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利益链

仪器信息网利益链专题为您整合利益链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利益链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利益链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利益链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利益链话题讨论。

利益链相关的论坛

  • 【讨论】"地沟油"VS“利益链”

    [b][color=#fe2419][size=4]中国官方强调——斩断利益链有效解决"地沟油"[/size][/color][/b][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yc1010.gif[/img] [i][u][s][color=#fe2419][size=5]最后谁胜利[/size][/color][/s][/u][/i]中国政府网消息,针对“地沟油”问题,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既要管住非法制售行为,也要使餐厨废弃物得以合理利用,斩断“地沟油”顽疾的利益链条,有效解决“地沟油”问题。近期,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出现用餐厨废弃物提炼的所谓“地沟油”,经过非法渠道,并通过餐饮、食品加工等环节进入食物链。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下日前下发《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为准确理解和把握《意见》的精神和要求,确保政策顺利实施,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在谈及解决“地沟油”问题的工作思路时,该负责人指出,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和总结国内部分城市探索出的有效做法的基础上,采取从源头出发,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措施。也就是说,既要管住非法制售行为,也要使餐厨废弃物得以合理利用,斩断“地沟油”顽疾的利益链条,有效解决“地沟油”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在“堵”的方面,就是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销售、使用“地沟油”等违法行为,坚决防止“地沟油”进入食物链。在“疏”的方面,就是要大力扶持餐厨废弃物和“地沟油”资源化和无害化产业。通过政府引导、统一收运、定点处置等办法,建立产业化处置、市场化运作和资源化利用的疏导机制,以形成一条规范有序的产业链条,变废为宝。

  • 假药利益链:利润高过毒品 收购包装盒1500元/套

    新《广告法》还未真正出台,更为严厉的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已经拉开实施大幕。4月7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公布今年首个药品“黑名单”,7名相关人员因销售假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同一天,重庆也曝光了2014年食品药品“黑名单”,在上榜的经营者中,有5个涉及药品安全,两个因销售假药被处以有期徒刑。此外,自5月1日开始,云南将对违法违规食品药品企业信息通过网络“全裸式”公开。政策收紧的背后是生产销售假药案呈爆发式增长。据悉,仅今年一季度,东莞第三法院受理的生产销售假药案数量就达到近5年同类案件总数的6倍。假药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这里头究竟有着怎样的灰色利益链?造假从包装开始 从这次上海公布的药品“黑名单”来看,越来越多的假药通过电商等网络渠道进行流通。昨日,南都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西甲硅油滴露”,搜出的宝贝有英国的、德国的、澳洲的,居多是代购,但是宝贝详情里并没有提供该产品的注册证号等信息。 有些卖家会专门强调该产品不是药,而是保健品。但是南都记者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上并没有查到与西甲硅油相关的保健食品,在进口药品中输入“西甲硅油”,也只出现了“西甲硅油乳剂”。 “从处方药到保健药,从口服片剂到注射针剂,从中草药到西药,从国产药到进口药等上百个品牌门类,网络流通的假药应有尽有。”曾多次参与打击假药的警方内部人士记者,制售假药的链条很长,最为灼人的是,造假各个环节都有正规企业参与,提供配合服务。 周密的布局可以从产品外包装看出端倪。一般人印象中,假药的外包装相对来讲会比较粗糙,但事实却是,目前市面上的假药外包装越来越精良,甚至药盒、说明书都是真药用过的。空药盒、真药药瓶从哪里来?“大多收购自一些医院,真药用完后,药盒、说明书和防伪标签被保洁员等收集售出。有的则是由正规印刷厂、塑料厂负责提供包装材料。”内部人士说,假药贩子通过分级和买断真药外包装盒后,再通过改批号、换包装、灌装、盐水勾兑等方法,生产假药,假药做成后就在网上开始发布销售信息。原材料也严密控制 当然,假药的原材料严密控制也是关键环节这里头的猫腻很多。“有的利用低档原料药、盐水、过期药等自行灌装、勾兑、生产成假药;有的制假者为增强药效,添加国家严令禁止、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成分;有的以来料加工的方式生产假药赚取加工费;有的利用价格较为低廉的药品重新包装,冒充价格昂贵的进口药销售。”曾在 珠海某知名医药上市公司做过销售的庄炎(化名)告诉记者。 总的来看,假药多以淀粉、玉米粉作为主要原料,为使假药重量更像真药,制假者往往会添加滑石粉、饲料、铁粉等。 庄炎说,滑石粉、铁粉等原料由一些化工厂、药厂和保健品厂生产商提供。一些正规的化工厂生产假药原料,并以化工原料的名目出售给假药制售者,一吨原料的价格不过数万元。甚至,也有正规药厂为假药贩子代工,很多制售假药者自己不用办厂买设备,所有生产销售环节都能找到各种专业机构为其服务。 警方内部人士也证实了这种说法,“在去年破获的一次假药案中,犯罪嫌疑人就交代,他们制售假药只要找到订单和样品,在网上寻找企业生产,然后找人包装好就行了。运输则由一些物流公司完成,有些物流公司甚至还能为制售假药者提供代收货款的服务。” 除了电商、微商等网络渠道,小药店也是假药的主要流通基地。“在个别省份省会城市的中心医院、中医院和儿童医院均有假药出现,一些中小城市、郊县地区的民营医院、私人诊所、乡镇医院和农村卫生室的假药流入情况则更为严重。”食药监系统一位相关人士对记者如是透露。暴利背后的监管盲区 造假往往意味着暴利。 相比代工、低价药冒充高价药等,利用收购空药盒操盘出货,从而赚取高额利润的手法更为隐秘和持久。知情人士蒋益群说,收购包装盒获利很丰厚。像一套赫赛汀的包装盒,包括空瓶子、说明书、剪下来的防伪标识,要卖到1500元一套;“美罗华”也要1200元左右。而医院清洁工售出这样的一个包装盒至少也能获利300元。 在这条利益链中,最底层的是医院清洁工,第二层是负责每家医院收购的中间人,第三层是收购包装盒的批发商,第四层是假药商。而法律不健全则给了不法分子可趁之机。 目前,关于使用过的药盒处理法规只有国务院2003年出台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医疗垃圾必须进行焚烧、集中处理,禁止任何单位个人转让、买卖。但是,“肿瘤药、抗癌药,以及普通的感冒挂水药的外包装纸盒,则不在此列,很多医院对于旧药盒也就是弄扁了之后送废品回收站,稍微负责一点的医院在处理的时候会淋上水。一般都交由保洁人员进行处理,也没有人现场监督。”广州某三甲医院负责医疗垃圾处理的相关人士邓生对记者坦言,目前仅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有明确规定需要将包装、空瓶点数回收,并且登记所有的批号,并在麻醉药品专管人员、药房主任会同保卫科人员的监督下统一销毁,销毁记录还需要存档,其他针对药品的旧药盒处置,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办法。

  • 是“品牌”之争还是“利益”之争?——谈加多宝与王老吉

    今天早上看到一则新闻说加多宝与广药爆发流血冲突,导致有人受伤。难道为了利益连命都不要了么?不管是食品、药品,抑或是我们的仪器行业,有市场就有竞争,但千万别不正当竞争,更千万别为了一点利益,连命都不要了!否则就失去了本意。不知道坛子里的网友如何看到此事~?

  • 利益之链少不得责任之魂(中国经济报)

    过了冬至,开始“数九”。近几天北方的大幅降温伴随着降雪,更增添了一份冬日气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方城市里大雪刚停,马路上热火朝天的除雪场面便成了一道风景:不同单位职工拿着扫帚扛着铁锹,“各扫门前雪”。大家共同努力,既改善了环境,又锻炼了身体,人们可能不太在意,受益良多还有精神上的充实。  时过境迁,如今的街头除雪,效率和质量皆不逊于、甚至超过了从前的群众劳动。经济发展、城市扩容、人口流动、分工细化,带来了生产方式剧变,我们也不必再沿袭从前的生活模式。不过,专业化分工遍地开花,同时使产业链迅速扩大,让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产生的距离越来越远,由于回溯体系不健全,我们并不知道吃下的一粒米还有多少农药残留,也不知道喝下的某一批次蒙牛纯牛奶是否会黄曲霉毒素超标。  对于这些产品的约束主要来自于监督和惩罚机制。假如机制足够健全,企业的责任就可以精确追溯,其无视食品安全付出的代价高到难以承受,自然会站在与消费者相同的立场之上,责任与逐利也可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统一。而目前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凸显出,我们只在形式上逐步实现了市场经济的专业化分工,而其背后的交易准则还未真正建立,以至于缺少诚信的基础。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重新制订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成为共识。新国标出台后,标准偏低引起舆论哗然,《人民日报》还曾刊文质疑新国标被国内部分乳企“绑架”:在乳品新标准制订过程中,一些参与专家称,“内部待议稿上显示,巴氏奶标准初稿的起草单位是蒙牛乳业集团,生鲜乳标准由伊利集团起草,酸奶标准则由光明集团起草”。今年4月,中国奶业协会发出倡议,“保食品安全,不哄抬物价”。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年终岁尾,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三元、伊利两家奶业巨头计划部分乳制品从明年元旦起开始涨价,有形成“价格联盟”之嫌。  中国乳业这一年的波澜不断,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建设市场经济的诸多不易。即便在这样一个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里,生产链条某环节的监督保障缺失、大企业操纵市场等情况也会时常出现,制约发展。

  • 论文署名中的礼仪和利益

    来源:科学网 作者:梁 建华如今的科研成果绝不会做出来锁在自己的抽屉里,通讯的发达使得第一发明者和第一发现者的争夺越来越激烈。有时候慢一步就将发现权和发明权拱手相让。那么工作辛辛苦苦做出来,论文是一种重要的公开宣布发明者或者发现者的载体。论文署名本身理论上很简单,就是有实质性贡献的人才可称为论文作者,并按贡献大小分列成名次;没有实质性贡献的但是有贡献的人列入致谢中。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肯定不是这么简单,这里面有礼仪也有利益。讲起来,最白热化的争夺是第一作者,其次是通讯作者。为了解决贡献不相上下的第一作者利益分配,只好有共同第一作者。常见的是两人列为共同第一作者,但也能看见更多的人列为共同第一作者。有时候导师不再需要第一作者利益了,虽然实际贡献应该为第一作者(比如idea,关键实验技术打通和论文撰写均为导师的情况下),也可能谦让至最后一名,仅列为通讯作者。久而久之,通讯作者成为了老板和idea的代名词。当涉及到多单位的时候,除了共同通讯作者外,又有一项争夺变得非常重要,那就是第一单位。原因在于很多高校考核中不是第一单位的不计算,所以会出现赵大良老师所著博文的现象“创新不断的论文署名形式”,即第一作者非第一单位。第X作者反而是第一单位。另外,当有多名通讯作者时候,确实不好判断谁是最重要的通讯作者,一般视为等同贡献。当然如果第一作者的单位有时候有助于判断多名单位的通讯作者谁更是主要通讯作者(如果潜意识里面一定想分高下)。但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第一通讯作者排列组合的情况下,确实可以“创造性”的分配利益,使得似乎每个人都变得重要起来,但是也变得让人困惑起来。分配的最后结果就是大家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一个--即对愈演愈烈的利益分配论文,大家都不将其作为具体评价时候的评价依据。这使得国内的合作变得越来越困难起来,很多工作需要合作,但是良好的合作者也更加难以寻觅,常常面对的是一定被要求共同第一或者共同通讯,而丝毫不考虑自己的贡献并不足以成为该荣誉。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珍惜合作,在合作之前就明确论文分配的礼仪。而为了避免自己论文的无法判断贡献的下场,就是慎用利益输送。不过,我认为在我们高校研究所团队中共同通讯作者的纠结必将长期存在。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必须依附大牛才能生存,大牛也存在将年轻教师作为科研主力(国外导师所聘博士后的替代品)的实际需求,那么必然会长期存在共同通讯作者的现象。然而现实也是残酷的,据我所知一位我们高校老师职称外评的时候就遭遇到无法评价的结论,这给我们敲了警钟。其实国内乱搭车现象越严重,同行就越不重视第二、三作者的贡献,而这就使得本正常的合作也变得无法评价,导致大家愈来愈争抢论文中的利益而丧失了礼仪。

  • 李毅与世青赛--转自雅虎论坛

    本届世青赛由于中国青年队表现十分出色,已经引起了荷兰当地媒体以及欧洲足坛各种专家  的注意,我们还注意到,有一个人是大家在讨论世青赛的时候不能忽略的,在第一场比赛中  打进世界波的赵旭日在接受一家荷兰足球网站的采访的时候,表示中国队能有如此出色的发  挥完全是李毅大帝的功劳,www。soccer。com引用这名队员的原话说:“由于我们球队的大  多数队员都和李毅在一个联赛里面效力,能够得到经常向他学习的机会,这酒是为什么我们  拥有如此超强的个人能力和战术组织能力的主要原因”,他暗示由于队中的另外一名颇有天赋的队员董方卓由于在欧洲踢球而不能得到李毅的指导,已经沦为了球队的替补。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在战胜乌克兰的比赛中表现出色的崔鹏透露了一个小秘密,主  教练克劳琛在训练场上挂起了李毅的巨幅画像,并且发给每一个队员一盘李毅的射门录像,  要求他们在睡觉之前好好研究,当记者向克劳琛证实此事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承认了,“我  认为,李毅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他的带球和射门动作都是罗那儿多和舍甫琴科学习的  目标”谈到自己的偶像,德国人激动得打开了话匣子,“事实上,我觉得李毅要是一个德国  人就好了,那样我们德国队也许能夺得三四个欧洲杯和世界杯,而在中国,由于中国足球的  基础不行,能和他(李毅)进行配合的队员寥寥无几,而李毅自己并不愿意一个人主宰比赛  造成一种足球只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而排斥团队合作的错误印象,所以他曾经私下告诉我说  ,在几场重要的国家队比赛中他故意踢飞了射门,为的就是不让国家队的队员在他的光辉下  过于自卑,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而为中国队打进扳平的关键进球的朱挺则干脆承认自己的射门动作就是学习李毅的,“  可能世界上的大多数球迷都觉得我的这个进球很漂亮”他一脸憧憬崇拜的向记者表示,“但  是实际上,这种进球对于李毅大帝来说只是小菜一碟,每天他都要射进十几个这样的进球,  ”    乌克兰的主教练则哀叹,“为什么我们的对手能得到被李毅亲身指导的机会?、这不公  平!”乌克兰随队的官员们当即向世青赛的组委会抗议,要求组委会立即取消中国队的训练  资格,因为“由于中国队的训练实际上就是学习李毅,这对其他球队是巨大的歧视,因为这  个星球上至今还没有发现出能防守住李毅的方法”,据悉组委会的几位重要官员正在认真讨  论这个提议,但是某位知情人士透露,提案通过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你知道,几乎所有  的荷兰人都是李毅的球迷!”    中国队的下一个对手巴拿马则表现出一种听天由命的态度,大多数队员在比赛结束之后  就走上了乌德勒之的商业区购物,他们的一位中场球员接受采访时当被问及到对下一场比赛  的看法时,他表示由于中国青年队得到了李毅的真传,巴拿马想要取胜基本不可能,所以他  们全队现在没有思想包袱,反而很放松,全队上下已经做好了欣赏李毅球技的准备,最后,  他还向记者拜托说希望能得到一盘李毅的比赛录像。因为李毅的写真集和传记片大量占据欧  盟市场,欧盟反倾销委员会已经向wto提起诉讼,导致在荷兰市场的李毅比赛录像价格被人  为的提高了。      在观看世青赛的欧洲豪门球探中,记者意外发现了两位重量级人物,他就是阿布的左右  手切尔西的ceo肯尼恩和新任体育经理阿内森,当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惊奇时(此时他们  应该为了切尔西的下个赛季而在转会市场上不可开交才对)肯尼恩只是毫不在意的摇摇头说  ,和李毅的弟子们比起来阿德舍瓦科尔只不过是幼儿园级别的球员,他透露切尔西下个赛季  将以令人瞠目结舌的天价购入李毅的某位徒弟,而李毅本人,他说“不,请不要侮辱这个名  字”      记者在现场还遇到了《队报》的副主编让 瓦伦蒂略,由于记者来自大帝的国度,他向  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的新闻,阿森那的法国球星亨利已经肯定得到2005年的世界足球先生,  因为李毅大帝在一个公开场合亲口表扬了亨利,说亨利的护球像他本人,而与我们同行的荷  兰语翻译,同时也是荷兰国家队工作人员的范 加尔巴斯滕则表示,他对这个消息“一点都  不吃惊”,因为他曾经在阿森那的训练营里亲眼看见亨利和皮雷,维埃拉等人躲在一个角落  里面观摩李毅的海报,其中维埃拉一直在向其他两人炫耀他年轻时曾经在中国亲眼看到过李  毅的表演,只不过他在学习李毅的一个高难度动作时画虎不成反类犬,被中国教练驱逐。      总之,记者在采访世青赛的几天中处处感受到了李毅冲击力的无所不在,也为咱们国家  能用有如此影响力的球星而感到自豪,这是《大帝与党建工作》杂志社记者南熏殿在荷兰乌  德勒之发回的报道,我们的世青赛报道将进一步随着中国队胜利的脚步跟进,希望大家关  注。

  • 院士恒久远 利益永流传【转】

    院士恒久远 利益永流传来源:新华社两则关于院士退休的新闻很有意思:一则是75岁的魏复盛院士称“搞科研可以80岁退行政职位可在60多岁”。一则是今年11月,年满80岁的沈国舫院士,向工作了一辈子的中国林业大学表达了退休的意思,结果,党委书记和校长都不放。“他们说你怎么能退休呢,你是我们学校的旗帜,还要靠你说话呢。他们不肯放,即使我到80岁了”。在普通民众哭着喊着哀求不要延长退休年龄的时候,一些院士们却也在努力争取退休的权利,甚至是千方百计想退休而不可得,这就不能不让我辈小民心中产生一丝同病相怜的感觉,看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并不仅仅是普通劳动者。院士退休难的原因很简单,要么是院士自己舍不得“院士”这顶帽子所代表的社会地位、荣誉等诸多好处而不愿意退,要么是院士所在的单位不愿意让院士退,但无论是哪一个,背后都是一个“利”字在作祟。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秦伯益曾说过“我们这些当选为院士的人,在当选之后实际上已无创新能力,也不再拥有最高学术水平。”虽然这话有些绝对,但并非没有道理。实际上,无论是热衷于邀请院士考察、颁奖、座谈和评审来装点门面的单位还是院士所在的单位,并非完全是考虑院士的学术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看中了“院士”这个称号所代表的含金量,以及通过这个称号可以带来的诸多好处。院士恒久远,皆因利益永流传。在这样的利益裹挟下,院士们或者是心甘情愿随波逐流或者是被逼无奈忍辱负重,成为某些单位利益的代言人,也就是所谓的“要为我们说话”。院士不仅是一种荣誉,一种对成绩的肯定,更是被异化成具有强大说服力的“硬通货”,所代表的的关系网更是让人不能不重视。当包括院士所在的单位都在尽力压榨院士的使用价值的时候,院士想退休而不可得也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不仅是院士的悲哀,更是学术的悲哀。院士难以退休的背后其实是院士所代表的种种难以理顺的利益纠葛,要想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最主要的还是从斩断缠绕在院士这个称号上的种种利益入手。让学术的归学术,让利益的归利益,让院士无需背负这么多学术之外的东西,别和各种利益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否则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做一个悲观的预测,就算是建立起退休和退出制度,只要“利益永流传”,那么院士的学术形象也不会恒久远,早晚要被各种利益压垮。

  • 【讨论】三聚氰胺:从利益事件转变为民族生存事件

    幼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在中央的重视下,将一个产业存在的问题向全社会暴露,表明中央以人为本,坚决打击道德沦丧和违法违规的决心。对此事件,可以从下述进行分与析:[color=#DC143C][size=4]一是道德沦丧与利益冲突事件。[/size][/color]据说,加入三聚氰胺事的奶农,为了提高其收益考虑。在奶农与奶粉工厂之间的博弈中,奶农处于弱势地位,但如果弱者不以正当手段而以恶的方法去博取利益,不仅没有改变其弱势地位,更为受到全社会的谴责。因此,无论是什么原因,通过加入有害物质而“提高”品质的办法,就是用欺骗的手段获取利益。美国总统林肯说过,“你可以欺骗一个人一世,你也可以欺骗大家一时,但你不可能欺骗大家一生”,恶有恶报,时候一到,以恶的方法博取利益,必然会更地程度地得到处罚。因此,我们还得牢记:勿以恶小而为之。[color=#DC143C][size=4]二是个体利益与地方利益冲突事件。[/size][/color]有人说,三聚氰胺事件是现代化工业化生产面对千百万小农时无法避免的现象,是现代化大工业与小农业间的矛盾。确实,养牛场相对于奶粉生产厂家是落后的代名词。奶牛场主加入在害物质,奶粉厂家真正无法检测吗?还是发现后仍然不进行有效的整顿呢?从事件出来后,检举“出口转内销”的情况看,有些厂家是知道这一情况的,或许是在默认甚至放纵这些行为。现代工业企业往往是当地财政的支柱,产品一旦因为过于严格的检查而“召回”,就可能对企业的利益产生损失,因此,只要不是人命的事情,往往采取拖拉下去的办法化解。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在新西兰有关企业提出有毒奶粉这一人命关天的异议后,有关企业仍然不进行有效的整顿,又据说是地方利益在作崇。[color=#DC143C][size=4]三是地方利益与民族利益冲突事件。[/size][/color]如果过分强调地方利益至上,往往造成整个国家民族利益至下。奶粉是为幼儿吃的,是为下一代生存品质高低的关键因素。如果为了一个企业利益、为了一个地方的税收而不顾整个国家民族下一代的健康甚至生命,这样的利益至上的追求已经丧失了基本人性。这样的人,不仅要受到道德的谴责,更为法律所不容。树立民族生命至上,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一个社会就无法树立正气。因此,最近严厉处理三聚氰胺事件,也是为了树立民族生命民族生存至上的正气。[color=#DC143C][size=4]四是国内利益与国家品牌冲突事件。[/size][/color]三聚氰胺事件目前已经从民族生存事件转变为国家品牌和声誉保卫战。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后代的生命都不重视,就没有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国家,谁会相信你明天不通过出口做出危害他国人民生命的事件?因此,中央坚决彻底地处理三聚氰胺事件,不仅是给社会一个交代,给予民族的下一代一个安全的食品环境,更是向国际上宣传中国的品牌,即中国政府是对人民生命负责任的,对于违反做人道德者和违法违规者是会严肃依法处理的。[size=4][color=#DC143C]诚如是,这成为建立民族信誉和国家品牌的机遇。[/color][/size]

  •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size=15px]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换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沦为无用的白纸!永远不要瞧不起那些现在看起来很俗的人。若干年以后,他们或许就是最不俗的人。[/size][size=15px][/size][size=15px][b]1、锋芒太露没饭吃。[/b][/size][size=15px][/size][size=15px]凡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应该修炼好“藏露”之功。当智则智,当愚则愚。必要时,甚至装一装“低能儿”,做一做“糊涂人”,都是明智之举。[/size][size=15px][/size][size=15px][b]2、将嫌贫爱富看做一种社会正常现象。[/b][/size][size=15px][/size][size=15px]别人凭什么要把自己辛苦得到的午餐送给你?换句话,你会把自己辛苦挣来的午餐给别人吗?如果觉得不可以,那么为什么相信别人可以做到呢?所以,与其把毫无根据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自己去努力,挣自己的午餐!亲友之间大多只能同患难,却不能共享福。老板和员工之间,则大多只能同享福,却不能共患难。[/size][size=15px][/size][size=15px][b]3、人不怕不聪明,就怕太聪明。[/b][/size][size=15px][/size][size=15px]聪明一过头便会盲目,便会目中无人,便会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这个时候看似很聪明的人其实就已经等于半个“傻子”了!古今得祸者绝大多数都是精明的人,现在的人唯恐不能精明到极点,这才是愚蠢。[/size][size=15px][/size][size=15px]一个美丽的女人炫耀自己的美丽时,就开始变得丑陋了。一个聪明人炫耀自己的聪明时,就开始变得愚蠢了!一个有才华的人,当炫耀自己的才华时,就开始变得一文不值了![/size]

  • 食药改革“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时间已然过半,全国仍有不少省级的食药机构改革尚未完成,启动市县改革更不及半数,越发达地区,越观望滞后。如果改革不能冲破利益藩篱,可能会带来"形式上加强,实质上被削弱"的风险。改革正至关键处,更是深水区,呈现出积极与消极并存,利益与矛盾凸显的态势。  正如总理所说,食品安全是衡量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标尺。这场被寄予众望的食药监管改革,亦会成为衡量新政府机构改革成效的另一把标尺。  我们曾用"食为天",记录下它顺民意而起,迎分段积弊而上的起点;曾用"新食局",剖析它经年绸缪,进退有度的务实设计。  现在,我们正视它破题的现实处境,人员划转的艰难,资源整合的僵持,本位主义的干扰,部门利益的算计,最终形之于进度不均衡,力度遇阻碍的半程境遇。  我们还发现了地区越发达,改革越观望的地方真实生态,事务越基层,行进越艰难的利益复杂性,当然也欣慰于一些地区识改革红利,承改革传统的顺遂惯性。  我们难免忧心,改革若走不出利益的泥淖,会有不立则废的风险,食药监管,已经十年反复,决不能推倒再重来。  考察食药改革暂时的真疑难,反映的却是改革永恒的真命题。而在现时中国,则更具标本意味,更需平常心。  所有这些,既契合着改革从来攻坚克难的使命,更印证出剑锋所指的精确性,唯有触碰真利益,才堪真改革。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会议上刚说,"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那么,以非常之决心和举措,将食药改革进行到底,应是不容迟疑的必然。  时间已然过半,全国仍有不少省级的食药机构改革尚未完成,启动市县改革更不及半数,越发达地区,越观望滞后。  如果改革不能冲破利益藩篱,可能会带来"形式上加强,实质上被削弱"的风险。以非常决心和举措持续推动,已是当务之切。

  • 仪器厂家,我们伤不起啊,伤不起!——利益与道德的取舍

    仪器厂家,有时候为了利益,顶着道德的风险,与服务对象沆瀣一气。结果最后伤害的却是自己!如果厂家一味追逐利益,到最后可能给自己带来重伤!所以最后想提醒大家的是,别只顾眼前利益,而舍本逐末!仪器厂家,你们伤不起啊,伤不起!!!

  • 【分享】新华社狠批机关“超时放假”:漠视公众利益

    [b]新华社狠批机关“超时放假”[/b]  七天春节长假已经结束,生产生活秩序已开始恢复正常。然而,也有一些政府机关“超时放假”:只安排少量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大部分人员仍在“过节”。  就这一情况,新华社昨天专门发表题为“坚决刹住政府机关超时放假之风”的时评文章,指出“政府机关超时放假是对公众利益的漠视”。  文章点名批评了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上班第一天,该局门口保安的说法是“过了正月十五才会正式上班。”而记者采访进一步发现,超时放假的政府机关不在少数,延至22日(星期一)上班的最为普遍,还有不少竟延至3月1日、过完元宵节才正式上班。在一个工商管理所工作的蔡女士告诉记者,工商所节前一星期就放假了,大年初七去单位报个到又继续放假五天。  文章批评说,企业已开工,店铺已开市,而政府部门却闭门谢客、拒绝服务,那些有紧急业务要办的企业和个人上门办事,势必面临低效率,甚至可能误事。政府机关超时放假影响政府形象。一年之计在于春,公职人员理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广大人民群众正在为奔小康艰苦奋斗,政府人员没有任何理由“未富先娇”“乐不思蜀”,贪恋于长假的慵懒闲适。  文章还指出,政府机关超时放假有违国家法纪。政府机关是公共服务机构,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按时上岗、依法行政,不仅是检测政府部门便民利民的一道考题,更是政府机关的义务和责任。

  • 大家如何看待职业病,如何维护自身利益

    一同仁在化工厂工作时间久了,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接触一些有害的物质,在体检中发现有苯中毒的状况,也就是职业病。这种状况员工要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利益呢,在还没有辞职的情况下

  • 【转帖】专家称阿胶造假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

    人民网6月12日电(记者孙杰)众所周知,阿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是名贵的中药,但是6月6日,央视《每周质量报道》揭露了阿胶行业使用劣质原料制假的内幕,让中国的国粹遭到了质疑。为了弄清阿胶行业的乱象,6月11日人民网特别邀请中国中医科学学院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柳长华教授和阿胶产业龙头东阿阿胶集团副总经理李世忠先生。阿胶造假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阿胶市场真假混在的乱象,究其原因,柳教授认为就是“利益驱动”。他表示,阿胶从历史上到今天,有着广泛的医疗和养生用途,特别是今天,阿胶的民众需求更加广泛,所以给造假提供了空间。李世忠对阿胶造假事件表示“遗憾”。他表示,由于利益的驱使,有个别的小作坊来制作假阿胶,但是“这不会影响整个阿胶产业健康发展”。李世忠表示,正宗的东阿阿胶有三个必备的条件:一是要地道的药材,也就是驴皮。二是必须是东阿的水。三是东阿阿胶的阿胶制作技艺,这个制作技艺目前是国家级的保密工艺,同时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也被纳入到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因此,东阿阿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企业。他借此呼吁阿胶类的保健品企业要自律。

  • [转帖]:房价调控?利益博弈?

    原帖地址:http://ehome.online.sh.cn/main.php?fid=721&cid=22&sf=3&topicid=1216675调控房价,用增加成本的方式,房价是决无降价的道理的:土地、税费、利率、配套、城建、建材、人工、营销、公关、利润。。。。。。都上涨,却要控制房价,岂不自欺欺人。只不过这些成本升跌,大家还看得见,还能理解,“肉烂在锅里”,毕竟有帐可查、有据可凭。 权利、利益则是无形的手、一幅巨网,被掏空腰包的,往往还糊里糊涂。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政企不分,钱权合一,一方面造成政府机构间的权利相争、利益博弈,另一方面各自为政、诚信丧尽。 权力部门调控房价?有几个真正是出于维护老百姓利益而关注房价涨、跌的? 发改委感兴趣的是房地产转制问题;国土局关心的是集体土地有多少变国有;银行担心的是存、贷利益;建设部操心的是多少部建房可转商品房;国税局只怕收不到税;财政部为赤字睡不好觉;地方政府要的是政绩工程;开发商惦记的是利润;房地产交易中心希望交易越火越好;老百姓盼的是。。。。。。 现今中国,没有一个行业象房地产所面临那么多的困惑和尴尬: 房产交易不仅要交契税、印花税,还要交营业税、土地增值税、所得税。。。。。。俨然就是一种投资行业,但真要说买房是正当投资、鼓励投资房地产,招来的一定是比侵权盗版、发廊小姐更多的非议和指责。 如果说房地产是商品、消费品,在中国所有的商品中,没有一种商品在使用、转让中还要交纳那么多的税、费。 投资受“公司法”、企业法、“合同法”、工商管理法规等保护;商品(消费品)受“消保法”保护,房地产受什么保护呢?说它是投资,却处处受限制、随时被“调控”;说它是商品,土地和房产的出让方----国家,却可以不顾“购房交易合同”、“房地产产权证”和已纳税的约束,土地、房屋随时可能被征用、动迁;权力部门以调控为由,单方面更改责、权、利,侵害“原有房”和“已购房”业主权益,岂不是违约、“霸王条款”行为?让人翘首以待的一部“物权法”,却阻力重重,迟迟出不了台。 出租车、地铁、电信业、水电。。。。。。调价都要实行听政制;银行跨行查询收费,人大代表激呼反对;路边的排档城管会砸;随便停车交警要罚;投诉家具、家电质量差,有消费者协会撑腰。。。。。。而房地产业主权益受到侵害,动辙数万,怎么却没人管没人问呢?原因很简单:老百姓、企业好管;权力机关、上级部门,谁敢管?! 股市作为资本投资市场,直到今天既不收营业税,也不收所得税,原因据说是因为股票有涨有跌,涨了收所得税、跌了呢?那么作为比股市起步晚的房地产同样也有涨有跌,现在,涨了要收所得税,跌了是不是要退税、补贴呢? 房地产本来就流转性差,买卖过程中已经收取了契税(即交易税),等同于已经收了营业税。房地产所得主要源于土地增值,既然征了土地增值税(有的已经开征,有的将包含在物业税中)再征所得税,征了契税再征收营业税,是不是有重复征税之嫌?如果说土地增值税和所得税,契税和交易税或营业税不是一个税种,那么其它行业、其它商品买卖为什么收了营业税就不征契税,企业收了增值税就不再征营业税呢? 看了国税局的征收房地产交易个人所得税通知,至少有两点不解,在所有房屋原值计算中,为什么唯有房改房(北京称‘部建房’)的原值是含糊其词的呢?如果按原来真正支付的购房款为依据,那么部建房所得是多少呢?该如何交税呢?更不要说还有货币分房、房贴呢。再说什么人才有“超标准”的部建房?按同一地区的经济适用房计算原值?原来的房改房或部建房周边有经济适用房吗?不就是想怎么定就怎么定吗?就如货币分房,大家都是90平米,似乎很公平,其实老百姓每平米是按3000元计算,而当头的按多少算,谁也不清楚,一万、二万还是更多?记得多年前,笔者单位的领导花了一百多万,为自己买了一套当时最豪华的外销公寓,有人举报到部里,纪委下来检查,结论是:虽然房子好了点,但并没错误,按其级别还没达到面积标准,以后货币分房时再补差。要知道当年一套同等面积的普通商品房才一、二十万,还有那么些头发花白的老知识分子等着分房,当然最后还是有几句安慰话的:大家的困难领导是知道的,但困难总要一步步解决吗,总要有先有后吗,要有耐心,要理解领导的难处、苦处。 记得曾有报道,华北某油田为了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上岗条件是必须要有“离婚证”,一时间‘突击离婚’搞得民政处门庭若市。现在,规定自住五年以上,家庭唯一的住房,可以免征所得税。“家庭唯一”包不包括“离婚单身”?看来许多人卖房前,要么先“分家”去派出所,要么先“离婚”去民政局,这下婚姻登记处该热闹了,就业笑话眼看就会成卖房笑话。 在中国没有一个行业的税、费象房地产那么名目繁多,方方面面都想分一杯羹。 为了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除特种行业外,其它各行各业所征税种、税率基本是一样的,即使有区别,包括特种行业,也至少对同一行业是一样的,唯独房地产是各地不同、五花八门,人为制造各种差异。中国房地产交易之复杂,十三亿人几乎没有一个第一次就能搞明白、一次过关的。这岂不违背最基本的市场原则?

  • 【转帖】中国环境绿皮书:特殊利益集团致环境持续恶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02:44 第一财经日报   章轲  昨日对外发布的中国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将矛头直指“特殊利益集团”,认为其正在成为中国环境持续恶化的主因之一。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编写的该书指出,“绿色GDP评价和规划环评条例立法遇阻等事实,不仅显示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强大惯性,也再次暴露出特殊利益集团的顽固性和危害性。”  据该书总报告作者之一、《环境保护》杂志社常务副社长胡勘平介绍,2005年度的“绿色GDP”报告迟迟未能公布,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一些省市地方向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施加压力,反对公开。虽然在2005年年初,有10个省市启动了绿色GDP试点工作,但一些地方实际仍处于“谈绿色变”的状态。   “2005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在启动规划环评时,就宣布争取早日将规划环评纳入法规程序,并计划在2007年内推出《规划环评条例》。”胡勘平称,但2007年底,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却“曝出内幕”:由于各部门严重的职能交叉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业绩观,《规划环评条例》目前尚不能很快出台。  “绿色GDP研究和《规划环评条例》遇阻是环境保护中利益冲突、利益博弈的突出例子。”“自然之友”会长、著名学者杨东平认为,某些地方与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结成特殊利益集团,已成为环境持续恶化的主因。  绿皮书认为,“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了十多年的中国,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密切程度甚至超过了原来的‘政企合一’、‘政企不分’的计划经济时期,出现了‘政经一体化’的倾向。”  绿皮书举例称,一些地方提出的“亲商”口号以及背后赋予投资者的各种税费优惠、政治待遇和社会名望,乃至于颁发“特别通行证”之类的具体做法,都超过了原先给国营企业厂长(经理)的待遇。  “政府与企业结成了牢固的政商同盟,成为推动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机制,但是,这样一种体制将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埋下隐患。”杨东平说。  绿皮书认为,虽然我国环境保护转机的曙光隐约可见,但由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惯性,生态变化的不可逆性,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早已超过了环境容量,以及地球变暖等全球性因素的不利影响等各种因素,中国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前景不容乐观。

  • 公司利益高于一切?砸了老板或大伙儿的饭碗,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公司利益高于一切?砸了老板或大伙儿的饭碗,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font=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222222]公司是全体员工的生存平台,个人利益不能亦不得与之发生冲突。一旦祸起萧墙,轻则申斥处罚,重则革职走人。砸了老板或大伙儿的饭碗,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color][/size][/font]

  • 短期利益 PK 长期效益——30年与5年的抉择,你是否属于“过把瘾就死型“?”

    刚刚看到“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国产仪器只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10721/3425718/index_27.shtml)”一文第268楼的dania版友有感发在利益的面前,国人好像选择短期利益,放长线钓大鱼的像乔帮主式的企业家少之又少,这不仅仅涉及到科学仪器,亦有食品、药品等等也比比皆是。要不然“价格战”为何如此厉害?“山寨”货玲琅满目?安全事件此起彼伏?……你若是企业老总,你是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刮骨伤筋?过把瘾就死型?还是踏踏实实做事?————————————————————————————————————————————以下是dania版友的感言:国人的观念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的再有力不过的证据了!!!我是力挺中国仪器的,力挺中国市场的,但毫不主观的讲,我们的市场环境远远比不过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人家给的是健康、规范、成型的市场机制,各项操作有充足的标准与规则可循,打造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际大牌企业,甚至是百年老店。而中国的的仪器品牌,甚至各行业其他品牌企业,又有几个百年,又有几个大牌,又有几个国际大牌。不放眼未来,不放眼世界,中国仪器没有出路,中国市场没有出路,中国人没有出路。如果慢慢吃的是毒药,早晚我们会因慢性中毒而毒发。我号召中国仪器企业,从起步就严格自律,即使大环境并不健康,甚至污染严重,不要过分追求眼前利润,放眼每年增长5%盈利,盈利30年,定将远远超过年增长30%,而只做了5年。环境如果已经污染,那只能靠自己的自律来争取。想想中国企业多不容易,内忧,外患。首先要生存,却没有足够的氧气;要健康成长,却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能拼出来的企业实在是伟大。我很敬佩现在正在做大和已经相对做大的国产仪器企业。作为一个从业者,我将永远支持国产品牌的发展。甚至付出毕生精力。

  • 过年的礼仪

    学习过年的礼仪知识。[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1/202201200311587472_2881_1642069_3.png[/img]

  • 办公族必备的电脑礼仪常识

    懂礼仪识大体是在赢得尊重的法宝,即所谓的“礼多人不怪”!电脑礼仪是电脑办公族必备的礼仪常识,那么电脑礼仪包括哪些内容,我们需要遵循哪些电脑礼仪原则?以下电脑礼仪细则将为我们解除疑惑!电 脑是传递信息必不可少的传输工具,也是青年人的新时尚玩具,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也带来了职场礼仪方面的新问题。所以, 掌握电脑使用的礼仪,将是职场新式礼仪的必修课。使用电脑的人多为受过教育,属于有一定层次和档次的人,如果不懂使用礼仪,会让人反感和讨厌,使自己的形 象受到损害,层次下降。一、虽然是公司的电脑,但也要倍加爱护,平时要擦拭干干净净,不要把白色电脑用成黑色了还没擦过;擦试显示屏时,注意不要为了干净,用湿抹布一擦了之,损害屏幕;不用时正常关机,不要丢下就走;外接插件时,要正常退出,避免导致数据丢失、电脑崩溃等故障。二、有的人公私不分,拿着公司的U盘,一会儿将个人电脑资料Ctrl到公司电脑上,一会儿又将公司电脑资料Ctrl到个人电脑上,这种现象被公司发现,肯定坚决制止。三、在公司里上网,要查找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和资料,而不是自己凭兴趣查看自己的东西。在工作期间,查找与工作五官的资料,不但违反公司章程,慢慢的还会导致业务落伍。四、很多公司不允许员工在公司电脑上打游戏、网上聊天,但仍有人利用领导不在时私自偷玩,或用公司的内部网络“笑傲江湖”,从网站上下载图片,这些都是违反劳动纪律的。五、 电子邮件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职场礼仪方面的新问题。我们都应当讲究有关电子邮件的礼节,别让电子邮件出笑话。电子邮件是职业信件的一种,而 职业信件中是没有不严肃的内容的。尤其在商业界,我们崇尚信誉、掌握时机及合作分工,信奉顾客至上,着重与顾客的沟通,以达成促销、增产与营利的目的。但 我们常忽视了有关电子邮件的礼节。在今天的许多公司里,电子邮件充斥着笑话、垃圾邮件和私人便条,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反而不多。商界人士在使用电子邮件对外进行联络时,应当遵守的礼仪规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电子邮件应当认真撰写向他人发送电子邮件,一定要精心构思,认真撰写。在撰写电子邮件时,下列三点必须注意:(1)主题要明确一个电子邮件,大都只有一个主题,并且往往需要在前面注明。这样,收件人见到它便对整个电子邮件一目了然了。(2)语言要流畅电子邮件要便于阅读,语言就必须流畅。尽量别写生僻字、异体字。引用数据、资料时,则最好标明出处,以便收件人核对。(3)内容要简洁网上的时间极为宝贵,所以电子邮件的内容应当简明扼要,越短越好。2.电子邮件应当避免滥用在信息社会中,任何人的时间都是珍贵的。如果没有必要,轻易不要向他人乱发电子邮件。一般而言,收到他人的重要电子邮件后,即刻回复对方,往往还是必不可少的。3.电子邮件应当注意编码编码的问题是每一位电子邮件的使用者均应予以注意的大事。由于中文文字自身的特点,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我国的内地、台湾省、港澳地区,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 的华人,目前使用着互不相同的中文编码系统。因此,当一位商界人士使用中国内地的编码系统向生活在除中国内地之外的其他一切国家和地区的中国人发出电子邮 件时,由于双方所采用的中文编码系统有所不同,对方便很有可能只会收到一封由乱字符所组成的“天书”。因此,商界人士在使用中文向除了中国内地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发出电子邮件时,必须同时用英文注明自己所使用的中文编码系统,以保证对方可以收到自己的电子邮件。

  • 说是PM2.5监测路线之争到底就是厂商利益之争

    仪器路线只是他们各自的本事,谁家不夸自家好?!我看这两种方法都有优缺点,没啥可争的。两者技术上的优劣问题,都不能一击致命,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规范评价,现在还在谈这个事情,明里暗里都是两个流派厂商在利益上互不想让的表现。不用再奇怪了。相反,我个人觉得也许都不用花这么钱都去装这个在线设备,采回去实验室分析元素、POPs等成分,在国标里面添加POPs总毒性指标、金属毒性综合指标好了,总量控制PM10就好了。PM2.5在线可以减少!人工分析一下可以了。各位看法呢?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