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赛诺菲

仪器信息网赛诺菲专题为您整合赛诺菲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赛诺菲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赛诺菲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赛诺菲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赛诺菲话题讨论。

赛诺菲相关的资讯

  • 赛诺菲安万特向Genzyme发起185亿美元收购提议
    北京时间8月30日上午消息,据外电报道,法国赛诺菲安万特(Sanofi-Aventis)周日公布向生物技术公司Genzyme Corp发起每股69美元,总价185亿美元的收购提议,以争取其股东的支持。此前赛诺菲安万特曾试图与Genzyme 进行并购谈判,但以失败告终。   赛诺菲安万特称将考虑能促成此桩并购案的所有方案,并暗示可能会发起敌意收购。赛诺菲安万特致信Genzyme向其施压,要求它对要约予以回复或向其股东解释未举行谈判的原因。   赛诺菲安万特目前就差与Genzyme股东接洽了。消息人士称,前者并不愿意这样做,但分析师称,赛诺菲安万特周日的举动向敌意收购又迈进了一步。一位不愿具名的交易员称,这预示着他们愿意采取强硬态度,可能会发起敌意收购。这对Genzyme股东而言是利好消息,他们有望获得更高的交易价。   此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Genzyme期望的收购价至少在每股75美元,有些股东甚至要求交易价在每股80美元。   不过,上周有银行界人士称,赛诺菲两大主要股东——欧莱雅集团和道达尔集团担心赛诺菲可能将为此收购案付出过于高昂的代价,并不认为是桩有利可图的交易。   7月末,有报道称,赛诺菲与Genzyme就收购案进行初步接洽。7月29日,赛诺菲向后者发出书面收购提议。8月11日,Genzyme拒绝收购要约,不过经一番劝说后同意于8月24日召开财务顾问会议就此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师曾表示,预计Genzyme的收购价在每股74至77美元之间。如果赛诺菲退出,Genzyme股价可能会跌至50美元左右。一些分析师称,这可能至少需一年才能挽回市值损失。   赛诺菲称,其报价比收购相关报道前的Genzyme股价高31%。据分析师估计,该报价相当于Genzyme 2010年每股收益的36倍,2011年每股收益的20倍。其已获得巴黎国民银行(BNP Paribas)和摩根大通(JP Morgan)的融资支持,但还未与Genzyme的激进股东进行商谈。其中的激进股东Relational Investors和卡尔-伊坎(Carl Icahn)分别持有Genzyme 3.8%和4.9%的股份。
  • 赛诺菲安万特酝酿在美价值200亿美元收购案
    国外媒体7月2日报道,据五名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称,法国最大制药商赛诺菲安万特(Sanofi Aventis SA)正准备在美国市场上进行一桩大规模的并购交易。   据透露,赛诺菲安万特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威巴赫(Chris Viehbacher)已经在本周早些时候召开的一次特别会议上向董事会简略阐述了这项并购交易。消息人士称,这项交易目前正处于早期阶段,赛诺菲安万特与未指名收购目标之间最终也有可能不会达成交易协议。   受此消息影响,爱力根(Allergan Inc)、生物基因艾迪克(Biogen Idec Inc)和生物技术公司Genzyme Corp在美国市场上的股价上涨,原因是投资者猜测这三家公司可能是赛诺菲安万特的收购目标。赛诺菲安万特发言人吉恩-马克保德文(Jean-Marc Podvin)称,该公司不会就“市场流言或猜测”置评。   目前,威巴赫正希望依靠收购交易来弥补该公司正在失去的部分营收,失去这部分营收的原因是其药品正面临着来自于价格较低的仿制药的竞争。数据显示,自威巴赫在2008年加盟赛诺菲安万特以来,该公司已经耗资大约170亿美元进行了25桩并购交易。   伦敦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经理人马克布提(Marc Booty)称:“赛诺菲安万特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该公司生成了大量现金”,同时也“非常清楚,外部增长是其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内容”。布提帮助管理着超过1000亿美元的客户资产,其中也包括赛诺菲安万特的股票。   消息人士透露,赛诺菲安万特计划在美国市场上进行的这桩交易的价值可能为200亿美元或更高。据赛诺菲安万特此前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去年来自于业务运营活动的现金为85.2亿欧元(约合107亿美元);截至3月30日为止,赛诺菲安万特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为41亿欧元(约合51亿美元)。   投资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师蒂姆安德森(Tim Anderson)称,赛诺菲安万特可能会考虑收购去年从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 Co)分拆出来的婴儿奶粉公司美赞臣(Mead Johnson Nutrition Co),藉此将其产品组合多样化
  • 赛诺菲安万特将斥资5.206亿美元收购BMP Sunstone
    赛诺菲安万特将斥资5.206亿美元收购BMP Sunstone,以此踏足中国消费者医疗市场。   10月28日讯,制药企业赛诺菲安万特(Sanofi-Aventis SA, SNY, SAN.FR)同意支付5.206亿美元,收购BMP Sunstone Corp. (BJGP),称这笔交易将令该公司得以踏足中国消费者医疗市场,即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BMP Sunstone在中国已经打造出了两个认知度较高的品牌:好娃娃和康妇特。前者是儿童感冒药品牌,后者是妇科护理品牌。赛诺菲同意以每股10美元的价格收购BMP Sunstone,较后者27日收盘价溢价30%。
  • 豪掷32亿美元加速布局!赛诺菲收购mRNA领域新锐
    8月3日,赛诺菲宣布已与Translate Bio签订最终协议,赛诺菲将以每股38.00美元收购Translate Bio的所有已发行股份,价值约为32亿美元,此举可以看出赛诺菲加速布局mRNA赛道的野心与实力。   赛诺菲与Translate Bio的合作在2018年便已展开。2018年6月,赛诺菲和Translate Bio签订了合作和独家许可协议,以开发mRNA疫苗,该疫苗项目在2020年进一步扩大,以广泛应对当前和未来的传染病。基于此合作,赛诺菲和Translate Bio正在推进两项mRNA疫苗临床试验,一项是预计在2021年第3季度获得临床结果的COVID-19疫苗1/2期研究,另一项是预计在2021年第4季度获得临床结果的mRNA季节性流感疫苗1期试验。  此次收购建立在赛诺菲成立首个mRNA卓越中心的基础之上。今年6月,赛诺菲投资4亿欧元成立mRNA卓越中心,用于加速与Translate Bio合作开发的疫苗mRNA组合研发。该中心将汇集约400名专业员工,整合各地研究团队,提升mRNA疫苗研发能力,以加速下一代疫苗的开发与交付。  而至于此次被收购的Translate Bio,是一家处在临床阶段、致力于mRNA疗法开发的生物技术公司,该公司开发了一类新的潜在转化药物,用于治疗蛋白质或基因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或通过产生保护性免疫预防传染病。Translate Bio主要致力于应用其技术治疗肺部疾病,在1/2期临床试验中,一种囊性纤维化的吸入治疗被评估为主要肺部候选药物,同时,其他肺部疾病研究项目也正在探索阶段。  针对该项收购,赛诺菲首席执行官Paul Hudson说:“Translate Bio为我们的研究增加了一个mRNA技术平台和强大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我们探索这项技术在开发一流疫苗和疗法方面的潜力。”  此前,赛诺菲收购了Tidal Therapeutics,扩大了该公司在免疫肿瘤学和炎症疾病方面的mRNA研究能力,而此次对Translate Bio的收购,将进一步提升赛诺菲利用mRNA技术开发转化药物的能力。
  • 赛诺菲5.6亿美元收购TargeGen
    赛诺菲-安万特公司(SNY)宣布,将以至多5.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私人控股的TargeGen Inc,从而获得一个潜在的血液病药物系列。 该公司将支付7500万美元前期金,以及潜在的未来里程碑付款。 TargeGen的主打产品是TG 101348,一款旨在治疗骨髓纤维变性的药物。 此项交易预计将于第三季度完成。
  • 制药巨头赛诺菲杭州滨江医药生产基地破土动工
    7月20日,在杭州高新区(滨江),全球著名的制药集团赛诺菲-安万特总投资达4.1亿元人民币的滨江医药生产基地破土动工。该生产基地占地面积44775平方米,预计将于2012年落成,产能将达1.6亿个包装单位,并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能,成为集团面向亚洲其他市场的重要出口基地。同时,为配合杭州市政府的总体规划,新生产基地在竣工投产后,将代替赛诺菲-安万特目前设在杭州市区的工厂。   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沈坚宣布项目开工。杭州市副市长佟桂莉致辞。浙江省药监局局长黄萌,高新区(滨江)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区长张耕等省市区领导以及赛诺菲-安万特全球工业事务高级副总裁兼执行委员会委员Philippe Luscan等公司高层,共同参加了滨江生产基地的开工典礼。   赛诺菲-安万特是世界500强,也是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1995年,赛诺菲-安万特在杭州成立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和包装各类心血管和抗癌药物。公司成立以来,生产规模快速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成为了杭州市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滨江医药生产基地的正式开工,标志着该公司在杭州的发展、在中国的发展又跃上了新的台阶。   赛诺菲-安万特全球工业事务部总裁、集团高级副总裁Philippe Luscan在开工典礼上表示,滨江医药生产基地的开工标志着赛诺菲-安万特在中国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除了杭州滨江的新生产基地,今年1月,赛诺菲-安万特还和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签署了最终协议,计划共同成立一家新的健康药业合资公司。   是什么吸引了这家制药巨头到杭州、到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展?   “杭州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活力最充沛的城市,是长三角的中心城市,历史悠久,风景迷人,是中国最宜居、宜业的城市。”副市长佟桂莉在开工典礼上说,生物医药产业是杭州市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杭州拥有雄厚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现有医药企业400多家,华东药业、青春宝、民生药业等8家企业入围中国制药工业百强,赛诺菲安万特、爱康生物等国际知名公司在杭州均有投资设厂。杭州还有22家涉及生物技术研发的国家级、部级重点实验室,与生物有关的高等院校系达20多所,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目前,杭州已形成以生物技术药物为核心,现代中药为基础,现代化学、药物与新型医药器械协同发展的产业合作,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活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城市。   佟桂莉希望,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滨江医药生产基地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同时也真诚地希望赛诺菲安万特公司充分发挥在品牌、技术、服务、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和吸引上下游企业汇聚园区,汇聚杭州,真正发挥产业集聚,产业引领和产业发展的功能,为杭州医药产业,为中国百姓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她表示,杭州市政府和高新区(滨江)党委、管委会、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滨江医药生产基地的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赛诺菲安万特公司在杭州更好更快地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据了解,2003年,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的决策部署,明确提出依托新药港建设,积极扶持和发展以生物医药、新型化学药物为重点的战略目标,并把高新区(滨江)作为重点规划的医药产业发展区块。而高新区(滨江)一直致力于发展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已培育和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医药企业,集聚了各类医药企业110余家,已初步形成了集产品研发、生产协同发展的产业特色。
  •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6000万美元转让药物专利许可 赛诺菲购买
    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作为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内容,生物制药也已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尤其是生物制药的自主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抢占新兴产业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近日,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制药公司(以下简称赛诺菲)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生科院)签订了6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亿元)的专利许可合同,获得一项由上海生科院的蛋白抗肿瘤药物的发明专利许可。此事件在引人注目的同时,也让人产生了疑虑:上海生科院为什么不许可国内企业,加强自主创新与专利转化给科研单位带来的究竟是什么?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中国企业难以承受巨额投入   “不是不选择中国企业进行许可,而是目前很多中国企业在研发上不愿意过多投入。”蛋白抗肿瘤药物研发课题负责人、上海生科院副院长吴家睿表示。   成本过高,的确是影响专利许可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般情况下,即使取得专利许可后,还需要4年到5年完成三期临床前实验,然后再经过4年到5年才能实现上市销售。据赛诺菲亚太区研发中心总裁江宁军透露,包括收购专利的投入,预计完成该新药上市的投入将超过2亿美元。   在新药研发中,最大的成本来自于其过高的失败率。一般新药的开发流程是基础研究、发现和筛选化合物、临床前实验、临床试验等,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失败。据了解,目前赛诺菲有48种化合物和疫苗处在研发阶段,其中肿瘤产品有11个。2009年赛诺菲累计终止了30个在研项目,其中包括几种已经进行到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按照所有投入测算,平均1个新药的成功要投入10亿美元,研发时间超过10年。因此,许多中国企业难以承受高昂的金钱和时间成本也就不难理解了。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新药的研发日趋艰难,缺乏研发经费是其中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希望建立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来降低风险成本,提高效率。据吴家睿透露,两年前赛诺菲与上海生科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赛诺菲投入资金共同研发癌症、糖尿病和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创新药物。基于共同开发,赛诺菲比其他医药企业更容易获得上海生科院的许可。   从另一个角度看,赛诺菲在研发上采取了与中国权威科研机构合作,而非自建研发队伍,这样既节约了科研设备与人才,还可以避免前期风险。而对于我国科研机构来说,外来的资金投入和合作模式可以确保研发的可持续性,从而提高了研发的成功率,并激发科研单位自身的创新能力。   专利转化带来巨大市场价值   令赛诺菲不惜重金拿下此合约的原因在于,该蛋白抗肿瘤药物不仅是癌症治疗领域的突破,而且几乎适用于所有肿瘤类型。这项原始创新成果专利保护范围将涉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据估算,如果成功上市销售,该药物可发展为一种癌症治疗领域“重磅炸弹”级的药物,每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10亿美元,且该药物具有“广谱性”,适用于包括肝癌等在中国高发癌种在内的所有肿瘤类别。此外,上海生科院之所以许可给赛诺菲,不只是因为其出价高,拥有坚实的研发基础和持久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赛诺菲签订的6000万美元外加销售额提成的合约,是上海生科院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这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在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工作水平上有了提高。上海生科院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已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专业化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工作体系及人才队伍,并成为上海市唯一的首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与此同时,上海生科院成立的盛知华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也被北京大学作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据悉,2006年,上海生科院的专利转让合同金额只有1299万元,2008年就上升到1.2亿元,而2010年一个赛诺菲的合同就达到了4亿元,同时,合同到账金额也在逐年提升。   上海生科院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纵刚表示,知识没有标价,但市场价值是有标价的。好的专利应该为知识构建起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与科技创新一样,需要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以及高度专业化的人才队伍,通过国际化的专业知识产权运作,才能使我国的知识产权在世界市场上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 全球生物行业第二大并购交易:赛诺菲201亿购买健赞
    国际医药巨头、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公司16日宣布,将以每股74美元、总额201亿美元的对价外加或有价值权(CRV)收购美国生物科技公司健赞(Genzyme),从而为这桩为期9个月的并购马拉松画上句号。去年,Genzyme股东拒绝了赛诺菲安万特初步发起的每股69美元的收购要约。据去年8月份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Genzyme股东都希望能以每股75美元到79美元的价格出售所持股份。   赛诺菲安万特称,双方董事会已批准该交易,根据协议,赛诺菲安万特将向健赞的股东支付每股74美元的对价。另外还有一项或有价值权利(CVR),Genzyme的每位股东将获得CRV,如果Genzyme的多发性硬化症治疗药物Lemtrada达到规定目标,股东将获额外收益。   统计显示,201亿美元的报价相当于健赞公司销售收入的4.7倍,而过去5年间行业内同类并购案的平均水平为4.3倍。当前报价较去年7月收购消息公布前健赞公司股价溢价近50%。外界预计,由于健赞将带来一个针对罕见病症的药物新研发平台,所以此次交易完成后不仅将帮助赛诺菲缓解其专利药物到期后的营收下滑问题,还将给赛诺菲带来利润增长。   此前,赛诺菲在2010年财报中称,由于美国卫生体系改革及欧洲紧缩政策的影响,公司在2010年总销售额同比下降0.8%,在非专利药领域竞争中受损超过2亿欧元。由此可见,目前赛诺菲-安万特的主营产品正面对其他厂商的激烈竞争,所以该公司对于收购健赞一事颇为热衷。   据悉,此次收购创下了生物科技行业历史上收购规模的次高纪录。整个交易有望在今年第二季度初完成。健赞的主要产品时治疗罕见基因性疾病的药物,公司也是这一领域的全球行业老大。   受并购达成交易消息刺激,赛诺菲的股价周三欧洲盘中大涨近3%,而健赞的股价也在美股盘前涨近2%。
  • 诺华并购爱尔康 拓展业务新领域
    最近,瑞士诺华制药集团朝着建立全球医药巨头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2010年全球股市开市第一天,这家排名世界第7位的医药大企业宣布,将再出资大约393亿美元,从雀巢公司及少数权益股东手中全资收购世界最大的眼科药品和医疗器械企业————总部位于瑞士、在美国上市的爱尔康公司。诺华董事长魏思乐发表声明说:“收购眼科保健行业中的全球领先公司爱尔康,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从整体上来看,我认为这是一项十分符合公司战略的交易,并对这项业务的前景感到非常乐观。”   靠并购发家壮大   尽管诺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但瑞士汽巴—嘉基公司和山德士公司合并,并打出“诺华”的字号只不过是1996年的事。“诺华”源于拉丁文novae artes,意为“新技术”。不过,这家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企业之所以能够通过仅仅13年的发展,迅速成长为在全球拥有9.7万名员工、业务遍及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医药保健巨头,靠的绝不仅仅是科技的创新,同样重要的还有其对现代金融手段的运用。   由两家公司合并而成的诺华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并购天赋。诺华原是化工企业,后转型为制药,此后正是通过一系列咄咄逼人的并购,在短短几年中由三线企业跃居一线。从美国眼力健到斯洛文尼亚莱柯,从德国赫素到美国凯荣,并购活动最终奠定了诺华跨国医药巨头的地位。   历史上,瑞士在世界制药业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近年跨国制药巨头之间的不断整合,瑞士两大制药企业罗氏和诺华在世界上的排名受到严峻挑战,特别是与葛兰素史克公司以及辉瑞公司的差距都有不断拉大之势。为提高国际竞争力,2001年诺华率先向同城老大哥罗氏发起了以小搏大的战略攻势。时至2003年,诺华增持罗氏的决策股股权上升至33.3%,可控制着公司决策权的罗氏家族却利用公司上市前所设计的复杂的双重控股制度,坚决反对与诺华合并。尽管诺华迄今仍未取得罗氏的实际控制权,但其目标已是显而易见。魏思乐表示,对罗氏的投资将被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投资来看待,决不轻言放弃。   497亿美元的并购交易   诺华对爱尔康可谓关注已久。早在2008年4月,诺华便与雀巢就收购爱尔康达成一揽子协议。协议规定,2008年下半年,诺华预计花费约110亿美元,完成对爱尔康25%股权的收购 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诺华将以每股180美元的加权平均价,共计花费约281亿美元,再收购爱尔康52%的股权 与此同时,雀巢有权要求诺华以超过爱尔康股权20.5%的溢价,收购由公众投资者持有的剩余股份(但不会超过每股180美元)。   2008年7月,诺华实际出资104亿美元,先期收购了雀巢持有的25%的爱尔康股权,完成这桩交易的第一步。2009年1月4日,诺华宣布行使认购期权,利用已有现金储备,并通过160亿美元的短期和长期债务融资完成交易的第二步,使其持有爱尔康的股权达到77%。与此同时,诺华还向爱尔康董事会递交了涉及爱尔康剩余23%少数权益股的提案,提议将爱尔康按照瑞士兼并法并入诺华,且公开交易的少数权益股股东可以按1比2.8的比例将爱尔康股票置换为诺华股份。根据2009年12月30日的诺华股价水平,诺华的兼并提案将把爱尔康公开交易的股票估值为大约每股153美元,相当于总额112亿美元。   如果这项收购得以顺利实施,诺华将以总额497亿美元的价格把爱尔康收为旗下全资子公司,并创下瑞士并购交易的最高纪录。   有待爱尔康首肯   诺华的收购之路并不平坦。诺华能否如愿将爱尔康全资收购,爱尔康董事会的首肯至关重要。自2002年上市以来,爱尔康一直由大股东控股,但在其管理条例中也设置了一些保护措施,以维护少数权益股东的权益。例如,爱尔康组织条例第5节第5条要求若干交易必须获得独立董事委员会的批准,其中就包括与大股东合并的提案。2008年诺华从雀巢购得爱尔康约25%的股份之际,爱尔康董事会就成立了下设的独立董事委员会,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爱尔康上市股少数权益股东在诺华兼并等提案中所涉及的利益。   诺华对爱尔康公开交易股的估值约为每股153美元,而对雀巢所持股权的认购期权价则为180美元,前者明显低于后者,交易价格因此有不公之嫌。正在审核诺华兼并提案的爱尔康独立董事委员会发表声明说,相信爱尔康已针对强制收购行动制定了重要的保护措施,以维护爱尔康小股东的权益。而诺华则宣称,无论是瑞士收购准则还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规则,都未给予爱尔康的少数权益股东任何小股东保护。若无法获得爱尔康董事会及其独立董事委员会的批准,诺华将等到其在爱尔康的股权升至77%后,再单方面强迫少数权益股东执行合并提案中的条款。   根据现行的瑞士公司法,这项合并提案必须获得爱尔康董事会多数董事的批准,且“利益相关”的董事必须放弃投票权。假设诺华与雀巢的董事会代表与爱尔康执行董事会代表均弃权,爱尔康与诺华的合并就必须获得独立董事委员会的批准。分析人士认为,爱尔康的独立董事和少数权益股东可能会在法庭上对诺华提出挑战,要求其提高报价,消除价格差距。爱尔康独立董事委员会已表示,该委员会与爱尔康管理层均未参与诺华兼并提案的编写工作,委员会对管理层继续为股东创造更高价值的能力保有信心。   收购成交好处多   对于诺华和雀巢两家公司而言,收购爱尔康的这桩交易无疑是个双赢的买卖。1977年,为拓展美国市场并平衡投资风险,食品巨头雀巢公司斥资2.8亿美元买下爱尔康。33年来,这笔投资的获利已经增长了100多倍。在向诺华出售其所持爱尔康的股份之后,雀巢将拥有足够现金,推行其既定经营战略。1月6日,该公司即宣布将以37亿美元现金收购卡夫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速冻比萨业务。该公司还表示,将回购大约96.6亿美元的股票,以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   而对诺华来说,这桩交易更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制药业一直被视为商业“摇钱树”和朝阳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的鼎盛期,几乎各大制药企业都是盆满钵溢。而这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专利药带来的巨额回报。制药是一个以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行业。然而,新药研发投入大、风险高,花费10年到15年的时间、5亿到10亿美元,才能从1万个新化合物中获得1个上市的创新药物,这已成为行业共识。近年来,新药研发愈加困难,各制药巨头每年推出的新产品越来越少。与此同时,现在畅销的药物日益面临专利保护到期的问题,品牌药断档的风险加大。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预测,从2009年至2013年的5年中,将有年销售额为1370亿美元的产品失去专利保护。诺华产品组合中的15%都存在专利到期的问题,包括其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代文”,也将在2012年专利到期。这将使诺华直接面对仿制药公司的激烈竞争,从而失去开发新药所需的巨额经费来源,导致无法开发出新的原创药物。此外,制药行业还面临着政策调控的风险。例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等监管机构近来对各种新药的审批更为严格,药物审批时间更长,要求的数据更多。美国政府将药品价格管制纳入普遍医疗计划的方案,还可能导致处方药的价格不涨反降。   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着全球医药市场。根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预计2010年全球药品销售增长率为4%至6%,销售金额将为8250亿美元。与前些年9%至10%的增长率相比,这一增长水平明显偏低。诺华的财务报告已显示出该公司在专利药业务方面遭遇的困境。2007年,该公司核心部门药品部的业绩增长仅为2%,在美国更是首次遭遇1%的业绩下滑。   面对当前困境,走多元化经营的道路成为不少医药企业的必然选择。爱尔康收购案便凸显了诺华未雨绸缪,赶在专利药到期前通过收购扩充业务,提高营收的经营战略。诺华涉猎眼部护理领域已久,所占市场份额却不理想。而爱尔康则是全球最大的眼部护理公司。2007年,全球眼部护理市场销售额约为250亿美元,爱尔康以56亿美元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2008年爱尔康全球销售额增至63亿美元,运营利润率为35%,大大高于诺华的22%。通过收购爱尔康,诺华可获得隐形眼镜保养液、青光眼治疗用药以及白内障手术仪器等多种产品,建立起一个更为广泛的眼部护理产品组合。   诺华预计,在持有爱尔康共计77%的股权后,每年可节省的税前成本将为2亿美元左右。在这项交易完成后的3年时间里,所节省的税前成本将达到3亿美元。收购爱尔康所带来的优势包括:节约生产成本,特别是在原材料的进货方面 通过垂直管理,降低加工成本和产品的销售成本 简化企业的投资组合审批程序并降低特许产品的生产数量,加强新产品的开发 合并行政和管理机构,降低日常开支和行政管理的费用。   在市场上找准定位   这次诺华与雀巢达成的收购爱尔康的交易,是这两大跨国巨头之间的又一次并购业务往来,只不过买卖双方变换了角色。2006年,雀巢曾以25亿美元收购诺华旗下的全部医学营养业务,从而使雀巢在保健食品这一高利润市场的份额跃升至全球第2位。2007年,雀巢又以55亿美元从诺华手中收购了婴幼儿食品公司嘉宝,进而赢得了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大婴幼儿食品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雀巢的买与卖,表现出的是对自己传统的食品业务的专一。通过一番互换式的并购活动之后,雀巢逐渐从大而强的公司过渡到专而强的公司,巩固了自己在全球食品业的优势地位。对于这家世界最大的食品企业而言,在多个行业上拥有发言权,显然不如在一个行业上拥有绝对发言权。   与之相反,全球制药行业成长空间受到“内忧外患”的残酷挤压,使得诺华坚定地走上了一条多元化道路。近年来,处方药销售增长放缓、拳头产品专利逐渐到期、新药研发乏力,这些都严重困扰着医药行业的发展。宏观经济环境的动荡仍对制药行业未来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政府都在着手通过医疗体制改革,降低日益高涨的医疗开支,节省政府支出。因此,单靠专利药和处方药的发展战略弊端凸显,制药企业亟需扩展业务领域、市场覆盖面及份额,以分散经营风险。   诺华在董事长魏思乐的带领下,大胆开拓,确立了从专注于处方药市场转向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思路。2006年,诺华正式收购美国凯荣公司,从而在全球疫苗市场上与葛兰素史克、赛诺菲安万特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2005年和2009年,诺华又先后收购了著名仿制药企业德国赫素公司和奥地利Ebewe公司的抗肿瘤注射剂仿制药业务,使其旗下子公司山德士成为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生产企业。   目前,诺华已成长为瑞士第2大、全球第7大医药巨头,拥有创新药品、成本节约型非专利药品、预防性疫苗和诊断试剂、以及保健产品等多元化的业务组合,是全球惟一在上述4大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而随着爱尔康的加盟,诺华又占据了全球眼部护理行业的龙头地位。由此可见,对于诺华而言,下定决心走多元化经营的道路,确是一种应对当前困境的正确选择。   从诺华和雀巢发展战略的制定可以看出,不论多元化还是专业化,其实都是手段而已。企业的发展,关键还是要靠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对市场的总体把握以及灵活的战略决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抢得先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 盘点:跨国制药巨头中国研发中心哪家强
    近日传来消息,强生全球第四家创新中心落户上海,计划于本月底正式启用,在此之前,强生已经在英国伦敦、美国波士顿和门罗帕克分别建立了创新中心。据了解,强生的创新中心针对旗下所有产品,包括了医疗、制药、诊断学以及消费者营养等方向。   由此可见,强生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在此之前,强生的制药、医疗等中国研发中心已经成立多年,而且均为强生的亚太区研发中心。   其中,强生很早在上海建立强生制药中国研发中心,并于2009年升格为亚太区研发中心,特别关注亚洲地区一些特有的、亟待医治的疾病,包括肿瘤、传染病和代谢性疾病的新药研发。同时,通过与各高校、研究机构构建协作网络,实现开放式创新模式。   而强生医疗亚太区研发中心则是2011年在苏州成立,专门针对亚洲新兴市场(主要包括中国和印度)设计和开发医疗器材及诊断产品。   除了强生,主要的跨国制药巨头都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这些跨国巨头们的中国研发中心是什么情况。   辉瑞   辉瑞中国研发中心2005年就成立了,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是辉瑞在亚太地区的研发枢纽,为辉瑞全球的生物及化学制药研究与开发项目提供支持服务。并于2010年,在武汉光谷生物产业中心成立分中心,除同步全球临床项目外,还将特别研究中国本土高发疾病,如肺癌、胃癌等治疗药物的临床开发。。   辉瑞中国研发中心还与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及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等国内一流的学术机构合作,开展临床研究、药物经济学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项目   拜耳   2009年,拜耳医药保健的全球第四个研发中心设在了北京,而中国则是拜耳在德国和美国之外的第三个设立全球研发中心的国家。研发领域涉及拜耳的四大核心部门&mdash &mdash 心血管病、影像诊断、肿瘤以及妇女医疗保健,也涉及整个研发链条上的各个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拜耳之所以把研发中心设在北京,与清华和北大的合作是很重要的原因。   诺华   2006年,诺华在苏州建立工厂和研发基地,研发基地致力于创新性药物工艺与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及其生产技术的开发。   直到2009年,诺华才在上海建立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作为诺华公司全球药物研发网络的一部分。研究中心致力于研发创新药物,目前主要针对中国及亚洲地区高发的癌症(如胃癌和肝癌等)及肝病(如肝炎和肝纤维化等),以满足病患迫切的医药需求。   赛诺菲   2008年,赛诺菲在上海成立中国研发中心,中心涵盖药物研发的所有环节,具有从寻找目标药物到实现药物临床应用。   2014年9月,赛诺菲亚太研发总部在上海成立,整合了赛诺菲生物制药(赛诺菲制药)、罕见病(赛诺菲健赞)、疫苗(赛诺菲巴斯德)和动物保健(赛诺菲梅里亚)在亚太地区的研发力量   罗氏   2004年,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这是罗氏药品部全球第五个研发中心。   2007年,罗氏药品开发中国中心在上海成立,是罗氏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在内)第一个全功能临床药品开发中心。并于2009年,随着罗氏制药亚太地区总部落户上海,罗氏药品开发中国中心也升级为罗氏药品临床研发亚太中心。   默沙东   2011年,默沙东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为亚洲研发总部,进行创新药物的研发。默沙东的研发涉及广泛的治疗领域,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中国近年来发病率日益上升的疾病。   葛兰素史克   2003年,GSK在天津设立非处方药研发机构。2007年,在上海成立全球性中国研发中心,侧重于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研究,目标是为多发性硬化病、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病等严重疾病开发新药,将承担从新药开发、临床研究到产品注册整个医学领域的研发工作。   诺和诺德   2002年,诺和诺德在北京成立研究发展中心,致力于生物技术基础研究。2006年,该中心独立注册为&ldquo 北京诺和诺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rdquo ,并在不断的扩大规模。研发目标是蛋白质药物开发,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蛋白质表达技术的创新和发明。   阿斯利康   阿斯利康中国创新研发中心于2007年在上海成立,致力于肿瘤领域的转化科学研究。自2011年开始,中心独立开始新药发现与开发,特别针对亚洲地区某些高发病率疾病的新药,包括开发一系列潜在产品以治疗肝癌、胃癌和肺癌等在亚洲患者中具有高发病率的疾病。2012年,新研发基地投入运营。   礼来   2010年,礼来制药在上海宣布将在中国设立糖尿病研发中心,专注于研发满足中国糖尿病患者需求的药物。2012年,礼来中国研发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该研发中心目前的首要任务是专注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探索具有新的作用机制、可以延缓糖尿病进程的新型药物。   礼来中国研发中心是礼来合作网络的有益补充,也将是合作研发医药网络中新化合物发现和临床前研究的重要枢纽。   艾伯维   2009年,艾伯维(当时还是雅培)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张江落成,是艾伯维全球7个研发中心之一。作为临床前研究的一环,支持全球药品研发中心的药物研发,主要集中在免疫、疼痛、神经系统与肾病领域。
  • 安捷伦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PD-L1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获得FDA认证
    2021年2月22日,北京——安捷伦科技公司 (纽约证交所:A)宣布,公司的PD-L1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扩展用途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PD-L1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现可用于帮助识别可接受Libtayo® (cemiplimab-rwlc)治疗的肿瘤PD-L1表达(肿瘤比例评分(TPS)≥50%)的NSCLC患者。本次发布的消息凸显出安捷伦在开发癌症治疗IHC诊断方面的不懈努力。肺癌是美国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而在所有肺癌病例中,NSCLC占比高达85%1,2。PD-L1表达是NSCLC患者响应抗PD-1疗法的生物标志物;此次适应症的扩大能帮助病理学家更有效地识别可接受Libtayo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目前,PD-L1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是唯一获得FDA批准用于此用途的伴随诊断。 安捷伦诊断与基因组学事业部总裁Sam Raha表示:“包括Libtayo在内的抗PD-1疗法将持续增大对各种癌症患者的治疗潜力。随着FDA批准将PD-L1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作为晚期NSCLC患者Libtayo单药治疗的伴随诊断,安捷伦得以进一步助力病理学家更加信心十足地向肿瘤学家报告诊断结果,继而夯实了安捷伦在靶向治疗伴随诊断开发领域的全球领袖地位。”再生元(Regeneron)和赛诺菲(Sanofi)共同开发出Libtayo后与安捷伦展开合作,在关键EMPOWER-Lung 1临床试验中使用PD-L1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评价患者的PD-L1表达3。Libtayo等PD-1免疫疗法为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此前,IVA-IVB期患者的60个月总生存率仅有0%–10%2。Libtayo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靶向T细胞上的免疫检查点受体PD-1。研究证明,Libtayo通过与PD-1结合,可阻断癌细胞利用PD-1通路,从而抑制T细胞活化3。参考文献:1.Lung and Bronchus Cancer – Cancer Stat Facts. https://seer.cancer.gov/statfacts/html/lungb.html (accessed Nov 24, 2020).Lung and Bronchus Cancer – Cancer Stat Facts. https://seer.cancer.gov/statfacts/html/lungb.html(2020年11月24日访问)。2.“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pidemiology, Screen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https://www.mayoclinicproceedings.org/article/S0025-6196(19)30070-9/fulltext (accessed Nov 24 2020).Epidemiology, Screen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https://www.mayoclinicproceedings.org/article/S0025-6196(19)30070-9/fulltext(2020年11月24日访问)。3.Libtayo [package insert].Tarrytown, NY: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2021.关于安捷伦科技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提供敏锐洞察与创新,帮助提高生活质量。我们的仪器、软件、服务、解决方案和专家能够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提供更可靠的答案。在2020财年,安捷伦的营业收入为53.4 亿美元,全球员工数为16400人。
  • 2010年全球十大药企研发投入与研发状况简析
    据近日在美国纽约举办的第13届美国生物工业技术组织(BIO)CEO与投资者大会上的消息,美国生物技术工业组织和生物技术医药领域研究公司BioMed Tracker通过对2003~2010年新药研发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整体成功率不足 1/10,远低于以前1/6~1/5的水平。新药研发生产力呈现的下降趋势严重。   候选药物失败率上升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近年来,管理部门提高了新药批准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门槛 公司内部收益下降 市场销售竞争加剧和药物试验要求越来越严格。另外,研究还发现:新适应证药物的批准率为1/7,扩展适应证药物的批准率为1/30。同时,扩展适应证药物的临床试验成功率远低于平均水平,大分子药物获得批准的机会是小分子药物的两倍。   在全球新药整体研发生产力不断下降的同时,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研发投入仍旧居高不下。2010年,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研发投入达674.1亿美元,其中研发投入前10名的制药公司占整个制药行业总研发投入的10%以上。分析师认为,近年来药物研发投入居高不下,主要是受药物专利期满、行业并购等因素影响。其中,辉瑞通过对公司研发结构的调整使药物研发投入达到94亿美元,位居制药企业首位。与2009年的研发投入相比,2010年除罗氏、强生、赛诺菲-安万特和百时美施贵宝略有下降之外,辉瑞、默沙东、诺华、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礼来的增长比例都较大,其中默沙东的增幅达45%。   以下,本文将对2010年全球研发投入前10名制药公司的研发投入和药物研发状况进行简析。   NO.1 辉瑞   辉瑞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94亿美元,比2009年的78亿美元增长了近20%。   辉瑞公司寄予厚望的新药包括今年年末有望被批准的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克唑替尼(crizotinib),肾癌药物阿西替尼(axitinib)和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药物伯舒替尼(bosutinib)。   去年12月,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蛋白酪氨酸激酶(JAK)抑制剂tasocitinib的Ⅲ期结果公布,该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和机体功能。由于tasocitinib在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因此有望成为辉瑞晚期新药中的一个“重磅炸弹”级产品。   另外,辉瑞与百时美施贵宝合作开发的apixiban在卒中预防研究中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辉瑞与Elan和强生合作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bapineuzumab目前处于Ⅲ期临床研究阶段。   先前辉瑞计划于2012年将药物研发投入削减至80~85亿美元,最近又决定降至65~70亿美元。届时,辉瑞的药物研发投入将会位列罗氏、默沙东、诺华和强生之后的第五位。辉瑞研发投入的消减主要涉及到位于英国桑威治市的研发中心和美国康涅狄格州格罗顿的全球研发中心的泌尿、变态反应和RNA 干涉(RNAi)研究方面的1000名研发职位裁减。不过,辉瑞将会加强公司在美国波士顿、旧金山和英国研究中心的研发能力。另外,辉瑞更加依赖外部合作资源,会加强与研发外包(CRO)公司的合作。   NO.2 罗氏   罗氏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92亿美元,比2009年的97亿美元下降了约5%。   罗氏一直在追逐“重磅炸弹”级新药,公司在以近470亿美元收购基因泰克之后,迅速赢得了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大型生物制药公司的荣誉,而且罗氏不存在像辉瑞和其他大型制药公司所面临的药物专利期满的问题。不过,罗氏的新药研发在去年年底也遭遇了挫折。罗氏的糖尿病药物他司鲁泰(taspoglutide)由于副作用而遭遇研发失败。   与其他大型制药公司一样,罗氏也重新对新药研发领域进行了调整。罗氏削减了RNAi的5亿美元的研发投入。去年年底,罗氏还分别与Ligand公司在丙型肝炎项目上和Transgene公司终止了合作协议。   去年12月,罗氏宣布裁减600名研发人员。但是,罗氏在通过各种途径削减研发投入的同时,还具有一些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曲妥珠单抗 -DM1(T-DM1)虽然已经被FDA延期批准,但仍旧是罗氏很有希望的产品,该公司一直寻求T-DM1治疗乳腺癌适应证的批准机会。另外,罗氏与 Plexxikon公司合作开发的转移性黑素瘤药物PLX4032(又称RG7204)也具有较好的表现。研究者对罗氏的癌症药物RG3616和 pertuzumab在今年提交新药申请寄予厚望。   与辉瑞和诺华一样,罗氏准备在中国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医药市场,将会为像罗氏这样的大型制药公司提供新的机遇。   NO.3 默沙东   默沙东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81.2亿美元,比2009年的56亿美元增长了约45%。   默沙东CEO肯尼斯弗雷泽表示:“默沙东要想完成2013年的研发预算就需要进一步降低短期内的成本开支。另外,我们还决定对未来长期战略进行投资。”默沙东公司的执行副总裁、默沙东研究所及实验室的负责人彼得金称,公司研发投入急剧增长将会有助于把更多的新产品推向市场。   2009年默沙东的研发投入达到56亿美元,不过公司却遭遇了极大的挫折,因抗凝剂Vorapaxar研发失败损失了17亿美元。不过去年默沙东的研发投入终于有了回报,其口服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抑制剂boceprevir,获得美国和欧盟批准进行快速审查,有望能用于治疗慢性丙肝 另一个产品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抑制剂胆固醇新药anacetrapib,可使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40%,极具“重磅炸弹”级潜力 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Ridaforolimus也可能具有治疗多种癌症的适应证。默沙东还与Ariad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在全球共同对癌症药物进行开发和商业化。   去年底,默沙东以5亿美元收购了糖尿病药物开发商SmartCells。默沙东还计划把公司打造成生物仿制药领域的领跑者。   NO.4 诺华   诺华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80.8亿美元,比2009年的72.8亿美元增长了约11%。   当一些大型制药公司计划削减研发投入之时,至少诺华不会做此考虑。2010年诺华的研发投入位于研发投入急剧增长的默沙东之后,随着辉瑞研发投入的下降,诺华将会进入全球生物制药公司研发投入的前三名。   去年年底,诺华计划再招收200~300名研究人员,使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的研究基地人员翻倍,该公司将会为此花费6亿美元。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总裁马克费什曼博士称:“当然,削减投入可以增加公司的短期利润,不过我们更重视公司的长期发展。”   诺华的研发战略更倾向于依靠公司内部的研究,而不是像其他大型制药公司那样追逐具有风险的生物技术公司的新产品。另外,该公司非常重视个体化用药和那些治疗较小患者群而又具有治疗多种疾病适应证药物的开发。诺华目前有147项临床开发项目,包括最受关注的晚期罕见病药物——库欣综合征治疗新药 SOM230 (pasireotide)。   2010年,诺华具有“重磅炸弹”级潜力的新型多发性硬化症口服药物芬戈莫德(Gilenya)获FDA批准上市。今年诺华的脑膜炎球菌疫苗Bexsero有望在英国获得批准上市,公司还将会向FDA提交炎性疾病新药ACZ885 (canakinumab)的申请。   NO.5 强生   强生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68.4亿美元,比2009年的69.8亿美元下降了约2%。   去年,强生的前列腺癌治疗药物阿比特龙(Abiraterone)在后期临床试验中表现良好,这为其通向美国和欧洲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 1月,拜耳与强生联合递交了每天一次口服的新型抗凝血药物利伐沙班(Xarelto)的新药申请。去年12月公布的Xarelto对14000余名患者的 Ⅲ期试验显示,与华法林相比,每日一次服用Xarelto可使血栓发生率降低20%,而且在预防卒中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预防颅内出血的安全性。分析师认为 Xarelto具有“巨型重磅炸弹级”(年销量达30亿美元)药物的潜力。   强生的丙型肝炎蛋白酶抑制剂TMC435目前进入了Ⅲ期研究阶段,是首个每日服用一次的蛋白酶抑制剂药物,用于以前干扰素治疗后病毒复发的丙型肝炎1型患者。另外,强生的抗SGLT2糖尿病药物Canagliflozin,目前也正在对1万名患者进行Ⅲ期研究。   NO.6 葛兰素史克   葛兰素史克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60.9亿美元,比2009年的56.1亿美元增长了近8%。该公司今年的研发投入预计将会增长14%。   去年,葛兰素史克决定对公司的研发结构进行调整,以促进公司研发投入的产能。1998年~2007年,葛兰素史克年均投入30亿美元以上,却没有获得一个新分子实体。面对投资者的指责,葛兰素史克以裁员并出售位于意大利维罗纳的研究中心作为回应。   当前,葛兰素史克对罕见病药物领域越来越感兴趣了。该公司还加大了对新兴市场和疫苗领域的投资。同时,葛兰素史克还缩减了收购力度,2010年收购投入为3.54亿欧元,远低于2009年的28亿欧元。   今年2月份,葛兰素史克公布了30项Ⅲ期或者注册研究项目。从2010年起,该公司有10个新分子实体和新疫苗陆续进入Ⅲ期研究。目前,葛兰素史克有7个新药正在等待审评,到2012年底将会增加到15个(包括1型或者2型糖尿病药物、罕见病药物和癌症药物等)。   最近,葛兰素史克与美国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联合开发的红斑狼疮药Benlysta获得FDA批准上市。葛兰素史克已经向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和俄罗斯提交了该药的上市申请,而且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向更多的国家提交申请。该公司估计Benlysta的销售额在50亿美元。   NO.7 赛诺菲-安万特   赛诺菲-安万特2010年的研发投入为59.4亿美元,比2009年的61.8亿美元下降了约4%。   赛诺菲-安万特对公司的研发战略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在收购方面也屡有大手笔。如去年夏天,赛诺菲-安万特以5.60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技术公司 TargeGen,以涉足恶性血液疾病研究领域。早在2009年,赛诺菲-安万特以5亿美元收购加利福尼亚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BiPar Sciences,从而获得了中期阶段的癌症药物iniparib(目前处于Ⅲ期研究阶段)。今年年初,赛诺菲-安万特以超过20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健赞。这项交易是生物科技行业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收购交易,从而为该公司进军罕见病药物领域奠定了基础。赛诺菲-安万特在进行大量收购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加强与学术机构的合作,以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赛诺菲-安万特在新的研发战略调整中表示将会重视外部资源的作用。从今年2月份开始,赛诺菲-安万特有55项临床开发项目,13项Ⅲ期研究或者批准申请项目需要外包。   该公司目前开发的具有较好疗效的Ⅲ期阶段新药有糖尿病药物利西拉来(lixisenatide),每天一次口服的多发性硬化症药物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赛诺菲-安万特其他极具希望的Ⅲ期阶段新药还有抵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实验药物奥瑞布林(ombrabulin)。另外,赛诺菲-安万特还与Regeneron公司联合对癌症药物阿柏西普(aflibercept)进行开发,最终的研究结果有望在今年中期公布。该公司还在对登革热疫苗进行开发。   另外,赛诺菲-安万特对健赞的收购为其带来2013年年底前有望获得批准的3种新药:多发性硬化症药物Lemtrada (alemtuzumab)、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药物mipomersen和1型戈谢病(家族性脾性贫血)药物eliglustat tartrate。   NO.8 阿斯利康   阿斯利康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53亿美元,比2009年的44亿美元增长了近20%。   去年继辉瑞的tanezumab和强生的fulranumab两个神经生长因子抑制剂类止痛药因副作用而停止研究之后,阿斯利康也主动停止了公司的神经生长因子抑制剂medi578的研究,而分析师认为,神经生长因子抑制剂类药物的市场在年均110亿美元左右。   另外,阿斯利康还相续遭遇了呼吸系统抗病毒药物motavizumab、前列腺癌药物zibotentan和结肠癌药物Recentin的Ⅲ期研究失败。去年,阿斯利康抗血小板疗法新药Brilinta被FDA推迟批准,并被要求提供附加资料。阿斯利康的vandetanib虽遭遇肺癌研究失败,不过却赢得了专家委员会推荐批准用于治疗甲状腺癌。   2010年6月,阿斯利康和Targacept宣布共同对严重抑郁症新药TC-5214进行Ⅲ期临床开发。另外,阿斯利康一直在寻求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阿斯利康同意向Rigel公司支付12.4亿美元(先期支付1亿美元)获得fostamatinib (R788)在全球范围内独家开发和商业化的许可协议。   NO.9 礼来   礼来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48.8亿美元,比2009年的43.2亿美元增长了约13%。礼来称,今年该公司还将会维持较高的新药研发投入增长速度。不过,去年礼来却关闭了新加坡的研发中心,裁员130人。   去年8月份,礼来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semagacestat因不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而且患者病情还出现了恶化而遭遇失败。   如今,礼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糖尿病药物Bydureon(糖尿病特效药百泌达的长效一周一次的版本)上。去年秋季,FDA要求礼来补充Bydureon对QT(心电图QT间期)的研究资料。而礼来的黑素瘤药物tasisulam因有参加试验的患者死亡而终止研究。   虽然礼来在药物研发中屡遭失败,不过该公司目前还有多项药物处于后期研究阶段及一些待评估项目。   NO.10 百时美施贵宝   百时美施贵宝2010年的研发投入为35.6亿美元,比2009年的36.4亿美元下降了约2%。   去年,百时美施贵宝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18.3%,预计今年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将会增加。   百时美施贵宝在去年开发的多种新药处于后期研究阶段,包括极具发展前景的皮肤癌药物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癌症药物XL- 184、糖尿病药物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与阿斯利康共同开发)和抗凝血剂阿哌沙班(apixaban)。另外,百时美施贵宝还有达沙替尼(Sprycel)、阿达木单抗(Orencia)和沙格列汀(Onglyza)获批了扩展适应证。预计到2012年,百时美施贵宝的后期研究阶段的产品中将会有5个产品获准上市。   百时美施贵宝和辉瑞共同开发的用于高危风险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新药apixaban,在去年秋天因研究者发现可增加急性冠状动脉症状患者的出血倾向而被叫停。去年9月份,百时美施贵宝与阿斯利康合作开发的实验性2型糖尿病药物dapagliflozin的研究结果显示,其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改善糖基化血红蛋白的疗效和格列吡嗪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的疗效相当,并且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体重。百时美施贵宝与礼来合作开发的晚期阶段癌症药物 necitumumab最近遭遇了注册挫折,不过此药的另一项Ⅲ期研究仍将持续进行。另外,百时美施贵宝与Exelixis公司的甲状腺髓样癌药物 XL184正在联合开发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武田制药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35亿美元,依据现在的汇率,武田制药实际研发投入与百时美施贵宝相当,成为亚洲制药公司中研发投入最多的公司。
  • 欧洲最大制药企业在华设亚太研发中心
    新华网北京4月6日电(记者张晓松)欧洲最大药品生产企业赛诺菲-安万特集团驻华机构6日宣布,将在中国设立其亚太研发中心,辐射包括日本、俄罗斯和印度在内的整个亚太地区,加速开发针对这一地区疾病的创新药物和创新疗法。   赛诺菲-安万特集团驻华机构表示,这是该集团设立的第一个地区性研发基地,体现了他们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高度关注。   该中心将落户中国上海,针对亚太地区疾病特点,加速开发创新药物和创新疗法,满足这一新兴市场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同时,加强产品引入及与中国科研界的战略合作,在传统中药等领域进行科研探索。   由于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近年来,亚太地区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日益流行,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也呈现加快增长趋势,引起全球医药研发和生产领域高度关注,世界各大制药企业相继在华设立研发中心。   赛诺菲-安万特集团是欧洲第一大药品生产企业,也是最早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
  • 制药大佬的2013:跨国药企年报分析
    随着各大跨国药企年报的陆续发布,2013年销售额10强的名单出来了。这一年,没有太大的惊喜,与2012年相比,辉瑞和默沙东因为正在面临的专利悬崖和战略重组,使得其排名向后挪动了几位,而雅培因2013年年初拆分出艾伯维后,无缘前10强,礼来得以进入榜单,同时,拜耳的排名向前进一位。   不过受到去年专利悬崖的影响,今年的销售额10强仍然算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排名。其中,强生、诺华、罗氏、葛兰素史克、礼来和拜耳2013年的销售额比2012年有所提升,但是只有强生和拜耳的成绩算是比较可喜。以美元计,拜耳比上一年增加了6.9%,强生增加了6.1%。其他几家则是与上一年基本持平或者增长在3%左右。   辉瑞、赛诺菲、默沙东和阿斯利康则经历销售额的回落,基本都是因为这些企业重磅炸弹的专利过期。默沙东因为顺尔宁的专利到期,其2013年销售额下降6.8% 而辉瑞至今仍未从2011年立普妥专利到期的阴影中走出,它的销售额在2013年下降6%。阿斯利康和赛诺菲2013年也因为专利到期的问题,其销售额与2012年相比分别降低8%和5.7%。   强生   2013年销售额713.12亿美   2012年销售额672亿美元   强生现任CEO亚历克斯&bull 戈尔斯基在2012年上任时,其上一任留下来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不止是非处方药部门的销售额拉了整个公司的后腿,而且强生正在面临着有一系列关维思通的法律官司。不过现在,主持强生业务一年后,亚历克斯&bull 戈尔斯基也随着公司业绩的攀升而翻身。不止药品业务增长可观,且让非处方药业务扭亏为盈。   制药部分在强生去年销售额的增长贡献率最高,其中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类克(Remicade)和艾滋病药物Prezista在市场上表现亮眼,除此之外,消炎药物Stelara、抗凝药物Xarelto和前列腺癌药物Zytiga都有不错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强生旗下非处方药部门麦克尼尔公司在经历了这几年不断的工厂治理和产品召回后,布洛芬和泰诺重回市场,2013年这一部门的销售额达到了近20%的增长。   2013年强生终结了一直萦绕在它周围的诉讼,以22亿美元的代价结束了美国司法部对其产品维思通的诉讼,同时以44亿美元的代价终结了ARS髋关节植入物召回所引发的上千起诉讼。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诉讼的终结,再加上其对医械业务的调整,使得强生医械业务2013年的销售额高于其处方药业务。   尽管从2014年开始,强生的业绩有所回落,但其潜力仍值得期待。虽然FDA第三次否决了百瑞妥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不过,这一药物已经被批准用于6种包括预防中风性房颤在内的新适应证,今年,它有望成为强生的另一个重磅炸弹。另一方面,与合作伙伴Pharmacyclics共同研发的Imbruvica作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二线用药,将为这一产品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到2018年这一产品的年销售额能够达到18亿美元。   诺华   2013年销售额579.2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566.73亿美元   诺华2013年的销售额增长只有可怜的2%,制药业务略有高,有3%。不过,在去年的管理层变动之后,其最高决策层认为,这样的市场表现仍没有达到预期,所以,聚焦业务领域以达到更高的增长将会是诺华下一步的战略取向。   这意味着要么出售旗下的一些业务部门而对剩下业务的增加投入,要么裁员以提升公司的经营利润。其董事长金格&bull 雷哈德对此持积极态度,认为诺华的非处方药、动物保健和疫苗部门是公司的业绩薄弱环节。诺华的CEO在今年1月份也表示,诺华正在为旗下业务寻找更为独特的架构模式。也有媒体称,诺华正在考虑将旗下的疫苗和动物保健业务同默沙东的消费者自我保健业务进行交换,以解决当下诺华所遇到的问题。事实上,去年诺华已经将旗下的血液检测业务以17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西班牙医药公司Grifols。   从根本上说,这一切的源起是诺华的重磅炸弹代文将在今年开始面临仿制药的竞争,2012年12月代文专利到期。尽管因为兰伯西目前面临的政策监管方面的问题,代文仿制药的上市时间推迟了近一年,让诺华有了喘息的机会,但是格列卫也将马上面临着专利到期的麻烦。面对这种窘境,诺华寄希望于抗癌药物Afinitor和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Gilenya,帮助诺华度过因专利到期而带来的业绩下滑,但显然仅凭这两个药物通是不够的。   所以,裁员成为保持诺华销售利润的又一选择。今年2月,诺华宣布了它的裁员计划。另一方面,诺华开始进一步重组其研发线。但是其CEO也曾经明确表示过,诺华2014年93亿美元的研发投入也有可能会随之缩水。诺华表示,其战略调整将在今年夏天结束后基本完成,若真是如上所示,通过剥离业务和裁员来达到,那么下一年它还会不会在销售额排名中位列第二,将存在很多变数。   罗氏   2013年销售额523.07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478亿美元   罗氏经常被业界称为制药企业的典范。充沛的抗癌药产品线使其在2013年的市场表现依然稳健,增长率达到6%。罗氏所拥有的相对丰富的产品组合和在研产品线,使得其管理层不必理会短期的利润追逐而专注于更为长远的业务规划中。   癌症药物赫赛汀、阿瓦斯汀、希罗达的市场表现仍然良好,尽管重磅炸弹药物赫赛汀和美罗华已经被仿制药虎视眈眈,最快明年,这两个药物的仿制药将上市,但是,基因泰克与百健艾迪一起研发的、美罗华的继任药物Gazyva已经于2013年获得FDA的批准,成为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线用药,这将缓冲仿制药上市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尽管罗氏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Lucentis受到来自Regeneron及拜耳热销药物Eylea的市场竞争,但其市场增长仍然显著。此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Actemra也为罗氏带来稳定的业绩增长。   尽管药物的市场表现一路看涨,但这并不是说罗氏就没有麻烦。这一年,罗氏研发团队中的灵魂人物HalBarron离开罗氏加盟Google旗下的生物制药公司Calico。虽然罗氏让负责肿瘤与血液临床的SandraHorning接替HalBarron的职务,但在研发上,罗氏确实承受力一些挫折,其备受期待的精神分裂症药物bitopertin开展了6个III期临床试验,其中前两个均以失败告终,对于罗氏来说,这算得上是开拓神经领域用药的出师不利。   即使如此,罗氏仍然有66个新药在其研发线中,且15个已经进入后期研究阶段。罗氏CEO对此信心满满。接下一年,罗氏将继续保持其稳健的做派,不拒绝一两笔10亿~40亿美元间的并购,但大的并购也不会发生。   辉瑞   2013年销售额515.84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589.86亿美元   对于辉瑞来说,立普妥的重要意义已经无需赘叙,这一曾经占据全球处方药榜首的药物在2013年其销售额是23亿美元,虽然比成为重磅炸弹的标准高出两倍多,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了,立普妥在2011年的年销售额是96亿美元,而再之前,其销售额达到过120亿美元。这些都解释了,为什么辉瑞的排名比去年低了两位。   抛开立普妥,辉瑞还是有几个市场表现良好的产品的。比如止痛药Lyrica,去年全球销售额达到46亿美元,提升10%。而在新药方面,靶向肺癌治疗药物Xalkori和消炎药物Xeljanz在2013年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但这些相较于立普妥而言,的确不值得一提。   过去一年,辉瑞希望通过裁员、缩减开支等手段让其在2013年的业绩有所突破,但是其销售额仍然在下滑。辉瑞CEOIanRead为辉瑞在过去几年实行了一系列的瘦身计划,比如出售其营养部门的药物,剥离动物保健部门,同时开始裁员,这些举措使得辉瑞进账22亿美元。   去年夏天,辉瑞CEO对其内部架构进行了调整,将公司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业务单元,每一个单元拥有独立的团队和财务结算。其中有两个是专注于创新药的部门,另外一个则像一个&ldquo 大杂烩&rdquo ,将新兴市场和生物类似物纳入其中,立普妥便是这一部门拥有的产品之一。   赛诺菲   2013年销售额450.78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477.69亿美元  和去年一样,赛诺菲的排名还是第5,但是这并不是说其过去一年就过得顺风顺水。2013年赛诺菲整体销售额下降5.7%,其中原由更多地来自于赛诺菲与百时美施贵宝共同推广的药物波立维专利到期。另一方面,其在巴西新兴市场的一团混乱和其在加拿大工厂的问题,也是赛诺菲去年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此外,赛诺菲的动物保健业务也比去年下降了9%,而其消费者自我保健业务则基本持平。   好消息是,赛诺菲的基础胰岛素来得时去年的销售增长达到20%,全年销售额达到77.5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它是全球销售最好的糖尿病药物,但可惜的是,这一药物到2015年即将专利到期。而且祸不单行,去年,FDA批准了诺和诺德的糖尿病新药Tresiba,它有可能成为来得时的竞争对手。   赛诺菲在2013年第四季度业绩下跌,不过对于魏巴赫而言,起码还有一个能够激起股东信心的说辞:看,赛诺菲在2014年没有专利到期的药品。   葛兰素史克   2013年销售额441.46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399.25亿美元   2013年对于葛兰素史克(GSK)来说,最大的负面影响来自在中国发生的4.89亿美元行贿丑闻,这也给GSK带来巨大影响:其在中国的销售额迅速下滑了18%。但所幸,GSK有5个新药获批上市,这为其在2013年的业绩提升带来一抹亮色。   另外黑色素瘤药物Tafinlar和Mekinist获得批准上市,这两个药物为GSK带来2100万英镑的销售收入,使其肿瘤业务的销售额提升22%,达到9.69亿英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新药BreoEllipta在去年第四季度被FDA批准上市,12月在日本以Relvar为名获得批准上市,这一产品在这两个国家的总销售额达到800万英镑,同时,HIV整合酶抑制剂Tivicay也为其在美国市场增加了1900万英镑的销售收入。   疫苗方面,两款四价疫苗FluLavalQuadrivalent和FluarixQuadrivalent的销售提升了25%达到2.51亿英镑,这两个疫苗的出色表现,使得GSK该业务整体增长2%,达到34亿美元。   尽管受到贿赂丑闻的影响,但在GSK的CEOAndrewWitty看来,GSK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进发,因为从去年来看,GSK有众多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在研产品,同时其研发回报率达到了13%。在2013年GSK业绩发布会上,AndrewWitty表示,GSK的新药研发正在沿着公司的战略规划持续向前,之后不同类型新产品的上市,会让GSK在更多元的竞争中保持优势,而不仅仅把希望寄托在单一产品上。   他所指的单一产品是目前呼吸领域的重磅药物舒利迭,2013年其销售额增长为4%,达53亿英镑,而且,销售额的大部分来自美国市场,由于吸入装置的难以复制,其在美国市场几乎没有竞争者。然而在欧洲,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在欧洲,舒利迭的商品名是Seretide,它的市场阵地正逐渐被默沙东的Dulera和阿斯利康的信必可都保抢夺,2013年其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下降2%,达到14.58亿英镑。与此同时,诺华山德士的仿制药AirFluSalForspiro也已经获得审批上市,未来将与GSK展开直接竞争。   默沙东   2013年销售额440.33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472.67亿美元   默沙东知道自己今年的销售数字不如之前好看,主要原因在于其销售冠军Singular正在面临仿制药的竞争,这使得默沙东的整体销售额下滑8%降至440亿美元,而Singular的年销售额则下滑69%至12亿美元。于是,默沙东不得不在2013年进行全球架构重组以及大幅度的裁员。   不过在制药业务方面,默沙东还是有亮点值得一说。比如Remicade和Simponi,这两个消炎类产品去年的销售分别增长19%和51%,Simponide的销售额直击5亿美元。呼吸系统药物Dulera也同样表现不俗,从GSK的舒利迭那里抢夺了不少市场份额,增长56%达到3.24亿美元。疫苗方面,默沙东的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Gardasil2013年增长12%达到18亿美元 带状疱疹疫苗Zostavax也实现了大踏步增长,销售额增加16%达到7.58亿元。   但其他的业务领域则乏善可陈。动物保健缩水1%,OTC产品克敏能业绩下滑12%,使得消费保健部门的业绩被整体拉低。现在,默沙东正在评估这两个部门未来命运。据说一些希望提升自身产品线的制药巨头们对默沙东消费保健部门早已窥探已久,其中就包括拜耳和诺华。   拜耳医药   2013年销售额259.69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243亿美元   抗凝血药物Xarelto、用于治疗湿性(新生血管)年龄依赖性黄斑变性(AMD)的药物EYLEA、口服多激酶抑制剂Stivarga、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药物Xofigo和用于治疗成人两种形式的肺动脉高压药物Adempas,五个产品加在一起共为拜耳在2013年带来127亿欧元的年度销售额,占到总额的67%。   拜耳为这些产品规划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并适时地调高了拜耳未来的销售预期。不过这并不是说拜耳在其他产品中就没有取得增长,其用于0~16岁重度A型血友病患者的出血预防、降低病人出血和关节损伤几率的罕见病用药Kogenate2013年的销售额提升了6.4%。拜耳CEOMarijnDekkers表示,拜耳的消费者自我保健业务在2013年也增长3.2%,达到77亿欧元。现在,拜耳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战略扩张,例如近期并购中国OTC企业滇虹药业就是这一战略的一部分。   也许还有更大的动作紧随其后,拜耳一直对默沙东的消费保健业务部门虎视眈眈,而这一业务的估值能够达到120亿美元。拜耳CEOMarijnDekkers表示,去年,拜耳也曾经想要拓展其动物保健部门,业界传言称其目标并购对象是诺华的动物保健部门。   阿斯利康   2013年销售额257.11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279.9亿美元   对于阿斯利康来说,好消息是其在关键品种替卡格雷以及关键领域糖尿病、呼吸系统的药物都实现了快速增长,而新兴市场及日本市场等的表现也相当不错,2013年销售额达到12亿美元。而坏消息呢?专利过期药品正在接受市场的无情冲击,这块业务全年的销售额降低22亿美元,完全冲刷了利好带来的喜悦。   事实上,不止阿斯利康专利药到期产品要受到市场的冲击,其他专利到期药物的低价仿制药上市后,也可能会对其产品产生影响,比如立普妥专利到期后,其仿制药的上市,使得阿斯利康的可定全球年销售额下降了近9%。与此同时,阿斯利康的自有产品信必可都保与耐信也在欧洲市场被仿制药所冲击。   不过,在欧洲市场上,替卡格雷为阿斯利康扳回了一局,其年销售额达到2.83亿美元,单单第四季度就有9200万美元的进账,其中有一半的销售额来自欧洲市场,2013年第四季度,替卡格雷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比2012年翻了近一倍。不过,在美国市场,这一产品则遭遇了困境,因为美国司法部正对其中有异议的临床关键数据展开调查。呼吸系统药物信必可都保在美国市场则日益红火,从GSK的重磅炸弹舒利迭中抢到部分市场份额后,现如今,信必可都保在这一治疗领域的市场份额是30%,第四季度它的年销售额增长11%。   礼来   2013年销售额231.13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226.03亿美元   尽管2013礼来进入排名前十,但并不是说它在2013年的市场表现有多么炫目。相反,在2013年礼来仍然处在专利悬崖的影响中,其重磅炸弹产品再普乐2013年销售额降低30%到17亿美元,拉低了整个公司的年销售额表现。另一方面,礼来的又一重磅炸弹产品新百达在去年12月份开始也面临着仿制药的竞争,使得新百达在去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降低38%。   不过另外两个重磅炸弹的放量为礼来2013年的业绩带来了9%的增长,这两个产品分别是肺癌药物爱宁达和赖脯胰岛素优泌乐。2013年前者为礼来带来27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而后者为礼来带来了26亿美元的贡献。   除此之外,礼来的几个产品还实现了两位数的业绩增长,例如ED药物希爱力去年的销售额增长率为12%,达到22亿美元 而另外一个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择思达的年销售额增长14%达到7.09亿美元。礼来的全球CEO李励达对未来几年新产品上市充满信心,希望能借此将礼来的业绩带动起来。不过事实是,过去数年,礼来只在2009年上市了一个新产品。
  • 中法医药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展老年病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与法国赛诺菲-安万特集团18日在北京签署备忘录,决定建立再生医学联合试验室,用以合作开展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疾病在内的老年疾病相关领域科研项目。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年龄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神经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为有限的卫生资源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我们将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和专长,致力于推动老年病基础研究乃至新药开发进程,适应中国日益老龄化的社会求。”据赛诺菲-安万特集团全球开发高级副总裁Marc Cluze介绍,双方计划联合开展前列腺癌、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研究,以加强相关疾病的防治 同时,致力于推动双方的学术交流,培育顶尖技术人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是一所以神经病学和老年医学临床与研究为特色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其老年神经病学、中西医结合老年神经病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法国赛诺菲-安万特集团是欧洲最大的制药企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张建表示,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有助于集合双方的优势力量进一步开展再生医学研究,推动我国老年病学研究快速进步。
  • 10大外资制药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排名
    由于其他国家医药市场看起来长期低迷,大型医药公司正在将赌注押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而且中国市场使得其他新兴的机会看起来无足轻重。据Datamonitor预测,中国的糖尿病市场2019年将达到21亿美元。这份巨大的市场蛋糕吸引了小部分大型制药公司的眼球,它们正极力争取控制这个市场。   大型制药公司在中国的大笔投资远不仅仅是数字那么简单,它还暗藏着激烈地竞争故事。每一篇关于百万美元级投资的头条新闻都标志医药企业在市场争夺中的最新战火,这有可能就成就或毁掉大型制药公司。   由于其他国家医药市场看起来长期低迷,大型医药公司正在将赌注押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而且中国市场使得其他新兴的机会看起来无足轻重。据Datamonitor预测,中国的糖尿病市场2019年将达到21亿美元。这份巨大的市场蛋糕吸引了小部分大型制药公司的眼球,它们正极力争取控制这个市场。   赛诺菲、礼来、默克都是这场竞争的挑战者。每家公司都在花大代价蚕食本由诺和诺德和拜耳公司占有的市场。在这个竞争激烈、高风险的市场,小优势可以带来大销售,每家公司都在抢这块蛋糕。赛诺菲通过提供糖尿病培训加强和政府的联系 诺和诺德回之以承诺更好的当地教育、研究和生产。在带着这种色彩的投资中,大约有一半是在关注中国的糖尿病市场。   投资可以让医药公司有机会聘请优秀的药物研究人员,但是在中国的投资则不仅仅是用于基础建设,更多是用于打通关系。随着中国医保的覆盖面的扩大,大型制药公司更喜欢维护持有大笔预算的客户。而且当市场准入谈判开始时,向中国投资对制药公司来说就不会损失。   即使身后有数十亿美元,制药公司们还在为进军中国市场争取外界的帮助。而大型制药公司面临的全球和在中国的新机遇和挑战,也促使了前所未有的联盟。比如说,辉瑞公司和一家国有制药公司(即海正药业,生物探索注)联手销售仿制药。仿制药曾经给辉瑞的中国市场带来重大的损失。辉瑞还面临着阿斯利康和礼来的竞争,这两家公司都投资了本土的企业从而在品牌仿制药市场分的一杯羹。   其他制药公司则是联合起来瞄准了疫苗市场,特别是葛兰素史克3900万美元收购了它的合作伙伴,这为成功的合资公司提供一种可能性结局。R&D也正在合作。礼来较早进入中国市场,2002年就给中国上海的医药研发外包商尚华医药一剂强力针,并且继续和本土伙伴合作。随着阿斯利康和默克雪兰诺的加入这场战争,推进了在中国新的投资形式以及和CRO的合作方式。   在中国投资的无数个方法都面临两个共同目标:使中国成为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动力室 在这个膨胀的市场里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其他市场的缓慢增长和创新,大型制药公司大量投入以实现这两个目标。 排 名 公司 投资金额 投资方向 1 默克公司(MRK) 5年15亿美元 疫苗,糖尿病和合资企业 2 诺华制药 5年12.5亿美元 研发和原料药 3 罗氏 4.1亿美元 研发和诊断 4 阿斯利康 2亿美元 品牌仿制药和CRO合作 5 默克雪兰诺 2亿美元 研发和CRO合作 6 辉瑞 1.45亿美元 品牌仿制药和合资公司 7 诺和诺德 1亿美元 糖尿病 8 赛诺菲 9000万美元 糖尿病 9 礼来 8000万美元加未披露的研发经费 糖尿病和品牌仿制药 10葛兰素史克 约6300万美元 疫苗和合资公司
  • 第四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论坛在沪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由中欧生物医药委员会(SEBMC)发起主办的“第四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论坛”于2011年4月21-22日在上海淳大万丽酒店顺利举行,会议主题为“全球新药研发变革——药物创新与转化医学革命”,百余位来自美国、欧洲、中国及亚太地区生物制药、新药研发、创新药物研发外包、医药临床研究、转化医学领域的知名人士出席了此次会议;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亦参加了会议。 赛诺菲-安万特制药集团亚太区研发高级总监Bradley Marchant先生致辞   Bradley Marchant先生致辞到:“作为中欧生物医药委员会的执行理事长,我首先代表本次会议主办方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在新一轮医药产业转移的推动下,全球新药研发引发了新的变革。在中国,‘十二五’生物医药产业规划及新医改政策实施,给生物制药产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目前,中国医药市场已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的重要基地,因此我相信,此次会议的召开将为全球制药研发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与交流合作平台。” 英国驻沪领事馆副总领事Jacqui Booker女士致辞   Jacqui Booker女士说到:“我很荣幸能够被邀请来参加第四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论坛。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生物医药也是其相当重要的一个支柱性产业,目前英国有7700多家医药公司,其产品销售产值在421亿美元左右,规模仅次于美国。非常欢迎在座各位也能够来英国寻求医药方面的合作或投资,最后祝此次会议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由General Biologic公司MPH总经理Jonathan Zifferblatt先生主持 会议现场   赛诺菲-安万特制药集团亚太区研发高级总监Bradley Marchant先生在《New Horizons in R&D-unique potential for innovation in China》报告中介绍了赛诺菲-安万特制药集团对中华医药(TCM)的认识与研究,以及赛诺菲-安万特制药集团在药物研发平台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勃林格殷格翰集团高级副总裁Rolf G. Werner先生   Rolf G. Werner先生的报告题目是《Time to Clinic Process Development》,该报告以大量的图表介绍了当前药物从发现到临床经过的几个阶段,同时Rolf G. Werner先生还说到,勃林格殷格翰集团非常注重创新与研发,希望能将更多好的产品带到中国。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所长Ralf Altmeyer先生   Ralf Altmeyer先生在《Advance BioChina, a new platform for global biotech in China》报告中说到,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政府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三方合作建设的科研机构,该研究所同全球最顶尖的传染疾病专家协作,共享最新资源和研究成果,争取建设成为世界公认的高水平研究机构。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姜远英先生   姜远英先生的报告题目为《New Drug R&D in Larg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in China as Show by SPH》,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生物制药工业的发展现状、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生物制药研发中心以及未来的战略规划。 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生物研发副总裁吕强先生   吕强先生在报告中谈到,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于2000年12月成立,向全球提供制药、生物技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外包服务,经过十年,无锡药明康德公司提供药物开发综合服务的经营模式已证明是成功的。下一个十年,无锡药明康德将力造一体化新药研发服务平台。 签字嘉宾合影留念   会议同期还举行了“新药发明与人类健康倡议公益活动”, 该活动宗旨是在探寻在全球药业变革的背景下,如何携起手来共同倡导药物研发革新,促进全球创新药物发展,分享药物研发和临床医学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合作新模式,缔造人类健康做出贡献。赛诺菲-安万特、勃林格殷格翰、上海医药、无锡药明康德等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纷纷签名,响应“全球创新生物药物研发革新与人类健康”的倡议。 专题讨论现场   此外,会议还针对抗体药物、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抗体人源化技术、新药研制技术、重组人体蛋白、基因治疗、细胞疗法和干扰素开发应用与医学创新、抗感染药、抗肿瘤药、抗糖尿病药和心脑血管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等抗重大疾病药物研发与治疗、药物发现、新药设计、新药临床实验、专利与许可,创新药物研发与临床医学试验外包亚洲机会、生物技术创新药物产业发展等热点安排了多场专题讨论会,台上专家展开深入对话,并与台下听众互动交流,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会议茶歇
  • 辉瑞欲关闭位于英国的研发中心
    未来两年内,有2400名员工将离开辉瑞位于肯特郡英吉利海峡岸边的桑威奇研发中心。早在今年2月初,辉瑞就在去年第4季度和全年的业绩报告中指出,将在2012年底关闭位于肯特郡桑威奇的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已有56年的历史。   这一决定将取消辉瑞为英国研发人员提供的2400个职位,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制药行业研发科学家失业的队伍。   辉瑞在英国的桑威奇研发基地运作了50多年,它是辉瑞全球最大的研发基地之一。   制药巨头纷纷“撤退”   上月,诺华也宣布将裁掉英国西萨塞克斯工厂的550个职位,这无疑为英国惨淡的就业困境雪上加霜。过去12个月以来,由于英国和荷兰大型的商业化研发中心纷纷倒闭,欧洲制药工业的失业率已变得非常严重。   辉瑞关闭桑威奇研发中心是医药行业最近一个裁员计划之一。仅2009年,制药巨头们就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超过4000个岗位的裁员计划。裁员的原因包括现有的研究模式已经过时、大量“重磅炸弹”药物专利即将到期、组织机构臃肿、内部R&D创新水平低下等,然而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公司资产负债的压力。附表列出了过去两年内制药公司计划裁员的情况。   制药行业咨询公司Datamonitor预测制药巨头从今年开始就得面临“专利悬崖期”,2011~2012年大型制药公司在美国专利药市场的销售额为420亿美元。同时,随着立普妥专利到期,全球制药行业“重磅炸弹”的时代已经结束。   辉瑞的“重磅炸弹”药物立普妥(阿托伐他汀)的专利将在今年11月到期,2010年,立普妥的销售额达118亿美元,而仿制药厂早就对这块庞大的蛋糕垂涎三尺。11月后,立普妥与同类产品拼杀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这也是部分导致辉瑞宣布在下一个财政年度将R&D投入缩减15亿美元的同时,关闭位于桑威奇研发中心的原因。而且公司还将裁掉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格罗顿1100个工作岗位,而在麻塞诸塞州的剑桥市将会重新设立和补充新的几百个岗位。   根据路易斯大学世界卫生和医学中心的执行董事Peter Ruminski的观点,辉瑞绝不是只是削减研发岗位。节省内部研发投入的趋势在整个行业中不断升级且不断持续。   默沙东旗下位于荷兰的默沙东-欧加农(MSD-Organon)研发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的命运仍然悬而未决。默沙东的总部设在美国新泽西州,公司于去年9月宣布将出售在荷兰欧加农的业务,以便作为对全球研发业务进行整合的措施之一。但之后迫于劳资联合委员会以及欧加农雇员的强烈反对,默沙东表示将研究替代的内部可行性解决方案。   同时在法国,法国《论坛报》(La Tribune)有消息透露,总部位于巴黎的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安万特日前正在对该公司在欧洲市场上的业务进行重组。作为这项战略的一部分,赛诺菲计划在该地区裁员700人。文章指出,在推行裁员措施后,赛诺菲在欧洲市场分支机构的数量将从以前的30家下降至10家。赛诺菲发言人向路透社表示,该公司正在对欧洲地区的业务进行改组,但拒绝对是否裁员一事进行评论。   急坏英国政府   辉瑞在英国的桑威奇研发基地运作了50多年,它是欧洲最大的研发基地,也是辉瑞在全球最大的研发基地之一。目前,环境优美、如同大学校园的辉瑞英国研发基地共有2400名员工,其中相当一些是世界顶级的高技术人员。每年辉瑞投资在英国研发中心的研发费用高达5 .5亿英镑以上。不少辉瑞风靡世界的药品就是在这里研发出来的,其中包括全球著名的万艾可。   虽然对占地340英亩风景如画的研发基地进行裁员,可以改善辉瑞的财务状况,但是对当地经济却是重重一击。桑威奇本来是一个海边小城,辉瑞的巨大业务给这个风景优美的滨海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经济效应,同时也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过去5年里,仅新研发设施的建设,辉瑞就投入了2.4亿英镑。一旦辉瑞“撤退”,着急的不但是肯特郡和桑威奇市,而且包括出任首相宝座9个多月的卡梅伦。卡梅伦曾努力劝说辉瑞不要将研发业务移出英国。但结果无功而返。所幸的是,就在辉瑞宣布决定关闭桑威奇研发中心48小时后,英国商业、创新、技术服务部专门成立一只由肯特郡议会及本土企业协会组成的应急小组,应对即将面临的失业人员。   辉瑞这一决定带来大量的失业人员不但激怒了英国政府,当然也惹怒了桑威奇的雇员。尤其是在去年11月英国政府通过了所谓“专利盒”的法案之后,这样的决定更让英国政府情何以堪。“专利盒”方案是英国政府为鼓励在英的制药和生物技术企业进行研发和开发活动,而对企业专利收入提供10%的优惠税率的措施。该法案将在2013年4月正式生效。现在很难想象,如果桑威奇研发中心关闭在该法案通过之前,将是怎样的情况。一个桑威奇研发中心的员工也表示了极度不满,他在博客上用直接署名为“读信”的文章,炮轰了辉瑞的总裁和CEO Ian Read。   尽管现在有很多员工不得不面对重新安家和在其他地方寻找工作的可能,但是至少有一小部分的人员将考虑留下来建立他们自己的研究实体,而且学术机构可能成为全球研发人员失业浪潮的最终受益人。
  • 珀金埃尔默选举Pascale Witz为董事会成员
    p   珀金埃尔默10月30日对外宣布,公司已选举赛诺菲糖尿病与心血管全球事业部副总裁Pascale Witz出任董事会成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5923ceea-7141-4583-b9ca-1f2412ed4bbb.jpg" title=" AAEAAQAAAAAAAAfzAAAAJDYyNzc2YTA0LTExMzUtNGQ1YS1iNWMxLWFjMTJhZjM0YTdiMw.jpg" / /p p   珀金埃尔默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obert Friel表示:“我们热烈欢迎Pascale加入珀金埃尔默董事会。 她在制药、医疗器械和诊断行业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相信她的领导能力将有助于推动公司未来发展。” /p p   Witz拥有30多年的管理经验,最近担任赛诺菲SA的全球糖尿病和心血管系统执行副总裁,在赛诺菲之前,她在通用电气医疗公司工作了17年,担任医疗诊断部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她于1991年开始担任法国Becton Dickinson市场营销工作,并于1996年在GE Healthcare开展研究工作。 /p p   Witz目前在Horizon Pharma Plc,Regulus Therapeutics,Inc.,Fresenius Medical Care AG& amp Co. KGaA,Savencia SA等机构的董事会任职。 Witz从法国里昂国立科学院获得生物化学硕士学位,并在法国枫丹白露INSEAD获得经济与市场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p
  • 菲诺维康获得数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用于空间多组学技术平台搭建
    北京菲诺维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菲诺维康)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级天使轮融资,由元禾原点独家投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菲诺维康空间多组学技术平台搭建和临床产品的应用开发。菲诺维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专注打造多应用场景的一站式空间多组学解决方案。创始人李杨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拥有近20年病理诊断、空间转录组学、空间蛋白组学的行业经验与资源。曾就职于罗氏诊断病理事业部,后相继担任空间转录组学领域技术代表公司Advanced Cell Diagnostics的大中华区总经理、空间生物学技术代表公司Akoya Bioscience的亚太区商务拓展总监,具备丰富的空间多组学的产品开发、临床转化及商务推广经验。团队核心成员也均有十年以上空间多组学领域技术平台搭建、产品研发、临床落地经验。菲诺维康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模式,致力打造国内唯一可在同一个设备同时实现多组学(DNA\RNA\蛋白)的空间信息的解决方案:用于空间多组学检测的试剂、自动化设备及可判读DNA、RNA及蛋白生物信息的软件,目标是提供临床可及的应用产品。创始人李杨表示:空间多组学技术通过提供细胞和分子的精确空间坐标,正在改变我们对复杂疾病的理解。在从业的20年,我深度参与了空间转录组学、空间蛋白组学的技术的发展和转化推进,认为目前是空间多组学进入临床应用的最佳时机,空间可视化病理将成为临床落地的切入点。经过多年的筹备和积累,我和菲诺维康的创始团队非常荣幸可以携手元禾原点,共同推动空间多组学技术在疾病诊断、肿瘤治疗、新药研发等领域的应用开发,为肿瘤诊断和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元禾原点合伙人胡晓方博士表示:生命过程是由多种模式同时发生的变化驱动的,精细且复杂。空间多组学包含精准多组学定量和空间信息,使得我们对生物信息的理解跃迁到新的高度,这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至关重要。随着单细胞技术的发展,分析工具的拓展,空间多组学技术来到了应用和产业落地的拐点,也是未来精准医疗的重要手段。我们结识创始人李杨多年,理解他在空间多组学赛道的积累和优势,也清楚菲诺维康创始团队的技术实力和转化能力。我们期待与菲诺维康合作,共同加速空间多组学在临床的落地应用。
  • 飞向承诺,抵达美好——视频访飞诺美全球市场总监Peter Kim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仪器信息网讯 2018年10月31日,第九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展会为期三天,作为业内翘首以盼的双年展,今年展会在展出面积,展商数量或参观人数方面均创历史新高! /p p   作为分离科学领域拥有先进研发、设计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全球知名企业Phenomenex继2018年8月宣布其中文名“飞诺美”之后,又与同属公司旗下“博纳艾杰尔(Agela)”品牌及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 SCIEX、PALL两家运营公司共同亮相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在飞诺美展位,仪器信息网有幸邀请到飞诺美全球市场总监Peter Kim分别就2018年飞诺美与博纳艾杰尔战略联合以来的发展情况,飞诺美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以及本次展会带来的新品情况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详细内容请点击以下现场采访视频进行观看。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94506E3AC4802DE9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2BE2CA2D6C183770& playertype=1"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span id=" _baidu_bookmark_start_0" style=" 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 ? /span
  • 如何看待跨国药企对在研项目的“战略性放弃”?
    如何选择适合企业自身条件的优秀新药品种,一直是跨国药企极为关注的问题。众所周知,开发新药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和长周期的特点,当项目进展到一定程度,因一些原因对某一品种选择“战略性放弃”,前期研发的“打水漂”虽固然可惜,但有时这种做法更多的是对公司人力物力财力的及时挽救,以及企业科研能力及市场眼光的独特体现。  近年来,跨国制药企业“放弃”的项目  1. 辉瑞:Remoxy  Remoxy是常见止痛药羟考酮的凝胶缓释胶囊,是一种抗滥用、缓释羟考酮制剂,其剂型为凝胶样高粘性胶囊,难以通过压碎或与水及其他溶剂混合将内容物积攒,能够有效防止羟考酮滥用。正因此,Remoxy曾一度被认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药也是辉瑞当年斥资收购King Pharma的原因之一。Remoxy曾3次冲击FDA,可惜都遭到了拒绝,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产品的跟进导致了Remoxy市场前景的黯淡,辉瑞最终不得不忍痛放弃该项目,将Remoxy的全部权利归还给合作伙伴Pain Therapeutics和Durect,同时表示不再进行Remoxy任何开发工作。  2. 赛诺菲:SAR3419  SAR3419是利用靶向CD19蛋白的抗体与抗肿瘤药物maytansinoid相偶联后得到的抗体药物偶联体。由于CD19广泛表达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因此SAR3419将比传统药物具有更好的专一性。在此前进行的DLBCL临床二期研究中,患者对SAR3419的客观缓解率达到43.9%左右,许多分析人士认为这种药物有潜力作为一种新的肿瘤二类用药走上市场。  SAR3419是由赛诺菲和ImmunoGen公司共同研发,出于战略决策,赛诺菲选择了放弃SAR3419的开发,这一决定决定使得ImmunoGen公司受到波及,公司股价在消息发布后下跌11%。除了SAR3419,赛诺菲和ImmunoGen目前仍有SAR650984, SAR566658和 SAR408701处于研发合作关系。  3. 阿斯利康:brodalumab  brodalumab是一种新颖的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IL-17配体对受体的结合来抑制炎症信号通路。IL-17在诱导和促进炎症疾病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Brodalumab被开发用于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的治疗,III期临床项目已经完成,计划在年底向美国及欧盟提交治疗中度至重度银屑病的监管申请文件。  由于临床数据曾显示brodalumab与患者自杀倾向可能相关,安进曾终止与阿斯利康关于brodalumab的合作,后阿斯利康将brodalumab的开发及商业化独家权利授权给Valeant。根据协议,Valeant将支付阿斯利康4.45亿美元。  4. 拜耳:Riociguat  Riociguat,是拜耳研发的一种创新性药物,作用于鸟苷酸环化酶。临床主要用于肺动脉高压(PAH)、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治疗,是第一个sGC激动剂类药物,于2013年被FDA批准以商业名Adempas用于治疗包括术后(未能手术)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和未知原因的肺动脉高压两种肺动脉高压类型。  由于目前市场上尚没有针对伴随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肺动脉高压(PH-IIP)适应症的获批疗法,拜耳公司希望用Riociguat来满足目前市场上对这一适应症的急切需求。基于公司此前进行的临床研究数据,拜耳公司委托一个独立的数据分析委员会(DMC)对其研究进行数据分析,DMC最终建议公司暂停Riociguat的开发。拜耳公司因此决定暂停其关于Riociguat治疗PH-IIP的临床研究,同时公司还表示将保持对此次临床研究参与患者进行为期至少四个月的随访。  5. 梯瓦:MPC-150-IM  MPC-150-IM作为一线候选药物,由近150万间质前体细胞组成,通过直接注射到慢性心脏病患者(心衰)的心肌细胞而起作用。在受损组织中,当一些特殊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时,MPC-150-IM可释放一系列因子,这些因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发受损细胞功能性的恢复。  最初,MPC-150-IM由Mesoblast开发,曾被认为是有潜力成为年销售峰值41亿美元的重磅炸弹,Teva通过收购Cephalon而持有Mesoblast公司大约14%的股权,在Teva的努力下,MPC-150-IM顺利推进至如今的后期阶段。可能是出于发展战略需要,Teva放弃了MPC-150-IM的继续开发,并将权利全部归还给Mesoblast公司,由其继续推进,初步估计MPC-150-IM的后续研发费用大约要1亿美元。  在研项目的“战略性放弃”,有何特点?  通过以上案例,不难发现,当产品存在“瑕疵”、市场前景不明朗、申报次数过多时,跨国药企通常会考虑该项目的“战略性放弃”。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制药业投入的研发费用占其全球销售额的比重都远高于其他任何行业。在这样一个研发高投入的环境下,企业也就不得不战略性的对一些项目选择放弃。  1. 问题产品的“弃注”  未开拓的市场或者某一领域的首款药物通常是大佬们的青睐所在,股东们更愿意花大价钱在这些具有未来市场垄断特点的产品和项目身上,而对于存在“瑕疵”或“隐患”的产品,大型制药企业往往不会在其身上下重注,甚至是弃注。一个产品,不仅仅需要研发,当拿到批件后,还需配备稳定的生产线以及优秀的销售团队,否则再好的产品不经推广,也注定会遭遇滑铁卢。所以,倘若品种因存在“瑕疵”、“隐患”而导致未来市场不够广阔,整体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大型制药公司来说,是不划算的。  2. 将研发重点放在自身擅长的领域  精简研发部门,裁减研发经费,是众多跨国制药公司近些年选择的研发模式。例如辉瑞公司在2011年减少研发经费15亿美元,关闭了位于英国的研发中心 默克公司关闭欧美9个研发中心,选择主攻部分疾病领域的药物等等。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由于药品行业的竞争激烈,且尚未出现“航母级”的跨国药企,广铺产品线对于药企来说,并非是明智的选择。而将重点放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建立自己的品牌也明显的让专注的企业得到了实惠,如专攻糖尿病的诺和诺德,多年来的销售额居高不下,可谓真正尝到了“甜头”。  3. 利用联合研发过程中自身的地位抛售“鸡肋”产品  “联合研发”这种模式已在药企中存在多年。通过企业间的技术互补开展某一项目的研发合作,通常会加快研发进度,产品也因此而得以快速进入市场。不过,当某一产品存在“问题”时,地位高、话语权重的企业往往就有舍弃、抛售该“鸡肋”产品,而作为合作伙伴(通常是该项目的发起者),有时不得不接手这样烫手的山芋。总体来看,一方因公司战略选择性放弃项目,一方因伙伴关系不得不承接项目,如关系牢靠还好,反之,因此而不相往来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  小结:  近些年,不仅各大跨国药企对在研项目进行选择性的、战略性的“放弃”,甚至公司内部的一些部门也被整体打包销售,从而精简结构,专攻自己擅长的领域。与其短兵相见,不如井水不犯河水,已成为各大跨国药企心照不宣的默契。对在研项目进行战略性的放弃,不仅可以及时挽救公司的损失,也可以将各方面的资源抽出,从而更好的开展药品研发。不过,一个项目即使是处于前期阶段,投入往往也是庞大的数额,如何能及时准确的毙掉项目,对决策者来说,着实是巨大的考验!
  • 寨卡病毒疫苗上市暂无时间表
    p   据新华社报道,广东省2月15日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是继此前在江西确诊的第一例病例后,我国确诊的第二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p p   寨卡病毒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依然没有对付寨卡的疫苗和药物,世界卫生组织称,寨卡病毒疫苗问世至少还要18个月的时间。 /p p   2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感染寨卡病毒最新报告指出,已证实在34个国家和地区境内有确诊病例,其中27个国家在拉丁美洲。来自哥伦比亚卫生研究所的最近一份报告显示,该国已发现31555宗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p p   一场研发寨卡疫苗的战役已经打响。据了解,有大约15家制药公司或诊疗机构已经联系世界卫生组织,称正在研制寨卡病毒疫苗。 /p p   法国最大制药公司赛诺菲本月初表示,公司已经启动了一项研发寨卡疫苗的项目,将利用公司已有的开发类似病毒疫苗的经验来研制寨卡疫苗。 /p p   但不容乐观的是,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还没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表。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 福西博士称,疫苗的研制工作已经开始,如果成功也可能要在几年以后才能普及。 /p p   而在国内,只有清华控股旗下的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和达安基因等为数不多的公司参与寨卡检测试剂研制。达安基因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公司研制的试剂盒仅供科研,暂不会申请注册上市。 /p p   实际上,由于市场对于传染病毒药物的需求比较分散和难以预测,制药公司对此并不愿投入太多的资金。 /p p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很多传染病发生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本国没有研发能力,无力承担疫苗和接种费用,而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强的制药公司大都集中在欧美地区。再加上研发本身是一场艰难且漫长的过程,制药公司没有动力投入到其中。 /p p   2015年12月9日,由赛诺菲研制的全球第一支登革热疫苗在墨西哥上市,这一过去几十年威胁近40亿人、遍及128个国家和地区的传染病毒将得以遏制。但不为人知的是,赛诺菲为这支疫苗耗时20年、花费15亿欧元。 /p p   “除了不愿意花这么多钱,更多企业是没资格去这样做。”上述业内人士称,与国际巨头每年动辄上百亿元的大手笔相比,国内药企的研发投入实在是太少。 /p p   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显示,2014年A股150家医药制造企业研发费用支出总额120.9亿元。而知名巨头辉瑞公司当年的研发投入为72亿美元,远高于国内上市药企的投入总和。 /p p   一个不容忽视的定律是,新疫苗的平均研发投入超过10亿美元和10年时间,但成功率不足10%。前述业内人士称,即便等到疫苗获批上市,医药公司又可能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甚至病毒消失等新问题。“传染病疫苗有太多未知数,只有国家花大力气和资金扶持企业研发才推得动,并在审批上走绿色通道加快上市进度,单靠企业自己做不现实。” /p
  • CPSA上海2013 会议日期及举办地点公布
    第四届化学和药物结构分析上海研讨会(CPSA Shanghai 2013)将于2013年4月24-27日在上海淳大万丽酒店举行。本届会议主题是“利用转化科学、监管效率和创新模式振兴医药研发”。   CPSA会议是化学与药物结构分析领域内享有极高声誉的国际性会议,到2013年,已经连续举办十五年。CPSA上海的目标是通过公开讨论行业相关的问题和需求,提供创新的技术和工业实践。一年一度的CPSA上海主要是针对那些追求更高速的药物开发时间人员和对药物新兴市场的发展趋势有了解需求的市场营销经理等专业人士。   CPSA上海采用带有高度互动性质的专题讨论会和圆桌会议的形式,邀请科学家分享他们的实际经验和经历。会议将重点讨论目前业内的新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需求,关注当前能够带动产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全球工业景观和需求。   CPSA上海2013年大会主席是来自扬森药业的CPSA上海组委会的委员之一的翁乃栋博士。 大会主席翁乃栋博士 扬森药业   本届会议上,国际知名科学家将再一次就制药相关行业焦点问题进行讨论:药代动力学/临床科学,生物分析,与制药科学。会议邀请了来自全球制药巨头赛诺菲公司全球副总裁John Newton博士和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药理学专家Ian Blair教授做大会报告。 John Newton博士 赛诺菲公司全球副总裁 Ian Blair教授 宾夕法尼亚大学   此外,本届会议将延续圆桌会议和培训会议、海报展以及社会活动等形式,奖项方面与以往相同,设置了“青年科学家奖”和“创新奖”两个奖项。   后续将继续发布CPSA上海2013会议日程及相关通知,敬请关注。
  • 2013生物医药年会10月18日报名截止
    Biopharm Annual Conference 2013   第五届中国疫苗行业峰会 5th China Vaccine Industry Summit   第一届血液制品行业峰会 1st Plasma Product Industry Summit   第二届重组蛋白药物行业峰会 2nd Recombinant Protein Drugs Industry Summit   11月6-7日,南京   6-7 November, Nanjing   2013年生物医药年会即将在11月6-7日于南京拉开帷幕,已邀请到疫苗、血液制品、重组蛋白药物行业相关政府官员,企业总经理,研发,生产,质控,市场总监与您共论生物制药行业最新进展。   10+赞助伙伴|37篇主题发言|5场专场访谈|1场高端圆桌| 项目合作   报名截止日:10月18日   部分主题发言嘉宾:   王华庆,副主任,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   侯继峰,血液制品室主任,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   杜笑寒,Chief Operating Officer, Altravax, Inc, USA   Dale Yakin, MS, MBA, 前诺华疫苗亚太区商务主管   余自强,主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申华琼,首席医疗官,恒瑞医药   高健,生物所所长,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责任有限公司   刘晓曦,亚太研发中心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总监,赛诺菲中国   谷成明, 医学总监,辉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hellip &hellip   部分参会企业:辉瑞|诺和诺德|葛兰素史克|盖立复医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百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成都蓉生|广东卫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重庆富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恒瑞医药|赛诺菲|Altravax|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责任有限公司|京天成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重庆博腾制药&hellip &hellip   部分专题:   疫苗:【专题I】疫苗市场的未来机会   【专题II】如何平衡疫苗开发速度与成本   【专题III】疫苗产品的质量控   【专题IV】利用新技术手段提升疫苗有效性   【专题V】疫苗产品的安全性研究   血液:【专题I】血液制品的市场概   【专题II】血液制品的工艺优化   【专题III】血液制品新产品的开发   蛋白:【专题I】生物制品的分析技术及修饰技术   【专题II】生物制品的工艺优化及产业化流程   【专题II】生物制品的工艺优化及产业化流程   项目合作:众多疫苗,蛋白合作项目期待合作伙伴前来合作洽谈   会议详情及项目合作信息,请联系:全小姐   Tel: 86-21-51550869   E-mail: jessicaquan@cbichina.com   Website: http://biopharm.cbichina.com
  • 圆满收官 | 珀金埃尔默第四届进博会”成绩单“来啦
    11月1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下帷幕。在这六天的时光中,在“四叶草”的舞台上, “以新驭行,创未来”的珀金埃尔默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在本届进博会上,珀金埃尔默首次以“双展台”的形式登陆,全面展示在生物医药、感染诊断、母婴健康、环境及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和尖端科技。30项创新高科技产品酷炫登场。点击观看视频:http://mp.weixin.qq.com/mp/video?__biz=MjM5NjQ3ODk0OA==&mid=868853237&sn=736b7db3a312fd4d4e037ab77d964b0f&vid=wxv_2131104267691163651&idx=1&vidsn=b7ffa434a360aad1eb8a3715d7ca3fb6&fromid=1&scene=0&xtrack=1 - wechat_redirect 除了现场多个采购意向的签署,11月6日上午,一场彰显“中国风”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在徐徐展开的卷轴上,青岛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上海)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合肥锐谱科技有限公司四家本土企业,与珀金埃尔默一同盖下印章,开启深入合作的新篇章,以各自在技术、服务和渠道上的优势,共同推动尖端检测、生物科技和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 在本届进博会上,珀金埃尔默亚洲首发的创新疫苗及药物研发一站式平台吸睛无数。凭借出色的技术优势,这款新品更是登上了第四届进博会新品集中发布平台,央视新闻直播特别节目《进博新品汇》对新品发布进行了全程直播。点击观看视频:http://mp.weixin.qq.com/mp/video?__biz=MjM5NjQ3ODk0OA==&mid=868853202&sn=062bf0af306979d0eb9b2c20fbd3e9b8&vid=wxv_2130962719695503360&idx=1&vidsn=c5f6f0d74dbdea5dbe5e10eaf6dbaf83&fromid=1&scene=0&xtrack=1#wechat_redirect来自珀金埃尔默诊断业务的两款新品:佑新安新生儿筛查管理系统软件、HIV-1核酸自动化解决方案同样收获了现场媒体和专家的关注。佑新安管理软件贴合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全流程,将庞杂的新筛工作,通过便捷的软件工具实现闭环的信息化管理。HIV核酸自动化解决方案则结合了PCR提取及体系构建、扩增检测系统以及HIV-1定量检测试剂盒及耗材,具有高通量、全自动、高灵敏、抗干扰等性能优势,能够为艾滋病定点治疗医院和疾控中心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些新品都进一步丰富了珀金埃尔默的大健康整体解决方案,彰显公司致力于以创新技术打造更健康世界这一坚定的承诺。 此届进博会也让小编深刻地感受到同行展商之间更密切的合作与互动。在公共卫生防疫专区,珀金埃尔默与多家跨国企业一同打造“未来诊所”,各取所长,向观众呈现面向未来的诊疗技术和理念。 此外,我们还与众多同行一同参与了《第四届进博会公共卫生防疫专区企业社会责任公益实践白皮书》的撰写,将我们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实践和经验与大众分享。在合作伙伴赛诺菲的展台上,珀金埃尔默受邀与多位领域专家、公益组织、行业领先机构相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构建中国罕见病可持续生态体系。2020年,由北京健康促进会主办,赛诺菲与珀金埃尔默协办的溶酶体贮积症高危筛查公益项目正式启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罕见病患者的漏诊和误诊。未来,珀金埃尔默也将与赛诺菲等合作伙伴一同,为构建罕见病生态体系提供更多的助力。 为期6天的第四届进博会已经落下帷幕,但珀金埃尔默对于创新的追求不会停歇。未来必将更加精彩,让我们共同期待!
  • 艾杰尔飞诺美客户服务安排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新年好!感谢您多年以来对我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支持和厚爱。在新年到来之际,艾杰尔-飞诺美全体员工祝您身体健康,平安快乐。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在这个特殊的新年里,新型冠状病毒所造成的疫情牵动着每一位丹纳赫员工的心。作为其中一份子,艾杰尔-飞诺美将全力配合国家做好防控工作,为减少人员聚集,阻止疫情进一步蔓延,艾杰尔-飞诺美服务团队将对包括(但不限于)仪器安装维修、LC/GC/PREP/SPE色谱技术支持工作做相应调整,具体如下: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全国大陆地区客户服务工作于国家规定的2月3日开始(当地政府有晚于此时间开工要求的,按照当地政府规定执行)。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对于防疫工作相关客户,我们会优先并重点支持。 br/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如有任何仪器安装维修或LC/GC/PREP/SPE 色谱产品技术问题,请通过扫描下方微信二维码留下您的服务需求。 br/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如需要上门服务,我们将与您提前沟通好时间和方式,在保证防护的前提下,及时为您提供现场安装维修等服务。我们将竭尽全力把可能给您带来的不便降至最低,希望能得到您的理解。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Whatever comes next, we make sure life comes first. 生命至上 -- 丹纳赫始终践行我们的共同目的,对员工、对客户、对社会的承诺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作为丹纳赫集团生命科学平台旗下品牌,艾杰尔-飞诺美不断追求严苛的实验室分离科学技术,在您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进行源头把控,保障人类健康发展,致敬生命,为爱前行!在这个疫情关键期,每一位员工的付出都是为了确保更早地诊断病情,更快地控制疫情,更好地保护身边每个人。众志成城,凝心聚力,共克时艰,我们定能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为让广大用户及时了解仪器厂商在疫情期间的售后服务及其他相关工作的安排,仪器信息网持续关注相关信息,第一时间整理发布并展示在《抗击新冠疫情& nbsp 仪器人在行动》专题当中,请点击下图查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xxgzbd"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cdf2430e-980d-4849-91ed-74680ee591a6.jpg" title=" banner.png" alt=" banner.png" / /a /p
  • 重磅II赛默飞助力诺禾致源强势进军多组学领域
    2017年9月27日,上海——近日,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与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禾致源)深化战略合作,诺禾致源将依托赛默飞先进的高分辨质谱平台和领先的多组学解决方案,强势进军蛋白质组学领域,与赛默飞共同推进精准医疗在中国发展。这是继双方于2016年共同设立“精准医学卓越中心”之后的在精准医疗领域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地合作。此次深化合作的宣布恰临第二十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7年CSCO学术年会,结合赛默飞全系列精准医疗产品,再次凸显了赛默飞推动精准医疗发展的行动力。赛默飞将继续致力于为类似企业提供前沿科技与服务,联手打造高端生命科学服务平台,帮助中国客户提升科学研究,推动精准医疗等领域在中国的发展。 赛默飞Q Exactive HF-X超高分辨质谱仪精准医疗不仅仅限于基因组学领域,多组学的研究和转化是除基因测序之外,生命科学和精准医疗领域的又一核心科技。以蛋白质组等多组学整合为基础的生命组学,为基因组提供了更接近表型的验证和解释,为癌症早期发现、良恶性诊断、分型和个性化用药、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等提供了更精确、更可靠的信息,使精准医疗更加精准。 赛默飞中国区总裁江志成(Gianluca Pettiti)先生表示:“赛默飞作为从基因组、转录组,到蛋白质组、代谢组全面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一直积极推动多组学在中国的发展。赛默飞期待在这一领域与诺禾致源形成优势互补,借助诺禾致源的技术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带动蛋白质组与代谢组在科研、医疗、农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赛默飞始终秉持‘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发展战略,这次也代表了赛默飞在精准医疗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将推动我们进一步实现 ‘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的使命。”赛默飞中国区色谱与质谱高级商务运营总监李剑峰先生表示:“赛默飞有着50年的质谱历史,其高分辨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研究领域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一直为全球科学家所青睐,获得了一致的肯定和高度赞扬。特别是2014年人类蛋白质组草图基于赛默飞技术绘制完成后,蛋白质组与代谢组的全面应用已经开启,将进一步助推精准医疗的研究与临床运用。”诺禾致源目前业务覆盖科技服务、肿瘤基因检测及遗传检测三大领域诺禾致源总裁蒋智女士表示:“诺禾致源团队多年来专注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科研领域的应用,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二代和三代测序中心,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蛋白质组学更接近于生命活动动态变化和表型的特点,多组学研究需求不断增多,诺禾致源和赛默飞基因测序和分子诊断领域有着长期良好合作的基础,希望通过此次深化合作,共同推进蛋白质组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发展。”诺禾致源副总裁曹志生先生表示:“基因测序市场对蛋白质组检测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最近一两年感受非常明显,诺禾致源大力投入多组学,也是顺应时代的需求,始终为中国用户提供最先进的检测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此次深化合作是双方设立的“精准医学卓越中心”之后的重要里程碑。2016年,诺禾致源托赛默飞Life lab建立的CLIA NGS标准流程,结合诺禾致源的临床医学检测平台,为中国临床提供肿瘤基因检测服务及定制化解决方案,推动提升国内精准医疗和分子病理诊断的质量和水平。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约65,000名员工。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供市场所需药物、提高实验室生产力。借助于首要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我们领先结合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全方位服务。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超过35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地设立了21个办公室,员工人数约40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6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全国还设立了5个实验室,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中国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0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 媒体垂询:赛默飞世尔科技高赫公共关系经理电子邮件:sura.gao@thermofisher.com电话:(86-21) 6865 4588-2695 公关公司爱德曼国际公关秦雯电子邮件:Cherry.Qin@edelman.com电话: (86-21) 6193 7411
  • 艾杰尔-飞诺美推出双品牌LOGO标识公告
    (2019年3月5日) 中国天津 – 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Phenomenex在华子公司)宣布对原有企业LOGO进行标识设计变更,此举旨在全面贯彻并推广Agela(艾杰尔)与Phenomenex(飞诺美)双品牌发展策略,从而全面打造双品牌 “并驾齐驱” 的市场格局。新的LOGO自即日起将在中国范围内正式启用。 新LOGO寓意:新的LOGO标识整体是以一个象征圆满的弧形线条联结起艾杰尔-飞诺美双品牌,这样的设计寓意艾杰尔-飞诺美将携手并肩,共同腾飞;鲜明的蓝色和红色搭配更加突出双品牌共同发展的热情与活力,同时也象征着公司将秉持坚实的双品牌发展策略和高标准的产品质量服务于广大中国用户。 作为丹纳赫集团生命科学平台的旗下品牌,艾杰尔-飞诺美将全面打造以本土品牌与进口品牌共同经营为特色的双品牌整合发展之路。通过双品牌发展战略的全面开展,艾杰尔-飞诺美将充分利用产品间互补优势, 不断丰富和扩展其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样品制备、分离纯化及制备仪器产品线。放眼未来,艾杰尔-飞诺美将持续以优质的产品质量,快速的技术支持响应和方法开发服务于各行业领域用户,共同助力并加速提高全球的健康水平及幸福感。新LOGO正式启用后,相关的产品包装、宣传资料、媒体公示及印刷、商务合同等展现都将逐步更换为新LOGO标识。在此期间,新旧LOGO标识具有同等效力。更多问题,请联系艾杰尔-飞诺美
  • 完成数千万元融资!艾玮得致力器官芯片系列产品的创新研发
    近日,艾玮得生物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同方投资领投,靖江金亿、苏州科技城高创二号、中晟红石、融智合兴等跟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器官芯片系列产品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研发,致力于为新药研发、临床药敏检测、基础科研等方向提供更前沿的技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数据准确性。 艾玮得生物成立于2021年11月,其核心技术转化于东南大学顾忠泽教授(点击查看:东南大学首席教授/艾玮得生物首席科学家顾忠泽教授获2022-2023年度“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技术发明类二等奖。)领衔的器官芯片科研团队,在2022年完成Pre-A轮融资,专注于人体器官芯片及生命科学设备的创新研发与生产,目前已与国内外知名药企,多所医院、研究机构及高校达成深度合作。关于人体器官芯片“人体器官芯片”是近年来诞生的一项变革性生物医学技术,2016年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列为“十大新兴技术”之一。人体器官芯片是通过干细胞、生物材料、纳米加工等前沿技术的交叉集成,在体外构建的器官微生理系统,可模拟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主要结构功能特征和复杂的器官间联系,用以预测人体对药物或外界不同刺激产生的反应。2022年8月,美国FDA首次完全基于在人类器官芯片研究中获得的临床前疗效数据,与已有的安全性数据相结合,批准了赛诺菲补体C1s蛋白靶向抗体药物Sutimlimab治疗新适应症(两种罕见自身免疫脱髓鞘疾病)的临床试验IND申请。2022年12月,美国众议院批准了FDA现代法案2.0,该法案将允许新药使用非动物实验数据申报临床试验。美国FDA和EPA(环保署)明确地提出了其路线图,要将器官芯片作为药物评价的工具并推动写入指南,在赛诺菲的首例合作应用后,相信其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快,人体器官芯片也必将成为生物医药研究中的卡脖子和反卡脖子的核心技术之一。2021年和2023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分别发布《基因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人源干细胞产品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指导原则明确将类器官、微流体等新技术纳入人源干细胞产品非临床研究评价模型,并提出:“当缺少相关动物种属/模型时,基于细胞和组织的模型(如二维或三维组织模型、类器官和微流体模型等)可能为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估提供有用的补充信息。”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