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白皮杉醇对照品

仪器信息网白皮杉醇对照品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白皮杉醇对照品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白皮杉醇对照品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白皮杉醇对照品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白皮杉醇对照品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白皮杉醇对照品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白皮杉醇对照品相关的解决方案。

白皮杉醇对照品相关的资讯

  • 肯德基再版食品安全政策白皮书
    百胜集团再版食品安全政策白皮书 向公众承诺食品安全   9月1日,中国最大的餐饮集团——肯德基、必胜客所属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正式对外发布《百胜中国食品安全政策白皮书》第二版。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出台后,首家配合食品安全法而发布食品安全政策白皮书的食品企业。   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总裁苏敬轼表示:“《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将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国食品安全事业的发展,使百胜对中国本土采购食品原料更加充满信心。同时,百胜集团将以《食品安全法》的公布和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身及相关产业链的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继续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美味安全的食品。”   记者发现,在白皮书第二版中,百胜重点强调了科学的食品安全管理、对各项管理措施的介绍更具体。除此之外,百胜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最新资料,增加了对食品添加剂、食源性疾病、农药残留等热点问题的介绍。   白皮书中提到,为了能让企业员工和供应商更快了解《食品安全法》,百胜在公司内部组织培训学习新法,加强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编辑《食品安全法要点》提供给供应商,帮助供应商更好理解新法,强化食品安全管理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新要求调整供应商管理制度。   2007年11月,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首次公布了《百胜中国食品安全政策白皮书》,百胜也成为中国第一家正式向公众发布食品安全政策白皮书的食品企业。
  • 2020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白皮书发布
    食品安全是基本民生问题。2020年,上海各部门、各区认真贯彻关于“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的战略部署和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工作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扎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实现食品安全“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上海统筹推进食品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构建“舌尖上的安全”治理体系,严防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输入风险,创新推进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应用场景在“一网统管”平台的运用,开展长三角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一体化”建设,全面启动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整顿食品市场秩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刚过去的一年,上海主要食品的食品安全总体监测合格率为99.4%,较前一年提高1.3个百分点;接到集体性食物中毒报告3起,食物中毒人数62人(无死亡病例),食物中毒发生率为0.26例/10万人口,继续保持在2011年以来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率不高于1例/10万人口的较低水平。这一年,上海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市民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度评分为85.4分,市民食品安全状况总体满意度评分为86.5分,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继续保持有序、可控、稳中向好的态势。值此新春前夕,由上海市食药安办、市市场监管局编制的《2020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白皮书)》正式出炉。这已是上海连续10年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白皮书,持续将申城食品安全状况向社会开诚布公。“外援”撑起“流通城”受资源、环境等客观条件约束,不少城市的食品供给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导致食品产业链过长,一旦某个环节信息缺失,食品“身世”就会模糊,对食品安全监管造成挑战。上海就是上述城市类型中的典型:近年来,上海食用农产品对外依赖程度在加剧。2020年,全市食用农产品总消费量在2600万吨左右,其中80%要靠外省市供应才能满足,该比例比2015年高出了10个百分点。同时,还有大量食品为“舶来品”。2020年,上海口岸进口食品多达35.08万批次、重911.2万吨。各类“舶来品”中,肉类(包含杂碎),粮食,鲜、干水果及坚果,是2020年上海口岸进口金额最大的三类食品。近年来呈现缩减态势的地产主要食用农产品供应量,进一步加剧了上海食品供给对外依赖的程度。2020年,上海有蔬菜专业合作社975户,供应地产蔬菜244.3万吨,产量比2016年减少了15.87%;水产品养殖基地490个,供应水产品5.6万吨,比2016年减少了46.67%;规模生猪养殖场117家,一年31万头的域内生猪出栏量,为近10年最低谷,比出现峰值的2014年锐减259.2万头,仅相当于该年的十分之一。与此同时,上海本地的规模型食用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也在减少,从2014年的50个缩减到2015年的38个,2020年只剩22个,其一年批发交易的粮食、肉类、禽蛋、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各类食用农产品的重量从2014年的1500万吨左右减少到1040万吨左右,对全市食用农产品总消费量的贡献率下降到40%,而2014年时的贡献率尚有70%左右。这意味着,除了批发市场,更多食品开始通过电商、超市、产地直营店等流通环节进入上海的千家万户。这种日益依赖“外援”、流通环节越来越多的食品消费和产业结构,已使上海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食品“流通城”。农产品批发市场只是食品“流通城”庞大食品流通产业的一部分,整个产业究竟有多庞大?截至2020年底,上海共有310134张有效的食品生产、食品经营、特殊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等许可证。其中,主体业态为食品销售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多达186950张,占总量的60.28%,数量是120325张主体业态为餐饮服务或单位食堂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的1.55倍、1405张食品生产许可证(不含特殊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生产)的133.06倍。和2011年相比,上海食品销售经营主体的规模增长了87%。毋庸置疑,食品销售经营者已经成为上海食品及相关产业的中流砥柱。如果食品销售业是上海食品及相关产业的主力,那么零售业就是主力中的主力。2020年,上海从事批发、零售、兼营批发零售的食品销售经营主体分别为59256户、114273户、12938户。其中,食品零售商户占到食品销售经营主体总数的61.12%。食品销售业态的活跃,反映出居民个人食品消费的热情,印证了上海作为一座食品“流通城”的活力。可喜的是,食品销售业的“热闹”并未“冲淡”整个行业的质量。2020年,上海处于经营状态的170809户食品销售经营者实施了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风险由低到高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对应往年按违法情况进行分类监管的一类、二类、三类、四类)。结果,A级经营者占比高达99.06%,在食品销售经营主体数量同比2015年增加了8.66%的基础上,A级经营者占比增加了8.16%,说明食品销售业总体的守法水平在不断提高。产业减量换质量和食品销售业的繁荣相比,上海食品生产业近年进入了“减量期”——持证生产企业从2010年底的2210家减少到2018年底的1323家,2020年虽然数量有所反弹,也只是增至1405家。上海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业虽然未如食品生产业那样出现企业数量锐减,但企业数量也难以避免逐年减少的趋势。2020年,上海获得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分别只有134家和537家,比2015年分别减少了36家和62家。食品生产企业的锐减和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缓慢,背后主要原因,除了食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还有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的倒逼。2020年,上海相关监管部门共注销或吊销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证照22978张,约占2019年全市有效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数量的8.45%。数量减少并非坏事,企业数量合理减少,是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换来的是整个产业质量的提升。虽然受到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疫情等方面的影响,但上海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比重增加的事实依旧明显:2020年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食品生产企业有410家,占总数的29.2%,和2015年比,2020年上海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的比重提高了9.3个百分点。这些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去年实现现价产值1045.3亿元,同比上涨1.99%,主营业务收入1256.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从“一味求多”的粗放式发展,转向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海食品产业正走向良性循环。虽然眼下,还有70.8%的食品生产企业年产值低于2000万元,处于“小、散、弱”状态,但已经开始加快向“大、集、优”转变的步伐。从信用分级监管的结果来看,2020年有47.3%的上海食品生产企业达到A级(守信),仅有3.1%的企业为C级(信用缺陷),是2010年以来信用缺陷食品生产企业占比最少的一年。和正在经历转型期的食品生产业不同,上海的餐饮服务业却是风生水起,即使遭遇疫情影响,发展势头依旧强劲。截至2020年底,上海共有持证餐饮服务单位120325户,比2019年多出10948户,数量是2015年的整整两倍,平均下来一年新增约1.2万户。其中,公共餐饮单位91476户(特大型饭店128户,大型饭店2710户,中型饭店12757户,小型饭店57859户,其他如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等18022户),单位食堂16322户,现制现售15069户,集体用餐配送单位307户,中央厨房132户,数量均比2019年有所增加,尤其是小型饭店和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等业态,受到欢迎而数量激增。2020年,上海还有5781户实施临时备案的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可在限定的时间、经营范围等条件下经营。不过,沪上餐饮服务业并没有被迅猛的发展冲昏了“头脑”。就从业者的规模来看,更多经营者的目标是打造“大店”“老店”。以公共餐饮单位为例,2020年,上海中型及以上规模的持证饭店比2015年多出了62.77%(6014户),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等“微型”餐饮则减少了28.57%(7208户)。这些数据直观地说明,不少小规模餐饮服务单位正在快速成长,扩展规模。就监督情况来看,沪上餐饮服务业也保持了较高的守法经营水平。2020年,全市处于经营状态的111452户餐饮服务单位实施了动态分级评定和监督结果公示,等级为A(笑脸,良好)的占45%,B级(平脸,一般)占54.1%,C级(哭脸,较差)占0.9%。A级餐饮服务单位的比例比2015年高了15.3%,为近10年最多;C级餐饮服务单位的比例比2015年低了2.7%,为近10年第二少。可见,越来越多的中下水平餐饮服务单位已发生“蜕变”,步入行业上游,或正力争上游。严查守住安全线参照国际经验,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率是考量一座城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2020年,上海共报告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3起,中毒人数62人(无死亡),集体性食物中毒报告发生率为0.26例/10万人口,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是2006年以来集体性食物中毒报告发生率第二低的一年,仅高于2018年(0.18例/10万人口)。追溯到本世纪初,上海的集体性食物中毒报告发生率约在10例/10万人口;2005年后控制在6例/10万人口以下;2010年后已经控制在1例/10万人口以下。从中毒发生时间分析,2020年上海3起集体性食物中毒分别发生于5月、6月及12月。从肇事单位分析,2起集体性食物中毒的肇事单位为单位食堂,1起为无证加工。从中毒致病因素分析,2起集体性食物中毒为沙门氏菌引发,1起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按发生原因分析,1起集体性食物中毒为食品操作环节交叉污染所致,1起为从业人员带菌操作污染食品所致,1起原因无法确定。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率的持续低走,得益于上海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最严格的监管。其中,监督性抽检是日常监管中的一项重要手段,旨在及时发现、控制或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从严查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据统计,2020年,上海共监督抽检各类食品样品146842件,合格率为99.1%,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快速检测206.2万项次,同比增加48.6%,快速检测筛检阳性率为0.29%,同比降低0.21个百分点。上海的食品监督抽检强度已超过10.5件/千人,超过了欧美城市的平均水平。尽管食品监督抽检总体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个别环节出现“掉队”。2020年,上海各个食品生产经营环节中,种养殖和进出口环节的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相比2019年出现了下降,分别为99.57%和99.28%。2020年,上海种养殖环节的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首次跌破99.9%,此前已连续10年保持在99.9%。从主要食用农产品抽检情况看,上海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但市场销售的部分食用农产品检出禁用农药或限用农药超标,农兽药不合格的食品主要涉及流通环节监测的蔬菜和水产品。进口食品方面,从检验检疫情况来看,抽检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涉及五类:一是标签不合格,如无中文标签、标签标注无依据等;二是随附单证与货物的实际情况不一致,存在货物夹带等情况;三是实验室检测不合格,如检出动物疫病、检出微生物项目、理化项目不合格等;四是产品超过保质期;五是不能提供境外官方证书或必须的证明材料。值得注意的是,连续10年在所有环节中垫底的餐饮服务环节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在2020年“翻身”,从前一年的97.2%攀升至99.34%。餐饮服务环节抽检不合格的食品品种及原因主要是:餐饮具大肠菌群项目不合格,色拉、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的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其他水产品及其制品的兽药残留指标不合格。2020年,上海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两大环节的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9.81%和99.25%,均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的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微生物、重金属、品质指标和食品添加剂等方面。食品流通环节食品不合格的主要问题涉及三类:一是市售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二是部分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三是部分食品的微生物、重金属及相关质量指标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跨前一步降风险维护食品安全,只有跨前一步、防患于未然,才能从根本上把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卫生健康部门会同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粮食、上海海关等部门共同配合,统一制定了上海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为客观反映上海各类食品安全的状况和趋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为食品安全科学监管提供重要依据,2020年,上海已在16个区设置1200个固定监测采样点及若干个临时采样点,数量是10年前的10倍以上,从而将主要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的覆盖率提高至95%以上。在此基础上,上海2020年共抽检34大类14501件食品,涉及550项指标、15万项次,各类食品评价性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9.4%,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为近15年来的最高水平。监测发现,25大类食品合格率达到100%: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蜂产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食盐。其中,2019年“表现”不佳的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糕点这两大类食品在2020年进步较为明显,合格率分别提升了2.7%、2.1%。2020年,食用农产品是各类进行安全评价性抽检食品中合格率最低的,为98.7%。合格率相对较低的食品大类还有食糖、食品添加剂、特殊膳食食品、餐饮食品等,主要不合格品种为水产品、鲜蛋、蔬菜、小麦粉、畜禽肉及副产品、餐饮具等。这些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较低的食品,主要问题出在:海水蟹、海水虾等海水产品中重金属镉污染情况仍有检出;淡水虾、淡水鱼等淡水产品中呋喃西林代谢物和恩诺沙星等兽药残留超标情况仍有发生;鲜蛋中检出氟苯尼考等氯霉素类和恩诺沙星等喹诺酮类兽药残留超标;蔬菜中豆芽检出非法添加6-苄基腺嘌呤,韭菜中检出腐霉利、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农药残留超标;小麦粉中检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不合格;餐饮具检出洗涤剂残留、大肠菌群不合格。2020年,多部门还组织开展了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共完成26511件样品、282353项次监测项目,样品监测总体符合率为为99.44%,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导致的食品源头污染较为突出;兽药残留超标和使用禁用药物依旧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现象偶有发生;现制现售食品中卫生指示菌和致病菌污染较为明显。2020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和本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继续监测食源性疾病,通过对30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例开展监测,共收集到腹泻病例5728例、采样2207例,腹泻病例检出阳性率前5位的病毒或致病菌依次是诺如病毒、沙门氏菌、肠致泻性大肠杆菌、弯曲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同时,通过600家药店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对销量居前10位的治疗腹泻类药物销售情况进行了监测,发现2020年1月、7月、8月出现了相关药物的销售高峰。群防共治更专业2020年,上海有关监管部门落实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的要求,开展日常巡查、监督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62.74万户次,发现问题企业57404户次并要求整改或者予以处罚。上海各区、各监管部门密切配合,以突出问题为导向,开展了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农兽药残留专项整治、重点食品品种专项检查等19项专项整治。“重拳”之下,上海2020年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6944起,罚没款金额8544.18万元。上海公安部门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1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91人,已由检察机关提起诉讼88人,法院一审判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19人。据分析,2020年上海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现象仍然存在。如:制售假冒品牌调味品、巧克力、奶粉,制售假冒品牌桶装饮用水以及用低档酒冒充高档酒等。二是跨省市犯罪趋势日益明显。食品安全犯罪更加快捷、隐蔽,犯罪团伙为逃避打击,将“产、运、囤、销”等环节分离,生产、仓储环节往往在外省市,上海成为假劣食品流入风险较高的地区。三是网络化销售犯罪模式日益突出。犯罪团伙借助网络平台和物流快递渠道销售问题食品的案件增多,相比传统的实体店销售模式,网络销售无场地成本,销售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增加了日常监管难度。高压监管下,一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被曝光,一批低水平食品生产经营者被淘汰,百姓对于上海食品安全环境的信心稳中有升。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发布的《上海市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报告(2020年度)》显示,2020年上海市民对食品安全满意度得分为86.5分,比2019年增加2.6分,是近11年的最高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在食品安全关注度、政府的评价、媒体的评价、企业的评价以及市民参与食品安全共治情况这五个维度的评价中,对政府的正面评价得分最高,为88.8分。对食品安全现状的信任,很大程度上源自对食品安全情况的认知。近几年来,上海市民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程度呈逐步升高的趋势。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发布的《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程度调查报告(2020年度)》显示,2020年,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度得分为85.4分,虽然比2019年减少0.8分,但已是近11年的第二高水平。这得益于上海加大宣传力度,以及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等各项措施的开展。该报告还指出,上海市民食品安全行为习惯较好,但在“隔夜的冷菜冷饭加热充分后再食用”“待食物冷却后放入冰箱”和“外出聚餐时使用公勺公筷”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引导。认知程度的加深,还增加了公众监督食品安全问题的积极性。2020年,上海市场监管12315系统共接到食品类投诉举报102049件,数量同比增加了42%。根据线索,经核实,上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2020年共落实有奖举报100件,奖励金额15万元。市民投诉举报主要集中在五类食品:肉制品、餐饮食品、烘焙食品、水果、乳制品等,主要反映的问题是食品变质、过期、有异物、违法添加、包装标识不符合规定、就餐后出现不适、提货纠纷、外卖配送延误、无证经营、餐厅控烟不力等。
  • 对照品如何保存,又应该如何使用?
    对照品系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包括杂质对照品,不包括色谱用的内标物质。在药品检验工作中我们常会用到一种用来检查药品质量的特殊参照物——药品标准物质(对照品)。它在药品检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仪器分析的广泛使用,必将越来越多地使用药品标准物质。下面远慕生物就来介绍一下如何对对照品进行保存和使用:  (1)对照品应按说明书规定的条件妥善保存,一般置干燥阴凉处保存,某些对照品如维生素E等需避光低温保存。要注意对照品的使用期限,过期、变质的对照品不宜再使用。开瓶后建议短期内用完,避免开瓶后长期不用,同时,在重复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照品的分解、污染或吸潮。  (2)使用中检所对照品时,应严格按说明书执行。一般情况下,供鉴别、检查用的对照品不能用于含量测定。红外鉴别用的对照品使用时应注意与样品在晶型上的差异,必要时可采用相同的方法对样品和对照品重结晶。例如氨苄西林钠具有多种不同的晶型,可用丙酮对样品和对照品重结晶后测定,以确保二者晶型和红外光谱图的一致。  (3)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对照品或国际对照品为法定对照品,以法定对照品作对照标化的原料可称为二级对照品或工作对照品。药品生产单位为节约成本,可使用工作对照品进行日常检验,但药品检验所必须使用法定的对照品,出具的检验报告书才具有法律效力。  (4)除另有规定外,对照品使用时应采用适宜的方法测定其水分的含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否则会造成含量测定结果偏高。对热稳定的对照品可直接干燥后使用;对热不稳定的对照品可同时另取一份作干燥失重,扣除水分后使用。此外,对照品若含有结晶水或盐基,使用时应注意其换算。  远慕生物提供以下服务:  1.中药提取物的定制研发和生产,中药提取物代加工相关服务。  2.中药高含量提取物的工业化高效分离及分离纯化生产  3.天然产物原料药和中间体的生产,定制(包括合成,半合成)
  • 2016上海食品安全白皮书发布:抽检强度超10.5件每千人
    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各相关部门按照中央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全面贯彻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 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监管“四有两责”,全面启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牵头制定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行动方案 强化全程监管、科学监管,形成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专业监管和基层综合执法组成的监管体系 突出综合治理,开展无证食品生产经营与网络食品经营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专项整治 加强行刑衔接,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创新社会治理,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刚过去的2016年,上海各类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3%,较前一年提高 0.3个百分点 共报告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7起,中毒人数229人(无死亡),集体性食物中毒报告发生率为0.95例/10万人口,继续保持在2011年以来集体性食物中毒报告发生率不高于1例/10万人口的较低水平。这一年,全市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继续保持有序、可控、稳中向好的态势。  值此新春前夕,由上海市食药安办、市食药监局编制的《2016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食品安全白皮书)》正式出炉,并授权本报独家首发。这已是本市连续6年向社会公开发布食品安全白皮书。  “外援”撑起“流通城”  受资源、环境等客观条件约束,不少城市的食品供给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导致食品产业链过长,一旦某个环节信息缺失,食品“身世”就会模糊,对食品安全监管造成挑战。  上海就是上述城市类型中的典型:2016年全市食用农产品总消费量2250万吨左右,其中72%要靠外省市供应才能满足 全年消费约330万吨猪肉,也有75%来自外省市。  同时,还有大量食品为“舶来品”。2016年,上海口岸进口食品多达16万批次、重435万吨,批次和重量分别比2015年增加了10.34%和9.73%,比2011年更是分别增加了60.48%和1.13倍。  各类“舶来品”中,肉类、食用植物油、乳制品是2016年上海口岸进口量最大的三类食品,分别进口了113.58万吨、69万吨和67万吨,相比2015年分别增加了55.13%、29.5%和6.28%。  近年来呈现缩减态势的地产主要食用农产品供应量,进一步加剧了上海食品供给对外依赖的程度。2016年,上海地产蔬菜274.8万吨,产量比2011年减少了21.71% 地产水产品15.3万吨,比2011年减少了4.49% 250万头的生猪产量,则为近六年最低谷,比产量为峰值的2014年减少40.2万头。  与此同时,上海本地的规模农产品批发市场也在减少,变得相对集中,从2014年的50 个减少到2015年的38个,2016年只剩35个,其年批发交易的粮食、肉类、禽蛋、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各类食用农产品的重量从2014年的1500 万吨左右减少到2016年的1100万吨左右,对全市消费总量的贡献率从2014年的70%下降到2016年的49%。  这意味着,除了批发市场,更多食品开始通过电商、超市、产地直营店等流通环节进入上海的千家万户。这种日益依赖“外援”、流通环节越来越多的食品消费和产业结构,已使上海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食品“流通城”。  农产品批发市场只是食品“流通城”庞大食品流通产业的一部分,整个产业究竟有多庞大?  截至2016年底,上海共有约25.1万张有效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其中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多达187790张,占总量的74.8%,是60742张餐饮服务许可证的3.09倍、1800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104.33倍。和5年前相比,上海食品流通经营主体的规模已经增长了88.23%,食品流通许可证占全市相关有效许可证总量的比重增加了17.9个百分点。毋庸置疑,食品流通经营者已经成为上海食品及相关产业的中流砥柱。  如果食品流通业是上海食品及相关产业的主力,那么零售业就是主力中的主力。2016 年,本市从事批发、零售、兼营批发零售的食品流通经营主体分别为44805户、125887户和17098户。其中,零售商户占到食品流通经营主体总数的 67.04%。食品零售业态的活跃,反映出居民个人食品消费的热情,印证了上海作为一座食品“流通城”的活力。  食品流通业的热闹,并未“冲淡”整个行业的质量。2016年,上海97651户食品流通企业(不含个体工商户)按违法情况进行分级管理:无违法记录的,认定为一类企业 有轻微违法记录的,认定为二类企业 有一般违法记录的,认定为三类企业 有严重违法记录的,认定为四类企业。结果,90.4%的企业被评为一类,在食品流通经营主体数量同比增加了9.15%的基础上,一类企业占比仍能保持在九成以上,说明食品流通产业总体的守法水平在不断提高。  产业减量换质量  和食品流通业的繁荣相比,上海的食品生产业近年进入了“减量期”——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连续9年减少,从2010年底的2210家减少到2016年底的1487家,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上海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数量也呈逐年减少趋势。2016年,上海获得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分别只有158家和552家,比2014年分别减少了10家和12家。  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数量的减少,背后主要原因在于监管力度加大。2016年,全市相关监管部门共注销或吊销14147张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证照,约占2015年全市有效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许可证数量的6%。  数量减少并非坏事,企业数量合理减少,是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换来的是整个产业质量的提升。尽管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但上海2016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食品生产企业有280家,占总数的18.8%。统计口径换成年产值,规模型食品生产企业比重增加的事实依旧明显:2016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食品生产企业有311家,占总数的20.9%。和2011年比,上海规模型食品生产企业的比重提高了10.5个百分点。换句话说,仅用了5年发展,就有100多家上海食品生产企业成功跻身“2000万元产值俱乐部”。  从“一味求多”的粗放式发展,转向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海食品产业正走向良性循环。虽然眼下,还有81.2%和79.1%的食品生产企业年销售额和年产值不到2000万元,处于“小、散、弱”状态,但已经开始加快向“大、集、优”转变的步伐。从量化分级管理的结果来看,2016年有29.9%的上海食品生产企业达到A级,A级企业的比例比2015年多了7.6% 11.6%的食品生产企业为C级,C级企业的比例比2015年少了5.5%,为2010年以来食品生产企业获“差评”比例最低的一年,和“差评”企业占比最多的2011年相比,2016年C级企业的比例足足少了14.7个百分点。  同样,餐饮服务业也在经历转型后的升级。截至2016年底,上海共有60742户餐饮服务单位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其中,公共餐饮单位43446户、食堂13286户、现制现售3524户、集体用餐配送单位272 户、中央厨房145户。和2014年相比,上海持证餐饮服务单位数量减少了7.79%,是近6年来的第三低位。其中,以饭店、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为主的公共餐饮单位衰退最明显,其数量从2014年的48969户减少到了2016年的43446户,有5523户持证公共餐饮单位在两年内退出了市场。  借市场之手,淘汰一批低水平从业者,餐饮服务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和2015年相比,2016年上海持证的中型饭店、小型饭店分别增加了120户、6620户,达到7311户、14690户 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在内的其他更小规模的持证公共餐饮服务单位减少了5949户,为19281户。这些数据直观地说明,不少小规模餐饮服务单位正在快速成长,扩展规模。  与此同时,2016年上海市餐饮服务单位量化监督动态等级评定结果显示,等级为A的餐饮服务单位有18846户,占被实施评定餐饮服务单位(57658户)的比重比2015年多了3% 仅有2.5%的餐饮服务单位被评定为C级,为近6年来最少的。这意味着,多达三四千户的中下水平餐饮服务单位经过一年改进,水平已经步入行业上游。  严查守住安全线  参照国际经验,集体性食物中毒报告发生率是考量一座城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2016年上海共报告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7起,中毒人数229人(无死亡),集体性食物中毒报告发生率为0.95例/10万人口,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10年前相比,2016年上海报告发生的集体性食物中毒减少了26起、中毒人数减少了75.03%、发生率下降了81.55%。追溯到本世纪初,上海的集体性食物中毒报告发生率约在10例/10万人口 2005年后控制在6例/10万人口以下 2010年后已经控制在1例/10万人口以下。  从中毒发生时间分析,2016年上海集体性食物中毒高峰主要发生在夏季,7起食物中毒中,3起发生在6月、2起发生在8月,此外2起分别发生在3月和5月。从肇事单位分析,7起食物中毒中,学校食堂、企业食堂和公共餐饮服务单位各引发2 起,另有1起由无证餐饮单位引起。按发生原因分析,主要问题出在生熟容器交叉污染且餐具消毒不严致使菜肴受致病菌污染,7起食物中毒中有5起因此事发,另外2起分别由隔夜菜肴受到污染且未彻底加热、从业人员带菌操作导致。  集体性食物中毒报告发生率的持续低走,得益于上海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最严格的监管。其中,监督性抽检是日常监管中的一项重要手段。据统计,2016年全市共监督抽检各类食品样品198630件,合格195653件,合格率为98.5%,同比提高0.3% 快速检测152.1万项次,快速检测筛检阳性率为0.75%,同比降低0.15%。上海的食品监督抽检强度已超过10.5件/千人,超过了欧美城市的平均水平。  尽管食品监督抽检总体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个别环节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本市各个食品生产经营环节中,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最低,2016年为94.6%,而其他环节合格率均不低于98.5%,这已是餐饮服务环节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自2010年以来连续7年低于95%,也是连续7年在各环节中垫底。  2016年,上海餐饮服务环节监督抽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餐饮具、色拉、糕点等环节及产品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项目不合格 二是糕点、熟肉制品等产品超范围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三是食用农产品、火锅底料中检出非食用物质 四是食用农产品中的农兽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超标。  各环节中,种养殖和进出口环节的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最高,2016年分别为99.9% 和99.5%,两者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在99%以上。从主要食用农产品的监督抽检情况看,本市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但市场销售的部分食用农产品检出禁用农药或限用农药超标,如茶叶中的三氯杀螨醇、蔬菜中的毒死蜱 检出禁用兽药和限用兽药超标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如水产品中的硝基呋喃、氯霉素和禽畜肉中的磺胺等。  从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情况看,不合格情况主要有四:一是部分进口食品含有我国未予准入的动植物源性成分 二是部分进口食品超范围使用了食品添加剂或食品添加剂含量超出国家标准 三是中文标签符合性抽检不符合要求,标签内容不规范 四是感官检验不合格,主要包括包装破损、超过保质期、霉变、胖听等。  2016年,上海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两大环节的监督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9.1%和98.5%,比2015年分别提高了1.3%和1%,均达到近6年来的最高水平。  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不合格的主要问题涉及三类:一是豆制品、复合调味料等食品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等微生物指标不合格 二是酱腌菜等食品中的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超标 三是酒类等食品中的酒精度等理化指标不合格。  食品流通环节不合格的主要问题涉及两类:一是熟肉制品等食品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项目不合格 二是市售水产品检出禁用药物及渔药残留量超标。  跨前一步降风险  维护食品安全,只有跨前一步、防患于未然,才能从根本上把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从2011年起,由市食药安办协调,市食药监、质量技监、工商、卫生、经信委、商务委、粮食局等部门共同配合,统一制定了本市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为客观反映上海各类食品安全的状况和趋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为食品安全科学监管提供重要依据,上海已在全市16个区设置了600个固定监测采样点和若干临时监测采样点,数量为2010年的6倍左右,从而将风险监测在本市食品供应主渠道的覆盖面提高至95%,主要食品种类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在此基础上,上海2016年共监测32大类13222件食品,涉及380项指标、41.1万项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3%,同比上升0.3%,为近11年来的最高水平。  监测发现,乳制品、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蛋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食糖、淀粉及淀粉制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15大类食品的合格率达到100%。其中,特殊膳食食品的合格率比2015年提高了1.5% 2015年合格率为100%的蜂产品、食品添加剂则在2016年出现下滑,合格率分别为 98.4%、98.7%。  风险监测合格率在2016年大幅提升的,还有餐饮食品、水产制品,合格率为99.6% (同比提高11.8%)、95%(同比提高4.8%)。不过,即使提升幅度很大,可水产制品的合格率仍在32大类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食品中排倒数第二。其他风险监测合格率相对较低的食品为食用农产品(合格率为93.7%)、糕点(96.3%)、蔬菜制品(96.9%)。  这些风险监测合格率偏低的食品,主要问题出在:部分养殖水产品仍检出禁用渔药硝基呋喃、孔雀石绿等 部分海水蟹中检出重金属污染 部分禽肉产品中检出禁用药物金刚烷胺 部分加工食品和餐饮即食食品中检出指示菌超标。  除了主要类别的食品,上海还针对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及时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2016年共实施了15个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项目,涉及《市售坚果中酸败状况、铅镉污染状况及暴露评估》、《现制珍珠奶茶安全性的应急风险评估》、《餐饮自制蛋糕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应急风险评估》、《食品中放射性元素的风险评估》、《市售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的应急风险评估》等。  群防共治更专业  2016年,上海监管部门继续恪守“四个最严”的要求,以错时监管、飞行检查为主要手段,开展日常巡查、监督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共计45.9万户次,发现问题企业4.9万户次并予整改和处罚,同比上升58.1%。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统一部署,结合本市实际,各区、各监管部门密切配合,以突出问题为导向,联合执法,开展了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治理等18项专项整治。  “重拳”之下,全市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7240起,同比下降19.4% 罚没款金额16300.1万元,同比增加131.6%。本市公安部门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案件15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0人,由检察机关提起诉讼129 人,法院一审判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人数63人。  据分析,2016年本市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违禁加工食品和假冒合格食品现象仍然存在,如重新加工销售过期食品、用低档酒冒充高档酒等。二是食品中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加工小龙虾、麻辣烫、牛肉汤等过程中违法添加罂粟壳,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西地那非、西布曲明成分等。三是跨区域、网络化作案趋势明显,犯罪团伙将“产、运、囤、销”等环节分离,跨区域实施,加大了案件查处难度。  高压监管下,一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被曝光,一批低水平食品生产经营者被淘汰,百姓对于上海食品安全环境的信心逐步回升。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首次发布的《上海市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83.5%的市民认为上海2016年的食品安全总体状况“很安全”或“比较安全”,同比上升15.6个百分点。对于“未来一年内上海市食品安全形势”,84.7%的市民认为会“很好”或“较好”。此外,还有82%的市民认可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在上海市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这项工作上,市民支持度高达99.8分。  对食品安全现状的信任,很大程度上源自对食品安全情况的认知。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发布的《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程度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程度得分为80.2分,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程度已连续6年高于 80分。目前,市民最担心的3个食品安全问题依次为:“出售病死牲畜肉”、“变质食品”、“蔬菜中农药残留” 市民最希望了解的4个食品安全知识分别是: “食品营养”、“食品选购”、“食品储存”和“食品添加剂”。  认知程度的加深,还增加了市民监督食品安全问题的积极性。调查反映,94.1%参与调查的市民“很关注”和“关注”食品安全。他们认为,最应该加强重点监管的三个环节分别是:“环境污染的整治”、“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种植养殖环节的监管” 最有效的三种监管措施分别是:“监督执法”、“严厉查处违法者”、“曝光典型案件”。  不仅积极,更多市民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上显得十分专业。调查反映,有61.7%、 58.8%、52%的市民分别认为“对举报食品安全问题的个人给予奖励”、“广泛公布食品安全问题的举报渠道”、“建立举报追溯和责任机制”是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最有效的三种措施。2016年,上海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接到食品类投诉、举报和咨询106942件,同比增加28.2%,其中的举报案件查实率高达61.4%,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全年落实的有奖举报件为672件,奖励金额76.63万元。
  • 【白皮书】10个步骤,确保包装食品的合规性
    包装食品的合规性能够确保:消费者安全、避免出现产品召回事件以及企业的利润收益。通过这10个步骤,就能够确保包装食品的合规性。马上抢#1 遵循法规与供应商协议要求为了将产品销往特定市场,包装食品生产商需要遵循三方面的主要法规:食品安全法规、重量法规与贴标法规;某些特定产品(尤其是乳类与肉类产品)还需要达到额外的法律要求。此外,一些国际零售商还制定了供应商专属协议,其中详细列出了更多要求。提示:根据您业务的开展地点、对象以及产品类型了解相应的合规要求。#2 检测污染物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健康,所有包装食品中均不得含有污染物。金属检测系统与 X 射线检测系统是唯一能够在快速生产条件下检测并剔除生产线上受污染包装食品的检测解决方案。提示:根据污染物的类型以及包装产品的性质与样式,选择正确的检测技术。#3 检查产品完整性如果无法确保盖子的密封性和完整性,那么包装食品就有可能受到影响——溢漏、变质或者细菌污染等。提示:先进的视觉检测技术与 X 射线检测技术均可在线进行一系列的完整性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4 确保正确重量为了符合全球范围内的一些法规要求(例如:关于预包装产品的 EC-Average 重量法规),每个包装的重量必须在既定的允差范围内。自动检重技术可在快速生产条件下对于产品重量进行全面检测,并剔除不符合规定参数的产品。此外,用最低的合规重量来进行罐装还能减少产品多灌装量,从而保护利润与品牌声誉。自动检重秤还能用于检测和剔除包装缺失的产品、衡量生产线效率等等多个方面。提示:在线自动检重秤能够用最高准确性和可靠性,来确保目标重量以及整体设备的生产效率。#5 检查产品成分的完整性检查并确定某一部分或包装内的产品数量正确,不仅符合食品法要求,而且对于维护品牌声誉至关重要。利用 X 射线检测技术与视觉检测系统能够进行上述质量检验。提示:先进的 X 射线与视觉检测系统可实时进行多项状态检测。#6 检测标签位置贴标错误包括标签缺失或位置不当等等,这些错误将会导致产品返工、客户不满甚至是产品召回。视觉检测技术可快速检测所有标签的位置,并可剔除生产线上的所有不合格产品。提示:验证标签位置有助于维护品牌诚信度,并可通过促进不合格产品返工保护利润。#7 验证标签内容准确的标签内容能够帮助消费者做出购买产品的决定,还能避免由于未标示过敏源等问题造成的潜在健康危害。标签内容不正确还可导致——不符贴标法规、违反交易协议以及产品召回的巨大影响。创新型视觉检测技术可按照预先编制的细节验证标签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与印刷类型等)。提示:利用视觉检测技术独自或者与其他产品检测技术相结合确认标签内容的合规要求,提高操作效率。#8 实时监视监测操作所有产品检测操作都应当实时记录。当出现产品召回事件时,包装食品生产商需要通过这类信息向监管机构证明,追溯产品严格而又可靠。持续监视质量保证过程,还能优化操作效率与生产效率。提示:将数据采集软件融入其中,不仅能够对企业提供保障,证明企业已经对合规性进行了严格评估。#9 确保包装外观完好无损为了确保品牌合规性——从包装完好无损(例如:无凹痕)到正确使用品牌,所有这些都需要符合包装外观要求。提示:视觉检测与 X 射线检测技术能够确保包装外观处于完美状况。#10 检查检测设备始终合规的包装食品能够增强消费者信心,建立起品牌忠诚度。它还能确保产品符合法规以及供应商的协议要求。因此,对检测系统等关键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校准对于确保准确性必不可少。提示:始终合规对于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至关重要,因此与设备生产商签订维护合同是一笔明智投资。那么,您的包装食品符合法规性要求吗?点击下方链接免费下载白皮书《确保包装食品的合规性》https://www.mt.com/cn/zh/home/library/white-papers/product-inspection/pi-conformity-of-packaged-food.html?cmp=smo_wechat
  • 中石化首次发布环保白皮书
    11月29日,中石化在京正式发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环境保护白皮书》(2012版)。这是中石化首次发布环境保护白皮书,也是中国企业发布的首个环境保护白皮书。   发布会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作了题为《实施绿色低碳战略,做全球契约领跑者》的主旨发言。他表示,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中石化多年来在为社会提供优质能源服务、推行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开发清洁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中石化发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环境保护白皮书》,不单是介绍中石化的环保理念和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向全社会公开承诺,把这些理念和认识切实转化为行动,并使之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中石化郑重承诺,凡是环境保护需要花的钱一分不少,凡是不符合环境保护的事一件不做,凡是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效益一分不要,并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共同推动企业与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中石化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2005~2011 年,中石化累计节约标煤1580万吨,相当于植树35190万棵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887万吨,相当于110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 累计节水2.27亿立方米,相当于节约16个西湖。   其次,中石化还坚持清洁生产,提供绿色产品。2005~2010年,中石化共投入492亿元用于汽柴油升级换代。2010年,全面完成国III汽油质量升级项目 2012年柴油升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以2010年汽柴油产量计消费环节共减排二氧化硫4.8万吨。   此外,中石化在提高资源效率、发展绿色能源方面也成绩显著。2011年中石化天然气产量达156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加了150% 销售乙醇汽油895万吨,比2005年增加230% 2011年开始销售B5生物柴油,全年销售4000吨 截至2011年底,实现地热供暖面积600万平方米,供暖规模已占全国常规地热资源供暖面积的15%。   中石化预计,到2020年公司低碳能源将形成规模化产业,成为主营业务的有益补充,为公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 化学药品研发中对照品(标准品)有关技术要求
    药物的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的制订是药物研发的主要内容之一,药品标准物质也是质量标准和质量研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药品质量标准的物质基础。药品标准物质在新药研究中与产品定性、杂质控制及量值溯源密切相关,标准物质的运用贯穿于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的制订工作中。一、概述标准品、对照品系指用于药品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即药品标准中使用的具有确定的特性或量值,用于对供试药品赋值、定性、评价测定方法或校准仪器设备的物质,其中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负责标定和管理国家标准物质”,“申请人在申请新药生产时,应当向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制备该药品标准物质的原材料,并报送有关标准物质的研究资料”。但在新药研究中,普遍存在对照品(标准品)的应用超前于中检所制备和标定的情况,鉴于新药研究的连续性以及标准物质在新药研究中涉及量值溯源、产品定性、杂质控制及其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标准物质的制备和标定与药品的质量研究、稳定性研究乃至药理毒理学研究中剂量的确定等临床前基础研究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药品对照品(标准品)的研究(制备与标定)也是药品审评的一项重要内容。二、对照品来源1、所用对照品(标准品)中检所已经发放提供,且使用方法相同时,应使用中检所提供的现行批号对照品(标准品),并提供其标签和使用说明书,说明其批号,不应使用其他来源者;如使用方法与说明书使用方法不同(如定性对照品用作定量用、效价测定用标准品用作理化测定法定量、UV法或容量法对照品用作色谱法定量等),应采用适当方法重新标定,并提供标定方法和数据;若色谱法含量测定用对照品用作UV法或容量法,定量用对照品用作定性等,则可直接应用,不必重新标定。2、申报临床研究时,如中检所尚无供应,为不影响注册进度,可先期与中检所接洽制备和标定,申报时提供标定报告、标签(应标明效价或含量、批号、使用效期)和使用说明书;也可与省所合作标定,申报时提供标准品或对照品研究资料,“说明其来源、理化常数、纯度、含量及其测定方法和数据”;标定有困难时,可使用国外药品管理当局或药典委员会发放的对照品(标准品)或国外制药企业的工作对照品(标准品),进行标准制订和其他基础性研究,但应提供其标签(应标明其含量)和使用说明书,能保证其量值溯源性;也可使用国外试剂公司(如sigma公司等)提供的对照品(标准品),但应提供试剂公司该批对照品(标准品)的检测报告(用作含量测定时,应有确定的含量数据),如为高纯度试剂,提供了国外试剂公司检测报告(用作含量测定时,应有确定的含量数据)时,也可使用,并应能保证其量值溯源性,但申请人应及时与中检所接洽对照品(标准品)的标定事宜,临床研究期间完成此工作。3、直接申报生产品种,如中检所尚无供应,可参照2中要求进行,并提供相应研究资料,但申请人在标准试行期间应与中检所接洽并完成的标定事宜。三、对照品(标准品)标定的技术要求1、创新药物应说明对照品(标准品)原料的制备路线、精制方法、质检报告,提供理化常数和纯度的测定数据及分析结果(包括相关图谱),提供标定方法的研究和验证资料(如与原料药质量研究项下相同,可不再提供)、含量测定数据及经统计分析得到的对照品(标准品)含量结果,并说明进行临床前药学研究、药理毒理学研究所用样品的含量是否用该批对照品(标准品)确定或可用该批对照品(标准品)进行量值溯源。纯度测定方法应选用色谱法,并采用两种以上不同分离机理或不同色谱条件并经验证的色谱方法相互验证比较,同时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或其它适宜方法检测HPLC法的色谱峰纯度,而后根据测定结果经统计分析确定对照品(标准品)原料的纯度。对于组份单一、纯度较高的药物,对照品(标准品)标定方法宜首选可进行等当量换算、精密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的容量法。可根据药物分子中所具有的官能团及其化学性质,选用不同的容量分析方法,但应符合如下条件:(1)反应按一个方向进行完全;(2)反应迅速,必要时可通过加热或加入催化剂等方法提高反应速度;(3)共存物不得干扰主药反应,或能用适当方法消除;(4)确定等当点的方法要简单、灵敏;(5)标化滴定液所用基准物质易得,并符合纯度高、组成恒定且与化学式符合、性质稳定(标定时不发生副反应)等要求。标定方法的选择要关注如下事项:(1)供试品的取用量应满足滴定精度的要求(消耗滴定液约20ml);(2)滴定终点的判断要明确,提供滴定曲线。如选用指示剂法,应考虑其变色敏锐,并用电位法校准其终点颜色;(3)为排除因加入其它试剂而混入杂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或便于剩余滴定法的计算,可采用“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的办法;(4)要给出滴定度(采用四位有效数字)的推导过程。标定结果要根据3个以上实验室各不少于15组测定结果经统计分析,去除离群值和可疑值后的结果,并报告可信限。如该药物没有可进行等当量换算并符合要求的容量法时,可采用反复纯化的原料,色谱法确定纯度后扣除有关物质、炽灼残渣、水分和挥发溶剂等后的理论含量确定为标准品含量,以此为基准进行对照品(标准品)的换代和量值传递。用于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第一代基准标准品可参照上述方法标定,如为多组份抗生素,其组份比例应与拟上市产品组份比例一致或接近,或以其中某一组份纯品为基准标准品,但要注意标准品换代时量值传递的恒定。仅用于鉴别定性的化学对照品,注重其结构确证的研究资料,纯度和含量的要求一般可适当降低。杂质对照品,用作限度要求时,应提供其来源(合成路线)、结构确证的研究资料,应具备较高的纯度和含量,并提供纯度和含量的的测定结果,提供质量控制标准。2、其他类别药物用于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标准品须用上市国的国家标准品或原发厂的工作标准品为基准标准品进行标定。标定时采用的原料药应符合相应要求,并提供原料的制备路线、精制方法、质检报告,提供理化常数和纯度的测定数据及分析结果(包括相关图谱)。标定须用现行版中国药典附录收载的“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三剂量法,并提供详细的方法学研究,包括检定菌和培养基的选择、剂量和剂距选择、缓冲液选择(如与质量研究项下相同,可不再提供)。每次标定结果均应照“生物检定统计法-量反应平行线测定法(3.3)”法进行可靠性测验及效价计算。对照品是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日常工作中发现,研发单位在对照品的制备、研究、标定、使用及保存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问题。作为对照品,其研究工作的质量以及质量标准的高低直接影响新药研究的质量,对其提出技术要求是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控制与新药研究的结果准确有效,需重视起来。
  • 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产学研结合分析白皮书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产学研结合情况分析白皮书   2011年度科技界“五大奖”已于2月14日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揭晓,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被授予奖励。数据会说话,既发布《1985-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数据统计及分析白皮书》后,人民网继续推出了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白皮书系列的第二期——《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产学研结合情况分析白皮书》,用以解读央企和国企在2011年度国家科技创新中的“成绩单”。   前言   当今世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控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我国众多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坚持产学研结合对于建设技术创新体系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我国科技力量主要分布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企业的科技力量不足,企业研发投入低,研发机构少,创新能力薄弱。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009年指出 “国有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大型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在科技创新中,有着天然的优势与的艰巨的责任。   因此,我们对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发布的项目做了一些统计和分析,希望从“我国产学研合作与科技创新”以及“央企在产学研结合中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出发,作一些探索。   一、国家科技奖励27年来产学研结合状况   1985-2011产学研项目占比   在27年来的所有9087个获奖项目中,有470个项目是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即申报单位包括了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三种类型。从产学研合作获奖项目[1]占当年获奖项目总数的比例来看,总趋势是产学研合作越来越强,令人欣慰。   比如,1985年,这个比例是2.64%, 到了2011年,这个比例高达17.57%, 是27年来最高的比例。从2008年开始,连续4年产学研合作获奖项目的比例都超过10%.其中企业为第一单位的有132个项目,占470个产学研项目的28%.   二、2011年度各获奖项目类别产学研结合情况   2011年度产学研结合情况   经统计,2011年度自然科学奖总项目数为36项,产学研结合项目为零 2011年度技术发明奖总项目数为41,其中“产学研”三者结合的项目仅有2个,有央企[2]参与的有1个项目。而2011年度科技进步奖的219个获奖项目中,“产学研”三者结合的项目最多,达50个,比例为22.8%.   自然科学奖产学研结合项目为零。这与该奖项注重基础研究,与现实的生产环节距离较远有关,但同时也说明我国在原始创新方面仍有待加强。   技术发明奖规定每个项目的授奖人数一般不超过6人,项目涉及的单位较少,产学研结合力度也不强,在41个项目中仅有2个。   相比之下,科技进步奖中产学研结合项目的比例最高。科技进步奖规定每个项目的报奖人数不超过15人(特等奖除外),涉及的单位较多,产学研结合的可能性也越大。  因此以下仅对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通用项目)进行分析。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   三、2011年度科技进步奖产学研结合项目占所有项目的百分比      央企在产学研结合项目中的参与度   科技进步奖共219个获奖项目。其中产学研三者结合的项目有50个。在产学研项目中,央企参与的项目有25个,非央企参与的有25个,各占50%.   我国在 2006年《科技规划》中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战略:“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如果从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获奖项目来看,所有产学研结合的项目中,央企参与的项目有50%,已占“半壁江山”,成为“主体中的主体”.   四、央企参与的产学研结合项目中,“产”、“研”的角色占比(2011年度科技进步奖)   央企在产学研项目中的角色   央企参与到产学研结合项目中时,通常有两个不同的身份:“产”,即以企业或者是产业应用的角色参与 “研”--即以研究单位的身份。   经统计,在获得2011年科技进步奖的25个产学研结合项目中,央企以“产”的身份参与了23个项目(占92%),以“研”参与了18个项目(占72%),其中两者皆有的项目有16个(占64%)。作为“产”参与项目的央企单位有43家,占68%,作为“研”参与的有20家,占32%.   目前,央企作为“产”的角色出现的比例仍要略高于“研”的角色。在有央企参与的产学研结合项目中,央企作为“研”的角色出现在了72%的产学研项目中,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央企的已具备不俗的研发实力。   五、产学研项目涉及的领域(2011年度科技进步奖)   产学研项目涉及的领域   由上表可以看出,医学、采矿、轻工、自动化等领域获奖较多,但在产学研结合方面表现一般。   而林业、土木、冶炼、运输等,是产学研结合较为紧密的领域,产学研项目占比超过50%.观察发现,这些产学研结合较紧密的领域,多数是央企的优势领域。   通常,我们将央企大致分为八类,包括“航天军工、石油石化、电力水利、信息生物、建筑矿业、汽车机械、农业轻工、运输旅游贸易”.   结合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除航天军工大多涉密以外,央企在石油石化、电力水利、交通运输、建筑矿业等领域产学研结合研发能力相对较强。而在农业轻工、信息生物、汽车机械等领域产学研结合相对薄弱。   总结   国家科技奖是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目前科技创新能力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哪些单位,也是“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这一理念的真实体现。认真研究下去,还可从中一窥我国科研队伍、科技实力,甚至从侧面描摹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轮廓。   注   [1] 这里“产学研合作获奖项目”的划分标准为:申报单位包括了企业(产)、大学(学)和科研机构(研)三种类型。   [2] 此处的“央企”包括了国资委网站公布的117家央企及其旗下所属子公司、研究单位。
  • 专家视角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化学对照品探讨
    精准药物分析的工作,离不开稳定的分析系统和可靠的标准物质(标准品/对照品等)。标准物质具有复现、保存和传递量值的基本作用,对实现测量结果的溯源性,保证测量结果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与可比性,进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有效与国际互认具有关键作用。 岛津为制药行业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标准品/对照品制备解决方案:制备液相系统(Prep LC)、质谱引导的制备液相系统(MS-trigger Prep LC),超快速制备纯化液相色谱系统(UFPLC)、制备超临界流体色谱(Prep SFC)。 超快速制备纯化液相色谱系统(UFPLC)可在线完成从分离、浓缩、纯化到回收的制备全过程。 2020年,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系吴春勇博士于新药仿药CMC实操讨论群进行了精彩而全面的主题分享,并发表在“新药仿药CMC实操讨论”公众号,经过“新药仿药CMC实操讨论”的授权,在此分享吴春勇博士的《化学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对照物探讨》。 概述案例 对于吴春勇博士的《化学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对照物探讨》,新药仿药CMC实操讨论群也进行了较为热烈的探讨。PPT正文后续延申的讨论内容如下(基本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列出)。 沈晓斌博士(前FDA资深审评员,FDA报批咨询顾问):very nice.吴博士论述的非常全面、非常细。我们就说比如说在FDA做review的时候呢,我们个人不会接触那么全面,各种各样的方式,这个标准品的这个去就是抽点它的含量呀,就是拿到他的COA,通常不会把各种方法都是看过一遍的。 就是它这个PPT呢,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想细细的捋了一遍,个人觉得就是这是一个对知识体系的全面的补充,有些东西,因为你以前没有接触过,你不会考虑那么细,当在FDA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公司怎么做,然后你来评估他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接受,或者跟FDA的现有要求,来评估。 想要就说一点,FDA本身他不去说去该怎么去定量,这个标准品他只是负责审评,就是评审你(的资料),外界可以自己去建议你想要的方式,但是你要有足够多的科学依据,然后他(FDA)来评估是否可以接受,就是完全靠自己来论述清楚。 另外就是说国内看起来,这个我以前对国内这个没有太多的,而且也没有特别去关注,因为我这个工作最早才从FDA报批方面的东西,吴教授这个主题一讲,觉得国内在有些方面其实要求是似乎是比USP、FDA的要求更细更多一些,有一种感觉就是弯道超车已经超了,在有些方面实际上是做的更好。只不过,过去这些年,西方就是设定了这种既定的质量标准,那其他国家,就因为你要照着西方去做仿药嘛,你就必须根据他的规则来走,更多的是这方面的区别。 孙亚洲老师(长沙晶易首席科学家):意见1:研发人员买的非法定对照品,外标法测定杂质含量时,很多人直接采用了COA的赋值,也直接采用相应的测定结果订入了标准,有些不妥。包括批检验,最初的朔源需要是法定对照或者经过标定的对照品。 意见2:在吴博士的ppt中,对于非法定来源的如百灵威,sigma等买到的杂质对照品,拿到后是否需要再行进行研究工作或者分析一下是否存在风险,似乎没有提出来。这个问题建议大家是否深入思考一下。 群主补充:只有经过标化赋值且可溯源(过程,方法,验证)的,风险才是最低的。 群主补充:尽管杂质测定中,如5%的误差是可以接受的(这属于科学性的范畴);但不等同于对照品/标准品可以草率拿来,草率采用他人的赋值,这完全是两个范畴。也许某份杂质对照品中含水量10%,无机成分包括前处理过程带来的硅胶等30%,若草率定量,杂质的真实含量会被低估如40%。 沈晓斌博士:同意以上的观点。 群友1:通过药品杂质的公司购买的对照品,我们就碰到了,欧美的一家知名公司提供的对照品结构出现偏差,我们通过多次比对都无法拿到和代谢产物吻合的结果,多次交涉和讨论之后才发现该公司的产品是另外一个同分异构体。 吴春勇博士(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系副教授):看来概率虽然小,这个问题还是客观存在的。 沈晓斌博士:提供化合物的公司没有责任和义务。使用者必须做该做的来证明给监管机构标准品的使用是合理的。 刘国柱博士(长沙晨辰医药创始人、技术总监):我请教吴博士一个问题,目前国内杂质对照品市场非常混乱,大部分购买的杂质对照品都是经几手倒卖才到厂家手里,对照品塑源存在问题,谱图与赋值真实性也存在问题,请问对此引入的风险有何看法? 群友2:在购买对照品的时候,在COA的同时能否得到该合成方法的信息,这个在技术层面上是有难度的。没有哪个合成公司愿意提供产品合成路线给对方的。 群友3:好多杂质对照品本身不稳定,需要在-20℃保存,有可能在运输过程中就发生了变化,拿到的第一时间应该进行确认,遇到好几次这种情况。 吴春勇博士:在现有的条件下,购买的商业化对照品全部自己赋值,实践上还是存在相当的困难,成本上也没法控制。所以我个人观点:1)尽量选择知名公司;2)自己对风险进行评估,尤其是校正因子与各国药典不同,或者结构上与待测药物的生色团类似,分子量相当,校正因子却有显著不同。 【插话:知名公司依旧有风险或风险大】 是的,分享的那个案例,购买公司是业界相当知名的! 群友4:购买杂质时能同时获得合成信息的可能性非常小,最多提供四大谱(还不带解谱的),那就需要公司内部有比较强大的解谱能力,有碰到过解谱结果和供应商提供的不一致的情况,所以购买“商业化”的杂质对照风险是很大,市场良莠不齐,缺乏有效的管控。 群友5:我们碰到问题的那家公司就是业界知名对照品公司,也有出失误的概率。 刘国柱博士:另请教吴博士及大家一个问题,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对于杂质对照品的结构确证,很多时候都只做了质谱与NMR氢谱与碳谱,不做二维;而事实上不做二维NMR谱,NMR信号是无法归属的,从而不足以确定杂质结构,有可能确证的结构是错的;请问这个问题大家如何看待? 吴春勇博士:我个人只要做结构确认,一定做二维。 刘国柱博士:那我和您观点一致,强烈呼吁大家做结构确证一定要做二维。 购买的杂质对照品一般只提供质谱与NMR氢谱与碳谱,不做二维与结构解析;在此习惯引导下,国内许多企业自已做杂质结构确证也只做个质谱与NMR氢谱与碳谱,个人观点这是存在风险的做法。 代孔恩(安士研发总监):法规有明确规定必须这么表征,很多标准品量很小,做全应该不容易。【插话:情况多,复杂,没法一刀切】 黄常康博士(南京百泽医药创始人):有些杂质是定向合成的,或者是有文献数据的。我觉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需不需要。不用二维定不了结构的,该做就做,有些简单的杂质,其实氢谱已经足够了,质谱只是多一个证据。 自己做的话,还需要加上做结构确证的杂质的钱,很多时候会差很多。 群友6:对照品的检测分析,既要有普遍性的,也要特殊性的,这个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界点怎么界定,很难有一个文件化的说法。 以上讨论内容来源: 新药仿药CMC实操讨论公众号
  • 普洛帝近期发布流体颗粒管控技术白皮书
    普洛帝近期发布了流体颗粒管控技术白皮书,这份白皮书对流体颗粒管控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析,为相关行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普洛帝在白皮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流体颗粒管控技术的核心原理。这份技术,犹如大自然的微妙调控,对流体中的微小颗粒进行精准的管理和控制。其背后的科学依据和复杂的数学模型,如同一个神秘的世界,等待读者去探索和发现。应用场景部分在普洛帝为我们描绘的应用场景中,我们看到了流体颗粒管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它不仅在工业生产的繁忙流水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医疗科技和环保科技领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工业生产领域,流体颗粒管控技术就像一道坚实的屏障,保护着产品质量和生产流程的稳定性。它精准地检测和控制流体中的颗粒物,确保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这就像在流水线上安装了一个高效的“过滤器”,将不合格的颗粒物拦截在外,为工业生产的精细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医疗科技领域,流体颗粒管控技术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从手术器械消毒到医疗器械的清洗,再到医疗诊断设备的细微颗粒检测,流体颗粒管控技术都在默默守护着患者的健康。它以其卓越的性能,降低了医疗过程中由于颗粒污染导致的风险,提高了医疗设备和仪器的使用寿命和精度。在环保科技领域,流体颗粒管控技术同样大放异彩。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大气中细微颗粒物的检测和控制成为了重要课题。流体颗粒管控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检测功能和精准的控制能力,为环保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它像一位严谨的“环保卫士”,时刻监测着空气质量,守护着我们的呼吸安全。综上所述,流体颗粒管控技术的应用场景广泛而深入。无论是在工业生产、医疗科技还是环保科技领域,它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优势部分普洛帝在技术优势方面毫不吝啬地分享了流体颗粒管控技术的独特之处,这项技术高效精准、便捷的特点使得它在众多技术中脱颖而出。而这背后的支撑力量,正是普洛帝团队多年来的研究与开发。流体颗粒管控技术作为普洛帝的看家本领,究竟有何独特之处?首先,它拥有极高的效率。相比传统技术,流体颗粒管控技术能够更快地完成颗粒检测,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该技术的精准度极高。得益于先进的算法和传感器技术,流体颗粒管控技术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测量颗粒物,误差率极低。最后,这项技术还具有便捷性。用户无需经过复杂的操作即可轻松使用,而且设备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和移动。这些优势并非偶然,而是普洛帝团队多年来的研究与开发的成果。为了研发出这项技术,普洛帝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断探索、试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正是这种不懈的追求和努力,使得普洛帝能够在流体颗粒管控技术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总之,普洛帝的流体颗粒管控技术之所以能够在众多技术中脱颖而出,不仅因为它具有高效、精准、便捷等优点,更因为它背后有着普洛帝团队多年来的研究与开发的支撑。这项技术不仅代表了普洛帝的实力和成就,更是对团队成员努力和智慧的最好证明。发展趋势部分普洛帝流体颗粒管控技术作为当今工业领域的重要一环,其发展趋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普洛帝流体颗粒管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满足更高的工业需求。首先,智能化是普洛帝流体颗粒管控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颗粒检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对检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和精准的数据支持。其次,绿色环保也是普洛帝流体颗粒管控技术的关键发展方向。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普洛帝流体颗粒管控技术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另外,标准化和模块化也是普洛帝流体颗粒管控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可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和兼容性,提高设备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模块化设计也可以方便地实现设备的快速组装和替换,提高生产效率。最后,定制化服务也是普洛帝流体颗粒管控技术的发展趋势。由于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不同,普洛帝流体颗粒管控技术需要提供更加定制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通过提供定制化服务,普洛帝流体颗粒管控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普洛帝流体颗粒管控技术白皮书,如同一座丰富的宝库,其内容精湛,技术前沿,且实践根基稳固,堪为参考资料中的瑰宝。阅读这份白皮书,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向流体颗粒管控技术最新境界的大门,让我们得以一窥其全貌。对于实际工作而言,这份白皮书无疑是一盏指引明灯,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普洛帝所发布的这份流体颗粒管控技术白皮书,无疑是一份极具价值的资料。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流体颗粒管控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更能为从业者提供宝贵的指导与帮助。展望未来,随着流体颗粒管控
  • 蔡司《新能源汽车电池质量保证白皮书》:工业检测助推动力电池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迈入新阶段,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产品不断升级与创新。在此竞争环境下,动力电池企业成为关键角色,致力于提高电池性能、安全性和降低成本,以满足市场需求。加强质量管控成为动力电池企业提升竞争力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近日,蔡司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电池质量保证白皮书》,该报告通过趋势解读、技术解析和未来挑战等方面,解析了动力电池企业如何运用质量控制手段来实现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并从"更高性能、更高安全、更优成本"三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工业检测在动力电池研发和生产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白皮书首先从电芯入手,分析多种检测维度,如何通过探索电池材料和结构,提高电池性能,推动新能源汽车电池基础研究取得更大突破。一、对新型电芯的探索,永无止境动力电池产品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经久耐用和更低成本,是决定其是否能取得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竞争打法的全面升级,意味着在"性能"、"安全性"、"成本"这三 个方面的全面升级。电池企业都想在这些关键因素上表现优异,这就需要超过同行的质量控制手段。首先就要在研发环节,充分了解和控制电池相关材料的特性,选择良好的材料。材料从根本上决定着电池性能。通过改进材料提高电池性能、优化电池老化机制、应用新型材料、改变电芯结构是电芯研发的主要方向。例如,材料体系方面,采用新型材料体系(高镍正极、硅基负极、锂金属负极、固态电解质等),提高单体能量密度;或者研制出磷酸锰铁锂,探索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应用,降低成本;或者加快固态电池的研发进程,使电池性能更高,更耐久。电芯形状方面,方形电池,尤其是LFP短刀兼顾性能、集成与制造,成为主流企业的优选方案之一;大圆柱电池也是热门方向,特斯拉和宝马均已提出具体的实施规划。快充技术方面,多家主机厂开始导入800V高电压平台,并联合电池企业推出2C~4C快充方案。材料的改性、新型材料的研制、电芯结构的设计,往往多策并举,促成电池的升级和创新。诸如,从2020年到现在,由特斯拉开局,国内电池企业共同推进的大圆柱电池拥有极其独特的杀手锏:1. 由于采用钢壳的圆柱外壳以及定向泄压技术,电芯本身的束缚力比较均匀,有效抑制膨胀,为电池包的整体安全提供第一层的有力保障。这也使大圆柱电池在材料上的探索更加大胆,当下高比能路线下的主流用材,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在大圆柱电池上的使用更为广泛。2. 全极耳设计,电池直接从正极/负极上的集流体引出电流,成倍增大电流传导面积,缩短电流传导距离,从而大幅降低电池内阻,提高充放电峰值功率。对于更低成本的锰铁锂电池体系,宁德时代的M3P电池将在第三季度搭载于特斯拉国产Model 3改款车型。网络不断有消息指出M3P电池就是LFMP磷酸锰铁锂电池。宁德时代则在调研中表示,准确说来,M3P不是磷酸锰铁锂,还包含其他金属元素——该公司将其称为"磷酸盐体系的三元"。容百科技在8月10日的全球化战略发布会上指出,其LFMP率先实现了73产品(锰铁比)大批量供货,并以此为基推进LFMP与三元的复合产品M6P以及下一代工艺产品。他们认为,到2030年,广义的三元材料和磷酸盐仍旧占据主体,三元里面的高镍材料、磷酸盐里面锰铁锂以及钠电都会迎来非常高速的增长。另一方面,行业也需要支持更高倍率的动力电池。这就需要电池企业在加强电池热管理的同时,还要从电池材料(尤其是负极材料的选择和微观结构的设计)、电极设计、电池形状等出发,降低内阻、加强散热,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目前已有多个企业推出快充电池方案。欣旺达在今年上海车展着重推出其闪充电池,在核心材料上部署了专有技术,自主设计闪充硅材料技术、高安全中镍正极和新型硅基体系电解液技术等关键技术,支持电动汽车10分钟可从20%充至80%SOC,让充电像加油一样快。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电池企业为大众剖析"高性能"、"高安全"、"低成本"电池新品之时,"自研"、"微观"、"纳米级包覆"、"掺杂"、"原位固态化技术"等关键词频频闪现,为主流电池材料进行改性之外,加速LFMP、固态电池等新类型电池的应用。以近年火热的LMFP为例,该类型电池原存在导电性能、倍率性能以及循环性能较差等问题,但随着碳包覆、纳米化、离子掺杂等改性技术的进步,其电化学性能得以改善。甚至,目前企业正在研究将LFMP或NCM组合使用,兼具低成本、高安全性及高能量密度的优势。蔚来使用的150kW半固态电池,由卫蓝新能源提供,采用了原位固态化技术。该技术是通过注液保持良好的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原子级接触,之后将液体电解质部分或全部转换为固体电解质,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做到原子尺度的结合,而不是宏观的把电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压在一起。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充分展现出电池基础研发人的耐心值和创造力,犹如炉火纯青的雕刻家,对微观结构有着清晰的掌握,将每一个微小的纹路都打磨得精雕细琢。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更优秀的动力电池产品离不开更高效有力的检测工具。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是电芯研发的关键,目前多种材料表征方法被推出并得到广泛应用。在研发环节,工程师利用光学显微镜、X 射线显微镜、3D 检测来观察电极材料,检测电极缺陷并分析电池失效原理。还可观察材料的粒径尺寸、各种成分的配比及分布情况等,加深研发人员的认识和理解。这些都可以在提高研发效率的同时更好的改善电池性能,进而为材料、工艺的改进提供依据。三、电池材料的二维显微成像和表征光学显微镜利用光学原理对物体进行放大,最早成型于 17 世纪。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与可见光的波长(390~780nm)有关,其最大放大倍数可达 1000 多倍,实现微米级别分辨率,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在动力电池研发中,光学显微镜可用来观察电极结构,检测电极缺陷并分析电池失效原理、观察锂枝晶的生长行为等,进而为材料、工艺的改进提供依据。不过,由于受制于可见光的波长,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有限,无法实现对更微观结构的观测,而电子显微镜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电子显微镜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卢卡斯于 1931 年发明,利用电子束代替光束,最大放大倍数可达 300 万倍,实现纳米级别分辨率。由于电子显微镜具备更高的分辨率,在电池研发中,搭配不同的探头,可以得到多维度的信息(成分、表征信息,粒度尺寸,配料占比等),实现对正负极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及隔膜等更微观结构的检测(观察材料的形貌、分布状态、粒径大小、存在的缺陷等)。常用的观察样品表面形貌的电子显微镜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由于具备高分辨率,SEM 能清楚地反映和记录材料的表面形貌特征,因此成为表征材料形貌最为便捷的手段之一。配合氩离子抛光技术(又称 CP 截面抛光技术),SEM可以完成对样品内部结构微观特征的观察和分析。这也是目前最有效的制备锂电池材料极片解剖截面的制样方式。SEM还可以用来观测电池颗粒循环老化的情况。目前,经分析发现,颗粒碎裂表征成为学者改善正极材料性能的切入点。四、电池检测:从 2D 走向 3D传统的检测手段通常局限在 2D 平面,但 2D 图像会有局部偏差(比如,制备样品时刚好切到没有问题的部位),3D 图像可以更好的表征材料结构,使检测结果更为直观,有助于加深研发人员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研发效率的同时更好的改善电池性能。在不对电池进行拆解的情况下,通过 X 射线显微镜可以对电池内部特定区域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实现样品的 3D 无损成像,分辨电极颗粒与孔隙、隔膜与空气等,可以大大简化流程,节省时间。高分辨率显微 CT 可以实现电池内部结构的三维可视化,解决因拆卸等原因造成的内部结构二次损伤等难题,清晰地展示出电池内部的真实情况。在此,X 射线显微镜技术得到应用。当前,CT 成像的精度进入亚微米阶段,可以对电池材料及孔隙进行分析检测。在 X 射线显微镜的基础上,蔡司推出了可以实现随时间(4D)变化的微观结构演化表征方法。利用空间分辨率可达 50nm、体素尺寸低至 16nm 的真正的纳米级三维 X 射线成像,可以获得更多信息,识别更微小的细节特征。目前,X 射线显微镜可达到最高 50nm 级别的分辨率,当需要研究更高分辨率的细节时,则需要用到新一代聚焦离子束(FIB)技术。FIB 利用高强度聚焦离子束(通常为镓离子)对材料进行纳米加工,配合扫描电镜(SEM),可同时实现对样品的加工和观察。目前,蔡司和赛默飞都推出了聚焦离子束显微镜。蔡司双束电镜 Crossbeam 系列结合了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 (FESEM) 的出色成像和分析性能和 FIB 的优异加工能力,无论是用于多用户实验平台还是科研或工业实验室,利用 Crossbeam 系列模块化的平台设计理念,都可基于自身需求随时升级仪器系统(例如使用Laser+FIB 进行大规模材料加工)。在加工、成像或是实现三维重构分析时,Crossbeam 系列将大大提升 FIB 的应用效率。当需要分析各种成分的分布,需要模拟仿真,需要看到内部结构时,FIB 可以依托低电压成像,能扫描更多 3D 细节,可以做多种测试,令研发工作成效更高。五、电池的原位测试和多技术关联应用无论是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还是 X 射线显微镜和工业 CT,不同的测试手段各具优势,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但一种检测手段常常无法完全表征材料属性。所以,行业将不同的测试设备协同应用,实现多手段的关联,则可以在测试中得到多维度的信息,使结果更为直观。早期,多手段关联的出发点,是以不同分辨率来观察被测对象的需求。例如,CT和X 射线显微镜可以无损探测,但分辨率相对较低,因此,初看材料时,就可以利用二者先观看形貌特征。扫描电镜具有更高分辨率,例如蔡司以扫描电镜为基础,推出 FIB-SEM 产品,可以实现高分辨率(3nm)的 3D 成像。如此,利用 CT→X 射线显微镜→ FIB-SEM,选定区域并逐级放大,就可以得到更为全面和精确的信息,同时可以实现快速定位,使检测更为高效。电子显微镜上设有多个拓展口,来添加不同的探头。但在电池研发中,配备的 SE、BSE 和 EDX 探测器,不足以完全表征材料的属性。尤其在样品尺寸大的情况下,不容易聚焦到同一特定颗粒。拉曼探头则可以帮助分析分子结构与组成,界面结构等。但一般情况下,拉曼电子显微镜是独立分开的。因此,如果能对同一被测对象使用BSE、EDS 和拉曼,拍摄三重图像的重叠信息,就能实现原位多角度分析。显微镜厂商在做如上努力。如德国 WITec、捷克 Tescan、蔡司等推出了 RISE 系统,可以实现拉曼成像与 SEM 等技术的联合应用,通过电池表面形貌(SEM)、元素分布(EDS)与电极材料分子组成信息(Raman 图谱)结合,实现材料的原位多角度分析,了解电池状态以及不同位置材料的形貌、元素和分子组成,进而评价电池性能。材料测试通常伴随制样过程,由于 FIB-SEM 需要对同一个样品进行多次制样测试来构建 3D 图像,采用常规制样方法需要消耗很长时间。为解决这个问题,蔡司提出了一组非常巧妙的联合方案。首先,可以用 Versa 大视野范围、无损情况下得到 3D 成像,发现可疑位置。然后,为了对可疑位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需要剖切到指定位置。使用 Fs-laser 飞秒激光可以实现样品高速率切割(107μm3/sec),进行快速粗制样,迅速完成样品深处的分析,同时不影响 FIB-SEM的高性能和高分辨率。最后,再用 FIB 精细抛光,并拍照分析。通过 Versa、FIB-SEM 和 Fs-laser 的联合应用,实现对检测对象的快速定位和制样,使检测更为简单快捷,帮助研发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 半导体显示产业首个碳中和白皮书推出
    近日,半导体显示企业TCL华星携手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同发布行业首份《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碳中和白皮书》,探讨在“双碳”目标下,半导体显示企业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管理,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本次《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碳中和白皮书》展现了全球碳排放现状与中国的双碳目标,对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的发展及碳排放现状进行了梳理。白皮书指出,“碳中和”之路既是产业所面临的时代挑战,亦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机遇。半导体显示企业亟需以科技创新的应对之道,推进低碳技术全流程应用,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管理,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空间格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为践行中国的“碳中和”伟大战略贡献力量。另外,白皮书也展示了头部企业在减碳方面的措施和努力,为半导体显示产业的碳中和之路提供了详实的借鉴思路。
  • 《中国HACCP应用发展报告》(白皮书) 初稿征求意见
    为做好国家认监委在“第七届HACCP应用研讨会”发布《中国HACCP应用发展报告》(白皮书)初稿并征求意见的工作,受国家认监委委托,国家HACCP应用研究中心牵头组成报告编写组,组织系统内专家编写该报告,食管所李经津和王欣两位同志为该报告编写组成员,李经津负责编写组工作并统稿。编写组分别于2009年7月29日和8月21日在京召开了研讨会和白皮书审定会,按照与会专家的意见对白皮书进行了进一步修改,白皮书(初稿)包括“中国HACCP应用发展状况、中国食品企业建立实施HACCP体系状况、中国HACCP研究状况和中国HACCP应用的展望”四部分。国家认监委已在第七届全国HACCP应用与认证研讨会举办期间发文向各相关单位征求对白皮书初稿的意见。附:HACCP认证简介   HACCP是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英文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的简称。它作为一种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应用在从初级生产至最终消费过程中,通过对特定危害及其控制措施进行确定和评价,从而确保食品的安全。HACCP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控制由食品引起疾病的最经济的方法,并就此获得FAO/WHO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认同。它强调企业本身的作用,与一般传统的监督方法相比较,其重点在于预防而不是依赖于对最终产品的测试,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可为控制由食品引起的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   HACCP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在开发航天食品时开始应用HACCP原理,HACCP主要包括7个基本原理:   原理一:进行危害分析。   原理二:确定各关键控制点。   原理三:制定关键限值。   原理四:建立一个系统以监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   原理五:在监测结果表明某特定关键控制点失控时,确定应采取的纠正行动。   原理六:建立认证程序以证实HACCP系统在有效地运行。   原理七:建立有关以上原则和应用方面各项程序和记录的档案。   在食品业界,HACCP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它逐渐从一种管理手段和方法演变为一种管理模式或者说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其他国际组织密切合作,以HACCP原理为基础,吸收并融合了其他管理体系标准中的有益内容,形成了以HACCP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2005年9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ISO22000标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整个食品链的要求。”   ISO22000与ISO9001有相同的框架,并包含HACCP原理的核心内容。ISO22000能使全世界范围内的组织以一种协调一致的方法应用HACCP原理,不会因国家和产品的不同而大相径庭。
  •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发布!
    今天(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张占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出席,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中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智慧。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强和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从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和深化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努力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行动和成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即将召开。《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也已迈入实现全球目标的“行动十年”。国际社会正站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节点,在这个时刻,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旨在向国际社会介绍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理念与实践,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解,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哈希公司发布《水质安全预警白皮书》
    近年来,我国境内发生了多起重大的突发性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对于这种突发事故的发生,如何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水源的污染做出预警就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目前的情况,建立能够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控的水质预警系统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但由于在中国该技术还属于起步阶段。鉴于此,哈希公司特别整理了此份《水质安全预警白皮书》,希望借此推动和普及这项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 《水质安全预警白皮书》一书中阐述了水质安全预警的概念、技术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重点介绍了水质预警的最新应对技术、最新实践。本书中首次提出了&ldquo 软监测&rdquo 的概念和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水质监测和预警系统&mdash &mdash 蓝色卫士,这是水质安全预警技术的全新突破。蓝色卫士是哈希公司专门设计用于水源水和饮用水的多维矢量指识别水质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快速界定水质污染突发事件类型,以便更有效地开展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预警工作。而且该产品已经在美国EPA和北京奥运会中得到了实践。 水,是生命之源。保障饮水安全,刻不容缓。哈希公司将不断的把更多的先进产品和技术奉献出来,以确保人类生命之源长久健康、安全。更多的《水质安全预警白皮书》内容以及哈希蓝色卫士详情,请登录http://gb.hach.com.cn
  • 《双碳》白皮书发布,6条核心路径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六条路径 诺维信供图5月26日,生物技术公司诺维信发布《诺维信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通过剖析能源、农业、食品、洗涤等传统行业,以及替代蛋白、生物基材料、碳捕集与利用等新技术领域的减碳挑战与机遇,结合该公司在科研、应用及市场开发的探索和实践,展示了生物科技推动低碳发展的潜力。白皮书指出,作为前沿的绿色科技,生物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将推动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该公司结合了自身的技术解决方案,提出六条核心路径,探索用生物科技的力量助力中国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这六条路径包括: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助力交通系统能源结构优化、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助力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变革食物生产体系、保障粮食安全;减少化石基产品的使用和污染;助力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根据对六条路径中涉及的主要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估法(LCA)测算,在一定的市场条件和政策框架下,诺维信推算其绿色生物解决方案的应用可为中国减少每年约5475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国务院新闻办14日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p p   白皮书约1.2万字,分为前言、中国粮食安全成就、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未来展望与政策主张、结束语等6部分。白皮书全面总结反映了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重点阐述了1996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举措办法,介绍了中国粮食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原则立场,并提出了未来中国粮食问题的政策主张。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白皮书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p p   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粮食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产业经济稳步发展,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 /p p   白皮书中提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系,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p p   全文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的粮食安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9年10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p p   目录 /p p   前言 /p p   一、中国粮食安全成就 /p p   (一)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p p   (二)谷物供应基本自给 /p p   (三)粮食储备能力显著增强 /p p   (四)居民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p p   (五)贫困人口吃饭问题有效解决 /p p   二、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p p   (一)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p p   (二)保护和调动粮食种植积极性 /p p   (三)创新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p p   (四)健全完善国家宏观调控 /p p   (五)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p p   (六)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p p   (七)着力强化依法管理合规经营 /p p   三、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p p   (一)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p p   (二)国际合作全面加强 /p p   四、未来展望与政策主张 /p p   (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p p   (二)加强储备应急管理 /p p   (三)建设现代粮食流通体系 /p p   (四)积极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p p   结束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前言 /p p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p p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粮食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产业经济稳步发展,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 /p p   粮食安全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关系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系,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p p   为全面介绍中国粮食安全成就,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了解,特发布本白皮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一、中国粮食安全成就 /p p   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这既是中国人民自己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 /p p   (一)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p p   ——人均占有量稳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96年的414公斤增长了14%,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p p   ——单产显著提高。2010年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突破5000公斤。2018年达到5621公斤,比1996年的4483公斤增加了1138公斤,增长25%以上。2017年稻谷、小麦、玉米的每公顷产量分别为6916.9公斤、5481.2公斤、6110.3公斤,较1996年分别增长11.3%、46.8%、17.4%,比世界平均水平分别高50.1%、55.2%、6.2%。 /p p   ——总产量连上新台阶。2010年突破5.5亿吨,2012年超过6亿吨,2015年达到6.6亿吨,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水平。2018年产量近6.6亿吨,比1996年的5亿吨增产30%以上,比1978年的3亿吨增产116%,是1949年1.1亿吨的近6倍。粮食产量波动幅度基本稳定在合理区间,除少数年份外,一般保持在± 6%的范围之内。 /p p   (二)谷物供应基本自给 /p p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2018年,谷物产量6.1亿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比1996年的4.5亿吨增加1.6亿吨。目前,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p p   ——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近几年,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2001年至2018年年均进口的粮食总量中,大豆占比为75.4%,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品种合计占比不足6%。 /p p   (三)粮食储备能力显著增强 /p p   ——仓储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31.9%。食用油罐总罐容2800万吨,比1996年增长7倍。规划建设了一批现代化新粮仓,维修改造了一批老粮库,仓容规模进一步增加,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安全储粮能力持续增强,总体达到了世界较先进水平。 /p p   ——物流能力大幅提升。2017年,全国粮食物流总量达到4.8亿吨,其中跨省物流量2.3亿吨。粮食物流骨干通道全部打通,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格局基本形成,原粮散粮运输、成品粮集装化运输比重大幅提高,粮食物流效率稳步提升。 /p p   ——粮食储备和应急体系逐步健全。政府粮食储备数量充足,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在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建立了10-15天的应急成品粮储备。应急储备、加工和配送体系基本形成,应急供应网点遍布城乡街道社区,在应对地震、雨雪冰冻、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p p   (四)居民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p p   ——膳食品种丰富多样。2018年,油料、猪牛羊肉、水产品、牛奶、蔬菜和水果的人均占有量分别为24.7公斤、46.8公斤、46.4公斤、22.1公斤、505.1公斤和184.4公斤,比1996年分别增加6.5公斤、16.6公斤、19.5公斤、17公斤、257.7公斤和117.7公斤,分别增长35.7%、55%、72.5%、333.3%、104.2%和176.5%。居民人均直接消费口粮减少,动物性食品、木本食物及蔬菜、瓜果等非粮食食物消费增加,食物更加多样,饮食更加健康。 /p p   ——营养水平不断改善。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量2172千卡,蛋白质65克,脂肪80克,碳水化合物301克。城乡居民膳食能量得到充足供给,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下降,脂肪供能比上升,优质蛋白质摄入增加。 /p p   (五)贫困人口吃饭问题有效解决 /p p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不愁吃”问题。中国高度重视消除饥饿和贫困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探索出了一条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消除饥饿和贫困的成功道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卓著。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8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1660万人,较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了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1.7%;较1978年末的7.7亿人,累计减贫7.5亿人。按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国家,贫困人口“不愁吃”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p p   ——重点贫困群体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371元人民币,实际增速高于全国农村1.7个百分点。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强了贫困地区的粮食获取能力,贫困人口粮谷类食物摄入量稳定增加。贫困地区青少年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广泛实施,婴幼儿营养改善及老年营养健康试点项目效果显著,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营养水平明显提高,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二、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p p   中国立足本国国情、粮情,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实施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p p   (一)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p p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实施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管控各项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健全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严守12000万公顷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0300多万公顷。目前,全国耕地面积13488万公顷,比1996年增加480多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1700多万公顷,比1996年增加450万公顷左右,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 /p p   ——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2011年以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60多万公顷,项目区耕地质量提升1-2个等级,每公顷粮食产量提高约1500公斤,粮食生产能力得到提升。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地力培肥土壤改良等综合配套技术,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实施耕地休养生息规划,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持续控制化肥、农药施用量,逐步消除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p p   ——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功能区6000万公顷,大豆、油菜籽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近1500万公顷。加强建设东北稻谷、玉米、大豆优势产业带,形成黄淮海平原小麦、专用玉米和高蛋白大豆规模生产优势区;打造长江经济带双季稻和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核心区;提高西北优质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生产规模和质量;重点发展西南稻谷、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种植;扩大东南和华南优质双季稻和马铃薯产量规模。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保障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有效供给。 /p p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规划建设一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开发种类齐全、系列配套、性能可靠的节水灌溉技术和产品,大力普及管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大水肥一体化等农艺节水推广力度。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高效节水改造,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实现农业生产水资源科学高效利用。 /p p   (二)保护和调动粮食种植积极性 /p p   ——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粮食生产不仅是解决粮食需求问题,更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中国农业人口规模巨大,通过城镇化减少农业人口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保障农民的就业和收入。为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相继取消牧业税、生猪屠宰税和农林特产税,特别是在2006年全面取消了在中国存在2600年的农业税,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逐步调整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支持保护政策,通过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措施,提高农民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保障种粮基本收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p p   ——完善生产经营方式。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调动亿万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逐步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农业经营体系。目前,全国家庭农场近60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217.3万家,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37万个,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等问题,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p p   (三)创新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p p   ——积极构建多元市场主体格局。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有粮食企业跨区域整合,打造骨干粮食企业集团。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大型跨国粮食集团,支持中小粮食企业发展,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市场化收购比重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主体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 /p p   ——健全完善粮食交易体系。搭建了规范统一的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形成以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为中心,省(区、市)粮食交易平台为支撑的国家粮食交易体系,服务宏观调控、服务粮食流通的功能不断提升。全国粮食商流、物流市场达到500多家。粮食期货交易品种涵盖小麦、玉米、稻谷和大豆等主要粮食品种,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p p   ——稳步提升粮食市场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各地发展多种粮食零售方式,完善城乡“放心粮油”供应网络,粮食电子商务和新型零售业态发展态势良好。搭建粮食产销合作平台,鼓励产销区加强政府层面战略合作。2018年组织各类粮食交易会3935场,成交粮食近13627万吨,成交金额2319亿元人民币。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举办“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意向购销粮食达6000余万吨,推动产销合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p p   (四)健全完善国家宏观调控 /p p   ——注重规划引领。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发展规划,从不同层面制定目标、明确措施,引领农业现代化、粮食产业以及食物营养的发展方向,多维度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p p   ——深化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防止出现“谷贱伤农”和“卖粮难”,在特定时段、按照特定价格、对特定区域的特定粮食品种,先后实施了最低收购价收购、国家临时收储等政策性收购。收购价格由国家根据生产成本和市场行情确定,收购的粮食按照市场价格销售。随着市场形势发展变化,粮食供给更加充裕,按照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2014年起先后取消了大豆、油菜籽、玉米等粮油品种国家临时收储政策,全面实行市场化收购。2016年起逐步完善了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进一步降低了政策性收购比例,实现了以市场化收购为主。 /p p   ——发挥粮食储备重要作用。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储备功能定位,中央储备粮主要用于全国范围守底线、应大灾、稳预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地方储备粮主要用于区域市场保应急、稳粮价、保供应,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p p   (五)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p p   ——加快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紧紧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充分发挥加工企业的引擎带动作用,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统筹建好示范市县、产业园区、骨干企业和优质粮食工程“四大载体”,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p p   ——积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转化。增加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功能性淀粉糖、功能性蛋白等食品有效供给,促进居民膳食多元化。顺应饲料用粮需求快速增长趋势,积极发展饲料加工和转化,推动畜禽养殖发展,满足居民对肉蛋奶等的营养需求。 /p p   ——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立专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种粮农民提供清理、干燥、储存、加工、销售等服务。建立与完善由6个国家级、32个省级、305个市级和960个县级粮食质检机构构成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基本实现“机构成网络、监测全覆盖、监管无盲区”。制定发布“中国好粮油”系列标准,促进粮油产品提质升级,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 /p p   (六)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p p   ——强化粮食生产科技支撑。深入推进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大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基本建立,成功培育出数万个高产优质作物新品种新组合,实现了5-6次大规模更新换代,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全覆盖。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单产达到每公顷近18.1吨,刷新了世界纪录。加快优质专用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以及高淀粉、高蛋白、高油玉米等绿色优质品种选育,推动粮食生产从高产向优质高产并重转变。 /p p   ——推广应用农业科技。2018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比1996年的15.5%提高了42.8个百分点。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技术大面积推广,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达到38.8%、37.8%,病虫草害损失率大幅降低。2004年以来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共建设丰产科技攻关田、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1276个,累计增产粮食1.3亿吨,项目区单产增产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为粮食增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p p   ——提升粮食储运科技水平。攻克了一系列粮食储藏保鲜保质、虫霉防治和减损降耗关键技术难题,系统性解决了中国“北粮南运”散粮集装箱运输成套应用技术难题。不断扩大先进的仓储设施规模,2018年实现机械通风、粮情测控和环流熏蒸系统的仓容分别达到7.5亿吨、6.6亿吨和2.8亿吨。安全绿色储粮、质量安全、营养健康、加工转化、现代物流、“智慧粮食”等领域科研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p p   (七)着力强化依法管理合规经营 /p p   ——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法律法规。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颁布和修订实施《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农药管理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p p   ——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央政府承担首要责任,省级政府承担主体责任。2014年底,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明确各省级政府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事权与责任。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建立考核机制,明确由国家相关部门组成考核工作组,负责具体实施考核工作,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地方政府粮食安全意识普遍增强,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p p   ——深化粮食“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切实强化市场意识和法治思维,牢固树立依法管粮、依法治粮的意识,依法推进双随机监管机制及涉粮事项向社会公开。完善粮食库存检查方式方法和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构建粮油安全储存责任体系和行为准则,确保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建立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三、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p p   中国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主动分享中国的粮食市场资源,推动世界粮食贸易发展。不断深化粮农领域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为促进世界粮食事业健康发展、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p p   (一)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p p   ——中国粮食市场更加开放。涉粮外资企业加工转化粮食数量、产品销售收入不断增加,2018年分别占到全国的14.5%、17%。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粮食市场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在食用植物油、粮食加工转化等领域的份额不断增长,并向粮食收购市场、批发零售和主食品供应等方面延伸,成为促进中国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p p   ——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中国严格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取消了相关农产品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对小麦、玉米、大米实施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大幅度削减其他粮食品种的进口关税。进一步放宽农业领域外商投资准入限制,除中国稀有和特有的珍贵品种、转基因品种之外,将外商投资种业的限制范围缩减为小麦、玉米,取消农产品收购、批发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 /p p   ——促进国际粮食贸易繁荣发展。中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认真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并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承诺,积极与世界主要产粮国分享中国巨大的粮食市场。2018年,包括大豆等油料和饲料在内的粮食进口总量为11555万吨,出口总量366万吨,分别比1996年增长944.8%、171.1%。进口总量中大豆8803万吨;谷物及谷物粉进口2047万吨,占当年世界谷物贸易量的4.9%。 /p p   (二)国际合作全面加强 /p p   ——主动分享粮食安全资源和经验。1996年以来,中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实施了20多个多边南南合作项目,向非洲、亚洲、南太平洋、加勒比海等地区的近30个国家和地区派遣近1100人次粮农技术专家和技术员,约占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项目派出总人数的60%。积极支持国内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投资,推广粮食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贸易等技术和经验。截至2017年底,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173.3亿美元,在境外设立企业851家,分布于六大洲的100个国家(地区),雇佣外方员工13.4万人,为东道国增加就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p p   ——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中国与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20多份粮食和农业多双边合作协议、60多份进出口粮食检疫议定书,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农业科技交流和经济合作关系,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农业合作工作组。中国始终将支持非洲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为对非合作的优先重点领域。截至2016年,中国共帮助50多个非洲国家实施近500个农业援助项目,包括成套项目、技术援助项目、物资项目等,涉及农业种植、粮食仓储、农业机械、农田灌溉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2013年以来,中国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与参与国建立经贸合作关系,推动粮食领域合作。 /p p   ——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积极响应和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涉粮国际组织的倡议和活动。推动增强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在涉粮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致力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为其他国家落实工作提供有益借鉴。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等国际规则制定,成功推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10多项农药残留国际标准、谷物国际运输标准、国际贸易粮食检疫措施标准等国际标准的制定,主导制修订小麦规格、玉米规格等多项粮食国际标准。牵头推动亚洲合作对话“粮食、水与能源安全相互关系”工作,积极参与东盟与中日韩10+3大米紧急储备机制,先后发起或主办亚太经合组织农业和粮食安全部长会议、二十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农业部长会议、世界农业展望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推动各国在粮食安全治理方面形成共识。 /p p   ——提供力所能及的国际紧急粮食援助。应有关国家紧急粮食援助请求,无偿提供力所能及的多双边紧急粮食援助,对缓解有关国家人道主义危机、促进世界消除饥饿目标的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的高度评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四、未来展望与政策主张 /p p   当前,中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供应充足、市场稳定,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展望未来,中国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政策体系基本成型,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使粮食之基更牢靠、发展之基更深厚、社会之基更稳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尚有很大空间,粮食科技进步、单产提高、减少损失浪费、利用非粮食食物等方面还有较大潜力可供挖掘。充足的粮食储备可以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和市场基本稳定,现代化的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可以防止出现区域性阶段性粮食供给紧张问题,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能够解决品种结构矛盾。 /p p   从中长期看,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从需求形势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均口粮消费将稳中略降,饲料和工业转化用粮消费继续增加,粮食消费总量刚性增长,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从生产形势看,农业生产成本仍在攀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抗灾减灾能力有待提升,在确保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压力较大。从流通形势看,粮食生产将继续向核心产区集中,跨区域粮食流通量将进一步增加,粮食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依然存在。 /p p   展望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国际粮农机构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效果逐步显现,各国促进国际粮食市场有序流通、维护世界粮食市场总体稳定的愿望增强,贫困缺粮国家粮食生产得到发展,能够减轻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营造良好环境。与此同时,当今世界粮食安全挑战依然严峻,仍有8亿多饥饿人口,国际粮食贸易面临着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干扰,不稳定因素增加,实现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任重道远。 /p p   立足国内,放眼全球,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从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迈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全球饥饿问题,继续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共同推进全球粮食事业健康发展。 /p p   (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p p   ——坚守耕地保护红线,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到2020年,落实12436万公顷耕地保有量、10307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4072万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约束性指标,确保建成5333万公顷高标准农田,全面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亿公顷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6亿吨以上。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到2022年,确保建成6667万公顷高标准农田。到2035年,粮食种植面积保持总体稳定。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p p   ——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稳定谷物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发展薯类、豆类、杂粮等作物。大力发展强筋弱筋小麦、优质稻谷、青贮及专用玉米、高油高蛋白大豆等,通过优质优价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服务绿色农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大力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 /p p   ——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推动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有序实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土地流转型和服务引领型规模经营,促进小规模、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主体多元转变。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支持农民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参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完善针对小农户的扶持政策,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p p   ——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全面升级节水灌溉、农机装备、农药研制、肥料开发、加工储运、循环农业等应用技术。强化种业科技创新,突破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高效繁育和加工流通等核心技术。强化技术集成创新,攻克影响作物单产提高、品质提升、效益增加、环境改善的技术瓶颈。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依靠科技手段和农艺农技应用,增加粮食供给,提升粮食品质。 /p p   (二)加强储备应急管理 /p p   ——加强粮食储备管理。以服务宏观调控、调节稳定市场、应对突发事件和提升国家安全能力为目标,科学确定粮食储备功能和规模,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健全粮食储备运行机制,强化内控管理和外部监督,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p p   ——健全粮食应急保供体系。优化粮食应急供应、配送、加工网点的布局,建成一批规范化粮油配送中心、粮油应急加工企业和应急供应网点,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强化应急处置功能,提升应急供应保障水平。 /p p   ——完善粮情预警监测体系。强化粮油市场预警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监测预警体系,依托信息技术准确把握国内外粮食形势,健全粮油市场监测网络,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市场信息服务,防范市场异常波动风险。 /p p   ——倡导节粮减损。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爱粮节粮意识,抑制不合理消费需求,减少“餐桌上的浪费”,形成科学消费、健康消费、文明消费的良好风尚。普及推广经济、适用、防虫、防霉储粮新装具、新技术,帮助农民减少产后损失。示范推广绿色、环保、智能粮食储藏设施设备,鼓励适度加工,提高物流效率,减少粮食流通环节的损失损耗。 /p p   (三)建设现代粮食流通体系 /p p   ——加快建设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以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防止“谷贱伤农”为底线,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粮价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供需平衡,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 /p p   ——切实加强粮食仓储物流建设。围绕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功能,鼓励合理改建、扩建和新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持续推进粮库智能化升级,增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优化大型粮食物流园区布局,构建一批粮食进出口物流通道和重要节点,提升粮食物流重点线路流通效率。 /p p   ——着力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倡导推广粮食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与转化,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和特色粮油产品供给。着力推动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加快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 /p p   (四)积极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p p   ——继续深入推进南南合作,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作出积极努力。 /p p   ——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粮食经贸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国际粮食合作新平台,促进沿线国家的农业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市场深度融合。 /p p   ——积极支持粮食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开展国际合作,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粮食进口渠道,拓展多元化粮食来源市场,促进全球范围内粮食资源合理高效配置。 /p p   ——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粮食安全治理,积极探索国际粮食合作新模式,开展全方位、高水平粮食对外合作,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促进形成更加安全、稳定、合理的国际粮食安全新局面,更好地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结束语 /p p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更加关注食物的营养与健康,既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放心”。初心不忘,人民至上。中国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人民获得更多福祉奠定坚实根基。 /p p   确保粮食安全,中国与世界命运休戚与共。中国将继续遵循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努力构建粮食对外开放新格局,与世界各国一道,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不懈努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p p /p
  • 《中国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2017)》发布
    p   日前,记者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获悉,在由国标委主办、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承办的《国家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培训班上,《中国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2017)》(下称《白皮书》)正式发布。 /p p   据介绍,《白皮书》是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组织,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第一秘书处单位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主编,联合机器人领域多家科研院所、行业龙头、标准化机构共同编制的,用于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机器人标准化工作。 /p p   机器人是当代高端智能装备和高新技术的突出代表,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标准是机器人质量提升和增加国际竞争力的技术依据和有效手段。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国机器人领域标准化水平,提升我国机器人质量水平和竞争力,助推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在2015年9月总体组成立后,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委托总体组成立工作组进行《白皮书》的编写。《白皮书》介绍了国际以及国内机器人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以及国际和国内的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全面梳理了国内外机器人相关技术标准,提出我国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措施。 /p p   专家认为,《白皮书》对我国机器人标准化战略和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为我国机器人标准立项和研制提供科学依据,对推动我国机器人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对于指导机器人企业、标准化机构制定机器人标准、应用机器人标准、查找机器人标准空白和规划企业内部标准体系均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p p /p
  • 《浦东新区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白皮书》发布
    前不久,浦东新区举办了“凝‘新’聚力 ‘质’领未来”——2024“世界认可日”主题宣传活动,集中展示在检测认证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果,为产业提质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进一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本次活动中,浦东海关与浦东市场监管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标志着检测认证领域的跨部门深度合作迈入新阶段;为首届上海市检验检测创新大赛的获奖单位、2023年度“上海品牌”获证单位颁发了证书;并为上海市质检中心获批筹建单位授牌。活动现场还发布了《浦东新区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白皮书》,分析浦东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发展状况。活动期间,浦东海关与浦东市场监管局共同签署了《上海浦东海关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合作机制》,主要包含七方面内容:一是加强合作联系,推进改革落地。此次合作机制的签署,标志着浦东海关与浦东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紧密合作,以《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为指引,共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质量技术基础设施。双方将携手探索服务内外贸企业新举措,建立海关与市监的合作新机制,推动浦东“2+3+4+5+6”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助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国际化,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与交流。二是打造质量标杆,提升核心竞争力。探索建立企业信用库,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鼓励企业参与各类国家级、市级及区级质量奖项申报,推动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申请CCC免办便捷通道,优先推荐相关企业参与海关AEO培育孵化。三是聚焦安全重点,深化执法协作。聚焦食品、特种设备、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在“315”、世界海关日等重要时点开展联合执法,优化升级线索移送、证据调取、案件协查等工作机制。四是加快体系融合,推进综合执法监管。通过深入推进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在进口CCC产品、出口生产企业、检测认证机构等领域,组织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五是开展政策研究,推动丝路电商发展。双方将积极探索研究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保税维修等新型国际贸易及文化贸易等业态的海关监管模式,共同研究创新海关监管流程。六是建立常态机制,优化惠企服务。建立海关、市场监管惠企政策服务包,协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共同开展注册登记、质量发展、通关便利、报关操作实务等宣讲活动,协调解决企业合理诉求。七是拓展合作领域,开展联合培训。以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为抓手,联合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海关AEO贸易便利化政策、RCEP规则和合格评定程序等培训活动。浦东新区作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高地,近年来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蓬勃发展尤为瞩目。本次活动发布了《浦东新区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白皮书》。新鲜出炉的这份白皮书,对浦东新区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客观、系统的分析,通过详实的数据、图表,从基本情况、发展特色等多方面真实反映了浦东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发展状况。《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浦东新区汇聚了524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形成了规模喜人的产业集群。其中,检验检测机构高达487家,它们不仅为市场提供了高达407万份的检验检测报告(占全市的12%),还取得了65亿元的业务营收(占全市的17%)。认证机构共计43家,其有效认证证书数量达17.20万份(占全市的28%),并带来了11亿元的业务营收(占全市19%)。这些数据凸显了浦东新区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雄厚实力,体现了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 首部《中国分析仪器白皮书》问世
    为系统、真实反映我国分析仪器产业现状,分析预测未来我国分析仪器产业的发展趋势,加速产业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产业竞争力,在国内主要分析仪器厂商的联合倡导下,中仪协分析仪器分会秘书处2010年开始筹划出版《2010-2011中国分析仪器白皮书》。近日,该书第一分册--中资企业及产品正式出版。   《白皮书》第一分册共分三部分,即企业名录、国内外产品对比、分析仪器行业统计数据。企业名录部分将国内主要分析仪器厂商的基本情况、主要产品、专利、获奖情况、应用案例等做了详细介绍 国内外产品对比部分将国内分析仪器行业主要企业的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做了详细对比 分析仪器行业统计数据部分刊登了近两年分析仪器行业按企业规模、企业经济类型、地区的统计分布情况,以及主要分析仪器产品的进出口数据。   本书可为国家相关部委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是科研院所、用户企业采购选型的好帮手,将有力促进产、学、研、用结合。
  • 化妆品安全白皮书:向短暂的美丽开战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俗话说&ldquo 三分长相,七分打扮&rdquo 。美女们仿佛越来越热衷于往自己的脸上堆砌化妆品,努力让自己可以不断再美些&hellip &hellip 殊不知,其实化妆品正在偷偷伤害你本来无暇的脸庞,为了美的化妆可能最后结局令你很受伤。在美丽面前,你的选择代表了你的品位和眼光,但是在健康和短暂的美丽面前你选择哪个?   仅以此文献给那些天天奋战在美容护肤战线上前仆后继的女士们&hellip &hellip   仅以此文献给那些已经被各类有毒有害化妆品搞得面目全非的女士们&hellip &hellip   仅以此文献给那些为了女性的美丽而一掷千金、义无反顾的大老爷们&hellip &hellip   一、&ldquo 南京大屠杀&rdquo 天天在上演?!   公元2005年,美好而又恐怖的一年,中国的消费者经历了一场超越&ldquo 麦莎&rdquo 的危机狂暴,以往大家心目中的超级品牌和企业巨无霸轰然倒地,露出了本来面目,联合利华高露洁牙膏含有致癌的&ldquo 氯仿&rdquo 事件,光明牛奶的&ldquo 回锅奶事件&rdquo ,雀巢婴儿奶粉&ldquo 碘超标&rdquo 事件,在化妆品美容界,宝洁的夸大宣传的SKⅡ事件,强生的婴儿润肤露含有&ldquo 矿物油&rdquo 事件&hellip &hellip   接踵而来的危机,为消费者敲响了警钟,中国化妆品领域也在发生一场血与泪的风暴: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为化妆品的有毒有害成分造成毁容和过敏事件不下20万起!   2003年卫生部日前发布的一份公告称,根据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等5家定点医院的监测,截至2003年11月,共发现化妆品皮肤病565例,化妆品所致皮肤病正在逐年增多,成为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同时,化妆品造成的难以恢复或不可逆皮肤损害的严重病例也在增多。   公告表明,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至40岁,以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最为常见,其它依次是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化妆品痤疮、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和化妆品甲损害。   引起上述皮肤病的化妆品共12类合计693种。其中由普通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病共327例,占57.9% 由特殊用途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病共177例,占31.3% 由美容院自制产品和&ldquo 三无&rdquo 产品(指标签标识无卫生许可批件或卫生许可证、无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和无有效期标识)引起的皮肤病61例,占10.8%。   2005年3月24日,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要求美国境内的化妆品生产商在在产品包装上应注明&ldquo 警告&mdash &mdash 该产品未经安全鉴定&rdquo 字样,否则将受到查处。此次遭到美国FDA警告的九大品牌分别是:欧莱雅、伊丽莎白&bull 雅顿、妮维雅、美宝莲、多芬、联合利华、宝洁、圣伊芙、杰根斯。   据报道,2003年5月,黑龙江大庆工商部门在当地查获了一个将已变质的肠油、板油、内脏及肥肉片熬制成垃圾油的黑加工点。据加工人员交待,这些油是准备运往南方用作生产化妆品的原料。   来自《东方卫报》的报道,南京平均每年因美容引起的投诉有近5000起。今年3月3日,浦口区甚至发生了因对美容不满意而用硫酸报复的恶性案件,除美容店女店主许某被灼伤外,飞溅的硫酸还危及3名无辜路人,包括一名放学的女童。目前,嫌疑人杨某已被警方缉拿归案。化妆品背后到底还有多少陷阱?   一场针对女性,针对美丽的&ldquo 南京大屠杀&rdquo 正在我们身边上演!   二、化妆品为何变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目前,很多的化妆品的原料均含有对人体产生危害或构成潜在伤害的恐怖成分:香料、防腐剂、乳化剂、色素、避光剂、染发剂和一些重金属。   它们有的具有直接刺激性 有的是致敏源,能引起接触过敏性皮炎 有的接触皮肤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或光毒反应 有的内含类固醇激素导致皮肤色素改变 有的内含重金属(如铅、砷、汞等),会引起皮肤黏膜慢性中毒或阻塞毛孔产生痤疮。   更恐怖的是以下几种成分对肌肤和健康带来难以想象的毁灭性打击:   1、油:矿物油(即石油提取物),对皮肤的刺激最大,浓妆或使用大量的油脂化妆,实际相当于往脸上涂很多石油提取物,人为地污染肌肤、刺激肌肤,当然影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新陈代谢,一量停止化妆,皮肤就会粗糙、无光,不得不持续化妆,皮肤也就不得不承受外来的刺激、侵入。当超过某一限度时,皮肤即出现痤疮、褐斑、斑疹,而且还可能出现黑皮和皱纹。   2、表面活性剂:也是一种化学合成物质,如乳化剂、可溶化剂和湿润剂。它们都含有重金属钛,使用时间过长会污染皮肤、刺激皮肤,使皮肤变粗糙。清洁剂中的表活性剂不仅会损伤皮脂膜和表皮层,甚至基底细胞也会受到损伤。含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剂会使皮肤粗糙。乳化剂是肯有破坏皮肤表面张力的性质。   3、香料:现在采用的多为化学合成香料,它具有杀菌作用,但也会对皮肤产生较少强烈的刺激性与致敏性。大多数香料都能引起皮肤炎,香水在阳光照射下常常会引起皮肤炎,在面部出现褐斑。   4、焦油系列色素:现代化妆品中的颜色是利用石油化学产品焦油系列色素制成(口红、眼影等)。一般情况下它作为食品添加剂,可致癌。口红的30多种原料中,就有15种色素,其中焦油色素达60%,并包含有引起癌变的色素。   以上有毒有害成分在化妆品当中屡见不鲜,可以想象如果您的皮肤使用了诸如含有矿物油的强生婴儿露会是怎样的结局?当然,令人遗憾的事,更多的人竟然跟着广告走,选择所谓大牌厂家的护肤品,意外这样就等于买了保险,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其实恰恰重了看不见的圈套。   三、化妆品到底是不是毒品?   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CD、美宝莲、露华浓等国际知名品牌的化妆品居然含有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化学成分&mdash &mdash 酞酸盐。这一结果把&ldquo 要美丽还是要健康&rdquo 这道难题摆在了消费者面前,美国市场上3/4的化妆品中含有会导致婴儿先天缺陷并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的化学成分&mdash &mdash &mdash 酞酸盐。在这份调查报告中,被列入&ldquo 有毒化妆品&rdquo 黑名单的竟然也包括CD、美宝莲、露华浓等国际知名品牌。   什么是酞酸盐?   通常说来,酞酸盐无味或带有轻微气味,看上去像是菜油。酞酸盐已经广泛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80%的酞酸盐被用作&ldquo 增塑剂&rdquo ,也就是说,酞酸盐可以使塑料更加柔韧,又不会发生变形而影响使用寿命。   酞酸盐不仅仅能够作为增塑剂,不同的酞酸盐还能作为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软化剂和溶解剂。酞酸盐能够使指甲油更均匀耐用,使香水气味更加持久,使美容美发工具更坚固不易碎。酞酸盐还能使粘合剂、色素等其他成分发挥更大的功效。   酞酸盐让化妆品&ldquo 并非很美&rdquo   由&ldquo 环境工作组&rdquo 、&ldquo 未来清洁行动&rdquo 、&ldquo 无害保健&rdquo 等三家美国卫生机构联合公布的这份名为&ldquo 并非很美&rdquo 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对市场上包括洗发水、指甲油、除臭剂在内的72种流行化妆品进行成分检验后,这三家卫生机构发现,其中52种产品含有酞酸盐,占抽样调查产品的72%,其中11种产品含有不止一种酞酸盐。   调查报告称,调查者们对这一结果深感震惊。已经同酞酸盐斗争了多年的卫生、宗教、劳工和环境组织&ldquo 无害保健&rdquo 称,动物实验显示,酞酸盐对动物机体,特别是雄性生殖器能够造成损害,导致下一代先天性缺陷,还会对肝脏、肾脏和肺也造成严重伤害。   而且过去认为是安全的原料成分,今天发现确是另外一个情形,如说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果酸美白,由于浓度过高,可能造成皮肤受损,引起红疹、溃烂。张明还举例说,曾被各大化妆品公司广泛采用的&ldquo 熊果苷&rdquo 在日本厚生省获得通过并被资生堂率先采用后,一度被认为安全性比较高。但后来的研究发现,该成分累积到一定时间后,反而可能引起细胞类黑色素的增加。此外,曲酸这一成分也曾被看好,但医学发现,该成分可能会引起细胞毒化、染色体变异,甚至引发肝癌,也是比较危险的成分。   一系列惊人的&ldquo 发现&rdquo ,让爱美的女性同胞们不得不顾虑重重,难道我用的就是毒品吗?难道就没有相应的措施给予监管吗?   据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介绍:相关管理部门对原料使用做过严格要求,并制定出了行业标准。但是,标准毕竟是针对整个行业而言的,它只可能给你提供一个&lsquo 度&rsquo ,譬如铅、砷等一些有害重金属的含量不能超过总量的多少&hellip &hellip 言外之意,这个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靠的是行业企业的&ldquo 自律&rdquo 。道理很简单,这个&ldquo 度&rdquo 包括上限和下限,原料的安全程度自然也要看生产企业遵循的尺度&mdash &mdash 至于最大还是最小,控制权显然不在管理部门手上。   事实上,无论多么昂贵的化妆品,只要有人工的化学成分在里面,就会对人的皮肤产生看不见的破坏作用。有些产品像膏霜、乳液类几乎不可能是纯天然的,许多基础油、醇、蜡及乳化剂虽然是很安全的,但也还是人工合成的。现代含有天然添加剂的化妆品科技含量更高,对天然物进行了分解和去粗取精,但所谓100%&lsquo 纯天然&rsquo 化妆品,至今市面上还不存在。   比如在祛斑类化妆品中,有一半以上的配方中含有白芷,而白芷中含有化妆品禁用物质欧前胡内酯。这种物质是一种光敏性物质,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引起皮肤产生光毒性或光敏性皮炎。又如麻黄根中含有麻黄碱,槟榔中含有槟榔碱,香加皮中含有强心贰等。这些都具有化妆品中不允许存在的强烈生物活性,在化妆品中是禁止使用的。   四、健康和短暂的美丽你选择哪个?   目前,很多成分连美国的FDA都监管不了,对广达的消费者来说你是选择健康,还是短暂的美丽呢?   如何正确和安全地选择化妆品,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仅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显示:化妆品中容易引起过敏的成分通常是色素、动物成分、香精、防腐成分,他们引起人体过敏几率高达75%,少数高纯度、高工艺、密封包装的化妆品不需添加,也只能说引起过敏的可能性小。   1、化妆品的质量   首先,选择化妆品最重要的是看质量是否有保证。名厂、名牌是个参考因素,但关键看他的产品成分是否含有香精、防腐剂、色素、动物成分,是否经过皮肤科测试,同时要注意产品有无检验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以防假冒。其次,学会识别化妆品的质量。   ①从外观上识别:好的化妆品应该颜色鲜明、清雅柔和。如果发现颜色灰暗污浊、深浅不一,则说明质量有问题。如果外观浑浊、油水分离或出现絮状物,膏体干缩有裂纹,则不能使用。   ②从气味上识别:化妆品的气味有的淡雅,有的浓烈,但都很纯正。如果闻起来有刺鼻的怪味,则说明是伪劣或变质产品。   ③从感觉上识别:取少许化妆品轻轻地涂抹在皮肤上,如果能均匀紧致地附着于肌肤且有滑润舒适的感觉,就是质地细腻的化妆品。如果涂抹后有粗糙、发粘感,甚至皮肤刺痒、干涩,则是劣质化妆品。   2、购买场合的选择   目前国内的消费者购买化妆品一般选择超市或百货公司等化妆品专柜购买,欧美等发达国家32%的消费者选择去药店购买化妆品,因为能够进入药店销售的化妆品对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指标上要求十分严格苛刻,只要把化妆品当作药物一样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它的安全性和疗效才能在药店销售,所以对在百货公司购买化妆品,一直遇到皮肤过敏问题的消费者可以去药店选择合适自己的化妆品。   3、个人和环境因素选择化妆品,除化妆品的质量外,还要考虑到使用者和环境因素。   ①依据皮肤类型:油性皮肤的人,要用爽净型的乳液类护肤品 干性肌肤的人,应使用富有营养的润泽性的护肤品 中性肌肤的人,应使用性质温和的护肤品。   ②依据年龄和性别:儿童皮肤幼嫩,皮脂分泌少,须用儿童专用的护肤品 老年人皮肤萎缩,又干又薄,应选用含油分、保湿因子及维生素E等成分的护肤品 男性宜选用男士专用的护肤品。   ③依据肤色:选用口红、眼影、粉底、指甲油等化妆品时,须与自己的肤色深浅相协调。肤色较白的人,应选用具有防晒作用的化妆品。   ④依据季节:季节不同,使用的化妆品也有所不同。在寒冷季节,宜选用滋润、保湿性能强的化妆品,而在夏季,宜选用乳液或粉类化妆品。   妥善保管化妆品&mdash &mdash 保管化妆品时,须谨记化妆品有&ldquo 五怕&rdquo 。   怕晒:阳光或灯光直射处不宜存放化妆品。因为光线照射会造成化妆品水分蒸发,某些成分会失去活力,以致引起变质。阳光中的紫外线还能使化妆品中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影响使用效果,甚至发生不良反应。   怕冻:化妆品可放在冰箱的保鲜冷藏室保存,不能放在冷冻室保存。寒冷季节,不宜将化妆品放在室外或长时间随身携带到室外。因为冷冻会使化妆品发生冻裂现象,而且解冻后还会出现油水分离、质地变粗,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   怕潮:有些化妆品含有蛋白质,受潮后容易发生霉变。有的化妆品使用铁盖,受潮后容易生锈腐蚀化妆品,使化妆品变质。   怕久放:一般化妆品的有效期限为1-2年,开封后存放的期限更短些。因此,化妆品最好在有效期限内用完,不可停停用用直到过期。再好的化妆品,再精心的保管,如果过了保质期,便会一文不值。   怕污:化妆品使用后一定要及时旋紧瓶盖,以免细菌侵入繁殖。使用时最好避免直接用手取用,可以用干净的棉棒等工具取用。如果一次取用过多,可涂抹在身体其他部位,不可再放回瓶中。绝代佳人之前,先考虑一下,是否会败化妆品,尤其是所谓的大品牌所暗害。   总而言之,在美丽面前,你的选择代表了你的品位和眼光。在健康和短暂的美丽面前你选择哪个?   让宣战就从今夜开始吧&hellip &hellip
  • TUV莱茵发布《2017 年LED 照明行业白皮书》
    p   2017年11月1日,德国莱茵TUV集团正式发布《2017 年LED 照明行业白皮书》,旨在帮助LED 照明产业链企业、科研单位、销售企业及投资企业了解LED 照明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并明确企业发展方向。该白皮书基于TUV莱茵在LED照明行业多年的领先经验,总结和阐释了全球和中国LED照明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参照欧美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分析了供应链中不同产品厂商所面对的质量考验。最后还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的产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与建议。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LED照明市场现状及趋势 /strong /span /p p   随着照明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照明市场的主角正由白炽灯转换为LED,预计到2020年,全球LED灯具产量将超过70亿盏。研究机构LEDinside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LED照明的渗透率约为39%,到2019年就将超过50%。中国是全球重要的LED照明产品生产基地,产量占到了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中国LED照明产业发展数年,数量众多,但拥有品牌、渠道优势的厂商才是市场主力。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智能照明是LED照明的主要发展方向 /span /strong /p p   随着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潮流的到来,智能照明已得到LED企业的广泛关注。预计到2020年,全球智能照明市场规模可达134.27亿美元。但中国的智能照明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秩序混乱,标准尚未完善,商业模式也仍在摸索当中,行业要能健康发展需先跨越这些困难。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LED照明企业面临多重质量考验 /span /strong /p p   LED照明市场竞争激烈,各个国家的标准及买家要求五花八门,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生存和发展面临种种挑战。以北美市场为例,LED照明产品必须通过国家认可实验室(NRTL)的相关测试,此外买家可能还会要求进行性能相关的测试和认证,比如能源之星认证、美国能源部Lighting Facts 标签、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 Lighting Facts 标签、DLC 认证等。有时买家为更好地管控产品质量和市场风险,会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增加很多个性化要求,比如产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等要符合准入市场要求。而不同种类的LED产品,也有不同的标准要求,白皮书中针对灯具、灯源和驱动三大块做了详尽说明。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TUV莱茵提出四大LED转型方向 /span /strong /p p   LED技术的进步及近年来行业的洗牌整合,使LED行业进入了产品更新换代与多元化发展的阶段。固步自封的企业将难以生存,而着力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注重提高产品质量的企业将逐渐壮大,企业利润率也将随之提升。 /p p   在此白皮书中,TUV莱茵提出寻求产品差异、进入新领域、智能化和开拓新兴市场四大方向,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p p   在竞争激烈的LED照明市场,LED企业只有提前了解国际新法规和新要求,才能在第一时间取得相应的认证,抓住新的市场机会,在国际市场取得更大发展。 /p
  • 《中国分析仪器白皮书》第二册出版说明
    关于出版《2012-2013中国分析仪器白皮书》 第二分册(中国境内外资企业及产品) 通知和说明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 分协[2012]005   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主持编纂的《2011-2012中国分析仪器白皮书》第一分册已在2011年正式发行。这本《白皮书》中收录了国内分析仪器制造厂商的概况、产品、专利、应用案例等内容,为国家相关部委、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用户在了解、选择国内分析仪器企业产品上提供了资信。这本《白皮书》的发行正好在国家“十二五”起步时机,为政府相关部委、企业和用户能集中、方便、有效的选择、选型和谋求合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此基础上我们分会准备出版第二分册。   《2012-2013中国分析仪器白皮书》第二分册,准备收录在中国境内工商管理局注册的从事分析仪器生产、制造和营销的外资企业及产品内容。出版这个专题的目的是:由我们行业分会组织集中收录这些信息,能有效的为国家、企业和用户参考、选择、学习提供有效的工具,为推动我国分析仪器事业发展做出我们的一份努力。   第二分册的编辑工作在2012年3月份正式启动,2013年3月正式发行。   现将征集与出版发行的方法公布通知如下:   一、编辑说明:   1、征集单位为:在中国境内工商管理局注册的从事分析仪器生产、制   造及经销的外资企业均可参加   2、编辑内容为:企业概况、产品介绍、专利介绍、新技术及应用介绍、应用案例   3、编辑方法一律按模板方式填写(模板附后)   4、单位编排顺序以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5、主要产品介绍不超过10页   6、主要专利介绍不超过10页   7、应用案例要介绍在中国市场上应用的典型案例   8、新技术重点介绍产品创新技术或应用新方法、新特点   9、要求全部中文格式填写   10、所有编辑录用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由提供者文责自负   11、编委会收取一定的出版发行费用,每一个单位收取一万元。   二、《白皮书》第二分册编辑发行计划   2012年3月启动,8月30日截稿,12月底编审完成,2013年3月出版发行   三、投稿地址邮箱:bflzyh@126.com caonaiyu1953@126.com   咨询电话:010-62461646 010-62403161   投稿格式模板网址:www.bjfxys.com   联系人:分析仪器分会副秘书长:张耀华   四、模板内容   文件: 《分析仪器白皮书》第二册出版说明.doc   文件: 《白皮书》 填报模板.zip   附件一:企业介绍   附件二:产品介绍   附件三:专利介绍   附件四:新技术、新方法   附件五:应用案例   在此我们代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及《分析仪器白皮书》编辑委员会,希望在华的外资分析仪器企业积极参与我们的活动并于我们联系,共同做好这件有意义的事情。   2012.4.6
  • 《2011国家产品质检中心发展报告》白皮书编写工作启动
    《2011年度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展报告》白皮书编撰审定会在京召开   日前,国家认监委启动了《2011年度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展报告》白皮书的编写工作。2012年4月17日,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承办的白皮书编撰审定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谢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质检总局相关司局、国家认监委相关部室负责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相关人员和技术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议对《2011年度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展报告》白皮书编写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研讨,确定了白皮书的框架、格式、体例等相关内容,并落实了后续的修改和完善工作。会上,与会人员就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管理制度及发展战略等,也进行了研讨。
  • 2012-2013分析仪器白皮书编辑工作启动
    关于出版《2012-2013中国分析仪器白皮》第二分册(中国境内外资企业及产品)通知和说明   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主持编纂的《2011-2012中国分析仪器白皮书》第一分册,已于2011年正式发行。这本《白皮书》中收录了国内主要分析仪器制造厂商的概况、产品、专利、应用案例等内容,为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用户在了解、选择国内分析仪器企业产品上提供了帮助。这本《白皮书》的发行正好在国家“十二五”起步时机,为政府相关部委、企业和用户能集中、方便、有效的选择、选型和谋求合作发展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此基础上我们分会准备出版第二分册。   《2012-2013中国分析仪器白皮书》第二分册,准备收录在中国境内工商管理局注册的从事分析仪器生产、制造和营销的外资企业及产品内容。出版这个专题的目的是:由我们行业分会组织集中收录这些信息,能有效的为国家、企业和用户参考、选择、学习提供有效的工具,为推动我国分析仪器事业发展做出我们的一份努力。   第二分册的编辑工作在2012年3月份正式启动,2013年3月正式发行。   现将征集与出版发行的方法公布通知如下:   一、编辑说明:   1、征集单位为:在中国境内工商管理局注册的从事分析仪器生产、制造及经销的外资企业均可参加   2、编辑内容为:企业概况、产品介绍、专利介绍、新技术及应用介绍、应用案例   3、编辑方法一律按模板方式填写(模板附后)   4、单位编排顺序以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5、主要产品介绍不超过10页   6、主要专利介绍不超过10页   7、应用案例要介绍在中国市场上应用的典型案例   8、新技术重点介绍产品创新技术或应用新方法、新特点   9、要求全部中文格式填写   10、所有编辑录用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由提供者文责自负   11、编委会收取一定的出版发行费用,每一个单位收取一万元。   二、《白皮书》第二分册编辑发行计划   2012年3月启动,8月30日截稿,12月底编审完成,2013年3月出版发行   三、投稿地址   邮箱:bflzyh@126.com caonaiyu1953@126.com   咨询电话:010-62461646 010-62403161   投稿格式模板网址:www.bjfxys.com   联系人:分析仪器分会副秘书长:张耀华   四、模板内容:   附件一:企业介绍   附件二:产品介绍   附件三:专利介绍   附件四:新技术、新方法   附件五:应用案例   在此我们代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及《分析仪器白皮书》编辑委员会,希望在华的外资分析仪器企业积极参与我们的活动并于我们联系,共同做好这件有意义的事情。 2012.4.6
  • 《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发布,为全球绿色发展注入“中国动力”(附全文)
    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进行能源转型的背景、主要措施和历史性成就。立足于高质量发展,中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与此同时,中国的能源转型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持续深化绿色能源国际合作,积极做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者,携手各国共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国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转型的领导者”“中国正迅速将其庞大的经济朝着更环保的方向转型”……国际舆论称赞中国能源转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白皮书》指出,中国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能源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广泛形成,非化石能源加速向主体能源迈进,新型电力系统为能源转型提供坚强支撑,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全面建成,能源利用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成为主体能源,支撑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需要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稳中求进、久久为功。附全文:中国的能源转型(2024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新时代中国能源转型之路  (一)能源转型是必由之路  (二)坚定不移加快能源转型  (三)中国能源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二、厚植能源绿色消费的底色  (一)强化节能降碳制度约束  (二)推动重点领域节能提效  (三)培育绿色能源消费新模式  三、加快构建能源供给新体系  (一)推动非化石能源高质量发展  (二)促进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协同发展(三)提升能源系统韧性  四、大力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  (一)健全能源科技创新体系  (二)加快能源转型科技创新  (三)打造能源产业升级新增长点  五、推进能源治理现代化  (一)构建公平开放、有效竞争的能源市场  (二)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  (三)加强能源转型法治保障  六、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中国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新动能  (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  (三)共同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前言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但也产生资源枯竭、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冲突等问题。加快能源转型发展,实现能源永续利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为世界经济提供不竭动力,已成为各国共识。新中国成立75年来,能源事业加快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能源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能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顺应全球发展大势、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中国的能源转型,立足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的能源转型,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节约高效、绿色普惠的能源消费新模式,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的能源转型,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深化绿色能源国际合作,积极做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者,携手各国共建可持续能源的未来。中国尊重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符合国情的转型路径,以公平、公正、有序方式推进能源转型。为全面介绍十年来中国能源转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分享中国能源转型的实践做法,发布本白皮书。一、新时代中国能源转型之路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绿色低碳、数智化、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不同,如何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既是共同的目标,也是面临的难题。中国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能源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回答了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展现了中国之治、大国担当。(一)能源转型是必由之路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与自然互动的重要方面。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往往伴随着能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变革、主体能源的更替。经过长期发展,中国建立了煤、油、气、核、水、风、光等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澎湃动力。当前,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人均用能水平不高,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完成,未来一段时间能源需求仍将增长;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资源环境约束长期存在。应对这些困难挑战,根本要靠能源转型。中国的能源转型,注重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转换能源发展动力,推动主体能源从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更替,这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迫切需要;是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中国推进能源转型,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也不是能不能做,而是必须做。(二)坚定不移加快能源转型中国顺应全球能源发展大势,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着眼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能源发展方式逐步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中国的能源转型,坚持以下理念原则:——坚持人民至上。能源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提升全社会能源普遍服务水平,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清洁可靠的用能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绿色低碳。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能源转型是关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能源转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标。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充分用好一克煤、一滴油、一度电,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坚持立足国情。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立足国内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补足能源储备调节短板,发挥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有效应对能源安全风险挑战。——坚持创新引领。创新是打开能源转型之门的“金钥匙”。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能源技术、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新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坚持开放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扩大能源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构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变革,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三)中国能源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年来,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效支撑了美丽中国建设。中国能源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2023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6.4%,较2013年提高10.9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9.2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7亿千瓦,占发电装机总量的58.2%。清洁能源发电量约3.8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比重为39.7%,比2013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左右。十年来,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中国能源含“绿”量不断提升。中国能源转型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源饭碗越端越牢,一次能源生产能力十年增长了35%,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十年来,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约39万亿元,显著拉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及相关产业的投资增长。一系列能源领域重大工程建成投产,建立起完备的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新能源、水电、核电、输变电、新型储能等领域技术创新加快,推动清洁能源产业成长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支柱。中国能源转型保障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十年来,能源供需保持平衡,能源价格总体平稳,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国人均生活用电量从约500千瓦时增长到接近1000千瓦时,翻了一番,天然气用户达5.6亿人,在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电力”指标排名上升到第12位。能源产业全面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中央预算内总投资超千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加大资金投入,2015年历史性解决全国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农村地区户用光伏规模达到1.2亿千瓦,涉及农户超过550万户,每年可为农户增收11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约200万个。不断满足群众绿色用能需求,2023年底,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近80%,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从不到10万台增加到近860万台。中国能源转型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十年来,煤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3克标准煤/千瓦时,先进机组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水平与天然气发电机组限值相当。2013-2023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26%。持续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成品油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国燃煤锅炉减少80%以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基本完成平原地区冬季取暖散煤替代。能源资源实现绿色集约化开发,绿色开发技术广泛应用,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沙漠、戈壁、荒漠及采煤沉陷区推广“光伏+”生态修复新模式。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54%,重污染天数下降了83%,有效支撑了美丽中国建设。中国能源转型为全球能源转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重要贡献。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达6760亿美元,是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十年来,中国向全球提供优质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推动新能源技术快速迭代,有力促进全球风电、光伏成本大幅下降。中国持续扩大开放合作,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核电、水电、新能源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接连建成投产,2023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中国新能源产业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了突出贡献。二、厚植能源绿色消费的底色绿色是生态文明的底色。中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方式转型,着力转变对能源资源的路径依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一)强化节能降碳制度约束始终坚持节能优先方针,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在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用好能耗双控指挥棒。实施能耗双控是中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性安排。中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将能耗强度下降作为约束性指标,并推动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十年来,中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节能降碳技术和产业,全面提高能源效率,能耗强度持续下降,累计节约能源消费约14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亿吨。构建立体化节能管理体系。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节能监察等制度体系,明确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管理要求,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提升各主体节能提效内生动力。发挥税收、金融等政策杠杆作用,引导全社会加大节能提效投入力度。创新市场化节能方式。强化能效标准标识管理制度,不断推动节能领域标准制修订,以标准引领各环节各领域节能提效。截至2023年底,共计发布能耗限额、产品能效等国家标准335项,能效标识覆盖5大用能领域44类用能产品。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机制,推广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2023年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二)推动重点领域节能提效节能提效要啃“硬骨头”。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作为全社会能源消耗的主体,是节能提效工作的“基本盘”。通过全面实施节能标准、推广先进能效产品、淘汰落后产能,重点领域能效水平持续提升。深挖工业领域节能潜力。工业企业是节能提效的重中之重,持续推动工业领域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术改造,积极推动生产工艺革新、流程再造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组织重点企业提升用能精细化管理水平。十年来,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36%,钢铁、电解铝、水泥、玻璃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平均降幅达9%以上。推广绿色节能建筑。中国正处于全球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中,为避免形成高碳锁定效应,中国强化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要求,稳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快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截至2023年底,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达326.8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城镇既有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4%,较2013年提升了近30个百分点,累计建成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超过4370万平方米。全方位构建清洁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物流、出行需求不断增加,交通用能还将持续增长。中国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提高铁路、水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重。深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构建完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在城市客运领域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机动车排放标准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运输能耗强度不断下降,2023年铁路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较2013年下降约19%。大力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加氢、加气站点布局及服务设施。截至2023年底,累计建成充电基础设施近860万台,加氢站超过450座。建设节约型公共机构。制定《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公共机构创建活动,推广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推动公共机构终端用能电气化,倡导绿色办公、绿色出行,优先采购绿色节能产品。截至2023年底,90%县级及以上机关单位建成节约型机关,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5114家。2023年全国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较2013年下降20.4%。(三)培育绿色能源消费新模式中国积极引导全社会优先使用绿色能源,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促进可再生能源消费。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设定年度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目标,并监测评价其完成情况。建立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将绿色电力证书作为用能单位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和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将绿电消费作为评价、认证和标识绿色产品的重要依据和内容,鼓励全社会优先使用绿色能源和采购绿色产品服务,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形成低碳零碳的能源消费模式。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3年杭州亚运会均实现100%使用绿色电力。促进终端用能电气化低碳化。工业领域以生产加热、烘干、蒸汽供应等环节为重点,实施高温热泵、电加热等电能替代,推动化工、冶金领域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应用。建筑领域广泛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电炊事等,积极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推动以电力、天然气、生物质、地热、工业余热等清洁低碳能源替代燃煤供暖,2023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近80%。交通运输领域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提升铁路电气化水平,推行船舶、飞机靠港使用岸电。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2040万辆,全国铁路电气化比例达73.8%。全社会终端用能电气化率达28%,十年来电气化水平提升约7个百分点。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节能降碳是一场贯穿整个社会的全民行动。中国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推动全民持续提升节约意识。加大绿色低碳产品推广力度,组织开展全国生态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全面普及节能理念和节能知识。鼓励公众绿色出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组织109个城市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其中考核达标城市97个,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三、加快构建能源供给新体系中国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把握好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协调平衡,在保障能源可靠供应的同时推动能源转型。大力提升非化石能源的可靠替代能力,发挥化石能源支撑调节作用,加快构建多元清洁、安全韧性的能源供给新体系。(一)推动非化石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绿色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推动风电、光伏发电跃升发展。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风电、光伏发电成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军。有序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以库布其、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为重点,规划建设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累计装机规模达3728万千瓦。积极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推广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光伏+农业”新模式,打开了农村新能源发展的广阔空间。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4.41亿千瓦、6.09亿千瓦,合计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5亿千瓦,占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40%以上。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科学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和大型水电站升级改造。截至2023年底,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3.7亿千瓦。稳步推进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截至2023年底,近4000座小水电完成改造升级,生态综合效益显著提升。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核电是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中国始终将核安全作为核电发展的生命线,坚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最严格的标准发展核电,在运核电机组长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沿海核电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代表“中国名片”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批机组陆续投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正在建设,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电站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建成投运。核能清洁供暖、供热等综合利用取得突破,核能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截至2023年底,在运核电装机容量5691万千瓦,是2013年底的3.9倍;在运在建总装机容量10033万千瓦。推动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发展。因地制宜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稳步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和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截至2023年底,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414万千瓦。因地制宜推广生物质能清洁取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等发展生物天然气。有序推广应用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清洁液体燃料。中深层地热开发取得新突破,建成一批以地热能为主的集中供暖项目。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取得积极进展。(二)促进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协同发展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是互补、替代关系,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也要发挥好传统能源支撑和兜底保障作用,推动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协同发展。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建立煤矿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建设安全智能绿色现代化煤矿,实施矿区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十年来,全国原煤入洗率、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土地复垦率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加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和安全利用,瓦斯抽采利用对安全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保的综合效益不断显现。十年来,累计淘汰煤电落后产能超过1亿千瓦。积极推进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截至2023年底,95%以上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50%以上煤电机组具备深度调峰能力,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减少超过90%。推动油气绿色转型发展。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左右,天然气年产量连续七年增长超百亿立方米。推动绿色油气田建设,大力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建设“近零”排放油气田示范区。推进石油炼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可再生能源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制备化工产品等研发应用。科学规划、整体有序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分阶段实现从国Ⅲ到国Ⅵ的“三连升”,成品油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用不到1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近30年的成品油质量升级之路。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协同发展。推动传统能源产业向综合能源系统转型,在资源富集地稳步实施风光水(储)一体化、风光火(储)一体化建设。在煤矿工业场地、采煤沉陷区、电厂闲置空地、油气矿区等区域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通过开发海上风电为油气平台提供绿色电力,为传统能源生产开发、加工转换提供清洁用能。探索氢能管道输送,在传统加油站、加气站建设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交通能源服务站。(三)提升能源系统韧性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电力负荷特性变化,能源电力系统运行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亟须增强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不断提升能源系统安全运行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能源管网互联互通。为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加快建设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的能源网络基础设施,提升能源大范围远距离输送能力。形成“西电东送”北、中、南三大通道的跨省跨区输电格局,输电能力约3亿千瓦,建成20条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不断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形成以若干区域电网为主体、区域间有效互联的电网格局。基本形成油气“全国一张网”,油气资源优化配置和互济互保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国长输油气管网总里程约19万公里,其中原油管道3.3万公里、成品油管道3.3万公里、天然气管道12.4万公里。提升能源储备应急能力。进一步健全以企业储备为主体、政府储备为补充、产品储备与产能储备有机结合的煤炭储备体系。逐步形成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战略储备与商业储备并举的石油储备体系。加快构建地方政府、供气企业、管输企业、城镇燃气企业各负其责的多层次天然气储气调峰体系。十年来,中国天然气储气能力实现翻番式增长。加强能源应急能力建设,建立预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完善演练制度和应急调度机制,增强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提升能源系统调节能力。深入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合理布局天然气调峰电站,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进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截至2023年底,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火电装机容量近7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5094万千瓦,新型储能规模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强化网间互补互济能力,挖掘可调节负荷、车网互动等需求侧响应能力。
  • 莱伯泰科携白皮书精彩亮相“第四届中国锂电正负极材料技术与产业化研讨会”
    8月11日,第四届中国锂电正负极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研讨会在湖南长沙盛大开幕,来自全国锂电材料行业企业及研究单位共计近千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本次研讨会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正负极材料的研究和技术进步,将加强行业交流,相互了解正负极材料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将会极大的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莱伯泰科受邀参加了本次大会,带来了《锂电池材料元素分析白皮书》,并现场展示了超级微波消解仪和全自动消解仪。其中全自动消解实现了消解过程自动化和标准化,有效提高实验精密度和重现性,而超级微波消解仪更是可以实现石墨等难容材料完全消解的可能性,解决了行业一大痛点。 莱伯泰科深耕无机元素分析近二十年,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可以提供从前处理到分析检测的完整解决方案。在这本《锂电池材料元素分析白皮书》中,我们聚焦于锂电池元素分析的样品消解前处理过程和检测方法,致力于给用户提供更简单、易操作和准确快速的锂电池材料元素分析解决方案。白皮书中详细阐述了使用微波消解和ICP-MS等手段进行锂电池各种材料分析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白皮书领取报名 本次会议我们带来的《锂电池元素分析白皮书》受到广大老师、学员的认可,纷纷前来领取。为了帮助大家对锂电池元素分析的学习,我们也会为未领到白皮书的老师提供邮寄服务,请点击下方链接报名,之后我们会一一提供给大家。报名链接:http://labtechgroup.mikecrm.com/raGfDi9UltraWAVE 超级微波消解仪超级微波化学平台 改变了传统微波消解的设计规则,是样品消解领域划时代性产品!1、实现了超高温度和压力的消解,可在200bar压力长时间工作,工作效率是常规微波的3倍以上;2、同一批次消解食品,土壤,矿石,塑料,金属等多种类型样品;3、仅需2-3mL加酸量,与常规微波相比减少70%,无需赶酸; 4、很低的使用成本,无需使用特殊的消解罐,普通的石英/玻璃/TFM试管均可使用;5、大幅减少人力消耗,10秒左右快速密闭消解罐,避免了几十分钟的装罐过程;6、大样品批处理量和称样量,同时消解26/77个样品。AutoDigiblock S30UP 全自动消解仪1,全自动过程:消解过程自动化,标准化,有效提高实验精密度和重现性2,智能化控制:远程控制系统,操作更便捷,预约开机功能让仪器真正实现无人值守自主实验3,实验更高效:完全独立的双模块设计,不同的方法可同时运行,互不干扰无污染4,高等级防腐:全防腐操作平台,自带通风系统,隔绝酸气酸液,让仪器运行更稳定
  • 国内首部《半导体显示产业碳中和白皮书》重磅发布
    半导体显示作为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基础性带动性强的产业之一,其对整个电子信息产业“双碳”目标的践行和可持续绿色发展将起到巨大的示范和牵引作用。此次白皮书以全球碳排放现状和我国“双碳”目标为核心,根据我国半导体显示产业发展状况、产业规模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对行业碳排放现状进行了数据测算和特征分析,深度解析了半导体显示产业尤其是典型案例碳减排的实施方案对半导体显示企业在碳中和愿景下实现“双碳”目标提出了实施战略和路径。标准作为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也是国际通行的应对气候变化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和《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标准,制定重点行业和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完善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制度,完善绿色产品标准,建立绿色产品分类和评价标准,规范绿色产品标识的要求。这同时给半导体显示产业带来了新挑战、新优势和新机遇。通过此次白皮书的发布,期望半导体显示产业对践行“双碳”目标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依靠企业个体的力量,更需要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形成体系化、生态化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模式。半导体显示产业要加强趋势研判、乘势而上,进一步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支撑的生态产业,为全局“碳中和”助力。
  • 让量子精密测量成为普惠技术!《量子精密测量行业赋能白皮书》免费开放
    测量是科学技术的基础,以量子精密测量为代表的先进测量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必将进一步提高人类科技发展水平,变革生产制造模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但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首先要弥合技术的信息鸿沟。国仪量子联合权威专家团队,与新能源、半导体、生命科学、医疗健康、能源勘探、航空航天、 基础科研、计量学等领域的一线行业伙伴,联合编撰了《量子精密测量行业赋能白皮书》。白皮书从用户维度出发,分为技术简介与产业应用两大版块,通过大量的案例切入行业痛点,并针对性提出赋能解决方案。完整白皮书欢迎扫码/点此下载作为国内量子信息产业化的引领者,国仪量子团队长期从事量子精密测量这一前沿技术的探索,并率先开启了量子信息产业化实践。通过白皮书,国仪量子希望让广大行业伙伴了解量子科技的最新成果和创新思维,共同将量子精密测量这一先进测量技术打造为服务产学研用的普惠技术。
  • 海克斯康发布智能制造白皮书,全方位呈现智能工厂图景
    近日,海克斯康《慧心智造》白皮书正式发布。全书共计13.5万字,以制造业发展变革、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智能工厂策略架构、智能工厂实证方案与解决方案应用实例五大章节全方位地呈现了智能工厂图景。 24项综合解决方案、30家标杆企业成功案例,旨在全方位呈现海克斯康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凭借以质量为核心的生态系统,推动不同业务类型、不同智能化程度的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同时,白皮书的发布也希望为践行智能制造、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各界专家学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理论+技术+策略+方案+实践”:五维视角剖析智能制造 海克斯康《慧心智造》白皮书在深入分析市场发展和制造业趋势的基础上,阐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所带来的新动力。沿着制造业的流程主线,从概念设计、虚拟仿真验证、制造工艺仿真、工装设计制造、加工编程、加工仿真、过程控制、计量辅助制造、在线与离线计量检测、质量优化、设备管理等环节,白皮书力图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前沿的制造技术、完善的策略架构、实操可行的方案与全球优秀实践经验,全方位剖析智能制造。 以质量为核心的智能生态系统:实现智能制造的通用路径 在百年的质量管理中,质量的检验已由成品检测逐渐转移向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对质量的关注放置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慧心智造》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海克斯康贯穿生命周期的端到端的数字化集成,助力企业快速、敏捷对产品制造全流程的质量反馈进行反应,推动新产品上市。海克斯康以质量为核心的生态系统贯穿设计工程、生产制造、计量测试领域,并打通供应商与客户环节,致力于实现数据在不同制造环节的实时共享,解决不同平台的语言障碍,实现贯穿价值链端到端的数字化集成。 渐进切入与点线辐射:提供切实可行的智能工厂落地方案 白皮书在深入了解和分析全球制造业发展与技术趋势的基础上,指出智能制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式的成就过程。同时智能工厂也更像是一场旅程,任何一家制造型企业均有能力结合自身组织特点与技术优势切入智能制造的潮流中。它有可能是从一个产品、一组方案、一套系统开始的,点点相连、线线成面,逐步辐射,形成企业专属的智能工厂。 近20 年来,海克斯康聚焦于助推全球化的数字变革浪潮,先后将全球200 余家领先技术公司纳入麾下,成为较为完整的数字化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的领导者。面向制造业,凭借独特的智能制造技术组合、200 年制造业专业积淀以及服务全球客户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为不同规模、不同技术基础的企业提供了渐进式的智能工厂切入路径。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