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计量员

仪器信息网计量员专题为您整合计量员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计量员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计量员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计量员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计量员话题讨论。

计量员相关的资讯

  • 中韩计量院研讨会在中国计量院昌平实验基地举行
    4月18日,为期2天的中韩计量院研讨会在中国计量院昌平实验基地举行。中国计量院院长张玉宽、党委书记于亚东,韩国计量院院长金明寿等出席了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中韩两国计量院如何更好地在计量前沿领域和新领域展开计量科技合作,探讨国际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最前沿领域,中韩计量院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所做的8个学术报告涉及公共安全、大众健康、纳米新材料以及能源科技与环境保护等热点领域及准确测量技术的最新研究应用进展与发展趋势。     张玉宽院长作了题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来五年发展”的报告。他回顾了中国计量院“十一五”期间在科研水平、测量能力、科研条件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跨越式发展,重点阐述了“十二五”期间中国计量院科技发展主要设想 他强调,计量科技发展要符合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原则和主要思路,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计量科技的需求,符合计量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并将六个“坚持”作为计量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始终将建设国际一流的计量科研机构、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作为奋斗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韩国计量院院长金明寿作了题为“韩国计量院近期发展和新活动”的报告,详细介绍了韩国计量院在计量发展以及计量前沿领域、新能源、新技术研究领域开展工作的情况以及韩国计量院未来的发展设想。   4月19日,韩国计量院专家学者代表在参观了国家计量院昌平基地实验室并与各专业所所长、科研人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后,双方院长就中韩两国计量院在更高层次上的专业领域进行科技合作进行了交流座谈。   中国计量院段宇宁副院长,韩国计量院物理计量研究所所长禹三龙博士、工业计量研究所所长赵诚宰博士、技术服务部主任康基薰博士、国际合作办公室项目经理李度永女士等中韩计量院的专家学者代表近4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 段宇宁成功当选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
    3月8日,经全体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投票表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段宇宁成功当选为新的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成为我国第三位担任该职务的专家。   国际计量委员会是国际米制公约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现任主席由德国国家物理技术研究院(PTB)院长担任,其他17名成员分别来自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美国等。我国于1976年加入国际米制公约组织,王大珩院士在1979~1993年期间担任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是担任该职务的第一位中国人。高洁院士于1993年至2009年期间担任该委员会委员。   2009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向国际计量委员会推荐段宇宁作为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候选人。今年3月8日,根据《米制公约》及其附则的规定,举行了国际计量委员会新委员的选举。经投票表决,段宇宁成功当选,成为我国第三位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   段宇宁当选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保持了我国在国际米制公约组织领导机构中的地位。这也是自我国加入米制公约组织30多年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次承担该组织领导职务。   段宇宁简介:   段宇宁 博士、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兼副院长,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质检总局“优秀中青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热能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8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亚太计量组织颁发的技术服务奖。
  • 浙江省计量院持续升级方舱计量实验室应用
    2021年9月,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计量院)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的远程智控方舱计量实验室(以下简称“方舱实验室”)正式揭牌。作为全国首个方舱实验室,通过实施“传统实验室+远程智控”技术改造,把实验室“嵌入”企业产品生产链末端,做到企业产品线上检测、零距离服务。方舱实验室运行以来,检测效率“指数级”提升,送检成本“断崖式”下降,服务满意度“跨越式”发展,深获企业好评。   今年1月发布的《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明了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计量事业的发展方向。省计量院紧跟发展需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测量体系建设,努力提升计量核心技术能力,推动方舱实验室在“有效尝试”“有益探索”后“不断深化”“持续升级”。   一、固化方舱建设标准   通过《远程智控方舱计量实验室要求》团体标准的制定,固化方舱实验室的基本要求、结构要求、资源要求、过程要求和管理体系要求,形成实验室建设标准统一、科学规范、可复制推广的指导性文件。省计量院党委书记、院长朱怀球表示,“浙江块状经济非常发达,省计量院希望把方舱实验室在仪表行业的探索通过标准固化下来,并把这套技术延伸应用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让这些有需求的企业享受到响应快、成本低、效率高的检测服务。”   成立远程智慧计量检测平台建设工作专班,统筹规划计量方舱实验室建设。注重建设发展方向与产业布局相统一,注重建设速度与建设质量相协调,注重能力建设与产业需要相匹配,科学规划方舱实验室建设,推动方舱实验室高水准建设、高效率运行、高质量发展。   二、深度融合产业发展   需求牵引,优化升级。计量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支撑性力量,而是将计量深深地嵌入产业链的每一环节,促进计量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补短板、强弱项、疏堵点,以发展思维持续升级计量方舱实验室的服务能力。   方舱实验室硬件能力提升。浙江苍南是流量仪表的产业集聚区,在2021年天信流量计方舱试验室的建设基础上,今年持续推进方舱实验室硬件能力提升。省计量院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力度,增加实验室面积和试验设备,对原有标准表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并新增临界流文丘里喷嘴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增大检测流量的上限和下限,扩展检测口径,检测能力覆盖企业的大部分流量计产品,助推浙江苍南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面推进机器换人和自动化改造,打造智慧工厂。   方舱实验室软件能力提升。省计量院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和数字化技术应用,推动方舱实验室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依托远程智慧计量检测平台建设工作专班,深度融合方舱实验室和LIMS计量智检系统,在严格保证检测公正、质量要素全控的前提下,持续提升方舱实验室业务服务能力。   方舱实验室服务范围扩大。省计量院将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全面推广方舱实验室,按照“一行业一案例一模版”的要求,在条件成熟的企业,加快推动,尤其要聚焦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块状经济龙头企业等,形成领头雁效应,带动地区、行业全面高质量发展。目前互感器、千斤顶及声速计方舱实验室等相继建设中,为加快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有效助力新旧动能转换贡献计量力量。   三、加强同行合作交流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省计量院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积极分享方舱实验室建设经验。对于来访的同行,省计量院以实际检测流程展示和宣传片讲解等方式详细介绍方舱计量实验室的运作模式和质量控制体系,并就计量检测技术和方法研究等技术问题进行细致的探讨和深入交流。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合作,让方舱计量实验室的技术创新模式为计量服务和市场监管注入新的活力。   四、寓教于学启迪人才   国务院《“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强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省计量院不断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统筹推进市场监管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教育合作,推进市场监管人才培养,培养符合市场监管现代化需求的后备人才。   浙江科技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焦庆春带领科研团队来方舱实验室参观,双方就方舱计量实验室的视频应用、网络安全、科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交流。焦庆春教授团队深耕物理网与视频应用领域,对计量方舱的创新性表示赞许。流量计方舱实验室为来访科研人员提供全面的宣传信息和讲解服务,将高校人才资源和法定计量机构仪器设备、实践资源进行融合,将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 广西计量院参加6个国家计量比对项目获满意结果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报,向社会公布29项国家计量比对结果,广西计量院参加的6个国家计量比对项目全部获得满意结果。本次广西计量院参加计量比对的6个比对项目分别是:“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检定装置、标准焦度计顶焦度”“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检定装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装置”“密度计标准装置”“中频振动加速度计”等计量比对。计量比对作为实验室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是保障量值准确可靠、提升技术机构测量能力的有效手段,比对获满意结果,充分验证了广西计量院的量值传递及校准能力。同时,广西计量院还发挥计量技术优势,作为主导实验室承担区内各类计量比对工作,每年编制比对计划,比对项目覆盖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贸易结算等多个领域,圆满完成区内压力表、冷水表等的计量比对工作,为防范实验室技术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切实培养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水平,为更好满足民生领域测量和产业发展需求、促进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计量技术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是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具有第三方公正性地位的全区最高级别(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检测机构。主要履行的职责有保证全区计量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研究建立广西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承担授权范围内的量值传递,执行强制检定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测试任务;开展校准工作;研究起草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承办有关计量监督中的技术性工作。
  • 中国计量院聘请王力军教授为首席研究员
    4月16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聘请王力军教授为首席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玉宽,副院长房庆、陆国强、段宇宁、宋淑英及党委副书记田和平等院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受聘仪式。张玉宽院长代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向王力军教授颁发了聘书。   图1:张玉宽院长(右一)、王力军教授(左一)   张玉宽院长在受聘仪式上谈到,非常高兴聘请王力军教授为中国计量院第四位首席研究员,中国计量院在计量科技研究方面又多了一份力量。“十一五”以来,国家对计量科技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计量科技事业和计量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快速发展,计量科技的创新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联合成立的精密测量实验室在王力军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了多项计量前沿领域的研究,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计量科技人才。他希望,也相信王力军教授担任中国计量院首席研究员之后,在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方面能持续地取得好成绩,在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高层次计量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能取得新成果,为中国计量院的计量事业和科技发展多出谋划策,多提好的建议和意见。   张玉宽院长表示,中国计量院将“全程绿灯”,大力支持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的发展,希望联合实验室多出科研成果,多培养出高层次的计量科技人才。王力军教授对院领导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希望能够为中国计量院在前沿计量领域研究取得更多的成就贡献自己的力量。   受聘仪式后,张玉宽院长和王力军教授就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进一步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专题探讨和交流。    图2:院领导与王力军教授合影   2009年1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共同组建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王力军教授担任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主任。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主要从事精密测量和计量前沿技术研究,充分利用计量院的计量研究综合优势和环境条件,发挥清华大学的智力、人才和信息优势,实现计量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和原创性,为双方的科技目标和学科发展服务。具体的研究方向包括空气及组分气体折射率精密测量、重力加速度绝对测量、光钟、原子钟、离子钟的研究等。   王力军教授简介:   王力军,1966年 5月生。1981年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86年毕业于近代物理系。同年经由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项目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留学,1992年获博士学位。1992年~1994年在杜克大学做博士后。1994年~1995年GeneralAtomics公司任Senior Scientist。1996年~2004年在NECResearchInstitute(Princeton)先后任研究员、资深研究员兼部门主任。2003年~2008年 任德国马普光学、信息、光电子学研究所所长,组建该研究所,是马普至今唯一一位中国籍所长。同时为德国爱兰根大学物理学终身讲席教授(C4),兼工程学教授。2008年受聘为清华大学物理系、精仪系教授。2008年入选国家第一批“千人计划”。 多年来从事量子光学、原子物理、精密测量、光电子学器件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近年来,科研方向侧重于原子钟和重力精密测量。共发表SCI论文百余篇,且被广泛引用。其博士论文两次被美国著名科普杂志 《科学美国人》报道,后被写入美国大学本科物理教材。2000年在《自然》上发表的关于透明介质中反常光速的脉冲传播实验已被引用约 500次。该工作曾被美国《科学新闻》杂志评为2000年十大物理学新闻之一。拥有美国、欧盟专利3项。为美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两次应邀参加美国国家工程院会议。并于 2006年、2009年两次受诺贝尔委员会邀请为次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建议人选。曾是美国光学学会《光学快报》副编辑(1999年~2003年)和IEEE量子电子学学刊特刊等4种国际学术刊物的特邀编辑。
  • 中国计量院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签署计量科技合作协议
    2012年9月28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合作实施协议》在美国东部马里兰州盖瑟斯堡正式签署,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出席了签署仪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玉宽和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院长PatrickGallagher作为双方代表在协议上签字。蒲长城副局长高度赞扬中美两国在计量科技领域开展的务实有效合作,这种合作是双赢的,对于两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希望在此次签署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计量科技合作是中美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今年5月1日举行的第14届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的计量科技合作专题中,中国计量院与NIST代表汇报了双方合作的成果及发挥的作用,交流进一步合作的重点方向,有关内容写入了两国政府关于“第十四届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联合声明”。    2003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和美国商务部首次签署《关于计量和标准领域合作议定书》,2008年12月续签,极大促进了两国在计量、标准及相关基础和科学领域的合作。在该议定书框架下,作为两国的国家计量院,中国计量院与美国NIST之间始终保持密切的联系,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并富有成效。此次中国计量院与NIST签署“实施协议”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双方已有的良好合作关系,并根据两国的计量需求和重点发展方向,确定开展科技合作的新领域,如在基础计量学研究领域的基本物理常数测量研究、电学和量子计量基准研究、新一代时间频率基准研究、化学计量和标准物质研究;与新兴技术相关的测量技术和计量标准研究,包括纳米技术、光度和辐射度、高能效系统、非常规能源、环境技术、气候变化监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技术层面上解决一些共同关注的问题。    通过长期的合作,中国计量院与NIST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计量院主导并与NIST合作开展的前沿基础研究项目——旨在重新定义温度计量单位“开尔文”的波尔兹曼常数测定取得国际领先的水平;今年9月,中国计量院与NIST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气候变化测量和标准研讨会”,邀请国内外20多家单位代表参加,搭建国际和国内交流合作平台,深入探讨气候变化相关计量标准和测量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中国计量院与NIST的人员交流也十分频繁,仅2012年就派出9名青年技术骨干到NIST从事中长期合作研究,并邀请多个领域的10多名NIST专家来院交流。    出席签署仪式的还有国家质检总局巡视员孔晓康,驻美使馆经商处一秘周升和,美国NIST副院长WillieMay博士和中国计量院相关部门负责人。
  • 中国计量院与土耳其国家计量院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p !--enpproperty articleid 5105110 /articleid date 2017-11-14 08:39:35.0 /date author /author title 中国计量院与土耳其国家计量院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title keyword /keyword subtitle /subtitle introtitle /introtitle siteid 2 /siteid nodeid 20556 /nodeid nodename 第二版 /nodename nodesearchname /nodesearchname picurl /picurl /enpproperty-- !--enpcontent-- !--enpcontent-- /p p style=" 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 日前,土耳其国家计量院(TUBITAK UME)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在京签署计量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计量院院长方向、土耳其国家计量院院长穆斯塔法· 赛汀塔司分别代表两国国家计量院在谅解备忘录上签字。 /p p style=" 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 赛汀塔司一行4人首先参观了位于中国计量院昌平院区的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约瑟夫森电压基准、计算电容、焦耳天平、玻尔兹曼常数测量、原子干涉重力仪、纳米材料测量、气体流量计量和化学计量实验室,与实验室主要负责人交流了有关技术细节和服务情况。随后,双方在该院和平里院区举行了交流座谈,并就开展计量合作签署谅解备忘录。 /p p style=" 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 这是中国计量院首次与中东地区国家计量院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共同关注的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和技术开发,合作构建一条横跨欧亚、辐射中东、互认互信的计量纽带,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质量基础水平提升贡献力量。 /p p style=" 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 土耳其国家计量院是土耳其科学技术研究理事会(TUBITAK)的研究机构之一,隶属土耳其科学技术与工业部。该院下设物理、力学、化学三大研究所,计量能力覆盖除电离辐射外的一般物理领域和化学领域。土耳其国家计量院在中东地区具有一定技术影响力,是欧洲区域计量组织(EURAMET)正式成员、海湾地区计量组织(GULFMET)附属成员。 《中国质量报》 /p p !--/enpcontent-- !--/enpcontent-- /p
  • 浙江省计量院圆满完成全站仪测距精度校准能力全国计量比对
    近日,浙江省计量院圆满完成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组织的国家计量比对项目“全站仪测距精度校准能力计量比对”,省计量院5个测段的比对结果|En|值均小于0.5,比对结果满意。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广泛应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变形监测领域,因此全站仪测距量值的准确可靠至关重要。此次比对在中国计量院昌平基地进行。比对期间,浙江省计量院克服沙尘暴恶劣天气,积极采取比对措施,确保比对工作井然有序、圆满完成。此次计量比对反映了省计量院计量工作水平稳定可靠、人员技术能力扎实,可确保我省全站仪测距数据准确可靠,能够为我省大型建筑、地下隧道施工以及变形监测等领域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浙江省计量院每年为数百家企业、科研院所提供全站仪测距测角技术服务,并依托高精度测绘地理信息装备测量能力为企业解决设计、研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测量难题,发挥计量引领作用。
  • 广东计量院建立全国首个交通噪声领域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交通噪声已成为我国城市环境中最主要的噪声源,其中机动车鸣笛声具有警示性强、声压级高及猝发性强等特征,因此影响尤为显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者路段鸣喇叭”。为监管禁止鸣笛区域中出现乱鸣笛情况,用于抓拍车辆违章鸣笛的电子警察--机动车鸣笛监测系统应运而生,但鸣笛监测系统却一直缺乏相应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其准确度无法保证,交警部门在对鸣笛车辆进行处罚时无法提供第三方检测证明,缺少公信力与说服力。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指示精神,凸显机动车鸣笛监测系统的计量特性,为城市交通执法提供精准可靠的依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JJG 1184?2022《机动车鸣笛监测系统检定规程》并于2022年10月29日正式实施。广东计量院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开展上述检定规程的宣贯学习,并建立了《机动车鸣笛监测系统检定装置》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全国首家取得该计量标准市场监管总局计量检定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   该计量标准使用鸣笛监测系统检定装置对设备的声压级、空间分辨力、定位误差、有效识别区域和声光图像时间一致性等项目进行校准,确保鸣笛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减少设备对行驶时的鸣笛出现误判。从2023年5月开始,广东计量院受广州市交警部门委托完成了广州市多个重点路段的机动车鸣笛抓拍点监测设备检定验收工作,为交警部门安装的机动车鸣笛监测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提供了计量支撑,助力交警快速、高效执法,为治理机动车违章鸣笛的取证提供了科学技术依据。   广东计量院作为大区级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将继续积极推动计量技术研发与法制监管结合,致力加强各类监测系统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为我国城市交通秩序管理的水平的提升和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环境奉献计量力量。
  • 浙江省计量院赴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和梅特勒公司调研
    为增强资源优势互补,加强省(市)实验室等知名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大力拓展产业服务平台建设,近日,浙江省计量院一行赴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和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开展质量专题调研。在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双方围绕产业计量,开展质量专业新设备研发、新业务拓展等方面的交流,还就计量硅球和能量天平的应用进行了技术性探讨。此外共同交流学习了即将实施的《JJG1036-2022 电子天平检定规程》和《JJG99-2022 砝码检定规程》,对规程中实施操作方面达成众多共识。梅特勒-托利多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精密仪器制造商,其产品涵盖实验室、工业、商业用称重、分析和检测仪器、设备。在梅特勒公司,浙江省计量院一行参观了其电磁力传感器生产车间、自动化检测车间、公司的校准实验室等。座谈会上,浙江省计量院介绍了院力学专业能力建设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合作方向。浙江省计量院通过调研将院实际检测工作延伸至产业端,确保检测与生产问题面对面触碰、第一时间推动解决,进一步推动省计量院电子天平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实验室高质量发展。
  • 西北计量技术委员会化学计量与分析专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西安召开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11月24日,西北化学计量与分析专业第一届委员会(以下简称“西北计量化学专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西安召开,西北五省市相关计量院所和检测院所站的有关领导、高校教师及第三方检测机构代表与会交流讨论。本次会议宣告了西北化学计量与分析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秘书长马爱文、陕西省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宋艺光、西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办公室主任陈瑛和西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姚立新等相关领导出席本次会议。仪器信息网受邀参加此次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62178376-372f-46a4-a3a2-905ac8070a91.jpg" title=" 会议现场.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会议现场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国防科技工业火炸药一级计量站总工张皋主持本次会议 strong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85c5b2b5-4ba0-46a6-9e4f-4a80ef38119f.jpg" title=" IMG_1978.png" /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国防科技工业火炸药一级计量站总工 张皋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strong 陕西省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strong 宋艺光为大会致辞。他讲到,西北化学计量与分析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是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响应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下应运而生的。它是服务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量支撑体系,是提供计量科技基础服务的具体实践和探索,它的成立对于提升西北地区产品、工厂和服务质量,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带动区域质量水平的提升,释放本地区质量组织的效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西北地区的相关计量技术机构、工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为整合西北地区化学计量与分析技术资源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他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c2f423a2-9707-4128-9ea1-3d9288d4f751.jpg" title=" 宋艺光.jpg" /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陕西省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宋艺光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西北计量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西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办公室主任陈瑛宣读了《关于成立西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计量技术委员会化学计量与分析专业技术委员会的批复》并宣布西北计量化学专委会正式成立。第一届西北计量化学专委会由62名个人委员和18个会员单位组成,张皋任主任委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07824a27-629c-48e2-8d86-a86a3d9a201d.jpg" title=" 陈应.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北计量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西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办公室主任 陈瑛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秘书长马爱文发表讲话。他首先代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对西北计量化学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讲到,西北计量化学专委会的成立恰逢其时,意义重大。计量在各行各业都发挥重要作用,希望未来西北计量化学专委会立足西北,放眼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计量的重要性,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化学计量与分析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国家先进测量体系的构建做出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b1e3098e-e04f-4ce4-bc6d-575814b61d3d.jpg" title=" 马爱.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秘书长 马爱文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在接下来的技术交流环节,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吴江涛作了题为《西安交大在流体热物性领域的研究进展》的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f1c8ae1b-a1ff-4dbf-a6b3-1b7fdd591f55.jpg" title=" 吴江.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吴江涛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西北计量化学专委会主任委员/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主任张皋对陕西国产分析仪器应用示范中心的情况作了介绍,并公布了西北计量化学专委会2018年工作计划。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3f4c83bd-9d84-4a58-84c6-76b2c310decb.jpg" title=" 张.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国防科技工业火炸药一级计量站总工 张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489b801d-3996-484e-978d-92d629686995.jpg" title=" 颁奖.jp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北计量化学专委会会员单位证书颁发仪式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d9930126-a678-4b10-9e9b-f0d2773ca2fd.jpg" title=" 合影.jp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北化学计量与分析专业第一届委员会全体委员合影 /strong /p p & nbsp   最后,西北化学计量与分析专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圆满闭幕。 /p
  • 宁波计量院理事长到访交流温室气体精密计量
    2022年2月17日,正值开年复工热火朝天之际,各政府单位也积极开展国家面对“碳中和”大目标的相关工作。宁波海尔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喜迎宁波市计量测试协会暨宁波市计量测试研究院理事长、正高级工程师阮勇等一行人莅临我司考察,交流指导针对温室气体的精密计量工作。 图 海尔欣CEO王胤(右一)与宁波计量院理事长阮勇(右二)合影 阮勇理事长此次到访,和我们进行了亲切交流,对于海尔欣光电现有的高精度温室气体、污染气体测量仪器进行了解后提出珍贵意见,并结合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总目标,对于接下来海尔欣公司的主要方向做出指导并合影留念。他明确指出:“碳中和的关键是要将低碳、环保、科技三要素紧密结合起来,抓紧落实本阶段碳中和工作任务,制造符合国内的高性价比国产仪器。” 目前,我国应用于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的温室气体测量仪器多数仰赖进口,要实现此类高端分析仪器的国产化,针对温室气体测量的完整计量标准势在必行。宁波海尔欣光电和宁波计量研究院近几年来通过密切合作,从工业用的便携式氨气测量到大气环境中的水汽监测,均收获了高质量的研发成果。宁波海尔欣光电自2014年成立以来,采用国际先进的TDLAS技术,自主研发再创新了多种温室气体、污染气体的浓度和涡动通量观测设备,包含水汽、氨气、甲烷、氧化亚氮等。有鉴于当前国内对于温室气体的计量标准仍存在进步的空间,我们期待与计量院密切的交流合作,能够携手改变目前国内相关仪器设备绝大多数需要进口的局面。
  • 福建计量院新建5项毒害气体计量标准
    日前,由福建省计量院新申请的6种气体(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可燃气体)5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一次性顺利通过了国家计量院专家的现场考核。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身边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市场上各种各样气体监测仪、报警器应运而生。然而如何更好地规范计量标准,为环境监测部门把好监测仪器的质量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次6种气体5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建立,有效保障了环境监测部门、安全防护和安全生产使用的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报警器等的量值准确,并可溯源到国家标准。该五项有毒有害气体计量标准的建立,将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环境监测工作。
  • 广东省计量院为国家计量院提供塑化剂定值技术服务
    近日,广东省计量院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供了标准物质检测定值技术服务,对奶粉和白酒中3种邻苯二甲酸脂进行了检测定值,定值结果满意。   本次标准物质联合定值任务基于广东省计量院《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特定有毒有害物质的计量与标准化应用》科研成果,根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以及特定技术要求,对奶粉、白酒中3种邻苯二甲酸脂完成检测定值,符合JJF1343标准物质定值的通用原则及统计学原理规范,定值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   邻苯二甲酸脂作为常用塑化剂,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乙烯地板、壁纸、清洁剂、润滑油和个人护理用品等数百种产品中。近年来,这类化合物引起的环境和健康危害,受到了环境科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关注,广东省计量院标准物质实验室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食品安全、生物、环保等领域标准物质的研制力度,迄今共研发食品添加剂、色素、农残、菌落等标准物质169种,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为经济社会相关领域发展提供了计量技术支撑。
  • 吉利与浙江省计量院、中国计量大学共建计量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计量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实施意见,推动浙江汽车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浙江省计量院副院长林桢一行赴吉利汽车集团下属义乌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助企开门红”走访调研,并出席吉利汽车集团、浙江省计量院、中国计量大学三方合作共建的“计量检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揭牌仪式。吉利汽车自创始以来,坚守实业,坚定不移地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国内汽车行业公认的标杆企业。调研期间,林桢一行参观了吉利动力计量检测中心,深入了解吉利汽车计量检测能力、计量检测专业资源合作和新能源转型方面计量测试需求。林桢对吉利汽车长期一贯重视计量基础性工作、专注提升汽车制造业整体计量检测能力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近年来省计量院持续以全方位服务产业为导向,与企业共谋质量基础设施各要素、全链条、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针对吉利汽车集团当前在推进产业质量基础提升、加快企业新能源转型、建设智能工厂过程中面临的产品研发制造关键参数计量测试、工艺与生产过程在线监测、产品性能在线检测等一系列问题,浙江省计量院将积极利用自身优势资源、专家团队和先进技术,聚焦汽车制造产业开展溯源链、产业链、产品生命周期和前瞻性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以建设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为抓手,推动测量活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实现计量服务与汽车制造深度融合,确保“测得出、测得快、测得准、造得精”。随后,林桢一行出席中心揭牌仪式。吉利汽车集团、义乌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学院和现代科技学院、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义乌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以及德国马尔、卡尔蔡司、克林贝格等国际知名仪器仪表制造商中国区代表参加仪式。该中心是基于省计量院与义乌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2022年签订的框架性战略合作协议,由产学研三方合作打造的涵盖知识与技术创新、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一体的综合平台。仪式期间,林桢代表省计量院致辞,并与中国计量大学、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义乌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为中心揭牌。仪式现场,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奎为省计量院陈宁、陈欢、缪建三名高级工程师颁发“测量咨询师”聘书。测量咨询师作为省计量院和吉利汽车的中枢纽带,将着力提升吉利汽车的测量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中心的顺利揭牌,标志着浙江省计量院扎根服务汽车制造产业更上一个新台阶。此次与吉利汽车、中国计量大学合作建设该中心,是浙江省计量院强化计量显性作用发挥,推进检验检测与现代测量体系深度融合发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旨在推进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计量技术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推动吉利汽车为代表的浙江汽车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 福建省碳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
    7月19日,福建省碳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福州召开。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许和木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福建省计量院池辉院长主持。该委员会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计量技术机构、重点排放行业、海洋森林碳汇、第三方服务机构等与“双碳”领域密切相关的21家单位组成。   会上,许和木副局长为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颁发了聘任证书。福建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向东为委员颁发了委员证书。   许和木副局长指出,福建省碳计量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提升福建省能源与低碳计量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效完善节能低碳计量与交易机制,对推动福建省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委员会要充分发挥好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桥梁与纽带作用,推动和帮助重点耗能及排放企事业单位做好节能低碳工作,全面加强能源与低碳计量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全省计量技术工作整体水平,让计量这块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更加稳固、更有分量、更具价值。   陈向东主任委员表示,今后委员会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指引,以服务绿色低碳发展为内容,加强计量技术、计量管理、计量服务体系研究,积极推动重点领域由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转变,为福建省节能降碳工作提供计量技术支撑。   池辉院长表示,今后委员会秘书处将积极做好委员会各项组织与协调工作,参与编制碳计量领域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协助福建省局做好福建省碳计量管理与服务工作。同时,加快对接“双碳”领域工作需求,深化碳计量技术服务,为福建省实现“双碳”目标作积极贡献。   成立大会后,委员会召开了首次工作会议,参会委员讨论通过了委员会工作细则、工作计划,并审议了2项碳计量地方技术规范。福建省碳计量技术委员会的成立为福建省构建区域发展碳计量支撑体系、开展碳计量技术研究提供了服务平台,有力夯实了福建省“双碳”工作基础。
  • 浙江省计量院1323万采购计量检测设备
    p   近日,浙江省计量院发布仪器公开采购招标公告,计划用1323万采购进口计量检测设备,同时对仪器设备的生产厂家进行了明确规定。详细内容如下: /p p strong 招标采购公告内容: /strong /p p 一.采购人名称: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p p 二.进口产品公示编号:JKCP-2016-00022 /p p 三.采购项目名称:浙江省计量院2016年度计量检测设备政府采购 /p p 四.采购组织类型:分散采购委托代理 /p p 五.采购项目概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662px height: 618px " title=" 0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insimg/ae06ec54-09d0-4c46-bba7-7163e95e0d77.jpg" width=" 654" height=" 616" / /p p img style=" width: 665px height: 554px " title=" 0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insimg/4d6099e1-2e4b-4d03-bb5b-fcb13518eda2.jpg" width=" 667" height=" 555" / /p p (除备注外其他为必填项) /p p 六.符合上述采购要求的进口产品产地、品牌 /p p img style=" width: 667px height: 97px " title=" 0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insimg/d11a7bb2-8045-47d4-96b9-dbdcc7f02f61.jpg" width=" 664" height=" 96" / /p p 七.申请理由: /p p 浙江省计量院2016年度项目建设及科研项目中需要采购涉及光学、声学、海洋产业、大气和流量等领域的设备。项目建设所需部分设备对测量范围以及准确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经前期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因国内尚无同类设备,国内设备稳定性和精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申请采购进口设备。 /p p 八.论证专业人员信息及意见: /p p img title=" 0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insimg/b3098056-8312-4160-9090-20899461f42b.jpg" width=" 668" height=" 141" / /p p 专业人员对进口产品技术性能先进性、采购必要性的论证意见 /p p 国内无同类设备;国内设备稳定性和精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建议采用进口设备。 /p p 九.其它事项: /p p 1.供应商对该项目拟采购进口产品及其理由和相关需求有异议的,可以在公示期限内(本公示发布之日后的第3个工作日),以书面形式向采购人及同级财政监管部门提出异议。 /p p 十.联系方式: /p p 1、采购人: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p p 联系人:尹瑞多 /p p 联系电话:0571-85025357 /p p 传真:0571-85025249 /p p 地址:杭州市下沙路300号 /p p 2、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名称:浙江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管处 /p p 联系人:陈军训 /p p 监督投诉电话:0571-87055741 /p p 传真:0571-56137711 /p
  • 环境监测总站、计量科学研究院获批臭氧计量标准计量比对
    为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计量比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市监计量[2020]127号),更好发挥计量比对在保障量值准确一致、支撑计量事中事后监管和提升计量技术机构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市场监管总局决定组织实施30项国家计量比对项目。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名单,臭氧A类计量比对已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市监计量发[2022]36号),为2022年A类国家计量比对项目,为环境部门第一次主导国家计量比对项目。   近年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连续组织了多次生态环境监测领域臭氧计量比对,在从量值“源头”保障全国臭氧监测数据准确、可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监测总站联合中国计量院共同申报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组织实施的臭氧计量标准国家计量比对,旨在进一步保障包括环境、计量在内的各领域臭氧测量准确可比。   本次臭氧A类计量比对要求已取得相关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及获得相关检定、校准项目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必须报名参加,请各相关单位积极做好报名工作。 双“SRP”臭氧计量实验室   监测总站目前已具备与国际计量局、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美国环保署等权威计量、环境机构相同水平的双标准参考光度计臭氧计量能力,0~500ppb臭氧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优于1ppb或1%,并可通过两台标准参考光度计间比对进一步确保臭氧测量的准确性。   在本次比对工作中,将联合中国计量院参考国际臭氧计量比对相关经验,严格按照《计量比对》(JJF 1117-2010)和《化学测量比对》(JJF 1117.1-2012)相关要求成立专家组、编制比对实施方案、开展比对实验、统计比对结果、编制比对报告,按期、高质量的做好本次臭氧国家计量比对工作,进一步保障我国臭氧监测数据的准确、可比。
  • 福建省计量院新建成一项福建最高计量标准
    日前,由福建省计量院建立的“氯离子电通量和扩散系数测定仪”福建省最高计量标准通过了专家组考核。   氯离子电通量和扩散系数测定仪是测定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仪器,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该类仪器已在厦深铁路、向莆高速铁路、厦漳跨海大桥、翔安海底隧道、平潭海峡大桥等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省计量院建成氯离子电通量和扩散系数测定仪校准装置,将为我省相关仪器使用单位提供校准技术服务,为保障我省重大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提供技术支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文章转载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福建首个机动车计量检测专业委员会成立
    记者11月23日从福建省质监局计量院获悉,福建首个机动车计量检测专业委员会已正式成立。该委员会将为保障福建机动车的安全、环保、节能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服务。   福建机动车计量检测专业委员会以福建计量测试学会为平台,依托福建计量院的技术力量,将机动车安检计量检测设备的制造商、使用方(机动车安检机构和研究机构)和服务方(检定机构)有机组织起来,各方紧密联系、相互服务、共同发展机动车安检计量检测事业。   据福建省质监局计量院负责人介绍,机动车计量检测是机动车安全检测的基础,关系到机动车安全检验的正确与否和机动车能否安全运行,福建机动车计量检测专业委员的成立,对促进福建机动车安检计量技术的研究交流和最新机动车安检设备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 量子计量创未来!中国计量院深圳创新院与HORIBA共筑计量新时代
    为应对量子时代的发展需求,国家颁布了《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明确了全新的宏伟目标:构建以量子计量为核心的先进测量体系,推动国家计量事业创新发展。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深圳创新院”)响应国家号召,与HORIBA前沿应用开发中心共同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旨在利用领先的光学光谱及计量技术,共同制定国家标准、研制标准物质,为市场监管、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持。2023年4月,双方在前沿应用开发中心开幕典礼期间为“创新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任玲玲研究员(右)与HORIBA 中国区总负责人 Yuko KIMURA女士(左)共同为“创新中心”揭幕其实,早在十余年前,HORIBA就与中国计量院共同起草了《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性能测试方法》的相关国家标准。HORIBA能够参与其中,一方面得益于其卓越的拉曼光谱技术,为标准的专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HORIBA长期与各大高校与企业建立沟通合作机制,确保了标准在起草阶段便具备高度的市场契合度。同时,在标准起草过程中,HORIBA的专业、严谨及协作精神给中国计量院留下了深刻印象,双方合作愉快且高效,为后续中国计量院深圳创新院*与前沿应用开发中心合作建立 “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新中心成立后,双方面临的首个挑战便是粒度分析技术相关的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在该项工作中,HORIBA利用粒径分析技术,发挥HORIBA SZ-100V2纳米粒度及 Zeta 点位分析仪电位样品池电渗效应小、灵敏度高的优势,为材料研究的比对、检定、校准、测试等标准贡献光学之力。△ 在前沿应用开发中心陈列的HORIBA SZ-100V2纳米粒度及Zeta点位分析仪除了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创新中心也在“标准物质研制”方面积极发力。目前,中国计量院深圳创新院、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杨有军教授以及HORIBA三方携手,为近红外探针标样研制开展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在这一合作中,HORIBA Fluorolog-QMTM科研级荧光光谱仪将肩负重任,为样品检测分析提供激发光谱、发射光谱、量子产率等关键参数的测试。同时 HORIBA NanoLog® 近红外荧光光谱仪也会用于标准物质的各项参数验证。整个研制工作将推动医疗诊断和生物标记领域的发展。而且一旦成功,它也将成为中国计量院深圳创新院与 HORIBA 合作后,在该领域出具的首个标物认证,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的杨有军教授实验室的Fluorolog-QMTM科研级荧光光谱仪及中国计量院深圳创新院实验室中的NanoLog® 近红外荧光光谱仪协同起草国家标准与联合研制标准物质的工作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但“创新中心”的蓝图远不止于此。展望未来,中国计量院深圳创新院与HORIBA前沿应用开发中心将继续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理念,深化在标物应用推广、学术交流研讨等领域的合作,同时积极探索更多元化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光学光谱及计量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我们坚信,“创新中心”将站在行业前沿,以更高的测量分析精度和更强的技术能力,为全面实现量子计量的新时代贡献科技力量!——————————————————————————————————————————————————关于前沿应用开发中心前沿应用开发中心位于HORIBA全新投资的厚立方大楼2楼,占地面积约 800 平方米,汇集了HORIBA的先进仪器与设备。依托资深的专业技术团队,前沿应用开发中心致力于与中国用户深化合作、协同创新,包括研究方法与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各领域研究人员突破技术壁垒,解决科研难题。同时,前沿应用开发中心还将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与各大高校及科研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实验室,共创知识产权,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并利用现有设备及人员优势,全力培养下一代科研人才。目前,HORIBA 在全球18个地区设有前沿应用开发中心,至今已有30多年经验,凝结全球先进技术与应用经验,前沿应用开发中心将与中国用户携手合作,共同发展,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全国新材料与纳米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印发批复,正式批准全国新材料与纳米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该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新材料技术与纳米技术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材料产业,特别是其中的纳米材料产业日益发展壮大,对相关领域的计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对新材料与纳米计量领域的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和标准物质的研究起步较晚,新材料与纳米计量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在相关国家计量技术法规的制定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能够满足新材料与纳米计量溯源要求的技术法规体系。全国新材料与纳米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以后,将积极推动建立我国新材料与纳米计量的量值溯源体系,实现新材料与纳米计量量值的准确一致。同时引导相关机构和人员大力开展新材料与纳米计量技术的研究,为新材料与纳米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计量标准对药物和诊断试剂产业发展意义重大——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李红梅研究员
    计量是研究测量的科学,是科学和工程技术赖以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计量科学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工业发展水平。11月,在南京召开的“药物及诊断试剂研发与质控—测量与标准,质量与安全国际研讨会”(简称 “TD-MSQS研讨会”),仪器信息网专访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化学所所长李红梅研究员,就我国药物和诊断试剂计量工作与相关产业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谈。李红梅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所长/研究员从实现高纯试剂的进口替代 到支撑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李红梅早期从有机小分子的计量研究做起,在高纯有机溶剂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年代,中国计量院化学所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国家十一五的支撑计划任务,支撑了一批国产企业的高纯试剂进口替代。她介绍说:“这是先前数十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通过此次联合攻关,满足重点需求的高纯试剂问题解决了,超痕量精确测量的基础就有了。”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试剂难题解决后,李红梅团队研究方向逐步推向与国民健康密切相关的临床诊断试剂和大分子生物药物。李红梅讲到 :“药物和诊断试剂计量标准对于国民健康意义十分重大。诊断试剂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要保证诊断结果准确有效,需用标准物质作为标尺,给临床诊断试剂赋值。”我国的临床领域计量标准研究和国际比对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现行国际标准明确规定体外诊断试剂(IVD)量值溯源路径,通过标准物质或参考方法,最终溯源至SI基本单位。中美贸易战背景下,诊断试剂大量依赖于进口,存在被垄断的情况,而原材料的进口依赖使其研发生产成为“卡脖子”的事情。在此背景下,李红梅团队依托于国家质量技术专项,与多家诊断试剂上市企业开展项目研发合作,她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批中国诊断试剂行业的龙头企业,让计量技术落地于企业的产品并支撑产业发展。”我国生物药物计量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只有不足10年的时间。对此,李红梅解释道,“这与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先前以仿制药为主,生物药的创新研发也是相对较晚的,随着经济和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生物制药行业迅猛发展,生物药物的合成、工艺过程控制和改进是核心技术,而计量表征就像高清眼睛,可以看到更精确、更真实的物质及其特征信息,以实现精准的过程控制和工艺改进。因此,计量研究急需持续加大投入,通过计量标准来支撑生物药物研发。”关于计量研究与生物医药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李红梅举例2008年美国的肝素事件:因在肝素药物生产中采用了一种比较劣质的原材料,导致产物中出现相应的杂质,而这类杂质的含量很低,大约在千分之一左右,但却使药物产生较大副作用,最终导致几十甚至上百人死亡。肝素事件直接促使美国药典对限量标准要求的提升,而更加严格和精确的计量标准的产生,反过来又可以指导药物研发,这是计量标准和药物研发相互支撑的典型案例。“这样的事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痕量杂质质量控制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在药物研发中十分关键。通过精准计量和计量标准,去提升产品研发的质量,实现精准工艺控制,从而提升药物研发的产业竞争力,这是基本的手段。在单抗类药物、多肽类药物等研究领域我们有更多类似案例。”李红梅讲到。大分子药物计量三大挑战:分子量大、结构复杂、基质复杂针对生物医药领域,团队目前重点开展多糖、多肽和单抗三大类生物药的计量研究。由于相关计量研究工作开展时间相对较短,大分子药物的计量技术还存在诸多挑战。首先,因生物药分子量大,定性和定量分析复杂,所以其杂质的定性定量分析是一大挑战。例如C肽的杂质分析,肽类物质的分子量并不算很大,但相较于小分子药,其杂质研究也十分复杂。目前,团队研制的C肽纯度标准物质中共有63个杂质,要确认单个杂质对药品的功效是否有影响,首先要一一定性和定量每一个杂质。C肽是直链,没有糖基和二硫键,而许多更大的蛋白分子在键合方式上更加复杂,如二硫键、磷酸化、糖基化等,这些复杂结构在解析过程中不稳定,真实的位点也会有变动,这些问题使得在揭示大分子物质结构变化和功效活性关系时增加了技术挑战。例如,通过质谱仪器分析时得到的信息量很大,其中可能产生较多的赝信号,因此,保证分析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支撑产业发展,这是第二大挑战。第三是复杂基质和痕量分析带来的技术挑战。生命科学研究,许多大分子是在血清、全血或尿液基质中,这些基质特性十分复杂,给目标物的分析带来难度;此外,目标物在基质中往往是痕量的,这又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正如李红梅讲到:“以前我们1年可以完成1-2个小分子的计量,现在我们可以实现3-5年完成一个单抗、C肽等大分子的标准物质和计量技术的研究,这速度已经比较快了。为应对目前大分子药物计量分析中的技术挑战,中国计量院在资金和人员方面加大了投入,同时对团队技术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立联盟 促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计量难点为了更加高效的解决IVD和生物药物产业发展中的计量测试难点和痛点,在今年的TD-MSQS研讨会开幕式上,成立了“全国药物及诊断试剂产业计量测试联盟”,30家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诊断试剂企业等作为首批单位在会议开幕式上签署入盟协议。李红梅讲道:“联盟成立属于顺势而为,源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在前期良好合作的铺垫下最终成立。”企业早期多是求生存,接下来是扩大规模,再然后是要做大做强。制药和IVD企业通常发展到第二阶段就有了十分明确的行业和产品标准的需求,而要发展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则要求在标准建立时与国际接轨,以便在国际平台上打造自己的品牌,如此,产业发展需求就对联盟成立产生推动力。李红梅介绍道:“目前联盟还没有对外广泛征集会员,但已经有很多的企业加入进来。现在我国IVD龙头企业在几十亿规模的比较多,我们需要打造一批百亿规模的世界级龙头企业。”谈到联盟成立后的运作机制,李红梅介绍到,“我们计划将一批国内有较强生产、服务能力以及明确计量需求的单位,同具有高端计量技术能力和前沿研发技术团队联合,以持续稳定的合作机制,形成紧密合作“大团队”,把原来量值传递较长的纵向链条模式进行扁平化发展,进一步推进前沿科技和计量标准研究对接产业化,保持与产业需求同步,这样形成有产品就有标准支撑的格局,最终可快速推进产品和产业发展。”她还表示:“未来,我们还会持续组织每两年一次的国际会议,以跟踪国际最新动态,参与更多国际标准的制定,让更多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参与,将我国企业推向国际大平台。”联盟成立后记:采访是在李红梅主持间隙进行的,作为组织该国际会议的秘书长,李红梅被称为“全场最忙的人”。有人曾形象地比喻,计量就像空气一样,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连,但往往又不被人们注意。从关键技术攻克到推进国际合作,李红梅的奔波,无非是希望中国的计量科学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更好的发展。采访中,李红梅谈到,对于我们举办的国际研讨会,许多国际专家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由对第一届会议的不以为然转为对第三届会议大力支持。有一位重量级外国专家因同期有另一个大型国际组织会议,特别向李红梅说明:“请务必协调好时间,我一定要参加你们的会议。”我问:“您觉得是什么让他们的态度发生转变?”李红梅回答:“一方面,这是在IVD和生物药物的巨大跨界交流,全球很少有的同时聚集了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平台,国际专家可利用该平台进行良好互动,充分讨论,所以他们特别珍惜这样的平台;另一方面,他们看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显著进步,他们期待中国将来为国际临床化学和国际计量委员会做出更多重要贡献。”
  • 2754万元 中国计量院重大仪器专项获批
    1月6日,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宽量限超高精密电流测量仪”项目启动会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召开。这标志着我国电流准确量值计量溯源体系研究正式启动。   电学计量是现代计量科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计量,而电流测量是电学计量的核心和基础。国内外测量电流的普遍方法是利用欧姆定律,测量待测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电压降来实现,这种测量方法所面临的一个最大困扰就是:电流通过电阻器件时会发热而导致电阻值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测量误差。因此,减小电阻的负载系数(电流通过待测电阻器件时因发热而引起的电阻值相对变化,称“负载系数”)成为电流精密测量的关键所在。目前,如何降低各种类型的电流测量仪中采样电阻的负载系数,并准确校验各种实际使用的采样电阻负载系数已成为世界各国精密电流测量技术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项目负责人张钟华介绍,该项目就是针对这一国内外长期未能解决的瓶颈问题提出的,项目组将结合用户需求,研制以极低负载效应分布式采样电阻为核心的3套科研仪器:宽量限超高精密电流测量仪、采样电阻负载系数校准装置、高稳定度恒流电源,分别开展新型电阻比材料特性、负载系数自校准方法的研究,试制开发新型高精度电阻元件,同时建立新型电阻合金材料温度系数数据库,开展我国大电流准确量值计量溯源体系的相关研究,从而实现电计量的基本单位-电流单位的准确复现,为我国电学计量体系奠定准确可靠的计量基础。   该项目包括:宽量限超高精密电流测量仪、恒流源关键部件研制、负载系数校准装置部件研制、部件机械加工及工艺研究、强直流电流高精密计量标准装置的研制、直流电流的高准确度校准、精密电流源、大功率高等级标准直电流电源、高稳定大直流电流源研制和校准和电阻负载系数的检定等10个任务。项目研制成果不仅会对我国的计量体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在仪器开发、产业化示范、节能减排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于2011年4月启动了电学计量新领域建设方案。2011年7月,在国家质检总局支持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编写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宽量限超高精密电流测量仪”建议书。2011年10月,该项目获科技部批准执行,项目执行时间为5年,项目资助金额2754万元。
  • 中国化学计量标准从跟跑国际走向部分引领——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李红梅研究员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计量一直是衡量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砝码和标志,从农业文明时代就有了度量衡,为了更高效地保证商品交换和房屋建设等人类基本需求,秦始皇了统一度量衡。如今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实现计量单位制全球统一对于科学进步、贸易和社会发展尤其重要。李红梅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所长,到今年,她已经在计量岗位上工作了35个年头。近年来,在李红梅的带领下,我国的化学计量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通过广泛开展国际间计量合作研究,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化学计量和标准物质的国际影响力。近日,仪器信息网专访了李红梅,听她讲述化学计量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对国民健康的意义和国际化发展历程。李红梅 研究员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我国食品安全测量标准工作展现国际影响力计量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立全球一致的测量系统能够为科学发现和创新、工业制造竞争力提升、国际贸易和立法等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国际合作则能够更好地促进和完善国际互认。李红梅长期任职并活跃于多个相关国际组织,对于开展国际合作,李红梅有着很深的体会。早期的官方国际计量组织,更多是由欧美国家发起并进行具体事务的实施,而如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无论在官方的国际计量组织还是非官方的国际组织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李红梅讲道:“大约十七年前,我刚进入国际组织工作时发现,无论是技术研究还是针对国际规则的制定,我们都起步比较晚,语言非母语也是一个阻碍。经过数十年来中国计量人持续的努力,我们从一开始的学习,到后来的跟跑、并跑,到现在,已实现了部分领域的领跑。”李红梅以食品安全领域的计量工作为例,讲述了我国化学计量工作如何一步步获得国际认可并起到了引领发展的作用。早些时候,李红梅提出要做国际上第一个食品领域的测量标准国际比对,当时的国际组织主席认为欧美国家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必要开展国际关键比对,但允许一些国家结合区域需求,开展研究型国际比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代表我国成功主导了食品安全领域的第一个研究型国际比对。后来,中日韩和亚太区域的同仁们达成共识,认为食品安全十分重要,很有必要开展相关测量标准的关键比对工作,同时鉴于李红梅团队早期在这一领域持续的研究成果,她被推荐为第一届亚太区的食品安全焦点工作组召集人。这样的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我国食品安全计量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再后来,我国的食品安全测量标准成果在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均产生广泛的影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大。近期,欧美国家围绕食品产业竞争力提升和大众健康需求,也大大加强了食品安全领域测量标准的研究投入。2020年,国际计量委员会将食品质量与安全列入了2030七大发展战略之一。亚太区域食品安全工作焦点工作组的工作也受到了国际计量界的认同,成为先期示范。“这是我们在国际舞台逐步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包括主动开展研究工作、对发展中国家的持续援助得到国际认可以及在国际规划和规则制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计量研究工作竞争压力还是挺大的,所以我们需要目标定位有科学性、规划布局有前瞻性、技术成果有先进性、人才队伍有可持续性,才能保证我们的计量水平保持在国际前列的水平”,李红梅讲到。除了具有对大众健康的保护意义,食品安全领域测量标准工作的另外一个重要性体现在对食品工业的支撑上。“食品工业在任何国家的工业发展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的食品工业占国内总GDP的10%以上,这样一个过万亿产业的发展通过计量技术支撑将释放更大活力,也可以实现科学防范风险。在我们多年持续努力下,食品安全测量标准的研究工作在全球范围被广泛重视起来,逐步实现了测量标准对安全的守护,同时在支撑食品工业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李红梅自豪地说。支撑和服务生物药新兴产业发展生物医药领域是当下最热的工业生产领域之一,近年来,李红梅团队结合生物药产业的发展,开展了大宗生物药的计量研究工作,在构效关系精准表征和工艺关键环节的嵌入式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李红梅介绍道:“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测量标准研究一直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使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测量标准都是等同采用国际标准。随着计量技术的深入研究,我们最终探索出计量支撑生物医药发展的路径,通过紧密结合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开展关键计量技术研究,以先进技术标准支撑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目前我国在多肽类物质的精确表征、肝素寡糖和人源单克隆抗体的标准物质研究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中肝素寡糖和C肽的标准物质均是国际首个。李红梅讲道:“这些技术和标准物质将对生物药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技术支撑作用。单抗、肝素和肽类药物涉及千亿美元的产业,所以相关计量研究工作非常重要。未来,我们还会在“十四五”期间持续深入地研究。”对年轻一代计量人的建议:既要耐住寂寞“精耕细作”,又要“勇于创新”李红梅称自己是计量战线的一名“老兵”,回顾35年的计量工作,她说:“我们的工作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60年代工作的前辈们相比,我们这些80年代工作的同志是幸运的。老一辈计量人很多工作都是从零开始的,甚至连基本的测量装置都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搭建,他们是开创者。在我的工作历程中,听取了多位老领导、老前辈的嘱托、吸收了经验、更传承了他们的开拓精神。”在潜心科研的同时,李红梅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年轻化学计量工作者。对于他们,李红梅给出了殷切的建议:第1, 要“精耕细作’。当我们确定计量研究方向后,要有牢固的基本功、耐得住寂寞,做好付出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厚积薄发的准备。急功近利做出的成果往往是“昙花一现”。第2, 要敢于创新。勇于走出舒适区,保持适度的压力感,要善于学习国际先进思路和创新方法;敢于挑战,力求在国际计量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实现部分领域引领;第3, 要交叉共融。建立更加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科学思维体系;同时要开拓视野,找准计量技术与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发展急迫需求的结合点,为我国食品药品领域“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后记:采访过程中,李红梅多次强调要准确测量,要以SI单位为“标尺”来衡量测量的准确程度。“作为计量人,追求准确是我们的基本素养,做不准的、没有研究清楚的内容不会拿出去。”出于计量工作的性质和团队所具备的能力,在三聚氰胺、新西兰奶粉投毒等需要快速准确测量的食品安全重大事件中,李红梅团队都冲到前面,为国民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历次的重大突发事件中,国家从众多备选方案中选择我们的测量技术方案,是对我们团队能力的肯定。追求精益求精和客观评价科研成果,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我们在关键时刻服务于国家急需。”李红梅如是说。
  • 浙江省计量院完成互感器校验仪国家计量比对任务
    近日,在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部署下,省计量院作为主导实验室克服疫情期间计量比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圆满完成2021年度全国互感器校验计量比对项目。这是全国首次由省级计量技术机构主导承担的互感器校验仪领域计量比对,全国各省(市)、地市级计量技术机构20家参加比对。   互感器校验仪是互感器检定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感器检定或校准过程中的唯一信息窗口,对互感器校验仪的定期检定校准是保障互感器检定装置准确度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互感器校验仪检定装置计量比对,考核各计量技术机构计量标准的可靠性和人员操作的规范性,科学评估互感器校验仪的计量溯源体系,可以全面掌握全国各省(市)计量技术机构的互感器校验仪检定装置对JJG169-2010《互感器校验仪》执行情况和检定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确保全国互感器校验仪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和统一。   目前,互感器校验仪检定装置分为电工型检定装置和电子型检定装置两种类型,由于电工型和电子型检定装置不同的设计原理,作为主导实验室,省计量院高度重视、精心筹划,科学设计比对路线,充分讨论比对实施方案,克服不同参比实验室检定装置在比对过程中的兼容问题,确保高质量完成比对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计量比对采用的传递标准是经过特殊设计,适合对整检装置进行区间核查的1级互感器校验仪,其实际误差小于0.1%,分辨率是普通校验仪同量程的10倍。因此,每家参比实验室提供的原始数据,基本上反映了其校验仪检定装置的实际误差情况,使得满意度与原始数据有着非常清晰的对应关系。通过各参比实验室提供的比对报告中测量结果、测量不确定度比对结果的分析和判定,所有21家参比实验室|En|1,比对结果均为满意。   在项目验收会上,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高电压计量站和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组成的专家组就项目完成情况、比对实施情况和比对总结报告等方面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主导实验室高效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事项,同意通过验收,并给予较好的评审分数。在比对总结会上,省计量院作为主导实验室介绍比对项目从方案制定到具体实施的整体情况,总结比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领导发表致辞,对主导实验室和参比实验室的付出和通力合作表示充分肯定。   本次比对旨在考核计量技术机构在互感器校验仪量值传递过程中,标准器配置的合理性和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客观反映互感器校验仪量传体系的完整性,为支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全区电子天平计量比对总结会在内蒙古计量院召开
    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作为主导实验室承办的电子天平计量比对项目总结会在自治区计量院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计量处副处长田碧海、自治区计量院副院长、技术负责人闫立新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兴安盟产品质量计量检验检测中心等19家参比实验室相关人员在属地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比对会上,闫立新副院长介绍了比对总体情况,参比实验室比对负责人对比对总结报告进行了宣讲,各参比实验室测量值与参考值之差在合理预期之内,各参比实验室比对结果均为满意。   电子天平是商品称重贸易结算的重要计量器具,是国家实施强制检定管理对象,其量值准确与否事关交易公平公正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也关系着市场监管部门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此次比对工作对全区电子天平量值传递的准确性、一致性进行了验证,检验了各参比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对计量标准、检定方法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有效提高了各技术机构检定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了各级计量技术机构量值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充分发挥了计量比对在保障量值传递的一致性和计量标准的可靠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9月,是自治区政府依法设置的隶属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的副厅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考核授权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校准实验室。
  • 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瞄准国际前沿服务国家目标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十一五”是国家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阶段。“十一五”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以落实“科技兴检”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院所为科技工作主线,围绕服务国家目标大局,加强能力建设,着力制度创新,在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基标准体系和标准物质体系建设、检测校准综合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计量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和质检事业发展建设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目标的能力显著增强,开创了计量科技事业新局面。      计量纳入国家规划   优秀成果不断涌现   “研究制定高精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完善检测实验室体系”写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这是计量科技第二次写入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为计量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近年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科研经费的大幅增加,在研项目数量逐年递增,优秀成果不断涌现。2009年在研课题数量为339项,约为“十五”期间科研课题数量的总和,涉及经费5.53亿元。2009年计划鉴定验收课题为149项。“十一五”前3年,鉴定验收的各类科技成果300余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950余篇,申请专利34项。200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继2006年度《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时间频率基准装置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2007年度《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项目再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度《碘稳频532nm固体激光频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广大科技工作者找准科研切入点,厚积薄发,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和潜心研究的结果。   瞄准国际计量前沿   实现科技重点突破   借助“十一五”以来国家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的大好形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乘势而上,在国际计量界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自然基准取代实物基准的攻关进程中,在针对国际单位制或将发生重大改革的紧迫形势下,把握国际计量研究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以瞄准国际计量前沿,维护国家技术主权为目标的量子计量重大前沿研究战略部署。“十一五”该院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计量基准的研制”等5项重点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3项,涉及科研课题上百项。“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计量基准的研制”重点项目,是针对国际单位制重大改革和量子计量高端技术的前沿研究,难度大、水平高,不少发达国家同类项目尚在攻坚阶段,体现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计量基准建设战略部署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这些前沿项目的启动引起了国际计量界的高度关注,显示了我国整体科技实力的大幅提高。   规划部署提升能力   支撑高新领域发展   21世纪,高新技术和社会民生新领域对计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计量科学如何支撑高新技术新领域发展,如何保障大众健康和民生安全,业已成为计量科学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使命。   “十一五”以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服务国家目标为重点,努力实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新领域计量科技战略布局和实验室能力建设的重点突破,并以昌平实验基地计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按照“探索一批、储备一批、申报一批、研究一批、应用一批”科学部署,不断优化科研重点。2008年,在前期预研的基础上,为服务国家节能减排和生物产业发展的需求,该院“生物安全”和“能源计量”两个重点项目进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并启动。同时,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先行启动纳米计量、新材料计量、环境计量、医学计量中未研究领域的前期预研,并将积极筹划申请国家科技项目的支持。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重点加强新领域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有计划地配置实验基地科研需要、新领域发展需要的仪器设备,努力实现计量科研环境的持续改善,持续加强科技基础能力。   发挥计量科技优势   服务重大工程建设   在瞄准国际计量科技前沿,开展科研攻关研究,提升对高新技术和社会民生新领域发展的支撑能力的同时,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还紧紧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计量科技的需求,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和质检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临危受命、紧急动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食品安全应急分析技术资源库”编入国家《抗震救灾应急分析测试技术手册》的工作。经过14天的昼夜奋战,该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完成了《水质组胺等五种生物多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由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7位专家作为科技部组织的应急综合检测分析专家分3批飞赴四川地震灾区,通过实地调查提出赈灾应急的技术和方法及灾后重建有关技术建议。   为确保北京奥运场馆建设各项指标安全可靠,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相关专业所积极参与了奥运场馆建设的有关测试工作,承担奥运科技专项等课题,在奥运场馆电磁环境测试、辐射安全检测、场馆几何尺寸、照明测试以及奥运食品中违禁药物检测急需标准物质的研制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为保证奥运检测量值的准确、可靠、有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在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迅速组织开展了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提供纯度标准物质,开展量值比对,研究检测方法,服务全国方法筛选,开展技术培训等工作。以坚实的技术储备仅在短短20天的时间内,成功研制“用液相色谱法测量液态奶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方法”,凭借其快速、准确、便捷、经济的特点从100多种备选方法中脱颖而出,最终形成了国家标准。为应对和缓解基层检测慢、检不准和检不了的问题及时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中,该院紧急研制50台黑体辐射源标准装置投入各地使用,为各口岸温度计的现场校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计量技术支持。为保障医疗检测设备测量分析准确可靠,成功研制了输液泵检测仪的校准装置、呼吸机测试仪校准装置,建立了全国近40万台输液泵和30万台呼吸机的量值溯源体系。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还利用技术优势为嫦娥探月工程专用器件提供计量测试 对神州七号载人航天工程进口的星空探测器和测量设备进行了微光照度校准验收 为神州七号航天工程助推火箭的燃料罐容积进行现场测试,确保火箭飞行时间和安全。为国防总装备部专门研发了一套铯原子喷泉钟,为我国的北斗定位系统和国防建设提供准确的时间频率保障。此外还为保障医疗检测设备测量分析准确可靠,成功研制了输液泵检测仪的校准装置、呼吸机测试仪校准装置,建立和完善了全国近40万台输液泵,30万台呼吸机的量值溯源体系。同时还针对三峡工程急需解决的水大流量准确测量问题开展了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市能源计量体系研究”课题,直接服务于国家西气东输重大工程,为解决天然气能量计量提供了技术支撑。仅2008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全国提供量值传递服务所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达12.8万台套,发售标准物质27.87万个单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提高支撑能力   目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昌平院区实验基地建设已竣工投入使用,一个国家综合性的计量科技研究基地已落成。和平里院区修缮改造工作持续进行,实验楼得到修缮,基础设施得到更新,实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该院更新仪器设备达9400台件,有效地缓解了仪器设备老化的问题,并为昌平院区设备配置创造了条件。   按照双院区建设设想和计量科技发展的整体思路,和平里院区将建设成为一流的检测校准服务平台 昌平院区将建设成为建设一流的计量科技创新平台,是新学科和新领域发展的培育建设基地和计量科学研究基础条件的共享基地。按照两个平台整体思路和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有计划地配置基础计量学研究、新领域应用计量学研究以及测量校准能力提升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装置,建设所需的精密测量设施条件,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资源共享水平,力求在一些领域中具备世界一流的计量科技基础条件,促进新领域及前沿领域计量基、标准研究的步伐。   整合国际国内资源   取长补短合作攻关   为有效利用社会科技资源,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国家支撑项目的多项课题中,同国内技术实力雄厚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多家单位开展合作,取长补短,合作攻关。该院与清华大学联合建立了“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共同培养一流科研人才,创造一流科研成果,推动计量前沿研究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为充分发挥高层专家的咨询作用,该院在2008年9月成立了由金国藩等11位院士和22名专家组成的计量院计量科学咨询委员会,定期听取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战略、学科发展方向、重要学术问题,重大科研项目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的咨询建议。同时还聘请国际计量界知名专家作为院科技顾问。   为提高量值传递服务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国家计量基标准体系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联合19个省院及其省计量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带动了地方计量基标准资源的有效利用,发挥了技术龙头作用,有力带动了地方计量科技水平和人才素质的提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还积极推进各地方院所选派优秀人员来院进修学习工作。为省院培养科技骨干。3年来陆续安排了新疆、辽宁等16个省院选送的41名人员来院培训,为他们了解本专业领域科研发展方向,了解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以及提高科研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得到各省计量院的广泛响应。   研究经济发展需要   准确定位自主创新   在高质量完成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出成果、上水平上下功夫的同时,认真研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发展纲要提出的重点任务,以及国家各科技计划支持的重点,并结合发展目标任务实际,编制发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5类项目申报指南”,引导科研人员超前思考和超前储备,在高质量做好国家科技储备项目上狠下功夫。   为充分研究计量科技发展潮流,瞄准计量科技前沿和经济建设需求,准确把握计量院与国外计量机构在前沿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测量能力、人员结构、研究成果等方面的差异,准确定位,提出计量科学发展的建议和计划目标,启动开展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与发达国家计量院(NMIs)的比较研究。   为使计量科技满足国家未来发展需要,在充分调研和研究的基础上,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依据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十大行业振兴发展规划,结合国家各类科技计划支持重点,启动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重点规划国家需求的计量前沿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领域计量科学研究和测量能力研究,提出科学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升自主创新和支撑发展能力。   创新机制做好保障   快出人才多出成果   为提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国际计量科学前沿研究的整体实力,该院制定了《院重大前沿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和《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对从事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探索性预研,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具备较高水平的计量基础研究和新的重点发展领域计量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了政策支持,加大了激励力度。在制度上和机制上保证了一批重大前沿研究计划的项目顺利实施,并带动了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为保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在国家科研经费不允许支付科研人员津贴的情况下,该院每年用自筹经费为科研人员发放科研绩效津贴和补贴科研运行成本,并纳入院年度经费预算计划,以保证稳定的经费来源。为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水平,奖励在计量科学研究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集体和个人,制定了《科技创新管理办法》,设立了科技创新团队奖,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和科技创新贡献奖,重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的团队和个人。为保障科研的质量和水平,在专业所和科研人员的年度考核管理办法中纳入量化的科研考核要素,如鉴定验收计划完成情况、成果的水平和应用情况、获奖情况、论文专利情况、培养人才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为适应国家科技管理政策和经费使用要求,提高科研管理效率,研究建立了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科研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为吸引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骨干,制定了《新时期计量院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建立了独立招收硕士生、联合培养博士生和博士后工作站人才培养体系。设立了青年基金、博士科研专项启动基金,培养和提高年轻科技人员的独立承担科研课题的能力。3年来得到博士基金和青年基金经费支持的青年骨干有100人左右。   近年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国家质检总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国家不断加大对计量科技的投入,拥有一批能吃苦肯钻研的科研人员,一支善于规划肯于奉献的科技管理队伍以及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环境,有一系列鼓励创新的管理机制。   瞄准国际前沿,服务国家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坚持自主创新,持之以恒,不断提升计量科技支撑能力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技工作永恒的主题。该院将继续加强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和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建设,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多出效益,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浙江计量院新建两项计量标准填补省内时间频率计量领域溯源空白
    时间作为重要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在信息化时代,高精度时间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技、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参量。近日,省计量院新建时间频率计量领域两项全省最高计量标准,填补了全省该领域的计量空白,技术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时间与频率远程校准装置用于时间标准的时间偏差、时间稳定度的远程校准以及频率标准的频率偏差、频率稳定度和频率日漂移率的远程校准。建立了原子时计量标准溯源系统、发布系统、显示及辅助系统,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时间基准UTC(NIM)的时差保持在10纳秒(10-9s)以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校准装置用于校准GNSS接收机(时间测量型)。GNSS接收机(时间测量型)主要利用GNSS卫星提供的高精度时间标准进行授时或时间测量,常用于天文台、无线通信及电力网络等领域中,用于实现时间同步,应用广泛。随着两项全省最高计量标准的建立,省计量院将为电力、医疗、交通、通讯、金融等行业提供准确可靠的时间频率量值溯源服务。
  • 苏州市计量院在 “金属膜厚量值计量比对”中取得满意结果
    近期,苏州市计量院收到了国家计量比对项目“金属膜厚量值计量比对”(项目编号:2021-B-09)结果满意的通知单。此次比对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导。膜厚加工沉积是半导体、微电子、集成电路制造中的重要环节,膜厚量值大小会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质量、功能、可靠性及寿命,由于长三角地区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膜厚量值的准确测量和溯源成为保证电子产品质量和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此次能力比对依据JJF 1306-2011《X射线荧光镀层测厚仪校准规范》,对校准过程、原始记录及校准证书的正确性、规范性进行评估。验证结果表明苏州市计量院X射线荧光镀层测厚仪校准装置运行正常,向社会出具的测量数据是准确可靠的。通过参加此次能力验证,苏州市计量院检测人员也得到了锻炼,检测技术水平获得了提升。今后,苏州市计量院还将在半导体、微电子、集成电路产业中一如既往保持能力,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贴心的服务!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