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物级

仪器信息网生物级专题为您整合生物级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生物级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生物级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生物级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生物级话题讨论。

生物级相关的资讯

  • 海尔生物医疗:打造世界级生物医疗设备品牌
    “100家国产仪器厂商”专题:访海尔集团生物医疗设备本部   为推动中国国产仪器的发展,了解中国国产仪器厂商的实际情况,促进自主创新,向广大用户介绍一批有特点的优秀国产仪器生产厂商,仪器信息网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启动“百家国产仪器厂商访问计划”。日前,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走访参观了医用低温冷链行业国内知名品牌——海尔集团生物医疗设备本部(以下简称“海尔生物医疗”)。   海尔集团生物医疗设备本部—海尔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1.3亿元,是海尔集团全球医用低温产品及科研仪器的开发制造基地,年产能力80万台以上,生产涵盖医用低温冷链产品、感染控制产品、实验室产品三大系列二十余个型号产品,位居全球医用低温制冷领域第三大制造商。据了解,海尔生物医疗2010年销售产值将突破5亿人民币。 海尔工业园(座落于青岛市高科园,是海尔集团总部所在地)   历经10年实现年产值5亿,海尔生物医疗演绎“海尔速度” 海尔生物医疗的“发展速度”   起步:全力做好医用保存箱一个产品   2001年,血液保存箱在中西部血站建设项目独家中标823台,奠定了医疗发展的技术储备和渠道拓展基础。   走出去:进入海外国家市场   海尔先后在印度市场相继中标印度卫生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10000台疫苗保存箱,印度卫生部筹建的“提高妇女儿童免疫力”15000台采购项目,UNOPS(联合国项目服务中心)1000台车载血液冰箱一期项目以及印度卫生部“免疫项目冷链设备采购”项目20930台疫苗保存箱;   同时,海尔血液保存箱、超低温保存箱也相继实现出口,海尔医疗科研产品已大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走进去:在主流渠道销售主流产品   2009年4月,海尔与全球生物科研领域最大的产品集成商美国V品牌的合作标志着海尔超低温冰箱真正进入全球超低温高端市场,并将通过“先难后易”的海外拓展思路,以“高屋建瓴”之势逐步向欧洲及发展中国家辐射。   走上去:中国医疗科研行业整套供应第一品牌   2009年5月, 中华骨髓库独家采用海尔100台-86℃超低温冰箱,用于保存100万份中国志愿者造血干细胞血样标本;同时,还配备全球独有的“U-COOL”冷链设备信息化监控系统,随时随地保证血样安全。此举不仅打破国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垄断,创造全球超低温冰箱应用领域新的高度。   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在应邀参加中华骨髓库揭牌仪式时谈到:“中华骨髓库、海尔集团和博奥生物公司三个民族品牌共同打造了一个‘中华牌’骨髓库,是民族品牌实力的体现,更是海尔的骄傲!” 海尔生物医疗所获荣誉   截止目前,海尔生物医疗的医用低温及生物科研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血液及药品储存、生物工程、医学研究、医疗临床、卫生防疫、农业、畜牧业等领域。海尔超低温保存箱等产品凭借稳定的产品性能、网络监控差异化功能和人性化的独特设计,在近几年国内外科研、医疗卫生领域的超低温市场拓展中取得丰硕业绩。据介绍,2008年11月,根据海关提供的2008年1-10月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海尔超低温保存箱超越日本S品牌,美国F品牌和N品牌,以30%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市场第一。   海尔生物医疗在低温、超低温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50°C深低温保存箱 4°C血液保存箱   海尔生物医疗在低温、超低温技术领域开展广泛、深入地研究,并拥有多项专利和独有技术,先后推出了从4±1℃血液保存箱到-156℃超低温保存箱等冷链产品,生物安全柜、医用清洗消毒机等感染控制产品的医疗科研产品群。   其中,在4℃血液保存箱防凝露技术、-60℃低温保存箱分级冷凝技术、-86℃超低温保存箱快速制冷和短信报警、远程监控技术、半导体制冷技术、血液低温操作台及生物安全柜的研究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尤其,海尔生物安全柜、-86℃超低温保存箱在2007年由科技部、商务部等国家四部委联合评选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另外,海尔生物医疗设备成为海尔集团标准产出“大户”之一:   2006年11月,“低温保存箱”国家标准(GB/T20154-2006),由海尔负责起草,海尔集团为首席起草单位;   2008年1月,海尔又相继参与起草了“血液冷藏箱”(YY/T0168-2007)、“药品冷藏箱”(YY/T0086-2007)医药行业国家标准,并于2008年3月1日颁布实施 该标准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海尔生物医疗设备拥有在中国及国际超低温领域内重量级别的“话语权”。 冷链设备整套产品解决方案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整套产品解决方案   服务升级“三大计划”:整机保修五年,压缩机保修十年,享受终身维护   2010年5月10日,在海尔生物医疗核心大客户研讨会上,海尔生物医疗正式向业界发布其“世界品质延续关爱”金牌服务升级计划,旗下所有超低温系列产品整机保修五年,压缩机保修十年,享受终身维护。   据介绍,此次金牌服务计划的提出,一方面是海尔生物医疗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同时也是对其产品国际化品质拥有的坚定信心。目前,海尔生物医疗拥有覆盖国内各市县区的本地化海尔售后服务网络,售后服务按照国家三包标准执行,并设立了统一的售后服务电话及分布在全国各市县区的售后服务网点,以确保产品售后服务的及时率、满意率。 海尔生物医疗设备展厅一角   附录1:海尔集团生物医疗设备本部   http://www.haiermedical.com   附录2:仪器信息网“超低温保存箱”专场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icebox.asp
  • 我国生物经济规模将迈上新台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解读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印发我国生物经济规模将迈上新台阶(产经观察)生物经济是什么?小到一颗种子、一剂疫苗,大到一家电厂、一片产业园区,都可能属于生物经济的范畴。陕西杨凌,先正达集团中国杨凌技术中心,一排排自动化温室整齐排列,正在研发的玉米长势良好。在这里,科研团队采用生物育种技术,短短几个月便完成了玉米近400个世代间的转化。上海张江,细胞和基因产业园,有关T细胞免疫治疗(简称CAR—T疗法)的研发如火如荼。将病人体内抗癌卫士T细胞采出,加上“北斗导航”CAR,变成更有战斗力的CAR—T细胞,再回输至患者体内,这种新型精准靶向疗法正为患者带来抗癌新希望。山东菏泽,国能单县生物质直燃发电示范项目,一台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配合一台高温高压水冷振动炉,以秸秆为燃料,一年可发绿电2.29亿千瓦时。生物发电,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村秸秆焚烧问题,每年还净减排二氧化碳逾10万吨、二氧化硫约1500吨。日前,《“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这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规划》将给生物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利好?企业有哪些期盼?记者进行了采访。生物经济为何重要?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技经济战略的重要内容《规划》明确,生物经济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为动力,以保护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为基础,广泛深度融合医药、健康、农业、林业、能源、环保、材料等产业。“生物技术是21世纪最重要的创新技术集群之一,具有突破性、引领性等显著特点,已经成为促进未来发展的有效力量,在促进社会民生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许航说。作为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生命健康消费市场最广阔的国家之一,我国生物产业门类、体系齐全,具备加快发展生物经济的有利条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科技突破不断涌现。看“点”,青蒿素实现我国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看“面”,我国在研创新药数量居全球第二,在基因检测、超级稻、人工合成淀粉、疫苗等领域已形成比较优势。产业创新持续活跃。近年来,生物领域成为投资热点,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达1/3,“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约8%。生物制造体量进一步扩大,现代生物发酵产品占全球70%以上份额。区域集聚效应明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成为我国生物经济创新高地。全国约80%的上市企业、90%的国家一类新药、85%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产品,来自这些区域。我国生物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原始创新能力仍较为薄弱,基础生命科学理论、底层关键共性技术、高端仪器和试剂、生物信息资源等积累不够,技术创新体系仍不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比较少。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强调,“十四五”时期是生物技术加速演进、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中国只有成功把握这一重大机遇期,加快解决制约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更好掌握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原创方法,才能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中国生物经济加快实现由大转强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出台恰逢其时。“《规划》将生物经济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技经济战略的重要内容,为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说。哪些领域值得关注?重点培育壮大医疗健康、生物农业、生物能源与生物环保、生物信息四大支柱产业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升,年营业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数量显著增加,生物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规划》对生物经济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提出明确目标。不过,生物经济涉及面广,覆盖较多产业领域,要实现目标,需突出重点。为此,《规划》明确将满足人民群众“医”“食”“美”“安”新需求作为生物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出培育壮大医疗健康、生物农业、生物能源与生物环保、生物信息四大支柱产业。健康产业领域最受关注。《规划》提出,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重点围绕药品、疫苗、先进诊疗技术和装备、生物医用材料等方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强生物医药高端产品及设备供应链保障水平。“接下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医药领航企业培育工程,结合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实施,支持大型企业实施创新转型,形成一批国际化程度高、全球布局发展的大型制药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说。农业产业关系百姓饭碗。《规划》提出,顺应“解决温饱”转向“营养多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业。重点围绕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等方向,推出一批新一代农业生物产品,完善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产业体系。其中,《规划》明确,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当前,生物农业的优势已开始显现。在山东济宁市,玉米种植用上生物复合肥“菌越丰”,不仅比传统化肥增产7.31%,还能改善土壤质量。在广东河源市,鹰嘴桃施用中化生物有机肥,与普通肥料相比坐果率提升15%,成熟采摘期果实平均增重14%,作物抗旱耐涝能力也同步提升。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产业潜力巨大。《规划》明确,顺应“追求产能产效”转向“坚持生态优先”的新趋势,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例如,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助力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开展新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与培育,推动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转型,加快生物天然气、纤维素乙醇、藻类生物燃料等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等。生物信息产业前景广阔。《规划》要求,面向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发展智能辅助决策知识模型和算法,辅助个性化新药研发;利用5G、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药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卫生健康大数据在医学科研、教育培训、临床诊疗、产品研发、行业治理、医保支付等方面的应用。如何实现更好发展?“坚持风险可控”是重要原则之一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发展生物经济,“坚持风险可控”是重要原则之一。一方面,《规划》明确,加快建设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基础保障体系建设,例如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生物安全治理机制,集约化建设生物安全基础设施,提升生物安全科研和生产保障能力。提升应急物资储备、生产和调度效能,完善各类疫情监测预警防控体系。另一方面,《规划》提出,积极推进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健全生物资源监管制度,开展生物资源全面普查,构建生物资源数据库和数字“图书馆”。规范生物资源安全共享,建立国家生物资源共享体系,推进生物资源受控共享和安全交换,实现我国生物数据资源统一汇交共享。守好安全底线,也要积极创新监管,才能为生物技术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对此,《规划》提出,建设若干生物经济先导区,先行先试科技创新、准入与监管等生物经济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举措。上海浦东新区已有相应探索。在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生产中,部分生产原料和制剂需要进口,且储存温度需维持在零下196摄氏度。如何既确保安全,又提高通关速度?2020年,上海浦东新区创新推出入境特殊物品试点企业“白名单”制度。入选“白名单”的企业,可提前预估生物制品用量需求,一次提交进口申请,一次审批,不用再逐批申请。前端放开了,后续监管也得跟上。在浦东新区,通过联合监管平台,多部门参与控制风险。企业提出用量申请后,由商务委、海关等部门联合进行集中评估,给出通关证明。随后海关给予口岸放行,由建交委和公安部门实时做好途中监管,卫健委对企业实地开展生物安全实验室监管,生态环境局则负责入境特殊物品在实验室消耗后的用量和医疗废弃物管理。试点开展以来,“白名单”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企业研发速度明显提升。2021年,我国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为近5年来最高水平;生物药品制造、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制造等子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8%,实现利润在医药工业利润总额中的比重达41.7%。发展生物经济,资金支持少不了。《规划》明确,为支持生物经济发展,我国将统筹利用各级各类相关财政资金支持生物经济发展,加大对生物相关科技创新和产品服务的支持力度;继续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试点;鼓励地方建立健全生物质能财政补贴政策。“接下来,各地方和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共同推动生物经济发展壮大,确保《规划》目标和整体战略任务落地落实。”王翔说。
  • 探索生物安全新防线:二级生物安全柜的奥秘与魅力
    探索生物安全新防线:二级生物安全柜的奥秘与魅力   在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中,生物安全一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防止微生物泄露和交叉感染,科学家们设计并运用了多种生物安全防护设备,其中二级生物安全柜便是其中的选择。  二级生物安全柜,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安全防护设备,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了一道坚实的屏障。它采用全封闭的结构设计,配备了高效过滤器,能够有效地防止微生物的泄露和外部污染物的进入。在实验室工作中,生物安全柜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具有潜在生物危害性的样本和试剂,如病毒、细菌、真菌等。  二级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其内部的气流控制系统。通过高效过滤器的过滤作用,将实验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形成一股向下流动的洁净气流。这种气流可以有效地将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和微粒物质吸附并排除,从而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除了基本的防护功能外,二级生物安全柜还具备许多人性化的设计特点。例如,它配备了可调节的照明系统和操作面板,方便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实验操作。同时,生物安全柜还具备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内部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风速等,并自动调节以确保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在生物医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中,二级生物安全柜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不仅可以用于处理具有潜在生物危害性的样本和试剂,还可以用于制备和储存生物制品、进行细胞培养和微生物学研究等。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验室工作的日益复杂,生物安全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总之二级生物安全柜作为一道坚实的生物安全防线,在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高效过滤、气流控制和人性化设计等特点,使其成为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中的重要设备。
  • 盘点全球生物安全顶级实验室
    近日埃博拉疫情的日益严峻,美国疾控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都将埃博拉疫情响应升至最高级别,这也使媒体对埃博拉病毒关注的目光,转向研究埃博拉病毒的利器、也几乎是必备神器¾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共分4级(Biosafety Level 1-4),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又常被称为P4实验室,这个P可不是个屁,是指Pathogen(病原) or Protection(保护)。说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是生物安全顶级实验室,不仅仅是指生物安全方面是顶级的,最高的,其造价也是最贵的,因此,数量很少,即使是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也只有56个,这还包括一些正在建设中的(参见下表)。 序号 名 字 位 置 建设时间 说 明 1 Virology Laboratory of the Queensland Department of Health Australia, Queensland, Coopers Plains 2 Korea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CDC) Osong, Cheongwon county, North Chungcheong province, South Korea 2013 3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 Sir Albert Sakzewski Virus Research Centre (SASVRC) Royal Women' s Hospital Brisbane P3 (BL3) Australia, Queensland, Herston 4 Australian Animal Health Laboratory Australia, Victoria, Geelong 5 National High Security Laboratory Australia, Victoria, North Melbourne National High Security Laboratory Operates under the auspice of the Victoria Infectious Diseases Reference Laboratory. 6 Republican Research and Practical Center for Epidemiology and Microbiology Belarus, Minsk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Epidemiology & Innovational Biotechnologies 7 Nation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Canada, Manitoba, Winnipeg Located at the Canadian Science Centre for Human and Animal Health, it is jointly operated by the 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 and the 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 8 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Hubei, Wuhan 2003 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 already hosts a BSL-3 laboratory. A distinct BSL-4 facility is currently being built based on P4 standards, the original technology for confinement developed by France. It will be the first at level 4 in China, under the direction of Shi Zhengli. 9 Biological Defense Center Czech Republic, Pardubice, Těchoní n 1971, rebuilt 2003-2007 Located at the Centrum biologické ochrany (Biological Defense Center)[13] 10 Laboratoire P4 Jean Mé rieux France, Rhô ne-Alpes, Lyon ###### Jean Mé rieux laboratory is a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Pasteur Institute and INSERM. Note that in France, it is P4 for Pathogen or Protection level 4. 11 Centre International de Recherches Mé dicales de Franceville Gabon This facility is operated by a research organization supported by both Gabonese (mainly) and French governments, and is West Africa' s only P4 lab (BSL-4). 12 Robert Koch Institute Germany, Berlin The facility was licenced for construction by City of Berlin on November 30, 2008. 13 Bernhard Nocht Institute for Tropical Medicine Germany, Hamburg 14 Friedrich Loeffler Institute on the Isle of Riems Germany, Isle of Riems (Greifswald) 2010 Deals especially with virology 15 Philipps University of Marburg Germany, Marburg 2008 The facility is licenced to work with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16 High Security Animal Disease Laboratory (HSADL) India, Bhopal 1998 This facility deals especially to zoonotic organisms and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threats. 17 Centre for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India, Hyderabad 2009 National Bio-Safety Level-4 Containment Facility for Human Infectious Diseases & Clinical Research Facility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18 All India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s India, New Delhi 1993 Conducts studies on major pathogenic organisms. Has contributed in discovering new strains & vaccines. 19 Microbial Containment Complex India, Pune 2012 Bio-Safety Level-IV Laboratory established by ICMR with support from Department of Science & Technology 20 Azienda Ospedaliera Ospedale Luigi Sacco Italy, Lombardy, Milan A university hospital in Polo Universitario it contains two special vehicles for transporting infectious persons. 21 Istituto Nazionale Malattie Infettive Italy, Lazio, Rome This facility, (trans.)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operates within the Lazzaro Spallanzani Hospital. 22 National Institute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Japan, Tokyo, Musashimurayama Located at National Institute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Department of Virology I this lab has the potential of operating as a BSL-4, however it is limited to perform work on onlyBSL-3 agents due to opposition from local residents and communities. 23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Japan, Ibaraki, Tsukuba This is a non-operating BSL-4 facility. 24 Netherland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RIVM) Netherlands, Bilthoven 2009 25 Cantacuzino Microbi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INCDMI) Romania, Bucharest 26 "Dr. Carol Davila" Central Military Hospital Romania, Bucharest 27 State Research Center of Virology and Biotechnology VECTOR Russia, Novosibirsk Oblast, Koltsovo It is one of two facilities in the world that officially hold smallpox. The other Russian BSL-4 facilities have been dismantled. 28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s South Africa, Johannesburg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s of Special Pathogens Unit is one of only two BSL-4 facilities in Africa but the only suit laboratory on the continent. 29 Swedish Institute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Sweden, Solna Swedish Institute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is Scandinavia' s P4 facility. 30 University Hospital of Geneva Switzerland 31 Spiez Laboratory Switzerland, Spiez 32 Kwen-yang Laboratory (昆陽實驗室) 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Taiwan Part of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Taiwan. 33 Preventive Medical Institute of ROC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Taiwan 34 Health Protection Agency' s Centre for Infections United Kingdom, ColindaleLocated in the Viral Zoonosis unit. 35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United Kingdom, London 36 Institute for Animal Health United Kingdom, Pirbright 37 Institute for Animal Health Compton LaboratoryUnited Kingdom, Compton 38 Def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boratory United Kingdom, Porton Down 39 Health Protection Agency United Kingdom, Porton Down Special Pathogens Reference Unit. 40 Health Protection Agency United Kingdom, Porton Down Botulism. 41 Francis Crick Institute[22] United Kingdom, London Under construction. The UKCMRI will not work on Human Hazard Group 4 agents. 4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United States, Georgia, Atlanta Currently operates in two buildings. One of two facilities in the world that officially hold smallpox. 43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Georgia, Atlanta Is an older design "glovebox" facility. 44 National Bio and Agro-Defense Facility (NBAF),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Kansas, Manhattan Under construction. Facility to be opera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and replace the Plum Island Animal Disease Center (which is not a BSL-4 facility). Planned to be operational by 2015, but likely delayed. 45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United States, Maryland, Bethesda Located on the NIH Campus, it currently only operates with BSL-3 agents. 46 Integrated Research Facility United States, Maryland, Fort Detrick Under construction. This facility will be operated by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IAID), it is planned to begin operating at 2009 at the earliest. 47 National Biodefen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Center (NBACC) United States, Maryland, Fort Detrick Under construction, it will be operated for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48 US Army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USAMRIID) United States, Maryland, Fort Detrick 1969 Old building 49 US Army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USAMRIID) United States, Maryland, Fort Detrick 2017? New building, currently under construction 50 National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Laboratory (NEIDL), Bos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Massachusetts, Boston Under construction by Boston University, building and staff training complete, waiting for regulatory approval. 51 NIAID Rocky Mountain Laboratories United States, Montana, Hamilton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52 Kent State University, Kent Campus United States, Ohio, Kent Operates as a clean lab at level 3 for training purposes. Scheduled for conversion to a hot level 4 lab in response to a bioterrorism event in the USA. 53 Galveston National Laboratory, National Biocontainment Facility United States, Texas, Galveston Opened in 2008, facility is operated b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23] 54 Shope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Texas, Galveston Operated b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UTMB). 55 Texas 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United States, Texas, San Antonio The only privately owned BSL-4 lab in the US. 56 Division of Consolidated Laboratory Services
  • 确保生物安全与发展生物经济的多维思考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在对人类社会科技进步欢呼之余,也为技术使人类形成的绑架性依赖隐隐担忧,尤其是当前已经能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DNA进行精准调控、任意编辑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担心其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物种安全风险与生态灾难。因此,在通过多种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生物经济发展效率、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必须将生物安全放在首位,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22年5月10日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中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发展的具体任务,指出要着力做大做强生物经济,目标之一是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生物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类对自然界以及自身的探索精神,是人类创新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正是在这样的内在动力推动下,人类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让后代的生活更幸福,不断地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索而前进。从地球到太空,人类不断拓展生产疆域,在彰显科技进步能力的同时,也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与生物经济密切相关的领域,获得了长足进步,不仅进一步洞察自身的生命内涵,也在不断提升着对自我的发展与改造能力。20世纪末,学术界提出“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的命题,主要是由于20世纪人类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取得系列重要突破,例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为21世纪生物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解决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在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医药方面加速发展,从基因组计划、转录组计划、蛋白质组计划、代谢组计划、互作组计划等到精准医学,为生物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持久动力。通过优化遗传育种策略和发展转基因技术提高粮食产量,为解决农业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随着基因编辑技术与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人类对地球上以DNA和RNA为代码的碳基生命的理解和掌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理论上已逐渐具备定向改造现有物种、甚至创造新物种的能力,因此,目前也已经有这样的说法,“21世纪不只是生物学的世纪,更是合成生物学的世纪”。随着人类对遗传代码从“读”到“写”能力的增强,在探索未知、创造未来的好奇心驱动下,完全有可能创造出更加高级的生命体,这也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目前正在深入推进的课题,例如由我国科学家新近实现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由此可见,生物经济在全球范围的发展,仍然处于高峰阶段,这是由人类的创新创造能力所决定的,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体现。生物经济发展对生物安全的威胁和挑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正如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样,基于质能公式(E=mc2)的质量和能量转换原理,既能够用于核能的和平利用,也能够用于研发原子弹。随着生物经济领域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由此所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尤其大量涉及针对DNA和RNA等遗传物质的直接或间接操作,既能够成就人类,也有可能毁灭人类。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以难以预料的方式暴露在人类面前,任何人都无法忽视和摆脱这个问题的困扰和挑战,毕竟谁也不愿意看到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制造出一个有可能毁灭人类的“怪胎”,因此必须第一时间确保生物安全的核心理念。一定程度上来说,可能没有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技术是否能够被掌握在可确保生物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控制力手中,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很多问题一开始是技术问题,但随着技术问题的解决,就逐渐演化为一个伦理安全问题,从而与生物安全乃至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在生物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资本的趋利性很容易带来生物技术被误用、滥用甚至于被恶意利用的问题,这就要求将科技伦理、医学伦理、生物医学伦理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以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描述的场景为例,白血病患者因为特效药而看到生存机会,但高昂的药价又让希望变成绝望,价格相对低廉的仿制药让患者、警察、药贩子、医药公司等陷入巨大冲突。化解这些冲突的理想方法,当然是通过科技发展降低治疗成本,甚至消除此种病症。类似问题还有“罕见病药物”(也被称为“孤儿药”),同样呼唤通过生物医药科技发展研发出相应药物以惠及民众,这是社会公众对“科技向善”的现实期盼。以器官移植为例,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器官来源不足的问题,因此通过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解决器官移植的痛点是刚性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显著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科学进步,例如如何解决不同个体之间器官移植之后的免疫排斥问题。此外,在人源性器官移植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科学界将视线拓展到异种器官移植方面,例如,一名57岁的心脏病患者,面临“要么死亡,要么手术”的选择,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例移植基因编辑猪心病例。他于2022年3月8日去世,距离其接受手术约两个月。该次手术中的供体猪,在出生前曾接受过10处特异性基因改造,去除猪体内会引起急性排异反应的基因等,以便人体更好地接纳猪器官。相关案例说明需求驱动创新发展是生物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然而,从反向角度来思考,一旦有的人或者有的机构能够掌握将部分重要基因进一步优化、修饰的技术,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就有可能形成生物技术滥用的安全风险。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推动技术发展,更何况在生物经济领域,有的技术本身也会被作为引导(消费)需求而被设计出来。在需要技术的地方,就会有专利、产品,就必然会被赋予资本属性,并很容易被资本自我增殖的天性所放大,进而很容易越过生物安全的底线。如果这种能力被个别超级大国所掌控甚至垄断,例如掌握和操控基因,就很可能带来对他国的技术歧视,更可能导致全球性生物安全风险的显著增加。此类研究在早期阶段,往往会与减少疾病、抵抗衰老以及解决学习障碍等患者的现实需求有关,但如果生物医药技术研究获得突破,就完全有可能将技术用于正常人的能力提升,从而形成新的生物经济技术壁垒,引发生物安全危机。基因编辑技术尤其具有形成此类风险的可能性。曾经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贺建奎事件,就是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两个人类胚胎进行了基因修改,触动了禁区,违背了科学伦理,触犯了法律。2021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人类基因编辑管治框架》和《人类基因组编辑建议》,从技术、道德、安全等多个领域对人类基因组编辑的治理和监管提出建议。涉及生物经济发展与生物安全的典型案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涉及医学伦理学的问题,很容易引发道德危机和伦理挑战,例如,在技术上可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蛋白质进行表达纯化并用于提高人造肉的品质(如成分、口感、外观),但是,如果其中表达的是和人类蛋白质序列高度相似或一致的成分,将其用于人造肉并作为食物使用,那么,当这些人造肉被用户消费的时候,是否具有伦理风险,即摄入的是否为“人体成分”?这虽然并不存在技术障碍,但都需要通过医学伦理甚至道德法律来进行规范。如果遇到医学伦理的挑战,很容易引发严重舆情,导致社会和公众担忧,从而影响该领域健康发展。就国际领域而言,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在生物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个别国家对生物技术霸权的控制意图所导致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风险问题,为全球带来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如果说20世纪之前引发人类烈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是天灾的话,那么,21世纪以来的传染性疾病起因,则很有可能从天灾变成人祸,而其中生物经济推动下的基因编辑和遗传操控以及合成生物技术就有可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更加凸显出必须同步甚至优先强调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因此,生物技术推动下的生物经济发展,为生物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亟需在发展、安全与健康之间把握好理想的平衡点。发展生物经济与生物安全治理需要找到新的平衡点在确保生物安全的前提下发展生物经济,需要找到新的平衡点,否则就会由于威胁人类安全而导致整体失控。一是需要确保人类安全。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发展经济的第一原则,即在发展生物经济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禁止发展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导致人类灭绝的生物技术,例如基因武器、生化武器、人种武器等。在个别国家单边主义思潮主导下,在资本逐利思想的驱动下,很容易在发展生物经济的外衣下将生物技术的能力无限放大、精心包装甚至伪装,假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生物经济的名义,开展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研发活动,将发展中国家的遗传资源等非常隐秘地进行转移和控制,导致发展中国家形成潜在的人种危机。发展中国家应提高警惕,避免成为个别大国以技术霸权掠夺资源,并通过掠夺资源巩固技术霸权的牺牲品。二是需要确保自然环境生物安全。这里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安全,不仅包括工作场所、家居环境等,而且也包括人类生活环境的全部。应该避免通过生物技术的过度发展繁荣生物经济,却带来严重危及人类生存环境安全的结果,例如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抗生素等,此方面教训深刻。农药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发展农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是生物技术成功应用的典范。然而,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全球生态系统、微生态系统失衡,甚至一度在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杀虫剂(DDT),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生态灾难。近年来,国内外对农药的使用作出了很多规定,既让农药发挥更好效果,也能够更好保护生态环境。此外,大量使用化肥固然能够提高产量,但是伴随的问题,例如土壤结块、肥力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很容易导致生物安全问题,例如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态失衡失控,最终反过来影响人类安全。因此,通过研发新技术,例如使用土壤微生态制剂,既能显著提高土壤活力,更好地提高农作物产量,也能够实现生物经济发展、更好地保障生物安全的目标。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抗生素,例如青霉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拯救了上千万人的生命。受青霉素成功的启发,制药领域研发了更多的抗生素,为人类治疗感染性疾病发挥了巨大作用。不过,不论是人用抗生素、还是兽用抗生素,都会对环境中的微生物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兽用抗生素也会随着食物链的传播而走向餐桌,反过来影响人体健康。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超级耐药菌增加,反过来增加了新的疾病的风险。近年来各国陆续限制抗生素的使用,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这也是生物经济与生物安全之间平衡发展的典型例子,即以资本受益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发展,但是却不能以付出生物安全为代价。三是需要确保人体共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人类生活在地球自然环境中,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失衡必然会从外向内影响人体健康,同时,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也会自内而外地影响身心健康。在生物医药领域,目前已经将人体内的共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即体内生物安全,简称为“内生安全”)的重要性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即由于人体不仅生活在充满微生物的自然环境中(即体外环境中的微生物安全,简称为“外生安全”),而且人体本身就在消化道、呼吸道等部位含有大量的共生微生物。健康的人体含有健康的共生微生物群体,罹患疾病的人体则含有大量与疾病相关的共生微生物群体。以容易导致胃炎和胃癌的细菌病原体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为例,60%~70%的正常人都带有该细菌,但并非所有人都发病。Hp诱发胃炎和胃癌主要与胃肠道菌群微生态体系是否失衡密切相关。临床上目前主要使用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胶体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或左氧氟沙星或四环素等)进行根治性治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也会看到抗生素对胃肠道其他正常菌群的副作用,从而影响人体的“内生安全”,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如果在婴幼儿发育早期阶段,过度使用多种疫苗激活免疫系统,也会导致婴幼儿肠道菌群严重紊乱失调,从而诱发严重的人体“内生安全”问题,与自闭症、多动症、精神心理异常等密切相关,甚至还是导致这些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确保人体内的生物安全(尤指微生态安全)是保持健康、减少慢病的关键。前述导致生物安全问题的抗生素,不仅会影响体外的微生物,而且会影响体内的共生微生物,从而构成导致人体疾病的重要来源因素。尤其是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领域研究的快速发展,学术界逐渐意识到人体的慢病可能与体内的共生微生物失衡密切相关,更是将人体内的生物安全问题推进到生物经济的最前沿、甚至可能会成为发展生物经济不可或缺的前置条件,后文将详细讨论。由此可见,必须在生物安全和生物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一个重要的平衡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充分说明在将生物经济发展做大做强的同时,一定要确保做好生物安全,不仅需要确保体外(环境中)的生物安全,而且更要把控好体内的生物安全,否则很容易导致生物经济发展成果毁于一旦。从人体与微生物的进化共存角度分析生物经济与生物安全的矛盾关系通常意义上来说,发展与安全之间具有一定的矛盾性,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既需要安全,也需要发展。没有安全,发展就没有意义。没有发展,安全也就没有价值。《规划》中指出,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是对正确把握发展与安全关系的科学阐释。考虑到当前国内外仍处于与新冠肺炎疫情密切相关的生物安全的高风险状态,以及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疾病大量存在的现实情况,需要结合生物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进行分析。针对此问题进行科学研判,迫切需要从进化角度对人的存在与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因为只有从生命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才有可能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经济发展与身心安全关系问题。纵观国内外针对人的研究,无论是来自自然科学、生命科学还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都是将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生命个体来看待的,通常不考虑人在结构上与功能上是否存在可分割性(此处指的并非是解剖学意义上的可分割性,而是指遗传角度上的可分割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新的研究指出,从生命科学和生物学角度而言,人体不再只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独立的人的存在,而是由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组成的一个联合体,即“人微共生体”。其中的微生物可以被分为两类,最重要的一类是在卵细胞中就已经存在、并被受精过程激活、从受精卵到胚胎发育乃至从出生到死亡、并伴随肉体一起消失的微生物即线粒体(mitochondria)。该类微生物以细胞器的方式终生生活在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除过成熟的红细胞之外),由16,569个DNA碱基对组成,仅编码37个基因。另一类微生物则是在婴儿出生后,从环境中向人体传递过来、并与人体共生共存直至人体消亡的微生物系统,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共生于人体的内外表面,包括皮肤、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正常情况下不进入人体细胞中(否则会导致人体感染而出现病理状态)。这些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构成了庞大的微生态体系,以肠道菌群数量为最多,可编码超过400万个微生物基因,是人类基因组所编码的2.5万个基因的150倍以上。这些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为人体提供促进营养物质分解消化吸收、合成维生素、激活免疫等功能,人体则为其提供共生环境。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大量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心脏病、自闭症甚至阿尔茨海默症等都与肠道菌群异常密切相关,从而促使学术界对于人的研究不再只是局限于人本身,而是扩展到人作为由人体与共生微生物联合组成的“超级共生体”的新角度。在笔者实验室的研究中则发现,肠道菌群为人体提供了摄食所必须的信号源,即“饥饿源于菌群”,结合前述线粒体是人体细胞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来源的动力工厂而形成“呼吸源于线粒体”的认识,尤其是在中医经典理论阴阳学说的启发下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菌粒阴阳学说”,从肠道菌群在人体相对主“阴”(简称为“菌脑主阴”)、线粒体相对主“阳”(简称为“粒脑主阳”)以及“人体主和”(即人体调控阴阳平衡)的角度进行了系统阐释,不仅为理解“全人”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为讨论生物经济与生物安全的关系提供了关键的切入点。众所周知,生物安全领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人体是否接触到影响人体健康的病原微生物。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最有效的防控措施是隔离,避免新冠病毒与人体接触而致病,这一点是非常正确的,而且也是行之有效的。然而,考虑到人体本身就含有大量共生微生物,不仅包括细菌、真菌,而且还包括大量病毒(例如2021年2月有研究认为正常人肠道中有14万种病毒),说明人体与微生物之间需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微生物可以与人体共生共存,否则就会导致微生态失衡紊乱而引发慢病风险。因此,在讨论生物安全这一主题时,一定不能抛开人体共生微生物这个核心的角度而单纯讨论人体疾病的问题,否则就是孤立的、片面的、不完整的。事实上,种种迹象提示,在破解人体慢病难题的关键点方面,需要对“人微共生体”进行深入诠释与科学解读。只有当能够实现人体与共生微生物的共同健康即“人微同康”时,人类才有可能从慢病高发的困局中走出来,走向身心健康的新阶段。相反,如果仍像当前一样,只是局限于关注人体本身的健康,而忽视甚至破坏了人体共生微生物的健康,那么,就不可能实现《规划》中所指出的“身心健康”的目标。之所以从“人微同康”角度讨论生物安全问题,是源于从生命起源与进化角度对“人”在地球上出现的重要思考,即自然界在形成“人”之前,已经进行了大量前期准备过程,首先在36亿年前出现细菌,于24亿年前进化出线粒体,逐步进化出植物、动物乃至人类。在此漫长的地球生命发展过程中,分别通过将线粒体内置于人体细胞向人体赋予有氧代谢的能力(即“呼吸源于线粒体”)、通过将肠道菌群在婴儿出生后接种于肠道向人体赋予因饥饿而摄食的能力(即“饥饿源于菌群”),从而形成以人体为依托、人体细胞与线粒体的“细胞内共生”、肠道与肠道菌群的“肠道内共生”的联合共生体,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人就是人、人只是人”的朴素认识。当然,除了这两种“内共生”形式之外,人类所在环境中的微生物以及动植物体系,可被认为属于与人体“外共生”的生态环境体系。由此可见,在讨论生物安全即生命安全和健康安全方面,必须结合近年来的科学发现,认识并接纳人本身就是自然界使用作为宿主的人体和作为共生的微生物的联合进化的结果。只有确保人体内部的两套“内共生”微生物体系,人体外部即所在自然环境的一套“外共生”微生物体系和动植物生态体系的共同安全,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安全。通过实现人与共生微生物的联合安全与共生安全,即同时满足体内生物安全和体外生物安全的条件,突破以往只是以人为本、以人类为中心研究和应用的局限性,扩展到以人微共生体的协同安全与共同安全的广域认识,在发展生物经济的时候,就能够有新的科学遵循,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这同时也是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关键所在。和合思想为生物经济的安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合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与实现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该思想同样也适合于本文讨论的生物经济与生物安全主题,这是因为就社会发展的主体要素与对象即“人”而言,也必须把握好“和合”的客观逻辑——“人”的出现、存在和发展,本身就是自然界在地球碳基生命方面以“和合”方式而运行的特殊产物。就“和合”而言,“和”演化出和谐、和睦、和平等意,“合”演化出汇合、结合、联合、融合、合作等意。这两个要素,在前述基于“人微共生体”理念对“什么是‘人’”的科学解读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即为人体提供能量来源、作为细胞器、共生于细胞质、本质上属于微生物的线粒体,需要与人体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为线粒体提供氧气,线粒体则通过生化反应将碳源中的能量以氧化磷酸化的方式释放。如果线粒体出现DNA突变和损伤,将引发人体细胞出现自噬、细胞凋亡、持续性炎症反应甚至诱发癌症,表现为线粒体与人体之间“和合”关系的破坏而导致“两败俱伤”。在高原缺氧、人体组织缺血缺氧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情况下,线粒体将无法通过人体呼吸系统获得充足氧气完成有氧代谢,无法为人体提供能量,从而导致人体出现严重损伤甚至死亡,表现为人体与共生线粒体(简称为“人粒”)的双双消亡,共生关系消失,肉体不复存在。由于线粒体只能通过母系遗传给子代,因此,一旦一个人自身的“人粒”共生关系结束,就意味着这个人的肉体死亡、与其肉体共生的线粒体也同步死亡。新的线粒体则伴随着新的卵细胞被精子激活后,形成并启动另外一个新的个体的发育过程,从胚胎到出生,从青少年到中老年,开始一个新的“人粒”和合共生周期。除了上述“人粒”之间存在从受精卵到肉体死亡而终生“(胞质)内共生”的典型“和合”关系之外,“人菌”之间所存在的“(肠道)内共生”显然也符合“和合”思想的客观逻辑,只不过区别在于“人粒”之间的“和合共生”关系是从卵细胞受精后启动个体生命的发育过程开始的、并持续人体终生;但“人菌”之间的“和合共生”关系,则是从婴儿出生后,自然界将以肠道菌群为主的微生物向肠道主动接种后启动个体生命的饥饿与摄食过程开始的、并持续人体终生。如果以肠道菌群为主的共生微生物群体处于正常、健康状态,就能够表现为“人菌”之间的“和合共生”关系的健康存在,两者之间也是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状态。相反,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例如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使用抗生素等导致肠道菌群微生态系统出现失调、紊乱,就会导致大量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持续从肠道进入人体而导致出现慢病,与古人所说的“粪毒入血、百病蜂起”以及西方医学开创者希波克拉底所说“慢病源于肠道”是一致的,这也是慢病的重要根源。随着作为肠道菌群承载者的肉体逐渐出现慢病,免疫力逐渐下降,人体自愈能力降低,对肠道菌群紊乱失调的纠正能力也会持续下降,最终会导致“人菌”关系的破裂,即“人菌”之间“和合共生”关系遭破坏。当人体走向死亡之后,肠道菌群则从肠道内部开始分解肉体,并回归到自然界,为寻找下一个宿主、建立与新个体的共生关系、形成新的和合生命周期做准备。由此可见,在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自然界本身就使用了“共生”与“和合”的内在科学逻辑,而不是直接通过一步登天的方式来形成人这样的个体。事实上,笔者在2021年年底发表的论文《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四元数矢量数学模型构想》中,从数学角度(超复数、四元数)进行了表述,指出对于完整的人的表述,可能必须从“肉体的人(标量)、线粒体的人(矢量)、肠道菌群的人(矢量)以及大脑和思想的人(矢量)”的角度,以联合存在和联立共生的方式进行解读,方才能够实现对于人的完整理解。这一点也是确保在生物安全前提下实现生物经济科学发展的关键。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将生物经济做大做强,而且同时也要将生物安全做好做稳,表现在人体这个层面的四元数矢量模型的生物学意义与医学价值》,《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第16期。【作者简介】张成岗,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智库专家、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医药与肠道菌群、菌心说与双脑论、心理认知与精神障碍。主要著作有《生物信息学方法与实践》《新医学菌心说云医院》等。
  • 生物产业迎新契机
    图片来源:platform.innovateda.org 国务院发布《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在涉及医药、农业、制造、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生物产业中,生物医药依然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呈现出信息产业与之相融合、向个体化医疗发展的新趋势。 被国家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物产业,正处在新一轮变革过程中,产业发展规划无疑是生物技术企业谋划发展的重要指南。 近日,业界盼望许久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公布。 在涉及医药、农业、制造、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生物产业中,生物医药依然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呈现出信息产业与之相融合、向个体化医疗发展的新趋势。生物服务业成为国家支持的新业态跃然纸上,其中合同研发和委托制造成为重点支持对象。而对于农业、制造业等领域,生物技术对传统工艺的替代作用成为诸多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契机。 生物服务新业态 在“十一五”期间还未被国家重视的生物服务业,在本次《规划》中已跃升为七大重点领域之一。 《规划》指出:“重点支持合同研发和委托制造服务产业的发展,推动拥有优势专有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院所向国内外研发机构和企业提供单项或整合化服务。” 业内将提供生物医药研发和制造服务的公司分别称为CRO和CMO,前者承担客户的部分研发任务,后者则进行药品的委托加工,部分公司则兼具这两者的功能。 中美奥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创办的CRO,也是率先进入CMO领域的企业之一。该公司运营副总经理高峰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越来越多的药企不再“大包大揽”,而是将一部分研发和生产外包给专业公司来做,可有效节约成本、分担风险和提高效率。 在《规划》出台前,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昌林曾对本报表示,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路径类似,随着生物产业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服务业将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行业,符合产业发展规律。 “在内在需求和外力推动作用下,我国CRO企业整体规模不断膨胀,当前企业有300多家。”中投顾问研究员蒋华阳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现在国内CRO越来越多,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领域已开始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行业内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高峰对行业快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亦直言不讳。 此外,国际领先CRO的运作模式或可成为国内同行的重要参照。据世界最大CRO——昆泰医药大中华区总经理甄岭向本报介绍,该公司正从传统收费模式转变为一种与制药公司共同平衡风险/回报的新型合作模式,同时,已将业务范围从传统的临床研发拓展至商业、咨询和资本领域,形成四大支柱。 而对于CMO,根据国内现有规定,本土企业可承担国外药企的委托制造任务,但不能为国内药企代工。高峰表示,监管部门可能是担心,若允许国内药企和CMO之间的委托制造,会影响药品质量,但不能因噎废食,应在严格监管的情况下逐步给这一领域“松绑”。 重中出新 从《规划》七大重点领域构成来看,医药相关部分占据其三,可谓重中之重。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和25.1%,利润总额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7.5%。 生物医药产业不仅快速扩张,而且正在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目前,一个显著的趋势是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融合。 据普华永道预测,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的市场规模将达230亿美元。 《启航2012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信息技术和医药融合产生的主要影响包括:虚拟研发促使研发更加灵活高效;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走向多元化;药品流通监管实现信息化。 在医药产业变革过程中,另一大发展趋势便是个体化医疗。美中医药开发协会中国主席(2010~2012)、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前首席科学官陈力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人们认识到疾病与不同的遗传和生活背景有关,不同病人对于药物的敏感度和响应是不一样的,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体化医疗’。” 它可针对不同患者独特的个体特征,提供快速准确的诊疗方案和一系列健康医疗服务。市场调研机构BBC Research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个体化医疗的技术市场将从2009年的114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292亿美元。 顺应上述趋势,个体化医疗和生物信息服务相关内容在本次《规划》中都有明显体现。 产业替代新机遇 在《规划》中按照重要性的先后顺序,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紧随生物医药之后,这两大产业的发展,正在逐渐替代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方式,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 据统计,我国每年遭受农药残留污染的作物面积达12亿亩,其中污染严重的比率达40%,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生态型集约化植保技术来替代化学农药的使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邱德文表示,生物防治植保技术主要是运用自然界生物相生相克的原理,增大原本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对病虫草害有相克作用的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故具有较小的环境风险。其中,生物农药正在兴起,可有效取代化学农药,正逐渐被各国政府重视。 《规划》指出:“推动高品质植物免疫诱抗剂、生物杀菌剂或杀虫剂、天敌生物等生物农药产品产业化。” 在生物制造方面,广州市西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分析师晏中明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与“十一五”期间相比,此次《规划》更加重视社会效益的体现,大部分生物制造产品用于替代传统的石化产品,有助于减少污染和节能减排。 “最近,许多大的传统化学品公司,包括杜邦、帝斯曼、巴斯夫等大型化学品公司,也都开始转型生物技术,就是要利用生物技术来实现传统化工品的替代。”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高级研发总监吴文平说。 而另一方面,本报记者采访到的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在各国都在纷纷制定规划或路线图,争夺生物产业发展优势地位的局面下,我国若要更好地利用生物技术这一新契机,则亟须在《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出台具体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法规,防止《规划》仅停留在原则和方向层面。
  • 济辰生物助力上海某生物制药公司发酵车间
    济辰生物发酵及配料设备FAT现场近日,济辰生物成功完成了上海某生物制药公司的FAT验收,该药厂主要生产小规模高附加值的微生物发酵、多肽类等产品和心血管药物、抗抑郁症、抗病毒药物等原料药系列。此次验收过程中,济辰生物严格按照客户要求及行业标准进行测试,确保每一台设备的性能和质量都达到最佳状态。 本次验收的设备包含基因工程菌,霉菌和放线菌培养三个发酵车间,九条生产线的发酵设备及配料设备。济辰生物生产的不锈钢发酵罐覆盖了中试及生产阶段,在本次产品开发中融入了无菌设计理念,根据客户工艺需求高度定制。未来,济辰将继续携手客户探索创新之路,助力客户实现高效生产。
  • 27家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通过国家认可
    截至6月30日,我国共有27家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为SARS、H5N1、甲型H1N1、HIV等重大疫病的科研和疾病防控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实验设施,促进了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安全水平的提高,确保相关业务工作的安全有序的开展。   今年第一季度,国家质检总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检疫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强总局系统动物检疫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验室已经取得17025认可的基础上,根据生物安全认可的要求,补充完善相关技术和管理要求,申请并获得CNAS生物安全二级或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认可证书。截至2009年年底,没有获得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认可资格的,不得从事相关实验室活动。   CNAS秘书处及时启动了总局系统动物检疫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专项工作,并针对专项工作的特点,提出了“积极宣贯、加强培训、帮建体系、加快评审、重点支持、全面服务”的工作建议。   为加强全系统动物检疫生物安全管理,依法开展动物检疫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促进动物检疫的科学发展,总局还专门成立了出入境动物检疫生物安全管理专家组。   2003年SARS疫情之后,我国政府对生物安全问题极为重视,国务院于2004年颁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满足相应的国家标准 三级、四级生物实验室应当通过国家认可。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认可机构,CNAS对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于2004年组织制定了GB19489《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成功运行了包括认可规则、准则、评审程序、作业指导书等在内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体系,体系文件涵盖了一至四级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在对三级实验室认可过程中,CNAS培训并注册了一批高水平的生物安全评审员和技术专家队伍。同时,CNAS承担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评价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科研课题,解决了认可当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 融京科技自主研发的“百万级”生物样本库 成功安装落地
    近日,国内领先的生物科技高端设备及相关技术研发生产的领军企业——融京科技与中国生物样本库集团第一套合作的百万级生物样本库成功安装落地。作为融京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百万级生物样本库项目首次落地,此次与中国生物样本库集团成功合作,标志着两家公司在生物医药干细胞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标志着继融京科技与山东恺悌干细胞联合实验室合作之后,融京科技在生物细胞领域新的业务版图发展及扩张,样本库成功安装落地,提升了公司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作为融京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核心产品,生物样本库采用了更先进的制冷技术和智能控制化管理系统,以确保更低液氮消耗,有效为生物样本提供极低的温度和稳定的存储环境,保证样本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生物样本库由智能生物液氮罐、大型铝制液氮罐,以及生物化智能管理系统组成。智能生物液氮罐采用了更先进的制冷技术,能够提供极低的温度,确保生物样本在存储过程中的冷冻状态和稳定性。与传统的液氮存储设备相比,能够实现更低液氮消耗,节约成本并延长使用寿命。而大型铝制液氮罐可容纳大量生物样本,提供高效而安全的存储空间。罐体采用耐腐蚀的铝合金材料制造,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用性,可保证样本的“安全性”。生物化智能管理系统是生物样本库的智能控制中心,通过实时监测和调节存储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样本得到最佳的条件。系统尤其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功能,可以远程监控和管理多个样本库,提高了“运营效率”和管理“便捷性”。随着国家对生物科技和细胞领域的重视及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样本库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挑战。本次融京科技与中国生物样本库集团合作的第一套百万级样本库安装落地,不仅增加了融京科技新的产业板块,也为生物医药细胞领域的更多客户提供了新的产品和服务。样本库落地为融京科技和中国生物样本库集团的下一步深度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续,双方也将携手共进,继续扩大样本库规模,尤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等方面不断创新,取得更多新突破,以实现为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更好的方案支持。融京科技也将为中国生物样本库集团提供更多高品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和技术保障,进一步打开融京科技干细胞在其生物医学领域市场。未来,融京科技将继续秉承“开放、透明、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并始终以满足生物技术创新需求,研发国产生命科学领域高科技应用广的技术产品为目标。“研万物之变,创新致远;琢精功之细,瑞思求索”。作为一家生物“产学研”一体化的企业,融京科技始一直以来保持着开放、创新的态度,不断推进生物科技的研发和产品优化,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目前,公司已有3名博士、4名硕士人员。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将不断壮大研发团队并加强科技型技术人才的引入,并持续开展产学研成果转化及市场应用,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积极与更多的业界科学家和战略伙伴合作,以拓展市场业务空间和技术应用范畴,为推动科研、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懈努力”!关于融京科技北京融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融京科技”)成立于2014年,拥有“BIOCOVER”自主品牌。融京科技一直“保持初心,坚守使命”,全面践行“产学研销服”各业务板块全面发展,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矢志成为科研领域的服务专家。目前公司已经开发出多功能植物活体影像系统、生物发光显微成像系统、高灵敏化学发光分析仪和超低温深冷样本储藏系列设备以及多个在研设备。融京科技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积累,截止目前共拥有软件著作权5项、专利17项,业已跻身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
  •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将分三级
    北京将对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进行分级,根据安全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级。“实验室涉恐事件”在此次分级中被单独列出。   据介绍,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性材料在实验室操作、运送、储存等活动中,因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意外丢失等造成人员感染或暴露,和(或)造成菌(毒)种或样本向实验室外扩散的事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分成三级   市卫生局昨日公布《北京市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方案》,方案适用于北京辖区内各实验室发生涉及与人体健康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军队、武警实验室除外)。   卫生局表示,出台该方案是为了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能力,维护首都稳定,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以达到传染病防控工作“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划分为重大(I级)、较大(II级)、一般(III级)三级。   ■发生安全事件 须2小时内上报   按照要求,一旦发生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实验室的设立单位须在2小时内上报区县卫生局。上报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感染或暴露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10项。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至少按日进行进程报告。   根据分工,由市卫生局负责统一指挥全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处理,北京市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提出指导和评估意见,各区县卫生局配合调查、处置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方案》中特别说明,任何单位、个人都有权向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及其隐患。   ■实验室涉恐事件 须报公安机关   在此次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中,“涉恐事件”被单独列出。一旦发现各种实验室涉恐事件,实验室设立单位要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市和区县卫生局报告,并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市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市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报告。   据了解,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发生的可能涉及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包括破坏实验室设施或菌(毒)种库 抢夺、盗窃高致病性菌(毒)种或样本及其他感染性材料 在实验室内故意播撒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等事件都被列入“实验室涉恐事件”。   相关事件   ■2001年以来在美国境内屡屡制造恐慌的炭疽病毒经美国权威机构鉴定,认为是来自美国军队的生化实验室。   ■2003年,中国台湾病毒实验室一研究员在清理运输箱废弃物时,未按规定戴上手套,因而感染了SARS。   ■2004年,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人员使用未经严格效果验证的灭活SARS病毒在普通实验室进行实验,造成人员感染。   ■2007年,英格兰南部暴发的口蹄疫疫情,英国官方认为“极可能”源自疫情发生地附近实验室。
  • 2007国际生物经济大会暨展览会---BMH
    2007国际生物经济大会暨展览会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7国际生物经济大会暨展览会将于2007年6月26-28日在天津举行。该大会及展览会将是迄今为止我国生物经济领域最具权威、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专业盛会。大会第一天确定为诺贝尔日,来自世界各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云集一堂,就生物领域的热点议题进行充分讨论。大会期间,将举办国际生物经济展览会。展出类别: 农业生物技术 生物医药技术 中医药与传统医学 工业与环境生物技术 能源生物技术 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 化学药与药品安全 生物技术产业 北京博劢行仪器有限公司将参加此次盛会,展品主要有: 德国 Sigma 1-14 、3K15离心机 德国Christ EPSILON 1-4 冻干机 德国 Vacuubrand真空泵 德国Brand 移液器 瑞士 Renggli 真空干燥箱 德国 Dr. Hielscher UP200H超声波处理器 展位号: A130 欢迎各界朋友届时参观! 时间:2007年6月26日-28日 地点: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 网址: http://www.cncbd.org.cn/bioeco2007/doc/e_C.pdf 北京博劢行仪器有限公司 2007 年 6 月
  • 东北首家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昨日成立
    昨日,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据了解,该实验室的成立为东北地区省级疾控中心中首家,将对我省乃至东北区域开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省是全国省级疾控中心通过国家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认可和国家卫计委实验室资格评审的6个省份之一。同时也是东北地区首家开展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活动的省级疾控中心。该建设项目由省政府批准建设,总投资780万元。2013年5月,获得国家卫计委颁发的实验室资格证书,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目前,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已具备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新冠状病毒、艾滋病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炭疽芽胞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能力和资格。而此前确诊此类病情,需将检测样本送至北京等地进行检测。
  • 南宁将投60亿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核心区
    3月2日,记者从南宁市发改委高技术产业科了解到,《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核心区规划》日前通过专家评审。根据规划,南宁生物医药核心区总体目标是建成东盟地区世界级生物医药核心区,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中药及民族药(壮、瑶药)领域、国际天然药物领域等。   2015年前初步建立总部基地   根据规划,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核心区主要区域在宝塔医药产业园(位于隆安县城东北面3公里处)范围内。将立足广西、服务东盟、走向世界,打造“一中心、二园区、三平台”,一中心即是东盟生物医药中心,二园区指天然药物产学研园区和中医药养生文化园区,三平台分别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产业升级换代平台。   在2015年前,南宁将在广西药用植物园和宝塔医药产业园形成生物医药核心区雏形,初步建立核心区产业总部基地,并在宝塔园区进行产业转化,核心区内吸引10个以上大型生物制药类企业、30个中小型生物制药企业、5—10个医疗器械类和有机食品加工企业,并形成30家以上相关配套服务性企业,核心区内年产值达到150亿元,形成东盟区域内最重要和最有活力的制造中心。   至2020年,南宁将完善产业总部基地相关平台建设,加强与华南地区、香港地区、东南亚地区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并在宝塔园区形成富有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10—15个上市企业,年产值达4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东盟生物医药核心区。   利用广西优势开发天然药物   南宁生物医药核心区的发展方向和潜力在天然药物。天然药物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精神性疾病等领域的治疗中异军突起。   核心区将利用广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现有的天然药物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科工贸一体的天然药物研发、创新机制,重点发展国家基本药物、优势出口产品、独家产品等。   在这些生物医药领域,南宁将重点开发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紫杉醇、喜树碱类产品和原料药 开发天然植物提取药物中的银杏叶制剂、三七、葛根、血竭等具有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疏通血管和加速血液循环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开发苦瓜提取物、木瓜提取物等天然治疗代谢病药品及保健品 开发针对SARS、 H1N1等病毒性疾病的莽草酸、石斛碱等。   让中药及民族药生产现代化   根据规划,南宁建设生物医药核心区,中药、民族药(壮、瑶药)现代化是其支柱之一。未来10年,南宁计划投资60亿元,用于中药、民族药现代化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到2020年,实现年销售收入 150亿元左右,民族药成为医药基地最具成长潜力的支撑行业之一,让壮药、瑶药等民族药业走向国际市场。也就是说,南宁将让民族药大放异彩,进入现代化生产。   据悉,南宁将建立从药材保存繁育、规模化种植、药物深度开发、药品专业生产到药品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开发。将重点开发用于治疗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糖尿病和老年性疾病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可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进入国际市场的中药一、二类新药。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药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若干品牌系列和产业链:以花红片为代表的妇科用药系列、以西瓜霜为代表的清热解毒系列、以中华跌打丸为代表的跌打损伤系列和罗汉果产业链、八角产业链等。但民族药基本上都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仍处于民族药和民间药交融的状态。   南宁将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采用先进技术对传统中药、民族药(10—20种)进行二次开发改进剂型,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和产品质量,多发展南方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药物。
  • 厂家热卖仪器-六级微生物采样器
    金坛亿通热卖六级微生物采样器,年底大促销。。。很划算哦!! 9800元报价58折哦! ETW-6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是六级采样器,采用国际公认的安德森采样器,采样流量大,稳定性好,电源采用交流型,方便使用,体积小巧,重量轻,是现场微生物采样的有力工具。 多级采样器,它能够测定空气微生物的总数,又能区分可吸入(8mm)和非吸入微生物数,可吸入微生物气溶胶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参数,粒大小的分布情况,只要求测定可吸入与非吸入和细菌总数,用二级采样器最为合适。 六级采样器,更适合执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卫生规范标准使用。 标准质量流量计 是保证ETW-6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系统采样精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用途: ●室内空气质量 ●过滤器和洁净室的效率研究 ●药用产品 ●医院环境 ●食品加工厂●细菌生长 ETW-6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采样泵恒流采样,采样流量10 到 30 L/min可调,流量:28.3L/min 可以安装采样平皿和其它方式的样品头 连接AC/DC电源变换器用交流和直流供电 采样时间可从1到 999 分钟选择 重量:2.2 kg 尺寸: 23.6 × 21.3× 8.9 cm 手提把手操作非常方便 可以配二级或六级采样头 配套经过计量的标准流量计,连续监测采样流量,使采样更可靠 江苏金坛市亿通电子有限公司 地 址:金坛市经济开发区华兴路180号 邮 编:213200 电 话:0519-82616576 82616366 传 真:0519-82613699 E-mail:crh3090@pub.cz.jsinfo.net 网 址:www.eltong.com
  • 兰州将建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
    11月17日,兰州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暨市委十一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举行的第二天,近20位市领导分别进行大会发言,对兰州市“十二五”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真知灼见,还有一些令人振奋的利好信息。   产业:“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进入审核   兰州是我国西北地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领域人才、技术和产业都比较集中的地区,尤其在人用疫苗、现代中(藏)药、重离子束生物医学工程、口蹄疫疫苗等领域特色鲜明,形成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技术、产品群和产业群,产业技术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市委常委、副市长周丽宁说,目前兰州建设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已进入科技部的审核阶段。兰州市将依托兰州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疫苗与诊断试剂、基因工程药、现代中(藏)药、生物与中等产业集群。到2015年,力争基地实现总产值2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85亿元以上,年均递增25%左右,把兰州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甘肃省和兰州市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 生物纳米园公共检测中心获国家级认可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专为生物医药产业打造的生物纳米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检测中心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成为了江苏省仅有的两个国家级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之一。而获得CNAS认可,相当于加入了全球生物医药实验室的“WTO”:超过43个国家的相关实验室都将认可园区公共分析平台的数据结果。这也使得生物纳米园内的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获得全球认可的实验数据。   生物纳米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现有42名员工,其中博士19名、硕士10名。其中,创新生物医药平台以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要依托,国家863高技术生物和医药领域专家组组长詹启敏教授领衔,并由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姬云博士为主要负责人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团队。而另一个子平台——纳米靶向药物传导技术平台则是以“药物传导之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罗伯特兰格教授为核心,拥有一支由6名博士、2名硕士组成的专业管理团队。   在完善硬件、专业化管理团队的同时,生物纳米园还为平台开设了一个便捷的服务窗口:建设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服务平台。企业只需登陆网站,即可查询、预约一站式搞定。思坦维生物公司就充分尝到了覆盖产业链的公共技术平台带来的“甜头”:截至目前,公司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已使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700余次,其产品已进入到临床前研究阶段,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准。公司总经理周群敏表示,现在,在产品研发的每一个阶段都在使用园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估算下来,使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帮我们节省了上百万元资金。 ”   为了帮助企业甩掉“成长的烦恼”,近期生物纳米园还将启动建设扶持企业产业化发展的中试生产平台。
  • 投资781万建海拔最高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日前,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总投资781万元、世界海拔最高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在拉萨投入使用,这是全国省级疾控系统中的第12个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它的建成,对防范鼠疫流行、科学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西藏是全国鼠疫危害严重的省区之一,已判定鼠疫自然疫源县50个,疫源地总面积69万多平方公里。在传染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科学正规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可有效保障西藏开展新发传染病的病原检测及监测的实验活动。  “鼠疫菌属于二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其检验、诊断等对实验室的结构、环境控制及运行管理均有极其严格要求,尤其是涉及大量活菌操作,必须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内进行。”“中组部、团中央第16批援藏博士服务团”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员李振军介绍,实验室主要工作是开展鼠疫耶尔森氏菌、炭疽芽孢杆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病原学鉴定,按规定暂存菌种、毒种等。目前实验室各种科研设备运转正常,已具备安全开展相关实验活动的条件。
  • STIER施启乐诚邀您相聚中国生物基领域交流盛会--2021国际生物基产业论坛暨产业展览会
    2021国际生物基产业论坛暨产业展览会将于6月9-11日在上海隆重召开,重点聚焦生物炼制及化学品、生物基材料、可降解材料三大板块新技术、新工艺、新应用和新趋势,布局全产业链。会议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和行业龙头企业,共同探讨产业现状和痛点难题,为加快国内生物基化学品与材料产业化落地及转型升级,推动生物基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搭建高品质的国际性产学研交流平台,旨在打造中国顶级的生物基领域交流盛会。施启乐受邀参加此次大会,参与论坛交流,并在T02展位展出BD1200全自动生物降解测试系统、堆肥设施等产品,欢迎各位新老朋友前来参观交流!大会主办丨DT新材料&生物基能源与材料大会时间丨2021年6月9日--11日大会地点丨上海宝华万豪酒店会议日程近年来,堆肥已被认为是处理和回收利用固体垃圾中包括可分解塑料等有机物质的有效措施之一。特别在欧洲一些国家,针对包装材料及其废弃物,均采取堆肥化处理的方法。以GBT19277.1《受控堆肥条件下塑料材料最终需氧生物降解能力的测定:采用测定的释放二氧化碳的方法》为例,生物降解材料样品需在堆肥试验中连续监测、定期测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并需要累计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试样在试验中实际生产的二氧化碳量与该材料可以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理论量之比即为生物降解百分率。根据文献资料表明,试验中堆肥的选择性相当重要。各种生物降解塑料样品的生物分解百分能力为St>PCL>PLA>PHBV≈PBSA≈PVA>Pa>>PE,其中淀粉基降解材料(St)在45天的分解率为72.9%,符合标准;PCL、PLA、PHBV等最终分解率大于等于60%,该文献指出这同样符合日本生物分解协会对“绿色塑料”的认证体系。生物降解材料堆肥试验条件选择非常重要常规上需要一段崩解观测时间因此,是测试机构耗时最长、最难执行的项目之一......施启乐针对需氧降解的要求,研发出稳定性强的自动化系统——BD1200全自动材料生物降解测试系统,可帮助用户实现真正意义的自动化检测。它由精确的温度控制系统、12位反应容器、空气质量流量控制、加湿系统、供气系统和PLC控制系统组成,自动化程度更高,检测更便捷!BD1200产品特性●无需定期翻动样品,避免频繁拆装气路造成泄漏,同时节省大量人力●无需定期加水,避免加水量不当造成厌氧实验失败,同时无需人工看守●专利的气路自动冷却除湿装置,无需更换耗材,确保二氧化碳读数不受水份干扰●专利的冷凝装置,冷凝水自动回流,保持反应容器内湿度平衡●温度、流量、压力、湿度测量,准确测算二氧化碳含量●自动调节流量,无需人工调整和干预●流量异常报警,避免管路堵赛造成厌氧,以致实验失败●流量泄露报警,避免管路松动造成读数不准确,影响最终结果●空白异常、参比异常、样品异常等提醒●异常提示可发送至手机,方便马上处理异常,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可电脑实验远程监控,实现人机分离大会现场将呈现更多精彩,施启乐诚邀您届时拨冗莅临!
  • 南京建500亿级生物医药谷
    记者日前从南京市政府主办的生物医药谷投资环境推介会获悉,完成了化工企业向南京化学工业园聚集后,“十二五”期间,该市生物医药企业也要实现向南京生物医药谷聚集,实现产值500亿元。此举标志该市新一轮产业升级大幕正式拉开。   当日,南京生物医药谷揭牌,南京大学-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共建转化医学平台等4个协议签署。总投资30亿元的凯瑞博、中间体研发中心等6个项目宣布入谷发展。
  • 生物经济的时代价值及前景展望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以来,全球生物技术突飞猛进,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影响持续升级,社会各界对生物经济空前重视,生物经济时代正式拉开序幕。目前,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与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相关的战略政策和规划,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将发展生物经济纳入国家战略政策的主流。可以预见,生物经济将成为未来大国科技、经济竞争的主战场。针对这一趋势,人民论坛推出特别策划《生物经济的时代价值及前景展望》,关注生物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变革机遇等问题。如何看待当前全球生物经济演进的总趋势?如何在生物经济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一起来看。全球生物经济发展的总趋势生物经济时代开启了人类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时代之后,又一个划时代并且影响深远的文明阶段,展现出与信息经济时代迥然不同的全新景象。生物经济的发展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生产生活、认知方式乃至能源保障、国家安全等方方面面。趋势一:生物经济勾勒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美好蓝图当前,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生命科学逐渐成为继信息科学之后世界科学研究最为活跃领域。过去十年全球生物和医学领域发表论文数量接近自然科学论文总数一半,《科学》杂志2021年发布的十大科学突破中有七项与生物技术有关。全球研发百强企业中,生物医药行业占近三分之一,排名第一。近年来,基因测序、基因编辑等生命科学通用技术快速发展,其开发成本正以超过摩尔定律的速度下降,现代生物技术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带动生物产业快速发展壮大,生物经济美好蓝图跃然在目。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不断向医药、农业、化工、材料、能源等领域渗透应用,为人类解决疾病、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危机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引领作用。随着再生医学、细胞治疗等新兴生物技术加快应用,人类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将被攻克,有效提升人类健康水平、延长人类预期寿命。育种技术与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高通量测序、表型组学等跨领域技术加快融合,将有效保障粮食供给,改善生态环境。生物合成法、生物基材料等技术广泛应用,生物制造产品在未来十年将逐渐替代约三分之一的石油化工、煤化工产品,将为人类绿色生产和生态环境修复创造更好条件。趋势二:生物经济或将成为未来大国科技经济战略核心内容之一伴随生物经济时代加速演进,一些发达经济体纷纷颁布实施顶层生物经济发展战略。例如,德国继2011年11月发布《2030年德国生物经济战略研究:通往生物经济之路》之后,又发布新版《国家生物经济战略》(2020年1月);欧盟先后发布《持续增长的创新:欧洲生物经济》(2012年2月)、《欧洲可持续发展生物经济:加强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联系》(2018年10月);美国继2012年4月发布《国家生物经济蓝图》之后,又陆续发布工程生物学、医疗创新政策等专项法案以及《为未来生物技术产品做好准备》(2017年3月)、《美国生物经济发展建议:最大限度支撑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2019年7月)、《保护生物经济》(2020年2月)等战略文件。正如2017年11月德国生物经济理事会发布的《生物经济政策:七国集团战略概览与分析》中所描述的:“近年来,生物经济的实用性和巨大发展潜力在全球得到广泛认可。生物经济政策已成为全球发达经济体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各国依据本国资源、技术和产业储备等,开辟了生物经济发展的不同路径和政策手段。比如,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英国等国主要结合本国生物资源禀赋、能源供给特征和工业转型需求等,确立了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等重点领域生物经济发展策略;2017年,美国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研发预算已占非国防研发投入近一半。可以预见,在生物经济时代背景下,生物经济将成为大国科技经济竞争的主战场,未来世界各国围绕生物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的竞争将愈演愈烈。趋势三:生物经济将赋予国家安全新的内涵和使命伴随合成生物、基因编辑、神经科学等前沿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国家安全已突破陆、海、空、天、电五维空间,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同时,国际生物安全形势严峻,生物武器研发屡禁不止,生物战的威胁依然存在。针对特定种族群体的“人种武器”“基因武器”具有致命性和传染性强、杀伤面积大、危害时间长且发现难度大等特点。据统计,全球已有20—30种可作为现代生物战剂的病原体微生物、毒素。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禽流感、埃博拉、寨卡病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接连发生,全球累计经济损失达到数万亿美元,并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技术滥用、生物恐怖、实验室生物安全漏洞、基因资源流失等现象并不鲜见。国际上围绕生物资源跨境流动、生物技术跨境开发及应用的争端日益增多。2018年9月,美国首次发布全面解决各种生物威胁的系统性战略《国家生物防御战略》,提出增强生物防御风险意识、提高生物防御单位防风险能力、做好生物防御准备工作等五大目标。在当前生物安全领域新背景新形势下,各国和地区需要加紧布局发展生物经济,提高防范生物安全风险的能力,加快构建适应生物经济时代的国家安全体系,以期有效防范生物威胁、管控生物风险,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共同支撑全球安全治理现代化和人类长治久安。国际培育发展生物经济的做法和经验自20世纪后半叶起,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对生物技术开发和推广就已高度重视,方式手段上经历了从对生命科学领域着力培养,到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推广,再到当前将生物经济作为并行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的新经济形态,从供需两端全面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生态环境。有关做法在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10年间尤为明显。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等底层平台通用技术成为热点。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强布局前沿引领技术,增强颠覆性创新,积极抢占生物经济领域战略制高点。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具有通用性、平台性的底层技术,成为各国加大研发投入的重点。例如,基因组学领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2018年5月启动“All Of Us”项目,计划未来10年开展100万人基因组测序;英国政府计划在未来5年内开展500万人基因组测序;欧盟计划未来3年完成对欧盟地区100万人的基因组测序。合成生物学领域,美国、日本、欧盟、意大利、俄罗斯的相应战略规划中都将基因组编辑作为重点技术之一;在美国2019年发布的《生物经济行动:实施框架》中,提到的多个新研究领域都应用了合成生物学技术;英国相应生物经济战略中明确要支持工业生物技术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将其作为平台技术,在更循环、更绿色的生物经济中实现应用;新加坡专项资助合成生物学研发计划。产学研联合攻关,科技创新持续实现新突破。例如,生物存储和计算领域,微软公司实现全自动DNA信息存储,突破DNA存储技术走向商业数据中心的关键步骤;斯坦福大学开发出低能耗类脑“人造突触”,实现运算、存储同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开发出以DNA为存储介质、可在几乎任何物体中存储信息的技术“万物DNA”。强化生物技术更好支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顺应生物经济时代生物技术走进千家万户的时代特征,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面向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医”“食”“ 美”“ 安”等重大需求,部署生物经济发展重点。例如,美国生物质研究与开发理事会(BR&D)在前期纲领性文件《国家生物经济蓝图》指引下,于2019年3月发布《生物经济计划:实施框架》,指出下一阶段国家将面向能源、农业、工业等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需求,聚焦先进的藻类燃料系统、基因编辑、生物质转化和碳循环等领域。加拿大于2019年5月发布首个国家生物经济战略《加拿大生物经济战略——利用优势实现可持续性未来》,指出要进一步最大化生物质和残余物价值以实现自然资源有效管理。2019年7月,欧洲生物产业协会(EuropaBio)发布《生物技术工业宣言2019——重振欧盟生物技术雄心》,确认要以创新生物技术、造福人类和地球为宗旨,提升欧盟生物技术工业竞争力,呼吁欧盟决策者重新建立一个更为健康、更高资源利用率、由生物技术驱动的欧洲。日本发布的《生物战略2019——面向国际共鸣的生物社区》战略中明确,将重点发展事关医、食、住、能源等相关的九大领域,包括:高性能生物材料,生物塑料,可持续农业生产系统,有机废弃物和废水处理,健康护理和数字医疗,生物医药与细胞治疗,生物制造、工业与食品生物产业,生物分析、测量和实验系统,木质建筑和智能林业管理等。确保部门间统筹协调体制机制顺畅。从过去几年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布的生物经济发展战略等顶层设计看,生物经济涵盖领域众多、涉及扶持和监管部门复杂、对公共政策以及体制机制协调性依赖程度高等特点已经得到共识各国高度重视通过增加部门间统筹协调性确保生物经济繁荣于顺畅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生态中。例如,2020年5月,美国国会关于工程生物学研究的新提案指出,联邦政府部门要持续加强与国防部、农业部、卫生和公众服务部等部门的协调。德国2020年新版《国家生物经济战略》提出,政府将任命一个独立的、成员广泛、跨界联合的咨询委员会机构,确保在多个相关团体参与下,提出多项目标、实施计划并落实具体建议。英国由商务、能源、工业部门联合发布报告,由政府、产业和研究部门共同推进生物经济转型。民间智库、金融机构等产学研单位也是积极构建完善生物经济体制机制的重要参与者。如2022年4月发布《美国生物经济:为灵活和竞争性的未来规划路线》报告的美国施密特未来智库(Schmidt Futures),即由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人工智能和国防创新委员会主席、前谷歌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发起。这一智库于2021年10月成立合成生物和生物经济工作组,成员主要由物理、伦理、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专家,以及创新型公司的风险投资家、行业领导人和生物技术联盟的领导者等组成。持续加强生物经济相关决策的公众参与和舆论引导。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不同,生物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一场效率革命,更事关人类生命本体的改造进化,与自然万物密切相关,因此有关决策部署需要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例如,在公众较关注的转基因产品开发和推广问题上,无论是积极主推的美国,还是相对谨慎的欧盟,都想方设法将转基因审批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并邀请公众参与。美国的做法包括:转基因生物释放和注册同期必须发布环境影响报告,转基因食品上市前需接受公众评议,美国环境署生物技术科学顾问委员会会议面向公众开放并将会议记录在网上公布。欧盟则要求食品安全管理局对新的转基因产品出具评估报告,由欧委会将评估报告公布在网上并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公众评议。此外,针对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新兴产业属性,以及关乎公众“医”“食”“ 美”“ 安”等方面的重要性,一些国家和地区着力就提升公众对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接受度、培养相应消费理念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积极引导。例如,法国提出了支持生物经济供需匹配的十大行动;英国研究与创新署将支持企业和学术界以透明和负责人的机制运作,以增强公众信任,公开有效地宣传创新生物基产品,由此提升公众对新产品的理解和认识,从而确保向生物基经济转型时可以获得社会、环境和经济的益处;意大利在《意大利的生物经济:为了可持续意大利的新生物经济战略》中提出,要从消费者的角度促进对生物基产品的需求,收集关于消费者在生物基产品方面的信息,考虑如何形成新的市场,并利用生物基服务,开发创新性、包容性的商业解决方案。如何在生物经济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我国培育发展生物经济的路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大力支持生命科学领域重大技术研发和攻关;最近20年集中资源推动生物产业发展;2022年5月,我国顺应全球生物经济时代发展大势,发布首个国家层面的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国生物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进入这一阶段,着眼于当前国际生物经济发展新趋势,立足我国生物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生物经济规模体量大且产业体系健全等优势,我们可以从夯实科技基础,壮大核心支柱产业,强化生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筑牢生物安全屏障,优化生物经济制度生态等方面科学规划、统筹设计、前瞻布局、扎实推进,努力在生物经济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① 夯实生命科学创新基础。一是进一步夯实生物经济繁荣发展的技术基础。密切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要求,面向制约生物技术应用推广的“卡脖子”问题,加快部署推广一批新的生物技术攻关计划。强化产学研共同参与的生命科学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创新“揭榜挂帅”制度。二是在国际科技合作形势正在发生趋势性扭转的大背景下,坚持开放创新,广纳海内外各类人才、团队,更好利用海内外专业化的创新创业资本,加强跨境科技合作项目,降低创新要素合作的制度性障碍。三是壮大一批产业集群,引导创新资源向前期有积累、有基础、未来有潜力的地区进一步倾斜,例如,大力支持苏州、上海、广州、成都、武汉等重点生物产业集群建设,使其成为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我国生物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② 培育壮大新兴支柱产业。加快生物技术广泛赋能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快壮大生物经济支柱产业。一是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环节入手,重点发展利用基因检测等手段的重大疾病早筛,支持个体化治疗、精准治疗发展,同时,加快疫苗研发生产技术迭代升级;推动生物技术与精密机械、材料等技术融合,开发先进诊断技术和产品、装备,强化中医疗效判断和机制研究;在疾病医疗环节,推动抗体药物等生物药、推进重大疾病和罕见病的原创药物开发,拓展先进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细胞治疗等新技术临床应用,鼓励中西医结合。二是推动生物农业发展。一手抓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产能和质量提升,有序发展全基因组选择、合成生物学等生物育种技术,确保粮食、肉蛋奶、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积极推进玉米、大豆等作物和畜禽、水产品良种攻关,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一手抓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开发农业废弃物生物制剂、天然农业生物药物等农业制品,推动动物基因工程疫苗、高效检测试剂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酶制剂、微生物制剂等生物饲料。三是推动生物质应用发展。面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重大需求,积极开发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四是鼓励生物信息产业发展。持续挖掘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产生的巨大创新效能和产业动能,推动信息技术发挥在支撑新药研制方面的作用,运用“互联网+卫生健康”等手段优化便民服务,深化卫生健康大数据在医学科研、教育培训、临床诊疗、产品开发、医保支付、医养结合方面的应用。③ 强化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和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一方面,更高效率更深层次保护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一是软环境、硬设施并重,加大生物资源保护力度,健全生物资源监管制度,开展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完善技术,谋划建设若干生物资源高标准宝藏库。二是健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强化科学评价,加强生物资源利用平台支撑,推进生物资源综合利用。三是加强生物资源安全管理,完善国家层面的生物资源共享体系。另一方面,要筑牢生物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加大力度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立促进生物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研究成立生物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围绕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生物安全等方面,加快构建前瞻性制度框架,不断完善构建具有较强适应性和针对性的生物经济法律体系、适应国情的生物安全和伦理风险防控体系。二是提升生物领域生产企业产能水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放宽相关产品生产准入条件,健全从研发到生产、制备、耗材及相关配套产业链条,确保疫苗、医疗耗材及民用健康产品等特殊物资在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突发时期产量供给。三是加强对生物经济科普宣传。针对公众对新发突发传染疾病的恐慌和对医疗新技术新服务的疗效及安全性、生物技术产品环境友好性的疑虑等问题,强化科学宣传、舆论监督、正确引导和典型报道,帮助公众提升科学认识,减少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慌。④ 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和政策生态。在供给侧,要持续深入推进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改革。坚持底线监管、审慎监管,着力推动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环节改革,进一步明确产品准入标准、监管机构以及相关时限。在需求侧,要着力深化招标采购和定价制度改革。要发挥政府采购撬动市场的作用,激励有条件、有潜力的区域实施更多生物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应用示范带动项目,增加公众对于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提前建立健全涉及伦理、安全底线的重大问题争端公共决策机制,持续规范产品、服务市场秩序和配套服务的质量。此外,要加强生物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针对生物产品种类多、链条长、涉及管理部门多等特征,围绕形成生物产业良性发展的创新链、产业链,统筹生物技术产品生产、流通和使用各个环节,建立适应生物经济发展的管理体系,提高监管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预期性。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以城市为载体布局建设生物经济先导区,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和改革试点,重点在聚拢全球创新资源、准入、定价、监管等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探索构建适应生物经济时代的前瞻性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体系。作者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姜江
  • 联科生物成为安捷伦(Agilent)一级代理商
    即日起,联科生物成为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区的一级代理商,全线代理安捷伦基因组学试剂和仪器产品。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Agilent Technologies, NYSE:A)是一家多元化的高科技跨国公司,由惠普公司的Bill Hewlett和Dave Packard于1939年创办;于1999年从惠普研发有限合伙公司分离出来。安捷伦致力于是全球通讯、电子测量、生命科学、诊断与化学分析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是新一代测序和微阵列基因芯片的全球领导者。安捷伦基因组学产品涉及: PCR及RT-PCR§ PCR酶§ QPCR§ SureDirect PCR Kit 蛋白表达产品§ 各类表达载体§ 病毒包装系统293 ADV系统、转染系统§ 蛋白相互作用产品 高丰度蛋白去除系统Mass Affinity Removal System§ 色谱柱§ 离心柱 突变系列产品§ QuikChange系列定点突变产品§ 随机突变产品§ 感受态细胞§ 克隆相关产品§ 文库§ 修饰酶 安捷伦于2007年6月收购了著名生命科学试剂仪器品牌美国Stratagene公司;2012年成功收购丹麦癌症诊断公司Dako,Stratagene与Dako分别成为安捷伦生命科学部的一个独立的部门。Stratagene公司的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蛋白质组学、药物研发和毒理学等领域的产品遍及学术界、政府研究机构和工业研究领域,特别是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试剂、仪器尤为著名。例如文库构建、定点突变、高保真Pfu酶等,部分经典产品说明书更成为被誉为生命科学研究圣地的冷泉港实验室实验课程的标准参考。Dako是世界领先的癌症诊断工具供应商之一。Dako公司于1966年在丹麦成立,在免疫组化领域声名卓著,为病理学实验室提供抗体、试剂、仪器和软件。通过与制药公司合作,Dako还开发伴随诊断。Dako的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安捷伦为您提供全套高质量的基因组芯片、试剂、仪器和软件,提高您解决生物问题所必需的灵活性、灵敏度和特异性。无论您在用基因表达、克隆和定量 PCR、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拷贝数变异,还是在选择人类外显子组,对目标区域进行测序,安捷伦都能为您提供研究所需的创新方法和可靠性。农业生物技术 人类疾病研究 癌症研究细胞遗传学 基因调控 阅读原文:http://www.liankebio.com/AboutShow/articleID/2014110006.html
  • “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在天津举行
    6月26日,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开幕式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代表南迪致辞,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讲话中阐述了国际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发展趋势,天津市市长黄兴国介绍了天津生物经济的发展状况。南迪说:“生物科技对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低碳经济。”他表示,今天的中国面临一个机会,即实现跨越性发展的同时,避免环境的不可持续发展。“或者至少应当在发展和可持续性之间的整个过程中使成本最小化。”南迪说。   刘延东阐述了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健康、食物、能源、生态和环境等重大问题开辟的崭新路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干细胞研究将使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水平和改造生物的能力发生质的飞跃 农业生物技术将推动第二次“绿色革命”,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质量与数量 医药生物技术将推动第四次医学革命,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工业生物技术将推进第三次化学工业革命,加速“绿色制造业”的发展 能源生物技术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有效缓解化石能源短缺的压力 环境生物技术将在脆弱生态环境恢复与修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黄兴国介绍,目前,生物医药已成为天津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天津市八大支柱产业之一。在科技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将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推进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专业科研机构建设。加快建设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力争在5年内实施100项重大生物医药研发转化项目,聚集100家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机构,吸引一批海内外创新人才,生物产值规模达到500亿元,成为天津发展新的增长点。   本次大会由科技部、教育部、环保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14个部门,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和欧洲委员会等7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开幕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刘德培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分别作报告。   后续报道:2008年中国生物医药实现产值8666亿元   新华网天津7月6日电(记者周润健)2008年,中国生物医药实现产值8666亿元,同比增长25.23%,比全国工业高2.42个百分点。   日前在天津举行的“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有关人士表示,2008年,与全国工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相比,中国生物医药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特别是进入第4季度,生物医药业的抗风险能力表现更加突出,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医药产品的刚性需求特性。   2008年,中国生物医药实现产值8666亿元。其中,生物制药增长高达30.65%,比2007年同期增速高达8个百分点 医疗器械同比增长31.43%,比2007年同期增速高达7.28个百分点。   科技部有关人士透露说,做为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中国将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未来10余年,一批基因治疗方案、药物将进入应用阶段。   中国生物药研发与产业化能力也将大幅度提高,形成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三足鼎立的药物新格局。   中国将针对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取得200个生物新药证书,开发近200种生物药,近400个生物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生物制药成为新兴产业。(新华网)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技术大会通知
    随着生物工程学科的发展,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渗透到医药、工业、农业、海洋、食品安全和国防等各个领域。为推进和提升生物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搭建生物技术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定于2012年8月31日-9月2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技术大会”。此次大会是中国生物工程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会议将邀请在生物工程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知名院士、专家作大会报告,众多高水平的一线研究人员将到会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有关会议的具体信息通知如下:   一、 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生物工程学会   二、 会议时间、地点:   2012年8月31日-9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三、 会议内容:   1. 大会特邀报告   2. 分会场学术交流   3. 学术墙报展示   4.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颁奖   5. 赞助单位产品展示   四、 大会主旨报告嘉宾   杨胜利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欧阳平凯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旭日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内蒙古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   范云六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   饶子和 清华大学教授,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君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志南 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   麦康森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 京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康 乐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五、 分会场设置与征文范围   1. 医药生物技术分会场   承办单位: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征文范围: 基因诊断 基因治疗 基因药物(生物药物) 基因疫苗 抗体工程与蛋白质工程 转基因与克隆技术 基因打靶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 生物安全 仿生学 生物药物新剂型 生物技术产业中试工艺。   2. 农业生物技术分会场   承办单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农业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协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征文范围: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为基础,与农业科学有关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在组织、器官、细胞、染色体、蛋白质、基因、酶、发酵工程等不同水平上的研究成果 以及与农业有关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环境与生态、医学、病理学、能源和药物开发等应用基础研究成果。   主要议题包括:(1)农业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2)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技术方法改进与创新   (3)农业生物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4)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概况及展望。   3. 工业及环境生物技术分会场   承办单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工业及环境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   南京工业大学   征文范围:   工业生物技术:工业微生物催化剂的选育与改造(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应用工业酶的发现与改造(酶的功能基因组学、酶结构模拟与设计、酶的定向改造技术及应用)、工业生物过程技术(反应器设计、生物加工过程模型、生物加工过程单元技术及集成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工程、污染物的生物处理加工过程、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工业废物的环境生物技术。   4. 糖生物工程分会场   承办单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糖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征文范围:寡糖的降解与制备技术 寡糖生物工程产品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寡糖产品在畜牧业养殖中的应用。   5. 海洋生物技术分会场   承办单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海洋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海洋大学   征文范围:海洋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海洋生物产品和生物活性物质,可持续海水养殖技术,藻类海洋生物技术,海洋微生物技术,海洋生物矿化、生物材料和纳米生物技术,海洋生物能源与工程,海洋资源与环境生物降解,宏基因组学。   6. 资源生物技术分会场   承办单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筹)   南京工业大学大丰海洋产业研究院   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盐城师范学院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   征文范围:生物质规模化应用过程中的理论与技术问题 物种信息资源的挖掘、标记和利用 耐盐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型生物反应器与细胞育种 固碳和纤维生物质的工业用途 生物废弃物资源化。   7. 营养、食品安全与生物技术分会场   承办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征文范围:生物技术在营养、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防控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   8. 院士专家恳谈会   9. 地方学会工作交流会   六、会议注册   2012年8月15日前缴纳会议费的参会代表,会议费标准:非会员900元,会员700元,学生500元 参会代表现场报到注册,会议费标准:非会员1000元、会员800元、学生(凭有效证件)600元。会议报到现场接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申请。参会代表的差旅及会议期间的食宿等费用自理。   七、青年优秀论文奖   为鼓励广大青年生物工程工作者和在学研究生在我国生物工程研究和开发领域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表彰其在科研工作中所做出的突出成绩,大会将设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经专家委员会评议,大会将评选出青年优秀论文奖若干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八、报告及论文征集   年会征文要求:研究论文要求报道比较完整、全面的原创性研究工作 综述性文章要求分析和评述本领域相关的现状和发展、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动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内容,要有独到见解和指导性意见。征文可以只提交详细摘要(1000字左右),参加优秀论文评奖或希望在年会指定学术期刊发表者需按相应期刊著录格式提交全文。   本次学术年会除编辑出版会议论文摘要集外,会议论文将优先在学会会刊《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及相关核心刊物上发表。获奖的青年优秀论文及通过专家评审的学会会员提交的论文,将优先发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主办和协办期刊免收版面费。   学会主办期刊:《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刊)、《生物产业技术》   学会协办期刊:《生物加工过程》   其他合作的核心期刊或一级期刊:《生物工程学报》、《过程工程学报》、《生物技术进展》、《生物技术通讯》   论文摘要或全文截稿时间:2012年7月31日,文后附作者简况,包括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现工作单位、职称、拟投稿期刊及详细联系方式等。   论文提交信箱:csbt@im.ac.cn   大会网址:http://csbt2012.biotechchina.org   九、汇款账户   单位名称: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开户银行:北京银行中关村支行   银行账号:0109 0302 9001 2010 5051 305   十、会议联系人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蒋玉清 010-64807678(电话/传真)   王连琴 010-62539102   任红梅 010-82624544   电子邮件:csbt@im.ac.cn   内蒙古生物工程学会:杨倩 0471-4304172(电话/传真)   电子邮件:ruigangwang@imau.edu.cn   二○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技术大会   会 议 回 执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 职务 联系电话 E-Mail 是否论文投稿: □ 是 □ 否 论文投稿 (可多选) □ 医药生物技术分会场 □ 论文全文 □ 论文摘要 □ 农业生物技术分会场 □ 论文全文 □ 论文摘要 □ 工业及环境生物技术分会场 □ 论文全文 □ 论文摘要 □ 糖生物工程分会场 □ 论文全文 □ 论文摘要 □ 海洋生物技术分会场 □ 论文全文 □ 论文摘要 □ 资源生物技术分会场 □ 论文全文 □ 论文摘要 □ 营养、食品安全与生物技术分会场 □ 论文全文 □ 论文摘要 论文拟发表 期刊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生物产业技术》 □ 《生物加工过程》 □ 《生物工程学报》 □ 《过程工程学报》 □ 《生物技术进展》 □ 《生物技术通讯》   特别提醒:   论文投稿请务必于2012年7月31日前通过电子信箱csbt@im.ac.cn传至会务组。   参会代表回执请于2012年8月15日前通过电子信箱csbt@im.ac.cn传至会务组。
  • 世界级生物化学实验室落户成都
    9月13日,一家世界级的生物化学开放实验室已落户成都。据悉,应用该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可以帮助本土机构更高效、更准确地进行食品、药品和环境方面的检测。据设立该实验室的安捷伦科技公司介绍,同样级别的实验室在全球仅有十家,而成都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安捷伦在中国设立该实验室的第三个城市。   食物是否安全?10多分钟查明   把少量的水放进一个小瓶子里,开启仪器,十几分钟后,水样品中所含的元素成分就显示在了电脑屏幕上,有害物质的成分是否超标,一目了然。上述场景,不仅出现在美剧《CSI:犯罪现场调查》中,还将出现在成都市民的身边。昨日,在成都市高新区,成都商报记者就目睹了“世界级生物化学开放实验室”的工作过程演示。   据了解,设立该实验室的安捷伦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电子测量仪器、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行业的公司。据了解,该公司在全球共设立了10个世界顶级水平的实验室,它们分别位于美国硅谷、法国巴黎、英国曼彻斯特、中国的北京和上海等城市。   据业内人士介绍,生物化学分析,对普通人而言似乎很遥远,但却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高效、准确的分析手段至关重要。   “不少人听说海产品被查出来‘砷’含量超标,都不敢吃海鲜了,但其实可能是误解。”安捷伦成都的实验人员余晶晶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砷元素在海产品中以很多种形态存在,并非所有“砷”都是对人体有害的,而传统的检测往往忽略了这一点。现在,安捷伦通过设在成都的实验室,可以帮助人们更精确地进行检测,“还原食物的真相”。据悉,实验室里的其他仪器,还能检测食品、土壤等其他物质中的成分和含量。   成都研发制造 销往80多个国家地区   据了解,在最近发生的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中,运用了安捷伦提供的最新设备和方案,检测时间缩短为4个小时。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洪渊教授向成都商报记者表示,安捷伦实验室里的设备无疑是代表着世界最先进水平,而一个称得上“世界级”的实验室,不仅仅要求具备顶级的硬件设施,对实验团队、实验室母体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据悉,安捷伦成都公司成立于2005年,当时由安捷伦和成都前锋电子共同出资设立。   在过去5年中,安捷伦成都已经建立起一支以本土人才为主力的团队。该公司总经理Brian LeMay对记者笑称,自己是公司里唯一的“老外”。据悉,由该公司在成都设计、生产的手持频谱分析仪等产品,目前已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6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技术大会通知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技术大会2016年8月10-13日| 中国.哈尔滨 生物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新科学、新知识的产生与应用,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水平和改造能力正在发生质的飞跃。目前,生物技术发展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起始阶段,生物技术创新及其引领的生物产业与生物经济加速着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到来,在揭示生命规律、推动医学革命、推动绿色革命、改造传统工业、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学科交叉等多方面全面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此形势下,为促进我国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的专业人员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探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与关键科学问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定于2016年8月10-13日在哈尔滨召开第十届学术年会暨2016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本次大会将邀请国内生物工程领域知名科学家作大会报告,并将安排多个专题分会场,同时面向国内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征集大会论文,并颁发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承办单位:黑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科学院二、会议时间、地点2016年8月10-13日,哈尔滨报到时间:2016年8月10日三、会议内容1.大会特邀报告 ? 十三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报告人:黄晶,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 ? 由大数据到智慧医学报告人:杨胜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 ? the hgp and innovation in bioindustry 报告人:杨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理事长 ? current status of afob and tissue engineering reaearch at dongguk university报告人:朴正克,韩国东国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 ? roles of chemical engineers in biomedical and bio chemical engineering报告人:胡育诚,台湾清华大学化工系主任 ? 作物耐寒性与分子设计报告人:种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膜蛋白生物学功能以及结构报告人:颜宁,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 ? 植物防御第一道防线的氧化还原蛋白质组学研究报告人:陈思学,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佛罗里达大学蛋白质组学实验室主任2.分会场学术交流(1)工业与环境生物技术研讨会(2)医学生物技术暨军队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3)农业生物技术研讨会(4)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研讨会(5)第三届全国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治疗峰会(6)组学技术在农业及微生物领域的应用研讨会(7)全国生物技术职业教育年会(8)两岸四地生物技术论坛3.学术墙报展示4.颁发“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5.赞助单位技术、产品、服务与形象展示,等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紫外分析仪、三用紫外分析仪、暗箱式紫外分析仪、暗箱三用紫外分析仪、暗箱紫外分析仪、手提式紫外分析仪、三用紫外分析仪暗箱式、紫外检测仪、部分收集器、恒流泵、蠕动泵、凝胶成像系统、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化学发光成像分析系统、光化学反应仪、旋涡混合器、漩涡混合器、玻璃层析柱、梯度混合器、梯度混合仪、核酸蛋白检测仪、玻璃层析柱、荧光增白剂测定仪、馏分收集器、切胶仪、蓝光切胶仪、层析系统等产品。欢迎来电咨询。
  • 临床生物样本库建设及应用暨精准医学与生物样本库研讨会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以下简称301医院)主办,复旦大学和上海唐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临床生物样本库建设及应用暨精准医学与生物样本库研讨会”,于2016年10月27-31日,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包括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10月27-28日)和三天的标准化操作培训(10月29-31日)。会议开幕式由301医院的田亚平教授主持,301医院副院长何昆仑教授、副院长郭渝成教授和复旦大学刘雷教授分别致辞。何昆仑教授介绍了301医院在生物资源库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301医院是国内较早开展和建设标本资源库的单位之一,其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规模800平方米,已成为国际生物及环境样本库协会的VIP单位。郭渝成教授向与会的领导、专家和同行表达了欢迎、感谢和祝愿,郭教授不但是301医院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的创始人,也是全国生物样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重要发起人之一。刘雷教授是国家精准医疗研究重大专项的首席专家之一。他介绍说精准医疗专项今年已经启动了60多个项目;明年计划设立30个项目,几乎每个项目都与生物样本库有关,精准医学研究离不开生物样本库。301医院副院长何昆仑教授致辞301医院副院长郭渝成教授致辞复旦大学刘雷教授致辞开幕式结束后领导和全体与会代表合影留念。合影环节后,会议学术报告环节共安排了八个学术报告,由田亚平教授、孙孟红教授、赵秀梅教授和刘雷教授几位主持。郭渝成教授报告题目为“精准医学与生物样本库”,系统介绍了国外著名生物样本库建设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中国生物样本库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和301医院临床数据与样本资源库的总体情况。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周红梅教授作了题名为“生物样本库标准化建设与应用”的报告,介绍了样本库构建有关的法律法规、最佳实践、标准流程和质量体系等内容。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周红梅教授上海理工大学的刘宝林教授是生物样本的低温保存技术专家,他报告介绍了团队在低温保存理论和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研发、人体样本低温保存应用和基础研究几个方面取得的成绩。上海理工大学 刘宝林教授姚海嵩律师做了生物样本库法律与伦理的合规和法律风险防范的报告,对《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等相关卫生法规进行解读,同时结合典型案例,阐述了为防止法律和伦理风险产生而制定知情同意等条款的重要性。姚海嵩律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孙孟红教授结合本单位肿瘤组织标本库建设和自身工作经历,介绍了病理学在生物样本库中涉及的方面和病理医生在生物样本库中的作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孙孟红教授田亚平教授介绍了生物样本库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价值,精准医疗离不开生物样本库。田教授利用样本库中的肝病样本进行了有关研究,发现了高尔基体GP73蛋白和miR-885-5p的诊断价值证据 。301医院 田亚平教授刘雷教授主持了国家“十三五”精准医学重点专项“疾病研究精准医学知识库构建”,该项目上个月刚启动。知识库整合文献、公共数据库和各种组学研究数据,利用先进的知识发现技术,对数据进行标准注释和人工审编,建立精准医学知识库,助力精准预防、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301医院的王子恺博士报告了其所在的杨云生教授科研团队消化道微生态方面的研究,以及研究涉及的有关问题。粪微生态制品移植(FMT),通过调节或重建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治愈某些疾病的目的,极具医学应用前景。301医院 王子恺博士报告环节结束后,赵秀梅教授邀请全国生物样本库BS兴趣小组的周学迅报告了国内外生物样本库发展趋势和他个人的思考。该兴趣小组致力于生物样本库和生物样本科学相关资讯的传递。全国生物样本库BS兴趣小组 周学迅
  • 济辰生物顺利完成项目交付
    近日,济辰生物与国内某头部动物疫苗生产企业的合作项目顺利完成交付。本项目中,济辰生物为客户提供了适用于ST、BHK21、MDCK、EB66等细胞培养的吨级磁力搅拌悬浮生物反应器系统。本次是济辰生物与该企业的再次合作项目,济辰优质的产品质量及完善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该项目的顺利交付是济辰生物在自身发展中的又一次进步,更是济辰生物综合实力的有力体现。
  • 生物试剂的分类
    ELISA试剂盒生物试剂涉及到化学试剂分类。我国的试剂规格基本上按纯度(杂质含量的多少)划分,共有高纯、光谱纯、基准、分光纯、优级纯、分析和化学纯等7种。国家和主管部门颁布质量指标的主要优级纯、分级纯和化学纯3种。 (1)优级纯(GR:Guaranteed reagent),又称一级品或保证试剂,99.8%,这种试剂纯度最高,杂质含量最低,适合于重要精密的分析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使用绿色瓶签。(2)分析纯(AR),又称二级试剂,纯度很高,99.7%,略次于优级纯,适合于重要分析及一般研究工作,使用红色瓶签。(3)化学纯(CP),又称三级试剂,≥ 99.5%,纯度与分析纯相差较大,适用于工矿、学校一般分析工作。使用蓝色(深蓝色)标签。ELISA试剂盒(4)实验试剂(LR:Laboratory reagent),又称四级试剂。 除了上述四个级别外,ELISA试剂盒目前市场上尚有:基准试剂(PT:Primary Reagent):专门作为基准物用,可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光谱纯试剂(SP:Spectrum pure):表示光谱纯净。但由于有机物在光谱上显示不出,所以有时主成分达不到99.9%以上,使用时必须注意,特别是作基准物时,必须进行标定。纯度远高于优级纯的试剂叫做高纯试剂(≥ 99.99%)。玉米粉琼脂 Corn Meat Medium 250 用于真菌培养沙氏琼脂培养基 Sabouraud’s Agar 250 用于真菌检测(GB标准)沙氏BHI琼脂 Sabouraud BHI Agar 250 用于真菌检测(Acumedia 方法)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 Salmonella Chromogenic Medium 1000ml 用于沙门氏菌的显色培养三糖铁琼脂(TSI) Triple Sugar Iron Agar 250 生化培养基,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生化反应筛选(GB、SN标准)噻孢霉素 A 1.25μg/支*5 添加于100ml HB0121中乳糖肉汤 Lactose Broth 250 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前增菌乳糖莫能霉素葡萄糖醛酸琼脂 LMG Agar 250 用于滤膜MUG法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数(SN/T1059.2)乳糖复发酵培养基 Lactose Broth 250 用于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测定(GB标准)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Lactose Peptone Broth 250 用于饮用水,水源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GB标准)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 Lactose Bile Broth 250 用于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测定(GB标准)去氧胆酸盐琼脂 Desoxycholate Lactose Agar 250 用于大肠杆菌固体平板测定,肠道菌选择性分离庆大霉素琼脂 Gentamycin Agar 250 用于霍乱弧菌选择性分离培养茜素-β-半乳糖苷琼脂 Aliz-gal Agar 250 用于食品、饮料和饮用水中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和计数(GB/T)普通肉汤培养基 Broth Medium 250 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菌培养(SN标准)葡萄糖胰蛋白胨琼脂 Glucose Tryptone Agar 250 用于嗜热菌芽孢(需氧芽孢总数、平酸芽孢和厌氧芽孢)分离培养(SN标准)葡萄糖琼脂 Dextrose Agar 250 用于细菌的综合生化试验葡萄糖半固体培养基 Dextrose Semisolid Medium 250 用于志贺氏菌的复合生化试验(GB标准)葡萄糖铵培养基  Ammonium Dextrose Medium 250 用于志贺氏菌的葡萄糖铵试验(GB标准)葡萄球菌增菌肉汤 Staphylococcus Enrichment Broth 250 用于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的选择性增菌葡萄球菌选择性琼脂110(CHAPMAN 琼脂) Staphylococcus Selective AgarNO.110 250 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培养
  • 美国BioX推出Ⅲ级生物安全柜
    美国BioX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公司经过多次柜体的改型和权威的生物安全柜计量公司(上海年康公司)多次的计量,于2016年10月10日上海生化展正式推出带双保险的Ⅲ级生物安全柜(首创)。 此款产品的诞生,为中国的传染病预防、诊断和治疗阶段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安全保障。您的安全和您所做的工作对我们BioX来说都非常重要。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最终都以在你脑海里形成“BioX产品是最好的”的意识为目的。 部分技术参数如下: 1) ★德国EBM原装高性能变频风机2个,送风效率高,能耗低,噪音低。2) ★瑞典CAMFIL ULPA超高效过滤器,操作室洁净度1级(ISO14644.1 Class 3)。3) 全不锈钢结构,内置2个监测器,双重保险,安全性更高。4) ★Bioxdom 钥匙启动电源,有利于管理,增强机器的安全性。5) ★柜体倾斜式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增加操作舒适性,不容易疲劳。6) 操作区四面为优质不锈钢,背板和侧面三面一体成型,无焊接,无泄漏。7) 侧面样品传递窗,双门联锁。8) 全封闭前窗,通过手套来操作。9) ★每台机器出厂前均经过独立第三方计量认证(CMA),附报告。10) 可选做4Q认证(DQ-IQ-OQ-PQ)。 11) 选配件:两个传递窗、EC风机、白色手套、抑菌涂层柜体、在线灭菌系统等等。
  • 厚积而薄发 生物展宏图
    厚积而薄发 生物展宏图   &mdash &mdash 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   2014中国国际生物技术和仪器设备博览会   &ldquo 展&rdquo 新呈现   时间:2014年4月24-26日   地点:上海世博展览馆   [全球范围影响巨大]   Biotech China 2014在生物技术、仪器设备、食品药品分析和诊断领域是中国乃至全球国际化及专业化程度最高、业内最具权威的品牌例行盛会之一,已经成为集展览、会议为一体,为广大生物领域企业&ldquo 展示、交易、交流、合作&rdquo 的综合交易国际平台。   [展会亮点层出不穷]   预计规模达100家国内外参展商,6000余人次专业观众,网罗全球商业机遇与领先资源   为期三天展览,四大层次会议 一次参展,直面整个产业链的客户群   历届部分参展企业:比利时展团、复星医药、张江集团、飞利浦医疗保健、西门子医疗、新金山、洁特、罗氏、天美、达科为、诚铭、吉锐、奥普、必达泰克、雅睿、博科、和泰、仕必纯、桑翌、博日&hellip &hellip   [权威协会鼎力支持]   Biotech China得到了上海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学院和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相关单位及协会将组织会员单位联合参展。   [四大专区粉墨登场]   生物医药专区 仪器设备专区 食品药品安全专区 诊断试剂专区   [展商感言]   &ldquo Biotech China展会组织相当出色,服务也很到位。我们很高兴能和众多供应商一起参加这个展会。此外,展会上我们也见到了很多专业用户和目标客户。&rdquo   &ldquo 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参加Biotech China了,展会每年的规模都在壮大,每届展会的观众质量都很高,对于我们开拓新业务,特别是海外业务有很大帮助,在此预祝展会越办越好!&rdquo   &ldquo Biotech China展会为我们带来高质量的专业观众,更为业界高层人士会晤洽谈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今年的展会效果很好,观众多,质量高,现场就达成很多订单,期待明年会有更好的效果。&rdquo   [展商评价]   对此次参展效果感到好或者非常好 --------82%   认为这次展会的观众质量为好至非常好 --------76%   会继续参加Biotech China --------71%   [2013展商建立合作伙伴数量]   1-5家----23.6% 6-10家----37.9% 11-15家----14.5% 16-20家----12.7% 20家以上----11.3%   [互动模式锦上添花]   生物技术、仪器设备、食品药品分析、诊断等主题论坛将融入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中,紧扣飞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促进产、学、研各环节紧密连接,更好的服务于展商与观众。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