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基因库

仪器信息网基因库专题为您整合基因库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基因库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基因库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基因库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基因库话题讨论。

基因库相关的资讯

  • 中国国家基因库正式运营 配备151套国产基因测序仪
    继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日本DNA数据库(DDBJ)之后,全球第四个国家级基因库——位于深圳的国家基因库于昨日正式运营。它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基因库,相对于全球另外三个基因库而言,国家基因库样品保存的规模、存储量和可访问的数据量皆是全球最大。在这里,经过对基因的解码到重编,解读到书写,合成与编辑等,已经灭绝的物种或可再复活。未来,这里将是一个科普平台,会有更多公众走入其中,对话科学。国家基因库内的猛犸象雕塑格外引人注目。  规模 储存样本超过1000万份  国家基因库的占地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1.6万平方米,已经投入使用的第一期建筑面积4.75万平方米。还将有二期、三期建设。中国拥有的这艘“诺亚方舟”,承载着人类及其他生物的遗传样本和密码。  记者了解到,历时五年准备,国家基因库在生物大样本及资源存储、基因测序、数据库建设、基因合成、基因编辑及产业应用等方面,多项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它是全世界最大的综合性基因库,其中,样本库已储存样本超过1000万份 数字化平台年产数据5Pb以上 活体库保护和保存世界约三十万种植物、百万种动物、近千万种微生物活体资源。馆内展示着各种动物的标本。  优势 对数据研发利用有更大作为  位于深圳大鹏新区的国家基因库是继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日本DNA数据库(DDBJ)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级基因库。前三个基因库更多的是以保存数据为主,但我国的国家基因库不仅仅有利于生态保护,对数据的研发、利用会有更大的作为,比如破译基因密码,还能作用于精准医疗。  其中,在精准医疗方面,国家基因库启动的百万云健康队列项目,“从母亲怀孕到小孩4岁中间的关键点对母亲和小孩的关键的遗传信息、关键的生物样本和一些生理特征进行详细的保存,以此建立起母婴健康最强的机械和队列,同时对母婴健康的精准医疗提供数据库的服务。”据国家基因库执行主任徐讯介绍,国家基因库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存样本、存数据、存信息,但同时我们还要把储存利用到推动产业发展中去,我们不仅面向科研,还面向推动中国精准医学、精准农业的发展。深圳国家基因库内部。  探秘 立于氧吧腹地与自然相融合  这个外观仿若巨大梯田的建筑,就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街道下沙片区“禾塘仔”地块,每一层建筑都倚着山体的自然坡度建设,有山体结构的支撑,与自然融为一体。国家基因库的建筑设计理念参考桃花源、梯田、山石、三生(生态、生产、生活)融合的概念 ,是一个与外界相对独立的生态建筑。一走入国家基因库,随处可见的装潢则恰如其分与科学靠拢,比如,那段从大厅通往二楼的库房的楼梯,螺旋状上升,设计的就是一个DNA的形状。  国家基因库站在“氧吧”的腹地上,面朝大海,三面环山,“站在这里,PM2.5的浓度要比市区低几个数。”国家基因库讲解员说。  在国家基因库内,有两头巨大的古铜色的猛犸象显得很特别,“有人问国家基因库为什么要放着两头猛犸象。”徐讯解释,猛犸象其实是一个消失了的物种,5000年前是大型的哺乳动物,但是它的细胞可以完整地保存,因为这样的保存我们才可以恢复出来胚胎,“如果有合适的母体的话就可以重新复活猛犸象。”而这,正是利用基因合成生命的结果。在大堂,除了展示庞然大物外,一些草本植物、微小生物也登台亮相。数据机房。它的存量假如一个人每天24小时看电影,可看十万年。  高大上 设备动辄数亿元  在国家基因库内,动辄数亿元的国际前端设备在这里安家后,已经开始运作。  记者了解到,位于3楼的左侧是测序机房,这里摆放着我国自主研发的150台BGI-Seq500基因测序仪,以及一台造价2000万美元的Revolocity超级测序仪。这些设备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最终会面向全球的科研机构、企业发布。位于5楼的样品区,摆放着温度最低可以达到零下90摄氏度的国产牌冰箱,每台冰箱储存十几个样本,“冰箱主要存储的是RNA、DNA,还有一些血浆,目前存储了有550万个样本,样本量每天都会增加,深圳地区现在增加有6台样本量。”据该区的解说员说。  未来将是 科普教育平台 公众可参观  在9月22日新快报ZAKER广州频道的直播网友互动环节,在观看国家基因库的现场直播后,就有网友惊叹表示:“我也想去看看。”如何走进国家基因库?能否近距离接触这些高精尖的设备?据记者了解,国家基因库不仅是生物样本资源和生物信息数据的储存、利用平台,也将是一个科普教育平台。未来将能有更多的公众走进国家基因库,与科学对话。“等完全建好后,在我们的网站会提供公众参观的方式,我们是最大的基因库,科普教育也是我们其中之一的功能。”徐讯说。  成立国家基因库,能改变什么?  新快报:这个基因库是按照什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的?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我们是一个公益性、担负着国家使命的国家基因库,当然是免费的,但是有人是付费做的,我们鼓励大家都为人类社会发展做贡献。越早地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共享、共为,你就可以得到更大的效益。  新快报:国家基因库的成立对基因组的理解会有什么促进作用?  汪建:大数据能够很清晰地揭示规律,我们不需要那么多假说,大数据驱动模式会形成一种全新的模式。
  • 中国首座国家基因库落户深圳 首期投资1500万
    深圳生物产业又有重磅好消息。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已批复同意深圳依托华大基因研究院组建国家基因库,这是中国首次建立国家级基因库,首期投资为1500万元。   目前,全球仅美国、日本和欧洲建有三个国家级基因库。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深圳国家基因库的组建,中国在生命科学研究及生物信息安全领域的水平将显著提升,有望在生物云计算、基因数据产出存储分析、生物样本保存等方面形成中国标准,谋求国际话语权。   生物样本库和基因数据库相结合   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意见指出,深圳国家基因库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制订生物实验样本处理和基因数据分析的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建立高效生物信息数据处理与储存管理系统、可溯源性样本管理系统,逐步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基因库 围绕医药、农业、微生物等产业的重点领域,建立基因资源研究开发的基础支撑条件,开展技术服务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增强我国生物产业的创新能力。   根据规划,国家基因库建设分近期和中远期两个阶段,今年要实现近期目标,投资额度为1500万元,由深圳市与华大基因共同筹集。   深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2015年前,国家基因库主要建设内容是储存生物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数据的基因信息数据库,构建高性能计算储存集群系统,实现对数据总量达Eb(1018字节)量级的访问支持 建设完善生物样本库及配套的自动化样本处理流水线,完成保存300万份可溯源的生物实验样本。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国家基因库在深圳生命科学基因库的基础上组建,采用生物样本库和基因数据库相结合的建设模式。专家称,这种模式在国际上是一大创新,更加符合生命科学研究的规律和未来生物产业发展的需求。   两至三年赶超国际三大基因库   目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均把基因数据资源储备列入战略计划,巨资建立了国家级的基因数据库,包括NCBI、EMBL、DDBJ及层次不同的生物样本库,几乎形成垄断。近十年来,我国每年基因数据产出成倍增长,但缺乏完善的基因库,大量具有中国种群独特性的生物基因数据无法得到妥善保存,每年向三大国际数据库提交海量的基因数据,对我国基因资源安全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经济利益损失也难以估量。   正因为此,中国开始考虑筹建国家基因库。深圳生物产业发达,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居国内前列,而且深圳正在全力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综合优势显著。另外,深圳还拥有华大基因等领先的基因研究机构。据悉,华大基因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研究中心,在基因组科学研究上居国际领先水平。种种优势叠加,使深圳成功获得了组建国家基因库的机会。   深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基因库是公益性非盈利机构,定位于服务国家战略的国家级创新科研基础设施。现在,深圳正加紧成立深圳国家基因库管理委员会,加强基因库的管理,创新探索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形成高效运转的公益性服务模式。该负责人透露,深圳国家基因库力争通过二至三年的建设,实现基因信息的容量和数据质量全面超越国际三大基因数据库,在生物医学、生物农业和能源等领域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为我国生物经济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将推动促进我国高性能超级并行计算机、高速网络设施和具备超大数据吞吐能力存储设备的研发,推动我国相关IT产业的二次腾飞。
  • 国家基因库二期将在山中选址建“地下冷库”
    p   位于深圳大鹏的国家基因库,是继美国、欧盟和日本之后,全球第四个也是最大的综合性基因库,被称作中国的“诺亚方舟”“种子银行”。8日,记者从国家基因库了解到,国家基因库二期正在建设中。 /p p   国家基因库包括“三库两平台”。“三库”指的是干库(生物信息数据库),湿库(生物资源样本库)与活库(生物活体库),“两平台”指的是“写平台”,即合成与编辑平台,以及“读平台”,也就是数字化平台。国家基因库有60PB的数据存储能力,已开放40余个数据库,访问量达到1.18亿,有2000万份可溯源生物样本储存能力。它以生物资源为依托,形成资源到科研到产业的全贯穿、全覆盖模式,实现大资源、大数据、大科学、大产业的整合与应用。其应用方向包括人类健康、新型农业、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等。 /p p   国家基因库一期已于2016年正式投入运营。据介绍,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基因库二期在山中选址,建设“地下冷库”,将进一步提升样本储存能力,保障存储安全。届时,它也将因地制宜,有效利用附近的液化天然气冷能、风能和水能来冷却样本,节约能源。 /p
  • 全球最大基因库深圳开门迎客 2000万美元超级测序仪开启工作
    深圳东南部大鹏半岛被政府规划为“生态岛、生物岛、生命岛”,也被称为深圳最后的“桃花源”。这里有一座状似哈尼梯田的建筑依山面海而建,这就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基因库。9月22日,国家基因库开门迎客的当日,来自国内外政界、产业界以及媒体界的人士聚集于此。人们欣赏着别致建筑,也在探寻,如此大库究竟何用?  为什么要建全球最大基因库  美国、欧盟、日本先后建立了大型基因数据库,这三大基因数据库的生物信息数据几乎涵盖了所有已知的DNA、RNA和蛋白质数据。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称,我国每年产出的大量基因数据也存在国际三大数据库中,如果国内不能保存我国独特的基因数据,这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同时,国家基因库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有重要意义。  国家基因库主任梅永红介绍,国家基因库一期占地面积4.75万平方米,还有二期待建。与三大世界级的基因库不同,中国国家基因库不仅仅是数据库,更是国际上现有的各类生物样本库、数据库、生物多样性库、疾病库等的综合升级版。除了“干库”(即基因、蛋白、分子、影像等多组学生物信息数据库)、“湿库”(多样性生物样本和物种遗传资源库)之外,国家基因库还引入了“活库”,即生物活体库,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梅永红称,“在农业时代,拥有更多的耕地,就意味着拥有了优势 在工业时代,拥有更多的能源,你也具有了相应的优势 在生命时代,拥有更多的基因资源,并对这些资源加以认知和利用,就在新时代拥有了自己的优势。”  不但要保留信息还要制造生命  国家基因库的三楼数字化平台摆放着华大基因自主研发的150台BGI-Seq500基因测序仪和一台造价2000万美元的超级测序仪,后者全球共六台,其中两台在中国。国家基因库执行主任徐讯介绍,“这里每年产出5个PB的数据量,什么概念?如果做全基因组深入测序的话可以做1.5万个,做基因筛查可以做一千万个,未来将达到10个PB的产量。”  此外,还有基因组合成与编辑平台。走进国家基因库大门,首先看到一个巨大的猛犸象雕塑。徐讯说,“这个大型的哺乳动物灭绝了,但是它的细胞可以完整的保存,因为这样的保存我们才可以恢复出来胚胎,如果有合适的母体的话就可以重新复活猛犸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做遗传物质保存,要做读和写的原因,为什么要做合成的原因。我们计划在2020年的时候完成10万个噬菌体的合成,如果项目完成可能会对治疗疾病产生新的希望。同时,我们还将完成全球第一个动物基因组和全球第一个植物基因组以及人类21号染色体的合成。”他表示,人工合成新生命的完成不仅仅应用广泛,而且对人类自身和生命本质的认识将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国家基因库服务全社会  和世界其他单一的基因数据库以服务科研为主不同,深圳国家基因库是综合性的,不仅仅有科研的数据,还有产业的数据,它不仅仅面向科研,同时也面向产业,给产业机构提供服务和支持。国家基因库的启动同时,国家基因库公共平台的公共服务也正式对外开始提供。  徐讯介绍,国家基因库数据中心,将为公众提供免费的数据检索和比对的服务,第一期释放的数据包括三大类七万个物种,可访问数据的能力为20个PB,也接收公开数据的递交和免费的索引服务。  未来的二期将达到500个PB的可访问能力,超越目前三大库所有的总和。目前开放的数据库既包括了疾病数据库,也包括农业多样性以及动植物基因数据库。  同时还将启动两大项目,第一是全球生态数据化项目,将完成50案株不同的植物、5万个不同动物和一百万个不同微生物全面的影像数字化。第二是联合全国启动百万云健康队列项目,母亲怀孕到小孩4岁中的关键点遗传信息、关键生物样本和一些生理特征将被详细保存,对母婴健康的精准医疗提供数据库服务。国家基因库还面向推动中国精准医学、精准农业的发展。
  • 深圳国家基因库主体工程已建成(图)
    p  & nbsp 深圳国家基因库主体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在即。据了解,国家基因库已存储多种生物资源样本1000万份 基因信息数据存储支持能力达60PB。目前数据和样本储存在华大基因总部,将于主体工程运营后转移到国家基因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zbq6615_b.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db42149e-7b1b-4156-ae89-953737acd26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图为待使用的国家基因库内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nbsp img title=" zbq6616_b.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312c127f-c7df-40b1-868a-6d7d85014c3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图为华大基因自主研发的基因测序仪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nbsp img title=" zbq6617_b.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06ddb308-0c4a-4d5f-860c-8fc0a49832e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图为待使用的-80℃冰箱,用于保存生物样本 /p
  • 海尔用它呵护中国人的“生命银行” ——中国最大基因库正式运营
    经过5年建设,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国家基因库将正式投入运营。这是继美国、日本和欧盟之后,全球第四个建成的国家级基因库,也是目前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库。它是带着“留存现在、缔造未来”的使命诞生的,素有我们的“生命银行”之称。而重中之重是,这些基因生物样本都存在了哪里呢?国家基因库中的海尔超低温冰箱在基因时代,这样的未来可期:到医院看病,只需自己的基因作为“身份证”和病历;想“返老还童”,保存完好的干细胞就能轻松搞定;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不再稀奇,就在你家庭院里懒洋洋地打盹;远古的恐龙、猛犸象不只活在特效里,它们在博物馆奇妙之夜真实复活……通向这样的未来,需要一些坚实的“砖石”——生物样本和数据。这正是我国唯一一座国家基因库的定位:有效保护、开发、利用遗传资源,提高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水平,维护国家生物信息安全,助力全球生命科学发展。再举个实例,有了基因库,可以预防和预知出生缺陷;预防和抑制肿瘤;1秒钟配完白血病人的骨髓移植,并且只需几十块钱而不是是百十万的天价;老年人一样上球场、登珠峰,哪还有什么养老问题……为什么选择海尔?其实不只是中国,大英生物样本库(UKBiobank),伯明翰大学(BirminghamUniversity),英格兰公立健康中心(PublicHealthEngland),牛津大学(UniversityofOxford),布莱顿大学(UniversityofBriton),QuestDiagnostics,MRC,UCL等国际知名的医疗科研机构及院所所使用的都是海尔超低温冰箱。海尔的超低温冰箱有何过人之处,让我国首个国家基因库指名海尔,让国际知名机构漂洋过海找到海尔呢?原因很简单,海尔站在了用户的未来。海尔生物医疗打破国外垄断,突破碳氢制冷技术难点,成功创建了全球领先的新一代“节能芯”碳氢制冷超低温冰箱J系列。碳氢(HC)制冷被国际公认为下一代制冷剂的发展方向,其具备的臭氧层危害为0、温室效应几乎为0的环保特性完美解决了传统HFC制冷剂所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同时其更突出的节能省电表现更首屈一指,制冷效率提高一倍,省电更高达一半。而海尔生物医疗超低温冰箱6个型号的节能换代,全线匹配最新碳氢制冷系统。据测算,此举将直接带动超低温冰箱行业节约能源50%,年节约用电1000余万度,节约电费800余万元。面向未来,海尔与中国肩并肩基因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也是中国参与未来新生物经济竞争的源头资源。进入生命时代,基因是最重要的,基因的保存,基因的读写,是未来生命科学发展的基因,所以它一定会成为一个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能力,是一个国家宝库。在今天,作为全球第四个建成的国家级基因库,也是目前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库在开始运营了。面向未来,海尔与中国肩并肩。国家基因库
  • 西藏拟建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基因库 将在全区采集样本
    基因库  日前,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相关医学领域专家召开了“西藏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基因库建设”的座谈会。12月28日,自治区科技厅高新处工作人员透露,西藏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基因库建设方案由自治区科技厅、西藏大学、自治区人民医院、拉萨市人民医院、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等单位联合拟定。西藏未来将建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基因库,实现样本资源共享。  启动  明确基因库建设意义 在全区范围内采集样本  人类遗传资源是融合生物样本实体、生物分子信息及样本表型数据的综合资源,对于开展人类疾病预测、诊断、治疗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人类疾病临床与基础转化为医学研究的重要桥梁,是精准医学研究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它既是促进人口健康、维护人口安全、控制重大疾病以及推动医药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全面提升我国生命科学创新能力,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创造社会财富的物质基础。  西藏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基因库建设,具体是要建立一套适用于青藏高原人群的质量控制体系、规范,形成一套相关的管理体系文书,建立青藏高原人类信息管理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收集、保藏样本时要求原住人群不少于2万,且样本不少于200个家系,迁居西藏2代以上人群不少于5万,且样本不少于500个家系。  自治区科技厅高新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自治区科技厅等多个单位正在联合拟定西藏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基因库建设方案。同时,西藏大学与青海大学开展合作,拟申报科技部2017年“中国青藏高原人群遗传资源库建设”项目,促进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对国家生物资源和基因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分析  结合我区实际情况 样本保存、运输成“难题”  会上,来自医学领域的十多位专家分别就样本的保存、运输、研究及平台建设等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首先,西藏自治区在选取样本时要在全区范围内采集,保证样本的空间地域性 其次,在不同地区抽取血液时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最后,要保持血液样本的新鲜、完整性,采集样本之后要做好分子标记族群,并用专门仪器标记基因测序等。  专家分析我区实际情况后指出,目前存在样本保存、运输的问题。“西藏幅员辽阔、地广人稀,部分地区交通不便。要保持血液样本的新鲜、完整性,就必须解决运输问题。而且样本如何更好地保存也是个问题。”高新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西藏大学有用于血液样本存放的冷冻库,但与全区范围的血液样本数量相比,这个冷冻库的容量太小。座谈会后,专家将就我区存在的问题,逐一商讨解决办法。
  • 我国首个基因库落户华大基因
    我国首个国家级基因库6月17日在深圳华大基因建立,将成为生物产业发展和国际科技合作的基地。生物技术的突破将催生我国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新的产业革命,生物产业正改变人类的生活。   生物技术要自主创新   国务院提出2020年前将生物产业培育成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ldquo 中国将把握新形势,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rdquo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中国生物产业大会高层论坛上表示,今后5&mdash 10年将以突破生物领域重大技术为核心,促进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和化学创新药物发展,提高现代中药发展水平 加快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促进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发展,积极发展海洋生物技术和产品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促进生物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等等。   对于中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未来,张晓强说,&ldquo 我们具有人才资源、科技研发、产业体系、生物资源等优势,将采取措施强化生物技术的自主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生物产业的核心竞争力。&rdquo   &ldquo 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企业,国务院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振兴企业发展有一系列措施。&rdquo 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任志武说,首先是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通过生物技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促进生物产业的集聚发展,特别要促进和国外的资本合作 推动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技术产业进入市场,加大财税金融的支持。   &ldquo 玉米作为新燃料是传统的技术,我们现在有10%的燃料是玉米制造的乙醇。新的转化技术包括生物科技酶、生物发电、发热方面的新技术,把玉米分解出来,可以使乙醇产量增加,生产纤维素原料以及减少温室气体。第二代技术在定向种植农业作物上有改进,软枝草成为具有前景的下一代原料作物。&rdquo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组织工业与环境部执行董事Matthew Carr在论坛上说。   深圳打造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深圳是国家发改委认定的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生物医药也是深圳市政府扶持的四大产业之一。2010年全市生物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高国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早在2009年,深圳市政府就出台了《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要把深圳打造成为世界知名、国内领先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ldquo 深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点是生物产业领域,包括干细胞、基因研究等。&rdquo 深圳市副市长唐杰表示,该市将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化学基因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基因组和深圳大学医学院的基础上,再建立若干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开放的实验室,这需要企业、创业投资、金融机构、研究院和医院的合作。   深圳市在坪山新区规划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在深圳湾高新区以研发为重点,光明新区以产业化为重点,南山区以医疗器械产业为重点,盐田区以基因产业为重点,龙岗区以海洋生物产业为重点,布局建设产业集聚区。   唐杰称,从今年开始,深圳将继续安排5亿元的专项资金,组织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和重大项目专项,生物产业的企业可以联合发债。   《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到2015年,深圳将实现生物产业年销售收入2000亿元,在生物医疗、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生物制造和生物能源等领域,加快新型疫苗、创新药物、诊断试剂产业发展,推进干细胞与基因技术、组织工程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培育生物育种及海洋生物产业,增强新型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优势。
  • 华大智造全自动文库制备生产线在国家基因库启用
    近日,华大智造最新产品全自动文库制备生产线(MGIGLab-L)在国家基因库成功试运营,并且帮助国家基因库完成了大规模WGS(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华大智造全自动文库制备帮助国家基因库完成了大规模WGS工作“在基因测序工作开展前,DNA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实验操作及生化反应后才可以进行测序,这些工作在行业内称为‘文库制备’。按照传统的实验模式,文库制备工作大部分都是人工配合单台设备完成的,第一需要很多人力,第二需要频繁准备物料和核对信息,很难准确、高效完成一些大规模的基因测序工作;尤其在超高通量实验样本的情况下,测序前的‘文库制备’工作所就会变得非常繁琐与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影响最终结果。基于以上两个痛点,我们研发了全自动文库制备生产线,用一系列的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全流程、自动化完成基因测序的文库制备工作。”华大智造自动化研发总监李景说。微孔板转移机器人,机械臂搭载轨道,完成各个仪器间物料的转移全自动文库制备生产线集中了华大智造自动化业务板块最尖端的技术,整个生产线包含了微孔板转移机器人、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及微孔板储板器等华大智造自主开发的自动化核心设备与多种辅助设备。“全自动文库制备生产线是一个定制化产品,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定制仪器配置、运行通量和性能,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工作。全自动文库制备生产线在运作时,DNA样本在各生产线工位自动完成样本均一化、片段选择纯化、末端修复和接头连接、PCR扩增、环化和消化及文库定量和均一化等工作,从而使得’文库制备’的实验全流程、自动化完成。” 华大智造自动化高级产品经理邹良英说。全流程、自动化,一天处理超过1000例样本 据了解,全自动文库制备生产线配合着智能化调度和生产仪器分级管理软件,每天可以处理1000例以上样本,只需要1-3位初级实验人员完成物料上料及生产线看护操作,整个实验流程可追溯。而现在常用的单台工作站自动化模式,如果每天要处理要1000例以上样本,则需要至少10位资深实验人员进行复杂实验操作。在实验室空间上,单台工作站自动化模式需要4间实验室,而华大智造的全自动文库制备生产线只需要2间实验室,节省了一半的空间。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能够自动完成核酸提取与纯化、酶反应体系配置、酶反应和酶反应产物纯化等实验步骤“华大智造全自动文库制备生产线用自动化技术代替人工操作,全流程、自动化并高度标准化完成文库制备工作,这不仅能够提效率,减少出错,还可帮助科研人员从重复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更有价值的工作中。”邹良英说。华大智造全自动文库制备生产线用自动化技术代替人工操作,全流程自动化随着生命科学行业的迅速发展,邹良英相信全流程、自动化将会成为实验室未来趋势,她表示:“最近几年,随着以核酸检测为核心的无创产前检测、肿瘤基因突变检测和肿瘤早筛、精准治疗、病原微生物检测等一系列检测快速普及,大规模的检测需求推动了实验室自动化的发展。特别是在新冠病毒爆发之后,普罗大众也深刻意识到实验自动化对于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必要性。我相信今后全流程、自动化系统技术将会广泛运用在在科研、肿瘤筛查与精准治疗、药物开发、遗传病检测、法医鉴定、食品安全、农林牧渔等多个领域。”
  • 国家基因库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举行 发改委支持提质增效
    1月18日上午,深圳国家基因库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举行,总结国家基因库建设成绩与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会议强调,要强化使命意识、引领意识、协同意识、安全意识,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服从国家总体规划,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加快推进国家基因库建设,为提升我国在全球生物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作贡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长许勤主持会议。  林念修在讲话中充分肯定深圳国家基因库去年工作成果,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他指出,建设好国家基因库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新动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更加突出国家基因库的战略地位,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建设 要进一步强化引领意识,更加突出全球引领的目标导向,力争到2020年以前,在资源规模、科研水平、运营机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 要进一步强化协同意识,更加突出共建共享的制度优势 要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更加突出遗传资源安全可控。他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大力支持深圳国家基因库建设提质增效。  许勤表示,深圳将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服从国家总体规划,认真落实理事会议定的事项,结合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更好地聚集各方智慧和力量,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推进深圳国家基因库建设、运营。他说,深圳国家基因库要积极承担国内外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提升创新能力 要抢占生物经济、生命经济战略制高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强化产业支撑,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要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构建生命科学领域的共享生态圈,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生物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会议听取了国家基因库I期进展情况、II期建设思路及重大科研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深圳国家基因库章程》《深圳国家基因库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深圳国家基因库资源数据共享管理办法》《深圳国家基因库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  会上,各副理事长、理事单位相关负责人就基因库下一步重点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市领导郭永航、艾学峰参加会议。
  • 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揭牌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宣布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院校机构共建古陶瓷基因库。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说,这将是全球首个基于海量考古标本和信息的古陶瓷基因库。千年瓷都景德镇是世界古代制瓷业集大成者。中国瓷文化的鼎盛,在西方形成了小写“china”为瓷器、大写“China”为中国的独特现象。以御窑遗址为核心的景德镇瓷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御窑博物院及其前身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近40年考古工作中积累了近2000万片各类古陶瓷标本。”翁彦俊说,他们将运用能谱电镜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分析仪等手段,制作物理和数字形态的基因标本,计划在一年半内完成首批明代御窑的近万个标本的制作。基因库可探究千年陶瓷工艺之谜。“受原材料质地、加工工艺、烧成技术及审美情趣等影响,不同时代陶瓷器物的造型、纹饰、胎、釉、彩也不尽相同。”翁彦俊说,通过对基因标本数据的研究,有望还原出古陶瓷标本的烧制工艺、原料配方等。
  • 默克CEO一行来访深圳国家基因库 与华大洽谈合作
    p   2018年2月5日,德国默克集团CEO Stefan Oschmann一行来访深圳国家基因库,与华大洽谈相关合作。华大基因集团执行副总裁、国际区域规划与发展中心主任余德健,国内区域发展中心副主任、蓝色彩虹CEO刘靓,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美洲分公司总经理包振鸿等予以热情接待。 /p p   Stefan Oschmann一行参观了国家基因库展厅与测序平台、大数据平台实验室,全面了解了国家基因库“三库两平台”功能建设和基因“存、读、懂、写、用”、数字化生命,以及基因科技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等情况。 /p p   座谈会上,余德健表示,华大与默克集团在医药健康领域已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希望能进一步结合双方的特点与优势,开拓更多合作机会,共同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Stefan Oschmann也认为,默克与华大还有许多可以合作的领域,非常期待与华大有进一步合作。双方就科研、医疗健康、仪器推广、健康小镇等领域展开了深入交流,并计划未来在具体合作领域进行更进一步的沟通与探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991cbf37-6d3f-45bd-b601-289b11982b30.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206183040.jpg" style=" width: 550px height: 367px " width=" 55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367" border=" 0" / /p p   陪同来访人员还包括默克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高性能材料业务中国区总经理Allan Gabor,生命科学业务中国区董事总经理Steve Vermant,默克中国战略及转型部副总裁孙正洁,默克中国企业事务与政府事务副总裁李晔等。 /p
  • Illumina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合作建立中草药参考基因库
    首个1000种药用植物参考基因库,为中国药典建立标准  中医中药历史悠久,现代中医药将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药疗法相结合,在疾病治疗、药物与保健品研发领域潜力巨大。中医药相关产品是东亚地区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影响力逐年上升,药用产品及保健品的年销售额超过600亿美元。  然而,由于作为原料的中药材品种多样,且缺乏稳定一致的化学成分,保障相关产品的安全和有效性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日前,Illumina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IMPLAD)签署协议,开展千种药用植物基因组计划(1KMPG),共同创建世界首个药用植物参考基因库。  参考基因库的建立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Illumina的新一代测序(NGS)平台,为500种药用植物建立参考基因库 第二阶段,在上一轮结果评估之后,IMPLAD与Illumina协商续订协议,开展其余500种药用植物测序工作,从而共同完成千种药用植物基因组计划(1KMPG)。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教授表示:“Illumina的NGS技术将会让研究人员从常用药用植物中获取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区分那些原来很难分辨的相近物种。我们预计这种方法可以融入未来中国药典的更新中。”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将会采集并注释2015中国药典中所收录的所有植物物种, Illumina将会对所有DNA样本进行测序。之后,药用植物研究所在Illumina协助下,将叶绿体基因组组装完整并对其进行注释。  该项目将通过1KMPG国际联盟(筹建中)执行完成,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刘昶教授为联盟联络人。联盟成员建立和维护5000余种药用植物的活体标本/种子库,利用行业领先技术促进药用植物基因测序与精准鉴定。  全球NGS技术的领先公司Illumina正继续扩大其在中国的业务以及相关方面的合作。Illumina高级研发主任、Illumina中国协作中心主任Molly He表示:“Illumina的技术是推动癌症和产前健康领域测序应用的主要力量。这些技术方法通过与现代药物结合,致力于改善人类健康。我们很高兴扩大Illumina在中医药领域的影响,协助推动传统药物在全球的标准化应用。”Illumina中国区总经理赵瑞林博士表示:“这是中西合璧的典范。Illumina的技术将会揭开中医药’神奇’功效的面纱。对于Illumina来说,这也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Illumina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Mostafa Ronaghi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传统与现代两种方法的结合,共同推动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教授指出:“随着全球中医市场的快速发展,药用植物物种的参考基因库能够确保中医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中药全球化联盟主席、耶鲁大学Tommy Chen教授对研究计划充满关切:“我们希望这些发现能够帮助更精确地确定全球中医产品的生物学成分,为中医药全面步入国际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 230万!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深海基因库碳分析仪等专用设备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ZYZB2022-01-123项目名称:深海基因库碳分析仪等专用设备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3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3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预算金额:230万元,本项目共四包,其中第一包95万元;第二包50万元;第三包30万元;第四包55万元。最高限价:230万元,其中第一包95万元;第二包50万元;第三包30万元;第四包55万元。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分项控制价(万元)分包控制价(万元)分包情况1碳分析仪13595第一包2原子荧光光谱仪1253沉积物岩石粒度营养分析仪1354解剖镜(配成像系统)12050第二包5荧光显微镜(配成像系统)1306PCR仪13030第三包7-80℃冰箱22055第四包8液氮存储系统135合计9230230投标人的分包、分项报价都不允许超过以上控制价,否则视为无效投标。以上第一包到第三包可兼投兼中,第四包与前面三包兼投不兼中。合同履行期限:详见招标文件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1213万!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区域性畜禽基因库项目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M4400000707019934001项目名称:2023TY007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区域性畜禽基因库项目仪器设备采购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12,137,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畜禽基因库样本处理与保存仪器设备):合同包预算金额:3,959,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1-1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超低温冰箱5(台)详见采购文件--1-2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离心机(高速冷冻)1(台)详见采购文件--1-3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离心机(中型)3(台)详见采购文件--1-4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离心机(小型低温)3(台)详见采购文件--1-5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台式超速离心机转子1(个)详见采购文件--1-6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制冰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1-7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细胞计数仪2(台)详见采购文件--1-8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正置荧光显微镜1(台)详见采购文件--1-9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多功能分子成像系统1(台)详见采购文件--1-10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单细胞悬液制备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11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蜜蜂人工受精系统2(台)详见采购文件--1-12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昆虫精子质量检测分析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13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精子分析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14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立式低温操作柜1(台)详见采购文件--1-15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单头灌装机1(套)详见采购文件--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所约定的全部义务履行完毕之日止。合同包2(种质资源鉴评仪器设备):合同包预算金额:4,215,5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2-1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低温组织研磨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2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高通量样品研磨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3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多功能微孔板读数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4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核酸提取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5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实时荧光定量PCR仪2(台)详见采购文件--2-6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蛋白快速转膜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7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体视显微镜13(台)详见采购文件--2-8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荧光体视显微镜1(台)详见采购文件--2-9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体视显微镜22(台)详见采购文件--2-10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智能生化培养箱1(台)详见采购文件--2-11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乳成分分析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12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13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质构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所约定的全部义务履行完毕之日止。合同包3(种质资源创新技术仪器设备):合同包预算金额:3,962,5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3-1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研究级倒置荧光显微镜2(台)详见采购文件--3-2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研究级倒置荧光显微镜1(台)详见采购文件--3-3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厌氧/微需氧工作站1(台)详见采购文件--3-4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二氧化碳培养箱4(台)详见采购文件--3-5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二氧化碳培养箱(摇床)1(台)详见采购文件--3-6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显微操作系统(带钨针)1(台)详见采购文件--3-7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显微操作系统1(台)详见采购文件--3-8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电转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3-9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原位杂交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3-10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全自动蛋白印迹杂交系统1(台)详见采购文件--3-11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电融合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3-12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微量注射仪2(台)详见采购文件--3-13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微量注射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3-14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磨针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3-15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水平拉针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3-16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锻针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所约定的全部义务履行完毕之日止。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3年07月24日 至 2023年07月31日 ,每天上午 00:00:00 至 12:00:00 ,下午 12:00:00 至 23:59:59 (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广东省政府采购网https://gdgpo.czt.gd.gov.cn/方式:在线获取售价: 免费获取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华南农业大学地 址:五山路483号联系方式:020-85280079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广东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地 址:广州市越秀区环市中路316号金鹰大厦13楼联系方式:020-83541837,020-83542319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赵工,廖工电 话:020-83541837,020-83542319
  • 1675万!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河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豫财招标采购-2024-9362、项目名称: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河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项目3、采购方式:公开招标4、预算金额:16,750,000.00元最高限价:16750000元5、采购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等)(1)采购内容:包1:超低温冰箱2台、生物样品智能化液氮罐及样本库管理系统2套、液氮补给系统1套、氧含量、温湿度监控系统1套、半自动生物液氮罐4个, 以上产品均不接受进口产品;包2:程序降温仪1台、流式细胞分选仪1台、活体采卵仪1台,接受进口产品;包3:超速离心机1台、超声波细胞破碎仪1台、二氧化碳培养箱2台、倒置相差显微镜1台、全能细胞分析仪1台、体视显微镜1台、倒置荧光显微镜1台,接受进口产品;包4:高通量基因测序仪1台、实时荧光定量PCR仪2台、数字PCR仪1台,接受进口产品;包5:核酸电泳及凝胶成像系统1套、显微操作系统1套、恒温制冷摇床1套、高压灭菌器2台、生物安全柜2个、高速冷冻离心机2台,接受进口产品。具体内容详见招标文件。(2)交货期:合同签订且生效后60日历天内安装调试完毕。(3)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4)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合格标准。(5)质保期:1年,从最终验收合格之日起开始计算。6、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且生效至质保期满7、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8、是否接受进口产品:是9、是否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否二、获取招标文件1.时间:2024年09月05日 至 2024年09月11日,每天上午00:00至12:00,下午12:00至23:59(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2.地点: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http://www.hnggzy.net)。3.方式:使用CA数字证书登录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并按网上提示下载本项目电子招标文件及资料。4.售价:0元三、凡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照以下方式联系1. 采购人信息名称: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地址:金水区杨金路139号F6号楼联系人:闫磊联系方式:0371-65332640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如有)名称:中科盛开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商都路5号附5号建业5栋大楼2号楼4单元10层1003号联系人:王志强联系方式:17788124612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王志强联系方式:17788124612
  • 华大基因2010年收入达10亿元
    在6月17日至19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参展单位之一―― 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基因库、听众爆满的基因科学与产业发展论坛&hellip &hellip 深圳市副市长唐杰更是在高层论坛上特地讲述了华大基因的故事。   华大基因成为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参展单位之一。   4年前的6月19日,华大基因主力从北京空手&ldquo 裸奔&rdquo 至深圳,在盐田港附近北山工业区的一家鞋厂,成立了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四年来,华大基因的员工已发展至4000人左右,2010年收入达10亿元,若干篇论文发表在《自然》和《科学》等国际权威期刊,多名尚未大学毕业、甚至没上过大学的年轻人在此崭露头角,华大的发展模式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是科研机构还是企业?   华大基因是个科研机构,还是个企业?在华大基因的办公区域和食堂,你见到的华大员工几乎全是20来岁的年轻人,他们有多人宿舍和免费的食堂三餐,这里看起来甚至更像一个大学校园。   华大基因的一些员工认为,华大基因不是一个企业,也有员工认为,华大基因首先要作为企业生存下去,但&ldquo 它身上承载了太多传统企业很难去承载的东西,有很多目标和远大的理想&rdquo 。华大基因香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执行总监王立志称,华大基因&ldquo 非企业,非机构&rdquo ,是以&ldquo 产学研&rdquo 一体化模式进行。   华大基因的论文一篇接一篇地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华大人创造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   今年5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在云南科技大讲坛上透露,2010年华大收入达到了10亿元,计划2012年达到100亿元。唐杰在6月17日的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高层论坛上也表示,华大基因去年的基因测序收入超过1.5亿美元,今年可能会超过3亿美元,进入了非常快的发展阶段。   汪建的看法是:&ldquo 科学发展离不开钱,科学发展可以带来更多的钱。&rdquo   1999年9月9日,随着&ldquo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项目&rdquo 的正式启动,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2007年成立的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是一个致力于公益性研究的事业单位。   &ldquo 华大在研究层次上实现了贯穿,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了产业、科学的贯穿,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了产学研资的又一次贯穿,这三个贯穿就是我们今天想的和做的,这也是我们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rdquo 作为华大基因创始人之一,汪建认为科学、技术、产业是相互作用的,过去将三者人为分开的做法导致了很多体制性的矛盾和障碍。   汪建在6月18日的基因科学与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华大基因既有科学性,又有产业性,华大这几年的发展就是形成了良性循环,能够支撑自身的发展。   这一天,汪建还在论坛上发表了最新消息:国家开发银行给华大基因100亿元信贷,随时可以用。而就在此前一天,深圳基因产学研资联盟正式揭牌,华大基因获得了100亿元风投作为产业资金。   汪建底气十足:&ldquo 有了200亿,什么事情成不了?&rdquo   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华大基因4000多名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其中有多位科学&ldquo 小牛人&rdquo ,比如20岁时就在《自然》生物技术分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罗锐邦,比如17岁就开始在华大基因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大附中学生赵柏闻。   2010年初,华大基因发起IQ项目,正式进军人类群体层面认知领域的研究,挑大梁的就是年仅18岁的赵柏闻。赵柏闻希望更多人能对IQ有更深入的了解,在看待智商这个问题时,能像看待身高一样,没有绝对的优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ldquo 华大给了我一个非常开放的平台、环境,其实不止我,对于所有的华大人都是如此&rdquo 。在赵柏闻看来,华大的存在本身就非常让人惊讶,在来到华大之前,他很难想象国内可以存在这样一个科研机构。   &ldquo 华大员工大胆的建设、创新的思维、不受传统框架限制的努力,一点一点累积出今天和将来的华大。&rdquo 王立志称,华大基因非常重视保留员工的冲劲、创新性,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ldquo 尽管有些想法是天马行空甚至是实在不可行的,但,让他去碰碰壁吧。&rdquo   华大基因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ldquo 中国部分&rdquo (1%)、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水稻基因组计划、家蚕基因组计划、抗SARS研究、炎黄一号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工作,在《自然》和《科学》等国际一流的杂志上发表的多篇论文,让很多人对其成功给予肯定。   不过,对华大基因的质疑从十多年前就一直存在。一些人士认为,华大基因的项目其实没什么学术含量,从国外巨资购买仪器让一帮年轻人测序,本身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   华大基因的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在6月18日的粤港生物科技合作论坛上,一位听众向华大基因香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执行总监王立志抛出了这个问题。   王立志说:&ldquo 我从来不愿意说华大基因是全球最大的测序中心,尽管我们的测序能力确实是全球第一,但是,测序并不代表什么,技术才是真真正正的基础&rdquo 。   他表示,华大基因并不把全球排名靠前的测序中心当做竞争对手,买测序机器很容易,但华大基因的优势在于提供让人看得懂的数据分析,而且数据分析的速度更快、可调性更高。   对于外界的质疑,王立志称:&ldquo 华大还在成长过程中,距离成功还远。华大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需要很多微生物、病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加入我们的团队,这样才能让华大基因更好地走向国际。&rdquo   汪建在基因科学与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ldquo 也许我们没有那么强的研发力量,也许我们对很多事情的认识比较肤浅,但我们有本事拿出所有信息,挖掘信息并整理好,请专家、学者从整理好的信息中提炼出科学问题。&rdquo 据其介绍,今年上半年,《自然》和《科学》杂志已经接收了华大基因五到六篇论文。   汪建自诩为民工,将华大基因的工作比作&ldquo 七通一平&rdquo ,为大家提供工具。汪建说:&ldquo 我们民工把房子建好装修好,你用这房子做金融还是行政,那是你的事。深圳不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吗?&rdquo   将与万科合作处理城市垃圾   在第五届生物产业大会上,华大基因展出的转基因迷你宠物猪长到3个月才22斤重,比同日龄非转基因猪轻了48斤。华大基因工作人员称,未来在小型猪种基础上研发的转基因猪还将&ldquo 更迷你&rdquo ,更适合作为宠物。   先进的基因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今年,华大基因与万科合作探索城市垃圾处理的新途径。汪建与万科董事长王石相识多年。2010年,56岁的汪建和60岁的王石一起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汪建说,未来将餐厨、厕所及其他生活垃圾用生物学方法快速降解,实现垃圾无害处理,并把降解后的有机材料高效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目前已在万科的建筑实验基地展开第一个实验,还将在盐田大梅沙展开社会化实验。   &ldquo 深圳市的垃圾燃烧不仅浪费能源,又会排出有害物质。&rdquo 汪建称,希望这样的项目为未来新的小区建设和二线城市开发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也希望这一技术未来三五年内能应用到老的城区改造中。   城市垃圾处理是华大基因将在深圳开展的三个示范工程之一,另两个示范工程是农业育种和生育健康,后者与普通市民的联系更为直接和紧密。   汪建表示,华大基因已于6月14日取得获得了深圳市政府批准的在生育健康检验方面的资格,深圳市政府将与华大基因全面合作。   据华大基因介绍,广东每9人中有1人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每年出生约3000名地贫儿,治疗花费高,华大基因采用新一代检测技术,可以提供更优质、快速、准确的地中海贫血检测方法。   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100万以上唐氏综合征患者,平均每20分钟就有1例唐氏患儿出生。汪建说,深圳有几千名唐氏综合征患者,而华大基因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率。   &ldquo 老百姓有需求,我们有现成的技术,只要有政策,我们就能突破。&rdquo 汪建称,唐氏综合征、地贫等都是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准确预测和预防的,目前深圳市的出生缺陷约为5%,深圳市政府规划在2012年将唐氏综合症等染色体异常出生缺陷降低20%,压力非常大,但是前途也非常好,可以让老百姓享受到现代科学带来的福祉。   相关   国家级基因库或将选址坝光   6月17日揭牌的深圳国家级基因库将会建在哪里?今年3月有媒体报道称,华大基因将取代国家精细化工项目,拿下深圳市大鹏街道坝光社区超过25平方公里的&ldquo 绝版&rdquo 产业用地,在此打造世界最大基因库,这是否属实?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6月18日告诉记者,华大的规划和选址由不得华大。&ldquo 我们希望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希望能在海边有块风水宝地做这个事情,但现在还做不到。&rdquo   6月19日,深圳市政府相关领导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国家基因库的选址有三个方案,坝光是方案之一。他表示,坝光曾定位做精细化工项目,后改做研发产业,其最终定位取决于深圳与国家发改委的沟通,沟通之后还要上报广东省政府。   今年2月,深圳龙岗区负责人在区春茗会上特别提及,&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龙岗重点规划建设&ldquo 两线五区十大产业基地&rdquo ,其中&ldquo 坝光新兴产业基地&rdquo 的定位就是大力发展生物、新材料等产业,积极引进华大基因等国内外著名生物企业,建设大鹏半岛生物谷。   华大基因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华大基因确实与有关部门谈过坝光用地事宜,但目前还没有结果。据华大基因另一负责人透露,华大基因已在深圳龙岗区购入3.2平方公里的土地,计划自费建设总部。   2011年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深圳依托华大基因研究院组建国家基因库。   记者近日从华大基因获悉,国家基因库包括资源库、信息库,其中资源库包括生物资源、生物样本,目前全球最大的生物样本库有50万样品,华大基因2011年的目标是有100万样品 信息库包括国 家 库(深 圳)、国 际 库(香港)、备份库(武汉)。截至今年4月,国际基因库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的资源网络,包括近200万份样本,已有来自10多家合作单位的30多位外部专家。   华大基因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告诉记者,我国的国家基因库起点更高,要办得比世界上已有的基因库更有特色,一定要发挥我国的资源优势,做到数据更全,服务更好。
  • 华大基因被实名举报核酸检测不准 回应:造谣诋毁
    12月4日,一篇主题为“实名举报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的自媒体文章在网络发酵传播。一位自称王德明的男子,实名举报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并表示自己因举报被殴打致残。当晚,华大基因发布相关声明表示,这是其造谣诋毁。顶端新闻梳理发现,此次并非“王德明”首次发文举报华大基因。自媒体发文实名举报华大基因2022年12月4日,一个名为 “王德明999”的网络平台账号,发布了主题为“实名举报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的自媒体文章,在网络发酵传播。文中写到:本人王德明,身份证号37112219870809xxxx(本网隐掉身份证后四位),硕士学历,双一流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华夏方舟国家基因库副主任。实名举报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我亲手将举报信和万字论证报告交给时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恼羞成怒雇佣8人对我毒打,我被殴打断七根骨头,终生残疾。其中,搭配了任命书、伤残鉴定书、残疾人证等图片。文内还向华大基因发出挑战表示,要公开验证相关测试的准确性。并提出鉴定方式,方式一:由公证机构随机选取一份样本,让华大基因连续测两次或用其不同型号仪器同时检测,看结果是否一致。方式二:人工合成指定DNA序列,设置特定序列后公证并保密,让其检测。所有过程和结果在法院和公证人员监督下进行,看华大基因检测结果是否准确。文末称:若华大基因检测准确,我永远闭嘴,永远退出本行业。若华大检测不准确,希望国家卫健委重视,禁止垃圾公司再害人,禁止其再骗人,华大公司关门。华大基因回应:造谣诋毁12月4日晚7点,华大基因发布《关于王某明恶意诋毁的严正声明》。华大基因表示:近日,王某明通过社交媒体不断造谣,编制各种视频、文字资料,恶意诋毁华大业务和相关管理人员,对关心华大的朋友造成干扰。并做出五点声明:第一,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此人在与华大合作期间出现多项严重违约行为,华大依法解除与其合作。此后王某明向华大提出高额无理“索赔”,并从2018年开始通过自媒体多次捏造事实诋毁公司,就此,华大已通过司法诉讼进行维权。2019年8月28日,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已对该案作出判决:被告王某明所属公司向原告华大支付服务费143090元及拖欠的违约金。但被告拒不执行。考虑到其经济情况及其公司破产现状,华大决议不予追讨,但其反而变本加厉扭曲事实、编造谎言,通过个人自媒体持续诋毁华大,对此,我们难以理解又深感愤怒。判决书详见《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9)粤0308民初347号》。第二,此人长期以“国家基因库细胞中心江苏运营中心主任”名义发表诋毁华大文章。事实是,“国家基因库细胞中心江苏运营中心”这一机构属于违规捏造,所谓“国家基因库细胞中心江苏运营中心”红头文件及两枚公章也均为伪造。该公章已于2018年7月被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依法注销。2020年8月27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于公章注销合理性做出终审判决。判决书详见《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19)苏01行终946号》。第三,此人屡次对华大进行造谣诋毁,毫无底线,侵犯华大名誉权,其微博、微信账号也已经多次被平台永久封禁。就此,华大已通过司法诉讼进行维权。2019年10月,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终审判决:被告王某明对原告华大的名誉权侵犯成立,要求被告王某明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但被告拒不执行,《人民法院报》于2020年9月18日刊登强制执行通告,重申判决结果。判决书详见《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9)粤03民终11727号》、《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2019)粤0308执1038号》第四,此人自称“被暴徒殴打致伤残”一事,经核实,2020年10月27日,第十五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5)在武汉举办期间,王某明在无报名、无邀请情况下,通过非正常手段闯入会场,破坏会议的正常秩序。经会议承办方劝离后,再次潜入会场寻衅滋事。现场与其发生冲突的不是华大员工,此事已经由当地公安机关依法依规处理。第五,华大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合法合规地开展业务,开发的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经取得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资质认证,核酸检测准确度符合行业标准,临床使用评价积极。相关资料可参见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报告》。“王德明”早在2018年就曾发文“举报”顶端新闻记者梳理相关信息注意到,王德明与华大基因之间纠葛早在2018年就开始。据媒体报道,王德明此前曾做过医生、医药代表、医疗行业猎头、媒体记者。顶端新闻记者在天眼查了解到,王德明曾担任5家公司高管。其中,王德明担任监事的南京昌健誉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昌健”)曾与华大基因开展过合作。2018年6月,名为“独孤九剑王德明”的用户就曾在网络发表《举报华大基因伪高科技忽悠欺诈涉嫌贿赂官员,大规模套骗国有资产》一文。文中提到华大基因联合碧桂园套骗国有资产,并指出华大基因是一个伪高科技掩盖下诈骗地方政府免费土地和财政补贴的房地产奸商。华大基因回应称,未在江苏参与任何房地产项目,也未曾获得土地资源。举报信中提到的华大基因套骗国有资产纯属无稽之谈、恶意诽谤,已采取法律手段进行追究。“独孤九剑王德明”又于2018年9月14日发布《遗书:9月22日王德明将在国家基因库总部跳楼自杀,写给这个世界的遗言》文章,声称自己迫于无奈,将于9月22日在国家基因库总部跳楼自杀的方式引起发改委的注意。当时被媒体称为,华大基因“遗书门”事件。9月21日“独孤九剑王德明”更新多条微博称,本人已到达深圳,保证不干傻事。同时并强调,华大违背事实发布污蔑(南京昌健)名誉的信息,须进行道歉。关于赔偿数额方面,则依法进行理赔。2018年,时任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徐讯曾向媒体回应称,2016年4月4日,华大研究院与南京昌健签署合同,约定由研究院向南京昌健提供细胞保存等技术服务。但是,2018年1月,南京昌健未完成合同目标,华大研究院便与其解除合作。华大基因还发布声明称,从未授权南京昌健以“国家基因库细胞中心江苏运营中心”的名义开展活动,亦从未授予王德明“国家基因库细胞中心江苏运营中心主任”之身份。华大基因曾多次发声明顶端新闻记者梳理相关报道注意到,此前针对王德明事件,华大基因曾在2018年6月27日发布《关于天涯论坛注册用户“独孤九剑王德明”恶意诋毁华大基因的严正声明》。据报道,华大基因最近一次相关声明发布于2022年5月9日。顶端新闻记者注意到,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曾在民事判决书(2019)粤03民终11727号中作出终审判决,支持一审判决决定。而一审判决中曾提出:被告王德明在公共互联网络发布的《华大基因流氓恶霸跨省抓捕合作伙伴,被南京公安局通知下午三点去做笔录》、《揭开华大基因真面目,独孤九剑刺穿华大基因虚伪的一切》、《举报华大基因伪高科技忽悠欺诈涉嫌贿赂官员、大规模套骗国有资产》文章中已构成对原告(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名誉权的侵害。12月4日下午,顶端新闻记者分别多次致电华大基因、国家基因库核实相关最新信息,官网电话均无人接听。随后,顶端新闻记者分别向华大基因、国家基因库邮箱发送了相关采访请求。顶端新闻记者还向本次发帖的网络账号“王德明999”发出私信提出采访请求,并尝试添加其在视频中提供的微信号(疑似为手机号),微信系统提示无法添加。顶端新闻记者尝试拨打上述号码并发送短信留言,截至发稿前,均未获回应。
  • 华大基因测序能力占全球50% 实现“源头引领”
    抽取5毫升外周静脉血,不用羊水穿刺就能完成孕妇唐氏筛查 经由基因技术开发,有机谷子每亩单产从600斤提升到1200斤以上̷̷自2007年落户深圳以来,华大基因一直致力于基因工程研究,不断解读“生命密码”。  基因检测现在最广泛的应用就是在产前检测方面,华大基因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测序芯片,别看它只有两个手指的大小,它上面集成了20亿颗纳米微粒,我们可以把每一个微粒想象成一管血液样本,通过测序仪对它的测序分析,我们可以对胎儿的基因数据,得到一个全面的分析诊断结果,从而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1999年,华大基因代表中国,向人类基因组计划提交了注册申请,使中国成为第6个加入该组织的国家,成功拿到全球顶尖基因科研圈的门票。可即便如此,基因研究领域最关键的测序仪还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随着华大的不断发展,其与美国客户的关系由最初的合作者变成竞争者,对方不卖新仪器,也不给修老仪器,并提升耗材的费用,使华大的处境变得非常艰难。因此,企业意识到,一定要走一条完全自主创新的道路。  为摆脱困境,2013年,华大基因全资收购了上游公司、美国三大高通量测序仪制造商之一的完整基因组公司。通过收购吸收再创新,实现了基因测序仪的完全国产化。  华大基因仪器开发总监刘健告诉记者,全球的第一个人类基因组是花了10年30亿美金,才完成了100G的数据。现在可能只需要1000美金,在几天的时间内就能完成。  刘健所说的,就是华大基因去年发布的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基因测序系统。以无创产前筛查为例,这套系统单次运行可以完成16个样本检测,每台仪器每年可以为超过1万个孕妇提供快速准确的检测服务。而随着系列机型的开发,华大基因将测序服务价格平民化,未来推进精准医疗、生命数字化的全面覆盖。  华大基因集团执行总裁杨爽介绍,今天的生物产业不再是传统的医疗、制药,而是面临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机会。在基础科研抓住的前提下,华大基因要把整个生物产业推上去。  今年9月,由华大基因承担组建的深圳国家基因库正式运营,这是我国首个、全球第四个国家级基因库。目前,这里已存有1000万份样本,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基因库,标志着中国基因测序技术水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依托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如今,华大基因测序能力占全球50%左右。在《自然》杂志发布的2016自然指数中,华大基因名列中国产业机构首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沈坤荣评价,只有通过原始创新,才能不断转化为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才能变化为产品的市场占有,才能提升他的利润空间、分享到超额利润带来的好处。所以原创性的技术的发明、原创性的技术的转化、原创性人才的落户,是未来能不能发挥增长的潜力,能不能提升增长的质量的最重要的方面。  作为一家专门研究基因的公司,华大也将创新写入了自己的基因。探究华大的发展之路,其在科学研究上真正做到了“源头引领”,在关键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原创成果产业化上取得重大突破,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
  • 华大基因与伯明翰大学共建全球领先研究中心
    2014年7月7日,全球最大基因组学研究机构华大基因与伯明翰大学签署开创性协议,双方将共建环境组学联合中心。该中心旨在通过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对化合物的毒性进行分析,以保护环境、人类健康和全球生物多样性。   联合中心位于伯明翰大学艾吉巴斯顿校区,将在与国家基因库联合运作的实验室开展超高通量样本处理。中心将提供众多高优先级化学品、新材料及他们的混合物对生物系统的影响的全面和及时的数据。   华大基因总部位于中国深圳,拥有逾5000名员工,其中1000名生物信息分析专家正致力于解决全球最紧迫的研究问题和社会挑战。   全球行业使用的和在本土产品中找到的合成化合物超过6万。然而这些化合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人们却知之甚少。DNA测序和计算领域快速的技术进步正在为监管性毒理学带来变革。知识的空白将通过这些技术进步得到解决。联合中心的核心工作就是通过科学进步来降低对化合物的健康风险的不确定性,并帮助行业落实欧洲相关立法的要求。   伯明翰大学环境基因组学教授、中心联合负责人John Colbourne表示,只要科学可以为行业、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提供成本效益高的毒性试验,欧盟REACH和水框架指令立法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保护带来积极的变革。   中心联合负责人、国家基因库副主任周欣表示,通过和业界、政府科学家合作,华大基因-伯明翰环境组学联合中心将在欧盟和其他国家推广监管性科学及其应用,从而带来对环境健康的大规模预测性、快速和相对价廉的分析。   华大基因将为联合中心配备实验技术员和生物信息分析员,他们将与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家和国际伙伴参与各项合作项目。   华大基因助理总裁张勇表示,考虑到现在环境健康问题的规模和对未来的现实预测,我们呼吁全欧洲和英国的研究人员与联合中心建立合作,应对国际研究中的挑战,以使得知识共享能够获得最快的发展。   伯明翰大学副校长David Eastwood与华大基因助理总裁张勇签署了合作协议。
  • 解密华大基因“生死”产业链
    深圳大鹏湾,两座相对而立的小山丘正被逐步塑造为梯田状的现代化写字楼与科研基地,两年后,这里会有华大基因承接的国家基因库项目。距此10分钟车程的华大水产产业园区,正在进行水产品的产业孵化、育种和养殖。其中其培育的杂交石斑鱼可重达数十斤。这是华大基因将先进的分子育种技术运用到中国农业的动植物养殖、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繁育的一个例子。 另外一个例子是华大基因对25种栽培水稻和24种野生水稻进行了基因测序和分析。科学家一共找到162个与优良性状相关的基因,其可以用于培育具备抗旱、抗病虫、产量提高和营养价值增加等改良性状的品种。而在此之前,袁隆平院士曾亲自命名的&ldquo 巨穗稻&rdquo ,大穗大粒,一个稻穗能长出近千粒稻谷,最高亩产已超900公斤,约相当于普通稻穗的1.5倍。但它的缺点是在海南、华南等温度较高的地区,容易出现掉粒现象,表现不稳定,有的甚至因此缺点减产20%以上。华大基因正在利用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改良其性状,使其产量更稳定、减少病虫害,可应用于更广泛的地区。 尽管华大基因在农业方面的研究进展明显,但其实华大基因更为人所熟悉的是它在人类基因组学研究上的成果。从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到2003年破译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到联合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制出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相比主流科研单位,华大基因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实验室模式,实现了用工业化的组织方法来实现大数据采集。 尤其是在2015年投入使用的国家基因库,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基因库,由华大基因组建及运营,预计2015底可存储3,000万份生物样本的存储,目标是未来在基因信息的容量和数据质量全面超越国际三大基因数据库(美国NCBI, 英国EBI, 日本DDBJ)。 华大基因的董事长汪建认为,人类已继游牧、农业、工业、信息时代之后,进入生物经济时代,人类的生活、生产甚至思维方式都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他非常强调,商业模式在华大基因是&ldquo 高大上&rdquo 的反义词,华大基因从诞生开始就是直奔基因科技造福人类,只要华大基因的科技能真正造福各国人民,(各国)人民币就不会少。 汪建的短期目标是两到三年内在理论上解决人人都能无病无痛活到100岁的技术问题;稍微长远一点的目标是解决动植物的基因组分析,优选育种造就高效养殖模式;他甚至设想,未来可以用基因技术塑造一个能量守恒、生态循环的空间供人类生活,只需要50立方米就能形成立体农业循环空间,解决除社交以外,一个人一生所有吃喝拉撒住的生活需求&mdash &mdash 这是华大基因正在和航天科研中心合作的一个新型太空舱的设想。 12年前,汪建曾经被确诊为冠心病,医生要求住院治疗,但受不了约束的汪建,决定锻炼身体&ldquo 保卫自己&rdquo 。跑步、登山、骑自行车之外,汪建还给自己做了基因检测,发现了包括心脑血管及猝死相关基因、肿瘤易感基因、老年痴呆基因、药物敏感基因等等,于是他开始针对自己的基因数据对冠心病精准用药,定期监测体内生态平衡状况,再通过饮食调节。用他的话说:&ldquo 我今天的状态是,我的基因我知道,我的健康我做主。因为我知道我有冠心病的致病基因,那就得有出现心梗的准备,把我的干细胞存好放那儿。这样高山速降、滑雪、登珠峰,我啥悬的事儿都敢干。&rdquo 汪建认为自己战胜冠心病的例子,就是未来个体化医疗的典型代表。未来90%以上的病不会通过医院来解决,因为在人出生前,还在母亲腹中孕育时,就能从基因上知道是否患有遗传性出生缺陷,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而引发未来患病的风险,应该怎么预防,如何做好监测,出现什么先兆是预警,治疗也知道哪些药更有效,哪些药没有效果,所有的一切都是个体化、精准化的。 在过去数百年,真正延长寿命50%的技术是抗生素和疫苗,而到了今天,生物技术将可以解决遗传病和肿瘤问题,而技术很简单,只要抽5毫升血进行基因检测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在2012年之前,华大基因的服务主要是科研服务,而在过去两年多时间内,华大基因与医院合作,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检测服务,其中以无创产前基因筛查和各类肿瘤易感基因检测为主。在过去两年里,华大基因利用包括Complete Genomics (CG)和Ion Proton在内的测序系统,在52个国家的1300多家医疗机构共完成近32万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准确率达到99%以上。其中检出唐氏综合征T21阳性2190例、T18阳性686例、T13阳性240例,另有性染色体异常807例。此外,在西班牙,华大基因已可以提供600种孕前疾病的检测。华大基因一年的数据产生量就高达20PB,是真正的大数据行业。&ldquo 我们最大的竞争力就是大数据平台,大计算和分析能力。&rdquo 此外,华大基因已经在中国开展了100万妇女的宫颈癌筛查,发现了10万例早期病变,都基本治愈,其中仅广东鹤山的1万多例筛查中,就发现了20多种用常 规筛查无法检验出的病变症状。而在产前筛查领域,华大基因也相信随着样本量逐渐增至100万例以上,当政府和医疗机构、用户看到其准确率的数字,无创产前 基因检测很可能让羊水穿刺成为历史。按照汪建的说法,他希望华大基因在中国全面控制女性肿瘤患病率与每年2000万新生儿的遗传出生缺陷上起到推动作用。 华大基因战略规划委员会主任朱岩梅则表示,控制肿瘤与出生缺陷,需要三个条件:成本可控,拥有可及的大数据样本,制度准入。在中国,每分每秒都在产生巨大 的数据源,而基因数据几何级上升,伴随了测定成本的下降。加上华大基因去年收购了美国测序技术公司CG以及开展临床检测服务,已经满足了前两个条件。因为 足够大的市场规模,宝贵的主场优势,中国市场成为华大基因全球发展的根基之地。但前提是,中国对基因检测这一前沿科技的政策创新需更加灵活,成为这个战略 产业的助力,而非阻力。 如果说过去华大基因的收入主要来自其旗下华大科技对全球科研机构、药企等专业领域的服务,那么自2012年成立的华大医学则所图更大,它希望将人类的&ldquo 生 与死&rdquo 全过程均纳入产业链中,也即以经济、简便的方式,通过多组学研究成果,大幅降低出生缺陷和提高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疗效果。 另外,华大基因近期还将开设&ldquo 同病相联&rdquo 网站,打造一个让罕见病患者与华大基因、大型医疗机构直接对接的平台。当患者达到一定数量时,华大基因可以为罕见 病患者提供统一检测、治疗,并出面与药厂、器械厂谈判,以低廉的价格为患者提供最高科技的服务。而治疗费用,也可以通过众筹方式解决。 罕见病往往是遗传疾病,也就是病人的某些或某个基因出现了少见的突变。朱岩梅表示,治疗罕见病的过程中,其实也等于为各种遗传病积累致病基因样本数据,找到更好的对症治疗方法。 目前全球有7000多种罕见病,华大基因已经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其中1500多种,其中600多种达到临床诊断水平。目前治疗罕见病的方法主要有三 种,即对症支持治疗、酶替代治疗(即持续注射国外研制的生物制剂)和骨髓移植。但前两种方法通常资源有限且费用昂贵。而由于目前中国骨髓库中的人类白细胞 抗原(HLA)分型数据多数是低分辨的,不能确保供者和患者的HLA在基因水平上真正匹配,患者往往需要和多个低分辨匹配的志愿者逐一进行高分辨复核还不 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供者。华大基因自2008年起应用自主研发的HLA高分辨基因分型技术推动中华骨髓库高分辨入库工作,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快速、直接、可靠 的检索数据。 目前华大基因所开展的基因科技助力罕见病计划包括地中海贫血、鱼鳞病、粘多糖病等罕见疾病。 汪建给华大基因设定了四部曲:科研服务、科技服务、医学服务、人人服务。&ldquo 我们现在才走到第二步,第三步正在加速。&rdquo
  • 被实名举报核酸检测不准!华大基因辟谣:系捏造事实诋毁公司
    央广网北京12月5日消息 (记者 金龙)12月4日,一篇主题为“实名举报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的自媒体文章在网络不断传播发酵,一位自称王德明的男子,实名举报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并表示自己因举报被殴打致残。当晚,华大基因发布相关声明表示,称王某明造谣、编制、恶意诋毁。受上述消息影响,12月5日早盘,华大基因开盘下挫超5%。截至发稿,华大基因跌4.61%报56.23元,最新市值231.1亿元。华大基因被举报核酸检测不准该“实名举报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的文章中提到,举报人王德明自称双一流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曾任“华夏方舟国家基因库”副主任。王德明称,实名举报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伪科技真诈骗,谋财害命祸国殃民,华大公司也曾提出以1849万贿赂让其不再举报,被王德明拒绝。文章中称,举报人本人实名举报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负一切法律责任。欢迎华大公司迎战,鉴定方式如下方式一:由公证机构随机选取一份样本,让华大基因连续测两次或用其不同型号仪器同时检测,看结果是否一致。方式二:人工合成指定DNA序列,设置特定序列后公证并保密,让其检测。所有过程和结果在法院和公证人员监督下进行,看华大基因检测结果是否准确。该举报文章还附带了任命书、伤残鉴定书、残疾人证等图片。央广网注意到,此次并非“王德明”首次发文举报华大基因。天眼查App显示,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曾因名誉权纠纷起诉王德明及由其任监事的南京昌健誉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该案于2018年7月立案。一审法院审理认为,被告王德明在网络发布的《华大基因流氓恶霸跨省抓捕合作伙伴,被南京公安局通知下午三点去做笔录》、《揭开华大基因真面目,独孤九剑刺穿华大基因虚伪的一切》、《举报华大基因伪高科技忽悠欺诈涉嫌贿赂官员、大规模套骗国有资产》文章中使用带有诋毁、贬损性质的语言和修辞,构成对原告名誉权的侵害;对于原告主张昌健公司与王德明共同实施了侵权行为的相关意见不予采纳。一审法院裁定,被告王德明向原告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定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1月,王德明因未将500元案件受理费迳付原告华大基因被强制执行。2020年9月,因王德明未履行法院判决的道歉,法院对该案判决结果予以公告。华大基因回应:造谣诋毁12月4日晚,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一篇名为《关于王某明恶意诋毁的严正声明》称,近日,王某明通过社交媒体不断造谣,编制各种视频、文字资料,恶意诋毁华大业务和相关管理人员,对关心华大的朋友造成干扰。声明指出,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王某明在与华大合作期间出现多项严重违约行为,华大依法解除与其合作。此后王某明向华大提出高额无理“索赔”,并从2018年开始通过自媒体多次捏造事实诋毁公司,就此,华大已通过司法诉讼进行维权。2019年8月28日,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已对该案作出判决:被告王某明所属公司向原告华大支付服务费143090元及拖欠的违约金。但被告拒不执行。考虑到其经济情况及其公司破产现状,华大决议不予追讨,但其反而变本加厉扭曲事实、编造谎言,通过个人自媒体持续诋毁华大,对此,华大基因难以理解又深感愤怒。声明称,王某明长期以“国家基因库细胞中心江苏运营中心主任”名义发表诋毁华大文章。事实是,“国家基因库细胞中心江苏运营中心”这一机构属于违规捏造,所谓“国家基因库细胞中心江苏运营中心”红头文件及两枚公章也均为伪造。该公章已于2018年7月被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依法注销。2020年8月27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于公章注销合理性做出终审判决。“此人屡次对华大进行造谣诋毁,毫无底线,侵犯华大名誉权,其微博、微信账号也已经多次被平台永久封禁。就此,华大已通过司法诉讼进行维权。2019年10月,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终审判决:被告王某明对原告华大的名誉权侵犯成立,要求被告王某明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但被告拒不执行,《人民法院报》于2020年9月18日刊登强制执行通告,重申判决结果。”声明表示。对于王某明自称“被暴徒殴打致伤残”一事,华大基因也表示,经核实,2020年10月27日,第十五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5)在武汉举办期间,王某明在无报名、无邀请情况下,通过非正常手段闯入会场,破坏会议的正常秩序。经会议承办方劝离后,再次潜入会场寻衅滋事。现场与其发生冲突的不是华大员工,此事已经由当地公安机关依法依规处理。对于核酸检测质疑,华大基因在生命中强调,公司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合法合规地开展业务,开发的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经取得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资质认证,核酸检测准确度符合行业标准,临床使用评价积极。股价跌跌不休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以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的企业,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汪建,由汪建、王俊、杨爽共同持股。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于2017年7月上市,该公司注册资本约4.14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赵立见,由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生华投资企业(有限合伙)、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其中华大基因实际控制人为汪建,其直接持有华大基因0.61%股份,汪建还持有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85.3%股权,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则持有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35.94%股权。2017年7月14日,华大基因通过闯关IPO登陆A股市场,成为基因检测第一股。2017年11月14日,上市四个月,华大基因股价从发行价13.64元/股一口气涨至260.59元/股,成为彼时仅次于贵州茅台的第二高价股,股价累计涨幅高达18.21倍,市值突破千亿业绩表现方面,华大基因2017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20.96亿元、25.36亿元、28.00亿元。新冠疫情暴发后,其2020年营收达83.97亿元,同比大增199.86%;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0.90亿元、20.49亿元,同比增长656.43%、825.16%。随着全球疫情得到逐步控制,华大基因业绩有所下滑。2021年,华大基因实现营业收入67.66亿元,同比下降19.42%,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62亿元、13.58亿元,同比下降30.08%、33.71%。2022年三季报显示,华大基因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5.14亿元、7.47亿元,同比下降12.38%、47.16%,扣非净利润为6.70亿元,同比下降49.01%。(截图自华大基因三季报)此外,华大基因公告显示,该公司及董事长汪建、副董事长尹烨等曾因财务信息披露不合规,多次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出具警示函、采取监管措施。二级市场上,华大基因经历了先涨后跌的过程。自从2017年11月14日股价登顶后,华大基因股价不断下跌,截至12月5日收盘,华大基因股价为56.23元/股,较2017年高点累计跌幅为78.42%,市值较巅峰时已经蒸发了超800亿元。
  • 华大基因研究院“挺进”智慧海洋 今年将引入多台更大规格测序仪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d8803bfa-4095-4c97-82fc-f89201e44a3f.jpg" title=" NewsDataAction-2.jpeg" / /strong /p p strong   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挺进”智慧海洋 /strong /p p   马氏珠母贝、凡纳滨对虾、斑石鲷、中华白海豚、肺鱼、云纹石斑、双斑东方鲀??这一个个并不为人熟知的海洋生物,已经在中德生态园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的攻关下成功完成基因测序。伴随着9台测序仪的日夜运转,一个个海洋生物奥秘被成功“解密”,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正全力向着智慧海洋“挺进”。 /p p strong   213种海洋生物列入基因测序计划 /strong /p p   “作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技术平台,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的定位就是实现对全球重要海洋生物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并在未来海洋渔业种质资源育种、海洋药物研究开发、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提供重要技术支撑。”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心向记者表示。 /p p   在他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已经完成基因测序的34种海洋生物名单。这一系列成果来之不易,需要自动化样品处理系统、核酸提取仪、打断仪、封膜机、条码打印机、高速离心机、PCR仪等科研设备的协同努力。更为重要的贡献来自于这里超强的科研队伍,这支山东省最大的高水平基因组学研究团队,目前已经汇聚了198位科研及支撑人员,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工作人员超过71%,博士及以上学历超过30人。 /p p   2012至2016年间,华大在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排名中位列第十二位,在中国排名榜首。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的科研能力同样“惊艳”。据统计,2017年青岛市科研机构在生命科学领域发表的影响因子超过20分的科研论文共计9篇,而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就占据了5篇之多。 /p p   眼下,这支科研队伍将目标投向了更深的海洋。刘心介绍,青岛研究院目前正在测序的海洋生物有38种,另有213种海洋生物已经列入基因测序计划。很显然,要完成这一超大基因测序任务,9台测序仪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今年年中,研究院将新引入5台更大规格测序仪,每台的测算能力相对于目前测序仪机型将有很大提升。” /p p   这些测序仪的测算能力究竟有多强?刘心打了一个比方说:“仅目前的这9台测序仪每年就能产出基因数据150Tb,数据量相当于15万部高清电影。” /p p strong   打造全球最大的海洋基因库 /strong /p p   这一批批海洋生物基因数据,源源不断地汇入了位于中德生态园的国家海洋基因库。这个目前全球唯一在建的集海洋生物资源收集和海洋生命数字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海洋基因库,已然发展成为全球海洋生物资源的超大型、公益性基础研究和支撑技术平台。该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奠定了青岛“国际海洋研究中心”的地位,并成为海洋生命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为“蓝色经济”国家战略在青岛落地做了最好注脚。 /p p   为了保证样本的存储,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研发了国内首套超低温自动化冷库。这一面积为60平方米的冷库,时刻保持着-80℃低温环境。水产养殖区是研究院活体库的核心部分,鱼类、贝类和藻类的养殖展示中心设置在办公楼的1至3层,面积达540平方米,可以养殖各种鱼类、贝类和中型藻类,配备着各类水产养殖监控监测设备,包括机械设备故障报警、水质参数监控报警、水位和压力报警。 /p p   2017年是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的开局之年。在刘心看来,这一年最主要的成果包括基因测序稳步开展、科研项目进展顺利、团队建设有声有色,以及应用成果在青岛实现了落地。全国首个具备200万份自动化、可溯源的超低温自动化冷库,可满足5PB的数据存储和7X24X365数据访问能力的海洋生命大数据库,以及山东省最大的基因组测序和DNA合成平台,这些都成为了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第一年打拼出的厚实“家底”。 /p p strong   基因测序的“神秘力量” /strong /p p   与那些珍贵又“高冷”的基因数据相比,基因测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更受人关注。 /p p   2017年4月,华大基因与西海岸新区管委合作的“妇女和新生儿基因检测民生项目”启动,西海岸新区成为“全球首个百万级人口城区实现基因检测民生全覆盖”的地区。这一项目内容涵盖孕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检测、妇女宫颈癌预防(HPV基因)筛查等,通过提早预防、干预和治疗,节省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按照目前西海岸民生项目成果测算,该项目的公共卫生投入产出比超过1:10。据统计,已累计检测出数百个异常患儿和100多位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避免了数百个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悲剧发生。 /p p   “未来三到五年,我们希望能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广西海岸新区的精准防病模式,降低已知、可干预的出生缺陷,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消灭宫颈癌,将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大幅提高。”刘心说。 /p p   与此同时,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在肿瘤疾病用药指导上也有了新突破。“以肺癌为例,针对肺癌的药品很多,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检测出哪些药物对该癌症患者能真正起作用,这一应用目前在包括青岛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已经推开。”刘心告诉记者。此外,病源检测也是应用成果之一,通过基因检测能够查明未知病源,从而为治疗提供精准方案。 /p p   国家海洋基因库、海洋产业孵化中心、海洋科研教育中心、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拥有着全球领先的技术平台和科研能力,在一组组海洋生物基因的保存、读取和分析中,在一项项基因测序成果的转化应用中,智慧海洋已经触手可及。 /p
  • 中国农业科学院首次破解梅花鹿高质量全基因组序列
    近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获悉,该所和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发布了梅花鹿高质量全基因组组装序列,并在梅花鹿耐受毒性食物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梅花鹿基因组序列的公布,开启了我省梅花鹿分子育种新时代,也为梅花鹿108个药用部位的物质基础解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中国梅花鹿全基因组测序计划于2010年启动,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建设有全国唯一的梅花鹿种源基因库,特产所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组装了梅花鹿高质量基因组序列。基因组序列框架图谱的绘制,将大大加速中国梅花鹿的育种过程,对于寻找与鹿生产性能有关的SNP标记和功能基因,特别是寻找控制鹿茸再生的相关基因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省是我国梅花鹿养殖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养殖梅花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发展基础好,特色优势明显。2021年,全省梅花鹿饲养量60万只,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梅花鹿作为我省农业十大产业集群之一,是我省重要的特色农业资源,梅花鹿产业凭借资源优势不断成长为我省畜牧业经济的新兴增长点,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 特产研究所此次破解梅花鹿高质量全基因组序列,不但奠定了中国梅花鹿功能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分子遗传育种的研究基础,还大大促进了我省梅花鹿基因库、梅花鹿遗传资源保种场和核心育种场建设,对于提高吉林梅花鹿良种纯度及种用和生产性能,刺激我省梅花鹿养殖业、药理功效科技研发、加工业快速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
  • 解密华大基因的技术武器和竞争王牌
    斥巨资采购128台基因测序仪,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中心,全额收购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ompleteGenomics(下称CG),改变中国生物科技企业被跨国企业单向并购的格局。华大基因向来不按套路出牌。看似有些疯狂的举动,实际是华大基因建立技术优势的精心布局。华大基因的服务规模和测序团队是全球最大的,但在测序技术平台上需购买大批设备和耗材。收购CG实现了资金技术的互补,也使技术优势成为打破原有国际基因市场格局的反击武器。   大数据支撑科研新模式   通常由于科学技术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周期很长,但在生物科技领域,尤其是在21世纪以后,生命科学由原来经典的实验科学、作坊式的实验科学变成了工厂式大数据的大科学。这种大科学利用数据分析处理,大大缩短了从科学发现到产业化的过程,使得一家机构同时进行产学研一体化成为了可能。   1990年由美、英、日、德、法及中国六国科学家启动的&ldquo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rdquo ,用10年时间、耗费30亿美元才完成了一个人的基因组测序。2007年华大基因只用半年,不到3000万人民币就完成了&ldquo 第一个中国人基因图谱&rdquo 。省时、高效的基因测序得益于华大基因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创的新型基因科研模式,华大基因打造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综合性大平台。在强大&ldquo 平台体系&rdquo 驱动下,围绕生命中心法则,建起了测序、质谱、生物计算和国家基因库综合技术平台。   测序平台承载着基因测序产业的重任,它使人类进一步解读生命奥妙成为了可能。华大基因测序平台主要以高通量测序平台为主,此外,还包括了罗氏454测序平台及IonTorrent测序平台。测序涉及生物学各领域,包括DNA测序、RNA测序、宏基因组测序、甲基化测序、外显子捕获测序等。此外,还有合成平台、基因分型平台、全基因酶切图谱平台等让测序结果更精确的辅助平台。   质谱平台基于高通量质谱技术进行工业规模的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研究及目标分子检测,主要进行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全谱分析、定量分析、蛋白修饰分析以及目标蛋白、多肽和各种小分子的分析检测,也可以结合基因组、转录组数据展开贯穿性科研项目。   信息中心以实现超大规模生物信息学计算为中心任务,不断提升其在高效能计算、云计算服务能力,为海量数据处理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华大基因拥有深圳、香港、北京、武汉、杭州等数个大型生物信息学超级计算中心,总峰值计算能力达到212Tflops,总内存容量达到35.9TB,总存储能力达到18.38PB。其位于深圳和香港的集群的峰值计算能力分列国内生物信息领域第一和第二位,有能力为海量生物信息学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提供稳定而高效的资源保障。   国家基因库集生物资源样本库、生物信息数据库和生物资源信息网络为一体,通过建立高水平的生物资源样本库、高效的生物信息数据处理、存储与管理系统以及覆盖广泛的联盟网络,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我国生物资源及基因数据资源,充分调动、发挥及整合各地区、各单位的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   竞争王牌:测序技术革新   2013年3月18日,华大基因宣布完成对CG的全额收购。华大在并购完成之后,保留了CG在硅谷的研发团队,并将团队规模扩大了一倍,同时结合中国本土的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共同合作,开发出将投入产业化应用的临床测序技术BGISEQ-1000和BGISEQ-100。新产品大大简化了样品处理的流程,缩短了整个周期,优化了生物云平台,做到一键式、傻瓜式、大数据库支持,能够进入任何一家医院而不需要任何前期测序基础。在临床产品的精度、可重现性和稳定性方面比市面已有技术提高几个数量级,达到99.999%以上的碱基准确性。   华大的测序技术采取的原理各有不同,其中代表性的有基于焦磷酸化学发光的454测序技术、基于连接反应的边连接边测序技术SBL、基于锚定探针连接的CPAL技术、基于可逆终止边合成边连接技术(SBS)和测序过程中基于氢质子浓度变化的半导体检测技术。   华大测序的特点主要是序列短(30&mdash 150bp)、但是检测通量大(从开始的几百Mb到目前的1Tb以上的通量)、检测周期灵活(几个小时到几天)。正是因为通量高,所以测序的价格已经是第一代测序的万分之一,甚至更低。最早做一个人类基因组测序需要30亿美元,现在测序成本只需要1000美元。   如今,华大基因在基因测序领域保持着领先的技术优势,包括效率高、成本低的高通量测序 准确率高的高深度测序 全球领先的基因组组装软件,自主研发的SOAPdenovo软件 而且有着丰富的经验,华大基因已经成功完成几百个物种的全基因组从头测序。   产业化新起点   如今,华大基因已经进入到产业化的新阶段,除了传统的科技合作项目之外,个人基因检测服务于医疗领域,成为了华大基因发展的新起点。   全世界每年约有500万缺陷儿出生,给这些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是防治出生缺陷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目前的方法都无法达到既精准又安全无创。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DNA测序成本降低,一项新的产前检测技术&mdash &mdash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华大基因在自身高通量测序平台的基础上,于2010年末推出了产前基因检测服务,只需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提取血浆中的游离DNA,就可利用测序方法分析胎儿患染色体非整倍性疾病的风险率。目前,除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外尚有针对染色体病、单基因病的众多项目在研发过程中。   目前全球基因测序领域处于一个快速向应用转化的产业化、民用化发展阶段。整个基因测序市场中从业公司的估值也都将随着产业的爆发而水涨船高,该领域前景将继续受到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基因科技,这个揭示人类生命奥秘的学科,未来必将孕育出全世界最大、最重要的产业市场。
  • 华大基因与美国Arcadia公司合作水稻基因测序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u=1800419674,211209723& amp fm=21& amp gp=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7f4b7abe-711d-4f45-a6aa-6e4d1169d219.jpg" / /p p   美国农业技术公司Arcadia Biosciences 于12月8日宣布,已经与华大基因合作来创建一个水稻基因资源库,以促进粮食作物研究和开发。 /p p   根据协议,深圳华大基因和Arcadia将共同创建、测序和特征化数百万的新水稻基因等位基因,专注于5000个高密度基因组变异的专利型籼稻品种。 /p p   华大基因将确定这些品种的基因组DNA序列,并且免费提供在线分析数据。华大基因将通过中国国家基因库保存水稻种子,同时给研究人员分配水稻类型,以换取用户在线获得他们的研究成果。 /p p   Arcadia将保留该水稻研发合作项目中任何结果的权利,包括水稻发育性状的氮利用效率和耐盐性。 /p p   合作的其他条款尚未披露。 /p p   Arcadia总裁兼CEO Eric Rey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些结果的共享有可能加快水稻品种发展,并最终扩展到其他关键粮食作物。我们经济高效地连接全球主要的遗传学研究基地,主要原因是,面对人口的不断增长、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及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负面影响,他们能够将相关知识应用于实践,以支持全球粮食安全。”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14px " 关于Arcadia Biosciences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14px "   Arcadia Biosciences是一家农业技术公司,总部位于加州戴维斯,专注于开发可造福环境和增进人类健康的农产品。Arcadia的农艺性状,包括氮利用效率、水利用效率、耐盐性、耐热性和除草剂耐受性等,都旨在让农业生产更经济高效且更健康环保。Arcadia的营养技术和产品带来了生产成本较低却更健康的成分和天然食物。公司被MIT技术评论提名为50家最智能公司之一。 /span /p
  • 朱莉催热全球基因诊断 国内试剂企业亟须做大
    安吉丽娜-朱莉因基因缺陷切除乳腺让&ldquo 个人基因诊断&rdquo 成为热门词汇。在美股市场,&ldquo 朱莉效应&rdquo 让相关股票大涨。   其实,个人基因诊断在中国早已形成一定市场,有检测机构去年仅癌症方面就检测了2.5万例。不过,相比西方国家,我国基因诊断市场还存在行业集中度低、良莠不齐等现象。   &ldquo 基因检测的科学性是确定的,这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将主要往个体化治疗、个体化诊断方向发展。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根据基因检测出个体的问题,就能有针对性地从根本上找出解决方案。&rdquo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遗传学研究所副教授朱焕章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小公司偏多   所谓个人基因诊断,就是检测机构针对个人提供的血液、病体切片等样本,对人体内的DNA等基因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个体是否存在基因突变等情况,并结合这些情况,对个体所患疾病进行个性化的方案设计,例如肿瘤病人该采取哪种化疗,药物用多少剂量最合适等。   在中国,有资质进行基因诊断的机构往往与医院合作,医生会推荐病人到哪家诊断机构进行检测,将他在医药采集的身体样本寄给检测机构,从而制定最符合病人的治疗方案。同时,一些遗传病人家属和健康人也会进行预防性检测,正如朱莉所做。   &ldquo 在美国,分子诊断市场基本由两家公司Quest和LabCorp垄断,但在中国,还处在混战阶段,规模化的诊断机构只有两三家。&rdquo 上海宝藤医学检验所(下称&ldquo 宝藤&rdquo )项目总监许骋告诉记者。   在混战阶段,就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标准的缺失、价格管理问题等。   基因检测是否准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测机构的基因库。&ldquo 只有通过大规模广泛的实验采样才能保证基因库的准确。因为做分子诊断,一个是看基因是否突变,另一个是看基因数量的多少。前者只有对照样本足够多才能确定你这个基因在人群中属于多数还是少数,这样相对的少数才能说基因突变。后者也一样,需要大量的数据来看相对的多少。&rdquo 许骋表示。   然而,由于搜集数据库需要长时间大量人力财力投入,一些小公司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往往只能借用西方的基因数据库,但是,白种人数据库对黄种人来说参考价值不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会大打折扣。   此外,对于诊断的每项收费国家都有统一规定,不同地域收费略有不同,每两三年还要更新一次,例如一个分子靶点检测上海现在600元。但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些小企业本身资质不够,会打一些小价格战,例如600元的项目就收580元,有些医院就推荐病人去那里。   行业集中度低   &ldquo 基因检测在过去因为价格贵、成本高,在国内没有特别推广,政策法规上也没有出台这样的规范。但是在技术上一点都不困难,无非是价格问题,此外还要经过批准和临床检验,所以现在很多医院并没有完全开展这些项目。&rdquo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所教授卢大儒告诉记者。   &ldquo 因为这种诊断是个体化的,一个样本要做好几种检测,为了服务一个人需要好几个检验员,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交叉验证,不像查血型可以流程化,对医院来说成本就太大了。&rdquo 许骋说。   但这也给资本留下了市场空间。许骋告诉记者,宝藤在除了西藏和港澳台的每个省市自治区已有营销团队和技术团队。但即使这样,许骋还是认为公司规模不够,而整个市场行业集中度过低。   &ldquo 这一行业的利润并不高,目前远远低于药物销售的利润。&rdquo 许骋表示,但他对中国的市场前景还是很看好,&ldquo 从安全等方面考虑,国家是不允许国外机构在中国做分子诊断服务的。而随着这一概念的普及,中国市场也会越来越成熟。现在希望国家能完善相关标准,产业也能整合得更集中。&rdquo 许骋说。   &ldquo 对于基因检测,一个是要继续研究,虽然这几年已经有很多研究工作,但一些项目要走向临床推广还需更多工作。另一方面,基因跟疾病的关系重点应放在个性化治疗和个性化用药上,每个人基因都不一样,同样的病用药要有所选择。社会化的检测大方向是对的,理论上也应该做,但我们也不要把这个神圣化了,关键是要倡导人们如何认识基因的作用,解读基因的作用。&rdquo 卢大儒表示。   进行基因诊断需要相关的仪器与试剂,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诊断仪器几乎都是美国与德国进口,而在试剂方面,除了一些国家明文规定的试剂,针对不同的案例诊断机构也会自行研发一些试剂。   在美股市场,为朱莉进行诊断的生物医药企业万基遗传(MYGN.NASDAQ)在朱莉手术当天涨幅一度突破4%,而自5月以来,该股已上涨20%,创下3年来的新高。而在国内,涉足诊断试剂的公司包括科华生物、达安基因、中源协和等。有分析人士认为,相比罗氏、雅培等跨国公司的诊断业务,国内企业还较小,但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这些企业也有望随之发展。
  • 华大基因证实辞职市长将加盟 或有利公司上市
    p   昨日报道,山东济宁市市长梅永红辞去了市长职务,济宁市政府知情人士称其将加入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昨日下午,深圳华大基因回应称的确已邀请梅永红加盟并出任重要职务,但相关事宜还在确认中,不过并非担任传言所指的CEO。 /p p    strong 从科技部“空降”济宁关注科技创新 /strong /p p   今年9月将满50岁的梅永红,1987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先后在农业部、国家科委、科技部任职,2010年10月从科技部“空降”济宁,是中组部从54个部委选派到地方任职的66名中青年干部之一。 /p p   2011年1月起,他担任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此次辞职前,按济宁市领导班子分工,梅永红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财政、国税、地税、审计等工作,并联系省财政厅驻济宁财政检查办事处工作。“我到济宁以后,感觉这里的卫生与健康、医药、农业等领域还很落后,缺乏有效手段让广大民众更多地受益于现代科技。”在一次公开论坛上梅永红如此回忆。 /p p   虽然职务未与科技发展直接相关,但或许是科技部出身的“惯性”,梅永红的视线一直没离开过科技创新领域,并推动济宁市和华大基因开展战略合作,建立国家基因库青山羊保种基地,还将宫颈癌等4种基因相关疾病的基因检测纳入十大民生工程。在《济宁市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13-2017年)》中,“政府主导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栏,华大基因研究院作为协作单位的“生命医学联合实验室”也赫然在目。 /p p   直至9月2日,小长假前一天,梅永红仍在主持省科技厅与济宁市政府签署协议,争取科技支持作用,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此后不久就传出他辞职的消息。 /p p    strong 曾率队访问华大基因促成多项合作 /strong /p p   2012年4月,任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的梅永红带领济宁市考察团访问华大基因,当年8月底时任济宁副市长的白山率考察团再访华大基因,3个月后白山又到上海华大基因分公司考察。 /p p   济宁与华大基因的实质性交流从2013年2月开始。当时华大基因与济宁市妇幼保健院举行合作洽谈会,从2013年开始济宁市以免费和财政补助的形式,对全市孕产妇实施“产前筛查与基因检测”。对这项工作梅永红一直表示认可:“我们和华大基因合作,就是想给老百姓带来实惠。2013年我们在2万多名孕妇中查出40多个聋哑儿和‘唐娃娃’,相当于拯救了40多个家庭,这本身就是民生工程。” /p p   2013年5月,华大基因研究院基地建设中心主任李友谊一行到济宁考察,对接推进青山羊繁育、大蒜深加工及产业化合作项目。1个月后,华大基因研究院董事长汪建到访济宁,梅永红陪同考察并出席了座谈会,表示希望华大基因可开展的一些工作尽量在济宁先行先试。 /p p   2013年11月,济宁市政府与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医学健康、重要经济生物育种等产业。梅永红与汪建再次相见,他还表示济宁市委、市政府将倾力支持战略合作,有关部门和县市区要积极主动搞好配合。 /p p   2014年11月,济宁市与华大基因合作建立的“生命医学联合实验室”落成,并建立“国家基因库——— 济宁市临床样本分库”。 /p p    strong 业界人士猜测其入职有利于华大上市 /strong /p p   昨日济宁市政府官网正式发布公告,称济宁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接受梅永红辞去济宁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的请求。梅永红成为山东官场今年辞职的第2位厅官。今年6月初,菏泽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毓华辞职前往太平洋财险担任深圳分公司党委书记。 /p p   南都记者从华大基因获悉,华大基因已邀请梅永红加盟并出任重要职务,相关事宜还在确认中,但绝对不是CEO。昨晚有媒体消息称华大基因只是单方面邀请,不确定其是否真的入职。南都记者再次向华大基因官方核实,工作人员称并非单方邀请,只是入职具体岗位和时间暂未确定。 /p p   据媒体报道,梅永红在一次公开论坛上也曾对华大基因团队表示认可。“汪建带领的华大人怀着一种理想主义色彩,有志于以科学改变国家命运,这在当今中国极其珍贵。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华大基因仍然没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实质性支持,他们是在孤军奋战,是在以一己之力撑起国家使命。这种局面不应该再继续下去了。” /p p   值得注意的是,华大基因今年8月15日发出公告,称拟在国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有业界人士猜测,新东家或是看好梅永红在科技和政府事务领域的能力,能助力华大基因上市事宜。 /p p    strong 人物履历 /strong /p p   梅永红,男,汉族,1965年9月生,湖北黄梅人,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毕业。 /p p   农业部 /p p   1987.07-1995.11 /p p   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技术员、技术培训部主任(1993.12评为农艺师),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技术培训处处长(副处级) /p p   国家科委 /p p   1995.11-1998.09 /p p   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一处副处长、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调研处处长、办公厅调研室正处级干部 /p p   科技部 /p p   1998.09-2010.10 /p p   办公厅调研与宣传处副处长(正处级)、处长,办公厅副主任兼调研室主任,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司长 /p p   山东省济宁市 /p p   2010.10-2015.09 /p p   市委副书记(正厅级),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财政、国税、地税、审计等工作,并联系省财政厅驻济宁财政检查办事处工作 /p p   与华大渊源 /p p   2012年4月时任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的梅永红带领济宁市考察团访问华大基因 /p p   2013年2月华大基因与济宁市妇幼保健院举行合作洽谈会,2013年开始济宁市以免费和财政补助的形式实施“产前筛查与基因检测”。梅永红表示:“我们和华大基因合作,就是想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p p   2013年6月华大基因研究院董事长汪建到访济宁,梅永红陪同考察并出席座谈会。 /p p   2013年11月13日济宁市政府与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梅永红与汪建再次相见,并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期待。他表示,济宁市委、市政府将倾力支持战略合作,有关部门和县市区要积极主动配合。 /p p   2014年11月济宁市与华大基因合作建立的“生命医学联合实验室”在济宁医学院落成,成为全国首家开展全方位“基因检测”的产学研平台,并建立“国家基因库——— 济宁市临床样本分库”。 /p p    strong 争议 /strong /p p    strong 广东晟典律师事务所毛鹏:平衡利益冲突需要更详细制度 /strong /p p   此次事件之所以引起关注,主要是因为梅永红去了曾经有过多次接触的企业,让外界有是否存在权力寻租的遐想空间。目前很多企业为防止核心员工跳槽,一般会让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但依据法律规定公司必须给予被限制员工一定比例的经济补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虽然本意是希望隔离出真空地带,让官员和企业距离远一点,但实际上也限制了官员利用最擅长的技术来谋生。如何平衡官员的利益冲突,可能需要政府或监察部门出台更详细的制度。 /p p    strong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旭涛:公务员应有选择职业的权利 /strong /p p   有人对公务员的印象可能集中在以权谋私、贪污严重上,觉得至少在这个队伍中好办事,掌握很多资源,但现在随着官方整肃,这种空间越来越少。也有人会认为,公务员下海是不是因为贪不了钱或者捞不到好处,所以才放弃铁饭碗?实际上公务员已越来越趋向于职业化,发生职业转换也是越来越正常的事。公务员法的规定比较偏原则性,很多细节不清楚。如何才能确定辞职官员没有利用权力之便为自己寻找下家?一是靠社会信息提供依据,二是同意他辞职的相关部门、法律部门要去核实。如果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就应该放他走。公务员应有选择职业的权利,但值得提醒的是,当公务员决定走出体制时,要依靠自己的专业特长而不是靠个人关系。 /p
  • 中国首发:BD推出全球首款全自动一体化微流控文库制备仪
    12月17日,BD在P4China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上推出全球第一款通量灵活、全自动一体化微流控文库制备仪BDCLiCTM系统,极大缩短了批量处理样本的时间,全面突破了目前基因建库面临的技术难点,为高通量基因测序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十三五规划和国家健康2030纲要的陆续出台,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精准医疗的支持力度。P4China国际精准医疗大会在十三五规划国家精准医疗计划开启元年隆重举办,旨在汇聚政、产、学、研、资各方力量,并将政策、监管、资本、技术、应用、商业整合在一个平台,进一步探讨从系统生物学研究、精准诊断的应用到转化医学的研发,展示国际国内领先精准医疗的成果转化与最佳实践,助力精准医疗产业未来良好发展。  “要最终实现精准治疗是个复杂的大工程,自然和疾病队列生命组学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库是基础,基因测序是首要工具,只有大数据、生物信息分析和现代医学技术的有效结合才能将精准医疗的概念从理论上落到实践。”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疗专委会常委,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云健康医疗科技集团总裁金刚博士说:“从目前的情况看,精准医学总体上还处在研究和大数据累积阶段,在实现精准医疗的软件和硬件以及标准法规上还都存在一些困境。比如我们现有的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因涉及较多基因的深度测序,前期的基因建库操作复杂,测序和分析流程繁琐,相应检测产品政策法规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一代基因测序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但随着精准医学作为国家战略任务的推进,政策法规和医保对新一代测序检测的倾向支持,相信基因检测助力精准医学在临床和健康的广泛应用会越来越近。”  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公司BD以中国为首发站,在P4China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上推出全球第一款通量灵活、全自动一体化微流控文库制备仪BDCLiCTM系统,只需一键启动,即可全自动完成所有样本的文库制备工作,极大缩短了批量处理样本的时间,简化操作流程,全面突破了目前基因建库面临的技术难点,为高通量基因测序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基因测序:捕捉基因差异和基因变异,成就精准医疗  基因测序也称DNA测序,是指通过对提取的DNA片段进行样本处理和文库制备,测序后,利用系统生物数据平台将这些复杂的样本进行有效分析,从而锁定个人病变基因,提供个性化预防和治疗方案。  基因测序是最终实现精准治疗的关键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疾病如癌症的防治。通过基因测序来进行对癌症的预防最广为人知的案例就是国际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因为家族遗传基因而选择手术切除乳腺以降低未来可能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华大精准医学联盟秘书长杨晓楠博士告诉我们:“推动基因测序在临床中的广泛运用具有更大的价值,避免以往的盲目用药,如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获得肿瘤DNA的突变、基因拷贝数变异、基因移位和融合基因等海量基因变异信息从而为癌症或因基因突变引发的罕见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治疗指导,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灵活、快速、全自动文库制备:一键解决传统基因建库痛点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的最大的难点,并不是基因测序的技术难题,而是在测序前的基因库制备过程中的技术局限。”明码科技执行主任戴珩告诉我们:“由于操作复杂,过程繁琐,耗时长等因素,造成基因测序迟迟无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全球首发的新一代BDCLiCTM全面突破了传统文库制备的技术难点,一键启动领控全程,只需一次触扣便可自动完成所有基因样本的处理,立等可取。真正实现完全自动化,样本和试剂上样后再无需任何实验人员干预,大大降低了因人工因素造成的出错几率。  整个系统支持各种各样的高通量测序(NGS)方法,将文库制备和富集反应体积缩短至传统方式的十分之一,极大缩短了大批量样本的文库制备耗时,同时还能大量降低塑料耗材和试剂的用量,显著节约建库成本。且通量灵活,每次运行可按照不同需求处理从24个跨度到384个的样本。  这款全新的技术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基因测序前期建库技术质的飞跃。不但显著提升样本处理的效率,其全自动化的便捷系统完全解放了临床操作人员,让基因测序全面走进临床应用成为可能,进而推动精准医疗向前迈进一大步。  同时,独创的CLC专利技术被授予著名的实验室自动化和筛选协会(TheSocietyforLaboratoryAutomationandScreening,SLAS)新品奖。  BD大中华区标本分析前处理系统业务总监陈曦说:“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医疗技术领先企业,BD始终致力于科技创新,为中国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提供最先进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此次CLiCTM系统在中国首发也彰显了BD对于植根中国的一贯决心。我们期待CLiCTM能够在基因测序中发挥最大的价值,以科技为先让文库制备大有可为,让精准医疗大有可为。”
  • 基因测序证实:14年前的SARS主犯是蝙蝠
    p (原标题:追踪14年从结果到过程全搞明白了 武汉科学家确证SARS主犯是蝙蝠) /p p 6日,记者联系上有此发现的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与崔杰课题组。据介绍,他们在单一菊头蝠种群中已找到SARS的全部基因组组分。这意味着,背上嫌疑近14年的“菊头蝠”,卷宗终于完备,遭致全球8000余人感染和近800人死亡的罪名,终告成立。 /p p strong 2004年:武汉科学家就“盯”上了菊头蝠 /strong /p p 早在近14年前,武汉的女科学家石正丽就独树一帜地盯上了菊头蝠。2002年到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了SARS。在武汉病毒所的整体部署下,石正丽联合中外科学家开展深入研究,将SARS病毒溯源集中在蝙蝠身上。 /p p 2004年初,广东省疾病防控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广州、深圳市售的果子狸等动物采集的样本中发现含有大量SARS样冠状病毒,认为果子狸为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载体。此后,广东共扑杀果子狸、獾、貉等野生动物近万只,仅广州市就处理了2000多只果子狸。 /p p 可之后几个月,石正丽带领的研究小组就在菊头蝠属的4个种里发现SARS病毒抗体和基因。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澳大利亚吉朗的动物健康研究室同时对这些样本进行了SARS病毒抗体和基因的检测,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蝙蝠SARS样病毒与人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同源性达92%。蝙蝠携带有类SARS的病毒——该结果发表在2005年的《科学》上。 /p p strong 2013年:认定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 /strong /p p 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领导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到一株与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样冠状病毒。通过遗传信息分析和对病毒进行功能测试,进一步证实了“中华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于2013年10月31日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p p 在这期间,石正丽以“研究蝙蝠”出名,课题组也曾研究蝙蝠在尼帕、埃博拉等病毒传播中的影响,SARS病毒一直是主线,石正丽仍惦记着许多未解之谜,她带着硕博士生去野外采集蝙蝠样本,和年轻人一起爬山、进山洞。 /p p strong 2017年:从结果到过程全搞明白了 /strong /p p 从最初认为“同源”,花了9年时间去证实是“源头”,又花了4年时间去溯源,有关SARS如何在蝙蝠中进化产生、从哪里的蝙蝠种群中出现的遗留之谜,在2017年年底全部解开。 /p p 本月初,石正丽团队宣布,在我国云南省发现了一处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的天然基因库,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可能的重组起源。12月1日,Nature news对新发表的论文进行了报道,指出该发现回答了关于SARS病毒起源遗留的问题。 /p p 石正丽说,包括蝙蝠在内的野生动物携带各种病毒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是正常现象。包括菊头蝠在内的食虫蝙蝠是很多农林业害虫的重要天敌,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切不可对蝙蝠开杀戒。 /p p 相关科学家认为,人类须减少对蝙蝠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不管是果子狸还是菊头蝠,人类要杜绝野生动物市场交易,这对于防止新发传染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p p strong 武汉生物企业助力SARS揭秘 /strong /p p 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与崔杰课题组获悉,武汉科学家的世界级发现,借助了本土的生物力量。 /p p 石正丽和崔杰团队在我国云南省发现了一处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的天然基因库,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可能的重组起源,病毒基因组扩增与序列鉴定,须依靠引物合成、基因测序等手段,在汉的武汉擎科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昆泰锐(武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这一工作。 /p p 记者了解到,擎科已建立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多个城市的本地化实验室,而武汉昆泰锐,是2005年创立于美国旧金山湾区的昆泰锐,在中国的分公司,2014年入驻东湖高新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原加州大学伯克利中国公派学者联合会主席谢洪学是现任昆泰锐(武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p p 引物合成和基础测序,十年前还须到武汉之外的地方进行,而如今,仅光谷生物城就聚集了五十多家基因测序企业。据该团队研究人员介绍,SARS“追凶”14年,后程加速,得益于武汉生物产业链条的日益完善。以前引物需要在外地合成,测序也要把样本寄到外地测序企业,而近些年来在武汉本土就能做,“晚上送样,第二天早上就能出结果,马上能进行下一步科研,大大提高科研效率”。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