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何继善

仪器信息网何继善专题为您整合何继善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何继善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何继善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何继善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何继善话题讨论。

何继善相关的资讯

  • 46位科学家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奖
    何梁何利奖基金2013年度颁奖大会10月3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46位国内科技界的杰出人才获得今年的何梁何利奖,分享1000万港币的奖金。其中,&ldquo 科学与技术成就奖&rdquo 1人,由我国青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获得 &ldquo 科学与技术进步奖&rdquo 32名和&ldquo 科学与技术创新奖&rdquo 13名。   据介绍,今年的何梁何利奖重奖基础性原创研究,比如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只授予潘建伟一人,他在量子力学领域成绩突出,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三光子、四光子、五光子、六光子和八光子纠缠态。另外,自主知识产权获得突破,46位获奖人共有发明专利883件。   据了解,何梁何利基金是由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3月创立的。该奖每年评奖一次,奖励中国的杰出科技工作者。至今,获奖科学家已达1048人。
  • 112人获奖!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奖揭晓
    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共授予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胡思得院士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林鸣院士。胡思得长期从事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先后参加或主持领导多项试验,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在军控核查领域,为国家安全利益提供了重要对策建议,为我国国防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林鸣则攻克了外海岛隧工程多项世界级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跨海沉管隧道建造技术体系;主持建成我国首条、世界最长的跨海公路沉管隧道,为我国公路沉管隧道赶超国际领先水平作出重要贡献。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共授予66位科学家,他们在数学力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科学发现或作出突出贡献。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下设青年创新奖、产业创新奖、区域创新奖三大类,共授予44位优秀科技工作者。记者了解到,2021和2022年度获奖人中获奖当年最年长的85岁,最年轻的37岁,平均年龄57.1岁,其中,青年创新奖获奖人平均年龄42.4岁。两院院士获奖人数占总数的28.6%。产业创新奖获奖人18人,青年创新奖16人,区域创新奖10人。女性10人,少数民族6人。有获奖人主持研制成功全超导、全永磁和常温线圈磁体的新型高电荷态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创造了绝大部分从氧到铀元素高电荷态重离子束流强度的世界纪录;在化学工程技术领域,最年长的女性获奖人已84岁,仍活跃在工作一线,成功开发系列裂解炉技术和复杂原料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并得到推广应用;在医学药学领域,有获奖人揭示中国人静脉血栓遗传规律,创建血栓病分子诊断体系和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并在全国推广应用……这些获奖成果,见证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助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发挥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支撑作用。值得关注的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呈现推动创新要素向产业聚集,进一步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区域科技创新异军突起等特点。不仅如此,青年科技工作者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实施的主力军、生力军和先锋军。2021和2022年度有多位青年创新奖的获奖人脱颖而出。比如,最年轻的获奖人获奖当年仅37岁,带领团队在国际纳米光子学领域产生一定影响,通过调控材料极化激元实现微纳尺度光压缩与转化功能,为下一代高速光电子芯片提供关键光电互联方案;也有女性青年获奖人推动了我国无人艇技术和装备进程,研制的无人艇在南海、南极和东海等区域开展工作,服务于极地科考、南海建设和海上重大事故应急探测等任务,等等。据介绍,1994年,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创立,29年来,共遴选奖励1526位杰出科技工作者,成为我国社会力量创建科技奖项的成功范例,为激发我国科技发展的活力、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 何梁何利基金2012年度科学与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
    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于1994年3月30日依据香港普通法捐资创立的、以奖励中华人民共和国杰出科技工作者为宗旨的科技奖励基金。依据《评选章程》规定的“公平、公正、公开”评选原则,经过提名推荐、专业评审、考察听证,终评审定的既定程序,2012年8月30日至31日评选委员会全体会议评选决定: 35位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重大发明、发现和科技成果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授予奖牌1枚、奖金20万港元 15位具有高水平科技成就,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创造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授予奖牌1枚、奖金20万港元。   特此通告。 何梁何利基金2012年度获奖人名单   一、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5名)   序号 姓名 奖项 类别 工作单位   1胡海岩 数学力学奖 北京理工大学   2高鸿钧 物理学奖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3张永明 化学奖 上海交通大学、东岳集团   4包信和 化学奖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5陈 勇 化学奖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6王会军 气象学奖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7翟裕生 地球科学奖 中国地质大学   8李 蓬(女)生命科学奖 清华大学   9朱玉贤 生命科学奖 北京大学   10邓子新 生命科学奖 上海交通大学   11徐 涛 生命科学奖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2万建民 农学奖 中国农业科学院   13王连铮 农学奖 中国农业科学院   14张洪程 农学奖 扬州大学   15陈国强 医学、药学奖 上海交通大学   16陈子江(女)医学、药学奖山东大学   17胡盛寿 医学、药学奖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18王广基 医学、药学奖 中国药科大学   19谢立信 医学、药学奖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20沈中阳 医学、药学奖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21薛禹胜 机械电力技术奖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22金东寒 机械电力技术奖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23杨绍卿 机械电力技术奖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24田 捷 电子信息技术奖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25赵沁平 电子信息技术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6段宝岩 电子信息技术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7梅 宏 电子信息技术奖 北京大学   28何 川 交通运输技术奖 西南交通大学   29刘尚合 工程建设技术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30欧阳晓 平工程建设技术奖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31马洪琪 工程建设技术奖 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   32韩恩厚 冶金材料技术奖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33吴 锋 冶金材料技术奖 北京理工大学   34葛世荣 资源环保技术奖 中国矿业大学   35刘加平 资源环保技术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5名)   序号 姓名 奖项 类别 工作单位   36张 黔(女)青年创新奖 香港科技大学   37郝新敏 青年创新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38黄维扬 青年创新奖 香港浸会大学   39窦立荣 区域创新奖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40罗胜联 区域创新奖 南昌航空大学   41宋宝安 区域创新奖 贵州大学   42李付广 产业创新奖 中国农业科学院   43马秋禾(女)产业创新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44吴清平 产业创新奖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45李海平 产业创新奖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46李 骏 产业创新奖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47丁文华 产业创新奖 中央电视台   48易小刚 产业创新奖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49刘汉龙 产业创新奖 河海大学   50赵杰文 产业创新奖 江苏大学
  • 著名物理学家何泽慧院士逝世
    著名物理学家何泽慧院士逝世 享年97岁;系钱三强夫人     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6月20日消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空间科学学会原常务理事,中科院高能所原副所长何泽慧先生,因病于当天7时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何泽慧院士1914年3月5日出生于苏州,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大学毕业后,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出于抗日爱国热忱,她毅然选择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1940年以“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论文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她不得已在德国滞留下来。为了更多地掌握对国家有用的先进科学技术,她于1940年进柏林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参加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1943年,她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在玻特教授指导下从事当时已初露应用前景的原子核物理研究,曾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称之为“科学珍闻”。   1946年春天,何泽慧从德国到法国巴黎,和大学时期的同学钱三强结婚,开始共同的科学生涯。他们一起在约里奥• 居里夫妇领导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和居里实验室工作,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她首先捕捉到世界上第一例四分裂径迹),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   1948年夏,何泽慧同钱三强一起满怀爱国热忱历尽艰辛回到祖国,参加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的组建。新中国成立后,她全身心地投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53年改称物理研究所)的创建工作。由她具体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十分简陋条件下开展工作,经过几年努力,于1956年研制成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对质子、α粒子及裂变碎片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核-2和核-3,在灵敏度等主要性能方面达到与英国依尔福C-2相当的水平,获得1956年度中国科学院奖(自然科学部分)。   1955年初,何泽慧积极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准备工作。1958年,中国第一台反应堆及回旋加速器建成后,她担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在相当长时间里领导当时的中子物理研究工作,为开拓中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她还看准快中子谱学的国际发展趋势,不失时机安排力量开展研究,使中国快中子实验工作很快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   何泽慧1964年起担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1965年赴河南安阳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文革”中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错误的审查和批判 1969年冬,下放到二机部在陕西合阳的“五七”干校参加农业劳动。   1973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后,何泽慧担任副所长,积极推动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开展。她倡导和全力支持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推动了中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及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起步和发展。在她的倡导与扶持下,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宇宙线研究室通过国内、国际合作,在西藏甘巴拉山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5500米)高山乳胶室 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了高空科学气球,并相应发展了空间硬x射线探测技术及其他配套技术。   1980年,何泽慧当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院士)。直到耄耋之年,她仍然坚持全天上班,关心中国高能物理和核物理事业的发展。
  • 几何量精密测量仪器企业中图仪器冲刺IPO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图仪器对资本市场发起冲刺。  公开信息显示,10月21日,深圳市中图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图仪器”)与中信建投(601066)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成立于2005年的中图仪器致力于精密测量、计量检测等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去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图仪器顺利入选。  自2005年成立以来,中图仪器逐步聚集了来自清华、西安交大、哈工大等高校毕业生带头的工程师队伍,从小仪器到大品种,持续推动国内精密测量技术创新与进步。  中图仪器重点发展高端精密、超精密几何量检测仪器,提供一维、二维、三维的尺寸测量产品。中图仪器在精密轮廓扫描技术、精密测量传感器、激光干涉测量、微纳米运动设计、显微三维形貌重建、大尺寸三维空间测量、智能机器视觉测量、精密光栅导轨测控等众多技术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研发设计、制造优势,已具备从纳米到百米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精密测量仪器和测量解决方案的能力,大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中图仪器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计量质量检测机构、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半导体加工、3C电子等行业,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  中图仪器在深圳市南山区智园科技园拥有现代化的办公场地,在深圳市宝安区创新新世界产业园拥有仪器设备精密加工、装配检测的专业生产制造基地。发展至今,中图仪器的销售和服务网点遍及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海外市场快速成长,营销网络日逐完善。  公开报道显示,多年来中图仪器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25%以上,高于行业10%的平均水平。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公司已拥有99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参与制定3项ISO标准,主导或参与制定10余项国内或行业标准。  辅导文件显示,马俊杰为中图仪器控股股东,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36.28%。企查查显示,中图仪器自2016年起经历多轮融资,参投机构包括壹海汇资本、方广资本、架桥资本、海量资本和深创投等。  据了解,在我国高端几何量仪器领域被蔡司、海克斯康、三丰、ZYGO等国际著名品牌全面占据的情况下,中图仪器研制的闪测仪、激光跟踪仪、激光干涉仪、光学3D表面轮廓仪、测长机等多款精密测量仪器逐步达到进口仪器性能水平,以较低成本较高性能服务于我国计量质量检测机构、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半导体加工、3C电子等行业领域,推动行业国产替代,同时市场占有率攀升。
  • 2012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候选人推荐开始
    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本着爱祖国、爱科学、爱人才的高尚情操,胸怀“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中国的奖励基金,奖励中国的杰出科技工作者”的崇高愿景,共同创建的香港社会公益基金。自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成立以来,何梁何利基金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原则,共评选产生18届科学与技术奖得主952人。其中:29位杰出科学家荣获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817位优秀科技人员荣获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06位优秀科技创新人才荣获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基金鼓励了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同时,基金以科学性、权威性和公信力的评选结果,得到内地和香港各界的肯定和好评,国际影响也与日俱增。在此,我们对热心支持这项工作的各提名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基金评选办法,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提名人由我国各学科领域和行业的著名专家、学者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2012年度奖项提名推荐定于第一季度进行。请认真阅读本通知及所附的详细要求开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名要求   (一)提名个数:请根据基金评选条件和标准,按照收到的纸质文件规定,提名相应个数的候选人。   (二)提名奖种:根据评选章程,基金设立“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提名人可对其中两项:“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候选人提名。请您在《推荐书》“奖项建议”栏目中,就被提名人适合的奖项提出建议,供评选委员会办公室送审时参考。   (三)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的“青年创新奖”授予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即被提名人出生日期应于1967年3月31日后。   (四)请按照“《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推荐书》(以下简称《推荐书》)”填写说明要求填写推荐书。经形式审查不合格的将不予受理。   (五)根据《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科学技术部第3号令发布,10令修订)第38条规定,凡涉及国防、国家安全领域保密项目的完成人,不得参加提名和评审 国防、国家安全领域不保密或已解密项目的完成人,可以被提名参加评选,但应出具相当于省、军级单位的保密审查证明。   (六)何梁何利基金全部资金为专用于奖励国内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公共财产。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原则是基金提名和评选工作的生命线。请认真阅读《推荐书》中第5页“提名人声明”,坚持科学精神,秉持职业操守,对推荐的被提名人情况介绍做到客观、真实、公正。   二、报送材料要求   (一)请于何梁何利门户网站(http://www.hlhl.org.cn/)下载推荐系统软件,认真阅读系统说明书后,按要求填写被提名人信息。   (二)请将推荐系统软件生成的上报数据文件(hnf后缀文件)和推荐书word文件(请勿提供docx后缀文件)刻录成VCD光盘,数据文件名及后缀名称请勿删改。   (三)打印word版推荐书、填写带红章的《推荐书》封面(见邮寄的纸质件),将二者装订成册作为书面材料原件。   (四)请将电子数据光盘及书面材料原件各1份,于2012年3月31日(以寄出邮戳为准)前一并寄送我办。   三、咨询电话   业务咨询:工作日68598017(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休息日18910962167   技术咨询:010-68983079转612(推荐系统系统开发方)   三、邮寄地址   邮寄地址: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557房间)   邮政编码:100045   接 收 人:何梁何利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元月
  • 56名科学家获2019年何梁何利奖 化学领域都有谁?
    p   11月18日,2019何梁何利奖名单出炉,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共56人获奖。 /p p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公益性科技奖励基金。何梁何利基金的宗旨是通过对我国取得杰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进行奖励,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激励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祖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 /p p   基金设“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每年评奖一次,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不超过5名,每人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100万港元 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总数不超过65名,每人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20万港元。 /p p   获奖名单如下,来看化学相关领域都有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2019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获奖名单 /strong /span /p p    strong 一、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名)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71a80e19-e19b-4bbf-b096-6c7491be03b7.jpg" title=" 吴伟仁.jpeg" alt=" 吴伟仁.jpe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吴伟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a2a7567b-cc4c-4e28-926f-b036b1ad86c1.jpg" title=" 2019年何梁何利奖-1.jpg" alt=" 2019年何梁何利奖-1.jpg" / /p p    strong 二、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5名)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49431e92-5e3c-4f9f-a169-f54fc82cd95e.jpg" title=" 何梁何利奖-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04f39e9d-a07c-47bc-9074-d486ffaf267d.jpg" title=" 何梁何利奖-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77a0e750-d33c-4322-b1ad-ff273e22575f.jpg" title=" 何梁何利奖-4.png" /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br/ /p p strong   三、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名)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73dca986-ac5c-46f0-b3cf-3042cb23ec67.jpg" title=" 何梁何利奖-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ca94c777-cfc9-41eb-9e90-7ab7832c30c2.jpg" title=" 何梁何利奖-6.png" /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br/ /p
  • 中国科学院9名科技工作者获2010年何梁何利奖
    10月20日,何梁何利基金2010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   201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获奖人共有51人,其中“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人,“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3人,“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7人。中科院共有9名科技工作者获得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的“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详见名单)。   何梁何利基金于1994年由香港爱国人士何善衡、梁銶琚博士、何添博士、利国伟博士共同捐款成立,是旨在奖励取得杰出成就和重大进步、创新的中国科技工作者而成立的公益性科技奖励基金。因其规范的运作、严格的标准,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评选记录,赢得了国内外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普遍认同。成立十六年来,基金会累计奖励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901名,其中中科院共有236名科学家获得嘉奖。   中国科学院获2010年度何梁何利奖名单 序号   姓名   奖励类别   工作单位   1   李邦河   数学力学奖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   赵 刚   天文学奖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3   洪茂椿   化学奖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4   穆 穆   气象学奖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5   周 琪   生命科学奖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6   林鸿宣   生命科学奖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   成会明   冶金材料技术奖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8   高 濂   冶金材料技术奖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9   陈 曦   资源环保技术奖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揭晓,一仪器公司董事长入选!
    依据《评选章程》规定的“公平、公正、公开”评选原则,经过提名推荐、专业评审、考察听证、终评审定的既定程序,经评选委员会全体会议评选决定,2023年度有1名为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科技工作者,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证书、奖金100万港元 32名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重大发明、发现和科技成果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各授予证书、奖金20万港元 23名具有高水平科技成就,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创造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各授予证书、奖金20万港元。  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于1994年3月30日捐资创立的、以奖励中华人民共和国杰出科技工作者为宗旨的科技奖励基金。  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奖人简介:  戚发轫,男,1933年4月26日生于辽宁省复县(现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是我国著名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在载人航天器、卫星、宇航元器件和空间事业战略发展等领域作出了系统性的、创造性的重大贡献。他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载人飞船发展路线,带领团队攻克了载人航天器关键技术,所研制的神舟飞船圆满完成“神舟一号”至“神舟四号”无人飞行任务,“神舟五号”一人一天、“神舟六号”多人多天载人飞行任务,为我国空间实验室、空间站任务成功奠定坚实基础。他曾负责“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阶段的技术总体工作,主持攻克“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多项技术难题,为我国通信卫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作出重要贡献。戚发轫院士热爱祖国、献身航天,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和工程管理领军人才,带领和鼓舞了一批又一批航天人为建设航天强国接续奋斗。  仪器公司董事长入选  其中,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立荣获产业创新奖。  黄立,男,汉族,1963年6月生于陕西西安,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大学期间曾任化工研究会主席。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红外热像仪专有技术的主要研发者,曾任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红外专委会常务秘书长,电气检测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消防协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消防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等职务。  黄立于1999年创办了武汉市高德电气有限公司,致力于红外热成像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市场开拓等方向,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医疗、消防、公安等领域。 2022年高德红外实现营收25.29亿元,其中,红外热成像仪及综合光电系统销售收入22.25亿元,占比达87.99%。
  • 201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奖候选人开始推荐
    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本着爱祖国、爱科学、爱人才的高尚情操,胸怀&ldquo 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中国的奖励基金,奖励中国的杰出科技工作者&rdquo 的崇高愿景,共同创建的香港社会公益基金。自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成立以来,何梁何利基金坚持&ldquo 公平、公正、公开&rdquo 的评选原则,共评选产生20届科学与技术奖得主1048人。其中:30位杰出科学家荣获基金&ldquo 科学与技术成就奖&rdquo ,884位优秀科技人员荣获基金&ldquo 科学与技术进步奖&rdquo ,134位优秀科技创新人才荣获基金&ldquo 科学与技术创新奖&rdquo 。基金鼓励了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同时,基金以科学性、权威性和公信力的评选结果,得到内地和香港各界的肯定和好评,国际影响也与日俱增。在此,我们对热心支持这项工作的各提名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基金评选办法,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提名人由我国各学科领域和行业的着名专家、学者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2014年度奖项提名推荐定于第一季度进行。请认真阅读本通知及所附的详细要求开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名要求   (一)提名个数:请根据基金评选条件和标准,按照收到的纸质文件规定,提名相应个数的候选人。   (二)提名奖种:根据评选章程,基金设立&ldquo 科学与技术成就奖&rdquo 、&ldquo 科学与技术进步奖&rdquo 和&ldquo 科学与技术创新奖&rdquo ,提名人可对其中两项:&ldquo 科学与技术进步奖&rdquo 、&ldquo 科学与技术创新奖&rdquo 候选人提名。请您在《推荐书》&ldquo 奖项建议&rdquo 栏目中,就被提名人适合的奖项提出建议,供评选委员会办公室送审时参考。   (三)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的&ldquo 青年创新奖&rdquo 授予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即被提名人出生日期应于1969年3月31日后。   (四)请按照&ldquo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推荐书》(以下简称《推荐书》)&rdquo 填写说明要求填写推荐书。经形式审查不合格的将不予受理。   (五)根据《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科学技术部第3号令发布,10令修订)第38条规定,凡涉及国防、国家安全领域保密项目的完成人,不得参加提名和评审 国防、国家安全领域不保密或已解密项目的完成人,可以被提名参加评选,但应出具相当于省、军级单位的保密审查证明。   (六)何梁何利基金全部资金为专用于奖励国内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公共财产。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原则是基金提名和评选工作的生命线。请认真阅读《推荐书》中第5页&ldquo 提名人声明&rdquo ,坚持科学精神,秉持职业操守,对推荐的被提名人情况介绍做到客观、真实、公正。   二、报送材料要求   (一)请于何梁何利门户网站(http://www.hlhl.org.cn/)下载推荐系统软件,认真阅读系统说明书后,按要求填写被提名人信息。   (二)请将推荐系统软件生成的上报数据文件(hnf后缀文件)和推荐书word文件(请勿提供docx后缀文件)刻录成光盘,数据文件名及后缀名称请勿删改。   (三)打印word版推荐书、填写带红章的《推荐书》封面(见邮寄的纸质件),将二者装订成册作为书面材料原件。   (四)请将电子数据光盘及书面材料原件各1份,于2014年3月31日(以寄出邮戳为准)前一并寄送我办。   三、咨询电话   业务咨询:68570253(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咨询:010-68983079转603/605(推荐系统系统开发方)   三、邮寄地址   邮寄地址: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361房间   邮政编码:100045   接 收 人:何梁何利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二O一四年元月
  • 庞国芳、果德安等52位科学家获2017年何梁何利奖
    p   10月25日,备受关注的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获奖人在北京颁奖。 /p p   本年度共有52位获奖科学家获奖。最高奖项“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彭士禄院士和黄旭华院士,奖金为100万元港币。此外,唐志共等34名科学家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陈小武等16名科学家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奖金为20万元港币。 /p p    strong 800多名院士曾获何梁何利奖 /strong /p p   何梁何利基金是由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共同捐资港币4亿元,于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公益性科技奖励基金。其宗旨是通过奖励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国科技工作者,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激励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技术高峰。 /p p   20多年来,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以其公正性和权威性,在我国科技界及社会各界享有盛誉,在海外及国际影响与日俱增。历年共有近1200名科学家获奖,其中两院院士超过800名。特别是值得关注的,很多非院士科学家获何梁何利奖后,后来都增选位两院院士。 /p p    strong 52名科学家获2017年何梁何利奖 /strong /p p   本年度共有52位获奖科学家获奖,最高奖项“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彭士禄院士和黄旭华院士,奖金为100万元港币。此外,唐志共等34名科学家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陈小武等16名科学家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奖金为20万元港币。 /p p   52名科学家中,共有25名来自高校,其余科学家来自中国科学院、国有企业、其他科研单位等。高校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各有2名科学家获奖,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20多所高校各有一名科学家获奖。 /p p    strong 下面来看看本年度何梁何利奖的详细名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153c8e89-f1db-43b0-9a7e-a7fc6aecbd4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b0333ddf-d166-41b7-acd4-8435b258b9f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abfde3f1-9fda-4afb-899d-cbbf64bbcd8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0bd4e558-0dff-4c64-94e8-da8cff189d0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3df66621-15dc-4db7-a42e-24471f7b3dc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325588a0-6c43-4be1-85ed-3da891e69be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1a7d4309-c8d0-46d0-bfb0-a865a54671b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d5fff762-2e67-49fc-b506-71c04f2040d2.jpg" / /p
  • 钟南山、张锁江、赵宇亮等52位科学家获2020年何梁何利奖
    p   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钟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研究员。另有30位和20位科技工作者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p p   何梁何利基金是由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共同捐资港币4亿元,于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公益性科技奖励基金。其宗旨是通过奖励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国科技工作者,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激励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技术高峰。 /p p   20多年来,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以其公正性和权威性,在我国科技界及社会各界享有盛誉,在海外及国际影响与日俱增。历年共有近1200名科学家获奖,其中两院院士超过800名。特别是值得关注的,很多非院士科学家获何梁何利奖后,后来都增选位两院院士。 /p p   具体名单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e75aa104-5c2b-4584-9912-463ddfe446b5.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627841cb-62d6-4351-9300-7f740f1dae28.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949b7b8f-e120-4443-b93c-8a3d10974430.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2219b211-744a-407c-93e8-10d10d6f2cee.jpg"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5883db56-98c3-4a2b-9455-2e4611e485a8.jpg" title=" 5.jpg" / /p p br/ /p
  • 几何尺寸测量仪
    产品名称:几何尺寸测量仪产品品牌:EVM-G系列产品简介:本系列是一款高精度影像测量仪,结合传统光学与影像技术并配备功能完备的2.5D测量软件。可将以往用肉眼在传统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影像传输到电脑中作各种量测,并将测量结果存入电脑中以便日后存档或发送电子邮件。其操作简单、性价比高、精确度高、测量方便、功能齐全、稳定可靠。适用于产品检测、工程开发、品质管理。在机械加工、精密电子、模具制造、塑料橡胶、五金零件等行业都有广泛使用。产品参数:u 变焦镜筒:采用光学变焦物镜,光学放大倍率0.7X~4.5X,视频总放大倍率40X~400X连续可调,物方视场:10.6-1.6mm,按客户要求选配不同倍率物镜。u 摄像机:配备低照度SONY机芯1/3′彩色CCD摄像机,图像表面纹理清晰,轮廓层次分明,保证拥有高品质的测量画面。可以升级选配1/2′CMOS130万像素摄像机。u 底座:仪器底座采用高精度天然花岗石,稳定性高,硬度高,不易变形。u 光栅尺:仪器平台带有高精度光栅尺(X,Y,Z三轴),解析度为0.001mm。Z轴通过二次聚焦可实现对沟槽、盲孔的深度进行测量。u 光源:采用长寿命LED环形冷光源(表面光及底光),使工件表面照明均匀,边缘清晰,亮度可调。u 导轨:双层工作平台设计,配备高精度滚动导轨,精度高,移动平稳轻松。u 丝杆:X,Y轴工作台均使用无牙光杆摩擦传动,避免了丝杆传动的间隙,灵敏度大大提高,亦可切换快速移动,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台仪器型号EVM-1510GEVM-2010GEVM-2515GEVM-3020GEVM-4030G金属台尺寸(mm)354×228404×228450×280500×330606×466玻璃台尺寸(mm)210×160260×160306×196350×280450×350运动行程(mm)150×100200×100250×150300×200400×300仪器重量(kg)100110120140240外型尺寸L*W*H756×540×860670×660×950720×950×1020 影像测量仪是建立在CCD数位影像的基础上,依托于计算机屏幕测量技术和空间几何运算的强大软件能力而产生的。计算机在安装上专用控制与图形测量软件后,变成了具有软件灵魂的测量大脑,是整个设备的主体。它能快速读取光学尺的位移数值,通过建立在空间几何基础上的软件模块运算,瞬间得出所要的结果;并在屏幕上产生图形,供操作员进行图影对照,从而能够直观地分辨测量结果可能存在的偏差。影像测量仪是一种由高解析度CCD彩色镜头、连续变倍物镜、彩色显示器、视频十字线显示器、精密光栅尺、多功能数据处理器、数据测量软件与高精密工作台结构组成的高精度光学影像测量仪器。仪器特点采用彩色CCD摄像机;变焦距物镜与十字线发生器作为测量瞄准系统;由二维平面工作台、光栅尺与数据箱组成数字测量及数据处理系统;仪器具有多种数据处理、显示、输入、输出功能,特别是工件摆正功能非常实用;与电脑连接后,采用专门测量软件可对测量图形进行处理。仪器适用于以二维平面测量为目的的一切应用领域。这些领域有:机械、电子、模具、注塑、五金、橡胶、低压电器,磁性材料、精密五金、精密冲压、接插件、连接器、端子、手机、家电、计算机(电脑)、液晶电视(LCD)、印刷电路板(线路板、PCB)、汽车、医疗器械、钟表、螺丝、弹簧、仪器仪表、齿轮、凸轮、螺纹、半径样板、螺纹样板、电线电缆、刀具、轴承、筛网、试验筛、水泥筛、网板(钢网、SMT模板)等。ISO国际标准编辑影响影像测量仪精度的因素主要有精度指示、结构原理、测量方法、日常不注意维护等。 中国1994年实行了国际《坐标测量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测量》的实施。具体内容如下:第1部分:测量线性尺寸的坐标测量机 第2部分:配置转台轴线为第四轴的坐标测量机 第3部分:扫描测量型坐标测量机 第4部分:多探针探测系统的坐标测量机 第5部分:计算高斯辅助要素的误差评定。 在测量空间的任意7种不同的方位,测量一组5种尺寸的量块,每种量块长度分别测量3次所有测量结果必须在规定的MPEE值范围内。允许探测误差(MPEP):25点测量精密标准球,探测点分布均匀。允许探测误差MPEP值为所有测量半径的值。ISO 10360-3 (2000) “配置转台轴线为第四轴的坐标测量机” :对于配备了转台的测量机来说,测量机的测量误差在这部分进行了定义。主要包含三个指标:径向四轴误差(FR)、切向四轴误差(FT)、轴向四轴误差(FA)。ISO 10360-4 (2003) “扫描测量型坐标测量机” :这个部分适用于具有连续扫描功能的坐标测量机。它描述了在扫描模式下的测量误差。大多数测量机制造商定义了"在THP情况下的空间扫描探测误差"。在THP之外,标准还定义了在THN、TLP和TLN情况下的扫描探测误差。 沿标准球上4条确定的路径进行扫描。允许扫描探测误差MPETHP值为所有扫描半径的差值。THP说明了沿已知路径在密度的点上的扫描特性。注:THP的说明必须包括总的测量时间,例如:THP = 1.5um (扫描时间是72 秒)。ISO 10360-4 进一步说明了以下各项定义:TLP: 沿已知路径,以低密度点的方式扫描。THN: 沿未知路径,以高密度点的方式扫描。TLN: 沿未知路径,以低密度点的方式扫描。几何尺寸测量仪工作原理影像测量仪是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边缘提取、自动理匹、自动对焦、测量合成、影像合成等人工智能技术,具有点哪走哪自动测量、CNC走位自动测量、自动学习批量测量的功能,影像地图目标指引,全视场鹰眼放大等优异的功能。同时,基于机器视觉与微米精确控制下的自动对焦过程,可以满足清晰影像下辅助测量需要,亦可加入触点测头完成坐标测量。支持空间坐标旋转的优异软件性能,可在工件随意放置或使用夹具的情况下进行批量测量与SPC结果分类。全自动影像测量仪编辑全自动影像测量仪,是在数字化影像测量仪(又名CNC影像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型现代光学非接触测量仪器。其承续了数字化仪器优异的运动精度与运动操控性能,融合机器视觉软件的设计灵性,属于当今最前沿的光学尺寸检测设备。全自动影像测量仪能够便捷而快速进行三维坐标扫描测量与SPC结果分类,满足现代制造业对尺寸检测日益突出的要求:更高速、更便捷、更的测量需要,解决制造业发展中又一个瓶颈技术。全自动影像测量仪是影像测量技术的高级阶段,具有高度智能化与自动化特点。其优异的软硬件性能让坐标尺寸测量变得便捷而惬意,拥有基于机器视觉与过程控制的自动学习功能,依托数字化仪器高速而的微米级走位,可将测量过程的路径,对焦、选点、功能切换、人工修正、灯光匹配等操作过程自学并记忆。全自动影像测量仪可以轻松学会操作员的所有实操过程,结合其自动对焦和区域搜寻、目标锁定、边缘提取、理匹选点的模糊运算实现人工智能,可自动修正由工件差异和走位差别导致的偏移实现精确选点,具有高精度重复性。从而使操作人员从疲劳的精确目视对位,频繁选点、重复走位、功能切换等单调操作和日益繁重的待测任务中解脱出来,成百倍地提高工件批测效率,满足工业抽检与大批量检测需要。全自动影像测量仪具有人工测量、CNC扫描测量、自动学习测量三种方式,并可将三种方式的模块叠加进行复合测量。可扫描生成鸟瞰影像地图,实现点哪走哪的全屏目标牵引,测量结果生成图形与影像地图图影同步,可点击图形自动回位、全屏鹰眼放大。可对任意被测尺寸通过标件实测修正造影成像误差,并对其进行标定,从而提高关键数据的批测精度。全自动影像测量仪有着友好的人机界面,支持多重选择和学习修正。全自动影像测量仪性能使其在各种精密电子、晶圆科技、刀具、塑胶、弹簧、冲压件、接插件、模具、军工、二维抄数、绘图、工程开发、五金塑胶、PCB板、导电橡胶、粉末冶金、螺丝、钟表零件、手机、医药工业、光纤器件、汽车工程、航天航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领域具有广泛运用空间。选购方法编辑有许多客户都在为如何挑选影像测量仪的型号品牌所困扰,其实最担心就是影像测量仪的质量和售后。国内影像测量仪的生产商大部分都集中在广东地区,研发的软件功能大部分相似,客户可以不用担心,挑选一款能够满足需要测量的产品行程就行了。根据需要来选择要不要自动或者手动,手动的就比较便宜,全自动的大概要比手动贵一倍左右。挑选影像测量仪最重要看显像是不是清晰,以及精度是否达标(一般精度选择标准为公差带全距的1/3~1/8)。将所能捕捉到的图象通过数据线传输到电脑的数据采集卡中,之后由软件在电脑显示器上成像,由操作人员用鼠标在电脑上进行快速的测量。有的生产商为了节约成本可能会采用国产的,造价比较低,效果就稍微差点。常见故障及原因编辑故障1)蓝屏;2)主机和光栅尺、数据转换盒接触不良造成无数据显示;3)透射、表面光源不亮;4)二次元打不开;5)全自动影像测量仪开机找不到原点或无法运动。原因由于返厂维修周期长,价格昂贵,最重要的是耽误了客户的正常的工作。造成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但无外乎以下原因:1)操作软件文件丢失或CCD视频线接触不良;2)光栅尺或数据转换盒损坏;3)电源板损坏;4)加密狗损坏或影像测量仪软件操作系统崩溃。以上问题可能是只出现一个,也有可能几个问题一起出现。软件种类编辑二次元测量仪软件在国内市场中种类比较多,从功能上划分主要有以下两种:  二次元测量仪测量软件与基本影像仪测量软件类似,其功能特点主要以十字线感应取点,功能比较简单,对一般简单的产品二维尺寸测量都可以满足,无需进行像素校正即可直接进行检测,但对使用人员的操作上要求比较高,认为判断误差影响比较大,在早期二次元测量软件中使用广泛。  2.5D影像测量仪在影像测量领域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二次元、2.5次元、三次元等各种不同的概念,所谓的二次元即为二维尺寸检测仪器,2.5次元在影像测量领域中是在二维与三维之间的一种测量解决方案,定义是在二次元影像测量仪的基础上多加光学影像和接触探针测量功能,在测量二维平面长宽角度等尺寸外如果需要进行光学辅助测高的话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仪器优点编辑1、装配2个可调的光源系统,不仅观测到工件轮廓,而且对于不透明的工件的表面形状也可以测量。2、使用冷光源系统,可以避免容易变形的工件在测量是因为热而变形所产生的误差。3、工件可以随意放置。4、仪器操作容易掌握。5、测量方便,只需要用鼠标操作。6、Z轴方向加探针传感器后可以做2.5D的测量。测量功能编辑1、多点测量点、线、圆、孤、椭圆、矩形,提高测量精度;2、组合测量、中心点构造、交点构造,线构造、圆构造、角度构造;3、坐标平移和坐标摆正,提高测量效率;4、聚集指令,同一种工件批量测量更加方便快捷,提高测量效率;5、测量数据直接输入到AutoCAD中,成为完整的工程图;6、测量数据可输入到Excel或Word中,进行统计分析,可割出简单的Xbar-S管制图,求出Ca等各种参数;7、多种语言界面切换;8、记录用户程序、编辑指令、教导执行;9、大地图导航功能、刀模具专用立体旋转灯、3D扫描系统、快速自动对焦、自动变倍镜头;10、可选购接触式探针测量,软件可以自由实现探针/影像相互转换,用于接触式测量不规则的产品,如椭圆、弧度 、平面度等尺寸;也可以直接用探针打点然后导入到逆向工程软件做进一步处理!11、影像测量仪还可以检测圆形物体的圆度、直线度、以及弧度;12、平面度检测:通过激光测头来检测工件平面度;13、针对齿轮的专业测量功能14、针对全国各大计量院所用试验筛的专项测量功能15、图纸与实测数据的比对功能维护保养编辑1、仪器应放在清洁干燥的室内(室温20℃±5℃,湿度低于60%),避免光学零件表面污损、金属零件生锈、尘埃杂物落入运动导轨,影响仪器性能。2、仪器使用完毕,工作面应随时擦干净,再罩上防尘套。3、仪器的传动机构及运动导轨应定期上润滑油,使机构运动顺畅,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4、工作台玻璃及油漆表面脏了,可以用中性清洁剂与清水擦干净。绝不能用有机溶剂擦拭油漆表面,否则,会使油漆表面失去光泽。5、仪器LED光源使用寿命很长,但当有灯泡烧坏时,请通知厂商,由专业人员为您更换。6、仪器精密部件,如影像系统、工作台、光学尺以及Z轴传动机构等均需精密调校,所有调节螺丝与紧固螺丝均已固定,客户请勿自行拆卸,如有问题请通知厂商解决。7、软件已对工作台与光学尺的误差进行了精确补偿,请勿自行更改。否则,会产生错误的测量结果。8、仪器所有电气接插件、一般不要拔下,如已拔掉,则必须按标记正确插回并拧紧螺丝。不正确的接插、轻则影响仪器功能,重则可能损坏系统。测量方式编辑1、物件被测面的垂直测量2、压线相切测量3、高精度大倍率测量4、轮廓影像柔和光测量5、圆及圆弧均匀取点测量精密影像测绘仪测量软件简介:绘图功能:可绘制点、线、圆、弧、样条曲线、垂直线、平行线等,并将图形输入到AutoCAD中,实现逆向工程得到1:1的工程图。自动测绘:可自动测绘如:圆、椭圆、直线、弧等图形。具有自动寻边、自动捕捉、自动成图、自动去毛边等功能,减少了人为误差。测量标注:可测量工件表面的任意几何尺寸,不同高度的角度、宽度、直径、半径、圆心距等尺寸,并可在实时影像中标注尺寸。SPC统计分析软件:提供了一系列的管制图及多种类型的图表表示方法,使品管工作更方便,大大提升了品质管理的效率。报表功能:用户可轻易地将测量结果输出至WORD、EXCEL中去,自动生成检测报告,超差数值自动改变颜色,特别适合批量检测。鸟瞰功能:可察看工件的整体图形及每个尺寸对应的编号,直观的反应出当前的绘图位置,并可任意移动、缩放工件图。实时对比:可把标准的DXF工程图调入测量软件中与工件对比,从而快速检测出工程图和实际工件的差距,适合检测比较复杂的工件。拍照功能:可将当前影像及所标注尺寸同时以JPEG或BMP格式拍照存档,并可调入到测量软件中与实际工件做对比。光学玻璃:光学玻璃为国家计量局检验通过之标准件,可检验X、Y轴向的垂直度,设定比例尺,使测量数据与实际相符合。客户坐标:测量时无需摆正工件或夹具定位,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客户坐标(工件坐标),方便、省时提高了工作效率。精密影像测绘仪仪器特点:经济型影像式精密测绘仪VMS系列结合传统光学与数字科技,具有强大的软件功能,可将以往用肉眼在传统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影像将其数字化,并将其储存入计算机中作各式量测、绘图再可将所得之资料储存于计算机中,以便日后存盘或电子邮件的发送。该仪器适用于以二座标测量为目的一切应用领域如:品质检测、工程开发、绘图等用途。在机械、模具、刀具、塑胶、电子、仪表等行业广泛使用。变焦镜筒:采用光学变焦物镜,光学放大倍率0.7X~4.5X,视频总放大倍率:40X~400X,可按客户要求选配不同倍率物镜。摄像机:配备低照度SONY机芯1/3”彩色CCD摄像机,图像表面纹理清晰,轮廓层次分明,保证拥有高品质的测量画面。底座:仪器底座采用高精度天然花岗石,稳定性高,硬度高,不易变形。光栅尺:仪器平台带有高精密光栅尺(X、Y、Z三轴),解析度为0.001mm。Z轴通过二次聚焦可实现对沟槽、盲孔的深度进行测量。光源:采用长寿命LED环形冷光源(表面光及底光),使工件表面照明均匀,边缘清晰,亮度可调。导轨:双层工作平台设计,配备高精度滚动导轨,精度高、移动平稳轻松。丝杆:X、Y轴工作台均使用无牙光杆磨擦传动,避免了丝杆传动的背隙,灵敏度大大提高,亦可切换快速移动提高工作效率。
  • 宁德时代/英诺医疗在榜!2022胡润慈善榜榜单公布(完整名单)
    据胡润研究院最新消息,发布了2022年胡润慈善榜,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刘强东、王兴、雷军、丁世忠家族、侯昌财、曾毓群、陈谭庆芬家族、秦英林、钱瑛夫妇、何享健家族和林斌。2022胡润慈善榜榜单1、刘强东149亿元;2、王兴147亿元;3、雷军145亿元;4、丁世忠家族101亿元;5、侯昌财34亿元;6、曾毓群13.9亿元;7、陈谭庆芬家族11.1亿元;8、秦英林、钱瑛夫妇10.5亿元;9、何享健家族10.3亿元;10、林斌9.4亿元。
  • 半导体所在非互易光学介质几何理论方面取得进展
    光在复杂介质中的传播是光学和相对论的经典课题。在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不久,W. Gordon,I. E. Tamm和G. V. Skrotskii等将费马原理推广到弯曲时空。1960年,J. Plebanski指出弯曲时空度规的空间分量和时空混合分量分别等价于非均匀各向异性光学介质的折射率(介电常数与磁导率)和反对称非互易磁电耦合参数。上述结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引力场量子效应的实验室模拟。2006年,J. Pendry和U. Leonhart提出的变换光学反过来用坐标变换设计非均匀材料以实现光线控制,在电磁隐身衣、新型波导和天线等器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然而,相对论电动力学和变换光学无法处理手性和非互易光学材料,也无法提供类似于坐标变换的几何方案来控制光的偏振。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常凯领导的合作团队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广义变换光学理论,将光学介质从普通Cauchy连续统推广到具有内部自由度的广义连续统。在该理论中每一个几何点除具有坐标自由度外,还具有由局域标架代表的内部自由度,描述点粒子的旋转、拉伸和扭转,可以用来处理具有复杂本构关系的线性光学介质。研究团队发现具有局域旋转自由度的连续统可以描述实验室静止的非互易光学介质。非互易光学介质主要包括磁光介质(金属或稀薄等离子体、磁性绝缘体、稀磁或铁磁半导体)、磁电耦合介质(多铁材料、拓扑绝缘体及Weyl半金属)和时变介质。磁光介质介电常数与磁导率的反对称虚部和磁电耦合介质的磁电耦合参数带来电磁场不同分量之间的交叉耦合,产生非互易的偏振旋转,被广泛应用于隔离器和环形器等非互易电磁器件。基于广义变换光学理论,研究团队引入描述非互易光学介质的时变黎曼几何理论和基于标架旋转的等价黎曼-嘉当几何理论,利用时空挠率张量描述磁光和磁电耦合参数,统一解释了包含磁光、磁电耦合介质和具有局域旋转自由度的时变介质在内的一般线性非互易电磁介质。该工作一方面引入时空挠率的微观构造,将相对论协变电动力学推广到非黎曼时空;另一方面表明通过标架变换可以实现光偏振态的调控。将标架变换与坐标变换相结合,原则上可以同时实现对电磁场的光线和偏振态的调控,为未来新型光学和电磁器件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30, 203801 (2023))。论文通讯作者为常凯和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冯建雄。本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半导体研究所人才项目的支持。
  • “几何量精密测量技术发展及应用”主题约稿函
    现代精密测量技术是一门涉及光学、电子、传感器、图像、制造及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在科学研究、精密制造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高水平的精密测量技术和精密仪器制造能力,是衡量国家科学研究和整体工业领先程度的重要指标,更是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必备条件。没有超精密测量,就没有高端装备制造。为了解我国大尺寸精密测量技术及几何量微纳米级精密测量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仪器信息网特别发起“几何量精密测量技术发展及应用”主题约稿活动,广泛征集来自科研单位、仪器企业及应用单位等观点分享,诚邀您参与投稿。1、约稿对象要求1)开展几何量精密测量研究及应用的专家学者,副教授、副研究员、高工及以上;2) 相关仪器企业研发人员/产品经理/应用工程师,具有5年以上从业经验。2、约稿主题(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1) 综述:三坐标测量机、影像测量仪、激光干涉仪、激光跟踪仪、表面粗糙度仪、轮廓仪、三维扫描仪、在线测量等某个或多个几何量精密测量仪器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2) 上述测量技术在科研或精密制造等领域的应用;3) 几何量精密测量仪器产业观察/市场研究分析;4) 相关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3、稿件要求1) 文章(图文或视频类)为原创作品,尚未公开发表;2) 观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准确简练,中心思想积极向上;3) 正文不少于1500字符,图片和照片务必清晰。 备注:仪器企业专家的约稿,厂商自身的内容不能超过30%4)投稿须为Word文档,本网编辑有权对文稿进行修改,如不同意请注明。4、投稿时间及方式回稿截止时间:2022年6月26日投稿邮箱:niuyw@instrument.com.cn联系人:牛编辑(13520558237) 仪器信息网2022年6月
  • 色彩测量技术积分球结构的几何特性及优势
    色彩测量技术积分球结构的几何特性及优势一、d/8º 积分球测量结构及其特点积分球是一种内部壁面呈现白色的球形设备,以其卓越的反射和散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光源的色度和强度。在进行颜色测量时,该设备特设多个孔口以便于操作。主要包括一个测量孔,用于与测试样品紧密结合;对面设置一个观测孔,或称为接收器孔,位于测量孔的直接对面,通常与球体法线成8º 角,主要功能是收集样品反射的光线;另外,与观测孔在球体法线上对称的位置设置有一个镜面反射孔,该孔可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以控制是否收集镜面反射光。这一几何结构被称为d/8º 积分球测量结构,其独特的设计使其在颜色测量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d/8º 测量结构示意图在操作过程中,光从光源发射,经积分球的内壁进行全面的漫反射,使得这些散射光线能够均匀地从各个角度照射到试样上。这导致试样吸收和反射光线,其中定向于8度的反射光被接收器捕获以进行颜色评估。因此,与0度/45度的测量配置相比,d/8度积分球测量结构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的是漫射光源,这相当于周围环绕着无数个点光源,而非0度/45度配置下的单一光源。其次,接收器位于8度位置,利用可开闭的对称镜面反射孔,可以选择性地收集包含镜面反射(SPIN)的数据或排除镜面反射(SPEX)的数据。包含镜面反射与排除镜面反射光路示意图根据所述分析,当光线投射到样本上时,会经历吸收、散射以及镜面反射的过程。样本表面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光线的传播方式:平滑表面导致高光泽和较强的镜面反射,同时散射较少;相反,粗糙表面导致低光泽、较弱的镜面反射和较强的散射。因此,对于具有相同材料但光泽不同的样本,当考虑镜面反射时,测量结果显示一致性(即1+2=2+1),这代表了材料的固有颜色,也就是其真实色。然而,在排除镜面反射的情况下,样本之间的差异变得明显(1≠2),这些数据反映了材料特性与表面物理状态的综合效应,代表了表观色,更贴近于人眼观察到的效果。镜面反射数据的包含与排除之间的主要区别由镜面反射光引起,其强度随样品的光泽度变化而变化。因此,样品的光泽度直接影响了在包含与排除镜面反射条件下数据的差异程度。对不同光泽度的涂层在这两种条件下进行测量,得到的色度数据及其差异情况如表所示。不同光泽的样品包含与排除镜面状态的数据差异涂层的光泽程度对包含镜面反射的数据影响较小,但对排除镜面反射的数据有显著影响。随着样品光泽度的增加,排除镜面反射条件下的明度值会降低,导致与包含镜面反射数据的差异增大。积分球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尤其是在纺织印染和塑料制品检测中,它成为了首选工具。积分球结构能够适应从低光泽到高光泽的样品(如金银卡片和电镀产品),甚至能够检测具有简单特殊效果的涂料。由于积分球仪器能测量样品的真实色,它通常被选用于电脑配色系统中的分光光度计。积分球作为该结构中最关键的组件之一,其内壁采用高漫反射材料制成,因此成本相对较高。为确保测量数据的精确性,需要进行良好的日常维护,以维持其卓越的漫反射性能。二、产品推荐便携式分光光度仪Ci64便携式分光光度仪Ci64是高精度的色彩测量工具,专为满足各种行业对色彩精确度和一致性要求而设计。该仪器特别适合于纺织印染、塑料制品等行业的色彩检测,无论是对于低光泽还是高光泽样本,如金银卡或电镀产品,Ci64均能提供卓越的性能。它甚至能够精确测量具有特殊效果的涂层,如珠光或金属光泽涂料。Ci64结合了积分球测量技术的优势,包括能够在包含或排除镜面反射的条件下进行测量,从而确保了对样品真实色的准确捕获。这种灵活性使得Ci64在电脑配色系统中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提供关键的色彩数据以支持精确配色。该仪器的设计考虑了易用性和便携性,使得现场测试变得简单快捷。Ci64的内壁使用高漫反射材料制成,确保了测量过程中光线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然而,为了维持这种高度的漫反射性能和数据精度,Ci64需要适当的日常维护。三、关于爱色丽“爱色丽彩通 ”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成立于1958年。作为全球知名的色彩趋势、科学和技术公司,爱色丽彩通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品牌、制造商和供应商管理从设计到最终产品的色彩。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色丽彩通
  • 与先进航空航天几何量计量技术领先接触
    2013年3月27日,行内人士翘首企盼的年度技术盛会“第二届航空航天几何量计量技术交流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如约而至。本次会议旨在快速提高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制造水平为目标,关注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前沿,研讨计量测试关键技术,着眼计量测试设备的技术改造。   来自全国航空航天几何量计量产学研用领域的权威专家与技术精英130余人,就如何加快各种精密光学测量技术、仪器以及方法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促进军工单位和计量测试企业的紧密合作,提高我国几何量计量技术水平,满足产、学、研、用单位的需求,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3月29日,作为本次会议尾声大戏的航空航天开放日活动,在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举行。海克斯康计量作为全球领先的几何量计量产品和计量软件供应商,从产品开发、设计到加工、装配到最终验收,海克斯康计量在全球范围内协助制造业客户实现零部件的精确测量与控制,完成外形和整体造型的三维分析,从而使设计制造更迅速、过程制造更优化。面向航空工业,海克斯康计量为中国客户提供了贯穿飞机制造每个阶段的测量解决方案,并在全球航空制造业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本次航空航天开放日活动,海克斯康充分展示了其在航空发动机、航空零部件、飞机装配、航空数字化测量等领域的领先测量技术,现场技术交流氛围高涨,技术展示区、交流区一度被围的水泄不通。可变高速智能扫描技术、四轴联动、非接触叶片高速扫描、Leica自动化装配方案、航空数字化...海克斯康计量聚焦航空航天的专业化能力赢得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可。     专为航空航天用户而设的技术专场     Leitz 超高精度测量机,配以转台等必要的设施,协助用户高效完成叶轮叶盘类复杂零部件的评价分析。     MMS测量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和存储源自于各客户端的质检报告,并供客户端实时共享测量程序的存储和客户端调动。     ROMER 绝对关节臂非接触解决方案。     复合式影像测量系统,完成榫齿(槽)轮廓度的快速测量。     演示与讲解,传递最新测量技术。     Leica T-Mac 飞机自动装配技术。        欢迎登陆海克斯康官网了解更多资讯,http://www.hexagonmetrology.com.cn
  • 盘点2019何梁何利“生命科学奖”获奖篇 曾Nature“一期双刊”的胡海岚获奖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1月18日,2019何梁何利奖名单出炉,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共56人获奖。 /span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1118/517155.s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获奖名单请点击查看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56名科学家获2019年何梁何利奖)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2019何梁何利“生命科学奖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获奖的三位科学家分别是 /span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浙江大学胡海岚 /span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 strong 昆明理工大学季维智 /strong 和 strong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杨辉 /strong ,仪器信息网带大家了解一下这几位科学家。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4e94bb47-bd2e-4ce8-86ec-a1910790cf5a.jpg" title=" image001.jpg" alt=" image00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浙江大学 胡海岚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胡海岚 /strong ,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医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冷泉港实验室博士后。2008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担任研究员。2015年5月加入浙大。主持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并作为骨干参加了科技部973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的研究工作。致力于研究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 strong 近六年来在情绪的神经编码、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社会等级的神经基础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既有理论意义又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系统性原创成果。 /strong 在Science、Nature、Cell、Nature Neuroscience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获得的荣誉包括中科院优秀导师奖(两次)、明治生命科学杰出奖、赛诺菲优秀学者奖、 第十二届中国女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283daf60-3f74-4488-8828-7b53c95331a7.jpg" title=" image002.jpg" alt=" image00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昆明理工大学 季维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季维智现任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生物医学动物模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灵长类生物医学动物重点实验室理事长。“国家干细胞研究指导协调委员会”专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生殖与发育专家组”成员(2006-2014),“国家实验动物研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和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系,1995-1997年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化学系客座教授,1996-2005年任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现从事灵长类生殖发育生物学和干细胞的研究,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 strong 猕猴干细胞和转基因灵长类动物方面获得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 /strong , strong 使我国在非人灵长类靶向基因修饰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strong 。在Cell,Cell Sten Cell, PNAS, Stem Cells,JBC,Biology of Reproduction,Human Reproduction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b2921c2f-03d4-4d2e-8cf2-c6b996007e96.jpg" title=" 杨辉 2019何梁何利奖.jpg" alt=" 杨辉 2019何梁何利奖.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杨辉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杨辉,1985年8月生,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灵长类疾病模型研究组组织。2003-2007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生物技术学士学位。2007-2012年就读于中科院上海分院生化细胞所李劲松研究组,获发育生物学博士学位。2012-2013年在麻省理工Whitehead 研究所 Rudolf Jaenisch 研究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灵长类疾病模型研究组组长。获得奖项及荣誉称号包括:2012年 中科院院长特别奖,2012年吴瑞基金会吴瑞奖学金,2013 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现研究方向为基因编辑、CRISPR/Cas9和疾病动物模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何梁何利奖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何梁何利基金是由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本着爱祖国、爱科学、爱人才的高尚情操,胸怀“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中国的奖励基金,奖励中国的杰出科技工作者”的崇高愿景,共同创建的香港社会公益基金。自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成立以来,何梁何利基金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原则,共评选产生25届科学与技术奖得主1306人,其中38位杰出科学家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057位优秀科技人员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11位优秀科技创新人才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鼓励了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同时,基金以科学性、权威性和公信力的评选结果,得到内地与香港、澳门各界的肯定和好评,国际影响也与日俱增。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1121/517411.shtml" target=" _blank" i strong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敬请查看2019何梁何利“医学药学奖”获奖篇 /span /strong /i /a /p
  • 大分子药物研发企业百奥几何完成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2022年9月21日,百奥几何完成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高榕资本。团队也发布了首个针对大分子药物研发的开源机器学习平台TorchProtein,致力于通过AI加速药物研发的进程。  百奥几何由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算法研究所(Mila)的副教授、终身教授唐建博士于2021年创立,致力于开发几何深度学习、深度生成模型等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大分子药物研发。公司也获得了图灵奖获得者、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Yoshua Bengio的认可和支持,将担任公司的科学顾问。公司正打造人工智能大分子药物设计和高通量大分子药物湿实验验证两大基础平台,通过干湿实验闭环,快速完成候选药物设计以及提高候选药物在临床阶段的成功率。  目前,百奥几何已基本完成人工智能大分子药物设计平台建设,在抗体结构预测、抗体优化、抗体序列设计、酶活性预测等任务上都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水平。公司的高通量大分子药物湿实验验证平台,也正联合生物医药领域知名高校和实验室展开建设,推进前沿工作。公司希望通过干湿实验闭环,加速药物研发进程。  与此同时,团队也联合英伟达、英特尔、IBM等公司联合发布了首个针对大分子药物研发的开源机器学习平台TorchProtein。该平台开源了深度学习对大分子建模的一个通用框架、基于蛋白质三维几何结构的第一个预训练大模型、以及专门用于评价深度学习对蛋白质建模效果的标准数据集。  唐建博士表示,“当前我们正处在AI以及生物技术革命的交汇点。一方面,几何深度学习技术(如AlphaFold2)在分子建模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另一方面,以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能够对基因进行快速读、写、以及编辑,给AI创造了大量的数据。两种革命技术的深度融合为生物大分子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岳斌表示,“计算领域的突破,正在重构药物发现的过程。我们相信,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大分子药物研发取得很大的进展。唐建博士将图表示学习和几何深度学习技术运用到药物研发领域,做了非常多开创性的工作,也在抗体优化、抗体结构预测任务上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技术。期待百奥几何通过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药物研发进程,解决重大疾病挑战。”
  • PNAS:何群等人发现生物钟基因转录调控新机制
    跟动物一样,植物也有称之为昼夜节律的 24 小时“生物钟”。这一生物计时器赋予了植物即便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与生俱来测量时间的能力。例如,它们不仅仅是对日出产生反应,它们还知道日出就要到来,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分子水平上,生物钟的节律振荡由生物钟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转录和翻译形成的自主的反馈环路组成。在脉孢节律振荡器(Neurospora circadian oscillator)中,WHITE COLLAR 复合物负责节奏频率(frq)转录,而且被认为是唯一的 frq 转录激活因子。现在,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何群 研究组揭示出了一种之前未知的生物钟基因转录的调控新机制,这将对于了解 WC 非依赖性 frq 转录至关重要。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当转录共阻遏因子 rco-1 被删除的时候, WC 非依赖方式中 frq 能进行组成型转录。并且对于 rco-1 突变型来说,高水平组成型 WC 非依赖性 frq 转录还会导致 WC 复合物活性受损,失去昼夜节律功能。同时,这一结果还表明, rco-1 能与组蛋白修饰因子SET-2,染色质重塑因子CHD-1共同作用,调控 frq 正常染色质结构,这一位点确保了节律 frq 转录。
  • 上海大学李明教授:几何量数字化测量技术发展趋势
    几何量数字化测量技术发展趋势李明,韦庆玥测量的实质是通过与标准器/参数比较并赋值的过程,常规意义上是用于产品验收和质量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就产品几何质量检测技术来讲,计算机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让测量技术从基于实物标准器的测量方法进化到基于虚拟标准器的测量方法。坐标测量机就是其中的典型产品,其通过对被测对象离散点云的精确获取,将实物几何特征导入CAD系统,并通过测量软件的专业处理,实现与标准“器”(模型)的比较,并开展误差计算和评定,以及符合性判定。目前,坐标测量机已在企业广泛应用,并成为企业质量数据和过程控制操作基础数据的重要来源。从某种角度看,测量操作可以分为二个部分,一个是测(取),一个是量(计算和评定)。在“测”的方面,随着光学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原接触式测量的基础上,极大地拓展了应用领域,提高了测量效率,其主要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1)蓝光、白光和激光,以及影像等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动了测量技术向生产现场的拓展和延伸,实现了复杂零部件海量测量点云的快速获取和快速误差评定。2)高速影像测量技术、图形识别和相关智能算法正被应用于生产线/流水线中对产品的精度检测和快速分选场合,并成为当今智能制造研究中的一个热点。3)激光跟踪仪、激光雷达、光笔测量仪、关节臂等移动测量装置,以及其与扫描测量的结合,使数字测量技术跨入大尺寸时代,不仅能应对大型工件/场景的几何精度测量,还作为大型现场的装配辅助测量工具,实现了测量辅助装配(Measurement Aided Assemble,MAA)与精度控制技术。4)光学测量技术,特别是光学显微、光学干涉、光谱共焦、原子力等测量技术的发展的应用,使测量技术实质性进入了微纳领域。这其中不仅包括表面形貌和结构的测量与评定,更涉及到三维微小特征及参数的测量。为微纳器件(M/NEMS)的质量检测和过程控制提供了利器,同时,这些精密测量技术的应用已拓展至生物医药等技术领域。测量是一项系统性技术,测量操作的主要任务是按要求测取并计算和评估,因此测什么和如何计算与评估就体现在“量”的方面。这方面近年来同样在突飞猛进,特别是国际ISO从1993年起,就开始了对几何质量定义和过程控制整个标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取名为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和验证标准体系(Geometry product spec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GPS&V),这是一个由150多个标准组成的技术体系,我国转化ISO标准并已发布了大部分的GPS&V标准。这个标准体系的核心是对几何质量的整个业务链进行全面规范,其中有相关部分内容是对测量操作的规范,充分体现了测量在验证中的地位和作用。GPS&V标准提供的规范和数字化转型支撑主要包括:1)对测量内容定义、测量操作过程、测量评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基于数字化的规范,这些规范不仅有效地保障了测量结果的可信性,还为测量过程的自动化提供了技术保障。2)给出了大量面向综合功能和面向过程控制的规范标注方法以及相应的规范检验操作集,为测量技术走进现场、走向功能交会提供了依据和技术保障。3)给出了测量不确定的估算方法和管理流程(Process Uncertainty Management,PUMA),使测量系统的构建和测量能力的评估实现了数字化转型。4)根据现场测量、大型工程场景的测量需求,以及测量过程的数字化控制要求,给出了面向测量任务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技术和基于数字化的操作规范。5)给出了大量的面向三维形貌的规范计算和评估方法,为微纳领域的测量操作提供了保障。6)数字坐标测量技术在特殊几何特征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如齿轮、螺纹、叶片特型且有高精度测量要求的零部件等,有效地提高这些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此外,为进一步将测量及其测量数据应用纳入整个数字化体系,基于模型的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技术、以及在MBD基础上的质量信息架构(Quality information frameworks,QIF)技术等相关国际标准也正在加速制订和完善中,所有这些都预示着数字测量与智能制造系统的集成化趋势。此外在测量的具体操作层面,各大测量机和测量软件供应商,如蔡司(ZEISS)、海克斯康(Hexagon)等,除了进一步根据ISO标准和工程应用场景完善测量软件功能外,还关注了测量编程集成、测量数据管理、测量系统管理、测量知识库构建和应用等环节,为测量融入智能制造系统提供有效的数字化工具。随着数字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个性化测量需求被提出。于是,订制的数字化测量功能系统的研发和基于CAD测量软件的功能模块二次开发也将成为测量领域中的一个关注热点和重要趋势。作者介绍:李明,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导。robotlib@shu.edu.cn韦庆玥,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实验师
  • 多功能显微镜助力一篇AFM!3D纳米几何结构新突破
    论文题目:Spectral Tuning of Plasmonic Activity in 3D Nanostructures via High-Precision Nano-Printing发表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F: 19.924DOI: 10.1002/adfm.202310110【引言】 等离子体纳米颗粒由于具有特殊的光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若想调节纳米结构的等离子效应,则需要准确地制备出具有特定几何形状的3D纳米结构。目前,等离子纳米结构主要采用纳米颗粒或纳米颗粒阵列,通过纳米狭缝自组装法等手段,制备相应的等离子体纳米结构。可是,在制备等离子体纳米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光刻等技术手段的限制,所制备的纳米结构多为2D平面结构。对于制备具有准确几何形状的3D等离子体纳米结构的相关研究尚属空白。【成果简介】 近日,格拉茨技术大学相关团队提出了基于聚焦电子束诱导沉积(Focused Electron Beam Induced Deposition,FEBID)方法制备具有准确纳米尺度3D几何结构的等离子体纳米结构。同时,作者通过FusionScope多功能显微镜和透射电镜(TEM)对相应的3D纳米结构进行了原位几何尺寸的表征。然后,使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能量损失谱仪(STEM-EELS)对所制备的3D纳米结构的等离子性能进行表征。所测量的结果与相关模拟计算结果相比,两者结果相互吻合,证明了通过FEBID的方法制备3D等离子体纳米结构的可行性。相关工作以《Spectral Tuning of Plasmonic Activity in 3D Nanostructures via High-Precision Nano-Printing》为题在SCI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上发表。 本文使用的FusionScope多功能显微镜创新性地将SEM和AFM技术深度融合,利用SEM进行实时、快速、精准导航AFM针尖,实现同一时间、同一样品区域和相同条件下的SEM&AFM原位精准定位与测量;测量时也可以实时观察AFM悬臂的尖端,在不需要转移样品的情况下,原位进行80° AFM与样品台同时旋转,对几乎所有样品(包括复杂样品)均可以实现无视野盲区观测;其丰富的功能选件如力曲线、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AFM)和磁力显微镜(MFM)以及EDS能谱仪,可有效实现多维度同区域的高级测量。本文将简要阐述FusionScope多功能显微镜对不同平面结构的等离子体样品观测结果。 图1. FusionScope多功能显微镜【图文导读】图2. 制备、清除和3D加工能力展示。(a)气体注入系统(GIS)将金属气体前驱物分子(Me2(acac)Au(III))注入到基底附近,利用聚焦电子束形成在基底上形成沉积。(b-g)展示了FEBID制备复杂构型的3D纳米结构的能力。(h)运用聚焦电子束去除碳的过程。图3. 不同平面结构的等离子体测量结果。(a)利用FusionScope多功能显微镜的原位AFM功能测量的在制备后和清除后的微纳结构变化区别。(b)通过原位AFM测量的在去除前后所制备纳米结构的体积变化。(c)部分去除样品的STEM-EELS能谱。(d-l)不同设计下的等离子体测量结果。图4. 利用FusionScope多功能显微镜获取用于模拟的数据。(a-b)利用FusionScope多功能显微镜中的SEM对AFM进行引导,在放置在TEM网格上的Au纳米线进行测量。(c)对FusionScope所获得的数据和TEM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相互验证。(d)FusionScope测量Au纳米线的高度为24 nm,半峰宽为51 nm。图5. Au纳米线的等离子性能的实验和模拟结果。(a) Au纳米线在不同能量损失下的EELS模拟结果。(b)Au纳米在不同能量损失下的EELS实验结果。(c)在纳米线的边缘部分(d)中蓝色区域的EELS实验和模拟对比结果。(e)为Au纳米线的中间部分(d)中绿色区域的EELS的模拟和实验结果。图6. 可进行光谱调谐的等离子体3D纳米结构的实验和模拟结果。(a)在3D纳米结构尖端部分的EELS结果,实线为实验结果,虚线为模拟结果。(b-c)不同形貌的3D纳米结构的实验和模拟结果。(d)不同形貌的纳米结构的三个显著共振峰位置的实验和模拟结果。【结论】 论文中,格拉茨技术大学相关团队通过FEBID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纳米级精度的3D等离子体纳米结构。在制备相关纳米结构过程中,通过FusionScope系统对所制备的纳米结构进行了原位的几何结构表征,为模拟过程提供了数据支持。Quantum Design公司研发的FusionScope多功能显微镜,通过特有的共坐标系统,解决了原位联合显微分析中不同表征方式无法共享微区的问题,又通过优化AFM和SEM工作流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清晰简单的操作流程,为原位微区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FusionScope还可以通过更换不同AFM探针,实现对样品三维形貌,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磁学性能的综合物性表征。 样机体验: 为了更好的为国内科研工作者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服务,Quantum Design中国北京样机实验室开放Fusionscope多功能显微镜样机体验活动,我们将为您提供样品测试、样机参观等机会,欢迎各位老师垂询!
  • 深耕几何精密测量,中图仪器获沃衍资本等上亿元B轮融资
    近日,中国的几何精密计量和测量仪器企业深圳中图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图仪器”)宣布完成了B轮融资。此次融资由沃衍资本和钟鼎资本联合投资,其中,沃衍资本出资7800万领投。本次融资金额超过一亿元人民币。据悉,本次中图仪器的融资将为其高端产品的持续研发、团队拓展以及销售提供资金保障,进而加速其高端几何精密仪器产业的发展。中图仪器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注于精密测量、计量检测等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图仪器在微纳米运动设计制造、微纳米显微测量三维重建等领域形成了设计和制造优势,并具备了从纳米到百米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精密测量解决方案的能力。此前,中图仪器已获得来自壹海汇资本、深创投等多家风投公司的投资。沃衍资本的合伙人在此次中图仪器的投资中表示,这是沃衍资本今年在数字化产业投资领域最重要的一项投资。他们认为中图仪器在创始人马俊杰的领导下全面掌握了发展现代精密测量产业所需的技术和算法,并完成了不同尺寸测量的平台型技术和产品的全面布局。同时,中图仪器的产品战略追求品类全,应用覆盖面广,品质高,得到了多行业多领域的头部客户验证,并在航空航天、工程机械、高端机床、3C电子、汽车、显微半导体、新能源、计量院所、科研院校等领域形成规模化销售。沃衍资本将与中图仪器共同努力,在精密测量领域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中国高端制造和数字化发展,并致力于打造中国自主品牌的高端几何量测量仪器和装备产品。
  • Science|一种纳米光子学闪烁体:闪烁数量级增强 推进电镜等技术发展
    仪器信息网讯 2月25日,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研究实验室和物理系等在Science发表一种纳米光学的闪烁体架构最新成果:A framework for scintillation in nanophotonics。该闪烁体架构在电子诱导和x射线诱导的闪烁中都获得了近一个数量级的增强,有助于开发出一种更亮、更快、更高分辨率的新型闪烁体。这或将推动医学成像、x射线无损检测、电子显微镜和高能粒子探测器等技术的发展。(DOI: 10.1126/science.abm9293 )闪烁体纳米光子学当高能粒子与材料碰撞时,能量会传递给材料中的原子,从而可以发光。这种闪烁过程被应用于从医学成像到高能粒子物理学等的许多探测器中。Roques-Carmes等人将纳米光子结构集成在闪烁材料上,以增强和控制其光发射。作者展示了纳米光子结构如何塑造闪烁的光谱、角度和偏振特性。这种方法将有助于开发更亮、更快和更高分辨率的闪烁体。摘要高能粒子对材料的轰击通常导致光发射,这一过程称为闪烁。闪烁在医学成像、x射线无损检测、电子显微镜和高能粒子探测器中有广泛的应用。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寻找更亮、更快、更可控的闪烁材料。团队发展了一个统一的纳米光子闪烁体理论,该理论解释了闪烁的关键方面:高能粒子的能量损失,以及纳米结构光学系统中的非平衡电子的光发射。然后,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将纳米光子结构集成到闪烁体中来增强其发射的方法,在电子诱导和x射线诱导的闪烁中都获得了近一个数量级的增强。该框架预期能够开发出一种更亮、更快、更高分辨率的新型闪烁体,具有定制化和优化的性能。纳米光子闪烁体:( A ) 纳米光子闪烁体由与闪烁体集成的纳米光子结构组成。通过结合能量损失动力学、占据水平动力学和纳米光子学建模,可以对闪烁进行建模、定制和优化。( B ) 光子晶体纳米光子闪烁体增强x射线闪烁的数量级。( C ) 使用纳米光子闪烁体(白色虚线正方形)进行的 X 射线扫描。简介高能粒子对材料的轰击通常导致光发射,这一过程称为闪烁。闪烁体广泛应用于电离辐射的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用于医学成像、无损检测的 X 射线探测器、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的伽马射线探测器、夜视系统和电子显微镜中的荧光屏以及高能物理实验中的电磁热量计。因此,人们对开发具有更高光子产率和更高空间和能量分辨率的“更好的闪烁体”非常感兴趣。一般来说,更好的闪烁体会导致上述所有应用技术的明确改进。比如在医学成像技术中,更亮的闪烁体可以实现极低剂量的 X 射线成像,从而减少对患者的潜在伤害。大多数对改进闪烁体问题的研究都涉及合成具有更好固有闪烁特性的新材料。基本原理高能粒子转化为光子是一个复杂的多物理过程,其中入射粒子在闪烁体中产生一连串的二次电子激发。然后这些二次激发在发射闪烁光子之前放松为非平衡分布。通过在闪烁体中在闪烁光子波长的尺度上产生空间不均匀性,从而在波长尺度上调制材料的光学特性,可以控制和增强光发射。在这种“纳米光子闪烁体”中,由于电子可用于发光的光学态的局部密度的增强,闪烁体中的发光电子可以更快地发光。还可以使用这些纳米光子结构将捕获的光“引导”出闪烁体,从而检测到更多的光。这两种效应都导致闪烁光子发射率的提高。这些纳米光子效应与材料无关,原则上可以增强任何闪烁体,并且原则上也可以对任何类型的高能粒子观察到这些效应。纳米光子成形和增强电子束诱导闪烁实验演示:(a) 使用改进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诱导和测量电子束(10-40 keV)轰击闪烁纳米光子结构的闪烁。(b) 通过Monte Carlo模拟计算了绝缘体上硅晶片中的电子能量损失。插图:放大闪烁(硅)层中的电子能量损失。(c) 光子晶体(PhC)样品(蚀刻深度35nm)的SEM图像。倾角45◦.比例尺:1µm(顶部),200 nm(底部)。(d) 具有不同蚀刻深度(但厚度相同)的薄膜(TF)和PhC样品的闪烁光谱。(e) 闪烁信号通过物镜从真空室耦合出来,然后在相机上成像,并用光谱仪进行分析。(f-g)绿色和红色闪烁峰的理论(左)和实验(右)闪烁光谱之间的比较。插图:计算出的正常发射方向的闪烁光谱(每个立体角),显示出在单个发射角度上可能有更大的增强。成果该团队建立了纳米光子闪烁体的第一性原理理论,理论考虑了导致电子激发的复杂过程以及任意纳米光子结构中非平衡电子的光发射。使用该理论作为指导,在两个不同的平台上通过实验证明了数量级的闪烁增强:通过硅缺陷产生的电子诱导闪烁,以及传统闪烁体中通过稀土掺杂引起的 X 射线诱导闪烁。两种情况下的增强都是通过对闪烁体或闪烁体上方的材料进行二维周期性蚀刻来实现的,以创建二维光子晶体平板几何形状。该理论解释了实验观察到的增强,以及其他需要对发射过程的潜在微观动力学进行第一性原理描述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将观察到的光谱形状解释为光子晶体板的几何参数的函数。此外,使用该框架,我们可以解释信号与入射粒子通量的非线性关系,以及主要闪烁波长可能随高能粒子通量而变化的影响。此外,团队使用纳米图案 X 射线闪烁体来记录各种样本的 X 射线扫描,并观察到图像亮度的增加。这直接转化为更快的扫描,或者相当于实现给定亮度所需的更低 X 射线剂量。X射线闪烁的纳米光子增强结论该框架可以直接应用于在许多现有实验中的纳米光子闪烁模型,可解释任意类型的高能粒子、闪烁体材料和纳米光子环境。除此之外,该框架还允许发现用于增强闪烁的最佳纳米光子结构。成果展示了如何使用拓扑优化和其他类型的纳米光子结构来寻找可以呈现更大闪烁增强的结构。该团队期望这里展示的概念可以部署在使用闪烁体的所有应用领域,并在整个应用领域提供引人注目的应用,包括医学成像、夜视和高能物理实验等。实验设置和校准测量示意图.(A)实验设置示意图,扫描电镜SEM室内,1: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2:法拉第杯,链接外接皮安计,测量入射电流;3:6轴,同心圆工作台,由SEM控制;4:XYZ目标阶段。5:X射线遮挡窗口,SEM室外;6:镜面;7:管状镜头;8:分束器;9:CCD摄像机,成像样品表面;10:偏振片(可选);11:XYZ框架组件,带两个聚焦透镜和一个光纤耦合器,内部分光仪;12:光栅转台;13,14:(聚焦)镜;15:光谱仪CCD,绿色激光馈通对准臂;16:绿色激光源;17:光纤耦合直通,真空兼容;18:光纤输出照明样品。(B)校准实验(其余设置与(A)类似)。19:AVA校准光源。(C)测量校准转换功能。
  • 高精度、复合式、智能、易用 | 2024上半年几何量测量仪器新品盘点
    随着工业4.0浪潮的持续深化,高精度、智能化、集成化的测量仪器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2024年上半年,众多仪器厂商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推出一系列几何量精密测量仪器新品,不仅提升了测量技术的边界,更为智能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特对2024年上半年上市新品进行盘点,以飨读者。(本文产品信息来源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遗漏,欢迎留言补充。联系邮箱:niuyw@instrument.com.cn)海克斯康 SmartScan VR800智能蓝光扫描系统3月,海克斯康发布SmartScan VR800智能蓝光扫描系统。该新品是首款配备自动变焦镜头的结构光3D扫描仪,拥有智能分辨率、智能变焦和智能抓拍三大创新功能。它专为提高工作效率而设计,通过简单的软件设置,即可完成扫描分辨率和测量范围的快速调整,为用户实现精确、高效的扫描测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体验。 OCTAV HP高精度复合式影像测量专机4月,在2024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期间,海克斯康发布重量级新产品——OCTAV HP高精度复合式影像测量专机。该产品精度高达0.4μ+,是一款为满足用户对于高精度、高性能、高稳定性测量需求而设计的高端复合式影像测量专机。该新品将行业内先进的测量传感技术,包括高精度的接触式触发和扫描技术,基于影像测头的视觉检测技术,基于共聚焦白光测头的光学扫描测量技术等,定制化集成到一台测量设备上,实现了一机多能以及高精度复合式测量。OCTAV HP亚微米级别的影像测量功能结合先进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适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新能源、3C电子、医疗等行业领域。蔡司CAPTUM三坐标测量机3月 28 日,深圳ITES展会现场,蔡司盛大推出全新三坐标测量机CAPTUM。新品具有安装快捷、服务便利、操作简便等优势,为企业提供坚实可靠的质量保障。值得一提的是,CAPTUM 家族首次引入“Plug and Play”即插即用设计概念,让用户操作更为便捷。其高适配的应用场景特点,更是让三坐标的应用变得更简单易用。4月,在第十六届重庆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 2024)上,蔡司发布O-INSPECT 863 Duo多用途复合式坐标测量机,该新品是一款集成了三坐标测量功能、影像测量以及显微镜检测功能的复合式测量设备,配备连续扫描接触式测量、高倍率变焦影像镜头等,广泛应用于电子、医疗、汽车、航空航天领域的复杂工件的形位公差测量及缺陷检测。天准科技CM系列三坐标测量机4月,在第十三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 2024)上,天准科技发布CM系列三坐标测量机,该新品以超高精度 0.3μm 国家重大专项复合测量机技术背景为研发基础,目前拥有CMZ/CMU/CME 三大系列,集Vispec Pro软件系统、HSP测头/TR50旋转测座探测系统、驱控一体TCC电控、直线电机驱控技术四大自研技术为一体,同时创新性地将工业级的碳化硅陶瓷材料运用在高端系列机型上,重新定义行业精密测量标准,广泛应用于汽车、模具、机械加工、精密制造、计量院所、航空航天等领域。6月18日,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CIMES)上,天准科技发布了全新VMZ超高精度影像仪。该新品在测量精度以及稳定性上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测量精度高达0.8μm,最大倍率高达4000倍。出色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使其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复杂测量任务,适用于半导体、微组装、光通信等高精度测量场景。思看科技NimbleTrack灵动式三维扫描系统4月9日,思看科技发布NimbleTrack灵动式三维扫描系统和NimbleTrack灵动式三维扫描系统。NimbleTrack集全无线、不贴点、双边缘计算、一体成型架构于一身,精准驾驭中小型场景动态三维测量场景,其扫描仪和跟踪器深度集成高性能芯片与嵌入式电池模组,实现了全域无线测量和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开启工业计量智能无线新时代。AM-CELL C系列自动化3D检测系统AM-CELL C系列自动化3D检测系统创新性融入核心单元设计理念,集易部署、易操控、高拓展性、全方位安全于一体,为中小型零部件检测打造自动化交钥匙解决方案,探寻智能制造更多可能。中图仪器WD4000系列无图晶圆几何量测系统2月,中图仪器针对晶圆几何形貌量测需求,基于在精密光学测量多年的技术积累,历经数载,自研了WD4000系列无图晶圆几何量测系统,适用于线切、研磨、抛光工艺后,进行wafer厚度(THK)、整体厚度变化(TTV)、翘曲度(Warp)、弯曲度(Bow)等相关几何形貌数据测量,能够提供Thickness map、LTV map、Top map、Bottommap等几何形貌图及系列参数,有效监测wafer形貌分布变化,从而及时管控与调整生产设备的工艺参数,确保wafer生产稳定且高效。3月,中图仪器发布Mizar Silver三坐标测量机,融汇多项核心创新技术,采用低热膨胀花岗岩导轨系统、环抱式气浮支撑系统、Z轴柔性平衡设计、高刚性传动系统、空间21项结构误差补偿技术等,并装载全自主化运动控制器与测头测座系统,自主化三坐标测量软件PowerDMIS。先临三维FreeScan UE Pro2 无线高速激光手持三维扫描仪5月,先临三维发布FreeScan UE Pro2 无线高速激光手持三维扫描仪。此番创新融合了嵌入式边缘计算模块,实现无线传输功能,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操作自由。这款新品借助内置的嵌入式边缘计算模块与灵活的移动电源支持,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地获取高精度三维数据。基恩士VM-6000大范围三坐标测量仪5月,基恩士发布VM-6000大范围三坐标测量仪,通过接触探头、激光扫描探头,单人即可在现场测量大型产品的尺寸、形状。新品测量范围由原来的15m扩大到25m,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大型产品。Qualifire&trade 激光干涉仪2024年初,阿美特克 旗下Zygo公司宣布发布其最新的激光干涉仪Qualifire&trade 。Qualifier加入了一系列高端干涉仪解决方案,旨在支持半导体、光刻、星载成像系统、尖端消费电子产品、国防等行业中最苛刻的计量应用。这款干涉仪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将显著的增强功能集成到一个更轻的小型封装中。秉承Zygo在计量领域的卓越标准,Qualifire&trade 不仅确保了高精度,更通过精细化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优化了用户交互体验,使操作更为高效,部署更加灵活,完美平衡了性能与便捷性。综上所述,2024年上半年发布的一系列新品,在高精度、集成化、智能化、自动化、便捷性与易用性等多个维度实现了显著突破与创新。这些技术的深度融合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灵活性,降低对人工的依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这一系列创新成果,无疑为工业4.0智能制造的加速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 坪山新区动植物检验检测中心开业
    由朗诚实业规划设计的、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区级农产品检测实验室---深圳市坪山新区动植物检验检测中心于昨日宣布开业。坪山新区动植物检验检测中心的建设为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平台,为新区的经济建设和民生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在大运会来临之际,也更好的保障大运会食品安全 。 深圳市农业渔业局局长何永志,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杨绪松兴致勃勃地参加了简洁的开业典礼并剪彩,宣布深圳市坪山新区动植物检验检测中心正式开业
  • 优莱博参加纪念何炳林院士诞辰100周年暨中国化学会第19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
    纪念何炳林院士诞辰100周年暨中国化学会第19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 经中国化学会批准,《中国化学会第19 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定于2018年8月24日~8月26日在南开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离子交换与吸附》编辑部共同承办。作为化学实验室及工业领域优秀的仪器供应厂商,优莱博将参加并赞助此次研讨会。何炳林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高分子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离子交换树脂工业的开创者,被誉为“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何炳林院士历任南开大学化学系系主任、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所长,曾兼任青岛大学校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化学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何炳林院士于1958年创立南开大学高分子学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分子学科之一。2018年时值何炳林院士诞辰100周年和南开大学高分子学科成立60周年,为缅怀与传承何先生的精神品格,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特举办“纪念何炳林院士诞辰100周年暨纪念南开大学高分子学科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会议主题包括:1. 离子交换材料、吸附材料、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2.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3. 新型反应性高分子(如高分子膜、纤维等分离材料)4. 反应性高分子的合成、应用及表征大会邀请报告:1. 南京大学李爱民教授 “树脂法处理有毒工业废水及其资源化应用”2. 南开大学张望清教授 “微/纳米高分子粒子的合成和结构调控”3. 中山大学陈永明教授 “蛋白纳米制剂的制造”4. 西北工业大学张秋禹教授 “多孔聚合物粒子研究进展”5. 蒙特利尔大学朱晓夏教授 “Dental Resins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ofPolymers Made from Natural Compounds”6. 加拿大女王大学刘国军教授 题目暂定作为会议主要赞助商,优莱博将以自身优势积极配合大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中国化学会第19 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赞助商
  • 沃特世最新PFP(全氟苯基)色谱柱适用于USP方法紫杉醇及其注射液含量测定
    紫杉醇(Paclitaxel)最初是从红豆杉科红豆杉属(Taxus)植物的树皮中提取得到的二萜类化合物,具有独特抗癌活性,曾被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认为是近15~20年来肿瘤化疗的最重要的进展。紫杉醇注射液功效主治卵巢癌和乳腺癌及NSCLC的一线和二线治疗。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何金氏淋巴瘤等。 USP对紫杉醇[1]以及紫杉醇注射液[2]的含量测定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参见色谱通则*): 流动相:水-乙腈 11:9(即 55:45),如需要时可适当调整比例。 洗脱:等度,1.5mL/min[1] 色谱柱:5um, 4.6[1] 或 4.0[2] mmID x 250mmL,L43(即:PFP,全氟苯基) 检测:UV227nm 要求:拖尾因子0.7-1.3范围内[1];紫杉醇峰的保留时间在6.0-10.0min范围内[2] *USP Chromatography 允许调整范围如下而仍具有法规依从性: - 色谱柱粒径可减小(但减小程度最多为50%) - 柱长度可调整± 70% - 流速可调整± 50% 使用沃特世最新产品XSelect&trade HSS PFP色谱柱(3.5um, 4.6x150mm, PN186005862),流速1mL/min,可对混标得到如下分离效果,满足对紫杉醇定量分析的要求。沃特世公司也提供更多规格XSelect HSS PFP色谱柱以满足不同应用与需要。 适当调整流动相,如降低乙腈浓度至42%v/v,即可获得更完全可靠的紫杉醇分离度如下: 关于沃特世XSelect&trade HSS PFP柱产品: 是目前市场上稳定性最好的、最具重现性的PFP(全氟苯基)柱 基于沃特世HSS(高强度硅胶)颗粒,有完全对等的ACQUITY UPLC亚二微米柱,可供未来无忧升级至UPLC技术平台 独特的PFP(全氟苯基)键合相对碱性化合物和平面状芳香族化合物具有独特选择性 (产品手册请见:http://www.waters.com/waters/library.htm?cid=511436&lid=134643659,欢迎垂询索取中文资料) [1] USP34, 3798, Assay of Paclitaxel Monograph. [2] USP34, 3799, Assay of Paclitaxel Injection Monograph.
  • 日本山善制备色谱再添重磅级客户
    日本山善(Yamazen Corporation)作为一家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专业快速分离纯化系统制造和运营商,其所开发的全自动中低压制备色谱系统YFLC AI系列自7年前推出后即广受各国科研人员欢迎。从小试到放大制备,从简单使用的手动纯化系统到新型方便的全自动触摸屏装备,山善为您提供全方位,考虑周到的选择。尤其是独一无二的双通道纯化系统,集两套系统于一体,双通道完全独立,经济实惠,更是风靡日本和北美市场,加之人性化的操作界面,环境友好的防护设计,为山善赢得了大批高需求的重要客户,迄今为止山善在日本已占领了75%的快速纯化系统市场,在美国也有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在通过欧盟CE安全认证后,山善开始启动其全球拓展计划,重点在全球著名制药和化工企业中推广双通道制备系统。   8月22日山善美国分公司与全球第三大制药厂商——赛诺菲安万特(Sanofi Avantis)北美研发中心签定了20套W-Prep 2XY双通道制备系统的合作协议,这是山善与这家总部位于法国的享誉全球的著名药业公司的第一次合作。为山善的全球拓展打响了第一炮。   附:山善全球重要企业大客户   阿斯利康制药集团(Astra Zeneca) 罗氏北美新药开发中心(Roche) 史克毕成药业(SK Beecham) 华生制药集团(Watson Pharmaceuticals) 维泰士制药集团(Vertex Pharmaceuticals) 美国基因技术公司(Genentech)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Shionogi)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Mitsubishi Chemical) 武田薬品工業株式会社(Takeda Pharmaceuticals) 大塚製薬株式会社(Otsuka Pharmaceuticals)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日本烟草公司) 味の素株式会社(日本最大的食品制造商)    山善最新设计AI-580单通道制备色谱 广受欢迎的W-Prep 2XY双通道制备色谱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