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卢嘉锡

仪器信息网卢嘉锡专题为您整合卢嘉锡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卢嘉锡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卢嘉锡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卢嘉锡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卢嘉锡话题讨论。

卢嘉锡相关的资讯

  • 梁敬魁院士获2011年卢嘉锡化学奖
    2011年度卢嘉锡化学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获得者颁奖   10月26日,一年一度的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颁奖仪式在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举行。基金会理事长洪茂椿院士,理事吴新涛院士,福建省人大常委、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宜安教授和福建物构所副所长黄艺东共同为2011年度卢嘉锡化学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的获得者颁奖。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梁敬魁院士获得了两年一度的卢嘉锡化学奖,基金会向他赠送了卢嘉锡纪念铜像。   用基金的形式来激励科学创新、支持人才培养是卢老的夙愿。卢老逝世以后,2003年,由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和卢嘉锡先生的亲属发起,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成立,隶属于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2005年由福建物构所和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共同举办了卢嘉锡学术思想研讨会,并第一次颁发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和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2006年,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每两年评一次卢嘉锡化学奖,每年评一次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和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用于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中的前沿项目,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迄今为止,基金会共评出优秀化学奖3名、优秀导师奖近50名和优秀研究生奖100余名。   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2011年度获奖名单如下:   卢嘉锡化学奖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梁敬魁 院士   卢嘉锡优秀导师奖   1、左景林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学专业   2、丁立生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专业   3、付宏刚  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无机化学专业   4、房贞政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   5、齐忠权  厦门大学医学院 外科学专业   6、卢昌义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   1、温雨耕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物理化学专业   2、苏静  清华大学化学系理论与计算化学专业   3、戴昉纳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无机化学专业   4、徐振强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   5、青琳森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药物化学专业   6、金旭辉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   7、胜献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   8、高微微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   9、杨士建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   10、龚少龙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有机化学专业   11、刘尽尧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   12、马秀芳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物理化学专业   13、黄逸凡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专业   14、侯旭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物理化学专业   15、梁海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   16、毕群玉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工程专业   17、崔春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纳米化学专业   18、李文娟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材料化学专业   19、林生晃 西安理工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   20、董志文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自然地理学专业   21、梁捷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   22、黄杰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自然地理学专业
  • 多名高校院所化学系师生获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奖项
    近日,2010年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颁奖仪式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举行,本次共评出10名“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和22名“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名单如下:   2010年度卢嘉锡优秀导师奖 卜显和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李景虹 清华大学化学系 郝郑平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钱声帮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于吉红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王会军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于树燕 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 陈道炼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毛江高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谢兆雄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10年度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 陶友田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张薇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陈鲁倬 清华大学物理系 李剑锋 厦门大学化学系 许令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 刘燕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柏浩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刘传熙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朱航天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朋鑫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赵炯鹏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徐耀阳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王颖 清华大学化学系 邢宏珠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王躲生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冯苗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秀芳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王建军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张伟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王焰金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李宗省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刘永升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创立于2003年,原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2006年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该项基金是根据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卢嘉锡先生的遗愿,以其生前所获百余万元科技奖金为起点创设,用以奖励在化学及其他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热爱祖国、立志献身科学的优秀学子,以此鼓励科学创新,支持人才培养。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设立了“卢嘉锡化学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以及“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
  • 布鲁克推出千万级分辨率FTMS和Q-TOF质谱仪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10月23日,第十五届BCEIA开幕,会议期间布鲁克· 道尔顿向与会观众展示了其最新推出的solariX-XR FTMS(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及Impact HD&trade Q-TOF质谱仪。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布鲁克· 道尔顿中国区生命科学部业务拓展经理卢嘉,请他介绍了新产品的特点、应用及市场情况。 无可匹敌的超高分辨率solariX-XR FTMS   2010年布鲁克推出了solariX-FTMS。在2011年ASMS期间,仪器信息网编辑曾采访了布鲁克&bull 道尔顿公司执行副总裁IanSanders博士,他说:&ldquo 在高端质谱仪领域,布鲁克一直是行业的佼佼者。特别是我们的solariX,将FTMS质谱仪的非凡性能体现到了极致,可以应对最具挑战性的样品分析。如果说FTMS的市场在缩水那是3年前的事,我们可以向你保证,FTMS的市场将来会有很大增长,而且没有公司能够在该领域与布鲁克进行竞争。&rdquo 在2013年ASMS上,布鲁克新一代FTMS solariX-XR首次亮相。   Instrument:请您简单介绍一下solariX-XR FTMS的主要创新之处?   卢嘉:solariX-XR FTMS主要的技术革新集中在检测器核心部件,我们突破传统设计打造了全新的&ldquo 和谐阱&rdquo ,实现了将质谱分辨率提高到千万级别,远远领先其他任何质谱类型。这种超越极限的究极分辨率,使得我们可以看见之前从未看到过的景象,拿到之前无法想象的数据信息。除了常规的质量数信息,还可以得到化合物的同位素精细结构信息。可以首次从究极的高分辨率质谱图中准确无误的&ldquo 读出&rdquo 化合物的分子式,这对于未知物的分析有着特别重大的作用。此外,随着分辨率的跃升,质量精度和灵敏度也随之提升。   Instrument:solariX-XR FTMS可以解决研究人员工作当中的哪些问题?   卢嘉:solariX-XR FTMS的超高分辨率没有任何同类仪器能够匹敌,而其超高的性能使得它几乎能胜任所有应用范围,但是考虑到其较高的价格,目前其主要应用集中在其他类型质谱无法解决的高端质谱应用,包括生物大分子精细分析、小分子组织分子成像、代谢组学分析、石油组学分析、环境复杂样品分析、未知物定性定量分析等。此外,对于液相、气相无法有效分离的样品,也可以通过solarix-XR直接分析,准确高效快速的得到定性定量结果。   针对这些应用我们也配备了完善的软件或解决方案。例如针对小分子MALDI组织成像,有专用的组织切片靶版、基质喷雾仪、专业的控制采集处理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报告生成软件,整个分析过程都可以高度自动化完成。再比如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分析,除了配套的液质联用平台,还将蛋白质多肽分析与糖链分析集成在一起,只要一键就可以同时完成蛋白质和糖链的分析并整合在一起。此外,对于石油组学这类其他质谱无法胜任的相对专业的应用,我们也有成熟的样品处理流程、数据自动采集平台,以及专门的Composer数据分析软件。 solariX XR FTMS&ldquo 和谐阱&rdquo 模型 专为组学分析量身定制的Impact HD Q-TOF质谱仪   2008年ASMS上,布鲁克率先推出了业界第一台超高分辨Q-TOF,近年来Q-TOF质谱仪器发展非常快,Q-TOF供应商的数量已超过五家,并且各项指标都有质的提高,动态范围更宽,可以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而且速度更快,灵敏度也非常高。&ldquo 我们非常乐见同业伙伴陆续推出不同类型的类似产品,随着全新一代Impact HD的登场,我们相信会得到不同应用领域的用户认可欢迎。&rdquo 卢嘉说道。   Instrument:请您介绍一下Impact HD Q-TOF质谱仪的创新之处?   卢嘉:Impact HD Q-TOF质谱仪的创新表现在仪器平台的整体提升。从离子源到四极杆碰撞池,再到检测器,最后到控制软件都做了改进。离子源部分换用高灵敏度的nanoBooster纳升离子源,从而提高了组学分析的灵敏度 四极杆碰撞池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了谱图,特别是二级谱图的灵敏度 检测器换用更快更灵敏的10位ADC检测器,采集频率可达50GHz,提高了采集速度、灵敏度和动态范围 控制软件采用更智能化的IDAS技术,专门针对复杂样品自动优化质谱参数,极大提高数据质量和重复性,也降低了仪器操作人员的门槛,让更多人在刚刚涉足质谱领域时就可以获得专业的数据结果。   Instrument:Impact HD Q-TOF质谱仪可以为用户的分析工作带来哪些改变?   卢嘉:Impact HD Q-TOF质谱仪的设计就是专门为组学分析量身定制的,尤其是复杂的组学分析领域,比如现在热门的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对于蛋白质组学复杂样品,在同样的液相条件下,Impact HD不仅可以得到更多的蛋白质鉴定结果,而且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谱图识别率,数据可靠性和重复性更高。此外,因为IDAS技术的应用,用户无需考虑样品浓度或液相条件,同一个质谱方法即适用所有样品和色谱条件,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重复性、简化了用户操作并排除了人为干扰。布鲁克专业的Proteinscape软件平台整合了蛋白质定性、定量、修饰分析、定位和功能分析等相关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数据处理、存储、检索和报告平台。虽然现在各个类型的质谱都集中应用在组学领域,但Impact HD Q-TOF质谱仪在保证质量精度、分辨率和灵敏度的前提下,更快速、更稳定、更方便,因此更具竞争力。 布鲁克· 道尔顿中国区生命科学部业务拓展经理卢嘉   Instrument:布鲁克将有哪些推广计划,让用户对布鲁克质谱新产品有更多的了解?   卢嘉:布鲁克的整合无疑会加大对市场推广的投入,在BCEIA后续几天,我们将在北京及大连化物所有多场关于组学的技术交流会。在前些天武汉举办的全国医疗设备展上,布鲁克也高调亮相推荐了快速微生物鉴定系统,后续我们将针对市场的热点不断将布鲁克具有技术优势的产品介绍给用户,相信用户会越来越多听到看到布鲁克的质谱产品。   Instrument:请谈谈您对中国质谱仪器市场发展前景的看法?   卢嘉:中国市场对于各仪器厂家来说无疑都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质谱尤其是高分辨质谱在国内还是有很广阔的前景,各厂家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良性的竞争对于各厂家来说都是不断进步完善的动力,可以提供给用户性价比更好的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但是我们也注意到随着国家对于科研经费加大投入的同时,对一些大型仪器的审批论证趋于严格,有可能会影响到一些单台仪器金额较高的分析仪器。 编辑:秦丽娟
  • Juergen Srega:布鲁克公司的新变化——访布鲁克公司CALID事业集团总裁Juergen Srega先生
    2013年1月,布鲁克公司的整合迎来了一位资深职业经理人。Juergen Srega先生成为其原布鲁克生命科学事业部(LSC)、化学分析事业部(CAM)、布鲁克检测和布鲁克光谱等事业部所组成的CALID事业集团总裁。经过整合后,布鲁克公司由拜厄斯宾(BioSpin)集团、布鲁克CALID集团、布鲁克材料科学集团及布鲁克EST事业部组成。   作为科学仪器界的&ldquo 老人&rdquo ,Juergen Srega先生曾在布鲁克公司从事技术支持工作,之后加入赛默飞世尔公司。此次加入布鲁克公司可谓是&ldquo 强势回归&rdquo 。   布鲁克的整合是业内一个热门话题,因为在外人看来,尽管很早就有了&ldquo One Bruker&rdquo 的提法,但其整合一直是&ldquo 雷声大,雨点小&rdquo ,各部门仍然是独立运营。   Juergen Srega先生的加入将给布鲁克CALID部门带来什么变化,他将如何带领CALID集团开创新的未来?   趁布鲁克中国广州办事处的成立,Juergen Srega先生来华之机,仪器信息网采访了他。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光谱事业部总经理陈晴现场翻译,布鲁克光谱事业部副总裁,亚太区总裁Michael Verst先生、布鲁克生命科学事业部(LSC)和化学分析事业部(CAM)北方区销售经理鲁静女士和布鲁克生命科学事业部中国区业务拓展经理卢嘉先生共同参加了采访。    Juergen Srega    上排左起:布鲁克光谱事业部副总裁,亚太区总裁Michael Verst先生、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光谱事业部总经理陈晴 下排左起:布鲁克生命科学事业部(LSC)和化学分析事业部(CAM)北方区销售经理鲁静女士、布鲁克生命科学事业部中国区业务拓展经理卢嘉先生   整合:品牌宣传统一化,共享资源集中化,部门运营独立化   Instrument:您应该不是第一次来中国,之前,您曾以赛默飞世尔高管的身份来过中国。   Juergen Srega:不仅是这样。我最早来中国是在28年前,那一年我的女儿才出生。我还很年轻,头上还有很多头发。另外,我当时在布鲁克公司工作。   Instrument:我们都知道布鲁克一直在整合。您所负责的CALID部门整合情况如何?   Juergen Srega:外界对布鲁克的整合不顺利的看法其实有一些误解。布鲁克的整合策略是先将公司的一些部门,比如财务、人事等整合起来,但研发和生产,销售等业务单元仍然归属各个事业部。所以,布鲁克的整合实际上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品牌建设,我们以一个整体的布鲁克面向市场和用户 另外整合行政、财务等共享资源。   我们给各事业部自主权,由各事业部自己创新产品,按照他们自己的业务发展思路去做。我们认为,这样的整合将更有效。   Instrument:您来自有着强大并购整合能力的赛默飞世尔,您怎么看布鲁克的整合?   Juergen Srega:布鲁克有着德国的DNA,是德国企业的风格。布鲁克公司是客户导向型企业,更强调产品创新研发和质量。而有些企业可能更注重资本的运作、商务运营的优化等方面。与赛默飞世尔的整合(方式)不同。更注重产品和创新研发也是我重回布鲁克的原因。   Instrument:CALID拖累了布鲁克公司的利润,这可能是您面临的首要课题。您将如何做?   Juergen Srega:这是实情,也是我加入该部门的原因。改善CALID部门的收入是我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有难度,但可以做到。事实上,今年已经有些进步的势头,明年大家将看到显著的变化。   整合前的CAM部门(即布鲁克于2010年收购原瓦里安GC、GC-MS和ICP-MS等产品线而成立的部门。仪器信息网注)是有赢利能力的问题。事实上,安捷伦当时对瓦里安的收购也遭遇了同样的(整合)问题。不同的做法是,我们坚持发展,不但未关停CAM的产品线,并且还推出了许多新产品。我们已经在整合原瓦里安的产品线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很快会有结果。   中国市场:近期没有收购和生产制造的计划,将加大客户服务方面的投资   Instrument:CALID部门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占其全球份额的情况如何?   Juergen Srega:不同产品线在中国市场的情况不一样。比如,中国市场占布鲁克公司整体业务的大约10%。在我们事业集团,光谱事业部占全球25%,生命科学事业部约占15%-18%,而CAM事业部相对份额较低一些。   Instrument:您对布鲁克在中国的市场情况满意吗?   Juergen Srega:不是很满意。希望能够在中国有更高的增长速度。比如质谱产品,在中国绝对能够取得成倍的增长。为此,我们会在中国加大投资力度。  Instrument:布鲁克在中国的投资将会有哪些动作?是否会有建设生产工厂或收购等想法?   Juergen Srega:我们继在北京、上海建立了布鲁克办公室之后,又在广州(10月25日)成立了办事处,完成了对中国华南区域的覆盖。因为我们对新领域市场的开发需求,以及既往客户对我们的要求,我们将在中国市场加大应用服务以及售后服务专业队伍建设的力度。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布鲁克公司其他事业部也有这种需求。   布鲁克公司的产品基本是在德国制造的,目前布鲁克尚无在中国投资建厂的计划。将继续坚持&ldquo 德国制造&rdquo 。很显然,中国东部区域的生产成本正在快速上升,竞争优势有变化,那些之前已经在中国东部建厂的企业,如果希望继续保持优势,就要寻找更适合的地区。   在面向中国的并购方面,我们持开放的态度,但我认为目前还没有进入议事日程。尽管如此,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我们的企业工作,这也是我们重点的工作。   看好中国市场,开拓工业领域,倾听用户意见   Instrument:您多次来中国,对中国市场有什么看法?您更看好中国政府驱动的市场吗?   Juergen Srega:中国市场一直在高速增长,尽管现在有下滑,也只是增速下滑,增长率仍然是全球较高的。   布鲁克公司以往从中国的政府驱动的市场中受益很多,但我们还要不断寻找新的机会,比如工业领域中的机会。中国企业正在不断关注产品质量的改善,进行产业升级,我看好这种努力。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赶超竞争对手。   Instrument:中国市场竞争激烈,布鲁克如何应对,有什么计划?  Juergen Srega:要做好能力建设,为用户提供更多资源、技术。现在各公司的仪器产品本身的竞争能力趋同,这就要看大家提供的增值服务。对我们来说,就是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用户提供应用支持和技术服务的能力。   以前我们更多地关注科研教学市场,更多地为研发提供服务支持,特别是质谱等高端产品。目前我们会关注工业企业的需求。这需要应用、售后服务能力的加强和改善。我们在工业领域的占有率相对较低,相信增长也会较快。   Instrument:CALID在中国的团队情况如何,是否会考虑使用本土化人才管理?   Juergen Srega:目前布鲁克中国公司总共有大约270多人,其中CALID有近100人。从去年以来,中国的业绩改善了很多,但我们期望增长得更快。现在我们开始进入工业领域,还会增加很多人。   用人方面,我们在中国的各事业部的高管已经是本地化了,我们欢迎更多国内有经验的人才加入。   Instrument: 您对中国市场的期望值很高,那么,您对中国会作哪些关注?   Juergen Srega:我希望以后能每季度来一次中国,希望市场交流活动更多,希望能见到用户,能听到更详细的客户反馈,了解我们的产品与客户需求之间的差距,以便我们改善产品,提升竞争力。    采访现场   编辑手记:   布鲁克的整合一直是业界比较关注的话题,此次Juergen Srega的回答,算是为布鲁克的整合作了注释。   作为在多个领域有着世界顶级产品的企业,其在中国的规模与其技术实力显然不是很相称,于是,很多布鲁克的用户都提出了对布鲁克增强服务能力的需求。   我们欣喜地看到,布鲁克在中国加大投资的主要方向将是增强其应用和售后服务能力。这将改善布鲁克的短板。   在仪器信息网论坛里,曾经有网友发起过对布鲁克的讨论,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以布鲁克的技术和产品实力,其在市场推广方面所做的工作还比较少,知名度与竞争对手相比尚有差距。而此次Juergen Srega透露,将加大市场推广的力度和投入。希望布鲁克在中国的市场上能更上一层楼,实现Juergen Srega所期望的&ldquo 成倍增长&rdquo 。(撰稿:李晨)
  • 华东这所985高校的个人单笔最高“战疫”捐赠来自这位分析化学家
    p   从厦门大学官网获悉,2月18日上午,该校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宋毅、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和中国工商银行厦门分行三家村支行、珍珠湾支行工作人员在厦大西村教师公寓共同办理了一笔温馨而特别的爱心捐赠。 /p p   2月17日傍晚,厦门大学校基金会秘书处接到了一位特殊老人的电话,湖北疫情让他忧心忡忡,希望捐款10万元人民币助力武汉战“疫”,略表绵薄。他就是93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原校长、教授田昭武先生。截至目前,该笔捐赠也是厦大师生员工个人单笔最高捐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7cc752cc-3f12-4ff0-85c6-08076cf21e9b.jpg" title=" 65E9CB9ADBC8EC6D9DB962C90FE_67788FFF_39C5E.png" alt=" 65E9CB9ADBC8EC6D9DB962C90FE_67788FFF_39C5E.png" / /p p   据有关资料介绍,作为中国现代电化学创始人之一、著名物理化学家,每逢春节,田昭武教授总会以匿名“红包”的方式为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送上温馨祝福。2009年,他发起并捐资设立厦门大学“田昭武学科交叉基金”;2017年设立“田昭武教育发展基金”,面向厦门大学全校颁发“清寒奖学金”等。 /p p strong 田昭武院士简介 /strong br/ /p p   田昭武1927年6月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电化学家,我国现代电化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物理化学,交叉于物理学、数学、计算科学、机械学、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在理论,仪器,实验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全国电化学学科及科研队伍的成长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曾获第四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福建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 卢嘉锡化学奖 、福建省科技重大贡献奖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高等学校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nbsp /p
  • 白春礼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新任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9月18日上午举行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3届院士大会选举中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新任院长,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就任。这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成立近30年来首位中国籍科学家担任院长。   白春礼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同时担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副院长。他同时是美国国家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印度科学院荣誉院士。他是我国纳米科技研究专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纳米科技的重要领域——扫描隧道显微学的研究,研制成功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在纳米结构、分子纳米技术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工作。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983年11月,总部设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是一个非政府、非政治和非营利性的国际科学组织,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现任院长为巴西科学院院长帕里斯教授。   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政府一贯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卢嘉锡、周光召、路甬祥先后担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副院长。先后有42名中国科学家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科学奖。
  • 国家材料试验机型式评价实验室(无锡)首次接受外省评价工作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8年5月,受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无锡市计量测试院国家材料试验机型式评价实验室(无锡)由研究级高工费明辉、张盛海博士带队,一行四人,赴西安市亚星土木仪器有限公司开展轴向加荷疲劳试验机的型式评价业务。 /p p   据悉,这是国家材料试验机型式评价实验室(无锡)首次接受外省机构委托开展型式评价工作。本着以科研和技术为主导,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目标,实验室成立了技术小组,对客户的试验机结构、特点及其提供的技术资料和企业标准进行了深度研究讨论,并结合国家型评大纲,制定了试验方案。在西安现场试验时,王勇鑫和卢佳晨两名技术人员严格按照《JJF 1315.1-2011 疲劳试验机型式评价大纲 第1部分 轴向加荷疲劳试验》,并结合企业标准,对企业产品进行了型式评价试验。最终,技术人员的熟练操作、规范试验、耐心细致讲解,赢得了客户的好评 同时,费明辉根据其丰富的考评员经验和深厚的试验机知识对企业生产环境、流程和产品改进等方面提出很多合理建议,得到客户的认可和赞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103009f7-412c-49d5-aceb-a6bef377c7b4.jpg" title=" 02.jpg" height=" 4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300" / /p p   西安市亚星土木仪器有限公司是陕西省一家以土木仪器为主体的老牌试验机企业,在业内享有盛誉。公司与全国各大院校、科研单位均有密切、广泛地合作。该公司技术力量雄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也能及时改进老仪器质量和性能上存在的不足,推陈出新。为了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张盛海博士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无锡市计量测试院的能力为基础,结合客户企业的发展规划,与客户签订了双赢的合作协议。客户对无锡市计量测试院员工娴熟的技术、务实的作风和积极的服务意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国家材料试验机型式评价实验室(无锡)能力和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 /p p   本次项目中的动态力是疲劳试验机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国内许多计量部门在疲劳试验机动态力值校准方面缺少相应的装置及其评价手段,对疲劳试验机检定或校准,大多以静代动,使得疲劳试验机动态力值计量准确度不高、可靠性较差。本次跨省型式评价的顺利完成,也充分展现了国家材料试验机型式评价实验室(无锡)在轴向加荷疲劳试验机项目上的能力。 /p p   据介绍,国家材料试验机型式评价实验室(无锡)配置国际最先进HBM系列力传感器和DMP40等仪器设备, 拥有博士、硕士加本科的结构优化技术队伍,在长期为企业提供材料试验机的型式评价、检定与校准等技术服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实验室一直致力于推进材料试验机行业计量水平和管理方法的提升,促进材料试验机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力争引领材料试验机领域向前发展的方向。近年来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加了《单轴疲劳试验机系统第一部分 动态力校准》等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订制,科技成果在《中国计量》、《应用激光》、《工程与试验》、《测试技术》等行业重要期刊上发表,试验机、硬度计等项目的校准能力通过了美标(ASTM)的CNAS认可,在华东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p p   同时,实验室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大力促进计量与质量的融合,为中国试验机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p
  • 著名催化剂专家魏可镁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原福州大学校长、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我国著名的催化剂专家魏可镁先生,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梗塞、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于2014年10月23日凌晨1时30分不幸逝世,享年75岁。   魏可镁院士,1939年8月出生,福建福清人。1965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系,师从著名科学家卢嘉锡教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福建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先后荣获&ldquo 全国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rdquo 、 &ldquo 全国先进工作者&rdquo 、&ldquo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rdquo 、&ldquo 全国侨界十杰&rdquo 等荣誉称号。   魏可镁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催化剂专家,主要从事化肥催化剂、汽车尾气催化剂和净化器的研发。他先后研发成功并产业化四个系列十二个化肥催化剂,在全国上百家合成氨厂推广应用并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完成了FD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的研发,并已达到欧Ⅴ排放限值,成为外企在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并已实现年产销量15万套,为我国净化器产业的国产化打下坚实的基础。魏可镁院士曾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奖6项,为我国化学化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杰出贡献。   魏可镁院士教书育人四十余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党的教育事业、科技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了毕生精力。他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求索取、只知奉献的催化剂品格,是我国科技教育界的光辉典范。以魏可镁院士为代表的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被列入福州大学的&ldquo 三种精神&rdquo 之一,将激励和泽及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魏可镁院士的逝世,是我国化学化工科学与教育界、福州大学的重大损失。敬爱的魏可镁院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北大-厦大分析化学交流会召开:探讨谱学分析新技术
    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分析化学双边交流研讨会于1月10日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卢嘉锡楼举行。本次研讨会是国家基金“谱学分析”创新研究群体系列会议之一。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分析化学研究所所长赵美萍教授、长江学者邵元华教授、刘锋教授、长江学者夏斌教授、青年千人刘小云研究员、青年千人王申林研究员、郑俊荣研究员、李美仙副教授、白玉副教授、朱志伟副教授、周颖琳副教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科学研究所所长王秋泉教授、副所长赵一兵教授、江云宝教授、郭祥群教授、李耀群教授、陈曦教授、任斌教授、杭纬教授、韩守法教授、高锦豪教授、李剑锋教授、吴川六教授、朱志教授等骨干教师和研究生同学参加了会议。学院党委书记林辉、院长江云宝教授、副院长袁友珠教授出席简短开幕式。江云宝院长中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北京大学与厦门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学术交流已经历年,双方长期在科研、教学、师生互访交流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举办本次研讨会,有助于加强年轻教师的学术交流与自我展示,进一步推动双方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开幕式后,来自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的各5位教授作学术报告,围绕电化学整流、超分子聚合物传感、生物大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核磁共振研究、生命分析方法、细胞器成像、生物分离分析新材料、创新质谱仪器等方向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报告由赵美萍教授、邵元华教授、江云宝教授等分段主持。  下午,双方举行了教学研讨座谈会。在分别回顾了各自分析化学学科发展历程后,与会教师代表详细介绍了各自学科在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并围绕课堂教学、课程评价、实验教学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座谈会持续三个多小时,充分展示了优秀学科对于本科教学的重视和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关注。  本次双边研讨会的学术报告和教学交流,进一步加强了北京大学与厦门大学分析化学学科间的互动,势将推进双方更多的实质性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也为两校的深度交流迈出了新的一步。会议期间,厦门大学党委张彦书记专门看望了来访的北大老师们,期望厦大北大学术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并拓展。
  • 逆境中长出的“中国牌”晶体
    2009年2月,国际期刊《自然》发表题为《中国晶体——藏匿的珍宝》的采访调研文章,认为中国禁运氟代硼铍酸钾晶体(KBBF),将对美国功能晶体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并断言“其他国家在晶体生长方面的研究,还无法缩小与中国的差距”。该文的缘起是中国2007年正式宣布停止对外提供KBBF,美国人不惜重金请求购买或邀请相关中国专家去美国工作,都被严词拒绝。中国科学家用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在高技术领域对美国说“不”。从20世纪60年代开启理论研究,到80年代研制出低温相偏硼酸钡晶体(BBO)、三硼酸锂晶体(LBO),再到90年代研制出KBBF,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以下简称福建物构所)等单位的科学家,打破了中国在晶体生长领域仿制、跟跑的局面,让“中国牌”晶体闪耀世界。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牌”晶体这个“老字号”更显创新活力。很难想象,当年研发“中国牌”晶体的科学家们经历了怎样的奋斗历程。不跟在外国人后面走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作为一类重要材料,晶体指能自发生长成规则几何多面体形态的物体。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人工功能晶体已成为激光设备等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激光技术是20世纪“四大科技发明”之一。作为激光设备的上游关键部件,非线性光学晶体可以将某一频率的激光转换成另一频率的激光。20世纪60年代初,国外已发现一些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而中国尚未研发出自己的晶体。整体看,国际上非线性光学晶体研发都相对滞后,导致激光器进一步应用乏力。功能晶体乃至所有功能材料的性能,都取决于其组成和结构,而这需要专业人才深入研究。在那个年代,我国缺乏这方面的人才,谁来研发“中国的晶体”?1945年,我国结构化学领域开拓者卢嘉锡留学归国,组织队伍开启晶体材料研究,并在国内首次招收以结构化学专业为主的研究生。卢嘉锡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1981年至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在美国留学期间,卢嘉锡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鲍林的指导下,利用X射线和电子衍射法技术分析研究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他所设计的卢氏图表载入《国际X射线晶体学用表(第二卷)》,被国际化学界应用了几十年。国外晶体研究已开展数十年,我国如何赶超?基于对国际国内晶体研究的分析,卢嘉锡认为探索新晶体材料,不应受国外学术思想束缚,跟在外国人的后面走,而应在分析、总结国外已有工作基础上走自主创新之路。“打造科研平台很关键。”福建物构所所长曹荣介绍,1959年,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设立并筹建技术物理所、化学所等6个研究所和生物物理研究室。卢嘉锡一直构想建立现代化物质结构研究室,福建分院的设立让他看到了希望。1960年,卢嘉锡经过深思熟虑,向中国科学院和福建省委提出将福建分院筹建的“六所一室”整合,最终形成福建物构所,卢嘉锡为首任所长。自此,卢嘉锡带领福建物构所的研究团队开始研制非线性光学晶体。卢嘉锡(左)指导福建物构所青年科技人员工作。让人匪夷所思的重大发现当时,我国缺乏技术、没有经验和专业人才,只能从仿制起步。由于没有理论指导,工作很快就遇到瓶颈。那时科研条件极为简陋。建所之初,主体建筑是一幢四方形平房,人员主要是复退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办公和仪器设备是从其他学校搬来的,吃饭就在临时搭建的竹棚里。 创办初期的福建物构所。即便如此,卢嘉锡还是凭借研究积累,部署了结构化学、非线性光学晶体等研究方向,希望从结构化学角度探讨晶体和分子结构、电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构想有了,关键是靠大团队联合开展大攻关。为此,卢嘉锡想方设法从高校调来理论物理等专业的毕业生,陈创天(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就是其中之一。那是1962年,陈创天25岁,刚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到福建物构所没几天,卢嘉锡就找到他,语重心长地说:“研究所搞的是结构化学,你的研究重点要从理论物理向结构化学转移。”卢嘉锡给陈创天介绍了基本知识并列出参考书单,嘱咐他“可边工作边学习,不懂可来问我,相互切磋”。此后3年,陈创天系统学习了结构化学知识,最终选择非线性光学材料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为研究方向。1976年,苦心钻研10年后,陈创天提出阴离子基团理论,找到了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宏观效应与微观结构间的关联。次年,他被任命为非线性光学材料探索组组长。据介绍,当时研究所几乎一穷二白,一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自己动手创造科研条件,如自行组装激光器、测试设备等。1979年,研究组发现BBO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新型材料。3年后,他们终于生长出大块BBO。 BBO晶体。中国科学家以翔实的数据和无懈可击的实验证明了BBO是非中心对称的晶体,在200纳米至350纳米波长范围内,其透过率可达80%以上。1986年,陈创天在美国参加一个国际激光与光电子会议,向全世界宣布成功研制出BBO,引起轰动。业界赞誉这是中国人按照自己的科学思想创造出的首块“中国牌”晶体。吴以成(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正是那一年在福建物构所获得博士学位。他回忆:“陈老师告诉我们,他发言结束后,参会的200多位科学家竟有一多半跟他出去向他进一步了解情况,导致会都没法开了。”福建物构所副所长、国家光电子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林文雄1988年被保送到福建物构所读研究生。“教材都把BBO写进去了。”林文雄说,BBO的面世让全世界的科学家感到匪夷所思,他们感受到严峻挑战,认为这样的重大发现不该在中国诞生,而应在美国、日本或欧洲国家。曹荣感慨,福建物构所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国家的一贯支持,也得益于中国科学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进行的前瞻布局和建制化研究。 福建物构所建所初期的结构化学研究队伍。在高技术领域对外国说“不”正当外国学者为横空出世的“中国牌”晶体感到震惊时,陈创天、吴以成等中国科学家又在1987年宣布一项新的重磅成果——他们发现并生长出第二块“中国牌”晶体LBO。 LBO晶体。与BBO相比,LBO紫外截止波长移到150纳米,是迄今为止实现高功率三倍频输出最好的非线性光学晶体。BBO、LBO分别被美国《激光电子学》杂志评为1987年、1989年“十大尖端产品”。“BBO和LBO的背后,光研究组就有多个,包括理论组、化学合成组、结构分析组、相图研究组、晶体生长组等。大家互相协作、劲往一块儿使,才有这样的结果。”吴以成说。山东大学教授王继扬介绍,当时国内晶体研究界有“三驾马车”,分别是福建物构所、山东大学和南京大学,它们在晶体生长、消除晶体畴等方面各有所长,非常团结又能创新,把晶体研究这个国际上本不受重视的领域变成各国争相研究的焦点。“我国科学家有股迎难而上的拼劲,敢走新路、勇于自主探索。”1988年,福建物构所成立成果转化公司——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晶科技),开启了BBO、LBO商业化之路。“商业化后,外国就眼红了。BBO面世时,中国的专利法还没出台,但LBO研发出来时已有专利法,团队有意识地申请专利将它保护起来。”吴以成说,美国最先坐不住,他们以专利无效为借口和中国打官司,希望能取消中国的LBO晶体专利权。“美国最终没有凭借蹩脚的理由得逞。”吴以成回忆,当时国际上关于LBO的研究成果都是中国科学家发表的,团队把整个研究的详细实验记录等收集起来应诉,最终打赢了官司。这个案例再次印证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那时候,团队里以林朝熙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就懂得申请专利,他们不是为了报奖,而是要把自主创新成果保护起来。”林文雄说,更关键的是,他们申请的不是晶体生长专利,而是器件专利,很好地避免了国外钻空子侵权。LBO面世前,美国等国家都在基于BBO等晶体开展多倍频研究,中国科学家也在寻求新突破。“我国虽已取得领先成果,但当时科研条件仍很落后。”吴以成举例,LBO晶体生长是在坩埚中进行的,耐温1000摄氏度以上的铂金是做坩埚的理想材料。当时铂金比黄金还贵,一小块就上千美元。“我们每次用完坩埚都要称重,如有损耗须说明。然而落后的科研条件没能阻止我们做出领先世界的重大成果。” 科研人员用提拉法培养晶体。外国对中国科学家的态度,也随着“中国牌”晶体的相继面世,从傲慢转向尊重。吴以成回忆,陈创天讲过这样一件事。 BBO面世前,有位中国学者在美国一家实验室工作,有人不小心打碎了一块杜邦公司生产的非线性光学晶体,中国学者想把碎片带回国研究,但被实验室负责人以保密为由拒绝。没想到数年后,中国就制备出领先世界的BBO。20世纪90年代,陈创天在日本访问期间,日方曾为他升起中国国旗表示尊敬和欢迎。研发出BBO、LBO后,陈创天团队意识到,由于微观结构条件限制,二者无法通过简单倍频技术产生深紫外光谱区的谐波光输出。经过反复计算和思考,陈创天等又踏上一条长达10多年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之路,研制出全球独一无二的KBBF。KBBF是目前唯一可直接倍频产生深紫外激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当时国际激光界普遍认为,用固体激光器产生波长小于200纳米的激光几乎不可能,KBBF则使激光最短波长达到184.7纳米,在深紫外激光领域大展身手。KBBF独特的薄片层状生长习性,使其难以获得实际应用。为此,陈创天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民华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团队等开展联合攻关,攻克晶体生长难关,实现多种波长的深紫外激光有效输出,保障了中国在深紫外固体激光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2007年,KBBF被禁止对外出口。中国科学家用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在高技术领域对外国说“不”。“老字号”焕发新活力2000年,洪茂椿(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任福建物构所常务副所长,主持研究所工作。当时,中国科学院基于对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前沿的把握,批准福建物构所关于福晶科技改制的申请,做大做强“中国牌”晶体产业。洪茂椿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让“好酒”走出“深巷”。“首先要聚人才。”洪茂椿表示,当时福建物构所建所成立已有40多年,老一辈科学家年纪大了,科学家梯队出现了断层。“当时所里引进了一批人才,积极申请系列科研项目,包括多个上亿元的大项目。”洪茂椿强调,当时申请项目并非盲目扩充研究方向,而是更聚焦科技创新价值链,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链接起来,以国家重大需求推动福建物构所的科学研究。2008年,福晶科技正式上市。几年里,洪茂椿经常白天忙完,晚上回所里搞科研,企业管理经验是现学现用。好在经过几年努力,人才梯队建起来了,晶体产业发展脉络理顺了。这个团队人才济济。中国科学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少凡带领团队致力于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闪烁晶体新型功能材料研究,成果已在国家重大工程中获得应用。“90后”研究员罗敏已成长为课题组长,聚焦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和生长,以学术骨干身份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走进福晶科技的晶体熔盐车间,工作人员正在一排排晶体生长监控器前观察晶体生长炉的温度。“以前晶体生长都需要工作人员在坩埚旁守着,温度很高,夏天更受不了,现在定时观察显示器即可。”福晶科技董事长陈辉说。如今的福晶科技已成为全球知名的LBO、BBO、磁光晶体等龙头厂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激光、半导体等领域,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82亿元。“需求端推动供应,目前公司生产的我国原创晶体占全球此类晶体生产总量的近五成,出口超过四成。”陈辉说,“国内晶体需求占全球总需求的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不足5%到如今超过五成,说明我们积极应对了产业链转移及国内需求增长等市场变化。” 晶体提拉生长车间。福建物构所供图今天,我国的晶体研究是否依然领先?曹荣表示,我国原创晶体在研制和应用上不断取得新成果,始终领先国际。近年来,福建物构所又取得一系列引领国际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激光晶体强国。“当前,我们正积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晶体设计和生长等环节。”曹荣表示,福建物构所将进一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及国家重大需求,抢占科技制高点,助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迈上新台阶。“纵观我国晶体研究发展史,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科研没有捷径,是靠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一步步走出来的。”洪茂椿表示,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不是创新。正是有了国家和中国科学院对晶体研究的持续大力支持,有了几代科学家的团结互助、勠力创新,我国晶体研究才长盛不衰。
  • 2009王宽诚人才奖颁奖
    9月1日,2009“王宽诚人才奖”颁奖大会在京召开,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赵成义等20位科研人员和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丽华等50名青年人才分获本年度“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和“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据了解,这两个奖项是在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下,于2008年设立的,旨在奖励扎根西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作出优异成绩的西部学者和具有良好潜质和较强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科技人员。王宽诚教育基金会与中国科学院成功合作20多年来,为支持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曾先后设立了“中国科学院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奖学金”、“王宽诚科研奖金”、“卢嘉锡学术交流基金”和“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等项目。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已有近2500名科技人员获得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的资助,资助总经费约合人民币1亿元。   据统计,20位“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为40岁,自从事科研工作以来人均发表学术论文35篇、获专利1.85项 50位“卢嘉锡青年人才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为32岁,自从事科研工作以来人均发表学术论文34篇、获专利2.38项。获奖者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占83%。   此外,2009年,中国科学院共有218位科研人员获王宽诚教育基金的资助和奖励,其中33位获资助出国参加国际会议,15位获资助赴国外做访问学者,50位获科研奖金资助,20位获得“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50位获得“卢嘉锡青年人才奖”,50位获得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   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副院长李家洋以及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董事王凯彦和王彭彦出席颁奖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
  • 江汉大学迎首位国家杰青院长!新POPs上新征程!
    7月4日,江汉大学环境与健康学院院长聘任仪式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亚韡研究员被聘为该学院院长。早在2021年,王亚韡老师曾接受仪器信息网的专访,采访过程中,王老师对专业领域的认真与热忱为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与POPs的十余年“不解之缘”!2006年,王亚韡老师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毕业,并进入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就在同年,《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将“短链氯化石蜡”纳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候选名单。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王老师发表的有关“短链氯化石蜡”的相关论文在国内起到引领作用,并为开展相关环境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写入《斯德哥尔摩公约》的氯化石蜡,为何只有短链?在2021年接受仪器信息网采访时,王亚韡研究员曾表示,氯化石蜡分为短链、中链和长链,虽然目前《公约》清单中只对短链氯化石蜡进行了管控,但这三类物质在产品中多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且相似的结构也决定了它们相似的环境行为。因此,从《公约》的发展进度来看,中链和长链氯化石蜡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纳入管控建议清单中。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学者表示,作为一种新型POPs,短链氯化石蜡使用量大,对水生生物有高毒性,且可以通过空气长距离传送到远离排放源的其他地方,任何一个国家或单位都不可单独消除它们做造成的污染,有理由考虑采取国际行动来控制这一污染。王亚韡研究员将出席,相约8月24日!经过长久地发展,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俨然成为我国POPs研究的权威机构之一。在江桂斌院士的带领下,王亚韡等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对氯化石蜡等新污染物的研究有了丰硕的成果产出。随着多年的付出,2010年,王亚韡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和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1年获PSC优秀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并于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为了助力我国新污染物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于8月24日,仪器信息网将联合LGC和岛津举办“氯化石蜡检测分析技术网络研讨会”,届时王亚韡老师将带来关于氯化石蜡的精彩分享!让我们共同期待!(点击图片,了解全部嘉宾阵容)
  • 泰通发布全自动热脱附仪 TDS-48plus 泰通新品
    TDS-48plus 全自动热脱附仪 产品简介 全自动热脱附仪是一款自带电子冷阱的,气路采用电动六通阀、八通阀和电磁阀相结合,可以编程自动完成吸附管的一次解吸冷阱富集、二次解吸、进样和反吹四个过程,冷阱温度、一次解吸温度、二次解吸温度和管路加热温度可以独立设置,并且在进样时输出同步信号,可以同时启动色谱和工作站。 全自动热脱附仪充分体现了先进的前处理技术和强大的实力,作为先进的热解析仪配备有:二级解析功能,除湿功能自动检漏,电子压力控制等功能,瞬间解析的技术,半导体冷凝至-40 ℃ ,所有的技术有效保护GC ,极大的提高解析效率。采用先进惰性加热传输管线设计,不占用色谱进样口。用户在需要时自行改变进样方式。48位样品位,转盘式自动进样设计,让您轻松应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 )的检测。 产品主要特点: *全自动热脱附仪是一款全自动高通量二次热解析。 *具备强大的扩容性。在标准配置基础上可扩展成双通量工作模式 即一台热解析可连接两台GC或GCMS同时使用(实现双通道同时进样,可将工作效率提高一倍。) *可与GC/GCMS形成闭环信号控制 当GC/GCMS出现异常时自动停止解析进样,有效保护实验样品。 *独立温度控制的高温阀箱,保证样品不残留。 *采用电控高温六通阀,可以同时解吸两支样品。 *独立温度控制的高温阀箱,保证样品不残留。 *采用电控高温六通阀,可以同时解吸两支样品。 *全惰性化气路控制,保证系统的低检出性和不易污染。 *专利的二次低温捕集和闪蒸技术,轻松获取优异的色谱响应度和峰型。 *可与市面上所有型号的气相色谱系统联动自动完成多支吸附管的脱附进样分析过程。 *分析前自动检测管路密闭性,有泄漏的样品管不进样,有效保护样品,避免重复采样。 *专利的OC-LOCK样品管密封帽,装卸样品管采用快速接头模式,无需手拧和任何工具。 *图形化控制菜单,简单易用,可存储20个方法序列文件,每次直接调出方法文件即可使用。 *独创的每个样品测试参数在线记录功能,记录每个样品管实际解吸过程参数, 便于掌握样品的分析过程、优化实验条件并实现数据溯源。 二次热解吸仪适用于以下标准: 《HJ 734-2014 固定污染源废弃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  《HJ 644-2013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583-2010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 《HJ/T 400-200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  《GB 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等。 技术参数:型号TDS-24plusTDS-48plusTDS-50plusTDS-100plus样品位24位48位50位100位控温范围一次解析:室温+5℃~400℃二次解析温度:室温+5℃~400℃(可选配三阶程序升温)升温速率: 3000℃/分 阀箱温度:室温+5℃~ 200℃传输管温度:室温+5℃~200℃冷阱温度: -35℃~400℃ (无需液氮制冷,自带制冷散热保护)温度分辨率: 1℃控温精度: +1℃温度控制梯度:≤士1℃一次解析:室温+5℃~400℃二次解析温度:室温+5℃~400℃(可选配三阶程序升温)升温速率: 3000℃/分 阀箱温度:室温+5℃~ 200℃传输管温度:室温+5℃~200℃冷阱温度: -35℃~400℃ (无需液氮制冷,自带制冷散热保护)温度分辨率: 1℃控温精度: +1℃温度控制梯度:≤士1℃解析回收率98%98%气路耐压6kg6kg定时误差0.01%0.01%定时范围1秒~9999秒1秒~9999秒仪器尺寸420*580*510mm780*443*447mm仪器重量约40Kg约45Kg吹扫流量10-100m/minn(连续可调)10-100m/minn(连续可调)流量控制电子流量控制电子流量控制采样管尺寸6.35*89.0mm6.35*89.0mm标样制备流量0~200ml/min0~200ml/min反吹清洗流量(连续可调)0~200ml/min0~200ml/min电源220VAC 50Hz220VAC 50Hz功率 1000VA 1000VA创新点:专利的二次低温捕集和闪蒸技术,轻松获取优异的色谱响应度和峰型。可与市面上所有型号的气相色谱系统联动自动完成多支吸附管的脱附进样分析过程。分析前自动检测管路密闭性,有泄漏的样品管不进样,有效保护样品,避免重复采样。专利的OC-LOCK样品管密封帽,装卸样品管采用快速接头模式,无需手拧和任何工具。全自动热脱附仪 TDS-48plus 泰通
  • “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丨陈创天:让中国晶体享誉全球
    中科院学部成立60多年来,先后选聘产生了149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吴良镛院士等。“科学强国”栏目将持续刊登这些院士的故事,展现他们的人生风采。    人物小档案  陈创天  (1937年2月18日—2018年10月31日)  出生于浙江奉化, 是我国著名的材料学家。长期从事晶体材料的研究,引领和带动了我国非线性光学晶体学科发展。曾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晶体中心主任,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无论是KBBF、LSBO,还是BBO、LBO,这些被国际市场誉为“中国晶体”的先进材料面世,都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中国晶体之父”——陈创天院士。  在他长达半个世纪的科研生涯中,人们看到的是中国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展史。由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培育出来的多种非线性晶体,在国际上享誉盛名,推动了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实用化和商业化,促进了激光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我国非线性光学晶体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他就是人工晶体学界的学术泰斗陈创天。  对于科学研究,陈创天曾直言:“要投身于科学事业,首先就要下定决心,把此生无私地奉献给科学,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  师从名师,立志科研为国  1937年2月18日,陈创天出生在浙江省奉化市大桥镇斗门头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支援东北建设,陈创天告别就读的奉化中学,随着做会计师的父亲迁至辽宁省沈阳市,1954年,初中毕业后考入重点中学沈阳二中读高中。  陈创天从小对数学有着特殊的爱好。进入沈阳二中后,最感兴趣的也是数学、物理两门课。陈创天记得物理老师在课上讲“以太”论时,说引力场是一种物质。通过这种物质,物体之间会产生引力。这种理论当时曾引起争论,说是引力场处于真空,不能认为是通过物质相互作用才得以实现。但这种当时颇为新奇的观点恰在陈创天的脑中挥之不去。陈创天琢磨着,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怎么能不通过中间介质来实现呢?正是这种好奇心,促使陈创天跟物理打上了交道。  1956年8月,陈创天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谈起北大6年的求学经历,陈创天庆幸自己遇到了好老师。上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物理系集中了一大批名扬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这里浓厚的科学研究氛围成为陈创天学习的沃土,也让他更加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科研探索信念,立志成为中国科学事业的栋梁,为中国科学技术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而努力奋斗一生。  1962年,陈创天大学毕业。北大物理系把陈创天推荐给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教育家卢嘉锡院士,前往中国科学院设在福建省福州市的华东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  当时的华东物质结构研究所是研究化学的,主要研究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时任所长的卢嘉锡对陈创天说,到这里工作,就要了解化学方面的情况,掌握化学知识。于是,在卢嘉锡的指导下,陈创天又开始了长达3年化学方面的学习,自学了结构化学、量子化学、群表示理论等等,在理论化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5年,经过慎重考虑,陈创天选择非线性光学材料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方向,并得到卢嘉锡的支持。  经历过战乱的颠沛流离,陈创天有着百折不挠的科研精神。这是他在科研工作中最宝贵的精神,为他日后在非线性晶体领域的发明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领先,发现培育“中国牌”晶体  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各种形状的光学玻璃时,除去光的方向会改变外,此束光的颜色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这是经典光学,即线性光学理论。但是当一束亮度很高的单色激光,通过一块空间结构没有对称中心的单晶体时,此单色激光在通过晶体后,将会产生两种不同颜色的激光,此种现象就是非线性光学现象,此种晶体就是非线性光学晶体。因此,非线性光学晶体也就是光波的变频器件。一种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变频能力,也就是一种颜色的激光转变为另外一种颜色激光的能力,是由该晶体的空间结构所决定的。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国际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发现了许多种非线性光学晶体,这些晶体具有很强的使一种颜色的激光变成另外一种颜色激光的能力。由此,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其中,陈创天的身影频频出现。  1968年,陈创天提出国际上著名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的阴离子基团理论,被国内外晶体研究领域的科学家接受并成功地用于指导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探索研究。基于他在非线性光学研究的贡献,陈创天被任命为非线性学科材料研究组的组长。  1980年,陈创天团队宣布研制出领先世界的BBO晶体,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牌”的晶体。这是中国在光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也让中国一跃而上成为世界光学领域的领先者。  这块小小BBO晶体为陈创天和他的科研团队带来多项国内外的科技大奖。然而荣誉背后,陈创天并没有止步于此,在发现和培育出BBO晶体后,他再次带领团队钻进实验室,研究更有价值的晶体。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7年,陈创天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并生长出第二块“中国牌”非线性光学晶体LBO。与BBO相比,LBO紫外截止波长紫移到150纳米。LBO有适当的硬度和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潮解性能良好,已经能够长出大尺寸、高质量的单晶。消息很快获得国际激光科技界和工业界的认可,新成果在激光工业界得到广泛应用。  2001年,陈创天带领的研究团队在KBBF单晶生长技术上获得突破,并发明了KBBF晶体棱镜耦合技术,获得中、美、日专利授权,保障了中国在深紫外固体激光方面的国际垄断地位。  2006年,中科院物理所与理化所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建造了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可同时测定电子的能量和动量。仪器的核心部件就是能产生177.3纳米相干光的KBBF棱镜耦合器件。由于其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  2009年2月,国际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的记者经过对多国专家走访和行业调研后,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藏起了这种晶体》的文章,文中感叹:“一个中国实验室成为一种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晶体的惟一来源。”而这个实验室就是中科院院士陈创天领导的北京人工晶体研究与发展中心实验室,这个“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晶体”就是中国首个对国外实行技术禁运的产品KBBF非线性光学晶体。  直到2016年,美国先进光学晶体公司才研制出KBBF晶体,打破了中国对该晶体技术的长期封锁。  陈创天曾说:“当你为世界的科学事业,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别人做不出的贡献时,你才会有最大的幸福感。我一生中所遇到的最大幸福,就是看到了BBO晶体所产生的最强烈的紫外光,LBO晶体所产生的最耀眼的绿光和KBBF单晶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的深紫外相干光。这种幸福感是任何数量的金钱所买不到的。”  2018年10月31日,82岁的陈创天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然而他的科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材料领域研究者们不断前行。
  • 填补空白!我国大口径沉积物柱状取样技术获突破
    日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发的大口径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搭载自然资源部“向阳红01”科学考察船,在南黄海海域完成了海上试验验证,并获取单柱、连续、低扰动500毫米大口径柱状沉积物7.89米,创造了该海域大口径柱状沉积物的最长取样纪录,填补了我国大口径沉积物取样领域的技术和装备空白。500毫米大口径沉积物取样系统作业现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供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栾振东介绍,传统柱状沉积物取样器取样口径多在110毫米左右,500毫米大口径沉积物取样系统并不是简单的取样管口径变粗,取样口径的加大带来了取样管连接困难、贯入深度小、管内样品脱落、吊装困难等诸多问题。对此,科研人员创新性地提出“重力释放+往复式夯击”全新设计理念,在海试期间采用立式收放、在线通讯控制、可视化、搭载多类水下传感器的作业模式,确保取样系统工作稳定,5次作业全部顺利回收,单次取样长度最长达7.89米,并取到了末次盛冰期以来低海平面时期的陆相地层样品。500毫米大口径沉积物取样系统作业现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供图记者了解到,大口径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主要用于大陆架埋藏态古人类遗址考古研究。目前,该柱状沉积物已运送至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栾振东向《中国科学报》介绍:“大口径沉积物样品更易获取保存完整的地层堆积或古人类遗迹/遗物,对于认识古人类迁徙路径、定居模式、早期航海起源和理解史前人类对海平面和气候变化应对方式等关键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500毫米大口径沉积物样品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供图据悉,500毫米大口径沉积物取样系统的成功海试应用,将有效支撑我国东部陆架沉积环境与早期人类遗存探查等研究工作的开展,提升我国在大陆架范围早期人类文化文明起源考古研究领域的科研认知水平。
  • 120位学者获2012年度中科院王宽诚人才奖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消息:经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和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审定,中国科学院120位学者获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王宽诚人才奖。其中,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石培礼等20位学者获“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高能物理研究所吴俊宝等50位青年学者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周国晖等50位博士后获“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现将获奖名单予公布。   附件:   1.获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王宽诚人才奖人员名单 一、“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获得者(20名) 石培礼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陈洪松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陈晓清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李斌成 光电技术研究所 石 宏 昆明动物研究所 伊廷双 昆明植物研究所 彭艳琼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毕献武 地球化学研究所 李立芳 云南天文台 曹剑中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蔡演军 地球环境研究所 徐 海 地球环境研究所 徐炳成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李 强 近代物理研究所 余 晔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王新平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李玉林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吴新年 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筹) 信学雷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唐立松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二、“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获得者(50名) 吴俊宝 高能物理研究所 蒋敏强 力学研究所 汪 俊 声学研究所 狄重安 化学研究所 周 琴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麻春艳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魏 炜 过程工程研究所 仲佳勇 国家天文台 彭 澎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孙建奇 大气物理研究所 欧阳敏 植物研究所 王建勋 动物研究所 郭建友 心理研究所 王 波 生物物理研究所 陈 冰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蒋树强 计算技术研究所 霍志刚 计算技术研究所 杨 超 软件研究所 李 超 电子学研究所 胡玉新 电子学研究所 秦承虎 自动化研究所 邵 涛 电工研究所 刘启斌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周锦松 光电研究院 刘开周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方云明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郑 娜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亮亮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周申蕾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何前军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陈金辉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张 柯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陈 铭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陈雨金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陈大钦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杜瑛珣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王建峰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张 超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王曼丽 武汉病毒研究所 郑 伟 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陈 伟 水生生物研究所 龙晓平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黄 惠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乔 宇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牛昱宇 昆明动物研究所 冯 涛 昆明植物研究所 刘 亮 云南天文台 胡隆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涂晓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吴长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三、“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获得者(50名) 周国晖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黎怀谦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程 鹏 物理研究所 吴 蕊 高能物理研究所 叶 超 声学研究所 张海亮 理化技术研究所 吴兴隆 化学研究所 仉振江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谭志强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董 陶 过程工程研究所 盛文萍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平永利 国家天文台 何宏青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黄 杰 青藏高原研究所 段德民 生物物理研究所 陈 谦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鲍秉坤 自动化研究所 朱会宾 电工研究所 郭京京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汪常明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曾力希 研究生院 沈 峥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赵牧秋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李 艳 海洋研究所 范 伟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成 岩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张超金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舒 杼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李兆聿 上海天文台 曹 巍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高益军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黄岳峰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曹敏纳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马 莹 南京土壤研究所 王 争 紫金山天文台 何 益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彭世国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刘金铃 南海海洋研究所 李慧贤 南海海洋研究所 李宇歌 华南植物园 徐 波 成都生物研究所 王 力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万仁刚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李 强 地球环境研究所 周 翔 近代物理研究所 韩文霞 青海盐湖研究所 马 龙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周 飞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吕 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俞 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奖金领取办法
  • 国产质谱仪器突破重围
    国产质谱仪器突破重围专题【点击进入】   中国质谱仪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62年北京分析仪器厂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同位素质谱计。在上个世纪70年代,北京分析仪器厂和北京科学仪器厂分别自主研发了气质联用仪。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分析仪器厂和北京科学仪器厂分别从惠普和岛津引进技术,共组装了近40台质谱仪。   在王大珩、卢嘉锡、朱良漪等老一辈科学家奔走呼吁下,国家开始重视国产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逐渐加大投入力度。自2000年以后,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大学、大连化物所、清华大学、中科院化学所等科研单位涌现出一批年轻的质谱仪研发团队 在国家各种人才计划的激励下,一批在国外留学的年轻科学家归国创业,壮大了国内的质谱技术研发团队。   质谱仪由原来的贵族仪器在近十年迅速发展成为实验室常规检测设备,在分析仪器市场占有率超过了30%。国内具有较强研发实力并且看好质谱仪市场前景的厂商正加大在质谱仪方面的投入,在近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江苏天瑞、聚光科技和广州禾信各自在质谱仪项目上的投入都已经超过了4千万元(其它公司数据不详),东西分析、普析通用和舜宇恒平在质谱项目上也有大量的投入。   最近十年,是中国质谱技术发展最快的十年,不仅实现了商业化产品的零突破,部分产品在公开的竞标中获得用户的认可,而且还有产品出口到国外 未来十年,在国家和企业的双重努力下,是国产质谱“突破重围”的十年,是克服跟踪模仿,实现自主创新的十年。【详细见专题】
  • 2024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中石化爆出多项黑科技
    2024年3月25日~27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24)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圆满举办。来自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家企业参展,中国石化多款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闪亮登场。▲中国石化装备展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程院)聚焦“深地、深海”工程建设、页岩油勘探开发、示范井工程等油气和新能源等领域重大技术需求,携各种钻完井工具、测控仪器和油田化学剂等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隆重亮相。▲工程院大陆架公司展示自主研发的以封隔式分级注水泥器与平衡液缸尾管悬挂器为代表的深地工程利器本次展会,工程院大陆架公司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以封隔式分级注水泥器与平衡液缸尾管悬挂器为代表的深地工程利器。深地工程建设以来,工程院大陆架公司持续为中国石化顺北油气田、川渝天然气基地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提供包括各类尾管悬挂器、分级注水泥器、回接固井工具、插入固井全套井下工具与技术支撑,在跃进3-3XC井和中国石油深地塔科1井等深地工程建设方面大放异彩。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化机械)主打“高端、智能、绿色”,在服务能源安全中展现了硬核实力。展区分为高端装备、高端钻完井工具、数智化服务和绿色能源4个模块。▲石化机械新能源自动化修井作业装备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24)金奖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资深专家评审,石化机械“新能源自动化修井作业装备”从2000家参展商近万种展品中脱颖而出,获“cippe展品创新金奖”。▲石化机械数智化服务展区展示的智能控制系统石化机械数智化服务展区配有装备控制系统、SOFElink数据平台、600型柱塞泵PCM控制箱。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石化油服)着力优化装备结构,大力推进装备电动化自动化发展,强化装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加快向油藏综合一体化服务、高端仪器仪表制造等延伸业务、新业务拓展。石化油服自主研发的系列装备产品先后为“深地工程”、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展示“胜利天工”自动化装备、钻完井工具、海洋工程装备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智能坐岗、智汇盒、装备MRO等数智化产品首次亮相石油装备展,现场展示的“胜利天工”自动化装备、钻完井工具、海洋工程装备,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石油石化行业技术人员前来交流。▲江汉石油工程公司展示的井下高温高压测试完井工具江汉石油工程公司本次展览工具十三支,包含SSC-JMR可回收式机械封隔器、SSC-SHLR可回收式液压封隔器等井下高温高压测试完井工具,最高指标达232摄氏度、105兆帕、V0等级,达到行业第一,国内领先水平,在中国石化“深地工程”跃进3-3XC井成功应用。▲经纬公司展示的经纬领航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经纬公司经纬领航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经纬视界超高温高压测井仪器、经纬刚毅大功率牵引器等仪器装备亮相展会,仪器装备制造向高端化,自主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有力支撑勘探开发需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国石化将不断强化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 北京踏实发布北京踏实热解吸仪AutoTDS-VPro新品
    AutoTDS-VPro型全自动热解吸仪是一款带分流功能的24位低温二次全自动热解吸仪,可存储多个运行方法。气路采用电动六通阀和电磁阀相结合,可以编程自动完成24支吸附管的干吹(去除采样管中的氧气和水气)、一次解吸低温富集(可选择是否分流)、二次解吸、进样和反吹五个过程,一次解吸温度、二次解吸温度、冷阱温度和管路加热温度可以独立设置,并且在进样时输出同步信号,可以同时启动色谱和工作站。主要特点:l 通用性能强:可与任意品牌气相色谱仪(GC)和(GC-MS)联用,实现控制信息互联。l 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全程软件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只需将样品管放入热解吸仪中,一切操作和控制均由控制软件完成,因而样品重复性好;主机中超大触摸液晶屏设计,可全程跟踪温度、操作命令。l 系统可存储最多10个运行方法。l 提供同步接口,在进样的同时可以启动色谱和工作站。l 电子流量显示,吹扫流量和反吹流量l 冷阱采用半导体制冷+风冷,制冷温度可达-35℃(室温20℃时),满足大部分低温富集需求。l 捕集阱升温采用直接电阻加热,升温速率3000℃/分。l 所有管路和六通阀可控温加热,消除系统冷点,减少样品损失。l 分流/不分流,一次解吸可以在分流和不分流之间切换,分流比手动调节。l 带样品管自动检漏和故障报警功能:在检测每一支样品之前可以自动检查样品管和系统气路是否装好。l 样品管路采用硅烷化惰性处理不锈钢管,减少污染残留。l 直接接入GC载气气路,无需占用注样口。l 无气动部件,无需驱动气源。创新点:? 系统可存储最多10个运行方法;? 电子流量显示,吹扫流量和反吹流量;? 分流/不分流;? 带样品管自动检漏和故障报警功能 北京踏实热解吸仪AutoTDS-VPro
  • 重磅首航!【国仪顺磁学院】波谱校园行重庆大学站完美收官
    楼宇巍峨,江水滔滔秀美山城,4D重庆图片来源:摄图网3月17日-20日,【国仪顺磁学院】首期波谱校园行重庆大学站如约而至,40余名川渝地区的相关研究人员齐聚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苏吉虎、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唐金晶一起,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波谱校园行重庆大学站合影4天的课程紧张有序,生动严谨,满满学术干货!苏吉虎教授从EPR的基本原理出发,基于大量详实的实验范例(如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解析、化学合成、原位催化、高分子、磁性材料、自由基化学、自由基生物学和毒理学、自旋标记和俘获、生物催化、辐射医学等),为参会人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EPR谱图解析和模拟等EPR实验中的重点与难点,涵盖了物理、化学、材料、生命科学和医学等学科。研讨会现场领航顺磁技术,共振波谱未来作为波谱学的重要分支,电子自旋的直接表征工具,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著名物理化学家卢嘉锡、徐元植曾多次组织了面向全国的顺磁共振讨论班,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1976年举行的全国顺磁波谱学习讨论班近年来,我国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增进学术交流,培养专业人才,促进国产高端科学仪器的应用,中国科大、中科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国仪量子在2023年联合创办国仪顺磁学院,依托核心学术与产业资源,打造“EPR高级研讨班”“波谱校园行”“EPR应用分享交流会”三大课程体系,全面推动多学科交叉的磁共振波谱学持续发展。首期“波谱校园行”由国仪顺磁学院与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联合举办,旨在促进川渝地区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技术的学术交流与应用发展。 3月31日-4月3日,【国仪顺磁学院】波谱校园行第二站将前往浙江大学,欢迎各位老师同学持续关注! 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是在积极响应国务院文件《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的号召下,于2014年正式挂牌成立,是面向学校和社会开放的校级仪器共享机构和跨学科交叉融合平台。2018年3月,分析测试中心顺利通过了国家级实验室资质认定,具备为社会提供公正、科学、准确数据的条件和资格,成为可提供具有法律效力检验检测报告的第三方检测基地。2021年,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正式向学校和社会开放分析测试服务。该款仪器为国仪量子EPR200-Plus,是国产商用X波段连续波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具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实现了突破。已为环境科学、材料物理、生物医疗、化学领域、工业领域、食品行业等方向的科研工作提供测试服务。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老师正在使用国仪量子EPR
  • 福州大学通过代理商与汇美科签订1台LABULK 0335振实密度仪(堆密度仪)采购合同
    福州大学通过代理商与汇美科签订1台LABULK 0335振实密度仪(堆密度仪)采购合同振实密度仪产品简介LABULK 0335振实密度仪是用来测量粉体振实密度(堆密度)的仪器。该仪器由触屏操作面板、振动组件、电机、打印机、电子天平及量筒组成。根据国际及国内的标准研发的LABULK 0335振实密度仪按照设定好的转速及振实高度进行工作,使振动组件上面安放的盛装干粉样品量筒上下振动,从而测量出该粉体的振实密度。该仪器可以随意设定测量参数,并可以用户名登录、自动测量,数据库存储及查询、自动打印,除振实密度外,还可以自动测出粉体的流动性等指数。广泛用于金属、医药、食品、塑料、矿物等领域。仪器生产厂家与供应商为丹东汇美科仪器有限公司。型号为LABULK0335的振实密度仪采用国际先进的振实密度测试技术设计制造,仪器的主要参数性能超过外国进口设备,而且该仪器价格合理,生产商汇美科已经成为实验室振实密度分析及仪器采购的SHOU选品牌。汇美科LABULK 0335智能振实密度仪完全符合GB/T 5162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ISO 3953) GB/T 21354粉末产品振实密度测定通用方法(ISO 3953) GB/T 23652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振实表观密度的测定(ISO 1068)的要求。同时还符合ASTM B527、D4164、D4781、IDF 134、ISO 787-11、3953、8460、8967、9161、JIS K5101-12-2、Z 2512、GB/T5211.4、MPIF 46、USPPart II、BSIB527、GB/T 21354、5162、14853、GB/T5162-2006/ISO3953:1993、GB/T5162-2006/ISO3953:1993中的各项指标技术参数测量特性:振实密度及流动性等装样量:5-250 mL(用户可以随意设定)计时范围:0-99999秒(用户可以随意设定)计数范围:0-99999次(用户可以随意设定)振动高度:3或14 mm振动频率:250或300转/分(用户可以随意设定)仪器尺寸:33x31x18cm(量筒高度未计)电压:220V/50Hz重量:16公斤产品特点新一代智能触屏,通过7英寸LCD显示屏精确控制操作。主机与配件通讯自检功能,让操作者一目了然。测量模式二选一,振实时间或振动次数随意设置测量过程中实时显示操作状态。通过RS-232与电子称相连,实时显示电子称数值。轻轻一触,详细的打印报告呈现眼前应用领域汽CHE与航空航天生物及药品研发能源及环境食品矿物与金属塑料及聚合物化学品等所有粉末或以颗粒状态存在的物质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建校以来,一代代福大人秉承“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校训,践行以张孤梅同志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卢嘉锡先生为代表的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以魏可镁院士为代表的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等“三种精神”,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为国家培养了全日制毕业生25余万人。
  • 去年最具影响力中国大陆科学家分析报告出炉
    CFP    CFP   编者按   《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研精英》是国际顶尖智库&mdash &mdash 汤森路透发布的研究报告。汤森路透挖掘分析2002&mdash 2012年全球论文引文数据,甄选出大量高被引论文(在同年度同学科领域中被引频次排名位于全球1%的论文),列出了3215位来自全球的&ldquo 高被引科学家&rdquo ,其中111位在中国大陆任职。   这111位中国大陆高被引科学家,无疑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人才群体。为此,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联合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在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中国办公室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对111位科学家国际化发展情况的专题分析,以期从中发现世界顶尖科学家的成才规律,为我国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突出特点:高学历、海外经历、应用科学研究   课题组统计发现,111位高被引科学家均为华裔(个人国籍信息缺失),其中105位(95%)男性,6位(5%)女性。截至2014年颁发&ldquo 中国引文桂冠奖&rdquo 之时,108位数据可得的科学家的平均年龄为50.6岁。有7位的最高学位是学士(占比6.3%),5位是硕士(4.5%),99位是博士(89.2%)。103人(93%)主要从事应用科学研究,8位(7%)主要从事基础科学研究。   课题组主要从国(境)外留学、访问、任职经历,参加国(境)外学术组织,以及获国(境)外资助、奖励和荣誉等五个方面,重点考察了高被引科学家的海外经历情况。分析发现,111位中国高被引科学家中有96人具有海外经历(具有以上五个方面任一项经历即可),占高被引科学家总数的86.5%。绝大多数高被引科学家的海外经历都在美国,其次是日本和德国。   在111位高被引科学家中,共有28位有国(境)外留学背景,占总数的25.2%。其中获得美国学位的人数最多,共10人,其次是日本6人,中国香港3人,英国3人,加拿大、德国、丹麦、奥地利、捷克和韩国各1人。初始留学年龄平均为26.5岁,留学总时长平均为4.9年。   在111位高被引科学家中,有41人先后在17个国家或地区有国(境)外访问经历,占总数的36.0%。平均访问时长约30个月。其中,赴美国访问的人数最多,共18人 其次是日本,14人 德国12人 中国香港6人 加拿大5人 英国和法国各4人 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挪威各2人 瑞典、荷兰、以色列、韩国、西班牙、巴西和苏联各1人。   在111位高被引科学家中,有57人在国(境)外15个国家和地区有全职工作经历,占总数的51.4%。国(境)外全职工作的平均初始年龄为32岁,平均任职时长为6.1年。这57位高被引科学家均具有在国(境)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经历,其中39人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3人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还担任大学的行政职务,有1人曾在企业任工程师、项目经理和项目主管。   在111位科学家中有65人加入了国(境)外学术组织,占高被引科学家总数的58.6%。学术组织成员身份包括刊物(副)主编、编委、编辑、客座教授、名誉教授、评论员、顾问、专家、学会秘书长、副主席、理事、委员、会员等。   国家重视:选入引才计划、给予学术奖励   在111位科学家中有57人具有国(境)外全职工作经历,其中29人被中国的人才引进计划引进,受引才计划的影响选择回国发展。其中,中科院的&ldquo 百人计划&rdquo 引进19人,中组部的&ldquo 国家千人计划&rdquo 引进7人,教育部的&ldquo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rdquo 引进3人(其中2人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是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中科院化学所&ldquo 引进国外杰出青年人才计划&rdquo 引进1人。地方引才计划中,上海市&ldquo 东方学者计划&rdquo 引进1人,湖南省&ldquo 芙蓉学者计划&rdquo 引进1人。   在各类人才计划引进的29人中,有1人入选了3项引才计划&mdash &mdash &ldquo 国家千人计划&rdquo &ldquo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rdquo 和&ldquo 百人计划&rdquo 1人入选了2项引才计划&mdash &mdash &ldquo 国家千人计划&rdquo 和&ldquo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rdquo 。相比而言,中科院的&ldquo 百人计划&rdquo 引进高被引科学家人数最多,其次是&ldquo 国家千人计划&rdquo 和&ldquo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rdquo 。   在111位高被引科学家中,有84人(75.7%)获得了中国的荣誉或奖励,包括获得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以及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计划等。   人才启示: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   201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2015年3月5日,他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又说&ldquo 人才政策,手脚还要放开一些&rdquo 。据此,结合111位中国大陆高被引科学家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集聚世界顶尖人才,提升中国人才全球影响力,必须从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入手,为此建议:   推进人才开放,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对111位中国大陆高被引科学家的分析显示,多数在中国大陆就职的高被引科学家的成功正是本土人才国际化和海外人才引进双向作用的结果。这揭示出并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本土人才国际化程度,鼓励和资助本土人才出国留学、进修、访问、交流,发展国际合作办学,创建海内外人才和机构交流合作的平台等。同时,进一步提升海外人才参与本土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进一步改善人才双向流动环境氛围,营造包容开放的文化环境和支持市场发挥人才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制度环境。   多种形式&ldquo 走出去&rdquo ,推动人才国际化。对111位中国大陆高被引科学家的分析发现,绝大多数高被引科学家是在国内积累一定的教育经历并明确专业方向后再出国深造出成绩的。为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自费留学生的引导,使他们在留学年龄、时长、专业选择、研究方向等方面做出适当选择,以利于我国留学人员更好地成长成才。同时建议继续将公派留学政策的主要资助对象瞄准博士研究生,强化出国(境)访问交流机制,鼓励优秀人才参加国(境)外组织等。   完善人才引进计划,集聚国际顶尖人才。基于中科院&ldquo 百人计划&rdquo 引进高被引科学家数量最多的分析结果,建议宣传推广&ldquo 百人计划&rdquo 的经验,从国家层面加大对&ldquo 百人计划&rdquo 的支持力度,并鼓励扶持更多科研工作条件较好的用人单位建立类似引才计划。   基于仅有约半数曾在国(境)外全职工作的高被引科学家享受到了引才计划的优惠政策,建议加大各类引才计划在海外的宣传力度,并借鉴&ldquo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研精英&rdquo 等国际人才评价标准,完善各类引才计划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基于存在个别高被引科学家入选多个引才计划的情况,建议从国家层面统筹协调规范各类各层次引才计划,避免重复资助,提高人才计划资金效益,使得更多海外人才能够享受到引才计划的优惠政策。   基于在中国大陆任职的高被引科学家均是华裔,建议依托&ldquo 外专千人计划&rdquo 等引才计划,加大对外裔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度。同时,加快破除外籍人才来华的签证、居留、医疗、社保等障碍,营造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创造国际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吸引集聚世界一流人才,赢得全球创新竞争优势。   (原标题:&ldquo 人才政策,手脚还要放开一些&rdquo &mdash &mdash 111位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中国大陆科学家群体分析)
  • 日程公布|第三届原子力显微镜网络会议:14位嘉宾分享AFM技术前沿
    2021年8月18日,由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 主办,纳米科学(NanoScientific) 协办的“第三届原子力显微镜网络会议”云端来袭!会议背景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是继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之后发明的一种具有原子级高分辨仪器,自1985年商业化以来,由于AFM可以在大气和液体环境下对各种材料和样品进行纳米区域的多种物理性质进行测量,或者直接进行纳米操纵,AFM现已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纳米功能材料、生物、化工、食品、医研究和各类纳米相关学科的科研领域中,成为纳米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而与光镜、电镜等相比,AFM相对较低的效率(成像范围小、速度慢、不易操作),一定程度限制了该技术的更广泛推广。30余年来,随着AFM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的AFM商业化产品已逐渐趋向更高效、操作更便捷,各AFM品牌争相推出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提高AFM应用效率,帮助AFM市场份额不断攀升。近些年,AFM的市场容量的环比增长更是多年超越光镜、电镜,AFM技术表现出更强劲市场增长潜力。2021年4-6月短短两个月间,岛津、牛津仪器、日立、Park原子力显微镜等四家AFM品牌更是先后发布了4款AFM新品,从高性能、视频级、易操作、全自动化等方面将商品化AFM产品技术进一步向前推进。此背景下,2021年8月18日,“第三届原子力显微镜主题网络研讨会”将继续线上开讲。旨在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原子力显微学科研及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个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的免费学习平台,让大家足不出户便能聆听到原子力显微学专家的精彩报告!会议概述9位知名AFM应用科研专家报告为您分享AFM技术多领域最新应用前沿3位AFM品牌企业专家代表报告为您分享AFM最新发布AFM新品技术动向12位专家在线答疑,线上面对面为您的AFM科研、应用痛点答疑解惑热点应用:水科学应用、石墨烯生长、纳米材料力学、静电性质动态测量、二维原子晶体界面调控、半导体器件失效分析、界面电荷转移反应、天然高分子溶液行为...技术前沿:便捷操作、全自动化、高速扫描、视频级、试样制备技术革命、光镜电镜衔接技术、智能化...抽奖活动:会议下半场将设置抽奖,奖品包括Kindle阅读器、现金红包等,详见文末介绍扫描二维码立即报名参会或进入会议官网报名参会: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FM2021/报告嘉宾(按报告顺序)江颖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博雅 特聘教授报告题目:氢敏感的原子力显微术及其在水科学的应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研究方向为表面物理和扫描探针显微学,长期致力于尖端扫描探针显微术的自主研发,以实现电子态、核量子态、振动态、光子态、自旋态等单量子态的极限探测和操控,及其在单分子和低维材料方向的应用。曾获全球华人物理与天文学会“亚洲成就奖”、日本“仁科芳雄亚洲奖”、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次)、北京市杰出青年中关村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项或荣誉。发表文章 60 余篇, 包括: Science 2 篇、Nature 5 篇、Nature 子刊10篇。担任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Chemical Physics、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等国际期刊杂志编委。刘金荣 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报告题目:日立新一代AFM100系列原子力显微镜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精工原子力显微镜资深工程师,从事原子力显微镜应用和技术支持超过20年。苏全民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 研究员报告题目:试样制备在显微镜技术中的使能作用——关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反思国家特聘专家,纳米定位和测量国家标准专家组成员,全国显微镜协会理事,于2017年全职回国,现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和天津大学兼职教授。回国前为美国布鲁克公司高级技术总监,领导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和系统的研发。苏全民是53 项美国授权专利的发明人,领导布鲁克原子力显微镜的技术和产品开发,曾获 R&D 100(2002)和 Microscopy Today(2012) 年度最佳产品奖。苏全民发表了80多篇论文;并组织了“Seeing at the Nanoscale”系列国际会议,担任过各种国际会议的分会主席,如MRS , M&M, AVS等,并在多个国际会议(IEEE, MRS,M&M,AVS等)做过大会,分会和专题特邀报告。陈强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SPM产品担当报告题目:从能用到好用,从专家到傻瓜——原子力显微镜高效操作技术发展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具有17年操作使用原子力显微镜的经验,熟悉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各种功能,对各类样品测试均有丰富的经验;从事原子力显微镜的技术及市场工作11年,对该仪器技术的发展及各厂商产品特点均有深入的了解。目前任岛津公司原子力显微镜的产品担当,负责该产品的技术及产品推广等工作。刘金养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 副教授报告题目:成核点在石墨烯生长过程中的作用中科大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一直从事二维纳米晶体材料的设计、生长、表征、性能调控及其在光电探测方面的应用。在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石墨烯纳米结构、新型二维纳米晶体材料及其光电探测器应用等研究开发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和重要进展,先后在Nature Communication, 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 Nanoscle, Carbon, Crystal Growth & Design,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近30篇,被Nature Communication,ACS nano,Nanoscale等引用超过3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达48次;此外,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8项,其中3项已获得授权。李慧琴 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高级工程师报告题目:原子力显微镜在纳米材料力学表征方面的应用近二十年一直从事原子力显微镜在微纳米材料方面的表征应用。主持并编写了三项关于原子力测试方法方面的国家标准(GB T 36969-2018,GB/T 31227-2014,GB/T 31226-2014)和一项国家教学仪器标准( JY/T 0582-2020);申请并授权了2项关于小球探针制备的发明专利;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并发表了多篇关于原子力显微镜应用的论文。钱建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报告题目:原子力显微镜在静电性质动态测量中的应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显微仪器分会理事,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光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纳米测量方法与显微仪器技术研究。上世纪90年代初师从姚骏恩院士,研制成功国内首批激光检测原子力显微镜。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子课题、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先后研制成功基于自激励和自感知的石英音叉探针频率调制原子力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液相环境频率调制成像系统,原子力显微镜高次谐波/多频激励成像系统。率先开展了基于压缩感知的原子力显微镜成像方法研究,基于小波变换的原子力显微镜高次谐波信号分析。在Nanotechnology、Ultramicroscopy、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主编并出版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程志海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 教授报告题目:氢敏感的原子力显微术及其在水科学的应用基金委优青,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显微仪器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微纳米分会理事。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2011年8月-2017年8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曾获中国科学院“引进杰出技术人才计划”(技术百人计划)和首届“卓越青年科学家”,卢嘉锡青年人才奖获得者,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并获首届“学科交叉与创新奖”等。目前,主要工作集中在先进原子力探针显微分析技术方法及其在低维材料与表界面物理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杨鹏 云南大学 教授报告题目:原子力显微在第十族TMDs物性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兴趣集中在纳米颗粒及其自组装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原子分子操纵,人工纳米结构的电学性能,纳米电子学等。师从欧洲科学院院士Marie-PaulePileni教授,于2010年在法国居里夫人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取得法国高校教师资格,并在巴黎狄德罗大学任教。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2016年作为引进人才全职加盟云南大学。承担和参与过国家自然基金、欧盟ERC、欧盟FP7、法国ANR、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项目等。部分论文发表在Nano Letters, ACS Nano, Physical Review B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同时是国家自然基金通讯评审人,美国化学会、英国皇家物理学会旗下期刊审稿人,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分子工厂用户执委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会员、全法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全国材料新技术发展研究会理事等。陈迪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 副研究员2021年Park AFM奖学金获奖者报告题目:从原子尺度理解固/气界面上的高温电化学反应机理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于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博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完成了博士后训练。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Catalysi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n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固态离子学;薄膜材料;高温电化学;表界面的同步辐射表征。王静禹 华南理工大学 在站博士后 2021年Park AFM奖学金获奖者报告题目:基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天然高分子溶液行为研究2014年获得长沙理工大学学士学位,博士期间在华南理工大学邱学青教授的生物质资源利用团队进行学习与研究,于2020年获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并在毕业后继续以博士后身份在该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2018年至2020年,以联合培养博士身份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进行为期两年的交流学习。有着7年的原子力显微镜应用经验,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天然高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和溶液行为的基础研究及其超分子结构的精确调控。潘涛 Park原子力显微镜 高级工程师报告题目:扫描电容显微镜在FA实验室的应用资深AFM应用工程师,在AFM领域工作5年,具有丰富的AFM的样品测试经验。长期从事测量力学性能的纳米尺度表征,加入帕克(Park)公司后,主要从事原子力显微镜在计量领域的相关应用。抽奖活动抽奖规则:主持人将在会议直播中现场公布,欢迎参会关注!扫描二维码立即报名参会或进入会议官网报名参会: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FM2021/
  • 美国麦克仪器在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2013年4月23日,美国麦克仪器在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举办技术讲座,会议聚集了来自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及知名企业专业研究人员,此次讲座作为中科院广州地化所所青年创新促进会活动的一部分,受到地化所青年科研人员的欢迎,讲座开始,人事处张处长出席该讲座并致辞,张处长首先对麦克仪器公司支持此次讲座表示欢迎,接下来对青年创新促进会活动的意义向大家做了阐述,张处长讲到:&ldquo 此次活动旨在为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扩展知识面,锻炼思维、逻辑和语言组织能力,进一步培养和提升青年人的学术思维和学术习惯。萧伯纳曾说:&ldquo 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rdquo 接下来,麦克默瑞提克(上海)仪器有限公司应用部经理钟华博士做了题为&ldquo 粉体与纳米颗粒表面表征的最新进展&rdquo 的讲座,通过表格和图形对颗粒表征的应用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会后,大家讨论热烈,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大家提出自己的想法,通过此次会议,大家交流了心得,收货颇多。 讲座现场 &ldquo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rdquo 成立于2011年,其宗旨是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促进其提升科研活动组织能力和综合素质,拓宽学术视野,造就新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青年促进会实行会员制,任期4年。全院每年选拔入会当年1月1日未满35周岁的副高级专业技术及以下科技岗位的300名会员。其中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获得者直接入选。会员入会后院每年资助10万元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会员的学术交流、科研活动、培训等方面。 美国麦克仪器成立于1962年,是材料特性实验室分析仪器和服务的领导者,公司生产测量粉末和固体物理特性的自动化实验室仪器,可用于基础研究、产品开发、质量保证和控制的各个阶段。产品应用广泛,可用来检测包括粒度、颗粒形状、表面积、孔容、孔径及孔径分布、材料的密度、催化活性、程序升温反应。 美国麦克仪器产品在1979年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中美建交后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分析仪器。在为中国用户服务30多年后,于2011年3月在上海成立了麦克默瑞提克(上海)仪器有限公司,专业为中国市场提供美国麦克仪器公司的产品。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并在北京、广州、西安分别设有办公室。
  • 网络讲座:二维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质的原子力探针显微学研究(4)- 界面插层结构
    Interfacial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2D Materials with Atomic Force Microscopy(4)- Intercalated Structures讲座内容简介: 近年来,由于其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关于二维层状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兴未艾,核心工作是理解和控制其多种多样的有趣性质。之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二维材料的面内结构,多种多样的层间相互作用在调控其力学、电学、热学以及光学等性质方面也有重要作用。虽然已有许多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来表征和理解这些界面结构,但对于界面行为是如何影响其物理与化学行为的仍然不是特别清楚。一个重要原因是,内部界面结构的直接微观成像和性质研究在实验技术上是相对比较困难的。石墨烯内部界面水分子插层的高分辨成像研究 在之前,报告人已经针对的AFM的基础知识、基本模式以及功能化AFM探测模式进行了介绍。本系列报告,将基于我们在原子力显微术的技术研究工作,利用多种先进原子力显微术针对二维材料的本征界面、异质界面以及材料/基底界面开展的研究工作。在每次报告中,我们首先将在较为详细地介绍主要使用的先进AFM模式的基本原理、技术实现及其相关应用。在此基础上,介绍我们利用该AFM模式所开展的关于二维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质方面的研究工作。希望通过本系列报告有助于相关AFM使用者能够利用比较复杂的AFM功能模式开展研究工作。 本次报告是《二维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质的原子力探针显微学研究》系列的第四次报告。在本次报告中,将介绍我们通过发展和利用多频原子力显微术,针对二维材料体系的内部界面插层结构等的高分辨成像表征和力学性质探测开展的一些工作。 #主讲人介绍 程志海,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委优青,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显微仪器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微纳米分会理事。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2011年8月-2017年8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曾获中国科学院“引进杰出技术人才计划”(技术百人计划)和首届“卓越青年科学家”,卢嘉锡青年人才奖获得者,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并获首届“学科交叉与创新奖”等。目前,主要工作集中在先进原子力探针显微分析技术方法及其在低维材料与表界面物理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网络讲座时间:北京时间 2021年11月29日 上午10:00-上午11:00申请方法:请关注“Park原子力显微镜”公众号查看首页内容,即可参与。
  • Nature Communications|金属所在仿生材料结构优化设计方面取得新成果
    材料的强度和断裂韧性是保障构件安全服役至关重要的性能参数,但二者往往表现为相互制约关系,并且材料性能的持续优化也压缩了既有强韧化策略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空间。天然生物材料具有复杂巧妙的组织结构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为材料强韧化设计提供重要启示。然而,在金属材料体系中设计构筑仿生结构面临两方面挑战:传统的制造加工方法(如熔炼、轧制、热处理等)很难在多级尺度上对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行有效控制和精细调节;金属仿生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尚不清晰,仿生材料结构的优化设计缺乏理论依据,更难以实现按需设计。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前期研制高阻尼镁基仿生材料的基础上(Sci. Adv. 6 (2020) eaba5581),通过模仿典型天然生物材料的微观三维互穿结构与空间构型,利用“3D打印+熔体浸渗”工艺制备了一系列新型镁-钛仿生材料,在金属体系中成功构筑了类似鲍鱼壳的“砖-泥”结构、螳螂虾壳的螺旋编织结构和紫石房蛤壳的交叉叠片结构(如图1所示),并在经典层合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能够定量描述仿生材料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关系的力学模型,实现了其模量与强度的定量预测。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13 (2022) 3247。 研究发现:在镁-钛复合材料体系中,仿生结构能够起到显著的强韧化作用,与组成相似但不具有仿生结构的复合材料相比,仿生材料的强度与韧性同步提高,其断裂能提升2-8倍,特别是交叉叠片结构因具有多级结构特征而表现出最佳的强韧化效果;仿生材料中镁、钛两相在三维空间相互贯穿,有利于促进它们之间的应力传递,并抑制各自相中的变形与损伤演化,减轻应变局域化程度,从而延缓仿生材料整体发生断裂,提高其拉伸强度与塑性;微观取向不断变化的特定空间构型能够诱导裂纹沿仿生结构发生偏转,增大裂纹面的面积,并且凹凸不平的裂纹面之间能够产生摩擦并形成桥连,有助于消耗外加机械能,实现高效增韧;不同类型的仿生结构均可通过提取结构中的最小重复单元,并考察其在三维空间的紧密堆积形式进行定量描述,进而将经典层合理论发展应用于仿生结构,能够建立仿生材料的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为预测仿生材料的性能以及优化设计仿生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如图2所示。 相关工作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使役行为研究部与轻质高强材料研究部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博士研究生张明阳为文章第一作者,刘增乾研究员、张哲峰研究员和Robert O. Ritchie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卢嘉锡国际团队”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1216、52173269)项目资助。 图1:具有不同仿生结构的镁-钛复合材料及其与天然生物材料原型的比较图2:具有不同仿生结构的镁-钛复合材料中的裂纹扩展形貌、结构模型及其强度和模量与特征角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 AFM网络讲座系列:原子力探针显微术基础及其研究进展
    讲座时间:北京时间3月12日(周四)上午11:00-12:003月19日(周四)上午11:00-12:003月26日(周四)上午11:00-12:00如何报名?1. 关注微信公众号:帕克原子力显微镜Park2. 打开2月13日发布的文章“AFM网络讲座系列:原子力探针显微术基础及其研究进展”摘要:纳米科学与技术是当今前沿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也是国际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在纳米科技发展过程中,以电子显微术,扫描探针显微术及超分辨光学显微术为核心的纳米表征与测量技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目前,以扫描隧道显微术、原子力显微术为核心的一系列扫描探针显微术已经发展成为基础科学及技术应用研究中探测微纳米尺度物质结构、性质及功能的核心工具之一。目前,原子力显微术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它也可以作为微纳米尺度下的“眼”和“手”与其他表征和测量技术相结合,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在本讲座(共三次)中,我们将在(1)介绍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原子力探针显微技术的基础理论、仪器与方法基础,(2)基本工作模式及其应用,最新技术和方法进展等。(3)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介绍原子力显微技术的功能化探测模式及其微纳米尺度物性研究与测量中的应用。最后,我们将简要探讨原子力显微术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方向等。讲座人简介: 程志海,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委优青,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显微仪器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微纳米分会理事。 200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应用物理系。2002-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硕博连读,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2004年7月至2005年1月,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物理系及实验物理研究所做访问学者,2007年8月-2011年7月,在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化学系及纳米科学与工程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8月-2017年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曾获中国科学院“引进杰出技术人才计划”(技术百人计划)和首届“卓越青年科学家”,卢嘉锡青年人才奖获得者,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并获首届“学科交叉与创新奖”等。目前,主要工作集中在先进原子力探针显微分析技术及其在低维与表面物理、纳米科技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 质检总局:超一成车用汽油质量不合格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日前公布的2010年第3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超过一成的车用汽油产品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   质检总局近期组织开展了2010年第3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2个省、区、市360个加油站销售的360种车用汽油产品,包括90号车用汽油、93号车用汽油、97号车用汽油。   抽查发现,37种车用汽油产品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不合格项目涉及抗爆指数、烯烃含量、甲醇含量、硫含量等。   本次抽查发现不合格车用汽油产品的企业包括:天津市高速公路经营开发有限公司津蓟高速加油一站、承德市成运加油站、山西翔宇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燕山石化实业有限公司忻州加油站、朔州市朔城区油房头加油站、太原市小店区鑫源加油站、太原市燕宇石油化工供应公司、包头市龙门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晋江磁灶大宅加油站、江西鹰潭市磷肥厂加油站、山东潍坊交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第一加油站、山东一鑫金山贸易有限公司潍城金山加油站、胜利油田大明集团有限公司大明加油站、淄博开发区振兴石油有限公司加油站、湘潭县长城加油站、益阳银富石油有限公司银鑫加油站、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销售分公司益阳市锦都加油站、贵州恒源石化贸易有限公司龙洞堡加油站、成都西北石油有限责任公司路辉加油站、德阳鑫辰石化有限公司鑫业加油站、广汉市海华加油城、绵阳市嘉立丰商贸有限公司、昆明锦华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市五华区昆骏加油站、宝鸡市石油化工公司斗鸡加油站、陕西省储备局一五九处东关加油站、陕西中联石油化工产品销售有限公司西安中源加油站、西安欣盛清华加油站、延安明昊工贸有限公司裴庄加油站、延安市宝塔区杨家岭油品销售中心、西宁城北山河加油站、宁夏宝塔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文昌路加油站、宁夏石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运通加油站、宁夏天豹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南门加油站、石嘴山市亨运石油城、银川兴俊正源油品有限公司、新疆陆地石油有限责任公司迎宾路加油加气站。
  • 两位化学专家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p   当地时间11月15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7届院士大会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开幕,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科学家,多个国家的科技部长或代表、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会上,来自17个国家的40位科学家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其中10人为中国大陆科学家。名单上,还有两位来自化学领域的专家,他们分别是湖南大学的谭蔚泓院士和吉林大学的于吉红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谭蔚泓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313be210-28df-4457-958a-79ae14efb638.jpg" / /p p   谭蔚泓,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专家,密歇根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创院院长、教授,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前沿讲座教授,佛罗里达大学Distinguished Porfessor、V. T. and Louise Jackson Professor of Chemistry,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主任,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分室主任,化学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带头人,化学与分子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分析化学前沿》主编。入选2014、2015、2016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p p   谭蔚泓长期从事生物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解决了分析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在国际生物分析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核酸适体、分子识别、纳米生物传感等领域做了大量系统的原创性工作。提出核酸适体细胞筛选新方法,揭示其细胞识别的基本性质 提出多种高灵敏、高时空分辨纳米生物传感方法,对生物分析化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于吉红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1405c165-95fe-4622-8c5e-9897f1561527.jpg" / /p p   于吉红,吉林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首席科学家。201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14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名单,于吉红教授入选,同时获得“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p p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无机微孔晶体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无机微孔材料的晶化机制研究。研究无机微孔材料晶化过程中的模板效应及生成机制 微孔无机晶体材料的定向设计合成。开发无机微孔晶体材料定向设计与合成的方法与路线。 /p p   值得一提的是,谭蔚泓和于吉红都是去年12月同一批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strong 拓展阅读 /strong /p p strong   什么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strong /p p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TWAS院士)是从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发达国家的科学组织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院士们均在各自的科学领域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TWAS院士从发展中国家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外籍院士从发达国家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候选人应是所在国家的院士(若该国家设立院士制度),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p p   TWAS共有1000名院士和外籍院士。他们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工程科学、社会和经济学等10大领域。 /p p    strong 新当选的中国大陆科学家还有谁? /strong /p p   除谭蔚泓和于吉红两位院士外,本次大会新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的中国大陆科学家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曹晓风(女),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陈发虎,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张平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汪卫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李蓬(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维民和北京大学郑晓瑛(女)。 /p p    strong 那些年,当选TWAS院士的化学大牛们... /strong /p p    strong 1985年 /strong /p p   卢嘉锡,物理化学家,工作涉及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核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 /p p   梁栋才,中科院院士,分子生物物理学家。 /p p    strong 1990年 /strong /p p   陈创天,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专家。 /p p    strong 1992年 /strong /p p   张存浩,物理化学家和激光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 /p p   邹承鲁,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 /p p    strong 1993年 /strong /p p   严东生,无机化学家和材料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 中国无机材料科学技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p p   洪国藩,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 /p p   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p p   汪尔康,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分析化学家,分析化学家。 /p p   干福熹,中国科学院院士,光学材料、非晶态物理学家 /p p    strong 1994年 /strong /p p   惠永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微泡体化学和糖化学研究。 /p p    strong 1995年 /strong /p p   师昌绪,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 /p p    strong 1996年 /strong /p p   田昭武,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中国电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 /p p    strong 1997年 /strong /p p   白春礼,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中国扫描隧道显微学的开拓者之一。 /p p    strong 1998年 /strong /p p   唐晋发,从事光学与光电子薄膜的理论设计、特性检测、淀积技术和器件的教学与研究。 /p p    strong 1999年 /strong /p p   李依依,中国科学院院士,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 /p p   王志新,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家。 /p p   郭景坤,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家。 /p p   董绍俊,分析化学家,长期从事电分析化学研究。 /p p    strong 2000年 /strong /p p   王佛松,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化学家, 长期致力于高分子合成的工作。 /p p    strong 2001年 /strong /p p   程津培,中科院院士,有机化学家。 /p p   戚正武,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学家。 /p p   朱清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p p    strong 2003年 /strong /p p   徐如人,中科院院士,无机化学家。 /p p    strong 2004年 /strong /p p   饶子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 /p p   卢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学专家。 /p p   侯建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p p    strong 2005年 /strong /p p   李灿,中国科学院院士,催化反应和光谱表征的研究。 /p p    strong 2006年 /strong /p p   王恩多,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 /p p    strong 2007年 /strong /p p   支志明,港澳地区第一位中科院院士,无机化学家。 /p p   朱静,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家。 /p p   吴妍华,台湾女性分子生物学家。 /p p   翁启惠,台湾地区科学家,专长化学生物、有机及合成化学。 /p p    strong 2010年 /strong /p p   姚孟肇,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特聘研究员。 /p p   万立骏,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赵东元,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先进材料实验室副主任,物理化学家。 /p p   范守善,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物理和化学专家。 /p p   唐叔贤,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专家。 /p p    strong 2011年 /strong /p p   包信和,中科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从事表面化学、金属催化材料和多孔催化材料以及相关的催化基础和应用开发工作。 /p p    strong 2012年 /strong /p p   江雷,中国科学院院士,纳米材料专家。 /p p   严纯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稀土分离和功能材料化学研究和应用中取得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 /p p   南策文,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专家。 /p p   江桂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 /p p    strong 2013年 /strong /p p   陈小明,中科院院士,无机化学家。 /p p   田禾,中科院院士,长期从事精细化工研究,主要从事有机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其光物理、光化学研究,至重点为功能染料。 /p p    strong 2014年 /strong /p p   赵进才,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及机理方面的研究。 /p p   成会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炭材料科学家。 /p p   田中群,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从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谱学电化学研究。 /p p   李亚栋,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从事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p p    strong 2015年 /strong /p p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物理化学家,从事低维材料与纳米器件、分子自组装以及电化学研究。 /p p   谢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 /p p   张洪杰,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固体化学、稀土化学基础性研究工作。 /p p br/ /p
  • 从新科杰青看分析测试领域研究热点
    p & nbsp & nbsp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中国为促进青年科学和技术人才的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而特别设立的科学基金。 /p p & nbsp & nbsp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务院1994年批准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管理的专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截止2014年,杰青中已有14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4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70余人担任过或正在担任“211”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所长以及其他国家级科研机构领导者。 /p p & nbsp & nbsp 8月3日,基金委公布了2018年度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几位和分析测试领域相关的专家学者。通过这些新科杰青的研究方向,我们可以略窥分析测试领域的发展潮流和热点。 /p p & nbsp & nbsp strong 北京大学 孙育杰 /strong /p p & nbsp & nbsp 孙育杰,现任北京大学BIOPIC研究员,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兼职副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肌肉研究所和纳米/生物交叉研究中心博士后。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中国化学协会生物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协会单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运用单分子、超高分辨率荧光成像及操纵技术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180ad699-61ed-482b-b016-06526ec8d92d.jpg" title=" 2011928102253634.jpg" width=" 300" height=" 361"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361px "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 /p p & nbsp & nbsp 申报研究领域为发展荧光成像技术研究细胞染色质结构与功能。 /p p & nbsp & nbsp strong 中国科学院 刘倩 /strong /p p & nbsp & nbsp 刘倩,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科院青促会理事长,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获得者。2014年获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并入选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主持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等。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 nbsp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分析化学,在痕量污染物分析方法及溯源技术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工作。(仪器信息网编辑关于刘倩研究员的访谈: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0802/198017.s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中国环境科学家开启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应用新领域 /a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71a213c7-7e2d-475a-b19f-1600272aa854.jpg" title=" 69aae80b-ecdd-41c7-8c6e-2b359df763b9.jpg" width=" 300" height=" 345"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345px "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 /p p & nbsp & nbsp 申报研究领域为环境分析化学。 /p p & nbsp & nbsp strong 王宏伟 清华大学 /strong /p p & nbsp & nbsp 王宏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化学-生物大类首席教授。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被美国耶鲁大学聘为分子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系Tenure-Track助理教授;2011年全职回到清华大学任教,2016年4月接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宏伟现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冷冻电子显微学分会理事长,并被选为2019年三维电镜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主席。王宏伟教授主要利用冷冻电子显微学研究生物大分子复合体的结构与分子机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noimg/9accf0db-1a1d-45ec-b6d8-c31e9b67c5c6.jpg" title=" 201412241876.jpg" / /p p & nbsp & nbsp 申报研究领域为冷冻电子显微学。 /p p & nbsp & nbsp strong 袁媛 中国科学院 /strong /p p & nbsp & nbsp 袁媛,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陕西省特聘专家,IEEE高级会员。中国科技大学学士,英国巴斯大学博士,获英国“海外研究奖学金”。2005年起执教于英国阿斯顿大学,任博导,并获终身教职。任国际神经计算刊物(Elsevier)副主编、国际图像与图形学报(World Scientific Press)副主编、国际多媒体学报(Academy Publisher)编委、国际信号处理刊物(Elsevier)客座编委等。IEEE SMC认知计算技术委员会共主席。主研图像视频处理、内容分析、特征提取与压缩,在图像视频方向已发表论文约100篇,约50篇在SCI检索国际刊物, 如IEEE T-IP, IEEE T-CSVT, IEEE T-SMCB, IEEE T-IFS, PR, 和CVIU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55d5be34-fa90-439f-bf74-78aa1e87c9cd.jpg" title=" 20140711160252405240.jpg" / /p p & nbsp & nbsp 申报研究领域为高光谱图像分析与处理。 /p p & nbsp & nbsp strong 彭章泉 中国科学院 /strong /p p & nbsp & nbsp 彭章泉,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国家千人计划(青年)、地方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2003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2012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2013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近年来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SCI 收录论文50余篇,包括Science、Nat. Mater.、Nat. Chem.、Nat. Commun.、Angew. Chem. Inter. Ed.、JACS、Nano Lett.等,论文被SCI期刊引用超过2500次。主要研究领域:(1) 基础电化学;(2) 现场光/质谱电化学;(3) 锂-离子/锂-氧电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86503232-a90c-4666-8ebd-b4cbab8da28a.jpg" title=" IMG_1484.JPG" width=" 300" height=" 323"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323px "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 /p p & nbsp & nbsp 申报研究领域为能源材料界面电化学。 /p p & nbsp & nbsp strong 何耀 苏州大学 /strong /p p & nbsp & nbsp 何耀,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科技部首届“青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Chemistry》(IF=3.994)副主编。由于在发展硅纳米技术及其生物成像、分析检测和癌症诊治等方面开展的原创性工作,何耀教授入选了“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即“万人计划”第二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团队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发展硅纳米生物分析检测技术,为生物/化学分析检测和疾病诊治提供新工具和新方法”主题开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776902dd-9467-4a2a-8f34-e134c75fff16.jpg" title=" timg.jpg" width=" 300" height=" 375"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375px "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 /p p & nbsp & nbsp 申报研究领域为生物成像分析。 /p p & nbsp & nbsp 通过对这几位新科杰青研究方向的梳理,可以发现有三位涉及生物成像技术。据了解,基于超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实现在纳米尺度展示生物分子的精确定位,是当下蛋白质研究和荧光成像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其他三位杰青的研究方向,则分别集中在环境分析化学、电化学、和高光谱领域。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