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基础司

仪器信息网基础司专题为您整合基础司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基础司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基础司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基础司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基础司话题讨论。

基础司相关的资讯

  • 科技部基础司调研广西重点实验室工作
    7月14日至15日,科技部基础司张先恩司长一行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调研重点实验室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陈大克厅长等有关同志参加了调研。   张先恩司长一行考察了广西大学的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师范大学的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以及广西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共建的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在重点实验室情况汇报会上,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汇报了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发展机遇、面临的挑战、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关建议。张先恩司长对广西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后实验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在西部地区发展基础研究和基地建设要投入更大的力量,希望广西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要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地进行。   广西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特色产业突出。广西位于岭南有色金属带,拥有丰富的铝、铟、锡、锌、锑等有色金属资源。广西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蔗糖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木薯淀粉占全国的四分之三,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水牛,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近几年,广西加强了重点实验室工作,2009年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开展了对19个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并设立了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专项经费,集中支持和培育高层次的实验室。
  • 基础司赴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调研
    为调研高校基础研究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状况,2月12日,基础司专程组织全司人员到天津大学考察了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舒歌群副校长全面介绍了学校最近几年的科研、教学情况,特别是学校承担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实验室运行情况。由于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学校在实验室建设、争取973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等方面积极性高、主动性强。目前在内燃机燃烧理论、光学自由曲面制造、极端环境下传感器研究等方面承担了4个973计划重大项目,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同时天津大学高度重视微纳制造与测试学科的发展,投入经费近1亿元,建成了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还从国外引进了房丰州教授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专家,在MEMS动态测试、自由曲面超精密切削、复杂曲面微加工、脆性材料放电-超声复合加工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小唐教授介绍了实验室的主要发展方向。基础司人员认真听取了实验室在光电测试技术、微纳测试、超精密与微纳结构加工、MEMS方面的主要工作,参观了MEMS平台超净实验室,了解了学校在射频MEMS、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微纳制造装备和高端科学测试仪器等方向的发展规划。   这次调研对于了解和认识基础研究形势,做好“十二五”战略规划研究,增进基础司与高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联系有积极的意义。
  • 奥豪斯助力美国霍帕康湖保护及当地基础教育
    p   前端时间,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0727/468221.s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span id=" pos_placeholder" style=" color: rgb(0, 0, 0) width: 0px height: 0px visibility: hidden margin: 0px padding: 0px " /span 奥豪斯授予美国缅因州奥克兰 Messalonskee中学科学教师Amanda Ripa“Gustav OHAUS”奖项 /span /a ,以表彰其带动学生学习并提高学生解决社区环境问题的能力以及寻找并形成一种环保且低成本的改善污染水质的方法。但奥豪斯积极参与环境教育的举动不止于此,近日,奥豪斯就又在小学环境教育中显了把身手。 /p p   位于新泽西洲的霍帕康湖是该州最大的淡水湖(Lake Hopatcong),湖水最深可达60英尺,有着复杂的生态系统,为了保护湖泊水质,2012年这里成立了霍帕康湖基金会。而基金会的工作之一,就是领导当地民众和孩子共同保护湖泊的环境,这里面,准确的记录和分析湖泊的PH值、溶氧量和温度数据就变得十分重要。为此,霍帕康湖基金会发起了“研究之船”项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f9897509-fc51-4493-b5f5-8bc825151c3f.jpg" title=" Floating-Classroom.jpg" alt=" Floating-Classroom.jpg" / /p p   2018年5月,霍帕康湖的“研究之船”正式起航。在3个月中,研究之船向超过800名当地4年级学生和公众讲解水质检测分析的原则,检测水清澈度,测量水溶氧量、温度以及PH值等数据的重要性。其中PH值不仅反映湖水的系统环境,也是预测湖中物种的潜在多样性指标之一。因为湖中大多数物种都生活在PH值在7到9的湖水环境中,一旦湖水酸性过强(PH值在5或一下)或碱性过强(PH值在9或以上),许多物种就会死亡。所以,指导当地孩子和民众如何检测湖水PH值就变得重要。 /p p   考虑到项目开展的时间短以及学生对仪器易用方面的特殊要求。项目最终选用奥豪斯ST20水质笔式测量仪协助孩子们完成实验。运用该仪器,孩子们可以轻易记录不同水深的PH值和温度,观察到春夏季节湖水相关数值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c6c86d11-9071-45d2-a58b-d61dd3030b4a.jpg" title=" Temp-and-PH-testing.jpg" alt=" Temp-and-PH-testing.jpg" / /p p   “我们对ST20笔式测量仪非常满意,运用ST20测量仪能够让我们指导孩子们开展一些之前做不了的实验”。该项目的负责人Donna Macalle-Holly说。同时他还说,通过ST20水质笔式测量仪不仅可以告诉这些学生们霍帕康湖背后的历史故事,也可以指导他们如何分析水体质量,帮助这些学生成为青少年科学家。同时,这也让研究之船项目研究收集到更多更具体的湖水数据。为后续的湖泊保护提供了支持。 /p p   奥豪斯以方便易用的产品助力基础教育,也为保护霍帕康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p
  •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将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情况开展调查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关于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情况开展调查的通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岛市、深圳市科技厅(委、局),国资委综合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为推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增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基〔2012〕716号),科技部拟对2015年以来批准建设的共77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附件1)的建设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一、本次调查工作将委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承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二、请相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管部门组织依托单位和实验室做好调查准备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三、请各相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填写《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进展情况表》,经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并加盖公章后,于2018年11月16日前(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进展情况表》纸质版一式两份及电子版光盘(内含PDF和WORD两种格式)报送至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参加调查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0ebdb67c-3b87-4ed1-a1c9-368680c151db.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1-07 上午7.42.1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7acf23af-7714-4d1a-a1c6-ec911ba5054a.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1-07 上午7.42.30.png"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e0cf2252-00d3-4b31-a820-0c0db6ffd1bc.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1-07 上午7.42.46.png"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c56b7ffa-0130-4d65-b898-e68ddd8434ff.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1-07 上午7.42.57.png"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3c615e5b-d3b5-4547-9d7a-7b12c93683c9.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1-07 上午7.43.07.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c3526958-1b9b-4c17-9912-6bc2daf2b08b.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1-07 上午7.43.19.png" / /p
  • 发布高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认定2011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科技司2018年工作要点出炉
    p   日前,教育部科技司正式印发了《教育部科技司2018年工作要点》,对2018年教育部科技司的工作进行了大致安排。主要内容包括发布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实施方案、启动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加强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地建设、深入推进教育科学基础研究等内容。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 /p p   2018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扎实落实2017年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和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发展工作会议工作部署,深化科教融合,强化创新驱动,有力支撑“双一流”建设,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引领和支撑教育现代化,用 “奋进之笔”谱写得意之作,奋力实现新时代科技创新和教育信息化工作新作为。 /p p   一、持之以恒全面从严治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p p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持续深入学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凝聚在党的周围。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充分发挥高校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结合点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p p   2.加强科技司党建工作。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党建工作统领业务工作,坚持党对高校科技工作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责任制度,健全考核评价和监督问责机制。 /p p   3.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特别是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加强廉政建设,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强化纪律执行,将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p p   二、聚焦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目标,着力加强创新引领 /p p   4.发布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实施方案。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要求,制订并发布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在推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全面发展基础上,加强重点突破,通过前沿科学中心聚集高水平大团队,通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重大条件平台,通过科研组织方式创新培育重大项目,通过产出重大科研成果带动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全面提升,推动高等学校成为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力量。 /p p strong    /strong 5.启动建设前沿科学中心。作为珠峰计划的核心内容,培育建设若干前沿科学中心。依托“双一流”建设学科,以科学问题为牵引,以聚集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科研团队为核心,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成为相关学科基础研究的最高峰,推动若干高等学校和一批学科率先实现并跑和领跑,建成世界一流。 /p p   6.加强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形成一批依托高校建设的重大条件平台。稳步推进高校牵头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动态调整完善“十四五”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项目库。围绕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前谋划布局,加强重点项目培育。 /p p   7.加强基地建设,强化科研育人。推动高校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争取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更多在高校布局。新建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强化科研育人,充分发挥科研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作用,用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p p   8.深入推进教育科学基础研究。建立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工作机制,共同设立专项经费资助一批战略研究项目。组建教育科学基础研究高层专家咨询委员会。共建若干研究基地,围绕教育科学的基础问题开展长期研究。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布局中考虑建设相关研究平台。 /p p   9.持续推进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创新推进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工作,探索政府间合作支持联合实验室建设新途径,规范验收和评估。继续开展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拓展高校国际科技交流和合作渠道。组织高校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实施工作,积极推动高校科技期刊国际化,提升学科、学校影响力。 /p p   10.扎实落实科技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完善科学研究稳定支持机制,健全基本科研业务费评估办法。扎实落实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任务。创新科研人员聘用机制,建立和完善访问学者、博士后及科研辅助人员聘用制度。推进科技评价机制改革,继续引导高校建立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机制。加强科研过程管理,持续推进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 /p p   三、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任务,推进服务国家战略行动 /p p   11.组织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创新高校科研组织方式,协同推进面向“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施,加大先期培育和项目组织力度。印发并实施《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引导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教育变革深度融合,服务创新型国家和智慧社会建设。 /p p   12.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聚焦国家、区域重大需求和军民融合等战略部署,培育、认定若干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具备条件的地方大力推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试点。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做好“2011协同创新中心”验收评估。 /p p   13.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发布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发展规划(2018-2022)》,研究建立教育部军民融合分级分类的科学决策、咨询机构,培育建设军民融合示范高校,探索省部联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重大项目策划与组织,深入实施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计划,强化质量与保密监督管理。 /p p   14.主动服务重大战略需求。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制订《高校科技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行动计划》,建立健全“一带一路”双边和多边高校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组织高校积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促进高校共建与校地合作,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落实与北京、上海签订的共同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合作协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推进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组织相关高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行动,推动涉农高校深入参与农业科技推广。 /p p   15.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入实施《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计划》,推进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系、政策体系和支撑服务体系。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师生共创,研究制订《高校双创示范园建设管理办法》,试点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高等学校双创示范园。与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实施科技成果在京转化行动,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培育新动能。 /p p   四、面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进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 /p p   16.加强教育信息化统筹部署与指导。做好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召开2018年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实施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 /p p   17.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实施智慧教育创新引领行动,遴选设立5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启动百区千校万课示范行动,认定第一批教育信息化优秀区域、优秀学校和优秀课堂教学案例。组建若干区域、校际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共同体,出版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集。 /p p   18.培养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实施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行动,组织开展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探索建立适合国情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完成第二轮全国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举办“全面加强网络安全、推进教育信息化”专题网络培训示范班,培训3800人。 /p p   19.深化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应用与供给服务。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共治体系枢纽环境,组建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推动各省完成省级体系规划并逐步形成省级体系,实现10个以上省级体系与国家体系枢纽环境的连通。启动实施数字教育资源共享行动,促进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的开发应用转变。 /p p   20.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普及应用。全面开展网络学习空间普及行动,印发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规范。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优秀区域、优秀学校的评选和展示推广,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教育管理、综合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开展中小学、职业院校校长和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 /p p   21.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加快完善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通过宽带卫星联校试点行动,探索形成支持边远贫困地区薄弱学校联网和开展信息化教学、教研的模式及保障机制。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 /p p   22.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制订教育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工作方案,实现教育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基础数据共享,通过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支撑地方政务应用。制订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意见,逐步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推动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进一步优化,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p p   23.强化教育信息化支撑保障措施。开展第三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加强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和研究基地建设,发布《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7)》。拓展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好教育信息化宣传报道。 /p p   24.提高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印发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能力。制订教育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规划,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现场检查检测和安全评估。持续推进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监测预警。 /p p   五、以优良作风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科技和信息化领域落地生根 /p p   25.狠抓调查研究工作。针对制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破解高校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发展难题。压实责任,督促检查,推动部党组决策部署和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p p   26.发挥战略科技智库作用。举办科技前沿与战略圆桌会议,强化战略研究和政策咨询。启动中国高等学校科技发展指数研究。推进战略研究基地建设。 /p p   27.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持续宣贯2017年高校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开展科技管理干部业务培训和交流工作,引导广大科技管理干部转变理念,创新手段,树立引领创新、追求卓越的新时代队伍新形象。 /p p   28.做好科技宣传工作。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和重大决策部署的政策宣传阐释。做好重大科技项目研究进展和突破性科技成果的典型宣传引导。挖掘科技战线杰出人物和先进事迹,宣传科学精神和优良学风。持续开展工作交流总结和信息采集发布,全面展示高校科技和教育信息化战线新形象新作为。 /p
  • 罗中科技参加全国纺织品标委会第四届基础标准分会成立大会!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届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基础标准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委员会议于 2017 年 3 月 23 日~24 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罗中科技参加会议,国家标准委工业二部领导易祥榕出席会议并讲话。成立大会由中纺标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第四届基础标准分会副主任委员马咏梅主持。 会议首先由第三届基础标准分会秘书长郑宇英代表第三届基础标准分会从标准制修订和宣贯、国际标准化以及标准体系研究等几方面做了总结报告,并对换届工作进行了说明。国家标准委领导易祥榕宣读了国家标准委关于基础标准分会换届方案的复函,向委员颁发了证书。易祥榕强调了国家对标准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并提出纺织标准化工作作为消费品标准规划重点领域之一,应紧跟国家标准化改革的步伐,进一步为纺织产品质量提升提供基础支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第四届基础标准分会主任委员孙锡敏代表新一届标委会讲话,孙主任首先强调了标准化改革的必要性,并从适应强标改革、加快国际标准转化、建立新型标准体系等方面对新一届标委会的工作做了重要部署。中纺标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第四届基础标准分会副主任委员马咏梅代表秘书处承担单位讲话,对国标委、中纺联等上级主管部门的信任表示了感谢,并表示全力支持秘书处的工作,为全体委员搭建一个优质的标准化工作服务平台。成立大会结束后,第四届基础标准分会主任委员孙锡敏和秘书长徐路共同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审查和修改了《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基础标准分会章程》(草案)、《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基础标准分会秘书处工作细则》(草案)和《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基础标准分会工作计划》(草案)。会议一致同意通过修改后的章程、工作细则和工作计划。会议还审定通过了以下国家标准:《纺织品 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 第2部分:定负荷法》《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15部分:透气性的测定》《纺织品弯曲性能的测定 第6部分:马鞍法》《纺织品 热传递性能试验方法》《纺织品 生理舒适性 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蒸发热板法)》会议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取得了圆满成功。
  • 衢州牵头,浙皖闽赣四省边际质量基础检验检测技术联盟成立
    6月20日,浙皖闽赣四省边际质量基础检验检测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暨“世界认可日”系列活动在浙江衢州举行,来自浙江衢州、安徽黄山、福建南平、江西上饶四省边际城市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四地市、县两级食品、药品、计量、质量检验机构负责人等约200人参加。本次活动由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办。据了解,这次联盟成立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自2017年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以来,我国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高,今年《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正式印发,更对我国质量强国建设作出整体部署。为全方位推动质量升级,充分发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助推经济稳进提质、促进全球贸易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提升质量认证供给水平和创新能力。衢州、黄山、南平、上饶四市地缘相近、人文相通,此次共建质量基础检验检测技术联盟,有利于共同构建区域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开放开发经济实现新增长。会上,浙江衢州、安徽黄山、福建南平、江西上饶四省边际城市检验检测机构代表进行“四省边际质量基础检验检测联盟”电子签约。衢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作为首届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发布了“共建联盟 共创未来 ”联盟倡议书,倡议推进高端人才、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要素合作互助、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共同推进检验检测行业区域一体化,把联盟打造成政府认可、企业信赖、社会赞誉的四省边际检验检测品牌。与会嘉宾共同启动“四省边际质量基础检验检测技术联盟”,并为联盟成员单位进行授牌。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称,衢州以“世界认可日”活动为契机,牵头成立四省边际质量基础检验检测技术联盟,是聚焦中心、服务大局的主动作为和生动实践,希望联盟聚焦中心大局,优化营商环境,坚持需求导向,协同提供精准高效服务,加强交流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技术平台作用,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衢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院长宋剑锋说,下一步将充分发挥联盟平台的体制机制优势,引导更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资源要素向四省边际城市集中,进一步打通品牌链、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形成“开放、协同、创新、共赢”的发展模式,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注入新动力。
  • 63家单位拟列入工信部第四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名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 “拟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四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名录的建议名单” 进行公示。 拟 列入工信部第四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名录的单位 共计63家, 公示期为3月18日-4月8日。   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是为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质量可靠性试验验证、标准验证与检测、计量检测、认证认可关键技术、产业信息、知识产权等基础支撑和公共服务的平台, 分为试验检测类和信息服务类两大类。   试验检测类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开展质量可靠性试验验证、标准验证、计量检测、认证认可、综合分析等基础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制定试验检测方法,建立计量标准器具,构建量传溯源体系,研制相关设备,提供相关服务。   信息服务类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是研究先进的信息采集工具,构建专题信息库和知识产权资源数据库,提供政策研究、产业运行分析与预测、信息查询、知识产权分析评估和综合运用等服务。 拟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四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名录的建议名单 一、试验检测类 序号 申报单位名称 所在区域 行业领域 1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深圳 计量检测 2 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电器 3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 重庆 汽车 4 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 湖南 计量检测 5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广东 检验检测 6 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 检验检测 7 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检验检测 8 上海煤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 检验检测 9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北京 信息通信 10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 食品检测 11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质量发展与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院) 江苏 检验检测
  •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组织召开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交流总结会
    为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2015年12月29日,科技部基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全国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交流总结会。会议由科技部基础司郭志伟副司长主持。 科技部基础司马燕合司长、资管司吴学梯副司长、重大办解敏巡视员,财政部、发改委、教育部、农业部、中科院等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浙江、黑龙江、广东、山东、中关村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通州农业科技园区等科技主管部门的领导,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中科院物理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等试点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参加了试点工作交流总结会。 会上,各试点省市和单位代表汇报了2015年落实国务院70号文的进展情况,特别是推动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部署及成效等方面内容。北京市汇报了依托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以“百家重点实验室进千家企业”及“首都科技创新券”为抓手,推动首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情况。广东省汇报了推动企业和专业机构参与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工作的经验。上海交通大学汇报了建立科研设施与仪器使用效益评估和开放共享绩效评价体系以及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北京物质与纳米技术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汇报了在线服务平台建设、科研设施与仪器资源整合的最新进展。武汉东湖高新区汇报了完善政策体系以及强化供需双方对接的相关做法。试点单位代表纷纷表示,将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为科研设施与仪器全面开放提供有力保障。 财政部教科文司卢丹丹副处长介绍了依托中科院开展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后补助试点的进展情况,着重强调了考核评价指标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以及应具有“可执行、可操作、可量化”等特点。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马燕合司长介绍了2015年科技部牵头落实国务院70号文取得的重要进展以及一些经验做法与体会,重点传达了中央改革办专项督察的相关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 试点工作交流总结会是落实国务院70号文相关工作的重要节点,科技部将会同相关部门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充分释放服务潜能,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效支撑。
  • 2024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公布,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列
    近日,2024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公布。聚焦基础设施、产业、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共列重点项目700个,年度预计投资7616.4亿元。仪器信息网注意到,该名单提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建设时间看,续建项目504个,包括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光场调控装置及地方配套项目、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在川部分)、柔性基底微纳结构成像系统研究装置、红外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新开工项目196个,包括电磁驱动大科学装置及地方配套项目、磁浮飞行风洞、准环对称仿星器等。
  • 四川省组织申报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等16个重点专项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16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的通知,其中中包括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专项。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申报书的受理时间:2024年8月26日8:00至9月27日16:00。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单位: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16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工信部高新函〔2024〕224号,附件1)要求,为做好我省相关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责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有16个重点专项,分别是“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智能传感器”“工业软件”“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新能源汽车”“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区块链”“信息光子技术”“多模态网络与通信”“微纳电子技术”“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稀土新材料”“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二、申报流程(一)网上填报。请各申报单位登录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ervice.most.gov.cn,以下简称“国科管系统”),在“公开公示—申报指南”菜单栏中查看各专项申报指南材料,并根据指南要求按时在系统中进行填报。申报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申报书的受理时间:2024年8月26日8:00至9月27日16:00。(二)组织推荐。经济和信息化厅将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推荐。三、工作要求1.请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高度重视,根据要求积极组织单位申报。2.各申报单位须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要求,务必做到材料数据真实准确,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真实性负责,严禁弄虚作假。3.16个重点专项对应的工作联系方式详见附件2。附件:1.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16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工信部高新函〔2024〕224号)&ensp &ensp &ensp &ensp &ensp &ensp 2.重点专项工作联系方式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4年9月2日附件1: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16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工信部高新函〔2024〕224号).doc附件2:重点专项工作联系方式.doc
  • 精彩回顾-锘海参加清华第四届显微成像基础与应用暑期研讨会
    2021年7月12日至7月18日,由清华大学生物医学测试中心、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创新中心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联合主办,为期7天的“第四届显微成像基础与应用暑期研讨会”圆满结束。此次研讨会主要面向清华大学及其他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研究生和平台技术人员。研讨会邀请清华大学及校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做技术讲座,并安排上机演示及实操、显微镜拆解及组装的讲解与实训活动。锘海应邀参加此次研讨会,并带来了锘海LS18平铺光片显微镜样机,及平铺光片显微镜及组织透明化应用讲座。锘海LS18平铺光片显微镜样机于清华大学生物技术馆2307安装测试完成,欢迎各位老师前来参观、测试!会议日程Day 1 (Monday, 2021/07/12)11:30-12:00AM 翟星帏 锘海生物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锘海LS18平铺光片显微镜及CLARITY组织透明化、荧光染色标记新应用Day 6 (Saturday, 2021/07/17)8:30AM-11:30AM 高亮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Lightsheet microscopeBig data processingDay 7 (Sunday, 2021/07/18)8:30AM-11:30AM 上机实操上机内容:Transparent sample preparation, Lightsheet microscope, Imaris Image Processing上机设备:2307:锘海-LS18平铺光片显微镜现场回顾成像案例:1)小鼠全脑毛细血管染色成像小鼠全脑毛细血管染色成像 横断面(XY面)100um投射(左),冠状面(XZ面)100um投射(右) 高分辨率下100um投射(voxel size: 500nm*500nm*1.5um)(2)小鼠肾脏血管染色成像小鼠肾脏血管染色成像局部高倍成像层切面(3)小鼠肺的神经结构成像小鼠肺的神经结构成像300um截面神经结构提取(上),层切面神经追踪(下)。
  • 更新!赛多利斯推出新一代基础型实验室天平Entris® II BCE系列天平
    section data-role=" outer" label=" Powered by 135editor.com" section class=" _135editor" data-tools=" 135编辑器" data-id=" 97512" section style=" margin:10px auto " section style=" background:#f7d03b border-radius:12px padding:5px 3px margin:0px 12px " section style=" border:1px solid #333 border-radius:10px background:#fefefe padding:0.4em " section style=" background: url(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wbmcvWVV5WjdBT0wzb2tOWFFrbHh5RU9HZjhPM25qcHc1bEZ6UHllN3FmclFKTTc1NU1IaWJHV0IxWWVZVmpXSVREdW12c3Z5WEFtYWFWaWJQa21pY2c4cWhPUXcvMD93eF9mbXQ9cG5n) background-size:65px background-position:top left background-repeat:no-repeat " section data-autoskip=" 1" class=" 135brush" style=" font-size: 14px letter-spacing: 1.5px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51, 51, 51) padding: 0.6em box-sizing: border-box "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2020年6月15日,上海 —— 国际领先的制药和实验室设备供应商赛多利斯中国公司宣布,推出新一代基础型实验室天平Entris& reg II BCE系列天平。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eaa257ae-d38b-4b7a-8fad-34b0c92953d9.jpg" title=" 赛多利斯新一代基础型实验室天平Entris& reg II BCE系列天平.jpg" alt=" 赛多利斯新一代基础型实验室天平Entris& reg II BCE系列天平.jpg" width=" 494" height=" 170" data-ratio=" 0.3566666666666667" data-w=" 900" style=" width:auto " /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作为基础型实验室天平,Entris& reg II BCE系列天平秉承赛多利斯一贯的实用、简洁的设计风格,专注于满足实验室常规称重应用。Entris& reg II BCE系列天平将逐步取代得到广泛赞誉的BSA系列实验室天平。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br/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自1999年7月第一款BS210S实验室天平上市至今,二十多年间,BS/BSA系列天平经过多次产品线扩展、软硬件配置升级、菜单方式转变等系列革新举措,现已成为实验室不可或缺的基础天平。”赛多利斯中国区实验室称重产品经理王兵先生讲道。“如今,Entris& reg II BCE基础型天平作为BS/BSA系列天平的继承者,在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LED触摸屏、isoCAL全自动校准等新技术、高端功能作为标准配置,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用户面前,成为基础称量的绝佳之选,也必将续写BS/BSA系列天平的辉煌。”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br/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strong Entris& reg II BCE系列天平的主要特性和优势包括: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br/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strong 单体传感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独特专利的单体传感器作为称重装置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了称重的速度、精度和稳定性。单体传感器在BCE系列天平上的应用,满足了实验室对天平精确度、准确度和测量范围的要求。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结构设计及材料选择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BCE系列天平结构简洁,多采用平面设计,使其易拆卸、易清洁。天平零部件材料选用PBT、不锈钢和玻璃材质,有效防止交叉污染。天平防风罩带有防静电涂层,用于屏蔽静电,在称量粉末类样品时能够快速得到稳定结果。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br/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strong isoCAL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温度和时间触发的全自动内校功能isoCAL,往往是专业型天平所具有的功能。为了确保称量结果的准确性、减少操作人员不规范操作的不利影响,赛多利斯将isoCAL功能配置在BCExxi-1CCN型号上,同时提供标配为外校功能的BCExx-1CCN型号,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br/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strong 12种应用程序满足常规实验室需求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除称重和简单的应用程序(如百分比称量、动物称量、小件计数、总重计算、峰值保持等)外,比较复杂的统计、密度测定、检重称量等应用程序也作为BCE系列天平的标准配置,从而满足常规实验室的需求。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br/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strong 数据传输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标配USB和RS232两种接口,方便连接打印机、第二显示器等附件和电脑。BCE天平还具有PC直连功能,不需软件即可将称量数据传输至Excel、Word等文件,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br/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strong 关于赛多利斯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justify " 赛多利斯集团是国际领先的生命科学研究及生物制药行业的合作伙伴,包含两大业务部门:实验室产品与服务事业部和生物工艺事业部。实验室产品与服务事业部通过创新型实验室仪器及耗材,专注于为实验室研究、制药和生物制药的质量保证以及学术研究机构提供产品和服务。生物工艺事业部拥有广泛的产品组合,主要致力于一次性使用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安全有效地生产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截止2019年末,集团在全球设有约60个生产和销售基地,拥有9,000多名员工,所服务的客户遍及世界各地。(文源 赛多利斯) /p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class=" assistant" style=" margin-top:-27px display:flex justify-content:flex-end margin-left:-10px transform: rotate(0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0deg) -moz-transform: rotate(0deg) -ms-transform: rotate(0deg) -o-transform: rotate(0deg) " section style=" width:32px " img class=" assistant" style=" width:100% display:block " src="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wbmcvWVV5WjdBT0wzb2tOWFFrbHh5RU9HZjhPM25qcHc1bEZOQVNsWVZaWnd0WVdWTzVCMHRxY3pGWjFQVDcxSFh3eU5TZTMzbFppYXkxQ0VpYWFlcllVY1VCUS8wP3d4X2ZtdD1wbmc=" data-ratio=" 1" data-width=" 100%" data-w=" 35" /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p br/ /p
  • 李灿院士:建议设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b20760a6-beb0-4753-8bf7-183bbb6149b4.jpg" title=" 2018-03-12_224355.jpg" width=" 500" height=" 336"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336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李灿 /p p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然而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目前却依然存在着人才培养和选拔“以论文为导向的一刀切”的现象。 /p p   10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李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此下去,尽管我国研究队伍进一步扩大、文章数量继续攀升,但仍不一定能做出相应的创新性成果,不利于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p p   因此李灿委员建议,将目前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改进重组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p p   strong  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评价体系不能一刀切 /strong /p p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自90年代初成立以来,激励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极大促进了我国基础研究工作。但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一些不足也暴露出来。 /p p   李灿委员认为,目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上存在的问题就是“以论文为导向的一刀切”。 /p p   “比如很多做应用基础研究的学者,为了完成评价体系的论文数量要求,也会拿一些文章出来。”李灿委员表示。 /p p   “另一方面,这也造成了另一些做基础科学研究的学者,不能静下心来坐冷板凳,针对重大的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做研究,长线的去坚持。” /p p   “不可否认,论文是需要的,但完全依靠这一个指标,就会在实践中略显偏颇。”李灿委员指出:“其实除了论文之外,应用基础研究学者的优秀专利,或者其研究成果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成效,都可以作为评价标准。” /p p   李灿委员认为:“评价体系本身就是具有导向作用,以论文为核心就会导致一些年轻工作者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既没有去攻克基础课学里的难题,又没有解决应用科学中的核心问题。如此下去,尽管我国研究队伍进一步扩大、文章数量继续攀升,但仍不一定能做出相应的创新性成果,不利于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p p    strong 建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改进重组 /strong /p p   “我国学术界往往混淆了基础研究的内涵,将基础科学研究(Fundamental Research)和应用科学的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放在一起评审。对于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研究均‘一刀切’,以论文和论文影响因子为主要判据,这就使一些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工作和人才队伍受到严重影响。评审工作简单化,缺乏对研究工作本身的判断,弱化了对工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 /p p   最近中办、国办也发布《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旨在分类健全人才评价标准,改进和创新人才评价方式。 /p p   因此李灿委员建议,将目前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改进重组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两项基金各有侧重,使得人才和成果的评价更加科学化和精准化。 /p
  • 广东将建我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科技基础设施必不可少
    p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18日在中科院2019年度工作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科院、广东省将共同争取建设珠三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进一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p p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目前,全国共有上海张江、合肥、北京怀柔3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此前,武汉、成都、南京、西安等城市都在积极争取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不仅可以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当地创新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地方与国内顶尖高校的合作交流。对带动地方转型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p p   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一项重要支撑。目前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建或已完成的重大科技设施有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超强超短激光装置、SXFEL用户站等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建或已完成的重大科技设施有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等,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建或已完成的重大科技设施有全球最大风洞实验室、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列车模型试验平台,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中科院与广东省2018年签署了共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创新平台、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科教融合园区等多项合作协议。粤港澳大湾区至今也有较多相关的规划布局,比如,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在广东东莞投入正式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江门中微子实验站也正按计划推进建设,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已于2018年底开工建设,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也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张亚平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19年将有大幅度提升。 /p p   此前,仪器信息网曾简单分析整理过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1204/476463.shtml" target=" _blank" title=" 广东地区科研水平现状"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广东地区科研水平现状 /span /a 。相信珠三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将会极大推动广东及周边地区的科研水平发展。 /p
  • HORIBA前沿用户动态|余睽教授课题组研究工作入选 “四川大学2018年度十大基础科学进展”
    文章转载自: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2018年,我所余睽教授课题组在半导体量子点纳米材料反应机理及形成路径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相关研究工作“胶态半导体量子点成核前的化学反应机理研究”入选“四川大学2018年度十大基础科学进展”。 图片来自网络“四川大学年度十大基础科学进展”于2018年启动,评选过去一年中我校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或与之相关的交叉学科领域中,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的,具有创新性和重要学术影响的标志性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余睽教授团队针对半导体量子点(colloidal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QDs)应用研究领域存在的small-size QDs合成转化率低,可重复性差等特点,将研究重点放到量子点成核过程发生前的前驱体转化机理上。希望能通过研究胶态量子点晶核形成之前,体系中所发生的详细化学反应历程,建立相关化学反应的系统理论,为量子点材料的合成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支撑。 在2018年度,余睽教授课题组在胶体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的普适生长路径,包括成核前的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进展。该课题组阐明了幻数团簇 (magic-size clusters, MSCs)二步合成法 (Yu)的普适性;报道了MSCs基于自组装的形成路径与机理,以及其与常规QDs的形成路径的关系,并且初步建立了常规QDs成核前的具有普适性的二步演化路径 (Yu)。图片来自网络具体有如下重要科学发现:余睽教授课题组提出的MSCs二步演化路径(Yu),丰富了非经典成核理论。并且,二步合成法 (Yu)可以指导半导体MSCs和QDs的设计和合成,为提高small-size QDs合成产率、降低成本,和发展QDs纳米材料合成的化学反应理论和制备技术,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依据,为促进QDs纳米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可靠的实验和基础理论的支撑。免责说明HORIBA Scientific公众号所发布内容(含图片)来源于文章原创作者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文章版权、数据及所述观点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HORIBA Scientific 发布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供读者自行参考及评述。如果您认为本文存在侵权之处,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进行处理。HORIBA Scientific 力求数据严谨准确,如有任何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我们也热忱欢迎您投稿并发表您的观点和见解。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结合旗下具有近 200 年发展历史的 Jobin Yvon 光学光谱技术,HORIBA Scientific 致力于为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检测和分析工具及解决方案。如:光学光谱、分子光谱、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进检测技术。今天HORIBA 的高品质科学仪器已经成为全球科研、各行业研发及质量控制的首选。
  • 《振动试验基础》系列文章介绍
    振动试验基础系列文章主要针对刚入行的振动试验人员,介绍振动试验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必要的数学和物理知识、振动试验的概要、振动试验设备系统构成、振动试验设备的选择、常见振动试验条件说明、理论和实践测试要求。希望通过本专辑文章的介绍,对初入行业者有一定的帮助。主要文章如下:01.振动试验基础1--必要的数学和物理知识102.振动试验基础1--必要的数学和物理知识203.振动试验基础2--什么是振动,振动的种类04.振动试验基础2--振动试验的几个用语05.振动试验基础2--电动型振动试验机的构成06.振动试验基础2--加速度传感器介绍07.振动试验基础3--振动试验机的选择及试验可否判断要素08.振动试验基础3--振动试验机的选择及试验可否判断要素 加振力计算(垂直、水平)09.振动试验基础4--试验条件内容介绍之正弦试验10.振动试验基础4--试验条件内容介绍之随机试验11.振动试验基础4--试验条件内容介绍之冲击试验12.振动试验基础4--试验条件内容介绍之特殊试验1 RSTD、SOS、SOR、ROR13. 振动试验基础4--试验条件内容介绍之特殊试验2 TWR、sinebeat、sineburst、非高斯随机试验14. 振动试验基础5 理论测试题15. 振动试验基础5 理论测试题参考答案16. 振动试验基础6 实践操作题作者简介:薛峰,IMV株式会社上海代表处,技术经理。工学硕士,振动试验行业海外工作近20年,主要从事IMV振动试验系统的售前及售后工作,具有一定的振动试验测试能力和分析经验。独立运营原创微信公众号“振动试验学习笔记”,发表学习笔记近80篇,尽力普及振动试验基础,分享内容包括振动试验系统、振动试验、振动信号处理等知识,订阅用户已超过5000名。
  • 加强基础研究,从“评人”和“投钱”入手
    p   “我国的基础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要改革。”在6日的科技界联组会议上,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朱日祥委员争取到了一个主题发言的机会,他要说说他最关注的基础研究。他的发言很快受到不少委员的当场“点赞”。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吴季委员也发言表示,“进一步加强由政府主导、有组织的定向基础研究”。 /p p   这几天,科技界的小组讨论中,“基础研究”一直都是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更让委员们“激动”和“期待”。 /p p    strong 人才评价,从评“帽子”转为评“创新” /strong /p p   “在基础研究领域,出现了‘帽子’人才满天飞、原始创新乏力的尴尬局面。”在朱日祥看来,基础研究面临的众多问题中,人才评价体系是最亟待解决的。 /p p   更让他着急的是,最近几年,这个问题反而因为“双一流”带来的高校人才抢夺战而愈演愈烈。他表示,为了评上“双一流”,高校都在抢夺“帽子人才”,挖人的看重数量,被挖的看重待遇,这种乱象蔓延十分不利于基础研究的发展。 /p p   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长江学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正是被频繁提及的“帽子”。朱日祥提出,这些种类繁多的“帽子工程”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生态,加剧了学术界的浮躁学风,不利于青年人才心无旁骛地做研究。 /p p   朱日祥认为,为了营造长效机制,国家应尽快建立以科学贡献量为核心的人才考核。他说,基础研究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可能性,更要鼓励青年人才大胆探索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靠大跃进,让优秀青年人才享受宽松的科研环境和探索过程才是关键。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把帽子品牌转向创新品牌。 /p p    strong 资金投入,从政府为主转为多元化 /strong /p p   基础研究的投入一直是各界关注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要“启动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这让科学家们很振奋,但这背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一直是不少科研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p p   一直以来,我国的基础研究以政府投入为主。基础研究投入多、周期长、回报慢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让企业和个人都望而却步。朱日祥表示,下一步应该加入一些资金投入的解决途径,比如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社会和民间资本进入基础研究,创新基础研究的结构,只有这样才有民族创新的能力。 /p p   也有委员表示,这个问题可以学习美国的基础研究投入体系,毕竟像盖茨基金会在癌症研究领域投入巨资的案例,曾经广为传播。 /p p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也参加了当日的联组会,他表示,基础研究投入的问题,相关政策很快就会出台。下一步科技部将和地方政府建立联动投入机制,与此同时,还将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出台相关财税政策,引导企业和基金对基础研究进行投入。 /p p   就在两会召开前夕,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对许多基础研究管理中存在的“顽疾”都提出了解决方案。这让吴季对基础研究的未来充满期待,但他也表示,在强调自发性兴趣基础研究的同时,也要强调有组织的大型项目。吴季建议,加强有组织的定向基础研究。他希望,政府部门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如果要实现科技强国,必须有科技前沿的成果,而这些成果大多是长线的。 /p p br/ /p
  •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解读《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
    p & nbsp “最近大家可能关注到中国成功培育体细胞克隆猴,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意见》就是为了促进我国科学家能够多出这样的成果。”在2月11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多次提及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的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不只是克隆猴,铁基超导、量子信息等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基础物理领域连续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基础研究亮出的另一份成绩单是,五年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增加1倍,从2011年411多亿元增至2016年的820多亿元。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补上基础研究短板& nbsp & nbsp 四大难题待解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我国的基础研究已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从整个科技创新的链条来看,基础研究依然是短板。”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说,具体体现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顶尖基础研究人才和团队较匮乏、投入总体不足、环境待优化四方面的问题。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叶玉江表示,科学的理论、原创的思想由中国科学家提出来的还非常少,缺乏能够心无旁骛、长期稳定深耕基础理论的人才队伍。在投入总体不足的同时,投入结构非常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主要靠政府而且主要是中央财政支持。此外,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中,政府投入占90%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较低。”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透露,随着《意见》发布实施,中央财政基础研究投入将进一步加大,除继续大幅增加稳定支持外,2030年的重大项目实施将考虑基础研究的长期部署,并且增加地方财政和企业社会力量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让科学家甘坐冷板凳& nbsp 宽容失败就是鼓励探索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针对制约基础研究发展的问题,《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20条重点任务,明确了我国基础科学研究三步走的发展目标。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与其他研究相比,基础研究周期比较长,而且在这样较长的研究过程中不容易体现科学家的价值。”叶玉江解释说,《意见》里对营造宽松的环境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规划:一是加强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完善对高校、科研机构、科学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二是进一步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要完善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项目组织申报、评审与决策机制,落实法人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自主权,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三是建立完善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价机制,开展基础研究差异化评价试点。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差异化评价试点如何推进?叶玉江指出,要针对不同的高校、科研机构实行分类评价,完善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扩大高校与科研院所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的选择权。与此同时,还要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挑战未知。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nbsp 科学问题要科学评价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关于学术造假特别是去年的学术期刊集中撤稿事件,黄卫介绍,科技部联合20多个部门成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共同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工作,目的就是要从制度、源头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同时,要配合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科研诚信信息化建设。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过去我们比较看重论文和获奖情况,对科学和技术本身的影响力和意义注意得不够,基础研究如果这样评价会出现引导上的偏差。”针对科技日报记者的提问,黄卫回应说,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么大,不能用一把尺子去量每一门学科,量每一个科研人员。比如数学尤其是基础数学,应以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进行评价。我们应该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时间、多一些长期稳定的支持,让他们能安心研究。 /p
  • 李克强: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p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p p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启动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雾霾治理、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 /p p   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改革科技管理制度,绩效评价要加快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废止 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要下决心砍掉。 /p p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要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将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流动,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拓宽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集众智汇众力,一定能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p
  • 3.754亿! 2021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公布(面上+杰青)
    p   昨日,广东省科技厅公示了2021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2764项,拟拨付金额3.754亿。其中,面上项目2654项,拟拨付金额2.654亿 杰出青年项目110项,拟拨付金额1.1亿。 /p p   全部项目清单: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11/attachment/627d6e42-e43c-4162-96cd-c65cd00ef09c.pdf" title=" 2021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拟安排表.pdf" 2021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拟安排表.pdf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11/attachment/9558fdaf-95e6-4a38-a4df-6ba4757fc391.pdf" title=" 2021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拟安排表.pdf" 2021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拟安排表.pdf /a /p p br/ /p
  • 科技部对48个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进行验收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关于开展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各项目承担单位:   根据工作计划安排,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将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年度重点项目、2008年度所有项目、2009年度一般项目进行验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验收范围   包括2007年立项的11个重点项目、2008年立项的27个项目、2009年立项的10个一般项目,共计48个项目(项目清单见附件1)。   二、有关要求   (一)项目验收程序   项目验收工作包括:财务审计、财务验收、科学数据汇交、项目结题验收四个环节。须先进行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同步进行项目科学数据汇交工作。上述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项目结题验收。   (二)项目财务审计   1. 一般项目的财务审计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开展,应在科技部认定的会计师事务所范围内选择一家进行结题财务审计。受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独立项目审计报告,并及时反馈项目承担单位,同时将审计报告上传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审计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须将审计报告、整改报告(如果有)、财务验收申请报告等相关材料(10份)报项目依托部门进行财务验收。   2. 重点项目的财务审计工作由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组织开展。请各项目依托部门于6月20日之前将财务验收申请函(1份)、财务验收申请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10份)报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   具体财务审计要求及格式请参照附件2。   (三)项目财务验收   1. 一般项目的财务验收工作由项目依托部门组织开展,可与结题验收合并进行。合并验收的应指定财务专家(不少于2人)参加项目验收专家组,研究提出独立的财务验收意见 独立验收的财务验收专家组由5-7人组成,应包括财务专家、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由财务专家担任验收组组长,形成独立财务验收意见。   2. 重点项目的财务验收工作由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组织开展。   3. 请于7月底前完成项目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工作。一般项目的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材料(2份)报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备案。具体财务验收要求及格式请参照附件2。   (四)项目科学数据汇交   1. 项目数据汇交由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组织开展。汇交内容包括:项目基本信息表和元数据表(格式见附件4)、《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科学数据汇交方案》(格式见附件5)、具体的科学数据及其辅助的数据说明文档、软件工具等(详见附件3)。   2.请登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http://program.most.gov.cn)进行网络在线汇交,系统将于6月15日正式上线运行。   3. 涉密数据不进行汇交,由项目承担单位按照国家保密管理的有关规定妥善保管。不得以此为理由拒绝汇交非涉密数据。   4. 请于7月底前完成所有数据汇交工作。对于不汇交的样本、样品、标准物质等实物,具备保存条件的单位请妥善保管,基础研究司将随时进行抽查 不具备保存条件的单位,请向基础研究司提出保存申请,基础研究司将协调有关单位予以保存。   (五)项目结题验收   1. 一般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由项目依托部门组织开展 重点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由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组织开展。   2. 请各项目承担单位提前做好验收材料的准备和审核工作,登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进行在线填报,并在线打印申请表1份、结题报告及相关附件15份,加盖公章后于8月20日前统一报送项目结题验收组织部门(项目依托部门或科技部)。   3. 验收工作须在2014年11月底前完成。对逾期不能验收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在项目执行期内提出延期验收的理由,并提出明确的调整验收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经项目依托部门同意后,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审批。   4. 各项目依托部门及项目承担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验收工作,按要求准备验收材料,确保验收工作顺利进行。验收时要注重对样本、标本、样品的现场考察与核查,数据库的测试等验收,避免走形式、走过场。   5. 项目结题验收材料(2份)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备案。具体结题验收要求及格式参照附件6。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 项目结题验收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祝学衍,陈文君(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综合计划处)   电 话:010-58881556,58881559(Fax)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5号   邮 编:100862。   2. 项目财务审计及财务验收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杨 娟(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   电 话:010-88301007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院二层   邮 编:100044。   3. 科技部网络技术支持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88659000(中继线)   咨询邮箱:program@most.cn   附件:   1.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财务验收规范.doc   2.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基本信息和元数据表(格式).doc   3.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结题验收规范.doc   4.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科学数据汇交方案(格式).doc   5.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科学数据汇交管理办法(试行).doc   6.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验收清单.doc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科研条件与财务司   2014年5月
  •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开展验收工作
    关于开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 国科发计[2009]267号   为贯彻落实《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和《“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科技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于2005年底启动了首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项目。经过3年实施,首批平台项目基本完成了预期建设任务,初步实现了开放共享,有效支撑了各类创新活动的开展。   为全面掌握平台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平台建设的成效、经验和问题,按照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定于近期组织开展首批平台项目的验收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验收对象   验收对象为2005年以来启动的有关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及子项目(附件1)。   二、验收依据   验收依据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实施方案)、项目(年度)任务书(包括相关补充协议)以及项目经费批复文件。   三、验收内容   验收内容为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及考核指标实现情况,包括项目的组织管理及其制度建设情况、部门和单位间的协作情况、资源整合的数量和质量、资源信息化及汇交情况、标准规范制定和落实情况、人才队伍培养情况、平台开放共享和运行服务情况、平台对创新活动的实际支撑服务效果、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等。   四、验收程序   本次验收工作由我部具体签订项目任务书的有关司组织开展。依据子项目设立情况,采取分层验收。   1. 对于不设子项目的平台项目,项目承担单位汇总验收所需材料后,通过牵头部门向我部有关司提交项目验收申请函及相关材料,由我部有关司直接组织开展验收。   2. 对于下设子项目的平台项目,先由总项目牵头部门会同子项目承担单位的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子项目的验收工作。3/4以上的子项目验收通过后,总项目牵头部门方可向我部有关司提交项目验收申请函及相关材料,由我部有关司组织开展总项目验收。   项目(子项目)验收前,承担单位须先行选择经科技部认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项目(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五、验收方式   验收工作原则上采取会议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验收专家组由我部相关司聘请熟悉平台建设工作和具体平台项目的科技、经济、管理和财务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成员一般为9—11人,其中平台专家顾问组成员和财务专家均不得少于3人。专家组组长原则上由平台专家顾问组成员担任。专家在审阅资料、听取汇报、现场质询、实地考查的基础上独立提出意见,经充分讨论后形成专家组验收意见。验收意见中应包括独立的财务验收意见以及经认定的净结余情况。   子项目验收可参照总项目验收方式进行。   六、验收材料   牵头部门向我部有关司提出项目验收申请的同时,须提供如下书面材料及相应电子版光盘:   1.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验收申请表(附件2)。   2.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验收总结报告(附件3)。   3.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审计报告。   除以上材料外,验收会现场还应适量提供以下材料以方便专家查阅: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实施方案)、(年度)任务书(包括相关补充协议)以及项目经费批复文件。   2.已制定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章程等文本。   3.已制定的平台资源信息化标准规范文本。   4.能够证明平台开放共享活动及成效的相关资料(如对外提供开放共享服务的书面承诺、服务原始记录、用户使用报告、用户反馈意见等)。   5.已取得的相关成果的证明材料。   6.其他相关材料。   子项目验收所需材料及格式可参照项目验收要求。   七、验收结果的确定   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实施方案)、项目(年度)任务书以及相关补充协议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考核指标,按期保质完成、经费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项目,为通过验收。   凡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为不通过验收。   1. 未达到规定的任务目标和考核指标的。   2. 所提供的验收文件材料不齐全或不真实的。   3. 对项目和子项目的建设内容、任务目标和经费等进行较大调整且未经批准的。   4. 项目实施过程及结果中出现重大问题或重大纠纷尚未解决的。   5. 项目和子项目经费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   对于未通过验收的平台项目,项目牵头部门和承担单位应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并在半年之内向我部有关司再次提出验收申请。   八、验收时间安排   子项目验收工作应于2009年7月30日前完成,项目验收工作应于2009年9月20日前完成。   附件: 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表 2.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验收申请表 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验收总结报告(参考格式)   科学技术部   二〇〇九年六月三日
  • 基础科学国际年强调促进可持续发展
    7月8日,2022年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年(以下简称基础科学国际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开幕式。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线上出席开幕式并在高级别圆桌会环节发言。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和多位院士专家为开幕式录制视频并连线参与。  根据2021年联合国第76届大会批准的决议,设立基础科学国际年旨在提高全球对基础科学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基础科学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价值和贡献,世界各国政府、学术界等定于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全球各大洲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8日的开幕式为为期一年的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需要建立合理资助机制  在8日开幕式的高级别圆桌会议上,王志刚与6个国家的科技部部长、2位诺贝尔奖得主等共同讨论基础科学在决策中的作用,并作专题发言。王志刚表示,持续提升基础研究的效能,有效推动基础研究发展,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之间的关系;二是在资助方式上,稳定支持与竞争性支持的关系。  王志刚指出,基础研究注重新原理、新规律、新方法、新工艺的探索、发现、总结,难在研究方向的选择、真正属于基础研究的科学问题的提出和研判,包括同行之间形成共识,而往往政府要在非共识基础上形成资助的意见,这样的资助机制设计是困难的,本身就带有不确定性和未知性。这种资助机制还面临对不同学科、不同科学问题给予科研资助的统一性与个性化之间差异的挑战。  王志刚强调,科研活动的主体是科学家,科学家用自己的科研成果说话,如何达到科学家与自己的科研成果形成正向迭代、不断循环上升的良性过程,这也是政府资助基础研究的任务之一。  会后,王志刚与第77届联合国大会候任主席乔鲍克勒希在线会谈。双方就联合国框架下的多边科技创新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一致强调科技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解决人类共性挑战的关键力量  中国科学院是基础科学国际年中国国内唯一指导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双重委员单位,侯建国在致辞中表示,基础科学的重大成果往往能带来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共同挑战需要更多科技支撑,关注基础科学研究,就是关心人类未来发展。中国科学院真诚希望通过本次基础科学国际年活动,加强与全世界科学家的沟通与交流,与全球科技界携手共进,切实为基础科学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实质贡献。  中国科学院蒲慕明院士、姚檀栋院士及其他各国科学家参加了罗马俱乐部联席主席曼费拉兰费尔主持的“基础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圆桌讨论,他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分别阐述了基础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目标间的关系,并指出基础科学是解决人类面临共性挑战的关键力量之一。  中国科学界全面参与  在开幕式当日,中国科学院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了成果展览,展示了包括“合成生物学研究”“两次青藏科考”“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沙漠治理”“人工光合”“地学研究支撑矿产资源勘探和重大工程建设”等7项成果。此外,“聚变能研究”还将作为中国的代表性成果与其他国家的成果一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集中展示一个月。  中国科学院将继续发挥基础科学国际年“中国节点”的作用,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类相关活动,深化基础科学研究国际合作,推动中国更好地融入国际科技合作网络,提升中国和全球范围内基础科学研究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杨进、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戴钢、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解鑫、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陈熙霖、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崔莹等出席活动。
  •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年项目启动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关于做好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年度项目启动和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科训局: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年度项目立项和任务书签订工作已顺利完成。为做好项目的启动工作和组织实施,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1. 认真做好项目启动和管理工作。   各主管部门和承担单位要充分认识科技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对相关项目的组织实施要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要按照有关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对项目的工作进度、重大事项调整变更、经费使用、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环节加强监督检查,保障项目的规范化实施。   同时,要督促2012年度新立项目尽快启动实施。各项目组要按照相关规定成立专家组,并及时组织召开项目启动会暨专家组会议,按照工作进度安排抓紧实施。   2. 实行项目专家组制度。   重点项目须按照要求(附件1)成立专家组。各承担单位和项目组要高度重视专家组的学术咨询指导作用,充分听取同行专家对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有关重要问题和重大事项调整的意见和建议。专家组会议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   3. 实行项目年度汇报和中期检查制度。   为加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管理,督促并掌握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各项目要在每年1月底前向科技部和主管部门提交项目上年度的工作进展总结报告。   同时,我司将对实施周期为5年的重点项目采取3+2的资助和管理模式,在项目执行的第3年开展中期检查工作,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执行任务、中止执行或者调整任务。各承担单位和项目组要认真按照项目计划任务书中规定的总体目标和年度计划如期开展工作。   4. 项目任务重大事项调整要依程序报批。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出现项目计划任务调整、项目负责人或参与人员变更调整、项目承担单位变更、项目延期验收等重大事项,项目承担单位会同项目负责人须在征求专家组及相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报主管部门同意,并由主管部门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批准。未经批准自行调整的,须在事项发生后的一个月内按程序如实汇报并报批。在项目执行期结束后,不再受理上述重大事项调整的申请,项目负责人自行承担有关责任。   5. 严格控制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各承担单位和项目组要严格按照《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财字〔2000〕176号)(见附件2)等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并参照《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的要求,严肃财经纪律,加强项目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做到专款专用。   在项目实施中,要严格按照项目预算书确定的经费支出预算执行。确需调整的,应当严格依据434号文件中规定的预算调整程序,在发生调整事项时,及时办理预算调整申请 项目执行期结束后,不再受理有关申请。严禁未经批准擅自调整项目经费支出预算,特别是违规增加不得调增的科目支出或违规向非项目合作单位(以项目预算书中“承担单位研究经费支出预算明细表”中明确的合作单位为准)拨付项目经费。对于违反财经纪律、财务制度等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6. 加强宣传和科普工作。   各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成果的宣传和科普工作,认真总结项目阶段性成果并进行广泛宣传,扩大项目影响,并接受社会的监督。   请各主管部门、项目承担单位以及所有新立项项目、在研项目负责人严格按照上述要求进行项目执行和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监督,提高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联 系 人:张 军 陈文君   联系电话:010-58881556   附件1: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成立专家组有关要求  2: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基础研究司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十日
  • 我国将继续加大基础研发投入
    &ldquo 从现在到2017年是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中项目的调整期,政府应该想办法在过渡期保障对现有项目的经费支持。&rdquo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道出了一线科研工作者的心声。   2014年,科技体制改革重拳频出,特别是《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简称改革方案)的出台,被称为近年来科技改革的最大动作。   此次改革将近百个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整合成五大类。那么,在新的科技计划体系下,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是否会被削弱?其经费总量和管理渠道有无变化?   针对科技界的担心和疑虑,科技部部长万钢给大家吃了一剂&ldquo 定心丸&rdquo :不仅不会削弱,还必须加强。&ldquo 基础研究作为提升国家源头创新能力最重要的载体,是高新技术的源泉,是科技创新的上游,在新的科技计划体系中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系统支持。&rdquo 在今天召开的主题为&ldquo 加强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rdquo 的香山科学会议上,万钢明确表示。   基础研究不能也不会放缓   &ldquo 《改革方案》提出要&lsquo 三个面向&rsquo ,首先强调的就是&lsquo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rsquo 来布局科技计划,就是要支持基础研究。&rdquo 万钢说,此次改革提出,政府重点支持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前沿、社会公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而基础研究就符合这一特点,是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政府资助是义不容辞的。   改革还提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工作。&ldquo 在全链条的创新设计中,基础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rdquo 万钢说。   &ldquo 我国的基础研究在内生和外在的双重动力下,实现有加速度的发展。&rdquo 谈到我国基础研究发展态势,自然基金委主任杨卫表示,我国基础研究正呈现&ldquo 数量发展与质量攀升相同步、研究型大学与中科院发展相同步、国内发展与国际融合相同步&rdquo 的发展态势,中国基础研究的动力发展体现在这&ldquo 三个同步&rdquo 。   但杨卫也坦承,我国基础研究引领世界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比较而言,高技术与应用开发追赶的速度会更快。&ldquo 我国基础研究可能最晚达到引领世界。但一旦引领,将持续很长时间。我们要通过几代学术人的努力才可能迎来原始创新能力的整体跃迁。&rdquo   &ldquo 基础研究有着长期性和不确定性。&rdquo 杨卫说,在我国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基础研究要实现&ldquo 持续动力发展&rdquo ,需要全面统筹、前瞻谋划。   新体系下,支持将更加系统   &ldquo 基础研究在新的科技计划体系中将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技计划优化整合后,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将更加系统。&rdquo 科技部副部长侯建国表示。   改革提出全链条设计,那么,链条前端的基础研究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什么关系?对此,侯建国解释说:&ldquo 改革后的五大类计划中,其一是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着重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以面上部署为主,强调学科均衡发展,支持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增强源头创新能力,其创新成果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问题凝练的重要依据。&rdquo   对基础研究支持的另一个渠道&mdash &mdash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侯建国说,改革之后,973、863、支撑计划等纳入其中,优化整合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更加聚焦国家目标,着重支持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侯建国透露,根据改革方案,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加强国家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将专门设立基础研究类重点专项。基本思路是:对于方向性的重大科学前沿,要突出科学目标,进行前瞻性布局,抢占科学制高点 对于事关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研究,应更加体现国家意志,着眼未来国家竞争力,进行战略性部署。   基础研究类重点专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重大科学研究类专项,指的是2006年以来已经组织实施的纳米、干细胞、蛋白质、发育与生殖、量子调控和全球变化等6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其组织实施方式和管理机制较为符合改革精神,在适当完善管理机制后,可继续实施到2020年。第二类是依托大科学装置研究类专项。第三是重大科学前沿与学科交叉类专项。这类专项围绕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科学前沿进行前瞻性部署,支持一批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的原始性创新、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第四类是面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基础研究类专项。这类专项面向未来的农业、能源、信息、资环、健康、制造等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进行战略性、前瞻性部署,培育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坚实未来发展的科技基础。如石墨烯、肿瘤与免疫、氢能源等重要科研基础性工作,积累和丰富科技资源库。   &ldquo 基础研究类重点专项将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保持合理比重,稳定一批长期服务于国家目标的基础研究队伍。&rdquo 侯建国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基础研究类重点专项将保持合理的比重,能够基本稳定原973计划的主体专家队伍。   此外,基础研究还将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基地和人才专项中有所体现。   板凳不会越坐越&ldquo 冷&rdquo 的   &ldquo 基础研究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投入不足。&rdquo 清华大学孟安民教授的话代表了大部分与会人员的观点。他建议,国家层面应有个总体规划,考虑应以什么方式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一个在这次会上被反复提及的数字是,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例才不到5%,与OECD国家普遍20%左右差距较大。对此,万钢明确表示,将继续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同时撬动地方和企业的资金。&ldquo 我们要调整财政经费投入结构,引导地方大幅度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争取&lsquo 十三五&rsquo 期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rdquo   杨卫认为,可从三个方面努力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一是抓总量,力争到2020年基础研究投入强度能够达到R&D的10%或 8% 二是调结构,增加中央民口财政经费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三是要谋效益,有所为有所不为。   没钱不行,有钱也并非万能。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应抓住改革契机,解决长期阻碍基础研究发展的&ldquo 老大难&rdquo 问题。   被提及最多的是评价机制。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于渌说,目前&ldquo 数论文&rdquo 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基础研究发展。与此相关的是,他认为这一评价方式尤其不利于年青人的成长。   &ldquo 年青人来了三年后,如果不能建成自己的实验室,不能有高影响因子的文章,你就拜拜。这非常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rdquo 于渌说。   这涉及到与评价体系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即竞争与稳定支持的关系。于渌认为目前稳定支持不够:&ldquo 我知道物理所的一个非常成功的研究组,每年的运转经费大概需要250万元,为此,他们需要向十个不同的来源争取经费,向十个不同的老板汇报。&rdquo   &ldquo 我们现在高校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其他科学研究,总体来说,投入多以竞争的方式,很难使科学家在一个领域里长期坐冷板凳。&rdquo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说,在一个领域里拉长项目周期,就是一种稳定支持,要解决当下靠不断申请竞争性经费来攒余粮、稳团队的后顾之忧,形成基础研究容错和敢于冒险的条件保障。相关专家认为,虽然要增加稳定支持,但也不能回到30年前大锅饭的状态,要实行动态管理。   对于与会专家提出的建议,万钢表示,改革方案提出,要&ldquo 优化资源配置,需求导向,分类指导,超前部署&rdquo 。基础研究就是国家的重大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就需要有预测、有研判地进行超前部署 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研究、产业化及应用示范等科技活动是不同类别,在实践中就需要按照其规律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规定。他最后也特别强调,要遵循科学研究的探索发现规律,营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
  •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年度项目开始申报
    教育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质检总局、林业局、中科院、海洋局、测绘局、中医药局科技司(局),总后勤部卫生部科训局:   根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部署,科技部将在2012年继续组织实施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现将201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请你们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1.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采取网络申报和文本申报相结合的方式。项目申请需要进行网络申报(网络申报流程和有关事项将于9月下旬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上另行通知),并寄送纸质项目申请书。   2. 纸质申请材料一式15份,须加盖牵头单位和主管部门公章并进行无线胶订。请于2011年10月10日前寄送至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逾期不予受理。   3. 请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查询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年度申报指南、申报要求和项目申请书(格式)。   网址:http://program.most.gov.cn   4. 联 系 人:张鹏、卢凡、陈文君   联系电话:010-58881462,58881460,58881556   传 真:010-58881109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年度申报指南.doc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申报要求.doc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申请书(格式).doc   科学技术部   二O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 重点支持11个领域!广东省组织申报2023年度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的通知粤科函基字〔2022〕1324号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的决策部署,围绕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源头供给为目标,根据我省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有关要求,启动2023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组织实施遵循多元导向原则,即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应用牵引,鼓励由科技界和产业界共同围绕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凝练科学问题,催生重大技术创新;又坚持原创导向,紧扣国际前沿,加强前沿探索和“从0到1”的基础研究。项目旨在提升我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凝聚和培养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学科人才,实现重大原创成果“点”的突破。二、支持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原创导向,坚持需求牵引,重点支持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前沿基础新材料、新一代通信网络、未来计算、先进制造、合成生物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绿色低碳能源、资源与环境、现代种业、数理与前沿交叉11个领域。申报人可登录“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在预申报书填报页面查看各领域具体的资助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内容只供申报人作为申报参考使用,请注意保管,严禁转载发布)。三、项目类别项目分为“旗舰”、“基石”两类,“旗舰”项目拟支持10项左右,每项资助经费1000~2000万元,按实际需求申请预算;“基石”项目拟支持20项左右,每项资助经费为500万元。项目实施周期均为5年,资金分批次拨付。1.“旗舰”项目:支持领军科学家集中和整合优势科研资源,有组织的开展原创研究,力争产出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重大原创成果。2.“基石”项目: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已有较好基础的前沿方向进一步开展系统性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推动若干重要领域取得突破。四、申报方式项目采用预申报制,通过预申报评审的项目,再组织正式填写申报书。预申报环节主要报送项目选题,包括科学问题陈述、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研究基础等内容,材料要求如下:(一)科学问题陈述。围绕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立足11个重点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进一步凝练亟待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提出明确的预期目标,内容不超过1000字。(二)主要研究内容。围绕重大科学问题的内涵和难点,阐述项目研究的思路、方法和重点,内容不超过1000字。(三)创新点。分析与国内外先进研究水平的对标情况,重点阐述项目前沿创新点,内容不超过1000字。(四)研究基础。围绕预期目标,重点阐述牵头申报单位的科研基础、团队基础、科研设施基础等,内容不超过1000字。五、申报条件要求(一)项目负责人及核心成员。1.“旗舰”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以下条件:是本领域内有较深学术造诣和影响力,且仍活跃在科研一线的领军科学家;具有较强的宏观把握能力和大兵团作战组织能力;非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负责人应有主持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或国外、港澳地区同级别以上基础研究项目经验,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负责人应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60周岁[1962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65周岁[1957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2.“基石”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以下条件:是本领域内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优秀学术带头人,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已形成较稳定的研究团队,在相关基础研究领域已取得突出成绩;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45周岁[1977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3.项目负责人应是广东省内登记注册的法人单位的全职聘用人员,能实质性承担项目的组织实施,可保证项目研究的主要时间和精力。4.核心成员不超过15人,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人数不低于80%,牵头申报单位的全职核心成员比例应不低于1/3,杜绝出现不实质参与科研活动的知名科学家挂名的情况。5.“旗舰”、“基石”的项目负责人及核心成员不能重复。(二)申报单位。1.牵头申报单位应为项目负责人的受聘单位,是广东省内注册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申报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具备开展重大基础研究的条件,在项目实施中承担核心科研任务。2.牵头申报单位为企业的,应为科技领军企业,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意愿和保障能力,拥有省级及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或技术创新中心;2019~2021年年度R&D经费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3%,且费用不低于1500万元。企业集团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母公司或子公司,满足申报条件的均可牵头申报项目,但不得借用集团内非本公司资源,如核心技术所有权、科研人员、资产、业绩等进行申报。3.牵头申报单位及参与单位应有良好合作基础,在预申报时附上合作研究协议,明确资金分配、成果归属等情况,并将协议上传至“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预申报阶段可不提供签章,待进入正式申报时需签章完整并与预申报文稿一致),数量合计不超过3家。鼓励联合港澳、国外一流团队共同申报(国外人员以个人身份参与项目申请,且须在“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中上传“境外人员知情同意函”的电子扫描件,模板在“附件清单”中下载)。鼓励已处于行业技术前沿的科技领军企业为解决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出需求、投入资金,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申报项目。4.牵头申报单位原则上分配省级财政资金最大份额。企业牵头申报,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的财政总经费比例不低于1:1;企业参与申报,须有自筹经费投入。(三)申报限制要求。申报单位应加强组织引导,充分考虑基地—团队—人才一体化布局,对项目负责人的申请资格和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确保推荐高水平的项目选题和科研团队,“旗舰”项目每个领域推荐不超过1项,合计推荐不超过5项;“基石”项目每个领域推荐不超过2项,合计推荐不超过10项。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进行申报(以下所列“在研”项目指本次申报开始日前,项目验收申请书未在“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提交,或验收申请书已提交但未经项目承担单位审核通过的项目):1.项目负责人有逾期一年未验收的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目负责人在研主持的省科技计划项目数合计达3项(含)以上(平台类、普惠性政策类、后补助类项目除外);3.项目负责人有以下任意1项(含)以上在研主持项目: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项目获省财政支持总额度500万元及以上)、省级重大人才工程团队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省市联合基金粤港澳团队项目、NSFC—广东联合基金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广东)集成项目;4.项目负责人已申报2023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卓越青年团队项目;5.项目负责人或申报单位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违规行为;6.同一项目通过变换课题名称等方式进行多头或重复申报(如在以往项目基础上提出的新项目,应在“预申报书—研究基础”中简明阐述二者的异同及发展关系);7.项目负责人或申报单位有尚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或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8.项目负责人或申报单位有违背科研伦理道德及科研诚信的行为。六、其他事项申报单位按要求组织团队编写预申报材料,于2022年10月25日24:00前(系统将于2022年9月29日8:00开放申报填写),通过“广东省政务服务网”或“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http://pro.gdstc.gd.gov.cn/egrantweb/)提交。申报单位按要求完成项目推荐后,需在系统上传由申报单位加盖公章的“推荐函”(推荐函模板可在“附件清单”中下载)。预申报阶段无需报送纸质材料,通过预申报的项目,再提交正式申报书、详细实施方案等材料,相关要求另行通知。预申报操作指引:项目负责人账号登录—申报管理—填写申请书—新增项目申请—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预申报;单位管理员账号登录—申报管理—项目管理—审核申请书—进入审核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预申报。七、联系方式(一)申报业务咨询。龙吟、王依莉,020-83163452、83163881(二) 阳光政务平台技术支持。联系电话:020-83163338广东省科学技术厅2022年9月24日
  • 基金委“十二五”将推进仪器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3月23日在京举行。在开幕式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陈宜瑜主任以《突出战略导向营造创新环境 不断开创科学基金事业发展新局面》为题作了工作报告 孙家广副主任作《关于制定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说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监督委员会朱道本主任作了监督委员会工作报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綦成元司长、财政部教科文司赵路司长到会并讲话。全委会委员出席会议,监督委员会委员列席会议。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研究室、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审计署、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等部门的有关同志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王杰主持。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总结2010年的工作,研究今后一段时期科学基金工作思路和今年主要任务。   陈宜瑜主任在总结2010年的工作时指出:2010年,科学基金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突出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的战略导向,统筹部署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资助格局,科学评审约11.9万份各类申请,择优资助了各类项目26580项,金额约96.53亿元,全面完成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在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完成了项目受理、评审和资助工作   在项目资助方面,面上项目资助13030项,金额45亿余元。重点项目资助436项,金额约9.7亿元。重大项目资助14项,金额1.4亿元 重大研究计划资助444项,金额约4.86亿元。各类联合基金资助195项,金额近1.68亿元。   在人才资助方面,一是持续扩大后备人才资助规模。青年科学基金资助8350项,比上年增长37.36%。二是稳步推进西部和少数民族等地区人才发展。地区科学基金资助1326项,比上年增长43.82%。三是促进创新拔尖人才成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适度提高资助规模,2010年资助198人,金额 3.88亿元。四是着力培育创新团队,2010年资助创新研究群体29个。五是重视女性科学家培养工作。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女性科研人员的评审政策,促进了女性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   在推进国际(地区)合作方面,基金委与美国国立卫生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欧盟研究总司、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国际合作网络不断拓展。与境外机构共同资助的合作研究计划超过20个,投入经费超过1亿元。2010年国际合作资助经费2.89亿元,比上年增长71.2%。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资助80人,促进中外青年学者合作交流。   二、在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中,探索性地开展了绩效管理的国际评估工作。   国际评估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和财政部大力支持。系统整理了科学基金25年资助管理数据资料,组织征集了资助成果和人才、推动学科发展、支撑国家需求等方面的评估案例555个,为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国际评估专家针对科学基金战略定位、资助绩效、管理绩效、社会影响等开展了全面评估。   三、在筹划未来发展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和制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   加强研究集成,推进与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合作开展发展战略研究,增强规划的科学性 广泛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部分依托单位、地方科技厅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专家咨询,提请两院院士大会对研究报告进行咨询,组织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对规划进行审议,科学遴选了优先发展领域。   在谈到2011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工作设想时,陈主任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中央财政投入科学基金达到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以上,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在扎实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突出以下要点:   1、全面启动实施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准确把握“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理解战略引导、统筹发展、完善机制、激励创新的总体思路。要牢牢把握发展目标,统筹实施原始创新、创新人才、开放合作、创新环境和卓越管理战略。要明确战略任务和专题部署,有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序推进、逐步落实资助创新研究、培育创新人才、推动学科发展等重点工作。   2、发扬改革精神,大力营造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建设对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至关重要。我们将以创新资助管理为抓手,大力营造着眼长远、稳定支持、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保障科学家安心、专心、潜心开展科学研究。一是科学调整资助模式。要防止和克服因“多头申请”等牵扯科研精力的现象,让科学家心无旁骛地探索创造。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将面上项目执行期从3年延长到4年,重点项目执行期从4年延长到5年,单项平均强度分别由2010年的34.7万元和221万元提高到60万元和300万元。二是重视变革性研究。逐步建立针对风险高、创新性强的研究项目的特殊评审机制,鼓励大胆探索。三是切实为科学家“减负”。要推进集约、简约、节约型管理,集成管理事项、统筹安排评审,优化管理程序、提供便捷服务,节省管理成本、勤俭办事办会,让科学家从疲于评审、忙于被评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3、着眼原始创新能力建设有效推进创新研究。突出更加侧重基础,推进学科发展。突出更加侧重前沿,加强重点部署。推进仪器基础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学筹划联合资助工作,有效发挥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积极落实开放合作战略,构建以我为主的国际(地区)合作研究网络。   4、立足国家人才工作全局切实培育创新人才。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资助要坚持促进基础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激发大学生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加大青年基金资助力度,将单项平均资助强度提高到25万元,继续扩大资助规模,为基础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后继力量。积极扶植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人才成长,将地区科学基金单项平均资助强度提高到50万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要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要着力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冲击世界科技前沿的杰出科学家和创新团队。   5、以绩效国际评估为契机不断完善科学基金管理机制。加强评估报告系统分析,不断深化对基础研究发展规律、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和科学基金管理创新规律的认识,探索通过整体评估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着力建设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推动实现“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   会议还提供了《关于2010年科学基金预算与资助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预算与资助工作报告》供全委会委员审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出台 预算达3.7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年立项的应对全球变化19个项目前两年预算安排和2008年立项项目后三年预算安排(见附件),经过中介机构评估、预算管理部门的综合审查,初步方案已经确定。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现予公示。   社会各界如对该批项目的预算有重大异议,请在2010年7月14日前以书面形式反馈至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并请同时通过电子邮件与我司联系。   电子邮箱:shaoh@most.cn, 联系电话:010-58881633   附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专项经费预算拟安排情况汇总表》   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   二○一○年七月六日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