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任鲁风

仪器信息网任鲁风专题为您整合任鲁风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任鲁风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任鲁风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任鲁风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任鲁风话题讨论。

任鲁风相关的资讯

  • 任鲁风:做中国的基因测序仪
    p   “这一个项目我做了7年,这辈子能做几个这样的项目?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对于自己的孩子,哪怕再难、再苦我都要坚持。” /p p   “做科研就不能怕走弯路,我跌跌撞撞地走了这么多年,只是为了基因测序技术的国产化,哪怕没有资金和支持,我也要坚持做下去,因为这是我的‘孩子’。” /p p   说这话的人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技术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副研究员任鲁风。多年来,他不断地调整着研究方向,不断地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为的就是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基因测序仪。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01581054526755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8/insimg/14b6e2f4-ff1d-4525-b4b3-9fa5b7c70aa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任鲁风 /p p   strong  初试牛刀 /strong /p p   22岁,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的任鲁风进入天津市某医院从事遗传性耳聋基因方面的基础研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基因结下了不解之缘。 /p p   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基因芯片”,这种在当时还很“时髦”的检测技术,就像给他“注射了一针兴奋剂”。当他得知北京一家公司正在建立基因芯片技术团队时,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医院刚刚得到的晋升职位和稳定的工作,来到北京寻找他的梦想。 /p p   他的梦想与努力没有被辜负,经过多年心血与集体攻关,2003年由任鲁风主要完成的全球第一款SARS病毒全基因组芯片问世,并荣获了首都“抗击SARS集体一等功”。 /p p   “当时的基因芯片应用涉及了人类、动物、植物及病毒等方面,主要偏重于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其中针对病毒进行鉴别检测的基因芯片是应用研究中主要的方向。”任鲁风向记者介绍说。 /p p   在他看来,在此之前,没有其他分子检测技术能够实现检测靶标的通量概念,基因芯片是第一种可以大规模并行化进行基因靶点检测的实用技术,“如果能够根据其特点应用于恰当的实践领域,将有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p p   可是好景不长,SARS过后,和国内众多新兴产业的轨迹一样,基因芯片产业进入了一个波谷期,公司内部业务调整,使得他不得不再次转行,寻找突破口。 /p p   2004年,他所在的部门裁撤,开始转岗从事基因治疗新药的研发和临床前实验研究工作。“不安分”的他总觉得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他始终坚信,没有应用前景的研究只能锁在象牙塔中,直到他进入中科院基因组所。 /p p   碰撞出的基因测序仪 /p p   2008年,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时任副所长于军研究员,也是任鲁风的博士生导师,针对生命科学仪器的发展提出了模块化DNA分析系统的概念,即对于DNA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时,可以是少数几种分子生物学核心技术的一种或多种的集成。此后,在与中科院半导体所的科研交流中,双方一拍即合,提出了研发当时技术复杂度最高,同时也是未来预期应用最广泛的第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思路。 /p p   这个多学科碰撞出的火花,让当时刚刚进入测序技术研究领域的任鲁风激动不已。“进入研究组后,我才发现,原来我对基因组学、基因测序的了解是那么的浅显。”任鲁风说。 /p p   研究小组提出用不同学科领域的技术解决生命科学领域应用的问题。经过生物学和物理学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干的团队历时半年的相互交流学习,任鲁风和同事们了解了半导体材料和相关的光电技术,也向他们普及了基因检测的相关知识。最终,联合研究组确定了研发基因测序仪所采取的技术路线。 /p p strong   再难也要做下去 /strong /p p   “2008年的时候,当时买一台类似的测序仪要花400万元,中科院给我们两年半时间,用406万元经费开发出一台测序仪,说实话当时我也觉得挺难的。”回忆起当年情景,任鲁风感慨万千。 /p p   “第一年走的弯路非常多,在摸索技术路线时,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到2009年9月,项目要进行中期汇报时,我们才刚刚在仪器研发和技术开发方面入了门。当时非常焦虑,但是再难也要走下去。”任鲁风说。 /p p   从2009年9月到2011年4月验收结题,实际上他们只花了一年半时间便完成了这台基因测序仪原理样机的研发。个中曲折,已不能尽数。 /p p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3月,第一台基因测序仪原理样机搭建完成并功能实现,同年4月通过了中科院专家组的现场验收。 /p p   基因测序仪原理样机的研发成功不仅仅给了研究组信心,同样也为基因组所的学术方向结构完整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基因组所的“一三五”发展规划中,测序技术研发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任鲁风在当年博士毕业留所,自信满满地带领新成立的DNA测序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团队进入下一个攻坚阶段——工程样机的开发工作,但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差点导致夭折。 /p p   工程样机的开发工作涉及到对仪器系统的全面重新设计,对各个部件都需要从工程化角度评估和测试,需要远远高于原理样机研发时所需要的经费。因为种种原因,这个项目虽然得到了研究所最大程度的支持,但一两百万元的经费对于这项工程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争取国家项目资助又因为种种原因未获成功,开发工作一度陷入断粮状况。“最少的时候直接参与开发工作的只剩两三个人,我不得不争取一些小的项目咬牙支撑这个项目走下去。”任鲁风回忆起工程样机开发阶段的艰难也会有些唏嘘。 /p p   峰回路转,2013年10月,项目组与紫鑫药业达成协议,共建中科紫鑫公司实现基因测序仪项目产业化。科研项目的产业化转化所带来的资金和发展契机让任鲁风看到了希望。 /p p   “直到2015年1月,中科紫鑫已经完成了20多台机器,准备投放到遴选出的试用用户手里,让他们做免费的试用,我需要业内的评价。”任鲁风说。 /p p   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测序技术对国家的意义、国家在国际上的战略地位以及对精准医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任鲁风告诉记者,“我们的机器上市之后,国外的垄断企业一定会大幅度降价,对我国整体基因产业发展也会有更多的推进作用。” /p p   “这一个项目我做了7年,这辈子能做几个这样的项目?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对于自己的孩子,哪怕再难、再苦我都要坚持。”任鲁风说。 /p
  • 任鲁风:对二代测序产品获批事件的不同观点
    引言   7月10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向我采访有关CFDA批准二代测序产品上市的看法,我第一句话就是,我说的你们敢发表不?所幸,对我的采访文章发表在《中国科学报》今天的第八版,题为&ldquo 引狼入室还是自主创新&mdash &mdash 对二代基因测序产品获批的冷思考&rdquo 。   这次采访,记者希望我能写一篇文章,我&ldquo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rdquo 的写作风格估计不为人所喜,只能贴在这里抛砖引玉了。闲言少叙,言归正传。   正文 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不要成为资本的傀儡 &mdash &mdash 对二代测序产品获批事件的不同观点 任鲁风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2014年7月2日,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公告,&ldquo 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批准上市&rdquo ,一时间业界轰动,新闻报道横飞,俨然成为基因测序领域里程碑性质的大事件。本人在这个圈子厮混些许年头,面对这一为众多媒体推崇的重大进展,在北京高温橙色预警的时节,背生阵阵寒意。到底是划时代意义还是闹剧收场,十多年前疯狂的基因检测产业溃败的教训让人不寒而栗。   关注这一行业的人士相信不会陌生,此次华大获批的4个产品,说穿了就是华大去年3月收购CG公司(Complete Genomics)所获得的测序系统,以及LifeTech公司(Life Technologies,现被Thermo Fisher收购)的Ion Proton系统(也有说法是Ion Torrent系统,但从唐筛测序技术上看,Ion Torrent即使采用318芯片,其最大500万条读出序列的通量也远远不够用,国外在唐筛方面的应用一般需要测到3000万条序列),摇身一变成为了BGISEQ-1000和BGISEQ-100两款仪器,至于试剂盒,则是这两款机型的配套基础测序试剂。从CFDA数据库信息显示,这两款仪器在武汉生产,试剂则是在深圳生产。对此,本人的直接反应就是,困惑和疑问。   本人有幸去年底在深圳瞻仰过华大的CG系统,当时仅有的4台设备,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医疗器械注册流程所需的标准体系建立、产品检验、临床试验和审批程序,当真如公告中所言,&ldquo 在相关产品注册工作中精心组织、加强协作、严格审评,在确保产品安全、有效前提下,保证了工作的进度&rdquo ,可谓前所未有的效率。   LifeTech的Ion Proton系统2012年9月宣布上市,就开始在美国FDA申请注册,至今未果,华大在去年10月份购入一批,应该还不是如CG一般买断技术,结果同样8个月的时间就拿到了注册证书,老美是不是该自惭形秽一下,而且,这个证书是不是应该给LifeTech共享一下,毕竟是人家的技术,人家的设备,连芯片耗品也是人家的。   另一件有意思的事,此次发证的两个试剂盒产品,根据CFDA数据库信息,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一项,即便都是罗列了测序前建库的试剂,压根没有测序反应的试剂组分,特别是对于Ion Proton系统最为关键的半导体测序芯片也没有提及。我们不得不当一次好奇宝宝,&ldquo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rdquo 难道不应该是建库加测序吗?Ion Proton I芯片是不是也能在&ldquo 深圳市盐田区北山工业区11栋六楼西侧、综合楼九楼(901-905室)&rdquo (CFDA公布的试剂盒生产场所)国产了?亦或是注册审评过程中的专家们,啥叫建库啥叫测序,傻傻分不清楚?   为什么这么急于拿证,不惜落人口实,实际上关注一下近半年来基因测序产业风潮就能有所了解。今年2月,卫计委和CFDA联合叫停基因测序临床应用,主要影响的就是此前风风火火的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产前唐氏综合征筛查业务,该行业国内几大机构经历寒冬,华大上市受阻,贝瑞和康上市受阻,安诺优达投资信心动摇,诺禾致源进军产前诊断急刹车。再看如今,六月份华大放出消息,搞定20亿融资,随即针对这一应用的产品注册获批。不难看出,并非水到渠成,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不能按时拿下注册,资本市场上将输干玩净。注册中的效率和变通是否与之有关我们不能妄下结论,但是所谓的科技创新、产业健康发展已经成为资本运营手中的玩物。   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中国的医疗市场堪比全球巨无霸,国外厂商从来都是垂涎欲滴的表情。受限于法律法规的约束,此前还只能腼腆的过来咬一口,现在面对基因测序临床应用产业的爆发式发展,终于耐不住要亮出獠牙了。LifeTech与达安基因和华大或明或暗的合作,Illumina和贝瑞和康的技术&ldquo 国产化&rdquo 转移,都将实行对中国市场的围剿。虽然国内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与国外大鳄PK,但终归已经取得了具有显示度的进展,假以时日必将承载中国基因测序产业的希望。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匮乏(十二五以来,针对测序技术研发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支出不足2000万元,美国平均每年投入超过2000万美元,已连续资助10年),国内企业贪图一时之快、一己之利引狼入室,我们永远改变不了给老外打工的身份,更不要谈什么科技创新和自主产业发展之类了。如果没有正确的导向和扶持政策,我国未来个体化医疗这个万亿级市场将成为老外的活期存折。   言尽于此,谨以此文给有识之士和弄潮骄子消暑降温。   2014年7月11日凌晨   后记   其实,我和华大没有任何新仇旧恨可言,相反,我还相当推崇华大在基因组科学领域做出的贡献,在我为数不多的授课中都对华大的成就做出过客观的评价。虽然我能理解作为企业所不得不承担的压力,但是任何凌驾于国家民族责任、行业健康发展规律和政策法律法规之上的行为,只为满足一己之利一时之快,终将为人所唾弃。虽知此举会在圈中得罪些许大佬,庆幸的是,我好歹还留有一丝血性和一点狼性。   2014年7月13日,我以公民身份正式向CFDA提出政务公开申请,申请内容如下:   所需信息的内容描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法》,本人因工作和研究需要,向贵局申请对以下信息公开。   一、&ldquo 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3401126号&rdquo 、&ldquo 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3401127号&rdquo 、&ldquo 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3401128号&rdquo 、&ldquo 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3401129号&rdquo 四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的相关资料,具体包括:   1、申请注册时间   2、申请注册提交的资料目录   3、出具产品检验报告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名称,检验报告出具时间和报告结论   4、完成产品临床试验并出具临床试验报告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名称、资质证书,以及在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证明   5、产品说明书   6、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审评意见的技术审评机构名称,审评意见出具时间和结论   7、注册并发放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二、&ldquo YZB/国4121-2014&rdquo 、&ldquo YZB/国4131-2014&rdquo 、&ldquo YZB/国4132-2014&rdquo 、&ldquo YZB/国4095-2014&rdquo 四项产品标准的相关资料,具体包括:   1、标准提交审批和通过审批时间   2、标准通过审批证明。   三、&ldquo 武汉华大基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rdquo 、&ldquo 华大基因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rdquo 两个医疗器械生产单位的相关资料,具体包括:   1、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四、贵局组织研制完成的基因测序诊断产品相关国家参考品的可公开的有关资料。   所需信息的用途:   本人多年来从事基因测序技术、设备、应用和市场方面研究开发工作。贵局于2014年6月30日批准&ldquo 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3401126号&rdquo 、&ldquo 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3401127号&rdquo 、&ldquo 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3401128号&rdquo 、&ldquo 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3401129号&rdquo 等四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因该四项产品均涉及基因测序技术应用,从技术发展和技术应用角度出发,本人认为有必要了解相关产品在国内医疗器械注册和生产监督管理层面的政策导向,以及相关工作所适用的法律法规,以指导本人在此领域工作中完善认识,并通过法律法规认可的途径开展后续相关工作。恳请批准。   时至发布此帖为止,尚未收到CFDA的任何回复。
  • 国产仪器亮剑基因测序市场——访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
    &ldquo 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你明知不敌该怎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当然不能退缩,要不你凭什么当剑客?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个勇气你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剑下算不上丢脸,那叫虽败犹荣。&rdquo   &mdash &mdash 摘自电视剧《亮剑》   尽管近年来大家对于基因测序的关注越来越高,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这一领域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单就产前诊断这一应用领域的市场,据估算就在150亿元左右。然而,面对这样一块大蛋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在有上百家企业提供基因测序服务,但是基因测序仪器的主要供应商却只有Illumina和Life Technologies(现被Thermo Fisher公司收购)这两家。而且这两家供应商不仅垄断着中国的市场,它们在全球基因测序仪器市场的占有率也接近90%。   面对如此强劲的竞争对手,国内依然有数家单位多年来执着于基因测序仪的研发。就在今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吉林中科紫鑫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新一代基因测序仪样机正式亮相。   国产化任重道远   由于处于垄断地位,国外的基因测序仪器及试剂在中国的售价往往高于本国,在国外进行整个测序的费用在中国也许只够买试剂。作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仪器试剂供应商,Illumina的试剂价格每年在全球涨价4%。华大基因曾在2010年购买了128台Illumina的HiSeq 2000测序仪,但却因为试剂价格的原因,和Illumina的合作逐渐疏远。之后华大基因收购了美国Complete Genomics(CG)公司,并开始了和Life Technologies的合作。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任鲁风博士说:&ldquo 对我们来说,要改变受制于人的市场格局,并且为国内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实现基因测序仪国产化十分重要。&rdquo 任鲁风与国产新一代基因测序仪样机   说到北京基因组所和紫鑫药业的合作,虽然他们是在2013年10月29日的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开幕式现场签订《测序仪项目产业转化投资意向书》,共同开发基因测序仪。但实际双方从2010年开始,就在中国人参基因组计划中开展合作。或许正是由于前期合作所建立的信任,以及对于基因测序市场前景的乐观看法,促使紫鑫药业敢于投入大量资金,力促基因测序仪的国产化。据介绍,在这个项目当中,中科紫鑫计划投资金额达到1亿元,前期投资2000万已经到位,并计划今年在吉林建设年产量在500-1000台的基因测序仪生产线。   与用户结合的产品研发之路   该新一代基因测序仪采用了焦磷酸发光测序技术,采用的是与Roche454类似的基因测序技术,测序读长现在可突破750bp,进一步优化处理后,可达到1000bp,单次测序最大通量为400M,最多可获得40万条reads。任鲁风说:&ldquo 2011年,我们就用该产品样机进行过细菌测序,并发表了文章,国内到现在还没有哪家单位像我们这样&lsquo 秀&rsquo 过自己的仪器。&rdquo   据了解,该基因测序仪的芯片还有数据分析软件等都将实现国产化,其成本低于进口设备的1/3以上,应用成本低于进口设备的1/5以上。该仪器现已经获得了8项授权专利,主要集中于原理技术,今年还计划要提出100项专利申请。   任鲁风介绍说:&ldquo 这台仪器样机研制成功后,最早是和一家制药企业合作,分析了某种工程菌的序列信息。今年下半年我们计划完成中试工艺的研发,推出20台试用机,在包括医疗、检验检疫、疾病防控、高校、科研院所等20家应用单位进行免费的测试使用。测试工作主要包括对系统性能的优化和改进,以及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进行应用产品的共同开发,即在基础试剂产品的平台上衍生出一系列专用型试剂产品,并开发相应的数据分析算法和数据库,实现测序技术实践应用的全面解决方案。&rdquo   让20家单位试用,除了产品开发的需要外,任鲁风说:&ldquo 我们希望让大家来评价这台仪器到底好用不好用。国产仪器总是要有一个被用户认可的过程,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力提高仪器的稳定性,让用户认可。有很多国产仪器一开始做就粗制滥造,直接打击了用户对国产仪器的信心。&rdquo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第二代测序仪只能对扩增后的序列进行并行测序,因而能够对单个DNA分子进行测序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得到众多研究单位的关注。对此,任鲁风表示:&ldquo 第三代基因测序仪有着更快的数据读取速度,我们也曾想过开发这类仪器,但是后来还是打算先不做。因为该技术有一个严重的缺点,测序的准确性不足,目前还只有85%左右。所以我们接下来的计划还是以第二代测序技术为主,明年我们将开发采用半导体技术测序的仪器,读长可突破2000bp,原始准确率达到99.9%,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如果顺利,预计2016年底能出样机。&rdquo 国产新一代基因测序仪团队人员合影   市场很大,责任更大   基因测序的市场可以说无限大,而对于临床诊断这一基因测序仪的主要应用领域,虽然有着潜在的市场,但目前的情形却不容乐观。美国FDA去年年底暂停了个人基因检测服务公司23andMe的健康分析业务,国家卫计委和食药监总局在今年春节后也叫停了基因测序仪的临床应用,宣布包括产前基因检测在内的所有医疗技术需要应用的检测仪器、诊断试剂和相关医用软件等产品,如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监护、治疗监测、健康状态评价和遗传性疾病的预测,需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注册,要求相关产品都进行严格的申报,拿到注册证后才能应用于临床。   &ldquo 临床诊断的市场很大,但是责任也很大,可以说临床无小事,所以我一直对进入这一应用领域不是很积极。目前,我国基因测序仪应用于临床诊断还没有标准,大家所用的技术、方法、设备、试剂都没有经过CFDA的认证,这样风险也很大,所以国家叫停是必要的。&rdquo 任鲁风说道。   面对国家的叫停,为了加快审批注册的速度,Illumina和Life Technologies都选择和国内的测序服务公司合作进行贴牌生产,如:Illumina正在同贝瑞和康合作生产新型测序仪,Life Technologies则与华大基因及达安基因合作开发基于Ion Proton测序平台的新产品。这种模式的产品虽然用的是国外的仪器及技术,但申报CFDA走的却是国产仪器设备的通道,申报与审批相对比较快。如果进展顺利,国内这种仪器设备的正常审核时间约为1-1.5年。   由于基因测序仪是开放平台,可以开展几乎全方位的各种临床测序应用,在医院采购后,就很难短期内被替换掉了。当国家叫停基因测序仪的临床应用时,我们还曾揣测除了整顿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市场外,也许还另有深意。趁国家叫停基因测序之际,恰好有利于国内相关企业实现产业化,弥补其进入市场较晚的劣势。然而,面对进口仪器的这种 &ldquo 国产化&rdquo 进攻策略,国产测序仪的劣势就更明显了,如果错失时机无疑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任鲁风说:&ldquo 我们以前总说狼来了,这回是狼真来了。大家一直在说国产,结果叫来一群披着国产仪器外衣的狼。当然,这也给我们更大的压力和动力去做好我们的基因测序仪。&rdquo 采访合影 (中为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   后记   在本文将要完稿时,笔者得到消息,2014年6月25日紫鑫药业发布公告称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的基因测序仪产业化项目再向前推进一程。紫鑫药业收到基因组研究所通知,基因组研究所已完成对相关资产的评估工作,并完成向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办理国有资产产权备案登记等相关手续,基因组研究所已完成与紫鑫药业共同开发基因测序仪项目意向合作的内部决策程序,尚需公司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即可实施。
  • 任鲁风谈基因测序技术自主研发之路该如何走
    日前我对CFDA批准华大基因测序产品注册事宜的质疑,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其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在目前国产测序技术尚不成熟的现实状况下,如何满足日益迫切的临床市场需求,以及国产测序技术该不该搞和该如何搞。中国科学报的记者就此内容给了我一个采访提纲,我逐条谈论了个人的一点想法,部分内容发表在该报8月5日《基因测序如何自主创新》一文中。   恰巧今天看到了科技日报采访贺林院士的文章,《基因测序发展需要更多顶层设计》,贺院士对这个事业的理解和总结更加的全面和客观,不妨参考一下。   下面我就把我的回复观点抛砖一下,供大家交流讨论。   主题一:洋为中用还是养虎为患?&mdash &mdash 基因测序抢占市场,应该使出什么招数?(市场角度)   1.在当前的基因测序市场中,一些领头羊企业采取与国外企业合作或者收购的方式,对此,您如何看待?您认为应该大企业该采取何种策略?   目前所谓的一些领头羊企业,主要是针对于测序技术服务市场,从最早的华大一家独大,到目前的百家争鸣,但受限于这项技术本身的条件来源,基本上都是采用购买国外仪器、试剂,接受国内外客户(以国内科研用户居多)的技术合作服务合作的模式,在真正临床应用,则主要集中于唐氏筛查方面。   应该说,对于这些以技术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来说,并不具备在技术源头的解决方案,则更便利更快捷的市场准入是决定其企业生存的关键。受国家法律法规约束,准入途径一旦出现封闭(如二月叫停事件),企业则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能力,这是这个新兴行业在国内目前相关法规体制不健全的现状下,所面临的生死攸关问题。   因此就不难想象,企业在技术条件上没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只能采用与国外厂商合作的方式来解决&ldquo 国产化医疗器械&rdquo 的问题,以期能够继续开展临床检测业务,但对于引进的技术产品本身,因为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方面的考虑,相信这些企业并无太大兴趣。但国外厂商显然不会仅仅满足于合作方的应用消耗,其更希望通过&ldquo 国产化&rdquo 打开国内相关应用领域的准入门槛,让更多的受限机构购买其产品,肯定会用一定的产品销售业绩作为其产品&ldquo 国产化&rdquo 的条件。结局将是,国外厂商的&ldquo 国产化&rdquo 产品顺利打破行业贸易壁垒实现倾销 国内合作方企业市场被进一步压缩苟且偷生 国外厂商以防止核心技术外流的理由限制&ldquo 国产化&rdquo 产品在技术层面的引进吸收 尚不健全的技术规范门槛荡然无存,非规范检验机构林立,形成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以低价冲击市场的恶性竞争环境,造成临床检验水平的低劣化,最终毁掉这一被全世界看好的前沿技术市场。   对于应对策略而言,实话实说,华大开了个好头,但没能耐住性子等待收成。当初收购CG之举,实在是完美的布局。当一个企业又能够占据市场份额,有能够在技术能力上从头到尾实现自主的解决方案,如果能够多一点点耐心,真正实现创新的持续性发展,以自主技术带动市场,以市场回馈技术创新,相信十年内无人能出其右。但目前的局面只会造成市场的鱼龙混杂,无规无法。   如果作为负责任的大企业,我的建议是,遵循科学规律,遵守市场规则,遵照法律法规,参考国外先进的推广应用经验,对这一新兴技术市场,制订科学、严谨、规范的技术标准,以标准约束应用市场的规范化。与此同时,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形成自主创新和技术层面自给自足,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应用市场的有效秩序。   2.国内自主创新的基因测序企业面临外有巨虎,内有强龙,虽然暂时未达到上市标准,面临此种局面应该采取何种市场策略?其他中小基因测序企业呢?   没有一项技术能够包打天下包治百病,这是科学规律。国产自主创新的基因测序技术,基础和起步都与国外不可同日而语,说落后十年都不算夸张,那我们是否就应该缴械待屠?   从技术角度而言,目前成熟的测序技术的核心技术,基本都来源于上个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所发明的几项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关键在于利用这些基本技术进行组合、改进、优化和衍生的能力,造就了如今丰富多彩的技术市场。技术创新并非单纯指发明一项此前从未有过的技术,而是指如何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下发展出更加高效更加有力的解决实践问题的手段。纯粹的山寨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没有市场的,国内做测序技术的单位,都各自有各自的绝活,这个问题,最终是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考验的,如果创新度不足以打动消费者,那必将面临失败的结局。   由此可见,国内测序技术的自主创新,来源于研发者对基础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发展,研发者对最终实现技术的信心才是决定是否继续进行的根本。技术研发和创新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坚持这条路线,则需要在产业布局方面争取丰厚的经费资源,以及稳定有效地研发团队,综合分析知识产权壁垒,加强自身知识产权保护。   在这方面,原创而未上市阶段,资金保障成为关键问题,争取国家科技项目具有不确定性和时效性问题,并受政策风险影响,资本途径几乎成了唯一办法,而这种方法在后续阶段面临的巨大风险是资本方对市场利益的追求和技术方对科学规律严谨性的把握直接的时间差冲突。唯一但依旧薄弱的解决途径是,事先对整个研发至上市环节做出完善的规划和重复的沟通信任。   3.基因检测市场有种说法,先&ldquo 吃螃蟹&rdquo 的不赚钱,请问如何看待?   基因检测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也是一个依托于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渐进性市场。这种性质决定了先进入这一市场的机构,形成的产品和技术服务所采用的技术和数据在不断的更新和优化,而先行企业比后进企业面临了更多的市场开拓、资金回笼等产业发展方面的羁绊,还要有精力进行技术升级,因此会形成一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模式,也就是说先行企业把市场需求打开了,而后进企业依托更先进的技术来抢占市场。看似有些不公平不合理,但实则并非完全如此。   首先,新技术和技术升级对于解决市场应用问题的能力是需要经过现实检验的,并非新技术比老技术更合理、更有效、更安全。其次,先行企业对于市场环境的把握以及技术应用经验,具有后进企业所不可能超越的优势。再次,后进型企业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跟风性质的,其在创新能力和应用技术方面通常底蕴不足,可能很快在竞争中落败。   因此,所谓的先吃螃蟹不赚钱,可以说在高新技术市场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但充其量是个表面现象。企业需要在抢占市场的同时,更多的投入精力于加强自身技术经验优势和创新能力,总结经验,建立科学有序发展的行业标准,积极参与甚至主导对整个市场的技术规范化,打铁还需自身硬。   4.民众对基因测序的期待、市场的火热及市场有序发展之间应该怎样把握?   民众对于基因测序更多的是一种迷信式认知,这一问题来源于科普工作的薄弱,而且在发达国家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短期实现民众对这项技术的充分理解是不现实的。但对于产业市场和资本市场,其敏感性和对先进技术的认知度则要超出民众认知很多,但其性质决定了其根本目的还是看中了这项技术的钱景。马克思说过:&ldquo 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 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 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rdquo 因此,在对利润的追求上,科学规律和法律法规就可能成为被抛弃的内容,同样就谈不到市场的科学有序发展。   民众的理解,需要循序渐进的长期科普事业来实现,这也是科学家们的责任和义务。   市场的良性发展,需要政府的有效监管、企业的自节自律、以及相互之间形成合理的规范原则,缺一不可。这里面尤其要强调企业自律问题,不要被资本把持而失去底线,应该积极参与到整个市场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则制订中,说白了就是,联合起来大家都能吃饱,而且可以越吃越好 恶性竞争和底线的打破,可能会吃一顿饕餮大餐,然后饿死街头。   5.我国基因测序发展路径问题:自主创新还是引进吸收?如果引进吸收,是否能真正消化吸收再创新,还是等于白白送掉市场?如果自主创新,短期内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来符合市场的需求?   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并不冲突,这是创新的两种方式,或者说是创新能力的不同体现形式。在目前国内的科技发展水平上,没有引进吸收,自主创新就是无根之木 有了引进吸收,自然会在或多或少的层面上形成自主创新。   具体到测序技术而言,目前市场上所见的所谓创新方式,CG无疑可以归为引进吸收,而对于Ion Proton和NextSeqCN500而言,斗胆妄言,这不叫创新,这叫贴牌。老外不会傻到把核心技术都拱手相送,没有核心技术我们引进吸收的是啥,外观设计吗?创新的判别标准是,在现有的技术、产品上,形成了对技术应用、性能指标等关键因素具有明确先进性的改造、升级或优化。等这几家能有真正的创新拿得出手时,我一定由衷的给个赞。   无论是自主创新,还是引进吸收,亦或是全盘进口,对于市场的需求而言,并无太多不同之处。市场的需求是,利用已有的成熟技术,解决此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在技术成熟度、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能够达到市场认可水平。换言之,符合市场需求有很多途径,但必须遵循市场规则,行业法规也是市场规则的体现形式,建立并遵守科学合理有效的市场规则是这一新兴市场得以发展的关键。   主题二:基因测序仪,国内只能看着干着急?(技术角度)   1.国内自主创新基因测序仪到底要不要做,要做的话做什么?(此处前半部分问题能否引用您在科学网博客对博友评论的回答?)   我科学网博客的评论问答均可采用,因为是我自己写的,其他一些媒体上的&ldquo 转述&rdquo ,有些是很不负责任的臆断甚至编造,最好不要采用。   前文提到了,是否继续,依靠研发者的信心。对于自主创新的技术,如果对其进入市场和创造价值的能力有所怀疑的话,那就可以洗洗睡了。   前文也提到,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包打天下,所以几乎所有的测序技术类型都能找到其适用的狭缝市场,包括已经退市的技术。454明年就退市了,但哪个专家能跳出来说454的长读长没有意义 CG现在火的如日中天,可连接酶测序技术的鼻祖SOLiD系统几年前就淘汰了。   对于做什么的问题,每个人对技术的理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评判,这样才会造就不同的测序技术百花齐放。   2.国内自主创新基因测序仪究竟做到了什么程度?如何客观评价?   目前国内做测序技术研发的机构包括:   1、深圳华因康,最早做出测序仪样机,连接酶法,现已向CFDA申请注册   2、南京普东兴,前身是无锡艾吉因,也有了样机,连接酶法,正在优化测试   3、北大谢晓亮项目组,从美国带回的技术,有样机,聚合酶结合&gamma 磷酸荧光标记技术,此前与山东威高集团合作   4、华大,收购自CG,据称其测序设备已量产,连接酶法,已获CFDA注册认证   5、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中科紫鑫公司,基因组所和半导体所研发的原理样机,后半导体所部分转让给中科紫鑫,有样机,公众测试样机正在生产加工,聚合酶结合焦磷酸发光技术。   至于评价,我认为谁都不可能做出绝对客观的评价,只有市场才能做出相对公正的评价,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3.自主创新基因测序仪研究到底谁能牵头?   这个问题应该请科技部领导回答。   2011年863立项二代测序技术专项,该专项据说获得财政部2.7亿元预算。2011年对这一项目的争夺可谓惨烈,最终有5个单位拿到,华大、北大、清华、东南大学、上海交大,1年的项目,每家预算500万(后来砍预算,每家只拿到400万左右),然后华大以技术需要保密为由退出,这也就成为了至今国字头科研项目支持测序技术的唯一投入经费,不到2000万元。   2013年,863立项第二轮测序专项,批给了北大、华大和华因康,但恰好赶在科技部出台后资助政策之后,测序专项有幸成为第一个享受该政策的项目,也就是科技部先给你立项,你们先自己筹钱做,项目结题时(2015年4月)来验收,达到当初承诺的指标就把项目经费给你。可能这算是科技部鼓励自主创新的一种机制吧。   谁能牵头的问题,含糊其辞几句吧。基本条件需要 具有基因组学应用基础和测序技术开发基础 一支具有前期经验的交叉学科研发团队 具有产业化转化经验和体制保障 具有健康的产业资金保障和资方技方关系。
  • 基因测序:亟待加入中国元素
    近几年,随着基因概念股在股市上的热浪,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完成的消息,启动又停止、停止又启动的高通量测序的唐氏筛查工作等等。每天不断更新的消息使得基因测序这个产业和概念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在&ldquo 创新中国智库专题讲座&rdquo 上,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所技术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作了《基因测序技术在中国应用前景》主题讲座。他主要从基因到底是什么?测序是干什么?基因测序到底能解决我们什么问题以及测序技术、应用在中国及全球的发展态势等方面解读了基因测序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基因测序   &ldquo 首先做一个基本概念的科普。把地球比作生命之树的话,那么人只是大树末端的一个枝节。就动物而言,全球有1000万种动物,其中哺乳类就有5000。人只是其中一种。&rdquo 任鲁风介绍。   据了解,几乎每个生命体都由细胞组成,这个细胞里有一个细胞核,细胞核包裹着遗传物质,从父母那儿遗传的染色体,把它松散拉直之后,就是平常所说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即通过核苷酸作为基本单位,排列形成生命密码。   任鲁风表示,在细胞DNA转化为RNA(核糖核酸)之后,通过RNA在细胞核外面的翻译,生产出蛋白质。而蛋白质也是通过DNA和RNA的排列顺序,构成生命体的不同结构。在这里所有生命活动都是来源于这个顺序,关注这个顺序就可以解决生命的发生和发展问题。   DNA与RNA只有四种基本组成单位,也就是核苷酸,这四种核苷酸仅仅在化学分子结构上具有细微的差异,而这四种不同化学结构的分子在DNA链上的排列顺序,决定了所有生命活动的本质,&ldquo 测序&rdquo 就是把这个顺序决定出来。   &ldquo 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只有千分之一,就是这个排列的顺序只有千分之一的差别,这种差别引发了无数的遐想,这些遐想促进了生命科学和医学等一系列科研和应用的不断前行。&rdquo 任鲁风说。   测序技术发展了40年,已经走过了四代技术阶段。第一代测序技术已经趋于稳定,在特定市场里保持着独占性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从2006年推向市场后,10年来产生了诸多激烈的竞争,国内厂家也有参与。而第三代和第四代技术,现在还都是处于技术有待成熟和发展阶段。所以近年来主要的竞争还将集中于第二代技术上。   基因测序能做什么   &ldquo 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让基因组学衍生出更多的组学相关研究,并延伸至极为广泛的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中。&rdquo 任鲁风说。   &ldquo 在涉及生命科学的领域目前都用得到这项技术,目前用基因测序逐渐开始解决实践应用的问题,成本也已经达到实践应用的要求。&rdquo 任鲁风表示,这项技术应用领域包括检验检疫,食品安全、种质鉴定、临床诊断、环境检测、疾病防控、微生物的进化。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领域,测序技术也已经开始应用其中。   任鲁风介绍,现在突发传染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不会再出现像2003年SARS疫情时长时间不能准确判别病原的情况了。基因测序技术能够在新突发传染病发生的72小时内获得病原的确切信息。   法医鉴定方面早已将测序技术作为基本物证鉴别手段。在国家安全层面,基因信息的安全性和生物反恐都是值得注意的发展领域。实际上这些都是细分领域,目前已经开始呈现市场容量急剧扩张的趋势。&ldquo 基因测序在应用市场里的蓬勃发展和爆发式的增长将从2015年开始。&rdquo 任鲁风说。   基因测序重在医学   据悉,奥巴马在国情咨文里边提到,要启动精准医学计划,要把所有人基因组全都测完,指导后期的健康分析。这被定义成医学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开端。   那么究竟什么是精准医学呢?任鲁风介绍,根据大量数据积累和分析,得到一个数据库,这样就会得到不同的基因型和疾病与用药之间的关系,之后通过每个人不同的基因或基因表达水平的不同,与这个数据库去对照,会发现每个人每一种疾病的预防、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均和基因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这样直中靶心,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的治疗方法,这就是所谓的精准医学。   在目前这个初级阶段,基因测序可能更多集中在遗传病的诊断,传染病的病原检测,肿瘤的个体化治疗以及药物基因组学方面,也就是根据基因来判断病因是什么、药物能不能用和好不好用等问题。&ldquo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基因组和临床相关性研究,是目前精准医学首先要做的工作。&rdquo 任鲁风说。   任鲁风把健康相关领域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疾病易感性,一个是药物敏感性,疾病易感性是指每个人都有患某种疾病的风险,这个风险来自本身的遗传物质。如果医生可以看到病人的基因组谱,就可以提前获知和进行干预。   当然,除了预防还要治病。&ldquo 药物对这个疾病有治疗作用,还没有毒性,这是最好的情况。如果没有治疗作用,药毒还可能对病人有损伤,对于患者而言就是灾难。但通过基因水平来判断,就可以选择既没有毒性又起作用的药物。&rdquo 任鲁风说。   基因测序应加快自主研发   &ldquo 在基因测序方面,中国现在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rdquo 任鲁风告诉记者。基因组学从概念的出现到现在只不过二三十年的时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外信息互通,让中国的科学家有更多与国外同行直接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加之大量的海外高水平人才回国,使中国在基因组学基础研究,测序技术领域并不比西方国家落后多少。   2011年的统计显示,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意味着通过38亿美元的投资,获得了将近8000亿美元经济带动作用,创造了31万个工作岗位,到2013年,对美国经济的带动作用达到了1万亿美元。   据悉,中国第一台测序仪是由深圳华因康公司生产的,而华大基因从美国收购CG公司,也是看中了其测序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ldquo 虽然中国的测序技术刚起步,但包括LifeTech和Illumina这两家测序技术巨头,在通过贴牌方式进入中国医疗市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进程。&rdquo 任鲁风表示。   在测序技术这一领域,自主研发,自主原理,自主技术平台的缺失一直造成我国应用领域永远给国外这种厂商打工的局面,从机器、软件甚至数据分析方面都要依托外国。   &ldquo 中国有广泛的医疗资源和人群,最基础的医疗资源是不缺的,缺的是没有一项是自主创新的技术。&rdquo 任鲁风说。例如,生物技术必要的功能性软件,所有进行基因数据分析的算法基本上均来源于国外原创性的基础算法。中国的高性能计算硬件资源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但对于数据解读、挖掘和数据库建立等方面还落后很多。另外一个问题在于,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基础数据积累方面,碎片化严重,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率的研究计划和数据挖掘,这些有待于国家层面的科学布局规划。   在技术发展层面,据了解,美国对基因测序技术的研发,从2004年到2014年持续进行资助,从第二代测序技术到目前的第四代测序技术,累积已经投入超过2亿美元。而我国的国家级别支持的基因测序技术研发经费一共大概2000万元人民币。   &ldquo 这项技术是决定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关键,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需要在这方面有所考虑。&rdquo 任鲁风说。还有就是目前有一些饮鸩止渴的现象,除了华大收购的CG还算是国产,其他获得国产医疗器械证书的测序产品,均来自于国外。   &ldquo 我们已经坚持了六七年的时间来做基因测序技术,目前已经完成了产品样机的生产,即将给国内客户进行免费试用。&rdquo 任鲁风介绍。另外,其领导的科研团队正在策划针对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样品处理、测序、数据分析等流程的全自动化实现,&ldquo 用户可以在对样品进行测序和数据分析中实现无人操作,通过云计算和自主研发的算法,可以解决数据的有序积累和挖掘过程&rdquo 。   任鲁风表示,在中国缺乏核心精密工业条件和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开发生产经验的情况下,如何依靠和支持自主创新来抵抗国外技术蚕食中国市场,值得我们反思。
  • 二代基因测序产品“超常规”获批引口水战
    7月21日讯,二代基因测序产品&ldquo 超常规&rdquo 获批引发行业激辩。7月15日,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公开发文,矛头直指7月初CFDA批准华大基因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上市一事。   耐人寻味的不仅是华大基因与中科院&ldquo 剪不断理还乱&rdquo 的关系,紫鑫药业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的二代测序仪产业转化项目&ldquo 被抢跑&rdquo 似乎更增添了一丝&ldquo 火药味&rdquo 。   周末,任鲁风在接受大智慧通讯社专访时依旧表示质疑,他认为CFDA的加速审评可能存在违法、违规环节,同时,他透露,正在向卫计委寻求另一条路径,类似于美国CLIA方式,由医疗机构申报临床资质审核,获得资质者可以从事基因测序服务项目,标准化流程还在制定过程中。他认为,如果这条路径放开,对基因测序市场带来的不仅仅是&ldquo 产品&rdquo 、&ldquo 仪器&rdquo ,市场也不仅仅会停留在&ldquo 产前筛选&rdquo ,对传统医疗是真正的&ldquo 颠覆&rdquo 。   质疑:&ldquo 超常规&rdquo 获批背后   追溯到本月2日,CFDA官网发布消息,BGISEQ-1000基因测序仪、BGISEQ-100基因测序仪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连接测序法)、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等四个医疗器械获得注册证。这是CFDA首次批准注册的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而前述获批产品全部为华大基因所有,华大基因也将正式获得行政准入。   华大基因仅用了短短半年的时间就获得了批件,在一片为基因测序政策松动欢呼声中,达安基因、贝瑞和康在排队审批的企业却面临新问题,究竟是否可以按照华大的审批流程进行还是标准化进展?任鲁风这一公开质疑,是否会引发两部委的高度警惕,放缓审批速度?   任鲁风直言,从13日向药监局递交政务公开申请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馈,&ldquo 华大基因的审批明显存在违法、违规的现象&rdquo ,因为若走加速审评道路,必须要先在CFDA创新医疗器械网站上公示,&ldquo 但是它没有公示&rdquo 。他同时表明,递交政务公开的目的也是在于了解审批流程中需要哪些标准、涉及哪些流程,以便于其他公司申请的时候符合标准,&ldquo 但如若发现存在违法、违规现象,我们也会提出撤销申请&rdquo 。   前述获批的产品为华大基因去年3月收购CG公司所获得的测序系统、及Life Tech公司的Ion Proton系统。任鲁风直言,现在FDA获批的唯一产品为国际巨头Illumina的MiSeqDx产品。而华大基因经CFDA获批的Ion Proton系统则远远低于国外在唐筛测序技术方面需要测到的3000万条序列的水平,这一获批在国际上看来都是个&ldquo 笑话&rdquo 。   任鲁风认为,华大基因、达安基因、贝瑞和康等传统的基因测序服务企业将国外的仪器&ldquo 贴牌&rdquo 国产化,是&ldquo 贪图一时之快、一己之利引狼入室&rdquo 之举。他本人揣测,这几家企业未来的核心还是在服务,因为今年2月两部委叫停后,对这些唐筛的企业冲击最大,所以他们通过这一方式(即向CFDA申报产品)获批后重新开展其服务业务,&ldquo 只赚服务费用,而来源于核心技术资金的最大收入却流向国外&rdquo 。   争执:自主创新还是资本对垒?   任鲁风在质疑华大基因等公司&ldquo 引狼入室&rdquo 、大力宣扬国产品种的&ldquo 自主创新&rdquo 时,其主导研发的紫鑫药业二代基因测序仪也备受关注。不过,业内并不看好紫鑫药业的二代测序技术,任鲁风作为紫鑫药业基因测序的灵魂人物,在此关键时点发言,不免让人产生联想。   对此,任鲁风在专访中强调,中科紫鑫(紫鑫药业子公司)与其他公司定位不同、竞争市场不同,华大、达安主要还是定位于唐氏综合症产前筛选检查服务,而中科紫鑫则聚焦基因突变、微生物组等,包括肥胖、糖尿病、类风湿、免疫系统等有很大关联性的疾病检测,&ldquo 因为我们的技术产出不了很大数据量,所以不做唐筛,与华大、达安等没有任何交叉的东西&rdquo 。   他认为,中科紫鑫的测序仪仅仅与罗氏相关机器的核心原理一致,而在细节技术上有几大创新,一则是读长延长,相应的准确性会相应提高;二是应用比较灵活,芯片自己制作,分成三份,在结构上有所改变,样本量少时,取其中一份即可;三是价格优势,报价可能仅仅为罗氏的1/6。   诉求:紫鑫的另辟蹊径   目前,紫鑫药业正公开征集20家试用单位,免费试用新一代测序仪产品,试用6个月,预计今年底产能在100-200台,明年产能将达500-1000台,实现量产。   任鲁风向记者介绍,在美国,基因测序产品有两套申报流程,一是通过FDA获批产品,二是通过CLIA流程,即临床机构、人员、技术、检测都通过该体系认证,就可以开展,&ldquo 中国现在也在试图探索第二个路径&rdquo 。   他进一步介绍,国家卫计委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启动&ldquo 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rdquo 的建立,中科院基因所主要负责测序技术的标准,&ldquo 现在包括标准、规范、指南等已形成草稿&rdquo ,也就是说,之后,卫计委会对人员的从业资格、机构的临床条件、技术的成熟标准成都等进行认证。这也意味着,可以不通过CFDA长时间的审批流程,快速获得临床应用。   &ldquo 明年中科紫鑫的产品也会向CFDA申报申请&rdquo ,任鲁风肯定地说,&ldquo 但是如果卫计委制定出类似于美国CLIA方案,则公司直接走这一路径,不会再向CFDA申报&rdquo 。   他表示,公司选择20家试用单位也是为了得到一些用户反馈,因为在中国用户体验的数据太少,这也是类似CLIA方案中需要的标准,&ldquo 但是现在试用还没正式开始进行,下半年肯定会开展,具体时间要看布局&rdquo 。   蓝图:&ldquo 颠覆医疗&rdquo 亟待政策破冰   在任鲁风看来,国内基因测序的技术不存在任何问题,&ldquo 主要问题还是在政策对科研的导向上,需要政策有促进产业发展的功能&rdquo ,前述提到的类似CLIA的机制的建立,将对中国的基因检测、医疗诊断行业将具有里程碑意义。   CFDA的体系认证只是针对产品类的适应症,每个产品都要通过该流程进行申请认定 但美国的CLIA体系则针对临床应用,只要医疗机构、内部质量、从业人员、实验室等均通过该体系认证,无所谓适应症,就可以开展临床工作,更有利于基因测序这一新兴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与市场的推广。   任鲁风认为,现在是从经典医学向精准医学过渡的阶段,几类传统大病可能是一个原因所致,因此,传统的大分科局面可能会打破,根据基因测序这一技术,从基因上分析出问题来对症下药。但是中国的认知却仅仅停留在&ldquo 唐筛&rdquo 上,而唐筛所需技术门槛并不高,&ldquo 可以肯定的是唐筛仅仅是基因测序的一个小小的方面,国内因为政策导向性不足以及对基因测序的认知有限,所以才仅仅停留在唐筛上&rdquo 。   在任鲁风看来,中国只有将CLIA体系引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产品的获批上,基因测序应用不断推开,引入所有竞争者(包括国内、国外),促进国产品牌的建立,寻求自己的行业竞争地位,后续随着认知的加深,基因测序行业将会呈现爆发性增长。   根据Illumina的测算,基因测序的市场规模有200亿美元左右。其中,肿瘤学120亿美元、生命科学50亿美元(包括生命科学工具、复杂病症,农业基因以及影响因子和宏基因组)、生育和基因健康20亿美元(孕妇和新生儿童的检测,以及基因健康)、其他应用10亿美元。但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国内市场规模仅为10亿元左右,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主。
  • 华大首次回应二代基因测序产品获批质疑
    2014年7月15日,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公开发文,矛头指向华大基因(以下称&ldquo 华大&rdquo ),起因是7月2日华大获得 CFDA对其两款二代基因测序仪及检测试剂盒的审批,任鲁风对华大产品本身及或存在超常规审批提出了质疑。   华大的获批的两款产品分别为BGISEQ-1000和BGISEQ-100。前者是华大在2013年3月份收购美国测序仪生产商CG(Complete Genomics)的原有测序仪 后者则是华大及其下属子公司和Life Technologies公司在2013年3月签订的合作开发协议共同开发的基于半导体芯片测序的技术的仪器。   华大集团公共传播与政府事务首席代表徐萍对外界质疑提出回应   任鲁风质疑点之一:测序通量不够   &ldquo 此次华大获批的4个产品,说穿了就是华大去年3月收购CG公司(Complete Genomics)所获得的测序系统,以及LifeTech公司(Life Technologies,现被Thermo Fisher收购)的Ion Proton系统(也有说法是Ion Torrent系统,但从唐筛测序技术上看,Ion Torrent即使采用318芯片,其最大500万条读出序列的通量也远远不够用,国外在唐筛方面的应用一般需要测到3000万条序列),摇身一变成为了BGISEQ-1000和BGISEQ-100两款仪器,至于试剂盒,则是这两款机型的配套基础测序试剂。从CFDA数据库信息显示,这两款仪器在武汉生产,试剂则是在深圳生产。对此,本人的直接反应就是,困惑和疑问。&rdquo   华大回应:临床验证符合率均达到99%以上   华大方面表示,此次申请注册的产品经3个临床验证项目20余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近超过10000例样本的临床验证,临床验证符合率均达到99%以上,最后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和行业专家对测序仪联合本次申报的产前试剂联合评审,准予批准上市。   任鲁风质疑点之二:获批时间太快   &ldquo 本人有幸去年底在深圳瞻仰过华大的CG系统,当时仅有的4台设备,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医疗器械注册流程所需的标准体系建立、产品检验、临床试验和审批程序,当真如公告中所言,&ldquo 在相关产品注册工作中精心组织、加强协作、严格审评,在确保产品安全、有效前提下,保证了工作的进度&rdquo ,可谓前所未有的效率。   LifeTech的Ion Proton系统2012年9月宣布上市,就开始在美国FDA申请注册,至今未果,华大在去年10月份购入一批,应该还不是如CG一般买断技术,结果同样8个月的时间就拿到了注册证书,老美是不是该自惭形秽一下,而且,这个证书是不是应该给LifeTech共享一下,毕竟是人家的技术,人家的设备,连芯片耗品也是人家的。&rdquo   华大回应:从开始准备到最终获证历时14个月   华大集团公共传播与政府事务首席代表徐萍对记者回应称:&ldquo 华大的无创技术研发从2008年开始,为期五六年。从2013年3月全资收购CG获得全部知识产权后,开始进行技术转移、零部件到位、临床前试制,并按照医疗器械相关法规程序要求及流程准备至最终获证历时14个月。&rdquo   另外,任鲁风对两个试剂盒产品也提出了质疑:&ldquo 根据CFDA数据库信息,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一项,即便都是罗列了测序前建库的试剂,压根没有测序反应的试剂组分,特别是对于Ion Proton系统最为关键的半导体测序芯片也没有提及。我们不得不当一次好奇宝宝,&ldquo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rdquo 难道不应该是建库加测序吗?Ion Proton I芯片是不是也能在&ldquo 深圳市盐田区北山工业区11栋六楼西侧、综合楼九楼(901-905室)&rdquo (CFDA公布的试剂盒生产场所)国产了?亦或是注册审评过程中的专家们,啥叫建库啥叫测序,傻傻分不清楚?&rdquo 对此华大没有回应。   链接:贝瑞和康新动态   2014年7月22日,同样推广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的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宣布与美国Illumina公司进行合作,双方共同开发一款用于无创DNA产前检测的新一代测序系统。据贝瑞和康方面官网的消息,目前,该系统的试剂盒以及测序设备在中国已经完成了临床验证,进入到CFDA医疗器械审批阶段的尾声。   记者致电贝瑞询问提交申请时间,申请过程等事宜,截至发稿,贝瑞未作出回复。   某省妇幼保健院一位专家表示,贝瑞和康与Illumina合作开发的Nextseq 500于2014年初推出,而针对中国进行改造的定制版本会更晚,时间不足。   同时,过去检测数据虽然已经积累20万例数,但是主要是基于HiSeq测序仪检测的, 而现在是Nextseq, 从官方公布技术原理来看,HiSeq是四色荧光,而Nextseq是双色荧光,这在检测获取图像和数据处理是不相同的,所以以前的数据没有延续性,不能互为验证。   此外,系统性评价需要时间,基于Nextseq双色荧光的试剂盒的稳定性至少需要7个月,而且还要在仪器和软件都准备就绪才能开始进行系统评价 公共数据库里的软件和数据库都需要积累,目前暂时没有任何文章是基于Nextseq这个系统发表的,科研都没走完,是不会应用于临床进行诊断的。   因此,她认为,贝瑞宣布的时间是3-4月份,经历临床,注册检测,最顺利的话12月份应该可以到CFDA申报。   而任鲁风在质疑华大基因等公司&ldquo 引狼入室&rdquo 、大力宣扬国产品种的&ldquo 自主创新&rdquo 时,其主导研发的紫鑫药业二代基因测序仪也备受关注。   备注:本文内容来自经济观察网及任鲁风博客。
  • 紫鑫药业合作方炮轰“华大基因违规审批”
    尽管矛头指向国家食药总局,但紫鑫药业的合作者叫板的其实是紫鑫药业的竞争对手华大基因。   7月初,华大基因的基因测序产品正式获批。7月中旬,其竞争对手紫鑫药业的合作方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发文认为,国家食药总局在审批华大基因产品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违法、违规环节。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自今年4月开始,市场不断炒作基因测序业的前景,各路资本纷纷看好,但有基因测序概念股之称的紫鑫药业并不被资本市场看好。   中科院专家称食药总局违规审批   任鲁风这篇名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不要成为资本的傀儡》的文章指出,去年底在深圳参观华大基因的系统,当时仅有4台设备,他认为华大基因不可能在半年时间内,完成了医疗器械注册流程所需的标准体系建立、产品检验、临床试验和审批程序。   &ldquo 此次华大基因获批的4个产品,说穿了就是华大基因去年3月收购C G公司所获得的测序系统,以及Life T ech公司的IonProton系统,摇身一变成了B G ISE Q -1000和B G ISE Q -100两款仪器。至于试剂盒,则是这两款机型的配套基础测序试剂。国家食药总局(C FD A )数据库信息显示,这两款仪器在武汉生产,试剂则是在深圳生产。对此,本人的直接反应就是,困惑和疑问。&rdquo 任鲁风称。   事件的缘起还要追溯到7月2日,国家食药总局公告称,首次批准注册的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包括两款基因测序仪、两款检测试剂盒,即为孕产妇筛查唐氏综合症等先天性基因缺陷风险,避免新生儿出生缺陷。华大基因7月8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证实了食药总局批准的是该公司的产品。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除华大基因外,全国目前从事基因测序的企业有10多家。上市公司中达安基因、千山药机、紫鑫药业都正在做研发,但达安基因有试剂无仪器,正在做临床试验 紫鑫药业有仪器无试剂,也在做试验。   任鲁风向C FD A提出政务公开申请,希望公开华大基因基因测序产品的注册材料,包括申请注册时间、申请注册提交的资料目录、出具产品检验报告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名称,检验报告出具时间和报告结论等。   公开资料显示,任鲁风是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技术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负责基因组学研究和仪器开发。作为核心人员参与多项863、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主要负责的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ldquo 模块化D N A分析系统&rdquo 项目成果实现了国内首台性能达到国际主流仪器水平的原理样机。   华大基因称临床验证符合率均达99%以上   华大基因相关人员7月23日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指出,华大基因的两款产品分别为BG ISEQ -1000和BG ISEQ -100。前者是华大基因在2013年3月份收购美国测序仪生产商C G的原有测序仪 后者则是华大基因及其下属子公司和Life T ech公司在2013年3月签订的合作开发协议共同开发的基于半导体芯片测序技术的仪器。   &ldquo 此次申请注册的产品经3个临床验证项目20余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超过10000例样本的临床验证,临床验证符合率均达到99%以上,最后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和行业专家对测序仪联合本次申报的产前试剂联合评审,准予批准上市。&rdquo 上述相关人士指出。   对于任鲁风指出的时间问题,上述相关人士指出,华大基因的无创技术研发从2008年开始,为期五六年。从2013年3月全资收购C G获得全部知识产权后,开始进行技术转移、零部件到位、临床前试制,并按照医疗器械相关法规程序要求及流程准备至最终获证历时14个月。   任鲁风还指出,华大基因测序产品是否获批,背后或承载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国际测序巨头LifeT ech与达安基因和华大基因或明或暗的合作,Illum ina和贝瑞和康的技术&ldquo 国产化&rdquo 转移,都将实行对中国市场的围剿。虽然国内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与国外大鳄抗衡,但终归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假以时日必将承载中国基因测序产业的希望。   紫鑫药业不招市场待见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任鲁风所在的研究所与紫鑫药业有密切合作关系,而市场并不看好紫鑫药业的基因测序概念。   W ind统计显示,达安基因股价自4月开始启动,3个月股价上涨57%。千山药机股价也自4月启动,3个月股价上涨98%。紫鑫药业股价也自4月启动,3个月股价仅上涨29%。   7月23日,紫鑫药业发布201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在201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50.58%至3 .12亿元,净利润则出现大幅跳水,亏损2332.99万元,同比下降214.25%。   2013年10月29日,紫鑫药业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签订《测序仪项目产业转化投资意向书》,共同开发基因测序仪项目。该《意向书》指出,紫鑫药业及基因组研究所共同对全资子公司中科紫鑫进行增资,其中:公司以货币方式增资,基因组研究所以经评估的&ldquo 用于D N A测序仪的可二维调整的C C D相机支撑装置&rdquo 等9项专利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为其所属部分进行投资 中科紫鑫增资后,负责基因测序仪、基因测序仪配套试剂、检测试剂盒的研发、生产、销售 中科紫鑫委托基因组研究所对&ldquo 测序仪产品化开发&rdquo 项目进行后续研发,研发成果和知识产权所有人为中科紫鑫。   2014年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已同意基因研究所投资入股中科紫鑫,并提请基因研究所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上述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但至今紫鑫药业并未透露双方增资的金额以及评估费用。今年4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科紫鑫在长春召开国产新一代基因测序仪产品样机发布会,公开征集20家试用单位,免费试用新一代测序仪产品,试用时间为6个月。   紫鑫药业称,国产新一代基因测序仪产品技术层面已通过验证,测序仪项目需经环保、发改委等政府相关部门审批、备案,项目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的具体时间尚未确定。   任鲁风5月在申银万国组织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中表示,中科院基因测序仪项目2008年正式立项,历时2年半,在2011年4月制作了两台原理样机,读长比现有技术高。&ldquo 我们不追求高通量,超高通量的仪器一次能出几百亿的数据,要好几个人一起测,而我们的仪器一个人也可以测序,一次用不了试剂,下次还能用。成本为国外机器的1/3,国外耗材的1/5。&rdquo   据他介绍,目前国内三个机构推出样机,分别为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无锡艾吉因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并没有华大基因的名字。   《经济参考报》记者7月23日致函紫鑫药业董秘钟云春,希望深入了解相关问题,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并未得到回复。
  • 华大基因第二代测序产品“贴牌”国产化惹争议
    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建   一石激起千层浪。   7月初,华大基因第二代基因测序产品获得CFDA批准,引发市场上相关概念股票&ldquo 暴动&rdquo 。   然而,这一好消息迅速引来质疑。7月15日,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公开发文,质疑CFDA的超常规审评过程不透明,并向CFDA递交了政务公开申请。   作为国内基因测序的龙头,华大基因虽然仍未上市,却早已名声在外。   据了解,基因测序产业分为仪器、试剂和服务,其中仪器与试剂归属CFDA审批,开展技术服务需要通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ldquo 卫计委&rdquo )审批。此次华大基因二代测序产品虽然获批,但基因测序服务是否能大规模推广,还需要等待卫计委进一步明确。这场质疑风波无疑也为华大基因旗下公司的华大科技近期香港上市计划增添了不确定因素。   &ldquo 超常规&rdquo 审批   基因测序(也称DNA测序)是一种破解基因密码(即碱基序列)的技术。通俗来说,就是利用仪器对基因进行测序,通过高科技的体检来预测患某种病的风险,从而提前采取措施:只需采集几毫升血液或者唾液,就可以预测其患癌症、白血病等疾病的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其因此被誉为防治遗传病最好的技术。   我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这一领域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单就产前诊断这一应用领域的市场,据估算就在150亿元左右。2013年华大基因、贝瑞合康在无创产前筛查领域分别测序10万人次和5万人次,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CFDA发布的公告显示,批准了华大基因的BGISEQ-1000基因测序仪、BGISEQ-100基因测序仪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连接测序法)、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医疗器械注册。这是自今年2月CFDA喊停所有未经批准的测序临床诊断服务后,CFDA首次批准注册的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   任鲁风质疑称,此次华大基因获批的4个产品,就是华大基因去年3月收购美国Complete Genomics公司(以下简称CG)所获得的测序系统,以及Life Tech公司的IonProton系统,更名后摇身一变成了BGISEQ-1000和BGISEQ-100两款仪器,至于试剂盒,则是这两款机型的配套基础测序试剂。CFDA数据库信息显示,这两款仪器在武汉生产,试剂则在深圳生产。   他为此向CFDA提出了政务公开申请,希望公开华大基因基因测序产品的注册材料,包括申请注册时间、申请注册提交的资料目录、出具产品检验报告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名称,检验报告出具时间和报告结论等。&ldquo 华大若走加速审评道路,必须要先在CFDA创新医疗器械网站上公示,但是它没有公示&rdquo 。   华大基因公共传播与政府事务首席代表徐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此回应称:&ldquo 华大的无创技术研发从2008年开始,为期五六年。从2013年3月全资收购CG获得全部知识产权后,开始进行技术转移、零部件到位、临床前试制,并按照医疗器械相关法规程序要求及流程准备至最终获证历时14个月。&rdquo   据了解,为了整顿国内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市场,今年2月,CFDA和卫计委联合发布通知,宣布包括产前基因检测在内的所有医疗技术需要应用的检测仪器、诊断试剂和相关医用软件等产品,如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监护、治疗监测、健康状态评价和遗传性疾病的预测,需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注册,并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技术准入方可应用,已经应用的,必须立即停止。   医药行业研究员符浩表示,2014年1月14日,CFDA办公厅发布关于基因分析仪等3类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5月30日即批准了相关的4项产品,CFDA在基因测序产品审批上,确有轻率冒进之嫌。   &ldquo 试验是做过的,临床数据也有,华大完全用的是Life Tech在国外已成熟的技术,基因检测本身技术通路可靠,对仪器的改装和试剂的小小改动并不会增加假阴性几率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没有批准同类产品,但Life Tech无创检测项目已通过CLIA认证,相关测序服务已经在做 对仪器和试剂的FDA认证同时在进行中,FDA审批周期很长,正在走流程。&rdquo 符浩说。   亦有公开资料显示,质疑者任鲁风所在的研究所正在与紫鑫药业合作,开发国产新一代基因测序仪产品,这与华大属竞争关系。   绕路&ldquo 国产化&rdquo   这次被批准的两款仪器,BGISEQ-1000是基于华大基因在2013年收购美国测序仪生产商CG的原有测序仪 BGISEQ-100则是基于Life Tech公司的Ion Proton测序平台。   按照现行的医疗器械监管法规,进口医疗器械的注册需要满足已经在原产国上市这一条件。   据了解,国内检测机构目前所用的检测仪在原产国还未获批准上市,其中包括应用最广泛的Illumina公司Hiseq基因测序仪,其至今也并未通过FDA审批。   今年2月,Illumina中国分公司负责人透露,其二代测序平台MiSeqDx正在积极申请CFDA的认证。   &ldquo 国产化&rdquo 无疑能帮助国外仪器绕过其先在原产国上市的门槛。   华大医学首席执行官尹烨曾公开表示:&ldquo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进口的第三类医疗器械在中国获得CFDA认证的前提是获得生产国的认证,而现有基因测序仪只有MiSeq通过了美国FDA的认证,因此其他进口仪器只能通过与国内公司合作、贴牌生产才可以推广,或者在卫计委批准的试点机构使用。&rdquo   任鲁风表示,华大上述这两种系统均未通过美国FDA认证。华大基因测序仪如果使用外国合作方芯片是不合规的。&ldquo 芯片是测序系统进行测序生化反应的载体,因此应作为测序试剂盒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果国产诊断试剂产品通过批准的话,芯片由于不属于组成仪器设备的零部件,而是测序反应中关系实验数据产出的关键性耗材,应该在国内生产,直接采购国外产品,不符合医疗器械监管条例。&rdquo   任鲁风还认为,华大基因测序产品是否获批,背后或承载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国际测序巨头Life Tech与达安基因和华大基因或明或暗的合作,Illumina和贝瑞和康的技术&ldquo 国产化&rdquo 转移,都将实行对中国市场的围剿。&ldquo 只赚服务费用,而来源于核心技术资金的最大收入却流向国外。&rdquo 他说。   任鲁风直言,华大基因经CFDA获批的Ion Proton系统则远低于国外在唐筛测序技术方面需要测到的3000万条序列的水平,这一获批在国际上看来都是个&ldquo 笑话&rdquo 。   医药行业研究员符浩则认为,华大基因两个仪器一个芯片是CG的,一个芯片是Life Tech的,用合作方芯片是合规的,只要不存在专利纠纷。华大申请注册二代测序仪是和Life Tech有合作框架的,应该有许可。建库、测序试剂、测序仪,华大并不需要保证完全自主生产,部分测序芯片是进口的,部分测序试剂可能也是,但并不妨碍申报注册。   公开资料显示,在目前核心的基因测序仪器部分,外资的Illumina和Life Tech两家公司已经占到了国内市场整体份额的90%以上。   &ldquo 大家一直在说国产,结果叫来一群披着国产仪器外衣的狼。&rdquo 任鲁风说。   基因测序设备和人们熟知的B超、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一样,是一种开放平台。任鲁风担心,市场一旦被国外品牌占领,整个围绕着设备应用的试剂、医疗流程设计、人员培训、科研等都将被捆绑在外国设备商之下。   业内人士看来,华大二代产品还面临着商业推广难题,市场接受度存在疑问。   &ldquo 此前CG的设备需要在独立的恒温恒湿及特定波长光源照明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如果与CG相比没有改变,那对用户的实验室环境要求是个挑战。&rdquo 任鲁风说。   医药行业研究员符浩则认为,BGISEQ-1000是基于CG的测序平台做的改进,以华大本身的技术实力,想在性能上做出较大程度的优化,相信是非常困难的,因此BGISEQ-1000在临床上的使用预计会遇到使用条件苛刻的短板。不出意外的话,华大在无创产检推广上,将偏重于更加适用于实验室环境的采用Life Tech技术的BGISEQ-100,而BGISEQ-1000只是华大仪器自产化的一个尝试。   申银万国研究报告则称,CG只能测序人类基因组,并且无法做无创产前检测。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韩健研究员也撰文表示,美国有四家提供无创产前诊断测序服务的公司都是使用Illumina公司的测序仪器。华大获得报批的产品是两个不同的技术平台,Life Tech的仪器和Complete Genomic的仪器。如果华大提供产前诊断服务使用的是Life Tech的技术平台,那在通量上(一次得到的数据量)就吃亏很多。   华大科技拟去香港上市,但上市时间未定,集资约4亿美元(约31.2亿港元),上市保荐人为花旗及大摩,目前还无法得知这场正在发酵的质疑风波对其上市前景影响几何。   面对种种质疑,华大基因方面对相关问题一直未能做出任何回应。
  • 基因测序:千亿规模的低价竞争之忧
    与基因测序技术迅猛发展相伴的是基因测序市场快速扩大,《福布斯》杂志甚至预测其规模将高达千亿美元。   具体到中国,&ldquo 在两三年以前,国内做高通量测序的公司,两个巴掌就能数得过来,但现在国内具有高通量测序能力的公司也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rdquo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技术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说。   对于火热的基因测序市场,一些业内人士却冷静地向本报记者指出了本土产业如今的低价竞争现状及其背后隐忧。   &ldquo 隐形&rdquo 的千亿产业规模   就在上月初,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发生了继&ldquo 人类基因组计划&rdquo 之后的又一重大新闻:国际科学界宣布&ldquo DNA元素百科全书&rdquo (简称ENCODE)计划获得了迄今最详细的人类基因组分析数据。业内人士认为该项目对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都将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可是与业界的热切关注相比,记者随机采访的一些普通民众却大都表示基因测序技术对生活的影响&ldquo 不怎么了解&rdquo ,当记者提出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高达千亿美元时,很多被访者都感到夸张。   &ldquo 现在iPhone手机随处可见,你要说它市场巨大我很认同,可我没发现基因测序有什么实际应用。&rdquo 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说。   当记者问他是否知道近年发生的本· 拉登被击毙以及德国曾出现致命的大肠杆菌疫情时,他都表示关注过这两个热点事件。   实际上,对于拉登身份的确定以及德国大肠杆菌疫情的控制,基因测序技术都起到了关键作用:Life Technologies公司提供的测序技术,帮助美军确定死者即为拉登本人以及锁定一种新混合型致病大肠杆菌菌株是导致德国致命疫情的原因。   此外,基因测序技术正在应用于疾病诊疗和食品安全等各个方面。当上述被访者了解到测序技术的更多应用实例之后,也认为&ldquo 千亿规模也许并不夸张&rdquo 。   企业抢占地盘   实际上,基因测序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要不断挑战人类的想象力。   当2005年突破性的高通量测序技术进入市场之时,业界为了区别于第一代技术而将其称为&ldquo 下一代测序技术&rdquo 而不是&ldquo 第二代测序技术&rdquo ,因为当时科学家普遍认为,第三代测序技术还遥不可及,但仅仅4年之后,新一代技术便横空出世。   相比普通民众,嗅觉灵敏的基因测序专业人士早已瞄准这一巨大市场,并展开了激烈争夺。   &ldquo 华大基因这样规模大的企业自然要占据尽可能大的市场。&rdquo 任鲁风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在上个月,本土基因测序行业的龙头华大基因收购了美国第三代测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以期通过并购的方式集聚市场。   &ldquo 而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在于去争夺相对空白的领域和那些处在夹缝的市场。&rdquo 任鲁风指出。   诺赛基因是国内这两年做得比较成熟的中型基因测序企业之一。因具有人类基因组计划参与和科研经验的优势,诺赛基因一直以承接高校、科研院所和国家大型项目为主,近些年也正在更多地面向公众服务,其中包括利用测序技术判断儿童在哪方面更有天分。   &ldquo 大公司不可能把所有市场业务都吃掉,它没那么多的渠道和力量,所以会在市场里面留下很多夹缝。&rdquo 任鲁风说,&ldquo 还有一类小公司就专注于这些小型业务,服务于几家医院,做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然后把样品送到相对大一点的公司,进行测序和数据分析,然后将结果跟之前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再把结果反馈给客户。&rdquo   价格战   对于目前的市场环境,诺赛基因总经理李秉珅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在激烈的竞争下,本土基因测序行业不少小公司选择了价格战,甚至存在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的现象。   金唯智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中平曾对记者表示:&ldquo 中国市场有个不好的地方,我们卖什么什么便宜,买什么什么贵。比如我常和员工说,在中国做基因测序,那么多公司在做,导致我们的价格比在美国还便宜。&rdquo   即便是对于国内基因测序行业规模第一的华大基因,尽管近些年扩张迅速,但其发展模式和盈利能力依然令人担忧。   对于华大基因近期对Complete Genomics的并购,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研究员韩健却表示,一个不盈利的公司用巨资购买一个亏损的公司,并购以后如果不能展示强力的盈利结果,股价维持很不容易。   在测序价格单方面持续降低的背后,选择新的发展模式是基因测序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悉,在2011年中国的测序市场规模达10亿美元,其中一部分将用于测序仪设备的购置,而大部分将消耗在测序试剂上。   对此,任鲁风指出,我国市场上用于基因测序服务的设备和试剂大多来自于少数几家国外供应商,不得不承受比供应商所在国家更高的设备购置和应用费用。   诺赛基因常规测序负责人张隽辉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ldquo 目前基因检测设备和试剂的供应基本上由欧美企业垄断,这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国内基因测序服务企业的利润空间。&rdquo   而实际上,我国测序服务公司设备和试剂过分依赖进口的隐忧,反而是忙于&ldquo 打价格战&rdquo 的各公司新的发展空间。
  • 基因工程:从发散研究到“有的放矢”
    相对于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相关内容对公众而言也许不是那么陌生。转基因、克隆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也经常出现在大众媒体上。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技术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对《中国科学报》表示,基因工程从基础研究到现在,已经走到了应用市场的十字路口。   &ldquo 10年前,基因工程研究方向是发散式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基础已打得相当深厚,方向也逐渐集中在一些重点领域,特别是在生物信息服务方面。&rdquo 他说。   近日出台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ldquo 生物信息服务行动计划&rdquo 。   该计划指出:&ldquo 构建大规模和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技术和装备、海量生物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rdquo ,&ldquo 加强对基因信息的深度发掘,带动新型测序仪的发展。对个体化诊疗、生物资源发掘、动植物分子育种、工业微生物的菌种改造等研发提供生物信息技术服务&rdquo 。   任鲁风指出,通过基因测序等手段获得生物信息,就会面临如何保存、分析和深度挖掘这些信息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交叉学科将会占据主导地位。   &ldquo 例如,在基因测序技术及其仪器方面,第一代测序仪仅仅是提供一个电泳和电泳后分析的平台 第二代测序仪则利用微加工处理和光电子成像技术实现边反应边测序 第三代测序仪则将反应体系进一步缩小到了微纳米量级的尺度,同时利用物理原理实现了单分子识别 而目前正进行概念研究的第四代测序技术几乎完全抛弃了生化反应,通过力学、电学等对DNA分子中的碱基直接判读。&rdquo 任鲁风说。   据他估计,未来的测序技术发展将主要依靠微纳加工技术来实现测序微环境的结构形成,依靠物理学手段来进行识别,生物学范畴的内容也许还会存在,但只能起到辅助功能,而技术革命必将来源于其他学科在这一领域的应用。
  • 仪器短板掣肘本土基因测序产业
    图为研究人员正在将处理后的样品点到基因芯片。   我国市场上用于基因测序服务的设备和试剂大多来自于少数几家国外供应商,不得不承受比供应商所在国家更高的设备购置和应用费用。   如今的基因测序行业,正广泛应用于法医鉴定、疾病控制和诊疗、食品安全等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   所谓&ldquo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rdquo ,而仪器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基因测序服务企业能在这块据称&ldquo 千亿美元规模&rdquo 的市场上获得多大份额。   对于火热的测序服务市场,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技术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对《中国科学报》记者指出了本土产业在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方面&ldquo 受制于人&rdquo 的隐忧:&ldquo 我国市场上用于基因测序服务的设备和试剂大多来自于少数几家国外供应商,不得不承受比供应商所在国家更高的设备购置和应用费用。而国内的测序服务业成本甚至会高于国外服务商的市场报价。&rdquo   成本在降 市场变广   仪器的水平对基因测序服务业来说有多重要?   首先是成本的降低。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伊始,人们计划用30亿美元完成人的基因组测序工作。而今年3月底, Life Technologies 公司在中国推出的台式基因测序仪 Ion Proton,则意味着只需 1000 美元即可在一天时间内完成个人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测序费用下降伴以测序精度的提高,测序技术发展速度之快更是超出了人们曾经的想象。&ldquo 大家所熟知的半导体行业的&lsquo 摩尔定律&rsquo 指出每两年达到翻一番的进步,但是在基因测序领域我们的速度是每两年4倍的进步。&rdquo Life Technologies公司CEO Gregory Lucier说。   随着测序技术发展带动测序仪器水平提高,科学家们发现基因测序不仅仅用于象牙塔中的研究,而且可以实际服务于公众,比如针对不同病人的&ldquo 个体化医疗&rdquo 。   以肿瘤为例,肿瘤实际上是基因组改变的一种疾病,即使是同样的癌症也可能由不同的基因突变所造成。基因的差别让患者对治疗药物有不同的反应,因此需要个体化的医疗方式来对不同的病人进行区别对待,针对每个个体的不同特性来制定方案。   江苏省中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赖仁胜曾谈到,常见恶性肿瘤使用基因测序和靶向药物治疗效果最明显。目前癌症化疗总体有效率在30%~40% 左右,而通过基因测序筛选出获益病人,有效率可以提高到80%。   随着新型测序仪的不断推出,基因测序的市场正在迅速扩大,不仅限于医药行业,还包括农业、食品安全、生物燃料等方方面面。《福布斯》杂志曾预计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达千亿美元。   目标:高质量、低成本   测序市场的诱人前景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机构投身这一行业,业内人士自然清楚,谁掌握了基因测序的利刃&mdash &mdash 高质量、低成本的仪器&mdash &mdash 谁就更容易从这个&ldquo 千亿美元蛋糕&rdquo 上切得更多。   然而,对于测序利刃锻造之难,曾在基因测序仪器巨头企业Life Technologies的前身ABI公司先后担任研发部门多个重要职务的周晓光深有体会。   &ldquo 基因测序仪器牵扯的面非常广,不光是技术问题,还有很多是工程上的问题,光电器件、机械控制器件、软件开发等等也都要涉及,是系统工程。&rdquo 周晓光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ldquo 开发和生产基因测序仪器比做基因测序服务要难得多。&rdquo   同时,测序仪器对科研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据任鲁风介绍,第一代测序仪仅仅是提供一个电泳和电泳后分析的平台 第二代测序仪则利用微加工处理和光电子成像技术实现边反应边测序 第三代测序仪则将反应体系进一步缩小到了微纳米量级的尺度,同时利用物理原理实现了单分子识别。   &ldquo 而目前正在进行概念研究的第四代测序技术几乎完全抛弃了生化反应,通过力学、电学等对DNA分子中的碱基直接判读。&rdquo 任鲁风说。   本土行业&ldquo 受制于人&rdquo   尽管业内人士都深知测序仪器的重要性,本土行业却仍正处于&ldquo 受制于人&rdquo 的尴尬境地。   据了解,目前测序仪主要来自于三家外资巨头Roche、Illumina和Life Technologies。   &ldquo 从以往经验来看,往往国外设备试剂的更新换代,首先会满足本国的需求,这样就造成了我国总是比国外滞后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应用更高效的研究工具。&rdquo 任鲁风说,&ldquo 以PacBio的RS系统为例,第一篇应用该设备的论文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时,还几乎没有几位中国科学家见过这台测序仪的真实样子。&rdquo   国内测序服务机构和企业还不得不承受比供应商所在国家更高的设备购置和应用费用,而国内的测序服务业成本甚至会高于国外服务商的市场报价。&ldquo 结合我国的测序市场需求,相信仅仅从科研的应用成本上而言,受制于人这个词汇不可谓不贴切。&rdquo 任鲁风表示。   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常规测序负责人张隽辉曾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ldquo 目前基因检测设备和试剂的供应基本上由欧美企业垄断,这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国内基因测序服务企业的利润空间。&rdquo   上述曾在Life Technologies的前身ABI工作多年的周晓光现为国家&ldquo 千人计划&rdquo 学者、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国家光电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他进一步指出:&ldquo 购买仪器的成本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卖给你仪器以后,赚后边的耗材利润,测序时使用的耗材是和仪器相配的,购买仪器的花费和后续要用的大量耗材成本相比简直是&lsquo 小巫见大巫&rsquo ,如果这样下去,国内测序市场越大,仪器和耗材的支出就越惊人。&rdquo   目前国内开展测序仪研发的机构还非常有限:联合研制第二代测序仪的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中科院半导体所、无锡艾吉因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一些研究团队也在开展新一代测序技术相关的研发工作,但还没有公开的文献报道。   &ldquo 虽然在这个领域已经开始起步,但很大程度上还是属于引进吸收,缺乏原始创新。国际上日益激烈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测序技术的研发给我国一个追赶和超越的机会。&rdquo 任鲁风说,&ldquo 在获得前期积累的实战经验基础之上,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充分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积极开展原始创新,建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才能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上真正实现质的突破。&rdquo   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寻求基因测序仪器&ldquo 突围&rdquo 的努力并未停止,据悉,深圳华因康基因将于年底推出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第三代机型,然而实际效果如何,仍有待市场的检验。
  • 未雨绸缪 让中国基因测序产业更加健康发展——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p & nbsp & nbsp & nbsp 为促进中国基因测序产业快速发展,推动国内测序技术创新,2015年8月7日,中科紫鑫于北京锦江富园大酒店组织召开“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作为主办方,紫鑫药业董事长郭春林先生、中科紫鑫总经理殷金龙先生和中科紫鑫首席科学家任鲁风博士出席此次论坛。会议有幸邀请到了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王德平处长以及中科院基因组所于军研究员、中科院半导体所俞育德研究员、北京大学陆祖宏教授、华因康创始人盛司潼等25位国内基因测序行业各领域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讨论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基因测序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国内相关领域的管理专家、学术专家及企业代表一致认为业界能否实现共赢发展对于基因测序技术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的产业格局下,进一步推动基因测序技术产业的协作,已成为业内同行的共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24px" title=" 未标题-1.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8/insimg/76be201b-356e-4071-a8fa-de8792344936.jpg" width=" 450" height=" 324" / /p p    /p p & nbsp & nbsp & nbsp 会上,各位专家代表分别就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产业现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基因测序产业发展趋势展开了深入探讨。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王德平处长阐述了基因测序技术对生命健康、医疗、农业、环境等各领域的重要作用,并从国家战略角度对基因测序产业进行了分析,指出发展基因测序技术产业是大势所趋,相信国家指导部门一定会对本行业的发展给予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基因测序领域带头人于军研究员对未来测序仪的理想状态提出了展望,认为无需生物试剂、更加重视物理学与工程学应该是未来测序仪发展趋势,并对转录组研究进行了展望;同时,中科院半导体所俞育德教授强调了源头创新的重要性,指出技术创新需要产业和资本的及时跟进;北京大学陆祖宏教授与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盛司潼同时指出,国外基因测序技术产业风生水起,非常注重政策和资本的跟进,而国内基因测序产业发展不易,做国产测序仪更是困难重重,相关领域学科间交流与协作欠缺,影响了国内基因测序技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因此,需要政策、资本、技术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强基础研发与应用领域的密切沟通,联合推动方能促进基因测序产业快速发展。 /p p & nbsp & nbsp & nbsp 通过深入探讨与分析,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需要成立联盟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及规范,以推动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高度总结了联盟应该发挥的六大主要功能:一、保持联盟内部成员与科技及学科前沿同步;二、技术发展与创新和国家需求同步;三、促进行业协作与交流;四、推动科研与资本接轨;五、制定行业标准;六、促进行业发展。于军研究员建议将联盟名称定为“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促进联盟”(简称:CSTI)。紫鑫药业董事长郭春林先生表示愿意为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促进联盟提供资金支持。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本次论坛的顺利举行为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为国产自主知识产权测序仪的研发与生产提供大力支持与坚实保障。与此同时,也反映出当前国内测序产业中存在的不足,比如行业标准、数据质控标准、仪器认证体系标准的缺乏,源头创新能力后劲不足,产业与资本跟进力度不够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并非易事,需要社会各界长期且一致的努力,正如王德平处长所说:“基因测序产业规模大,还涉及人类健康,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以此来造福人类。”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促进联盟”的成立,将对国内相关产业内及产业间合作交流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国内基因测序行业的区域平衡与协调发展,提升基因测序技术水平,增强测序相关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编辑:史秀明) /p
  • 基因测序能否避免重蹈核磁外资垄断局面?
    基因测序行业半年来监管政策频出。   2014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首次明确规定基因分析仪为第三类医疗器械。   2月,全面叫停基因测序在国内的临床应用。   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通知各机构可以进行基因测序临床试点的申报和仪器注册。   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授权首批个体化医学试点单位,旨在协助国家卫生计生委对新的医学检测项目进行验证、评价及先期试行,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行为。   7月初,药监总局首次批准华大基因的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上市。   &ldquo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进口的第三类医疗器械在中国获得国家药监督总局认证的前提是获得生产国的认证,而现有基因测序仪只有MiSeq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因此其他进口仪器只能通过与国内公司合作、贴牌生产才可以推广,或者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的试点机构使用。&rdquo   华大医学首席执行官尹烨一语点破了基因测序政策变化对行业的巨大影响。   基因的诱惑   基因测序技术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 1975年,桑格和考尔森开创的链终止法开启了基因测序技术的序幕。这项源于实验室的技术却在30年后随着人类基因组首次完成人类基因组的框架测序,使得业界将之定义为未来或将颠覆传统医疗医药行业的革命性技术。   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部分基因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关系的确定,全人基因测试成本下降到1000美元,局部致病基因的检测仅仅需要几百美元,基因测序技术进入了产业化发展阶段。   &ldquo 目前,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据基因测序行业巨头 Illumina 公司预测,全球二代基因测序的应用市场规模预计为 200 亿美元,药品研发和临床应用是增速最快的领域,年增速将超过15%,肿瘤诊断和个性化用药是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预计市场规模达120 亿美元。&rdquo 莫尼塔投资公司分析师马冬凡表示。   基因测序技术也悄然占据了中国医疗市场。   &ldquo 无创产前诊断是目前在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基因检测临床项目。随着其成本的下降和消费者接受程度的提高,在过去近3年时间里,已有逾15万中国孕妇接受了这项检测,预计中国每年无创产前诊断的市场容量有望达到 150 亿元。&rdquo 马冬凡说。   然而,在今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叫停国内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前,这一领域基本处于监管真空区。   &ldquo 大量国外基因检测设备纷纷打着科研的旗号进入中国市场,实际上却在进行临床、商业经营。&rdquo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任鲁风如此描述叫停前的国内基因测序市场现状。   国际上,二代基因测序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一些国外公司手中。Roche公司的454技术、Illumina公司的Solexa、Hiseq技术和Life公司的Solid技术目前应用都较为广泛。这种外资占据市场的现状也逐步延伸到了中国。   以中国目前基因应用最广泛的无创产检市场为例,除了乱军林立的小公司,最大的两个公司是贝瑞和康与华大基因,但这些国内基因测序市场的先行者基本都是通过从国外买来设备抢占中国市场,而非依靠自身的技术研发。   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透露,目前,国内Illumina的Hiseq 500测序系统标价为25万美元/套,Hiseq X Ten测序系统定价100万美元/套,如此高的价格几乎是其美国本土销售价格的2倍。中国市场不仅没能成为本土基因企业发展的后盾,反而正在成为外国厂商的&ldquo 奶牛&rdquo 。   2010年,华大基因曾购买了100多台Illumina的HiSeq 2000测序仪,意图&ldquo 抄近路&rdquo 拓展在国内的市场。&ldquo 在华大基因大举进口设备之后,Illumina公司随即宣布其配套试剂价格每年将涨价4%。&rdquo 该业内人士透露。   任鲁风更担心的是,基因测序设备和人们熟知的B超、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一样,是一种开放平台,可以以此进行各种临床测序应用。市场一旦被国外品牌占领,不仅中国基因测序设备将丧失发展空间,同时,整个围绕着设备应用的试剂、医疗流程设计、人员培训、科研等都将被捆绑在外国设备商之下。   &ldquo 到时,中国即使在技术上实现反超,在市场、渠道、使用习惯上也将难以翻身。中国基因测序产业将重蹈B超、核磁等产业的覆辙。&rdquo   在缺乏监管和规范而急速膨胀的市场中,新生的中国基因测序产业显然是难以健康成长的。   在此背景下,步入2014年后国内监管部门对基因测序市场的政策频出。   弯道赶超   随着基因测序新政的陆续出台,中国基因测序产业大有开闸放水之势。然而,面对中国企业的审批绿色通道,Illumina等国外设备和试剂厂商却没有那么幸运。   尽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没有公开承认此次基因测序审批存在所谓的绿色通道,但业内人士却表示绿色通道对国内企业的保护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ldquo 医药产业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的身体健康。在医药产业内进行适当的国家把控和产业保护是国际通行的做法。&rdquo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乔友林告诉记者,这几乎和当年在乙肝疫苗的审批如出一辙。   上世纪70年代,国外企业率先成功研制出乙肝疫苗,但直到1982年,中国国产乙肝疫苗研制成功3年后,相关政府部门才批准了国外乙肝疫苗的在华上市。   &ldquo 相关部门对于临床医用仪器设备的申报和审批,如果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实验、验证、评估等程序,即使顺利也要至少一年多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国外设备合法进入中国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这无疑为技术尚待赶超、起步稍晚的中国基因产业创造机会。&rdquo 任鲁风表示。   金唯智首席运营官廖国娟告诉记者,华大基因于2013年3月完成对美国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的收购后,目前已率先解决了基因检测设备国产化问题,而且,其生产的基因检测设备价格仅是进口设备的1/3&mdash 1/6。   此外,国内企业在测序仪和胎儿染色体检测试剂盒,以及探针锚定技术、高通量半导体测序技术等方面也已经取得突破,目前已在全国近千家医疗机构得到应用。   对此,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认为,国内企业在基因测序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并不逊色于国外,甚至有些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但在产业链中游的基因设备、仪器制造领域与国外的设备差距仍然很大。   未来,如何利用目前的政策弯道转弯机遇,打破国外在基因组测序仪器设备上的垄断仍然是摆在国内的基因企业面前的迫切问题。   面对巨大的中国市场和新的监管政策,一些国外企业不得不选择在国内寻找合作企业的渠道,如Illumina和Life Technologies等国际知名公司都在与国内一线基因测序企业谋求合作。   &ldquo 这一方面加快了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步伐,但是也不排除以合作之名,进行贴牌生产的可能。&rdquo 任鲁风有这样的担心。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应加紧对于审批流程的规范,并细化关于基因检测设备国产化率指标的制定。   目前,华大基因、达安基因、金唯智等国内行业龙头,正在加紧上游基因设计和下游基因信息分析应用产业的布局,他们也希望在基因新政后,有关部门在监管中更加公开、高效,加大对国内基因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扶持、优化审批流程。   华大基因新闻发言人杨碧澄向记者介绍,在美国,基因测序市场不仅起步早,而且发展势头迅猛。美国政府以及相关监管部门,一直在全力推进基因测序产业的配套政策升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仅建立了严格的评审制度,还推出了支持实验室自主开发的检测标准,为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保驾护航。与此同时,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也与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展开合作,共同开发人类基因组DNA 标准品,还将为整个基因测序产业建立一个风险可控的监管框架。   &ldquo 还应尽早制定产业战略规划和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引入第三方认证和监管机制。&rdquo 廖国娟表示。   在保护设备仪器等产业基础的情况下,应加紧制定类似于美国临床实验室监管认证的机制,通过发挥中国产业上下游的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弥补国内企业在中游基因测序设备制造的不足,并且带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行业的监管力度也需加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从2月中旬,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已叫停了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但是,在一些网站上,相关服务的广告却依然在大张旗鼓的宣传。仅在北京就有北京利普康生物、仁中基因、三博远志生物、医生在线等几十家公司依然在以健康咨询的名义兜售、宣传儿童天赋检测、疾病检测、药物代谢能力评估等动则就标价几千元、上万元的基因测序产品。并且,赫然宣传自己采用未经国家批准的所谓进口先进设备进行基因测序服务。   &ldquo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府部门对于产业的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到产业、企业实际实际发展中,这或许是未来中国基因测序产业遇到的最大难题。&rdquo 任鲁风最后表示。
  • 基因测序仪打开国产化大门
    p   在新的产业格局下,进一步推动基因测序技术产业的协作,已成为业内共识。多位专家表示,我国基因测序产业需要政策、资本、技术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强基础研发与应用领域的密切沟通,联合推动方能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p p   日前在“中科紫鑫BIGIS二代测序系统推介会”上,全场所有人都将目光锁定在我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代基因测序仪——BIGIS系列产品上。因为它的出现,填补了我国在基因测序产业链上游设备制造的一项空白。 /p p   中科紫鑫首席科学家任鲁风告诉记者,BIGIS凭借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设计及完善的上下游配套服务,让测序变得更加简单。而国产测序仪的问世,不仅打破了基因测序仪器及试剂耗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降低测序成本,还将带动国内整个基因健康产业的发展,保障国家生物信息安全。 /p p   不过,相比国外基因测序产业的风生水起,国内取得进步的同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多位业内人士呼吁,技术创新须要产业和资本的及时跟进,国内基因测序产业亟须将政策、资本、技术等各方形成合力,以各领域协作的形式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p p strong   有望摆脱进口局面 /strong /p p   随着测序技术与产品的迅速迭代更新,各国纷纷开启精准医学计划,BIGIS二代测序系统的问世则被业内誉为“中国精准医学的画龙点睛之作”。 /p p   在中科紫鑫BIGIS二代测序系统样品展示区前,与会嘉宾表现出极大兴趣。据任鲁风介绍,BIGIS测序仪具有吸睛的三大优势,首先,其外形大小非常适合中小型实验室,便捷的触摸屏设计无须用户配备鼠标键盘等附件 其次,完善的上下游配套系统,“傻瓜式”操作流程使测序变得更加简单,即使没有专业背景,也可完成测序操作,解决了客户对于新一代测序分析的后顾之忧 最后,国产化的试剂和芯片打破了国际垄断,降低了测序成本,这也是此次推介会吸引嘉宾眼球的最大亮点。 /p p   BIGIS测序仪由中科院基因组所和半导体所共同参与研发,是整合了一系列机电控制、微流体、光学和软件控制系统的高度集成的新一代测序平台。经过工程化后,目前已成功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完成整机测试,达到并部分超越国际主流设备技术指标。更重要的是,其成本低于进口设备的1/3,应用成本低于进口设备的1/5,将彻底改变我国基因测序仪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p p   任鲁风称,BIGIS测序系统可提供包括全基因组测序、靶向区域重测序、数字表达谱分析等在内的全套测序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病因鉴定与基因诊断、遗传病基因诊断与筛查、肿瘤与血液病的基因检测与个体化诊疗、检验检疫以及药物基因组学等多种健康与疾病相关领域。 /p p   目前,中科紫鑫正在进行BIGIS二代测序仪规模化生产前的相关准备工作,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正式投入批量生产。 /p p   “未来,我们要在美国建立研究机构,跟国际知名的数据公司合作,成立中科紫鑫产业园,实现整个基因测序系统上下游产业的整合,年总产量将实现1万台。届时,在中国无论是新生婴儿还是老态龙钟的老人,都会用自己的测序仪进行基因测序,人均费用也会降到1000元内,终结抗生素及药物滥用的现象。”中科紫鑫董事长殷金龙承诺道。 /p p strong   产业发展“拦路虎” /strong /p p   在任鲁风看来,作为中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的测序仪,BIGIS产品将更加接“地气”,更加符合国家生物信息安全的要求,有望以极具竞争力的技术和价格优势获得市场肯定。 /p p   根据Markets& amp Markets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二代基因测序的全球市场为25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8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3%。其中,二代基因测序是基因学领域中增长最快的子行业,超过基因芯片和PCR技术。 /p p   面对基因测序极具潜力的市场前景,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处长王德平表示,基因测序技术及产品研发也将被列为我国“十三五”计划中的重要一项。 /p p   “基因测序技术是生命科学、疾病治疗等领域的基础技术,通过深入的信息挖掘,可衍生很多产业。精准医疗、移动医疗都是以测序技术为基点,脑科学、发育等生物相关战略研究也离不开测序技术。”王德平透露,国家可能在今年底发布精准医疗、脑科学、发育三个方面的指南,作为“十三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任务来考虑。 /p p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我国在基因测序技术开发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但行业整体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p p   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国徽表示,目前,测序产业市场竞争中缺乏行业标准。比如数据质控标准、仪器认证体系标准等,尤其对于临床来说,更需要严格的指控标准体系。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吴东平也持类似观点:“目前的测序服务公司虽然很多,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利益所迫,大有陷入价格战的趋势。” /p p   另外,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陆祖宏还指出,国外基因测序技术产业风生水起,非常注重政策和资本的跟进,而国内基因测序产业发展不易,做国产测序仪更是困难重重,相关领域学科间交流与协作欠缺,存在体制创新不足的缺陷,影响了国内基因测序技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p p   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俞育德也表示,目前国内在基因测序产业上的投资还是不足,技术创新后不能迅速跟进资本,新技术关注力度不够,技术需要产业及资本支持。 /p p   “目前该领域投入不够、专业人才缺乏、领军人才少之又少,创新能力及技术产品则更少,需要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上更上一层楼,实现各行业需求,把各行业做大做强。” 王德平补充道。 /p p strong   期待协作共赢 /strong /p p   在新的产业格局下,进一步推动基因测序技术产业的协作,已成为业内共识。多位专家表示,我国基因测序产业需要政策、资本、技术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强基础研发与应用领域的密切沟通,联合推动方能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p p   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盛司潼认为,任何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都需要多方合作,随着测序产业迅速发展,各种应用不断的开发,产业链正在形成。一方面,随着测序技术的逐渐成熟,应用开发只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另一方面,基因测序产业的机会来了,任何产业发展到此,联合推动才更能促进产业迅速发展。 /p p   在业内共同呼吁下,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促进联盟也在系统推介会当天下午成立。盛司潼表示,做仪器重在技术研发,目前测序仪的核心技术大部分源于国外。成立联盟后可以各取所长,共同进步,在技术研发上占据一席之地,遏制国外一些企业的不合理涨价。 /p p   “今后的发展需要多方合作与配合、资本层面的支持,单纯依靠国家不是长久生存之道,要具备足够的自我造血能力,用资本推动技术发展,这也是联盟的功能之一。”任鲁风补充道。 /p p   通过深入探讨与分析,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联盟应该发挥六大主要功能:保持联盟内部成员与科技及学科前沿同步 技术发展与创新和国家需求同步 促进行业协作与交流 推动科研与资本接轨 制定行业标准 促进行业发展。 /p p   随着国内技术的不断创新及资本跟进,陆祖宏对我国基因测序仪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理想中的测序仪应当更便捷、去复杂化、无试剂、不需文库扩增,而且读长长、通量高、精确度高、成本低、更快速,也许三、四、五代测序技术不久以后都可以实现。” /p
  • 八年的坚持不懈 国产二代测序仪迎来生力军
    2015年8月7日,中科紫鑫BIGIS二代测序系统推介会在北京锦江富园大酒店成功举办,会议邀请到了国家卫生管理部门、临床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司法鉴定、检验检疫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家汇聚一堂,共同回顾了国产自主知识产权测序仪BIGIS系统八年坚持不懈的研发历程,深入探讨了国内测序产业发展现状,并为国产测序仪的完善与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BIGIS二代测序系统  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与产品的迅速迭代更新,各国纷纷开启精准医学计划,2015年更是被业内称为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元年。中科紫鑫此次向业界展示的BIGIS系列产品,可被看作是中国精准医学的又一里程碑之作。推介会上,BIGIS-1测序系统及配套试剂、芯片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BIGIS测序仪的出现对中国基因测序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凭借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设计及完善的上下游配套服务,让测序变得更加简单。同时,BIGIS-1测序系统的问世,还将进一步打破基因测序仪器及试剂耗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为国内测序成本的降低提供了可靠保障。任鲁风博士主持推介会  会议伊始,中科紫鑫通过生动形象的产品宣传片为嘉宾展示了BIGIS测序仪的独特结构与广泛应用。随后,研发工作负责人任鲁风博士就BIGIS测序系统及配套试剂耗材进行了详细介绍,特别指出了BIGIS测序仪的三大优势:首先,精致外形节省空间。其外形大小非常适合中小型实验室,便捷的触摸屏设计无需用户配备鼠标键盘等附件;其次,完善的上下游配套系统,“傻瓜式”操作流程使测序变的更加简单。BIGIS测序仪高度集成了一系列机电控制、微流体、光学和软件控制系统,并根据自身仪器的特点及反应原理,设计完成了一整套数据处理及分析系统,实现了测序及数据分析的闭环整合,解决了客户对于新一代测序分析的后顾之忧;第三,国产化的试剂和芯片,打破了国际垄断,降低了测序成本,亦是此次推介会吸引嘉宾眼球的另一亮点。推介会现场  会议还邀请到了国内基因测序的领军人物——于军博士。于博士从精准医学的角度剖析了基因测序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指出了国产测序仪的问世在国际上所产生的影响和重要意义。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于军博士  最后,中科紫鑫向部分试用客户颁发了授权证书,并分别与中国海洋大学生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和长春中医药大学签署了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此次活动也标志着这款实用型国产测序仪开始了大规模多领域的测序应用,同时也彰显了业内人士对BIGIS测序仪的期待以及发展中国基因测序产业的坚定决心。颁发授权证书签署合作协议  中科紫鑫有关人士表示:中科紫鑫始终以做中国人自己的测序仪为己任,秉承自主创新与坚持卓越的宗旨,坚持专业、谨慎的技术创新,持续专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以促进我国基因测序产业的蓬勃发展,力争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测序产业中开拓全新局面,打造中国测序仪的世界品牌。 编辑:史秀明
  • 南方周末:基因测序的灰色江湖
    如果不是医生的建议,27岁的李若不会去体验风靡当下的高科技检测技术&mdash &mdash 基因测序。   2014年5月,一次例行体检中,李若发现自己患乳腺疾病的风险较高。为进一步确定,医生建议她做一次肿瘤易感基因测序。   基因测序,通过对被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进行检测,既可诊断疾病,亦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和评估使用某些药物的疗效和副反应。   一个熟知的例子是,2013年,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 朱莉根据基因测序结果选择手术切除双侧乳腺以降低患乳腺癌风险。在中国,更为大众熟知的应用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术。   &ldquo 基因测序是疾病鉴定的金标准,而癌症的发生和抑癌基因、致癌基因等多种因素相关。&rdquo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遗传学与分子诊断副教授郭奕斌解释。   几乎没有犹豫,李若就接受了检测,她被抽了5毫升静脉血,放入最精妙的仪器解读。30亿个碱基对是她的遗传密码。如文字校对一样,测序仪器一个字一个字地检查是否有&ldquo 拼写错误&rdquo 。   但她不知道的是,自己所做的这项检测当时已被政府叫停了。   2014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食药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称卫计委)一纸叫停了临床基因测序,原因是相关产品和技术并没有通过审批便在市场上流通开来。未经审批就做诊疗,算是非法行医,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但这并未浇灭人们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两个月后,世界最大的基因测序仪器制造商Illumina的掌门人杰伊· 福莱特雷(Jay Flatley)先生就急匆匆跑来中国,并高调表示:&ldquo 我十分看好中国基因测序市场。&rdquo   四个月后的2014年6月30日,食药总局批准了二代基因测序产品上市。其中,华大基因的两款测序仪和试剂盒通过审批。   &ldquo 为什么包子给张三而不给李四?&rdquo   从叫停到有限放开,中间仅仅相隔4个多月。相比之下,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首个二代基因测序产品的审批花了11个月。   &ldquo 这是食药总局在规范市场。&rdquo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常务副主任任鲁风评价,但他也曾发表文章质疑总局审批速度过快,过程涉嫌违规。   争议焦点便是华大基因拿到审批的测序仪器和试剂产品都不是在国内生产的。我国规定凡进口设备必须通过原生产国审批,而这几款仪器和产品至今没有得到美国FDA审批。   国内机构也一直在进行国产测序仪的开发。2014年4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吉林中科紫鑫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新一代基因测序仪样机正式亮相。   但目前,国内的基因检测公司,全都采购了国外的仪器和数据库。   &ldquo 包子好吃,这个是没有争议的,现在争议的是为什么给张三包子吃而不给李四?&rdquo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   华东某大学教授则认为,&ldquo 这是目前中国科技界纠纷最大的一桩案子。&rdquo 据南方周末此前报道,成立于1999年的华大基因是国内整个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市场的龙头老大。该机构曾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ldquo 中国部分&rdquo 等多项国际科研任务。   &ldquo 生物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堵是堵不住的。如果完全放开,就会形成井喷的需求。&rdquo 中山大学临床检验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朱振宇很理解政府这种放开。   在食药总局叫停到放开基因测序之间,卫计委亦于2014年3月下发试点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通知,但对申报条件进行了一定限制。据悉,上百家机构踊跃申报,但业内估计最终获批的将不到10家。   政府的谨慎是有理由的。和中国一样,2013年11月26日,FDA叫停了谷歌参与投资的23andMe公司的基因测序服务,引起了轩然大波。   FDA在其网站上公布的一封警告信称,这家公司违反了联邦法律,只有获得FDA批准的医学测试才被允许做出此类声明,由于该仪器的错误判断可导致不必要的手术发生。   &ldquo FDA相信基因测序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医学信息,但是,这必须要在FDA的监督下,以确保它们的安全和有效性。&rdquo FDA体外诊断器械评价和安全办公室主任阿尔贝托· 古铁雷斯(Alberto Gutierrez)博士在给南方周末记者的邮件中如此说道。   无所不能的检测功能   在政府信号发出之前,这一严肃医疗行为就已经悄然走上商业化道路。一些机构打起了擦边球,原本只能用于科研的检测现在却直接接收客户的血样,自己检测或送去相关检验机构。   据了解,中国只放开了三家机构的临床检验资质,分别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其他机构只用于科研项目。   李若的血液由医院以科研的名义送去金域医学检验中心。这家全国规模最大的检验机构为国内30个省份的130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外包服务。   在这类机构通常是,病人到医院做检查,医生或护士会告知病人现在有外包的基因测序服务可以做,由病人自愿选择。   一些没有检测能力的基因公司,则会把样品送去较大的检验机构。一方负责推广,一方负责检验。银河基因、基因检测网、北京利普康基因检测网都是如此送检的。   银河基因相关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会把样品送到国家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由他们给出健康风险评估报告,&ldquo 检测乳腺癌、子宫癌等易感基因,准确率可以达到99.9%&rdquo 。   另一类接受基因测序的机构则是高级的体检中心,譬如美年大健康。关于食药总局的禁令,基因测序机构自有解读:&ldquo 国家叫停的,只是临床诊疗服务,我们做的是健康咨询报告,跟那个没有关系。&rdquo   还有一些更匪夷所思的项目。一些自称可以进行基因检测的公司,在网页上列出形形色色的检测项目:酒精代谢能力检测、天赋基因检测、气质基因检测,甚至贴心打包出&ldquo 高管套餐&rdquo 、&ldquo 白领套餐&rdquo 。这类检测手续则要简单得多,只要将自己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或者头发放到采样盒中,快递给检测公司,检测公司会在数日后提供解读报告。   一家公司的客服小姐甚至如是诱惑南方周末记者:您想一下,现在给孩子报个兴趣班每个月都要几千块钱,您花一两千给孩子做个天赋基因检测,就知道孩子擅长干嘛了,可以省下好多钱呢!   &ldquo 定价纯是周瑜打黄盖&rdquo   之所以众多公司削尖脑袋挤入基因测序市场,更多源于市场监管不完善,定价不统一,市场潜力巨大。   几年前,就有分析师估计,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超千亿。目前聚集在这个产业链上的有几十家公司。最出名的便是华大基因,它被西方媒体称为&ldquo 基因工厂&rdquo 。   按卫计委统计,中国每年约有2000万孕妇,如果一半的孕妇接受产前基因测序,仅&ldquo 唐筛(唐氏综合征筛查)&rdquo 一项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00亿~150亿元/年。   而基因相关疾病的诊断市场空间更大。目前,已知的单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及线粒体疾病有八千多种,明确与基因变异对应的遗传病有3672种。   &ldquo 中国每年新发的肿瘤病人有好几百万,患病后都需要基因诊断。&rdquo 安诺优达的CEO梁峻彬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基因测序的竞争大幕才刚刚拉开。不管是原来研究技术的,还是资本圈,都很关注这个新兴行业。   然而,基因测序不在卫生行政部门准入的医疗技术项目之列,物价部门也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以李若为例,她为检测20个与乳腺癌相关的基因花了5980元。   在未被叫停之前,慈铭体检公司北京奥亚医院的&ldquo 基因检测&rdquo 体检套餐价高达76000元,检测68项基因的价格为34000元。   博泰基因公司则罗列了17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21种肿瘤易感基因单项检测项目,甚至还有3项儿童天赋基因测试。收费高的近万元,低的几百元,其中乳腺癌易感基因检测一项收费4800元。北京利普康基因检测网给出的全项基因检测,也近三万元。   &ldquo (基因测序)的价格和成本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定价纯是周瑜打黄盖。&rdquo 前述业内人士评价道。   没有基因测序解读能力?   相比昂贵的检测价格,更让消费者费解的是检测结果,以及由此带来的恐慌。   整整30天,李若等到了测序结果。但却令她坐立难安&mdash &mdash &ldquo TP53基因杂合性突变&rdquo 。TP53属于最早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之一,这一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胰腺癌、白血病、脑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但检验机构的解读却让她一头雾水。&ldquo 根据1~3文献表明,这与乳腺癌风险有显著相关性 根据4~6文献,这一变异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无明显相关性。&rdquo 因此,广州金域检测中心给出的结论是&ldquo 该突变的临床意义不统一&rdquo 。   结果究竟意味着什么?检验机构人员坦陈无法做进一步解答,也无法给出建议,而多家三甲医院的专家们意见也不一,甚至有医生告诉她癌症只是早晚问题。北京肿瘤医院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解云涛主任医师则完全否定了检测结果。&ldquo 这个位点不能说明是突变,只能说是基因的多态性。检测中心完全是胡乱做。&rdquo   基因测序结果的解读成了目前最大的难题,这也是众多科学家不愿意推进其商业化的原因之一。   &ldquo 预防性测序还是有争议的,只有少部分基因和肿瘤的关系非常明确。更多易感基因在肿瘤发病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并不清楚。&rdquo 梁峻彬说,他们公司更多地把业务放在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上。   更重要的是,目前各家基因测序机构的测序平台、分析方法、数据库都不一样,这也对最终解读形成障碍。&ldquo 没有第三方的机构可以评估数据的准确性。&rdquo 北京一基因企业的总经理说。   &ldquo 在产前唐筛上,美国一般要测出3000万条序列才能下结论,而国内很少有能做过1000万条的。&rdquo 任鲁风说,&ldquo 数据量越低,可能错误率越高。&rdquo   任鲁风指出,(国内检测机构)相互之间都没有参照和评估,各家是各家的。&ldquo 策略是我最多给出风险值,不会确诊。如果真出了问题,有的机构会给检测的人保险赔偿。&rdquo   谁拥有你的基因?   &ldquo 基因是每个人无法改变的标志,如果有人告诉你或者你的家人基因突变了,你可能会坐立不安。&rdquo 美国的遗传咨询师Bonnie LeRoy会对每一个向她咨询是否需要做测序的人提醒。但这种提醒,在中国几乎没有。   &ldquo 当基因检测公司业务拓展到疾病检测,潜在的利弊都可能会被放大。现在或许还没到健康人去测序的阶段。&rdquo 哈佛医学院副教授、个体化遗传基因测序中心副主任罗伯特· 格林(Robert Green)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虽然罗伯特· 格林领导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第一个全基因组测序项目,但他一直非常谨慎推荐临床使用基因测序,认为现在对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基因测序的利弊还有相当多的猜测,但数据很少。在他看来,大多基因检测根据变异结果,提供风险评估。但评估并不会改变个人既定的风险类别,也不会改变相应的医疗建议。   另外,检测结果可能增加大众的心理压力,导致不必要的医疗行为。&ldquo 迄今为止,很少有证据表明健康行为和健康结果因此(基因测序)提高了。传统遗传学从业者的可贵品质之一是细心的解释和指导,但在现在的基因测序服务中很难想象。&rdquo 罗伯特· 格林说。   南方周末记者以怀疑自己有家族遗传病的风险为由向数十家医疗或体检机构咨询时,对方无一不强调检测能力的专业性,但对可能引起的心理恐慌及解读能力只字不提。   在行业规范相对较高的美国,摆在遗传学家和伦理学家面前的是:医生应该从患者基因中检测何种信息、多少信息应该被告知其家庭,以及谁应该拥有和控制数据。   &ldquo 我强烈建议父母抵制给孩子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除非是经过正式的医学评定,对测试的实用性和限制进行评估后,才可以进行。&rdquo 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遗传学首席专家Louanne Hudgins告诫父母们。   &ldquo 等你知道了你的基因信息或者别人的,你是否会用基因配对来寻找配偶?等富豪的基因突变被子女知道了,他们会不会提前为财产争得头破血流?老板知道了有基因缺陷的员工,会不会想要辞退?&rdquo 朱振宇用了一连串的反问。   针对基因信息的保密,美国有很多措施,甚至有些州在出台基因保密法案。但在中国,基因测序的结果都保留在各家医疗机构里,没有成体系的规范。   &ldquo 我们的信息到处泄露,孕妇一进医院,手机号就被卖出去了。&rdquo 朱振宇并不相信基因测序机构能够守密。   寻求规范之道   显然,在基因测序大规模推广和商业化之前,还有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行业规范化是先决条件。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政府部门只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产品注册的规定规范基因企业的产品注册,这是最为简单也是最机械的办法,没有考虑基因组医学和基因测序发展的特征和现状。   目前有两种途径可以成为正规的基因测序机构。一是以医疗器械的报批程序,通过食药总局的审批。二是申报成为卫计委批准的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单位。这被业内视为一条以产品为主线,一条以应用为主线。   华大基因两款测序仪和试剂盒通过审批后,正在申报更多的基因测序试点和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 其他机构也跃跃欲试。其中,贝瑞和康与Illumina联手生产的新型测序仪向食药总局申请注册 达安基因则与美国LifeTechnologies进行战略合作,以他们的IonProton测序平台申报注册 安诺优达则积极申报卫计委的试点单位。   据任鲁风介绍,美国大量的基因测序单位不是通过FDA审批,而是用一项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s,CLIA)来规范。目前,美国有近25万个CLIA实验室由另外一个政府机构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管理。FDA只管产品,CMS监管服务质量。   &ldquo 应该通过政府的力量吸收最好的技术力量,再聚集专家制定规范的行业标准。&rdquo 任鲁风一直呼吁行业标准化,建议学习美国的CLIA模式。他和所在团队也承担了卫计委关于测序技术在个体化医学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工作。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解答。而李若仍在寻找更多的医生来解读测序结果的意义,担心着罹患癌症的风险。&ldquo 如果早知道没法解读,我宁愿不知道这个结果。&rdquo
  • 中国首个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联盟成立
    9月9日,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联盟(Chinese Gene Sequencing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Alliance,CSTIA)在北京正式成立并设立联盟办事机构。  “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联盟”由国内从事基因测序技术研究开发的知名学者专家和行业领军企业发起成立。此前在2015年8月7日举办的“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共同发起了成立该联盟的倡议,以推动我国基因测序行业的整体协同快速发展。此次联盟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基因测序技术的学术和产业机构合力的形成,为中国基因测序领域实现自主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凝聚动力。  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联盟成立的宗旨是通过联合我国基因测序技术研发机构与产业单位实现整体协同发展,搭建测序技术研发合作平台,推动测序技术成果产业转化,全面提升我国基因测序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联盟将通过各方的精诚合作和不懈努力,推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测序技术和产品创新发展,服务于我国的生命科学和普惠健康事业,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打破行业垄断,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自主创新产品和集成应用解决方案,主导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制订,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完整的中国基因测序产业链条。  联盟理事会成员包括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建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于军、东南大学教授陆祖宏、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俞育德、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盛司潼、北京大学教授黄岩谊、复旦大学教授吴东平、东南大学教授刘全俊、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王德强、上海小海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潘根、赛纳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镭、北京中科紫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殷金龙和副总经理任鲁风等国内基因测序技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企业代表。  联盟理事会推选于军研究员担任第一届联盟理事长,陆祖宏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 卫计委个体化医学检测培训基地开班
    近日,&ldquo 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培训基地&rdquo 在长沙举行开班仪式,同时,&ldquo 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单位&rdquo 揭牌仪式在中南大学顺利举行。   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会检验分会、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湖南省卫生厅、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出席了开班仪式。   &ldquo 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单位&rdquo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管理局2013年9月批准成立,首批试点单位包括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等三家医疗机构。试点单位承担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相关管理办法及技术指南验证,实验室开发的个体化医学检测项目进行验证、评价及先期试行,在项目、技术或产品的准入、审批、收费、物价审批及推广应用方面与相关部门沟通,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基因组所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于军研究员参与了个体化医学检测标准及指南的制定工作,并主持撰写了其中的&ldquo 测序技术个体化医学检测应用技术指南&rdquo 。任鲁风博士、王国良助理研究员等人也参与了个体化医学检测标准及指南的撰写并作为讲师出席了本次培训班。在本次培训班中,围绕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原理,测序数据分析软件及流程以及测序文库的构建和上机实验操作三个主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个体化医学是一种根据对病人的基因、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的分子进行分析而量身定制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为可能病患提出建议或在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时针对患者独特的遗传变异特征选择治疗方式、药物和剂量,即使是治疗同一种疾病,或是同一患者的不同阶段,医生也可能根据病人的遗传背景来选择最合适、最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药物和剂量,实现 &ldquo 定制医疗&rdquo 。
  • 《测序技术个体化医学检测应用技术指南》即将出台
    近日,&ldquo 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培训基地&rdquo 在长沙举行开班仪式,同时,&ldquo 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单位&rdquo 揭牌仪式在中南大学顺利举行。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会检验分会、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湖南省卫生厅、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出席了开班仪式。   &ldquo 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单位&rdquo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管理局2013年9月批准成立,首批试点单位包括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等三家医疗机构。试点单位承担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相关管理办法及技术指南验证,实验室开发的个体化医学检测项目进行验证、评价及先期试行,在项目、技术或产品的准入、审批、收费、物价审批及推广应用方面与相关部门沟通,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基因组所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于军研究员参与了个体化医学检测标准及指南的制定工作,并主持撰写了其中的&ldquo 测序技术个体化医学检测应用技术指南&rdquo 。任鲁风博士、王国良助理研究员等人也参与了个体化医学检测标准及指南的撰写并作为讲师出席了本次培训班。在本次培训班中,围绕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原理,测序数据分析软件及流程以及测序文库的构建和上机实验操作三个主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个体化医学是一种根据对病人的基因、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的分子进行分析而量身定制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为可能病患提出建议或在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时针对患者独特的遗传变异特征选择治疗方式、药物和剂量,即使是治疗同一种疾病,或是同一患者的不同阶段,医生也可能根据病人的遗传背景来选择最合适、最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药物和剂量,实现 &ldquo 定制医疗&rdquo 。
  • 基因测序普遍应用仍待临床准入
    只需几毫升外周血,少量体液,甚至是唾液或漱口水,就可以捕捉、测量人体中某些特定的基因片段,预知疾病风险或早期诊断疾病,甚至,发现癌症滋生的蛛丝马迹。作为生物科技前沿,基因测序技术尚未广泛临床应用,就因为安吉丽娜.朱莉、乔布斯等明星的追捧而赚足眼球。   在中国,基因测序技术的投资与应用,今年如同坐上&ldquo 过山车&rdquo ,2月被国家食药总局和国家卫计委以&ldquo 未经审批滥用&rdquo 为由,全面&ldquo 叫停&rdquo 临床使用 其后,国家食药总局又将酝酿多年刚刚出炉&ldquo 创新医疗器械的优先审评审批&rdquo 政策,优先用于基因测序诊断产品,并于7月初宣布,批准华大基因两款基因测序仪及其检测试剂盒注册为医疗器械,允许上市。   就在上个月,国家食药总局明确表示,已与国家卫生计生委达成共识,&ldquo 用于临床基本诊断的基因测序产品,需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注册,并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技术准入后方可使用&rdquo 。   纵观市场,供给一方,已有多家基因测序企业整合优势技术与融资,希望效仿华大基因,快速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优先审评审批的&ldquo 绿色通道&rdquo ,以抢占医疗服务市场先机 需求一方,仅 &ldquo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rdquo (俗称&ldquo 无创产筛&rdquo )一项,&ldquo 单独二孩&rdquo 政策每年多带来的百余万高龄孕妇,已扩生出数以亿计的市场空间,更遑论公众对患癌风险的恐惧渴望。   但是,在基因与疾病的复杂关系中,基因测序技术如何能更规范地应用于临床,诊断、监测、辅助治疗某种特定疾病,而不会变成忽悠骗钱、甚至挑战伦理的&ldquo 神术&rdquo ?无论是监管部门、行业,还是普通公众,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7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已于6月30日批准华大基因两款基因测序仪及其检测试剂盒作为医疗器械注册。这距今年2月4日,国家食药总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文叫停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还不到5个月。   即使在基因测序技术已因CLIA(临床试验室改进法案)制度已较普遍应用于临床的美国,基因测序诊断产品要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医疗器械认证,也并不容易,用时一般在两年左右甚至更长。   对此,国家食药总局的官方解释是,基因测序诊断产品,适用于今年3月起试行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国家食药总局将继续对申请医疗器械注册的其他基因测序仪产品,实施优先审评审批。   然而,利好政策,虽激活了曾因&ldquo 叫停令&rdquo 一度陷入停顿的中国基因测序业界,却也引发一些质疑声音。   7月15日,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任鲁风教授,在科学网上质疑国家食药总局的审批过于仓促。   此前两天,任鲁风还以公民身份,向国家食药总局提起政务信息公开申请,希望该局详解对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审批的具体流程。   就在同时,国家食药总局也回复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问题,指出获得医疗器械注册只是一个开始,基因测序技术要想正式应用于临床,还须经过卫生计生部门的临床技术准入。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分类审批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研究试点。临床研究项目不仅包括此次获批的医疗器械适用征: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也包括之前有效性颇受争议的癌症早期风险检测。   释疑1   获医疗器械审批临床即可使用?   国家卫计委   仍将分类评估、准入测序技术临床应用   虽然已有两款二代基因测序仪作为医疗器械审批,但新京报记者获悉,国家卫计委仍将分类审批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研究试点。临床研究包括之前有效性颇受争议的癌症早期风险检测。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7月给新京报的书面采访答复称,3月以来开展的基因测序临床研究试点仍在审批中,正在对各地申报机构进行核实、分类,随后将组织专家进行评估,以确定试点单位,规范、有序开展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   华大基因技术负责人赵立见向新京报记者介绍,基因测序临床研究试点将分四类审批,包括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单基因病检测 此前被夸大宣传、市场滥用的肿瘤早期风险检测和个体化用药 还有试管婴儿前,对胚胎进行遗传病检测。   目前,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相关负责人已先后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正在协助一些三甲医院,积极接受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或研究的试点审批。   释疑2   基因测序如何规避伦理等风险?   国家食药总局   基因测序仪将作为高风险医疗器械监管   今年2月,两部委在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的&ldquo 叫停令&rdquo 中称,基因测序技术未经审批即广泛应用,缺乏安全性、有效性、伦理风险的评估和监管。   任鲁风等业内人士也曾公开发声,担忧在没有完善技术监管的现状下,&ldquo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rdquo 很容易被应用于胎儿性别鉴定 而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推广,存放于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大量基因测序数据一旦泄露,不仅暴露公民个人隐私,也可能造成基因歧视。   国家食药总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司长童敏表示,刚刚获批的医疗测序诊断产品,属于《医疗器械管理条例》中的三类医疗器械,即安全风险性较高的医疗器械。国家食药总局将据此对未来基因测序技术及相关诊断产品的临床使用开展监管。   童敏说,针对新获批作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基因测序诊断产品,国家食药总局正在组织相关的省级食药监管部门,对这种新产品的生产及临床使用情况,进行摸底和例行监督检测。   深圳拟聚拢基因测序企业   7月初,坐落于深圳国际生物谷的华大基因拿到我国首个针对基因测序诊断产品的官方批准文号后,深圳市市长许勤立即召开华大基因发展专题研究会议,部署充分发挥华大基因在全球基因测试分析领域的领军作用,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深圳国际生物谷为平台,聚集更多的优质创新资源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优秀企业,打造生物产业高地。   实际上,去年年底公示实施的《深圳国际生物谷总体发展规范(2013-2020)》,即明确要探索有利于生物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争取将生物谷上升为国家战略。   7月8日,深圳市市场与质量监管委员会巡视员王夏娜在北京向媒体介绍,深圳国际生物谷将建立以华大基因为依托的生物聚集地,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诊断平台,生物样品和细胞库。聚集10家以上高水平的医学机构,1到2家以上的特色学院,新建三家以上的国家级研究平台,探索建立中国生物科技联合高等研究院。   &ldquo 毫无疑问,生物技术是继信息技术之后发展潜力和空间最大的,对经济社会影响最深刻的高技术领域,未来深圳将不断完善生物产业,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体系,在各方面提供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服务,支持包括华大基因在内的生物技术企业加快发展,让世界及国内有意落户深圳的生物技术企业,在深圳有长足的发展。&rdquo 王夏娜的一番话,足以显示深圳市聚拢基因测序企业的愿景。   现状   多家基因测序企业&ldquo 追赶&rdquo 申报   7月初,拿到医疗器械&ldquo 准生证&rdquo 的华大基因在京启动&ldquo 千万家庭远离遗传出生缺陷&rdquo 计划,宣布两款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注册的基因测序仪BGISEQ-1000和BGISEQ-100,将通过与医院共建联合实验室、第三方检测等形式,在临床大规模推广无创产前基因测序服务。   此前,和华大基因比肩竞争的国内其他基因测序企业也不甘落后,纷纷拿出自家的技术核心款基因测序仪,&ldquo 追赶&rdquo 向国家食药总局申报医疗器械注册。   7月22日,贝瑞和康与美国Illumina公司正式宣布合作,选择使用Illumina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作为贝瑞和康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提交临床检测项目的注册申请的核心技术平台,在中国提供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的临床检测业务。&ldquo 叫停令&rdquo 前,在&ldquo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rdquo 临床服务领域,贝瑞和康的市场份额,紧随华大基因。同期,贝瑞和康还高调宣布其自主研发的&ldquo 无创单基因疾病检测&rdquo 技术,称利用特定的引物和独特的扩增方法,能够将血浆中游离的碎片化目标DNA悉数捕捉、富集,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实现单基因病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7月底,另一家成立只有两年的基因测序企业&mdash &mdash 安诺优达CEO梁峻彬也向媒体表示,已就公司拥有的基因测序测序仪、试剂盒及配套软件向国家食药总局申报医疗器械注册 同时,也在携核心技术申请由国家卫计委审批的临床研究试点。   安诺优达和贝瑞和康都位于北京,也是基因组技术出身的三家公司之一。   经过两年的发展,向来低调的安诺优达已获得两轮融资,目前占据国内市场份额10%。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安诺优达的定位,除无创产前外,还力图在试管婴儿、不孕不育等生育服务以及肿瘤个体化治疗等领域进行差异化竞争。   上个月,国家食药总局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公司也已就其生产的基因测序仪产品提出了注册申请。   对于合规申报医疗器械注册的其他基因测序仪产品,国家食药总局也将按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的要求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前景   基因技术或引发个性化医学革命   从PCR,到基因芯片,到近10年来崛起的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可谓一边探索性地建立规则,一边又飞跃崛起式地打破规则。   生物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由于基因与人体生老病死之间的密切关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未来10-20年,可能会出现一场个性化医学的革命。&ldquo 这种革命不仅包括疾病的风险监测、早期诊断、干预和治疗,还有助于更多靶向药物的开发,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选择最合适的那种药&rdquo ,基因检测业内人士吴彬介绍,基因技术很早就被寄予厚望,从2003年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至今已经有十余年,但人们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早期。   &ldquo 基因测序只是健康服务的第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解读与针对性治疗。&rdquo 安诺优达CEO梁峻彬如是理解基因测序带给医疗界的颠覆作用。   深圳市市长许勤还曾公开提出,基因科技不仅是大科学、大数据、大产业,还要有大健康,要让科学发展能够惠及民生,深圳将利用基因检测诊断技术,在未来几年内有效地控制21三体、18三体综合征等一系列致残、致疾等重大的遗传性疾病,就像当年消灭天花和血吸虫病一样。   无创产筛   个人体验   价格没变速度快了   记者采访到一位曾经进行过产前无创筛查的准妈妈,她告诉记者,自己在今年5月份,即孕周16周时进行了基因产前无创产前检查,这位准妈妈介绍,自己在位于顺义的某家医院进行了相关检测,&ldquo 过程很简单,医院的妇产科会代采血,现场完成采血后,与相应的检测机构签订合同并交款,收费为2500元。而且现场只接受POS机刷卡,不接受现金交易。7-10个工作日即可出结果,检测结果出来后,一般会先发短信通知我们,然后会将检测结果快递给我们。如果检测结果发现有问题,检测机构会补偿做羊水穿刺的花费&rdquo 。   至于为何选择产前无创的筛查方式,该女士介绍,&ldquo 我是通过做医生的朋友了解到羊水穿刺有一定的流产率,基因检测的准确率与羊水穿刺相当,而且是一种无创手段。我在两年前生育第一个孩子时也选用了同样的方式,当时是在一家私立医院做的,程序基本是类似的,但当时出结果比较慢,要15个工作日左右,价格与现在差不多,这次生二胎医生建议进行羊水穿刺,而且当时医生也告诉我基因检测已经被叫停了,后来我在一些妈妈群里看到有人讨论说还可以做,就找了相应机构。&rdquo   普及后价格能否更亲民   有望降至1000元以下   北大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张晓红介绍,使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ldquo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rdquo ,是准确率较高的产前筛查技术,可以避免多数孕妇接受风险较高的产前诊断(俗称&ldquo 羊水穿刺&rdquo )。但从成本和可及性考虑,医院不推荐每个孕妇直接接受&ldquo 无创产筛&rdquo ,&ldquo 毕竟价格不菲,也不是医保报销项目&rdquo 。张晓红表示,羊水穿刺对孕周有所限制,由于所提取的为胎儿细胞,不宜太晚进行,经验非常丰富的医生每天8个工作小时最多可分析3例,目前北京仅有6家医院可以进行,供需矛盾比较集中。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ldquo 叫停令&rdquo 前,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的价格由提供底三方检测的测序企业与医院或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协定,一般在2000-3000人民币之间。华大基因总裁汪健表示,作为国家批准的医疗器械,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将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随着技术的普及,未来两三年内,&ldquo 无创产筛&rdquo 服务的价格,有望降至1000元以内。王夏娜此间表示,产前无创基因检测服务,在深圳已正式纳入生育保险报销范围,以减轻孕产妇家庭的负担。   &ldquo 无创产筛&rdquo ,只是基因测序技术的一个小应用。随着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个人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已从2001年的9500万美元,降至2011年初的2万美元以下。目前,全球多家基因测序研究机构和企业,已加入&ldquo 1000美元一个人类基因组&rdquo 的目标竞赛。业界称,1000美元,接近于做一次核磁共振的费用,是可以被各国医疗保障体系接受的价格。
  • 科技部:国家高度重视精准医学相关仪器设备国产化研制
    近日,有关部委、企业和院所已在基因测序仪、质谱仪、分子影像等精准医学核心设备上做出部署、展开攻关,加强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以期填补核心设备国产化的空白,掌握上游自主权。  技术工具的进步尤其是本世纪高通量测序仪的问世,极大加速了人类对“生命天书”的破译和解读。而自上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基因测序仪基本依赖进口。  “基因测序产业的上游--测序设备及配套生物试剂的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市场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说。  数十台高通量测序仪分两排摆放,气势壮观̷̷今年5月27日,作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华大基因发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序系统应用整体解决方案。  “全球测序技术领域首次大批量列装‘中国造’,标志中国在高端测序技术的源头创新和上下游协同发展的突破。”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尹烨说。  华大基因是中国最早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团队,曾经大规模采购国外高通量测序仪。  “后来我们发现必须造自己的仪器。”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说,近年来,在耗巨资并购美国一家测序仪公司并对其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桌面高通量测序仪不仅问世,而且已量产,“仪器目前正在有关部门走审批程序,一旦批准,就可大规模投入应用。”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赵屹研究员认为,国产测序仪虽然取得了一些技术上的突破,但亟待商业化。他同时指出:“在一代、二代测序仪受制于人的情况下,中国有机会研发布局三代、四代测序仪。”  科学家正积极进军第三代测序技术。近日,深圳瀚海基因研发的单分子靶向测序技术获得新突破,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这一直接测序的方法属于第三代测序技术,预示着未来基因测序领域可能到来的飞跃式变化:轻轻一按,医生就可以完成一个靶向基因的测序工作,从而有望为基因测序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测序技术领域我们已掌握一部分核心能力,但仍处于引进吸收和集成创新阶段,实现原始创新还需要更多的技术积累。”研制出实用性基因测序系统的北京中科紫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任鲁风说。  飞行时间质谱也在精准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科技部等部门支持下,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年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质谱,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证,应用于病原菌快速鉴定、基因检测等领域。  “我们的质谱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希望公立医院优先采购国产质谱。”企业创始人马庆伟呼吁。  分子影像是精准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关部委和地方支持下,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仅5年,已推出20多款核磁共振设备、PET/CT等医学影像诊断设备,性能指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  从今年起,联影与华大基因合作在贵州打造全国首批“县域精准医疗中心”,为县级医院配备全线影像诊断设备及基因检测设备,带动各乡镇医院进行基因与影像检查相结合的疾病预防与诊断。  “‘影像+基因’精准医学技术平台的打造,是世界范围内的崭新话题,是还未被系统化尝试的领域。随着该模式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复制,中国人将重新定义‘精准医疗’的内涵。”上海联影董事长薛敏说。  受访企业负责人均呼吁,在精准医学领域,相关仪器设备仍是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希冀国家加快国产化设备的应用和推广步伐。  “我国高度重视这些仪器的自主研发,在其他科技专项中有涉及,‘精准医学’专项也设置了生命组学设备研发。今后还要增加对该类仪器研发的资助。”科技部社会发展司有关人士表示。
  • 基因检测产业规模达200亿美元
    华大基因拟上市的消息,再度引发A股市场对基因检测行业的热情与兴趣。基因检测行业将带来人类健康预防与疾病治疗的革命,发展空间巨大,但现在整个行业无论是技术、服务还是政府监管均处于发展初期。   根据Illumina的测算,基因测序的市场规模有200亿美元左右。分析人士称,2015年基因测序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A股相关概念值得关注。   自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首次实现人类基因组的全测序以后,遗传学(基因的研究)和基因组学(基因组的研究)均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过去十年中,基因分析已经从学术界一个小众的研究领域,逐步发展为推动临床诊断技术历史性革新的关键力量和新一代个性化药物研发的决速步骤。   2014年初,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公司在J.P. Morgan 医药健康投资年会上宣布,借助其最新开发的测序平台HiSeq X Ten,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已经降到$1000以下,此项技术的突破被认为是行业发展的里程碑,这让基因组测序大面积进入学术研究,药物研发,临床诊断以及个性化医疗领域成为可能。   $1000的全基因组测序引起了美国和欧洲医药行业的轰动,随后的四个月里,高校科研机构,药企巨头们,器械大佬们,政策方,第三方独立诊断实验室,CRO甚至多家IT公司都纷纷在战略上有所举动,通过合作,加盟和并购的方式,试图开展或加深在基因检测领域的布局。我们认为基因检测,尤其是二代基因测序技术颠覆整个医药行业的时机已经到来。   朝阳产业欣欣向荣 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   据了解,国内公司基因检测服务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主,2013年市场规模仅为10亿元左右。2014年2月中国食药监总局(CFDA)与国家卫计委叫停基因检测业务后,3月份启动试点单位申报。各龙头公司现处于向CFDA申报批文的阶段,短期对这些公司的业务收入必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但行业长期发展有潜力。   根据Illumina的测算,基因测序的市场规模有200亿美元左右。其中,肿瘤学120亿美元、生命科学50亿美元(包括生命科学工具、复杂病症,农业基因以及影响因子和宏基因组)、生育和基因健康20亿美元(孕妇和新生儿童的检测,以及基因健康)、其他应用10亿美元。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技术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表示,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基因测序机构蜂拥而至,试图进入中国市场。他判断,2015年基因测序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达安基因首席科学家邓杏飞介绍,基因测序的市场空间2011年约为8.42亿美元,预计今后市场份额将以每年23%左右的速度增长,2016年可达到每年23.43亿美元左右。   相关产业链及对应A股公司:   基因测序产业链,上游为测序仪器和试剂供应商,中间为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下游对象为医院,药企,科研机构和病人本身。目前测序仪和核心试剂相关技术为外企垄断,国内企业多为检测服务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核心的环节:   与上游供应商的关系:国内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上游仪器和试剂供应商依赖严重,绝大部分国内公司不具备自行研发测序仪和核心试剂的能力,因此能否与上游供应商形成长期稳定的共盈关系变得非常重要。境外市场,Illumina和Life Tech两家仪器供应商已开始通过并购等方式向下游延伸,与下游服务型企业形成直接竞争 境内市场目前暂无这类动向,考虑到外资企业在服务领域并不具备优势,短期内国内基因检测公司仍可与外资仪器供应商共赢。值得注意的是,华大基因于2012年收购了Complete Genomics,后者为一家基因测序仪开发公司,望借此逐步摆脱对Illumina的依赖。   临床检测资质的获取:CFDA年初叫停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随后打开试点申报标志着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化,在技术平台和需求都已具备在的情况下,能否尽早拿到资质成为能否领跑国内测序服务行业的关键之一。   疾病基因组数据库的建立:对于测序服务类企业来说,测序结果的解读是业务流程中最大的壁垒,数据解读的准确度和样本量直接相关,是否拥有企业自身的疾病基因组数据库,能否积累足够的样本量,构建自己的IT平台提高解读准确度是拉开测序服务企业差距的关键之一。   销售模式,医院的覆盖:基因测序服务和临床关系紧密,如产前筛查,癌症筛查,叫停前国内公司样本来源主要由医院相应科室提供,相应的专科医院更被称为&ldquo 兵家必争之地&rdquo 。伴侣检测方面,药企靶向药和检测公司伴侣检测合作推广的模式在国外已有先例。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构建与医院,体检公司,独立实验室,药企等的合作关系是抢占市场份额的核心。   国内相关公司:   上游:国内包括华大基因(2013年收购美国测序公司CG,测序仪命名为BGISEQ,目前正向CFDA申请注册)、贝瑞和康(与Illumina联手生产测序仪)、达安基因(与lifetech合作启动基因测序分子诊断项目,合作的IonProton测序平台目前已获得国家受理号)、紫鑫药业(与中科院基因组所合作自主研发测序平台)。   中游:国内尚未相应的自主研发药物上市   下游:国内的标的主要迪安诊断(300244)和达安基因(002030)。
  • 扒一扒:基因测序江湖中那些听上去很牛的“神兵利器”
    p   测序江湖自初步形成至今不过短短七、八年时间,政府的支持、各种资本热钱的涌入使得神州大地风起云涌,甚是精彩。今年华大基因正式登录创业板以及贝瑞的借壳成功,也是将基因测序推上了一个资本热潮。 /p p   老美率先提出“精准医学”概念,瞬间就被挪用、滥用。传说中的这块国内市场价值千亿的大蛋糕,望者垂涎,人人都想分一块,资本更是不遗余力。 /p p   众所周知,测序上游的测序仪器和配套试剂才是全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规模最大的一环。我国一直受制于人,曾经众测序玩家都以进口了多少测序仪作为自家身价的体现,国内龙头华大基因也曾一度被人诟病生物界的“富士康”。 /p p   各家企业、机构试图布局上游也是必然。近期得空来捋一捋号称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测序仪的都有哪些,是个什么状态~~ /p p   做OEM的暂且不提,华大基因在2013年并购了美国测序仪上市公司CG算是完成了产业链的闭环,此外,华因康、中科紫鑫、瀚海基因也相继推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测序仪。华大基因、华因康、紫鑫研发的都是二代测序仪,而瀚海自称研发的是三代单分子测序仪。 /p p   这些国产测序仪,得到了很多资本青睐,也拿到了国家或省市级的大量科研经费。据编者了解上个月华大基因的“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临床用测序设备及配套试剂的研发”项目获得中央财经经费1843万元的经费补贴 2016年8月瀚海第三代基因测序仪项目入选深圳市孔雀团队,获4000万资助…政府的支持力度可见一斑。 /p p   那么投入重金的国之重器目前能否打破欧美几家巨头对上游产业链的垄断呢?我们且看各家姿态~~ /p p   span style=" COLOR: #ff0000" strong  Helicos破产,摇身一变折腾成瀚海,还三代?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ff0000" /span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313px" title=" 1.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ee845b97-d013-4e4c-bc05-36aa7af53d9f.jpg" width=" 400" height=" 313" / /p p span style=" COLOR: #ff0000" /span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GenoCare /strong /p p   今年7月31号,瀚海基因还在深圳高调召开发布会,发布了号称全球首款无需PCR扩增、专门针对临床应用而设计的单分子测序系统GenoCare。而9月5日,小编注意到科技部官网也发文报道《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研发成功》。 /p p   瀚海基因发布的GenoCare,其核心Helicos技术为单分子荧光测序,有意思的是,Helicos 测序公司由Stephen Quake教授于2004 年在美国创办,曾在2008年推出了世界第一台单分子测序仪,不过由于读长短、错误率高、成本高昂等原因,已于2012年最终破产。小编曾在一个大会上听过瀚海家CTO的报告,或许是自身知识浅薄,完全没有get到点,待到提问环节,发现大家问的都是读长“30bp”为何自称三代测序仪,才知道大家也是一脸懵逼 CTO同学反反复复强调的准确率高不知道是否有人验证。 /p p   要知道第三代测序技术的读长普遍都在几千bp以上,即使是二代测序的读长也有几百bp不等。 strong 自主研发、打造国产固然值得表扬,打着“三代测序仪”骗取人民的纳税金就不好了。 /strong /p p   有哪些老江湖、老教授? /p p   目前全球最大的研发单分子测序仪公司是美国PacBio公司,其读长优势在科研领域令二代测序无法比拟,也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不过其十倍于二代测序的高昂成本令其进入临床领域面临着很大挑战。专门针对临床应用而设计的GenoCare测序仪目前还没有通过CFDA认证, strong 而据瀚海基因董事长贺建奎透漏GenoCare今年初就有了700余台订单!要知道目前全中国加起来的测序仪也不到2000台。真是迫不及待想知道是哪些单位下了订单,可惜贺建奎博士没有透漏相关信息。 /strong /p p   翻开瀚海基因官网发现 strong 基因界的老司机于军教授担任着公司的科学顾问并在瀚海研究院任职。 /strong 而瀚海基因也确实是神通广大,科技部都要发通稿表扬,要知道目前只是完成了通用试剂盒的一类备案而已,而测序仪和配套分析软件的CFDA审批批文可就不是那么好拿的了,要多少年呢?科技部都出来站台,700多台测序仪都生产出来之后还拿不到仪器临床批文可就难以收场了。 /p p    span style=" COLOR: #ff0000" strong SOLiD停产,抄了点遗缺弄出了华因康?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ff0000" /span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22px" title=" 2.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8d2fe676-5ada-41c8-9b0c-cf101e33104a.jpg" width=" 400" height=" 222" / /p p span style=" COLOR: #ff0000" /span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PSTAR-IIA /strong /p p   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创始人为盛司潼。2015年10月18日,华因康基因发布了一款自主研发、获CFDA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临床应用基因测序仪HYK-PSTAR-IIA。据悉已安装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并与上海瑞金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等成立了合作应用示范点。看看其官网上是怎么宣传自己的:“成功研制中国第一款自主品牌的基因测序仪,属于唯一的‘中国制造’”、“获得CDFA认证的第一台中国人自主研发生产的二代基因测序仪”、“唯一一台通过国家药监局首批“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的测序仪”、“基因测序平台领域的核心专利总数位居全球第一”、“发布中国第一项高通量基因测序国家标准”、“成立中国基因生物领域的第一且唯一一个‘国家标准化制定机构’”、“中国第一项基因测序专项国家863计划主持单位”…小编只想说自夸也要有个底线,先研究研究广告法吧! /p p   其核心技术与ABI SOLiD连接法测序(SBL)类似,SOLiD测序仪因为读长过短已经逐渐退出了市场竞争。而PSTAR测序仪在市场上主要走展会路线,并言必称“中国”,具体出了哪些成果倒并不为人所知。其实测序仪也好,手机也罢,国货真的能在质量上过硬,肯定能赢得国人的喜爱,可是光打爱国牌,光打嘴炮却没有产品质量支撑,也要当心得不偿失。 /p p    span style=" COLOR: #ff0000" strong 454停产,收拾下残局变成了中科紫鑫?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ff0000" /span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339px" title=" 3.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727ffb22-eed1-4001-8bf8-8f582cf624e9.jpg" width=" 400" height=" 339" / /p p span style=" COLOR: #ff0000" /span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BIGIS /strong /p p   中科紫鑫是吉林紫鑫药业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14日,就是为研发国产测序仪而成立的。其核心研发团队则主要来自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于军任公司首席科学顾问(此处又有于军教授),而任鲁风则离开了中科院系统全职任其首席科学家。 /p p   其自主研发测序仪BIGIS于2014年4月18日亮相长春 2015年8月7号,BIGIS二代测序系统推介会在北京召开,号称我国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性基因测序系统。首批用户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育种实验室。 /p p   华大基因的测序仪BGISEQ-1000和100率先在2014年6月拿到CFDA认证后,任鲁风在其科学网的博客上关于此事还发表过一篇著名的博文表达了对“对二代测序产品获批事件的不同观点”,引起了很大争议。话说回来,BIGIS的核心测序技术其实与Roche 454测序仪类似,均为焦磷酸测序技术。454最大的弱点是通量,只有几百兆。在BIGIS发布之前,454在国外已经停产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么中科紫鑫拿外国已经淘汰的技术真的可以做出“达到和部分超越国际主流设备技术指标的国产化第二代测序仪”吗?再看发表的论文,暂时只能找到这个:应用BIGIS-4 测序系统完成Glaciecola mesophila sp. nov.的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发表于2011年的《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IF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搜一搜。别人家做测序仪,论文不说发Nature、Science,发个SCI要求不高吧…。关于BIGIS的另外一点,官网上能不能贴一个好看的图啊?自主研发之余,也该招个设计师了吧! /p p    span style=" COLOR: #ff0000" strong 收购了CG,到底是自主开发还是贴牌造出了BGISEQ? /strong /span /p p   2013年3月,华大基因成功完成对美国上市公司Complete Genomics的收购,实现了基因测序上下游产业链的闭环。基于CG技术的BGISEQ-1000于2014年6月30成为首个获CFDA认证的国产化测序仪,并于2015、2016年相继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通量测序系统“超级测序仪”―Revolocity、桌面化测序系统BGISEQ-500和BGISEQ-50。 /p p   BGISEQ-1000和Revolocity都是直接基于CG的原有技术直接推出的,基本没有技术改良。CG的测序仪主要应用于人基因组重测序,其本质也是SBL边连接边测序,和SOLiD一样读长是硬伤。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78px" title=" 4.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eea8b2f1-4938-444a-8a2d-143e4866683b.jpg" width=" 400" height=" 27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售价高达1200万美元的Revolocity /strong /p p   Revolocity测序仪曾经有过三个客户订单,本来计划是2016年上半年交付的,可由于华大基因内部人员动荡(2015年夏天王俊出走并创立碳云),Revolocity宣告不再接受新订单,已下订单也肯定要延迟交付,这几个客户真是要哭晕在厕所。不过这么大个的测序仪,放在家里辟邪还是挺酷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40px" title=" 5.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451f5218-0b1c-4309-a44f-5c4b54b33f65.jpg" width=" 400" height=" 24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BGISEQ-500 /strong /p p   要说有点意思的可能就是BGISEQ-500了(50还没有拿到CFDA认证),采用优化的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技术(cPAS)和改进的DNA纳米球(DNB)核心测序技术还是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读长问题貌似也得到了有效解决,BGISEQ-500产品号称已经广泛覆盖了NIPT临床样本,人重、外显子、转录组、RNA-Seq、Small RNA、ChIP-Seq等科研项目样本的检测,与各合作单位基于BGISEQ-500平台的高分文章也相继发表。华大基因CEO尹烨此前向记者透露:“算上临床机构、科研机构和友商,国内应该已经超过两百多台我们的测序仪在‘服役’了。”两百台,这个数字应该比瀚海的700台水份少一些。从市面上来听和看,BGISEQ-500确实已经在国内几十家医院已经投放和运行,科研服务也已经从2016年3月份至今在开始推广,行业评价是“价格便宜,质量还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977e2f60-4a16-4aee-8a4e-49d7ebc217c2.jpg" / /p p    span style=" COLOR: #ff0000" strong 国产测序仪的前世今生 /strong /span /p p   不夸张的说,天下测序出美国(部分技术源自英国),美国的Illumina公司依然是当今测序界的龙头老大。不过也不是欧美的东西就是好的,如前所述,Helicos公司因为测序仪读长短、价格贵等原因已于2012年破产倒闭,SOLiD和454测序仪也由于读长短和测序通量底等原因相继退出了二代测序仪的市场竞争,而GenoCare、PSTAR-IIA、BIGIS三款国产测序仪正是分别基于以上的三种测序原理研发而成。用国外已经淘汰的技术在国内摇身一变为自主研发,你们开心就好啊。 /p p   CG在被收购之前,在全球的人重测序服务商中可以排到第三,不争气的老二Life Technologies(已经被ThermoFisher收购)先自废了SOLiD,然后Ion Proton的PII芯片还跳票了三四年,导致一度能做人全基因组测序WGS的只有Illumina和BGI(CG)了。今年初还上演了一场撕逼大戏,1月9日J.P摩根健康大会上Illumina宣布推出NovaSeq系列测序仪,并称“One Day”,NovaSeq系列无可比拟的通量、简洁的操作,低成本以及灵活性有望将基因测序成本降低至100美元。仅相隔一天,华大基因微信发文“与其等待$100的“one day”,不如把握$600的“today””,并表示“目前没有任何具体数据显示NovaSeq能降低测序成本。而今,确切可以实现的是,人全基因组的测序成本已经降至600美金——BGISEQ的WGS产品于2016年正式推出,WGS价格真正进入百元美金时代”。看着BGI真的把WGS做到了600美金,CG这一脉还真的是老树新花了,且看全球最贵洗衣机NovaSeq S4芯片出来会如何应对吧! /p p    span style=" COLOR: #ff0000" strong “中国测序联盟”?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ff0000" strong   另一个有趣的故事: /strong /span /p p   2015年8月7日,中科紫鑫于北京组织召开“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需要成立联盟组织,维护国内基因测序行业的区域平衡与协调发展。于军教授建议将联盟名称定为“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促进联盟”。紫鑫药业董事长郭春林先生表示愿意为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促进联盟提供资金支持。 /p p   2016年9月9日,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任鲁风任联盟秘书长。同年12月2日,由华因康承办的“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联盟峰会暨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联盟(深圳)基地揭牌仪式”在深圳坪山新区举行。联盟成员包括:华因康、中科紫鑫、苏州贝斯派、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瀚海基因、基云惠康、博奥医检所、安诺优达、海普洛斯、贝瑞和康、奇云诺德等。 /p p    strong 华因康、中科紫鑫、瀚海基因赫然在列,而“中国测序联盟”竟然没有华大基因,是联盟刻意不邀请?还是华大基因不屑于参与呢? /strong 笔者还发现了这个联盟背后的男人:于军。于军何许人也?可是和汪建、杨焕明、 刘斯奇共建了北京华大的人物,也算是华大基因的共同创始人了。2007年华大基因决定离开中科院系统南下深圳,于军则和其他创始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继续留在体制内做科研。或许彼时两方就有了不可描述的间隙?当事人貌似没有公开表过态,不过就于军频频为几家公司站台及唯独将华大基因排除在外的“联盟”成立来看,几位当年的中国测序合伙人之间肯定是有“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小故事了。 /p p   不论恩怨如何,未来的基因测序行业,全产业链整合是必然趋势,自主研发是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 strong 希望所有中国的自主测序仪厂商,在号称之余,能真切为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和每一个普通老百姓带真正好用的仪器和服务! /strong /p
  • 基因检测仪成中国测序产业“卡脖子”环节
    2014年7月8日,华大基因在北京启动&ldquo 千万家庭远离遗传出生缺陷&rdquo 计划,预计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大幅降低中国的出生缺陷率。首度聚焦唐氏综合症和粘多糖病、鱼鳞病、地中海贫血、苯丙酮尿症等罕见遗传病。   由于对身体没有创伤,唐氏综合症的基因检测方法称为无创产前检测,这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基因临床应用。今年6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ldquo CFDA&rdquo )首次批准华大基因成为高通量测序诊断产品的提供机构。由于出色的临床表现,深圳市已在2013年将无创产前检测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无创产前检测只是人类基因测序应用的冰山一角,其下的冰山是人类数以万计的疾病诊断、预防、治疗,或将颠覆传统的医疗手段。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称,未来90%以上的疾病治疗都是个体化、精准化的。   时间和成本的急剧下降促使基因科技步入产业化。报告显示,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国已经产生了1:178的投资回报率,相当于每个美国公民每年投入2美元,却取得了约1万亿美元的回报。   综观中国基因测序产业链,上游设备及配套试剂几乎完全被国外垄断,合作开发模式成为中外公司互利共赢的途径 测序服务市场精彩纷呈,无创产前、遗传疾病、肿瘤检测等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个体化医疗大幕已缓缓拉开 中国政府的监管思路更加灵活开放,但仍然落后于产业界期望。   国外几近垄断基因测序系统设备 &ldquo 华大已有各类测序仪200多台。&rdquo   处于产业链最上游的是基因测序系统,它包括基因测序仪、试剂耗材及软件,目前,除软件系统外,仪器和试剂几乎完全被国外Illumina、LifeTech和Roche垄断。   唯一的例外是2013年3月,华大基因收购了美国基因检测仪公司Complete Genomics(下称&ldquo CG&rdquo ),弥补了其缺失的硬件环节,华大基因为此付出了旗下华大科技40%股权以换取风险投资13.98亿元融资。   国内其他公司如贝瑞和康、安诺优达、达安基因等,目前只能采取与国外公司合作授权的形式,基因检测仪成为中国基因测序产业的&ldquo 卡脖子&rdquo 环节。   但国内也并非不存在自主研发基因测序仪的公司。2013年10月28日,紫鑫药业发布公告称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开发第二代基因测序系统,据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任鲁风介绍,其检测仪不做唐筛,而是关注基因突变、微生物、类风湿、糖尿病等疾病检测。   然而,国产测序仪还处于研发和商业化的早期。安诺优达CEO梁峻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ldquo 但我个人认为它的机器与国外的整体相比暂时没有明显竞争优势,需要找到好的切入点。&rdquo   基因测序仪的核心是基因测序技术,迄今为止已产生了三代技术。   业内普遍认为,第二代基因检测技术是现今最稳定、应用最广的基因测序技术,但NGS仪器市场被国外几个龙头垄断。来自申银万国的数据显示,2013年Illimina以53%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其后是LifeTech38%以及Roche的8%。   illumina的HiSeq技术在中国市场独领风骚,华大基因、贝瑞和康、安诺优达等公司均采购了多台HiSeq系列测序仪,并基于此研发配套系统。   目前,中国基因测序公司对测序仪器比拼激烈,其中华大基因的测序仪数量和种类最为齐全,汪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ldquo 华大已有各类测序仪200多台。&rdquo   华大基因收购的CG测序仪备受关注。2014年6月30日,CFDA批准华大基因为首家高通量测序诊断产品的提供机构,其测序基础即是CG系统。然而业内存在质疑之声,如申银万国研究报告称,CG只能测序人类基因组,并且无法做无创产前检测。   但事实或许并非如此。华大制造执行总裁牟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ldquo 这是CG此前商业模式的选择,事实上,CG测序仪可以检测人、动物、植物等多物种。华大接下来推出的一系列服务将改变这种看法。&rdquo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有观点称,只要买到测序仪即可开展测序服务,从而造成市场混乱。但梁峻彬认为,不可能如此简单,&ldquo 没有对基因科学的深刻认识,不可能做到自主研发,大量的后续开发更加重要。&rdquo   由于基因测序系统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巨头手中,除紫鑫药业外,中国公司通常选择和国外仪器生产商合作,授权或买断产品再到国内贴牌的模式,从而成为国家认可的机构。   不过,这种模式的产品虽然用的是国外仪器和技术,但申报CFDA走的却是国内的仪器设备通道,申报与审批相对比较快。如贝瑞和康、安诺优达与Illumina合作生产新型测序仪、华大基因的BGISEQ1000(基于CompleteGenomics的测序平台)、达安基因的DA8600(基于LifeTechnologies的IonProton测序平台)都是采用这种模式。
  • 基因测序“开闸”之后 临床解读存在争议
    &ldquo 检测结果让人满意,我得赶紧抽根中华、喝杯茅台压压惊。&rdquo 李先生日前在朋友圈这样写道。   什么检查能让人又抽烟又喝酒?答案是基因检测。   不久前,李先生花了18万元请专业机构解读了自己的基因密码,从抽血到报告出炉,只需要三个星期。   检验报告显示,李先生的&ldquo 吸烟人群肺癌易感性检测&rdquo 结果为&ldquo 野生型&rdquo ,酒精毒性基因检测结果为&ldquo 酒精毒性较小&rdquo ,通俗地说,无论抽烟还是喝酒,他的患癌风险都比较低。   李先生所做的全基因组检测,最近在资本市场、高端体检中心以及临床医疗系统,火爆得一塌糊涂。但对于其是否能用于临床,如何解读,一直存在争议。   近日,有媒体公布了国家卫计委通过的第一批高通[微博]量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名单。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此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证实,预计会涉及华大等20家医院以及七个临床检测实验室的试点。   这意味着,基因测序将可以真正用于临床,影响重大。   政策一波三折   尽管起步较晚,但我国基因测序近几年却后程发力,发展迅速。   一家涉及基因检测服务的医疗机构总裁金先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他的医疗科技集团开业短短一个多月,高端客户量就达到了30多人。他们为这些客户提供全基因组的检测及分析并提供后续的健康方案。   或许是步伐迈得太快,让监管层感到了一些隐忧。   2014年2月,食药总局和卫计委一纸通知叫停了临床基因测序,原因是相关产品和技术并没有通过审批。未经审批就做诊疗,算是非法行医,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但仅仅过了4个月,去年6月30日,食药总局就批准了二代基因测序产品上市。其中,华大基因的两款二代基因测序仪和检测试剂盒通过审批。   &ldquo 去年2月被叫停之后,不少院士、专家都呼吁基因测序重新放开,因为在某些领域,基因检测确实有存在的必要。&rdquo 金先生说。   这些必要的领域包括新生儿的全基因组测序、癌症的靶向用药等。   以孕妇产前唐氏综合征筛检为例,有媒体统计,过去3年,中国接受该检测的孕妇已经超过15万人。相较于传统技术,基因测序的准确度比传统的血清测试要高出几十个百分点,达到99%以上。   而一旦叫停,意味着不少可以接受无创诊断的高危产妇,不得不去接受羊水穿刺、脐血等检测方式。这一方法,无论是在测试风险还是后期诊治效果上都远远落后于基因检测方式。   巨大的市场需求、可观的盈利空间让不少拥有基因检测技术的医疗企业、高端诊所和体检中心尝试以&ldquo 非临床途径&rdquo 将基因检测推向市场。   金先生的公司就属于这一性质。&ldquo 我们拥有生命医学检验所以及全科门诊的双重资质。&rdquo 金先生说,像他们这样,避开&ldquo 临床&rdquo 转而运用&ldquo 健康评估&rdquo 的方式间接进行基因检测市场化的企业并不在少数。   价格壁垒待攻   长久以来,大众对于基因测序的想象一直是&ldquo 神秘而昂贵&rdquo 。   单是那一台台检测仪器就价格不菲。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基因检测仪器都靠进口,价格从几千万到上亿元不等。   &ldquo 我们的二代检测仪器购买价格是1.2亿元,单次检测成本约为1000美元,这已经比一代检测仪器成本低了很多。&rdquo 金先生告诉记者。   高昂的检测成本进而转嫁到消费者头上。金先生公司针对高端集团客户收费为5万元左右,单个消费者收费甚至可高达10万元。   慈铭体检公司北京奥亚医院的价目表则显示,该院&ldquo 基因检测&rdquo 体检套餐价高达7.6万元,检测68项基因的价格为3.4万元。   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价格壁垒并非不可攻破。   汪建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华大将推出价格更为亲民的产品,&ldquo 争取将价格降到一两万元&rdquo 。   金先生也认为,未来价格肯定会降低,但不是现在。&ldquo 现在你的价格定得太低,消费者不认可,同行也可能会排挤你&rdquo 。   谁为错误解读买单   李先生对自己的检测报告很满意,但并非所有检测者都这么幸运。   这涉及到基因检测的另一个伦理问题:那些&ldquo 不太幸运&rdquo 的检测者,如果提前得知自己的患癌风险高于常人,生活状态可能完全被打乱。   更何况,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报告解读的准确性难以验证,谁会为错误买单?如何买单?   上海中山医院检验科的一位主任医师告诉记者:&ldquo 从人类基因组密码被破译开始,全基因组测序的检测就不再是难题,真正难的,是你怎样解读基因密码。&rdquo   因此,难以衡量基因检测解读报告的正确与否成为众多科学家不赞成将基因测序商业化的主要原因。   对此,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常务副主任任鲁风认为,制定一个严谨且适应市场需求的行业规范已迫在眉睫。   &ldquo 去年那样将基因测序产品一步叫停的做法是不成熟的,这会对这个正在迅速成长的市场带来伤害。基因测序需要监管。&rdquo 金先生说。
  • 浙大一院借助基因测序技术成立“精确医疗中心”
    近日,浙大一院正式成立&ldquo 精确医疗中心&rdquo 。今后,肿瘤患者及遗传疾病患者,可以在浙大一院,借用基因测序等高科技手段,从基因层面找到病因,从而得到精确的治疗。   基因也会犯错&mdash &mdash 好莱坞女星做的科普   说到基因检测,可能还是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 朱莉(Angelina Jolie)给大家做的科普。   安吉丽娜· 朱莉写给《纽约时报》的信中提到:我自身携带一个&ldquo 错误&rdquo 的基因&mdash BRCA1,这让我有87%的几率患乳腺癌,50%的可能患卵巢癌。   因此,安吉丽娜· 朱莉通过手术,切除了双侧乳腺、卵巢和输卵管。   她说,完成切除乳腺的手术后,她的乳腺癌患病风险从87%降到了5%,孩子们不必再担心因为乳腺癌而失去自己的妈妈了。   &ldquo 制造&rdquo 健康宝宝&mdash &mdash 仍旧是在美国   2013年,一个名叫康纳· 列维的健康男婴诞生,他是为了挽救生重病的姐姐而出生的。他的父母因为自身基因问题,生育的后代都是有基因缺陷的。他能健康出生,是因为父母将接受体外受精的胚胎细胞寄给了牛津大学的医学专家,后者对细胞进行了基因筛查,以查看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或缺失。根据筛查结果,美国的医生将染色体正常的胚胎移入母亲的子宫中,康纳就此健康诞生。   美国甚至有公司专门开展筛选胚胎的性别和疾病,以及眼睛、头发和皮肤颜色等良性特性的业务。   &ldquo 修正&rdquo 基因&mdash &mdash 得益于提前干预   上面两则故事告诉我们,&ldquo 修正&rdquo 基因是种什么样的体验。从专业的角度,怎么来解释呢?   浙大一院遗传与基因组医学专科门诊负责人祁鸣教授说,不少与遗传相关的疾病是可以&ldquo 预测&rdquo 及提前干预的。比如与遗传相关的猝死,可从基因上找到原因,从而采取预防措施,有些人避免剧烈运动即可,有些人可以预防性用药,有些人提前植入除颤器,都可以避免猝死悲剧的发生。   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副主任王国付主任医师说,有人认为基因检测是防治遗传疾病最好的技术,那是因为目前如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糖尿病、大多数癌症等疾病都属于遗传疾病的范畴,而它们又都缺乏有效的治疗或根治手段。因而,预防或延缓其发生成为至关重要的手段。而要达到这个目的,现阶段只能通过基因检测,早期发现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   隐私伦理之争   实际上,2006年起,基因测序在我国也曾风靡一时。   但到了2014年初,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却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临床使用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管理的通知》,叫停基因测序。通知明确,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ldquo 涉及伦理、隐私和人类遗传资源保护、生物安全以及医疗机构开展基因诊断服务技术管理、价格、质量监管等问题&rdquo 。   去年底,国家卫计委才通过试点方式,逐步推进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使用。   谈隐私&mdash &mdash 个人信息牵出整个家族   2008年启动的&ldquo 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rdquo ,曾在英国期刊《自然》上发布1092人的基因数据。   这些遗传信息看起来是绝对匿名的,但就在2013年,麻省理工学院附属怀特黑德研究所人类遗传学研究员亚尼夫· 埃尔里奇(Yaniv Erlich)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公开获取的遗传信息和新开发的一种计算程序,确定了千人基因组计划5位DNA捐赠者的身份。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可以挖掘出这些人的整个家族,即使这些人的亲属并没有参与到这项研究中来。   实际上,亚尼夫· 埃尔里奇是千人基因组计划的倡导者,起初,他一直强调完全拥护数据共享并反对基因组数据被封闭,然而,当他的实验室研发出这一方法,让他意识到有工具能侦查DNA数据库,这才让他不再抵制隐私保护举措。   谈伦理&mdash &mdash 起跑线又输一大截   &ldquo 我觉得除非必要,一般不建议做预测性基因检测。&rdquo 王国付说,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   为什么这么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伦理学教授乔纳森· 莫雷诺(Jonathan Moreno)认为,未来可能出现&ldquo 消费者优生学&rdquo 现象。有科学家表示,如果基因编辑费用高昂,只有富人能够承担得起,那就意味着只有在那些最富有的国家才能接触到这些改良基因,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拥有&ldquo 少生病&rdquo 的孩子和&ldquo 更加漂亮和聪明&rdquo 的宝宝。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技术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基础科研领域,国内相应的伦理管控并不严格。许多科研项目在申报和立项过程中,没有伦理审查的过程,项目验收时,甚至根本没有伦理方面的考量。&ldquo 目前的科研制度,并不需要科学家为伦理负责。这足以见得,生命伦理学在国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rdquo
  • 基因测序重启:狼来了还是粮来了
    今年2月的一纸禁令,让中国无创基因产前检测市场突然陷入&ldquo 休克&rdquo 。   孰料4个多月后,峰回路转。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官网上发布消息称,已批准BGISEQ-1000基因测序仪、BGISEQ-100基因测序仪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医疗器械的注册。   这两款来自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基因)的仪器,成为中国监管部门首次批准注册的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在很多人看来,此举意味着二代基因测序产品的临床医学应用重现转机。但其中不乏质疑声:这两款基因测序仪均为去年收购的结果,何以在短时间内获批?洋产品贴国产牌,是否将冲击基因测序仪的国产化?   获批引发质疑   根据华大基因的收购记录,去年3月收购美国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公司(CG公司)所获得的测序系统以及美国生命科技公司(LifeTech公司)的Ion Proton系统,与BGISEQ-1000和BGISEQ-100两款仪器密不可分。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技术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称,自己曾去深圳参观过华大基因的CG系统,当时仅有4台设备。他对华大基因在半年时间内就完成医疗器械注册流程所需的标准体系建立、产品检验、临床试验和审批程序表示质疑。   对于这一质疑,华大基因战略规划委员会主任朱岩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这4台CG系统&ldquo 只是部分,不能反映全貌&rdquo ,其并未涵盖华大基因在国内各临检中心及远在美国硅谷CG仪器研发团队的系统。   深圳一家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能否获批在临床上使用,需要在三期临床试验中获得500~1000例阳性样本才能下结论,而积累这样的样本量需要大规模临床案例。   对此,朱岩梅给出了具体数据:在过去近两年里,华大基因利用包括CG和Proton在内的测序系统,在52个国家的1300多家医疗机构共完成31.98万例临床检测,其中检出唐氏综合征T21阳性2190例、T18阳性686例、T13阳性240例,另有性染色体异常807例。此外,在西班牙,华大基因已可以提供600种孕前疾病的检测。   前广州爱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胜余对该数据提出质疑:华大基因几十万样本多是在此前的Hiseq平台上做的,在BGISEQ-1000和BGISEQ-100上做的样本还太少。&ldquo 正因为是高新技术,才要在一定范围内继续验证,匆忙上马对孕妇风险太大。&rdquo   &ldquo 前年,华大基因宣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准确度在99%以上,是完全可以取代穿刺诊断金标准的高科技创新技术,但仅仅两年的实践就发现,胎盘嵌合、母体嵌合是造成假阳性的重要原因。&rdquo 黄胜余说。   记者随即再次与朱岩梅取得联系。她告诉记者,在华大基因检测的30多万例样本中,在BGISEQ-1000和BGISEQ-100平台上有超过5万例临床验证数据。仅是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供的(按照产品注册程序法规要求的)临床考核数据中,两个平台就各有1万多例,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评要求。   引狼入室还是体制革新   按照现行的医疗器械监管法规,进口医疗器械须满足已在原产国上市这一条件。而目前,中国市场上现有的测序仪皆为进口,且在其原产国只有一款测序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因此,各大测序服务商为尽快进军中国市场,纷纷寻求国内&ldquo 合作&rdquo 。   在一些专家看来,这些公司表面上好像是放低姿态与国内仪器厂商&ldquo 合作&rdquo ,&ldquo 但其实技术、专利还是它们的,大部分利润也是它们的&rdquo ,这是对中国市场的围剿。   对此,朱岩梅解释说,华大基因收购美国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公司是100%收购,包括其所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不存在&ldquo 核心技术还是国外的&rdquo 一说。   &ldquo 华大基因收购美国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公司,弥补了中国在这个产业链上缺失或者显得薄弱的重要一环。如果仪器工具受制于人,以后会更加被动。收购美国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公司,受益的不仅是华大基因。&rdquo 朱岩梅打了个比方,如果中国没有奇瑞、比亚迪,国外汽车厂商也不会这么快向中国转移核心技术。   不过,黄胜余向记者透露,他曾询问美国生命科技公司有关人员,也曾见过华大基因的BGISEQ-100测序仪,了解到华大基因只是将整机进口的Proton测序仪贴上&ldquo BGISEQ-100&rdquo 标签,并没有在国内生产Proton。&ldquo 不知道这有没有违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规定?我觉得不妥。&rdquo   &ldquo 我担心的是,已经有好几个正在/准备申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许可证的厂家在模仿华大基因的做法,还会有谁愿意踏踏实实做自主研发、高科技创新?&rdquo 黄胜余说。   对此,朱岩梅认为,外界对华大基因与美国生命科技公司的合作存在误解。她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5月,华大基因就与LifeTech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联合开发Proton测序仪及相关的科研和临床试剂等应用系统 今年3月,美国生命科技公司授权同意华大基因对Proton进行原产地委托制造,即获批的BGISEQ-100。   &ldquo 华大基因与美国生命科技公司两年多的合作已使华大完全参与了该测序仪的设计、开发以及验证。&rdquo 朱岩梅说,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基础上,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已成为一个技术引领企业的常规动作,而不是拘泥于闭塞一地。   北京一家医院的院长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华大基因测序仪获批有质疑的声音很正常,华大此举&ldquo 与我国发展高铁一样,最开始的创新性研究并不一定都得是我们自己做的&rdquo ,引进之后,应在国家更好的规范下引导行业的良性发展。   监管或可取经国外   在基因测序产业中,政府到底应发挥何种作用?   &ldquo 政府要扮演两个角色,一是要鼓励企业创新,鼓励新技术、新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提高医疗水平 二是要考虑早期应用(试用)该项技术病人的权益。&rdquo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学系副教授贺建奎认为,政府要发挥积极作用,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   至于基因测序技术的规范,贺建奎倾向于借鉴国际上通用的方法进行管理,一个现成的机制就是在美国行之有效的临床检验改进修正计划。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公司生产产品,而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中心监管实验室服务。临床检验改进修正计划从属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中心,只要是有临床检验改进修正计划执照的实验室,其研发的制剂、技术等也可以合法进入临床,合理收费。   科学网知名博主、美国哈森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韩健建议:&ldquo 应先批实验室,借鉴临床检验改进修正计划模式,直接批产品有硬件、软件、试剂的接轨问题,对临床验证要求也高。&rdquo
  • LUFFT超声波风传感器在风功率预测市场的应用
    前言 风电功率预测是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风电场所能输出的功率大小进行预测,以便安排调度计划。风功率预测意义重大:通过风功率预测系统的预测结果,电网调度部门可以合理安排发电计划,减少系统的旋转备用容量,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提前预测风功率的波动,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和应对措施,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风电进行有效调度和科学管理,提高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指导风电场的计划检修,提高风电场运行的经济性。 测风塔系统测风塔系统是风功率预测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风塔、传感器、电源、数据处理存储装置、安全与保护装置和传输设备等。传感器分为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等,用来测量指定的环境参数为风功率预测提供依据。其中风速风向传感器以机械式和超声波测量为主。机械式风速风向传感器造价低,但是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缺陷:风速升高或降低时,由于惯性作用,升速或减速慢;有活动部件,极易磨损,易受沙尘等恶劣天气的损耗,易受冰冻、雨雪干扰,需定期维护; 对于阵风测量精度低;启动风速阈值高;风杯受到的风压力正比于空气密度,空气密度的变化将会影响测量精度; 风速和风向分立式,需要单独拉线,成本增加;本地采集端需要数据采集器进行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成本增加而超声波风速风向仪很好地解决了以上的不足,技术成熟,安装方便,同时数字接口输出,可以节省本地数据采集器的成本。 Lufft测风塔解决方案Lufft作为全球专业的气象传感器供应商,其提供的超声波传感器WS200-UMB和气象五参数WS500-UMB很好地满足地测风塔数据的要求。WS200-UMB可以安装在30米、50米、70米和80米测量风速和风向,而WS500-UMB安装在10米高度测量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参数。本文将从组成、传感器、数据采集、供电、防雷和通讯等几个方面阐述。 系统组成根据规范要求,系统配置包括:传感器(4* WS200,1*WS500)、机箱、太阳能板、电池和支架等组成。其中机箱内含有:电源模块、太阳能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防雷模块、开关和接线端子等部件。 Lufft测风塔系统框图 现场安装示意图 传感器参数气象五参数WS500-UMB可以测量风速、风向、温度、湿度、露点温度、空气密度和气压,并配备电子罗盘,修正真风向。同时输出测量质量,判别测量输出数据的有效性。超声风探头配备加热功能,供电允许的情况下,有效抵制结冰积雪。 WS200-UMB WS500-UMB Lufft超声风传感器和气象五参数,性能良好,提供的数据丰富,产品特色总结如下:数字接口输出,无需外接数据采集器进行模数转换,可以直接连接数字通信模块(光端机或DTU),降低成本;除基本数据外,气象五参数还可以输出空气密度和风速风向的标准偏差数据;配备电子罗盘,现场安装施工难度大,人为调正北指向误差大,可用设备自身的修正风向;通过配置传感器参数,可以通过预留的接口连接第三方降水传感器,数字接口统一输出;探头具备加热功能,供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防止结冰引起传感器的无法测量的问题,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测风质量是Lufft产品特有的技术指标,是传感器自身在测量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测量的有效次数与总次数比值的百分比;其体现了测量数据的有效性,尤其是同一地点不同设备输出数据的差别比较大的情况下,判断孰优孰劣的有力依据。 数据采集存储由于Lufft的传感器都是RS485数字接口,可以采用总线模式连接到数据采集模块或通信模块。同时,数据的采集和存储相对比较简单,不需要专门的数据采集器,可以选择带多个RS485口和以太网口的RTU模块(存储功能可以定制)。通信协议可以使用市场主流的Modbus协议。
  • 饶毅、鲁白争议:张锋错失诺奖了吗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bd9554a7-3142-466b-b55b-328c64852a3a.jpg" title=" 1000.jpg" alt=" 1000.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华裔科学家张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0月6日,开发基因编辑工具CRISPR的两位女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华人科学家张锋却上了微博热搜,许多评论为张锋没有获诺贝尔奖感到遗憾和惋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而在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前夕(那一年屠呦呦因青蒿素获奖),中文媒体就在热炒张锋能否获奖,《知识分子》两位生物医学背景的总编对此意见不同,并公开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两位都认同张锋年轻有为、聪明勤奋,且在两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CRISPR-Cas9基因修饰技术和光遗传学。这两项重要工作被公认值得获诺奖。但对张锋是否能够获诺奖,两位主编意见相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今日重发旧文,是基于“我们认为与其一边倒,不如不避争议”的共识。不仅在中文平台记录理性争议,而且对如何评价学术工作,也提供一个例子。这种讨论是针对科学和科学评价,而不是个人意气。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如果张锋获得将于明天(注:2015年10月5日)颁发的诺奖生理学或医学奖,那恐怕是诺奖评选委员会判断有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当饶毅看到微信朋友圈有人转发《80后华人学霸:明天会得诺贝尔奖吗?》,即认为张锋迄今的工作恐怕并未达到获诺奖的程度,而鲁白意见不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作为生物学领域近三年来最为引人瞩目的基因编辑技术,甚至被某些人誉为 “上帝的剪刀” 的 CRISPR-Cas9,无疑是诺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热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张锋因此成为不少国人热切盼望的新科诺奖得主。然而饶毅认为,希望华人得奖是良好的意愿,但不应该忽略客观公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CRISPR-Cas 是一种在大多数细菌和古细菌中存在的天然免疫系统,利用了插入到基因组中的病毒DNA(CRISPR)作为引导序列,通过CRISPR相关酶(Cas)来切割入侵病毒基因组物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围绕这一新兴基因修饰技术,公认贡献最大的先驱人物是两位女科学家,美国加州大学的 Jennifer Doudna 和瑞典于默奥大学的 Emmanuelle Charpentier(注:Charpentier现为德国马普病原体科学研究所教授)。二人在2012年6月在《科学》杂志发表文章,揭示天然免疫系统CRISPR-Cas9如何变成基因编辑工具。既发现和解释了原初的生物学现象,也发明和开始应用因此提出的新技术,因而具有绝对的原创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种充满魔法的工具是否能够运用到人类细胞的基因组上,最终达到剪裁编辑人类基因的效果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就不得不提到第三位人物,麻省理工学院和布罗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华人科学家张锋。2013年1月,张锋发表了这项新技术应用于人类基因编辑的可能和所需的方法。现年(2015年)33岁的张锋是 CRISPR-Cas9 技术在美国的专利拥有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对这项新技术,饶毅认为两位女科学家以研究探索了生物学现象,提出理论解释,在这样的基础上发明技术。这无疑是原创性科学的突破和新技术的提出。在她们的基础上,张锋进行了非常好的发挥和推广,但不能说等同于她们的原创性和开拓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CRISPR-Cas9 技术被视为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可用于遗传疾病的精准治疗。因此引发的三人之间的专利争议也为世人瞩目。申请材料中,张锋的实验记录显示,他在2012年年初就在使用CRISPR编辑技术,这早于 Doudna 和 Charpentier 在《科学》杂志发表的她们的研究结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纽约时报》报道,Doudna 和 Charpentier 2012年的那篇论文,并没有说明这项技术在包括人类细胞在内的有核细胞中如何改变DNA, 而张锋的工作则阐明了这一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饶毅表示,在已知技术可以有效的在其他生物中应用后,再将这项技术延伸应用到人类细胞,的确很好,但并非意料之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而鲁白则认为,历史上不乏把一件事情做到完整的人,最终得到了应有的认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鲁白指出:1976年,德国马普生物物理研究所 Neher 和 Sakmann 在此前日本科学家高电阻密封技术基础上创建了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 recording technique)。这种技术开启了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理学研究革命,它和基因克隆技术并驾齐驱,给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前进动力。因为这一伟大的贡献,二人获得了199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关于 CRISPR-Cas9 技术专利的争议短期内仍然看不到结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虽然Doudna最先申请CRISPR-Cas9技术的相关专利,她和合作伙伴第一个在经过同行评议的期刊报告CRISPR-Cas9可以作为基因编辑工具,但布罗德研究所认为,她最初的申请材料缺乏必要的细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而三位科学家也各自在商业上寻求自己的机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Doudna最初创立 Caribou Biosciences 公司来继续CRISPR-Cas9技术的研究,最近则成立了另一家公司 Intellia Therapeutics,专注于疾病治疗。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德国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Helmholtz Center for Infection Research)工作的 Charpentier 参与创建了 Crispr Therapeutics 公司。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张锋则与哈佛大学的Church教授则联合创立了 Editas Medicine 公司。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张锋不止一项研究重要,他在光遗传学领域有很好的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光遗传学技术(optogenetics)源自一种藻类蛋白,这种蛋白对光线非常敏感,将该蛋白插入神经元细胞之后就相当于在神经细胞当中安装了一个开关,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是否给予光照刺激的方法打开或者关上这个开关,通过这种方式对细胞进行调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如今,光遗传学技术已经得到全世界科学家的认可,被广泛使用,比如应用于对某种特定种类的神经元细胞的功能开展研究,也被应用于对抑郁症或自闭症患者神经通路异常情况的研究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光遗传学技术有多个科学家有重要贡献。其中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Karl Deisseroth 和现在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Edward Boyden 为人们熟知。他们两人在斯坦福大学合作期间,张锋在 Deisseroth 的实验室待了5年,并在 Deisseroth 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他延续和发挥了两位科学家开创性的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张锋来到 Deisseroth 实验室的经历相当传奇。据说,张锋来到斯坦福大学原本想要拜访诺奖得主朱棣文,却阴差阳错地碰到了刚刚拥有自己实验室的 Deisseroth。短暂沟通后,张锋表示对Deisseroth 的课题非常感兴趣,Deisseroth 也用尽“花言巧语”说服张锋留下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09年,张锋离开Deisseroth 实验室,加入麻省理工学院,先后进入了 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麦戈文脑研究所) 和 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 这两所顶级研究机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饶毅和鲁白分别在北大和清华的麦戈文脑研究所任职,与MIT的麦戈文研究所每年有互访,他们都认识张锋。饶毅和鲁白均表示,张锋年轻有为,聪明勤奋,因为以后的杰出研究工作而获得包括诺奖在内的各种荣誉并非不可能,二人意见不同只是对迄今的工作评价。而且他们都祝愿张锋和其他华人科学家做出重要工作。 /p p br/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