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马明远

仪器信息网马明远专题为您整合马明远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马明远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马明远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马明远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马明远话题讨论。

马明远相关的资讯

  • “老马”伏枥,志在千里——访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明远
    近年来,随着分离分析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基于色谱类的分析仪器不断涌现。液相色谱仪作为最重要的分离分析仪器,其应用涵盖了增长较快的环境、食品和制药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分析仪器市场中,液相色谱类分析仪器占到了其中整个销售额的20%。作为全球分析仪器的主要市场之一,中国每年有约8000~10000台液相色谱仪器的需求。随着我国新版药典的颁布,液相色谱仪在医药生产、新药开发以及中草药研究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的工业材料质量和精加工技术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国产液相色谱仪的整体质量和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在国内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随着国产液相色谱在国内市场上获得认可,以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伍丰仪器)为代表的一些生产厂家开始向液相色谱的高端领域——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和多检测器领域进军。近期,仪器信息网编辑就国产液相色谱近年来发展状况及未来液相色谱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与伍丰仪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总经理马明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伍丰仪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总经理马明远与色谱数据处理技术结缘  马明远于1998年创立伍丰仪器,公司创立之初以色谱数据处理机为主要产品。当时在跟随上海市科委对有关“微处理器在分析仪器中的应用”调研中,马明远发现国产色谱仪器在自动化和软件操作方面较为落后,很多操作都依靠手工完成。与此相比,国外当时在色谱仪器方面已经具备数据自动采集和分析的能力,这一点促使他萌发了要提升国产液相色谱技术水平的想法。九十年代开始,为了能专心将国产液相色谱技术水平提升上去,马明远决定离开当时所在的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  马明远讲到,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当时有着根深蒂固的信念——向高科技行业进军。在公司成立时,通过咨询很多行业专家,马明远发现当时液相色谱研发过程中面临着两个问题:一个是当时社会经济体制下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 其次,国外对中国进行技术和物质封锁。马明远说,“当时我们找一些仪器上的零部件都是比较难的,例如输液泵的关键部件:高压密封圈,要求即能耐磨,又能耐高压,还要密封性能好。由于这些原因使得我国液相色谱仪器发展比发达国家晚了好几年”。  国内液相在差距中寻求发展  针对于国产液相色谱仪目前的发展状况,马明远谈到,目前国产液相色谱仪器产品的发展与很多民用产品相似,例如家电等,一般常规功能的产品,国产优秀品牌产品已完全能媲美国外同类产品。对于液相色谱仪来说,虽然目前国内研发的检测器品种还没有国外全,系统软件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常规液相色谱产品,国产优秀品牌比进口同类产品的性价比更高。  2004年国外液相色谱仪器厂商沃特世率先推出了UPLC,带动众多液相色谱厂家开始向更小色谱柱填料颗粒、更高效率的液相色谱新市场进军。UPLC技术相对比较高端,国内液相生产厂商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或者超越还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近年来我们在实现UPLC技术上一直不断的在努力。马明远讲到,相比于国外能适应于1.7um填料直径色谱柱的仪器,伍丰仪器推出的EX1700超快速液相色谱仪已将填料直径从5um发展到了2um以内,样品分析时间也大大缩短了。为此,伍丰仪器在液相色谱仪器的的技术上也做了很多改进,例如在高压恒流泵阻尼器方面,采用了体积仅为几百uL的小阻尼器,还将混合器的体积缩小到100uL左右,提高了系统的耐压,减小了管路接头的死体积。为了更好地提高液相色谱分析效率、解放生产力,伍丰仪器研发了液相色谱自动进样器。马明远说:“与手动进样相比,自动进样器不仅精度更高,而且还能避免因人工洗针不干净产生的交叉污染等问题。考虑到这一点,公司已在几年前就完成了自动进样器的研发”。  国产仪器长期被扣上了自动化机械设备不行的帽子,要想摆脱这种形象,国产仪器设备厂商一定要解决很多问题。目前,国产仪器在国内的使用环境(如电源、温度等)不如进口仪器,操作者对国产仪器的重视和爱护程度不够,操作不规范(如清洗不彻底等)会导致仪器故障。因此仪器制造商在研发时就需要考虑这些问题。马明远说,“例如在进样过程中用户经常不小心将进样针扎在瓶盖上,造成进样针损坏(一支进口进样针的价格大约在2000元左右),增加了额外费用,针对于此我们设计了多重故障保护措施,具备系统故障、管路和液体泄漏自动报警功能,在工作站软件上设有状态显示栏,操作者可随时了解仪器的工作状态。“  目前国内液相色谱仪的研发与国外大公司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要有信心赶上去。马明远说,“我们的研发是基于现代先进的工艺和零部件,起点高,基础好,并能借鉴国外技术,扬长避短。“伍丰仪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此——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将其与国内很多传统的技术结合起来,从而赢得了很多国内用户的信赖。此外,来自业界的肯定也给了其很大帮助。马明远说,”例如LC-1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获得2005年度BCEIA金奖并成功入选2014年度国产好仪器、EX1700超快速液相色谱系统刚刚获得2015年度BCEIA金奖,这些都帮助其扩大了产品在用户中的知名度“。  从用户需求到产品需求  伍丰仪器近年来十分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其研发费用总额达到年销售收入的20%左右 新产品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上市要经历层层“考验“,新品样机的研发仅占其所有工作的三分之一,新品的最终上市后还要经历很多重要工作,包括产品生产的测试标准、测试条件、测试规范和制造标准。要达到良好的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就必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所有产品在出厂的时候其装配过程的数据是可追溯的。此外,在仪器研发过程中需要很多市场上没有和买不到的模具、工夹具和调试工具,因此就要依靠自己去设计制作。伍丰仪器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食品研究所和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加快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进程。  马明远经常灌输销售人员要为客户服务的精神。同时,告诫销售人员不要老想着赚钱,要始终把为客户服务放在首位。此外,还经常教导销售人员要把在用户那里收集到的有关产品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研发工程师,这样研发工程师就会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产品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优化。”产品研发中存在问题难免,但出现问题后一定要替客户解决,而且反应要快,将心比心嘛,能帮用户解决掉他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自己也会有成就感,也是很开心的“。马明远说到。  在售后服务上面,伍丰仪器提出了五年延保计划。国产仪器长期被扣上了“傻、大、黑、粗”的帽子,很多人认为国产仪器是修出来的仪器。要改变这种状况,国产仪器生产厂商必须下苦工,解决自身的问题。伍丰仪器提出的五年延保计划是为了给用户省钱、让用户放心,同时也是给自己省钱。马明远说,“如果总是在维修仪器,那么维修成本会很高。要做到用户和公司都省钱,就要提高产品质量,尽可能降低故障率“。公司在研发自动进样器时采用了合作开发的高压密封圈,其使用寿命达到500万次,而一般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是100~200万次(基本上一年换一次)。同时,研发的液相色谱系统配有开机自动检测功能,这样便于用户及时了解仪器运行情况,避免不必要的误操作造成的仪器损坏。  向专用领域发起挑战  对于今后的发展,马明远谈到,首先要做好自己擅长的东西——液相色谱仪。目前,国内生产厂商与国外厂商在液相色谱超高压输液系统和多检测器领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目前开发的液相色谱检测器主要为紫外检测器,其可检测大部分常见有机物质。伍丰仪器将荧光检测器作为重点突破的产品。公司近年来针对荧光检测器已经做了很多前期研究,荧光检测器样机已基本完成。”以前,荧光检测器中通常使用的是大功率氙灯,当氙灯放在仪器中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非常高,对散热技术要求也较高。同时,氙灯使用寿命仅为1000~2000小时。这些都限制了它的使用条件。伍丰仪器研发的荧光检测器采用了全新的脉冲氙灯,采用了可变闪耀频率控制电路,走基线时降低闪耀频率,分析开始后,提高闪耀频率,即保证了分析精度和性能的稳定性,又延长了检测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其检测灵敏度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马明远说。  伍丰仪器下一阶段还将着力发展氨基酸检测器、DAD检测器、系统管理软件和产品应用分析。氨基酸分析仪作为液相色谱下一阶段发展的高端技术,在未来的分析仪器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氨基酸分析仪主要用来做食品、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分析,它可以同时检测出几十种有益或有害的成分。目前,国外氨基酸分析仪的价格普遍在80~100万之间,相对普通用户而言较为昂贵。伍丰仪器目前已经做出了氨基酸分析仪的关键部件,相信在不久后即可面世。马明远说,“如果我们的氨基酸分析仪在市场上定价20~30万一台,那么对国内营养分析领域帮助非常大”。 仪器信息网编辑与伍丰仪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总经理马明远等一行 文章来源:仪器信息网人物专访
  • “老马”伏枥,志在千里——访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明远
    p   近年来,随着分离分析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基于色谱类的分析仪器不断涌现。液相色谱仪作为最重要的分离分析仪器,其应用涵盖了增长较快的环境、食品和制药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分析仪器市场中,液相色谱类分析仪器占到了其中整个销售额的20%。作为全球分析仪器的主要市场之一,中国每年有约8000~10000台液相色谱仪器的需求。随着我国新版药典的颁布,液相色谱仪在医药生产、新药开发以及中草药研究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p p   目前,国内的工业材料质量和精加工技术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国产液相色谱仪的整体质量和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在国内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随着国产液相色谱在国内市场上获得认可,以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伍丰仪器)为代表的一些生产厂家开始向液相色谱的高端领域——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和多检测器领域进军。近期,仪器信息网编辑就国产液相色谱近年来发展状况及未来液相色谱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与伍丰仪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总经理马明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IMG_9037_meitu_00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10cdc0e6-84a5-48e1-a1a8-462b7a52c2c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伍丰仪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总经理马明远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与色谱数据处理技术结缘 /strong /span /p p   马明远于1998年创立伍丰仪器,公司创立之初以色谱数据处理机为主要产品。当时在跟随上海市科委对有关“微处理器在分析仪器中的应用”调研中,马明远发现国产色谱仪器在自动化和软件操作方面较为落后,很多操作都依靠手工完成。与此相比,国外当时在色谱仪器方面已经具备数据自动采集和分析的能力,这一点促使他萌发了要提升国产液相色谱技术水平的想法。九十年代开始,为了能专心将国产液相色谱技术水平提升上去,马明远决定离开当时所在的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 /p p   马明远讲到,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当时有着根深蒂固的信念——向高科技行业进军。在公司成立时,通过咨询很多行业专家,马明远发现当时液相色谱研发过程中面临着两个问题:一个是当时社会经济体制下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 其次,国外对中国进行技术和物质封锁。马明远说,“当时我们找一些仪器上的零部件都是比较难的,例如输液泵的关键部件:高压密封圈,要求即能耐磨,又能耐高压,还要密封性能好。由于这些原因使得我国液相色谱仪器发展比发达国家晚了好几年”。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国内液相在差距中寻求发展 /strong /span /p p   针对于国产液相色谱仪目前的发展状况,马明远谈到,目前国产液相色谱仪器产品的发展与很多民用产品相似,例如家电等,一般常规功能的产品,国产优秀品牌产品已完全能媲美国外同类产品。对于液相色谱仪来说,虽然目前国内研发的检测器品种还没有国外全,系统软件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常规液相色谱产品,国产优秀品牌比进口同类产品的性价比更高。 /p p   2004年国外液相色谱仪器厂商沃特世率先推出了UPLC,带动众多液相色谱厂家开始向更小色谱柱填料颗粒、更高效率的液相色谱新市场进军。UPLC技术相对比较高端,国内液相生产厂商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或者超越还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近年来我们在实现UPLC技术上一直不断的在努力。马明远讲到,相比于国外能适应于1.7um填料直径色谱柱的仪器,伍丰仪器推出的EX1700超快速液相色谱仪已将填料直径从5um发展到了2um以内,样品分析时间也大大缩短了。为此,伍丰仪器在液相色谱仪器的的技术上也做了很多改进,例如在高压恒流泵阻尼器方面,采用了体积仅为几百uL的小阻尼器,还将混合器的体积缩小到100uL左右,提高了系统的耐压,减小了管路接头的死体积。为了更好地提高液相色谱分析效率、解放生产力,伍丰仪器研发了液相色谱自动进样器。马明远说:“与手动进样相比,自动进样器不仅精度更高,而且还能避免因人工洗针不干净产生的交叉污染等问题。考虑到这一点,公司已在几年前就完成了自动进样器的研发”。 /p p   国产仪器长期被扣上了自动化机械设备不行的帽子,要想摆脱这种形象,国产仪器设备厂商一定要解决很多问题。目前,国产仪器在国内的使用环境(如电源、温度等)不如进口仪器,操作者对国产仪器的重视和爱护程度不够,操作不规范(如清洗不彻底等)会导致仪器故障。因此仪器制造商在研发时就需要考虑这些问题。马明远说,“例如在进样过程中用户经常不小心将进样针扎在瓶盖上,造成进样针损坏(一支进口进样针的价格大约在2000元左右),增加了额外费用,针对于此我们设计了多重故障保护措施,具备系统故障、管路和液体泄漏自动报警功能,在工作站软件上设有状态显示栏,操作者可随时了解仪器的工作状态。“ /p p   目前国内液相色谱仪的研发与国外大公司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要有信心赶上去。马明远说,“我们的研发是基于现代先进的工艺和零部件,起点高,基础好,并能借鉴国外技术,扬长避短。“伍丰仪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此——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将其与国内很多传统的技术结合起来,从而赢得了很多国内用户的信赖。此外,来自业界的肯定也给了其很大帮助。马明远说,”例如LC-1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获得2005年度BCEIA金奖并成功入选2014年度国产好仪器、EX1700超快速液相色谱系统刚刚获得2015年度BCEIA金奖,这些都帮助其扩大了产品在用户中的知名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从用户需求到产品需求 /strong /span /p p   伍丰仪器近年来十分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其研发费用总额达到年销售收入的20%左右 新产品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上市要经历层层“考验“,新品样机的研发仅占其所有工作的三分之一,新品的最终上市后还要经历很多重要工作,包括产品生产的测试标准、测试条件、测试规范和制造标准。要达到良好的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就必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所有产品在出厂的时候其装配过程的数据是可追溯的。此外,在仪器研发过程中需要很多市场上没有和买不到的模具、工夹具和调试工具,因此就要依靠自己去设计制作。伍丰仪器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食品研究所和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加快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进程。 /p p   马明远经常灌输销售人员要为客户服务的精神。同时,告诫销售人员不要老想着赚钱,要始终把为客户服务放在首位。此外,还经常教导销售人员要把在用户那里收集到的有关产品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研发工程师,这样研发工程师就会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产品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优化。”产品研发中存在问题难免,但出现问题后一定要替客户解决,而且反应要快,将心比心嘛,能帮用户解决掉他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自己也会有成就感,也是很开心的“。马明远说到。 /p p   在售后服务上面,伍丰仪器提出了五年延保计划。国产仪器长期被扣上了“傻、大、黑、粗”的帽子,很多人认为国产仪器是修出来的仪器。要改变这种状况,国产仪器生产厂商必须下苦工,解决自身的问题。伍丰仪器提出的五年延保计划是为了给用户省钱、让用户放心,同时也是给自己省钱。马明远说,“如果总是在维修仪器,那么维修成本会很高。要做到用户和公司都省钱,就要提高产品质量,尽可能降低故障率“。公司在研发自动进样器时采用了合作开发的高压密封圈,其使用寿命达到500万次,而一般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是100~200万次(基本上一年换一次)。同时,研发的液相色谱系统配有开机自动检测功能,这样便于用户及时了解仪器运行情况,避免不必要的误操作造成的仪器损坏。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向专用领域发起挑战 /strong /span /p p   对于今后的发展,马明远谈到,首先要做好自己擅长的东西——液相色谱仪。目前,国内生产厂商与国外厂商在液相色谱超高压输液系统和多检测器领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目前开发的液相色谱检测器主要为紫外检测器,其可检测大部分常见有机物质。伍丰仪器将荧光检测器作为重点突破的产品。公司近年来针对荧光检测器已经做了很多前期研究,荧光检测器样机已基本完成。”以前,荧光检测器中通常使用的是大功率氙灯,当氙灯放在仪器中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非常高,对散热技术要求也较高。同时,氙灯使用寿命仅为1000~2000小时。这些都限制了它的使用条件。伍丰仪器研发的荧光检测器采用了全新的脉冲氙灯,采用了可变闪耀频率控制电路,走基线时降低闪耀频率,分析开始后,提高闪耀频率,即保证了分析精度和性能的稳定性,又延长了检测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其检测灵敏度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马明远说。 /p p   伍丰仪器下一阶段还将着力发展氨基酸检测器、DAD检测器、系统管理软件和产品应用分析。氨基酸分析仪作为液相色谱下一阶段发展的高端技术,在未来的分析仪器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氨基酸分析仪主要用来做食品、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分析,它可以同时检测出几十种有益或有害的成分。目前,国外氨基酸分析仪的价格普遍在80~100万之间,相对普通用户而言较为昂贵。伍丰仪器目前已经做出了氨基酸分析仪的关键部件,相信在不久后即可面世。马明远说,“如果我们的氨基酸分析仪在市场上定价20~30万一台,那么对国内营养分析领域帮助非常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IMG_9033_meitu_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d1ebd66c-13f9-4b73-bd48-82af833b463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仪器信息网编辑与伍丰仪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总经理马明远等一行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trong 采访编辑:郭晓东 /strong /p
  • 无惧风雨 执着进取——伍丰仪器成立二十周年之际访创始人马明远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跨越半个多世纪,马明远从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工程师,历经沉浮,成为一个跨专业多行业精通的老工程师。从东海波涛之畔的704所到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再到创立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从船舶制造到集成电路研究工作,再到分析仪器研制。多次跨行业跨专业,马明远完成了一个普通科研工作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值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二十周年之际,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伍丰仪器创始人、首席专家马明远老先生,听他娓娓道来他的别样人生。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8b13835d-c7f8-4088-820b-71d39ee52973.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创始人马明远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兴趣开启工程师之梦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引路人,谈起自己如何走上工程师的道路,马明远就打开了话匣子:“小时候,爱迪生是我的偶像,对很多事物都满怀好奇心的我特别喜欢看科普知识,还喜欢自己动手组装各种模型。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物资比较匮乏,收音机稀少又高档,我还自己学习动手组装过最简单的矿石收音机。”谈到小时候动手做的无线电模型,马明远还记忆犹新,他兴致勃勃地向笔者回忆了当时的场景,和爬上屋顶架设天线的趣事。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除了组装无线电之外,马明远对航模、船模等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不仅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自己动手制作航模,还参加比赛获得了航模运动员的称号。回忆起当年的经历,马明远也感叹,相对于老师灌输的知识,通过自己动手获得的知识时隔60多年仍记忆犹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b9b1e8e8-9864-4578-bc92-321099698b07.jpg" title=" 2.png" alt=" 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年轻的马明远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1959年,怀揣着成为一名工程师的理想,马明远没和父母商量,自己在高考志愿上填写了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导弹空气动力学专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从1959年到1964年,马明远在上海交大度过了5年的大学时光,由于处在困难时期,大学生活非常清苦,他回忆说:“我们当时艰苦到什么程度呢,饭都吃不饱,很多同学营养不良造成皮肤浮肿,手指在小腿肌肉处按下去就变成一个坑,弹不回来。”在这种艰难的生活下,学校的课业压力也很大,但马明远的成绩一直非常优秀,“有一次考试全班60个人,有近30人不及格,而我是唯一的满分。”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交大学习的后半期,受国家调配,马明远转入船舶流体力学专业,他以全优的毕业成绩从交大毕业,并被分配到当时国防科工委旗下的总字920部队第704所,穿上军装,成为一名海军工程师。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狂风巨浪中诞生的意志品格 /strong /span span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704所,马明远参与了我国第一艘导弹驱逐舰051舰中船舶稳定装置的设计,并担任水下装置防摇鳍体项目的主设计。“当时我20多岁,刚毕业不久。整个团队都非常年轻,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我们就抱着一定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的信心坚持了下去。”马明远回忆说。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军舰在海上航行,只有船体稳定,在上面的各种火炮、雷达等装置才能正常运行,为了获得第一手数据,在大风大浪的日子登船去海上做实验成了“家常便饭”。回忆起当时的经历,马明远表示,没有现在各种先进的模拟装置、传感器和网络技术的辅助,每一次实验都需要工作人员登舰操作,把测试仪器搬上舰船,手工记录分析所有的数据。“为了得到最优的设计,我们几个人一次次地在最恶劣的海况下登船,晕船反应非常严重,呕吐地厉害,几乎是趴着坚持完成实验,船上走路到处是滑腻腻的呕吐物。”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军工对时间的要求非常严格,海军司令部要求舰船在某日下水,到每个部门的时间是按照计划严格倒排的,时间非常紧迫。“有一次我从早晨8点上舰开始安装,一直到第二天晚上8点才全部完成,整整36个小时,就不眠不休地在船上。”凭着心里面那股咬牙坚持的韧劲儿,马明远圆满地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他自豪的说:“我这份设计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直到90年代这份图纸还一直在被使用。邓小平同志拨乱反正后,这个项目还获得了第一届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历经挫折 不断自强开启人生新篇章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1970年,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刚刚新婚燕尔的马明远被下放到工厂劳动,同时被清除出了军工单位。谈起这段人生经历,年过古稀的老先生也表示当时几乎心灰意冷,心里的落差只有他自己知道。车间里破旧的机床轰鸣,地上都是脏脏的铁块,连续两次工伤,甚至有一次差点被砸断了腿,一桩桩一件件都给马明远的心中蒙上了层层阴影。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我很幸运,遇到了一位贵人。”马明远回忆道,“当时一位同样被打成右派分子的老干部对我说:‘小马你还年轻,别灰心,未来的路还长着,学点儿本事比什么都重要。。。’这句话到现在似乎还在耳边,也点醒了当时迷迷茫茫的我。” 一番恳切的交谈,让马明远重整士气。从那以后,他开始学习各种机床设备的操作和机械原理。“后来我把厂里所有的机床都学了个遍,到我离开前,还向厂里提出了很多设备改造的建议。”而这些机械原理,结构设计知识到现在被马明远都用在了伍丰仪器上。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1972年,像往常一样在工厂做工的马明远突然收到了上海市科委的报到通知,将他调入刚成立的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从事微电子技术方面的研究。虽然当时对计算所知之甚少,但是可以重回科研岗位,让马明远非常高兴。计算机作为新兴技术,对于马明远来说完全是一片空白,他面临着专业技术的一次大转换。“当时同行专家来学术交流,对方并不知道我是流体力学专业出身,对我在微电子方面知识的缺失表现出的惊讶和轻视,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感到自己一无是处。”马明远说。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而恰恰看到了一篇英特尔公司的文章——微电脑将改变世界,这篇40多年前的文章在今天看来观点也不落伍。我意识到,新技术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也激起了我对新技术的探索和好胜心。”从那之后,已过而立之年的马明远开始用业余时间学习微电子的相关知识,几年之中他就从普通的组员,到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谈及此,马明远也表示:“我特别感谢我太太,当时儿子刚刚出生,嗷嗷待哺,她为了让我安心钻研,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计算所,马明远和他的团队一起完成了当时许多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研发项目,包括国内第一台八位微处理器芯片测试设备的攻关工作。这个项目由当时的上海副市长亲自挂帅,处于国际一流水平。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研究没有系统地进行下去,“哎!如果当时坚持下去,我们今天的芯片也不会比人家落后了!”马老非常感叹。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与分析仪器结缘 到创立伍丰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80年代,马明远第一次接触到分析仪器。当时上海市科委组织到原上海市药检所调研工作,发现当时色谱数据处理采取的是落后的手工称重的方法,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为此,科委拨出专项经费,由计算所牵头开发国产色谱数据处理机。马明远担任了项目开发负责人,从CDMC-1开始,陆续开发了不同型号的数据处理机。这个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生产的设备销往全国。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当时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一共卖出去超过万台,很多订单都来不及生产。由于体制问题,一线工人生产并不积极,产品质量也很难管理,渐渐地我在思路方面和所里也产生了分歧。”马明远萌生了自己下海创业的想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1992年,马明远停薪留职离开了计算所,“一开始我还是比较胆小,只是挂靠在人家的单位里,干了几年挂靠的单位也破产了,账上的货款都没拿回来。当时真的不知所措,怀疑自己适不适合下海,还考虑过是不是再回到事业单位。”马明远表示,在他徘徊犹豫的时候,家人给了他很大的鼓励,让他下定决心坚持下去。“我太太对我说,没事的,大不了以后我的退休工资咱们一人一半。”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1998年,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马明远创办了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随着计算机色谱软件的发展,原先的色谱数据处理机已经落伍,新公司面临着研发新产品的迫切需求,经过调研,马明远选择研制液相色谱系统。当时,国内液相色谱技术刚刚起步,与国外差距明显,但该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液相色谱系统包含了光、电、机械、化学、物理、软件等很多领域的知识,虽然我涉猎过数门专业,但是一些领域我也不太了解。当时边研究边补课,有一次碰到一个技术难点,我和当时元老们起早摸黑的做了一个多月的试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6f4d5ee6-91f7-4ec1-9142-67f33a4d6109.jpg" style=" " title=" 仪器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pan style=" line-height: 1.5em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生产中的全新LC-100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3d4d3518-caa8-48eb-99c2-3dc34c5f3447.jpg" title=" 仪器4.jpg" alt=" 仪器4.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生产中的伍丰仪器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对分析仪器行业的感悟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作为伍丰仪器的创始人,马明远和分析仪器打了20年交道,同时丰富的人生经历,也让他对分析仪器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体会。“在这十几年里,我放下了企业管理和市场推广的重担,还是干回我擅长的研究工作。同时通过阅读、学术交流学习了目前最新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基于计算所的背景,马明远表示,从技术上看计算机在分析仪器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把分析仪器的各个部件当作计算机的外延设备,这样才能保持仪器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特别是现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将大大改善实验室效率和用户体验,“我希望我们新一代的液相色谱系统将逐步体现这些方面技术和功能。”马老对将要推出新产品充满憧憬。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对于国产科学仪器发展,马老基于多年的经验给出了他的建议,“趁20周年我们做了市场调研活动,2004-2006年我们生产的第一代液相色谱仪很多客户还在正常使用,说明在机械可靠性方面不存在问题,可靠性不应该困扰国产仪器发展的主要问题。”那么为什么现在用户和专家都认为国产仪器首先要解决可靠性问题呢?马明远做出了他的解答:“创业开始靠个人,但是要一直发展,还是需要一个稳定的、多学科结合交融的仪器研发团队。问题往往就在第一步,设计上存在缺陷,稳定可靠性当然会有问题。队伍不稳定就是主要的原因,哪怕请了国外仪器专家,干了几年又走了,没有形成稳定的跨学科团队。那问题会一直存在,今天机械出故障,明天指责软件驱动有问题,这两个解决了,化学应用又不行了。”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马明远也表示,踏踏实实,沉下心来做事非常重要,分析仪器研发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研究液相色谱仪这二十年来,我越做到后面就发现,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更多也更深入了!”马老特别强调道:“你说2、3年能够出好产品,我没有这个本领,相信国外的仪器也是通过几十年下来才能达到现在的水平。”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道别之际,笔者也特别请这位走过数十年风风雨雨的老工程师,给当下的年轻工程师一些建议。马明远表示,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然而现在资本运作至上的观点在社会影响至深,很多年轻技术人员却难以像他年轻时那样对技术有追求、有恒心。他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不要把金钱和利益看得太重,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应该更注重技能的深入学习。只有沉下心来学习,才能收获更好的发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后记: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在正式开始采访之前,马明远带着笔者参观了伍丰仪器。在这个过程中,他向笔者展示了精心设计的每个液相色谱部件,以及在生产线上的一批批全新的第三代LC-100等产品,从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能看出马明远对技术的热忱和严格要求。沉下心来学习,踏踏实实做技术,马明远用自己的经历展示了一个老工程师应有的品格。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right "   撰稿编辑:赵仪 /p p br/ /p
  • “100家国产仪器厂商”专题:访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为推动中国国产仪器的发展,了解中国国产仪器厂商的实际情况,促进自主创新,向广大用户介绍一批有特点的优秀国产仪器生产厂商,仪器信息网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启动了“百家国产仪器厂商访问计划”。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专程走访参观了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简称“伍丰仪器”)成立于1998 年,是集分析仪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通过十余年的努力,伍丰仪器现已经成为国内最主要的液相色谱生产厂家之一,同时产品线涵盖其它色谱分析仪器,以及相关的设备、软件、配件。 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创始人马明远先生   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创始人马明远先生与到访的仪器信息网人员进行了交流。马明远先生早在1980年就主持了国内第一台色谱数据处理机的开发工作 1985年参与国内第一代色谱工作站的开发 1998年创立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002年主持上海市科委攻关项目——液相色谱的开发工作。并多次获得国家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等奖励。   “和国外的同类产品相比,伍丰液相不会输给任何一家国外厂家”   谈到伍丰仪器的核心产品,不得不说到LC-100液相色谱仪,马明远先生向我们介绍了LC-100的历史和荣誉:1999年投入研发液相色谱仪 2002年高压恒流泵样机试制完成 2004年产品项目通过上海市科委组织专家的鉴定后,以LC-100为型号批量投放市场,并成为国内第一台工作站软件能反控仪器的液相色谱仪 2005年LC-100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BCEIA金奖 2006年LC-100获得仪器信息网和中国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的“2004-2005年度新产品” 2008年LC-100液相色谱仪获得上海市青浦区科委的表彰,被评为2008年科技进步奖 2010年推出新一代的LC-100液相色谱仪。 2010年升级换代的LC-100高效液相色谱 2009年上市的EX1600高效液相色谱   “LC-100具有软件全面反控、性能稳定的特点,同时从泵、检测器、到工作站软件,伍丰仪器都具有100%知识产权。投放市场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迅速获得了肯定。我们还不断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了多次改进和升级 并且研发了和LC-100配套的增塑剂检测方法包、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包、氨基酸检测方法包等新的应用技术方法,这些新应用方法的开发满足了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使LC-100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马明远先生说到,“如果说单单比较我们现有的液相色谱仪产品和国外的同类产品,从性能、指标方面来讲,伍丰仪器不会输给任何一家国外厂家。”   目前,伍丰仪器液相色谱仪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在销量快速上升的同时,伍丰仪器也非常重视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建立了办事处和经销商,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并且早在2006年,伍丰仪器就在仪器信息网仪器论坛开设了厂商论坛——伍丰仪器。“伍丰仪器”论坛的成立为用户提供一个相互切磋交流的平台,更好、更快捷地为用户提供了仪器的售后技术支持服务。   “伍丰仪器质的飞跃: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将于2011年年底上市”   2010年2月26日,在仪器信息网论坛上一条“国产‘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在上海伍丰横空出世!”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马明远先生介绍了该新闻的背景及目前“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研制的进展情况。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2007 年11 月,伍丰仪器和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成功招标上海市科委“超高压、超快速液相色谱系统研制”的科研项目。经过两年多的研发,2010 年 2月,该项目通过上海市科委的验收。验收专家组对该项目研究成果“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予以充分的肯定,一致认为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综合技术达到国内领先,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年底,“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将批量上市。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部件基本上都是伍丰仪器自行设计、生产的,部分零件委托加工,绝非拿国外的机器包装。” 马明远先生说到,“作为民营的高科技企业,并且想要持续稳定发展,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掌握领先技术,二是不能让市场等产品,三要100%知识产权,这样企业才能有生存和发展之道。目前,国产超高压液相色谱的研发还是属于前瞻性的研究,伍丰仪器超高压液相色谱的成功研发使公司有了质的飞跃。”   细节决定成败——比针尖还“细”的“伍丰人”   随后,仪器信息网人员参观了伍丰仪器的装配车间、质检车间等。 紫外检测器装配区 高压恒流泵装配区   伍丰仪器建立了数字化检测调试平台,所有仪器的零配件及整机测试均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检测技术,与国际水平接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仪器的一致性和产品质量,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仪器整体质量。目前,伍丰仪器液相色谱仪的年生产能力达到1千台以上。 最终检验区 质检车间   马明远先生带领我们参观了伍丰仪器的研发部门,并介绍了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的研发项目情况。“目前,伍丰仪器40多名员工中,8个人负责技术研发,并且研发人员中年轻人居多,而我则主要为研发工作把把关。”   “无论是伍丰仪器的全体员工还是我本人,对待开发仪器都是精益求精的。‘注重细节’体现在伍丰仪器的任何环节,尤其研发过程中,我们始终如一地把世界顶尖仪器作为基准,将我们的产品通过上百、上千次反复试验和论证后,才提供给我们的用户。” 马明远先生手持即将推出的自动进样器的进样针在“细节决定成败”的名言下留影 马明远先生在仪器研发过程中一直保持心细如发、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精神   此外,马明远先生还介绍了伍丰仪器2011年的研发计划,“首先,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正不断进行功能调试、结构优化,将于2011年年底推向市场;其次,2011年我们还将推出自动进样器系统。而下一步的研发项目中,还包括有中低压制备色谱、FLASH快速制备色谱,以及二极管阵列、荧光检测器等的研制。伍丰仪器一直以来积极研发液相相关产品,使产品线愈加丰富。”   “我们的目标始终不变:不断研究和开发各类分析仪器,使公司成为中国最好的分析仪器制造商。”   马明远先生畅谈国产液相色谱未来发展方向与思路   最后,关于国产液相色谱未来的发展方向,马明远先生总结到:“我认为国产液相色谱仪的总体发展趋势应该是向好的。这是因为该仪器的应用范围涉及面广,如食品安全、生物科技、环保、医药研发等。”   “目前,国外仪器占据80%以上国内市场份额,我国政府对国产分析仪器支持力度也不是很大,当前形势比较严峻,但这也为我们国产液相色谱工作者提供了机遇。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市场都给我们了赶超的空间,同时我们还相信赶超时间将大大缩短 这是因为进入WTO后,我们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已经完全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机械加工水平也达到和满足国际标准。仪器的关键元器件都是全球化采购,与国外先进仪器可以完全同质化,这就为国产液相色谱仪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此外,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国外著名厂商的尖端仪器相比,国产分析仪器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要走的路还是很漫长。我国的液相色谱仪发展历史最多也才10多年,而国外的先进仪器至少有五六十年的发展历史,无论是在科技的难度还是深度都有很高水准。国产液相色谱要想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并不能一蹴而就,盲目的大规模投资、购买国外技术只会事倍功半 只有通过技术的刻苦积累、认真研发,才能从量变到质变。”   “从公司角度而言,我们将坚持走产品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道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是一个公司竞争力的核心,而伍丰仪器一直把新产品研发和现有产品改良作为工作重点,推动自主创新,引领企业产品向高端发展。我们第一代LC-100就是国内第一台采用数字信号、软件反控的液相色谱仪,今年我们马上要推出超高压液相色谱仪,同时特种检测器,比如荧光检测器、DAD也已经立项。我们掌握了这些产品都是自100%知识产权,虽然目前生产和销售规模还远不能与国外厂家相比,但我们坚信公司会有自己的美好前景。”   “另外,我们还要坚持走品牌道路。伍丰的液相色谱仪带给客户的感受就是高品质、高稳定性,完善的售后服务。我们希望客户每天都能使用我们的产品,能够真实感受到产品从外观设计、加工工艺、稳定性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希望他们将使用中的问题反馈给我们,帮助我们改进。相比而言,现在某些厂家并未把精力放在品牌建设和改进品质提升技术上,比如某色谱软件公司的色谱软件只卖几百元,而这对于国产色谱软件的发展却十分不利。目前国产液相色谱仪产品品质良莠不齐,客户很难判断仪器孰优孰劣,往往在使用后才发觉上当,当再次购买时就只会考虑进口仪器,这就使得国产仪器丢失客户,以后继续恶拼价格,如此以来在研发和售后的投入就日益见绌,步入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国产液相色谱未来的发展,首先要坚持走产品的创新研发,掌握其全部的核心技术;其次要改变目前国内科技力量重理论和应用,而疏于研究仪器的发展现状;再者还要注重品牌的建设和维护,利用合理的销售策略宣传和推广国产仪器;最后要建立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人才的激励机制,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公司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 ACCSI 2010 之“色谱发展论坛”实录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4月9日下午15时,2010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之色谱发展论坛在北京京仪大酒店如期举行。本届色谱发展论坛由仪器信息网编辑吴晓飞女士主持,邀请到行业内的知名专家和企业代表就色谱发展趋势、技术成果和国产色谱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色谱发展论坛嘉宾: 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虎威先生 安捷伦科技公司生命科学集团与化学分析集团液相色谱与色谱消耗品应用支持经理 安蓉女士 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彤先生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关亚风先生 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华先生 岛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分析仪器市场部部长兼分析中心负责人 曹磊先生 珀金埃尔默公司大中华区分析仪器市场经理 祝立群先生 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明远先生 图一 论坛对话嘉宾   (上排从左至右分别是:刘虎威先生、安蓉女士、李彤先生、关亚风先生 下排从左至右分别是:方华先生、曹磊先生、祝立群先生、马明远先生)   议题一:快速液相PK常规液相   【背景资料】基于亚微米颗粒技术的快速液相,与人们熟知的常规液相有着相同的分离原理。不同的是:快速液相不仅比常规液相具有更高的分离能力,而且结束了人们多年不得不在速度和分离度之间取舍的历史。   自2004年第一台快速液相的诞生之后,很多厂家相继研发快速液相并已经商品化和产业化,这股旋风持续震荡着液相色谱市场。快速液相会不会取代常规液相?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鉴于快速液相的强势发展,快速液相会不会逐渐取代常规液相?   对此各位嘉宾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关亚风先生指出任何一个新技术面世都会有一个被接受的过程。他认为快速液相技术在发展成熟之前,将是对常规液相的一个补充。   安蓉女士认为快速液相和常规液相间是取代、互补兼而有之。从商品化角度来讲,反相的小颗粒填料技术发展较完善,令快速液相在提高效率,节省时间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有着强烈的取代趋势。   马明远先生明确指出快速液相是一种发展方向,因为它具有很多优点,例如高分辨率、高速度、高灵敏度,所以在未来几年里,快速液相将逐步取代常规液相。    图二 色谱发展论坛现场   议题二:未来几年,气相色谱的哪些应用会成为热点   【背景资料】在气相色谱的发展进程中,有很多亮点,例如快速、高通量、便携、低耗以及行业专用,这些新进展和新应用倍受业内人士重视。   未来几年,气相色谱的哪些应用会成为热点?   关亚风先生指出,中国在特定条件下,气相色谱的应用技术会有较大发展,但是仍有不完善的地方,例如目前比较热门的微型气相色谱,它的的检测器和样品前处理技术还不够成熟,也没有实现真正的产业化。   方华先生提到便携气相色谱、在线气相色谱和行业专用气相色谱将会成为应用热点。并特别强调了具有行业特点、跨专业和技术整合特点的行业专用色谱仪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祝立群先生的观点是除了便携气相色谱和行业专用色谱外,毛细管气路切换技术将会是未来几年比较热门的应用热点。   曹磊先生强调说近几年,气相色谱的热点领域依然是常规气相色谱仪,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环保以及石油化工行业,色谱的发展将是追求更快的检测速度、更高的分离灵敏度、更好的检测效果。    图二 论坛现场 嘉宾讨论气相色谱的应用热点   议题三:国产色谱的春天到了么   【背景资料】有数据表明,中国的仪器仪表行业已连续六年保持了经济高位运行的态势。2009年,仪器仪表行业仍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随之而来的,是对国产色谱的挑战和机遇。国产色谱从蹒跚学步到现在的茁壮呈长,一直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弦,从第一台气相到现在的气质联用,从第一台常规液相到现在的快速液相……   在2009年入围的新品中有9个就是国产仪器,涵盖了液相、气相和制备色谱等各个领域,产品性能逐年提高,市场逐年扩大。国产色谱是不是已经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国产色谱是不是已经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方华先生谈到中国的色谱企业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奏,做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只有找准发展方向,才会是国产色谱的春天。   马明远先生谈到国产色谱的发展需一方面需要靠本身努力,另一方面要对国产仪器改变看法,呼吁国人要相信自己的产品。   全球的气相色谱95%以上是在中国生产,关亚风先生说到这个现象对于我们国内企业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威胁。机遇是指可以增加国内、国外企业间的互相交流,如人员上的交流、技术上的交流。同时也是一个威胁,目前国外仪器的生产成本已经降的很低,在此威胁下,国内色谱企业必须要重视技术革新,否则春天还远着呢。   刘虎威先生语重心长的说我们大家都很关心国产仪器的发展,都很希望中国的仪器行业能够发展壮大。   他用“三快、四低”四个字总结目前中国的仪器行业的特点。三快是指发展快、模仿快、普及快。四低是指研发投入低、产品的档次低、用户的认可度低和竞争有序性低。对于如何解决现状,刘教授指出需要通过“国家补贴、企业兼并、行业协作”的方法来提高国内色谱企业的竞争实力。   刘教授精彩的发言赢来观众阵阵的掌声。最后他指出希望我国色谱企业能够自主创新,抓住市场机会,赢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最终发展成为跨国企业。   李彤先生说要做好企业先要做好自己,在依利特公司,他一直坚持做精品的路线。他形容国外企业和国内企业就像是喷气式飞机和牛车,中国的色谱仪器行业发展比较晚,要想快速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但仍坚定做精品的信念,一步一步扎实的走下去,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迎来国有企业腾飞的时刻。   曹磊先生说从中国市场规模来看,国产厂家有很大发展空间,如果说中国色谱行业到了春天也不为过。他举例说到,中国气相色谱的年需求量至少在6000台以上,其中国产仪器大概占一半的市场份额。液相色谱的年销售大概在1万台泵以上,对于国产企业,中国国内的市场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他还提到现在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量可能已超过他本土的业务,例如岛津,去年的销售量已经超过日本。这些都充分说明国产企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能通过整合资源、并购、增强售后服务等方式,再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国产色谱会得到进一步的快速发展。    图三 嘉宾畅谈国产色谱   【结语】国产色谱的发展一直是非常艰难,面对残酷的价格竞争,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国产色谱还需要更加坚定的面对挑战,抓住机遇。虽然环境很恶劣,但是可喜的是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面对风雨,只有昂头挺过,才能见到彩虹,迎来自己的春天。
  • 上海伍丰超快速液相色谱工程化仪器通过验收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2月18日,由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伍丰”)承担的《EX1700超快速液相色谱仪工程化仪器》项目通过了上海分析仪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会议现场   此次项目验收程序涉及项目总结报告、技术报告、测评报告、用户报告、现场质询、现场演示等多个环节。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马兰凤主持验收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关亚风担任项目验收组长。上海伍丰CEO马昱、总经理马明远分别作了项目总结报告和技术报告,上海食品研究所检测中心副主任吴轶做了用户报告。   据马兰凤介绍,科技部要求积极推动科学仪器研发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上海分析仪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希望以此次上海伍丰承担的项目为试点,为上海更多的企业在科研成果的工程化方面作出指导和服务。上海市科委研发基地建设与管理处主任张露璐表示,希望各位专家对该工程化项目提出意见和更高的要求,使得该项目能够获得国家层面的重视。   据上海伍丰CEO马昱和总经理马明远介绍,EX1700超快速液相色谱仪于2011年开始设计并通过了上海市科委的验收,2013年进入工程化阶段 该产品定位于传统高效液相色谱向超高效液相色谱发展的中高端产品。项目组完成了60MPa超高压输液技术,1.6微升流通池检测技术,重复性误差≤0.5%自动进样器控制技术,实现了液相色谱全盘自动化,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指标 并且获得了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用户报告显示,产品经上海食品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试验,并与常规国外液相色谱仪测试比较发现,系统稳定时间缩短2/3,分析速度提高3倍以上,使用的流动相试剂减少2/3以上。   项目验收组长关亚风表示,该仪器整体设计注重细节,经得起长期测试的考验,并希望上海伍丰积极参与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各位专家针对该产品的软件、泵、疲劳性试验、自动进样器、市场定位、应用拓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液相色谱仪是近年来市场需求增长速度最快的分析仪器之一,在食品、制药等行业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中有广泛应用。在中国中高端液相色谱市场几乎被国外巨头垄断的情况下,上海伍丰是国内为数不多、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专业液相色谱生产商之一 此次推出工程化60MPa超高压液相色谱体现了上海伍丰对于国内液相色谱市场的准确定位和慎重考虑。   项目验收专家委员会成员:   马兰凤 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关亚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   张露璐 上海市科学委员会研发基地建设与管理处主任   闫 超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教授、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长宽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   刘文玉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秘书长   虞雄华 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 钧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 轶 上海食品研究所检测中心副主任     现场演示   现场演示
  • 关于举行朱良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的通知
    关于举行朱良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的通知 朱良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08年1月16日(星期三)上午10:00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竹园告别厅举行。 特此敬告。 朱良漪先生治丧委员会 2008年1月11日 治丧委员会联系方式:010-62133636 转 2009 (刘长宽先生) 手机:13801120901 E-mail: fxxh2006@sina.com 治丧委员会名单:主任委员: 金国藩 副主任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王顺昌 朱明凯 闫成德 刘长宽 吴幼华 张玉奎 张渝英 陆婉珍 唐统一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马明远 王关欣 王建 方禹之 田禾 边宝丽 牟一萍 牟世芬 孙建一 刘明钟 吕勇哉 闫增序 陈小枫 陈世明 汪正范 陈国余 陈建钢 李钧 李晓鸥 李彤 张新民 李耀光 孟力 周志恒 金钦汉 姚建垣 贾庆 徐力言 敖小强 唐海霞 蒋士强
  • 我国汽车材料界的“拓荒牛”——马鸣图教授
    马鸣图教授1942年生于河南兰考,1964年上海交大毕业后分配到机械工业部汽车研究所工作;1978年作为文革之后的首届研究生,入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学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已取得博士学位,重回汽车研究所(现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工作至今。  三年前,笔者在一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坛会上与七十七岁的老科学工作者马鸣图教授邂逅。论坛上,身高一米八五、体魄健硕、思维缜密马鸣图教授,对轻量化进行深入浅出的系统论述,同时也道出他的心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英明决策再次点燃了他绽放科技成果之花的激情。这次谋面我们一见如故,携手踏上了打造我国“钢铁与制造业有效供给新经济体系”的示范之路。并肩战斗的岁月中感触到在马老勤奋拼搏的身后有着一颗情操崇高的心灵,更清楚地看到他在我国汽车材料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再到高质量发展的历程中默默拓荒的身影和留下的一个个勤奋与智慧的丰碑。2021年5月24日马鸣图教授给专家组汇报科研成果 初出茅庐第一功,发明了我国首代军车关键零件用钢1965年,响应党中央号召,支援三线建设;马鸣图随汽车研究所组织部分人员内迁到重庆,主要承担以“法国贝利埃汽车公司”引进的军用越野车为依托,实现我国第一代军用车国产化的开发和生产基地建设。法国贝利埃汽车公司生产的重型越野汽车为北大西洋集团公约专用车,被誉为“沙漠里的羚羊”,车型的越野性能好,功能强,结构较复杂,并且具有自救能力,运行可靠;该车用钢系列为镍铬钼系列,强韧性匹配较好。其前桥内外半轴用钢为30NCD16,相当于30Cr2Ni4Mo,合金含量高,性能要求高:在抗拉强度1000MPa下冲击韧性大于150 J /Cm2,这种性能指标对于当时的调质结构钢是十分高的指标,该钢种曾被誉为法国的“王牌结构钢”,还用于飞机的起落架。我国当时缺镍少铬,就必须开发国内富有的合金元素钢种替代镍铬钢,而且性能又必须满足军用车的需要。为加快军用汽车生产的进度,曾有一个方案是仿制法国的30NCD16,但钢材交到綦江锻造厂进行零件锻造时发生大量的开裂,难以做出合格的锻坯,这条技术路线难以走通。最后,经过无数次的开发 、实验试制终于于1976年成功开发了我国富有合金元素的30Mn2MoW,合金量大幅度降低,成本下降,强度和韧性均达到30NCD16的要求,同时工艺性能优于30NCD16,拥有良好的锻造性能。该钢种是我国独创,这一钢种的研发成功,支持了我国首代军用车的生产和国防建设,并用于我国首代导弹运输车,该成果于1990年获得“国家发明奖”。《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我国先进高强度钢发展的奠基石1978年,马鸣图教授以对双相钢的产生、双相钢特性和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双相钢深刻认识为基础,率先提出了“汽车轻量化”的概念。同时,对双相钢的强化特性的研究,提出和建立了全新的“计算双相钢强度的混合物定律和表征方程”,用导出的不连续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混合物定律,代替当时大量应用的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混合物定律。该方程可根据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合金成分计算和预测双相钢强度,大大提高了计算的精度和预测的准确性。这一成果不仅丰富了双相钢的强化理论,同时,也为双相钢强度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了方法和依据。有关研究论文发表于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材料力学性能会议”会刊上。基于对双相钢流变特性的C-J分析的曲线,提出了描述双相钢流变特性的综合变形模型,即双相钢变形的第一阶段用晶体强化的Ashby M.F 微观力学模型来描述双相钢的初始屈服和加工硬化特性;在C-J分析曲线的拐点之后,用Mileiko S.J理论来描述双相钢的均匀变形和组织之间的关系,这一综合模型较好的描述了双相钢的初始加工硬化和均匀变形阶段的流变特性,为双相钢性能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80年代初,马鸣图教授关于双相钢的研究成果得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W.S.Owen教授认可,之后,W.S.Owen教授发表在“金属工艺技术”上的文章:“一个简单的热处理能够挽救底特律(指美国汽车工业)吗?”,深刻阐明了双相钢对美国汽车四大工业支柱之一的“汽车工业”的重要性和对我国未来汽车工业的重要性。1986年,马鸣图教授和日本茨城大学教授友田阳联合主办了“双相钢微观力学研讨会”,根据近4年的关于双相钢的研究成果以及所发表的文章并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撰写了国内外关于双相钢的首部学术专著《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该书于1988年01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发行,于2009年01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再版。《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是冶金企业、机械制造企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企业从事金属材料、热处理和力学性能的科研或工艺开发的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材料专业的师生、研究生重要的参考资料。为我国先进高强度钢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实现我国双相钢总产量已超过千万吨。该著作对我国双相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并取得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促进了我国先进高强度钢的发展和在我国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被誉为我国先进高强度钢发展的经典著作。双相钢包辛铬效应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填补了国际空白80年代,马鸣图教授在双相钢的包辛格效应的研究中,采用力学和磁物理参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了磁软化现象,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新的试验结果,取得了具有开拓性的研究进展,使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世界前沿。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实验室主任法国科学院院士Haik在评价该成果时,认为“该研究结果开创了包辛格效应研究的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力学参量和磁物理参量的对比研究分析,深刻阐明了这一重要的经典效应(包辛格效应)和重要的表征参量背应力的物理本质及其与相间应力的关系与消除背应力的方法,为高强度材料的成形回弹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针对该成果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其中,“Bauschinger effect and back stress in a dual phase steel”在“Trans.ISIJ”创刊号上发表。马鸣图教授1990年访问日本茨城大学时,曾被友田阳教授以日本人最高礼遇邀请到家里居住做客,对许多关于双相钢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回国后,马鸣图教授、中科院力学所段祝平教授、日本茨城大学教授日本钢铁学会主席友田阳(Yo Tomota)教授联合撰写了《金属合金中的包辛格效应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学术专著,该书于1994年5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被列为我国高校研究生力学性能教学中的重要参考书。振臂疾呼“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材料和传统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为了误导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全世界大谈发展“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深受其影响,不少制造业被迫开始了“关、停、并、转”。对此,马鸣图教授振臂疾呼: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根本,只有发展制造业国家才能强盛,人民才有就业的机会,才可能有强大的国防。针对在材料行业刮起的大力发展纳米材料的狂热之风,各行业大肆炒作纳米的概念,从食品、日常用品、洗涤用品到各种新型材料都是纳米化。马鸣图教授又提出:用高技术改造传统材料,并在中国上海举行的“首届国际工程师大会”上发表题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材料》的文章,强调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材料才是材料行业正确的发展方向,该文后来刊登在“中国机械工程”杂志上。文章引用美国材料协会主席Thomas.W.Eagar的“传统材料由于高新技术的溶入,正在发生一场‘平静的革命’”为导语,表述了这场革命的主要表现是传统材料生产率的增长、性能的改善和价格成本的下降,强调了传统材料发生这种变革的基础是严格、科学地对材料制造工艺和零件制造工艺的要求的深刻理解,描绘了这种变革的连续性、进步性。实践证实了马鸣图教授的预言:传统材料行业由于高新技术的不断融入实现了传统材料功能的不断提升、零部件价格的下降,由此所产生的商业价值远远超出新材料所创造的商业价值。开创“材料性能和零件功能关系”的哲学理念在倡导发展基础材料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马鸣图教授针对材料性能和零件功能之间关系,论述了两个概念的差异与共同点,从哲学理论的高度为高功能零件的开发和材料潜力的充分发挥提供了依据和方法。他认为,材料是用于制造有用物件的物资,在人类的历史上曾把当时使用的材料作为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又将材料称为建设当代文明的支柱之一。这些足见材料在发展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任何一个材料要取得更快更协调一致的商用价值和成果,所要求的不仅是材料的制造工艺、价格、物理性能,更应该强调的是由材料取得的相应制品的几何形状和制品功能的工艺过程;同时还应强调在保持材料经济价格的前提下,将这些材料快速进入市场的能力。实际上,一个新材料商品化的时间可能是该材料研发成败的关键。在这些方面,传统材料比新材料更有优势。他总结出材料的研发包含的四个方面:首先是研发化学成分组织工艺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第二是筛选出合理的成分后,进行材料的冶金工艺性能研究,并进行材料的试制;第三是试制的材料要能够用经济、方便、快捷的方式转化为有用的物件,即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工艺性能;其四是试制的零件应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零件具有高的功能并且具有合理的性价比。长期以来,我国许多材料的研发停留在完成第一、第二方面,对后期材料的应用研究缺乏认识和实践重视不足,导致了不少新材料技术的开发半途而废,因此,在重视材料研发的同时更要重视材料的应用研究。提出弹簧钢松弛抗力的产生机理,发明表征参量和测试方法在高强韧性弹簧钢的研究中,提出了弹簧钢松弛抗力产生的机理,表征参量和测试方法;在美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业的广泛认可,指导了高性能弹簧钢的合金设计和产品开发。这一研究成果所撰写的论文于1991年被录用为《国际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宣读论文》,该会议在美国亚里桑那州的凤凰城举行。论文已经被收录于美国“SAE PaPEr”。同时,美国汽车工程学会要编写当年SAE会刊(即Trans.SAE),SAE会刊编委会对该论文给予高度评价,称该文章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文章内容有创新;文章内容具有长期的保留和参考价值;文章撰写文笔流畅。率先倡导发展燃气汽车,开拓汽车燃料新科技之路1992年,马鸣图教授当选为重庆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以后,率先建言提出“要在重庆市发展天然气汽车”,并得到了重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市科委也拨出专款对该项目予以推动。1995年,马鸣图教授带领的科技攻关团队历时三年,圆满完成了“燃气汽车关键零件开发和产业化”的科研任务,成功开发出了高可靠性的65升钢内衬复合材料环向增强的轻量化气瓶、燃气汽车发动机的ECU控制单元。并对重庆市的出租车实施了全面改装,既降低了排放,又实现了出租车在汽油高价位时低价低成本运行。这些科研成果有效支持了重庆燃气汽车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保证了重庆出租车行业的优质发展,同时,该科研成果陆续在其他省市和国际上得到了较好地推广应用。2002年,“燃气汽车气瓶可靠性的研究”成果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燃气汽车关键零件开发和产业化”科研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2008年“燃气汽车关键零件开发和产业化”科技成果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引入EVI模式并成功转化,材料的新成果应用又添利器 EVI是英文Early Vendor Involvement的简称,原意为材料供应商对用户开发新产品的先期介入模式,它来源于对材料生产企业的质量服务体系和对客户应用的支持系统,在马鸣图教授的推动下,现已发展成为通过技术合作支持用户新车型的开发,逐步形成了EVI的工作流程和模式。2008年10月,马鸣图教授应韩国POSCO的邀请参加在首尔举行的“POSCO EVI Global Forum 2008”大会,特邀做《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轻量化和高强度钢的应用》报告,并与韩国浦项钢铁公司总裁交流了EVI的概念和内涵。回国后,根据我国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韩国EVI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深化,并将这一成果发展成为我国在新车开发过程新材料应用的一整套的集成解决方案。马鸣图教授引进和完善的EVI的活动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发用户需要的产品;第二阶段是在汽车企业零件制造中如何对用户进行帮助,对产品的开发先期介入,开发出具有高的性价比零件;第三阶段是“钢铁企业如何使用户快速的应用新的钢铁产品”,即钢铁生产和汽车产品的开发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双方达到EVI的深度合作和发展共赢;第四阶段是材料的供应商转变为解决用户问题的合作伙伴,包括对用户的硬件、软件、商业支持等。EVI的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但是材料宫颈部门要进行EVI活动应该具备有满足用户需要的相关材料和完整的数据库;具有材料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技术人才及物质实力;对材料研发全过程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认识应用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对材料应用企业和零件生产企业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牢固树立起用户第一的思想。从2008年到2018年,韩国POSCO公司每两年都有召开一次EVI的国际论坛,共召开了7次,马鸣图都作为嘉宾参会,通过各类展品和报告对EVI的内涵和重要性有十分深刻的理解,为扩大这一理念的应用,从2017年起到2019年已召开两届EVI及高强钢氢致延迟断裂国际会议。本人和中信金属公司郭爱民先生共同作为会议主席主持会议的召开,并编辑出版会议论文集。今年将召开第三届这一国际会议,马鸣图教授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会议的交流成果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可,并给予高度评价,取得诸多进展和一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2016年和韩国POSCO首席专家在国际会议上合影发明新型热成形钢,为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助力护航针对热冲压成形用钢的强韧性不足及氢致延迟抗力的不足,马鸣图教授在早期已经形成和提出的复合微合金化理论基础上开发了高强韧性和高氢致延迟断裂抗力的热冲压成形用钢,改变了国际上应用的三十年一贯制的热成形用钢22MnB5,目前,这类性能优良的热成形钢已形成了1500-1800MPa钢种系列,有效的提升了我国热成形用钢的强韧化水平以及氢致延迟断裂抗力;从而提升了热成形构件的轻量化水平与安全性和可靠性。现在,又将复合微合金化研发的成果拓展应用到非调质钢中,开发出了高强韧性的非调质钢,并在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及特种装备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自2010年以来,马鸣图教授对热冲压成形技术和材料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国内外有影响的成果,助力国内建成180余条热成形生产线,平抑了热冲压成形构件的价格,为我国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从2014年开始到2020年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国教授共同作为大会主席已组织召开了五届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提升了我国热成形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现在又创新性地将热冲压成形技术拓展到商用车上应用,解决了长10米,宽2米,厚3-10毫米的大型热成形构件生产的相关装备、工艺、板坯传输和水冷模具的诸多关键问题。已生产U型底板的城市渣土运输翻斗车,将翻斗的重量从4.35吨减到2吨,轻量化率超过50%,为世界领先水平的成果。该项成果将在建筑、国防工业、高速公路护栏、船舶等领域拓展应用,为我国预期碳达峰和碳中和作出新的贡献。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国等在国际会议上合影谦恭学习开拓创新,享誉国内外同行马鸣图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和美国MTS公司合作,共同改进MTS809拉扭复合加载实验系统的机架刚度;通过增加机架的立柱直径,加厚机架横梁尺寸,使改进的机架刚度比原机架提高十倍,成为这一产品系列的定型产品。MTS公司通过提供拉扭复合加载引伸计和相关附件,给这一工作的成功表示肯定和奖励。80年代末,和日本茨城大学友田阳教授开展国际合作进行拉扭复合载荷下材料响应效应的研究和包辛格效应研究,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发水平。90年代,和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开展建筑防火钢的研究,这是我国最早在该领域内进行的研究,并取得成果;双方共同编写了“材料科学和工程研究进展第一集”,系统介绍了英国和国际上结构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日本千叶大学开展复合材料研究和交流,共同编写了“材料科学和工程研究进展第二集—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金属基和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促进了我国在该领域内的新的发展。本世纪初,和国际上知名企业韩国POSCO开展先进高强度钢的研发、应用和性能检测评价方面的研究和合作,前后承担有近十个项目,促进了我国汽车用先进高强度钢研究和应用;马鸣图教授还是高强度钢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的会议主席,来自国外的代表一致认为该会议是国际上高学术水平和实用性相融合的国际会议,连续五届的国际会议和由世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会议论文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热成形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上的影响,从而提升了我国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的水平,也使我国从热成形生产线装备的进口国到出口国。马鸣图教授和台湾金属研究中心及台湾中钢开展热成形工艺技术和用钢方面的合作,促进了两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中汽院和台湾中钢已经在重庆建设了关于LFT以及热成形的合资企业,目前运作正常。和日本神户制钢的合作交流促进了我国汽车用高强度变形铝合金板材的发展和应用。马鸣图教授和国际上诸多有影响的科学家及专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如:美国南卡罗里奥大学焊接专家赵玉津合作制定点焊试样的标准,并发表文章;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国共同作为会议主席主办国际热冲压成形会议;和日本钢铁协会主席友田阳、韩国金属学会主席权伍俊等或合作研究,或学术交流,或双方互访,或共同著书,或联合发表文章,或交流研究生,扩大了中国学术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也增加了对外交流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机会。和英国林建国院士共同主持国际会议56科研硕果累累,耄耋之年奋斗不止马鸣图教授56年的科研生涯,先后承担国家863、973、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复合微合金化、强韧性合理匹配,以及以零件功能为目标的选材原理和方法。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36项,国家发明奖三等1项,省部级奖一等3项、二等16项,三等16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10部;论文300余篇;发明专利10余项。从2016-2018年,和有关单位合作得到三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的支持;十二五期间,还承担铝合金汽车板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2020年,两年间共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马鸣图教授先后被国家科委、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科协授予“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奖”。被誉为汽车材料领域的大师泰斗,为我国汽车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马鸣图教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共同探索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钢铁制造业有效供给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理念,已得到新富集团李靖伟董事长的首肯和支持。新富集团依托其自身商用车全产业链的优势与实力,主动承担了“超高强、高延迟断裂抗力汽车用钢与热成形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的任务,并形成了“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模式。马鸣图教授作为新团队的首席科学家,他时刻以“老骥自知夕阳晚,不需扬鞭自奋蹄”自勉,他对知识的追求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对科研的热情仍不减当年,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他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 2010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日程
    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8:00-9:00 参会代表注册:领取会议资料、相关参会证件 09:00-09:10 开幕式:主办方致辞 9:10-9:20 赞助商致辞 第一节 政策与行业整体状况分析 09:20-09:40 大会邀请报告:“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的思考报告人:科技部 09:40-10:00 大会报告:2009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整体状况分析及2010年行业发展展望报告人: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10:00-10:10 “2009年度中国科学仪器与分析测试行业十大新闻” 发布 10:10-10:20 “2009年度最受关注的十大厂商”颁发证书 10:20-10:30 茶歇 第二节 热点应用领域及市场展望 10:30-11:00 大会报告:《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解读及分析仪器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 11:00-12:15 知名仪器企业代表高峰对话,盘点2009年,展望2010年热点应用市场对话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 梁 萍 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文玉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事业部长 刘召贵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建一 赛默飞世尔科技卓越客户服务中国区副总裁兼科学仪器事业 部总经理 王德滨 奥地利安东帕(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徐国平 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 公司总经理 12:15-13:30 自助午餐 13:30-13:50 大会报告:仪器行业的机遇与挑战-解析《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对仪器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 科学仪器发展论坛 13:50—14:00 宣读“2009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评选流程 14:00—15:00 光谱发展论坛论坛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 贾云海 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武惠忠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 杨啸涛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究员 袁洪福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苑鹏飞 德国斯派克分析仪器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赵 泰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总经理 周志恒 北京科创海光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2009光谱优秀新产品揭晓及颁证 15:00—16:00 色谱发展论坛论坛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 安 蓉 安捷伦科技公司生命科学集团与化学分析集团液相色谱与色 谱消耗品应用支持经理 曹 磊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分析仪器市场部部长兼分析 中心负责人 方 华 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关亚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 博士生导师 李 彤 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刘虎威 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明远 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祝立群 珀金埃尔默公司大中华区分析仪器市场经理2009色谱优秀新产品揭晓及颁证 16:00—17:00 质谱发展论坛论坛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 李 钧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 平 安捷伦科技公司生命科学集团与化学分析集团大中华区液质 产品业务经理 李选培 北京东西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 刘春胜 华质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聂宗秀 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 王勇为 赛默飞世尔科技科学仪器部市场经理 魏开华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赵贵平 美国AB SCIEX中国公司市场部产品经理2009质谱优秀新产品揭晓及颁证 17:00—17:10 2009实验室设备、物性测试仪器、行业专用仪器优秀新产品揭晓及颁证 17:10—17:20 “2009年度最受关注的十大仪器”评选揭晓及颁奖 17:20 会议结束
  • 上海伍丰成都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12月19日,由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伍丰)主办、成都业达伍丰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ldquo 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成都)技术交流会&rdquo 在成都金河宾馆举行。活动为期一天,共吸引了来自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150多位代表参会。 会议现场   会议由上海伍丰市场部经理喻人凤主持。喻人凤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伍丰的发展历程,上海伍丰是由马明远先生在1998年创立,目前已经成为国内主要的液相色谱生产厂家,同时产品线涵盖其它色谱分析仪器,以及相关周边设备、软件、配件。上海伍丰现已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建立了办事处和经销商,能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在会上,喻人凤还向大家介绍了上海伍丰最近推出的Arcus 7自动进样器。Arcus 7自动进样器是针对UHPLC超高压液相配备的分析型自动进样器,可搭配任何品牌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进行进样工作。与传统手动进样器相比,Arcus 7具有如下优点:降低工作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可实现无人值守工作 提高进样准确性,获得更高的进样重复性 进样更灵活,拥有更多的取样可选择性 降低成本,是一款性价比极高的高端液相自动进样器。 上海伍丰市场部经理喻人凤   上海伍丰研发工程师朱志华则详细介绍了由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与美国亿马公司合作,最新研发的EX1700系列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与常规HPLC所使用5um或10um的色谱柱不同,EX1700系列可配合使用2um甚至更小粒径的色谱柱,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分离效果,并具有更高的分辨度,从而提高显著提高工作通量。 上海伍丰研发工程师朱志华   据朱志华介绍,EX1700系列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了&ldquo EX1700输液单元、二元高压混合器、EX1700检测单元、Arcus 7自动进样器、EX1700柱温箱&rdquo 等核心元器件。其中,EX1700输液单元增加了流体压缩自动补偿功能,使输液泵在压力变化时,能保持恒定的流量 全新的二元高压混合器,采用流体正反向螺旋交叉混合原理,具有混合效果好、工作压力降低和不易堵塞等特点 EX1700UV紫外检测器采用了微体积流通池(体积1.0&mu L)和高速 A/D数据采集卡(每秒采样50次),大大提高了对快速峰的检测能力与波形正确性,实测最小检测半峰宽可达到0.5sec以内 EX1700CO 柱恒温箱属于EX1700超高效系统的选配单元,能为色谱柱提供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 EX1700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此外,朱志华在会上还详细讲解了关于高效液相色谱仪高压恒流泵与紫外检测器如何进行故障判断与维修,受到大家热烈欢迎与踊跃提问。 用户现场提问交流   为了拓展用户在液相产品技术方面的交流,上海伍丰特别邀请了北京迪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马科技)技术应用工程师陈治春作了关于液相色谱柱技术方面的报告。陈治春重点介绍了迪马科技日前推出的Endeavorsil(奋进) 1.8 &mu m UHPLC柱和Leapsil(飞跃)2.7 &mu m HPLC/UHPLC兼容色谱柱,并在最后向大家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柱的使用和维护。 迪马科技技术应用工程师陈治春   关于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http://www.wufengtech.com/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690/
  • 上海地区2009年“科学仪器创新奖、科学仪器贡献奖”颁布
    为促进上海地区的科学仪器技术发展和分析测试技术水平提高,进一步推动新型分析测试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与推广应用、实现我国科学仪器的自主创新,6月2日,由上海科学仪器自主研制协作服务联盟和中国国际生物技术和仪器设备博览会主办的“2009年科学仪器创新奖、科学仪器贡献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会议现场 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上海科学院院长助理韩华、上海市科委副总工程师陈晓华、上海发明家协会名誉理事长李树均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了颁奖大会。 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马兰凤女士致辞 此次评奖活动有机结合了上海科学仪器自主研制协作服务联盟和中国国际生物技术和仪器设备博览会的专业性和影响力,经过专家的仔细评审,本次共评出10个科学仪器创新奖,12个科学仪器贡献奖。 科学仪器在线管理中心主任、上海计算所王珏明副所长宣布获奖名单 “科学仪器创新奖”,主要针对参与本次展会的上海科学仪器自主研制协作服务联盟成员单位三年内自主研制的科学仪器。获奖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UM300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 F96PRO高速荧光分光光度计 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EX1600全数字化智能测控液相色谱仪 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SP-3812AA型全自动石墨炉火焰一体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AD04-03易制毒化学品检测仪 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MR5000(TC)快速多通道(温控)酶标仪 上海科创色谱仪器有限公司 GC2002(系列)网络化气相色谱仪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ZDJ-520在线自动滴定仪 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 GC-3010气相色谱仪 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KH-3000型全波长薄层色谱扫描仪 庄松林院士等专家、领导与获奖代表合影留念 “科学仪器贡献奖”,则颁发给对上海市科学仪器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荣获殊荣的有: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院 杨竼原 华东师范大学 方禹之 复旦大学化学系 张祥民 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阎超 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 吴树恩 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马明远 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陈建钢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朱新强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殷传新 上海科创色谱仪器有限公司 张天龙 上海凤凰光学科仪有限公司 蒋 明 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虞雄华 会议主持:科学仪器在线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钱莉高工 上海科学仪器自主研制协作服务联盟是上海市科委2007年10月资助建设的行业联盟,立足于建设科学仪器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推广国产自主研制的仪器品牌,为上海本土科学仪器研发、制造、检测等能力的提升、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不断努力;成立一年多以来,对上海本土科学仪器行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行业及政府的认可。
  • 2010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精彩看点展现
    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联合主办,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协办的“2010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0)”将于2010年4月9日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隆重召开。预计将有超过100位仪器企业的负责人,300多位嘉宾出席,同时将吸引30多家国内外权威媒体参与报道。   “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是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目前最高级别的高峰论坛。“2010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内容更是精彩纷呈,颇具看点:   看点一:   年会首次特邀科技部领导作“‘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的思考”的大会报告。“十二五”规划将会在2010年编制完毕,并于2011年实施,其中有哪些方面涉及到科学仪器,实施又会给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届时,科技部领导将会为与会者现场解读。   看点二:   知名仪器企业负责人上演高峰对话,年会现场展开“头脑风暴”。这是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第一次以现场直接对话的形式开展的高峰论坛。年会主办方通过精心挑选,特别邀请了科学仪器行业内发展各具代表性的国内外龙头企业负责人,并且这些企业负责人在仪器行业内都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年会现场,他们将进行“华山论剑”,盘点2009年,展望2010年热点应用市场,并就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如何快速发展发表精彩演讲。 对话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 梁 萍 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文玉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事业部长 刘召贵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建一 赛默飞世尔科技卓越客户服务中国区副总裁兼科学仪器事业部总经理 王德滨 奥地利安东帕(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徐国平 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看点三:   光谱、色谱、质谱三大技术发展论坛。这是本届年会的又一大特色,仪器用户、国内外资深技术专家首次演绎三方直接对话,就光谱、质谱、色谱三个领域的热点技术问题分别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探讨各类仪器技术的发展趋势,讨论各类仪器国产化的问题。 光谱发展论坛 论坛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 贾云海 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武惠忠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 杨啸涛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究员 袁洪福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苑鹏飞 德国斯派克分析仪器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赵 泰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总经理 周志恒 北京科创海光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色谱发展论坛 论坛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 安 蓉 安捷伦科技公司生命科学集团与化学分析集团液相色谱与色谱消耗品应用支持经理 曹 磊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分析仪器市场部部长兼分析中心负责人 方 华 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关亚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李 彤 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刘虎威 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明远 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祝立群 珀金埃尔默公司大中华区分析仪器市场经理 质谱发展论坛 论坛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 李 钧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 平 安捷伦科技公司生命科学集团与化学分析集团大中华区液质产品业务经理 李选培 北京东西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 刘春胜 华质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聂宗秀 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 王勇为 赛默飞世尔科技科学仪器部市场经理 魏开华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赵贵平 美国AB SCIEX中国公司市场部产品经理   此外,年会还邀请有关专家对2009年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整体状况进行分析,并详细解读2010版《中国药典》、《食品安全法》等重大法规标准对我国科学仪器行业的影响 现场揭晓“2009中国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十大新闻”评选结果 并对从国内外167个国内外仪器厂商申报的370台新产品中评选出的“2009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进行颁奖,还将发布“2009年最受关注十大厂商和十大仪器”。   参会报名即将截止,请速报名,报名热线010-51654077-8022。网上报名网址为:http://www.instrument.com.cn/activity/year2010/attendnew.asp   “2010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简介   “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自2006年开始已成功举办四届,今年是第五次举办。每年一届的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是为了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等各方的有效交流,力求对中国科学仪器的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力争把最新的有关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年会详情请登录年会网站:http://accsi.instrument.com.cn
  • 上海伍丰回应四川采购案:希望专家务实点
    9月26日,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就仪器采购一事,发布了《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进口产品专家组论证意见公示》,列出了专家组论证意见和结论及拟采购仪器的清单,对专家组论证意见进行公示,公示的范围涵盖了很多国产仪器。(详情请看国产仪器一无是处?四川某采购案引争议) 此事引发网友激烈讨论。作为国产仪器厂商,上海伍丰也参与了讨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以下引用自仪器信息网仪器论坛 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进口产品专家组论证意见公示》一事,伍丰做出正面回应! 一文:   我们是国产液相色谱仪的生产企业,看过《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进口产品专家组论证意见公示》一文中对国产液相色谱仪的评价之后,对某些所谓“专家”未经调查就对国产仪器做出不负责任的定论,相当愤慨。国产仪器的发展日新月异,上海伍丰科学仪器公司创始人马明远先生早在6,7年前就发表过《正确认识我国科学仪器的技术差距和未来发展的建议》,就国产和进口HPLC从材料、技术、指标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比较。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国产液相色谱仪更是日新月异,这些“专家”的头脑并未与时俱进,仍然闭着眼睛重谈上世纪80年代的老调。   文中列出了5点进口仪器所谓的"优势",并说某些核心技术被国外专利保护.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所谓的“优势”和“核心技术”是什么?稍后就会发觉这些都是曾经的优势,现在早已经被国产仪器迎头赶上,有些指标甚至优于进口同类产品。   (1) 真空在线脱气机,目前这是一个非常寻常的产品,国产液相色谱仪上已经配有四通道电子在线真空脱气机。全球化的经济使得国产仪器也可以全球采购配件。我们的液相色谱仪配有全球最先进的四通道真空脱气机。况且进口液相色谱仪生产商都是向相关供应商采购。如今,无论是原材料还是配件,都已经国际同质化,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并无明显差异。   (2) 四元梯度泵也不是什么领先技术,从精度方面不如二元高压系统,只不过是为了方便用户。国产液相色谱仪早已配有四元梯度泵,提供灵活性强的四种流动相组合,溶剂混合配比方便,提供优异的梯度。   (3) 柱塞清洗附件:好几个品牌的国产液相色谱仪都已经配有柱塞清洗附件。以我公司产品为例,不同型号产品配有不同类型的的柱塞清洗附件,手动清洗和自动清洗,为各种客户提供差异化选择。   (4) 柱恒温箱,国产柱温箱也已经配有半导体制冷模块,与进口产品一样可以提供低于室温10度或高达80度的操作环境。   (5)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近些年来,国内不少液相生产厂家都已经开发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及其它特型检测器,其指标都已满足用户需求。国产检测器目前早已经从单一的紫外检测器发展出满足各种需求的检测器,品种越来越丰富。   (6) 自动进样器:国内液相生产厂家已经开发出国产自动进样器及配套软件,仪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水平。   现在为什么我们的产品可以被国外用户认可,反而不被国内所谓的‘专家”认可。这是因为国外用户都会采用务实的工作态度,例如:我们现在的一个欧洲代理商,他们在选择代理我们产品前,首先要求提供一个配置最高最全的样机做测试,这是我们乐意提供的,因为我们希望用数据说话,对自己产品也有信心。该代理在自己的实验室测试一个月,然后送到他的用户一家大药厂,又测试了一个月。然后提供给我们一份全面的报告,对我们产品相当满意。开始了我们产品的代理,一年后他提出了扩大代理区域,因为对我们产品越来越有信心了。这只是我们其中的一个代理,目前我们合作最久的国外代理已经7年了。我们所有的合作基本上都采用了这种方式开始的。所以我反问这些“专家”你们采用了这种务实的态度了吗?!   这几年进口品牌都在大力研发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上海市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几年前就开展研发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于2010年底通过上海市科委的验收,通过一年多的反复测试,今年将批量投放市场。此产品大大缩短了与国外先进仪器的差距。同时伍丰仪器对其液相色谱产品已申请了10多项专利,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这些国产仪器的最新动态,各位“专家”都了解过吗?我们热切的希望这些“专家”,多调查,多看看,多比较。这些所谓进口产品的优势,从技术上来说,并不复杂、更不神秘。甚至,这其中一些功能,已经在很多国产品牌的液相上常规配备。支持国货,并不是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号,而是应该深入内心,希望这些专家多培养自己的民族自豪感,而不要充当国外产品的枪手,时刻把发展自主产品为己任。   关于上海伍丰:   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简称“伍丰仪器”)成立于 1998 年,是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通过十余年的努力伍丰仪器已经成为国内最主要的液相色谱生产厂家之一,同时产品线涵盖其它色谱分析仪器,以及相关周边设备、软件、配件。   公司网址:http://www.wufengtech.com http://wufeng.instrument.com.cn
  • 中国首台超快速液相色谱系统通过验收
    上海伍丰《EX1700超快速液相色谱仪工程化仪器》项目验收会成功举办 编者按:2014年2月18日,上海分析仪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专家,对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承担的《EX1700超快速液相色谱仪工程化仪器》召开项目验收会,来自北京和上海等地的有关专家和单位代表共20余人出席参加了本次会议。 验收专家委员会组长由大连物化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关亚风担任,专家组成员由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教授、上海通微公司董事长闫超,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刘长宽,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钧,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虞雄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秘书长刘文玉,上海食品研究所检测中心副主任吴轶。 验收会由来自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马兰凤主持,她介绍说上海伍丰研制的EX1700超快速液相色谱仪于“十一五规划”末期,通过上海市科委的验收,国家科技部要求积极推动科学仪器开发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她表示,希望本次验收会的召开,上海分析仪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能够为上海更多的企业在工程化上的进展作出指导和服务。 上海市科学委员会研发基地建设与管理处主任张露璐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他表示一直以来,上海市科委十分重视和支持科学仪器研发工作,十几年前,上海市科委就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凝聚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研制科学仪器。同时,他对一直支持上海科学仪器研发工作和出席本次验收会的专家组表示了感谢,他指出,上海伍丰在承担科学仪器研发专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了EX1700超快速液相色谱仪工程化的工作,希望专家组能够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以促进该科仪项目朝更远方向发展。 会上,上海伍丰副总经理马昱围绕研制背景、研究目标和内容、研制过程和应用前景四个要点作“EX1700超快速液相色谱仪”研制总结报告。基于国内外该领域仪器技术发展的方向,产品研制的特点,再结合公司自身科研技术的优势,并依据国家相关标准,上海伍丰于2011年着手准备和启动该款仪器的的具体设计及部件设计,在解决了超高压输液技术、超高灵敏检测技术,全自动控制技术,自动进样器四个关键部件研制问题后,成果顺利通过上海市科委验收。2013年,该款仪器正式开始工程化设计,之后严格遵循产品形成过程的三个环节:产品设计定型、产品生产性定型、目标仪器工程化,最终完成了部件和和整机调试。除此之外,该款产品还获得了包括“一种液相色谱仪自动进样器精密计量泵”等6项专利。 在这基础上,上海伍丰总经理马明远又作“EX1700超快速液相色谱仪”技术报告,向专家组详细介绍了该款产品的技术关键,与普通液相色谱法相比,有以下几点根本性变化:小颗粒、高性能微粒固定相的出现,超高压输液泵的使用,超高压恒流泵、高灵敏紫外检测器、超高压自动进样器和超高速数据处理系统及工作站的研制;同时,他又例举了部分科研院所等单位的测试对比,以及前期的工程化准备。 专家组在听取了项目总结报告、技术报告、测评报告和用户报告,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又现场观看了仪器操作演示和工程化生产现场后,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了60MPa超高压输液技术,1.6微升流通池检测技术,重复性误差≤0.5%自动进样器控制性技术,实现了液相色谱全盘自动化,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指标;与常规国外液相色谱仪比较,测试比较发现,系统稳定时间缩短2/3,分析速度提高3倍以上,使用的流动相试剂减少2/3以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总体上仪器技术指标满足或优于课题任务书的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关亚风教授最后表示,该款仪器在整个设计细节上花费了很大的功夫,经得起长期的考核测试,他提出更高要求和期望,希望上海伍丰在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继续发挥优势,积极参与相关国标制定,在该领域仪器的研发和行业的进步有更大的建树,让国产仪器有更多的成长机会和空间。
  • 中仪学分析仪器分会色谱仪器专家组成立会议暨首届学术交流会顺利召开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9年8月9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色谱仪器专家组成立会议暨首届色谱仪器专家组学术会议,于第六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年会期间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色谱仪器研发和应用的专家学者及色谱仪器厂商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28b20f7b-2cd2-4a20-b53b-c726a7bacfa5.jpg" title=" IMG_8597_副本.jpg" alt=" IMG_8597_副本.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会议现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975a16cc-c47d-48de-bf01-4a6b939835c6.jpg" title=" IMG_8613_副本.jpg" alt=" IMG_8613_副本.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刘长宽致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68341ec9-d8f7-45db-a5b1-3d43c5b3e1e7.jpg" title=" IMG_8608_副本.jpg" alt=" IMG_8608_副本.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钧主持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会议由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钧主持,分析仪器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刘长宽致辞并宣布首届专家组成员。首届色谱仪器专家组由18名成员构成,组长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关亚风研究员担任,李钧任专家组召集人。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色谱仪器是分析仪器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应用十分广泛,来自产、学、研、用界的相关从业者众多。区别于现有的其他色谱学术组织,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色谱仪器专家组,将把更多地目光投入色谱仪器技术本身,以促进色谱仪器创新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为工作宗旨。未来,色谱仪器专家组将会不断发展色谱仪器领域高水平科技工作者,为色谱仪器产、学、研、用各界及产业上、中、下游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桥梁和纽带,把握色谱仪器发展的前沿和方向,发现、梳理及促进解决色谱技术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色谱仪器创新升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91a3dc20-9fe8-4ce8-8336-c25047a4b5af.jpg" title=" IMG_8618_副本.jpg" alt=" IMG_8618_副本.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兼色谱仪器专家组组长关亚风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兼色谱仪器专家组组长关亚风介绍了专家组成立的背景,以及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他表示色谱仪器是分析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仪器分会早在数年前就希望能够成立一个以色谱仪器研发、生产制造兼顾应用的专家组织。与其他色谱相关的学术组织不同,色谱仪器专家组将发挥分析仪器分会的传统,更多地聚焦于色谱仪器硬件及仪器本身软件的研发和生产,希望能够推动我国色谱仪器的发展。下一步,专家组将会广纳英才,继续发展,未来会吸收更多与色谱相关的研发和应用专家,相信专家组会迅速发展壮大。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成立会议之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关亚风研究员、浙江福立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周小靖、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马明远总经理、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赵健市场工程师、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唐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阎超分别做了精彩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d6116db2-8124-4b50-90c0-4dad2766c736.jpg" title=" IMG_8621_副本.jpg" alt=" IMG_862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 nbsp 关亚风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下一代液相色谱仪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b73203e1-ebad-4483-933a-18b2926e8e45.jpg" title=" IMG_8626_副本.jpg" alt=" IMG_8626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浙江福立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周小靖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整体解决方案和系统科学在色谱仪器创新中的重要性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f9cd1e47-af2a-431a-a206-46488619475c.jpg" title=" IMG_8632_副本.jpg" alt=" IMG_863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明远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发扬工匠精神 细节决定成败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71adf65e-32d7-40b4-bb0e-abfb4de699ac.jpg" title=" IMG_8637_副本.jpg" alt=" IMG_8637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市场工程师 赵健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VOCs分析气相气质解决方案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0bbcc8eb-2d16-4019-89bb-f163006e8d0f.jpg" title=" IMG_8650_副本.jpg" alt=" IMG_8650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唐涛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多维度助推液相色谱创新发展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92a34502-b378-41ca-84aa-a1bc6e5bb637.jpg" title=" IMG_8652_副本.jpg" alt=" IMG_865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阎超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高效微流电动分离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历程 /strong /p
  • 朱良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竹园举行
    朱良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 2008年1月16日上午10:00,朱良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竹园告别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现场凝重、庄严、肃穆,两旁摆满各界朋友敬献的花圈、花篮。挽联和横幅悬挂在遗像旁边,挽联是: 忆往年,归国英才励精图治领导祖国仪表工业创建辉煌业绩 泣今日,严师益友呕心沥血扶助现代民族产业拼尽光辉余生 横幅“沉痛悼念朱良漪同志”。大厅里的哀乐如泣如诉、不绝如缕。朱良漪先生家属、生前好友、相关仪器仪表专家及企业代表等一行300余人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 朱良漪先生,我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分析仪器行业的主要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第一、二、三、四、五届理事长,第六、七届名誉理事长,国际仪器仪表工程技术专家,于2008年1月10日17点36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为沉痛悼念朱良漪先生,仪器信息网制作了“朱良漪先生专题”,朱良漪先生生前好友、相关仪器仪表企业代表以及其他受过朱老恩泽的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至电以表哀思,截止目前为止仪器信息网收到大量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悼文”或“追忆文章”。今天参加朱先生遗体告别仪式的很多人士都是风尘仆仆从全国各地赶到北京的。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朱先生的逝世,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重大损失,大家决心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朱老的遗志,完成他未尽的遗愿,把我国的仪器仪表科技事业推向国际前列,为中国经济的更加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同时,为缅怀朱良漪先生传奇而奋斗的一生,发扬和传承他忘我的工作精神,激励正在为中国仪器仪表的发展而努力工作的同仁和后来者,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决定组织编辑出版《悼朱良漪先生》文集。望朱老生前好友和曾在一起战斗、工作、学习、生活过的各界朋友积极提供追忆和纪念朱老的稿件。 遗体告别仪式现场更多悼念和追忆文章, 请访问:沉痛悼念朱良漪先生专题 敬献花圈和花篮单位、个人名单: 朱良漪先生治丧委员会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专业协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工程设计委员会 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浙大中控科技集团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清华大学 金国藩 清华大学 唐统一 原机械部副部长 赵明生 科学技术部 张渝英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庄松林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吴幼华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朱明凯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王顺昌 汪正范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闫成德 刘长宽 金 凌 国家环境监测总站 魏复盛 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陆婉珍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公司 李选培 杨开敏 李晓鸥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公司 田 禾 王 薇 上海舜禹恒平仪器公司 朱新强 李 钧 北京华夏科创仪器公司 张新民 钱丽敏 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王 健 郭晓维 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公司 李 彤 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 吴树恩 仪器信息网 唐海霞 王 志 石水华 周垒生 上海科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袁旭军 浙江福立分析仪器公司 黄立财 重庆分析仪器公司 王道福 北京科创海光仪器公司 周志恒 成都仪器厂 叶建重 北京英贤仪器有限公司 姚建垣 郭雪莲 北京浩天晖仪器公司 吴安林 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 张雅玲 武惠忠 北京市化工研究院 尹 洧中科院化学所 刘国诠 科技部科学仪器攻关办公室 朱 蕾 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 孙建一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玉奎 关亚风 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 唐青云 南京分析仪器厂有限公司 高喜奎 朱卫东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公司 陈国余 汤志东 镇国忠 北京华电化学分析仪器研究所 边东福 上海中环大地环保仪器公司 徐力言 浙江大学 戴连奎 化学工业出版社 杜进祥 浙江大学分析仪器研究中心 金钦汉 周建光 牟颖 金伟 张涛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刘明钟 王安邦 黄 荣 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公司 吴荣坤 北京德赛系统工程开发研究所 周企湘 王其昌 陈世明孙丙玥 杨有才 韩金池 张乃琳 刘亚莉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牟世芬 北京创新通恒仪器公司 崔万臣 兰州分离科学研究所 常 青 兰州中科安泰分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常舜平 上海天美科学仪器公司 徐国平 上海光谱仪器公司 陈建钢 《分析仪器》杂志 岳 刚 苏延佩 王凤山 《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胡柏顺 《现代仪器》杂志社 傅 晔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公司 闫增序 王建春 雷永安 丛连日 北京分析仪器研究所 郑增德 北京雪迪龙仪器公司 敖晓强 杭州鼎利环保科技公司 北京环宇宏业科技开发公司 好友 白先重 北京华科仪电力仪表研究所 边宝丽 陈云龙 傅强 北京北分麦哈克仪器公司 曹乃玉 曹以刚 上海雷磁创益仪器仪表公司 王关欣 陈 洁 好友 王培初 好友 邱忠诚 好友 顾有根 好友 张嗣良 好友 胡满江 好友 陆德明 谭丽珍 好友 傅文彦 南京分析仪器厂有限公司 高喜奎 朱卫东 北京华控技术有限公司 陈小枫、姜爱玲、祁泓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方禹之 上海大学 章宗穰 天津大学 范世福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桂三刚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仪应用分会 蒋士强 北京晟德瑞公司 贾 庆 北京赛伯乐实验仪器公司 胡章宏 中国色谱网 孔桂昌 天瑞仪器(中国)有限公司 刘召贵 北京西比仪器公司 柳晓峰 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 李家熙 杨啸涛 上海交通大学 吕勇哉 上海伍丰仪器有限公司 马明远 南京智达分析仪器厂有限公司 索纪文 山东高密彩虹分析仪器公司 邱发林 上海科创色谱仪器公司 张天龙 北京神州华业化工有限公司 常 平 陈进仙 陈进青 陈 畅 北京凯博风会展公司 刘连生 朱 骊 上海三信仪表厂 《中国仪器仪表》杂志社全体员工 浙江大学 储 健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岛津国际贸易公司 刘文玉 戴安中国有限公司 刘静 美国哈希公司 程立 邱彤宇上海恩德斯豪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王卓军 谭海玲 美国培安公司 刘伟 挚友金钦汉、王芬蒂夫妇 好友:徐长庚 邹揆南 周祝龄 刘瞬心 戚惠敏 崔晓宇 汪凯德 陈光辉 兰石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 赵泰 天津市恒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刘自国 焦丽琴
  • 第二届“国产好仪器”上海站之伍丰、思达走访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6年9月9日,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郑朝松、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自动化仪表分会秘书长武丽英、国产好仪器项目负责人傅晔、仪器信息网编辑杨厉哲组成的“国产好仪器”考察团走访了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和上海思达分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国产仪器厂商。 /p p   本次走访是按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ctivity/goodcn/Gchyq/" target=" _self" title="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二届“国产好仪器” /span /strong /a 入围、入选办法要求,由活动指导单位、主办单位、支持单位共同成立调研组,选取部分企业,对该企业申报仪器的生产全过程进行调研考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6958b706-0b5f-4559-ae5d-e7a614a843bc.jpg" title=" 01.jpg" / /p p   走访的第一站来到 a style=" color: rgb(151, 72, 6)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690/" span style=" color: rgb(151, 72, 6) " 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span /a ,公司总经理马明远、总经理助理叶唯川热情接待了调查组人员。据介绍,伍丰仪器成立于1998年,通过近20年不懈的努力,创造了多项行业第一的佳话。公司专注于液相色谱仪器的自主研发和创新,从成立初期的色谱数据处理机,到现在三大液相色谱系统产品:LC-1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EX16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EX1700超快速液相色谱系统,以及Arcus系列自动进样器等,产品被广泛用于制药行业、食品安全、生命科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12, 48, 160) " strong 第二届“国产好仪器”入围产品: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8bfaf986-fe29-4dee-8de6-e9e7b716d238.jpg" title=" 0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12, 48, 160) " /span strong Arcus 5 自动进样器 /strong /p p   伍丰仪器入围本次第二届“国产好仪器”的产品—— a style=" color: rgb(151, 72, 6)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62503.htm" span style=" color: rgb(151, 72, 6) " Arcus 5 自动进样器 /span /a ,为全敞开式透明设计,每一个细微机械动作均一览无遗。侧孔进样和针两边分微孔槽设计可以防止杂质污染及气泡产生。同时Arcus系列自动进样器在设计研发中采用了多项专利技术,具备了多重保护措施,能够尽可能的降低操作不当对自动进样器的损伤,如当取样针有堵塞现象时,能及时停止运行并报警,有效防止因管路堵塞而产生的不可预测的故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ebbe0620-0848-4826-8d25-24334c184fdb.jpg" title=" 01.jpg" / /p p   考察团的第二站来到 a style=" color: rgb(151, 72, 6)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564/" span style=" color: rgb(151, 72, 6) " 上海思达分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span /a ,公司总经理吕士文和市场部经理赵孟卫热情接待了到访人员。据吕总介绍,上海思达分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由海外归国人员参与产品研发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公司研制开发生产的气相色谱仪全自动顶空进样器、自动气体进样器、自动液体进样器、热解析仪、气体发生器等,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环境检测、质量监督、食品卫生、生物制药、食品包装、油墨、印刷、化工及科研院所等领域。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12, 48, 160) " strong 第二届“国产好仪器”入围产品: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cc419af9-9d82-47e6-939e-9298aef45318.jpg" title=" 0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12, 48, 160) " /span strong HS-16A型全自动顶空进样器 /strong /p p   思达仪器入围本次第二届“国产好仪器”的产品—— a style=" color: rgb(151, 72, 6)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46611.htm" span style=" color: rgb(151, 72, 6) " HS-16A型全自动顶空进样器 /span /a ,可以实现自动运行,连续分析,无人值守,24小时不间断工作,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且每次进样完成后,系统自动采用惰性气体吹扫采样管路、定量环,防止交叉污染。另外,从样品到仪器进样口,全系统加热,消除系统冷点,降低样品峰展宽,增加分离度,使样品分析更加精确。 /p p   “国产好仪器”考察团还将继续走访全国各地的国产仪器厂商,现场考察实际生产过程,同时也会深入到各个典型的用户单位中去,现场收集、调研用户对于入围仪器的真实使用情况。欢迎继续关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f4b39ca2-6d7e-42e7-a614-91d724f1ed82.jpg" title=" 00.jpg" / /p p    strong 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介绍 /strong /p p   “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ctivity/goodcn/Gchyq/" target=" _self" title="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 /span /strong /a ”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为指导,仪器信息网主办,我要测网协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全国实验室仪器及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单位支持。腾飞行动旨在扭转用户对国产科学仪器的偏见,筛选和扶持一批优秀的科学仪器产品和企业,解决用户对国产科学仪器选购难的问 题 组织优秀的国产科学仪器产品进行大规模的国内外用户推广及海外拓展,在用户中,树立优秀的科学仪器企业品牌形象 与政府采购单位及高端实验室等开展多 方合作,促进国产科学仪器与用户单位深入合作,向政府建言献策等,从而帮助国产厂商找到和解决问题所在,提升市场占有率。 /p p    strong 第二届国产好仪器项目介绍 /strong /p p   第二届国产好仪器项目作为腾飞行动的核心子项目,坚持“自愿”、“免费”的方式,征集企业参与国产好仪器筛选全流程 并增添“用户推荐”的新渠道,最广泛地 征集潜在优秀的国产样品前处理设备代表。国产好仪器坚持以“用户说好才是真的好”为宗旨,收集大量用户对每一台仪器长时间使用后的真实体验,用户从5个维 度“需求满足度、质量满意度、推荐意愿度、仪器性价比、售后服务满意度”对其所使用的仪器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筛选出优秀的国产样品前处理设备代表。 /p
  • 环保部成立全国环境监测技术委员会
    环境保护部文件   环发[2011]72号   关于成立全国环境监测技术委员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机关各部门,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专家审议咨询作用,切实提高环境监测管理科学决策水平,我部决定成立全国环境监测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监测委”)。监测委是环境保护部常设的环境监测技术审议咨询机构,为国家环境监测事业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委设主任1名,副主任2-3名,顾问、委员若干人,名单如下:   主任:吴晓青   常务副主任:万本太   副主任:魏山峰、罗毅   顾问:魏复盛、刘鸿亮、孟伟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于红霞、山祖慈、马明辉、王桥、王业耀、王瑞斌、刘耀炜、华蕾、多克辛、庄世坚、吴文伟、吴景峰、吴舜泽、张小曳、张太生、张丽华、张远航、张煜星、李玉浸、李国刚、杨良、杨坪、汪劲、汪小泉、周怀东、金银龙、秦保平、黄业茹、傅德黔、滕恩江   监测委下设秘书处,负责监测委日常工作。秘书处设在环境监测司,秘书长、副秘书长由环境监测司司长、副司长兼任。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环保 环境监测 委员会 通知   抄送:各委员及其所在单位。
  • 中国医科院与苏州共建创新生物医药研究中心
    4月21日,苏州创新生物医药研究中心在独墅湖畔正式开业。该中心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组建、苏州大学等多方参与。开业仪式上,苏州创新生物医药研究中心还与浙江海正药业、辅仁药业集团、上海科华生物、海南康芝药业、康圣环球集团、苏州吉玛基因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市委常委、园区工委书记马明龙参加开业仪式。   苏州创新生物医药研究中心位于苏州生物纳米园C5独栋楼内,作为国家技术核心与苏州资源相结合的一个成功案例,创新中心的发展面向生物医药行业的前沿技术、面向市场和国际竞争,建立起了一个在队伍、技术、机制和设施等方面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平台。中心将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创新药物研究开发基地。   随着苏州创新生物医药研究中心投入使用,生物纳米园内已形成基础分析平台、专业分析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三位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平台不仅为园内企业提供服务,还能为苏州市环境与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等提供各类检测技术服务,并与国际知名医药企业成立了合作实验室,成为人才资源服务的一个重要载体。此次苏州创新医药研究中心开业,更将直接为园内相关企业提供国家级的技术支撑及服务支持,并覆盖整个长三角的相关企业,加速区域产业发展和形成创新氛围。
  • 滨松光子学商贸(中国)有限公司在京成立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10月8日,国际知名的光电元器件供应商——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日本滨松”)在京成立滨松光子学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松中国”)。日本滨松在新公司所在地北京嘉铭中心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开业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现场   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社长(董事长兼总经理)昼马明先生出席揭牌仪式,金国藩院士、姚骏恩院士、周立伟院士、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总经理刘春胜先生、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志强先生、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魏龙研究员、北京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周玉祥先生等30余名业内专家参加了此次开业仪式。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亦参加了此次活动。   日本滨松代表取缔役社长昼马明先生(第一排中)与到场嘉宾合影   揭牌仪式后,日本滨松代表取缔役社长昼马明先生接受了仪器信息网等媒体的采访。昼马明先生在采访中表示,“23年前也就是1988年,日本滨松在中国建立了技术型的合资企业——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滨松”),开始生产光电倍增管等产品,借此希望能促进中国光子产业的发展。这23年来,中国光子产业市场的发展非常迅速,未来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会有高速的增长。”   “自两年前我接任日本滨松总经理以来,我非常看重中国市场。北京滨松原先的营业部只是一个生产企业内部的销售部门,对应中国这样巨大的市场,我们觉得需要加大销售部门的权限与自由度,所以就整合国内营业资源,把北京滨松营业部和日本滨松北京、上海事务所合并,成立了滨松中国,在中国销售日本滨松及北京滨松的产品,同时把北京滨松的产品推向亚洲其他地区。”   “这个专业的销售公司一方面为中国客户提供足够的支持与服务,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与中国客户建立一对一的关系,建立更紧密的沟通,借此了解中国市场的信息,了解中国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以促使日本滨松对自己的产品进行适当的改进。中国市场是非常特殊的,日本滨松要根据中国客户的需求,为中国市场定制其所需要的产品。”   报告会现场   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社长昼马明先生(左)作报告,北京滨松光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席与霖先生(右)为其翻译   揭牌仪式后,日本滨松在北京友谊宾馆贵宾楼举行了“21世纪光子技术及光产业的现在和未来暨滨松光子学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庆典报告会”,200余名滨松产品用户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昼马明先生在报告会上介绍了日本滨松近年来在光子晶体、近场光等纳米光子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该公司的新产业创业梦想,在场听众反应热烈。   当晚,为感谢广大用户对滨松多年来的支持,日本滨松还举行了盛大的答谢晚宴。   答谢晚宴现场   附录:   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http://www.hamamatsu.com/   滨松光子学商贸(中国)有限公司   http://www.hamamatsu.com.cn   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bhphoton.com/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193/
  • “光”无国界:三位中国光电友人的滨松之行
    2018年1月16日,滨松公司迎来了三位十分重要的客人。应昼马明社长的邀请,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倪国强先生;中国科学院GY重大专项总体部主任、高功率激光与物理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朱健强先生;浙江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浙江欧雷奥光电研究院理事长胡玮珈女士前来日本滨松公司进行了为期2天的参观访问。 滨松公司与中国光学界结缘已久,在改革开放初期急需发展光电技术之时,滨松是首个与我国建立起技术合作的海外光电企业。我国著名的光学专家王大珩先生、母国光先生、金国藩先生都曾到访过滨松公司,并与前任社长昼马辉夫先生结下了深厚友谊。此次访问,既是光电技术、产业发展的高端交流,也是一场友谊的传承。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先生(右)与昼马辉夫先生(左) 2005年北京滨松光产业基地建成时王大珩先生、母国光先生题词客人先后参观访问了滨松固体事业部、中央产业开发研究所、激光技术研究中心、电子管事业部等部门,并与中央研究所(简称CRL)在光信息与光计测、光材料与新能源、健康医疗等话题上展开了交流。CRL成立于1990年,作为滨松公司的一个非盈利单位,致力于光学基础与光电技术应用基础的研究,以期以光子学技术为解决能源、环境、生命等科学问题以及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滨松公司基本每年都将销售额的10%左右投入在包括各事业部及CRL在内的整体研发之中。 三位中国光电产学研界的专家,也分别就中国光电子技术发展现状、光电科技的产学研结合、PW激光器及激光技术的发展,进行了专题分享,并同CRL及各事业部进行了相关话题的讨论和交流。 “我是滨松公司的老朋友了,”在与昼马社长会面时,倪教授说道,“我在为中国光学界服务的很长时期内,见证了昼马辉夫先生与王大珩先生、我的导师周立伟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宽束电子光学理论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以及其他中国光学界前辈之间的友谊。”对于本次的访问邀请,教授表达了感谢,并表示科技交流是造福两国人民的事情,目前中国在国家以及各层面上开展的重大科研计划都十分重视与强调开展国际合作,与滨松的交流十分必要。 对于滨松的光产业,昼马明社长介绍到,滨松市本地大型企业以传统汽车工业为主,其不同环节的供需层级关系呈由上至下的“金字塔”结构。但光产业则相反,呈“倒金字塔”状,光电器件虽处细分市场,但上层的模块、系统、设备和应用却覆盖广阔、在各行各业中无处不在。滨松联合其他三所本地大学于2013年发起了“光子宣言”,期望凭借“倒三角”的产业特性,带动地区中小企业,一起深化发展“光”这一使能技术(Enabling Technique)。 光产业“倒金字塔”昼马社长也表示十分期望不久能再到中国去看一看。近年来,中国不仅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学术方面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在光电同仁的交流中,常常感受到真诚淳朴的情谊,彼此也不分国界。此次三位客人的到访,为接下来的合作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十分希望能听取到宝贵的观点和建议。 说到推动创新企业的发展,浙大网新集团副总裁胡玮珈女士谈到,浙大网新集团以研究创新生态为主,对于覆盖广阔的光电应用十分看好,并开设了挖掘优秀光电创业项目的全国性精英赛,可针对一些光电与光子学技术的具体应用与滨松展开合作。昼马社长也透露,如今已与若干家企业合作创办了一个10亿日元的创投基金,以期在滨松也创建这样的环境,希望能够持续保持联系,寻求相互学习和合作的机会。 已是第三次到访滨松的朱健强主任在与会见中说到,此次访问看到了滨松在许多新领域方向上的着力,光产业无论在美国、日本还是中国都已崛起,意识到科学生态环境的变化将带来更多的机会。也希望有机会能再次来滨松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三位光电友人与滨松昼马明社长会谈三位光电友人对本次访问的丰富收获表示了充分肯定。倪教授认为,本次访问打破了以往的重礼节性的拜访,相互建立起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希冀中国光子学业界与滨松公司的科技合作交流更加紧密,将友谊继续传承。 前排左二开始:胡玮珈副总裁、倪国强教授、昼马明社长、朱健强主任
  • 深圳先进院杨春雷团队在高灵敏度能量分辨型X射线探测器研究上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材料所光子信息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杨春雷研究员团队以“A novel energy-resolved radiation detector based on the optimized CIGS photoelectric absorption layer”为题,在Journal of Power Sources(影响因子:9.127)上发表了基于铜铟镓硒(CIGS)薄膜光电器件与GOS闪烁体相结合的间接型X射线探测器研究进展,该探测器具有高灵敏度和能量分辨能力,该器件中使用的CIGS薄膜光电材料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及可大面积制作等优势。瞄准如何提高辐射探测器的探测率以及如何获得能量分辨这两个核心难题,本研究工作从材料和器件结构两个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降低CIGS光电器件的暗电流从而提高信噪比,是CIGS应用于探测器领域的核心挑战,本文系统研究了Ga含量对CIGS薄膜探测器的暗电流调控并获得了最优的组分设计,进一步结合表面态硫化处理和引入超薄Al2O3层作为pn结界面电荷阻挡层,成功将器件的探测率从6×1013 Jones升高至2.3×1014 Jones,这是目前CIGS光电器件的最好水平。基于优化的CIGS光电功能层与GOS闪烁体层制备的X射线探测器,探测灵敏度达到8 μCGyair-1cm-2,响应时间为0.23-0.28 ms。为了获得对于X射线的能量分辨能力,本研究中提出了新的3D结构X射线探测器的几何构型,该新结构一方面可以利用X射线在穿透深度上的空间分辨获得能量分布信息,另一方面可以使闪烁体的可见光荧光信号传播方向与X射线传播方向垂直,成功解决了间接型X射线探测器在高灵敏度和高空间分辨率不可兼得的难题。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后宁德博士,研究生胡明珠和马明副研究员为共同作者,通讯作者为李伟民副研究员、陈明副研究员和杨春雷研究员。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和广东省等科技项目资助。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powsour.2022.231520 图1:a)3D结构间接型X射线探测器的示意图 b) CIGS光电功能层的器件结构;c) 光电器件的照片。图2:a) 本研究中使用的CIGS薄膜的Ga/(Ga+In)元素比;b) Ga含量0.33的样品中各元素的空间分布;c) CIGS吸收层的截面电子显微镜照片;d) CIGS的晶体结构示意图;e) CIGS薄膜的晶体X射线衍射图谱;f) CIGS薄膜的拉曼光谱;g) CIGS光电器件的暗电流与Ga组分关系;h) 表面钝化处理后的CIGS器件的电流电压曲线。图3:在不同深度上的X射线探测器像素对X射线能量的敏感度对比测量,像素的标号越大,其深度越深。
  • 友谊与共进:中国光电大牛们与滨松公司社长的一次对话
    “滨松对我来讲是老朋友了。”白发苍苍的周立伟老先生以这一句对白,开启了一场围绕中国光电技术发展、合作协同、共进友好的对话。 2017年4月28日,应滨松公司昼马明社长的邀请,五位来自中国光电界的特别的客人莅临了北京环球贸易中心,与昼马社长展开了一次深入的沟通。这五位客人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宽束电子光学理论的开拓者与奠基者周立伟先生;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倪国强先生;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闵顺耕先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剑先生;以及代表中科院光电研究院(激光测量技术研究室)正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周维虎先生出席的纪荣祎博士。 五位专家及代表 光子大道上同行的友谊 座谈刚开始,周老就说起了1974年在英国一个光电研讨会上初次结识滨松的场景,讲到滨松前社长(现会长)昼马辉夫先生时,周老动情的说:“昼马辉夫先生多次到访中国,他不仅是我的朋友,也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我们对滨松非常熟悉,滨松对中国的光电事业也给予了很多帮助。”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亟待发展光电技术,国家电子工业部和核工业部提出技术引进,共同牵头组织了专家渡洋考察。但当时全球对中国的尖端技术几乎是封锁的,专家团在欧美屡遭碰壁。只有时任日本滨松公司社长的昼马辉夫先生热情接待了他们,并全面开放了工厂参观和技术交流。他认为,滨松作为一个以发展光子技术为己任的公司,应帮助中国推动光子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从此,滨松与中国在光子大道上共进的友谊便正式开始了。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先生(右)与昼马辉夫先生(左) “20多年前,老昼马先生来中国讲过‘21世纪的光子学’,‘光子学’这个概念对当时的我们来说还很新潮,我们最开始都叫‘Optics’。当年,王大珩先生、母国光先生、金国藩先生到滨松访问后告诉我,滨松将光子学称为‘Photonics’,这还是很超前的。”周老继续说道,“世界中最重要的媒介一个是光,一个是电。光的发展前景是无边无际的。” 光:关键使能技术 对于光子技术发展的前景,昼马明社长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同时他也向专家们阐述了自身对光产业的认识: “光产业和其他的工业不同,一般的工业产业结构是呈‘金字塔’形态,如汽车,金字塔最顶端是汽车制造,向下则从系统到零件,逐渐铺散开来,会出现各种外包、外协的企业。而光产业却是呈‘倒金字塔’的形态,光电器件虽本身处在细分市场,份额有限,但使用其形成的模块、系统、设备却市场广阔,而光电器件在这些产业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其性能会直接影响上层产品的质量。因此滨松将光子技术称为‘关键使能技术(Key Enabling Technology)’。” 光产业“倒金字塔” 昼马社长介绍到,滨松市本地的大型传统企业,如雅马哈、本田等,逐渐将生产移到国外,而滨松公司则希望借助光产业“倒金字塔”的产业特性,帮助地区实现产业振兴。整合因传统企业生产转移而失去市场的小型企业,引导其转型并进入和光产业相关的产业生态中,在滨松建立起以光子技术为中心的新型产业结构。而这也是光子技术,这种“关键使能技术”为地区发展带来的希望。4年前,滨松公司还与滨松市的3所大学联合发表了“滨松光子宣言”,目的是要将滨松市打造成世界上有特色有水平的光子前沿城市。 滨松公司昼马明社长(右排中) 中国经济与民生的呼唤:新型光电器件与工艺 座谈中倪国强教授从智能制造、超显微成像、可见光通信、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民生光学等方面,对中国科技、经济、民生事业的需求带给光电事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其中,教授提到:“曾有媒体问,中国各大计划中提到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并没单独提到光电技术。而我的回答是,光电技术无处不在,它与经济建设、科技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等都密切相关。” 近年,教授在国内积极推行“民生光学”的概念,有别于传统学科发展思路,将光学发展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事业相结合,并通过举办“中国光电产业大赛”来进一步推动和践行。大赛结果的倾向性也十分明显,一方面支持中国高端仪器制造、中国光电器件发展;一方面支持与人们生活、娱乐、环境等等民生相关的光电产业发展。而为了回应中国经济和民生的呼唤,新型的光电器件和工艺是必要的。 昼马社长也表示,倪教授所介绍情况与滨松公司如今的方向多有相似,如“民生光学”的发展,滨松除了不断精进传统光电倍增管制造技术外,也大力投入到了半导体器件的研发中。同时,还斥资成立了专门的化合物半导体工厂,专注于化合物半导体研制,特别是红外器件的材料;一方面正在专注开发MOEMS技术,以期获得更好的微型器件。滨松新化合物半导体工厂大楼设计图滨松使用MOEMS技术研制的微型化产品之一 本次与会的刘剑研究员、闵顺耕教授和纪荣祎博士也分别从中国半导体材料开发、民生相关应用、激光测量系统的发展进行了交流沟通。其中,刘研究员和纪博士对滨松产品的品质进行了肯定,也针对未来的发展表示了交流和合作可能,而闵教授则对滨松在红外器件材料的投入表示了赞许,希望滨松通过更高的生产水平来促进探测器成本的进一步优化。 昼马社长对各位专家在行业中的活跃表示了钦佩,也对大家对滨松的肯定和信任表示了感谢。并希望进一步和中国光电界建立友好亲密的联系,共同促进光子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交流是很重要的”周老高兴地说道,“我们的前辈王大珩先生、母国光先生、金国藩先生在滨松公司门口有一张照片,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把这张照片拿出来看。那时他们告诉我们,滨松之行对他们的印象非常深刻。希望能够加强和滨松的合作,一起促进光子事业的发展。” 与会专家与滨松昼马社长合影
  • Avantes China第三届有奖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Avantes China第三届有奖征文活动圆满结束了,感谢各位老师的积极参与。以下是我们的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一等奖:安徽大学潘从元老师 中国民航大学刘鸿鹏老师 厦门大学林供老师 二等奖:北京理工大学宋子晖老师 四川大学林庆宇老师 安徽光机所马明俊老师 中山大学陈韶云老师 中国海洋大学郭金家老师三等奖:南昌航空大学张巍巍老师 江西农业大学姚明印老师 厦门大学朱锦峰老师 华东理工袁丛龙老师 安徽光机所鲁翠萍老师 中科院宋凯老师原子能院王玲老师 西南科技大学邓琥老师 吉林大学金明星老师 中国医科大学刘扬老师
  • 参加2013辽宁院士专家行活动的院士专家考察丹东百特
    2013年11月13日,在中国工程院封锡盛院士的带领下,参加2013辽宁院士专家型活动的院士专家考察丹东百特。下午1点,十几位分别来自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智能仪表、传感器、环境化学、大气物理等专家来到丹东百特参观指导,专家们考察了百特仪器的装配与检验流程,参观了实验室、技术开发部以及环境空气监测仪器实验现场,他们对百特公司规范严密的质量控制体系、美观的仪器外形、优良的技术性能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给予充分肯定,特别对百特采用原创技术研制的新产品——重量法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系统——表示赞赏,同时专家们就产品的技术性能、标准、市场开发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公司董青云总经理和技术部经理马明杰全程陪同专家参观考察,并介绍了百特公司质量体系建设、仪器性能和技术优势、持续的新产品研发投入和以用户为核心的售后服务理念。通过座谈和交流,百特与各位专家达成了多个合作意向,为百特产品向更高的水平迈进提供了更多的技术保证。 丹东市发改委、丹东市科技局、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园区的领导陪同参观考察。
  • 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发展简史:荣光与共 执着进取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供稿: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18px " strong 创业之初 /strong /span /p p   上世纪80年代,伍丰仪器创始人马明远在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担任研究室主任期间,参加了上海市科委组织的调研活动。调研组一行人来到了原上海药检所,发现实验人员在色谱数据处理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采用非常落后的剪纸手工称重方法。在各位专家的建议下,上海市科委设立了科研计划项目,拨了专项经费,由计算所牵头研发国产色谱数据处理机,马老担任了项目负责人。从CDMC-1型开始,陆续开发了一系列数据处理机。项目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逐步销往全国。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挫折带来动力 /span /strong /p p   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体制的相关问题也出现了“我们的产品很好销,很多订单来不及生产,但是一线工人并不怎么积极,对于产品质量无从下手管理,在思路方面和所里也产生了分歧。”于是马老萌生了自己下海创业的想法。1992年他停薪留职离开了计算所,租了一间16平方米的小办公室。马老回忆:“公司成立之初只有三个人,我主要负责技术,另外二个,一个负责后勤,一个负责产品装配。那时还比较谨慎,只敢挂靠别人单位,没想到干了几年挂靠单位破产了,账上的货款都没能拿回来。当时真的不知所措,怀疑自己适不适合下海,考虑是否回事业单位”。最终在家人的鼓励下,于1998接近退休年龄时创办了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strong /span /p p   公司刚成立,又面临新的问题:因为个人电脑和色谱软件快速发展,冲击了原有的产品市场,所以必须研发新产品。这是一个痛苦的选择,放弃原有产品打下的基础,重新从零开始,无论是产品研发以及以后的市场销售都将是一步步摸着石子过河。第一个碰到的问题是选择什么产品作为研究方向。于是马老骑着助力车走访用户单位,听取了多位行业好友的建议,一起分析了当时国内外分析仪器市场和技术现状,决定以液相色谱仪作为新产品研发项目。马老和当时在某研究所下岗的一位元老开始了宏伟的研发项目,虽然人少,但是制定了较高的研发目标----在技术指标上缩小与进口仪器的差距,针对国内仪器现状,提出围绕以电脑为中心的数字通讯和控制的液相色谱仪。“在技术上由于从头开始,而且资金上也没有能力购买国外样机,我知识点只有一个公式《朗伯比尔定律》,其他的只能靠自己一步步来摸索,我看了很多液相相关的应用和技术方面的书籍,期间也得到了业内好友的帮助,其中仅一个泵的运行曲线就夜以继日地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后续用了四年多时间,包括花了大半年时间做各项参数和应用实验,都是自己做出来的一手数据,终于看到了自己的产品的出世”马老感慨道 “在拿到一手数据后,我对我们产品很有信心,当时还有一段佳话,在2004年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是写国内外仪器的差距,特别是液相色谱仪方面的差距,我看了比较生气,觉得国产仪器受到贬低,虽然我已经过了冲动的年纪,但是那是针对我自己一手做出来的产品。”于是马老在相关杂志上也发表了一篇《正确认识我国科学仪器的技术差距和未来发展的建议》,指出了当时国内液相色谱仪的市场80%是被国外产品占领,且科技力量重理论和应用而疏于对仪器的研究和发展。另外,理论和应用的发展速度往往要快于仪器的研发速度。我国起步又晚,造成许多应用者偏爱国外仪器,这也是目前很多理论和应用的论文都是基于国外仪器上的原因之一。这样更加加剧了用户对国产仪器的偏见。作为一个仪器的研发者和制造者,我们承认与先进的进口仪器有着差距,但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国外仪器有“好、中、次”,国产仪器也是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国外的都是好的,国产的都是不行的。马老用当时产品的事实数据和所用的原材料做了技术上的详细分析。在一次行业盛大展会上之前文章的这位专家特地来找马老,现场的公司员工一下子很紧张以为来兴师问罪了。没想到,这位专家握着马老的手连说对不起,对国产仪器了解的不够透彻,两人一坐下来就聊起来技术,这一聊就是二个多小时。会后这位老师还特地来了我们的公司,实地了解产品。回头已是十数载,他们已经成了益友,耄耋之年还经常通过短信,微信互相问好和探讨技术,传为行业的佳话。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1a7e988d-69fe-4a46-ace1-0b4d2d781588.jpg" title=" 伍丰1_副本.jpg" alt=" 伍丰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伍丰第一台输液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6169b38d-809c-4016-882e-1cf76792eed1.jpg" title=" 伍丰2_副本.jpg" alt=" 伍丰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一次组织的客户培训活动 /p p   现在伍丰的产品通过20年积累和专注,铸成品质可靠、性能超卓、技术领先的液相色谱产品。形成了顶尖的微电子、机械、光学、软件工程师团队,采用严谨苛刻的设计和生产工程化标准。二十年的研发历程,掌握了液相产品的核心技术。至今超过7000多家的用户使用我们的液相色谱产品,进入国内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校。第一代的LC-100已经升级为第三代产品,囊括国内所有主流奖项。 /p p   公司在北京、广州、成都、郑州、武汉等地开设了办事处。投资和设立了江西伍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安徽皖测食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p p   创造多项中国智造液相色谱行业佳话: /p p   2004年全数字化控制液相色谱系统LC-100诞生 /p p   2011年智能化、专业化自动进样器ARCUS 5面世 /p p   2014年超快速高效液相色谱系统EX1700上市 /p p   2017年数字化四元输液系统研发成功。 /p p   但是国内对国产液相色谱仪的认识还停留在20年前,国内专家和用户盲目认可和迷信国外产品,作为伍丰人还需要更努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18px " strong 发展期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企业发展重在管理 /strong /span /p p   2002年底,现任总经理马昱先生加入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加入伍丰前马昱在多家500强公司任职,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但是之前从事的是快速消费品行业,与分析仪器行业完全不同。他只能通过参观行业展会,参加学术会议等逐步了解分析仪器行业,并逐步坚定了国产液相色谱一定会有发展的信念,建立了公司内部人员组织架构,制定了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和市场推广策略。马昱回忆到:“一开始从内到外都并不顺利,老员工对于我一上来就花一大笔钱用做公司网站宣传品牌和产品设计不理解,我只能耐心地跟他们解释:这相当于是在银行开一个户,以后会慢慢有价值的......”那时,老员工按照旧习,没有严格遵守公司的合同流程,让公司损失了几十万。这个教训让我们意识到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之后,公司的管理逐步走向正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c9d85e7b-075b-4cbb-a18d-d6bd6c3b5916.jpg" title=" 伍丰3_副本.jpg" alt=" 伍丰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伍丰第一次销售年中会议----庐山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ee0fcd3d-be5d-4112-aed2-2972665cd1eb.jpg" title=" 伍丰4_副本.png" alt=" 伍丰4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一次参加海外展会----迪拜 & nbsp & nbsp & nbsp 参加海外展会----越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7b6e13e3-e568-4f63-8800-5e1c3efdf70f.jpg" title=" 伍丰5_副本.jpg" alt=" 伍丰5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拜访海外经销商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宣传品牌拓展市场 /strong /span /p p   当时只有马昱一个销售人员,他走访了很多国内的经销商,“我不懂技术,对这个行业也不熟,经销商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比如噪音、漂移什么的就把我问倒了,我感到很尴尬,只能回来补课。慢慢的我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后来公司陆续招了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他们同样不懂仪器方面的知识,于是我在2004年底开始编写《业务人员手册》,包括:产品介绍、销售技巧、竞争对手的分析以及已有的一些案例。虽然那时销售队伍还不多,但是我认为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p p   我们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但现实销售工作并不尽如人意,可能是太急于拿到订单的原因。四川省有一家药厂,主要从事喜树碱的生产及加工,2004年底向本公司订购了一台LC-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器运达客户工厂后,客户提出必须按照他们的样品进行验收的要求。业务员刚毕业到我们公司不久,这是他第一个订单,对客户的要求照单全收。于是公司派出工程师赴现场进行调试。工程师按照国家标准对仪器的各项主要指标进行考核,均符合要求。之后按照客户要求,对该厂产品喜树碱进行检测,然而却发现样品不出峰。现场工程师也是个新手,对样品的检测没有太多经验,在排除了种种仪器因素后仍不能解决问题,故决定携带样品回公司进行再次检测。回公司后,按照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并进样,发现样品出峰良好,和之前在客户那里所得的结果截然相反,沟通后发现,原来喜树碱的保存需要避光,而客户忽略了这一点,导致样品长时间保存后分解,很显然,既然样品中都没有这个组分了,那也就不可能出峰了。业务员没有在事先向客户了解相关样品信息,也没有及时和公司沟通,导致工程师上门时工作准备不充分,没有充分估计到困难。后与客户解释其中原因,客户却很不耐烦,最终导致这个订单失败,遭到客户退货。同样在河南某高校7台仪器的采购中我们也遭到了失败,我们只是单方面的和采购一方进行了沟通,而对于新品牌新产品来讲没有及时和使用者进行沟通,最后导致使用人员非常抵触我们产品,也不让愿意使用我们产品,让验收工作一直不能进行,最后导致退货。不仅仅是这二个失败案例,还有在汕头、江苏等等。一度我们的业务员站在公司窗前长叹,虽然我们很灰心,但我们及时调整了策略,并且总结了这些失败案例,编进了业务人员手册,规范了销售和售后的流程,避免了以后的销售工作走同样的弯路。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收获荣誉 /strong /span /p p   2005年10月迎来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行业展览会----北京分析测试展览会(BCEIA)。为了能够一炮而红,获得最大的市场效应,事先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了能够让参观者清楚地看到仪器的运行,我们做了透明的机箱,并在泵的凸轮上标注了白色标尺。此届展会LC-100申报了“BCEIA”金奖。我们在四天的展览会期间,做了二个现场测试:一是以50MPa的压力测试泵的耐压能力,展览会期间观察其压力是否存在明显下降 二是泵以0.001ML/分钟的微流量运行,参观者通过透明机箱观察,几乎感觉不到凸轮在运动,一个小时后,看到泵压力明显升高,这说明在高压运行下,泵的整体泄漏极小,流量精度很高。BCEIA金奖评委的专家也考察了LC-100,在评审前有专家提出,已经连续二届授予了其他公司的液相色谱仪“金奖”,如果这次LC-100没有显著的特点就不授予“金奖”。专家们通过4天的考察,了解LC-100的稳定性能,也了解了LC-100数字化反控软件,最后一致决定授予LC-100“BCEIA金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2fbba75c-4ef0-44f8-9d2e-5f9a82d8615a.jpg" title=" 伍丰6_副本.jpg" alt=" 伍丰6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05年获BCEIA金奖 /p p   展会上遇见了来自印度的经销商,他们是印度最大的仪器经销商之一,非常想代理中国的液相色谱仪产品,但是测试了国内多家公司的产品,结果都不太满意。在马昱经理的说服下,该客户愿意冒最后一次险,买下一套二元高压液相色谱仪运回印度测试。二个月后,印度经销商发来了邮件,他们对测试结果非常满意,愿意马上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伍丰与这家经销商的合作一直延续到现在。自此公司开启了外贸业务。事后,我们问了该经销商,为什么会接受我们的建议,做最后一次测试?经销商的回答是接受了马昱经理的一句话:“我们不希望为了卖一台仪器欺骗了客户,我们寻求的是与客户长期合作和发展”。 /p p   2004年到2006年,我们逐步得到了国内经销商的青睐和帮助,2004年山东德士嘉率先在农药检测行业打开局面,第一年合作就销售了30多台,最多一年在销售了50多台,帮助了我们打下了一定的客户基础。在经过1年多与杭州科晓的谈判和样机试用,于2005年底签订合作协议,在江浙二省的药厂获得了较多客户,提升了伍丰的产品知名度。2006年LC-100获得仪器信息网和中国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的“2004-2005年度新产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e21ec3aa-c8dc-476b-8224-64619746bd9b.jpg" title=" 伍丰7_副本.jpg" alt=" 伍丰7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伍丰成立十周年庆典 /p p   为了应对国外产品,特别是日本产品在国内的竞争。2007年我们开始研发中高端分析型液相色谱仪EX1600,对仪器的技术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应用最新的电子技术和软件系统。EX1600聘请国外工业设计公司做外形设计。2008年EX1600上市,随后LC-100也迎来了全面升级换代,同样采用了专业设计。2009年我们考虑到国内的人工在不断上涨,而且对仪器的重复性、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开始了研发自动进样器。同期我们承担了上海市科委的科研计划项目研发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2009年仪器信息网的用户全面调查公布,上海伍丰已经在国产液相色谱品牌排名位列第一。2014年伍丰仪器推出了国内第一台超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仪EX1700,代表了伍丰仪器的液相色谱技术时刻走在国内前沿,2015年EX1700获得BCEIA金奖,这是继LC100获得BCEIA金奖十年后伍丰再次获得中国分析测试界的最高荣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ba434af7-a0bb-4a9b-a0f1-a0a89ec5bd88.jpg" title=" 伍丰7_副本.png" alt=" 伍丰7_副本.pn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发扬国产品牌 /strong /span /p p   2011年初,日本某公司致电我公司希望能与伍丰公司合作。随后,该公司中国总经理和全球分析事业部社长造访我公司,从而开启了长达二年的谈判。在谈判中了解到,该公司对于国内生产液相色谱的厂家做了充分的调研,从供应商,经销商到用户,购买了国内厂家的产品做分析对比。一系列的调研显现了伍丰液相色谱在国内的产品优势和出色的表现,该公司提出与伍丰公司共同合作来开拓国内低端市场份额。2011年底,伍丰公司负责人受邀访问该公司的全球总部,毫无保留的让我们参观各个生产车间。2012年该公司提出了收购的意向,也同时希望伍丰为其研发一套液相色谱仪。对于研发使用该公司品牌的这套液相色谱仪,他们不提供一张图纸,只提出技术指标,完全依靠伍丰公司的技术。在谈判过程中,该公司一步步提出了从控股到全面收购,而我方的目标是发扬国产品牌,在这点上双方没有共同点,谈判进入了僵局,于是,2013年5月谈判终止了。之后该公司也没有再找其他国内厂家谈合作。在这二年的谈判中,我们悟到两点:一,你做的好,做的强才会受到对手的尊重 二,国产仪器,特别是液相色谱仪在国内受到用户怀疑,但是国产仪器没有这么差,我们在不断进步中。 /p p   2015年伍丰的超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仪获得BCEIA金奖,2016年LC-100再次获得最受关注产品奖。2017年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对LC-100进行重新设计和研发,针对于化学化工、农业饲料、教学培训等领域开发的一体机LC80,推出配套的M80微型泵。并且经过调研,立项研发全新的面向未来的远程控制,自动化的EX1800兼容常压液相和超高效,并且致力于研发多维液相。至此,公司完成所有类型的输液部件的分析型到制备型、从并联泵到串联泵,2019年上市荧光检测器,将完善国产检测器单一的局面,到EX1800上市将推出各类型检测单元。 /p p   2018年底公司迎来了20周年庆典,我们喊出了全新口号“荣光与共 执着进取”伴随着伍丰人持续为国产仪器的发展做出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09cd039f-0dca-4ba4-b383-9429550fbb66.jpg" title=" 伍丰8_副本.jpg" alt=" 伍丰8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伍丰成立二十周年员工合影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b65fc4e7-7287-4d72-a0bd-36ccbb678d58.jpg" title=" 伍丰9_副本.jpg" alt=" 伍丰9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伍丰液相色谱仪系列 /p
  • 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公布优青项目评审组名单,共119人
    关于公布地球科学部2021年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组名单的公告  根据相关规定,现将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组名单公布如下:  曹小曙,蔡榕硕,曹俊兴,曹龙,陈春刚,陈建芳,陈玖斌,陈骏,陈立辉,陈旻,程昌秀,程海,代世峰,邓晓华,丁维新,范蔚茗,方小敏,冯晓明,冯兆忠,付晓飞,傅平青,高郭平,高静怀,高彦征,勾晓华,何建坤,胡斯勒图,黄春林,黄方,黄伟,焦玉勇,李家彪,李建春,李松海,李铁刚,李延河,李振洪,李志刚,梁涛,梁旭东,刘诚,刘黎明,刘全有,卢乃锰,鲁安怀,陆雅海,罗静,罗义,罗勇,吕建永,吕世华,马明国,倪师军,倪四道,裴军令,祁生文,钱会,秦伯强,申旭辉,沈云中,宋金宝,孙付平,孙颖,孙占学,谭文峰,唐佑民,田立德,王格慧,王佳,王剑,王宁练,王艳芬,王震宇,邬光剑,吴春明,吴海斌,吴明红,吴庆举,武海涛,夏群科,谢欢,修春亮,徐锡伟,许成,许文良,颜毅华,杨海军,杨惠根,杨守业,杨振宇,杨志明,姚华舟,姚槐应,姚俊,叶为民,易帆,印兴耀,余晖,臧淑英,张强,张人禾,张荣华,张拴宏,张效信,张运林,赵国春,赵林,赵美训,赵晓丽,赵志琦,钟中,周成虎,周顺桂,周涛发,周浙昆,朱东强,朱彤,朱祥坤,邹长春  公布时间:2021年7月13日至2021年7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地球科学部2021年7月13日
  • 王道元董事长再次当选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事
    王道元董事长曾于1991年当选为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事。后因赴日本留学中关了理事活动。2013年恢复了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事资格成为七届理事会理事。2015年8月王董事长出席了在四川峨眉举行的第八届理事大会,再次当选为理事。与会中王董事长介绍了创元公司近10年来创业状况,希望创元公司在材料领域高端研发设备方面和大家合作共赢。就全自动相变仪,热模拟,真实大样品定量测氢装置,双电源等离子放电设备,高温接触疲劳设备,高温磨损设备,高温平面弯曲疲劳试验设备,纳米表面成分分析设备XPS/AES/Nano-TOF等高端研发设备和与会者开展了深入交流。参见会议纪要和聘任证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会换届大会(新材料产业论坛)暨八届一次委员会”会议纪要 2015年8月3—5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会换届大会(新材料产业论坛)暨八届一次委员会”在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位委员与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换届大会(新材料产业论坛)于8月4日上午9时在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的九阶会议厅举行。大会开幕式由材料分会七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文哲教授主持;首先由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常务副校长张秀峰教授代表会议东道主致辞;接着由材料分会七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涂善东教授讲话,他就材料分会成立三十五年来,特别是七届委员会五年来的工作作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充分肯定了分会及各专业委员会五年来取得的各项工作成就,并祝愿材料分会在八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军教授的带领下,各项工作蒸蒸日上,为我国材料科学与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成绩和贡献。由于八届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孙军教授有重要公务,没能参加此次大会,他写好了书面发言稿,委托分会副主任委员甄良教授在会上进行了宣读,首先他表示无法参加本次盛会,深感遗憾;同时,由于前任各位主任委员在学会工作等各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担任主任委员也深感压力;但是,他参与学会工作已有25年了,对学会也深有感情,见证了学会的发展,对材料分会今后的发展与壮大亦属责无旁贷,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再创学会工作的辉煌。隆重而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全体代表合影留念。 上午10时,换届大会的新材料产业论坛(学科发展报告会)正式开始。首先,由马鸣图教授代表结构钢专业委员会做了题为“ 汽车轻量化和高强度钢的应用”的学术报告;第二位做报告的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专业委员会的是牛济泰教授,他报告的题目为“材料物理模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接着,谢续明教授代表高分子专业委员会做了题为“纳米材料的改性、多维自组装及其超级复合材料”的报告;上午最后一个报告是,残余应力专业委员会的姜传海教授所做的题为“X射线应力分析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报告。下午14时报告会继续进行,首先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朱旻昊教授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的基本概况,重点对轨道交通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介绍。接着,肖汉宁教授代表工程陶瓷专业委员会做了“工程陶瓷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技术报告;然后,赵杰教授代表高温材料与强度专业委员会做了“2010-2015年度高温材料及强度专业委员会技术报告”; 表面工程专业委员会的于盛旺教授做了“硬质与超硬材料涂层”的报告;庞旭总经理代表工程试验专业委员会做了“中国试验机行业发展现状”的报告。刘黎明教授做了“我国焊接材料新发展”的报告;冯耀荣教授做了“我国高钢级管线钢和钢管研究应用进展与展望”的报告。最后,由模具钢专业委员会薛春高工做了题为“模具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的报告。 代表普遍认为,学科发展报告兼顾了不同层次(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要求,报告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实际应用价值非常大,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8月5日上午9时,在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湖山宾馆二楼会议室举行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八届委员会成立暨八届一次委员会会议”,会议由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巩建鸣教授主持,首先,陈文哲副主任委员代表分会向为学会工作做出巨大贡献的七届委员会涂善东主任委员颁发了名誉主任委员纪念盘,向七届委员会褚东宁副主任委员颁发了名誉委员纪念盘。接着,分会总干事胡军宣读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学组[2015]77号文,“关于聘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的批复”,材料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由106人组成,其中主任委员为孙军,副主任委员有马鸣图、巩建鸣、吴玉道、陈文哲、康明、韩恩厚、谢续明、甄良。总干事为胡军,副总干事为刘刚。本届委员会补充了相当数量的新鲜血液,正可谓群贤毕至、人才济济,富有鲜明时代特色。他们中既有学术造诣深厚的老专家,更有一大批学历层次高、富有创新精神与实际科技成果并承担科研管理工作的年青专家。由巩建鸣副主任委员向第八届委员会的委员颁发了聘书,同时,每位委员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对如何搞好学会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最后,学会的牛济泰常务委员表态,积极支持学会工作,主动要求承办下次的分会委员会议(八届二次会议),欢迎各位委员来焦作,到河南理工大学参观指导。 会议同时还进行了分会会刊《机械工程材料》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其中编辑委员会顾问有丁传贤、李鹤林、陈蕴博、周玉、胡壮麒、钟群鹏、涂铭旌、徐滨士、崔崑等9位院士,编委会的主任由分会的主任委员孙军担任,副主任由8位副主任委员担任,委员有48人。《机械工程材料》杂志常务副主编胡军对杂志的工作进行了简要的汇报,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并指出了发展中的不足;各位编委对杂志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设性的建议。 整个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此材料分会向各位委员、代表表示感谢!特别要感谢大会承办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及相关学院的各位领导、师生! 材料分会 2015.8.16
  • 滨松集团宣布收购光纤激光器制造商NKT Photonics
    2022年6月24日,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滨松集团)宣布以2.0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7.62亿元)战略收购丹麦微结构特种光纤供应商NKT Photonics。滨松集团将通过其位于比利时的全资子公司Photonics Management Europe SRL完成此次收购,该交易预计最迟在2023年第一季度末完成。 收购完成后,NKT Photonics将成为滨松集团的子公司,负责光纤和激光器的开发和制造。双方的产品组合将保持不变,名称和品牌在未来一段时间也将保持不变,以确保客户、供应商和商业伙伴的连续性。据悉,NKT Photonics 于2009年由世界最大的商业化微结构特种光纤供应商Crystal Fibre公司和业界领先的超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和Superk超连续谱白光光源制造商Koheras公司合并成立,隶属于丹麦著名的工业集团NKT Holding,在光子晶体光纤和高性能光纤激光器领域拥有超过 20年的经验,并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对于此次收购,NKT Photonics 首席执行官 Basil Garabet表示:“在 NKT Photonics,我们都为能成为滨松光电的一员而感到兴奋和荣幸,滨松光电是我们行业中最受尊敬的全球公司之一。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为我们的客户和创新者提供最佳解决方案的愿景。再加上我们互补的技术平台,我们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滨松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昼马明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地欢迎 NKT Photonics 加入滨松集团。我们两家公司的整合使我们能够扩大我们的解决方案组合,例如用于工业、科学和医疗保健领域。NKT Photonics 将构成我们专门的光纤和激光部门,我们认为该领域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滨松集团从1953 年成立至今,已经有将近70年的历史,如今在全球拥有5300多名员工。此次收购之后,滨松集团将利用以复合半导体制造为基础的激光二极管业务与NKT Photonics的主营成品形成优势互补,一同探索光电领域“未知未涉”,实现滨松集团激光事业部下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
  • “不光是传感器”,滨松中国于CIOE尽展纷呈应用
    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已于9月9日在深圳落下了帷幕。在本次展会中,滨松中国主要围绕食品检验、测距、可穿戴等消费类电子以及手持小型化设备应用,呈现了一系列超小型的半导体光电传感器,其中还包括了近年推出的moems技术下的多款指尖大小微型光谱仪,在智能家居,食品检验方面都被给予了很大的期待。当然,用于体验的多个demo设备也同时展出。不过特别的是,除了滨松自制的demo以外,还联合了神秘用户,展出了其集成了相应传感器并成功予以应用和商业化的设备。绝对热点,IBM demo ibm demo的“意念”小车依然是获得了超高的人气。带上酷炫的头盔,集中精力“think”,小车就会在跑道上开始跑动。这个说是“意念”实为“血氧测量”的demo于今年开始在国内巡展,cioe已是第三站。基本原理即通过使用两组小型的光电器件:近红外led以及滨松pd(光电二极管)来实现核心的血氧探测功能。 *具体原理可通过扫描关注滨松中国微信号,回复“小车”获得。强大“应援”,从“器件”破壳直指应用方案 受国际光学“棱镜奖”青睐的指尖大mems微型光谱仪、mems-fpi近红外光谱探测器都成为了现场的“宠儿”,除了本身独特的娇小身姿以外,强大的“应援团”也成为了它们新增的亮点。除了自有的可直接连接手机使用的演示demo以外,更特别的是,滨松联合了多个合作伙伴,展出了集成了mems-fpi以及电路的光谱探测模块,以及已经成功研制并商业化的近红外奶粉检测小型手持仪器。“嘉宾”的出现显示了滨松从单一“器件提供商”概念中的破壳。通过长久的业内资源积累,以多方合作的方式,将探测器推向了最终的功能化应用。受热捧的测距、血氧/心率测量、奶粉检测等“嘉宾”产品样机滨松公司社长昼马明先生在谈到光子技术时曾说过:“我们意识到,仅依靠我们公司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光子技术就如搭着木梯摘月亮。因此我们殷切希望和全世界的同仁们一起合作。”此次cioe中的立体展示,也贯彻了昼马先生提到的“合作”二字。在展现了在不断创造出更加小型化的光电传感器,为便携式设备带来新可能的同时,也看到了滨松中国在帮助客户解决方案性问题中的努力和成果。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