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刘霁欣

仪器信息网刘霁欣专题为您整合刘霁欣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刘霁欣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刘霁欣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刘霁欣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刘霁欣话题讨论。

刘霁欣相关的资讯

  • 北京吉天刘霁欣/黄荣:2016年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销量翻翻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国家卫计委于2015年9月21日发布了最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5009-2014),包括:《GB 5009.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和《GB 5009.17-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该标准将于2016年3月21日正式实行。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GB 5009.11-2014第一篇规定了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其第一法、第二法和第三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本标准第二篇食品中无机砷的测定取消了原子荧光法和银盐法,增加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无机砷的测定并不是适用所有食品,而是适用于稻米、水产动物、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中无机砷(包括砷酸盐和亚砷酸盐)含量的测定。GB 5009.17-2014 第一篇规定了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第二篇规定了食品中甲基汞含量测定的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LC-AFS)。 /span /p p   对于这两项标准的实施,将带给LC-AFS的市场带来哪些影响?仪器信息网编辑近日采访了吉天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刘霁欣博士和副总经理黄荣。 /p p   吉天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刘霁欣博士首先介绍了公司针对食品中砷、汞形态分析所做的准备工作。由于砷元素的形态多达数十种,谱峰容易重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此次发布的标准中采用了梯度洗脱的方法;而且,为了分离得更好,标准中使用了1mmol的淋洗液,但是,由于淋洗液的盐度缓冲能力不足,分析高盐度样品时,重峰问题仍然存在。为了让用户操作简单、并且使用成本低,吉天公司的解决方案中采用了等度洗脱方式 那么为了解决重峰问题,吉天公司使用了高酸度的盐酸作为提取液、并且增加了氧化步骤,从而能够将有毒的砷形态和其他形态分开。 /p p   元素形态分析的最大难点在于样品前处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吉天公司为此开发了专用设备,如将振动、离心等耦合到一起 并将提取过程等固化到仪器里,也就是说,样品经过一系列处理,过膜后就可以直接上机检测。 /p p   元素形态分析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不过其分析方法有LC-AFS、LC-AAS、LC-ICP-OES和LC-ICP/MS等多种,那么LC-AFS的优势有哪些呢?对此,刘博士指出,AFS进样是以氢化物的形式导入的,具有形态歧视。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物质,AFS的谱图要简单得多,尤其是对砷、汞等元素的定性能力好于ICP-MS 多元素同时检测对于形态分析来讲并不是优势了。所以,即使是实验室已经配备了ICP-MS,还是会采购AFS。 /p p   价格和操作简便是决定某一仪器是否会得到普及的主要因素,价格因素很好理解,而且相比于ICP-MS,AFS的价格优势不必赘言 而操作简便,是因为此次两项国强标发布后,食品检测相关机构都可能购买LC-AFS,为了让用户真正用起来,操作简便是必须的条件。而在操作简便性方面,吉天公司的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SA30和固体直接进样系统DCD200等都是以此为设计出发点。 /p p   吉天公司副总经理黄荣则介绍道,吉天公司在促进原子荧光方法标准制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且时刻关注着标准的发展情况。吉天公司曾经参与了多项标准的制定,有已经发布的也有正在制定中的,如2010年就已经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海产品中汞形态的分析”,没发布的标准包括中药中砷、汞、锡等元素形态分析的系列标准。 /p p   黄总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原子荧光的市场发展遭遇了瓶颈,吉天人求助于专家(促进相关标准的制定)。后来,随着相关标准纷纷出台,原子荧光仪器的销路打开了 吉天人尝到了甜头,觉得有标准支撑原子荧光的路才会越走越宽。而且,标准不但对仪器销售有促进,对仪器开发的促进作用更大 原来的原子荧光仪器非常简单,但是随着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标准带来的好处),使得原子荧光的技术也在不断向前发展。 /p p   对于LC-AFS的主要需求方,黄总也认为主要集中在食药监、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 以及具有食品检测业务的第三方和部分大型食品企业。不过不同的看法是,由于县级检测单位的主要工作是快速筛查,所以LC-AFS在食药监系统的推广不会到县一级单位。黄总也提到,之前吉天公司的LC-AFS年销量通常在100台左右,而对于2016年的市场,吉天公司的期待是翻一番。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撰稿:刘丰秋 /p p br/ /p
  • 北京吉天陕西省技术交流会圆满结束
    日前,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陕西省技术交流会在西安市钟楼饭店圆满结束。 原子荧光发明人刘明钟董事长、黄荣副总经理、应用实验室主任刘霁欣博士以及其他项目负责人悉数出席,为来自疾控、质检、环保等多个部门的一百多位用户倾情授课。 首先介绍了原子荧光技术的最新进展,同时就目前用户关注的热点领域,重点介绍了形态分析方法在食品、保健、卫生等领域测定砷、硒、汞等价态的应用,也分享了流动注射方法在实验室溶液检测方面的解决方案,给各位用户带去了一场听觉盛宴。 在下午的互动环节中,刘霁欣博士就用户检测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尽解答。会上的详细讲解和会后的互动讨论相结合,切实解决了用户操作中的很多实际问题。 用户会后反映,吉天公司举办此类的交流会很有意义,不仅在原子荧光领域研发实力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推出流动注射分析仪、快速溶剂萃取仪等多款填补国内空白的自主知识产权仪器,更切实为广大用户考虑,期望这支敬业严谨的技术团队再次来陕西交流。
  • 仪器仪表学会专家莅临北京吉天参观指导
    5月31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专家一行莅临我公司参观指导,公司总经理张岩,副总经理王安邦、卢萍、黄荣、陈红军,研发部经理陈志新等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会议由公司副总经理黄荣主持。   会议首先由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幼华对此次学会下基层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做了简短的介绍,随后我公司副总经理王安邦介绍了公司的发展以及主要产品。会议结束后,仪器仪表学会专家在副总经理陈红军以及研发部经理陈志新等的陪同下参观了我公司的生产车间以及研发实验室等,期间与我公司刘霁欣博士亲切交谈,充分肯定了公司近年来在仪器自主创新与研发方面所做的贡献。     座谈会现场     仪器仪表学会吴幼华秘书长对此次学会下基层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做了简短的介绍     仪器仪表学会专家参观我公司的研发实验室以及生产车间 吴幼华秘书长与我公司刘霁欣博士亲切交谈 研发部经理陈志新向专家介绍我公司仪器 仪器仪表学会专家与我公司领导合影留念   参观结束后,吴幼华秘书长对我公司近年来的发展给予了肯定,并希望我公司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秉承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发展目标,以更加饱满的信心和更加坚定的决心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仪器以及更完备的售前和售后服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我国的科学仪器贡献更大的力量。
  • 北京吉天成功举办2013年测镉仪现场观摩会
    北京吉天测镉仪现场观摩会于7月18日圆满落下帷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目前&ldquo 镉大米&rdquo 让人担忧的形势下,应各行业专家及广大用户的要求,作为《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用于现场、快速、准确测定的原子光谱分析系统》项目的牵头承担单位,北京吉天公司于7月18日举办了首次现场演示的观摩活动。   本次观摩会吉天公司特别邀请了农科院、粮科院、水科院以及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专家领导前来参观指导。观摩会开幕仪式在公司会议室隆重举行,由公司副总经理黄荣主持。开幕仪式上由公司副总经理王安邦致开幕词,随后由刘霁欣博士针对&ldquo 电热蒸发-固体进样直接测镉技术&rdquo 做了精彩发言,与会专家、老师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 开幕仪式座谈会现场 开幕仪式座谈会现场   随后各位专家和老师来到公司实验室观看&ldquo 固体进样直接检测大米中的镉的演示实验&rdquo 并进行分组上机。实验室现场气氛热烈,各位专家和老师纷纷与公司刘霁欣博士以及冯礼高工进行亲切交谈,仔细询问测镉仪在使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 测镉仪演示现场 冯礼高工讲解固体进样直接检测大米中的镉的演示实验 在场专家仔细观看固体进样直接检测大米中的镉的演示实验 在场专家仔细询问测镉仪在使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在场专家仔细询问测镉仪在使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观摩会结束后,与会的各位专家及老师对公司自主研发的测镉仪以及此次现场观摩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公司今后在各省市都组织些现场观摩活动,让更多关注&ldquo 镉大米&rdquo 的广大专家及用户能够现场感受测镉仪简便易学的操作。感谢此次观摩会的各位专家及老师对吉天仪器的支持与厚爱! 吉天公司将会一直不断努力为广大新老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 北京吉天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原子荧光形态分析技术研讨会
    11月23日,北京吉天形态分析研究专家刘霁欣博士、曹小丹博士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mdash &mdash 原子荧光形态分析技术研讨会,就重金属形态分析领域研发的最新动态和研发进展,向参会的各位专家做了详细汇报。得到专家的极大重视和一致认可。
  • 北京吉天贵州技术交流会圆满结束
    日前,北京吉天公司举办的贵州省技术经验交流会圆满落下帷幕。 会议期间,北京吉天公司副总经理黄荣女士、研发实验室主任刘霁欣博士为来自环保、疾控、质检、食品等各个领域的专家介绍了北京吉天公司发展现状,以及以原子荧光、形态分析、流动注射、溶剂萃取等代表性仪器的原理及应用。并通过交流,解决了用户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本次会议不仅巩固了吉天公司的在专业领域中的地位,更加牢固了各领域的用户对吉天公司的信任,并达到了吉天公司更好的服务客户的目的。
  • 北京吉天广西技术交流会圆满结束
    日前,北京吉天广西技术交流会圆满结束,环保、疾控、质检、农林等各行业的一百四十余位实验室工作人员纷纷赶来聆听专家讲课,会议大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有序。 广西分析测试协会多名领导出席会议,刘布鸣理事长致欢迎辞。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实验室主任刘霁欣博士带队,项目负责人史俊稳、何琳等工程师倾情授课,内容包括原子荧光技术及进展,原子荧光光谱法在农产品、食品、化妆品及环保等各领域中的应用,并向大家介绍了填补国内空白的全自动流动注射分析仪、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APLE快速溶剂萃取仪、微波消解仪、V84全自动工作站等仪器的分析方法,内容丰富实用。会上的详细讲解和会后的互动讨论相结合,切实解决了用户操作中的很多实际问题。用户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希望以后主办方多举办此类交流会,促进国产仪器发扬光大,促进现有检测技术日趋成熟。
  • 吉天公司受邀出席第八届亚太医学毒理学大会
    日前,&ldquo 第八届亚太医学毒理学大会暨全国中毒控制与医学救治论坛(2009)&rdquo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亚太地区20多个国家的三百余名专家列席会议。 会议议程共三天,中外毒理学家济济一堂,围绕毒理学发展现状和中毒突发事件救治等热门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吉天公司刘霁欣博士受邀在大会首日发言,就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血铅和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形态分析表达精辟见解,并汇报吉天公司应用实验室在毒理学研究方面的进展和独到之处,受到与会专家极大关注和肯定。
  • 北京吉天山东省技术交流会圆满结束
    日前,北京吉天山东省技术交流会在济南圆满结束,环保、疾控、质检、农林等各行业的一百四十余位实验室工作人员纷纷赶来聆听专家讲课。   此次会议由北京吉天仪器公司和济南瑞诺公司共同举办,山东省分析测试协会多名领导出席会议,协会刘建华理事长亲自致欢迎辞,孙教授全程主持,他们对国产仪器的发展充满热情,对吉天品牌仪器也寄予厚望。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荣女士、实验室主任刘霁欣博士带队,项目负责人曹小丹、何琳等工程师倾情授课,内容包括原子荧光技术及进展,原子荧光光谱法在农产品、食品、化妆品及环保等各领域中的应用,并向大家介绍了填补国内空白的全自动流动注射分析仪、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APLE快速溶剂萃取仪、微波消解仪、V84全自动工作站等仪器的分析方法,内容丰富实用。   会上的详细讲解和会后的互动讨论相结合,切实解决了用户操作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在各方的关注和支持下,国产仪器将进一步发扬光大,促进现有检测技术日趋成熟。
  • 本立科技精彩亮相BCEIA 2017 一举摘得BCEIA 金奖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10月10-13日,第十七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7)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次BCEIA 2017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500家仪器企业参展,其中,有一家参展的公司看起来很小、名字也很新,今年是公司第一次参加BCEIA,但是他们却一举摘得了BCEIA金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本立科技展位.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5b5bd789-fa11-47fe-95fd-f92e6bbd351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北京本立科技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本立科技获奖产品.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b601d1dc-0a54-4164-82a7-2ba63374f05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iO-6512 QuEChERS自动样品制备系统 /p p   对,这家公司就是北京本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立科技”),获得BCEIA金奖的产品就是SiO-6512 QuEChERS自动样品制备系统。 /p p   北京本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16日成立。“本立”来源于孔子的《论语· 学而》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孝悌理论,意为根源。公司的英文名称ABILITY,意为省力、智能、耐用、快捷。按公司研发负责人刘霁欣博士的话说,“省力、智能、耐用、快捷”是分析学家所追求的理想仪器的特点,因此也是本立科技所追求的目标。“本立”两个字体现了公司的宗旨——为用户简化工作流程并提供贴心服务。 /p p   本立科技有三个合伙人,刘霁欣博士笑称自己是负责“胡思乱想”的,另两个伙伴分别负责把“胡思乱想”变成产品、把产品销售出去。本立科技目前确实还很小,只有10个人组成,真正商品化的产品也只有一个。但是,就这一款产品,SiO-6512 QuEChERS自动样品制备系统自今年2月份正式上市以来,至今已经拥有了20余位用户了,如今更是获得了BCEIA金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本立科技刘霁新.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71c8c834-3848-4c37-96ba-3d251599d81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刘霁欣博士(左)和他的伙伴 /p p   谈到这款产品,刘霁欣博士介绍到,2003年由美国农业部Anastassiades和Lehotay等人在乙腈提取和分散固相萃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quick)、简单(easy)、便宜(cheap)、有效(effective)、可靠(rugged) 和安全(safe) 的样品前处理技术—QuEChERS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等领域。 /p p   基于该技术方法,本立科技推出了SiO-6512 QuEChERS自动样品制备系统。该系统将独创的立体三维振荡和高速离心技术有机融合,覆膜双层净化提取整合管和标准试剂耗材搭配组合,有效实现样品中待测成分的提取、转移和净化一次完成。完全符合美国AOAC和欧盟EN标准,全自动实现样品自匀浆之后到LC-MS或GC-MS进样之前的前处理,为QuEChERS方法提供了整套的自动解决方案。刘霁欣博士介绍到,“立体三维振荡和高速离心技术有机融合、微孔膜双层净化提取整合管,这两项技术,本立科技已经申请了国际专利,属于国际独创性技术。” /p p   本立科技的生产制造环节,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们寻找了一家家电产品制造企业来为他们生产产品,本立科技提供设计思路。“目前大多数分析仪器企业的生产方式还是作坊的模式,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我认为未来一定会有其他大产业加入进来。我们合作的这家家电工厂是富士康的代工厂,他们也在寻求其他合作,正好我们找到了彼此。”刘霁欣博士谈到。 /p p   除了这款显眼、吸人眼球的SiO-6512 QuEChERS自动样品制备系统,本立科技的展位上还展示着几款正在开发中的仪器设备及核心零部件。如,低温等离子体捕获原子发射光谱仪、低温等离子体在线捕获原子化器、高通量液芯波导进样平台、微型领聚焦-高速解析器、多路自动灰化平台等。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撰稿:刘丰秋 /p p & nbsp /p p & nbsp /p
  • 北京吉天举办2009年甘肃省分析测试技术研讨会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由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最早从事原子荧光仪器研制的技术团队组建,目前无论技术水平还是生产规模,均居我国原子荧光行业的领先地位,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成为科技部“监测检测仪器——原子荧光产业化示范基地”。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定于2009年5月20日(星期三)在兰州市八一宾馆举办2009年甘肃省分析测试技术研讨会,真诚地邀请您及贵单位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参加。 一、会议日期:2009年5月20日(星期三) 二、日程安排 时间 主题 主讲人 08:30—08:50 签  到 08:50—09:00 致欢迎辞 黄荣副总经理 9:00-10:00 原子荧光仪器及与色谱联用技术 刘霁欣博士 10:10-11:40 流动注射及样品前处理等新产品简介 赵萍博士 12:00-13:30 午餐(免费) 下午 信息交流 凭信息反馈表领取精美纪念品 ***本次技术交流会免收任何费用 主办单位:北京吉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会议地点:兰州市八一宾馆 联系地址:兰州市定西路 联系人:吴晓娟 联系电话:010-64379532,13910117652 为保证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请务必填写下页的回执,并尽快在5月14日前通过传真/电话/邮寄通知我们,谢谢。届时请凭此邀请函参加技交会,不另行通知。谢谢!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 北京吉天举办2009年青海省分析测试技术研讨会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由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最早从事原子荧光仪器研制的技术团队组建,目前无论技术水平还是生产规模,均居我国原子荧光行业的领先地位,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成为科技部“监测检测仪器——原子荧光产业化示范基地”。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定于2009年5月22日(星期五)在西宁市苏泊来雁宾馆举办2009年青海省分析测试技术研讨会,真诚地邀请您及贵单位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参加 一、会议日期:2009年5月22日(星期五) 二、日程安排 时间 主  题 主  讲  人 08:30—08:50 签  到 08:50—09:00 致欢迎辞 黄荣副总经理 9:00-10:00 原子荧光仪器及与色谱联用技术 刘霁欣博士 10:10-11:40 流动注射及样品前处理等新产品简介 赵萍博士 12:00-13:30 午餐(免费) 下午 信息交流 凭信息反馈表领取精美纪念品 ***本次技术交流会免收任何费用 主办单位:北京吉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会议地点:西宁市舒泊来雁宾馆 联系地址:西宁市五四西路 联系人:吴晓娟 联系电话:010-64379532,13910117652 为保证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请务必填写下页的回执,并尽快在5月13 日前通过传真/电话/邮寄通知我们,谢谢。届时请凭此邀请函参加技交会,不另行通知。谢谢!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 第三期原子光谱沙龙成功举办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11月13日,“第三期原子光谱沙龙”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举行。28名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一线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仪器信息网亦应邀参会。 活动现场   “原子光谱沙龙”发起人邢志老师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杨啸涛研究员出席沙龙活动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韦超博士   原子光谱沙龙由清华大学分析中心邢志老师发起并组织,已成功举办了两期。此次活动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韦超博士主持。活动以专题报告和讨论为主,大家就原子光谱仪器应用及研发方面的经验心得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王萌博士   报告题目:基于元素标记和等离子体质谱测量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王萌博士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与定量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等在蛋白质定量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介绍了基于ICP-MS的蛋白质定量方法,可以将S或P作为蛋白质定量的天然内标元素直接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DTPA、DOTA引入新的内标元素进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   报告人: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刘霁欣先生   报告题目:原子荧光现场检测技术   刘霁欣先生介绍了原子荧光光谱法中现有样品导入技术存在的问题:适用元素范围较窄、使用试剂的稳定性较差、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只能用于液体。刘霁欣先生介绍了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研制的两种新型样品导入技术:紫外蒸气发生技术,多孔碳材料电热蒸发进样技术。并介绍了基于这两种新技术研制的三态测汞仪、固体测镉仪、紫外发生测汞仪。   报告人:清华大学分析中心 杨萌博士   报告题目:非试剂发生氢化物原子荧光分析方法研究   杨萌博士介绍了一种新型蒸气发生装置与AFS连用新方法,与现有液体分析手段相比,具有设备简单、无试剂的优点。该方法为现有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小型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报告人: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赵洋先生   报告题目:含有重金属的皮革能力验证样品及其制备方法   赵洋先生介绍了皮革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危害及相关的检测标准。ICP-OES法同时测定皮革中的铅、镉、镍、镉、钴、铜、锑、砷、汞等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微波消解法和人工汗液萃取法分别进行了样品前处理,确定仪器的最优工作条件,并进行了方法评价。最后赵洋先生介绍了皮革检测行业的能力验证及其样品制备方法。  报告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 乐粉鹏先生  报告题目:ICP-MS的应用和维护   乐粉鹏先生介绍了ICP-MS的发展简史、结构和原理。环境样品、水产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关ICP-MS应用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ICP-MS与HPLC、GC、IC、氢化物发生器等的联用。ICP-MS的维护,如合适的环境温湿度,雾化气、炬管、透镜、循环水过滤器等的维护周期。 报告人: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高树林先生 报告题目:原子光谱仪器分析技术探讨   高树林先生介绍了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除了目前能分析的11种元素外,还可以测试金、银、铜、钴、镍等多种元素,但用户对此还不是很了解。国外对于原子荧光方法现在还不是很认可,相反应用氢化物发生火焰原子吸收法较多。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光源的激发效率来提高测定灵敏度;开发新的光源、提高光源的稳定性,从而增加原子荧光法适用元素范围等。   此外,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王华建先生介绍了尿铬含量检测铬盐工人暴露程度的研究,及阿尔茨海默症模型鼠脑中金属元素的代谢组学研究。  活动期间,韦超博士还带领与会人员参观了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的无机实验室及质谱实验室,并向大家介绍了仪器的使用情况,以及实验室的标准物质研究工作。     活动最后,邢志老师总结发言,原子光谱沙龙活动的讨论内容包括了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原子发射光谱、无机质谱等多种原子光谱分析手段的原理、应用、仪器维护等各个方面。参会人员不仅有一线的分析工作人员,还有仪器生产商的技术人员参加。希望今后原子光谱沙龙活动的讨论内容更加广泛、在不同行业从事与原子光谱有关的工作人员都能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来,从而使探讨问题的角度能更加全面和深入!   此外,本次活动主办方还听取了新闻媒体的意见。仪器信息网刘向东博士作为媒体代表发言:原子光谱作为一种传统的分析技术,虽然目前没有像色谱、质谱那样受关注,但依然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检测任务。原子光谱的发展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比如仪器的小型化研究,解决元素灯的不稳定性问题等。另外,期望原子光谱沙龙活动不仅是会上的交流,会后大家也能够充分的交流,以及进行实质性的合作。同时希望下次活动能有更多仪器厂商的工程师、研发人员加入进来,让仪器生产者和仪器用户之间能有更多的互动与交流,大家共同促进原子光谱的发展!  活动人员合影
  • 吉天仪器承担国家“十二五”重大仪器专项通过综合验收
    2019年3月11日,科学技术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用于现场、快速、准确测定的原子光谱分析系统》项目技术综合验收会,该专项由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天仪器”)牵头并承担仪器设备研发以及产业化,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等单位承担应用开发。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单位的工作汇报,观看了仪器演示的连线视频,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过质询和答疑,专家组讨论,最终形成验收意见,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技术综合验收。吉天仪器董事长彭华女士、项目负责人刘霁欣博士、副总经理裴晓华以及项目承担单位代表20多人参加了项目的技术综合验收会。验收会现场  会议中,吉天仪器董事长彭华女士讲述了吉天仪器从2011年牵头承担仪器设备研发以及产业化开始,相继引进了几十名资深的应用和设计人员,将先进的思路融入到现有仪器的改进中,为团队带来很多新想法和活力。吉天仪器对于产品研发要求就是精益求精,无论是产品的质量控制、还是应用方法的测试数据、亦或者是客户需求。  2019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有指出: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作为制造商、服务商的吉天仪器,我们要做主导实验室国产仪器行业进步的推动者,争做国内原子荧光引领者,争做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者。吉天仪器在未来还将通过不停的努力和探索,在中国科学仪器及实验室业务领域比肩国际公司在中国的贡献,为民族企业在实验室领域的长足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三年来,通过综合验收的“SA-50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LC-AFS)”及“DCMA-300 直接进样汞镉测试仪(DCMA)”在投产后取得了几千万元的骄人业绩,项目牵头单位吉天仪器感谢各应用开发单位对吉天仪器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 祝贺《用于现场、快速、准确测定的原子光谱分析系统》项目通过综合验收! SA-50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LC-AFS)DCMA-300 直接进样汞镉测试仪
  • 北京吉天重大专项-“用于现场、快速、准确测定的原子光谱分析系统”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启动
    2012年2月23日,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用于现场、快速、准确测定的原子光谱分析系统”项目启动会。科技部条财司、北京市科委条财处、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等有关领导,项目特聘专家委员会专家和项目承担应用开发单位代表等共计60余人参加了本项目启动会。   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利用“多孔碳材料电热进样”、“在线原子阱捕获”等系列原创技术,开发重金属总量、形态及微小或微区样品现场、快速、准确检测的5种原子光谱检测仪器,检测全时长均小于1小时,检测灵敏度、稳定性达到现场使用要求 并在上述仪器的基础上建立不同领域的应用方法20-30项,申报相关标准6-10项。通过项目实施为高危重金属的全面、准确测定提供最快捷、最便利的仪器和方法 为我国“十二.五”即将开展的“地毯式”重金属普查提供最有效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本项目组织部门:北京市科委 牵头单位: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应用开发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等8家单位。   会议由公司副总经理裴晓华主持,公司董事长刘明钟先生致辞。   启动会上,科技部条财司孙增奇处长强调各任务承担单位和任务负责人应统一思想,做好落实,严格按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执行预算,尽快启动各任务的研究任务,按时、保质完成课题的预定目标。北京市科委条财处赵静处长发表重要讲话,对此重大专项启动的积极意义给予很高评价,并寄予厚望,希望各承担单位加快部署进一步推动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应用,支撑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刘霁欣博士对项目的情况介绍,给予项目高度评价,并提出了许多建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王敏处长代表应用开发单位发言,积极支持项目牵头单位的工作,对完成应用开发任务充满信心。   启动会后,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将尽快按照各级领导的建议、落实专家意见,对技术方案进一步细化,积极组织,协同各任务承担单位,按时、保质完成任务书的各项预定指标,北京吉天公司作为北京市第一批获得支持的单位,将协调好各合作开发单位,向国家和北京市交一个满意的答卷!
  • 2006年第四期原子荧光培训班圆满闭幕
    12月4日,由吉天公司承办的2006年第四期原子荧光培训班隆重召开。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70多位学员聚集吉天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主要针对本行业的实际需要,以课程讲授、上机辅导、动手操作、现场讨论、技术答疑等形式进行系统学习与经验交流。 公司特邀了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市疾控中心、及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专家授课,并安排了公司应用研究室主任刘霁欣博士、赵萍博士、及质管部经理、高级工程师陈红军先生先后讲课。 课上,专家们认真讲解,耐心答疑,并组织学员们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课下,学员们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同时,公司安排了技术骨干亲临现场,对学员进行上机辅导,并让学员自己动手操作,大家深感收获颇丰,都纷纷表示一定要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单位,科学地运用到生产和科研实践中去。 8日,为期五天的培训结束,公司向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学员们恋恋不舍,在宽敞的大厅、在明亮的培训教室里,学员们纷纷合影留念,一个个预祝吉天发展如日中天。在快乐融洽的气氛中,拉上了此次培训的帷幕。
  • 介质辅助微波消解仪技术讲座邀请函
    介质辅助微波消解仪技术讲座 邀 请 函 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 微波消解是一种重要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目前国内外许多厂家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国外产品的优点是安全系数高,而国内产品的优点是价格较低。 为了满足分析工作者的需求,我公司最新推出——介质辅助微波消解仪。该仪器采用全新技术,其中的介质辅助微波消解罐,已于2006年4月26日获得专利证书。介质辅助微波消解仪具备微波消解仪和电热板的双重优点,同时解决了二者的缺陷问题,具有安全、快速、清洁、简单四大特点。 我们很荣幸的邀请您参加于2006年9月12日在我公司举办的“介质辅助微波消解仪技术讲座”。课程安排如下: 上 午 9点开课,我们特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专家、以及我公司专利技术发明人刘霁欣博士前来授课。 下 午 上机操作。公司将准备6台仪器,欢迎您携带样品,上机做实验。请您事先称好样品,生物样品固体注:此邀请函已于我公司网站发表,网址:www.bjtitanco.com.cn。对此讲座感兴趣的分析工作者,可从此网址下载邀请函及公司乘车路线,并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010-64379876
  • 原子荧光及微波消解技术研讨会邀请函
    北京吉天原子荧光及微波消解技术研讨会邀请函   随着检测市场对内对外开放,我省检测仪器及检测技术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面临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重金属检测普遍存在前处理繁琐、分析时间长、国标检测方法滞后、仪器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更新检测仪器设备、提高检测人员专业技能成为提升检测水平的瓶颈。为此,河北省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办公室、河北省分析仪器技术学会与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并邀请国内著名专家专程讲座。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日期:2009年3月27日(星期五)上午8:30—12:00,提供免费午餐。下午1:30—5:00   二、地点: 河北宾馆(石家庄市育才街168号)二楼国际厅, 市内乘16路、27路、30路及69路车可直达。   三、主讲人:   刘明钟 教授、 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创发明人   陈红军 高级工程师、 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主要研发人   刘霁欣 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应用部经理   四、讲座内容:   (一)分析目前重金属元素检测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二)交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最新检测方法及应用   (三)交流微波消解仪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四)交流流动注射分析仪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五、报名方式:通过电话、传真、网址、信函报名,报到前150名有精美礼品赠送。   河北省分析仪器技术学会   河北省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办公室   电话:0311-88632976   传真:0311-88632976   Email:hbsdyb@hebust.edu.cn   地址:石家庄裕华东路186号   邮编:050018   联系人:韩伟 陈晓霞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驻河北办事处   电话:13091011121 13230179778 0311-86022115   传真:0311-86022115   Email:boaoyiqi@126.com   联系人:赵凯 王建周
  • 首届原子荧光形态分析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09年9月20日,由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原子荧光形态分析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国家标准委、国家标物中心、环保、农业、CDC系统,以及深圳、湖南、陕西、宁波等省市检验检疫局从事原子荧光形态分析的40多位专家,共同就我国原子荧光形态分析发展状况及其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展开了讨论。会议为期两天。 大会现场 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李家熙研究员 吉天仪器公司刘明钟董事长 国家标准委方向副主任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闫成德理事长   此次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李家熙教授主持。   吉天仪器公司刘明钟董事长在会上发言:“相信这次会议一定会促进原子荧光形态分析这项技术在国内相关行业进一步普及。在各位专家的努力下,这项中国人自主创新的技术一定会走向国际市场。”   各位专家就原子荧光形态分析的重要性和相关技术进展、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发展、原子荧光分析方法相关国家、国际标准的制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原子荧光光谱仪形态分析的重要性   2006年9月,媒体报道了我国沿海地区逾四成海带紫菜中的无机砷超标,一石激起千层浪,日常食用的海产品突然变成了有毒食品,使当地农民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为此温总理还亲自作出批示。最终调查结果显示超标的是毒性很低的有机砷,而并不是剧毒无机砷。 清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张新荣教授   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在海产品中砷含量和形态方面做了大量的调研,还专门在国外期刊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海产品中砷含量分布情况的调查报告。而原子荧光在砷的形态分析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刘明钟先生说:“原子荧光是80年代为配合我国地质化探调查而发展起来的,在测定地质样品中As、Sb、Bi、Pb、Hg等元素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仪器还出口到了西方国家。”“90年代末,任务完成,原子荧光的市场接近萎缩。我和我的同仁们从支持制定食品卫生领域7个重金属元素国家标准入手,逐步打开了国内原子荧光的市场。”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魏复盛院士   魏复盛院士在讲话中提到“我国大范围的重金属污染已经过去,目前只是局部有污染的问题,但是近两年来又有了变化,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故,对于人体的健康造成了危害,譬如陕西的铅污染、云南的砷污染、湘江的镉污染等事件。另外我国煤燃烧产生的重金属最终沉降在地面上,导致土壤、农作物、食品的污染,尤其是产媒地区这方面的污染比较严重,原子荧光在这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吴永宁研究员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林燕奎博士   目前原子荧光光谱仪在地质部门、质量监督检验部门、环境、食品、电子产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而且原子荧光被认为是测汞的最佳选择。   原子荧光光谱仪是我国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之一   原子荧光光谱仪的灵敏度目前已经足够,但是其稳定性有待于提高。   与会多位专家认为便携式原子荧光光谱仪有不错的发展前景,尤其是用于突发事件的现场检测仪器很受欢迎,譬如专用的小型化的测汞仪、测铅仪等。张新荣教授在原子荧光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与吉天仪器公司合作开发的GC-AFS获得了BCEIA金奖。针对原子荧光仪器小型化方面张教授在会上说:“原子荧光小型化关键的问题是原子化系统的小型化,低温等离子体也许是将来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分析化学室王秋泉教授   厦门大学王秋泉教授正在研究一种新型光催化原子化方法。王教授在会上说:“近年来原子荧光的基础研究较少,大部分工作实际上集中在提高样品进样效率方面,原子荧光光谱强度和激发光的强度有关,利用光催化法可以开辟一条新的原子化途径,该法可提高谱线的强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刘开泰研究员说:“我们对于砷最初的评价是按照总砷来考虑的,到目前也是。但是三价砷、五价砷、有机砷的毒性是不一样的,当把样品从病区带到实验室之后就无法知道样品在途中是否发生了变化,但是目前的仪器带到现场之后,水、电是很大的问题,所以开发小型化的能够现场检测的仪器很有必要。”   在专家讨论过程中,吉天公司的刘霁欣博士介绍了正在开发中的用于现场检测的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研究员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刘霁欣博士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学会蒋士强研究员   与会专家还讨论了目前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市场空间受到原子吸收、ICP、ICP-MS的挤压,面临如何发展的问题。大会一致认为,原子荧光光谱仪在灵敏度高、使用方便、成本低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装配到县一级,同时稳定性方面的问题急需解决。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研究员甚至直接指出,“原子荧光光谱仪在测汞方面方便可靠。但是目前对于仪器的创新动力不足,产品单一,必须在稳定性方面有质的提高,否则很难取得更好的发展。”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牟世芬研究员 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侯贤灯教授   原子荧光分析方法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目前我国在原子荧光技术应用领域已建立了4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这些标准的建立,使原子荧光光谱仪在地质、冶金、食品、保健品、环境、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李红梅研究员   据中国计量院李红梅研究员介绍:“从2001年到2008年,国际上对于元素的形态分析一直很活跃,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室比对。从研究比对,到实质性的互认比对,国家计量院参加了2005年以后的全部比对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比对的过程中就用到ICP、原子荧光光谱仪等仪器进行砷和汞方面的形态分析。目前计量院已经建立了鱼肉中的总砷、紫菜中的总砷和无机砷的标准物质,成功申报了甲基汞的溶液标准物质,乙基汞的标准物质正在研制中。”   国家标准委方向副主任在报告中提到:“我国标准化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企业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热情高涨 但像吉天公司这样能够成功举办如此规模会议的民营公司并不多。国家标准是一个入门标准,企业的标准应该高于国家的标准,国家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在发达国家已经掌握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及相应专利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要突破重围,必须在高起点上研发,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   刘明钟先生表示,“目前原子荧光光谱仪国内年销售量达到了1500台,已经是实验室的一种重要分析手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建立了相关行标、国标等四十多项标准。自1999年美国EPA认可原子荧光技术以来,欧盟、英国等共建立了原子荧光法测汞相关标准9项,原子荧光测汞仪已经打开了国际市场,还有更多的原子荧光方法标准急需建立。”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闫成德理事长赞赏吉天公司努力把自主知识产权仪器推向国际的决心,在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之后,吉天公司响应非常积极。在用户的建议下召开了此次会议,做到了真正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国外的仪器做了大量的应用和方法研究,而针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仪器的方法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这种状况应该改变。   最后,与会专家就制定原子荧光分析方法相关标准的必要性以及目前的条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成立了联系工作小组,为下一步建立国际标准做准备。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学会蒋士强研究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牟世芬研究员、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林燕奎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吴永宁研究员、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药室金红宇研究员、中国农科院常碧影研究员、北京CDC刘丽萍主任等专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看法。各位专家一致认为,对于这项我国自主创新的技术,应加大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拓展原子荧光分析方法的应用领域,提高仪器本身的稳定性,加强用户之间的交流,为把这项技术推向国际共同努力。 与会专家合影
  • 2015年现场检测仪器前沿技术研讨会邀请函及征文通知
    附件一,有关会议信息及征文通知  (一) 会议信息  主办单位 中国仪器仪表协会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承办单位 《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协办单位 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  时间 2015 年9月17-19日(17日报到,18-19日会议报告)  地点 北京京海大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38号)  (二)会议组织机构  学术委员会  主 席 : 陆婉珍院士 田中群院士  委 员 :(以姓氏首字母为序)  褚小立 段忆翔 范世福 李海洋 刘国坤  刘霁欣 刘学博 聂宗秀 齐文启 孙素琴  汪聪慧 汪正范 杨松成 袁倬斌 袁洪福  张经华 张新荣 章诒学 赵国忠 赵起越  赵晓光 周建光  组织委员会  主 席: 吴幼华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常务副理事长  张渝英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委 员:(以姓氏首字母为序)  陈舜琮 胡柏顺 孙远芬 汪雨 吴石增  燕泽程 杨腊虎 尹碧桃 尹洧 战磊  张莉 郑欣 祝立群  支持媒体  仪器信息网 现代科学仪器网 分析测试百科网  中国生物器材网 中国化工仪器网 仪众国际网  现代教育装备 中国环保在线 实验与分析网  阿仪网  (三)会议报告及论文(部分)  1.血糖仪在现场检测中的扩展应用 张新荣 教授/博导 清华大学  2.环境监测的前沿技术及应用 齐文启 研究员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3.活体质谱与成像 聂宗秀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  4.现场检测仪器的一些技术进展、研发现状及潜在应用  段忆翔 中心主任 四川大学分析仪器研究中心  5.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开发  刘国坤 博士 厦门大学  6.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现场检测的进展与展望 褚小立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7.爆炸物现场在线检测技术研究 侯可勇 助理研究员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8.太赫兹偏振成像技术 赵国忠 教授/博导 首都师范大学  9.医学影像检测仪器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吴石增 研究员 中科院电工所  10.分子光谱仪小型化的发展动态 孙素琴 研究员 清华大学  11.药物及药用材料快速检测 杨腊虎 教授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12.便携式分析仪器在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尹洧 研究员 北京化工研究院  13.赛默飞世尔科技快检技术发展和应用  陈辉 博士/业务发展经理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14.手持式FTIR技术在材料无损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张晓丹 光谱应用工程师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15.AFS(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现场速测技术  刘霁欣 博士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16.PerkinElmer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在环境检测和突发应急检测中的应用  周向东 有机质谱产品线经理 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17.快速检测中的数据可靠性比对 伯乐生命医学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18.低场核磁共振便携技术进展与应用  杨翼 博士 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9.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在甾醇类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  赵起越 教授级高工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20.饮用水中溴酸盐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蔡春平 主任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21.禁限用色素的离子迁移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王琳 北京市药品检验所  本次会议征文截止日期为8 月29日,此前论文可以入会刊。欢迎各位老师继续为会议撰稿。  (四)征文内容:  1、国内外分析仪器技术最新进展  2、国内外现场检测仪器在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小型及微型化方面技术进展  3、国内外便携式检测仪器的的技术进展  4、移动检测车(船)的研制和应用  5、现场检测仪器在水、土壤、大气、噪声等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6、现场检测仪器在食品、农产品及保健品检测中的应用  7、现场检测仪器在药品、药用包装材料、药用医疗器械等方面检测中应用  8、现场检测仪在日常健康体征检测中应用  9、质谱、拉曼光谱、太赫兹、核磁共振、红外及近红外等技术在现场检测仪器研制中的应用  10、 现场安全检测仪器  11、 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检测仪器及技术  12、 人体智能穿戴仪器及设备  (五)征稿要求:  1、凡符合会议内容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均在应征之列,凡是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过的,或在全国性学术会上交流过的论文不属应征之列。  2、综述评论不超过8000字,研究报告3000~5000字,工作经验及报告4000字以内。附中英文标题,加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应超过150个字)、关键词。  3、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文字简练、图表规范、数据可靠,并请用电子邮件投稿。  4、截止日期:2015年8月29日。  5、论文处理:会前将参会的论文或PPT 编辑成大会论文集,其中优秀论文将推荐  在《现代科学仪器》正刊上发表。  (六)仪器展示  会议期间将设置仪器展示台,需要展示仪器的厂家及机构,请与会议秘书组联系。  (七)会务费  会务费:1000 元/ 人,学生 500 元/ 人 (2015年9月15日前)  1500 元/ 人 ,学生1000 元/ 人 (2015年9月15日后)  银行汇款  开户银行:交通银行北京万柳支行  户名:北京华夏大成科学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帐号:110060871012015013955  邮局汇款  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7 号理化实验楼512 室  邮编:100089  收款人: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八)联系方式  会务组联系人:胡柏顺,孙远芬,翟立国,林鸿凭,庞佳玲  电 话:010-68422478/89941369/89941386/68410135/68410137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理化实验楼512 《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邮 箱: info@instrumentation.com.cn gj@instrumentation.com.cn  网 址:www.ms17.cn  附件二,回执  参会回执单单位名称通讯地址联 系 人电话号码传真号码E-mail邮政编码代表姓名先生 □ 女士□手 机先生 □ 女士□手 机先生 □ 女士□手 机题 目是否做报告推荐题目建 议是否住宿是□ 否□住房要求
  • 介质辅助微波消解仪技术讲座邀请函
    介质辅助微波消解仪技术讲座 邀 请 函 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 微波消解是一种重要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目前国内外许多厂家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国外产品的优点是安全系数高,而国内产品的优点是价格较低。 为了满足分析工作者的需求,我公司最新推出——介质辅助微波消解仪。该仪器采用全新技术,其中的介质辅助微波消解罐,已于2006年4月26日获得专利证书。介质辅助微波消解仪具备微波消解仪和电热板的双重优点,同时解决了二者的缺陷问题,具有安全、快速、清洁、简单四大特点。 我们很荣幸的邀请您参加于2006年9月12日在我公司举办的“介质辅助微波消解仪技术讲座”。课程安排如下: 上 午 9点开课,我们特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专家、以及我公司专利技术发明人刘霁欣博士前来授课。 下 午 上机操作。公司将准备6台仪器,欢迎您携带样品,上机做实验。请您事先称好样品,生物样品固体0.2g,液体1ml;食品样品固体2g,液体5ml。 参加此次讲座的代表将来自卫生防疫、环境样品检测、农产品检测、食品卫生检验、药品检测、科研院所等领域。公司负责午餐,来宾将有精美礼品赠送。 我们热忱期待您的参与!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2006年8月 地点: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后附公司位置图)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东路1号(中关村电子城科技园内)M6座4层 位于东北四环以东,可从京顺路大山子出口往南即到。 乘车路线:在北三环上乘967路,文化广场站下车即可。 注:此邀请函已于我公司网站发表,网址:www.bjtitanco.com.cn。对此讲座感兴趣的分析工作者,可从此网址下载邀请函及公司乘车路线,并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010-64379876
  • 2014 MICONEX“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快检技术及装备应用研讨会”日程公布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将于2014年9月23日-9月26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新馆)举办&ldquo 科学仪器服务民生学术大会&rdquo ,为更好的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检测/监测、实验室和食品流通领域现场检测能力建设,将组织召开&ldquo 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快检技术及装备应用研讨会&rdquo ,详细日程安排公布如下: 时 间 报告题目 报 告 人 9:00-9;40 我国食品安全快检技术发展的现状及需求 苗 虹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研究员 9:40-10:10 食品安全快检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发展趋势 王 静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首席科学家 10:10-10:40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智能检测车技术研究 李曙光 北京工业技术学院 教授 10:40-11:00 茶 歇 10:00-11:30 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技术研究 贾世哲 沈阳美加实验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博士 11:30-12:00 果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性信息系统在食品检测车的的研究应用 王 峰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12:00-13:20 午 餐 13:20-13:50 快速检测技术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车的应用 江海洋 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 教授 13:50-14:20 用于车载现场免消解直接进样测量镉的原子吸收技术及应用 刘霁欣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博士 14:20-14:50 食品安全检测车便携分析仪器的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储晓刚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首席科学家
  • 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快检技术及装备应用研讨会将在京举行
    2014 MICONEX&ldquo 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快检技术及装备应用研讨会&rdquo   (第一轮通知)   各相关单位和专家: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将于2014年9月23日-9月26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新馆)举办&ldquo 科学仪器服务民生学术大会&rdquo ,为更好的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检测/监测、实验室和食品流通领域现场检测能力建设,拟组织召开&ldquo 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快检技术及装备应用研讨会&rdquo ,届时将邀请国内外食品领域从事快检技术和装备技术研究应用的专家、用户、仪器制造技术人员做专题报告,介绍食品快检技术和装备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应用进展,与参会的业内专业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搭建产、学、研、用学术交流和协作的平台,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协作,欢迎关注食品质量安全快检和装备新技术的人员积极参会。   主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支持媒体:仪器信息网 分析测试百科网   为做好有关准备工作,现将研讨会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会议时间 2014年9月24日 9:00~16:00   二、 报告日程表 题 目 报 告 人 单 位 1 我国食品安全快检技术发展的现状及需求 苗 虹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2 食品安全快检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发展趋势 王 静 中国农科院 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智能检测车技术研究 周建光 浙江大学 4 果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性信息系统在食品检测车的的研究应用 王 峰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5 移动实验室的食品样品前处理设备新技术应用 祝立群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6 快速检测技术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车的应用 江海洋 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 7 用于车载现场免消解直接进样测量镉的原子荧光技术及应用 刘霁欣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8 食品安全检测车便携分析仪器的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储晓刚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三、会议地点 展馆综合服务楼E210   四、论文征集   食品快检技术和装备技术、样品前处理技术及装置、移动实验室技术及装备、食品   质量安全检测/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   五、参会人员   科研院所、大学、食品药品检验所、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所、国家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工商所及食品类生产企业。   六、会议注册   本次交流会不收取任何费用,参会者请于2014年9月15日前提交报名参会回执(见附表2)至会务组邮箱,方可现场领取会议资料。   七、会务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燕泽程   电 话: 010-82800721 13439527320 E-mail:yzc@cis.orɡ.cn   联系人:刘慧颖   电 话:13910775473 E-mail:lhy0008@sina.cn   联系人:杜美红   电 话:13552759454 E-mail:dumeihong@hotmail.com   八、大会征文   1. 凡符合会议内容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均在应征之列。已经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过,或在全国性学术会上交流过的论文不属应征之列。   2. 投稿论文撰写要求请参照www.etmchina.com公布的《仪器仪表学报》投稿要求及论文模板,投稿时请提交MS Word版本。   3. 论文的结构依次为:论文题目(中英文)、作者姓名、单位、所在城市及其邮编、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4. 如果论文内容可能涉密,请作者主动提交&ldquo 已通过工作单位保密审查&rdquo 的证明。   5. 论文一经提交,即表明作者同意会议主办方拥有论文版权。   6. 投稿时务必提供联系人的姓名、职称、电话、手机、E-mail、详细通信地址。   7. 截止日期:2014年9月10日   8. 论文处理:经过大会评审委员会(会议学术委员会和杂志编辑)评审通过的论文,将在《仪器仪表学报》(增刊)、《现代科学仪器》发表。   参会回执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2014年7月30日
  • 第四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2008年12月16日,由《现代科学仪器》主办,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四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国际报告厅隆重召开。会议主旨在于搭建平台,提供信息,展示成果,服务仪器事业,通过技术交流,产品展示等形式,吸引和聚集社会各界的智慧,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国产仪器,积极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本次会议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分析仪器协会及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学会的强力支持下,有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单位科技人员、专家及仪器产家代表参加。   在大会开幕式上,《现代科学仪器》主编胡柏顺先生介绍了会议筹备情况,并强调会议关注自主创新仪器研发的最新进展,分析测试技术最新成果。会议报告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农产品食品安全检测、生命科学、环境监测、过程分析和仪器研发等。   计量专家张钟华院士详细介绍了用量子化霍尔效应建立国家电阻标准的情况。张钟华院士领导的研究组研制的低温电流比较仪的不确定度达到10-10量级,为世界第一。用计算电容测得的量子化霍尔电阻SI值,1988年被国际计量委员会采用,作为确定国际推荐值的依据之一。   长期致力于中国环境监测研究的魏复盛院士做了题为“中国的环境与健康问题”的报告,报告中列举了大量详实的环境检测数据,从空气、水质、土壤一直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使在坐的每一位听众都有一种震撼和沉重感 虽然近几年国家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情况依然严峻和紧迫,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付出的沉重代价,希望专家和有关部门联合起来真正的把环境问题放在第一位,推动中国环境的健康发展,坚决抵制任何破坏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的行为。   更多精彩的报告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一一列举。 《现代科学仪器》主编胡柏顺先生主持会议    蒋士强:食品安全快速筛选和检测仪器的展望   张经华:应急分析标准及仪器前沿技术应用   于世林:剪切驱动色谱的现状   刘霁欣:原子荧光形态分析应用   赵贵平:LC/MS/MS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殷小燕:瓦里安离子阱质谱前沿技术及应用介绍   张西咸:便携式GC模块化设计与系统集成平台   张钟华:现代计量与测试技术:量子化霍尔电子技术   郑健:方法创新与仪器创新   王光辉:质谱技术的新进展   查良镇:二次离子质谱学的新进展   金钦汉:介绍几种在线分析的新技术   李海洋:面向对象的在线质谱技术研究与应用   范世福:科学仪器在线、现场化应用发展趋势   李春瑛: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检测技术及标准物质的研究   魏复盛:中国的环境与健康问题     尹洧:水质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在线监测 邹明强:食品安全现场速测拉曼光谱技术应用  赵晓光:稳步发展的四极质谱与国内质谱产业发展策略   袁洪福: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最新进展   田高友:拉曼光谱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进展   2008年12月17日下午,举办 “原子吸收光谱仪座谈”和“食品安全与环保座谈”座谈会,分别由邓勃教授和蒋士强教授主持。   在“原子吸收光谱仪座谈”上,出席会议的有二十多位来自国内原子吸收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公司代表。各位专家和代表就目前我国原子吸收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换意见。   在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过程中,我国的原子吸收仪器相对于其他国产仪器的情况要好很多,不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用户反馈相对前几年好很多。同时,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比如无序竞争、仪器质量的持续稳定性以及缺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各位专家和代表坦诚面对问题,事实求是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致认为大力发展国产仪器刻不容缓,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   (1)仪器研发和加工人才奇缺。一方面,精密加工工程师奇缺:国家有针对性培养的精密加工工程师非常少,目前绝大部分工程师只能由企业自己来培养,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合格的精密加工工程师至少要5-10年的成长期,十年之后能否留的住还是个未知数,对于企业来说风险非常大 另一方面,仪器是光机电等多学科的集成,能够整合、协调多个领域,对整台仪器进行优化和提升的人才也非常少。   (2)政、产、学、研、用这五个方面自弹自唱,没有做到真正的有机结合,在交流和配合方面严重失调。   (3)勤练内功,继续提高仪器的质量和稳定性。我国在原子吸收方面的技术相对成熟,安装的合格率也非常高,但是在长期使用方面、仪器的稳定性还需要提高。   (4)一些单位在招标采购过程中盲目追求高指标和高端仪器,显得“财大气粗”,没有从满足自身实际需求方面去考虑;急需相关政策的规范和引导。   (5)国家在仪器研发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同时企业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创新。   (6)国产厂商需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宣传自己,关注品牌建设;例如一些国内厂商产品的说明书是给自己看的,给专家看的;只有正确的宣传自己,好的产品才能够得到对等的收益。   (7)国产厂商需要敏锐的观察市场动态,时刻关注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发展,生产能够解决问题的产品,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   (8)经常性的、定期的与用户进行交流,获得适时、准确的信息反馈。   原子吸收光谱座谈会,邓勃教授主持 食品安全与环保座谈会,蒋士强教授主持
  • 刘敦一重新确定月球雨海纪年龄获国际认可
    根据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月球雨海纪年龄被重新确定为39.2亿年,并得到国际一致认可。   在国土资源部近日举办的探月研究项目中期汇报会上,中国地质科学院刘敦一研究员介绍了用锆石SHRIMP定年法测定美国方面带来的月岩和月球陨石样品年龄的结果,重新确定了月球雨海纪的年龄应为39.2亿年,而不是38.5亿年。   中国科学家的最新测定结果,为月球早期历史及演化提供了高精度年代学证据。   刘敦一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家。2007年,《美国科学杂志》曾为刘敦一70岁生日出版专辑,以纪念他从事地质科研工作46年做出的突出贡献。   据悉,这一成果已在今年3月美国休斯敦举办的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上得到了国际上的一致认可。这一研究不仅为月球早期历史演化提供了高精度年代学证据,还获得近100个锆石、37个陨磷钙钠石和22个磷灰石SHRIMP定年结果,这也是月球年代学研究史上绝无仅有的。   根据地层覆盖、侵入穿插和撞击坑的密度,地质学上将月球的地质史分期从老到新划分为:前雨海纪、雨海纪、风暴洋纪或月海纪、爱拉托逊纪或后月海纪及哥白尼纪。前雨海纪保留最古老的月陆及古撞击坑残迹,而雨海纪是大型撞击形成大量月海,是目前人类测量月球年龄的主要可及部分。
  •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刷新质子流对撞能级纪录
    据美联社报道,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3月19日刷新了由它保持的一项世界纪录,对撞机内的两束质子流被分别加速至3.5万亿电子伏特的能级,是原纪录的三倍。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称,两束质子流分别以3.5万亿电子伏特的能级在大型强子对撞机所在的环形隧道中运行。大型强子对撞机于2003年开始兴建,投入达100亿美元,位于法国和瑞士边境地下100米深、长17英里(约合27公里)的环形隧道中。   预计,在未来几天科研人员将使两束质子流对撞,展开一系列试验来研究原子内部微小粒子的奥秘,以揭开物质的形成之谜。   去年11月30日,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内的两束质子流被加速至1.18万亿电子伏特的能级,比之前该记录的保持者——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加速器——创造的能量多出20%,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机器”。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加速器2001年曾创下0.98万亿电子伏特的纪录。   大型强子对撞机以创纪录的能级运行,将有助于揭开粒子物理的一些未解之谜,比如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否存在。科学家还希望在微观上查明宇宙大爆炸之后瞬间内所发生的一切。科学界普遍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约140亿年前的大爆炸。   自从去年大型强子对撞机重启以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报告称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大型强子对撞机最初开始启动后,遭遇了一系列故障,科研人员不得不花费14个月时间对其进行维修和改进。去年冬天,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用2个半月时间对大型强子对撞机停机进行改进,以做好准备迎接更高能级的对撞试验。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加速器负责人史蒂夫迈尔斯说:“将质子流加速到3.5万亿电子伏特能级表明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整体设计是可靠的,也表明我们自其2008年9月关闭以来所做的改进是有效的。”   不过,大型强子对撞机自上月底重新启动后显现两处“缺陷”,科研人员决定让这一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2011年底停机,为期将近1年,以实施“修复”。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用于研究宇宙起源和各种基本粒子特性。大型强子对撞机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温度低于外太空)运行,以便让大约2000个超导磁体最有效地引导质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现有20个成员国,同时获得了日本、印度、俄罗斯和美国等众多国家的支持。
  • 深扒中国特色的“形态分析仪”
    历史总是裹挟着泥沙咆哮在纷繁的世间把真相搅得混乱,真相就在泥沙俱下的潮流中左右飘摇,沾染了人的情感后沦落为主观的历史,生活如此,科学亦如此!还好“造物主”为了使通往真理的道路不那么拥堵,选择让大部分人保持无知。这种无知保护了真相安静地立在圣洁的角落窥视这戏剧的凡尘消长浮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无论哪个领域,凡是国人创造出异于国际的新鲜事物,都被冠以“中国特色”的名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国特色”作为一个中性词而被国人贴上了激进的标签,这无疑是个引以为傲的字眼,而近些年又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这个字眼显得格外刺眼,很多语境下略带几分嘲讽的意味。“中国特色”、“中国制造”到底怎么了?这不应该是“穷矮搓”的代名词。今天小编不想论证什么,只是想通过讲述一台国产实验室分析仪器的前世今生,为“中国制造”发声。 在整个实验室仪器界,气态氢化物发生法原子荧光光谱仪是为数不多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室分析仪器,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原子荧光光谱仪是唯一一款可以为国产实验室分析仪器代言的大型实验室分析设备。商品化原子荧光光谱仪的诞生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这是上世纪第一代仪器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那些曾经参与研发的老一辈科学家都已迟暮,有的甚至早已离我们而去,但这些前辈的研发轶事至今还被业内的后人津津乐道。而新世纪下,在这种仪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联用仪既形态分析仪有着怎样的研发历程,恐怕听闻者甚少。 事情要从本世纪初说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工作者发现,一种元素的生理毒理特性、生物利用度、环境行为和迁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形态,形态间差异造成了这些特性截然不同。这样仅测定体系中元素的总量已不能满足科学家们在生物、环保、临床医学、毒理学等各个研究领域的需要,研究人员迫切地需要知道元素在样品内的实际状态以及化学活性、生物活性和毒性等重要信息。以砷为例,在自然界,砷元素可以以许多不同形态的化合物存在,在空气、土壤、沉积物和水中发现的主要砷化物有三氧化二砷或亚砷酸盐(As(III))、砷酸盐(As(V))、一甲基砷酸(MMA)和二甲基砷酸(DMA);在海产品中则主要以砷甜菜碱(AsB)和砷胆碱(AsC)形式存在。另外,还有其他更复杂的砷化合物,例如砷糖(Arsenosugars)、砷脂类化合物等。不同形态的砷其毒性相差很大,如砷的无机化合物一般具有毒性,无机三价砷As(III)能与带巯基(SH)的酶生成稳定的螯合物,使得很多的酶活性降低或消失,严重干扰细胞的生物功能、结构和正常代谢;而有机砷的毒性一般比无机砷小得多,有些形态甚至几乎无毒,像一些海产品中,虽然总砷含量较高,但绝大部分都是以砷糖、砷甜菜碱等无毒形态存在,因此人吃了后并不会引起砷中毒。 那时国际上早有研究者在研究用于形态分析的各种方法,其中以冷阱法和色谱法的研究最为热门,并且均有相应的产品上市。在贸易市场方面,检测手段的落后,使得国际社会的进口标准对中国部分水产品的出口形成强大的贸易壁垒,国内出口贸易受损事件屡见不鲜。针对这些情况,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团队率先开始着手研究液相色谱与原子光谱联用技术,用以解决样品检测中元素形态分析的难题。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再得知此消息后,立即联系该研究团队,并将一台当时生产的AFS-820型原子荧光光谱仪送到张教授实验室,进行联用试验。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基本攻克了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联用接口技术的难题,2004年吉天公司开始正式上马形态分析仪项目,组建以刘霁欣博士牵头的研发队伍,欲将这种仪器商品化。经过反复的硬件调试和方法开发,于2005年10月正式推出SA-10型形态分析仪,同年被仪器信息网评为“2004-2005年仪器新产品”。至此,又一完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特色”形态分析仪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不久这一仪器就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实际应用,其中2006年12月12日的《科学时报》、2006年第6期《现代科学仪器》和2006年12月26日的《仪器信息网》分别报道了《北京吉天色光联用仪纠正“紫菜”错案》的信息。此时,针对这一新型仪器,吉天的应用工程师通过大量实验摸索已经开发和优化出诸多样品如海产品、饲料,血、尿等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由于这款仪器的出色表现,于2007年不负众望勇折当年BCEIA桂冠。SA-10型形态分析仪 随后的几年中,根据检测市场的需求,吉天又先后开发出硒、汞、锑的形态分析方法,并在多个检测领域推广应用。尤其是对汞元素不同形态的检测条件的摸索,直接推动了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汞形态行标的制定,为我国海产品的出口检测做出重要贡献。而SA-10也经过反复改进,升级为SA-20型形态分析仪,仪器性能有了进一步提高。SA-20型形态分析仪 这款仪器的诞生无疑为当时过分依赖进口仪器而国产仪器普遍疲软的的检测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中国除了制造也可以创造。当然同为一类色谱联用技术的高端仪器“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不得不直面形态分析仪带来的挑战。毫无疑问,与价格高昂、运行成本昂贵、操作复杂的“液质联用”仪相比,形态分析仪在中国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更具备普适性,就如同当年原子荧光一样,形态分析仪的普及有着它独特的土壤,等到“春暖花开时”必定会红遍大江南北。 现在,这股春风来了!随着食品中砷汞检测新国标的正式实施,形态分析仪这个国产仪器的宠儿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只不过这次不再是吉天来唱独角戏,而是整个原子荧光厂商的联袂演出。我们可喜的看到经过众多国内仪器人的努力,国产仪器的整体实力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当下的时代再不是“唯进口论”的时代,为国产仪器而发声的呼吁越来越多。这场大戏刚一开锣,舞台上的群演们就按捺不住,吵得沸反盈天,煞有群猴大闹凌霄殿的气势,个个誓要在猴年把这猴戏唱到底,殊不知这闹得天宫的只有那吉天大圣一人,我们暂且不评论这场开年大戏,先来看看这佛祖的经文上写了什么。 此次国标GB 5009.11当中将2003版的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这一标准名称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仔细辨认标准号少了一个T,这意味着 “砷标”从此由推荐标准升级为强制标准,既然上升到国家食品安全的高度那么无机砷由过去的总砷超标才检测变为必须检测,这对检测人员的职业技能是个不小的考验。取消了总砷测定的砷斑法及硼氢化物还原比色法,取消了食品中无机砷测定的原子荧光和银盐法。毫无疑问,手工方法一直存在着操作繁琐,重现性差的缺陷,此次被取消意料之内。增加了食品中总砷测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增加了食品中无机砷测定的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法和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那么重点来了,ICP-MS被作为总砷检测的第一方法,意味着这一国际上常用的方法,逐渐被国内所接受,在未来将会对原子荧光产生不小的冲击。今天主扒形态分析仪,总砷的测定方法暂不展开论述。而无机砷的检测的第一方法被规定为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联用法,这是各原子荧光厂家为之躁动的主要原因,为什么不将液相色谱与ICP-MS联用的方法作为第一方法而选了液相与荧光联用作为第一方法,小编猜测除了ICP-MS操作繁琐,运行成本高,现阶段不利于推广外,还与它本身原理上存在的问题会对砷信号产生影响有关。从总体上看“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这一标准方法前处理相对简单,对于含油脂脂肪和大分子蛋白质的样品专门设计了样品净化的过程,可降低色谱柱的损耗。当然作为一类针对性强的标准,也存在部分不足。比如标准中只列出了稻米样品、水产动物样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三类样品的提取方法,而对于广泛食用的植物性水产品没有给出相应提取方法。所有样品均用稀酸浸泡过夜,虽然提高了提取率,但是也延长了检测周期。对于动物性水产品洗脱采用梯度程序,提高了无机砷与有机砷的分离效果,但是流动相平衡时间较长,检测一个样品所用时间为32分钟,那么做一条7个点的标准曲线就需要将近4个小时,同时还要消耗掉大量的反应试剂,这不利于样品的大量检测。另外,整个标准缺乏相应的编制说明或指导性文件,没有向操作者解释条件选择优化的过程和机理以及遇到问题后的解决对策。吉天拥有成熟的应用案例,可在两小时内完成样品的提取,并且可以在等度条件下完成动植物水产品的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国标GB 5009.17将2003版的GB/T5009.17“食品中总汞及无机汞的测定”改为“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食品中总汞及无机汞的测定”,这也意味着“汞标”同样成为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强制推行。取消了总汞测定的二硫腙比色法,有机汞测定的气象色谱法和冷原子吸收法,和“砷标”类似手工检测方法存在重现性差的缺陷,而气象色谱法和冷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和灵敏度均不及原子荧光光谱法。增加了甲基汞测定的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LC-AFS),并作为甲基汞检测的第一法被写入该标准。这同样为形态分析仪的全面爆发,吹响了号角。从整体上看,甲基汞的检测方法与吉天早期摸索的方法类似,均是将样品经酸提取后,用C18反相柱分离,分离液再经紫外消解将有机汞转化为易于氢化物发生的无机汞,然后被原子荧光检测。这一方法分离效果佳,检测速度快,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标准中对样液的pH 范围的规定太宽泛,2-7的范围足以影响到样品中目标组分的电离度,进而影响样品极性,造成甲基汞在反相柱中的分离状况出现差异。另外标准溶液以流动相定容,这又与样品pH不一致,造成两个基体间存在差异。150mm的色谱柱虽然能将无机汞和甲基汞分离,但是分离效果不佳,如果改用250mm的色谱柱分离效果会更好。吉天自主研发的恒温混悬离心集成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样品的提取,无需浸泡过夜,超高效的紫外消解装置,不需要通入辅助氧化剂,简化了管路,减小柱后扩散的风险。 以上是关于食品新国标的简单分析,不难看出吉天的形态分析仪足以满足国标方法的要求,而吉天长期摸索的检测方法,又是对国标方法的补充,既可以满足广大用户对国标方法的需求,又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用户对特殊方法的需求。 这次食品国标对“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的肯定,将为形态分析仪带来新一轮的采购热潮,连锁反应下又会带动仪器生产、销售以及终端检测甚至技能培训环节的快速增长,这对国产仪器扩大影响力是个很好的契机,我们呼吁各位仪器界同仁在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认真思考国产仪器的未来,积极探索国产仪器突围的新道路,相信通过各界关心国产仪器同仁们的努力,国产仪器真正与进口仪器分庭抗衡公平竞争的时代指日可期。
  • 微流控芯片有望加快寄生蠕虫新药研究步伐
    微流控芯片是指在一块纳米尺度的微小芯片上集成了生物、化学或医学实验室的各项基本操作单元,从而实现实验室全部功能。近日,美国俄勒冈大学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利用微流控芯片对寄生蠕虫电生理信号的读取,可以进行潜在抗寄生蠕虫化合物筛查,这一成果为加快针对寄生蠕虫的新药研究带来希望。图片来源于网络  俄勒冈大学这项研究主要是针对土源性蠕虫开展的。土源性蠕虫包括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等,这类寄生蠕虫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即可感染人类。许多人曾感染超过一种土源性蠕虫,它们在人体肠道内生活、产卵,可能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对人体健康、尤其是儿童发育造成严重损害。  俄勒冈大学生物学家贾妮斯威克斯及其同事早先曾开发出一种微流控芯片,可用于研究微小生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他们利用这种微流控芯片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研究表明,这种线虫咽喉部有节律收缩时会发出电生理信号。受此启发,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微流控芯片有望用于抗寄生蠕虫药物研究。  微流控芯片是指在一块纳米尺度的微小芯片上集成了生物、化学或医学实验室的各项基本操作单元,从而实现实验室全部功能。  研究人员对置于微流控芯片上的寄生蠕虫进行喂食,让它们的咽部有节律收缩。微流控芯片可以捕获蠕虫神经元与肌肉之间的电生理信号,从而实现对蠕虫咽部运动的监测。研究人员再向上述装置中注入有可能破坏蠕虫咽部运动的化合物,观察哪些化合物真正能破坏蠕虫的咽部收缩,并最终使它们饿死。在这个微流控芯片上,研究人员一次可以对8个活体寄生蠕虫进行潜在抗寄生蠕虫化合物筛查。  威克斯说,目前针对土源性蠕虫的治疗药物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寄生蠕虫耐药性越来越强、感染不同蠕虫需要不同治疗药物等。她认为,微流控芯片可以成为加快抗寄生蠕虫新药筛查和开发的有力工具。  相关报告发表在新一期在线刊物《国际寄生虫学杂志:药物与耐药性》上。
  • 集百家众长——第五届微流控芯片高端论坛暨产业峰会(大会报告篇)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网讯 /strong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个学科交叉大融合的技术,物理、材料、化学、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均为微流控芯片技术做出各自贡献,可谓百花齐放,一起创造了微流控芯片领域的勃勃生机。微流控芯片技术也在该过程中“吃百家饭”逐渐成长壮大,并作为快速发展的颠覆性技术之一被写入“十三五”规划。会议中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慷慨地分享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技术难题,为推动我国微流控芯片技术发展献计献策。(依报告顺序展示)& nbsp & nbsp & nbsp 相关报道链接: a title=" 肩负突破“十三五”规划颠覆性技术责任——第五届微流控芯片高端论坛暨产业峰会" style=" COLOR: #c0000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BACKGROUND-COLOR: #d8d8d8"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18/235992.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BACKGROUND-COLOR: #d8d8d8" 《肩负突破“十三五”规划颠覆性技术责任——第五届微流控芯片高端论坛暨产业峰会》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007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f1c951af-4251-4bb7-b9d0-06cd894ba37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 nbsp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教授 林炳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微流控芯片的崛起和我们的责任》 /strong /p p   报告指出微流控芯片作为当代极为重要的新型科学技术平台和国家层面产业转型的潜在战略领域已经处于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微流控芯片研究的主流已从平台构建和方法发展转为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并从应用的需求中寻求科学问题,进而带动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在报告中林炳承以其大连研究团队的近期工作结合微流控芯片研究和产业化的新进展深刻并且扼要的阐述了其对微流控芯片这一“颠覆性”技术的看法。 /p p img title=" IMG_645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990b54d9-0627-453c-9cb5-c9a88a5a59e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张学记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微流控芯片在肿瘤精准基础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strong /p p   张学记在报告中为我们带来了其课题组研究的IP-DO(Channel-Printing Device-Opening)assay方法分享,该方法不仅可以对多种细胞在同一块芯片上进行高通量成像分析,而且可以将10个左右目标细胞提取出来进行多基因转录水平分析,从而将细胞的图像信息与基因基因表达水平信息对应起来。张学记还分享了其课题组发明的一种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类似“乐高构件”的3D打印器件从而方便实现肿瘤细胞-体细胞的共培养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获取肿瘤细胞迁移和转移过程中的动态数据,并且操作简单灵活易于在普通实验室中推广使用。&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img title=" IMG_031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c4d346c0-5a1f-45fb-bd2a-c812b6ae752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蒋兴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Flexible Microchips》 /strong /p p   蒋兴宇报告展示的他们团队发的微流控芯片非常具有灵活性,一方面芯片应用具有灵活性,除了应用于检测还可以用于药物分析、药物筛选、组织工程等领域。另一方面芯片材质的灵活性,即芯片可以拉伸、弯曲、折叠,并可与穿戴性电子产品结合。蒋兴宇在报告中展示了新颖的纸张条码检测与多元层析结合研究成果,同时也分享了人造血管研究成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033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6c060430-7a0d-4a8c-b23d-b24ea0a5013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清华大学教授 林金明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基于微流控平台的细胞共培养及生物微环境模拟的研究》 /strong /p p   林金明在报告中介绍了基于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共培养及生物微环境模拟部分研究成果。其中,林金明课题组在微流控芯片上培养了肝癌细胞,建立了一种微流控芯片上的肝肿瘤模型,成功观测到前体药物卡培他滨的代谢和作用,并与质谱联用对原药及中间代谢产物进行检测。此外他们成功构建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可用于细胞的共培养、缺氧诱导以及代谢物在线分析。林金明还在报告中大家展示了其设计的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仪。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038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78ef98d5-f4cb-4aac-8b25-db050435266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新材料、新技术与生物检测监测技术》 /strong /p p   周蕾指出临床检验、疾控应急、违禁筛查、食品安全等虽然分属于完全不同的行业,但其在具体的工作环节中都面临着“在现场条件下,最短时间内,筛查确定可疑靶标存在与否以及含量”的需求,即生物检测监测。周蕾老师研究的方向主要以上述需求为导向,兼顾学科交叉的科技创新,并以科技创新成果为基础进一步推进学研用及成果转化。周蕾团队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通过纳米材料、生物试剂、生物传感器的生产工艺研究,实现了产业化。并确立了“基于纳米材料、器件、生物应用探索的生物检测监测技术研究”科研方向,进而探索并挖掘了碳量子点、聚集发光材料等多种材料与器件的生物应用价值。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0399.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66a5c0d5-48eb-4d9f-b588-8d9c28ab2c1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大连医科大学教授 刘婷姣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CAF外泌体促进肺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研究》 /strong /p p   刘婷姣在报告中分享了其研究成果,即为了揭示CAFs及其外泌体是否能够在SACC细胞到达肺之前改造肺组织微环境,形成一个易于肿瘤细胞定植的转移微环境,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进行验证。最后证明CAFs外泌体通过构建转移前微环境促进SACC肺转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040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48aeda00-87ce-42d0-abf7-0a80d4695f7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北京大学教授 黄岩谊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微流控芯片单细胞测序》 /strong /p p   黄岩谊报告中指出在单细胞和少数细胞水平上了解异质性、随机性和协同性在生命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可以从根本上更好地把握关键生物事件如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也为健康与医疗提供基础科学数据。黄岩谊团队通过微流控芯片,稳定进行单细胞俘获和定量观测,并进行单细胞测序的样品前处理,实现了高质量的哺乳动物单细胞全基因组和全转录组的测序,以及极其微量细胞的表观遗传组测序;同时还可以进行单细胞尺度上的微观定量图像获取。通过微流控技术实现针对同一个单细胞的多维度分析,由此建立两种或者多种定量测量方法间的相关性,使得很多分析可以进一步深入,意义重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0409.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7449b8f3-455c-4a73-b552-e264a324ff1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海军军医大学教授 马雅军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虫媒传染病媒介及其携带病原体快速侦检研究现状及其需求分析》 /strong /p p   马雅军报告中指出虫媒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原因,历史上曾对军队战斗力造成重大影响。随着我军执行任务的形式和环境更加多样化,虫媒传染病对部队战斗力的威胁日益增加。适于现场的快速、灵敏和准确的媒介种类及其携带病原体的一站式检测技术方法可为虫媒传染病的有效防控、以及流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马雅军在报告中也表示出她对微流控芯片技术解决该类问题的期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0429.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c8bbb5e1-b054-42ab-868c-9a2a0710286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研究员 刘大渔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微流控体外诊断技术应对临床检验医学的挑战》 /strong /p p   刘大渔以一个在检验医学一线从事微流控体外诊断研究课题组的视角,扼要阐述微流控技术的优势以及临床检验领域的应用前景。针对目前临床检验工作中的痛点问题,结合已有微流控体外诊断技术和本课题组研究工作介绍了微流控体外诊断技术在分子诊断、免疫检测以及病原微生物等三个领域的应用。刘大渔探讨了新形势下微流控体外诊断技术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微流控技术是应对临床检验医学挑战的有力工具,该技术将会对临床检验能力的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043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8eaa6e02-91d9-46d6-9890-d6fc0b02a4b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 王琪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基于微流控芯片仿生肺模型的肺癌转移机制研究》 /strong /p p   王琪报告中分享了研究成果既采用PDMS材料,依据体内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培养介质、组织与组织间、器官与微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特性以及流体力学原理,设计和制作了一个能够接近肺解剖结构、模拟肺生理功能的微流控芯片仿生肺模型。通过重建肺的解剖结构,包括支气管和肺间质以及血流、气流等模拟肺的生理功能 同时以此为平台,进一步重现肺癌发生及转移过程并进行相关机制等深入研究。该模型还可为其他肺部疾病的研究提供一种重要技术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674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78a5543f-2260-400b-bf20-d923d42b940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胡国庆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微纳生物颗粒的微流动操控:从惯性到弹性》 /strong /p p   胡国庆指出微纳尺度颗粒(细胞、细菌、合成颗粒、囊泡、生物大分子等)的精确操控在生物、医学、材料和环境等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应用。以循环肿瘤细胞和外泌体为代表的稀有生物颗粒的高效富集与分离,一直是制约临床与基础医学研究的技术瓶颈。这些生物颗粒在血液样品中的含量极小,因此要求分离方法必须满足高的处理通量要求。胡国庆团队以微纳生物颗粒的高通量操控为目标,系统研究了惯性效应和黏弹性效应作用下微通道中微纳颗粒在迁移规律与操控机理,并将相关微流控机理成功应用于众多生化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6749.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e818deed-da09-4373-96e2-809497f5f39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厦门大学教授杨朝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循环肿瘤细胞的识别、捕获与单细胞分析》 /strong /p p   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检测在肿瘤分期诊断、动态监测、疗效评估、药物开发和预后监测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杨朝勇团队基于微流控技术,发展了高效核酸适体筛选方法,获得多条可识别不同CTC的高亲和力、高特异性核酸适体序列 利用流体调控与表界面调控技术,构筑了基于细胞尺寸与生物识别特性协同捕获的微流控微柱阵列芯片,实现了CTC的高效捕获与无损释放 借助微流体器件的精准操控优势,并开发了一系列高通量单细胞分析方法,用于揭示CTC的分子病理信息。其所发展的肿瘤细胞的识别探针、捕获芯片与高通量单细胞分析方法在癌症的精准诊断、用药指导、疗效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050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70576640-cbe1-49ca-a43c-af1a0ca7120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罗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基于肾和肝芯片的药物毒性鉴定新方法》 /strong /p p   器官芯片技术可以模拟器官的功能,具有较高的仿生性,利用器官芯片进行中药毒性鉴定,结果既与体内结果比较接近,而且速度快,通量高,成本低,在动物实验前进行一轮器官芯片毒性筛查实验,可以大幅减少东阿不的用量,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报告中展示了罗勇团队构建的两种仿生肾和肝的微流控芯片,并进行李茹药物毒性鉴定实验。结果发现顺铂的主要毒性部位为肾小管,肝微环境对毒性结果影响较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062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cc40c809-5aac-459c-aceb-242635c2e86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 盖宏伟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Digital biosensor and digital immunoassay 》 /strong /p p   盖宏伟在报告中分享了研究成果,其团队的建立了一系列基于量子点光谱成像的数字生物传感和数字免疫技术。该类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均相分析,可用于血液样品等特点。同时以微球为探针的超高灵敏免疫分析技术,可以实现10 sup -22 /sup 摩尔水平的生物标记物的绝对定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064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6db307d0-74a1-4d69-8462-d87e09927ff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显明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数字微流控芯片微反应器相关衍生技术的研究》 /strong /p p   在生化反应与检测如免疫样品反应与检测、珍贵样品合成、单细胞研究等具体应用中,存在对微小、微量样品捕捉、富集、纯化等特殊功能性需求。刘显明报告中展示基于数字微流控液滴平台的磁珠分离与清洗、液滴导入体积反馈控制、passive dispensing等功能性单元的研究工作,以上液滴的操作控制过程均在空气相中进行,不依赖于油相环境,生成物更加单纯,易于与检测仪器接驳且便于开展细胞研究等工作。与通道式微流控芯片相比,如果解决通量问题,数字微流控芯片作为微反应器在生化应用方面可能更具吸引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img title=" IMG_069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558f8192-4389-4bd5-a687-5142d65bf74d.jp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复旦大学教授 俞燕蕾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光致形变液晶高分子及其微流控芯片构筑》 /strong /p p   俞燕蕾报告中展示了其团队对光致形变液晶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并且将这新一代的光致形变高分子材料与传统微流控芯片结合,构筑出微流控芯片的核心部件,实现微管执行器到微流控芯片的制造升级以及芯片通道中生物样品输运的精确光控制,并且该方法驱动流体时无需特殊的光学装置和微组装过程可以最大程度简化微流体控制系统。为推动光控微流体技术在生物领域应用奠定了构筑材料和调控机制的重要基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645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3335957a-82ca-4caa-8261-3217d0dab0e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杜昱光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营养代谢器官芯片的研发及其应用》 /strong /p p   器官芯片可以在细胞水平模拟组织微环境并且具有观察方便可实现实时监测,易于连接分析装置,成本低、周期短等优点。使用器官芯片代替部分动物实验进行营养代谢研究成为一种趋势。杜昱光在报告中分享了其团队在器官芯片方面的研究进展,展示了其建立的血管糖萼芯片的生理和高糖损伤模型;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层叠式大肠器官芯片 搭建了肠-肝-肾的多器官组合芯片模型。并且,其团队分别在模型上进行了实验,取得了非常理想的结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078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69f8a922-29bf-4c4e-b1a2-bc16d29ce9a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 尹小毛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临床微生物检验:不足与需求》 /strong /p p   尹小毛报告指出二十一世纪以来,尽管临床微生物检验领域有了较大发展,但是面对日益增长的临床诊断需求,临床微生物检验尚存在较多不足之处。表示基于当前临床微生物检验存在的不足,医生和患者未得到满足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快速、简便和准确的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方法 样本检验方法以及相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和通量较高的全自动仪器 可以及时提供正确有效信息的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和实验室对于临床微生物检验方法选择的可靠建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690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09854b56-72ca-4150-9be2-9a8d62fc966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研究员 许文明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作《微流控技术在生殖与围生医学的科研与临床中的应用》 /strong /p p   许文明报告围绕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如,微流控技术在单个细胞分离、干细胞分离、3D细胞培养、组织芯片模型、精子优选应用等技术上的发展。并重点从生殖领域内的科研与临床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在上述领域的方向作了详细的梳理。他表示对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生殖与围生医学,药物筛选与毒理测试等多领域的应用需要病人、医生、多学科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与交流。 /p p   第五届微流控芯片高端论坛暨产业峰会大会报告,包罗微流控芯片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应用,全景展示了我国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水平以及未来发展和产业化方向。希望像林炳承老师期待的那样,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可以加入到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研究应用的队伍中,这样微流控芯片技术才能更加成熟,最终真正全面造福人类! /p p & nbsp /p
  • 微流芯片将液态物质分析时间缩至几秒
    近日,在最新一期《芯片实验室》杂志的封面上,刊登了化学方面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德国莱比锡大学分析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运用微流芯片技术,使液态化学物质分离与质谱检测得以同时进行,从而将整个分析过程缩短到几秒钟。   莱比锡大学分析化学研究所德特勒夫贝尔德教授领导的工作团队完成了这项研究,他们专门研究微缩成芯片大小的化学分析系统,用微电子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过程。贝尔代教授说:“当化学过程发生在这样的微管中,而不是在大试管和烧杯中时,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品的用量,还可以将这一过程的时间从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缩短到几秒钟。”   这项新的世界纪录仅在一个小玻璃芯片上就得以实现,其上有着非常细的、人头发丝大小的沟槽。分析芯片里有微量的液体(微流),莱比锡的研究人员将一个纳米喷针与之集成在一起。这个极细的纳米喷针尖端只有人头发直径的十分之一,是该研究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这项成果成功将芯片技术和质谱分析直接耦合在一起。   通过高速电泳分离与快速质谱结合,研究人员首次成功使物质在一秒钟内彼此分离,然后几乎同时就进行质谱分析鉴定。这个集成了纳米喷针的微流玻璃芯片以100赫兹的工作频率采集数据。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技术对于制药业特别有吸引力,因为该行业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物质库中大量潜在药物进行高通量筛选测试。而用质谱法来进行化学物质的鉴定早已在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