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硅产业

仪器信息网硅产业专题为您整合硅产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硅产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硅产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硅产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硅产业话题讨论。

硅产业相关的资讯

  • 沪硅产业产能升级!55亿元成立硅材料技术公司
    大半导体产业网消息,据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太原晋科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5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其他电子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太原晋科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太原市汾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据了解,太原晋科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硅产业集团(NSIG)旗下上海新昇半导体的下设全资子公司。今年6月,沪硅产业曾发布公告称,拟投资建设集成电路用300mm硅片产能升级项目,将分为太原项目及上海项目两部分进行实施,以扩大公司集成电路用300mm硅片生产规模,增加至120万片/月。公告显示,沪硅产业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新昇或其下设子公司与国家大基金二期、太原市汾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或其下设子公司共同出资55亿元,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太原晋科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公司实施集成电路用300mm硅片产能升级太原项目。太原项目计划投资91亿元,预计总产能目标为建设拉晶产能60万片/月(含重掺)、切磨抛产能20万片/月(含重掺),并推动300mm硅片技术不断升级迭代,以满足国内不同技术节点的工艺需求。而上海项目实施主体为硅产业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内容包括切磨抛产能40万片/月,投资金额预计41亿元。
  • 29.5亿,扩产,沪硅产业最新公告
    5月10日晚间,沪硅产业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芬兰Okmetic将进行投资扩产,预计投资总额约为3.8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元)。本次投资扩产旨在持续扩大沪硅产业200mm半导体特色硅片生产规模,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先进传感器、功率器件、射频滤波器及集成无源器件等高端细分领域的市场地位。作为沪硅产业200mm及以下抛光片、SOI硅片的布局载体,Okmetic始终专注于高端模拟芯片、先进传感器用硅片的利基市场,产品主要面向MEMS、先进传感器和汽车电子等细分领域,形成与全球行业龙头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技术水平和细分市场份额全球领先。随着本次增资扩产项目筹建,预计将形成313.2万片的200mm半导体抛光片年产能。在半导体硅片行业长期被全球前五大硅片厂商垄断90%以上市场份额的大背景下,根据年报显示,沪硅产业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4.9亿元、18.1亿元和24.7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分别约1.8%、2.3%和2.7%,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营业收入的增长,与公司200mm及300mm硅片业务收入及出货量密切关系。事实上,作为沪硅产业硅片业务的基石,200mm及以下产品(含SOI硅片)呈现出增长稳定、营收利润持续上升、产能利用率持续维持高位等特点。半导体硅片向大尺寸方向发展的路径不变,300mm半导体硅片仍为主流,但200mm半导体硅片市场仍稳定发展。200mm及以下产品凭借制程成熟、产品种类多样化等优势,满足包括功率器件、电源管理器、非易失性存储器、MEMS、显示驱动芯片与指纹识别芯片等产品应用。沪硅产业在公告中表示,伴随5G、汽车电子和物联网(IoT)设备等不断增长的需求特点,结合自身资源和子公司Okmetic在上述高端细分市场的优势地位,抓住当前市场机遇、加速200mm特色硅片扩产,是公司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举措,符合公司战略方向。经过多年发展,沪硅产业目标成为“一站式”硅材料供应商,产品涵盖抛光片、外延片、SOI硅片,并且在压电薄膜材料、光掩模材料等其他半导体材料领域展开布局,同时兼顾产业链上下游的国产化布局。本次增资扩产的子公司Okmetic主要生产经营地在欧洲,子公司新傲科技、上海新昇、新硅聚合主要生产经营地在中国大陆。沪硅产业现已实现较完整的全球化布局,供应链和客户遍布全球,成为国内半导体行业国际化较高的企业。
  • 开化打造硅产业检测服务平台
    自去年以来,开化县在单晶硅行业积极开展质量管理,落实对企业的帮扶措施,集中解决了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标准不统一、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推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帮助企业夯实质量基础,开化县质监部门牵头成立了技术专家组,每月都召开质量管理座谈会和专家诊断会,对企业存在的工艺技术、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诊断 并在单晶硅生产企业中大力推广5S现场管理及QC小组活动,共为30多家企业培训质量管理人员100多名。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建立了12个QC小组,研究成果达14个。   针对企业在检测方面存在的“简单设备重复投、贵重设备投不起”的现象,开化县质监局着手打造硅材料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该平台的建设主要是围绕硅企业在成品质量、原材料质量把关以及工艺控制方面的检测技术需求,积极鼓励并帮助硅单晶龙头企业开展国家实验室认可活动。目前,该检测机构已完成实验室的改造和大部分检测用仪器设备的采购,实验室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将为园区广大企业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 金义博参加2017中国铸造硅砂产业发展论坛
    无锡市金义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参加在彰武县政府宾馆举办的2017中国铸造硅砂产业发展论坛, 会议时间:8月18日-19日,会议地址:彰武县彰武镇人民大街53号。 金义博公司参展产品是:TY-9000型全谱直读光谱仪、W2型全谱直读光谱仪。 无锡市金义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此次参展以拓宽视野,开启思路,学习先进,交流合作为主,充分利用本次参展机会,与前来参观的客户和经销商进行交流,沟通、洽淡,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无锡市金义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全谱直读光谱仪、TY系列光电直读光谱仪、CS系列红外碳硫分析仪、TY系列ICP光谱仪、CSI-3000型炉前碳硅分析仪、CA系列智能(高智能)多元素分析仪、DT系列炉前数据传输及管理系统、TY系列分光光度计。 会议期间联系人: 梁华斌 电话: 18806185825欢迎新老客户前来咨询!关于金义博无锡市金义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荟萃了众多高科技人才和行业精英致力于材料检测的发展和应用。专业制造系列直读光谱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X荧光光谱仪、红外碳硫分析仪、金相分析仪、无损检测设备以及湿法分析仪器等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铸造、机械、建筑、大专院校、石油化工、质量监督及进出口商检等领域。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136-9009
  • 盛鑫半导体大尺寸硅外延材料产业化项目首批设备入场
    近日,南京盛鑫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大尺寸硅外延材料产业化项目实现首批设备入场。中电材料消息显示,该项目是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建设的地标性项目,将建设外延主厂房、晶体加工厂房、综合试验楼、动力站等相关建筑,主要从事大尺寸硅外延片和三代半导体外延片生产。去年4月,南京盛鑫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举行大尺寸硅外延材料产业化项目开工仪式。当时消息称,该项目将分两期实施,项目一期投资13.6亿元,建设8-12英寸硅外延材料和第三代化合物外延材料产业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在南京市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中,南京盛鑫集成电路外延材料产业化项目在列。
  • 打造千亿元硅产业:安徽省石英砂及制品检验中心成立
    近日,安徽省质监局以皖质函〔2011〕21号文批复,同意在凤阳县成立安徽省石英砂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千亿元硅产业培育工程,是滁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凤阳县丰富的石英砂资源,加快推进硅(玻璃)产业优化升级,奋力打造“千亿滁州”,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性举措。而建立省级石英砂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可以及时有效地开展石英砂及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和企业产品委托检验、鉴定等,将为凤阳县打造千亿元硅(玻璃)产业规划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和保障,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徽省石英砂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2008年12月通过省质监局批复同意筹建,并于2010年12月3日通过省局专家组的资质认定和验收。中心共占地12.75亩,总建筑面积4800多平方米,总投资1266万元。已通过9个项目、94个检验参数的认证,项目分别是:石英砂、日用保温容器、平板玻璃、机吹玻璃杯、机压玻璃杯、人工吹制玻璃杯、啤酒瓶、太阳能热水系统、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
  • 活动回顾|祝贺2021年中国硅业大会暨第三届新能源材料(硅基)产业技术高层交流会圆满结束
    12月23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云南曲靖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年硅业大会“在云南省曲靖市落下帷幕。东西分析应邀出席了此次大会。会议现场硅产业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工业硅细分产品为合金硅、有机硅、多晶硅等产品,其上游为如硅块、热电、还原剂、石油焦等化工原料制造业,其下游主要为电子器件、日化产品、光伏、半导体、汽车制造等。其应用已经渗透到信息产业、新能源等相关行业中,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中国硅业大会正是我国硅业研讨产业发展大势,促进企业深度交流与合作、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盛会。此次大会分别安排“硅业大会“、”硅业分会第四届二次理事会“、”高纯晶硅材料分论坛“、”工业硅有机硅材料分论坛“、”晶硅光伏产业分论坛“等多个主题活动。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相关生产企业、设备制造、辅助材料生产商、金融机构、相关媒体等领导和代表逾300人参会。 东西分析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民营企业之一,研发生产科学分析仪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涉及光谱、色谱、质谱等系列上百款产品,可为硅产业原材料、制备加工工艺过程、中间体及成品等各环节质量控制提供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气质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分析检测设备、相关解决方案及技术支持。ICP-77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7760HP全谱直读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AA-7090塞曼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GC-MS 3200气相色谱(四极)质谱联用仪为期三天的研讨会很快就结束了。本届会议不仅为企业代表提供了交流平台,也就新环境下硅产业的健康发展等热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起到了行业盛会交流、服务和指导的作用。东西分析愿与硅产业的同仁一道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硅产业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 泛林硅部件推动产业发展
    刻蚀一直是硅芯片制造的一道重要工艺步骤。为了制造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各种功能日新月异的电子设备,如今芯片制造商越来越需要采用极高深宽比的刻蚀工艺来生产3D闪存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芯片。这种情况下,对刻蚀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泛林提供的高性能刻蚀设备已经成为实现这些工艺的有力保障。这些设备涉及等离子刻蚀,设备中加入了构造精密的刻蚀反应腔室。组成这种腔室的部件必须能承受强等离子化的严峻考验。一直以来这些部件均以陶瓷为原材料,因为陶瓷面对最激烈的刻蚀更为坚固,但其缺点在于容易导致缺陷。此外,被刻蚀硅晶圆与陶瓷元件的电性差异也使得靠近晶圆边缘的等离子体很难控制,因而影响良率。相对于陶瓷,硅材料不会有缺陷,电特性也与晶圆相同,因而能够精密控制哪怕处于边缘的等离子体,良率也会因此提升。硅部件与硅晶圆的区别虽然都以硅为材料,但制造刻蚀腔室部件和制造晶圆不同,两者面临的挑战有很大区别,需要用到不同的专业方案。硅部件具有复杂的3D 特征,包括高深宽比的孔洞、螺纹螺孔和开槽。众所周知,易碎是硅材料的一大特点,因此需要真正创新的技术才能用硅打造出具有前述特征并完善最终部件的表面。刻蚀腔室部件对大块硅材料的要求也与晶圆不同。晶圆用硅锭的块状缺陷率要求不是很高,因为相关工艺和电子活动只在材料表面进行,晶圆内部的块状缺陷不会造成影响。相比之下,用来制造腔室部件的硅锭必须具有极低的块状缺陷率,因为激烈的等离子刻蚀过程会磨掉数毫米的材料,这样内部的缺陷就会暴露,晶圆的良率也会因此受到影响。用来制造部件的硅锭要远大于用来制造晶圆的硅锭,并且这些硅锭的体积还要适应腔室的尺寸和制造的部件,也就是说无法用标准的设备来切割这些硅锭和完成表面抛光。硅部件 —— 泛林的重要业务‍泛林的硅部件由其子公司Silfex制造,相关规格均优于竞品。由于泛林同时提供刻蚀设备及其内部的零部件,设备制造团队可以随时向部件团队传达需求,通过紧密协调持续优化部件性能。所有部件均经过精心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其在等离子刻蚀工艺中的使用寿命。客户可以在降低维护成本的同时提升刻蚀设备的正常运行时间,从而有效提升其制造业务的盈利能力。泛林将硅部件视为重要业务。通过推动相关材料的创新,泛林能够提供更优秀的刻蚀设备,在满足高深宽比相关苛刻要求的同时保障卓越性能和成本效益。对泛林来说,在零部件领域的卓越表现是公司能保持领先的众多因素之一。
  • 创新助推环保产业发展 新视角与世界环保接轨
    为推进环境监测领域技术,搭建企业展示与交流平台,天虹于2018年6月8日受邀参加主论坛“2018环境监测与服务创新论坛”,通过思想互动、观点触碰,共同促进环保产业升级,扎实推进环境监测行业发展。 大会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罗毅主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柏仇勇、中科院安光所刘文清院士出席了此次大会并对中国环境监测现状和监测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刻剖析。 武汉天虹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环境监测行业的先导者,应邀参加此次论坛,并在“环境监测行业自律公约承诺仪式”上,郑重承诺,遵守《环境监测行业自律公约》,诚信经营、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武汉天虹董事长李虹杰应邀在主论坛发表了《空气质量监测中“标准状态”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及建议》的专题报告,先声夺人,引起了环境监测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获得了与会人员的好评与认可。 李总在报告中分享了三方面: 一、在进行大气环境监测时,为进行比较和统计,都是将不同工况污染物浓度换算成同一温度下(一般是标况)的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计量。不同国家或组织定义的气体标准状态有所区别,其气体质量浓度也不同,在标准状态为273K,101.325kPa条件下其气体质量浓度比标准状态为298K,101.325kPa高9.16%。不管是颗粒物浓度值还是气体污染物浓度值,在与国际进行接轨时都可以采用系数修正的方式进行修正。再与国际进行比较。 二、各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主要参考WHO目标值确定的,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其标准状态为273K,101.325kPa,美国、日本等规定的标准状态为298K,101.325kPa。在同一标准状态下,我国空气污染物浓度阈值低于WHO参考值,其NO2浓度标准严于美国、欧盟,PM10、PM2.5浓度标准严于美国,但若根据各国标准状态进行对比,我国NO2浓度限值和欧盟相同,PM2.5与美国持平。这种由于标准状态不同导致的差异最终会导致对比结果的失真。 三、我国年平均温度在8℃以上,高于0℃,适用于298K,101.325kPa标准状态,建议中国能够修订空气质量标准及相关气体检测方法中的标准状态。 结语:由于标态定义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环境状况下的同一实测结果进行标化计算后的污染物浓度却不相同,达不到可比性的基本原则。因此,建议我国在未来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所采用的标准状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 实现药物研究/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张贵民拿下最高奖励
    6月22日,站在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的领奖台上,张贵民讲起自己的科研故事:“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在科研上没有捷径可走,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 ”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精准概括了这位兼具科学家与企业家气质的鲁南制药集团党委书记30年的科研路。山东省科技厅向科技日报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张贵民以第一发明人获发明专利219件,集成与创新开发50余种国家级新药,并斩获了一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五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从车间一线技术员做起,做到中试车间负责人,再到科研部部长、总工程师,直至成为鲁南制药掌舵人,张贵民岗位在变,科研二字贯穿始终,核心使命便是药物研究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  投身自主研发的深水区  瑞舒伐他汀钙,国际公认的强效调脂药。在张贵民心中,这是其“意义最重的一项成果”。但在2008年之前,它的技术核心在国外,国人想用,只能多花钱。  张贵民不服气,扔下一句“必须打破核心在国外的残酷现实”,便投身自主研发的深水区。  10年,3653天,87672小时。要绕开国外成熟的技术壁垒,另起炉灶研发新药,难度可想而知。没有节假日,没有黑夜白昼,直面一个接一个难以攀越的科研山头。同事们感叹:“他几乎付出了所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理念早已在内心扎根之后,所有的难题都在为科研者加冕桂冠做铺垫。最终,张贵民带领团队破解了瑞舒伐他汀钙母核中间体嘧啶化合物的新合成工艺技术、亚稳态溶液无定型粉末结晶技术、对映异构体杂质确认等多项技术难题,成功构建了瑞舒伐他汀钙新制备体系,实现了规模产业化。  创新需要十年磨一剑?张贵民说,他给很多科研项目的定位是“二十年磨一剑”“三十年磨一剑”,甚至“终生只研究一种产品”。  当上述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张贵民作为第一完成人站在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时,他告诉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不忘前人征途夜,盛事顺遂赴朝阳。深耕创新,这是张贵民的初心,更是他的追求。  在鲁南制药采访,记者对其三块牌子印象深刻,它们是三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手性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中药制药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家科技型民企同时拥有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的三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凸显其功底和实力。对校办企业出身、已走过54年风雨历程的鲁南制药来说,基业长青背后,利用大平台做出大事业,“搭平台—引人才—做项目—出成果—推产业”的逻辑非常清晰。  狠抓科技创新的“牛鼻子”  科研活动是人类特殊的创造性劳动,科研活动的成功与否,不仅仅看个体,更是大量科技人员协同攻关,取决于科研团队的最佳配置,更取决于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记者发现,在鲁南制药,待遇最高的是科研人员,设施最好的是科研中心,科研经费没有上限,是名副其实的“科研特区”。他们每年将销售收入的7%以上,甚至最高达18%的资金投入研发,并且“上不封顶”。  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下,他们筑巢引凤,培养和造就人才,发挥人才价值,60余名博士、1700余名硕士的科研队伍,为企业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13年前,鲁南制药时任掌门人赵志全研究员获得了山东省科技最高奖;13年后,张贵民又获得山东省科技最高奖。同一企业,前后两任掌舵人同获科技最高奖,在山东科技奖励史上,前所未有。  而他们的共同之处便是对科技创新的坚守和支持。从车间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企业掌门人的张贵民明白,狠抓科技创新便抓住了企业发展的“牛鼻子”。  鲁南制药最初是知识分子办厂,赵志全、张贵民都是科研人员出身,他们对科研及创新的重视很自然地得到了传承。正是这种根植于企业内部的创新基因,使得鲁南制药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造就了如今数百亿规模的传奇。  不过,创新者的追求永无止境。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上市就是一个药品的终点,但张贵民说,这只是开始,其背后的研发依然不会停止。正是这种不懈追求,让走过半世纪之后的鲁南制药仍然保持着青春,并让张贵民走上了山东科技最高奖的领奖台。
  • 朱新勇董事长出席青岛人大丨实体经济春归,科技产业向阳
    4月15日上午9点,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市人民会堂隆重开幕,市长赵豪志代表青岛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市人大代表,肩负全市人民的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岛市人大代表朱新勇出席会议听取政府报告并接受会后采访。对青岛来说,今年的两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青岛市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青岛确立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力争生产总值迈上2万亿元台阶,努力打造拥有雄厚实力、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展现国家形象的高能级城市。聚焦2022青岛发展目标,再结合盛瀚自身的发展需要,我们惊喜地发现,在2022年实体经济和高新技术企业将真正驶入快车道,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在2022年将——聚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实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加快推进总投资4137亿元的227个工业重点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十大千亩新兴产业园区。聚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培育1500家专精特新企业,市级科技创新资金投向企业比重提高到90%以上。实体经济春归,改革创新并重从工作部署看发展路径,青岛将“实体经济”放在首位,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根基和进阶升级的核心引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青岛注重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节点作用,注重民生福祉的不断增进,让城市发展承载起更多主体的梦想与期待。在采访中,朱新勇董事长表示政府报告非常务实,发展目标与实现路径十分明确。政府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这为实体经济和高科技产业带来了春天。作为实体经济企业主,也会将重点继续瞄准人才引进以及提高科研投入上,提升产、学、研的合作力度和落地成效,真正为青岛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致力于将色谱技术“中国智造”发扬全球的民族企业,目前已实现100%全产业链自主国产,并将盛瀚的离子色谱仪远销全世界62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在自主创新上深耕细作,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也始终稳扎稳打、砥砺前行。风雨二十载,初心梦将圆2022年即将迎来盛瀚成立20周年的庆典。站在市党代会、市两会的新起点,站在盛瀚20年继往开来发展的新台阶,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中,盛瀚正在加速驶向“全球两大IC品牌之一”的发展目标,真正成为引领离子色谱发展浪潮的掌舵人!
  • 美康生物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7.83% 全产业链布局临床质谱发展
    10月25日,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康生物”)公布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01亿元,同比增长10.45% 实现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17.83%,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更是已超去年全年。  据市场公开消息,从目前已公布前三季度报告或业绩预告的医疗上市公司来看,绝大部分公司实现业绩增长,行业景气度持续走高。专注于体外诊断行业的美康生物成绩单也表现亮眼,业绩实现稳健增长,仅从第三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1亿元,同比增长1.77% 归母净利润5689.38万元,同比增长43.65% 扣非归母净利润5683.66万元,同比增长37.73%。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体外诊断行业迅猛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容,加之新冠疫情倒逼我国加速医疗改革,“医疗新基建”逐步拉开序幕,体外诊断企业迎来新的时代发展机遇和挑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国内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45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864亿元,2022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445亿元,2019-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70%。  美康生物作为体外诊断行业的佼佼者,自设立以来深耕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诊断服务,自主产品涵盖生化、化学发光、质谱、血细胞、POCT、分子诊断、尿液、VAP/VLP血脂亚组分、原材料等多个技术平台,是国内体外诊断生产企业中产品平台搭建最完整、产品品种最为丰富的企业之一。美康生物积极把握时代机遇,坚持自主研发与创新,对现有产品线进行升级,并持续加大对化学发光、VAP/VLP血脂亚组分、质谱、分子诊断、抗原抗体、诊断酶等领域的研发投入。  随着精准医疗的快速发展,作为精准医疗前提的精准诊断,也迎来发展机会。据券商研报显示,2020年中国质谱仪市场规模达142.2亿元,2015-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44%。该行预测在中性预期下,2025年中国临床质谱检验市场将达到154.62亿元。我国临床质谱市场规模一片蓝海,逐渐成为精准医疗领域下又一黄金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美康生物早在2010年便开始自建质谱平台,分别于2018年、2021年与美国专业质谱厂商赛默飞公司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借助与赛默飞的合作在质谱仪器生产、试剂盒研发方面的优势,取得多项质谱系列产品注册证,并开展维生素、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胆汁酸谱、儿茶酚胺、抗精神类药物浓度等临床质谱检测服务。目前,美康生物已逐步完成临床质谱上游做标准、中游做产品、下游做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巩固公司“体外诊断产品+诊断服务协同发展”的独特优势,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 聚集60余家企业、去年规上产值达71亿元,集群式发展助推松江科学仪器产业迈上新台阶
    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以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为主阵地,并由其牵头形成的松江区科学仪器产业集群,已聚集60余家相关企业,2021年规模以上产值达71亿元。而随着公共实验室作用的发挥,以及与上海市仪器仪表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等举措的推进,松江区科学仪器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成为推动松江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行业领军企业集聚在位于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的上海仪电分析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技术人员正在调试一台台精密科学仪器。作为一家成立于1952年的“老字号”分析仪器企业,上海仪电始终坚持走中国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制之路,在分析仪器领域深耕细作,所生产的气相色谱仪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二、上海第一,火焰光度计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首位,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系列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也在全国名列前茅。作为分析仪器行业的“拓荒者”,上海仪电最新研发的气质联用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升级款代表了当今国内先进水平,也进一步展示了这家“老字号”仪器企业的“仪”技之长。“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水质及室内空气检测,产品整机做了智能优化,占地更小、结构更紧凑、外观更美观,用户体验感大幅提升。”公司市场经理曹永坤介绍。作为分析仪器行业的“拓荒者”,上海仪电最新研发的气质联用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升级款代表了当今国内先进水平,也进一步展示了这家“老字号”仪器企业的“仪”技之长。“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水质及室内空气检测,产品整机做了智能优化,占地更小、结构更紧凑、外观更美观,用户体验感大幅提升。”公司市场经理曹永坤介绍。上海仪电是松江科学仪器产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据了解,目前,松江区已经有60余家科学仪器相关企业,2021年,科学仪器制造业规模以上产值达71亿元,占全市科学仪器规上产值15.4%,形成了以分析仪器为主,涵盖计算仪器、医学诊断仪器、电子测量仪器和特种检测仪器等领域科学仪器的产业集群,是国内科学仪器产业的重要聚集区。集群优势有力凸显科学仪器产业的发展需要各企业持续创新,也有赖于产学研的协同合作,还需要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为此,松江区通过与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之间的战略合作,以及运营公共实验室等有力举措,不断促进科学仪器产业更好地实现集群式发展。在近日召开的松江区科学仪器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上,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与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达成了战略合作。上海市仪器仪表研究所是相关领域资深专业的科研院所,在平台建设、科研和行业标准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启迪漕河泾(上海)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延军介绍,园区与研究所将在专业平台建设、科研资源引入、产业联盟建设、产业集群培育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松江区科学仪器产业集群加速迈上新台阶。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交流合作,园区还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上海分析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清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东华大学检验检测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设备处,共建松江区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与松江食品药品检验所合作,建立松江区科学仪器示范应用基地,建立国产仪器设备“进口替代”验证评价体系。投资2000万元,引进60余种专业实验器具,如今,在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占地2200平方米的绿色公共实验室及共享研发空间已成为科学仪器初创企业发展的最佳伙伴。张延军介绍,实验室目前初步建立化学、材料、生物、原型化四个功能实验室,并组建了专业的技术团队,初步完成分析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除了公共实验室,园区还设立了占地200平方米的科学仪器展厅,展示上海仪电、日旭科技、美谱达仪器、紫红光电等松江优秀科学仪器企业的硬核产品。与此同时,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还致力于搭建集群企业技术和互通平台。在园区的牵线搭桥下,园区科学仪器“老牌”企业天美仪器与新兴企业恒析分析仪器在产销方面开展了合作,由天美生产的气质联用仪与恒析生产的全自动二次热解吸仪联合投放市场,已初步获得市场认可。
  • 重磅归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盛大开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3月1日,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指导,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主办,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CHInano 2023)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当天上午,本届纳博会开幕式和大会报告在A馆会议室隆重举行。开幕式现场本届纳博会为期3天,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微纳制造、纳米新材料、纳米大健康等热门领域,开设1场大会主报告、11场专业论坛、344场行业报告、22000平米展览、2场创新创业大赛,包括19位院士在内的300余位顶级专家、行业精英齐聚一堂,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集中亮相,为大家奉上一场干货满满、精彩纷呈的科技盛会,推出专业论坛、创新赛事、沉浸式游学等系列活动,全方位释放大会红利,推动产业生态建设,共绘美好发展蓝图。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倪乾 主持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 沈觅 致辞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原副司长、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会长 姚为克 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蒋庄德 致辞‍开幕式由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倪乾主持,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沈觅,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原副司长、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姚为克,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副理事长蒋庄德院士分别致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李珂致辞结束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珂在会上发布了《2023年中国MEMS十大园区报告》,重磅公布了2023年中国MEMS十大园区排行榜,其中苏州工业园区位列榜首。李珂在报告中提出MEMS传感器园区发展建议并表示,MEMS传感器产业园区要注重载体平台建设,向创新型园区、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建设MEMS传感器产业生态。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副主任、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院长 徐科随后,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副主任、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院长徐科在开幕式上发布了《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揭榜挂帅项目指南》。项目榜单聚焦第三代半导体领域未来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将对MicroLED与新型显示技术、高功率蓝绿光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与应用技术、宽频谱射频测试技术与相关装备、面向功率电子应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技术和深紫外发光器件与应用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展开重点攻关。重大招商项目签约仪式高质量项目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大会期间,纳米技术与应用领域10个重大项目以及5G通讯用滤波器等10个第三代半导体领域重大项目签约。此次签约的项目涵盖纳米新材料、微纳制造、能源环保、第三代半导体关键赛道等融合和前沿方向。签约仪式后,开幕式进入最后环节,众多与会嘉宾上台进行启动仪式。开幕式结束后,大会进去主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主任郝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欧洲光子产业联盟(简称EPIC)总干事卡洛斯李(Carlos Lee),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MEMS与传感器产业联盟执行董事蒂莫西布罗斯尼汉(Tim Brosnihan),以及MolecularVista公司工程副总裁托马斯r阿尔布雷希特(Thomas R. Albrecht)带来5场精彩报告。‍报告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主任 郝跃报告题目:第三代半导体科技与产业发展郝跃院士在报告中表示,全国各地发展宽禁带半导体产业的热情高涨,有过热趋势,进一步发挥好国家对第三代半导体产线窗口指导的作用。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建议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的力度,依靠科技持续推动产品的发展。应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避免恶性竞争,没有利润是不可能支撑科技和产业持续发展的。发挥第三代半导体国创中心对产业化的支撑作用 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对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的攻关与引领作用,真正实现产学研的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发展。报告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李景虹报告题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化学测量学瘟疫是人类跗骨之毒,天花、流感、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估计,目前还有约160万种未知的野外病毒存在,其中很可能存在致病性和传播力更强的病毒。病原体快速检测和病原学分析的的化学测量学方法是应对突发性烈性传染病的战略性技术储备。李景虹院士在报告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SARS、新冠、猴痘疫情等)中快速、灵敏、便捷检测病毒并获取特异性生化信息的重要性,分享了SARS病毒抗原免疫检测、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株的快速检测、猴痘病毒的基因进化监测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并为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报告人:欧洲光子产业联盟总干事 卡洛斯李报告题目: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Micro and Nano Photonics European Ecosystem欧洲光子产业联盟(简称EPIC)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子产业协会,代表33个国家的近800个成员,EPIC 90%的成员是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卡洛斯李在报告中介绍了欧洲欧洲微纳米光学的行业现状、挑战和机遇,让我们看到了欧洲光子产业联盟支持和加强对充满前景的生态系统的努力。报告人: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MEMS与传感器产业联盟执行董事 蒂莫西布罗斯尼汉报告题目:Market Developments in the World of MEMS & Sensors在过去的几年里,MEMS显示了巨大的增长(10%+17%)。现在有所放缓,但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220亿美元大关, 年复合增长率约9%。RF、麦克风和惯性MEMS仍然是大批量产品,并继续强劲增长。计时、超声波、OIS和微型扬声器是值得关注的新兴市场。蒂莫西布罗斯尼汉先生在报告中分享了国际传感器行业协会在传感器产业发展方面的愿景和解决方案,深入分析了传感器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报告人:IBM微硬盘发明者&原子力显微镜开创者&Molecular Vista公司工程副总裁 托马斯R阿尔布雷希特报告题目:IR Photo-induced Force Microscopy: Infrared Spectroscopy with Nanometer-scale Spatial Resolution for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托马斯R阿尔布雷希特的报告中,通过各种有机、无机和生物药品的示例,展示了红外光诱导力显微镜的能力和如何利用IR PiFM解决工业和制造问题。 展会掠影
  • 国家硅材料质检中心落户东海
    选址于东海县的国家硅材料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近日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启动建设。东海水晶、石英储量丰富,拥有硅资源加工企业500多家,硅材料产品1000多个品种,硅产业年产值已突破130亿元,成为我国硅材料领域的重要高新技术和产业集聚区。
  • 晶龙携手世界500强建硅材料实验室
    笔者近日从我省光伏产业巨头晶龙集团获悉,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经过对中国市场的长期考察,十分看好晶龙集团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优势,日前选定在晶龙集团建立硅探针材料实验室。   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和高科技技术服务企业,营业收入连续9年在半导体生产设备领域名列第一。晶龙集团是国家火炬计划太阳能硅材料产业基地,年产单晶硅5000余吨,产量连续8年居世界之最。企业成功研发了二极管单晶可循环生产工艺。晶龙生产的太阳能级、半导体器件级和集成电路级硅单晶在业界享有盛誉。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决定投资在晶龙集团建立半导体专用部件实验室和检测室即硅探针材料实验室,标志着晶龙集团真正成为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在中国的供应商。
  • 2021北京水展重磅归来,再度探讨北水处理产业发展之路
    北京国际水处理展览会(简称:北京水展)是华北地区超大规模的水处理商贸交流平台,将于2021年10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再度扬帆起航。坐拥2.5万平米展示面积的北京水展由环保水处理、膜与水处理、净水、水环境综合治理、泵管阀、仪器仪表、空气净化及新风7大主题展区组成,2021年预计将汇聚800多参展企业和超过2万件展品,更吸引逾3万专业观众。   2021北京水展将与中国膜工业协会、浙江省膜产业协会、中科安化工业技术中心,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森德(中国)暖通设备、《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山东家电净水专委会等多家行业协会、媒体及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深入探讨膜与市政水处理、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化工废水处理、智慧建筑与数字化应用,净/饮水设备经销运维等时下热门话题,共话行业现状,把握未来趋势。   多场精品论坛亮相北京水展,探讨华北水处理产业发展之路  2021膜术师论坛(市政主题)HOT   膜技术应用于市政水处理中,特别是提标改造促生了大量的膜法水厂。这些年来,这些项目到底运营得好吗?这些年来,针对市政水处理的需要,膜性能有了哪些方面的改进?涌现出哪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思路?中国膜工业协会将于10月10日举办“2021膜术师论坛”,主题定为“膜与市政水处理”。话题涉及膜技术在市政水处理行业的应用前景、政策趋势;水厂膜系统远程控制与网络化运营管理新思路;新型膜技术在市政污水提标增效、水厂改造中的应用案例;膜前预处理及膜后深处理的新技术与新工艺以及市政水处理运营管理经验分享等多个话题。   2021第一届全国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高端论坛 NEW   为深入落实《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由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水处理技术》杂志联合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膜产业协会等单位共同组办的“2021第一届全国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高端论坛”定于10月10日北京水展同期同地召开。论坛将围绕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使命,聚焦污水循环再生利用目标,从政策服务、技术创新、工程应用到装备制造广邀业界权威学者或名企高管展开专题研讨,深剖工业污水、城镇污水及农村污水等关健领域治理路径,领先推广提质利用成果,以科学行动助推污水资源化利用高质量发展!   2021化工废水处理技术交流研讨会 NEW   化工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往往不可能用一种处理单元就能够把所有的污染物质去除干净,一般一种废水往往需要通过由几种方法和几个处理单元组成的处理系统处理后,才能够达到排放要求。北京中科安化工业技术中心将于10月10日召开“2021化工废水处理技术交流研讨会”。会议将围绕化工废水膜分离、结晶及蒸发结晶、超重力及其它废水技术展开深入交流,旨在为化工行业人士搭建一个废水处理技术的交流研讨平台。   2021智慧建筑与数字化应用产业论坛 NEW   从住有所居到居有其美,印证了新时代、新环境下的健康舒适家居行业的发展路径必然是“产品系统化、系统集成化、集成智能化、智能标准化、标准一体化”。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净化与新风委员会、舒适家居分会、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建筑五金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国家节水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联合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森德(中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隆重召开“2021智慧节能建筑与数字化应用产业发展论坛“。现场将发布住建部《首批中国智慧节能建筑与数字化技术示范产品选型手册》阶段报告,探讨智慧冷暖舒适系统(供冷、供暖、新风、净水、智能控制等)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与发展等话题。。届时大会将邀请地产公司、设计单位、大型建筑工程企业、家装公司以及物业公司等代表,无缝对接上下游产业资源、项目工程、城市更新行动旧改项目、设计院所产品选型等需求。   2021现制现售水行业发展论坛 NEW   现制现售水行业发展多年,目前大多社区和农村都已经安装售水设备,其低廉的价格、便捷的饮水方式已经被大众所接受。随着全国各地方现制现售水行业政策法规的出台,现制现售水行业将进入规范化发展,为了促进现制现售水行业健康发展,主办方决定于10月10日北京水展期间举办“2021现制现售水行业发展论坛”,话题涵盖卫生监督政策解读、富氢现制现售水机发展方向分析、智慧售水与大数据及媒体资源综合运用,爱心水站模式分析等。届时,将邀请行业专家、行业代表性企业、行业优秀运营商现场分享,欢迎行业人士踊跃参加。
  • 国内唯一多晶硅国家级实验室落户中冶
    国内唯一一家多晶硅行业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于1月22日在中冶恩菲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设立。   该实验室将针对制约我国高纯多晶硅大规模生产的瓶颈,开展多晶硅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开发研究大规模、低单耗、高品质的高纯多晶硅清洁生产工艺,不断完善提升多晶硅高技术产业化技术体系中的节能技术、环保技术、降耗技术、大规模高品质生产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技术。研究制定多晶硅产品(产业)标准及其检测分析相关标准。在事关多晶硅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要技术和装备方面进行超前研究、研发,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晶硅生产技术体系。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引领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的方向。
  • 投入数千万元 东海建国家硅产品质检中心
    日前,江苏省质监局在连云港市东海县举行国家硅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项目论证会。该项目建设方案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以及硅材料领域的专家审核。   东海县已投入数千万元,建成了近万米的科技检测检验大楼,目前初步具备了石英原石、石英玻璃、碳化硅、熔融石英、硅微粉等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该中心的建设将提升我国硅材料产品质量检验、科研、标准制修订和技术服务能力。   东海县水晶、石英储量丰富,有硅资源加工企业500多家,拥有硅材料产品1000多个品牌,硅产业年产值已经突破130亿元。近年来,该县争取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5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4项,共投入资金18亿元。东海县硅产业先后被列为“国家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全国百佳产业集群”、“国家火炬计划(东海)硅材料产业基地”等,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硅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和产业集聚区。
  • SGS首次研制工业硅国家标准样品获标样委认可
    近日,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样品鉴定会上,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SGS研制的三个工业硅国家标准样品获得标样委鉴定认可。SGS首次主持研制国家标准样品即获成功,标志着其标准样品研制的整体实力和综合水平迈向了新台阶。SGS标准样品的覆盖领域进一步拓宽,也体现国际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工业硅生产,贸易行业内的技术权威性,先进性和扎实的技术研发实力。  工业硅是现代工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必不可少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信息产业、钢铁冶炼和电子电气行业等领域。虽然我国硅产量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工业硅标准样品在牌号Si1101等硅含量高于99.60%的区域,几乎没有标准样品覆盖 ,严重制约了我国硅产业的健康发展。众所周知,标准样品在建立测量结果溯源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使得检验、分析和测量以及实验室间测量值的互相传递成为可能。科学研制工业硅标准样品,完善工业硅标准样品体系,针对工业硅在生产、贸易过程中的杂质元素进行规范检测和有效质量控制,对于硅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长远的现实意义。SGS矿产部专家参与评审  SGS矿产实验室科研人员结合我国工业硅产业的实际市场需求,根据GB/T 2881-2014 《工业硅》对于主要杂质元素的分布梯度要求,借鉴国内外研制经验,反复摸索试验,克服各种困难,牢牢控制住标样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关键环节,经过长达两年的数据积累和分析测试,最终完成了一定化学梯度分布的三个工业硅标准样品的研制和定值。  这样的技术成果,为SGS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不论是在国际贸易环节的质量验证,还是行业生产环节的质量技术支持,或者贸易品质争议中的仲裁服务,储备了核心竞争力,主导和占据市场领先地位,提供国际认可的,具有高度权威性和技术领先性的质量技术服务。  SGS矿产实验室分布在中国的有13个能源实验室,5个综合实验室,沿海经济圈呈全网络覆盖式发展,并拥有分析测试服务、冶金选矿服务、实验室咨询服务、培训服务等全产业链服务优势。SGS矿产实验室引进一流的仪器设备及其内部卓越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精确把控服务模块的每一个环节。  关于SGS  SGS是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是公认的质量和诚信的基准。SGS集团在世界各地共有85,000多名员工,分布在1,800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构成了全球性的服务网络。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SGS集团和隶属于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中国标准技术开发公司共同于1991年成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全国已建成了50多个分支机构和100多间实验室,拥有13,000多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  在中国,SGS的服务能力已全面覆盖到工业及建筑业、汽车、矿产、石化、农产及食品、纺织品及服装鞋类、电子电气、轻工家居、玩具及婴幼儿用品、生命科学、化妆品及个人护理产品、医疗器械等多个行业的供应链上下游。凭借全球化技术优势和本地化服务理念,我们不断创新,通过一流的检测、认证服务,致力在企业组织、政府和个人间传递信任,更助力本土及全球客户加速业务成功、提升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 26.81%!中国创造硅太阳能电池效率新世界纪录
    11月19日,隆基绿能(601012)在第十六届中国新能源国际博览会暨高峰论坛上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并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的最新认证。据了解,新纪录是继2017年日本公司创造单结晶硅电池效率纪录26.7%以来,时隔五年诞生的最新世界纪录,也是光伏史上第一次由中国太阳能科技企业创造的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推动光伏产业降本增效“世界太阳能之父”、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马丁.格林11月19日通过视频宣布,隆基绿能26.81%的电池效率是目前全球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不分技术路线)。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表示:“提升转换效率、降低度电成本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太阳能电池效率是光伏科技创新的灯塔,每一次0.01的突破都充满挑战。尤其是晶硅电池在目前的光伏市场中占比近95%,所以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极限效率决定了、也展示了光伏技术的发展潜力和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在整个光伏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张玉卓表示,此次打破世界纪录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不仅充分彰显了我国光伏企业硅太阳能电池制造的科技实力,也有力提振了我国在更多科技领域走向世界前列的信心和决心。记者了解到,光伏制造业和光伏设备行业的高弹性与高估值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降本增效过程中众多颠覆性技术创新带来的价值重塑。HJT(异质结)是未来具有想象力的技术路线,而发电成本则依赖于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隆基绿能此次公布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科技支撑。近期连续三次刷新世界纪录据了解,此次突破世界纪录的隆基绿能高效晶硅异质结电池研发团队从2021年6月至今,不断打破并刷新原先的硅异质结电池世界纪录,从25.26%提升到26.81%,实现了一年四个月的时间里绝对值增加1.55%。尤其是在一个多月时间内,隆基绿能就分别以26.74%、26.78%、26.81%“连中三元”,刷新硅太阳能电池效率新纪录,再次印证了隆基绿能持续聚焦科技研发,推动产业进步的决心。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成熟的技术和全硅片大面积的世界纪录在整个光伏技术开发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隆基绿能此次突破硅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纪录也受到了来自国际能源署、全球能源转型委员会、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全球各国行业协会及行业组织等的关注。李振国曾多次表示,惟有依靠科技创新,抓住全球能源变革的机会,以创新驱动增长,才能按计划实现低碳、乃至零碳的跨越式发展,增强全球的气候韧性。光伏科技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武器,并会在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 岛津为高纯硅材料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解决方案
    高纯硅材料是电子工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料,在未来的多年内是难以替代的电子和光伏产业主要原材料。随着信息技术和太阳能产业的飞速发展,全球对高纯硅材料的需求增长迅猛,而且我国已经成为太阳能电池的最大生产国,对于高纯硅材料有着大量的需求。太阳能光伏市场也已经成为高纯硅材料的最大市场。 国内外多晶硅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改良西门子法、硅烷法、流化床法;目前除了以上方法之外,也涌现出几种由国外企业开创的专门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新工艺技术:冶金法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气液沉积法生产粒状太阳能多晶硅。目前全球范围内,改良西门子法仍然是主流,采用此方法生产的多晶硅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5%以上。 石英中的众多元素影响了石英的品质。在半导体用石英玻璃和光导纤维中,微量的铝会促进光导石英玻璃纤维析晶,铝和硼结合增强石英玻璃的析晶作用。重金属和扩散系数大的钠、钙、钾等碱金属能降低半导体的使用寿命,影响石英玻璃的热学特性和光学特性,降低石英玻璃的使用温度,增大石英玻璃的介电系数和介电损失,降低石英玻璃的机械强度和光的传播速度等。因此,测定这些影响元素是为保证石英品质而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岛津公司以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宽泛的产品线,为高纯硅材料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了解决方案。在此介绍其中的&ldquo ICP-AES 检测石英砂中常见金属元素的含量&rdquo 。 本实验采用ICP-AES法同时测定了石英砂中的Al、Ca、Fe、Na、Li 和K,试样用HF和H2SO4加热分解,HCI 溶解盐类。试样的处理只需一次便可做多元素的分析。测定结果准确、快速,相对偏差小,在操作上更易掌握。适用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质量检测。 欲知详情,请您点击&ldquo ICP-AES 检测石英砂中常见金属元素的含量&rdquo 。 关于岛津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2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国家硅产品质检中心在乐山开建
    国家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暨乐山高新区公共检测服务平台近日在四川乐山市举行开工仪式,建成后将填补我国在硅产品领域综合检验检测方面的空白,促进我国硅材料及光伏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国家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将整合现有和筹建中的7个省级检测中心及2个市级检测中心,打造集产品检测、技术研发、人才培训、标准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乐山高新区公共服务平台,预计“十二五”末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 内蒙古自治区硅材料研发中心揭牌
    3月30日,内蒙古硅材料研究开发中心揭牌暨内蒙古神舟硅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分公司成立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   自治区副主席连辑出席并揭牌。   据了解,内蒙古硅材料研发中心主要承担硅材料科研技术规划制定、项目立项、解决硅材料生产实际问题和新工艺项目的中试和产业化研究等职能。目前开展的科研项目有冶金法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技术开发、锌还原四氯化硅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技术开发、电子级多晶硅脱硼磷技术开发等。   该中心的成立将围绕先进的多晶硅生产技术、单晶硅制备技术、多晶硅及单晶硅制备工艺装备技术、硅材料检测技术、硅材料延伸类产品制造技术和硅化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等六大研究方向开展科研工作。同时,该中心还将承担为内蒙古地区相关产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毕业实习和社会青年的就业培训等工作。
  • 四川乐山国家级硅材料质检中心获批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复同意四川省乐山市筹建国家硅材料及副产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据悉,该中心的建设将填补我国在该领域检验检测方面的空白,为我国滞后的硅材料检验检测水平发展注入强劲推动力。   作为我国多晶硅生产的发源地及国家硅材料开发与副产物利用产业化基地,乐山市多晶硅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多晶硅及光伏企业共申请专利74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1至6月,乐山市多晶硅产量达到2137吨,形成多晶硅产能7460吨。预计到2013年,乐山市将形成多晶硅产能2.4万吨。   据了解,按照筹建规划,该中心将力争打造全国一流的硅产品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拟建设4000平方米的硅材料及副产物检测实验室,建成工业硅、硅粉、三氯氢硅、多晶硅、单晶硅、硅单晶切片等方面的国家权威检测机构,为全国硅产品生产企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检测服务平台,促进我国硅材料及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岛津高纯硅材料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解决方案
    高纯硅材料是电子工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料,在未来的多年内是难以替代的电子和光伏产业主要原材料。随着信息技术和太阳能产业的飞速发展,全球对高纯硅材料的需求增长迅猛,而且我国已经成为太阳能电池的最大生产国,对于高纯硅材料有着大量的需求。太阳能光伏市场也已经成为高纯硅材料的最大市场。 国内外多晶硅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改良西门子法、硅烷法、流化床法;目前除了以上方法之外,也涌现出几种由国外企业开创的专门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新工艺技术:冶金法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气液沉积法生产粒状太阳能多晶硅。目前全球范围内,改良西门子法仍然是主流,采用此方法生产的多晶硅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5%以上。 石英中的众多元素影响了石英的品质。在半导体用石英玻璃和光导纤维中,微量的铝会促进光导石英玻璃纤维析晶,铝和硼结合增强石英玻璃的析晶作用。重金属和扩散系数大的钠、钙、钾等碱金属能降低半导体的使用寿命,影响石英玻璃的热学特性和光学特性,降低石英玻璃的使用温度,增大石英玻璃的介电系数和介电损失,降低石英玻璃的机械强度和光的传播速度等。因此,测定这些影响元素是为保证石英品质而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岛津公司以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宽泛的产品线,为高纯硅材料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了解决方案。在此介绍其中的“ICP-AES 检测工业硅中八种杂质元素”。 本方法采用HF和HNO3(6:2) 微波消解工业硅样品,用ICP-AES 法同时测定工业硅中的Cu、Mn、Fe、Ni、Ti、Al、P和B等八种杂质元素。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率高、精密度好,对产品质量控制及检验杂质元素含量,具有可操作性和很好地应用价值。 岛津全谱ICP 发射光谱仪ICPE – 9000,以其卓越的性能得到中国各行业用户的广泛好评。其特点: 高效率、低分析成本• 采用快速测定的中阶梯分光器和高像素大型1英寸CCD 检测器。• 采用岛津独有的微型炬管。与通用型炬管相比较,氩气消耗量减半。 分光器内无需吹扫气• 在使用半导体检测器的ICP发射光谱仪中,首次采用真空型分光器。而且分光器内无需使用吹扫气,这样实现了快速启动与分析成本的降低,实现真空紫外区谱线简便测定。 可放心地测定高浓度样品• 重视ICP 发射光谱仪的基本性能,即便轴向观测方式,也不采用长炬管,炬管的位置始终保持垂直位置。 可简便地进行所有类型的样品测定• 中阶梯分光器波长选择很重要,可利用软件功能进行简便的操作。可准确地分析基本成分复杂的样品。 欲知详情,请您点击“ICP-AES检测工业硅中八种杂质元素”。 关于岛津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2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硅单光子探测器取得重要进展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 nbsp 由无锡中微晶园电子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高灵敏硅基雪崩探测器研发及其产业化技术研究”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突破了低抖动、大光敏面硅单光子探测芯片设计、界面电场调控的离子注入和氧化层制备、低噪声芯片封装等关键技术,开发出硅单光子探测器样机。近日,项目顺利通过了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组织的中期检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硅单光子探测器具有超高灵敏度,是300-1100nm波段超高灵敏探测不可替代的关键芯片,且器件性能稳定可靠、易形成面阵,是实现远距离精密测量、激光雷达等重大科学仪器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目前国内硅单光子探测芯片主要依赖进口,且阵列芯片禁运。开展硅单光子探测器的自主化研究,对独立自主研制精密测量、激光雷达等装备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提出了雪崩过程随机性电场抑制方法,基于国产硅片和研发平台,研制出大光敏面、低时间抖动的硅雪崩探测器芯片,开发了一系列可工程化应用的制备关键技术,并在“北斗系统”开展了激光测距示范应用;同时还面向智能交通的市场需求,研制出线性模式硅雪崩探测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该项目下一步将加快产品化开发,提高产品技术成熟度,加快产品应用示范及推广。& nbsp /p
  • HBM、先进封装利好硅晶圆发展
    近期,环球晶董事长徐秀兰对外透露,AI所需的HBM内存芯片,比如HBM3以及未来的HBM4,都需要在裸片(die)上做堆叠,层数从12层到16层增加,同时结构下面还需要有一层基底的晶圆,这增加了硅晶圆的使用量。此前,媒体报道,AI浪潮之下全球HBM严重供不应求,原厂今明两年HBM产能售罄,正持续增加资本投资,扩产HBM。据业界透露,相较于同容量、同制程的DDR5等内存技术,HBM高带宽存储芯片晶圆的尺寸增大了35%~45%;同时,HBM制造工艺的复杂性导致晶圆的良率比DDR5低20%~30%。良率的降低意味着在相同的晶圆面积上,能够生产出合格芯片的数量减少,以上两个因素也意味着市场需要耗费更多硅晶圆以满足HBM的生产。除了存储器之外,先进封装技术创新也对硅晶圆带来有利影响。徐秀兰表示,先进封装所需的抛光片也比之前要多,原因是封装变立体,结构制程也发生改变,部分封装需要的晶圆量可能会比过去多一倍。随着明年先进封装的产能开出,需要用到的晶圆数量将更加可观。CoWoS是当前主流的先进封装技术,目前供不应求。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英伟达B系列包含GB200、B100、B200等将耗费更多CoWoS产能,台积电(TSMC)亦提升2024全年CoWoS产能需求,预估至年底每月产能将逼近40k,相较2023年总产能提升逾150%;2025年规划总产能有机会几近倍增,其中英伟达需求占比将逾半数。业界指出,过去半导体先进制程发展,die size缩小,减少了晶圆使用量。如今,在AI推动之下,封装立体化,助力晶圆使用量的提升,进而助力硅晶圆产业发展。但要注意的是,硅晶圆迎来利好的同时,HBM、先进封装技术的发展对硅晶圆质量、平整度、纯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将促使硅晶圆厂商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应对AI大势。
  • 硅部件生产商盾源聚芯主板IPO 境外收入占比超七成
    拟赴主板上市的宁夏盾源聚芯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盾源聚芯)披露招股书(申报稿),随后收到了第一轮审核问询函。盾源聚芯主要从事硅部件和石英坩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招股书(申报稿)称公司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为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具有大盘蓝筹特色。此外,盾源聚芯控股股东为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热磁”)。杭州热磁系日本Standard(标准)市场上市公司FERROTEC(Ferrotec Holdings Corporation,日本磁性技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日本磁控)的全资子公司。本土最大硅部件生产商据盾源聚芯招股书(申报稿),其主要产品为半导体芯片加工设备用的硅环、硅喷淋头、硅舟、硅喷射管等硅部件产品、单晶/多晶硅部件材料产品以及生产半导体单晶硅和太阳能单晶硅用的石英坩埚产品。硅部件业务属于为半导体设备提供配套的半导体零部件行业,半导体石英坩埚属于为半导体原材料生产提供配套的材料行业,均处于半导体产业链之中。盾源聚芯表示,半导体用硅部件在中国属新兴产品。盾源聚芯经过10年的积累和经营,已成为中国本土最大的硅部件生产商,在全球竞争力较强。全球格局方面,全球刻蚀用硅部件市场主要被美国、日本和韩国企业垄断,部分企业同时具备硅材料生产和硅部件加工能力。美国企业Silfex为LAM(泛林)子公司,主要为LAM提供先进的刻蚀用硅部件产品,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Hana(哈那)约占全球刻蚀用硅部件原厂件市场份额的13.3%,主要客户为TEL(东电电子)、三星电子和AMAT(应用材料)等,且60%以上的硅部件收入来自韩国市场。根据沙利文研究数据,2022年度,盾源聚芯刻蚀用硅部件产品销售额约占全球市场5.4%份额。而炉管用硅部件企业主要有盾源聚芯、Sico(一家奥地利公司)和Holm(一家德国公司)三家公司。盾源聚芯在2022年全球炉管用硅部件市场中约占37.3%的市场份额。2022年全球刻蚀用硅部件市场规模为144亿元,其中原厂件销售规模为107.7亿元,占比74.8%。相比之下,炉管用硅部件市场规模则小得多,2022年仅为5.8亿元。公司境外收入占比高值得注意的是,盾源聚芯境外收入占比较高。2020年~2022年,其境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7.64%、74.73%和77.19%。盾源聚芯提示风险称,自2018年以来,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较为复杂,如果未来相关国家或地区出于贸易保护或者因其他地缘政治等原因,通过关税或者进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形成贸易壁垒,可能导致公司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受限,从而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去年,盾源聚芯直接客户中前五名分别为客户A、日本磁控、ATC(石英产品生产商)、SKC Solmics(韩国SK集团旗下公司)和东电上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34.13%、11.48%、10.53%、6.35%和5.49%,合计67.99%。其中,日本磁控为盾源聚芯控股股东杭州热磁全资控股方。ATC系日本磁控持有32.86%表决权的联营企业,系公司关联方。据了解,ATC作为全球领先的石英产品生产商,与TEL具备长期合作历史,系其多类原材料的集成供应商。为确保原料稳定供应并便于供应商管理,TEL通过ATC采购公司的硅部件产品。SKC Solmics隶属于韩国SK集团,主要客户集中在韩国本地,且均为终端晶圆厂商,产品以成熟制程为主,具备材料及部件生产能力,主要客户有SK 海力士、三星电子和LG显示(乐金显示)。东电上海主体为东电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全资控股股东均为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日本),即TEL。盾源聚芯表示,公司的刻蚀类硅部件产品作为半导体设备的配套零部件,主要销售给半导体设备厂商,并由其向全球终端芯片制造厂商销售,且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先进制程芯片的制造。国外一些管制措施的出台,减少了相关厂商在华先进制程设备及配套零部件的销售,进而可能导致公司的刻蚀类硅部件产品收入下降,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 “双碳”目标下再看太阳能光伏电池—硅料、硅片杂质元素分析技术
    材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条件,半导体产业近年来已成为材料产业中备受瞩目的焦点。从沙子到晶片直至元器件的制造和创新,都需要应用不同的表征与检测方法去了解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从而为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仪器信息网策划了“半导体检测”专题,特别邀请到布鲁克光谱中国区总经理赵跃就此专题发表看法。布鲁克光谱中国区总经理 赵跃赵跃先生拥有超过20年科学分析仪器领域丰富的从业经历,先后服务于四家跨国企业,对于科学分析仪器以及材料研发行业具有深刻理解,促进了快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服务于中国的科研创新和产业升级。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双碳”目标的直接指向是改变能源结构,即从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的能源体系,向零碳的风力、光伏和水电转换。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光伏等新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目前,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太阳能光伏是通过光生伏特效应直接利用太阳能的绿色能源技术。2021年,全球晶硅光伏电池产能达到423.5GW,同比增长69.8%;总产量达到223.9GW,同比增长37%。中国大陆电池产能继续领跑全球,达到360.6GW,占全球产能的85.1%;总产量达到197.9GW,占全球总产量的88.4%。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光伏装机量为3.1亿千瓦时。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预测,到2030、2050、2060年我国光伏装机量将分别达到10、32.7、35.51亿千瓦时,到2060年光伏的装机量将是今天的10倍以上。从发电量来看,虽然其发电容量仍只占人类用电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不过,从2004年开始,接入电网的光伏发电量以年均60%的速度增长,是当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能源。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量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全年光伏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达4%。预计到2030年,我国火力发电将从目前的49%下降至28%,光伏发电将上升至27%。预计2030年之后,光伏将超越火电成为所有能源发电中最重要的能源,光伏新能源作为一种可持续能源替代方式,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形成相对成熟且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上游以晶体硅原料的采集和硅棒、硅锭、硅片的加工制作为主;产业链中游是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的制作,包括电池片、封装EVA胶膜、玻璃、背板、接线盒、逆变器、太阳能边框及其组合而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系统支架;产业链下游则是光伏电站系统的集成和运营。硅料是光伏行业中最上游的产业,是光伏电池组件所使用硅片的原材料,其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而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也依然是光伏电池的主流材料。在2011年以前,多晶硅料制备技术一直掌握在美、德、日、韩等国外厂商手中,国内企业主要依赖进口。近几年随着国内多晶硅料厂商在技术及工艺上取得突破,国外厂商对多晶硅料的垄断局面被打破。我国多晶硅料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综合能耗不断下降,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已达全球领先水平。2021年,全球多晶硅总产量64.2万吨,其中中国多晶硅产量50.5万吨,约占全球总产品的79%。全球前十硅料生产企业中中国有7家,世界多晶硅料生产中心已移至中国,我国多晶硅料自给率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多晶硅直接下游硅片生产中,因单晶硅片纯度更高,转化效率更高, 消费占比也不断走高,至 2020 年,单晶硅片占比已达 90%的水平。用于光伏生产的太阳能级多晶硅料一般纯度在6N~9N之间。无论对于上游的硅料生产,还是单晶硅片、多晶硅片生产,硅中氧含量、碳含量、III族、V族施主、受主元素含量、氮含量测量是硅材料界非常重要的课题,直接影响硅片电学性能。故准确测试上游硅料、单晶硅片中相应杂质元素含量显得尤为必要、重要。在过去的十几年中,ASTM International(前身为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已经对上述杂质元素的定量分析方法提出了国际普遍通行的标准,其中,分子振动光谱学方法因其相对低廉的设备成本、快速、无损、高灵敏度的测试过程,以及较低的检测下限,倍受业内从事品质控制的机构和组织的青睐。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也在近几年陆续制定和出台了多个以分子振动光谱学为品控方法的相关行业标准 (见附录)。这标志着我国硅料生产与品控规范进入了更成熟、更完善、更科学、更自主的新阶段。德国布鲁克集团,作为分子振动光谱仪器领域的领军企业,几十年来坚持为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先进方法学的助力。由布鲁克光谱(Bruker Optics)研发制造的CryoSAS全自动、高灵敏度低温硅分析系统,基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专为工业环境使用而设计。顺应ASTM及我国相关标准中的测试要求,此系统可以室温和低温下(<15K)工作,通过测试中/远红外波段(1250-250cm-1)硅单晶红外吸收光谱(此波段红外吸光光谱涵盖了硅晶体中间隙氧,代位碳,III-V族施主、受主元素以及氮氧复合体吸收谱带。),可以直接或间接计算出相应杂质元素含量值。检测下限可低至ppta(施主,受主杂质)和ppba量级(代位碳,间隙氧),很好地满足了上游硅料品控的要求,为中游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的制作打下了扎实的原料品质基础。随着硅晶原料产能的逐年提高,布鲁克公司的 CryoSAS仪器作为光伏产业链上游的重要品控工具之一,已在全球硅料制造业中达到了极高的保有量。随着需求的提升,电子级硅的生产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布鲁克公司红外光谱技术也有成熟的方案和设备,目前国内已有多个用户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低温下(~12 K),硅中碳测试结果(上图),硅中硼、磷测试结果(下图)附录:产品国家标准:《GB/T 25074 太阳能级多晶硅》《GB/T 25076 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测试方法国家标准:《GB/T 1557 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的红外吸收测量方法》《GB/T 1558 硅中代位碳原子含量红外吸收测量方法》《GB/T 35306 硅单晶中碳、氧含量的测定 低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GB/T 24581 硅单晶中III、V族杂质含量的测定 低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布鲁克光谱 供稿)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