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三异丙叉丙酮基膦

仪器信息网三异丙叉丙酮基膦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三异丙叉丙酮基膦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三异丙叉丙酮基膦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三异丙叉丙酮基膦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三异丙叉丙酮基膦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三异丙叉丙酮基膦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三异丙叉丙酮基膦相关的解决方案。

三异丙叉丙酮基膦相关的资讯

  • 新品上市,DLM-9-25/氘代丙酮/666-52-4!
    新品上市,DLM-9-25/氘代丙酮/666-52-4!关于产品 DLM-9-25/氘代丙酮/666-52-4 的具体详情:CAS号:666-52-4编号:DLM-9-25包装:25g纯度/规格:D, 99.9%品牌:美国CILDLM-9-25/氘代丙酮/666-52-4 公司为答谢新老客户对我们长期以来的支持,现有大量新品上市,低价优惠促销活动,欢迎新老客户前来咨询选购!企业其他相关产品推荐:T017/脱叶灵(噻苯隆)培养基厂家盐酸伐昔洛韦对照品/标准品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对照品/标准品CAS:102-08-9,N,N`-二苯基硫脲价格人表面膜免疫球蛋白A(mIgA)ELISA试剂盒,96T/48T盐酸川芎嗪对照品/标准品大鼠磷酸化蛋白激酶C(P-PKC)ELISA试剂盒,96T/48Tbs-0358R-Bio,生物素标记的兔抗豚鼠IgG|Rabbit Anti-Guinea pig IgG/Bio抗体价格bs-0294R-AF555,Alexa Fluor 555标记的兔抗羊IgG|Rabbit Anti-Goat IgG/Alexa Fluor 555抗体价格环己胺标准品/对照品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ELISA试剂盒,96T/48Tbs-13764R,线粒体核糖体蛋白MRP63抗体|MRP63抗体价格CAS:7585-39-9,β-环糊精价格CAS:10004-44-1,恶霉灵标准品/对照品价格香菇多糖厂家|CAS号37339-90-5CAS:67-48-1,氯化胆碱现货供应甲萘醌标准品/对照品bs-7766R,Rho GTP酶激活蛋白GAP抗体|RACGAP1抗体价格CAS:41083-11-8,三唑锡标准品/对照品价格大鼠骨粘连蛋白(ON)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bs-1064R,肠道内富含的Kruppel样因子/上皮锌指蛋白4抗体|KLF4抗体价格盐酸加替沙星厂家|CAS号160738-57-8甘遂对照品/标准品临床免疫诊断血清|CAS号无|无bs-9642R,17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57抗体|C17orf57抗体价格姜酮对照品/标准品CAS:2212-67-1,禾草知标准品/对照品价格CAS:53411-70-4,D-葡萄糖-6-磷酸三钠盐,6-磷酸葡萄糖三钠盐,6-磷酸葡萄糖酸三钠盐,G-6-P-Na32,4,5-三氯联苯标准品|对照品,cas:15862-07-42,6-(盐酸尼卡地平杂质)对照品/标准品次野鸢尾黄素标准品,cas:41743-73-1对照品CAS:9028-48-2,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Isocitrate dehydrogenasebs-2713R,肾损伤分子1抗体(甲型肝炎细胞受体1)|HAVCR1抗体价格CAS:10031-30-8,过磷酸钙价格重组人 HSPD1/HSP60 蛋白(His & GST 标签)/11322-H20E小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B(PDGF-AB)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铑标准溶液,cas:7440-16-6
  • 成果速递|李咏生教授团队阐述线粒体丙酮酸载体作为代谢-表观遗传检查点调控T细胞分化的机制
    近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咏生教授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影响因子:38.104)发表了题为《线粒体丙酮酸载体:调控T细胞分化的代谢-表观遗传学检查点》的研究亮点,阐述线粒体丙酮酸载体作为代谢-表观遗传检查点调控T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及影响肿瘤免疫的临床意义。细胞毒性CD8+ T细胞是抗癌免疫反应中最强大的效应细胞。在抗原刺激下,CD8+ T细胞可增殖并分化为效应T细胞(Teff),其中大部分是终末分化的短寿命效应细胞 (SLEC),具有强大的细胞毒性潜力;而其余的部分则是记忆前体效应细胞 (MPEC),可进一步分化为长寿的、可自我更新的记忆CD8+ T细胞(Tmem)。代谢重编程对CD8+ T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其中糖酵解,包括乳酸发酵和丙酮酸氧化,均可促进CD8+ T细胞向Teff的分化。然而,线粒体丙酮酸载体(MPC)控制的线粒体丙酮酸摄取和代谢如何影响T细胞功能和命运仍不清楚。今年五月,来自瑞士洛桑大学的Mathias Wenes团队在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题为 The mitochondrial pyruvate carrier regulates memory T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antitumor function的论著,他们发现,MPC缺陷的CD8+ T细胞具有向记忆型分化的倾向,机制研究表明,MPC受抑制的CD8+ T细胞可利用环境中的谷胱甘肽和脂肪酸氧化产生乙酰辅酶A,进而促进组蛋白H3K27位点乙酰化,并导致转录因子RUNX1下游的Tmem分化相关细胞因子(如IL-2,CD40)的表达上调。 此外,该团队还发现,在营养缺乏的肿瘤微环境(TME)中,乳酸来源的丙酮酸是维持CD8+ 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重要能源物质。由于谷胱甘肽和脂肪酸含量较少,在肿瘤微环境(TME)浸润CD8+ T细胞中敲除MPC并不会导致其向Tmem分化,但CD8+ T细胞内mTOR信号受到了显著抑制,进而引起H3K27位点甲基化水平上调,最终导致其抗肿瘤免疫活性降低。近年来,过继细胞转移(ACT)疗法成为了临床上最主要的抗肿瘤免疫治疗策略之一,其通过生成大量的带有基因修饰受体(嵌合抗原受体CAR)的肿瘤特异性CD8+ T细胞(也就是CAR-T 细胞)来增强抗肿瘤效应。然而,由于CAR- T细胞在患者体内的存活率、增殖能力和活力持续性较低,对部分患者的抗癌效果不佳。研究表明,低分化的CD8+ Tmem细胞在ACT疗法中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治疗效果。同样,在ACT疗法中,使用MPC抑制剂预处理的CAR-T细胞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效应。李咏生教授团队指出,在临床转化应用中,对MPC调控CD8+ T细胞分化和肿瘤免疫抑制的研究表明了靶向MPC可成为激活肿瘤浸润T细胞乳酸利用和抗肿瘤疗效的新途径。并且抑制MPC增强了CAR-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记忆表型和持久性,可能是未来临床试验中改善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潜在策略。据悉,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助理研究员陈瑜和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消化内科博士生王景纯为共同第一作者,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李咏生教授为通讯作者。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2-01101-z陈瑜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肿瘤微环境中MDSC免疫抑制功能及其脂质代谢的基础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免疫与脂质代谢。近年来共参与发表SCI文章9篇,其中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和Theranostics杂志共发表SCI论文3篇;参编Elsevier出版社的英文著作1部;主持重庆市科技局课题1项,参与重庆市科技局课题2项。王景纯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消化内科博士生,从事肿瘤治疗耐药及肿瘤干细胞领域研究。近年来共参与发表SCI文章11篇,其中以第一/共一作者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和Theranostics杂志共发表SCI论文3篇;参与重庆市科技局课题1项;2019年获得“世界医学生论坛”冠军;获评陆军军医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毕业生”。李咏生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教研室主任、I期病房主任,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结直肠癌和恶性肿瘤临床试验首席专家,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国家高层次引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合、优青、海外优青项目评审委员,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重庆市青年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专委会免疫代谢学组组长,肿瘤与微生态专委会常务委员,重庆市免疫学会代谢免疫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肿瘤罕见病疑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化疗学组组长,重庆市医学会精准医疗与分子诊断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免疫学会、重庆抗癌协会、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兼任《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副主编,STTT等杂志编委,Cell Metabolism、Advanced Science、Cancer Research等杂志审稿人。专注于“肿瘤免疫代谢”研究,主持国家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70余篇,总影响因子大于500,被引用大于4000次,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mmunity、STTT、Ann Rheum Dis、Sci Adv、Nat Commun、Cancer Re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40余篇,单篇影响因子大于30的论文4篇,大于10的论文12篇,截止2022年7月的H指数36。获得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编和参编Springer Nature、Elsevier等出版社英文专著4部。以PI身份参研临床试验共计48项,其中I期36项,II期5项,III期7项,以组长单位牵头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7项,其中注册类6项。当选中国临床肿瘤协会首批35岁以下最具潜力青年肿瘤医生,获树兰医学青年奖提名,获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入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 三孩政策来了!优生优育,先来了解下新生儿疾病筛查
    三孩时代,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显得尤其重要。在符合三孩政策条件的妇女当中,有60%是超过35岁以上的高龄孕产妇。这些高龄产妇生育三孩将面临怀孕难、容易流产等风险,出生缺陷发生率也更高。专家表示,35岁以上的女性有生育计划的,一定要找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做好孕前、产前的相关检查,最大程度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什么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通过血液检查对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代谢病及内分泌病进行群体过筛,使患儿得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因脑、肝、肾等损害导致生长、智力发育障碍甚至死亡。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近100%。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始于1981年,目前覆盖率已接近50%。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应用筛查对象:所有出生72小时(哺乳至少6~8次)的新生儿。筛查内容:我国目前筛查疾病仍以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为主,某些地区则根据疾病的发生率选择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病等筛查或开始试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其他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等少见遗传代谢病的新生儿筛查。【疾病小常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又称“呆小病”,患儿由于先天性甲状腺发育障碍,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素,引起生长迟缓、智力发育落后。相关症状在新生儿期往往是隐匿的,不引起家长甚至医生的注意而延误了诊治,常导致脑发育产生不可逆的损害。苯丙酮尿症:是一种染色体遗传病。患儿不能正常代谢苯丙氨酸,使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引起脑萎缩和智力低下。患儿刚出生时外表没有特殊症状,常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出现头发由黑变黄、小便有难闻的臭味、患儿不能抬头。几乎所有未经治疗的患儿都有严重的智力障碍。筛查流程1、填写采血卡信息:记录采血卡片编号、产妇姓名及住院号、出生时间、采血时间、采血人、联系地址、邮编、电话、样本送出时间及特殊情况记录等。2、采血取样:采血部位宜选择足跟内、外侧缘。采血人应清洗双手,佩戴无滑石粉手套,用75%乙醇消毒采血部位,待乙醇自然挥发或用无菌棉球擦掉多余乙醇后开始采血。采血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刺足跟,刺入深度8 mm)。禁止在1个圆圈处反复多次浸血。采血后用无菌棉球轻压采血部位止血,胶布固定。3、打孔取样:使用自动打孔仪或手动打孔器将干血斑样本打3 mm孔,置于96孔板内。每个96孔板中前2~4个孔用于空白对照。4、临床检测:将96孔板置于自动进样器中,启动程序,创建工作列表,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方法运行。由于采血人员技术、血片保存条件、递送方式差异等各种原因,各地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都会有不合格血片出现。我们针对此问题设计了SAP 20自动干血斑(DBS)打孔仪,能够为用户提供精确、安全、高效、便捷的 打孔操作。该仪器集控制系统,图像采集设备,条码信息采集设备,打孔装置于一身,用户可实时的在控制软件上观测打孔样本的收集结果,大大提高了样本打孔流程的可靠性。只需将滤纸干血片放到相应打孔区域,即可完成打孔操作,可降低纯手工操作误差并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 串联质谱单次检测多种疾病 让新生儿筛查更快更准
    新生儿疾病筛查,一直是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之一。自国务院2011年发布《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以来,全国各地陆续根据实际条件加强了新生儿疾病筛查体系建设,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为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所覆盖的疾病范围,并进一步提升新生儿疾病筛查水平,我国引入了一系列全球领先的临床检测技术,其中针对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的串联质谱技术发展成熟,目前已逐步被临床检测所采纳。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遗传优生科、湖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临床负责人鄢慧明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遗传优生科、湖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临床负责人鄢慧明介绍说:“目前全国已经全面开展利用串联质谱实施新生儿代谢疾病筛查的项目。仅较早开展相关筛查项目的湖南省一地,就已覆盖27种遗传代谢疾病,全省累计完成14万例新生儿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其中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作为主要开展单位已完成5万例检测。在覆盖疾病方面,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国家规定疾病的筛查覆盖率接近100%,采用串联质谱筛查的新增遗传代谢病的筛查覆盖率在11.6%左右。”  以苯丙酮尿症这一典型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为例,在采用串联质谱技术之前,国内通常采用传统的荧光分析法或Guthrie细菌抑制法进行检测,灵敏度不高,操作繁琐耗时,且单次检测只能针对单一疾病的单一物质进行分析,限制了筛查疾病种类的扩展。而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后,检测灵敏度、定量准确性以及分析效率显著提升,并能够实现对单个样本的多种指标同时进行检测,从而在单次检测中筛查多种遗传代谢疾病。  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代谢疾病筛查,我国大部分一线、二线地区也已经采用了来自国际主流厂商的最先进技术,如“沃特世(Wat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WatersUPLC® -MS)技术”进行筛查。但是,与最早采用串联质谱技术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虽然采用了最新技术,但整体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覆盖疾病种类、覆盖率、后继治疗等方面仍需提升。因此,国家极为重视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尤其对于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更大。  “虽然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项目开展多年,但仍有不少家庭未被覆盖或因家庭不够重视而放弃筛查,最终因为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导致令人惋惜的悲剧。”鄢慧明说,“因此,推广新技术的同时,加强政策扶助与宣传刻不容缓。”  据悉,国家卫计委和残联于2014年联合公布了对全国21个省和自治区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方案,并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经费实施了贫困地区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专项补助,补助标准为1个新生儿120元。此外,在国家卫计委等支持下成立的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遵循三级预防原则,开展遗传代谢性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现已在多个省市开展48种遗传代谢疾病检测,累计筛查32万名新生儿,并在全国资助4000名遗传代谢病患儿治疗,帮助出生缺陷患儿康复。
  • 卫生部:串联质谱法将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为进一步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卫生部于2008年开始对2004年印发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进行修订。经多次研讨并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各省(区、市)卫生厅局及卫生部相关司局意见,形成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以下简称《技术规范(2010版)》)。   《技术规范(2010年版)》由六个部分组成: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 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治技术规范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操作流程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知情同意书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流程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知情同意书。主要对筛查机构、诊治机构、人员和设备要求以及技术流程等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和修改。与2004年版的技术规范相比,《技术规范(2010年版)》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是强调了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的设置必须符合《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的要求   二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中增加了“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内容,强调“血片采集步骤”中的生物安全,以及明确了“合格滤纸干血片”的内容   三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中强调了实验室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筛查实验室必须符合《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在苯丙氨酸的检测方法上增加了串联质谱法   四是在《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治技术规范》中,更加明确了“机构设置”、“人员要求”和“机构与人员职责”,增加了“召回制度”,在诊断方面,增加了“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内容   五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操作流程”更明确具体,并新增加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知情同意书”   六是《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增加了随访及康复环节的内容、以及技术流程与知情同意书。
  • 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施行专项检查,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母婴保健技术。   第三条 本办法规定的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等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   卫生部根据需要对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进行调整。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医疗资源、群众需求、疾病发生率等实际情况,增加本行政区域内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并报卫生部备案。   第四条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程序包括血片采集、送检、实验室检测、阳性病例确诊和治疗。   新生儿听力筛查程序包括初筛、复筛、阳性病例确诊和治疗。   第五条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之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在工作中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六条 卫生部负责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医疗需求、技术发展状况、组织与管理的需要等实际情况制定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和技术规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网络,组织医疗机构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和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以下简称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设置规划,指定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为本行政区域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应当开展以下工作:   (一)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的实验室检测、阳性病例确诊和治疗或者听力筛查阳性病例确诊、治疗   (二)掌握本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治疗、转诊情况   (三)负责本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质量管理和相关的健康宣传教育   (四)承担本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关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上报和反馈工作。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提供病例信息,协助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做好前款工作。   第八条 诊疗科目中设有产科或者儿科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血片采集及送检、新生儿听力初筛及复筛工作。   不具备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新生儿听力初筛和复筛服务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及听力筛查。   第九条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设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所开展工作相适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与所开展工作相适应的技术和设备   (二)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规定   (三)符合《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十条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发现新生儿遗传代谢病阳性病例时,应当及时通知新生儿监护人进行确诊。   开展新生儿听力初筛、复筛的医疗机构发现新生儿疑似听力障碍的,应当及时通知新生儿监护人到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进行听力确诊。   第十一条 新生儿疾病筛查遵循自愿和知情选择的原则。医疗机构在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前,应当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项目、条件、方式、灵敏度和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新生儿的监护人,并取得签字同意。   第十二条 从事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医疗机构和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保证筛查质量。   医疗机构发现新生儿患有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的,应当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并提出治疗和随诊建议。   第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为患有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提供治疗方面的便利条件。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治疗工作。   第十四条 卫生部组织专家定期对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抽查评估。经评估不合格的,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撤销其资格。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应当接受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质量监测和检查。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未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擅自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测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一)违反《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   (二)未履行告知程序擅自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   (三)未按规定进行实验室质量监测、检查的   (四)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第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依据本办法和当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公布后6个月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考核,指定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 保障儿童健康,岛津疾病筛查方案守护每一朵希望之花
    导语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健康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日常生活中,“儿童”这个词,通常被认为就是年龄偏小的孩子,相对来说概念比较模糊。根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其中儿童定义等同于我国法律上的未成年人。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儿科学》里把儿童年龄分为七个时期: 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少年期,均属于儿科学研究范畴。2021年11月5日国家卫健委妇幼健康司发布《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计划中突出强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针对贫血、肥胖、视力不良、孤独症、听力障碍等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风险因素,要求落实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控策略,降低疾病负担,促进儿童健康;强调提高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疗能力和救治水平。岛津公司在健康中国建设以及儿童健康保障提升行动中,一直孜孜不倦的进行着努力,为儿童相关疾病的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丰富的解决方案,一起来看看吧!新生儿出生缺陷筛查与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母婴保健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对那些患病的新生儿在临床症状尚未表现之前或表现轻微时通过筛查,得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机体组织器官发生不可逆的损伤,避免患儿发生智力低下、严重的疾病或死亡。常见的新生儿筛查疾病涉及氨基酸代谢病、有机酸代谢病、内分泌疾病、血红素疾病、脂肪酸代谢病等几大类。筛查手段常见包括生化检测及质谱检测。1. 血尿同筛,双剑合璧,让遗传代谢病无所遁形目前针对氨基酸、酰基肉碱的筛查检测有衍生和非衍生LC-MS/MS法,而有机酸主要用GCMS分析。岛津公司提供可靠的LC-MS/MS法及GCMS法血尿同筛解决方案。LC-MS/MS法血筛方案简介LC-MS/MS法方案提供“即刻使用方法”,无需方法开发及方法优化,适配衍生化及非衍生化样本处理方法试剂盒;进样量1 μL,仅需60秒即可完成检测;提供专业Neonatal Solution遗传代谢病筛查软件,可一站式实现目标物数据库建立、分析方法设置、数据结果分析判断及质量控制等功能。该方案可对50余种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检测数据支持。LC-MS/MS法血筛方案GCMS法尿筛方案简介有机酸尿症又称有机酸血症,是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中较常见的病种, 是导致小儿神经系统损害的重要原因,迄今已发现了近 40 种疾患。有机酸尿症临床诊断困难,目前应用 GCMS 分析尿中有机酸是有机酸尿症筛查与诊断的可靠方法,已开始作为常规筛查手段运用于新生儿筛查或高危筛查。岛津公司开发的有机酸遗传代谢病辅助诊断软件,可自动对 40 种有机酸代谢病给出诊断结果,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GCMS法尿筛方案2.纤毫毕现,精准筛查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ALD)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ALD)为过氧化物酶体功能异常导致的脂代谢异常疾病,属于遗传代谢病。本病较为罕见,预后差,主要以听觉和视觉功能损害、智能减退、行为异常、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2018年5月11日,该疾病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岛津公司ALD筛查方案使用岛津LC-MS/MS液质联用系统及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筛查和诊断试剂盒(质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于Neonatal Solution遗传代谢病筛查软件强大功能,通过对ALD诊断标志物4种溶血磷脂酰胆碱的测定,可快速、准确筛查ALD。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筛查和诊断方案在新生儿出生缺陷筛查与诊断领域,除上述方案以外,岛津还开发了基于LC-MS/MS法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肌酸缺乏综合征筛查、有机酸血症相关指标检测等方案。内分泌代谢相关疾病诊断标志物检测1. 揭秘“矮小症”,人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测定矮小症是指儿童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引起矮小症的原因很多,对于GHRH-GH-IGF(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功能评价是诊断儿童矮小症的关键,研究发现直接检测GH有局限性。检测IGF-Ⅰ可间接反映垂体分泌GH功能,有助于诊断GH缺乏引起的疾病。岛津应用LC-MS/MS液质联用系统开发了基于IGF-Ⅰ完整蛋白的检测方法。对方法的线性、准确度及精密度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良好,准确度及精密度均满足要求,可用于临床检测。方法学考察结果2.儿童肝胆疾病诊断-一针法快速分析17种胆汁酸胆汁酸由胆固醇代谢产生,根据合成途径,可以分为由胆固醇为原料直接合成的初级胆汁酸和代谢产生的次级胆汁酸。胆汁酸含量异常可以反馈相应肝胆疾病及肠胃疾病,如胆汁淤积、儿科肝脏疾病等。而不同的胆汁酸亚型在临床上具有不同的诊断意义,因此检测每一种亚型的胆汁酸在体内的水平而非简单地定量测量总胆汁酸水平,对于肝胆疾病的筛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岛津应用LC-MS/MS液质联用系统开发了10 min内同时检测17种胆汁酸的定量方案。前处理采用蛋白沉淀法,简便快速;特色Velox 色谱柱保证了对同分异构体的完美分离,该方案可辅助筛查诊断肝胆疾病、胃肠道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等,实现理想化临床检测,“一针分析,多种诊断”。17种胆汁酸色谱图及线性结果营养及健康状况评估1.体内维生素及氨基酸水平筛查评估体内维生素以及氨基酸水平对于儿童生长发育及疾病防治具有积极意义。此类成分的检测可以作为健康评估或疾病筛查的重要手段,为预防疾病、改善身体营养状态和营养补充提供参考。例如: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D3(25(OH)D2/D3)的浓度测量,已经应用于监控人体内维生素D的状况及低血钙代谢性骨疾病和高血钙代谢性骨疾病的鉴别诊断。血清脂溶性维生素含量测定岛津开发了7 min一次进样同时分析人血清中5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检测方案,经方法学评价,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供临床参考应用。标准曲线最低浓度点色谱图线性及准确度结果血清全谱氨基酸检测应用LC-MS/MS液质联用系统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开发了同时测定人血清42种氨基酸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内标法定量,42种氨基酸线性相关系数均在 0.993以上,加标回收率在 76.5~119.4% 之间,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部分氨基酸标准曲线最低点 MRM 色谱图治疗药物监测应用由于儿童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因此,其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与成人有显著不同。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一般受试对象为健康成年人,很多药物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尚缺乏经验,因此相对于成人,儿童是TDM的特殊人群,其 TDM 的价值更大。2015 年 9 月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发布的《儿童治疗性药物监测专家共识》,旨在为中国儿童TDM 提供参考,促进儿童合理用药,保障儿童用药安全。专家共识中筛选出七类推荐行TDM的药物,包括抗菌药物、抗癫痫药物、抗肿瘤药物、心血管药物、平喘药、免疫抑制剂及抗精神病药物。《儿童治疗性药物监测专家共识》推荐行TDM药物列表岛津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建立了169个药物品种的检测方法,均收录在《治疗药物监测(TDM)质谱分析方案》中,基本覆盖儿童行TDM药物品种,可为儿童治疗药物监测提供检测方法参考,助力儿童用药安全。结语儿童健康关系未来,岛津方案守护希望。在“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的创业宗旨和实现“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这一愿望的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岛津公司在儿童健康与疾病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可行的检测方案,未来将持续为儿童相关疾病的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更加进步、丰富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守护儿童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文中推荐技术方法方案仅用于医学等相关专业人士技术交流,不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 内有福利!农药界三酮类除草剂领军产品-硝磺草酮实现连续化合成
    6月16日晚7点,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和康宁反应器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绿色创新合成、分离技术在农药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技术交流会,将在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直播大厅举行。欢迎您关注“康宁反应器技术“公众号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并报名参会!背景硝磺草酮(通用名:mesotrione;商品名:Callisto)是先正达成功开发的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中的领军产品。硝磺草酮结构式硝磺草酮的常规合成方法是1,3-环己二酮和2-硝基-4-甲磺酰苯甲酰氯酯化后再重排反应制得。前人对该合成工艺做了很多优化工作,但大都是基于釜式基础上的改进。浙江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成功地开发了全连续酯化-重排合成硝磺草酮的工艺,并实现了丙酮氰醇的无害化处理,总收率为90.5% ,纯度 99% 。该工艺实现了多步安全连续化反应,提高了酯化反应速度(20s vs.釜式3h)和总收率(较釜式提高3.9%)。本文将为您简单介绍相关内容。研究过程一. 从反应机理出发,分解研究内容从下图的反应机理可以推测:初始物料1,3-环己二酮经历酯化、重排后得到最终产物。图1. 反应机理作者重现了釜式工艺,也验证并认可上述反应机理。基于此,研究人员分步研究了酯化反应和重排反应连续化的可行性。二. 溶剂研究前人研究的釜式工艺中,大多溶剂不能完全溶解反应物或中间体。为了避免由于体系存在固体堵塞反应通道,作者首先对溶剂做了优化,重点研究了烯醇酯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以及不同溶剂对重排反应的效果和影响。经研究发现烯醇酯在乙腈中的溶解较高,且乙腈条件下酯化和重排的分离产率较高,因此选择乙腈作为连续流反应溶剂。三. 酯化反应连续化研究1. 酯化反应阶段釜式工艺问题:不安全,反应放热剧烈,有安全风险;时间长,反应物未完全溶解在溶剂中,且需要缓慢加入三乙胺,反应时间长(3 h);副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不稳定中间体,易发生副反应;收率低,反应物转化率、收率较低。2. 连续流工艺,非常适合中间体不稳定的反应,具有以下优势:反应安全,传热效率提高,可以迅速移走反应过程中的热量,提高反应安全性;时间变短,精准控制物料,物料混合效率高,反应时间可大大缩短;减少副反应,可以精确控制反应温度,减少或消除副反应;收率提高,通过优化反应条件,使反应完全高效,提高收率。3. 连续酯化工艺流程图2.酯化连续流工艺如上图作者将2-硝基-4-甲磺酰苯甲酰氯溶解在乙腈中配成一股物料,在乙腈中加入1,3- 环己二酮和三乙胺配成另外一股物料,进行预冷/预热后,通过一个三通混合,注入管式反应器。在水浴中进行延迟循环后,将反应液收集在 -20 °C 的预冷容器中,用过量的乙腈搅拌淬灭反应。作者优化了反应条件,发现在酯化反应中停留时间是影响收率的关键因素,时间过长产物发生副反应的可能性增大,三乙胺需要过量。最终确定了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20 s。分离收率99%,纯度98.6%。四. 重排反应连续流工艺的研究1. 重排反应阶段釜式工艺的主要问题是酯化反应产物烯醇酯易发生副反应,由于釜式工艺温度很难精准控制导致副反应的发生。2. 连续流工艺可以精确控制反应条件,最大程度上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并且其相对密封的反应体系也有助于解决当前工业生产中的毒性试剂接触性安全问题。3. 连续重排反应工艺流程图3.重排连续流工艺如上图作者将烯醇酯、乙腈溶液和乙腈、三乙胺、丙酮氰醇溶液,经过管道进行预冷/预热后,通过T形接头注入管式反应器。在水浴中经过延迟反应,将反应液收集到-20 °C 的预冷容器中,用过量的乙腈搅拌淬灭反应。作者同样做了条件的优化,该重排过程中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较大,最终选择反应温度为25 °C,停留时间为252min,收率为91.3% ,纯度为99.3% 五. 全连续工艺图4.全连续流程如图4所示,为了充分发挥连续流动反应的技术优势,研究人员设计了全连续流动酯化重排制备硝磺草酮的工艺。由于丙酮氰醇有毒性,需要进行处理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者参考文献选用次氯酸钠和丙酮氰醇反应。次氯酸钠溶液,经预冷/预热管道泵入带有反应混合物的管式反应器,40 °C下反应30min。酯化-重排和丙酮氰醇淬灭3步反应温度分别为20 °C、25 °C 和40 °C,停留时间分别为20s,252min,30min。表1.釜式工艺和连续流工艺对比综上采用连续流工艺发现:酯化反应时间和总反应时间显著减少。纯度和分离收率都有所提高。此外,还增加了丙酮氰醇的无害化处理。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连续合成硝磺草酮的新工艺;该方法提高了反应效率,减少了酯化后处理操作,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连续流工艺中重排副产物;此外,采用连续流工艺可以强化传热,避免操作人员过多接触丙酮氰醇,提高了工艺安全性;该工艺酯化收率为99% ,重排反应收率为91.3% ,纯度分别为98.6% 和99.3% 。酯化连续重排合成硝磺草酮的分离收率为90.5% ,纯度 99%。参考文献:Journal of Flow Chemistry 12, 197–205 (2022)编者语全连续合成一直是近几年农药先进工艺研究非常热门的话题,但是实现全连续的工业化生产的例子却凤毛麟角。康宁反应器无缝放大的特性有利于连续化生产的快速实现。同时连续化生产技术是一项综合的科学技术,离不开连续化合成、分离、提纯等生产工艺技术、PAT分析技术、专业技术培训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更离不开企业在相关技术的投入与支持。为了让更多的农药企业了解连续合成工艺和分离技术的应用与进展,6月16日晚7点我们特邀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设计研究所所长姚克俭教授与康宁AFR项目经理周太炎先生,在线畅谈农药绿色工艺研究和自动化分离技术等话题!欢迎您点击阅读原文或拨打400-812-1766联系康宁反应器技术了解详情。
  • 150万!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通量基因测序仪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ZZY-2023-CZGC-08项目名称: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省公共卫生研究院)高通量基因测序仪采购项目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预算金额:15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15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采购高通量基因测序仪1台合同履行期限:签订合同后一个月内供货完毕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采购文件时间:2023年03月23日 至 2023年03月29日,每天上午9:00至11:00,下午13:00至16: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网上方式:获取文件时需将以下材料复印件加盖公章的彩色扫描件发送至代理机构邮箱(3349655594@qq.com),邮件主题备注:采购项目名称+供应商简称并同时拨打代理机构电话进行资料收到确认:(1)营业执照副本(2)医疗器械经营或者生产许可证或有效的《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3)法人授权书及被授权人身份证。注:所有材料内容必须完整、清晰易于辨认,否则将不予认可。代理机构会对供应商发送至邮箱的材料进行确认,若材料不全则在24小时内告知供应商进行补充、修改,供应商需在报名截止时间前完成补充、修改;对报名成功的供应商,代理机构将“报名登记表”电子版发送至供应商邮箱,供应商按要求填写后,将加盖单位公章的清晰可辨的扫描件(PDF格式)发送至代理机构邮箱售价:¥1000.0 元(人民币)三、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地址:长春市景阳大路3145号联系方式:刘磊、0431-87971660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吉林省中泽云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地址:长春市净月开发区伟峰东樾11栋1206室联系方式:李思诺、17743027089(座机)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李思诺电话:17743027089(座机)
  • 华东师大吴鹏团队成功创制高效丙烷脱氢催化新材料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吴鹏教授团队在分子筛孔道限域金属催化剂高效催化丙烷脱氢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面向丙烷脱氢制丙烯这一重要工业反应对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贵金属催化剂的实际需求,课题组创制了超大微孔硅锗沸石孔道内限域锚定铂(Pt)团簇催化剂,利用沸石骨架金属与Pt的强相互作用,实现了丙烷脱氢高选择性制丙烯反应的长周期运行。2023年6月12日,研究成果以《Germanium-enriched double-four membered-ring units inducing zeolite-confined subnanometric Pt clusters for efficient propane dehydrogenation》为题在线发表于Nature Catalysis上。丙烯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烯烃之一,用于生产多种大宗化学品,包括聚丙烯、丙烯腈、丙烯酸、丙酮和环氧丙烷等。广泛用于丙烷脱氢制丙烯的铂基催化剂面临着制造成本高、容易团聚烧结和高温下催化性能快速失活等诸多问题。因此开发兼具理想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及长期耐久性的新型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吴鹏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UTL型硅锗沸石孔道限域的Pt亚纳米团簇型金属催化剂,巧妙利用UTL型分子筛中特殊的富锗双四元环结构(d4r)诱导锚定客体Pt,形成特异性限域于14元环孔道内的亚纳米Pt团簇,构建的主客体双金属结构Pt4-Ge2-d4r@UTL催化剂极大地提升了丙烷脱氢的催化性能,并具有高活性、高丙烯选择性和高耐久性,极具工业应用前景。Pt4-Ge2-d4r@UTL催化丙烷脱氢反应的性能课题组以热/水热结构稳定的Ge-UTL为载体,H2PtCl6为Pt源,采用湿法浸渍制备得到催化剂Pt@Ge-UTL。该催化剂在500oC的反应温度下获得了超过54%的丙烷稳定转化率,99%以上的丙烯选择性。催化剂在不同的丙烷分压,空速以及反应温度下持续稳定催化4200小时。为了满足工业应用需要,课题组还评价了纯丙烷进料、580oC/600oC高温条件下长时间的丙烷脱氢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工业应用前景。亚纳米Pt团簇在UTL孔道内的落位课题组利用积分差分相位衬度成像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证实了亚纳米级的Pt团簇特异性地落位在UTL的14元环孔道内,表明Pt在UTL孔道中占据了特定位置,这与14元环孔道具有较大孔尺寸以及骨架Ge在双四元环结构单元的局部富集有关。Pt和Ge的化学状态和配位环境的表征原位XAFS研究表明,最优催化剂Pt-A-2h(31)-R中的Pt物种价态介于0-1之间,线性组合拟合给出了Pt的平均价态为0.576。该催化剂拥有几乎可以忽略的Pt-Pt键散射路径贡献,说明高Ge含量的样品中Pt的尺寸极小(Pt-Pt键配位数大约为3)。重要的是,可以明显观察到位于2.93 Å位置的Ge-O-Pt键的散射路径,且强度很高,证明了Pt是通过Pt-O-Ge键的形式锚定在Ge-UTL沸石上。此外,没有观察到Ge-Ge键的散射路径信号,表明骨架Ge未被还原,仍为原子分散的骨架Ge位点。Ge原子在载体和催化剂中的位置采用19F MAS NMR技术对双四元环结构中的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确认了各种组成的双四元环所占比例并计算出了双四元环结构中Ge含量占整个UTL晶体中Ge含量的95 %左右,表明经酸处理稳固后,样品中的Ge主要位于双四元环结构单元。确定了Pt的定向锚定和落位是通过与双四元环结构中的骨架Ge的化学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证明了一种全新的活性位点Pt4-Ge2-d4r@UTL的形成,其可以高效催化丙烷脱氢制取丙烯。丙烷脱氢过程的理论计算结果DFT理论计算和微观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Pt4-Ge2-d4r@UTL结构的计算活化能接近实验值,且远低于Pt(111)的活化能。这归因于Pt4-Ge2-d4r@UTL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第一步脱氢的能垒,这是整个PDH反应的速率决定步骤,从而提高丙烷脱氢反应速率。吴鹏教授课题组长期聚焦于新型沸石分子筛催化材料的设计及环境友好石油化学化工过程的研究。华东师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马跃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华东师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吴鹏教授、徐浩教授、关业军教授,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宋卫余教授、内蒙古大学张江威研究员、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韩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合作单位包括石油科学研究院、崇明生态研究院、重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内蒙古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以及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
  • 大连化物所铜催化不对称炔丙基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p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向平领导的研究团队在铜催化不对称炔丙基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通过运用一种脱硅活化的新策略,成功实现了Cu-催化的炔丙醇酯与β-萘酚及富电子苯酚间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相关研究结果以通讯形式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5014-5018)上。 /p p   在炔丙基转化反应中,有效形成亚丙二烯基铜活性中间体是实现反应的关键。针对传统的由端基炔丙基化合物形成亚丙二烯基铜活性中间体能力不足的缺点,该研究利用铜能高效促进Csp-Si键开裂的特点,提出以三甲基硅基保护的炔丙醇酯为底物,通过脱硅活化的策略,实现亚丙二烯基铜活性中间体的不可逆形成。基于这一反应策略,研究组利用自主发展的高位阻手性P,N,N-配体,成功实现了炔丙醇酯与β-萘酚及富电子苯酚间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这是该研究组继2014年提出脱羧活化的炔丙基转化策略(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1410-1414)后,在炔丙基转化反应中实现的又一催化活化策略。这些反应策略的提出与实现有效拓展了催化不对称炔丙基转化反应研究的思路。 /p p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216px " title=" W020160419304595129181.jpg"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dc0e2990-2b81-4183-b6ca-5d3434096321.jpg" width=" 500" height=" 216"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大连化物所铜催化不对称炔丙基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p
  • 【小贝开讲】流式应用实例分享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课程主题:【小贝开讲】流式应用实例分享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课程时间:2021/06/08 14:00课程简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常见血液病,其中B-ALL 约占85%,T-ALL约占15%。ETP-ALL占T-ALL的15%,即约占儿童ALL的2.25%,临床少见,是一类具有独特免疫表型的高危疾病。本文介绍一例儿童ETP-ALL,并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2020年的T-ALL病例,讨论国内国际ETP-ALL采用标准不同,ETP-ALL在T-ALL的比率存在差异。王维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主任检验技师医学博士,临床检验副主任技师* 目前担任流式细胞术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成员,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分会形态诊断工作组学组秘书,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分会流式和细胞分析学组成员。*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免疫和血液学诊断,主要从事流式细胞术在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和儿童实体肿瘤、及免疫缺陷等疾病中的检测及诊断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获得人才培养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及省市级课题多项,目前共发表及参与发表SCI论文20余篇,发表中文核心论文多篇。
  • 串联质谱在新生儿疾病筛查领域“大有可为”
    1990年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Dr.Millington提出利用串联质谱(MS/MS)技术进行新生儿筛查,通过检测血液样品中各种氨基酸、酰基肉碱的浓度来诊断多种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异常疾病。90年代,美国就引入了快速、可靠的串联质谱技术,使得新生儿筛查的疾病扩大到了30多种。   串联质谱技术是一种高灵敏性、高特异性、高选择性及快速检测的技术。传统的新生儿筛查通过一次实验只能检测一种疾病,多种疾病需要多次检测来完成。而使用串联质谱技术利用一份血样即可在几分钟内检测数十种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代谢紊乱的疾病。   目前欧、美、澳洲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普及串联质谱疾病筛选,此方案可以更有效、更早地找出这些遗传性代谢疾病,为针对性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为遗传性代谢病的预防开辟了新的领域。鉴于此,有人将串联质谱技术称为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最具发展潜力的&ldquo 朝阳&rdquo 技术。   随着新生儿筛查市场的不断扩大,串联质谱技术在这个市场中的应用也在逐渐打开并普及。据marketsandmarkets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新生儿筛查市场2013年的市场规模约为4.389亿美金,今后五年内这个数字预计将会以1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增长,到2019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196亿美金。本报告特别指出,未来可预见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出现导致了如此高的增长率预期,而主要的增长因素来自于基于质谱技术的方法和系统的改进。   相关新闻:质谱技术推动全球新生儿筛查市场快速增长   在中国,串联质谱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较欧美国家稍慢,但是近几年也得到了很快的推广。据悉国内已有10多个省份陆续开展了采用串联质谱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工作。特别是今年,很多二、三线城市的有关医疗机构也相继引进并推广该项技术的应用。如威海市卫生计生委于今年9月28日举办全市运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启动仪式暨技术培训班。明年初开始,合肥市妇幼保健所新筛中心将在全省率先开展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等。此外,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滨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等一批医疗机构也相继引进先进的串联质谱检测设备,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   就在不久前,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也发布招标公告,将采购气相色谱质谱仪用于用于新生儿遗传疾病的筛查,主要检测尿液中的氨基酸、肉碱等。据了解,该机构之前已经拥有用于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筛查的液质产品。   据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显示,中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占世界的20%,中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如此庞大的数据必然推动新生儿疾病筛查市场的快速增长,而由于串联质谱技术在此领域的独特优势,正迅速成为新生儿群体疾病筛查的有力工具,特别是在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等单位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酱油中氯丙醇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前言 氯丙醇(Chloropropanols)是是一种在化学制作豉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毒性致癌物,同时具有抑制雄性激素生成的作用,使生殖能力减弱。对人体危害极大。日常比较常见的为以下三种:1-氯-2-丙醇 (ClCH2CHOHCH3);3-氯-1,2-丙二醇 (3-MCPD)及1,3-二氯-2-丙醇 (1,3-DCP)。 本文参考《GB/T 5009.191-2006 食品中氯丙醇含量的测定》,进行了酱油中3-氯-1,2-丙二醇(3-MPCD)的测定,优化改进了用于样品预处理的硅藻土材料,调整活度,成功开发了Cleanert® MCPD氯丙醇专用柱,结果表明满足实验要求,并大大简化了材料预处理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1 仪器及材料 仪器:Agilent GC-MS 7890-5975c;涡旋混合器;超声仪;氮吹仪;恒温箱。 材料: 3-氯-1,2-丙二醇(3-MPCD)标准品;乙酸乙酯、丙酮、正己烷为色谱纯;七氟丁酰基咪唑;无水硫酸钠;超纯水;氯化钠。 固相萃取柱:Cleanert® MCPD (氯丙醇专用柱),2.5g/12mL,P/N:LBC250012 2 实验方法 2.1 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0.1g氯丙醇标准品于100mL容量瓶中,用乙酸乙酯定容到刻度,得到浓度为1mg/mL的储备液。用丙酮将储备液逐渐稀释,得到1&mu g/mL标准工作液。 2.2 饱和氯化钠溶液 称取氯化钠29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超声20min。 2.3 GC-MS操作条件 色谱柱:DA-5MS 30m*0.25mm*0.25&mu m 进样口:230℃,不分流进样 程序升温:50℃(1min)2℃/min 82℃ 进样量:1&mu L 流速:1 mL/min 接口温度:250℃ 电离方式:EI 电离能量:70eV 溶剂延迟:7min 离子源:230℃ 四级杆:150℃ 检测模式:选择离子检测,SIM离子:253/275/289/291/453 2.4 样品处理 称取2.5g酱油直接上样Cleanert® MCPD固相萃取柱,静置平衡10min,用15 mL乙酸乙酯洗柱,收集洗脱液。将洗脱液在35℃下氮气吹至近干(不可全干)。加入2 mL正己烷,摇匀,快速加入50&mu L七氟丁酰基咪唑,将样品瓶拧紧,涡旋20秒,将样品瓶置于70℃恒温箱中反应3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向样品瓶中加入2 mL饱和氯化钠溶液,涡旋1min,静置2min,取上层有机相至另一干净的样品瓶中,重复1次洗涤操作以除去杂质。将有机相经少量无水Na2SO4除水后转移至进样样品瓶中,待GC-MS检测 3 实验结果 3.1 标准溶液色谱图 在GC-MS操作条件下(4),得到标准溶液色谱图如图1. 图1 标准溶液色谱图(浓度为50ng/mL) 3.2 样品色谱图 准确称取6份酱油,其中5份分别加入浓度为1&mu g/mL的标准溶液0.1mL,按照样品处理方法(5),将6份样品进行净化衍生,得到酱油样品加标色谱图及酱油样品色谱图如图2、图3. 图2 酱油样品加标色谱图(浓度为50ng/mL) 图3 酱油样品色谱图 3.3 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 表1 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   1# 2# 3# 4# 5# 平均回收率(%) RSD(%) n=5 回收率(%) 88.0 83.9 90.5 83.6 92.1 87.60 3.84 4 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Cleanert® MCPD氯丙醇专用柱适用于酱油中氯丙醇的预处理,能净化酱油样品,实验加标回收率及RSD能满足定量实验的要求。本实验方案与国标方法相比更简便,使用的化学试剂量仅为国标方法的1/20,有利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及环境;实验时间较国标方法短,更加适合于大批量酱油样品的前处理。 订货信息 产品名称 规格、包装 订货号 价格 Cleanert® MCPD 2.5g/12mL, 20支/包 LBC250012 580 DA-5MS 30m*0.25mm*0.25&mu m;1支 1525-3002 4200
  • 未来90%疾病不用去医院 但中国基因测序业三大痛点待突破
    p   近期,“基因界腾讯”华大基因的上市,成为近年来A股最受关注的IPO之一。法国凯辉基金执行总监杨海鼎解读道:“华大上市给投资者一个信号,基因测序是一个造福人类的产业。” /p p   基因测序产业在近两年备受资本热捧,且暗战不断。从目前中国基因测序产业的格局来看,被称为“基因界腾讯”的华大基因正在告别“一家独大”的日子,整个产业链已将走向细分领域深度竞争的局面。那么具体来说,目前中国基因测序产业市场当前的发展状况如何?已经具有了哪些优劣势?未来又将呈现怎样的产业发展格局? /p center img alt=" " src=" http://pic.biodiscover.com/files/3/4j/201708011429559600.jpg" width=" 500" height=" 300" / /center p   中国基因测序产业重构市场新格局 /p p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基因测序的发展市场十分广阔。从疾病发病率趋势看,近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5年,我国新增肿瘤患者人数约为430万人,因癌症死亡人数约280万人)。麦肯锡咨询指出,从实现时间和疗法本身的潜力角度,癌症的测序应用将会是最大的市场。 /p p   在过去的十年里,由于基因测序上游长期被国外公司所主导,我国基因测序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几乎采用同一个套路,即引进国外的基因测序仪,用于开发中下游的应用。这样便导致了测序成本居高不下,对于一个新兴行业成本的压力是不容小视的阻力,也直接导致基因测序的普及速度缓慢。 /p p   但在近几年,国内的基因测序市场发生重大的格局变革。自2006年,第二代测序技术的推出(以及近期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的成功研发),测序仪技术的突破使得测序成本急速下降,催生了基因测序市场的繁荣。国际著名投资咨询机构BCC Research数据显示,全球基因测序市场总量从2007年的 7.94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59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1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7%。 /p center img alt=" " src=" http://pic.biodiscover.com/files/6/oe/201708011430239681.jpg" width=" 580" height=" 314" / /center p   未来90%以上的病将不会通过医院来解决 /p p   从商业价值角度来看,基因技术是对传统医学的一场颠覆。比如对于癌症的治疗。过去很多患者在切除肿瘤后过一段时间又会复发,并且会复发在不同的部位,甚至转成别的癌症。但在基因测序的“精准医疗”的定位下,可以有预防和预知的功效。比如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 朱莉被检测出遗传了产生突变的癌症基因,便进行了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手术。 /p p   目前国内的基因测序公司,多分布在中下游产业链。据了解,有20多家公司在基因数据库与分析方面布局,近40家公司在研发基因数据与各种疾病的关联度,70多家公司锁定肿瘤相关领域。基因测序市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癌症诊断、产前DNA检测和遗传疾病检测等项目。比如产前DNA检测可通过对孕妇外周血的基因测序,了解到胎儿的基因情况,诊断胎儿的染色体是否有异常情况而导致一些临床疾病。 /p p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认为,未来90%以上的病不会通过医院来解决,因为在人出生前,就能从基因上知道未来最可能犯什么病,应该怎么预防,出现什么先兆时预警,治疗也知道哪些药更有效,哪些药没有效果,所有的一切将都是个体化、精准化的。 /p center img alt=" " src=" http://pic.biodiscover.com/files/k/su/201708011430557124.jpg" width=" 580" height=" 371" / /center p   中国企业在产业链中下游竞争优势明显 /p p   到现在,中国的基因测序市场行业呈现了四面开花之势。据了解,在短短十几年时间,有200多家公司进入该行业(包括此次上市的华大基因与2016年底借壳上市的贝瑞和康,以及新三板挂牌的18家基因企业)。 /p p   2015年,在基因产业有数量众多的公司成立,并发生了多起收购事件,收购的目的主要是切入基因行业或抢占地盘。其中比较重大的收购包括药明康德、千山药机、迪安诊断、绿叶集团、汤臣倍健等公司。这些公司中,很多都是转型到基因产业,各路“玩家”的出现表明对基因产业的发展前景的看好。 /p p   总体来看,国内基因公司在中下游领域竞争优势明显。以华大基因、贝瑞和康、达安基因、博奥生物,安诺优达、诺禾致源等位于前列,其中贝瑞和康在今年4月26日成功借壳上市,赶在华大基因之前成为基因测序第一股,而华大基因这次的上市成为了国内基因行业首家非借壳在A股上市的公司,算得上在2017年基因测序产业的一大事件。 /p p   除了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巨头外,小型基因公司的数量也在日益飞涨,这些初创公司的核心人员大多来自上述基因巨头(如华大基因等公司)。这些初创公司采取了与大公司不同的发展路径。如价格战、贴近终端消费者、细分市场等策略。 /p center img alt=" " src=" http://pic.biodiscover.com/files/r/te/201708011431145206.jpg" width=" 499" height=" 299" / /center p   三大行业痛点有待进一步突破 /p p   目前,对于整个基因测序行业仍处于早期摸索的发展阶段,也仍有很多问题需要突破。 /p p   首先是在产业布局方面,出现了大批公司扎堆在细分领域的问题。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价格竞争、服务混乱。 /p p   比如,不少基因检测公司与医疗机构进行合作,由医生开方子,通过医院的肿瘤科、检验科、病理科等科室,以临床试验的形式为个人开展诸如癌症基因检测、遗传病基因检测等服务。这样长期便逐渐形成了产业的“灰色地带”,需监管部门的进一步规范。 /p p   其次是技术资质的认可。在中国,基因检测产品要在临床医疗使用,需要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批准,提供基因检测诊断的医疗机构则需要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目前,CFDA只批准了无创产前检测(NIPT)的注册证,其他的临床应用都没有注册证。 /p p   这样使得一些相关产业智能将焦点放在科研方面。而随着测序仪的不断更迭,科研服务类开始出现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现象。以华大基因为例,从成立之初到2014年,基础科研类服务一直是华大主营业务收入的最大贡献板块,但受上游供应商钳制导致缺乏自主定价权以及竞争对手的兴起等因素,华大近三年在这一板块的收入每年以超5000万元的速度下降,这也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问题。 /p p   再次,中国基因测序企业受测序仪器上游供应商的钳制。由于目前全球基因测序行业的上游设备供应,被数家美国公司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中国的基因测序公司由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使用的二代测序仪器主要由美国公司提供。测序仪的垄断,使所处于中下游的服务提供商不仅失去测序服务的自主定价权,还会受到供应威胁。 /p p   为摆脱上游供应商的钳制,国内基因测序公司做了不同的尝试。华大并购了美国测序仪制造商CG(Complete Genomics),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美国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但业内人士分析:“CG的读长太短,目前的测序仪还是Illumina的更优一些。短期内中国想要生产出自主研发的、比Illumina技术更好的测序仪还比较困难”。 /p center img alt=" " src=" http://pic.biodiscover.com/files/n/if/201708011431392436.jpg" width=" 500" height=" 313" / /center p   未来基因测序将基于大数据应用来发展 /p p   从产业格局来看,和玉另类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玉认为:未来基因测序产业的格局会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导致“两极分化”局面的形成。曾玉表示:“投资机构看重公司的全盘战略,没有长期竞争力与固定价值观的公司,可能就会消失。基于基因测序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大数据应用,是基因测序产业的下一个大事件”。 /p p   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不少互联网巨头跨界进入基因市场。如誉衡基因和京东合作开展基因健康业务 IBM、Intel、阿里、华为等也纷纷将基因大数据作为云平台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p p   从市场应用来看,虽然如今国内应用市场仍以二代测序仪为主,三代测序仪在科研机构少量使用。但未来一定是属于三代测序仪乃至更新版本的天下,并且这一领域上游的测序仪机器会变小。比如英国的测序新秀Oxford Nanopore,研发出了一种平板大小的台式测序仪PromethION,已经上市的便携式测序仪MinlON,更是只有U盘大小。 /p p   与此同时,基因产业的商业模式也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从过去的B2B模式到现在B2C模式的衍生,催促着基因行业积累越来越多的数据,而随着目前AI等数据挖掘技术不断的提升与结合,未来关于基因测序技术也会有更多精准的算法不断涌现,相信为全民服务的精准医疗的时代,就在不久的将来。 /p
  • 第三方医检力量加入,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成立
    为提升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和检验检测能力,建立健全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体系和机制,2024年8月8日,由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简称“全重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简称“北京地坛医院”)、金域医学共同成立的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正式揭牌。(配图)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主要基于第三方医检机构数据,搭建临床病原体信息收集平台,探索基于临床诊断和病原学检测的传染病监测预警溯源新方法、新技术、新思路、新途径,打造新一代传染病病原学监测预警新模式,推进我国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为保障国家和人民的传染病防控安全,作出新的贡献。成立仪式上,金域医学还与全重实验室签署战略协议,在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信息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配图)金域医学与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签署战略协议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院士,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全重实验室副主任董小平教授;北京地坛医院党委书记潘峰,院长金荣华,副院长杨志云,副院长王凌航,研究员、全重实验室PI孙亚民;金域医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高级副总裁于世辉、副总裁程雅婷、李映华等出席,共同见证这一时刻。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仍待完善新冠疫情之后,人们对未知病原体引发的可能导致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越来越重视,对我国传染病监测溯源和预警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仍待完善。孙亚民介绍,在未知病原体和非法定传染病病原体的监测和预警方面,现有监测能力不足,监测关口滞后,监测数据来源单一,以及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落后等痛点,都亟待解决。2023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建立以传染病多渠道监测、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为重点的多点触发、反应快速、权威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和机制。从政策到技术层面,都需要集结多方力量,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监测预警体系。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的成立,将有力推进中国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徐建国院士指出:“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的成立,充分体现了医防融合的进展,体现了新发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体现了时代的特征,让我们看到了技术革命、体系发展、概念更新、事业进步的曙光。”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将成有力补充据悉,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成立后,全重实验室、北京地坛医院、金域医学将分别发挥在未知病原体研究、临床诊疗、传染病检测、快速应对等方面的优势,基于第三方医检机构检测数据,搭建哨点医院联盟,在时间、空间、人群搭建起“三间”分布系统;通过数据标准化和统一化处理,开发监测和预警系统;基于传染病的实时流行特征和临床症状,开发传染病数字化诊疗程序以及大众版的科普程序,进行传染病防治科普,全面推进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信息中心将首先聚焦呼吸道病毒的监测预警,新发呼吸道病原体传染病鉴定,呼吸道病毒与真菌、细菌共检出规律研究,耐药基因的全国分布等方面开展工作。(配图)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授牌仪式(徐建国院士为北京地坛医院授牌)(配图)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授牌仪式(徐建国院士为金域医学授牌)董小平教授表示:“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的成立,一方面满足了国家传染病联防联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全重实验室发展的新增长点。庞大的样本数据,将成为我们传染病监测预警和智能决策的强大基础支撑,推动全重实验室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地坛医院在传染病领域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强大的诊疗能力。金荣华表示:“这次三方强强联手,将推动全重实验室的工作向前迈进一大步。未来,我们要一同将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打造成为中国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的重要支柱,通过不断创新,推动全重实验室立足中国,惠及世界。”梁耀铭表示:“金域医学拥有海量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数据,并搭建起Kingnet细菌耐药网监测平台和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监测分析平台KRIS。借助本次合作机会,希望可以为中国传染病防控事业做更多事情,如发挥出大数据治理的专业能力,携手‘国家级’的专家团队,深度挖掘大数据,探索更紧密的合作方式,为国家公共卫生防控事业贡献力量。”(配图)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建设研讨会现场金域医学数据要素驱动 助力国家公共卫生防控过去30年间,金域医学早已积极参与到助力公共卫生防控的工作中,充分利用数据、技术、平台和网络的优势,提供优质可靠的“金域方案”。从2009年开始,金域医学承接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任务,而今宫颈癌筛查标本已超1亿例;在慢病监测领域,金域医学服务现已覆盖31个省市区227个监测点;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方面,金域医学核酸检测服务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区以及港澳地区。依托积累的大数据,金域医学已形成可供挖掘、应用的小金标数据集、高质量专病库,并利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赋能临床诊疗和公卫防控。如在宫颈癌防治领域,金域医学通过持续的流程精益化和数智化改造,已形成包括HPV检测、细胞学筛查、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完整宫颈癌筛查实验室服务体系,可从人群筛查预约、个案信息登记、干湿实验检测全流程、报告回传、智能报告解读、阳性召回、筛查结案、上报防控全流程、防控方案决策实现筛查全流程的数据要素赋能。未来,金域医学将继续深挖医学数据价值,通过数据要素驱动,进一步深化与公卫部门、医疗机构、科研部门的协作,帮助医生看好病,帮助人民防好病。
  • 精准筛查!岛津临床质谱让新生儿罕见病无所遁形
    2019年,国家卫健委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其中,“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主要针对婚前和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早期各阶段分别给出妇幼健康促进建议,新生儿罕见病筛查将得到更大关注。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ALD)为过氧化物酶体功能异常导致的脂代谢异常疾病,属于遗传代谢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大脑白质进行性脱髓鞘病变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本病较为罕见,预后差,主要以听觉和视觉功能损害、智能减退、行为异常、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其中95%的患者为男性,而女性多为杂合子,属于疾病基因突变的携带者。2018年5月11日,该疾病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ALD如何快筛? 随着串联质谱筛查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准确定量干血斑中四种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二十碳溶血磷脂酰胆碱(C20:0 LPC)二十二碳溶血磷脂酰胆碱(C22:0 LPC)二十四碳溶血磷脂酰胆碱(C24:0-LPC)二十六碳溶血磷脂酰胆碱(C26:0 LPC)可快速筛查诊断ALD,从而尽早进行饮食控制、类固醇替代、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可预防患儿智力、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受损。 岛津ALD筛查方案 岛津公司ALD筛查方案使用岛津临床质谱LCMS-8050 CL及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筛查和诊断试剂盒(质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配套岛津Neonatal遗传代谢病筛查软件,通过对ALD诊断标志物4种溶血磷脂酰胆碱的测定,可快速、准确筛查ALD,该方案进样量仅需1 μL,减少仪器污染;每个样品分析时间仅需60秒,使通量最大化;Neonatal遗传代谢病筛查软件的强大数据处理功能可匹配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对于ALD筛查处理数据操作简单,无需逐一原始数据处理,软件即让分析结果一目了然,软件内置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可随时查看质控信息。 岛津临床质谱及Neonatal遗传代谢病筛查软件 完善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方案使ALD筛查变得更简单岛津具备完善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方案及成熟的样品前处理流程,不但可以应对新生儿基础筛查,在高级筛查如ALD筛查及NBSgamt筛查等方面均可完美匹配。 LCMS-8050 CL优异性能保证卓越的灵敏度及稳定性 岛津临床质谱LCMS-8050 CL具备业界最快的扫描速度及最短的正负极切换时间,该性能可保证卓越的数据灵敏度及稳定性,利血平信噪比可达50万,满足宝宝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准确测定。 低浓度质控、高浓度质控及正常新生儿干血斑测定谱图 低质控干血片样本连续进样分析6针,四种溶血磷脂酰胆碱的RSD在1.2%-3.6%之间,结果证明仪器精密度良好,满足临床测定需求。 精密度考察数据(n=6) 专业的Neonatal遗传代谢病筛查软件提供智能数据分析及实时质量控制 Neonatal遗传代谢病筛查软件强大的功能可适应多种筛查实验数据处理,软件自动进行批量数据处理,节省时间,避免人为差错,切值的设定使阴阳性结果一目了然,从而使数据处理变得轻松。 应用串联质谱进行ALD筛查已被广泛应用。2016年, 美国医学遗传学会经评估后提议将ALD列入新生儿筛查的核心疾病谱,目前美国多个州已立法开展该项筛查。 美国纽约州建立了一整套疾病诊断、监测和治疗的指南,并率先对所有新生儿开展ALD筛查,在18个月内筛查新生儿36.5万名,采用MS/MS技术检测其滤纸干血片样本的LPC及其他相关指标,对筛查阳性患儿ABCD1基因的所有外显子进行测序,共确诊33例ALD患儿,包括13例男性患儿、13例女性杂合子患儿和7例其他过氧化物酶体病患儿。 应用串联质谱进行ALD筛查具有采血量少、分析速度快、假阳性率低及特异性高等优点,未来会得到更大范围谱及。 一切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岛津新生儿筛查解决方案让罕见病无所遁形,与您共同守候宝宝健康成长! 编辑:孙亮
  • 纯牛奶检出丙二醇不合格,美正检测助力牛奶安全
    近期网红牛奶麦趣尔检出丙二醇引发大家关注,小编帮大家整理此事时间线如下:2022/06/28麦趣尔两批次纯牛奶检出低毒类添加剂丙二醇不合格。2022/06/30麦趣尔深夜回应「监管部门进驻,相关产品封存」。2022/07/03市场监管总局要求严查麦趣尔纯牛奶检出丙二醇问题。2022/07/03麦趣尔被立案调查:牛奶生产过程中超范围使用香精。2022/07/03麦趣尔发布沟通函称,系未有效清洗罐线的残留调制奶,导致丙二醇成分混入纯牛奶。丙二醇为何物?丙二醇属于有机化合物,通常是略有甜味、无臭、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吸湿,并易与水、丙酮、氯仿混合,其黏性和吸湿性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中,长期过量食用丙二醇可能引起肾脏障碍。丙二醇加入的来源有两个,一是作为添加剂(GB 2760)使用,起到稳定消泡凝固等表面活性剂功能,应用范围比较小。在2022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中只对生湿面制品和糕点有使用限量要求,其他产品禁止使用。应用范围更大的来源是,丙二醇是最为常用的水溶性液体香精基质(溶剂)(GB 30616)。所以牛奶中丙二醇不是当前监督抽检细则项目,没有常态监管。虽然麦趣尔发布沟通函称,系未有效清洗罐线的残留调制奶,导致丙二醇成分混入纯牛奶,但是浙江省庆元县查出麦趣尔2个批次纯牛奶丙二醇检出量高达0.318g/kg和0.321g/kg,远远高于一般残留带入水平。此外,调制乳的残留受影响的理应只是一个批次,监管部门在 6 个不同批次中都检测到了丙二醇,含量还特别接近(0.0264%~0.0363%),很难让消费者信服。目前现行有效的检测标准为GB 5009.25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1,2-丙二醇的测定,代替GB/T23813—2009《食品中1,2-丙二醇的测定》、NY/T1662—2008《乳与乳制品中1,2-丙二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美正为中国的牛奶安全保驾护航美正致力于食品健康领域检测与服务,针对此次牛奶检出丙二醇不合格事件,美正检测迅速推出相应的标准品和基体质控样,帮助检测单位迅速建立方法,快速完成检测项目,为中国的牛奶安全保驾护航。
  • 国际罕见病日 | 数字PCR助力SMA检测!
    罕见病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065%-0.1%的疾病或病变,绝大部分属于先天性、慢性病,常常危及生命。2024年2月29日是第十七届“国际罕见病日”,今年的主题为“关注罕见、点亮生命之光,弱有所扶、践行人民至上”。目前,全球罕见病患者人数高达3亿人,已确认的罕见病种类超过6000种,而在这些罕见病中,80%是遗传性疾病。在我国,罕见病患者约2000万人,且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人。“渐冻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玻璃人(血友病)”“瓷娃娃(成骨不全症)”“月亮孩子(白化病)”等等这些如童话故事名字的背后都是一个个令人心酸的真实的罕见病;此外,一些相对熟悉的疾病也属于罕见病的范畴,如:遗传性耳聋、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白化病、苯丙酮尿症、血友病、戈谢病等。罕见病确诊有多难罕见病早期的一些症状非常普通和常见,难以察觉,导致漏诊和延误治疗。罕见病常为先天性、慢性、消耗性疾病,疾病给患者和其家庭造成的痛苦巨大。罕见病大多由特异性的基因突变引起,通常具有单病种发生率低、遗传为主、病情严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可治疗性低等特点。2021年,7个罕见病药品经“灵魂砍价”谈判成功,纳入医保,包括全球首个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等,让罕见病家庭看到了希望。一句“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让人泪目。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头号致死遗传病。95%的患者是由于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而致病(大部分SMN1基因8号外显子共同缺失);另一个与SMN1高度同源的基因SMN2已被证实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SMN2的拷贝数在治疗与用药中被作为重要参考数据。因此,精准的检测出SMN1和SMN2的拷贝数对于临床疾病诊断、携带者筛查、疾病严重性预测评估、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臻准SMA检测方案数字PCR能够精准定量基因的拷贝数,臻准数字PCR的SMA解决方案能够在单管完成SMN1外显子7和8与SMN2外显子7和8拷贝数检测的方法,具有准确、快速、操作简单、样本用量少和适用于多种类型样本的优势,为SMA的分子诊断、大规模筛查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臻准SMA试剂盒原理说明:内参基因中含有SMN1、SMN2两个基因位点,通过针对样本中的SMN1两个外显子和SM2两个外显子的定量检测,根据TGR的比值可判定出该检测人是否携带或是否发病。臻准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016年成立,总部位于上海环普云创国际科技园。公司作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生命科学及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团队成员来自知名跨国企业和科研院所,专业涵盖微纳加工、精密仪器、软件及算法、生物试剂研发等众多领域。目前,公司推出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微腔芯片式数字PCR产品,基于该平台系统,已研发出覆盖肿瘤液体活检、病原感染、遗传检测、核酸药物质控等领域的多种检测试剂盒产品,并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市计量测试研究院、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南京海关等知名院校及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2019年和2022年,臻准生物先后完成数千万元和超亿元融资。
  • 青岛基因检测平台将建成 能揪出30多种遗传病
    人体基因被称为世上最神秘的东西,在众多疾病背后很多都是基因在“捣乱”。12月13日 ,记者探访岛城基因神秘基地——市妇儿中心遗传科,了解了一些基因背后的故事:每个人体内都有隐藏的致病基因,有的基因传男不传女 、有的基因让人“防不胜防”,明明父母都很正常 ,到了孩子身上却发生了突变等 。作为山东半岛唯一一家基因检测中心,市妇儿中心从今年2月份率先开设耳聋患者检测点,今年年底将建成全市基因检测平台,可以揪出30多种先天性遗传病基因,提前预防或提供治疗方案。   有的基因在“潜伏”   病例:新生宝宝13天离世只因父母体内藏有“隐性致病基因”   记者从市妇儿中心了解了几个有关基因背后的故事。新新(化名)出生那天,全家人都守在病房外焦急而充满期望地等待,终于盼到孩子抱出来了 ,大家却越看越觉得奇怪:孩子反应有点慢,四肢张力也不够,而且医生检查发现,新新的肌张力竟然不断在下降。   全家人慌了 ,孩子的这些异常表现也引起了新生儿科冯主任的注意,经验丰富的他看完后脑子里瞬间出现了一个病症:“难道是脊肌萎缩症?”   脊肌萎缩症,起病于婴儿期,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其特征是由脊髓前角细胞与脑干内运动核进行性变性引起的骨骼肌萎缩。新新的血液样本被紧急送入医院遗传科主任俞冬熠手中,通过基因检测结果确认就是这种遗传病。   父母都很正常,好好的孩子怎么会得这种基因遗传病呢?之后孩子的父母也接受检测发现,原来他们体内同时带着这种“隐性致病基因”,两个隐性致病基因结合在一起,成为造成孩子疾病的有害基因。   脊肌萎缩症最恐怖的地方在于,它会让全身越来越软,器官越来越衰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体内突变基因将身体一点点侵蚀。从出生到去世,新新只坚持了 13天。   俞主任说,这个孩子的父母如果再想生宝宝的话,还有1/4的几率会遗传到这种基因,所以下一个孩子还得提前做好检查。   有的基因“重男轻女”   病例:从脚软到头,他只能慢慢等待死亡   人体体内有3万多个基因,这些基因们各有各的性格,比如有的基因“重男轻女”思想很严重,喜欢传男不传女,不过,这个基因可不是什么好基因。   前段时间,俞主任见到了患者小兵(化名),虽然已经6岁,但小兵还是不会走路,只能由爸爸背着来到医院。不是小兵不努力,只因为他得了一种“怪病”。小兵的父亲向医生描述:小时候孩子好好的,学走路学得也快,去年的一天,自己爬楼梯,走着走着忽然摔倒了,扶起来再走又摔倒了,孩子当时说脚没劲。小兵父亲当时也没多想,以为休息一下就好了,没想到孩子这病却越来越厉害了 。“刚开始是脚没劲,后来到了小腿 、后来又到大腿,到现在几乎已经走不了了,说实在用不上劲。”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特点就是这样,先从下肢开始无力,再慢慢上移,最终整个人只能坐在轮椅上了。”俞主任解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也是一种基因遗传病,主要是由于 X染色体基因突变所致,也就是说,小兵的妈妈肯定是这种基因的携带者,她将基因传到了儿子身上 。   “这种基因有个特点是传男不传女,男孩患病几率为50% ,女孩染色体有病变但大多不患病。但这种基因也让人很无奈,没有好的治疗手段,一般患者在20岁左右就会因呼吸衰竭死亡。”俞主任解释。   有的基因很“脆弱”   病例:喜欢被爸爸高高抛起,听力却越来越差   孩子们都爱被爸爸高高地抛起,再被有力地接住,因为爸爸的力量大,被他用手高高抛起后感觉特别开心。但3岁的西西(化名)命运却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也喜欢被爸爸高高抛起,但自己的听力却越来越差。父母跟他说什么,他得反应好半天,因为他实在听不清,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孩子这是聋了 。俞主任从孩子体内查出有“一巴掌致聋”基因。   “这种基因的特点是很脆弱,说话声音太大或者受到什么撞击,都有可能让它出现,造成耳聋。”俞主任详细介绍说:“‘一巴掌致聋基因’临床表现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一旦患者头部受到撞击,或感冒、发烧,都将诱发耳聋,具体地说,在幼儿时期被大人高高抛起或被打一巴掌、受到大分贝声音刺激,这类人都可能耳聋。”   有的基因让人“防不胜防”   病例:父母基因都正常,到了孩子身上却突变了   基因,可不是你想掌控就能掌控的,有时候它也会发发脾气,明明很正常却非要变得不正常,这种“变态”基因出现在了 12岁的男孩小海(化名)身上 。   小海今年12岁,非常聪明、学习也很好,但他却是个侏儒症孩子,四肢就是不发育,和几岁的小朋友一样。小海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去医院做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一切正常。   “当时查出父母完全正常,只是因为在精子、卵子结合或者受精卵形成过程中,位点上发生了突变,小海就变成这样了 。”俞主任说,但若小海将来要生宝宝,他身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就会有1/2的几率传给下一代,所以到时小海一定得做好筛查才行。   数字   体内基因你了解多少   基因: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前一代相似的性状。可能很多人觉得一出生就患有的病才是遗传病,其实不然。有些基因造成的遗传病会随着人体增长 、年龄增大慢慢呈现出来。   3万:人体内共有3万个基因,通过复制 、表达、修复,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基因是生命的密码,记录和传递着遗传信息。   8个: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单基因遗传病有3000多种,每个正常人身上都隐藏着八九个有害基因,如果在特定情况下,这种有害基因会出现给人体带来疾病,所以说“人无完人”这个词是有道理的。   1/50:脊肌萎缩症(也称软瘫),因染色体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其实它的人体携带率很高,达到了1/50。   7%:为什么现在先天性耳聋发病率这么高,其实最重要的是先天性耳聋的基因携带率太高了,达到7%,也就是说100个人中就有7个人身上携带着这种基因。如果带有这种隐性致病基因的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就给了致病基因结合的机会,就有可能生出耳聋宝宝。   调查 现能诊断6种遗传病但检查的人不多   市妇儿中心遗传科从2007年开展基因检测项目,目前能诊断出6种基因遗传病。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家对基因检测的意识依然不够强,专门开展的耳聋基因检测去的人也不是很多。   被检测聋儿中6成有致病基因   耳聋是残疾病种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岛城的耳聋宝宝人数居高不下,但现在通过专门的耳聋基因检测芯片,既能确诊患者又能筛查出携带者,确实能有效阻止更多耳聋宝宝的出生。为此从今年2月份开始,市妇儿中心遗传科专门开设了耳聋患者检测点,开展耳聋患者基因检测项目。既可以对聋人进行基因检测,确诊是属于哪种致病基因,并提出治疗指导意见,也可以在耳聋父母怀孕前对他们体内基因进行筛查,通过筛查从而避免很多耳聋宝宝的出生。   记者从市妇儿中心了解到,目前来做耳聋基因检测的不多,到目前为止仅有100多例,其中一半是10岁以下的耳聋患儿。不过即便在这50名耳聋患儿中,也有六成患儿被查出体内带有耳聋致病基因。“虽然做检测的人数不多,但这个比例已经让人非常吃惊了。如果更多人能来做检测,这个数据还会更多。”俞主任介绍。   据了解,目前发现导致耳聋的基因有三种:先天性耳聋基因、“一针致聋”基因和“一巴掌致聋”基因,只要能提前筛查或者及时检测就能避免耳聋宝宝的出生或者避免疾病出现。   今年,北京市曾对当地20839名听力残疾人做基因筛查,结果显示,近15%聋人因先天基因致聋,其中60%的耳聋由父母遗传导致,70%至80%可通过检测发现致聋基因突变。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北京、江苏省将于明年正式开展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这项筛查将更大力度对所掌握监控地区耳聋发病情况,提前发现、提前预防,降低耳聋发病率。提到青岛市目前的耳聋情况,专家也都期盼着,什么时候也能开展这样的大型筛查,从源头切断基因遗传。   大多数人没有基因检测意识   除了耳聋基因外,脊肌萎缩症、智力低下、软骨发育不全、男子少精弱精还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这是目前市妇儿中心遗传科能诊断的6种遗传疾病。但从2007年正式开展基因检测项目到现在,真正来做诊断的人却不多。   “多数情况是,前一个出生的孩子查出有遗传疾病,为了放心,再要二胎时他们就会来做筛查、检测。这时候的基因检测相当于一个‘保卫者’,为生一个健康宝宝保驾护航。”俞主任说,有的人在检测中发现孩子没有再出现这样的基因问题就彻底放心了,有的确实提前发现后采取了果断措施,避免了先天性遗传病宝宝的出生。   但仍有很多人对基因检测的意识还是不到位。俞主任无奈地告诉记者:“做基因检测的人少,一来是因为大家的基因检测意识还不够,只做症状诊断,而没有采取基因诊断。另外有些医护人员也不知道青岛也能做基因诊断,有的患者专门跑到北京、上海等别的地方做。”   对于耳聋基因的检测和预防,这方面岛城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如果在每个阶段,市民能提高自己的保健意识,就能避免更多耳聋宝宝的出生。如果市民家中有聋人,这几方面一定要做好了,最好去做个检查。   耳聋父母怀孕前。不管双方都是耳聋人还是其中一方是,在准备要宝宝前,先去做个基因检测,看看体内是否“潜伏”着致病基因。   妊娠期查基因。在妊娠期,对胎儿进行聋病易感基因筛查,推测胎儿听力是否正常,减少聋儿的出生概率。   给孩子做听力基因筛查。有些孩子开始是正常的,但体内可能会隐藏着“一针致聋”或者“一巴掌致聋”基因,通过检测如果真的存在这种基因,就可以避开危险因素。   基因检测平台能测出30多种基因遗传病   “多数疾病诊断目前只能停留在临床表现阶段,其实很多疑难杂症真正的原因出现在基因上。”俞主任说,今年年底前医院将进一步引进基因分析仪等设备,调试完毕后初步建成全市规模化基因检测平台。届时能被诊断出的疾病将增加到30多种,血友病、脆骨症、视网膜母细胞瘤、苯丙酮尿症等疑难杂症都逃不过。   同时,不仅能将遗传疾病诊断出来,还能筛查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并提前预防。另外,目前基因检测尚未全面开展,检测的价格也比较高,俞主任说:“下一步对价格这方面看看能否有所调整,让更多有需要的人都能有这种意识,提前来做基因检测。”   值得一提的是,建成这个规模化的全市基因检测平台后,不仅能为有遗传病患者的家庭提供便利,正常人也能去做基因筛查。“比如说可以通过筛查看看体内是不是有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的基因,如果有就得提前注意,防止疾病发生。”俞主任说。   不过,因为每个人体内都含有隐性致病基因,如果查到双方都带有高携带率隐性基因,那就得提前做检测,避免那1/4的几率发生,从而避免生出遗传病宝宝,也可以避免两个带有相同致病基因的人在一起。   揭秘 “三部曲”揪出致病基因   人体中有 3万多个基因,怎样从众多基因中快速找出那个致病基因?遗传科主管技师李朔简单介绍,其实揪出这些致病基因有三部曲,两天时间就够了。   “先从血液中提取出基因组,这时里面藏了3万多个基因,根据前期检查找到怀疑致病的基因条。但这部分的基因量太少了,想要做分析研究根本不够。我们可以对这一部分基因进行复制,从两边慢慢扩增到发病点。这样,有了足够的基因就能对他们进行分析了。分析基因主要看它们的序列,对照着正常的基因序列,看看它们的排序是多了还是少了、是短了还是长了,之后确定这种情况是属于自身基因突变还是属于遗传来的致病基因。如果是遗传的因素,那就得对他们的父母进行筛查,确保下一个宝宝会正常。”   据了解,揪出致病基因的时间一般为两天,有的可能会三天左右。从时间上看,还是很快的。   相关链接 有些基因其实很有意思   随着人类对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多,有人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基因。   特殊基因决定睡眠时间:爱睡懒觉的人要有好借口了,因为睡懒觉可能和遗传有关。据媒体报道,欧洲一项研究发现,体内有一种名为“ABCC9”基因的人每天需要比没有这种基因的人多睡半小时。总计有1万多人参加了这项研究,研究人员比对他们的睡眠时间以及血液样本的DNA分析报告后发现,人对于睡眠的需求差异很大。   基因决定你的压力大小:研究人员基林费尔南德斯教授发现,携带压力基因的人,他们大脑中负责调解情感的“原始”区域变得异常活跃。来自欧洲神经系统科学团体年会上的消息称,大约一半的人携带“压力基因”,那意味着很多人害怕出乱子,容易感受到压力。
  • 咖啡中的"隐形杀手":丙烯酰胺
    近日,根据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与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联合调查,他们通过线上和线下途径,对福州市20家咖啡销售点的59款现场制作的咖啡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包括线下30款和线上29款)。这些样品涵盖了“瑞幸”、“星巴克”、“幸运咖”、“COTTI COFFEE”等多个知名品牌。(来源: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令人关注的是,在这次检测的59款样品中,未发现反式脂肪酸(低于0.0013g/100g的检测限),然而却都检出了较低浓度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被查出的”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损害人体神经系统,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不溶于苯、己烷。它是一种潜在致癌物,属于2A类致癌物,即:虽然在动物试验中具有明确致癌作用,在人群研究结果中还没得定论。丙烯酰胺存在于很多食物中,除了咖啡外,油条、薯条、烧烤等食物都含有。丙烯酷胺检测方法般包括以下几种:1.液相色谱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通过分离、净化、测定来确定丙烯酷胺的含量。2.毛细管电泳法: 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通过分离、净化、测定来确定丙烯酷胺的含量。3.光谱法:采用紧外、红外、拉是等光谱技术,通过吸收、散射、振动等特征来确定丙烯酷胺的含量。4.化学发光法:采用化学发光技术,通过与相关反应物的化学反应产生化学发光信号来确定丙爆酷胺的含量。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分离、净化、测定来确定丙烯酷胺的含量。小编整理了咖啡中检测丙烯酰胺的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 1. 咖啡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2. 根据DIN EN ISO 18862标准,对咖啡中丙烯酰胺的自动SPE净化和LC-MS/MS测定 3. 月旭“舌尖上的卫士”为您把关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残留更多丙烯酰胺检测相方案请点击查看涉及相关产品: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QSight 400(珀金埃尔默)GERSTEL自动进样器 MPS robotic (GERSTEL( 哲斯泰) )月旭固相萃取装置 (月旭科技 ) 在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微信公众中也提到了,目前我国暂未对咖啡中丙烯酰胺有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现制现售咖啡口感醇香浓郁,但不宜多喝,应科学、合理饮用。在购买现制现售咖啡需关注以下几点: 1、消费者在进行咖啡消费前要学习了解一些基本的咖啡常识,比如常见咖啡分类及区别(如美式咖啡、卡布奇诺、拿铁、摩卡等)、了解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咖啡豆的区别、留意添加牛奶、风味糖浆等原料的咖啡能量及含糖量相对较高等。 2、消费者在购买咖啡时,要注意查看商家菜单或外卖平台选项上有无含糖分、咖啡因等提示警示,并根据个人口味喜好及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咖啡产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青少年等敏感人群应尽量不饮用或减少饮用咖啡。 3、不要长期过量饮用咖啡,按每日咖啡因的安全摄取量不超过400 mg,一般每天1至2杯,比较安全。同时咖啡中含有咖啡因、草酸等物质,过量饮用会影响钙质的吸收,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会使人体长时间兴奋、失眠、焦虑,严重的还会造成抑郁、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4、养成正确咖啡饮用方式。平时喝咖啡水温要控制好,最好不要超过65度,否则会影响口腔粘膜、胃肠粘膜,甚至造成粘膜损伤。注意喝咖啡的时间,尽量选择在用餐后,避免在晚上睡觉前或早上空腹时喝咖啡。酒之后不宜喝咖啡,人在饮酒后会进入精神亢奋状态,如再喝咖啡的话,只会加重人体的兴奋状态,对人体器官的伤害很大。 同时建议各现制现售咖啡商家在严格把控咖啡豆/粉、牛奶、糖浆等原料质量的同时,要在产品销售目录上对香草拿铁等含糖量较高产品、咖啡因含量及不适宜人群等予以警示或作出明确标示,以供消费者选择参考。行业应用栏目简介:(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 【行业应用】是仪器信息网专业的行业导购平台。汇聚了行业内国内外主流厂商的优质解决方案及相应的仪器设备。建立了兼顾国家相关规定和用户习惯的专业分类,涉及食品、药品、环境、石化等二十余个使用仪器相对集中的行业领域。并以样品和标准为主线,为用户查找仪器提供一个独特的维度,也为仪器产品提供一个全新的展示渠道。
  • 承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莅临海光考察调研
    11月23日,承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艳玲书记、赵国良主任、李彩云副主任、王占辉科长一行来到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三河分公司进行考察调研,海光公司刘海涛总经理、领导班子成员及流动分析事业部负责人热情接待到访嘉宾并进行了座谈交流。 海光公司刘海涛总经理对调研团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刘总向来宾介绍了海光的公司概况、历史沿革、产品结构、科研实力和市场运营情况。随后,调研团参观了海光三河分公司展厅、各项目生产检验场所,对海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今年9月中旬,海光同承德疾控等3家单位联合建立“河北省生活饮用水安全检测技术创新中心”,在座谈中,流动分析事业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海光连续流动分析仪的研发及应用情况,表示将整合公司各方面资源,积极配合疾控系统各项工作,实现多方共赢发展。调研团各位领导高度赞扬了海光公司取得的业绩,以及对疾控系统做出的贡献,双方就推动检验检测创新技术发展和相关科研成果转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 “呼气质谱技术与疾病诊断”仪器信息网主题约稿
    呼气检测作为新兴的体外诊断POCT 领域的一种新技术,从NMPA批准上市算起,目前市场规模最大的幽门螺杆菌呼气检测的历史不到25年,市场发展潜力最大的炎症 NO 呼气检测的发展才 10年。随着临床对呼气检测需求不断发展,基于质谱的呼气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当我们从口中呼出气体,有成千上万的分子排放到空气中,呼出气体样品常常是无机气体(如NO、CO2和CO)、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例如异戊二烯、乙烷、戊烷和丙酮)以及其他典型的非挥发性物质的混合物(如异前列素、过氧化亚硝酸、细胞激素等)。由于这些分子源于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详细分析这些物质的组成,可以提供多种体内所发生的生理学过程特征,以及摄取和吸收物质的途径。当前,针对呼气检测与疾病生物标志物研究已经开发了多种方法,大致包括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实时多离子检测质谱(SIFT-MS)、离子淌度谱(IMS)、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光电子电离质谱PI-MS等。  在此背景下,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建立“呼气质谱技术与疾病诊断”主题约稿,聚焦呼出气检测质谱技术在疾病诊断领域的最新应用,以增强业界质谱专家和技术人员、医疗诊断行业工作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向仪器用户提供质谱在医疗诊断领域更丰富的产品、技术解决方案。  活动时间:即日起2023年4月30日,投稿邮箱:wanxin@instrument.com.cn仪器信息网特向贵团队/公司约稿如下:  问题1: 当前呼气质谱检测与多少已知的疾病生物标志物有关?  问题2: 针对呼气质谱检测与疾病诊断,目前共建立了哪些技术方法?您认为不同的质谱技术分别拥有什么特点?  问题3: 在疾病诊断的应用场景下,对呼气质谱技术提出了哪些要求?当前的应用有什么困难点?  问题4: 贵团队/贵司重点关注哪种呼气质谱技术?当前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应用进展?  问题5: 您如何看待当前呼气质谱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断应用的发展现状?未来您看好其在疾病诊断领域的哪些应用方向?  问题6: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您认为当前呼气质谱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断领域的发展处于哪个阶段?未来将如何发展?稿件可包含但不限于以上问题内容。如有疑问,可随时联系仪器信息网万编辑 15611024412
  • 国家卫健委:这两种疾病建议用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筛查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和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的通知,在食管癌和胃癌的筛查方案中明确指出了,筛查方法选择普通白光内镜,对发现的可疑病灶可采用特殊内镜技术,例如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荧光内镜等,且不推荐用生物标志物检测、PET检查等方法。全文如下: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食管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严重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研究表明,针对食管癌高风险人群开展筛查与早诊早治能够有效提高人群食管癌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为进一步规范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提升食管癌防治效果,特制定本方案。一、流行病学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食管癌新发22.40万例,死亡18.75万例,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4.64%和7.28%。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5.87/10万和13.28/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食管癌预后较差,近年来我国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可显著提高。食管癌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特定的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病史及遗传因素等。保护因素包括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膳食钙摄入、蔬菜和水果摄入。二、高风险人群年龄≥45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一)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界定,以2000年中国人口结构为标准的年龄标化发病率15/10万)。(二)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有食管癌病史。(三)热烫饮食、高盐饮食、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四)患有慢性食管炎、巴雷特(Barrett)食管、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等疾病。(五)有食管的癌前病变诊疗史。三、筛查(一)筛查对象食管癌高风险人群,无上消化道癌病史,年龄一般在45~74岁之间,无内镜检查禁忌证,能配合内镜检查。(二)筛查方法食管癌筛查推荐内镜学检查,可根据当地医疗条件,选择但不限于如下方法:普通白光内镜、色素内镜,对于发现的可疑病灶可采用特殊内镜技术(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荧光内镜等)检查并进行活检。不能耐受常规内镜检查者可进行麻醉/镇静内镜或经鼻超细内镜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和操作流程参见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食管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诊疗指南)。不推荐使用以下方法进行食管癌筛查:传统球囊拉网细胞学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测、上消化道钡餐造影、PET检查等。(三)筛查频率食管癌高风险人群原则上每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有下列病变者建议缩短筛查间隔:1.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每1~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2.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合并内镜下高危因素或病变长径1cm者每年接受1次内镜检查,持续5年。3.Barrett食管患者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每6~12个月进行1次内镜检查;Barrett食管患者无异型增生,每3~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四、早诊早治原则食管癌应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建议所有癌前病变和食管癌患者及早接受规范化治疗。病理学是诊断食管癌的金标准,需行内镜下活检。临床分期诊断应包括(颈)胸/腹(盆)部增强CT,依据医疗条件可选择超声检查、超声内镜(EUS)、MRI及PET-CT等影像学评估方法。分期参考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分期系统(第8版)。(一)癌前病变期1.病理学显示食管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但内镜下有高级别病变表现可行内镜下切除,未行切除者应于3~6个月内复查内镜并重新活检。因病灶过长、近环周等原因难以整块切除或患者不耐受内镜切除术时可进行内镜下射频消融术(radiof&ensp requency&ensp ablation,RFA)治疗或其他内镜下毁损治疗。2.病理学显示食管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应首选内镜下切除治疗。因病灶过长、近环周等原因难以整块切除或患者不耐受内镜切除时可进行内镜下RFA治疗或其他内镜下毁损治疗。3.Barrett食管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可进行内镜下治疗。Barrett食管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首选内镜下切除治疗。(二)癌症早期1.对于符合内镜下切除的绝对适应证和相对适应证的早期食管癌患者,首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ensp submucosal&ensp dissection,ESD);病变长径≤1cm时,如果能整块切除,也可以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ensp mucosal&ensp resection,EMR)治疗。绝对适应证和相对适应证参见诊疗指南。2.对采用EMR切除后的早期食管腺癌患者,可在EMR切除后针对Barrett食管进行消融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食管狭窄与穿孔的发生率。3.对于局限于黏膜固有层以内的食管鳞癌,可进行内镜下RFA治疗。因病灶过长、近环周等原因难以整块切除或患者不耐受内镜切除术时也可进行内镜下RFA治疗。4.对于病变浸润深度达到黏膜下层(200μm)的T1b期食管癌患者,有淋巴结或血管侵犯,病理分级为低分化(G3),可行食管切除术,拒绝手术或手术不耐受者可同步放化疗。(三)癌症进展期进展期食管癌分为可手术局部进展期、不可手术局部进展期和广泛进展期食管癌三类。可手术的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首选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综合运用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法。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可作为替代选择。具体参见诊疗指南。不可手术的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推荐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广泛进展期食管癌患者推荐系统性药物治疗和最佳支持治疗的方案。五、随访和管理原则上,需每年对所有筛查对象进行至少1次随访,及时获取最终诊断结果与结局信息。对于筛查结果为阴性者,针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健康宣教,并提醒按要求进行定期筛查;对于筛查发现的癌前病变或食管癌患者,建议按临床诊疗要求进行治疗和随访。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胃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严重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研究表明,针对胃癌高风险人群开展筛查与早诊早治能够有效提高人群胃癌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为进一步规范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提升胃癌防治效果,特制定本方案。一、流行病学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胃癌新发35.87万例,死亡26.04万例,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43%和10.11%。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5.41/10万和18.44/10万。胃癌预后较差,近年来我国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可显著提高。胃癌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ensp pylori,Hp)感染、特定的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病史及遗传因素等。保护因素包括足量摄入蔬菜和水果。二、高风险人群年龄≥45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一)居住于胃癌高发地区(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界定,以2000年中国人口结构为标准的年龄标化发病率20/10万)。(二)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病史。(三)尿素呼气试验(urea&ensp breath&ensp test,UBT)、血清Hp抗体、粪便Hp抗原检测任一阳性。(四)吸烟、重度饮酒、高盐饮食、腌制食品等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五)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三、筛查(一)筛查对象胃癌高风险人群,无上消化道癌病史,年龄一般在45~74岁之间,无内镜检查禁忌证,能配合内镜检查。(二)筛查方法胃癌筛查推荐内镜学检查,首选普通白光内镜检查,对发现的可疑病灶采用特殊内镜技术(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色素内镜、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荧光内镜等)检查并进行活检。不能耐受常规内镜检查者可进行麻醉/镇静内镜或经鼻超细内镜检查,也可考虑使用磁控胶囊胃镜。具体检查方法和操作流程参见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胃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诊疗指南)。不建议将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G-17)检测或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等检测单独用于胃癌筛查,也不推荐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胃癌筛查:其他生物标志物检测、上消化道钡餐造影、PET检查等。(三)筛查频率胃癌高风险人群原则上每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有下列病变者建议缩短筛查间隔:1.局限于胃窦或胃体的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患者,每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萎缩累及胃底或全胃,每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2.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每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每3~6个月进行1次内镜检查。四、早诊早治原则胃癌应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建议所有癌前病变(低级别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等)与胃癌患者及早接受规范化治疗,Hp感染者应进行Hp根除治疗。病理学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需行内镜下活检。临床分期诊断应包括(颈)胸/腹(盆)部增强CT,依据医疗条件可选择超声检查、超声内镜(EUS)、MRI及PET-CT等影像学评估方法。分期参考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分期系统(第8版)。(一)癌前病变期1.有明确病灶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应结合内镜所见及病理复诊结果决定下一步处理措施。2.有明确病灶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首选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ensp submucosal&ensp dissection,ESD)治疗。(二)癌症早期1.对于淋巴结转移可能性极低的早期病变,可行ESD治疗。ESD治疗的绝对适应证和相对适应证参见诊疗指南。2.对不满足ESD绝对适应证和相对适应证者,以胃切除术作为标准治疗方案,可考虑功能保留胃切除术,同时根据胃切除部位选择适当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三)癌症进展期可手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首选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综合运用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法。不可手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推荐化疗、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如治疗后获得转化机会,可考虑手术治疗。广泛进展期胃癌患者推荐系统性药物治疗和最佳支持治疗。五、随访和管理原则上,需每年对所有筛查对象进行至少1次随访,及时获取最终诊断结果与结局信息。对于筛查结果为阴性者,针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健康宣教,并提醒按要求进行定期筛查;对于筛查发现的癌前病变或胃癌患者,建议按临床诊疗要求进行治疗和随访。
  • 英研发早期诊断糖尿病新仪器:诊断方法简易无痛
    牛津研发出早期诊断糖尿病新仪器   中新网1月6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通常在儿童或者年轻时被诊断出患有甲型糖尿病的人必须注射胰岛素,并且要小心饮食,以便控制血糖。诊断这种疾病通常需要提取血样,这对很多青少年来说是一种可怕的经历。英国的研究人员说,他们研发出了一种简易无痛初步诊断法,只要提取病人呼吸的样本就可以。   据估计,每年有多达8万名儿童患上甲型糖尿病,如果不治疗,这种免疫性疾病会导致死亡,因此早期发现极为重要。   糖尿病的症状之一是病人呼出的气体带有甜味,牛津大学著名化学教授盖斯· 汉考克说,这是因为病人血液中累积的一种叫做酮类的化学物质所导致的。   他说:&ldquo 这种甜味是一种特殊酮类的气味,叫做丙酮,处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阶段的病人呼吸中通常带有这种气味,被医生用来作为诊断依据。&rdquo   英国研究人员说,他们研发出一种便携式的呼吸分析仪器,可以探测出病人呼吸中非常少量的丙酮。   牛津医学诊断公司首席执行官伊恩&bull 坎贝尔说,研发这个仪器并不容易,因为人的呼吸中带有百万种化合物的分子,而这个仪器要测试出其中的一种。   他说:&ldquo 我们让病人往这个仪器里吹气,提取我们想要测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滤过其余部分,然后把我们想要的分子放进测量空穴。&rdquo   汉考克教授参与了这个仪器的研发,他说,市面上有类似的分析仪器,不过只能放在桌上,很重。   汉考克说:&ldquo 我们的目的是把它做成便携式仪器,可以拿起来,简单地往里面吹气就行了。&rdquo   研究人员说,在一年之内,这种新型分析仪器就可以在医生诊所里投入使用,不久还可能会有更小型的供个人使用的仪器。   可是,研究人员指出,这种呼吸分析仪只能用来做初步检测,要确诊还必须通过适当的血液检查。
  • 我不是药神,但我想活着 | 电影之外,谈谈比白血病还可怕的人类健康威胁——血吸虫病
    1.这个夏天的热风刚来,朋友圈里“世界杯”的热度还没散去,徐峥导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就点燃了全网。 一场关于国内进口药制度的弊端、药品研发及药品专利保护是否合理、病患与执权者之间的博弈、生死权力的较量的探讨,激起了大众的深度思考与激烈讨论。 相关的网络文章一篇篇飞来,围绕善恶选择、围绕生死之争、围绕活着的艰辛、围绕着我们无法战胜的死亡,给大众一个又一个新的解读视角。 其中一篇名为《我不是药神 | 为什么有时活着比死更可怕》(1) 里有段话,读来颇为心酸:“在吕受益的身上,我看到人们很难逾越的一个困境 :有时,活着比死更可怕。” 对于被病痛折磨到想死的人而言,他们像是生活在没有希望的地狱里,他们期盼活着,却连活着的权力都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电影里,这些已经被疾病压垮的人,被许多利欲熏心者视作牟利的对象。病痛中的他们,戴着一层又一层的口罩,口罩之下绝望而痛苦的面孔,是被视而不见的人之尊严。 作者引用《未来简史》的观点说:数千年来,人类一直为对抗死亡、争夺活着的尊严而抗争。 其中,被天灾人害夺去的生命权终于被我们抢回手中——从饥荒、到瘟疫,再到战争——这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宿敌,在近几百年内,渐渐被扼杀在摇篮里。 2.在对抗死亡这场残酷的战役里, 许许多多像程勇那样心有怜悯与善勇的人,一直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譬如那些决心从事药物研发的年轻人:90后的小呆,医学博士毕业,选择回国创业。为了研发新药,每天二十四小时泡在实验室里,强度大的时候,一天只能睡两个小时。即使这样强体力和强脑力的劳动,也无法预测药物研发的结果是失败还是成功。 譬如那些研究癌症靶向药物治疗的医学研究者:在国家级血液研究实验室里,有一群科研人员几十年如一日的埋头于血癌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一款能治病的药从研发到售卖,中间要经过一期、二期、临床多个阶段,耗时几十年的时间。期间无数次的失败、再尝试、再失败、再尝试,他们从一个个少年人熬到了两鬓发白,凭借的是对职业的尊重、生命的敬畏。 譬如那些奋战在传染病预防监测一线的疾控研究员:某省疾控预防中心的实验室,是我们奥豪斯仪器的客户,每年洪涝多发期,他们都要开始筹备血吸虫病疫情的检测。 实验过程中,他们使用奥豪斯FC5515微量高速离心机对提取出来的样品进行离心纯化,以检测钉螺——血吸虫的主要中间宿主,是否被血吸虫感染。这样的测验,在我国已经持续了五六十年。 与骇人听闻的癌症不同,血吸虫病名列全球十大传染病之中。其传播快、影响广、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人类与之抗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 今天,奥豪斯就为各位科普一下曾被称为“瘟神”的血吸虫病的历史,以及我国防治血吸虫病的历史: 3. 一千年前,埃及的尼罗河边。 在水田里工作的努比亚人突然出疹、身体忽冷忽热,这样的症状在当地迅速蔓延。尔后他们只能坐在田边,望着日出复日落,却无法参与正常的劳作。不久之后,死亡如大军压境,患病之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愁云惨淡。 然而,这些绝望的努比亚人,至始至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遭遇了什么。 两千年前,汉代中国湘潭之地,马王堆里的尸体里,数不清的虫卵寄生在其直肠肠腔内。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小东西,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名扬天下,让人闻风丧胆。 千年后,考古学家解剖研究后,发现了这些虫卵,解开了古尸的死因—— “血吸虫病”。同期,埃及考古学家也揭开了努比亚人死亡的谜团。 相隔千里的两个文明古国,竟然曾遭同一种疾病的肆虐。这种虫子,到底有多大的威力,能漂洋过海来恁死你? 世界卫生组织展开了对血吸虫病的研究与防治,谜底渐渐揭晓。原来埃及的血吸虫,和西汉的血吸虫是近亲。 据研究,迄今为止,全球能侵犯人体的血吸虫有19种,能威胁人类健康的血吸虫有6种。根据其入侵人体后寄居的组织不同,分为肠血吸虫病和尿路血吸虫病。(2)读完这张表,你就明白了。 种属地理分布肠血吸虫病曼氏血吸虫非洲、中东、加勒比、巴西、委内瑞拉和苏里南日本血吸虫中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湄公河血吸虫柬埔寨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一些区县几内亚线虫以及相关的间插血吸虫中部非洲的雨林地带尿路血吸虫病埃及血吸虫非洲和中东 1.那么,何谓血吸虫病呢? 血吸虫病,顾名思义,即血吸虫寄生于最终宿主——人/畜的体内,造成最终宿主的身体病变,最后致其死亡的一种有高传染性寄生虫病。其感染性之强,与疟疾、黑死病等瘟疫性疾病,被一同列入发展中国家的重点传染病名单里。2.那么,血吸虫病的感染力到底为什么这么强?居然能让全球人民闻风丧胆!是因为种类多吗? 不,人家不拉帮结派,人家凭天赋的。 第一, 血吸虫有无人能敌的寄生能力,在中间宿主体内从虫卵发育成毛蚴,在最终宿主体内从毛蚴发育成成虫。第二, 血吸虫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在中间宿主内无性繁殖虫卵,在最终宿体内通过有性繁殖进行虫卵扩增。 但生存力再强,激不起千层浪也枉然。 3.那血吸虫病是怎么成为寄生虫病里的“网红”的呢? 一般,血吸虫是这样操作的: 一个血吸虫卵落入水中发育成毛蚴,等待中间宿主出现后迅速寄居其体内,耐心发育成尾蚴——这时候它们已经具备了穿刺最终宿主皮肤的能力。长成尾蚴的它们通过无性繁殖倍增出足够多的虫卵——这个过程,比孙悟空拔毛还要简单。 尾蚴们一边产卵,一边耐心的等待最终宿主——如人、牲畜出现。待目标出现后,锁定,在其不知不觉中,穿透其皮肤,进入其体内转变成童虫,随静脉血管进入其静脉分支,如肠系膜静脉(肠血吸虫病,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或膀胱静脉(埃及血吸虫)。 得逞后的血吸虫童虫在最终宿主身体里寄生四五十天左右,变成成虫,就可以通过有性繁殖正常产卵,开始为非作歹了。 据研究,一对成虫日产卵可达1000个左右,这样的高生产力可持续三四十年,直到最终宿主死亡。 4.那这些虫卵去哪里了呢? 原来,从它们可以产卵开始,这些虫卵就悄悄随粪便排出体外,等候再一轮的传播。 如此,血吸虫成功的以一生万,以万生亿̷̷如此循环往复,一人或一畜患病,即可数倍的扩大感染。 5.感染血吸虫病的症状如何呢? 一般来说,待血吸虫病在宿主体内潜伏至成熟,患者才会有患病的症状发作:起先是咳嗽、发热或疼痛,随后出现肝脾肿大、肝腹水,严重可出现肝坏死症状,导致患者劳动力丧失,离世̷̷ 血吸虫病的裂变速度与杀伤力,在较差的医疗环境里,堪称无敌。 4.早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血吸虫病如“死亡收割机”一般,肆虐中国,它们寄生于覆盖面积达128亿平方米的钉螺之中,侵入13个行政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水域沿岸地区,造成一亿人口感染,被称作“瘟神”。 这场几乎肆虐全国的传染病,感染源来自日本血吸虫——这种血吸虫于1904年在日本首次发现,因此得名。直到今天,日本血吸虫病仍在中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部分地区流行。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血吸虫病大爆发后,我国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血吸虫病防治征程。这漫长的征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50-70年代的控制钉螺阶段;第二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到2004年的人畜化疗阶段;第三阶段是从2005年开始的传播源控制阶段:包括钉螺调查、人及家畜的化疗、健康教育、有农业、林业、水利和土地等专家参与的全面控制。(3) 一直以来,钉螺调查作为血吸虫病常发区域疾控中心的必检项目。 在过去钉螺感染较严重的年代,原本采用传统的压碎法和逸蚴法检测现场钉螺的感染情况,就可以满足疫情的检查。但随着血吸虫病疾控逐渐步入传播源控制阶段,面对低感染率和低感染度的区域,则可以采用群体钉螺检测手段(4)。 当下许多血吸虫病疾控检测中,会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即DIGFA 法),检测疾控区域内的钉螺是否为血吸虫感染性钉螺。(5) 在湖北省某疾控中心的钉螺血吸虫检测中,根据DIGFA实验要求,采用奥豪斯的FC515微量高速离心机对样品进行高速离心纯化。最大容量44x1.5ml/44x2.0ml最大离心力21953g最大转速15200rpm匹配转子数7在高速离心纯化后,再按文献要求制作金标测定板,根据实验步骤加入实验液体,只需数分钟即可得出结果。 随后根据目测斑点的色泽,以判断被测样品为阴性还是阳性。(6)由于胶体金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能在相应配体区大量聚集,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斑点,反差性很强,结果容易判断,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非常适合血吸虫病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7) 截止到2016年,我国血吸虫病的防治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每年夏季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使得血吸虫病的传播源监控依然是我国基层疾控工作中的重点。(8) 最近全国各地暴雨不断,涝灾频发,正是血吸虫病易传播的季节。各地疾控又将展开一系列防治工作。 他们和《我不是药神》中被背景化的药物研发团队一样,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奥豪斯一直与他们并肩作战,埋头于提供高品质的实验室仪器,并服务于国内的许多医院、疾控中心,为研发实验和检测实验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仪器。 在飞速发展的生命科学事业中,奥豪斯与生命科学领域的其他同仁们一样,从不吝啬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因为这份力量,一定会带来大大的希望。参考:1.阿浅.《我不是药神 | 为什么有时活着比死更可怕》.无花果听歌.(07/08/2018 23:43)2.血吸虫病基本知识与水利血防[].长江水利网.(06/29/2018)3.血吸虫病.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 [online]Available at4.陈军虎, 闻礼永, 张旭照,等. 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PCR方法的建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 24(3):204-207.5.陈军虎, 闻礼永. 免疫渗滤和层析技术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J].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2005, 32(2):85-88.6.陈军虎.生态环境改变后人群血吸虫抗体水平动态变化和感染性钉螺基因检测的研究[D].浙江省医学科学院,2006.7.陈军虎, 闻礼永, 张剑锋,等. DIGFA、ELISA与IHA平行检测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血清抗体的应用价值[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5, 21(9):776-778.8.张利娟, 徐志敏, 钱颖骏,等. 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6):669-677.9.百科知识.血吸虫病的千古之谜.百拇医药.( 07/15/2018) 如果您想了解奥豪斯离心机的详情,请联系奥豪斯, 我们的专业工程师将竭诚为您服务!
  • 金域检测医学重磅发布儿童血液系统疾病检测整体解决方案
    近期,金域检测推出了针对儿童血液病的全面检测方案,解决了目前临床上诊断这类疾病的难题。通常情况下,确诊儿童血液病需要进行骨髓样本检测,但由于检测项目繁多且不准确,导致患儿需要多次骨穿检查,给诊疗带来不便。金域检测的方案依托多技术平台和多学科实力,以临床和疾病为导向,明确了不同类型儿童血液病所需的检测项目,涵盖了初诊、复诊、治疗和预后监测等多个环节。该方案具备检测项目全面、质量优良、查询便捷等特点,为临床提供了一站式的选择,有助于实现儿童血液病的精准诊疗。多技术平台助力,解决儿童血液病诊断难题金域检测推出了针对儿童血液病的全面检测解决方案,旨在解决当前临床诊断的难题。儿童血液病包括儿童白血病/淋巴瘤、骨髓衰竭性疾病、组织细胞病、部分实体肿瘤、各类贫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和出凝血疾病等。然而,多数疾病的准确诊断依赖MICM分型(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而复杂的诊疗流程使临床医生在选择适当的检测项目时面临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金域检测参考了相关诊疗指南,根据各类儿童血液病的精确诊断需求和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水平,精选出所需的检测项目,并将其整合为多个不同级别的套餐,以满足疾病初诊、复诊、治疗和预后监测等不同阶段的需求。金域检测的儿童血液病解决方案具有全面的检测项目、优良的质量以及便捷的查询服务,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站式的选择,助力儿童血液病的精准诊疗。此外,方案还针对移植、CAR-T等治疗方法,提供相应的检测项目推荐,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儿童血液病的诊断也面临罕见病高比例的挑战,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分析才能确诊。金域检测的儿童血液病解决方案聚焦于数十个疾病系列,涵盖了超过百种疾病,包括国内罕见病目录中的血液系统疾病。利用多技术平台的优势,金域检测率先推出综合报告服务模式,为临床提供流式、感染、代谢、基因等全方位的检测,攻克罕见病的诊断难题,实现更全面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指导。行业顶尖专家支持,确保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金域检测的儿童血液系统疾病检测整体解决方案得到了行业顶尖专家团队的指导支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金域检测紧密跟踪血液病诊断技术与治疗前沿,为CCCG-ALL内的多家医院提供流式检测和全转录组测序(RNA-seq)检测服务。同时,金域检测的儿童血液疾病检测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专家团队参与实验质控和报告审核,进一步确保服务质量,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临床精准治疗奠定坚实基础。在其他儿童血液系统疾病领域,金域检测同样拥有顶尖专家团队的指导,共同推动儿童血液疾病诊疗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未来,金域检测将持续打造以疾病为导向的学科全覆盖产品体系,通过整合多技术平台,实现多组学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不断完善整体解决方案,凭借自身优势和综合实力推动疾病精准诊疗,助力学科建设发展,更好地守护百姓健康。
  • 曝冰露桶装水被检酸度强 PH值达5.0
    黄女士只好用桶装水来洗衣。 黄女士往冰露纯净水中滴入PH值测试剂,水立刻变成了茶色,PH值比对在5.0左右 左为呈茶色的冰露纯净水,右为滴入试剂的自来水,颜色海蓝偏绿,其PH值在7.5左右。   16元一桶的桶装水拿来洗衣服,这不是奢侈浪费,而是太无奈!最近,家住芳村的黄女士在网上发帖,称自测某品牌桶装水,发现其PH值仅为5.0左右,酸度如此之强让全家人感到担忧,再也不敢喝,全部用来洗衣服。   市民自测:冰露桶装水PH值5.0   去年8月份黄女士在她家所在的小区附近的商场里花费160元钱订购了10桶冰露牌桶装纯净水,因为该品牌属于可口可乐公司,黄女士一家便放心地饮用。去年11月份他们叫了第一桶水,到今年4月26日时又叫了第二桶水。“在喝这个水期间我经常感觉肚子不舒服,就怀疑水有问题,后来拿PH值测试剂测试,结果吓了我们一跳。”黄女士说,经过测试,第二桶水的PH值仅为5.0左右,而同时测试的家里的自来水PH值则为7.5左右,而家里另外的某品牌山泉水PH值则为7.0左右。   黄女士说,比较起来,冰露桶装纯净水的PH值比自来水要低很多,呈现较为明显的酸性,这样的“酸水”他们再也不敢喝了。   为了不浪费水,黄女士决定将剩下的冰露桶装水全部用来洗衣服,“连洗碗都不敢。”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黄女士家,家里刚好放着一桶当天刚送过来的还未开封的冰露桶装水。记者将这桶水开封,现场做起了PH值的测试。   在装满冰露桶装水的一个小碗里,记者往里面滴入PH值测试液,碗里的水立刻变成了茶色,PH值比对在5.0左右。记者随后又舀来黄女士家里的自来水,滴入PH值测试液后,透明的水立刻变成了海蓝色,其PH值在7.5左右。用同样的方法测得其家中某品牌山泉水的PH值则为7.0左右,加入测试液后水变成草绿色。   三种不同的饮用水,加入PH值测试液后却呈现三种截然不同的颜色,其对比颇为强烈。   代理商:若PH值确实过低可更换   记者随后致电冰露桶装水的广州代理商百川水业,对于记者所测的冰露桶装纯净水的PH值在5.0左右的情况,客服人员表示,一般情况下,冰露桶装纯净水的PH值在7以下,属于弱酸性水。   “虽然这个PH值没有具体的标准,但正常情况下应该不会在5.0这样低的数值内。”客服表示,如果顾客确实对该品牌桶装水存在怀疑,他们可派专人上门检测,若测出数值确实过低,将会考虑给顾客更换其他品牌的桶装水。   专家:可能桶消毒时没洗干净不建议长期饮用弱酸性水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教授蒋卓勤告诉记者,蒸馏水、矿泉水、纯净水的PH值一般都在6点多,PH值为5.0的水属于弱酸性水。   对于黄女士所订购的冰露纯净水PH值在5.0左右的数值,蒋卓勤说,因为是家庭测试,这一数字有可能存在误差。但他同时表示,也有可能是该桶装水在生产环节中装水的桶消毒存在问题,“有可能是桶用酸性消毒剂消毒但没有洗干净。”另外一种可能是,该品牌桶装水微生物超标,微生物代谢产生酸性物质,导致其PH值较低。   蒋卓勤同时补充说,对于弱酸性的水,市民不必过于担忧。“平常我们喝的可乐、雪碧PH值都是酸性的。”蒋卓勤说,长期饮用酸性水会导致钙质流失等问题,对于呈现弱酸性的桶装水他也不建议市民长期饮用。专家表示,对于普通人来讲,PH值在6.0~7.5之间比较适合饮用,PH值为7.0左右的中性水最好。而在选择桶装水时,他建议最好选择水源洁净、周围无污染的品牌。
  • 原位电镜确认立方冰
    自然界中常见的降雪大多都是水分子在灰尘矿物质等表面的凝聚生长,是最普遍的晶体生长现象,相应气固、液固相变物理/化学过程对应的物理机制被视为经典相变理论的原型模板。但这一自然条件下常见的宏观相变的微观机理受制于显微技术的发展一直面对着众多争议,其中一个受到气象学、晶体学、以及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广泛关注但悬而未决的争议问题是:除了常见的六角冰,单晶、纯相的立方冰是否自然存在?以往气象学研究中观察到了一种特殊的日晕,被认为是由于云层中具有立方结构的冰晶对光的折射造成的。诺奖得主Linus Pauling基于剩余熵理论早在1935年预言了立方冰的存在。但在实验室中,不论是样品制备或者是晶体学表征领域,都难以提供纯相立方冰的直观证据。为了回答这一受到广泛关注的争议问题,发展原位冰形核结晶显微成像技术,在原子尺度上对水冰相变的微观行为进行实时观测表征,揭示水结晶的微观物理图像,对于基础的冰晶结构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和冰晶合成及应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表面物理实验室白雪冬课题组在过去二十多年致力于发展原位电镜技术,在透射电镜内构筑器件单元和微纳测量系统,在外场条件下(光、电、力、超快激光、低温等),观测和调控新物态与新物性 [Nature Commun. 11, 1840 (2020) PNAS 117, 18954 (2020) Rev. Sci. Instrum. 92, 013704 (2021) PRL 129,107601 (2022)]。近年来,该课题组白雪冬研究员、王立芬副研究员团队又发展了原位液体反应池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实现了纳米限域生长及其异质形核过程的原位原子尺度的观测表征,在表界面生长动力学研究中取得进展[Angew. Chem. In. Ed. 59,17534(2020) PRL 126,136001(2021)]。  最近,该团队通过发展原位冷冻电镜技术,结合原子分辨像差校正电镜技术和低剂量电子束成像技术,在冰的结晶微观机制研究上取得突破。在分子分辨水平,通过原位实时地观察电镜镜筒中的残存水蒸气在近液氮温度(102 K)的不同衬底上冷凝结冰的微观动态过程,发现水在衬底上首先会形成无定形冰,随后大多会结晶形成纯相的单晶立方冰。在实现单个冰晶颗粒高空间分辨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单颗粒实时追踪观察统计,发现在同样的低温、低压热力学条件下,水的气相沉积结晶过程优先形成立方冰,并同时存在六角冰的独立形核生长。这一工作展示了低温低压下冰的异质形核微观动力学的分子过程,揭示了异质界面对立方冰的偏好形核生长,为理解众多相似热力学条件下得到的多样化冰晶提供了依据。基于实空间成像,立方冰内部的常见缺陷也首次被清晰展示,研究表明,立方冰晶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缺陷结构:密堆积面缺陷和堆垛无序畴。他们还利用电子束作为能量扰动源,系统地调控、观测了立方冰中缺陷相变的结构动力学行为,发现立方冰中密堆积面缺陷倾向于沿面内滑移,展示了与常见面心立方密堆积结构材料缺陷动力学的相似性。  该研究以直观的实空间实验证据展示了低温气相沉积过程中单晶立方冰的形成过程,澄清了关于单晶纯相立方冰能否形成的争议,这一工作以“Tracking cubic ice at molecular resolution”为题在Nature杂志上于2023年3月29日在线发表,中科院物理所王立芬副研究员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2/3)和通讯作者,中科院物理所博士生黄旭丹(1/3)和北京大学博士生刘科阳同为文章第一作者,北京大学陈基研究员、王恩哥院士和中科院物理所白雪冬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文章合作者还有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江颖教授、材料学院刘磊研究员以及中科院物理所许智副主任工程师、田学增特聘研究员和王文龙研究员等。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基金委、中科院、科技部、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青促会的资助。  文章DOI: 10.1038/s41586-023-05864-5  线上发表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5864-5图1. 原位透射电镜实验设计及单晶立方冰在石墨烯表面经过水蒸气冷凝结晶的微观生长过程。图2. 在石墨烯(a)、六方氮化硼(b)、亲水性无定形碳(c)和厌水性无定形碳(d)衬底上生长的具有不同取向的单晶立方冰。图3.立方冰中存在两种缺陷构型:堆垛面上的面缺陷(类型1)和 堆垛无序畴(类型2)。图4.立方冰中的缺陷结构在电子束辐照下的动态行为。
  •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三定”方案发布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2022年1月24日)  根据《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和党中央关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决策部署,经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现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职责调整  (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管理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将下述职责划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制定并组织落实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国家免疫规划以及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制定检疫、监测传染病目录 组织指导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编制专项预案并组织实施,指导监督预案演练,发布传染病疫情信息,指导开展寄生虫病与地方病防控工作 负责职责范围内的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等公共卫生的监督管理,负责传染病防治监督,健全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体系 制定传染病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卫生应急工作,牵头组织协调传染病疫情应对工作,组织指导传染病以外的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与海关总署建立健全应对口岸公共卫生事件合作机制和通报交流机制。  (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认真总结固化疫情防控中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和模式,着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  二、关于内设机构调整  (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更名为医政司,承担拟订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等行业管理政策规范、标准并监督实施工作,承担推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护理、康复事业发展工作 拟订公立医院运行监管、绩效评价和考核制度等。  (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应急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更名为医疗应急司,组织协调传染病疫情应对工作,承担医疗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组织指导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治和紧急医学救援工作 拟订医疗安全、医疗监督、采供血机构管理以及行风建设等行业管理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 拟订重大疾病、慢性病防控管理政策规范并监督实施。  (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机关党委(党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党的建设和纪检工作,领导机关群团组织的工作,承担内部巡视工作。机关党委设立机关纪委,承担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纪检、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工作。  (四)撤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综合监督局。  三、关于编制职数调整  调整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设19个内设机构及机关党委(党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离退休干部局。机关行政编制464名。设主任1名,副主任4名,司局级领导职数80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机关纪委领导职数1名、卫生健康监察专员10名、离退休干部局领导职数2名)。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根据《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和党中央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局,为副部级。  第三条 本规定确定的主要职责、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是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机构职责权限、人员配备和工作运行的基本依据。  第四条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党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拟订传染病预防控制及公共卫生监督的法律法规草案、政策、规划、标准,负责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和工作体系建设。  (二)领导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工作,制定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办法并组织实施。审核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局的监测预警等规划计划和应急预案,指导开展监测预警、免疫规划和隔离防控等相关工作,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  (三)制定并组织落实国家免疫规划以及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负责预防接种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制定检疫、监测传染病目录,提出法定传染病病种调整建议。  (四)统筹规划并监督管理传染病医疗机构及其他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指导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制度,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系统队伍建设的方针政策并组织实施。  (五)规划指导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疫情监测、风险评估工作并发布疫情信息,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的疫情信息通报和共享机制。  (六)负责传染病疫情应对相关工作,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工作,拟订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演练,指导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负责应急队伍、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出传染病疫情应对应急物资需求及分配意见。  (七)协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科研体系建设,拟订疾病预防控制科技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开展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制定相关国际标准、规范、指南。  (八)负责传染病防治、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和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督工作,依法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健全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体系。  (九)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职能转变。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应当强化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领导和工作协同,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和网络,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将预防关口前移,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研判、决策机制,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运行机制,坚持依法防控,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推动构建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强化科研支撑体系,健全决策咨询体系,实现动态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  第五条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与海关总署的有关职责分工:会同海关总署编制国境卫生检疫监测传染病目录 与海关总署建立健全应对口岸传染病疫情合作机制,传染病疫情通报交流机制,口岸输入性疫情通报、移交转运和协作处理机制。  第六条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根据本规定第四条所明确的主要职责,编制权责清单,逐项明确权责名称、权责类型、设定依据、履责方式、追责情形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办事指南、运行流程图等,优化行政程序,规范权力运行。  第七条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设下列内设机构(副司局级):  (一)综合司。负责机关日常运转,承担安全、保密、信访、政务公开等工作。拟订对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工作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办法并组织实施。承担传染病疫情信息发布工作,承担科学普及、新闻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工作。  (二)规划财务与法规司。组织拟订疾病预防控制中长期规划,承担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及信息化建设工作。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预决算、财务、资产管理、内部审计工作。组织起草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和标准,承担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和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普法等工作。  (三)监测预警司。规划指导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和完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建立疫情信息通报和共享机制,指导医疗机构等落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责任。组织开展传染病疫情监测、风险评估,提出预警决策和启动应急响应建议。审核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局监测预警规划计划并指导开展相关工作。  (四)应急处置司。承担传染病疫情应急相关工作,组织编制预案并开展演练,承担应急体系、能力及队伍建设工作,提出相关应急物资储备品种、数量等建议,以及应急状态下物资需求和分配意见。审核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局应急预案并指导开展相关工作。  (五)传染病防控司。拟订检疫、监测传染病目录,提出法定传染病病种调整建议。拟订传染病相关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传染病防控效果评估。管理传染病医疗机构,指导医疗机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六)卫生与免疫规划司。拟订国家免疫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及其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组织疫苗针对传染病防控的免疫效果评估。指导开展寄生虫病与地方病防控工作。拟订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管理政策并指导实施。拟订意外伤害相关预防措施。  (七)综合监督一司。承担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工作,组织对医疗机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考核,依法组织查处传染病防治重大违法行为,指导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制度。  (八)综合监督二司。承担公共卫生监督工作,组织指导地方开展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工作,依法组织查处公共卫生重大违法行为,完善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体系。  (九)科技教育与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承担疾病预防控制科研体系建设工作,拟订疾病预防控制科技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协同指导职责范围内的公共卫生教育。开展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外宣传、援外工作,组织传染病跨境联防联控工作,参与制定相关国际标准、规范、指南。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外事管理工作。  (十)机关党委(人事司)。负责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党的建设和纪检工作,领导机关群团组织的工作,承担内部巡视工作。拟订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的方针政策并组织实施。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干部人事管理、机构编制、教育培训、离退休干部工作。机关党委设立机关纪委,承担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纪检、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工作。  第八条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机关行政编制170名。设局长1名、副局长4名,正副司长职数32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机关纪委领导职数1名)。  第九条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第十条 本规定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其调整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规定程序办理。  根据机构编制管理权限,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党组决定、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备案的机构编制事项,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本规定自2022年1月24日起施行。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