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王正勇

仪器信息网王正勇专题为您整合王正勇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王正勇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王正勇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王正勇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王正勇话题讨论。

王正勇相关的资讯

  • 石化油气行业的变化、挑战和趋势——访美国PAC亚太区副总裁王正勇
    p   4月13日,全球石化油气分析知名公司美国PAC公司在北京港澳中心瑞士酒店举办 “2018年航空油品质量与飞行安全技术研讨会” ,携手中国民航(CAAC)适航审定中心、中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RIPP,ASTM标准委员会专家,与来自空军、海军、首都机场等油料使用单位,以及“三桶油”,民营地炼,检验检疫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石化人”共同探讨全球航油航化发展趋势,质量标准规范,航空油品质量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以及当下航油质量控制的新挑战及解决方案等。 /p p   研讨会间隙,仪器信息网编辑借机采访了美国PAC公司亚太区副总裁Samuel Wong王正勇先生,请其介绍当前石化油气行业变化、挑战和趋势,王先生以石化生产供应链为索图,从原油供应、炼油挑战、消费趋势、新能源和智能生产等几方面为大家分享了其对石化行业的精辟理解,访谈纪要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04191260-236b-4fe1-8a88-1a4fedab6b25.jpg" title=" IMG_5438小.jpg"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美国PAC亚太区副总裁Samuel Wong /span /p p    strong 原油市场“价暖质劣” /strong /p p   原油价格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巨大。受地缘政治及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原油价格犹如“过山车”,从曾经的每桶一百多美元高位一路下滑到2015年前后的近每桶三十美元,对整个石化行业投资乃至全球经济影响甚大,期间上游勘采,油服等环节成为“重灾区”,大面积关停和裁员 中国的勘探业务板块也受影响,大幅亏损,投资受抑。近两年原油价格持续“回暖”,市场乐观看好2018年原油价格“望7看8”,预计在70-85美元/桶区间,据悉2018年,中海油投资较2017年增加近1倍,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大对上游环节的投入。 /p p   另一方面,原油劣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原油按照国际分类,按照硫含量不同,分为甜和酸(sweet and sour),甜即是好油,硫含量较低,成本比较高,酸油即劣质油。而目前含硫和高硫原油比例和产量均趋于增长,全球剩余可采储量中硫含量& gt 1.5%的高硫原油约占70%,而中国高酸原油约5800万吨/年,约占全国产量的30%。与此相对,环保排放标准和规范愈趋严格,如中国车用油排放有升级到国五、国六,均有对硫或氮排放的要求 2016年底国际海事组织(IMO)颁发了新的规范,对船用燃料油硫排放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硫含量从3.5%降到0.5%,而排放控制区(ECA)则要降低到0.1%,这对炼油工业及其供应链带来极大的影响。 /p p   strong  产能过剩,“深加工,调结构” /strong /p p   从油品需求来讲,全球需求保持稳定年增长1%-2%,第一,现在炼油产能增长远远超出需求增长 第二,从石化需求来讲,产能不能满足石化需求增长,包括乙烯、聚酯等,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石化产能还有增长的空间。如2016年,中国加工原油近5.4亿吨,生产汽煤柴三大油品合计3.48亿吨,平均开工率不足70%,产能过剩,尤其是柴油消费放缓,但航空出行及乘用车增长,航煤和汽油增加较快,为此增加柴油出口,降低柴汽比,乃至改变整个炼油产品结构,迎接“消费升级”是当下炼化企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规划筹建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从炼油到石油化工下游产品,同期全面进行,从一千万吨一体化,到现在三千万吨、甚至四千万吨一体化,部分炼油企业,成品油是副产品,产品是乙烯、PTA等,企业的整个工艺设计是为石化来设计的,这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p p   传统炼化企业,当下面临原油劣质化、炼油产能过剩、消费市场变化大,排放标准严等诸多因素影响,许多炼油厂面临倒闭风险,过去十几年全球关闭了47个炼油厂,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和欧洲。原油劣质化趋势,企业要么高价购买甜油,低硫油加工 要么通过改进装置,采用新的技术,高效加工劣质油,深度加工,这也是国际上主流的趋势,其关键在于渣油最大限度的转化为轻质油品。近年来以增加多产汽油和芳烃、多产航煤的脱碳和加氢工艺深受热捧。代表的有烷基化,固定床加氢处理,沸腾床加氢裂化等深加工技术。 /p p   strong  未来?新能源?数字工厂? /strong /p p   趋于严苛的排放标准,需要发展清洁燃料。国五汽柴油升级由原定的2018年1月提前到2017年1月,全国将在2019年执行国六 A阶段车用汽油和VI柴油,2023年执行国六阶段车用汽油,将从对硫/氮污染物指标控制,到油品组成的分析控制。未来20-30年,石化车用油仍会是主要的燃料油品,当然生物类组分的油品会越来越普及,乙醇汽油,生物柴油及航煤会更多的被使用。关于电动替代?Samuel Wong则认为,替代并不是那么简单,电网输送的效率以及新污染源问题,仍需要关注。随着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日趋成熟,汽柴油的需求有可能出现下降趋势。但整体全球来讲,汽车数量还在高速增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汽车油品的需求短期内不会下降,且在接下来3-5年还会增长。 /p p   互联网、人工智能将在石化行业得到更多应用。中石化目前也正在打造“数字化、数字化交付、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工厂项目,Samuel Wong认为随着物联网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将实现包括数据采集、传输、数据库,分析以及远程操控,并可以帮用户诊断,帮用户优化。就比如原油分析,通过对原油成分、工艺等掌握,对原油的分析的精度直接影响对工艺切割的精度。PAC的烃硫氮一体分析CNS可以提高用户的出油率,优化提高催化剂使用周期。 /p p    strong 石化人的新风貌 /strong /p p   石化行业的变化,从工艺、生产环节、检测手段、检测标准、人员配备都会带来相应调整。PAC经过大量的客户走访,发现了客户三种新的需求逐渐显现:首先是关注国际市场动态。之前各个企业只在相对局限的市场服务,因为原料、成品油等都是国家制定的价格,国外市场不需过多考虑。而现在炼油厂不能不关心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价格。其次是关注相关标准。之前,大多数炼油厂客户是不了解国际标准、行业的标准的,因为不需要了解。但现在面对国际市场,只有了解国际标准,才能更好的走到国际市场中去。再次是对应用各个环节的掌握。PAC发现,对客户仅仅在仪器层面的技术介绍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客户对闪点、馏程等某一具体的方法是很熟知的。而对于上升到对整个产品整个环节,则恰恰是他们缺乏的。如本次航空油品质量与飞行安全技术研讨会,PAC通过全球航空市场发展变化,标准规范,质量控制来呈现航空公司,油料供应,标准委员会,乘客们共同关心的飞行安全,正如某大型炼油企业航煤JFTOT分析的警示录“上天的油料,无儿戏”。 /p
  • 王正:国标成甲醛“合法超标”保护伞
    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部分人造板产品(板式家具、装饰板、橱柜产品、地板产品)含有甲醛,甚至是高浓度甲醛早已不是什么行业秘密。   人造板产品中为何含有高浓度的甲醛呢?生产者为何将这样的问题产品顺利推向市场呢?监管机构又为何坐视不理呢?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副所长王正教授给出了这一系列问题背后的答案。   王正认为,很多人造板产品中含有高浓度甲醛,这与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GB18580-2001)有着密切的关系。   &ldquo 客观来说,当年 GB18580-2001国家标准的制定实施,对我国人造板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因此一跃成为世界人造板生产和消费大国。但随着消费者对居室安全环境要求的提高,这个标准已经严重滞后,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rdquo 王正说。   据了解,该标准中规定,我国人造板的甲醛限量释放值分为两级,即 E1级与 E2级, E2级&le 5. 0㎎ /L,E1级为&le 1. 5㎎ /L(详见下图)。   &ldquo 这个标准虽然规定了人造板甲醛释放的浓度,但没有规定室内的甲醛总量控制,也就是说只有单位释放的控制,却没有使用人造板总量的控制,当人造板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甲醛释放量累积起来就会超标。&rdquo 王正称。   王正在解读 GB18580-2001标准的同时,也表达了他的看法:&ldquo 客观上讲,目前的这个国家标准已经成为甲醛&lsquo 合法超标&rsquo 的保护伞。这也导致了很多消费者与厂家打官司的结果全部败诉。企业是趋利的,只要它达到国家标准,你就不能说超标,至于因为使用总量带来的甲醛超标,企业也不属于违法。换一个角度说,错不在企业,而在于国家标准制定的问题。&rdquo   不仅如此, GB18580-2001国家标准的局限性还存在其他弊端。   例如,部分人造板产品制造商为达到所谓的标准要求,采取贴面封蜡的方法,将产品外表包裹封闭起来,这种方法对人体所带来的影响更大。表面上看甲醛被锁在里面,而当温度升高时,那些甲醛就会释放出来。而不采取封闭的方法,甲醛浓度其实会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逐渐降低。   王正表示,人造板产品甲醛释放问题的技术核心在于胶黏剂。如果使用环保胶黏剂则完全可以达到欧美以及日本标准,但是成本会增加一部分。目前环保胶黏剂的技术相对成熟,如果环保胶黏剂能大量使用的话,其成本也会合理下降。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人造板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每年出口大量符合国际环保标准的板材。而在国内,受限于低价竞争的产业环境,内销的人造板产品80%是使用不环保的脲醛胶生产的。结果现状就成了出口给国外的都是环保产品,国人用的大多是&ldquo 达国标&rdquo 的不环保产品。   王正透露,实际上, GB18580-2001第一修订稿已于两年前上报给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但至今仍未出台。原因在于对新标准存有很大争议,虽然新标准可能会取消 E2级,但对不同环保级别产品仍然没有对应的使用总量规定和限制。同时不排除利益集团不愿意看到环保标准提高,因为这会&ldquo 伤害&rdquo 到其固有利益。
  • 王正敏“克隆”国外科研获巨额经费
    王正敏(资料图)   近日中科院院士王正敏遭学生王宇澄举报学术抄袭、科研剽窃等。王宇澄称王正敏至少57篇论文涉抄袭,还&ldquo 克隆&rdquo 国外&ldquo 人工耳蜗&rdquo 样机冒充自主研发。央视记者调查发现,王正敏团队以各种名义报项目,仅2012年就获经费4000多万。   王正敏(卫生部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家。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2013年11月14日被学生举报,披露其院士评选内幕。   ■事实+   学生举报老师或涉利益纠葛   早在2012年初,王宇澄已向校方提交过举报材料,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随即启动调查工作,并于去年8月形成调查报告,同时上报中科院。去年11月,针对王宇澄的举报,复旦大学回应称,经查未发现王正敏存在学术不端,但确有学术不规范之处。   王宇澄曾是王正敏的学生与亲密助手。学生认为自己在导师评选院士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却未获回报。师徒最终反目。&ldquo 我帮他申请上了院士,他却抛弃了我。&rdquo 王宇澄称,王正敏在当选院士后对自己多方为难,导致他在医院难以立足,这是他愤而举报的原因。王正敏的另一位学生用&ldquo 鸡毛蒜皮&rdquo 来形容王宇澄的举报。他始终认为,这只是利益纠葛下的闹剧。(腾讯新闻综合南方周末、中国广播网等报道)   以下为央视节目文字实录:   &ldquo 院士造假遭举报&rdquo 事件真相之一 院士遭举报 论文造假专著抄袭   【导语】   前不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师王宇澄举报他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学术抄袭、科研成果剽窃、院士申报材料造假等问题。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记者经过一个多月的明察暗访,发现了举报背后更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正文】   王正敏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医生,200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王正敏申报院士的时候,王宇澄正是他的秘书,目睹了王正敏为当上院士论文造假的全过程。王宇澄说,在王正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论著目录附件材料》中,被列入的271篇论文至少有57篇涉嫌造假。其论文造假的手法之一便是将自己的专著《耳显微外科》一书的内容,拆分成14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上。   【同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师 王宇澄   这是他杂志,这是他的书,是一模一样的,第一章耳聋手术,他这个论文也叫耳聋手术,发表过以后呢,他又在2005年报院士的时候把它当做正式研究论文放进去,这样有14篇。   【正文】   王宇澄说,王正敏论文造假的手法之二是&ldquo 一稿多投&rdquo ,一篇论文在国内刊物发表了以后,又在国外刊物上发表,这样在计算学术成果时当成两篇学术论文。   【正文】   王正敏论文造假的手法之三是,把发表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上的非研究性文章,包括&ldquo 发刊词&rdquo 、&ldquo 专家笔谈&rdquo 、&ldquo 我如何做&rdquo 等栏目的小品文,也列入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论著目录附件材料》。   【同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师 王宇澄 01:23:35   这个自己担任主编的中国眼耳鼻科杂志刚刚创刊时候的创刊词,他当做正式的研究性论文 还有选择题,给学生做的选择题,也把它当做研究性论文,还有一些医学史,就是医学的这一段历史的介绍,所以这样的类似的零零总总有43篇。   【正文】   王宇澄举报王正敏依靠违规学术成果当选中科院院士的材料里,还有一项最主要的指控是关于著作抄袭,被抄袭者是王正敏的导师,被誉为&ldquo 耳神经科学之父&rdquo 的瑞士苏黎世大学教授乌果.费绪。王宇澄告诉记者,王正敏的第一本专著《耳显微外科》有一百多幅耳部手术的手绘图,和乌果.费绪教授专著中的图片相同,但并未注明图片来源,书中参考文献里也没有提到费绪教授的专著。而王正敏的另外两部专著《颅底外科学》和《王正敏耳显微外科学》,也同样存在类似的抄袭行为。2003年王正敏开始写作他的第三本专著《王正敏耳显微外科学》,王宇澄参与了编辑工作,目睹了王正敏抄袭的全过程。   【同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师 王宇澄01:43:58   他让我们拿出了他自己选择的国外很多专著(图片),然后让我们去把它扫描,扫描过以后把这个英文,就旁边的注解的英文换成中文,这里面大概有两百多幅,但是他参考文献并没有写他的这个书这个图片的来源。   【正文】   根据2011年的《复旦大学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规定》,&ldquo 将他人论著中的内容,录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不注明出处&rdquo ,&ldquo 将外文作品的全部或部分翻译或改写作为自己著作的内容,而不加明显的注释的行为等&rdquo 均属于抄袭。《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候选人行为守则》明文规定,&ldquo 被推荐人附件材料&rdquo 的提供者要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包括不得编造学术、专业技术经历和国籍证明,不得作虚假陈述,不得提供关于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不实信息。   &ldquo 院士造假遭举报&rdquo 事件真相之二 &ldquo 克隆&rdquo 国外样机 获国家专利巨额经费   【导语】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认定王正敏在申报科学院院士过程中,申报论文材料有&ldquo 不实事求是&rdquo 行为。不过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隐藏在王正敏院士背后更多的秘密被揭开。2003年,王正敏领衔的技术团队成功研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耳蜗,那么这种人工耳蜗又是如何被研发出来的呢?   【正文】   人工电子耳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聋人康复新技术,重度听力言语障碍病人植入后,通过言语康复训练以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用听觉和言语与人交流、融入社会。1982 澳大利亚科利尔22型人工耳蜗通过FDA认可,成为世界首先使用的多通道耳蜗装置。王正敏作为中国最早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医生之一,他最早提出了研发中国的人工耳蜗。于是,他找到范宝华,让他想办法得到了澳大利亚科利尔公司的人工耳蜗样机。   【同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范宝华1 4:00   澳大利亚产品是我想办法问人家要了一个样机   记者:澳大利亚人工耳蜗样机   范宝华:嗯 参考参考   【正文】   那么,王正敏研发团队接下来做了什么呢?记者找到了上海听觉医学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沈义虎。   【同期】上海听觉医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沈义虎 沈工1 01:05   当时买了澳大利亚的产品回来,我亲手给它全部打开,模仿它嘛,芯片破解出来,线圈镀出来 还要反过去做芯片了。   【正文】   沈义虎是王正敏研发团队的主要研发人员之一,具体负责破解国外人工耳蜗样机的芯片。这位研发人员承认,他们的人工耳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而是模仿了澳大利亚科利尔公司的产品。   【同期】上海听觉医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沈义虎 06:05   他(王正敏)说完全知识产权谁考核他 有人考核他吗 国内没有人考核他的 自己说了算的 你说那些专家委员会他们知道什么 他们不知道的   【正文】   这位研发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对科利尔人工耳蜗芯片内部电路的提取、分析、整理,研究他们的芯片技术原理、设计思路、工艺制造和结构机制,然后依葫芦画瓢做出了自己的芯片,这个过程花了近两年的时间。但为了避免科利尔公司找麻烦,他们在外观等和线路等环节做了修改。   【同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范宝华2 3:15   65%用他(国外)的技术 35%用自己的   【正文】   1997年,王正敏团队研发的&ldquo 多道程控人工耳蜗&rdquo 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004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与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对国产人工耳蜗进行产业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为了争取国家、省市科研经费,王正敏研发团队和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以各种名义向有关部门申报项目。   记者了解到,仅在2012年,他们就获得国家级项目两个,获得专项经费4000多万,其中,&ldquo 国产人工耳蜗及临床技术研究项目&rdquo 获得国家卫生部专项科研经费2171万元 &ldquo 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建设项目&rdquo 获得国家工信部经费2138万元。   【&ldquo 院士造假遭举报&rdquo 事件真相之三】&ldquo 仿制品&rdquo 有隐患 志愿者受伤害   【导语】   根据规定,人工耳蜗要上市销售,必须先要通过临床试验。2009年,上海力声特公司招募了49名人工耳蜗临床试验志愿者,免费为他们植入了力声特人工耳蜗。4年过去了,人工耳蜗有没有为他们带来&ldquo 福音&rdquo 呢?记者最近对8名志愿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出乎意料。   【正文】   家住山西朔州的梁珍失业已经快两年了,失业的原因是他的人工耳蜗坏了,耳朵听不见了,这让他非常痛苦。   【同期】力声特人工耳蜗临床试验志愿者 梁珍   它坏了之后就像又进了地狱一样,那种感受非常非常的痛苦,只能等待就是特别特别痛苦的一个过程。   【正文】   梁珍告诉记者,小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他双耳听力严重受损。2009年,他报名参加了力声特人工耳蜗临床试验志愿者,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免费植入了这家公司生产的人工耳蜗。   【同期】力声特人工耳蜗临床试验志愿者 梁珍00:21:28   他们就是说产品终身不会坏的 就是坏了之后终身保修   【正文】   但是让梁珍没有想到的是,植入的人工耳蜗仅仅用了2年就坏掉了。 梁珍多次和上海力声特公司联系,希望能重新植入一个新的人工耳蜗,但对方称要等新的产品出来以后才能植入,这一等就是一年多。   【同期】力声特人工耳蜗临床试验志愿者 梁珍   他们就开始拖延了,就是说产品需要慢慢的升级,升级了之后自然会通知你的,到后来就没有通知,再后来就联系不上了。   【正文】   梁珍说,在植入人工耳蜗以前,他的右耳还有一些残余听力,但是做了手术以后,完全丧失了听力。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梁珍这样的志愿者不在少数,记者通过互联网采访了湖南、河北、上海、新疆等地的7名力声特人工耳蜗志愿者,除了上海的一名志愿者因车祸撞坏了耳蜗以外,其余的6名志愿者人工耳蜗仅使用两年左右就坏了,使用时间最短的只有6个月。记者了解到,目前志愿者仍在等待力声特公司的新产品上市。他们坏掉的耳蜗至今仍残留在耳朵里,身体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同期】河北无极县一志愿者家人   做完手术效果一直不太很好,后来就一直没戴过,我只是听他说漏电。   记者:漏电有什么反应吗?   志愿者家人:漏电舌头发麻啊。   【正文】   有志愿者告诉记者,上海力声特公司为了掩盖事实,威胁他们如果把耳蜗坏了的事情说出去,公司将不会给他们植入新的耳蜗,很多志愿者因此不敢向外界透露他们的信息。由于力声特公司对外界封锁了志愿者的信息,记者只采访到了其中的8人,其他志愿者的耳蜗使用情况至今仍是一个谜。力声特人工耳蜗为何出现这些质量问题呢?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总监夏正毅认为,王正敏研发团队转让给力声特公司的技术早已过时了。   【同期】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总监 夏正毅23:00   这个产品是王院士发明的 2000年的产品 产品现在都15年 15年前的手机现在还会用吗 对吧 道理是一样的   【正文】   记者在进一步的调查中了解到,在技术转让的过程中,范宝华成立了自己的耳蜗公司。他透露说,自己并没有把全部技术转让给力声特公司,而且还在技术资料里做了手脚。   【同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范宝华3 16:20   转让给力声特的技术资料那么厚一摞,没有那么简单的 资料是死的,里面还有假的,能搞起来将就将就吧   【&ldquo 院士造假遭举报&rdquo 事件真相之四】人工耳蜗虚假炒作 上市公司成赢家   【导语】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海南海药的控股子公司,王正敏研发团队研发的人工耳蜗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并没有给海南海药带来任何负面影响,反而拉动股价不断攀升,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正文】   今年11月初,海南海药董事长刘悉承发布一份公开资料称,公司新品人工耳蜗在今年12月份会规模生产,明年有望产生利润。此消息一发布,海南海药股票立马反弹,每股上涨了1.25元。那么,力声特公司12月份到底有没有规模生产呢?12月中旬,记者来到这家公司的生产车间,并没有看到任何规模生产的迹象。   【同期】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   记者:现在有多少人   负责人:现在五十来个人吧   记者:五十来个人 都是学生吗 都挺年轻的 刚招的   【正文】   记者看到,在生产车间,只有1个工人在工作 在公司的库房,记者看到的都是空包装盒,并没有看到他们生产的新产品。   【同期】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工人   记者:一年能生产多少   工人:今年一年几百台   记者:几百台   【正文】   经过调查,上海力声特公司发布的今年12月规模生产的消息并不属实。   【同期】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总监 夏正毅   目前来讲不宜打得太开 因为一方面就像你所讲的 产品质量不是特别好 到时候弄得太多过两年 过五年不好还得召回 何必呢 对不对   【正文】   今年4月中旬,海南海药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近期与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市慈善总会签署了《大连市夕阳复聪项目合作协议》,由上海力声特向大连市中心医院销售REZ-1人工耳蜗300套。此消息一公布,又一次引发了海南海药股票的波动。但是记者来到大连市慈善总会核实情况后得知,这又是海南海药发布的虚假信息。   【同期】大连慈善总会项目负责人   记者:你们跟上海力声特公司订购了300套人工耳蜗是不是   负责人:不是 没有   【正文】   记者随即又来到大连市中心医院,医院负责人也否认了向力声特公司订购300套人工耳蜗的事实。   【同期】大连市中心医院五官科主任 张庆丰   我们订了一个合同、意向 我们没有执行 当时我们就跟他讲 我们看了看他有好多情况 我们就说我们要进行一次临床试验以后才能决定 但是我们现在通过我们的临床试验发现没有像他们说的那么好   【正文】   记者注意到,海南海药发布订购300套力声特人工耳蜗的消息之前,海南海药的股价是每股9.40元,但在一周之内就涨到11.29元,每股上涨了1.89元。   【同期】大连市中心医院五官科主任 张庆丰   海南海药的董事长刘总 就坐在你这个位子 我就是这么告诫他的 你不要把这些东西当做商业炒作 你炒多大你最后栽多大   【正文】   记者注意到,从上海力声特公司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签订人工耳蜗技术转让合同以来,在近十年时间里,尽管国家投入了数千万的科研经费,该公司至今没有研发出任何新产品,也没有显著的销售业绩,但海南海药的股票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增长。   【同期】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总监 夏正毅   这就是他(刘总)高明的地方 他只要维持这个股票的稳定 给大家看到预期的增长 完全靠公司盈利是挣不了钱的 靠资本运作 (公司)10年六千万(元)变成六个亿   【正文】   记者注意到,海南海药股票在2004年收购人工耳蜗技术到2013年的近十年时间,从最低的每股2.9元涨到了最高的近40元,每股涨了13倍多。   【同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范宝华3   他这个公司不是为了生产(人工耳蜗) 他主要为了上市 骗 赚钱   【正文】   记者调查发现,从国产人工耳蜗的研发到批准上市,海南海药集团是最大的赢家,收益不低于6亿元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除了拥有上海力声特公司20%的股份之外,他们还分享了国家投入的数千万元的人工耳蜗专项科研经费 王正敏院士因为国产人工耳蜗的发明专利,在2005年顺利的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不过力声特人工耳蜗临床试验的志愿者,正在承受手术失败后的煎熬。   【同期】力声特人工耳蜗临床试验志愿者 梁珍   希望大家能够伸出双手的时候救救我,希望我能够康复起来,重新再做第二次耳蜗(手术),让我重新听到,重新找到一份工作,开始我自己正常的生活。(原标题:&ldquo 院士造假遭举报&rdquo 事件真相)
  • 4名推荐人联名要求中科院对王正敏除名
    去年下半年,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生王正敏被举报论文抄袭,以及人工耳蜗仿制。   1月3日,王正敏院士召开新闻发布会,否认人工耳蜗体内机芯片是由其团队对国外样机破解仿制,而是其研发团队消化、吸收、再研发的过程。5日,记者对王正敏院士进行了采访。采访中,王正敏院士对人工耳蜗体内机的芯片研发过程又有了新的说法,人工耳蜗的研发主角被指向另一家民营公司。   记者随后提出要与王正敏所说的这家自主研发耳蜗芯片的民营公司进行核实。但在经过一天多时间、记者两次催促以后,截止到发稿时,王院士及其团队一直未能提供这家公司的具体信息。   王正敏200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时候,一共有7名院士推荐人。最近,其中4名推荐人向中国科学院写联名信,要求中科院对王正敏予以除名。   这四位写联名信的院士是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刘新垣、戚正武、洪国藩、姚开泰。4名院士在联名信中列举了王正敏涉嫌论文造假的内容,一是他将个人专著《耳显微外科》中的大部分内容拆为14篇文章放在他自己主编的《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上发表。这些都是假论文。二是他把非研究性的一般性文章(43篇),冒充正式研究论文放入院士申报材料中。   熊丙奇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对中国大学教学、科研问题与弊端长期进行研究。熊丙奇认为,对于王正敏涉嫌论文专著抄袭造假,以及人工耳蜗仿制等问题,不应由涉事学校自查,而应启动独立第三方调查。   熊丙奇表示,这样的调查并不具有社会公信力,原因在于我国的大学长期是行政治校,受制于行政因素,导致学术委员会这样的调查,往往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质疑。应该对这类学术不端进行第三方的这种调查,具体的办法就是由复旦大学出面委托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还有中科院,共同组织第三方的独立调查机构,对这个事情进行调查。
  • 丹东百特党支部走访慰问全国道德模范王峥嵘
    1月29日上午,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忠兰,党支部书记王寿武一行4人,再次来到全国道德模范、辽宁省党代表王峥嵘的住所,为她们全家送去党的温暖和新春的祝福。百善孝为先。十多年来,汤山城镇村民王峥嵘仅靠丈夫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照顾着老弱病残的大爷公、公公、婆婆和大伯哥,执着乐观地养大了两个孩子。王峥嵘相继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文明家庭和辽宁省党代会代表。近4年来她既要赡养年迈的父母,又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公,还要培养一个品学兼优的儿子,生活一度陷入了贫困状态。百特公司为帮助王峥嵘摆脱家庭生活困境,资助她的儿子完成高中学业,自今年1月份起,每月资助这个家庭一定数额的助学金。春节将至,公司领导一直关心着孩子的学业和身体情况,关心着王峥嵘的身体状态,关心着他们的冷暖安危,并为他们一家精心地准备了年货。 当公司领导将春节慰问品和慰问金送到家里的时候,王峥嵘一家三口早早的就来到楼下迎候,激动、喜悦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刘总鼓励孩子好好学习,鼓励王峥嵘夫妇保重身体,克服困难,坚强生活,祝愿他们全家春节快乐,幸福安康。王峥嵘一家人感谢百特的资助关怀,祝愿百特的发展越来越好。 丹东百特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著名的粒度仪器制造商。26年来百特专注于粒度测试技术研究、仪器制造以及应用服务工作,拥有89项国家授权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3项商标权,参与起草国家标准8项。产品销往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产销量、市场占有率和质量性能堪与进口仪器相媲美的民族工业品牌。丹东百特始终坚持诚信经营和创新发展,始终心系民族情怀和社会责任,始终坚持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始终坚持为员工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和关心员工生活,始终坚持投身扶贫帮困、捐资助学和抗击疫情等慈善活动,打造了一只“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创新型经营团队,经过多年的打拼,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粒度测试行业的领军企业,为振兴丹东经济和丹东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 汪正范:对快检仪器进行有效性评价至关重要
    随着国家对食品和环境的安全日益重视,大量的食品和环境样品需要检测,单靠在实验室里用大型分析仪器和认可的标准方法进行检测是难于及时、快速而全面地来监控食品和环境的安全状况,这就需要一种快速筛查的快检仪器,而对快检仪器的结果是否正确,也就是说对快检仪器是否有效进行评价是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ldquo 2013现场检测仪器及技术研讨会&rdquo 上获悉,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等专家们正在进行快检仪器有效性评价工作。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介绍快检仪器有效性评价工作   据汪正范研究员介绍,快检仪器之前没有明确的定义,主要是指具有明确的应用对象、必要的检测装置、配套试剂及样品前处理方法,全程分析时间比相应的标准方法有显著缩短,检测结果可溯源、准确度等指标满足要求,携带方便的仪器。   目前,我国快检仪器主要是应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室内空气和饮用水安全的检测,主要检测对象是有毒有害物质;国外的快检仪器主要用于炸药、毒品和一些危险品的检测。由于快检仪器品种众多,并且对检测结果评价不一,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完善的、统一的快检仪器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由于快检仪器包括了仪器、检测方法和试剂,这使得快检仪器的有效性涉及到: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包括了样品处理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用试剂的质量、检测时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电磁场强度等)、溯源时使用的标准物质的质量、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等等,而最终检测结果是评价快检仪器有效性的最好方法。   对快检仪器的有效性评价,首先应对快检仪器科学性,可行性及适用性进行理论上评价:快检仪器采用原理是否正确、合理;快检仪器操作是否简单、易行;快检仪器对操作环境及人员要求如何,抗干扰能力如何等等,这些因素都对快检仪器的有效性有直接影响。   然后对快检仪器的一些指标:准确度、检出限、精密度、重复性、再现性、抗干扰性、全程分析时间等进行实测,以此来评价快检仪器有效性。   不同类型的快检仪器有效性评价指标可能有所不同,但可靠性(可用准确性、检出限表征)、稳定性(可用精密度、重复性、再现性表征)、适用性(可用抗干扰性--对电磁干扰、环境干扰、基体干扰等的抵抗能力和全程分析时间表征)对所有快检仪器的描述是一样的,可以用来作为评价快检仪器有效性的通用指标。   准确性:表示测量值与真值符合的程度。由于快检仪器一般是用来进行筛查的,一般不要求给出准确的测量值,只要给出被测物含量是否超过标准值(或限定值)即可。未超过,则以阴性表示;超过,则以阳性表示。所以,在快检仪器中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是以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的多少来描述的。   快检仪器中的假阴性是指被测物含量超过标准值(或限定值),但是检查结果却表示被测物含量未超过标准值(或限定值),将不合格的产品认作合格产品,这是十分有害的,是不允许的。假阳性正好相反,将合格的产品认作不合格产品,这是可以通过进一步检测加以纠正的。所以在评价快检仪器的可靠性时,假阴性率要尽可能低,最好为零,假阳性率的控制可以放宽些。   检出限:是指能产生一个确证在试样中存在被测物质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该物质的最小量值(含量或浓度)。当置信度为99.7%和95%时,检出限为产生信噪比3倍和2倍时所需要的该物质的最。检出限应低于被测物在试样中所规定的量值。否则检查的阴性结果是不可靠的。   精密度:在规定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时各测量值彼此相符合的程度。可用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极差、算术平均差表示。   重复性:同一分析人员、用同一分析仪器与方法,对同一量相继进行多次测量时,所得到的各测定量值之间的一致性。   再现性:不同分析人员、不同仪器, 在不同或相同的时间内,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定时,所得到的各测定量值之间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对电磁干扰、环境(温度、湿度、振动等)干扰、基体(杂质)干扰等的抵抗能力。由于快检仪器多用于现场,要求对电磁、温度、湿度、振动的干扰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基体(杂质)的干扰可用样品处理来解决。   全程分析时间:从取得样品到得到最终结果的时间,包括了样品处理时间及仪器分析的时间。   对于有标准样品(基体与被测样品需一致)的以其标准值溯源。对于无标准值的物质,采用单实验室多种标准测量方法,或多实验室一种标准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溯源;也可采用单实验室多水平特定的测量方法,或多个实验室采用一种特定的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溯源。(撰稿:萧然寒秋)
  • 汪正范研究员:中国检测市场的发展趋势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5月15日,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主办、北京朗普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2012)”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展会为期3天,展出面积超过25000平方米,汇聚了超过500家国内外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相关展商,展示了目前科学仪器产业的新产品与新技术,并举办多项行业活动。   在2012中国实验室技术发展国际论坛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汪正范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检测市场的发展趋势》的报告。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汪正范研究员   汪正范研究员介绍说,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检测服务主要为政府、机构、企业、个人体统健康、安全、环保、质量方面的检测,包括环境测试、原材料成分检测、品质测试、物理性能测试、仪器设备校准、产品质量管理认证、技术咨询等综合性服务,服务对象几乎涉及所有行业。   我国现有检测机构的类型分为政府检测机构、民营检测机构及外资检测机构三种。   第三方检测机构   汪正范研究员介绍说第三方检测机构是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进行商品检验活动的机构,是一个处于利益双方之外的第三方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应是独立法人,不受控任何一方。   欧美在十五世纪经济开始之初,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就有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成熟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商品检测在十九世纪中叶已经相当普遍,并成为一种自觉的商业行为。我国在二十世纪末,开始出现民营和外资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一些国有检测机构也开始向第三方检测机构转化。   国内检测市场   汪正范研究员介绍说由于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西方绿色贸易法规不断升级,以及国际贸易持续复苏,使得中国出口商品检测市场维持价涨量升的格局。促进国内检测市场迅猛发展。   2010年我国检测市场总产值达650亿。国有检测机构产值达373.10亿,占总产值的57.4% 民营检测机构和外资检测机构的产值分别为69.23亿和207.68,占有率分别为10.65%和31.95%。2010年中国检测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区和华南区,产值分别约为230亿和190亿,占有率分别约为35.4%和29.2% 北方区和其他地区的产值分别约为160亿和70亿,占有率分别约为24.6%和10.8%。   汪正范研究员在报告中对发展我国检测市场提了三点建议:1、体制改革:即打破行政执法和检测机构的从属关系,将国有检测机构推向市场,使其企业化,成为真正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2、大力发展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 3、允许更多的外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入中国。   我国检测行业发展趋势   汪正范研究员介绍说,中国检测机构正面临大的发展机遇。首先,新的治疗、安全、环保、卫生法规、各种标准的不断出现,市场需求快速增加 其次,品牌客户竞争、零售商竞争、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呼唤检测机构深入参与 第三,人们对独立、定性、定量检测数据期待更高,市场正在增强对检测机构的公信力 第四,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从市场总量到新的检测服务都将有大的发展。   目前,国内检测行业基本上只对成品进行检测,不利于及时发现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由熟知国内外标准的检测机构,与企业发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融入企业研发、采购、生产、流通的每一个环节,在研发中间环节或者前期关键技术问题上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将单一的事后业务检测转变为为企业研发提供全程服务,这对没有检测能力的中小企业有重要意义。
  • BCEIA 2011开幕在即 仪器盛会抢“鲜”看——访BCEIA 2011组委会马锡冠教授、汪正范研究员
    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BCEIA 2011)将于2011年10月12-15日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据悉,本届BCEIA的展出面积与参展商数量再创新高,而同期安排的学术报告活动更是亮点纷呈,届时将会有众多国内外科学仪器行业的专家学者、公司高层、仪器用户、专业媒体云集一堂,共享这一行业盛事!   BCEIA 2011开幕在即,目前筹备情况如何?本届BCEIA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点?BCEIA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对此,仪器信息网(以下简称:Instrument)专程采访了BCEIA 2011组委会马锡冠教授与汪正范研究员,并整理成文,让大家先“读”为快!   381家仪器厂商齐亮相 BCEIA 2011创造历届最大规模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BCEIA 2011组委会副主任马锡冠教授   Instrument:请问BCEIA 2011目前的筹备工作进展如何?   马锡冠教授:距离BCEIA 2011的开幕时间越来越近了,目前展览会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已经接近完成,也可以说,目前展会的筹备工作进展很顺利,本届BCEIA大会主席将由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王伟中博士担任。   从1985年开始,BCEIA每两年举办一次,现在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而今年正是BCEIA的二十六周年庆典。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仍保持较快增长,分析仪器市场依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6年来在国内外各方面的全力支持和关怀下,BCEIA在促进仪器制造商和用户之间的联系、加强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推动分析仪器工业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Instrument: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BCEIA 2011的主要亮点?   马锡冠教授:BCEIA 2011主要有以下四大亮点:   (1)本届BCEIA开幕招待会首次在北京饭店举行,将有850多位贵宾应邀出席,届时BCEIA 2011大会主席、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博士将出席并致辞;同时,王副部长还将率领有关司局领导参观BCEIA 2011展览会。   (2)本届BCEIA的三家合作伙伴——美国匹兹堡会议(PITTCON)、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JAIMA)和德国慕尼黑展览集团(IMAG)都将派出高级代表团参加BCEIA 2011,届时美国PITTCON代表团还将带来PITTCON 2012主席Mr.Jon Peace的祝贺信。   (3)本届BCEIA将首次与日本JAIMA合作组织召开“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   (4)本届BCEIA将首次与美国PITTCON合作建立一个为仪器制造商和经销商服务的网络平台,并在BCEIA展会期间开始工作。   Instrument:今年BCEIA的展会规模、参展企业数量是否超过往届?组委会在宣传推广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马锡冠教授:与上届相比,本届BCEIA有了较大增长,其规模可谓是历届BCEIA之最。   (1)BCEIA 2011占地面积为19410平方米,占用了北京展览馆全部的11个展厅,设标准展台766个,比上届增长了18.4% 。   (2)BCEIA 2011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381家国内外分析仪器厂商参展,其中国外参展商有98家,设展台258个;国内参展商有283家,设展台508个。   (3)BCEIA 2011将展出最新的高水平产品,包括仪器、耗材、试剂、软件和服务等;同时国内外著名的分析仪器杂志、出版商和网络媒体也将参展。   在媒体合作方面,本届BCEIA将会与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视频媒体等进行多方位合作,全面宣传、介绍、报道BCEIA 2011的盛况。 BCEIA组委会与JAIMA、PITTCON、Analytica China三大合作伙伴   聚焦社会热点 BCEIA 2011学术交流活动精彩纷呈   Instrument:本届BCEIA新增“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请谈谈该论坛的期望目标以及具体安排?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BCEIA 2011组委会委员汪正范研究员   汪正范研究员:这是首次举办“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今年设在中国BCEIA期间,明年则会设在日本JAIMA期间,如此轮流举办,“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将会持续举办下去。“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与一般的应用技术报告会不同,这是一个定位比较高端的论坛活动,将从宏观方面探讨科学仪器的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市场情况等。   今年“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的主题是“科学仪器的创新”,包括企业创新、研发创新等,将邀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王顺昌副理事长、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吴学梯副司长、JAIMA服部重彦会长致辞。   同时,双方将就科学仪器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科学仪器的创新和产业化等问题进行交流。例如,我们中方邀请了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闫增序秘书长作中国科学仪器市场报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关亚风研究员则探讨仪器研发如何创新,聚光科技董事长王健先生将就企业创新作报告;而日本方面则会有日本产业基础推进部森本茂雄部长、JAIMA国际委员会川本健志主席、東京大学澤田嗣郎教授出席论坛,就日本在科学仪器方面的政策法规、研发创新及企业创新作精彩报告。   马锡冠教授:本届BCEIA增加“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是一种尝试,BCEIA与JAIMA对此都很重视,希望借此可以对双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从而推动中日双方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Instrument:除此之外,BCEIA 2011还有哪些重要活动?   马锡冠教授:除了BCEIA 2011盛大开幕招待会、“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等活动外,本届BCEIA的精彩看点还包括:   (1)10月12-15日展会期间,将会在展览馆内会场举办20场参展商的“技术交流会”。   (2)展会期间还将举办食品安全分析、药物分析、环境分析、材料分析以及色谱专场5个“分析仪器应用技术报告会”。   (3)展会最后一天,也就是10月15日上午,将颁发国产分析测试仪器“BCEIA 2011金奖”和“2011年CAIA奖”。   Instrument:这5个“分析仪器应用技术报告会”将会带来哪些精彩内容?   汪正范研究员:今年是BCEIA第四次举办分析仪器应用技术报告会,我们根据社会热点确定了这5个主题,其中食品安全分析(20个报告)与药物分析(15个报告)的选题更为受人关注,其专场报告会议分别安排为全天,材料分析(5个报告)、环境分析(5个报告)与色谱专场(4个报告)则分别为半天的会议。   这49个报告中包括27个厂商报告,其中岛津、PerkinElmer、AB Sciex、赛默飞世尔-戴安、博纳艾杰尔、普立泰科等仪器公司都将以最新技术或应用进展作精彩报告,并非只是简单的宣传产品;此外,储晓刚研究员、高志贤研究员、杨松成研究员、张金兰研究员、董亮研究员等知名专家也将报告其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 往届回顾:BCEIA 2009开幕现场 往届回顾:2009年BCEIA金奖、CAIA奖颁奖现场   从BCEIA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科学仪器市场之发展态势   Instrument: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仪器展会发展势头有所萎缩,但BCEIA展会规模却连创新高,请问促使BCEIA取得如此巨大成绩的原因有哪些?   马锡冠教授:的确,目前国内仪器展会的数量不少,但是办好的却不多。作为国内外具有盛誉与发展潜力的行业展会,BCEIA若要办好、办成功、办持久,我认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BCEIA必须不断提高展会的质量和信誉,才能巩固自身的地位,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观众。   在2001-2011年的这10年期间,尽管BCEIA遭遇到了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干扰和冲击,如2003年国内SARS泛滥、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等,但BCEIA展会在参展商数量以及展台总数方面都有很大的增长。回顾这10年来,BCEIA取得的如此巨大成绩,我认为其原因之所以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是因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推动国内科学仪器市场繁荣的同时,也促进了BCEIA的进步与发展,这是客观原因;此外,主观原因也很重要,如果真要说BCEIA有什么优势的话,那就是,BCEIA有一支办会经验丰富的管理队伍,始终坚持努力提高办会的质量和信誉,长期以来坚持为参展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得到了国内外参展商和合作伙伴的信赖和支持。   我们相信,坚持这样走下去,BCEIA今后的发展前景仍然是良好的。   Instrument:展会是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请您从BCEIA展会20多年的发展历程分析一下我国科学仪器市场发展态势?   马锡冠教授:参照下表数据,我们可以简单地分析一下BCEIA展会20多年的发展历程。   年份 国内展商数 国内展台数 国外展商数 国外展台数 展商总数 展台总数 1985 13 13 109 203 122 216 2011 283 508 98 258 381 766   与1985年相比,2011年参展商总数由122家增加至381家,增加了3.1倍,标准展台总数由216个增加至766个,增加了3.5倍;再与2001年相比,2011年参展商总数则由177家增加至381家,增加了2.2倍,标准展台总数则由290个增加至766个,增加了2.6倍。如此高的增长速度,也间接反映了我国科学仪器十分旺盛的市场需求与不断扩大的市场容量。   在此,我还要特别强调一下我国仪器厂商的发展情况;从上面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1985年BCEIA开办第一届时,我国仪器参展商只有13家,13个展台;而到本届BCEIA,我国仪器参展商已迅速发展到283家,508个展台。也就是说,2011年国产仪器制造商参加BCEIA的数量已达到1985年的22倍,展台数则是39倍。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国产仪器制造企业数量的增长势头。   我们很高兴的看到,经过20多年的发展,BCEIA已经实现了办会的初衷,在推动我国国产仪器制造业的发展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相信,今后我国国产仪器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还要更上一层楼。   采访编辑:刘玉兰   附录:近三届BCEIA展会仪器信息网专题报道   BCEIA 2009:http://www.instrument.com.cn/bceia2009/   BCEIA 2007:http://www.instrument.com.cn/bceia2007/   BCEIA 2005:http://www.instrument.com.cn/BCEIA2005/
  • 生命科学的发展推动分析仪器市场快速增长—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
    2005年4月4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2005年CPEC中国医药技术论坛上,来自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汪正范研究员所作的题为“2004年国内外分析仪器发展热点与回顾”的大会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汪研究员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近期国外分析仪器发展的现状及2004年发展热点:从2000年到2004年,全球分析仪器行业的销售额一直以11%左右的速度增长,而生命科学领域的蓬勃发展又让色谱、光谱等传统分析仪器恢复了活力。2004年美国分析仪器销售额突破40亿美金,而欧盟分析仪器出口在经历了2003年暂时的低迷之后,2004年又重新开始出现正增长。2003年全球分析仪器厂商销售排行榜中位列前四位的均是来自美国的仪器公司(前四位厂商依次为:ABI、热电、安捷伦、PerkinElmer),这也就不难理解美国的分析仪器产品为什么能在全球市场中占到一半以上的份额。今后,分析仪器性能及功能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提高;第二、分析仪器向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专用化方向发展;第三、现场的(原位的)、实时在线的分析检测仪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谈到国内分析仪器及市场的发展现状时,汪研究员引用了一系列珍贵的数字来加以阐述:在国产仪器出口方面,2004年的出口额首次突破了3亿美金,但汪研究员同时指出,这一数字中包括了安捷伦、岛津等跨国公司中国工厂的产品出口,纯国产分析仪器的出口还是非常少的,因此,我们绝不能盲目乐观。在仪器进口方面,从1998年到2004年,进口仪器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5~40%的高速度,2004年突破10亿美金。而国产仪器2004年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总额大约为10亿人民币,只有进口仪器的1/8~1/10。  具体到2004年中国市场一些主要分析仪器的销售情况,汪研究员也向代表们作了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气相色谱大约6000台,国产占有率50%,并有出口;液相色谱大约4000台,国产占有率不到10%,预计到2010年其需求量将超过气相色谱;有机质谱大约600台,全部进口,预计到2010年很可能突破1000台;无机质谱大约70台,其中ICP-MS大约40~50台,全部进口;原子吸收大约1800台,国产占有率70~80%,有出口;电镜大约150台,国产占有率不到10%;直读光谱大约500台,国产占有率不到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大约4万台,国产占有率90%以上,并有相当数量出口;值得欣慰的是,作为我国少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之一,原子荧光国内市场几乎全为国产仪器所占领,并且已有部分出口。  针对上述情况,汪研究员向参会代表大声呼吁,希望国内用户能够以实际行动支持国产仪器的发展。同时,为了增强国内用户使用国产仪器的信心,汪研究员还向代表们详细介绍了科技部“十五”科学仪器攻关项目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该项目涉及色谱仪及专用部件、光谱分析仪器、核磁共振仪、电化学分析仪器、科学仪器通用软件平台和科学仪器支撑装置和系统等诸多领域。  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国产仪器行业如果能够借助我国军工的技术优势,解决仪器制造过程中的加工工艺,装配等瓶颈问题,那么,打破国外产品在高档、精密分析仪器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将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100045)
  • 一位分析测试研究院院长的贪腐忏悔录
    王正强,男,1963年2月出生,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贵州省植物园党委副书记;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贵州科学院科技与经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2022年6月,贵州省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二纪检监察组和盘州市监委对王正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分别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2023年1月,王正强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职务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2023年7月,因犯贪污罪、受贿罪,王正强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  王正强出生于普通的农村家庭,在组织培养下而立之年就成长为县处级领导干部,但他把资历当成晋升的资本,仕途稍不如意就自暴自弃,在附庸风雅中玩物丧志,在知天命之年顶风作案,肆意收受贿赂、贪污侵占,甘于被“围猎”,最终在花甲之年身陷囹圄,既令人惋惜,更发人深省。  心态失衡,小节不守终累大德  “我是靠领着助学金完成学业的,最终却成了啃食人民利益的‘蛀虫’……”被留置后,王正强在忏悔时陷入了深思。  王正强小时候家境贫寒却勤奋好学,16岁就考入大学,一时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大学临近毕业时,王正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主动申请到偏远的基层工作。1983年,年仅20岁的王正强作为贵州省第一批选调生被派往江口县太平公社锻炼。因工作表现突出,1992年,时年29岁的王正强被提拔为贵州省植物园党委副书记,成为单位最年轻的副处级领导干部,彼时的他一时风光无限,开始飘飘然起来,滋生出骄傲自满的情绪。  1994年,贵州省植物园领导班子调整,未获提拔重用的王正强心生不满,工作不再积极主动,而是浮于表面、将就应付。出于关心爱护,组织上将其调整至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先后担任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后又于2000年派其至基层开展扶贫。在组织的关怀下,王正强在工作中逐步有了起色,并在2006年被提拔为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后单位更名为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  2013年初,身为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的王正强,看着班子成员陆续得到提拔,自己却原地不动,再度心生不满、心态失衡。“受到‘官到处级止,人到50休’的错误观念影响,感觉自己没有发展前途了,便开始盘算自己的后半生……”王正强反思说,由于在人事安排和行政管理上拥有话语权,在2013年春节期间,面对两名新入职员工先后送上的4瓶高档白酒,他欣然接受。从此,逢年过节找王正强“拜码头”的商人老板、单位下属络绎不绝,且在第一次收到不菲的红包、内心激荡着极大的满足感时,便认为与其守着无望的前途,不如趁着手中还有权力另谋“钱途”,于是他开始伸出越过廉洁底线的“黑手”。  最初时,王正强在帮助请托人谋取利益时,担心“树大招风”,谨慎的他不选择一次性“变现”,而是妄图通过“细水长流”的方式来掩人耳目,每次收受的好处费大多是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现金,而管理服务对象也乐于通过“常来常往”的方式拉近彼此关系。  2016年至2021年,每逢元旦、中秋、春节等节日,研究院工程项目承包商冯某、检测业务合作商张某、单位下属李某某等人纷纷送上节日礼金……王正强怀着“小打小闹无伤大雅”的心态,一步步迈入歧途。祸患常积于忽微,截至案发,王正强共收受管理服务对象财物累计50.8万元。  打尽算盘,带头大搞“四风”  曾经一段时间,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上下违规吃喝、滥发津补贴行为屡禁不止。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面对奢靡享乐之风“漂浮满院”这一情况,作为党委书记的王正强不仅不带头制止,反而抱着“法不责众”的想法,继续参与、带头违规发放,并自定标准设立院长基金、所长基金,向班子成员、干部职工违规发放津补贴。2013年至2020年,王正强共组织违规发放津补贴5338万元,其本人违规领得142万元。  “2016年,我任院长后,有了签字报销的权力,更加胆大妄为地把手伸向公款……”王正强忏悔说,党政“一肩挑”后的他拥有决策拍板权,由于每次巧立名目套取的补贴大于实际发放数额,看着账目上“年年有余”,他索性伙同时任副院长朱某(另案处理)予以私分。2016年至2020年,王正强伙同他人私分补贴结余款71.2万元,其本人分得42.1万元。  2017年9月,《贵州省公务活动全面禁酒的规定》正式实施,王正强不仅不如数上缴单位库存接待用高档白酒,反而自作聪明,以变卖接待用酒为名,安排下属套取公款,以他人名义购买单位库存接待用酒,制造接待用酒已清理的假象,并继续打着公务接待名义,安排下属虚列开支、继续购买高档白酒。为了规避检查,王正强安排朱某在单位管理使用的专家公寓、实验楼地下室等场所辗转存储接待用酒。2020年4月,眼见违规购买存储的192瓶高档白酒无人知晓,王正强与朱某商议后予以私分,其本人分得96瓶,并将分得的高档白酒标注好年份,藏匿于朋友家中。  作为单位“一把手”的王正强,不仅在津补贴发放、借酒生利上“机关算尽”,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打尽算盘、雁过拔毛。为了彰显身份,他安排单位公务车辆送他回老家参加同学聚会,还要求承接单位物业管理的公司提供车辆,供其儿子上下班使用,甚至伙同下属张某,购买两辆汽车挂在机动车交易公司名下,指使下属单位租赁使用该车辆,其本人坐收租金24.2万元,手中权力可谓被他用到了极致。  毫无原则,滥权妄为搞变通  “我性格软弱,考虑问题前怕狼后怕虎、举棋不定,不敢坚持原则,却又胆大妄为,反过来拿原则作交易……”在交代自己带头放任奢靡享乐之风时,王正强忏悔道。2013年,出于事业发展需要,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启动综合实验大楼项目建设。项目实施期间,在时任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朱某的鼓动下,王正强为笼络人心,未经上级单位批准同意和会议研究决定,便擅自追加预算投资,追加内容主要为外围环境设计、室内豪华装修等非刚性需求,最终导致追加内容华而不实,仅大厅装饰用的一块海百合化石,采购价便高达14万元。  在项目建成后,经审计认定,项目超概算投资2000余万元。为了弥补资金缺口、彰显自己“手段过硬”和“雷厉风行”,王正强擅自决定从科研经费中挪用2100万元用于支付超概算装修工程款,最终导致研究院近100项科研项目因缺乏经费无法按期完成,且因已有项目未结题,无法申报新的科研项目。  作为鼓动其把项目“搞好点”的下属朱某,则在追加投资过程中赚得“盆满钵满”。朱某在设计、装修发包中,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多名承包商贿赂,甚至授意承包商笼络好王正强,而王正强所收受的第一笔大额贿赂,也来自于该项目承包商。至于通过“围猎”拿到供应资格的商家,则大搞低价购入高价销售,仅实验大楼340万元的办公家具采购项,利润便高达200万元。  除了对下属放任不管,甘被“围猎”的王正强也不忘在实验大楼项目建设中“分一杯羹”,利用项目验收、款项拨付审批权,竭力榨取“蝇利”。按照他的要求,项目建设商要从其亲友处购买水泥、雇佣其亲友务工,在已有水泥供应商、施工队伍的情况下,项目建设商为了不得罪王正强,只能选择送上“好处费”将其打发。2017年,王正强要求项目装修承包商狄某为其住房进行装修改造、添置家具,一切完成后,看着狄某递来的8万元的开支清单,王正强以“杀价”的方式支付5万元,变相索贿3万元。分包商万某从狄某处分包拿到实验大楼通风、消防工程,在完工后,狄某未及时与其结算,走投无路的万某找到王正强,请求其向狄某打招呼、及时拨付工程款,在收到2万元的请托费后,王正强才肯出手帮助,把“鸡脚杆上刮油”演绎到了极致。  沉迷古玩,借“雅”消愁被“雅”噬  “在工作上没有了追求,便弄些假古董装点门面,搞些假文雅、假斯文……”王正强交代,在他由风及腐的历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沉迷于古玩。自认为仕途无望后,他开始沉迷于接受请吃和收受礼品,并结交了一群爱好古玩的朋友,开始跟着购买、收藏古玩,以此消磨时光、寻求精神寄托。在听到古玩界“张三”“李四”靠着“捡漏”发家致富的诸多传闻后,王正强在购买收藏古玩上便一发不可收拾,整天梦想着能“捡大漏”而一夜暴富。  “我占有欲极强,喜欢的东西就想方设法去获取,得不到就寝食难安。玩了古玩后,我感觉钱不够花了,整天想的是怎么才能买到这些瓶瓶罐罐……”在欲望的驱使下,王正强开始收受下属的红包礼金,随着“入不敷出”,他便把主意打到公款和项目工程、人事安排上来,自此开启了“一路向钱”的不归途。  此时的王正强,已经对古玩迷恋到失去理智的地步,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研究古玩。上班期间念念不忘,一下班马上奔赴古玩市场,甚至长年安排单位公车帮其运送古玩,其违纪违法所得也大多用于购买古玩。由于买到的“古玩”大多是仿制品,他更加不甘心,梦想着有一天捡到一个“大漏”、拍出一个天价,把花出去的钱连本带利赚回来。在赌徒心理驱使下,王正强在收受贿赂、贪污侵占时更加肆无忌惮,在他居住的家中,不仅床头边、案板前摆满了古玩,甚至其名下的另三处房屋内均堆满了古玩,为此还经常与家人发生争吵。“自己玩物丧志,最终把自己的家弄成了3个‘破烂’收集地,堆的全是一些仿制品、假古董。”王正强懊悔地说。  “我平时生活是很俭朴的,10多元一件的背心,批发10件能穿好几年 吃早餐时一个鸡蛋都舍不得加,我贪污受贿那么多钱,买那么多的瓶瓶罐罐干什么?”回忆起自己被瓶瓶罐罐绊倒、并将背负罪名终老的一生,王正强痛哭流涕,但人生没有如果。  王正强忏悔录(节选)  我所犯的错对组织、国家、人民、社会、单位、家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对自己的过往进行深刻的剖析和忏悔。  一是理想信念不坚定。自己没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没有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哪有不迷失方向的道理?没有高尚的追求,当金钱送到手中时,就把持不住自己,贪腐就成为了必然。我也曾为了装点门面,肤浅学了一些马列主义,但只是装在“电筒里”,光照别人不照自己,没有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没有用党规党纪要求自己,这哪能不犯错。  二是学习动力不足。工作中常用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对新时代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去深入研习,对党的拒腐防变决策部署不去  三是纪法观念淡薄。时常把组织的监督教育摆在对立面,想方设法逃避问题,对领导同事的善意提醒看成是在找自己的毛病,是和自己过不去。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不撞南墙不回头,有时撞了南墙还找理由安慰自己,如果能听进不同的意见,能接受组织的批评教育,哪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四是玩物丧志。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发展前途后,就没有了正确的人生追求,就在古玩上寻找精神寄托。每天除了上班,其余时间都花在古玩上,玩物丧志让自己丢掉了共产党人的“精气神”。我贪污受贿的钱,乱发绩效领的钱,绝大多数都花在了购买古玩上,买了三大堆瓶瓶罐罐,基本上都是仿制品、假古董,自己还死不承认,最终这些东西都成了我的罪证。  五是不健全的人格。首先是占有欲强,我迷恋财物,追逐私利,就像没有见过钱一样。其次是工作和生活中特别要面子,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当别人提拔时总感觉面子挂不住,常常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我非常怕事的同时暗地里又非常胆大,常耍小聪明,如果我能坚持原则,敢于和单位不讲纪律、目无法纪的行为作斗争,自己也就不可能贪污。  我痛心疾首。组织给我优厚的待遇,每月有1万多元的工资,正常使用是用不完的,我去贪污受贿来干什么?党组织对我花费了许多心血,我却把单位当成了谋取个人利益的平台,把单位搞得乌烟瘴气。我的错误对家庭的影响是最直接、最现实的。首先是精神上的伤害,我是他们曾经的骄傲,现在轰然倒塌,这是我高龄母亲无法面对和接受的。还有妻子和孩子,她们的人生将如何调整和面对?  我要用自己的余生,用自己犯的错误明明白白地告诫身边人,向他们讲清自己为什么会犯错,呼吁他们以我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我要用自己的余生,把自己是怎样错的,告诉我的家人、亲属,提醒他们要敬畏法纪,绝不能私欲膨胀,绝不能用任何非法手段去获取个人私利,并以此为鉴。
  • 学术界首例学生举报导师,披露院士评选内幕
    学生举报导师,披露中科院院士申报前的筹备细节:一文多投,把已发表的专著拆分后再在自己担任主编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凑足论文数量 托人寻找&ldquo 院士推荐人&rdquo ,并一一上门游说。   中国顶级专家学术著作撰写中的诸多细节也得以浮现:&ldquo 书中三百多幅图,两百多幅抄袭。数十幅都是我按照指示从其他书籍上抠下来的,英文说明直接翻中文,没有注明来源&rdquo 。   王正敏的另一位学生用&ldquo 鸡毛蒜皮&rdquo 来形容王宇澄的举报。他始终认为,这只是利益纠葛下的闹剧。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正敏教授被举报了,举报者是他的学生兼前任助手王宇澄。2013年11月8日,王宇澄在北京向中科院递交了举报材料,内容涉及论文数目造假、专著抄袭以及临床试验造假等多个方面,并指控王正敏利用不规范的专著、论文获得了院士头衔。   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宇澄还曾兼任王正敏的秘书,是导师在单位最亲密的伙伴。王正敏的传呼机和个人邮箱都一度交由王宇澄打理。2005年,王正敏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家的身份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学生公开举报导师,而且举报的对象是院士,这在学术界还是头一回。近年来,院士评选、资质审查和院士德行规范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透过王宇澄对自己导师的举报,可以管窥中科院院士申报工作的部分细节。   抄袭与注水   王正敏出版的《耳显微外科》来源于Ugo Fisch教授编著的两本专著。   王宇澄提供给中科院指控王正敏依靠违规学术成果当选中科院院士的材料里,最主要的指控,是关于著作抄袭。被抄袭者是王正敏的导师,也即王宇澄的&ldquo 师爷&rdquo Ugo Fisch教授。   王正敏的第一本专著《耳显微外科》出版于1989年。这本专著中,有一百多幅关于如何实施耳部手术的手绘图,和Ugo Fisch教授的两本专著《Tympanoplasty and Stapedectomy: A Manual of Technology(鼓室成形术和镫管切除术:技术手册)》和《Microsurgery of the SkullBase(颅底显微手术)》相同。但《耳显微外科》一书中,来源,书中参考文献里,也未提及这两本书。   南方周末记者翻阅3本书对比发现,王正敏出版的《耳显微外科》来源于Ugo Fisch教授编著的两本专著。这些被标注为由Ugo Fisch教授和其他合作者手绘的图案被直接拿来引用。的形态来看,仅存在线条粗细和角度等略微差别。   &ldquo 从严格学术规范上讲,大量引用国外的著作而未注明出处均属于抄袭。&rdquo 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耳显微外科》,所涉及的问题不只是抄袭。2005年前后,王宇澄担任王正敏的秘书,目睹了王正敏为当选院士&ldquo 凑&rdquo 论文数目的全过程。其做法之一,便是将《耳显微外科》一书的内容,拆分成14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上。   熊丙奇认为,像王正敏这样把自己的专著拆分成多篇论文发表或者是把一般的文章当做研究性的论文来申报,这和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有关系,&ldquo 评价体系不独立,过分地追求数量和档次这都是不科学的做法。&rdquo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办,创刊于2001年,是一份双月刊,自创刊起王正敏一直担任该刊主编。   南方周末记者从王正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附件材料》中发现,截至2005年4月3日,王正敏申报院士前,共发表论文271篇。但其中有88篇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发表。这88篇&ldquo 论文&rdquo 中,除了14篇是从《耳显微外科》一书摘取之外,还有40余篇文章是作为非研究性文章发表在&ldquo 发刊词&rdquo 、&ldquo 专家笔谈&rdquo 、&ldquo 我如何做&rdquo 等栏目的小品文。   在王正敏当选院士时提供的271篇论文中,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其中还有6篇文章属于&ldquo 一稿多投&rdquo (一篇论文在国内外两处发表,在计算学术成果时,却当成两篇学术论文)。   &ldquo 对于院士申请而言,这些问题都是不可饶恕的。&rdquo 王宇澄说。而在8年前,正是在他的参与和帮助下,王正敏成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但王正敏院士的另一位学生刘政(化名)用了&ldquo 鸡毛蒜皮&rdquo 来形容王宇澄的举报。&ldquo 举报的是八几年很老的书了,那个年代知识产权概念很淡漠,科学界出书都东抄一段西抄一段。改革开放后才有了大的变化&rdquo &ldquo 圈内的人都会觉得举报内容挺可笑的,上面也查过,没有实质性问题&rdquo 。   刘政介绍,王正敏在圈内号称&ldquo 东方一只耳&rdquo ,申报院士的核心材料其实是在&ldquo 人工耳蜗和内耳细胞损伤修复机制&rdquo 、&ldquo 颅底显微外科&rdquo 等方面。&ldquo 大医院40岁以上的资深耳科医生都清楚,他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rdquo 。   &ldquo 师生情&rdquo   &ldquo 我的亲属还帮助他寻找到了两位院士推荐人。&rdquo   王宇澄与王正敏的师生情分开始于1999年。为了深造医术,当时31岁的王宇澄离开了南京鼓楼医院耳科大夫的职位,考取了王正敏的研究生。&ldquo 王正敏是行业里顶尖的专家,我慕名到了上海。&rdquo 王宇澄说,那时候对导师只有崇敬,只想跟他好好学习技艺。   不过,身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科主任职务的导师忙于手术和会议,并不总能见得到。王宇澄的课业和论文实际上是由&ldquo 二老板&rdquo &mdash 导师小组中另一名专家指导的。因为表现优秀,王宇澄从硕士生变更为硕博连读,并获得了留院的机会。   2003年,王宇澄被聘为王正敏的秘书,负责协助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ldquo 他当时告诉我,希望我全力帮助他。&rdquo   在有王宇澄辅助工作后,2003年开始,王正敏开始写作他的第三本专著《王正敏耳显微外科学》,这本书出版于2005年院士增选之前。王宇澄参与了这本书的出炉过程,负责校对书中一些知识错误,编辑。王宇澄说:&ldquo 那本书中三百多幅图,两百多幅都是抄袭。都是我按照王正敏的指示从其他书籍上抠下来的,英文的说明就翻译为中文,后来成书的来源。&rdquo   除了帮导师出版专著,王宇澄当时最紧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导师王正敏申报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正敏从1999年开始就已经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申报了三次院士都没当选。工程院院士重实践,王正敏申请工程院院士顺理成章,这次却改弦更张,申请重视理论方面的科学院院士。   在原来资料上,王宇澄需要将王正敏新增加的专著、论文和科技奖项添加上去,并扫描装帧成册。&ldquo 他原来有一百多篇论文,第二年提交材料时就有271篇了。&rdquo 材料准备旷日持久,不过王正敏对他的工作十分满意,夸奖他装订精美。   资料准备工作进行的同时,王正敏也开始带着王宇澄拜访院士,争取推荐。&ldquo 第一次他和院士们交谈,我只是跟过去,后来就我自己去。&rdquo 王宇澄说,自己的任务不仅是沟通关系,还会带上能够体现王正敏学术成果的书籍画册,言简意赅给院士们介绍,说明这些成果的重大意义。   &ldquo 我的亲属还帮助他寻找到了两位院士推荐人。&rdquo 王宇澄说,后来推荐王正敏的院士有7位,5位医学学部院士,还有另外2位其他学部的院士。原本,推荐王正敏的院士中有人过世了,推荐人不足,王宇澄有亲属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就帮助联系了两名院士推荐人。   2005年12月,经过一段焦急的等待,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公布,王正敏顺利当选,成为了医院唯一一位院士,王宇澄也发自内心为导师感到开心。&ldquo 他是神一样的人物,我当时根本不会怀疑他的著作有问题。&rdquo 王宇澄说,直到后来他才发现,当时院士申报材料中存在大量的&ldquo 水分&rdquo 论文,甚至是抄袭。   &ldquo 我帮他申请上了院士,他却抛弃了我。&rdquo 王宇澄称,王正敏在当选院士后对自己多方为难,导致他在医院难以立足,这是他愤而举报的原因。   反目   "我付出了这么多,你不能这么对我。   王正敏的另一名学生刘政也认为评选院士后的"回报问题"是师徒反目的原因,但他是从另一个角度解释:"王宇澄希望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职位,但按照实力来说拿不到,被拒绝" "王院士其实是个很老派很严肃的人,学生平时都不太能跟他亲近"。   但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申报院士成功正是王宇澄与王正敏师生关系的转折点。   "秘书的工作都属杂事,会耽误我的科研进步,但想着能跟他学习,我答应了。王宇澄说。此前王正敏是他内心敬佩的师长,他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成为秘书之后,帮助导师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211重点学科等资料准备一个接着一个。   王宇澄的父亲王惠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作为王正敏秘书的三年,儿子基本上都是早上7点起床,常常到深夜一两点才休息。很多时候,王宇澄就直接睡在王正敏在医院8号楼的办公室中,床是用两张条桌拼接起来的。2004年12月17日,正是申报院士材料准备的紧张阶段,王宇澄在工作中晕倒导致左门牙跌断,下唇被洞穿,缝了三针。第二天继续工作,直到院士评选结束,我一天都没休息。王宇澄说。   2006年春节过后,王宇澄与王正敏的关系没有预兆地起了变化。他主动找到我谈话,说外面有人说我们搞小集团,以后你不要到我这里来了。王宇澄回忆。   多名王正敏的同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王正敏有换秘书的"惯例"。此前,王正敏与数任秘书都不欢而散,有的人还因此离开了医院,避走他处。   "我2006年本就应该提副教授,当时三个人参评,我的论文等等条件最好。王宇澄说,等到第二年他才评上。之后有人提醒他,他之所以没有第一年评上,就是因为他的导师王正敏不支持。这令旁人都感到大惑不解。   之后,王宇澄接连遭遇挫折。他未能进入科室的耳科组,提职称也总被要求"礼让",他感到自己工作全无希望了。2011年,王宇澄前往瑞士苏黎世大学进修三个月,跟随王正敏曾经的导师Ugo Fisch教授学习。学成归来后,他发现医院多了新规定,必须进院到达一定年限才能做手术,而他正好在"红线"之外。   王宇澄认为,正是自己的导师在故意为难自己。我付出了这么多,你不能这么对我。王宇澄说自己曾找到导师,希望他高抬贵手给自己一条生路,但是王正敏表示这都是医院领导决定的,他并没做什么。   王宇澄决定反击,借助自己曾担任王正敏秘书的便利,收集王正敏在临床实验数据、论文数目、著作抄袭等方面的问题。   "没什么好说的"   当年大家都这么做,这是学界的原罪。   2012年1月12日,王宇澄带着他搜集的"证据"去见导师,希望王正敏不再为难他。谈完之后,我就被赶去门诊了。王宇澄说。   一对师徒由此彻底反目。王宇澄开始更大规模地在网络上披露自己导师、院士王正敏学术造假的信息。   这些指控中,有些是证据确凿的,比如抄袭 有些则是捕风捉影,比如王正敏博士学位造假&mdash 2013年11月12日,苏黎世大学媒体与公关部负责人Sylvia在给南方周末记者的邮件回复中证实,王正敏毕业之后通过《面神经拉伸受损试验》的论文答辩并获得了博士学位。该论文现在在该校图书馆的论文库里依然可以查询。   也是在2012年年初,王宇澄开始向所在的医院领导反映王正敏学术不端的问题,但并无结果。2012年2月,王宇澄向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提交了举报材料。   2013年8月19日,在经过了长达一年半的研讨之后,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出具了调查报告。报告认为,王正敏的博士学位经过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不存在造假行为。、内容抄袭的质疑,学术规范的确与Ugo Fisch雷同,这仅仅是"不规范"而已。但因Ugo Fisch教授曾为王正敏的书写序,这表明原作者无异议,因此不违规。   复旦大学在2011年的《复旦大学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规定》中明文规定,"将他人论著中的内容,录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不注明出处","将外文作品的全部或部分翻译或改写作为自己著作的内容,而不加明显的注释的行为等"均属于抄袭。其中并无"被剽窃者无异议便不属于剽窃"的规定。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报告认定了王正敏"一稿多投"及在自己学生的论文上署自己名字,并且作为自己学术成果的情况 同时认定王正敏在申报科学院院士过程中,有"不实事求是"行为,报告认为王正敏应就院士申报论文材料中存在不实事求是的做法"向中国科学院做出说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候选人行为守则》明文规定,"被推荐人附件材料"的提供者要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包括不得编造学术、专业技术经历和国籍证明,不得作虚假陈述,不得提供关于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不实信息,"有科研不端行为的,应当如实向推荐者说明,不得隐瞒"。   王正敏是否已经按照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要求,"向中国科学院做出说明"南方周末记者不得而知。这根本就是诬告诬陷。2013年11月12日,南方周末记者拨通了王正敏院士的电话,他语气略显激动地谢绝了采访请求。他说,关于举报一事复旦大学与中科院都已有调查结论,自己不便多言。对于被学生王宇澄举报的尴尬,他说自己作为导师,"对这种人没什么好说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院士在电话中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院士是一种终身荣誉,对待学术造假是零容忍的,就连瑕疵也容忍不了。在增选院士的过程中,推荐单位和被推荐人必须对自己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一旦发现任何形式的造假都会被警告,严重的话会取消推荐单位的下一次推荐资格。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候选院士的过程中,如果候选人有任何形式的造假被发现,必然会落选。2005年中科院增选院士时,一位候选人就仅仅是因为论文署名排序问题而落选。   王宇澄的举报尚未有效果,却引发了师门之内的争议,有人支持,也有人觉得这样有辱斯文。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举报自己的老师,大逆不道。如今身在广东某医院的耳鼻喉科医师刘政与王宇澄其实是前后脚入学的师兄弟,他始终觉得这是一场利益纠葛下的闹剧。   但他并没有否认导师著作的"瑕疵",只是认为这些不规范是时代的产物,"当年大家都这么做,这是学界的原罪"。
  • 2013国内学术丑闻大盘点
    学术本来意味着一种高尚的职业,因为在古代先哲眼里,学术本就是求达至善之术。在老百姓眼里学术人也就是一种引导社会大众去求达至善的特别群体。然而,学术在当今社会却以丑闻的形式背离于古人失信于民众。下面为您盘点2013年几个&ldquo 爆炸性&rdquo 的学术丑闻,这些复杂事件的真相,也许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但是从这些事情中引发的思考与讨论,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张曙光贿选院士案   今年9月份的时候,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向企业巨额索贿,用于参评院士一消息引发公众哗然。据其本人供述有2300万的受贿款用于中科院院士的参评。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中科院2007年和2009年院士增选中,张曙光都曾参选,两次参评专业都是&ldquo 铁道车辆&rdquo 。据知情人说,落选的原因是张曙光找人代笔出书,学术造假。可是造假第一次就被发现了,为何还能参加第二次评选呢?而且两次分别以7票、1票之差落选。这增加的6票是否背后有&ldquo 不能说的秘密呢&rdquo ?   面对众多质疑,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就张曙光&ldquo 花钱参评院士&rdquo 一事发布声明。声明中说,中科院未曾收到与张&ldquo 花钱参评&rdquo 的相关投诉。如若查实绝不姑息,如查实哪位院士有受贿等违法行为,中科院绝不姑息,欢迎社会监督。声明中还说,中科院一贯坚决反对院士增选过程中的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近年来进一步加强了院士增选工作中各类人员行为规范的制度建设和执行力。今年是院士增选年,将严格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把握增选标准,严格坚持院士评选的独立性和学术性,严格执行增选行为规范和工作纪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增选程序,确保院士增选工作公平公正。   长久以来,中科院院士的评选就一直备受争议。从丘成桐抨击中国院士制度到袁隆平几次三番被拒之院士门外,再到&ldquo 烟草专家&rdquo 入选院士和饶毅、施一公双双落选院士评选,坊间不断惊爆评选院士存在的内幕甚而黑幕,有指责拉山头、立门户的,有直斥过度包装、请吃请喝的,有揭露学术造假、以次充好的,更有直指花钱打点、行贿受贿的。   看来,无论效仿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学会会员制度,还是打破院士终身制,不管是否在理,都反衬出院士制度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   臧敬五论文造假始末   2013年,一名自称是GSK员工的匿名举报人称,臧敬五于2010年发表在《NatureMedicin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涉嫌造假。随后GSK 便启动了对他的调查。6月19日,《Nature》以&ldquo Chinadrugs head fired over article row&rdquo 为题,对此事件进行了新闻报道。然而作为当事人之一的臧敬五说他仍然对整个事件感到困惑。   GSK的研究焦点是臧敬五和合著者刘学彬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现在 GSK 正要求撤回这篇论文 而臧敬五则坚持他的研究结果。之后 GSK 对这一调查作出了结论:论文中有一张图片在说明中被描述为来自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血液样本,而事实上是来自健康受试者。   臧敬五和论文的第一作者刘学彬都认为,这是一个意外的错误,并不会改变论文的整体结论。刘学彬的研究小组负责完成这项实验以及收集数据,他表示研究小组原本是希望利用来自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细胞的数据,并以此措辞起草了一份手稿。尽管来自患者的初步数据揭示了臧敬五提出的IL-7R信号通路与TH17细胞之间的关联,这些图像的染色并不是很好。于是研究小组转而采用了健康受试者的数据。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匆匆忙忙之间他们忘记了修改图片说明。刘学彬表示,来自任何一组的细胞都可以证实这一结果。  臧敬五参与了实验设计以及手稿起草,但没有参与动手实验及数据编辑。他认为他遭受解雇并不是因为数据失实,而是据说&ldquo 他影响了调查&rdquo 。解聘信中写到他&ldquo 任意以及有目的地破坏和误导了这次的调查,并提供了不真实的信息,&rdquo 他极力否认这些指控。   日前,这篇题为&ldquo Crucial role of interleukin-7 in Thelper type 17 survival and expansion in autoimmune disease&rdquo 的研究论文被《Nature Medicine》撤稿。根据相关统计,这篇论文已被引用 74 次。   学生举报导师 披露院士评选内幕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正敏教授被举报了,举报者是他的学生兼前任助手王宇澄。2013年11月8日,王宇澄在北京向中科院递交了举报材料,内容涉及论文数目造假、专著抄袭以及临床试验造假等多个方面,并指控王正敏利用不规范的专著、论文获得了院士头衔。近年来,院士评选、资质审查和院士德行规范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学生公开举报导师,而且举报的对象是院士,这在学术界还是头一回。   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宇澄还曾兼任王正敏的秘书,是导师在单位最亲密的伙伴。王正敏的传呼机和个人邮箱都一度交由王宇澄打理。2005年,王正敏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家的身份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王宇澄提供给中科院指控王正敏依靠违规学术成果当选中科院院士的材料里,最主要的指控,是关于著作抄袭。2005年前后,王宇澄担任王正敏的秘书,目睹了王正敏为当选院士&ldquo 凑&rdquo 论文数目的全过程。其做法之一,便是将《耳显微外科》一书的内容,拆分成14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上。   有人认为评选院士后的&ldquo 回报问题&rdquo 是师徒反目的原因,王宇澄希望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职位,但按照实力来说拿不到,被拒绝。但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申报院士成功正是王宇澄与王正敏师生关系的转折点。2012年1月12日,王宇澄带着他搜集的&ldquo 证据&rdquo 去见导师,希望王正敏不再为难他。一对师徒由此彻底反目。   2013年8月19日,在经过了长达一年半的研讨之后,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出具了调查报告。报告认为,王正敏的博士学位经过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不存在造假行为。对于图片、内容抄袭的质疑,学术规范委员会认为有大量图片的确与Ugo Fisch专著中的图片雷同,这仅仅是&ldquo 不规范&rdquo 而已。但因Ugo Fisch教授曾为王正敏的书写序,这表明原作者无异议,因此不违规。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报告认定了王正敏&ldquo 一稿多投&rdquo 及在自己学生的论文上署自己名字,并且作为自己学术成果的情况 同时认定王正敏在申报科学院院士过程中,有&ldquo 不实事求是&rdquo 行为,报告认为王正敏应就院士申报论文材料中存在不实事求是的做法&ldquo 向中国科学院做出说明&rdquo 。   对这一结果,王宇澄表示将继续收集王正敏在临床实验数据、论文数目、著作抄袭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ldquo 反击&rdquo 。王正敏对此则不愿多谈。   王宇澄的举报尚未有效果,却引发了师门之内的争议,有人支持,也有人觉得这样有辱斯文。   《科学》杂志关注浙大科研丑闻   一位任职于中国一流学术机构的知名水环境研究人员陷入了到盗用公款的丑闻中。根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院长陈英旭指使学生伪造了虚假收据、发票和合同,从而将政府大型研究经费中的资金挪为私用。 8月9日,顶级科学期刊《科学》以&ldquo EmbezzlementCasts Harsh Light on China' s Grant System&rdquo 为题,对这一事件予以了报道。   在中国国家审计署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调查并在3月召开了一次闭门听证会后,媒体的报道引起了中国媒体和博客圈的密切关注。在国家审计署盯上他之前,陈英旭的职业生涯非常的顺遂。1990年,陈英旭在获得浙江农业大学的博士学位后,成为了一名有才干的研究人员,其发表了一长串有关食品安全、环境生物化学、水和土壤污染的研究论文。作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一名理事,他得到了来自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和中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的资金。他还参与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了他在中国科学界的精英地位。然而在2008年,陈英旭获得来自中国环境部,支持其太湖水域水污染治理和管理研究的1600万美元资金之后,他显然开始误入歧途。根据媒体的报道,他将大量的研究经费转移到了他研究生经营或拥有的两家公司,最终钱落入到了他的口袋之中。   陈英旭的律师戴梦华对媒体称,陈英旭的案件是在浙江大学的一次常规审计中显现出来,陈英旭已经归还了这笔钱。他不知道为什么这变成了犯罪行为。   朱广伟曾经在陈英旭研究组从事博士研究工作,他指出在几年前,陈英旭得到高达1600万美元资金之时,在大多数的实验室和大学科研经费的花费监管都不是&ldquo 非常严格。许多项目没有按照预算严格使用经费。&rdquo 尽管没有犯罪意图,科学家们以一种借口申请经费,然后将钱用于他处很常见:研究人员经常捏造预算项目为研究生发放津贴。   拿陈英旭示众,有可能是政府正在力图加紧控制研究花费的一种迹象。朱广伟指出,在过去几年里预算审计越来越频繁。研究机构越来越严格。
  • 科研经费贪污调查:找发票虚假报销套经费
    科研经费&ldquo 黑洞&rdquo   近年来因挪用、贪污科研经费而&ldquo 落马&rdquo 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科研经费为何被屡屡钻空子?侵占科研经费有哪些惯用手段?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科研经费流失?记者调查发现,在获得科研项目、拿到科研经费以及经费怎么花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值得关注的各种问题。   1月7日下午2时30分,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浙江大学教授陈英旭进行宣判,认定其贪污945万余元,以犯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   陈英旭,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原常务副院长。2008年,其接手&ldquo 太湖流域苕溪面源污染河流综合整治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rdquo 课题,获科研经费3.135亿元。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期间,陈英旭用课题总负责人的身份,将关联公司列为课题外协单位,再通过授意关联公司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1022.6646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   当天,被舆论&ldquo 盯上&rdquo 的还有另外一位学者:1月7日,4名王正敏的院士推荐人向中科院写联名信,要求将王正敏予以除名。   王正敏,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从2012年2月开始,其学生王宇澄向复旦大学举报,质疑导师的学术不端行为。   其中,&ldquo 仿造人工耳蜗,骗取科研经费&rdquo 是王正敏被质疑的&ldquo 罪名&rdquo 之一。举报内容称,为了争取国家和省市科研经费,王正敏科研团队和上海力声特公司以各种名义向有关部门申报项目,耳蜗机仅全国和市级项目拿了13个,包括2012年国家级项目两个,获得专项资金4000多万元,其中&ldquo 国产人工耳蜗及临床技术研究项目&rdquo 获当时国家卫生部专项科研经费2171万元,&ldquo 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建设项目&rdquo 获得国家工信部经费2138万元。   1月3日,王正敏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称,卫生部的课题,他不担任项目负责人 工信部的课题则由相关企业申请,与医院无关。   尽管王正敏事件的处理结果尚无定论,但并不能否认目前科研经费乱象的存在。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段振豪用科研经费包养情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学院党委办公室原主任孟江涛贪污科研经费炒黄金买期货 江苏省农科院高级工程师杜国平与妻合谋私用科研经费 山东两个课题组将近一半经费报销1505张火车票&hellip &hellip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因挪用、贪污科研经费而&ldquo 落马&rdquo 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中纪委网站显示,2012年以来,教育部查处了14起国家审计署移送的高校教师挪用、贪污科研经费案件,7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受到党政纪处分。   对此,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13年10月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对我国科研经费滥用的现状表示了&ldquo 愤怒、痛心和错愕&rdquo 。   经费怎么拿 行政化审批与中国式公关   近年来,国家向科研领域投入的经费逐年增加。《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科技部调研室主任胥和平也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ldquo 估计到2015年全国科技研发投入经费不会低于1.5万亿元。&rdquo   &ldquo 经费跟着项目走&rdquo ,这是圈内公开已久的&ldquo 秘密&rdquo 。   以由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的规定,&ldquo 基金管理机构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和专家提出的评审意见,决定予以资助的研究项目&rdquo 。换句话说,申请人科研经费的取得是建立在科研项目通过审批的基础上的。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科研经费分为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纵向科研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是指从政府部门(包括政府背景的基金)获得的课题经费 横向科研经费则是指从企业、社会机构处获得的课题经费,主要是通过承接企业、社会科技项目、开展科研协作、转让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咨询所取得的收入和其他科研收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在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中,纵向课题、经费往往具有更大的含金量,比如,有的高校、科研机构评职称,明确要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此外,这种经费来自政府,代表政府对研究人员的某种&ldquo 肯定&rdquo ,学者获得课题,不仅是个人的&ldquo 荣耀&rdquo ,也是学校的办学业绩。   选哪种项目申报也是有学问的。北京某高校一位不愿具名的H教授告诉记者,高校教师申请经费的指向性比较明确,都比较偏爱于优先申请纵向经费。但纵向经费因有成熟的预算管理,劳务开支比较低,横向经费因此也并非一无是处,其价值往往在于&ldquo 能搞到一笔钱&rdquo 。   国家科研经费的增加给科研项目的申请者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谁都想要&ldquo 分得一杯羹&rdquo 。于是如何能让申报的项目成功立项、通过审批,成为申请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ldquo 跑关系&rdquo 拉拢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的申请者不在少数。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曾对媒体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参加某项目评审会,周六下午刚接到通知,周日上午手机里就收到6个陌生   人发来的短信:&ldquo 请多关照&rdquo ,&ldquo 欢迎来我校做学术报告、考察交流&rdquo &hellip &hellip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教授谈到,一些项目经费成为申请者行贿的来源,有的至少拿项目经费的10%&ldquo 打点关节&rdquo ,一般一个专家的回扣为项目申请费用的2%至5%。    大部分科研项目要求申请者为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职务的高校或科研机构人员,但也有一些项目的申请者可以是企业,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申请者为了增加&ldquo 命中&rdquo 几率,开始向代理申报机构求助,这些机构通常承诺&ldquo 专业指导包装&rdquo 、&ldquo 顺利通过&rdquo 。   宿星(化名)是江苏常熟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他的工作是专门负责帮助企业申请高新项目。他告诉记者,在他经手申报的项目里,基本上都向科研经费的主管单位领导&ldquo 打点了&rdquo ,&ldquo 我们一般都在申请经费里多写金额,等经费批下来了,多余的部分给领导送去&rdquo 。在宿星看来,他们公司在代理申报方面&ldquo 做得不错&rdquo 得益于&ldquo 送得出去&rdquo ,他认为这是能申请到经费的&ldquo 最大学问&rdquo 。   在王正敏事件中,据王正敏说,&ldquo 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建设项目&rdquo 是上海力声特公司申请的科研项目。法治周末记者为了解该科研项目的申报情况(包括项目是否与王正敏有关),多次致电上海力声特公司,接待人员称&ldquo 只是接线员,不了解这些情况&rdquo ,当记者要求将电话转接相关负责人时,接待人员以&ldquo 开会&rdquo 、&ldquo 现在是就餐时间&rdquo 等理由拒绝。   经费怎么花 投向不合理、报销有漏洞   &ldquo 项目能不能通过,其实在申请的时候我们心里也差不多有数。经费批下来以后,怎么花也是个问题。通常批到的经费在项目结题时都有结束,很少有人会把剩余经费交回,因为如果剩余经费超过一定比例,会影响以后的资助额度。&rdquo H教授这样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曾谈道:&ldquo 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在项目立项时,一些环节设置过于死板太过强调预算执行力,也使科研人员在每年特定的时间中突击花钱,用虚假发票或虚构科研活动来报销未实际产生的科研经费,套取国家和集体财产。&rdquo   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自然科学基金委将项目资助经费拨至项目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按资助批准通知的要求编写项目研究计划与经费预算,资助经费根据批准额度由项目依托单位向项目负责人逐年拨付。   项目依托单位,是指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为依托单位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和其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开展基础研究的公益性机构。依托单位的其中一项职责是跟踪基金资助项目的实施,监督基金资助经费的使用。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在资助范围内的经费包括研究经费、国际合作与交流经费、劳务费和管理费。这也是一般纵向科研经费资助的范围,但是这些资助范围尚不能周延项目中的一些必要支出。   俞金尧认为,目前课题经费可以支出的项目不够开放,出国学术访问或参加国外学术会议的费用、从国外购买图书资料的费用等不能从课题费中支出,促使一些科研人员违规虚假报销课题费。   同时,他认为,科研人员在工作中的智力和体力付出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在项目经费中还不能提取相应的酬劳,让一些人打上了科研经费的主意。   一名来自中科院化学所的博士张飞(化名)告诉法治周末记者:&ldquo 每个人每月发的劳务费是有上限规定的,实际帮老师做课题的同学一般是三四个人,为了拿到更多的劳务费,我们会要来师弟师妹的银行卡号报给学校,把劳务费打到他们的卡里,然后取出来再交给老师。&rdquo   怎么&ldquo 虚假报销课题费&rdquo ?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词是&ldquo 找发票&rdquo 。   发票从何而来?张飞这样说:&ldquo 有时候在买实验器材、复印资料的时候,开面额高于实际金额的发票,只要给卖家把税点的钱出了就行,他们也愿意。对于实在开不了发票的事项,就只能买发票了,我们一般是去离学校比较近的人大东门买,那里有很多抱小孩的妇女在卖发票。&rdquo     法治周末记者实地调查发现,从地铁四号线的人民大学站地铁口到该校东门的路途中,地面上&ldquo 刻*办*发票&rdquo 的小广告随处可见,沿路抱小孩的妇女也很多,她们会对过往的行人吆喝:&ldquo 办证吗?要发票吗?&rdquo   记者找了一位年龄较大的妇女询问,她说,&ldquo 放心,我的发票绝对真,我每天都在这,有假你来找我,找我办发票的学生可多了。你要什么发票都能开,开一张500元,想写多少面额都行。&rdquo   有了这些&ldquo 职业开票人员&rdquo 的存在,对于找发票的学生来说&ldquo 省了不少劲&rdquo 。   实践中,&ldquo 找发票报销套经费&rdquo 是通常路径,也有一些项目负责人&ldquo 偷梁换柱搞经费&rdquo 。   H教授透露:&ldquo 一些既有横向课题又有纵向课题的老师,他们会利用这种优势&lsquo 偷梁换柱&rsquo ,比如在纵向课题中编制虚假合同报销横向课题的设备购买费用,在横向课题中列支纵向课题的劳务费。&rdquo   乱象如何治 呼唤分类统筹和顶层设计   一条鱼病了,可能是鱼的问题 生病的鱼越来越多,那就是水的问题。   教育部将2013年确定为&ldquo 教育经费管理年&rdquo ,组织75所部直属高校开展科研经费管理自查自纠,自查发现1377个项目存在违规问题,涉及资金3693.9万元。   项目负责人频频&ldquo 吃科研经费&rdquo 的现象,实际上暴露出的是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漏洞:科研经费的申报程序、经费的使用要求、科研经费报账繁琐等等。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建议,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科研经费的间接成本机制,并制定专门针对我国大学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的制度。    2011年财政部、科技部颁布《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对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有关规定进行了调整,重新将课题经费分成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通知》的出台在完善课题间接成本补偿机制方面实现了突破,对承担单位消耗的间接成本予以补偿,规定增加绩效支出也使工作一线的科研人员能获得相应的补偿。   但有学者认为,科研经费间接成本适用范围仅限于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并未考虑科研机构的类型与特点,绩效支出由于国企受年薪制、事业单位受工资总额限制,部分单位将绩效支出弥补事业经费不足,导致无法发挥绩效支出对一线科研人员的激励作用。   从近年来的科研经费贪污案件看,有机会在项目中&ldquo 占得便宜&rdquo 的项目负责人往往都是有一定学术地位的专家。那些在教育科研一线的讲师,即便项目申请到了经费,也有尝不尽的&ldquo 苦衷&rdquo 。   上海交通大学一名讲师就曾在其微博中写道,&ldquo 每天忙到半夜2点睡觉,拿的是三千多每月基本工资 好不容易申报成功的课题,科研经费还要经过学校学院的双重克扣,要用经费买台电脑都要经过异常繁琐的层层审批,不得不妥协从学校物资处高价买入5年前的过时机型&rdquo 。   这种学术待遇的不平衡亦是普遍现象。郭大成认为,从现行科研经费管理体系讲,片面强调课题负责人负责制的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科研人员与所从事科研劳动之间的关系,使得本应从科研工作中获取报酬、体现劳动价值的劳动与收获之间的自然关系被人为剥离。   异曲同工,俞金尧也呼吁,从制度上认可科研工作的特殊性。在科研经费申请成功后,其用途应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科研经费实际支出,另一部分作为&ldquo 智力补偿费&rdquo 发放给科研人员。   熊丙奇认为,改善科研经费乱象,从根本上政府部门必须转变管理方式,退出行政评价,让位于学术评价。不应该把项目、课题作为评价学术成就的指标,应通过完善年薪制,切割研究人员薪酬与课题经费的关系。   提高科研人员待遇的呼声很高,改革科研经费的配置领域也倍受关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在例行记者会上提到,发改委将&ldquo 积极研究提高财政科技支出用于企业的比例的措施&rdquo 。   张晓强谈到,目前中国财政科技支出给企业的仅占15%,发达国家达30%以上。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应用技术,应加快构建&ldquo 由企业牵头,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支撑,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rdquo 。   此外,浙江大学为增强科研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在年内推出公务卡制度(公务卡是指财政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银行信用卡)。规定,从4月1日起,该校教职工使用国库经费和纵向科研经费支付办公费等16类费用时,必须使用公务卡,否则计财处不予报销。   2013年,中科院为改革经费切块管理方式带来的经费分配、项目组织等方面的问题,将原来由业务局管理的方向性课题经费取消。   据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介绍,这一改革的出发点在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改革前把研究所按条块划分给业务局联系和管理,把经费切块分配给各业务局,带来了经费分配、项目组织等管理权限和利益性考量上的问题。此次改革后,中科院机关设立了科研业务管理和综合职能管理两个序列,完善了科研管理组织体系、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 南京麒麟荣获分析仪器行业优秀企业证书
    南京麒麟荣获分析仪器行业“优秀企业”证书   南京麒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在2012年7月26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并轨工作暨“统计手机平台”开通会议上,由于组织有力,数据准确,上报及时,所做工作得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充分肯定,被评为“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统计工作”“优秀企业”。   日前从全县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并轨暨“统计手机平台”开通会议上获悉,从7月27日起,企业一套表原始数据采集方式实行全面并轨。县领导王正兴、黄亦武、王国平出席会议。   县统计局总结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前阶段工作,部署联网直报并轨工作,并展示“高淳统计手机平台”功能。自今年2月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系统开网报送以来,全县631家“三上”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按照相关要求,顺利通过网络向国家报送了2011年年报和2012年月报、季报和半年报数据。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正兴要求,统一思想,强化领导,确保并轨工作顺利完成 突出重点,多措并举,确保联网直报有序推进 把握关键,夯实基础,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   县委常委、副县长黄亦武与市统计局局长徐翠华、江苏移动集团部总经理智勇共同开启“高淳统计手机平台”。   会议还表彰了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优秀企业”和“先进个人”。     南京麒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办公室
  • “没细看学术材料”凸显院士推荐须改革
    4名院士推荐人联名致信中科院要求对王正敏予以除名&rdquo 一事引发公众关注。此前,王正敏被其学生举报&ldquo 学术造假&rdquo ,被媒体指责&ldquo &lsquo 克隆&rsquo 国外人工耳蜗&rdquo 。日前,中科院已经作出回应:事件正在调查中,将严格按有关程序处理。   在这一事件中,令人吃惊的是,作为推荐人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新垣、姚开泰等人坦承,均表示&ldquo 自己审查不严,应对当时过失承担责任&rdquo ,&ldquo 没细看学术材料&rdquo 、&ldquo 过分相信了复旦大学&rdquo 。这些院士推荐人坦承自己的过失,勇于承担责任,当然值得人们赞赏,但是,由此暴露出院士推荐的随意性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   按照相关规定,院士的选拔有严格规定,首先要由3名以上院士或者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组织推荐候选人,再由各学部常务委员会组织院士对候选人进行评审和选举,最后选举结果分别由各学部常务委员会检查确认,经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审议批准。但是,貌似严格的选拔程序,在推荐候选人这第一道关口就失守,相关推荐人连学术材料也没有细看就贸然推荐,接下来各道关口失守,也就顺理成章了。   近些年来,与院士相关的丑闻不断,院士抄袭、烟草院士罢免、准院士贪污、院士走穴等闹剧轮番上演。与院士相关的改革势在必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提出,要&ldquo 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rdquo 。但从王正敏事件则看出,改革首先要做的,是必须从推荐程序上着力改革,把好第一道关口。   首先,无论院士推荐还是组织推荐,在推荐理由中,除了写明候选人达到了院士的条件,具有相关的学术成果外,还必须说明他的这些学术成果不存在学术造假、抄袭或者不规范的现象。而说明该候选人没有学术造假行为,则必须将其相关学术成果送交权威的、中立的和具有相应资格的第三方鉴定,出具鉴定意见。因为,一些推荐的院士是跨学科的,他们对于候选人的学术成果可能并不了解,就是同属一学科,也可能会像刘新垣院士一样&ldquo 没细看学术材料&rdquo ,如此就很难保障学术成果的纯洁性。   其次,则是推荐过程公开。院士或者相关组织推荐候选人,必须在网络上全程公开,包括公开该候选人的学术成果,推荐人的理由以及第三方的鉴定意见。公众随时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反映存在学术造假行为的,中科院或者工程院要及时受理相关举报,并进行核实处理。   最后,则是要严格受理推荐程序和规定推荐人的责任。对于没有第三方鉴定意见的,或者推荐人没有在网络公开相关信息的,抑或是对于公民举报学术造假没有作出合理解释的,中科院或者工程院不接受院士、相关组织的推荐。对于由于把关不严,导致具有学术造假等行为的候选人当选为院士的,对推荐人或者推荐组织的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如此,才能割断利益关联,让院士或者相关组织更加谨慎地进行推荐。   对于院士选拔的第一道关口从严把关,再加以其他环节的改革,相信不合格的人混入院士队伍越来越难,院士队伍才能真正纯洁起来。
  • 校企共合作 | 福立仪器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建实验室正式揭牌!
    2023.6.16,2023化妆品研发和质量安全前沿技术大会在江苏南京隆重举办,化妆品行业名企、高校老师、杂志媒体、药物监督质检部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等专家学者齐聚大会现场,围绕中国化妆品安全与功效评价的创新形式,从不同角度展开专题报告,开启分享探讨。大会论坛现场实况大会开幕式中,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王正华、中国化妆品杂志社长佘再玲、江宁高新区科学院副总邵晓东、江苏省药监局副局长张春平分别发表致辞。王正华副校长率先代表学校对出席论坛的专家老师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中国药科大学致力于打破化妆品技术壁垒,并为学生老师提供创造更多的机会环境,学校将通过产学研用合作,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确保化妆品行业可持续发展。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王正华致辞此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司专家、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专家、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筛选平台副主任尚靖、中国化妆品杂志社副社长陈木土分别作专题报告,分享化妆品国际研发的前沿技术以及化妆品的功效评价,共同探讨行业目前的趋势变化和未来创新发展的新型模式。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筛选平台副主任尚靖发表专题报告专题报告结束后,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郑重宣布与福立仪器合作建设产学研创新基地,并在四百位行业佼佼者的见证下,隆重举办揭牌仪式!福立仪器销售总监郑辉上台参与产学研基地揭牌仪式,并合影留念。至此,福立仪器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建实验室——化妆品方向学生创新训练实验室正式落地运行,代表着双方校企合作正式步入新的阶段!揭牌仪式现场合影留念郑辉表示:福立很高兴与中国药科大学建立合作实验室,化妆品的质量管控和组分分析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方向,我们相信通过与中国药科大学的产学研合作,能够在化妆品行业推出更多亮眼的技术创新,为用户提供集技术、产品、服务于一体的解决方案,实现双方共赢发展。这也是福立仪器继成都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共建实验室后,正式落地的第三所高校合作实验室,至此,福立深耕教科研领域的版图也将进一步扩展,而科教研始终都是福立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本次的共建实验室,福立仪器将与中国药科大学将共同研发大健康产品(化妆品)组分分析技术,开拓仪器设备应用领域、有效验证科学仪器产品质量,促进科学分析仪器技术水平提升。福立仪器展台现场目前中国药科大学产学研基地已成功配备了福立气相色谱GC9720Plus 、顶空进样器HS930、气质S900 GC-MSD及液相LC5090各一套,并逐步投入使用,为学校老师、学生的日常学习研究贡献力量,双方针对芳香类成分质谱数据库的合作也即将开展。福立仪器与中国药科大学的合作共建,将为双方搭建互利发展的长期合作研究平台,一同推动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加速国产分析仪器设备的研发、技术水平提升及科技成果转化。福立工程师在共建实验室的安装现场福立期待着通过联合实验室,让科研成果实现转化,为分析技术应用拓展新的方向。并借此契机,实现推动企业与高校的良性互利发展,落实产学研用,以科研项目成果探索满足用户需求,将国产高端分析技术推向新的阶段!关于中国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一家以药学、中药学学科为龙头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其中药学学科建设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素有“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摇篮”的美誉。关于福立仪器福立仪器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产色谱仪器领军企业,福立坚持研发制造色谱分析仪器近三十年,福立自主研发的以气相色谱为首的核心色谱技术,在市场中享有卓越声誉,其中气相色谱自2017年起,年销量均超过2000台,连续6年销量稳居国产仪器之首,仅次于岛津安捷伦,本着以科技创新,关爱人类健康,关注地球未来的企业宗旨,福立正不断创新探索色谱高端技术。
  • “食品安全云”守护餐桌——仪器信息网走访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贵州大地上有“七朵云”,贵州作为中国的大数据中心,已经将云技术应用于电子政务、工业、电子商务、智能交通、智慧旅游、食品安全和环保等领域,其中“食品安全云”更是守护着千家万户的餐桌。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89px height: 28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bf778dbc-c052-4168-a0d1-6da8582f9ae7.jpg" title=" 标图.jpg" alt=" 标图.jpg" width=" 589" height=" 287"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数据可视化中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9年8月22日,仪器信息网一行在公司副总经理赵鑫的带领下拜访了位于贵州贵阳的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以下简称为“研究院”),得到了研究院领导的热情接待。一行人在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正强的指引下参观了实验室,并对研究院发展历程、目前状况、食品安全云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90px height: 39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f7c29702-9135-45b1-bb81-2199eba8611b.jpg" title=" 王正强.jpg" alt=" 王正强.jpg" width=" 590" height=" 393"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正强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研究院始建于1935年9月6日(民国二十四年),贵州省政府第183次省府常会决议,经省主席吴忠信签署,贵州省第一个综合性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建设厅化验室诞生。民国贵州省政府核拨大洋两万元,作为开办经费,由化验室技术室主任陈文祥亲办,从上海、重庆购得法国和德国产仪器、药品、书籍等一千余件册。在抗战期间,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金、银、铝、锌等金属储量丰富,化验室的成立,支撑了抗战的物质基础,同时对贵州矿产开发利用和贵州现代工科研究具有开创的意义,为贵州当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经过84年的发展,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已成为贵州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优势的检测科学研究与服务机构,依法向社会出具具有法律效力和证明作用的检测科学数据和检验结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82px height: 38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86bf3f85-f7da-42aa-849a-6f121305a784.jpg" title=" 实验室.jpg" alt=" 实验室.jpg" width=" 582" height=" 388"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实验室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测试院是国内同时获得三项GLP资质的三家检验检测机构之一,是国内唯一获得“互联网+”资质的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同时,测试院还拥有十项国家级检验资质、十一项省级检验资质,覆盖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生物监测、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测试院拥有分布贵州省各地的实验室近50000平米,各类大型科学检测仪器设备600余台(件),科学工具原值近1.5亿元。具有博士、硕士学历70余人,国贴、省贴专家多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近40人。为骨干的从业人员400余人。测试院管理下的“食检中心”由贵阳本部和九个市、州、县分中心组成,主要从事贵州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检验工作,为构建贵州省流通环节快速筛查、定量检测、移动监测“三位一体”的检测检验体系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30px height: 61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8a66ca9b-9bcb-46e7-8748-0123e3478a15.jpg" title=" 资质.jpg" alt=" 资质.jpg" width=" 430" height=" 612"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部分资质证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研究院下设的国家食品(云技术应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将“检验检测”和“云技术”两项高科技有机结合起来,强化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检测能力,通过食品检测仪器物联网化、检测流程标准化、实验室管理信息化,现实食品检验检测大数据的集聚,进行大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形成云技术应用标准,实现云技术食品检测的应用,为政府部门、食品企业、检测机构、大众等提供信息服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76px height: 38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f01523d7-73be-46f8-9377-eb72141df70c.jpg" title=" 国际食品中心.jpg" alt=" 国际食品中心.jpg" width=" 576" height=" 384"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家食品(云技术应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王正强院长向仪器信息网一行人从发展历史、主要检测业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研究院的整体情况。王正强院长提到,研究院的“食品安全云”技术是贵州省大数据示范工程。目前,已孵化了高新技术企业食品安全与营养(贵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聚集了2.3万余家食品生产企业,数据超过6.2亿条,且正逐渐推广到全国,逐渐成为“中国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64px height: 37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0c7d8378-260d-4a58-b77d-9a77cdcb7466.jpg" title=" 感受到.jpg" alt=" 感受到.jpg" width=" 564" height=" 375"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食品检测中心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随后,赵鑫副总经理为王正强院长介绍了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仪器信息网)的主要情况,得到了王正强院长的高度评价,宾主双方就下一步的会作,达成了广泛的一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60px height: 37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b0261696-cb97-465c-8e30-4e85f7fedc17.jpg" title=" IMG_sdf .jpg" alt=" IMG_sdf .jpg" width=" 560" height=" 372"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赵鑫副总经理正在与王正强院长交流 /p
  • REACH法规大限将至 中国企业为何多观望
    对于中国输欧的化学品企业来说,这一次“狼”真的来了。不过,可能是之前听闻“狼来了”太多的缘故,中国企业反倒显得有些麻木。这里所说的“狼”,便是REACH法规。   按照欧洲化学品管理局的规定,截至今年12月1日,REACH法规第一个正式注册截止期将生效。换言之,一些化学品企业如果未能在该机构获得正式注册,将无法再向欧洲出口。   “和2008年预注册时的火热局面相比,对于正式注册,染料企业反应非常冷淡,正式注册的情况也很不理想,大家都持观望状态。”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秘书长田利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中国的染料企业为什么“消极”应对REACH法规呢?   “狼”真的来了!   按照REACH法规实施时间表,从 2008年6月1日到 2008年11月30日是预注册阶段,“所谓预注册, 通俗来讲就是挂号,经过预注册的化学品企业,会在REACH法规相应吨位数的不同注册截止期到来之前有一定的缓冲期。”天祥集团化学品服务部中国区技术总监王铮介绍说。   此前,天祥集团和中国染协合作,帮助中国染料企业完成了REACH法规预注册的工作。   王铮说:“完成预注册的企业,出口量在1000吨以上的,或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1、2级超过1吨的,或对水生生物毒性的R50-53物质超过100吨的必须在今年12月1日之前完成正式注册 出口量在100~1000吨的,在2013年5月31日之前完成正式注册 100吨以下的在2018年5月31日之前完成正式注册。没有进行注册的企业,届时将不能出口。”   目前,中国的染料企业已经完成了1200多个产品的预注册,“覆盖面比较完善”。完成预注册的企业,应该顺理成章地进行正式注册,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田利明表示:“费用应是最主要的问题。”   一个产品从零数据状态到完成注册,大概需要1000万元。当然,企业会拥有一些数据,因此实际花费不会达到这个数字,但也是相当高的。正是这笔高额费用,“吓”跑了不少准备正式注册的企业。   田利明说:“这笔资金中,有70%~80%花在了检测上 而检测费用中,又有70%~80%的费用用于毒理和生态毒理的检测,真正的化学品安全检测,只占两成左右。”而毒理数据恰恰是中国染料企业最缺乏的,比如小白鼠试验,中国的染料企业从来没做过,数据状态为零。   另外,自从完成预注册后,一些企业没有见到欧盟相关机构的检查,因此产生了REACH法规“执法不严”的侥幸心理。   “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王铮告诉本报,“欧盟自去年5月份以来,一直在对生产商、进口商、贸易商、下游用户进行抽查,出现整改、罚款、禁止出口甚至唯一代理责令关闭等监管措施,执法之严、频度之高前所未有,这些信息只反馈到了欧盟的唯一代理,并未通报到企业,因此并不为企业所知。”   联合注册“抱团应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染料企业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证实,他们通过减少出口量,来延长缓冲期,“明年出口只要低于1000吨,REACH法规的缓冲期对我们就延长到了2013年。”   这是一种颇显无奈的应对措施。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贸易摩擦的加剧,染料企业的日子颇显“艰辛”。不久前刚刚出台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并关停2000多家企业,影响染料行业的就有5个——制革、纺织、造纸、印染、化纤。   天祥集团建议, 中国诸多的化学品企业应该树立两个观点:“没有数据,没有市场”、“越早注册越便宜”。   “没有数据,没有市场”不难理解,毕竟未经正式注册的化学品企业,在豁免期结束后将丧失欧洲市场,但为什么是“越早注册越便宜”呢?   王铮介绍说,一个产品的数据来源有二:一是向数据拥有方购买或得到免费数据,二是自己检测。染料产品的数据拥有方,主要集中在欧洲巨头手上,如巴斯夫、克莱恩、德斯达等,这些企业一般会成立公会,设定成员价和数据使用权价格。比如有机颜料公会就是如此,目前的使用权价格已不低,但每年还会收取一般10%的滞纳金,一种物质如在2018年购买数据的话,价格将是现在的一倍!“观望等待等来的只是涨价。”   针对还未成立公会或未有主导注册者的物质,中国染协目前正在牵头企业联合注册,“抱团应对”,以期成为数据拥有方,大幅降低正式注册费用,毕竟联合递交价格是根据参加公司的数量而分摊的。
  • 科学中国人2009年度人物揭晓 46位专家获此殊荣
    科学中国人2009年度人物4月24日在京揭晓,王大珩、殷瑞钰、王正国、陈清泉等11位院士和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院长宋保维等46位我国科技界专家获此殊荣。此外,两院院士王大珩、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赵鹏大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房建成还分获终身成就奖、最受公众关注奖和杰出青年科学家称号。来自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领导为获奖科学家颁奖。   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旨在奖励为国家科技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弘扬他们自主创新、艰苦奋斗、永攀高峰的科学精神。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始于2002年,至今已推选出钱学森等200余位优秀科技工作者。   详细报道:   科学中国人2009年度人物今天在北京揭晓。包括王大珩、殷瑞钰、王淀佐、赵鹏大等11位院士在内的46位科技界杰出人士获此殊荣,   此次评选除评选出43位年度人物外,还揭晓了3项特别奖,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现代光学之父王大珩获得"终身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赵鹏大获得"最受公众关注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房建成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家"称号。   由《科学中国人》杂志社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科技与经济论坛暨科学中国人(2009)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是为了奖励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激发科技工作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发扬自主创新、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此次盛会共有来自全国各地150余位科技界杰出人士到会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何鸣鸿、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梁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黄岗等有关领导,以及朵英贤等院士到会祝贺并为获奖者颁奖。   "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始于2002年,共推出了袁隆平、钱学森、杨振宁、孙家栋、闵恩泽、师昌绪、刘东生、邓中翰、冯军、陈光标等200余位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科教管理者、科技型企业家。本届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以责任感、创新力、推动力为评选标准,历时五个月,历经推举和征集参选人、评选委员会评出年度人物候选人、大众网络投票、最终确定年度人物奖和特别获奖人数以及名单、举办颁奖典礼等5个阶段最终出炉。   在科技与经济论坛部分,陈清泉院士、王正国院士等为大会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之后,全体与会嘉宾还围绕相关题展开讨论,台上台下互动频繁,气氛十分热烈。   科学中国人2009年度人物名单 * 简化版   数学、物理、化学、地学   1、 刘忠范 -- 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   2、 金之钧 -- 中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地质师、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   3、 陈志明 --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所长   n 生命科学与医学   4、樊代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校长   5、王正国 --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   6、徐永清 --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骨科主任、全军骨科中心主任   7、曹作为 --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8、蒋戈利 -- 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中医针灸专科中心主任   9、李校堃 -- 温州医学院药学院院长   农业、轻纺与环境   10、李 宁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1、任洪强 --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   12、周集体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   13、刘务林-- 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n 土木、水利与建筑   14、周璧华 -- 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首席教授   15、秦顺全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16、卢济威 -- 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   17、郑健龙 -- 长沙理工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能源与矿业   18、李夕兵-- 中南大学校长助理、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   19、王淀佐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   n 化工、冶金与材料   20、胡文祥 --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有机与药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大校军衔   21、俞耀庭 --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著名生物材料学家   22、雷丙旺 --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23、殷瑞钰 --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冶金部副部长、总工程师   信息技术与电子   24、张平 -- 北京邮电大学无线新技术研究所(WTI)所长   25、李哲英 --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   26、刘海滨 -- 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航天系统论证中心主任、研究员   27、李伯虎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科技委副主任   28、应怀樵 --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科技委主任   29、杨绍卿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三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机械与运载   30、刘永才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   31、祝小平 -- 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所总工程师、教授   32、王尚锦 -- 西安交通大学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33、朱振才 -- 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副主任、卫星伴飞总设计师   34、赵登平 -- 海军装备部副部长、少将   35、张建启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中将   36、李振波 -- 空降兵研究所所长、大校   37、宋保维 --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院长   管理科学   38、陈清泉 -- 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教授   39、邱小林 -- 南昌理工学院理事长、法人代表   科技型企业家   40、李润源 - - 北京京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41、邱亚夫 - -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42、尹卫东 - -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43、颜景刚 - - 北京哈博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   终身成就奖   44、王大珩 --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现代光学之父   最受公众关注奖   45、赵鹏大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   n 杰出青年科学家   46、房建成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
  • 国产液相色谱仪性能评价工作研讨会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12月7日下午,“国产液相色谱仪(通用型)性能评价”工作研讨会在北京中青记者之家饭店召开。 研讨会现场   本次研讨会由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以下称“中心”)主办,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业人士和国产液相色谱仪厂商代表以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刘长宽、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展览交流部主任欧阳良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主任陈舜琮主持。 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主任陈舜琮主持会议   目前,在我国,市场对国产仪器产品性能的看法并不一致,信任、怀疑与质疑者皆不少见。面对这种现状,站在如何支持国产仪器发展的立场上,社会各界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尊重各方的看法,但是就仪器本身而言,还是应该通过某种方式,给出一个客观的、科学的、系统的评价,然后通过一定的形式或渠道告知相关部门和人士。期望给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让采购人买到能用、好用、耐用的仪器”。陈舜琮如是说。中心是在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指导下成立的全国首个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应用示范推广平台,它将仪器性能评价工作作为帮助国产仪器发展的有力手段之一。   据了解,对国产仪器进行性能评价这一工作目前先例不多。此外,仪器门类繁多,涉及面广,经过充分调研,中心选择首先从液相色谱仪开始进行性能评价工作。   基于以上背景,为了形成更好的评价方案,中心邀请了来自液相色谱仪行业产、学、研、用各界代表,共同围绕国产液相色谱仪(通用型)性能评价工作的必要性、评价指标的选择与确定等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汪正范(左)、刘长宽(中)、欧阳良(右)相继发言   会上,普析通用杨国欣、东西分析李晓鸥、上海伍丰陈振昌、安徽皖仪张晨光等厂商代表对该性能评价工作的开展表达了强烈赞同,并期望届时能及时获知评价结果尤其是自有产品的不足以及与其它品牌产品的差距。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常碧影是一位资深仪器用户,她表达了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国家要投入资金帮助厂商去做一些仪器性能评价的工作”。常碧影认为该工作可以帮助厂商分担一些压力,使得厂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产品质量、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刘长宽表示:“有性能评价,才有比较,也才便于负责任的向有关部门和用户推荐。” 学术界、科研界、用户界代表相继发言   会议中,参会代表还就评价体系的建设发表了意见。汪正范在详细介绍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分别于2002年和2007年开展的国产液相色谱用泵的性能测试工作基础之上提出:“通过两次测试对比,发现国产液相色谱用泵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有了很大提升,下一步是否可以做一下检测器或者梯度稳定性的测试工作。”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牟世芬则认为液相色谱仪用软件的功能和易用性以及厂商的售后服务工作都值得下力气去抓。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张庆合具有先后在产业界和科研界从业的经历,他建议将软件的系统性、易用性也纳入到测试指标体系中。中科院化学所上官棣华也支持售后服务成为测评内容之一。此外,安徽皖仪张晨光还建议将自动进样器添加到评价对象中来。 国产液相色谱仪厂商代表相继发言   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探讨中,每位代表各抒己见,使参会人员不仅听到了各方关于仪器性能评价工作的各种看法和建议,还促使产、学、研、用代表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陈舜琮表示,中心下一步将汇总各方意见,形成更为细致的评价方案,以供探讨或是作为实施依据。     附录: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简介   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Application &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Homegrown Scientific Instruments,HSI)通过国产科学仪器的应用示范、性能测评、技术开发、宣传与推广、分析测试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展会等平台大力推广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科学仪器。为国家支持攻克的重要科学仪器设备成果、国产仪器知名品牌提供重要的展示平台 为国产仪器厂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应用水平和拓展仪器功能、应用领域提供技术咨询 为政府部门推进国产仪器政府采购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为国产仪器使用人员提高分析测试水平、准确测量提供培训服务。
  • 重庆市公布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专家名单
    为扎实推进重庆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根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推荐重庆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专家的通知》要求,经公开征集、单位推荐、资格审查、专家比选、领导审核,现将重庆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咨询组专家、技术指导组专家和市级入库专家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5月11日至5月16日。重庆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咨询组专家名单序号姓名单位1谢德体西南大学2刘剑飞重庆市农业科学院3慈恩西南大学4陈新平西南大学5石孝均西南大学6王正银西南大学7魏朝富西南大学8杨剑虹西南大学9曾卓华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10李伟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11李杰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12孙彭寿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13王正奎重庆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14周远龙重庆市地质矿产开发局15彭正涛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 重庆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指导组专家名单序号姓名单位1慈恩西南大学2刘洪斌西南大学3屈明西南大学4李振轮西南大学5倪九派西南大学6高明西南大学7李睿西南大学8杨朝现西南大学9秦建成重庆理工大学10李航重庆三峡学院11曾绍华重庆师范大学12单德鑫重庆文理学院13黄平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14黄永东重庆市农业科学院15杨俊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16李燕重庆市农业科学院17罗友进重庆市农业科学院18张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19熊伟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0郭凤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1詹林庆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2周佳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3赵敬坤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4李红梅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5夏波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6冯洋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7孔露曦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8贺红周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9唐光泽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30唐晓华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中心31杨宝佳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中心32孙秀萍重庆生态环境监测中心33王青海重庆市地质矿产开发局34周川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35郑杰炳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36刘华强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37杨丽军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38冉成重庆市林业规划设计院39王洋江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0付登伟南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重庆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市级入库专家名单序号姓名单位1郭涛西南大学2李忠意西南大学3柴勇重庆市农业科学院4王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5王帅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6夏仁斌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7孔文斌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8吴向海彭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9彭先容丰都县农业生态环保检验监测站10朱昌锋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11赵祥伦重庆市綦江区农业服务中心12唐晓东重庆市长寿区农业技术科研服务中心13向华辉重庆市九龙坡区农业农村委员会14陈仕高秀山县农业农村委中药材产业中心15曾映月巫山县农委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16刘帮银重庆市合川区粮油发展指导站17黄秀芬重庆市永川区粮油作物技术推广站18李满意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19胡峰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20李惠敏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21汪雄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22田和明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23车平平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国土资源部重庆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24程士宝重庆市地质矿产测试中心25高银香重庆市地质矿产测试中心26来宏重庆市地质矿产测试中心27陶华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607地质队28黄盛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7地质队29徐福银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7地质队30唐将重庆市地矿局107地质队31梁恩正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7地质队32谢桃园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5地质队33齐小兵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5地质队34刘启承重庆一三六地质矿产有限责任公司35周中成重庆一三六地质队36明飞雄自然资源部重庆测绘院质量检验中心37邵景安重庆师范大学38肖作林重庆师范大学39吴胜军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40林义华重庆川东南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41雷家立重庆川东南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42胡云喜西部(重庆)地质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43姚永贵重庆市纬图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44游世文中科检测技术服务(重庆)有限公司45罗乔中院生科(重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6王丽莎中院生科(重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7秦茂钊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09年岛津中国分析仪器行业交流会圆满结束
    日前,“2009年岛津中国分析仪器行业交流会”在北京、上海、杭州三地隆重举行。来自分析测试相关行业嘉宾、专家、学者400余人出席了此次岛津京沪杭交流会,其中包括政府检测机构、科研单位、公安系统、企业等各界人士,大家在交流会上分享了分析技术心得,讨论了行业热点。   2010岛津北京新年招待会现场  2010岛津北京新年招待会上古泽宏二先生与分析仪器行业众宾客共同举杯展望未来   植根中国30余年,岛津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其所带来的分析行业的迅速发展。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古泽宏二先生表示,通过新中国60周年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的促进,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了极积的表率作用。岛津制作所把中国定位为最重要的市场以及最重要的事业基地,作为中国企业的一份子,“岛津中国”希望进一步强化在中国的事业基础,构筑起能够持续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体制,发展成为更加国际化的企业。作为立足于中国本土市场的外资企业,岛津中国植根于中国,并十分注重加强行业间的沟通与交流。岛津中国目前已与中国近40家的学术、研究机构开展合作。早在1985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就与岛津合办了当时的“岛津分析中心”。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理事(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杨松成教授(右)   “岛津中国”北京交流会期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理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杨松成教授接受了本网工作人员的采访。汪正范理事谈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实力的提升以及百姓安全需求观念的加强,目前中国分析仪器市场的发展比欧美、日本更为快速。此前,国家拉动内需的四万亿投资有很大一部分应用于环保、食品安全等方面,其中包括分析仪器的购置。因此,中国分析仪器市场的容量相当可观,以第13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以下简称“BCEIA2009”)为例,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今年国外分析仪器展会规模普遍缩小,以10%左右的速度下降,而BCEIA2009不但没有缩小,还扩大了5.8%。岛津公司已经先行一步进行日本岛津向岛津中国的全面战略移植,以全球岛津作为岛津中国的技术后盾,建立起以“更了解中国市场需求的中国本土人才”为主的“现代化管理机制”,使得岛津中国开发的产品与服务更“有的放矢”。此外,杨松成教授表示对于分析仪器厂商来讲,除了仪器性能指标,售后服务也很重要,提供优质的仪器安装、验收、应用支持、维修服务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在医疗诊断领域,包括岛津中国在内,整个岛津公司已投入很大的精力进行 “医疗早诊项目”的研究应用,特别是针对该项跨学科技术的融合与交流,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杨松成教授指出,随着科学的发展,分析仪器在生物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分析仪器在系统生命科学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分析仪器是探索生命奥秘的重要工具,比如热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即医疗早诊需要攻克的最重要的环节)基本上依靠质谱为科研手段,以及从新药的发现、临床研究到最后的稳定性试验都要应用到分析仪器。生命科学领域成为现代分析仪器研发的重要方向。   同时,杨教授还指出“医疗早诊”是寻找疾病的根本,目前国内外都有涉及此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电喷雾电离源在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应用涉及对癌症早期的生物标记物研究,现阶段已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但进入临床应用还有距离。杨教授表示与岛津公司在交流中相互了解了彼此的研究工作,并考虑今后可能会加强这方面的合作。    岛津上海客户感谢会上岛津国际贸 易(上海)有限公司古泽宏二董事长致辞 岛津杭州客户感谢会上杭州科欣公司洪宇军董事长致辞 岛津杭州客户感谢会上浙江省色谱协会胡勇平秘书长致辞 岛津上海客户感谢会上海农科院顾晓君院长致辞
  • 管好科研经费有多难?
    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一再成为社会热点。   知名教授涉嫌将国家的科研经费转入自己公司名下被调查,金额高达千万 北京邮电大学某课题组被审计署曝光用假火车票骗取科研经费&hellip &hellip 科研经费能不能流入企业?科研经费的审查如何张弛有度?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多位专家。   科研经费应专款专用   中国多数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责任设置上采用&ldquo 课题组负责制&rdquo 。课题立项后,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部门设立单独账号,实现经费的独立核算,以确保专款专用,课题负责人享有科研经费的有限使用权和有限审批权,对每一笔支出的真实、合理、合法负责。   &ldquo 科研经费就要专项专用。&rdquo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顺江表示,科研经费应专款专用,甚至连交叉使用都不十分符合规范,如果私自挪用就更是万万不可,这些都不符合科研经费发放的初衷。   对学者身兼企业要职的情形,有专家表示,我们应该鼓励科研人员在个人精力够用的情况下进入企业进行创新,这既是成果转化的一种方式,也是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但应确保科研经费不被挪作他用,应该通过后期监管,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将科研经费转入私人企业账户这种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必须绳之以法。当然,依法处理需要建立在健全相关法律的基础上,不能凭感觉进行&ldquo 潜规则&rdquo 。   企业创新应自给自足   此前,也有观点表示研究人员挪用经费到自己的公司,体现了企业科研经费的不足与高校科研经费的过剩,如果加大对企业的科研经费扶持力度,这种现象可以有所改观。   有外媒报道称,德国总科研经费的90%都集中在企业,因此德国企业有着令人惊讶的新产品速率。但是,在我国,科研经费还多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是否能成为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呢?   &ldquo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rdquo 王铮说,&ldquo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很多企业的创新行为是在政策的指引下进行的,并不是市场导向的,这种局面决定了企业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创新的主体,同时要充分认识科研单位也是创新主体,必须两条腿走路。&rdquo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王晨升强调:&ldquo 企业最重要的任务是盈利,所以就导致企业把生产和销售放在首位,企业的研究兴趣与研究所相差很远。&rdquo 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实际上是强调成熟的科研成果在企业里完成转化。   王晨升同时表示,研究所和高校联合起来申请课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是国家政策鼓励的做法,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企业作为一个创新的主体或成果应用的主体,从科研开始就进入了这个&ldquo 产学研&rdquo 相结合的链条,可以降低科研成果应用成本,突破产业化的壁垒。   经费管理应灵活人性   国家对科研项目研发资金与申请的前期管理严格,后期无控制能力,导致了种种弊端。科研经费的审查严格无可厚非,但是目前审查制度是不是还存在什么问题与漏洞呢?   &ldquo 科研计划的执行审查不合理。&rdquo 王铮表示,首先是有些项目立项、成果评审不科学,其次科研管理往往过于死板。一般项目批准是要做好预算,项目执行过程中,许多情况发生变化,使得原来预算的合理性难以保证,可是只能按几年前的预算执行。例如,项目尚未启动时进行经费预算,彼时高铁尚未开通,而待项目启动后,高铁的开通使得原本就不多的差旅预算捉襟见肘。   此外,科研经费的审查到账延迟过于严重,比如&ldquo 年初就要花这个钱,可这个钱下半年才来,年底必须得花完,不花完就得收走。如果今年的经费花不完,意味着你不需要这么多钱,第二年就会减少投入&rdquo 。   &ldquo 对于这些科研经费管理上的问题,我国也正在一步步摸索。&rdquo 黄顺江认为,管理太严有时反而过犹不及,过于严格的审查制度会导致&ldquo 被逼&rdquo 造假的行为出现。最重要的不是死板的经费管理,而是采用类似&ldquo 实时监控&rdquo 的方式,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定期审核制度,采用重点抽查等方式加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   王晨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解决科研经费管理不利的问题:第一,从项目审查的地方着手,通过匿名审查的方式提高公平性 第二,政策方面调整,从制度上明确参与人员不得从中获利 第三,加强后期管理,对项目的经费支出与成果进行严格监督。
  • 创新力弱 经费延时:管好科研经费有多难
    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一再成为社会热点。   知名教授涉嫌将国家的科研经费转入自己公司名下被调查,金额高达千万 北京邮电大学某课题组被审计署曝光用假火车票骗取科研经费&hellip &hellip 科研经费能不能流入企业?科研经费的审查如何张弛有度?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走访了多位专家。   科研经费应专款专用   中国多数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责任设置上采用&ldquo 课题组负责制&rdquo 。课题立项后,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部门设立单独账号,实现经费的独立核算,以确保专款专用,课题负责人享有科研经费的有限使用权和有限审批权,对每一笔支出的真实、合理、合法负责。   &ldquo 科研经费就要专项专用。&rdquo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顺江表示,科研经费应专款专用,甚至连交叉使用都不十分符合规范,如果私自挪用就更是万万不可,这些都不符合科研经费发放的初衷。   对学者身兼企业要职的情形,有专家表示,我们应该鼓励科研人员在个人精力够用的情况下进入企业进行创新,这既是成果转化的一种方式,也是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但应确保科研经费不被挪作他用,应该通过后期监管,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铮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将科研经费转入私人企业账户这种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必须绳之以法。当然,依法处理需要建立在健全相关法律的基础上,不能凭感觉进行&ldquo 潜规则&rdquo 。   企业创新应自给自足   此前,也有观点表示研究人员挪用经费到自己的公司,体现了企业科研经费的不足与高校科研经费的过剩,如果加大对企业的科研经费扶持力度,这种现象可以有所改观。   有外媒报道称,德国总科研经费的90%都集中在企业,因此德国企业有着令人惊讶的新产品速率。但是,在我国,科研经费还多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是否能成为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呢?   &ldquo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rdquo 王铮说,&ldquo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很多企业的创新行为是在政策的指引下进行的,并不是市场导向的,这种局面决定了企业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创新的主体,同时要充分认识科研单位也是创新主体,必须两条腿走路。&rdquo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王晨升强调:&ldquo 企业最重要的任务是盈利,所以就导致企业把生产和销售放在首位,企业的研究兴趣与研究所相差很远。&rdquo 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实际上是强调成熟的科研成果在企业里完成转化。   王晨升同时表示,研究所和高校联合起来申请课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是国家政策鼓励的做法,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企业作为一个创新的主体或成果应用的主体,从科研开始就进入了这个&ldquo 产学研&rdquo 相结合的链条,可以降低科研成果应用成本,突破产业化的壁垒。   经费管理应灵活人性   国家对科研项目研发资金与申请的前期管理严格,后期无控制能力,导致了种种弊端。科研经费的审查严格无可厚非,但是目前审查制度是不是还存在什么问题与漏洞呢?   &ldquo 科研计划的执行审查不合理。&rdquo 王铮表示,首先是有些项目立项、成果评审不科学,其次科研管理往往过于死板。一般项目批准是要做好预算,项目执行过程中,许多情况发生变化,使得原来预算的合理性难以保证,可是只能按几年前的预算执行。例如,项目尚未启动时进行经费预算,彼时高铁尚未开通,而待项目启动后,高铁的开通使得原本就不多的差旅预算捉襟见肘。   此外,科研经费的审查到账延迟过于严重,比如&ldquo 年初就要花这个钱,可这个钱下半年才来,年底必须得花完,不花完就得收走。如果今年的经费花不完,意味着你不需要这么多钱,第二年就会减少投入&rdquo 。   &ldquo 对于这些科研经费管理上的问题,我国也正在一步步摸索。&rdquo 黄顺江认为,管理太严有时反而过犹不及,过于严格的审查制度会导致&ldquo 被逼&rdquo 造假的行为出现。最重要的不是死板的经费管理,而是采用类似&ldquo 实时监控&rdquo 的方式,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定期审核制度,采用重点抽查等方式加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   王晨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解决科研经费管理不利的问题:第一,从项目审查的地方着手,通过匿名审查的方式提高公平性 第二,政策方面调整,从制度上明确参与人员不得从中获利 第三,加强后期管理,对项目的经费支出与成果进行严格监督。
  • 发力医学!这所双一流高校正式成立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近年来,双一流高校建设医学院(部)的消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启动的背景下,发力医学已经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今天,又有一所双一流高校成立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今天(5月22日)下午,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成立大会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顾东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陈志南、张生勇,陕西省委高教工委书记董小龙,西安市副市长强晓安,陕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秘书长袁宁,陕西省卫计委副主任陈昭,西安市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刘顺智,华大基因集团执行副总裁杨爽,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子明,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院长邓中荣、西京医院副院长赵文彬、唐都医院副院长孙飙,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明德,校党委副书记雷忠鹏、赵作纽,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李邦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正斌,校党委常委李鹏、吕建荣等出席。省市有关部门、部分三甲医院负责人,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生物医药企业和师生干部代表600余人参会。大会由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主持。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的成立,是西北大学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进科教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西北大学医学学科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翻开了崭新篇章。同时,这也是西北大学学部制改革的首例试点。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将下设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在生命科学学院框架下,积极推进生态学院、药学院、华大学院建设。 西北大学医学院将立足“小规模、高起点、有特色”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西北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借助生物基础理论、基因测序技术、生物医学分析工具和生物医学大数据平台,聚焦“精准医学”研究,开启具有“未来医学”视野的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范式,使医学学科成为学校推进“学科+”计划、提升学科集群发展实力的重要引擎,以医学大发展全面助力“双一流”建设,服务“大西安”发展,为陕西“五新”战略实施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成立大会上,刘顺智、贾明德分别代表西安市卫计委和西北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直属附属医院建设、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临床诊疗等方面深化合作,促进医教研融合发展。 杨爽、贾明德分别代表华大基因有限公司和西北大学签订《共建西北大学华大学院暨秦岭基因库协议》。双方将致力于为生物产业领域培养国际一流高端人才,培育重大科研成果,助推生物产业健康发展。 杨焕明、董小龙、强晓安、郭立宏、袁宁、陈昭、刘顺智共同推动启动杆,宣布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正式成立。 与会嘉宾分别为 “西北大学医学院”“西北大学药学院” “西北大学生态学院”和“西北大学华大学院”揭牌 刘顺智、郭立宏分别为“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授牌。两所附属医院由西安市卫计委与西北大学共建共管,其中,西安市第一医院命名“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命名“西北大学附属医院”。 郭立宏为杨焕明颁发了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筹委会主任、西北大学华大学院院长聘书。杨焕明为徐勇勇、谭庆荣颁发西北大学特聘教授聘书,为田晔、赵朝等16人颁发西北大学研究生导师聘书。王子明代表兄弟院校对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的成立表示祝贺,他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与西北大学的渊源,表示将传承历史情谊,与西大医学学科携手共进。陈富林对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建设发展愿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王正斌宣读了学校关于相关机构成立和研究生导师、教授的聘任文件,常江主持大会。 董小龙在讲话中指出,西北大学立足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创建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是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双一流”建设,推动内涵式发展,助力追赶超越的重大举措,将为推动陕西高等教育和医疗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加快实施“健康陕西”战略,满足三秦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挥新的更大作用。他希望学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精准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和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与历史使命,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全国,打造西部新的医学中心。 强晓安在致辞中指出,此次签约和授牌是西安支持西北大学复办医学学科、打造高水平区域医学中心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市校合作共建的广泛开展,市校间各类优质资源将得以更好结合,合作交流内容将更加丰富深入,合作模式将不断创新。西安市将会大力支持并认真做好市校合作共建协调服务工作,不断推动、落实、拓展、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郭立宏在致辞中对省市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深情回顾了西北大学医学学科的办学历史,介绍了学校近年来为复办医学学科所做出的努力。他强调,西北大学将以复办医学学科为契机,积极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在人才引育、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平台共享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助力“大西安”建设发展提供“西大方案”、汇聚“西大智慧”、贡献“西大力量”。 西北大学医学学科历史与复办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是一所有着116年历史和文化积淀的综合性大学。西北大学医学学科起源于上世纪早期的北平大学医学院。抗战全面爆发后,北平大学医学院改为西北联大医学院。1939年,西北联大改为西北大学,并将原西北联大医学院独立设置,改称西北医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北医学院并入西北大学,成为西北大学医学院,直到1950年再次独立出来,复名西北医学院,后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大学学科门类中一直有医学药学类的学科专业。从“十二五”开始,学校针对筹建医学院事宜陆续开展相关调研论证,并将其作为学校重点工作予以推进。“十三五”以来,学校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梳理各种办学资源,积极报请省市领导支持医学学科复办工作。在各级领导、省市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吸纳附属医院、承接医学学科人才等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与秦汉新城等政府部门和企业签订了医学领域科学研究的合作协议,为复办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2018年4月23日,西北大学与西安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双方将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管、医教协同”的原则,共建“西北大学(西安)医学院”,翻开了西北大学医学复办的新篇章。
  • 大连理工教授获亚太物理学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日前,亚太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大会(2nd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Plasma Physics)在日本金泽召开。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王正汹教授获得本届亚太等离子体物理大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本次大会(AAPPS-DPP)是涵盖中、日、韩、澳、印等亚太地区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物理协会,有很多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参会学者。会议除了大会报告会场之外,还设置了8个平行分会场;各类报告共计500余个,近千人参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亚太等离子体物理“杰出青年科学家奖”于2016年开始设立,每年颁发给在等离子体物理领域(涵盖基础等离子体、应用等离子体、磁约束聚变、激光等离子体、空间等离子体、太阳/天文等离子体等7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亚洲青年学者(40岁以下),每个领域将分别有一位青年科研工作者获此殊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鉴于王正汹对托卡马克核聚变等离子体新经典撕裂模、多尺度微观湍流控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基础性研究贡献, 经AAPPS-DPP评奖委员会评选, 特将本年度基础等离子体领域“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颁发给王正汹教授。 /p
  • 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公示
    根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经评审确定的教育部2010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至2011年3月31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的“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持有异议,均可向教育部科技司署名提出。匿名异议恕不受理。   联系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 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   邮政编码:100816   联系电话:010-66096358 010-66097382   传 真:010-66020784   附:2010年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名单 单位 姓名 安徽大学 范益政         安徽理工大学 黄友锐         安徽师范大学 马陵合 商永嘉       北华大学 王占峰         北京大学 曹安源 陈育青 崔庆华 董志勇 杜世宏   龚侃 杭侃 胡小永 黄铁军 贾春新   李铁军 李文利 梁德海 刘伟 刘志荣   卢晓霞 沈岿 宋纯理 汤新景 王辉   王辉 熊跃根 张帆 赵华章 周小计 北京电影学院 刘言韬        北京工业大学 郭航 季凌飞 李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丁文锐 高强 耿立生 李建欣 李秋实   骆红云 任自立 田琼 王耀 王义娜   魏新国 相艳       北京化工大学 任钟旗 石峰 苏海佳 汪乐余 王克俭   尹梅贞         北京交通大学 董海荣 韩林飞 杨立兴 张楠 赵谡玲 北京科技大学 班晓娟 边永忠 何安瑞 金莹 李翠平   秦明礼 张海龙 张敬源     北京理工大学 金海波 孔杰军 李慧琦 马旭 冉伦   宋卫东 苏煜 王美玲 王文中 严乙铭 北京林业大学 曹荣平 黄华国 潘会堂 石娟 王辉   于飞海         北京农学院 何忠伟         北京师范大学 白军红 陈太胜 程宏 程晓堂 党德鹏   胡永建 康震 刘成纪 刘美凤 王宜文   王有贵 伍新春 熊跃敏 张东娇 张占军   张昭军 周涛 朱旭东 自国甫   北京体育大学 高捷 王莉 赵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施建军 孙文莉 陶家俊 谢韬 应惟伟 北京协和医学院 黄粤 鞠振宇 彭英 冉宇靓 郑哲   左亚刚         北京邮电大学 冯志勇 高飞 刘玉敏 彭木根 孙其博   王欢         北京语言大学 高金萍 江新 施春宏 司富珍 张劲松   张威         北京中医药大学 费宇彤 韩振蕴 刘振权 曲淼 唐民科   王雪茜         滨州医学院 谢书阳         长安大学 陈华鑫         长春工业大学 冉旭         长沙理工大学 刘煊         大连海事大学 曲雯毓         大连理工大学 陈国清 豆斌林 李文立 李延喜廖敏夫   刘春 刘军山 王正汹 杨建华 伊廷华   张亚辉 张耀斌 周智     第四军医大学 邢金良         电子科技大学 陈远富 程洪 寇纲 冷甦鹏 李恩   李晶泽 李强 罗光春 王军   东北大学 安希忠 李小彭 吕铮 雒兴刚 齐西伟   宋焱焱 王占山 杨合 袁致涛 张颖伟 东北林业大学 姜广顺 王成毓 王晓龙 于海鹏 张欣欣 东北农业大学 任晓峰 张颖       东北师范大学 高巍 李晓萌 汤庆鑫 颜力楷 杨弘   张昕彤         东华大学 覃小红 李俊 王连军     东南大学 程强 董帅 郭彤 何勇 李世华   卢剑权 宋光明 孙伟锋 吴晓 张闻   周少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洪俊杰 马俊 吴卫星 许德金   福建师范大学 黄茂兴 吴怡       福州大学 池毓务 李登峰       复旦大学 陈诗一 陈祥锋 范剑勇 傅萃长 蒋晨   敬乂嘉 梅永丰 沈园 隋国栋 孙向晨   他得安 吴心伯 向红军 肖江 徐彦辉   张伟然 张亚红 赵曜 郑耿锋  甘肃政法学院 任尔昕         广东商学院 张河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董燕萍         广西大学 范祚军         广西师范大学 陈自卢 孙杰远       广西医科大学 曹云飞 卢小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敖海清         贵州大学 江阳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戴超凡 窦强 段晓君 付云起 金添   梁剑寒 罗晖 毛新军 吴庆波 武元新   徐昕         哈尔滨工程大学 陈玉金 范壮军 孙冰 王颖 严浙平   张阿漫         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海波 关新春 郭安薪 金明河 金鹏   梁大鹏 马杰 宋朝晖 孙澄 孙建敏   王健 王金忠 姚宝权 张立宪 张宇民   朱嘉琦 左德承       哈尔滨理工大学 赖一楠        哈尔滨师范大学 李淑娟         哈尔滨医科大学 李颖 孙文靖       海军潜艇学院 李玉阳         海南大学 胡国柳         海南医学院 李孟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鲁仁全         合肥工业大学 卢剑伟         河北工业大学 刘宾元 刘国栋       河北科技大学 郭建博         河北师范大学 陈玉玲 苑立平       河海大学 苏怀智         河南大学 刘进才 王渊旭       河南理工大学 宋党育         河南农业大学 张小霞         河南师范大学 曹俊杰         河南中医学院 余学庆         黑龙江大学 董玉庭 李培华 彭玉海     湖北大学 江正兵         湖北中医药大学 王彦春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刘寒波         湖南大学 陈鼎 陈桂秋 陈宇翔 郭新红 华旭刚   廖波 聂舟 涂春鸣 熊万里 徐涤宇   杨智 尹双凤 钟文斌 祝树金   湖南工业大学 刘跃军         湖南科技大学 曾艳钰         湖南农业大学 周小毛         湖南师范大学 陈成文 陈松柏       华北电力大学 董长青 高建伟 李永平     华北科技学院 李永军 田立勤       华东理工大学 杜文莉 郭耘 李洪林 李永生 于新海 华东师范大学 曹金 崔丽娟 荆杰泰 吕长虹 任友群   汪晓赞 王平 王晓玲 文贵良 叶军   郅庭瑾 周燕       华南理工大学 郭宝春 黄飞 李冰 李雪辉 任力   唐传核 王菊芳 吴宏滨 徐维军 章秀银   祝诗发         华南师范大学 何先友 王瑞强       华侨大学 崔长彩 杜吉祥 张潜     华中科技大学 冯胜 傅邱云 胡波 黄振立 蒋洪波   金肆 李昆鹏 李曦 刘晶 欧阳钟文   陶波 田波 王鸣魁 许彤辉 薛宇   张博 张晓敏 朱铃强     华中农业大学 曹胜波 史志华       华中师范大学 陈绍龙 邓大才 邓猛 丁文 李海兵   魏文享 吴理财 尧小华     黄冈师范学院 李金奇         吉林财经大学 王金霞         吉林大学 白刚 崔小强 丁志国 金立生 金英 吉林大学 郎兴友 李建华 刘云凌 卢艳秋 马云海 吉林大学 邵彦敏 宋大千 王霖 吴迪 谢文法 吉林大学 袁雷 张秀英 张萱 朱红林   吉林农业大学 马红霞 王春凤       吉林师范大学 车广波         吉首大学 王兆峰         济南大学 常钧         暨南大学 陈填烽 高昊 江正瑾 朱义坤   江南大学 顾平 江金强 李崎 梁惠娥 刘和   刘立明 刘元法 浦徐进 饶志明 谢守红   周哲敏         江西财经大学 孔凡斌         江西理工大学 罗仙平         空军雷达学院 陈辉         昆明理工大学 潘波         兰州大学 卜伟锋 邓建明 黄德军 李文龙 龙文辉   切排 饶志国 王博 王智诚   兰州交通大学 常永奎         兰州理工大学 陈体军         兰州商学院 高云虹         聊城大学 黄富峰         泸州医学院 王钦         南昌大学 唐建成         南方医科大学 陈烨 李建明       南京大学 曹毅 陈蕴茜 丁爱军 付文林 高阳   戈惠明 郭学军 胡广伟 雷建平 刘辉   刘云虹 卢明辉 彭路明吴福象 邢钟文   许畅 殷武 张亮 张淑娟 张炜铭   周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潘时龙 周鹏 朱增伟     南京理工大学 王国平         南京林业大学 周晓燕         南京农业大学 陈素梅 范晓荣 冯淑怡马海田 王凯   王益华 张阿英       南京医科大学 胡志斌         南京邮电大学 范曲立         南开大学 陈湧 范小云 方晖 顾兵 孔德明   刘风景 刘忠信 楼慈波 乔文涛 王建军   吴帆 徐鹤 言天英 叶培新 意西微萨阿错   余新忠 朱守非 Mark Bartlam     南通大学 陈罡         内蒙古大学 祁智 张军       内蒙古工业大学 韩永全 赵春旺       内蒙古科技大学 宋希文 赵増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斯琴朝克图         宁波大学 戴世勋         宁夏大学 胡铁球 王正儒       宁夏医科大学 陈靖 姜怡邓       攀枝花学院 崔旭梅         青海大学 李向阳        青海民族大学 骆桂花         清华大学 陈岸瑛 陈峰 陈海昕 陈宏伟 崔勇   冯骅 何永红 李春 李玉和 李震   刘波 陆新征 生安锋 汪家道 王进廷   王书肖 王新泉 王志 杨之曙 殷柳国   于荣 张建胜       山东大学 曹现强 陈强 蒋奇 康仕寿 李尚信   李媛 刘久荣 刘巍峰 刘悦坦 吕广世   彭京亮 汪全胜 王俊菊 王正平 夏海兵   张建 张群业 周长军     山西财经大学 景普秋        山西大学 韩高义 郭万金 桑楠     山西师范大学 樊增强 张玮       陕西师范大学 金燕 施建雄 赵卫国     陕西中医学院 唐志书         上海财经大学 茆长暄 蒋传海 孙燕 王克强 许庆 上海大学 赵来军         上海交通大学 陈海冰 陈业新 郭为忠 何祥火 蒋兴浩   吕兴才 蒙国宇 欧竑宇 彭勃 戚正伟   申哲民 沈耀 陶然 万国华 王皓   王新兵 谢耘耕 张才喜 张卫平 周月桂 上海理工大学 许键         上海师范大学 陈恒        上海体育学院 庄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汪小玲 张雪梅       上海戏剧学院 卢昂         上海中医药大学 吴弢 张彤       深圳大学 纪震         沈阳大学 王少洪         石河子大学 王振华         石家庄铁道大学 刘庆宽         首都师范大学 廖奕 蔡军 蔡彦宁 解小青 王云   武艳         四川大学 曹萍 陈柏辉 邓军 傅其林 高鸿   李建树 李姜 李征宇 梁淑芳 吕粟   罗恩 彭必雨 宋旭 苏智广 孙逊   万毅 王军 王俊峰 文晓刚 徐定国   邹方东         四川农业大学 王际睿         四川师范大学 杜伟        太原理工大学 王志华         天津大学 操晓春 程景胜 丁欣 巩金龙 韩家广   韩庆华 雷晓光 李新刚 卢文玉 吕石磊   明东 庞慰 庞彦伟 王超 王建辉   吴洪 肖峻 杨志永 张永杰   天津科技大学 司传领         天津理工大学 张联齐         天津师范大学 佟德志 王中良       天津体育学院 文立         天津医科大学 陈军 尹海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 王涛         同济大学 杜建忠 付强黄翔峰 荆志成 穆宝忠   孙奋勇 汪镭 王瀚漓 谢岳 薛伟辰   张小宁         潍坊医学院 成敏         温州医学院 周翔天         武汉大学 代谦 杜群 傅才武 李红良 李楠  廖蕾 刘娟 刘天罡 齐绍洲 钱忠东   沈焕锋 王春江 王密 吴英亮 熊伟   徐丽芳 张希承 张晓东 张志凌 周伟   周翔         武汉工程大学 陈汉新 李亮       武汉工业学院 刘玉兰        武汉理工大学 董丽杰 吕林女 麦立强 王传彬 吴超仲   杨明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陈为胜 候彪 史琰 杨淑媛   西安交通大学 丁晖 董玉成 方吉祥 葛晨阳 耿松梅   侯鹏 霍宝锋 李成新 刘培军 吕友军   马飞 石磊 杨森 杨树明 袁晓玲   张志成 赵立波 郑焱 朱波峰 朱键   訾艳阳         西安科技大学 文虎         西安理工大学 畅建霞         西安外国语大学 杨鹏鹏         西北大学 陈富林吕兴强 王永强     西北工业大学 查钢强 常洪龙 高丽敏 韩军伟 李栋   尹剑波         西北民族大学 马效佩 扎西当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戴武 魏琮 徐炎 于澄宇   西北师范大学 吴国喆 杨颖丽       西藏藏医学院 次仁         西藏大学 拉巴次旦         西华大学 冯灏         西南财经大学 马永强 林华珍 宋光辉 王擎   西南大学 范艳华 付志锋 何林     西南交通大学 李小珍 林文斌 刘继才 鲁雄 马征   马祖军 郑靖       西南林业大学 雷洪         西南石油大学 郭肖         厦门大学 白正简 高锦豪 李兰英 刘海鹏 缪朝炜   潘越 彭水军 田娜 姚军 尤涵   俞春东 张瑶 郑若玲 周涵韬   湘潭大学 何振 刘平乐 孙立忠     新疆财经大学 李季刚         新疆大学 艾斯卡尔• 艾木都拉 古丽阿扎提• 吐尔逊       新乡医学院 张红星         徐州医学院 周秀萍         许昌学院 申建伟         烟台大学 李庆忠         云南大学 于黎         云南师范大学 周智生         浙江大学 陈新 池灏 董浙 范柏乃 范杰   冯杰 冯结青 何俏军 蒋明星 林道辉   鲁林荣 罗自生 马成 邵雪明 邵之江   宋义虎 苏宏斌 田兵 王靖岱 王树荣   王业伍 魏江 吴希美 叶升 詹良通 浙江工商大学 钱水土         浙江工业大学 王建国         浙江理工大学 郭玉海        浙江万里学院 奚李峰         郑州大学 李纲 李燕燕 任景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李广慧         郑州轻工业学院 刘春森         中国传媒大学 何苏六 倪学礼 王晖 杨乘虎 张树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王庆飞 武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胡兆初 赵军红       中国海洋大学 曹立民 何艮 郎印海 刘曙光 孟祥红   王师 王树青 邢婧 赵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董群峰 冯新宇 康宇 梁高林 裴刚   彭承志 单革 盛国平 孙方稳 吴长征   闫文盛杨锋 张少兵     中国矿业大学 程玉虎 李新春 李延锋 李忠辉 陆菜平   万志军 王衍森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刘海滨 刘淑琴 宋世栋 赵毅鑫   中国农业大学 程永强 高海翔 郭景恒 何凌云 李云开   梁建芬 刘国世 刘剑锋 唐学林 杨增玲   于政权 张国中 张建军 张美佳 周顺利   朱要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林江         中国人民大学 郭杰 韩立余 黄霄羽 贾俊雪 姜付秀   聂辉华 申素平 宋健 王雷 温海明   肖中华 许王莉 杨德山 叶光亮 张磊   张立波 张芃 张世明 左美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李玉华 杨瑞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刘坚 刘洋 周庆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戴彩丽 黄方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张彦春         中国药科大学 丁娅 何玲 胡容     中国医科大学 肖汀         中国音乐学院 吴碧霞         中国政法大学 高健军 何兵 林存光 汪海燕 张秀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龚天平 李小平 彭学龙 苏彩霞 唐文进 中南大学 陈百华 邓超 邓敏 段然慧高广军   郭宇峰 何炼红 江泓 江勇 蔺永诚   龙广成 闵小波 欧阳文风 宋旼 张伟   周应军 左高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彭万喜         中南民族大学 郑军         中山大学 蔡杰进 傅科 高定国 贺雄雷 李朝红   李华斌 林天歆 刘克玄 农革 佘峻聪   孙宏云 王安训 王智 辛宇 杨欣   曾昭式 张和清 张杰鹏 张强   中央财经大学 曹富国 李涛 唐宜红 王卉彤 辛自强   袁淳        中央美术学院 边恺 常志刚 邵亦杨 王晓辉   中央民族大学 崔玲玲 高娃 侯会生 金军 罗自群   项生昌 肖小勇       中央戏剧学院 陈敏 宋震       中央音乐学院 刘月宁 王绍武 章华英     重庆大学 高放 郭松涛 李辉 吕永钢 毛凌滢   孟凡明 吴兴刚 杨俊 张旭梅   重庆师范大学 张全之         重庆医科大学 练雪梅         重庆邮电大学 刘宴兵         遵义医学院 肖建辉
  • 热烈祝贺通微顺利通过“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综合验收
    2016年5月4日,由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2011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效微流电色谱分析仪器的开发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项目综合验收,成为“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首批立项的53个项目中第一个通过现场验收的项目。 综合验收会议由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主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任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等十余位专家学者作为验收专家参加了项目验收评审。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副主任毛建军、上海市科委基地处张露璐等领导出席了项目验收会议。验收会场从左至右:北京大学教授刘虎威,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研究员汪正范 项目负责人阎超教授向验收专家组全面汇报了该项目的组织实施、技术成果、应用推广及产业化等情况。验收专家组结合项目组汇报,认真审阅了项目验收报告、项目成果、技术文档、第三方证明等验收材料。此次验收同时开展了异地测试和现场验收工作。验收专家组到项目成果生产线进行实地考察,进行了现场评测与质询,项目组现场展示项目成果生产流程、样机操作与测试过程,包括全自动高效微流电色谱仪、全自动高精度定量毛细管电泳仪、微流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可变波长激光诱导荧光检测仪、全自动高效微流电色谱—安培检测器联用仪,获得专家组一致认可和好评。项目负责人阎超教授报告现场 项目组现场展示成果样机和操作过程 截止到项目验收日,“高效微流电色谱分析仪器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共申请专利61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授权专利28项(其中PCT专利4项,发明专利18项),并提交2项美国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科技论文151篇,其中SCI论文82篇,出版英文论著1部,参编3部;培养硕士研究生76人,博士研究生24人,博士后7人。 高效微流电色谱具有液相色谱与毛细管电泳的双重分离机理,突破了高效液相色谱柱效、分辨率、分离速度及毛细管电泳精确定量的技术瓶颈,高效微流电色谱仪为国际首创,可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生物医药、食品安全、农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复杂体系的分离和分析。全自动高精度定量毛细管电泳仪与传统毛细管电泳相比,引入纳升级定量进样阀,使其重现性和精确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满足QC和QA要求。 该项目的完成大幅提升了微流色谱仪器的分析分离能力和效率,填补了微分离领域的国际空白,同时提高了国产分析仪器的水准,切实符合行业仪器微型化潮流和绿色环保趋势。技术的革新不能止步于验收,通微将持续对重大专项研发成果进行升级和拓展,推动我国科学仪器行业的科技进步。
  • 第59届 EXPOLAB 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第59届中国实验室技术及装备交易会(EXPOLAB)”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2009年1月9日上午,由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第59届中国实验室技术及装备交易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京师大厦举行,来自仪器和试剂行业的公司、企业代表等约70位嘉宾参加了此次发布会,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出席。 “第59届中国实验室技术及装备交易会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开始,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以“分析仪器的发展——回顾与预测”为题,引据大量详实数据,总结了近几年质谱仪、分子光谱仪器、生命科学仪器、表面分析仪器等分析仪器国际国内市场发展趋势、市场份额等,并对分析仪器市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总体展望。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分析仪器的发展——回顾与预测》   会上,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于希椿理事长对中国化学试剂行业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行业发展思路。 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于希椿理事长总结中国化学试剂行业现状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李小蕾先生对“第59届中国实验室技术及装备交易会(EXPOLAB)”进行项目介绍:此届交易会将于2009年6月17-19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一、二层举行,设置“试剂区(含高纯试剂)”、“实验室家具区”、“测量/计量/光学仪器区”等7个专业展区,展出面积达10000平米,共设展位507个,较上届增长25%,截至年底,共售出展位303个。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李小蕾先生进行项目介绍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韩勇先生介绍了此届交易会市场推广情况:此届展会将与媒体合作,进行网络直播 为更好的推广此届交易会,主办方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会定向群发电子期刊20次,每次2万封,同时电话直邀观众,目前已有1000人报名参观,预计观众人数达8000人。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韩勇先生介绍市场推广情况   展览同期还举办“化学试剂企业高端论坛”、“蛋白质组学前沿技术与应用专题研讨班”、“生物芯片在医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讲座与交流”、《化学试剂》30周年庆典活动、实验室样板间展示活动等。   化学试剂》杂志主编刘昉女士对杂志创刊30周年庆典活动进行了介绍:将回顾中国化学试剂行业发展,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化学试剂》杂志主编刘昉女士介绍杂志创刊30周年庆典活动   据悉,“中国实验室技术及装备交易会”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实验室试剂及通用仪器展览会之一,进行各类实验室试剂耗材、通用仪器以及其它相关产品和服务展示,特别专注食品药品研发及质量检测、疾病控制、检验检疫以及实验室基础建设等领域,是中国实验室相关产品服务采购和技术交流的商务平台。   附:“第59届中国实验室技术及装备交易会(EXPOLAB)”
  • 电脑数显中压双柱塞泵 诚招全国各地经销商
    电脑数显中压双柱塞泵 诚招各地经销商 高利润空间 适用领域广 市场需量大 简 介 耐腐蚀 高精度 低脉冲 ★ TBP系列中压双柱塞泵,填补市场空白领域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 ★ 拥有5大系列20个型号中压双柱塞泵产品,覆盖从实验室到工业级别 ★ 管道及泵头材料覆盖316L不锈钢材料,PEEK材料,纯钛金属材料 ★ 覆盖耐有机溶剂腐蚀、耐强酸强碱腐蚀、具有生物兼容性等领域 ★ 同田生物,国内最大的中压双柱塞泵供应基地 上海市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 10年发展历程,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应用领域 广泛用于化工、生物、石化、煤炭、染料、精细化工、科研、环保、农药、制药、食品等行业,充分满足以上行业连续恒压恒流,精确稳定输送腐蚀性液体的要求,可以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流体输送解决方案! 5 大 系 列 产 品 特 点 TBP-T系列纯钛金属材料中压柱塞泵(钛泵头) 管道及泵头采用纯钛金属,具有耐强酸碱腐蚀、高强度等特点,满足输送强腐蚀性液体的要求。 TBP-K系列Peek材料中压柱塞泵(Peek泵头) 管道及泵头采用先进的Peek材料,耐化学药品腐蚀;且韧性和刚性兼备,具有完全生物兼容性,保护带有生物活性的液体。 TBP系列不锈钢材料中压柱塞泵 泵管道及泵头采用优质316L不锈钢,耐有机溶剂腐蚀。 Grad二元梯度泵系列 由两个高性能的可单独工作的泵组成,任一泵均可独立操控,中压梯度形成于泵出口,大大降低了低压梯度形式下的混合死体积,重现性好。 Flash快速色谱泵系列 专为快速色谱应用而设计,该系列泵在工作压力范围内可以提供稳定精确的流速,尤其适用于快速制备色谱。 公司在google、百度搜索引擎以及仪器信息网、中国化工网等著名仪器网站作了大力推广,关键词搜索排名均在前列! 招商热线 021-51320588-8009 400 820 3059 13564661460 王正华 敬候广大化工、实验室、生物等仪器代理商来电商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