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王恩哥

仪器信息网王恩哥专题为您整合王恩哥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王恩哥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王恩哥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王恩哥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王恩哥话题讨论。

王恩哥相关的资讯

  • 自主研发国产仪器助力 江颖、王恩哥等揭示冰表面原子结构和预融化机制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江颖教授、徐莉梅教授、田野特聘研究员、王恩哥院士等紧密合作,利用自主研发并商业化的国产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首次获得了自然界最常见的六角冰表面的原子级分辨图像。研究团队发现冰表面在零下153摄氏度就会开始融化,并结合理论计算揭示了该过程的微观机制,结束了有关冰表面预融化问题长达170多年的争论。该工作以“冰表面结构和预融化过程的原子分辨成像”(Imaging surface structure and premelting of ice Ih with atomic resolution)为题,于5月22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自然》杂志编辑部还以“从原子尺度揭示冰表面融化的奥秘”(Atomic-scale insights into the mystery of how ice surfaces melt)为题配发研究简报(Research Briefing),对文章进行专题报道。熟悉又神秘的冰表面水是生命之源,而冰作为水重要的固体形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全球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十分之一,且近半数的地表上空被含有大量冰晶的云层所覆盖。作为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表面之一,冰面承载着多种重要的大气反应,并影响着众多自然现象,如:冰的形成、臭氧的分解、雷云的带电等。此外,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冰表面的研究对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缺乏原子尺度的实验表征手段,我们对冰表面的了解仍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甚至连一个基本问题——冰的表面结构是什么,也尚未弄清楚。此外,冰表面常在低于其熔点(0 ℃)的温度下开始融化,这一现象称为冰的预融化。预融化现象对于理解冰面的润滑现象、云的形成与寿命、以及冰川的消融过程等至关重要。自从19世纪中期法拉第首次提出预融化层的概念以来,围绕其结构和机制的争论已经持续了170多年。这种持续的争论原因在于相关研究主要依赖于谱学手段,而这些手段受到衍射极限的限制,无法得到准确的原子尺度信息。因此,在实空间中对体相冰表面和预融化过程进行原子级分辨成像,是理解预融化层的关键,也是科学家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揭开冰表面的神秘面纱江颖课题组长期致力于高分辨扫描探针显微镜的自主研发和应用,创新性发展出了一套基于高阶静电力的qPlus扫描探针技术,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氢核的成像。2022年,课题组完成了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国产化样机 [Cheng et al., Rev. Sci. Instrum. 93, 043701 (2022)],随后将相关核心专利转让给中科艾科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校企联合攻关,实现了该系统的整机国产化(图1)。在本工作中,研究团队进一步突破了绝缘体表面无法进行原位针尖修饰的限制,开发了一种通用的一氧化碳分子修饰针尖技术,可对各种绝缘体表面实现稳定的原子级分辨成像。值得一提的是,国产扫描探针显微镜得到了比进口设备更高质量的数据,为冰表面的结构解析提供了关键支撑。基于该国产化设备,研究人员首次得到了自然界最常见的六角冰(ice Ih)表面的原子级分辨图像,实现了对表面氢键网络的精确识别和氢核分布的精准定位。图1. 自行研制的qPlus型光耦合扫描探针显微镜国产化样机(左)和正式上市设备(右)该研究发现六角冰的基面(basal plane)存在六角密堆积(Ih)和立方密堆积(Ic) 两种堆叠方式(图2),不同于过去普遍认为的只存在Ih一种堆叠方式的理想冰表面。Ih和Ic 晶畴通过水分子五、八元环缺陷连接,在纳米尺度上实现无缝的层内堆叠。通过精确控制冰的生长温度与气压,研究人员在冰表面发现了一种长程有序的周期性超结构,其中大小规则的Ic和Ih纳米晶畴交替排列(图2)。通过分析超结构表面的氢核分布,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独特的氢键网络结构能显著减少冰表面悬挂氢核之间的静电排斥能,从而使其比理想冰表面更加稳定。这一突破性发现刷新了人们对冰表面的传统认知,结束了关于冰表面结构及氢序的长期争论。图2. 冰表面的Ih和Ic 晶畴的原子力显微镜实验图(a),对应的结构模型示意图(b),以及周期性超结构的原子力显微镜实验图(c)捕捉预融化的微观过程为了进一步探究冰表面的预融化过程,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变温生长实验,发现冰表面在零下153 ℃(120 K)时就开始融化(图3)。在融化初期,原本长程有序的超结构中局部开始出现大小不一的晶畴。随着生长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冰表面的超结构序完全消失。与此同时,在畴界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表面无序,这些区域中经常可以观察到一种局域的平面化团簇结构。理论计算表明,该结构是一种亚稳态,其形成过程涉及到表面水分子层内氢键网络的调整和层间氢键的断裂,从而引起大面积的表面无序。在冰表面的初期预融化过程中,这种结构起到了关键作用。图3. 随着温度升高冰表面预融化过程的原子级分辨成像意义和展望该工作颠覆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冰表面结构和预融化机制的传统认识。冰表面重构所引入的高密度分布的畴界,促进了预融化的发生,使得冰表面在极低的温度(120 K)下就开始变得无序,这个温度远低于之前研究普遍认为的预融化起始温度(大于200 K)。考虑到预融化开始的温度与大气层中的地球最低温度相当,这表明在自然环境中,大多数冰表面已经处于预融化的无序状态或者准液态。因此,理解地球上与冰相关的各种物理和化学性质,需考虑预融化过程中形成的表面缺陷和亚稳态的作用。这些发现开启了冰科学研究的新篇章,将对材料学、摩擦学、生物学、大气科学、星际化学等众多学科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该工作在审稿过程中获得三位审稿人高度评价,认为它是“多年来阅读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且完整的论文之一”。他们肯定了“采用qPlus型低温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对冰表面进行原子级成像是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所获得的分辨率在冰表面成像中是前所未有的”,同时指出该工作的广泛意义,“这些发现可能对大气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2018级博士研究生洪嘉妮(现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后,入选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16级博士研究生田野(现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特聘研究员)、2020级博士研究生梁天成和2020级博士研究生刘心萌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江颖、徐莉梅、田野和王恩哥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其中洪嘉妮、田野、刘心萌、江颖主要贡献为扫描探针实验,梁天成、潘鼎、徐莉梅、王恩哥主要贡献为第一性原理计算和模拟。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的经费支持。
  • 教育部公布47个重点实验室主任名单
    为保证实验室持续稳定发展,规范和加强对重点实验室领导班子聘任管理,经有关高校公开招聘和推荐,教育部科技司聘任了“河口海岸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神经科学”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名单如下: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实验室主任 学术委员会主任 1 河口海岸学 华东师范大学 周云轩 王光谦 2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 华东师范大学 曾和平 徐志展 3 机械系统与振动 上海交通大学 高 峰 钟 掘 4 表面物理 复旦大学 封东来 王鼎盛 5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 厦门大学 戴民汉 胡敦欣 6 作物遗传改良 华中农业大学 张启发 傅廷栋 7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 同济大学、南京大学 张伟贤 郝吉明 8 软件工程 武汉大学 刘梦赤 李德毅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实验室主任 学术委员会主任 1 神经科学 北京大学 万 有 杨雄里 2 分子心血管学 北京大学 王 宪 杨宝峰 3 中医内科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李澎涛 王永炎 4 现代人类学 复旦大学 金 立 沈 岩 5 医学分子病毒学 复旦大学 袁正宏 杨胜利 6 分子医学 复旦大学 汤其群 林其谁 7 公共卫生安全 复旦大学 姜庆五 李立明 8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 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李 博 张大勇 9 器官移植 华中科技大学 陈孝平 陈 实 10 环境与健康 华中科技大学 邬堂春 魏复盛 11 生物医学光子学 华中科技大学 骆清铭 程 京 12 园艺植物生物学 华中农业大学 邓秀新 方智远 13 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 南开大学 王 磊 邓子新 14 蛋白质科学 清华大学 王志新 孟安明 15 应用力学 清华大学 施惠基 王自强16 实验畸形学 山东大学 邵常顺 张 学 17 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 山东大学 张 运 刘德培 18 高效洁净机械制造 山东大学 黄传真 卢秉恒 19 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 陕西师范大学 王喆之 洪德元 20 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 陕西师范大学 刘昭铁 江 明 21 细胞分化与凋亡 上海交通大学 陈国强 王恩多 22 靶向药物与释药系统 四川大学 张志荣 刘昌孝 23 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 四川大学 杨 毅 张亚平 24 岩土及地下工程 同济大学 黄茂松 顾金才 25 口腔生物医学 武汉大学 边 专 巴德年 26 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 西安交通大学 闫剑群 李立明 27 生物医学信息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刘健康 饶子和 28 认知与人格 西南大学 李 红 陈 霖 29 生物医学工程 浙江大学 王 平 俞梦孙 30 动物分子营养学 浙江大学 刘建新 朱作言 31 濒危动植物保护生物学 浙江大学 方盛国 陈宜瑜 32 海水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麦康森 唐启升 33 海洋药物 中国海洋大学 管华诗 陈凯先 34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 张福锁 石元春 35 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 李民赞 汪懋华 36 功能乳品 中国农业大学 罗云波 吴常信 37 基因工程 中山大学 庄诗美 王恩多 38 热带病防治 中山大学 黎孟枫 侯云德 39 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化学 西北大学 王尧宇 裘式纶
  • 90人!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3个2022年度项目评审专家名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期公布数理科学部“理论物理专款”项目、数理科学部重大项目、地球科学部重大项目三个项目的评审会议专家名单,共90人,现整理如下:关于公布2022年度数理科学部“理论物理专款”项目评审会议专家名单的公告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规定,现公布2022年度数理科学部“理论物理专款”项目评审会议专家名单:2022年度数理科学部“理论物理专款”项目评审会议专家名单蔡荣根常凯刘玉斌马余刚苏刚王炜王恩科王建国王雪华向涛许甫荣尤力赵强公布时间:2022年11月14日至2022年11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2022年11月14日关于公布“2022年度数理科学部重大项目评审会议”专家的公告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规定,现公布2022年度数理科学部重大项目及专项项目评审会议专家名单:“2022年度数理科学部重大项目评审会议”专家王文彦王兆军王建立王建民王彦飞王娜王彪方陶陶石磊叶向东申胜平包景东冯波司宗国朱少平朱永田朱利平朱宗宏刘子强刘宇陆刘晓为刘铁钢孙保华李玉同李定吴臻何子山辛圣洪汪越胜张莹张海燕张靖陆卫陆培祥陈树琪陈险峰范更华林华珍林建忠林承键金石周济林郑阳恒孟光赵宁赵建林赵振堂赵跃宇袁小聪徐力徐志平徐明郭田德黄永箴黄忠亿常超彭济根程亚傅立斌蔡荣根廖益熊启华公布时间:2022年11月14日至2022年11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2022年11月14日关于公布地球科学部2022年度重大项目评审组名单的公告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规定,现将地球科学部重大项目评审组名单公布如下:地球科学部2022年度重大项目评审组名单冯起张为俊曾刚曾永平张偲黄建平李晓明彭建兵孙和平赵国春周忠和孙有斌吴忠良冯学尚孙红文公布时间:2022年11月14日至2022年11月2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2022年11月14日
  • 管科研怎能如管工程 代表“三问三盼”引人思
    “我们科学家晚上常常睡不着觉。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   在上海代表团小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会场,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学家王恩多道出众多科研人员的无奈,“在想怎么避免科研项目因经费预算不合格而被卡掉!”如何能从这样的“细枝末节”中腾出精力和时间,投入科研?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学家王恩多代表的“三问三盼”,令人深思。   科研人员缘何“不够用”?   王恩多表示,尽管我国的科研水平和科研经费较之以往已显著提升,科研人才也越来越多地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但科研人员的体量比之发达国家依然少了很多,让科学家们常常感到“不够用”。人手不足,源自体制机制的局限。王恩多进一步分析,在我国,研究生是从事一线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而教育部门按比例分名额的研究生分配制度,常常会令一些实验室招不到需要的人才。   “像我们科学院,获评百篇优秀科研论文数量占全国17%,研究生招生名额却只有4%,近两年回国从事科学研究的留学生很多,为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成立了一些新的研究所,由于研究生名额的限制,很多刚从海外回来的科学家甚至招不到学生。而在一些名额较多的单位,一个年轻教授竟然可以同时带二三十个研究生。”   【期盼】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研究生名额分配采取动态管理,根据科研水平来灵活分配研究生招生名额。同时提供合理的待遇和分配制度,使之不仅能吸引高端人才,更吸引一支涵盖各个层次的科研梯队。   项目管理岂能“一刀切”?   对王恩多而言,人手的紧缺让科学家们着急 而招到人之后,“一刀切”的科研项目管理评价标准,让她和同行们更感头疼。王恩多说,主管部门对科研项目的预算审核方式与工程项目类似,尤其是涉及重大专项的,需要报预算等一系列繁复过程,甚至精细到“细枝末节”处。这样一来,科学家们为申请到科研专项经费,往往要绞尽脑汁、精打细算。“连做实验用的小白鼠,一只小白鼠多少钱,用多少只小鼠,也要精确算出。”王恩多叹了口气。   【期盼】相关部门改变“一刀切”的评判标准和管理方式,对待不同门类的科学研究或项目采取个性化的测评方式,对基础研究则宜采用粗线条的管理模式,别再用管工程的方法来管科学。   仪器为何只能买“洋货”?   王恩多说,国产的实验设备比之进口设备便宜得多,出于节约考虑,她和同事们常希望使用本土设备,但最后却总要花数倍的钱去买“洋货”。仅进口试剂一项,一年就要花去上百万元。连最简单的氯化钠都需要进口,因为一旦使用了国产货,实验常常会莫名其妙失败。“这说明我们并不是不会造仪器、做试剂,而是没有把好质量关。”   在王恩多看来,是踏实之风的缺失,导致了产品质量不过硬 这一现象,又是对时下学风的隐喻。“弄虚作假越来越多,功利之心越来越重,甚至大学的副校长也会被披露学术造假。”王恩多说,“不能正己,又岂能正人呢?!”   【期盼】踏踏实实,减少功利心,尽快重视国产仪器、设备、试剂的生产质量 可借鉴国际顶级刊物对不可靠的研究结果“主动撤稿”、“公开检讨”机制,建立相应机制规范科研道德,杜绝学术不规范行为。
  •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待遇为何“低人一等”
    &ldquo 设立在企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设立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相比,待遇明显&lsquo 低人一等&rsquo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lsquo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rsquo 的观念在一定程度让科研机构和企业形成两个泾渭分明的圈子&rdquo   ■一线对话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恩东兼任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说:&ldquo 企业是国家经济和创新发展的支柱,国家要在发展和创新中实现飞跃,需要更进一步推动企业向前。&rdquo   1991年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王恩东就进入浪潮电子研究所,除第一代小型机外,他主持了浪潮几乎所有服务器的研发及&ldquo 973&rdquo &ldquo 863&rdquo &ldquo 核高基&rdquo 课题等多个项目,跨界学术和企业,让他对我国科研现状的思索理性而客观。   将创新主体向企业转移,在企业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关键技术攻关层面向相关企业倾斜,王恩东认为,国家实验室建在企业,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他将设在浪潮的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比做桥梁,产学研在这个平台上被合理调动,对创新体系的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尽管如此,王恩东仍认为社会思维方式和国家扶持力度仍需较大改善。   现在社会上对企业争取科研项目资金的做法仍有质疑,认为企业会把国家研发投入做成利润。&ldquo 国家投入对企业是雪中送炭,它是对企业创新的正向鼓励,其创新成果带来的推动力和收益一定远远大于当时的投入。&rdquo 王恩东说,&ldquo 在国家对企业科研的投入上,美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dquo   上世纪50年代,为推动企业创新,美国政府给企业投入的创新资金占企业创新资金的50%以上,最高时达59%,至今这个比例仍在10%左右。王恩东认为,以目前中国企业的创新现状,合理的国家投入比例应该在30%&mdash 40%,但却还不到10%。   在中国古代的士、工、农、商之说中,工和商被排在最末,这种对工、商业者的轻视在现代社会并无质的改变,导致整个社会不重视企业及企业创新,导致设立在企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设立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相比,待遇明显&ldquo 低人一等&rdquo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ldquo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rdquo 的观念在一定程度让科研机构和企业形成两个泾渭分明的圈子而难以沟通和融合,科研机构研发与实际脱节、企业诉求不受重视等问题均与这一现状有关。   &ldquo 虽然美国政府并没有在企业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但它把企业的重点实验室或研究院当成国家项目的载体。&rdquo 王恩东认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统一考核、统一权力和义务。在加强对企业重点实验室考核的同时,对一些基础性成果的考核指标应一视同仁。另一方面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该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样,具备可以申请国家自然基金、973等基础研究类课题的资格。他也希望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和高校联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联合实验室,采取入站双导师制,即企业重点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可以作为联合导师,培养博士和硕士,具备学位授予权。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联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化示范基地这四个平台分别处于产业创新链的不同位置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恩东说:&ldquo 期待国家在政策、人才引进等方面持续加大对它们的支持,引导平台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国家创新平台的联动发展,整合产业创新资源进行技术创新,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转化。&rdquo   此外,王恩东希望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对企业国家实验室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充分发挥企业国家实验室背靠企业的特点,开展基于应用需求的重大原创研究,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 人民网:万里挑一获国家科技奖 企业还“烦”什么?
    □阅读提示:   获得国家科技奖的企业,都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排头兵。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成果,也只有通过企业才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才能真正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人在水中冷暖自知,获奖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很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采访对象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天津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郭玉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杭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江苏宏大特种钢机械厂,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浪潮集团,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奖。   创新链条不完整——   新技术不变成高品质产品,创新就失去价值   郭玉富发明全幅玉米联合收获机前,由于中国的玉米田行距不规则,“洋玉米机”已经水土不服了好多年,仿制的“土机”也未幸免。2000年时全国小麦机收率已经达到74%,但玉米的机收率却不到2%,成为农机化“木桶短板”。   但农民企业家郭玉富觉得,企业要发展,就要把目标瞄准在解决玉米收获机对行距不适应的问题。   200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揭晓,郭玉富和团队自主研发的玉米收获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小垄,宽窄行”,玉米照收不误,郭玉富一句话总结,“开动脑筋找机遇,自主创新求发展。”   “就像CPU芯片一样,它相当于电子产品的心脏,如果我们不能开发自己的嵌入式CPU及其应用产品,就会‘缺心少魂’,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得不到保证。”杭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明说。   同样,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是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得主,但集团执行总裁丁彩玲坦率地说,在质量控制方面,还有不小的距离。“要想做到世界顶级,还要在创新和细节上下大功夫。”   “创新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有了新的技术、新的想法,还要把它们变成高品质的产品,否则创新就失去价值。”丁彩玲说,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的企业,都是非常严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做得很到位,可以说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张明认为,自主创新如此重要,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需要更加落实。软件行业的政策已通过下放到省一级落实到位,但芯片设计所在的集成电路行业的支持政策却很难落实到位。   “国内大部分软件都是基于“WinTel”(微软+英特尔)构架的二次开发,客观上是帮别人做应用和推广,因而政府的软件支持政策很少在国际上听到不同声音。但如果我们要开发自己的芯片,国家出台任何鼓励政策,都会引来抗议一片。但基于集成电路自主的重要性,政府应该有更明确的支持政策来体现国家意志。”张明说。   吸引人才难——   没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企业创新就寸步难行   和许多江浙民企类似,即使企业规模已经做得很大,江苏宏大特种钢机械厂也是扎根在乡镇上。10年间,江苏宏大的产值从200多万元飙升到7个亿。   “我们超常规快速发展靠的是创新人才,要继续大发展,面临的困难就是怎么样吸收更多更高级的人才。”江苏宏大总裁杜圣财说,“民企、乡镇,凭这两点吸引高级人才,有困难。可能不光是我们,许多中小企业有同样难题。”   身在大城市、成为大企业的浪潮集团,同样面临吸引人才难的烦恼。“薪酬与国外企业差距大,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说,在国外同类企业的普通技术人员,一年收入5、6万美金是很正常的,换算成人民币就是三四十万 国内企业同等档次的技术人员,一年能到20万就不错了。   在丁彩玲看来,中国纺织行业人才从数量上讲不算少,但质量很成问题。“我在如意集团负责技术攻关10多年,在创新方面感到最困难的就是缺乏富有创新型的人才。”   丁彩玲说,与国际纺织行业相比,我国人才的数量不算少,但在质量上还有明显差距,特别是创新意识和能力上。都说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是从我们设计的产品看不到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底蕴。欧洲的文明史比我们短得多,但看看他们的时尚纺织,总能把本国的文化元素和周围的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人眼前一亮。“就纺织的设计、制作来说,我总感觉我们的人才缺乏灵感、缺乏创意,头脑被什么东西束缚住了。”   为解决人才紧缺的难题,郭玉富则靠进“四门”:“多进科技部门,学习科技知识 常进农业部门,了解各项政策 勤进专利部门,保护技术产权 广进大专院校门,引进贤才。杜圣财除了“用真心换真心”,在薪酬上采取“面对面”、“背对背”,连外来人才娶媳妇的事都“包办”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慨叹:人才难得!   “乡镇上虽然条件相对差一点,但人才在这里是宝贝,能得到重用。在中小企业也能大显身手、施展才华。大型企业能做到的事,中小企业也能做到,有时候甚至做得更好。”杜圣财说,与其抱着大城市不放,不如到中小城市去创新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关键的还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杜圣财说,包括像科研人员做出来的新发明、新技术、新工艺等创新成果,只有放到企业去,变成产品,在生产一线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它们的价值,才能体现高校院所的贡献。高校院所的管理者们应该对此鼓励。   新产品推广难——   如果新产品得不到顺利应用,企业创新的动力就会受挫   困扰国家科技大奖得主们的另一个难题是新产品推广难,特别是创新价值高的新产品。这样的产品不仅价格较高,而且都没使用过,用户不太放心,觉着有风险。   “新产品如果不能顺利推广应用,也大大制约了创新的积极性。这一点我们感受很深。”杜圣财说。   “研发固然很难,但我们感觉更难的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如果企业费九牛二虎之力研发出的新产品在国内得不到很好的应用,那么技术创新就没有意义,企业创新的动力就会大大受挫。”王恩东说。   王恩东认为,要想让国内用户愿意用自主品牌产品,除了企业自己要争气,政府的作用非常关键。比如政府采购中要真正做到同等条件下优先采用国产品牌的自主创新产品,同时为自主创新产品的顺利应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方面我的感触很深。小学生计算机课程,教材是清一色的国外操作系统内容,这无异于是用政府的资源为国外企业做广告。其实小孩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他对系统的可靠性没有任何要求,完全可以在教学时引导使用国产的操作系统。”王恩东说。   王恩东告诉记者,目前政府优先采购国产品牌的大政策有,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在实际过程中往往落实不到位。一些部门的政府采购,还存在“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的思想,往往会优先购买全球著名的品牌,这样即使产品出故障了,也不会背负责任,因为“我买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品牌”。   实际上,政府可以为自主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王恩东说,目前国内企业只是在某个或某些环节上有自己的创新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得到其他配套厂商的支持,特别是在面对国外大企业的时候,为获得支持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政府凭借强大的的采购能力和议价能力,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 中科院披露新“百人计划”细节
    本报北京5月25日讯 在今天上午于北京召开的深入实施&ldquo 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rdquo 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副院长王恩哥对率先行动&ldquo 百人计划&rdquo 的调整考虑、项目设置及主要特色进行了详细解读。   王恩哥说,根据中科院&ldquo 率先行动&rdquo 计划人才高地建设的需要和近年来海外人才群体结构呈现的新特征,中科院对&ldquo 百人计划&rdquo 进行了优化调整,启动实施率先行动&ldquo 百人计划&rdquo 。率先行动&ldquo 百人计划&rdquo 将设置学术帅才、技术英才和青年俊才三个项目,坚持引进培养杰出人才与青年优秀人才有机结合、坚持引进培养科研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有机结合,强调各类优秀人才的协同发展。   王恩哥介绍,率先行动&ldquo 百人计划&rdquo 的定位及项目设置充分考虑了与国家人才计划有效衔接,由原来针对海外青年人才的,单一层次的引进调整为分类分层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其中,学术帅才针对海外领军人才的引进,着力打造创新国际团队,加快人才高地的建设进程 技术英才针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引进,弥补人才队伍短板,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青年俊才针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引进,大胆培养,择优支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   他指出,率先行动&ldquo 百人计划&rdquo 在管理上将坚持&ldquo 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支持、分类管理、动态调整&rdquo 的管理模式,注重与中科院用人制度的紧密结合。对学术帅才,引入国际评估机制,支持每位学术帅才及其团队700万元人才专项经费和100万元基建经费 对技术英才,强化其与现有科研团队的融合,支持每位技术英才100万~200万元人才专项经费和60万元基建经费 对青年俊才,采用先期培养、择优支持的模式,即由中科院先期支持两年,支持科研经费80万元,两年后再进行综合评估,择优60%予以重点支持,支持每人200万元人才专项经费和60万元基建经费。   据了解,中科院&ldquo 百人计划&rdquo 于1994年启动,是我国最早启动的高目标、高标准和高强度支持的人才计划,开启了我国科技人才引进的先河。20多年来,&ldquo 百人计划&rdquo 成果丰硕、效益显著,为我国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为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成为在海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人才计划。
  •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发布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c75c731e-f637-4a5e-b687-9178fb93f3b4.jpg" / /p p   1月28日,《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科学通报(英文版)》主编、《蓝皮书》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以及科技期刊管理、出版单位和机构的近400名代表出席发布会。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部长、企业工作办公室主任宋军代表主办单位在发布会上讲话,王恩哥代表专家委员会和编写委员会发布《蓝皮书》内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邬书林,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专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科学通报(中文版)》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分别作了学术报告。怀进鹏与王恩哥共同为《蓝皮书》正式发布揭幕,发布会由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主持。 /p p   中国科协组织编写发布《蓝皮书》,是对国内科技期刊做一次全身检查,把脉问诊,摸清家底,实事求是地剖析问题,总结规律,借鉴国际优秀科技期刊成功经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探索中国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是推进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重要支撑,要形成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学术道德和学术伦理监督作用,扩大国际交流合作。 /p p   王恩哥在发布《蓝皮书》内容时表示,《蓝皮书》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丰富了我国科技期刊的研究成果。邬书林作了题为《提升期刊学术质量 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的报告。高福以《推动中文科技期刊发展 传播中华文化》为题作了报告。郝希山在《维护学术诚信——科技期刊的责任担当》的报告中表示,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石,科学研究依赖同行之间的信任与诚实得以创新与进步。科技期刊要担当起引领科学创新与发展、促进学术争鸣与交流、传播科学精神与规范的责任。 /p p   参加本次发布会的还有《蓝皮书》编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农业工程学报》主编朱明,教育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中科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美国物理联合会等相关组织代表,中国科协主管期刊主办单位、出版单位代表,百强报刊(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二期项目、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第四期项目入选期刊等科技期刊代表,万方数据、卓众出版社、爱思唯尔、施普林格、约翰威立、查尔斯沃思集团、Emerald出版集团等国内外数据库及出版商机构代表,以及相关新闻媒体、网站记者等。 /p p   据《蓝皮书》披露,截至2016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为5020种,其中出版地为北京地区的期刊数量为1586种(占31.59%),出版周期以双月刊(1953种,38.90%)和月刊(1805种,35.96%)为主,出版语种以汉文占绝对多数(4631种,92.25%),英文期刊相对较少(302种,6.02%),基础科学类期刊1549种(30.85%),技术科学类期刊2286种(45.53%),医药卫生类期刊1185种(23.61%)。 /p p   5020种科技期刊的主管、主办和出版单位分布总体上比较分散,共有1375个主管单位,主管期刊数量超过10种的主管单位有72个,仅主管一种期刊的主管单位有905个。基于第一主办单位的统计显示,5020种期刊共有3232个主办单位,共有4381个出版单位,仅出版1种期刊的出版单位有4205个,占出版单位总数的95.98%。 /p p   从期刊经费来源看,大多数期刊以自筹经费为主。有2015种期刊(40.57%)表示当年没有得到来自主管主办单位的经费,另有2510种期刊表示受到了主管主办单位的经费资助,但资助的经费额度基本都不超过30万元。 /p p   《蓝皮书》由中国科协主编,学会服务中心组织编撰,旨在推动我国科技期刊在引领科技创新、推动文化繁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p
  • 2015首批“百人计划”择优支持人选出炉
    5月25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京召开。中科院副院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恩哥主持会议,中科院副院长、领导小组副组长张亚平,中科院副秘书长、领导小组成员何岩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出席了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2015年度第一批&ldquo 百人计划&rdquo A、B类择优支持人选、&ldquo 百人计划&rdquo 终期评估优秀人选、&ldquo 创新国际团队&rdquo 试运行评估结果及&ldquo 海外评审专家&rdquo 遴选结果 讨论通过了率先行动&ldquo 百人计划&rdquo 学术帅才(A类)和技术英才(B类)的岗位管理原则及青年俊才(C类)岗位指标的分配原则 讨论了中科院实施学术休假制度的相关意见。   王恩哥在总结中指出,建设国家创新人才高地,是&ldquo 率先行动&rdquo 计划的重要内容,做好人才工作的主体虽然在研究所、在&ldquo 四类机构&rdquo ,但是离不开院机关的顶层设计、有效组织和监督实施。中科院深入实施的&ldquo 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rdquo 对人才计划、项目作出了较大调整,希望院机关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组织实施好人才系统工程,扎实做好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 北京怀柔科学城首个大装置开工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启动建设
    p   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9月28日在北京怀柔正式启动建设,这也是怀柔科学城第一个开工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该工程拟通过5年左右时间,建成国际上首个集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光场等极端条件为一体的用户装置,极大提升我国在物质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综合实力。 /p p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工程由国家发改委审批,中科院、教育部共同申请,得到了北京市和怀柔区的鼎力支持。装置由极端实验条件产生系统、极端条件下的样品表征和测量系统,以及能满足上述各系统研制、升级、维护与运行的支撑系统等部分组成。建成后,该装置将成为开展物质科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实验基地,成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p p   在项目启动会上,中科院副院长王恩哥表示,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是中科院站在国家科技创新总体布局的高度,面向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态势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求的具体举措之一。 /p p   王恩哥对项目建设法人单位中科院物理所提出了几点要求。他说,物理所要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党和国家负责的态度,强化建设标准和要求,按照既定建设周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抢抓机遇,认真做好前沿科学领域布局规划 大胆探索大科学装置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运行好综合实验设备,多出成果,早出成果,出大成果,勇攀科学高峰 发现、吸引、凝聚顶尖科学家,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p p   王恩哥强调,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在国际上是首创,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他希望该装置能够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用户装置,与相关交叉平台一起构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凝聚态物质科学研究中心。努力探索世界科学前沿,实现技术引领性突破,在怀柔科学城建设中作出重要贡献。 /p p   “极端条件实验手段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在若干核心领域的竞争力。”中科院物理所所长方忠认为,项目建设将大幅提升我国综合极端条件科学与技术研究及尖端实验设备的研制、运行能力,提升我国在相关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领域的综合水平,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综合实力步入世界一流水平,促进我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 /p p   利用装置,科研人员可以开展非常规超导、拓扑物态、新型量子材料与器件等研究工作,并可在物理、材料、化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开展超快科学研究,探索极端时空尺度上的物质结构信息和动力学信息。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丁洪举例说,倘若科学家能利用装置做出室温超导体,电影《阿凡达》中壮观的“哈利路亚悬浮山”就有望成为现实。 /p p   此外,装置还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依靠该装置,人们可以开展各种特殊功能材料和技术的研发,还能够促进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化学、地质、能源科学及信息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 /p p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吕力透露,装置建成后将向国内外用户全面开放,遵循“开放、共享、流动、合作”的运行管理机制,严格保证全面对外开放机时。 /p p   据了解,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是指综合集成低温、高压、强磁场、超快光场等一系列配套的集群设备所构成的大型科学实验设施。近年来,利用极端实验条件取得创新突破已成为科学研究发展的一种重要范式,不少工作获得了诺贝尔奖,大量成果得到了重要应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欧洲、日本等都在该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许多著名研究机构都拥有先进的极端条件实验设施。 /p p /p
  • 中国科学家利用自主显微镜首次揭示水合离子微观结构
    center img style=" width: 285px height: 300px " title=" " alt=" " src=" http://upload.jxntv.cn/2018/0515/1526343227397.jpg"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285" / /center p   钠离子水合物的亚分子级分辨成像。从左至右,依次为五种离子水合物的原子结构图、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原子力显微镜图和原子力成像模拟图。图像尺寸:1.5 nm × 1.5 nm。 /p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02px height: 300px " title=" " alt=" 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水合离子的微观结构" src=" http://img002.21cnimg.com/photos/album/20180515/m600/35DDA1DE9EDE6FF980557BE1E5589178.jpeg"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02" / /center p   5月14日,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会议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江颖(左)和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王恩哥(右)在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p p   5月14日电,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一支联合研究团队日前利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显微镜,首次获得水合离子的原子级图像,并发现其输运的“幻数效应”,未来在离子电池、海水淡化以及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等将有重要应用前景。该成果于北京时间14日由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 /p p   水是人类熟悉但并不真正了解的一种物质。水与溶解其中的离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团簇,称为水合离子,盐的溶解、大气污染、生命体内的离子转移等都与水合离子有关。19世纪末科学家就开始相关研究,但由于缺乏原子尺度的实验手段以及精准可靠的计算模拟方法,水合离子的微观结构和动力学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p p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王恩哥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江颖带领课题组,在实验中首次获得了单个的水合离子,随后通过高精度扫描探针显微镜,得到其原子级分辨图像。这是一百多年来人类首次直接“看到”水合离子的原子级图像。 /p p   “观测到了最小的原子——氢原子,几乎已经达到极限,可以对原子核与电子的量子效应同时进行精确描述。”王恩哥说。 /p p   经过高精度观测,中国科学家还发现了水合离子的“幻数效应”,即包含3个水分子的钠离子水合物在表面上具有异常高的扩散能力。江颖介绍,该研究结果意味着,可以选择性增强或减弱某种离子的输运能力,在离子电池、防腐蚀、电化学反应、海水淡化、生物离子通道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意义。 /p p   “比如,可以通过对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进行界面调控,借助‘幻数效应’提高离子的传输速率,从而缩短充电时间和增大电池功率。”江颖说。 /p p   strong  1.研发显微镜核心部件和方法,达到原子水平观测的极限 /strong /p p   这项工作的突破之一,是在国际上首次得到了水合钠离子的原子级分辨图像。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王恩哥说:“这可能就是原子水平观测的极限了。” /p p   为了得到这幅图像,科学家们面临着两个挑战:第一步,如何人工制备单个离子水合物?制作离子水合物非常容易——把盐倒入水中溶解就可以了——但它们相互聚集、相互影响,水合结构也在不断变化,要得到适合扫描探针显微镜研究的单个离子水合物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p p   第二步,如何给离子水合物拍个原子级照片?实验制备出单个离子水合物团簇后,接下来需要通过高分辨成像弄清楚其几何吸附构型,也就是给它们拍个“原子照片”——由于离子水合物属于弱键合体系,比水分子团簇更加脆弱,因此针尖很容易扰动离子水合物,从而无法得到稳定的图像。 /p p   科学家们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对扫描探针显微镜做了改造,自主研制了关键核心设备。这一研究的主要完成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江颖介绍,为了制备单个离子水合物,他们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展了一套独特的离子操控技术,以制备单个离子水合物。江颖说:“首先用非常尖锐的金属针尖在氯化钠薄膜表面吸取一个氯离子,这样便得到氯离子修饰的针尖和氯离子缺陷。然后用氯离子针尖将一个水分子拉入到氯离子缺陷中,再将针尖靠近缺陷最近邻的钠离子,水平拉动钠离子,将钠离子拔出吸附在针尖上。最后用带有钠离子的针尖扫描水分子,从而使钠离子脱离针尖,与水分子形成含有一个水分子的钠离子水合物。通过拖动其他水分子与此水合物结合,即可依次制备含有不同水分子数目的钠离子水合物。” /p p   为得到离子水合物的“原子照片”,并保证不对其产生扰动,研究人员发展了基于一氧化碳针尖修饰的非侵扰式原子力显微镜成像技术,可依靠极其微弱的高阶静电力扫描成像。江颖给记者展示了图片:“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实空间得到离子水合物的原子层次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到,不仅水分子和离子的吸附位置可以精确确定,就连水分子取向的微小变化都可以直接识别。” /p p    strong 2.离子水合物的幻数效应有什么用 /strong /p p   江颖介绍,为了进一步研究离子水合物的动力学输运性质,研究人员利用带电的针尖作为电极,通过非弹性电子激发控制单个水合离子在氯化钠表面上的定向输运,发现了一种有趣的幻数效应:包含有特定数目水分子的钠离子水合物具有异常高的扩散能力,迁移率比其他水合物要高1~2个量级,甚至远高于体相离子的迁移率。 /p p   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和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他们发现这种幻数效应来源于离子水合物与表面晶格的对称性匹配程度。具体来说,包含1、2、4、5个水分子的离子水合物总能通过调整找到与氯化钠衬底的四方对称性晶格匹配的结构,因此与衬底束缚很紧,不容易运动 而含有3个水分子的离子水合物,却很难与之匹配,因此会在表面形成很多亚稳态结构,再加上水分子很容易围绕钠离子集体旋转,使得离子水合物的扩散势垒大大降低,迁移率显著提高。 /p p   江颖说:“我们可能都给孩子玩过按照空洞填积木的游戏,这个实验有点类似。氯化钠衬底就是预留好不同几何形状空洞的底板,而离子水合物就是这些积木,它周围结合的水分子数目决定了积木的几何形状。我们发现,包含1、2、4、5个水分子的水合物总能在底板上找到对应的空洞稳定下来,但含有3个水分子的离子水合物却没有合适的地方,只能浮在表面不停运动。” /p p   有评论认为,这一发现会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会马上引起理论和应用表面科学领域的广泛兴趣”“为在纳米尺度控制表面上的水合离子输运提供了新的途径,并可以拓展到其他水合体系”。 /p p   江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生物离子通道的研究,“我们知道,人类的嗅觉、味觉、触觉等是靠生物离子通道来实现的。离子在这些通道中的输运速度非常高,而且在离子的筛选上有很强的特定性,从来不会乱套。过去我们认为这种高速度和特定性主要是由离子通道的大小决定的,但我们的研究结果对这个认知提出了挑战。生物离子通道的内壁结构有很多微观细节,或许是因为细节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幻数效应,才出现了离子输运的选择性和高效性。”再比如离子电池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对电极材料表面的调控和裁剪,提高离子的传输速度,实现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电池功率等目标。” /p p   王恩哥表示,这一研究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范例,是科学家们在一个方向上持续不断研究的结果,“我们将在这个方向上持续努力下去,也希望其他学者参与进来,让我们对水、对水合物体系有更深入的了解”。 /p p   strong  3.水合离子变得可以操控,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strong /p p   据了解,这项研究工作得到了《自然》杂志三个不同领域审稿人的一致好评和欣赏。他们认为,该工作“会马上引起理论和应用表面科学领域的广泛兴趣”,“为在纳米尺度控制表面上的水合离子输运提供了新的途径并可以拓展到其他水合体系”。 /p p   王恩哥院士介绍,“该项研究的结果表明,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对称性和周期性,来实现选择性增强或减弱某种离子输运能力的目的。这对很多相关的应用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潜在意义。” /p p   比如可以研发出新型的离子电池。江颖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其电解液一般是由大分子聚合物组成,而基于这项最新的研究,将有可能开发出一种基于水合锂离子的新型电池。“这种电池将大大提高离子的传输速率,从而缩短充电时间和增大电池功率,更加环保、成本也将大幅降低。” /p p   另外,这项成果还为防腐蚀、电化学反应、海水淡化、生物离子通道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由该工作发展出的高精度实验技术未来还有望应用到更多更广泛的水合物体系。 /p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92px " title=" " alt=" 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水合离子的微观结构" src=" http://img001.21cnimg.com/photos/album/20180515/m600/54A9FE512CB7D9448952615F391BE431.jpeg" height=" 292"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center p   5月14日,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会议室举行的发布会上,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王恩哥在介绍研究成果。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p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title=" " alt=" 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水合离子的微观结构" src=" http://img003.21cnimg.com/photos/album/20180515/m600/EAAEBB34B6CC5E08C49B2CBB7DE0F7A0.jpeg" height=" 338"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center p   5月14日,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会议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江颖(左)和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王恩哥在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p center img alt=" 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水合离子的微观结构" src=" http://img003.21cnimg.com/photos/album/20180515/m600/A35A5DB342D4F1E05F79EE99F887BD42.jpeg" height=" 600" width=" 439" / /center p   5月14日,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会议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江颖在介绍研究成果。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p
  • 中科院召开国家实验室总结验收和发展规划审查论证会
    5月21日,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了沈阳材料科学、北京凝聚态物理、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3个试点国家实验室的总结验收和发展规划审查论证会。中科院副院长王恩哥出席会议,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试点国家实验室及依托单位相关负责人和其它相关研究所代表等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许瑞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姚建年担任专家组长。   许瑞明简要介绍了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历程、科技部对于国家实验室的验收要求和会议的主要目的。杨锐、王玉鹏和罗毅分别代表3个国家实验室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围绕国家实验室筹建和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咨询和讨论,并形成专家组意见。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科研基地处处长傅小锋详细介绍了科技部在国家实验室方面近期开展的工作。他指出,科技部积极推进国家实验室顶层设计工作,其关键在总结验收过去成果的基础上,做好未来十年规划,国家实验室要在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要需求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梳理清楚依托单位和国家实验室的关系。   王恩哥就国家实验室工作提出两点希望。一是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国家实验室发展的新机遇,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认真总结,争取在筹建的基础上取得更大成绩,得到更快发展,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二是进一步抓好实验室发展规划工作,未来发展规划要体现先进性、不可替代性,应具有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所不能达到的功能。国家实验室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要勇于探索创新,不仅要符合科学发展规律,还要与国际接轨。他强调,中科院要认真总结此次会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整改,及时与科技部进行有效沟通,共同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 会议现场
  • 浪潮携手中科院基因组 生命科研“大提速”
    浪潮集团副总裁王恩东(右)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   信息技术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已不再局限于IT产品和方案的提供了,而是更多地参与到科研、工业和国防领域重大装备的技术上来,其技术的辐射效应日益显现。   因生命科学被越来越广泛关注,基因成为全球争抢的宝贵战略资源和财富,而信息技术已成为生命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   国产测序仪三年后问世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与浪潮&ldquo 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rdquo 成立的&ldquo 中科院基因组所&mdash 浪潮基因组科学联合实验室&rdquo 承担研发的国产第三代基因测序仪预计三年内问世。   该产品的成功研制,不仅将填补我国在基因测序基础装备领域的空白,提升自主化水平,同时也将使国内生命科学研究机构能够获得低成本、高效率的测序工具,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基因资源,加速我国基因战略的发展,为我国在该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奠定基础。   当前,我国基因研究所目前使用的第二代基因测序仪完全依靠进口,设备价格高昂,国内研究院所在经费受限的情况下,难以获得足够数量的基因测序设备,导致科研进度缓慢。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基因资源具有唯一性,国外公司可以利用基因测序设备方面的先发优势,抢先申请基因专利,从而垄断未来全球的基因产业。   据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研究员介绍,相比第二代产品1个月以上的测试周期,我国自行研发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几十分钟即可完成一个人的完整基因测序。同时,测试成本也将下降到5000元左右,仅为当前的1%。   显然,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在成本、速度等方面将取得革命性进展。然而,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的研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IT、半导体、光学等诸多领域的共同推进。对此,科技部高新司杨咸武副司长说:&ldquo 如何更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与基因科学的结合,已成为我国下一步能否在基因科学领域继续取得更好成果,我们基因科学研究能不能持续快速发展的非常关键的因素。&rdquo   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徐茂波认为,不同学科、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互联互通,不仅将为生命科学等前沿应用的发展提供深层次的信息化推动,也对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索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途径,最大化发挥成果的应用价值具有开创作用。   装备制造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认为,第三代基因测序仪不仅仅是一项科研重大装备,也代表着国产IT厂商难得的&ldquo 做大做强&rdquo 的机遇。   据IDC报告,截止到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已经连续第五个季度收入下滑,今年服务器市场收入下滑的态势已成必然。   借金融危机,国际厂商展开了新一轮的全球布局,并购风潮的不断上演使得跨国公司借机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线,强化了一体化方案提供能力。同时,国际厂商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使其进一步增强了对产业技术的控制力度。以IBM为例,其每年向研发投入资金已超过 60亿美元资金,其中超过50%投入到与 &ldquo 智慧地球&rdquo 相关的研发中,2008年全年,IBM在美国共注册4186项专利,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家在单一年度专利注册数量超过4000项的公司。   缺乏资本后盾的国产厂商无法单凭收购实现技术和市场的快速扩张。因此,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以便在服务器产业复苏的浪潮之中不被国际厂商远远抛在后头,已经成为每个国内厂商必须要审慎思考的课题。   对此,王恩东表示,国家重大装备的国产化与数字化趋势,为国产服务器厂商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导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在装备上我国每年有数百亿美元的逆差。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重大装备制造的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ldquo 十一五&rdquo 规划中提到了九大高技术产业专项工程,除去IT产业领域内的工程,其他如生物医药、民用飞机、卫星、新材料等专项工程,越来越依赖于如高端计算、海量存储、高速互联等信息技术的突破。信息技术已经超出了业务电子化、网络化、大规模数据处理等常见的形式,正在更加深入的融入到各种产业装备中。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IT厂商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除了传统的产品之外,对其他产业领域的技术输出或者技术合作,将成为国产服务器厂商未来新的竞争焦点。
  • 破解百年之谜,中国科学家首次“看到”水的原子极限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继2014年获得世界第一张亚分子级分辨率的水分子图像后,中国科学家再次取得突破,将分辨率推向了氢原子极限,首次“看到”水合离子的原子级分辨图像。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是水合离子的概念提出一百多年来,人类第一次在实空间直接“看到”水合离子的原子级图像。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7950ebea-551d-41a8-9ea1-1a6b8088971d.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6255454b-c08b-4a6b-9deb-0723f965cdd6.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5月1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这项成果。该工作由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课题组、徐莉梅课题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毅勤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王恩哥课题组合作完成,相关成果已于当天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Nature)发表。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卡维里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恩哥说,我们都知道水的结构,但直到这次我们才看清楚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在什么位置。氢原子是世界上最轻的原子,我们看到了自然界的原子的极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cb66b76e-5219-4f43-ab37-e1e914087537.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水,这个自然界中最丰富、人们最为熟悉的物质,却也是人类最不了解的物质之一。《科学》杂志(Science)在创刊125周年之际,公布了本世纪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其中就包括:水的结构如何?2015年,《德国应用化学》也将水的相关问题列入未来24个关键化学问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王恩哥说,水之所以如此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氢(H)原子核的量子效应。水的分子结构很简单:H2O,而H是元素周期表中最轻的原子。一般来说,如果原子核较重,可以近似地把它处理为经典粒子,只需把电子量子化,从而对其进行研究——但这种方法套用在H这种“近似电子重量”的原子核身上,就失效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n.sinaimg.cn/tech/gif_image/625/w400h225/20180515/br9A-hapkuvk9557855.gif" alt=" " / span class=" img_descr"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此外,水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同样十分非常复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教授江颖说,由于水是强极性分子,它作为溶剂能使很多盐发生溶解,而且能与溶解的离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团簇,此过程称为离子水合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种过程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且在众多物理、化学、生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盐的溶解、电化学反应、生命体内的离子转移、大气污染、海水淡化、腐蚀等。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事实上,离子水合物的微观结构和动力学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意识到离子水合的存在并开始了系统的研究,然而,尽管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努力,离子的水合壳层数、各个水合层中水分子的数目和构型、水合离子对水氢键结构的影响、决定水合离子输运性质的微观因素等诸多问题,至今仍没有定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单原子、单分子尺度的表征和调控手段,以及精准可靠的计算模拟方法。近年来,王恩哥、江颖与同事、学生一起合作,发展了原子水平上的高分辨扫描探针技术和针对轻元素体系的全量子化计算方法,在水/冰的结构和动力学研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通过实验和理论的深度融合,刷新了人们对水和其他氢键体系的认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02d85bde-dc1e-4aaa-95ab-60d08099b480.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140fabcd-902d-49d4-8d0f-783fb547e738.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4e5d260b-9396-4917-ad1c-6222a1e79c1f.jpg" title=" 9.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当天,王恩哥表示,经过中国科学家20多年的持续投入、4个课题组的紧密合作,终于在实验上制备出的单个离子水合物团簇,并通过高分辨成像搞清楚了其几何吸附构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种有趣的幻数效应:包含有特定数目水分子的钠离子水合物,具有异常高的扩散能力——说白了就是比其他水合物“跑得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江颖说,这项工作对相关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意义,比如:离子电池、防腐蚀、电化学反应、海水淡化、生物离子通道等等。此外,该工作发展的实验技术也首次将水合相互作用的研究精度推向了原子层次,未来有望应用到更多更广泛的水合物体系,开辟全新的研究领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项研究得到了《自然》杂志三个不同领域审稿人的好评,认为该工作“会马上引起理论和应用表面科学领域的广泛兴趣”,“为在纳米尺度控制表面上的水合离子输运提供了新的途径并可以拓展到其他水合体系”。 /p
  • 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在东莞松山湖成立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9e7c31f8-7a04-4df1-a94f-4adb92d4665a.jpg" title=" W020181205311361116385.jpg" alt=" W020181205311361116385.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11月24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揭牌 br/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dfe77ded-e9a2-4025-a7d2-94729debcc53.jpg" title=" W020181205311361447347.jpg" alt=" W020181205311361447347.jpg"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于今年4月25日揭牌。目前一期的1.7万多平方米的办公区正在装修中,进驻的10个团队预计近期就可以在里面开展实验工作。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聚 焦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11月24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到场致辞,并为相关专家授聘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心澄,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院士高鸿钧,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郑海涛,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黄少文等出席活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出席活动的还有20多位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国内多所大学的校长、副校长,多家研究所所长以及相关部门、机构的专家代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以材料科学为核心推动多学科交叉发展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由东莞市政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是广东首批4家省实验室之一,总体规划1200亩,首期计划投资经费超过50亿元。2018年4月25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东莞挂牌成立。实验室定位于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及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粤港澳科研中心。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该实验室计划打造公共技术平台、前沿科学研究、创新样板工厂以及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其中,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依托实验室,联合国内外各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机构,吸取国际类似研究机构的成功经验,邀请国际一流学者进行中长期或短期访问,以持续深入的科学研讨会为主,打造系列知名国际会议和讲习班,旨在建成高水平、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的平台。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该中心将以材料科学为核心,面向生命、能源、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持续关注国内外相关科学前沿和最新动态,为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创新思想和成果源泉。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此外,该中心未来将面向社会开放,宣传和普及材料科学及相关学科交叉所形成的各种成果,锻造先进的科学文化基础,促进和培养更多的优秀年轻人才投身于前沿研究 保持与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实验室发展提供战略咨询,并引领中国乃至世界交叉学科的发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东莞正加快向“科技引领产业”转变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代表东莞市委市政府致辞时表示,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东莞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一环。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的建成挂牌,标志着实验室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预示着实验室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肖亚非表示,近年来,东莞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行动计划,目前已与北大、清华等高校共建了32家新型研发机构,中国散裂中子源去年已经开始运营,南方光源也有望落户东莞。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目前东莞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58家,今年有望突破4500家,总数居广东省地级市第一。东莞正加快实现从“科技支撑产业”向“科技引领产业”、从“分散式创新”向“协同式全域创新”、从“服务自身发展为主”向“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三个转变。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肖亚非表示,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等重大战略。广东省对东莞明确提出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国家级粤港澳台创新创业基地、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三大定位。东莞将对照这些目标要求,重点规划建设面积达53平方公里的中子科学城,全力推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加快建设,更好地发挥对东莞乃至全省、全国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将为人才开展交流和合作搭建平台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珠三角一直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制造中心,并聚集了一系列国际知名高校和大批高水平的学者、专家。在东莞建设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正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粤港澳地区在产业、高校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我国的基础研究发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中科院院士王恩哥表示,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的揭牌,标志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广大专家的指导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将有望成为粤港澳科技领域的亮丽名片。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在科学研究中,人才的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的成立,将为人才开展交流和合作搭建平台。王恩哥表示,未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将通过利用好广东、香港、澳门的高校资源和工业发展等优势,在全国培养科研人才、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将推动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目前建设进展如何?据王恩哥介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广东首批4家省级实验室之一。虽然项目启动还不足一年,但各项工作推进非常快,基建设计正在全面开展。同时,今年以来,实验室还吸引了10个全球顶尖创新研发团队加入,其中4个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6个来自于高校、科研院所。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未来将如何与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等大科学装置进行互动?王恩哥表示,近年来,我国启动建设了一大批大科学装置,这给极端条件下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但建设大科学装置只是开展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如何用好大科学装置、推动科学研究出成果才是关键。而材料实验室,正是用好大研究成果、推动成果转换的一个平台。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延伸阅读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建设科学中心意义何在?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在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上,科学中心的成立对于促进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如上个世纪初,丹麦成立了以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玻尔为中心的玻尔研究所,吸引了世界各国最活跃的学者前来访问,大家还聚集到一起讨论最前沿的学术问题。自由的学术环境和活跃的交流气氛,使得玻尔研究所成为全球大师云集的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并形成了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产生了一大批划时代的学术思想和创新成果,对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量子物理的研究,为世界范围的半导体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p p br/ /p
  • 默克生命科学与Turgut Ilac结成战略联盟,并为其提Provantage End-to-End解决方案
    近日,默克生命科学宣布,其已与总部设在土耳其的领先生物类似药企业Turgut Ilac结成战略联盟,并将为其提供针对生物类似药研发与生产的Provantage End-to-End服务。默克生命科学的Provantage End-to-End解决方案包含一整套系统全面的产品和服务,可使生物制药企业加快由分子研究向临床试验、再到商业化生产的进程。此项交钥匙服务包括工艺开发、cGMP生产、厂房设计、中试生产用设备、工艺和设备的培训、技术转移、设备确认验证和商业化大生产的建立。 根据与Turgut Ilac的此项为期多年的协议,默克生命科学将提供工艺开发、中试厂房设备、cGMP生产、厂房设计并最终向Turgut的厂房进行生产工艺的技术转移,用于商业化生产。中试和大规模生产的厂房使用相同的模板,这有利于技术转移。该协议的第一阶段将侧重于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根据该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默克生命科学将向Turgut生物类似药生产线上的第一批分子药物提供支持。财务条款尚未披露。默克生命科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Udit Batra说:“生物类似药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治疗选择,世界各地的许多生物制药公司纷纷对该类药物的研发与生产进行投资。我们很高兴能与Turgut Ilac合作,充分利用我们的End-to-End服务,帮助创建和优化这些分子药物的工艺与生产厂房。我们期待着帮助他们将自身的宝贵财富拓展至生物制剂领域,使其能够继续造福土耳其和周边市场的患者。”Turgut Ilac创始人及董事长Kaya Turgut说:“Turgut Ilac是土耳其制药行业的创始企业之一,也是率先开发仿制药的企业之一。我们的商业模式不断演变,如今专注于业界领先的生物类似药的研发与生产。为了支持这一举措,我们找到了具有雄厚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供应商,可以提供涵盖从工艺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全部内容的交钥匙支持。我们通过这一合作伙伴关系所获取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仅能使我们建立完善的流程,还可使这些进程由中试更加快捷地转为成熟的商业厂房。”1951年成立的家族企业Turgut Ilac是土耳其第一家仿制药公司;他们的小分子业务于2003年出售给了Actavis。公司预期在伊斯坦布尔之外的厂房进行生物类似药的商业化大规模生产。Provantage End-to-End解决方案可为任何地区的生物制药企业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带来重要益处并解决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实行分散化生产的著名生物制药企业——它们需要迅速、有效地建立当地生产能力。通过End-to-End解决方案,默克生命科学能够促进和加速整个工艺向新生产地点的转移。初创公司的生产能力、资源和基础厂房十分有限,它们将从这一拥有一流的单元操作、工艺开发技术专业能力和生产厂房专业知识的合作伙伴身上广泛受益。
  • 新版欧盟家电通用标准(EN60335-1:2012)发布
    日前,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正式发布了家用电器的2012版欧盟通用安全标准——《EN 60335-1:201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该标准修改采用IEC家电通用的第5版标准,并规定转化为欧盟成员国标准的最后日期(DOP)为2012年11月21日,与该标准冲突的成员国标准撤销的最后日期(DOW)为2014年11月21日。与上版相比,新版标准重点在绝缘要求、耐燃性等方面进行了改动和更新。据统计,2011年,宁波地区出口到欧盟的各类家电产品超过12.5亿美元,该标准的实施将对其产生广泛的影响。   与上版EN60335-1相比,2012版欧盟家电通用标准主要在绝缘要求、材料耐燃性等方面进行了改动和更新:更新了标准内容,使之与标注日期的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一致 修改了使用可编程电子电路包括软件确认要求的功能性安全要求 更新了29章,以覆盖如在开关模式电源电路中承受高频电压的绝缘要求 更新了30.2条款,进一步使预选的选项与成品试验选项一致 删除了一些注释并将其他许多注释转换为正文 明确了对Ⅲ类器具和Ⅲ类结构的要求。   从新版欧盟家电通用标准的DOP日期来看,各出口家电企业应对新版标准的时间所剩不多,如果不抓紧时间做好标准的升级工作,面临着极高的通报风险,为此检验检疫部门建议相关生产企业应尽早学习新标准的变更,做好相关产品的型式试验确认以及产品认证的标准升级,同时应持续关注出口国标准的更新 对于出口到其他IEC成员国的家电企业,应提前做好应对工作,因为其他IEC成员国将参照欧盟加快引入IEC家电通用第5版标准 建议相关的监管部门和检测机构制定对应措施,加强向出口家电生产企业宣传,以实现标准的顺利升级。
  • 191人!2021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
    关于公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的公告  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初步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  中国科学院  2021年8月1日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共191人,分学部按姓氏拼音为序)(数学物理学部35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推荐人姓名或推荐渠道1陈松蹊59数学地球物理、数学北京大学院士小组2戴子高56天体物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汪景琇、景益鹏、崔向群、武向平3樊 菁55稀薄气体动力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院士小组4封东来48实验凝聚态物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龚新高、潘建伟5黑东炜51实验核物理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院士小组6胡江平49凝聚态理论物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向 涛、谢心澄、陈仙辉7金奎娟(女)56光物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郑厚植、徐红星、方 忠、李儒新8李存标58流体力学北京大学陈十一、张维岩、邓小刚9李嘉禹58基础数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邦河、田 刚、陈恕行、叶向东10李 骏60数学复旦大学洪家兴、陈恕行、席南华、田 刚11梁作堂56理论物理山东大学马余刚、赵红卫、高原宁12刘仓理59武器物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士小组13马琰铭48高压物理吉林大学徐红星、谢心澄、龚新高14马余强56软物质物理南京大学邢定钰、谢心澄、林海青15彭联刚63基础数学四川大学李安民、陈永川、文 兰16阮勇斌58基础数学浙江大学励建书、李安民、王诗宬、龙以明17沈 健53凝聚态物理和磁学复旦大学马余刚、郑厚植、沈文庆、龚新高18史生才56天体物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汪景琇、景益鹏、杜江峰、武向平19苏 刚55凝聚态理论中国科学院大学孙昌璞、高鸿钧、吴岳良、常 凯20唐梓洲58基础数学南开大学鄂维南、王诗宬、周向宇、张伟平21田 野49数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洪家兴、莫毅明、孙斌勇、周向宇 中国科协22万宝年59磁约束等离子体物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欧阳钟灿、张 杰、詹文龙、武向平23王楠林57凝聚态物理北京大学赵忠贤、汤 超、王恩哥24王雪华57光学中山大学蔡荣根、解思深、罗 俊25王亚愚46凝聚态物理清华大学陈仙辉、朱邦芬、薛其坤26王玉鹏56凝聚态理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向 涛、王恩哥、李家明、欧阳钟灿27魏苏淮63凝聚态物理、半导体物理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孙昌璞、朱邦芬、林海青28夏克青63流体力学南方科技大学陈十一、陆夕云、何国威29杨 彤55数学香港城市大学李邦河、江 松、莫毅明30尤建功58数学南开大学叶向东、龙以明、文 兰、张伟平31张 平51数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陈恕行、陈志明、周向宇、汤 涛32张 旭52数学四川大学马志明、陈志明、袁亚湘、李安民、 彭实戈33周兴江55凝聚态物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鸿钧、王恩哥、赵忠贤34朱小华52基础数学北京大学洪家兴、汤 涛、张继平35邹冰松57理论物理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赵政国、孙昌璞、陈和生、蔡荣根(化学部29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推荐人姓名或推荐渠道1卜显和56无机化学南开大学赵宇亮、程津培、严纯华、陈 军、 洪茂椿、陈小明2曹 荣54无机化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俞书宏、陈新滋、洪茂椿、樊春海3陈春英(女)52分析化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白春礼、李景虹、马大为、樊春海、 赵宇亮4陈永胜58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南开大学陈 军、周其林、杨玉良、安立佳、 包信和5迟力峰(女)63物理化学苏州大学刘忠范、侯建国、孙世刚、李永舫6方晓红(女)52分析化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詠华、白春礼、赵宇亮、谭蔚泓7房 喻64物理化学陕西师范大学田 禾、曹 镛、李 灿、张 涛8郭 林56无机化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玉良、张洪杰、于吉红、江 雷9李 隽59物理化学清华大学张洪杰、李亚栋、杨金龙、方维海、 张东辉、张 涛10李峻柏56物理化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张 锦、安立佳、姚建年、赵东元 韩布兴11刘买利62分析化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柴之芳、张玉奎、江桂斌、叶朝辉12刘 育67有机化学南开大学丁奎岭、田 禾、赵进才、吴骊珠 陈 军、岳建民13路建美(女)60化工(分离工程)苏州大学柴之芳、段 雪、徐春明、张 锦14马光辉(女)56生物化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谢在库、李静海、李洪钟15马於光57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华南理工大学曹 镛、支志明、李永舫、高 松16毛兰群54分析化学北京师范大学柴之芳、施剑林、赵进才、李亚栋、 杨秀荣17乔金樑6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谢在库、吴 奇、杨玉良、杨万泰18帅志刚58物理化学清华大学朱道本、李 灿、曹 镛、方维海、 周其凤19田 阳(女)52分析化学华东师范大学杨秀荣、施剑林、谢 毅、韩布兴20王梅祥60有机化学清华大学唐 勇、黄乃正、周其林、冯小明、 李景虹、张 希、席振峰、程津培、 麻生明21谢素原53无机化学厦门大学郑兰荪、孙世刚、谢 毅、于吉红22邢献然57无机化学北京科技大学李玉良、钱逸泰、冯守华23杨 震61有机化学北京大学谢作伟、涂永强、吴骊珠、程津培、 吴云东、黄乃正、席振峰24俞 飚53有机化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林国强、丁奎岭、黄乃正、麻生明、 马大为25元英进57生物化工(合成生物学)天津大学彭孝军、段 雪、姚建年林圣彩57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厦门大学程和平、孟安明、韩家淮15鲁友明
  • 十年峥嵘,感恩相随——通用实验科技(中国)十周年庆庆典在沪举行
    仪器信息网讯 2016年10月13日,正值金秋十月之计,通用实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十周年庆庆典活动在上海市宝山科技园隆重举行,十年峥嵘创业,感恩一路相随,近100位用户、厂商合作伙伴、上海大学校友、“通用实验”员工等参加了此次活动。仪器信息网作为媒体合作伙伴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十周年庆典入场签到庆典现场  十周年庆典开幕——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蔡建兵先生在致辞中回顾了“通用实验”的十年创业历程:十年峥嵘,成就了“通用实验”人的老成练达 十年创业坎坷路途,让“通用实验”人学会了感恩与敬畏之心,正是凭着这两颗心,使“通用实验”在众多科学仪器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家致力于通用实验设备、精密分析仪器和工程技术服务的高科技公司。高级副总裁蔡建兵致欢迎词  接着,现场大屏幕播放了15位管理团队人员对客户及合作伙伴的答谢视频。执行董事总裁徐新元、高级副总裁蔡建兵、高级副总裁Lesley、副总裁杨月芳、商务总监Jane、商务总监周忠源等依次在答谢视频中表达了对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感恩与敬畏之心,以及对“通用实验”下一个十年再创辉煌的十足信心。舞狮表演助兴感恩  在开业词中,Lesley女士首先对“通用实验”公司总部入驻新址表示了祝贺,接着还讲到,“通用实验”创业十年以来在中国市场取得也优异的成绩,当下也是将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国家的大好时机。高级副总裁 Lesley致开业词“通用实验”党支部正式成立——党员合影留念入驻新址开业仪式 捐赠母校仪式——饮水思源、开创未来通用科技捐赠100万元用于上海大学通用实验科技校友基金通用科技捐赠100万元用于上海大学通用实验科技化学系发展基金通用实验与母校共建“仪器分析应用与化学实验技术合作实验室”揭牌仪式  答谢合作伙伴——十年岁月、感谢有你仪器信息网荣获科学仪器行业最佳媒体合作伙伴奖  答谢晚宴——今宵珍重、携梦前行答谢晚宴晚宴助兴表演员工即兴表演通用实验全体员工合影留念
  • 中国第一世界最亮 大连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出光
    大连光源   1月15日,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连光源,在经过3个多月的调试后,这个总长100米的大装置发出了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激光脉冲产生140万亿个光子,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  中科院副院长王恩哥评价称:“大连光源是中科院乃至我国的又一项具有极高显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装置中90%的仪器设备均由我国自主研发,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占据了世界领先地位,为我国未来发展更新一代的高重复频率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给分子“拍个电影”  自由电子激光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新一代先进光源,也是当今世界先进国家竞相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科学研究、先进技术、国防科技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先进自由电子激光的发展在前沿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十年来,自由电子激光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为探索未知物质世界、发现新科学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工具。  “自由电子激光能够给分子‘拍电影’,比如记录化学键断裂的动态过程,具有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中科院上海应物所所长赵振堂说。  而要拍好这部“电影”,离不开神奇的极紫外光。  当波长短到100纳米附近时,一个光子所具备的能量就足以电离一个原子或分子而又不会把分子打碎,这个波段的光称为极紫外光。  “在科学实验中,需要探测的原子或分子数量可能非常少,存在时间也非常短,普通的极紫外光源无法满足这个需求,必须要有高亮度的极紫外光源,即极紫外激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戴东旭解释称,“极紫外激光只能在‘特殊物质’中产生,这个‘特殊物质’就是脱离原子核而单独存在的自由状态的电子。”  但是,一台运行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设备在世界上尚属空白。  这让科学家感到,中国的机会来了。  中国第一 世界最亮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仪器专项资助下,由大连化物所和上海应物所联合研制的大连光源项目于2012年初正式启动,2014年10月正式在大连长兴岛开工建设,并于2016年9月底安装完成,首次出光。  至此,大连光源成为我国第一台大型自由电子激光科学研究用户装置,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运行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也是世界上最亮的极紫外光源。  光源的每一个激光脉冲可产生超过100万亿个光子,波长可在极紫外区域完全连续可调,具有完全的相干性 该激光可以工作在飞秒或皮秒脉冲模式,可以用自放大自发辐射或高增益谐波放大模式运行。在这样的极紫外光照射下的区域内,几乎所有的原子和分子都“无处遁形”。  “大连光源属于第四代光源,在化学、能源、物理、生物、环境等重要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我国率先建成这一先进光源,对推动我国乃至世界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副所长杨学明说,“大连光源的成功研制也为我国未来发展X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打下了坚实基础。”  例如,举国关注的雾霾问题,就可以利用大连光源来研究。大气中的化学物质与水分子作用后,形成分子团簇,这些团簇在生长过程中吸附大气中各种污染分子,生长为较大的气溶胶颗粒,并逐渐成长为雾霾。利用大连光源极紫外软电离技术,就可以研究雾霾的生长过程,从根本上理解雾霾形成的机理,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在王恩哥看来,在当今世界,大科学工程对于科技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大连光源的建成出光,成为我国大科学工程的又一成功范例,将大大促进我国在能源、化学、物理、生物、材料、大气雾霾、光刻等多个重要领域研究水平的提升,为我国科技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一次握手 造就典范  大连光源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在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基建工程以及主体光源装置的研制,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调试成功产生了世界上单脉冲最亮的极紫外激光,创造了我国同类大型科学装置建设的新记录。  这一项目也开创了我国科学研究专家与大科学装置研制专家成功合作的先例,对于未来加快推动大科学装置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科学目标为驱动,让大连光源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研制的典范。赵振堂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国早期的大科学装置,往往都是先建好装置,再去找用户,看看哪些科学家能用。“但是大连光源把这个过程反了过来,是科学家先对科研有了需求,再找到工程团队来合作。这要求我们在建装置之前就充分调研,开工之前就要掌握装置的科学目标是什么。”  大连化物所的长处是科学研究,而上海应物所团队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积累了20年的经验,两个团队为了相同的梦想走到了长兴岛,合作顺利得出人意料。  “合作、协同是中科院的优良传统。”赵振堂认为,“现在看来,打破研究所之间藩篱,整合各所力量,集各家之长来建大科学装置,是投入产出比最小、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  接下来,大连化物所以及上海应物所的项目专家将进一步把大连光源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实验研究用户装置,为我国乃至世界提供一个独特的科学研究装置。
  • "超小型激光加速器技术"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启动
    3月1日上午,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超小型激光加速器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举行,宣布项目正式启动。   国家科技部条财司副司长吴学梯,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国家科技部条财司副处长郑健,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副处长邹晖,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王恩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士杜祥琬,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士贺贤土,北京大学原校长陈佳洱,物理学院院长谢心澄,科研部部长周辉,科研部副部长韦宇,实验室与设备部副部长黄凯,财务部副部长邵莉,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宇钢和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所长刘克新等出席了项目启动会。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于2011年首次启动,强调面向市场、面向应用、面向产业化,重点支持具有市场推广前景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超小型激光加速器及关键技术研究”是2012年获批的66项课题之一。   王恩哥首先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表示感谢。他在发言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以理论为基础的科学仪器的开发。颜学庆老师领导的团队,在陈佳洱院士等诸位专家的支持和指导下,提出具有自主产权的、超小型激光加速器的研究,有望实现超大型激光加速器在尺寸上的缩小,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他同时还指出,科学仪器的开发不同于基础研究,不仅需要优秀的科研力量,还需要做好统筹、攻关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因此,北大在科技部的要求下,协同研发团队,成立了项目总体组,技术专家组和用户委员会,在空间和人员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为的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早日取得研发成果,服务于相关产业,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   吴学梯在表示祝贺的同时,在管理上提出了五点要求:该项目应以产品开发为目标,推动产业化 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 应用好产生的知识产权,保证各单位的科研成果集成到科学仪器产品中来 落实法人负责制的各项要求,体现在法人对项目的服务、管理和监督三个环节,法人要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切实的保障,并对科研和经费的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加强协作,潜心开发,争取最终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雷朝滋对科技部领导给予高校的科研工作特别是仪器专项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定位 另一方面,承担项目的高校要高度重视项目的实施,要在基础研究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研发团队技术负责人颜学庆教授介绍,“超小型激光加速器及关键技术研究”将研发基于激光稳相加速方法的超小型离子加速器,攻克高对比和高光强激光、自支撑纳米薄膜靶、激光等离子体透镜、激光加速器超高流强离子束传输和激光加速器辐照研究平台等关键技术,建成首台超小型激光离子加速器装置。在此基础上开展激光离子加速器在核医学、空间辐射环境模拟、惯性约束聚变、国际热核聚变堆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促进我国科学研究在这些领域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在国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开展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离子应用技术研究,以此带动和促进激光驱动超小型离子加速器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超小型激光加速器及关键技术研究”启动会得到了项目技术专家组、项目用户委员会以及其他参与单位的大力支持。项目技术专家组杜祥琬院士、陈佳洱院士先后发言,对该项目的启动提出了指导意见。两位院士都强调了这一专项的产业化特色,能否实现真正产业化,是检验该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他们对本项目寄予厚望,期待做出好的成果。项目技术专家组组长贺贤土院士组织了应用任务讨论环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肖池阶研究员,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教授邵春林,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洪伟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宗秋刚教授纷纷发言,对项目开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想法。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项目专家组代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张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赵红卫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盛政明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黎明研究员和清华大学鲁巍教授就项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先后发言,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孙冬柏和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作为项目监理组代表出席本次启动会议,孙冬柏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高校中项目组织的工程化管理需要重视和加强,希望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给予关注。   参会的嘉宾还有: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李强研究员、胡步荣研究员、杜广华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远晓辉副研究员,北京大学陆元荣教授、北京大学郭之虞教授、袁忠喜高级工程师、朱昆高级工程师、邹宇斌副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赵宝全副研究员,复旦大学潘燕助理教授和秦皇岛开发区前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宏林先生等。
  • 中国原子吸收的“前世今生”——访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前总工章诒学
    1954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A.Walsh提出了有关原子吸收光谱(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分析方法的理论。1958年,第一台商品型火焰AAS 仪器问世。自此,开启了原子吸收光谱的发展历程。   谈到中国原子吸收的生产制造历史,不得不提到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二光),很多的&ldquo 第一&rdquo 发生在二光。而对于中国原子吸收仪器的研发、制造历史的亲身经历,对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了解&hellip &hellip 莫过于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前总工章诒学。   到2014年,章诒学研制原子吸收光谱已有33年历史,亲身经历、参与和见证了中国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器怎样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端到高端,产量和市场从少到多,成为一种量大面广、可以和国外仪器一比高下的科学仪器。而如今,章诒学还工作在研发的第一线,另外,每年参加PITTCON等光谱方面学术会议与展览会,积极了解原子吸收的最新进展。   日前,仪器信息网的编辑就中国原子吸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采访了章诒学。 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前总工 章诒学 中国原子吸收的&ldquo 里程碑&rdquo   国内第一台商品原吸   上世纪60年代,在中国,分析仪器市场需求已经打开,但是商品化的光谱仪器国内几乎没有。当时原子吸收正经历从科研装备向商品化仪器转变的过程。据章诒学回忆,根据国家规划,当时机械工业部向北京市机电工业局下达了建立&ldquo 物理光学仪器生产基地&rdquo 的任务。北京光学仪器厂部分物理光学仪器、北京科学仪器厂物理光学仪器的研发人员、装配人员、设计图纸、装配工具以及初步样机等全部打包&ldquo 搬&rdquo 到了二光。二光成立于1968年12月, 1988年更名为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现归属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文中统称&ldquo 二光&rdquo )。   我国原子吸收商品仪器的研制始于北京科学仪器厂的倪国栋(浙大光仪系毕业)原子吸收研发团队,该团队1971年加入到二光。在已有研发的基础上,1972年即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商品原子吸收WFX-Y2型,火焰原子化方式。不过据章诒学介绍,这款仪器并没有大批量推向市场,只生产了10多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第一台原子吸收没有成功产业化呢?章诒学说,Y2的研制过程中,有色院、矿冶院作为合作方试用了Y2,而试用结果是认为Y2有不太成熟的地方,需要继续改进。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国内第一台石墨炉原吸   在从原子化、火焰稳定性、喷雾器供气等方面不断对Y2改进的同时,国际上出现了石墨炉原子吸收仪器,专家们和研发团队建议我国开展石墨炉技术的研制。   说到这里,章诒学是1972年加入到了原子吸收团队,Y2研制时处于学习阶段 在1973年初开始石墨炉原子吸收WFX-Y3型研制的时候,章诒学已经开始负责Y3石墨炉机械设计 1979年倪国栋由于个人原因离开二光的时候,章诒学开始担任原子吸收团队的负责人。   Y3的研制中,中科院环境化学所倪哲明团队的马怡载先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马怡载先生对石墨炉原子化技术非常感兴趣。当时由于中国还没有开放,很多工作都需要自己动手。中国石墨炉原子吸收的研制是从寻找高纯度、高密度、高强度要求的石墨材料开始的,马怡载先生与章诒学分别赶赴兰州炭素厂和哈尔滨电炭厂,最终从兰州炭素厂找到了符合要求的石墨材料。之后,在大量的石墨炉分析试验中,了解到热解镀层石墨管的寿命长、灵敏度高,章诒学找到了北京电子管厂和航天部1院703所王恩福,正巧王恩福与章诒学二人是北大校友,其部门是研制火箭头上使用的石墨部件,巧的是为响应军转民号召,正在积极寻找民用项目。二人交流了原子吸收仪器中石墨管的技术需求,王恩福部门的大型进口设备、技术能力完全可以解决该问题。说起来非常有意思的是,后来王恩福看到了原子吸收石墨管的市场空间和前景,自己成立了专门公司,一直运营到现在。   历经了两年的时间,解决了石墨材料、热解石墨管加工、电源设计等技术难题,1975年二光推出了WFX-Y3型石墨炉原子吸收。Y3技术革新的地方不只是增加了石墨炉法,还实现了数字化。当然,这个数字化和现在所说的数字化不一样,原来的Y2是指针显示,Y3则实现了数码管显示。这两方面的技术进步,都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且可以说与国际先进技术保持了同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Y3还在1978年获得了第一届科学大会奖,科学大会奖是现在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的前身,Y3能够获得国家级大奖,其意义和分量不言而喻。   计算机化的原吸   1978年,由于改革开放,中国很多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其中,电子工业首先垮台。如现在很火的798文化创意园的前身是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园,目前主要依靠收取文化创意工作室的租金生存。这种冲击肯定是给国家工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不过换个角度来讲,例如,对于分析仪器行业来说,大量国外的质量好、价格也不贵的电子元器件涌进来,使得电路板整体故障率下降,促进了分析仪器质量的提升。   章诒学一直坚持&ldquo 追寻国际先进技术不断改进&rdquo 的观念,认为产品改进是无止境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国际接轨、信息更通畅,原子吸收的研发人员积极地学习电子、光学等方面先进技术。&ldquo 当时原子吸收的市场、应用已经多起来了,普及程度大,已被列为量大面广的分析仪器。&rdquo 章诒学说道,&ldquo 当时在原子吸收技术进步方面,最主要的发展是计算机化。&rdquo   1985年二光推出了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的WFX-1F型原子吸收产品。当然,当时还是286、386等单板机 并且仪器内置了一个9寸电视机显示屏幕。由于计算机的引入,可以实时检查原子化过程中信号变化,达到了毫秒级响应速度,发现了一些原理性问题。另外,1F还推出了自吸收扣背景技术,说到自吸,当时是与广西化工所马治中先生合作的。马治中先生实验室有一台二光的Y2,马先生虽然是研究分析化学的,但是对电子技术很感兴趣,他通过改动Y2的电路实现了自吸收背景校正。   WFX-1F的技术进步较多,在1986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是原子吸收光谱历史上获得的第二个国家级奖项。   在1984年国家鼓励技术引进的时候,原子吸收方面也引进了日立、精工等产品。对于技术引进,章诒学说从中学到了很多,如一种新型的原子化技术&mdash &mdash 钨舟电热原子化,才知道原来原子化方式不只有火焰和石墨炉,后来,这种原子化技术的变更-钨丝电热原子化应用在了二光后来的910型便携原子吸收仪器上。另外,更主要的还是学到了装配、机械加工技术,在工业设计等方面也受到了启发。   发展塞曼原吸   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原子吸收扣背景技术,章诒学对于恒磁场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技术一直比较偏爱,尤其关注日立公司的恒磁场技术。可以说二光的塞曼原子吸收仪器研发上受日立公司技术影响较多。章诒学介绍,日立的原子吸收从170、180、5000、2000,一直到3000型,始终坚持在恒磁场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技术方向上改进,并且不断有新&ldquo 东西&rdquo 出来,&ldquo 这种坚持自己技术路线不断进步的理念值得学习。&rdquo   二光的塞曼背景校正技术是与广州测试所的何华焜先生合作的,何先生是中国最早研究塞曼背景校正技术的人之一。1988年的时候何华焜先生与二光合作推出了交变磁场塞曼背景校正技术的WFX-1G,不过,虽然该样机通过了鉴定,但在后期的试验中发现由于交变磁场部件振动导致基线&ldquo 振荡&rdquo 显著,并且由于该技术不能应用于火焰原子吸收上,最终,WFX-1G没有批量生产。不过这也为二光继续研究塞曼背景校正技术打下了基础,仍然是与何华焜先生合作,经过了3年研究,在2006年,二光推出了并列式火焰与石墨炉原子化系统、恒定磁场横向塞曼效应背景校正WFX-810。   1975年WFD-Y3石墨炉、1985年WFX-1F计算机、2006年WFX-810塞曼代表了中国原子吸收的技术进步的步伐。其中,像石墨炉技术、自吸收扣背景技术等的研发几乎与国际同步,而自吸扣背景还可能早于国外。   中国原子吸收早期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冶金、地质,后来扩展到了环境、食品、医药等领域。国产厂商除了二光之外,还有北分、上分、南分、沈分等。 原子吸收技术的&ldquo 现在与未来&rdquo   &ldquo 单光束与双光束&rdquo 之争   &ldquo 单光束与双光束&rdquo 之争这个话题是章诒学提出的,她还自豪的说在单光束与双光束的光路设计方面是我们中国影响了外国。事件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大量的进口原子吸收产品涌进了中国,进口原子吸收多采取了双光束的光路设计,而大部分国产原子吸收则是采取单光束设计方式。单光束光路设计简单、光强高,弱点是基线漂移、稳定时间长。而双光束的基线稳定性好,弱点是光路复杂、光强弱,砷等弱光元素受影响较大。   当时国外公司极力宣传双光束的优势,基线稳定、不用预热、开机就能使用等。当时,邓勃、马怡载、何华焜、吴廷照等老一辈原子吸收学者们组织了一次PK活动,现场测试、比较国内外原子吸收仪器的稳定性。PK的结果是,单光束的原子吸收仪器效果更好,虽然其基线漂移是缺陷,需要稳定一定时间才能使用,而且当时的元素灯稳定性没有现在的好,稳定时间多在十五或二十分钟。但是单光束原子吸收的光能量强、信噪比好。如今,随着光源制作技术的发展,元素灯的预热时间变短了很多,性能更稳定 而且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引进,调零方便,基线漂移很容易解决。   相反,双光束仪器设计的镜子多,而多一块反射镜最少也要损失15%~20%的能量,原子吸收本就是减弱光强度的过程,如此导致检测到的信号非常弱。那次PK之后,可以说,国外仪器公司也有不坚持双光束的了,至少将双光束当作卖点进行大力宣传的少了很多。   原吸&ldquo 短板&rdquo 之多元素同时检测   分析速度慢、一次只能分析一个元素是原子吸收的固有缺陷。而2004年,德国耶拿公司在世界上首次推出了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商品仪器。耶拿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是通过采用脉冲氙灯作为连续光源、中阶梯光栅的分光系统、CCD 检测器等技术,实现了多元素连续检测。   不过,不同元素的原子化条件差异很大,即使是采用连续光源,真正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仍有难度,仍需要发展新的技术。另外,连续光源原子吸收仪器的结构与运行都相对复杂,而且,中阶梯光栅等技术具有一定难度,国内短时间内无法达到。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原子吸收走了另外一条技术路线:多元素灯+CCD。多元素灯,用两种以上金属合金制作的空心阴极灯,据了解相关部件供应商现在最多已经可以做到8元素灯。&ldquo 今后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定制特色多元素灯,不过哪些元素适合组合在一起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rdquo 章诒学说。   大势所趋之现场检测、小型化   就像标题所说的,小型化、便携化,能够现场检测,是分析仪器&ldquo 大&rdquo 的发展方向,也是原子吸收的发展方向之一。   随着全社会对于环境健康和人类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在内的各类重金属检测仪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场小型化、便携式、车载等专用的重金属检测仪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讲,随着大型直读光谱、质谱仪器的迅速发展,原子吸收要保持其仪器和操作上简便易用的特长,应使原子吸收仪器向小型化、专用化方面发展。   2010年,二光推出了便携式原子吸收WFX-910型,采用CCD检测器和钨丝电热原子化器,实现了三元素同时检测。不过,章诒学也说道,仍然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如:真正实现多元素的同时检测 软件和整体结构的继续改进 目前910在现场还是手动操作,未来可以自动化程度更高些,如远程控制、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等,逐步实现江河湖海的实时监测,因为我国的很多江河的源头都是在远离人烟的地方,如果仪器能够远程控制开机、采样、运行、报数据等将为国家水环境事业解决了实际问题 样品处理和分析条件方面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实现真正能拿到野外使用。   章诒学还遗憾地说道,910推出后,由于没有方法标准的支持,检测出的结果不被认可,使得该仪器的市场推广成了大问题。   多功能化是方向吗?   近年来一些仪器公司推出了多功能的原子吸收,如沈阳华光推出过一台集合了火焰原子吸收、石墨炉原子吸收、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于一身的原子吸收。北京华夏科创公司推出主要用于饮用水标准中11项指标检测的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ldquo 二合一&rdquo 的多功能原子吸收光谱仪。   不过,对于这种多功能的原子吸收,其实用性、客户反应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   &ldquo 样品前处理仪器化&rdquo 缺乏   样品前处理技术的仪器化,是所有分析仪器都面临的问题,章诒学指出,&ldquo 前处理技术是开启新应用市场的关键。&rdquo 样品前处理是分析工作的一道坎,分析化学的人不会&ldquo 搞&rdquo 仪器,&ldquo 做&rdquo 仪器的人不了解分析,所以,目前,样品前处理属于两边都够不着的&ldquo 空白区&rdquo 。   说到这里,章诒学举了一个例子,当时910便携原子吸收推出后,蒋仕强老师非常看好910在饲料行业原料进厂前的检测应用,推荐去联系廊坊一家饲料企业,该企业质控经理看过测试数据后,认为910 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不过,企业的分析人员水平较低,无法胜任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对此,质控经理提出了一个要求,能否将910的前处理做成自动、&ldquo 傻瓜相机&rdquo 式的?对于这样的要求,章诒学说自己受到了&ldquo 刺激&rdquo ,&ldquo 太难了,仪器厂家对于这方面很外行,不过这一定是一个方向。&rdquo   仪器小型化的目的是为了在现场能够进行检测,恰恰目前还缺少了一个环节&mdash &mdash 样品前处理,未来在这方面有大量的工作可做。全自动化、半自动化的前处理技术或发现新的处理方法解决传统方法不好解决的问题,再或者,另辟蹊径&mdash &mdash 发展直接进样技术。 也谈国内外的差距   &ldquo 总的来说,中国的原吸与国际发展方向一致、同步,&rdquo 章诒学说道,&ldquo 国产原子吸收仪器研发力量越来越弱,国内仪器企业的光机系统、分析软件、电路设计的人才很缺乏。&rdquo   长期稳定性之殇   总体来说,国内外原子吸收之间最大的差距是在于长期稳定性。国产原子吸收的长期稳定性较差,这也是用户购买国产原子吸收不自信的地方。用户普遍反应是&ldquo 使用时间长了之后,故障多,数据重现性差。&rdquo   国内外制造水平存在差距之外,关键零部件如光电倍增管、固态检测器等目前几乎都是进口的。很多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应该大力扶持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一揽子解决方案的&ldquo 真与假&rdquo   国产原子吸收的用户多是县级单位、企业的用户,仪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更加需求全面解决方案。国外厂家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真正做到了包含前处理方法、配套试剂等环节。而国内真正能够做到全面解决方案的厂家还不多。   究其原因,章诒学认为,国产仪器厂家的人才结构上存在缺陷,不愿意养、也养不住分析化学人才 而且对于&ldquo 不只造仪器,还要教用户用仪器,最好还能配套前处理设备或方法&rdquo 这种需求缺少意识,然而恰恰这些方面对于占领市场很重要。   同质化、低价竞争的怪圈   &ldquo 国产原子吸收的现状不是很好,同质化、低价竞争现象较严重,&rdquo 章诒学说道。国产原子吸收多是中低档产品,低价竞争的结果是利润薄、研发投入下降。对于相关产业联盟一直没能真正建起来,章诒学感到困惑,&ldquo 不形成联盟,在应对国外竞争时将毫无优势可言。&rdquo   另外,章诒学也谈到目前在仪器招投标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如&ldquo 明明两个灯就够了,偏偏要配八个灯?!灯多了之后,稳定性变差、仪器结构与运行都变得复杂。还有狭缝的个数也是,并不是越多越好,一些仪器厂家往往将这些参数宣传成了&lsquo 噱头&rsquo 。&rdquo   采访编辑:刘丰秋
  • Science:数字PCR革命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11b9c152-fd72-4933-b39b-3b5ff2ff87f4.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Ludwig中心联合主任Kenneth Kinzler与同事Bert Vogelstein一起首先提出了“数字PCR”的概念,二人表示研发这一方法是为了更好地鉴定稀有的癌突变。“你能得到的最灵敏的(检测)是来源于对单分子的观测,我们的点子正是来源于此。”Kinzler解释说,“当你从单分子开始时,(反应)要么是100%的突变,要么是100%的野生型,这使得从野生型中区分出肿瘤变得更加容易。” /p p   当然,仅仅使用标准PCR也能找到非常稀有的变异事件。毕竟PCR擅长从分子的大海中捞针。理论上,在正确的引物和循环条件下,PCR反应能够将一个分子的模板DNA复制成数百万的子代双螺旋,足以克隆、测序或者进行凝胶电泳检测。但这一过程不是定量的,研究者无法用最终反应中的分子数目来推断起始样品中的DNA含量。 /p p   实时定量PCR通过在运行中量化反应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通过绘制随时间变化的荧光强度曲线,研究人员能够比较不同样品间给定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然而实时定量PCR的绝对定量并不够直接。它一般需要标准曲线来将含量转化为绝对的浓度,而且这些浓度经常会每天或在各实验室间产生变化。实时定量PCR也难以检测那些微小的拷贝数目变化,例如区分6个和7个拷贝,它的灵敏度有限。 /p p   美国密歇根大学副教授、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FHCRC)前成员Muneesh Tewari说,这种不确定性结果会比较复杂,就如数据分享,因为在建立多机构实验时,这是一大关键限制。他利用数字PCR进行小RNA生物标记的开发。“实时PCR不能保持每日的精确性,有时甚至难以确保一天之内的精确性。”他说。 /p p   数字PCR通过“逐个击破”的策略绕开了这一问题。分子混合物被离散或分隔化到大量的反应室中(越多越好),这样每个室中平均有一个或零个目标核苷酸。对每个区划进行PCR反应后,使用泊松统计将阳性信号的计数转换为一个绝对值。 /p p   Kinzler将这一过程比作桑格测序。在单个管中对100个模板分子的混合物(其中有一个是突变的)进行测序会产生一个电泳图谱,其中在突变位点上的显著信号会是野生型碱基。“你甚至基本不会发现,在(信号峰)下存在着一个表示不同碱基读取的小突起,因为它在整个分子混合物中的占比太低了。”但将这些分子稀释并将其分布在多重反应中,就能产生出99个野生型信号和一个明显的突变信号,这就是数字的、绝对定量的结果。 /p p   数字PCR本质上是把弱信号从噪音信号中“拎”出来,研究人员目前已在各方面采用这一策略,从检查拷贝数目变化和散布肿瘤DNA,到艾滋病毒载量检测和胎儿染色体异常检测。尤其是临床应用,将最有可能从这一技术中获益(假设这种技术的简易程度适合临床实验室的工作流程)。 /p p strong   原始的数字PCR /strong /p p   Kinzler和Vogelstein的原始“数字PCR”方法发表于1999年,是一项单调乏味,需要手工操作的办法。他们想要检测和量化直肠癌患者粪便样品中的K-RAS突变,因此将基因组DNA稀释并等分至384孔微量滴定板的各个孔中,这样整个板就代表了单个样品。他们随后扩增了包含所寻找的突变热点的基因区域。 /p p   一旦反应完成,(数字PCR基本上是个终端PCR分析,虽然不必如此),他们将两种荧光探针进行杂交,一种作为对照应该一直杂交,第二种是仅能与野生型序列结合,并读取结果。仅有超过100个孔具有基因组DNA,其中有四个显示出突变。 /p p   Kinzler说,这一结果表明数字PCR是“一种非常强大、可信和准确的”稀有突变检测方法。但它也是劳动密集型的技术,难以扩大。“说服一个研究生去做这个实验往往是不可能的。”他说。 /p p   2003年,Kinzler和Vogelstein设计了一个称之为“BEAMing”进阶版步骤,它依赖于“珠子、乳化、扩增和磁力吸附”。BEAMing替代了手工在微孔板中进行样品离散,将每个油包水乳化的小滴变成了反应容器。通过使用目前广泛用于下一代DNA测序文库制备中的乳化PCR过程,BEAMing将模板、引物、PCR试剂和磁珠的混合物分至小滴中,其中大多数的小滴不含有或只含有一个模板。PCR完成后,其中扩增产物会通过生物素——链酶亲和素的键合关联在磁珠上,乳化物随之会被打散,珠子就能通过与检测寡核苷酸和流式细胞仪的杂交物所读取。 /p p   BEAMing取代了在孔板上的手工操作,“能够处理相当于十万个孔”,Kinzler说,他仍然在使用这一技术,并(与Vogelstein和其他同事一起)成立了Inostics公司对其进行商业化。(Inostics随后被Sysmex公司收购,现在Kinzler并不持有该公司的股份。) /p p   基于液滴的策略也被Bio-Rad实验室和RainDance科技公司进行了商业化。不同于磁珠,这两家公司都将PCR混合物离散(又或是如RainDance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S. Roopom Banerjee所说的“液滴化”)成了2万个纳升大小(Bio-Rad公司的QX200)或者1千万个皮升大小的(RainDance公司的RainDrop)液滴。PCR扩增结束后,反应结果就可以通过荧光散射源和检测器来读取液滴,就像除去细胞之外的流式细胞仪。 /p p   Banerjee说:“将它想象成一台数码相机”。他说RainDance公司的RainDrop系统是一键式的设计,“Apple式的简单。你有一张具有多色彩和多层次的复杂相片。我们所做的基本就是将相片像素化成最小尺寸的像素,然后真的读出每个像素以准确说出那张生物相片中的内容。”在RainDance公司的案例中,需要用到4个小时来读取8千万个这样的“像素”,即8个平行数字PCR反应的输出量。 /p p strong   超强的泊松统计 /strong /p p   由于dPCR是一种终端分析法,如果目标分子没有很好的离散化,如一些小室在结束时具有不止一个的靶标,那么理论上结果得到的浓度可能就会弃之不用。这就是泊松统计发挥作用的地方。据Bio-Rad实验室数字生物学中心科学事务部主任George Karlin-Neumann称,泊松统计描述了一种随机分布。只要小室没有达到饱和,用户就可以反算他们起始的分子数,即使一些孔中实际上容纳了不止一个分子(这种情况在数字PCR中读做单一计数)。“你告诉我你有多少小室或者多少液滴,(并且)它们中多大比例呈阴性。它就会基本上告诉我初始的浓度,这也将告诉我阳性小室与阴性小室的比例。”他说。 /p p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医疗诊断项目负责人Reginald Beer在研究生时发表了第一篇在单分散性(也就是说大小一致)液滴中进行数字PCR的报道。他说基于液滴方法的优势在于其可扩大性:增加反应容器的数量相对来说很简单,这样数据的质量也就随之增大。“当你扩大或增加了反应容器的数量时,泊松精度也就大大提升了。”他解释道。 /p p   这篇报告的发表建立了Bio-Rad和RainDance的数字PCR平台的效能,以及数字PCR可扩展应用的多样性。例如,RainDance公司的平台已用于检测神经胶质瘤患者的脑脊髓液中突变基因的转录本,和来源于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KRAS突变。 /p p   FHCRC成员Jason Bielas使用Bio-Rad的系统去定量分析卵巢癌中肿瘤渗透的淋巴细胞,而美国华盛顿大学实验医学系病毒学主任与教授、FHCRC成员Keith Jerome则用其研发了一种方法,使其能够区分活性HHV-6病毒血症和整合基因组的潜在病毒。(如果发生在骨髓移植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前者而非后者 二者通过病毒序列拷贝数与血液中对应基因组的比例进行区分,在基因组整合的情况下应为1.0。) /p p   Bielas表示,他的团队能够使用他们自创的QuanTILfy方法,能够可重复地分解甚至是10000个癌细胞中的1个T淋巴细胞(足以检测T细胞肿瘤扩散与患者存活之间的联系)。这种方法与当前标准的免疫组化方法相比更加量化,他解释道:“本质上,你是对T细胞基因组进行计数。” /p p   斯坦福基因组技术中心高级副主任Hanlee Ji也在使用Bio-Rad系统来验证基因组测序研究中的遗传偏差,近期也用于在测序前对下一代测序文库的对照样品进行定量。对他的团队来说,数字PCR的优势在于其简易性:他可以在几周内让一个本科生在实验室中学会操作数字PCR,而实时定量PCR花费的时间则会长很多。 /p p   “我对技术的一项测试是:如果我让一个具有实验技能的本科生坐在一台仪器面前,他们能否在几周的时间内按要求从阳性和阴性对照中得到正确的结果?如果可以,就说明这个系统很好用。” /p p   strong  数字PCR与测序 /strong /p p   2011年,Kinzler和Vogelstein提出了另一项用于稀有等位基因检测的数字PCR方法,这一次是基于测序。这项安全测序系统(Safe-SeqS)的策略需要将每个模板分子标记独特的标示物(或者条形码),然后进行扩增并由下一代DNA测序进行读取。 /p p   约翰· 霍普金斯Ludwig中心转化遗传学部主任、约翰· 霍普金斯医学研究所肿瘤学教授Nickolas Papadopoulos是该研究的共同作者。他认为,比起BEAMing来,Safe-SeqS能让研究者将数字PCR的能力扩展到更多位点——达到30个甚至以上。 /p p   “大规模平行测序代表了一种极其强大的数字PCR形式,亿万个模板分子能够得到逐个分析。”Papadopoulos及其共同作者在2011年的研究中解释道。“它的优势超过了传统的数字PCR方法,其中多重碱基可以得到依次、简便的自动化检测。”但是由于扩增、测序和检测中的错误,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固有误差率高得让人难以接受。通过在每个起始分子上的独特标示物,Safe-SeqS可以使研究者区分真正的突变和程序化的人为错误。 /p p   在最初的研究中,作者评估了10万个正常人细胞中CTNNB1基因的突变。原始Illumina测序读取的错误率为2.1× 10-4。Safe-SeqS条码标签可以将这一比率降低24倍,达到9× 10-6。在用于线粒体DNA时,Safe-SeqS能将观测错误率降低15倍。 /p p   过去的一年中,该团队将Safe-SeqS扩展到在常规巴氏试验的刮宫材料中寻找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的多重信号,这是研发妇科肿瘤早期检测系统的第一步。在这个例子中,该团队使用这一分析方法从12个癌症相关基因中评估了46个基因区域的突变。 /p p   近期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数字生物学会议上,Papadopoulos讨论了这一方法。他说,Safe-SeqS可能会对血浆的肿瘤早期检测十分有用。总体上,他的团队能够在超过80%的肿瘤血浆样品中检测到突变。但是一些肿瘤型的表现比其它的要好。他说,尤其困难的是脑部的恶性肿瘤,“目前,我们仅能从10%的具有这种肿瘤型的患者血浆中检测出突变”。 /p p   strong  基于阵列的策略 /strong /p p   对于美国罗格斯大学动物科学院助理教授Andrzej Pietrzykowski来说,数字PCR的精确性对他尤其有益,他研究酒精成瘾的分子和遗传基础。他看到的很多变化都小于2倍,难以被实时定量PCR所识别。他说,这一差别已经可以在数字化中检测到。 /p p   Pietrzykowski也提到了另一项优点。他鉴定的一个特定小RNA可能与酒精成瘾相关,而且能够使用实时定量PCR来量化这一分子。但用实时定量PCR分析方法对于小RNA的前体来说却难以完成,因为给标准曲线标定确定可靠的对照是有问题的。“你需要两次或三次检查那些不随环境变化的看家基因。”这对于数字PCR来说不是问题,因为这项技术不需要标准曲线。 /p p   Pietrzykowski是生命技术公司数字PCR应用基金项目中五大创新基金获得者之一,就在2013年末,他获得了该公司的QuantStudio 3-D芯片读取器、芯片上样器和热循环仪。QuantStudio 3D数字PCR系统就像Kinzler原始数字PCR的大马力升级版。研究者使用了一种近似于挡风玻璃“橡胶滚轴”的工具将样品离散在2万个蚀刻在硅片表面的小孔中。Fluidigm公司也使用这一物理矩阵的策略,他们的qdPCR 37K系统“整合流动回路”提升了该公司的微流控专长,可将48个样品逐个分布在770个小室中(尽管每个样品能够分散在多组小室中提高正确率,达37000个)。 /p p   对于越来越多的特定(常常是临床)应用而言,这一技术明显具有诸多优势。但先不要抛弃你的实时定量热循环仪。对于大部分研究者来说,数字PCR可以是实时定量PCR的补充,而不是替代。的确,Beer说,对于许多应用而言实时定量PCR“目前足矣”,而且,这一技术更加成熟并且方法也建立起来了。“从通量的角度来看,实时定量PCR仍具有显著优势。”生命技术公司(近期被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收购)数字PCR高级产品经理Iain Russell表示,“坦率地讲,它可以满足市面上大量应用的客户需求。” /p p   “这确实取决于你提出的问题。”Pietrzykowski说。 /p p   原文检索: /p p   Jeffrey M. Perkel. The Digital PCR Revolution. Science, 11 April 2014 a href=" http://www.sciencemag.org/site/products/lst_20140411.xhtml" DOI: 10.1126/science.opms.p1400083 /a /p
  • 核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成立 20位院士成智囊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联合成立核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20位院士成为该中心智囊。   据了解,该中心以两校一所为核心,还将协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山东大学等单位,整合分散的研究力量,在核物质科学领域展开攻关。包括沈文庆、王克明、叶朝辉等20位院士在内的专家,组成了强大的科学咨询和学术委员会。   该中心联合主任之一、“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恩科介绍,中心将致力解决我国核能开发、核安全、载人航天和深空探索事业等关键技术难题。(原标题《联合北大及中科院 华中师大专攻核科学》)
  • 中国研制的国际新一代太阳专用射电望远镜通过验收
    7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新一代厘米-分米波射电日像仪”日前在内蒙古正镶白旗明安图观测站通过专家验收。作为新一代太阳射电望远镜,该仪器是国际太阳射电物理研究领域的领先设备,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科学的发展。  太阳剧烈活动研究是太阳物理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在学科发展和科学前沿问题中部署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起,中国太阳物理界就提出过建设射电日像仪的各种方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施。本世纪初,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颜毅华团队首次提出中国射电频谱日像仪的研制方案。财政部于2009年12月正式立项这一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  专家介绍,“新一代厘米-分米波射电日像仪”即新一代太阳专用射电望远镜,它由分布在方圆10公里的3条旋臂上的100面天线组成高、低频两个综合孔径阵列,具有在超宽频带上同时以高时间、空间和频率分辨率进行太阳观测的能力,将填补在太阳爆发能量初始释放区高分辨射电成像观测的科学空白。  验收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新一代厘米-分米波射电日像仪”是国际太阳射电物理研究领域的领先设备,为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先进的观测手段,将极大促进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科学的发展。  中科院副院长王恩哥表示,“新一代厘米-分米波射电日像仪”的成功研制,将在国际太阳物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提升我国太阳活动预报和空间天气监测的能力。要加快利用该设备开展天文观测和研究工作,鼓励国内外的科学家前来合作,取得原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
  • 北大江颖团队:利用自研的国产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首获六角冰表面的原子级分辨图像
    从北京大学获悉,北京大学江颖教授、徐莉梅教授、王恩哥院士联合研究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国产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首次获得了六角冰(自然界最常见的冰)表面的原子级分辨图像。该成果5月22日发表于《自然》杂志。团队用进口设备进行了前期探索性工作(上排两张), 后期用自主研制设备得到了更高质量数据(下排两张)。图片来源:北京大学江颖团队研究人员提供的一组对比图显示,同样是冰表面成像,一张棱角分明,可以清晰展示微观视界中的氢键;而另一张的边界相对模糊,难以分辨细节。“利用我们的国产设备,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成像。”江颖介绍,图中冰表面的五边形、八边形轮廓清晰,而进口设备的成像图较难区分其边数。据介绍,江颖团队长期致力于高分辨扫描探针显微镜的自主研发和应用,创新性地发展出了基于高阶静电力的qPlus扫描探针技术,此前已在国际上率先实现氢核成像。为了突破绝缘体成像难,团队此次开发了一种通用的一氧化碳分子修饰针尖技术,可对各种绝缘体表面实现稳定的原子级分辨成像,并得到比进口设备更高质量的数据。图片来源:北京大学江颖团队《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采用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对冰表面进行原子级成像是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所获得的分辨率在冰表面成像中是前所未有的;该发现将对大气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 中国散裂中子源在广东东莞正式运行四年多
    直径只有原子的十万分之一,质量为1.6749286 ×10-27千克,平均寿命为896秒… …   这是中子,原子核包含的两种粒子之一,算得上“微不足道”。  然而,正是这般“微不足道”的中子,“落在”广东的“制造业之都”东莞,扎根巍峨山下、松山湖边,4年多来,“散裂”出科研的“庞然密林”:  500多人的“科研天团”、800多项研究课题、3800多名注册用户来了;一批高校院所、实验室、研发机构、青创基地接茬落户,一群群教授、研究员甚至院士常常在不经意间和寻常“老莞”擦肩而过;松山湖科学城和深圳光明科学城一道被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   一切变化,还要从一群人和一个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说起。  磁 吸  小小中子,看不见、摸不着,却吸引一流科研机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纷纷前来,对海内外高端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务委员、东莞研究部副主任王生,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  2017年6月,他和中科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高能所副所长、东莞研究部主任陈延伟,一起接待了来调研的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王恩哥。彼时,距离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还有两个多月。  说起散裂中子源的用处,陈和生有一段比喻:“散裂中子源就像‘超级显微镜’,是研究物质材料微观结构的理想探针,为我国材料科技、物理、化学化工、生命科学、资源环境和新能源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科研平台。”  这其中的材料科技,就是王恩哥的专业领域。当年底,在王恩哥发起推动下,广东首批4家省实验室之一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启动建设,并于次年4月注册成立,选址就在距离散裂中子源数公里开外。至今,实验室已聚集600多名科研人员,引进创新样板工厂团队25个,注册成立38家产业化公司,注册资本超过3亿元。  小小中子,看不见、摸不着,甚至不带电,竟有如此强的“磁吸力”?  对此,王生科普道,中子和X射线一样,都是研究物质结构和动力学的强有力工具,但与后者主要和原子核外电子发生作用不同,中子是与原子核作用,即“遇见”原子核时发生散射或反射,通过分析中子的飞行轨迹,反推出原子核的内部结构,从而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在‘透视’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研发新型前沿材料上,散裂中子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国家探索前沿科学问题、攻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这是王生和同事们不远千里从北京来到广东,花6年半时间建设大科学装置的初心。  其实,我国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谋划建设散裂中子源,最终确定由中科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落地东莞松山湖。如今,中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总投资约23.5亿元,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3台谱仪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台投资规模巨大的“国之重器”,结束了珠三角地区没有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历史。“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东莞的成功建设,展示了广东省引进大科学装置、推动科技创新的决心和成就,吸引了国内许多一流的科研机构落户广东,共同建设大科学装置。”陈和生感慨。  中国散裂中子源规划建设时,还没有“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落地东莞是富有远见的决定,有利于优化中国大科学装置的布局,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雄厚实力、珠三角地区强劲的经济实力,以及对科学技术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结合起来。”东莞市委副书记、松山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炜说,中国散裂中子源的磁吸效应对海内外高端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香港大学教授黄明欣长期从事材料研究,过去他需要向国外的散裂中子源申请机时,设计好实验步骤,把材料寄到国外,做好实验之后,再传回数据。2018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运行。“在自家门口做实验,太方便了。”当时,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超级钢”正进入黄明欣的视野。利用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通用粉末衍射仪,他的团队发现了强度高而且韧性好的“超级钢”微观机制,为改进这种钢的断裂、韧性和腐蚀性等问题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如今,以中国散裂中子源为起点,广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了“从0到1”“从1到多”的跨越,江门中微子实验、惠州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后落地建设,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引领技术变革。  撞 击  这一撞,不仅“撞”出了中子束流,还“撞击”着东莞的“世界工厂”城市理念,“撞”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你看,散裂中子源装置主要包括1台负氢离子直线加速器、1台快循环质子同步加速器、2条束流输运线、1个靶站,以及一期3台谱仪。”实验楼的沙盘模型前,中国散裂中子源研究员李晓挨个介绍不同设备的名字和用处。  “简单说,就是用高能质子束去撞击重原子靶。这里面最关键的是加速,跑不快,撞不开,一切都是空谈。”李晓说,经过直线、循环加速,质子束的速度被提升到0.9倍光速,然后“轰”一下,被撞出来的中子四散飞奔。  整个过程,用时约0.02秒。然而,从北京的中科院高能所大院到东莞山脚边的第一条中子束流,这条路,科学家们却走了十几年。  王生全程参与了散裂中子源的建设和运行,“不仅装置极为庞大,而且部件繁多,工艺极其复杂。大家为同一个目标汇聚在这里,记不清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国内首次研制快循环同步加速器的25赫兹交流磁铁;创新性提出谐振磁铁电源的谐波补偿方法,解决了多台磁铁之间的磁场同步问题,效果优于国外散裂中子源… … 一个个技术挑战被逐一攻克。  2017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当时,人们可能想不到,这一撞,不仅“撞”出了中子束流,还“撞击”着东莞作为“世界工厂”的城市理念,为这座城市、广东,乃至后来的大湾区,“撞”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撞击而来的中子束流,慢化后通过中子导管引入特定的谱仪,即可开展实验研究。在一期工程已建成并对外开放3台谱仪的基础上,中国散裂中子源还与各高校、研究机构等积极开展合作,共同建设8台合作谱仪。“每个谱仪就相当于一个实验站,对应不同的实验领域和方向。”王生解释。  其中,由东莞理工学院投资8000万元,联合中国散裂中子源和香港城市大学建设的多物理谱仪是国内首台中子全散射谱仪,可用于不同有序度材料的结构研究。自2021年10月正式向全球的科研人员开放以来,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用户在这里开展多项实验研究。  从最初不为人所知,到吸引各路“科研天团”纷至沓来,对科学的向往像涟漪般,在这里圈圈荡开。  从2012年中国散裂中子源土建动工开始,王生每年待在东莞的时间超过300天,早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以前,他总觉得东莞是个遍地车间的“大工厂”,但随着周边聚集起越来越多“学术大咖”、科研“大牛”,看着一排排人才公寓、科研院所等鳞次栉比,他明显感受到,科学城的成色愈加鲜明了。  当然,作为开放共享的平台,中国散裂中子源同样服务于建造它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展相关学科的前沿研究。散裂中子源的开放运行也已吸引一些国际一流专家来高能所工作。但王生说,他们自己也要像大家一样申请机时。散裂中子源主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为利用这个平台开展研究的科学家提供最好的研究条件和科研服务。2018年以来,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7轮开放运行,科学产出重点在航空航天、量子、能源、合金、高分子、信息材料等领域,目前已在《科学》《自然通讯》《先进材料》《美国化学会志》等期刊上发表文章120余篇。近年来中国中子散射用户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收到课题474项,同比增长89%,国家重大需求用户增长较快。  “目前,我们一年开放机时超过5000小时,运行效率达到97%,仍然供不应求。”王生坦言,现在只有1/3的申请能得到满足,只能尽量增加开放时间。好消息是,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在布局二期工程。届时中子谱仪总数将达20台,加速器打靶束流功率将从100千瓦提升到500千瓦,研究能力将大幅度提升。  散 裂  中子“扎根”,“散裂”出“庞然密林”,许多创新研究在东莞和大湾区落地,科学装置的建设也推动当地产业迭代升级,“科技创新+先进制造”被定义为城市特色  在王生推荐下,记者来到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一栋新的大楼已经封顶,楼体上的蓝色条幅写着“东莞市人民医院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项目治疗中心大楼”,紧挨着它,另一栋 “BNCT研究楼”也在施工中。  这是落户在该院的硼中子俘获治疗项目——中国散裂中子源“散裂”出的一个重大成果,今年底将竣工并安装第一台实验机。  “项目建成后将立足东莞、辐射大湾区,为恶性肿瘤等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手段,并大力推进恶性肿瘤治疗和研究领域的发展。”该院党委书记蔡立民说。  硼中子俘获疗法开创了攻克恶性肿瘤的新途径。它利用了含硼药物进入人体后会在癌细胞中富集,并且能够俘获热中子的特性,通过用热中子照射,发生俘获反应产生的约230万电子伏裂变能,仅作用在约10微米的癌细胞上,彻底破坏其遗传链结构,使其不能修复而死亡;同时周围不含或极少含硼的正常细胞在中子照射下不受伤害,从而精准杀伤恶性肿瘤。  放眼国际,硼中子俘获治疗设备已在日本上市。东莞能突破这一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得益于院地企之间的一次联动:2018年东莞市两会上,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后来成为BNCT治疗端运行负责人的童剑飞提交了一份建议书,报告了陈和生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台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并提出有技术转化的价值。东莞十分重视,经过审慎评估,决定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建设硼中子俘获治疗项目。  “这不仅是一个造福患者的治疗项目,未来在治疗规范、适应症以及硼药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前景广阔,也将是一个肿瘤相关人才聚集和团队创新的绝佳科研平台。”虽然项目真正应用到临床还得再等几年,但蔡立民已十分憧憬。  自中国散裂中子源投入正式运行以来,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用户超过1/4,许多创新研究在东莞本地和大湾区实现了落地。反过来,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设也离不开各方的配套设备供应,这推动着本地产业的迭代升级。“我们在有意培养广东本地的厂商来合作解决问题。为了把装置的指标推到极致,经常需要最前沿的技术。”王生说。  就拿中子衍射谱仪闪烁体探测器来说,乍看只是个其貌不扬的金属盒子,却是散裂中子源谱仪的关键核心装备。“它的探测有效面积非常大,在散裂中子源的中子探测领域里,可以提供非常全面、更加多维的信息。”东莞理工学院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魏亚东说。  过去,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子检测关键设备依赖国外进口。为实现国产化,自2019年5月开始,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与东莞理工学院共建了先进探测技术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先进粒子探测技术研究。研究团队先后成功突破探测器光纤加工塑形、闪烁屏精密成型和波移光纤端面耦合等一系列关键制造技术。目前,为散裂中子源量身定制的闪烁体探测器已实现批量生产,并通过中子束流测试,关键性能达到相关设计指标,即将安装到谱仪上。  虽然是定制实验设备,不可能给实验室创造很大的出货量,但在魏亚东看来,为实现批量自动化生产,实验室师生共同研发了独一无二的制造加工设备,将来可以在中子探测器的工程化和装备制造的产业化方面,开拓新的空间。  影响更深远的“散裂”,还折射在东莞的城市气质上。陈和生清楚地记得,打靶成功当晚,几个年轻人在餐馆用餐,相关的电视新闻正好播出,一个陌生人听闻他们是中国散裂中子源的科研团队后,临走时悄悄为他们结了账。“虽然是件小事,但能感觉到东莞市民对团队的尊重。”陈和生说。  “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如今,东莞打造了全链条创新体系,技术创新活跃度迅速提升:2021年,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3.54%,位居广东省第二;科技创新综合竞争力挺进全国城市20强… …   “科技创新+先进制造”被定义为未来5年东莞的城市特色。“东莞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赋能力度,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错位发展,形成最佳拍档,扎扎实实推进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说。  这样的愿景,离不开王生和同事们的努力,离不开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对科研、产业乃至城市的持续磁吸、撞击、散裂。一个中子与一座城的奇妙反应,还在继续… …
  • 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
    12月6日,中国科协公布了“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马伟明、王恩哥、尼玛卓玛(女,藏族)、杨宝峰、张喜刚、张新友、张曙光、陈进、易小刚、钟南山十人获此殊荣。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部长李森介绍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有关情况。   据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是中国科协于1997年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设立的奖项,2009年经全国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批准保留。今年上半年,中国科协对原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9月30日至10月14日期间,中国科协联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大众科技报、农民日报、健康报、解放军报、人民网、中国科协网、中国公众科技网等11家媒体,开展了“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公众投票活动,共有448.3万人参与投票,有效选票341.1万张。10月25日,评审委员会召开了第二次会议,进行了终评。10月31日,中国科协七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进行了审议。经上述程序,评选产生了“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40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获得者,977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据了解,此次评选产生的10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年龄最大的74岁,年龄最小的45岁,平均年龄为53岁,分别来自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分布在科研(含国防科技)、企业、农业、卫生医疗、科普等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启动首批月球科研样品研究
    9月7日下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接收暨研究工作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启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本批次领取月壤样品共约0.85克。未来,研究团队将围绕月壤物性及综合利用开展一系列研究,包括探索月球资源原位利用及月壤3D打印等关键技术,为我国下一步深空探测乃至载人登月及月球科研站建设提供技术验证。  今年7月12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仪式,共计13家单位获得17.4764克月壤样品。其中,中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代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领取了月球样品使用证书。汪卫华院士团队共获得约8克样品。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省实验室之一。作为重要合作单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本次研究中承担了关键任务。  “深度开展月球科研样品研究,不仅能揭示更多月球形成演化的隐藏密码,还能充分推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发展,为探索发现新能源、新材料提供宝贵财富。”中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说。  汪卫华表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有先进的材料结构、成分测试平台、中子、电镜技术,有着一批物质科学的资深专家和优秀青年科学家等一流人才,利用实验室平台和能力可以研究月壤的微观结构、稳定机制等,同时还可以研究月壤在“纳米-分子-原子”尺度下理化性质,利用中子散射、同步辐射等技术研究月壤主要组成元素的电子精细结构等。  未来一年时间内,研究团队将从材料角度研究认识月球地质、环境的历史和演化,并在月壤物性研究基础上,开展月球水冰资源收集利用、氧气制备、金属提炼、地外人工光合成技术,以及月球3D打印等一系列技术研究。  “松山湖空气中都飘着科学的味道。”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表示,目前松山湖科学城的各项建设工作正加速开展,原始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创新生态体系加速形成。
  • 我国突破12英寸二维半导体晶圆批量制备技术
    7月4日,《科学通报》以《模块化局域元素供应技术批量制备12英寸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为题,在线发表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北京大学教授刘开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团队,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广宇团队及合作者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提出模块化局域元素供应生长技术,成功实现了半导体性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晶圆批量化高效制备,晶圆尺寸可从2英寸扩展至与现代半导体工艺兼容的12英寸,有望推动二维半导体材料由实验研究向产业应用过渡,为新一代高性能半导体技术发展奠定了材料基础。二维半导体是一种新兴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为代表。与传统半导体发展路线类似,晶圆材料是推动二维半导体技术迈向产业化的根基。如何实现批量化、大尺寸、低成本制备二维半导体晶圆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针对二维半导体晶圆的尺寸放大与批量制备核心科学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模块化局域元素供应生长策略,实现了二维半导体最大到12英寸晶圆的批量化制备。为了解决批量化制备的难题,研究人员在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制备过程中,实验设计将所需的多种前驱体与生长衬底以“面对面”模式组装构成单个生长模块。过渡金属元素与硫族元素按精确比例局域供应至生长衬底,实现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晶圆的高质量制备。多个生长模块可通过纵向堆叠组成阵列结构,实现多种尺寸晶圆薄膜的低成本批量化制备。该研究成果为二维半导体晶圆的大尺寸、规模化制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案,有望推动二维半导体走向产业应用。值得一提的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前沿科学研究和创新样板工厂两大核心板块都布局了二维半导体方向的研究。近3年来,该实验室针对二维半导体晶圆制备和规模化器件构筑取得系列进展,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