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刘虎威

仪器信息网刘虎威专题为您整合刘虎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刘虎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刘虎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刘虎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刘虎威话题讨论。

刘虎威相关的资讯

  • 刘虎威教授: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质谱学术交流平台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访中国质谱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 /strong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过去多年,中国的各种质谱学术交流会议每年都要举办多次,比较分散,各一级学会下的质谱专业委员会独立运作,缺乏一个团结统一的学术交流平台。而随着质谱行业从业人数的增多,迫切需要中国质谱学术会议的统一,以提高中国质谱的学术水平,促进中国质谱事业的发展和普及。 /p p   2018年11月23-26日,新一届 “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将在广州举办。此次大会联合了中国质谱学会(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质谱仪器专业委员会的力量,反映出中国质谱步入新时代。为此,我们特别采访了中国质谱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请他谈谈如何将“中国质谱学术大会”打造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3b8f65c-7eb3-44ec-b8f6-e0c5717354ec.jpg" title=" 刘虎威.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中国质谱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中国质谱正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strong /span /p p   中国的质谱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经过近70年的发展,队伍规模已扩展至上万人,学术研究水平也基本与国际同步。在刘虎威看来,队伍搭建好,水平上来了,中国质谱发展具有影响力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际化。他表示:“中国质谱要走出去,就要跟国外交流,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同时要把国际学术牛人请进来与我们交流。” /p p   近几年在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以及韩国、新加坡、日本、英国等国家举办的质谱学术交流会上,常能看到中国学者受邀出席的身影。不论是即将在台北召开的世界华人质谱会,还是在圣地亚哥举办的第66届美国质谱年会 (ASMS 2018 ),中国的质谱学者都在积极参与。刘虎威表示:“通过交流,可以展示中国质谱的真实水平,扩大中国质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中国学者正逐渐从华人质谱交流圈,向亚洲、欧美的学术界迈进。” /p p   在中国质谱学会,张新荣和刘虎威共同负责国际交流工作。除了走出国门开展交流,中国质谱团队近年也组织了多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质谱大会。2014年,第5届亚洲与大洋洲质谱会议(AOMSC)在北京大学召开,赞助企业和参会人数均创新高,被认为是历届AOMSC中水平最高的一次。此外,中国质谱学会还在积极申请国际质谱大会(IMSC)的主办权,力争在中国举办这一个国际会议。从“走出去”到“请进来”,中国质谱正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ASMS在美洲,IMSC在欧洲,中国质谱大会在亚洲” /strong /span /p p   尽管中国对外的质谱学术交流正火热开展,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家都有自己的质谱大会,而中国却少了可与之相媲美的质谱交流平台。刘虎威说到:“下一步就是要把中国的质谱大会,办成像美国ASMS那样的规模,ASMS在美洲,IMSC在欧洲,我们希望把‘中国质谱大会’办成亚洲最大。” /p p   2016年在西宁,中国质谱学会第十届理事会选举成立时,刘虎威就曾表示:“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所想的就是为中国质谱的发展贡献一点力量,把中国质谱的团队整合起来,把基础打好。”利用未来两到三年的时间,把中国质谱学会发展成一级学会,把中国质谱大会打造成ASMS这样的学术盛会,这应该是中国质谱工作者的共同愿景。 /p p   当前临床质谱方兴未艾,许多三甲医院的检验科设立质谱中心,中国质谱学会顺势而为,专门成立临床质谱专委会。中国质谱事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中国质谱学会也将汇聚全国质谱同仁的力量,把中国质谱学术大会打造成国家级的质谱学术交流平台,并在国际上有重要的影响力!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8年11月23日开幕的中国质谱学术大会上,我们将有望一睹中国质谱事业新风采。仪器信息网作为大会合作媒体,届时将带来精彩报道,敬请期待。 /span /p
  • 精准测量,质谱护航大健康——访BCEIA 2021学术报告会质谱学分会负责人刘虎威教授
    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1)将于2021年9月27-2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召开,本届会议将继续秉承“分析科学 创造未来”的愿景,围绕“生命 生活 生态——面向绿色未来”的主题开展学术报告会、论坛和仪器展览会。  近期,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仪器信息网特别组织了BCEIA 2021系列专访,邀约参与学术报告会组织和筹备的各领域专家,解读会议主题,分享学科发展趋势与仪器创新研究方向等,以飨读者。  作为BCEIA学术报告会质谱学分会负责人,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自1985年以来连续参加了每一届展会,亲历了BCEIA从初创时期到成长为世界四大分析仪器展会之一的全过程。借此机会,我们特别采访了刘虎威教授,请他围绕BCEIA多年来的发展变化、质谱在新冠病毒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取得了哪些研究进展、质谱技术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BCEIA学术报告会质谱学分会召集人 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  在刘教授看来,近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外仪器厂商非常重视开拓中国的市场,国产仪器厂商也将BCEIA视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的重要平台,BCEIA的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仪器厂商参会,展览会规模连创新高,今年展出面积达到53000m2,同比增加了51%。另一方面,BCEIA将学术交流和仪器展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搭建了产、学、研、用合作的平台,国内外分析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分享不仅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仪器研制的新思路、新方法的突破。  2021年学术报告会质谱学分会主题定为“精准测量,质谱护航健康”。对此,刘虎威教授认为质谱分析作为20世纪人类所发现的最伟大的技术之一,其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而我国质谱仪器的研发制造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因而在主题设定及报告内容安排方面进行了考虑。而“质谱护航健康“则是考虑到当前临床质谱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质谱技术在临床分析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由于高通量、高灵敏度的特点,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领域快速发展,其应用主要涉及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及临床分子生物诊断等多方面,并可对传统方法学进行替代。2020年以来,新冠病毒成为学者竞相研究的热点,质谱技术在检测诊断、疫苗研发生产以及新药筛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这些领域也将成为质谱技术应用的最大蓝海市场之一。  谈到质谱技术的进展,刘虎威教授表示,离子化技术的发现及进步对质谱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自2004年美国普渡大学Cooks教授提出解吸电喷雾电离(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DESI)以来,目前已发展了几十种常压离子化技术。随着离子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常压离子化技术结合后端的质谱分析器,迅速应用在诸如食品、药品、材料、物证、环境、卫生等领域的安全检测与品质控制。不仅如此,其在组学分析、新药研发、中药及天然产物分析和生物分子成像等领域的应用也发展迅速。  采访的最后,刘虎威教授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今年的BCEIA的举办注定与往届有很多不同之处,本届展会将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视频直播等手段实现线上与线下互补提升,方便更多观众了解到分析科学最新的研究内容,掌握近年来涌现出的新仪器新技术。  … …   欲了解更多采访内容,欢迎观看以下视频!
  • 促进国产分析仪器发展 质谱让生活更健康——BCEIA2019刘虎威教授专访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9年10月23-26日,第十八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9)将在北京· 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BCEIA既见证着中国分析测试领域技术和产品的发展,也在不断对前沿技术和科学进行探索和展望。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为更深入地了解本届BCEIA,仪器信息网曾于6月采访了本届BCEIA2019学术委员会主席陈洪渊院士,相关新闻在业内反响热烈。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因此,仪器信息网于7月份又特别采访了BCEIA2019学术委员会委员、质谱学分会负责人、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作为多届BCEIA的“亲历者”,刘虎威为我们分享BCEIA金奖近年来的发展,本届BCEIA质谱分会的筹备情况,以及对当前我国质谱仪器和应用发展状况的看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ec880a16-c285-45c9-b0cc-46bfa0f0d37d.jpg" title=" 111.jpg" alt=" 111.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span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从BCEIA看国产仪器发展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BCEIA作为我国分析测试领域最重要的大型学术国际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从诞生至今的34年里,一直见证着国产仪器的发展和壮大。除了为国产仪器提供丰富的展示空间之外,从1989年第三届BCEIA开始,为了鼓励国产分析测试仪器的创新和发展,专门设立了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仪器奖,又称BCEIA金奖,可谓是每年BCEIA的重头戏之一,是国产仪器创新发展的重要见证。BCEIA金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从1989年第三届至2017年第十七届,共评选出165台优秀国产仪器。刘虎威曾担任多届BCEIA金奖评审专家及金奖仪器秀主持人,他表示,BCEIA金奖的设立,确实对国产仪器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绝大部分获奖新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09189a7b-1763-4a7a-8dfc-a652f2cb5d3d.jpg" title=" 222.png" alt=" 222.png" width=" 600" height=" 402"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BCEIA 2013 金奖仪器秀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除BCEIA金奖之外,为了鼓励国产仪器的发展,近年来,BCEIA还特别设立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阶段成果展”,刘虎威也非常关注该展览。他指出,“在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的支持下,国产仪器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个仪器,从研制出来样机,到推出产品,这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期的重大专项,多是由科研院所牵头 主要支持的是仪器前期的研发工作,但是做成样机之后,如何批量生产,如何保证量产仪器性能稳定可靠,这一部分也需要不断研究 而这一部分工作的难度,不亚于仪器研发的难度。现在国家也注意到这一问题,后期的重大专项转而由仪器企业牵头,更加注重仪器后续的成果转化。“仪器产业化的投入也是很巨大的,在这方面,如果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继续再投入,国产仪器定能更好地、持续地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0671f0ca-b460-40ca-b4e6-537a3cba0a78.jpg" title=" 333.jpg" alt=" 333.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BCEIA 2017 重大仪器专项成果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虽然近年来国产仪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客观地说,与进口仪器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刘虎威谈到。有些国产仪器存在后继无力的情况,仪器研发出来后,后续在市场上可能销声匿迹了;或者仪器好不容易研发出来,企业互相打价格战,没有利润继续投入研发,技术难以创新。“此外,国产仪器想要发展,需要有用户参与到仪器的研发中来,不断改进创新。在国产仪器采购上也给与一定的支持,给国产仪器企业发展的空间也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BCEIA质谱分会:关注新技术 助力健康生活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相对于国际上其他的展会,BCEIA的学术会议无疑是非常出彩的,为厂商、专家和观众搭建了一个良好地交流平台。刘虎威是BCEIA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时亦是BCEIA质谱分会负责人。质谱技术诞生100多年来,曾数次荣获诺贝尔奖;至今仍焕发出勃勃生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是当前分析测试领域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近年来,质谱在组学研究、临床等领域,发展迅速,吸引着学术界的目光。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本次BCEIA2019质谱分会的主题为“质谱助力健康生活”,希望拉近质谱技术和人类生活。刘虎威介绍道,会议将瞄准质谱最新的技术发展,例如食品快检领域的快速、高通量新技术 质谱在人类健康及疾病相关的领域的最新应用,包括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细胞组学、单细胞单分子分析等组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刘虎威还特别提到,质谱的单细胞分析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科研方向,虽然从仪器的角度来说,目前商品化的仪器还很难做到,但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来说,探索该领域的可能性非常值得,目前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针对上述领域,此次质谱分会都邀请到了30多位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瑞士、韩国、新加坡、澳门等海外国家,以及国内及港澳台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作分会报告,相信会有很好的交流。同时,在BCEIA2019大会报告上,质谱学分会邀请到了波士顿大学的Prof. Catherine E Costello,为我们分享质谱学在组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3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df5207ae-5963-4cbc-890e-f477a2dd6496.jpg" title=" 444.png" alt=" 444.png" width=" 600" height=" 337"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BCEIA 2017 质谱分会场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谈及目前质谱技术的发展方向,刘虎威表示,目前质谱的灵敏度、分析通量以及质谱检测的成本等都限制了其在某些细分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新兴的食品安全、医疗诊断领域。未来,我们需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此外,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及用于特定领域的专用化质谱仪器,都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同时,刘虎威表示,BCEIA本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术界与企业界交流的平台,学术研究的成果能不能成功产业化,也是本届质谱分会非常关注的问题。希望相关专家与厂商更多交流合作,将成果产业化,共同推动质谱领域的发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采访的最后,刘虎威希望BCEIA今后组织地更加精密,吸引越来越多的参展商加入,让广大观众能看到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同时,希望今后学术会议越办越好,在学术界影响力不断扩大。 /p p br/ /p
  • 质谱有道 | 刘虎威教授莅临谱育科技参观,共话科学仪器研发与创新
    9月2日,谱育科技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刘虎威教授。刘虎威教授是北京理工大学分析化学博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是分析化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目前是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美国化学会会员,兼任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顾问、北京市分析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北京色谱学会理事长、《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和《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副主编、《色谱》杂志执行副主编,《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国际编委,以及《化学通报》、《分析测试学报》、《分析试验室》、《中国测试》、《中国药学. 英文版》、《分析科学学报》、《现代科学仪器》、《现代仪器与医疗》、《岩矿测试》和《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等杂志编委。在简单的会谈后,刘教授来到生产线,实地参观制造中心,从生产源头了解国产科学仪器制造开发,分享自己对于科学仪器的新发展新方向新期待。刘教授表示:“从在有关材料上了解到谱育科技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研制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到今天深入的实地参观,很震撼;看到国产仪器能够达到这样高的水平,感慨科学仪器人道路之艰辛、责任之重大,每一位科研人员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希望大家对科学仪器事业依旧充满热诚,一同为科学仪器事业奉献力量。”参观交流后,刘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常压离子化质谱及其在医药分析中的应用——兼谈质谱仪器的研发与创新”主题讲座。刘教授简要介绍了常压离子化质谱的发展历程,从新应用探索、技术创新、方法创新、临床应用四个方面重点讲解了其团队在常压离子化质谱方向所做的研究工作。其中,关于如何利用“铅笔”(石墨)提高质谱灵敏度、如何利用常压离子化技术做印章成像及如何利用芯片让细胞“排队”进而开展单细胞研究的内容生动形象,引得在场研发人员们热情高涨,大家与刘教授就创新技术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刘教授与研发工程师(们)激烈探讨刘教授以自己的质谱研发经历为例,与大家分享了从事科研事业中所遇到的精彩案例,并表示从打破技术瓶颈到仪器研发创新,我们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我们要脚踏实地,从技术创新到分析应用,像做科研项目一样,最终才能取得满意的实验成果。刘教授的精彩讲解让在场长期奋战在一线的工程师们仿佛梦回校园,还是那个在学校虚心听取老师教导的莘莘学子。虽然各位工程师已离开校园多年,大家对于老师的敬重以及对知识的渴求依旧炙热,对于科研事业依然保持着极大的热情。漫长的研发时光在悄无声息中为我们带来了眼角的细纹,却磨灭不了我们为科学仪器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讲座后合影不论是在学校潜心科研还是投身于科学仪器制造业,我们始终保持着最初的那颗为祖国科学仪器事业奋斗的初心,感谢刘虎威教授来到谱育科技参观交流和指导工作!相信在每一位工程师的努力下,能够早日攻克“卡脖子”问题,为科学仪器创新添砖加瓦,助力打造中国科学仪器的新时代。
  • 产学研合作 从市场需求着手“做”研发——访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群杰博士
    2010年6月,由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纳艾杰尔)主标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子课题“高性能色谱分离材料和色谱柱的研制”在天津顺利通过了验收。据悉,博纳艾杰尔以此课题成果-高性能液相色谱柱,成功解决了“三聚氰胺”、“乳制品雌激素”等检测问题,并为2010新版中国药典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更为可喜的是该课题研发的Venusil AQ C18液相色谱柱还被欧洲药典收录,成为第一个进入欧洲药典的中国品牌色谱柱。   “高性能色谱分离材料和色谱柱的研制”这个课题可谓硕果累累,在立项之初,是基于什么样的大背景?博纳艾杰尔又有怎样的研发“秘笈”?带着诸多疑问,仪器信息网编辑(以下简称:Instrument)于近日前往博纳艾杰尔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总部,采访了课题负责人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及博纳艾杰尔总经理汪群杰博士,就课题申请背景、成果亮点、成功经验及“十二五”计划等进行了访谈。 “两段故事”成就双方合作 课题竞标激烈   Instrument:请两位介绍一下“十一五”项目《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子课题“高性能色谱分离材料和色谱柱的研制”的申请背景?以及双方的合作渊源? 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   刘虎威教授:说到该项目的申请背景及我与博纳艾杰尔的结缘,我要讲两个小故事。   故事之一:多年前,国内一家著名酒厂派人来北京购买一根进口品牌的气相色谱柱,当时厂商没有现货,于是厂商就推荐其到我的实验室。恰巧那时我自己也在研制气相色谱柱,其性能与进口产品相同,完全能满足有关分析要求。可是当他们跟领导汇报后,领导回复是:除了进口品牌的产品,不要国产的。这件事情给我很大的触动,从那时起我就一直非常关注国产色谱柱的发展,并寻找机会与国产厂商合作,共同发展中国的色谱技术与产品。   故事之二:2005年,现博纳艾杰尔董事长梁萍女士找到我,请我帮忙测试几根液相色谱柱的性能,测试完之后,我发现这几根柱子的性能很不错,是很好的产品。后经了解才知道这几根柱子正是博纳艾杰尔公司所生产的,又了解到该公司的技术领头人汪群杰博士的经历和技术背景,我立刻意识到我找到了合作对象。   2006年,恰逢科技部启动“十一五”项目《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其中子课题“高性能色谱分离材料和色谱柱的研制”正好是我多年来一直想做的事,而此时我又找到了合作的对象,于是我与博纳艾杰尔、大连思谱、南京麦科菲三家企业联合申请了该课题,并且经过激烈竞争,最终从4家竞标联合体中脱颖而出,中标了该课题。 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群杰博士   汪群杰博士:我们能够拿到这个课题,首先要感谢国家科技部的支持和鼓励,我们赶上了这个好时机,并以此课题为契机,放心大胆、大刀阔斧的做我们的色谱柱事业,来回报国家和社会 其次要感谢刘虎威教授的带领,是在刘教授的帮助下,我们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完美组合,并且刘教授在很多环节上都给予了很多的指点,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有刘教授的推动,非常感谢!   Instrument:据悉,在课题申报之初,有个别专家认为“在这么短时间内,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最终课题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请两位谈谈课题进行中所遇到的困难?   刘虎威教授:的确,在课题申报之初,有专家认为该课题这么多的目标是不可能都实现的。而最终在课题结题会上,专家说“你们完成的结果远远超乎了我的想象”。由此可见完成此课题的困难有多大,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最终超额地完成课题任务。   汪群杰博士:就具体的困难而言,我想主要有资金和技术两方面。对于企业而言,在任何阶段,资金都是企业发展的瓶颈,这时,企业是“等”、“靠”,还是靠自己的力量先“做”?在04-06年,企业初期默默地耕耘不仅为项目打下了前期的技术基础,同时赢得了当地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包括项目的资金匹配。   在技术方面,我们的主要成功经验在于正确掌握了工业开发与科研的差异,比如高纯球形硅胶基质,国内一些科研单位多年前就可以在实验室里进行小量制备,但始终未有企业进行真正的工业化开发,这种工业化的开发并不是在科研小试成果上基础上的一个简单放大,而是一种不同形式,不同角度的产品二次开发过程。高纯硅胶带生产过程与芯片有着类似之处,整个工艺有七步之多,每一步上微小偏差积累下来都可能使最终产品的重现性保证成为工业化生产的最大难题,我们的开发过程正是瞄准了这一核心难题,进行了完整的工艺稳定性试验设计,首先确立了数十个关键系数控制点进行了数千次以上的条件实验、筛选实验、收集大量的实验数据,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找到最佳控制点,这是一个非常乏味枯燥的过程,所以说,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能否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正是这种坚持的态度,让“量”变转为“质”变。只有积累点滴的改进,才能使已有的产品和技术无限趋于完美。 课题成果凸显“三大亮点” 打响博纳艾杰尔品牌   Instrument:请两位介绍一下“高性能色谱分离材料和色谱柱的研制”课题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突出的亮点?   刘虎威教授:课题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自主研发了高纯硅胶基质和16种不同粒径键合硅胶色谱填料,如,小粒径的硅胶填料、以纯水为流动相的键合相等,并实现了系列高效液相色谱柱的产业化 利用自主研发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基质,研发了13种高聚物填料,实现了10种液相色谱柱的产业化 利用自主研发的7种气相色谱固定相,实现了9种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产业化。 课题产品成果-全系列液相色谱柱   而说到该课题的亮点,我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顶天立地”:从源头——填料的研发开始,推及适用于不同应用领域的产品。   现在科学研究都在讲“顶天立地”,“顶天”指基础研究,“立地”指应用。就我们这个课题而言,我们也做到了这点。课题从色谱柱的源头硅胶填料、高聚物填料研发出发,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出了基于硅胶填料和高聚物填料的几十种液相色谱柱品种,及开发了相关固相萃取小柱(SPE),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   (2)通过“三聚氰胺”事件,打响了博纳艾杰尔的品牌。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国内发生了“三聚氢胺”事件,在该事件中,博纳艾杰尔通过前期课题积累的研发成果,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了检测乳品中三聚氰胺解决方案,并且开发了相应的样品前处理用SPE柱,及时地帮助国内乳品企业解决问题。博纳艾杰尔在此事件中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而社会给予博纳艾杰尔的回报则是对“博纳艾杰尔”品牌的认同。   (3)课题未结题就产生了经济效益,也使企业有持续的资金投入。   在进行课题申请时,我们就向科技部承诺:项目研发的产品要推向市场,实现销售。对于企业而言,新产品需要通过推向市场,得到用户反馈,进一步改进,再推向市场这样不断循环过程才能越来越好,而不是单纯“闭门造车”。这也是企业不断将新产品推向市场的原因。不过,在新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企业也获得了经济利益,有了资金投入到下一步的研发中,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Instrument:如今该课题圆满完成,请问该课题对我国的色谱分离材料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汪群杰博士:首先,对于国内的用户而言,该项目的完成,开发出了多款与进口产品性能相当的产品,这样势必会迫使国内液相色谱柱及SPE柱的市场价格整体降低。其次,虽然中国市场在不断增长,但是从国外厂商的角度上讲,他们很难为了国内的特殊需求去修改他们现有的产品或定制产品,而我们能做,并且很愿意这么做。例如,博纳艾杰尔就与庞国芳院士合作,根据他们的特殊需求,开发了一款专门用于茶叶前处理的SPE柱和多残留检测方法,不仅成为国家标准,而且正在申报AOAC标准,我们自主创新的酰胺键合材料,不仅为2010版药典的某些品种的分析提供了帮助,而且为多个国内外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分析和纯化项目提供了解决难题的基础和关键,其中包括八角中莽草酸的提取和分离(863项目)、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的分析(2010版药典)、环形多肽异构体分离、小核酸分离、极性小肽分离等,从这点上说,我们的创新产品和应用技术也对国内的科研及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以企业的方式做课题” 使产学研更好结合   Instrument:请两位谈谈“高性能色谱分离材料和色谱柱的研制”课题取得成功的原因?   汪群杰博士:我想我们能够取得成功,首先,得益于国内科学家前期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大连化物所张玉奎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傅若农教授、中科院化学所刘国诠研究员、生态环境中心黄俊雄研究员、兰州化物所陈立仁和蒋生祥研究员等都曾在高纯硅胶合成和毛细管色谱柱方面做过很多科研工作 我们比较幸运,在他们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开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得到许多专家的关注和支持,如中国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钱小红教授等。   其次,我们是以企业的方式来做课题。与科研院所、高校不同,企业做研发所考虑的出发点就是“生产”,所以在进行实验设计、质量控制方面更多的是从生产角度去考虑,而不是单纯为了把产品做出来。而且,博纳艾杰尔在做研发时还有一个很特别之处就是根据市场的导向来开发产品,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我想这也是我们能成功的一个因素。   刘虎威教授:我还要补充一点,拥有如汪群杰博士这样熟知工业化产品生产流程的人才是该课题成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国内有很多科学家研发了很多好的成果,但是最终却不能变成好的产品,原因在于有的科学家不太关注“科研成果”与“产品”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而汪群杰博士在国际大公司的从业经历,使得他懂得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如何实现产业化。   Instrument:正如刘教授所说,有的科学家不太关注成果产业化的具体细节,因此“产学研”合作就很有必要,但是许多产学研合作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成功,请谈谈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经验?   刘虎威教授:说到经验,我有三点可以与大家分享:   (1)以立场中立者当课题负责人和协调人。在我们这个课题中,四家单位有三家是企业单位,如果让任何一家企业单位的人员担任课题负责人,大家可能都会对公平性有看法,而作为高校教授的我很偶然地担任了该课题的负责人,立场比较中立,协调三家企业单位之间的各种关系也比较容易。从结果来看这种选择也是正确的。   (2)产业化课题一定要以企业为主体。科技部在立项时就很明确要求,这是一个产业化项目。科学家与企业在项目研发中关注的点不同,科学家关注原理性的创新成果,而企业关注的是成果是否有市场,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成本、产品的稳定性等。因此必须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企业把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二次开发,从而转化为真正有市场的产品。   (3)合作之初就要明确合作体中各自的利益与责任。在一些合作中经常会出现资金分配及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而在我们这个课题中,我们在课题合作协议中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四家单位的利益与责任。例如,协议规定博纳艾杰尔负责硅胶基质填料及色谱柱研究,大连思谱负责PLOT气相色谱柱研究,南京麦科菲负责高聚物基质填料及色谱柱研究,那么由此而产生的知识产权都归各个企业所有。而我则主要负责产品测试、应用等,可以发表相关的论文。在国家资助资金的分配上也有详细的分配细节,因此避免了可能的争议。   此外,对于科学家而言,他们可以从这种合作中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合作副产品”。例如,参与课题的研究生就业更加容易。在合作研究中,研究生频繁接触和参与实际应用,同时还帮助企业的用户解决实际的问题,这些都为研究生就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以市场为导向 针对应用领域纵向开发产品   Instrument: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官之年,请问两位在“十二五”中又有怎样的合作计划?   刘虎威教授:我们承担的“十一五”课题取得了成功,当然希望在“十二五”中继续得到国家的支持,并且我也愿意继续与博纳艾杰尔合作。就目前色谱柱发展的趋势及市场需求来看,有两大趋势,其一更具有通用性,一种色谱柱可以分析更多不同的物质 其二具有专用性,对某一物质具有很好的分离性能。我想在填料及色谱柱方面,以上两个方向都可以纳入到计划中。   此外,我希望能与博纳艾杰尔在仪器设备开发方面也进行合作。我们知道博纳艾杰尔是以填料及色谱柱起家的,但对于液相色谱市场而言,博纳艾杰尔仅仅涉足色谱耗材市场,如果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研发相应的仪器设备,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也会对耗材业务有更大的促进。目前,博纳艾杰尔已经在此方面有所开展,推出CHEETAH快速纯化制备系统,并且获得了2009 BCEIA金奖,继而推出制备液相系统,而制备液相也恰是我国比较薄弱的方面,我想在这方面可以有更多合作。   汪群杰博士:随着“十一五”课题的完成,我们只是解决了填料及色谱柱生产方面的问题,后面更多的是要进行应用研发。根据用户需求,仅仅有产品是不够的,他们需要更多的应用方法,而这与前面的技术研发相比,需要更多的资金、人力投入。我想这会是我们下一步研发的重点。   此前课题的合作是在横向方面合作,选择了色谱填料的几个关键点进行突破 而接下来的合作我希望是纵向合作,以市场为导向,针对某个应用领域,从填料、色谱柱、仪器设备及其他相关配件耗材等方面逐个实现突破。这样就会像结网一样,既有经线,又有纬线,打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使得中国的厂商可以与国外厂商竞争与抗衡。 采访合影   后记   在采访中,刘虎威教授和汪群杰博士一再表示感谢科技部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课题组所有成员的辛勤工作与密切合作;并且二位还反复提及在产学研合作中科学家和企业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在他们看来,科学家有创新的想法与概念,可以做出很好的科研成果,然而科学家并不了解科研成果与产品之间的距离;而企业熟知市场需求,了解工业化产品的生产流程,如何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达到“双赢”则是产学研合作成功的关键。   而“高性能色谱分离材料和色谱柱的研制”课题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并产生如此多成功“效应”,笔者认为正是合作双方对产学研现状有深刻了解,非常明确各自的角色与责任,更为可贵的是,双方并不是单纯地做课题,而是在做课题过程中,根据市场的需求,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迅速地开发出市场所需的产品,从而抓住市场之机,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采访编辑:杨娟   附录1:刘虎威教授个人简历   刘虎威,博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在北京理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1990年月在北京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同年进入北京大学工作至今,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作为交流学者曾于1995.9-1996.7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化学系工作,1996.7-1997.3在美国普渡大学化学系和BAS公司工作 1999.9-2001.2期间三次赴法国南锡一大进行合作研究。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有:(1)色谱(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 (2)药物分析 (3)植物激素分析 (4)临床分析。   曾先后主持或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食品安全技术攻关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法先进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和回国人员基金项目,以及横向合作和国际合作项目。曾获中国测试协会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迄今发表有关论文150余篇(其中100余篇被SCI收录),出版著作3部,参与编写教材2部,参与翻译著作2部。并作为副主编参与了一套色谱技术丛书(第一版14册,第二版23册,化工出版社)的组织编写工作,获得第七届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多次应邀作大会或分会报告。目前为Anal. Bioanal. Chem杂志的国际顾问编委,以及国内《化学通报 》、《中国药学. 英文版》、《分析试验室》、《分析科学学报》、《色谱》、《分析测试学报》、《现代科学仪器》、《现代仪器》、《岩矿测试》等刊物的编委,《分析仪器》副主编。担任中国色谱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色谱学会副理事长。所主持的北京大学色谱与毛细管电泳学术研究小组与很多国内外企业,如安捷伦科技、沃特世、博纳艾杰尔、温岭福立、创新通恒、普源精仪、依利特等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拿大UBC和阿尔伯特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科院化学所、大连化物所、北医三院、301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计量科学院、检验检疫科学院、郑州烟草研究院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有关科学家有密切的合作。迄今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已全部毕业),博士研究生26名(14人已毕业,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汪群杰博士个人简历   汪群杰,博士。博纳艾杰尔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天津国际生物联合研究院研究员,南开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   1985 年本科毕业南开大学化学系,1991年就读于法国国家科学中心及蒙彼利埃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1991-1992年,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蒙彼利埃大学任研究员,从事硅化学,硅材料方面研究。1993-1996年,Loker Hydrocarbon Insitute,Los Angeles,USA, 博士后研究员 从事有机硅化学,纳米薄膜材料及燃料电池方面的学术研究和应用开发 期间与世界著名的加州理工学院喷气动力研究所合作开发的纳米薄膜燃料电池曾获美航天总署发明奖励。1996-2003年,在Hewlett-Packard Co.(Agilent USA)任化学研究员,项目主管 从事有关环保和药物分离技术及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 曾主持完成4项产品的研发,市场开发和应用支持 拥有数项专利。在国际杂志发表学术文章12篇。   2003-至今, 天津博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现博纳艾杰尔),技术总监,负责公司所有项目研发,为公司新产品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其任职期间,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部和天津市科委的科技攻关项目,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重点支撑项目《高性能色谱分离材料和色谱柱的研制》和《科研用高纯有机试剂核心单元物质及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制与开发》,《新型亲水系列高效液相色谱柱》项目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固相萃取材料研制以及在食品和药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推广》项目获得滨海新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公司的“CHEETAH中压纯化制备系统”获得BCEIA金奖,并入选国家重点新产品。   附录2: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   http://www.agela.com.cn/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800/
  • 刘虎威谈色谱联用技术发展——中国化学会第24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专家致辞
    中国化学会第24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将于2023年10月9-11日在大连召开。百余位专家报告,近百个口头报告,三十余个青年报告,五十余家展商活动,给科研工作者提供丰富的展示平台和交流机会。会前,我们特别采访了我国知名色谱领域专家——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就色谱及相关联用技术的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更多信息详见会议三轮通知:金秋十月 相聚大连!中国化学会第24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 (第三轮通知)。
  • 聆听用户之声!安捷伦科技开辟气相色谱新时代
    1965年,安捷伦科技推出了其第一台气相色谱仪。在随后的 50 多年中,安捷伦科技一直引领着气相色谱领域的发展,并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来帮助用户创造更高的价值。凭借在技术先进性、可靠性、服务和持续创新方面长久的历史传承,安捷伦科技积累了广泛的行业合作伙伴和市场专家网络。  安捷伦最新推出的Agilent Intuvo 9000 气相色谱系统,是安捷伦经过6年时间的调研,认真聆听世界各地客户的意见,基于安捷伦行业领先的成熟气相色谱平台开发而来。这项与客户共同开发、依客户需求而设计的革命性新技术,颠覆了气相色谱的传统操作模式,为用户提供全新的操作体验,帮助实验室实现运营、科学和经济目标。  洞悉用户需求  中国是安捷伦的第二大市场,与客户以及合作伙伴长期合作,携手共赢,是安捷伦在中国长期不变的发展战略。因此,在Agilent Intuvo 9000 气相色谱系统的研发过程中,中国用户的需求与反馈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3年,安捷伦科技的工程师曾拜访过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茵”),并就产品的外观和操作需求与莱茵的多位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当时就觉得,安捷伦关于新设备的出发点应该是用户。”莱茵实验室经理金艳女士在参加安捷伦科技气相色谱创新技术专家研讨会上海站活动时说道,“我认为在气相色谱市场中,安捷伦的领导力不光体现在其产品上,更可贵的是它是一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公司。” 金艳女士还表示, Intuvo 9000能够大大地帮助他们减少设备维护的时间,有效地提升产品测试量,同时在检测方面,Intuvo 9000简便操作可以减少因操作人员工作经验不足带来的一些问题。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科”)化工产品质量服务经理刘朝霞女士对此也深表赞同,她表示,安捷伦气相色谱专家于两年多以前曾携一个很小的气相色谱模型到赛科的实验室进行拜访,希望能够了解用户所期待实现的功能。  “大家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有的希望瓶子大一点,有的希望柱空间大一点,有的认为如果柱子加热更均匀一点就更好了。” 刘朝霞女士回忆道,“今天看到这款仪器终于诞生了,的确非常新颖、小巧,且具备革命性的创新。我认为这款产品将会引领气相色谱的发展,会在市场上引起大家的共鸣,希望它的应用能得到更多老师和专家的认可。”  携手专家共进  长久以来,安捷伦不仅仅关注企业用户的需求,同时也与众多科研专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深入了解其在相关领域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以提供最为适合的解决方案。在这次的安捷伦科技气相色谱创新技术系列发布活动中,安捷伦就特别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第三方检测机构、研究机构及高校的专家用户到场,分享对于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最新挑战的思考,共同探讨气相色谱分析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畅谈对技术创新的梦想。  在安捷伦科技气相色谱创新技术专家研讨会北京站活动中,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李重九教授谈到:“十几年来,气相色谱的变化不是很大。但这次安捷伦推出的Intuvo 9000气相色谱,在仪器方面实现了很大的创新,比如芯片式保护柱的设计、加温方式的改变以及惰性化材料的使用等。希望这台新仪器提供有更多的实验数据,尤其是在基质效应和加温过程方面,从而使用户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台仪器。”  2016年8月2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虎威教授作为中国重点专家用户代表,应邀出席了安捷伦在美国总部举办的Intuvo 9000全球发布会。     张玉奎院士与刘虎威教授应邀参加安捷伦Intuvo 9000全球发布会,并与安捷伦科技首席执行官 Mike MucMullen先生合影留念  谈到对新产品的印象,张玉奎院士说道,“当年7890的推出就让我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这次感觉更上一层楼。我印象最深刻的是Intuvo 9000的柱箱系统和在加热器方面的改变,升温很快。这是一个思路上的创新,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非常了不起!”  刘虎威教授表示,这些年气相色谱技术一直着保持平稳的发展,如今已经变得非常成熟,曾经比较大的创新就是微板流路控制技术。而这次安捷伦推出的Intuvo 9000 气相色谱系统,做到了在气相色谱技术整体层面的创新,相比以前仅仅在局部上的改变,可以说是真正的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它小巧的外观、直接加热传导技术、快速接头设计以及芯片式保护柱和免切割色谱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刘虎威教授说道,“我相信,在环境和食品这类有着繁多样品且样品基质比较复杂的领域,Intuvo 9000的各项创新会带来效率和可靠性的大幅提升!”  对于安捷伦在气相色谱领域的领导地位,张玉奎院士也表示了极大的肯定:“安捷伦在国际上一直是第一,在智能化方面的发展非常迅速,并且一直在引领着概念的改变,代表了行业创新的方向,相当于业内的标杆!”  结语  在过去的50多年里,安捷伦科技一直是气相色谱领域的市场领导者。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安捷伦将一直既往地专注于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市场的技术创新,为中国用户带来更先进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帮助用户应对更多挑战,通过不懈努力实现对用户的承诺。
  • 科技引领 服务为伴|岛津质谱用户交流会北京站成功举办!
    2022年9月24日,“传承经典 质启未来”岛津质谱用户交流会在北京龙熙维景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生态环境、食品安全以及医疗诊断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的质谱技术应用进展,为与会嘉宾搭建了质谱技术的交流平台。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李军波副事业部长 致辞  李军波副事业部长首先对莅临岛津质谱用户交流会北京站的专家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与热烈的欢迎。随后他表示岛津在今年的7月份发布了新品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液相色谱质谱系统LCMS-9050和小型化单四极杆液相色谱质谱LCMS-2050,希望岛津的新产品和新技术能更好地在科研检验分析工作中成为各位专家的好帮手。最后李军波还表示,岛津作为用户的老朋友,会持续与广大用户保持密切合作与联系,岛津技术将持续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  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 致辞  刘虎威教授表示,岛津作为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仪器企业,其仪器技术在持续发展,同时也在质谱领域不断创新,为广大中国的科研人员打造了多款分析利器。最后,刘虎威表示希望岛津能够持续为中国的科研人员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更加全面的服务。  致辞结束后,进入报告环节。会议共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亚韡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彭俊平研究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聂黎行研究员、清华大学欧阳证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王瑞国副研究员、岛津中国创新中心张琳、陈振贺等7位专家进行了精彩的内容分享。   会议现场  《PFAS的环境分析与人群暴露》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亚韡研究员  从 PFAS(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的生产方式到其独特性质,再到其分析方法,无一不存在巨大挑战。这些人造化学品的开发旨在简化人类生活,如今数十年过去,它们却因复杂性和持久性成为严重问题,因此被称为“永远的化学品”。PFAS 污染显而易见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但目前尚不清楚该如何解决并管理这个问题。王亚韡在报告中介绍了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和近期取得的进展,从氟代烷烃的广泛应用、氟代烷烃经大气降解生成TFA的过程及HFC-134的大气转化过程入手,佐之以相关职业工人处于全氟化合物高暴露环境产生的健康风险与人体胎盘中典型和新型PFASs地浓度水平对比例证,引出了我国当前开展的PFAS替代品研究,并强调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MALDI-TOF在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彭俊平研究员  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提高病原体检测能力是有效防控传染病的关键环节。报告介绍了当前病原体检测领域常见的技术手段,同时也介绍了一种高效的技术平台,MALDI-TOF核酸质谱开始在病原体检测领域大显身手。核酸质谱病原体检测的原理是利用MALDI-TOF检测多重PCR反应的产物,即单碱基延伸的产物质量大小,来判定检测靶基因的有无,从而进一步判定样本中目标病原体的有无。与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技术相比,核酸质谱在灵敏度、检测通量以及操作简便性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此外,核酸质谱检测的核酸序列均来源于公共数据库,不需要依赖其他的数据库。  《质谱成像技术在中药中的研究应用初探》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聂黎行研究员  质谱成像技术在植物、动物、人体组织中的内源性成分和药物代谢组分的可视化检测方面发展迅猛,但在中药分析领域的应用才刚开始起步,且多用于新鲜采集的原植物或中药材。而真正用于市场流通和临床应用的中药材为干品,制备满足MSI测试需要的切片比较困难,故相关研究鲜见报道。报告介绍了聂黎行团队基质谱成像技术揭示了板蓝根中化合物的空间分布的研究进展。该工作进一步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了板蓝根的潜在质量标志物,为中草药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MALDI-TOF技术的聚合物分析应用及创新研究》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 张琳博士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软电离生物质谱技术,样品制备方便、消耗量少以及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高通量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检测,如多肽、核酸、低聚糖、蛋白质以及合成高聚物等。报告详细介绍了岛津MALDI-TOF技术在聚合物分析应用等的研究进展。  《精细结构脂质组学与临床术中质谱分析技术》  清华大学 欧阳证教授  脂质组学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采用质谱技术进行脂质组学研究,已能解决诸如脂质的种类鉴别及脂链组成等问题。但是,脂质精细结构,如C=C及sn-位置等,对大规模组学来说仍是一个难点。近年来,区别与定量脂质C=C位置异构体已被证明对于生理过程研究、疾病标志物筛查及新药研发有着重要意义。报告介绍了欧阳证团队开发的脂质组学分析新工具,可联用LC-MS产品进行分析应用。此外,报告还介绍了欧阳证团队在质谱成像以及术中质谱技术方面开发的技术工具在医院和术中应用研究的进展。  《多氯联苯101在蛋鸡体内羟基化代谢及潜在食源性风险》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王瑞国副研究员  多氯联苯(PCBs)及其羟基化代谢物(OH-PCBs)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但是,对于PCBs和OH-PCBs在养殖动物体内吸收、代谢、富集和迁移规律等基础问题的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报告介绍了王瑞国团队基于GC-TQ8050技术开展的PCBs和OH-PCBs的分析,及其食源性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展。    《岛津DPiMS原位质谱在疾病诊断及成像检测领域的研究应用》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 陈振贺博士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与中日友好医院合作研究共同开发了基于岛津原位离子化质谱仪DPiMS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快速检测方法。该研究基于术中病理样品和细针穿刺样品,经过简单的前处理和质谱分析,建立的分类模型能够快速判定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2022年7-9月,岛津协同各地区教育科研、医药、食品安全、环境化工、临床检验、公安司法和工业制造等领域的质谱专家,分别在杭州、银川、广州、成都、青岛和北京等6个城市共同打造了“岛津质谱用户交流会”系列活动。通过分场次、分地域的系列用户会,实现了与各位行业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和深度探讨。在刚刚结束的北京站,会议现场氛围非常热烈,沉浸式的交流体验也让与会者们收获了一个干货满满的周末。
  • 众多业界权威专家现身岛津北京质谱专家沙龙
    当今,质谱技术飞速发展,在各领域的分析实验室中日渐普及。在刚刚结束的“ACAIC 2017”年会上,以“质谱”为关键词进行的报告共15场,占全场报告总数25%。涉及多类质谱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在环境、食品、饮用水等热门领域中的应用。岛津公司多年来重兵部署质谱技术与应用的研发,已跃升至世界顶级质谱技术供应商行列的前茅。岛津公司在中国市场通过多种形式加深与中国质谱专家的交流合作,致力于推动中国质谱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以此为宗旨的2017年度岛津北京质谱专家沙龙于8月14日在北京召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中科院化学所陈义研究员等众多业界权威专家现身沙龙。 2017年度岛津北京质谱专家沙龙于8月14日在北京召开 沙龙活动由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胡家祥部长主持。曹磊事业部长率先致辞,向出席此次沙龙活动的专家表示由衷的谢意,他在致辞中特别强调岛津公司近年来质谱相关业绩快速提升,是公司整体业绩中重要的增长点。无论是日本岛津的田中耕一纪念质量分析研究所,还是中国上海张江的岛津分析技术研发公司,或是岛津中国质谱中心都在与业界的研究机构或厂家的质谱专家密切合作研发最为先进的质谱软硬件技术与应用并成果斐然。在致辞的最后,他呼吁出席此次沙龙活动的北京质谱专家进一步扩大与岛津公司的合作交流,共同推进质谱技术与应用的发展。随后,中科院化学所陈义研究员作为用户代表致辞,他在致辞中回顾了与岛津公司长期合作的历程,在此过程中不断加深交流,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共同为质谱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胡家祥部长主持沙龙活动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曹磊事业部长致辞中科院化学所陈义研究员作为用户代表致辞 在沙龙活动的报告环节,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先后做了精彩的报告。江桂斌院士在题为《环境污染物筛选与毒性研究》的报告中谈及如何控制和如何科学地监测数量庞大的环境污染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需要寻找科学有效地检测方式。对于新型化合物的检测发现,可以通过多类方式,如通过物理化学性质对比在我国环境中发现新的溴代阻燃剂TBC,通过质量平衡关系发现了全氟碘烷类化合物,效应引导的污染物识别(EDA):样品粗分、细分、定量分析和毒性评价,结合毒理效应与定量分析的优势,筛选污染地区主要贡献污染物,通过效应-毒性关系在污染环境中发现了四溴双酚-A二丙烯基醚。江桂斌院士还在报告中回顾了与岛津公司多年来的密切合作,并特别谈及已举办数届的岛津杯北京市科学家羽毛球友谊赛加深了中国科学家们与岛津的信赖关系。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在题为《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细胞共培养及其药代动力学模拟研究》的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构建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的框架及理念,详细地介绍了林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从探索到深入解决该问题的历程,并对课题组在该领域分析测试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在报告中林金明教授强调了岛津先进的质谱技术在课题研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在题为《离了色谱,质谱行吗》的报告中极为风趣地将色谱与质谱的关系形容是一段美满的婚姻,双方都要进步,才能避免审美疲劳。强调只有简化色谱,增强MS,方可实现高通量分析。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做报告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做报告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做报告 在沙龙活动的报告环节,岛津中国质谱中心的李艳敏博士做了题为《谱显微镜 iMScope TRIO:从发现到鉴定》的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成像质谱显微镜 (Imaging Mass Microscope, iMScope TRIO),前端是搭载高分辨光学显微镜的大气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源(Atmospheric Pressure -MALDI),后端配置离子阱和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IT-TOF)。高分辨光学显微镜以及领先世界水平的最小5微米空间分辨率,有助于观察和定位到亚细胞水平的组织器官并进行多点质谱成像。IT-TOF串联质谱仪可以实现高质量分辨率的多级质谱分析,为未知物的结构解析提供丰富的碎片信息。目前在生物标记物查找确认,脂类分析,代谢物分析,病理研究,亚细胞水平微组织成像,药代动力学分析,药物原型及其代谢物分布,毒性机理分析,DDS研究,化妆品开发与评价,农产品营养研究以及均质性评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沙龙活动的报告环节结束前,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的质谱专家王晋先生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岛津最新质谱产品及质谱新技术》。他谈到,岛津中国质谱中心成立2年以来,岛津在液质、气质和无机质谱等领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他从这3个方面和各位专家全面分享了岛津的最新技术成果。岛津中国质谱中心的李艳敏博士做报告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的质谱专家王晋先生做报告出席沙龙活动的专家合影留念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圩载历鉴• 谱耀质尊】珠联璧合震撼来袭:岛津成像质谱显微镜新品线上首发
    2020年7月9日,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镜质合璧,还原真实”成像质谱显微镜新品线上发布会成功举办。在发布会上,岛津向中国市场推出全新的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系列新品,为医学、生物学以及药物等研究领域高水平科研实验室再添利器。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部长 胡家祥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部长胡家祥为本次发布会致辞。胡家祥首先对参与岛津iMScope QT线上新品发布会的专家老师表示欢迎与感谢。并表示,岛津自1875年创业以来,始终坚持“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的创业宗旨,秉承“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这一经营理念,不断开拓创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科技产品。 自1997年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的Richard Caprioli等提出用质谱实现分子成像的概念以来,质谱成像技术飞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生物学研究、药物研究等诸多领域。为了满足质谱成像市场的需求,岛津全新推出了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 QT,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灵敏度完成定性、定量、定位整套分析流程。 iMScope QT是显微镜和质谱仪完整融合的独特产品,也是质谱成像和LC-QTOF兼容的复合系统,非常期待这款产品可以成为各位专家高水平研究工作中的好帮手。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虎威教授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虎威教授为本次发布会致辞。刘虎威表示,岛津的仪器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在2017年采购了岛津上一代的成像质谱显微镜产品,2020年岛津乘胜追击推出了新一代的成像质谱显微镜产品,新产品在原来的功能上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使其功能更加全面。既可以荧光成像,也可以质谱成像,还可以做多级质谱分析。 此外,全新的iMScope QT产品还可以与LC-MS/MS联用,是一款为科研人员量身打造的功能强大的仪器。最后,刘虎威表示希望岛津能够为中国的科研人员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更加全面的服务。 iMScope QT新产品揭幕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生命科学产品负责人韩美英博士带来新产品的技术介绍报告,岛津上一代成像质谱显微镜 iMScope TRIO 是光学显微镜与质谱仪完整融合的成像系统,既可以对样品进行形态学上的细微观察,又可以对特定的分子进行鉴定和可视化分布分析。iMScope TRIO 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领域,包括医学研究,药学领域,农业和环境领域等。 新产品iMScope QT在保留高空间分辨率,显微镜等原有仪器特点的基础上,改善了检测灵敏度和速度,实现了速度、特异性、空间分辨率、灵敏度为一体的质谱成像分析。iMScope QT是由显微镜-MALDI单元与LCMS-9030组合而成,显微镜-MALDI单元可移动分开使用,是成像质谱与LC-QTOF的兼用系统,用一台仪器可实现定性、定量、以及定位分析。 不仅如此,同时发售基质涂敷自动喷雾系统,结合原有的iMLayer升华涂敷系统,提高成像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 此外,岛津可提供从前处理到数据采集,软件分析的质谱成像的整体解决方案。使用一台质谱仪就能完成所有分析,通过叠加不同检测原理的图像以及不同离子化方法的数据进行分析,为成像分析提供全新的工具。 随后,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聂洪港博士带来了题为《成像质谱显微镜应用进展》的报告,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是国内第一台iMScope TRIO用户,聂洪港博士根据他在脂质组学、质谱成像、敞开式质谱分析领域中的经验,已开展了多种样品的分析。本次报告中聂博士介绍了岛津成像质谱显微镜相关技术在植物、动物和临床样品的分析和检测应用的部分工作进展。 发布会最后的专家报告由大阪大学工学研究科的新间秀一副教授带来精彩的分享,新间教授根据多年的成像质谱工作经验,在报告中介绍了iMScope TRIO在新领域中的应用成果。通过改善样品制备方法,提高目标化合物在组织切片上的离子化效率,实现更多成分的成像分析,应用领域也不再限于医学和药学研究。本次报告中,新间教授还回顾了其团队的最新成像数据,包括类固醇类激素成像,基于果蝇神经递质分析的神经科学研究,以及毛发分析等,分享给了国内研究学者更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目前,岛津iMScope QT询价咨询通道已经开放,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岛津“询价有礼”活动,岛津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 速度、便利、同理心、个性化,岛津客户服务开启3.0模式
    仪器信息网讯1月19日,值年关丰收之季,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北京分公司焕新开幕暨分析客户服务中心启航仪式在北京举办。岛津董事长兼总经理青山功基先生,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张新荣,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刘虎威,岛津分析计测客户服务中心中心长刘星,岛津分析计测客户服务中心副中心长原井雅之等多位岛津高层代表及合作专家出席本次活动,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活动现场岛津北京分公司于2003年入驻中国人寿大厦,已经度过20年。此次办公室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分公司特别设计了岛津成立至今的历史及在中国最新动向的展示区域,除此之外,还积极利用社交媒体网络进行信息的共享发布,设立直播间、远程维护支持等办公室。除了常规的办公室之外,此次升级还设立了多功能区域,配备了隔音房,升降椅、靠窗、高脚桌和沙发等座位,可以让员工在更开放、更放松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工作。在这里会诞生更多的新想法新项目,会为岛津的客户带来更多价值!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山功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张新荣分别为此次岛津北京分公司升级开幕致辞。岛津董事长兼总经理青山功基致辞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张新荣致辞剪彩仪式北京师范大学谢孟峡教授、岛津北京大区所长西村慎太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岛津董事长兼总经理青山功基、岛津人事总务部大区经理邢维、清华大学谢续明教授为岛津北京分公司新办公室落成剪彩。新办公室一角新办公室参观 随后,受邀嘉宾参观了新的岛津北京分公司,并听取了现场工作人员对新公司设计理念、功能布局、历史传承等内容的讲解。此次岛津北京分公司的落成,象征着岛津北京分公司进入新阶段,也将为岛津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提供更多的助力。岛津北京分公司剪彩仪式后,还举行了岛津分析客户中心启动仪式。在分析测试领域,仪器设备常常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直接影响着科研、实验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当客户面临技术问题、操作难题或需要定期维护时,高效的客户服务能够提供及时解答和支持,确保客户能够充分利用仪器的功能,获得最佳的实验结果。客户服务对于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客户满意度至关重要。仪器行业的客户服务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是建立起与客户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积极倾听客户的需求和反馈,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的期望,进而调整和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实验和研究需求。岛津分析热线的岗位设立已有20年,如今升级为客服中心,不仅仅是一项提升服务水平的举措,更是对仪器行业客户服务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启动仪式现场岛津董事长兼总经理青山功基青山功基先生代表岛津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他表示,随着岛津在中国业务的扩张,我们每年收到约15万次的客户咨询,此次岛津将之前的热线中心升级为岛津中国分析客户服务中心,目标是强化应对每一位用户的咨询,提供更快速、便利、个性化的服务,改善用户体验,将始终站在客户的视角开展工作。此外,中心会将客户的宝贵意见充分反映到产品和服务当中,使产品和服务精益求精,不断升级。他表示,未来岛津将继续追求技术革新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中国市场实现更大的成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刘虎威刘虎威老师分享了他与岛津的故事,早在1982年,刘老师便成为岛津GC的用户,在他的科研生涯中也一直有岛津的身影。多年的使用感,让他体会到岛津的售后服务的是非常及时的,且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随着岛津售后服务不断升级,从之前的客户热线,到现在的客户服务中心,他深刻感受到岛津为客户出发,为客户服务的理念。最后,他也祝愿岛津蓬勃发展,为分析测试技术发展带来更大的助力!随后,岛津分析计测客户服务中心中心长刘星和岛津分析计测客户服务中心副中心长原井雅之,分别对新落成的客户服务中心进行了介绍。岛津分析计测客户服务中心中心长刘星刘星做题为 “奋进二十载,扬帆再起航 — 20年发展历程回顾及客服中心整体介绍”主题报告。岛津客服中心的发展历经3个阶段,从1.0时代技术部门设立了热线岗位;逐渐发展到2.0时代成立了热线中心,作为单独的部门,拥有独立的办公空间;到现在3.0时代升级为客服中心,从服务方式、质量监督、业务能力方面全方位进行升级。职能升级的同时组织结构更进一步细化,未来将最大限度地在客服中心内部解决客户的咨询,提升客户的咨询体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岛津分析计测客户服务中心副中心长原井雅之原井雅之则以“CSC与客户共进的未来——向着DX和自动化相对应的综合信息服务中心演进“为题,着重分享了岛津客户服务中心在数字化、自动化方面的拓展。随技术发展,以及对数据准确性和生产效率等追求,用户的研究和生产中对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需求逐渐旺盛。为了应对这种需求变化,岛津也将随着改进服务支持。原井雅之介绍到,岛津将推动分析仪器的自动化和AI通信,以进行高生产率的实验室运营;同时与拥有各种设施、专业技术和平台的外部合作伙伴合作,实现与业务运营相对应的综合性服务。岛津客服中心将会一直向支持DX和自动化的综合信息服务中心演进。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岛津董事长兼总经理青山功基、岛津分析计测客户服务中心中心长刘星与多位专家老师就“客户服务如何为仪器厂商赋能?”主题开展了圆桌论坛。圆桌论坛岛津分析客户服务中心此次升级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坚定承诺。旨在更加精准地响应客户需求,不断引入前沿科技和创新服务手段,确保每一位客户都能享受到全面、智能且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体验。
  • 2023年气相色谱基础理论及应用 第一期培训在京举办
    仪器信息网讯 4月15日-18日,2023年气相色谱基础理论及应用培训(第1期)在京如期举办,培训班由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携手北京色谱学会主办。本次培训聚焦气相色谱基础理论、实操技能等方面,邀请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韩江华博士、张月琴博士作为授课老师,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学员参与了本次培训。 培训班现场 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学员了解、熟悉、灵活使用气相色谱仪的程度,加强了学员的气相色谱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授课内容包括气相色谱原理、仪器基本构造、核心部件(包括进样口、色谱柱、检测器等)及常用定量方法的实例讲解,并结合各领域的典型应用进行实例演示。培训班现场安装两套气相色谱仪进行实操演练。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张月琴博士主持会议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进行开班致辞 在理论培训阶段,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韩江华博士、张月琴博士分主题授课。北京大学 刘虎威教授 刘虎威从色谱概述、气相色谱基础、气相色谱基本理论、气相色谱仪器概述和气相色谱进样技术五个方面对气相色谱进行了全面且详细的介绍。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韩江华博士 韩江华就气相色谱柱、气相色谱检测器、气相色谱在能化领域的典型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张月琴博士 张月琴从气相色谱方法开发、气相色谱常用定量方法、气相色谱应用三个方面对色谱方法的快速开发及应用进行了实例讲解。另外对气相色谱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常见故障的排查以及工作中的好习惯、小技巧进行了趣味讲解。仪器实操现场 培训期间开展了色谱仪器实操试验,学员从进样到报告实际操作,进一步加深了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座谈会现场 培训期间,三位老师与学员还展开座谈会,对气相色谱使用操作、具体应用的重点难点以及针对参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经过深入培训,参会学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收获颇丰。有学员说,之前一直按照师傅教的方法使用气相色谱,通过这次培训找到了使用仪器的理论依据;有学员说,一直觉得气相色谱仪是不能随便拆装的,通过培训,了解仪器后,知道哪些可以拆装,哪些需要认真维护,可以拓展气相色谱仪的应用范围;有些学员说,之前一直对色谱条件的优化心里没底,通过培训,进一步知道如何快速获得所需分析结果等。培训班全体人员合影
  • 热烈祝贺通微顺利通过“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综合验收
    2016年5月4日,由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2011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效微流电色谱分析仪器的开发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项目综合验收,成为“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首批立项的53个项目中第一个通过现场验收的项目。 综合验收会议由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主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任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等十余位专家学者作为验收专家参加了项目验收评审。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副主任毛建军、上海市科委基地处张露璐等领导出席了项目验收会议。验收会场从左至右:北京大学教授刘虎威,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研究员汪正范 项目负责人阎超教授向验收专家组全面汇报了该项目的组织实施、技术成果、应用推广及产业化等情况。验收专家组结合项目组汇报,认真审阅了项目验收报告、项目成果、技术文档、第三方证明等验收材料。此次验收同时开展了异地测试和现场验收工作。验收专家组到项目成果生产线进行实地考察,进行了现场评测与质询,项目组现场展示项目成果生产流程、样机操作与测试过程,包括全自动高效微流电色谱仪、全自动高精度定量毛细管电泳仪、微流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可变波长激光诱导荧光检测仪、全自动高效微流电色谱—安培检测器联用仪,获得专家组一致认可和好评。项目负责人阎超教授报告现场 项目组现场展示成果样机和操作过程 截止到项目验收日,“高效微流电色谱分析仪器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共申请专利61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授权专利28项(其中PCT专利4项,发明专利18项),并提交2项美国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科技论文151篇,其中SCI论文82篇,出版英文论著1部,参编3部;培养硕士研究生76人,博士研究生24人,博士后7人。 高效微流电色谱具有液相色谱与毛细管电泳的双重分离机理,突破了高效液相色谱柱效、分辨率、分离速度及毛细管电泳精确定量的技术瓶颈,高效微流电色谱仪为国际首创,可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生物医药、食品安全、农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复杂体系的分离和分析。全自动高精度定量毛细管电泳仪与传统毛细管电泳相比,引入纳升级定量进样阀,使其重现性和精确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满足QC和QA要求。 该项目的完成大幅提升了微流色谱仪器的分析分离能力和效率,填补了微分离领域的国际空白,同时提高了国产分析仪器的水准,切实符合行业仪器微型化潮流和绿色环保趋势。技术的革新不能止步于验收,通微将持续对重大专项研发成果进行升级和拓展,推动我国科学仪器行业的科技进步。
  • 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成立
    经中国化学会第28届第3次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同意设立中国化学会分支机构&ldquo 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rdquo ,委员会挂靠清华大学化学系,陈洪渊院士担任委员会首任主任。   2013年10月22日,以陈洪渊院士为主任的首届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召开首届全体委员会议,共商&ldquo 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rdquo 的活动宗旨以及发展规划。会议来自全国不同领域的质谱专家共35名,由清华大学分析中心承办,陈洪渊院士主持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析化学学科主任庄乾坤教授到会致词。庄教授对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衷心祝贺,介绍了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近况,强调质谱分析研究要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开展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 加强质谱分析方法以及质谱仪器研发的创新研究,扩大质谱分析的应用领域,使质谱分析的研究成果在科研领域和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质谱分析以及质谱仪器的研究,加强质谱分析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首届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洪渊院士宣布首届中国化学会质谱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到会委员逐一做了自我介绍。陈院士简要地回顾了我国质谱仪器研制、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过程,指出成立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是顺应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可以为生命科学、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提供更大的帮助。本次会议秘书长林金明教授介绍了委员会成立的经过,考虑到质谱分析涉及研究领域多、应用范围宽等特点,委员会的成立经过长期的酝量,在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的院士、领导和专家的推荐下,成立了以陈洪渊院士为主任委员,江桂斌院士、张新荣、刘虎威、陈义、邹汉法、杨芃原、林金明、钱小红、再帕尔· 阿不力孜、潘远江等教授为副主任委员的首届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得到中国化学会秘书长会议以及常务理事会的大力支持,于2013年1月15日召开的中国化学会第28届第3次常务理事会上表决通过。   会议期间,委员们踊跃发言,对于如何更加快速推动我国质谱分析,乃至其它分析方法研究水平的提高,献计献策。会议讨论了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的活动宗旨和业务范围,讨论了与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联合开展各项学术活动的相关事项,初步确定于2014年召开中国化学会首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研讨会 确定了杨芃原教授作为特约主编,在《中国科学》(化学)出版首届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成立的纪念专辑 确定与《仪器信息网》合作,开展质谱技术讲座和网络研讨会,普及推广质谱研究成果。   附: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组织机构(第一届)   挂靠单位:清华大学化学系   主任:陈洪渊   副主任:江桂斌、张新荣、刘虎威、陈义、邹汉法、杨芃原、林金明、钱小红、再帕尔&bull 阿不力孜、潘远江   秘书长: 林金明   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列):   蔡宗苇、陈焕文、储晓刚、段忆翔、方向、郭良宏、郭寅龙、杭伟、黄业茹、黄光明、纪建国、蒋宇扬、李晓东、刘劲松、刘建华、刘斯奇、刘震、刘志强、陆豪杰、吕强、聂宗秀、史权、谭蔚泓、吴永宁、汪海林、吴侔天、熊行创、许国旺、徐建中、杨福全、张丽华、张四纯、张殷、张智平、周江、周振、赵镇文
  • 共创生物医药色谱质谱新时代 第十四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质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开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5月6日,由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云南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质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于云南省普洱市盛大开幕。会议邀请国内色质谱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做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旨在促进发展,提高交流水平,推动色谱、质谱及相关技术在各大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内外众多色质谱技术与应用专家学者、厂商与用户等近400人参与了本次会议。本届会议为期2天,共组织了15个大会报告、63个邀请报告、61个口头报告、 95个会议墙报以及36个自由交流。同时会议不仅开设了主题为色谱与相关基础、生物分析、组学分析、样品预处理新技术、质谱新技术和新方法、药物分析、环境与食品分析等多个主题鲜明的分会场,还专门组织有青年论坛和学术墙报展示区,以促进我国色质谱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展示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成绩及增进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仪器信息网作为合作媒体将对本次大会进行系列报道。大会开幕式上,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介绍会议筹备情况并致开幕词,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罗正刚主任致辞,大会开幕式由云南师范大学袁黎明教授主持。云南师范大学 袁黎明教授主持会议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介绍会议筹备情况并致辞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玉奎 院士致辞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 院士致辞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罗正刚主任致辞开幕式现场,还颁发了分离科学青年创新奖和提名奖。该奖项旨在促进我国色谱分析事业的发展,鼓励色谱领域青年学者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工作,推动我国色谱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奖项自2021年起设立,由山东悟空仪器有限公司特别支持。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现场宣布了获奖名单。赖玮毅、熊雨婷、徐姝婷三位青年科学家获得分离科学青年创新奖,黄秀、钱海龙、朱泉霏三位青年科学家获分离科学青年创新奖提名奖。张玉奎院士、江桂斌院士、刘文玉总经理颁发“分离科学青年创新奖“许国旺研究员、袁黎明教授、刘文玉总经理颁发“分离科学青年创新奖提名奖”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悟空仪器总经理刘文玉讲话在开幕式上,还举办了“色谱技术丛书“首批新书发布式。该系列丛书执行编辑化学工业出版社傅聪智介绍了书籍出版发行情况。”色谱技术丛书“第一版出版于2000年,第二版出版于2005年,本次发布则是系列丛书的第三版。该系列丛书,一直以来对于色谱技术推广、相关人才培养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是很多色谱人入门的”领路人“。新版的“色谱技术丛书”入围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目前已经发布了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等8个分册。会议现场,张玉奎院士、江桂斌院士、刘虎威教授、汪正范研究员及傅聪智编辑一起为新书揭幕。色谱技术丛书 首批新书发布揭幕开幕式后是大会报告环节,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东北大学王建华教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梁鑫淼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澳门大学李绍平教授以及岛津陈振贺博士等重量级专家将分享前沿成果。更多详实内容,敬请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从会场发回的报道。此外,本次会议还得到岛津、安捷伦、赛默飞、沃特世、东曹生物、悟空仪器、大连依利特、力扬、天美仪拓、同田生物、日立、月旭科技、谱育科技、普发真空、华谱科仪、华仪宁创、研创生物、普析通用、阿尔塔等近20家相关设备、服务、耗材厂商的鼎力支持,并在会议期间展示了他们的最新技术及产品。大会现场展商掠影
  • "液以继日三十载 同心筑梦新征程” 依利特三十周年庆暨液相色谱新品发布会成功举办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10月9日,“液以继日三十载 同心筑梦新征程” 依利特三十周年庆暨液相色谱新品发布会在中国化学会第24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期间成功举办。活动邀请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刘长宽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刘成雁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曾伟秘书长、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丽华研究员、清华大学邢志教授等嘉宾代表出席,现场 100余位色谱领域专家学者、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等参加本次活动。仪器信息网对活动进行了线上直播,超4000人在线观看。活动现场苏州依利特科技有限公司李彤董事长致辞依利特科技有限公司李彤董事长在致辞中首先表达了对各位专家用户和合作伙伴支持的感谢。李彤表示,为了给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依利特在过去的30年里,通过不断的创新与探索,完善了液相色谱相关产品的产品线,同时还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方法开发和应用案例,快速的售前反应以及卓越的售后体验。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的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为科学事业发展做出贡献,依利特将继续保持卓越创新,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在未来的征程中,依利特将继续前行,与大家携手共创辉煌,夜以继日三十载,同心筑梦新征程。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致辞刘虎威表示非常荣幸能参加依利特新品发布会。依利特的液相色谱是中国商品化液相色谱的先行者,在过去的30年中,推出了一代代产品,对我国的科研事业和检测行业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希望站在新的起点,以新品发布为契机, 依利特能够加大创新,为中国液相色谱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依利特液相色谱新品揭幕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曾伟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丽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刘成雁、依利特科技有限公司李彤董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名誉副理事长刘长宽、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清华大学邢志教授共同为新品揭幕。合作共赢依利特与珀金埃尔默签约仪式揭幕仪式之后,在众多嘉宾的见证下,苏州依利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齐楠与珀金埃尔默中国区产品管理及技术支持总监陈潇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未来精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色谱质谱整体解决方案。珀金埃尔默中国区产品管理及技术支持总监陈潇陈潇表示,非常高兴与依利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各自优势,打造色谱质谱的整体解决方案。本次合作,依托依利特30年专业的液相色谱研发、生产经验,以及珀金埃尔默在质谱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出了MS2 Vertical 9100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将为国内的科研、食品、化工、制药、医疗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更稳定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新品亮相苏州依利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齐楠介绍新品签约仪式之后,苏州依利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齐楠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本次依利特发布的三款新产品:Eclassical 3200L超高效液相色谱仪、MS2 Vertical 9100系统和ECoreShell核壳色谱柱。Eclassical 3200LEclassical 3200L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是在Eclassical 3200的基础上全面升级而来。其最大耐压可达90Mpa,同时具有二元泵、四元泵、双二元等多款工作方式可选,专利的跷跷板式液压脉动阻尼器极大降低了流量脉动,专利的T型预混接头和迷官梯度混合器,大幅提升混合效果。同时,产品具有极速进样功能,最快可实现1s以内进样;独特的侧切口进样针和针内外壁双路淋洗功能,使得进样残留0.002%;同时还具有精确控温、加热模式、制冷模式、顶针报警、缺瓶报警等多种功能。整个系统具有全部国产零部件设计,国产供应链及完整自主知识产权。MS2 Vertical 9100系统MS2 Vertical 9100系统搭配Eclassical 3200L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提升了整体分析速度;超高效液相匹配双独立离子源,可提供双离子源随意组合;先进的层流离子传输技术,去除中性噪音,提高信噪比;Q2碰撞池采取经典的线性加速碰撞池 (LINAC)设计;独特的统一场检测器,无需电压切换即可同时采集正负离子;同时离子源采用加热诱导脱溶剂技术,同时具有自清洁功能。ECoreShell核壳色谱柱具有ECoreshell SOS、ECoreshell RPR两种不同的填料模式,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同时能够提供多种规格的色谱柱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加经济实惠的选择。线上用户寄语 祝贺依利特30周年用户寄语来自全国各地依利特的用户也为公司30周年献出祝福。希望依利特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本次发布会,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依利特高级产品经理赵海青还分别作精彩主题报告。北京大学 刘虎威教授报告题目:《中国国产仪器发展之管见——以色谱质谱仪器为例》苏州依利特高级产品经理 赵海青报告题目:《依利特科技EClassical 3200L新品介绍》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自1993年创立以来专注于液相色谱仪的研发和生产,从这里率先走出了国产商品化液相色谱仪。多年来,依利特矢志创新,推出了一代又一代产品,目前已实现了从分析到制备以及工业生产等液相色谱及相关仪器耗材配件等的系列化。今年正值依利特创立30周年,此次发布新产品,将预示着公司下一阶段扬帆起航。依利特将以三十周年庆典为契机,与多家合作伙伴共同为国产液相色谱仪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也为优秀的合作伙伴依利特送上了创立30周年纪念礼物,并祝愿依利特的新的征途中,宏图大展,一马当先!
  • 大规模设备更新 | SCIEX液质联用仪专场直播活动圆满落幕!
    仪器信息网讯2024年3月28日,大规模设备更新——SCIEX液质联用仪专场直播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仪器信息网携手SCIEX联合主办,并邀请到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清华大学分析中心有机质谱分析机组负责人李海芳、香港浸会大学实验室主任吕海涛、SCIEX中国市场部副总监江峥畅谈选型经验与液质联用仪的发展。此次线上活动现场累计超4000人观看,引发热烈讨论与交流。报告题目: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解读报告人:武自伟 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产业研究部主任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本次政策特点是项目节奏快,由国家出资,拥有超5万亿的市场。目前,河北,安徽,湖北、山东,江苏纷纷快速展开老设备摸排计划和设备更新申报计划。据仪器信息网最新报告显示,重大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收录的重大仪器设备中,液质总量4156台,其中40%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达到1680台。在该政策东风吹拂下,液质联用仪市场将迎来新一波采购大潮。仪器信息网资深编辑万鑫(左一)、清华大学分析中心有机质谱分析机组负责人李海芳(左二)、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左三)、SCIEX中国市场部副总监江峥(右二)、香港浸会大学实验室主任吕海涛(右一)接下来,就“质谱新技术新应用”这一话题仪器信息网资深编辑万鑫与刘虎威教授、吕海涛教授、李海芳老师、江峥副总监进行了圆桌讨论。在圆桌讨论环节,几位老师分享了过去几年令他们印象深刻的液质联用技术和应用进展。刘虎威老师以自己的质谱研发经历为例,与大家分享了从事科研事业中所遇到的精彩故事,并分享了自己对于质谱技术的新发展新方向新期待。李海芳老师和吕海涛教授则从实验室分析角度向大家介绍液质联用在各自领域的应用前景。江峥作为SCIEX中国市场部副总监,分享了SCIEX质谱的发展历程以及与各领域专家合作取得的卓越成果。SCIEX通过与各领域专家在科研和应用等多方面的深入合作,致力于推动质谱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拓展。圆桌讨论结束后,由SCIEX中国产品经理吕辰和SCIEX中国生命科学市场开发经理方晶晶带来质谱技术和应用分享。报告题目:焕新升级 SCIEX 为您专属“质”造报告人:吕辰 SCIEX中国产品经理吕辰从SCIEX色谱质谱产品线出发,围绕设备更新主旋律“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重点详细介绍了SCIEX三重四极杆质谱仪,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仪,声波激发质谱仪,全柱成像毛细管电泳与质谱联用仪,毛细管电泳仪等产品技术特点及主要应用场景。报告题目:提质增效 SCIEX质谱助力科研向“新”迈进报告人:方晶晶 SCIEX中国生命科学市场开发经理方晶晶从“双7”组合(ZenoTOF® 7600 系统和QTRAP 7500系统)实现多组学研究新高度、LMD-MS定义空间组学新深度、Echo MS+ 系统助力合成生物研发新速度三个方面分享了SCIEX质谱在科研领域全新的研究成果。除了精彩的报告内容,两位老师还耐心解答了直播间用户关于设备更新及实际操作难题的提问,他们不仅给出了专业见解与建议,还分享了实用方法与技巧。该环节也将直播间的热度再次推向了新的高潮。本期精彩内容回放可以扫码下方二维码查看
  •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成立,加强与中国客户合作战略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9年10月22日,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办了“慧眼看世界,智心创未来——岛津中国创新中心揭幕仪式”。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3cbcd3cc-c086-4dae-bd81-39713c4bb2dd.jpg" title=" xianchang.jpg" alt=" xianchang.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揭幕仪式现场 /p p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是岛津制作所全球范围内的第四个创新研发中心,是基于2015年10月成立的岛津中国质谱中心而建立的,其定位为携手用户研发最尖端的应用与技术、迅速应对用户的需求及法规的变化、基于市场需求开发新的系统三个方向。 /p p   岛津其他三个创新中心分别是2015年成立的美国创新研发中心,2017年分别成立的欧洲和新加坡创新研发中心。岛津希望通过全球创新中心的设立,使岛津的服务、产品更加系统化,从技术到产品整个过程中都可以给客户提供更多的帮助。 /p p   岛津公司成立已有144年,而创新始终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在一份第三方的数据统计中,岛津公司在拥有专利数量方面在业界位居全球第二位。而且,2002年岛津公司的田中耕一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开创了公司研究人员获奖的先河。如今,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之时,岛津公司希望与中国广大用户合作、共同为国家、社会、经济等发展贡献力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be8de7e2-7b6d-4415-84ef-ad094ca3dc51.jpg" title=" IMG_2420.jpg" alt=" IMG_242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岛津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副事业部长兼创新中心中心长曹磊致辞 /p p   曹磊讲解了新成立的创新中心与之前成立的质谱中心的不同之处。首先,在合作方方面,除了原有的大学和研究所,创新中心则还会与包括民间企业在内的活跃用户进行合作研究 技术方面的不同是,除了原有的应用开发,创新中心还将进行系统、产品、软件的开发 覆盖的领域除了食品及医药,未来创新中心还将向环境、能源、材料等领域进行拓展,布局临床与诊断、科研与组学、营养与安全、生物与制药、环境与能源等大健康领域 除了质谱,创新中心合作课题涉及的仪器品类,还将扩展光谱、试验机等多个类别。如:使用GCMSMS进行环境、食品安全领域的系统开发,或者是抗癌成分监控系统的开发,涉及的领域包括复合材料、汽车材料等,并积极参与到环境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制定。 /p p   关于岛津中国创新中心的发展思路及合作模式,曹磊介绍到,创新中心在岛津中国质谱中心的基础上重新布局,发展以客户合作为主体的战略。如,建设科学合作实验室,围绕科技创新及高层级岛津合作实验室展开前沿性应用合作研究 加强标准创制合作研发,围绕国家层面的新法规和标准制定单位的前沿性应用需求,开发高端机种有特色的应用解决方案,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 开拓创新课题开发,与知名科研院所仪器及方法研发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同时对接岛津分析计测内部及国际创新中心资源,在原始创新方面争取突破。 /p p   谈到岛津中国创新中心的人员机制,曹磊展望到,除了研究人员的派出、临聘人员、实习生及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未来,创新中心还将探索成立院士工作站,全国范围内寻求多方面合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76785716-5769-4136-aecc-42b681c9f29b.jpg" title=" IMG_2450.jpg" alt=" IMG_2450.jpg" / /p p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岛津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事业部长吴彤彬、副事业部长兼创新中心中心长曹磊共同按下触发点,“开启”岛津中国创新中心的“大门”。 /p p   随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许国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虎威分别祝贺岛津中国创新中心的揭幕,并带来了精彩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5c5964a4-a61d-4acd-be37-e1866688f987.jpg" title=" IMG_2452.jpg" alt=" IMG_245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高覆盖度的代谢组学分析新方法及其在阐明重要代谢物功能中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许国旺 /p p   代谢组学是很有用的工具,可发现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标志物,并找到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代谢物 多维色谱-质谱将在代谢组的分析中发挥积极作用 为验证发现的标志物的临床实用性,需要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因此,临床医生与分析科学家的合作非常重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3053b661-6b01-4542-ad1f-1f88fe19eea3.jpg" title=" IMG_2486.jpg" alt=" IMG_248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敞开式离子化质谱(AMS)和常压基质辅助激光吸附离子化(MALDI)质谱成像技术及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虎威 /p p   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是一种快速分析技术,也可以用于成像分析 刘虎威团队研制的PALDI-MS成像技术可用于印章真伪鉴别、某些文物或艺术品鉴定、中药材鉴定 不过,PALDI-MS的空间分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p p   质谱成像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领域 常压离子化质谱技术简单快速,能够解决一些快速分析的问题,在成像分析方面有其独特的地方 当然,AMS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都有望进一步提高,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刘虎威团队还利用岛津的iMScope质谱显微镜做了很多研究工作,指出其应用前景较大,应该做更多的研究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19a9207b-a659-4624-9041-035fb0ed5d8c.jpg" title=" IMG_2538.jpg" alt=" IMG_253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himadzu 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Mass spectrometry》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副中心长滨田尚树 /p p   报告中,滨田尚树介绍了在线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成像质谱、直接离子化、微流控芯片质谱等技术及其最新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bb9197b9-8420-4f96-a26a-a7bf2bf757db.jpg" title=" IMG_255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5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8278eeac-441f-437b-8604-1ab81f67e1c2.jpg" title=" zhongxin.jpg" width=" 600" height=" 450" border=" 0" vspace=" 0" alt=" zhongxin.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 /p p   现场揭幕仪式结束后,受邀嘉宾参观了岛津中国创新中心,并听取了现场工作人员对仪器设备以及所做工作的讲解。 /p p   在晚宴环节,岛津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事业部长吴彤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致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c5af7db2-1618-4b70-836f-e53372e1da31.jpg" title=" IMG_2554.jpg" alt=" IMG_255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岛津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事业部长吴彤彬 /p p   吴彤彬在致辞中提到,希望岛津公司与中国的专家学者、用户的合作成果也能越来越多的展示在公司总部的展示厅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8589f2b5-ef75-4944-998e-3e0af51863d2.jpg" title=" IMG_2566.jpg" alt=" IMG_256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 /p p   江桂斌院士曾多次参观拜访日本岛津总部,最近一次的参观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岛津公司所展现的未来,如对大健康的关注、在质谱技术热点质谱成像技术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等。并提出期望,希望岛津公司立足于产品质量和服务,与中国的用户一起为中国创新发展做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3def6f64-2fe4-452c-87fd-9a53ff11ca94.jpg" title=" IMG_2574.jpg" alt=" IMG_2574.jpg" / /p p   在即将召开的BCEIA 2019上,岛津公司将以“岛津,给世界答案”为主题隆重参展,岛津公司工程师介绍了岛津所展示的最新产品和技术。 /p p br/ /p
  • 第一届色谱网络会议(iCC 2016)召开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近些年,随着国家科技水平提高,色谱分析在各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促进和加强国内外色谱工作者学术交流与合作,仪器信息网联合中国化学会色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北京色谱学会、北美华人色谱学会(CACA)共同举办了业内首届色谱网络会议(iConference on Chromatography,iCC 2016),旨在为国内外色谱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可以远程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提高色谱操作技能及在各领域的应用水平,为色谱知识的普及做出贡献。 /p p   2016年9月20日,第一届色谱网络会议(iCC 2016)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为期三天半,共开设色谱技术进展、色谱填料技术进展、色谱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色谱技术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和国产色谱技术等专场,汇聚了30位资深色谱专家及厂商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的主题,做精彩报告并与大家进行交流。 /p p   中国化学会色谱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张玉奎院士为大会致开幕辞。张玉奎院士表示:色谱技术在环境、生化、天然产物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事色谱技术研究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本次网络会议是一件新事物,是一个传播色谱知识,交流色谱成果的快捷的平台。此次网络会议的内容涵盖色谱技术、色谱填料技术进展,在生命科学和医药领域应用及国产色谱技术等方面内容,是一个比较全面介绍色谱技术的会议。本次会议得到广大色谱工作者的支持,逾3000人次报名参加,展现出网络会议强大的生命力。张玉奎院士预祝参会人员通过此次网络会议能够得到更多的知识,进行更好的交流,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p p   本次会议首日“色谱技术进展”专场邀请到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虎威教授、浙江大学朱岩教授、中科院化学所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齐莉研究员、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李长秀高工及多家仪器厂商就最新色谱技术研究及应用作报告,并与与会者进行了沟通、交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刘虎威.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1cfc81fe-f3f9-454e-b42d-369a9b70028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报告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刘虎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报告题目:2D LC-MS/MS脂质组学分析方法及应用 /p p   刘虎威在报告中对脂质组学及脂类物质的分析进行了详细介绍。报告提到,脂质物质共有8大类,276个子类,截至2015年4月2日,收录40360种分子结构。而目前的研究中,高效分离和高灵敏度检测生物样品中的脂类化合物是脂质组学研究的关键,也是目前脂质组学研究的瓶颈问题之一。对脂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刘虎威表示,目标分析、成像分析及轮廓分析是主要的三大手段。刘虎威课题组自2005年起对脂质组学进行研究,目前运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关亚风的一项接口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利用二维液质联用技术对多个脂类物质进行研究。 /p p   报告中,刘虎威以轮廓分析方法为例,介绍了腹膜透析患者透析液样品、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液样品、乳腺良性肿瘤和乳腺癌患者血液样品等样品分析过程及结果。报告最后,刘虎威表示,脂类物质是一类非常复杂的生物分子,不同的分析方法必不可少,在线连续二维液质联用方法的发展能够在160min内全面分离脂类物质,对脂质组学及临床研究有很大帮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朱岩.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591f3fbf-06dc-4f32-9e2d-36132afeadf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报告人:浙江大学 朱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报告题目:循环离子色谱技术及其应用 /p p   浙江大学朱岩教授就循环离子色谱技术及其应用做了精彩报告。报告围绕循环离子色谱的概念、离子回流技术、强保留离子的循环柱切换、高盐基体中痕量离子的循环基体消除及高盐基体中痕量离子的循环浓缩等五个方面展开。 /p p   报告指出,抑制性离子色谱流动体系本身是一个循环体系,使离子色谱可以实现许多特定功能,利用这一循环可实现其他色谱法无法实现的特殊功能。循环多维离子色谱法可以采用不同(离子交换-离子排斥(弱酸)及离子交换-反相(弱极性))和相同(离子交换-离子交换(选择性富集))两种分离模式。朱岩表示,二维离子色谱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直接进样,是离子色谱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齐.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06b9484c-1792-437e-9c3d-27d4644520b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报告人:中科院化学所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 齐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报告题目:毛细管电泳手性分析 /p p   报告从手性化合物、手性色谱分析、手性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手性催化反应研究起始于2001年,目前手性研究的对象包括手性材料、手性分子及中心手性分子等。手性分析方法主要有:结晶法、膜法、纯化法、电化学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及色谱法,其中色谱法包含液相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四种方法。 /p p   齐莉指出,毛细管电泳手性分析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技术,具有高效、快速、微量、多模式、自动化程度高及经济的优点,使分析科学进入纳升水平。手性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方法具有拆分效率高、体系简单、迁移顺序可调的优点。但也有配体有限、应用面窄的局限。应对上述局限,目前的解决方案有三种:尝试合成新配体、建立新型手性拆分体系,扩展应用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齐莉.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a4b1477d-d387-417e-805a-cdb1f932581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报告人: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李长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报告题目:汽油质量升级中的气相色谱技术应用 /p p   当前,国家对汽油质量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2017年1月1日起全国将实行国V汽油标准,主要的变化是进一步降低烯烃、芳烃及硫含量,以符合严格的排放要求。气相色谱技术在汽油质量升级的指标控制和工艺研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采用阀切换多维色谱技术、Deans Switch切换技术、特殊检测器结合高分辨及特殊类型的色谱柱,可实现汽油中常量烃类组成、微量非烃杂质及非常规添加组分的分析测定。 /p p   报告还详细讲述了汽油单体烃和组成分析 、汽油中的微量杂质分析 、成品汽油含氧化合物和非常规添加组分测定,并比较了各气相色谱相关技术在上述分析中的应用特点。 /p p   此外,“色谱技术进展”专场得到了安捷伦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岛津、沃特世、瑞思泰康等知名仪器公司的赞助和支持,同时上述厂家的资深技术人员也向大家介绍了最新的产品、技术及应用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无标题-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df26473a-78f0-4156-ad7f-850b13e2663e.jpg" / /p p   iCC 2016 为期三天半(9月20日-9月23日),精彩还在继续,报名参会请点击: a title=" "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ff0000"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icc2016/index.html" target=" _self"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ff0000" 第一届色谱网络会议(iCC 2016) /span /strong /a /p p & nbsp /p
  • 分析仪器与装置前沿论坛在武汉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5年5月10日上午,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之分析仪器与装置前沿论坛在洪山礼堂成功举办,共130余人出席了此次论坛。来自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大连化物所、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并作了精彩的报告。 会议现场   四川大学段忆翔教授作了题为&ldquo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分析仪器的研发与展望&rdquo 的报告。据段忆翔介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具有无需样品前处理、快速、多元素分析、远距离探测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地质勘探、材料分析、冶金和燃烧、环境监测、医学与生物治疗、艺术品成分鉴定、军事及国防等领域。在他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功研发了便携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和激光诱导击穿-拉曼光谱分析仪等系列仪器产品,为分析仪器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多努力。 四川大学段忆翔教授   武汉大学胡继明教授作了题为&ldquo 激光拉曼光谱:生物医学分析的有力手段-从概念到仪器&rdquo 的报告。据胡继明介绍,从概念向诊断仪器的转变是医学拉曼光谱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拉曼散射光谱在疾病相关的生物样品上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由他带领的课题组目前正在研究拉曼光镊系统及其在生物细胞中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了学术论文。 武汉大学胡继明教授   厦门大学颜晓梅教授在会议上的报告题目为&ldquo 细胞外囊泡的单颗粒水平多参数定量分析系统&rdquo 。据颜晓梅介绍,目前由她带领的课题组正在研制超高灵敏流式检测装置,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发光能力低于单分子荧光的单个纳米颗粒散射光信号的直接检测,另外,该装置在化学、材料、生命等基础科学和生物制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厦门大学颜晓梅教授   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在会议上的报告题目为&ldquo 微萃取技术与敞开式离子化质谱联用实现快速检测&rdquo 。刘虎威在报告中介绍,微萃取技术与敞开式离子化质谱联用在药物、食品、环境分析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于目标分析物较少的分析,可以省去色谱分离,简化分析过程等优点。另外,兼有样品富集和信号增强功能的基质材料是他今后重点研究方向。 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   中山大学陈缵光教授的报告题目是&ldquo 微流控芯片系统-斑马鱼胚胎模型对药物复合毒性的研究&rdquo 。 中山大学陈缵光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徐伟博士的报告题目是&ldquo 膜电喷雾电离-超高灵敏可直接测量体液中生物标志物的质谱离子源&rdquo 。 北京理工大学徐伟博士   另外,大连化物所侯可勇教授、关亚风教授、李海洋教授、长春应化所牛利教授、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群博士等也在会议上做了精彩的报告。   相关新闻: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在武汉召开 撰稿:张葳
  • 岛津参加第13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会
    2021年5月6日-5月7日,在吉林省延吉市由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北京色谱学会主办,延边大学融合学院和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成功召开。岛津作为会议赞助商参与此次会议,并发表课题报告。会议报道日当晚举办了岛津之夜,90多位与会嘉宾参加了此次活动。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张建军部长为晚宴致辞。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张建军部长 他首先感谢了此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及北京色谱学会,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是两年一届的系列学术会议,为广大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和厂商提供了交流、学习和展示的平台,得到了国内广大同行的充分认可与支持。同时也感谢广大用户对岛津的厚爱,岛津在实践“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这一经营理念的道路上持续前进。 延边大学李东浩教授致辞延边大学金雄校长致辞延边州政府副秘书长 崔东辉致辞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致辞 延边大学李东浩教授主持开幕式,延边大学金雄校长、延边州政府副秘书长崔东辉、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为开幕式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任会议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刘虎威任会议主席,延边大学教授李东浩教授任会议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报告题目:高峰容量色谱进展 中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报告题目:发现新型环境污染物的理论与方法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程汉兴博士 程汉兴博士代表岛津发表了抗体药物表征与生物定量分析技术,程汉兴博士在报告中提到如何针对抗体进行表征分析,抗体相对小分子化合物较为复杂,可以使用岛津高效液相及质谱分析抗体的纯度,电荷异质性以及大小变异体,围绕聚体分析,可从不同粒径角度,分析聚体的类型,针对抗体的蛋白质序列以及二硫键修饰,利用岛津LCMS-9030高分辨Q-TOF 质可以完整覆盖分子量分析,肽图分析,二硫键分析等等,利用edman法原理分析方法的PPSQ测序仪,可以为氨基酸序列进行测序和验证,从而高质量分析抗体蛋白,保证抗体产品高质量研究。未来岛津将继续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专业技术,深耕分析化学领域前沿热点,紧贴时代需求,将最尖端的科技运用于生物分析、药物分析、组学应用和环境与食品分析等科研和检测工作中,迈向生物医药色谱新时代。
  • 岛津携手质谱专家,北京共话组学发展 ——2023北京质谱专家沙龙-组学专题会议
    2023年8月17日,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举办的“2023质谱专家沙龙-组学专题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旨在促进质谱及组学行业专业人士交流、学习与合作。来自于国内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现场主持人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营业部,北京教育科研行业主管宋爽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分析计测事业部营业部副部长 马景辉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营业部副部长马景辉发表致辞。马景辉副部长首先对各位来宾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组学专题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涵盖了多领域,对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组学专题会议旨在促进学习交流,加强合作研究,共同探讨组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发展方向。并祝愿本次会议圆满成功。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副理事长 刘虎威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作了题为“脂质组学研究展望”的报告。他介绍了其团队根据脂质组学的轮廓分析、目标分析和成像分析三种分析方法开发了软件构建数据库,实现了在肿瘤标志物筛查中的应用。刘虎威教授认为脂质组学应与仪器技术的进步和化学技术的突破相结合,进行代谢途径重建和通量分析,并开展大数据的发掘工作。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杨福全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杨福全研究员作了题为“基于质谱的血浆多组学研究与应用”的报告。他介绍了地贫患者血浆比较蛋白质的组学研究,人血浆/血清肽组学研究以及人血浆细胞外囊泡蛋白质组学研究。他认为现在许多蛋白质研究中都忽略了肽,而低分子量蛋白质和多肽的分界限并不明显。随后介绍了非编码RNA分子和编码多肽的发现和鉴定策略。清华大学 张文鹏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张文鹏助理教授作了题为“精细结构脂质组学方法与应用”的报告。他认为脂质结构解析困难点在于结构异构体的复杂性。由于碳碳双键位置、sn-位置等存在的许多异构体难以解析,因此开发了脂质双键位置解析质谱方法、精细结构脂质组学应用等,并从生物标志物发现、分子病理分析和即时检测三个方面开展了详细的说明。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张晓莉博士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创新中心张晓莉博士作了题为“基于岛津GCMS平台的代谢物数据库开发及应用案例介绍”的报告。张博士介绍了岛津GCMS代谢物数据库的开发过程以及数据库的多反应监测(MRM)方法。她列举了GCMS代谢物数据库在医药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实例。同时还介绍了岛津团队合作其他专家及高校团队的研究成果。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朱挺锋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朱挺锋作了题为“岛津代谢组学方案及科研合作”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代谢组学的多领域应用及研究现状。整体组学市场包括仪器、服务、耗材、后端维护等。从预测来看,中国及全球代谢组学市场营销额均为上升趋势。随后讨论了靶向和非靶向代谢组学解决方法,并从仪器、数据库、软件三个方面进行了方法分析及应用的说明。最后分享了岛津与合作高校团队的多项科研合作。与会者合影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第33届中国质谱学会年会第二轮通知
    由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主办,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承办的&ldquo 5th Asia Oceania Mass Spectrometry Conference(第五届亚洲与大洋洲地区质谱会议)&rdquo 和&ldquo 第33届中国质谱学会学术年会&rdquo 将于2014年7月16-19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会议组委会诚挚邀请您参加这次重要的会议。   第一轮通知发出后,得到了广大科学工作者的热情响应,会议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会议网站已经开通(http://2014.cmss.org.cn),有关会议准备进展和日程安排将在网站适时更新。   本次会议将分大会报告、主题报告和墙报形式开展多领域的学术交流。会议将邀请国际质谱届专家参会并作报告。按照AOMSC的惯例,大会前两天(7月15-16日)将举行Young Scientist Forum (英文),详见会议网站,欢迎感兴趣的青年质谱工作者申请。中国质谱学会学术年会将依照惯例鼓励国内青年质谱工作者参会,并组织青年论坛(中文),评选优秀青年论文奖(第一作者年龄 &le 35 岁)、颁发奖金和证书。   论文摘要提交、会议注册和宾馆预订均在会议网站上完成。参加&ldquo 5th Asia Oceania Mass Spectrometry Conference&rdquo 的学者请提交英文摘要,参加&ldquo 第33届中国质谱学会学术年会&rdquo 的学者只提供中文摘要。请登录会议网站下载摘要模板,写好后点击&ldquo 提交论文摘要&rdquo ,并选择类型(口头或墙报)及领域后上传。收到摘要后我们会及时回复确认。由于夏季为北京旅游高峰,请参会人员提早完成注册和宾馆预定。国际代表的会议注册费可采用在线支付,国内代表若通过第三方支付,无法开具正式发票,请采用汇款或网上银行转账。   汇款帐号:01090327800120102289224 开户银行:北京银行燕园支行   收款单位:北京大学结算中心(请附言:质谱会议及参会者姓名)   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申请口头报告请于2014年5月30日前提交,申请墙报请于6月15日前提交。论文录用通知将通过email发送。   需要说明,本次会议不再由《质谱学报》出版论文集,但会议论文可投稿到《质谱学报》,按照学报的规定,通过审稿后公开发表。请有意投稿的参会人员在学报网上投稿:http://www.jcmss.com.cn/CN/volumn/current.shtml   此次会议将开辟相当规模的仪器及相关展览,热忱欢迎相关仪器厂商及化学试剂公司报名参展!欢迎有关厂商设立冠名优秀墙报奖。   更多信息请浏览会议网站:http://2014.cmss.org.cn   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014年2月22日   会议具体地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   参会费用:会议交通和食宿费自理 会议注册费如下: 参会人员 2014年6月30日前 2014年7月1-15日 开会现场注册 普通代表 950元/人 1100元/人 1200元/人 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 550元/人 700元/人 800元/人   会议组织委员会   主席:李金英   副主席:钱小红 再帕尔&bull 阿不力孜 张新荣 刘虎威   组委会成员(以姓氏拼音为序):   白 玉 常志远 郭寅龙 蒋少涌 李智立 刘小云 罗 海 汪福意肖国平 张东翔   张金兰 张瑞萍 周 江 周 涛 周 振   会务组负责人:刘虎威   成 员: 周 江 白 玉 刘小云 苏玉兰 石 磊 卞利萍   会议学术委员会   名誉主任:刘元方 姚守拙 张玉奎 王方定 樊明武 李冠兴   主 任:陈洪渊   副主任:江桂斌 刘淑莹 李金英 钱小红 再帕尔&bull 阿不力孜 张新荣 庄乾坤   委员:(以姓氏拼音为序)   蔡宗苇 陈 义 陈焕文 储晓刚 丁传凡 段忆翔 方 向 郭良宏杭 伟 黄业茹   黄光明 纪建国 江 骥 蒋宇扬 李 冰 李怀坤李晓东 梁汉东 林金明 刘虎威   刘劲松 刘建华 刘丽萍 刘斯奇刘 震 刘志强 陆豪杰 吕 强 聂宗秀 潘远江   史 权 谭蔚泓吴永宁 汪海林 吴侔天 谢孟峡 熊行创 许国旺 徐建中 杨福全   杨芃原 张 莹 张丽华 张四纯 张养军 张玉海 张智平 周 江赵镇文 邹汉法   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成府路202号,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邮编:100871   联系人:刘虎威(hwliu@pku.edu.cn)白玉(yu.bai@pku.edu.cn)   周江(zhoujiang@pku.edu.cn)刘小云(xiaoyun.liu@pku.edu.cn)
  •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天瑞奖助学金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2011年1月14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09-2010年度奖励奖学金颁奖典礼在化学学院A区204教室隆重举行。中科院院士徐光宪先生、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李榕、学工部副部长查晶、校团委副书记孙力强、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杨爱民等学校领导以及化学学院院长吴凯、党委书记刘虎威、副院长朱涛、付雪峰以及党委副书记马玉国、团委书记白宇参加了此次颁奖典礼,同时参加的还有在2009-2010年度获得奖励及奖学金的同学,典礼由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莉主持。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正东先生,作为天瑞仪器颁奖代表参加此次典礼。 颁奖典礼现场 化学学院院长吴凯代表化学学院致欢迎辞。各类奖学金、奖励项目的设立,对于化学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希望获奖同学珍惜荣誉,心怀感恩,以优秀的成绩回馈社会的关心和支持。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吴凯院长希望化学学院师生以此为契机,不断进取,锐意创新,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吴凯致辞 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李榕致辞,对奖学金捐赠者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在肯定和鼓励化学学院卓越成就的同时,也希望北京大学化学学科未来在科学研究、学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李榕致辞 天瑞仪器奖助学金捐赠代表余正东,希望通过奖学金的设立鼓励在化学学科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同时表达了对化院学子的殷切期望。天瑞仪器一直关注分析测试人才的成长,肩负着民族分析测试行业发展的重任。鼓励同学们开拓视野,不断创新,为化学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 天瑞仪器副总经理余正东先生致辞 随后,化学学院党委书记刘虎威发表了感言。他表示,化学学院各项院设奖学金的设立,与校级奖学金一起有力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条件,促进学生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希望获奖同学继承和发扬北大化学的优良传统,为北大化学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虎威介绍本学年院级奖励奖学金评审情况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莉主持典礼 在颁奖仪式上,参加典礼的各位学校领导以及化学学院领导为奖学金的捐赠者颁发了“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育贡献奖”纪念证书。各位奖学金捐赠人为获奖学生颁发奖学金奖励证书。 学院领导为余总经理颁发纪念证书 获奖学生领奖 天瑞仪器于2009年启动“天瑞仪器奖助学金计划”,首批合作高校25所。目的:培养更多品学兼优的分析测试领域专业人才。了解详情:http://www.skyray-instrument.com/cn/about/JiangXueJin.aspx 了解天瑞仪器:www.skyray-instrument.com
  •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授予安捷伦公司“最佳合作伙伴”称号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授予安捷伦科技公司“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最佳合作伙伴”称号 中国北京2008年4月25日讯—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NYSE:A)今天在“首届安捷伦科技节”上宣布,安捷伦科技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邵律文先生(Bill Sullivan)在来京参加科技节期间,特地拜访了中国反兴奋剂中心(CADA)。中国反兴奋剂中心(CADA)杜利军主任热情接待了邵律文先生一行,详细介绍了中心的筹备过程,杜主任代表CADA对安捷伦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自1989年中心成立以来,在历次通过国际奥林匹克认证和世界反兴奋剂中心认证过程中,在1990年亚运会期间及在中国举办的历届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中提供的大力支持和良好合作表示感谢,特此授予安捷伦科技公司“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最佳合作伙伴”称号。 安捷伦科技高层参观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新办公大楼和实验室 中心副主任吴侔天先生带客人参观了新办公大楼和实验室,邵律文先生及随行的副总裁Mike McMullen先生、大中华区总裁杨世毅先生、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牟一萍女士、及中国区副总裁兼公共事务部总监付向东先生都对中心的先进设备和完善设施留下深刻印象。 Mike McMullen 、邵律文先生(Bill Sullivan)、杜利军、 牟一萍、 吴侔天 作为世界测量领域的领导者,安捷伦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市场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兴奋剂检测机构之一,该中心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安捷伦分析仪器,包括7890A/5975C系列气质联用仪、1100系列和1200系列液相色谱仪、单四极杆液质联用仪、离子阱液质联用仪和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仪。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安捷伦提供的测试测量仪器和解决方案将负责检测4,500多份运动员提供的样本。 三十多年来,安捷伦一直是运动领域药物测试的首选供货商。在1972年药物检测首次被引入奥林匹克运动会时,安捷伦即提供了相应的分析设备,例如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仪和液相色谱仪。从此,在每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安捷伦的分析仪器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安捷伦提供给兴奋剂检测实验室的分析设备,帮助科学家鉴定、确认和定量分析大量样品中的上千种化合物。 除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以外,安捷伦科技的仪器也被广泛用于国际足球联盟、世界杯足球赛、英联邦运动会、残疾人奥运会、泛美运动会、环法自行车赛、美国足球大联盟及美国棒球大联盟等重要体育赛事。 兴奋剂的种类随着医药和医学科技的发展在逐步增加,从十几年前国际奥委会规定只有5类物质,到国际反兴奋剂机构2006年最新公布的六大类禁用的药物:刺激剂药物、麻醉剂、合成代谢/类固醇、利尿剂、肽类激素和相关的化合物,以及其它的禁用药物。这些类别包括400种化合物和上千种相关的化合物。。 为了提高人们对兴奋剂和兴奋剂检测等方面的认识,安捷伦公司在“首届安捷伦科技节”期间,举办了“兴奋剂检测技术讲座”。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系刘虎威教授向大家介绍兴奋剂的作用、危害、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关于主讲嘉宾 刘虎威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系教授。1987年-1990年,刘虎威教授在北京理工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刘虎威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从事教学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讲授化学分析课。 刘教授研究领域广泛,涉及药物分析、食品安全分析和环境污染分析。刘教授还是《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色谱》、《分析测试学报》、《分析试验室》、《生命科学仪器》等多个有影响力的科学期刊编委,并在北京色谱学会任副理事长,中国色谱学会任常务理事,同时在北京市分析测试学会和中国化学会任理事等职务。 关于安捷伦科技公司 安捷伦科技公司(NYSE: A)是世界上最大的测量公司及通信、电子、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现有员工19,100人,为110多个国家的客户服务。安捷伦在2007财年的营业收入为54亿美元。如需与安捷伦有关的更多信息,请访问网址:www.agilent.com 关于安捷伦科技中国 安捷伦科技是1999年美国惠普公司战略重组后成立的一家跨国高科技公司。1985年成立的中国惠普/安捷伦是中国第一家高科技合资企业。迄今为止,安捷伦在中国拥有1500多名员工,其中包括500人的研发团队;在中国14个城市设有六家子公司和20个办事处,业务涉及软件和硬件研发、制造、市场推广、销售和售后服务支持。
  • 北大教授联手打造GC-MS技术精品课,从入门基础到实践精通,助力领域成长
    气质联用技术是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GC-MS)的简称,具有GC的高分辨率和MS的高灵敏度,已成为定性定量测定复杂基质中有机物最普遍的分析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微生物检测、石油化工、环境监测、室内检测和医药卫生等领域。气质联用仪操作原理复杂、造价昂贵,因此了解仪器的构造,掌握应用方法才能更好的解决工作难题,准确判断故障原因并排除,然而很多初入实验室的检测/科研工作者却苦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资料,不知如何从入门到进阶...为了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实操应用能力,仪课通联合北大化学学院教授--刘虎威、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高级工程师--付晓芳,联手打造《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精品课,全面解读气质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仪器构造、操作方法、样品处理以及多领域应用;从入门基础到实践精通,助力领域成长。课程即将上线,限时开启预售优惠活动,参与方式:①扫码进群,抢占优惠名额(支付0.1元抢占)②支付完成后,发放200元课程优惠券③用券报名正式课,领取15天仪课通会员+《气相色谱方法及应用》图书1册(附主讲刘虎威签名,限量50册,送完为止,先到先得)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参与预售:
  • 第十二届岛津公司质谱用户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2018年11月21-23日第十二届岛津公司质谱用户学术交流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深圳成功举办。本届用户交流会由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主办,旨在为岛津质谱专家用户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分享研究工作成果的同时,面向未来,探讨质谱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本次大会邀请了三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分析行业内专家学者和用户,就质谱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行业热点的应用以及岛津质谱的新技术、新产品等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探讨。共收录七十余篇投稿论文,覆盖了代谢组学、临床检测、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众多领域。岛津公司作为分析技术全面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致力于为用户快速提升质谱技术的应用水平,让岛津质谱技术更大程度地服务于用户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工作,两年一届的“岛津质谱用户会”提供了一个充分的交流平台,通过岛津质谱用户之间的深入交流,并分享在各自领域取得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共同提升用户质谱技术的应用水平。大连化物所许国旺教授、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中科院化学所陈义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陈世忠教授等国内知名质谱领域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交流会,并分享了各自领域更新的质谱研究成果。 2018年岛津公司质谱产品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LCMS-9030高分辨质谱的推出,LCMS-8040CL和LCMS-8050CL获得中国CFDA医疗器械许可,从而更丰富了整个岛津质谱产品线。作为岛津仪器售后服务的一个单元,岛津旗下全资子公司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也参加了此次会议,为客户带来了分析前处理和消耗品方面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岛津新开发的核壳色谱柱、杂化颗粒色谱柱、生物大分子专用色谱柱,以及岛津旗下AlsaChim公司的高品质稳定同位素标准品的展示,引起了岛津质谱用户的广泛关注。
  • “产医研资用”协同创新 记“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2018学术峰会”大会报告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6月30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2018 学术峰会在江苏宜兴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500余位临床检验医师、专家学者、IVD行业从业人员共聚宜兴,交流学习。会议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办,江苏省医学会检验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分会、仪器信息网协办。围绕“跨界融合创新转化,精准高效自主智能”主题,大会第一天共邀请了5位相关领域院士、专家作精彩大会报告,共同探讨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最新进展、人工智能和质谱检测在临床检验中的优势与前景等热点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f9a03cf2-9e0c-4e75-be83-5eb67c25c2f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大会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教授作题为《从生命分析、精准医疗面临的挑战兼谈分离与测量》大会报告。陈洪渊院士首先介绍了生命分析化学学科的形成、生命科学与生命分析化学的核心与内涵、生命分析化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生命科学检测技术得到极大进步,生命科学检测在疾病标志物的检测与疾病诊断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结合个性化、仪器化的趋势,生命科学检测将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天地。生命科学的发展已经完全突破单一学科的界限,需要依靠化学、生物、材料、计算、电子及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通力合作,才能真正用到疾病诊断中来,实现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的转化过程,实现以人为本的最终目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783a7f3f-c434-404a-951b-f42030369a9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 陈洪渊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作题为《基于抗体功能化的MOFs材料选择性识别和捕获肿瘤细胞》的大会报告。为实现EpCAM抗体功能化的材料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与捕获,刘虎威课题组对MOFs材料中残余未配位的羧基进行衍生化,并发展有效的共价修饰抗体的合成策略。材料表面修饰抗体后,能通过与上皮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的EpCAM抗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捕获。基于此,可以建立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刘虎威课题组研究了影响肿瘤细胞捕获效率的关键因素。还进一步探索了材料的载药性能,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对材料的载药效果以及药物缓释过程进行评估,为发展有效的抗癌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42fb1bfa-72d9-4e4c-b274-14c616b44ef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大学教授 刘虎威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江南大学教授、江南拜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仲虎作题为《提高免疫试剂质量的工程化策略与实践》的大会报告。他指出,国产品牌免疫分析诊断试剂产品目前仅占中国免疫分析市场的15,代替空间巨大。国内免疫试剂的痛点是试剂质量与进口产品相比依然存在差距,产品的重复性、稳定性较差,从而使医院检验科不放心大规模开展国内试剂替代进口。之后他向与会者介绍了免疫试剂生产的难点,生产过程中的特点及影响试剂质量的因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db3a1799-69ac-40e9-9a72-f9fb0216056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江南大学教授、江南拜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白仲虎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蔡强教授作题为《标记免疫分析仪器的进展和趋势》的报告。他标对标记免疫分析过程作了介绍,包括反应形式与仪器组成,载体与仪器结构,标记技术与仪器原理之间的关系,并分享了他对免疫分析仪器的自动化、微型化及免疫分析仪器的新军——质谱的应用情况和思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ed56159e-7a8c-41d7-b52d-316009b4e62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蔡强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大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检中心副主任颜光涛研究员作题为《免疫标记技术新进展及展望》的大会报告。所谓标记物,就是与抗原或抗体相结合后被相应仪器所检测的物质,标记物在免疫分析中具有示踪标记并能够被检测的特性。标记免疫分析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准确、灵敏、快速、安全的特点。颜光涛研究员在报告中结合临床应用实例,着重探讨了免疫诊断用抗体的发展趋势及目前抗体质量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20f748f5-6984-4ad5-994a-8dfd3cd24b0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大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检中心副主任 颜光涛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更多分论坛、卫星会精彩报告,请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br/ /p
  • 第33届中国质谱学会学术年会通知(第一轮)
    第五届亚洲与大洋洲质谱会议暨第33届中国质谱学会学术年会通知(第一轮) (2014年7月16-19日,北京)   为加强国内学者与亚洲和大西洋地区质谱工作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质谱及相关科研领域的发展,由中国质谱学会主办,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承办的&ldquo 第33届中国质谱学会学术年会&rdquo 和&ldquo 5th Asia Oceania Mass Spectrometry Conference(第五届亚洲与大洋洲质谱会议)&rdquo 将于2014年7月16-19日在北京大学召开。   本次会议将以大会报告、主题报告和墙报形式开展多领域质谱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会议将邀请亚洲和大西洋地区以及国际质谱专家参会并作报告。会议为鼓励青年质谱工作者和研究生参会交流,特设立青年报告专场,并评选优秀青年论文奖(第一作者年龄不大于35岁)和优秀墙报奖,并颁发奖金和证书。   会议论文征文范围:质谱相关领域尚未发表的研究成果和综述报告,具体为(包括但不局限于):1)质谱基础研究 2)有机质谱技术及应用 3)生物质谱技术及应用 4)质谱技术及其仪器研发 5)无机质谱技术及应用 6)同位素质谱技术及应用 7)质谱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论文摘要格式:按照《质谱学报》(增刊)格式要求(将在网站公布),以摘要形式投稿。投稿时请尽量减少图表,参考文献可省略,务必控制在2页以内。大会将以质谱学报》(增刊)形式出版会议论文集。   参加&ldquo 5th Asia Oceania Mass Spectrometry Conference&rdquo 交流的学者请提交英文摘要,参加&ldquo 第33届中国质谱学会学术年会&rdquo 交流的学者可只提供中文摘要。   征稿联系人和方式:刘小云特聘研究员(xiaoyun.liu@pku.edu.cn)   更多信息等会议网站开通后会实时公布。   报名回执和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14年5月30日(以收到邮件为准)。可通过Email(xiaoyun.liu@pku.edu.cn和yu.bai@pku.edu.cn)或者会议网站提交论文。   会议具体地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   参会费用:会议交通和食宿费自理 会议注册费如下:   提前缴费可通过网上平台完成(截至日期2014年6月30日,鉴于报到当天人数较多,建议参会人员尽量选择网上平台支付)。   会议网站及住宿信息将很快发布。   预计此次参会人数为国内650,国外150左右。会议将开辟相当规模的仪器及相关展览,热忱欢迎相关仪器厂商,化学试剂以及出版公司报名参展!   联系人:刘虎威:hwliu@pku.edu.cn 手机13901049164 或 白玉: yu.bai@pku.edu.cn 手机 13717827198   会议网站及住宿信息将很快在网上发布。   【通知下载】:http://www.antpedia.com/attachments/d15/pdf/5thAOMSCtongzhi.pdf   【报名回执下载】:http://www.antpedia.com/attachments/d15/word/5thAOMSChuizhi.docx   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席:李金英   副主席:钱小红,再帕尔&bull 阿不力孜,张新荣,刘虎威   秘书组:负责人:刘虎威(hwliu@pku.edu.cn, 010-62754976)   会务秘书:周 江(zhoujiang@pku.edu.cn, 010-62756817)   学术秘书:刘小云(xiaoyun.liu@pku.edu.cn, 010-62759813)   组织秘书:白 玉(yu.bai@pku.edu.cn, 010-62758198)   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013年10月21日   联系地址 :北京海淀区 成府路 202 号,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邮编:100871   参展报名回执(复印有效) 厂商名称 联系人姓名 性别 职务 通讯地址 邮编 电子邮箱(必填) 传真 联系电话(必填) 手机 参加项目(请圈选) 1、研讨会 墙报 / 口头报告 2、展览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普通 拟提交论文题目 是否有意赞助优秀墙报奖(冠名) 是 否   回执请发至:hwliu@pku.edu.cn 和 yu.bai@pku.edu.cn
  • “Easy选型”告诉你什么是GC选型“四大原则”
    气相色谱仪是应用场景最广泛、用户使用量最大的分析仪器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商品化以来,作为实验室分离分析利器,气相色谱在石化、环境、食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据调研显示,每年国内气相色谱销售超万台,国内外生产企业众多,如何从琳琅满目的品牌和型号中选择出满足需求,又可靠的气相色谱仪,是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仪器信息网作为百万用户的选型助手,特别开设了“Easy选型”直播节目,每期聚焦一种仪器品类,从仪器技术、行业标准、市场表现、选型原则、用户口碑、使用反馈、应用支持、售后服务、案例分享、真机测评等多个维度,为广大用户的仪器采购带来专业和实用的经验。为了全方位解析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发展,解答用户的选型难题,7月12日,仪器信息网启动第3期“气相色谱选型直播”,我们特别邀请色谱领域资深专家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岛津分析计测技术部资深工程师张峻岭、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气相色谱产品专员温焕斌与信立方陈艳凤副总经理一起做客直播间,开启气相色谱技术 “华山论剑”第二弹。同时,节目还邀请到了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系统气相产品专员李学伟、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市场部行业专员许瑞,全方位解读气相色谱及色谱柱选型以及应对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直播现场气相色谱选型“华山论剑”信立方副总经理陈艳凤(左一)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左二)岛津分析计测技术部资深工程师张峻岭(右二)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气相色谱产品专员温焕斌(右一)本次圆桌论坛,汇集了用户、售后和市场三方视角,从不同维度,探讨了气相色谱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当下热点应用以及选型注意事项等话题,特别是刘虎威教授还专门分享了他总结的选型四大基本原则:实用性、性价比、售后信赖以及用发展的眼光买仪器,内容干货满满,引发众多网友纷纷点赞。在论坛尾声,直播间还现场连线网友互动,解答选型应用问题。报告题目《仪器信息网大数据说气相色谱选型》报告人:仪器信息网导购平台运营主管 张葳报告中,张葳从用户在选型中关注的因素谈起,详细介绍了仪器信息网【仪器优选】栏目如何应用大数据助力广大行业用户对气相色谱进行选型,同时也进一步介绍了本网为了提升用户选型体验,在新品曝光、品类先锋塑造、主流企业及产品的评选以及国产好仪器、企标领跑者等活动所做的工作,全方位助力用户选型及仪器应用水平提升。(点击去了解更多 )报告题目《GC合理化选型和配置中的“五大要素”》报告人: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 系统气相产品专员 李学伟如何根据自身的应用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气相色谱仪,是每一个用户在采购时最关心的问题。在圆桌论坛和选型报告之后,岛津系统气相产品专员李学伟从“GC性能总体评价、配置、技术应用支持、操作维护便捷性以及售后服务”5个要素,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合理化选择和配置气相色谱。报告题目《岛津气相色谱柱选型介绍及应用分享》报告人: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市场部行业专员 许瑞 色谱柱是色谱分析的“心脏”,决定着色谱分析分析的效果。报告从色谱柱产品分类、选型以及相关应用等角度,详细介绍了岛津气相色谱柱。精彩内容之外,直播间还进行了众多丰富的互动抽奖活动,获得了听众们的积极相应。至此,仪器信息网“Easy选型”第3期“气相色谱选型直播”节目圆满结束。下一期,将为大家带来微波消解仪的选型秘诀,之后还有更多仪器品类的“Easy选型”将与观众见面,敬请关注。扫码预约下期直播合影更多关于选型的精彩内容,可点击下方专题查看。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