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牛初乳

仪器信息网牛初乳专题为您整合牛初乳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牛初乳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牛初乳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牛初乳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牛初乳话题讨论。

牛初乳相关的资讯

  • 牛初乳的“潮起潮落”
    从1999年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到2003年的备受关注,再到随后市场上的琳琅满目,电视中的铺天盖地,牛初乳,本来是面向所有人群尤其是成年人的保健食品,却逐渐与"婴幼儿"联系在一起,"用心为宝宝定制"、"让宝宝更有活力"、"千万中国妈妈信任"等类似的宣传语被标在它们身上。   然而,今年卫生部的一纸禁令让它成了"少儿不宜":9月1日起,按照卫生部要求,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再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关于"牛初乳禁令",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曾明确不得使用的范围,即婴幼儿配方食品,包括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这三类食品。从"千万中国妈妈信任"到"少儿不宜",牛初乳,作为"婴幼儿配方食品"的产生与消失,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进 入:   从无人知晓到"免疫之王"   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经过研究发现牛初乳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实验证明具有免疫调节、改善胃肠道、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衰老症状、抑制多种病菌等生理活性功能,因而被誉为"21世纪的保健食品"、"21世纪最佳发展前景的非草药类天然健康食品"等。但国人对于牛初乳产品的熟悉还只是13年前的事。1999年,在国内几乎没人知道什么是牛初乳的情况下,"生命阳光"和"培芝"等品牌进驻中国市场。由于"特殊的营养功能",牛初乳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2000年,由于国内对牛初乳没有研究且没有行业标准,市场上一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牛初乳品牌,并且都宣称"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改善消化系统".   2003年的"非典"期间,世人明白了提高身体免疫力的重要性,牛初乳因此也更加备受关注。短短两个月,增强免疫力的产品销量竟高达100多亿元,尤其是牛初乳产品,由于其享有"免疫之王"的美誉,更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在这样的状态下,国内牛初乳产品在非典前后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著名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大约在2000年时,国内牛初乳市场总值大约只有两三亿元,到了2002年、2003年,已有两三倍的增长速度。据他估计,该行业发展至今,在国内大约已经形成五六十亿元的市场,十余年间,增长了20倍。   2005年,爱必达牛初乳启动进军中国市场的五年计划,成立中国事业部。同年底,在行业内知名品牌企业的参与下,中国牛初乳行业标准《牛初乳行业规范》终于在北京出台。   2006年,牛初乳终于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发展阶段。一时间,各式各样的牛初乳品牌、牛初乳广告出现在市场和广告中。事实上,虽然现在"被禁",但依然可以在网上搜寻到当年牛初乳的很多广告,而这些广告,几乎全打的是"婴幼儿产品"这张牌。如生命阳光牛初乳的"不是所有牛初乳,都用心为宝宝定制",培芝牛初乳"来自新西兰,活性免疫球蛋白让宝宝有活力,更健康",海王牛初乳的"提取母牛分娩后72小时内乳汁,含丰富免疫球蛋白,源于新西兰,品质保证",雅莱牛初乳的"为中国宝宝和消费者带来更专业的保障"等。   2009年,牛初乳行业形成稳定的格局,纯初乳、初乳奶粉以及添加牛初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都各自有了代表。   争 议:   相关负面新闻与质疑之声不断   虽然牛初乳作为"婴幼儿"乳品有着一个稳定以致快速的发展,可是从它进入到最后的"被禁",期间与它相关的负面新闻和质疑之声从没有间断过。这种争议在"商界"和"营养学界"则更为明显:商界认为,牛的免疫功能与人的免疫功能是可以并处的,而且他们认为营养价值高出牛奶很多倍 而营养界则认为,广告宣传牛初乳的营养价值高出牛奶很多倍,目前并没科学依据。   一是"概念".一直以来,对于牛初乳的定义大众所了解的各不相同。有人说牛初乳是母牛产犊后2-3天内分泌的乳汁,也有部分专家称该周期也可延长至一周。这种不同的解释使得很多消费对牛初乳的定义很是费解,不知道哪一种解释才是正确的。虽然2005年12月我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在《生鲜牛初乳》和《牛初乳粉》行业规范中的规定指出,牛初乳是指从正常饲养的、无传染病和乳房炎的健康母牛分娩后72小时内所挤出的乳汁,但这两个规范仅为行业规范并非强制性标准。   二是"是否含有激素",业界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是一般情况下,牛初乳的雌激素水平较高,0至2天的牛初乳雌激素含量为一般乳粉含量的10倍以上,第7天的牛初乳雌激素含量则为一般乳粉的5倍左右 但也有营养专家称,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牛初乳会引起早熟,因为牛初乳是要经过脱脂处理,尤其是进口牛初乳,质量要求非常高,激素存在于脂肪里面,脱脂处理后就不存在激素的问题,市场上有的高端牛初乳还有不含激素的安全检测,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但一般认为,牛初乳属于生理异常乳,其物理性质、成分与常乳差别很大,产量低,工业化收集较困难,质量不稳定,不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   禁 用:   缺乏作为原料的安全性资料   关于此次"被禁",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今年5月8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制定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牛初乳对婴幼儿不是传统食品,也不是必需食品,目前缺乏牛初乳作为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资料。我国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原料采取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制度,列入婴幼儿配方食品相关标准后方准许使用。   关于牛初乳的标准,记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目前国际上仅有《澳洲TGA标准》和《新西兰牛初乳生产标准》,而我国的《生鲜牛初乳》和《牛初乳粉》两个标准,虽然对牛初乳的定义、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都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对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及检测规则等内容也作了规定,但这两个规范并非强制性标准。有关牛初乳的一系列生产、加工、上市、检测等标准和法规,目前是一大空白。   事实上,早在2004年,牛初乳曾经被打上"夸大宣传"的烙印而让众多消费者失去消费信心,同时鉴于行业内企业的参差不齐,整个牛初乳行业陷入了寒冷的"冬季".去年11月,国家有关部门曾禁止牛初乳复合粉的进口,因为牛初乳粉相关产品的适用标准问题不够明确。   此外,牛初乳对婴幼儿的好处宣传很多,实际研究却很少。长期食用牛初乳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国内外科学研究较少,是否能提高免疫力、促进发育等说法证据不足,甚至连"牛初乳作为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是安全的"这一结论也难以得出。在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的情况下,直接添加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总裁李胜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严格意义上来说,牛初乳只能喂养小牛,而不能作为产品流入市场。因为牛初乳中含有不少激素,所以不主张孩子食用,佳宝牧场产出的牛初乳只用来喂养小牛。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养猪研究室原主任李森泉表示,牛初乳含有较高的抗体,具有一定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但是,由于母牛刚产犊后三天内尚处于兴奋期,因此牛初乳中含有较多雌性激素,因此食用需慎重。   与其他食品不同,我国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原料采取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制度,只有确保安全、质量稳定的食品原料才能用于生产婴幼儿配方食品,而牛初乳显然难以做到质量稳定,确保安全,因而成为"少儿不宜"也在常理之中。
  • 探究“婴幼儿食品禁添牛初乳”
    专家表示,牛初乳中的免疫因子无法满足婴儿的需求,很难说长期服用牛初乳提高了孩子的免疫力。   将于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一项新规定将一向被鼓吹得神乎其神的含牛初乳的产品推向了尴尬境地,也让众多妈妈迷惑不已。卫生部明确提出"婴幼儿配方食品(指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这三类)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人初乳是婴儿建立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灵丹妙药",牛初乳作为初生牛犊的"灵丹妙药"自然完美,可是对人类来说,也许并非那么完美。   婴儿为什么不适合牛初乳?   蛋白质高易引过敏并增加肾负担   "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来说,盲目给婴儿额外添加牛初乳,一方面由于牛初乳中蛋白质比例偏高,会增加婴儿肾脏负担 另一方面,婴儿吃了牛初乳,自然会相应减少母乳或者配方奶的摄入,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而且,相对于普通牛奶,牛初乳中含有的一些激素也更多,是否会对婴儿的发育造成影响,目前尚无定论。"   科学松鼠会成员朱鹏在果壳网上发表的《牛初乳,为何禁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对于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最好也不要过早给予牛初乳。因为牛初乳中含有和牛奶一样的蛋白质,过早添加恐会增加发生过敏的风险。至于吃牛初乳可能带来的那些益处和风险,目前还没有明确结论。"   "当我介绍的结论称'没有可靠的证据证实牛初乳对孩子的好处'的时候,其实是指做过的可靠检测并不多,虽然有一些实验似乎显示了'有效',但尚不足以做出'有效'的结论。"科学松鼠会成员、科普作家云无心撰文表示。   为何要禁止添加牛初乳?   非必需品,长期食用风险未评估   "牛初乳非常稀少,价格昂贵。并没有法律或者制度上的保障使得商人们卖的'牛初乳'就是真正的牛初乳。任何高额的利润都足以让人们铤而走险,把孩子的健康,寄托在对商人的信任之上,实在是一种很美好的愿望。"云无心写道。   这点与卫生部有关专家此次关于禁令作出的解释不谋而合:牛初乳属于生理异常乳,其物理性质、成分与常乳差别很大,产量低,工业化收集较困难,质量不稳定,不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   制定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牛初乳对婴幼儿不是传统食品,也不是必需食品。长期食用牛初乳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国内外科学研究较少,缺乏牛初乳作为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资料。目前,牛初乳未列入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及相关标准中,国际上也未允许牛初乳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   儿研所保健科专家王贺茹说,牛初乳是非常稀少的,现在工业生产中所号称的牛初乳,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的牛初乳 即便是牛初乳,奶牛本身是否吃了抗生素或激素等饲料 所有严格无限接近母乳的营养元素的配方奶中都无法模拟人类母乳中的免疫因子,牛初乳中的免疫因子也无法满足人类婴儿的需求 很难说长期服用牛初乳提高了孩子免疫力,即便在热量等营养元素上可以保证人类婴儿的成长发育需求。"在美国,让1岁以下孩子喝鲜牛奶,是违法行为。"   "这次卫生部发布的这几条规定,可能主要是为了规范国内混乱的牛初乳市场,普通消费者吃合格的牛初乳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要给婴幼儿吃,还需慎重。"朱鹏最后写道。   ■ 热点问答   补充牛初乳无助婴幼儿健康   Q 对于无法母乳喂养的孩子来说,配方奶和特殊婴儿食品中不添加牛初乳,是为了保证不出错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妇幼营养室研究员赖建强:牛初乳只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而不能当作盲目崇拜的保健品。   朱鹏:牛初乳作为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在现阶段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的情况下,直接添加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普通配方奶粉对婴儿来说,营养已经足够了。   云无心:当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母乳或者配方奶足以给他们充分的营养成分。如果孩子依然生病或者发育不好,那是其他的原因而跟吃的东西没有什么关系。补充牛初乳或者任何"婴儿保健品"无助于他的健康,反倒可能带来其他不确定的风险。   如果孩子已经大了,可以吃常规食物,那么牛初乳中的那些免疫球蛋白、生长因子、活性多肽等等,能否经过消化系统保持活性都很难说。一般而言,这样的物质都难以抗拒消化,吃下去以后跟普通蛋白质并没有大的差别。在这些成分中,理论上确实也可能有一些结构特殊的能够经过消化仍然保持活性,但是在有直接的证据证实这种"可能性"之前,把它当作"事实"是很不靠谱的事情。   长期吃纯牛乳易有消化问题   Q 有人说,我们是纯牛初乳的产品,所以只有对免疫体系的好处,没有害处。您怎么评价?一直在吃这类添加有牛初乳食品的婴幼儿是否会有存在不良反应的可能?   王贺茹:我们在门诊中碰到一些长期吃纯牛乳的孩子,往往会有一些消化问题。一是因为现在牛吃饲料,饲料中往往添加了抗生素、激素等,对孩子不健康 第二,因为配方奶的热量已经足够,添加牛初乳的蛋白以后反而破坏了膳食平衡,孩子吸收不了,并不能起到补充优质蛋白质的作用,反而会对孩子的肾脏等造成负担。牛初乳对牛犊有好处,但人和牛不一样。   Q 有销售商表示,禁令指的是婴幼儿配方食品,我们销售的是"婴儿食品"和"配方食品",不在"婴幼儿配方食品"范畴。您怎么看?   王贺茹:国家对相关产品有三个相关标准,药品是准字号,要求对身体有治疗益处 健字号是保健食品的要求标准,是保证对身体有益 还有就是食品标准,保证对身体无害即可。得具体看这个"婴儿食品"和"配方食品"属于这三个不同的标准体系中的哪个体系。   ■ 现状   "口服牛初乳提高免疫力"仍需试验证实   朱鹏在其文中写道,"的确有一部分研究发现,口服牛初乳制品具有提高免疫力,改善胃肠道功能,降低胆固醇等健康功效,但是这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尚需要更多的试验来证实。当然,由于相关的研究较少,也没有研究明确表明牛初乳会对人有害。"   赖建强博士也表示,有研究显示,牛初乳中的多种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都能起到调节胃肠道菌群,维持机体平衡,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吸收,加强蛋白质合成和组织成长,提高矿物质生物利用率,并且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相关新闻:当心牛初乳激素风险 九月起三类食品告别牛初乳   近日,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谈及"牛初乳禁令",使得牛初乳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9月1日起,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三类食品禁止添加牛初乳。目前,距离正式实施的日期只有不到两周的时间。"大限将至",牛初乳市场将走向何方?牛初乳是否安全、可靠?   "大限将至"牛初乳转战保健品市场   连日来,本报记者调查市场后发现,目前实体商超内已很难找到婴幼儿牛初乳配方食品,而在网络商城,牛初乳配方食品则在疯狂促销中。另外,一些婴幼儿牛初乳配方粉正在转变身份,以辅食或保健食品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上。   网络商城大打促销牌   牛初乳禁令并非"事出突然".事实上,早在2010年6月卫生部实施的颇受争议的生乳新国标(GB19301-2010)里早已就埋下此禁令的伏笔。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看来,此次的禁令只是对牛初乳禁用范围的再次明确。   根据《生乳》(GB19301-2010)的规定,生乳应该是从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无任何成分改变的常乳。产犊后七天的初乳、应用抗生素期间和休药期间的乳汁、变质乳不应用作生乳。而《乳粉》(GB19644-2010)则规定,标准适用于全脂、脱脂、部分脱脂乳粉和调制乳粉,其中原料应符合《生乳》的规定。   朱毅表示,这一矛盾就意味着,牛初乳是无法作为原料添加在符合奶粉中作为婴幼儿配方食品的。   在今年四月份卫生部回复质检总局办公厅的《关于牛初乳产品适用标准问题的复函》中也表示,"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这一新规将于今年9月1日起执行,而此前按照相关规定生产或进口的产品可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尽管明确的过程有些曲折,但这一禁令显然已经影响到了牛初乳婴幼儿配方食品的销售。8月15日至17日,记者走访了京城多家商场超市,发现含牛初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几乎绝迹。在福连家母婴用品连锁店酒仙桥分店、乐天玛特超市、京客隆超市,记者在奶粉专柜中已经寻找不到含有牛初乳的配方奶粉。福连家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此前有一些品牌的牛初乳奶粉在出售,但是"已经下架挺久了".   不过,在网上商城,牛初乳配方食品似乎正在上演"最后的疯狂".8月17日,记者在淘宝网输入"牛初乳"进行搜索,在"婴儿牛奶粉"品类下找到正在售卖的相关宝贝有684件,其中大部分产品都在强调产品的最近生产日期,并在大做促销活动。   记者看到,一款名为"2012年迈高金装牛初乳奶粉"正在做买2送1的买赠活动,而另一款名为"贝智康尊贵牛初乳3段900克幼儿奶粉"则在做买大送小的买赠活动。   在一家名为亲亲宝贝的购物网站,以牛初乳为主要食物的纽瑞滋品牌则在做全场满200立减80的活动。另外,在京东商城等网上商城,牛初乳奶粉也在做满额减免的促销活动。   婴幼儿辅食市场仍见牛初乳   伴随着禁令的出台,牛初乳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出现概率大大降低。不过由于禁令并未涉及婴幼儿辅食,记者调查市场后发现,不少牛初乳产品仍在打着"婴幼儿食品"的旗号销售。不过,在专家看来,牛初乳对于0-3岁的正常婴幼儿来说,其实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而禁令的出台更是让不少家长对牛初乳产品从"追捧"变为"质疑".   8月16日,记者在福连家看到,尽管已经没有婴幼儿牛初乳奶粉在销售,但仍有一些品牌的牛初乳粉在销售,店内销售人员称这些牛初乳粉适合0-3岁的宝宝,可以增强抵抗力。   生命阳光爱婴热线一位何(音)姓客服人员在接受记者咨询时则表示,生命阳光(广州)营养品有限公司旗下的针对0-12个月以及1-3岁的婴幼儿的牛初乳配方粉并不在此次的禁令范围之内,"属于辅食",而且适合宝宝食用,甚至可以添加到奶粉中一起服用。   不过,商家的说法因禁令遭到家长质疑。记者在乐天玛特超市随机采访了几位妈妈,她们表示已经听闻牛初乳禁令,而此前一直在给孩子吃的牛初乳已经准备停掉,"既然有禁令,就说明是不安全的".   对此,朱毅表示,牛初乳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禁止使用,的确主要与技术和健康风险有关。此前,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也称,牛初乳是乳牛产崽后7天之内的乳汁,属于生理异常乳,其物理性质、成分与常乳差别很大,产量低,工业化收集较困难,质量不稳定,不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   因此,尽管禁令并未将范围扩大至婴幼儿辅食中,但是朱毅表示,由于存在健康风险,并不建议婴幼儿服用牛初乳产品,而且对于0-6个月的婴儿来说,尚未到添加辅食的阶段,更不应该服用含牛初乳的食物。   北京市营养学会妇幼与学生营养分会秘书长李永进也强调,牛初乳奶粉也就是普通奶粉中添加牛初乳,目的是增加奶粉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但由于牛初乳成分复杂,成分不太适合婴幼儿营养需求特点,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的情况下,直接添加在婴幼儿食品中可能有一定的风险。0-3岁的婴幼儿各器官不够成熟,最好不食用牛初乳食品。   事实上,关于牛初乳在婴幼儿食品中的禁令,在国外也属常例。朱毅介绍,在新西兰即有明确规定,6个月以内的婴儿绝对不能吃牛初乳。   生产技术水平影响牛初乳效用   从曾经的无限膨胀,到如今的明令禁止,一度是很多人眼中"免疫力金牌"的牛初乳似乎从高峰跌至谷底。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在婴幼儿配方食品市场几乎销声匿迹,但是在保健食品市场,牛初乳产品依旧风生水起,然而这样的"火热"背后依旧充满了质疑。   其实,国人最早开始熟知牛初乳大概要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算起,彼时被誉为"21世纪免疫之王"的牛初乳在很多人眼里看来简直就是"充满神奇".牛初乳市场真正的"膨胀"则是在2003年"非典"之后。据业内人士估计,我国牛初乳的市场保守估计60亿元,加上延伸产品大概100亿元。   记者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查询到,除了乳制品以外,国产牛初乳保健食品共60多个批号,其中不乏哈药、汤臣倍健、中脉等品牌。   国内奶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对于仅涉足牛初乳产品的企业来说,由于该部分产品份额不大,所以影响不大。但对于将婴幼儿牛初乳产品作为重点产品经营的企业来说,将不得不面临转型。   在朱毅看来,牛初乳行业如果不解决生产技术和健康风险的问题,那么依旧是充满质疑和谎言的。   她表示,无论是对于婴幼儿还是成人来说,目前市场上的牛初乳产品在宣传时最热衷的便是宣传其中所含的IgG(免疫球蛋白)含量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然而,IgG又是极不稳定的,挤出后2小时内必须冷藏,在加工过程中也不能接触到60℃以上的高温,否则活性便会消失。这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朱毅表示,单就不能接触高温而言,目前市场上的牛初乳粉等如何避免高温干燥便是一个难题,因此市场上的牛初乳即便是真正的牛初乳,其中的IgG到底能保留多少,是否如商业宣传那样真实或只是一个谎言就存在很大的争议。   另外,牛初乳作为复杂的、不稳定的食品,其产量也并不是太高,然而目前市场上各类打着牛初乳旗号在销售的产品并不少见。   记者看到,很多打着牛初乳片、牛初乳粉在销售的产品,其标签中并未标注牛初乳含量。朱毅表示,由于目前国内没有针对牛初乳的统一标准,因此对其中蛋白质等指标也无人检测,"如果牛初乳含量很少的产品也以部分代替整体,以牛初乳名义高价售出的话,显然就是真真正正的商业谎言".   增强免疫力牛初乳并非唯一法宝   "如果解决了技术难题,使得复杂的不稳定的牛初乳变得简单稳定,那么牛初乳无疑是有利于婴幼儿成长发育的".朱毅表示,然而,目前的条件显然还不成熟。   因此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专家强调都不应在尚未能去弊留利的情况下盲目追逐牛初乳。对于婴幼儿来说,母乳才是最好的食物。   牛初乳存在诸多健康风险   所谓牛初乳,按照卫生部相关规定中解释,为从正常饲养的、无传染病和乳房炎的健康母牛分娩后7天内产出的牛乳。牛初乳遭受的健康质疑并不少,其中较多的一项便是其中含激素风险。   朱毅介绍,一般来说,牛初乳中的激素水平很高,0-2天的牛初乳是普通牛奶中雌激素的10倍以上,即便是第7天的牛初乳其中的雌激素含量也高于普通牛奶好几倍。   因此,如果正常婴幼儿乃至成人长期服用牛初乳,牛初乳会作为一种外源性雌激素干扰人体正常的内分泌,从而影响人的生长发育,甚至会诱发很多疾病。   另外,朱毅还强调,很多商家在销售牛初乳时会强调其中的IgG对于婴幼儿来说极其需要。其实胎儿在母亲腹中时,妈妈可以通过胎盘将IgG传递给孩子,而牛则无法通过胎盘将IgG传递给小牛,因此牛初乳中IgG的含量极高,这也是人们一直以来视牛初乳为增强免疫力法宝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由于IgG水平在采集后会迅速下降,并在牛初乳中越来越少,通常在奶牛场,为了保证小牛的存活,农场主会将前几天的牛初乳给小牛吃,过后几天便将小牛带走,这一行为会使得母牛受到刺激,产生哀嚎等反应,此时分泌出的乳汁叫做"异常乳",这一牛初乳对于孩子甚至成人的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朱毅强调,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牛初乳的确可以起到增强抵抗力的作用,然而对于正常人和正常的婴幼儿来说,牛初乳中的激素等风险还是需要人们理性认识。   人初乳更适宜婴幼儿   很多家长认为IgG含量高的牛初乳对孩子健康更有利,然而李永进则表示,人初乳才是最合适孩子的,对于孩子来说也更利于健康。   他介绍,人初乳是婴幼儿出生后7天内妈妈分泌的母乳。与人初乳相比,牛初乳的蛋白质含量更高,但却以酪蛋白为主,而过高的蛋白含量可能会影响婴幼儿的肾脏功能。就免疫球蛋白而言,牛初乳的免疫球蛋白也比人初乳高,以IgG为主,而人初乳的则以IgA为主。   对于婴幼儿而言,人初乳相较于牛初乳更为优异还在于其中的乳铁蛋白含量更高,是牛初乳的5倍。   牛初乳的激素含量也更高,李永进表示,牛初乳的成分与婴幼儿需求有很大差距,激素含量高可能给婴幼儿发育带来风险。   对于母乳喂养不足的孩子来说,含牛初乳的配方奶粉也并不是好的选择。李永进表示,此时应该选择普通的配方奶粉喂养婴幼儿,因为配方奶粉是根据婴儿的营养需要,在普通奶粉的基础上加以调配的奶制品。调整牛奶中不符合婴儿营养特点的成分,减少部分酪蛋白,增加乳清蛋白 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如DHA 有的配方奶粉中还加入了乳糖,含糖量接近人乳,使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及比例更接近人乳,是适合婴幼儿较为理想的食品。   选购吃法皆有讲究   记者看到,目前市场上很多牛初乳产品的适用人群都写着所有阶段人群适用,或是没有标明具体的适宜人群。   对此,专家指出,牛初乳并非人人皆宜。朱毅表示,由于免疫球蛋白进入肠胃能否抵抗胃酸仍存在疑问,因此在服用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适宜人群在服用牛初乳时,可以空腹服用,这样的话肠道负担小,吸收也会更好。另外,不同的牛初乳产品其成分含量不同,有的可以直接服用,有的需要配合奶粉服用,因此要服多少量、如何服用最好能仔细阅读说明。   专家强调,牛初乳中的活性成分不能遇热,因此在服用时最好用低于50℃的温开水冲调服用,不要和碳酸饮料一起服用,以免破坏其中的活性物质。   李永进还强调,对待诸如牛初乳等营养产品来讲,很多成分的确是机体的重要成分,然而正常均衡的饮食即可以满足机体的需要。而且,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对智力都有重要作用,如果撇开营养均衡,只看重单一某种成分对智力的作用而进行额外补充,显然是不可取的。对于正常个体而言,在健康饮食外如果过量补充某一种或几种营养成分,会造成新的不均衡。
  • 牛初乳“重装上阵”激素问题专家仍有分歧
    牛初乳“重装上阵”  专家指出应该正确认识合理食用   日前,记者在北京各大超市及丽家宝贝、乐友、红孩子等母婴产品营销店(或网站)发现,随着甲流疫情肆虐,牛初乳产品在经历了2004年的低迷之后,再度卷土重来。   粗粗统计了一下,牛初乳类产品有几十种之多,涵盖奶粉、胶囊、冲剂、咀嚼片等各种形态,售价更是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记者注意到,不少厂家的产品都称牛初乳的初乳蛋白质含量更高,其蛋白质大多数为免疫球蛋白,可以为婴儿输送抵抗病菌和病毒入侵的天然活性免疫球蛋白。一些牛初乳产品更是宣称:预防流行疾病(甲流、肺炎)、促进身体骨骼和神经发育等等。   果真如此吗?   行业规范促产业健康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曹劲松认为,比之普通牛奶,奶牛分娩后最初两三天分泌的乳汁才可以被称为初乳。母牛产犊后2~3天内所产的乳汁,是母牛供给牛犊在新生环境下抵抗外来病毒及细菌的。它富含免疫球蛋白、生长因子等活性功能成分,是一种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组织生长的健康功能性食品。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宗军也表示,牛初乳具有广谱的免疫抗病功能,尤其适合婴幼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对于尚处于免疫功能不全期的婴幼儿更具有显著的营养健康价值。   据悉,2003年非典后,倡导健康理念的牛初乳开始被人们认知。但是由于缺少行业规范和企业自律,商家蜂拥而上,市场上一下子出现了70多个牛初乳品牌,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厂家、经销商过度的宣传吹嘘,将牛初乳行业推到了信任危机的边缘。一位多年专门研究牛初乳的专家曾经痛心地说:“如此好的产品被市场打败,让消费者不信任,只能说明一个道理:必须统一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引导牛初乳产业健康发展。”   为了让牛初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于2005年12月正式颁布了牛初乳行业首部规范,正式确认牛初乳具有“免疫调节、改善胃肠道、促进生长发育”等多种健康功能,目前国内有几十家企业生产100多个品牌的牛初乳制品,市场规模发展迅速。   据中国牛初乳行业规范(标准)起草小组组长陆东林介绍,规范中对牛初乳的定义、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和掺假项目都有明确的要求,对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及检测规则等内容也做了规定。同时规定了牛初乳标示性指标免疫球蛋白设定最低线为10%。即所有走向市场的牛初乳产品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不得低于10%。这就使得市场上牛初乳产品有了一道门槛。   激素问题专家仍有分歧   在肯定牛初乳的诸多优点的同时,牛初乳也遭到不少质疑,最多的就是牛初乳中是否含有相对较多的激素,是否会对幼儿产生危害。   北京东四妇产医院儿科医生付小青表示,牛初乳是刚生完牛宝宝的牛妈妈头几天的乳汁,里面的促性腺激素含量较高,而这种激素补充过量,如果不能被孩子正常代谢,将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宝宝长期过量服用,这些激素在身体中不能自然代谢,就会留在身体里促进性腺发育,所以不少孩子10岁以下就性早熟,都和吃了激素食品有关系。   曹劲松则认为,其实许多天然食品中都含有激素类成分,激素是植物、动物生长的基础物质之一。“国外有学者认为,人是杂食动物,在饮食结构合理均衡的前提下,人吃各种食物的结果是导致激素综合效应为零,不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国外有关机构的相关检测表明,牛初乳中的激素含量属于正常范围,合理食用对幼儿及成人的健康有益无害。”   曹劲松强调,据其所知,在近二三十年来,由于食用牛初乳制品而导致雌激素不良反应的事件在国内外从未发生或有相关报道。   正确认识方能避免误区   尽管不少牛初乳产品宣称自己与人体的初乳相似,不过,专家提醒,牛初乳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蛋白比例,并不能与人体所需要的完全吻合,牛初乳并不能代替人初乳。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顾问陈春明教授指出,牛初乳说得再好,也好不过人初乳。牛初乳对小牛有提高免疫力作用,但对幼儿不一定能产生免疫功能,毕竟人体和牛的免疫机制不同。而母乳才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能够为新生婴儿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付小青也表示,目前市场上一些牛初乳配方奶粉极力宣传能够替代母乳,实际上牛初乳与人初乳的相同营养成分含量很低,如果长时间单一喂养这样的牛初乳奶粉,很可能导致婴儿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婴儿的健康。“如果宝宝本身体质并不差,自然健康的膳食就足够了,千万不能把牛初乳产品当饭吃。”   专家建议,作为一种健康产品,牛初乳应该和奶粉配合着吃。这其中有两个原因:其一,牛初乳营养成分比较固定,并不完全符合人体需要,所以和普通奶粉配合,可以起到营养物质综合的效果 其二,普通奶粉里的乳蛋白,对牛初乳的活性成分起保护作用,在前者配合下,后者的功效更加容易发挥出来。另外,切记要看包装说明服用。不同牛初乳产品成分含量不同,不同年纪的人适合服用牛初乳产品的量也不一样。服用者应该先做仔细阅读。
  • 卫生部称牛初乳不适用于加工婴幼儿食品
    5月8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回应禁止在婴幼儿食品中添加牛初乳规定。他表示,牛初乳是乳牛产崽后7天之内的乳汁,属于生理异常乳,其物理性质、成分与常乳差别很大,产量低,工业化收集较困难,质量不稳定,不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   邓海华称,制定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牛初乳对婴幼儿不是传统食品,也不是必需食品,目前缺乏牛初乳作为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资料。   邓海华指出,我国进口的牛初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澳大利亚将牛初乳作为补充类药物管理,新西兰规定添加牛初乳的膳食补充剂类食品不得用于0~4个月婴儿。邓海华说,根据以上情况,从审慎原则考虑,经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部门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卫生部作出了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的规定。同时,为实施以上规定,设置2012年9月1日为过渡期限。
  • 美国牛初乳检出亚硝酸盐 劣品倾销中国
    在国内对进口奶粉需求强劲的背景下,洋奶粉今年大量涌进国内市场,量价齐增。然而,记者发现,随着洋奶粉汹涌而至,问题洋奶粉、问题洋乳制品的批次和重量也在激增。   根据国家质检局今年历次发布的不合格进境食品、化妆品黑名单,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进口不合格乳制品重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23.25吨,同比增幅为15.55%。此前,广州海关在一份通报中也提醒,加强对进口洋奶粉的检测力度,提高检测标准,严格检查环节,防止劣质洋奶粉伺机向我国倾销。   问题洋奶粉增多   记者昨天从国家质检局获悉,截至本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共发布了6次进境食品和化妆品不合格名单,其中最新一次发布的信息是今年6月份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   在最新发布的信息中,记者发现共有14批次的乳制品不合格。其中包括25.25吨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出品的全脂奶粉,149.875吨新加坡全脂奶粉检出阪崎肠杆菌,1吨来自美国的牛初乳检出亚硝酸盐。据资料显示,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几率较高,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进口的有机婴幼儿奶粉也不安全!在最新公布的信息中,记者发现有二批次来自澳大利亚的有机婴幼儿奶粉不合格,总重量共有53吨,问题是检出磷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另有171.775吨来自澳大利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也检出锌超标。据资料显示,过量摄入锌可影响铜、铁离子代谢,导致铜缺乏综合征。体内锌含量过高,可能会抑制机体对铁和铜的吸收,并引起缺铁性贫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过量的锌很难被排出体外。”   事实上,进口乳制品已成为进口洋食品中的常客。在刚刚公布的4、5月份进口食品中,也有多批次乳制品被发现问题,其中包括多达272.1吨新西兰奶粉脂肪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20.86吨的英国淡味车达奶酪酵母菌超标,来自美国的2吨牛初乳,检出亚硝酸盐超标,同样来自美国的18.75吨食品级高蛋白乳清粉检出亚硝酸盐超标。   根据国家质检局公开发布的进境不合格信息,记者经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进口不合格乳制品重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23.25吨,同比增幅为15.55% 今年上半年进口不合格乳制品重量占不合格进口食品、化妆品重量的11.2%,约等于去年同期的6倍。   洋奶带动国内奶粉涨价   入境洋奶粉多批次、大量被发现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产品没有流入国内。质检总局每次在例行公布信息之后均表示,公布的进境不合格产品,是在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的,目前都已依法做退货、销毁或改作他用处理。“这些不合格批次的食品、化妆品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然而,上述事实也从侧面说明,在国内消费市场对洋奶粉、洋乳制品需求倍增的同时,部分劣质、有问题的奶粉也欲伺机倾销到国内。   记者昨天从权威部门得到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经广东口岸进口奶粉总重量为4.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9.8% 价值1.6亿美元,大幅增长84.6% 进口均价为每吨3360美元,上涨42.2%。   洋奶粉今年在去年持续进口增多的基础上,再次掀起新一轮的进口高峰,而洋奶粉进口价格也一再刷新。   据分析,自去年9月份以来,经广东口岸进口奶粉均价不断攀涨:去年1月份进口均价冲高至每吨3188美元,时隔13个月后,今年2月份进口均价以每吨3061美元再度冲上3000美元关口 3月份进口均价继续飙升,创出每吨3485美元的历史新高。随后,进口均价一直维持在每吨3000美元以上,6月份进口均价以每吨3727美元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进口奶粉、乳制品价格不断高涨,推动着国内市场乳制品价格也不断向上攀升,尤其是洋品牌奶粉,频频在国内发动涨价潮。据记者了解,今年内,国内洋奶粉巨头已经先后启动了四轮涨价潮,最近一期的涨价幅度为10%―12%。
  • 宝利氏牛奶不合格
    澳大利亚宝利氏牛奶、阳光之选家庭装自然味玉米花、淘大香煎甜豉油、仙妮蕾德青翠精华、日本糊精等不合格。记者昨日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今年1月从境外欲进口到中国大陆的70批次食品、化妆品被检出不合格。国家质检总局表示,上述问题产品均已做退货、销毁或改作他用处理,“问题产品未流入国内市场”.   南方日报讯澳大利亚宝利氏牛奶、阳光之选家庭装自然味玉米花、淘大香煎甜豉油、仙妮蕾德青翠精华、日本糊精等不合格。记者昨日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今年1月从境外欲进口到中国大陆的70批次食品、化妆品被检出不合格。国家质检总局表示,上述问题产品均已做退货、销毁或改作他用处理,“问题产品未流入国内市场”.   记者昨日从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发布的今年首批进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的黑名单中看到,有14批次的进口乳制品被检出不合格,其中包括:11.71吨来自澳大利亚的宝利氏牛奶,不合格原因是“蛋白质和脂肪不符合国家标准” 来自美国的牛初乳被“检出阪崎肠杆菌” 而三批次来自新西兰的乳酪粉,则是“违规使用化学物质核黄素”.而直销企业仙妮蕾德有二批次青翠精华产品被销毁,原因是其“无官方批准证书”.
  • 中德乳制品质量控制和安全论坛在京召开
    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德国食品、农业与消费者保护部联合主办,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承办的中德乳制品质量控制和安全论坛24日在北京北辰洲际酒店召开。来自中德两国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乳制品产业界和相关科研技术机构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仪器信息网作为合作媒体也特邀参加了此次论坛。 图一 中德乳制品论坛现场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怀林主持了开幕式,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德国食品、农业与消费者保护部副部长戈尔德米勒博士出席论坛并致辞,他们表示此次论坛的召开将有助于加强乳制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提高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希望这种交流活动能够持续下去。 图二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先生致辞 图三 德国食品、农业与消费者保护部副部长戈尔德米勒博士致辞   简短的开幕式后,进行了内容丰富的大会报告。此次论坛以“好品质、好牛奶、好生活”为主题,邀请中德两国的政府官员及专家学者就中德两国乳制品产业发展状况、乳制品质量和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控制与监管体系以及相关风险评估和检测技术发展动态等专题开展研讨和交流。 其中,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副司长毕玉安先生做了《中国乳制品安全监管与技术法规》的报告,报告中介绍了自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颁布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方案》、《生鲜乳生产购销管理办法》、《奶业整顿和振兴纲要》、《食品安全法》等情况,以及质检部门对国内乳制品的安全监管工作和监管模式。 图四 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副司长毕玉安先生 全国乳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王芸女士就《中国乳制品国家标准的修订进展》做了报告,她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目前涉及乳制品的标准的情况,并提出目前我国的乳制品标准存在各种标准交叉严重的问题,她表示国家正在进行乳制品相关标准的整合修订工作,力求使乳制品标准更加全面和规范。德国联邦粮食和食品研究院德国Max-Rubner研究所专家Dr. med. vet. Karin Knappstein女士做了《原奶生产的质量安全管理》的报告,她系统地介绍了德国原奶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的详细情况,并且对中德两国的情况进行了对比,而且指出在德国液态奶是根据检测的情况分成几个级别,这个级别的确定也是与价格挂钩的。 图四 德方代表作报告 此次论坛进行了同声传译,使得中德双方的人员可以很自如的提问和讨论,与会者也十分珍惜与德方代表交流的机会,大家就牛初乳的合理使用、问题奶的处理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论坛就在热烈的讨论声中落下帷幕。 会后获悉在中德乳制品质量控制与安全论坛召开期间,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怀林先生与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所长Prof.Dr.Dr.Andreas Hensel先生举行了友好会谈并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建立全面、密切的合作关系,就信息互通与交流、专家互访交流与培训、定期召开相关会议等方面开展深入的合作。
  • 卫生部:地沟油与添加物对人体健康影响待评估
    新京报讯 (记者蒋彦鑫)我国将清理现有的5000余项食品标准,并将提高乳制品、婴幼儿食品、食品添加剂等标准。昨日,卫生部通报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的有关情况,“十二五”末,我国将基本构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卫生部表示,目前我国已在31个省市全面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受食品产业发展水平、风险评估能力等因素制约,现行食品安全标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标准间既有交叉重复、又有脱节 个别重要标准或者重要指标缺失 食品产品安全标准通用性不强,部分标准指标欠缺风险评估依据等。卫生部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全面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   卫生部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表示,将加快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步伐,包括《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食品中致病菌限量》等基础标准,尽快发布施行。   ■ 相关   食品营养标签制度明年实施   新京报讯 (记者蒋彦鑫)昨日,卫生部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介绍,《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全面推行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制度,对指导公众合理选择食品,促进膳食营养平衡,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苏志说,《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应当在标签上强制标示4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4”是指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 “1”是指能量。标准还对其他营养成分标示、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 热点回应   三类婴幼儿食品禁添牛初乳   卫生部明确提出,“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既然不得添加,那么让孩子摄入牛初乳是否根本就是一个错误?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严卫星:婴幼儿配方食品是指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这三类食品。卫生部基于审慎的原则,通过综合考虑,在这三类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粉。但是在其他食品里,可以添加牛初乳。这就是说,婴幼儿可以使用符合卫生部标准的牛初乳。   卫生部此前针对质检总局的复函称自今年9月1日起执行,此前有一些观点理解为今年9月1日起不能继续销售牛初乳。该专家指出,9月1日开始不允许销售的是上述不得添加牛初乳粉的三类配方食品,并非不能销售牛初乳。   地沟油对健康影响待评估   有记者问,现在社会上对食品安全普遍有一种忧虑,很多人吃蔬菜觉得有农药残留,吃饭有地沟油。如何看?   卫生部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中国的食品安全总体形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人口众多、又有众多的中小企业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免不了会有一些食品违法犯罪事件发生。大家在关注一些报道,认为违法使用添加物、“地沟油”等导致了健康危害,主要是这种违法犯罪的性质恶劣,应严肃查处,但是真正会造成多大的健康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评估。   医患签字拒收红包有成效   有公众认为,通过医患双方签订协议不能杜绝医生“收红包”的现象。对此,卫生部有何看法?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红包”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也是卫生纠风工作的重点、难点。实行医患协议书制度,在患者入院时医患双方双向签字不收、不送“红包”的做法,是一些地方在总结行政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试点开展的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一种积极尝试,目前在有的地方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并且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当然,这些具体措施的实施还要与医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发生。包括,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补偿政策,切实降低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等。   严厉打击违法器官移植   对于近期曝出的非法器官移植且有医生参与的事件,是否有相应措施出台?   邓海华:卫生部将严厉打击无器官移植资质的医疗机构违法违规开展人体器官移植活动,以及医务人员从事违法违规人体器官移植活动。   卫生部还与公安部建立了协作机制,对社会上出现的“黑中介”组织进行严厉打击。近期,公安部将公布28个“黑中介”涉案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名单,卫生部将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依规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
  • 质检总局公布1-8月不合格进口婴幼儿奶粉名单
    11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我国今年8月份进境不合格食品信息。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网站获悉,从3月到8月6个月中,我国进口乳品被检出有670余吨不合格。不合格洋乳品中,婴幼儿奶粉不合格量占了近7成,总量超过450吨,并且原产地以澳洲最多。此外,菌类、重金属超标是不合格主要原因。   据介绍,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所公布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仅指所列批次食品、化妆品,表中所列批次食品、化妆品的问题是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的,都已依法做退货、销毁或改作他用处理。这些不合格批次的食品、化妆品未在国内市场销售。下附2010年1月到8月,入境不合格乳制品,以奶粉、牛初乳等为主,未含奶酪、奶油等乳品。 进境部分乳制品不合格信息(2010年1月-8月) 序号 HS编码 产品名称 产/地 制造商名称 进口商名称 重量(吨) 不合格原因描述 处理措施分类 进境口岸 52 1901900000 婴幼儿配方奶粉 澳大利亚 TATURA MILK INDUSTRIES LTD。 湖南华一经贸有限公司 171.775 锌超标 退货 长沙 13 0402210000 全脂奶粉 新加坡 ANBROS INDUSTRIES(S)PTE LTD。 上海贵航进出口有限公司 149.875 检出阪崎肠杆菌 退货 天津 94 1901900000 幼儿配方奶粉 澳大利亚 TATURA MILK INDUSTRIES LTD。 湖南华一经贸有限公司 97.375 感官检验不合格 退货 长沙 53 1901900000 有机婴儿配方奶粉 澳大利亚 TATURA MILK INDUSTRIES LTD。 湖南华一经贸有限公司 26.97 磷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退货 长沙 54 1901900000 有机婴儿配方奶粉 澳大利亚 TATURA MILK INDUSTRIES LTD。 湖南华一经贸有限公司 26.03 磷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退货 长沙 12 0402210000 全脂奶粉 新西兰 FONTERRA LIMITED 湖南大旺食品有限公司 25.25 货损事故 销毁 长沙 11 0402210000 牛初乳 美国 GLANBIA FOODS.INC。 安徽工艺贸易进出口有限公司 1 亚硝酸盐超标 销毁 广州 14 0402214444 牛初乳粉 美国 GLANBIA FOODS INC。 珠海成戎进出口有限公司 1 亚硝酸盐超标 退货 九洲港 55 1901900000 妈妈奶粉 中国台湾 台湾菜篮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野富原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0.11 细菌总数超标 退货 盐城 26 1901900000 婴儿配方奶粉(1段) 法国 Nutribio公司 湖南华一经贸有限 公司 43.7 感官检测不合格 退货 长沙 27 1901900000 较大婴儿配方奶粉(2段) 法国 Nutribio公司 湖南华一经贸有限 公司 45.725 感官检测不合格 退货 长沙 28 1901900000 幼儿配方奶粉(3 段) 法国 Nutribio公司 湖南华一经贸有限 公司 41.975 感官检测不合格 退货 长沙 4 0401300000 寿尔纯牛奶 韩国 SAMGUN T&M CO.LTD 青岛流天商贸有限公司 2.098 产品来自口蹄疫疫区韩国 销毁 黄岛 5 0401300000 寿尔纯牛奶 韩国 SAMGUN T&M CO.LTD 青岛流天商贸有限公司 3.0803 产品来自口蹄疫疫区韩国 销毁 黄岛 6 0401300000 每日纯牛奶 韩国 SHINDONG CORPORATION 青岛流天商贸有限公司 4.2782 产品来自口蹄疫疫区韩国 销毁 黄岛 7 0404100000 乳清粉 澳大利亚 MURYAY GOULBURN CO-OPERATIVE CO.LTD 浙江省粮油食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150 使用过氧化苯甲酰 销毁 外高桥 29 1901100000 卡贝瑞特3段奶粉 荷兰 Xpert Nutrition B.V。 中丝顺发进出口有限公司 5.94 锌超标 退货 北京朝阳 3 0401200000 宝利氏牛奶 澳大利亚 MURRAY GOULBURN CO-OPERATIVE CO., LTD。 深圳市逸翠贸易有限公司 11.71 蛋白质和脂肪不符合国家标准 退货 文锦渡 4 0402100000 牛初乳 美国 Advanved Protein System, LLC 北京四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0.02 检出阪崎肠杆菌 销毁 首都机场
  • 乳制品拟全部检验三聚氰胺 国家质检总局新规征民意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近日全文公布了《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细则规定,采购制度应保证对购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及其加工制品批批进行三聚氰胺检验。   根据细则规定,乳制品包括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等)。   细则不仅规定采购制度应保证对购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及其加工制品批批进行三聚氰胺检验,还要求将三聚氰胺作为出厂自行检验项目,企业必须具备三聚氰胺检验项目相关的检验设备及能力,不得进行委托检验。   此外,企业采购制度应保证原料、辅料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规定。杜绝企业使用乳或乳制品以外的动物性蛋白质(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除外)或其他非食用原料制成的产品作为生产原料。   国家质检总局消息称,社会各界可将书面修改意见于2010年10月25日12时前通过网站提交质检总局食品司。   相关新闻   ■ 婴儿奶粉 企业自检成焦点   据新华社电 质检总局20日召开听证会,就2010版《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征求意见。听证会上,来自乳品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基层质监部门、检验机构、院校、政府部门和消费者代表20多人,就新版细则的适用范围、生产许可条件审查、生产许可检验和其他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其中对企业自检方面的内容关注度较高。   听证会上,既有代表认为自检项目过多,也有代表认为,自检项目还不够,如抗生素等其他一些物质也应纳入检测范围。   还有代表强调,企业自检有可能增加企业成本,成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涨价的理由,并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同时也会削弱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市场竞争力。   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质检总局将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反复论证各项条款,于近期发布实施。(《新京报》)   ■ “再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听证会侧记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连掌声都几乎绝迹,在10月20日下午两点的国家质检总局多功能厅里,气氛可以用“严肃”二字来形容。用一位参会人员的话来说就是:“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再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再怎么严肃也不过分。”   在专家组成员介绍完《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的特点之后,通过网上报名参与听证会的徐先生第一个举起了手。他说自己很高兴看到审查细则中多处提到三聚氰胺,但他的疑虑也同样来自于此:“万一今后又出现了‘四聚氰胺’、‘五聚氰胺’怎么办?”为此,他建议将生产企业申报材料的部分内容向社会公开,让消费者配合质监部门一起来把关。   另一位消费者代表王先生是一个半岁孩子的父亲,他坦言自己为了安全,一直给孩子喝进口奶粉,但是高昂的价格让他感到有些吃力。他希望审查细则实施之后,能有效地提升国产奶粉的质量安全水平。他还希望这种审查不是一次性的,而应该是定期的、常态化的,“只有这样,消费者的信心才能慢慢恢复”。   与消费者代表的频频举手发言不同,几大奶粉厂商的代表都显得较为谨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更加细化和具体,比如说60余项企业自检项目能否按照安全等级分类,部分自检,部分委托检验?再比如说快速检验设备的资质认定等等。   来自完达山乳业的代表认为,检验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如果能把好原材料关和生产工艺关,产品不合格的几率就很小了”。他建议,质监部门应该在原材料的控制和安全分析上加大监管力度。   来自美赞臣乳业的代表则认为,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而言,安全无疑是第一位的,但是营养也同样重要。如何保证配方的科学合理性?如何保证企业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这些问题也应纳入审查细则中。   在听证会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来自妇联儿童工作部的代表的发言让大家频频点头:“婴幼儿配方奶粉,是婴幼儿不可缺少、不能替代的粮食。在美国,总共只有3家企业可以生产。一旦质量出问题,那就是刑事犯罪。要想让三聚氰胺事件不再重演,这种法制环境和准入环境比任何设备都来得保险。”   短短两个小时,19位代表进行了发言,本次听证会的效率可见一斑。这种高效来自于质检部门的民主、科学行政的新作风,更来自于社会各界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高度关注和期待。
  • 近300批次洋食品和化妆品检出问题
    最新一批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2010年4月、5月)已经公布,将近300个批次的洋食品和化妆品被处以退货或销毁处理,其中还包括了一些世界名牌食品。   近300批次洋食品和化妆品检出问题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最新一批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2010年4月、5月)已经公布,将近300个批次的洋食品和化妆品被处以退货或销毁处理,其中还包括了一些世界名牌食品。  这次检出问题的洋食品包括多种乳制品、蜂蜜、巧克力、饼干、果酱等。   牛初乳亚硝酸盐超标   记者看到,乳制品依然是不合格产品中的常客。其中,多达272.1吨新西兰奶粉被指脂肪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而遭到退货,这些奶粉的制造商都标示为当地一家大型乳企,分4批次由上海、东莞、杭州等公司进口 而20.86吨的英国淡味车达奶酪也被指酵母菌超标,由国内一家乳企从苏州进口。   同时,来自美国的2吨牛初乳产品被检出亚硝酸盐超标而遭退货。同样来自美国的18.75吨食品级高蛋白乳清粉被指亚硝酸盐超标。这种物质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资料显示,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几率较高,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嘉宝米粉检出有害细菌   名单中也不乏世界名牌食品,例如哈根达斯生产商美国通用磨坊旗下公司General Mills Sales.INC制造的2个批次蛋糕粉、1个批次玉米松饼粉以及1个批次薄煎饼粉被指铝超标,还有1个批次的蛋糕粉检出转基因成分,遭退货 1个批次0.05吨嘉宝混合麦米粉被检出阪崎肠杆菌遭到了销毁,这种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死亡率高达50%以上。   国家质检总局强调,这些问题产品都已依法做退货、销毁或改作他用处理,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 我国将对进口乳制品新增多项重金属检测
    多批次进口乳制品检出问题   我国将新增多项重金属检测,并对境外备案乳企实施动态管理   2月3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公布的新一期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中获悉,2014年12月,有359批次进境食品、化妆品检出问题,其中进口乳制品有多批次上黑榜。有统计显示,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不合格进境乳制品名单中,共有430批次乳制品检测不合格。   为保障食品安全,今年我国加大对进境乳制品的把关,对非首次进口乳制品增加多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同时还将对境外生产基地增强监管,并建立境外企业注册管理与口岸检验检疫的联动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追溯分析,对注册企业采取风险警示、加严监管、撤销注册等相应措施。   检测   一年430批次进口乳品不合格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公布的一期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名单中看到,去年12月共有359批次进口食品、化妆品不合格,其中不乏进口乳制品,如来自澳大利亚的宝莱牌脱脂调制乳,共有528千克不合格,原因是&ldquo 超过保质期&rdquo 来自德国的黑森林超高温灭菌放牧低脂牛奶,共有123.84千克不合格,原因是&ldquo 标签不合格&rdquo 来自韩国的首尔每日奶油,共有2340千克不合格,原因是&ldquo 超过保质期&rdquo 来自德国的2批次优乳天地婴儿配方奶粉,共21.6千克不合格,原因是违规使用化学物质L-酪氨酸a和L-色氨酸&hellip &hellip   多批次进口乳制品被检出不合格并非新鲜事,过去质检总局公布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中,每个月均有多批次来自各国的进口乳制品上黑榜,引人注目。据新华食品统计,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不合格进境乳制品名单中,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共430批次乳制品检测不合格,其中新西兰、法国、澳大利亚分别以检出60批次、43批次、32批次,列第一、第四、第六,所占列不合格乳制品批次分别为13.95%、10.00%、7.44%.   在广东,进口乳制品不合格检出率也高企。记者从广东检验检疫局获悉,2014年1-10月广东局辖区进口乳制品共检出343批不合格,其中标签标识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的312批占91%,其他不合格包括微生物超标、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超保质期、腐烂变质、未获进境动植物审批等。   记者查阅过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黑榜名单,发现进口乳制品不合格的原因包括有违规使用化学物质、超过保质期、菌落总数超标和大肠杆菌超标、铜和硒微量元素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等。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严卫星指出,国外乳粉同样存在一定质量问题,且标准都是依据当地人的体质,并不太适合中国人的体质。&ldquo 各国乳粉在生产过程中依据的标准不一样,对于乳粉里的添加物质,有些国家允许添加,而我国可能根据国情制定的标准则不允许添加。&rdquo 严卫星如是说。   动向   继续强化对进口乳品监管   据了解,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上的要求不断升级,对国内外乳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大。来自商务部的信息透露,此前5年,我国乳制品进口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幅,2013年高达37%,2014年再次增长17.9%.2013年我国共进口乳制品182.7万吨,其中进口奶粉85.44万吨。不过,与此同时,国外部分问题产品也加大流向我国。   为保障国内消费的进口乳制品食品安全,继去年我国实施新进口乳品监督管理办法后,要求实行&ldquo 批批都检&rdquo 和&ldquo 项项都验&rdquo 后,今年我国再次提高进口乳制品的进入门槛。2月3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日前该局发布了关于调整《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实施要求的公告,新公告对进口乳品检验检疫有两处明显的调整:一是检疫审批范围有新增,二是检测报告项目有调整。   其中,新规增加需要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的进口乳品种类--乳基婴幼儿配方食品基粉原料,同时,除已需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的生乳、生乳制品、巴氏杀菌乳外,以巴氏杀菌工艺生产加工的调制乳也即将加入需要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的行列,需提交《检疫许可证》。   新规还部分修改非首次进口的乳品报检时所提供的检测报告规定的项目。一方面减少乳品中营养成分等检测项目,如除乳粉和调制乳粉保留蛋白质项目、乳清粉和乳清保留蛋白质项目、乳基婴幼儿配方食品保留蛋白质项目和脂肪项目外,所有其他乳品均取消了蛋白质、脂肪、酸度相关的检测项目 另一方面,则增加对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更加注重民众食品安全。比如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增加铅、汞、砷、铬四种重金属检测项目 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增加铅检测项目 乳粉和调制乳粉增加砷、铬、铅检测项目 牛初乳粉增加了砷、铬检测项目等。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国家对进出口乳制品检验检疫实施要求的调整,要求更加明确,标准更为细化。对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进出口企业:从今年2月1日起,进口以巴氏杀菌工艺生产加工的调制乳,应提前办理检疫审批手续 从今年5月1日起,报检非首次进口乳制品时,提交的检测报告应符合规定 报检首次进口乳品时,仍需按要求提供相应产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列明的项目的检测报告。   对策   将对注册企业进行不定期检查   此外,记者发现,今年我国对进口乳制品的强化监管,除了入境时增加多项检验检测外,对中游境外生产基地的监管也增加不少新举措。国家质检总局在日前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截至2014年12月31日,已经批准29个国家1836家乳品生产企业注册,其中包含64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   为从源头上保障进口乳制品质量安全,国家认监委表示,下一步将实施注册企业动态管理,对注册企业进行不定期检查、有效性评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建立境外企业注册管理与口岸检验检疫的联动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追溯分析,对注册企业采取风险警示、加严监管、撤销注册等相应措施 加强与境外主管机构的合作,及时通报境外注册企业及其产品信息,督促其落实境外监管责任 开展境外注册评审技术研讨,提高现场检查和注册评审的针对性,增强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据悉,去年5月1日起,我国已规定非经注册备案的境外生产企业生产的乳制品不得进口。去年,我国相关部门也曾组织专家对47个有贸易记录输出国的乳制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实施规则和工作指南 对境外生产企业的卫生条件及内控体系进行评价,落实输出国官方监管责任。
  • “食品安全标准与法规”研讨会举行
    ——2011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主论坛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4月21-22日,2011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在北京九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高峰论坛设有主论坛——“食品安全标准与法规”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在此主论坛上,AOAC(国家官定分析检测协会)中国分部主席鲍蕾、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标准处处长高小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华办公室助理主任irene chan(詹怡和)、美国凯赫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科学顾问冯文熙、新西兰恒天然集团高级法律事务经理王涛、北京食品学会理事长金宗濂等6位嘉宾,分别就AOAC标准、中国食品安全标准、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中国食品出口与欧美食品法规、牛初乳的国内外法规现状、我国保健(功能)食品的安全与对策等主题作了详细报告。 AOAC(国家官定分析检测协会)中国分部主席 鲍蕾博士报告题目:AOAC标准与食品安全检测   鲍蕾博士在报告中介绍了AOAC的历史沿革、主要出版物、职能、作用、工作程序等。鲍蕾博士重点介绍了AOAC与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关系:通过AOAC,中国可以获得可信的检测标准、提高分析检测结果的可信性、减少贸易摩擦、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及时跟踪国际食品安全检测信息和技术、加强国际实验室间技术交流与合作。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标准处处长 高小蔷女士报告题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   高小蔷处长首先强调了目前许多人对于食品安全标准认识的误区,即中国食品安全标准缺失、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外不一致、食品添加剂与非食用物质混为一谈。然后,高小蔷处长也谈到了中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监管体制、风险监测制度、风险评估制度,着重介绍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现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目前共发布了17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乳品安全标准68项,食品添加剂标准102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2项(包括66种农药残留限值)。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华办公室助理主任 Irene Chan(詹怡和)女士报告题目:FDA Food Safety Modernization Act (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   Irene Chan女士介绍了美国食品现代化法案制定的背景、意义、条款规定、实施的时间表和计划:美国食品现代化法案是在广泛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创建了新的食品安全体系,规定了范围广泛的预防措施、强制要求,建立了新的进口监管体系,强调“从农田到餐桌”的责任。该法案也规定了执行方式,其强调合作与协助,重视透明度,侧重公众健康保护,与利益相关各方交流以确定执法的合理性。   除此之外,作报告的还有: 报告人 单位、职位 报告题目 王涛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高级法律事务经理 牛初乳的国内外法规现状 金宗濂 北京食品学会理事长 我国保健(功能)食品的安全与对策 冯文熙 美国凯赫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科学顾问 中国食品出口与欧美食品法规   附录: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  www.food2011.com
  • 生鲜牛乳的检测方法和收购管理标准
    进一步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规范生鲜乳生产收购秩序,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了生鲜乳质量安全。从事生鲜乳收购、贮存、运输的生鲜乳收购站应当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牛养殖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执行加强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保证生鲜乳质量安全,促进奶业健康发展,根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制定要求。第一章第六条,生产、收购、贮存、运输、销售的生鲜乳,应当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第三章 生鲜乳收购 ,第十八条 取得工商登记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开办生鲜乳收购站,第四条化验、计量、检测仪器设备清单。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促进奶业稳步健康发展,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放心奶”。 许多乳品收购单位还规定下述情况之一不得收购:①产犊前15d内的末乳和产后7d内的初乳;②牛乳颜色有变化,呈红色、绿色或显著黄色者;③牛乳中有肉眼可见杂质者;④牛乳中有凝块或絮状沉淀者;⑤牛乳中有畜舍味、苦味、霉味、臭味、涩味、煮沸味及其他异味者;⑥用抗菌素或其他对牛乳有影响的药物治疗期间,母牛所产的乳和停药后3d内的乳;⑦添加有防腐剂、抗菌素和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乳;⑧酸度超过20oT,个别特殊者,可使用不高于22oT的鲜乳。 新鲜牛乳的滴定酸度为16~18oT。不同酸度的原料乳可合理利用:——淡炼乳的原料乳,要用75%酒精试验;——甜炼乳的原料乳,用72%酒精试验;——乳粉的原料乳,用68%酒精试验(酸度不超过20oT)。——奶油的原料乳尚可用22oT的乳制造,但其风味较差。——酸度超过22oT的原料乳只能供制造工业用的干酪素、乳糖等。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和乳制品酸度的测定》 GB5413.34-2010因发酵而产生的,是酸奶中的乳酸,乳制品中最重要的酸则是乳酸,乳制品的酸度滴定常用于检测奶酪和酸乳生产中的乳酸发酵过程,并且可以制造出不同味道的出品,生鲜牛乳糖酸一体机PAL-BX/ACID91可迅速进行生鲜牛乳进行糖度和酸度测量,无需要任何测量试剂,方便现场收购生鲜牛奶使用。如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生乳、发酵乳、炼乳、奶油及干酪素酸度的测定均可使用牛乳糖酸一体机PAL-BX/ACID91进行测量,作为生产质量指标。乳酸%:牛奶的酸度除滴定酸度外,也可用乳酸的百分数来表示,与总酸度的计算方法一样,也可由滴定酸度直接换算成乳酸% (10T=0.09%乳酸)。习惯上把酸度小于0.2%以下的牛奶称为新鲜牛奶;把大于0.2%的牛奶称为不新鲜牛奶。 测试方法:a .此仪器测试糖度(Brix)时使用样品原溶液,测试酸度时需要使用去离子水(蒸馏水)或者纯水稀释50 倍(1:50),但是酸度测试值还是指原溶液的酸度。b. 便捷的稀释(1:50)可以使用配备的胶头滴管和计量附件进行。暨使用胶头滴管吸取0.2ml 样品,添加去离子水或纯水到计量附件标注的刻度线(10ml)位置。C. 精确的稀释(1:50)使用国内配套的200ul 移液器吸取样品,5000ul 移液器添加9.8ml 去离子水或纯水。 使用OFFSET, 与滴定法的差异对于特定的样品,由于测量原理的差异,仪器的测试值可能无法与滴定法测试值完全一致。 使用修正(offset)创建两种方法之间的转换表(系数)。Y = ax + bY:滴定值x: 仪器测试值a: 系数(倍数)b: 加/减的数值转换 此款牛乳糖酸一体机PAL-BX/ACID91 均有样机可以免费样品测试,欢迎租借试用,欲了解更多产品资讯,或有样品需要测试请联系ATAGO中国分公司。
  • 吉大· 小天鹅“蛋白质快速检测仪”产品入围国家质检总局专用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吉大&bull 小天鹅&ldquo 蛋白质快速检测仪&rdquo 产品入围国家质检总局专用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2010年6月1日, 中机国际招标公司发布公告,我公司&ldquo GDYN-200S 蛋白质快速检测仪产品&rdquo 成功入围 &ldquo 国家质 检总局2010年专用仪器设备采购项目&rdquo 进入终评。该仪器适于牛奶(包括 纯奶、核桃、燕麦、 红枣牛奶、牛初乳等)、奶粉、豆浆粉和鸡蛋等样品中蛋白质的快速定量 测定。公司以&ldquo 速测 万物利害 志保天人安康&rdquo 为企业使命,根据国家标准及市场需求,以吉林 大学为技术依托, 自主创新了系列现场专用仪器和快速检测方法,为食品安全监管、卫生疾控检 验、水质现场 分析、室内空气测定等部门和领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装备,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 水资源保 护以及室内空气治理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吉大· 小天鹅入围产品 包号 包号/品目 币种 投标名称 投标价格 (元) 第8包-C: 快速真蛋白质分析仪 长春吉大&bull 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 人民币 GDYN-200S 168,000.00
  • 真空冷冻干燥机在保健品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养、身体的调理也逐渐注重,使得保健品行业飞速发展。但保健品在制备过程中也会浪费较多原材料,无法更大程度发挥利用原材料本身的营养价值。随着冻干机的出现,以其的独特的冻干技术可以生产出更有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的保健品。也因此有“保健品冻干机之称”。 上海田枫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冻干机厂家,主营冻干机系列包括:家用型冻干机,实验型冻干机、中试型冻干机、生产型冻干机。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产品解决方案。下面为大家列举下保健品冻干机的应用: 1、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主要成分的营养型保健品冻干 利用保健品冻干机制备可以让这类保健品所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更综合性地补充 可以让缺乏这类营养素的人群更大程度的吸收。 2、以天然或珍贵植物为原料,冻干提取出有效营养成分的保健品  这些保健品主要是把天然植物中最有用的营养精华提取浓缩,在冷冻干燥制备。如从大豆中提取蛋白,从红豆、黑豆、银杏叶等植物中提取营养物。 3、名贵中药或有药用价值的动植物为主要原料的补养型冻干保健品  如冻干人参、冻干鹿茸、冻干灵芝、冻干银杏、冻干乌鸡、冻干鳖等。 4、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冻干制成的保健品 5、以动物初乳为原料冻干制成的保健品  动物初乳中含有优质蛋白和免疫蛋白,前列腺增生 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如冻干牛初乳; 6、以“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为主的冻干保健品  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不但能加速肠道废物排出,还有清理人体内环境的作用,所以,又被称为“清道夫”。如五谷杂粮的冻干。来源:上海田枫仪器有限公司www.tfyqchina.cn www.tfsye.com关键词:[冷水机][小型冷水机][工业水冷机][实验室冷水机][制冰机][超低温冰箱][冻干机] [实验室冻干机][生产型冻干机]
  • 质检总局披露劣质洋奶粉名单 称已“挡在国门外”
    在国内对进口奶粉需求强劲的背景下,洋奶粉今年大量涌进国内市场,量价齐增。然而随着洋奶粉汹涌而至,问题洋奶粉、问题洋乳制品的批次和重量也在激增。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公开信息显示,截至本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共发布了6次进境食品和化妆品不合格名单,其中最新一次发布的信息是今年6月份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其中共有14批次的乳制品不合格。其中包括25.25吨新西兰公司出品的全脂奶粉、149.875吨新加坡全脂奶粉检出阪崎肠杆菌,1吨来自美国的牛初乳检出亚硝酸盐。资料显示,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进口的有机婴幼儿奶粉也有问题。在最新公布的信息中,记者发现有二批次来自澳大利亚的有机婴幼儿奶粉共53吨检出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磷 另有171.775吨来自澳大利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也检出锌超标。据资料显示,过量摄入锌可导致铜缺乏综合征,引起缺铁性贫血。而过量的锌很难被排出体外。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开发布的进境不合格信息,今年上半年进口不合格乳制品重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23.25吨,同比增幅为15.55% 今年上半年进口不合格乳制品重量占不合格进口食品、化妆品重量的11.2%,约等于去年同期的6倍。   质检总局每次在例行公布信息之后均表示,公布的进境不合格产品,是在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的,目前都已依法做退货、销毁或改作他用处理。但这一事实也从侧面说明,在国内消费市场对洋奶粉需求倍增的同时,部分劣质、有问题的洋奶粉也欲伺机倾销到国内。
  • 贝因美婴儿米粉违规添加猪骨粉
    缘起消费者诉违规添加   据了解,今年4月19日广东消费者容女士在广州黄花岗文化广场的好又多超市,购买了2盒"贝因美紫菜骨粉高钙营养米粉",该品外包装盒上标示"特别添加海带、紫菜、新鲜猪骨粉".   回到家后,因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吴女士查阅并对照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发现贝因美米粉里的"新鲜猪骨粉",其实不得添加在食品里,在婴儿米粉里添加"新鲜猪骨粉"属于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4月28日,容女士就此事向国家卫生部递交咨询申请函,几天后,卫生部寄来答复函称:婴幼儿食品包括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分别为GB 10765-2010和GB 10767-2010,普通消费者只要登录卫生部网站,就可找到"卫生标准"一栏进行查询。卫生部复函内指出,按照《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食品添加剂(包括食品营养强化剂)必须经过卫生部列入名单中方能使用。而根据《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 14880-1994)规定,除牦牛粉可以作为营养强化剂-钙源使用外,其他来源的骨粉,包括新鲜猪骨粉,不能作为营养强化剂使用。   拿到这份权威说法后,今年5月,容女士将销售方好又多黄花岗百货有限公司连同厂家贝因美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判令被告一好又多百货退还她购买的贝因美产品所付的货款70.80元,并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判令被告二贝因美公司依法赔偿她相当于货款10倍的损失,同时还要求两被告支付她的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合计29315元。   争议添加猪骨粉是否安全   贝因美米粉乱添加是否安全?在法庭上,三方展开激烈辩论。   作为原告的容女士坚称,贝因美作为生产者,将"新鲜猪骨粉"作为营养强化剂功能特别添加到婴幼儿食品中缺乏法律依据。理由是,《食品安全法》第46条规定,"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新鲜猪骨粉若没有经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随意使用于婴幼儿食品,很不应该。况且,不管什么动物的骨粉,也不管是否新鲜,依据卫生部相关规定,都不能使用在婴幼儿食品中。   容女士认为,婴幼儿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不仅关系到食品的营养,而且关系到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在进行风险评估后规定营养成分的最高量、最低量等要求,使婴幼儿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又保证食用安全。如果贝因美无法提供特别添加"新鲜猪骨粉"的合法性的证据,则属于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的行为。而好又多百货作为专业的销售商,必定具备法定验货义务及专业验货技能,在由其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后,理应知道该产品是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其继续销售涉诉产品明显就属于一种故意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容女士的指责,好又多百货辩称,自己是商品零售企业,并不从事商品生产,所售商品均是向供应商采购后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该公司建立并执行了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尽到了合理、谨慎的审查检验职责,而且该公司并没有实施欺诈行为,要求"退回货款"和"赔偿10倍价款"的诉求毫无法律依据。此外,好又多百货还称,被告仅针对包装宣传不符合标准向法院起诉,根本没证据证明其实际受到损害,法院不应该受理。   对于"贝因美紫菜骨粉高钙营养米粉"产品是否合格的问题,贝因美公司直接出示了一份由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杭州站对其产品作所的《检测报告》。该报告显示,该产品经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Q/HBS0108S-2010,GB13432-2004中所规定的技术要求。   法院判决不符合食品添加规定   6月19日,广州市越秀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法官在调查取证后认为,根据国家卫生部向原告发出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告知书》,可以证实被告贝因美公司生产的"贝因美紫菜骨粉高钙营养米粉"添加"猪骨粉"不符合《食品添加剂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原告要求退还货款有理由。   不过法官又认为,原告要求两被告按照《食品安全法》第96条规定,支付价款10倍赔偿的诉讼请求,属于惩罚性赔偿。在本案中,原告没有证据证实其食用了该食品后,对人体构成损害的事实,亦无证据证明上述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所以,原告主张惩罚性赔偿和误工费的诉求缺乏事实依据。而本案是合同之诉,要求精神损失费不符合规定。   因此,越秀法院判令好又多百货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一次性将货款70.8元退还给原告,同时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对此,容女士表示不服,她认为法院应该提高这些企业的违法成本,于是决定上诉。   延伸   婴儿食品添加增多   多新规出台限制乱添加   近年来,婴儿食品乱添加现象渐增,不少企业为给产品一个卖贵价的名目,在这类食品中添加多种营养素及其它成分,并大力宣传其所添加物与众不同的功能。对此添加增多现象,国家相关部门十分重视。记者昨天查阅卫生部及相关部门官网,发现近年来我国对婴儿食品的添加发布有多个限制新规,如禁止在婴儿配方食品中添加牛初乳、禁止"添香加料"等等。专家指出,婴幼儿属于特殊体质群体,其对所摄入食物高度敏感,因此我国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原料采取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制度,列入婴幼儿配方食品相关标准后方准许使用。   据了解,我国婴儿食品行业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而在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大多由添加物引发。记者日前走访市场发现,婴儿食品近年来出现添加物增多现象,如不少婴儿奶粉宣称添加DHA、叶黄素、钙、益生菌、牛初乳等等,各类营养素和新成分功能各异,均宣称对婴儿健康发育具有良好作用。然而记者发现,每一次婴儿食品新增加添加物,企业便以"配方升级"名义发起新一轮提价。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婴儿食品中添加各种新名目的营养素,其实均是企业的一种营销手段,"其实作用、成分都差不多,符合国家标准的婴儿食品均合格。"   婴儿食品添加物增多现象,引起部分业内人士的安全隐患担忧,也引起国家关注。近年来,为保障食品安全,卫生部曾多次发布多个新规来限制婴儿食品乱添加行为。
  • 问题乳粉流入中国 质检总局紧急召回
    3日,家乐福国展店,市民在选购婴幼儿奶粉。 可瑞康奶粉二段 恒天然公司商标。   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2日向新西兰政府通报称,其生产的3个批次浓缩乳清蛋白(WPC80)中检出肉毒杆菌,影响包括3个中国企业在内的8家客户。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当晚就发布消息,要求进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产品。   3日晚间,恒天然再次发布声明称,此次质量事件涉及的是其销售给其他食品公司用于生产消费类产品的商业乳品原料,而恒天然自有的消费品牌产品均不在此次质量事件的影响范围之列。   涉事产品或达到900吨   恒天然2日发布这次污染消息,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更多详情。   这家企业新西兰奶制品公司执行董事加里罗马诺介绍说,检测显示,新西兰本地一家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3批浓缩乳清蛋白含有肉毒杆菌。这些“受污”产品总量达40吨左右。   恒天然说,暂时没有收到“受污”产品引发的健康问题报告。   据悉,这些可能造成服食者中毒的受污染浓缩乳清蛋白粉被提供给8家制造商,用作生产婴儿奶粉、儿童成长奶粉和运动饮料的原料,涉事产品估计达到900吨。   样品检测耗时4个多月   按恒天然的说法,早在今年3月,企业便发现潜在质量问题,当时对某一产品的检测发现梭菌属细菌。只是,这一菌属许多菌种属于无害,因而企业在接下来几个月里对产品样品实施进一步检测。   直至7月31日,检测中发现了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肉毒杆菌。   问及为何耗时这么久才发现问题,罗马诺回应,这一时间符合现代标准。他说:“我的理解是,得出这一结果所作的科学检测使用了现代技术标准。我们总想做事情快一点,但现实是,根据现有技术,要耗时那么长。”   罗马诺说,这次污染源是恒天然在新西兰北岛怀卡托地区豪塔普工厂的一根受污染的管道。“(发现受污染后)我们立即寻找源头,确定一小段管道没有像本应该的那么卫生。”   他说:“正在对这家工厂的更多产品实施检测。”他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各方正在调查污染情况   恒天然说,已于2日告知8家客户这次质量问题。这些客户现正紧急调查,以确定产品是否受到影响。如有必要,将召回产品。   恒天然拒绝提供8家企业和相关产品名称,拒绝说明“受污”产品销往哪些国家和地区。但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表示,受影响国家包括澳大利亚、中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沙特阿拉伯。   《新西兰先驱报》3日报道,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认定,在新西兰销售的5批婴儿奶粉产品可能受到污染。这一部门说,涉及的品牌是达能旗下的可瑞康(NutriciaKaricare),产品是针对6个月以上婴儿的第二阶段配方奶粉。   初级产业部分管食品安全的代理局长斯科特加拉赫说:“可瑞康通知,其中3批存放在新西兰奥克兰市的一处仓库,另一批装载在一艘船上,另外一批存放在澳大利亚……可瑞康说,已封存这些产品,不会上架销售。初级产业部仍在核实信息。”   加拉赫说,初级产业部已派小组前往可瑞康在奥克兰的仓库。   反应   中国质检总局:   恒天然通报当晚即要求召回   针对新西兰企业在浓缩乳清蛋白粉中检出肉毒杆菌一事,国家质检总局2日晚要求进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产品。   中国是新西兰奶粉的主要进口国之一。暂不清楚这次是否有“受污”奶粉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高度重视这件事,2日立即与新西兰驻华使馆取得联系,要求新方立即采取措施,防止问题产品影响中国消费者健康。   同时,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要求进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产品,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进一步加强新西兰输华乳制品的检验监管。国家质检总局将对此事继续给予关注。   新西兰政府:   暂停向宝宝喂食可瑞康二段奶粉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3日发表声明,建议新西兰父母暂停为6个月以上宝宝喂食“可瑞康”牌二段婴儿配方奶粉,因为这种奶粉可能使用含有肉毒杆菌的浓缩乳清蛋白粉。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负责食品安全事务的代理局长斯科特加拉赫当天表示,恒天然集团于2   日下午向初级产业部通报了这一事件,初级产业部已将情况通报主要海外市场的政府监管机构,并加紧调查核实。目前已经确定5个批次“可瑞康”牌二段婴儿配方奶粉使用含有肉毒杆菌的浓缩乳清蛋白粉。这些“问题奶粉”不会被投放到市场销售。   加拉赫说,初级产业部将与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及相关客户合作,加紧核实并了解更多相关情况。如果市场上产品被发现含有被污染的蛋白质成分,将会被立即召回。在验证过程结束前,消费者应使用可瑞康一段奶粉或其他品牌奶粉代替。   恒天然集团:   联系客户撤回产品暂未进行召回   恒天然集团新西兰乳品业务总裁加里罗马诺表示,恒天然的客户们将这种特殊类型的浓缩乳清蛋白(WPC80)应用于包括婴儿配方奶粉、成长奶粉和运动型饮料等产品之中。   “因此,我们立刻联系了我们的客户以及相关机构,从而保证所有可能受影响的产品能从市场中撤回。”罗马诺表示,“我们正与客户合作,并将在获得最新情况后公布更多信息。”如果需要面向消费者召回产品,将由相关的食品公司完成。   恒天然说明中还称,恒天然集团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昨天表示:“恒天然始终把食品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我们极为重视公众健康问题,并正尽我们所能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帮助,在必要时召回所有包含这一原料的产品,同时保证公众了解这一情况。”   “我们正在快速行动。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尽快获得那些可能受到影响的产品信息,从而确保这些产品从超市中下架,而那些已经被买走的产品也能退回来。”史毕根斯谈道,“我们正在与新西兰的监管机构初级产业部紧密合作,保证新西兰以及海外的监管部门随时了解最新情况。”   恒天然中国市场大事记   2005年   恒天然与中国当时的三鹿集团签署合资协议,注资8.6亿元人民币收购三鹿43%股份。次年,双方的合资公司正式运营。   2007年   恒天然在河北省唐山市建立恒天然牧场,并以该牧场作为恒天然在中国的示范牧场。   2008年   三鹿奶粉曝出“三聚氰胺事件”。恒天然公司在华投资受到重创,其所有在三鹿集团的投资均化为灰烬,包括其自有奶粉品牌安怡、安满也因由三鹿集团经营、部分奶源也由三鹿供应,而被迫退出中国市场。   2009年   恒天然旗下品牌安怡、安满在退出一年后,重返中国市场。这些产品所使用的原料奶粉均从新西兰进口。   2011年8月   安怡开始在江苏省南京、无锡、苏州、常州、扬州、镇江、泰州以及南通八个城市上市。   2013年1月   恒天然在对2012年9月生产的100份样本检测时发现,其中10份奶粉及奶酪粉中存在二聚氰胺(DCD)残留。恒天然发言人称,这并不影响食品安全,检出二聚氰胺残留的批次也已照常发往中国等国外市场。   2013年6月   恒天然表示正准备在中国市场推出自己品牌的婴儿奶粉“安曼”(Anmum),新品牌奶粉将首先在北京、上海和广州销售,如果开局顺利,将扩至中国其他地方市场。   释疑   为何不公布中国3家客户名单?   公布客户名单须得到客户许可   恒天然方面昨天虽然指出中国有3家客户进口了问题产品,但并未公布3家客户的具体名称。那么三家客户到底是进口商还是奶粉品牌生产商?如果是前者的话,那么该进口商又要供应给各个不同的企业生产商,涉及到的品牌商就可能远不止3家。   恒天然中国公司有关负责人郝晓红昨天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因为恒天然与客户都签有协议,公布客户的名单必须得到客户许可才可以。   不过从昨天晚间恒天然发布的第二份公告看出,问题产品流向应该是品牌企业。不   过具体企业名称仍没有公布。   有消息称,中国有70%的进口奶粉都来源于新西兰,而这些几乎全部出自恒天然 平均每10个中国比萨中,就有8个使用恒天然产的奶酪,并且多数大型面包连锁店使用的也都是恒天然的黄油、奶油和奶酪。   为何3月份发现问题至今才公布?   不断细化研究了几百种可能性   根据恒天然的说明,恒天然今年3月份就发现了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但是直到5个月后的今天公司才对外公布问题,为何当时公司不采取应急措施封存相关产品、等待检测结果最终确认没有问题后再重新出售从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对此,恒天然执行董事加里罗马诺则解释为:这一时间符合现代标准。他说:“我的理解是,得出这一结果所做的科学检测使用了现代技术标准。我们总想做事情快一点,但现实是,根据现有技术,要耗时那么长。”   恒天然中国公司有关负责人郝晓红随后给记者发来书面回复表示,“由于新西兰基于牧草养殖的模式,梭菌属微生物并非常规检测项目,这也是为什么乳清制品生产初期并未检测梭菌属微生物的原因。但当我们混合各种原料进行生产时,我们对梭菌属微生物进行了检测,而进一步的混合生产是在各种原料生产几个月以后发生的。虽然它仍然在可接受范围内,我们仍启动了进一步预警测试,以找出这种变化的原因。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测试,不断细化,利用现有的检测方法研究了几百种可能性。自然界中存在数以百计的梭菌属微生物,但其中大部分对人类无害。经过一系列检测,7月31日确定是肉毒杆菌。”   不过,原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表示,“各种病毒的培养,毒素的来源,都要进行一一排查,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恒天然作为一家全球知名企业,对自己的丑闻并不护短的态度,对消费者来说总体还是负责任的。但是恒天然在发现问题的苗头时就应该采取一个临时应急方案,叫停产品的生产销售,然后再去查。此次从发现问题到公布问题拖延的时间是长了点,为何他们没有采取这样的应急方案,也只有恒天然自己解释了。   为何原料有问题奶粉不受影响?   乳品原料同消费类产品属不同范畴   昨晚10点左右,恒天然中国方面再次给记者发来最新说明称:恒天然集团确认旗下消费品牌产品均不在2013年8月3日公布的质量事件的影响范围之列。   恒天然集团确认在澳大利亚、亚洲包括中国、拉丁美洲、新西兰以及中东等全球市场,其旗下消费类产品中并不包含此次受到影响的浓缩乳清蛋白(WPC80)。   恒天然目前在中国销售的消费品牌包括安满、安怡、安佳和田园。除了旗下的消费品牌产品之外,恒天然集团还销售NZMP商标的商业乳品原料。这些原料销售给其他食品公司,用于生产其旗下消费类产品。   恒天然指出,昨天早上首次公告中指出的由一家新西兰工厂生产检测出问题的三批次浓缩乳清蛋白产品(WPC80),是恒天然集团唯一受到此次质量问题影响的NZMP原料。   这些批次原料销售给了恒天然的8家客户其中一部分以产品原料的形式销售给客户,另外一部分由恒天然使用受到影响的浓缩乳清蛋白(WPC80)生产为成品后再销售给客户。这些客户中,有3家为食品公司,2家为饮料公司,其余3家公司为动物饲料生产企业。   公告称,恒天然与这8家客户继续保持沟通并直接提供支持。目前阶段没有任何关于产品召回的消息发布。接下来的时间如果需要面向消费者召回产品,将由我们客户与当地监管部门协作宣布和启动召回流程。   调查   旗舰店月销上万件称产品经过两国双重质检   京华时报记者昨天在淘宝网搜索可瑞康奶粉二段,显示有21576件宝贝。   其中排在前面的为可瑞康官方旗舰店。在该店,可瑞康新西兰原装金装婴幼儿奶粉二段2段900g的一罐,售价为210元,近期有4325件成交,最近一个月成交10566件。而6罐装的一整箱售价为1260元,近期有2669件成交。   而在客服评价中,也有顾客留言“看新闻说奶粉出问题了,担心中!问客服老是说中国的没有问题,但还是担心,准备买的妈妈考虑下。”也有顾客表示,自己刚买了奶粉就出现召回问题,询问“怎么处理”。但即便如此,昨天在官方旗舰店,仍有近百人下单购买。   可瑞康品牌旗舰店客服表示:国内官方渠道销售的可瑞康产品,都是经过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和中国检验检疫局双重质检的,不合格的只能当场销毁,无法上市,所以目前销售的产品均不含肉毒杆菌。   大多企业撇清关系多美滋称正在调查   记者昨天采访众多奶粉企业,直接表示从没有进口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的企业有美赞臣、合生元、圣元、蒙牛、雅士利、澳优、飞鹤。伊利也表示,此次恒天然事件不涉及公司。   不过确实有很多洋品牌是恒天然的客户。惠氏称,尽管恒天然的乳清蛋白有供应惠氏,但是此次受到污染的乳清蛋白并未流入惠氏。雅培称:“目前,公司从第三方供应商恒天然方面获悉,相关问题批次的奶源并没有供应给雅培的中国市场,我们也确认在中国销售的奶粉没有受到问题奶源的影响”。   达能集团旗下的多美滋昨天则未置可否,只是称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非常关注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原料污染事件,并已迅速展开调查,要求恒天然及时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有进一步消息,我们将尽快向社会公布。   专家说法   肉毒杆菌是毒性最强的蛋白质之一   京华时报记者昨天走访市场发现,不少奶粉品牌配料表中都注明含有浓缩乳清蛋白,不过有的只标明了进口奶源,没有标明具体进口国家名称。   “母乳的总蛋白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一般为7.5:2.5,而牛乳则相反,其总蛋白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为2:8”,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因此我国国家标准GB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中要求“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应60%”,即以乳或乳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的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所占总蛋白质的比例应大于等于60%,该要求主要就是参考了母乳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   王丁棉表示,因为牛乳总蛋白中乳清蛋白少,这就意味着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需添加乳清蛋白才能达标。   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常温、低酸和缺氧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在不正确加工、包装、储存的罐装食品或真空包装食品里都能生长。   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是毒性最强的蛋白质之一。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甚至眼肌、咽肌瘫痪,中毒者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数说恒天然   恒天然集团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新西兰奥克兰。集团年销售额约160亿美元,是新西兰国内最大的乳品公司,也是世界上第四大乳品生产商。   恒天然不仅为饼屋、餐厅、酒店和快餐店供应奶酪、奶油、牛奶、黄油等乳制品,还出口特殊乳品原料,如乳清蛋白、水解蛋白和牛初乳等。   【原标题】媒体称新西兰问题乳粉疑流入中国3家品牌企业
  • 韩乳业巨头牛奶中测出福尔马林 涉及金典名作奶粉
    原装进口的金典名作奶粉   因其使用了受污染的饲料 该公司多款奶粉中国有售   日前,韩国第三大奶制品生产公司每日乳业的牛奶中被检测出含有福尔马林,原因是其使用了受污染的进口饲料。而记者发现,每日乳业有多款乳制品在中国有售。   在韩国首尔,超市中的鲜奶专柜竖起牌子,说明所售的牛奶中不含福尔马林   韩国兽医科学检疫院日前表示,将对韩国四大乳制品企业生产的牛奶进行甲醛紧急检测,将于本月9日左右公布结果。   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在过去被广泛运用于消毒和杀菌。但由于它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食品工业等领域近年来已逐步减少使用。   韩国兽医科学检疫院表示,已经要求检疫部门收集由韩国国内四大奶业企业每日、首尔、南阳、东远生产的50种不同奶制品进行检测,并于5月9日左右公布结果。   韩国目前有20多家奶制品生产企业,首尔、南阳、每日三大公司出品的牛奶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63%。其中被查出问题的韩国每日乳业向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和技术。   韩国兽医科学检疫院表示,考虑到甲醛也可能在奶牛自然生长过程中出现并影响牛奶的质量,今后将对所有奶制品进行例行的甲醛检查。   中国落点   正规进口产品 奶源不在韩国   记者发现该企业在中国销售的奶粉主要有金典名作。该奶粉由中国烟台每怡进出口有限公司从韩国原装进口,产品适用范围涵盖从出生到3岁的婴幼儿。   此外,每日乳业旗下的“宫”奶粉,以及婴儿浴后乳液、保湿护臀霜等产品也在中国有售。   上午,烟台每怡进出口有限公司北京销售经理陈女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烟台每怡是每日乳业在中国的唯一总代理,进口产品主要有金典名作、金典妈妈孕/产妇奶粉和婴妇安三种。   “如果是我们公司正规的进口产品,奶源并不在韩国,而是在新西兰和德国,是经过中国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的,所以不用担心。”陈女士说。   但是该公司提示,在网络上有一些号称由每日乳业生产、包装为朝鲜文的代购或走私产品,奶源在韩国,品质和出厂日期无法保障,也不受中国国家卫生部门的监督,存在安全威胁。   上午,本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但截至记者发稿时,质检总局未对此事发表回应。
  • 卡夫奶油芝士过期 迪乐多奶粉上黑榜
    食品卫生警示灯   进口的卡夫芝士过期、宜家蛋糕细菌超标、资生堂防晒霜含镉……国际知名品牌产品一贯深得市民信赖,但近年来也频爆出问题。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今年1月份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其中不合格食品共240批次,不合格化妆品7批次,不乏卡夫、雀巢、宜家等国际知名品牌。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此次公布的进口问题食品、化妆品是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发现的,目前已退货、销毁或改作他用,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知名产品质量不合格   包括卡夫、雀巢、家乐福、宜家、资生堂等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今年1月份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其中,上海卡夫食品公司进口的41公斤美国产的卡夫菲力奶油芝士被查出超过保质期,该批芝士也因此被销毁。上海可迪食品有限公司进口的雀巢奇巧榛子味牛奶巧克力脆谷棒,被检出违规使用化学物质山梨糖醇,2.7吨产品也被当地检验检疫部门销毁。据悉,山梨糖醇服用过量会引起腹泻和消化紊乱。此外,30.8公斤家乐福牌鸡蛋面条在进口时被检出标签符合性检验不合格,同样被做出了销毁处理。   在欧洲被检出肉丸中有马肉的宜家,此次也在不合格食品名单中,上海宜家公司进口的1.8吨杏仁巧克力蛋糕被检出大肠菌群超标,全部货品被检验检疫部门销毁。   除了食品,一些国外名牌的化妆品也爆出进口产品不合格。其中,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分公司从日本进口的一批3.6千克资生堂安热沙防晒霜被检出了重金属镉。罗莱家纺[48.00 3.49% 资金 研报]股份有限公司从法国进口的1200毫升液体马赛皂-玫瑰,则属于非法进口产品。这两批不合格产品被销毁处理。   20多吨进口奶粉被退货   迪乐多、美智宝榜上有名   此次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今年1月份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名单中,广州两家公司进口的迪乐多和美智宝品牌婴儿奶粉榜上有名。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羊城食品有限公司进口的3批次迪乐多较大婴儿配方奶粉被检出不合格,其中两批次奶粉被检出钠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第一阶段奶粉15.7吨,第三阶段奶粉6.2吨,这两批次的奶粉已经被广东检验检疫部门作退货处理。另有一批次第二阶段奶粉因标签不合格也被退货。   而广州市华联世纪工贸有限公司进口的法国产的美智宝超级宝护婴幼儿配方奶粉,也因标签不合格被退货,该品牌奶粉共3批次,总重量达2.16吨。   此外,一些其他非婴幼儿奶粉的乳制品也被检出不合格。其中,e食惠100%新西兰纯牛奶被检出非脂乳固体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康宝牌100%牛初乳纯粉被检出水分超标,菲仕利脱脂牛奶的标签不合格,这些不合格乳制品被检验检疫部门以退货或销毁的方式拒之国门外。   进口冰鲜含病菌   包含一批西班牙冻鱿鱼、挪威冻竹荚鱼等   除了包装食品,冷鲜食品也是我国食品进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公布的不合格信息中,产自西班牙的冻鱿鱼被检出了镉超标,挪威产的冻竹荚鱼则被检出了单增李斯特菌。   山东一家公司进口的西班牙冻鱿鱼被检出镉超标,54.5吨货品被当地检验检疫部门作出了退货处理。上海一家公司进口的600公斤墨鱼粉同样因被检出了镉超标而被退货。此外,山东一家水产公司进口的250多吨挪威产的冻竹荚鱼被检出单增李斯特菌而被退货。   3月1日,南沙检验检疫局也查获了一货柜霉变的南非葡萄,该货柜葡萄一共3500箱,总重15.75吨,总货值近4万美元。
  • 恒天然三批全脂奶粉被检出含阪崎肠杆菌
    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公布了今年4月进境的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其中,全球最大的乳品原料供应商新西兰恒天然(前译名方塔拉)多个批次的全脂奶粉被检验出含有致病菌阪崎肠杆菌。   不合格产品国家已按规定处理   据公布的数据显示,被检出阪崎肠杆菌的三批全脂奶粉,总数达277.9吨,分别是今年1月和3月进口的,被上海检验检疫局和广东检验检疫局截获。   对此,记者联系了恒天然商贸(上海)有限公司,该公司给记者发回传真表示,恒天然确有进口到中国的食品工业用乳品原料在4月份被相关地方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出阪崎肠杆菌。尊重中国政府的相关考虑和规定,已对被检测出阪崎肠杆菌的产品按规定作出了相应的处理。   在这份4月份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的表格里,记者看到国家已经按相关的规定对这些批次的产品进行处理。   恒天然中国进口产品抽检频出问题   同时,记者在查阅相关的资料发现,去年9月恒天然同样有两批全脂奶粉,共计231吨被广东检验检疫局检出含有阪崎肠杆菌。   记者还了解到,这两年来,恒天然进口中国多个批次的产品均存在水分检测不合格、标签不合格等问题而被处理。仅某国内奶粉品牌这两年从方塔拉进口的奶粉当中,就有5个批次,超过650多吨原料被检验出了水分检测不合格、标签不合格等问题。最近一次是今年3月从方塔拉进口的119.95吨速溶脱脂奶粉被检出水分检测值与外包装标示不符。   对此,恒天然表示,恒天然公司一向极为重视标签问题,并利用国际日恩克的方法在经认证的实验室中进行检验。食品工业用原料奶粉的水分含量问题,差距可能来自于检测的可变性。如利用同一个方法多次重复检测,其结果可能不同 而当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时,其结果也可能产生差异。   恒天然中国战线在收缩?   据悉,恒天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乳品原料供应商,每年乳品原料的全球销量超过200万吨,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在中国,包括国内乳业巨头蒙牛、伊利、三鹿等都是恒天然的客户。而雅培等国际品牌的基粉都是来自恒天然。达能、益力多等乳制品企业都在用恒天然的脱脂奶粉作为原料,也会用到其全脂奶粉做增稠剂。 业内人士介绍,恒天然在中国的战线已经在逐渐收缩,减少了对中国的出口配额。其对中国的年出口量以前有20~30万吨,但现在逐步缩小到原来的1/3。 而恒天然媒体事务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恒天然出口中国的原料确实会大幅缩减,一方面处于原加料价格成本的飞速上涨,另一方面则是产品供应的紧张。该人士表示,这种情况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也同时存在。   各方反应恒天然:中国标准与国际惯例有差别   对于此次恒天然的进口全脂奶粉也被检出阪崎肠杆菌,恒天然商贸(上海)有限公司方面表示,按照国际惯例通常只有应用于 0~6个月婴儿、早产儿、低体重婴儿的配方食品或原料将阪崎肠杆菌作为常规检测项目。国际上对于成人的食品原料和产品检测通常不将阪崎肠杆菌列为常规检测对象。而中国的标准是全部都要检查。 恒天然方面表示,此次被检验出的产品为食品工业用的全脂奶粉,供中国的乳品企业进行再加工或生产,如乳饮料、酸奶、酸奶饮料的生产等。国际上应用于生产酸奶、UHT酸奶饮料等产品的全脂乳粉常规上一般也不检测阪崎肠杆菌。由于在热处理参数为 68℃,16秒的条件下,能确保阪崎肠杆菌以10万级数减少。所有在UHT、酸奶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其加工工艺均高于该热处理参数,并且酸奶类产品的 PH值都很低,因此阪崎肠杆菌不会存活于高温热处理和低PH值的工艺中,从而在终产品中也不存在。   业界:在华产品都要遵守中国标准   对此,有业内人士就认为,任何产品要进入中国市场,都要遵守中国市场的相关标准,对于恒天然来说也是如此。 “方塔拉的产品出口到120多个国家,产品均符合国际的标准。当在进口中国的某些批次产品后,公司也在积极与新西兰方面协调,希望能比较好地与中国的相关检测标准契合。恒天然公司已经实施了一个风险管理战略以宰加工环境中尽可能减少肠杆菌的水平,进而确保可能的阪崎场杆菌的污染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并与国际上认可的食品要求相一致”恒天然表示。   乳制品客户:目前并不受影响   那么世界最大的乳品原料供应商再次在“阪崎肠杆菌“和水分检测、标签等问题上触礁。是否会影响其众多乳制品客户的信心?   记者了解到,已经有牛初乳品牌为保证产品的质量,转换了其他的供应商。而部分乳品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每一批进口奶粉包括恒天然在内,在进入中国之前一定要经过国家检验检疫部门的抽检,抽检过关后企业才会用。而且进入中国后,企业内部仍会进行抽检。因此部分批次产品被抽检出阪崎肠杆菌超标并不代表恒天然所有产品都是有问题的。   背景资料:阪崎肠杆菌对婴儿具有威胁   据了解,阪崎肠杆菌是乳制品中近几年新发现的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致病菌。它是存在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国家确定为引起婴幼儿死亡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可导致任何年龄层人群的疾病,尤其是对早产儿、出生体重轻的婴儿或免疫受损婴儿的威胁最大,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脑膜炎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继美国FDA2002年在本土某一些国际乳业巨头生产的婴儿配方奶粉中检出阪崎肠杆菌后,2003年又一家国际乳业巨头公司主动召回在美国生产的一批检出极微量阪崎肠杆菌的罐装早产儿特殊配方奶粉,此后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在2005年5月通过《奶粉中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行业标准的审定,对奶粉严查此菌。   今年以来,广州、中山、汕头检验检疫部门在食品工业用进口奶粉中已多次检出阪歧肠杆菌。
  • 国家质检总局14个月检出34批次270吨问题洋奶粉
    据《法制晚报》报道,国家质检总局上周最新公布的一批入境不合格食品通报名单中,新西兰“奥兰超级金装婴儿配方奶粉”共26吨因碘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被退货。   国家质检总局每月都会公布入境不合格食品通报名单。记者统计了14个月以来的通报名单,发现共有34批次超过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被销毁或退货,其中四分之三为婴幼儿奶粉。   34批次中,超过一半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所有不合格洋奶粉中,除了亨氏、德国涉及的两个品牌、澳大利亚的个别品牌外,其余均不出名。   专家称,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洋奶粉大量进入中国,有的品牌找当地企业代工,专供中国市场。   34批次问题洋奶粉   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多   据记者统计,14个月共有34批次奶粉在入境口岸被检验检疫时发现存在问题,不合格进口奶粉的总重量超过270吨。其中,界面(厦门)蛋白质技术有限公司从美国进口的一款脱脂奶粉重量达100吨,因亚硝酸盐超标被退货。   在通报公布的不合格进口奶粉批次中,26批次为婴幼儿奶粉,占总批次的76.47%。   除从德国进口的牛兰德较大婴儿配方奶粉未公布重量以外,其余25批次不合格进口婴幼儿奶粉的总重量为71.135吨。   统计发现,34批次不合格奶粉分别进口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美国等8个国家/地区的20家制造商。其中,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最多,接近所有批次的六成,分别有10批次。   广州安世乳业从澳大利亚进口的一款速溶全脂奶粉,分别因违规使用化学物质大豆磷脂、标签不合格,在今年年初被质监部门两次退货。   据了解,已公布的不合格批次进口奶粉是在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存在问题的,质监部门已依法做退货、销毁处理 这些不合格批次的奶粉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除亨氏等个别品牌外   大多公司不知名   北京东方艾格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也告诉记者,这些洋奶粉中,除了知名的亨氏和德国涉及的两个品牌(为有近80年历史的老企业)外,澳大利亚贝拉米有机控股有限公司和达能旗下的candia也算是小有名气。其余品牌的背景并不显赫,其中大多公司并不知名。   对于进口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不合格奶粉品牌,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贝拉米、巴兰坦在当地不是著名的品牌。   留学澳大利亚、曾经在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微博)工作的周励女士说,她几年前留学澳大利亚期间没听说过澳大利亚有那么多婴幼儿品牌奶粉 ,反倒是三鹿奶粉出事后,冒出来那么多“被著名”的奶粉。   而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规定所有美国生产的奶粉营养价值要一样,不过制造商拥有独特的配方。其中,美赞臣、雅培、雀巢三大品牌占据美国奶粉市场的90%。   美国界面蛋白质技术有限公司的两批奶粉被检出亚硝酸盐和菌落总数超标,记者登录其官方网站,发现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   “我有三个孩子,从来没有喝过界面蛋白质公司的奶粉,都没听说过。”当问到美国界面蛋白质技术有限公司的脱脂奶粉时,波士顿一名母亲Tim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美国孩子们通常喝鲜奶,偶尔吃奶粉也是偏向于惠氏等知名品牌。   波士顿大学的一些学生也告诉记者说,从未听说过这家公司。在美国比较畅销的奶粉还是雅培、惠氏、美赞臣等等。   三聚氰胺事件后   洋奶粉品牌骤增   不少是贴牌生产,专供中国市场   “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太乱了,上百个品牌。” 北京东方艾格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也就几个品牌的婴幼儿奶粉。而在中国包括网购在内,洋品牌就有上百个。“这在国外简直不可思议。”他说。   目前,惠氏、美赞臣、雅培、雀巢、多美滋等5大洋奶粉在国内奶粉市场份额约为50.1%。而让洋奶粉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就是2008年。   资料显示,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从半壁江山迅速下降到20%~30%,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猛增至70%~80%,销售五强(多美滋、伊利、美赞臣、贝因美(21.34,0.62,2.99%)和惠氏)中,洋品牌占三席。   据不完全统计,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只有约五六家国内企业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注册奶粉品牌并进行贴牌生产,而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这个数字上升到20多个。“据了解,还有70多家企业正在排队申请商标注册。”乳品专家王丁棉表示,这些企业的背后多数是中国人在操控。   “三四年前新西兰的奶粉品牌只有五六家,而目前新西兰的奶粉品牌猛增至20余家,新注册的奶粉品牌大多找当地企业代工,专供中国市场。”王丁棉告诉记者。   部分洋奶粉入境前被检出不合格   新西兰10批次(奶粉名称后为生产商)   ●好健康婴幼童牛初乳奶粉,   Good Health Products Limited,标签不合格   ●羊奶粉(6个月以下婴儿配方奶粉) ,   Dairy Goat Co-operativ(N.Z.) Ltd,标签不合格   ●Newturn Growing up配方奶粉,   新西兰南太平洋(5.97,0.04,0.67%)国际生物和化学公司,检出阪崎肠杆菌   ●可益多幼儿/婴儿/较大婴儿配方奶粉 ,   Carrickmore Limited,标签均不合格   ●佳顿可儿金装婴幼儿配方奶粉1/2/3阶段   SUTTON GROUP LTD,硒、碘、乳糖含量/硒含量/硒含量不符合要求   ●奥兰超级金装婴儿配方奶粉1段、2段、3段、1段(200克)   新西兰善腾有限公司,碘含量不符合要求   澳大利亚10批次   ●贝拉米有机婴儿奶粉(阶段一/三)   Bellamy’s Organic Pty LTD,硒含量不符合要求   ●速溶全脂/脱脂奶粉   LIAN AGRI-FOODS IMPORT&CO PTY LTD,   违规使用化学物质大豆磷脂/标签不合格   ●酸奶粉   LIAN AGRI-FOODS IMPORT&CO PTY LTD,   未能提供官方许可文件   ●脱脂奶粉   BURRA FOODS PTY LTD,蛋白质不符合要求   ●幼儿配方奶粉(第三阶段)/较大婴儿配方奶粉(第二阶段)   MILK POWER SOLUTIONS PTY LTD,标签不合格   ●婴儿配方奶粉   MILK POWER SOLUTIONS PTY LTD,泛酸含量不符合要求   ●亨氏婴儿配方奶粉   H.J.Heinz company Australia Ltd,维生素B2超标泛酸未达标准   德国6批次   ●泓乐较大婴儿配方羊奶粉/泓乐婴儿配方奶粉1段/2段/3段   (其中三段两批)   HOLLE BABAY FOOD GMBH,5批次均为标签不合格   ●牛兰德较大婴儿配方奶粉   TOPFER GMBH,蛋白质含量不符合要求   法国2批次   肯迪雅婴儿、较大婴儿配方奶粉,CANDIA,乳糖、维生素D、硒含量不符合要求/蛋白质、硒含量不符合要求   新加坡2批次   优萌配方奶粉一/二阶段OMNI NUTRITION PTE LTD,钠、钾超标/蛋白质含量不符合要求   美国2批次   脱脂奶粉,美国界面蛋白质技术有限公司,亚硝酸盐超标/菌落总数超标
  • ISO:色谱法测定乳和乳制品中小牛皱胃酶和成牛皱胃酶
    ISO发布有关乳和乳制品中小牛皱胃酶和成牛皱胃酶色谱法测定国际标准草案询问阶段投票通告 2010年5月21日,ISO/TC34/SC5秘书处向其所属的各成员国发出通告,对国际标准草案DIS 15163《乳和乳制品——小牛皱胃酶和成牛皱胃酶——应用凝乳酶和牛胃蛋白酶的色谱法测定》进行询问阶段投票,截止日期为2010年10月21日。该国际标准草案为首次制定,具体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原理、试剂、设备、抽样、操作步骤、结果表述、精密度、测试报告、附录A和附录B以及参考书目录。
  • 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即将开幕
    作为中国食品安全行业年度最具影响力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由北京食品学会和北京食品协会联合主办、太平洋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的“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即将于2011年4月21日-22日在北京隆重开幕。   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主题是“产业链的全过程控制”, 内容包括主题论坛、行业展览和专题研讨会三个组成部分。将邀请涉及食品产业链各方面的政府官员、行业领导、专家学者、技术负责人等共同参会研讨,围绕食品安全的形势、管理和应对措施、食品安全的检测方法和技术、食品安全的质量控制技术、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这必将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平和高质量的学术盛会,也是展示食品安全最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最理想的行业平台。   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报告题目和演讲人(部分):   中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现状和发展   张凤楼 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监督协会会长   进出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林 伟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长   应对食品检测挑战------安捷伦全新解决方案   张伟国 安捷伦科技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食品行业经理,博士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   王运浩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安全、营养、美味——创新检测技术与食品安全   蔡 麒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市场发展部经理   Chromaster在食品安全检测当中的应用   Yamada Yoshiaki 日立高新技术公司液相色谱产品专家   日立公司乳品行业解决方案   石欲容 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液相应用工程师   食品安全过程控制标准探讨   史小卫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与标准管理部主任   afety in the Food Chain- From Farm to Fork(食品链安全——从农田到餐桌)   Dr.Nikola Lange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食品安全专家,博士   Advancing Food Safety through Collaboration - GFSI 通力合作促进食品安全进步   Mr Yves REY GFSI全球食品安全倡议董事会副主席&法国达能集团质量总经理   食品安全标准   高小蔷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标准处处长   FDA Food Safety Modernization Act(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   Irene Chan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华办公室助理主任   AOAC标准与食品安全检测   鲍 蕾 AOAC(国际官定分析检测协会)中国分部主席,博士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技术   姜金斗 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瘦肉精的毒害作用及其检测技术   张改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上转发光传感技术及其在重要食品安全相关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   杨瑞馥 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国内外食物微生物检测方法体系及选用策略   雷质文 山东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微生物实验室主任,教授   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沈建忠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主任   农药、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李重九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教授   分子印迹技术及研究进展   王 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标准与检测技术首席科学家,教授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完善的食品标准体系和安全链   蒋士强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研究员   食品中有害重金属的疑难光谱分析/离子电极分析的核心展望   周锦帆 国家质检总局检验检疫科学责任副主编,教授   食品中无机元素检测的关键技术分析   林 立 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无机室主任   国产光谱分析仪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陈舜琮 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主任,研究员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   高志贤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卫生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   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黄轶群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   黄志强 湖南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分子生物技术在食品真伪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陈 颖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食品安全研究动态   唐英章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食品供应链可视化监控与追溯技术   赵林度 东南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   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管理及质量追溯   曾隽芳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主任,博士   创建基于行为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罗大铭 沃尔玛中国北区公司事务总监 刘秉屹 沃尔玛中国采购部鲜食发展总监   食品产业链风险分析与控制   魏益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原所长,教授   近红外分析技术在食品过程领域中的应用   袁洪福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主任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应用   陈 众 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质量总监   餐饮中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与管理   丁 宏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   中国食品添加剂产业与技术创新的发展   曹雁平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食品添加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   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与安全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哈益明 农业部辐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研究员   乳品加工中的质量安全控制和风险管理   安 颖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研发经理,博士   乳品质量管理新策略   陈历俊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   牛初乳的国内外法规现状   王 涛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高级法规事务经理   更多详情敬请浏览大会官方网站 www.food2011.com 或与大会组委会联系:   联系人:王凡 女士 电话:010-63854275 63815398 foodbj@163.com
  • 泰州创新牛奶成分检测新技术
    南京大学、泰州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日联合在北京发布乳制品中微小核糖核酸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创新了牛奶营养成分常规检测技术,有利于建立国家初乳标准,在国际学术界具有突破性意义。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张辰宇说,从功能上来看,微小核糖核酸是一种能全面反映牛乳质量,且难以操控的新标记物,甚至在不同泌乳期分泌的牛奶,微小核糖核酸也能检测出来。所以,一旦添加水或三聚氰胺等其他物质,其标值就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杜绝劣质牛乳或“加工牛乳”。
  • 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应用多方位全面发展——参加全国第九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心得体会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杜一平教授课题组2022年10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和仪器信息网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九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通过网络线上的方式举办。本次会议邀请到国内经验丰富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专家学者、仪器专家,以及国外知名学者和海外华裔学者就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会议共安排了81场报告,共有近3000人相聚云端,共同分享和见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最新突破和进展。以下从化学计量学方法、应用领域、仪器发展几个角度依次介绍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与收获:一、化学计量学、变量选择、模型改进与转移颇受关注化学计量学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进行了题为《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的报告,邵老师从近红外光谱数据建模流程出发,详细讲述了建模样本及质量考察、参考值、光谱、奇异样本、验证集等对模型的影响。并对近年近来红外光谱建模比赛进行总结,呼吁广大学子深入思考建模原理,采取有效手段提高模型预测能力。最后邵老师还强调了机器学习在未来化学计量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引发了与会观众关于模型建立的广泛讨论;华东理工大学的杜一平教授在《相关性组分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影响》报告中指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中药提取过程中能够准确检出低于检测限的组分,很可能是样品中各组分浓度相关性变化对定量分析模型产生了“借助”影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当样品中含有与被测组分浓度相关性高的其他组分将有利于提升模型性能,这一切入点也引起人们对近红外光谱模型更深入的思考;暨南大学潘涛教授进行了题为《近红外光谱模式识别的模型补偿融合方法》的报告,潘涛教授借鉴了博弈论和概率论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光谱模式识别的模型补偿投票策略,还分享了应用于血清乳腺癌与正常对照的二分类和饮用水三分类的实例,均能取得明显优于单个模型的判别效果。在变量选择和模型转移方面,天津工业大学的卞希慧副教授重点介绍了萤火虫算法、蝴蝶优化算法、灰狼算法等群体智能优化的光谱变量选择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样品光谱的变量选择。来自温州大学的陈孝敬教授做了题为《偏最小二乘法的几种改进研究》的报告,从子空间方法、鲁棒统计、模型行为探索这三个方向提出了对偏最小二乘法的改进,从而提升了模型的性能。华东理工大学的倪力军教授做了题为《基于多步波长筛选实现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转移》的报告,根据SIFT与SDSS、相关系数分析相结合的三步波长筛选方法,实现模型建立及转移过程中无需从机样品信息,可直接传递到从机的目的。会议上,还有诸多专家学者的优秀报告涉及光谱预处理方法、变量选择、模型转移等,这对于实际工作均有指导意义。二、在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生物制药等多领域全面进步农产品分析是近红外光谱的传统应用领域,本次会议中也有多位专家学者报告了近红外光谱在农业产品品质分析领域的最新进展。桂林理工大学陈华舟教授在题为《基于Lévy飞行的神经网络优化模型应用于鱼粉NIR定量分析》中提出以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为基本模型,采用Lévy飞行的方式对网络运算过程进行优化,提升了鱼粉NIR定量分析模型的预测能力。基于此,其提出了实现神经网络(NN)参数选择自适应调控以及在物联分布式节点联合分析中进行应用转化的展望;温州大学的黄光造老师在奶粉掺假方面提出了一类分类方法识别食品掺假的思路,采用单类样本对自编码器建模,通过样品输入自编码器后的重建误差实现了掺假奶粉的鉴别。区别于传统的判别分析要求未知掺假食品的情况要与训练集中掺假情况一致,一类分类方法只将纯净食品作为训练集样品去判别未知情况的掺假,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这也为食品掺假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海南大学云永欢副教授从基础理论、方法开发、实际应用三个方面全方位做了报告,重点讲述了基于集群分析发展的多种变量选择方法,并展示了罗非鱼新鲜度高光谱成像分析、短视频传感器用于食品检测等应用研究,并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特色农产品中的应用研究提出展望。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药品领域的质量检测同样重要。山东大学李连副研究员团队开展了以水为探针的无标记近红外光谱表征的系列研究,利用中药水光谱组学实现了中药提取过程(浸润、溶解与释放)的机理可视化,同时实现生产过程的终点判断。该团队还设计了人血浆蛋白醇沉过程智能终点判断系统以攻克生产过程光谱稳定获取与预测难点,利用图谱转换技术开展中药口服液快速检测仪(TCM-OL-001)集成研究,致力于突破PAT应用过程中的技术瓶颈,推动我国制药生产的连续化;此外,来自山东大学药学院的研究生介绍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中药连续逆流提取设备的开发,实现了CQAs连续提取过程的快速无损监测与提取终点识别。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分析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会议中王家俊高工、刘泽高工、郑博文工程师作为烟叶加工领域的专家分别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卷烟生产过程质量评估、烤烟产地鉴别、烟叶工业分级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推动了领域内管理与标准规范的建立方法。此外,还有多位专家和青年学者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工业生产和农产品鉴别领域的应用,比如:柑橘品质检测、废旧纺织品识别、木材树种识别、茶叶品质快速检测、白酒年份鉴别、中药在线监测与质量检测、牛初乳中掺假成熟乳鉴别、煤炭无损测量、花生冻伤检测系统、鸭梨霉心病在线检测、调和油定量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会议上精彩的报告令人应接不暇,这也意味着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宽广。三、仪器改进与全新采样模式应运而生随着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特殊、复杂样品的检测问题随之产生,会议上多位专家介绍了仪器改进与创新解决方案。汉阳大学的Hoeil Chung教授对近红外光谱仪器进行了创新改进,将胆汁样本以单液滴形式处理,实现了通过胆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分析来判别胆囊癌,以及全氟化碳捕获的微塑料物质的定量检测;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兰树明针对颗粒样品提出新的IAS解决方案,基于侧照式采样、均质化混样、大光斑、多点光纤收集设计形成全新的混样系统,尽可能减少颗粒排布干扰对于光谱的干扰;因斯布鲁克大学的Christian Wolfgang Huck教授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微小型近红外光谱仪的现状和未来,以及微型便携式仪器在植物分析、收获时间优化、黑松露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本次会议内容严谨而充实,参会代表与专家学者们就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开展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不仅如此,会议还揭晓了第四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获得者,他们为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持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会议闭幕式还评公布了12位优秀青年报告奖获奖名单,为广大青年学子树立了优秀榜样。如今,近红外光谱技术进入网络化时代,它将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向小型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更加广阔。随着全国第九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的圆满落幕,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吸引更多的学者加入到队伍中,共同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持续发展!
  • 生乳标准争论:低标牛奶不如白开水
    5月24日,广西全州,一奶牛饲养户牵着奶牛在街头现挤现卖牛奶。   乳业新国标反对者、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   喝低标准牛奶还不如喝白开水   6月15日,生乳国家标准颁布实施一年后,素有“中国奶业第一炮筒”之称的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在业内会议上炮轰该标准为“全球最差,是全球乳业的耻辱”,并称“中国生乳标准被个别生产常温奶的大企业绑架”。   这场业内讨论,再一次引发公众对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信任危机。   中国乳品新国标是否真的过低?依据在哪里?修改前的标准是否真的难以达到?昨天,本报再次就此事对话王丁棉。   ■人物   王丁棉  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曾任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   曾屡曝行业内幕,包括质疑企业往牛奶中添加香精、增稠剂,要求明确鲜奶标识等。   【很少的蛋白质,那么高的细菌,那还不如喝开水。消费者钱花了,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回报,还损害健康】   京华时报:6月15日,你在奶业发展研讨会上炮轰乳业新国标。这是什么性质的会议?你为什么要说这番话?   王丁棉:当时是在福建福州召开“南方巴氏鲜奶发展论坛”,这是福建省奶业协会主办的,旨在讨论如何把巴氏奶的市场做得更好、更大,给消费者提供更高营养、更新鲜的牛奶。   我的发言内容涉及到了低标准奶源的问题,因为低标准的奶源是做不了巴氏奶的,做成了也有很大的不安全因素。这就把刚实施一年的乳业新标准带出来了。   京华时报:你说中国乳业新标准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标准,理由是什么?   王丁棉:主要体现在“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两项指标。2010年以前,我国生乳收购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不超过50万个,蛋白质含量最低每百克含2.95克。而2010年新修订的标准,将每毫升细菌限量总数提高到200万个,蛋白质最低含量下调至2.8克。   新标准中蛋白质含量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 而菌落总数放宽3倍后,是美国、欧盟(10万个)标准的20倍。这一标准堪称“世界最低,全球最差”。   京华时报:旧标准规定生乳中细菌总数分为每毫升低于50万、100万、200万和400万四个等级。新标准的200万相当于原来的三级,为什么您认为标准是降低了?   王丁棉:旧标准实施期间,南方乳制品企业对生乳细菌总数的要求基本都低于每毫升50万,广州的企业能达到10万以下。据我了解,北方的企业要求生乳细菌总数低于50万的应该在三分之一以上,高于200万接近400万的占少数。所以我说现在的标准和原来以及实际情况比,都降低了。   京华时报:新标准下的牛奶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吗?   王丁棉:标准高与低,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权益。先说蛋白质,不要看到它比原来标准只少了1.5%这么一点小数,但营养其实少了很多,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   再说细菌总数,200万个细菌里面,除了包含乳酸菌、酵母菌等,还有致病菌。细菌数越高,致病菌的分泌产物保留在牛奶里面的就越多,这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虽然细菌高一点不会立即生病或者死人,但当中可能存在着你看不到的潜在的、慢性自杀型的东西。很少的蛋白质,那么高的细菌,还不如喝白开水。消费者钱花了,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回报,还损害健康。   京华时报:会议有哪些人参加,有人当场反驳吗?   王丁棉:很多人参加了那个会议,有当地政府官员、中国奶协领导、部分生产巴氏鲜奶的企业、教授、营养专家,还有近30家媒体。我发言时没有人回应,散会后也没有遇到反击和质疑。媒体随后就此采访其他专家时,有人提出了反驳,进而引发了这场争论。   【依据我掌握的信息和调查了解的情况,是某些大企业甚至个别协会在标准中捆绑了自己的利益】   京华时报:有人认为,修改前的标准很难达到。是这样吗?   王丁棉:不是很难的事。比如说提高蛋白质,不需要多难的技术,只要给奶牛提供充足的、优质的饲料,不出三到五天,蛋白质指标立即就会上去。细菌总数也一样。即使小规模的散养户,做得好的话,也跟大规模的奶牛场一样可以把细菌总数控制在50万以下。   很多人认为,现在是以散养为主的格局,而散养的卫生条件差,保障不了菌落总数达到高标准。但事实上,细菌群落与农民的养殖技术根本没关系,不是农民做不到,而是企业的设施跟不上。牛奶在刚离开牛的乳房的一瞬间,菌落总数其实非常低,最多也不过一两万个。菌落总数之后能达到200万个,主要是牛奶进入加工环节前的时间太长。另外,牛奶刚挤出来的1小时内没有迅速将其降到4摄氏度(没用低温抑制细菌繁殖)。再有就是装牛奶的桶、运牛奶的罐子消毒不彻底。这都不涉及什么高级的技术。   京华时报:既然之前的标准不难达到,为什么还要修改?   王丁棉:依据我掌握的信息和调查了解的情况,是某些大企业甚至个别协会在标准中捆绑了自己的利益。   有些消费者可能不太清楚,市场上销售的液态牛奶主要分为巴氏奶和常温奶两种。在牛奶加工过程中,135℃-152℃高温瞬间消毒杀菌制作的牛奶称为“常温奶”,保质期半年左右,可常温存放 75℃到85℃缓慢加热杀菌的称为“巴氏奶”,以酸奶为代表,需低温储藏,保质期多在一周左右。理论上来说,巴氏奶的营养比常温奶要高。因为杀菌温度过高时,菌类被杀死,营养成分也随之流失。   新国标将菌落总数提至每毫升200万个,用这样的牛奶做巴氏奶,不但风味、营养受到影响,还会引发一些不确定的食品安全因素,但这对于超高温加工的常温奶倒是影响不大。新国标过于偏向常温奶,大企业也希望降低标准,因为低标准的奶源不能做巴氏奶,就由做常温奶的大企业收购。这种市场竞争根本不用价格战来打你,从奶源就把你断了。这也导致巴氏奶在我国液态奶中所占的份额不到20%。在发达国家,常温奶被称为罐头牛奶,很少有人喝。   京华时报:除上述分析外,你还有别的依据证明大企业绑架了乳业标准吗?   王丁棉:标准讨论期间,我们一直反对降低标准,只是反对无效。地方奶协和专家提的20条意见,基本没有被采纳。你想想,制定乳业标准,行业内引发争议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出现一边倒的声音和结果,那就不正常了。很显然,有大企业在背后控制这个标准的出台。   京华时报:内蒙古奶业协会常务理事金海提出,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内在的原因在于,我们将牛奶检测标准中的蛋白质含量定得太高,农户因不能达标,才添加三聚氰胺来提高蛋白质含量。你怎么看这个观点?   王丁棉:我觉得他是不了解情况,冤枉奶农。三聚氰胺的使用,是因为部分收奶站和个别奶农人为造假,在牛奶里加了水使指标都降低了,这才去使用三聚氰胺,并不是农民本身养的奶牛产奶达不到标准。还有一个原因是抢奶源,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一部分人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去造假。   京华时报:该协会的秘书长提出,中国奶业发展现状由国情决定,执行更高标准将导致奶农倒奶,甚至杀牛。你如何评价这个观点?   王丁棉:这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原来执行了25年的那个标准并不是很高,属于中间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很远,并不过分。   以前的25年里,奶农从没有因为标准问题倒奶、杀牛。目前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三聚氰胺事件后,奶粉卖不出去,鲜奶收购价压低到了奶农无力支付饲养成本。当然,这里面还有行业整顿的因素,小规模企业被停产,周边奶农卖牛奶受影响,因此杀牛、倒奶,这和指标高没关系。我认为,降低乳业标准的结果才是奶贱伤农,低标准只能卖低价钱,没有办法让奶农用优质奶源赚到更多的钱,也没有办法提高奶农的养殖水平。   【我批评新国标,是对整个中国奶业负责任,是对“奶农因标准低拿不到好处、永远走不出困境”负责任】   京华时报:有人认为,乳业新国标的争论,其实是巴氏奶和常温奶之争,因为南方的巴氏奶企业打不过北方的常温奶企业。是这样吗?   王丁棉:两大阵营的斗争确实存在,巴氏奶处于弱势地位,常温奶则占上风,且步步紧逼、气势凌人。   你刚才说的质疑,我了解到蒙牛、伊利的高层也这样认为,他们觉得南方的大部分中小企业生产巴氏奶,斗不过北方的常温奶,不服气。   京华时报:这次炮轰新国标,是给巴氏奶阵营代言么?   王丁棉:不是。但我赞同巴氏奶的阵营,因为他们的观点、利益与我的相符合。我做巴氏奶的研究有13年,写过四五十篇关于巴氏奶的论文。但我不在他们的阵营,不是他们的代言人,更不是某个企业的代言人,也没有从他们身上获得一分钱。   我批评新国标,是对整个中国奶业负责任,是对“奶农因标准低拿不到好处、永远走不出困境”负责任,也是对中国实现低碳环保负责任。同时,我也在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利益的取得权,本身我就是一个消费者。   京华时报:你觉得两大阵营之间的分歧,通过争论,有可能达成共识么?中国奶制品行业怎样才能形成一种消费者、奶农、奶制品企业共赢的局面?   王丁棉:达成共识会很难很难,除非蒙牛、伊利两个大企业主动放弃常温奶,但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把常温奶作为占有市场的主要手段,会轻易放弃么?不可能。除非由国家出面,用政策限制他们,用很高的税收来限制他们,并奖励巴氏奶企业发展。但目前来看,巴氏奶和常温奶,在中国会永远存在,会永远斗下去。   京华时报:你认为,怎样才能有效地重建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   王丁棉:第一,乳业标准要恢复到原来 第二,消费者应将消费选择放在巴氏奶 第三,企业要真正遵守行业规则,包括奶农生产者、乳品加工者,不能突破道德底线。   ■关键词   生鲜牛乳收购标准演变   1986年颁布的GB6914-86《生鲜牛乳收购标准》规定,生乳中细菌总数分为四个等级,一级每毫升低于50万个,二级每毫升低于100万个,三级每毫升低于200万个,四级每毫升低于400万个。生乳蛋白质含量每100克不低于2.95克。   2010年6月公布的新版《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中,将生乳中细菌总数规定为每毫升低于200万个。生乳蛋白质含量每100克不低于2.8克,比原来标准降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生乳蛋白质含量为每100克3.0克以上。菌落总数普遍为每毫升20万个以下,标准最高的为美国,每毫升10万个以下。   近日,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高工孟瑾透露,农业部正制订生乳分级标准。   乳业新国标支持者、内蒙古奶业协会常务理事金海:   让人人喝上牛奶比标准更重要   在乳业新国标的论战中,内蒙古奶业协会的观点与王丁棉针锋相对。   作为支持者,该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及常务理事金海随后均反驳称,现行乳业标准符合中国国情,“如果我们的检测标准明天就向国外看齐,那80%的牛奶得倒掉,大多数消费者将喝不到牛奶,甚至还会有七成奶牛散养户杀掉奶牛”。   这一说法公开后,有人认为体现了中国奶业的现实,也有人质疑称“这是以国情为借口掩盖行业利益”。   他们的观点有无依据?中国的奶牛饲养业有着怎样的现状?昨天,本报对话金海。   ■人物   金海  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内蒙古奶业协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助理、生物中心主任。   2004年度国家引进的高层次留学归国人才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基金奶业专项首席专家。   【如果我们的检测标准明天就向国外看齐,那80%的牛奶得倒掉,奶农要破产,我国大多数消费者也就喝不到牛奶了】   京华时报:在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批评乳业新国标“全球最差”的那次会议上,你在场吗?   金海:那次会议没参加,我们秘书长参加了。但王丁棉的观点我非常清楚。事后媒体找我采访,我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京华时报:你为什么支持现行乳业标准?   金海:我认为检测标准一定要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奶业,作为一个产业发展才有十几年。十几年时间里,大部分中国人从无奶喝变得人人都能喝上奶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一头奶牛从培育到产奶,需要三年时间。培育一个奶牛品种,用现在最先进的手段去努力,也要20年,以前则是40年。   现在有人就盯着国外的标准,我就很奇怪。西方国家奶业发展有100多年的历史,他们现在的标准是高,但怎么不去看看美国80年代、70年代的标准。如果我们的检测标准明天就向国外看齐,那80%的牛奶得倒掉,奶农要破产,我国大多数消费者也就喝不到牛奶了。   京华时报:之前的那个生乳标准真的很难达到吗?   金海:我国目前的奶牛养殖业,小规模散养户比例较高,超过70%。小规模散养不是标准化养殖,经常是自家种什么,就给奶牛吃什么,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受限于牧草质量、品种改良等因素,并不稳定。如果按照修改之前的蛋白质标准,绝大多数达不到。   我认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内在原因就在于我们牛奶检测标准中的蛋白质含量定得太高,导致农户为达标而千方百计提高蛋白质含量,由此导致了三聚氰胺等物品的添加。我国有13亿人要喝奶,也不可能都进口——就算把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奶牛全都买回来,也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为防止国产奶中被添入各种物质,那就得降低标准。   京华时报: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只要舍得给奶牛喂充足的饲料和优质牧草,不用三五天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就会提高。细菌总数也不难控制。   金海:我觉得王丁棉对国外了解的太多了,但对我们国家的奶农一点儿不懂,一点儿都不实事求是。给奶牛喂优质牧草能提高蛋白质,他说的没错,可我们哪有那么多耕地种植优质牧草?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农民的积极性并不高。   另外,提高蛋白质还需要改良我们的奶牛。我们奶牛的产奶量和美国相比差一半,这是品种的差异,这是不管拿多少钱都不能在一天一夜之间就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漫长的改良过程。   就细菌总数来说,我们有70%多的奶牛散养户,他们养牛往往就在房前屋后,卫生环境不那么好,牛奶采集后保存条件有限,不能做到全封闭下挤奶、挤完马上冷却,并用冷藏装置送到厂里马上加工。这是一个现实国情,需要通过一个过程来解决。   【我们应该把准确的知识提供给消费者,你说是喝添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好呢,还是喝标准稍微低一些、稀一些但是安全很多的牛奶好呢】   京华时报:降低了标准的牛奶,是否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喝了之后对身体还有用吗?   金海:现在牛奶的蛋白质从原来的每百克含2.95克降到2.8克,标准稍低了一点,但总比没奶喝要强吧。事实上,我们需要的营养不是光靠牛奶获得的,我们每天还要吃很多种食物。   另外,200万的细菌总数也不全都是致病的病原菌,很多是乳酸菌、酵母菌等,对人体没什么害处。病原菌通过高温消毒后,也不会存在活菌,不会直接致病。只是病原菌的有些代谢物会对人体有点危害,但影响到什么程度,现在也没有具体的数据。细菌是什么?这是无处不在的东西,我们平时张口呼吸,嘴里也要进去很多细菌。细菌和人类是共存的,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可怕。还有,牛奶里最大的营养物质实际上是钙,这里的钙是最容易被人吸收的。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我们目前喝的牛奶,只是蛋白质稍微低了一点、稍微稀了一点,这有那么重要吗?   京华时报:你认为降低乳业标准,对谁有好处?   金海:我觉得对消费者、对奶农都有好处。标准定得高了,奶农达不到,又不舍得把牛奶倒掉,就得想办法往里面添加东西,这直接损害消费者的健康。而标准低了,奶农能达到这个标准,起码能让消费者喝上没有添加剂的真正的牛奶。   京华时报:王丁棉提出,中国现有生乳标准的出台是大企业捆绑私利的结果,你怎么看他这个观点?   金海:我认为这种说法太不负责任。蒙牛、伊利等大企业肯定也希望有好的奶源,只是他们现在不愿意说这些话,不愿意参与这些事情。   现在我们说的细菌200万个和蛋白质2.95克,其实都是最低标准。企业生产的乳制品,很多标准都比这高,分为好几个等级。像蒙牛的特伦苏,蛋白质含量都达到每百克含3.3克。对企业来说,利润最大的其实是高端奶,而不是低端奶。   我认为,说大企业绑架了标准制定是不对的,真正导致标准降低的,是我们的奶牛品种不行,牧场赶不上,奶农的知识水平也不行。   京华时报:有人认为你和内蒙古奶协秘书长的发言,都是在为乳业巨头们“代言”。   金海:作为一个专家,我是从我的良心、使命感和责任感来说话。   蒙牛的牛根生,这个人我听说过,但没见过 伊利现在的老板我也不认识。我不赚企业一分钱,和这些企业任何关系都没有。   我不太理解,大家现在为什么这么关注奶业。我们的大米质量、小麦(2670,-15.00,-0.56%)质量,也达不到人家美国的标准,大家为什么就这么执着地非要谈谈生乳这一个标准呢。我真的不太理解。   京华时报: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近年来中国乳制品行业暴露出的问题太多了,导致公众对其产生了信任危机。   金海:这几年,中国奶业确实出了很多不该发生的问题,有些企业做的行为,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所以大家情绪上来了,就想这牛奶怎么老是出问题?   三聚氰胺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表面上看是不法分子为了获得利益,但根本上还是之前的乳业标准太高了。现在新标准定下来,降了一点点,我觉得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保证了我们的牛奶现在是安全的。   还有,我觉得消费者不是专家,对科学技术的知识水平不够。有时候专家一说,他们就跟着起哄。比如这次,他们弄不清楚专家到底说的是什么,一听那么多细菌就害怕了,想到自己花钱喝上这个奶,接着就要去医院,这是太极端的想法。   我们应该把准确的知识提供给消费者,你说是喝添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好呢,还是喝营养标准稍微低一些、稀一些但是安全很多的牛奶好呢?我认为,肯定是后者。   【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特殊国家,不能通过标准一下子把所有的奶牛散养户都消灭。真的这样做了,我们的民族奶业要完蛋,有钱人可以喝国外的牛奶,普通老百姓则会喝不上牛奶】   京华时报:你认为,巴氏奶和常温奶这两大阵营之间的分歧,通过争论,有可能达成共识么?中国奶制品行业怎样才能形成一种消费者、奶农、企业共赢的局面?   金海:我觉得现在最核心的问题不应该是争论标准,炒作下去也没有意义。重要的是应该探讨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牛奶。   常温奶和巴氏奶相比,营养成分有差距,但我看也不是很大。常温奶瞬间高温消毒把细菌杀了,肯定有一部分营养物质损失,但实际上,高温对牛奶里面的钙没有大的影响。   将来,低温的巴氏奶肯定是个发展趋势,这是包括很多企业都认同的。但巴氏奶的保质期短,需要冷藏运输,成本较高。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否有能力消费巴氏奶,也是个问题。   我觉得应该让巴氏奶和常温奶并存,然后让消费者自己去选择,不能说只搞巴氏奶,也不能只搞常温奶,这样才能让人人都有牛奶喝。   京华时报:你认为,如何能有效地重建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   金海: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经过整顿,本来占行业80%的散养户在三四年间已经减少了10%。随着企业对奶制品质量的提高,散养户生产的标准比较低的奶源,因为收购价格低,慢慢地就被自然淘汰了。   目前,只有转成规模的散养户才能生存。随着规模化奶牛场的投入、标准化奶站的建立、牧场的扩大以及经营管理技术的提高,以5年为一个单位回头来看,我国的奶业会飞快地发展。   我认为,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特殊国家,国外奶粉进来是给有钱人喝的,我们大部分人还得自己养活自己。但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不能通过标准一下子把所有的奶牛散养户都消灭,真的这样做了,我们的民族奶业要完蛋,有钱人可以喝国外的牛奶,普通老百姓就会喝不上牛奶。   ■关键词   中国奶业发展史   在中国历史上,喝牛奶一度是小范围的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只能凭“奶票”领取限量供应的牛奶。1976年到1983年,牛奶供应日趋紧张,全国各大城市实行过限制制度,例如只对新生婴儿、癌症患者等照顾供应。   大约在1996年,中国乳业进入高速发展期。1998年,全国奶牛存栏为426万头,牛奶总产量为745.4万吨,年人均牛奶占有量只有5.3公斤。至2010年末,全国奶牛存栏约为1260万头,全年牛奶产量3570万吨,年人均牛奶占有量约为30公斤。
  • 第28期线上讲座:“国际牛奶日-乳品知识讲座”
    答疑时间:2010年06月01日-06月13日 主讲人:zhouyuhu老师   2010年5月,值“国际牛奶日”之际,我们再次邀请到了zhouyuhu老师光临仪器信息网举行乳品知识讲座。   “国际牛奶日”活动的目的是以多种形式向消费者介绍牛奶生产情况,直接了解消费者对牛奶生产和乳制品加工的要求。“国际牛奶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宣传牛奶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我国从1999年开始宣传“国际牛奶日”,鼓励人们多喝奶,通过对牛奶的宣传促进和启动消费市场,进而带动牛奶的生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目的。   本期讲座主要包括:乳品成分介绍、乳制品选购常识及鉴别方法、乳品包装、乳制品检测方法介绍等内容。欢迎各位感兴趣的网友积极参与,踊跃提问!   “国际牛奶日”起源:   “国际牛奶日”的英文名称是International Milk Day。它是由德国促进牛奶消费者协会在五十年代最先提出来的,后来被国际牛奶业联合会所采纳,并沿用至今。国际牛奶业联合会于1903年在布鲁塞尔成立。现有39个成员国,大部分为欧洲和美洲国家。1961年5月,国际牛奶业联合会在德国举行了第一个庆祝“牛奶日”活动,并决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二定为“国际牛奶日”。   更多详情,敬请关注第28期线上讲座:   “国际牛奶日:乳品知识讲座”   线上讲座介绍   线上讲座是论坛主推的栏目之一,主要是邀请业界专家就某一技术领域以图文的形式进行系统讲解,同时回答用户的提问,进行互动交流。线上讲座深受用户欢迎,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26期,每期线上讲座都有几千人次的浏览量,已成为论坛的热门品牌活动。   更多线上讲座,敬请关注:   http://bbs.instrument.com.cn/jz/
  • 牛奶分析仪如何提升乳品口感品质?
    牛奶分析仪如何提升乳品口感品质?通过牛奶分析仪,可以对牛奶的各种特性进行检测和分析,为生产者提供关键数据和信息,从而提升乳品口感品质。更多牛奶分析仪产品信息→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16147/C541293.htm1、成分测定:牛奶分析仪可以测定乳制品中的脂肪、蛋白质、乳糖等成分含量。这些成分直接影响乳品的口感和质地。例如,调整脂肪含量可以改变乳品的口感和口腔感受,使其更加丰富或轻盈。2、理化性质分析:牛奶分析仪可以测定乳制品的密度、冰点、PH值、电导率等理化性质。这些性质影响着乳品的口感和稳定性。例如,PH值和电导率可以指示乳品的酸碱度和盐度,而密度则与口感的浓稠度相关。3、水分控制:牛奶分析仪可以测定乳制品中的水分含量,从而帮助生产者控制产品的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对口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控制水分含量是提升口感品质的关键之一。4、异物检测:牛奶分析仪可以检测乳制品中的异物和杂质。及时发现并清除异物可以保证产品的纯净度和口感。5、微生物检测:牛奶分析仪可以检测乳制品中的微生物含量,包括有害微生物和益生菌。合理控制微生物含量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并确保口感品质。综上所述,牛奶分析仪通过提供准确的成分分析和理化性质测定,帮助生产者控制产品的水分含量、微生物含量等关键参数,从而提升乳品口感品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