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奶业展

仪器信息网奶业展专题为您整合奶业展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奶业展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奶业展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奶业展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奶业展话题讨论。

奶业展相关的论坛

  • 【转帖】农业部:发展奶农合作社推动产业化经营

    近日,农业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了2009年畜牧业发展成就和亮点,以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取得的成效,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农业部畜牧业司巡视员陈伟生说,今年较好地实现了保供给、保安全、促增收的基本目标,畜牧业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农牧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农业部兽医局局长李金祥指出,今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暴发流行,有效保障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去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后,我国的奶业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量已经恢复到去年的95%以上的水平。对于接下来如何推动奶业快速发展,陈伟生说,当前奶业的形势比原来预想的好,但是总体来看,奶牛存栏恢复到95%,同比还是下降了一点,生鲜乳价格虽然同比下降,但有所回升,已经连续18周稳定回升。另外,奶牛养殖效益每头有140元左右。从亏损面来讲,从今年年初的50%下降到现在的29.1%,连续8个月缩减。为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和发展,下一步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奶牛养殖水平。二、加强生鲜乳价格的监测,指导奶农合理安排生产,引导整个行业稳定发展。三、加强奶站整顿清理。虽然奶站清理整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由于我国一些地区奶牛养殖分散,奶站主体合法化改造涉及问题较多,个别省还没有完成整治任务,我们将加强督查,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快奶站清理整顿进度,规范经营主体,坚决取缔个体和流动收奶站(点)。四、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明年还要继续加强生鲜乳安全监测,继续以打击违法添加三聚氰氨等违禁物质为重点,加大检测密度,查处违法行为,保障原料奶质量安全,维护乳品安全和消费者身体健康。五、促进奶企和奶农生产利益连接机制的建立。奶农和乳品加工企业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是稳定奶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外奶业基本上都是以奶农合作社组织为主体的,这种机制有利于推动奶业产业化经营。我们要大力发展合作社组织来推动建立合理稳定的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的利益连接机制。 还有一项工作,就是针对目前生鲜乳收购合同执行不规范问题,农业部和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今年曾经发布了《生鲜乳收购合同》示范文本,但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合同不规范,乳品加工企业单方面持有合同等等。乳品企业在消费淡季压级压价,旺季争抢奶源,扰乱了正常的收购秩序,损害了奶农的利益。通过规范《生鲜乳收购合同》可以推动奶农和奶企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维护稳定的生鲜乳收购秩序,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明年,我们将会同工商部门加强对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 【转帖】目标又转移了:收奶站

    “这是全行业的一个‘脓包’,这次很不幸,被我们三鹿给挤破了。”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三鹿集团奶粉事业部的一位员工终于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位员工说,“绝对是奶源出的问题,我们收购奶源的渠道非常广,收上来的奶源的质量也许会参差不齐。”    9月12日,本报记者联系上了三鹿集团位于外地的一家生产工厂的老总,这位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了三鹿集团到生产厂从收购到生产的“奶户——收奶员——奶站——生产厂”整个链条。    “你可能觉得我说得绝对,但是我告诉你,这就是奶源出的问题。”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现在奶农在向收奶员卖奶的过程中,可能会添加各种物质,以增加原料奶的重量和色泽,而这两种情况中,主要还是增加重量,但是直接加水会让原料奶变得稀薄,一看就看出来了,但是水和三聚氰胺一混合,就可以调和出奶的色泽和质地,这看上去就像我们搅拌石灰粉是一个感觉。而奶户的奶交到奶站后,奶站向生产厂出售的时候,同样有可能发生此类情况。    “我们现在并不是在这里冤枉和栽赃给奶农和奶站,一个这样的情况我们亲眼看见过,二是现在饲料等各种东西都在涨价,奶农的养牛的成本也很高,确实存在着这样的动机。”    奶源背后的利益链   “这次是通过终端反馈回来了,其实之前就有很多类似的事情,比如被抓现形的陕西杨凌牛奶掺假事件。”刚从内蒙古回到北京的李兆林说,他经营着一家专门提供奶源的公司——奶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也称“奶联社”),伊利为奥运会(搜狐联想2008奥运、联想官网)提供的专用牛奶奶源就来自于奶联社。    身为奶源供应商,李兆林了解奶源收购环节的诸多弊病。“其实大家误会了奶农,真正的毒瘤是非法的收奶站。”李兆林表示。    据了解,大部分大型乳制品加工企业的来源,除了旗下自营的牧场提供的奶源外,还有一部分来自奶农。这部分往往通过收奶站来实现。而收奶站则身份多样:有的收奶站属于大型乳制品加工企业所有,有的收奶站属于私人投资。    “奶农牵着奶牛来到收奶站,一头牛,多少公斤牛奶,记上账,然后奶农就完事儿了,牵着牛回去。接下来,收奶站上场,加水、蛋白粉、脂肪粉……,最后送往乳制品加工厂。”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描述了一轮奶源掺假流程。    “现在的不法分子很狡猾,他们知道相应的比例,有相关的称量仪器,乳制品加工企业有时很难检验出来。”李兆林说。    据他推测,由于添加了太多水分,稀释了牛奶原有的营养成分,为了检验合格,这些不法收奶站才会添加蛋白粉、脂肪粉等材料。    此前,业内有传言称,收奶站每制造一斤假奶,成本只有0.4元。对此,李兆林表示,不清楚假牛奶制造成本,不过他相信这个成本不会高。他举了一个例子,正常牛奶的蛋白质含量约在3.0%-3.1%,即使添加等量蛋白质成本也不高。    石家庄华牧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当地也从事收奶活动,该公司一位马姓人士告诉记者,三鹿事件的根源在于“奶农已经被厂家压榨到无法生存的地步”。    他举例道,现在一头奶牛一天至少得吃40多块钱的料,一天才能挤30公斤奶,一公斤牛奶也就卖个4块多钱。再加上牛防治病、人工费等开支,农民基本已无利润。    为了使自己的牛奶多卖些钱,当地的奶农就开始普遍往奶里掺水。但是变淡的牛奶很容易会被奶站测出来——当地的奶站通常通过测定氮等元素的含量来给牛奶评级(这些指标的高低和牛奶蛋白质含量高低呈正比)。    后来,当地的农民就开始学会往牛奶中加尿素、甚至氢氧化钠等物质,以提高氮等成分的含量。最后终于发展到掺杂三聚氰胺——一种很难被查出来的物质。具体是谁教会了农民掺加这些物质,则未可知。[color=#DC143C][size=4]目标又转移了:收奶站[/size][/color]

  • 【0702】“每天都是新鲜人奶!”——人奶的传奇发展历程

    网上叫卖人奶尘埃落定后,又有成人奶妈隆重登台!“特别是刚做完大手术的人,人奶是最好的补品,比燕窝好”。某中介公司老总自豪地透露,这块需求远远超过他的预期,甚至成为主流业务。一头是城市的精明分子,一头是淳朴的乡村妇人,在利益的驱动下,在灰色地带越走越远,“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对着乳头喝奶”,只要开得起价格,奶妈很少有异议。版主纵观人奶的发展历程,貌似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 奶自己的孩子;2. 奶别人的孩子;3. 网上叫卖人奶;4. 奶富裕成人!!(如有分类不妥,敬请指正!)不知道以后还可能往哪个方面发展.............Q1:成人喝人奶,效果好吗?因为人奶是为了小孩子的成长发育,成人已经发育完全了,很多人奶中的营养物质,对于成人来说应该没有什么效用了吧?Q2: 人奶如何保证安全呢?还是人健康,奶就安全?奶妈也要持健康证上岗??还有什么问题,欢迎讨论,欢迎补充!

  • 【转帖】中国奶业,站起来!

    2008年10月08日 11:01:21  来源:半月谈三鹿奶粉事件是令人震惊的丑闻,是令人痛心的悲剧。三聚氰胺,一种曾经陌生而今家喻户晓的化学品,揭开了牛奶行业的“潜规则”、“公开的秘密”,也击中了中国奶业发展模式的软肋。 然而,在谴责不良企业、严惩不法分子之外,我们还要思考中国奶业的明天。中国的孩子需要质量有保证的牛奶,中国200多万户奶农需要一个稳定发展的产业。那么,在养殖、收购、加工、监督等环节,中国奶业该怎样重塑产业链,才能重新站起来呢? 牛在哪里养 此次三鹿奶粉事件起因虽在奶站环节,但业内人士其实更担心养殖环节问题的爆发。目前,我国乳品工业高速发展,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分散饲养科技水平低下的现状。 目前,我国存栏2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只有31%。奶农普遍沿用传统养殖方法,疫病与残留概率大,形成食品安全事故隐患。长期以来,扣除劳动力成本,奶农几乎无利可图已是不争的事实。当源头环节问题丛生,奶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显然只是一句空话。 中国奶业要走出困境,提高奶牛规模养殖的水平,是从源头上治理安全问题的关键环节。“从长远来看,我国应该推动规模化养殖,降低散养比重,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如果能够实现统一管理、集中挤奶等标准化饲养,中国奶业就会取得实质性进步。”农业部畜牧司畜牧处处长谢双宏说。 目前,中国奶牛规模化养殖主要有奶牛养殖小区、企业自建牧场以及奶牛养殖合作社等几种形式。河北省望都县民强奶牛养殖有限公司是蒙牛在当地托管的奶牛养殖小区之一,实行集中规模养殖。董事长刘春发说,养殖户把牛寄养在小区,直接和蒙牛公司结算奶款,小区只向养殖户适当收一些管理费,小区挤奶、运奶都是封闭运行,少了中间环节,质量安全有保障。 结合中国国情,要改变分散饲养的局面,奶牛合作社也是可选道路之一。内蒙古奶联社是我国运行较为成功的奶牛养殖合作社,由企业搭建技术、管理、现代化设施设备和资金平台,吸纳奶农现有奶牛以入股分红、保本分红、固定回报、合作生产等多种形式入社。

  • 【转帖】奶香飘万家——中国奶业改革开放30年

    今年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中,几代中国奶业人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断的付出,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如何从一个贫奶国家成为全球第三大产奶国,中国的乳品企业如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乳制品如何从奢侈品变为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30年,奠定了中国成为世界奶业强国的基础。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奶业取得巨大成就 (一)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成为畜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奶牛养殖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正在由传统的奶牛养殖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养殖模式转变,奶牛养殖业持续发展,成为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奶牛存栏快速增长。2007年,我国奶牛存栏1218.9万头,比1978年的47.5万头增长了24.7倍,年递增率为11.8%(见图1).二是奶类总产量持续上升,已跃居世界第3位。2007年我国奶类总产量3633.4万吨,比1978年的97.1万吨增长了36.4倍,年递增率为13.3%,分别比肉、蛋高5.3个百分点和4.0个百分点;其中牛奶产量3525.2万吨,比1978年的88.3万吨增长了38.9倍,年递增率达到13.6%(见图2).三是奶牛单产水平有所提升。2007年我国奶牛单产水平为4800千克,比1978年的3000千克提高了60%.四是奶类人均占有量迅速增加。2007年我国奶类人均占有量为27.5千克,比1978年的10.1千克增长了1.7倍。五是奶牛养殖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和农业产值的比重逐步提高。2007年奶牛养殖业产值847亿元,已占畜牧业产值的5.25%,占农业产值的1.73%. (二)乳品加工业发展迅速,成为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乳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在这一过程当中,传统的弊端在减少,现代化的因素在增加,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其主要特点是:乳品企业经济总量增长;乳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本结构逐步多元化;装备工艺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乳制品产量持续增长,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三)乳品消费持续上升,成为畜产品消费中增长最快的产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奶类生产的快速发展,乳制品消费人群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后期,取消了凭票供应乳制品的办法,乳制品的种类和供给逐渐增多,乳制品市场逐步拓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鲜乳、乳粉、酸乳)消费量显着增加,由1992年的9.23千克增加至2007年的24.87千克,增长了179%,而同期肉类和蛋类消费量仅分别增长了20.04%和9.31%.研究表明,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的需求弹性系数(Em)为0.6192,说明对于大多数城镇居民来说,牛奶已经从奢侈品转变成了生活必需品。农村居民乳制品消费从无到有,1992年农村居民乳和乳制品消费量为1.16千克,随后逐年增长,2007年达到了3.52千克,比1992年增长了203%,而同期肉类和蛋类仅分别增长了40.90%和63.89%(1993~2007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奶类消费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自2000年正式启动以来,取得了进展。截至2007年,已在全国28个省区市的112个大中城市推广实施,覆盖学校1万多所,日供奶量达到325万份。 30年来的实践证明,发展奶业,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调整畜产品结构、调整劳动就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结构和调整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全国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奶业已经成为一个惠及全国13亿人口的产业。

  • 【转帖】中国奶业追风赶云60年

    奶业是节粮、高效、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发展奶业是调整农业结构的战略任务,是改善消费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大措施。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奶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奶业作为一个产业已基本形成。  60年中国奶业发展成就显著  新中国建立后的60年中,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扶持下,经过业界同仁的长期努力,中国奶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奶牛存栏由1949年的12万头发展到2008年的1233.5万头,增长了101.8倍,年均增长率8.2%;奶类总产量由21.7万吨增长到3781.5万吨,增长了173.3倍,年均增长率达到9.1%,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第一位印度,9460万吨。第二位美国,8260万吨);奶类人均占有量由0.45公斤提高到28.3公斤,增长了61.6倍,奶业真正成为了一个惠及13亿人的大产业。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是我国奶业发展最快的30年,奠定了我国奶业成为世界奶业大国的地位。  (一)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成为畜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奶牛存栏快速增长。2008年,我国奶牛存栏1233.5万头,比1978年的47.5万头增长了25倍,年递增率为11.5%。二是奶类总产量持续上升。2008年我国奶类总产量3781.5万吨,比1978年的97.1万吨增长了38倍,年递增率为13.0%。三是奶牛单产水平有所提升。2008年我国奶牛单产水平为4800公斤,比1978年提高了60%。四是奶类人均占有量迅速增加。2008年我国奶类人均占有量为28.3公斤,比1978年增长了1.8倍。五是奶牛养殖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和农业产值的比重逐步提高。2008年奶牛养殖业产值1015亿元,已占畜牧业产值的4.9%、农业产值的1.7%。  (二)乳品加工业发展迅速,成为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主要表现为:一是乳品企业经济总量大幅增长。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共实现工业产值1556亿元,比1998年增长了11.7倍。二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我国乳品企业日处理原奶能力平均超过100吨,而1982年日处理能力平均仅为8吨。三是资本结构逐步多元化。  国有乳品企业在规模乳品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大幅下降,而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四是乳制品产量持续增长,产品结构逐步优化。2008年我国干乳制品产量285.3万吨,为1978年的61.4倍,年递增率为14.7%;液态乳产量1525.2万吨,为2000年的11.4倍,年递增率为35.5%。2008年我国乳制品产量合计1659万吨,已占世界年产量的4.6%。  (三)乳品消费持续上升,成为畜产品消费中增长最快的产品  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奶类消费量为22.7公斤,比1992年增长了146.2%,而同期肉类和蛋类消费量仅分别增长了20.0%和9.3%。农村居民2007年乳和乳制品消费量为3.52公斤,比1992年增长了203%,而同期肉类和蛋类仅分别增长了40.90%和63.89%。  (四)推进科技进步成效显著,为奶业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奶牛育种和繁殖取得重大进展。1984年我国育成了第一个专用奶牛品种———中国荷斯坦牛。1992年我国开始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工作,1995年生产性能测定(DHI)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中国奶业协会自1983年开始组织开展全国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截至2008年已经进行了40次,参测青年公牛1004头。奶牛繁育领域的高新技术也获得重大突破,1978年通过手术法获得胚胎移植牛犊,1980年非手术胚胎移植成功,1982年冷冻胚胎移植成功。  奶牛专用饲料得到推广。1985年后我国先后培育了青饲专用晚熟品种京多1号、青贮玉米品种辽原1号等多个专用和兼用青饲、青贮玉米新品种。同时,奶牛精饲料工业化生产的快速发展,为奶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奶牛饲养和挤奶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我国1985年开始进行TMR饲喂试验,并逐步在全国推广;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挤奶机使用普及率不到0.5%,目前已达到60%以上。  乳品企业装备工艺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乳品加工企业相继引进了国外先进适用设备、管理和营销方法,缩小了同国外乳品企业的差距,特别是一些大中型企业,乳品加工设备和工艺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流通渠道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具有客流量大、集货性强、信息反馈迅速和拥有冷链设备等优势的商超已经取代传统的渠道占据主导地位,并促进了全国统一的乳制品市场的形成。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现代技术在流通环节的广泛使用,节约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率。  (五)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日益扩大,奶业发展空间逐步拓展对外贸易日益活跃。2008年我国共进口乳制品35.1万吨,为1995年7.1万吨的4.9倍,年递增率为13.1%。我国的乳制品出口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只在2007年全球性奶源紧缺的情况下,出口量才首次超过10万吨(见表1)。  外商投资不断加大。国际组织和国外企业的资金被不断引入中国奶业。目前,全国已有主要外资企业120家,2006年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批准向中国提供1亿美元贷款用于支持奶业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初瑞士雀巢公司在中国建厂以后,英特尔营养乳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外商也先后在中国投资建厂。与此同时,中国的乳品企业不断在海外上市,利用外资增强企业资本运作能力。  科技交流与国际合作日益广泛。中国奶业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加强与奶业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2004年3月1日,中国奶业协会代表中国加入了世界荷斯坦联盟,为加强我国与国际奶牛繁育技术先进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开辟了新的渠道。通过开展国际合作,提升了我国奶业的整体素质。我国奶业国际合作主要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欧盟(EU,过去称欧共体EEC)的奶类援助项目和中国-加拿大奶牛育种综合项目。奶类援助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产生了显著的效益,被国际舆论称赞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开发性项目完成的典范”。

  • 【原创】关于对奶站抽样的一些感想-存在严重的漏洞

    [size=4]之前写过一个去奶站抽样的感受,(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shtml/20081019/1539269/) 最近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抽样的过程存在很多问题。 俺先简单介绍一下抽样的过程 1 先和当地农业部门联系,确定抽样行程 2 去当地,在当地农业部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去奶站抽样,返回。这里面存在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如果当地的农业部门和奶站的人认识(一般都认识),可能会存在提前通知的可能性,即使俺去了,也不会发现掺假的现象(当然是极少数情况),当然所抽检的样品,可想而知。 反过来想,如果不通知当地的农业部门,而是俺直接去奶站抽样,虽然可以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但是当地奶站的人可能很不配合,不一定能抽检到样品(有一次,有当地工作人员陪着,都出现了抵制的情况)。 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大家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size]

  • 【讨论】中国奶业的发展前景!忧&喜

    2008年的三聚氰胺之后,国产奶粉屡屡遭遇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众多婴儿纷纷捧起了洋奶粉的瓶子。近日,原本颇为受国内妈妈信赖的洋奶粉也遭遇了质量门事件,当洋奶粉也不再可靠,中国婴儿该去喝“谁的奶”?截至8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共发布了6次进境食品和化妆品不合格名单,其中最新一次发布的信息是今年6月份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其中共有14批次的乳制品不合格,包括25.25吨新西兰公司出品的全脂奶粉,149.875吨新加坡全脂奶粉检出阪崎肠杆菌和1吨来自美国的牛初乳检出亚硝酸盐。 原本颇受信赖的洋奶粉出现数以吨计的不合格产品震惊了国人。甚至有媒体惊呼,“劣质洋奶粉倾销中国”。

  • 【转帖】中国奶业早有掺假 错失多次改革契机

    [B]中国奶业:黄金八年,一地鸡毛 [/B]过去8年中,呈爆炸式发展的中国奶业,曾有多次建立秩序的契机,却被一一错失。最终,波及整个行业的三鹿奶粉事件爆发 9月20日晚上约7点,兰州庄园乳业有限公司行政总监闫斌突然接到通知,质检总局在北京召开会议,全国七百多家没有卷入“毒奶”事件的乳品企业中,有135家作为代表,将与会进行“奶制品质量安全承诺”。 他急匆匆赶到北京,原以为就是找个人带头宣誓,大家照本宣科念完了事,却没想到会上发言激烈,掌声不断。 许多企业老总把矛头指向了奶业领域的两大翘楚——蒙牛、伊利,认为这几年来,两家公司在各地争夺奶源,导致各地乳品企业的奶源地流失。 会议抖搂出奶业问题一箩筐。“企业超常规发展,太快了,产量非常高,但养殖建设明显滞后。行业无序发展,跑马圈地,抢摘别人的果实,没法在公平的起跑线上竞争,大家都提出不能搞捆绑销售、低价销售。” 本来是质检总局和企业之间的互动会,却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声讨会”。从中午1点一直到4点多,一开始举手发言,后来没时间,大家都递条子抢着发言。“房间很热,很多老总都说从来没有坐这么久开会,一直没有动。”闫斌说。 “三鹿只不过是行业问题的爆发点,我们要考虑的是:他们为什么要加三聚氰胺?”雪顿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达尔吉说。 闫斌注意到一个细节,时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没有出席会议。第二天,李长江引咎辞职。 [B]黄金时代,“已经有人作假了”[/B] 8年前,老周贷款50万元买了50头奶牛,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的欣康村建起了牛棚。这座位于草原腹地的城市是伊利、蒙牛的重要奶源地之一。截至2007年末,锡林郭勒盟(首府锡林浩特)奶牛存栏10.8万头,奶牛养殖户1.36万户,像欣康村这样的奶牛养殖小区有74个。 在那一年,养牛户只占村里人家一半多,全国奶牛也只有488.7万头,中国奶业方兴未艾。“当时政府大力支持养牛,1平方米土地租金1年5毛钱,买进口牛可以贷款,一头牛15000块钱。”老周回忆。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奶业的产业化发展只有大约10年时间。在此之前,畜牧业只是农业的附属行业,并未进入市场经济轨道。更早些时候,牛奶只是北方的一种自给自足的食品,富余的部分才会被牧民卖到奶粉厂。 数十年来,中国奶业发展一直颇为缓慢。1950年,上海开始生产光明牌奶粉,内蒙古、广州出现了乳品厂。6年后,第一届全国乳制品会议在北京召开。直到1958年,轻工业部食品工业局才颁布“乳制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这是最早的国家级部颁标准。1984年7月,国家经济委员会首次将乳制品工业作为主要行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列入《1991年至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纲要》。 在闫斌的印象中,那时候的牛奶叫“铃铛奶”,奶农用桶装着鲜奶,摇着铃铛走街串巷。家人买了到炉上一热,牛奶表面上就出现一层奶皮子。而奶粉则是老人和小孩的专用品。“瑞典利乐公司进入中国,改变了中国人这种喝牛奶的传统习惯。”闫斌说,这家全球最大的软包装提供商带来了无菌包装技术,使得“铃铛奶”变成了软包装的长效奶。这被认为是中国奶业发展的“革命性”事件。 1990年代是几大乳品企业的起步阶段。1993年,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总厂整体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上海光明乳业有限公司成立。这两家企业凭借原有的国企规模,迅速占领了全国市场。1999年7月,蒙牛乳业成立。 雀巢、卡夫、达能、帕玛拉特等国外乳业大亨也在这个时期先后进驻中国,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中国乳品企业也正是在这段时期开始大规模发展。 很多农民加入了养牛户的行列。在老周的印象中,那是奶农们的黄金年代。当时1公斤牛奶是1.6到1.75元,牛饲料也不贵,最高7毛钱/斤,草料也才2毛钱/斤。平均下来,每头牛1年能赚四五千元。如果下牛犊,还能卖四五千元。“当时在村里,牛最多的,钱就最多。不像现在,谁养牛谁头疼。”老周说。 那时候欣康村还没有奶站,老周记得邻村有,但因为资金、设备没有到位,一直没有开张。他和其他的养牛户自己用机器挤奶,也有用手挤的。当地的乳业公司离村有三十多公里,他每天开着三轮车,载着三百多公斤奶,摇摇晃晃去送奶。“当时已经有人作假了,往牛奶里加水、加盐。”老周回忆。另一个养牛户老王记得,有些奶农的牛奶被检出不达标,“就拎回家做奶豆腐,往市场卖,有时候也自己做奶茶喝”。 1999年12月5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颁布,其中包括食品质量免检制度的内容。随后几年,伊利、蒙牛等多家著名乳业,分别成为国家质量免检产品。

  • 【转帖】肮脏的中国奶业

    你喝的牛奶里可能有牛尿、尿素、米汤、桐油、香精、增稠剂,添加的脂肪、抗生素、激素,甚至刷墙用的白粉。    你喝的牛奶纯不纯?    杜群军,生物学与生化药学硕士,曾在部队从事15年的免疫细胞因子研究,先后获6项国家专利。2001年退役后,杜先后进入3家著名乳业公司工作。问起他自己每天喝的牛奶纯不纯,这位专家的回答是“拿不准”。    牛奶“勾兑”办法多    杜群军说,刚从部队退役到奶企工作时,那些长期在基层负责收散奶的“前辈”们向他透露:收奶要检测比重、蛋白质、脂肪、PH值这几个指标,奶农们都有办法对付。牛奶兑水后比重变了,奶农就往里掺刷墙用的大白粉来增加固形物重量,用米汤、桐油增加蛋白、脂肪率含量。    “还有往里掺牛尿的呢!”杜群军介绍说,鲜奶容易变质发酸,而尿素是碱性物质,酸碱中和后,就可以延长鲜奶的保质期,往原料奶里面添加牛尿、尿素是另一个常见的作弊办法。有的奶农用硝酸盐做防腐剂,但添加太多会超标,他们就随着奶液变酸的过程,隔一阵放一粒。    奶业竞争加剧,奶源匮乏是一个普遍现象。“奶企没有不在外面收散奶的。我工作过的一家企业有自己的牧场,拥有5000头奶牛,但还要在外面收3万头奶牛的散奶。”杜群军说,养殖户在家分散饲养奶牛、自行挤奶送奶站的过程很难控制,即使奶站把关严格,但检测项目就那么几个,根本难以杜绝掺假。“更何况一些企业采取无序竞争的做法,是奶就收,根本不管奶的质量。”  牛奶的香浓口感也常常让杜群军担心。一些企业的促销员经常对顾客说:“香不香?没加水的牛奶就这个味!”然而杜群军说:“鲜奶中干物质只占12%,88%的都是水,喝起来应该只有淡淡清香。为了解决牛奶易于吸收的问题,现在的加工工艺中都有高压均质这一工序,如此一来,牛奶就更显得质稀味淡。如果喝起来非常香浓,那牛奶中肯定添加了香精、增稠剂、脂肪等物质。”    杜群军告诉记者,他曾在某知名奶企亲眼看到乳业“高手”添加化学合成的香精或高脂物质“炸香”,有的还可以添加3种不同的鲜奶香精或酸奶香精,让“头香 ”、“体香”、“尾香”完全与鲜奶一样,甚至超过鲜奶的口感,让人觉得更香更浓,反而显得鲜奶如同掺水般稀薄。杜群军说:“越来越多的奶企都学会了这些手法。”    曾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的博士生导师南庆贤教授,曾先后访问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他认为很多企业的原奶含菌量高,通常要进行超高温瞬间加热以彻底杀灭细菌,保证饮用安全,但如此一来口感、风味会比较差。也许这就是不少奶企采用“勾兑”手法的原因。成都商学院食品专家张教授告诉记者:“业内人士都知道,浓香口味离不开添加剂。国家对奶制品中脂肪含量的规定有一个范围,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更浓更香,现在不少企业往往取最大值。”    广州奶协理事长王丁棉认为,消费者要走出以“浓香”衡量产品质量的误区。假做真时真亦假,普通消费者辨别不出牛奶中的添加物,是因为他们已经不知道哪一种才是牛奶标准的原味。原博客地址:http://zhaomu.blog.sohu.com/99866334.html

  • 三元携手新华联7.2亿收购太子奶,仅仅是奶业重组吗?

    8月27日三元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新华联控股组成联合体并与新华联控股指定方,拟以不高于7.2亿元的金额参与太子奶集团、太子奶生物以及太子奶供销(以下简称“太子奶株洲三公司”)的破产重整。三元股份表示,拟收购的资产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可进行持续生产,“太子奶”具备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对公司现有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将是较好的完善和补充,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新华联集团创建于1990年10月,由国际贸易起步,历经20年的发展,已成为涵盖化工、矿业、房地产、陶瓷、酒业、金融投资等多个产业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  “理论上说,新华联不差钱,完全可以独立重整太子奶,找三元合作第一是因为接手过来信心不足;第二对债权债务处理上可能有些考量。”有知情人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该人士还表示:“三元的出手可能有两种考量,第一与新华联相同看中了太子奶的土地;第二可能是给自己南方设立根据点为未来拓展之用。” 你怎么看待这次收购?仅仅是奶业的重组吗?非也

  • 【分享】奶牛规模化养殖:我国奶业现代化转型必由之路

    “我们呼吁维护中国乳业的正常秩序,这不仅事关中国乳业、事关消费者,而且事关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我们也期望和广大同行共同将中国民族乳业做大做强,造福百姓。”这是陷入舆论风暴中的蒙牛在10月20日所作声明中的一段话。 当前,我国奶业正处于向现代奶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虽然我国奶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大头娃娃”、“三聚氰胺”等一系列奶粉事件,不仅给婴幼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损害,更使我国奶业发展陷入严重的困难和危机。 乳企之间的恶性攻击反映了我国乳业竞争的激烈。当舆论聚焦于这一热点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我国乳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奶业是一个新兴的、大有希望的朝阳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积累和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奶业作为一个产业已基本形成,已成为一个惠及13亿中国人的产业。 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奶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2008年9月爆发的“婴幼儿奶粉事件”不仅给婴幼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损害,更使我国奶业发展陷入严重的困难和危机,使我国奶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充分暴露出来。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重数量,轻质量效益;奶牛饲养分散、规模小,单产低;乳制品企业盲目发展,重复建设;乳制品市场秩序不规范等。其中,奶牛养殖规模小、养殖分散、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已成为影响乳制品质量安全,制约我国奶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快推进规模化健康养殖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规模化养殖:必然的选择 规模化饲养,不是最终的目的,它是集约化的前提和必要的载体,目的是将先进的饲养技术集成,标准化实施,才能达到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增产、提质、节本、增效的目的,所以规模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推进科学饲养的机制。 加快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从源头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控制,提升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有效提升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畜禽粪污的集中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奶业正处于向现代奶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推进奶牛养殖的规模化已成为转变增长方式、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及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一是从根本上保证奶源安全。“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暴露出乳品加工企业长期快速增长的需求与高质量原料奶短缺的矛盾。虽然国家严查不法奶贩、关停不规范的小奶站,但是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依然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于安全牛奶的要求。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优质原奶供应不足,根本瓶颈在于能够提供好奶源的规模牧场太少。 二是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集成应用可将疫病风险降到最低。现代规模牧场能发挥其集约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优势,有效地进行疾病防治。规模化牧场一般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饲养区、饲料饲草区、污粪处理区和隔离区。人、牛、料、粪的流动均有各自的渠道,严禁车辆及非生产养殖人员进入奶牛养殖区,从根源上控制了交叉污染。

  • 胆战心惊!印度竟用洗衣液制造假牛奶

    胆战心惊!印度竟用洗衣液制造假牛奶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0/201110242122_326083_1609805_3.jpg印度假牛奶生产过程曝光 ! 我们先不说生产假牛奶的手法, 就拿材料来说都触目惊心! 浓缩洗衣液……这印度某黑心商贩, 用洗衣液 尿素等化学物质 做假牛奶。

  • 【转帖】奶业三巨头汇聚对话栏目 现场承诺喝放心奶

    【转帖】奶业三巨头汇聚对话栏目 现场承诺喝放心奶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0/200810121608_112104_1622447_3.jpg[/img]新华网消息:本网记者从央视国际网站“今日看点”栏目获悉,今晚10时,中央电视台二套《对话》节目将播出《牛奶的诚信》——奶业三巨头汇聚《对话》栏目,网站已经发布预告消息。三鹿奶粉事件使整个奶制品行业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使国内奶品行业迅速走出危机,在广大消费者中重新树立信任成为当务之急。确实对于我们每个消费者而言,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关注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在乳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镇痛之后,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今天的牛奶可不可以放心地喝。 记者发现,该栏目在开栏的话中介绍说,本期节目将以牛奶的生产销售流程为推进线索,以几家国内知名的企业老总讲述自己企业现在(以后)在各个环节采取的具体措施为重点,让广大观众和消费者更直观的了解奶业产品的切实可信,从而使我国的奶制品行业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而据《东方早报》此间报道称,这是在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曝光一个月之后,蒙牛、伊利、光明三家乳品巨头负责人首次共同在公众场合向消费者致歉。 三位负责人还首度对问题奶粉事件发生的原因、处理措施等一一向公众作出解释。

  • 【转帖】网帖曝宁夏再现疯狂黑奶收购站 露天收奶无人管

    【转帖】网帖曝宁夏再现疯狂黑奶收购站 露天收奶无人管

    去年9月,中国乳品行业爆出的“三聚氰胺”事件,曾引发了国人的恐慌和愤怒。然而,仅仅一年过后,一则“宁夏再现疯狂黑奶站”的网帖却再次在网络上引爆,成为十一过后网友最为关心的焦点话题之一。网帖图文间反映的黑奶收购行为是否属实呢?宁夏青铜峡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从图片反映的情况来看,这样的原料奶收购方式无疑是违反国家相关规定,是有问题的。青铜峡市有关部门在接到情况反映后,也正在对此事进行追查。  10月9日起,一篇《毒奶还将残害谁?宁夏再现疯狂黑奶收购站!》的网文却开始在网络上疯狂转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揭露中国重要的鲜奶产区——宁夏,依然有人私自在恶劣的环境下收购鲜奶。  在文中,发帖人写道:“2008年震惊中华大地的三鹿毒奶风波,谁是幕后的黑手?黑奶站!然而,谁又能想到,在毒奶事件仅仅过去一年的今天,在国家明令禁止私设奶站,以保证人民用奶安全的禁令下,黑奶站再现我国重要的鲜奶产区——宁夏。这个很容易被大家遗忘的地方,却是离我国几大牛奶制品制造商最近的地方,这里收购的大部分鲜奶将直接供给几大大型奶制品制造商……”  网友愤怒:露天收奶竟无人监管那么,这些黑奶站到底是怎样收购鲜奶的呢?发帖人张贴了数张现场收奶图片来进行说明。图片中的收奶车辆分别是以宁 C和宁A开头,其中一辆车的车门上还标有“青铜峡市瞿靖镇”。收奶现场则明显为露天,甚至泥地。图片场景同时表明,这些收奶车收购的鲜奶,是送奶者用农用三轮车运抵收购点的,其中一辆三轮车的车牌号码同样是“宁A”开头。送奶者装载鲜奶的用具,则各不相同,有的好似是铝或钢制成的奶瓶,有的甚至是锈迹斑驳的铁桶。收奶现场,也看不出有检测人员和检测用具的存在。  发帖人进而表示,这些奶站“既没有正规的检查人员和用具,也没有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一辆经过改装的罐车,几个穿着破烂的农民工就是整个奶站的全部,质量检测何在?卫生状况又在哪得到体现和保证?最让人难以置信的,这些尽然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进行的,谁又能想象到这些奶将会被运向哪里?又会加入什么样的成分?最后又流向何方?进入到谁的餐桌之上?”他同时呼喊到:“试问,难道我们还要眼睁睁地看着毒奶事件的再次发生吗?”  该帖上网后,则立即引起了大批网友的批评。网友德国海归就表示,“黑暗!这些黑心商人,不枪毙他不解民愤!”另一名网友kan123128则反讽地写道:“人家车上不是印着"品质致胜"吗?”不过,也有网友在发帖中质疑这种情况的真实性,希望发帖者弄清情况了再来批评。  青铜峡市:正在追查收奶车来源去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根据图片所揭露的消息,联系上了青铜峡市市委市政府查核情况。青铜峡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网帖反映的情况看,青铜峡市已经知悉,并正在对此事进行追查。从目前反映的情况来,如此收购鲜奶,是存在问题的。不过,虽然图片中的车辆写有“青铜峡市瞿靖镇”,但从图片揭露的消息以及他们查核的情况来看,收购鲜奶的场所并不是在该镇。他同时告诉记者,根据目前的反馈,车牌号码为“宁C”的送奶车是被人雇请至银川某地收奶,目前还没有返回青铜峡市。至于送奶车是去哪里收的鲜奶,又将鲜奶送到了何地,他们依然在追查当中。[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0/200910131457_175461_1619176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0/200910131457_175462_1619176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0/200910131457_175463_1619176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0/200910131457_175464_1619176_3.jpg[/img]收奶车收购的鲜奶是送奶者用农用三轮车运抵收购点的。

  • 紫外光耐气候试验箱的不断发展,走向国际市场

    随着我国紫外光耐气候试验箱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工业制造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也在进一步拉近,更多的国内产品已经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浪潮中,林频股份正式参与这波浪潮中的国内企业之一。 紫外光耐气候试验箱作为环境试验设备应用最广的试验设备之一,林频股份专门成立试验箱生产研发部门,专门从事气候试验箱的生产研发工作。他们的存在使得林频股份走向国际市场有着非常紧要的作用,也为后期光老化箱的制造与维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应用的日益广泛,技术的不断改进, 紫外光耐气候试验箱制造厂家和维修行业对试验设备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致使为数不多的试验设备生产厂家也纷纷向世界先进技术靠拢。 向各领域的均得到了均衡的发展,不管是产品的研发生产周期,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在今后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将严格按照三位一体的要求去严格去执行,使企业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 氙灯耐气候试验箱行业发展速度加快

    氙灯耐气候试验箱行业发展速度加快

    在近几年里,我国受到了欧美国家经济形势的不稳定以及推行的再工业化政策的扩大外销减少内销,都直接影响了国内氙灯耐气候试验箱行业产品通用零部件产品的外销。[align=center][img=,302,30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2/202102081320563356_9854_1037_3.jpg!w302x302.jpg[/img][/align]  我国氙灯耐气候试验箱通用零部件产品在高端市场中竞争力缺乏,导致试验箱通用零部件企业只依靠国外产品。这为我国零部件企业转型高端带来了很大压力。  此外,我国机械通用零部件还受到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原因直接造成了国内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尽管总体上会有所增长,但上行乏力,发展呈下行走势。  尽管我国氙灯耐气候试验箱行业产品通用零部件行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对于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来说,未来五年机遇大于挑战。尤其是工信部为了实现关键零部件高端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方案和办法,采取了多项措施。随着扶持政策的出台,我国通用机械零部件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讨论】乳业新国标,给奶业带来进步还是倒退?——有人说奶业倒退了25年

    乳业新国标刚制定不久,就遭受业内的质疑,问责之声此起彼伏~让很多人发出了以下感慨:[color=#d40a00][b] 乳业新国标是进步,还是倒退,是个问题[/b]  [b]是保护消费者,还是保护奶农,是个问题[/b]  [b]是受制于现实,还是鼓励先进,也是个问题[/b]  细菌含量超出国外数十倍的原奶,用还是不用?  蛋白质含量远低正常标准的原奶,用还是不用?  炎症缠身的病体奶牛挤出的原奶,用还是不用?[/color][b][color=#d6006d][size=4]你觉得新国标导致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新国标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欢迎前来讨论~===================================================[/size][/color]相关报道:[/b]乳业新国标怎么了?官方语境中的共识之下,究竟掩盖着什么样的秘密和争议?  [b]一夜退回25年[/b]  现在的中国原奶质量,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低了  [u][color=#0021b0]问题出在了乳业新国标的分支“生乳安全标准”中的蛋白质含量、菌落总数等细分指标的设定上。[/color][/u]  三鹿事件中,元凶三聚氰胺正是在生乳环节添加,而添加的最直接动机就是增加蛋白含量,可见这些指标的生死攸关。  一直以来,对于生乳(又称鲜乳,生鲜乳),中国奶业从不乏标准,引用最频的当是1986年农业部颁发的收购标准,以及2003年卫生部的鲜乳卫生标准。  三鹿事件后,奶业标准混乱之弊屡被提及,并一度成为反思所向。2009年初,清理原有乳业标准,再造新国标,即已启动,卫生部受托领衔。  然而,对照两份旧有的生乳标准,在蛋白含量上却难得一致,均系2.95%(即100克生乳含2.95克乳蛋白),菌落总数(通俗理解就是细菌含量)亦呈从严之势,从原有的最低容许每毫升400万提升至50万。  三鹿垮台后,国务院紧急出台《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在反思中尤为提及“对生鲜乳及乳制品(以下统称乳品)质量监管存在严重缺失,标准体系不完善”,上溯一年,2007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更是明确要求“把提高原奶质量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努力提高原料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降低菌落总数”。  前有国家指导思想,后经三鹿事件血般教训,太多人坚信,新国标必将更趋严格生乳细分指标,以构筑乳业的第一道安全之门。  然而,2010年4月,等到千呼万唤的新国标正式颁布,年近八旬的原国家乳制品订标组副组长曾寿瀛,难抑惊诧,“这简直是一夜退回25年前”。  若单纯从数值上看,甚至连25年前都不如了,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的每毫升50万下调至200万,均为历史新低。在丹麦,在新西兰,在几乎所有的乳业大国,生乳蛋白质含量标准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总数,美国、欧盟是10万,丹麦是3万,更是严至中国的数十倍。“世界上哪一个国家的标准放低至此?二十多年来一直沿用的历史经验,为什么骤然被推翻?”曾感慨,“现在的中国原奶质量,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低了。”  此外,一度呼声颇高的体细胞标准,也未出现在终稿中。体细胞,是反映奶牛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国际上早已通行,“不设此标准,新国标开宗明义的生乳应来自‘健康乳畜’的定义几乎是一纸空文。  立足于国情的政府,立足于利益的企业,乳业新国标集众多“智慧”,却被指一夜倒退25年。 (梁伟驰/图)

  • 【转帖】2009年中国奶业“要事”盘点

    随着光阴的逝去,2009年最后一天的日历已被掀翻过去。回顾这一年的中国奶业,它是在“危机、风险、震惊、激荡、困惑、迷茫、耻辱、救赎、艰辛、振奋和收获”中度过,这是中国奶业2008年“911”大地震灾难后走上的第一个复苏回暖年。业内众多的奶牛养殖者和乳品企业都说,“今年是最困难的一年,最难挨的一年。”所幸的是,在跌跌撞撞中,它还是从三聚氰胺的阴霾中和发展的最低谷中有惊无险地走了出来。 这一年,中国奶业发生过许多事情,有风险危机事件,有杀牛卖牛倒奶,有奶粉积压如山销不出去,有对赌失败者,有倒闭停业者,有市场扩张者,有新资涌入者;有失败,有战绩,有收获,有尴尬,也有精彩,可圈可点的丑闻与亮点同在与无数。我们不妨花费一些篇章将2009年中国奶业复苏中的一些“要事”进行一番盘点,以飨读者。 一、中国奶业灾后浴火重生,复市整体好于预期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奶业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消费者对奶业已发生了信用危机,市场销售一落千丈。再加之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风暴海啸泱及全球经济。这“双难”的重压,给中国奶业灾后复苏带来极大的不利,2009年的市场占2/3的时间都处于低微、消沉状态下运行,奶农人心惶惶,消费者信心难振,乳企经营陷入困境。中国奶业就是在如此这样的国际经济背景和市场环境下,艰辛地走向劫后余生的复兴之路的。一年来的复兴之路可谓是路漫漫,波涛涌起,风云变幻莫测,超过30万吨的奶粉大半年长时间积压,惊动了中央领导人,奶农非正常杀牛超过了200万头,大有摇动中国奶业根基之态势。好在中国奶业经过数十年的磨砺,已造就了很顽强的生命力,加之全国广大奶业同仁的共同努力和不服输的决心,终归化险为夷,扭转了乾坤。当然,中国奶业灾后能获浴火重生,除了整个业界的努力外,这与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救市措施、手段的灵活运用有很大的关联性。据业内人士观察分析,到目前为止,整个奶业发展和市场状况已恢复到了90%以上,其中巴氏鲜奶市场早已完全恢复甚至赢得了15%以上的市场增长,预计2009年全年的奶类总产量将会达到3650万吨。整个行业的复苏状况,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和好于预期。

  • 【转帖】政府重修奶业国标 企业争夺主导权

    乳制品安全标准的重修工作,引发了一场大小企业的口水战。但对主持此项重修工作的政府部门来说,如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才是首要目的。即便标准重修完成,如果不在终端加强检测,标准本身也会变得毫无意义。  “他们一旦得逞,消费者将越来越搞不懂什么样的牛奶是好牛奶。”54岁的乳业“大炮”王丁棉有点激动地说。他前不久因“敢言”而从广东奶协副理事长一职上“下课”,新的身份是代表西部地区中小乳企利益的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秘书长。王丁棉所说的是最大的乳制品企业。  从今年开始,政府加快了两年前启动的多项乳制品安全标准修订工作,在去年9月11日爆发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后,这项工作变得非常紧迫。按照中国标准制定程序和国际惯例,几个主要的标准修订工作落到了蒙牛和伊利这两家中国最大的乳制品企业头上。  大多数消费者在选择牛奶时是盲目的。因此,政府方面完善乳制品国家安全标准以及加强终端检测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王丁棉认为,现有的奶业标准和政策,约半数需要完善修改,还有20%左右已经过时,需要废除。另有一些标准则严重缺失,例如添加剂。“有些企业按照自己制定 的企业添加物标准,往牛奶中添加了超出牛奶自然含量上万倍的激素蛋白,就把牛奶说成是特别能长骨头,但实际上很可能会诱发小孩发胖和早熟。”  但大批乳业中小企业对蒙牛和伊利的公正性的质疑声,却令这项修订工作变得一波三折、困难重重。

  • 杨敦启丨给中国奶业强势角色——开药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李胜利教授收集整理了详实资料,引入国际奶业发展经验,中国真需要认真借鉴。养牛企业要借鉴,乳品加工企更要借鉴。中国是奶业后发国家,也有些优势。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50年的奶牛养殖历程。中国之大,地域之广,气候类型区之多,奶牛产业发展,在服从质量与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应当多种产业模式并存。而乳品加工企业更应主动学习发达国家乳品加工企业的担当精神,利益一体化的战略追求,与养殖企业(奶牛场)共享产业利益;更应当根据需求,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开发、生产、销售消费者需要的乳制品,而不是自行其是爱买不买的心态。更不是完全站在乳企自身如何获取暴利的角度,不顾养殖企业利益,甚至采用欺骗消费者的手段:如散布UHT奶好于巴氏奶、鼓吹超高温奶(UHT奶)是发达国家主流乳品的谣言误导消费者;甚至使用奶粉生产复原乳或勾兑复原乳,也不标识或隐蔽标识;中国没有那么多有机饲料和有机奶牛场,哪来那么多有机奶在全国市场大肆高价行销成品“有机奶”呢?这些不当行为的出现,都是有些乳品企业自以为是,认为消费者容易误导,容易蒙骗的短期逐利的自杀行为。君不见,快速富起来的中国人正值关注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升之时,牛奶消费正应当暴发增长才对,至少增幅应当高于GDP或人均收入的增长才是。然而,恰恰相反,据尼尔森市场调研数据,牛奶制品年均增仅1%。通过电子商务购买外国货、选择进口液体奶、出国夹带奶粉,成为全世界的笑柄。是中国乳品企业的耻辱,让全体华人在世界人民面前蒙羞。那些已成为中国奶业精英的乳企领袖级的人物,是否该反思了?也是时候了,自己作为民族乳业的企业家,在民族乳品产业的国际化竞争中,在中国奶业竞争力急待提升的关头,确实需要实实在在的做点让消费者能感受到的好事,别把牛奶卖的那么贵,体会到作为消费“上帝”的尊严和尊重;更需要认认真真做点让国家首脑放心的有社会责任担当的有民众口碑的好事。才能让消费者信服,才能真正调动消费者对牛奶消费真诚欲望,把中国牛奶的市场做大。市场大了,奶中牛场卖奶还难吗?收奶还会限量吗?奶牛场还会把卖不出去的生鲜奶花上加工费(4000-5000元/吨)喷成奶粉放进仓库里变现不了吗?还用愁苦资金链因卖奶难那天会断裂吗?消费者自愿购买消费国产牛奶时,也需要起码的尊严和尊重。乳品生产商和经销商需要早点懂得才好啊。否则原本有品牌、价格、质量优势的国外产品,利用电商、代购、强势出口、售后服务,走进消费者家中,乃至心中,必将大举占领中国乳品消费市场,那时悔之晚矣!

  • 【九点虎分析九】去了内蒙二十多家奶站,感触颇深!!!

    去了内蒙二十多家奶站,感触颇深!看到朴实的奶农在像我诉苦,说自己辛辛苦苦养牛,挤奶,最好眼睁睁的把奶倒掉,我很难过,我想奶农比我更难过。 我了解的大概情况的这样的: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国内某两大乳品厂的奶销售不出去,很多产品积压。这样的话,企业只有不收奶来减少自己的库存和损失。企业为了达到自己不收奶的目的,便以各种名义拒收奶。一个奶农告诉我,他们家的牛今年就没打过兽药和抗生素等,却被企业有抗生素为由拒收,奶农只好把奶倒掉,这样持续了十几天了。奶农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就这么被摧残了,而奶农的地里一般种的都是玉米和牛饲料什么的,这对他们的生活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color=#DC143C][size=4] 为什么少数人的掺假行为要大多数无辜的奶农来买单呢?某些所谓的专家有没有考虑奶农的切身利益呢?[em0812][em0812][em0812][/size][/color]

  • 【转帖】网帖曝宁夏再现疯狂黑奶收购站

    青铜峡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晓明称如此收购鲜奶是存在问题的 目前正在对此事进行追查  去年9月,中国乳品行业爆出的“三聚氰胺”事件,曾引发了国人的恐慌和愤怒。然而,仅仅一年过后,一则“宁夏再现疯狂黑奶站”的网帖却再次在网络上引爆,成为十一过后网友最为关心的焦点话题之一。网帖图文间反映的黑奶收购行为是否属实呢?宁夏青铜峡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从图片反映的情况来看,这样的原料奶收购方式无疑是违反国家相关规定,是有问题的。青铜峡市有关部门在接到情况反映后,也正在对此事进行追查。  10月9日起,一篇《毒奶还将残害谁?宁夏再现疯狂黑奶收购站!》的网文却开始在网络上疯狂转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揭露中国重要的鲜奶产区——宁夏,依然有人私自在恶劣的环境下收购鲜奶。  在文中,发帖人写道:“2008年震惊中华大地的三鹿毒奶风波,谁是幕后的黑手?黑奶站!然而,谁又能想到,在毒奶事件仅仅过去一年的今天,在国家明令禁止私设奶站,以保证人民用奶安全的禁令下,黑奶站再现我国重要的鲜奶产区——宁夏。这个很容易被大家遗忘的地方,却是离我国几大牛奶制品制造商最近的地方,这里收购的大部分鲜奶将直接供给几大大型奶制品制造商……”  网友愤怒:露天收奶竟无人监管  那么,这些黑奶站到底是怎样收购鲜奶的呢?发帖人张贴了数张现场收奶图片来进行说明。图片中的收奶车辆分别是以宁C和宁A开头,其中一辆车的车门上还标有“青铜峡市瞿靖镇”。收奶现场则明显为露天,甚至泥地。图片场景同时表明,这些收奶车收购的鲜奶,是送奶者用农用三轮车运抵收购点的,其中一辆三轮车的车牌号码同样是“宁A”开头。送奶者装载鲜奶的用具,则各不相同,有的好似是铝或钢制成的奶瓶,有的甚至是锈迹斑驳的铁桶。收奶现场,也看不出有检测人员和检测用具的存在。  发帖人进而表示,这些奶站“既没有正规的检查人员和用具,也没有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一辆经过改装的罐车,几个穿着破烂的农民工就是整个奶站的全部,质量检测何在?卫生状况又在哪得到体现和保证?最让人难以置信的,这些尽然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进行的,谁又能想象到这些奶将会被运向哪里?又会加入什么样的成分?最后又流向何方?进入到谁的餐桌之上?”他同时呼喊到:“试问,难道我们还要眼睁睁地看着毒奶事件的再次发生吗?”  该帖上网后,则立即引起了大批网友的批评。网友德国海归就表示,“黑暗!这些黑心商人,不枪毙他不解民愤!”另一名网友kan123128则反讽地写道:“人家车上不是印着‘品质致胜’吗?”不过,也有网友在发帖中质疑这种情况的真实性,希望发帖者弄清情况了再来批评。  青铜峡市:正在追查收奶车来源去处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根据图片所揭露的消息,联系上了青铜峡市市委市政府查核情况。青铜峡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网帖反映的情况看,青铜峡市已经知悉,并正在对此事进行追查。从目前反映的情况来,如此收购鲜奶,是存在问题的。不过,虽然图片中的车辆写有“青铜峡市瞿靖镇”,但从图片揭露的消息以及他们查核的情况来看,收购鲜奶的场所并不是在该镇。他同时告诉记者,根据目前的反馈,车牌号码为“宁C”的送奶车是被人雇请至银川某地收奶,目前还没有返回青铜峡市。至于送奶车是去哪里收的鲜奶,又将鲜奶送到了何地,他们依然在追查当中。

  • 【讨论】奶企拒收散奶 长春奶农无奈倒掉上万斤牛奶。谁之过?

    自6月6日以来,长春市新立城镇大南屯村的“牛奶河沟”不断扩大。全村9家奶牛养殖户,共计120多头奶牛,在最近的几天里每天要倒掉近1500斤牛奶,到如今已经倒掉了上万斤牛奶。倒掉牛奶不仅惹来了邻居责难,更让大南屯的奶牛养殖户一筹莫展。李大伟作为村里奶牛养殖户的组织者,很无奈地告诉记者,家里的冰箱、冷柜都已经放满牛奶,如果还没有人收奶,只好继续倒掉。李大伟告诉记者,他是从2006年开始养殖奶牛的,后来慢慢成为了村里几家养殖户的组织者。起初,大南屯养殖户的牛奶是由吉林省广泽乳业的奶站进行收购的,但自从去年9月份开始,原来广泽乳业奶站搬迁,转由当地的另一家奶站收购供给吉林省金财乳业。不久之后,金财乳业被长春新高食品有限公司收购,近期奶站又将牛奶供给另一家企业。然而自本月6日开始,这家奶站以锅炉故障为由暂停了收奶,李大伟表示,锅炉故障只是借口,奶站不收奶是因为厂家不再收奶了。为什么厂家会突然停止收购牛奶?上述奶站的负责人王先生向记者表示,现在的散奶没厂家收购,因为散奶卫生不合格,奶质不达标。王先生表示,企业不收奶,奶站收了奶也没有地方送,现在他打算转行了。不过经吉林长春市牧业管理局方面与吉林广泽乳业协商,广泽乳业称将尽快完成对大南屯散户牛奶的收购,目前正在协调相关单位和资源。

  • 耐气候试验箱共进企业发展

    耐气候试验箱共进企业发展

    在模拟环境试验设备中有一款模拟日光的加速老化仪器叫做[b]耐气候试验箱[/b],市场上的耐气候试验箱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风冷式的一种是水冷式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耐气候试验箱对于水质的要求吧![align=center][img=,302,30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6/202106031502257174_6053_1037_3.jpg!w302x302.jpg[/img][/align]  耐气候试验箱使用能模拟全阳光光谱的氙弧灯来再现不同环境下存在的破坏性光波,为科研和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相应的环境模拟加速试验,这种耐气候试验箱对于水质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如果设备使用的水不循环,一次试验下来水的消耗量是很高的的,如果循环使用的话,而水质的变化和温度同样需要注意。  但对于灯管冷却水这块,其一必须用去离子水,导电率在5us/cm以下,因为氙灯的触发会产生超大的电流和高压,如果使用导电率高的水,那么灯管触发时会造成灯管损坏,其二进水口的温度一定要在35度以下,因为水温过高也会导致氙灯管的使用期限缩短。  有关于喷淋水和加湿所用的水也必须是蒸馏水,假如我们使用普通自来水样品表面就会出现白色物质包裹在样品的表面,达不到照射的真正目的,而这种物质其实是水的杂质经过蒸发以后产生的叫钙镁结晶物,所以这块就要求必须使用蒸馏水,保证辐射的一致性,达到真正做试验的目的。  还有要讲到一点就是关于电源的稳压情况,当然这一点是很主要的,也是导致水冷灯管使用的重要因素,以上工程师的一些经验以及一些见解,希望对客户有所帮助的!

  • 【资料】三鹿液态奶重新在河北等地销售

    新社石家庄十一月十二日电 (记者 艾广德)三鹿“奶粉门”事件之后,所有“三鹿”品牌的奶制品在市场上一时销声匿迹。而记者近日在石家庄的许多销售点发现,“三鹿”品牌液态奶再次现身。   在石家庄市革新街上的一家液态奶销售点,“三鹿”品牌的两种液态奶被摆在醒目位置上。这两种液态奶的包装上生产商标注为“邢台三鹿乳业有限公司”。据销售点负责人李朝霞介绍,“三鹿”液态奶每天的销售量在二十箱左右,还算不错。  记者注意到,不时有过往市民停下来咨询。一位姓靳的女士告诉记者,她刚购买了五包三鹿牌纯牛奶,相信三鹿经历了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会知错就改,重新上市的产品应值得信赖。与靳女士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一位胡姓男士。  采访中,也有市民称,对重新上市的“三鹿”液态奶心存顾忌,表示暂时不喝奶或选择其他品牌的牛奶。  “奶粉门”事件之后,三鹿核心企业时隔两月仍在停产整顿之中,其旗下多家参股企业已陆续恢复生产,但产品大多更名换姓,甚至有企业公开声明与三鹿集团划清界线,像邢台三鹿乳业有限公司这样不愿“改换门庭”的企业目前仅此一家。  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邢台三鹿乳业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曹占武称,三鹿奶粉事件对公司的打击是致命的,“我们认错但不会认输”。“三鹿”品牌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很多三鹿员工对这一品牌有着深厚的感情。曹占武称,公司不放弃“三鹿”品牌的另一原因是,通过公司的调查,很多消费者对“三鹿”品牌尚存期待。  曹占武还透露,“三鹿”品牌液态奶自十一月一日重新上市以来,产品已经在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开始销售,日销售量在五十吨左右。尽管这一数字还不到停产前的五分之一,但曹占武表示,通过不断努力,民众会逐步恢复对三鹿的信心。  据了解,邢台三鹿乳业有限公司是石家庄三鹿集团参股企业之一,三鹿集团拥有该公司百分之三十三的股份,公司主要产品是常温奶。三鹿奶粉事件之前,该公司是三鹿集团北方最大的液态奶生产基地。

  • 浅析氙灯耐气候实验机行业的变革及发展前景

    浅析氙灯耐气候实验机行业的变革及发展前景

    目前,国内的氙灯耐气候实验机企业大多处于低端市场,我国科研机构涉及测控技术及相关仪器的科研成果不少,但实用性较差。对相关的生产制造技术,特别是核心工艺技术研究深度和力度不够,二次开发的工作量很大,成果的转化率低。高中档仪器产品和系统涉及不同领域内具一定深度的应用技术,国外企业设有专业部门并拥有经验丰富的应用人才,而我国仪器仪表企业往往对大型工程工艺不熟悉,缺乏应用技术的集成能力。因此,生产高档产品比较困难。我国环境试验检测设备仪器仪表行业更应当抓住机遇,推动自己科研人才建设,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转化科研陈国,带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真正的实现我国氙灯耐气候实验机行业向高、精、尖端发展,为行业带来了变革,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伟大变革。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2/201602291643_585516_3081173_3.jpg  随着经济结构深入调整,氙灯耐气候实验机全国能源会议报告为我国的仪器相关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国内仪器仪表行业呈现出新的变化。在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现场仪表和关键精密测试仪器等领域, 检测设备、光学仪器、电能仪表、可变电阻器、驱动器、过滤器、换热器、显示器等类型的产品,市场交易份额占较大比重。  氙灯耐气候实验机行业前景光明,增速惊人近几年来,国内检测、分析等科学仪器均保持20%以上的增幅。在仪器仪表行业中,专用仪器、检测设备的市场发展形势一片大好,行业景气度颇高,尤其是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检测设备被广泛看好。

  • 【讨论】如何看待中国乳业的发展?

    牛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物美价廉、食用方便,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人称“白色血液”,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它所具有的原生营养性是其它任何人造营养品都无法比拟的。每100克牛奶含水分87克,蛋白质3.3克,脂肪4克,碳水化合物5克,钙120毫克,磷93毫克,铁0.2毫克,维生素A14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04毫克,维生素B20.13毫克,尼克酸0.2毫克,维生素C1毫克。可供热量69千卡。阿瓦洛内建议,当你心烦意乱的时候,不妨去喝一大杯牛奶安安神, 睡前喝一杯牛奶也可促进睡眠。如此营养高的产品,最近的“诽闻”不断却一次一次冲击着人们的眼球:1。三聚氰胺几乎让国产牛奶制品濒于坍塌2。蒙牛和伊利的同室操戈更让中国的乳制品雪上加霜今天的您,对国产的牛奶还是那么执着吗?请参加我们的大探讨,身为检验行业有关的我们,如何看待中国乳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我们努力过,为了我们的下一代的奶粉健康,也为了国产牛奶的振兴,请关注我们!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