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侯云德

仪器信息网侯云德专题为您整合侯云德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侯云德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侯云德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侯云德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侯云德话题讨论。

侯云德相关的资讯

  • “中国干扰素”之父侯云德:科学家要敢讲真话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ba35b535-be8a-430c-81ba-e344d5c787ab.jpg" / /p p   同样的问题,60年前也被人问过。当时,前苏联《病毒学杂志》的编辑特意询问:“侯云德是谁?他是什么样的人物?他的论文怎么会发表这么多?”不怪编辑好奇,这位中国留学生在前苏联学习的3年半时间,发表了17篇学术论文,并在仙台病毒等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最终直接越过副博士,被原苏联高等教育部破格授予医学科学博士学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4e6d6c88-1dee-4d5c-9568-705da3660e8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侯云德院士留学苏联照片 /strong /p p   一辈子与病毒打交道,作为我国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的开拓者,侯云德说:“认识世界的目的应当是要改变世界,学习病毒学、研究病毒学,目的应当是预防和控制病毒,为人类做出更加切身的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73c8e6ed-ec14-4d7a-ac34-6967c4deb84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侯云德院士在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门口留影 /strong /p p   “道固远,笃行可至 事虽巨,坚为必成”,集毕生精力编织传染病防控网络 /p p   2008年,侯云德79岁。这一年,他被国务院任命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 /p p   这时,距离2003年的“非典”疫情已经过去5年。公众或许已淡忘了当时的恐慌,侯云德却不敢忘。“‘非典’来得太突然,我们没有准备,病毒研究不充分,防控体系太薄弱了。传染病在历史上是可以让一个国家亡国的,老的控制了,还会不断出现新的,传染病防控绝对不能轻视!”这位少时立志学医、并且要当名医的科学家,一生都在为祖国的防病事业而奋斗。 /p p   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侯云德又忙碌起来,担负起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体系顶层设计的重任。他带领专家组,设计了2008-2020年降低“三病两率”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总体规划,主导建立了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 /p p   第一次挑战很快来临! /p p   2009年,全球突发甲流疫情,国外死亡人数上万名。在国务院领导下,我国成立了由卫生部牵头、38个部门组织的联防联控机制,侯云德作为专家组组长,针对防控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展多学科协同攻关研究。“这个组长可不好当,相当于坐在火山口上,责任重大。一旦判断失误,防控不当,疫情就有可能蔓延。”中国疾病预防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董小平研究员回忆说。 /p p   当时,我国仅用87天就率先研制成功新甲流疫苗,成为全球第一个批准甲流疫苗上市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注射两剂,侯云德则提出不同观点:“新甲流疫苗,打一针就够了!” /p p   在疫情随时有可能爆发的情况下,提出这一建议的侯云德,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打两针是国际共识,只打一针,万一达不到免疫效果呢? /p p   “科学家要敢讲真话,为国家和人民着想,不能只计较个人得失。”侯云德是有底气的。依据长期积累的经验,结合新疫苗的抗体反应曲线和我国当时的疫苗生产能力和注射能力,侯云德坚定地提出了一次接种的免疫策略。最终,这一方案大获成功,世界卫生组织也根据中国经验修改了“打两针”的建议,认为一次接种预防甲流是可行的。 /p p   2009年的甲流疫情,我国取得了“8项世界第一”的研究成果,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对流感大流行的成功干预。据来自清华大学第三方的系统评估,我国甲流的应对措施大幅度降低了我国发病率与病死率,减少2.5亿发病和7万人住院 病死率比国际低5倍以上。这一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一流科学家高度赞赏和一致认同,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p p   侯云德提出了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的思想,重点布置了病原体快速鉴定、五大症候群监测、网络实验室体系建立的任务,全面提升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使我国成功应对了近十年来国内和国际数次的重大传染病疫情。“MERS、寨卡、H1N1等病毒在我国都没有流行起来,N7N9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国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能力大幅提升,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侯院士作为这一体系的总师,功不可没。”卫计委科教司监察专员、“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主任刘登峰表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9098ed3f-6e0a-48d1-806b-f89717141406.jpg"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1992年工作会议 /strong /p p   是“中国干扰素”之父,更是杰出的战略科学家 /p p   侯云德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名战略科学家。他的很多科研成果和举措,在当时都是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的,并且影响深远。 /p p   “中国干扰素”之父,是业内不少人对侯云德的尊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瑞士等国的科学家以基因工程的方式,把干扰素制备成治疗药物,很快成为国际公认的治疗肝炎、肿瘤等疾病的首选药,但价格极为昂贵。 /p p   侯云德敏锐地捕捉到基因工程这一新技术,1977年,美国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生长激素释放因子获得成功,这一突破使侯云德深受启发:如果将干扰素基因导入到细菌中去,使用这种繁衍极快的细菌作为“工厂”来生产干扰素,将会大幅度提高产量并降低价格。他带领团队历经困难,终于在1982年首次克隆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人α1b 型干扰素基因,并成功研制我国首个基因工程创新药物——重组人α1b 型干扰素,这是国际上独创的国家I类新药产品,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研发的先河。α1b 型干扰素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毛细胞性白血病等有明显的疗效,并且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副作用小,治疗病种多。这项研究成果获得了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后,侯云德带领团队又相继研制出1个国家I类新药(重组人γ干扰素)和6个国家II类新药。 /p p   侯云德更具前瞻性的,是他没有固守书斋,不仅主导了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新药的产业化,更推动了我国现代医药生物技术的产业发展。 /p p   “我现在还记得,26年前在侯云德先生的办公室里,他打开抽屉给我看,一抽屉都是各种各样的论文。侯先生说,这些科研成果如果都能转化成规模化生产,变成传染病防控药品,该有多好啊!”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永庆回忆,那时缺医少药,很多药都需要进口,而且价格高昂。 /p p   一年后,在一间地下室里,当时60多岁的侯云德创立了我国第一家基因工程药物公司—北京三元基因药物股份有限公司。 /p p   侯云德主导了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新药的产业化,将研制的8种基因工程药物转让十余家国内企业,上千万患者已得到救治,产生了数十亿人民币的经济效益,对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p p   “那时的干扰素药品100%进口,300元一支,一个疗程要花两三万元。现在的干扰素90%是国产的,价格下降了10倍,30元一支。但是侯先生还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希望价格能再降到20元钱、10元钱,让普通百姓都能用得起!”程永庆感慨地说。 /p p   侯云德的战略性,还体现在他对国家整个生物医药技术发展的顶层设计。 /p p   “侯云德院士是当之无愧的科学大家,在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是侯院士在把握方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钦佩地说。在对我国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863”计划中,侯云德连续担任了三届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他联合全国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家,出色完成了多项前沿高技术研究任务。顶层指导了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布局和发展。在此期间,我国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等5大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生物技术研发机构成十数倍增加,18种基因工程药物上市,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增加了100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c0030ebb-cac3-42a0-b720-a1fe1139835a.jpg"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侯云德院士(右一)全家福 /strong /p p   “双鬓添白发,我心情切切,愿将此一生,贡献四化业” /p p   “侯老师能够做出方向性的判断,靠的不是拍脑门,而是长期以来扎实的积累。”侯云德的学生、中国医科院病原所所长金奇研究员告诉记者,尽管已是89岁高龄,但侯老师的勤奋,很多年轻人都比不上。 /p p   “侯老师每天都会关注国内外病毒学的最新动态,并且亲自翻译、撰写,送给相关部门领导和同事参阅。每期都有上万字,两周一期,已经写了200多期。”金奇说,他读研究生时,侯老师工作非常忙碌,但仍然会在下班后到实验室找学生聊天。“聊什么?聊的就是他掌握的最新技术和动态,通过侃大山的方式实时输送给我们。侯老师对我们这些学生,对年轻人,在培养提携上总是不遗余力。” /p p   在学生和同事眼中,侯云德是无私的,愿意将自己的知识与技术传授给他人。在做干扰素研究的初期,试剂紧缺,都是他自己从国外背回来的,但其他同事有需要,他二话不说就分享给大家使用 上世纪80年代初他的实验室建立了一系列基因工程技术后,不少人到他的实验室取经,侯云德乐于分享,从不留一手,常常还要赔上昂贵的试剂。有人认为他这么做不利于保持本室的技术优势,他却不以为然。“我国科学家应当团结起来,不能把持技术不外流,技术优势要靠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 /p p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兼法人代表武桂珍研究员告诉记者,尽管创造的经济效益数以亿计,但侯先生对生活的要求非常低。“他的汽车超期服役要淘汰了,我们问他想换辆什么车?侯先生说,带轱辘的就行。生病住院,也从来不跟组织提任何要求。有时输完液晚上8点了,还要自己回家做饭吃。”武桂珍说,侯先生所思所想所求,都是我国的防病事业。在他身上,深深映刻着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p p   采访时,谈及自己的科研成果与成就,侯云德院士谦虚地笑了:“我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只是认真做了,并没有很特别。而且很多事也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我是领头人而已。” /p p   今年89岁的侯云德,仍然每天7点就开始工作,并且不吃早饭。据说,这是年轻时养成的习惯,因为要抓紧一切时间做实验。尽管动过两次大手术,但老人看起来仍然精神抖擞。耄耋之年,他曾赋诗一首以明其志:“双鬓添白发,我心情切切,愿将此一生,贡献四化业。” /p /p /p
  • 王泽山、侯云德获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p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82岁的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89岁的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侯云德,共同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p p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正式设立至今,已有29位科学家获奖。每位获奖者奖金500万元人民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84ee5eac-c689-4b88-aea4-abfa591f8ec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资料图为王泽山院士在实验室。朱志飞摄 /strong /p p   生于1935年的王泽山是吉林省吉林市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火炸药专业。他是中国著名火炸药学家,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火炸药资源化治理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系列原创技术的发明人。 /p p   王泽山曾于1993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又于1996年和2017年两次摘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自诩为“80后”的他头脑灵活、精力充沛,依然奋战在国防科研事业第一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c521f080-e47d-43c1-a333-aa22ccaabda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资料图为2006年8月侯云德院士在禽流感国际会议上。 /strong /p p   生于1929年的侯云德是江苏省常州市人,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七年制,1962年被原苏联医学科学院破格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回到祖国后,他历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等职。 /p p   侯云德是中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他从事科研工作60余年间,曾率先研发出中国首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1b,应用于上千万名患者的临床治疗 他率领团队成功应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多次重大传染病疫情,包括2009年中国H1N1流感大流行的防控应对和科技攻关。(完) /p p & nbsp /p
  •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工程院院士王泽山、侯云德获奖
    p   今天,2017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br/ /p p   年过八旬的王泽山,一生专注于研究火炸药,突破了多项世界性的瓶颈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25728ef4-76c9-45b5-8260-fa13c5896ea4.jpg" title=" 1.jpg" width=" 504" height=" 1302" style=" width: 504px height: 1302px " / /p p   年近九旬的侯云德,是我国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的主要奠基人,主导建立了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成功应对了近十年来国内和国际数次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53f51f54-1f0e-411b-9f6c-3bb318df71f3.jpg" title=" 2.jpg" width=" 500" height=" 1282"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1282px " / /p p br/ /p
  • 病毒溯源,笼罩在“德特里克堡”上的疑云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客不断借溯源问题搞政治操弄,对美国自身早期病例和生物实验室的重重疑云避而不谈。目前,已经有很多线索显示,新冠病毒可能在2019年年底之前已在美国多地出现。多国媒体、专家等纷纷表示,美方应拿出透明、负责态度,公布并检测早期病例数据,允许国际社会彻查德特里克堡和美国在海外200多个生物实验室。 “究竟有多少人被误认为流感或肺炎患者,而实际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2019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的一些公共卫生事件疑点重重。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威斯康星州2019年7月大规模暴发“电子烟肺炎”并席卷多州,患者肺部CT部分区域呈现团状模糊的白色,呈现“大白肺”状态,与新冠肺炎症状极其相似。英国广播公司2019年9月称之为“美国电子烟肺病潮”,“病人症状包括咳嗽、气喘、疲倦,部分人曾经呕吐或腹泻”。  2019年7月,弗吉尼亚州发生不明原因呼吸系统疾病,靠近马里兰州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的两家养老院出现不明原因导致肺炎的呼吸道疾病。2019年9月,马里兰州报告称“电子烟肺炎”患者病例数增加了一倍。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报告说,自2019年7月开始,已有2807人感染“电子烟肺炎”,死亡68例。高烧、干咳、呼吸困难、全身无力、磨玻璃状“白肺”影像——医生对病人的描述与新冠肺炎症状几无差别,且致病原因未知。但2020年2月份新冠肺炎开始流行后,疾控中心就停止了对“电子烟肺炎”相关数据的统计。另据美国媒体报道,2019年7月,弗吉尼亚州一家养老院曾经出现症状与新冠肺炎高度相似的“呼吸系统疾病暴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电子烟肺炎”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美国的关键公共卫生危机”,“然后我们停止讨论这件事”。据估计,美国2019年冬季至少有3200万流感病例。生物学领域著名研究机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遗传学家埃里克托波尔2020年4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质疑:“究竟有多少人被误认为流感或肺炎患者,而实际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美国很可能更早就出现了罕见的零星病例”  关于美国疫情早期病例数据的疑问也有很多。美国官方数据显示,美国2020年1月21日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2020年2月29日报告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美国《棕榈滩邮报》和《迈阿密先锋报》日前披露说,佛罗里达州卫生部网站曾发布当地2020年1月和2月出现新冠肺炎症状或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的171名患者数据,然而这些数据于2020年5月4日晚被删除,后来该州卫生部发现删除数据导致病例号中断,又不得不恢复相关数据。  美国疾控中心研究人员2020年11月在美国《临床传染病》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检测了美国红十字会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期间采集的7389份血液样本,结果发现其中106份含有新冠病毒抗体。美国疾控中心呼吸道病毒免疫学团队首席研究员娜塔莉索恩伯格表示,这些研究前后一致,“美国很可能更早就出现了罕见的零星病例”。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血液样本显示,美国5个州出现新冠肺炎的时间比人们之前了解的要早,有人在2019年12月就已感染这种病毒。有媒体报道称,这一检测结果出来后,美国政府高官以“干扰对华溯源工作,对美国国家安全不利”为由叫停该溯源调查项目,封存了2020年1月2日以前的血液样本,不再检测。  “国际社会必须了解真相”  连日来,多国专家和媒体纷纷发声,支持对美国、对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进行溯源调查。该实验室曾是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一个站点,于2019年7月突然关闭。报告显示,这个特殊的实验室储存了各种致命病毒,如埃博拉、天花、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和新型冠状病毒等。  菲律宾—金砖国家战略研究所等多家机构近日联合举办线上论坛暨《种族主义病毒无疫苗可用》新书发布会。多名学者就新冠病毒溯源问题发起网络联名请愿,呼吁国际社会扩大调查范围,尤其应调查美军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目前网上签名请愿仍在开展,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请愿发起人之一、曾任菲律宾驻美国大使馆新闻官的帕格利纳万发布新书《种族主义病毒无疫苗可用》。帕格利纳万表示,各国应当以科学态度对待疫情相关议题,而不是施加政治干预。另一名请愿发起人、菲律宾专栏作家劳拉尔表示,由世界卫生组织牵头的新冠病毒溯源应当扩大调查范围,纳入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很多与会者表示,美国应开放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调查,回应世界对病毒溯源真相的强烈诉求。  活动发起的网上请愿书表示,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至今仍是世卫组织专家不能忽视的一个谜,种种迹象表明该实验室“非常危险”。菲律宾网友评论称,“美国甩锅武汉实验室,就是为了分散人们对德特里克堡的注意力”“美国不择手段拒绝世卫组织调查,就是怕更多的黑暗秘密暴露”“国际社会必须了解真相”。  南非民主独立党主席、开普敦市议员安瓦尔亚当斯日前在当地主流媒体《星报》等发表评论文章,批评美国部分人将新冠病毒溯源政治化,并认为世卫组织应考虑对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进行溯源调查。  俄罗斯《劳动报》评论员米哈伊尔莫罗佐夫日前在俄自由媒体网发表文章指出,一些美国病毒学家和官员曾多次承认,在中国出现疫情之前,美国已有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但该情况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世卫组织专家组应前往美军德特里克堡和美方遍布全球的生物实验室展开调查。
  • 无损检测的未来:无损云检测技术——访福建省爱德森院士专家工作站站长、爱德森公司总经理林俊明先生
    林俊明,研究员,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总监,福建省爱德森院士专家工作站站长,中国无损检测学会副理事长,再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NDT中心副主任,空军飞行事故和失效分析中心客座研究员,西安交大、南昌航空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拥有140多项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负责及参与制修订120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全军、省、市科技奖多项及中国无损检测学会特殊贡献奖、中国标准化创新人物奖、十一五机械工业标准化先进工作者等奖项。  2011年,您首次提出了无损云检测这个概念,是什么契机让您想到并促使您提出这个概念的呢,同时,请您简单介绍下无损云检测的具体内容与实现路径。  云检测概念是在检测技术集成和云计算的发展中产生的。20世纪末期,计算机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无损检测设备的小型化、集成化发展。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并迅速覆盖到我国工业生产各个领域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也从概念演变为实际行为,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云计算能够给我们提供可靠的、自定义的、最大化资源利用的服务,是一种崭新的分布式计算模式。  2011年,在全球华人无损检测高峰论坛中,我们发表了《云检测——检测与评价技术的发展趋势》论文,首次提出了无损云检测新概念。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无损云检测(云监测)是一个全新的、广义的检测概念,它通过各种先进物理与化学无损检测集成技术和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结合,将智能终端采集的数据送至云端,进行数据管理、分析、处理、存储、评估、预测、交互等,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2年第18届世界无损检测大会中,我们的无损云检测技术专题报告引起了世界无损检测同行的广泛关注。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无损云检测的具体内容与实现路径:  无损云检测的主要技术路线为:搭建无损云检测服务技术平台,建立无损云检测云端超级计算中心,建立云端智能无损检测与评价全生命周期集成化数据管理系统和无损云检测云端大数据库,开发出针对多种无损检测方法的智能专家云端分析软件系统,研制出针对多种无损检测方法的智能网络传感器终端。  智能网络传感器终端将拾取的基础检测信号通过网络传输至无损云检测云端超级计算中心,云端智能专家系统对每个智能传感器终端传输过来的基础检测信号进行分析,将检测信号分析结果传输反馈给用户端,同时将分析评价结果存储至无损云检测云端大数据库中。  云端智能无损检测管理系统针对每个被检设备建立相应的全生命无损检测数据库档案,通过自动分析数据库档案,评价被检设备的安全生命状态,将安全生命状态评价信息传输至智能网络传感器终端,供用户参考决策。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智能网络传感器终端无线远程调取检测数据库档案,随时了解被检设备的安全生命状态。此外,这一被检设备的全生命无损检测数据库档案也可共享给其他需要对相同被检设备进行全生命检测分析的用户,实现检测信息云共享。这样,每一个用户都可以获得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提高检测效率,节省资源,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最大程度地实现检测结果的完整性。  爱德森 (厦门) 电子有限公司作为云检测技术开发的领军企业,这几年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同时,也请介绍下无损云检测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  爱德森作为无损云检测新概念的首创企业,近几年结合云计算技术的进展和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的实际情况,就云检测集成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开拓与应用作了不懈的努力。按时间顺序,大致归纳如下:  2011年提出无损云检测框架结构   2012年设计出“准”云检测客户终端   2013年建立了小型模拟无损云检测系统平台,它以电磁检测雏形客户终端、超声检测雏形客户终端以及分别建立于厦门、北京两地的云端服务节点/中心所组成,完成了无损云检测网络验证试验   2014年在爱德森与学会同仁的共同推动下,无损云检测技术列入了无损检测学会2025发展规划   2015年5月,在爱德森北京办事处召开了首届无损云检测沙龙,提出了成立中国无损云检测产业联盟的设想   2015年11月,在第八届全国腐蚀大会展出业界首台无损检测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超声/电化学云监测设备   2015年12月初,在中国无损检测学会路线图古田会议中,进一步明确将云检测技术列入学会2025发展规划   2015年12月中旬,在全国无损检测标委会年会中,无损云检测标准化体系框架正式通过审查,列入标委会标准体系中   2016年初,与三所在厦高校签订合作意向书,成立无损云检测与结构健康安全工程中心。  无损云检测是一项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检测技术,具有技术深、分工细、投资大、规模广、协作密等特点。就目前状况而言,美国已经起步,并率先申请了国际专利。我国虽最早提出云检测概念,并拥有全球第一个云检测专利,但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模型建立、技术研究、应用推广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速推进。单一企业、科研机构和院校及应用单位只能参与无损云检测产业链中某些环节的工作,不可能独立承担全过程、全范围的技术开发任务。若要形成综合技术优势,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必须采取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多单位、多领域联合持续攻关才能实现这一目标。2015年中国无损检测学会在《无损检测技术2025年发展路线图》中将无损云检测技术列入我国无损检测行业未来发展规划,将给我国开展无损云检测项目研发及工程应用,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与契机。  近几年国际无损检测同行已开始着手建立基于云计算网络的无损检测生态联盟。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迫切需要成立一个以中国无损检测学会为依托、以联盟为主体、以云检测为平台的中国无损检测产业联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形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联合推广、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产业联合体和科研转化互动平台 根据联盟各成员企业的技术优势,开展行业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加速实现无损云检测在各个领域的普及与应用。  2015年,爱德森 (厦门) 电子有限公司推出了云检测平台,该产品有哪些特性与优势呢?将应用于哪些领域,市场反响如何?  2015年底,爱德森成功研发出业界首台无损检测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超声/电化学云监测设备,这套云监测设备通过多种电化学与无损检测集成技术和云计算的结合,可实现工业关键设备的原位、实时、精准、全面、高效腐蚀/安全监测,将智能终端采集的数据送至云端,进行海量数据管理、分析、处理、存储、评估、预测、交互等,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服务,应用前景广泛,将催生服务于重大设施、装备的大健康监测产业。该云监测设备具有如下功用:共享相关软、硬件资源 解决资源孤岛和技术不对称问题 提高检测效率和水平 简化无损检测的管理规划实施 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权威性 实现对重大设施和复杂装备全生命周期安全检测及数据管理 低投入大产出-高效益。PLMS-301 管道超声/电化学在线监测终端  有人说,无损云检测技术是无损检测的未来,您认为呢?它对无损检测的未来将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  无损云检测技术是无损检测的未来,这在目前已经成为了业界的共识。个人认为,这将是一场产业革命。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立国家产业联盟,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无损云检测技术就是互联网与传统无损检测行业相结合的“互联网+”产物,是无损检测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分析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物质文明的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面对检测领域迫切而复杂的需求,无损云检测旨在构建无损检测技术设备硬件和管理软件的资源池,其广泛应用将会对无损检测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作为国内生产智能无损检测仪器的著名厂家, 2015年贵公司在其他专业领域推出了哪些新产品?实现了哪些新的技术突破或者说有哪些新的重点应用?  2015年,爱德森着重开发无损云检测设备及平台建设的同时,在高速旋转涡流、变阵列涡流等电磁无损检测的高精度、高速检测技术领域中也得到了重大进展。例如,爱德森承担的国家创新基金项目《金属管棒材高速旋转涡流自动检测系统》中的高速旋转涡流信号提取处理和晃动补偿处理技术难题得到突破,目前该产品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对该系统我们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性能与进口设备相当,且某些方面略有提高,尤其在智能化、小型化方面优势明显。本项目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大大地降低用户检测成本,提高其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全面推广至中小型冶金企业及出口创汇,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冶金制造行业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飞机发动机及高速旋转装置油液监测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可完全取代国外同类产品。另外,基于阻抗平面的30MHz扫频涡流仪已研发成功,可有效解决航空、航天、核工等领域金属材料表面微缺陷及热障涂层厚度或低电导率材料等的高精度检测难题。
  • 2019年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拟授奖49人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先生是我国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为世界化学工业特别是制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国化工学会第23-30届理事长。为纪念侯德榜先生一生为化学工业和化工科技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激励我国广大化工科学技术工作者投身于创新兴国的化工事业,中国化工学会于1999年开始设立“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该奖项已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审核,被列入首批准予登记的26个社会力量设奖项目。 /p p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每年度评选奖励一次,下设成就奖、创新奖、青年奖三个子项,奖励人员为石化、化工领域科研单位、企业及高等院校等工作在一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目前,中国化工学会已成功举办了九届评奖活动,包括中国科学院徐僖院士、张锁江院士,中国工程院沈寅初院士、徐南平院士等近200名化工科技精英曾获得该表彰奖励。多年来,“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为培养举荐优秀化工科技人才、助推科技精英脱颖而出、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潜力做出了卓越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46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0c43d743-2a61-4dd9-86e5-e4f4207a3399.jpg" title=" 侯德榜化工科技奖.jpg" alt=" 侯德榜化工科技奖.jpg" width=" 400" height=" 46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按照《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的规定,中国化工学会于2019年1月启动了2019年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评选的提名工作。经有关单位提名、专家初审和会议评审,评选出陈健等49人为2019年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拟授奖人选,具体名单如下: /p p    strong 一、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成就奖拟授奖人(4人,按姓氏拼音排序): /strong /p p   陈健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p p   梁爱民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p p   刘有智 中北大学 /p p   张志炳 南京大学 /p p    strong 二、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创新奖拟授奖人(15人,按姓氏拼音排序): /strong /p p   暴宁钟 南京工业大学 /p p   丁喜梅 内蒙古博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p p   高瑞民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p p   李春山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p p   林民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p p   罗勇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p p   阮殿波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p p   石宁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p p   宋文波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p p   宋宇飞 北京化工大学 /p p   王青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徐德锋 常州大学 /p p   叶茂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余维初 长江大学 /p p   邹吉军 天津大学 /p p   strong  三、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拟授奖人(30人,按姓氏拼音排序): /strong /p p   鲍宗必 浙江大学 /p p   车春霞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p p   陈光 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p p   陈亮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p p   程党国 浙江大学 /p p   方正 南京工业大学 /p p   何宏艳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p p   吉俊懿 四川大学 /p p   姜东中 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p p   姜晓滨 大连理工大学 /p p   郎需庆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p p   李琰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p p   李立博 太原理工大学 /p p   刘银东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p p   罗加严 天津大学 /p p   马骧 华东理工大学 /p p   秦波 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p p   任亮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p p   沈岳松 南京工业大学 /p p   苏远海 上海交通大学 /p p   王康军 沈阳化工大学 /p p   辛江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p p   叶丽萍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p p   于畅 大连理工大学 /p p   于杨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p p   臧甲忠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p p   张雷 天津大学 /p p   张如范 清华大学 /p p   赵双良 华东理工大学 /p p   朱文帅 江苏大学 /p p    /p p class=" f30 cmain fw400 textCenter" strong    /strong strong 历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奖者 /strong /p p    strong 1999年第一届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名) /strong /p p   冯孝庭 男 1940.07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p p   胡长诚 男 1928.07 黎明化工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p p    strong 2002年第二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3名) /strong /p p   余学恒 男 1940.06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沈寅初 男 1938.07 上海市农药研究所教授级高工 中国工程院院士 /p p   谢木喜 男 1944.12 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教授级高工 /p p    strong 2005年第三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2名)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3名) /span /p p   徐僖 男 1921.01 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程文才 男 1939.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p p   刘化章 男 1940.03 浙江工业大学催化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获得者(4名) /span /p p   徐南平 男 1961.04 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p p   徐振元 男 1938.07 浙江工业大学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p p   李天益 男 1942.06 北京化工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p p   姚献平 男 1950.10 杭州市化工研究所所长 教授级高工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获得者(5名) /span /p p   张立群 男 1969.12 北京化工大学系主任 教授 /p p   吴良华 男 1960.11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p p   卞凤鸣 男 1966.05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茂名分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工 /p p   陈平 男 1964.01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教授 /p p   杜明洁 女 1963.05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深达公司 高级工程师 /p p    strong 2011年第四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5名)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3名) /span /p p   古共伟 男 1957.01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教授级高工 /p p   张积耀 男 1953.1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 /p p   张嗣良 男 1940.11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获得者(12名) /span /p p   陈维平 男 1957.08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教授级高工 /p p   付亚荣 男 1965.10 华北油田第五采油厂工程技术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p p   刘长令 男 1963.11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 /p p   骆广生 男 1964.11 清华大学化工系 教授 /p p   明大增 男 1965.05 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 /p p   屈撑囤 男 1964.12 西安石油大学 教授 /p p   王凤德 男 1966.10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 /p p   吴元欣 男 1957.07 武汉工程大学 教授 /p p   杨超 男 1971.08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叶晓峰 男 1960.06 上海化工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p p   张敏华 男 1963.09 天津大学石化中心 教授 /p p   郑裕国 男 1961.11 浙江工业大学 教授 /p p    strong 2013年第五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名)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3名) /span /p p   华炜 女 1955.04 中石化股份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 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p p   吴秀章 男 1966.07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 董事长/教授级高工 /p p   程春生 女 1962.06 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教授级高工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获得者(9名) /span /p p   程迪 女 1956.08 沈阳化工研究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 /p p   褚良银 男 1967.04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 教授 /p p   范益群 男 1968.10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 /p p   贺高红 女 1966.06 大连理工大学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p p   胡永红 女 1968.06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 /p p   王守峰 男 1965.04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p p   杨卫民 男 1965.11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教授 /p p   赵颖力 女 1966.01 化学工业出版社期刊社 编审 /p p   朱建民 男 1960.11 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获得者(5名) /span /p p   雷志刚 男 1973.07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 教授 /p p   刘力 男 1970.10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p p   吕阳成 男 1976.01 清华大学化工系 副教授 /p p   潘军青 男 1980.10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教授 /p p   田明 男 1971.08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p p    strong 2014年第六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3名)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3名) /span /p p   于建国 男 1960.06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p p   张锁江 男 1964.1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p p   范代娣 女 1966.01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获得者(11名) /span /p p   陈明良 男 1963.10 上海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p p   陈学思 男 1959.12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p p   巩金龙 男 1979.06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p p   龙飞 男 1955.11 沈阳化工研究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 /p p   马光辉 女 1964.09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p p   孟明扬 男 1955.11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p p   舒歌平 男 1961.05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研究员 /p p   王公应 男 1963.01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研究员 /p p   魏飞 男 1962.12 清华大学化工系 教授 /p p   张汉倬 男 1937.04 吉林众鑫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p p   张述伟 男 1963.10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获得者(9名) /span /p p   白晨曦 男 1973.0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p p   付丽霞 女 1973.03 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p p   巨晓洁 女 1980.05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 /p p   李春山 男 1977.0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p p   李玉山 男 1974.05 西安惠丰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p p   汪怀远 男 1977.11 东北石油大学教授 /p p   王维 男 1973.1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王铁峰 男 1976.08 清华大学化工系副教授 /p p   徐建鸿 男 1979.10 清华大学化工系副教授 /p p    strong 2015年第七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38名)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3名) /span /p p   李鑫钢 男 1961.07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精馏工程中心主任/教授 /p p   乔金樑 男 1959.03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p p   郑书忠 男 1956.09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院长/教授级高工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获得者(9名) /span /p p   陈国强 男 1963.12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实验室主任/教授 /p p   姜忠义 男 1966.05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教授 /p p   李大鹏 男 1953.0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助理/教授级高工 /p p   梁顺琴 女 1965.05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副所长/教授级高工 /p p   王晓琳 男 1963.05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膜材料与工程北京市实验室主任/教授 /p p   杨虹 女 1965.05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副总师/教授级高工 /p p   杨立荣 男 1962.08 浙江大学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教授 /p p   义建军 男 1967.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主任/教授级高工 /p p   郑津洋 男 1964.11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所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获得者(26名) /span /p p   陈斌 男 1972.05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专业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陈海生 男 1977.02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储能研发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导 /p p   杜伟 女 1975.06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副教授 /p p   龚俊波 男 1974.03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副主任/教授 /p p   胡雪生 男 1976.10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p p   李建荣 男 1978.05 北京工业大学 副院长/教授 /p p   李利军 男 1972.01 中国昆仑工程公司 部门主任/教授级高工 /p p   李萌 男 1972.07 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法人、总经理/工程师 /p p   李松庚 男 1973.09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刘涛 男 1979.11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 高级工程师 /p p   孙长庚 男 1979.11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高级工程师 /p p   孙中华 男 1976.05 南化集团研究院 化工工艺主任师/高级工程师 /p p   滕加伟 男 1970.08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部门主任、课题组长/教授级高工 /p p   王久林 男 1974.09 上海交通大学化工系 教师/研究员 /p p   王凯 男 1983.02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副研究员 /p p   王钰 男 1978.07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魏炜 男 1982.08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p p   邬慧雄 男 1975.05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谢锐 女 1979.11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 /p p   杨晓伟 男 1982.04 同济大学 教授 /p p   叶宁 男 1972.03 南化集团研究院气体净化研究所 专题组长/高级工程师 /p p   张凡 男 1977.12 复旦大学化学系 复旦陶氏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p p   张强 男 1984.03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副教授 /p p   张炜 女 1971.09 上海化工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张文成 男 1978.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副所长/高工 /p p   朱明远 男 1979.11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副教授 /p p    strong 2016年第八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40名)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3名) /span /p p   宗保宁 男 1963.06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孔德金 男 1965.12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李春利 男 1963.04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主任/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获得者(12名) /span /p p   汪传生 男 1960.02 青岛科技大学 院长/教授 /p p   李金科 男 1964.09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田龙胜 男 1965.04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题目组长/教授级高工 /p p   纪红兵 男 1970.09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p p   徐铜文 男 1967.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副院长/教授 /p p   孙斌 女 1969.10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课题组长/教授级高工 /p p   张香平 女 1969 .09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蔡小平 男 1964.06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 常务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牟善军 男 1962.11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总工程师、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p p   蒋军成 男 1967.09 南京工业大学 副校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p p   赵乐平 男 1968.11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组长/教授级高工 /p p   马新宾 男 1968.04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院长/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获得者(25名) /span /p p   马晓轩 男 1977.02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p p   尹双凤 男 1973.02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副院长/教授 /p p   麦立强 男 1975.12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p p   王辉国 男 1973.01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课题组长/高级工程师 /p p   韩金铭 男 1977.10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电化厂总经理、厂长/高级工程师 /p p   翟金国 男 1975.12 上海化工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p p   杨占林 男 1974.10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课题组长/教授级高工 /p p   郝红勋 男 1974.03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 /p p   邢华斌 男 1978.01 浙江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p p   纪晓俊 男 1982.05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副教授 /p p   范晓彬 男 1980.02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研究员 /p p   郭湘波 男 1973.01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主任/研究员 /p p   王淑彦 女 1974.01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教授 /p p   郭宝春 男 1975.03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p p   赵长伟 女 1976.0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p p   焦纬洲 男 1981.10 中北大学 教授 /p p   潘勇 男 1981.10 南京工业大学院长助理、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副教授 /p p   奚桢浩 男 1981.09 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 /p p   黄佳琦 男 1984.11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副研究员 /p p   华超 男 1976.0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副研究员 /p p   乔明华 男 1971.10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 /p p   陈成猛 男 1985.02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课题组长/副研究员 /p p   孙晓琦 男 1974.12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课题组长/研究员 /p p   胡鹏 男 1977.1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余涛 男 1974.07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 /p p    strong 2017年第九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49名)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5名) /span /p p   姜春明 男 1962.07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叶晓峰 男 1960.06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p p   于海斌 男 1970.10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院长/教授级高工 /p p   元英进 男 1963.10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副校长/教授 /p p   张立新 男 1966.11 沈阳化工大学 校长助理/二级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获得者(15名) /span /p p   杜艳泽 男 1976.09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p p   葛蔚 男 1970.0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p p   骞伟中 男 1971.08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教授 /p p   李春 男 1970.02 北京理工大学 理学与材料学部副主任/教授 /p p   李金兵 男 1972.11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研究室主任/教授级高工 /p p   李晋平 男 1964.04 太原理工大学 副校长/教授 /p p   罗正鸿 男 1972.12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副院长兼系主任/教授 /p p   马紫峰 男 1963.08 上海交通大学 副院长/教授 /p p   邱挺 男 1974.10 福州大学 副院长/教授 /p p   汤亚杰 男 1973.10 湖北工业大学 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p p   王海辉 男 1975.10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中德联合实验室主任/教授 /p p   王志荣 男 1977.01 南京工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 /p p   武占省 男 1976.07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系副主任/教授 /p p   尹梅贞 女 1971.12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p p   赵玲 女 1969.09 华东理工大学 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员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获得者(29名) /span /p p   陈可泉 男 1982.01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院长助理/副教授 /p p   邓志勇 男 1983.06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副研究员 /p p   段学志 男 1983.06 华东理工大学 院外事秘书/副教授 /p p   冯小海 男 1982.02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研究员 /p p   高红帅 男 1980.0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副研究员 /p p   郭凯 男 1982.12 南京工业大学 副院长/教授 /p p   过良 男 1980.04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专题组长/高级工程师 /p p   贺鑫平 男 1980.05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高级工程师 /p p   姜波 男 1979.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p p   刘壮 男 1987.01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副教授 /p p   卢元 男 1983.01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研究员 /p p   彭冲 男 1984.03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副研究员 /p p   饶中浩 男 1985.03 中国矿业大学 院长助理/教授 /p p   苏荣欣 男 1980.11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院长助理、副所长/教授 /p p   孙冰 女 1985.12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p p   汪伟 男 1984.05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副教授 /p p   王宝冬 男 1978.12 神华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部门经理/教授级高工 /p p   王利民 男 1979.08 中国科学院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王拓 男 1983.11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副教授 /p p   王新威 男 1978.06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开发中心副总工程师/高工 /p p   向中华 男 1985.08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p p   杨启炜 男 1982.11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副研究员 /p p   余彦 女 1979.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教授 /p p   张炳森 男 1979.1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研究员 /p p   张国杰 男 1979.10 太原理工大学煤化工研究所 副教授 /p p   张亚涛 男 1980.05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系主任/副教授 /p p   张治国 男 1977.12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副教授 /p p   赵祥迪 男 1983.02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p p   赵雪冰 男 1981.09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特别研究员 /p p    strong 2018年第十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48名)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5名) /span /p p   孙丽丽 女 1961.09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p p   吴青 男 1964.07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p p   吴一弦 女 1967.02 北京化工大学 系主任/教授 /p p   杨为民 男 1966.04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p p   钟本和 女 1937.11 四川大学 杰出教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获得者(14名) /span /p p   陈平 男 1964.01 大连理工大学 实验室主任/教授 /p p   成卫国 男 1970.0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龚俊波 男 1974.03 天津大学 主任/教授 /p p   韩生 男 1973.04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科技处长/教授 /p p   金万勤 男 1963.05 南京工业大学 副主任/教授 /p p   栗同林 男 1960.09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p p   刘全桢 男 1963.12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副总工、教授级高工 /p p   任靖 男 1974.06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院长/教授级高工 /p p   申宝剑 男 1964.0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主任/教授 /p p   苏海佳 女 1970.04 北京化工大学 教务处处长/教授 /p p   孙琦 男 1966.07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研发中心主任/研究员 /p p   唐二军 男 1969.07 河北科技大学 副主任/教授 /p p   王瑛 女 1962.11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工/教授级高工 /p p   钟海军 男 1982.11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高工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获得者(29名) /span /p p   白进 男 1981.01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 /p p   曾杰 男 1980.0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 /p p   关爱莹 女 1978.11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高级经理/高级工程师 /p p   韩景宾 男 1983.04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p p   贺艳兵 男 1980.04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副研究员 /p p   季洪海 男 1982.01 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副研究员 /p p   鞠雅娜 女 1980.08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高工 /p p   李炳志 男 1981.11 天津大学 教授 /p p   李廷贤 男 1979.12 上海交通大学 副教授 /p p   刘国柱 男 1979.11 天津大学 教授 /p p   陆诗建 男 1984.11 中石化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室主任/高工 /p p   陆盈盈 女 1988.11 浙江大学 研究员 /p p   罗建泉 男 1983.0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p p   潘鹏举 男 1980.06 浙江大学 副院长/教授 /p p   阮雪华 男 1982.02 大连理工大学 副教授 /p p   孙林兵 男 1980.12 南京工业大学 副院长/教授 /p p   王洁欣 男 1978.07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p p   徐大海 男 1979.09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高工 /p p   薛闯 男 1982.07 大连理工大学 教授 /p p   姚又省 男 1979.10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副主任/高工 /p p   于安峰 男 1982.06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p p   张冰剑 男 1978.07 中山大学 教授 /p p   赵瑾 女 1979.04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研究员 /p p   赵亮 女 1979.0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副主任/研究员 /p p   郑仁朝 男 1980.04 浙江工业大学 副院长/教授 /p p   仲兆祥 男 1979.08 南京工业大学 教授 /p p   周健 男 1984.01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高工 /p p   周莹 男 1981.03 西南石油大学 院长/教授 /p p   朱振兴 男 1979.07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副主任/高工 /p p br/ /p
  • OSTC&BRAND全国售后巡保活动——云南水文局
    OSTC BRAND 全国售后巡保活动 云南水文局站 德国普兰德(BRAND)公司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包含液体操作系列产品、生命科学类耗材、化学、制药行业耗材、工业用品等,由于其精湛的工艺和专业的产品,BRAND拥有联邦德国政府授权的,唯一可以出具量具类产品计量证书的实验室,这一殊荣已经有接近连续十年的历史。依托中国科学院强大的技术背景,五洲东方公司的宗旨是引进全球最先进的产品,提供最优良的服务,促进中国科学技术进步。五洲东方作为德国普兰德(BRAND)公司10多年的合作伙伴,全国代理德国普兰德(BRAND)全系列产品,将为中国科研用户提供最专业的产品、最专业的服务! 认真研讨 2012年圣诞,北京五洲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www.ostc.com.cn)派出专业工程师与产品培训人员来到云南省水文局进行相关产品使用操作的培训推广活动,2012年巡回保养工作安排于2012年12月25日顺利完成。本次活动首先做了电子滴定器以及瓶口分配器日常使用常识的小型讲座,资深工程师与相关产品培训人员结合实物仪器给云南省及各地州相关使用操作人员做了演示,并与老师亲切互动,针对老师们的提问做了详尽的解答,午后在云南省水文局总局实验室进行了实际使用操作指导说明等活动,老师们积极参与,踊跃响应,最终完成了全部近40余支滴定器以及对应使用人员的指导。 专注精确 德国BRAND公司的全套实验室移液系列产品以轻便的操作、稳定的质量、广泛的适用性得到了几乎每位实验室老师的青睐。移液器以及孔板耗材类产品的展示吸引了众多老师的到访,尤其是新产品---超低吸附吸头更是获得了老师们的广泛好评,解决了老师们的实验难题。本次活动深受实验室师生们的欢迎,与客户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既方便了老师们的工作同时也给老师们带来了实惠。
  • 三德科技两套无人化验系统在山西格盟国际正式投运
    近期,据市场一线反馈,三德科技为山西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格盟国际”)旗下华光电厂和宏光电厂建设的SDIAS2000无人化验系统项目正式投运,且运行状态良好。山西格盟国际华光电厂无人化验系统实景山西格盟国际宏光电厂无人化验系统实景该项目是山西格盟国际燃料智能化建设的最后一环——煤炭自动化验系统建设项目,于2020年下半年启动,旨在实现电厂煤炭化验全流程的自动化/无人化,为企业降本增效。三德科技作为专为客户提供仪器及自动化/无人化系统的供应商,具备自主研发、制造、销售、实施及运维能力,是值得客户信赖的长期伙伴。其产品SDIAS系列无人化验系统具有自动化、可视化等显著特点,且坩埚可自动清理,可真正实现无人值守、无人干预,8小时内可全自动完成60个样品发热量、分析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等指标的分析检测,煤种/水分适应性强,完全满足用户需求。三德科技在山西格盟国际相关负责人多方对比、沟通、考察之后,最终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相继成功中标华光电厂、宏光电厂、潞光电厂(暂未发货)煤质自动化验系统建设项目,意味着我司自动化/无人化系统的专业、引领能力再次获市场认可。其中,宏光电厂的燃料智能化管控系统、采样系统(汽车/皮带)、全通制样系统、气动传输系统、自动存查样柜系统亦全由三德科技提供。三德科技实景山西格盟国际是迄今我国电力行业最大的引资项目,也是山西省最大引资项目。公司是经国家商务部批准,按照山西省“引进来丶走出去”的战略部署,由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韩国电力公社、德意志银行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公司从2018年启动燃料智能化建设工作,目前,三德科技承建的全部项目正按部就班、顺利有序地推进。
  • 揭秘!奥运夺金背后的精密测量技术
    在7月29日上午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张雨霏以2分03秒86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奥运纪录。80分钟后,张雨霏与队友杨浚瑄、汤慕涵、李冰洁一起,以7分40秒33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得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这也是中国游泳队首枚接力项目奥运金牌。在为奥运健儿们踩着纪录夺冠而欢呼时,人们可能很难想到,这来之不易的游泳金牌背后,还有航天技术的支撑。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了解到,早在2019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便向该院发出项目需求,希望利用先进航天技术,研发出精密测量产品,帮助游泳运动员加强训练科学性,提高竞赛成绩。九院13所时代光电公司运动测量团队与国家游泳队合影随着体育运动的科技化程度不断提高,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参数分析、指导训练,已经被全世界的高水平运动员广泛采用。尤其在高手对决中,一些微小动作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具体到游泳这个特定项目,传统的影像记录等手段不能定量获取运动员全部运动信息,尤其是无法对关节间转动这样微小的变化进行有效辨识。但航天惯性技术则有助于解决这个难题。九院13所时代光电公司是我国重要的惯性技术及产品研发基地,一直为我国各型号火箭和航天飞行器提供高品质光纤惯组及光纤速率陀螺。国家体育总局带着项目需求找到这里,该公司立即成立项目团队,开始具体产品研发。经过技术攻关和不断改进,该公司研制的运动测量产品顺利成型。产品包括惯导分系统、定位与测速分系统、视频采集分系统、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四部分,能分别实现运动员姿态测量、位置与速度测量、运动视频拍摄以及数据集成解算和三维模型驱动功能。试验模拟游泳过程中所受流场,开展典型游泳速度下不同技术动作姿态和阻力的测试。在试验人员和运动员的密切配合下,分别完成了6位运动员站立姿态下不同送胯角度测试和游泳姿态下不同技术动作测试。运动测量产品全程工作正常,顺利收集到全部数据,探明典型游泳速度下,运动员不同姿态所受阻力的规律,为教练团队确定训练方案、改善运动员身体流线型、优化技术动作提供了科学依据,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游泳队的一致好评。运动测量团队和参与试验的游泳队员实际上,帮助中国奥运代表团夺冠的航天技术不止一项,除了捕获精细动作的惯性技术,还有“既可吹风、亦可赛艇”的风洞。据了解,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充分利用在航天领域多年积累的设计与风洞测试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积极应用于奥运重点项目科技攻关,有针对性地自主开发出多套国内领先的高精度测试平台,解决各类奥运装备不同测试需求的难题,将航天空气动力设计与测试技术应用于多个奥运比赛项目。自2019年起,针对四人赛艇风洞试验项目的要求,十一院低速风洞实验室成功开发了一套基于气浮装置的三维力测量平台,整套测试系统气动力测量分辨率达到0.04牛,静态校准非线性0.08%,完全满足高精度小载荷风洞测试项目的要求。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运动员抓水、驱动、出水、回桨等不同动作姿态的气动力大小,四名运动员不同编队组合对气动阻力的影响,为运动员的比赛提供科学的参考。青年队员在低速风洞内试训在28日举行的东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决赛中,由陈云霞、张灵、吕扬、崔晓桐组成的中国队获得冠军,为中国代表团夺得本届奥运会第十枚金牌。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图体育风洞总体外观记者从十一院获悉,该院承建的国内首座体育综合训练风洞,已于2020年10月25日正式启用,将助力我国冰雪健将在2022年冬奥会中斩获佳绩。
  • “云南中检”食品安全监测行业的后起之秀
    p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和卫生安全保健意识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食品安全监管随之成为新的关注焦点。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队伍不断壮大,成立于2014年6月的云南中检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也加入其中。 /p p    a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industry-S03.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食品安全 /strong /span /a 问题不但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制约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200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表明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和保证食品安全的决心。“云南中检”作为一家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其拥有配套齐全的检验设备和环境设施、完善的检测技术、合理的人员结构、科学的管理手段,为更好地完成市场委托的检验检测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p p   目前,国内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逐步调整监管模式,由以往的部门监督向技术监管转变,传统的检测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监督快速和预警需要。顺应行业的快速发展,“云南中检”还进行技术检测,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开发与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咨询 检验检测试剂研发等多项延伸。公司内部设立的食品实验室、农产品检测实验室、理化实验室、烟草实验室等部门,为检验商品的安全性提供了良好的测试环境和配套设施,实验室面积约3600平方米,经CNAS认可的检测范围2650项。除此之外,“云南中检”还取得了CMA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CMAF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资格证书。 /p p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云南中检”除了全力保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国家食品安全抽检检测及省抽、市抽各项工作任务,还承担曲靖市、玉溪市食品安全抽检检测业务及来自于境内外客户的委托检验检测业务,为广大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p
  • 德运康瑞并购先能生物,聚焦单细胞与空间多组学产品管线
    近日,苏州德运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YNAMIC BIOSYSTEMS,以下简称“德运康瑞”)宣布完成对厦门先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EERNA BIOSCIENCE,以下简称“先能生物”)的并购,在其自主研发的单细胞富集、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组学产品管线基础上,并入国际领先的空间多组学平台。整合后,德运康瑞将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拥有全链条单细胞测序(单细胞富集、痕量/海量/超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和全链条空间多组学技术(原位捕获空间组、原位杂交、原位测序)的生物技术公司,有望在世界生命科技的最前沿,打造全球领先的单细胞与空间多组学平台型中国企业,并创造前所未有的生物医学价值。空间多组学被Nature杂志列入2022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之一。单细胞测序技术通过高效检测不同细胞间的基因异质性表达,已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项强劲技术。近年来,空间组学技术则更进一步,在分析不同细胞亚群的同时保留其空间位置信息,为细胞功能、表型和组织微环境中的位置关系提供了重要信息。如今,单细胞和空间多组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神经、生殖、药物研发等领域,正在引领一波又一波的基础和临床医学技术革命。据悉,在2022年1月的J.P. Morgan医疗健康大会上,单细胞测序全球领导者10x Genomics继2020年推出基于原位捕获技术的Visium空间转录组平台后,宣布即将于2023年推出Xenium原位分析(In Situ Analysis)技术商业化平台,引发巨大的学术关注和商业期待。 本次并购完成后,德运康瑞即拥有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NA原位捕获、原位测序、原位杂交等空间组学技术。原位捕获空间组学技术具有高通量的技术特点,能用于发掘潜在的基因表达空间异质性;原位测序技术(In Situ Sequencing,ISS)具有中等通量,能实现对数百个基因同时进行检测和分析,达到单细胞甚至亚细胞的分辨率;而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ation,ISH)具有最高的分辨率,能够进一步对发现的目标基因的表达进行精确地空间定位。先能生物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柯荣秦教授,2012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获得医学科学博士学位。其作为RNA原位测序技术发明人之一,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 In situ sequencing for RNA analysis in preserved cells and tissue. Nature Methods. 2013, 10: 857–860.,该技术当年便入选Nature Methods年度技术值得关注的新方法。博士毕业之后,柯荣秦教授受邀加入位于美国加州的二代测序知名公司Complete Genomics,担任Sr. Scientist,期间作为核心成员深度参与研发新型二代测序和相关分子诊断技术;其发明的基于DNA纳米球的双端测序技术,现为华大基因自主研发的国产二代测序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柯荣秦博士于2016年获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支持后归国,在华侨大学医学院任职特聘教授、博导,并于2019年创办先能生物。其最新技术的应用论文作为国内首篇RNA原位测序技术的文章,已发表于2021年11月的Nature Neuroscience (影响因子 24.884)。德运康瑞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杨朝勇教授表示:“在柯教授的领导下,先能生物的原位空间组学技术,历经多年的技术积累与持续创新,已具备国际一流的技术水平,能够与德运康瑞的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形成很好的互补,为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最终在临床上为患者带来变革性诊断技术。德运康瑞能够成功携手先能生物,根本原因在于双方都致力于世界科技前沿的底层技术开发,都以研发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都坚守为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而拼搏奋斗的初心。”柯荣秦教授表示:“很高兴可以联手杨朝勇教授团队,将积累多年的原位空间技术与德运康瑞的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进行强强联合,这将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商业推广上,为双方带来最大的协同价值,并为全球科学家与企业带来‘单细胞多组学+空间多组学’的全链条解决方案。空间多组学技术是组织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完美结合,整合后双方的研发团队将共同发力与国际同行赛跑,加速推出中国自主研发的原位测序自动化仪器设备和配套试剂盒。”德运康瑞CEO李嘉成表示:“2021年底,先能生物已推出商业化的新一代单分子RNA显色原位杂交(smCISH)试剂盒、单重和多重RNA荧光原位杂交试剂盒产品,以及原位转录组测序服务。其中,高度多重的RNA原位测序技术可以获得亚细胞水平分辨率,具有分析组织面积更大、成本更低、分析时间更短等优势,已成功为众多科研团队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服务。除服务科研外,这些产品和技术在药物开发和临床病理转化上也大有潜力。我们会加大对原位测序技术的投入与商业化推广,并计划于两年内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陆续切入海外市场及临床市场。整合后,德运康瑞在单细胞和空间多组学领域拥有‘王炸组合’,将极大提高公司的创新引领与国际竞争优势。“关于德运康瑞苏州德运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dynamic-biosystems.com)是一家单细胞与空间多组学技术平台型企业,围绕单细胞富集与检测、单细胞测序、空间多组学技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分析需求,公司聚焦挖掘在肿瘤精准医学、优生优育、以及药物发现领域的巨大潜力,致力于推动精准医疗向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时代迈进,助力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关于先能生物厦门先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seerna.com)是目前国内少数专注于单分子RNA原位检测分析领域的新兴技术平台型企业,公司坚持前沿技术驱动,力图将所取得的重大技术成果和突破应用于基础生物学、转化医学及临床诊断领域中,建立起集产品开发和检测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平台。诚信专注、开拓革新,用心为客户提供高质可靠的产品服务。
  • 德运康瑞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杨朝勇/柯荣秦教授领衔
    近日,苏州德运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运康瑞”)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由龙磐投资领投,瑞华资本跟投,老股东冠亚投资继续追加投资。本轮资金将用于加强公司在单细胞空间组学临床应用上的布局和领先优势。德运康瑞作为国内单细胞空间组学领域的领军企业,率先推出空间组学具有亚细胞分辨率的新型RNA原位测序(In Situ Sequencing)技术,并将其中的单分子RNA原位杂交技术迅速商业化并获医疗器械备案,推动多个临床级空间组学产品转化落地。杨朝勇教授、柯荣秦教授领衔 德运康瑞在世界科技最前沿的单细胞空间组学领域具有领先的底层技术和原创能力,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杨朝勇教授是国际知名微流控和单细胞专家,承担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课题及国家重大科研仪器专项,申请获批40余项单细胞识别、富集与测序发明专利。公司副总经理兼原位技术首席科学家柯荣秦教授是Nature Methods上原位测序技术首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全球原位测序技术发明人之一,曾任Complete Genomics高级科学家,具有深厚的测序相关底层技术。德运康瑞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杨朝勇教授表示:“公司在单细胞空间组学领域的创新技术上持续发力,相继推出单细胞组学技术Digital-seq和Well-paired-seq后,在空间组学领域率先推出新型RNA原位测序技术。我们很自豪有机会在单细胞空间组学的星辰大海中,创新性地开展前所未有的临床转化探索,为人类健康贡献中国智慧。”德运康瑞董事总经理/CEO李嘉成先生表示:“公司一开始就立足于推动精准医疗向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时代迈进,重点聚焦这些革命性技术在临床应用上的潜力。我们已与领先的IVD企业战略合作,利用Digital-seq单细胞组学技术率先切入临床应用。并与顶尖三甲医院合作,快速将空间组学技术进行临床转化,获得了临床客户的极大认可与期待。本轮投资无疑将强化公司在单细胞空间组学技术临床转化上的行业领军地位!”龙磐投资创始合伙人余治华先生表示:“德运康瑞是一家深度布局全链条单细胞测序与空间多组学平台的生物技术企业,其原位测序产品在研发进度、产品性能以及临床转化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期待德运康瑞快速将具有临床应用潜力的产品推向市场,造福全球患者。”瑞华资本鲁兴华女士表示:“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组学技术,原位测序可以在组织原始位置上以亚细胞分辨率直接呈现基因表达,是一种组织病理和分子病理完美结合的前沿科技。有望在组织来源标本的病理精准诊断、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诊断和肿瘤微环境分析领域带来显著价值。我们在调研比较后,非常认可德运康瑞在单细胞空间组学临床转化方面的领先地位。”冠亚投资副总裁顾玉明先生表示:“德运康瑞是一家优秀的创新型单细胞空间组学技术企业。公司聚焦单细胞空间组学应用市场,并引入了专业的产业化运营团队,管线中的空间组学产品非常具有临床创新性。我们在Pre-A轮即参与投资,本轮希望持续加持,期望公司能够不断推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品,造福人类健康。”融资、并购 、新品发布持续拓展2022年6月,德运康瑞并购先能生物,聚焦单细胞与空间多组学产品管线在其自主研发的单细胞富集、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组学产品管线基础上,并入国际领先的空间多组学平台。整合后,德运康瑞将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拥有全链条单细胞测序(单细胞富集、痕量/海量/超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和全链条空间多组学技术(原位捕获空间组、原位杂交、原位测序)的生物技术公司,有望在世界生命科技的最前沿,打造全球领先的单细胞与空间多组学平台型中国企业,并创造前所未有的生物医学价值。2022年7月,集成"降噪"功能!德运康瑞自研创新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发布德运康瑞自主研发成功打造出一款创新性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Well-Paired-Seq。该平台包括自动化单细胞测序文库构建系统DECODER, 芯片试剂盒、反转录与扩增试剂盒、文库构建试剂盒及相关生信分析工具。Well-Paired-Seq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基于双孔嵌套式芯片的创新设计,在细胞捕获、细胞/微球配对、游离mRNA去除等方面具有出色的效率,并显著地降低了细胞损失和背景噪音,以较低的双胞率实现了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分析,在细胞捕获效率和基因检出数量等多项指标表现稳定并领先行业。德运康瑞始终立足自主创新,此次重磅推出整合硬件设备、捕获芯片、配套试剂盒和生信工具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整体解决方案,为单细胞测序技术推向精准医学应用奉献中国创新智慧。2021年11月,德运康瑞完成1.3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与惠每资本联合领投,道远资本、荣盛投资、热景生物董事长林长青参与跟投。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公司多款单细胞测序技术平台(Paired-seq,Digital-seq,和Well-paired-seq)的研发与商业化推广落地,并通过合作挖掘基于单细胞技术的精准医疗在肿瘤、优生优育、以及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潜力。
  • 疫情防控,深蓝云远程售前售后,与您共克时艰
    疫情当下,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家还是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个实验,过好每一天。但是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深蓝云和你携手并进,共克时艰。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仪器故障仪器操作不太熟悉不确定实验方案在仪器上是否可行… … 遇到这样的问题,来找深蓝云就可以了呀。足不出户,第一时间在线为您答疑解惑。线上云平台进行Demo演示和售后培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1、致电010-57256059或138107300102、发送问题到下列邮箱:support@cycloudbio.com dpcrsupport@cycloudbio.com service@cycloudbio.com3、联系我们当地的服务中心北京深蓝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新型生命科学研究仪器和分析产品以及优化的整体应用解决方案,配备着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应用支持,依托生命科学产品和解决方案,专注为用户提供分析产品和完善的售前咨询和售后服务。深蓝云国际领先的检测平台
  • 法如和Autodesk 合作 为AutoCAD 2011 增加点云数据支持功能
    AutoCAD Plant 3D 和法如大空间三维激光扫描系统(Laser Scanner Photon)是工厂建模硬件和软件的不二之选。   英国考文垂市,2010 年 7 月 7 日 – Autodesk 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DSK),全球二维和三维设计、工程和娱乐软件领导者,和法如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FARO),世界领先的便携式测量和成像解决方案提供商,宣布强强联合,将点云数据直接集成至 AutoCAD 2011 软件。为此,法如和 Autodesk 签订了一个协议。根据该协议,法如公司将 AutoCAD Plant 3D 软件作为过程工业首选三维建模应用软件进行推广。   同时,Autodesk 公司宣布,将法如公司的大空间三维激光扫描系统(Laser Scanner Photon)作为该公司的首选硬件,以使用 AutoCAD Plant 3D 捕获过程工厂的点云数据。   通过联合工程和研发,AutoCAD 2011 可以直接导入来自 FARO Scene 软件的二进制扫描数据。FARO Scene 是用于法如激光扫描仪的扫描处理软件。AutoCAD 与这种专用点云平台的无缝集成,将为用户提供比早先版本更多、更优秀的功能。AutoCAD 2011 可支持多达 20 亿个点云数据 通过与增强型三维建模工具配套使用,可实现扫描数据的高性能使用。   “我们的客户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激光扫描器,因此,他们要求实现直接导入功能、且在 AutoCAD 中支持海量点云数据,”Autodesk的战略研究主任 Gonzalo Martinez 说。“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与法如公司紧密合作。法如在功能设计方面给了我们不少帮助,并针对点云数据直接集成向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反馈信息。能向我们的客户提供该功能,让我们激动不已。”   通过这种强强联合,Autodesk 和法如公司可以向客户提供优秀的技术和先进的解决方案,增强客户能力,协助客户缩短工作流程。对于 Autodesk 用户来说,可将二进制扫描数据直接导入 AutoCAD 2011,实现功能更加强大的三维建模。而对于法如激光扫描仪用户来说,现在,可以在AutoCAD 2011中直接处理已经捕获的数据,而无需使用体积巨大的中间文件格式。   对于过程工业和电力工业的客户来说,由于 AutoCAD 2011 增加了对点云技术的支持,将会极大地提高当前设施信息转换为三维模型的处理速度。在AutoCAD 原有软件的基础上,AutoCAD Plant 3D 为主流工厂设计项目提供了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卓越优势彰显无疑,且该软件特地针对过程工厂的设计、建模和归档而设计且设计目的性很强,专门针对过程工厂的设计,建模和归档。   “Autodesk 和法如共同分享了‘如何使得技术更易于使用’这一方面的见解,合作开发了各种功能,以真正支持我们共同客户的日常设计活动,并帮助他们缩短市场化时间。我们为这一成功的合作深感自豪。” 法如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Jay Freeland 说。“我们选择将 AutoCAD Plant 3D 作为我们用于过程工业首选的建模应用软件,进一步扩展了我们与 Autodesk 公司的合作关系,我们对此非常高兴。我们深信,该软件的易用性和全球可用性,一定会使我们的客户获益匪浅。”   关于 Autodesk   Autodesk 公司是世界领先的二维和三维设计、工程和娱乐软件提供商,其市场范围涵盖制造业、楼宇与建筑业、多媒体与娱乐业等市场。自 1982 年推出 AutoCAD 软件起,Autodesk 一直致力于研发最广泛的先进软件产品组合,协助客户在他们的设计与思想付诸实现之前,以数字方式体验他们的设计与思想。财富 100 强公司和最新的 15 个最佳视觉效果奥斯卡奖得主均使用Autodesk 公司的软件工具设计、可视化并模拟他们的设计思想,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还增加了品质、促进了创新,确保他们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关于 Autodesk,详细信息请访问 www.autodesk.com。   关于法如   法如(FARO)科技公司致力于研发和销售计算机辅助坐标测量和扫描设备及其软件。法如公司的便携式设备,可以完成物体或者整个设施(例如,历史建筑、隧道,甚至于钻油平台)的高精度三维扫描和归档功能。该设备可以用于组件和组装件、产品计划和库存文档等的检查与检测工作,并能用于事故现场或犯罪现场的调查与重构。它们也可用于建筑工地、隧道和历史古迹等的数字化扫描工作。   全球范围内,约有 10,000 多个客户正在使用 20,000 多个法如测量系统。该公司的全球总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玛丽湖市 欧洲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附近的 Korntal-Münchingen,英国办事处则位于考文垂市(详细信息,请访问:www.faro.com/uk) 中国区总部位于上海。(详细信息,请访问www.faro.com/china)   联络方式   法如科技公司   上海市桂林路396号 西南软件园浦原基地3号楼1楼   邮编: 200233   电话: +86 (21) 6191-7600 | 传真: +86 (21) 6494 8670   Email: chinainfo@faro.com   www.faro.com/china   http://faro.instrument.com.cn
  • MCC售后服务无忧行动 ——走进连云港
    为了感谢用户的长期陪伴,以及对瑞士万通产品更全面的了解、使用、维护,瑞士万通售后服务团队开启了“2018 MCC售后服务无忧行动”。截止目前,我们的活动已经开展3个月了,此次活动好评如潮,用户们纷纷投来橄榄枝,希望我们的售后服务团队能够深入现场,进行相应的仪器关爱服务。在天空沉静,草木欣然的五月,我们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宾馆举办“瑞士万通售后服务MCC无忧行动”用户交流会。会议期间,瑞士万通技术专家就自动电位滴定仪、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等的原理及参数、常用耗材介绍、维护保养介绍及常见问题故障排查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及现场的演示。无忧活动现场此外,我们的资深服务工程师还深入部分用户实验室,针对在用仪器进行了专业的校准检查,排查了仪器的问题并为用户日常工作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75周年无忧行动,加强了用户对于瑞士万通的信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还将来到更多的用户身边,为用户的实验室管理提供更加高效与快捷的解决方案,在用户与瑞士万通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精彩活动,敬请期待~2018 MCC售后服务无忧行动——瑞士万通中国售后团队秉承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信念,针对用户在仪器日常使用和实验室管理中遇到的技术及应用问题举办的免费定制化用户培训、实验室仪器体检&保养及仪器合理化管理的活动。希望通过活动,能让用户的实验室管理工作更轻松!
  • 智云达携手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2013、2014、 2015带您了解食品背后的真相
    北京电视台2015年1月19日向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赠送锦旗,以表示多年来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对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的大力支持,智云达与北京电视台是从2013年开始合作,迄今已是第3个年头。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是一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频道,旨在让大家看节目、学知识、长经验、得教训,懂得怎样更好的生活!而食品安全是关系到生命健康安全的大事,与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都息息相关,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也让广大消费者犹如惊弓之鸟,但是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真相不见得大家都知道。正是在这样一个食品安全人人关注,但是食品安全知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的社会背景下,基于食品安全科普知识传播的目的,智云达和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开展了合作。智云达的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检测设备、专家资源和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的品牌传播力得到了完美结合,迄今已数十次就食品中的安全问题录制节目,根据大家关心的热点食品安全问题,随机采集样品,在智云达实验室检测,公布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专业分析。已经播出的节目有:真假葡萄干、油条中明矾、带鱼中甲醛、苹果农残、鲶鱼中孔雀石绿、剩菜、酸菜中亚硝酸盐、开心果中双氧水、糖蒜中糖精钠和甜蜜素、大米新陈度、牛肚中双氧水和工业碱、地沟油、芝麻酱掺伪等。借助节目传播食品安全知识,让大家了解相关食品的质量安全隐患及对人体的危害,大家根据节目也能了解一些问题食品的鉴别方法,通过问题样品的采集地点,了解在哪些地方容易购买到问题食品,在生活中加以注意,也就能减少购买到问题食品的概率。2015年新年伊始,北京电视台为智云达送来锦旗,这是对智云达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工作上的肯定和鼓励,展望2015年,智云达将以更积极的态度,继续加深与北京电视台的合作,在食品安全科普知识传播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 单细胞测序技术企业德运康瑞完成1.3亿元A轮融资
    据悉,德运康瑞 已于近日完成1.3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与惠每资本联合领投,道远资本、荣盛投资、热景生物董事长林长青参与跟投。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公司多款单细胞测序技术平台(Paired-seq,Digital-seq,和Well-paired-seq)的研发与商业化推广落地,并通过合作挖掘基于单细胞技术的精准医疗在肿瘤、优生优育、以及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潜力。德运康瑞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以“全链条单细胞多组学技术”为基础的生物科技企业,依托自主创新的单细胞富集与检测平台、单细胞测序技术平台和ENCORE生信分析算法平台提供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单细胞多组学分析解决方案。其法人代表为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杨朝勇教授。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高效检测不同细胞中基因异质性表达,提供更高的细胞差异分辨率以更好地了解单个细胞在微环境中的功能。目前单细胞测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各个基础研究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突变,单细胞测序技术被《Cell》评估为精准医疗领域的颠覆性技术之一,已在肿瘤、生殖健康、 免疫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领域展开了临床应用转化探索。目前单细胞相关临床试验的目的主要是评估单细胞测序在诊断、治疗和监测各种类型的癌症和感染(包括 HIV,肝炎和流感)中的价值,以及在器官和干细胞移植手术中提高成功率的应用等。德运康瑞部分产品据了解,德运康瑞通过创新上游方法学突破了现有以10x Genomics和BD为代表的国际单细胞测序技术的泊松分布原理限制,有望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局面,并助力这种精准医疗技术早日应用于科研、生物制药和临床等领域。目前公司已完成多款技术平台的科研试用,即将大规模推向市场。德运康瑞CEO李嘉成表示:本次融资后,公司会加大单细胞测序技术研发与商业运营上的投入,加快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合作,推进单细胞技术在包括临床在内的不同应用场景上的数据积累。公司也即将在苏州工厂生产体系认证完成后,先期启动RareCaSt单细胞富集与检测产品的临床报证。公司还将陆续在主要中心城市建立实验室,开展一系列创新性的基于单细胞的精准医疗应用探索。
  • 转基因疑云背后:孟山都公关政府角力国家战略
    转基因技术和中国粮食安全与主权的话题在历经一年的争论热议,以及多轮政府决策者、非政府组织以及消费者的互动之后,岁末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12月8日,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就转基因问题给出官方定调:“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应用是大势所趋, 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战略举措。农业部将积极稳妥地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中国是美国转基因大豆的最大买家。IC 资料   12月9日随即爆出消息:农业部机关幼儿园“鱼肉类食品统一由为农业部机关食堂供货的优质水产品公司供货,食用油采用非转基因油”。   听其言,观其行,部分民众要求“农业部的机关幼儿园采用转基因食品,给全国人民做个表率”的声音响起。   在全球范围内,转基因技术也仍是个争议巨大的话题,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辩论仍处进行时。一面是转基因技术所承诺的解决人类面临的食物短缺、能源危机和资源匮乏等难题,另一面是由于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如何在促进转基因技术发展和保护人类免受这种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是大多数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对于转基因生物技术的价值和风险,各利益相关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认知。在这场“辩论赛”中,没有任何一方占据绝对的道德优势,各自代表的利益直接影响其立场和相应的争夺话语权的公关战略。   关于转基因和粮食安全话题,早报记者公开或私下相继采访了不少中外政府决策者、产业界和公关人员,盘点中国转基因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尝试为读者揭开转基因疑云背后的利益集团及其公关舆论战。   国家战略   美国   全球输出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大豆、玉米并非美国人主食,但已成为美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出口支柱。   中国是美国转基因大豆的最大买家。作为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美国正密切关注着中国的转基因技术政策层面以及舆论的动态变化。   美国地广人稀,农业以高度的机械化和工业化著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出口市场决定美国农业的兴衰与从业者利益。保持美国农业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主导了美国的农业政策。1991年,由“美国竞争力总统委员会”起草的《国家生物技术政策报告》确立了转基因农业的国家战略,报告明确提出要“调动全部力量进行转基因技术开发并促其商品化”。   自1996年开始,在孟山都(Monsanto)和杜邦旗下的先锋良种(Pioneer Hi-Bred)等公司的推动下,美国的转基因国家战略飞速推进。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美国的三大转基因农作物大豆、玉米和棉花的种植面积分别占相应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3%、86%和93%。   转基因技术因其存在环境和安全等不确定性因素,从其推出伊始便遭遇环保团体和消费者的强烈反对和抵制,然而美国政府的决策者依然不为所动,坚决高举“转基因国家战略”的大旗。美国国内舆论甚至认为,这是由农民和生物技术公司等“特殊利益集团”组成的“农业游说”成功地渗透并公关了政府决策层的结果。   其实,美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并非美国人主食,粮食安全的风险相对较小,而大豆、玉米、棉花这三大转基因作物因其成本低、产量高,成为美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出口支柱。此外,美国在转基因农业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和独家知识产权在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过程中,除了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还进行了重要的战略布局。   目前,中国是美国转基因大豆的最大买家,同时中国每年进口的玉米和棉花也大部分来自美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美国正密切关注着中国的转基因技术政策层面以及舆论的动态变化。   阿根廷   悲情的反面教材  在目前出版的有关转基因的书本中,阿根廷几乎都以悲情的反面教材形象出现。   作为世界上第二个大规模推进转基因农业革命的国家,阿根廷在全球的大豆和玉米市场上已是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华大豆供应国。但是,阿根廷不具有转基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所有的种子和技术均来自美国。   阿根廷是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大规模推进转基因农业革命的国家。目前,阿根廷境内可耕种面积的50%被种上了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的种植面积分别占相应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8%、80%和60%以上。与美国相同,阿根廷的转基因农业也是以出口为导向的。上世纪9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爆发,阿根廷背负巨额外债,通过农产品出口还债被认为是阿根廷农业转基因化的主要原因。单从经济收益来看,据2007年数据统计,阿根廷转基因十年,农产品出口所得共计200亿美元,额外增加国内100万个就业机会。   与美国不同的是,阿根廷不具有转基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所有的种子和技术均来自美国,确切地说,来自美国种业巨头孟山都。无数新闻、研究报告记载了关于孟山都与阿根廷的种种恩怨:孟山都如何最初免费派送种子,在成功占领99%市场份额之后又开始收取高额专利费 与孟山都种子配套的杀虫剂如何破坏生态环境,杀死其他庄稼,引起动物后代器官畸形,使人出现恶心、腹泻、呕吐和皮肤损伤等症状。在目前出版的有关转基因的书本中,阿根廷几乎都以悲情的反面教材形象出现,诸如“阿根廷:全球第一个转基因实验品”,“阿根廷在哭泣,孟山都不相信眼泪”等标题,比比皆是。   尽管如此,阿根廷在全球的大豆和玉米市场上已是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阿根廷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华大豆供应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玉米消费国,中国2010年从美国采购的玉米已达到150万吨。随后便传出中国2011年将从阿根廷进口550万吨玉米的消息。阿根廷农业部长公开预计,阿根廷2011年玉米将有2000万吨盈余,中阿正在就阿根廷玉米进入中国进行谈判,两国有望在2011年上半年签署转基因玉米植物检疫协议。而中国农业部则反驳称,中阿两国农业部从未就进口阿根廷玉米事宜交换过意见。   一名美国农业部的官员私下对早报记者表示:“中国和阿根廷官方的不同表态,非常有意思,值得回味。”该官员同时称,他也注意到中粮集团从美国进口的5.4万吨转基因玉米因被检出尚未被中国批准的转基因成分而被退货,以及南非农业部官员接触中方官员、兜售南非滞销的转基因玉米等消息。   中国   商业化种植之争   中国至今没有批准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在国内商业化种植,但是现在国内市场上几乎已难觅非转基因豆油的身影。   国内专家和从业人员担忧,玉米将重蹈大豆覆辙,“被转基因”时代即将再次到来。   与美国耕地面积广阔、高科技做后盾不同, 中国需要用世界7%的可耕地面积养活占世界23%的人口 与阿根廷出口为导向的农业不同,中国长期坚持“自给自足”的农业政策。对于转基因技术,中国官方一直持谨慎支持态度。   1997年,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商业化种植转基因Bt(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棉,这也是迄今为止惟一在国内获得商业化种植许可的转基因作物。全国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已从1998年的380万亩,发展到2010年的5240万亩,占到总种植面积的70%以上。把此视为成功典范的一方认为:自带抗棉花“天敌”棉铃虫基因的Bt棉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和种植成本,提升了棉花产量 而反方则认为,Bt棉虽控制了棉铃虫害,却使原先的次要害虫盲蝽蟓(又名臭屁虫)暴发成灾,农药和种植成本不降反升,打击棉农种植积极性,导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连年下挫。   无论中国Bt棉商业化种植是成功还是失败,美国的公司和棉农都有方案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如果棉农选择继续种植,2015年孟山都公司含抗盲蝽蟓基因的Bt棉种子将进入市场,如果棉农选择继续放弃种植,美国棉花正好可以大举进入中国的市场。   中国至今没有批准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在国内商业化种植,但是现在国内市场上几乎已难觅非转基因豆油的身影。自从2004年农业部授予孟山都5个转基因农产品安全证书以来,美国和阿根廷的转基因大豆以价格低、出油率高等优势大举涌入中国市场,彻底挤垮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种植业,目前牢牢占据国内90%的市场份额。而2010年中国从美国采购150万吨转基因玉米,创下自1995年以来进口玉米的最高水平,也被外界解读为中国多年来玉米净出口国的地位正在松动。农业贷款机构荷兰合作银行最新报告更是大胆预测,2015年中国对进口玉米的年需求量将高达25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玉米进口国。国内专家和从业人员担忧,玉米将重蹈大豆覆辙,“被转基因”时代即将再次到来。   而外国观察人士则普遍认为,是否要进口,进口多少,中国的选择余地很小,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多年来“自给自足”的“神话”正在被打破。   12月8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国内某知名财经杂志撰文指出:“粮食的产能越来越向水资源更为短缺的北方地区倾斜,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粮食供求平衡和国家粮食安全,其可持续性如何,令人忧虑。随着某些农产品进口量增加、自给率下降,国际市场价格对这些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就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12月9日,国际主要通讯社,大宗商品杂志均不约而同地部分翻译了陈锡文的文章,并冠以“国务院官员:中国粮食‘自给自足’可持续性堪忧,自给率将逐年下降”的标题。《华尔街日报》除了解读了陈锡文的文章,还单独撰文称“中国将重塑世界粮食市场格局”。   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额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其中进口额约占60%,出口额占40%。美国农业部官员把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战略总结为:“以劳动力换耕地,中国主要进口大豆、玉米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而出口海鲜、水果深加工品等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陈锡文也指出:“保守估计,按中国的农业生产水平计算,中国进口的农产品至少相当于利用了境外6亿亩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   “中国粮食未来供给的基本面对美国农产品意味着无限商机,虽然面临来自阿根廷等大规模转基因商业化国家的竞争,但我觉得中国政府在进口转基因大豆和玉米政策面上不会发生重大调整。”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专为美国农业部、美国谷物协会等提供大宗商品市场咨询服务的分析师对早报记者表示。   2009年8月,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的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种获得在湖北省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这也是中国首次为转基因水稻颁发安全证书,外界解读此举为转基因水稻在中国商业化种植清除重要障碍,甚至有人预测转基因水稻将在3至5年内上中国人的餐桌。   上述分析师说:“中国如果最终批准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这才是政策层面真正的爆炸性事件。世界上还没有国家开放主粮转基因商业化生产,从袁隆平到张启发,可以称为农业‘大跃进’。”   公关舆论战   绿色和平   反转基因运动   绿色和平组织打出的“捍卫中国粮食主权”、“保卫中国食品安全”的口号同时满足了官方和普通民众的共同诉求,而且并非只是喊喊口号,而是用实际行动扮演着市场监督者和揭发者的角色。   总部设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是全球反转基因运动的一面旗帜,该组织宣称自己的使命是:“保护地球、环境及其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并以行动作出积极的改变。”由于其反转基因立场坚定,行动力强,一般观察舆情的专业人士都会把跟踪绿色和平的动态作为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名在美国长期观察中国公众对转基因技术接受度,并定期为其客户撰写舆情报告的分析师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非常不解地问:“绿色和平在中国怎么如此活跃?在参与公众讨论时,享有如此之高的议题设定权(agenda-setting power)?中国和国际非政府组织这个组合令人费解。”   与其说这位分析师对于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生存环境的认知过于简单、平面、缺乏动态,倒不如说她太低估了绿色和平的舆论战略水准和行动力。绿色和平打出的“捍卫中国粮食主权”、“保卫中国食品安全”的口号同时满足了官方和普通民众的共同诉求,而且并非只是喊喊口号,而是用实际行动扮演着市场监督者和揭发者的角色。   2002年,绿色和平揭露孟山都对中国野生大豆提出专利申请,此举引发巨大的舆论关注,促使中国政府批示相关部门加强对生物资源的保护 2005年,绿色和平发现转基因大米在湖北非法种植,并污染了武汉和广州的大米,农业部进行调查后销毁了非法转基因大米和种子 2006年,绿色和平对中国市场上的婴儿食品进行检测,发现亨氏米粉含有未经安全试验的非法转基因大米成分 2007年绿色和平首次发现美国转基因大米LL601被非法进口到中国 2010年,绿色和平发布了《超市生鲜散装食品调查报告》,揭露沃尔玛出售非法转基因大米,伊藤洋华堂超市出售非法转基因木瓜。中国几乎所有的与转基因相关的“揭黑消息”都是由绿色和平率先揭发出来的。   绿色和平与媒体的关系和互动也非常密切,单从记者角度看,绿色和平的专家有很强的新闻灵敏度,深谙抓住新闻热点之道。比如,近来热点问题是高通胀,这也体现在国内食用油价格的飙升,一位绿色和平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非常切题地指出:国内食用油价格上涨直接原因是国际大豆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国大豆90%的市场份额被进口转基因大豆控制,造成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面对外资却没有一点议价权的窘境。而当福建省政府率先明令禁止销售转基因大米,并下令彻查转基因大米在市场流通后,绿色和平旋即发表声明支持这一对公众健康负责的态度,并鼓励其他地方效仿。绿色和平的反应速度使得媒体在报道该新闻时,为体现平衡报道,体现各方声音的原则,自然而然地加入其表态。   孟山都   主走政府公关路线   除了低调与政府决策层保持良性互动之外,孟山都通过每年巨额的科研投入,与各个大学和科研机构组成战略合作伙伴,通过科学家、科研人员之口传播转基因的“福音”。   而在公共领域,孟山都不屑与绿色和平等反对者公开打口水战。   孟山都在中国的公关战略与其在美国本土的战略基本一致:低调地避开公众视线,主走高端政府公关路线。由于和美国国家利益高度一致,孟山都在世界各国的业务拓展都由美国农业部、贸易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等政府机构保驾护航,如在他国遇到投资和贸易方歧视和壁垒问题,可直接与上述部门沟通,并由美国政府出面以双边外交方式表达关切。   2004年,中国农业部正式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授予孟山都5个转基因农产品安全证书的谈判过程,这是由当时的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佐立克亲自关照的。   在与中国决策层的交往中,孟山都的自我定位即官方认可的“为中国农业带来资金,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商。这个自我定位也体现在一些以金发碧眼老外在给中国农民传授农业技术为主体画面的孟山都的广告和宣传片中。   在公共领域,孟山都是不屑与绿色和平等反对者公开口水战的。而口水战是公关界最忌讳的,在公众面前和对手一来一去无止境地纠缠、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暴露自身原本不为人知的弱点。   除了低调与政府决策层保持良性互动之外,孟山都通过每年巨额的科研投入,与各个大学和科研机构组成战略合作伙伴,通过科学家、科研人员之口传播转基因的“福音”。被喻为“中国转基因水稻之父”的张启发教授项目最大的合作伙伴和资助方是孟山都。   公司财团正取代政府等公共部门成为农业科研经费主要来源的另一例证是,2009年,一群人数达26位的专家在发给美国环境保护署的一份声明中指出:由于生物技术公司的种种阻挠,他们在有关转基因技术对环境和人类潜在影响等很多关键问题上都无法进行真正独立的研究。由于害怕遭到报复,被切断科研经费,这些专家采取了匿名投书的方式。   中国种植户和企业   国产大豆保护战靠什么   进口转基因大豆与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之间的“战火”已经蔓延到了中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大豆种植户经不起进口低价大豆的冲击,如果国储收购则油脂加工企业不堪成本重负。两种局面最终都会导致国产大豆种植和市场的巨幅萎缩。   中国遭遇转基因技术的14年间,比较利弊,如果要列出纯受害者,非国产大豆种植户和企业莫属。农业部最新预计,中国2010年大豆进口总量将达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进口转基因大豆与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之间的“战火”已经蔓延到了中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大豆种植户经不起进口低价大豆的冲击,如果国储收购则油脂加工企业不堪成本重负。两种局面最终都会导致国产大豆种植和市场的巨幅萎缩。   在此困局下,黑龙江有关方面最近率先喊出了“保卫国产绿色大豆产业”的口号。   “国产大豆保护战”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打好政府公关战和教育消费者的舆论战。在公关方面,要借鉴孟山都的成功经验,做好政府的游说工作,把国产大豆产业的生存上升到捍卫国人餐桌的战略高度,要求有关部门反思大豆产业陷入困境的教训,秉持大豆进口不应损害国产大豆的原则,敦促加大对国产大豆的扶持政策。在教育消费者方面,要学习绿色和平的经验,强调转基因技术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的不确定因素。美国主要人口没有吃豆制品的习惯,转基因大豆一般用来榨油和出口,在市场规模很小的豆腐、豆浆等含大豆蛋白的制品上,生产厂家都主动标明,原料为有机大豆,不含转基因成分。在转基因大豆占主导的市场上,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要进行主动标示,方便消费者识辨。   中国的国家战略是通过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而转基因技术商业化的成功与否最终是要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检验。农业部确定的国家战略,与农业部机关幼儿园作为消费者作出的选择并不矛盾。   2010年12月3日,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做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时强调,中国的转基因产品必须“保证所有公民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 三德科技新品量热仪SDAC6000海外首次投运
    日前,三德科技销往海外的首台新品量热仪SDAC6000在印尼T电厂顺利通过验收、正式投运。T电厂位于印尼东爪哇省,隶属印尼国家电力公司(PLN),是印尼1000万千瓦电站建设项目之一。 SDAC6000量热仪是三德科技于2017年正式上市的全新一代热值分析产品,亦是公司二十多年热值分析研发历史中的首款自动充放氧、氧弹自动升降的量热仪产品。据悉,在承袭前代SDC系列产品“环境适应能力强、测试精准稳”等优良基因的基础上, SDAC6000量热仪在氧弹、内桶、流路及软件等方面亦进行了大幅优化设计,性能全面升级。三德科技国际贸易部相关人员介绍,此次投运的SDAC6000量热仪于3月中旬开始调试、月底通过当地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PT.B公司的鉴定。负责鉴定的PT.B公司工作人员表示,鉴定过程中,SDAC6000量热仪的标定热容量、反标数据表现出色、标煤实验的结果亦完全满足要求。T电厂曾使用过其他品牌的量热仪,工作人员W先生反映, SDAC6000在一些自动化方面的细节设计让其耳目一新,同时测试准确性、运行稳定性改变了他对“Made in China”的固有印象。印尼是三德科技第一大海外市场,根据《印尼电力供应发展规划》,在2015-2019年间,该国计划新增电站装机容量3.5万兆瓦(主要为火电,其中大约1万兆瓦为小机组)。据悉,T电厂还同期购买了三德科技SDCHN435碳氢氮元素分析仪、SDS350红外定硫仪、SDLA718工业分析仪等其他分析检测产品。图为T电厂工作人员正在使用SDAC6000量热仪
  • 国产仪器厂商市值一年蒸发1000亿:行业风云变幻的背后
    2024年一季度,A股市场主要指数涨跌不一。能源、银行、公用事业、耐用消费品等行业涨幅居前,领跑市场;然而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软件与服务、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以及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等行业则面临挑战,跌幅居前。市值作为资本市场对企业价值的直接体现,反映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认可度。为深入了解国内上市科学仪器企业的市值波动情况,仪器信息网特别截取2024年5月16日国内40家上市仪器公司的市值数据,制作“国内上市仪器公司市值排行榜”。40家国内上市仪器公司市值排行榜注:各家公司市值均取自2024年5月16日,存在小范围的误差。排行榜中的40家国内上市仪器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生命科学仪器、分析仪器、环境监测仪器、光学仪器、物性测试仪器、测量仪器等,总市值达6434.49亿元,相比2023年整体缩水1166.68亿元,平均市值约160.86亿元。榜单中仅4家上市仪器公司市值同比增长,其余36家企业均遭遇了市值下滑的困境,更有多家企业的市值惨遭腰斩。迈瑞医疗、舜宇光学、安图生物、高德红外、华大智造、位居榜单前五。其中,迈瑞医疗以3792.03亿元的市值稳坐榜首,其国内“医疗一哥”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然而,在国内上市仪器公司市值整体呈现缩水趋势的背景下,一些国际科学仪器巨头却实现了市值的增长。全球科学仪器巨头赛默飞在2024年5月的市值高达15840亿元,远超40家国内上市仪器公司总市值,无疑给国产仪器公司带来更大挑战。在对比40家国内上市仪器公司的营收排行榜后,我们发现2023年的平均增速相较于2022年的10.49%出现了显著下滑,骤降至0.26%。市场增长动力不足对整体市值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市值有所缩水。而当企业展现出卓越的经营状况和强劲的盈利能力时,往往会成为投资者的青睐对象,进而推动其市值稳步上升。以理工能科为例,在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了约4096万元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了142.57%。同样,蓝盾光电在同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营业总收入达到了1.18亿元,同比增长4.91%,净利润也实现了908.24万元,同比增长13.73%。市值与公司的实际价值紧密相连。公司的营收、净利润以及资产规模等关键指标,都是衡量公司实际价值的重要因素。但市值排名的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的经营策略、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环境以及宏观经济状况等。2024年一季度,科学仪器行业迎来了一系列政策利好,特别是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出台,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市场情绪的回暖和行业趋势的向好,投资者对于科学仪器行业的信心也在逐渐增强。然而,市场是充满变化的,40家上市仪器公司的市值也将随之出现波动。这种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公司的基本面、市场走势、政策变化等。因此,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上市仪器公司2023年报系列解读:  1、大洗牌!2023年全球仪器公司营收TOP排行榜揭晓  2、2023年国内仪器公司营收排行榜揭晓:谁在逆势中突围?  3、国产品牌冲进前三,2024年全球仪器公司市值榜出炉  4、全球上市仪器公司TOP20盈利能力大比拼  5、国产仪器厂商盈亏“两重天”:最高破百亿,最低跌5000%  6、2023年财报盘点:国产红外热成像企业业绩强势增长 直面美国制裁挑战  7、国产仪器厂商市值一年蒸发1000亿:行业风云变幻的背后
  •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云浮检测院236.69万元采购石油蒸馏仪,超声波测厚仪,干燥箱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 石油蒸馏仪,超声波测厚仪,干燥箱 开标时间: 2021-09-15 09:00 采购金额: 236.69万元 采购单位: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云浮检测院 采购联系人: 谢先生 采购联系方式: 立即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 广东晓君招标采购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 李小姐 代理联系方式: 立即查看 详细信息 广东省特检院云浮检测院2021年度仪器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1-08-25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广东省特检院云浮检测院2021年度仪器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2021-08-25 16:25:38 项目概况 广东省特检院云浮检测院2021年度仪器设备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广东省政府采购网https://gdgpo.czt.gd.gov.cn/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1年09月15日 09时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GDXJ2021HGK2008 项目名称:广东省特检院云浮检测院2021年度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预算金额:2,366,880.00元 采购需求: 采购包1(广东省特检院云浮检测院2021年度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采购包预算金额:2,366,880.00元 品目号 品目名称 采购标的 数量(单位) 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 品目预算(元) 最高限价(元) 1-1 其他仪器仪表 便携式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DR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1,300,000.001,300,000.00 1-2 其他仪器仪表 电梯定检/监检综合检测系统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198,000.00 198,000.00 1-3 其他仪器仪表 电梯曳引性能检测仪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120,000.00 120,000.00 1-4 其他仪器仪表 起重机疲劳裂纹监测仪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98,000.00 98,000.00 1-5 其他仪器仪表 全自动蒸馏测定仪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98,000.00 98,000.00 1-6 其他仪器仪表 笔式电磁超声测厚仪 1(台) 详见采购文件69,000.00 69,000.00 1-7 其他仪器仪表 自动扶梯围裙板强度检测仪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62,000.00 62,000.00 1-8 其他仪器仪表 电梯层门强度检测仪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62,000.00 62,000.00 1-9 其他仪器仪表 机电类检验工具箱 2(台) 详见采购文件 92,000.00 92,000.00 1-10 其他仪器仪表 扶梯运行安全间隙检测仪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45,000.00 45,000.00 1-11 其他仪器仪表 耐压试验、气密性试验过程记录仪 2(台) 详见采购文件 60,000.00 60,000.00 1-12 其他仪器仪表 全自动石油产品密度测定仪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26,000.00 26,000.00 1-13 其他仪器仪表 可伸缩微型智能摄像仪 4(台) 详见采购文件 79,200.00 79,200.00 1-14 其他仪器仪表 快速马弗炉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19,800.00 19,800.00 1-15 其他仪器仪表 安全阀密封面成套研磨工具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12,000.00 12,000.00 1-16 其他仪器仪表 涂层测厚仪 2(台) 详见采购文件 9,800.00 9,800.00 1-17 其他仪器仪表 探伤专用紫外线灯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3,800.00 3,800.00 1-18 其他仪器仪表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3,300.00 3,300.00 1-19 其他仪器仪表 便携式大厚度超声波测厚仪 2(台) 详见采购文件 6,000.00 6,000.00 1-20 其他仪器仪表 LED高亮观片灯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2,980.00 2,980.00 本采购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合同履行期限:签订合同后30日历天内安装完毕,进口产品要求60日历天内安装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投标供应商应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提供下列材料: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 投标时提交有效的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登记证或身份证等相关证明) 副本复印件。 2)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提供2021年1月至今任意一个月的缴纳税收和社保的凭证。如依法免税或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应提供相应文件证明。 3)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供应商必须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提供2019年、2020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或提供基本开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投标人为新注册的,提供其中任意一个月的财务状况报表复印件(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 4)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按投标(响应)文件格式填报设备及专业技术能力情况。 5)参加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参照投标(报价)函相关承诺格式内容。 重大违法记录,是指供应商因违法经营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较大数额罚款按照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部门所在省级政府,或实行垂直领导的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较大数额罚款标准,或罚款决定之前需要举行听证会的金额标准来认定) 6)信用记录:供应商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记录失信被执行人或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记录名单; 不处于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中的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期间。 (以采购代理机构于投标(响应) 截止时间当天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 及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 查询结果为准, 如相关失信记录已失效, 供应商需提供相关证明资料) 。 7)供应商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 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同时参加本采购项目(或采购包) 投标(响应)。 为本项目提供整体设计、 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 监理、 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 不得再参与本项目投标(响应)。 投标(报价) 函相关承诺要求内容。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1年08月26日至2021年09月01日,每天上午00:00:00至12:00:00,下午12:00:00至23:59:59(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广东省政府采购网https://gdgpo.czt.gd.gov.cn/ 方式:在线获取 售价:免费获取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2021年09月15日 09时00分00秒(北京时间) 地点: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城中路110号三楼(广东晓君招标采购代理有限公司)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本项目采用电子系统进行招投标,请在投标前详细阅读供应商操作手册,手册获取网址:https://gdgpo.czt.gd.gov.cn/freecms/site/guangdong/1126/index.html。投标供应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涉及系统使用的问题,可通过400-1832-999进行咨询或通过广东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运维服务说明中提供的其他服务方式获取帮助。 2.供应商参加本项目投标,需要提前办理CA和电子签章,办理方式和注意事项详见供应商操作手册与CA办理指南,指南获取地址:https://gdgpo.czt.gd.gov.cn/freecms/site/guangdong/1128/index.html。 3.如需缴纳保证金,供应商可通过'广东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金融服务中心'(http://gdgpo.czt.gd.gov.cn/zcdservice/zcd/guangdong/),申请办理投标(响应)担保函、保险(保证)保函。 本项目支持电子保函,可通过登录项目采购电子交易系统跳转至电子保函系统进行在线办理。电子保函办理办法详见供应商操作手册。 4.供应商可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向代理机构报名,并提交以下报名资料: 4.1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三证合一证明)复印件; 4.2法定代表人、被授权人身份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书原件、法定代表人委托授权书原件。 4.3为采购项目提供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不得再参加该采购项目的其他采购活动。(提供《投标人资格声明函》格式自拟) 4.4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下的政府采购活动(提供《投标人资格声明函》格式自拟) 以上提交的报名资料以及《投标报名登记表》均须加盖供应商公章并形成扫描件发送至代理机构(邮箱地址:gdxj008@126.com),采购代理机构确认其报名资格,采购代理机构只接受提供完整报名资料的供应商的报名。《投标报名登记表》及上述报名资料原件须在递交投标文件时同时递交给代理机构备案。 (备注:供应商获取了报名资格并非意味着满足了合格、有效投标人的基本条件,一切均以评审委员会共同评定确认的结果为准,以上资料须放入投标文件中。)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釆购人信息 名 称: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云浮检测院 地 址: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城北富善路 联系方式:0766-8939378、联系人:谢先生 2.釆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广东晓君招标采购代理有限公司 地 址:云浮市云城区城中路11号三楼 联系方式:0766-8399669、联系人:李小姐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李康怡 电 话:0766-8399669 广东晓君招标采购代理有限公司 2021年08月25日 相关附件: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石油蒸馏仪,超声波测厚仪,干燥箱 开标时间:2021-09-15 09:00 预算金额:236.69万元 采购单位: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云浮检测院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广东晓君招标采购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广东省特检院云浮检测院2021年度仪器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1-08-25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广东省特检院云浮检测院2021年度仪器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2021-08-25 16:25:38 项目概况 广东省特检院云浮检测院2021年度仪器设备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广东省政府采购网https://gdgpo.czt.gd.gov.cn/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1年09月15日 09时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GDXJ2021HGK2008 项目名称:广东省特检院云浮检测院2021年度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预算金额:2,366,880.00元 采购需求: 采购包1(广东省特检院云浮检测院2021年度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采购包预算金额:2,366,880.00元 品目号 品目名称 采购标的 数量(单位) 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 品目预算(元) 最高限价(元) 1-1 其他仪器仪表 便携式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DR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1,300,000.00 1,300,000.00 1-2 其他仪器仪表 电梯定检/监检综合检测系统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198,000.00 198,000.00 1-3 其他仪器仪表 电梯曳引性能检测仪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120,000.00 120,000.00 1-4 其他仪器仪表 起重机疲劳裂纹监测仪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98,000.00 98,000.00 1-5 其他仪器仪表 全自动蒸馏测定仪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98,000.00 98,000.00 1-6 其他仪器仪表 笔式电磁超声测厚仪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69,000.00 69,000.00 1-7 其他仪器仪表 自动扶梯围裙板强度检测仪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62,000.00 62,000.00 1-8 其他仪器仪表 电梯层门强度检测仪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62,000.00 62,000.00 1-9 其他仪器仪表 机电类检验工具箱 2(台) 详见采购文件 92,000.00 92,000.00 1-10 其他仪器仪表 扶梯运行安全间隙检测仪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45,000.0045,000.00 1-11 其他仪器仪表 耐压试验、气密性试验过程记录仪 2(台) 详见采购文件 60,000.00 60,000.00 1-12 其他仪器仪表 全自动石油产品密度测定仪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26,000.00 26,000.00 1-13 其他仪器仪表 可伸缩微型智能摄像仪 4(台) 详见采购文件 79,200.00 79,200.00 1-14 其他仪器仪表 快速马弗炉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19,800.00 19,800.00 1-15 其他仪器仪表 安全阀密封面成套研磨工具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12,000.00 12,000.00 1-16 其他仪器仪表 涂层测厚仪 2(台) 详见采购文件 9,800.00 9,800.00 1-17 其他仪器仪表 探伤专用紫外线灯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3,800.00 3,800.00 1-18 其他仪器仪表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3,300.00 3,300.00 1-19 其他仪器仪表 便携式大厚度超声波测厚仪 2(台) 详见采购文件 6,000.00 6,000.00 1-20 其他仪器仪表 LED高亮观片灯 1(台) 详见采购文件 2,980.00 2,980.00 本采购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合同履行期限:签订合同后30日历天内安装完毕,进口产品要求60日历天内安装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投标供应商应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提供下列材料: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 投标时提交有效的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登记证或身份证等相关证明) 副本复印件。 2)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提供2021年1月至今任意一个月的缴纳税收和社保的凭证。如依法免税或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应提供相应文件证明。 3)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供应商必须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提供2019年、2020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或提供基本开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投标人为新注册的,提供其中任意一个月的财务状况报表复印件(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 4)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按投标(响应)文件格式填报设备及专业技术能力情况。 5)参加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参照投标(报价)函相关承诺格式内容。 重大违法记录,是指供应商因违法经营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较大数额罚款按照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部门所在省级政府,或实行垂直领导的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较大数额罚款标准,或罚款决定之前需要举行听证会的金额标准来认定) 6)信用记录:供应商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记录失信被执行人或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记录名单; 不处于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中的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期间。 (以采购代理机构于投标(响应) 截止时间当天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 及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 查询结果为准, 如相关失信记录已失效, 供应商需提供相关证明资料) 。 7)供应商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 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同时参加本采购项目(或采购包) 投标(响应)。 为本项目提供整体设计、 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 监理、 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 不得再参与本项目投标(响应)。 投标(报价) 函相关承诺要求内容。 2相关附件:
  • 武汉大学—三德科技煤质分析合作实验室挂牌投运
    近期,由三德科技与武汉大学联合创建的煤质分析实验室在该校动力与机械学院挂牌投运。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该校动力与机械学院是以能源动力工程学科群为基础的工科学院,是我国能源动力及其装备行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其中,学院的热能动力工程和电厂化学专业在电力行业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和知名度。 三德科技积极参与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本次共建的煤质分析实验室主要用于动力与机械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双方致力于将该实验室建成一个科研、教学示范的技术平台,并将其技术成果推广给国内各行业和相关企业。 三德科技致力于成为全球一流的分析检测及燃料智能化管控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煤质分析领域业已建立突出的竞争优势。本次武汉大学选择三德科技作为煤质分析实验室的共建方,意味着其对三德科技技术创新、品质保障、品牌知名度等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
  • 岛津云学院丨课后答疑系列 气相色谱仪篇
    “岛津云学院”系列开播以来,得到了众多用户的观看和支持。在直播互动交流中,收到了很多提问,岛津十分重视各位用户提出的问题,今天的岛津云学院答疑系列,为大家作气相色谱仪的详细解答!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老化温度和程序怎么确定?答:新毛细管色谱柱或长时间未使用的色谱柱可能含有溶剂和高沸点物质,所以可能会出现基线不稳,出现鬼峰;长期使用时样品量非常大,可能会有部分高沸点化合物残留在毛细管色谱柱中,导致色谱柱污染。以上两种情况均需要进行色谱柱老化。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老化的温度和程序确定原则是: 1、一般采用程序升温老化,即接近室温保持约半个小时赶走柱子中的空气,然后缓慢程序升温(5℃/min)到老化温度,并在高温段保持数小时(一般两个小时),然后降至接近室温。必要时可重复以上过程。2、推荐的老化温度为:T(老化温度)=【T(极限使用温度)-T(最高使用温度)】/2 + T(最高使用温度)。或者可以设置为平时使用的最高温度+10℃。3、最初老化温度 ≥4 小时,后期根据使用情况,可以是1-2小时,也可以更长时间。4、新色谱柱老化时或色谱柱污染严重时一般不要连接检测器,色谱柱放空,检测器用堵头堵上。其他情况监测时最好使用FID检测器监测(检测器的温度高于老化温度)。 ★气相色谱谱图出现拖尾可能是什么原因? 答:气相色谱谱图出现拖尾的原因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常见的原因如下表所示:★ECD检测器污染怎么清洁?答:当ECD检测池内部有样品成分附着等污染时,其可能出现的现象有:基线噪声明显增大,背景会上升,基线水平会变高,线性范围明显降低等。一般来说,此时最常见和最有效的ECD清洁方法就是检测器老化。 以Nexis GC-2030的ECD为例,一般建议按照如下程序进行老化:注意: ECD检测器内含有Ni63放射源,非专业人员不能自行拆分。关于ECD检测器的安全检修,请与您所在区域内的岛津分公司联系。 ★现在气相色谱方法的很多老标准中是使用填充柱,我可以使用毛细管柱吗?答:这是现在很多用户都在询问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领域和分析的对象来具体讨论。 以前的很多老标准都是采用填充柱,现在更新的标准大都更换为毛细管色谱柱了,但是不完全绝对,比如很多气体的分析还是更适合使用填充柱。 在除了气体分析之外的在大多数领域,一般来说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灵敏度、分离度、基线稳定性等都要优于填充柱。因此很多用户在使用这些老标准时,实际工作中也都更换为毛细管色谱柱来分析了,当然此时,所用的方法参数也与填充柱完全不同(流量、温度、压力等),需要重新摸索和设定,同时也需要做详细且充分的方法学验证(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分离度,回收率等)。
  • 给力!缅甸首个燃煤电站投运 三德科技“走出去”再下一城
    据《缅甸金凤凰报》报道,缅甸迪吉(TIGYIT)燃煤发电站于近期正式投产发电。据悉,该电站是缅甸目前唯一一家燃煤发电站,三德科技(300515.SZ)为其提供全套煤质检测仪器设备。2016年初,三德科技(300515.SZ)通过公开招标成为迪吉(TIGYIT)燃煤发电站煤质分析检测仪器设备的中标供应商,为其提供量热仪、定硫仪、工业分析仪、灰挥测试仪、制样设备等全套煤质分析检测仪器设备。同年7月中旬,三德科技(300515.SZ)选派专业的技术工程师奔赴客户现场装调上述产品,于当月底完成全部调试并验收合格投运。在此期间,三德科技(300515.SZ)技术工程师就煤质分析中国国家标准实验方法、仪器设备运行维护操作方法等进行了详细培训,所有设备均无故障运行至今,得到了迪吉(TIGYIT)发电站工作人员的一致肯定。图为电站工作人员操作量热仪图为电站工作人员操作灰挥测试仪商务部网站信息显示,迪吉(TIGYIT)燃煤发电站位于掸邦宾朗镇(PinLaung),装机容量120MW,所发的电能都将并入缅甸国家电网,主要向掸邦南部(东枝地区)和内比都供电。电厂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超8亿千瓦时,对缓解缅甸供电不足起重要作用。
  • 岛津云学院丨课后答疑系列 液相色谱篇
    “岛津云学院”系列开播以来,得到了众多用户的观看和支持。在直播互动交流中,收到了很多提问,岛津十分重视各位用户提出的问题,今天将开启岛津云学院答疑系列,为大家作详细解答! ★请问老师一般液相废液怎么处理?答:需要明确的是,液相色谱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以及所测试的样品,大部分情况下是有毒有害的,因此不能直接倾倒至环境中,或者流入实验室下水道中,需要集中处理。一般而言,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1、如果废液量较少:如分析型色谱的废液,可先行收集,然后等待集中处理(尤其是含有剧毒成分的),比如寻找专业的废液回收机构;如果所在单位/机构不支持集中处理,则可以找安全的地方焚烧或填埋(含酸的需用废碱中和,含盐的可以直接倒掉)。2、废液量很大:如制备色谱的废液,则考虑通过精馏系统,将废液分馏后再次使用。3、也可以通过“循环阀”,将未污染的流动相再次回收利用。如岛津针对分析型液相和制备型液相都可以提供相应的“溶剂循环阀”,将分析过程中未受到污染的流动相,如色谱峰之间平直的基线(仅限于等度条件下)回收至溶剂瓶中,将能够大大提升溶剂使用效率,降低实验室成本。 ★新买色谱柱如何进行测试?答:对于液相色谱柱来讲,拿到一根新的色谱柱,先测柱效、拖尾因子、柱压(减去系统压力),并记录结果。之后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测试,追踪色谱柱性能。因不同类型色谱柱差别较大,因此对于所使用的方法,请根据说明书上的液相条件和测试样品进行,同时需要确保仪器的状态正常。 ★色谱柱用什么冲洗?答:反相与正相体系清洗方式有所不同: 反相色谱柱1、日常清洗:10%甲醇水(去除极性大的杂质)→纯甲醇(去除非极性杂质)。2、流动相中含有离子对试剂:50%有机溶剂(10倍柱体积)→10%有机溶剂(20倍柱体积)→100%有机溶剂(20倍柱体积)→保存。3、生物样品(蛋白质/多肽)污染的色谱柱:B 5% →B 100%的梯度洗脱×3次(A:0.1%TFA B:0.1%TFA in CH3CN)→100%有机溶剂(20倍柱体积)→保存。 正相色谱柱亲水性杂质吸附太强,常规清洗效果不明显,可以逐级增加洗脱强度,每级至少确保10倍柱体积。 I级:100%正己烷II级:100%乙酸乙酯III级:50%三氯甲烷-50%甲醇 注意:回归到最初流动相条件时,请务必先用异丙醇过渡。 ★用反相色谱的液相系统可以跑正相吗?刚刚老师提到用异丙醇冲洗管路,那我跑完反相的用异丙醇冲洗是不是就可以跑正相了?答:一般来讲,当把一台液相色谱仪即当作正相色谱用,也当做反相色谱用的时候,在两个不同分析模式之间切换时需要用异丙醇做充分的过渡(比如通宵低流速异丙醇冲洗管路),其主要是利用异丙醇可以分别与正/反相溶剂互溶的特性,避免流动相残留造成的影响。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所使用的液相色谱仪是否适用于正相溶剂。通常液相色谱仪的主要设计目的是适用于反相体系使用,因此在使用正相体系前,最好与供应商确认,尤其是使用特殊溶剂前(如HFIP,DMF等)。 如您还有其他关于液相色谱的疑问,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提交问题,小编会把问题交给讲师解答,答案将在后续答疑系列中推送,敬请留意。?相关精彩岛津配合防疫,开启线上学习司小令大讲堂!司小令大讲堂丨第二期 流动相中产生气泡所引起的问题卫健委《消毒剂使用指南》解读和应对-色谱篇岛津LC助力消毒用品及输液器具检测全面“正偏离”——岛津液相色谱仪全优迎接新版液相色谱仪国家标准发布与实施
  • “匠心独用,一心仪意”——进军仪器仪表行业千亿后服务市场!平云仪安揭牌成立
    3月29日,由广州平云小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平云小匠”)、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电计量”)、广州华馨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下称“华馨仪器”)合资的广州平云仪安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平云仪安”)在广州揭牌成立。平云小匠正式进军仪器仪表行业千亿后服务市场。平云仪安定位为仪器仪表行业一站式售后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仪器仪表行业厂商及实验室终端用户等提供涵盖原厂授权售后服务、设备延保、实验室搬迁/生产运维、运维信息化管理、工程师技术培训、二手设备/备件耗材流通等在内的设备全生命周期服务。仪器仪表行业加速发展,后服务市场机会涌现作为国家重点鼓励和扶持的高科技行业,仪器仪表设备应用领域广泛,在国民经济建设各行各业的运行过程中承担着把关者和指导者的任务。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截至2021年底,我国获得资质认定的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共有51949家,仪器设备资产原值达4525.92亿元。2021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实现收入9101.37亿元,同比增长18.82%,进入加速发展期,相对应的后服务市场需求逐渐旺盛。随着中国仪器市场发展蓬勃,仪器用户数量激增,其需求已从仪器软硬件产品延伸至售前、售中、售后等全方位的服务。在仪器性能满足需求的前提下,维保服务作为维持仪器运行状态、延长其生命周期的重要手段,得到越来越多的仪器用户重视,同时也成为仪器仪表厂商重要的新利润增长点。三方资源优势互补,以“互联网+服务”探索行业新模式平云小匠是广电运通(002152.SZ)的控股子公司,以广电运通积累超过20年金融级售后服务网络及售后服务体系为基础,通过“互联网+服务”模式整合自由技术服务工程师、中小服务商及仓储物流、备件、客服等社会面售后服务供应链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售后服务全流程解决方案和售后服务数字化管理工具。目前,平台汇聚加盟工程师超过10万人,服务商超过4000家,已累计为2000家知名企业提供服务。广电计量(002967.SZ)是国内计量检测行业头部上市机构,专注于为客户提供计量、检测、科研、咨询等“一站式”技术服务,在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能力及业务规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全国主要经济圈设有20多个计量检测基地在装备制造、汽车、航空、轨道交通、船舶、通信、电力、电子电器、食品、环保、农业、医疗、石化等领域积累了数万家客户。华馨仪器是以服务为导向的仪器仪表售后服务及二手仪器销售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进口仪器设备、配件、化学消耗品、化学试剂、标准品以及实验室分析仪器的销售及实验室技术服务,是多个国内外著名分析仪器生产商和耗材生产商的代理商。公司在仪器使用、维护、维修和认证方面拥有丰富经验。作为平云仪安的发起单位,平云小匠在其他行业具备经过验证的一站式售后服务管理体系和全国服务供应链资源,广电计量具备深厚的计量检测行业基因和客户资源,华馨仪器具备过硬的技术体系和人才。平云仪安成立后,将汇聚三方资源优势,探索建立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的产业互联网新模式。后续,还计划投建面向仪器仪表及设备的综合性技术服务平台,助力国内高端科学仪器专业维保人员的培养。平云小匠副总经理、平云仪安董事长杜高峰主持活动平云小匠总经理、平云仪安董事张业青致辞广电计量副总经理、平云仪安董事黄沃文致辞华馨仪器总经理、平云仪安董事廖华勇致辞平云仪安正式揭牌成立平云仪安董事、总经理蔡龙浩演讲平云仪安与凯镭斯、能标检测、明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会嘉宾研讨交流
  • 集成"降噪"功能!德运康瑞自研创新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发布
    单细胞测序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揭示了细胞组成和功能状态的异质性,已广泛应用在肿瘤、免疫、神经和发育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但现有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液滴捕获的方法依赖泊松分布实现细胞-微球配对,存在大量空液滴不可利用,导致试剂浪费和细胞损失;基于微孔捕获策略的平台利用细胞重力沉降随机捕获,存在有限稀释导致的微孔利用率低的问题,且存在微孔交叉污染的可能性;此外组织解离过程中细胞破裂产生游离的mRNA导致背景干扰,掩盖细胞之间真实的异质性。为克服上述问题,德运康瑞自主研发成功打造出一款创新性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Well-Paired-Seq。该平台包括自动化单细胞测序文库构建系统DECODER, 芯片试剂盒、反转录与扩增试剂盒、文库构建试剂盒及相关生信分析工具。Well-Paired-Seq基于双孔嵌套式芯片,协同局部准静态流体力学和尺寸排阻原理,实现细胞和编码微球高效精准“配对”,利用准静态流体力学特性有效清洗背景,具有高效的细胞捕获率、细胞/微球配对效率以及游离RNA去除等优势,实现高通量细胞捕获、高灵敏基因检出和单细胞高保真分子解析。Well-Paired-Seq高通量单细胞测序解决方案平台技术优势(1)高通量,单张芯片即可完成1万个细胞捕获和单细胞测序分析;(2)高灵敏,基因检出数量优异,且有效检出稀有细胞类型;(3)高效率, 细胞捕获效率稳定在60%左右,提高样本细胞利用率;(4)高保真,在芯片上直接清洗游离RNA等杂质,降低背景干扰;(5)高质量,专利技术减少微孔交叉污染还原细胞真实分子表达信息。小结Well-Paired-Seq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基于双孔嵌套式芯片的创新设计,在细胞捕获、细胞/微球配对、游离mRNA去除等方面具有出色的效率,并显著地降低了细胞损失和背景噪音,以较低的双胞率实现了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分析,在细胞捕获效率和基因检出数量等多项指标表现稳定并领先行业。德运康瑞始终立足自主创新,此次重磅推出整合硬件设备、捕获芯片、配套试剂盒和生信工具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整体解决方案,为单细胞测序技术推向精准医学应用奉献中国创新智慧。关于德运康瑞苏州德运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dynamic-biosystems.com/)是一家单细胞与空间多组学技术平台型企业,围绕单细胞富集与检测、单细胞测序、空间多组学技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分析需求,公司聚焦挖掘在肿瘤精准医学、优生优育以及药物发现领域的巨大潜力,致力于推动精准医疗向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时代迈进,助力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 Brabender把云技术带入了转矩流变仪——访美最时集团高级销售工程师王胜涛
    近日,CHINAPLAS 2023国际橡塑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吸引逾3,900家全球高质量展商、超240000名海内外观众汇聚。作为一家致力于将先进技术产品引入国内的贸易商,美最时集团携Brabender(布拉本德)转矩流变仪、单螺杆/双螺杆挤出机等产品亮相。Brabender本届橡塑展,多家材料供应商百花竞妍万紫千红,众多仪器设备激情舞动争奇斗艳。其中,Brabender转矩流变仪MetaStation 4E以其快速高效、实时监控、远程操作、降耗降本等性能优势而引得观众频频驻足。Brabender转矩流变仪MetaStation 4E展会现场,仪器信息网有幸采访到了美最时集团高级销售工程师王胜涛,不仅请他重点介绍了本次的展品,也对当前的仪器应用热点和市场机遇、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等进行了交流。现场采访视频王胜涛先生在采访中讲到,MetaStation 4E是于2020年推出,带有云技术的一款转矩流变仪,独立的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测试数据,用户还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远程监控、数据回访和操作。当前,生物基材料、陶瓷基材料、锂电池材料等新材料成为“热门”,本次参展的Brabender转矩流变仪、模块化实验室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单元均可以快速、准确的应用到这些行业。王胜涛先生表示,经过三年的疫情,很高兴能借助本次展会与客户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了更好地服务用于中国用户,美最时集团下一步将加大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的推广,以把最新的技术和产品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
  • 宝钢硅钢生产线在线测厚仪最终花落韵鼎
    宝钢硅钢生产线在线测厚仪最终花落韵鼎。经过近1年的实验,论证,最终韵鼎公司总代理的日本Kurabo公在线红外测厚仪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认可。RX400对于硅钢膜厚的测定是革命性的新产品,解决了以前产品射线对健康的影响,解决了水分的影响,解决了基材元素对膜层重要元素含量的影响。。韵鼎公司研发及技术部门正在积极工作,应对即将到来的服务。这也是韵鼎公司的新起点,新开始,必将引领中国硅钢行业膜层厚度检测的技术突破和创新。韵鼎公司市场部2011-7-16
  • 广州首创食品溯源系统 亚运后将在全市推广
    去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由于没有溯源管理系统,问题食品实现不了完全召回。受此启发,广州市质监局正在编写《广州市食品生产溯源管理系统》地方技术规范,要求食品企业确立从原辅料到成品整一条生产链的管理系统,以便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可以实现完全召回。该系统将作为供亚运食品企业门槛之一。   目前广州本地初步选备了约200多家供亚运食品企业,溯源系统实施后,将据此再筛选出几十家最后的入围者。这些企业将为亚运提供糕点、面包、河粉、烧腊、豆腐、牛奶等诸多加工、包装食品。   可从问题产品追溯原料   “去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问题产品的召回是不完整的,就是因为没有溯源管理系统”,广州市质监局食品处处长李红兵表示,去年曾经有一个措施,将9月14日前生产的乳制品全部下架,经检验后才能再上架,就是因为没有溯源管理系统,原料、辅料到产品之间没有建立链条,链条断了就无法追溯,要不就是产品没有存货,无法掌握有多少产品含有三聚氰胺。   “批次的概念也比较模糊,现在往往是以一天为一个批次,但同一天里使用原料不是同一批次,就有可能出现同一个批次里一部分产品合格,一部分不合格的情况”。李红兵说,由于检验是抽检,这样设置批次就会出现误判、漏判的情况,比如刚好抽到的产品是个合格品,那么不合格的产品就会被覆盖。“企业用抽检的方式,判断产品没有问题,就贴上绿色标志,一旦发现里面有不合格品,企业就会被认为是欺骗消费者”,李红兵认为,比较科学的做法应该是按照投放一次原料的产品作为一个批次。   “建立溯源管理系统,就能从问题产品追溯到原料,再从原料反过来追溯其他有问题的产品。”李红兵说道。   成为供亚运食品企业门槛   李红兵透露,广州本地已经提供了200~300家企业名单作为供亚运食品企业的候选名单,涵盖了800多种食品,其中点心、河粉、烧腊等广州特色食品也在其中。候选企业还要被进一步遴选,而建立溯源管理系统就是遴选的条件之一。   广州市质监局正在起草《广州市食品生产溯源管理系统》地方规范,这个标准将为供亚运食品企业提供追溯体系的实施指南,亚运会之后,该标准将继续沿用,溯源系统也将在全市推广。   李红兵透露,该标准将ISO22005《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 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进行具体化,已经酝酿了一年多,为全国首创。该标准要求企业建立记录表格,每一批原辅料进货、仓储、用途和成品流向等等环节,都要求记录在案。目前该标准文本已经起草完毕,并在下周进行专家评审会。   该标准初稿规定,企业必须建立多达20项的记录表格,包括从业人员健康记录、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记录表,还有原料留样记录、供应商清单、原辅材料添加剂化验表、领料单、退料单、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产品出货记录、产品销售记录。在原料验收进货过程,企业必须填写《原料留样登记表》、《原料进仓登记表》、《原料首营登记表》、《供应商清单》、《原/辅/包/产品/添加剂质量检测化验表》5个表格,生产过程中,也要填写《产品入仓登记台账》等8个表格。生产人员名单还必须保留旧名单至少两年。   可使用三种产品追溯方式   溯源管理体系怎样追溯已经卖出去的产品?李红兵说,标准推荐了三种追溯形式,一种是RFID(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射频码,就像粤通卡一样,产品运输时不用停下来就能读写信息,产品去到哪里都有记录,可因为成本问题,射频码只准备用在成箱的产品。   第二种是二维码,这种就像登机牌一样,在每个产品印上二维码,只用一部有摄像头的手机拍下二维码,就能查询产品的相关信息。“由于查询过的消费者都有记录,这样就可以实现精准召回。”李红兵说道。   第三种就是条码加生产日期,生产日期要精确到分钟。李红兵说,采用这种方式企业不需要投放太多的成本。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