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强国标

仪器信息网强国标专题为您整合强国标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强国标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强国标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强国标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强国标话题讨论。

强国标相关的资讯

  • 全球首个“高等教育强国指数”发布:中国领跑第二方阵
    10月14日,2023“高等教育强国指数”发布,数据显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差异大,美国一枝独秀,中国领跑第二方阵。“高等教育强国指数”由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研制、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据悉,这是全球首个高等教育强国指数,在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上发出了中国声音。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六大方阵。课题组供图数据显示,世界高等教育体系根据发展阶段可分为六大方阵,美国以绝对实力领跑,中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为第二方阵的代表国家。尽管中国在第二方阵中领先,但和美国仍有不小差距,“高等教育强国指数”显示美国的得分为100分,而中国仅为58分。据介绍,研究团队使用三大维度的九个关键指标跟踪全球近170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为决策者和跨国高等教育服务使用者提供指导。三个维度是世界学术中心度指数、世界科技中心度指数、世界人才中心度指数,其中世界学术中心度指数包括高等教育经费GDP占比、ESI自然科学全球前1%上榜机构、RUC人文社会科学全球前10%上榜机构三个指标,世界科技中心度指数包括自然指数、研发经费GDP占比、授权专利三个指标,世界人才中心度指数包括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诺贝尔菲尔茨奖三个指标。在“高等教育强国指数”9项指标中,美国在ESI自然科学全球前1%上榜机构、RUC人文社会科学全球前10%上榜机构、自然指数、授权专利、全球高被引学者、诺贝尔菲尔兹奖等6项指标上均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在ESI自然科学全球前1%上榜机构(第2位)、RUC人文社会科学全球前10%上榜机构(第3位)、自然指数(第2位)、授权专利(第3位)、全球高被引学者(第2位)等指标上排名靠前,在高等教育经费GDP占比(第23位)、研发经费GDP占比(第15位)、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第37位)、诺贝尔菲尔兹奖(第23位)等指标上表现欠佳。作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美国在世界学术中心度指数、世界科技中心度指数、世界人才中心度指数上得分均为100分。作为潜在的世界高等教育次中心,中国在世界学术中心度指数、世界科技中心度指数、世界人才中心度指数上的得分分别为57分、72分、36分。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副会长周光礼表示,“高等教育强国指数”突出中国逻辑,为全球高等教育治理提供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中国声音;突出过程性、监测性和诊断性,为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提供可度量的指标;突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为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抓手。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六大方阵排名详情。课题组供图
  • 国标委发布《2016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标准委关于印发《2016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标委办〔2016〕7号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各有关部委、行业协会、集团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信息中心,各直属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p p   现将《2016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国家标准委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6年2月15日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此件公开发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6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 /strong /p p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协同推进、科学管理、服务发展基本要求,推进标准体系结构性改革,实施“标准化+”战略行动,加快标准国际化进程,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实现“十三五”标准化事业改革发展的良好开局。 /p p   2016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p p   一、推进标准体系结构性改革 /p p   1. 制定实施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有序推进化工领域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试点工作的落实,在试点基础上全力推进强制性标准改革,年底前完成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清理评估。 /p p   2. 推进推荐性标准体系优化试点,研究提出推荐性标准体系优化方案,集中开展推荐性标准清理复审工作,提出废止、整合、修订、继续有效等工作建议。 /p p   3. 出台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加大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力度,开展团体标准评价监督机制研究,推动形成一批市场和创新急需的团体标准。 /p p   4. 在全国范围推开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 /p p   5. 鼓励标准化专业机构对公开的标准开展比对和评价。探索建立企业标准“排行榜”制度,激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p p   6. 制定并实施企业标准管理改革指导意见,制修订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等国家标准。 /p p   7. 加强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建设,加快建立国家标准立项评估制度,改进完善标准审查报批工作。 /p p   8. 研究制定加强标准样品工作的意见。 /p p   9. 继续推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和“三证合一”改革工作落实,积极推进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推进组织机构代码、物品编码在电子商务、质量安全追溯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应用拓展。 /p p   二、实施“标准化+”战略行动 /p p   10. 制定“十三五”技术标准创新规划,以及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实施中加强技术标准工作的指导意见。 /p p   11. 开展技术标准转化试点,对重大科技专项涉及的标准项目给予优先立项和重点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p p   12. 制定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总体规划,在重点区域和领域推动创建一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p p   13. 开展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 /p p   14. 抓紧实施农产品安全标准化工程。加快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研制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安全、农产品流通、农村电子商务等领域标准。 /p p   15. 继续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实施示范区提升工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p p   16. 围绕建制镇、美丽乡村、农村公共服务、农村产权交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强农村综合改革方面标准研制,开展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 /p p   17. 组织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启动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标准化提升工程,加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顶层规划,推进智能化生产线和数字化车间、工业安全、机床及机器人电气系统、智能电工装备、增材制造等重要标准研制工作。 /p p   18. 研究编制“互联网+”标准化指导性文件,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和指导信息技术与各重点应用融合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 /p p   19. 继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工作,加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数据、网络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核电及其关键零部件、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领域,太阳能、分布式电源、微电网、需求侧管理、高压直流输电及电力储能、能源互联网等新能源领域标准研制,加大数控机床、电动汽车、机器人等领域标准制修订力度。推动先进基础材料、前沿新材料标准研究,启动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研制工作。 /p p   20. 加快生物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和重要标准研制。 /p p   21. 开展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 /p p   22. 组织实施节能减排标准化工程,继续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推进温室气体管理、商品煤等领域标准研制。 /p p   23. 继续实施化解产能过剩标准支撑工程。 /p p   24. 加快绿色化工产业标准研制。 /p p   25. 加快推进第六阶段油品标准制修订工作。 /p p   26. 推进国家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积极探索京津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标准化区域协作。 /p p   27. 组织实施消费品安全标准化工程。深入开展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开展纺织服装、塑料制品等第二批16个领域国内外标准对比工作。 /p p   28. 实施推动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标准化工作方案,重点抓好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工作。 /p p   29. 启动金融风险防控标准体系研究,推进标准融资增信、互联网金融标准化工作。 /p p   30. 加强化妆品检测、口腔护理用品安全等标准制修订。 /p p   31. 完善食品质量国家标准体系,开展重要食品产品、食品企业诚信、食品检测方法和食品相关产品等方面标准制修订工作。 /p p   32. 组织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程。 /p p   33. 组织实施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工程,继续加强城镇给排水、城镇供热等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 /p p   34. 编制生活性服务业以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养老、康复、教育、文化、健康、体育、旅游等领域关键标准制修订。 /p p   35. 完善社区服务标准体系,积极推进公共安全标准化工作。 /p p   36. 加大政务服务、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力度。 /p p   37. 探索开展标准化服务业试点。 /p p   三、加快标准国际化进程 /p p   38. 全力办好第39届ISO大会。紧扣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突出“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主题,借鉴各国举办大会的先进经验,精心策划方案,彰显中国特色。加强国内国际统筹协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高质量高标准做好会议服务保障,面向世界做好宣传,展示中国形象,留下中国印象。组织安排各层次的标准化双多边合作交流活动,取得会议成果,体现中国效应,创建一流大会。 /p p   39. 组织实施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在铁路、公路、石油天然气、航天、工程机械等重点领域,组织翻译一批标准外文版。面向东盟、中亚等沿线国家,开展一批大宗进出口商品标准比对分析。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联合重点目标国家共同制定一批国际标准。 /p p   40. 推进实施加快中国标准走出去、助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方案,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主要贸易国之间开展标准互认。 /p p   41. 加强我国农业标准在中亚国家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做好在东盟国家开展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p p   42. 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标准化组织治理,支持ISO主席和IEC副主席全面履职。参与制定国际和区域标准化战略规划和政策规则。 /p p   43. 在制造业、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领域重点发力,开拓国际标准化新工作领域,研制一批具有自主技术的国际标准。 /p p   44. 推动开展国际标准化工作绩效评价。完善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激励机制。 /p p   45. 加强与太平洋地区、亚太经合组织、海湾地区标准化机构的务实合作,巩固中德、中英、中法和东北亚标准合作论坛等标准化合作机制,深化与美国、俄罗斯、欧盟、泛美地区、非洲地区标准化合作,推动建立“金砖国家”标准化合作新机制。 /p p   46. 推动我国城市与国外城市间的标准化合作交流。 /p p   47. 加强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建设,发挥好区域标准研究中心的技术服务作用。 /p p   四、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 /p p   48. 全力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标准化法修正案的协调和修改工作,力争6月底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p p   49. 加快强制性标准、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化管理等规章制度制修订,完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国家标准外文版管理办法起草工作,出台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 /p p   50. 加强标准涉及专利政策研究,健全标准版权管理制度。 /p p   51. 组织对现行标准化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评估,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 /p p   52. 推进军民标准深度融合,探索建立军民通用标准管理工作规则。 /p p   53. 支持地方开展标准化区域合作,推动区域标准化协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p p   54. 加强对地方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围绕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企业标准管理改革、区域中心建设、标准化服务业培育等加大交流和指导力度。进一步深化地方标准化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提升地方标准化管理人员能力。 /p p   55. 依托行业和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标准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全方位加强标准化人才教育培训。探索开展标准化在线网络培训。 /p p   56. 加大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力度,培养造就一支懂技术、懂管理、懂规则、外语能力强、政策水平高的复合型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 /p p   57. 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设标准化课程,开展标准化学历学位教育,完善标准化培训教材,加强标准化知识普及教育。 /p p   58. 加强技术委员会管理,做好考核评估试点工作,促进技术委员会能力提升。 /p p   59. 开展标准化信息化行动计划。推动标准从立项到复审的信息化管理,加快国家标准制修订无纸化进程,推广技术委员会电子投票表决制度。 /p p   60. 持续开展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的运行服务,规划建设统一的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标准化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全力做好信息安全与等级保护工作。 /p p   61. 加强对标准化重大政策、重点工作和重要标准的宣传。加强标准化重要舆情研判和突发事件处置。广泛开展世界标准日、质量月等群众性宣传活动。 /p p   62. 制定标准化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加快标准化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 /p p   63. 鼓励标准化专业机构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标准化信息咨询、试验验证、数据挖掘、知识培训等专业化服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技术解决方案。 /p p   64. 推动免费向社会公开公益类推荐性标准。 /p p   65. 继续推进与国际标准组织和国外标准机构的标准信息资源交换与合作,完善国际、国外标准销售和服务体系。 /p p   五、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p p   66. 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章党规的学习教育,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p p   67. 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举办爱国主义主题教育、青年学习论坛、支部学习园地等活动。 /p p   68. 加强作风建设,认真查找、坚决整改不严不实问题,加大治理“推、散、慢、浮”的力度,将作风建设融入到标准化改革发展工作中。 /p p br/ /p
  •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上海实施方案》发布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上海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明确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质量是上海的生命”,不断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上海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更好地服务质量强国建设。(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四大品牌”建设持续深化,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全员劳动生产率预期达到36万元/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4%;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5%,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6万家,经济发展新动能和质量新优势显著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到92%,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保持在94以上,服务业供给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持续提升。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有效支撑高品质生活需要,服务质量满意度进一步全面提升。——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四大品牌”建设整体效能进一步强化,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机制更加健全,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品牌领军企业持续涌现,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竞争优势明显的上海品牌,推动一批行业标杆企业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通过“上海品牌”认证,培育发布“上海标准”50项。——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新建若干个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质检中心、质量标准实验室、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打造50个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项目。——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质量政策制度体系和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重大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筑牢;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100个以上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成果;质量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和数量更好适配现代质量管理需求。到2035年,质量强市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二、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三)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加强质量领域基础性、原创性研究,推进质量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重大颠覆性技术突破。开展质量攻关工程,集中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质量技术和装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健全质量专业化服务体系,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打通质量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渠道。(四)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加快推进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工作,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推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推进碳相关认证和碳标识制度工作,开展绿色低碳标准研制、计量技术研究,全面推进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实施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推广绿色生活方式。落实工业污染物近零排放措施,不断提高产业链节能与资源再生利用能力。(五)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推动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服务升级,促进新型消费提质扩容,办好“五五购物节”、上海旅游节等活动,发挥新品发布地标性载体优势,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立商业零售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价长效机制。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完善质量多元保障机制,鼓励企业投保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相关保险。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三、增强重点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六)建设长三角一体化质量高地。充分发挥长三角质量工作统筹协调机制作用,开展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建立长三角标杆企业质量管理经验和质量创新成果共享平台。加快长三角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推动统一制定区域标准及计量技术规范,实行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资源共享、结果互认。充分发挥长三角国际标准化协作平台作用,共同提升区域国际标准化能力水平。加强基于长三角产业集群、重点行业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指数体系研究,提升长三角质量管理水平。(七)强化重点产业基础质量支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布局,不断提升高端和新兴产业集群质量优势。聚焦重点产业基础板块,加强质量状况调查分析,分行业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加强计量测试、标准研制、检验检测认证等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建设,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推进基础制造工艺与质量管理深度融合,提高生产制造敏捷度和精益性。(八)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以先进标准助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加快传统制造业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质量、管理协同创新,培育壮大质量竞争型产业。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以质量创新促进服务场景再造、业务再造、管理再造。完善服务业质量标准,加强服务业质量监测,优化服务业市场环境。(九)加快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提高质量管理数字化水平,加快推进数字计量基础设施和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推动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行动,推动形成数字化转型与质量管理融合交互的“路线图”,建设质量管理领域数字新基建和数据枢纽,建立高质量数据集和质量知识图谱。支持企业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高标准打造一批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场景的上海质量标杆。(十)提升区域质量引领力。打造区域特色质量品牌,开展国家质量创新先导区、质量强国标杆城市、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创建工作,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一镇一品”项目。在浦东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加大质量创新力度,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布局。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探索建立高端服务经济的质量标准体系,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围绕五个新城建设,加强质量发展总体谋划,推动区域建设与质量发展融合共进。围绕南北转型,将宝山区打造成为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将金山区建设成为“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区。四、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十一)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打造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协同发展示范样板。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加快构建全程覆盖、运行高效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信用和智慧赋能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提速,提高药品检验检测和生物制品批签发能力,加快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提升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现重点类别产品全过程可追溯。(十二)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创新,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基于材料选配、工艺美学、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加强产品前瞻性功能研发,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供给,推行高端品质认证。增加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消费品供给,强化安全要求、功能适配、使用便利。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提高出口商品品质和单位价值,实现优进优出。(十三)推动工业品质量提升。发挥工业设计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大力发展优质制造,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促进品质升级。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和质量水平,积极参与“中国首台(套)”评定工作,促进原创性技术和成套装备产业化。落实重大工程设备监理制度,保障重大设备质量安全与投资效益。加快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高质量通用智能装备。实施质量可靠性提升计划,提高机械、电子、汽车等产品及其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可靠性水平。五、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十四)强化工程质量保障。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严格进场设备和材料、施工工序、项目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控。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加强运营维护管理。强化工程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管,完善日常检查与抽查抽测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将企业工程质量情况纳入招标投标评审,加强标后合同履约监管。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探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会力量辅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十五)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鼓励采购绿色建材,完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指导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体系,推行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驻厂监造。强化影响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耐久性的关键建材质量管理。加强建材质量监管,加大对外墙保温材料等重点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开展住宅、公共建筑等重点领域建材专项整治。(十六)打造上海建造新样板。加大先进建造技术前瞻性研究力度和研发投入,加快建筑信息模型等数字化技术自主研发和集成应用。加强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高水平应用,推广先进建造设备和智能建造方式,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加强智能化高品质住宅小区建设。通过实施“两旧一村”改造、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和增加公共停车泊位,进一步提升城镇住宅品质。六、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十七)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构建国际化高端专业服务体系,不断扩大“上海服务”品牌全球影响力。大力提升工业设计、广告创意、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咨询等服务水平。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升级的可获得性。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智慧物流、绿色物流、供应链物流,优化国际物流通道,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加快发展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加强重大装备、特种设备、耐用消费品的售后服务能力建设。(十八)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大力发展大众餐饮服务,创新丰富家政服务,促进物业管理、房屋租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打造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等精品项目,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面向居家生活、户外旅游等的应急救援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行业规范发展,推进轨道交通标准化建设。积极培育体育赛事活动、社区健身等体育服务项目,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品质。规范发展网上销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鼓励超市、电商平台等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十九)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提高政务服务功能和质量,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级,拓展“随申办”应用场景,全面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加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文化、就业、养老、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便捷化水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等提质扩容。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用工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扩大日间照料、失能照护、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加强公共配套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改造。深入推进健康上海行动,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七、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二十)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指导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的生产经营战略,推动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加快质量管理成熟度跃升。鼓励企业加强质量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牵头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推进先进质量技术研发应用,实施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考核评价。探索建立重点领域国有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的评价机制。(二十一)增强中小微企业质量发展能力。实施中小微企业质量提升精准帮扶,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通过上游企业供应链质量管控,推动中小微企业加快装备改造、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引导中小微企业聚焦细分领域的研发制造、工艺改进和市场拓展,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培育一批质量标杆,打造一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制造业单项冠军和科技小巨人企业。(二十二)加快培育企业质量品牌优势。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开展品牌能力、价值评价研究,探索发布地区性、行业性品牌价值评价指数。统筹开展老字号认定,完善老字号名录体系,深化振兴老字号“一品一策一方案”。完善“上海标准”标识制度,打造对标国际水平、引领示范作用明显的高标准集群。推动“上海品牌”认证。加强品牌保护和维权,依法严厉打击品牌仿冒、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支持企业开展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版权登记和境外维权活动。八、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二十三)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实施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推动建设一批国家和区域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标准化平台,建立和升级改造一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深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重点实验室建设,建设单抗类药品质量控制技术平台,建设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平台。提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和专业技术支撑能力。建立完善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工程、电线电网、新能源设施等智能化检测和风险管控平台。(二十四)加强质量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持续完善质量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体系布局,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融合性研究,推动上海更多重点领域的质量基础设施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有力助推具有国际水准的质量基础设施高地建设。(二十五)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大力开展计量、标准化、检验检测认证等技术服务,推动数据、仪器、设备等资源开放共享,建立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工作机制,通过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项目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技术支持。深入实施“标准化+”行动,加快构建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积极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趋势研究和应对分析,加强对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跟踪、研判、预警、评议、应对。加强质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国内国际衔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九、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二十六)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加强质量地方立法研究,推动完善产品安全、产品责任、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地方性法规体系。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违规行为,推动跨行业跨区域监管执法合作,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支持开展质量公益诉讼和集体诉讼,依法实施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产品和服务质量担保与争议处理机制,推行第三方质量争议仲裁。加强质量法治宣传教育,普及质量法律知识。(二十七)完善质量政策体系。强化对质量发展的激励引导,完善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建立健全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质量披露制度,鼓励企业实施质量承诺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和招投标制度,推动形成需求引领、优质优价的采购制度。加强质量统计和状况分析,探索建立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质量发展经费保障机制,鼓励、引导更多资金投向质量攻关、质量品牌提升、质量治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健全覆盖质量、标准、品牌、专利等要素的融资增信体系,强化对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金融服务供给。(二十八)增加高水平质量人才供给。加强质量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统筹规划,推进社会化质量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加大高端质量人才引进力度,扩大国际标准化注册专家队伍;落实食品安全总监、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探索建立企业标准化总监制度,培养专业型质量人才梯队。加强中小学质量教育,加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质量工程、标准化专业与学科建设,完善技能培训机制,加大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在政府质量奖评选表彰中提高一线技能型员工比例,推动培养更多“上海工匠”。(二十九)优化质量监管效能。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机制,完善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置。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开展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健全产品召回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产品防伪监督管理。按照国家部署,探索开展质量安全“沙盒监管”制度试点,为新产品新业态发展提供容错纠错空间。严格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实施靶向监管,持续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机制。强化网络平台销售商品质量监管,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三十)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健全以法治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质量治理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学会及消费者组织等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行业质量诚信自律。支持企业一线班组开展质量改进、质量创新、劳动技能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作用,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和最佳实践,曝光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全民质量行动,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让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三十一)加强质量国际交流。依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平台,加大引进、消化、吸收质量管理新技术力度,不断增强质量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国际质量、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组织落户上海,引导我市优势领域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引导外资企业、在沪国际标准化机构参与上海标准化工作。开展国际计量比对,鼓励主导或参与国际计量技术规范、国际计量规则的制定修订工作。积极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合作,积极承办国际性质量会议,展示上海质量成就。十、强化组织保障(三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质量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整体有序推进落实本实施方案。(三十三)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质量强市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促进产业、财政、金融、科技、贸易、环境、人才等方面政策与质量政策协同,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三十四)开展考核督导。深化质量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对方案实施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我市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报告。
  • 《2024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发布
    2024年是深入推进《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实现纲要2025年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做好2024年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深入推进纲要各项重点任务实施,落实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要求,以标准有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全力提升开放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标准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标准化事业自身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推进新一轮标准升级1. 抓紧修订一批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农药、淀粉、石化、铀矿冶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引领传统行业升级改造。2. 加强涉及安全的重点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和实施,实现“当强则强、应强尽强”。3. 推动农机装备、数控机床等领域标准升级,促进装备材料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转型。4. 在新型储能、氢能、安全应急装备等领域超前布局一批新标准,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5. 加快升级家电、家具、装饰装修材料等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家电能效水效、废旧家电回收相关标准,助力大宗消费品更新换代。6. 升级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标准。完善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加快数字化转型标准研制。7. 推广新型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电等新型基础设施标准。8. 加强高端消费电子、绿色产品等领域标准研制,满足高端化、绿色化消费需求。9. 健全适老家具家电、适老设备及互联网应用、康复辅助器具等适老产品标准,保障老年人生活安心舒心。10. 完善餐饮、家政、旅游、文化娱乐、健身等领域标准,提振服务消费信心。二、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大力实施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11. 积极参与ISO、IEC、ITU等国际标准组织治理,在战略实施框架、评估框架、路线图等方面贡献中国智慧。12. 修订《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活动管理办法》。13. 鼓励各方更广泛参与各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活动。14. 推动设立文化遗产保护、数字营销等领域国际标准组织新技术机构。15. 在气候变化、金融服务、数字经济、新能源、航空航天、船舶、中医药等重点领域提出一批国际标准提案。16.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新增一批国际标准组织注册专家。17. 探索在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系统、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组建一批国际标准化创新团队,加强国际标准化人才库建设。18. 实施一批标准化能力建设合作项目,重点面向东盟、中亚、南亚、非洲等地区,开展标准化培训合作,加强国家间标准互学互鉴。19. 加强标准信息交流对话,进一步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标准信息平台,开展标准互换,持续推动电动汽车、农业、电力等领域中外标准互认合作。20. 推动举办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标准化分论坛,搭建标准化高端对话平台。三、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集中力量开展一批标准稳链重大标志性项目21. 健全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业、产业技术基础等产业基础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工业设计、工业仿真、数据库等工业软件标准,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22. 加快制定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关键金属件检测等标准,推动增材制造普及利用。23. 发布实施稀土采选精矿、稀土冶炼分离、高端稀土加工、稀土二次资源回收等标准。加快研制再生钢铁原料、再生高温合金原料、再生塑料和橡胶等再生材料标准。24. 以芯粒互联接口、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等集成电路标准研制为重点,加快构建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25. 推进机器人整机可靠性信息安全、典型场景应用要求等标准制定,推广工业、农业机器人场景应用。26. 制定一批北斗规模应用国家标准,延长北斗规模应用价值链。27. 开展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研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28. 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加强服务安全、人工标注安全、预训练和优化训练数据安全等关键环节安全标准研制。29. 围绕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安全,发布实施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系列安全标准。30. 制定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等工程机械电动化标准,推动工程机械电动化转型。31. 开展智能家居互联互通架构、云边协同、本地互联、产品评价等标准研制,实现智能家居互联互通。32. 统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同步推动技术攻关、标准研制、产业推广。33. 加强上下游标准化技术组织协调联动,综合运用各层级标准构建与产业链相适配的标准链。34. 发布一批标准稳链标志性成果,组织召开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范式。四、加快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优化新型标准体系、着重强化标准实施应用35. 持续优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体系,在有色金属、塑料、土方机械、金属切削机床、风电设备等重点领域开展标准体系优化升级试点,围绕产业领域发展需求,加大力度整合一批、修订一批、制定一批、废止一批标准。36. 规范地方标准制定和应用,清理存量、严控增量,梳理、排查和整改地方政策措施引用地方标准不当,影响公平竞争的情况和问题,清理超范围制定、技术内容不合规的地方标准。37. 制定经营主体信用承诺、失信信息分类、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国家标准,推动评价信息有序共享和高效利用,支撑失信行为多部门联合监管。38. 优化产品缺陷与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加强前沿技术安全评估与缺陷分析关键标准制定。39. 推动构建协调配套的国家标准样品体系,加大绿色生态、生物技术、金属及非金属材料、能源等重点领域标准样品研制力度,丰富标准样品的种类和数量。40. 制定经营者公平竞争合规管理国家标准,为公平竞争合规管理提供指导。41. 完善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网络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制定一体化平台网络接入机构管理规范。42. 推进标准实施数据调查,建立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考核评估方案,形成“有进有出”的管理机制。43. 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统计分析点常态化开展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44. 建立健全法规引用标准、标准实施激励机制,严格落实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提升标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45. 加大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规范管理力度,统筹布局、系统建设,强化目标导向、效果评价,发挥点上发力、面上示范、整体带动的作用。46. 大力推进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形成一批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方法和模式,推广一批标准实施效果典型范例。47. 建立标准化创新活跃度指数模型,分期发布全国、地方和企业标准化创新发展报告。48. 探索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标准体系,推进制定黄河流域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强制性标准,完善华北区域“3+2”标准化战略协作机制,健全长三角区域协同地方标准管理制度,发布一批“同事同标”的区域协同地方标准。49. 聚焦食品、交通、现代服务业、涉水事务等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共需领域,公布一批“湾区标准”。50. 建设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为海峡两岸民众提供标准信息服务。51. 开展城市标准化行动,推进国际标准化创新型城市和城市标准化创新综合试点建设。五、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52. 围绕消费品、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领域,积极转化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提升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水平。53. 结合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产业、贸易、科技和工程建设等领域合作需求,加快中国标准外文版编译,加大中国标准海外应用和互认力度。54. 加快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相关规则协调对接,推动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互衔接。55. 研究制定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的指导意见,以高标准促进高水平开放。56. 提升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国际对应程度,提高技术委员会委员成为国际标准注册专家的比例。57. 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开展标准制度型开放试点,优先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58. 推动我国团体标准组织国际化发展,支持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积极参与和培育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59. 更好发挥中欧、东北亚、中俄、中国—东盟、中德、中法、中英等多双边机制作用,开展标准化务实合作。60. 积极拓展阿拉伯、非洲、美洲等区域相关国家的合作伙伴关系,签署更多标准化合作文件。61. 建立中美政府间标准与合格评定对话机制,加强标准化合作交流。62. 在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合作平台,提出更多标准化合作议题。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机制框架下,谋划更多标准化成果。六、实现标准化事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着力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扩大标准化影响力63. 修订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管理办法、农业农村标准化管理办法、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推动制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64. 探索建立行业标准代号年报工作制度。65. 大力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组织开展团体标准组织能力评价。66. 制定实施关于加强标准实施监督的管理办法,持续推进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监督抽查。67. 贯彻落实《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深入推进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68. 加快出台关于深化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的指导意见。69. 统筹建设、科学管理各级各类标准化技术组织,围绕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等前沿技术和新兴领域,前瞻布局一批标准化项目研究组、标准化技术组织。70. 积极推进标准数字化研究,开展标准数字化试点。71. 深入推进技术组织联络机制实施,畅通技术组织“微循环”。72. 持续开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际标准组织国内技术对口单位考核评估,加强结果运用,实现“能进能出”动态管理。73. 组织开展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74. 培育标准创新型企业超过300家。75. 持续办好“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周”活动。76. 鼓励企业争创企业标准“领跑者”,深入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77. 持续做好农业农村、智能制造、循环经济、服务、社会管理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78. 用好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智库资源,加强标准化基础理论研究、技术路径设计和发展趋势研判。79. 深入实施《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完善标准化相关职业分类体系和职业标准,推进标准化人才职业建设。80. 开展全国标准化人才分类统计,建设全国标准化人才分类培养库。81. 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强化标准化相关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开设标准化技术专业,大力培养标准化应用型人才。加大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壮大我国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选拔培养企业标准化总监。82. 组织举办标准化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加强标准化政策宣贯解读。83. 进一步丰富标准云课、委员网络讲堂课程资源,加大标准化教材编制出版力度,全面培育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84. 综合运用各类媒体载体,通过专家论坛、内部刊物和“两微一端”媒体渠道,宣传标准化工作成效。85. 持续做好纲要实施的宣传工作,总结推广贯彻落实纲要的创新实践和有益经验。86. 开展重要国家标准宣传解读,通过一图读懂、小视频等多种宣贯形式,不断提升国家标准权威性和影响力。87. 举办世界标准日活动,广泛开展标准化宣传,营造标准化工作良好氛围。88. 新批准一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修订《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加强创新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同步推动技术攻关、标准研制、产业推广,及时将先进适用的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标准,提升标准水平。89. 批准设立一批国家标准验证点,制定国家标准验证点建设与管理办法。90. 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推动纲要深入实施。
  • 名单公布!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成立
    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的通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的成立主要是为落实《“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加强智能制造前瞻性和战略性问题研究,提升研究水平和支撑能力。通知还公布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和人员名单。《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成立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通知》(工信厅装函〔2017〕267号)同时废止。 主要职责和人员组成名单如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及组成人员名单一、主要职责为国家制定智能制造相关的战略、规划、政策等提供支撑,为各地方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开展智能制造理念普及、成效宣传、经验推广等活动,推动构建完善的智能制造发展生态。二、组成人员(1) 荣誉主任朱森第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名誉主任、教授级高工柳百成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及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工程院院士李伯虎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高级顾问、工程院院士屈贤明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研究员级高工(2) 主任李培根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工程院院士(3) 副主任杨华勇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工程院院士钱 锋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工程院院士单忠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工程院院士张相木 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专家委主任欧阳劲松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4) 委员1. 战略与政策组(1) 召集人单忠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工程院院士(2) 组员丁 汉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科学院院士陈学东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工程院院士郑志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科学院院士林忠钦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工程院院士柴天佑 东北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黄庆学 太原理工大学原校长、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浙江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瞿金平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毛光烈 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石 勇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朱 敏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所长朱明皓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乔 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九如 电子工业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杨建军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彦敏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荣瀚 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基金投资部总经理陈 明 同济大学工业 4.0 智能工厂实验室主任徐洪海 上海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会长黄 培 e-works 数字化企业网 CEO瞿国春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2. 装备、软件与解决方案组(1) 召集人杨华勇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工程院院士张相木 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专家委主任(2) 组员卢秉恒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于海斌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王建民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丛力群 上海宝信软件公司 CTO曲道奎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总裁朱毅明 和利时科技集团技术总监刘 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刘志峰 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刘爱军 北京数码大方科技公司技术总监刘检华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纪学成 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 芳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首席技术专家邱 城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党委书记宋晓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建锋 西安航天自动化公司副总经理张保全 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执行总裁陈树君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院长赵 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胡长明 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娄延春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总经理陶 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谢兵兵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总工程师褚 健 中控科技集团创始人戴新宇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鞠恩民 机械工业信息化研究院副总工程师3. 行业应用组(1) 召集人钱 锋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工程院院士(2) 组员刘永才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顾问、工程院院士陈文兴 浙江理工大学校长、工程院院士俞建勇 东华大学校长、工程院院士桂卫华 中南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马 勇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学恭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勇智 中国中车股份公司总信息师古 群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秘书长江 源 中国建材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李志强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国荣 航空工业西飞民机公司副总工程师杨祖一 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宗列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张维新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林 融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金征宇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鹏飞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祝宪民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高级顾问顾浩 中船重工第七一六研究所所长恩云飞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总工程师钱建平 中国船舶集团装备保障中心主任徐 鸿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总工程师郭和生 中国轻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振岩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隋少春 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副总经理储双杰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科学家4. 标准、网络与安全组(1) 召集人欧阳劲松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2) 组员尤 政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工程院院士车海平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数字转型首席战略官王麟琨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恺真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李 强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科技委主任何小龙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小东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轮值院长肖承翔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邱月明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余晓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张龙强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苗建军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周园春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助理郝玉成 国机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赵新华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蒋白桦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董景辰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教授韩 俊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原巡视员戴 红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监督司原巡视员(五)秘书处(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1. 秘书长瞿国春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2. 执行副秘书长刘法旺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3. 副秘书长尹 峰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智能装备处副处长臧冀原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制造业研究室副主任郭 楠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研究中心主任刘 丹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李 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主任
  • 速冻食品深陷“细菌门” “新国标”伤不起
    新华网上海11月21日电(记者 周蕊)随着上海质监部门通报“湾仔码头”生产方对云吞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事实进行确认,至此,国内速冻食品市场上三大著名品牌全部陷入“细菌门”。   上海质监部门19日表示,针对南京市工商局抽检“湾仔码头”上汤小云吞(荠菜猪肉馅)时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7日和19日两次对生产企业上海品食乐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执法调查,对同类产品上汤小云吞(鲜美纯肉)、手工水饺(菜心猪肉)进行抽样送检,要求企业及时整改。   此前,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和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5个“三全”冷冻食品也全部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思念水饺也被北京市工商局抽检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标”。   根据我国现行的《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不能检出物质,这也是目前质监部门和工商部门对企业产品进行监管的依据。但在今年9月6日颁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有关“生制品的微生物限量”的条款,在每克生制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只要在1000-1万之间,都为合格产品。而新国标中的这一规定,也成了思念等品牌为自己辩解的理由。   且不论“新国标”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企业“就低不就高”的行为令消费者寒心。尽管微生物污染在食品生产、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而且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作为食品生产企业,擅自不遵循现行“国标”,在监管部门提出整改意见时屡屡以尚在征求意见中的“新国标”为挡箭牌,这样的行为实在要不得。   食品安全大于天。诚信是市场的底线,作为行业的领头羊,企业标准更是应该高于国标,而不是勉强过线,更不能低于国标。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企业更需坦诚面对,苦练内功,如此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在市场长久立足。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应就消费者对“国标”可进不可退的预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出台更严格的行业标准以及执行更严厉的监管,而不是有降低标准之嫌,站在企业的角度上说话,真真正正地为民谋利。
  • 科研强国首先应是科学仪器强国
    p   中国每年购买国外科学仪器设备的投入在400亿元以上,先进精密仪器几乎被国外垄断。科研仪器何时才能实现“中国造”? /p p   根据 strong 《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报告(2016)》 /strong 统计数据,中国每年购买国外科学仪器设备的投入在400亿元人民币以上。我国所用的众多科研仪器尤其是先进精密仪器几乎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报告(2017)》即将在4月15日“ a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ccsi/2018/"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 /span /a ”上发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6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4b9b74d0-c561-4690-9f01-05e34a7237ba.jpg" title=" 1.jpg" height=" 6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放眼世界,现在的科技强国几乎都是科研仪器制造强国。中国要想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加强先进科研仪器的研发是绕不开的道路。 strong 只有实现大量先进精密科研仪器的“中国造”,中国科技的发展才能够获得更为强劲的动力。 /strong /p p    /p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68px " title=" " alt=" 科研强国首先应是科学仪器强国" src="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22029847306c9160ac32" height=" 268"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center p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科研仪器嘛!只要国外有制造,我们的科研人员想法设法买过来使用就得了!科研仪器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我们的确没有理由拒之门外。合理采购还能大大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进程,避免走很多弯路,在部分领域甚至还能实现弯道超车。但先进的精密科研仪器完全依赖进口则会导致我国科技发展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 /p p   我们暂且不说一些国家出于先进技术出口的限制,不会卖给我们一些最先进的科研仪器,就是单纯在科学研究方面,很多科研仪器的制造本身就和一些科学技术的原创性研究密切结合在一起,要么是原创性科学原理、科学方法推动了相应科研仪器的诞生,要么是最新发明制造的科研仪器,开启了科学研究一个全新的时代。 /p p   这不管是上个世纪中叶DNA技术的突破,还是最近一些年在生命科学领域被热捧的冷冻电镜技术都是如此。2017年度,来自美国、英国和瑞士三个国家的三位科学家甚至还凭借上个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叶的冷冻电镜技术突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p p   在其他众多科技领域,往往也是这样的发展轨迹。也就是说, strong 很多时候,科研仪器研发与科学基础研究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孪生兄弟。科研仪器对科技的巨大推动作用,如果我们没有清醒的认识,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将会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 /strong /p p   实际上,这些年中国科技的发展已经存在这样的一些隐忧,尽管中国科技发展速度快,但是我们的很多研究成果放到国际平台上依旧还是跟随性研究、模仿性研究,甚至有大量的成果是水平不高的重复性研究,这样导致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在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方面,中国的突破受到严重羁绊。这些年,世界上众多划时代的科技突破,常常难以看到中国科学家的身影,与此也有很大的关系。 /p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78px " title=" " alt=" 科研强国首先应是科学仪器强国" src="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22029847355307fe1589" height=" 278"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源自网络) /p p    strong 目前,我们的国产科研仪器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strong /p p   其一,由于研究制造能力不足,中国还没有形成供应链完善的先进精密仪器供应产业链,先进仪器严重匮乏,进行有关研究科研人员不得不花高价钱国外采购。就是国内已经能够生产的很多仪器,有相当一部分也都存在原创性不足的问题,因为大量模仿制造,有时就会面临知识产权方面的一些困扰。 /p p   其二,就是我们能够制造的众多科研仪器,有很多耐用性、精密程度不够也常常让研究人员大伤脑筋。这背后的核心问题是“工匠精神”的匮乏,精工制造没有被仪器制造人员当成不二的法则。当然这个问题也是我国其他众多工业产品这些年一个共同的毛病。 /p p   其三,科研人员过于迷恋进口科研设备,以采购进口科研仪器为荣,很多国内已经很普遍的普通科研仪器,也常常被进口取代。由于国产仪器的需求受到限制,就难以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状态。 /p p   毋庸置疑,中国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不断加大的科研经费投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大量的费用都被用来买了设备,针对科研人员的投入就必然减少,这就会影响科技发展前景的步伐。如果采购的仪器中,大量能够通过国产化采购解决,大量节省的科研经费就可以用到科技人员身上。 /p p   现在和未来,我们暂时自己搞不了的尖端科研仪器,还是要通过进口解决。但是我们不能将这些例子作为一个普遍规律,来证明中国科研人员只要购买国外科研仪器就够了。 /p p   当前,国产科研仪器落后羁绊中国科技发展,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如果还是普遍依赖于进口采购,中国的原创科技发展整体走向世界前沿就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p
  • 新闻 | 国标委田世宏主任等领导莅临纳微科技指导工作
    一流企业做标准,对于一个拥有自主领先技术的公司,应在制定国际和国内标准方面多下功夫,这是商业化市场化至关重要的最后一公里,这既能确保企业在技术上不断领跑,也决定着其能否真正拥有市场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 国家标准委员会主任 田世宏2017年12月1日,步入初冬的苏州略显寒凉,但纳微科技却在一片热烈高昂的气氛中迎来了以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同志率领的国家及省市质检部门的二十多位领导莅临指导,纳微科技董事长江必旺博士热情接待并全程陪同交流。江博士向田主任介绍公司产品和微球技术最新应用以技术创新赢得市场尊重江博士带领田世宏主任及访问团参观纳微科技展厅,就公司发展情况、领先技术及产品应用做了全面介绍,国标委众多领导专家对我司高附加值微球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江博士介绍道:“过去我国的色谱填料和光电微球产业长期被国外大公司垄断,纳微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科研创新,成功实现了纳微米微球材料的革命性技术突破,也解决了微球材料的产业化难题,受到国际知名企业客户的高度认可和并有长期合作意向。”田主任一行在江博士的引导下,参观纳微科技的技术研发、质量控制和应用工艺实验室,更深入地了解了纳微科技单分散纳微米球制造的一些重要过程环节,并饶有兴致同江博士探讨了技术产业化方面的细节,其他来访领导也对纳微科技的软硬实力表示赞赏,纷纷拍照记录。纳微的领先技术方法应写入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田主任一行听取江博士的技术和产品汇报随后,江博士同到访领导专家团进行了座谈会并汇报了公司十年的创新创业历程,会谈期间江博士谈到了最近三星的“石墨烯球“让锂离子电池12分钟充满电的热点案例,“其实纳微科技早就可以做出”石墨烯微球“了,我们也有类似技术,只是未在应用上寻找到产业项目,目前还有很多好的技术突破,但在标准制定上确实缺乏经验”,江博士说道。田主任对此也颇感兴趣,并做出重要指示:他希望一流企业应该着手制定标准,纳微科技已经具备优秀的技术实力和产能,就应考虑把好的技术、方法及专利写入国际、国家标准,在推向市场化的最后一公里补齐短板,以更好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田主任现场列举了半导体芯片巨头高通和山东昊月的真实案例,希望更多国内公司向他们学习,发起或主导制定一些国际国内标准,也表示从国家标准委员会到省市级相关单位应该指导或协助像纳微科技这样的高技术企业在制定标准方面的工作,现场省市级有关负责人对此深表赞同并愿意支持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江博士也对田主任及相关领导的重视表示感谢,希望接下来共同合作获得有益的进展和突破,为实现“中国色谱芯“和”光电微球材料”的中国标准化之路贡献力量。田主任积极建议纳微科技参与到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定工作本次座谈会在热烈讨论和广泛积极共识中顺利结束,相信在国家标准委员会及省市级标准组织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纳微科技在单分散纳微米球材料的标准制定的宏伟道路上越走越远,为新时代背景下真正实现制造业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 关注消费品标准:中国标准比国际低吗
    悄然之间,国民消费升级的步伐加速,人们日常消费越来越注重品质、安全、细节。相比之下,国产消费品升级的进程有些滞后,一些消费者加入“海淘族”。  标准是质量的基准线。有人说,消费品生产升级缓慢都是标准惹的祸,因为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水平偏低。中国消费品标准真的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吗?咱们的差距在哪儿?  中国标准总体水平不低  比对中外3816项消费品安全技术指标,有3000项与国际国外要求一致  “口罩要参照欧洲EN149、美国NIOSH标准来选,净水器要买美国NSF认证的,空气净化器得选经过美国CADR认证的̷̷”北京的准妈妈冯女士有一套自己的买东西准则,对各大生活用品的各大标准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而最让她信赖的当属欧盟标准,对于中国标准,冯女士表示感觉国内标准在一些方面太宽松了、不够严,“还是有些不放心。”  中国标准的真实水平如何?  80%——国际标准的转化率(即国际标准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国内标准采纳的比例)基本超过80%。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也是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入场券。目前,我国在家用电器、照明电器、纺织品、服装、家具、玩具、鞋类产品、纸质品、洗涤用品等主要消费品行业转化率均已超过80%,有些行业甚至更高一些。  79%——安全技术指标一致性达79%。国家标准委2014年启动了消费品安全国内外标准比对行动,在首批比较的12个行业3816项指标中,有3000项左右技术指标能够与国际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保持一致性,比重为79%。  具体而言,有2299项严于国际国外,728项与国际国外一致,529项宽于国际国外,260项与国际国外存在差异。71%的指标严于或与欧盟相关指令与协调标准一致 74%的指标严于或与美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一致 90%的指标严于或与日本、加拿大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一致。  “对比结果显示,我国消费品安全标准与国外相比总体水平并不低。”国家标准委工业标准二部主任戴红说,在储水式电热水器的防电墙要求、电压力锅、豆浆机等液态加热器的安全要求、纸质品的卫生要求等方面,中国标准甚至严于国际标准。  中国标准的水平还可从中国参与国际标准修制订的深度看出。  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介绍,目前在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烟花爆竹、制鞋、钟表等领域,我国承担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两大国际组织下属10个技术机构的主席、副主席或秘书处、联合秘书处工作。  “在这10个机构中,我们都实质性地参与甚至领头承担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田世宏说,在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新兴技术领域、玩具等热点安全领域,中国也在推进相关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  差距在化学安全领域  国外标准从安全要素出发,力求覆盖范围最大化,中国标准长期以来局限在行业内部  为何一些消费者会形成“国外标准更严格”的印象呢?  “我国与国外标准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化学安全方面,且落后较多,而这恰恰是消费者颇为关注的领域。”戴红说。  高先生和妻子最近正在为即将出生的宝宝挑选儿童安全座椅,夫妻俩首选国外的牌子。“除了物理性能上的安全,我更关心座椅的塑料、面料等原材料是否含有有毒物质。”高先生说,化学物质的侵害看不见、摸不着但危害大,需要格外注意。  今年6月,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发布了第15批SVHC清单(需要高度关注的物质清单),至此欧盟REACH法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累计发布的清单中共有169种化学物质。根据REACH法规,如果物品中含有任何一种SVHC候选清单中的物质,且该物质的含量超过0.1%,则有告知消费者的义务。  以儿童安全座椅为例,我国国家标准仅针对8种可迁移元素(锑、砷、钡、镉、铬、铅、汞、硒)做出了限量要求,而欧洲则建立起了跨行业的化学品管控标准。可以说,我国消费品标准中涉及的化学危害指标不仅少且缺乏全产业链的通用要求。“尽管标准对部分化学物质进行了限量要求,但由于缺乏基础研究和伤害案例,仅能被动跟随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变化。”戴红说,我国标准仅针对产品领域进行化学安全要求,缺乏类似国外法律法规覆盖跨领域、全产业链的通用要求。  究其根本,差距源自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标准化理念上的差异。  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注重从安全要素出发,制定跨行业领域的顶层通用法规,强调源头控制。如欧盟REACH法规、ROHS指令等,均是以安全要素为线索,涉及前后产业链和相关产品,力求安全要求覆盖范围最大化。  “而我国长期以来制定标准更多是为了服务于行业管理,以产品为线索,局限在行业内部制定安全标准。虽然围绕具体某种产品的安全要求比较全面、系统,但标准适用范围窄,既容易出现标准的交叉重复,又容易出现标准覆盖不到的空白区域。”戴红说。  另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重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消费者所推崇的美国NIOSH口罩标准就是团体标准。而在去年标准化改革方案出台前,行业标准在我国尚不具备法律地位。即使是企业自己制定、内部使用的企业标准,也须到政府部门履行备案甚至审查性备案。  “国标其实只是个进入门槛,为适应市场竞争,追求更好水平的企业标准水平往往反而更高。”戴红说。  不让标准有短板  2020年,重点领域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  消费升级,标准必须迎头赶上。近日发布的《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消费品整体质量要得到明显提升,重点领域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  “标准是动态变化的,比对工作将加快推进。”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首批中外消费品安全技术标准的比对集中在儿童用品(玩具、童鞋、童装、童车)、服装纺织、家用电器、首饰、家具、纸制品、插头、涂料等12个领域。根据《提升规划》,比对工作将逐步常态化,一方面要建立起消费品标准比对与报告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内外标准比对数据资源的建立。除了关键技术指标的对比,比对工作也将拓展至试验方法的比对验证。  重要国际标准转化速度将加快。“我们将通过建设一批消费品的标准化示范区,探索经验、树立标杆,以期推动我国消费品标准更快地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接轨,满足大家对更高品质消费品的需求。”田世宏说。  标准的结构优化也在同步推进。记者了解到,去年出台的标准化改革方案,赋予了团体标准合法身份。今后,我国将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此外,还对团体标准不设行政许可,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自主制定发布。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就于今年6月发布儿童安全座椅的团体标准,其在三个方面都严于国家标准,并增加了对pH值、甲醛、邻苯二甲酸酯、阻燃剂等化学元素的限量要求。更为可贵的是,这一团体标准得到了15家企业的认同,他们发布声明自愿执行此标准。  在企业标准方面,根据改革方案,将逐步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推行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的视同完成备案。“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构建更成熟的中国标准体系。”田世宏说。
  • 家电标准与行业成长同步 年内实施19项国标
    日前,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19项家电国家标准将在年内实施。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还计划对35项家电标准进行制定和修订。相关专家就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伴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中国标准化体系正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目前,家电标准化工作正朝着更加细化和创新的方向发展,对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以及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标准制定从量变到质变   据中国家电研究院副院长马德军介绍,2010年,国家家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发布了11项标准,其中有4项是国家标准、7项是行业标准,另外还向有关部门报批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6项。据了解,依据国家标准主管部门相关标准计划项目,国家家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目前正在组织制定和修订15项国家标准、27项行业标准。   1月14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第2号公告,公布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611项国家标准,其中包括家用电器类相关国家标准19项。公告显示,这19项标准将于年内先后实施。   中国家电协会名誉理事长兼全国家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霍杜芳对此指出,2010年是中国家电标准化体系建设从量变向质变发展的关键一年,标准体系得到不断的细化和深化,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我国家电标准体系建设从追求标准数量向追求标准质量转化。   工信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划和制修订工作,提升我国家电行业标准体系的整体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家电企业更多地参与目标市场的标准及国际标准的制定,提高国际市场对我国检测及认证结果的认可度 加大对行业组织参与国际标准、相关技术法规制修订和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在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的组织协调作用。   据有关人士日前透露,工信部今年计划对35项家电标准进行制定和修订,其中,新制定的标准21项,修订标准14项。据了解,新制定标准包括:储水快热组合式电热水器、电炖锅、电动按摩床、电灭蚊拍、电热卷发器、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烤箱、家用和类似用途暖风干衣机等。除此之外,一批商用电器产品如商用电磁灶、商用豆浆机也首次纳入行业标准的制定。另据中国家电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亚晨介绍,今年这一批次的标准制定和修订都是根据标准体系的现状和企业的市场需求确定的,且都是行业标准,由全国家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工作。   马德军表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国家家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做好家用电器行业在节能环保、物联网、新能源以及智能电网用电设备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同时,还要加强标准化科研工作,对新技术、新产品及时地跟踪、研究,做好标准的预研工作,不断提高标准的质量和水平。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二部相关负责人魏宏强调,涉及家电安全的系列标准应该进一步细化,产品性能标准应该更多地通过行业标准来实现,同时,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必须制定产品标准。未来,标准的制定要以质量取胜。   ■从整机向零部件延伸   记者查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相关公告了解到,即将于今年实施的19项标准中既包括空调、洗衣机、电冰、空气净化器等产品的抗菌标准、豆浆机等整机产品标准,也包括家电抗菌材料标准、水床加热器、电动机-压缩机等零部件的安全标准。同时,工信部今年计划制修订的标准中还包括冰箱用门封磁条、门封塑胶套,空调电子控制器、管路件及连接管等零部件的行业标准。   另外,国家家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家用电器用主要零部件分技术委员会于2008年10月在西安成立,负责制定、修订制冷器具、取暖器具、清洁器具、小家电等九大类家用电器的主要零部件国家标准。   记者从中国家电研究院获悉,《洗衣机排水泵技术要求》、《洗衣机进水阀技术要求》、《洗碗机洗涤泵技术要求》等行业标准(送审稿)已通过了国家家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清洁器具分技术委员会的审议,之后将形成报批稿分别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信部批准。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部部长鲁建国介绍说,加上前两年通过审定的标准,目前洗衣机零部件的标准已经达到5个,包括进水阀、洗涤泵、排水泵、牵引器、电脑程序控制器。   鲁建国表示,产品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零部件质量是否优良,不少家电的故障问题归根到底是零部件质量不过关造成的。比如洗衣机的能效不仅取决于产品的设计和结构,也与电机、排水泵及阀门等零部件的效率特别是与电机的效率有直接关系,而温控器、定时器等易损件的质量也都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产品的使用。他认为,一直以来,我国工业体系都存在着重产品轻零部件等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整机标准的制定,正在开展对零部件等相关产品的标准制定工作,这也是为了完善家电产品标准体系,使家电产品有一个完整的标准框架。零部件标准的增加,说明家电行业的质量控制正在向上游发展,标准的制定将有力提升零部件设计制造的地位,可以减少并最终杜绝部分企业的偷工减料行为,提高零部件生产效率,使产品的质量控制更为可靠准确,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通过零部件标准化体系的实施,可以解决零部件互不通用的情况,减少资源浪费,从而提升整机产品的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霍杜芳也表示,从整机向零部件延伸也是家电标准体系建设深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2011年将实现标准全文上网   标准是对企业的限定,其最大的获益者是消费者。但是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与消费者关系密切的标准在发布和实施之初,相关机构和企业会进行相应的新闻宣传,但消费者大多对此知之不多,即便是对在多类家电产品上粘贴的能效标志也了解不多,甚至有人向本报询问冰箱是1级能效最高还是5级最高。   同时记者还注意到,对于标准的宣传,历来只在行业内进行,参与者大多是标准的制定单位及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   霍杜芳认为,消费者有权和有必要了解标准的信息,有权有必要知道标准的内容。因为当消费者了解了标准信息,知道了标准的内容,就更容易合理选择和理智消费,也就不易被忽悠被欺骗了。她指出,今后对标准的宣贯,不但要在行业内部进行,还要在消费者群体中进行,让消费者也成为标准贯彻的推动者和监督者。   魏宏透露,2011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要实现标准全文上网,官方网站将在不久后把全部国家标准上网并公开免费阅览。   专家们认为,这一举措为包括消费者在内的全社会成员查阅标准敞开了便利之门。但是标准毕竟是专业技术的精髓,因此还应对标准进行简单、通俗、有趣的解读,才能让更多的消费者知晓和理解。   ■服务标准体系正在建设中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助理王前虎介绍,该协会投诉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家电类投诉量一直位居前列,与此同时,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比例不断降低,而关于服务问题的投诉比例则不断上升。   中国家电服务维修协会副会长赵泽蕊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的确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另一方面也表明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家电的过程中对于服务越来越重视,要求越来越高。“这一变化其实也体现在标准的制定工作中。”赵泽蕊表示,近两年,在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服务标准数量及分量逐渐增加正在引起业内的普遍关注。   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陈钢表示,在家电安全标准、性能标准以及针对新产品某种特质方面的标准上,我国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是基本同步的,甚至有所超越,但服务标准则是我们的短板。近年来,企业的服务竞争不仅促进了我国家电售后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也使服务标准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只是虽然一些企业推出了一些标准,但大多还是自身行为,难获整个行业的认可。   2003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颁布实施了《家用电器维修服务部等级评定规范》,从2004年开始,中国家电服务维修协会根据该《规范》开展了家电维修服务部等级评定,将家电维修服务部按照场地、设备、设施、人员、管理等方面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此后,《家用电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规定》、《家用平板电视接收机安装和维修技术规范》、《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安装规范》相继出台。但这些标准往往只限于某一类家电、某一个方面,且均为行业标准,缺乏约束力。   为了适应家电服务标准化的需要,2008年,国家家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家用电器服务分技术委员会。2010年9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又发布了九大家电售后服务标准,这是我国家电服务领域首批国字头通用标准,内容涵盖了家电业售后服务的通用要求以及冰箱、空调、热水器等8个品类的特殊要求,该系列标准对家电售后企业的行为、服务人员资质、上门服务规范、收费规范以及信息回访等环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专家们指出,标准体系的建立,不仅会促使家电服务行业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对于第三方服务商的成长也必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赵泽蕊透露,2011年,该协会将起草完成《农村地区家电维修服务规范》、《政府采购电子电器服务规范》2项国家标准,以及《家用储水式电热水器拆装和维修服务的技术规范》、《家用电冰箱维修服务技术规范》和《家用电动洗衣机拆装和维修服务的技术规范》3项行业标准。同时,向商务部申报立项《家用电子电器维修服务经营者开业专业技术条件》、《家用电子电器产品维修性测评技术规范》2项国家标准及《小型空调器拆装安全作业规范》、《家用空调系统拆装和维修服务的技术规范》等11项行业技术规范。   ■国际标准不再是最先进的   “过去,国际标准被看成是最先进的,但现在应该打破这种认识。”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王雷表示,标准的制定应当与时俱进、体现创新的原则。国际标准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标准,最满足、最适应消费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标准,才是最好的标准。“我们不仅要学习国际标准,还要在标准体系建设上做出中国的特色,同时用技术创新来更好地提升标准,其中包括国际标准。”王雷说。   国家家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主任李一介绍说,中国家电标准制定起步很晚。1976年,IEC关于家电的标准就已经出到第二版了,而1984年我国才开始进行家电国标的制定。1987年,经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国家家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秘书处设在当时的北京家电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家电研究院),中国家电标准的制定体系从此进入逐步健全的过程。   李一总结说,我国家电标准特别是产品标准的制定分为三个阶段:1995年以前,家电国家标准数量较少。由于国家对标准的制定有数量限制,每年能够立项的指标只有1000多个,所以即使翻译了一些标准,但这些标准只能成为行业标准或者供企业参考 1995年至2004年,中国已经加入了WTO,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中国家电业开始完全等同或者等效采用IEC标准 2005年之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放宽了标准的立项限制,各种家电标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家电标准体系的建设因此变得更加健全。现在我国家电国标很多已经和IEC标准同步(均为第四版),一些标准甚至已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王雷指出,中国作为家电制造大国,在国际标准的制定上也要有话语权和表决权。“十二五”期间是中国从家电业制造大国向强国跨越的重要时期,标准工作必须成为中国从家电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支撑。   年内将实施的19项家电国标   2011年1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发布公告2011年2号公布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批准的611项国家标准,其中包括家用电器类相关国家标准19项。
  • 我国力争成为生物技术强国
    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27日发布的一项报告提出,力争经过15年努力,使中国生物技术与产业化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正在天津举行的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发布的这一报告提出,到2020年,中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生物技术的跨越发展,推进新的科技革命,使生物技术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使中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生物新产业,使生物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使中国成为生物产业大国 大幅度加速经济发展,大幅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大幅度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物安全,大幅度增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   为实现生物技术强国、生物产业大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将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力争2010年前完成,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整体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论文数量达到世界前6位,专利数量进入世界前6位,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左右,其中现代生物产业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   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力争2015年左右完成,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整体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论文和专利总数均达到世界前3至4位,农业生物产业进入世界前3至4位,医药生物产业进入世界前6至8位。生物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5万亿元左右,其中现代生物产业产值达到8000亿元。   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从2020年开始进入持续发展阶段。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整体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成为世界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顶尖人才聚集中心和主要创新中心之一,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2.5万至3万亿元,占当时GDP的7%-8%,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由科学技术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国际组织和欧盟委员会共同主办,大会主题为“发展生物经济,应对金融危机”。
  • 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
    制造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强国之本,是基础产业,是凝聚一种情感和追求的行业。和房地产业、金融业等相比,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需要勇气和实力,更需要一种对民族工业的情结。 美国表面上制造业在衰退,但主要都是利润下降,即使转移出去也动摇不了其根本。此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制造业的巅峰之后,美国经济经历了几个大的变化,特别是逐步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转变,以2000年左右的网络经济为代表,使得美国的虚拟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实际上是把非实体经济的结果和弊端突出和放大了。在真正决定国本的信息工业、军事工业、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美国目前依然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各国,华尔街垮台了,美国会受到重创,但不会没落。可是如果这些领域完蛋,美国必定成为二流国家。 再看看日德两国,长期稳居世界第二、三经济大国,从来都是以制造业为本,在汽车、机械、造船、制药和化工等领域牢牢占据着高端。另两个老牌强国英法,看似没落,但在制造业上丝毫没有放松。例如法国,不过数千万人口,但能独立自制世界一流的战斗机、航母、运载火箭、大型客机、导弹和核电设备,巴黎中央理工学院(É cole centrale Paris)更是世界闻名。其他欧洲富国,也多以制造业闻名,如瑞士,几乎把机械、钟表发展成艺术。瑞典不过是一个不到千万人口的撮尔小国,却在通信、军工和汽车行业表现极为杰出。 中国的问题是,80年代改革开放,把大量的金钱投放到引进外来技术,搞基础设施建设上了,对自己的技术不自信,像50-70年代自力更生搞自主成套技术开发的很少,以为靠引进搞市场换技术就能得到一切,这在80-90年代被忽悠吃了太多的亏。典型的例子包括&ldquo 中美和平典范计划&rdquo 、&ldquo 运十飞机下马&rdquo 等。当然靠出卖廉价劳动力也获得一些好处,攒了一些钱。 直到1999年被美国炸弹炸醒,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最终还是要靠硬实力说话的,GDP再高,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就是要挨打。从那时起,中国开始醒悟,知道自有技术标准,自有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了,国家也开始投入巨资搞一些大项目。当然,最初是以学习甚至逆向国外已有技术为主,解决一个有没有的问题,自主创新还谈不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重大创新成果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以清华大学为例:近些年来,该校负责研制成功的一系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重要技术装备,包括10兆瓦高温气冷堆(另在山东荣成兴建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清华机械系颜永年教授主持设计成功世界上第一个8万吨重型模锻液压机、第一个3.6万吨垂直挤压机;热能系在R0110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研究取得最新进展;精仪系和各个机床厂合作设计成功一系列高性能数控车床;化工系在煤化工核心技术获重大突破,实现部分替代石油;化学系在OLED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电机系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取得世界级研究成果。 我们首先要承认,中国的工业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无须妄自菲薄。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0.8个百分点,在外贸总量和增量中的占比分别提高到57.6%和62.4%,机电产品已连续18年保持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地位。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力、通讯 设备、汽车、机车、飞机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成为新的增长主体。几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但同时,中国目前也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装备制造业在总体上还处于一个中下游水平。换句话说,中国现在是一个制造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制造强国。如果能挤上去,把各产业高端的部分吃掉,中国就能进入一流强国的行列,否则即使把房地产、金融炒得再热,也不过是华尔街的提款机。这个时候中国如果过早的染上富贵病,把所有资源都投入到房地产和金融,忽略了制造业,那么很可能就正中某些西方国家的下怀。 后记:科学仪器行业一向被誉为制造工业的&ldquo 眼睛&rdquo ,而作为这个领域的专业媒体网站,仪器信息网愿意为振兴中国的制造工业而发出自己的声音。也许我们的声音很微弱,但&ldquo 位卑未敢忘忧国&rdquo ,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我们的路。(主编当班)
  • 为了仪器强国 他们够拼够燃
    今年11月的一天,记者与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张玉微相识。当晚8时30分,因为还有一些实验没有做完,张玉微必须回到实验室加班,这引发了记者的好奇,想知道她所在的这支团队拥有的“拼劲”从何而来。 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劲,通过自主研发新型纳米结构复合材料成功制备出多种新型化学敏感材料,并与分析仪器化集成设计相结合,研发出了多种新型电化学检测/监测仪器设备。他们不仅为我国科学仪器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纳米结构复合材料的合成制备、衍生与掺杂,化学传感芯片的制备及筛选等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展现的拼搏状态,正是他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更多从“0”到“1”突破的具体体现。   她在“暗房”工作十余年在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理科教学楼北楼,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牛利教授领衔的团队上下班时间从不固定。牛利原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18年,他率领团队加入广州大学。“来到广州,我们还保持着在中科院搞研究的拼劲。大家的工作节奏很紧张,团队里不分上班和下班,不分平时和工作日。”张玉微笑着对记者说。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深耕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可谓科学技术的眼睛,任何一个分支学科都少不了使用分析化学去对物质进行分析和表征。简而言之,这门学科的价值就在于对物质的含量、结构、性能进行分析,并提供分析方法。张玉微的科研主阵地在界面表征实验室的一间暗房里。在进行实验时,室内的灯光必须全部关闭才能得到最佳的实验环境。为此,她的实验室还常备着黑色胶条和布料,仪器的指示灯也需要全部被盖上。在由自己搭建的一套仪器平台上,张玉微将纳米结构复合材料放在反应台上。在激光器的作用下,材料释放出光学信号。张玉微就在显微镜下观测并进行图像的捕捉。图像中,材料的粒子像星辰一样绚烂,展现出三角形、四边形等不同形态。“我们的研究就是分析材料或能源的化学活性,提供相关物质在微观上的信息。”张玉微说。因为十余年在暗房里工作,张玉微的QQ名叫做“小黑屋”。有时候,她从早上8时就来到暗房,一直待到晚上12时,其间没有人和她说话。等到她走出实验室才发现已是深夜,常常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张玉微告诉记者,她觉得目前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还不能让自己满意,所以还要拼命努力。她说,这种满意不在于发论文和拿什么奖,而在于自己内心的价值认同:希望真正做出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科学贡献。要想成为科研强国 先要成为仪器强国分析化学除了建立分析方法外,传感器件和仪器装备也是该学科极有价值的科研产出。化学传感器是融电子科学、化学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一体的高技术器件,可将物理量、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并提供给集成的科学仪器进行信息分析和处理。化学传感器不仅可广泛应用于环保、医疗、公共安全、工业过程控制、临床等领域,在基础研究中也占有独特的地位。由于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团队系统研究了纳米结构复合材料及其组装后的宏观纳米复合体的化学传感特性,并成功制备出多种新型化学敏感材料,所以他们成功研发出了多种新型电化学检测/监测仪器设备,实现了中国分析化学领域的仪器设备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过程。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包宇教授告诉记者,在国内从事科研仪器研发难度高、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和资金。但仪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要想成为科研强国,先要成为仪器强国。包宇向记者展示了目前在研发的超灵敏触觉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如同成年人的一节小拇指般大小,质地柔软,上方包裹着软薄特质的特制材料可以感受毫牛、微牛的力。包宇希望这款传感器既可以具备极高的灵敏度,也能在较强压力下不损坏,无限接近人体皮肤的特质。记者也在现场看到该团队自主研发的科研仪器——电化学工作站。经过化学反应后的材料与电路相连通,化学活性转化为电信号进行输出,电脑屏幕前便显现化学活性的信息。这套仪器最关键的器件便是内置的化学传感器。这个传感器能捕捉毫安、微安级别的电信息,并反映电流、阻抗等参数的变化。在接受采访前,包宇先是从腋下掏出了一个体温计。这几天降温让他感到身体不适,确定自己没有发烧后,他才放心地与记者交谈。“我们做科研,就是希望好的成果能尽可能用在生产生活中。这种自觉不需要上级或者合作伙伴给予压力。”当谈到为何身体不适仍然坚持工作时,包宇如此回答。
  • 【盘点】2015年中国标准化改革十大事件
    p   2015年,是必将载入我国标准化改革史册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一系列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在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各部门、各地方、各领域、各阶层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今天,笔者精心梳理了2015年标准化工作的10件大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nbsp /p p    strong 一、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四举措改革“中国标准” /strong /p p   2015年2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必须深化改革,优化标准体系,完善标准管理,改变目前一些方面存在的标准管理“软”、标准体系“乱”和标准水平“低”的状况,促进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激发市场活力,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p p   会议确定,一是完善标准化法规制度,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强化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二是全面清理和修订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整合现行各级强制性标准,建立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缩减推荐性标准,推动向公益类标准过渡。三是鼓励学会、协会、商会和产业技术联盟等制定发布团体标准 允许企业自主制定实施产品和服务标准,建立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四是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放宽外资企业参与中国标准制定工作,为中国制造走出去提供“通行证”。 /p p    strong 二、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 /strong /p p   2015年3月26日,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改进标准制定工作机制,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p p   《方案》提出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健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形成标准化工作新格局,有效支撑统一市场体系建设,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p p    strong 三、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敲定行动计划 /strong /p p   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2015~2016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协同有序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 /p p   《通知》明确了14项工作任务:开展强制性标准清理评估 开展推荐性标准复审和修订 优化推荐性标准制修订程序 开展团体标准试点 开展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试点 加强标准实施与监督 改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 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 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加强标准化工作经费保障 加强标准化法治建设 建立国务院标准化统筹协调机制。 /p p    strong 四、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有了发展规划 /strong /p p   2015年12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标准化领域第一个国家专项规划。 /p p   根据《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国家标准化体系,标准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显著增强,“中国标准”国际影响力和贡献力大幅提升,迈入世界标准强国行列。《规划》明确了主要任务、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对强制性标准改革、推荐性标准改革、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改革试点、标准国际化和统筹协调机制建设等重大改革举措都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p p    strong 五、国务院全面部署节能标准化工作 /strong /p p   2015年4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进一步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 /p p   《意见》要求创新节能标准化管理机制,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强化节能标准实施与监督,有效支撑国家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发挥标准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意见》提出探索能效标杆转化机制,将能效“领跑者”指标纳入强制性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和行业能耗限额标准指标体系 完善标准体系,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形成覆盖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标准体系 推动节能标准国际化,扩大节能技术、产品和服务国际市场份额。 /p p    strong 六、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确立 /strong /p p   2015年6月1日,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正式确立,联席会议由39个部门和单位组成,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为牵头单位。 /p p   2015年7月2日和12月30日,国务委员、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王勇主持召开两次联席会议全体会议。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王勇强调,要认真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标准化结构性改革,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加强标准实施与监督,更好地发挥标准化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 /p p    strong 七、标准联通“一带一路”重点任务确定 /strong /p p   2015年10月22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以下简称《计划》)。 /p p   《计划》确定了10个重点任务:加快制定中国标准“走出去”专项规划 深化标准化互利合作,推进标准互认 推动共同制定国际标准,组织翻译500项急需的中国国家、行业标准外文版 开展大宗进出口商品标准比对分析,加强面向企业的标准化服务 在特色农产品领域逐步开展东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加强标准化文化交流,研究建立标准化合作沟通机制 加强重点国家和区域标准化研究,建立“标准化智库”体系 支持各地发挥地缘优势、语言文化和特色产业优势,全方位开展特色标准化合作。 /p p    strong 八、智能制造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有了指南 /strong /p p   2015年12月29日,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由工信部、国家标准委组织编制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以下简称《指南》)发布。 /p p   《指南》明确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总体要求、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组织实施方式,从生命周期、系统层级、智能功能等3个维度建立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参考模型,并提出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包括5类基础共性标准和5类关键技术标准以及10大应用领域在内的不同行业的应用标准。 /p p    strong 九、企业标准公开声明试点和团体标准试点启动 /strong /p p   2015年1月,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通。平台开通运行后,企业可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自主发布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向消费者公开承诺自己的产品质量,企业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主体作用得以发挥,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 /p p   2015年7月,国家标准委启动了中国电子学会等39家社会团体开展团体标准试点。试点基础上将提出团体标准服务、引导、规范和监督的建议,开展良好行为评价,完善团体标准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推动营造团体标准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p p    strong 十、张晓刚就任ISO主席 /strong /p p   2015年新年伊始,我国专家张晓刚正式就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任职时间为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p p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机构,其制定的国际标准在世界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张晓刚此次就任ISO主席,是ISO成立68年来中国人首次担任这一国际标准化组织最高领导职务,对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具有里程碑意义。 /p
  • 深度剖析:建设世界仪器强国的使命与任务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768db3d6-1a7a-4b3d-98f2-f5ef0a028954.jpg" style=" " title=" 2019-05-04_13531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81d1fcf4-a2c6-4432-ade0-c04bd3ab2345.jpg" style=" "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5333_副本.jpg" / /p p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提升各界对建设科技强国意义的认识,人民出版社约请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100多名院士编写了《百名院士谈建设科技强国》一书,将广大院士的重要思想和建议汇集起来,作为推进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抓手之一。 /p p   谭久彬院士在其中撰写了“建设世界仪器强国的使命与任务”一文,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首先必须建设世界仪器强国”,作为全文的主要论点。谭久彬院士最早提出并论述了该观点。该文主要内容包括:建设世界仪器强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建设世界仪器强国面临的三大挑战,建设世界仪器强国必须完成的四大任务等。 /p p   注:《百名院士谈建设科技强国》一书出版于2019年2月,“建设世界仪器强国的使命与任务”一文刊登在该书的第447页-458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建设世界仪器强国的使命与任务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哈尔滨工业大学 谭久彬 /p p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首先必须建设世界仪器强国,建设世界仪器强国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备基础和前提条件。在我国特定条件下,建设世界仪器强国将面临三大挑战,即:计量测试体系不完整 仪器体系呈现碎片化 全民性质量意识差,对测量与仪器的基础性作用和引领性作用认识不清。建设世界仪器强国,必须完成四大重点任务,即:建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完整性的国家计量测试体系,培育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的高精尖仪器企业 建立国家级高精尖仪器研发基地 建立国家级专家咨询中心,统一规划与指导计量测试体系与仪器体系建设发展 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培育专精精神。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no.1 建设世界仪器强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strong /span /p p   建设世界仪器强国在我国具有十分突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以强大的整体仪器创新能力为支撑,仪器创新必然引领科技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p p strong   (一)重大仪器发明会促进重大科学发现和基础研究突破 /strong /p p   世界科技强国一定是基础研究强国,基础研究强国一定是测量与仪器强国。门捷列夫说:“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至少是没有精确的科学、真正的科学”,“测量是科学的基础”。仪器是测量的载体,是实现科学发现与基础研究突破的手段。截至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项目总数为371项,获奖总人数为594人 直接因测量科学研究成果或直接发明新原理仪器而获奖的项目总数为42项(占11.3%),总人数为64人(占10.8%) ,如电子显微镜、质谱仪、CT断层扫描仪、扫描隧道显微镜、超分辨荧光显微镜、冷冻电镜、激光干涉仪等 同时,72%的物理学奖、81%的化学奖、95%的生理学或医学奖都是借助于相关尖端仪器完成的。 /p p   因发明高分辨率核磁共振仪器而获诺贝尔奖的理查德· 恩斯特(R.R.Ernst)说:“现代科学的进步越来越依靠尖端仪器的发展。” /p p strong   (二)高端精密仪器是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strong /p p   仪器科学与技术对现代科技产业、国家安全、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有序进行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仪器技术与工程支撑的是整个现代科技产业、国家经济和社会管理。王大珩院士对测量仪器的作用曾有过高度概括:“仪器仪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工业生产的倍增器,军事上的战斗力,社会生活中的物化法官。”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商务部所属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统计数据表明:为保证产品制造质量和实施有效控制,每天要进行2.5亿次测量。在制造领域,只有通过测量,才能知道产品哪里不合格 只有通过大量测量数据的积累,才能找到产品不合格的根源 只有建立起基于在线传感与仪器的工业互联网,才能建立起智能装备和智能工厂,才能实现智能制造 只有建立起面向先进制造的完整的计量测试体系和仪器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我国几十年的“四基问题”(即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和质量技术基础),才能从根本上形成高端装备制造能力。在国防领域,没有侦测仪器,就不能发现和准确定位敌方目标 没有精准的导航制导仪器,就无法实施精确打击。在医疗领域,没有精准的诊疗仪器,就无法实施精准医疗。在环保领域,没有成千上万的分布式传感器,就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环保监测息。同样,没有遍布于城市水、电、气、交通等设施和千家万户的各类网络化传感器,就无法实时获取海量监测信息,平安城市、幸福城市和智慧城市就无法实现。 /p p strong   (三)高端精密仪器的创新是驱动和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strong /p p   仪器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发展对相关技术领域具有引领与推动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高端精密装备制造领域为例,高端精密装备的精度水平取决于工作母机的精度,按照精度分配原则,工作母机的精度要比高端精密装备的精度高三分之一至一个数量级 而工作母机的精度水平取决于测量仪器的精度,按照精度分配原则,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比工作母机的精度高三分之一至一个数量级。从精度角度看,测量仪器处于精度的最顶级,是高端中的高端 从技术角度看,测量仪器使用的共性核心技术更先进、更前沿、更具有先导性,因而更具有技术引领作用。在高端精密装备领域,测量仪器技术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聂荣臻元帅在经历了“两弹一星”发展后,形成的重要认识之一是,“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从另一方面看,仪器产业对相关科技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拉动作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分析报告指出:“美国国内仪器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4%,但对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拉动作用则达到了66% ”。仪器技术“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反映了仪器的内在价值在产业链中具有放大效应。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no.2 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 /strong /span /p p   我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相关科技的积累作为基础。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仪器科学与技术,起步很晚,经历了初创期,即1949年至1969年的20年间,建立起初步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第三次工业革命阶段,即1970年至2010年的40年间,前20年我国因基础薄弱而仪器科学与技术发展缓慢,后20年我国因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较快,仪器科学与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这期间取得了一大批前沿仪器技术成果,支撑和引领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和重大高新技术工程的发展,如以自主研制的銫原子喷泉钟、光钟、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和约瑟夫森电压基准等为代表的一批尖端计量仪器,支撑了我国北斗系统工程、电力电子工程和电气工程的发展 以自主研制的超精密工程测量仪器为代表的一批大型高端专用测量仪器,支撑了我国战略导弹、核潜艇、航空发动机和航天高分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发展。 /p p   从总体上看,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落后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科技强国,而且落后的幅度较大,但在一些专用仪器领域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个别方向上已经处于国际前列地位。从发展趋势上看,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追赶速度在加快,差距在逐渐减小。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no.3 建设仪器强国面临的三大挑战 /strong /span /p p   回顾我国现代工业和仪器工业的发展历程,有利于认清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特殊性与不平衡性,有利于明确我国建设世界仪器强国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p p   1949—1969年,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建起了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等几个仪器生产厂,可生产量具和中低端测量仪器 在几所大学里设置了精密仪器专业,在一些专业领域,逐渐进入精密级测量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中低端制造业发展规模快速扩大,但精密测量手段并没有跟上,在精密级测量能力上发展不平衡,不成体系,没有形成整体能力,因而没能保证产品质量同步提升。而在航天和国防领域,虽然部分形成超精密测量能力,但也不成体系。总体状况是,精密级测量能力需要整体补齐,超精密级测量能力需要大范围追赶。要想整体上追齐德国工业4.0,将面临如下三大挑战。 /p p strong   (一)计量测试体系不完整 /strong /p p   尽管我国建立起以国家计量院为核心的国家法定计量体系,形成科学计量、法制计量和工程计量能力。但从国家级、中间级、一直到工厂车间级对产品实现全部参数测量能力的角度考察,会发现我国的计量测试体系不完整。以几何量测量为例,我国国家计量院现有工程参量计量标准80个,而德国有123个。若考虑到德国是有选择的发展制造业,而我国是全面发展制造业,我国缺少的计量标准就更多了。从纵向看,因计量手段不足,使很多参量的量值传递链出现断裂,量值传不到工厂的计量仪器上 即便是有些量值传递到了工厂的计量仪器上,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年检和周期校准制度,量值不能实时的传递到产品上,测量仪器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处于失控状态。实际上,我国计量测试体系,从顶级的基准级和标准级仪器到产品级测量仪器的量值传递链上,存在“中间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盲区。在产品质量的层次上,我国的计量测试体系,在很多量值上,不能保证在全国范围内的准确一致。 /p p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有的计量测试体系无法支撑起庞大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和强基工程的发展。 /p p strong   (二)仪器体系呈现碎片化 /strong /p p   高质量产品是如何完成的?从工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可以总结出一般规律,即必须对制造全过程进行严格精密测量,并依据测量数据不断改进和完善工艺、包括材料加工工艺、零件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谁的测量数据更精准、更全面,谁在各个工艺环节上做得更扎实,做得更精益求精,谁的产品质量就更胜一筹。在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阶段,由于主要依赖更加精准、更加全面的长期积累的大数据,以实现更高的质量、更高的效率和更多变的个性化,因而具有完整性和充分性特征的超精密测量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p p   王大珩院士曾总结美、德、日等先进制造国的成功经验,在一次报告中指出:对测量仪器的投入占总装备投入的三分之一。而我国既缺乏这种经验,也缺乏对别人经验的认识。 /p p   考察高端装备制造,其精密制造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环节,即零件加工、部件装配、整机装配和整机性能测试实验。每一个环节都有大量的被测参数,需要一批测量仪器。以大型精密回转装备为例,共有约2.5万个零件,其中65%是超精密零件,有20多万个测量参数,加上部件装配中的测量、部件工作特性的测量、整机装配中的测量和整机性能测量与试验,共需要至少500多种专用测量仪器。而实际上,我国现有生产线上的仪器尚不足十分之一,而且测量仪器配置的内在关联性很差,不成体系,表现出严重的碎片化。如考虑到智能制造阶段,制造上升到超精密级,具有精度完整性和充分性特征的超精密测量所需要的参数被细化,被测参数成倍数,或成数量级增加,生产线上缺失的仪器数量就更多了,测量仪器更不成体系,即测量仪器体系碎片化将更严重。 /p p   导致测量仪器体系碎片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真正懂得测量需求和测量技术的专家与工程师非常少 二是对测量仪器体系缺乏整体规划 三是国内对高端测量仪器的研发整体上能力较差,缺少长期系统地研发高精尖仪器的团队与基地,很多项目不是最有优势的人在做,几乎没有生产高端测量仪器的企业,只有少量的科研院所能研发一些专用测量仪器,高端测量仪器95%以上依赖进口。 /p p   可见,测量仪器体系碎片化导致无法构成整体测量能力。没有整体测量能力,就不能支撑产品质量提升,就不能支撑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和强基工程的发展。 /p p strong   (三)质量意识淡薄,缺乏专精精神 /strong /p p   质量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否自觉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二是能否掌握提高质量的方法与手段。质量意识淡薄是我国各个行业发展的最大短板,一方面,人们追求快速成功,快速扩张,心浮气躁,不愿意埋头于需要大量基本功、成效慢的质量提升工作 另一方面,重视产品质量的人又说不清楚产品质量为什么做不上去。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德国学习。 /p p   德国质量与德国品牌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经历过浴火重生的蜕变过程。 /p p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技术领先,产品质量最有竞争力。德国处于追赶和仿制阶段,此时“德国制造”是价低质劣的代名词。1887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所有从德国进口的商品必须明确标注“德国制造& quot ,以此将劣质的德国产品与优质的英国产品区分开来。英国这一侮辱性做法使德国举国震动,引起全民性反思,认识到:不提高产品质量,德国工业就没有出路。强烈的质量意识成为德国全民族的共同认识,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那么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呢?专家们认识到,没有精密的测量,就没有精密的产品。西门子公司创始人出资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德国由此起步,逐渐建起严格完整的工业标准体系、计量测试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支持发展起以蔡司、莱卡为代表的一批世界一流的精密仪器企业,建立起完整的测量仪器体系。一个必然的结果是,德国由“德国制造”成功转向“德国质量”和“德国品牌”。 /p p   相比之下,我们的质量意识和对测量作用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期德国人的水平上。 /p p   专精精神的本质是: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p p   我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学家群体,却没有研究出相应数量的世界级基础研究成果 我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各类专家群体,却没有研制出相应数量的世界一流的高精尖装备 我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师和技师群体,却没有制造出相应数量的世界品牌的产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绝大多数人缺乏专精精神,低水平重复,浅尝辄止,不断跟踪热点,终其生也没有做出一个像样的成果来。 /p p   要想实现由”中国制造“向& quot 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转变,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全民族的质量意识“质量第一、测量数据第一 ”的意识要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 “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要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不懈追求,这是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仪器强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no.4 建设仪器强国必须完成的五大任务 /strong /span /p p   要建设世界仪器强国,就必须应对上述三大挑战,完成如下五大重点任务。 /p p strong   (一)建立完整的国家计量测试体系 /strong /p p   基于国际计量科技和仪器科技前沿的发展趋势,基于未来30年我国科技、工业、国防等各个行业的整体需求,应及时规划国家计量测试体系,该体系必须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对七个基本量,要完善与提升量子化和扁平化量值传递能力与水平,确保在全国范围内的准确一致 在国际比对中处于国际前列地位。对工程计量标准,在向下传递量值时,要与科学实验仪器和工程测量仪器无缝对接,确保量值准确传递到科研院所的科学实验仪器上和企业工程测量仪器上,并通过工程测量仪器准确传递到产品上。该体系可使国家计量体系与科研院所科学实验测量体系和企业工程测量及测试体系融为有机整体,统称为国家计量测试体系。该体系既满足“国家质量基础’框架(国际测量联合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联合倡导),又具有中国特色,有利于解决中国问题。该体系没有工程参量量的缺失,没有“中间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盲区。该体系可有效支撑科学实验测量体系和企业工程测量体系高效率,高性能运行,可有效支撑各个行业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高效率高性能运行。该体系是“中国创新”“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的基石。 /p p strong   (二)建立完整的仪器体系 /strong /p p   完整的国家计量测试体系必须有完整的仪器体系支撑。面向各个行业,系统规划,培育体系完整的各类科学仪器、各类工程测量仪器、各类专用高精尖仪器和医疗仪器等自主品牌生产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要重点整治仪器市场竞争不规范等阻碍高质量自主品牌仪器发展的市场环境问题。 /p p   没有完整的仪器体系,就无法支撑完整的国家计量测试体系建设,就没有手段和能力支撑“中国创新”“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的实现。 /p p strong   (三)建设一批国家级重大仪器技术创新研发基地 /strong /p p   建立完整的仪器体系不能全靠从国外买,必须主要依靠自主研发和生产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仪器,而创新研发高精尖仪器是关键,必须建设一批国家级重大仪器技术创新研发基地。每个基地面向一个领域,系统规划,组织系列攻关,成体系地研发高精尖仪器。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源源不断地向国家和企业提供成体系的核心技术和成套解决方案,支撑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和强基工程能力与水平可持续提高。 /p p strong   (四)建立统一规划与指导国家计量测试体系和仪器体系建设发展的国家级专家咨询中心 /strong /p p   建立完整的国家计量测试体系和完整的仪器体系,首先必须要做出一个系统完整、科学合理、适合国情的发展规划,以指导完整的国家计量测试体系建设、指导完整的仪器体系建设和指导国家级重大仪器技术创新研发基地建设。该规划应该由一个国家级专家咨询中心组织完成。该规划应该最大限度地集中我国战略科学家、仪器专家、计量科学家、测量科学家和相关领城的专家的集体智慧,使其真正起到建设世界仪器强国高水平蓝图的作用。 /p p strong   (五)提高全民质量意识、专精精神 /strong /p p   建设世界仪器强国,最重要的是人,是千千万万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世界仪器强国为已任的科学家、专家、工程师、工匠、企业家和领导者。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如何能让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产生世界上最大的创新能力和最强有力的质量提升能力,创造出世界上最多的世界品牌.是新时代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p p   因此,不仅要树立全民创新意识,还要树立全民质量意识。“ 质量第一、测量数据第一”的认识必须成为每一位科学家 、专家、工程师、工匠、企业家和领导者的共同理念和工作准则。 /p p   专精精神要求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企业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把这一件事做到极致、做到世界一流,而且,这件事要代代相传。如果每个人都以专精精神做事,最大资源的累积效应就会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中国创新”“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就一定会实现!世界仪器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就一定会实现! /p p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首先建设世界仪器强国。世界仪器强国是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基石,必须优先发展。 /p p   建设世界仪器强国是一项十分艰难、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的基础性、系统性工作。建设世界仪器强国中最大的难题是改变人们的观念,自觉坚持“质量第一测量数据第一”必须成为一种民族素质 “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必须成为一种民族秉性。 /p p   世界仪器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理清思路。既要规划好近期,又要规划好远期。远期规划要重点放在仪器科学基础研究和高端创新性仪器人才培养上。没有仪器科学的重大原始创新,就不会有未来的仪器技术领先 加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适度扩大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规模,以适应世界仪器强国建设的需求。 /p p   世界仪器强国建设进展缓慢,不是别人卡住了我们的脖子,主要是我们自己不争气,是自己卡住了自己。对测量与仪器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认识不清 对我国计量测试体系和仪器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差距认识不清 对我国测量与仪器领域巨大的智力和人力资源调动、使用不利,都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只要深刻认清制约仪器强国建设的关键问题,找到破解问题的方法和正确发展的途径,建设仪器强国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p
  • 国标委印发《2023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办公厅(室),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办公厅,有关人民团体办公厅(室):现将《2023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3年3月21日(此件公开发布)2023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 2023年标准化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加快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紧紧围绕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标准供给,强化标准实施,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努力提升标准化治理效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标准支撑。一、加强新兴技术领域标准研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1. 制定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指导性文件,建立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在科技研究中强化标准核心技术指标研究,及时将先进适用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标准。2.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价机制和服务体系,推动建设科技成果标准化服务平台,加强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3. 瞄准重要领域和交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加快工业母机、半导体设备、工业软件、新材料、新型储能、核心元器件等领域标准制定。4. 整合优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上下游产业健康发展。5. 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高技术船舶、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标准体系。二、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6.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质量及监测评价、农业投入品管控、种子种畜禽、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分级、农产品包装储藏及流通、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7. 加快推进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治理、新型城镇化等领域标准研制,推进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8. 制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标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9. 大力开展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建设。10. 制定一批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的关键核心标准。11. 实施高端装备制造标准化强基工程,加大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标准研制力度,部署一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项目。12. 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加强航空航天、增材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推动重要基础领域标准国内国际同步制定。13. 推进标准化助力重点产业稳链工程,在工业母机、农机装备、稀土等重点行业分析产业链标准需求,绘制产业链标准图谱,立项和发布一批产业链相关标准。14. 实施新型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行动,加强5G、IPv6、北斗导航、信息安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领域核心标准研制和标准体系建设。15. 加快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数字化融合标准研制,健全智慧社会、智慧城市等标准体系,加强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标准体系研究及关键标准研制,围绕构建数据基础制度,逐步完善数据要素管理主要领域关键环节标准,在经济社会全域推动数字化升级改造。16. 提升冷链物流、逆向物流、国际货运、数字金融、资产管理、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标准水平,加大平台经济标准制修订力度。17. 进一步完善文化、广电视听、旅游、体育、休闲、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标准研制。三、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助力美丽中国建设18. 修订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加快制定食用农产品限制过度包装强制性国家标准,修改完善食品化妆品限制过度包装标准。19. 加强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实施宣贯培训,出台标准解释。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试点。20. 加强节粮减损相关标准制修订,推进粮食储备中损耗评价方法标准研制。21. 推动将制止餐饮浪费要求纳入现行国家标准,进一步强化分餐制、餐饮业供应链管理等国家标准的实施应用。22. 积极稳妥推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印发双碳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下达一批双碳标准专项计划。23. 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做好碳排放核算、重点行业减排降碳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生态碳汇等标准制修订。24. 进一步健全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体系,扩大绿色产品覆盖面。提升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仓库评价标准水平。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生态旅游等标准。25. 健全矿山废石利用等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标准,开展产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等综合利用标准研制,完善用水定额标准体系。26. 持续完善大气、土壤、水、噪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标准,健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标准体系。27. 加强海洋、湿地、林地、矿山等生态保护修复标准制修订,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效益评估标准制定。四、织密筑牢标准安全网,切实统筹发展和安全28. 强化安全生产国家标准统筹协调,印发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统筹协调工作细则。29. 实施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加强公共安全基础、矿山安全、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特种设备、粮食和物资储备等领域标准制修订。30. 实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一批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实施应用基地。31. 加强社会治安、刑事执法等领域标准研制,推进刑事技术、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标准制修订,推进应急管理、社区治理、司法行政等领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建设。32. 完善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强化数据采集、处理、出境等活动的安全管理和保护要求。持续建设汽车信息安全标准体系。33. 加快研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云计算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等国家标准,开展后量子密码、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标准前瞻研究和规划布局。开展智能电视数据安全标准研制。五、强化民生领域标准供给,助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34. 实施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加快适老化改造标准制定,完善老年人交通出行、消费、办事等高频事项服务标准。35. 加快推进儿童家具、玩具等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着力推动婴童运动防护、居家防护等用品标准制定。36. 组织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加快社会保险、公共文化、残疾人服务等领域标准制定。37. 加强全民健身标准制定,发布一批群众性冰雪运动标准。38. 强化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社区治理等标准推广普及,研制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规范、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标准,加快一件事一次办、帮办代办等政务服务标准研制。39. 加快中医器械、中医临床、新兴医疗器械等领域标准制修订,加快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和配置服务标准研制。40. 持续推动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标准与国际接轨,研制家用电器、家具、服装、羽绒制品等大宗消费品质量分级标准,推进化妆品、运动器材、眼视光等标准制定。41. 持续推进保健食品等领域食品质量标准制定,强化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调配套。42. 大力实施城市标准化行动,开展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深入推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标准的制定与实施。43. 推动智能社会治理相关标准研制,加快构建智能社会治理标准化体系。六、加强标准化国际合作,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44. 履行我国担任国际标准组织常任理事国义务,持续深化参与国际标准组织治理和重大政策规则制定,贡献中国智慧。45. 实施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积极参加数字技术、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可持续电气化交通等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46. 开展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国内对口单位考核评估,提升我国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47. 推进标准化双多边合作机制建设,加强金砖国家、东北亚、太平洋地区标准交流,深化与泛美、欧洲、非洲等区域标准化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标准化合作伙伴关系。48. 举办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国际标准化论坛等高端国际会议,深化标准国际交流。49. 加大国家标准外文版编译力度。七、深化标准化改革创新,激发标准化发展内生动力50. 认真抓好《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宣贯实施,持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优化完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及信息系统,进一步缩短国家标准制修订周期。51. 构建更加权威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52. 深入推进医疗器械强制性标准体系优化、完善工作。53. 研究建立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布局一批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常态化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强化结果应用。54. 部署开展国家标准年度复审工作,推进标准更新升级。55. 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标准体系优化,持续提高标准质量水平。56. 推动推荐性国家标准采信团体标准,研究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采信团体标准相关制度。57. 推动构建协调配套的国家标准样品体系,完善食品消费品、有色金属、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标准样品。58. 开展行业标准代号和管理范围协调确认工作,推进国防工业等行业标准体系精简优化,加强行业标准备案管理。59. 依法严格限定地方标准制定范围,强化地方标准备案管理。60. 推进区域标准化机制创新,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标准化协调推进工作组,深化海峡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61. 推动上海、山东、浙江、黑龙江等地开展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率先实现“四个转变”。62. 开展团体标准组织发展能力评价试点,完善团体标准组织评价机制。63. 开展团体标准培优计划,引领团体标准高水平供给。64. 组织实施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建设一批标准创新型企业。65. 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引导企业争创一批高质量的标准。66. 鼓励地方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培育和评价,打好企业标准化工作基础。67. 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编制新一轮专项行动计划,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高质量对标行业典型的宣传推广。68. 举办中国标准化大会(2023),加强标准化改革创新和理论实践交流。69. 举办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周活动,提升民营企业标准化能力。70. 推进标准数字化,加强标准数字化体系建设,制定一批数字化基础标准。开展标准数字化路线图研究,围绕重点领域开展标准数字化应用试点。71. 持续提升军民标准通用化水平。72. 研究起草加强标准实施监督的指导意见。73. 开展标准实施监督专项检查,推动建立标准实施数据库。八、健全标准化工作体系,不断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74. 抓紧修订《行业标准管理办法》《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等部门规章。75. 加强标准版权政策研究,推动强制性国家标准采标工作的规范化。76. 推动建立标准融资增信、标准呈缴等创新制度。77. 围绕新兴融合、绿色低碳等领域组建一批标准化技术组织。78. 持续推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考核评估,推动转化、整合、重组和调整一批技术委员会。79. 深入实施跨行业跨领域相关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络机制,重点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委员会协同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80. 开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对应关系梳理工作,提升技术委员会与国际技术机构对应程度。81. 继续扩大吸收外资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和技术委员会活动。82. 积极推进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国家标准验证点建设。83. 制定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84. 优化标准化相关领域专业设置,推广标准化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应用,加快培养标准化技术技能人才。85. 建设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建立国际标准化人才库。86. 开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利用“委员课堂”培训,提升委员和专家工作能力。开展技术委员会典型经验交流推广。87. 培育发展标准化文化,结合世界标准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以及重要标准发布实施的关键时点,强化标准化宣传培训,深入开展重要标准解读。88. 加大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成果宣传,激发标准化工作活力。89. 把党的全面领导和政治建设贯穿到标准化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要求,加强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
  • 科技部副秘书长: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2022年新春伊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迎来里程碑事件:第二次修订后的《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技进步法)1月1日正式施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此次修法备受关注、满载期待。  新版科技进步法不仅为实现步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了法律基础和保障,还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为制度主线。  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认为,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将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总则第4条进行专门表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国家创新体系的认识更加深化,对其功能更加关注。当前,国家创新体系能力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全球科技发展环境变化对国家创新能力的要求,不再只是抢占点上的优势,而是赢得系统性、全面性、结构性的领先。  不仅如此,国家创新体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打赢抗疫攻坚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都需要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升体系整体效能,通过科技提供有力支撑。”贺德方说道。  数据说话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成绩亮眼  2021年,我国研发投入达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2.44%,比上年增加14.2%。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  2021年,我国技术交易成交额达3.73万亿元。截至去年底,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32.8万家… …   这两组最新数据,亮出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贺德方表示,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各类创新主体能力持续增强。同时,创新制度环境日趋完善,符合创新规律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创新体系更深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创新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这背后,离不开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相继实施的一系列推进方案及举措。  早在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首次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内涵、目标,将国家创新体系表述为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贺德方说,党中央对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系统部署,通过加强科技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日趋健全,效能不断提升,有力支撑了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直面难题 完善创新体系要强弱项  随着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然而,面对创新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国国家创新体系还存在不适应、不完善的地方。  对此,贺德方并不避讳,从多个方面指出了尚待补齐的短板。比如,科技创新的统筹协调还不够,科技力量动员组织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效率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还不强,创新主体功能定位存在一定交叉重复,科研院所国家使命导向还不够,高校科研组织的体系化水平有待提高。”他直言,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还不突出,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创新的市场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  攻关能力、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亟待破解的又一个难题。具体而言,科技支撑国家安全和战略急需的长期积累和应变能力还不够强,基础研究投入总量和结构均存在不足,尚未形成适应部分领域成为“领跑者”、进入“无人区”的机制。  “激励科技人才竞相涌现的政策落实还不到位。我国科技人才存在一定结构性矛盾,战略科学家仍然缺乏,青年人才后备军的培养使用措施还不完善。”贺德方坦承,人才评价改革和作风学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持续深化。  正因此,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明确,国家完善高效、协同、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统筹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 … 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紧密合作、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提升体系化能力和重点突破能力,增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伴随改革深化和创新趋势,新时期的国家创新体系应具备什么鲜明特质?  “要有创新能力突出、形态多样的创新主体,拥有一支可依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明确,科研院所坚持国家使命导向,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强,能够产出有效支撑国家发展的高质量科技成果。”长期研究科技政策法规的贺德方剖析,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和合理流动亦是关键。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较高,政府科研组织效率高,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人才、技术、资金等能够实现跨部门、跨区域有序流动。  他还认为,一个高效、协同、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中,高质量的科技人才队伍不可或缺,良好的创新生态则是最为深厚的土壤,创新体系也要高度开放。  强体系增效能 多措并举促落实  那么,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整体效能,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发力?科技部又有哪些部署落实的举措?  “要以更健全的创新能力体系和更完善的创新政策体系,支撑国家创新体系提升整体效能,以强大的创新体系效能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治理效能。”贺德方解释说,创新能力包括国家重大任务、创新主体、要素投入等硬科技能力,保障科技成果产出;创新政策则由法律、政策等构成,通过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影响创新体系运行效率。  着眼于新时期强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贺德方在划重点的同时给出了观点,“发挥党和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作用,完善国家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形成科学决策、执行、监督评估的组织管理体系。”他强调,构建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和人才积极性的科技力量体系,健全原创导向、一体化发展的科研体系,完善内外联动、协同高效的融通创新机制,构建尊重创造、释放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下一步,科技部将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四个面向’,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以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为主题,全面落实国家科技发展相关规划和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任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转变作风、深化改革。”贺德方透露。  谈及如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充分发挥科技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贺德方将其概括为七个“着力”:着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加强基础研究,着力开展技术攻坚,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着力扩大开放合作。
  • 谭久彬院士:传承使命担当,加快仪器强国建设
    2021年7月21日是王大珩院士逝世十周年的日子,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仪器信息网特别召开王大珩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忆与王大珩先生的交集点滴和传承王大珩先生的科学家精神。仪器信息网编辑有幸采访到谭久彬院士,共话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探讨新一代国家测量体系建设和仪器强国建设之路。弘扬报国情怀,传承使命担当,恪守严谨的科学精神中国著名光学仪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先生生前对我国高端仪器的发展非常关注,多次向中央提出建议,加快发展高端仪器技术,特别鼓励和支持仪器领域青年专家学者向国际前沿和尖端发起挑战。王老在90岁高龄时注意到,谭久彬教授带领哈工大项目组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新原理超精密级圆柱度测量仪器,并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建立圆柱度计量标准装置。为了验证该计量标准装置的测量准确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用该装置与德国联邦技术研究院(PTB)的同类计量标准装置进行测试比对。王老认为,PTB一直是国际上圆柱度测量技术与仪器水平最高的权威计量机构,中国自主研发的顶尖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到了可以与PTB的同类顶尖测量仪器进行比较的阶段,意义重大。“王老对此事高度重视,经常询问测试比对的进展。”谭久彬院士回忆了当时的情况,王老当得知德国PTB方面3个月还没报出测量数据时,就多次让我到他家里去汇报,询问为什么?我告诉王老,我们发明了一种可以准确发现和完全分离仪器原理误差的新方法,并依据该新方法设计研制成功了新原理仪器。该仪器具有自校准能力,即只要对同一标准器进行特征相关的两次测量,并用我们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就可准确发现这台仪器的原理误差,并把它完全分离掉,使仪器测量准确度显著提高。我们提出的测试比对方法要求德国PTB也提供相应的两次测量的测试报告,后经了解,他们在测量过程中发现,两次测量结果对不上了,又找不出原因,所以过了三个月仍给不出测量最终测量结果,最后只能给出一个测量结果,这表明他们的仪器不能分离仪器原理误差。在这期间,王老不断与我讨论该类仪器原理误差产生的根源、误差传递规律、仪器设计方法和比对测试方法等细节。他逐一推敲,最终认可了仪器原理和比对测试方法。后来中德双方连续四次的测试比对数据验证了中方哈工大仪器新原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王老非常高兴,欣然题词:“努力发展超精密光机电一体化仪器与装备”。这期间,经过与王老的深入交流,深深感受到王老强烈的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提携后人的师者风范。这些都深深感染和教育了我,王老成为我一生学习的楷模。”谭久彬院士认为,科学家精神有三层内涵:第一层是强烈的科技报国情怀。比如在王老身上体现出的一生投身于科技报国事业的强烈爱国情怀。哈工大超精密仪器创新研究团队在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国家长远发展需求,提出了“挑战尖端,仪器报国”奋斗口号,这将是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使命。第二层即使命担当。谭久彬院士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上一代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中国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这一代人要敢于挑战尖端,赶超世界一流,把我们的国家建成仪器强国、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第三层是严谨的科学精神,不盲从任何权威,只遵循科学规律与技术原理,尊重实验验证。建设仪器强国需要千千万万名具有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仪器科技工作者、仪器工程专家和仪器企业家们共同努力。提升精密测量技术,突破高端装备“卡脖子”问题谭久彬院士认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长期处于“低精度和中等精度制造”阶段,尚未建成精密测量能力体系,而超精密测量能力只具有初级能力。从现象上看,现在“卡脖子”问题主要都卡在高端装备上,究其根本,实际上是卡在超精密测量能力上。因为就高端装备制造而言,测量不出来,就制造不出来;测量不精准,就制造不精准。高端精密仪器与装备最集中的表现特征就是“高精尖”,即高精度、高性能和高可靠性。高端精密仪器原理十分复杂,包括光、机、电、控、算和物理学、化学和材料学等等。高端精密仪器与相关学科必须深度交叉,相关技术必须深度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新现象,揭示新规律;利用这些新规律,才能建立新的测量原理,设计出新原理仪器;只有这类新原理仪器才能产生出更优越的仪器性能和测量准确度。谭久彬院士认为,要想支撑整个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尽快提升高端装备制造质量,就必须加快建立起新一代国家测量体系和仪器产业体系。如果不能形成并不断提高整体超精密测量能力,那么就难以支撑高端装备制造质量提升能力。尽管我国在仪器领域的一些点上实现了超精密级测量能力,但是还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和整体能力,在这条路上我国仪器科技工作者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扎根中国仪器科技事业,建设中国仪器强国“专、精、特、新”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发展的特征之一。精密仪器领域门类繁多,技术复杂,难度极大,短时间内突破一个仪器的核心技术并不现实。仪器科技事业与产业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行业工作者埋下头来,做好长期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备,要有‘一干就是一辈子’的精神!只有长期坚持,才能产生重大突破!谭久彬院士强调:“外国人能够做到的事,中国人一定能够做到,而且一定能做的更好!”同时,谭久彬院士寄语广大仪器科技工作者:我们仪器人要一直秉承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深刻认识建设新一代国家测量体系和仪器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先导性和不可替代性,在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产学研结合,为把我国建成仪器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做出重要贡献!更多内容请观看视频:
  • 《2018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印发 这些与仪器相关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标准委关于印发《2018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strong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各有关部委、行业协会、集团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信息中心,各直属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p p   现将《2018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国家标准委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2月23日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此件公开发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8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 /strong /p p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标准化建设的开启之年。今年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战略引领、法治先行、改革创新、协同推进、科学管理、服务发展,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赢三大攻坚战为重点,以支撑引领质量提升为着力点,开启全面标准化建设新征程,以全面标准水平提升引领全面质量发展,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支撑。 /p p    strong 一、全面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strong /p p   (一)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 /p p   1. 健全金融风险防范标准化运行机制,充分发挥金融风险防范标准化专家咨询组作用,做好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风险评价、第三方支付信息安全等领域标准制修订,强化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团体标准的实施,促进金融系统良性循环。 /p p   2. 制定并实施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研究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精准扶贫标准体系和标准化服务体系。在精准识别、产业开发、扶贫保障、扶贫成效等领域开展标准研制,下达一批精准扶贫标准化试点。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3. 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部署,抓紧出台一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加大重点行业节能节水标准制修订力度,不断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标准水平。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4.大力推进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和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等标准制修订工作,不断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 /span /p p   (二)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p p   5. 实施新产业标准领航工程,围绕培育发展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新业态、新动能,有效建立新兴产业标准制修订“直通车”机制,增强政府标准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发展的适应性。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发布实施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计划,加大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及前沿新材料标准的有效供给。 /span /p p   6. 落实《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推进航空航天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制造、机器人、工程机械装备、汽车、船舶、农业机械装备等重点领域标准研制和国际标准转化,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 /p p   7. 落实《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持续开展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行动”,创建消费品标准示范基地,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在家用电器、纺织服装、食品化妆品、儿童用品等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坚持以消费者需求和满意度为导向,兼顾安全性、舒适性,增加个性化、高端化、高品质标准供给。 /span /p p   8. 提升钢铁、水泥、化工、电解铝、平板玻璃、煤炭等传统产业质量标准水平,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p p   9. 推动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快物流等重点领域标准研制。 /p p   10.积极推动支撑城市建设的标准制修订,完善绿色建材标准,加快城镇燃气、供热等领域标准研制,助力工程建设质量提升。 /p p   (三)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 /p p   11.落实《“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促进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12.开展量子技术、纳米技术、空间技术、集成电路、传感器、电磁兼容等基础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标准研究,支撑前沿领域技术创新。 /span /p p   13.推进智慧城市、车联网、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关键领域标准化工作。 /p p   14.加强能源互联网、新能源利用、电能替代、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燃料电池、电力储能等标准制定。 /p p   15.推进“华龙一号”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项目,开展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加快技术、标准和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p p   16.全面优化知识产权标准体系,支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p p   (四)服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p p   17.制定标准化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 /p p   18.以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 /span 等领域为重点,着力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多层次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p p   19.修订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扎实做好示范区绩效考核,探索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效益评价。 /p p   20.完善现代农业标准化服务与推广体系,推动国家农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建设,创新农业标准化服务,推动农业标准化整体水平提升。 /p p   21.建立和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和乡村治理标准体系,加强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标准制修订。深入开展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 /p p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p p   22.以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京津冀 /span 协同发展、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长江经济带 /span 发展为重点,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区域标准化协调发展新机制。 /p p   23.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围绕雄安新区建设, /span 探索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加强标准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雄安新区能源互联网标准化示范工程建设。 /p p   24.推进深圳、杭州、青岛等城市积极开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试点,深化北京未来科技城中法商务区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合作。推动青岛、珠海、包头等城市开展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建。 /p p    strong 二、全面推进标准化领域拓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strong /p p   (一)加快完善生态文明标准体系。 /p p   25.编制生态文明标准化发展行动指南,指导重点地区探索开展地方生态文明标准体系建设。 /p p   26.开展节能标准化示范、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以标准化支撑绿色、低碳发展。 /p p   27.加大节能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制定力度,继续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加强产品能效和重点行业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 /p p   28.抓好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研制。推动绿色化工、海洋、绿色矿山、石油天然气、清洁能源等领域标准制修订。 /p p   (二)增加民生标准有效供给。 /p p   29.落实《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要求,加快养老服务质量、服务评价标准制定。加强残疾人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残疾人服务和辅助器具标准制修订。推进社会保险服务、评价、管理等全过程标准化管理。 /p p   30.加强文化活动场所、文物保护、数字文化、新闻出版、移动多媒体等文化领域标准研制,提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竞争力。 /p p   31.落实“健康中国2030”,编制《健康中国标准化行动方案》。制定体育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促进体育市场繁荣有序发展。加强卫生检疫标准化工作,有力支撑口岸公共卫生安全。 /p p   (三)推动社会治理标准创新。 /p p   32.落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发展规划(2017-2020年)》,加强劳动就业、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开展政务服务、城市管理、公共专业技术服务等标准化提升工程。 /p p   33.修订《行政许可标准化指引》,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 /p p   34.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准化工作,完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应用标准体系,加快推动《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等相关国家标准实施应用。 /p p   35.组织编制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规划。推进矿山、化学品、消防、交通运输、特种设备等领域安全标准研制。 /p p   36.加强国家应急管理基础标准研制。 /p p    strong 三、全面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释放发展新活力 /strong /p p   (一)发展壮大市场标准。 /p p   37.拓展团体标准试点范围和领域,总结提炼团体标准发展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培育一批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团体标准制定机构。 /p p   38.完善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大力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引导和支持中介机构发布企业标准排行榜,在社会关注、百姓关心的重要产品领域率先形成一批具有公信力、市场认可的企业标准“领跑者”,营造“生产看领跑、消费选领跑”的市场氛围。 /p p   (二)精简优化政府标准。 /p p   39.落实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和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结论,加快废止、转化、整合、修订步伐。 /p p   40.在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下,建立标准争议的协调裁定机制。 /p p   41.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完善强制性标准管理制度。按照各级推荐性标准的定位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将推荐性标准限定为政府职责范围内的公益类标准。 /p p   42.建立健全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全面清理备案标准数据,加强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备案协调性审查,推进标准备案电子化,提高标准备案效率。 /p p   (三)深化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 /p p   43.制定《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加强对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p p   44.推广浙江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支持山东、江苏、广东、山西等地推进标准化综合改革实践,开拓标准化综合改革新路径、新模式。 /p p   45.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问题,制定具有地域特色、资源禀赋优势,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地方标准。 /p p   46.推进设区的市开展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建立健全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 /p p   47.加强基层标准化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 /p p   (四)扎实推进标准化军民融合。 /p p   48.强化标准化军民融合制度建设,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军民融合政策,明确军民通用标准制修订程序。 /p p   49.推进“军民标准通用化工程”,加强北斗导航、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军民通用标准制定。 /p p   50.推进标准化信息资源共享,加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力度。 /p p   51.依托现有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汇聚军地专家资源,推动军民技术队伍共建共用。 /p p    strong 四、全面推进标准国际化进程,助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strong /p p   (一)建立我国国际标准化协调新机制。 /p p   52.建立中国国际标准化工作会议机制,召开首届中国国际标准化工作会议,系统布局和整体推动我国标准国际化工作。 /p p   (二)提升标准化开放合作水平。 /p p   53.深入参与质量基础设施国际交流合作网络搭建,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标准体系对接兼容,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积累共识和成果。 /p p   54.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化务实合作与交流,继续加强与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在双多边经贸合作机制下的标准化合作,提升与东盟、东北亚、南亚、拉美、非洲、金砖等国家标准化机构交流与合作水平。 /p p   55.加强与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国在民用核能、石墨烯、铁路、智能制造、农业食品、电子医疗、老年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未来工业、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合作。 /p p   (三)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p p   56.推进国内外标准互认工程,在食品农产品、消费品、铁路等领域拓展多双边互认范围,聚焦“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推动重点领域标准互认。 /p p   57.与相关国家联合制定国际标准,推动开展标准比对分析。 /p p   58.结合目标国家的适用语言和技术水平,分阶段、分步骤开展中国标准外文版的翻译工作。 /p p   59.打造一批中国标准海外应用示范工程,扩大中国标准的品牌效应。根据不同国家和产业的特点,寻找共同利益契合点,成体系地推动我国标准在海外的实施推广。 /p p   60.建立国际标准孵化库、中国标准海外应用数据库和主要产品性能指标国际标准对比数据库,推动我国更多关键技术成为国际标准。 /p p   (四)加大与国际组织标准化合作力度。 /p p   61.发挥ISO/IEC常任理事国的作用,积极关注、影响国际标准组织治理新模式、重大政策新发展和规则程序新变化。 /p p   62.承办好2018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杭州全会。推进中国专家竞选IEC主席,继续向ISO新加坡办公室派员。 /p p   63.推动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和国际标准化会议基地(杭州)的建设。 /p p   64.进一步拓展与更多的国际组织开展标准化合作,积极参加世贸组织(WT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兽疫局(OIE)、国际植保组织(IPPC)等国际组织在标准领域的相关工作。 /p p    strong 五、全面推进标准化管理提升,增添发展新动能 /strong /p p   (一)强化标准制修订管理。 /p p   65.推进标准制修订工作无纸化、专家投票电子化、标准编审一体化。 /p p   66.严把标准技术审查关,把握标准的产业适用性、行业引领性,确保材料的完整性、程序的合规性、内容的协调性、法律法规的符合性以及重大问题处理的一致性,不断提高标准质量。 /p p   67.严控标准制修订进度,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周期控制,建立标准制修订周期通报制度,开展标准报批无纸化试点,开通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p p   68.优化创新标准立项评估模式,优先制定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标准。 /p p   69.健全国家标准样品管理制度,研究建立国家标准化技术文件制度。 /p p   (二)规范技术委员会运行。 /p p   70.加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宣贯培训,加快出台配套政策文件。 /p p   71.合理布局、严格审查新组建技术委员会。规范技术委员会日常工作业务。 /p p   72.做好2018年度技术委员会考核,严格做到坚决整改一批、整改不合格的坚决暂停一批、存在重大问题的坚决撤销一批,处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p p   (三)加大技术标准科技创新。 /p p   73.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发展同步。 /p p   74.加快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研究支持创新基地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培育一批创新基地。 /p p   75.开展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建设,逐步建立完善重要技术标准的试验验证和符合性测试机制。 /p p   76.组织开展2018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 /p p   (四)夯实专业人才教育培养。 /p p   77.加强标准化教育培训顶层设计,开展国内外标准化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基础研究,分类组织编制标准化教育培训系列教材。 /p p   78.加强标准化学科建设,支持和鼓励更多高校开设标准化课程、方向或专业。 /p p   79.深化国际标准化教育合作,筹备组建“一带一路”国际标准化教育高校联盟。 /p p   80.推动标准化课程更多走进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 /p p   81.拓展标准化职业教育,特别是以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为手段开发在线教育课程。探索标准化中小学科普教育。 /p p    strong 六、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strong /p p   82.突出抓好标准化战略研究。委托中国工程院牵头,针对实施标准化战略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前瞻性、全局性、根本性战略课题研究,为编制《中国标准2035》提供支撑。 /p p   83.突出抓好新标准化法贯彻。配合新标准化法实施,加强新标准化法普法宣传,抓紧对现有法规制度进行梳理,加大立改废工作力度,加快完善配套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标准制定、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 /p p   84.突出抓好“百千万”专项行动。配合质量提升年活动,动员首批城市组织企业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主动对标国际,开展比对分析、技术验证、比较试验、协同攻关和产品创新等工作,运用先进标准助力产品和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p p   85.突出抓好“一带一路”行动计划。落实《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点抓好九个重点任务和九个专项行动。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措施,发挥标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机制保障作用。 /p p   86.突出抓好基层党建标准化实践探索。积极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试点,及时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为全国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探索经验、提供标准。开展以标准化手段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课题研究,开展党建标准化人才培养,建设党建信息化平台,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提供标准化支撑。以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标准化队伍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p
  •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创新驱动建设科技强国
    p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过去五年来,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同时,一些重大科研项目正在进行,未来必将产生极具价值的科研成果。 /p p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创新事业积极开拓、蓬勃发展。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快速增加。2016年,全国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超过1.5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过半 中国研发经费总量在2013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 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各项科技计划着力攻克一批关键和前沿技术,对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作出了统筹部署。推进北京、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为重要载体,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能够深切体会到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心和信心。 /p p   当前,中国科技发展整体势头良好,科技队伍逐渐成熟,在国际科技界的地位逐步提升,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建设科技强国。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要充分发挥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做好标志性的重大项目。对于重大项目,要做到前瞻性规划,应该想清楚未来的10年甚至50年我们需要什么,要具备超前眼光,长远看待科学研究。在基础科学领域,有一些“基础中的基础”,它一旦发挥作用,对其他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将非常强大。在这些关键领域关键方面要能够取得领先地位,更需要做好科学规划。比如,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高能物理实验的设计、规划、实施动辄需要30年或50年,所以,前期的前瞻性规划极其重要。 /p p   但同时也应看到,与世界最顶尖的创新强国相比,中国在科技领域仍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是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比如,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科研项目的遴选、规划、组织实施还应该更加国际化。要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合理的项目评审制度,使科研项目的各个环节更加规范。虽然国家目前引进了大批国际人才,但是总体来说科研人才还有所欠缺。要通过重大项目吸引更多人才,不但要吸引我们自己的科研工作者留在国内,还要把国际上的优秀人才吸引过来,保证足够的国际参与。此外,科学研究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的国际热点,一方面要跟国际接轨,另外一方面也要立足中国实际。 /p p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在科技领域,要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我们要有重大的国际性成果,需要在某些领域成为国际的前沿和领导者,而不只是在某一个点、某一个项目上。要努力成为国际的科学中心,汇聚国际科研人才到中国来做实验,需要规划和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和项目,使我们能在科学和技术上领先国际。我们必须把握发展机遇建设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p
  • 王新哲:产业金融合作 建设制造强国
    p   2018年2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产业金融合作 建设制造强国》,就深入开展产融合作,促进金融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进行了深刻阐述。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p p br/ /p p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基础。如何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是实现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p p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畅则实体兴。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一方面需要金融回归本源,增强服务制造业发展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创造条件,为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保障支持。 /p p   strong  1、根源何在 /strong /p p   制造业遭遇融资难融资贵 /p p   【现状】 /p p   数据显示,2006—2016年的十年间,我国制造业的贷款比重从25%下降到16.2%。受此影响,我国制造业投资增幅从2012年起持续下滑,一直下降到2016年的4.2%,五年时间下降了27.4个百分点,持续时间之长、降幅之大,前所未有。2017年虽然止跌回升,但仅有4.8%。 /p p   融资难融资贵是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p p   2006—2016年的十年间,我国制造业的贷款比重从25%下降到16.2%。受此影响,我国制造业投资增幅从2012年起持续下滑。投资不仅关系当期经济增长,而且关系新动能的培育生成,对优化供给结构起着关键性作用。投资的疲弱低迷,对我国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形成了严重制约。 /p p   这一问题的形成,首先与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不适应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金融结构的不适应。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显著的“速度效益型”特征,经济增长达到10%以上,所有产业、行业、企业都会取得利润 一旦经济增长低于8%,很多行业又会出现全行业亏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从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企业效益开始持续下滑。研究表明,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从2010年起不断下降,从12.9%降到了2015年的6.8%,而加权平均资产负债率则由2010年的58.2%上升到2015年的60.1%。2016年企业部门杠杆率仍高达165%,远高于90%的国际警戒线。 /p p   从金融结构看,当前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股票占到实体经济融资额的80%以上。这三种融资方式都具有典型的顺周期特征。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企业效益也好,银行乐于贷款,发行债券和股票也比较容易 经济形势不好,企业效益下滑,银行出于风险防控考虑会惜贷、压贷甚至断贷、抽贷,发行债券和股票也变得困难。2012年之前,这种融资方式对企业的投资发展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经济增速有降低的时候,但属于高速增长中的短期波动,不用多久又会恢复高速增长。或者换句话说,我国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金融结构,更适合之前的高速增长阶段,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同样也需要改革优化、创新发展。 /p p   振兴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短期看是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长期看是国家经济命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畅则实体兴。面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世界各国的激烈竞争,我们必须着力消除制造业发展的融资制约,引导促进金融提升服务制造业发展的效率和水平,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p p strong   2、怎么支持 /strong /p p   制造强国对金融发展的新需求 /p p   【趋势】 /p p   新时代我国制造业发展,不仅需要金融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也需要金融提供包括咨询、投资、财务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解决方案,实现从“融资”向“融智”的转变。 /p p   当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缺乏世界知名品牌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必须以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p p   不同的发展需要不同的金融支持。第一,要大力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目前,银行信贷资金占到我国实体经济融资的2/3以上。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改进优化信贷条件,支持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发挥好金融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同时,要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严禁银行资金进入股市、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进行脱离实体经济的所谓创新。事实上,“二战”后,德国和日本也曾出现过类似今天我国的状况。为加快制造业升级发展,两国政府也都采取了结构性的信贷支持政策。 /p p   第二,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融资租赁等与产业直接结合的金融服务。产业链金融是金融机构以产业链核心企业为依托,为产业链上所有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一种服务模式。与银行贷款相比,它服务性更强,更具针对性。而融资租赁集融资与融物于一体,且减少了一次性资金支付的压力,为企业技术装备升级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技术装备升级换代。目前,美英等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渗透率保持50%以上,而我国尚未达到5%,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p p   第三,积极发展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基金(PE)等融资品种,探索股权质押贷款、投贷联动等服务模式,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金融支持。VC是面向未来的,看重的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和收益,对过去的经营状况不作要求,也不要求企业提供融资抵押。PE则集融资与融智为一体,除了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同时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如协调企业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关系、拓展采购或销售渠道、完善治理结构等,是可以跨越经济周期的资本,是智慧资本。VC和PE在我国仍有很大发展潜力。 /p p   第四,要着力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代我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作为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载实施者,制造业“走出去”势所必然。但“一带一路”沿线65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社会制度差异巨大。有关研究表明,其中有33个国家股票交易额占GDP比例低于10%,直接融资几近缺失 有24个国家实际利率高于我国,信贷供给严重不足。面对这种情况,必须统筹协调政策银行与商业银行、银行与非银行等金融支持方式,金融创新与体制机制改革,努力为制造业“走出去”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金融支持。 /p p strong   3、探索实践 /strong /p p   实现金融与制造业良性互动 /p p   【部署】 /p p   为推动金融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从2016年起联合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了产业与金融合作的探索实践。 /p p   金融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要求。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一方面需要金融回归本源,增强服务制造业发展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创造条件,为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保障支持。 /p p   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国办发〔2017〕90号)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产融合作,建立产融信息对接平台,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升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能力和效率”。所谓产融合作,是指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企业,为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的效率和水平而进行的体制机制创新实践。其中,政府部门主要为金融机构和行业企业互动协同搭建平台、建立机制,同时对相关政策规定、体制机制进行必要完善改革,支持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不干预金融机构和制造业企业的经营决策。 /p p   产融合作开展一年多来,得到了有关各方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参与,取得明显成效。仅以银企对接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参与产融合作的5000多家银行机构为95000多家企业实际发放贷款超过3万亿元。能有这样的成效,究其根源,在于产融合作通过建立产业与金融信息对接工作协调机制和银企直接对接,实现了金融机构和行业企业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联通互动,化解了各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财政资金贴息、奖励、补偿、入股等方式,解决了金融部门不愿投、企业投不起的问题 通过先行试点、逐步推进,为积极稳妥推进金融改革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p p   目前,产融合作只是开了个头。下一步,将着力在以下6个方面深入开展: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沟通交流渠道 二是拓展产融合作领域,支持企业有效运用资本市场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行业布局,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 三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带动金融资本支持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发展 四是鼓励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支持中国制造2025国家示范区建设 五是对试点城市产融合作情况进行评估总结,提出改革建议,推动金融体制机制改革 六是推动企业将产融合作内容纳入战略规划、管理流程再造等方面,构建新时期的工业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 /p p br/ /p
  • 质检总局:中国将提出质量强国战略
    12月18日上午消息,第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广东清远开幕,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张纲表示,国务院准备制定新一轮的《质量发展标准和质量发展纲要》,提出“质量强国”战略,同时我国统计部门正在研究制定质量指标数据并定期发布。   张纲表示,今年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40万亿,位列世界第二位。但全球最佳品牌100强,中国企业至今榜上无名;英国品牌价值咨询机构发布2010年全球最有价值的500个名牌,中国只有19个。“如此大的经济总量,如此少的知名品牌,在一多一少的反差中足以说明经济结构转变、制造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张纲表示。   张纲透露,国务院准备制定新一轮的《质量发展标准和质量发展纲要》,以加快制定转型时期新一轮国家和地方质量发展纲领。“经国务院同意《纲要》已经列入“十二五”规划,并且由质检总局等九个部门共同起草,在重大工程等上将提出新的政策措施。”他还透露,新的《纲要》和正在实施的《质量振兴纲要》相比,最大的突破是提出“质量强国”的战略。   同时,中国正在研究建立国家质量评价体系,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进行质量指标体系研究,未来将把质量指标纳入国家法定的统计制度。“不仅有具体的CPI、PPI,还要有质量指标数据,两个局现在成立了领导小组,将推进国家质量统计指标的进程。”张纲表示。
  • “计量夯基 质量强国—海克斯康2023‘世界计量日’主题大会”成功举办
    5月19日,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及青岛市高新区管委支持,海克斯康集团主办的“计量夯基 质量强国——海克斯康2023‘世界计量日’主题大会”成功举办。来自计量业、制造业和智能制造生态圈的各界嘉宾欢聚一堂,围绕计量和质量,共话前沿创新技术、行业热点解决方案和计量生态场景应用。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华区执行总裁郝健在大会欢迎致辞中讲到:计量是海克斯康的根基,凭借强大的技术能力与根植中国30多年的丰富经验,海克斯康已经实现从工业领域到空间领域全领域测量,提供面向汽车、电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医疗等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覆盖汽车核心零部件、发动机、大型风能风机等重点产业。海克斯康将以本次“世界计量日”主题大会为契机,展开计量和产业融合的全新视角,围绕国家战略,提升计量视野高度,打造“以质量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质量强国建设。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华区执行总裁郝健本次大会由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副巡视员史日安致开幕词。史局长表示,质量强国建设中,计量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青岛市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将助力以海克斯康为代表的优秀精密仪器仪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生产企业,充分发挥计量的基础保障作用,助力中国现代化建设。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副巡视员史日安专题演讲于连栋中国石油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带来干货满满的《关节类坐标测量方法与技术》技术讲座。从专业理论和实践技巧多维度为计量从业人员进行知识解读。郑顺义武汉大学遥感学院博士生导师、智能光学领域专家通过关于《工业摄影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的主题演讲,为大家带来数字时代的工业摄影测量技术及前沿趋势的专业解读。隋占疆海克斯康智能制造研究院执行院长围绕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分享《数字时代精密计量如何助力企业数转智改》精彩演讲。张海峰发那科市场拓展部副部长通过《发那科机器人助力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报告为大家带来工业机器人技术在数字化、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注入持续动力。刘德强潍坊职业学院副院长《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实践探索》为大家分享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以及如何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如何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等。现场聚焦国家标准启动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智能制造标准所所长、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潘康华,现场启动《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滤波第29部分:线性轮廓滤波器小波》国家标准。QMS新品重磅发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企业质量管理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针对企业质量管理的痛点,海克斯康以产品技术创新与本土自主可控等能力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全面赋能,重磅发布QMS新品海克斯康数字化质量平台。全新一代数字化质量平台拥有30年积累的质量管理最佳实践与灵活的低代码平台融合,从质量管理到质量执行无缝连接闭环,涵盖从质量管理到企业风险预防的全流程管理方案。比武大赛颁奖计量人才是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源泉活水”。在本次“世界计量日”主题大会中,第五届“海克斯康杯”测量工程师比武大赛总决赛颁奖仪式隆重举办,现场为获奖人员颁发多重奖励,让真正有能力、技能水平高的计量人才脱颖而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职业能力发展部主任、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迎春为第五届“海克斯康杯”测量工程师比武大赛总决赛做赛后总结。相关活动现场嘉宾深度参观海克斯康智慧产业园,参与健步行互动打卡活动,近距离感受海克斯康智能制造与智慧城市两大领域的战略布局。区域分会场世界计量日主题大会期间,海克斯康走遍全国各地,全国14场主题活动将前沿的计量理念与技术与更多计量人、制造人分享,内容涉及计量相关的培训、主题演讲、新方案中心开业等。计量夯基 质量强国520对情侣是特殊的日子,对我们计量人更是意义非凡,未来海克斯康将坚持以国家使命为导向,以数据驱动中国智造,以计量夯基质量强国,提升计量科技能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计量精准保障,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 金国藩院士:打造科技强国需要大力发展光学工程事业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0be3f0e1-f7bd-480f-b678-298bcdfbae29.jpg" title=" 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藩(中) /p p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第四次常务理事会日前在京召开。会上,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金国藩院士表示,打造科技强国需要大力推动和发展光学工程事业。 /p p   近年来,光学工程作为一门理工交叉学科,其理论体系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与发展,与信息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等多学科紧密交叉和相互渗透,产生了诸如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光存储等多个分支,并推动建立了一个规模迅速扩大的现代光学和光电子产业。 /p p   目前,我国在光学工程领域已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属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工程中心数十个,在全球光学工程技术及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光学工程领域产业规模也已达到千亿元以上。 /p p   “行业学会正成为通过学术交流推动光学工程领域科技创新,促进成果产业转化的重要力量”,会上,学会秘书长赵雪燕汇报了学会2017年的工作及2018年工作的计划——2018年,学会将创新工作模式,围绕品牌会议、期刊集群、科技成果转化、课题调研、科技咨询服务、科普培训、组织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p p   金国藩院士表示,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围绕光学工程领域,不断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未来,将增加企业代表参会的比例,进一步发挥学会作用,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光学领域产业化的发展。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张广军院士则表示,学会定位应有为国家打造科技强国服务的高度。 /p p   此外,会上,学会还汇报了2018年全球智能工业大会的筹备情况,宣读了学会优秀常务理事和理事名单,以及增补常务理事、理事、副秘书长名单。 /p
  • 周琪院士:建设生命健康科技强国的路径思考
    p & nbsp & nbsp & nbsp 中国的科研创新需要的是忘记小我、实现大我、创新为民、敢为人先、有情怀的科学家。没有家国情怀、没有奉献精神的科学家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需要长期坚忍,可能会失败、可能没有功名和回报的创新过程;一个没有情怀、没有精神、没有信仰的群体也无法胜任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因此,科学创新的路径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应该给心有梦想、心有大爱、情系国家的科学家以信任和发展的空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建立科研自信 /strong /p p strong   建设科技强国,首先要建立科研自信 /strong /p p   建设科技强国的首要一点是要建立科研自信。多年来中国在科研创新能力的累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工作发展迅速,但是在快速跟进国际科技前沿的过程中,部分科研人员也逐渐形成了研究的惰性,缺乏科研定力和科研判断能力,对开展前瞻性工作缺乏自信,跟风式科研方式盛行,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科研自信不足。 /p p   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期间,周琪在接受《焦点访谈》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每一个进步都是伴随着科技创新和突破产生的,干细胞和再生这个领域我们前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复制,要在一个完全没有路的情况下走一条路,这种挑战和压力可能会更大,但我们完全可以去引领世界的科学方向与技术潮流”。 /p p    strong 勇闯“无人区”,真正的创新从科技规划开始 /strong /p p   面对重大科技创新推进上的诸多困难,当主要聚焦点还集中在对体制机制问题的探讨与实践上的时候,科技如何在一个创新的道路上勇闯无人区应该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一个首要问题。 /p p   真正的科研创新应该从科技规划开始。如果科研规划本身就是跟踪性、模仿性的,科技成果至多会取得“点”上的突破,不可能产生重大创新,只能越落越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立足国情,解决现实困难 /strong /p p    strong 生命与健康领域的突出矛盾:一“小”一“老”& nbsp 、一“生”一“死” /strong /p p   在生命与健康领域的科研规划上,必须要坚持立足中国国情,解决困扰中国的现实困难,不能人云亦云。 /p p   现阶段我国在生命与健康领域的突出矛盾是人口结构失衡,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发展导致的人口安全和健康问题,创新发展的路径应该紧密围绕解决上述矛盾开展。 /p p strong   “小”——高龄孕妇井喷式增加 /strong /p p   多年来,中国已经历了人口爆炸、“独生子女”& nbsp 和“全面二孩”等政策的调整,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以后,“& nbsp 70后”“& nbsp 80后”加入再育的行列,高龄孕妇井喷式增加。 /p p   我国高龄孕妇的比例,1995年为0.9%,2005年为4%,2015年为10%。数据显示,全国符合生育二孩条件的9000万左右家庭中,60%的女方年龄在35岁以上,50%在40岁以上。 /p p   据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规划署报告:中国出生缺陷率达5.6%,是发达国家的2倍;而近年来符合二孩政策的高龄产妇井喷式的增加据信会导致生殖障碍和出生缺陷比例大幅上升,我国人口安全的形势非常严峻。如果没有在科学研究和诊疗技术上的重点布局和突破,有可能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努力中带来人口安全与健康的巨大风险。 /p p strong   “老”——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 /strong /p p   除了出生人口质量与安全问题外,老龄化带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社会问题,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1.2亿,医疗需求快速增长,将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p p strong   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开发新的治疗技术和手段 /strong /p p   另外,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庞大,到2014年全产业销售额接近2.5万亿元人民币,但我国药物的自主研发仍很薄弱,药品生产以仿制为主,原创性药物较少,生物医药关键技术也和国际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开发新的治疗技术和手段,并力促整个产业涉足国际竞争,将成为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 /p p    strong 在生命与健康领域的研发布局上,应该着重加强技术预测能力,建立科学自信。 /strong /p p   中国在生命健康领域规划方面应该坚持把重心放在一“小”一“老”、& nbsp 一“生”一“死”上,重点解决困扰中国的核心矛盾和问题,加速布局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前瞻性科学研究,重点布局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和治疗研究,开发新的诊疗手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改革科技管理,激发创新活力 /strong /p p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期,建立符合创新规律和要求的、新的管理机制至关重要。有挑战性的项目有风险、有难度,应该鼓励试错、宽容失败,评估评价机制应更加符合科技创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在于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而现行的管理和评价系统显然和推动创新研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p p    strong 科技管理应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strong /p p   科技管理应该以能够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能够鼓励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创造力,完成使命为宗旨,对那些从事基础研究的重点考核不应僵化地以论文为主要考核指标,而应考核他们解决实际需求,解决瓶颈问题,解决关键技术障碍的完成情况。 /p p   对成果的考核也不应该以奖励的级别、专利的数量为主体,而应该以成果的转化效率和最终收益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和据。 /p p   对技术支撑人员应该以服务的质量和任务完成的数量作为考核的指标。 /p p   只有做到分级分类的指标的细化,才会激发不同类型人员的创造力。 /p p    strong 科研管理改革如何做? /strong /p p   科研管理改革应该有助于推动科学家把科学研究的重心投放到加强科研攻关、强化服务民生、聚焦医疗健康等社会关切的方向上。 /p p   改革应以实现科学、协同、规范、高效的管理为目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破旧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动态调整科研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等改革举措,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国际科学前沿,发挥先导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科学研究整体实力从“跟跑者”向“并跑者”转变,并进一步形成“领跑”优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重视成果转移转化 /strong /p p strong   做好科研成果转化的“大文章” /strong /p p   中科院要坚持“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新时期办院方针,要强化高端引领,加强前沿领域战略布局和技术预判,全面提高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必须着力解决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建设,做好科研成果转化的“大文章”,把创新驱动发展落到实处。 /p p   科学研究应该考虑国计民生,应该符合人民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应该促进和推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支撑社会发展的动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遴选核心人才 /strong /p p strong   科学创新,遴选核心人才是重要环节 /strong /p p   科研创新的主体任何时候都是人,而不是物,跨越式发展应该建立差异化的人才政策。创新是人的心智投入的创造过程,不是按图索骥、照方抓药,在科学创新的路径设计中,应该把遴选核心人才作为重要的一环。 /p p   按照论文指数、考核指标、经费预算的设计可以完成科研流程,但不能保证科研创新。如何发挥科学家,尤其是领军科学家的作用至关重要。 /p p   中国的科研创新需要的是忘记小我、实现大我、创新为民、敢为人先、有情怀的科学家。没有家国情怀、没有奉献精神的科学家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需要长期坚忍,可能会失败、可能没有功名和回报的创新过程;一个没有情怀、没有精神、没有信仰的群体也无法胜任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因此,科学创新的路径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应该给心有梦想、心有大爱、情系国家的科学家以信任和发展的空间。 /p p   路径、管理和制度体系只是一个正常运行社会里规范个人行为的条款,制度设计里面过于强化功名的牵引、利益的诱惑,过于强调局部利益和团体的成就,而忽略了对爱国敬业、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些重要指标,忽略掉精神而仅仅靠制度设计的各种指标遴选的团队难以承载建设科技强国的梦想,可能和创新的理念是不相符合的。 /p p   除了支持那些引领科技革命的天才科学家之外,更应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弘扬为崇高目标舍弃自我,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p p   能够在中国的科技创新伟业中大展宏图、在科技无人区里面冲锋陷阵的主体必定是那些怀着赤诚报国热情,怀着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把个人的发展和祖国的发展伟业融为一体的科学家,要减少对他们创造力的束缚,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足够的支撑,支持他们投身于创新的发展实践。 /p p   创新的最核心要素是人,要逐步在社会中形成一个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和环境,支撑中国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图伟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作者:周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 /p p /p
  • 柴之芳院士:用奋斗托举质谱强国梦
    科学仪器被称作科学家的“眼睛”。质谱仪作为国际上最尖端的科学仪器之一,是直接测量物质原子量、分子量的唯一手段,被誉为“科学仪器皇冠上的明珠”。柴之芳院士质谱质量分析器质谱整机十多年前,质谱技术在国内基本还是一片空白。海归博士周振把“做中国人的质谱仪器”作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他创办了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并带领公司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质谱仪器正向研发平台,实现了我国高性能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国产化和产业化,使我国成为掌握飞行时间质谱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2021年11月,放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在禾信仪器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禾信仪器正联合院士团队向质谱仪的关键核心技术发起攻关。他们的目标是自主研制一款超高分辨率、快速分析的EIT质量分析器,质量分析器正是质谱仪的关键核心零部件。  打响国产质谱仪“突围战”  科学发现往往离不开新工具的发明与使用。质谱仪便是最精密、最灵敏的科学分析仪器之一,可以准确测定物质的分子量以及根据碎片特征进行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当前,质谱测量技术以准确的定性和定量能力正备受青睐,质谱仪器则作为一种高端科研装备,广泛应用在原子能、航空、航天、半导体、微电子、激光科技、医药、生物学、食品科学、法医学、刑侦学等领域。  比如就半导体领域而言,只有“二次离子质谱仪器”能精确检测纳米尺度上痕量杂质离子,以保证下一代半导体材料在掺杂、刻蚀、曝光等工艺制程中的良品率和一致性。在生命科学领域,质谱仪则可以实现百万种蛋白和代谢物形态的精确测定,临床诊疗质谱检测项目达400余项。  高端科研仪器的创新、制造和应用水平,往往考验着国家科技实力和工业实力。作为“科学仪器皇冠上的明珠”,质谱仪涉及精密电子、精密机械、高真空、软件工程、自动化控制、电子离子光学等多项技术及学科,研发难度大、周期长、投入大。而中国每年对质谱仪进口额达到上百亿元,这已成为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怀抱着质谱强国梦,海归博士周振2004年来到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业质谱仪器公司——禾信仪器。“质谱仪是一项对国家科学水平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尖端技术,中国发展自己的质谱仪刻不容缓,这就是我创办禾信的原因。”周振说。周振带领团队逐步攻克了单颗粒气溶胶在线电离源、双极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真空紫外光电离源、膜进样系统等核心技术,研发出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VOCs在线监测飞行时间质谱仪、微生物鉴定质谱仪等多款产品。禾信已经成为少数掌握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继续向关键核心技术发起冲击  经过十余年的研发积累,禾信仪器已经构建了质谱研发、生产、测试、售后服务、品质控制及应用开发的整套技术创新链条,形成了从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化应用转化的技术创新能力体系,包括技术顶层设计能力、产品规划设计能力、产品创新优化能力等。  质谱强国梦正逐渐照入现实,但是禾信仪器也面临着挑战。目前国内质谱行业上下游产业发展不成熟,精密电子、精密机械、特殊材料等上游产业的支撑能力还不足。沃特世、丹纳赫等巨头依然合计占据了全球质谱仪市场约90%的份额。  为了在这场长跑中实现“反超”,周振带领团队培育与发展整个质谱产业链,打造质谱生态圈。在2019年于广州举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发展论坛上,禾信联合国内科学仪器行业有关单位发起的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产业促进会进入筹备阶段,禾信更宏大的愿景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  “我们希望创新中心十年内实现每年培育四五十家仪器制造企业,二三十家核心零部件企业。”周振说,这是一条覆盖“政产学研用金”的完整链条。  同样是在这场论坛上,包括柴之芳院士在内的一批行业专家与禾信等产业链企业代表一同发起《关于支持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的建议书》,共同呼吁将高端科学仪器研发列入广东省各级政府“十四五”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培育建立完整的高端科学仪器产业链,制定切实有效的国产科学仪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建设。  2021年8月广东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广州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以质谱仪器开发为主线,重点攻克相关关键核心技术。  攻克高端科学仪器关键核心技术同样一直是柴之芳院士的梦想。在2011年和2017年,禾信曾牵头承担2项国家专项,柴之芳院士担任项目总体组、技术专家组及用户委员会专家,为项目的应用研究及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柴之芳院士看来,没有先进的仪器和方法,是无法做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的。我国的科学研究高度依赖国外仪器的情况现在虽然正在改变,但仍十分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攀登科学顶峰的一个瓶颈。  2021年11月,在同一梦想与追求的驱动下,柴之芳把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在禾信仪器。  志在自主研发EIT质量分析器  柴之芳是著名的放射化学和核分析研究专家,曾在2005年摘得国际放射分析化学和核化学领域的最高奖——乔治冯海维希奖。他将核技术、核分析和放射化学方法应用于一些交叉学科中,在若干重要元素的分子-中子活化分析、铂族元素丰度特征、金属组学、环境毒理学和纳米安全性、核试验快中子谱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  质谱技术起源于同位素的发现,发展初期主要是为了满足核工业领域同位素丰度比值的测定要求,并伴随着物质组分分析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得到完善。随着核工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质谱技术被应用于核燃料与核材料中杂质分析、核燃料燃耗的测定以及核反应过程中的裂变产额测定等。  质谱测量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核工业的发展也对质谱技术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铀资源勘查、铀矿冶、铀同位素分离、同位素应用、核医学、乏燃料后处理和长寿命核素分离嬗变、核保障监督等都离不开先进的质谱测量技术。  柴之芳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研究项目是《超高分辨率、快速分析的静电离子阱质量分析器的研制》。 质量分析器是质谱仪的核心,是决定质谱仪检测精度和准确的关键,但高端质量分析器仍被海外龙头企业垄断。而院士专家工作站要自主研发的静电离子阱质量分析器(EIT质量分析器)便是一种具备超高质量分辨率、高质量精度、高灵敏度、快速分析等特点的通用型质量分析器。  该项目结合柴之芳院士在放射化学、核化学等研究方向中丰富的质谱应用经验,实现EIT质量分析器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核物理、放射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基于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进一步开发以EIT质量分析器为核心的有超高分辨率、高精度质量分析需求领域的定制产品,也可以开发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生物医疗等领域的通用在线超高分辨率大气压电离质谱产品。  目前,院士专家工作站已完成EIT质量分析器的原理研究、质谱整机各模块的设计与制造,已达到第一阶段技术指标考核要求,申请发明专利3项,与院士团队联合发表论文1篇。  柴之芳院士常教导学生,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人要安心,要清净,要踏实。周振率领的禾信同样是一家愿意“十年磨一剑”的科技企业。如今两支有共同梦想的团队聚在一起,正在以共同步调向质谱强国梦继续进发。
  • 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 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
    p   2018年5月28日-6月1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京召开。28日上午,两院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p p    strong 中科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的主要任务是: /strong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世界科技前沿发展趋势,聚焦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需求,积极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凝心聚智,开拓进取,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 /p p    strong 中科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的主要议程有: /strong 党和国家领导人作重要讲话和报告 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精神 听取并审议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工作报告 各学部院士听取并审议本学部常委会工作报告 举办第六届学部学术年会 颁发2017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证书 颁发2018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讨论学部工作等。 /p p    strong 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的主要议程有: /strong 党和国家领导人作重要讲话,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作主席团工作报告,组织院士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和报告,修订《中国工程院章程》,选举中国工程院院长、副院长、主席团成员,听取各学部常委会工作报告,选举新一届学部常委会,颁发新当选外籍院士证书,颁发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等。 /p p   据了解,中科院现设有6个学部,现有院士796人,外籍院士91人,出席本次院士大会的将有600余位院士和24位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设有9个学部,现有院士872人,外籍院士65位,出席本次院士大会的将有700余位院士和34位外籍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strong /span /p p   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p p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会议。 /p p   习近平在讲话中首先表示,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是党的十九大后我国科技界召开的一次盛会。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总结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实践,观察大势,谋划全局,深化改革,全面发力,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p p   习近平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p p   习近平强调,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p p   习近平指出,要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树高叶茂,系于根深。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p p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要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发挥好组织优势。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改革科技评价制度,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 /p p   习近平指出,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要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p p   习近平强调,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要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要通过改革,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p p   习近平指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要继续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同全国科技力量一道,把握好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围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敏锐抓住科技革命方向,大力推动科技跨越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要继续发挥院士群体的智力优势,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战略研究,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意见和建议,为推进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p p   习近平强调,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党和人民对广大院士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院士们要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要做好退休院士工作,鼓励他们继续发挥作用。 /p p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万众一心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科技事业的部署上来,切实抓好落实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科学素养,不断增强领导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本领。要尊重科研规律,尊重科研管理规律,尊重科研人员意见,为科技工作者创造良好环境,服务好科技创新。 /p p   习近平强调,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成才铺路搭桥,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e6408e34-893d-4495-bc6b-442ce81792f5.jpg" styl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1952752c-aad9-447e-9d40-70c708228a3a.jpg" style=" "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b47eb508-7a0b-41f2-b785-cfb6b7aa2e32.jpg" styl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a8a23c29-bc16-48c3-81ec-b13e8c8cb61d.jpg" style=" "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5c595f2f-0d23-40e9-91f9-3a1e6f904824.jpg" style=" " title="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5c62d09a-1454-49cc-8f49-319335b54a76.jpg" style=" " title="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cad03cbe-ce20-40fb-a193-b0a1c9a4705d.jpg" style=" " title="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dfed5655-c138-4055-b200-6d8a8c14295f.jpg" style=" " title="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4921eaef-e62a-4d6c-8daa-b2a9a2e2eb77.jpg" style=" " title=" 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0d97f63f-e38e-4b49-923c-d3a72966316c.jpg" style=" " title=" 1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7de3f367-c679-4904-860e-c4de345fcc3c.jpg" style=" " title=" 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历届两院院士大会回眸 /span /strong /p p   2012年12月初,担任总书记后的首次出京考察中,习近平就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中,科技创新在诸多领域中位居前列。他表示,“我们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创新机制,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 /p p   2014年6月,北京人民大会堂,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强国之路。” /p p   习近平: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我们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我们正面对着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 /p p   这次大会上,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p p   习近平: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p p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题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明确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间表,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p p   习近平: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p p   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会上,总书记系统阐述了“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的重要论断。 /p p   习近平:现在,我国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社会发展面临人口老龄化、消除贫困、保障人民健康等多方面挑战,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国防安全等风险压力不断增加,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保障国家安全。 /p p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他勉励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p p   习近平: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p p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5108cf93-27d6-413f-b720-1ef1536d5c7e.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529104247.jpg" /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群山之中的FAST工程(2016年9月24日摄) /span /p p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p p   习近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p
  • 制造强国和工业强基重大战略咨询项目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2014年7月8-9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的&ldquo 制造强国&rdquo 和&ldquo 工业强基&rdquo 之&ldquo 仪器仪表项目&rdquo 重大战略咨询项目研究报告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近70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就项目组初步提交的&ldquo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仪器组报告&rdquo 和&ldquo 仪器仪表制造业强基战略研究报告&rdquo (以下简称&ldquo 制造强国&rdquo 和&ldquo 工业强基&rdquo )进行了讨论,广泛听取来自企业代表和一线专家的意见,仪器信息网应邀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分组讨论会   此次制造强国和工业强基研讨会分为分组讨论和总报告讨论。分组讨论由智能传感器及仪表组、科学仪器及环保仪器组和医疗仪器组构成。制造强国项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朱险峰汇报,工业强基项目由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徐开先负责汇报,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石振山副所长汇报了仪器仪表制造强国指标体系的研究情况。中国仪器学会副理事长吴幼华主持总报告研讨会。中国工程院尤政院士和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分别进行了项目介绍和总体要求。参会代表就研究报告提出了各自意见和建议。   科学仪器及环保仪器组前期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仪器企业如普析通用、北京吉天、北京海光、东西分析、济南海能、上海舜宇恒平、聚光科技、湖南力合、武汉天虹、长沙开元、湘仪离心机、汉威电子等进行实地调研或函调工作,并邀请企业代表参加此次研讨会。企业代表就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从国家层面应该支持的重点项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总报告讨论会   目前,我国中高端仪器设备的关键核心部件,如工业用变送器EJA中的传感器、光电倍增管、离子源、四极杆以及大容量X射线管等几乎是全部依赖进口,从提高国家整体制造业水平,加强国家安全等方面考虑,国家层面支持这些基础关键器件的研究十分必要。   核心部件研发的主要特点是市场需求量少、涉及种类多、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以及需要高端人才,导致国内企业不愿意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也很少有企业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进行这方面的投入,在项目初期,国家的介入尤为必要。问题的核心是国家如何通过相关的政策和有效地使用资金来支持这些项目?如何使研究成果顺利产业化并能够使承接这些研究成果的企业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在仪器企业发展方面,与会专家表示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仪器仪表制造企业,其产品可以与国外产品进行竞争 但是,也不得不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知识产权模糊不清等问题,导致整体水平难以快速提升,未来几年大规模的整合、并购、优胜劣汰不可避免。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标准和政策,为国内优秀的仪器企业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避免通过低质产品进行恶性竞争,导致&ldquo 劣币逐良币&rdquo 现象出现。   背景介绍   1、制造强国项目   2013年1月,中国工程院2013年重大战略咨询项目&ldquo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rdquo 启动。项目下设&ldquo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研究&rdquo 、&ldquo 制造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rdquo 和&ldquo 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研究&rdquo 3个综合课题组,机械、运载、能源、冶金化工、信息电子、轻工纺织、仪器和制造服务业8个领域课题组和总体组,共计140余人,其中院士30人。   项目研究工作将重视以下四点:第一,要注重战略性、前瞻性和工程性 第二,要注重科学方法,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开展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充分讨论,并结合科学分析 第三,要加强对咨询队伍的建设,构筑&ldquo 强核心、大协作、开放式&rdquo 的咨询队伍体系 第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常态化战略研究机制,加强对制造业各类数据的统计,结合工程院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建设,建立制造业数据库,并针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开展长期、持续性的研究。   2、工业强基项目   2014年1月,工信部委托工程院开展&ldquo 工业强基战略研究&rdquo 。我国工业&ldquo 四基&rdquo (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质量技术基础)发展滞后、关键产品(技术)长期依赖国外,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国务院发布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2013年,工业信息化部在财政部支持下,正式启动实施&ldquo 工业强基专项行动&rdquo ,支持了15个方向的24个示范项目,为强化工业基础开了一个好头。   为了尽快扭转工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有必要重新认识加强工业基础的重要性,制定发展战略, 进行政策设计,制定行动计划,并将加强工业基础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对企业有引导作用,为政府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涉及5个专项课题组、13个领域课题组。其中,&ldquo 课题13:仪器仪表制造业强基战略研究&rdquo 由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担任组长。
  • 国务院办公厅成立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作为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全国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同时撤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要职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推动完善质量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审议重大质量政策措施;统筹协调质量强国建设工作,研究解决质量强国建设重大问题,部署推进质量提升行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全国“质量月”活动等重点工作;督促检查质量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二、组成人员组 长:王 勇 国务委员副组长:罗 文 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王志清 国务院副秘书长林念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成 员:毛定之 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赵泽良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郑富芝 教育部副部长 张雨东 科技部副部长 徐晓兰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杜航伟 公安部副部长张春生 民政部副部长 左 力 司法部副部长朱忠明 财政部副部长 凌月明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赵英民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 张小宏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徐成光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刘伟平 水利部副部长马有祥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盛秋平 商务部副部长杜 江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 李 斌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宋元明 应急部副部长 范一飞 人民银行副行长彭华岗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张际文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道树 税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盛来运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邓波清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吴曼青 工程院副院长周 亮 银保监会副主席胡文辉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王 伟 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黄 荣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三、其他事项(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场监管总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情况、提出工作建议,督促、检查领导小组会议决定事项落实情况;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办公室主任由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兼任,办公室成员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司局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按程序报领导小组组长批准。(二)领导小组实行工作会议制度,工作会议由组长或其委托的副组长召集,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参加人员为领导小组成员,必要时可邀请其他有关单位人员及专家参加。(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本地区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本地区质量工作。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8月23日(此件公开发布)
  • 筑梦科技强国——海光仪器原子荧光四十年自主创新路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科研仪器设备自主创新能力,精准掌握“卡脖子”关键部件和整机情况,落实国家支持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政策,助力中国创新科学仪器设备的国产化推进,2020年9月25日,由科技部主导、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峰会在杭州成功召开。峰会以“中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研发痛点分析和市场化销售机制新突破”为主题,来自政府机构、仪器研发机构、国产仪器厂商、仪器使用单位的专家代表共聚一堂,交流探讨搭建“研发企业-重点用户-管理专家”协作机制新模式,全面推动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整体发展。 海光公司总经理刘海涛先生在大会上做了《我国原子荧光四十年自主创新之路》的主题发言,系统阐述了我国原子荧光技术的起源、发展痛点、标准建设、创新之路与未来发展。同时刘总还介绍了公司新推出的HGF-V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该仪器集成了高度一体化设计的三维集成流路系统、顺序注射进样系统、免维护水冷式自溢流三级气液分离系统、双区温控原子化器、免维护点火技术、高稳定度汞灯漂移校准系统等创新技术。刘总表示原子荧光自主创新技术发展无参考、难度大、周期长、见效慢,技术突破在于建立国家或行业标准,依靠国家支持和企业坚持实现高质量发展。 要想成为科技强国,首先要成为仪器强国。海光公司坚持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以市场有效需求确定研发方向,公司各部门联动起来,不断开发更可靠、更智能的产品,满足客户更高需求,为国产仪器的振兴以及光谱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海光原子荧光成长史 原子荧光光度计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1983年地矿部物化探局责成北京地质仪器厂(海光公司前身)对原子荧光进行产业化,随后推出了商用型XDY-1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从此揭开了原子荧光发展的历史篇章。随后的几十年里,海光在仪器研发和方法应用等方面不断探索,产品实现系列化、多样化,累计推出不同型号不同配置光度计几十款,产品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屡次获得BCEIA金奖、CISILE自主创新金奖、优秀新产品等奖项。依托产品优势、借助良好政策,原子荧光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技术日臻成熟,已成为我国分析实验室检测利器。如今,海光新款HGF-V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在传统之上进行颠覆与创新,采用40多项关键技术解决传统原子荧光痛点问题,推动原子荧光进入4.0时代。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