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江桂斌

仪器信息网江桂斌专题为您整合江桂斌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江桂斌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江桂斌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江桂斌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江桂斌话题讨论。

江桂斌相关的资讯

  • 安捷伦授予江桂斌院士“安捷伦思想领袖奖”
    相关新闻:安捷伦召开BCEIA 2013答谢晚宴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10月23日,安捷伦科技公司宣布授予江桂斌院士&ldquo 安捷伦思想领袖奖&rdquo ,以表彰其在中国生态环境研究与保护领域的开创性贡献,江桂斌院士也是首位获得此奖项的中国科学家。江桂斌院士现任中国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CEES)主任。 安捷伦科技高级副总裁、化学分析事业部总裁Mike McMullen 及安捷伦气相系统副总裁Monty Benefiel为江桂斌院士授奖   江桂斌院士是世界著名的环境专家学者,发表了数百篇经同行评审的期刊论文并编辑出版了多部专著。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CEES)是中国领先的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性研究机构,拥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世界一流的仪器设备。   &ldquo 安捷伦思想领袖奖&rdquo 用于支持江桂斌院士与其团队对环境领域中新兴的、持久性和有毒物质的研究,以及环境污染物先进筛查方法的持续开发工作。   江桂斌院士及其同事在2010年《中国科学 化学》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记录到:&ldquo 中国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方面的重要性。国家支持开展了大量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项目。开发高效评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相关来源及其环境风险的方法显得至关重要。&rdquo   &ldquo 不仅限于中国,而且在全球范围,这个奖项有助于推动我们在环境化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保护人类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rdquo 江桂斌院士补充道。   安捷伦气相系统副总裁Monty Benefiel表示:&ldquo 如今中国在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政府在科学研究与环境保护方面投入了数十亿,以求缓解中国公众对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和有限水资源引发的空气和水质、食品安全及其他风险的担忧。&rdquo   江桂斌院士与其团队计划在即将开展的研究工作中使用GC/QTOF技术对中国水系统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非目标化合物筛查。他们还将采用ICP-MS(QQQ)联用技术跟踪纳米颗粒在环境系统中的传输,以更好地定性和定量分析受污染水中的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   安捷伦环境分析市场运营经理Joe Weitzel表示:&ldquo 我们很荣幸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江桂斌院士的重要研究提供支持,为中国在协调经济、工业和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提供帮助。&rdquo   安捷伦思想领袖奖为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领域的权威思想领袖的研究提供科研经费、产品和专业技术方面的支持,无疑将推动基础科学的长足进步。如需了解有关此前获奖者的信息,请访问安捷伦的思想领袖计划网站。   关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CEES)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CEES)始建于1975年,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是中国第一个致力于生态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1986年,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 (CAS) 批准,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合并,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CEES)。1999年6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CEES)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RCEES位于北京,是重要的研究生教育基地并提供了涵盖各个环境科学专业的教育计划。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公司(NYSE:A)是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诊断、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拥有 20,500 名员工,遍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在 2012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达到 69亿美元。如欲了解关于安捷伦的详细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
  • 江桂斌获2014年“消除POPs 杰出贡献奖”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5月17-18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4暨第九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POPs 2014)”在昆明隆重召开。来自国际机构、国内相关科研院所、管理部门和行业企业的代表300多人参会。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亦参加了本次会议。   POPs 2014开幕式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江桂斌颁发了本年度“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杰出贡献奖”。 江桂斌院士(因江桂斌院士参加一国际会议,无法到现场领奖,由其同事带领)   江桂斌院士同时还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和环境化学家,兼任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环境化学》杂志主编、国际环境科学领域重要学术刊物ES&T副主编。   江桂斌院士长期从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分析化学、污染机制和生态毒理学研究,2003年他组织实施我国有关POPs的第一个973项目,2008年继续负责有关POPs的973项目,他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基金委“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形态、环境过程与毒理”研究创新群体的学术带头人。他在创新POPs分析方法,创制新仪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开辟了发现新POPs研究方向。在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500余篇,所发表论文已经被SCI引用10,000余次。他以第一完成人于2003年和2011年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7年获长江学者成就奖,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集体奖和美国安捷伦公司“全球思想领袖奖”。   江桂斌院士为我国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 江桂斌院士:加强环境健康基础研究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11cbfaa2-d294-45ae-ab63-fbb8ee8fc106.jpg" title=" 201935432564080.jpg" alt=" 20193543256408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江桂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近年来,环境污染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人体健康危害。世界银行和国际卫生组织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70%的疾病和40%的死亡人数与环境因素有关。我国近年来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疾病显著上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江桂斌表示,虽然污染导致健康危害已获得共识,但环境污染物的风险与健康危害机制仍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国际性科学难题。“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数十年前就部署了环境与健康战略研究计划,我国缺乏这样一个国家层面的基础研究计划,来对相关研究进行长期稳定的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江桂斌强调,我国独有的环境污染特点决定了健康问题的特殊性,不能照搬国外研究模式与成果来解析污染与相关疾病的因果关系,我们仍需要创新研究理论与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他认为,在污染物暴露风险层面,应该重点发展新化学污染物的识别与分析检测技术,研究环境污染迁移转化规律并构建预测模型,发展典型环境污染物的风险评价、预测技术以及削减与控制技术。在污染物健康危害层面,应该重点发展前瞻性的环境健康研究新方法,解析污染物可能诱发的表观遗传效应,探明我国某些区域疾病高发的环境污染因子,并发展相应的健康保障技术与评估方法。 /p p br/ /p
  • 江桂斌院士:开展新污染物监测和治理意义重大
    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江桂斌作主题演讲。“目前已知结构的新污染物只是其总量的‘冰山一角’。”11月13日,在第十五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江桂斌在作主题为“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的演讲时表示,我国是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新污染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底数不清,环境与健康风险隐患大。开展新污染物监测并加强治理,对于可持续发展,改善人们生产生活质量意义重大。长期以来,公众对新污染物并不很了解。新污染物的绝大多数为目前大量生产和应用的化工产品,尚未有效对其生产和环境排放加以控制。江桂斌表示,我们的生活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化学品。随着化学品大量增加,有相当部分会进入到环境中,对健康产生影响。“我们课题组长期在环渤海,包括烟台这个区域做研究,在海洋里的生物体、水体包括跟海洋平行的大气里,可以发现有很多新的化学品、新的污染物。我们不知道它的结构性质,这些化合物可能已经对健康产生毒性作用。”江桂斌介绍,新污染物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跟传统污染物相比较而言。新污染物一般具有这些特征,包括目前正在生产和使用,这些化学品不是放在瓶子里,而是释放在环境当中,在环境、社会、经济、食品方方面面发挥作用。此外,其风险数据、毒性数据、健康数据缺乏。江桂斌说,目前已知结构的新污染物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新污染物未知结构、未知含量、未知毒性,亟待管控。不过,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新污染物的治理。目前,新污染物治理已被纳入国家“十四五”和中长期规划。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目前,31个省份已制定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江桂斌建议,围绕新污染物识别与溯源,突破新污染物识别和溯源的技术瓶颈;聚焦新污染物毒性效应的作用规律和分子机制,解析人群暴露所致的健康不良结果。此外,建议围绕不同环境介质中新污染物的污染治理,形成风险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 江桂斌院士:团结协作 运用光谱技术解决国计民生问题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第二十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2018年光谱年会将于2018年10月19日至22日在青岛召开(会议主页: br/ http://www.sinospectroscopy.org.cn/meeting/index.php?mid=23)。 br/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全国分子光谱会议是由中国光学学会(光谱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系列学术会议,自1979年举办第一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九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今年,适逢全国分子光谱会议四十年。四十年来,我国光谱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光谱会议作为光谱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为我国光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回顾四十年来我国光谱事业的发展历程,凝聚着老一辈科学家的坚持和奉献,也有年轻一代的积极进取和努力。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本次光谱会议前夕,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桂斌院士,请他为我们介绍中国光谱四十年来的发展概况以及未来中国光谱技术的发展方向。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400c5bfd-3328-4e6e-a835-4cd417eb08b1.jpg" title=" 将.jpg" alt=" 将.jpg" / br/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font-size: 18px " 光谱四十年 国家需求以及科研创新需求推动了光谱技术蓬勃发展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光谱分析技术从诞生至今,已经走过百年历史。而我国的光谱分析技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生产、生活以及科研工作的需求,蓬勃发展直到今天。江桂斌指出:中国光谱技术是在两方面的重要驱动力的共同推动下,逐步取得今天的成绩。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一方面是国家重大需求的牵引。建国之初,国家百废待兴。在军事、国防、矿产、民生等众多领域都急待发展光谱分析技术。在这种大背景下,许多实际需求催生、推动了光谱技术的发展。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环境、食品安全、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凸显,这些新的需求也同样推动了光谱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另一方面,除了国家需求,科学研究的自身进步也是推动光谱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光谱技术工作者,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在很多方面都有原创性的贡献。包括在激光拉曼光谱、远近红外光谱、深紫外光谱等领域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这些工作,一方面使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 另一方面,良好的技术手段也是不断创新的源头,正是有了这些技术的发展,我们才能在科学研究中有机会获得重大发现。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基于上述需求的强力推动,我国的光谱技术发展至今获得了许多成就,在众多领域都有良好的应用。如,在重金属检测领域,光谱技术作为重金属测定最准确和最灵敏的技术,一直以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国的光谱技术也在不断推进,在流式细胞、光谱成像、单细胞测定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 在环境领域,随着国家对环境监测日益重视,现场便携的高灵敏度、高通量、低成本检测仪器需求越发凸显,而光谱技术在其中必将发挥其应有价值 在食品安全、国家安全等领域光谱技术也能发挥重要能力。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江桂斌也指出,未来光谱技术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如,在日常生活中,仍需要很多小型便携的、可以实时将数据发送到数据网中的光谱仪器设备 在科研领域,则需要灵敏度更高的光谱技术,如,能够观测到单个原子、电子的迁移规律,从“很”微观发展到“更”微观。“更精细的筛选、更高的通量,都是未来光谱的发展方向。”江桂斌总结道:“未来光谱的舞台还很大。” br/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color: rgb(31, 73, 125) " 结缘数十载 运用光谱技术探索金属有机形态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谈到自己与光谱技术的缘分时,江桂斌说道,从大学进入分析化学领域,接触分析仪器开始就与光谱“相识”,并“相伴”至今。他回忆到,过去用原子光谱测定重金属,往往测定的是金属的总量,而对于金属不同的形态的分析很少。但是,重金属的环境效应很多时候都取决于金属的不同形态,当金属的形态发生变化时,其迁移性、累积性、生物可利用性以及毒性均会随之改变。例如,汞和甲基汞的毒性差异就是巨大的,曾经轰动世界的日本水俣病就是一种积累性甲基汞中毒事件。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江桂斌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从事甲基汞的分析测试研究,他将传统的测定金属总量的原子吸收等光谱仪器与色谱串联起来,进而可以得到不同形态重金属的含量。进入九十年代中期,江桂斌发现,仅仅做简单的金属化学形态分析是不够的,一方面当金属元素进入生命体内时,一定会和蛋白质结合并具有不同的功能,所以有必要进一步进行金属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另一方面,对于金属元素甲基化的现象,除了现在已知的铅、汞、锡可以形成甲基化化合物之外,其他的金属元素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并且金属甲基化需要甲基供体,除了已知的环境微生物、化学供体、以及光催化效应可以使金属甲基化之外,是否有其他的因素可以提供甲基化供体?针对上述科研问题,江桂斌的课题组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例如,课题组发现了碘甲烷可以作为汞甲基化的供体,相关的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这些金属形态的研究,都离不开原子光谱技术的应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同时,江桂斌也提到,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也做了大量光谱相关的工作。例如,为了检测地下水中的不同价态的砷,运用增强拉曼技术,研发可以在现场测试的分析仪器,该项工作对于现场测试我国地下水砷污染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br/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寄语未来 中国光谱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光谱的发展,除了在科研应用方面不断探索,也需要在光谱仪器研发、产业化道路上走得更远,这离不开国产仪器厂商的努力。江桂斌指出,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现在处在快速进步的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在不断缩短,在某些市场已经超过了国外的品牌。但是也要看到,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江桂斌表示,希望国产仪器厂商能够更加具有国际化的视野,生产出优秀的产品,依靠自身的质量和服务,以更自信的姿态同国外的厂商竞争。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谈到本次光谱大会,江桂斌表示:希望大会能够团结全国同行,帮助大家相互交流,找到学术的前沿,发现有兴趣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同时也希望在交流过程中,大家能够互相提高、互相学习。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在紧密结合科学前沿的同时,通过光谱技术解决国家经济发展以及民生领域的重大难题。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同时,他也表示希望光谱大会能够有一定的国际交流合作的内容,在促进国际交流、提升中国光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方面有所贡献。 /p p br/ /p
  • 江桂斌院士:新能源发展需重视环境污染新问题
    “发展新能源对于实现碳中和非常关键,但也要防范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作为新能源的配套产业,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迅猛,极大提升了对锂资源的需求。江桂斌表示,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锂矿开采、冶炼、产品制造、废弃电池回收等环节容易发生锂污染风险。而目前我国有关锂的环境赋存数据十分缺乏,对环境浓度剂量下锂离子暴露和慢性效应缺乏深入研究,锂污染风险待破题。“根据我们对江西锂冶炼工业区的调研,锦江河水中锂浓度从上游背景值每升1微克急剧增加到下游每升100微克以上,表明我国区域性锂污染问题已经显现。”江桂斌说。他表示,近期相关研究发现,环境相关浓度的锂离子不仅会影响植物、浮游动物、无脊椎动物的生长发育,过量锂暴露也可引起人体多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紊乱,甚至可能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而目前主流水处理工艺对溶解态锂离子的去除率低于20%,处理能力非常有限。一些特定区域,如锂工业区及周边人群可能面临较高的锂暴露风险。对此,江桂斌建议,开展专项研究工作,摸清全国重点区域锂污染的基本状况;加强相关基础研究,评估锂污染的生态环境风险;严格源头管控,加强关键污染源的锂排放控制。例如,制定相关管理规范和排放标准,加快建立废旧锂电池回收体系,减少关键污染源的无序排放。对采矿、冶炼和废旧锂电池处置等过程涉及的废水废渣排放进行监测监管,明确污染处置的责任主体,出台有关锂污染防治技术开发的扶持政策,做好废水废渣处理处置和自来水净化技术储备。江桂斌指出,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但随着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能源结构转型进入深水区,在推进新能源发展的同时,要做好可再生能源用地规模和性质研究。从全生命周期分析,光伏发电并非零碳排放、零污染,存在很多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因此需合理有序开发,积极防范新能源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 江桂斌任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据中科院人教局网站通知,经研究,决定:   江桂斌任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任期5年)   欧阳志云、吕永龙(正局级)、杨敏任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任期5年)   免去曲久辉的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职务(保留正局级待遇)。
  • 江桂斌院士和陶澍院士获环境科学与技术杰出成就奖
    ES&T与ES&T Letters近日公布,将首个“环境科学与技术杰出成就奖”(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Award)授予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江桂斌院士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陶澍院士。让我们对两位老师表示热烈祝贺!    首届环境科学与技术领域杰出成就奖将焦点投向亚太地区,该地区环境变化明显,创新机会巨大,加强合作的价值很突出。亚太地区拥有超过44亿人口,该地区在环境和健康领域面临的挑战凸显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un.org)的意义之重大。两位获奖者均是从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与大气污染等与人类切身相关的课题的杰出学者。这些致力于环境改善的有志之士通过科学研究、领导力和服务方面的锐意革新,推动了新政策的制定及在国内、地区和国际层面的实施。获奖人介绍江桂斌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获奖理由:通过基础研究及其转化、引领与服务,促进了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它新型污染物的了解与管理。  江桂斌院士是中国著名的环境化学家之一,是全球范围内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新型污染物的研究带头人。他在新型化学污染物方面的研究为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做出了重大而长期的贡献。他对新型污染物的相关发现已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纳入关于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文件。他的发现在进入公共领域和政治领域后,引起了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对在中国形成关于优先考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重要性的公众舆论起到了促进作用。江教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识别方法十分新颖,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他还发现了一种通过甲基碘将汞甲基化的新途径,对安全使用甲基碘这一环保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他还识别了纳米银在环境中的转化过程期间,银的同位素分馏效应,对于推进源解析,基本了解工程纳米粒子和大气颗粒物的环境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江教授的创新成果之一是成组毒理学分析仪,该分析仪既是化学品风险评估的有力工具,也是环境样品、食品和药物中靶向和非靶向毒物高通量筛选的有力工具。他还开发了将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相结合的分析仪器,并已售出超过900台。他所开发的汞分析法已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和有机汞的测定》中被采用。陶澍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获奖理由:通过基础研究及其转化、引领与服务,促进了对室内和大气污染的了解,推动了空气质量的改善。  通过多年的创新研究,陶澍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编制了一套高分辨率多污染源与污染物排放清单,涵盖了一次颗粒物、炭黑、有毒多环芳烃等环境污染物。该清单采用的数据均为他与团队在实地调查和开发编制排放清单新方法的过程中所采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评估煤与生物质燃料等家用固体燃料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清洁炉灶和燃料干预的影响,以及与人口迁移及城市化相关的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陶教授与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实地入户调查和测量。研究表明,家用固体燃料所造成的能源消耗、空气污染物排放、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以及与之相关的过早死亡,均较其它污染源更为严重。室内炉灶中固体燃料的低效燃烧造成了严重的室内污染,需要通过国家空气污染治理和人体健康保护工作才能得到妥善解决。这些研究或直接、或间接地在国家政策和行动中得到体现和采用。例如,凭借陶教授的奔走呼吁,在中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家用固体燃料调查首次被纳入全国普查,现已成为中国用以评估清洁供暖政策的核心内容。全国普查及据此制定的政策一方面解决了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区分了各地的清洁供暖目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也据此作出修订,反映出不同室内燃烧源对室内污染物垂直分布的影响,并考虑到了不同人群的暴露差异。陶教授还进一步调查了空气质量对社会经济状况不均衡对个人的影响。  关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杰出成就奖  该奖项旨在表彰在ES&T、ES&T Letters和美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分会所属领域通过个人研究与服务做出突出贡献,身体力行改善人类健康和/或环境的锐意革新者。我们认为这些改善应当是多元化的,其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获得政府采纳,推动公共政策革新,及/或开发得到行业和/或研究人员广泛采用的设备或处理系统。该奖获奖者应至少在ES&T和/或ES&T Letters上发表过部分关键研究成果。鉴于从研究到采用涉及的时滞较长,获奖者很可能是研究领域拥有一定资历的成员或知名度较高的带头人。但在获奖者的年龄和职业阶段方面不设限制。
  •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 新能源发展需重视环境污染新问题
    据悉,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发展新能源对于实现碳中和非常关键,但也要防范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作为新能源的配套产业,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迅猛,极大提升了对锂资源的需求。江桂斌表示,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锂矿开采、冶炼、产品制造、废弃电池回收等环节容易发生锂污染风险。而目前我国有关锂的环境赋存数据十分缺乏,对环境浓度剂量下锂离子暴露和慢性效应缺乏深入研究,锂污染风险待破题。“根据我们对江西锂冶炼工业区的调研,锦江河水中锂浓度从上游背景值每升1微克急剧增加到下游每升100微克以上,表明我国区域性锂污染问题已经显现。”江桂斌说。他表示,近期相关研究发现,环境相关浓度的锂离子不仅会影响植物、浮游动物、无脊椎动物的生长发育,过量锂暴露也可引起人体多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紊乱,甚至可能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而目前主流水处理工艺对溶解态锂离子的去除率低于20%,处理能力非常有限。一些特定区域,如锂工业区及周边人群可能面临较高的锂暴露风险。对此,江桂斌建议,开展专项研究工作,摸清全国重点区域锂污染的基本状况;加强相关基础研究,评估锂污染的生态环境风险;严格源头管控,加强关键污染源的锂排放控制。例如,制定相关管理规范和排放标准,加快建立废旧锂电池回收体系,减少关键污染源的无序排放。对采矿、冶炼和废旧锂电池处置等过程涉及的废水废渣排放进行监测监管,明确污染处置的责任主体,出台有关锂污染防治技术开发的扶持政策,做好废水废渣处理处置和自来水净化技术储备。江桂斌指出,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但随着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能源结构转型进入深水区,在推进新能源发展的同时,要做好可再生能源用地规模和性质研究。从全生命周期分析,光伏发电并非零碳排放、零污染,存在很多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因此需合理有序开发,积极防范新能源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 江桂斌院士荣膺973专家顾问组成员
    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科技部近日宣布成立第五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家顾问组,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被聘为专家组成员,任期3年。   科技部973专家顾问组的主要职责是:1)开展973计划发展战略研究,对973计划组织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 2)对973计划年度申报指南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 3)受科技部委托主持立项综合评审和咨询工作 4)承担科技部委托的其他相关工作。
  • 喜讯!江桂斌院士、陶澍院士荣获2021年ES&T杰出成就奖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2021年ES&T杰出成就奖(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Award)公布。中国环境领域两位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陶澍院士入选。该奖项是由ES&T、ES&T Letters和ACS ENVR联合设立,以表彰那些在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首届ES&T杰出成就奖聚焦于亚太地区,虽然该地区拥有44亿人口,环境和健康挑战极为突出,然而近年来亚太地区环境改变世人共睹、创新机会影响深远、各方合作也被不断加强。江桂斌院士江桂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专委会副主任。曾任国家973顾问组成员,国家纳米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现担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资环学院院长,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领域涉及化学污染物与纳米材料的分析表征与示踪方法、形态与环境行为、分子毒理学与健康效应,以及环境分析仪器研制等。在国际上较早开展了有机金属化合物形态分析、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环境行为、新型有机污染物筛选与识别、纳米材料环境应用及其毒理效应等研究。现为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B 类)“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暴露与健康危害机制”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 “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专家组组长和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分析系统”负责人。在国际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750篇,出版中英文专著15部,主编POPs系列专著16部。在国内外学术会议、著名高校和研究所作大会报告或邀请报告650余次。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长江学者成就奖、安捷伦全球“思想领袖奖”和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陶澍院士陶澍,中国科学院院士、环境地理学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环境毒理与化学学会亚太分会主席。陶澍主要研究微量有毒污染物排放、行为、归趋和效应等区域尺度环境过程;建立了中国高分辨多环芳烃排放和全球多环芳烃排放清单;证明了同分异构多环芳烃在迁移过程中的分异;建立了多介质源解析方法;在污染物区域环境归趋研究中,建立了具有空间分辨率的多介质模型、阐明了决定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异的主要机理、建立多环芳烃从产生、迁移、暴露到健康危害的系统模拟方法、揭示了有机氯农药摄入量与人体组织残留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多环芳烃呼吸暴露对中国人群的健康危害,将基因易感性等参数的变异特征引入风险模型,定量阐明了健康风险的变异和不确定性。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百余篇,其中包括ES&T论文18篇。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973课题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江桂斌院士发表2023年新春贺词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江桂斌院士发表2023年新春贺词 农历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江桂斌院士,向辛勤耕耘在分析测试领域的全体科技工作者送上最美好的祝福!江院士在致辞中回顾了协会一年来的工作进展情况,并特别介绍了即将召开的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3)的方向和亮点。秉承“分析科学,创造未来”的发展理念,BCEIA2023将更加注重生命、贴近生活、关心健康。2023年9月6-8日,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BCEIA 2023满怀激情,整装待发,欢迎海内外学术界、公司企业界和各界朋友的到来。详情请见视频。
  • 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江桂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9年12月4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结果。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江桂斌研究员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1957年11月生于山东莱阳,籍贯山东莱阳。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87年、1991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博士学位。现任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化学会ES&T杂志副主编、《环境化学》主编、《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   主要从事分析化学和环境化学研究。建立了较系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分析方法体系,在新POPs的污染水平、传输与演变趋势、累积机理和毒性效应方面开展了长期研究,为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目标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发展了系列的色谱与原子光谱联用技术,解决了有机汞、有机锡和有机砷等常见化学形态的分析问题,部分技术实现了产业化。曾获2007年长江学者成就奖、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江桂斌简介
  • 江桂斌等6名中国科学家新当选IUPAC委员
    经中国化学会推荐,以下中国科学家当选 IUPAC 相关委员会委员(2010-2011)   柴之芳 Titular Member -----------------Analytical chemistry (Division V)   江桂斌 National Representative-----Chemistry and the environment (Division VI)   姚祝军 National Representative-----Chemistry and human health (Division VII)   帅志刚 National Representative-----Committee on chemistry education (CCE)   何嘉松 Associate Member ------------Polymer(Division IV)   韩布兴 Associate Member ------------Organic and molecular chemistry (Division III)   备注: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又译 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化学相关的非政府组织,也是各国化学会的一个联合组织。   以公认的化学命名权威著称。   命名及符号分支委员会每年都会修改IUPAC命名法,以力求提供化合物命名的准确规则。   IUPAC 也是国际科学理事会的会员之一。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一行莅临皖仪科技参观指导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一行莅临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指导。皖仪科技董事长臧牧先生、副总经理臧辉先生、研发中心产品线总监夏明先生及研发综合部部长高美丽女士等全程陪同接待。会上,皖仪科技董事长臧牧先生对江院士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江院士介绍了皖仪科技战略布局和未来发展规划,江院士对皖仪科技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以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对我司整体运营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皖仪科技未来的发展给予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鼓励皖仪应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继续创新经营,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为促进生态环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会后,在董事长臧牧先生及领导班子的陪同下,江院士先后参观了公司研发实验室和展厅等,了解了皖仪科技最新的研发产品和创新技术,江院士对我司产品结构进一步深入了解,并肯定了我司研发实力,对我司产品工艺给予肯定的同时,也对如何加快技术进步、工艺升级给出建设性的指导。皖仪科技始终秉承“品质皖仪,服务皖仪”的企业精神,将全力以赴以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运用先进的环境质量监测设备,打造生态环境监测综合服务商。未来皖仪科技将砥砺前行,与您携手,以智慧园区为良好开端,共行美好生态建设!人物简介:江桂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和环境化学家。现任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资环学院院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ES&T杂志副主编兼 Asian Office主任。现为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成员等。曾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安捷伦全球“思想领袖奖”等学术荣誉和奖项。
  • 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完成换届,江桂斌连任新一届主任
    根据中国化学会《关于分支机构换届的通知》(化会字〔2022〕16号),各学科/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陆续完成。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按照换届要求完成换届,新届期将自2022年至2026年。新一届委员会委员信息如下:  新一届委员  主任:江桂斌  名誉主任:陈洪渊  副主任:谢剑炜、聂宗秀、庄乾坤、汪海林、张丽华  秘书长:汪海林  委员:  白 玉 北京大学  陈洪渊 南京大学  陈焕文 江西中医药大学  陈子林 武汉大学  蔡宗苇 香港浸会大学  陈 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段忆翔 四川大学  杜 兵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方 向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郭寅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郭良宏 中国计量大学  杭 纬 厦门大学  贺玖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黄光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赖玮毅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李惠琳 中山大学  林金明 清华大学  刘劲松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刘虎威 北京大学  刘 倩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小云 北京大学  刘 震 南京大学  刘志强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陆豪杰 复旦大学  吕 强 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  吕 弋 四川大学  聂宗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潘远江 浙江大学  钱 昆 上海交通大学  秦伟捷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史 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谭蔚泓 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  田瑞军 南方科技大学  王方军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汪海林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吴永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瑕 瑜 清华大学  谢剑炜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熊 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熊行创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许国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徐静娟 南京大学  杨福全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叶 慧 中国药科大学  叶明亮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袁必锋 武汉大学  再帕尔阿不力孜 中央民族大学  张金兰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张丽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庆合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张四纯 清华大学  张新荣 清华大学  周 江 北京大学  周 振 暨南大学/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朱 军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庄乾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江桂斌院士谈新污染物治理:要更多依靠科技、大数据及AI技术
    “比如拿我们经常饮用的一瓶瓶装水来说,不能说这瓶水里绝对没有化学品,其实为了维持水的口感和长期保存,这里面一定要添加食品添加剂,以现在的技术我们不可能把这个瓶装饮料造得绝对没有化学品。因此毒性是相对的概念,不是说这瓶水里含有化学品喝了就会中毒。”1月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桂斌来到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在院士报告厅就“新污染物的治理与健康”主题做了精彩演讲,并与线上线下超20万听众进行了交流互动。化学品的快速增长,是新污染物增加的根本原因江桂斌院士介绍,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品,但化学品的快速增长、使用,也是新污染物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新污染物涵盖了广泛的人工合成化学品或微生物,这些化学品、微生物在环境中存在可以造成健康危害,有毒性作用。说到这里,江院士以一瓶装饮料为例进行了解释,为了瓶装饮料的口感及长期保存,需要大量的食品添加剂来维持这些功能,毒性是相对的概念,不是说这个瓶装饮料里含有化学品喝了就会中毒。我国新污染物研究起步不晚,关键问题在哪里?江院士指出,我们国家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污染物的研究已有40年历史,新污染物研究我们国家起步并不晚,关键问题在哪里?“问题出在部分的基础研究并没有很好的转化为治理的标准”,他自问自答道,这说明在我们的科学管理和科学研究之中有一个连接的问题,目前我们的基础研究还不能完全直接为国家所用。另外,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二恶英等传统污染物的问题长期以来还没有得到解决,又叠加了新污染物的问题。传统污染物与新污染物问题同样需要重视,不是说我们今天讲了新污染物,传统污染物的问题就不重要。这涉及常规污染物与新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体系的构建问题。新污染物治理涉及产业的方方面面江院士认为,新污染物治理涉及产业的方方面面,对产业在未来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会带来很大的机遇。比如很多的产品需要更新换代,过去含有全氟化合物的产品是正常的,现在的状况是,部分全氟化合物已经被限制,怎么样用替代品进行替代就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当然一些新材料如果没有经过很好的风险评估,反而毒性更大,这也是可能的。但总体来看,如果拿今天的化学品跟过去几十年用的相比,整体来讲应该是走向越来越安全,这是一个总的趋势。江院士接着强调,未来环境管理趋势要从传统管理向模型化技术、大数据技术、AI技术转变。“过去20多年来我们在环渤海做了大量分析工作,通过对环渤海环境污染的大数据进行分析,过去的一些问题很好地被发现了,也总结出很多新的总体趋向,这毫无疑问对我们的帮助是十分大的。”
  • 安捷伦与RCEES合作成立“安捷伦科技全球思想领袖奖获得者——江桂斌院士实验室”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9月25日,安捷伦科技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CEES)联合成立&ldquo 安捷伦科技全球思想领袖奖获得者&mdash &mdash 江桂斌院士实验室&rdquo 。安捷伦科技新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候任首席执行官Mike McMullen先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院士江桂斌先生,安捷伦科技副总裁兼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丁再福博士(Dr. Chai-Hock Teng)等出席揭牌仪式,共同见证双方为推进环境与健康领域研究的重要时刻。 揭牌仪式现场 Mike McMullen(左)与江桂斌(右)为联合实验室揭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中国本领域最具学术影响的环境科学研究机构,拥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世界一流的仪器设备的研究平台。在揭牌仪式上,江桂斌先生作主题演讲&ldquo Environment& health: beyond the molecular era&rdquo ,回顾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近40年的发展历程 介绍当前RCEES在各前沿研究领域的概况 提出&ldquo Beyond the molecular era&rdquo 的概念。江桂斌院士表示:&ldquo 环境污染所引起健康问题是人类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安捷伦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共同致力于推动中国环境化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我非常感谢安捷伦公司为我们科研项目所提供的技术和支持,希望今后双方可以继续保持深入的合作关系,为改善环境,保护人类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rdquo   Mike McMullen表示:&ldquo 安捷伦是一流实验室和科研专家学者的首选合作伙伴。安捷伦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且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此次合作实验室的建立将充分整合生态环境中心的前沿科研实力以及安捷伦的创新科技和设备,为推动中国环境科学领域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rdquo   江桂斌于2013年获得&ldquo 安捷伦全球思想领袖奖&rdquo ,是除美国和欧洲之外第一个获此奖项的亚洲学者。此次联合实验室的建立也是&ldquo 安捷伦全球思想领袖&rdquo 项目的重要部分,旨在支持江桂斌院士与其团队在环境领域中新型持久性有毒物质的研究,以及环境污染物先进筛查方法的持续开发工作。   丁再福先生回顾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安捷伦公司的合作历史,这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2000年,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安捷伦科技亚太环境分析实验室成立,这是安捷伦在亚太地区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领域的三大实验室之一。这之后,双方多次追加对实验室的投资,使实验室由最初的规模发展为目前国内最高规格的应用实验室之一。双方的合作还包括应用安捷伦GC/QQQ分析研究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新型污染物,如PBDEs、PCNs、短链氯化石蜡等,应用GC/QTOF筛查与检测未知环境污染物。   活动尾声,与会一行参观了&ldquo 江桂斌院士实验室&rdquo ,目前进驻联合实验室的安捷伦设备包括8800ICP-QQQ和7200 GC/Q-TOF。据了解,8800ICP-QQQ将主要用于环境和食品中包括纳米颗粒物在内的污染物分析,以及金属组学分析和毒物代谢机理研究 7200 GC/Q-TOF主要用于土壤和水中的新型环境污染物分析与鉴定,目前正在开发食品和环境样品中短链氯化石蜡的分析方法 未来双方拟应用ICP-QQQ技术就环境金属组学和纳米材料的环境分析与毒性研究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Mike McMullen与&ldquo 江桂斌院士实验室&rdquo 工作人员合影
  • 江桂斌等6位中国学者入选2013“百名最具影响力分析科学家”
    日前,英国分析科学家网站公布了2013年&ldquo The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the Analytical Sciences&rdquo ,我国获此殊荣的分析科学家有6位,他们分别是: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玉奎院士、邹汉法研究员、许国旺研究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福州大学唐点平教授,以及中科院化学所陈义研究员。 按姓氏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 安捷伦授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博士“安捷伦思想领袖奖”
    安捷伦授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博士&ldquo 安捷伦思想领袖奖&rdquo 2013年10月23日,北京&mdash &mdash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A)今日宣布授予江桂斌博士&ldquo 安捷伦思想领袖奖&rdquo ,以表彰其在中国生态环境研究与保护领域的开创性贡献。江桂斌博士现任中国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CEES)主任。 安捷伦科技公司授予江桂斌博士&ldquo 安捷伦思想领袖奖&rdquo 江桂斌博士是世界著名的环境专家学者,发表了数百篇经同行评审的期刊论文并编辑出版了多部专著。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CEES)是中国领先的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性研究机构,拥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世界一流的仪器设备。 &ldquo 安捷伦思想领袖奖&rdquo 用于支持江博士与其团队对环境领域中新兴的、持久性和有毒物质的研究,以及环境污染物先进筛查方法的持续开发工作。 江桂斌博士及其同事在2010年《中国科学 化学》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记录到:&ldquo 中国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方面的重要性。国家支持开展了大量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项目。开发高效评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相关来源及其环境风险的方法显得至关重要。&rdquo &ldquo 不仅限于中国,而且在全球范围,这个奖项有助于推动我们在环境化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保护人类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rdquo 江教授补充道。 安捷伦气相系统副总裁Monty Benefiel表示:&ldquo 如今中国在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政府在科学研究与环境保护方面投入了数十亿,以求缓解中国公众对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和有限水资源引发的空气和水质、食品安全及其他风险的担忧。&rdquo 江博士与其团队计划在即将开展的研究工作中使用GC/QTOF技术对中国水系统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非目标化合物筛查。他们还将采用ICP-MS(QQQ)联用技术跟踪纳米颗粒在环境系统中的传输,以更好地定性和定量分析受污染水中的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 安捷伦环境分析市场运营经理Joe Weitzel表示:&ldquo 我们很荣幸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江博士的重要研究提供支持,为中国在协调经济、工业和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提供帮助。&rdquo 安捷伦思想领袖奖为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领域的权威思想领袖的研究提供科研经费、产品和专业技术方面的支持,无疑将推动基础科学的长足进步。如需了解有关此前获奖者的信息,请访问安捷伦的思想领袖计划网站。 关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CEES)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CEES)始建于1975年,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是中国第一个致力于生态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1986年,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 (CAS) 批准,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合并,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CEES)。1999年6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CEES)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RCEES位于北京,是重要的研究生教育基地并提供了涵盖各个环境科学专业的教育计划。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公司(NYSE:A)是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诊断、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拥有 20,500 名员工,遍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在 2012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达到 69亿美元。如欲了解关于安捷伦的详细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
  • 增补江桂斌等为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
    关于增补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的通知   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根据工作需要,环境保护部研究决定:   增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北京大学陶澍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孟伟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为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同时不再保留孟伟院士和曲久辉院士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的身份。   二○一○年一月四日
  • 江桂斌研究员:高分辨色谱/高分辨质谱方法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仪器信息网讯,2009年11月7日,由中国质谱学会有机质谱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举办的“2009年中国有机质谱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为期三天,出席会议人数达300人。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也应邀参加。   此次质谱年会为与会代表准备了丰富的报告内容,内容涉及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环境科学中的质谱应用研究以及质谱仪器研发的新技术、新进展等。仪器信息网将进行系列报道。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江桂斌研究员一直从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并且首次发现了一些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此次江桂斌研究员就有机质谱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介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江桂斌研究员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半挥发性的物质,如二恶英(Dioxin)、多氯联苯(PCBs)和多溴联苯醚(PBDEs)等,其具有在环境中难降解、长距离迁移、具有生物累积和放大效应、毒性大等特点。基于以上原因,POPs已成为各国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并且中国于2004年底正式加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工作对中国POPs研究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目前,在POPs的分析研究中,由于POPs物质分子量差别很小、含量非常低、基体复杂等,必须使用高分辨质谱进行研究。中国已经颁布的涉及高分辨质谱分析方法的国标有三项:GB/T 5009.205-2007、 HJ/T 365-2007 、HJ77.1-2008,分别适用于食品、危险性废弃物焚烧排放废气、水和废水中POPs检测。国内拥有高分辨质谱分析POPs的机构有13家: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环境分析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江桂斌研究员表示,未来中国还将配备30个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相关实验室,而其中的关键不在于资金,而在于此方面的人才。   在报告中,江桂斌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其实验室建立的高分辨色谱/质谱分析POPs的方法用于青藏高原POPs冷凝效应研究实例,证明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长距离迁移性。   江桂斌研究员认为,在POPs的分析方面,今后的研究将集中在利用光谱、色谱、质谱等技术发现更多的污染物、复杂基体的分离、化合物不同结构/手性的分离鉴定、污染物小分子与生物分子的作用,污染源追踪等方面。
  • 江桂斌课题组在发现新型化学污染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桂斌院士课题组在发现新型化学污染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建立了神经毒性效应引导的污染物识别新方法(neurontoxicity assay-directed analysis, NADA),并用于实际环境样品中效应神经毒性化合物的识别,确认了新型溴代阻燃剂四溴双酚A二丙烯基醚(tetrabromobisphenol A diallyl ether, TBBPA DAE)是样品中神经毒性风险的主要来源。相关成果在美国化学会ES&T上发表(2011, 45:5009)。   分析和识别环境中效应污染物是环境风险评价和污染物控制的基础。目前用于环境污染物识别的毒性终点主要有遗传毒性、内分泌干扰效应和水生毒性等方法,尚无有效手段对环境中神经毒性效应化合物进行识别。   研究人员将生物筛选方法与化学分析手段结合,实现了对环境样品中神经毒性风险的评价和效应污染物识别。以色谱分离技术逐级分离出活性组分,然后通过飞行时间质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和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对组分中的活性污染物进行分析和鉴定。   作为该课题组的重要研究方向,课题组在近几年先后在环境中相继发现了TBC(ES&T 2009, 43:3080)和多种PFIs化合物(ES&T 2010, 44:5755)等化学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
  • 应对有毒化学污染物向人类生存环境的挑战—访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江桂斌
    在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的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见到刚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江桂斌研究员,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午。在见他之前我看到这样的简介:江桂斌,男,1957年生,973POPs项目首席科学家,博士,研究员,1989-1991和1994-1996分别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化学所和比利时Antwerp大学化学系完成博士论文和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和生态毒理学。  这短短的几行文字是我对江博士最初的了解。  2004年2月20日上午,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分析测试领域捷报频传,由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领衔的“复杂体系成分分析及波谱结构解析的化学计量学研究”和以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江桂斌博士为首的“有毒化学污染物形态研究中的联用技术、方法学及相关机理”两项成果同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对江桂斌博士等人的研究成果是如此评价的,“该项目在有毒化学污染物形态测定中的各种新的联用技术、方法学及其相关机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若干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引发了大量的引用和后续研究”。  当问及这个奖对于他的意义时,江博士显得非常平和,表示将会把这个奖作为对自己阶段性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同时强调课题组所面临的后续研究工作依然十分艰巨,决不能因为获奖而有丝毫懈怠。  江桂斌博士获奖的课题是“有毒化学污染物形态研究中的联用技术、方法学及相关机理”。从80年代后期,江博士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他介绍说,有毒化学污染物引起的环境问题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大问题。化学污染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该物质在环境中存在的形态。有毒化学污染物形态的检测方法是研究这类物质环境化学过程、毒性特点与健康风险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在现有技术中,尚没有成熟方法能够单独用于痕量元素形态的准确测定。因此,我们主要是围绕方法学机理,联用和特效检测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  江博士指出,从有毒化学污染物分类来讲,主要有这么几类:首先是以C、H化合物为主的有机物;其次是重金属元素;第三是有机金属化合物。其中,重金属和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毒性是取决于其形态,而不是仅仅取决于总量。因此测定不同形态的化合物的含量及其形成机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而现有的分析方法却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譬如:像ICP-MS、原子吸收这样的仪器做重金属的总量测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它们无法解决重金属形态的问题,因为这些仪器没有分离功能,所以需要发展一些新的分析测试方法。而从分离的角度看,色谱技术恰恰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不同的化合物分离开,但是,现有色谱的检测器对重金属化合物的检测灵敏度又很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把光谱的高灵敏度检测技术和色谱的分离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两种分析技术的优势互补,这也是我们这个项目中的核心技术。  谈到这里,江博士给笔者举了个例子。譬如:某些自然环境中的金属,如果在其环境周围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如微生物的影响,化学的作用等),本身是稳定的,也是安全的。但一旦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甲基化作用),这个金属就有可能转化成为甲基金属化合物,那么这个金属就带有有机基团,成为有机金属化合物,而有机金属化合物就有可能进行生物积累,譬如可以富集到鱼体里,这样的鱼被人食用后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同时金属形成有机金属化合物后沸点会减低很多,易于挥发,而挥发就表明其可以参加大气循环,就可以远距离传播,从而对人类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而我们开发的低温色谱技术主要就是针对金属氢化物,金属甲基化合物分析的。为什么叫低温色谱呢?因为这些化合物的沸点一般在50℃以下,沸点较低,常温下多为气体形态,用常规色谱很难分离,需要降低色谱操作温度。我们开发的低温色谱技术最低控温范围可达-15℃~-50℃,它有别于常规色谱的色谱炉控温,是通过电控的方法来控制温度的,我们把毛细管色谱做在一个很小的电器元件上(4cm×4cm),既可以升温,又可以降温,很好的解决了这类化合物定量测试的问题,并可以进一步研究形成这些化合物的过程。这对研究大气循环,地圈及生物圈循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同时,江博士反复向笔者强调,虽然色谱-光谱联用技术是该项目的核心技术,但绝不能孤立地看待,整个项目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样品前处理过程、分离过程、测定过程、数据分析确定过程、质量保证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都做了大量工作。就拿质量保证过程来说,我们共开发出了7种环境标准物质,均被定为国家一级物质,在国内外得到推广使用。再譬如,从光谱检测技术方面而言,为了适应色谱-光谱联用技术的需要,我们开发了电热石英原子化器以取代传统的石墨炉。大家知道,石墨炉采用的是脉冲加热,瞬间可以达到很高温度,但原子化温度持续的时间很短,而我们现在做的是针对不同形态金属化合物的分析工作,要和色谱联用,这就需要原子化温度能持续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这样一来石墨炉就很难符合要求了,这就需要有一个能够恒温的原子化装置来替代它,这也是我们采用石英管作为原子化装置的主要原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博士向笔者谈到了样品前处理在当今分析测试工作中的重要性。江博士认为,随着仪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分析测试工作中的大部分工作量将会集中在样品前处理过程,样品前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最后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因此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譬如我们开发的流动注射预富集技术。作为样品传输和样品前处理的一个平台,流动注射技术是非常实用和方便的,我们在此基础之上将传统的流动注射技术和膜富集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二次富集,这样就可以对一些清洁样品(例如:水样)自动富集,还可以设定富集时间,大大提高了样品处理的自动化程度。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江博士一再表示,荣誉是属于课题组全体同志的,并多次提到其他同志在这个项目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譬如:严秀平教授在原子光谱机理、倪哲明研究员在氢化物发生-原位富集、牟世芬研究员在离子色谱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韩恒斌研究员在标准参考物质方面均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当谈到下一步的工作设想时,江博士告诉笔者,我们目前开发的联用技术主要是侧重在原子吸收方面,今后的工作重点将逐步转移到原子荧光上来,这主要是考虑到原子荧光是我们国家较少的几种有自己特色的商品化仪器,我们希望能把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技术和原子荧光技术联用起来,利用色谱分离等技术来排除样品中的干扰因素,这样就弥补了原子荧光作定性分析稍差的缺陷,再加上原子荧光价格低,将来在国内推广应用起来也会容易得多。  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江博士又带我参观了他所领导的实验室。实验室里世界一流的分析仪器,朝气蓬勃的年轻科技工作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切都使我有理由相信,中国环境分析化学领域的未来正如这悄悄走来的春天一样,一定充满阳光,充满生机,充满收获!(定稿于2004年4月)   联系方法:  电话:010-62849179   Email: gbjiang@mail.rcees.ac.cn  单位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政编码. 100085
  • 江桂斌团队在纳米材料转化过程稳定同位素分馏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倩、江桂斌研究组近期在纳米材料转化过程同位素分馏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Nature Nanotechnology,doi: 10.1038/nnano.2016.93 Impact Factor35.267,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为该工作唯一完成单位。  该研究采用了天然稳定同位素来研究环境中纳米材料的过程和来源。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纳米银在自然转化过程中的稳定同位素分馏现象,通过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测定了纳米银在转化过程中天然银同位素组成的极细微变化。研究发现不同的环境过程能够导致不同的银同位素分馏效应,进而通过同位素变化揭示了纳米银在自然水体中的转化途径与机理。这种基于天然同位素组成的研究思路完全不同于常规的基于浓度或粒度的方法,不但可以提供反应过程中不依赖于浓度的多维信息,而且无需添加任何人为标记物或放射性标记物,因此为纳米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手段。尤其是对于大时空尺度、难以人为加标的体系,该方法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研究途径。该研究将稳定同位素技术拓展到一个全新的应用领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人工纳米材料与天然纳米材料在一些环境过程中具有显著不同的同位素分馏效应。这一现象为甄别环境中纳米材料的来源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方法,从而为更准确的环境纳米毒理学研究提供了可能。  这一工作被Nature Nanotechnology审稿专家高度评价为“一项开创性的里程碑式的工作—a pioneering landmark study”。Nature Nanotechnology同期以“Nanoecotoxicology: Nanoparticle behaviour dissected”为题专门配发了两页篇幅的news and views评论文章,对该工作的背景和科学意义进行了详细解读,认为“这一发现具有相当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thefindings reported is substantial”,“这一开创性的工作证明了纳米材料的同位素分馏值得深入研究—the pioneering work of Liu and colleagues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is is an issue (isotopic analysis of nanoparticles) worth looking at”。  该研究组在环境纳米材料方面已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前期工作中发明了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线联用(CE-ICP-MS)的纳米材料表征新方法,可在单次检测中完成复杂环境介质及消费产品中纳米材料的种类鉴定、尺寸分布表征和相关离子检测,相关论文已以VIP paper发表于化学类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i., 2014, 53, 14476-14479),成为继传统电镜、光散射技术之外的一种新的纳米材料表征技术。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环境健康先导专项、科技部973项目及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支持。通过银稳定同位素分馏揭示自然水体中纳米银的天然转化过程
  • 分析科学的热点和发展方向,你都可以从这里了解 ——访BCEIA2021大会主席 江桂斌院士
    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2021)将于2021年9月27-2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召开,本届会议将继续秉承“分析科学 创造未来”的愿景,围绕“生命 生活 生态——面向绿色未来”的主题开展学术报告会、论坛和仪器展览会。本届大会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桂斌研究员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所长谭蔚泓教授担任。近期,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仪器信息网特别组织了BCEIA2021系列专访,邀约参与学术报告会组织和筹备的各领域专家,解读会议主题,分享学科发展趋势与仪器创新研究方向等,以飨读者。围绕主题设置、亮点特色、宣传推广举措等系列问题,我们邀请了大会主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江桂斌院士就BCEIA 2021的整体情况进行详尽介绍。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办出一届高水平的分析科学界的学术盛会,是大会主办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届BCEIA主办方,无论是在大会报告内容的方向、形式、分会报告主题以及细分领域的设置方面,均精心设计,力争全方位体现“生命 生活 生态——面向绿色未来”的大会主题。据了解,大会报告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生命健康,邀请全球知名科学家探讨在冷冻电子显微学、催化与表界面化学、神经化学、蛋白质组学、功能核酸等前沿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新进展,分享各自领域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十个分会报告绝大部分都有与健康和医药相关的内容,如临床质谱、临床与药物计量、药物设计中的生物磁共振技术、化学毒理学、精准医学分析与医疗诊断等。鉴于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各国科学家们在病毒传播、检测、药物及疫苗研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研攻关。为了反映时代特色,本届BCEIA 大胆创新,倾力打造“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高峰论坛”,交流抗疫过程中的成果和经验。此外,关注“十四五”时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探讨产学研融合发展,也是本届BCEIA的一大特色。本届BCEIA也将围绕国家战略需要的多个方面,组织主题多样、内容精彩的专题论坛及同期会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BCEIA2021的展览会展出面积将达到创纪录的53000平方米,将集中展示国内外先进的分析测试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设备、新的解决方案等。……欲先了解BCEIA2021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观看以下视频,聆听江院士的亲身宣讲!
  • 新污染物治理哪些短板需补齐? ——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魏源送
    3月1日起,《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版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由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如何提升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新污染物治理还需要补齐哪些短板?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魏源送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联名提交了 “关于加强新污染物治理行动的科技支撑的提案”。江桂斌院士是国内最早开展新污染物研究的专家,记者日前采访了江桂斌院士和魏源送主任。存在顶层设计不够完善、评估监测不够系统、科技支撑较弱等问题中国环境报:当前我国新污染物治理的制约因素有哪些?江桂斌:本世纪初,我国的新污染物风险防范工作正式起步,迄今虽已对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毒性效应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治理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我国新污染物治理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存在诸多短板。目前,我国在新污染物环境治理方面存在顶层设计不够完善、评估监测不够系统、科学技术支撑相对较弱等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支撑体系不足,缺乏足够的国家投入,精细化管理不足;国家层面的单行上位法尚未制定,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环境质量标准指标缺乏;全生命周期、风险预防和监控的化学品管理理念不足,企业主体、政府监管、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理念体现不足;科研技术支撑相对薄弱,没有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新污染物治理需要很大的经费支持,这也给政府和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新污染物治理成本高昂主要是因为技术、设备、运营、监管和社会成本较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治理。具体来讲,研发、应用和推广所需的技术成本较高;高端、先进的分析测试平台投资大;技术人员不足,运维及监管成本高;替代技术成本高。中国环境报:我国新污染物治理相关环境标准等方面的现状如何?魏源送: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新污染物研究起步并不晚,但相关环境监管标准条例的制定仍处在发展阶段。包括新污染物在内的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技术标准体系仍不够完善,支持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危害和暴露的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匮乏,缺少跨部门管控的技术指导文件。尽管我国在一些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但近年来,也在加大推进力度,同时加大了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逐步缩小差距。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会考虑到各自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因此其标准水平存在差异不可避免。由于我国特有的工业产业结构、使用及排放差异等因素,多种污染物共存、复合效应所引发的生态环境及健康风险问题也更为错综复杂。我们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把握节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新污染物治理体系,支撑我国新污染物管控体系的高效运行。缺乏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新污染物监测技术和设备中国环境报:我国对新污染物的监测现状如何?江桂斌:由于新污染物种类多、新增多、来源广、浓度普遍较低的特点,这就对新污染物监测技术与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监测设备方面,需要具备检测新污染物的能力,包括适用于新污染物的监测设备和技术,这些设备往往价格昂贵;在监测点位选择上,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以覆盖可能受到新污染物污染的区域;在新污染物的相关标准和方法方面,需要使用合适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监测,包括采样、分析、数据处理等环节;在人员培训方面,需要具备监测新污染物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监测人员。我国在有机污染物监测方面的人员缺口较大,现有教育的专业布局满足不了国家需求;在资金和技术支持方面,新污染物监测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包括购买、维护和更新监测设备、标准品和试剂,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方面。由于技术新、成本高,我国新污染物环境监测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尚无系统的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数据。自本世纪初开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我国率先开展了典型区域新污染物环境行为及迁移机制的相关研究,并在青藏高原、环渤海经济区、长江流域、南极、北极等区域进行了广泛的采样调查,兼顾城市和背景点位,以开展大地理尺度及长期的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工作。通过一系列原创性工作,我们在我国环境中发现了一批具有重要环境意义的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调查监测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调查监测技术体系的支撑,团队针对发现新污染物这个国际性的难题,打通了基于分子多维特征的非靶向识别技术流程。同时,研制成功世界首台成组毒理学大型分析仪器系统。这种成功范式已引起国际同行效仿,开展新污染物筛选与识别的研究工作。中国环境报:加大新污染物治理科技帮扶力度,主要帮助地方解决哪些困难?魏源送:当前新污染物的监测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监测是开展新污染物治理的基础。除了部分发达地区,一些地方的新污染物监测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新污染物监测技术和设备,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提高监测水平和效率。一些地方新污染物治理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地方科技力量相对较弱,难以独立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需要依赖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外部技术支持,提高自身技术研发能力。新污染物治理技术缺乏创新。地方治理技术相对落后,难以适应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需要依赖于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等外部技术支持,推动新污染物治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地方对新污染物的环境管理能力亟待提高。地方管理能力相对薄弱,难以有效监管和治理新污染物,需要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推动新污染物的规范治理。此外,地方治理新污染物的资金和人才相对匮乏,难以满足新污染物治理和监测的需求,需要依赖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力度,提高治理和监测能力。需要多方参与,建立一套完善的科技创新机制中国环境报:新污染物科研力量薄弱体现在哪些方面?江桂斌:现阶段,我们已经对新污染物的归趋、来源、迁移转化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等问题有了一定的研究,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果。然而,我国新污染物研究总体基础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首先,我国在新污染物领域基础研究的宽度与深度相对不足,包括污染物的生成机理、排放特征、迁移转化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对于其污染特征与生态毒理、人体暴露与健康风险、生态毒性效应及致病机制等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薄弱方面。其次,科研技术支撑相对薄弱,监测技术研发相对滞后,替代、减排、治理技术研究不足,在学科交叉研究方面还有待加强。这些差距使得我国在国际公约谈判和国内工业行业发展上较为被动,易被国外“牵鼻子”“卡脖子”。中国环境报:如何进一步完善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支撑体系?江桂斌:面对更为繁复的新污染物环境问题,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及管控工作既要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不宜机械照搬国外研究模式与结论,应当走出有自己特色的路线。进一步完善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支撑体系,需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机制,促进新污染物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新污染物治理效果,保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要进一步开展新污染物风险调查评估,深化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加强多学科交叉创新、新污染物研究和技术创新。在传统的目标分析方法之外,应更注重疑似靶向/非靶向分析方法的设计开发,强调在大数据获取及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关联扩展。实现环境化学与健康科学研究的交叉创新,发展具有 POPs 特性新污染物识别的早期预警研究体系。二要基于领域云、区块链,以及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绿色替代品。结合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开发大规模新污染物的毒性测试和优先化筛选体系。此外,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系统,推动新污染物防控与风险预警提供技术发展和理论升级。例如,可从一个化合物的结构设计开始,提出绿色化学合成的方案,从源头减少对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替代品的生产排放,为环境友好型替代品的安全设计提供虚拟筛查。三要建立新污染物治理技术平台,加强新污染物治理技术推广应用。结合试点工程,提高技术转移和转化效率,促进学术界、产业界、政府和用户之间的合作。四要加强相关环境管理立法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技术标准制定和管理体系,促进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保障新污染物治理技术的质量和效果。五要建立新污染物治理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六要积极推动新污染物治理技术研发国际合作和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促进新污染物治理技术研发的跨国交流。同时,基于我国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的需求,科技帮扶发展中国家实施新污染物治理。以上工作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为新污染物治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 江桂斌院士团队ES&T | 口罩中细颗粒物/有机污染物的识别与风险评估
    在新冠肺炎(COVID-19) 疫情爆发期间,一次性聚丙烯口罩为我们提供了有效保护。据相关统计及估计,疫情大流行期间欧美有超过60%的人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在我国这一比例达到了90%;2020年全球每月消耗约1290亿个口罩。考虑到口罩中的添加剂及副产物,以及大量微纳米级的颗粒物,大量废弃口罩导致的污染物的环境释放以及长期佩戴口罩可能造成的健康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分析与毒理研究组在口罩中污染物分析与识别方面开展了系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Disposable Polypropylene Face Masks: A Potential Source of Micro/Nanoparticles and Organic Contaminates in Humans"为题,发表于环境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 Sci & Technol (2023, 57, 5739-5750)上(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选取一次性医用口罩(DMM)、外科口罩(MSM)和 (K)N95 口罩为研究对象 表征了口罩中微纳米颗粒的形状、尺寸、数量以及化学组成;使用GC-Orbitrap/MS,通过非靶向分析技术,在口罩中鉴定出了79种有机化合物,在口罩纺粘无纺布和熔喷布脱落的微纳米颗粒上鉴定出了18种化合物; 开展了初步健康风险评估。△ 研究内容示意图(点击查看大图)01口罩中有机化合物的筛查 针对佩戴口罩中的有机化合物,研究者首先提取了完整口罩中的有机化学物质。同时,收集口罩生产原材料(散装纺粘无纺布和熔喷无纺布)中的微纳米颗粒,提取颗粒上的有机化学物质。利用GC-Orbitrap/MS,在60,000分辨率下全扫描获得高分辨数据。基于TraceFinder 5.0和Deconvolution软件,结合保留指数进行非靶向分析,在整体口罩中初步检测到79种化合物,包括苯衍生物16种、烷烃20种、酚类10种、卤化物11种、萘类5种、酯类5种、联苯类2种、酮类3种、醚类3种。在颗粒物检出的18种化合物中,有 10种与口罩中检出物重合。 TraceFinder软件非靶向分析中,数据过滤条件包括精确质量偏差、信噪比、峰强度、离子重叠窗口、谱匹配参数、保留指数差值、标准品确认等。图1以随机样品为例,展示了筛选过程中化合物数量的变化情况。△图1. 随机抽取DMM、MSM 和 (K)N95 口罩中化合物数量随过滤条件的变化(点击查看大图)△图 2.口罩中二丁基羟基甲苯(BHT)、2,4-二叔丁基苯酚(DTBP)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TMS)在Tracefinder 数据处理软件的光谱解卷积结果 (上图)与其分析标准品的 EI质谱图匹配(下图)(点击查看大图)02去除背景 从采样到测试整个过程都可能引入分析伪影。由于完全物理去除污染物无法实现,尤其是当背景和伪影峰重叠时。有效解决办法是在分析过程始终正确采用程序空白。基于程序空白,数据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任何背景可有效去除。 本文所有分析数据均附有程序空白。其中,从口罩原材料的颗粒中提取有机化合物的程序空白是对铝箔进行清洗、提取的提取液。GC-Orbitrap/MS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可自动扣除背景空白,当样品中色谱峰的响应比空白中峰响应高一定倍数时,便计入特征。 03定性识别的置信度 在非靶向和疑似靶向分析中,即使是 HRMS,仍存在假阳性率高的问题。因此,定义报告化学注释置信度的框架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Koelmel等人提出的置信框架(图3)对所识别化合物结构的可信度进行注释。口罩中共筛选出79种化合物,其中置信度为1的化合物4种,置信度为2的化合物70种,置信度为3的化合5种。置信度1有标准品。且在实验室内部用相同方法测试,对比保留时间、EI 质谱和参考质量一致。置信度2没有标准品,通过外部质谱库检索匹配到的唯一可能结构或母核相同的异构体,△RI、分子离子、EI谱图匹配。置信度3没有标准品,通过外部质谱库检索匹配到的暂定侯选物,△RI或分子离子或EI谱图匹配。置信度4没有标准品,外部谱库无匹配结果,可得到唯一化学式或化学系列类别。置信度5没有标准品。不能识别,但具有可重现的质谱图。△图3. GC-HRMS非靶向分析的置信度框架 04稳定性 在整个仪器分析过程中,每间隔 6-7 个样品注入质控混标溶液(含10个浓度均为10 ng/mL的目标物和1个内标)对 GC-HRMS 仪器的稳定性进行监测,总共测试 11 次质控样。计算每种化学品的绝对峰面积和内标校正峰面积的标准偏差,绝对峰面积RSD小于10% ,IS 校正峰面积RSD小于 4%,表明仪器的稳定性满足分析要求。△图 4. 质控混标10 种化学品的绝对峰面积 (a) 和 IS 校正峰面积 (b)(点击查看大图)05检出率 鉴定出的79种化合物中,18 种化合物的检出频率≥80%,44 种化合物的检测率低于20%,该特征在三类口罩中类似。低检出频率的化学品可能与个性化设计、制造、包装和储存条件有关,例如,在仅有的2个印刷口罩样本中检测到了5种着色剂。高检出频率的化合物反映了口罩生产中原材料和标准工艺流程相关的风险。例如,香兰素和二苯甲酮在口罩中的检出率较高,它们分别被用作塑料生产中的光引发剂,这表明口罩中存在有意添加的化学物质(IASs);此外,萘的高检出频率也说明非有意添加物(NIASs)的存在。这些有害物质或与工艺相关的未知化合物显然不属于常规检测的清单化合物,其发现依赖于非靶向分析。GC-Orbitrap/MS具备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宽线性范围、完善的工作流,非常适用于此类分析。 06健康风险评估 以3种置信度为1的酚类为例进行初步的健康风险评估,发现计算出的暴露水平处于总允许暴露限值的1%以下,提示戴口罩造成的这些化合物相关的健康风险较低。当然,有些化学品即使在低暴露水平下也可能毒性很大,并且可能会发生复合暴露,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健康风险评估。GC-Orbitrap/MS实力非凡,对口罩这类重要的日用品开展非靶向分析,鉴定出79种置信度较高的化合物,发现了与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相关的添加剂和副产物。结语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课题组主要开展新污染物的环境转化过程、毒理与健康效应研究,发展分析新技术、新仪器与新方法。研究成果发表在Nat Nanotechnol、Nat Commun、Chem Rev、Chem Soc Rev、Angew Chem Int Ed、Environ Health Perspect、 Environ Sci Technol等期刊。2021年课题组研制成功国际首台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分析系统,为环境中未知有毒污染物的筛查及复合效应等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和通用平台。课题组成员包括多名杰青、优青,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美国化学会ES&T杰出成就奖、长江学者成就奖、科学探索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 国家环保总局科学技术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
  • 江桂斌院士访谈录(视频)
    p & nbsp & nbsp & nbsp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108B696B2FD1A0D8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p
  • 青年才俊汇集 高端学术交流 |第十八届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青委会换届大会在桂林召开
    2024年8月9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的“第十八届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在广西桂林召开。本次会议由广西师范大学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承办,围绕生命科学、环境和食品分析、化学计量、药学、医学与材料等学科领域,展示和交流近年来研究开发的分析测试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近300位来自全国分析测试领域的青年精英出席本次会议,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全程报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成立于1989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壮大,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十八届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众多的青年学者通过此平台迅速成长,如今都已经成为各个学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骨干。青委会始终致力于帮助青年人成长,搭建起青年分析测试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周江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贺祖斌,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五邑大学栾天罡教授,东北大学王建华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汪海林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卢小泉教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吴爱国研究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技术部主任吴淑琪研究员等嘉宾出席本次会议。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周江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贺祖斌在大会致辞中介绍了广西师范大学的悠久建校历史与发展情况。贺书记表示将全力保障会议顺利进行,并感谢专家们的支持与参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大会致辞并作了《筛选与评估新污染物的方法与策略》大会报告清华大学 李景虹院士作《靶向蛋白降解技术PROTAC的生物分析与医学应用》大会报告茶歇过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鞍山师范学院副校长 王晓春教授主持大会报告环节南京大学 鞠熀先教授作《纳米生物传感助推生命分析化学发展》大会报告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吴爱国研究员作《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肿瘤CTC分析检测研究》大会报告东北大学 王建华教授作《微型化原子发射光谱系统与分析应用》大会报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吴淑琪研究员作《关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的介绍。吴淑琪研究员详细介绍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的设立背景、影响力及奖项申报要点,诚邀广大分析测试领域青年才俊踊跃参与申报。本届会议开设生命分析分会、环境与食品分析分会、化学计量、药学、医学与材料分会,共安排近百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仪器企业的青年分析测试工作者分享报告,探讨分析测试新方法、新技术的进展。会议还得到了上海蓝长集团、磐诺科技、岛津、SCIEX、阿尔塔科技、福立仪器、赛默飞、海光仪器等公司的鼎力支持,这些公司也带来了最新的产品信息。下午,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简称:青委会)举行了换届选举,选举产生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委员会共108人,其中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2人,秘书长1人。北京大学 周江教授当选青委会第八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鞍山师范学院 王晓春教授主持换届会议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第七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周江教授代表第七届青委会做工作总结报告在过去的六年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正确指导下,在青委会全体委员的大力支持下,秉承青委会宗旨,开展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周江主任委员从传承优秀基因,注入新鲜血液;组织重磅会议,打造学术品牌;探索活动模式,扩大区域影响;拓展交流阵地,配合协会工作等方面多维度、立体地汇报了第七届青委会的工作成果。梁琼麟副主任委员宣读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建议名单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由邓昱副主任委员作为监票人,广西师范大学田建袅教授、北京大学王冠博研究员作为计票人,会议选举产生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委员会共108人,其中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2人,秘书长1人。由宋大千副主任委员公布评选结果。宋大千副主任委员公布第八届学术委员会评选结果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名单青委会第八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集体亮相周江主任委员代表第八届青委会宣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第三届顾问委员会名单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第三届顾问委员会名单会议的最后,周江主任委员代表第八届青委会对卸任的第七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表示感谢并送上鲜花合影留念。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代表资深顾问委员发表感言。更多会议信息,请持续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