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蒋仁依

仪器信息网蒋仁依专题为您整合蒋仁依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蒋仁依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蒋仁依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蒋仁依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蒋仁依话题讨论。

蒋仁依相关的资讯

  • 蒋仁依谈离子色谱追梦之旅
    【蒋仁依,男,1940年11月24日出生,江苏无锡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担任过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室主任、中国离子色谱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有色金属分析测试情报网理事等。】   1983年6月30日,我国第一台国产离子色谱仪诞生。30年来一批致力于离子色谱研究的专家们为了心中的梦想倾注了毕生心血,即使已经退休多年,还始终心系国产离子色谱的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中国离子色谱30年来的发展历史以及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经历,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于中国离子色谱30周年之际采访了几位国产离子色谱领域的开拓者,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蒋仁依就是其中的一位。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蒋仁依   为梦,他曾痴迷过   采访伊始,蒋仁依首先给仪器信息网编辑讲述了他心中的梦以及为了实现梦想而付出的诸多努力。据蒋仁依介绍,梦的开始是在1980年,那时他一直在寻找地质样品矿物气液包裹体液相成分中F-、Cl-、SO42-以及K+、Na+、Ca2+、Mg2+的测定方法,而且在一个朋友的实验室中利用DINEX&mdash 5型离子色谱仪很好的解决了问题,但是苦于没有外汇,所以一直盼望能有自己的离子色谱仪。   &ldquo 终于在1982年10月,在无锡召开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分析监测第二次学术报告会上听到刘开禄老师的《简易离子色谱的研制与应用报告》&rdquo 。蒋仁依说,&ldquo 当天晚上我就去找了刘老师,也就是那个时候我们约好回北京之后我去刘老师所在的北京五所有机室做实验,那时我是真心的想做实验,而刘老师也是非常热情的让我在他的实验室做实验。&rdquo   之后,蒋仁依讲述了他做实验时的一些故事,言语之间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位&ldquo 痴心&rdquo 的实验室人奔走的身影。蒋仁依介绍说,当时单位有很多样品分析任务,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去做实验,但是为了自己的梦他宁可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大年初二就赶到青岛做实验。不仅如此,即使患病期间还不忘工作,敬业精神让我们为之感慨。   蒋仁依的痴迷精神还不仅如此,由于是南方人,吃不惯北方的馒头,在青岛做实验的时候,就拿张烈生高工提供的大米,用实验室的电炉煮稀饭。平常工作的时候,中午基本不休息,即使是吃饭的时候也是趁着进样品以后的间隙去食堂打饭。连春节茶话会时他心里还惦记着实验,每隔一会就去进一个样品。   因为努力,他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   1983年6月28日-30日,ZIC--1型中国离子色谱仪在北京五所举行技术鉴定会,蒋仁依在会上做了ZIC--1型离子色谱仪性能测试和在无机阴离子微量分析中的应用报告。之后又与刘开禄老师,单嫣娜老师等多次往返青岛召开离子色谱培训班等,甚至有一年,就去了六次青岛。特别是1983年10月14日&mdash 17日,在承德召开的《全国阴离子与易挥发元素分析》学术会议,蒋仁依与会议主办,承办,及青岛厂家多方电报联系,将第一台国产离子色谱仪商品样机从青岛崂山运到承德,并在会议现场进行应用展示,与北京五所、青岛崂山电子仪器实验所一起承担大会第一、第二、第三个学术报告,得到会议代表的重视与肯定,使得ZIC--1型离子色谱仪很快在我国地质、矿产、科研系统中推广与应用。   按照蒋仁依的话说,自1983年初开始,他在完成自己单位的本职工作之外,做足了离子色谱仪性能和应用开发的实验研究:   (1)地质样品中矿物包裹体液相成分分析,解决了F-、Cl-、 SO42-、NO3- 及 K+、Na+、Ca2+、Mg2+的检测,1983年10月以后,在地矿科研系统全面推广。1986年的包裹体液相成分分析研讨会上一致认为:国内首创,与国际同步。   (2)建立了快速水蒸汽蒸馏测定地质样品中的F、Cl和高温热水解法测定F、Cl、Br、S的方法   (3)洛阳725研究所油田注入水野外监测车离子色谱法的建立,解决了Cl-、SO42-、Ca2+、Mg2+ 的检测。1993年6月该监测车通过了技术鉴定,属国际首创,并获得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4)工业循环冷却水阳离子及阴离子分析,与进口仪器一起,通过三年的大量实验与比对,制定了两个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标准出版社出版)(《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水的测定方法》和《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钠、铵、钾、镁和钙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与其他几个方法一起获国家技术监督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5)盐化工中氢溴酸中微量SO42-的测定   (6)防化兵研究院排污废液样品处理溶液的监测   (7)柠檬酸制造工艺中微量Cl-、SO42-的测定   (8)溴化学试剂中溴的测定   (9) 1991年在第四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会议上《新安江》,总结了离子色谱法测定复杂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10)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离子色谱应用论文20多篇。   此外,蒋仁依还培养了一批实习生和研究生,这其中包括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学生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寿王坟铜矿的学生等。   寄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蒋仁依对国产离子色谱还寄语了厚望,他说,国产离子色谱在柱子、材料、工艺等三个方面需要进一步突破。同时,他也感慨地说,&ldquo 我们当时是凭一个向往,三个单位的技术人员自愿地结合在一起的,各自都有自己单位的任务与工作。如果我国能打破体制的束缚将各方面够硬的技术汇集起来,离子色谱的发展速度会比以前更快。&rdquo   最后,蒋仁依还对从事离子色谱相关研究的工作人员表达了殷切的期望,他说,&ldquo 中国离子色谱研究&lsquo 风景这边独好&rsquo ,希望年轻人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dquo 此外,他还说勤能补拙,并且叮嘱大家一定要多做实验,痴心地做实验。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蒋仁依将其所保留下来的有关离子色谱的所有材料都奉献给了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这其中包括第一台商品化离子色谱仪器的合同、鉴定报告、会议论文、期刊、还有大量资料等。蒋仁依说也许这些对他已经没有多少作用了,但是对于离子色谱行业发展来说还是很有记忆性保存和参考的价值。 《关于试用ZIC-1型离子色谱仪产品样机及购置商品仪器壹台的协议书及合同》 《ZIC-1型离子色谱仪技术鉴定书》(左)、《ZIC-1型离子色谱仪性能试验及其在微量阴离子分析中的使用(试用报告)》(右) 获奖证书   附个人简历   蒋仁依,男,1940年11月24日出生,江苏无锡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担承过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室主任、中国离子色谱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有色金属分析测试情报网理事等。   1963年7月毕业于苏州大学化学系,之后被分配到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室工作,从事过矿石物相分析、极谱分析、同位素地质年龄质谱分析等工作。   1983年在国内开创了离子色谱法测定矿物气液包裹体中的液相成分的方法,同时,在国产ZIC--1型离子色谱仪的应用研究与开发中与北京五所及青岛崂山电子仪器实验所的相关人员一起合作,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与天津化工研究院,洛阳725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一起,获得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船舶工业总公司两个科技进步二等奖。
  • 我国第一代离子色谱研发参与专家蒋仁依辞世
    我国第一代离子色谱研发参与专家蒋仁依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3月15日逝世,享年76岁。  蒋仁依,男,1940年11月24日出生,江苏无锡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担任过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室主任、中国离子色谱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有色金属分析测试情报网理事。  1963年7月毕业于苏州大学化学系,之后被分配到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室工作,从事过矿石物相分析、极谱分析、同位素地质年龄质谱分析等工作。  1983年在国内开创了离子色谱法测定矿物气液包裹体中的液相成分的方法,同时,在国产ZIC--1型离子色谱仪的应用研究与开发中与北京五所及青岛崂山电子仪器实验所的相关人员一起合作,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与天津化工研究院,洛阳725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一起,获得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船舶工业总公司两个科技进步二等奖。  蒋仁依老师为第一代离子色谱的研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实习生和研究生,其中包括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学生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寿王坟铜矿的学生等。  仪器信息网曾经在2013年离子色谱30周年会议前采访过蒋仁依老师。  蒋仁依谈离子色谱追梦之旅
  • 看仪器人的“细节控”——《了不起的科技匠人》vol.3
    滨松与仪器信息网携手打造系列短片《了不起的科技匠人》第三集,我们来说说科技人“记录,这件小事儿”。点击视频,查看详情自打来到公司,滨松市场部经理王斯便开始了记录。十年间,他记录细节,记录成长,记录变化,积累了大大小小几十本笔记。他认为“记笔记,是一种严谨做事的态度”,更是抽丝剥茧,寻求答案的过程。这个小小笔记本也有它背后的故事。滨松企划部部长石磊提到,每年坚持给客户送笔记本,而这个笔记本的设计也蕴含了满满的心意......一个小小的笔记本的不仅仅体现了滨松对客户需求的了解,更是将每一处上的匠心精神发挥到极致。笔尖触及,均是记录。这种细节、这种匠心是每个科技人所共同追求的。相信科学仪器与分析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有记录笔记的习惯,随记录不断地成长,也逐渐变成了“细节控”。那么,记录让你收获了什么?记录让你感悟到什么?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从中抽取15名幸运儿,奉上滨松十周年专属笔记本~愿所有记录,均有可期。《了不起的科技匠人》系列短片介绍:2021年是滨松中国成立10周年,而这10年也恰逢中国光产业蓬勃发展,光子学技术的应用已无处不在。而推动这一发展的,则是许许多多的科技的从业者们。技术的研发和推动得有“匠人”一般的精神,需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并抱有自己的骄傲和信念。正是有一群人秉承了这样的精神,我们的社会才能得以发展。滨松携手仪器信息网推出了“了不起的科技匠人”系列短片,旨在聚焦光产业下的“科技匠人”们,分享心声,共畅理想与未来。
  • 西安光机所聘任德国明斯特大学蒋晓毅教授为客座研究员
    近日,蒋晓毅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影像分析与学习中心举行。会上,所长赵卫向来自德国明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ünster)的蒋晓毅教授颁发了聘书,聘请蒋晓毅为西安光机所客座研究员。   蒋晓毅是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和多媒体领域内国际重要学者,IEEE高级会员和国际模式识别学会(IAPR) Fellow。自2002年起任德国明斯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正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医学影像分析、三维分析与重构、结构模式识别及多媒体技术等。他目前担任领域内优秀国际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国际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期刊》)主编,并担任其他多个优秀学术刊物的指导委员会和编委会委员,以及大量国际学术会议的主席等职务。   随后,蒋晓毅为所内科研人员做了题为“图像配准的前世今生未来及应用”的报告。蒋晓毅在报告中介绍了图像配准在遥感影像、医学影像及大量其他光学影像分析与学习和模式识别等任务中的作用。他通过实例讲解了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不同视角、不同位置、不同照明、不同成像设备等不同条件下获得的两幅或多幅光学影像如何进行几何校正和拼接叠加。他还以数据源融合和综合分析为基础,扩展讲解了图像融合技术发展、应用等热门问题。   西安光机所相关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学生以及慕名而来的西安空军工程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人员及学生70余人聆听了此次报告。
  • 美媒:屠呦呦一人获拉斯克奖遭质疑
    1月16日,《纽约时报》发表长篇文章,详细记叙了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医学奖事件。文章称,青蒿素的发现是对抗疟疾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但拉斯克奖只授予屠呦呦一人也引起了多名研究者的质疑。   文章表示,去年九月,当拉斯克奖授予研发青蒿素数百人员中一人的时候,一些中国和世界的疟疾研究者被激怒了。   文章说,青蒿素的发现被认为是在对抗疟疾过程中的重大成就,也被认为有实力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几乎没有人意识到青膏素的发现应感谢毛泽东。毛泽东为了帮助和美军打丛林战的越南军队治疗疟疾,而号召研制青蒿素药物。这个被称为“523工程”的项目是一个集体科学研究,涉及500多名科学家。文章还提到了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周义清、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李英等对青蒿素发现的贡献。牛津大学科学家Nicholas J. White表示,“将功劳归功于一个人是不公平的”,而拉斯克基金会则拒绝对此评论。
  • 王振义:大爱使者——2010年度获奖人
    他,一身白衣,俯身细细地为病人查体,静静倾听他们诉说。这是每周四,上海一家医院一幅温暖的画面:87岁高龄、鹤发童颜的老医生在给白血病患者看病。   他望着病人的眼总带着微笑,声音轻柔而徐缓,他不断地询问病史,试图从病人生活的蛛丝马迹中寻找得病的原因,他不断地问“为什么”,然后不停地寻找解决之道。如果不能治愈,也要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他的病人能够感受到那份挚热的医者关怀。白衣上的蓝色胸牌透露出他的身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医师王振义,工号10005。   作为一名科学家,一名医生,一名教育者,王振义创建了治疗APL的“上海方案”,开创了一种肿瘤治疗的临床新方法,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 他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血液学专业人才,奠定了我国血液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但他却还有心愿未了,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找出一个对其他白血病也有效、更便宜的治疗方法……   大美不言,大音希声。87岁的王振义,最看重的还是日常工作的价值:每周一次的查房,与病人亲密接触,与学生问诘争辩 每晚寂静的灯下,查阅新资料,紧跟医学发展潮流。   2011年1月14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这位勇敢向白血病宣战的仁医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捧回烫着金字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实至名归。   创建治疗APL的“上海方案”   一个生命垂危的女孩儿,让王振义下定决心冒险尝试新的治疗方法,他成功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英文缩写APL)由此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尽管小静(化名)已生命垂危,大夫们依然不敢让她尝试王振义的方案。   20世纪80年代,一部风靡一时的偶像剧《血疑》让人唏嘘于那段不渝爱情的同时,也记住了一个医学名词白血病。这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类型繁多,凶险无比,死亡率极高,素有“血癌”之称。由于一直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和死神角力的过程中,失败的,总是医生和患者。   小静遭遇的,就是白血病中的一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相比其他类型的白血病,它发病急,恶化速度惊人。很多病人从诊断到死亡不过一个礼拜,病魔根本不给医生留一点机会。   1985年,小静的家人带着她从浙江辗转来到上海儿童医院,在经过一个星期的化疗之后,小静感染出血,生命垂危。悲痛欲绝的家人甚至买好了回家的船票。   “我的夫人晚上回家告诉我儿童医院有这么个病人,我就提出想用全反式维甲酸来治疗。”25年后的一个冬日午后,面对一群记者,王振义回忆说。   但是这种此前只用于治疗皮肤病的药能治疗白血病吗?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沈志祥记得,“当时的确存在很大阻力,因为这个药大家不知道,而且这个疾病的致亡率很高,用这种新药治疗一个病危的患者,医生面临的风险很大很大。”   “王老师生气了,他说如果出了事,由他一个人承担。他都这么说了,我们就开始使用。”   王振义的坚持改变了白血病死亡游戏的结果。在使用全反式维甲酸一个星期后,小静的体温下降,白细胞成倍增长。死神松开了魔爪。   王振义由此开创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治疗的先河。   “我尊重科学。”王振义解释他的勇气何来时说,“因为我已经搞清楚全反式维甲酸的毒理,而且体外实验也证明它可以让癌细胞分化成健康细胞。”   其实早在1959年,时任广慈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前身)主治医师的王振义就被安排主攻白血病治疗的研究,被期望于短期内攻克这种可怕的疾病。   然而,第一次交锋,热情高涨的他铩羽而归。   “短短半年内,由我负责的60个病人,”王振义顿了顿说,“一个都没救过来。”尽管这不是他的错,但这些逝去的生命是王振义心头永远的伤疤,无论何时提及,他都会觉得痛。   血的教训告诉他,热情不能代替科学,也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出战胜白血病的方法。   当时,国际上使用的是维甲酸的一种同分异构体13顺式维甲酸,但仅仅在个别病人身上应用有效,此后一直未获突破,很多人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几乎要失去信心。   王振义却坚定了这个研究方向。但由于上海的药厂只能合成出另一种同分异构体全反式维甲酸,王振义只好“将错就错”,用它来做体外实验。   没想到歪打正着带来惊喜。小静如今健康快乐地生活着,那个在她曾经脆弱的生命中犹如天使般出现的王医生,是她一生感激的人。   以后,这种疗法开始在临床上全面使用,首批治疗的24例病人中,完全缓解率达到九成多。目前,联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砷剂及化疗,APL患者的5年存活率已高达95%,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87岁老医生62年的从医激情   “人老了,回想起来常常感觉很幸福。这种幸福源自我一生担当的角色医生。”王振义说。   一个医生,应该把病人的需要放在首位,最大的动力就是为病人服务。这是王振义自勉的信条。从医一个甲子,他做到了。   王振义原本每周都会查房,但前些日子他暂停了查房,各种社会活动接踵而来,王老说:“如果我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查房,不能全面了解病人的各种情况,那就不能诊断,不能治病,否则就是对不住病人。”   王振义教授87岁时所做的以及他62年行医生涯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深入地研究并试图攻克血液类的疾病。这是他的激情所在。这曾使他荣获国际肿瘤学界的最高奖凯特林奖,并至今仍能点燃他无限的热情。   凯特林奖只授予过一位中国医生。国际同行给予王振义教授的评价是:他是在癌症研究史上第一次发现了如何使用自然物质而非有毒的化学物质,将人体内的癌细胞改造成正常细胞。这一突破不仅治愈了曾经最凶险的一种血癌,而且在医学世界里开创了全新的治疗思维和途径。   这样的成果,几乎使他成为所有中国医生的骄傲。实际上,王振义教授在人生历练中获得的成功心得、为医经验,一点也不比他在肿瘤治疗中获得的成绩逊色。   他常说:“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医生爱病人的心不能变。”   因为发现不少口腔病患者小手术后出血不止,一般止血疗法无效,他开始了止血与凝血研究,并由此开拓了我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研究领域,在国内首先确立血友病的检测和诊断方法 提纯出了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并制成抗血清,应用于临床,推动了我国血管性血友病等方面的研究。   他说:“医生是最能体现仁爱的一个职业,你付出爱,就会得到爱。”   30多年前,一个9岁的男孩昏迷在医院,似中风症状,却不明其因。王振义在急诊室思考许久,终于在男孩脚上不起眼处,发现了出血引起的并发症,迅即抢救。长大了的男孩在袜厂工作,几年前,辗转找到王振义的男孩父母给他带来几双袜子。普普通通的袜子,他至今不舍得穿。   1996年,王振义因荣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得到100万元人民币的可观奖金。有人建议他用奖金建立“王振义基金会”,他回答:“我还是坚持两年前获得凯特林医学奖后的做法,不要叫‘王振义基金会’。我只是想以我绵薄的力量,培养更多医学事业的接班人,为白血病和癌症患者造福。”   “其实,我这一辈子就是在和另一个‘自己’斗争,我也爱钱、虚荣,但我始终想,只要我做的工作对病人有帮助,在什么位置、留下什么名字也就不重要了。”老人说,“人要同自己的欲望和功利斗争,这就是教育的功能。”   “大家都说我品质高,其实我只是有自知之明。”   看到学生超过老师,是当老师最大的幸福   “我首先声明他们的成才是靠他们自己的努力,也是靠机会。当时‘文革’结束了,我招录研究生,陈竺和陈赛娟一个当时只有中专学历,一个是公社的赤脚医生,但他们都非常勤奋,非常有潜质,结果陈赛娟考了第一名,陈竺考了第二名。”当时为了说服院领导接受没有大学学历的陈竺直接进入研究生班,王振义费尽口舌。他看中了陈竺身上一种独有的特质乐于助人,勤勉好学。事实证明,王振义的坚持成就了一颗中国医学新星的诞生。   后来,陈竺和陈赛娟前往法国深造,一去五年,学成归国后,他们再次回到了王振义的身边,成为他最得力的合作伙伴。他们努力揭示了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为靶向治疗概念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陈竺夫妇此生不会忘记,王老手把手地指导他们进行血液病理生理实验,耐心为他俩补习专业外语,后来又一起撰写论文。   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王老每次都坚持把他们列为第一、第二作者,自己排在最后!   “看到学生超过自己,是当老师最大的幸福。”王老说。   1996年,陈竺的研究日臻成熟。此时的王老没有考虑名利得失、地位动摇,主动推荐他当血液学研究所所长。   在学生眼中,王老是谦逊豁达的长者,严谨求实的学者,爱才惜才的老师。   科技部“973”计划项目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之一陈国强是王老另一位得意门生。   “当时没电脑,我的学位论文王老先后改了10遍。多次把我叫到家一起吃晚饭,一放下碗筷,师生俩就一头扎进论文里。”陈国强说。   “他是我们学术上的楷模,精神上的榜样。对学生,他总是倾囊相授、倾囊相助。当一个人把私利放下的时候,他自然变得崇高。”王老的学生、瑞金医院主任医师糜坚青说。   “为师,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积累的学术财富传给年轻人。”王振义说。   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如今,王振义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叫“开卷考试”。临床医生“出”平时实际碰见的疑难杂症,王振义用两天的时间查中外文献,亲自做PPT(演示文稿),带领学生一起探讨交流,教学相长。   耄耋之年,王老身后,是徒弟们一片崇敬的潮涌。   人们说,王老慧眼识才,大义让贤。王老自己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读懂了人生的发迹-鼎盛-衰落的“抛物线”。在我这条“抛物线”快要衰落时,立即让位。让有能力的年轻人上,避免“抛物线”下降阶段给国家带来的损失。   谁能说,这不是毫无保留的奉献?   王振义,老马识途甘为人梯,培养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血液学研究俊才。   寻找“万能钥匙”的老战士   王振义教授经常和学生们探讨学术问题,虽然他语气和善,从不居高临下,可他对于各种细节的要求非常之高,学生们的研究过程在任何一个小的环节上遇到难以解释的结果,王振义都会要求学生们再做一次。   他常对学生说:“做人必须思想要端正,谨记自己必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随后才可能有努力的动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学生们敬畏王振义,也深深懂得,惟有这样,疾病的治疗才可能有所突破。   王老从没有出国留学过,可他的法语、英语都极其流利和优雅。法语流利容易理解,因为他从小在法语系的学校里求学,震旦大学也是以法语教育为主。可是他的英语是从50多岁开始学习的。那段时间,他每天在家对着墙壁在练习说英语。“我们的英语都学得不如他。”很多瑞金医院的人都记得,凡是外宾来访,只要跟王振义教授匆匆谈过几句,老先生幽默、优雅的语言,立即能赢得外宾的尊重。   2000年,王振义的一个研究生在毕业论文中写道,发现一种新的维甲酸对急性白血病有诱导分化作用,并且从分子生物、基因水平角度进行论证。这个结果受到医院的重视,但此后重复实验却得不到文章里的数据。   “我认真判断是哪儿出错了,但都找不出原因。后来,血研所的所长告诉我,是两个基因拼接错了。当时我觉得,分子生物学的东西我完全不懂,我不能再去教别人了。”   “我只是在某个方面有点专长,别人好的地方我都要学习,我永远是个学生。”关于“权威”的话题,王振义这样回答。   2002年,他指导的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抗白血病药物的水溶性差,实验效果很不理想,实验停滞不前。听说郑州大学的教授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78岁高龄的王振义执意坚持亲自上门请教。郑州大学前来接待的人员却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振义院士,最后请来与他有一面之交的老师,才算是“验明正身”。   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组工作室,他学习生理、生化、病理解剖、免疫学等知识 任职中医科时,他努力学习中医中药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他向陈竺夫妇请教分子生物学 向秘书、孙子们学习电脑……现在,他又发明了一种学习的新名堂“开卷考试”,即由临床医生提出疑难病例,王振义通过查阅资料来分析诊断。   他直言“我换了个脑子,那就是电脑”。为了能“pass”,每次“考试”前,王振义都要上网查阅几十篇英文资料,在显微镜下看细胞形态,然后再做出结论,做好PPT。如果遇到同类型的疾病,他的PPT也绝不会相同,因为他用的都是最新治疗技术。   “现在疾病的分类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各种新疗法也层出不穷,用这种方法逼着自己学习,还能延缓老年痴呆症呢。”他还不忘调侃。   “他总说‘院士’就是医院里的战士。”陈国强说,“他根本没有把院士看成一种荣誉或光环,而看成一种责任。”   “我们现在进步非常慢,40年前我们提出3年攻克白血病,但现在我们只攻克一种,还有20多种都没有找到办法。我觉得自己有一种责任,希望有生之年找出一个对其他白血病也有效、更便宜的治疗方法,一把‘万能钥匙’,这个就是我们最有价值的人生。”   军功章也有她的一半   王振义家客厅墙上有幅《清贫的牡丹》,是王老的最爱。   “画里有清静向上的意思。做人在事业上要有不断攀高的雄心,又要正确看待荣誉,对身外之物要有自我约束的力量。”他说。   除了事业,让王老牵挂的,还有与他结发一甲子的妻子谢竞雄教授。“我这个人缺点很多,对爱人缺乏同情心。当年她生小孩,我都没在身边,对她关心不够……”1个月前,爱妻仙逝。王老看着老伴遗像,眼睛湿润了。   6年前,老伴得了老年痴呆。这让王老十分心痛,她和他在医学事业中相识、相恋、相伴,她是在他失意时鼓励他、支持他的爱侣。痛渗入他的心底。在她生命的尽头,他只想好好陪陪她。过去6年,王老没出过差。早晚陪在老伴身边,跟她讲话,尽管她越来越没有回应。中午,他回来看她,打一盆热水,拧一条热毛巾,给妻子擦手擦脸,抬起手,轻抚老伴稀疏花白的发丝。半个多世纪的相濡以沫,两颗心早就长到了一起。老伴喜欢孩子,他把3个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拷到光盘里,在电脑上一遍遍放给她看。   王老说,国家最高科技奖也是奖给我妻子的,军功章也有她的一半。“她在天堂知道,一定会高兴的。”
  • 新《意见》:将一半科研经费可花在“人”上
    人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第一要素。  科研活动的主体是人,保障科学家就是保护科研生产力。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激发和释放科研队伍的创造力。对此,刚刚出台的《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准对焦、激励到人,可谓抓住了关键,在完善管理制度、创新激励机制上迈出了意义深远的一步。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科研经费能否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不仅决定当下科研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而且对更加长远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风气养成都有着重要影响。作为促进科技事业发展、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重要突破口,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必须要能松开对科研人员手脚的束缚,让经费为科研活动本身服务,而不是成为其负担。此次《意见》为何受欢迎?正是因为站在了科研人员的视角上想问题!  让科研人员立恒心。  众所周知,科研活动有别于其他社会活动,除了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外,还是一个极为曲折漫长、复杂艰辛的智力活动过程,存在失败的风险。对它的管理,需要辅以更加科学的考量,充分尊重内蕴的科学规律。很多青年科研人员自称“学术农民工”,就在于他们的工作压力很大,而对收入和状态满意度较低。若不能确保冷板凳上做学问者的“经济基础”,就很难推进我国基础学科领域研究的“上层建筑”,更无法扭转浮躁的学术风气。  科学研究的世界,有青年时期就闪耀光芒的牛顿,也有几十年如一日观测星空的第谷。包括常常被拿来举例的经济学家科斯,著作并不等身,却毫不影响他的伟大。事实上,大器晚成、成就晚出正成为当下科研领域的常态。避免科研领域“劣币驱逐良币”,就得防止在经费使用上目光短浅、急功近利。  让科研人员有静心。  平时,我们总能看到听到,科研人员对大量繁复的事务性工作带来掣肘时的无奈、科研活动因僵化的程序而错过关键时期的抱怨等。当这些无奈和抱怨成为普遍感受时,就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一些条条框框看似保证了经费安全,但实际上却造成我国智力资源的浪费。教授因为忙于报账而成为会计出纳、高校附近滋生兜售发票产业链、财务审计只看计划不看变化… … 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形式主义作风、行政化弊端让无数科研人员头痛,打击了科研工作积极性,扼杀了创新创造活力,还间接成为腐败的推手。此次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不仅针对科研人员反映的“痛点”开出“药方”,也有望让科研真正回归科研、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让科研人员能尽心。  长期以来,我们的科研经费投入和使用,往往以“物”为主,习惯于排好队,按块头“分蛋糕”,这种办法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却忽视了具体的“人”的价值。科研经费管理本质上是资源配置问题,以往的分配方式,难以体现科研人员作为个体的智力贡献价值。《意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科研人员进行激励,科研项目资金用于“人”方面的支出有了更多层次、更加合理的渠道,对科研人员的物质激励前所未有,一半科研经费可花在“人”的身上。特别是对如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进一步提高到不超过60%。如此种种,真正彰显了智有所值、劳有所得的价值取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当中最活跃的因素。保障科学家,就是保护科研生产力;激励科技队伍,就是激发创新活力。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也许无法毕其功于一役,会是进行时,还需各方共同努力,在改革落实上久久为功,把人才资源变成创新动力、让创新动力驱动科技强国。
  • 李德仁院士、薛其坤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名单中再添两位科学家——85岁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院士和61岁的凝聚态物理领域科学家薛其坤院士。记者了解到,自1999年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共有吴文俊、袁隆平等37位科学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两位摘得至高荣誉的科学家,有着怎样的精彩人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李德仁,1939年12月出生,江苏泰州人。1963年毕业于原武汉测绘学院,1985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回国任教。曾任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现为武汉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不仅攻克了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面测量系统,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作出杰出贡献。薛其坤,1963年12月出生,山东蒙阴人。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薛其坤取得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他率领团队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在异质结体系中发现界面增强的高温超导电性,开启了国际高温超导领域的全新研究方向。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官网显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奖章和800万元奖金。
  • 匠人的坚守| 做仪器,我们是认真的
    BCEIA2021已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上东西分析Ebio Reader 3700飞行时间质谱系统斩获BCEIA金奖,这对于东西分析而言,是值得欣慰与骄傲的一件事。自1989年第三届BCEIA开始金奖评选以来,东西分析共有七款产品获得此项殊荣(见下表)。由最初2001年的LC-5500高效液相色谱仪到2007年的气相色谱(四极)质谱联用仪、再到近几年的高端质谱仪GCxGC TOF MS 3300型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PTR-QMS 3500型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和Ebio Reader 3700飞行时间质谱系统,由此不难看出,东西分析一直在不断创新、勇于突破。为促进我国分析测试领域分析仪器新技术的发展和分析仪器水平的提高,鼓励企业的技术开发和面相市场的技术成果,鼓励分析仪器的研究、开发、技术的自主创新,推动新研制仪器产业化和推广应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特设立BCEIA金奖,以奖励优秀的国产分析仪器。BCEIA金奖有力推进了国产分析测试仪器的发展,并得到业界广泛的认可。经国家奖励办同意,自2019年起正式命名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BCEIA金奖”。 从1989年第三届"BCEIA"开始至今,共十七届评选出"BCEIA金奖"191项,获奖厂商192家次。纵观这三十二年获得金奖的产品与厂家,我们不难发现整个分析测试仪器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的需求导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获奖越来越难。有多少企业早已繁华落尽、物是人非;有多少企业顺势而起、乘风破浪;又有多少企业像东西分析一样一直披荆斩棘、砥砺奋进? 东西分析自 1988成立以来,三十三年时间里,一直陪伴在BCEIA周围。BCEIA也见证着东西分析的发展与蜕变。三十三年里,市场不断在变化、客户需求不断在变化、竞争对手不断在变化,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如何契合客户需求,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如何永葆竞争力,如何肩负社会责任等等,对于一家民营企业来讲,做大、做强实属不易。面对不进则退的各种挑战和竞争,正是一代又一代东西分析人坚持不懈,用辛勤的汗水、匠人的精神不仅挺拔了身躯,更是勇当国产分析仪器的排头兵,助力国产分析仪器的雄起。 获奖产品赏析Ebio Reader 3700飞行时间质谱系统BCEIA2021获奖产品;Ebio Reader 3700飞行时间质谱系统是一款以MALDI-TOF为平台的多功能质谱检测平台,它采用具有学习功能的AI神经网络聚合分类和人工智能算法软件,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病毒、核酸鉴定、蛋白和多肽、医学SNP检测等领域。PTR-QMS 3500型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BCEIA2019获奖产品;低气压微辉光放电离子源,电子密度大,效率高,抗污染易维护;高质量四极杆质谱系统,数据稳定可靠;检测限可达pptV;快速在线实时分析VOCs;结构紧凑,可用于车载。GCxGC TOF MS 3300型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BCEIA2015获奖产品;采用消除扰动调制器,解决冷热调制器对柱温箱的影响;独立控温双柱温箱;高水平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 ;提供全组份和复杂机制中痕量有机物分析解决方案。GC-MS 3200型台式气相色谱(四极)质谱联用仪BCEIA2017获奖产品的升级版;先进的灯丝控制模块,进一步改善信噪比;高速直流补偿技术,有效地改善分辨率;可调正化学电离源(PCI)功能,拓展了应用领域;配备第Ⅲ代电子压力/流量控制模块,提高了测试重复性。GC-4400型便携式光离子化气相色谱仪BCEIA2005获奖产品;光离子化检测器(PID),光子能量10.6eV,无放射源;仪器重量轻,机动灵活,尤其适用于现场分析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检测;非破坏性检测,安全可靠;无需化学前处理,直接进样检测。LC-5520高效液相色谱仪BCEIA2001获奖产品的升级版;示差折光技术,保证低噪声和漂移;20mm超长光程检测池,高检测灵敏度;立体式柱温箱,兼顾半制备色谱柱的安装需求;半导体制冷控温;可兼容多种检测器。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东西分析,做仪器我们是认真的。中国国产仪器事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 国家酒类及饮料质检中心将落户仁怀
    国家质监总局和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近日抵达仁怀,专程调研国家酒类及饮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建工作情况。有关人士指出,检验中心的建设要按照环境一流、设备一流、人才一流和管理一流的要求,着力打造标准、科研、管理和服务平台,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仁怀市是国酒茅台的故乡,也是酱香型白酒的发源地。白酒产业是仁怀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为了加快白酒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确保白酒质量安全,推动以酱香型白酒为代表的贵州白酒产业的健康发展,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与仁怀市人民政府共同商定,在白酒企业聚集地仁怀市建立一个集检测、研发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白酒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家酒类及饮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酒检中心是以贵州省质检院为母体,在仁怀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基础上组建的配套服务白酒生产技术研发并集白酒成份分析、产品质量检验和技术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国家酒检中心”。其技术人员结构、装备配置水平及配套实验场所均满足国家质检总局对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标准要求。
  • 杜江峰院士任浙江大学校长
    日前,中央批准:杜江峰同志任浙江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12月28日,浙江大学召开教师干部视频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编办主任李小新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同志,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成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同志主持会议。中央组织部、教育部、浙江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浙江大学全体在校校领导,老领导,党委常委,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两院院士、文科资深教授及其他高层次人才代表,全体中层干部,各民主党派、侨留联、知联会主要负责人,省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同志代表,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等参加会议。杜江峰同志简历杜江峰,1969年6月出生,理学博士,中共党员,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现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1985-1990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和近代物理系学习,获得学士学位。1997年和2000年分别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起留校任教,2004年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同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5-2007年任德国多特蒙德大学玛丽居里研究员,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2-2018年,先后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执行院长,2013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4月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2年12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创新发展了自旋量子调控及动力学解耦等量子物理实验技术,结合系列高性能磁共振实验装备的成功研制,将磁共振探测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在量子物理应用于精密测量科学和信息科学等领域取得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科学》2篇、《自然》2篇、《自然》子刊9篇、PRL 32篇);应邀在美国物理学会和化学学会、亚太顺磁共振学会等举办的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1年)、中国物理学会黄昆物理奖(2010-2011年度)、周光召基金会“基础科学奖”(2016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15年)等。
  • Mike McMullen将任安捷伦CEO 邵律文卸任
    美国时间2014年9月17日,安捷伦宣布安捷伦现任高级副总裁、化学分析集团(CAG)总裁Mike McMullen将从2015年3月18日起接替邵律文(William (Bill) Sullivan)出任安捷伦首席执行官。邵律文将继续担任公司顾问,直至2015年10月31日,届时他将退休。 Mike McMullen   作为交接的第一步,安捷伦董事会已经任命Mike McMullen为安捷伦总裁兼首席营运官,任命立即生效。   安捷伦董事长James Cullen 表示,&ldquo 这种安排是我们继任计划的成功,并附带时间的力量,安捷伦开始为股东提供近期电子测量业务分拆的利益。邵律文是一位出色的CEO,在安捷伦产品组合多元化到目前专注于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市场的革新中,他表现出强劲的领导力。他有卓越的眼光和非凡的驱动力使得安捷伦取得优异业绩。&rdquo 邵律文   邵律文现年64岁,自2005年3月起一直担任安捷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于1976年加入惠普(安捷伦的前身)。   &ldquo 我感到非常自豪的是我们的团队在过去10年中所完成的工作。&ldquo 邵律文说。&ldquo 新安捷伦的成立是启动首席执行官过渡的最佳时机。Mike McMullen是一个领导公司的合适人选。他重组了化学分析集团,重塑其产品组合,并倡导了导致盈利增长,市场领先的关键收购。&rdquo   &ldquo Mike McMullen有经验、市场知识及鼓舞人心的领导风格,这将使他成为杰出的首席执行官,&rdquo 邵律文补充说。   Mike McMullen现年53岁,自2009年以来担任安捷伦高级副总裁、化学分析集团总裁。   作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Mike McMullen将负责公司的业务(化学分析集团、生命科学和诊断集团),订单履行和新成立的安捷伦CrossLab集团,以及安捷伦全球组织,包括IT、工作场所服务、全球采购和物流。   Mike McMullen于1984年加入惠普(安捷伦前身),担任分析产品金融分析师。从那时起,他担任多个高级管理职位。作为安捷伦化学分析业务总裁,他负责全公司在化学和能源、食品和环境市场,以及服务和耗材业务的组织。   &ldquo 这是一种荣誉,要带领安捷伦和我们非常有才华的团队走向未来,&rdquo Mike McMullen说。 &ldquo 安捷伦是一个伟大的公司,能很好地挖掘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市场的新机遇。我们的策略是令人信服的,并将为我们的股东创造价值。我很高兴与团队合作去执行我们的计划。&rdquo   &ldquo 我们的重点仍然并一直是我们的客户,支持他们在实验室的日常目标以及他们大的、改变世界的突破,&rdquo 他说。(编译:杨娟)   附安捷伦公司历任首席执行官一览: 安捷伦公司第一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Ned Barnholt   1999年-2005年 Ned Barnholt   2005年-2015年 William (Bill) Sullivan   2015年- Mike McMullen 相关专访:   &ldquo 新安捷伦&rdquo 扬帆起航&mdash &mdash 访安捷伦化学分析事业部总裁Mike McMullen先生与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丁再福博士   安捷伦继续演绎&ldquo 中国故事&rdquo &mdash &mdash 访安捷伦化学分析集团总裁Mike McMullen先生与安捷伦大中华区总裁霍丰先生
  • 中国第一人: 施一公获2014年爱明诺夫国际大奖
    根据清华大学官方网站消息,2013年9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宣布授予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Gregori Aminoff Prize),奖励他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奖金10万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93358.4元),颁奖典礼将于2014年3月31日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上举行。   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在所有多细胞生物中起关键作用的基本生命过程,细胞凋亡的异常会导致严重病变,比如癌症、老年痴呆症等等,因此揭示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可以加深科学家对这一基本生命过程的了解,并为开发新型抗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起提供线索。爱明诺夫奖官方新闻稿提到,作为细胞凋亡机制研究的一部分,施一公的蛋白质晶体学研究不仅能让研究者深入了解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还能让他们详细了解蛋白质调节系统的详细机制。除此以外,施一公团队在生物学其他领域也提出了诸多开创性见解,例如,他的研究小组曾经确定了一组与早衰相关的跨膜酶,该酶在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施一公此次获得爱明诺夫奖,是该奖设立35年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对于施一公来说,是实至名归。施一公是中国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长江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ldquo 千人计划&rdquo 首批国家特聘专家,现任清华大学教授,生命科学院院长,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其领导的实验室主要运用X-射线晶体学,结合其它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方法研究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在细胞凋亡调节机制、生物大分子机器组装与功能、重要膜蛋白结构与机理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原创贡献。施一公2013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美国双院外籍院士。   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创建于1739年,以其专设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而闻名世界。自1901年起,瑞典皇家科学院就开始负责每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评选,自1968年起,又加入了纪念阿尔弗雷德· 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除诺贝尔奖外,瑞典皇家科学院还负责评选克拉福德奖、肖克奖等国际性大奖。   爱明诺夫奖同诺贝尔化学奖一样,是属于瑞典皇家学院颁发的国际类奖项,设立于1979年,用以奖励世界范围内在晶体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每年颁发给不超过3名科学家,个别年度空缺。本年度的爱明诺夫奖只有施一公一人获奖。   附:本年度爱明诺夫奖相关链接   http://www.kva.se/en/pressroom/Press-releases-2013/Aminoff-Prize-2014/   http://www.kva.se/en/Prizes/Gregori-Aminoff-Prize/
  • 岛津创始人荣获Pittcon 2012个人奖
    近日,Pittcon 2012计划委员会对外公布了11个杰出贡献个人荣誉奖项名单,这些奖项主要是奖励那些在分析化学和应用光谱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主要包括振动红外光谱、离子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纳米技术、生物分析化学、电化学、显微镜、便携式仪器和质谱等领域。Pittcon 2012将会在2012年3月11-15日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奥兰治县会议中心召开,而这些奖项将会在该展会上一一颁发。   其中第一代岛津源藏 (1839-1894年)和第二代岛津源藏 (1868-1951)获得匹兹堡奖,该奖项将会由岛津制作所会长服部重彦先生代领。 第一代岛津源藏   1839年诞生在日本京都的第一代岛津源藏,其父岛津清兵卫以制作佛龛器具为营生。抱有科学兴国理想的第一代岛津源藏于1875年脱离家业,在京都室内的木屋町二条兴办了岛津制作所,开始了教学用理化学器械的制造。1877年第一代岛津源藏成功地放飞了载人氢气球,当时,在日本引起巨大的轰动。 第二代岛津源藏   第二代岛津源藏是第一代岛津源藏的长子,于1869年诞生在京都。1894年,因父骤然去世而继承家业,承袭父名,成为第二代岛津源藏。1896年伦琴博士发现X射线之后仅仅过了几个月,第二代岛津源藏与京都大学的村冈教授一起成功地拍摄了X光片。1909年又开发出医疗用X光机。正是由于这些功绩,1930年第二代岛津源藏被正式选为日本的十大发明家,直到1951年去世,他共取得了178件发明。   回顾岛津制作所走过的漫长岁月,可以说是对科学技术执著追求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从创始人岛津源藏开始脉脉相传,以开拓精神不断向科学技术挑战的发展史。这一点可以从岛津自创业以来开发出的大量的科学仪器中得到证实。特别是2002年田中耕一荣获诺贝尔化学奖,更是岛津继承先辈的创业精神并不断发扬光大的证明。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2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分析中心 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 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科华生物或迎来实际控股人,“百亿仲裁案”将尘埃落定
    2024年1月12日,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022)(以下简称“科华生物”)正式对外发布公告称:科华生物第一大股东珠海保联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保联”)已组织评审委员会对意向受让方进行评审,确定西安致同本益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西安致同”)符合本次公开征集转让的受让条件,为本次股份转让的受让方。2024年1月11日,珠海保联与西安致同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表决权委托协议》,珠海保联拟将其持有的公司25,715,106 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转让给西安致同,股份转让价格为人民币 20 元/股,股份转让价款总额为人民币 514,302,120 元,并拟将其持有的公司 54,721,745 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10.64%)对应的表决权无偿、不可撤销地且唯一地委托给西安致同行使。这意味着交易完成后,西安致同将直接持有科华生物5%股份,并通过表决权委托方式控制公司10.64%表决权,将合计控制公司15.64%表决权,同时,将通过对公司董事会的控制实现对科华生物的实质控制。本次交易完成前后相关主体权益情况如下:这也意味着本次交易完成后,科华生物此前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将发生改变,西安致同将成为科华生物的控股股东,西安致同的实际控制人彭年才也将成为科华生物的实际控制人。同时公告还表示,双方拟配合推进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调整与改选事宜,实现公司董事会席位共 9 名(其中董事长 1 名,副董事长 1 名,独立董事 3 名)、监事会席位 3 名(其中职工监事 1 名),西安致同提名 5 名非独立董事及 2 名股东监事、推荐 3 名独立董事人选,珠海保联提名 1 名非独立董事,1 名职工监事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民主选举产生。除了披露上市公司实控人将发生变化这一信息,围绕引发“百亿仲裁案”的关键投资协议条款,科华生物在其最新公告中也作出调整。双方签署了《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署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同意公司与彭年才先生、李明先生、苗保刚先生签署《关于的补充协议》,解除《关于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和苏州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之投资协议书》第十条“进一步投资条款”。彭年才先生拟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同时,本次交易对方之一的李明先生为公司现任董事、总裁,本次交易对方之一的苗保刚先生为公司现任副总裁。事件回顾:2018年,科华生物斥资5.54亿元收购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合称“天隆公司”)各62%的股权,并约定于2021年度内完成对天隆公司剩余38%的股权,届时天隆公司的整体估值以下列两者孰高为准(90,000 万元或天隆公司 2020 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5 倍)。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天隆公司的业绩呈现了爆发式增长,按照当时的约定,科华生物需要向天隆公司支付约105亿元的天价费用以购买剩余38%的股权。由于双方就此事未能达成一致,2021年7月,天隆公司提起仲裁,要求科华生物按照2018年收购天隆的投资协议执行约105亿人民币的剩余投资价款以及约10亿人民币违约金,若科华生物不能支付以上价款,则请求以约4.28亿人民币回购西安天隆62%股权,以约3300万人民币回购苏州天隆62%股权。此后这场仲裁案持续了一年多,2022年9月科华生物拟继续收购天隆公司的剩余股权,双方有意达成和解。2023年3月,科华生物对外宣布双方决定终止对天隆公司剩余38%股份的收购。
  • 金怡濂:“中国速度”缔造者——2002年度获奖人
    “祖国论功颁大奖,同窗遥祝贺殊勋。”五组书柜珍藏的是他渊博的学识,台灯柔和的光芒散发的是他满腔的治学激情与报国热情,书房右墙这幅字书写的不只是祝贺,更多的是赞赏与赞叹。   历经几番辗转约访,记者终于周日这个特定的时间、私家书房这个特定的场所,独家专访到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金怡濂院士。一落座,记者送上一本刊有上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黄昆院士专访的刊物。边翻我们的刊物,金怡濂边说“我,你们可写不了这么多,我确实没什么好写的。”   采访中途几次被电话打断,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谈兴。金怡濂在记者心目中真真切切的是一位朴实、慈祥的长者,打心眼里没有一位资深科学家的架子与所带来的敬畏,有的只是亲切、随和、友善,有的是温文尔雅与博学多才。当然,走近他,我们仿佛也在探究一座高峰、一座丰碑。   花钱买不来高技术   2003年2月28日,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江泽民同志亲手将奖金高达500万元的第三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高性能计算机专家金怡濂。鲜花、掌声迎接,摄像机、照相机聚焦,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前的金怡濂万众瞩目。此前,他的名字虽在公众的视野里透着陌生,但在巨型机研制领域却早已无人不晓,因为我们每天看的天气预报都少不了它的贡献,然而鲜有人知它“生父”的名字。获此殊荣,不仅是对金怡濂本人半个世纪以来贡献与成绩的极大肯定,更是对整个巨型机战线的最高褒奖。抚今追昔,感慨良多。   “我在清华念书时,学校工学院只有6个系,而学与电有关的只有我们电机系——因此,说我是改行也可以说算是改行,说不是改行也说得上。计算机,我以前的确是没有接触过,但毕竟与电有关,我们那个年代搞计算机的大多是从这专业发展出来的。”当记者打断他的话旁白,“那么,你们这些人看来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人”。没想到,金怡濂断然而言,“我们也不敢这么说,因为我们前面还有很多老先生也是从这方面转过来的。”   自前苏联回国后,金怡濂即真正开始了他为之奋斗的计算机事业。发展中国的巨型机,使之在世界巨型机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金怡濂一生魂牵梦萦的追求。半个世纪以来,作为技术开发的主要负责人,金怡濂先后提出多种类型、各个时期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并组织科技人员攻关予以实现,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突破性成果,为中国高性能计算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西方强国对中国实行高性能计算机禁运的背景下,金怡濂领衔主持研制国家重点工程——“神威”巨型计算机系统,担任总设计师。他提出以平面格栅网为基础的“分布共享存储器大规模并行结构”总体方案,同时提出网上多种集合操作以及无匹配高速信号传送等技术构想和解决方案,均获成功。这一成果实现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历史性跨越,江泽民同志为该系统亲笔题名“神威”。   1999年秋,无论是国家领导人,抑或是普通老百姓,谁不盼望建国50周年大庆盛会这天的北京艳艳丽日、朗朗晴空?可是,“十一”前一天的下午,首都大雨倾盆,并一夜未停。亿万人都在关注天气预报,甚至有许多人在心中祈祷:“老天爷呀,‘十一’露个笑脸吧!”   天公意愿唯先知?只有依靠“神威”。“神威”的计算判断干系重大,金怡濂心里装着一杆秤。当时,“神威”的判断结论是:雨将在国庆早晨5时停,3个小时过后将云开雾散,中国乃至世界都会看到准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况空前的国庆大阅兵……不愧“神威”之威,国庆这天,天公也像能人意似地与“神威”的判断合拍,太阳终于穿过厚厚的云层露出了笑脸。现实与他们的预报完全吻合,巨大的压力顷刻化作满腔欣慰。此刻,作为“神威”的总设计师和国庆观礼代表的金怡濂,一颗高度紧张的心总算放松了,置身在天安门广场欢乐的海洋之中……国家气象中心利用“神威”计算机精确完成极为复杂的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在国庆50周年和澳门回归等重大活动的气象保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金怡濂倾毕生精力为国家研制巨型计算机,并不仅仅是为了气象预报。他介绍,超级计算机通常是指当时性能最高、运算速度最快的一类计算机,是气象气候、石油物探、生命科学、航空航天、药物筛选和基础科学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高端计算工具,正如小平同志所说:“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不能没有巨型机。”   我们确实不能没有巨型机。有一件事让金怡濂刻骨铭心。我国有关部门花大钱从国外进口了一台巨型计算机,同时还要花钱从对方雇来两个“监工”,以确保我方不能接触到机器的核心技术,机器也只能用于合同上规定的用途,甚至连开机、关机也得由“监工”来做。“外国专家有一个小房子,中国人是不准进的。这件事大大伤害了我们,刺痛了我们,我们也深感自己没能为国分忧。所以,关键的部位,我们要下决心自己开发。国运昌则科技兴,科技兴则国力强。”这一切极大地挫伤了金怡濂的民族自尊心。如此受制于人,何谈我国的科学发展?   金怡濂常常用这件事告诫他的助手们:真正的高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中国一定要加速发展巨型机,否则,祖国建设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现在,“神威”巨型计算机先后完成了20多个单位100多个课题的高性能运算,取得一系列令人振奋的结果。上海利用“神威”巨型机开展药物筛选工作取得可喜进展。药物筛选就是要从浩如烟海的化合物中挑选出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并组成新药。这是一个非常繁杂的过程,在国外人工研制一种新药通常要花费十年10亿美元,而上海利用“神威”巨型机较短时间调整了治疗疟疾的有效药青蒿素的药方,使其更加有效。最近,还筛选出一种有效治疗糖尿病的药方,大大缩短了我国研究新药的时间,节约了费用。?   “耀华”激发自己光耀中华   1935年,金怡濂进入天津耀华小学,1947年毕业于耀华中学。“小学、中学成绩还可以,但不是顶拔尖。可以说,我的整个少年时代和部分青年时代是在耀华度过的。在耀华12年,不仅受到了启蒙教育,打牢了基础知识,而且学到了做人的原则。”如今,已步入晚年的金怡濂怀旧的心情很浓,特别对母校的思念日益滋长。   给金怡濂印象最深的是博古能今且学贯东西的教育家、耀华学校校长赵君达。“赵校长是知名的教育家,对耀华建树颇丰。他不仅建起了整齐的校舍,而且广延良师,使耀华成为天津市一流的学校。那时,耀华每周有周会。在会上,大家先齐唱校歌‘勤朴忠诚服膺我校训……’,然后赵校长身着校长服谆谆训教。   我当时虽然年幼,那情景至今铭记心中。”   1938年6月的一个清晨,日本特务的两声卑鄙暗杀枪声,至今在金怡濂耳畔回响。时任耀华学校校长的赵君达不畏强权,带头抵御文化侵略,抵制日本改用奴化中国学生的课本,此举令日本军国主义者非常嫉恨,在多次威逼与利诱无效后,日特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一个清晨乘赵君达刚刚走出家门准备去学校之际,将其暗杀于家门口。金怡濂的家离校长的家不远,看到所发生的一切,他除了震惊就是悲愤。“赵校长为人师表,刚正不阿,是我们的好校长。他的牺牲,我们心情极为沉痛。这件事教育了全体学生,中华民族就需要这样不屈不挠的气节。”   金怡濂非常珍惜先烈以鲜血为代价换来的和平环境,学校平静一段后随着大环境的不断恶化,学生便被强制学习日语。学生们非常反感,大部分学生并不认真学习日语,甚至上课时故意扰乱课堂教学。日本兵拿着带刺刀的长枪站在门口,每个进学校的师生都要向日本兵鞠躬,一些年长的工友不肯给日本鬼子行礼,就遭到日本兵的拳打脚踢。“这些亲眼所见的场面,我终生不能忘记,当亡国奴的滋味真不好受。”在耀华学校,金怡濂接受到特有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时,金怡濂多么渴望自己的国家能够摆脱贫穷落后面貌不再被外强侵略,这个愿望伴随着他走过大半生,激励着他学习、工作的热情。   当时,耀华学校良师荟萃。“耿老师是我小学一年级的启蒙老师,他循循善诱,我永难忘怀。”中学老师更是阵容强大,他们精深的造诣与灵活的教法让金怡濂如鱼得水,学识与日俱增。耀华学校一向文理并重,重视素质教育,金怡濂在这里学过《论语》、《孟子》、《诗经》等经典,学过《桃花源记》、《滕王阁序》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为他奠定了良好的语言基矗课后,因作业不多,学习环境宽松,金怡濂下课后经常打打球,阅读一些课外书。每读一本书,金怡濂总是越读越厚,知识也随之愈来愈博 他又总是边读边深入思考,融会贯通,将书由厚读薄,由博返约。“在耀华良师培育下,在那种自由探索的宽松环境中,培养了我对科学特殊的兴趣和对钻研思考的独特爱好,为个人以后的发展作用不校”金怡濂认为当初学校给学生留有较充分的自由思索空间,对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与同班同学朱镕基有过交往   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奖励同江泽民同志合影时,江泽民问金怡濂:“你跟朱镕基同学呀?!”金怡濂点头回答:“朱镕基是我们班上的。”记者相信,当金怡濂在人民大会堂接受最高科技奖奖励时,主席台上的作为老同学的朱镕基同志肯定有着一番特有的感受,曾称金怡濂是位“干大事的人”这一说被他言中。  “不错,我同朱镕基是同班同学,不过他在电力组,我在电气组,在一块读书的时候有交往,但不是特别多。他在学校当过学生会主席,很有能力的,有才华,演讲有感染力。那时,我们班上有100多人,我都认识。”据了解,朱镕基初进清华时,集中精力学习功课,博览群书,功课上应付裕如,是班上的“业务尖子”之一,当过“课代表”,协助老师推动同学们学好功课,在同学中有威信,为人正直,待人诚挚。金怡濂在清华大学所在的班可谓人才济济,出了四个院士与一个共和国总理。   1947年,金怡濂中学毕业。当时,除燕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招生外,其它院校均独立招生。“我报考了清华、北洋、燕京、工商四所商校,结果全都录取了我,最终我首选了清华大学电机系。在清华大学录取那天晚上,我彻夜难眠,是耀华学校师长的培养才有那样的成绩……”耀华学校的培育之恩,金怡濂终身难忘。   离开12年来朝夕相处的耀华师长,当初的留恋之情,金怡濂难于言表。耀华古朴典雅的校舍、设备优良的实验室、藏书甚丰的图书馆及可敬可爱的老师、友情真挚的同窗,都让金怡濂感到难舍难分。跨进清华园,别有一番景象:水木清华,荷塘月色,潺潺溪水,如茵绿草,依依杨柳,花香鸟语。“在这里,朱自清、华罗庚、梁思成等名震中外的大师在校园内不时可见,他们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看到他们,崇敬之怀油然而生。”大师的熏陶,浓厚的学术空气,自由的民主氛围,宁静的自然环境,为金怡濂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   “我对清华教育印象最深的是对基础课的重视。那时,闵乃大、钱伟长、孟昭英等颇有造诣和声望的大教授教我们,学校重视基础课的程度可见一斑。当时是选课制,学生上课也比较自由,有时我们除上本班课以外,还去听其它的课。   ”金怡濂说,有些教授上课时只带两支粉笔,却可以流畅地讲上几个小时,他听得如痴如迷。“我只是专心听讲,不注重记笔记,听他们的课很过瘾,受益很大。闵乃大教授讲的课理论很深,当他推导了一黑板数学公式后,一定反复问大家‘抓住了概念没有’,这对我启发很大。不论问题多么复杂,推导的公式多长,一定要抓住基本概念,只有理解问题的实质,才能对问题有一个本质的认识。”   尽管所用的课本并不很深奥,但金怡濂学得比较“透”。   “在学校里必须要打好基础,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非常之快,技术千变万化,这些技术全要从学校学到是不可能的。我在清华大学的时候就没有学过计算机,也不知道计算机是个什么内容。怎么办?主要靠学校给你的基础知识,给你的工作能力,去自己学习,自己判断,自己还要培养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这番话,不知于今天的学子有无内心触动?!   “1948年底清华园解放,1949年10月,我们极其兴奋地参加了开国大典,聆听了毛主席那震撼世界的庄严宣告。我们学校的老师、学生基本上都去了,大家很高兴,尽管是下午才举行,但我们早晨就动身了。在典礼后,我们还参与了游行。”全校师生来到天安门广场,在人山人海中静候开国大典那庄严而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听到毛泽东主席高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金怡濂不禁激动得热泪盈眶,热血澎湃。那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让他立下“把自己所有的才智无私奉献给年轻的共和国”的宏愿。?   若痴若愚的“朝阳”缘定一生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全电子数字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这标志人类走出了迈向信息时代的第一步。新中国的领导人敏锐地预见到这一科技领域的广阔前景,立即将电子计算机列入重点发展的学科。采访中,我们了解到,1952年,在华罗庚先生的倡议下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一个计算机小组 1956年,周恩来总理在12年中国科学技术远景规划中提出“四项紧急措施”,其中一项就是急速发展计算机技术。   于是,国家开始公费派遣大学生出国留学,进修计算机技术。1956年底,我国政府选派一支20人的实习队赴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学习,金怡濂幸运地成为实习队中的一员。从此,开始了“缘定一生”的巨型机事业追求。与其说这是一种“缘分”,不如说这是一代优秀知识分子满腔的赤诚。   “解放初期,中国到莫斯科留学的特别多,在街道上常常可碰到中国学生。   一到苏联,我们便‘突击’学了半年俄语,那个时候年轻嘛,没想到语言学习上进步还比较快。上课时,如碰到听不很懂的,我就拿上一本准备好的会话手册看一看。”那时候,他除了听说过“计算机”这个名词外,其它一无所知,更无从预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给全世界带来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但祖国的重托,足以激发他全部的热情,夜以继日地学习。   “我们当时住在莫斯科的南边——苏联科学院宿舍区,而研究所在北边。每天早晨,我们很早就起床,先倒两次公交车,再坐地铁,尔后又转乘公交,路上一般要花上一个半小时。我们在那里主要是做一些有关加法器方面的实验,回宿舍的时候就借些资料看一看,尽管已是很累,但我们常常学习到深夜,毕竟在国内当时还没开这门课。”他和同学们每天辗转奔波于位于莫斯科南北两端的宿舍和研究所之间,废寝忘食,心无旁骛,埋头钻研。   1957年毛泽东访问苏联。得知毛泽东同志可能看望留学生,大家热情比较高,早早地赶到礼堂。“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主席在苏联发表的那段讲话现在已成为名言,当时对我们鼓舞很大。”金怡濂对这段话记忆犹新,在心中当时产生了反响。像被点燃的火炬,金怡濂熊熊燃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与干劲注入学习之中。   如果你知道金怡濂的留苏经历后为他点歌,自然会点那首脍炙人口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期盼能听他唱原汁原味的前苏联名歌,但如果你听他说“不知道这首歌”时,肯定会怀疑自己听错了。没错,金怡濂不仅不会唱这支他最应该会唱的歌,甚至连歌名也没听说过。他知道这首歌曲的时间,已是上世纪90年代,当时正是研制“神威”巨型机压力最大的时候,助手们想让他们的“老爷子”唱唱歌,放松一下,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的尴尬场面。金怡濂说:“那时候,我们在苏联的生活,除了实验室就是寝室,两点一线,没兴趣也没时间去唱歌。”   在莫斯科住了一年半的金怡濂,居然从没听过那首风靡全苏联甚至已经广泛传唱到中国的名曲。由此,足见他当时在进修上的专注和投入。是的,他的所学专业与爱好是个统一体,当时脑子时装的都是计算机,琢磨起计算机来他就像上足发条的钟表一样,只围绕这一个中心一刻不停地转动,而别无他顾。好一个大智若愚的金怡濂!   一语惊人定乾坤   1958年年中回国后,金怡濂参加了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104机的研制。随后,还主持了多种类型的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半个多世纪来,金怡濂一直没有离开过计算机研制。即使是“大三线”的缘故,他在所在单位从北京迁到大西南的山沟里,而且一去就是整整20年,他也无怨无悔地钟情于计算机。当时的困难,现在的“IT精英”们真是难以想象。参考资料极少,有时为了查询资料,他得先坐大卡车爬半天山路,然后再坐两三昼夜的硬座火车到北京、上海。回来时,他还要给同事们捎回大包的肥皂、牙膏、糖果,这是科研人员们通过他感受大城市的另一种方式。   计算机设计出来后,制造难度也不校当时国家电子工业基础薄弱,许多元器件是由玩具厂生产的,机身配件由纸箱厂生产,数以万计的组件要靠钳子、螺丝刀、电烙铁甚至是指甲刀,一个一个组装起来。金怡濂白天开会学习文件,晚上继续审看图纸。当时大型计算机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生产,每一个器件图纸都由自己设计绘制。一台机器下来,金怡濂指导设计和审看的图纸不下数万张,摞起来像个小山。正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金怡濂和他的同事们出主意,想办法,高标准,严要求,实现了我国计算机的一次次突破。   1978年,科学的春天到来了,他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并荣获了全国科学大会奖。科学大会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同时一丝忧虑也爬上了他的眉梢:“文革”十年,发达国家的计算机发展突飞猛进,而对原本就起步晚、起点低的我国计算机研制工作却是雪上加霜。他清楚地知道:我们所面临的计算机领域的挑战实质是一场国际化的挑战。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巨型机研制进入快车道。国务院决定研制“神威”高性能计算机。消息传来,科研人员激动不已。但对研制一台什么样的机器意见不一:此时我国10亿次巨型机已经问世,下一步肯定要向百亿次冲击了。以至于他们在排队买菜时都在争论:200亿?500亿?   这年深秋,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召开“神威”机研制方案论证会,金怡濂作为高级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主持会议的领导同志提出:是否可以跨越百亿次的高度,直接研制1千亿次巨型机。这个指标太超乎想象了,以至大多数人在短时间里难以做出任何反应。的确,跨出这一步风险实在太大,会场一时鸦雀无声。专家们意见不一,“重量级”的专家金怡濂语出惊人:我们完全有能力造一台千亿次巨型机!而且必须跨越,否则就被世界越甩越远。   这场争论的结果是,研制千亿次机的意见被采纳,一锤定音的金怡濂本人在花甲已过之年被任命为“神威”机研制的总设计师。这是一个带有冒险性的决定,但也是“神威”机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关键性决定,金怡濂勇敢地接受了执掌研制千亿次巨型机的帅旗。  千斤重担系于一身,历史给了他再创事业辉煌的机遇。上任之初,金怡濂经常亲临一线机房。几天后,他在机房的一个角落捡到一枚小小的螺丝钉,他开始说话了。他召开会议说:“我知道你们的管理是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一切。我的要求,哪怕是一个焊点、一枚螺丝钉也要体现世界水平。”   金怡濂常常亲自上阵把关。“神威”起动初期,因为没有检查焊点可靠性的设备,金怡濂就和有关人员一道,一手拿放大镜,一手握电筒,用肉眼一个个检查成千上万个焊点。印制电路板被称为巨型机研制中的“极限”工艺,为了达到自己提出的“零缺陷”要求,他就泡在噪音震耳、化学气味刺鼻的车间里,跟踪观察全过程,和工作人员一起用砂纸磨模具,用卡尺量尺寸,加班到深夜两、三点。大家都说:“他不像一个大院士,更像一个老工人。”金怡濂带领团队历时几年,呕心沥血、刻苦攻关,终于取得丰厚的回报:“神威”出机时,鉴定委员会的专家评定:该机研制起点高,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 系统设计思想先进,创新性很强,总体技术和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年轻”的“夕阳”追求无止境   金怡濂说,当初“用土办法研制尖端机器”的奋斗精神,至今仍然是巨型机研制战线一笔丰厚的财富。他的名字,似乎没有像诸多的“IT精英”那样显赫,但熟知我国大型计算机研制历程的人都知道,金怡濂的经历简直就是一部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史。在我国计算机界功勋卓著,他的名字与许许多多的“中国第一”联系在一起:中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中国第一台并行计算机、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他的青春年华、他的心血才智、他的生活和生命的精华,也都尽融之中,如影随形,难舍难分。   “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计算机运行速度的提高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把元器件的频率速度提上去 再一条路就是采用一些并行的措施,采用多机系统。其实,并行在生活也很多。”金怡濂向我们打着比方说,火车站卖票时人很多,卖票来不及,我们便可多开几个窗口。“‘并行’这个概念很广泛。我们在搞多机并行,道理很简单,一台做不了,两台 两台做不了,十台、或上百台,甚至上万台。就像人做工作一样,一个人做不了的,分两人做,十人做,甚至二十人做。道理很简单,但是要做好这件事情有很多难点,跟人做工作一样,比方一百个人做工作就不能是一百人独立地做,这一百个人还得要相互沟通。因此,我们要将许多计算机用一个高速的网络联系起来,让它们能相互‘沟通’,信息能够传递。”作为巨型机这么一个庞大的系统,要协调好真的还是很不容易,金怡濂于其中付出了多少辛酸与泪水,只有他自己知晓。采访中,他透露:现在国内在探索一种量子计算机,这也是计算机并行的一种方式,但量子计算机真正变成现实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个人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巨型机却是计算机家族中的“阳春白雪”,但一个国家的尖端科技活动却离不开它,因此,像金怡濂这样的巨型机领域的顶尖级科学家,其科学活动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国际关注。在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研究方面,金怡濂提出以三维格栅网为基础的可扩展共享存储体系结构和消息传送机制相结合的总体方案,为系统关键技术指标进入国际领先行列奠定了基础 率先将消息传递、全局共享、规模可变的结点共享三种工作模式集于一体,能够适合不同用户、不同课题的需要 提出具有双端口异构访问的大规模共享磁盘阵列群构想,提高了系统效率 针对巨型计算规模庞大、功耗过高等难题,提出循环水冷却、分布式盘阵、透明的保留恢复、高密度组装等创新构想。“通过研制人员的共同努力,中国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研究已攻克相关技术、工艺难关,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缩小了系统的体积并降低了功耗。”   “晚霞未必逊晨曦”。金怡濂一直致力于民族计算机事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至今仍奋战在研制的第一线,续写人生的新篇章。人们翘首期待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的诞生。   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却乐趣多多   金怡濂出生在一个技术世家。“我父亲是天津电话局的一个工程师,毕业于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后到美国学习,回国后分配到天津工作。父母亲都是搞技术的,因此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也学工程、学技术。”兄弟姐妹四个,金怡濂排行第三,只有大哥是学新闻的,毕业于燕京大学,已去世 姐姐是学电力的,在东北电力局退休 弟弟是学医的,现还在天津医学院工作。   金怡濂同夫人是在工作中认识的,“她也是搞计算机的。我有三个孩子,都懂点计算机,大女儿在深圳搞技术,老二与老幺都在北京,一个搞网络,一个编软件。”当我们问起他教育小孩的经验时,他连连说。曾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电子计算机技术,当选过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受聘过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上海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 张新荣教授将任新一届北京质谱学会理事长
    据仪器信息网编辑最新获悉,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将任新一届北京质谱学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将任名誉理事长。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  张新荣,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大化学系(学士)。1985年毕业于陕西师大化学系(硕士)。1997年毕业于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1984-1993年在陕西师大化学系工作。1993-1998年在比利时根特大学原子能研究所学习、工作。1998- 至今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光谱 / 质谱分析的方法、仪器和应用研究。  相关新闻:  清华大学张新荣组成功开发全新单细胞检测方法  张新荣:ICP-MS在生命科学领域大有用武之地  清华大学张新荣:方法创新是质谱仪器发展的源泉  张新荣教授成为美国分析化学杂志首位来自中国的副主编  清华张新荣教授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元素形态分析:一个环境与食品安全检测的新领域 ——访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主任张新荣教授
  • 人社部:今年将启动新一轮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月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媒体介绍2012年第四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长,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发布会上介绍2012年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时表示,2012年已经完成“万人计划” 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的初评,2013年将启动新一轮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工作进展情况:(1)高层次专家选拔服务工作不断加强。按照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要求,完成了“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的初评。完成了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选拔工作。(2) 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取得新进展。印发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提供签证及居留便利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展了广州留交会、山东海洽会和福建创业周等留学人才交流活动。(3)博士后工作稳步推进。印发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并组织召开贯彻落实座谈会。在北京市等部分省市开展了博士后分级管理。部署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工作。完成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2批面上资助。(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启动实施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赴境外培训工作。组织开展2期专家服务团赴新疆开展服务。   今年工作安排:一是抓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做好2013年“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遴选工作。启动新一轮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开展国家级人选选拔工作。推进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继续组织开展各类专家服务活动。   二是加大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力度。完善落实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办法的配套政策体系,制定面向全体留学人员的回国支持政策。配合做好“千人计划”有关工作,开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 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等工作。加强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建设、留学人员省部创业园建设评估和服务工作。   三是推进博士后制度改革。印发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促进博士后事业发展的意见。新设立一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做好博士后日常经费和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工作。开展新设站评估工作以及评估不合格单位的检查验收工作。继续开展博士后国际国内交流。   四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面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和岗位培训。稳步实施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工作。进一步做好西部人才资源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继续开展青海三江源人才工程。   五是积极做好政府人才综合协调服务工作。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纲要。加强人才公共服务工作,加快高层次人才信息库、职称管理信息化、留学人员服务窗口建设。
  • 青岛普仁将参展BCEIA2015
    青岛普仁仪器有限公司将于2015年10月27日-30日参展第十六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2015),届时热诚欢迎广大用户及专家莅临展会参观指导。 地址: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展位号:B区U06 联系人:刘小姐 电话:0532-87622298
  • “科学探索奖”2023年获奖名单揭晓,共48人!
    7月17日,第5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48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每位获奖人将在未来5年获得由腾讯基金会资助的300万元奖金,且可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值得关注的是,同济大学、西湖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9所科研机构,于今年实现“科学探索奖”零的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彭新华、同济大学教授周颖、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邹丽等的获奖,让“科学探索奖”在数学物理学、交通建筑两个领域首次出现女性获奖人。本届“科学探索奖”迎来首位外籍非华裔获奖人——香港大学副教授Joseph Ryan MICHALSKI,其关于火星生命的研究计划打动了评委。清华大学天文系教授、“科学探索奖”发起人毛淑德认为,外籍非华裔获奖人的出现,“说明我国对全球优秀科研人才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5年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硕果累累“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该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十个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45周岁及以下的杰出青年科学家。“科学探索奖”每年资助不超过50位青年科学家,今年实际资助48人,也是首次未满额资助。奖项执行委员会介绍说,今年在评审中充分坚持了“宁缺毋滥”的原则,实事求是,以人为本。至此,科学探索奖已资助来自10个学科领域的248位青年科学家。他们分布在26座城市、90所科研机构,平均年龄41岁,最年轻的获奖人30岁(北京大学研究员黄芊芊,2020年获奖人)。这些获奖人潜心探索,硕果累累。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科学探索奖”获奖人中共有7人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在知名学术刊物如CNS(《细胞》、《自然》、《科学》)上共发表论文29篇,有839篇SCI论文向腾讯基金会或科学探索奖致谢。更重要的是,“科学探索奖”的资助让获奖人更有底气瞄准科学前沿。正如2019年获奖人、北京大学教授周欢萍所言:“得到资助,让我有底气把目光从短平快的项目上移开,转向一些不确定性更高但是意义更为重大的课题。”“五年来的实践证明‘科学探索奖’实施的一系列评审、监督和发布办法是成功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针是有效的,奖金完全由获奖人自由支配的机制是有吸引力的。”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表示:“相信只要不断总结经验、持之以恒,‘科学探索奖’一定能成为我国最出色的科技奖项之一。”“实现了设立时的初衷”2020年,“科学探索奖”首次对港澳地区放开申请,扩大资助范围;2022年,奖项增设医学科学领域,响应科学界呼吁;同年成立新基石科学基金会,专业性“更上层楼”……运行5年,“科学探索奖”在资助人遴选方面,始终秉承“科学家说了算”的原则,在顶层设计、奖项评审、日常运营等方面持续优化,信誉和声望快速累积。腾讯基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5年来,有超过1300位各国院士、50多所著名高校校长参与“科学探索奖”的提名、推荐、评审。仅在提名推荐阶段,就有40多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大奖得主参与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探索奖”发起人李培根表示:“科学界对‘科学探索奖’的含金量认同度逐年提高,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在评审中务求客观公正、绝不容忍不正之风。众多资深科学家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我们共同的期望就是打造一个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民间基础科研奖励项目。”5年以来,“科学探索奖”还通过“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专题闭门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高水平、跨学科互动交流平台,让不同学科领域的青年科学家们互通洞见,思想碰撞。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科学探索奖”监督委员会主席钱颖一说,5年来,奖项宗旨原则得到严格维护,评审程序符合规定要求,奖金如期足额落实,“实现了设立时的初衷”。“科学探索奖设立5年来,逐渐走出了一条社会力量资助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的创新路径。”马化腾表示:“助力基础研究,是腾讯超越商业边界的一份长期承诺。‘科学探索奖’和其后设立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也是我们对中国大科学时代的进一步呼应。”
  • 吴征镒:植物“活字典”——2007年度获奖人
    如果世界上有人能说出每一种植物的名字、了解每一种植物的习性,那么吴征镒一定是其中一个。如果世界上有人能听懂每一种植物的语言、理解每一种植物的情感,吴征镒也是其中一个。   吴征镒,这位一生与草木打交道的科学家,凭借他对我国和世界植物学研究的杰出贡献,在92岁高龄之际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结缘草木   见到吴征镒是在他位于昆明的家中。身体的原因让这位92岁的老人几乎已经足不出户。   吴征镒家所在的这个居民小区草木扶疏,很多人家的阳台上都种了漂亮的花草。可这位一生研究植物的科学家家里却什么植物也没有种。   那些花草树叶都清清楚楚地记在他的脑子里、心里。   “现在我的身体不行了,做不了什么事情了。我搞了一辈子植物学研究,仍感到学无止境。”这位老科学家说。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这句古话说的是要尽力探索草木的本源。吴征镒院士曾亲笔书写了这八个字,刻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球场边的一块石头上。   他经常对年轻人讲述这八个字的意义,这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吴征镒和植物打交道,第一位启蒙老师竟是家里的后花园。那时才五六岁的他最爱去花园里玩耍,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让他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长大些开始读书了,吴征镒最爱读的书是家里收藏的一本清代人撰写的《植物名实图考》。他对着这本书的图谱,去花园里认识那些以前叫不上名字的花草,乐在其中。   人们哪会想到,就是这个小时候喜欢琢磨花花草草的孩子,后来竟成了中国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大植物学家。   从懵懂孩童到耄耋老者,吴征镒一辈子沉浸在他钟爱的植物学研究中,践行着“极命草木”的精神。   他参与组织领导《中国植物志》的编纂,为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建立了户口本。他在这部历时45年完成的植物学巨著中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完成了全套著作2/3以上的编研任务,并重点完成了一些大科、难科的研究。   在七十多年的植物分类研究中,他定名和参与定名的植物分类群有1766个,涵盖94科334属,是中国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以他为代表的三代中国植物分类学家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人命名的历史。   他全面而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种子植物的组成和来龙去脉问题,提出了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等创新观点。他对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及其历史来源的论述,是植物学、生态学领域的经典篇目。   他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提出了诸多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设想和建议。1956年他率先向国家提出在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建议,提出了在云南建立24个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具体方案。1999年,他又提出了建立国家“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设想……   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1983年,吴征镒到英国考察,来到大英博物馆。英国人安排请中国植物学家鉴定清朝时期驻华的英国大使在中国采集的一些至今未能鉴定的标本。   吴征镒用放大镜认真观察了标本,然后用流利的英语说出了每一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它们的科、属、种、地理分布、曾经记录过的文献、资源开发的意义等等。他对植物研究的精深和超群的记忆力,令英国人赞叹不已。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所长李德铢告诉记者,由于对植物研究的深厚功底和广博知识,吴征镒被称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这样的赞誉来自于吴征镒对植物学研究的热爱和数十年的潜心积累。不管是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还是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艰难,或是在动荡的“文革”时期,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植物学研究。   在西南联大任职期间,他在茅草房里创建了一间用破木箱和洋油筒建成的植物标本室,这个极为简陋的标本室竟然拥有两万多号标本 他在云南进行了大量的科考调查,和几个年轻教师一起在昆明郊区的一个土地庙里自画自刻自印,历时3年,出版了石印版的《滇南本草图谱》。   他还用了整整十年时间,抄录和整理了我国高等植物各种属的文献记载,以及这些植物的分布,完成了一套3万多张的中国植物卡片,成为后来《中国植物志》最基本的资料之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在“牛棚”中完成了《新华本草纲要》的初稿,对当时中草药名物混乱的情况进行了大量校订,为我国中草药的规范化、科学化和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他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植物学家之一,是一位对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植物有着广博知识的真正学者。”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这样评价吴征镒。   “摔跤冠军”   与很多科学研究一样,植物学研究离不开野外考察。吴征镒以花甲之龄,仍一次次到西藏、新疆等地考察。喜马拉雅山的雪峰上留下了他的足迹,塔什库尔干沙漠里的仙人掌与他说着只有他才懂的语言。   植物王国云南更是吴征镒考察最频繁的地区。每逢雨季,云南的红土地让这位植物学家可吃了不少苦头,因为吴征镒长了一双平脚板,走路不稳,经常摔跟头。   “大家给他送了个雅号叫‘摔跤冠军’,但是他满不在乎,因为摔跤还给他带来过意外收获。”昆明植物所原所长周俊院士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在文山考察,吴征镒在密林中摔了一跤,当他坐在地上的时候发现了一棵白色寄生植物,仔细一看就认出是“锡杖兰”,这是中国植物分布的新记录。   在考察的基础上,吴征镒主编完成了《西藏植物志》《云南植物志》等地区植物志,还主持或参与了《中国种子植物数据库》《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等编写工作。这些积累和研究为现在生物多样性、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学等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国际植物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吴征镒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全国植被区划》《中国植被》《中国植物志》等大型专著的编写工作。他总是自己做最基础的工作,从野外考察,到写出名录,再带领大家分科分属编写。除了植物的名称,科、属、种,定名人,发表日期,分布区及用途外,他还详细描述历代植物文献中的记载,一丝不苟。“在担任《中国植物志》主编的时候,凡是他看过的稿子,他都要仔细审核校对,在稿子上密密麻麻地修改,有时候审稿的意见比稿子本身字数还多。”昆明植物所副所长刘吉开说,他不用查阅任何工具书,总能给每一篇稿子把好关。   和吴征镒一起工作过的人都说,吴老是真正“沉在下面”做学问的科学家。他经常告诫年轻人不要总是“浮在上面”,要踏踏实实做学问。   壮心不已   直到耄耋之年,吴征镒仍在关注着我国植物学研究的动态,与国内外有关植物学家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与身边的助手、学生交流信息。   “这一年多来,他的眼睛不行了,耳朵背,行动不便,但他仍坚持每天工作3个小时。”他的秘书杨云珊说。   2003年、2004年、2006年,吴征镒作为主要执笔人完成了三部共计430余万字的专著 2006年,他率领弟子着手整理研究我国清代植物学专著《植物名实图考》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开启了我国植物考据学研究的新篇 2007年,他在91岁高龄的时候应邀出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的主编。   “吴老为《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的编撰做了很多铺路搭桥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在他的指导下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工作。” 吴征镒的助手吕春朝说。   由于编撰大典要在上万本古籍中寻找与生物学有关的资料,吴征镒凭借数十年的积累列出了1300多种有价值的参考书目。他还凭惊人的记忆力,对史籍中提到的各种植物进行正本清源,并一一标注了拉丁文学名。   当得知自己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时候,这位一生淡泊名利的老科学家说:“我的工作是大家齐心协力做的居多,今天个人得到国家如此重大的褒奖,我只能尽有生之力,多带一些年轻人,带他们走到科学研究的正路上。我的能力有限,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后来居上,我愿意把我的肩膀给大家做垫脚石。”   92岁的吴征镒,爱着每一片绿叶,他的生命之树也因此而常青!   吴征镒院士 简介   植物学家。原籍江苏仪征,生于江西九江。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论证了我国植物区系的三大历史来源和15种地理成分,提出了北纬20° -40° 间的中国南部、西南部是古南大陆、古北大陆和古地中海植物区系的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地区的观点 主编的200万字《中国植被》是植物学有关学科及农、林、牧业生产的一部重要科学资料 组织领导了全国,特别是云南植物资源的调查,并指出植物的有用物质的形成和植物种原分布区及形成历史有一定相关性 主编了若干全国性和地区性植物志。最近,提出了“东亚植物区”的概念,认为是一最古老的植物区 还提出了被子植物起源“多系—多期—多域”的理论。
  • PITTCON2006“撰稿人奖”获奖仪器回顾
    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PITTCON2006上,共有三台产品分别获得本届大会“撰稿人奖”的金、银、铜奖: 1、热电集团的LTQ Orbitrap 混合质谱荣获金奖; 2、Chata Biosystems公司的CHEM+MIX 全自动溶液制备系统荣获银奖; 3、Cerno Bioscience公司的MassWorks 软件荣获铜奖。 需要指出的是,来自上海通微的Trisep pCEC 系统代表中国首次获得了该奖项的入围提名,尽管最终未能获奖,但这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分析仪器的研发水平开始得到国际上的认可。
  • 112人获奖!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奖揭晓
    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共授予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胡思得院士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林鸣院士。胡思得长期从事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先后参加或主持领导多项试验,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在军控核查领域,为国家安全利益提供了重要对策建议,为我国国防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林鸣则攻克了外海岛隧工程多项世界级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跨海沉管隧道建造技术体系;主持建成我国首条、世界最长的跨海公路沉管隧道,为我国公路沉管隧道赶超国际领先水平作出重要贡献。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共授予66位科学家,他们在数学力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科学发现或作出突出贡献。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下设青年创新奖、产业创新奖、区域创新奖三大类,共授予44位优秀科技工作者。记者了解到,2021和2022年度获奖人中获奖当年最年长的85岁,最年轻的37岁,平均年龄57.1岁,其中,青年创新奖获奖人平均年龄42.4岁。两院院士获奖人数占总数的28.6%。产业创新奖获奖人18人,青年创新奖16人,区域创新奖10人。女性10人,少数民族6人。有获奖人主持研制成功全超导、全永磁和常温线圈磁体的新型高电荷态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创造了绝大部分从氧到铀元素高电荷态重离子束流强度的世界纪录;在化学工程技术领域,最年长的女性获奖人已84岁,仍活跃在工作一线,成功开发系列裂解炉技术和复杂原料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并得到推广应用;在医学药学领域,有获奖人揭示中国人静脉血栓遗传规律,创建血栓病分子诊断体系和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并在全国推广应用……这些获奖成果,见证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助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发挥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支撑作用。值得关注的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呈现推动创新要素向产业聚集,进一步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区域科技创新异军突起等特点。不仅如此,青年科技工作者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实施的主力军、生力军和先锋军。2021和2022年度有多位青年创新奖的获奖人脱颖而出。比如,最年轻的获奖人获奖当年仅37岁,带领团队在国际纳米光子学领域产生一定影响,通过调控材料极化激元实现微纳尺度光压缩与转化功能,为下一代高速光电子芯片提供关键光电互联方案;也有女性青年获奖人推动了我国无人艇技术和装备进程,研制的无人艇在南海、南极和东海等区域开展工作,服务于极地科考、南海建设和海上重大事故应急探测等任务,等等。据介绍,1994年,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创立,29年来,共遴选奖励1526位杰出科技工作者,成为我国社会力量创建科技奖项的成功范例,为激发我国科技发展的活力、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 "靖江毒地案"3人被公诉 涉案公司赔1.9亿修复环境
    p   备受社会关注的江苏“靖江毒地”案有了进展。12月21日,江苏省泰州市检察机关对该案提起公诉,检方以污染环境罪起诉周汝祥等3名涉案人员。在提起公诉前,检察机关已通过开展公益调查,促成涉案公司签订1.9亿元环境修复协议,目前已到账1.2亿元。 /p p   “靖江毒地”事件的公开,源于云南商人周建刚的实名举报。2015年9月,周在网上公开举报称,靖江的一个养猪场地下填埋了上万吨工业危废,而危废的主要来源是两家上市公司。经过记者调查,北京青年报刊发《养猪场地下的秘密》系列报道。同年12月,最高检、环保部、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此案。这也是第一起三部委联合挂牌督办的污染环境案。 /p p    strong 3人涉环境污染罪被起诉 /strong /p p   12月22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公布了靖江市原侯河石油化工厂填埋疑似危险废物案即“9· 11”污染环境案的进展。12月21日,江苏省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检察院已经以污染环境罪对周汝祥等3名涉案人员提起公诉。 /p p   起诉书指控:2003年10月,被告人扬州长青公司副总经理周汝祥与侯河化工厂法定代表人唐满华(2014年1月,因患鼻咽癌死亡)签订协议,长青公司将生产吡虫啉中产生的残渣补贴销售给侯河化工厂提炼处理。周汝祥明知侯河化工厂没有相关危险废物的处置资质,仍安排被告人原长青公司环保办副主任高冬书等人协助侯河化工厂非法处置上述危废直至2011年11月,共计转移危险废物至侯河化工厂1万余吨,且在该过程中多次提高给侯河化工厂的处置价格。 /p p   起诉书称,被告人原靖江市侯河石油化工厂押运员高苏清明知侯化工厂仅有菊酯残液的处置资质,仍听从唐满华的安排,于2005年9月至2011年9月间,多次押运长青公司生产的危险废物共计1万余吨至侯河化工厂,且负责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参与与长青公司结账等事宜。唐满华将不能出售或者勾兑的危险废物残渣、固体危险废物在侯河化工厂内予以填埋。其间,高冬书作为长青公司污水处理池和焚烧炉直接管理人员,明知侯河化工厂没有处理污泥残渣资质,仍根据周汝祥安排,分别于2010年12月和2011年7月份左右将两批共计30余吨污泥交由侯河化工厂非法处置。 /p p    strong 因养猪场转手而东窗事发 /strong /p p   “养猪场地下藏毒”因为云南商人周建刚的实名公开举报而案发。 /p p   2012年年初,侯河化工厂注销,唐满华在原址翻建华顺生猪养殖场。2015年2月,周建刚买下该养猪场,正式入驻后多久,周建刚皮肤病突然暴发,去医院就诊后,得知是环境刺激导致。经过调查,周建刚得知养殖场的前身是侯河化工厂,厂内深坑里埋有危险废物。 /p p   2015年7月,周建刚向靖江市环保局、公安局等多家单位和媒体实名举报。而周建刚事后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没有等到结果,遂于9月底在网上公开此事。 /p p   据江苏省检察院通报,2015年9月,泰州市、靖江市检察院主动与环保部门、公安机关沟通联系,靖江市环保局于9月11日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后的当天就介入侦查工作。侦查监督、反渎职部门实行一体化联动,3次参与公安机关对污染环境犯罪案件侦查的讨论,会商侦查方向、取证要求等关键性问题。针对原侯河石油化工厂已于2012年注销,且该厂法定代表人唐满华已经病故的情况,引导公安机关将侦查方向调整为“提供污染源的上游企业”,结合专业检测机构的鉴定意见,将填埋的危险废物主要来源锁定为江苏长青农化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2015年9月27日,靖江市公安局以“20150911污染环境案”立案侦查。 /p p   strong  涉案公司赔偿1.9亿元 /strong /p p   据江苏省检方通报,泰州市、靖江市民事行政检察部门于2015年9月启动环境公益调查程序。针对与环境公益诉讼密切关联的环节,检察干警积极建议侦查机关及时固定取证,夯实证据基础,并指导环保局审查鉴定单位资质、评定修复方案、审核损害赔偿的鉴定程序和方法。 /p p   2015年9月底,北京青年报记者对这起事件进行调查,随后刊发《养猪场地下的秘密》系列报道。同年12月18日,最高检、环保部、公安部首次采用联合挂牌方式督办此案。2016年10月7日,根据泰州当地环境资源类案件管辖归属规定,该案被移送至具有案件管辖权的泰州医药高新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p p   2016年3月起,经泰州、扬州两地政府以及靖江市马桥镇原侯河石油化工厂危险废物清理处置及环境修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江苏长青农化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多次协商,经过对危废处置和环境修复等相关费用的鉴定,达成赔偿意向1.9亿元并草拟了环境修复协议。 /p p   靖江市检察院审核并提出环境修复费用计算需有法定依据等三条修改意见,促成了该协议于今年6月15日正式签订,靖江市马桥镇原侯河石油化工厂危险废物清理处置及环境修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长青等公司签订环境修复协议。截至目前,涉案企业已支付1.2亿元环境修复费用。 /p p    strong 举报人称其各项损失超千万 /strong /p p   “靖江毒地”事件的举报人周建刚告诉北青报记者,一年多来,他一直在治疗污染引发的疾病,身体抵抗力较差。“病一直没好,最近又复发了。原来的治疗方案已经不能用了,有副作用,已经导致呼吸道痉挛。前不久住院一个多月,昏厥多次。” /p p   周建刚买下涉事地块花费近300万元。在他举报之前,有人欲出10倍高价试图让他转让养殖场,被他拒绝。因为选择公开举报,他的投资打了水漂,涉事地块后来由当地政府接管,厂房也被拆除。 /p p   “因为不断治病,我花费大量费用,此外还造成其他间接损失,各项损失加起来远超1000万元。”周建刚说,他多次联系靖江当地政府部门,寻求赔偿或补偿方案,一直到最近,还在艰难协商当中。 /p p   目前为止,对周建刚举报之举唯一的交待,是靖江市环保局今年联系他,让他前去领取3000元奖励,按照《江苏省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奖励办法》规定,这已是最高奖励标准。周建刚说,即便自己遭受了这么大损失,他也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举报此事。 /p p br/ /p
  • 2019年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拟授奖49人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先生是我国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为世界化学工业特别是制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国化工学会第23-30届理事长。为纪念侯德榜先生一生为化学工业和化工科技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激励我国广大化工科学技术工作者投身于创新兴国的化工事业,中国化工学会于1999年开始设立“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该奖项已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审核,被列入首批准予登记的26个社会力量设奖项目。 /p p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每年度评选奖励一次,下设成就奖、创新奖、青年奖三个子项,奖励人员为石化、化工领域科研单位、企业及高等院校等工作在一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目前,中国化工学会已成功举办了九届评奖活动,包括中国科学院徐僖院士、张锁江院士,中国工程院沈寅初院士、徐南平院士等近200名化工科技精英曾获得该表彰奖励。多年来,“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为培养举荐优秀化工科技人才、助推科技精英脱颖而出、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潜力做出了卓越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46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0c43d743-2a61-4dd9-86e5-e4f4207a3399.jpg" title=" 侯德榜化工科技奖.jpg" alt=" 侯德榜化工科技奖.jpg" width=" 400" height=" 46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按照《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的规定,中国化工学会于2019年1月启动了2019年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评选的提名工作。经有关单位提名、专家初审和会议评审,评选出陈健等49人为2019年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拟授奖人选,具体名单如下: /p p    strong 一、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成就奖拟授奖人(4人,按姓氏拼音排序): /strong /p p   陈健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p p   梁爱民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p p   刘有智 中北大学 /p p   张志炳 南京大学 /p p    strong 二、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创新奖拟授奖人(15人,按姓氏拼音排序): /strong /p p   暴宁钟 南京工业大学 /p p   丁喜梅 内蒙古博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p p   高瑞民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p p   李春山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p p   林民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p p   罗勇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p p   阮殿波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p p   石宁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p p   宋文波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p p   宋宇飞 北京化工大学 /p p   王青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徐德锋 常州大学 /p p   叶茂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余维初 长江大学 /p p   邹吉军 天津大学 /p p   strong  三、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拟授奖人(30人,按姓氏拼音排序): /strong /p p   鲍宗必 浙江大学 /p p   车春霞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p p   陈光 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p p   陈亮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p p   程党国 浙江大学 /p p   方正 南京工业大学 /p p   何宏艳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p p   吉俊懿 四川大学 /p p   姜东中 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p p   姜晓滨 大连理工大学 /p p   郎需庆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p p   李琰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p p   李立博 太原理工大学 /p p   刘银东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p p   罗加严 天津大学 /p p   马骧 华东理工大学 /p p   秦波 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p p   任亮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p p   沈岳松 南京工业大学 /p p   苏远海 上海交通大学 /p p   王康军 沈阳化工大学 /p p   辛江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p p   叶丽萍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p p   于畅 大连理工大学 /p p   于杨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p p   臧甲忠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p p   张雷 天津大学 /p p   张如范 清华大学 /p p   赵双良 华东理工大学 /p p   朱文帅 江苏大学 /p p    /p p class=" f30 cmain fw400 textCenter" strong    /strong strong 历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奖者 /strong /p p    strong 1999年第一届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名) /strong /p p   冯孝庭 男 1940.07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p p   胡长诚 男 1928.07 黎明化工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p p    strong 2002年第二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3名) /strong /p p   余学恒 男 1940.06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沈寅初 男 1938.07 上海市农药研究所教授级高工 中国工程院院士 /p p   谢木喜 男 1944.12 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教授级高工 /p p    strong 2005年第三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2名)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3名) /span /p p   徐僖 男 1921.01 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程文才 男 1939.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p p   刘化章 男 1940.03 浙江工业大学催化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获得者(4名) /span /p p   徐南平 男 1961.04 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p p   徐振元 男 1938.07 浙江工业大学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p p   李天益 男 1942.06 北京化工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p p   姚献平 男 1950.10 杭州市化工研究所所长 教授级高工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获得者(5名) /span /p p   张立群 男 1969.12 北京化工大学系主任 教授 /p p   吴良华 男 1960.11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p p   卞凤鸣 男 1966.05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茂名分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工 /p p   陈平 男 1964.01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教授 /p p   杜明洁 女 1963.05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深达公司 高级工程师 /p p    strong 2011年第四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5名)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3名) /span /p p   古共伟 男 1957.01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教授级高工 /p p   张积耀 男 1953.1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 /p p   张嗣良 男 1940.11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获得者(12名) /span /p p   陈维平 男 1957.08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教授级高工 /p p   付亚荣 男 1965.10 华北油田第五采油厂工程技术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p p   刘长令 男 1963.11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 /p p   骆广生 男 1964.11 清华大学化工系 教授 /p p   明大增 男 1965.05 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 /p p   屈撑囤 男 1964.12 西安石油大学 教授 /p p   王凤德 男 1966.10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 /p p   吴元欣 男 1957.07 武汉工程大学 教授 /p p   杨超 男 1971.08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叶晓峰 男 1960.06 上海化工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p p   张敏华 男 1963.09 天津大学石化中心 教授 /p p   郑裕国 男 1961.11 浙江工业大学 教授 /p p    strong 2013年第五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名)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3名) /span /p p   华炜 女 1955.04 中石化股份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 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p p   吴秀章 男 1966.07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 董事长/教授级高工 /p p   程春生 女 1962.06 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教授级高工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获得者(9名) /span /p p   程迪 女 1956.08 沈阳化工研究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 /p p   褚良银 男 1967.04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 教授 /p p   范益群 男 1968.10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 /p p   贺高红 女 1966.06 大连理工大学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p p   胡永红 女 1968.06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 /p p   王守峰 男 1965.04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p p   杨卫民 男 1965.11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教授 /p p   赵颖力 女 1966.01 化学工业出版社期刊社 编审 /p p   朱建民 男 1960.11 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获得者(5名) /span /p p   雷志刚 男 1973.07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 教授 /p p   刘力 男 1970.10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p p   吕阳成 男 1976.01 清华大学化工系 副教授 /p p   潘军青 男 1980.10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教授 /p p   田明 男 1971.08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p p    strong 2014年第六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3名)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3名) /span /p p   于建国 男 1960.06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p p   张锁江 男 1964.1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p p   范代娣 女 1966.01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获得者(11名) /span /p p   陈明良 男 1963.10 上海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p p   陈学思 男 1959.12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p p   巩金龙 男 1979.06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p p   龙飞 男 1955.11 沈阳化工研究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 /p p   马光辉 女 1964.09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p p   孟明扬 男 1955.11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p p   舒歌平 男 1961.05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研究员 /p p   王公应 男 1963.01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研究员 /p p   魏飞 男 1962.12 清华大学化工系 教授 /p p   张汉倬 男 1937.04 吉林众鑫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p p   张述伟 男 1963.10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获得者(9名) /span /p p   白晨曦 男 1973.0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p p   付丽霞 女 1973.03 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p p   巨晓洁 女 1980.05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 /p p   李春山 男 1977.0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p p   李玉山 男 1974.05 西安惠丰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p p   汪怀远 男 1977.11 东北石油大学教授 /p p   王维 男 1973.1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王铁峰 男 1976.08 清华大学化工系副教授 /p p   徐建鸿 男 1979.10 清华大学化工系副教授 /p p    strong 2015年第七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38名)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3名) /span /p p   李鑫钢 男 1961.07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精馏工程中心主任/教授 /p p   乔金樑 男 1959.03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p p   郑书忠 男 1956.09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院长/教授级高工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获得者(9名) /span /p p   陈国强 男 1963.12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实验室主任/教授 /p p   姜忠义 男 1966.05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教授 /p p   李大鹏 男 1953.0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助理/教授级高工 /p p   梁顺琴 女 1965.05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副所长/教授级高工 /p p   王晓琳 男 1963.05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膜材料与工程北京市实验室主任/教授 /p p   杨虹 女 1965.05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副总师/教授级高工 /p p   杨立荣 男 1962.08 浙江大学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教授 /p p   义建军 男 1967.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主任/教授级高工 /p p   郑津洋 男 1964.11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所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获得者(26名) /span /p p   陈斌 男 1972.05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专业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陈海生 男 1977.02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储能研发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导 /p p   杜伟 女 1975.06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副教授 /p p   龚俊波 男 1974.03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副主任/教授 /p p   胡雪生 男 1976.10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p p   李建荣 男 1978.05 北京工业大学 副院长/教授 /p p   李利军 男 1972.01 中国昆仑工程公司 部门主任/教授级高工 /p p   李萌 男 1972.07 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法人、总经理/工程师 /p p   李松庚 男 1973.09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刘涛 男 1979.11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 高级工程师 /p p   孙长庚 男 1979.11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高级工程师 /p p   孙中华 男 1976.05 南化集团研究院 化工工艺主任师/高级工程师 /p p   滕加伟 男 1970.08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部门主任、课题组长/教授级高工 /p p   王久林 男 1974.09 上海交通大学化工系 教师/研究员 /p p   王凯 男 1983.02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副研究员 /p p   王钰 男 1978.07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魏炜 男 1982.08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p p   邬慧雄 男 1975.05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谢锐 女 1979.11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 /p p   杨晓伟 男 1982.04 同济大学 教授 /p p   叶宁 男 1972.03 南化集团研究院气体净化研究所 专题组长/高级工程师 /p p   张凡 男 1977.12 复旦大学化学系 复旦陶氏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p p   张强 男 1984.03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副教授 /p p   张炜 女 1971.09 上海化工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张文成 男 1978.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副所长/高工 /p p   朱明远 男 1979.11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副教授 /p p    strong 2016年第八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40名)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3名) /span /p p   宗保宁 男 1963.06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孔德金 男 1965.12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李春利 男 1963.04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主任/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获得者(12名) /span /p p   汪传生 男 1960.02 青岛科技大学 院长/教授 /p p   李金科 男 1964.09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田龙胜 男 1965.04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题目组长/教授级高工 /p p   纪红兵 男 1970.09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p p   徐铜文 男 1967.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副院长/教授 /p p   孙斌 女 1969.10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课题组长/教授级高工 /p p   张香平 女 1969 .09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蔡小平 男 1964.06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 常务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牟善军 男 1962.11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总工程师、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p p   蒋军成 男 1967.09 南京工业大学 副校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p p   赵乐平 男 1968.11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组长/教授级高工 /p p   马新宾 男 1968.04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院长/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获得者(25名) /span /p p   马晓轩 男 1977.02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p p   尹双凤 男 1973.02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副院长/教授 /p p   麦立强 男 1975.12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p p   王辉国 男 1973.01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课题组长/高级工程师 /p p   韩金铭 男 1977.10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电化厂总经理、厂长/高级工程师 /p p   翟金国 男 1975.12 上海化工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p p   杨占林 男 1974.10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课题组长/教授级高工 /p p   郝红勋 男 1974.03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 /p p   邢华斌 男 1978.01 浙江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p p   纪晓俊 男 1982.05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副教授 /p p   范晓彬 男 1980.02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研究员 /p p   郭湘波 男 1973.01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主任/研究员 /p p   王淑彦 女 1974.01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教授 /p p   郭宝春 男 1975.03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p p   赵长伟 女 1976.0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p p   焦纬洲 男 1981.10 中北大学 教授 /p p   潘勇 男 1981.10 南京工业大学院长助理、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副教授 /p p   奚桢浩 男 1981.09 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 /p p   黄佳琦 男 1984.11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副研究员 /p p   华超 男 1976.0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副研究员 /p p   乔明华 男 1971.10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 /p p   陈成猛 男 1985.02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课题组长/副研究员 /p p   孙晓琦 男 1974.12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课题组长/研究员 /p p   胡鹏 男 1977.1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余涛 男 1974.07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 /p p    strong 2017年第九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49名)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5名) /span /p p   姜春明 男 1962.07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叶晓峰 男 1960.06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于海斌 男 1970.10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院长/教授级高工 /p p   元英进 男 1963.10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副校长/教授 /p p   张立新 男 1966.11 沈阳化工大学 校长助理/二级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获得者(15名) /span /p p   杜艳泽 男 1976.09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p p   葛蔚 男 1970.0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p p   骞伟中 男 1971.08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教授 /p p   李春 男 1970.02 北京理工大学 理学与材料学部副主任/教授 /p p   李金兵 男 1972.11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研究室主任/教授级高工 /p p   李晋平 男 1964.04 太原理工大学 副校长/教授 /p p   罗正鸿 男 1972.12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副院长兼系主任/教授 /p p   马紫峰 男 1963.08 上海交通大学 副院长/教授 /p p   邱挺 男 1974.10 福州大学 副院长/教授 /p p   汤亚杰 男 1973.10 湖北工业大学 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p p   王海辉 男 1975.10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中德联合实验室主任/教授 /p p   王志荣 男 1977.01 南京工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 /p p   武占省 男 1976.07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系副主任/教授 /p p   尹梅贞 女 1971.12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p p   赵玲 女 1969.09 华东理工大学 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员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获得者(29名) /span /p p   陈可泉 男 1982.01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院长助理/副教授 /p p   邓志勇 男 1983.06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副研究员 /p p   段学志 男 1983.06 华东理工大学 院外事秘书/副教授 /p p   冯小海 男 1982.02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研究员 /p p   高红帅 男 1980.0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副研究员 /p p   郭凯 男 1982.12 南京工业大学 副院长/教授 /p p   过良 男 1980.04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专题组长/高级工程师 /p p   贺鑫平 男 1980.05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高级工程师 /p p   姜波 男 1979.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p p   刘壮 男 1987.01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副教授 /p p   卢元 男 1983.01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研究员 /p p   彭冲 男 1984.03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副研究员 /p p   饶中浩 男 1985.03 中国矿业大学 院长助理/教授 /p p   苏荣欣 男 1980.11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院长助理、副所长/教授 /p p   孙冰 女 1985.12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p p   汪伟 男 1984.05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副教授 /p p   王宝冬 男 1978.12 神华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部门经理/教授级高工 /p p   王利民 男 1979.08 中国科学院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王拓 男 1983.11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副教授 /p p   王新威 男 1978.06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开发中心副总工程师/高工 /p p   向中华 男 1985.08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p p   杨启炜 男 1982.11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副研究员 /p p   余彦 女 1979.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教授 /p p   张炳森 男 1979.1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研究员 /p p   张国杰 男 1979.10 太原理工大学煤化工研究所 副教授 /p p   张亚涛 男 1980.05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系主任/副教授 /p p   张治国 男 1977.12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副教授 /p p   赵祥迪 男 1983.02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p p   赵雪冰 男 1981.09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特别研究员 /p p    strong 2018年第十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48名)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5名) /span /p p   孙丽丽 女 1961.09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p p   吴青 男 1964.07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p p   吴一弦 女 1967.02 北京化工大学 系主任/教授 /p p   杨为民 男 1966.04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p p   钟本和 女 1937.11 四川大学 杰出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获得者(14名) /span /p p   陈平 男 1964.01 大连理工大学 实验室主任/教授 /p p   成卫国 男 1970.0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龚俊波 男 1974.03 天津大学 主任/教授 /p p   韩生 男 1973.04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科技处长/教授 /p p   金万勤 男 1963.05 南京工业大学 副主任/教授 /p p   栗同林 男 1960.09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p p   刘全桢 男 1963.12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副总工、教授级高工 /p p   任靖 男 1974.06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院长/教授级高工 /p p   申宝剑 男 1964.0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主任/教授 /p p   苏海佳 女 1970.04 北京化工大学 教务处处长/教授 /p p   孙琦 男 1966.07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研发中心主任/研究员 /p p   唐二军 男 1969.07 河北科技大学 副主任/教授 /p p   王瑛 女 1962.11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工/教授级高工 /p p   钟海军 男 1982.11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高工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获得者(29名) /span /p p   白进 男 1981.01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 /p p   曾杰 男 1980.0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 /p p   关爱莹 女 1978.11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高级经理/高级工程师 /p p   韩景宾 男 1983.04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p p   贺艳兵 男 1980.04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副研究员 /p p   季洪海 男 1982.01 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副研究员 /p p   鞠雅娜 女 1980.08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高工 /p p   李炳志 男 1981.11 天津大学 教授 /p p   李廷贤 男 1979.12 上海交通大学 副教授 /p p   刘国柱 男 1979.11 天津大学 教授 /p p   陆诗建 男 1984.11 中石化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室主任/高工 /p p   陆盈盈 女 1988.11 浙江大学 研究员 /p p   罗建泉 男 1983.0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潘鹏举 男 1980.06 浙江大学 副院长/教授 /p p   阮雪华 男 1982.02 大连理工大学 副教授 /p p   孙林兵 男 1980.12 南京工业大学 副院长/教授 /p p   王洁欣 男 1978.07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p p   徐大海 男 1979.09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高工 /p p   薛闯 男 1982.07 大连理工大学 教授 /p p   姚又省 男 1979.10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副主任/高工 /p p   于安峰 男 1982.06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p p   张冰剑 男 1978.07 中山大学 教授 /p p   赵瑾 女 1979.04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研究员 /p p   赵亮 女 1979.0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副主任/研究员 /p p   郑仁朝 男 1980.04 浙江工业大学 副院长/教授 /p p   仲兆祥 男 1979.08 南京工业大学 教授 /p p   周健 男 1984.01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高工 /p p   周莹 男 1981.03 西南石油大学 院长/教授 /p p   朱振兴 男 1979.07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副主任/高工 /p p br/ /p
  • 哈尔滨工业大学15人入选2018年“龙江学者奖励计划”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公布2018年“龙江学者”评聘人选名单。哈尔滨工业大学15人入选,其中王玉银、刘国栋、李雪、张宏莉、洪长青、徐平等6人聘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宏志、边伟、刘冰峰、齐宏、岳洪浩、周共健、姜波、黄陆军、董永康等9人聘为“龙江学者”青年学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按照《“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实施办法》《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2018年度龙江学者评聘工作的通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意见》有关要求,经各高校认真遴选和推荐,省教育厅组织外省(市)专家通讯评审、外省(市)专家会议评审、网上公示,本年度全省共有16人被聘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9人被聘为“龙江学者”青年学者。 /p
  • “三油一网”28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近日,2021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动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今年,全国397个集体和1197名个人分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1297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以及国家管网共计28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石油4家单位、中国石化3家单位、国家管网3家单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此外,“三油一网”共计数十家单位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相较以往,今年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一次性奖金标准从5000元提高到10000元。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石油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定向井技术服务分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封城油田作业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装备制造集团中国石化河南中原油田信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化工部国家管网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检测技术分公司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长春输油气分公司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Pittcon2013个人奖项揭晓 布鲁克创始人获奖
    据外媒消息,近日,Pittcon 2013计划委员会对外公布了12个杰出贡献个人荣誉奖项名单,这些奖项主要是奖励那些在分析化学和应用光谱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Pittcon 2013将会在2013年3月17-21日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宾夕法尼亚会展中心召开,而这些奖项将会在该展会上一一颁发。   匹兹堡光谱奖   获奖者:锡拉库扎大学 Laurence A. Nafie   供职于锡拉库扎大学的Laurence A. Nafie将获得由匹兹堡光谱学会(SSP)授予的2013匹兹堡光谱奖。创立于1957年的匹兹堡光谱奖用来表彰在光谱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   Laurence A. Nafie于1973年在俄勒冈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在南加州大学是博士后副研究员, 直到1975年加入锡拉库扎大学。目前,他是锡拉库扎大学的荣誉退职著名教授,也是拉曼光谱学杂志的总编。   匹兹堡分析化学奖   获奖者:美国塔夫茨大学 David R. Walt   供职于塔夫茨大学的David R. Walt将获得由匹兹堡分析化学家协会(SACP)颁发的2013匹兹堡分析化学奖。   David R. Walt是塔夫茨大学的Robinson化学教授和Howard Hughe医学院教授。 Walt博士是Illumina与Quanterix公司的科学创始人,并且是国家工程院成员。他已发表了250多篇科学论文,并拥有50多项专利。   匹兹堡会议成就奖   获奖者:韦恩州立大学 Sarah Trimpin   供职于韦恩州立大学的Sarah Trimpin将获得2013匹兹堡会议成就奖。此奖由匹兹堡会议与匹兹堡分析化学家协会(SACP)共同发起,表彰博士完成后十年内作出突出成绩的个人。   Sarah Trimpin教授在Max-Planck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在俄勒冈州与印第安纳大学曾拥有博士后职位。她获得过很多奖励,发表了50多篇论文。   Pittcon Heritage 奖   获奖者:Bruker公司创始人 Guenther Laukien   Bruker公司创始人Guenther Laukien将被授予2013Pittcon Heritage奖。此奖将由他的儿子,Bruker公司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rank H. Laukien来领取。   Guenther Laukien因为在核磁共振(NMR)领域的重大贡献而引人注目。在他的领导下,布鲁克公司的产品从质谱扩展到傅立叶红外(FT-IR)光谱仪、X射线仪器,直至发展到今天的布鲁克。   分离科学领域年轻研究者分析化学奖   获奖者: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 Kevin A. Schug   供职于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Kevin A. Schug将获得2013分离科学领域年轻研究者分析化学奖。此奖由安捷伦科技赞助,由美国化学协会分析分会管理,表彰与鼓励青年化学家或化学工程师在他们取得最高学位的十年里对分离科学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Kevin A. Schug是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分析化学岛津特聘教授。 Kevin在威廉玛丽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维也纳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Bomem-Michelson奖   获奖者:弗吉尼亚大学 Brooks H. Pate   供职于弗吉尼亚大学的Brooks H. Pate将获得由振动光谱学会提供2013 Pittcon Bomem-Michelson奖。Bomem-Michelson奖是为了纪念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开发者A.E. Michelson教授。该奖项由ABB赞助,表彰推动振动、分子、拉曼或电子光谱技术的科学家。   Dal Nogare奖   获奖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Irving W. Wainer   供职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Irving W. Wainer将获得2013 Dal Nogare奖,此奖由Delaware Valley色谱论坛(CFDV)授予。获奖者的挑选是基于他或她对色谱过程的基本认识的贡献。该奖的建立是为了向Stephen Dal Nogare表示敬意,他作为论坛主席任职6月后于1968年去世。   Irving W Wainer是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NIH临床调查高级研究员 ,已发表了350多篇科学论文,10本书,25篇专书论文,并拥有11项专利。他是手性杂志的创始编辑。他的研究包括与垂危患者体内药物代谢有关的疾病进程与老龄化研究。   Charles N. Reilley奖   获奖者: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和瑞典哥德堡大学Andrew G. Ewing   供职于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与瑞典哥德堡大学的Andrew G. Ewing将获得2013 Charles N. Reilley奖,此奖由电分析化学协会(SEAC)发起并授予。   他的团队开拓了单细胞化学测量、毛细管电泳、单细胞电化学成像与新电化学方法定量纳米递质囊的含量。他是皇家瑞典科学院的成员。    Young Investigator (SEAC)   获奖者:华盛顿大学 Bo Zhang   供职于华盛顿大学的Bo Zhang将获得2013 Young Investigator (SEAC),该奖每年由电分析化学协会(SEAC)颁发。   Bo Zhang在Henry White获得博士学位,在2008年加入华盛顿大学前,他是Andy Ewing的博士后。他当前的研究专注于研究电催化与神经联系的新纳米电极。他的团队发明了一种基于荧光的方法来报告电化学动力学。他在2012被授予斯隆奖学金。   Ralph N. Adams奖   获奖者: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J. Michael Ramsey   就职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J. Michael Ramsey将获得2013 Ralph N. Adams奖,该奖由匹兹堡会议与Ralph N. Adams朋友发起,此奖是为表彰通过研究、创新和/或教育来推动生物分析化学发展的杰出科学家。   J. Michael Ramsey是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Minnie N. Goldby特聘化学教授。他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微型化学分析仪器,微流体学及纳米流体学,单分子DNA序列检测,单细胞测定,床旁临床诊断设备与高度微型化质谱仪。   Robert Boyle奖   获奖者:圣母大学 Norman Dovichi   供职于圣母大学的Norman Dovichi将获得2013 Robert Boyle奖。Robert Boyle奖由皇家化学协会(RSC)授给对分析科学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Norman Dovichi因在超灵敏分离方法上的开创性发明被授予此奖,其发明包括在zepto和yocto摩尔浓度水平的首次分离,以及基于毛细管电泳的人类基因组DNA序列测定。   Williams Wright奖   获奖者:Coates 咨询有限公司 John Coates   供职于Coates 咨询有限公司的John Coates将获得2013 Williams Wright奖。此奖每年颁发给在振动光谱学作出重大贡献,同时工作在工业界的工业光谱学家。   John Coates在英国接受教育,在英国布鲁内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64年他作为一个分析员在Castrol Oil英国公司开始他的职业生涯 1974年,他加入PerkinElmer英国公司,1978年转到美国总部。从1984年起,Coates博士在其它较大仪器公司任职。1996年,他组建Coates咨询公司,专注于仪器与传感器的开发。
  • 徐光宪:一生稀土情——2008年度获奖人
    我的工作都是团队集体的工作,我只是其中的一名代表而已。他们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工作能力和成就大大超过我了。这是我最大的安慰和自豪。   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时代幸福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徐光宪   “我最近活动太多,以后有空时我会整理一些对青年学生的期望等文稿寄给你,好吗?”1月11日清晨,徐光宪给《科学时报》记者发来邮件,随信的三个附件是自制的电子新年贺卡,信末尾就未能专门安排出时间接受采访表示歉意,言词亲切,让记者深受感动。   1月9日,鉴于其在稀土化学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了徐光宪院士。同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   此前,本报记者曾三次前往徐光宪家中采访。一次是2005年,徐光宪获得何梁何利奖,记者首次前往其家中采访,徐光宪的平易近人尤使记者感到亲切。另两次采访是受徐光宪之邀,一是因为徐光宪联合师昌绪等14位院士呼吁保护我国白云鄂博宝贵的稀土和钍资源,避免包头市和黄河受放射性污染 一是徐光宪与赵仁恺等院士呼吁国家加快研究,推动把钍作为核电站燃料。   一切从简   徐光宪告诉《科学时报》记者,大概4个月前,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审组分别到北大和天坛医院考察后,推荐王忠诚院士和他作为2008年最高科技奖候选人。一个月前,徐光宪获悉科技部同意奖励委员会的意见。   1月9日,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   徐光宪的成就在于提出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使我国稀土分离技术和产业化水平跃居世界首位。   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无论是对徐光宪本人,还是对于他所在的北京大学,都是一件大事。《科学时报》记者致电北京大学科研部部长周辉,询问是否会为此举办庆祝活动。周辉告诉记者:“还没定好,有消息再告知你。”   “北京大学不举行庆祝活动。我的学生们也不举办庆祝活动。”徐光宪在回复给记者的邮件中说:“我只是收到许多贺信和电话。”   而徐光宪的学生,现为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院长的高松院士告诉《科学时报》记者,北大化学学院黎乐民院士正在准备相关论文约稿,打算今年在《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出一期专刊表示祝贺。   接手稀土分离重任   徐光宪,1920年生,浙江绍兴人。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大任教,长期从事稀土化学研究。   1972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接到了一项紧急军工任务——分离镨钕。徐光宪接下了这个任务。   镨钕都属于稀土元素。稀土元素一共有17种,包括Sc(钪)、Y(钇)和15种镧系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尤其是15种镧系元素,犹如15个孪生兄弟一样,化学性质几乎一致,要将它们一一分离十分困难,而镨钕的分离又是难中之难。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分离方法是问题的关键。   当时,国际上稀土分离的主流是离子交换法和分级结晶法。两种方法在过程上不连续,成本很高,提炼出的稀土元素纯度也较低,不能适应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徐光宪思索再三,决定还是采用自己曾经研究过多年的萃取法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所谓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具有不同溶解度的特点,进行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早在1957年,当徐光宪参加开创我国原子能事业时,就已开始涉足萃取这一领域了。当初核燃料的分离、提纯是原子能工业中与化学有关的核心问题之一。从1946年开始学习量子化学算起,已经研究了10年量子化学的徐光宪注意到萃取过程与络合作用的联系,以及萃取方法用于稀土分离的可能性及其优点。   当时,国际上萃取化学仍然是一门新兴学科,关于萃取体系的分类很不统一,在理论中存在很多与实际和实验不相吻合的假设,甚至对萃取机理的解释也相当混乱。徐光宪决定首先从系统整理资料入手。他做了上万张文献卡片,经过深入的思考、分析、归纳,于1962年提出了恰当而细致的萃取体系分类方法,随后又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若干典型体系的萃取机理,提出了几个关于萃取的一般规律。他还和黎乐民教授联手改进了研究萃取平衡的两相滴定法。他的这些研究成果很快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同,并迅速运用到我国的原子能工业中去。   成功实现串级萃取   但徐光宪面临的分离镨钕的问题和困难远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在他之前,还没有人将萃取法真正运用到分离稀土元素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去,很多人都不相信萃取法能够适用于实际工业生产。这不仅是因为当时萃取化学这一学科分支尚未成熟,而且也因稀土元素本身的特性,17种元素要想提纯任何一种,在当时都是极大的挑战。   徐光宪没有因为前方的困难而畏缩。他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及特有的学术敏感,敏锐地看到萃取法用于稀土分离是大有可为的。他信心十足地重复着用萃取法来分离镨钕元素的实验。   在当时,一般萃取体系的镨钕分离系数只能达到1.4~1.5。徐光宪从改进稀土萃取分离工艺入手,通过选择萃取剂和络合剂,配成季铵盐——DTPA推拉体系。最终,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这项紧急军工任务,而且使镨钕分离系数打破当时的世界纪录,达到了相当高的4。   但是徐光宪并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停留在原地,而是希望能够设计一种新的、高效的稀土生产工艺。因为中国有着世界上储量最大的稀土资源,仅白云鄂博一地的储藏量就占整个世界的50%以上。而国内的稀土生产工艺和技术都十分落后,世界上一些国家却把稀土生产技术作为高度机密对中国实行封锁。长期以来,中国只能守着巨大的资源,只能向外国出口稀土矿然后再进口稀土制品。   当时美国曾有过一个专利报道,提出用推拉体系萃取分离稀土,但从未用到实际生产中,因为无法实现串级萃取过程。国际上流行的串级萃取理论是L.阿尔德斯提出来的,徐光宪仔细分析了在串级萃取过程中络合平衡移动的情况,发现阿尔德斯串级萃取理论在稀土推拉体系串级萃取过程中是不成立的。于是,徐光宪重新设计了一套化学操作流程,并导出与此相应的一套串级萃取理论公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回流串级萃取工艺。   1974年9月,徐光宪亲赴包头稀土三厂参加这一新工艺流程用于分离包头轻稀土的工业规模试验。这种试验短则一两个月,长则半年一年,需要极大的耐心,而且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一次失败就意味着不得不再等上几个月才能检验结果,那将是极大的损失。但徐光宪凭借多年的经验和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一次即获得成功,从而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用推拉体系高效率萃取分离稀土的工业生产。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他随后陆续提出了可广泛应用于稀土串级萃取分离流程优化工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极值公式、分馏萃取三出口工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建立了串级萃取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与计算程序、回流启动模式等,并在上海跃龙化工厂实际生长中获得成功。   打破国际垄断   1975年8月,第一次全国稀土会议在京召开。徐光宪在会上提出了自己的串级萃取理论,引起轰动。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总工程师萧祖炽建议徐光宪给科研人员办个串级萃取理论讨论班。曾在与徐光宪的合作中尝到甜头的上海跃龙化工厂主动要求把这个活儿给揽下来。1978年,全国串级萃取讲习班顺利举办。徐光宪和他的课题组的科研成果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这些原则和方法用于实际生产,大大提高了中国稀土[1.82 0.55%]工业的竞争力。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稀土分离工艺集中在西方少数国家手中,它们垄断了国际稀土市场。但是徐光宪的串级萃取工艺让世界突然发现:现在这个领域的领头羊已不再是昔日的美国、法国和日本,而是中国。   一排排看似貌不惊人的萃取箱像流水线一样连接起来。你只需要在这边放入原料,在流水线另一端的不同出口就会源源不断地输出各种高纯度的稀土元素。原来那种耗时长、产量低、分离系数低、无法连续生产的工艺被彻底抛弃了。   徐光宪仍没有满足。萃取液的配置和各种参数的确定对生产者来说仍然是一件极为繁琐的事。徐光宪决定把这样一项复杂的生产工艺“傻瓜化”。经过艰苦探索,他和李标国、严纯华等人又共同研究成功了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的一步放大技术,不经过小试、中试,一步放大到工业生产规模,传统的串级萃取小型试验被计算机模拟代替。现在的稀土生产已经实现自动化,只需输入几个简单的数据就行了。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我国单一高纯稀土大量出口,使国际单一稀土价格大幅下降,原来曾经长期垄断稀土国际市场的一些国外稀土生产厂商不得不减产、转产甚至停产。中国终于实现了由稀土资源大国向稀土生产大国、稀土出口大国的转变。创造这个“中国传奇”的,是徐光宪和他的同事们。   返璞归真   徐光宪和课题组因为在稀土化学方面的成就而获得了大量荣誉。1978年,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又获国家经委颁发的奖励和荣誉证书 “串级萃取理论及其在稀土和金川钴镍分离中的应用”获得198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串级萃取理论及其应用”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轻稀土三出口萃取分离工艺理论设计及其工业实践”获得198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9年获冶金部和全国稀土推广应用领导小组颁发的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0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的一步放大”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等。   对于取得的成就,徐光宪没有丝毫的夸耀之辞。徐光宪说:“我的工作都是团队集体的工作,我只是其中的一名代表而已。他们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工作能力和成就大大超过我了。这是我最大的安慰和自豪。”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而今,徐光宪的许多学生都已成长为我国化学领域的专家。他的得意门生严纯华教授,现为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对串级萃取理论进行了不断改进,提出了联动萃取技术,大幅度节省了稀土分离工业中酸、碱的用量。他的学生高松,是我国最年轻的院士之一。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在院长高松的带领下,正在走上一条创新跨越之路。   半个世纪来,徐光宪根据国家的需要,服从组织分配,几次变更科研方向,在物质结构、量子化学、配位化学、核燃料萃取化学和创建稀土分离的串级萃取理论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由于稀土串级萃取技术仍然属于国家机密,徐光宪和课题组在许多方面虽有成果却不能写成论文发表。对这个,徐光宪淡然处之,有人提起时只是微微一笑。   徐光宪对周围的人说,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一定要坚持勤奋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提高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努力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时代幸福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而今已是89岁高龄的徐光宪仍是身骨硬朗、处世达观。碰到院士工作局等单位组织书法笔会,徐光宪也常去参加,但大多静静地僻处一旁,聆听他人的经验心得。   不过,徐光宪仍在为我国稀土事业四处奔波。看到我国在稀土资源方面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徐光宪多次和包头稀土研究院领导讨论研究,希望把稀土串级萃取理论推广到选矿过程中,大幅度提高选矿品位和回收率。   近两年,徐光宪又联合师昌绪等14位院士呼吁,保护我国白云鄂博宝贵的稀土和钍资源,避免包头市和黄河受放射性污染,并多次深入白云鄂博矿调查研究。同时又在和一些院士呼吁加快实现钍的资源利用。徐光宪说,我承诺将一如既往地认真做这些工作,不辜负党多年来对我的培养、教育、鼓励和期望。
  • 40人,又一批青年科技奖拟获奖名单公示
    为激发广大绿色矿山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依据《关于2021年度绿色矿山青年科学技术奖申报的通知》(绿盟〔2021〕28号)综合评审,现将2021年度绿色矿山青年科技奖(国科奖社证第0265号)拟获奖名单(见附件)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21年12月25日-31日2021年度绿色矿山青年科学技术奖拟获奖名单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性别职务/职称专业领域1蔡建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男教授储层岩石物理与多相流体流动模拟2陈军典辽宁省物测勘查院有限责任公司男经理/高级工程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生态修复3陈攀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赵固二矿男总工程师矿山开采4陈鹏华北科技学院男教研室负责人/副教授矿山安全与绿色开采5董颖博北京科技大学女教授矿山环保6杜坤中南大学男研究员深井采矿与岩石力学7郭勤强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男分院分院长/工程师充填采矿、矿山安全与技术8黄刚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男副教授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开采9孔祥瑞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学会女工程师测绘工程10李波河南理工大学男主任/副教授安全科学与工程11李伟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伊敏露天矿男总工程师露天开采12李振西安科技大学男副院长/教授矿业工程-矿物加工工程13刘博文中岩矿科(北京)矿山工程技术研究员有限公司男总经理/助理研究员露天开采与边坡工程14刘佳佳河南理工大学男室秘书长/副教授矿山安全15男系副主任/副教授矿物加工工程、水处理工程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