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高通量

仪器信息网高通量专题为您整合高通量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高通量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高通量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高通量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高通量话题讨论。

高通量相关的资讯

  • 高通量检测的优化-网络讲座
    IDEX Health & Science 很高兴为您带来网络讲座有关: (时间:2010年7月1日 北京时间凌晨02:00 时长:60分钟 演讲语言:英语) 高通量检测的优化 主题:花费更少、效率更高的分析检测技术 名额有限,请立即注册! 该网络讲座将讨论: &bull 在改善和优化检测方法时,如何在初期投资和日常的操作成本间寻求平衡来满足高通量的检测需求 &bull 当前通用的移液技术介绍以及针对高通量应用实现快速、非接触式分液对仪器性能的要求 &bull AstraZeneca(阿斯利康公司)如何达到和解决检测优化的挑战 演讲者: Kevin Barrett, IDEX Health & Science精密分配系统的业务发展总监。在加入IDEX Health & Science之前,Barrett先生是Innovadyne Technologies的总裁,Innovadyne Technologies生产和销售非接触式,纳升到微升级的移液设备,为全球各大领先的药物开发公司提供服务。当Innovadyne 在2009年被IDEX Corporation 收购之后,Barrett先生被任命为现在这个职位,并负责开发IDEX Health & Science的精密分配系统的业务,包括Innovadyne的产品线。Barrett先生有着25年在研发仪器设备公司的工作经验,涉及药物开发以及生物技术市场。 Jonathan Wingfield 博士, 1990年毕业于威尔士大学,并取得博士学位。他在加入英国牛津大学的Yamanouchi研究机构前曾在美国辛辛那提的儿童医院完成了博士后的研究。他建立了全自动系统用于建立和测试高通量筛选。到了2003年,在高通量筛选中达到全自动设置的价值才被认识到,并且Wingfield博士作为先行者,被任命领导一个团队致力于完成全自动方案的研究和开发。在Jonathan的领导 下,该团队在2005年创建了集中式生化筛查平台。该团队如今在AstraZeneca负责建立癌症项目的所有二期生化筛查数据。Wingfiled博士如今则领导着一个团队在Alderley Park的癌症部门负责现有筛选技术的技术支持以及创建未来的技术策略。 请点击,进行注册
  • 高通量筛选技术加速新药研发
    对分子目标的高通量筛选虽早已成为生物制药产业早期药物发现的首选模式,但近年来才被用于抗寄生虫病新药的筛选。随着越来越多的寄生虫基因序列的破译,研究人员使用高通量筛选和化合物库的机会增多,预计这一方法将更显其重要性。  典型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可在成百上千大量化合物的筛查中确定分子目标,尤其是在以寄生虫为目标的筛查中。寄生虫整体性分析筛查的数量只有原生动物的十分之一,因此确定和验证寄生虫分子目标,对防治寄生虫病新药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疟原虫基因组包含约5000个基因,其中适合作为药物靶点的基因编码估计约有200个(占4%),利用计算算法确定能够催化“阻塞点”反应的酶(即消耗特定基质或产生某种物质的酶),这些酶中大约有30种与任何人类体内的酶都没有显著相似之处。根据一些标准,人类基因组中3万个基因中不到1500个基因(占5%)可作为合适的药物靶点。  在基因组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新的抗菌药物的经验也表明,虽然这一方法令人兴奋,但也要建立在正视现实局限性的基础上。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的18种新抗菌药物,没有一例是通过基因组学项目计划发现的。许多潜在的靶点目标已确定并进行探研,但开发新抗菌药物的限制因素显然不是对新靶点反应活跃化合物的特性,而是能够转化为药物候选者的化合物。不仅在活性上,同时在制药和物化特性上都必须是最优化的,这些才是真正的限制因素。  理想的情况下,筛选目标应在基因上和/或化学上得到验证,具有某些生物化学和结构上的特征,不会让疟原虫产生抗药性,并适合于大量化合物筛选技术。寄生虫与在实验中通常用于验证和寻找线索的人类体内的病原体不同,需要考虑不同的寄生物种的相应靶点目标。  另外,寄生虫对新化学药物可能会产生的抗药性在药物开发初期就应该考虑到,影响靶向目标适宜性的动态因素也要考虑到。例如,针对锥虫鸟氨酸脱羧酶的抑制剂有可能成功,是因为这种寄生虫的酶产生的速率不够快,无法在抑制剂的作用下生存下来。这个例子强调了在靶向目标选择中对寄生生物化学知识深入了解的重要性。【原标题:新技术加速新药发现】
  • 高通量测序的十年:从科研进入临床
    高通量测序的推出背景:   2004年全球多个国家共计预算30亿美金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以后,发现单单完成一个人的基因组序列还远远不足以理解人类自身及疾病的机理。由于有了已经完成的人类基因组当做参考基因组,采用廉价、快速的方法对多个样本、群体、病种基因组的比对测序就能提供大量有价值的科研和临床信息。这就要求测序价格足够低、速度足够快,然而对测序结果是否易于拼接、组装基因组则没有明确需求。于是,美国国家基因组研究院(NHGRI)提出了把全基因组测序降至1000美金的研究规划,从而引领科学界、企业界大力发展测序技术。   高通量测序的十年:   2005年,454公司首先推出了二代测序仪 2006年,Solexa推出了Genome Analyzer,2007年年初Illumina收购了Solexa公司,在随后的几年陆续推出了Hiseq2000、MiSeq、Hiseq2500、MiseqDx、NextSeq 500测序仪,占据了高通量测序的大部分市场。ABI也在2007年推出的是SOLiD测序平台,随后收购了454测序仪发明者创立的Ion Torrent,转而大力推广PGM和Ion Proton平台。2014年,也就是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的第十年,illumina公司的Hiseq X平台已经实现了1000美金一个人类基因组测序的目标。虽然这个价格的实现,需要在保证未来数年充足机时的情况下才能完成,但也比十年前的30亿美金降低了300万倍。除此以外,还有好多公司开发了第三代测序仪,比如Pacific Biosciences的PacBio RS测序仪,DNA模板无需二代测序常用的PCR扩增的方法,就可以实现长读长、实时的测序 Oxford Nanopore MinION测序仪只有USB存储器那么大等等。   2013年9月,illumina公司的MiseqDx平台,首次通过了美国FDA的技术认证,作为开放平台和囊纤维化的试剂产品准许进入临床,标志着经过10年的发展,高通量测序技术已从纯科学研究的平台进入临床诊断领域。   各代测序的应用范围:   一代测序(Sanger)适合单一片段,长度小于800bp的精准测序 二代适合快速、低价测量海量数据,每次测序能产生数百、数千万条序列,但读长不超过500bp 而以PacBio为代表的三代测序更适合单分子测序,最长可以到几十K的读长,但测序质量略低。所以目前还没有哪一代测序技术可以完全取代同类技术,并不能简单的通过名字来判断技术先进性,重要的还是各个平台都有各自最适合的应用领域。   高通量测序应用范围:   无需BAC文库构建就可以进行全基因组鸟枪法冲测序 数以千万计的序列同时测序 测序结果无需通过毛细管电泳获得等等特点决定了高通量测序仪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基因组从头测序、基因组重测序、目标片段测序、数字化基因表达谱、小RNA测序、甲基化测序、蛋白质DNA相互作用测序等等。本文主要就高通量测序的几个应用在临床诊断领域的开展做一个简单介绍。   高通量测序的临床应用:   1.染色体疾病检测   2008年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和斯坦福的Stephen Quake先后发表文章提出通过检测母体外周血中的游离DNA,可以准确的判断该孕妇胎儿的染色体非整倍体,该技术无需常规的羊膜腔穿刺、绒毛膜穿刺等创伤性染色体疾病检测技术,故常被简称为无创产前检测。   无创染色体检测的技术核心为拷贝数变异的原理。测序所得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算法,把所有序列比对到人类参考基因组。通过计数每一个染色体的唯一对应的序列条数来获取全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情况。如果其中有一个染色体增加一条或缺少一条,则该染色体的拷贝数会显著增加或减少。  在当前常见的无创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主要针对T21、T18、T13这三个染色体三体综合征。从国内外各家公司公布的数字来看,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都可以达到99%。相对血清唐氏筛查技术,无创技术大大提高了准确率,降低了假阳性率。从而推动产前检测技术极大的发展,也帮助高通量测序真正的进入了临床转化应用阶段。在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性染色体异常(XXX、XO、XXY)等也颇为常见,由于X染色体(155mb)相对Y染色体(60mb)要大很多,血浆游离DNA中母体的DNA含量占50~90%,从而造成无创检测性染色体异常 具有一定的难度,准确率基本在90%左右。   除了染色体非整倍体以外,染色体病还有微缺失微重复,是指染色体上有局部片段缺失或出现重复片段。常见的表现为染色体上的部分三体、部分单体,比如猫叫综合征、迪格奥尔格综合征(Digeorge) 、Wolf-Hirschhorn syndrome、Prader-Willi syndrome等等。自从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无创产前检测,业界也开始使用该技术来检测微缺失微重复。由于微缺失微重复染色体改变相对较小,需要较深的测序深度,才能较准确的判断染色体变异情况。   以上提到的都是无创的方式去检测染色体非整倍及微缺失微重复。对于诊断筛查成年人、婴幼儿、流产组织等染色体变异情况,利用高通量测序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相对于传统的Array CGH,高通量测序技术更准确、速度更快、检测分辨率更高,需要的起始样本量更低,只要几纳克。   产前检测领域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每一个结果都会影响一个还未出生的小生命,对于检测的准确率相对其他检测技术要求要高很多。不管是假阴性还是假阳性,都要求尽可能的低,否则会引起很多临床纠纷。而且由于要给后续的产前诊断技术正确尽可能多的时间,所以就要求检测周期尽可能短。无创染色体检测需要每一个样本有一定的测序量,但并不是简单的说测序越深结果就一定越好,需要保证每批测序的稳定性,就对实验室流程控制、试剂盒本身的质量控制、数据分析的校正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哪怕一台测序仪就跑一个样本,几十倍于常规的测序通量,也不一定就能准确判断结果阴阳性。   2.基因突变检测   不同于一代测序针对单一片段的测序检测基因突变,高通量测序往往可以针对一个基因多个位点、多个基因或全外显子突变的快速检测。在这类检测中,首先通过PCR或者探针捕获的方式富集待检区域的DNA,然后通过高通量测序仪进行测序。高通量测序的准确率不如一代测序,所以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每一个碱基位置都需要至少100条以上的序列结果。由于一个或多个基因位点组合、哪怕是全基因组外显子组合,也就70mb左右的DNA区域,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实现100X以上的测序深度,往往都可以达到1000X以上。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为当前最常用的单基因突变检测,检测结果可用于辅助临床医生筛选可受益于易瑞沙、特罗凯和凯美纳等靶向药物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常用的方法为荧光定量技术,需要做多个反应。根据Ensembl的数据库,EGFR最长的编码形式有28个外显子,编码区共有9821个碱基,不管是一代测序还是荧光定量都很难一次把EGFR全部位点都检测到。而针对10K的区域,对于高通量测序来说只需完成10mb测序量(1000X)就可以精确检测所有位点的信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高通量测序仪一次测序都可以完成10G~1.8T,也就说可以一次开机至少可以完成1000个以上病人的样本。   对于单基因的检测,除非这个基因很长,或者具有大片段的缺失、重复,否则用高通量测序来做单基因检测有点大材小用,现实临床检验工作中要短时间聚齐1000个病人的样本也颇有难度,样本太少的话单个样本的平摊成本就会剧增。因此对于基因突变检测,高通量测序技术更适合多基因组合、甚至全外显子捕获等测序方式。   3.微生物、病毒、细菌鉴定   采用PCR方式来鉴定微生物、病毒、细菌非常快捷、廉价,但是需要利用已知物种的DNA序列设计PCR引物探针,对于未知物种则一筹莫展 一代测序的方法是可以鉴定未知物种,但是样本要求是经过分离培养,DNA背景单一,混合多个物种的DNA样本,一代测序会产生大量杂峰而无法正常得出测序结果。而高通量测序无需做任何培养、分离、也无需事先知晓物种,只要把待测样本的基因组DNA构建测序文库,测序产生数十万~数千万条不同的DNA序列,即可以轻易知道待测样本中有何种微生物、病毒、细菌、每一个物种的比例、碱基是否有突变、是否为新物种。   2009年H1N1病毒爆发感染时,有一名病人死于呼吸系统引起的多器官衰竭,然而并不知道具体的死因。科学家把病人的肺部穿刺组织的DNA拿来做高通量测序。最终在950万条序列中,含有0.85%的序列来自于H1N1病毒基因组,从而帮助科学家发现了该病人的真正死因。在这样高人类基因组干扰的背景下,目前其他技术都难以快速发现致病病毒序列、以及分子分型。   结核杆菌感染现在越来越严重,由于结核杆菌生长缓慢,发现结核杆菌感染及分子分型往往需要数月的时间。而结核杆菌的基因组只有4.4mb,利用高通量测序仪可以非常早期发现结核杆菌感染,同时还可轻易测得结核杆菌基因组的大部分区域,便于选择合适的敏感药物,以及确定是否为全新分子分型。   肠道微生态为目前热门的研究领域,在肠道内微生物种类众多,各菌群的种类和比例会影响人体的建库、代谢情况。高通量测序仪也是该领域的唯一选择。   4.肿瘤相关检测   除了前述的肿瘤基因突变检测以外,在血浆中寻找肿瘤组织脱落的DNA片段,对早期发现肿瘤、监控术后复发等领域被寄予厚望。血浆中大部分为正常组织的脱落细胞DNA,如果有肿瘤发生,异常增生的细胞脱落外周血循环,降解成低丰度DNA片段,由于含量低、碎片化DNA,基因芯片和PCR都不能正常检测。在无创产前检测的技术流程上做分析优化,高通量测序技术可精确检测游离DNA的每一个碱基,从而发现是否有肿瘤突变基因存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也曾提出,首先对手术肿瘤组织进行全基因组深度测序,发现个体化的肿瘤基因组融合片段,随后在外周血中利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该个体化基因组融合片段的丰度,如果丰度提高则提示肿瘤有转移、复发的可能。   总结   十年来,高通量测序慢慢从实验室进入了临床检验,展现了蓬勃的生机及想象空间,未来肯定还有很多新的检测项目有待开发。10年来,高通量测序的单碱基成本已经降低了数百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个新生儿都会有自己的基因组序列。海量数据的产生,也会反过来帮助近几年遭遇瓶颈的药物研发机构,研发更多的个体化药物。   高通量测序本身还有很多局限性,一次测序需要多个样本混合、成本还是相对昂贵、数据分析具有挑战性、操作环节多。企业界、科学界都在解决测序仪的稳定性、样本处理的便捷性、一体化数据分析等等问题。就像二代测序技术无法取代一代测序一样,高通量测序技术也无法取代PCR、FISH等其他类型的分子诊断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会成为未来分子诊断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推动技术前进。
  • “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及其应用”达国际先进水平
    日前,广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承担的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及其应用”进行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成功完成了各项合同指标,同意通过验收。   “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及其应用”项目以华因康公司在高通量测序技术、海量数据处理及生物信息学系统开发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结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超大规模计算,信息分析处理方面的科研实力,共同创新开发围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相关应用,数据处理软件以及生物信息分析平台。   该项目已实现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研发,完成测序仪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并实现产业化。项目研发的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实现我国在基因测序领域技术和设备的重大突破,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2010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目前,项目共申请了13件国内外核心发明专利,登记了1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参与制订了1项国家级技术标准。项目承担单位的研发团队还获得了国务院侨办“重点华人华侨创业团队”,同时入选首批“广东省引进海外创新科研团队”。   据了解,华因康公司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研发团队以获选国家“千人计划”的留美归国博士盛司潼领衔,核心成员10名,所涉及的技术均为国际基因生物领域最尖端前沿技术,跨越机械、电子、光学、生物、生化、软件及生物信息等交叉学科,是目前中国唯一拥有高通量基因测序核心发明专利技术的科研团队。   据介绍,该项目具有开创性的技术突破主要体现在:利用微加工技术制作微体积溶液循环反应系统,结合直接温度数字调控而达到低成本操作,高反应速度和大面积有效表面 直接固定技术产生测序样品,与表面处理结合达到高效率测序反应并提高测序准确度 测序反应过程新设计而降低试剂制作费用同时保证测序准确度 优化光学系统而达到大面积,高速,高灵敏度成像,以高速度平行数据提取而实现最高数据通量 可靠溶液循环系统设计降低制作成本,优化自动程序控制,完全数字化控制与数据采集,处理,规整与分析等。
  • 大科学装置助力材料高通量表征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10月20日,材料基因组计划&mdash 高通量表征报告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与会的数位科学家介绍了材料基因组计划,以及散裂中子源和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在材料高通量表征中的应用及其在我国的建设情况。 会议现场 北京科技大学刘国权教授   材料基因组计划(又名Materials Genome Initiative),简称MGI,最早在2011年由美国政府提出。北京科技大学刘国权教授介绍说:&ldquo 今年5月,王崇愚院士、南策文院士等数十名专家组成的咨询专家组撰写了《材料基因组计划与高端制造业先进材料咨询建议报告》。另外,中国工程院撰写了《材料科学系统工程发展战略研究》,堪称中国版的材料基因组计划咨询报告。&rdquo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董宇辉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董宇辉研究员介绍说:&ldquo 以往材料的研发,由于缺乏足够的参考数据,更多的是采用&ldquo 试错法&rdquo 。不断的试验各种化学配比、各种制备条件,检验制备的材料性能如何,然后考察这些材料在服役过程中的性能。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来探索新型材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上述决定材料性能的环节了解的太少,而且没有系统的认识,只好根据经验来摸索,凭借努力和运气来发现合适的新材料,这无疑得花费很高的时间和成本。&rdquo   材料基因组的核心目标是将新材料的研发周期缩短,降低成本,因此需要高通量计算、高通量合成与快速表征以及数据信息库三部分之间的有效结合,其中高通量表征在材料基因组计划的重要部分。同步辐射光源和中子源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无疑在材料的高通量表征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副主任高琛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副主任高琛教授介绍说:&ldquo 同步辐射光源具有高亮度,特别是高亮度的X射线能够给出精确的原子结构信息 同步辐射具有从红外到硬X射线的宽能谱,使得探测原子、电子、声子多种结构都有可能 同步辐射具有很好的准直性,可以获得纳米、微米、毫米各种尺寸的光斑,因而使得探测埃-纳米-微米,直到毫米级的多尺度成为可能。同步辐射光源的这些特点能为实现材料样品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提供了条件。&rdquo   据介绍,目前,我国在北京、上海和合肥等地建有同步辐射光源装置。其中上海同步辐射光源装置首批7条光束线站已经对用户开放,其中6条线站可用于材料研究和表征。在未来线站工程规划中,微束白光劳厄衍射等光束线将能够进一步提升高通量材料芯片的表征能力。 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陆亚林教授   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陆亚林教授介绍了合肥同步辐射光源装置的建设情况。他说:&ldquo 合肥的同步辐射光源装置始建于1984年,总投资6400万,建有5条光束线和实验站 1998-2004年,投资11800万,用于提高光源亮度和运行可靠性,并增建8条光束线和8个实验站 2012-2014年,再次投资18900万,增加安装波荡器的直线节,降低束流发射度,大幅度提高亮度,新建3台波荡器和10个光束线前端。&rdquo   此外,董宇辉介绍说,中科院还将计划在北京周边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材料科学研究是该光源的首要目标之一,特别是高通量、原位实时的实验技术,将为材料基因组的高通量、多尺度分析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CSNS靶站谱仪工程中心王芳卫研究员   中子不带电,穿透性强,有磁矩。因此,中子散射具有许多独一无二的特点,成为探测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动力学的强有力工具之一,与同步辐射互为补充。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CSNS靶站谱仪工程中心王芳卫研究员介绍说:&ldquo 散裂中子源是中子散射研究和应用的主要平台,具有脉冲中子通量高,中子波段宽,及脉冲时间结构。这些特点为高通量、高分辨率、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动态测量(特别是在固态量子材料、生物软物质材料和工程结构材料等领域)带来新的契机。&rdquo   王芳卫介绍说,我国于2011年10月在广东省东莞市开始建设散裂中子源。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是发展中国家拥有的第一台散裂中子源,目前关键设备设计均已完成,预计2018年3月完成实验验收并对用户开放。   CSNS一期设计的束流功率为100kW,脉冲中子通量将大于2*105/(cm2/s),进入世界四大散裂中子源行列,将来升级到500kW后中子通量将提高到~1016/(cm2/s)。   CSNS设计拥有3个中子慢化器,能产生4种不同脉冲特性的中子束流,提供20条束道用于中子散射研究。不过由于项目建设经费的限制,一期工程仅建有3台谱仪,严重制约CSNS的应用范围。CSNS科技委员会和461次香山会议的专家都呼吁加紧规划和申请剩余束道的谱仪建设。因此特申请在国家&ldquo 十三五&rdquo 计划期间,增资建设其余17台特色中子散射谱仪,使CSNS高效、全面地服务于我国科学技术前沿研究。
  • “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及其应用”达国际先进水平
    2011年07月29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杞人 本报讯(杞人)日前,广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承担的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ldquo 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及其应用&rdquo 进行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成功完成了各项合同指标,同意通过验收。 &ldquo 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及其应用&rdquo 项目以华因康公司在高通量测序技术、海量数据处理及生物信息学系统开发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结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超大规模计算,信息分析处理方面的科研实力,共同创新开发围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相关应用,数据处理软件以及生物信息分析平台。 该项目已实现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研发,完成测序仪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并实现产业化。项目研发的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实现我国在基因测序领域技术和设备的重大突破,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ldquo 2010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rdquo 称号。目前,项目共申请了13件国内外核心发明专利,登记了1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参与制订了1项国家级技术标准。项目承担单位的研发团队还获得了国务院侨办&ldquo 重点华人华侨创业团队&rdquo ,同时入选首批&ldquo 广东省引进海外创新科研团队&rdquo 。 据了解,华因康公司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研发团队以获选国家&ldquo 千人计划&rdquo 的留美归国博士盛司潼领衔,核心成员10名,所涉及的技术均为国际基因生物领域最尖端前沿技术,跨越机械、电子、光学、生物、生化、软件及生物信息等交叉学科,是目前中国唯一拥有高通量基因测序核心发明专利技术的科研团队。 据介绍,该项目具有开创性的技术突破主要体现在:利用微加工技术制作微体积溶液循环反应系统,结合直接温度数字调控而达到低成本操作,高反应速度和大面积有效表面;直接固定技术产生测序样品,与表面处理结合达到高效率测序反应并提高测序准确度;测序反应过程新设计而降低试剂制作费用同时保证测序准确度;优化光学系统而达到大面积,高速,高灵敏度成像,以高速度平行数据提取而实现最高数据通量;可靠溶液循环系统设计降低制作成本,优化自动程序控制,完全数字化控制与数据采集,处理,规整与分析等。
  • 哈工大突破高通量超分辨显微成像难题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学院青年教授李浩宇团队在生物医学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目前超分辨显微镜所面临的成像通量限制,团队提出基于计算光学成像的新一代高通量三维动态超分辨率成像方法,通过计算成像技术增强荧光涨落探测灵敏度,使探测灵敏度提升两个数量级以上,突破了现有显微成像技术在高通量视场、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等难以兼顾的难题,将目前世界上超分辨显微镜中最高通量视场成像范围提升至毫米级,可在10分钟内对包含超过2000个细胞的视场上实现了128纳米的超高空间分辨率成像,为细胞学异质性和生物医学等研究提供新的科学影像仪器。   该研究成果以《通过增强荧光涨落检测实现高通量超分辨率成像》为题,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2021年影响因子39.7,光学类最高)。
  • 精彩回顾 I 赛多利斯高通量生物分析技术研讨会
    2021年5月,赛多利斯成功在上海、北京和广州三地举办了高通量生物分析技术研讨会暨Octet® R系列新品发布会。此次系列会议有幸邀请了生物制药行业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近500位嘉宾与同行,共同探讨了科研和药物研发的生物分析技术以及相关的最新应用。同时,赛多利斯全新推出的Octet® R系列产品揭开神秘面纱——多样化的检测通道选择、模块化现场升级功能、全新的温度控制系统和新版控制分析软件使该分子互作分析系统从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显现出引领行业的魄力与实力!发布会上,赛多利斯实验室产品与服务部门全球销售负责人Eirik Pettersen先生回顾了赛多利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以及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的成就,并揭开了Octet® R系列产品的神秘面纱。随后,赛多利斯实验室产品与服务部门中国区市场经理陈雍硕先生为大家简单介绍了Octet® 的全新升级功能以及产品优势。研讨会中,三地的与会嘉宾就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同现场来宾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和讨论。上海站 5/18顾津明博士,齐鲁制药集团创新药物研究院副院长《高通量筛选助力新一代抗体研发》吴艳玲博士,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研究员《传染病抗体的发现及机制研究》李倩博士,赛多利斯公司高级应用科学家《高通量流式细胞技术在抗体发现中的应用》散丹,默克化工上游研发部经理《加速生物药开发进程的上游解决方案》陈涛,赛多利斯高级应用科学家《新版美国药典之基于BLI技术检测Fc介导抗体活性分析》付理文,上海捷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单抗研发部经理《分子互作技术在IVD原材料评价及筛选中的应用》黄雯琪,赛多利斯公司应用科学家《活细胞实时成像技术最新应用进展》北京站 5/21 王冀姝博士,北京志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Octet在设计新型白细胞介素中的应用》樊峥博士,中科院微生物所公共仪器平台高级工程师《生物层干涉技术在抗体开发中的应用》陈飞燕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层干涉技术(BLI)在中药靶点研究中的应用》张甲,赛多利斯公司高级应用科学家《新版美国药典之基于BLI技术检测Fc介导抗体活性分析》李泉洁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Octet在抗RNA病毒药物筛选中的应用》王铁山,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细胞分子生物学平台负责人《活细胞分析系统在药物筛选和免疫杀伤研究中应用》葛平菊,百普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分析经理《药物开发用靶点蛋白在Octet上的应用》梁雪,赛多利斯应用科学家《活细胞实时成像分析和高通量流式细胞术联合助力肿瘤免疫研究》 广州站 5/25 潘洪辉博士,中山康天晟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EO《稳定细胞株构建分享》曹远博士,百济神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高级分析经理《抗体药物的工艺变更以及相应的可比性研究》张财辉,赛多利斯应用科学家《新版美国药典之基于BLI技术检测Fc介导抗体活性分析》孙聪博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基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的自组装纳米颗粒蛋白疫苗》马延红博士,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生物层干涉技术在小分子药物开发中的应用》黄雯琪,赛多利斯应用科学家《活细胞实时成像分析和高通量流式细胞术联合助力肿瘤免疫研究》钟茜博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研究员《EBV胃癌异质性与微进化及其在治疗中的意义》赛多利斯的生物分析产品业务由三款先进的分析系统构成:Octet® 高通量分子互作分析系统、Intellicyt® 高通量流式细胞仪以及Incucyte® 活细胞分析系统。三款设备凭借各自独有的优势,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给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全面加速科学研究以及药物研发进程。探索全新Octet® R系列非标记技术——化繁为简,从容应对!敬请留言咨询
  • 上海新仪最新力作:高通量微波消解仪
    大师级的高通量微波消解仪    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10)上,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向市场推出了创新一代的高通量微波消解仪-- MASTER 40罐高通量密闭微波消解/萃取工作站。   这款大师级的产品并不是国外同类产品的简单模仿,而是新仪公司对目前市场上国外同类产品经过长时间市场调查研究后开发的新一代高通量微波消解组合体,它克服了国外现有产品的缺点,包含了新仪公司科研人员多角度的技术创新思维,充分体现了新仪公司作为中国微波消解创始者和领先者的技术创新理念。   在目前市场上国外同类高通量微波消解产品中,都存在类似的问题:由于每个消解罐都是独立放在转盘内,不像高压消解罐有框架保护,所以每个高通量消解罐所能承受的压力有限,很多产品出现了溶样杯颈部被拉断 罐盖顶板变形后不能完全恢复而丧失继续密闭作用,导致消解罐经常发生泄漏而消解失败。同时微波炉腔内的微波分布不均匀又加剧了上述现象的出现。新仪公司的技术人员发明了一种联体消解转子罐架结构,使罐架具有足够的强度抵御所有消解罐在垂直方向的膨胀力,同时每个消解罐以水平方向卡入罐架内,使消解罐处在上下压住的状态下,当罐内压力不断增高时,罐架的强度足以平衡垂直方向的膨胀力,从而避免了溶样杯颈部被拉断的现象,也大大减少了罐盖顶板变形的可能,最大程度杜绝了泄漏现象的出现。 同时转盘转子的专利设计还让转盘在炉腔内定速定向旋转时对微波场起到均匀作用。 反应罐的外罐采用爆不破炸不裂撕不碎的宇航复合纤维材料 在参数控制方面MASTER产品对消解罐采用了技术成熟的铂电阻温度测控和压电晶体测压监控,并对所有消解罐采用红外全罐扫描监测,保证所有反应罐在可控的温度和压力下安全工作。   与此同时,这款产品还有一个人性化的创新设计,它为使用者提供了一辆制作精美的工具小车可以轻松地将联体消解转盘送入和移出炉腔,解除了人工搬动的繁重劳动 同时该小车可以机动灵活地载着消解罐运送到实验室的任何地方,为清洗罐子和后续检测提供方便。这款MASTER 40 罐产品广泛适用于具有大批量样品前处理需求的食品,化妆品,环境,生物和药物等行业的分析实验室 。      现在这款MASTER 40罐产品已经在多家检测机构试用,并开始接受用户的预定,凡今年订购MASTER的用户将得到新仪公司制作的精美礼品,并在售后服务等方面享受优惠。   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具有20年微波化学仪器的开发经验,是国内最早研制微波消解仪器的单位之一,也是唯一三次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评为BCEIA金奖产品的微波化学仪器公司。 在国内市场被用户认可为中国微波消解技术的创始者,据仪器信息网统计,新仪微波消解仪的销量长期占据国内厂家的榜首。现如今,新仪的产品正不断走向国际市场,已经在全球近30个国家建立了用户基础和销售渠道。随着新仪产品和技术不断地提升与创新,将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青睐。
  • 直播邀请丨菌种分子筛选与高通量筛选技术
    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手段,它不仅是科学家的“眼睛”,发现更多未知世界,而且是科研人员的“三头六臂”,能大幅度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种质资源是生物产业的核心。快速构建菌株文库、高通量实现细胞表型检测和筛选、以及迅速实现菌种生产应用等是提高企业育种和研发效率、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限速环节。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依托相关科学仪器。可以说,科学仪器是生物产业发展的基石。本期“科创中国”生物产业科技服务团专家线上讲座邀请到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 张翀、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白林泉,清华无锡研究院生物育种研究中心副主任 高级工程师 天木生物总经理王立言,为我们分享菌种分子选育与高通量筛选技术在生物育种中的应用。时间:6月23日 周四晚 19:00-20:3019:00 主持人 郭美锦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中国微生物学会生化过程模型化与控制专委会主任19:00-19:30《高通量微生物育种工程》 张翀 清华大学 长聘副教授19:30-20:00《抗肿瘤天然产物安丝菌素的分子生物学高产》 白林泉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中国微生物学会分子微生物学及生物工程专委会主任20:00-20:30《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高通量筛选技术与开发》 王立言 清华无锡研究院生物育种研究中心 副主任 高级工程师 天木生物总经理
  • Thmorgan高通量组织研磨仪再次中标
    近期,Thmorgan高通量组织研磨仪在秦皇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标! Thmorgan高通量组织研磨仪以过硬的品质、完善的售后服务,销售业绩节节攀高,在全国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 Thmorgan高通量组织研磨仪适用于各种组织、样本的研磨破碎,尤其是坚硬的样本(比如玉米种子),研磨效果出众,是您科研路上的好助手! Thmorgan咨询热线:4000-688-151. 市场部 2016年6月27日
  • 高精度高通量植物生长观测仪
    成果名称 高精度高通量植物生长观测仪 单位名称 北京大学 联系人 马靖 联系邮箱 mj@labpku.com 成果成熟度 □研发阶段 &radic 原理样机 □通过小试 □通过中试 □可以量产 成果简介: 该项目设计搭建一个用于观测植物表型的实验仪器,其中包括多个组件:高分辨率CCD和可调镜头组用来拍摄图片;平面光源用来提供不同波段的单色光照;气瓶和阀门等装置用来控制气体(如乙烯)的浓度;电动平移台用来实现实时观测过程中植物位置和观察角度的连续变化。以上所有组件与电脑相连接,在电脑软件&ldquo MatLab&rdquo 中编写程序,控制各组件的开关和运行,并在&ldquo MatLab&rdquo 中对拍摄得到的图片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实现对拟南芥早期生长发育过程的高精度、高通量、自动化的实时观察和测量分析。 主要的研究环节包括:1)使用高分辨率CCD、可调镜头组和平面光源作为图像采集系统,使用台式电脑和MatLab软件编写程序作为控制系统,实现对单一植物样品的自动化连续图像采集;2)使用MatLab软件编写图像处理程序,实现对植物图像中胚轴和根长度、顶端弯钩角度、子叶颜色变化的自动化识别和测量;3)在图像采集系统中加载电动平移台,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同时对多个植物样品的高通量图像采集;4)在图像采集系统中加载气流控制系统,实现气体处理(如植物激素乙烯)的加入和去除;5)在MatLab软件中改进和完善图像处理程序,在自动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识别和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重复性。 目前,基于以上设计的高精度高通量植物生长观测仪按期研制完成。自主开发了两种全新的图像处理程序,使电脑对植物图像中幼苗的长度和角度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的识别和测量,并达到了很高的精确度和可重复性,为关键技术突破。 应用前景:样机已经在拟南芥黄化苗对植物激素乙烯的动力学反应研究中投入应用,取得相应成果,并在SCI期刊上发表文章。
  • 535万!高通量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采购
    项目编号:1210-2241YDZB4936项目名称:高通量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采购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5,350,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高通量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采购):合同包预算金额:5,35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1-1其他专用仪器仪表高通量X射线衍射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2,600,000.00-1-2其他专用仪器仪表多功能差式扫描量热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900,000.00-1-3其他专用仪器仪表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1,85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生效240天内完成货物安装调试并交付使用。
  • 高通量检测:痕量毒品瞬间毕露
    小型化SPRi原型机   新闻背景   当前,我国已由毒品过境为主转变为过境与国内消费并存,2008年我国在册吸毒人数累计已达112.67万人。近年来,设计型毒品也在不断出现,对毒品检测鉴定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国内对毒品及代谢物的快速分析,主要利用进口的免疫试剂盒,此方法干扰因素多,经常出现假阳性,因此必须结合案情或其他分析才能准确得出结果。另外,常规仪器分析检测技术每次只能对一个样品或一种毒品成分进行检测鉴定,在遇到严打专项斗争和发生突发事件,成百上千样本测定和几十种毒品需要定性筛查时,现有技术便显出通量小、速度慢的缺陷,严重制约了对毒品犯罪的严厉打击。   该组合技术为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提供了快速筛选分析的专业设备,具有快速、准确、不消耗检材的特点   微全分析系统是世界前沿研究领域,尽管现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微全分析系统出现,但它代表了分析科学发展的趋势。“组合型常见毒品快速检测仪技术”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包括“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及高通量分析仪器在毒品分析中的应用”、“高通量毒品、毒物快速检测系统——生物芯片的研究”、“毒品微流控芯片研究”三个子课题。课题组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基于两瓣电流式光电位置测定技术的现场毒品检测系统,现场一次性高通量检测多种毒品成分的生物芯片系统,窄缝进样高灵敏微流控电泳芯片等,力求在微全分析系统研究有所突破,并运用到毒品的快速检测中。   SPR现场毒品检测系统:替代进口金标免疫试剂盒   目前,在国际上对毒品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等常规方法,对液体中痕量毒品的监测主要采用进口金标免疫试剂盒进行初选,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法进行确认分析。对现场查获的可疑毒品吸食人员的体液主要采用点滴试验和金标免疫试剂盒进行初选,对预试验呈阳性的样品还需送实验室进行确认。刚刚通过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组织验收的,高灵敏度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及高通量分析仪器,是在纳米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膜修饰技术的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在国内外毒品检测领域中尚未见到相关报道。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及高通量分析仪器采取化学修饰离子选择性渗透的方式,对体液中常见毒品进行快速筛选分析。此项研究主要是建立对苯丙胺类常见毒品及其代谢物的系统分析。通过目的物离子的选择性渗透、与底物的化学反应和电极电位的三次分离,提高定性分析的准确度,同时通过内置工作曲线法对待测目的物进行定量分析,可代替国内普遍使用的进口试剂盒。   课题组自主研发了基于时间分辨测量技术的SPR仪器,并将其用于吗啡、苯丙胺、氯胺酮及大麻等组合型毒品的检测,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检测限低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其检测限可以到达100微克/毫升。   课题组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安康医院进行了阴性、阳性实验样品测试,实际样品为精神类药物或者吸毒后人尿液,得到较好结果。测试表明,对服用精神类药物的样品无干扰信号出现,对吸毒人员尿样检测全部出现阳性信号。   专家圈点:   课题负责人、吉林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高级工程师谢文林:   这个课题研究主要技术特点在于从多个不同方面,如离子选择性电位检测、电催化氧化安培检测及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分析等,综合评估筛选对安非他命类分子具有高选择性的传感器材料,使其能够真正应用到实际样品的分析检测中,并将这一方法及电极传感器等部件仪器化,从而实现现场的快速分析。   课题组完成了便携式微机版多通道电位仪的研制,采用USB供电,无需任何外接电源。同时研制的常见毒品及其衍生物的选择性膜,与电位仪联用,可以快捷、灵敏的检测溶液中的安非他命及其衍生物。   生物芯片:多种毒物快速检测 解决批间差难题   修改后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对案件检测鉴定提出了更高、更新、更严的要求,送检的毒品检材日益增多,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比以往明显增加。   目前,在检验鉴定中国内外均没有高通量快速检验鉴定毒品及其体内代谢物的方法,而常规仪器分析检验技术存在检测通量低,每次只能对一个样品或一种毒品成分进行检验的不足,不能满足成百上千样本测定和几十种毒品需要定性筛查的需求,同时,现有检测速度慢,分析操作周期长,一个样品的检测时间约需几个小时,难以在广大基层单位推广,严重影响了办案进度。   目前,分子生物学领域用于高通量定性筛查的方法首推生物芯片。生物芯片的特点是将所涉及的样品反应、检测、分析等过程连续化、集成化、微型化。由于其检测信号的高通量、良好的检测灵敏度和数据回收率,生物芯片技术迅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   生物芯片基于抗原和抗体专一性结合原理,将多种蛋白质结合在固相基质上,检测生物样品中可与之专一性结合的对应蛋白质。课题组利用免疫竞争原理,将多种毒品的抗体结合在固相基质上,通过酶标记的抗原和化学发光底物所发出信号,可以在短时间内定性、定量检测几百个样品中多种物质的成分和含量。   据子课题负责人、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曾立波主任法医师介绍,课题组制备了9种毒品完全抗原和5种毒品单克隆抗体,该生物芯片可以检测我国9种常见毒品种类。在同步测量体液中可卡因类、苯丙胺类、吗啡类、氯胺酮、大麻类毒品时,最低检测限均在100微克/毫升,误报率小于3%。   值得一提的是,课题组解决了制备生物芯片批间差这一国际难题,实现了生物芯片无批间差的愿望。此项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无相关报道。课题组选择氧化铝陶瓷基片制备生物芯片,氧化铝基片发生散射后,会导致基片产生批间差,他们使用Kubelk-Munk定律的矫正散射系数有效矫正其散射,其他基片均难以矫正。   专家圈点: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研究员于忠山:   本项目研发的生物芯片实现了我国可以一次性高通量快速检测吗啡、苯丙胺、甲基苯丙胺、氯胺酮、大麻、丁丙喏啡、可卡因、美沙酮等十类毒品成分的愿望,这些检测指标基本涵盖了国内外的常见毒品成分。将生物芯片应用于刑事技术领域,属国内外首创。   就目前仪器市场而言,分离分析设备几乎完全被国外产品垄断,国家每年要花费数亿元人民币来进口仪器。进口质谱仪器的平均价格一般在2万美元,其昂贵的价格使众多潜在用户望而却步,不仅影响了分离仪器在国内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也给以分离检测和快速检测为主的公安和环保等行业执法带来巨大影响。课题组研制的微流控检测设备和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将填补国内外空白,解决战斗在禁毒斗争一线的公、检、法、司、社区、戒毒所和有关医院等广大基层单位无法对毒品成分及其代谢物进行高通量快速检测的难题。   ■技术动态   微流控电泳芯片检测仪:少量毒品快速分离   常用毒品微流控芯片检测仪是采用毛管电泳、芯片集成检测方法研制的毒品分离检测设备,对现场收缴的可疑毒品和体液中常见毒品进行分离检测。   课题组基于现有微流控芯片的优缺点,考虑到毒品、毒物检测现场、快速、一次性使用、便携以及高效的要求,结合石英芯片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芯片的优点,设计并制作了一种以PDMS材料为基体,基于窄通道进样的一次性石英毛细管微流控电泳芯片。窄通道进样可以有效防止样品分离管道的泄露,无需一般微流芯片所需的防泄露高压电源,简化了仪器和操作,同时,可以大大缩短进样时间,利于降低样品区带展宽,提高分离效率,减少样品消耗量,大大降低了假阳性率。   ■延伸阅读   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组合型常见毒品快速检测仪技术”主要是为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提供了一套对可疑毒品和吸毒人员体液中毒品及其代谢物进行快速筛选分析的专业设备,具有快速、准确、不消耗检材的特点。为打击与毒品犯罪相关案件提供科学证据,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同时,此项技术不需要消耗其他材料,仅需要少量电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污染环境,于目前使用的进口金标免疫试剂盒互补,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执法人员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此项研究所提供的各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不需进行后处理的优点,所以可以降低使用单位的检验鉴定费用和能源消耗,无疑将具有广阔市场。
  • 睿科集团发布睿科高通量真空平行浓缩仪新品
    产品简介在环境污染分析和食品安全分析实验室中,为了得到痕量目标物的可靠性检测分析,实验人员不断追求样品快速无损浓缩技术。睿科MPE系列高通量真空平行浓缩仪结合旋蒸和高通量氮吹仪的优点,基于通用的水浴平台,采用精准的数字型的真空控制体系,保证不同样品处于相同的蒸发环境,避免样液中目标物在低真空度下与溶剂共沸而损失,进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平行性。 效率高采用比热容大的水作为导热媒介,保证加热均匀,连续严格的密封性,每个孔位的温度一致,保证样品在浓缩过程的高度平行性。批量较大,可同时浓缩16位大体积土壤提取液(100-200 mL)。 同等条件下样品数浓缩方式所用时长16位常规旋蒸180min16位真空浓缩45min 溶剂回收采用低温蛇形冷凝管进行蒸汽冷凝,耐腐蚀的PTFE体系为恶劣的蒸汽环境提供耐久可靠的性能保障,乙腈回收率(冷却液0℃)高达99.2%。 可视性强三面透明的水浴环境体系,便于快速查看样液的蒸发情况。当液面接近标准方法中规定的1mL或近干状态时,可通过三面观察窗进行肉眼判断,避免了样液过度浓缩带来的损失。另可通过选装红外定容模块,进行1mL液位感应,自动判定仪器终点。 样品瓶架兼容性强可兼容多种规格的样品瓶,使其应用于不同领域进行样品浓缩,浓缩体积最大可达150mL,浓缩过程无需实验员值守。 农残测试20 mL提取液35 mL净化液 土壤有机物测试100mL<土壤提取液<150mL 杜绝交叉污染快拆式密封盖板,利于不同样品管的快速更换。盖板加热设计,避免样液在盖板上冷凝,加快样液的挥发。出色的导流设计,高效地疏导溶剂废气,防止不同位置样液的交叉污染。 防暴沸设计平稳的圆周振荡,加快样液混匀和热量传递,避免样液的暴沸。温和的水浴环境,利于低沸点溶剂的蒸发和待测目标物在挥发过程中的保留。数字型的真空控制模式,高灵敏度的陶瓷型传感器实时检测真空度,避免样液在过低压力下共沸造成目标待测物的损失。 便捷图形化控制图形化界面提供便捷的人机交互功能,内置的仪器方法便于实验新手快速使用。调用仪器方法后即可点击开始按钮快速进行浓缩实验。实验到达终点后,仪器可自动泄压和降温保护样品。另仪器真空控制的手动模式可为摸索实验条件带来极大自由度。 应用举例1.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 784-2016)2.土壤和沉积物多氯联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43-2015)3.猪肉、牛肉、鸡肉、猪肝和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20752-2006)4.水果和蔬菜中50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 23200.8-2016)5.粮谷中475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 23200.9-2016)创新点:睿科MPE高通量真空平行浓缩仪结合旋蒸和高通量氮吹仪的优点,基于通用的水浴平台,采用精准的数字型的真空控制体系,保证不同样品处于相同的蒸发环境,避免样液中目标物在低真空度下与溶剂共沸而损失,进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平行性。 睿科高通量真空平行浓缩仪
  • 耶拿与Illumina 达成合作 进军高通量基因分型市场
    日前,德国耶拿分析仪器公司(简称耶拿)与Illumina公司达成合作。合作之后,耶拿将进入正在增长的基因分型市场。目前该市场由Illumina提供技术,基于96样本的Infinium® XT BeadChip,Illumina公司提供超高通量样品制备,进而提供解决方案。  “这种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加强耶拿在基因组学市场的地位,” 耶拿首席执行官 Ulrich Krauss说。“我们期待与Illumina公司及其客户合作开展高通量基因分型解决方案相关工作。”  此次签署的协议包括联合开发和营销。耶拿的自动化技术承诺超高通量基因分型,从几十万到100万样品每年。Illumina公司Infinium家族的基因分型检测、BeadChip平台,保证高的数据质量,好的重现性,以及低的错误率。  再加上CyBio® FeliX平台,容量和样品处理量增加,同时软件也允许无缝过渡。协议简化,实时数据生成、分析,按需QC报告等是这个平台的一些最新的可用功能,此外交互式用户界面还充分结合下一代Illumina LIMS。  “CyBio® FeliX系统将帮助我们的客户优化基因分型结果,经济效益上更划算,具有更多可扩展性,工作效率更高,” Illumina公司Arrays高级主管Jason Johnson说。“我们对这个平台以及耶拿的承诺印象深刻,未来可以为我们的客户提供特殊的体验,继续与他们共同开展业务。”
  • 综述:高通量太赫兹成像进展与挑战
    无损评估、生物医学诊断和安全筛查等诸多令人兴奋的太赫兹(THz)成像应用,由于成像系统的光栅扫描要求导致其成像速度非常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一直受到限制。然而,太赫兹成像系统的最新进展极大地提高了成像通量(imaging throughput),并使实验室中的太赫兹技术更加接近现实应用。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的科研团队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期刊上发表了以“High-throughput terahertz imaging: progress and challenges”为主题的综述论文。该论文第一作者为Xurong Li,通讯作者为Mona Jarrahi。该论文主要从硬件和计算成像两个角度回顾了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发展。首先,研究人员介绍并比较了使用热探测、光子探测和场探测的图像传感器阵列实现频域成像与时域成像时的各类硬件。随后,研究人员讨论了利用不同成像硬件和计算成像算法实现高通量捕获飞行时间(ToF)、光谱、相位和强度图像数据的方法。最后,研究人员简要介绍了高通量太赫兹成像系统的未来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基于图像传感器阵列的太赫兹成像系统(硬件方面)然而,并非所有类型的图像传感器都能够扩展到大型阵列,但这是高通量成像的关键要求。这部分内容重点介绍了基于各类图像传感器阵列的高通量太赫兹成像系统。这些太赫兹成像系统的性能主要通过空间带宽积(SBP)、灵敏度、动态范围以及成像速度等指标在其工作频率范围内进行量化。太赫兹频域成像系统在热探测太赫兹成像仪中,微测辐射热计是最广泛使用的图像传感器之一,它将接收到的太赫兹辐射所引起的温度变化转化为热敏电阻材料的电导率变化。氧化钒(VOx)和非晶硅(α-Si)是室温微测辐射热计最常用的热敏电阻材料。使用微测辐射热计图像传感器阵列捕获太赫兹图像的示例如图2a所示。热释电探测器是另一类热成像传感器,它将接收到的太赫兹辐射所引起的温度变化转化为能以电子方式感测的热释电晶体的极化变化。图1 目前最先进的频域太赫兹图像传感器的性能对比图2 基于图像传感器阵列的太赫兹频域成像系统示例对于室温太赫兹成像,场效应晶体管(FET)图像传感器是微测辐射热计图像传感器的主要竞争对手。FET图像传感器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具有出色的可扩展性。与室温微测辐射热计图像传感器相比,FET图像传感器通常工作在较低的太赫兹频率下,其灵敏度也较低。然而,由于无需热探测过程,FET图像传感器可以提供更高的成像速度。使用FET图像传感器阵列捕获太赫兹图像的示例如图2b所示。光子探测器作为可见光成像仪中最主要的图像传感器,在太赫兹成像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低温制冷要求外,太赫兹光子探测器还有另外两方面的限制:工作频率限制(高于1.5 THz)以及可扩展性限制(难以实现高像素的探测器阵列)。使用光子探测图像传感器阵列捕获太赫兹图像的示例如图2c所示。另外,可以利用量子点或激光激发的原子蒸汽将从成像物体接收到的太赫兹光子转换为可见光子,并且可以利用光学相机在室温下实现对大量像素的高通量成像。然而,太赫兹到可见光的光子转换过程需要复杂且笨重的装置来实现。与光子成像仪相比,超导太赫兹成像仪可以提供同等水平甚至更高的灵敏度。同时,它们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并且能够在较低的太赫兹频段工作。超导成像仪主要有四种类型:过渡边缘传感器(TES)、动态电感探测器(KID)、动态电感测辐射热计(KIB)和量子电容探测器(QCD)。使用超导图像传感器阵列捕获太赫兹图像的示例如图2d所示。到目前为止,所讨论的频率域太赫兹成像仪均是进行非相干成像,并且仅能解析被成像物体的强度响应。相干太赫兹成像可使用外差探测方案来解析成像物体的振幅和相位响应。通过将接收到的来自成像物体的辐射与本振(LO)波束混合,并将太赫兹频率下转换为射频(RF)中频(IF),可将高性能射频电子器件用于相干信号探测。超导体-绝缘体-超导体(SIS)、热电子测辐射热计(HEB)、肖特基二极管、FET混频器和光电混频器可用于太赫兹到射频的频率下转换。由于外差探测架构的复杂性,所展示的相干太赫兹成像仪灵敏度被限制在数十个像素。太赫兹时域成像系统基于时域光谱(TDS)的太赫兹脉冲成像仪是另一种相干成像仪,它不仅能提供被成像物体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还能提供被成像物体的超快时间和光谱信息。THz-TDS成像系统使用光导天线或非线性光学操纵在泵浦探针成像装置中产生和探测太赫兹波(如图3)。图3 太赫兹时域成像系统示意图:(a)太赫兹光电导天线阵列成像;(b)太赫兹电光取样成像。传统的THz-TDS成像系统通常是单像素的,并且需要光栅扫描来获取图像数据;而为了解决单像素THz-TDS成像系统成像速度慢、体积庞大又复杂的问题,基于电光效应和光导效应的图像传感器阵列已被采用。图4a为使用光学相机的电光采样技术捕获太赫兹图像的示例。基于电光采样的无光栅扫描THz-TDS成像系统既可用于远场太赫兹成像,也可用于近场太赫兹成像(如图4b)。无光栅扫描THz-TDS成像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光导图像传感器阵列(如图4c)。基于光导效应和电光效应图像传感器的无光栅扫描THz-TDS成像系统能够同时采集所有像素的数据。然而,时域扫描所需的光学延迟阶段的特性对整体成像速度造成了另一个限制。图4 基于电光效应和光导效应的图像传感器阵列的太赫兹时域成像系统示例研究人员对基于图像传感器阵列的不同太赫兹成像系统的功能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如图5所示。频域成像系统只能解析被成像物体在单一频率或宽频率范围的振幅响应,无法获得超快时间和多光谱信息;但同时,它们配置灵活,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太赫兹光源,以实现主动和被动太赫兹成像。时域成像系统则既可以解析被成像物体的振幅和相位响应,也可以解析超快时间和多光谱信息;然而,它们只能用于主动太赫兹成像,并且需要带有可变光学延迟线的泵浦探针成像装置,从而增加了成像硬件的尺寸、成本和复杂性。图5 基于图像传感器阵列的不同太赫兹成像系统的功能和局限性分析虽然太赫兹成像系统的功能通常由上述原理决定,但可以通过修改其运行架构,以实现新的和/或增强功能。太赫兹光谱各类成像方案如图6所示。图6 太赫兹光谱各类成像方案太赫兹计算成像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各类计算成像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提供了更多的成像功能,而且减轻了由太赫兹成像带来的对高通量操作的限制(放宽了对高通量太赫兹成像硬件的要求)。太赫兹数字全息成像全息成像允许从与物体和参考物相互作用的两光束的干涉图中提取目标信息。太赫兹全息成像系统利用离轴或同轴干涉。与利用THz-TDS成像系统进行相位成像相比,太赫兹数字全息成像无需基于飞秒激光装置并且更具成本效益。对太赫兹辐射源和图像传感器阵列的选择也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工作频率进行优化。然而,太赫兹数字全息成像对成像物体有着更多限制,并且在对多层次和/或高损耗对象成像时受到限制。基于空间场景编码的太赫兹单像素成像与使用太赫兹图像传感器阵列直接捕获图像相比,太赫兹单像素传感器可以通过利用已知空间模式序列来顺序测量并记录空间调制场景的太赫兹响应,从而重建物体的图像。与用于频域和时域成像系统的太赫兹图像传感器阵列相比,该成像方案得益于大多数太赫兹单像素传感器的优越性能(如信噪比、动态范围、工作带宽)。图7总结了太赫兹单像素成像系统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压缩感知算法不仅适用于单像素成像,也可用于提高多像素图像传感器阵列的成像通量。图7 基于空间波束编码的太赫兹单像素成像系统的发展基于衍射编码的太赫兹计算成像到目前为止,本文介绍的太赫兹成像系统遵循的范式主要依赖于基于计算机的数字处理来重建所需图像。然而,基于数字处理的重建并非没有局限性。为了解决的其中一些挑战,最佳策略可以是为特定任务的光学编码设计光学前端,并使其能够接管通常由数字后端处理的一些计算任务。近期,一种新型光学信息处理架构正兴起,它以级联的方式结合了多个可优化的衍射层;这些衍射表面一旦优化,就可以利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在输入和输出视场之间共同执行复杂的功能,如图8所示。近年来,衍射深度神经网络技术(D²NN)在太赫兹成像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图像分类,抗干扰成像,以及相位成像。图8 基于衍射深度神经网络(D²NN)的太赫兹计算成像系统示意图总结与展望综上所述,高通量太赫兹成像系统将通过深耕成像硬件和计算成像算法而持续发展,目标是具有更大带宽、更高灵敏度和更大动态范围的超高通量成像系统,同时还能为特定应用定制成像功能。太赫兹计算成像技术有望与量子探测、压缩成像、深度学习等技术相结合,为太赫兹成像提供更多的功能及更广泛的应用。研究人员坚信太赫兹成像科学与技术将蓬勃发展,未来太赫兹成像系统不仅会大规模应用于科学实验室和工业环境中,而且还将在日常生活中显著增长。这项研究获得了美国能源部资金(DE-SC0016925)的资助和支持。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3-01278-0
  • 自动化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为药物研发提速
    本文作者:王凯,珀金埃尔默自动化整合产品专家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各国生命科学的研究进程,而自动化、数字化、AI等技术的突破,为药物研发开辟了新的可能。一直以来,药物研发与开发都是一个复杂与漫长的过程,需要经历多年、高达数十亿美金的投入。而从海量的化合物中筛选出Hit,从Hit到Lead这一过程对于药物研发特别是小分子药物研发至关重要。研究者们一直在优化和改进筛选方法,这其中,高通量药物筛选(High-throughput screening,HTS)作为快速发现新的Lead的必经之路,是当今小分子药物研发的首选。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上的高通量筛选系统也在不断挑战通量和速度的极限。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在生命科学领域深耕多年,致力于为生命科学和药物研发提供多维度的支持,全球排名*前50的制药企业中有47家与珀金埃尔默开展合作。针对高通量药物筛选,PerkinElmer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凭借在药物研发领域的积淀和强大的自动化整合优势,PerkinElmer已为全球众多药物研发机构提供了定制化的全自动高通量药物筛选解决方案,助力药物研发进程的提速。高通量药物筛选以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微板形式作为实验工具载体,通过自动化操作系统,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结果数据,并通过计算机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同一时间对数以千万的样品进行检测,从而快速、有效地加速整个药物早期研发流程。 在中国,PerkinElmer已为超过25个用户提供自动化高通量筛选解决方案,应用于各类基于靶点与表型的高通量药物筛选,包括制药研发与CRO公司,高校与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以及新型生物技术公司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与研究所开始注重基础学科转化,其中以药物研发的发展最为迅速,中草药学与中医药学也已被纳入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因此多个药科或医科大学开始建立起小分子化合物库,与此同时,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也在加速天然化合物的积累。为尽快开发出各类疾病靶点的药物,不同研究单位之间的合作更为广泛。这些都加大了对高通量筛选的需求。而新冠疫情的爆发,更是让人们对药物研发的速度有了前所未有的期待。 为尽快筛选和发现有效的Hit,传统的手工或单台设备已满足不了通量需求,亟需引进自动化高通量的筛选系统。在PerkinElmer的客户中有多家顶尖高校,其中包括中国药科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PerkinElmer依靠在药物研发与自动化整合领域的经验, 为这两所知名高校设计和搭建了explorer G3自动化高通量筛选系统。该系统整合了JANUS G3液体工作站,Envision多标记检测系统,Opera Phenix Plus高内涵系统,组合自动化细胞培养箱,储板栈,封膜与撕膜机等自动化设备;利用PerkinElmer高通量筛选试剂盒,开发和建立了多种Biochemical和Cell-based assay,用于客户基于靶点和表型的高通量药物筛选。 在天津医科大学,该自动化系统在三个月内帮助研究人员在十五万个化合物中,完成十几个靶点的筛选。系统涵盖的自动化一站式的数据分析和报告导出,为实验数据信息化打下基础。在中国药科大学, explorer G3高通量筛选系统也为科研人员的化合物筛选起到关键作用,为相关学术论文提供重要的数据补充。此外,explorer G3也是学校正在打造的新药筛选服务平台的一部分,帮助学校与南京当地的生命科学园区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加速药物研发进程。85年来,珀金埃尔默始终致力于以创新的技术助力人类健康的改善,通过提供强大的仪器、试剂、检测方法、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专注于科研,加快创新突破的步伐。*根据2020年销售收入排名
  • 12月1日正式实施!高通量测序基因分型系统规范全文及解读
    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 高通量测序基因分型系统规范》 由TC28(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8SC37(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特征识别分会)执行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该标准于今年5月23日发布,将于12月1日正式实施。主要起草单位 深圳华大法医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山西医科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 、广东省公安厅刑事技术中心 、临汾市公安局 、武汉益鼎天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高升杰 、杨建军 、严江伟 、耿力 、刘倩颖 、王文峰 、赖江华 、沈悦生 、宋继伟 、张洪波 、杜红丽 、郭云峰 、吴昊 、李泽琴 、张奕 、丁国徽 、苏立伟 、钟陈 、张蕾 、汪小我 、李博文 、王秋娟 、李海燕 、黄建春 、段晋琦 、沈鹤霄 、李星光 、魏曙光 、康恒亮 、穆豪放 、姜华艳 、郭小森 、尹烨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 高通量测序基因分型系统规范》国家标准解读:一、 标准编号及标准名称标准编号为:GB/T 42751-2023;标准名称: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 高通量测序基因分型系统规范二、 标准制定背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报告指出加强生物计量与质量控制等基础通用标准的研制。同时国家标准委联合九部门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也指出需加快基因测序等技术研发应用,支撑产业高端发展。高通量基因测序逐渐被人们知晓和应用,国家对于高通量基因测序相关的扶持和投入比重也越来越大。2012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为35亿美元,截至2015年已上涨到59亿美元,3年增长为原来的1.69倍,复合年平均增长率19.0%,预计2020年将达到138亿美元。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件的制定一方面会加速测序仪国产化进程,提高国产化技术水平,确立了面向基因测序世界水平的一个技术目标和门槛,提升追赶国际主流水平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可加快国产核心技术和通用技术的标准化,并能有效促进基因测序应用的全面普及,加快市场对于基因测序产品的认可和接受。三、 标准主要内容本文件规定了高通量测序基因分型系统的组成、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信息安全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基因分型系统的设计、研发、测试与评估。高通量测序基因分型系统是通过对遗传标记STR、SNP的自动分型实现对生物特征的识别。其流程是将高通量测试设备下机数据经过预处理、序列比对、位点覆盖深度及长度算法。该系统能有效实现生物信息分析自动化和标准化。使得高通量测序基因分型的实用性大大提高。四、 标准实施意义本文件的制定有利于对目前研究、开发、使用的高通量测序基因分型系统进行规范要求,保障各类分型系统对基因分型进行有效、准确的分型,为系统开发人员、部署人员和用户提供一套标准的测试方法,从而促进我国个体身份鉴定产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附标准:
  • 医生必看: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
    2015年1月15日,卫计委妇幼司发布第一批产前诊断试点单位,同时发布了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与卫计委医政司发布的第一批试点相比,本次妇幼司发布的《通知》更为详细。这份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规定了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在临床上的适用范围、临床服务流程及临床质量控制。另外,还给出了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知情同意书、临床申请单及临床报告单的参考模板,为试点单位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   为规范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临床应用工作,制定本规范。该规范主要包括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的适用范围、临床服务流程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第一部分 适用范围   一、适用目标疾病   根据目前技术发展水平,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产前筛查与诊断领域适用的目标疾病为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即 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   二、适用时间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时间应当为12+0-26+6周,最佳检测时间应当为12+0-26+6周。   三、适用人群   (一)血清学筛查、影像学检查显示为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临界风险(即 1/1000&le 唐氏综合征风险值100 千克)孕妇。   (四)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以下简称 IVF-ET)方式受孕的孕妇。   (五)双胎妊娠的孕妇。   (六)合并恶性肿瘤的孕妇。   五、不适用人群   (一)染色体异常胎儿分娩史,夫妇一方有明确染色体异常的孕妇。   (二)孕妇 1 年内接受过异体输血、移植手术、细胞治疗或接受过免疫治疗等对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结果将造成干扰的。   (三)胎儿影像学检查怀疑胎儿有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或其他染色体异常可能的。   (四)各种基因病的高风险人群。   六、其他   (一)对未接受中孕期血清学筛查而直接进行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的孕妇,应当在孕 15 周至 20+6周期间进行胎儿神经管缺陷风险评估。   (二)严禁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用于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第二部分 临床服务流程   一、临床技术程序   (一)凡符合适用人群标准并自愿进行此项检测的孕妇,或符合慎用人群标准但强烈要求进行此项检测的孕妇,医师应当对孕妇本人及其家属详细告知该检测的目标病种、目的、意义、准确率、风险和局限性,以及检测的种类、费用和技术流程。   (二)在孕妇充分了解以上事项后,产前诊断机构负责收集孕妇病史、签署知情同意书、采集外周血,根据检测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胎儿是否有相应非整倍体综合征高风险。   (三)医师应当对孕妇提供检测后临床咨询及高风险孕妇的后续处理,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高风险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并负责随访妊娠结局。   二、知情同意书签署   (一)产前诊断机构只对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加该检测的孕妇进行检测。   (二)医师在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应当告知当事人以下要点(知情同意书模板见附图 1):   1. 对存在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建议其优先选择介入性产前诊断。   2. 告知该检测能检出的目标疾病种类。   3. 告知该检测能够达到的检出率、假阳性率,强调该检测结果不能视为产前诊断,高风险结果必须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诊 以及低风险结果具有假阴性的可能性。   4. 告知该检测有失败的风险,可能会要求重新采血。   5. 根据知情同意书内容告知该检测的局限性。   6. 根据知情同意书内容告知影响该检测的因素。   7. 医生对病例个案认为应该说明的相关问题。   三、检测申请单填写   (一)医师应当询问孕产史、孕周、胎数和已进行的其他产前检测、产前筛查或产前诊断的结果,以及询问是否进行过细胞治疗、异体输血或是否为肿瘤患者等情况(申请单参考格式见附图 2)。   (二)医师应当协助孕妇准确填写检测申请单上的内容,包括:孕妇姓名、出生日期、采血时体重、孕妇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末次月经日期、筛查孕周、早孕或中孕期血清学筛查结果等。   四、临床标本的采集   (一)采用唯一编号对采血管进行编号。建议采血管采用条形码作为编号标示,该编号应当与知情同意书和送检单上的编号一致。   (二)按照无菌操作要求,采取孕妇静脉血 样本处理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   (三)标本的贮存和运输。   1. 已分离的血浆标本运输:在 4-8℃冷藏条件,冷链运输,运输时间不得超过 4 小时 在 0 摄氏度以下的冷冻运输不应超过 72 小时。   2. 已分离的血浆标本长期保存应在-70℃,保存过程中避免反复冻融。   五、检测报告的审核发放   (一)自抽取孕妇外周血至出具检测报告的周期不应当超过 15 个工作日,其中发出因检测失败须再次采样的通知不应当长于 10 个工作日。   (二)检测报告须经由 1 名具备产前诊断临床资质的副高级以上职称医务人员审核并签发(报告参考格式见附图 3)。   (三)检测报告应当以书面报告形式告知受检者,医务人员应当通知受检者或其家属获取该报告的地点和时间。   (四)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信息:   1. 孕妇的姓名、年龄、孕周、末次月经时间。   2. 样本编号、样本状态、采样日期和报告日期。   3.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   4. 每一种目标疾病的检测值,正常参考范围。   5. 以目标疾病的低风险或高风险作为结果报告。   6. 检测者、审核者。   7. 其他相关提示。   (五)对高风险结果的孕妇,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尽快通过电话或短信息等方式专门通知,建议该孕妇进行后续产前诊断,并做好追踪随访。   六、检测后的临床咨询及高风险孕妇的后续处理   (一)对结果为低风险的孕妇,应当提示此检测并非最终诊断,不排除漏检的可能,且不能排除其他染色体疾病。   (二)对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应当建议其进行后续介入性产前诊断 不应当仅根据本检测高风险的结果做终止妊娠的建议和处理。   (三)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负责高风险病例的后续临床咨询和产前诊断,临床咨询率应达 100%,产前诊断率应达 95%以上。   (四)如果存在胎儿影像学检查异常,无论该检测结果是低风险还是高风险,都应当对其进行专业的遗传咨询及后续相应诊断服务。   七、检测后妊娠结局的追踪随访   (一)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对所有检测高风险对象进行妊娠结局(包括后期流产、引产、早产或足月分娩等)的追踪随访,随访率应达 100%,失访率宜小于 10%。   (二)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对于检测低风险对象妊娠结局的随访率应大于 90%,随访时限应为胎儿出生后 12 周内(建议有条件的试点产前诊断机构随访至产后 1 年)。   (三)随访内容包括:妊娠结局、胎儿或新生儿是否为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患儿以及其他临床诊断和/或遗传学诊断(建议有条件的产前诊断机构对后期自发流产、死胎、致死性的早产胎儿开展遗传学诊断,作为妊娠结局随访的一部分内容)。   八、资料与标本的保存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相关资料,包括检测送检单、知情同意书以及相关的数据信息均应当在产前诊断机构保存 3 年以上,剩余血浆样本应保存至产后 2 年以上。 第三部分 临床质量控制   一、21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应不低于 99%,18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应不低于 97%,13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应不低于 90% 复合假阳性率应不高于 0.5% 复合阳性预测值应不低于 50%。   二、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按季度报送临床应用试点工作量及筛查结果,包括筛查检出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和检出 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病例数、发生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数等数据信息。具体报表见附图 4。   附图:1.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知情同意书(参考模板)   2.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申请单(参考模板)   3.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报告单(参考模板)   4.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 工作情况报表
  • 现场高通量DNA分析方法及设备研究通过验收
    近日,由浙江大学承担的“现场高通量DNA分析方法及设备研究”项目在北京通过了专家验收。   项目组以DNA分析技术与设备预研为基础,开展了现场高通量DNA分析设备的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共焦结构和PMT构成的高灵敏度微弱荧光信号检测技术、采用远场光学扫描毛细管阵列的DNA荧光信号检测技术和高效4色或5色荧光探测技术。研究人员设计了大视场、大数据孔径、远心光学系统和信号检测、系统控制与数据传输等控制系统,搭建了以激光共焦扫描探测平台为核心的实验装置。
  • 现货促销!高通量组织研磨仪
    为了回馈广大客户长期以来对我公司高通量组织研磨仪的认可与支持,我公司现推出&ldquo 高通量组织研磨仪CK1000/ CK2000系列大型促销活动&rdquo ,并且,来电咨询的前五位客户有机会免费试用研磨仪样机!欢迎致电咨询! 活动截止日期:2013年6月1日 了解详细信息请登录托摩根官方网站:http://www.thmorgan.com/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688-151 传真:010-6219 2438 邮箱:info@thmorgan.com 邮编:100081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所科技开发楼四层
  • 410万!上海交通大学原位高通量小角/广角谱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1906054086/招设2023A00006项目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原位高通量小角/广角谱仪预算金额:41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41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货物名称简要技术规格数量完成期限1原位高通量小角/广角谱仪1)该设备可系统性研究多相多组分复杂材料如合金、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材料、生物材料的多尺度微纳结构与微秒时间尺度的结构动态过程,构建复杂组合材料的相图,深入理解材料组分间的复合、分相、结晶、界面的平衡态与非平衡态动力学过程,构建宽时空域的多维构效关系,在多学科领域均有广泛应用;2)具体技术要求详见第三章《技术规格》。1套合同签订后12个月内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署之日起生效,并持续有效直到乙方按合同完成所有工作和义务。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嘉宾公布|看高通量筛选技术如何加速药物研发进程
    药物筛选是新药研发的关键步骤,而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组合化学等学科的发展,药物分子库在不断扩大,药物作用靶点也越来越多,这使得药物发现的范围逐渐扩大,药物筛选的工作量急剧增加。因此,高通量筛选(High-throughput screening,HTS)技术应运而生。为帮助用户及时了解高通量药物筛选创新技术以及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进展,仪器信息网将于2024年6月21日举办“第二届创新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应用”网络主题研讨会,特邀10位专家围绕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建立、候选药物发现,以及FRET、AlphaScreen、高内涵成像、全自动膜片钳、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creen)等创新技术分享和前沿应用展开探讨交流,欢迎大家踊跃报名!报名链接: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XXo (点击报名)点击图片报名 会议日程 “第二届创新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应用”网络主题研讨会日程(更新中)2024年6月21日报告时间报告主题专家单位09:30-10:00高通量靶向药物筛选及“以药寻靶”空间转录组技术的应用梁重阳吉林大学药学院 教授10:00-10:30安捷伦自动化高通量质谱平台及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孙秀红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液质产品工程师10:30-11:00新冠病毒主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陈云雨皖南医学院 副教授11:00-11:30YAP出入核调控因子及靶向小分子的高通量筛选汤扬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研究员11:30-12:00降尿酸药物筛选方法进展与候选药物的发现展鹏山东大学药学院 教授12:00-13:30午休时间13:30-14:00高通量全自动膜片钳技术在离子通道药物筛选中的应用胡吉英深圳湾实验室 药物发现平台主管/工程师14:00-14:30离子通道研究技术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段桂芳北京大学药学院 助理研究员14:30-15:00基于AI辅助高内涵筛选的心肌保护天然化合物发现及机制研究赵璐浙江大学药学院 副教授15:00-15:30高内涵3D成像技术对类器官的分析及应用王娅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高级技术主管/高级工程师15:30-16:00待定李翔山东大学 副教授报告嘉宾报告人:梁重阳 吉林大学教授报告题目:《高通量靶向药物筛选及“以药寻靶”空间转录组技术的应用》 个人简介:1.工作经历及兼职:吉林大学 药学院 | 教授 博士生导师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科学顾问2.研发领域:&bull 抗感染、抗肿瘤药研发、肿瘤诊断技术及试剂的研究研发生物一类创新药制剂——吉芝元注射液,完成向美国FDA和中国NMPA的Pre-IND和IND申报,并获批中美临床试验;致力于将电化学、SERS等生物芯片细胞生物学研究和POCT伴随诊断的应用,已完成可用于淋巴瘤单碱基突变诊断的CRISPR-PAA芯片,已受到国内外多家企业关注,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bull 光谱学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研究致力于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尤其是药物高通量筛选领域。近年来利用SERS研究细胞器功能、分析细胞表面糖链和检测肿瘤标志物等,同时应用SERS技术对PARP1抑制剂、KRAS 4B抑制剂等进行药物活性筛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支持,并完成成果转化。&bull 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组新技术平台的研究致力于超微量打印和图案印刷技术在空间转录组技术发展中的应用,研究工作目前已获得国内单细胞测序龙头企业和自然基金的支持。报告人:陈云雨 皖南医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新冠病毒主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个人简介:陈云雨,皖南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优秀青年研究生导师获得者、皖南医学院第四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5年7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系,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抗病毒药物药理学研究。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研究团队针对新冠病毒主蛋白酶抑制剂高效筛选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首次建立了以荧光偏振高通量筛选模型为核心的系统性筛选与评价方法,并发现了若干天然产物来源的新型先导化合物。以通信作者在PNAS、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Cell & Bioscience、Phytotherapy Research、STAR Protocols和Virology等杂志发表40余篇研究论文,已指导4位硕士研究生荣获国家奖学金。现任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届青年委员和《中国现代应用药学》第九届编委会青年编委。报告人:汤扬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研究员报告题目:《YAP出入核调控因子及靶向小分子的高通量筛选》个人简介:汤扬,同济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201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后加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现为同济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胃肠道癌症发生机制及精准靶向治疗策略研发,聚焦胃肠道肿瘤发生及Hippo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长期基于Hippo信号通路发现新的胃癌诊疗靶标,主要从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间通讯角度揭示胃肠道癌症发生的病理机制,发现新靶点,针对性研发胃肠道癌症靶向干预策略,设计、评估并优化靶向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前期在Cancer Cell、EMBO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Cell Discovery等国际高水平SCI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18篇,获批药物发明专利3项;主持包括国家基金委青年基金及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面上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共计7项,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受邀参与编写《高通量筛选技术实验手册》。报告人:展鹏 山东大学药学院教授报告题目:《降尿酸药物筛选方法进展与候选药物的发现》个人简介:展鹏,山东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山东省杰青、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骨干;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NSFC面上项目、国际(地区)合作、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10余项课题。长期从事抗痛风及抗病毒药物研发,共同研发的四类候选药物已转化(两项获临床试验批件)。成果在Chem Soc Rev、J Med Chem、J Med Virol、Elife、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Acta Pharm Sin B等重要期刊发表文章100余篇,多篇为ESI高被引或封面论文,H指数为49;授权专利20余项;主编中英文专著2部,参编专著及教材8部。担任药物化学国际顶尖期刊J Med Chem编委,Acta Pharm Sin B等10余个期刊的(青年)编委;客座主持专刊10余次。获中国药学会青年药物化学奖。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及“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单;入选全国药学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报告人:胡吉英 深圳湾实验室药物发现平台主管/工程师报告题目:《高通量全自动膜片钳技术在离子通道药物筛选中的应用》个人简介:胡吉英,博士,深圳湾实验室生物医学实验技术中心药物发现平台主管,负责受体靶向药物筛选、高通量筛选、亲和力筛选等技术体系建设和实验方案开发,为相关科研与转化项目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报告人:段桂芳 北京大学药学院助理研究员报告题目:《离子通道研究技术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个人简介:段桂芳,博士,2019年于南京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2019年8月起在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药理学平台工作。目前主要负责药理学平台的建设管理、技术服务和新方法新应用开发。擅长利用膜片钳技术、钙成像技术、离子流技术、高内涵成像分析等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进行药物的高通量筛选、药效评价及机制研究。利用上述经验,为校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及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辅助课题组发表多篇论文在Nat. Commun. 、J. Med. Chem. 等国际一流期刊上。近五年内以第一/共一作者在Nat. Commun.、J. Biol. Chem.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文章多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国重技术类攻关开放课题1项。报告人:赵璐 浙江大学药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基于AI辅助高内涵筛选的心肌保护天然化合物发现及机制研究》个人简介:赵璐博士,浙江大学药学院药物信息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博士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现为浙江大学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模式生物平台负责人,研究方向为使用斑马鱼、细胞等疾病模型进行中药药效物质研究。获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 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PNAS, Engineering等学术论文21篇,被Nature、Lancet等期刊引用1300 余次。报告人:王娅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高级技术主管/高级工程师报告题目:《高内涵3D成像技术对类器官的分析及应用》个人简介:本人自200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后,一直从事高通量筛选大型仪器设备的技术支持工作,在科研支撑和测试服务方面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作为结构与功能分析技术实验室的高级技术主管,主要负责两个方向的技术支撑服务:(1) 高通量蛋白晶体筛选,包括2台蛋白结晶点样工作站(Mosquito)、1台全自动晶体培养及观察系统(Rock Imager 1000)和1台紫外荧光晶体成像分析系统(UVEX);(2)高通量高内涵成像与分析平台的技术支撑和测试服务,包括1台高内涵激光共聚焦成像分析系统(Opera Phenix)、2台微孔板多功能光谱检测仪(VF和EnVision)、1台液体处理工作站(Fxp)以及化合物库、siRNA文库两个库的日常管理。科研用户们基于本人负责的设备的支撑服务取得了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并给予致谢,这些成果发表在: Nature Cell Biology、Cell Research、PNAS、Cell Calcium、Immunity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其中SCI收录文章3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200。获2021年度生物物理研究所风采女性岗位“四季花开”;获中国科学院2022年院所两级公共技术服务优秀个人荣誉称号;2019-2022连续四年年获得生物物理研究所优秀党员称号。获中关村国基条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联盟2023年度突出贡献个人奖。报告人:李翔 山东大学药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待定》个人简介:待定报告人:孙秀红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液质产品工程师报告题目:《安捷伦自动化高通量质谱平台及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个人简介:孙秀红,安捷伦质谱产品工程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熟悉液质联用技术在组学、药物研发、中药分析等领域的分析应用。会议赞助会议内容及报告赞助:仪器信息网 赵编辑:13331136682,zhaoyw@instrument.com.cn 扫码加入HTS技术交流群(发送备注姓名+单位+职位)扫码直达报名页面温馨提示:1) 报名后,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2) 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附上届会议页面:2023年“第一届创新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应用”网络主题研讨会(点击查看)
  • 华大智造发布超高通量测序仪 单例成本低于100美元
    美国当地时间2月7日,在AGBT(Advances in Genome Biology and Technology,基因组生物学技术进展会)上,华大智造重磅发布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20×2。该产品每年可完成高达5万例人全基因组测序,创造了全球基因测序仪通量的新纪录;单例成本低于100美元,实现了最佳的规模成本,为行业构筑了一款超强生产规模的“超级测序工厂”。华大智造首席科学家Rade Drmanac博士(左一)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宣告完成,这二十年间,伴随着核心工具自主可控与核心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测序通量及成本以 “超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华大智造DNBSEQ-T20×2的诞生,也标志着:一个人的全基因组测序成本从30多亿美元降至100美元以下,基因科技普惠人人真正照进了现实。华大智造首席科学家Rade Drmanac博士在发布现场表示:“华大智造始终秉持‘创新智造引领生命科技’的愿景。今天,我们正式推出开创性的‘超级测序工厂’——DNBSEQ-T20×2超高通量测序仪,我们衷心希望它能够为全球基因科技的发展和普及赋能,加速人类在基因组学领域的理解和医学应用的进展,造福人类健康。”超高通量!每年完成高达5万例人全基因组测序在DNBSEQ-T20×2所构建的“超级测序工厂”中,配备了开放式的并行处理系统,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测序生产规模提升至新的量级,同时支持6张超大尺寸的测序载片上机运行,每张测序载片既能独立运行不同的测序读长和测序应用,还能够支持混合测序,最大程度提高测序效率和测序规模。一台DNBSEQ-T20×2单次运行通量达42Tb(PE100)或72Tb(PE150),是常规超高通量测序仪的4.5倍至7倍。以PE100为例,单次运行可产生最高42Tb的数据、相当于420例人全基因组(WGS,30× Coverage)。按照全年300个工作日计算,DNBSEQ-T20×2每年可完成高达5万例人全基因组测序。超低成本!单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成本低于100美元基于华大智造独有的DNBSEQ原理,DNBSEQ-T20×2采用了创新的浸没式生化反应技术,即直接将载片浸没在试剂槽中进行生化反应,反应均匀且稳定;同时试剂槽中的测序试剂可以支持载片的多次浸泡,从而实现了将耗材成本降到极致的目标。在完成5万例人全基因组测序基础上,将单个人全基因测序成本降低至100美元以内。延续DNBSEQ测序平台的技术优势,再加上高准确性的碱基识别和拷贝数校正算法,DNBSEQ-T20×2的测序质量表现优异,测序准确性高,数据序列重复率低、有效数据利用率高。超大规模!快速启用的一站式“超级测序工厂”DNBSEQ-T20×2作为一款具备超强生产能力的测序设备,如何满足大人群基因组,尤其是百万级别国家基因组项目快速启用的需求呢?在朝着“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缔造者”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基于对测序全流程的理解与深耕,华大智造DNBSEQ-T20×2为超大规模的基因组项目提供可选的一站式工具包,包括样本制备系统及试剂、自动化建库设备、建库试剂,以及一系列支撑海量数据处理的工具和模块,如:具备Pb级数据存储和生信分析加速处理能力的ZTRON Pro,以及可实现样本管理、实验室生产、基因数据管理的ZLIMS Pro+。目前,基于T20平台可展开WGS、WGBS、单细胞测序和时空组学测序等多种应用,能更好地满足基于超高通量测序的科学研究与临床研究的需求,推动基因组学、多组学和时空组学的大规模测序研究项目的展开,为基因科技的未来提供更多可能。基于独有的DNBSEQ测序技术打造的超高通量测序平台,华大智造在全球范围内支撑、赋能多个国家级别基因组项目顺利开展,包括助力阿联酋启动全球首个 “全民基因组计划”、印度尼西亚首个“国家基因组计划”、和“泰国基因组学综合行动计划”等。DNBSEQ-T20×2 的诞生,也将进一步满足更多大人群基因组项目对更高通量、更低成本以及更大规模的需求。速度王者!中小通量DNBSEQ-G99在美发布值得一提的是,华大智造在AGBT现场宣布在美发布G系列的最新型号测序仪DNBSEQ-G99,该款基因测序仪是全球同等通量测序仪中速度最快的机型之一,特别适用于靶向基因测序和小型基因组测序,数据产出速度快、质量高。整机通量8-48Gb,突破性地实现了12小时、PE150测序数据的产出。生命时代,未来已来。华大智造此次发布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20×2,进一步夯实、丰富了其覆盖高中低通量的全测序产品线。同时,在超高通量领域,它打破了常规测序仪的生产能力,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超高通量、超低成本、智慧集成的强大工具,秉承着造福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加速人人基因组时代的到来。
  • 托摩根高通量组织研磨仪正式出口韩国!
    近日,托摩根与韩国公司经过近1个月的洽谈及相互考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托摩根正式授权韩国公司,作为托摩根品牌高通量组织研磨仪的独家代理,共同开发韩国市场。此次战略合作标志着托摩根高通量组织研磨仪正式出口韩国!目前,托摩根高通量组织研磨仪CK2000已在韩国实验室服役!CK2000托摩根高通量组织研磨仪采用垂直振荡,具有通量大、效率高、处理量大等优势,是研磨仪中的高端产品,陆续在各大科研单位、高校等安家落户,仅北京区域的中科院系统就有超过20台的研磨仪在服务。托摩根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造就了一批高品质仪器,旗下高通量组织研磨仪达到韩国仪器认可的标准。托摩根将一如既往,严把质量关,做好科研人员的助手,为人类生命科学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Thmorgan咨询热线:4000-688-151.市场部2017年3月16日
  • 晶泰科技自动化高通量实验筛选应用报告
    在有机化学领域,实验条件的筛选对于实现高效、高产率和高选择性的化学反应至关重要。传统的实验条件筛选方法通常依赖于化学家的经验和直觉,这种方法往往耗时且效率低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实验筛选技术应运而生,为有机化学条件的筛选带来了变革。自动化实验筛选技术利用高通量实验、自动进行反应监测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大量实验条件的快速筛选和优化。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化学反应条件进行评估,从而为化学家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数据支持,帮助他们更快地找到最佳的实验条件。此外,自动化实验筛选技术还可以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对一个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反应(如图1)探究,对其催化剂,溶剂,碱等条件进行筛选,从而得出最佳的实验反应条件。传统的实验条件筛选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而且实验结果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通过一个初始人工实验的筛选结果,得到初步的结论:&bull 反应需要 2 步,且最终的目标产物产率只有 34%&bull 反应需要 20 mmol% 催化剂用量&bull 反应中间体有恶臭,难以分离且保存困难图1 药物中间体合成反应然而,晶泰科技的智能合成工作站(如图2)能够进行模块化的配置,根据实验流程进行不同模块化的组合,从而去满足不同的化学场景需求。此外,晶泰科技还有大规模的工站调度集群(如图3)可以满足更大规模的自动化实验场景。图2(上),图3(下)运用晶泰科技的自动化实验工站进行实验,对上述反应进行了 3 轮反应条件的筛选,第一轮筛选了反应的催化剂和溶剂,通过 1 天时间进行了 65 个反应,分别对 5 种催化剂和 13 种溶剂进行筛选,得出了最佳催化剂为 Pd(dppf)Cl₂ &bull DCM,最佳溶剂为 DCE(图4)。图4 催化剂及反应溶剂条件筛选第二轮用 0.5 天时间进行了 6 个反应,对碱进行筛选,实验数据得出最佳反应碱为 K₂ CO₃ (图5)。图5 碱条件筛选第三轮用 0.5 天时间进行了 12 个反应,对反应试剂比例,溶剂体积以及反应时间进行筛选,得出了此反应的最佳条件(图6)。图6 最佳反应条件利用自动化工站高通量的实验筛选,在短时间内高效的筛选出了该药物分子中间体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后续的合成提供有效的帮助。并且与优化前的反应相比。&bull 反应只需 1 步完成,且产率高达 66%&bull 反应催化剂的用量降低至 2 mmol%&bull 反应成功放大至 20g自动化实验为有机化学条件的筛选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通过利用高通量实验、自动检测分析等先进技术,化学家可以更快地找到最佳的实验条件,从而实现高效、高产率和高选择性的化学反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实验将在药物合成、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多产品信息、电子版应用报告可发送需求至bd@xtalpi.com获取。
  • 机器学习研究屡获突破 高通量实验与检测或将大规模兴起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大量的实验数据正在产生各类材料的特性。例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拥有65个数据库,其中一些数据库的测量数量高达67,500个。此外,以能源材料为例,自2010年以来,光是有关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科学论文就发表了超过170多万篇。 /p p   近年来,机器学习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利用现有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机器学习模型训练,许多还没有实验和理论数据的化合物性质可以被预测出来,从而大大加速材料领域的科研发现。 /p p   机器学习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之一是建立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它试图在材料指纹(包括组成元素的特征、原子结构信息以及这些特征的任何组合)和我们感兴趣的目标属性之间建立预测关系。 /p p   然而将材料的结构与其功能相联系在一起需要完成极其庞大的工作量。许多材料仍然是经验性地被发现:研究人员一次制作和测试几个样本。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人类的偏见影响。研究人员经常关注他们认为有潜力的元素的一些组合。 /p p   材料基因工程是近年来以加速材料研究和材料探索为主要目标的新理念,其中机器学习的经过训练以找到数据集中的模式的算法,可在短时间内筛选出具有预期特性的新材料,而高通量实验是在海量样品中直接优选新材料、获取实验大数据的基本手段。在高通量实验中,组合制备能够实现系列样品的平行合成,结合结构和性能的高通量表征,大大加速了新材料的发现。 /p p   “材料基因组计划”的思想内涵在于理性开展材料研发,突破传统材料科学研究中依赖于科学直觉与简单循环试错为特征的“经验寻优”方式,实现科学化的“系统寻优”,革新材料科学的研究模式,促进材料科学研究的创新。通过融合高通量计算、高通量实验、材料数据库三大关键技术,变革材料研发的理念和模式,从而提高先进材料的研发效率,缩短其从发现到应用的周期,大幅降低研发成本,将材料从发现、制造到应用的的周期和成本大幅缩短。 /p p   其中,以高通量实验技术引领的新型实验方式有望逐渐代替传统实验流程,通过批量制备、表征及筛选等方式,快速获得大量数据并建立数据库,进而运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技术预测材料组分-微纳结构-制备方法-目标性能之间的关系,缩小实验范围,最终获得目标结果。作为“材料基因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通量实验既能够已经成功运用在多种材料的研发中,可大幅度降低新材料从研发到实际应用的周期,有望成为未来新材料创新和产业化的有力工具。 /p p   参考资料 /p p   新方向 使用机器学习来寻找能源材料! /p p   高通量实验革新材料研发,助力材料基因组计划 /p p   进展 | 用材料基因工程方法发现高温非晶合金 /p p   新材料学院在机器学习加速发现新型材料方面取得进展 /p p br/ /p
  • 托普云农高通量植物表型采集分析平台全新上线!
    随着智慧农业发展,植物表型研究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深耕智慧农业十余年,托普云农基于在植物表型领域的深厚积累,隆重推出高通量植物表型采集分析平台,实现植物表型测量的高通量、高精度、无损化、可复现。01 重磅上线盆栽植物数字表型采集分析系统左:盆栽植物二维/三维数字表型采集分析系统右:高光谱植物数字表型采集分析系统温室型植物表型采集分析平台左:逆境模拟及植物生长监测平台右:温室型高通量植物表型采集分析平台田间植物表型采集分析平台左:田间无人机式高通量植物表型采集分析平台右:田间轨道式高通量表型采集分析平台左:田间无人车式高通量植物表型采集分析平台右:田间固定式植物表型监测系统02 核心优势高通量可进行植物单器官、单株到群体的表型分析实现自动化传送、自动化采集自动解析识别,一次可获得上百种参数单器官表型分析单株表型分析群体表型分析高精度在可见光、高光谱成像基础上通过自研算法与计算机技术实现植物快速、高精度测量提升株高、冠幅、生物量等参数的测量准确性可见光二维成像可见光三维成像高光谱成像高效率二维单株分析时间小于5秒三维单株解析时间小于2分钟高光谱单株分析时间小于5秒三维单株动态展示无损化采用无接触测量法能够全程监测作物从出苗到成熟的每一个生长阶段实现精准的重复对比分析辣椒缺水状态的重复对比实验多维度对植物的器官-单株-群体从二维图像解析/三维高精度重构/高光谱曲线交互分析等维度解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满足多维度综合型实验数据需要让结果更全面、更精准三维、高光谱成像下植物病害识别展示高光谱成像下30个植被指数可视化动态展示应用广托普云农高通量植物表型采集分析平台,能够测量不同生境下,植物器官-单株-群体等表型数据,并提供智能分析、数据挖掘等功能。广泛适用于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植物保护等研究领域多年深耕精研,托普云农以科研端、产业端真实需求为导向,运用先进的光谱成像、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精心打造多元化植物表型仪器,并与多家科研机构携手,推动表型产品快速落地应用。托普云农期待与更多伙伴携手,以科技力量洞察生命之秘!
  • 高通量组织研磨仪在农科院植保所验收完成
    Thmorgan高通量组织研磨仪在农科院植保所安装调试并验收完成。Thmorgan工程师系统讲解了高通量组织研磨仪CK2000各项功能及操作流程、并进行了安装培训。 高通量组织研磨仪,作为样品前处理仪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动植物组织;真菌、细菌;易挥发样品;塑料、聚合物;食品、药品分析;环境毒理检测;土壤成分分析等各方面。其中CK2000,以通量高,破碎力度大著称,应用于大量样品的研磨、混匀;又结合QuEChERS方法应用于农残检测,大大提高效率,减少误差,该处理方法经过多家企事业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鉴定,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研磨罐高通量组织研磨仪CK系列,是Thmorgan自主研发的产品,一经上市就受到广大科研院校与机构认可并获得多个产品专利。多年来,Thmorgan高通量组织研磨仪的用户遍布全国,涉及到多个领域: 中科院遗传所 中科院植物所 农科院加工所 北大医学部 辽宁中医药大学 河北食品药品监察所 河北粮油作物研究所 等等 Thmorgan工程师对产品有全面的了解,具备专业操作技术,确保了仪器的安装调试和售后,实时解决客户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保证用户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设备的操作要领,尽快开展工作。非常欢迎您的致电垂询,全国免费热线电话:4000-688-151。 Thmorgan市场部2015-7-15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