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学园

仪器信息网科学园专题为您整合科学园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学园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学园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学园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学园话题讨论。

科学园相关的资讯

  • 中国科学院大学大珩学院成立
    日前,中国科学院大学大珩学院揭牌仪式在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所举行。   国科大副校长马石庄宣读中科院大学批复,同意以长春光机所为基础,成立中科院大学大珩学院 聘任所长宣明为大珩学院院长,副所长贾平等为学院副院长。   中科院副秘书长、国科大党委书记邓勇在致辞中表示,&ldquo 大珩学院&rdquo 要发扬王大珩先生的精神,按照&ldquo 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rdquo 的办学方针,秉承&ldquo 博学笃志、格物明德&rdquo 的校训,培养德才兼备的光学与精密仪器机械等领域创新创业人才。   揭牌仪式上,中国科学院大学与长春光机所共同签署了学院建设备忘录。
  • 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正式成立
    p   1月2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简称“现代农学院”)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玉泉路校区举行。 /p p   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董军社希望全体师生携手奋进,为把现代农学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农学院而努力奋斗!随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原副部长)李家洋、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董军社、国科大副校长王艳芬和遗传发育所所长杨维才共同为现代农学院揭牌。 /p p   现代农学院由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牵头承办,南京土壤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华南植物园等单位共同承办。这些单位在重要农艺性状分子解析、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土壤治理与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水系污染治理、特色生态建设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现代农学院将在国科大“科教融合”的办校方针指引下,发挥农业生物科学引领、前沿交叉及多学科优势,坚持科研立院、人才强院、技术兴院、创新办院,培养农业科学和技术领军人才,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农业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p
  • 访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仪器信息网走访参观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2011年3月30日,仪器信息网一行走访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留学人员创业园既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医药科技孵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命科学园孵化器公司),并参观了生命科学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生命科学园孵化器公司项目经理陈正先生热情接待了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   拜访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医药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医药科技孵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专门为中小生物医药企业和留学生医药企业提供项目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搭建等全方位的创业孵化服务。孵化器公司的宗旨在于加速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帮助中小型生物医药科技企业成长。   此外,生命科学园孵化器公司还承担着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具体运作,并于2004年4月正式面对留学回国创业人士展开服务。在此,留学生企业除了能享受到一般的孵化服务外,还可获得一系列优惠政策。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外观   据陈经理介绍,“生命科学园孵化器公司成立至今,已经累计孵化企业60余家,实现技术成果、科技专利与产品50多项。公司先后获得‘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分析测试实验室ILAC-CNAS认证’、‘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关村20周年突出贡献企业奖’等资质与荣誉。”   参观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生命科学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依托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产业与技术资源优势,为园区内及北京地区的各类医药企业、科研院所提供服务,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成员单位之一,已通过国家CNAS认证。服务平台包括分析检测、药物筛选、药物制剂和生物技术等4个独立技术服务平台。平台采用的运营模式包括“委托测试服务、产业配套合作、科研项目合作开发、培训服务”等几方面。配有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化学发光仪等50多套仪器设备。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取得的资质   在陈正经理的陪同下,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了生命科学园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分析测试实验和生物技术实验室。分析检测服务平台主要为中药、代谢药物、化学药、蛋白质、多肽、核酸等提供定量分析;生物技术实验室主要提供蛋白质纯度分析、基因合成、RNA质量控制、单抗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等方面的技术服务。   分析测试实验: 分析测试实验整体布局 分析测试实验的样品前处理室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TRACE GC ULTRA--POLARIS Q气质联用仪 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 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 Agilent 2100 Bioanalyzer生物分析仪 Promega GLOMA生物发光检测仪   生物技术实验室: 正在建设中的生物技术实验室 OLYMPUS CKX41 荧光倒置显微镜 ABI 7500实时荧光定量PCR 北京东胜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EDC-810型PCR 上海天能Tanon1600全自动数码凝胶图像分析系统   陈经理介绍到,“由于实验室在建设,目前仪器总值在1500万左右,预计实验室建设完成后,仪器总值将在3000万左右,服务项目将有大幅增加。” 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和陈正经理(右二)合影   附: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留学人员创业园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医药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http://www.zgcbmi.com.cn/
  • 日立高新在美成立“日立高新技术科学园”
    p   日前,日立高新技术美国分公司(HTA)发布消息,已于6月9日在California的Chatsworth成立“日立高新技术科学园”,与日立高新技术的科学系统业务部门 (如电子显微镜)和生物技术及医疗产品业务部门(如临床分析)的客户和业务合作伙伴等保持更紧密的合作。日立高新技术科学园也将是日立高新技术科学美国公司(HHS-US)的所在地,这也是另外一个美国日立高新技术的子公司。 /p p   日立高新技术公司正在加强与客户以及商业伙伴在早期研发方面的合作。与此同时,为了跟上国内和全球市场在科学与医疗系统业务方面的需求,HTA和HHS-US将帮助公司在其本土市场与客户建立更紧密的研发合作关系,新的日立高新技术科学园就是该活动的一部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Hitachi%20High%20Tech%20Science%20Park_sm.jpg" style=" HEIGHT: 226px WIDTH: 3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9ef1368c-764d-4c28-9849-66ef26c0c4fa.jpg" width=" 300" height=" 226" / img title=" Thermo%20Analysis%20by%20Hitachi_sm.jpg" style=" HEIGHT: 226px WIDTH: 3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d1a1e1df-a8d7-4106-8b41-8845f0e79108.jpg" width=" 300" height=" 226"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Hitachi%20Science%20Park%20Ribbon%20Cutting_R%20small.jpg" style=" HEIGHT: 168px WIDTH: 6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62ef518f-40ba-41d9-b975-a12d98fbb50a.jpg" width=" 600" height=" 168" / /p p   日立高新技术科学园的成立,旨在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扩大其在生物技术、医疗保健、社会和工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领先地位。据悉日立高新技术科学园占地约2,383 m² ,投资约4.5M$ (¥ 500 million)。 /p p & nbsp /p
  • 西湾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迎来首个落地项目
    021年12月19日,广东鼎诚电子科技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鼎诚科技”)正式开业,成为首家落户西湾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的重点标杆性项目,标志着园区发展进入加速阶段。今年5月,鼎诚科技电化学分析仪项目签约落地翠亨新区。该项目是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重金属电化学分析新方法与新型在线/便携式检测系统”产业化项目,项目团队以广州大学牛利教授为核心项目负责人,在技术先进性以及技术就绪度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关键技术、关键部件及软件方面完全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应用了大量国际首创的技术方法。目前,鼎诚科技已开发形成电化学及其联用仪器设备系统为主的六大产品系列,应用范围涵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等诸多交叉学科,产品打破了国外产品的技术壁垒,提升了自主创新仪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达到国际高端仪器产品水平,并且符合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西湾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于2020年7月13日由国家评估中心、广东省科技厅、中山市政府三方签订协议联合共建,是中山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战略布局,重点围绕国家重大科技研发计划,着力开发关键核心技术,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提供成果转化服务。该平台也是全国首个高端仪器专业主题园区。据了解,西湾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国家重大仪器专项成果转化的研发中心、孵化中心、加速中心、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成果转化专业服务。项目建成后,将引进高端仪器装备项目不低于30家,形成百亿级经济规模、具有全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 比亚迪正式在香港科学园成立研发中心
    2011年7月8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正式落实在香港科学园成立研发中心,并与香港汽车零部件研究及发展中心(下称汽车研发中心) 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下称生产力局)就推动电动车发展制定合作计划。   比亚迪董事会主席王传福认为,香港独特的地理优势,为这国际化大都市广泛使用电动车提供了非常好的内在条件 而香港特区政府在推动使用电动车方面的积极政策,更为发展香港的电动车市场提供了有利的导向作用。王传福总裁强调,比亚迪将与香港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并专门为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打造新一代零排放的电动车。   比亚迪将会在香港科学园设立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以便今后与香港研发机构开展合作。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陈荫楠先生欢迎比亚迪落户香港科学园,陈荫楠先生表示:“绿色科技是我们重点推动的创新科技领域之一,而电动车的推广将有助于香港进一步成为智慧型及高能源效益的城市,科技园公司将不遗余力地支持及协助这方面的发展。”   比亚迪与香港科研机构在开发电动车方面的合作,将包括结合比亚迪的电动车技术和香港研发的配件作应用示范。具体说来,在港研发的三个汽车配件将安装在比亚迪的电动车上作为研发配件成果示范。同时,比亚迪还会参加今年11月在香港举办的创新科技嘉年华的电动车展览,届时双方还会进一步探讨在香港试行电动车的机会。   汽车研发中心行政总裁杨楹博士指出:“香港社会对低碳经济和环保理念的认同与日俱增,研发中心致力于开发电动车的关键零部件和技术。” 杨楹博士表示,他期待与比亚迪在电动车研发方面的合作,能为满足市场对电动车的需求、为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经济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   生产力局主席陈镇仁表示:“能够和内地最顶尖的电动车生产商比亚迪汽车合作感到十分荣幸。我期望这次与比亚迪的合作,可以强化本局在电动车相关技术领域上的研发工作,从而协助更多的本港企业抓紧这方面的商机。”
  • 重获中国籍|孙立成、谢晓亮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6月2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孙立成、谢晓亮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公告》: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孙立成、谢晓亮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根据最新版《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第三章第六条第二款明确,外籍院士在成为中国公民后,经学部主席团研究、中国科学院党组同意,并报党中央、国务院备案,可转为院士。 早在2017年,杨振宁、姚期智就由中科院外籍院士转为院士。孙立成,物理化学家。1962年8月生于黑龙江省东宁县。1990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瑞典皇家工学院分子器件讲席教授。2017年当选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孙立成是人工光合作用领域专家,曾任瑞典皇家工学院分子器件讲席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分子器件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他在高效水氧化分子催化剂设计合成、氧-氧键形成机理、光解水制氢功能器件设计与制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2020年起,孙立成任西湖大学理学院化学讲席教授、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主任。谢晓亮是是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和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他也是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昌平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其团队发明的MALBAC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已使超过4000个患有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成功避免了疾病的后代传递。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谢晓亮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针对所有新冠病毒变种的广谱中和抗体药物,并与药企合作推动其临床应用。他的研究涉及三个方向。基础研究领域:单分子酶学、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基因表达和调控;技术发展领域:单分子成像、单细胞基因组学、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DNA 测序;医学应用领域:体外受精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与诊断。2017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和姚期智依照相关规定,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近日,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简称“欧洲科学院”)官网公布2023年新当选院士名单。其中,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入选。  欧洲科学院成立于1988年,总部设在英国伦敦,是由欧洲多国科学部长共同倡导创立,由英国皇家学会等多个代表欧洲国家最高学术水平的国立科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国际科学组织。欧洲科学院每年举行一次院士选举,其程序包括同行提名、严格的学术审查、学组与学部多轮投票等,最后由欧洲科学院的理事会批准产生。  江雷院士简历  1987年江雷从吉林大学固体物理专业毕业后留在本校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就读硕士 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继续在校攻读博士学位 1992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公派去日本东京大学学习,师从国际光化学科学家藤岛昭 1994年获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在东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1996年进入日本科技厅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作 1998年获得日本文部省颁发的青年特别奖励基金,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199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 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兼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 2008年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5年获第三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奖 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社会任职:  现兼任《Small》国际顾问编委会主席、《Science China Materials》副主编、《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Chemistry of Materials》、《Materials Horizons》、《Small 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等杂志的编委。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与化学方面的研究:  (1)仿生超浸润材料与界面化学基础研究:主要包括限域空间内分子/离子/界面的作用规律、离子定向输运的调控规律等。  (2)动态超浸润界面研究:主要包括量子限域超流化学反应、量子限域超流能量转化、量子限域超流生物信息转换等。  (3)仿生超浸润材料与界面化学应用研究:主要是开发面向环境、能源、健康、资源、信息等涉及国家发展战略急需的新材料、新方法和新器件。
  • “科技之家大使俱乐部”走进昌平生命科学园
    3月14日,“科技之家大使俱乐部”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昌平生命科学园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参观考察和座谈活动。前驻美国大使、全国政协常委周文重 前驻俄罗斯大使、全国政协常委刘古昌 前驻法国大使、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外交学院院长赵进军 前驻德国大使、全国政协委员马灿荣和前驻德国大使卢秋田等冒着大雪,兴致勃勃地驱车前往昌平参加了当天上午的活动。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万钢部长在当天上午全国人大会议结束后,随即赶赴昌平并主持了座谈会。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长全程参加了活动。   大使们首先考察了位于昌平科技园的北京万泰生物药业公司。万泰药业的总经理邱子欣和夏宁邵教授分别介绍了公司的概况和在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方面的科研优势。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所长从研究所的体制和机制角度汇报了研究所的发展历程。成立于2003年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现有700余人,拥有23个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引用国际公开招聘制度,经所长聘请的评选委员会进行严格评估筛选,最后由所长批准聘任。该所在培养学术人员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经验。随后,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副主任张卫军就昌平园区的总体概况进行了介绍。昌平园区主要以能源科技和生物医药为两大发展支柱,入驻高技术企业达330家。大使们饶有兴趣地听取了汇报,并与发言人进行了互动。   万钢部长仔细倾听了昌平园的工作汇报和大使们的发言,并着重从科研机构育人角度谈了几点看法。万部长指出,首先,科研机构应该成为培养科学家的“驿站”。好的研究机构应具有世界眼光,应该能够吸引到像在美国哈佛等著名学术机构工作过的优秀人才到我们的研究所工作几年。其次,在基础研究方面,要着眼于提供孕育优秀人才的土壤,这可能比关注中国人何时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更大。第三点,科学与技术两者是有界限的。科学家应将精力更多地放在研究方面,而不一定自己去搞产业。政府应搭好产业化的链条。最后,万部长勉励生命科学所的研究人员将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座谈会开始前,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长向大使们介绍了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国际合作司靳晓明司长介绍了国际科技合作的最新进展和“十二五”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政策调研重点工作。本次活动是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和北京市科委共同承办的。
  • 科技情怀铸就华南首个轻化学垂直科学园区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科技情怀铸就华南首个轻化学垂直科学园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粤科华南检测技术装备园开园暨中广测海珠基地开业仪式 /strong /p p   2019年2月26日,粤科检测园开园暨中广测海珠基地开业仪式在粤科检测技术装备园圆满举行。广东省科学院副院长刘敏、中广测主任陈江韩、中广测书记郑健达、海珠区科工商信局总经济师郭翀、粤科产业园董事长王坚、粤科孵化器董事长马挽澜、粤科检测园执行董事徐志文、粤科检测园总经理宋啸亮以及100多位企业代表出席,仪器信息网、我要测网作为行业专业媒体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13b53193-5306-4360-b431-f60e307ec974.jpg" title=" image001.jpg" width=" 532" height=" 304" style=" width: 532px height: 304px "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4e139dad-cc49-405b-ad5b-1b8e605f1d32.jpg" style=" width: 532px height: 353px " title=" image003.jpg" width=" 532" height=" 353" / /p p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深化改革等战略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作为专业分析测试研究和服务机构,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广测)是广东省科学院三大国家级检测机构中最大的检测机构,始终围绕分析测试学科,紧密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推动产业技术、社会民生安全等发挥重要作用。省科学院刘敏副院长衷心祝贺粤科检测园和中广测海珠基地的开园、开业,他表示省科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广测参与园区建设,希望中广测与粤科检测园共同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不断推动园区创新发展和园区企业科学创新发展,建立专业园区,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dc04c40e-0184-44c0-b3ee-17c2570b16ad.jpg" title=" image005.jpg" alt=" image005.jpg" width=" 530" height=" 349" style=" width: 530px height: 349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省科学院刘敏副院长 /p p   拥有59年历史的中广测见证并参与了国家分析测试产业从无到有、逐渐壮大繁荣的全过程,而越是了解产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需求,就越希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广测陈江韩主任希望未来继续与国内外知名科学仪器和分析技术的提供商和服务商,以及专业运营团队共同努力奋斗,集聚产业链创新资源,通过与国内其他检测检验集聚区错位的发展途径,打造依托检测技术装备,服务于检验检测产业链、创新链全过程的专业孵化器和产业园,共同推动测试技术学科的进步与繁荣。中广测海珠基地亦于今天开业,当前主要开展食品安全检测,以及生态环境检测和监测技术的研究、服务和咨询,致力不断提升在环境检测和食品检测方面的能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f16ef10f-68f9-44ee-9478-8aec45e17604.jpg" title=" image007.jpg" alt=" image007.jpg" width=" 526" height=" 346" style=" width: 526px height: 346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广测陈江韩主任 /p p   历经百年发展,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在互联网思维的驱动下迎来了发展迅猛期,开始了自主创新道路。粤科检测园徐志文执行董事介绍了粤科检测园以科学园为载体,围绕学科整合行业平台,提供行业链条服务的模式,“粤科检测园作为载体,从装备、检测到支撑、研发,正形成产业链,在园区可找到设备供应、第三方检测、仪器租赁平台、人才培训及租赁平台、实验室装修配套等企业,集聚会带来创新创造价值,相信未来能向大湾区工业园输送产业服务能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31cb7cae-26e5-49e5-b9c1-b3497cbba2f9.jpg" title=" image009.jpg" alt=" image009.jpg" width=" 522" height=" 343" style=" width: 522px height: 343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粤科检测园徐志文执行董事 /p p   粤科检测园宋啸亮总经理简要汇报了目前的园区运营情况,介绍了粤科检测园从理化检测的单一学科走向生命科学的复合学科、从产业运营团队走向以博士为科研主体的学科运营团队、从行业全国交流的广度到行业链深度、从村级工业园改造到为区域政府执行产业定制、从生产指导研发到研发定位生产,以及为土地开发商配备产业能力这六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园区是与大学及科研机构、分析机构和园区企业共建的,除了服务产业链条外,也为香港南丰集团,顺德恒健集团提供产业定位和精准匹配运营服务。一路走来,感谢所有科技企业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与陪伴,未来我们怀着共建科学园的梦想一起更长远地走下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a57c67cf-274c-4d17-be75-f9b995ae374d.jpg" title=" image011.jpg" alt=" image011.jpg" width=" 524" height=" 349" style=" width: 524px height: 349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粤科检测园宋啸亮总经理 /p p   嘉宾致词后,中广测陈江韩主任和粤科检测园徐志文执行董事,分别代表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粤科检技术装备园运营管理公司,共同签署了园区共建协议,充分发挥各自在检测专业技术、园区运营管理的优势,同力协契、砥砺奋进,全力建设粤科检测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69cb4be1-029c-4049-a21f-e7fcf092cbab.jpg" title=" image013.jpg" alt=" image013.jpg" width=" 510" height=" 339" style=" width: 510px height: 339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园区共建协议签署 /p p   随后,广东省科学院刘敏副院长、中广测陈江韩主任、中广测郑健达书记、粤科产业园董事长王坚、粤科孵化器董事长马挽澜、粤科检测园执行董事徐志文为中广测海珠基地进行揭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58ff04c1-d3e4-423a-b777-527fdca07f3f.jpg" title=" image015.jpg" alt=" image015.jpg" width=" 522" height=" 346" style=" width: 522px height: 346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广测海珠基地进行揭牌仪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d6849c17-3dab-4a73-857b-7b7a8312920d.jpg" title=" image017.jpg" alt=" image017.jpg" width=" 518" height=" 345" style=" width: 518px height: 345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广测同仁合影 /p p   在大家的祝福中,广东省科学院刘敏副院长、中广测陈江韩主任、中广测郑健达书记、粤科检测园徐志文执行董事、粤科检测园宋啸亮总经理和大陌科技林卓旸总经理一同为粤科检测园的开园进行了剪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700f1006-cbe0-4199-8cf4-27c5dc707f12.jpg" title=" image019.jpg" alt=" image019.jpg" width=" 527" height=" 351" style=" width: 527px height: 351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粤科检测园开园剪彩仪式 /p p   狮舞迎接祥瑞,粤科检测园开园暨中广测海珠基地开业仪式在今天完满举行。粤科检测园和中广测海珠基地将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开启全面运营投产,步入新的征程,谱写创新发展新篇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768b0f46-b5d5-4106-afa9-4fc1724dad88.jpg" title=" image021.jpg" alt=" image021.jpg" width=" 541" height=" 541" style=" width: 541px height: 541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醒狮送福园区企业 /p p br/ /p
  •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   (1992年第六次学部委员大会通过,1994年第七次院士大会、1996年第八次院士大会、1998年第九次院士大会、2000年第十次院士大会、2004年第十二次院士大会、2006年第十三次院士大会、2008年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修订)   第一章 院 士   第一条 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第二条 院士的义务与权利   积极促进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努力创新,做出成绩 提倡科学道德,维护科学精神,发扬优良学风,普及科学知识,起表率作用 积极培养人才,推动科学技术队伍建设 参加院士会议,承担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的咨询、评议任务 积极推动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国家科学技术重大问题的决策有建议权 对院士候选人和外籍院士候选人有推荐权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三条 为维护老年院士的身体健康,在院士中实行资深院士制度,对年满80周岁的院士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以下简称资深院士)称号。资深院士继续享有第二条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并享有资深院士津贴,但不担任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成员和各学部常务委员会成员等领导职务,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外籍院士候选人的推荐和选举工作,自由参加院士会议。   第二章 院士的标准及选举程序   第四条 院士的标准和条件   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五条 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各学部每次增选名额的分配,由院士大会的常设领导机构根据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趋势确定。   第六条 院士候选人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推荐,不受理本人申请。   (一)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推荐候选人限额不超过两名 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为有效。对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的推荐,仅适用此款。   (二)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按组织系统推荐候选人。此类候选人,必须经过其主管部门、中国科协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初选。   第七条 各学部常务委员会组织院士对候选人进行评审和选举。评审必须坚持标准,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对候选人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选举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差额比例为百分之二十。各学部参加投票选举的院士人数,应超过本学部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本学部应选名额,根据得票数依次当选,满额为止。选举结果分别由各学部常务委员会检查确认,经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审议批准后,以书面形式向全体院士通报。   第八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三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其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规定,院士加入外国国籍后,即为自动放弃院士称号。   第九条 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或丧失科学道德,违背院士标准,有不少于5名院士书面提议,要求撤销其院士称号时,由其所在学部常务委员会受理并审议后,通过本学部全体院士投票表决,可做出撤销其院士称号的决定。做出此项决定时,参加投票表决的院士人数,不得少于本学部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赞同撤销其院士称号的票数不得少于投票人数的三分之二。该项决定,需经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审查批准生效,并通报全体院士。   第三章 外籍院士的标准及选举程序   第十条 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外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以下简称外籍院士)。   第十一条 选举外籍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选举,每位院士推荐1名候选人,获得不少于5名院士的推荐为有效。外籍院士由全体院士实行无记名投票选举,其选举工作与院士增选工作同年进行。参加投票选举的院士人数,应超过院士总人数的二分之一,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当选。 第十二条 外籍院士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有建议权 可应邀出席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的有关会议和学术活动 可获得中国科学院学部赠送的有关出版物。外籍院士不享有对院士候选人和外籍院士候选人的推荐权 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十三条 外籍院士在取得中国国籍后,可直接转为院士或资深院士,并享有同等义务、权利及有关待遇。   第四章 学 部   第十四条 中国科学院学部,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现设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等六个学部。院士按其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分别参加一个学部。学部的全体院士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   第十五条 各学部分别从本学部的院士中,选举产生若干名常务委员,组成学部常务委员会,负责本学部的工作。学部常委会委员每届任期4年,可连任1届。学部常务委员会每届更换至少二分之一、至多不超过三分之二的成员。   学部常务委员会推选学部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主持学部工作和学部全体院士会议。学部主任、副主任的任期与常务委员的任期相一致。学部常务委员和主任、副主任,由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批准任职。   第十六条 学部的职能   (一)受国家委托或根据院士的建议,组织院士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学科发展战略和重大科学技术决策提供咨询,推动科学技术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二)接受委托,组织院士对重要研究领域、研究计划和研究机构的学术问题,进行评议和指导。   (三)组织选举院士。   (四)开展学术活动,同国内外学术团体进行交流与合作,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五)在学部全体院士会议上,审议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各项职能、任务的完成情况。   第五章 院士大会   第十七条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是中国科学院学部的最高组织形式。院士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一般于公历逢双年份6月的第一周举行。   第十八条 院士大会的职能   (一)审议常设领导机构的工作报告。   (二)选举常设领导机构成员。   (三)制定和修订院士章程。   (四)决定学部的设置和调整。   (五)开展学术活动。   (六)提出重大建议。   第六章 常设领导机构   第十九条 院士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领导机构,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组成的学部主席团(简称主席团)。主席团由中国科学院院长、负责学部工作的副院长、各学部主任、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和经院士大会选举产生的若干名成员组成。中国科学院院长为主席团执行主席,主持主席团会议。   院士大会选举产生的主席团成员,任期为4年,不连任。   聘请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和若干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为主席团顾问。顾问列席主席团会议。   第二十条 主席团设执行委员会,执行院士大会和主席团的决议,领导学部工作。执行委员会由主席团执行主席、负责学部工作的副院长、各学部主任和各专门委员会主任组成。主席团执行主席主持执行委员会会议。   第二十一条 主席团下设若干专门委员会,负责领导学部的重大咨询评议、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和出版、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等工作。专门委员会由各学部常委会选举产生的若干委员组成。专门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4年,可连任1届。   第二十二条 专门委员会选举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负责专门委员会工作。专门委员会委员和主任、副主任由学部主席团批准任职。   第二十三条 执行委员会设秘书长1人,受执行委员会委托,负责学部的日常工作。秘书长可由非院士担任,人选由主席团执行主席提名,主席团通过并聘任。秘书长列席主席团会议和执行委员会会议。   第二十四条 主席团的职能   (一)决定召开并主持院士大会。   (二)审议并决定提交院士大会的各项议案。   (三)聘请主席团顾问。   (四)批准各学部常务委员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五)聘任执行委员会秘书长。   (六)决定各学部增选院士名额。   (七)审议各学部增选院士的选举结果。   (八)确定外籍院士正式候选人名单。   (九)审查和批准撤销院士称号的决定。   (十)根据需要,决定设立跨学部的专门委员会。   (十一)院士大会授予的其他职能。   第七章 出版物、经费   第二十五条 中国科学院学部编印以下出版物:   论文集。刊载院士在院士大会、各学部全体院士会议和学部组织的学术会议上宣读的学术报告。   学部年报。刊载院士大会和各学部全体院士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决议、规章及学部的组织机构和活动大事记等。   咨询报告年报。刊载由学部组织、院士主持的对重大科学技术问题进行咨询的报告、建议等。   第二十六条 院士和学部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国家拨款,同时接受国内外团体和个人的捐赠。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除特别规定外,院士大会、各学部全体院士会议和常务委员会会议,以及主席团会议和执行委员会会议,出席人数超过二分之一为法定人数,可作决议 决议在付诸表决时,以超过出席人数二分之一的多数通过。   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通过并发布实施,其修订亦同。   第二十九条 根据本章程可制定有关实施细则,经主席团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在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
  • 中国科学院大学将建能源学院 项目签约仪式在大连举行
    p   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建设项目签约仪式在大连举行。签约仪式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大连高新区管委会和三寰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建设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大连化物所和三寰集团有限公司双方签署《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建设项目合作意向书》。大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靳国卫,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三寰集团总裁关岿然代表三方进行签约。 /p p   关岿然发言表示,此次签约将是对前期一年来工作阶段性成果的充分肯定。三寰集团将倾全集团之力,助推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建设项目落地,从项目规划、建筑设计、资金投入到建设开发,以及未来校园的维护运营,要以第一流的工作全力以赴配合。 /p p   刘中民随后发言指出,能源学院项目正式落地,标志着大连化物所与高新区的合作全面展开 中国科学院大学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其背后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科技力量支撑,而加强科教融合,必然会产生标志性的大学 建设好能源学院,将为打造能源领域的人才高地,为地方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p p   靳国卫表示,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项目是高新区的头号工程,全区各委办局将提高认识,统一共识,全力做好学院建设的各项审批工作 同时园区将联合大连化物所积极争取大科学装置项目的支持,尽快实现项目落地,提升大连市乃至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推动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建设。 /p p   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是落实2017年初大连市政府与中科院签订《共建中国科学院大连科教融合基地框架协议》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项目落地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近一年来,高新区管委会、大连化物所以及三寰集团有限公司三方经过反复磋商,就项目用地、开发模式、方案设计、运营管理等细节达成统一意见。项目建筑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设计有教学楼、科学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公寓、会议楼、综合管理楼、运动场馆、食堂、学生社团等,比肩国际一流院校,采用“大开放、小封闭”的设计理念,恰当的体现了融合与共享,预计2020年9月底前将具备首批新生入校使用条件。 /p p /p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与广州市合作共建国科大广州学院
    p   1月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与广州市政府、广州市黄埔区政府、广州市天河区政府签署框架协议,共建国科大广州学院。中科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广东省副省长黄宁生,广州市市长温国辉等出席活动并见证协议签署。 /p p   根据协议,国科大广州学院定位于面向前沿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型大学,属于国科大二级学院,同时是独立的地方法人。国科大广州学院设天河、黄埔两个校区。天河校区拟选址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内符合规划的地块,将打造园林园艺、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并建设集教育、科研、产业于一体的科教融合示范园区。黄埔校区拟选址中新广州知识城南部旺村文教区,将打造生命科学与健康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前沿研究基地、临床应用基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同时建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队伍,构建教学、科研、产业、金融协同创新联盟。 /p p   国科大广州学院将主要承担研究生教育,建成初期在校生规模约6000人,其中天河校区约4200人、黄埔校区约1800人。力争在10年内,集聚约300名高端科技人才,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广州市与国科大共建国科大广州学院,有利于发挥国科大、中科院广州分院的学科优势,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吸收高端创新资源,促进广州高校集群创新,助力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 /p p   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国科大、广州分院、华南植物园、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及广州市有关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d2f31f63-4500-47c8-91a9-842e16ecb41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四方签署共建协议 /strong /p p /p
  • 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必经之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顶尖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群体。他们在科学技术方面为国家提供最高级别的咨询,在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依托软科数据库,我们对1957年至2015年间当选的所有科学院院士(下文中的“院士”均指中国科学院院士)进行了统计分析,至今为止,我国共有762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么多位院士都是如何炼成的呢?统计发现,毫无疑问的是,所有的科学院院士都上过大学。但是“炼成”院士的这关键的第一步——本科阶段该迈在哪儿呢?透过数据分析,我们将揭晓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 “必经之路”——刚毅坚卓,风雨60年  从1955年选出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以来,院士的选拔走过了60年的历史。统计表明,762位现任院士在其本科阶段分别就读于175所国内外高校,在将近60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些高校亦经历了风风雨雨、融合拆并。  这60年的成长史,是中国社会从“旧”到“新”的发展史,亦是中国高等院校的变迁史。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思想的解放和经济的增长让高等教育重新活跃起来。因此,为了更好地反映不同历史时期院士本科所就读大学的特征,我们在本小节以1980年作为划分点,通过数据呈现1980年前与1980年后(含1980年)这两个重要历史时期中院士们在本科阶段的求学情况。  统计发现,本科毕业于1980年以前的院士共有555位,分别出自118所国内外高校。在这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今天的传统强校在当时仍然牢牢稳居人才培养的第一梯队,1980年以前本科毕业的院士中共有45.76%本科就读于这6所高校。  诞生于特殊历史时期的中央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燕京大学等学校虽已融并于历史长河之中,但它们都曾在历史上留下精彩的篇章。其中,本科阶段求学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的前身)的就有11位新中国的科学院院士。在1980年前的特定历史阶段,还有许多院士在本科阶段曾留学于前苏联,例如,分别有6位和5位院士本科求学于当时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莫斯科国立大学。  1980年后本科毕业的院士共计202位,分别出自于98所高校,其中,本科毕业于(现)“985/211”高校的院士高达148人,曾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吉林大学就读本科的院士数量最多,分别都有12名 其次则是浙江大学,有9名院士本科在此求学 复旦大学,兰州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均有8位院士曾在本校接受了本科教育。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亦有46所非“985、211”高校曾为54位院士提供了优质的本科教育,总数约占院士总体的7.1%。例如安徽师范大学,该校虽非“985/211”,但却有3名院士在这里接受了本科教育。时势造英杰  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高校是国家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亦是参与者。而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作为我国顶尖的人才,他们的学术成长历程也烙印着时代的风云印记。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大量的人才集中“诞生”于“老三届”,院士也不例外。  通过图1的院士本科毕业年份趋势图,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院士人才“井喷”于 1982年,在当年本科毕业的院士就多达89人,堪称前无古人。“后”是否有来者,“双一流时代”,时势造英杰,我们大可拭目以待下一个历史最高峰的出现。继往开来“90后”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经过统计我们发现,现任762位院士中,还有4位本科毕业年份在1990年以后(含1990年)的院士。他们出生于1970年左右,当选院士时都不满50岁。  其中,潘建伟院士在1992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 2011年当选院士时年仅41岁,是当年当选时最年轻的院士。出生于1973年的邵峰院士,1996年在北京大学获得本科学位,在2015年当选为院士,成为了目前现任院士中最年轻的成员。其他两位在“90后”本科毕业的院士亦是在2015年当选的,其中周琪院士出生于1970年,1996年从东北农业大学完成了“本硕博”学业 黄如院士则出生于1969年, 1991年从东南大学本科毕业。  “中青”一代的院士正逐渐崛起成为学界支柱,年轻的新星于学术的天空之中愈发闪耀。  站在巨人肩上  纵观60年院士选拔的历史,总体而言,院士当选时任职的高校集中在那些社会声誉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传统名校 而这些传统名校同样在院士的学术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院士的学术成长必经之路——本科教育阶段,大部分院士都落脚于这些传统名校。  图2展示了现任762位院士中,在同一所高校接受本科教育超过10人的高校(仅指存续至今的高校),数量达到了14所。单就本科培养阶段而言,这14所高校共计培养了446位院士,也即占总量不足10%的高校培养了约57.1%的院士!  统计发现,至今为止,有32.7%共计249名院士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这四所大学。其中,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院士在数量上领先于其他高校,达到了95人。在这四所有百年建校历史的老牌名校之外,成立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为新中国在本科阶段培养了32名院士,成果斐然。  此外,单就本科培养阶段而言,中国目前的高校中还有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同济大学这九所大学培养了超过10位以上的院士。老牌名校兰州大学虽然所处地域上不占优势,但其亦培养了十多位院士,足可见其雄厚的人才培养实力。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学术成长必经之路——本科教育阶段,名校出身仍是大部分院士们的共同特征,但始终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发挥钻研创新和刚毅坚卓的精神亦是成为院士的“制胜法宝”!  附统计总表:76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本科毕业院校分布表
  • 揭秘上海技术科学园,走进日立高新
    p & nbsp 日立高新技术集团的企业理念是“以成为先端技术领域里提供高科技解决方案的全球第一为目标”。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将电子装置系统、生命科学系统、信息电子系统、尖端产业材料系统等各个事业部门的“先端技术”推向世界的最前线。& nbsp /p p & nbsp 为进一步加强与客户、商业伙伴的合作关系,日立高新技术公司首家中国综合应用实验室——日立高新技术科学园(上海)于今年3月成立。& nbsp /p p & nbsp 上海Lab将成为日立高新继日本、美国、英国全球应用中心之后的首家中国综合应用实验室,并由日立全球应用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同时提供专业技术与人员支持。且随着上海Lab的成立,日立高新科学仪器的Demo和研发中心已遍布全球5个国家、9个地区,由此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全球实验室体系。& nbsp /p p & nbsp 此次成立的上海Lab作为应用中心,将大力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当今中国企业发展迅速,上海Lab将进一步提升以电镜为主的分析仪器市场占有率,持续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售后跟踪服务。而且还将致力于业务范围拓展,不断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努力为客户提供包含X射线荧光镀层厚度测量仪和热分析仪等日立高新科学公司产品在内的日立高新集团产品的全面解决方案。 /p p & nbsp script type=" text/java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BABCCB199323611E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2BE2CA2D6C183770& playertype=1" /script p /p 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 nbsp /strong /span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demand/InDemand.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买仪器?一键求购 /strong /span /a /p /p
  • 198万!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原子力显微镜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UCAS-ZBB-2022078(OITC-G220DY0178)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原子力显微镜采购项目预算金额:198.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号品目货物名称数量是否接受进口简要技术要求用途011-1原子力显微镜1是X,Y方向的扫描范围不低于30μm,Z方向不低于5μm ...低维材料及新型二维材料的微纳米形貌成像及原子级高分辨成像,纳米电学综合性质测试等 备注[1]:本项目01包报价不得超过人民币198万元。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六个月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Illumina耗资15亿美元建生命科学园区
    近日,BioMed房产信托公司宣布:世界测序巨头Illumina公司签署协议,在福斯特市租下360000平方英尺的场地,创建最先进的生命科学园区,租期为15年。这项租地协议是过去十年里,生命科学领域最大的一笔租赁交易。有媒体透露该园区建设将耗资15亿美元。   新园区将包括:实验室大楼区和办公楼区,共计360000平方英尺,一期工程占地200000平方英尺,预计2017交付使用。众多的设施中,还包括一个内方外圆的大型室外剧场,作为创意会议的发布空间,兼顾其他娱乐功能。整个园区设计注重创新,使用新型材料与尖端的技术,强调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支持Illumina公司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同时让公司员工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Illumina公司除了将租赁的360000平方英尺全部利用起来,该公司还有机会获得额外的160000平方英尺,用来扩大园区,届时整个园区共有至少520000平方英尺。   &ldquo 员工的协作和创新是Illumina公司成功的基础。更大的新园区将给我们提供一个机会,将分散在不同工作地点员工聚集起来,进行资源上的优化。&rdquo Illumina公司首席财务官Marc Stapley说:&ldquo 我们也期待新园区能帮助我们与客户以及合作伙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同时,打造世界最先进的工作环境,吸引最有才华的员工来到我们公司工作。&rdquo 近日,BioMed房产信托公司宣布:世界测序巨头Illumina公司签署协议,在福斯特市租下360000平方英尺的场地,创建最先进的生命科学园区,租期为15年。这项租地协议是过去十年里,生命科学领域最大的一笔租赁交易。有媒体透露该园区建设将耗资15亿美元。   新园区将包括:实验室大楼区和办公楼区,共计360000平方英尺,一期工程占地200000平方英尺,预计2017交付使用。众多的设施中,还包括一个内方外圆的大型室外剧场,作为创意会议的发布空间,兼顾其他娱乐功能。整个园区设计注重创新,使用新型材料与尖端的技术,强调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支持Illumina公司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同时让公司员工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Illumina公司除了将租赁的360000平方英尺全部利用起来,该公司还有机会获得额外的160000平方英尺,用来扩大园区,届时整个园区共有至少520000平方英尺。   &ldquo 员工的协作和创新是Illumina公司成功的基础。更大的新园区将给我们提供一个机会,将分散在不同工作地点员工聚集起来,进行资源上的优化。&rdquo Illumina公司首席财务官Marc Stapley说:&ldquo 我们也期待新园区能帮助我们与客户以及合作伙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同时,打造世界最先进的工作环境,吸引最有才华的员工来到我们公司工作。&rdquo
  • 中美科学院院长就基因编辑准则在《科学》发文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联合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Victor J. Dzau、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Marcia McNutt在《科学》上发表一篇题为《来自香港的警示》社论,呼吁全球各国科学院携起手来,就基因编辑研究及临床应用所应遵循的准则达成广泛的国际共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上月,在香港举办的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名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研究者贺建奎爆出,他对一对健康胚胎进行了基因编辑,使其能抵抗艾滋病,并使这对基因编辑的双胞胎出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事件发生后,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迅速发出声明称,坚决反对任何个人、任何单位在理论不确定、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伦理法规明确禁止的情况下开展此类的临床应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社论作者在文章中指出,尽管峰会主办方、各国科学院以及有声望的科学领袖都在普遍谴责这项研究“令人深感不安”以及“不负责任”,中国也已启动了对该研究者行为的调查,但很显然,使用CRISPR-Cas9技术来编辑人类基因组,已经跑在了科学、医学共同体为应对复杂伦理及管理问题所进行的努力的前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当前,人类生殖系基因组编辑的指导方针和原则是基于充分的科学研究和伦理原则的。”社论称,“然而,此次事件突显出一种紧迫的需求,那就是我们需要加倍努力,赶在人类生殖系基因组编辑被认为是一件可容许的事之前,就更加明确的准则及标准达成国际共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文章作者呼吁,各国科学院应迅速召集国际专家及利益相关者形成一份快速报告,来推动完善用于生殖目的的人类胚胎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及标准。作者认为,在召集国际专家、推动就负责任的基因编辑研究及临床应用达成广泛科学共识方面,国家科学院具有很大的优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我们坚信,建立基因编辑标准的国际共识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标准能够避免研究者为从事危险和有违伦理的实验寻求借口,或寻找方便的实验场所。”文章作者同时强调,国际科学标准的建立,并不打算去替代各国的规章制度,反而可能会使各国的规章制度更加充实。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社论称,基因编辑有朝一日是能够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但想要维持公众对这一问题的信任,学术共同体现在就要采取措施,来证明这种新的工具可以在具备能力、正当及善行的前提下被使用。但不幸的是,此次基因编辑事件恐怕在各个方面都已失败,鲁莽而草率的行为,会置人类生命于危险之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作者认为,仅仅建立标准还不够,人们还需要建立一种国际机制,让科学家能够对不符合原则和标准的研究更加重视。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例如加快管理科学的发展、提供一个管理方案的“信息交换所”、致力于共同监管标准的长期发展,以及对计划及进行中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实验,可以通过国际注册制度提升协调能力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文章最后援引了著名的阿希洛马会议案例。40多年前,当DNA重组还是一项革命性的生物医学新技术时,其安全性和效果也曾引发关注,为此科学家召开了阿希洛马会议。在那次会议上,科学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公开的讨论和辩论,最终,他们就一系列研究指导原则达成了共识,这些原则最终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基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阿希洛马会议至今仍能为我们带来重要的启示。”白春礼等人强调,人们需要就人类生殖系基因组编辑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具体标准及准则达成广泛的共识。并且,这种共识不仅涵盖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共同体,也应当将全社会囊括进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这篇文章中,统领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国家医学院及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四大学术机构的美国国家学院(美国最高学术团体)也表态称,愿意牵头为推动此事作出贡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了解,2015年12月,由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中科院联合组织的人类基因编辑峰会在美国召开首次峰会。会后,包括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在内的22名学者组成了人类基因编辑研究委员会,历经14个月研究后,向全球发布了人类基因编辑基本原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其中,可遗传的生殖系基因组编辑的原则描述如下:有令人信服的治疗或者预防严重疾病或严重残疾的目标,并在严格监管体系下使其应用局限于特殊规范内,允许临床研究试验;任何可遗传的生殖系基因组编辑应该在充分的持续反复评估和公众参与条件下进行。委员会还特别就可遗传生殖系基因组编辑提出了10条规范标准。 /p
  •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成立
    1月2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副秘书长潘教峰、吴建国带队听取了中心建设方案和科研进展汇报,并与该中心一线科研骨干座谈,针对该中心提出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调研和办公。   会上,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院士汇报了中心建设方案。该中心主要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参与单位有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科技大学。蒲慕明院士担任中心主任,郭爱克院士担任中心首席科学家。   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启动的5个卓越创新中心之一。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下,该中心在脑科学研究领域已经开展了系统性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已凝聚了包括中科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ldquo 青年千人计划&rdquo 和中科院&ldquo 百人计划&rdquo 入选者等在内的杰出人才队伍。未来该中心将进一步聚焦脑科学的重要前沿方向,力争在脑科学前沿研究和技术发展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 继续凝聚并稳定支持脑科学领域最具创新活力的优秀人才,形成创新团队,成为我国脑科学研究领域杰出人才的聚集和培育基地 充分发挥脑科学研究的建制化集群优势,通过建立符合未来脑科学研究发展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尽早建成国际一流的脑科学研究中心。   卓越创新中心作为重大任务的载体、重大成果的发源地、杰出人才的聚集地、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中科院将出台一系列倾斜政策和激励措施予以支持。例如,赋予卓越创新中心必要的科研管理自主权 试行&ldquo 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rdquo 计划 在人员经费、考核与激励、人才计划、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个性化的政策支持。与此同时,将对卓越创新中心实行严格的周期性评估,以独立第三方专家、国际评估为主,每2-3年进行中期检查,每5年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合格的继续支持,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将被摘牌。   中科院前沿局、规划局、条财局、人事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上海生科院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上述活动。 成立仪式现场
  • 中科院西安科学园将建科研机构聚集区 或将筹建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p & nbsp & nbsp & nbsp 陕西省今年将开始建设该省的第一台大科学装置——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未来这个系统的建成将有助于使我国各行各业的用时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是记者9日从中科院西安分院获悉的。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的十大项目之一,将建立与星基授时系统相对独立、融合公用、互补增强的地基授时系统,它能够有效整合国内时频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彻底摆脱对国外系统的依赖。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日前,中科院与陕西省政府签署协议,决定共同建设中科院西安科学园。根据规划,科学园将建设科研机构聚集区、科学装置聚集区、创新平台聚集区、丝路科技合作区、科教融合聚集区等。其中的科学装置聚集区将以大科学装置建设为目标,培育建设一批高效率开放共享、高水平国际合作、高质量创新服务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据中科院西安分院副院长杨青春介绍,科学园将加快大科学装置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建设,今年即将开始建设;加快加速器质谱中心集群、西安阿秒光源、大陆环境钻探岩心标本库及分析测试设备集群、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等大科学装置的培育;积极引进筹建新的大科学装置,包括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飞秒激光精密制造装备的工业化可靠性研究测试中心、西部质子(医疗)中心等科学装置等。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根据协议,科学园将围绕大科学装置建设,在时间频率科学、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谋划争取建设国家实验室,在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争取建设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加快推进陕西省加速器质谱应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光谱成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积极筹建陕西省超快激光装备制造工程中心、陕西省大气污染与雾霾防治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先进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工程中心。 /p
  • 高福、颜宁、锁志刚等华人科学家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p   北京时间4月30日,美国科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 公布新入选的院士名单,共有100名美国本土科学家以及25名外籍科学家入选。 /p p   其中,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高福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洛克菲勒大学教授、HHMI研究员Jue Chen(陈珏)与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锁志刚(Zhigang Suo)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p p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当选的院士名单中,约40%是女性学者,创下了历年之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四名华人学者为新晋院士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ed5af399-2852-4579-9567-615ec8887425.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06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06_副本.jpg" / /p p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高福 /p p   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家,英文名:George Fu Gao,“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1983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1986 年北京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4 年英国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 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2004年任英国牛津大学讲师、博士生导师、 研究组长。2004-2008年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2011年4月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2017年7月起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福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病原微生物跨种间传播机制与分子免疫学,主要从事T细胞识别、流感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机制、禽流感等动物源性病原跨种间传播的机制研究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92abbb79-d9c2-4aab-a66d-a7da12f49864.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17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17_副本.jpg" / /p p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 /p p   颜宁,结构生物学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研究。2007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导,成为清华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2017年,颜宁离开待了10年的清华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 蒂尔曼(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a86a8314-2e30-47c3-b411-6e7f89e7b87c.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21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21_副本.jpg" / /p p   美国科学院院士Jue Chen /p p   Jue Chen(陈珏),结构生物学家,洛克菲勒大学WILLIAM E. FORD讲席教授,霍华德· 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员。Jue Chen于1993年在俄亥俄大学获得化学本科学位,1998年在哈佛大学取得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分别在哈佛大学以及贝勒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入职普度大学,在普度大学相继担任助理教授(2002-2007),副教授(2007-2011)、教授(2011-2014)。在此期间,她还入选HHMI研究员(2008-)。2014年加盟洛克菲勒大学。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细胞膜中转运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d321787a-0ea0-40e4-85c3-55de9699259a.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26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26_副本.jpg" / /p p   美国科学院院士锁志刚 /p p   锁志刚(Suo Zhigang),美国工程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1985年锁志刚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力学系,之后赴美留学。1989 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即任教于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1997 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03-2006 任哈佛大学Gordon McKay 讲席教授,2006年起任哈佛大学Allen E. and Marilyn M. Puckett 讲席教授。2002年受聘西安交大“长江学者” 讲座教授。 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应用力学执行委员会委员,美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学会理事。与高华健、卢天健、黄永刚一同被称作华人固体力学界“两健两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美国科学院中的华人学者 /span /strong /p p   截止到2019年,共有超过100名华人、华裔科学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以及外籍院士,其中包括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华人诺贝尔奖得主,也包括丘成桐、陶哲轩这两位华人菲尔兹奖得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7aa6056a-9aa0-4d4f-a16e-f38fc6dd52e6.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30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30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fabae9a0-f388-414f-8e7f-fe01e884f958.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34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34_副本.jpg" / /p p   第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生理学之父”——林可胜,在194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之后,林可胜在1955年加入美国国籍,因此他在1956年又转为美国科学院院士。而第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华人科学家则是“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她于1958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p p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大陆科学家为数学家华罗庚,这之后,夏鼐、谈家桢、周光召以及贾兰坡等中国学术界的元老相继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中国卫生部部长的分子生物学家陈竺于2003年当选为外籍院士,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也于2006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p p   今年当选为外籍院士的结构生物学家颜宁的导师施一公则于201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杨振宁、姚期智以及蒲慕明这三位美国科学院院士放弃了美国国籍,他们也自动转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p p   新中国成立以来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大陆科学家名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199d69b8-612a-4949-82e0-8ef93250864e.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41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41_副本.jpg" / /p p   2004年,当时只有41岁的王晓东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他也因此成为了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而第二位则要等到2009年,那一年,社会学家谢宇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了美国科学院院士以及外籍院士中唯一一位华人社会学家,此后又有24位在大陆接受教育的科学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p p   以下为历年在大陆接受教育后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不含外籍院士)名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8083d728-69eb-4b32-a970-3314cdfcef54.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48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48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关于美国科学院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b97497d7-3358-4422-b696-6000d2aa7b84.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53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413145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赵亚杰 /p p   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863年,是一个非盈利、非政府组织。入选该院的院士是美国乃至世界学术界最高的荣誉之一。入选者不需要自行申请,而是基于其在原创研究中所做出的突出且持续的贡献,新院士由现任院士在每年四月举行的美国科学院年会上投票选出。每年将会有100名国籍为美国的新院士被选出,与此同时还有最多有25名的外籍院士被选出来。目前美国科学院院士总产生2347名院士,其中约有487名为外籍院士。截止2018年,他们中有190人曾获得过诺贝尔奖。 /p
  • 恭喜爱佩科技交付给湘南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高低温试验箱
    恭喜湘南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选择爱佩品牌高低温试验箱 近日,湘南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购买爱佩品牌的高低温试验箱,以满足其科研和教学需求。这一选择不仅体现了湘南学院对爱佩科技产品的认可,更是对爱佩科技专业服务与技术支持的肯定。 湘南学院化环院作为一所知名的化学与环境学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了能够更好地模拟和测试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和材料性能,化环院决定引进更加先进的高低温试验设备。经过市场调研和比较,最终选择了爱佩品牌的高低温试验箱。以下是相关技术资料:可程式高低温试验箱 (全白烤漆)设备型号:AP-GD-150D3 内箱尺寸 500 *600 *500mm (W* H *D) 外型尺寸(约) 1050*1700*1030mm (W* H *D)降温速率:RT~-60℃/90min(空载)约1℃/min升温速率:RT~+150℃/40min(空载)约3℃/min控制器:7英寸超大触摸AP-900智能可程式温湿度控制器内外箱材质:测试区内箱不锈钢板 ( SUS # 304 )电源:220V 湘南学院化环院选择爱佩品牌高低温试验箱的决定并非偶然。在之前的市场调研中,湘南学院已经充分了解了爱佩科技在设备性能、品质保证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同时,爱佩科技的专业服务和技术支持也是吸引湘南学院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合作过程中,爱佩科技的工程师们提供了专业的安装调试和培训服务,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此外,爱佩科技还提供了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为湘南学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此次合作再次证明了湘南学院对爱佩科技产品的信任和认可。未来,爱佩科技将继续秉承“品质至上、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断推出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更多的科研机构和高校提供可靠的测试设备和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期待与湘南学院化环院在未来的合作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化学工程学院 张锁江任院长
    p   9月25日上午,在雁栖湖畔,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为新成立的化学工程学院举行了揭牌仪式。中科院院长兼党组书记、国科大名誉校长白春礼院士,中科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院士,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张锁江院士等出席揭牌仪式。 /p p   根据国科大 “科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新的化学工程学院由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承办,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山西煤化所、理化技术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青海盐湖所、上海高研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兰州化物所、广州能源所、天津工业生物技术所、成都有机化学所、广州化学研究所等参与共建。该学院由张锁江担任化学工程学院院长。白春礼、丁仲礼、张锁江一起为新学院揭牌。 /p p   丁仲礼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是化工大国,需要大量的化工高端人才,化学工程学科是中科院的优势学科,有很好的学科基础,希望化学工程学院的成立为提升国科大的工程技术教学水平做出更好的贡献。 /p p   张锁江在代表13家共建单位发言时表示,新学院的揭牌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新起点,为化学工程的科研—教育—产业协同创新、引领支撑化学工业未来变革,开创“新化工”揭开了新篇章。学院将在中科院和国科大的领导下,汇全所之力,聚全院优势,践行“四个率先”,把国科大化工学院逐步建成科、教、产一体化的典范。 /p p   此次揭牌仪式由国科大副校长杨国强主持。会后,中科院原副院长李静海院士做了介科学展望的学术报告。 /p
  • 53人当选联合国科学院首批院士
    近日,联合国科学技术组织(UNSTO)公布了53位著名学者为其科学院首批院士。联合国科学院(Academy of the United Nations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简称AUNSTO),隶属联合国科学技术组织(United Nations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宗旨是团结国际科学技术专家,紧扣世界重大战略需求,探讨全球性行业重大革命性科技问题的国际性科学院。联合国科学院依据学科领域,分为生命与健康学部、人工智能与电子科技学部、网络与信息工程学部、生物工程学部、航空航天学部、装备与制造学部、化学工程学部、冶金与材料学部、地理与海洋学部、能源与矿业学部、土木水利工程学部、环境与生态工程学部、农业科技学部、工程管理学部、科学技术学部、探索未来学部、金融科学学部、和平使者学部、社会科学学部和智慧城市学部等20个学部。联合国科学院院士由具全球声誉的科学家及工程师构成,原则上为某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联合国科学院新增院士的选举每年举行一次,每个学部每次增选不超5人。联合国科学院遵守《联合国宪章》,在在地国家法律法规指导下开展工作,推进全球高端人才交流、科技创新和技术项目合作 参与全球科学技术交流研讨活动,探讨举办全球科学技术创新创业大赛,推进全科科学技术领域深度合作 围绕全球产业发展深入交流对接,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发展等 推进科学家交流、合作和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等。其中,有28所中国大学为首批院士的工作单位,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各有2名联合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江苏大学、海南大学、浙江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宁波大学、青岛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新疆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26所高校各有1名联合国科学院院士。此次当选院士名单如下:迈克尔• 桑德斯联合国科学院院士、新西兰皇家学会院士 数学家、2004年ISI计算机科学高被引学者、2007年ISI数学高被引学者 斯坦福大学研究教授。陈学思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穆罕默德• 贾马尔• 迪恩联合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印度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和艺术学院外籍院士、IEEE/APS/AAAS/ECS会士 纳米技术和数据分析专家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原院长、麦克马斯特大学杰出教授。赵春江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农业信息化专家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童庆禧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遥感学家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安东尼• 特纳联合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生物技术学家、化学与生物学专家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荣休教授。杨林江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 沥青技术专家,国际院士大会组委会主席 兰亭建设集团首席科学家。邬江兴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专家 拟态安全防御理论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大容量程控数字交换机之父”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松军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高分子材料专家、数学物理专家 江苏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院院长、教授。弗拉基米尔• 卡塔涅夫联合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分子细胞生物学专家 日内瓦大学医学院肿瘤血液学转化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学与代谢学系主任。陈世卿联合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超级计算机专家 美国第三脑研究院創始人和执行总裁与董事长,清华大学脑与認知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1988年3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故事人物。兰玉彬联合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院士 精准农业航空应用技术专家 国际精准农业航空学会主席、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师学会精准农业航空工作委员会主席、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杨天若联合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IET会士 计算机专家 全球高被引学者、ACM杰出科学家 海南大学的讲席教授。白勇联合国科学院院士、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美国造船与轮机工程师协会(SNAME)会士 专于海洋工程结构、船舶工程、海底管道和电缆、储氢瓶等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沙赫兰• 杜斯塔联合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AAIA会士、ACM杰出科学家 计算机专家 欧洲科学院信息分部主席、维也纳技术大学教授。任晓平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际外科学院院院士 全球截瘫精准治疗联盟首席科学家及主席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骨科研究所所长及大骨科主任、教授。姚献平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工学会会士 生物质材料专家 杭州市化工研究院院长,国家造纸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金群联合国科学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计算机科学家,人类信息学专家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王博伟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 材料学家 佛山特种功能材料高校科技成果中试平台主任、广东林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高级工程师。毕思文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量子遥感科学家、地球系统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美国SPIE量子遥感国际会议主席。崔占峰联合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化学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专家 英国牛津大学化学工程讲席教授。阿卜杜勒莫塔莱布• 埃尔• 萨迪克联合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IEEE会士 计算机科学家 渥太华大学杰出教授。吴东方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 物联网传感器专家 南京光蓝物联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杨金才联合国科学院院士、法国欧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家 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深圳市彩虹鹰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任福继联合国科学院院士、日本工程院院士、欧盟科学院院士、日本工程会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日本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会会士 人工智能专家,情感机器人专家 日本德岛大学教授、国际先进信息化研究院长。宫辉力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信息水文地质专家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邓智华联合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社会经济史和创新创业专家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秘书长助理 中国财政学会投融资专家委员会委员、教授。谢培增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神经外科学与生物学专家 深圳新征程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李颉联合国科学院院士、日本工程院院士 计算机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贾力联合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美国药学会AAPS会士 药学专家 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海洋生物与药物研发中心主任。林珲联合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专家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萧小月联合国科学院院士、巴西工程院院士 材料化学家、石墨烯材料与器件物理学家 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石墨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学术带头人、青岛德通纳米技术有限公司石墨烯研究院执行院长。郎建平联合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无机材料专家 苏州大学讲席教授。孙安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核科学与工程专家、材料工程专家,南京大学教授、首席科学家、加速器中心主任 南京质子源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牛济泰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材料焊接专家、国际材料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联合会主席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河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河南晶泰航空航天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进德联合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非洲科学院院士、立陶宛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 数学与系统科学专家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数学学院院长,江苏省网络群体智能重点实验室主任。伍法权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工程地质专家、岩石力专家 绍兴文理学院教授,岩创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副主席,IAEG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金双根联合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土耳其科学院院士、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会士、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会士 卫星导航与遥感专家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容淳铭联合国科学院院士、挪威工程院院士 计算机专家 挪威斯塔万格大学教授。吴德胜联合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经济与管理专家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和国际学院副院长。金安君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会士 多领域的行业专家包括半导体重型装备、IC工艺及制造、清洁能源、及应用物理 中国华能集团首席科学家、宁波大学特聘教授。薛杨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专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专家 青岛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兼千人创新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宪磊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综合集成工程系统专家,经济社会问题专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后站主任、教授/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谷宇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仪器仪表与测量领域专家,智能制造领域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赵新力联合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管理领域专家、信息领域专家、航空航天制造工程领域专家 中国科学技术部二级专技,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资深顾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原科技参赞。丁显平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生命科学专家、医学遗传学家 四川大学遗传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黄勇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 交通运输工程专家,绿色环保工程新材料专家,防灾减灾工程地质专家 同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新疆大学特聘教授 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唐辉明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 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防控专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地质学科首席教授。张发旺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专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跟踪专家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中心党委书记、二级研究员。冯长根联合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国家安全生产专家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潘毅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学院院士 计算机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和讲习教授,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终身州校董荣誉退休教授。崔伟宏联合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地球信息科学家 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原秘书长,地球信息科学部副主任。刘科联合国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院士 能源专家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
  • 1217万!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质谱仪类仪器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OITC-G230261166-1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2023年仪器设备部门集中采购项目预算金额:642.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642.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号货物名称数量(台/套)用户单位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采购预算(人民币)最高限价(人民币)3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1套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是642万元642万元 投标人须以包为单位对包中全部内容进行投标,不得拆分,评标、授标以包为单位。技术要求详见公告附件。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的8个月内交货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2.项目编号:OITC-G230261166-1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2023年仪器设备部门集中采购项目预算金额:575.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575.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采购项目的名称、数量:包号货物名称数量(台/套)用户单位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采购预算(人民币)最高限价(人民币)4超高分辨成像质谱分析仪1套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是515万元515万元质谱成像基质喷雾仪1套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是60万元60万元 投标人须以包为单位对包中全部内容进行投标,不得拆分,评标、授标以包为单位。技术要求详见公告附件。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的6个月内交货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7月26日 至 2023年08月02日,每天上午9:00至11:00,下午13: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www.oitccas.com;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号互联网金融中心20层方式:登录www.oitccas.com注册并购买。售价:¥6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联系方式:时老师, 020-89020869      2.采购人信息名 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        联系方式:020-37252699-570  3.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号互联网金融中心20层            联系方式:迟兆洋、张君仙, 020-87001523 ytlin@oitc.com.cn             4.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迟兆洋、 张君仙电 话:   020-87001523
  • 50位中国学者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20年11月14日,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第二十三次院士大会在京召开,50位中国学者增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正式候选人,2021年5月底,正式批复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家当选人数再创新高。  截至目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里,中国科学家有256人。其中,1996~2009年产生123人 2010~2020年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大会,选举并产生来自中国的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33人。  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年,拥有来自46个国家的600余名院士、通讯院士和荣誉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总部设在莫斯科,分别在欧洲(法国)、欧亚(俄罗斯)和亚太地区(中国)建立区域中心,并在15个国家建立了国家科学中心。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是15个国家科学中心中人数第二位的中心,于1996年由中国科学院申报并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此次当选院士名单如下:(以姓名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陈立典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西医结合康复学专家,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教授、主任医师种 康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戴永久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系统科学专家,中山大学教授党亚民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专家,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执委、IAG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所长段金廒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药资源化学与资源循环利用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樊建平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高性能、云计算、并行与分布式计算专家,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宫 鹏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地理学、遥感变化监测专家,香港大学副校长何大明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水文水资源,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专家,云南大学、云南省科学家工作室首席科学家华 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内科学(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专家,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副主任兼病区主任、教授,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科技医卫专业会副主任委员黄日波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生物工程、分子酶工程专家,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 维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电子、生物电子及柔性电子学家,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原常务副校长黄 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工程专家,中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贾 力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药学专家,闽江大学、海洋研究院生物与医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姜 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化学专家,中科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主任,上海科技大学教授李 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气象卫星遥感理论、观测专家,威斯康星大学(Madison)空间科学和工程中心资深科学家,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首席科学家,研究员李满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地理信息技术与国土空间规划专家,南京大学教授,国家级地球系统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李 青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平板显示玻璃技术和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电子玻璃分会理事长,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总工程师李群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李 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海洋油气钻完井技术领域知名专家,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钻完井)廖 兵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家,广东省科学院院长凌沛学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生物药学(多糖研究)专家,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科学家研究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兼工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理事长,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刘孟军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园艺学(国际枣)专家,河北农业大学终身教授、园艺学科群首席科学家、园艺学院院长刘志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专家,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执行所长,教授陆亚林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功能材料与先进表征技术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特聘教授,杰出讲席教授,中国科大校长特别助理马峙英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农学(棉花育种)专家,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授,河北农业大学原副校长牛东晓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电力运营管理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北电力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北电力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乔方利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物理海洋专家,原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仇保兴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城镇化理论与城市规划研究专家,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原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教授唐旭东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医内科学消化病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副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田 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计算机视觉、多媒体信息检索专家,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万书波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花生)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汪道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心血管内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科内科学系主任兼心血管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王秉刚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汽车工程(清洁能源汽车)专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顾问王海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专家,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IEEE会士魏少军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家,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教授邬 伦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空间信息、智慧城市、数字中国专家,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教授吴立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测绘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南大学地信学院测绘学科带头人,教授武 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学家,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徐明岗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农田土壤培肥及退化土壤改良专家,中国热带农科院南亚作物所所长、团队首席,研究员薛 澜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公共管理专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杨开忠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区域科学、城市化与区域发展专家,首都经贸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 、副所长杨其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设施园艺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国际园艺学会(ISHS)设施植物生产系统智能化专业委员主席应义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农业工程装备与信息化工程专家,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曾 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管理科学与金融工程专家,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张 罗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鼻科学和过敏科学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庆君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卫星遥感、航天器测控与通信、航天器总体设计专家,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高轨SAR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研究员赵 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计算机科学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专家,原海尔家电产业集团首席技术官、副总裁,斯道资本投资合伙人  赵永祥赵永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生物靶向诊治专家。广西医科大学副校长,教授、主任医师周少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脱氮除磷理论与应用)专家,贵州大学副校长、教授朱慧珑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微电子技术专家,中科院微电子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
  • 中国科学院大学采购250余台科研设备
    2012年11月28日中国政府采购网消息,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受 中国科学院大学 (招标人)的委托,就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设备采购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所需的货物和服务,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   招标编号: OITC-G12023442   1、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受 中国科学院大学 (招标人)的委托,就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设备采购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所需的货物和服务,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   2、现邀请合格的投标人就下列货物及有关服务提交密封投标。有兴趣的投标人可从招标代理所在地址得到进一步信息和查看招标文件。   3、本次招标货物分为 3 个包,每个投标人可对其中一个包或多个包进行投标,投标人须以包为单位对包中全部内容进行投标,不得拆分,评标、授标以包为单位。 包号 品目号 货物名称 数量 最终用户 1 1-1 光学平台 2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1-2 纠缠源系统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1-3 高速时间闸门的增强型影像CCD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1-4 高精度光谱仪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1-5 频谱分析仪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1-6 宽波段光纤光谱仪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1-7 高压脉冲电源 3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1-8 气体流量控制器 4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1-9 高压探针 3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1-10 电流探针 2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 2-1 半导体α谱仪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2 闪烁体系统 3台中国科学院大学 2-3 辐射剂量仪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4 NIM机箱 4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5 符合(反符合)插件 2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6 多道分析器(集成高压及放大器)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7 NIM线性放大器插件 2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8 NIM恒比定时甄别插件 2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9 NIM时间幅度转换插件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10 NIM多道分析插件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11 NIM高压插件 3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12 波形分析仪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13 硅光电倍增器系统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14 幅度峰值转换器 3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15 数字示波器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16 脉冲信号发生器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17 微电子测试平台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18 电荷灵敏放大器 4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19 无油真空泵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20 CCD紫外测量仪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21 皮安计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22 高灵敏度中子监测器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23 高压电离室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24 脉冲计数通用芯片及插头 160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2-25 多路直流读出部件 10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3-1 金属回路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3-2 液态金属多普勒测速系统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3-3 高速摄像仪 3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3-4 数据测量采集系统 15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3-5 高纯水机 1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4、投标人资格条件:   1) 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信誉,具有履行合同能力和良好的履行合同的记录,具有良好资金、财务状况的法人实体。   2)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3) 按本投标邀请的规定获取招标文件。   5、有兴趣的投标人可从 2012 年 11 月 28 日至 2012 年 12 月 18 日每天上午9:00至下午17:00(北京时间)在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67号 银都大厦15层)1507室查阅或购买招标文件,本招标文件售价为500元/包,如需邮寄另加100元的邮资费用,邮寄过程中产生的任何问题由购买标书人自己负责,招标代理机构不负责任。售后不退。   6、所有投标文件应于 2012 年 12 月 20 日上午9:30时(北京时间)之前递交至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并须附有不低于投标金额1%的投标保证金,以招标机构为承受人。   7、兹定于 2012 年 12 月 20 日上午9:30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届时请投标人派代表出席开标仪式。   8. 招标机构名称: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67号 银都大厦15层 (请乘大厅中间的电梯)   邮  编:100142   电  话:68729913 / 68725599-8442   传  真:68458922   电子信箱:ldai@osic.com.cn   联 系 人:戴龙   开户名(全称):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开户银行:招行西三环支行   帐号:862081657710001   备注:以电汇方式购买招标文件、递交投标保证金、支付中标服务费须在电汇凭据附言栏中写明招标编号及用途
  • 中美科学院院长在《科学》发文,就基因编辑国际准则达成共识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联合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Victor J. Dzau、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Marcia McNutt在《科学》上发表一篇题为《来自香港的警示》社论,呼吁全球各国科学院携起手来,就基因编辑研究及临床应用所应遵循的准则达成广泛的国际共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9c9c887e-d3f5-49fb-91b1-7cd75481813d.jpg" title=" 11.png" alt=" 11.png" width=" 426" height=" 337" style=" width: 426px height: 337px " / /p p   上月,在香港举办的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名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研究者贺建奎爆出,他对一对健康胚胎进行了基因编辑,使其能抵抗艾滋病,并使这对基因编辑的双胞胎出生。 /p p   事件发生后,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迅速发出声明称,坚决反对任何个人、任何单位在理论不确定、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伦理法规明确禁止的情况下开展此类的临床应用。 /p p   社论作者在文章中指出,尽管峰会主办方、各国科学院以及有声望的科学领袖都在普遍谴责这项研究“令人深感不安”以及“不负责任”,中国也已启动了对该研究者行为的调查,但很显然,使用CRISPR-Cas9技术来编辑人类基因组,已经跑在了科学、医学共同体为应对复杂伦理及管理问题所进行的努力的前面。 /p p   “当前,人类生殖系基因组编辑的指导方针和原则是基于充分的科学研究和伦理原则的。”社论称,“然而,此次事件突显出一种紧迫的需求,那就是我们需要加倍努力,赶在人类生殖系基因组编辑被认为是一件可容许的事之前,就更加明确的准则及标准达成国际共识。” /p p   文章作者呼吁,各国科学院应迅速召集国际专家及利益相关者形成一份快速报告,来推动完善用于生殖目的的人类胚胎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及标准。作者认为,在召集国际专家、推动就负责任的基因编辑研究及临床应用达成广泛科学共识方面,国家科学院具有很大的优势。 /p p   “我们坚信,建立基因编辑标准的国际共识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标准能够避免研究者为从事危险和有违伦理的实验寻求借口,或寻找方便的实验场所。”文章作者同时强调,国际科学标准的建立,并不打算去替代各国的规章制度,反而可能会使各国的规章制度更加充实。 /p p   社论称,基因编辑有朝一日是能够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但想要维持公众对这一问题的信任,学术共同体现在就要采取措施,来证明这种新的工具可以在具备能力、正当及善行的前提下被使用。但不幸的是,此次基因编辑事件恐怕在各个方面都已失败,鲁莽而草率的行为,会置人类生命于危险之中。 /p p   作者认为,仅仅建立标准还不够,人们还需要建立一种国际机制,让科学家能够对不符合原则和标准的研究更加重视。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例如加快管理科学的发展、提供一个管理方案的“信息交换所”、致力于共同监管标准的长期发展,以及对计划及进行中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实验,可以通过国际注册制度提升协调能力等。 /p p   文章最后援引了著名的阿希洛马会议案例。40多年前,当DNA重组还是一项革命性的生物医学新技术时,其安全性和效果也曾引发关注,为此科学家召开了阿希洛马会议。在那次会议上,科学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公开的讨论和辩论,最终,他们就一系列研究指导原则达成了共识,这些原则最终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基石。 /p p   “阿希洛马会议至今仍能为我们带来重要的启示。”白春礼等人强调,人们需要就人类生殖系基因组编辑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具体标准及准则达成广泛的共识。并且,这种共识不仅涵盖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共同体,也应当将全社会囊括进来。 /p p   在这篇文章中,统领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国家医学院及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四大学术机构的美国国家学院(美国最高学术团体)也表态称,愿意牵头为推动此事作出贡献。 /p p   据了解,2015年12月,由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中科院联合组织的人类基因编辑峰会在美国召开首次峰会。会后,包括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在内的22名学者组成了人类基因编辑研究委员会,历经14个月研究后,向全球发布了人类基因编辑基本原则。 /p p   其中,可遗传的生殖系基因组编辑的原则描述如下:有令人信服的治疗或者预防严重疾病或严重残疾的目标,并在严格监管体系下使其应用局限于特殊规范内,允许临床研究试验 任何可遗传的生殖系基因组编辑应该在充分的持续反复评估和公众参与条件下进行。委员会还特别就可遗传生殖系基因组编辑提出了10条规范标准。 /p
  • 中国科学院2011年度当选院士名单公布
    相关新闻专题:聚焦2011年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增选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各学部院士投票选举,各学部常委会审查确认,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六届十三次会议审议批准,共产生了51名新院士。   2011年当选院士证书颁发仪式暨座谈会现场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的规定,经各学部院士对外籍院士有效候选人进行通信预选,各学部常委会讨论排序,学部主席团六届十二次会议审议并投票产生正式候选人,并经参加院士增选评审暨选举会议的全体院士投票选举,共产生了9名外籍院士。   现予公布。   中国科学院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九日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   (共51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   数学物理学部(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广厚 71 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 南京大学2 张维岩 55 激光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3 张肇西 70 粒子物理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4 陈永川 47 应用数学 南开大学 5 武向平 50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6 袁亚湘 51 运筹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7 高鸿钧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8 鄂维南 47 数学 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9 潘建伟 41 量子信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部(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田 禾 48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2 刘忠范 48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3 严纯华 50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4 张俐娜 (女) 70 天然高分子与高分子物理 武汉大学 5 李亚栋 46 无机化学 清华大学 6 杨学明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7 赵进才 50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朱玉贤 55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2 张学敏 47 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3 张明杰 44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4 李 林 5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 赵玉沛 56 外科学(普通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 6 康 乐 52 昆虫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7 黄路生 46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江西农业大学 8 舒红兵 44 细胞生物学 武汉大学 9 葛均波 48 心血管内科 复旦大学   地学部(1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单位 1 万卫星 52 空间物理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石广玉 68 大气物理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刘丛强 55 地表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4 周忠和 46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5 郭华东 60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6 高 山 49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7 龚健雅 54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8 傅伯杰 53 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9 焦念志 48 生物海洋学 厦门大学 10 舒德干 65 古生物学及进化生物学 西北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部(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李树深 48 半导体器件物理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2 杨学军 48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3 郑建华 54 密码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4 金亚秋 64 电磁散射与空间遥感信息 复旦大学 5 徐宗本 56 智能信息处理 西安交通大学 6 梅 宏 48 计算机软件 北京大学 7 黄 维 48 有机光电子学 南京邮电大学   技术科学部(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朱 荻 57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张统一 61 力学 香港科技大学 3 沈保根 58 磁性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4 郑 平 75 工程热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5 南策文 48 复合材料 清华大学 6 赖远明 48 土木工程(寒区工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7 翟婉明 47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8 雒建斌 49 机械设计及理论 清华大学 9 魏炳波 47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   (共9人,分学科领域按姓氏音序为序) 序号 姓名 年龄 国籍 专 业 工作单位 1 戴维• 格罗斯 David Gross 70 美国 理论物理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2 弗朗斯瓦• 马蒂 Francois Mathey 70 法国 化学 中国郑州大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3 野依良治 Ryoji Noyori 73 日本 有机化学 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4 阿夫拉姆• 赫什科 Avram Hershko 74 以色列 生物化学 以色列理工学院 5 蒲慕明 Muming Poo 63 美国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6 罗伯塔• 鲁德尼克(女)Roberta L. Rudnick 53 美国 地质学-地球化学 美国马里兰大学 7 刘必治 Bede Liu 77 美国 信息处理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8 饭岛澄男 Sumio Iijima 72 日本 纳米科学 日本名古屋名城大学 9 罗格• 欧文 D. Roger J. Owen 69 英国 计算力学与工程 英国斯旺西大学
  • 白春礼当选白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p   11月20日,白俄罗斯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Belarus)致信中国科学院,祝贺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当选白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p p   来信称,白俄罗斯科学院于11月16日在明斯克召开的院士选举大会上,经公开投票,最终确定了2017年新增选院士名单,白春礼当选为该院外籍院士,他也成为当选白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 /p p   白春礼是国际知名的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自2012年起担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TWAS)。他于200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目前还是俄罗斯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欧洲科学院、丹麦皇家文理学院、澳大利亚科学院、德国工程院等20余个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 /p p   白俄罗斯科学院成立于1929年1月1日,是白俄罗斯最高的学术机构和科研指导中心,下设50个研究所、4个国家科技产出协会、8个科研工程中心等。 /p p   中科院自1992年起与白俄罗斯科学院建立了合作联系,并于2005年12月5日签署了两院间的科技合作协议,一直保持着学术往来。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