一般病毒的尺寸只有十几到200纳米(痘病毒达300nm),而电镜却以其高昂的价格让诸多病毒研究爱好者研究受限。超高分辨显微技术的出现,为观测精细结构提供了可能,因此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科学的进展,关于病毒的研究技术也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病毒分离与血清学,还包括后期出现的分子方法等等。超高分辨共聚焦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现代病毒研究 时至今日,科学家对病毒研究热情不减。PebMed数据库中,病毒相关研究数量逐年走高,重点研究集中在疫苗、抗体、病毒作用机制等基础生命科学,同时包括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等,但最大占比仍为病毒本身的研究。近日公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据显示,批复的新冠疫情专项课题共110项,总资金近亿元。国家对公共卫生服务与传染病防控投入逐年加大,热点研究背景有了宏观政策的加持,论文发表呈“井喷式”增长,研究结果不断推陈出新。数据来源:PebMed.gov(截止时间:2020年6月30日)写在最后的话:“如果有什么东西在未来几十年里可以杀掉上千万人,比较有可能是个高度传染的病毒,而不是战争。也不是导弹,而是微生物。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在核威慑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金钱,但在防止疫情的系统上却投资很少。我们还没有准备好预防下一场大疫情的发生。”——比尔盖茨 参考文献:1. http://www.chinacdc.cn/jkzt/crb/2. Medizinhist J . 2008 43(2):121-48.3. Volume 65, Issue 1, January 2018, Pages 6-74. Volume 42, April 2018, Pages 47-525. Microbiol Spectr. 2016 Aug 4(4)6. Viruses . 2020 Apr 20 12(4):4657.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6.22.1657878. https://courses.lumenlearning.com/9. https://www.leica-microsystems.com.cn/cn/applications/life-science/
  • 国家药典委推出首部数字化国家药品标准 —《数字化中药材标准》
    主 编国家药典委员会开 发科迈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  综合消息。近日,由国家药典委员会主编的《数字化中药材标准》1.0版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该数字出版物由科迈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为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背景下的国家药品标准的实现形式和集大成者,《数字化中药材标准》作为全数字化中英文对照出版物,旨在为海内外广大用户系统使用及研究包括《中国药典》2010年版和2015年版在内的我国各级中药材质量标准提供数字支撑平台。  建立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数字化平台是我国药品标准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完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引导药品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标准管理效率等方面将具有“以点带面”的示范及推动作用。有鉴于此,国家药典委员会自去年开始积极组织并探索开展了数字化药品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第一阶段计划主要从我国具有国际主导权的中药材标准入手,拟建立涵盖《中国药典》、局(部)颁药材标准以及地方药材标准等在内的我国数字化中药材标准体系。  《数字化中药材标准》1.0版收录了包括《中国药典》一部及增补本所收载的中药材品种,以及《中药材显微鉴别图鉴》、《中药材及原植物图鉴》、《中药材薄层色谱彩色图集》、《高效液相色谱图集》等药典配套丛书及其支持数据。共计收载中药材标准618项,相关性状、显微鉴别、含量测定等各类专业插图3452幅。标准正文同时提供中、英文版本并支持双语对比显示。此外,软件界面采用了中、英、法、德、日语等多种语言;还实现了对同时期《美国药典》、《欧洲药典》、《日本药局方》、《印度药典》、《越南药典》、《韩国药典》等各国药典关于中药材(植物药)质量标准收载情况的统计。整个平台自设计开发阶段即融入了特色鲜明的药品标准“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概念,从而更好地为全行业提供围绕药品标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和信息增值服务。  经过国家药典委员会和有关委员、专家及技术团队的共同努力,《数字化中药材标准》1.0版现由人民卫生出版社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这是我国中药材标准领域首次探索性提出数字化标准的概念,其必将对加速构建我国自主创新的数字化药品标准体系、促进中药材质量标准持续提高、巩固我国在中药材标准制定和国际协调等方面的主导地位、提升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将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中承担应有的历史使命并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家药典委员会张伟秘书长向美国药典会首席执行官Ronald Pievincenzi赠送最新出版的《数字化中药材标准》
  • 北大与岛津共推《中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检定》方法集
    ----对应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品种---- 我国是天然药物之乡,对中草药的探索研究历经了几千年的历史,目前大约有12800多种药用植物,我国各地常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近30年来,随着分析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色谱、光谱等分析手段引入了中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中。 2010年版《中国药典》于2010年1月颁布,并于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共收载药品品种4567种(药典一部收载2165种,二部收载2271种,三部收载131种)。药典一部中新增中药材65种,饮片439种,修订了359种中药材和饮片标准。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新增率达到89%,中药和中药饮片在该版药典中被摆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无论在数目还是具体指标上,都有了飞跃。新版药典中药品种的修订大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来进行药品的鉴别、检察和含量鉴定,以提高分析灵敏度和专属性,解决常规分析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新版药典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含量测定技术。然而,《中国药典》中药品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仅规定了色谱柱填料的类型、流动相的组成、检测波长、柱温和理论塔板数,未规定柱填料的分类、长度和粒度等条件,因此这使检验人员难于重现实验,在实践中仍然需要进行色谱条件的摸索与确定。 岛津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食品、环境、医药等各领域分析技术的应用方法开发,一直关注国内外药典法规政策,积极应对当今的新局面。北京大学药学院承担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中药材的修订工作,在这个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为了方便相关分析工作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2010年版药典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两个作者单位强强联手,发挥各自专长,为本书的成功编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针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鉴别、检查和含量鉴定的中药材品种,对药典收载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了充实、优化,详细介绍了药典收载情况、药材高效液相色谱行为、色谱条件的选用、仪器配置、对照品和样品的色谱图、定量标准曲线及重复性数据。第二部分介绍了针对上述中药材品种的快速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本书方法实用、数据可靠,检测人员根据书中的方法完全可以重复实验,将会对分析工作提供莫大的便利。 本书中常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部分的所有图谱和数据均由北京大学药学院陈世忠教授课题组提供;快速液相色谱分析部分的所有图谱和数据均由岛津(广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本书由曹磊、[日]端裕树主编,陈世忠、黄涛宏副主编,参加编写工作的还有岛津公司分析中心的姚劲挺、周璐颖、郝红元和冀峰等。本书可供研究机构及制药企业从事药物合成、药物分析、中草药研究的研究人员,全国各地药品检定所、检验检疫机构从事药品检验的技术人员以及药厂从事药品质量控制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从事相关液相色谱分析的企业或人员,以及高等院校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
  • 浙江构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整体智治体系
    2022年,浙江生态趋好,之江大地上的生物“朋友圈”也热闹了起来,有着“世界动物活化石”之称的金斑喙凤蝶、中华斑羚、中华穿山甲等竞相亮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韵味和美感油然而生。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郎文荣表示,对浙江而言,2023年将以“推动绿色发展”和“加强系统治理”为双轮驱动,构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整体智治体系,奋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美丽中国省域标杆。“三大助跑工程”,护航企业稳经济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浙江将重点抓实减污降碳促转型、“两山”转化助共富、服务集成稳经济等“三大助跑工程”,助力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产业结构,尽快回归稳进提质正常轨道。生态环保重大工程项目是拉动投资的民生工程。2021年以来,浙江紧抓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政策窗口,通过“肥瘦搭配”的形式实现生态治理和产业开发的融合,不仅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且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增值,通过生态引领实现可持续发展。2023年,浙江省将建立全省EOD项目库,推动一批EOD项目落地。生态价值转化以绿色共富路径助推强村富民。目前浙江已建立30余家“两山”合作社,实现农产品、土地、民房等闲置生态资源收储、提升、交易。2023年,浙江将继续朝着绿色共富更融合、资源转化更高效的方向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同时,通过山海协作充分发掘山区、海岛、平原等不同地域的区位、生态、政策、产业、资金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绿色制造业、生态旅游业等,让好风景、好环境可度量、可变现。浙江生态环境系统也将服务企业项目加快落地与绿色转型发展。据统计,浙江落实重大项目环评“一对一”服务,优化要素保障、执法监管、市场配置等各项惠企政策。还组织千名专家深入万家企业,提供复工复产和污染治理的技术帮扶。2022年,全省审批环评项目10597个,涉总投资2.17万亿元,高效保障排污权需求项目3507个。2023年,将在2022年100个低(零)碳镇(街道)、1000个低(零)碳村(社区)及30个减污降碳协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重点园区、重点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布下绿色之网,蓝天碧水迎亚运“阳光直透水底,油腻腻的绿藻不见了,小鱼小虾游来游去,湖面美不胜收。”家住绍兴市迪荡湖旁的洪阿姨由衷夸赞道。经过水生态修复,水域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迪荡湖初步形成“水下森林”。通过水体自我循环、自我平衡,目前湖泊水质已稳定在Ⅲ类。浙江因水而美。近年来,老百姓普遍反映,身边的河道变清了,环境变好了,景色变美了。2023年,治水仍是浙江的核心工作,将实施“五水共治”碧水行动和新“三五七”目标任务,特别是围绕亚运水生态环境保障工作,推动由水污染防治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流域要素系统治理转变,全域深化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打造一批省级标杆工业园区、生活小区;推动落实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加强太湖、钱塘江、亚运涉水赛事场馆等重点水体防控,加快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不仅水更清,天也将更蓝。郎文荣表示,必须突出治防结合,积极守护“亚运蓝”。大力开展治气攻坚,重点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大攻坚战,实施低效治理设施升级改造、重点行业VOCs源头替代、治气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大攻坚行动,确保到2023年年底,低效设施全面完成改造、活性炭再生能力达到30万吨以上、淘汰老旧柴油叉车1万辆,县级以上城市不发生重污染天气、中度污染天气同比下降10%。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治土往往是最后一环,尤为重要。为此,2023年,浙江将全面推进净土行动,持续深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一件事”改革,稳步推进杭钢半山基地退役地块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国家试点,开展丽水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国家试验区建设;全面完成全域耕地土壤污染源解析,实施控(断)源工程,阻断污染源对耕地的持续影响等。此外,浙江还将扎实抓好“无废”治塑治新行动,打造一批“无废亚运细胞”示范单位,让“无废亚运”成为具有浙江辨识度的亚运特色行动。强化变革创新,提升制胜战斗力2022年,浙江开展全国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创新区建设,首创减污降碳协同指数;推动“双碳智治”“浙里无废”等13个重大多跨应用,归集各类数据166亿条,形成场景应用“一本账”,成为全国唯一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和生态环境“大脑”建设试点省。改革创新的能量不断释放、效应不断显现。2023年,浙江将继续在理论、数智、科研、宣教等基础能力提升上变革创新。在理论变革创新方面,浙江将按照“1+N”架构推进省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陈馆和一系列地方生态文明教育场馆建设,打造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体验地,增强公众的沉浸式体验和场景式教育;加强与浙江省生态文明智库联盟、大专院校的战略合作,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重点课题研究,围绕绿色共富、美丽浙江建设等形成一批理论成果等。在数智变革创新方面,浙江将以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和“大脑”建设国家试点为契机,牵头制订统一的应用系统开发标准、数据管理规范和共享办法,率先构建具有浙江辨识度的话语体系和制度体系,重点做好“系统迭代、提升算力”“物联感知、增进智力”“集成优化、夯实能力”三篇文章。具体而言,持续迭代生态环境“大脑”,完善组件中心、智能模块、模型算法,推进核心业务多跨协同、环境数据应采尽采、重点场景全面贯通;综合运用卫星遥感、物联网等多种手段,推进“天地空人”生态环境态势智慧感知网络建设,延伸感知触角,加强信息捕捉,开展精准溯源,实现数据流、业务流、决策流、执行流的回路闭环。郎文荣表示,下一步,浙江生态环境系统将进一步深化细化具体化新一年工作目标任务和举措,在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两个先行”中展现生态环境担当作为。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