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王秀杰

仪器信息网王秀杰专题为您整合王秀杰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王秀杰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王秀杰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王秀杰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王秀杰话题讨论。

王秀杰相关的资讯

  • 邻家“女孩”王秀杰:从事科研这行真好
    p   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秀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tyle=" float: none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df3ad8f0-56d0-48f4-89dd-2ef30bd5cae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tyle=" float: none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baba1f89-718c-4a50-849e-6dc156819ad3.jpg" / /p p   王秀杰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 /p p   她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27岁博士毕业加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成为当时中科院最年轻的研究员 30岁生日前成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年轻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36岁成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 40岁这一年又当选了党的十九大代表。 /p p   在外人看来顺风顺水的人生,只有王秀杰自己知道经历过哪些压力和挫折,尤其是2010年的一场大病,使她更明确人生的目标:“人一生中能用来工作的时间并不多,能把智慧和努力换成对国家和人民有意义的成果,是我最大的追求。” /p p   如今,王秀杰正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向着这个目标加速冲刺。 /p p    strong 揭秘“暗物质” /strong /p p   2015年3月《细胞—干细胞》杂志的封面颇有中国风——被设计成单链的RNA “长城”上布满了一个个“烽火台”,它们显示的是甲基化修饰所在的位置。 /p p   这是来自3个中国研究组的工作,也是科学家第一次揭示miRNA在调控mRNA 甲基化修饰方面的全新功能与作用。RNA甲基化是修饰生物体表观遗传特征的途径之一,会影响基因表达,调控生物的生长发育、疾病等生理功能。 /p p   王秀杰是文章的通讯作者之一,她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该成果揭示了RNA甲基化形成的选择性机制,在拓展miRNA的新功能和发现新的细胞重编程调控因素方面具有引领作用。miRNA是目前研究最深入,也是功能最广泛的一类非编码RNA。 /p p   由于不翻译成蛋白质,许多非编码RNA过去被认为无用,直到最近十几年才被认识到其重要调控功能,但具体功能尚未探明,因此也被称为生命调控的“暗物质”。对这类“暗物质”的研究最近几年入选了《科学 》杂志十大科技进展,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热门方向。 /p p   科学发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在《细胞—干细胞》这篇文章发表之前的两年,王秀杰与合作者们带领学生艰苦攻关,几乎全年无休。文章发表的当天,王秀杰在朋友圈写到:“终于把中国的长城符号带到干细胞领域最顶级杂志的封面了!这应该是个开辟新领域的成果,两年多的辛苦与煎熬,终于有了回报!” /p p   王秀杰从事的是生物信息学研究,即用计算机来处理生命科学中的大数据,并从中挖掘出调控规律。她说:“生命科学已经进入到了用高通量的方法来解析生命调控规律的时代。” /p p   十多年来,王秀杰的团队主要致力于非编码RNA 的发现与功能研究,已经两次与合作团队共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对于这些成绩,王秀杰有些意外,她很感谢自己的合作伙伴:“科学研究具有不可预见性,我一般不会对项目设定硬性指标,但会尽力做到最好。” /p p    strong 使命的召唤 /strong /p p   “最近我正在自学《本草纲目》、《神农百草经》。”王秀杰笑着告诉记者。 /p p   一位生物信息学学者开始研究中药,这源于王秀杰同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一项合作——用现代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解析中药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将中药现代化,将来进行成分和功效明确的新药开发。 /p p   2016年,中医药发展被确定为国家战略,但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抢先布局,有些中药配方甚至已被外国申请专利。“不让祖先流传下来的瑰宝被外企抢走”是王秀杰和合作者的共同心愿。 /p p   长期以来,传统中药配方复杂、药效不清,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也如同“暗物质”一样,制约中医药发扬光大。 /p p   研究组通过初步研究证实,中医药确实有其智慧。如普遍被认为有利于心血管的山楂,经分析发现,确实含有多个能够与抗氧化、保护血管相关蛋白质结合的化合物。该研究阐明了山楂的有效成分及其分子机制。 /p p   “我们的工作刚刚开始,目标是去糟粕、存精华。”王秀杰说。 /p p   实际上,在2010年之前,王秀杰的研究领域仅限于植物,向人类疾病研究的转变发生在2010年。那一年,她大病一场,令她反思人类对健康的迫切需求,也使她更加明确科学研究争分夺秒的紧迫性。 /p p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8月的批示,中国科学院将办院方针调整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这更坚定了王秀杰的决心,也加强了其团队的使命感。 /p p   “有趣的问题很多,但是在一个人最宝贵的年纪,把大把的青春放在科研上,那么一定要思考课题的创新性与重要性是否值得投入。”王秀杰这样引导学生和团队。 /p p   王秀杰透露,其团队在生物细胞3D打印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好的进展,目标是5年之内获得可用于临床的人造器官。 /p p   “从事科研这行真好。”王秀杰感叹道:“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做有意义的事情,让更多人受益,也算不负韶华,不负国家和家人的支持。” /p p    strong 一生的朋友 /strong /p p   面对人才流动的各种诱惑,王秀杰坦言从未动过念头。 /p p   2004年她作为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回国时,被称为“27岁的女科学家”、“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伴随而来的是各种质疑。回顾当初的巨大压力,王秀杰对中科院、对研究所,对领导和同事都心存感激。“没有他们对我的认可和支持,就不会有我的今天。”时至今日,王秀杰最看重的仍是这份情谊。 /p p   对团队、对集体、对党和国家的大爱支撑王秀杰不断前进。 /p p   大学二年级,王秀杰刚满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她坚持严于律己,坚持党性原则,被同事们评价为“正能量的典范”。她不仅自己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获得者,她的研究组也获得“中国科学院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 /p p   王秀杰看着文静柔弱,对待工作有时却异常严格。她的学生在提交重要报告前,都会主动请别人帮忙检查,因为即使资料中有微小错误,老师都能敏锐地发现。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实验室日益和谐、奋进。 /p p   在学生看来,夜里3点收到王老师的邮件是件稀松平常的事。2010年她因病手术,医生要求休息两个月,但因为科研任务急迫,半个月后她就回到了实验室,以至于伤口断断续续疼了一年多。 /p p   “我特别看中公平,老师要以身作则,努力工作的人要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推崇,这样的团队才会越来越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王秀杰说。 /p p   作为研究所的党委委员和所在研究中心的党支部书记,她不断创新党建工作,以党建促科研。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党课上,王秀杰说:“党员的身份就像陪伴一生的正直朋友,是漫漫人生中帮我们抵制诱惑避免犯错的约束,也是使我们超越自我不断进步的鞭策”。 /p p   在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之后,她说:“我会更加努力,做对得起国家科研投入的工作,不负党的信任。” /p p /p
  • 天美仪拓色谱销售总监王秀欣:入行是选择,更是坚持!
    科学究其本质就是一种磨练,得益于那些好奇心无限、智慧超然并愿意为世界和个体生活带来真正改变的人们。正因如此,科学界一直不乏杰出的女性智者和先驱,她们为其所在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质谱学领域,越来越多的女院士、女教授、女专家,还有“硬核”女高管,资深女工程师… 等女性工作者正在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行动影响着该行业的发展。  身影也许柔弱,但是她们刚柔并济 挑战也许更多,但是她们执著坚守 既是“排头兵”又是“后勤兵”,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她们有泪更有笑。值“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仪器信息网将目光聚焦在这样的一个群体,听听她们的心声。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天美仪拓实验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色谱销售总监王秀欣分享她的心路历程。天美仪拓实验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色谱销售总监王秀欣  Instrument:请介绍您进入科学仪器行业的机缘,为何选择这一领域?  王秀欣:2012年,我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通过校园招聘加入天美公司。读书时组里的师兄、师姐们大部分是读博后出国深造留在了科研和教育领域继续发展。研二开始正式做课题时,每天基本都有十几个小时的实验安排,通过和组内高产的同学对比,自己的投入产出比相对不高,所以决定就业。作为应届生,对于就业的考量相对简单,更多是结合自己的性格,因为喜欢与人打交道,自然就选择了比较熟悉的天美公司。由于自己的课题很多检测是在天美公司的设备上完成的,设备的使用经验对自己顺利通过面试加入公司起到很大的帮助。  Instrument:从业至今,这一路肯定也非常艰辛,请分享下您工作的苦与甜?  王秀欣:进入这个行业近9年了,从销售时的单单必争,到后来带小团队,再到现在带几十人的团队… … 实现了很多人生中的转变,校园到职场的转变,员工到管理的转变,看似漫长的九年却飞逝而过,是自己一路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  当然,每次工作岗位的变化,也总有一段迷茫和试错期,考虑是否周全,度的把握等等,也会让自己有压力。  天美公司有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基本涵盖所有岗位。刚入职时,作为销售岗就参加了”销售技巧”、 “沟通技巧”、“执行力提升”等培训,后来又参加了“冲突管理“、“时间管理”、“发挥魅力的影响”等等,每年7-8月份都会有不同的课程供我们选择,收获一个个锦囊,帮助完成工作中的角色转变以及工作细节的完善。  Instrument:您认为女性在工作方面有哪些挑战和优势?对于事业和家庭,您认为女性应该怎么去平衡?  王秀欣:随着科技发展和生产工具改进,劳动分工细化,工作类型和种类极大丰富。以科学仪器行业为例,女性本身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女性更包容,更具沟通同理心,以及处理问题更细腻等。当然,作为职场女性,我们也应该在领导能力和驾驭能力方面继续加强,自信地在团队内树立威信。“做梁当梁,做柱当柱”,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战。  关于事业和家庭平衡,客观上来说存在一些冲突出现,尤其是职场妈妈,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长积极参与其中。在孩子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焦虑的情况下,作为职场的妈妈就面临更大的挑战。一天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做到家庭与工作的统筹兼顾,我会把职场管理的一些小技巧放到生活中,例如时间管理和工作委派。将家庭中的工作按照紧急重要程度分类,我和爸爸承担教育、陪伴等不可替代的部分,奶奶爷爷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借这个机会,感谢孩子的奶奶爷爷对我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让我可以出差无牵挂,安心工作。  Instrument:2021年“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您想给女性后浪提什么建议?  王秀欣:前几天公司面试,发现00后的小浪花已涌入职场,在此给新入职场的后浪们一点个人建议:入行是选择,更是坚持!在一个岗位上充分深耕,发掘自身潜力,进而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最后,祝广大女同胞们,女神节快乐!
  • 中西合璧 直面80%全球色谱市场垄断——访天美仪拓色谱销售总监 王秀欣
    提到天美(中国)、天美仪拓,相信科学仪器行业的从业人员几乎无人不知,不仅仅因为其是国产仪器厂商的领军代表之一,更惊艳于其先后完成六次进口品牌收购的魄力和成功。特别是2014年,天美从布鲁克收购了源于瓦里安(Varian)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产品线并在荷兰成立赛里安(Scion)仪器公司以来,能否复制收购英国爱丁堡科学仪器公司后创造的巨大成功,一直吸引着大家的关注。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天美仪拓色谱销售总监王秀欣,请其分享天美在色谱领域深耕细作的战略布局。天美仪拓色谱销售总监王秀欣土生土长+海外并购 天美色谱产线“中西合璧”谈到天美的色谱产品线,必然要谈到两大品牌: Techcomp(天美)和Scion(赛里安)。基于这两个品牌,天美的色谱产品涵盖了气相色谱、气质联用、液相色谱、氨基酸分析仪、离子色谱、样品前处理及进样装置、色谱柱和耗材以及色谱数据系统等全套产品。一方面,“Techcomp”是“土生土长”的国产品牌。成立于1994年的上海天美主要生产国产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光谱及天平等常规实验室设备,在流体控制、温度控制、检测器信号处理等色谱关键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Scion”是中西合璧的贵族后裔。据王秀欣介绍,Scion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Scion品牌传承自在色谱领域享有盛名的Varian公司,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后裔。在色谱质谱领域,瓦里安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尤其是石化行业的定制机方面(如多阀多柱系统)拥有多年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自1957年瓦里安推出第一台商品化的气相,而后每隔几年就会有新品问世,如1997年推出经典机型3800,首创三通道同时采集,且至今仍有用户在使用;另一方面,Scion还有一层含义是植物的嫩芽,收购完成后,从研发到销售,天美做了一系列布局以呵护这个品牌的发展与成长,包括工厂回迁荷兰、成立研发中心、扩建厂房等。而秉承“中西合璧”的理念,天美在色谱产线上一直深耕细作,着重将收购产品及技术向国内转化。 2017年上海工厂完全按照欧盟的生产流程和品质控制标准打造了一条独立的色谱生产线,生产国产ScionC系列气相色谱,保证每一台出厂的赛里安436C或456C气相色谱跟原装进口仪器具备一样的性能。同时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对国产上海天美的色谱进行升级,比如采用进口电子流量控制技术,推出电子流量控制精度0.001psi的国产色谱7980Plus。另外,针对目前国内市场软件的合规性及网络化的短板,天美收购之后首先完成了 CompssCDS软件汉化,且在之后的新品中广泛应用,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天美上海工厂 赛里安荷兰工厂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目前天美在英国利文斯顿和中国上海两地分别建立了研发中心,两个团队互相配合,优势互补,既加快了天美新品推出的速度,也使得天美产品更加国际化。2020年,天美推出了赛里安LC6000高效液相色谱,多检测器可选,具有满足法规及审计追踪需求的软件系统、60Mpa高精度输液泵,迅速成为行业里的标杆产品;今年又推出全新氨基酸分析仪Artemis 6000,收购Tekamr知名顶空进样器并转产荷兰工厂等等。强强联合 第六次海外并购提升天美色谱国际竞争力日前,天美宣布从Teledyne Instruments Inc.收购其旗下Tekmar的顶空进样器产品线及其专利技术,这已经是天美的第六次收购了,而这次收购选择了前处理的设备——顶空进样器产品线,这其中体现了天美什么样的战略布局?对此,王秀欣表示,Scion的产品可以与大品牌媲美,我们希望可以给它配备同样高水准的附属设备,进一步提升高品质色谱供应商的水平,所以一直也在关注一些有技术积淀的老品牌。从这个层面上来讲,Tekmar和Scion是非常契合的,Tekmar顶空进样器历史悠久,从精度到温控,都享有很高的市场声誉。收购Tekmar顶空产品之后,配合Scion高端气相色谱,可以强强联合为客户提供强大、可靠的色谱方案。 “本着成为全球高端色谱供应商的目标,天美一直希望可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完整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既包括主机本身,也包括附属设备。而基于这样的战略布局,天美也在不断的完善色谱生态圈,做了很多的布局。”据王秀欣介绍,天美近几年相继推出了Scion的色谱柱及耗材、自动进样器、国产顶空等。而本次收购Tekmar全自动顶空进样系统,不仅完善了天美现有的色谱产品线,提升了Scion品牌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也可以进一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环保等市场的需求。顶空作为色谱的一个重要的进样方式,在食品、石化、环保等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地位。王秀欣特别强调说,“十四五计划中碳达峰及碳中和的提出,大家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环保领域。天美从前几年开始就在做VOCs方面的工作,已经推出57种PAMS、117种VOCs的解决方案,并推出温室气体检测定制机及在线气相等,而高品质顶空进样器的补充,将助力天美环保领域的深入拓展。”直面80%市场垄断 天美色谱稳扎稳打目前,色谱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面对既有的国际巨头,以及众多的色谱产品品牌,天美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对于这个行业人都比较关注的话题,王秀欣非常自信的表示:“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天美色谱产品,包括气相色谱、气质联用、液相色谱等与国际大品牌都可以相媲美,不存在技术壁垒!”“色谱产品应用广泛,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但是,从2020年SDI报告中我关注到一个数据:全球色谱市场80%被少数品牌垄断,Scion 是唯一的一个中国品牌,位居第五,只是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还很小。”对于这样的市场现状,王秀欣表示要客观理性的去分析,“长期品牌垄断,对于我们来说,确实存在困难。不过,从大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契机和时间来说,它们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拥有了强大完善的团队,成熟度还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在应用和市场推广方面,进口仪器品牌投入大,占据了大部分高端客户,尤其是一些政府单位和标准制定机构,应用积累也越来越丰富,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标杆行业或者单位,这也是整个国产仪器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不过,机遇和挑战永远是并存的,王秀欣特别提到,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家层面及各级专家都在提倡中国制造,尤其是后疫情时代,机遇大于挑战!落到国产色谱仪器上,王秀欣认为,国产色谱虽说起步较晚,但也有了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整体来说硬件上和进口产品区别不大,但大家比较关注精密度、稳定性及软件方面的差别。因此,未来大家要集中力量,发扬工匠精神,提高关键零件的精密性,增强生产品控的稳定性,发展仪器的智能化、网络化及合规性。作为国产厂商,天美一直坚持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王秀欣说,“对天美而言,从2018年开始对厂房、生产标准、品控等进行了系列调整,同时加大售后服务上的持续投入,从卖设备逐渐转变到供服务上来。”作为天美仪拓色谱销售总监,王秀欣也谈了天美色谱产品的发展方向。未来几年,天美一方面会集中精力进行产品升级和新品研发;另一方面,会更加聚焦石化、环保、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开发。此外,鉴于天美成立30多年来在科研和高校领域的基础,未来也会继续深耕该领域的市场。后记:迎难而上,在科学仪器行业里摸爬滚打一直是天美给行业人的印象。而我们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不仅天美的战略布局如此,“天美人”也是如此。短短1个小时的采访时间,我们不仅了解了天美色谱,也了解了敢做敢闯的王秀欣:毕业求职的时候,她放弃了自认为不适合的事业编制;2012年加入天美时,曾“误入”分析领域的她毅然选择了得心应手的表面科学部门;而2018年,她又做出了让同事意外的选择,进入了不熟悉,甚至是外行的色谱领域!作为天美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校招生,王秀欣有着不同于外表的倔强,也正是这份倔强让她在职业经历中可以直面困难。她说,自己认为最成功的就是敢选、敢来色谱这个团队!虽然,最初选择色谱这个方向的时候,她仅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没有用过,甚至没有见过色谱真机,但是秉着想再学一门新东西的想法,就决定全力以赴的去试一试了!从2018年开始,3年的时间,王秀欣组建了天美色谱的销售团队、应用团队、公司也匹配了专业的色谱售后团队。如果说,第一年是组建,第二年是磨合,第三年就能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和行业了。她开玩笑说,未来要多拿订单了!关心天美的行业人,也期待着!
  • 第十一届中科院杰出青年评选结果揭晓
    5月3日,从中国科学院纪念建团九十周年大会上获悉,第十一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评选结果今天揭晓,共有10人获得该荣誉称号。   获得第十一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称号的是: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强;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晓东;   声学研究所朱敏;   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李德宝;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进辉;   行政管理局邹立民;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唐智勇;   生物物理研究所袁增强;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樊春海。   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何岩为获奖者颁奖。纪念大会上还宣布了获得第十一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提名奖荣誉称号的9人名单。   另据记者了解,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同日举行了“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表彰会暨“根在基层、走进一线”调研实践活动启动仪式。表彰会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王秀杰获第二届“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标兵”荣誉称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波获第二届“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 基金委交叉学部公布2023年杰青、优青、基础中心、创新群体会评专家名单
    7月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交叉科学部2023年度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会议评审专家组名单。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会议评审专家组成员名单(汇总,按姓氏拼音排序)如下:伯晓晨蔡荣根曹志冬陈霸东陈春英陈 豪陈洛南陈 谋陈胜利陈学元成秋明程 龙仇 旻丛 杨崔刚龙戴俊彪单崇新邓 方丁大军丁 汉樊瑜波范 桁方维海付 磊付小兵高 超高克林高绍荣高天明高学云龚哲峰顾冬冬郭玉国胡清华黄岩谊贾晓军江 颖蒋尚达金盛烨荆杰泰兰旭光黎占亭李 栋李京波李 军李肯立李来风李 亮李 敏李 明李 嫕廖 蕾廖 益林 强林 伟林 媛刘昌胜刘陈立刘 岗刘 俊刘鸣华刘世元刘伍明刘贻尧刘益春刘云圻刘志新柳晓军陆亚林陆祖宏罗 毅吕昭平马 帅毛兰群缪 峰潘曹峰彭 强邱丽荣屈军乐任劲松尚学群史 迅宋爱国宋凤麒宋延林孙东明孙麓岩孙平川孙庆福孙希明孙昭艳太惠玲汤雷翰田 捷田永君万贤纲汪国华王国仁王国玉王 均王欣然王秀杰王永锋王 勇吴爱国吴家睿武晓君夏永姚谢少荣徐 岗徐 坚徐文涛许小红许秀来薛春来严 钢颜 辉杨国强杨建益杨胜勇杨晓伟杨岳衡杨志谋游经碧余学功俞 飚俞大鹏庾建设郁 昱岳 骞曾和平张建平张 强张晓兵赵 鸿赵远锦郑婉华郑耀辉周午纵周 欣朱樟明
  • 首批中国科技期刊优秀论文奖补名单公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发挥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全国学会”)和相关机构学术优势,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科技服务公共产品,从源头上推动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提升,更好地提升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自2016年起组织开展中国科技期刊年度优秀论文(以下简称“优秀论文”)遴选推介活动。通过牵头单位组织实施、专家推荐、初评遴选、终评审定以及公示等程序,确定《非晶态物质的本质和特性》等90篇论文入选中国科技期刊2016年度优秀论文,现予以公布。  2016年度优秀论文是2012—2014年期间在我国科技期刊发表的优秀论文的代表,或在基础研究领域对所在学科发展有重大影响或能够开拓和引领学科发展 或在应用研究领域具有巨大应用价值、能够引导所在学科工程与技术发展 或反映某分支学科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发表上述优秀论文的期刊及编辑人员,为论文的编辑出版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为吸引和凝聚优秀论文首先发表在我国科技期刊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现对入选论文及作者、发表期刊名单予以公布,并对论文作者进行奖补。  希望入选论文作者再接再厉,多出科研精品和原创性研究成果,把更多优秀论文首先发表在我国科技期刊上。希望发表优秀论文的期刊及编辑人员积极努力,把更多优秀论文凝聚到本刊发表,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中国科技期刊2016年度优秀论文遴选推介活动入选论文名单  编号 篇名 期刊名称 发表年期 作者  1 非晶态物质的本质和特性 物理学进展 2013/5 汪卫华  2 Free vibration of size-dependent magneto- 力学学报(英文版) 2014/4 Liao-Liang Ke、Yue-Sheng Wang、Jie Yang、 electro-elastic nanoplates based on the Sritawat Kitipornchai  nonlocal theory  3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uranium and humic 中国科学:化学 2014/9 SONG WenCheng、SHAO DaDong、LU SongSheng、  acid by cyclodextrin modified graphene (英文版) WANG XiangKe  oxide nanosheets  4 Improved measurement of electron 中国物理 C 2013/1 F. P. An (安丰鹏)、Q. An (安琪)、J. Z. Bai (白景芝)、  antineutrino disappearance at Daya Bay (Chinese Physics C) A. B. Balantekin、H. R. Band、W. Beriguete、M. Bishai、  S. Blyth、R. L. Brown、G. F. Cao(曹国富)、J. Cao (曹俊)、  R. Carr、 W. T. Chan、J. F. Chang (常劲帆)、Y. Chang、  C. Chasman、H. S. Chen (陈和生)、H. Y. Chen、  S. J. Chen (陈申见)、S. M. Chen (陈少敏)、 X. C. Chen (陈潇聪)、X. H. Chen (陈晓辉)、  X. S. Chen (陈晓苏)、Y. Chen (陈羽)、  Y. X. Chen (陈义学)、J. J. Cherwinka、M. Z. Zhu (朱明中)、  J. P. Cummings、Z. Y. Deng (邓子艳)、Y. Y. Ding (丁雅韵)、 M. V. Diwan、E. Draeger、X. F. Du (杜小峰)、D. Dwyer、  W. R. Edwards,、S. R. Ely、S. D. Fang (方绍东)、  J. Y. Fu (付金煜)、Z. W. Fu (付在伟)、L. Q. Ge (葛良全)、  R. L. Gi、M. Gonchar、G. H. Gong (龚光华)、  H. Gong (宫辉)、Y. A. Gornushkin、W. Q. Gu (顾文强)、  M. Y. Guan (关梦云)、X. H. Guo (郭新恒)、 R. W. Hackenburg、R. L. Hahn、S. Hans、  H. F. Hao (郝慧峰)、M. He (何苗)、Q. He (贺青)、 K. M. Heeger、Y. K. Heng (衡月昆)、P. Hinrichs、  Y. K. Hor、Y. B. Hsiung、B. z. Hu、T. Hu (胡涛)、  H. X. Huang (黄翰雄)、H. z. Huang、  X. T. Huang (黄性涛)、P. Huber、V. Issakov、 Z. Isvan、  D. E. Jaffe、S. Jetter、X. L. Ji (季筱璐)、X. P. Ji (季向盼)、  H. J. Jiang (姜海静)、J. B. Jiao (焦健斌)、R. A. Johnson、  L. Kang (康丽)、S. H. Kettell、M. Kramer、  K. K. Kwan (关健强)、M. W. Kwok (郭文伟)、  T. Kwok (郭天能)、C. Y. Lai、W. C. Lai (赖万昌)、  W. H. Lai、K. Lau、L. Lebanowski、J. Lee、 R. T. Lei (雷瑞霆)、R. Leitner、J. K. C. Leung (梁干庄)、 K. Y. Leung (梁嘉怡)、C. A. Lewis、F. Li (李飞)  G. S. Li (李高嵩)、Q. J. Li (李秋菊)、W. D. Li (李卫东)、  X. B. Li (李小波)、X. N. Li (李小男)、X. Q. Li (李学潜)、  Y. Li (李仪)、Z. B. Li (李志斌)、H. Liang (梁昊)、  C. J. Lin (林政儒)、C. L. Lin、S. K. Lin、  Y. C. Lin (林延畅)、J. J. Ling (凌家杰)、J. M. Link、 L. Littenberg、 B. R. Littlejohn、D. W. Liu、  J. C. Liu (刘金昌)、J. L. Liu (刘江来)、  Y. B. Liu (刘颖彪)、C. Lu (陆昌国)、  H. Q. Lu (路浩奇)、A. Luk (陆永康)、K. B. Luk、 Q. M. Ma (马秋梅)、X. B. Ma (马续波)、  X. Y. Ma (马骁妍)、Y. Q. Ma (马宇蒨)、 K. T. McDonald、M. C. McFarlane、R. D. McKeown、  Y. Meng、D. Mohapatra、Y. Nakajima、J. Napolitano、  D. Naumov、I. Nemchenok、H. Y. Ngai (倪浩然)、  W. K. Ngai、Y. B. Nie (聂阳波)、Z. Ning (宁哲)、  J. P. Ochoa-Ricoux、A. Olshevski、S. Patton、V. Pec、  J. C. Peng、L. E. Piilonen、L. Pinsky、C. S. J. Pun (潘振声)、  F. Z. Qi (齐法制)、M. Qi (祁鸣)、X. Qian (钱鑫)、  N. Raper、J. Ren (任杰)、R. Rosero、B. Roskovec、  X. C. Ruan (阮锡超)、B. B. Shao (邵贝贝)、  K. Shih (师恺)、H. Steiner、G. X. Sun(孙功星)、  J. L. Sun(孙吉良)、N. Tagg、Y. H. Tam (谭耀豪)、  H. K. Tanaka、X. Tang (唐晓)、H. Themann、Y. Torun、  S. Trentalange、O. Tsai、K. V. Tsang、R. H. M. Tsang、  C. E. Tull、Y. C. Tung、B. Viren、V. Vorobe、C. H. Wang、  L. S. Wang (王灵淑)、L. Y. Wang (王玲玉)、 L. Z. Wang (王龙泽)、M. Wang (王萌)、  N. Y. Wang (王乃彦)、R. G. Wang (王瑞光)、 W. Wang、X. Wang (王玺)、Y. F. Wang (王贻芳)、  Z. Wang (王喆)、Z. Wang (王铮)、Z. M. Wang (王志民)、  D. M. Webber、H. Y. Wei (魏瀚宇)、Y. D. Wei (魏亚东)、  L. J. Wen (温良剑)、K. Whisnant、C. G. White、  L. Whitehead、Y. Williamson、T. Wise、H. L. H. Wong、 E. T. Worcester、F. F. Wu、Q. Wu (吴群)、  J. B. Xi (习建博)、D. M. Xia (夏冬梅)、 Z. Z. Xing (邢志忠)、J. Xu (徐建一)、J. Xu (徐晶)、  J. L. Xu (徐吉磊)、Y. Xu (徐晔)、T. Xue (薛涛)、  C. G. Yang (杨长根)、L. Yang (杨雷)、M. Ye (叶梅)、  M. Yeh、Y. S. Yeh、B. L. Young、Z. Y. Yu (于泽源)、  L. Zhan (占亮)、C. Zhang、F. H. Zhang (章飞虹)、  J. W. Zhang (张家文)、Q. M. Zhang (张清民)、  S. H. Zhang (张书华)、Y. C. Zhang (张一纯)、 Y. H. Zhang (张银鸿)、Z. X. Zhang (张一心)、  Z. J. Zhang (张志坚)、Z. P. Zhang (张子平)、  Z. Y. Zhang (张智勇)、J. Zhao (赵洁)、 Q. W. Zhao (赵庆旺)、Y. B. Zhao (赵豫斌)、  L. Zheng (郑磊)、 W. L. Zhong (钟玮丽)、L. Zhou (周莉)、 Z. Y. Zhou (周祖英)、H. L. Zhuang (庄红林)、  J. H. Zou (邹佳恒)  5 随机游动的常返和相遇问题 数学进展 2014/2 陈大岳、章复熹  6 Interface-Induced High-Temperature 中国物理快报 2012/3 Wang Qing-Yan (王庆艳)、Li Zhi (李志)、  Superconductivity in Single Unit-Cell (英文版) Zhang Wen-Hao (张文号)、Zhang Zuo-Cheng (张祚成)、  FeSe Films on SrTiO3 Zhang Jin-Song (张金松)、 Li Wei (李渭)、 Ding Hao (丁浩)、Ou Yun-Bo (欧云波)、  Deng Peng (邓鹏)、Chang Kai (常凯)、Wen Jing (文竞)、 Song Can-Li (宋灿立)、He Ke (何珂)、  Jia Jin-Feng (贾金锋)、Ji Shuai-Hua (季帅华)、  Wang Ya-Yu (王亚愚)、Wang Li-Li (王立莉)、  Chen Xi (陈曦)、Ma Xu-Cun (马旭村)、  Xue Qi-Kun (薛其坤)  7 页岩气在超低渗介质中的渗流行为 力学学报 2012/6 姚同玉、黄延章、李继山  8 微下拉晶体光纤生长设备研制及YAG单晶生长 人工晶体学报 2014/6 原东升、贾志泰、舒骏、李阳、董春明、陶绪堂  9 Synthesis and host-guest properties of 中国科学:化学 2012/2 TAO HongQi、CAO DeRong、LIU LuZhi、KOU YuHui、  pillar[6]arenes (英文版) WANG LingYun、 MEIER Herbert  10 手性氮氧-Ni(Ⅱ)络合物催化三氟甲基酮酸酯的不对称羰基ene反应 化学学报 2012/17 郑柯、林丽丽、冯小明  11 雅鲁藏布蛇绿岩——事实与臆想 岩石学报 2014/2 吴福元、刘传周、张亮亮、张畅、王建刚、纪伟强、刘小驰  12 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地理学报 2012/1 孙鸿烈、郑度、姚檀栋、张镱锂  13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地质学报(英文版) 2014/5 BAO Jingjing、CAI Feng、REN Jianye、ZHENG Yongling、  Waves in the Middle Taiwan Shoal Based WU Chengqiang、LU Huiquan、XU Yan  on Multi-beam Data Analysis  14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强地面运动三要素特征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 2014/6 任叶飞、温瑞智、周宝峰、黄旭涛  15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 气象学报 2012/3 俞小鼎、周小刚、王秀明  16 白垩纪大洋红层的致色机制及成因研究 矿物学报 2014/4 李响、蔡元峰  17 大陆岩石圈、地幔底部异常体与地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对流 地球物理学报 2014/4 杨亭、傅容珊、黄川、班磊  18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三线阵成像几何模型构建与精度初步验证 测绘学报 2012/2 唐新明、张过、祝小勇、潘红播、蒋永华、周平、王霞、郭莉  19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A-型花岗岩的岩浆源区与板片断离 地质学报 2013/6 曲晓明、辛洪波、杜德道、陈华  20 Middle-Late Pleistocene Glacial Lakes in 地质学报(英文版) 2012/1 ZHU Song、WU Zhenhan、ZHAO Xitao、LI Jianping、  the Grand Canyon of the Tsangpo River, WANG Hua  Tibet  21 The Jasmonate-Responsive AP2/ERF 分子植物 2012/2 Zong-Xia Yu、Jian-Xu Li、Chang-Qing Yang、Wen-Li Hu、  Transcription Factors AaERF1 and AaERF2 (Molecular Plant) Ling-Jian Wang、Xiao-Ya Chen  Positively Regulate Artemisinin Biosynthesis  in Artemisia annua L.  22 Conservation of IRE1-Regulated bZIP74 分子植物 2012/2 Sun-Jie Lu、Zheng-Ting Yang、Ling Sun、Le Sun、  mRNA Unconventional Splicing in Rice (Molecular Plant) Ze-Ting Song、Jian-Xiang Liu  (Oryza sativa L.) Involved in ER  Stress Responses  23 Environmental connections of novel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3/6 LI Jun、YU XinFen、PU XiaoYing、XIE Li、SUN YongXiang、  avian-origin H7N9 influenza virus (英文版)XIAO HaiXia、WANG FenJuan、DIN Hua、WU Ying、  infection and virus adaptation to the human LIU Di、ZHAO GuoQiu、LIU Jun、PAN JingCao  24 Pachytene piRNAs instruct massive mRNA 细胞研究(英文版) 2014/6 Lan-Tao Gou、Peng Dai、Jian-Hua Yang、Yuanchao Xue、  elimination during late spermiogenesis Yun-Ping Hu、Yu Zhou、Jun-Yan Kang、Xin Wang、  Hairi Li、Min-Min Hua、Shuang Zhao、Si-Da Hu、  Li-Gang Wu、Hui-Juan Shi、Yong Li、Xiang-Dong Fu、  Liang-Hu Qu、En-Duo Wang、Mo-Fang Liu  25 Photoperiod- and thermo-sensitive genic 细胞研究(英文版) 2012/4 Hai Zhou、Qinjian Liu、Jing Li、Dagang Jiang、Lingyan Zhou、  male sterility in rice are caused by a point Ping Wu、Sen Lu、Feng Li、Liya Zhu、Zhenlan Liu、  mutation in a novel noncoding RNA that Letian Chen、Yao-Guang Liu、Chuxiong Zhuang  produces a small RNA  26 Activation of the cold-sensing TRPM8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12/2 Shuangtao Ma、Hao Yu、Zhigang Zhao、Zhidan Luo、  channel triggers UCP1 - dependent (Journal of Molecular Jing Chen、Yinxing Ni、Rongbing Jin、Liqun Ma、  thermogenesis and prevents obesity Cell Biology) Peijian Wang、Zhenyu Zhu、 Li Li、Jian Zhong、Daoyan Liu、  Bernd Nilius、Zhiming Zhu  27 Zscan4 promotes genomic stability during 细胞研究(英文版) 2013/1 Jing Jiang、Wenjian Lv、Xiaoying Ye、Lingbo Wang、  reprogramming and dramatically improves Man Zhang、Hui Yang、Maja Okuka、Chikai Zhou、  the quality of iPS cells as demonstrated by Xuan Zhang、Lin Liu、Jinsong Li  tetraploid complementation  28 Crystal structure and biochemical analyses 细胞研究(英文版) 2012/3 Weijiao Huang、Wooyoung Choi、Wanqiu Hu、Na Mi  reveal Beclin 1 as a novel membrane Qiang Guo、Meisheng Ma、Mei Liu、YuanTian、Peilong Lu、  binding protein Feng-Liang Wang、Haiteng Deng、Lei Liu、Ning Gao、  Li Yu、Yigong Shi 29 Genome editing with RNA-guided Cas9 细胞研究(英文版) 2013/4 Nannan Chang、Changhong Sun、Lu Gao、Dan Zhu、  nuclease in zebrafish embryos Xiufei Xu、X渊、李博名、陈中亚  75 双向地震动输入对高层隔震结构的响应影响研究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4/6 刘璐、周颖、胡凯、瞿革、刘泓  76 爆炸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破坏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 2013/7 高超、宗周红、伍俊  77 论混凝土坝的使用寿命及实现混凝土坝超长期服役的可能性 水利学报 2012/1 朱伯芳  78 青藏高原抬升对雅鲁藏布江泥沙运动和地貌演变的影响 泥沙研究 2014/2 王兆印、余国安、王旭昭、刘乐  79 南水北调洺河渡槽施工期温控防裂仿真计算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2/4 夏世法、鲁一晖、李秀琳、耿运生  80 粗粒度并行遗传算法在水库调度问题中的应用 水力发电学报 2012/4 李想、魏加华、傅旭东  81 中国致密油评价标准、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及资源前景 石油学报 2012/3 贾承造、邹才能、李建忠、李登华、郑民  82 煤炭深部开采与极限开采深度的研究与思考 煤炭学报 2012/4 谢和平、周宏伟、薛东杰、王宏伟、张茹、高峰  83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CO2 Absorption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 2012/1 YE Chunbo(叶春波)、CHEN Guangwen(陈光文)、  by Aqueous Monoethanolamine in a (英文版) YUAN Quan(袁权)  Microchannel Reactor  84 重型燃气轮机转子-轴承系统综合试验平台 动力工程学报 2012/10 徐自力、赵世全、王建录、王为民、王铁军、虞烈  85 低压微网控制策略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25 王成山、高菲、李鹏、黄碧斌、丁承第、于浩  86 超重核性质与合成机制的理论研究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4/3 李璐璐、吕炳楠、王楠、温凯、夏铖君、张振华、赵杰、  赵恩广、周善贵  87 中国未来电网的发展模式和关键技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29 周孝信、鲁宗相、刘应梅、陈树勇  88 纳米油气与源储共生型油气聚集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1 邹才能、杨智、陶士振、李伟、吴松涛、侯连华、朱如凯  袁选俊、王岚、高晓辉、贾进华、郭秋麟、白斌  89 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总体概念研究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9 彭先觉、王真  90 大直径地面钻井采空区采动区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 煤炭学报 2013/1 袁亮、郭华、李平、梁运培、廖斌琛
  • 2017年医学科学部杰青和优青评审名单公布
    p   优青和杰青名单公布一般都在8月份,2015、2016年杰青名单公布是8月4日。今天,国自然基金委的医学科学部公布了杰青和优青评审名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领域评审组组成名单 /strong /p p   曹彬 曹亚 曹君利 陈策实 陈纪军 陈廖斌 陈强 陈佺 陈悦 陈子江 程功 程永现 邓红雨 丁克 董小平 段广才 方贻儒 付小兵 高成江 高建华 高兴华 高秀梅 官大威 韩文玲 郝小江 贺永 侯金林 胡清华 胡小玉 黄波 黄河 黄熙 季勇 蒋义国 金岩 居胜红 鞠建华 蓝柯 李呼伦 李慧艳 李满祥 李素云 李亚平 李延青 梁萍 林旭 凌均棨 刘必成 刘俊岭 刘俊平 刘浥 刘勇 刘芝华 刘中秋 柳红 卢春 陆前进 罗敏华 罗玉敏 罗卓荆 吕建新 马林 孟爱民 浦跃朴 漆洪波 庆宏 石京山 宋锦璘 苏冰 孙林 孙逊 孙长颢 万明习 汪南平 王滨 王红梅 王红艳 王华 王健 王健伟 王世军 王秀杰 王拥军 吴晨 吴传跃 吴德沛 吴缅 伍建林 武淑芳 向明 向荣 肖国芝 肖苒 辛洪波 徐江平 徐运 许海燕 许能贵 许琪 闫福华 杨威 尧德中 药立波 叶冬青 叶京英 印春华 余宏杰 余鹰 俞云松 袁卫平 张纪岩 张克让 张霆 张烜 张永红 张玉秋 赵靖平 赵子建 郑玉新 周大旺 周平坤 周欣 朱波 朱波峰 庄守纲 /p p   公布时间:2017年7月4日至2017年7月11日 /p 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p p   医学科学部 /p p   2017年7月4日 /p p   这两个基金一直是很多年轻医生和科研人员的目标,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下面这张表一看你就清楚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640.webp.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b2093616-681e-47fd-9da8-5f50ae1a15f2.jpg" / /p p & nbsp /p
  • 第六届辽宁省高等学校化学化工院长论坛在渤海大学顺利召开
    为全面提升东北地区化学化工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推动化学化工学科在新时代的跨越发展,5月6-7日,第六届辽宁省高等学校化学化工院长论坛在锦州市渤海大学召开,来自全省高校近百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邀请了行业内的专家学者莅临,围绕化学化工学科开展、专业建设与科技创新工作进行高端对话。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副事业部长李军波、东北大区大区经理李硕、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教育行业经理侯艳红、MALDI-TOF产品经理胡晓慧出席了本次会议。大会伊始,由渤海大学校长赵晖致欢迎词。渤海大学校长 赵晖赵校长对本次会议在渤海大学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渤海大学的学校概况、办学理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开幕式由渤海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王秀丽教授主持。渤海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 王秀丽教授随后,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副事业部长李军波为大家致辞。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副事业部长 李军波李军波副事业部长首先对本次莅临的来宾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他表示自己在岛津的事业就是从东北地区起步,从一名普通的销售人员一步步成长为副事业部长,离不开东北地区客户一直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岛津中国的发展壮大更是与广大客户的支持和陪伴紧紧相连。希望继续加深合作,以科技创新驱动化学化工产业的发展。岛津MALDI-TOF产品经理胡晓慧,介绍了岛津MALDI技术在化学化工领域的研究进展。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 MALDI-TOF产品经理胡晓慧胡晓慧经理介绍了岛津MALDI系列特点和在成像研究、聚合物分析、吐温成分鉴定等领域的应用。MALDI成像产品从台式机到旗舰机MALDI-7090及iMscope的灵活组合方案,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多选择。台式MALDI成像技术是岛津特有的方案,成像工具包提供成像研究所需耗材和软件的全包式服务。并介绍了台式成像研究在材料分析,药物体内代谢小分子应用案例。旗舰机型MALDI-7090高能CID和优异的MSMS分辨率,为低聚糖异构体鉴定提供技术平台。此外,纳米材料分子量检测等研究中都有用到MALDI-TOF技术。签到现场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中国化学会晶体化学专业委员会完成换届,北京理工大学杨国昱任新一届主任
    根据中国化学会《关于分支机构换届的通知》(化会字〔2022〕16号),各学科/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陆续完成。中国化学会晶体化学专业委员会按照换届要求完成换届,新届期将自2022年至2026年。新一届委员会委员信息如下:主任:杨国昱副主任:常泽、崔勇、潘世烈、臧双全、祝艳 秘书(长): 庄乃锋委员:委员姓名工作单位委员姓名工作单位白俊峰南京工业大学梁福沛桂林理工大学卜显和南开大学廖伟强南昌大学常泽南开大学刘东淮阴师范学院陈玲北京师范大学刘翔宇宁夏大学陈文通井冈山大学龙腊生厦门大学崔勇上海交通大学龙西法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董育斌山东师范大学鲁统部天津理工大学段春迎大连理工大学牛景杨河南大学方千荣吉林大学潘建国宁波大学付宏刚黑龙江大学潘勤鹤海南大学耿保友安徽师范大学潘世烈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韩英锋西北大学庞欢扬州大学黄飞鹤浙江大学彭广天津理工大学贾殿赠新疆大学苏良碧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江海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俊良北京大学郎建平苏州大学孙为银南京大学李丹暨南大学童明良中山大学汪成武汉大学曾明华广西师范大学王炳武北京大学翟天佑华中科技大学王国明青岛大学张兵天津大学王泉明清华大学张怀金山东大学王殳凹苏州大学张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王秀丽渤海大学张杰鹏中山大学吴大雨常州大学张军内蒙古大学席聘贤兰州大学张献明山西师范大学徐刚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赵琦华云南大学薛冬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寿添福州大学杨国昱北京理工大学朱广山东北师范大学游劲松四川大学祝艳南京大学臧双全郑州大学庄乃锋福州大学
  • 杰青、优青项目进度汇总,基金委公示5批评审专家名单
    今年的部分国基金项目以“评审专家现场出席、申请人线上答辩”的网络会议评审方式进行。截止目前,生命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已经公示杰青评审组专家名单。管理科学部已经公示优青项目评审组专家名单。其他多数学部已发布杰青、优青提交答辩材料通知!海外优青项目未发布答辩材料提交通知。  今日,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发布四类项目评审组专家名单:  202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科学专业评审组专家组成名单。  马寿峰 王先甲 王红卫 王惠文 毛基业 毕军 孙宁 吴卫星 邹国华 高自友 梁哲 曾大军 曾勇 靳庆鲁 魏一鸣  2021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科学专业评审组专家组成名单。  马义中 王永贵 王耀刚 车阿大 冯博 吕炜 伏润民 齐佳音 严登峰 李一军 李文立 李善同 杨洪明 余乐安 张宗益 张博宇 陈伟强 陈收 范体军 周德群 赵晓丽 洪永淼 唐加福 梁昌勇 寇纲 舒嘉 廖华 樊治平 镇璐 滕乐法  2021年度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管理科学专业评审会议专家组成名单。  何桢 马铁驹 王刊良 王兆华 王惠文 毕军 刘俏 宋学锋 张小宁 张玉利 张俊森 张跃军 周亚虹 洪永淼 徐玖平  2021年度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管理科学专业评审会议专家组成名单。  何桢 黄海军 马超群 毕军 马铁驹 周鹏 张小宁 张玉利 徐玖平 吴建军 王刊良 周亚虹 杨晓光 王兆华 刘俏 宋学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21年6月23日  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发布一类项目评审组专家名单:  2021年度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评审组名单公布如下:  傅伯杰、丁林、肖文交、赵国春、邓晓华、肖伏良、张效信、费建芳、胡永云、田文寿、陈多福、李家彪、李铁刚、陈军、冯新斌、郝芳、唐辉明、王桥、周成虎、周卫健、朱永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地球科学部2021年6月23日  基金委此前已公布6批2021年评审专家:  生命科学部202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会议评审专家名单(合计80人)  柏连阳、曹晓风、曾庆银、常兴、陈发棣、陈佺、陈帅、陈新华、陈学伟、程和平、丁长青、东秀珠、董梦秋、段树民、冯雁、高成江、巩志忠、胡小玉、蒋毅、金宁一、黎家、李葆明、李伯良、李明、李培武、李霞、李亚平、林福呈、林鸿宣、林敏、刘宏涛、刘爵、刘巧泉、柳红、龙勉、鲁友明、罗劲、罗凌飞、聂少平、钱前、邵峰、沈元月、史岸冰、孙航、唐伯平 、田大成、王德寿、王明贵、王硕、王文、王秀杰、王跃进、王泽峰、翁杰敏、吴乔、吴庆龙、晏月明、杨弋、杨运桂、杨志谋、姚斌、姚雪彪、姚永刚、于洪涛、张爱兵、张大勇、张改平、张海林、张建、张勤、张宪省、张旭、张宜辉、张涌、张友军、张毓、章卫平、赵国屏、周小秋、朱教君  交叉科学部2021年度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评审组名单:  常凯、陈红、陈洛南、陈学思、董晓臣、杜杰、段纯刚、樊瑜波、顾宁、郭万林、黄攀峰、黄强、蒋欣泉、李传锋、李国红、李振、林海青、刘昌胜、刘连庆、刘文广、龙世兵、孙长银、唐智勇、王建浦、王欣然、翁羽翔、吴华强、杨志谋、尹周平、曾和平、张浩力、张天才、张文科、邹志刚  2021年(上半年)专家推荐类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医学科学领域专业评审组组成名单:  陈棣 惠利健 李凌江 梁萍 区景松 汪南平 王前飞 熊思东 许华曦 杨桦 杨瑞馥 袁钧瑛 张烜  地球科学部2021年度第1期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评审组名单公布如下:  陈玖斌、董云鹏、王林、何艳、李晖、李积明、卢鹏、沈重阳、孙玉军、汪涛、王佳、翟庆国  信息科学部2021年度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会议评审专家组成名单:  戴琼海、杜大鑫、冯丹、桂卫华、黄铁军、贾平、江风益、李晋闽、刘佳琪、刘元安、刘云圻、刘志伟、孟丹、钱锋、乔俊飞、孙凝晖、谭民、田捷、王大轶、王耀南、王占山、吴枫、夏洋、杨金生、于全、郑庆华  数理科学部2021年度数学天元基金申请项目第一次评审会议专家名单:  包刚,程晋,范更华,巩馥洲,郭建华,李勇,彭联刚,彭双阶,屈长征,唐年胜,汤涛,王杰,杨孝平,袁亚湘,张伟平,赵彬,周向宇。
  • 经费分配不合理阻碍高层次科研人才回国
    王秀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我国在科研经费上虽然投入很多,但是有关科研经费支出分配比例的一些规定不尽合理。在国外科研经费相当大的比例用于人员费,目前我国科研经费中允许用于人员费用支出的比例很低,绝大部分比例的科研经费用于仪器设备购置和试剂购买等实验直接费用上。这种情况导致我国科研人员的待遇总体来说比较低,没有能力吸引优秀的研究人员来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并且大部分科研经费最终的受益者变成了国外的设备研制公司和试剂的制备公司。   当前,虽然我国留学人员回流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获得博士学位又有相应研究或其他工作经历的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回流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如何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科研人才回国?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秀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说,科研经费分配比例不合理是阻碍高层次科研人才回国的原因之一。不过,相比目前国外一些研究组经费紧张的情况,在我国&ldquo 千人计划&rdquo 等利好政策下,好项目得到支持的机会更大。她坦言自己就是国家人才政策的受益者,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获得生物信息学方向博士学位后,她入选中科院&ldquo 百人计划&rdquo ,于2004年底回国,时年27岁,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回国后,她带领研究团队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多次赢得国际同行的推荐和好评,2007年她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我国科研硬件已经和国外不相上下   中国青年报:您从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博士毕业后,为什么选择回国?   王秀杰:我当时学的生物信息学专业比较热门,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相关领域的人才都很缺乏。如果留在美国,我可以想象到未来20年的发展轨迹,在公司或者科研机构一步步做下去,最终做到终身教授。但我感觉即使能做到那样,也不是特别有成就感,因为总会有飘在外面的感觉。   回国除了有文化上、精神上的认同感之外,我国发展很快,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会更多,我不太喜欢风平浪静的人生。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我和我爱人都希望孩子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中长大,希望她以作为中国人为自豪。所以我们就回来了。   中国青年报:有没有觉得放弃了美国一些很好的机会?   王秀杰:我觉得没什么,只是做了一个选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之后最早一批回国的留学生,他们才是放弃了很多机会,因为那时国内外的待遇相差悬殊。他们更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回来就是为了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从自身利益考虑很少。   不过当时科研人员回国的待遇,虽然和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但是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不会有太大落差。而现在在付出同样甚至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科研人员的待遇比很多行业要低许多,并且年轻一代回国的生活压力比以前更大,所以很多留学人员在回国前会权衡各方面的因素,包括物质条件、生活质量、事业发展、做事的氛围等。   中国青年报:您2004年回国到现在近10年,您感觉科技领域的海外人才回国的趋势有变化吗?   王秀杰:愿意回国的人越来越多了。10年前国内科研经费、科研条件和国外有较大差距。近年来我国的科研投入有较大的增长,我们的科研经费支持、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已经和国外一些中等水平的科研机构不相上下。   我认识的一些稍微年长的朋友也有回国工作的想法,但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而无法实现,包括没有特别好的研究成果,在国内能够获得的职位、待遇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等。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家庭或子女教育等原因放弃回国工作,比如小孩比较大了,回来后不适应中文教育。   住房压力是很多优秀科研人才回国的顾虑   中国青年报:在招聘科研人员时,您感觉哪些社会环境因素阻碍了一些高层次人才回国?   王秀杰:住房压力是很多人考虑的一个因素。像我国科研做得好的几个大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只有个别大学有提供住房的条件。还有环境状况、食品安全等因素也会使一些人才犹豫回国。尤其今年北京雾霾严重,我们所原想引进的一位优秀留学人员就因为空气问题最后选择了留在美国。   中国青年报:一些年轻的科研人员提到国内的科研管理体制问题,使他们犹豫回国。您怎么看?   王秀杰:我国科研管理体制确实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项目申请、汇报、审计等环节比较繁琐,新回来的科研人员会很不适应。我觉得影响较大的一点是,我国在科研经费上虽然投入很多,但是科研经费支出分配比例的一些规定不尽合理。在国外科研经费相当大的比例用于人员费,目前我国科研经费中允许用于人员费用支出的比例很低,绝大部分比例的科研经费用于仪器设备购置和试剂购买等实验直接费用上。   这种情况导致我国科研人员的待遇总体来说比较低,没有能力吸引优秀的研究人员来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并且大部分科研经费最终的受益者变成了国外的设备研制公司和试剂的制备公司。比如同样一个博士后,在国内研究所或者大学工作和国外研究机构的工资相比会有四五倍的差距。所以,很多前沿的项目,国外是有经验的博士后在做,而我们这里是没有经验的博士生在做,使我们失去了很多在国际竞争中领先的机会。   中国青年报:我们做了一项调查,78.8%的受访者认为人情关系复杂阻碍了优秀人才回国。   王秀杰:我对这一点不是很认同。我回来这么久,没有为了申请项目去拉关系,但是我并不缺研究经费。也许有一些通过关系得到支持的项目,但是我看到身边那些兢兢业业的科学家的有价值的工作都会得到认可与支持。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科学目标,做好自己的工作,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外研究组都有经费紧张的情况,在我国好的项目得到支持的机会相对来说更大。并且国内无论单位还是科学家之间对归国人才的支持很多在国外是没有的。我回到中科院之后很有归属感,从研究所的领导到行政部门的同事,都对科研工作提供全心全意的支持,比如申请项目时研究所的同事和科技处会给予建议,研究所会为新研究员在实验室安排、学生招生、和安家落户等方面提供便利。这些都非常难得。   国家政策应为国内人才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和机会   中国青年报:近年来国家推出&ldquo 千人计划&rdquo 等人才引进措施,您怎么看这些措施的作用?   王秀杰:我国通过&ldquo 千人计划&rdquo 、&ldquo 百人计划&rdquo 等人才政策在一些急需领域引进尖端人才,对中国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自己也是&ldquo 百人计划&rdquo 政策的受益者。我觉得,在今后政策执行过程中,后继的评估和监督机制有待完善,好的计划要有更好的配套措施和管理措施,从而在需要的领域引进需要的人才。而且,现在引进人才总的思路可能还需要一些适当的调整。   中国青年报:有什么样的调整?   王秀杰: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引进了很多优秀人才,现在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去培养自己的人才。但目前的人才政策仍然主要侧重于引进人才,而针对国内培养优秀人才的政策很少。这种情况导致一些学生选择出国的目的,已经不是因为国外有比较好的科研条件、能够接受更好的训练,而是如果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很难有相应的政策使得他们有较好地发挥专长和解决经济压力的空间。所以,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应的政策,在重视引进人才的同时,为国内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中国青年报:如果一直待在国内,他们对国际前沿科学会有敏锐的洞察力吗?   王秀杰:现在我国的教育和科研交流已经非常国际化了。科学是无国界的,要做到国际领先不可能&ldquo 闭关&rdquo ,而是要知己知彼,才能找到突破口、引领新方向。青年人才不一定要去国外读博士或者做博士后,比如可以通过参加国际会议、短期出国交流、进修等形式,使得他们不需要在国外待很久就可以了解国际科技前沿或掌握最新技术,这样可以避免优秀青年人才的流失,也有助于提高研究工作的持续性。现在一些人出国使得在国内已经开展的很好的项目需要重新培养人才来接续,很可能导致研究成果失去了国际领先的机会,这对国家是很大的损失。
  • 2024年首届全国超声大会通知(第一轮)
    各相关单位和专家:中国声学学会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物理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微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功率超声分会定于2024年11月1-4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2024年首届全国超声大会”,会议依托陕西省超声学重点实验室主办,由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承办。会议将围绕超声学及超声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应用开发、前沿技术、工业及临床应用等研究热点,为在本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及临床应用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临床医学人员提供充分交流的平台,促进国内超声研究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一、征文范围生物医学超声及临床医学应用(01)诊断和治疗超声、超声生物效应、超声医学成像、超声造影剂微泡、医用光声成像、超分辨率超声成像、超声靶向治疗与药物输送、组织的超声波特性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医用超声换能器、医学超声的临床应用、功能超声成像、临床超声医学。检测超声、光声检测和固体声学(02)检测声学理论与方法;超声导波、非线性超声学、声发射技术、超声成像方法与技术;超声信号检测与处理;超声换能器与测试方法;超声在线检测系统等。固体中的声波与声波导理论;复杂固体介质中的声场计算;深部钻测声学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包括声波测井理论与方法、声波测井换能器及有关仪器装备技术。物理声学(03)声学超构材料、声子晶体、拓扑声学、非厄米声学、非线性声学、复杂介质和结构中的计算声学、光声学、热声学、声表面波及应用等。功率超声(04)国内外功率超声领域研究动态;功率超声的新设备,新工艺,新应用;功率超声系统的设计、测试和评价方法;功率超声应用(如声化学、超声植物提取等)领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其他功率超声领域的热点研究成果。超声传感与仪器(05)超声传感以及超声波仪器设备新系统开发;超声智能控制系统新工艺与新应用;超声信号处理新方法等。微声学(06)压电与弹性波理论,微声滤波器与信号处理器件,微声传感器,微声操控器件,新型微声器件与材料。交叉融合新兴领域(07)数字岩石和岩石声学物理学、储层声学中的机器学习和统计方法、储层声学和声波测井、新型大功率超声换能器材料与器件、超声加工前沿技术等。二、主办、承办、协办单位主办单位:中国声学学会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物理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微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功率超声分会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超声学重点实验室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声学研究所西安声学学会陕西省声学学会协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超声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声学仪器专委会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超声医学专委会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洋深部钻探测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西安科技大学三、大会委员会(排名不分先后)大会主席:林书玉 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功率超声分会主任)大会副主席:刘晓峻 教授,南京大学(物理声学分会主任)马晋毅 研究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微声学分会主任)他得安 教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主任)王秀明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检测声学分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海荣 院士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李风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苏众庆 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程建春 教授 南京大学程 茜 教授 同济大学陈 昕 教授 深圳大学程 营 教授 南京大学丁德胜 教授 东南大学邓明晰 教授 重庆大学郭建中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胡恒山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李保文 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梁 彬 教授 南京大学梁 萍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林书玉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廉国选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林伟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刘晓峻 教授 南京大学刘晓宙 教授 南京大学刘正猷 教授 武汉大学罗渝昆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马晋毅 研究员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孙明健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他得安 教授 复旦大学唐晓明 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屠 娟 教授 南京大学王小民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王秀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王 文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王成会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项延训 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徐春广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杨 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章 东 教授 南京大学周光平 教授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祝 捷 教授 同济大学张 涛 教授 西安科技大学周晓东 教授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组织委员会: 曹 辉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凤飞龙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郭建中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郝长春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李 锦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何 晓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贺西平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李 勇 教授 同济大学刘 洋 教授 天津大学林伟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莫润阳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沈壮志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唐代华 研究员 中国电科第二十六研究所(微声学分会秘书)王成会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 (功率超声分会秘书)王 玥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秘书)许凯亮 研究员 复旦大学张光斌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张 涛 教授 西安科技大学张小凤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周吟秋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检测声学分会秘书)张志旺 研究员 南京大学 (物理声学分会秘书)四、会务组崔致远 副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高 洁 副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胡 静 副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田 华 高级实验师 陕西师范大学田 野 副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尹冠军 副研究员 陕西师范大学唐一璠 博士后 陕西师范大学王成会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武耀蓉 博士 陕西师范大学五、相关说明1. 本次会议的会议网站已经发布,诚邀各位专家学者通过会议网站投稿链接投稿参会。投稿要求:通过会议网站投稿地址(http://ncu2024.meeting666.com/)投稿,本次会议只接收稿件摘要,摘要格式见附件:投稿摘要格式.docx。投稿截止日期:2024年6月30日,录用通知发送日期:2024年8月30日。2. 如有疑问,请与会务组联系。中国声学学会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物理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微声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功率超声分会2024年5月
  • 梅特勒托利多“激光气体分析仪,使燃烧控制更可靠”获奖用户揭晓
    梅特勒-托利多过程分析部门于2013年8月推出了“激光气体分析仪,使燃烧控制更可靠”的活动,与广大用户分享了燃烧控制中的气体分析技术及应用亮点。恭喜以下用户获得了移动电源的礼品。 姓名联系方式凌海清136*****042张国强139*****261杨巧谷182*****778姜文革138*****015阴豪138*****847孙尚峰158*****668王秀平151*****800张书文135*****846 *礼品已通过EMS快递寄出,请获奖者留意查收。 梅特勒-托利多过程分析将继续推出气体分析活动,感谢广大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访问梅特勒-托利多气体分析技术中心www.mt.com/gas 关于梅特勒-托利多过程分析梅特勒-托利多过程分析提供广泛的pH,ORP,溶解氧,气相氧,二氧化碳,电导率,TOC,硅表钠表分析仪和浊度传感器、变送器和清洗系统,为您的液体过程分析、纯水、超纯水监测提供完整、精确、可靠的解决方案。梅特勒-托利多也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的全方位服务管理,包括校准服务、性能测试、安装及运行认证、技术培训等。
  • 2011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公告
    2011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在同行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评出拟授奖项目,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教育部批准,现予以公布:   全部授奖项目:297项一等:115项二等:182项   其中自然科学奖:107项一等:44项二等:63项   技术发明奖:28项一等:14项二等:14项   科技进步奖:154项一等:57项二等:97项   推广类:7项一等:0项二等:7项   专利奖:1项一等:0项二等:1项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奖(推广类)和专利奖。自然科学奖为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内取得的发现、阐明自然现象、特性和规律的科学研究成果 技术发明奖为利用自然规律首创的科学技术成果 科技进步奖为自然科学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专利奖为专利技术实施后取得了显著效益的科学技术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每年评审一次。   此次公布的项目,自公布之日起一个月之内为异议期。在异议期内,无异议或虽有异议,经复议后认为异议论据不足,仍维持原评审结果的,为获奖项目。有异议者,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写清异议的内容,并应署其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如需保密,请注明)。请将异议材料寄至: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成果专利处(邮编:100080)。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2011年11月30日   附注:   1、若对项目名称和完成单位、完成人员排序有异议,请务必于异议期内提出,并由推荐学校出具公函(加盖学校公章),写明原因,附上完成人员情况表,写明主要贡献,以备审查。   2、公告内各奖种、等级的项目排序是按学校的代码自然排序,并不代表项目的前后顺序。 编号 奖种名称 等级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001 自然科学奖 1 原发性小血管炎临床表型和发病机制 赵明辉,陈旻,高莹,于峰,郭晓蕙,叶华,辛岗,邹万忠,刘立军,章友康,王素霞,张颖 北京大学 002 自然科学奖 1 DNA计算机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 许进,王捍贫,于江生,王燕,张成,杨静 北京大学 003 自然科学奖 1 复杂耦合动态系统分析、控制与应用 段志生,黄琳,王金枝,杨莹,耿志勇,陈关荣,李忠奎,岳新成 北京大学 004 自然科学奖 1 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 胡建英 北京大学 005 自然科学奖 1 先进复合材料力学理论与实验表征及制备方法 方岱宁,姚学锋,谷宇,曾涛,范华林 清华大学 006 自然科学奖 1 量子通信与量子算法的物理基础研究 龙桂鲁,邓富国,仝殿民,李岩松,王川 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007 自然科学奖 1 氧化锌薄膜多功能化的结构与性能调控 潘峰,曾飞,宋成,杨玉超,刘雪敬,陈菁菁,王旭波 清华大学 008 自然科学奖 1 机械设备健康维护的若干理论与方法 褚福磊,彭志科,卢文秀,袁胜发,何永勇,陈真勇 清华大学 009 自然科学奖 1 细观与分子水平润滑摩擦的行为与机理 胡元中,王文中,马天宝,王慧,邹鲲,李欣,彭倚天,李瑞,刘雨川,冷永胜,张宇军 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010 自然科学奖 1 复杂多相流动-反应系统耦合机制与调控方法 徐春明,高金森,范怡平,蓝兴英,鲍晓军,卢春喜,杜巍,陈建义,徐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011 自然科学奖 1 并联构型装备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黄田,梅江平,赵学满,李占贤 天津大学 012 自然科学奖 1 面向流域系统的风险分析与优化调控理论 黄国和,李永平 华北电力大学 013 自然科学奖 1 高等植物杂交和多倍化诱导基因组变异现象及机制研究 刘宝,刘振兰,韩方普,单晓辉,王永明,董振营 东北师范大学014 自然科学奖 1 无机复合体系的化学构筑与功效 陈接胜,李国栋,李吉学 吉林大学 015 自然科学奖 1 松辽盆地火山岩储层地质理论与应用 王璞珺,边伟华,唐华风,黄玉龙,程日辉,孙晓猛,单玄龙,高有峰,张艳,刘万洙 吉林大学 016 自然科学奖 1 非线性波动方程解的适定性 周忆,雷震,杜毅 复旦大学 017 自然科学奖 1 东亚人群和混合人群基因组的连锁不平衡研究 金力,徐书华,黄薇,何云刚,陈竺 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018 自然科学奖 1 缺血性脑损伤修复的分子和细胞机制 孙凤艳,侯尚伟,李学君,王永权,张嵘 复旦大学 019 自然科学奖 1 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治疗乙肝病毒感染的机理研究 闻玉梅,袁正宏,瞿涤,赵铠,姚忻,汪萱怡 复旦大学,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020 自然科学奖 1 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的基础和临床 赵维莅,周剑峰,王黎,陈赛娟,李军民,曹阳,沈志祥,洪振亚,沈杨,施静艺 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021 自然科学奖 1 基于模型的可信软件理论与开发方法 何积丰,朱惠彪,刘静,陈仪香,曾振柄,蒲戈光 华东师范大学 022 自然科学奖 1 微纳米尺度材料界面特性与生物电分析新方法 夏兴华,王康,陈伟,宋焱焱,丁娅,李简,刘爱林,王翠红,李颖 南京大学 023 自然科学奖 1 稀有金属矿物晶体化学与成岩成矿示踪理论的研究 王汝成,张爱铖,谢磊,朱金初,黄小龙,胡欢,饶灿,张文兰 南京大学 024 自然科学奖 1 肿瘤转移的新分子靶点及其靶向药物的研究 徐强,孙洋,高翔,顾艳宏,钱峰,王璐,赵蔚,张先明,沈燕,宋然,曹少先 南京大学 025 自然科学奖 1 线粒体功能与代谢性疾病的研究 张辰宇,张燕,朱凌云,陈熹,张峻峰,姜晓宏,刘畅,刘丹青 南京大学 026 自然科学奖 1 基于不充分信息的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研究 周志华,陈松灿,黎铭,谭晓阳,张敏灵 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027 自然科学奖 1 微波段超材料对电磁波的调控研究 崔铁军,蒋卫祥,程强,马慧锋 东南大学 028 自然科学奖 1 微小结构的分形构建及其传热传质机理研究 陈永平,施明恒,张程宾 东南大学 029 自然科学奖 1 浓相高密度气固流态化分选理论 赵跃民,骆振福,陈清如,陈增强,梁春成,韦鲁滨,陶秀祥,宋树磊,段晨龙,唐利刚,何亚群,王海锋,邢洪波 中国矿业大学 030 自然科学奖 1 自守形式与素数分布刘建亚,吕广世 山东大学 031 自然科学奖 1 水利水电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与风险控制方法 李典庆,张利民,邓汉忠,张璐璐,张洁 武汉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032 自然科学奖 1 荧光传感探针设计与信号传导新策略研究 杨荣华,谭蔚泓,邵娜,李继山,李克安,陈永康 湖南大学,北京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033 自然科学奖 1 帕金森病治疗新靶标的研究 黎明涛,王文雅,陈汝筑,宋彬,袁忠民 中山大学 034 自然科学奖 1 复杂系统与微尺度结构中流动与传热机理及多尺度耦合研究 何雅玲,唐桂华,李庆,闵春华,陶于兵,张剑飞 西安交通大学 035 自然科学奖 1 稀土功能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刘伟生,谭民裕,唐晓亮 兰州大学036 自然科学奖 1 功能无机物的纳微结构调控与特性研究 胡长文,曹敏花,吴兴隆,齐艳娟 北京理工大学 037 自然科学奖 1 一些免疫及炎性基因遗传变异对基因功能和肿瘤易感性的作用 林东昕,孙瞳,谭文,曾长青,于典科,赵丹,杨明,周翊峰,石远凯,沈洪兵,赵平,胡志斌 北京协和医学院 038 自然科学奖 1 含有肝毒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中药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研究 王峥涛,胡之璧,王长虹,季莉莉,张勉,杨莉,侴桂新,何芋岐,熊爱珍,王芸,张朝凤,濮社班,刘建群,王再勇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 039 自然科学奖 1 低维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原理的物理力学研究 郭万林,胡海岩,郭宇锋,王立峰,张助华,台国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040 自然科学奖 1 基于电子自旋与核自旋的量子计算实验研究 杜江峰,彭新华,荣星,陈宏伟,居琛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041 自然科学奖 1 无机纳米结构制备的方法学、可控生长机理及性能研究 钱逸泰,刘兆平,熊胜林,刘建伟,莫茂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042 自然科学奖 1 解 Toeplitz 系统的迭代法及其应用 陈汉夫 香港中文大学 043 自然科学奖 1 颅内大血管病变脑卒中的流行病学、诊断、发病机制、影像学和治疗 黄家星,梁慧康,余俊豪,莫仲棠,陈向燕 香港中文大学 044 自然科学奖 1 神经动力学优化模型及应用 王钧,刘庆山,胡晓林 香港中文大学 045 自然科学奖 2 恒星形成活动和恒星形成区的观测研究 吴月芳,汪洋 北京大学 046 自然科学奖 2 过渡金属卡宾多样性反应研究 王剑波,张艳,彭程,彭玲玲,张振华,周磊,李长坤,马明,赵永华 北京大学 047 自然科学奖 2 有机π-共轭功能材料的合成、自组装及器件化研究 裴坚,马玉国,周焱,罗佳,雷霆 北京大学 048 自然科学奖 2 肾上腺髓质素功能多样性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 齐永芬,张靓,唐朝枢,杨靖辉,潘春水,蒋维,张宝红,庞永正 北京大学 049 自然科学奖 2 中国常见出生缺陷病因学和预防基础研究 李勇,朱文丽,王军波,张召锋,王琳琳,许雅君,余增丽,任霞,韩静,柳鹏,李丽,裴新荣,林久祥 北京大学 050 自然科学奖 2 人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及定向分化的研究 陈贵安,彭红梅,毛跟红,宋天然,柏海燕,王艳霞,高雪峰 北京大学 051 自然科学奖 2 细胞生长的信号调控机制 陈晔光,严晓华,王强,高婵,曹伟鹏 清华大学 052 自然科学奖 2 多相微尺度流动及其传递和反应性能 骆广生,徐建鸿,王凯,王玉军,吕阳成,李少伟,谭璟,陈桂光 清华大学 053 自然科学奖 2 大人群和低质量指纹的识别方法及应用 周杰,冯建江,陈芳林 清华大学 054 自然科学奖 2 并联机构的现代分析与设计理论 刘辛军,汪劲松,唐晓强,王立平,吴军,李铁民,关立文 清华大学 055 自然科学奖 2 X-pinch软X射线辐射点源及应用基础研究 邹晓兵,王新新,韩旻,刘锐,张贵新,赵彤,张然,何露芽,赵勇超,杜彦强 清华大学 056 自然科学奖 2 负热膨胀氧化物及相关材料的制备和反应机理研究 邢献然,陈骏,邓金侠,于然波,蔡宗英,燕来 北京科技大学 057 自然科学奖 2 新型介电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设计、结构和性能调控 党智敏,南策文,沈洋,周涛,查俊伟,苑金凯,徐海萍,姚胜红,林友琴,王岚 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058 自然科学奖 2 超导故障限流器的电力应用研究 叶林,林良真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059 自然科学奖 2 证候的客观性及存在规律 王庆国,王天芳,赵燕,高颖,张连文,吴秀艳,薛晓琳,陈建新,马斌,于春光,杜彩凤,徐雯洁,李志更 北京中医药大学 060 自然科学奖 2 尘埃等离子体非线性波动理论研究 王友年,王正汹,马锦秀,王晓钢,刘金远,王德真,刘悦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061 自然科学奖 2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多时段间歇过程监测、故障诊断及质量预测方法 王福利,常玉清,王姝,陆宁云,赵春晖 东北大学 062 自然科学奖 2 大气气溶胶的形成和转化机制及其对城市空气质量和全球变化的影响 庄国顺,黄侃,郭志刚,陈建民 复旦大学 063 自然科学奖 2 编码理论中若干问题的研究及应用 阚海斌,陆佩忠,李伟 复旦大学 064 自然科学奖 2 MEMS生物化学传感器及基础力学问题研究 周嘉,鲍敏杭,黄宜平,孔继烈,黄洪湖,谢海芬 复旦大学 065 自然科学奖 2 胚胎干细胞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金颖,廖兵,李慧,徐辉明,高芙蓉,李令杰,王伟成 上海交通大学 066 自然科学奖 2 活性氧及其生成物蒽醌影响肿瘤细胞生存和凋亡的机制 易静,杨洁,汤雪明,黄心智,牛昕,李慧,仓辉 上海交通大学 067 自然科学奖 2 低温流体传热的基础热物理问题研究 张鹏,王如竹,齐守良,付鑫,沈飚 上海交通大学 068 自然科学奖 2 若干重要氮化物一维纳米材料的生长、结构及性能的基础研究 胡征,吴强,王喜章,霍开富,陈懿 南京大学 069 自然科学奖 2 基于纳米生物技术的肿瘤耐药性识别与抑制研究 王雪梅,陈宝安,燕红,姜晖 东南大学,南京大学 070 自然科学奖 2 高压脉冲电场应用于食品加工的基础研究 杨瑞金,廖小军,赵伟,张燕,张文斌,陈芳 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071 自然科学奖 2 植物耐逆信号转导及其机理 章文华,沈文飚,张艳艳,刘友良,张群,徐朗莱,安振峰,苏国兴,井文,赵福庚,朱会英 南京农业大学 072 自然科学奖 2 分数光学变换特性及其应用 赵道木,陈林飞,梅掌荣,杜新悦,汪小刚,毛海丹,葛凡 浙江大学 073 自然科学奖 2 新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和性能研究 江云宝,赵一兵,郭祥群,李顺华,郑洪 厦门大学 074 自然科学奖 2 固体拉曼激光器及相关关键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张行愚,王青圃,刘兆军,金国藩,常军,李平,丁双红,涂朝阳 山东大学,烟台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075 自然科学奖 2 非均匀介质中水分及污染物运移的随机理论 杨金忠,王康,史良胜 武汉大学 076 自然科学奖 2 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健康危害及其毒作用机制研究 王爱国,鲁文清,袁晶,杨克敌,王增珍,陈学敏,刘爱林 华中科技大学 077 自然科学奖 2 OFDM无线通信若干基础理论研究 江涛,张黔,赵玉萍,李祥明,朱光喜 华中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078 自然科学奖 2 几类管理优化问题的建模与求解研究 肖人彬,杨超 华中科技大学 079 自然科学奖 2 高密度脂蛋白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 赵水平,彭道泉,李向平,吴智鸿,于碧莲,洪绍彩 中南大学 080 自然科学奖 2 金属酶模拟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毛宗万,巢晖,计亮年,刘建忠,鲁统部,刘杰,高峰,谭彩萍,郑康成,黄锦汪 中山大学 081 自然科学奖 2 克服ABC药物转运泵介导的肿瘤多药抗药性的研究 符立梧,梁永钜,石智,戴春岭,闫燕艳,潘启超 中山大学 082 自然科学奖 2 数据挖掘的框架、方法与应用研究 寇纲,彭怡,石勇,李飞雄,余乐安,李建平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 083 自然科学奖 2 Navier-Stokes方程多水平和稳定化算法研究 何银年 西安交通大学 084 自然科学奖 2 原子介质空间四波混频相干控制研究 张彦鹏,郑淮斌,李昌彪,司金海,王志国,王瑞敏 西安交通大学 085 自然科学奖 2 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宫颈癌快速筛查技术研究 乔友林,赵方辉,章文华,李凌,潘秦镜,张询,鲍彦平,陈凤,陈汶,胡尚英 北京协和医学院 086 自然科学奖 2 单晶镍基合金的高温蠕变、疲劳行为及相关理论 田素贵,金涛,徐永波,于兴福,赵乃仁,陈立佳,王志辉,刘丽荣 沈阳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087 自然科学奖 2 以金属离子及其转运体为靶点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策略的研究 王占友,郑玮,王涛,辛娜,池志宏,于嵩,张丽红,徐赫,高慧玲 中国医科大学 088 自然科学奖 2 药用山茶属植物的现代化研究 王永奇,唐玲,冯宝民,史丽颖,于大永,赵丹玉,逄越 大连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 089 自然科学奖 2 基于方-效-证相关的肝硬化病证病机的病理生物学基础研究 刘平,胡义扬,孙明瑜,刘成海,慕永平,李风华,陈高峰,都广礼,王磊,龙爱华,刘成,刘莺 上海中医药大学 090 自然科学奖 2 功能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郎建平,戴洁,李亚红,任志刚,李红喜,卞国庆,唐晓艳 苏州大学 091 自然科学奖 2 混合导体致密透氧膜材料及膜反应研究 金万勤,徐南平,顾学红,范益群,李世光,杨丽,董学良 南京工业大学 092 自然科学奖 2 膀胱癌遗传易感性及其机制研究 张正东,王美林,吴冬梅,仝娜,袁琳,傅广波,周建伟 南京医科大学 093 自然科学奖 2 肥胖相关新基因NYGGF4的克隆及在肥胖致胰岛素抵抗中的功能 郭锡熔,张春梅,钱玲梅,季晨博,赵亚萍,陈小慧,高春林,朱春,朱金改 南京医科大学 094 自然科学奖 2 活性杂环骨架的有序构筑 屠树江,姜波,石枫,庄启亚,李团结,朱松磊 徐州师范大学 095 自然科学奖 2 导电高分子多层次可控自组装及在催化、传感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郭荣,韩杰,薛怀国,周传强,宋根萍,穆绍林 扬州大学 096 自然科学奖 2 作物复杂性状遗传分析与基因/QTL定位新方法研究 徐辰武,吴为人,胡中立,姜长鉴,杨泽峰,王学枫,李兰芝,汤在祥 扬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武汉大学 097 自然科学奖 2 氧化损伤是导致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关键机制 李校堃,谭毅,蔡露,肖健,黄志锋,冯文科,王跃辉,金利泰,林绍强,张弛,林灼锋 温州医学院,吉林大学 098 自然科学奖 2 面向复杂优化问题的自适应集成进化计算理论与方法 唐珂,李斌,陈国良,杨振宇,陈天石,梅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099 自然科学奖 2 纳米光电材料的制备、微观结构、生长机理及物理性能的研究 王乙潜,梁文双,段晓峰 青岛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100 自然科学奖 2 天然活性成分对脑缺血性损伤的干预及其分子机制 傅风华,张岫美,田京伟,刘慧青,蒋王林,魏欣冰,张雷明,安杰 烟台大学,山东大学 101 自然科学奖 2 非线性系统的超混沌建模与优化控制及其应用 李玉霞,邓榤生,黄霞,刘英 山东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102 自然科学奖 2 某些重要堆垒素数问题定量研究 王天泽,王天芹,周海港,龚克,陆洪文,李伟平,许以超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同济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103 自然科学奖 2 小波与奇异积分理论中的若干问题 施咸亮,王斯雷 湖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104 自然科学奖 2 水声阵列波束优化与匹配处理的稳健方法 杨坤德,鄢社锋,马远良,何正耀,孙超 西北工业大学 105 自然科学奖 2 我国东南沿海海域全氟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风险评估 林群声,林忠华,杨伟贤,苏敏嘉 香港城市大学 106 自然科学奖 2 建立中药复方系统生物学研究模式-当归补血汤的作用机理研究 詹华强,赵奎君,董婷霞,郑玉忠,蔡智仁 香港科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 107 自然科学奖 2 超精密切削的细观塑性力学机理研究 李荣彬,杜雪,张志辉,王浩 香港理工大学 108 技术发明奖 1 立体视频获取与重建技术及装置 戴琼海,曹汛,陈峰,杨铀,徐枫,索津莉 清华大学 109 技术发明奖 1 (内部公布) 朱纪洪,顾伟,薛晓翃,黄志毅,高国旗,吉敬华 清华大学,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110 技术发明奖 1 自适应无线传输和组网新技术 张平,陶小峰,张建华,冯志勇,赵先明,向际鹰 北京邮电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11 技术发明奖 1 (内部公布) 曲选辉,秦明礼,张深根,何新波,罗铁钢,李帅 北京科技大学 112 技术发明奖 1 基于滑动力变化的矿山滑坡灾害远程实时监测预报系统 何满潮,韩雪,张斌,杨晓杰,孙晓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黑龙江科技学院,陆军航空兵学院 113 技术发明奖 1 连续分布式多参量传感与监测技术 张旭苹,路元刚,王顺,王峰,李建华,许国良,张益昕,宋跃江,王光辉,徐伟弘,郭亚敏,李密 南京大学 114 技术发明奖 1 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 宋爱国,韩益利,唐鸿儒,崔建伟,郭晏,包加桐 东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装备部防化技术大队,扬州大学 115 技术发明奖 1 综合机械化固体废弃物密实充填与采煤一体化技术 缪协兴,张吉雄,黄艳利,巨峰,周跃进,周楠 中国矿业大学 116 技术发明奖 1 小麦-簇毛麦远缘新种质创制及应用 陈佩度,王秀娥,刘大钧,黄辉跃,曹爱忠,郭进考 南京农业大学,四川省内江农业科学院,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117 技术发明奖 1 水利水电工程多级消能技术 许唯临,张建民,刘善均,邓军,王韦,田忠 四川大学 118 技术发明奖 1 高性能复相碳化硅陶瓷内加热器关键技术及应用乔冠军,金海云,金志浩,杨建锋,王红洁,杨万利 西安交通大学 119 技术发明奖 1 颅颌个性化骨替代物设计制造技术及应用 李涤尘,刘亚雄,刘彦普,王臻,连芩,贺健康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120 技术发明奖 1 (内部公布) 李凤生,郭效德,姜炜,刘宏英,邓国栋,顾志明 南京理工大学,国营第二四五厂,杭州萧山美特轻工机械有限公司,岳阳国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121 技术发明奖 1 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富马酸及其衍生物 黄和,李霜,徐晴,张红漫,韦萍,刘宁 南京工业大学 122 技术发明奖 2 (内部公布) 陆建华,黄振,倪祖耀,刘伟华,郭汉伟,邹平 清华大学 123 技术发明奖 2 大型三维接触面试验设备系统和测试技术 张建民,张嘎,侯文峻,冯大阔 清华大学 124 技术发明奖 2 农业机械土壤工作部件节能增效仿生技术 佟金,马云海,孙霁宇,贾洪雷,陈东辉,周江 吉林大学 125 技术发明奖 2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稳定化组合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何品晶,章骅,邵立明,陈清,吕凡,钱士逵 同济大学,常州市城市管理局 126 技术发明奖 2 新颖微型压电器件技术及其应用 陈文元,李国荣,郑嘹赢,张卫平,惠森兴,吴校生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127 技术发明奖 2 基于谷氨酸双结晶高效提取工艺的味精清洁生产技术 毛忠贵,张建华,唐蕾,杨玉岭,满德恩 江南大学,菱花集团有限公司 128 技术发明奖 2 高耐热易加工聚氯乙烯材料的力化学制备方法及其关键技术 郭少云,陈光顺,皮红,熊英,许家友,陈跃 四川大学 129 技术发明奖 2 生化战剂敏感元件及传感器阵列 蒋亚东,杜晓松,太惠玲,谢光忠,曾红娟,胡佳 电子科技大学 130 技术发明奖 2 无线环境下数字内容保护技术 裴庆祺,沈玉龙,吴昊,庞辽军,范科峰,马建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131 技术发明奖 2 高分辨图像智能信息感知与处理关键技术及软件系统 焦李成,王爽,侯彪,刘芳,钟桦,缑水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2 技术发明奖 2 (内部公布) 张庆明,黄风雷,蒋国岩,龙仁荣,金辉,付跃升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 133 技术发明奖 2 稀土钼、钨基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王金淑,刘伟,周美玲,王亦曼,李洪义,左铁镛 北京工业大学 134 技术发明奖 2 航空电源变换技术 谢少军,张方华,龚春英,王慧贞,肖岚,严仰光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2018年8月27日,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科院声学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发起,及来自中科院声学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中科院地物地化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都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 厦门大学等大学,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东方物探, 中电22所、固体矿产,煤田及相关企业等大型国企及高科技民企苏州纽迈分析等40家单位的69名代表等出席了成立大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合影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出席并主持成立大会, 中科院声学所李风华副所长代表挂靠单位发表讲话。 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的委托,中科院声学所陈德华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选举方案”,并现场征得到会代表的同意,通过了这一选举方案。依据通过的选举方案,会议进行了两次无记名投票选举,第一次选举产生第一届“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主任委员。经过第一次选举,产生了委员64名,其中中科院声学所王秀明以全票当选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接下来,新当选的王秀明主任委员提名了的副主任、秘书长、常务副秘书长及副秘书长的候选人,经过第二次无记名投票,中科院声学所的陈德华以全票当选为专委会的秘书长,会议选举产生了多名副主任、常务副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其中包括发起单位之一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范宜仁教授和中石油测井公司汤天之总工、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董经利首席专家、中国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陈文轩“千人”学者研究员、长江大学郭海敏副校长等15位专家学者当选为副主任委员,苏州纽迈分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站长燕军教授当选为第一届专委会委员。中科院声学所王秀明教授当选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中科院声学所的陈德华研究员当选为专委会的秘书长。“专委会”召开了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科院王秀明教授主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专委会工作管理细则和第一届领导组织机构设置方案,并根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要求,专委会授予中国石油大学(发起人之一)唐晓明“千人计划”教授为专委会的“名誉主任”称号;会议原则上通过了设立专委会的学术委员会(学术部)和工作委员会(工作部),并聘任了主要负责人;会议对2018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讨论与安排,委员们对专委会的年度主要工作、学术会议的开展、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成立大会和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落幕,专委会从成立之处就体现了学会在制度和机构设置上的创新和探索,并正式成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第22个专委会,在全体参会人员见证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的诞生将载入史册,“专委会”也将带领我国井孔地球物理领域的科研人员,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在的战略需求,向深地钻探测量科技高峰进发。
  • 四川奶农喂奶牛脱霉剂 奶站无法检测黄曲霉毒素
    12月28日,四川洪雅县阳坪村,一名奶农将攒了两天的奶倒入奶瓶准备出售。     12月28日,洪雅县阳坪村,一辆运奶车刚收走一名散户的鲜奶。   牛奶中强致癌物黄曲霉超标的消息,正被公众广泛关注。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日前通报的抽检结果,福建长富纯牛奶(10月8日生产)和蒙牛四川眉山工厂产的纯牛奶(10月18日产),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   事件发生后,饲料被认为是黄曲霉毒素源头,散户被企业列为最大嫌疑。饲料入牛口前是否经过检测?散户的鲜奶又经过怎样的途径到达奶企,有哪些环节可能检出问题?   记者对眉山市洪雅县的散养奶牛状况进行了调查。   何天军是四川眉山市洪雅县阳坪村的一户奶农。   最近,两种品牌的纯牛奶被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的事,被何天军关注。   有20多年养牛经验,何天军知道黄曲霉毒素这个词,还是在一个多月前。当时他从奶站看到传单,提醒说天气潮湿,注意黄曲霉毒素。   洪雅也是西南地区奶源大县。几年来,吸引了新希望、菊乐等奶制品企业进驻。   据洪雅县畜牧局统计,截至今年年底,洪雅县共存栏4.5万头奶牛,年产鲜奶13.55万吨。集中奶牛养殖小区(牧场)27个,存栏1.7万头。其余2.8万头奶牛散养在8000余农户家中,约占总量的62%。   何天军养了3头奶牛。他现在知道,如果牛吃了发霉的饲料,奶就可能被倒掉。   在洪雅县,为了应对黄曲霉毒素,畜牧局推荐奶农喂食脱霉药品。据了解奶牛吃了这种药品后,牛奶不会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   散养牛的三种食物   成品饲料、鲜草和干草,是散养牛的三种食物。畜牧局称禁止喂干草,养牛户则称不知   12月27日,何天军跟其他几名奶农在屋里打麻将,他养的奶牛在路边牛棚里吃草。   何天军所喂奶牛,饲料来源共有3种。一种是长在农地里的鲜草,另一种是从附近饲料厂买来的饲料。除此,还有干草。   洪雅县畜牧局副局长付加楷称,在畜牧局的培训中,禁止投喂干草,因潮容易霉变。何天军并不知道这个消息。   鲜草都是现割现喂的。饲料则是一种混合料,袋装出厂,多以玉米、棉粕等为主。   散户的饲料被认为是此次黄曲霉毒素事件的最大怀疑对象。何天军觉得不可思议,他说散户的饲料都是从正规厂家购买的。   东岳镇大安奶站的负责人认为,散户购买的饲料量少,频率大,不可能积存大量饲料。只有牧场才会大批存积草料,加上当地多雨潮湿,容易导致霉变。   何天军说,他的饲料来自两三公里外的洪雅县共发饲料厂。这家工厂就设在阳坪村,很多当地散户都是该厂的客户。   共发饲料厂一名负责人称,每天在当地销售三四十吨饲料。   就全县范围内来说,饲料的选择范围则要大,“有眉山的,也有成都的,用什么的都有。”何天军说,当地有多个饲料代理商。   12月28日,村民王秀均家里,几袋饲料横躺在水泥地上。   按照该县畜牧局的说法,洪雅多雨潮湿,饲料容易发霉变质,因此他们对农户培训期间,要求地面上铺上防水薄膜,饲料离地20公分。   王秀均和何天军说,并未接受过培训,喂了十几、二十年的牛,还是头一遭听说。   阳坪村的几名村民说,畜牧局工作人员几无造访,无论是检查饲料还是技术指导。兽医站的人倒是每年来,给奶牛做防疫。   一个多月前,何天军从奶站拿到一张宣传单,上面说最近天气潮湿,很容易发生黄曲霉毒素,进而使鲜奶超标。“就是让我们多注意,没说啥子。”   何天军说,近日他们才知道黄曲霉毒素这个词,也才开始将注意力转向饲料。  饲料厂近期曾调饲料   几名奶农称,曾接连两三天被查出鲜奶黄曲霉毒素超标,换过饲料后,才恢复正常   王秀均每天都会亲自将鲜奶交到奶站,这是她和附近几家农户十几年来的习惯。   从10月份开始,王秀均等奶农明显感觉牛奶查得很严格。仅黄曲霉毒素一项,便让王秀均家的鲜牛奶接连两天被倒掉。   王秀均怀疑饲料有问题,今年11月初,她找到了共发饲料厂。   “刚开始他们不认账,后来找的人多了。”王秀均说,后来饲料厂出面,找人把接下来几天的鲜奶拉走,他们不知道那批奶的去向,不过最终收到了奶钱。   共发饲料厂经理刘晓强称,他们并没有帮农户卖奶,只是帮着联系奶站,让奶站检测,也必须是合格后才能卖。如果农户拿到了钱,那肯定是合格奶。   据上述几户奶农称,11月初,共发饲料厂专门上门调换了饲料。王秀均家剩余的几袋饲料则被调换了,何天全家拿着旧饲料到厂里换了新的。   洪雅县东岳村的李志军称,共发饲料厂的车曾到他家,问是否要更换饲料。此时,他家的饲料已喂完。   当地一名收奶人称,他听说共发的饲料出了问题。   对此,该厂的刘晓强称,他们换饲料并不一定是饲料出了问题。黄曲霉毒素事件让很多散户产生了恐慌心理,怀疑饲料有问题,奶农要求更换饲料,他们才进行调换,草料换回后即被销毁。他称往年也有调换饲料,属正常现象。   何天全和附近一家奶农称,他们也曾接连两三天被查出鲜奶的黄曲霉毒素超标,换过饲料后,才恢复正常。   王秀均称,调换饲料后,没再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   何天军没有为奶被检出黄曲霉毒素而发愁过,他将奶卖给收奶人。   有“关系”的收奶人   一名奶农说,收奶人都是有关系的,“洪雅卖不掉可以卖到雅安,眉山也有”   收奶人在当地已发展成一个行当。近两年,随着几家乳品企业进驻,洪雅县的奶源变得紧俏。何天军估计,收奶人不下百人。   何的妻子说,有收奶人为了争取奶源,前两年曾以高出奶站收购价入户购奶,最近价格和奶站持平或略低一些。   12月28日上午,记者看到一行三人驾驶四轮货车,携带几十个奶桶,挨门收奶。车主称,他的客户有50余家。他说当地收奶的有几十台车(货车)。   何还是坚持一大早挤奶的习惯。挤完奶后,他只需将装满鲜奶的桶拎到家门口。早上七八点钟,总会有一辆收奶车将他的奶收走,记下时间和重量。   何天军可以把奶卖给任何一个收奶人,都是相互熟识的当地人。他并不知道这些奶被卖到哪里。   何天军说,收奶人都是“凭关系吃饭的”,奶一定能卖掉。“他们有关系,洪雅卖不掉可以卖到雅安,眉山也有”。   收奶人欧万兵负责几十个农户。哪个奶站的价钱高,他会把收来的奶送到哪里。   欧万兵说,他们从奶农手中收奶后,差不多等价交给奶站。   但奶农的多少决定他的收入。欧万兵称他的收入并不来自奶农,而是奶站。在检验合格后,他相应获得每公斤一毛五至两毛不等的运费。运费的单价以总量计算,交的多了,钱还会涨。   也有收奶人称,他们交奶的价格要比收价高一些。   洪雅县畜牧局副局长付加楷称,据他了解,有一些人受奶农委托送奶到奶站,每人经营三五户,收取一定运费,这样解决了很多年长者、少劳力家庭的麻烦。   他说目前该局共为30辆大型奶罐车办理营运执照,其他的收奶人并不在监管范围内。至于他们的营运证、健康证及操作规范也未纳入管理。   洪雅县畜牧局生鲜牛奶质量管理站站长魏才祥称,以前收散奶的现象比较多,一年要打击几十次。这两年比较少,一旦接到举报,将立刻追查。   付加楷称,如果这些收奶人买进卖出,则是非法经营。这些奶最终交到奶站,如果奶站检验不过关,也不能交易。   奶站不检测黄曲霉   奶站会进行营养成分等基本的检测,但没有检测黄曲霉毒素的能力   洪雅县有28家奶站。魏才祥介绍,其中7个是企业奶站,12个是菊乐乳品公司的收编奶站,9个是合作社的奶站。   多数散户与奶站签有收购协议,奶站集中了散户的牛奶后,交到奶企。   据介绍,收奶后,奶站会做基本的检测,用一个塑料罐先收集一罐奶样。快速检测蛋白、酸度等,检测营养成分是否合格以及是否变质。但这些奶站没有检测黄曲霉毒素的能力。鲜奶送到奶企后进行的检测中,才有此项。   将军乡的将军奶站,签约有约百名散养户,该奶站一名收奶员说,他此前不清楚黄曲霉毒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在检测合格后,小罐奶将被留存3天左右。不同供奶户的奶被倒入大型奶罐,然后被罐车运往奶企。   12月29日,将军奶站一名运奶员称,奶企有快速检测机制。一般20分钟出结果,精密检测差不多4小时能出结果。   该运奶员称,如果检测合格,这些奶将进入加工环节,奶农会收到钱。但如果发现黄曲霉毒素、抗生素等超标,整罐奶将被倒掉,奶农便拿不到钱。   而留在奶站的小罐奶将作为倒查的依据,上面的每个数字编号即代表一个奶农。   魏才祥称,每个奶站都有畜牧局派出的监督员现场督导。他说畜牧局对生鲜奶的监督工作也有难度,有个别养殖场并不配合畜牧局的管理,甚至不允许畜牧人员进场采样。   据魏才祥介绍,生鲜牛奶的生产、储存、管理属于畜牧局,鲜奶进入企业工厂,则属于质监部门管理。   黄曲霉分水岭   收奶人欧万兵说,他从事了10余年收奶工作从未因黄曲霉超标被倒过奶。今年10月后,先后被倒掉8桶   魏才祥介绍,今年3月份,省里抽查的时候,他们才得知黄曲霉毒素是必检项目,才引起重视。   洪雅县畜牧局副局长付加楷称,今年3月份后,他们要求县内的饲料加工厂购进检测设备,对加工饲料进行自检。   共发饲料厂经理刘晓强称,他们的设备购自今年上半年,花了3.9万,今年以来已经检测了七八次。每一次进原料时进行检测,出厂时也会检测。但是由于工作人员技术有限,检查出来的结果不是很准确。每次检测后,还要拿到新希望公司再检。   刘晓强又称,该厂的检测设备中途出了故障,显示屏不显示数据。有段时间是在调换维修设备。   付加楷称,今年10月25日,该县开展了第3次针对性培训。参加人员中,包括饲料厂人员、奶牛小区人员和散户代表等。几次培训中,草料的存放、辨别问题被多次提及。   在四川菊乐食品有限公司贴在奶站的通知中,严禁在奶牛饲喂过程中添加自配料(尤其玉米粉),“因为自配料容易导致鲜奶中黄曲霉毒素超标”。   此前,10月19日,洪雅县畜牧局接到眉山市畜牧局通知,文件为“关于做好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监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级别为“秘密”。指出近期受季节性变化影响,奶牛草料霉变可能性大,而禁止销售黄曲霉毒素超标的生鲜乳是国家强制规定。文件强调了黄曲霉毒素上报制度。   付加楷称,这是上级部门第一次发布关于黄曲霉毒素的紧急通知。   收奶人欧万兵说,明显的改变来自10月份以后。他从事了10余年的收奶工作,今年10月前从未有鲜奶因黄曲霉毒素超标被倒掉。10月后,先后被倒掉了8桶奶。   走红的脱霉剂   洪雅县畜牧局说,他们向养牛户推荐了脱霉药物,但不强制购买   洪雅县东岳村村民李志军说,10月份以来,他看到过奶农的鲜奶因不合格被倒掉的情况。   10月份,在奶站交奶时,他听说了一种药。据奶站的人说,奶牛吃了这种药,鲜奶便检不出黄曲霉毒素。他以50元每斤的价格购得,一种棕色的粉末,没有外包装。   记者调查发现,这是脱霉药物。昨日,一名奶农称,“听说是畜牧局让喂的”,他说他买的药物来自奶站。   将军奶站的工作人员称,给牛喂食脱霉药是县畜牧局的要求,该奶站共进了50斤药粉,以每斤35元的价钱“都分下去了”。   在奶站旁边,一家兽药店正在销售“脱霉素”和“脱霉金方”两种药。该药店人员称,近几个月,他们开始销售专治脱霉的药,以前不卖。药主要供给散户和一个养牛场。他听说,现在一些饲料厂和养牛场里开始自己添加脱霉药品了。   李志军及该药店员工称,除了药品经销商、兽药店、奶站,还有一些饲料经销商也在经营脱霉药物。   对于李志军所购买的脱霉药粉,洪雅县畜牧局一名负责人称,这是该县畜牧局向奶农推荐的药物。奶站并不是超范围经营,而是为奶农提供方便。   该负责人称,10月份,一个药品经销商找到他,向他推荐这种药,称对黄曲霉毒素效果好。对方提供了一张“登记许可证”复印件和两张传单。   他还听说一家奶牛小区在使用这种药,遂打电话得到“效果很好”的回复。  他称于是在畜牧局的一次培训会中,便推荐了这种药,不强制购买。   魏才祥说,他们认为,凡是符合标准的脱霉药品,能让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通过,就可以使用。   将军奶站的工作人员称,在奶户饲料中添加了药粉后,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值“从300多下降到了200多”,国家标准的限定值是500(ng/kg)。   12月27日,李志军家中尚有半斤药粉,他至今也不知道这种药叫什么名字,到底是怎么起作用。他说,他和周围的很多奶农都买了这种药。鲜奶在检测中也都顺利过关。
  • 品质“护航”,本土化液相全新“绽放” ——对话日立仪器(大连)有限公司及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六位高管
    液相色谱,作为制药领域的核心分析仪器,在过去的几年间,受益于中国生物制药市场的迅猛发展,实现了连续多年的双位数增长。年需求量从2万多台套跃升至3万台套,市场规模也从6-7亿美元扩大到10亿美元。但受整体环境的影响,2023至2024年间,国内制药行业低迷,导致液相色谱市场需求骤减。在此背景下,日立仪器(大连)有限公司(简称“HID”)于近日发布了全新产品Primaide PLUS液相色谱仪。并且,随着国家政策对科学仪器国产化的大力支持,日立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在大连工厂研发、设计和生产,进一步深化本土化发展战略。为深入探索这款创新产品的研发历程与生产细节,以及接下来的市场战略规划,仪器信息网在出荷仪式之后,采访了HID总经理佐伯卓哉、副总经理王岫光、开发部部长八木隆、开发部经理刘金磊、品质部部长韩庆以及来自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简称“HSC”)分析仪器营业部部长王秀欣等日立高层管理团队。HID总经理佐伯卓哉HID开发部部长八木隆 HID副总经理王岫光(右)、品质部部长韩庆 (左)和开发部经理刘金磊(中) HSC分析仪器营业部部长王秀欣紧抓设备升级等新需求,四大举措提升市场竞争力仪器信息网:距离上次推出Primaide新品已经12年了,日立此次推出新品的初衷是什么?HID开发部部长八木隆:中国市场作为日立最大的市场之一,HID始终致力于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这一理念正是此次推出Primaide PLUS液相色谱仪的核心动力。基于收集到的用户反馈和对性能提升的新需求,HID开发部集合了机械、电气、应用分析、软件等领域的所有力量,开始了紧密贴合市场需求和用户期待的新产品的开发。历时一年多,今天(2024年7月12日)Primaide PLUS正式出荷,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成为首位用户。这不仅是对日立产品品质的极高认可,也是双方合作新篇章的美好开端。仪器信息网:新品Primaide PLUS 液相色谱仪与已有的液相色谱产品相比,有哪些独特的优势?新品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HID开发部经理刘金磊:Primaide PLUS采用了全新设计的组织器单元,结构更为精简;增加了输出接口,支持连接更多系统;柱温箱单元经过优化,拥有更大的腔内空间,能适应更长的色谱柱。同时,根据用户需求,UI-PAD界面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对效率和性能的要求,研发人员改进了UV检测器的噪音水平,提高了荧光(FL)检测器的水拉曼S/N值,并延长了氙灯寿命。此外,还配备了新通信接口板,显著缩短了设备连接时间。随着新产品及其配套的最新版CDS软件ChromAssist Data Station的发布,我们期望在药品、食品和环境等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仪器信息网:日立如何看待中国液相色谱市场的未来发展?有哪些机遇和挑战?HSC分析仪器营业部部长王秀欣:尽管近2年国内制药行业低迷,液相色谱市场需求骤减,但考虑到设备正常的更替周期,加上新需求的涌现和现有设备升级,中国市场依然是各个厂家非常看重的。为此,日立计划在未来2-3年内,持续加大液相色谱的研发投入,尤其是合规软件的开发,同时加大制药行业的快速布局。日立深谙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尤其关注中国液相色谱企业的发展及宏观政策对本土企业和产品的扶持。日立液相色谱仪Primaide PLUS产自大连,其前身机型Primaide便针对中国用户需求进行研发。从这一点上来说,日立是本土化较早的企业之一。仪器信息网:为了进一步提高液相色谱产品在中国的市场竞争力,日立制定了哪些具体的计划?HSC分析仪器营业部部长王秀欣:第一,日立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如在软件方面,提高合规性、操作便捷性以及网络化水平。自主研发的合规软件CA4.1自2023年推出后,将持续稳步的根据市场反馈和用户需求进行版本的更新迭代。第二,继续巩固在优势领域的投入,并积极布局After-market市场,比如增加色谱柱及备品备件的选择,以及新技术、新解决方案的开发等。第三,以更灵活的方式与中国企业深度合作。如通过OEM模式和技术定制方案来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第四,在中国的制药、政府及第三方检测市场实施策略性的销售拓展,采用多元化策略深入各个细分领域,以增强市场覆盖与服务水平。仪器信息网:基于对新产品特性、市场需求及竞争环境的综合分析,日立对新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有何预期?HSC分析仪器营业部部长王秀欣:Primaide PLUS是日立多年研发的成果,完成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方位升级。在正式市场推广前,日立面向VIP客户进行了预售,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提振了销售团队的信心。根据当前的市场规划,Primaide PLUS特别聚焦于大型制药领域,侧重于高端大型客户,预计在2024年能够实现原有机型年销售量30%至50%的增长。人人都是产品质量的最终守护者仪器信息网:请问除了新发布的Primaide PLUS是在大连生产的,还有哪些产品也是在大连生产的?工厂产能情况怎么样?HID副总经理王岫光:HID自2003年成立以来,初期专注于L2000系列液相色谱仪的生产制造。随着团队专业技能的快速成长,工厂的生产实力获得广泛认可,进而承接了更多产品的生产任务,产品线逐步向多元化扩展;2006年,和大连辽无二电器有限公司合作,转型为中外合资公司,同时分光光度计产品开始加入生产列表;2008年和2009年,分别引入医疗产品和免疫产品部件的组装,主要是生化检查装置的半成品设备(架台)和DNA检测仪的半成品设备(架台);2011年,不仅新增了CM系列液相色谱仪的生产线,还成立了研发中心,为后续创新奠定基石;次年,成功推出了PM系列产品;2020年,HID又迈进了荧光光度计的制造领域,持续推动其在分析仪器行业的全面发展。HID现有员工达到101人,每月能生产液相色谱仪约250台,分光光度计约80台,以及医用和生物产品的半成品设备约250台。仪器信息网:对于自主生产的零部件,从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到最终质量控制的整个体系是如何构建和执行的?对于外购零部件,如何确保质量达到既定标准?在供应商管理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HID品质部部长韩庆:对于自主生产的零部件,我们的质量控制体系分为3步,原材料的到货检查、零部件加工工程内的中间检查以及零部件完成品检查。对于外购的零部件,到货检验部门依据相关图纸、检查要领、基准、式样书等进行到货检查,作为判定品质合格的标准。品质部和HID相关部门,定期每年一回对供应商进行品质审查。结合各供应商的不良统计状况,品质部门不定期的到供应商现场访问及品质指导。定期每月一回和供应商召开QCD会议。仪器信息网:在生产制造过程,品质保证、质量控制等方面有哪些亮点?工人的技术培训、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哪些工作?HID副总经理王岫光:在HID,品质活动贯穿于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量产前,我们会实施产品制造过程的风险评估,运用以往的工作经验和相似作业的不良示例,瞄准具体课题,制定相应的防错对策。通过分析人性的弱点,优化作业流程,制作辅助制具,有效防止人为错误的发生。同时,根据工作现场的实际情况,收集不良示例,积极分析,定期汇总,运用PDCA手法,保持品质的不断改善,信息经验分享,互相把关。我们每年都会定期对员工进行基本作业能力的培训,夯实基本功,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公司积极参与日立集团的精益生产和合理化改善活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每年两次的成果发表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我们的工厂口号是“Last man”,寓意着每个人都是产品质量的最终守护者。 后记HID总经理佐伯卓哉在采访的最后表示,目前,HID的开发设计工作主要根据日本方面的业务委托推进,并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这个体制。然而,考虑到未来可能不再依赖日方的支持,在中国建立一个能够满足本地市场特殊需求的开发团队非常有必要。尽管具体的计划尚未制定,但集团内部将就此进行深入讨论。他个人认为,是时候重新定义在中国设立制造工厂的意义了,并且中国国产产品的优惠政策将是这一意义重新界定的关键。
  • 中科院油料所-岛津合作实验室成功举办首次交流会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岛津合作实验室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揭牌仪式结束后,成功召开了首次技术交流会。双方科研人员就最新的检测技术展开了深入交流。揭牌仪式现场传真 在交流会上,油料所王秀嫔博士做了题为《油料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进展》的报告。她与参会者分享交流了油料所实验室在创建风险监测与识别技术、构建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以及创立食用植物油真实性评价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赵彤先生做了题为《以创新致敬匠心-发展中的岛津是您可信赖的朋友》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岛津公司143年的发展历程以及拥有的先进的分析检测仪器家族以及为粮油食品领域打造的全面的解决方案。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韩美英博士首先做了题为《成像质谱显微镜: 提供更多可能性》的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 TRIO)是光学与成像质谱分析完美融合的岛津独有技术,拥有领先世界水平的5 μm高空间分辨率,可进行高精度多级质谱结构解析。成像质谱分析保留样品组织的位置信息的同时,可以直接使用质谱仪测定生物体分子和代谢物。这一方法目前已在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药代动力学,农业等领域中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随后她还做了题为《MultiNA在食用油品种鉴定中的应用》的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微芯片电泳仪MultiNA是自动检测不同生物品种PCR产物的基因检测技术。岛津基于MultiNA基因检测技术和PCR方法,开发了食品安全领域的分析方法,以食用油品种鉴定为例,介绍了MultiNA在油料行业以及其它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油料所王秀嫔博士做了题为《油料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进展》的报告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赵彤先生做了题为《以创新致敬匠心-发展中的岛津是您可信赖的朋友》的报告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韩美英博士首先做了题为《成像质谱显微镜: 提供更多可能性》的报告交流会现场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与岛津公司合作示范项目正式揭牌
    2018年3月9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与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的合作示范项目在清华大学逸夫楼隆重揭牌。揭牌仪式现场传真 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的百年学府,从建立开始就秉承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为我国的科技发展作出诸多贡献,也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人才。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先进的材料制备加工和分析测试平台,多年来紧紧围绕材料领域的科学发展前沿、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需求和国家重点科研任务深入开展材料加工、新材料合成及表征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独具特色的科研成果,目前正逐渐成为国内外领先的高水平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日本岛津制作所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岛津制作所成立于1875年,宗旨是“以科学技术为社会做贡献”,经营理念是“实现”为了地球和人类的健康“之愿望”,为了实现宗旨和理念,一直以微薄之力致力于分析仪器领域的研究和推进。本次合作示范项目,双方希望通过合作,开发微焦点X射线技术在相关材料研究领域前沿应用,并把其成果介绍给中国的相关用户,努力把实验室建成该领域微焦点X射线技术技术应用高水平的代表。当前的合作方向是:基于“矿化胶原仿生骨材料的开发及骨组织再生修复研究”的Micro-CT应用。参加本次揭牌仪式的人员有: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朱宏伟科研、外事副院长,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王秀梅教授,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孙晓丹副教授,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赵凌云副教授,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在读博士生王硕,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合作博士生诸进晋,岛津公司NDI章维斌事业部部长,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李惠经理。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朱宏伟科研、外事副院长率先为揭牌仪式致辞,他在致辞中说到感谢岛津公司对学术科研一贯的支持,也表示清华大学与企业间的合作越来越多,期望今后能与岛津公司有更多的合作,最后他预祝揭牌仪式圆满成功。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朱宏伟科研、外事副院长率先为揭牌仪式致辞随后岛津公司NDI章维斌事业部部长为揭牌仪式致辞,首先他表示非常感谢到场来宾参加此次合作示范项目的揭牌仪式,随后他在致辞中说到,清华大学的材料学院是我国材料学科上的璀璨明珠,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也是我国在该领域的顶级研究单位。岛津公司历史悠久,通过其过硬的技术能力,为各行业定制硬件,软件的服务。岛津公司与清华的合作历史永久,希望共同为科学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岛津公司NDI章维斌事业部部长为揭牌仪式致辞 致辞结束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朱宏伟科研、外事副院长和岛津公司NDI章维斌事业部部长共同签署合作示范项目协议,并为合作示范项目揭牌。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朱宏伟科研、外事副院长和岛津公司NDI章维斌事业部部长共同签署合作示范项目协议,并为合作示范项目揭牌 揭牌仪式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在读博士生王硕和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合作博士生诸进晋做了关于岛津仪器使用结果汇报的相关报告,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李惠经理做了题为“岛津微焦点工业CT介绍”的报告。报告现场讨论十分热烈。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在读博士生王硕做报告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合作博士生诸进晋做报告 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李惠经理做了题为“岛津微焦点工业CT介绍”的报告 报告现场讨论十分热烈 揭牌仪式后,来宾们来到合作实验室参观,在岛津先进分析仪器前大家展开了技术交流,并亲切合影。来宾参观实验室出席仪式嘉宾合影留念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2011年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公布
    近日, 2011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公布,具体情况如下:   全部授奖项目: 285项 一等:113项 二等:172项。   其中自然科学奖: 101项 一等:43项  二等:58项   技术发明奖:  28项 一等:14项  二等:14项   科技进步奖: 148项 一等:56项  二等:92项   推广类:  7项 一等:0项  二等:7项   专利奖:  1项 一等:0项  二等:1项 奖种名称 等级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自然科学奖 1 原发性小血管炎临床表型和发病机制 赵明辉,陈旻,高莹,于峰,郭晓蕙,叶华,辛岗,邹万忠,刘立军,章友康,王素霞,张颖 北京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DNA计算机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 许进,王捍贫,于江生,王燕,张成,杨静 北京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复杂耦合动态系统分析、控制与应用 段志生,黄琳,王金枝,杨莹,耿志勇,陈关荣,李忠奎,岳新成 北京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 胡建英 北京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先进复合材料力学理论与实验表征及制备方法 方岱宁,姚学锋,谷宇,曾涛,范华林 清华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量子通信与量子算法的物理基础研究 龙桂鲁,邓富国,仝殿民,李岩松,王川 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氧化锌薄膜多功能化的结构与性能调控 潘峰,曾飞,宋成,杨玉超,刘雪敬,陈菁菁,王旭波 清华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机械设备健康维护的若干理论与方法 褚福磊,彭志科,卢文秀,袁胜发,何永勇,陈真勇 清华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细观与分子水平润滑摩擦的行为与机理 胡元中,王文中,马天宝,王慧,邹鲲,李欣,彭倚天,李瑞,刘雨川,冷永胜,张宇军 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复杂多相流动-反应系统耦合机制与调控方法 徐春明,高金森,范怡平,蓝兴英,鲍晓军,卢春喜,杜巍,陈建义,徐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自然科学奖 1 并联构型装备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黄田,梅江平,赵学满,李占贤 天津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面向流域系统的风险分析与优化调控理论 黄国和,李永平 华北电力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无机复合体系的化学构筑与功效 陈接胜,李国栋,李吉学 吉林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松辽盆地火山岩储层地质理论与应用 王璞珺,边伟华,唐华风,黄玉龙,程日辉,孙晓猛,单玄龙,高有峰,张艳,刘万洙 吉林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非线性波动方程解的适定性 周忆,雷震,杜毅 复旦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东亚人群和混合人群基因组的连锁不平衡研究 金力,徐书华,黄薇,何云刚,陈竺 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自然科学奖 1 缺血性脑损伤修复的分子和细胞机制 孙凤艳,侯尚伟,李学君,王永权,张嵘 复旦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治疗乙肝病毒感染的机理研究 闻玉梅,袁正宏,瞿涤,赵铠,姚忻,汪萱怡 复旦大学,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自然科学奖 1 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的基础和临床 赵维莅,周剑峰,王黎,陈赛娟,李军民,曹阳,沈志祥,洪振亚,沈杨,施静艺 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基于模型的可信软件理论与开发方法 何积丰,朱惠彪,刘静,陈仪香,曾振柄,蒲戈光 华东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微纳米尺度材料界面特性与生物电分析新方法 夏兴华,王康,陈伟,宋焱焱,丁娅,李简,刘爱林,王翠红,李颖 南京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稀有金属矿物晶体化学与成岩成矿示踪理论的研究 王汝成,张爱铖,谢磊,朱金初,黄小龙,胡欢,饶灿,张文兰 南京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肿瘤转移的新分子靶点及其靶向药物的研究 徐强,孙洋,高翔,顾艳宏,钱峰,王璐,赵蔚,张先明,沈燕,宋然,曹少先 南京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线粒体功能与代谢性疾病的研究 张辰宇,张燕,朱凌云,陈熹,张峻峰,姜晓宏,刘畅,刘丹青 南京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基于不充分信息的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研究 周志华,陈松灿,黎铭,谭晓阳,张敏灵 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微波段超材料对电磁波的调控研究 崔铁军,蒋卫祥,程强,马慧锋 东南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微小结构的分形构建及其传热传质机理研究 陈永平,施明恒,张程宾 东南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浓相高密度气固流态化分选理论 赵跃民,骆振福,陈清如,陈增强,梁春成,韦鲁滨,陶秀祥,宋树磊,段晨龙,唐利刚,何亚群,王海锋,邢洪波 中国矿业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自守形式与素数分布 刘建亚,吕广世 山东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水利水电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与风险控制方法 李典庆,张利民,邓汉忠,张璐璐,张洁 武汉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荧光传感探针设计与信号传导新策略研究 杨荣华,谭蔚泓,邵娜,李继山,李克安,陈永康 湖南大学,北京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帕金森病治疗新靶标的研究 黎明涛,王文雅,陈汝筑,宋彬,袁忠民 中山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复杂系统与微尺度结构中流动与传热机理及多尺度耦合研究 何雅玲,唐桂华,李庆,闵春华,陶于兵,张剑飞 西安交通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稀土功能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刘伟生,谭民裕,唐晓亮 兰州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功能无机物的纳微结构调控与特性研究 胡长文,曹敏花,吴兴隆,齐艳娟 北京理工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一些免疫及炎性基因遗传变异对基因功能和肿瘤易感性的作用 林东昕,孙瞳,谭文,曾长青,于典科,赵丹,杨明,周翊峰,石远凯,沈洪兵,赵平,胡志斌 北京协和医学院 自然科学奖 1 含有肝毒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中药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研究 王峥涛,胡之璧,王长虹,季莉莉,张勉,杨莉,侴桂新,何芋岐,熊爱珍,王芸,张朝凤,濮社班,刘建群,王再勇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 自然科学奖 1 低维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原理的物理力学研究 郭万林,胡海岩,郭宇锋,王立峰,张助华,台国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基于电子自旋与核自旋的量子计算实验研究 杜江峰,彭新华,荣星,陈宏伟,居琛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无机纳米结构制备的方法学、可控生长机理及性能研究 钱逸泰,刘兆平,熊胜林,刘建伟,莫茂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解 Toeplitz 系统的迭代法及其应用 陈汉夫 香港中文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颅内大血管病变脑卒中的流行病学、诊断、发病机制、影像学和治疗 黄家星,梁慧康,余俊豪,莫仲棠,陈向燕 香港中文大学 自然科学奖 1 神经动力学优化模型及应用 王钧,刘庆山,胡晓林 香港中文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恒星形成活动和恒星形成区的观测研究 吴月芳,汪洋 北京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肾上腺髓质素功能多样性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 齐永芬,张靓,唐朝枢,杨靖辉,潘春水,蒋维,张宝红,庞永正 北京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中国常见出生缺陷病因学和预防基础研究 李勇,朱文丽,王军波,张召锋,王琳琳,许雅君,余增丽,任霞,韩静,柳鹏,李丽,裴新荣,林久祥 北京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人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及定向分化的研究 陈贵安,彭红梅,毛跟红,宋天然,柏海燕,王艳霞,高雪峰 北京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细胞生长的信号调控机制 陈晔光,严晓华,王强,高婵,曹伟鹏 清华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多相微尺度流动及其传递和反应性能 骆广生,徐建鸿,王凯,王玉军,吕阳成,李少伟,谭璟,陈桂光 清华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大人群和低质量指纹的识别方法及应用 周杰,冯建江,陈芳林 清华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并联机构的现代分析与设计理论 刘辛军,汪劲松,唐晓强,王立平,吴军,李铁民,关立文 清华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X-pinch软X射线辐射点源及应用基础研究 邹晓兵,王新新,韩旻,刘锐,张贵新,赵彤,张然,何露芽,赵勇超,杜彦强 清华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负热膨胀氧化物及相关材料的制备和反应机理研究 邢献然,陈骏,邓金侠,于然波,蔡宗英,燕来 北京科技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超导故障限流器的电力应用研究 叶林,林良真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自然科学奖 2 证候的客观性及存在规律 王庆国,王天芳,赵燕,高颖,张连文,吴秀艳,薛晓琳,陈建新,马斌,于春光,杜彩凤,徐雯洁,李志更 北京中医药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尘埃等离子体非线性波动理论研究 王友年,王正汹,马锦秀,王晓钢,刘金远,王德真,刘悦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多时段间歇过程监测、故障诊断及质量预测方法 王福利,常玉清,王姝,陆宁云,赵春晖 东北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大气气溶胶的形成和转化机制及其对城市空气质量和全球变化的影响 庄国顺,黄侃,郭志刚,陈建民 复旦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编码理论中若干问题的研究及应用 阚海斌,陆佩忠,李伟 复旦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MEMS生物化学传感器及基础力学问题研究 周嘉,鲍敏杭,黄宜平,孔继烈,黄洪湖,谢海芬 复旦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胚胎干细胞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金颖,廖兵,李慧,徐辉明,高芙蓉,李令杰,王伟成 上海交通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活性氧及其生成物蒽醌影响肿瘤细胞生存和凋亡的机制 易静,杨洁,汤雪明,黄心智,牛昕,李慧,仓辉 上海交通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低温流体传热的基础热物理问题研究 张鹏,王如竹,齐守良,付鑫,沈飚 上海交通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基于纳米生物技术的肿瘤耐药性识别与抑制研究 王雪梅,陈宝安,燕红,姜晖 东南大学,南京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高压脉冲电场应用于食品加工的基础研究 杨瑞金,廖小军,赵伟,张燕,张文斌,陈芳 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植物耐逆信号转导及其机理 章文华,沈文飚,张艳艳,刘友良,张群,徐朗莱,安振峰,苏国兴,井文,赵福庚,朱会英 南京农业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分数光学变换特性及其应用 赵道木,陈林飞,梅掌荣,杜新悦,汪小刚,毛海丹,葛凡 浙江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新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和性能研究 江云宝,赵一兵,郭祥群,李顺华,郑洪 厦门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固体拉曼激光器及相关关键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张行愚,王青圃,刘兆军,金国藩,常军,李平,丁双红,涂朝阳 山东大学,烟台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自然科学奖 2 非均匀介质中水分及污染物运移的随机理论 杨金忠,王康,史良胜 武汉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健康危害及其毒作用机制研究 王爱国,鲁文清,袁晶,杨克敌,王增珍,陈学敏,刘爱林 华中科技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OFDM无线通信若干基础理论研究 江涛,张黔,赵玉萍,李祥明,朱光喜 华中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几类管理优化问题的建模与求解研究 肖人彬,杨超 华中科技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高密度脂蛋白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 赵水平,彭道泉,李向平,吴智鸿,于碧莲,洪绍彩 中南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克服ABC药物转运泵介导的肿瘤多药抗药性的研究 符立梧,梁永钜,石智,戴春岭,闫燕艳,潘启超 中山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数据挖掘的框架、方法与应用研究 寇纲,彭怡,石勇,李飞雄,余乐安,李建平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 自然科学奖 2 Navier-Stokes方程多水平和稳定化算法研究 何银年 西安交通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原子介质空间四波混频相干控制研究 张彦鹏,郑淮斌,李昌彪,司金海,王志国,王瑞敏 西安交通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宫颈癌快速筛查技术研究 乔友林,赵方辉,章文华,李凌,潘秦镜,张询,鲍彦平,陈凤,陈汶,胡尚英 北京协和医学院 自然科学奖 2 单晶镍基合金的高温蠕变、疲劳行为及相关理论 田素贵,金涛,徐永波,于兴福,赵乃仁,陈立佳,王志辉,刘丽荣 沈阳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自然科学奖 2 以金属离子及其转运体为靶点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策略的研究 王占友,郑玮,王涛,辛娜,池志宏,于嵩,张丽红,徐赫,高慧玲 中国医科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药用山茶属植物的现代化研究 王永奇,唐玲,冯宝民,史丽颖,于大永,赵丹玉,逄越 大连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基于方-效-证相关的肝硬化病证病机的病理生物学基础研究 刘平,胡义扬,孙明瑜,刘成海,慕永平,李风华,陈高峰,都广礼,王磊,龙爱华,刘成,刘莺 上海中医药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功能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郎建平,戴洁,李亚红,任志刚,李红喜,卞国庆,唐晓艳 苏州大学 自然科学奖2 混合导体致密透氧膜材料及膜反应研究 金万勤,徐南平,顾学红,范益群,李世光,杨丽,董学良 南京工业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膀胱癌遗传易感性及其机制研究 张正东,王美林,吴冬梅,仝娜,袁琳,傅广波,周建伟 南京医科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肥胖相关新基因NYGGF4的克隆及在肥胖致胰岛素抵抗中的功能 郭锡熔,张春梅,钱玲梅,季晨博,赵亚萍,陈小慧,高春林,朱春,朱金改 南京医科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活性杂环骨架的有序构筑 屠树江,姜波,石枫,庄启亚,李团结,朱松磊 徐州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导电高分子多层次可控自组装及在催化、传感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郭荣,韩杰,薛怀国,周传强,宋根萍,穆绍林 扬州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作物复杂性状遗传分析与基因/QTL定位新方法研究 徐辰武,吴为人,胡中立,姜长鉴,杨泽峰,王学枫,李兰芝,汤在祥 扬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武汉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氧化损伤是导致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关键机制 李校堃,谭毅,蔡露,肖健,黄志锋,冯文科,王跃辉,金利泰,林绍强,张弛,林灼锋 温州医学院,吉林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面向复杂优化问题的自适应集成进化计算理论与方法 唐珂,李斌,陈国良,杨振宇,陈天石,梅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纳米光电材料的制备、微观结构、生长机理及物理性能的研究 王乙潜,梁文双,段晓峰 青岛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自然科学奖 2 天然活性成分对脑缺血性损伤的干预及其分子机制 傅风华,张岫美,田京伟,刘慧青,蒋王林,魏欣冰,张雷明,安杰 烟台大学,山东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非线性系统的超混沌建模与优化控制及其应用 李玉霞,邓榤生,黄霞,刘英 山东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某些重要堆垒素数问题定量研究 王天泽,王天芹,周海港,龚克,陆洪文,李伟平,许以超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同济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小波与奇异积分理论中的若干问题 施咸亮,王斯雷 湖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水声阵列波束优化与匹配处理的稳健方法 杨坤德,鄢社锋,马远良,何正耀,孙超 西北工业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我国东南沿海海域全氟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风险评估 林群声,林忠华,杨伟贤,苏敏嘉 香港城市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建立中药复方系统生物学研究模式-当归补血汤的作用机理研究 詹华强,赵奎君,董婷霞,郑玉忠,蔡智仁 香港科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 自然科学奖 2 超精密切削的细观塑性力学机理研究 李荣彬,杜雪,张志辉,王浩 香港理工大学 技术发明奖 1 立体视频获取与重建技术及装置 戴琼海,曹汛,陈峰,杨铀,徐枫,索津莉 清华大学 技术发明奖 1 (内部公布) 朱纪洪,顾伟,薛晓翃,黄志毅,高国旗,吉敬华 清华大学,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发明奖 1 自适应无线传输和组网新技术 张平,陶小峰,张建华,冯志勇,赵先明,向际鹰 北京邮电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发明奖 1 (内部公布) 曲选辉,秦明礼,张深根,何新波,罗铁钢,李帅 北京科技大学 技术发明奖 1 基于滑动力变化的矿山滑坡灾害远程实时监测预报系统 何满潮,韩雪,张斌,杨晓杰,孙晓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黑龙江科技学院,陆军航空兵学院 技术发明奖 1 连续分布式多参量传感与监测技术 张旭苹,路元刚,王顺,王峰,李建华,许国良,张益昕,宋跃江,王光辉,徐伟弘,郭亚敏,李密 南京大学 技术发明奖 1 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 宋爱国,韩益利,唐鸿儒,崔建伟,郭晏,包加桐 东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装备部防化技术大队,扬州大学 技术发明奖 1 综合机械化固体废弃物密实充填与采煤一体化技术 缪协兴,张吉雄,黄艳利,巨峰,周跃进,周楠 中国矿业大学 技术发明奖 1 小麦-簇毛麦远缘新种质创制及应用 陈佩度,王秀娥,刘大钧,黄辉跃,曹爱忠,郭进考 南京农业大学,四川省内江农业科学院,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技术发明奖 1 水利水电工程多级消能技术 许唯临,张建民,刘善均,邓军,王韦,田忠 四川大学 技术发明奖 1 高性能复相碳化硅陶瓷内加热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乔冠军,金海云,金志浩,杨建锋,王红洁,杨万利 西安交通大学 技术发明奖 1 颅颌个性化骨替代物设计制造技术及应用 李涤尘,刘亚雄,刘彦普,王臻,连芩,贺健康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技术发明奖 1 (内部公布) 李凤生,郭效德,姜炜,刘宏英,邓国栋,顾志明 南京理工大学,国营第二四五厂,杭州萧山美特轻工机械有限公司,岳阳国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发明奖 1 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富马酸及其衍生物 黄和,李霜,徐晴,张红漫,韦萍,刘宁 南京工业大学 技术发明奖 2 (内部公布) 陆建华,黄振,倪祖耀,刘伟华,郭汉伟,邹平 清华大学 技术发明奖 2 大型三维接触面试验设备系统和测试技术 张建民,张嘎,侯文峻,冯大阔 清华大学 技术发明奖 2农业机械土壤工作部件节能增效仿生技术 佟金,马云海,孙霁宇,贾洪雷,陈东辉,周江 吉林大学 技术发明奖 2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稳定化组合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何品晶,章骅,邵立明,陈清,吕凡,钱士逵 同济大学,常州市城市管理局 技术发明奖 2 新颖微型压电器件技术及其应用 陈文元,李国荣,郑嘹赢,张卫平,惠森兴,吴校生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技术发明奖 2 基于谷氨酸双结晶高效提取工艺的味精清洁生产技术 毛忠贵,张建华,唐蕾,杨玉岭,满德恩 江南大学,菱花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发明奖 2 高耐热易加工聚氯乙烯材料的力化学制备方法及其关键技术 郭少云,陈光顺,皮红,熊英,许家友,陈跃 四川大学 技术发明奖 2 生化战剂敏感元件及传感器阵列 蒋亚东,杜晓松,太惠玲,谢光忠,曾红娟,胡佳 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发明奖 2 无线环境下数字内容保护技术 裴庆祺,沈玉龙,吴昊,庞辽军,范科峰,马建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技术发明奖 2 高分辨图像智能信息感知与处理关键技术及软件系统 焦李成,王爽,侯彪,刘芳,钟桦,缑水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发明奖 2 (内部公布) 张庆明,黄风雷,蒋国岩,龙仁荣,金辉,付跃升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 技术发明奖 2 稀土钼、钨基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王金淑,刘伟,周美玲,王亦曼,李洪义,左铁镛 北京工业大学 技术发明奖 2 航空电源变换技术 谢少军,张方华,龚春英,王慧贞,肖岚,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技术发明奖 2 无轴承永磁电机基础理论及控制技术研究 朱熀秋,孙玉坤,杨泽斌,成秋良,张维煜,孙晓东 江苏大学 科技进步奖 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早期预警与干预技术及应用 黄晓军,许兰平,刘代红,赵翔宇,常英军,王昱,刘开彦,张晓辉,陈欢,韩伟 北京大学 科技进步奖 1 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方法的建立、临床应用研究和推广 王俊,刘军,李剑锋,姜冠潮,刘桐林,杨劼,许林,赵辉,李运,杨帆,刘彦国,卜梁,周足力,隋锡朝,李晓,陈克终,张静华,彭洁,冯艺,祝娟 北京大学,江苏省肿瘤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科技进步奖 1 高混凝土坝静动力破坏机理与安全评价 金峰,张楚汉,王进廷,徐艳杰,王光纶,潘坚文,周元德,龙渝川,刘毅,唐欣薇,张冲,郭长青,闫俊义,胡卫,毕忠伟 清华大学 科技进步奖 1 湿地生态需水整合模型、优化配置与生态调度技术 杨志峰,崔保山,孙涛,白军红,陈贺,杨薇,尹心安,刘强,赵旭,李媛,王强,刘新会,赵彦伟,陈彬 北京师范大学 科技进步奖 1 陆相盆地断裂控藏机理与模式 罗群,庞雄奇,姜振学,黄捍东,刘洛夫,董月霞,曹瑞成,向才富,陈振岩,蔡燕杰,鹿洪友,王涛溪,胡勇,胡英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科技进步奖 1 苹果矮化砧木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及砧木铁高效机理研究 韩振海,杨廷桢,张冰冰,韩明玉,王忆,田建保,宋宏伟,张新忠,高敬东,李粤渤,许雪峰,李登科,赵晨辉,牛自勉,李锋,邵嘉鸣,张艳波,李天红,王骞,梁英海 中国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科技进步奖 1 基于综合集成中医药诊疗支撑平台的建立 孟庆刚,崔彤哲,谢晴宇,白云静,王连心,杨巧芳,宋琳莉,王乐,申洪波,徐珊,杨忻,宋旦哥,赵世初,李瑞,杜偲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海纳医信(北京)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科技进步奖 1 高土石坝地震破坏机理、动力分析方法及其抗震对策研究 孔宪京,迟世春,邹德高,韩国城,刘君,李俊杰,徐斌,李亮,郭晓霞,于龙,周晨光,周扬,刘福海,张锐 大连理工大学 科技进步奖 1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和综合治疗 秦新裕,许剑民,樊嘉,牛伟新,任黎,钟芸诗,韦烨,曾蒙苏,王建华,叶青海,刘天舒,朱德祥 复旦大学 科技进步奖 1 生活垃圾能源化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赵由才,陈泽智,周海燕,龙吉生,楼紫阳,严光亮,柴晓利,朱晓平,龚惠娟,韩丹,宋玉 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上海康恒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科技进步奖 1 南方葡萄避雨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世平,蒋爱丽,石雪晖,单传伦,吴江,陶建敏,常运涛,张富民,许文平,宗四弟,夏琼,李世诚,何祖任,王先荣,张全英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上海马陆葡萄主题公园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广西果蔬研究所 科技进步奖 1 肾上腺疾病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沈周俊,祝宇,徐月敏,孙福康,吴瑜璇,周文龙,刘定益,张荣明,徐兆平,王浩飞,芮文斌,臧旺福,郑崇达,张祖豹,陈其智 上海交通大学 科技进步奖 1 脑动脉瘤及其相关血管MRA成像和介入治疗关键技术的临床应用 李明华,冯晓源,程英升,谢志永,王建波,顾斌贤,李永东,张晓龙,谭华桥,朱悦琦,王武,姚振威,李雨,李文彬,王珏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300万!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计划采购荧光定量PCR仪等科研仪器设备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0623-2275N1102091项目名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22年度科研仪器设备采购预算金额:3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详见招标文件第五章采购需求包号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台/套)预算单价(RMB万元)预算总价(RMB万元)是否允许进口产品一1荧光定量PCR仪16464是2电动单细胞注射系统18989是3Western Blot系统83.528否4全自动扫描显微镜19090是5超低温冰箱24.59否6大容量台式冷冻离心机116.516.5是7杂交炉13.53.5是★本项目打包确定中标人,包中内容不予拆分。 合同履行期限:按招标文件要求。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按国家相关政策执行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若投标人所投设备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投标人须提供有效期内的医疗器械生产(或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及所投设备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凭证等。三、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2年11月07日 至 2022年11月17日,每天上午8:30至12:0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湖南省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招标二部(长沙市湘府东路199号16楼1601室)方式:1、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22年11月7日至2022年11月17日的每日上午8 时30分至12时,下午14时至17时(北京时间,节假日除外),持单位介绍信或授权委托书在湖南省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招标二部(长沙市湘府东路199号16楼1601室)购买招标文件。 2、招标文件每份人民币 400 元,售后不退。若投标人欲邮购招标文件,我们将以特快专递邮寄,邮寄费国内另收50元人民币。售价:¥4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2年11月30日 10点00分(北京时间)开标时间:2022年11月30日 10点00分(北京时间)地点:湖南省招标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市湘府东路199号招标大厦)12楼开标大厅五、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六、其他补充事宜无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地址:长沙市河西桐梓坡        联系方式:陶主任、黄老师 0731-88618971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湖南省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湖南省长沙市湘府东路199号招标大厦            联系方式:何栋、刘陶、王秀梅、吴健 0731-84532855、84532885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何栋、刘陶、王秀梅、吴健电 话:  0731-84532855、84532885
  • 2010年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公示
    201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在同行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评出拟授奖项目,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教育部批准,现予以公布:   全部授奖项目:304项。一等:115项 二等:189项。   其中自然科学奖:131项。一等:48项 二等:83项。   技术发明奖:28项。一等:12项 二等:16项。   科技进步奖:135项。一等:52项 二等:83项。   推广类:7项。一等:5项 二等:2项。   专利奖:3项。一等:2项 二等:1项。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奖(推广类)和专利奖。自然科学奖为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内取得的发现、阐明自然现象、特性和规律的科学研究成果 技术发明奖为利用自然规律首创的科学技术成果 科技进步奖为自然科学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专利奖为专利技术实施后取得了显著效益的科学技术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每年评审一次。   此次公布的项目,自公布之日起一个月之内为异议期。在异议期内,无异议或虽有异议,经复议后认为异议论据不足,仍维持原评审结果的,为获奖项目。有异议者,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写清异议的内容,并应署其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如需保密,请注明)。请将异议材料寄至: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成果专利处(邮编:100080)。 编号 奖种名称 等级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1 自然科学奖 1 顶夸克物理和 QCD 效应的研究 李重生 北京大学 2 自然科学奖 1 稀土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组装及构效关系研究 严纯华,张亚文,孙聆东,高松 北京大学 3 自然科学奖 1 中国西部洋壳深俯冲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 张立飞,宋述光,魏春景,张贵宾,吕增 北京大学 4 自然科学奖 1 全生命周期软件体系结构建模理论与方法 梅宏,黄罡,张路,张伟 北京大学 5 自然科学奖 1 摩擦过程中微粒的行为、作用机制与控制 雒建斌,温诗铸,张晨辉,路新春,徐学锋,徐进,齐军,解国新,郭丹,沈明武,荆阳,刘书海 清华大学 6 自然科学奖 1 建筑环境VOC及湿度控制中的传质机理及过程特性研究 张寅平,张立志,刘晓华,江亿,莫金汉 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7 自然科学奖 1 废水中高毒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强化去除技术及机理 王建龙,温东辉,钱易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8 自然科学奖 1 月季采后花朵开放及其调节的分子生理机制 高俊平,马男,薛璟祺,谭辉,李昀辉,刘晓辉,金基石,蔡蕾,唐雪梅 中国农业大学 9 自然科学奖 1 复杂波、流环境中污染预报的理论和方法 沈永明,吴朝安,唐军 大连理工大学 10 自然科学奖 1 光催化污染控制过程中提高能量效率的方法和原理 全燮,朱永法,李新勇,姚文清,于洪涛,宗瑞隆,陈硕,赵慧敏,张耀斌 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 11 自然科学奖 1 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应用 张化光,佟绍成,张庆灵,王智良,王占山,王迎春 东北大学,辽宁工业大学 12 自然科学奖 1 组蛋白修饰在细胞重大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黄百渠,陆军,张瑜,王秀莉,谭江,赵艳梅,苏冬梅,潘丽娜 东北师范大学 13 自然科学奖 1 超高压下典型单质和二元化合物的新奇现象 马琰铭,崔田,王晖,田夫波,何志,邹广田 吉林大学 14 自然科学奖 1 日本血吸虫基因组注释与寄生性适应研究的数据挖掘 周雁,韩泽广,王升跃,钟扬,窦同海,赵国屏,顾坚磊 复旦大学,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15 自然科学奖 1 针对脑部重大疾病的新型靶向递药系统研究 蒋新国,蒋晨,张奇志,陆伟,高小玲,黄容琴,庞志清,刘洋 复旦大学 16 自然科学奖 1 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基础研究 陈生弟,周嘉伟,刘军,王刚,尹延青,丁健青,汪锡金,潘静,张新化,叶民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17 自然科学奖 1 基于化学工程原理与方法的纳米材料合成与结构调控 李春忠,顾锋,吕孟凯,朱以华,周广军,程起林,王淑芬,杨化桂,杨晓玲 华东理工大学,山东大学 18 自然科学奖 1 伽玛射线暴与相关天体物理问题的研究 戴子高,梁恩维,黄永锋,王祥玉 南京大学,广西大学 19 自然科学奖 1 蛋白质分子体系和生物网络的物理特性 王炜,王骏,刘锋,张建,李文飞,秦猛,张小鹏 南京大学 20 自然科学奖 1 纳米界面的功能化组装与生物传感 朱俊杰,姜立萍,张剑荣,侯文华,沈清明,张晶晶,崔荣静,接贵芬,赵亮,陈晓君 南京大学 21 自然科学奖 1 Ⅲ族氮化物半导体极化和缺陷研究 张荣,修向前,谢自力,陈敦军,沈波,顾书林,刘斌,韩平,江若琏,郑有斗 南京大学 22 自然科学奖 1 基于微纳结构材料的生物医学检测方法研究 顾忠泽,赵祥伟,康学军 东南大学 23 自然科学奖 1 作物复杂性状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研究 朱军,杨剑,王道龙,徐海明,刘鹏渊 浙江大学 24 自然科学奖 1 细胞坏死分子机制的研究 韩家淮,张端午,谢昌传,张娜,周化民 厦门大学 25 自然科学奖 1 对虾抗细菌与抗病毒的先天免疫防御机理 王金星,赵小凡,康翠洁 山东大学 26 自然科学奖 1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细胞免疫失耐受与重建 侯明,彭军,石艳,张晓琳,秦平 山东大学 27 自然科学奖1 CYP表氧化酶与其代谢物EETs改善内皮功能与促进恶性肿瘤表型转化 汪道文,蒋建刚,王炎,陈琛,张腊喜 华中科技大学 28 自然科学奖 1 复杂曲面零件数字化制造理论和方法 丁汉,朱利民,熊蔡华,尹周平,丁烨,叶涛,熊有伦 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29 自然科学奖 1 复杂矿物间高效浮选分离界面相互作用原理 胡岳华,孙伟,王毓华,刘晓文,曹学锋 中南大学 30 自然科学奖 1 肿瘤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 黄文林,吴江雪,刘然义,黄嘉凌,姜文奇,管忠震,林旭滨,李立,吕跃,吴沛宏,黄必军,李焱,李苏,邵建永 中山大学,广州达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31 自然科学奖 1 仿生功能化硬组织修复材料的矿化机理与生物应答 王迎军,杜昶,宁成云,魏坤,陈晓峰,叶建东,赵娜如,任力,吴刚,陈景帝,施雪涛 华南理工大学 32 自然科学奖 1 简单金属盐催化的C-C键和C-N键形成反应 余孝其,游劲松,张骥,陈善勇,谢如刚,高戈,兰静波,王钦,文君,赵东兵 四川大学 33 自然科学奖 1 塑料加工过程的形态控制与多层次结构 傅强,李忠明,杨鸣波,张琴,杨伟,申开智,黄锐 四川大学 34 自然科学奖 1 功能材料与结构的多场效应与破坏理论 王铁军,申胜平,匡震邦,马连生,黄震宇,刘华,蒋泉,胡淑玲 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35 自然科学奖 1 开关电弧等离子体特性和控制机理研究 贾申利,史宗谦,李兴文,王立军,修士新,杨鼎革 西安交通大学 36 自然科学奖 1 过渡金属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微结构和相关特性 郭林,王荣明,杨世和,陈晋平,刘晨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37 自然科学奖 1 SARS-CoV感染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疾病的致病机理和药理研究 蒋澄宇,李宝健,徐军,秦川,钟南山,刘德培,王仲,陈荣昌,陆阳,郑德先,程度,郭峰,高虹,魏强 北京协和医学院,广州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苏州圣诺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拓谱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38 自然科学奖 1 中国若干重要有毒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研究 庾石山,陈晓光,再帕尔阿不力孜,王晓良,屈晶,马双刚,郜嵩,唐美军,刘悦,胡友财,苏东敏 北京协和医学院 39 自然科学奖 1 国人易患高血压脑中风的新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研究 惠汝太,汪一波,张伟丽,陈敬洲,宋卫华,樊晓寒,孙凯,薛浩,白永怿,杨晓敏 北京协和医学院 40 自然科学奖 1 可持续污水处理理论创建与技术构建 郝晓地,俞汉青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西财经大学 41 自然科学奖 1 基于生物原理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 魏小鹏,张强,滕弘飞,周东生,王奕首 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42 自然科学奖 1 关联电子体系新材料合成及物性研究 陈仙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3 自然科学奖 1 面向供应链的非平稳系统优化协调理论与方法 华中生,梁樑,胡太忠,徐晓燕,苟清龙,杨锋,许传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4 自然科学奖 1 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病原学、分子遗传学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朱兴全,伦照荣,林瑞庆,刘全,宋慧群,袁子国,王春仁,张仁利,李明伟,邹丰才,黄翠琴,王巧平,周鹏,陈宁,赵光辉,彭高辉 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海洋大学,云南农业大学 45 自然科学奖 1 非线性椭圆方程及方程组的凝聚现象 魏军城 香港中文大学 46 自然科学奖 1 胃癌发生的生物学行为、分子机制及防治研究 于君,沈祖尧 香港中文大学 47 自然科学奖 1 多功能金属有机聚合物/磷光材料及其在新兴领域的应用研究 黄维扬,何卓琳,王行柱,周桂江 香港浸会大学 48 自然科学奖 1 基于非测距的无线网络定位理论与方法研究 刘云浩,倪明选,李默 香港科技大学 49 自然科学奖 2 超快非线性光子晶体基础研究及应用探索 龚旗煌,胡小永,王树峰,杨宏 北京大学 50 自然科学奖 2 糖化学和基于糖的药物研究 叶新山,熊德彩,王媛,张礼和 北京大学 51 自然科学奖 2 中国北方生态脆弱区植被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刘鸿雁,梁尔源,王红亚,崔海亭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52 自然科学奖 2 电压门控钾通道与辅助亚基相互作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王克威,柴继杰,王华翌,阎焰,梁平,陈颢,崔媛媛 北京大学 53 自然科学奖 2 脑小动脉病的发病机制:基础和临床综合研究 黄一宁,袁云,王朝霞,张巍,彭清,刘旸,孙葳,吕鹤,郑日亮,刘冉 北京大学 54 自然科学奖 2 远志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生物活性、质量控制及体内代谢研究 屠鹏飞,姜勇,李军,张岱,贾竑晓,吴剑峰,常海涛,周雨虹,詹华强,董婷霞 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55 自然科学奖 2 低维结构的电子性质及量子器件的物理机制 段文晖,顾秉林,吴健,周刚 清华大学 56 自然科学奖 2 全固态激光的泵浦方法及其输出特性研究 巩马理,柳强,闫平,张海涛,黄磊 清华大学 57 自然科学奖 2 神经模糊智能控制的理论与方法 孙富春,孙增圻,刘华平,马晓军,吴昊,李洪波,王岩 清华大学 58 自然科学奖 2 复杂系统的建模与决策方法研究 陈剑,徐泽水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59 自然科学奖 2 量子保密通信协议理论研究 温巧燕,高飞,郭奋卓,秦素娟,林崧,杨宇光 北京邮电大学 60 自然科学奖 2 面向突发业务的新型超高速光子交换模式的基础理论 伍剑,洪小斌,郭宏翔,王宏祥,徐坤,刘雷,纪越峰,林金桐 北京邮电大学 61 自然科学奖 2 块体非晶合金的结构与强韧化研究 陈国良,惠希东,吕昭平,张勇,刘雄军,陈晓华,吴渊,叶丰,边赞,乔君威,方华志 北京科技大学 62 自然科学奖 2 饱和-非饱和介质中水分和溶质不规则迁移机理与模拟 黄冠华,冯绍元,黄权中,霍再林,文章,高光耀 中国农业大学 63 自然科学奖 2 图的对称性 冯衍全,杜少飞,王恺顺,徐明曜 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 64 自然科学奖 2 新型分子印迹超分子构建及其分子识别机理的研究 谭天伟,苏海佳,吕永琴,赵颖,王满意,秦培勇 北京化工大学 65 自然科学奖 2 热力耦合作用下岩石的宏细观结构演化与强度特征 周宏伟,左建平,王怀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66 自然科学奖 2 典型化学品复合体系在多介质环境中的污染特征及生态效应 孙红文,戴树桂,朱琳,黄国兰,汪磊,徐建,张立,朱小山,张学治,侯绍刚,燕启社 南开大学 67 自然科学奖 2 仿生杂化材料与绿色过程强化的基础研究 姜忠义,苏延磊,吴洪,杨冬 天津大学 68 自然科学奖 2关于多媒体传输及保护机制的研究 李克秋,王向阳,曲雯毓,申彦明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69 自然科学奖 2 基于过渡层设计的异质材料连接基础理论研究 刘黎明,宋刚,张兆栋,祝美丽,王红阳 大连理工大学 70 自然科学奖 2 煤洁净转化利用技术中复杂反应机制和应用基础 邱介山,李文,赵宗彬,李保庆,陈皓侃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71 自然科学奖 2 波流—结构—基床的强非线性耦合作用研究 王永学,任冰,王国玉,程永舟,郭为军 大连理工大学 72 自然科学奖 2 鲁棒容错控制系统设计杨光红,董久祥,叶丹 东北大学 73 自然科学奖 2 具有复杂结构聚合物的新合成方法研究 黄骏廉,王国伟,贾中凡,付强,韦嘉,徐学伟,刘超,罗晓兰,李朋朋,张毅 复旦大学 74 自然科学奖 2 神经甾体对突触前谷氨酸释放的作用和机制 郑平,董毅,董潋滟,胡爱群,傅迎美,朱燕华 复旦大学 75 自然科学奖 2 硫化氢多靶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发现 朱依纯,蔡文杰,王铭洁,姚玲玲,孙英刚,王艳霞,吕雷,龚惠,陈莹,丁滢泂 复旦大学 76 自然科学奖 2 气凝胶材料的微结构控制机理与特性 吴广明,沈军,周斌,倪星元,张志华,杜艾,王珏同济大学 77 自然科学奖 2 脉冲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孙继涛,张银萍,吴启迪,张瑜 同济大学 78 自然科学奖 2 基于能量的肿瘤诊断和治疗技术研究 徐学敏,张爱丽,刘苹,孙建奇,胡晓芳,陈克樱 上海交通大学 79 自然科学奖 2 刚性棒状高分子的液晶性能与自组装特性 林嘉平,林绍梁,庄启昕,韩哲文,陈涛,李欣欣 华东理工大学 80 自然科学奖 2 捕捉活泼叶立德中间体的多组分新反应研究 胡文浩,杨琍苹,卢崇道,黄浩喜,张旭,郭鑫,徐新芳,朱映光 华东师范大学 81 自然科学奖 2 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构造-岩浆演化研究 周金城,王孝磊,邱检生 南京大学 82 自然科学奖 2 基于蛋白质电化学发展新型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李根喜,樊春海,刘新建,朱小立,王海燕,周楠迪 南京大学 83 自然科学奖 2 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管晓翔,陈龙邦,沈洪兵,胡志斌,马红霞,王靖华 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 84 自然科学奖 2 基于优化的非线性系统智能建模与控制 孙长银,夏又生,魏海坤,李涛,穆朝絮 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85 自然科学奖 2 陆面水文过程耦合机理与模拟研究 余钟波,陈喜,郝振纯,吕海深,杨涛,杨传国,李丽,鞠琴,张志才,向龙 河海大学 86 自然科学奖 2 麦冬类中药的系统研究 余伯阳,寇俊萍,程志红,徐强,刘吉华,戚进,林以宁,吴弢,唐晓清,刘楠,周一峰 中国药科大学 87 自然科学奖 2 干旱条件下作物应答氧化胁迫的信号转导研究 蒋明义,张建华,张阿英,谭明普 南京农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88 自然科学奖 2 家畜胃肠道微生物功能及其调控研究 朱伟云,毛胜勇,姚文,苏勇,成艳芬,孙云章,于卓腾,张耿 南京农业大学 89 自然科学奖 2 三种代表性资源昆虫生殖器官发育及其调控机理的比较 叶恭银,胡萃,董胜张,朱家颖,王欢,吴玛莉,陈学新,沈志成,姚鹏程 浙江大学 90 自然科学奖 2 仿生嗅觉与味觉传感技术的研究 王平,刘清君,李蓉,蔡华,郑筱祥 浙江大学 91 自然科学奖 2 低维碳纳米材料结构和性能调控的理论研究 赵明文,夏曰源,刘向东,梅良模,马玉臣 山东大学 92 自然科学奖 2 壳聚糖自组装纳米载体构建及生物功能研究 陈西广,程晓杰,刘成圣,刘晨光,孟祥红,于乐军 中国海洋大学 93 自然科学奖 2 流形上的几何分析问题研究 陈群,陈文艺,周振荣,刘晓春 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94 自然科学奖 2 非铂催化剂燃料电池 庄林,陆君涛,潘婧,卢善富,肖丽,孙玉宝 武汉大学 95 自然科学奖 2 功能化生物医用高分子 卓仁禧,张先正,程巳雪,黄世文,贺枫 武汉大学 96 自然科学奖 2 多孔介质传热与传质特性分形分析 郁伯铭,徐鹏,冯勇进 华中科技大学 97 自然科学奖 2 生物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生物学与计算化学研究 张红雨,纪洪芳,申亮,陈玲玲,孔德信,马彬广 华中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 98 自然科学奖 2 函数高阶逼近和保形插值的理论与方法 韩旭里 中南大学 99 自然科学奖 2 HSF1和HSP70对SIRS的多靶点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肖献忠,张华莉,刘瑛,唐道林,王慷慨,陈广文,刘梅冬,左晓霞,涂自智 中南大学 100 自然科学奖 2 病毒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张景强,张勤奋,李鲲鹏,程凌鹏,陈森雄,柳正,魏伟,李志红,卢炘英,何键 中山大学 101 自然科学奖 2 基于天然产物结构改造的靶向性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基础性研究 古练权,黄志纾,欧田苗,黄民,刘培庆,卜宪章,谭嘉恒,黄世亮,安林坤,马林,卢宇靖 中山大学 102 自然科学奖 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基础研究 廖世军,彭峰,刘军民,王荣方,王红娟,余皓,吴燕妮,梁振兴,徐磊敏 华南理工大学 103 自然科学奖 2 中国古城防洪研究 吴庆洲 华南理工大学 104 自然科学奖 2 计算智能中的一些基础理论研究 章毅,周激流,吕建成,张蕾,彭德中,屈鸿,李晓华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105 自然科学奖 2 工程材料非比例多轴棘轮行为及棘轮-疲劳交互作用研究 康国政,刘宇杰,杨显杰,高庆,阚前华,蔡力勋,张娟,孙亚芳 西南交通大学 106 自然科学奖 2 中国山地建筑设计基础理论研究 戴志中,杨宇振,卢峰,陈纲,黄海静,覃琳,邓蜀阳,陈维予,戴蕾,杨震,彭寰 重庆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107 自然科学奖 2 多维多通道滤波理论与算法及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水鹏朗,冯大政,保铮,苏洪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08 自然科学奖 2 基于计算机符号计算的推广双曲函数法及太空等离子体等领域的应用 高以天,田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109 自然科学奖 2 骨髓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及优化移植治疗急性心梗的研究 杨跃进,钱海燕,窦克非,杨国胜 北京协和医学院 110 自然科学奖 2 乳腺癌发生和转移生物学特征基因群的研究 郝希山,孙保存,冯玉梅,李晓青,牛昀,肖春花,张诗武 天津医科大学 111 自然科学奖 2 血压调节基因的致病机制研究 赵彦艳,刘洪,刘晓亮,李英慧,李春义,李婷婷,付凌雨,李苗,孙志军,吕晶玉 中国医科大学 112 自然科学奖 2 砷代谢模式与毒性作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孙贵范,金亚平,席淑华,郑全美,李冰,李昕,王毅 中国医科大学 113 自然科学奖 2 无穷维动力系统中的分支理论及应用 魏俊杰,蒋卫华,衣凤岐,范德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114 自然科学奖2 15-脂氧酶/15-羟基二十碳四烯酸在缺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 朱大岭,吕昌莲,王志刚,李姗姗,李郁梅,于磊,郭蕾,张荣,梁迪 哈尔滨医科大学 115 自然科学奖 2 多囊卵巢综合征“天癸失序”的病理机制 吴效科,侯丽辉,吴鸿裕,丛晶,匡洪影,张跃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香港大学 116 自然科学奖 2 有限和无限自由度系统的对称性和守恒量 陈立群,傅景礼,张宏彬,刘荣万 上海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117 自然科学奖 2 日本血吸虫病疫苗的免疫学与生物学基础研究 苏川,季旻珺,刘丰,张兆松,吴观陵,张蕾,陶方方,胡雪梅,吴海玮,王勇,李光富 南京医科大学 118 自然科学奖 2 精子发生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 沙家豪,祝辉,霍然,黄晓燕,郭雪江,王富强,崔毓桂,刘嘉茵,周作民,王蕾,毕晔 南京医科大学 119 自然科学奖 2 接触脑脊液神经核团的发现及其物质分布和功能探索 张励才,鲁显福,曹君利,曾因明,耿晓娟,杜晶,王军,王梅申 徐州医学院 120 自然科学奖 2 主动式计算机三维视觉建模理论 陈胜勇,李友福,吴毅红,刘志刚,卢荣胜,王万良 浙江工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21 自然科学奖 2 含氮、硫、氯污染物的生物净化及强化原理 陈建孟,李伟,张士汉,王家德,陈晗,吴石金,张丽丽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 122 自然科学奖 2 高速铁路轨道-路基-大地耦合系统动力分析模型及算法 雷晓燕,圣小珍,冯青松,刘林芽 华东交通大学 123 自然科学奖 2 大鼠肝再生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徐存拴,章静波,常翠芳,陈晓光,张连星,李红蕾,陈广文,张富春,马纪 河南师范大学 124 自然科学奖 2 致密天体的理论与观测研究 樊军辉,张靖仪,张江水,王洪光,刘怡 广州大学 125 自然科学奖 2 西藏珞巴族门巴族和僜人群体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康龙丽,李生斌,刘凯,袁东亚,赵健民,赵锋仓 西藏民族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西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126 自然科学奖 2 可积场论和格点模型:精确解、对称性及其应用 杨文力,侯伯宇,石康杰,彭丹涛 西北大学 127 自然科学奖 2 天然产物对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与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陈振宇,黄聿 香港中文大学 128 自然科学奖 2 自正则化极限理论及其应用 邵启满,荆炳义 香港科技大学 129 自然科学奖 2 以伽玛氨基丁酸受体为靶点攻克人类神经精神疾患 薛红,曾瑞英,赵存友,许志雯,罗詠诗,潘颖,吴肇坚,禤承恩,唐家乐,刘静芬 香港科技大学 130 自然科学奖 2 掌纹图像分析与自动鉴别方法 张大鹏,卢光明,尤佳,邬向前,张磊,左旺孟 香港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131 自然科学奖 2 超精密金刚石车削中纳米表面生成建模与表征 张志辉,李荣彬 香港理工大学 132 技术发明奖 1 小间隙套接修复周围神经技术及新型套接材料 姜保国,孙玉山,张培训 北京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133 技术发明奖 1 面向数字工厂设计的三维模型几何处理技术 胡事民,查红彬,刘永进,唐卫清,任继成,张国鑫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中科辅龙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34 技术发明奖 1 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器件与工艺集成技术和应用 邱勇,段炼,王立铎,张德强,高裕弟,李银奎 清华大学,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135 技术发明奖 1 铜包铝复合材料连铸直接成形技术与应用 谢建新,刘新华,吴春京,刘雪峰,王连忠,董晓文 北京科技大学,烟台孚信达双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136 技术发明奖 1 特殊环境下机器人检测装备及其应用 颜国正,吕恬生,王志武,刘华,丁国清,严智 上海交通大学,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137 技术发明奖 1 网构化软件关键技术、平台与应用 吕建,马晓星,陶先平,曾庆凯,李宣东,吕军,徐锋,曹春,黄宇,余萍 南京大学,南京德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138 技术发明奖 1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及复合地基技术与应用 刘汉龙,高玉峰,陈育民,马晓辉,丁选明,储海岩 河海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 会议通知 | 2024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
    会议时间:2024年4月19日参会方式:线上参会主办方: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方:英国ASD公司美国Resonon公司加拿大Itres公司01 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高光谱遥感技术已经成为遥感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相较于传统的多光谱遥感,高光谱遥感不仅可以捕捉到多光谱技术所无法观测到的光谱信息,而且可以为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数据支持。目前,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农业、环境、林业监测、土壤科学、水色遥感、大气科学、材料研究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农业领域,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作物的生长情况、诊断病虫害、优化施肥方案等;在环境领域,可以用于监测水质、土壤污染、植被覆盖等;在大气科学领域,可以用于监测大气组成、空气质量等。这些应用展示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为了促进科研工作者对高光谱遥感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的了解,并推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各个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发展,2024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将于4月19日举办。届时相关专家学者将分享他们在高光谱遥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创新和应用案例,共同探讨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02 会议目的面向广大科研人员,开展以高光谱遥感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进展等多方面为主的技术交流和培训,以解决仪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仪器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促进和拓宽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03 会议内容1)高光谱遥感技术前沿的科学问题2)高光谱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方法3)高光谱技术的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4)高光谱和激光雷达相融合的最新技术及应用04 会议日程9:00~9:05致辞王天星 副院长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9:05~9:10致辞孙宝宇 总经理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9:10~9:50基于多源光谱信息的东北耕地土壤有机碳遥感反演研究耿静 助理教授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9:50~10:30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生物量遥感反演研究王秀梅 副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10:30~10:40休息10:40~11:20“空-地”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设备的升级韩善龙 低空遥感工程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11:20~12:00基于多尺度遥感技术的农田杂草防控研究权龙哲 教授安徽农业大学休息时间13:30~14:10遥感环境指标的云计算系统宋挺 高级工程师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14:10~14:50基于高光谱遥感影像的数字土壤制图研究郭龙 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4:50~15:30国产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及相关高光谱系统最新研发进展郑宁 应用科学家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15:30~15:40休息15:40~16:20黄土高原麦田土壤有机碳及其因子的高光谱响应机理和定量监测王超 副教授山西农业大学16:20~17:00基于光谱指数的光照与阴影冠层和背景分离方法方美红 副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17:00~17:30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立体监测方案及实践孙宝宇 总经理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05 会议时间、形式1.会议时间:2024年4月19日2.会议形式:线上(腾讯会议,届时将发送会议链接至报名邮箱)06 注意事项本次研讨会不收取费用。07 报名方式关注“理加联合”微信公众号,回复“2024”,获取报名链接08 联系我们BeijingLICA (工作人员微信号)请添加工作人员微信,邀请您进入此次会议交流群(请备注单位及姓名)09 专家一览耿静 助理教授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耿静,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硕士导师。主要从事土壤遥感、全球变化与土壤碳动态等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广东省区域联青年基金、井冈山农高区省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课题、中科吉安生态环境研究院院长基金等多项课题。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担任中科院二区SCi期刊Agriculture客座编辑及《Geoderma》、《Soiland Tillage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审稿人。王秀梅 副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王秀梅,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内蒙古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信息系统、环境遥感、高光谱遥感。主持内蒙古自然基金项目 目“基于多源信息的草原蝗虫遥感监测与预测方法研究”和“基于多尺度数据源的生物多样性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影响研究” ”出版著作《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一种高光谱成像设备,实用新型专利》和《一种便携式野外高光谱相机系统,实用新型专利》。权龙哲 教授安徽农业大学权龙哲,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制造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农业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获东北农业大学学士/硕士学位、吉林大学博士学位,在哈工大机器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美国UIUC脱产访学多年,于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获安徽省领军人才(特聘教授)、黑龙江省高校人才、东北农业大学青年才俊、东北农业大学学术骨干等人才称号,2021年被安徽农业大学以高层次人才引进;现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机械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省创新方法学会理事等9项学术兼职;担任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COMPAG/BE/RS/IJABE/ASABE等国内外农业工程领域知名期刊的审稿专家,同时还担任国家基金/博后基金/各地省市基金等函评专家,以及各类人才项目/优秀教师奖/科技奖的评审专家。宋挺 高级工程师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宋挺,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环境遥感和生物生态研究,参与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5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Remote Sensing”、“遥感学报”、“湖泊科学”、“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环境科学学报”、“遥感技术与应用”、“中国环境监测”等期刊发表20多篇学术论文,多篇论文被录入《学术精要数据库》前0.1%或前1%。发明专利三项,软件著作四项,获得生态环境监测三五人才“技术骨干”称号。郭龙 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郭龙,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研究专注于利用多源异构的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数据进行土壤属性(土壤有机碳、黑碳、多环芳烃等)反演制图、农作物长势监测和生态环境评估等。近年来在国内外知名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8篇,SCI论文14篇(Top期刊7篇),发表在Geoderma,Soil&TillageRe-search和土壤学报等知名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面上项目二等资助,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剖面样点布设技术负责人,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技术规范编委,湖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成员。王超 副教授山西农业大学王超,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山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信息岗位专家,长期从事智慧农业研究,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基础研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等课题8项,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国际和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2篇,其中SCI论文18篇,授权国家专利2项,荣获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称号,是2016年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方美红 副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方美红,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硕导。南京大学资源环境遥感博士、地理学博士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 10 余项,已累计在国际主流 SCI/SSCI 刊物发表论文10 余篇,获得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多项;担任多个SCI 期刊审稿人。研究方向:植被冠层结构和叶片生化参数遥感定量反演、陆地碳水循环模拟和湿地生态环境监测。
  • 2022年度医学科学领域重大研究计划专业评审组组成名单公布!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规定,现公布2022年度医学科学领域重大研究计划专业评审组组成名单。 卞修武曹 彬曾 辉常俊标陈 林陈 旻陈 彪陈 棣陈义汉程 涛慈维敏丁楅森董家鸿高 平高绍荣胡 颖黄爱龙吉训明鞠振宇孔德领黎 健李 梢厉力华刘 峰刘江宁罗凌飞毛 颖聂勇战秦成峰秦 骏邱晓彦曲 静任秋实施 一舒跃龙松阳洲孙倍成滕皋军田 捷田志刚王 利王晨辉王健伟王 洁王久存王秀杰吴丰昌吴 缅吴玉章熊 伟徐 波徐 洋于洪涛余 鹰袁钧瑛张国林张泽民郑海荣郑俊克周 斌周 欣   公布时间:2022年11月22日至2022年11月29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   2022年11月22日
  • 天美公司日立HPLC应用技术培训班在北京成功举办
    2018年12月25-27日,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日立高效液相色谱仪应用技术培训班在北京总部举办,来自高校、医药、企业、政府机构等不同行业的16位用户参加了此次培训。   天美中国色谱副总监王秀欣女士向用户介绍了天美公司色谱发展历程。本次培训班由液相应用工程师姜菲菲担任讲师,分享了从液相色谱的发展史、色谱的基础理论、日立HPLC的工作原理、液相色谱的方法开发、高效色谱仪的使用和保养、以及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导用户进行实际上机操作仪器的完整流程;维修工程师王双印为用户讲解了液相硬件组成、日常维护及故障排查等,使得大家对日立高效液相色谱仪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天美中国色谱副总监王秀欣女士向用户介绍天美公司色谱发展历程 课堂学习 仪器日常维护 用户合影留念  培训期间,大家就日常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仪器故障进行了讨论,很多问题都在这次培训期间得到了解决,并且不同行业用户之间也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天美公司每年都会通过举办应用技术培训班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我们会以不懈的努力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解决客户的问题!  为了便于广大用户更好的使用公司的产品,天美(中国)全年针对不同产品开设各类培训,更多相关课程欢迎您关注天美公司微信公众号(天美中国)和微博。关于天美:  天美集团从事表面科学、分析仪器、生命科学设备及实验室仪器的设计、开发和制造及分销;为科研、教育、检测及生产提供完整可靠的解决方案。近年来天美集团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先后在新加坡、印度、澳门、印尼、泰国、越南、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公司亦先后收购了法国Froilabo公司、瑞士Precisa公司、美国IXRF公司、英国Edinburgh Instruments公司等多家海外知名生产企业和布鲁克公司Scion气相和气质产品生产线,以及上海精科公司天平产品线, 三科等国内制造企业、加强了公司产品的多样化。
  • 245人!生命科学部等两个2020年度国家杰青科学基金项目会议评审专家公布
    p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各学部已经陆续公布了部分项目的评审专家名单。在最近公布的一批名单中,生命科学部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会议评审专家有60位,2020年度医学科学领域部分项目专业评审组专家有185位。 /p p   名单如下:   br/ /p p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规定,现公布生命科学部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会议评审专家名单: /p p   曾庆银& nbsp & nbsp & nbsp 郭惠珊& nbsp & nbsp & nbsp 李 巍& nbsp & nbsp & nbsp 沙家豪& nbsp & nbsp & nbsp 吴晓磊& nbsp & nbsp & nbsp 张 学 /p p   车永胜& nbsp & nbsp & nbsp 韩 斌&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廖 明& nbsp & nbsp & nbsp 邵 峰&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谢明勇& nbsp & nbsp & nbsp 张 涌 /p p   陈发棣& nbsp & nbsp & nbsp 何建国& nbsp & nbsp 刘春明& nbsp & nbsp 沈元月& nbsp & nbsp & nbsp 杨 晓&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张友军 /p p   陈 佺&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胡小玉& nbsp & nbsp 刘 江& nbsp & nbsp & nbsp 史岸冰&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杨 弋&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张 毓 /p p   陈 卫&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黄三文& nbsp & nbsp 刘巧泉& nbsp & nbsp 宋保亮&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姚永刚& nbsp & nbsp 章卫平 /p p   陈新华& nbsp & nbsp 黄志伟& nbsp & nbsp 刘世荣& nbsp & nbsp 谭保才&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印遇龙& nbsp & nbsp 赵世民 /p p   崔大祥& nbsp & nbsp 蒋太交& nbsp & nbsp 龙 勉& nbsp & nbsp & nbsp 谭力海&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于贵瑞& nbsp & nbsp 周大旺 /p p   冯 雁& nbsp & nbsp & nbsp 金宁一& nbsp & nbsp 卢 欣& nbsp & nbsp & nbsp 王 硕&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于洪涛& nbsp & nbsp 周雪平 /p p   高绍荣& nbsp & nbsp 李保国& nbsp & nbsp & nbsp 马 兰& nbsp & nbsp & nbsp 王秀杰&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张 勤& nbsp & nbsp & nbsp 朱卫国 /p p   高天明& nbsp & nbsp 李 明&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聂广军& nbsp & nbsp 吴庆龙&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张全发& nbsp & nbsp 朱 毅 /p p   公布时间:2020年8月3日至2020年8月11日。 /p p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规定,现公布2020年度医学科学领域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专业评审组组成名单。 /p p   艾玎、毕胜、卞修武、蔡军、曹彬、曹丰、柴人杰、常江、常俊标、常永生、陈华富、陈兰芬、陈林、陈琪、陈启军、陈谦明、陈佺、陈雯、陈晓春、陈晓巍、陈雁、陈有信、陈韵岱、陈子江、程功、程翔、程永现、储以微、慈维敏、戴爱国、戴克胜、戴朴、邓常清、丁克、方向东、方贻儒 、高光侠、高家红、高明远、高平、高千、高天明、龚启勇、苟马玲、顾景凯、管英俊、郭非凡、郭国骥、郭娟、韩雅玲、郝小江、何作祥、胡国宏、胡硕、黄永焯、吉训明、姜勇、蒋争凡、焦建伟、金顺子、鞠大宏、鞠振宇、孔庆鹏、来茂德、兰峰、蓝柯、雷光华、雷群英、李斌、李冰、李灿东、李凡、李慧艳、李萍、李琦、李小俚、李延青、李雁、李英贤、李志超、廉哲雄、廖爱华、林圣彩、刘必成、刘洪军、刘俊平、刘林、刘起勇、刘强、刘叔文、刘勇、刘争、柳红、卢光明、罗凌飞、罗素兰、吕晓迎、吕志民、马筱玲、毛建华、明东、母得志、聂勇战、牛侨、裴端卿、彭军、邱小波、曲静、冉海涛、沈玉先、石建功、史冬泉、史庆华、宋锦璘、苏枭、孙桂菊、孙宏晨、孙林、孙青原、孙瑶、汤楠、唐北沙、陶芳标、陶娟、田志刚、仝小林、汪俊军、王传新、王迪、王菲、王刚、王浩、王红梅、王红艳、王红艳、王前飞、王秋菊、王伟、王振宁、魏海明、翁建平、翁习生、吴开春、吴李君、武淑芳、夏宁邵、熊思东、熊巍、徐安龙、徐辉雄、徐文东、徐希明、徐湘民、许琪、闫福华、严景华、杨宝峰、杨钦河、杨勇、杨长青、杨正林、姚尚龙、俞立、虞朝辉、岳寿伟、张春祥、张纪岩、张峻峰、张毓、张占军、章卫平、赵晓航、赵子建、郑加麟、郑玉新、钟诗龙、周海兵、周剑峰、周军、周平坤、周欣、朱晓新、宗志勇、邹卫国、左长京 /p p   公布时间:2020年8月3日至2020年8月10日。 /p
  • 基金委公布生命科学部2022年度重大项目等一批评审专家名单
    关于公布生命科学部2022年度重大项目、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专家推荐类)和NSFC-CGIAR/NSFC-UNEP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专家评审组名单的通告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规定,现公布生命科学部2022年度重大项目、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专家推荐类)和NSFC-CGIAR/NSFC-UNEP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专家评审组名单(合计58人):  周宁一、周军、张友军、张瑶、张晓明、张宏、袁钧瑛、易可可、姚永刚、姚斌、杨晓、徐书华、宿兵、吴成铁、王秀杰、王晓雪、王强、王加启、王晶、孙蕾、孙传清、宋宝安、沈元月、齐广海、欧阳宏伟、莫玮、缪炜、马力耕、马光辉、罗振革、罗凌飞、刘妍婧、刘兴国、刘玲莉、刘江、刘光伟、刘伟、梁兴杰、李亚宁、李明洲、李奎、康智云、蒋庆华、蒋青、韩俊海、韩斌、谷晓峰、葛亮、高绍荣、戴俊彪、程功、陈剑平、陈保冬、陈佺、曾长青、蔡时青、包振民、安黎哲
  • 2022年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重点项目和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专家评审组名单
    关于公布生命科学部2022年度重点项目和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专家评审组名单的通告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规定,现公布2022年度生命科学部重点项目和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专家评审组名单(合计134人):  丁兆军、于洪涛、于海鹏、王红宁、王秀杰、王泽峰、王晓雪、王爱德、王硕、王跃进、元英进、尤涵、戈宝学、牛书丽、龙勉、卢欣、卢艳丽、田志喜、史岸冰、印遇龙、冯江、冯越、吕万革、刘少军、刘江、刘兴国、刘宝辉、刘剑峰、刘海鹏、刘琴、刘爵、齐广海、孙文献、孙金鹏、孙蒙祥、孙毅、苏海佳、李小英、李云河、李丕龙、李加纳、李亚宁、李武、李国梁、李保国、李宽意、李富花、李慧艳、李澄宇、杨力、杨光、杨崇林、杨瑞馥、杨增明、吴玉章、吴永宁、吴成铁、吴华、吴晓磊、何建国、应义斌、应汉杰、沈元月、沈锡辉、宋宝安、宋新章、张大兵、张文庆、张龙现、张全发、张辰宇、张灼华、张忠华、张欣、张学礼、张宜辉、张保龙、张亮然、张宪省、张颖、陈卫、陈兰芬、陈吉龙、陈光水、陈国强、陈建群、陈春英、陈萍、陈新华、范明、林海、林鑫华、罗劲、罗绪刚、季维智、周绍兵、周树堂、周洁、单安山、赵长明、赵方庆、赵玉政、柏连阳、施卫明、贺雄雷、聂少平、贾大、顾青、晏月明、高天明、高绍荣、高峰、唐中林、唐志尧、唐铁山、黄波、黄荣峰、曹晓风、梁文举、扈荣良、葛剑平、蒋庆华、蒋建东、韩为东、焦仁杰、童光志、曾长青、谢道昕、裴端卿、熊伟、颜光玗、戴玉成、戴俊彪、魏辅文
  • 2022年度交叉科学部项目会议评审专家组名单名单(汇总)
    2022年7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组织评审2022年度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规定,现公布会议评审专家组成员名单(按姓名笔画排序)。丁 克丁希仑丁建东于达仁卫海桥马光辉马琰铭王开友王江云王 均王秀杰王 勇尤著宏车 涛车慧正龙亿涛龙 勉卢仲毅帅建伟申有青田永君田 捷付 琨冯西桥巩金龙尧德中吕中元吕金虎吕厚远吕昭平朱永法乔俊飞向 华庄 林刘 文刘光慧刘 庄刘青山刘明杰刘峰奇刘海燕刘 滨江 俊江朝光许瑞明孙 伟苏 刚杜军平李小森李亚平李 舟李迎光李树涛李 振李晓明李 涛李润伟李象远李寒莹李 新李震宇杨 伟杨朝勇肖 奕吴丁财吴 凯吴家睿邱丽荣何 军何国威狄增如沈红斌宋保亮宋 涛张文清张立军张宏科张 法张学记张建平张 健张浩力张 跃张增辉陈卫标陈 红陈国强陈洛南陈航榕陈海波陈维毅林 京罗 坤岳建民周 昆周海军周耀旗於志文郑小平郑南峰郑海荣屈军乐赵永生赵永席赵 瑾赵巍胜胡伟达胡炳文祝宁华聂广军夏 洋夏照帆徐平勇徐胜元徐海阳徐富强高 山席建忠黄 华黄志伟黄建平黄超兰盛 敏庾石山庾建设梁华国逯乐慧隋解和蒋锡群惠利健谢胜利谢高岗詹乃军蔡新霞裴艳中廖 强魏孝荣魏钟鸣
  • 布鲁克固体/液体核磁网络研讨会
    尊敬的客户, 第四届磁共振网络会议将于2020年6月9日-10日开播,届时,布鲁克的应用专家将为广大用户朋友介绍核磁技术的最新进展。布鲁克固体核磁新技术布鲁克公司通过和用户紧密合作不断开发新技术,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更高效的核磁共振新产品。其中,在今年ENC会议上发布的全自动CP/MAS iProbe、用于DNP核磁共振谱仪的0.7mm低温快速魔角旋转探头以及用于材料科学研究的新一代800MHz CP/MAS 超低温探头等新产品将赋予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全新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布鲁克液体核磁新进展本报告将为您介绍布鲁克在液体核磁共振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最新进展,这些技术将有助于提升您核磁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实验灵敏度。其中包括:具有革命性创新的1.2GHz核磁共振波谱仪;布鲁克探头产品线的更新;通过人工智能提升核磁谱仪工作效率;方便实惠的桌面台式核磁F80。 时间和地点2020年6月9日10:30-11:00 布鲁克固体核磁新技术15:30-16:00 布鲁克液体核磁新技术演讲嘉宾 王秀梅 博士 布鲁克固体核磁应用专家 徐雯欣 博士布鲁克核磁应用专家现在报名!祝好!布鲁克网络课堂团队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