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王大珩

仪器信息网王大珩专题为您整合王大珩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王大珩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王大珩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王大珩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王大珩话题讨论。

王大珩相关的资讯

  • 王大珩院士的红色情缘
    “刻苦从事科学事业,做到又红又专,为了革命的需要,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坚持原则,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为实现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事业,努力不懈,积极工作,奋斗终身。”——摘自王大珩的《入党志愿书》 (1978年10月)作为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王大珩与中国共产党的情缘,起于那段“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岁月。1935年,日寇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发起了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作为学生游行的提议人之一,正在清华园读书的王大珩与众多进步青年一起,走上街头,第一次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此后,虽未直接参加革命工作,但国难当头,王大珩一直都在思考如何让这个贫弱的国家强大起来。1938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王大珩考取了留英公费生,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彼时,光学的前沿技术在军事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被各国视为要害技术,“竭尽保密之能事”。王大珩身在英伦,心系祖国,始终坚持将自己的学习研究与祖国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尽管学业进展顺利,但为了学习光学仪器的核心材料——光学玻璃的制造技术,王大珩毅然放弃了在读博士学位,成为英国昌司玻璃公司的一名物理实验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作出如此选择,只因“我的祖国是多么需要这种技术啊”。1948年,王大珩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型正规大学——大连大学,并组建应用物理系,任系主任。“在这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上,我选择了到解放区的道路,我的路子走对了。”回首往事,王大珩称自己“是时代的幸运儿”。在参与新中国建设的过程中,王大珩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知之愈深,对党的感情就愈加深厚,王大珩渴望着加入这个代表着人民利益的组织。1956年,他申请入党,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真接受党的考察。“在党的培养下,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初步的认识。更加理解了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和生产实践相适应的道理;人民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人,要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并深感由于专业决定,个人的知识能力是有限的,事业要靠群策群力来完成,一切要服从祖国的需要。”他在个人自述中表示,“这些思想引导我努力做到以公为先,不计个人名利,爱惜人才,培养后进,团结协作,以及顺应实际情况,因势利导等,同时也要敢于向错误作斗争。”正如《赤子丹心 中华之光——王大珩传》作者胡晓菁所言,随着“科学的春天”到来,“王大珩深有一种‘是时候了’的感觉”——1978年,已过花甲的王大珩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年10月16日,经长春光机所党委批准,王大珩终于被党组织接纳,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随后举行的“王大珩同志入党宣誓大会”上,王大珩热泪盈眶,他发出誓言,要为中国的科技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 温家宝亲切看望王大珩先生
    8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登门看望了为我国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王大珩先生。 今年95岁的王大珩是我国光学科学的奠基人。温家宝和王大珩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多次登门看望,或者致信交流。 王大珩躺在病床上。温家宝俯身在王大珩先生的耳边大声说:“大珩先生,我是温家宝,我来看看您。中央领导同志都很关心您,您在科学上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从‘863’计划到国产大飞机,再到纳米技术,都是您提出来的,现在这些项目都有进展了。您应该很高兴。” “谢谢总理,您那么忙……”王大珩先生的夫人顾又芬说。 王大珩头部又微微动了动。“他知道,知道。”顾又芬说。 王大珩的家属向总理赠送了两本书:一本是为纪念先生从事科研68周年和诞辰90周年时编辑出版的文集,一本是为纪念先生从事科学事业73年和95华诞于今年出版的画册。温家宝翻开画册,仔细端详…… 离开时,温家宝再次叮嘱医护人员要好好照顾王大珩先生,也叮嘱老人的家属保重身体。
  • 杜祥琬院士追忆王大珩院士
    “他是一位少有的战略科学家”   王大珩走了。正在外地出差的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听到这个消息后无比悲痛。“王老不仅是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而且是一位少有的战略科学家。”杜祥琬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杜祥琬很早就知道王大珩。新中国光学事业上世纪50年代发源于王大珩任所长的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后来成立的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安徽光机所、成都光电所等都是从长春光机所分出来的人根据不同的目标组建的。他们都认同王老是‘祖师爷’。”杜祥琬回忆说。   杜祥琬与王大珩比较多的接触是从863计划开始的。王大珩是863计划的4位发起人之一。1987年2月,863计划启动,杜祥琬是其中激光技术专家组的成员,到第二届专家组成立时,杜祥琬又成为首席科学家。“王老本人最关注的就是激光技术这一领域。激光技术的发展目标是什么,走哪条技术路线,他几乎每次都来参加我们的会议,与我们一同讨论。”   除了具体技术问题之外,让杜祥琬印象极深的是,王大珩还特别关注如何组织全国有技术优势的单位“组成一个国家队共同攻关”。“他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跨部门、跨单位考虑问题,着眼于国际的竞争,这给我们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也成为我们重要的指导思想。”   还有一个细节,也能体现出王大珩作为一个战略科学家的作用。在实施863计划过程中,王大珩多次告诉杜祥琬等专家组成员,对于激光技术不能光追求功利、能量的大小,要高度重视光束质量。“后来我们的体会越来越深。”杜祥琬说,光束质量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我们在这诸多因素方面努力攻关,突破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后来的许多成绩都和他的这个思想分不开。   据杜祥琬回忆,王大珩对我国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也十分重视,并做了许多的推动工作。后来他还提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问题。“他的一些建议超脱了专业领域,是一个在很高的视野上看问题的科学家。他对国家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大珩精神永相传——哈尔滨理工大学忆王大珩院士
    1978年7月7日中国科学院党组通知:“接中组部〔78〕486号”文,经华国锋主席、党中央1978年6月17日批准:王大珩同志任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78年5月24日,63岁的老校长来到即将由黑龙江工学院改建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当时的黑龙江工学院经过文革折腾已处于校舍破乱,师资流失奇缺,资金匮乏的艰难境地,全院只有4个系8个专业,共有师资250人。王校长一上任便召开校领导班子会,研究部署重整旗鼓建校发展规划,有关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师资引进,校舍建设,职工住房科研生产生活后勤管理等诸多问题。为哈尔滨科技大学振兴铺垫了基石,指明了发展方向。1978~1983年从中科院和国家仪表局为学校无价调拨原材料、元器件、实验与生产设备等1050件,价值850万元。相继建成学生宿舍、学生食堂、阶梯教室楼、物理实验楼等。从此百废待兴的哈尔滨科技大学走出一穷二白的低谷,步入欣欣向荣的坦途。1978年9月,在百忙工作中第二次来校参加第一批新生开学典礼。在典礼会上讲话中说:为什么我们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多有建树和成就,是因为国外仪器仪表设备先进。我校归属中科院管理,其目的就是要培养仪器研究开发专门人才,创建技术物理系并强调技术物理、精密机械、材料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科学管理等专业设置及专业间协调配合,在打好坚实理论基础同时,尤其强调建立开放型实验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既要会做实验还要会设计实验。专业课老师要搞科学研究,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技能,走教学、研究、生产三结合道路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科技人才。2000年9月6日,哈尔滨理工大50周年校庆,85岁高龄的老校长又重返学校。视察校园和实验室后,接受校报记者采访时说:“高等学校的教育要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要尊重实践的需要,要切实做到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科教育一定要强调基础宽厚、理工科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做到全面发展,适应未来建设需要。”如今老校长的谆谆教导和慈祥面孔记忆犹新深刻难忘。我们的老校长功勋卓著,身处尊位,学高八斗,却始终保持清廉简朴,从不用高档营养品,所得奖金几乎全部捐出。在和师生相处中,为人谦和,平易近人,行端身正,不图名利,展现出一心为国为民的科学家平凡质朴的生活本色,这些都将成为我校世世代代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老校长为学校60周年校庆题词:教研并举,理工结合;多科互用,形成特色;卓育人才,亦能亦德;迎应世纪,面向祖国。哈尔滨理工大学师生将铭记王大珩校长要我们有:“献身的精神,求实的态度,革新的气质,勤俭的作风,集群的性格,乐观的情操”的谆谆教导,秉承王大珩校长的“教研并举,理工结合;多科互用,形成特色;卓育人才,亦能亦德;应迎世纪,面向祖国”的教育思想。继承王大珩校长科学思想、战略思维、高尚品格、谦逊作风,早日把哈尔滨理工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各级领导参加王大珩校长塑像揭牌仪式
  • 王大珩:中国光学事业的先行者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noimg/cbea94a1-6c5a-4de6-9759-3881ac011e6d.jpg" title=" 2015225105237.jpg" / /p p   中国第一锅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的主持制作,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的主持制订,中国工程院的建立...这些成就都离不开一个名字,王大珩——中国光学事业的先行者,一位用毕生精力推动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科学家。 /p p   1915年2月26日,王大珩出生于日本,祖籍江苏省吴县。他的父亲王应伟是一位天文与气象学家,早年旅居日本,回国后先后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王大珩在读中学的时候,就常去观象台跟随父亲观测天文和气象,对使用科学仪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少年时代的科学熏陶,对王大珩后来研究应用光学和光学玻璃,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事业与仪器制造业有深远的影响。 /p p   1936年,王大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两年后,他顺利考入留英公费生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随后,他又转入雪菲尔大学,在世界著名的玻璃学专家W.E.S特纳(Turner)教授指导下专攻光学玻璃。 /p p   王大珩是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他领导下,开拓与发展了靶场光学测试技术、激光技术及太阳地面模拟等国防光学技术领域。除此之外,他在我国中程地地导弹发射实验任务中任总工程师,提出工程总体方案,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一次研制成功,性能达到当时同类仪器的国际水平,满足了国防尖端武器试验的急需。他在G179、718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170跟踪望远镜,331电影经纬仪等研制任务中,对总体方案和技术路线进行指导,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问题。他还创办了中国科学仪器馆,后来发展成为了长春精密机械研究所。1986年,他又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 /p p   王大珩是光学技术发展的功臣,他以毕生之力开拓了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广阔天地 他用智慧之光为科技事业和国家发展殚精竭虑、指引方向。他胸怀坦荡,品德刚毅,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和旗帜。 /p p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subject/201003/?SubjectID=126" target=" _blank" title=" 专题:缅怀中国仪器仪表奠基人王大珩院士"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专题:缅怀中国仪器仪表奠基人王大珩院士 /span /a /p
  • 长春理工有个超级班:“王大珩”班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内有个超级班。老师上课用中英双语教学,学生使用老师自制教材。在这个班级里,34名学生有10名被国家保送硕士研究生。   师生上课用中英双语交流   王丽是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身为班长的她,自豪地告诉记者,她所在的班级是用中国光学先驱王大珩的名字命名的,班级由学院内该专业最优秀的学生组成。上应用光学和光学设计课时,老师和学生都用中英双语交流。   王丽讲,“王大珩”班的应用光学和光学设计课程是由长春理工大学应用光学的博士生导师王文生主讲的。   23日,记者采访了王文生。他介绍,由于长春理工大学在光学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国内领先行列。国家教委要求学生要具备三种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所以他从2004年开始研究双语式教学课程。   为研究双语课程自制教材   “当时我花了5个月的时间,将应用光学和光学设计教案翻译成英文,并以此作为范本,推行英语化教学。”王文生说,从此以后,他和其他老师每次上课都用英语授课,让学生慢慢适应英语教学方式。   王文生和他的团队用积累多年的科研成果,编写了光电名师堂系列教材《应用光学》课本,并把所有的专业词汇用英语标出。   在“王大珩”班,双语化教学仅是其中一个特色。学生们懂得科学原理后,还可以进入国家级实验室了解光学最前沿的科技发展情况。   每年,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都会参与很多国家级的项目研究,所以老师们把实验室当做学生的实习基地。王文生说:“一个老师带3个学生,让他们经常到实验室内了解光学科技的发展方向,学生们就明白自己应该补充哪方面的知识。”   班级实行优胜劣汰激励学生   “王大珩”班一直有个规定,班里的差生可能会逐渐被淘汰出去,而其他班的优秀生随时可以补充到班级内,这个规定激励着班内的学生们不断学习,而学生们也都以在“王大珩”班学习为傲。   临近大四毕业,其他学生都在研究如何就业,而“王大珩”班的绝大多数学生却并不着急踏入社会,因为他们的学习都非常优秀,班级中有10人获得教育部批准保送到国内各大学、研究所学习,而其余的同学大多在为考硕士做准备。   王文生说,双语化教学、学生进入国家项目实验室实践,这些教学特点得到国家的认可。
  • “珩”星虽陨 光耀长存——王大珩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1年7月21日是王大珩院士逝世十周年的日子,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特别召开了王大珩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仪器新闻网作本次会议的媒体支持。本次研讨会由尤政院士主持,金国藩院士、李天初院士、侯洵院士、周立伟院士、叶声华院士等20多位相关人士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发表讲话,忆及与王大珩先生的交集点滴和传承王大珩先生的科学家精神。王大珩先生王大珩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参会的六位院士王大珩先生被称为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是“两弹一星”元勋、两院院士。(“珩”星虽陨 光耀长存——纪念王大珩先生逝世十周年专题)金国藩院士回忆了王老自己提出的一生中所做的几件大事:1.建立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2.参与了我国第一支激光器的研制;3.与杨嘉墀、陈芳允、王淦昌建议设立863项目;4.参与航天测试的研制工作;5.关注计量研究工作,担任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6.关注我国的遥感工作;7.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的建议者之一;8.建议我国自制大飞机;9.建议我国设立光学工程专业;10.建议成立中国光学学会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11.建议科学院与工程院作国家的咨询工作;12.建议重视我国的人才培养;13.对我国仪器仪表的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议。当然,王大珩先生一生所做的绝不止这13件事情,他为我国的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等做出了巨大贡献。金国藩院士金国藩院士认为,王大珩先生同时具备着科学思想、战略思维、高尚品格、谦逊作风,他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而是一个“战略科学家”。李天初院士从1955年中国计量院成立就一直担任顾问、1976年12月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米制公约组织、1979年当选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 王大珩先生为中国计量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天初院士认为,王大珩先生是中国计量的开拓人之一,是他带领中国计量走向世界。王大珩先生非常重视学科建设、人才培育,先后设立了多个仪器仪表、光学等相关专业,还牵头建立了多所高校、研究所。在本次研讨会中,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所长贾平、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任朱健强、长春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于英焕、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陆岩出席,并讲述了王大珩先生所留下的那些传承的印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所长贾平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任朱健强长春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于英焕 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陆岩贾平所长提到了学习王大珩先生学术思想以及科学家精神对科技创新有真正的指导意义,他还特别提到了王大珩先生的 “尽瘁报国、博大精专、求实创新、虚怀若谷”精神。朱健强主任发言中说到,王大珩先生曾多次提出科学工作者要做到“传承辟新,寻优勇进”。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及我国光学等领域的发展都倾注了王大珩先生的远见卓识。王大珩先生曾为长春理工大学题词,“实践求是,审时度势,传承辟新,寻优勇进” 。于英焕还提到,王大珩先生非常关注我国视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所以长春理工大学也特别重视仪器相关学科建设,多年来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陆岩讲到,王大珩先生经常放在嘴边一句话是“育德树人,为国家服务!”他作为曾经的校长希望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学生能有“献身的精神、求实的态度、革新的气质、勤俭的作风、集群的性格、乐观的情操”,希望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教师应该具有“教研并举、理工结合,多科互用、形成特色,卓育人才、亦能亦德,应迎世纪、面向祖国”的教育思想。尤政院士最后,尤政院士作结束语,今天我们一起回顾王大珩先生对我们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做出的贡献,在光学、仪器和精密计量领域的研究成就,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不懈努力的崇高品质,“直腰为人梯,弯身作人桥”的大师风范。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怀念他,“驾鹤西去音容在 乘云化仙笑貌存”。
  • 光华如珩:追记两弹一星功勋、光学先驱王大珩
    张开逊一直希望,老师能像90岁生日时说45分钟单口相声那样,永远幽默、快乐和健康着。   可今天,他不得不面对噩耗:“我最敬仰的老师走了,中国又少了一位伟大的战略科学家。”   老师是那个在一穷二白中用1400万斤小米,奠基共和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 是那个在风起云涌的世界科技革命中审时度势,推动制定863计划的参与者 是“两弹一星”23位功勋之一……他,是王大珩院士。   96年的生命历程中,他智慧的双眼既能读懂精密仪器中的每一个数据,又总能在纷繁世界中看清中国科技发展的形势。他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他紧紧注视着的这两个方向。   “他爱这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他是一个像孩子一样简单的人,他是一个平凡的伟人。”电话里,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研究员张开逊不吝用最美好的词汇来褒奖这个刚刚逝去的老人。   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搞出中国自己的光学玻璃   让他的故事从长春市的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开始吧。   这里是我国光学仪器研究和生产的重镇,其前身就是王大珩50多年前一手创建的中科院仪器馆。   1948年,满怀科技强国的梦想,王大珩从国外回到祖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应用光学在我国几乎一片空白,但是如果没有光学,没有光学玻璃,就无法研制出高水平的精密测量设备,国家国防力量的增强也就无从谈起。   1951年,经钱三强推荐,中国科学院决定让王大珩负责筹建仪器馆的工作,新中国的光学事业从此开始起步。   “在旧中国留下的废墟上,寻找不到一处可以完全利用的基础,中国几乎就没有应用光学!”王大珩曾说,对他而言,在“没有”面前,他没有退却和逃遁,“没有”才意味着有可能从事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新事业,“从此,我开始了一生的追求发展祖国的应用光学事业。”   从保存在光机所档案室里王大珩当年亲自做的预算和规划看,他“一生的追求”,从1400万斤小米开始。这是他当时所有的经费。   1952年,仪器馆在长春建立。王大珩组织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技术人员,建立起光学物理、光学玻璃和光学机械等3个实验室和两个实验工厂。3个实验室繁衍为后来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诸多研究室,两个实验工厂中的上海实验工厂已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光学行业骨干企业上海光学仪器厂,长春实验工厂发展成为机械工业的骨干企业材料试验机工厂。   筹建仪器馆,王大珩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应用光学专业的龚祖同。龚祖同1938年回国后,就一直为发展中国的光学事业,为研制光学玻璃而四处奔波。王大珩立刻任命龚祖同为光学玻璃实验室主任,并郑重地把自己最看重的研制光学玻璃的工作交给了他,同时交付的,还有王大珩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和他在英国研究出来的光学玻璃配方。   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为光学玻璃做了很多学术准备,也牺牲了很多个人利益的王大珩,为何把到手的机会让给别人?   “说老实话,我何尝不想!这显然是一件谁做谁出成果、谁做谁出名的事。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我这样做的呢?”王大珩说,是责任!此时的他,心中只怀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搞出中国自己的光学玻璃,至于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的后面永远留下的是龚祖同的名字,他没有遗憾和私念,唯有祝贺和感激。   同时,为了建立光学设计基础,王大珩在仪器馆亲自领导组建了光学设计组,并举办全国光学设计训练班,培养出不少后来成为国内很有成就的光学科学家。仪器馆在他领导并具体指导下,逐步建立起光学设计、像差理论和像质评价,光学加工和光学检验,光学玻璃配方,光学薄膜技术,光度和光学计量,精密刻划和光栅刻划等技术基础。   其中,由他主持开设的光度、温度、长度等计量研究工作,成为后来成立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某些工作的技术基础。   王大珩等待的时刻终于来临。1958年,《人民日报》大篇幅报道了长春光机所研制出一批开创新科技成果:第一台红外夜视光学设备、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高温金相显微镜、第一台多臂投影仪、第一炉光学玻璃等等,俗称“八大件、一个汤”。   在那个全国上下浮夸成风、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封锁的年代,这样的成果承载着太多科学以外的意义。   “八大件,一个汤”的成功,也让历史再次选择了王大珩。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我国决定自行研制“两弹一星”。在这项彪炳史册的大型工程中,王大珩带领近千人为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光学观测设备:用来测量中程地地导弹轨道参数的我国第一台大型靶场观测设备,用来记录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火球威力的高速摄影仪,以及我国第一颗可回收对地观测卫星所用的对地观测系统。   “文化大革命”十年,他主动要求去扫厕所,顶着巨大的压力,采取各种策略,保证了长春光机所所有军工项目的研制,不仅按时为“两弹一星”提供了高质量的光学设备,而且开创了我国自行研制大型精密光测设备的历史。   直到今天,在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中,王大珩当年带领大家研制的光学电影经纬仪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也因此,1999年9月,他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是他在公众面前最公开、最隆重的一次亮相。   他唯一一次“走后门”给邓小平送信促成863计划   863计划,是他生命中另一个重要标签。   1986年初,时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部长的王大珩,在参加完一个对美国“战略防御计划”的研讨会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当时,美国总统里根发表的关于“星球大战”的著名演讲,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根据未来“星球大战”要求,要构筑起庞大的战略防御体系,这对尖端科技乃至整个经济发展水平都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苏联制定了“高科技发展纲要”,而法国也提出了“尤里卡计划”。   中国该怎么办?部分专家认为,谁能把握住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方向,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我国应该拥有自己的高科技,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国力还不具备全面发展高科技的经济实力,可以先搞一些短期见效的项目,等美国搞出来,我们也有经济实力的时候,可以利用他们的成果。   作为参加过“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科学家,王大珩深知,真正的高科技是永远不可能用钱买来的。正在他焦急思索时,我国著名的无线电电子学家陈芳允先生来到他家。原来,陈芳允也和他一样,开完会后心情焦急难耐,就跑来找王大珩商量办法来了。   当天晚上,王大珩就开始动手写《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因为这件事在我的心中已经酝酿很长时间了。建议写完后,我除了和陈芳允商量外,又找到了担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的王淦昌和担任航天部空间技术院科技委副主任的杨嘉墀两位先生,请他们一起帮助斟酌。”他曾回忆说。   他在建议书中写道, “当今世界的竞争非常激烈,稍一懈怠,就会一蹶不振。此时不抓,就会落后到以后翻不了身的地步……我们若不奋起直追,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这封“走后门”经由王大珩的助手、邓小平的女婿递交的建议书两天内就得到邓小平 “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   后来按照邓小平的批示,依据王大珩等4位科学家的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了200多位专家、学者,经过全面论证和多次修改,终于制定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获得国务院和中共中央的批准。这就是把中国一下子推到世界高科技竞争起跑线上的863计划。   863计划实施至今,不仅直接和间接创造了数千亿元的经济效益,也使我国的科技在诸多领域站到了世界前沿。   除863计划外,近20年来王大珩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1988年,建议开展激光核聚变研究 1992年,提出“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并最终促成1994年中国工程院的建立 1993年,提出加强原子、分子尺度上的纳米技术研究 2001年,提出“加快发展我国航空工业的建议”……   他一生无法忘却的“感叹”中国的精密仪器不能依赖外国   王大珩的父亲王应伟是我国早期的地球物理和气象学家,辛亥革命后回国,先后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他也是对王大珩一生影响最大的人之一。   1915年,王大珩出生在日本东京,那时父亲已经留学日本八年。父亲给王大珩起的小名叫“膺东”,寓意就是满腔义愤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父亲一生始终认为只有靠现代科技才能使国家强大起来。   王大珩对光学的爱好,源于父亲的职业。 1929年,他随父由北京至青岛,就读于礼贤中学,学业优秀。学业之余,他常去观象台跟随其父观测天文和气象,对使用科学仪器观察天体景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此期间,其父讲述研制成功风力计的故事,以及苦于国内尚不能制造精密仪器而要依赖外国解决的感叹,在王大珩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科学熏陶和教育,对王大珩后来攻读物理与光学玻璃,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与仪器制造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1932年,17岁的王大珩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尽管父亲跟他说学物理会穷一辈子,但他依然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一直记着父亲的感叹,也因为,他早就听说清华大学理学院有著名的物理学家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等大师。   “这些清华的有名的教授,在人生观方面给了我很大的教育和启示。”他回忆说。   叶企孙先生是王大珩最钦佩、最敬重的老师之一。抗战爆发后,叶先生始终教导学生要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老师深沉的民族大义和拳拳的爱国之心深深地震撼着年轻的王大珩,后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一直是王大珩最爱唱的一首歌。   “我头一次听这个歌是在船上,当时在船上的学生都是一起从天津往南走的,上面也有东北流浪的学生,这个歌是从他们嘴里唱出来的。”王大珩说,“到国外的时候我还在同学面前唱这首歌,人家都觉得我唱这首歌的时候很有感情,这个感情就是一种爱国、救国的心情。”   1938年,王大珩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资格。两年后,他获得了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技术光学专业的硕士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光学玻璃当时被西方各国视为重要的保密技术。为了学到这种中国还没有的技术,1941年王大珩转学到英国雪菲尔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跟随著名的玻璃学家特纳教授学习。   尔后,让许多人不解的是,他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去昌司公司当了一个实习生。2005年,他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当时他从书里了解了光学玻璃制作的内容,懂一些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很少,“当时不像现在这样看重学位,我觉得这些事可做可不做。”   尽管被约法三章,且不准进公司工厂,只能在实验室工作,但车间出问题还是得在实验室解决,王大珩相信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就这样,怀着报国的使命感,在英国十年的学习和工作中,王大珩掌握了许多当时保密性很强的光学玻璃制造的关键技术,还研制出快速测量玻璃光性精确度的V棱镜折光仪。这一切,为他日后回国开创新中国的光学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心中不可逾越的底线比做学问更重要的是做人   王大珩一生桃李满天下,被誉为当代知识分子典型的蒋筑英、著名的光学家马祖光、中科院院士陈佳洱等都是他的学生。他的学生中已成为院士的近30位。   但他曾经说过,这些人没有一个是由他提名当选院士的。学生们从王大珩那里得到的,除了学术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做人与做学问的态度。   1982年,他的学生赵文兴要去德国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临行前,他把准备在会议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拿给王大珩看。王大珩一眼就看出他的名字署在前面,他改了过来。他觉得,文章的观点虽然是他在英国时提出的,但一直未证实,是赵文兴成功地做出了实验,最大的功劳理应是他,但赵文兴在定稿时又把老师的名字放在了前面。   “这引起了我的重视,署名的事情看起来很小,实际很大,做导师的在署名问题上应该十分严肃,不能仗着自己是导师,就不管做没做主要工作都要把名字署在前面,”他在自述中说,“这种署名是丢人格的,导师应该用行动向学生证实这个道理,比做学问更重要的是做人。”最后,他又将署名更改过来。   “他90岁生日的时候,提出"不准请当官的、不准请媒体、不准歌功颂德"三个要求,我们都答应了以后,他才同意仅与他周围以及曾经一起工作过的科学家共进午餐。”张开逊回忆。   对于“光学之父”的称呼,他曾恳请:“把我称作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或"奠基人之一",我都可以接受,但如果说我是"中国光学之父",那我的老师严济慈、叶企孙,你们怎么称呼他们?所以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了。”   他一生中恪守的另一个信条是 “老老实实地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 。   有一次,有个公司提出请王大珩和何泽慧、彭桓武三位去做顾问,他们的待遇是除了每月可得到一笔顾问费外,每年还可以享受一次旅游。在王大珩看来,当顾问虽说不必负太多的责任,但也不能稀里糊涂就答应。在认真了解该公司的具体情况后,他发现这个公司的业务与三人的专业根本没有关系。   “这怎么行?”对于他的疑问,对方意思很明确。王大珩说,“并不指望这三个老家伙做什么事情,要的只是我们头顶上这个著名科学家的名。我一听是这样,当时就毫不迟疑地把这个顾问给辞掉了。”   不仅自己推了这个顾问的职位,他还去找何泽慧和彭桓武,让他们也不要去了。   对各种名目的成果鉴定会,“只要和我专业没关系的我一律回绝,有关系的我只要参加就一定要说实话,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就应该有一说一,决不能顺人情说好话”。
  •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珩”星绽放璀璨光芒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41px " title=" " alt=" " src=" http://www.jl.chinanews.com/bwrs/2018-05-22/U437P916T5D39057F230DT20180522100829.jpg" height=" 341"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建校初期王大珩在办公室备课 /strong /p p   中国第一片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的主持制作,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的主持制订,中国工程院的建立… /p p   这些成就都离不开一个人名字,王大珩——中国光学事业的先行者,一位用毕生精力推动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科学家。 /p p   1915年2月26日,王大珩出生于日本,祖籍江苏省吴县。他的父亲王应伟是一位天文与气象学家,早年旅居日本,回国后先后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 /p p   王大珩在读中学的时候,就常去观象台跟随父亲观测天文和气象,对使用科学仪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少年时代的科学熏陶,对王大珩后来研究应用光学和光学玻璃,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事业与仪器制造业有深远的影响。 /p p   1936年,王大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两年后,他顺利考入留英公费生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 /p p   随后,他又转入雪菲尔大学,在世界著名的玻璃学专家W.E.S特纳(Turner)教授指导下专攻光学玻璃。 /p p   后来,为了发展中国的国防军工事业,毅然放弃了正在攻读的博士学位,到英国昌司公司学习光学玻璃制作工艺。回国后,与龚祖同等一起炼出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为军用光学仪器的研制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p p   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王大珩与钱三强等人一起放弃了国外比较优越的研究与生活条件,回国创业。 /p p   回国后,王大珩亲手创办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从旧货摊上捡回一个物理实验室。1952年,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长春光机所前身)在长春成立,他被任命为馆长。在他的倡议下,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相继开设光学仪器专业。1958年,创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前身),培养光学专门人才。 /p p   在担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院长期间,王大珩鲜明地提出了“突出办学特色”和“两个三结合”的办学思想,并将其付诸实践之中。 /p p   “突出办学特色”指的是突出光学特色,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光学材料”“光学工艺”两个专业,如今学校仍是国内光学类专业设置最全的高校之一。“两个三结合”则是校内“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校外“学校、研究所、工厂”相结合,促进教学与科研二者的融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p p   据原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骆孟炎介绍,建校初期条件特别艰苦,冬天教室里没有暖气,王大珩在给学生讲授普通物理、理论物理时,总是带领学生搓搓手、跺跺脚,暖和之后再上课,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探求科学,给学校留下了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光荣传统。 /p p   后来,王大珩得知学校图书资源不足,主动捐赠图书3000余册。为了鼓励学生献身科技、勇于创新,2008年,王大珩从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中拿出部分奖金,在学校设立王大珩奖学基金。王大珩以自己高尚的言行,诠释了一位杰出教育家泽被理工、激励后学的师者情怀。 /p p   1958年,王大珩带领他的团队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的“八大件”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它们是:一秒精度大地测量经纬仪,一微米精度万能工具显微镜,大型石英摄谱仪,中型电子显微镜,中子晶体谱仪,地形测量用多臂航摄投影仪,红外夜视仪以及系列有色光学玻璃。这是王大珩创办仪器馆以来所花费心血的结晶,也孕育了1961年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在这里诞生以及后来做出更为重要的成绩。 /p p   毛主席在参观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成果时,十分高兴地赞扬道:“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手中,就会像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光焰普照大地,任何人间奇迹都是会创造出来的。” /p p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王大珩主持研制成功多种大型光测设备,为原子弹爆炸、导弹发射、氢弹试验、人造卫星上天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p p   王大珩主持研制成功一系列靶场测试仪器,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激光技术、彩色电视、光学计量仪器等做出了开创性成就,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 /p p   鉴于王大珩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与贡献,201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17693号星命名为“王大珩星”。 /p p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原所长王家骐院士这样评价王大珩:“王老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国家的光学事业,从国家战略层面指挥布局,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略科学家’。” /p p br/ /p
  • 王大珩院士病逝 曾致信邓小平开启863
    1992年2月11日,王大珩在北京。     王大珩(左)与他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蒋筑英在研究工作。   记者21日从中科院获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王大珩,因病于7月21日13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生平】   1915年2月26日出生,祖籍江苏吴县。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8年,考取“庚款”留学生,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应用光学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   1941-1942年,在英国雪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   1942-1948年,在英国昌司玻璃公司从事光学玻璃研究工作。   1948年,回国。   1949-1951年,任大连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系主任。   1951年,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2-1983年,在长春从事光学仪器与工程研究。   1983年,调至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工作。   【成就】   ●光学与光学工程:主持150工程,领导研制我国第一台靶场装备大型精密光学跟踪电影经纬仪 主持718工程,领导研制我国第一台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为发展我国的尖端武器作出了杰出贡献。   ●联合其他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最后成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使发展高科技成为实现我国科技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 追忆   学生王家骐院士给王老送上8个字:敬业 顽强 善良 幽默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是王大珩院士生前一手创建的研究所。从1952年到1982年,30年间,他将全部精力奉献给了这里。   目前担任长春光机所研究员的王家骐院士,正是王大珩当年一手培养起来的年轻人,现在王家骐院士也已72岁。   “王院士,敬爱的王老今中午离开我们了,他走得非常安详。”昨天下午,王家骐接到了301医院顾瑛主任医师的短信。看到短信时,作为弟子的他感到非常悲痛,“中国又失去了一位杰出的、优秀的科学家,大珩的去世是国家的损失。”   王家骐说,王大珩是新中国光学事业的缔造者之一,1963年他到长春读研究生,正是受王老影响,改学光学仪器,有机会成了他的弟子。   后来,王大珩从长春到北京工作,还经常到长春指导。“他的心一直在这里”,王家骐说,王老偏爱这个自己一手建起来的研究所。   王家骐回忆,在国际光学界最高会议首次在长春召开时,王老已90多岁高龄了,可他竟用英文讲了40分钟,来介绍中国光学的发展,在场所有的外国人都为王老竖起了大拇指。“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王家骐说,王老思维敏锐、头脑清楚,他拥有的知识是与国际光学技术同步的。   王家骐给王老送上8个字:敬业、顽强、善良、幽默。   ■ 逝者   他为“863计划”点了根火柴   1986年3月,4名科学家写信给邓小平,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科技。而这也促成影响中国科技界的“863计划”。王大珩便是4人之一。   昨日,这位96岁老人,在北京长辞。此时,曾给邓小平写信的4名科学家,已全都离开人世。   执着选择学习物理   1932年,17岁的王大珩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父亲曾跟他说,学物理会穷一辈子,但他依然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王大珩的父亲王应伟,是我国早期的地球物理和气象学家,也是对王大珩一生影响最大的人之一。   王应伟其实并非真的反对儿子学习物理。王大珩回忆说,小时候,父亲看到他还有点灵气,就有意识地培养其科学知识。“比如,我常记得一件事,说来很简单。一根筷子斜放在水里面,筷子在水中弯了一段,父亲就告诉我,这叫折射效应。”王大珩说。   做实习员放弃博士学位   二战期间,光学玻璃凸显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当时西方国家将此看作是保密技术。1941年,王大珩转学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就在他着手准备博士论文时,他竟然选择到一个企业去当实习员。王大珩把这件事情形容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当时工厂实践的知识很少”,王大珩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因为具有保密性,“我去的时候也是约法三章,我不准进他们的车间,只准在他们的实验室里。”但在当时,车间生产的问题也要通过实验室解决,“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正是在英国的学习,为王大珩回国开创新中国的光学事业打下了基础。现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前身就是王大珩50多年前创建的中科院仪器馆。   致信邓小平开启“863”   当冷战和科技结合在一起时,那时的世界,让所有人都有了紧迫感。1986年,中国政治家和科学家携手,作出了历史性的抉择。   1986年3月,王大珩与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4位科学家给邓小平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科技。这封信得到了中央重视,批准实施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因为信件的提交日期,该计划又得名“863计划”。   此前,美国总统里根发表了“星球大战”的演说。对此,中国该怎么办?“我们从事科学的人,特别是从事过‘两弹一星’研制的人,就一起开了个会,在这个会上就有人提出,我们也得干点东西出来。”王大珩曾回忆说。   “我们几个人顶多是起了些催化剂的作用,或者说是为‘863计划’点了一根火柴。”谈及自己对“863计划”起到的作用,王大珩曾这样形容。   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99年9月,国家为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王大珩是其一。   中科院院士陈佳洱曾评价说,王大珩是一个大科学家、一代宗师,特别是在光学方面,为中国的光学发展,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使得我们的光学能够发展壮大,一直能够达到先进的水平,这是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在王老的一生中,也有些许遗憾。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那天,王大珩邀请了几位同事一起庆祝。席间,他说了一句当时大家谁也没听懂的话:“要是再晚半年就好了……”   原子弹成功爆炸前半年,他的父亲去世。
  • 继承王大珩教育思想 办党和人民满意的大学
    继承王大珩教育思想 办党和人民满意的大学——写在王大珩院士诞辰100周年之际骆孟炎 于化东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长春理工大学57年的办学历史上,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学校创始人王大珩院士可谓是一位贡献卓著、博大精专、桃李芬芳的好老师,他一生对于高等教育的高瞻远瞩、满腔赤诚、真情奉献,是学校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值得我们铭记并传承。 王大珩教育思想是学校发展的深厚基石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王大珩先生担任首任院长。此后50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学校发展,成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历史根基,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勤奋向学,报效祖国。先进的办学思想。担任学院院长期间,王大珩先生主持制定了专业布局、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和发展规划,尤其十分鲜明地提出了“突出办学特色”和“两个三结合”的办学思想,并将其付诸于实践之中。“突出办学特色”指的是突出光学特色,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光学材料”“光学工艺”两个专业,如今学校仍是国内光学类专业设置最全的高校。“两个三结合”则是校内“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校外“学校、研究所、工厂”相结合,促进教学与科研二者的融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起点的办学实践。建校初期,王大珩先生在科研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坚持亲自为学生上课、指导毕业论文。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一些研究人员都到学院兼课,后来成为院士的就有14位,还有“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蒋筑英等许多国内著名的科学家。王大珩先生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锻炼,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厂是学院的实习基地,长春、成都、西安、上海、合肥5个光机所及上海技物所都是学院的毕业设计场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层次的实训基地,为学院奠定了一个较高的发展起点。在王大珩先生的带领下,全院师生因陋就简,勤俭办学,学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光明日报》《吉林日报》都曾予以长篇报道。不了的理工情缘。1965年以后,王大珩先生不再担任学院院长,但他始终支持、关注学校的进步与发展,正如他本人所说:“我和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它的建立、成长和壮大,我可以说是历史的见证人。”1988年,他在建校三十周年时题词:“三十而立,继往开来,发扬艰苦创业传统,培养现代科技人才”。1998年,他在建校四十周年时题词:“发扬专业特色优势,教研并举;面向现代建设需要,人才辈出”。2002年,他在学校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的贺信中写道,“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坚持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结合,在拓宽学科领域的同时,保持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断推进学校事业的发展,争取为国家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取得更多的成果”。由此可以看出,王大珩先生“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多年从未改变,对国家光学人才培养的重视从未消减。王大珩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王大珩先生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坚持“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注重实践教学,强调突出办学特色,培养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能够为国家科技事业奋斗终身的青年学生。这与当前国家的教学改革精神高度一致,既彰显了王大珩先生教育思想的远见卓识,又折射出一种耀眼的精神光辉。坚定的理想信念。“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那他就能创造奇迹”。我们追寻王大珩先生当年走过的脚步,思考他如何开创光学工程事业,可以发现:发展祖国光学事业是他崇高的信念。在英国留学期间,为了中国国防军工的未来,毅然放弃正在攻读的博士学位到昌司公司学习光学玻璃制作工艺。1948年,回国后亲手创办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从旧货摊上捡回一个物理实验室。50年代初,出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挑起了发展新中国光学事业的重任。在他的倡议下,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相继开设光学仪器专业。1958年,创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培养光学专门人才。在王大珩先生的一生中,他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使国内光学事业生根开花,在光学界乃至科学界树起了一面高扬的旗帜。高尚的道德情操。王大珩先生毕生忠诚于祖国的教育事业,时时处处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校师生,做到以德施教,以德化人。建校初期条件特别艰苦,冬天教室里没有暖气,他在给学生讲授普通物理、理论物理时,总是带领学生搓搓手、跺跺脚,暖和之后再上课,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探求科学,给学校留下了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光荣传统。后来,王大珩先生得知学校图书资源不足,主动捐赠图书3000余册。为了鼓励学生献身科技、勇于创新,2008年,王大珩先生从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中拿出部分奖金,在学校设立王大珩奖学基金。“一个崇高的灵魂是从所有的举动中透露出来的”,王大珩先生以自己高尚的言行,诠释了一位杰出教育家泽被理工、激励后学的师者情怀。严谨的治学态度。“最有学问和最有见识的人总是很谨慎的”,王大珩先生的确如此。1964年,王大珩先生指导我校一名本科生毕业论文,不仅要求材料性能指标精确到小数点后五位,还带着他找到相关专家一起研究需求和总体方案,后来这篇论文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96年,学校召开视频红外转换成果鉴定会,王大珩先生在充分肯定成果的同时,认为我们的成果是实验室水平,而美国已经应用到装备上了,从实验室到装备还要走很长的路,所以在评语中坚持不能用“国际先进水平”字样,最后这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王大珩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不仅成就了他开创中国光学事业新纪元的多项科研成果,也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长春理工人勤奋笃学、为国治教。王大珩教育思想引领办学实践 半个多世纪以来,王大珩先生与长春理工大学的点滴往事,处处体现出老科学家对科教兴国的热切期盼、对光学事业的无比热爱、对青年学子的深情期许,王大珩教育思想如一束熠熠闪烁的光芒,照亮学校前行的道路。如今,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艺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发展大光电学科专业体系。多年来,学校坚守使命、强化特色、发展内涵,以光学为核心,围绕光的本质、光的产生、光的传输、光的应用,在最初设立的应用光学、技术物理、光学机械仪器、无线电电子学、光学玻璃5个专业基础上,推进学科内涵和专业方向的分化、衍生、交叉、拓展,创立和发展了从基础理论、到光电子器件,再到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完备的光电特色学科体系。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等7个主干学科均已建成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光学、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等核心学科成为国防特色学科,光学工程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如今,学校光电技术特色明显,拥有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光电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共建协同创新联盟,开启高校与行业发展的新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进一步弘扬王大珩先生的科学精神,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2005年,学校成立了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对创新人才培养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的原则,构建了“2+2”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夯实理论基础,后两年进行专业学习,采用“教学与科研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实行名师授课与全程学业导师制,设立王大珩专项奖学金、学生创新基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经过近10年的发展,学院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47项,参与教师科研项目218项,获得各类大赛国家级奖216人次,学生的综合能力逐年提高。在2013届毕业生中,21人次荣获国家竞赛奖,158人考取全国重点大学研究生,85%的学生被光、机、电领域国内外知名企业录用。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熔铸新时期的理工精神。“师者,人之模范也”,王大珩先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了师者的榜样,是长春理工大学无上的光荣。在王大珩先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在长期为国防服务的办学实践中,“爱国、爱党、献身国防”“国家利益至上”的军工文化核心价值早已融入学校血脉,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体现和价值追求。近年来,学校在校园中竖立王大珩先生铜像,组织召开“王大珩院士教育与科学技术思想研讨会”,建设王大珩院士与长春理工大学展览馆,邀请院士、专家来校讲述王大珩先生的感人故事,而由王大珩先生题写的校名一直镌刻在校门上,书写的“实践求是、审时度势、传承辟新、寻优勇进”的嘱托永远镌刻在长春理工师生的心中,汇聚成学校发展的力量源泉。“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继承王大珩先生先进的教育思想,办党和人民满意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永远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所在。(作者为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 王大珩:开创新中国光学事业的“追光者”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W020190108520286645271.jpg" alt=" W020190108520286645271.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3ea86c17-b90c-474a-9a5d-efb32b1ee2d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这是王大珩(左)与他的学生蒋筑英在研究工作(资料照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xin22.jpg" alt=" xin22.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f93be8ad-7036-4692-b2e5-6202507bcd3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全国科学大会期间的王大珩。新华社记者 汤孟宗 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xin3.jpg" alt=" xin3.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5c9bda8e-795c-4a4a-8a1d-af072a5b8cf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这是1992年2月11日,王大珩在北京。新华社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1953年底,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成立不到两年,在器材和设备十分简陋的条件下,一位青年人和同事们炼出了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随后不到6年的时间,又相继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等一系列光学仪器,建立了从研究到设计,再到材料、加工生产、检测的一整套科研体系,一举填补了光学领域的多项空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他就是“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他一手筹建的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是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前身。直到如今,王大珩的精神依然是所里科研人员奋斗的指明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王大珩生于1915年。1932年,17岁的王大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王大珩远赴英国留学。1948年,王大珩放弃国外优越的研究与生活条件回国。1951年,他受中国科学院邀聘筹建仪器研制机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在海外学习技术光学和玻璃制造技术的求学经历,让他拥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除了研发各种光学仪器外,王大珩还带领近千人的队伍,参与“两弹一星”项目所有光学研究任务,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型靶场观测设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火球威力的高速摄影仪,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start_61" style=" 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1975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该项目对卫星上安装的对地观测相机提出极高要求,它既要达到较高分辨率,还要经得住自动拍摄的震动。在国外技术封锁的背景下,王大珩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加班攻克难题,最后如期完成任务。当卫星带着拍摄信息返回地面时,中国人首次成功地看到了清晰的卫星图像。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王大珩倾尽一生发展祖国光学事业。临终前他只有三个心愿:编写“中国光学的学科发展史” 建立中国光学科技馆,让更多人了解光学知识 进行光学名词审定,出版一本光学名词的官方版本。在病床上,他还坚持起草光学名词审定的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2011年7月21日,王大珩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p p & nbsp /p
  • 王大珩院士: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
    [科学时报 王静报道]两院院士王大珩是我国现代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研制出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在我国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50年代,他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并发展为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使之成为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国际知名的研究开发基地。他在1986年与另3位中科院院士联名提出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即“863”计划。1992年,他与其他5位中科院院士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成立。1999年,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不是我个人的功劳” 了解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人都知道,王大珩早年留学英国,在英国昌司玻璃公司工作期间,虽然不能进入生产车间,但他在实验室对玻璃生产的组织形式、生产光学玻璃的关键技术有了足够的了解。 王大珩在自述中介绍,在那里,他进行了200多埚的玻璃熔炼实验,为发展新品种光学玻璃掌握了一定主动权,并发展出稀土玻璃系列,获得了两项专利。为了提高测量玻璃光性的效率和精确度,他创研了V—棱镜折光仪,而且成为商品,现已成为测量光学材料光性的经典仪器。 回国后,他受命建立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即后来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在那里,他率领队伍研制出我国第一埚光学玻璃,建立起全套规模生产技术和设备,培养了生产骨干;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激光器,成为我国激光科技事业的开端;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我国第一台红外夜视光学设备,以及更多的“第一台”。20世纪60年代,他领导研究所成功研制靶场用大型跟踪电影经纬仪,开创国内自主研制大型精密测试设备的先河,形成国防光学的一个重要高技术领域。 但他说:“所有经历的事件和变迁,都是在国际形势的大环境中,在经济建设需求的促进和推动下形成的,并不是我个人的功劳。” 为发展高技术奔波倡议 1986年,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的王大珩获悉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时,立即与中科院院士陈芳允商议,并联合另两位中科院院士王淦昌和杨嘉墀,讨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他起草的报告定稿后,立即报送邓小平,成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即“863”计划,至今影响着中国科技发展进程。 1989年,他与王淦昌、中科院院士于敏等再次共同向国家提出了开展我国激光核聚变研究的建议,促成了激光核聚变装置的建设。 1992年,他再次与张光斗、师昌绪、张维、侯祥麟和罗沛霖等5位院士向国家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这一建议得到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并得到工程界的热烈拥护。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正式成立。 此后,鉴于我国已进入信息科学时代,为适应时代进展的需要,他与仪器仪表界联合倡议召开了香山会议。他提出,仪器仪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仪器仪表是信息工具;仪器仪表工业是信息工业的概念。 他说:“科技人员是有祖国的,他为祖国谋利益而受到人民的尊重。” 修身育人德为先 有媒体曾问王大珩:老师给予学生什么最重要? 他说,除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精神,教学生怎样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他认为,科学界最忌讳的就是剽窃、抄袭、作假、把名利庸俗化,这些实际上等同于强盗。“不讲道德规则的卑劣行为发生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身上,说明开放的社会环境容易让人往物质利益上使劲,陷到个人主义里去了”。医学上讲预防医学,不是生了病才治,而是不让人生病,教育也有同样的意义。因此道德教育要从幼儿园抓起,爱国主义教育尤其应该放在第一位。 “假如一个班级的孩子与别人赛足球,问他们希望谁赢,回答一定是‘我们班!’这是在一个集体中生活的人都该有的愿望和感情,如果连这点感情都没有就太可悲了。中国有高度的文化和灿烂的历史值得骄傲,外国人都不能不尊重。任何人热爱自己的祖国天经地义!”王大珩表示。 诠释科学精神内涵 针对科学界的不良现象,王大珩于2007年12月在《北京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什么是科学精神》。 他在介绍“科学”这一概念后,概括出科学的六大特征,即一元性、诚实性、严谨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一性、科学与技术并行发展。文章指出,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经过了许多曲折,原因之一是有些做法、有些探索、有些方针政策是不符合实事求是原则的。他认为,方针、政策是否科学,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的,如果科学化能够搞得好一点,大家的认识就容易一致,就容易团结在一起。 王大珩相信,科学化会为我们建设强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谢绝“中国光学之父”称号 据新华社报道,2009年12月,在中国光学科技馆论证会上,王大珩委托秘书蔡恒源带去一份特别的嘱托:已值耄耋的王大珩这几年身体不太好,但一直关心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有件事他一直放心不下,就是很多人把他称作“中国光学之父”或“中国光学泰斗”,王大珩认为这样不妥。 他说:“把我称作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或‘奠基人之一’,我都可以接受,但如果说我是‘中国光学之父’,那我的老师严济慈、叶企孙,你们怎么称呼他们?所以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了。” 由此可见,他的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处处体现。
  • 王大珩院士铜像在长春理工揭幕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铜像9月29日在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机学院)揭幕。铜像矗立在该校东区第一教学楼前广场,铜像总体高3.15米。   长春理工大学校长于化东说,在校园树立王大珩先生铜像,是为了表达对老校长的敬仰和爱戴之情,更是为了弘扬他的伟大精神,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激励青年学子成长成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代表母国光、金国藩、周炳琨、庄松林及出席揭幕仪式的院士、全国光学界和仪器仪表界的科技工作者致辞说,王大珩先生从长春开始了新中国的光学事业,为新中国光学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他的铜像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对中国光学做出杰出贡献的大科学家,怀念他不朽的伟绩和高尚的人格,必将鼓励今天的人们去勇敢奋斗,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王大珩先生的女儿王森说,希望父亲的教育理念、科学思想以及爱国主义情怀能够在长春理工大学传承下去,希望能够在科研、教育、国防等重要领域看到更多长春理工大学的毕业生。
  • 南开学子荣获王大珩光学奖
    12月24日,2022年度第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线上召开。会议对通过初评的学生奖候选人进行了终评,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2019级博士生张迪荣获2022年度第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张迪于2017年进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光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19年转攻博士学位,在该校教授许京军和任梦昕的指导下,主要从事发展新型微纳光场调控效应与技术方面的研究,代表性成果包括利用共振耦合新机制设计和实现新型微纳光学器件、发展了基于新型深度神经网络的自动椭偏分析技术、实现了光学量子态的非线性调控等。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共发表论文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5篇,获中、日授权发明专利3项。张迪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南开大学研究生优秀毕业生、南开大学研究生优秀学生、南开大学公能奖学金等荣誉。据了解,2022年第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共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奖获得者4名,学生奖获得者30名。
  • “珩”星虽陨 光耀长存——纪念王大珩先生逝世十周年专题上线
    王大珩,1915年生,汉族,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著名应用光学家,参与提出了“863计划”,中国工程院等。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兼),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防军工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6岁。为纪念“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院院士、我国近代光学仪器事业的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王大珩先生逝世十周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于2021年7月21日召开王大珩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为共同追忆缅怀王大珩先生,传播王大珩先生及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仪器信息网作为本次会议的唯一媒体支持,将同步报道此次研讨会。并联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特别制作了以“‘珩’星虽陨 光耀长存”为主题的纪念光学事业奠基人王大珩院士专题。(点击此处可直达专题)在金国藩院士的 “大珩先生为仪器仪表事业做出杰出贡献” 文章中,提到2007年,王大珩先生回忆自己的一生所做的几件大事:1.建立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1952年中国科学院在长春正式成立仪器馆,王老被派任副馆长,1976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就是我们常称的长春光机所——“中国光学的摇篮”。王老在长春光机所工作了近30年,把长春光机所建设成为科学院规模最大、在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光学和科学仪器的研究所和生产基地,为国家研制和生产出一大批国防和经济建设急需的光学精密仪器。2.参与了我国第一支激光器的研制3.与杨嘉墀、陈芳允、王淦昌建议设立863项目四位先生合影4.参与航天测试的研制工作1965年,王大珩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工作,任中国科学院地面设备组负责人、总体设计组副组长。1967年在王大珩的组织领导下,长春光机所承担大型太阳模拟器的总体设计、加工、组装及检测。1975年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航天相机。1983年至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技术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参与领导中国科学院卫星工程,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5.关注计量研究工作,担任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在仪器官(即长春光机所)指导开设了光度、温度、长度、电学等计量基准研究课题,这部分研究工作成为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一些工作的基础。1977年,我国参加国际米制公约组织,王大珩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计量大会和国际计量委员会工作。从1979年至1992年,当选为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连任三届达13年之久。6.关注我国的遥感工作1976年,由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科工委联合组织,王大珩主持编写了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推动了我国遥感工作的迅速发展。7.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的建议者之一1992年4月,王大珩等六位学部委员(院士),联名向中央提出“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该建议获得了江泽民的批示,中央和国务院的批准,在1994年6月成立了中国工程院。8.建议我国自制大飞机1995年,与多位科学家联名向国家提出“关于将航空技术列入重点科技领域的建议”,此后多次发起相关讨论会、向国家领导人呈送相关报告等,2003年5月,就加快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给温家宝总理写信。温总理去大珩先生家征询其对国家发展大飞机的意见。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大型飞机”正式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温家宝总理探望王大珩先生9.建议我国设立光学工程专业1997年春,王大珩先生与一些光学专家建议将光学工程学科专业设置为一级学科。现在,全国已有80余所高校设立光学工程学科。10.建议成立中国光学学会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早在1956年国家制定十二年科技远景计划时,王大珩先生就是仪器仪表事业规划的主要执笔人,并任国家科技委员会仪器仪表专业组组长。1979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立后,王大珩担任理事长。1979年,王大珩与几位科学家倡议,创建光学科技工作者学术团体。同年中国光学学会在北京成立。11.建议科学院与工程院作国家的咨询工作12.建议重视我国的人才培养13.对我国仪器仪表的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议。实际上,王大珩先生对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他是那么的谦虚,把自己的贡献说得那么的渺小。王大珩先生已逝世,他生命的长度虽然有限,但生命的宽度却是无限的!
  • 唐敖庆、王大珩当选“吉林骄傲”人物
    吉林省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开展的“吉林骄傲”人物评选结果日前在长春揭晓,清华大学两位老学长唐敖庆和王大珩荣获“吉林骄傲”人物称号。   唐敖庆(1915-2008),汉族,江苏省宜兴县人,中共党员。著名化学家、卓越的教育家,享誉国际的具有特色的中国理论化学派的创建人及主要代表者。唐敖庆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调任吉林大学教授,参加领导吉林大学化学系创建工作 1978年至1986年任吉林大学校长 1986年2月主持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出任主任。上世纪60年代初,唐敖庆以化学键理论的重要分支——配位场理论这一科学前沿课题研究,创造性地发展完善了配位场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此项成果被1966年北京国际暑期物理讨论会评为十项优秀成果之一,并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他与江元生共同着手分子轨道图形理论的系统研究,不论就计算还是对有关实验现象的解释,均表达为概括性高、含义直观、简便易行的分子图形的推理形式 1987年,该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王大珩,1915年生,汉族,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著名应用光学家,我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王大珩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1年受邀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前身),他被任命为代理馆长、所长。在他的主持领导下,该所发展成为我国应用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研制的重要科研开发基地,被誉为“中国光学的摇篮”。他同时也是一位战略科学家,参与提出了“863计划”、激光核聚变研究与装置研制,以及重视工程技术的整体作用等建议,对国家科技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吉林骄傲”人物评选活动,是由吉林省委宣传部、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省文明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广电局、省政府新闻办、省军区政治部等部门主办,吉林日报、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电视台、中国吉林网等省直主要新闻媒体协办。评选出的60位“吉林骄傲”人物,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省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以及在域外工作的吉林省籍知名人士的代表,他们是公民的榜样、时代的先锋、吉林的骄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最直接的教材。
  • 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逝世 用“光”改变中国
    图为1992年2月11日,王大珩在北京。   王大珩,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现代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江苏省吴县人,1915年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主要创始人和首任所长,领导该所早期研制了我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863计划和中国工程院的首倡者之一。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7月21日13时2分,王大珩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6岁。   在他名字前面,有一长串头衔:“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而在很多人眼里,王大珩先生是“中国光学之父”,但王先生却说:“所有经历的事件和变迁,都是在国际形势的大环境中,在经济建设需求的促进和推动下形成的,并不是我个人的功劳。”   从1948年回国算起,王大珩为中国的科技事业整整奉献了63年。“殚精竭虑、无悔付出”,是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所长、和王大珩长期共事的研究员宣明对他的评价。   “科技工作者要做建设大军里真正的排头兵”   1915年2月26日,王大珩出生于江苏吴县。1936年,他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并在两年后考取留英公费生,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   1948年,王大珩满怀强烈的报国之志回到祖国,担任大连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系主任。而在当时,偌大的中国,仅有一些制造简单望远镜和低倍显微镜的破旧工厂,远远不能适应需求。   1951年,王大珩受命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次年,仪器馆在长春建成,后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王大珩被任命为代理馆长、所长。此时国家急需大量科学仪器,但当时国内想制造光学精密科学仪器,却拿不出制造它的材料———光学玻璃。   王大珩带领大家从零做起。1953年12月,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熔制成功,结束了中国没有光学玻璃制造能力的历史,也为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之后,在王大珩先生的带领下,长春光机所在建所不到6年的时间里,相继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高温金相显微镜等一大批高水平的光学成果,史称“八大件一个汤”(“八大件”指8种光学仪器,“一个汤”指融化态光学玻璃),一举改变了新中国在光学领域一片空白的局面,奠定了我国国产精密光学仪器的基础,也轰动了全国科技界。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但是为了巩固国防,党中央决定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原子弹、导弹技术。其中,在靶场上建立大型光学弹道测量系统就是重要课题之一。对长春光机所来说,要接受代号为“150工程”这样重大的项目,困难很多。   王大珩以极大的勇气接受了任务,并亲自担任总工程师,从设计、加工工艺到装配调试都亲自过问,使整个工程从模型试验到技术设计再到加工安装调试顺利完成。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王大珩和同事们研制的大型光学测试仪器在试验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迈开了发展宇宙空间技术的步伐。王大珩参与卫星大总体工作,任设计组副组长。随着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对光学设备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如返回式卫星装备的对地观测相机,要求高分辨率光学系统,既要能经得住自动拍摄震颤,又要长期保持正常工作,这个重担又落在了王大珩和同事们肩上。经过努力,他们终于攻克了难关。当卫星返回时,相机带回了拍摄的资料,成功看到了清晰的地面图像。   1980年5月,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成功。“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而他们使用的先进“武器”之一,就是王大珩率领的长春光机所研制的大型光学设备。这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王大珩和他的同事们承担起船用电影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的研制任务。当时没有任何资料可循,一切靠中国人自己的创造性。   谈起创新的秘诀,王大珩认为是责任,他曾说:“科技工作者要做建设大军里真正的排头兵。这个排头兵不仅是要找一条路,还要披荆斩棘,让后面的建设大军能够跟上来。这个披荆斩棘,就是不断创新。”   “只是为863计划点了一根火柴”   “我们几个人顶多是起了些催化剂的作用,或者说是为863计划点了一根火柴。”谈及自己对国家863计划起到的作用,王大珩曾经这样形容。   1986年,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的王大珩获悉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时,立即与中科院院士陈芳允商议,并联合另两位中科院院士王淦昌和杨嘉墀,讨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他起草的报告定稿后,立即报送邓小平,成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即863计划,至今影响着中国科技发展进程。   1989年,王大珩和7位学部委员提出了成立中国工程技术科学院的提案 1992年,他再次与张光斗、师昌绪、张维、侯祥麟和罗沛霖等5位院士向国家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这一建议得到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并得到工程界的热烈拥护。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正式成立。   王大珩一直在关心中国的航空工业,尤其是大型飞机问题。2001年,他和20多位院士向中央上书,希望国家重视对大型飞机的研制。2003年春天,他又就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亲笔上书温家宝总理。在这份建议中,王老恳切陈词,提出中国要有自己的大飞机。   为什么屡屡为发展高科技奔走呼号?从王大珩的一句话中可以找到答案:“科技人员是有祖国的,他为祖国谋利益而受到人民的尊重。”   “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   尽管王大珩功勋卓著,但他始终把个人名利看得很淡。他认为,工作都是大家做的,不该系千万功劳于一身。   回国60多年来,王大珩自己很少发表科技论文,而经他审定的文章、报告、讲义、规划却车载斗量。有人请他介绍新中国光学发展历史,谈起别人的贡献他如数家珍:谁做了哪些工作,在什么条件下解决了什么问题,讲得头头是道、一清二楚 而提到自己时,他总是轻描淡写,决不夸耀自己个人的作用。   “我是时代的幸运儿。”王大珩经常说,“所有经历的事件和变迁,都是在国际形势的大环境中,在经济建设需求的促进和推动下形成的,并不是我个人的功劳。”   2009年12月,在中国光学科技馆论证会上,王大珩委托秘书蔡恒源带去一份特别的嘱托:已值耄耋的王大珩这几年身体不太好,但一直关心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有件事他一直放心不下,就是很多人把他称作“中国光学之父”或“中国光学泰斗”,王大珩认为这样不妥。   王大珩说:“把我称作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或‘奠基人之一’,我都可以接受,但如果说我是‘中国光学之父’,那我的老师严济慈、叶企孙,你们怎么称呼他们?所以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了。”   这,就是一位老科学家的精神之光。
  • “王大珩先生学术思想与创新贡献研讨会”在京举办
    “王大珩先生学术思想与创新贡献研讨会暨祝贺王大珩先生从事科学事业七十三年及九十五华诞”在京举办   2010年2月28日是光学泰斗王大珩先生95周岁生日。为庆祝大珩先生寿诞及回顾大珩先生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中科院光电研究院会同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研究所、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空间科学与研究中心、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在翠宫饭店共同举办“王大珩先生学术思想与创新贡献研讨会暨祝贺王大珩先生从事科学事业七十三年及九十五华诞”活动。30余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及各界好友共10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院长相里斌研究员主持。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对王大珩先生的求学经历、主要成就及辉煌历程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里斌研究员主持会议 李静海院士致辞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作了“863高技术的创始人——王大珩先生”的报告。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863”计划是向世界最高科技进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杜祥琬院士介绍道,“1983年,美国提出的《战略防御计划》。对此,王大珩院士作为创始人之一,和其他专家一起,经过全面论证和多次修改,终于制定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863计划)。目前,863计划在关系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世界高技术舞台占有了一席之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杜祥琬院士在作报告   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作了“大珩先生为仪器仪表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的报告。王大珩院士不仅是倡导国家“863计划”和提出一系列发展科学技术重大建议的战略科学家,也是我国仪器科学和现代计量技术的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金国藩院士系统介绍了王大珩院士在仪器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思想、光辉的实践、杰出的贡献。金国藩院士表示,“长期以来,王大珩先生对仪器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性,对我国科学仪器学科与产业发展战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和建议,特别是关于科学仪器的论述,对推动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金国藩院士在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顾逸东院士作了“心系天空——王大珩先生与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的报告。报告中介绍了王大珩先生在航天航空方面的贡献,包括空间光学、激光技术、光学计量、空间遥感技术等方面。王大珩先生先后在红外微光夜视、核爆与靶场光测设备、高空与空间侦察摄影、空间光学测试等诸多领域为我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顾逸东院士在作报告   研讨会上还举办了“大珩小行星命名仪式”。该小行星是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1997年2月15发现的,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后正式命名为“王大珩星”,其目的是为了宣传并弘扬王大珩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   此外,为庆祝王大珩先生95岁华诞,很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纷纷发来贺电与贺辞表示祝贺。 部分贺辞、贺电   王大珩院士简介   王大珩原籍江苏苏州,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留学,专攻应用光子学,1940年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 1948年回国,后来到大连担任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工科大学——大连大学工学院(大连大学1949年4月建校,1950年7月撤销建制,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主任,后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担任了30多年所长。1958年作为主要创始人、第一任院长(1958.8-1965.2),创办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现任名誉校长。兼任中国计量学院名誉校长,还曾任哈尔滨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校长,现任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电机所所长,吉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中国光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 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后曾任中科院科技部副主任、主任。1986年当选为中国科协第三届副主席。1993年5 月当选为中国尖端技术与产业管理研究会名誉会长,第二届中国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团体联合会副会长。   1994 年6 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席团成员。1994 年12月任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基金会会长。此外,还曾任中国光子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市科协主席。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对中国技术光学、激光、光学计量、光学玻璃和光学工程等研究较深。指导研制成功多种光学观察设备。为中国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光学精密机械、空间光学、激光科学和计量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六十年代以来,制成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和许多国防光学仪器。七十年代主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领导了综合性的航空遥感试验。1986 年3 月和陈芳允、杨嘉墀、王淦昌等4 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发展中国的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得到邓小平同志批准,由此国务院发出了“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的通知,这一“纲要” 被称为“863 计划”。   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5年1 月获得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第十四届王大珩光学奖颁奖典礼举行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第十四届王大珩光学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举行,颁发第十四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奖、高校学生奖,2015、2016年度全国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全国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优秀论文奖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第十四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奖获得者侯静、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主任阚瑞峰、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智受邀做大会主题报告。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龚旗煌代表中国光学学会向获奖者表示祝贺,并引用中科院院士、长春光机所首任所长王大珩提出的“光学老又新”,对获奖的年轻人提出殷切期望。长春光机所所长鼓励获奖的年轻人要站在高起点,投入更多的热情和担当到这份高精尖的事业中来。高端仪器装备离不开光学,这个时代赋予我们很多责任与机会,要努力工作,为中国光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王大珩的女儿王森应邀参加颁奖典礼,号召光学界年轻人要有家国情怀,要有执着的信念,要有所作为,支持我国光学事业走向世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王大珩光学奖设立于1996年,由中国近代光学奠基人王大珩出资在中国光学学会设立,旨在促进我国光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激励我国从事光学与光学工程领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与青年学生奋发向上、创新进取,并传承“尽瘁报国,求实创新”的科学家精神。奖项设立至今,先后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奖者21名,高校学生光学奖获奖者201名。颁奖典礼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王大珩故居、王大珩纪念园,向王大珩铜像敬献鲜花,追忆王大珩生平事迹,激励“追光人”勤奋笃学、潜心科研,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献身科学、报效祖国。 /p
  • 重温,25年前王大珩院士对国产仪器的建议
    1997年12月《科学中国人》“院士讲坛”栏目中刊登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先生在老教授老专家为科教兴国作贡献汇报会上的发言。王大珩先生在25年前的发言时至今日依然意义非凡,本篇重新将文章发出,供仪粉er学习参考。巨龙的眼睛——信息时代的仪器现在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亦即以物质手段扩展人的神经感知及脑力智力的时代。仪器的作用相当于人的感官和神经传输系统,它是智能行动的依据。在国民经济的工业化与机城化的生产过程中,用于生产的机械正在逐步转化为“生产者”。生产过程的拟人行为必然把生产中的神经官能,包括智能化,放在比机械更为主导的地位。这就如评价一个人的能力那样,看他的头脑聪敏与否比看其手足粗壮与否更为重要。由此可知,随着信意化时代的到来和兴盛,仪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发展我国仪器科研与工业,对于腾飞的经济巨龙必然起到 “画龙点睛”的作用。仪器是巨龙的眼睛。仪器是一种信息工具,是一种传递事物变化信息的媒介,一般它是以量化的形式对需要测试的对象取得反映其变化的信息(利用传感器),通过对信息的转换处理,变成人们易于观察检读以及对检测对象变化进行分析的数据。在现代化过程中,有时又加上了智能化的成分,即有反馈或控制的作用,以保证生产正常有效地进行。仪器的功能可以包括:(1)敏感检测(信息源),(2)信息转换和运算机制,(3) 信息显示及反馈机制。因此,必须把仪器看做是信息化过程中基本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把它再看成是生产过程中的附属品了。在信息技术昌盛的时代,有关仪器中的信息转换和显示都分,与一般信息过程的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和光电显示技术等)越来越接近,因此,仪器的发展趋势是组件化。这样一来,仪器功能就更多地体现在敏感元件或传感器方面。仪器的后二种功能可采取标准的信息器件。根据不同测试的要求,传感器的形式和原理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要求它灵敏可靠体积小、反应快、多维检测(动态)、环境适应性强、寿命长和携带方便。仪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可比喻为“画龙点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仪器及自控手段装备生产过程,可实现现代化技术改造,保证生产的规范化,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2、仪器是科研工作中重要的现代化检测手段,仪器技术的先进性代表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前沿,也标志着国家科技水平及其自主开发能力。3、在产品质量评估与评证等有关法制实施工作中,仪器起着“物质法官”的作用。4、作为信息工具的一个组成部分,仪器也是当今国际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个重要方面。5、从总体上看,仪器仪表科研与工业在实现国民经济的两个转变和贯彻两个国策(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都有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地位。按照我国现行工业体制,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仪器仪表似可分为以下几类。1、量大面广的一般技术产品。其中包括:(1)家用及生产生活用仪器仪表。如水表、气表、电表、家用电器上用的仪表,照相机、旅游望远镜,普通教学用显微镜、天平等;普通医疗卫生仪器(如血压计、体温表),一般电子测试仪器等。(2)工业连续生产体系及分离生产中的在线检测用通用仪器,工厂质量检测通用仪器,这包括一般物质分析仪器、材料试验仪器及温度、压力、流量等物理参数测量仪器等。(3)专门产业专用仪器,如航空航天仪器,船用仪器,军工仪器,“信息高速公路”用专门检测仪器等。(4)仪器仪表通用及专用元器件、材料。2、高档及贵重的科研或专用科学仪器。这类仪器装备用于科研中心、高等院校、大医院、计量检测中心等,一般是用量不大,但高新技术含量大。下面提出关于发展我国仪器仪表的几点意见和建议。1、关于应用量大面广的仪器仪表产品,市场主要在国内,有能力时,也应去占领国际市场。其中如高级照相机,办公设备,所要求的规范生产技术并不低,在工艺技术上也需要现代化技术改造才有竞争力。2、目前机械部主要关心的是工业用仪表类和量大面广的仪器的规模生产,地方工业又主要从事一般家用及生活用仪表和部分工业仪表。在规划仪器仪表发展时,往往忽略了各专业产业部门对仪器仪表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有的部门注意到了,如军工都门、航天部门、核工业部门,而有的部门则还注意不够,主要仪器还靠进口解决。应当强调,各专业部门都要从长远发展考虑,把发展专业仪器仪表放在重要地位,争取仪器设备用于专业技术的自主权。3、鉴于仪器与信息技术的密切关系,机械部、电子部、邮电部、广电部必须密切结合,特别是在元器件、材料及其工艺上要统筹合理地规划安排,明确分工,加强协作。4、对于需求量大、面广、能形成市场的仪器仪表,应根据我国“放开一片” 的政策,采取对策,加快发展。在未解决其工业的幼稚性以前,应当适当加以扶植。5、关于高档科学仪器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科学水平。我国有一定仪器技术科研水平,鼓励不断创新,应当采取“稳住一头”的政策,培养稳定队伍,面向重要需求,增加投入,解决仪器技术的关键和基本向題。在各部门的科技发展与产品发展规划中,都应将仪器仪表及检测关键技术与高档仪器列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科技攻关等项目中,要有一定比例的经费,用来支持仪器仪表与测试技术的课题研究。6、总之,不论是通用还是专用仪器仪表,我国生产部门,科研部门,管理部门都应将其发展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建议国家组成仪器仪表规划协调小组,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安排。高瞻远瞩1951年,王大珩受命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倾注无数心血领导仪器馆研制出了我国第一炉光学玻璃。此后,相继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以及其他几十个“第一台”的精密光学设备。在王大珩的带领下,该馆仅用数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学科建制齐全的研究所,并成为“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填补了新中国在光学和仪器领域的空白。先生对仪器仪表领域的贡献绝不仅仅是这“无数个第一台”。在他对仪器行业的建议里,无论是鼓励国产仪器“出海”,还是呼吁相关部门重视仪器仪表的统筹规划,还是要求稳定仪器科研队伍,这些提议在现在看来,每一条都是我们国产仪器“必经的道路”。甚至,在25年前先生就提到了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智能化”,真可谓是高瞻远瞩。如先生所说,“我们想吃红烧肉,要从养猪做起”。国产仪器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组装一台“机器”,而是要从每一个零部件的攻关做起,从每一位研发人才的培养做起,从每一项支持、鼓励的政策做起。
  • 学习王大珩重要思想,仪器企业倍受鼓舞
    莱伯泰科胡克博士受邀参加了2007年6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河南厅隆重召开的“仪器科学创新与发展――王大珩院士关于科学仪器重要思想报告会”。科技部、科协、仪器仪表界的院士、专家、企业界代表等约250人参加了会议。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与会并发表了讲话,回顾了王大珩院士对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重要贡献,阐述了科技部对我国仪器仪表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号召有关各界向王大珩院士学习。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金国藩院士作了题为“推动仪器科学创新发展――王大珩院士是卓越的战略科学家”的主题报告   此次会议突出强调了王大珩院士对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该领域一次非常有纪念意义的大会。王大珩院士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仪器不是机器,仪器是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工具,而机器只能改造却不能认识物质世界。”“测量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技术的源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现代仪器设备则是**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之一。”他的这些观点在会上受到高度颂扬。   此次会议有多家企业代表参加并发表了讲话,不仅有王院士参与筹建的企业,也有现今知名的各家企业,反映出企业界与科技界日益紧密的联系。联想到近日国家“十五”攻关项目验收开始有了企业专家参与评审,这预示着仪器仪表企业开始能够在更大的舞台上活跃起来。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王大珩院士 王大珩院士简历   王大珩院士,应用光学专家。原籍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8年-1948年在英国学习,获得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50年代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以后发展成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任所长。领导该所历时30余年。早期研制我国**埚光学玻璃、**台电子显微镜、**台激光器,并使它成为国际知名的从事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的研究发展基地。1986年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还与王淦昌联名倡议,促成了激光核聚变重大装备的建设。1992年与五位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牢记历史使命,传承王老精神——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奖获得者尹春阳
    今年7月21日是王大珩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首先我想要表达对王老由衷的敬意和深切的缅怀之情。王老的一生,是让人敬佩的一生。面对博士学位和昌司玻璃公司工作的抉择,青年时期的王老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因为光学玻璃这种战略材料当时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面对新生的共和国的百废待兴,王老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完成了一系列光学仪器和工程技术上的突破;面对里根的战略防御计划和欧洲的尤里卡计划,王老等人敏锐的意识到未来科技的战略性地位,并促成了863计划的形成与实施,为我国科技领域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王老清醒的头脑、战略的眼光以及对共和国事业的贡献让我心生敬佩。王老的一生,也是让人景仰的一生。面对科研环境的外在影响,王老可以放下知识分子的身份豁达地主动参与劳动。90多岁的高龄的王老眼睛不好用了,却仍然努力跟进科学前沿。王老面对困境时豁达的心胸和对待科学的那份热情纯真同样令我心生景仰。抛开众多标签,王老在我心中是一位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爱国科研工作者,我对王老的事迹也有很多共鸣。我们做的科研必须是有价值的科研,必须是有全局考量的科研。如果做不到全局考量,那就需要深挖自己的领域,来判断自己的劳动是否有理论或者现实价值,无谓的灌水和不经深刻思考的科研是对自己生命和国家资源的浪费。作为一个科研者,应该眼光放长远一些,我们的科研生涯并不是35岁青年的截止,不是38岁优青的截止,不是45岁杰青的截止,而是人生的终点才是截止。王老90多岁时仍有那份对待科研的热情和纯真让我很是感动,我想这才是科研工作者的正常状态。2017年,我非常荣幸地获得了中国光学学会的“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奖”,这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勉励。博士期间我主要针对卤族钙钛矿纳米结构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揭示了其精细结构劈裂和多种类型激子的行为,为钙钛矿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指导。钙钛矿优异光电性质的来源非常值得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探究,其独特于传统砷化镓等材料的性质也具有重要的载流子动力学方面的理论价值和光学方面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材料种类和合成方面的限制,我的研究的广泛性和深度还有待提高。于是2019年博士毕业后,我到瑞典林雪平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合成能力,另一方面广读文献,深化自己对于这种具有优异光学性能材料的认识。这几年间,关于单个钙钛矿纳米晶中性激子双重劈裂到三重劈裂的转变的研究工作发表在《物理化学快报》,采用共振激发方式研究中性激子与声学声子耦合的工作发表在《自然通讯》。在瑞典的一个研究工作现在正在《自然材料》审稿中,后续工作正在整理。青年时期的王老一定是对自己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判断,知道国家所需,才放弃了博士学位,选择了光学玻璃这一工程技术方面的道路。作为后辈,作为祖国伟大历史征程中的奋斗者,我想我已经能够对自己所能做的、自己善于做的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处于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处于国家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虽然个人的贡献或许不多,但是如果每一个科研者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我们国家的未来必定是一份崭新的蓝图。对于现在的工作者,我想说我们需要有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向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学习,向王大珩先生学习,前辈们就是我们的榜样。斯人已去,精神长流。延乔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我们科研工作的尽头是全中国和全人类的美好生活,愿我们科研工作者们一道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传承王大珩先生的爱国科研精神。2021年7月11日 尹春阳
  • 长春光机所所长宣明:深切缅怀“光学泰斗”王大珩先生
    2011年7月21日,王大珩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王大珩同志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功勋卓著的一生。他将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祖国的科技事业上,将祖国的科技进步视为最高目标,殚精竭虑、无悔付出,为祖国的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光学、应用光学、光学计量、光学工程和光学仪器的主要奠基人,也是我国最具影响的战略科学家之一。   艰苦创业 开辟光学事业新天地   1952年,在新中国光学事业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中国科学院决定在长春成立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大珩先生被任命为馆长,担当起组建中科院仪器馆的重任。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急需大量精密科学仪器,但当时国内还不能熔炼光学玻璃。大珩先生运用他在英国昌司(Chance)公司工作的经验,在玻璃配方、退火工艺及测试技术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1953年12月,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熔制成功,结束了中国没有光学玻璃制造能力的历史,也为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在大珩先生的带领下,长春光机所在建所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相继建立起了光学设计与检验、光学工艺、光学镀膜、光学计量测试等十多个学科的工艺和技术基础,初步构建了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光学及精密机械学的研究基础,进而一举改变了新中国在该领域一片空白的局面。相继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高温金相显微镜等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创造闻名全国的“八大件一个汤”,奠定了我国国产精密光学仪器的基础。   从1954年-1978年,由大珩先生领导或参与分建援建的研究所、学校和企业达到十几家。这些机构现在都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光学事业发展和光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勇于担当 做国防光学工程的领航人   早在英国留学期间,大珩先生非常注重光学技术在国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这为长光所致力于国防光学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带领长春光机所转向以国防光学技术及工程研究为主,先后在红外和微光夜视、核爆与靶场光测设备、高空和空间侦察摄影等诸多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世纪60年代初,面对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封锁,党中央决定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原子弹、导弹技术。在靶场上建立大型光学弹道测量系统(150工程)是其中重要课题之一。对于当时的长春光机所来说,要完成这样重大的工程项目困难是极大的,全所上下对是否要接受这个任务存在分歧。在这种背景下,大珩先生毅然决定承担起150任务,并亲自担任项目的总工程师。他提出的工程总体方案和一些技术路线,对保证仪器性能指标和缩短研制周期起了关键作用。经过五年多的努力,150工程顺利通过鉴定,并于1966年底参加中程地地导弹首次试飞试验,获得了主动段飞行弹道参数,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50工程开创了我国独立自主地从事光学工程研制的历史,建立起了必要的光学领域技术基础和相应学科,使我国的光学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980年5月,我国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中,在大珩先生的领导下,长春光机所等研制的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及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两项光学工程,出色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独立解决了当今世界远洋航天测量的稳定跟踪、定位、标校和抗干扰等技术难题。正是由于大珩先生当年对长春光机所的准确定位,使长春光机所至今致力于国防光电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大成绩。   由于大珩先生在我国国防光学科研中做出突出贡献,198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作为首席获奖者在198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矢志教育 桃李天下自成蹊   大珩先生虽然未长期专业从事教育工作,但他特别热心教育事业,关心国内光学专业人才的培养。1952年,在他的建议下,浙江大学在国内首先设立光学仪器系 1958年,他倡导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光学专业高等院校——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为长春理工大学),并兼任院长,他亲自制订教学大纲,亲自为学生授课 1978年,他负责筹办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现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兼任校长 1984年,参加全国人大第六届二次会议期间,联名提出设立“教师节”的议案。   他亲自培养的研究生虽然只有10余名,因其注重对学生学术思想的启发和对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他培养的研究生成才率很高。“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是大珩先生的第一个研究生。大珩先生为他选定了光学传递函数这一开创性研究课题,通过悉心指导,蒋筑英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此后,他又在光学传递函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成就,先后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上世纪70年代,大珩先生与蒋筑英一起攻关,提出了彩色复原质量问题的新方案,最后攻破了这一技术难关,使人们得以看到图像清晰、色彩逼真的彩色电视。   大珩先生不仅不遗余力地亲自培养学生,对国家培养人才的体制和机制更为关心。他在“百千万人才工程”座谈会上曾讲到:“要创造条件、改善环境、增加投入,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机遇。”他的许多关于人才培养的观点都是远见卓识、先人一步。   大珩先生时刻胸怀祖国和人民,一生情系科技事业。他在一篇发展我国航空事业的建议文章中写到:“我们这些老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追求就是为国家、为民族负更多的责任,尽更多的义务。今年我已95岁了,仍希望为祖国和人民服务鞠躬尽瘁。”他用真切而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为一名科学家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对自己未竟事业的不舍和眷恋。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我们缅怀大珩先生的遗志,更要追寻大珩先生未竟的事业。
  • 中国光学学术年会召开 王大珩光学奖颁布
    8月23至26日,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的2010年光学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环境光学技术与应用”专题是首次设置在该学术年会中,会议主席是安徽光机所所长刘文清,该所环境光学中心在此项专题中有近20个学术报告。   刘文清应大会邀请作了“环境监测技术需求与发展趋势”的特邀报告,主要从监测技术需求背景、监测技术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势几个方面提纲挈领的介绍了该所光学监测仪器的研制和广泛应用以及对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安徽光机所环境光学中心在“环境光学技术与应用”专题中报告了环境光学应用环境光学及环境监测技术,大气光学及大气探测技术,海洋光学、光学遥感及应用几个子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内容,得到了在座专家学者的热烈掌声,并针对报告内容展开了讨论。   年会共设光学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光学计量与测试技术、光学薄膜技术新进展等十八个专题,“环境光学技术与应用”专题首次设置于光学年会中,就得到了相关领域单位和专家学者们的大力支持——共收到投稿七十余篇,到场人员近百人。两天的报告会吸引了许多其他专题的一些老师学生听取报告,座无虚席。   本次学术年会,还进行了中国光学学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对光学学会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之后颁发了“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奖”、“王大珩光学奖中学生奖”及“王大珩杯优秀论文奖”。安徽光机所毕业生李宏斌在该所期刊“量子电子学报”中发表的论文以及该所夏慧、张晶晶等的论文都荣获了本次年会颁发的“优秀论文奖”这一殊荣。
  • 2020年第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揭晓:北大朱瑞、浙大戴道锌等人获奖
    近日,2020年第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于云端成功召开,揭晓了32名获奖者名单,其中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得者2名,学生光学奖获得者30名。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龚旗煌院士主持。会议对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申请者申报材料进行审议和讨论,经过无记名投票评选出2020年第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得者2名,获奖者为北京大学朱瑞研究员和浙江大学戴道锌教授。会议对32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初评产生的34名学生光学奖候选人进行终评,选出学生光学奖获得者30名。2020年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奖者名单序号获奖人获奖人所在单位1朱 瑞 研究员北京大学2戴道锌 教 授浙江大学朱瑞(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官网)朱瑞,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研究员(长聘),博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获国家基金委“优青”资助(2017年)。1999-2003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2003-2007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期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接受科研训练(2005年6月)、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接受联合培养(2005-2007年);2007-2009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2012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自2013年起,加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任研究员(预聘);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9年8月,晋升为终身制长聘研究员。课题组研究方向包括:1)钙钛矿光电材料与器件;2)有机光电子;3)纳米光电子材料及器件;4)柔性电子学。戴道锌(图片来源:浙江大学)戴道锌,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负责人,现为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光子学与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先进光子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高性能高集成度硅基集成光子器件及其光通信/光互连等方面应用研究,在多模硅光子学、片上偏振调控、硅+光子学(Silicon-plus Photonics)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率先提出了面向片上偏振调控的硅基非对称波导及耦合结构体系,实现超小型大带宽高性能硅基片上调控器件及其集成芯片;(2)突破了单模条件设计框架,引入高阶模构建了硅基多模光子学及功能器件与集成芯片;(3)与金属、2D材料及聚合物等相融合,发展了硅+X异质集成光调制与光探测器件及集成芯片。2020年第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光学奖获奖者名单序号获奖人获奖人所在单位1李耀龙北京大学2杨立学北京工业大学3胡拯豪北京交通大学4周宏强北京理工大学5范志强电子科技大学6郭志和复旦大学7陈薏竹国防科技大学8何 应哈尔滨工业大学9娄彦博华东师范大学10余帛阳华中科技大学11张傲男南京大学12卿 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3范 瑶南京理工大学14夏士齐南开大学15王腾蛟清华大学16逄 驰山东大学17景明勇山西大学18朱兴龙上海交通大学19郭 佳深圳大学20吴周杰四川大学21李校博天津大学22邓 娟武汉大学23杜波波西北工业大学24赵建行长春理工大学25李传康浙江大学26郭 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7周楚亮中国科学院大学28邢 军中国科学院大学29谢 鑫中国科学院大学30李雨佳重庆大学王大珩光学奖至今已设立25年,自1996年以来该奖项已评选十七届,先后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奖者27名,学生光学奖获奖者291名。许多获奖人员成为学有成就的科学家,贡献突出,其中多人担任科技部门、科研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的负责人。
  • 吴季:王大珩,我们永远的导师和心中的丰碑
    2011年7月21日中午,噩耗传来,空间中心的名誉主任、我们的老领导,王大珩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片刻之间,我的心脏顿时收紧,热泪在眼眶中涌动。先生关心我国空间科学事业的发展,几次和我促膝谈话,关心我国空间科学事业发展的一幕幕情景慢慢地都浮现在了眼前… …   1995年,我刚刚回国不久,参加到了我国载人航天多模态微波遥感器的研制工作中,王老多次参加了项目论证和评审会。当时,我国的空间微波遥感事业刚刚开始,还没有一台星载的微波遥感仪器。多模态微波遥感器肩负着我国第一部星载微波遥感设备的重任。王老在评审会上多次深刻阐述微波遥感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支持我国空间微波遥感的发展。他用自己多年来在空间光学遥感方面的经验,为我们的研制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2000年,我国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科学计划——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开始论证,王老担任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论证评审的评审组组长,在评审会上他积极呼吁国家支持空间科学项目的立项,深刻阐述了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对国家基础科学和航天技术发展的战略意义,为双星计划最后的立项奠定了重要的科学需求的基础。   2006年8月,美国政府发布了新的航天政策,高调提出美国要保持在太空领域的领导地位,甚至提出如果有其他国家影响到美国利用太空的行动,美国将予以打击。王老在家里和我们谈起这些背景,深深地为我国国家的空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感到忧虑,提出要从体制上进行加强。这时他的视力已经不好,看文件需要用放大镜,后来发展到要用一台专用的扫描仪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成极大的字才可以阅读。但他仍然认真阅读相关资料,并亲自起草成立国家空间科学专门机构、发射我国空间科学系列卫星的建议书。   可喜的是,在王老的积极呼吁和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做出了推动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发展的重要决策。2010年春节,王老已经病重住院,我到医院去看他,向他报告了中科院拟将空间科学卫星系列作为重大项目向国务院上报的好消息。他听后非常欣慰,躺在病床上微微点头,紧握我的手,我能够明显感觉到他的手用力握了我几下,似乎在向我表示,你们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好,使这个事业发展起来。今天,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中国科学院实施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空间科学卫星系列计划已经启动,为了配合和支持这个计划的实施,中科院也已经决定将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名为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王老一直以来希望的、以建制化的机构来推动和实施空间科学卫星计划的愿望已经初步实现。   王老是我国功勋卓越的科学泰斗,也是平易近人的师长。他生活俭朴,为人谦逊。他在晚年以后,在家里接待来访的客人,经常是安排的满满的,这个人还没谈完,下一个已经进门在等待了。他视力减弱,但坚持阅读,直到最后在计算机屏幕上扫描出的文字大到整个屏幕只显示一个字体还坚持阅读,用手移动文件,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每每想到这些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深深地为王老的精神所打动。   王老走了,但是他的精神没走,他桃李满天下。作为他所从事的事业的继承人,我们一定要秉承先生做人的风范,继承先生科学的精神,学习先生始终站在国家的角度上思考和关注学科发展的战略思维,完成先生未竟的事业,把我国的空间科学事业发展好,让中国人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上也创造出辉煌的成就,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贡献。   (作者:吴季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
  • 光学盛世,如你所愿——忆光学科学家、教育家王大珩先生
    2018年5月16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首个“国际光日”。该日期的设定是为了纪念1960年由美国休斯研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梅曼制造的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而在我国,提到光学,就不得不提到光学科学家、教育家王大珩。 我国著名光学科学家王大珩(1915.2.26─2011.7.21) 提起王大珩,人们往往会想到“两弹一星”,想起“863”计划,想起中国光学的摇篮长春光机所… … 他是1955年我国首批学部委员之一,是“何梁何利”等重要奖项的获得者。他曾说:“我要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努力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首个国际光日到来之际,我们以先生二三事成文,仅作怀念,愿先生的学术与教育思想能得以发扬和传承。  家学渊源,灵气少年   如果说幼年的王大珩对科学充满了浓厚兴趣,那他的父亲一定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大珩的父亲王应伟是一位天文与气象学家,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回国,先后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王应伟才华出众、治学严谨。  王大珩曾回忆过父亲引导自己走上科学道路的情景:  父亲看我有点灵气,从小就引导我学科学,激发我爱科学的兴趣。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当时看到筷子半截插入水中,出现挠折现象时,父亲就指出,这叫折光现象;在小学时,父亲就带我去看他亲自做地磁观测;在初中时,带我进行气象观测实习。在父亲教育辅导下,我超前学完了中学数学和微积分[1]。   少年时代的科学熏陶,父亲的言传身教与谆谆教导,都对王大珩去国外研究应用光学与光学玻璃,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事业与仪器制造事业不无影响。   王大珩从清华毕业后在英国留学期间,发表了一篇光学设计的论文,创造性提出了用低级球差平衡残余高级球差并适当离焦的观点。该文中所阐述的一些思想,至今仍是大孔径小像差光学系统(如显微镜)设计中像差校正和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多次被国内外有关著作引用。 王大珩毕业于清华大学尽管学业顺利,王大珩为了学习光学仪器的核心材料—光学玻璃的制造技术,毅然放弃了在读博士学位,成为英国昌司(Chance)玻璃公司的一名物理实验师,直至1948年。  二战结束后,王大珩决定回国,为国家的强盛效力。1948年,他回到上海,后辗转由香港经北朝鲜到刚解放不久的大连,参加创建大连大学并主建应用物理系。在当时物质条件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依靠自制仪器为全校600余名学生开设大学普通物理实验课程,充分显示了他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甘当绿叶,艰苦创业   从王大珩在英国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来看,如果他选择的是一条纯粹的科研之路,那么他或将在光学及其他领域内做出许多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  但1951年的王大珩,面对着新中国百废待兴,几乎一片空白的光学和应用光学领域研究,面对着全国几乎没有光学测量设备的现状,他立志要让光学在中国生根,要让国家的国防建设有所依。  从此,从仪器馆到长春光机所,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推动光学事业的发展中。  从1951年起,王大珩受中国科学院邀聘筹建仪器研制机构,到1952年,在长春成立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长春光机所前身),他被任命为代理馆长、所长。再到60年代初,他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主持领导光机所研制出以第一炉光学玻璃、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八大件”为代表的一大批光学精密仪器… … 王大珩以其卓越的学术思想和战略眼光,布局研究力量和学科方向,带领长春光机所实实在在的研制了一批开创性的科研成果,填补了中国光学事业的一项项空白,奠定了新中国光学事业研究和发展的基础。 “八大件”之一:微米精度万能工具显微镜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王大珩带领长春光机所甘当绿叶,将光学事业和国防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到光学和国防科技的关系,王大珩形容,光学是“打边鼓”的,简而言之,便是“在试验以前和试验以后,做记录这方面的工作,并使它能够看见”[3]。光学是“两弹一星”的配角,但它作为探测、测量、观察、记录、通讯等手段,发挥的却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开展国防光学任务的过程中,王大珩认为研究所应该走“一竿子”的道路。这意味着,研究所除了负责研制之外,还要负责精密机械与仪器的制造和生产。“实践证明,这样做使科研与实际结合,既争取了时间,又保证了质量,可以取得又好又快的效果,还锻炼了一支科研与工程技术结合的人才队伍”[2]。王大珩的这一思想,对中科院内甚至国内许多工程技术型研究所的办所方针起到了借鉴作用。这样的做法,对于培养具备较高科学素养的光学领域“大工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80年,王大珩主持国际激光会议期间受到邓小平接见由于王大珩在我国国防光学科研中所做的贡献,1980年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王大珩是首席获奖者。  审时度势,建言献策   在中国科学家中,王大珩先生和钱学森先生一样,是可以归为思想家的人物。思想家是科学家中的最高层次。“研究科学,最关键和最难的是出思想。而王老和钱老,都是出大思想、出大主意的人物”[4]。学术界中常说,王大珩不仅是一名光学科学家,更是一名高瞻远瞩的战略家,因为他为国家提出了太多的建议。  ● 20世纪80年代开始,王大珩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的主任。职能转变后,他更加重视为国家决策提供咨询的作用。众所周知的“863”计划是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这四位德高望重的学部委员建言而形成的。  ● 建言成立中国工程院,是王大珩的又一历史功勋。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王大珩就具有远见地考虑工程技术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1992年4月,王大珩与张光斗、师昌绪、张维、侯祥麟以及罗沛霖六人联合署名,向中央提出《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成立。王大珩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当选为第一届主席团成员,在工程院的发展中继续倾注心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 他大力倡导加强高等光学和光学工程教育,不仅创办了长春光机学院,还扶植建立了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学校的光学仪器专业,为我国光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专业目录调整,王老亲自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写信,要求增设“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并得到批准。 2000年11月21日王大珩考察上海飞机制造厂在运10-飞机旁 ● 他心系空天,满怀爱国热忱,以振兴航空工业为己任,认为不能在大飞机的发展中“受制于人”,尽自己的力量,敦促“大飞机”在中国立项。2017年5月5日,我国新一代大型客机C919,昂首冲入上海浦东机场上空厚厚的云层。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干线飞机圆满完成空中首秀,王大珩心愿得偿。  ● 他还非常重视全民科普教育。为提高大众对光学及其应用的认识,2007年8月,王大珩等四位院士给温家宝总理写信,提出了“关于建立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的建议”,三天后即得到总理批复,目前该馆已经在长春建设完成,将在光学知识的普及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山仰止,科学精神长存   “一个科学家,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层次对社会的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不少科学家,终生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勤奋耕耘,著书立说,发明创造。他们的科学成就,打上了个人的标记,汇集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有一些科学家,特别是在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初期,他们是先行者。他们在国家的科学园地中披荆斩棘,给后来者开辟领域,指引道路。他们不一定直接从事耕耘,而是把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融合在他人的科研成果中”[5]。   王大珩学识渊博,却习惯于平等地与同事们、学生们讨论问题;他既进行科学研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而且常以远瞻的目光向构架提出重大的科学发展建议;他深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以深邃的思想、卓越的见识、超迈的胸襟、务实的精神和儒雅的风度,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光学事业。  王大珩曾经总结了十六个字,即“实事求是、审时度势、传承创新、寻优勇进”。[6]这十六个字,被他定义为科学精神的实质。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这十六个字,希望科学家的精神能代代相承。  2010年2月26日,在王大珩95岁生日之际,经过多家单位倡议,举行了有多名光学界著名科学家参加的“王大珩学术思想与创新贡献研讨会”。在会上,举办了“王大珩星”的命名仪式。一颗发现于1997年2月15日、编号为17693号的小行星,在2002年3月28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后被命名为“王大珩星”。王大珩星的运行轨道   一颗星,是一种精神在宇宙中永恒的留存。  王大珩所倡导的科学精神,亦将代代相传
  • 以光为梦,不负韶华——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光学奖获得者杜波波
    第一次见到“王大珩”这个名字是在高中历史课本上,那是因为1986年3月,王大珩先生联名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三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关于中国发展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建议很快得到邓小平同志批示,此建议即后来的“863计划”。863计划的实施对中国科技发展特别是高技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王大珩先生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对祖国事业的赤子真心。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光学奖获得者 杜波波  而那时的我从来不曾想自己会进入光学这门古老而依然蓬勃发展的领域,并与“王大珩”这个光荣的名字发生联系。2019年,我有幸加入中国光学学会成为会员 今年5月,我又非常荣幸地经母校西北工业大学推荐获得了第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光学奖。从此,我便与“王大珩”这个光荣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于我而言,因为这个光荣的名字,我所从事的光学事业也便是光荣的事业。  到长春光机所领奖时瞻仰并向王大珩先生雕像敬献鲜花,了解到王大珩先生更多的事迹,如王家骐院士提到:“王老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国家的光学事业,从国家战略层面指挥布局,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略科学家’。”“王老总是像慈父一样关怀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不抽烟,不喝酒,为人非常随和。王老培养、提携了很多年轻人,我也是其中之一。”深深地被像王大珩先生一样的老一辈科学家高风亮节、提携年轻的精神所感动。王大珩先生以一生无止境的奋斗践行了自己入党志愿书上的誓言——“刻苦从事科学事业,做到又红又专,为了革命的需要,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坚持原则,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为实现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事业,努力不懈,积极工作,奋斗终身。”越是了解到更多王大珩先生的事迹,越为自己能获得“王大珩光学奖”和从事先生开创的事业而感到无比荣幸和激动。  博士毕业后,我入职西安交通大学工作,肩负起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任务,也持续在等离激元型光纤探针的设计和应用方面开展更加深入和有意义的研究。在这里,一代代交大人在“西迁精神”的滋养和鼓舞下,建功立业,为西部,为中国,也为世界发展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而我有了“‘王大珩光学奖’获得者”这个伴随一生的标签,更时刻不敢懈怠,因为在王大珩先生等开创的光荣的事业上,我还只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唯有实践王大珩先生勇攀高峰、奉献祖国的精神,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事教学和科研,才能不负这些光荣的名字,才有机会为这份光荣的事业培养更多新人,做出新的光荣成绩。  最好的誓言是行动,最好的方式是传承,最好的结果是创新。王大珩先生等众多前辈在十分艰苦的年代依然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育人和科研成就。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我们要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代代地不懈努力,不负光荣使命,报效祖国和人民。
  • 高山仰止,音容宛在——王大珩光学奖获得者葛颜绮
    2021年7月21日是王大珩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大珩先生的一生是为中国光学事业奉献的一生,是披荆斩棘科技救国的一生,是充满爱国主义炙热情怀的一生… … 每当回顾大珩先生的事迹,都令人心生崇敬。作为当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大珩先生的精神值得我们作为标杆,从中追寻科研工作的真正意义。王大珩光学奖获得者葛颜绮  战乱年代,远赴海外深造,师夷长技以制夷。  大珩先生早期(上世纪40年代)的主要科研活动是在光学玻璃领域。光学玻璃在二战时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其制造技术是严格保密的。如此重要的技术在我国竟是一片空白。当时,正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大珩先生无疑是学校出类拔萃的优等生,基础扎实,成绩优异,实验能力突出,眼看马上就能获得博士学位。可他不顾自己的利益得失,将国家科学技术的迫切发展放在首位,毅然选择放弃自己即将获得的博士学位,抓住救国的机会——加入英国昌司(Chance)光学玻璃公司从事研究实验的工作,为自己的祖国学习一种尚处空白的新兴技术。这种选择对于一个青年科技工作者而言,着实令人敬佩!之后,大珩先生在国际上首先开发出稀土光学玻璃,发明了V-棱镜折光仪,并发展了光学玻璃退火理论。这样,大珩先生充分学习并开发了国际前沿技术,并带回了祖国。1958年,他倡导创办了以光学为专业的高等院校——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他亲任院长,亲自制定专业、系的设置,并讲授基础课。“文化大革命”后,该校划归军工部门,成为兵器部门主要高等院校之一。  王大珩光学奖,大珩先生的精神传承,光学领域的至高荣誉。  王大珩光学奖,前身是1996年设立的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奖,是王大珩教授出资在中国光学学会设立的奖项,旨在促进中国光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激励中国从事光学与光学工程领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与高校青年学生奋发向上,创新进取。王大珩光学奖分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和高校学生光学奖。  王大珩光学奖在是中国光学领域的至高荣誉,也是对获奖者在光学领域取得成就的权威认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评比活动传递大珩先生的精神:责任担当,潜心钻研,以国家发展、科技进步为根本目标。大珩先生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宝贵的科学财富,还有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我想这也是“王大珩光学奖”的意义所在。  自获奖以来,深谙大珩先生坚忍不拔、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在导师前辈们的指导和帮助之下,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然而,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几十年前,大珩先生这一代人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现如今,我们新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传承王老精神,身处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借助新时代的东风,从我做起,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争取做出大贡献。(深圳大学 葛颜绮 副研究员)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