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非线性

仪器信息网非线性专题为您整合非线性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非线性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非线性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非线性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非线性话题讨论。

非线性相关的资讯

  • 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研究获进展
    深紫外激光具有波长短、光子能量高等优点,因而在高分辨率成像、光谱应用、微细加工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进行变频是获得深紫外激光的主要手段。优良的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既要具有大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又要具有短的紫外吸收边,而这两种性能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冲突的,这就需要在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目前,已知的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几乎都是硼酸盐,基于磷酸盐的深紫外材料极为少见且非线性光学效应较弱。   在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及科技部&ldquo 973&rdquo 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罗军华课题组引入较大尺寸的碱土金属和碱金属阳离子到磷酸盐中,成功构建了两个不含对称中心的新型磷酸盐化合物RbBa2(PO3)5和Rb2Ba3(P2O7)2。其中,RbBa2(PO3)5兼具深紫外磷酸盐中最短的紫外吸收边(163 nm)和最大的粉末倍频效应(1.4倍KDP),从而在这两者之间实现了很好的平衡。同时,RbBa2(PO3)5在1064 nm处相位匹配,同成分熔融,易于晶体生长,这使得RbBa2(PO3)5作为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潜在应用前景。此外,该课题组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林哲帅研究员合作对相关磷酸盐的光学性质作了理论计算,发现随着磷氧结构基元中[PO4]3-单元聚合程度的提高,相应磷氧结构基元的微观非线性光学系数增大 在RbBa2(PO3)5晶体结构中,[PO4]3-单元共顶点连接形成无限的一维[PO3]&infin 链,从而使RbBa2(PO3)5显示出较大的非线性光学活性,这一工作为设计具有高非线性光学活性的深紫外磷酸盐材料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了《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2014, DOI: 10.1021/ja504319x)上。   最近,该课题组在非线性光学材料探索及其倍频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相关成果见Nat. Comm., 2014, 5:4019DOI: 10.1038/ncomms5019 Inorg. Chem., 2014, 53, 2521 J. Mater. Chem. C, 2013, 1, 2906 RSC Adv., 2013, 3, 14000等。此前,该课题组在相关极性分子光电功能晶体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见Adv. Mater.,2013, 25, 4159 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3871 Adv. Funct.Mater.,2012, 22, 4855等。   福建物构所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研究获进展
  •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多体非线性量子干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多体非线性量子干涉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任希锋研究组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光科学研究所MarioKrenn教授合作,基于光量子集成芯片,国际首次展示了四光子非线性产生过程的干涉,相关成果于1月13日发表在光学权威学术期刊Optica上。量子干涉是众多量子应用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基于路径不可区分性产生的非线性干涉过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双光子非线性干涉过程已经实现了二十多年,并且在许多新兴量子技术中得到了应用,直到2017年人们才在理论上将该现象扩展到多光子过程,但实验上由于需要极高的相位稳定性和路径重合性需求,一直未获得新的进展。光量子集成芯片,以其极高的相位稳定性和可重构性逐渐发展成为展示新型量子应用、开发新型量子器件的理想平台,也为多光子非线性干涉研究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任希锋研究组长期致力于硅基光量子集成芯片开发及相关应用研究并取得系列重要进展:(1)国际上首次基于硅基光子集成芯片实现了四光子源的制备(Light Sci Appl 8, 41, 2019);(2)首次实现频率兼并四光子纠缠源制备(npj Quantum Inf 5, 90, 2019);(3)首次实现波导模式编码的量子逻辑门操作(Phys. Rev. Lett. 128, 060501,2022)和超紧凑量子逻辑门操作(Phys. Rev. Lett., 126, 130501,2021)等。在这些工作基础上,研究组同MarioKrenn教授合作,通过进一步将多光子量子光源模块、滤波模块和延时模块等结构进一步片上级联,在国际上首次展示了四光子非线性产生过程的相干相长、相消过程。实验结果如图1(a)所示,四光子干涉可见度为0.78。而双光子符合并未观测到随相位的明显变化,这同理论预期一致。整个实验在一个尺寸仅为3.8×0.8mm2的硅基集成光子芯片上完成,如图1(b)所示。(a)(b)   图1. (a)量子干涉测量结果;(b)用于实现四光子非线性量子干涉的集成光量子芯片。该成果成功地将两光子非线性干涉过程扩展到多光子过程,为新型量子态制备、远程量子计量以及新的非局域多光子干涉效应观测等众多新应用奠定了基础。审稿人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工作,并给出了高度评价:“The chip is well-designed and contains various integrated optical components such as entangled photon source, an interferometer, frequency filter/combiner (该芯片设计精良,包含多种集成光学元件,如纠缠光子源、干涉仪、频率滤波器/组合器)”、“This work pushes forward the research field of integrated photonic 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这项工作推动了集成光子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任希锋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光科学研究所MarioKrenn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特任副研究员冯兰天为论文第一作者。此外,浙江大学戴道锌教授和张明助理研究员为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安徽省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资助。
  • 新疆理化所在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作为激光频率转换的关键器件,在全固态激光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当前商用的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主要包括类金刚石结构的AgGaS2(AGS), AgGaSe2和ZnGeP2等化合物。然而,由于各自本征的性能缺陷,这些材料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红外激光技术发展的需求。因此,亟需开发性能优异的新型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为了获得大的倍频效应,有利于朝向一致排列的四面体是最常用的结构基元。相比于上述经典材料中规则排列的四面体基团,八面体是另一类有利于规则排列的基团,有望用于硫属化合物光学性能的调控。但由于MQ6(M = 主族金属元素,Q = S/Se)八面体基团较低的形成几率,相关的研究是十分匮乏的。中科院新疆理化所晶体材料研究中心科研团队通过利用碱土金属八面体调控非线性活性四面体基团的排列,首次在AIBII3CIII3QVI8家族合成出9例新的硫属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均结晶于P-6空间群,表明结构中碱土金属八面体及非线性活性四面体构成的风车状框架具有高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原子的替代。NaMg3Ga3Se8展示出平衡的光学性能,如大的倍频效应(~ 1 ×AGS),较大的带隙(2.77 eV),适中的双折射率(0.079@546 nm),高的激光损伤阈值(~ 2.3 ×AGS)。实验及计算的结果表明,相较于AgGaQ2,碱土金属八面体的引入降低了非线性活性四面体基团([MQ4])所构成结构的维度,但不影响四面体基团的朝向排列。同时,碱土金属的引入增大了材料的带隙。这些结果为后续设计带隙与倍频性能平衡的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将激励科研人员探索更多性能优异的八面体与四面体复合的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J. Am. Chem. Soc., 2022, 144, 21916-21925.)。论文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罗琳、博士研究生王霖安及硕士研究生陈建邦,李俊杰研究员与潘世烈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青年人才计划、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新疆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图1(a)AgMg3Ga3S8中Ag, Mg, Ga的配位环境;(b)四面体基团连接形成的Ga-S链结构;(c,e)[MgS6]与[GaS4]构成的[Mg3Ga3S24]基团;(d)AgMg3Ga3S8的三维结构 (f) AGS中形成的 [Ga6S18]基团 (g) AGS的三维结构图2(a)NaMg3Ga3Se8和AGS在2.09 μm激光下不同颗粒度的倍频效应;(b)实验的带隙值;(c)计算和实验的双折射值;(d)与典型硒化物光学性能的对比
  • 科学家在集成光子芯片上实现人工合成非线性效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集成光子芯片量子器件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邹长铃、李明研究组提出人工合成光学非线性过程的通用方法,在集成芯片微腔中实验观测到高效率的合成高阶非线性过程,并展示了其在跨波段量子纠缠光源中的应用潜力。相关成果10月20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自激光问世以来,非线性光学效应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光学成像、光学传感、频率转换和精密光谱等领域中。对于新兴的量子信息处理来说,它也是实现量子纠缠光源以及量子逻辑门操作的核心元素。然而受限于材料非线性极化率随阶数呈指数衰减这一本征属性,人们对光学非线性的应用主要局限于二阶和三阶过程,多个光子同时参与的高阶过程很少被研究。一方面,低阶过程限制了传统非线性与光量子器件的性能,比如量子光源的可扩展性;另一方面,人们也好奇高阶非线性过程所蕴含的新颖非线性与量子物理现象。  利用集成光子芯片上的微纳光学结构可以增强光子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这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集成光学与非线性光学方向的研究热点。邹长铃研究组李明等人长期致力于集成光子芯片量子器件的研究,开拓微腔增强的非线性光子学,提出并证实了微腔内多种非线性过程的协同效应,开辟了室温下少光子、甚至单光子级的量子器件的新途径。现阶段,该研究组已经能够将非线性相互作用强度随阶次的衰减速率从10-10提升到10-5。即使如此,在集成光子芯片上实验观测到阶次大于三的高效率非线性效应依然极具挑战。  针对该难题,李明等人另辟蹊径,提出一种新颖的非线性过程人工合成理论,即利用材料固有的较强的二阶、三阶等低阶效应,通过人工调控多个低阶过程级联形成的非线性光学网络来实现任意形式、任意阶次的光子非线性相互作用。这种方法避免了在原子尺度去修饰材料的非线性响应,而仅需要控制微纳器件的几何结构就可实现高效率、可重构的高阶非线性过程。  利用集成的氮化铝光学微腔,该团队在实验上同时操控二阶的和频过程和三阶的四波混频过程,合成了更高阶的四阶非线性过程。实验证明,该人工合成的过程比材料固有的四阶非线性效应强500倍以上。如果进一步提升微腔的品质因子,该增强倍数可达1000万以上。  该团队将人工合成的四阶非线性应用于产生跨可见-通信波段的量子纠缠光源。通过测量跨波段光子间的时间-能量纠缠验证了人工合成过程的相干性。相比于传统跨波段量子纠缠光源的产生方法,该工作极大降低了相位匹配的困难,并且仅需要通信波段单一泵浦激光,展现了人工合成非线性过程的优势和应用潜力。审稿人高度肯定了该工作的创新性。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王家齐、杨元昊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李明副研究员、邹长铃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 蓝光近场太赫兹非线性光学技术
    近日,美国布朗大学物理系的Angela Pizzuto等人完成了第一个使用蓝光的扫描近场显微镜的实验演示。通过410纳米的飞秒脉冲,研究人员直接从体硅中产生太赫兹脉冲,以纳米级的分辨率进行空间分辨,这些信号提供了使用近红外激发无法获得的光谱信息。他们开发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解释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得材料参数的精确提取成为可能。这项工作为使用扫描近场显微镜方法研究技术上相关的宽带隙材料建立了一个可能的新领域。上世纪90年代中期,散射型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SNOM)的出现,改变了亚波长光学领域。这种技术涉及到将电磁辐射耦合到一个尖锐的亚波长金属尖端,并随后在远场测量从该尖端-样品交界处散射的辐射。在过去的十年里,这种近场测量的方法在光谱的红外和太赫兹区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基于孔径的亚波长光谱学方法是具有挑战性的,随着波长的增加,入射波与金属尖端的耦合变得更容易,而空间分辨率仍然受到尖端尺寸的限制。关于短波长辐射与纳米级尖端的耦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阻碍了对重要的宽带隙材料的纳米级研究,如硅和氮化镓等。这些材料已经用低于带隙的激发方式在近场进行了线性光学研究。将纳米级的非线性光学方法应用于其他材料已比较成熟,但由于将该方法应用于这些高度相关的材料系统一般需要更高的能量光激发,至今还没有实现。布朗大学的Angela Pizzuto等人描述了一个入射光子能量超过3eV的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测量。使用410纳米的飞秒脉冲,研究人员照亮了一个锋利的金属原子力显微镜(AFM)尖端,并通过二阶非线性光学过程诱导来自几种不同材料的太赫兹发射,以实现具有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的激光太赫兹发射显微镜(LTEM)。由于宽直接带隙以上的双光子激发,泵浦光子的高能量使大块晶体硅的强太赫兹发射成为可能。激光太赫兹发射显微镜的特性导致了对光学对准的要求大大放宽;传统的线性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使用纳米尖来限制入射波,这种聚焦短波长辐射在纳米尖下的精确对准实际上是有挑战性的。在实验中,通过对一小部分的宏观光生太赫兹偶极子的外耦合,可以获得纳米级的分辨率,研究人员首次实现了在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中使用紧密聚焦的蓝光。他们得到了第一个硅的近场激光太赫兹发射显微镜图像,并将结果与太赫兹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通过尖端的太赫兹脉冲的弹性散射获得的结果相比较。图1是激光路径和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实验装置示意图。近红外、蓝光和太赫兹光束分别产生,其中太赫兹脉冲使用传统的光电导天线产生,所有的三束光重叠并耦合到原子力显微镜中。散射或发射的太赫兹脉冲在另一侧通过自由空间电光采样进行相干检测。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为了说明在宽带隙材料中使用激光太赫兹发射显微镜的价值,研究人员使用硅片作为样品,它在近红外激发下不会发出明显的太赫兹辐射。该硅片有一个小的区域,受到了离子注入,随后的退火激活了这个区域注入的掺杂物。这样硅片包含两个掺杂密度非常不同的区域,它们之间有一个清晰的边界。研究人员对这个边界区域进行了线性和非线性测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图2 硅样品的太赫兹辐射。(a)太赫兹脉冲 (b)太赫兹脉冲峰峰值与泵浦光束的平均功率之间的关系首先,当用超快蓝光泵浦时,未注入的基底和注入的区域都会发出太赫兹脉冲。图2a显示了由蓝光激发的THz脉冲,在探针敲击频率的二次谐波处解调得到的结果。可以观察到,轻度掺杂的基底比重度掺杂的植入区域产生明显更多的太赫兹发射。为了更好地理解太赫兹的产生机制,研究人员测量了发射的太赫兹峰峰值与蓝色泵浦光束的平均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2b所示。当功率在大约2 mW以上,太赫兹发射强度受蓝光功率增加的影响较小;事实上,一旦泵浦通量足够高,很大一部分可用的电荷载流子将被光激发,任何多余的泵浦光子将被高的局部导电性屏蔽。由图2b中的插图可以看出,发射的太赫兹场的振幅和泵浦光功率之间有一个明显的二次方关系。这表明THz产生的主要机制是双光子吸收;价带中的载流子吸收了超过6 eV的泵浦能量,并被激发到远高于块状Si的宽4.2 eV的直接带隙之上。该实验结果为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方法在宽带隙材料上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中科大发现全新的非线性电子散射现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陈向军教授研究组与罗毅教授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扫描探针电子能谱仪发现了全新的非线性电子散射现象,该现象的发现有可能发展出一种革命性的固体表面单分子探测技术。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bull 物理》上,中国科大徐春凯副教授是论文的第一作者。Phys.org网站和《亚洲科学家杂志》对研究成果做了专题报道。   电子能量损失谱学是分析材料化学组成的一种重要手段,它通过测量电子的非弹性散射获得原子分子的信息。然而在常规的电子散射中,非弹性电子只占极少的比例,大多数电子是没有能量损失的弹性散射电子。陈向军教授研究组将电子能谱学技术与扫描探针技术结合自主研制了扫描探针电子能谱仪,并利用针尖场发射电子束与石墨表面的银纳米结构相互作用,测量散射电子的能谱。实验表明,银纳米结构激发出的局域等离激元场可以导致非线性的电子散射现象,使得非弹性电子的强度显著增强。罗毅教授提出一种单电子两步过程的理论模型解释了这种非线性电子散射。   非线性电子散射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物理现象,它同时还会带来一种新的、具有潜力的谱学技术即&ldquo 非线性电子散射谱学&rdquo ,未来可以用于研究吸附在金属纳米结构上的原子、分子。非线性电子散射过程会大大提高信噪比,从而实现固体表面纳米空间分辨的原子分子谱学测量。   上述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和中组部&ldquo 千人计划&rdquo 的支持。
  • 新疆理化所在新型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中取得进展
    固体紫外激光器广泛应用于商业和科学领域。非线性光学材料能够对激光器输出的特定波长的激光进行激光频率的转换和拓展,颇具应用价值。例如,利用非线性光学材料进行的Nd:YAG激光辐射的四次谐波产生是输出266 nm紫外激光的有效方式。合成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需要满足苛刻的性能要求,因而在材料设计中存在挑战。 既往研究提出了氟导向材料设计策略,以在硼酸盐体系中探索具有优异性能的双折射和非线性光学材料。向硼酸盐中引入氟可以有效地丰富结构化学和调控光学性能。LiB3O5(LBO)晶体是重要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并得到广泛应用,但遗憾的是其小的双折射导致LBO晶体无法实现1064 nm激光的直接四倍频输出。是否可以通过调整晶体结构来增大LBO的双折射,从而达到更短的相位匹配波长?   近期,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晶体材料研究中心通过化学合成制备得到氟硼酸盐晶体LiNaB6O9F2。LiNaB6O9F2具有由[B6O11F2]基本构建模块组成的二互穿3[B6O9F2]∞三维网络,这是首次在氟硼酸盐体系中观察到。LiNaB6O9F2在深紫外截止边,大的倍频响应(1.1 × KDP),合适的双折射(0.067@1064 nm)之间实现了更好的平衡。随着氟的引入,LiNaB6O9F2展示出氟导向性能优化,包括比LBO更大的双折射(0.067@1064 nm之于LBO的0.040@1064 nm),比LBO更短的相位匹配波长(210 nm之于LBO的277 nm)。该工作丰富了氟硼酸盐的结构化学,证明了氟导向策略是探索具有优良光学性能的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可行方法。   相关研究成果以全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发表在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等的支持。
  • 当WITec共聚焦系统遇见非线性二次谐波(SHG)成像
    WITec共聚焦拉曼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拥有强大的性能扩展空间,有利于多种显微光学技术的联合分析测试。近来,华中科技大学翟天佑教授课题组将超快fs激光引入到alpha 300R共聚焦拉曼显微镜,如下图a。利用拉曼系统的高共聚焦性,实现二维层状材料MoS2的衍射极限SHG非线性光学成像,如下图c。对比光学图像b,SHG图像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样品生长取向与晶界等信息,如光学图像不可见的晶界1,晶畴i与ii区域。二维层状材料MoS2的衍射极限SHG非线性光学成像 a) SHG显微成像系统光路示意图:800 nm fs脉冲激光为SHG激发源;拉曼光谱系统探测400 nm二次谐波强度. b) CVD生长的单层MoS2. c)MoS2的SHG图像,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样品生长取向与晶界等信息,如光学图像不可见的晶界1,晶畴i与ii区域。d) SHG与光学图像叠加图,可明显观测到样品晶界与晶畴的空间分布。结合了SHG非线性成像, alpha300R共聚焦拉曼系统进一步扩展了自身的功能与应用领域,在同区域的拉曼、荧光及非线性光学(SHG, THG, TPPL等)多种成像联用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技术优势,非常有利于全面理解与掌握样品的晶格振动、晶格取向、晶界及发光等重要性质。另附:2014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rof. Venkatraman Gopalan在alpha300R系统上自行搭建SHG成像系统,并应用于传统铁电材料的热致相变与边界分析,该工作发表在Nature Com.( DOI: 10.1038/ncomms4172)。铁电材料BaTiO3单晶SHG成像分析二次谐波(也被称为倍频或简称SHG)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两个相同频率光子(w0)与物质相互作用后淬灭,产生一个两倍频率的新光子(2w0),属于和频非线性效应中的一种。SHG二阶效应产生机制要求物质及晶体结构不具备中心对称性。目前,通过与共聚焦光学显微镜联用,二维/三维二次谐波成像(SHG imaging)是非常热门的成像技术,并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在材料方面,SHG成像可以用于探索材料晶体取向、对称性与界面效应等,如传统非对称性的铁电材料(BaTiO3等)的热致相变问题;新型磁性拓扑绝缘体(Bi2Se3等)的晶格对称性与表面电荷;多相催化与晶体外延生长(MoS2)等。SHG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潜在应用也受到广泛关注,如高度极化的胶原蛋白,微管,肌球蛋白、活体细胞与组织的病理分析。由表面等离子体(plasmonics)金属微纳米结构或电磁场的不对称性引起的SHG非线性效应也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 中国科大合作研究首次实现基于新型二维材料非线性的量子光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教授任希锋等人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仇成伟、博士郭强兵等合作,在二维材料非线性量子光源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研究成果1月4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小型化、集成化是解决空间光学量子系统稳定性差、不可扩展等问题的理想方案,也是光学量子计算、量子通讯等走向大规模和实用化的必经之路。量子光源作为量子光学系统必不可缺的部分,其小型化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任希锋前期与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将超构表面引入到量子信息领域,集成超构透镜阵列与非线性光学晶体,实现了100路径参量下转换,制备了超高维量子纠缠态和多光子源。   为了进一步提高量子光源的集成化程度,任希锋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单位的合作者一起,首次利用新型二维材料NbOCl2的非线性过程实现了超薄的量子光源,厚度可低至46nm。   二维材料的层内晶体结构稳定,而原子层间的相互作用力要弱很多。基于这种特性,单层二维材料可以在保持原子尺度厚度的同时也保持物理性质的稳定,使得二维材料可以稳定且灵活地与各种微纳尺度光学器件直接耦合,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集成光子芯片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中。常见的二维材料(WS2、WSe2等)虽然具有很大的二阶非线性系数,但是单层厚度太薄(图一:NbOCl2晶体的结构测试,单层厚度约0.65nm图二:NbOCl2二维材料的倍频二阶非线性过程测试图三:基于NbOCl2二维材料的量子光源
  • 物理所透射电镜非线性效应可应用性研究取得进展
    p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是研究微观结构的有力工具。获得可解释的高分辨像,样品厚度要满足苛刻的要求-弱相位物体近似。可以选择在Scherzer欠焦下观察,但有时不得不在大欠焦下拍摄图像提高图像衬度,比如在冷冻电镜中通常拍摄的离焦量为1-2μm,通过扣除成像过程中的衬度传递函数来获得样品的投影结构。实际中,很难获得如此薄的样品(冷冻电镜中样品厚度通常在100nm左右),此时高分辨成像过程中电子束之间会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高分辨电子显微像包含线性成像信息、非线性成像信息,而已有的像衬理论通常以线性信息为研究对象,难以满足定量化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非线性信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p p   在以往研究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软物质物理实验室常云杰等结合透射交叉系数理论和赝弱相位物体近似理论,获得了衍射图中线性信息和非线性信息的解析表达式,并提出线性、非线性分离的方法。对分离后结果的研究发现,晶体厚度增大后,即使在Scherzer欠焦下线性成像也会偏离晶体结构,而非线性信息则更复杂。特殊条件下,非线性信息能够在某种程度下反映轻原子位置,比如负球差成像(这一现象已在实验上观察到)。这表明,可尝试利用非线性成像所包含的信息用于晶体结构的确定而不是简单地抛弃。 /p p   此外,透射交叉系数理论(TCC)以及杨氏干涉条纹实验表明,非线性信息的信息极限远高于线性信息的信息极限,在高频信息中起到主要作用。在球差为零的条件下,S.Van Aert等提出非线性信息的信息极限约是线性信息的1.41倍。研究结果显示,在通常理论可解释的线性信息极限之外,仍存在高频率的结构信息,有可能被用作结构信息的测定,但目前关于利用非线性信息进行结构研究的报道甚少。 /p p   近日,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软物质物理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以AlN为模型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厚度不同成像条件下衍射束的相位。研究发现对于普通电镜成像,当样品比较薄的时候,信息极限以内的012衍射斑的相位随着离焦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当样品厚度较厚时相位近似为一个常数,且与物体的结构因子的相位基本一致。通过分离线性和非线性部分发现,当样品较薄时非线性部分的影响可以忽略,线性部分的相位随着离焦量的变化而变化 当样品较厚时,非线性成像的影响占主导地位,且非线性部分的相位近似为一个常数,接近结构因子。对超出线性信息极限的更高频的013衍射的研究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且由于频率更高,013衍射的相位在样品更薄的时候就趋于常数,即对于高频的衍射束,其非线性效应在同等样品厚度下比低频衍射束更显著。利用超出线性信息极限的衍射点013的信息进行结构解析,可分开AlN& lt 110& gt 方向投影的Al-N的哑铃对。也就是说,得益于非线性信息的存在,即使普通的透射电子显微镜也可以得到更高分辨率的结构信息。虽然部分机理尚不清楚,但提供了新思路,即“变废为宝”,充分利用不可避免的厚样品的非线性效应。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Microscopy上。 /p p   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科院的支持。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论文标题:Applicability of non-linear imaging in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p p & nbsp /p
  • 半导体情报,科学家首次在量子霍尔绝缘体中发现奇异的非线性霍尔效应!
    【科学背景】近年来,尽管量子霍尔效应的线性响应特性得到了广泛研究,但高阶非线性响应仍然是一个未被充分探索的领域。特别是在二维材料如石墨烯中,量子霍尔态的非线性响应尚未被深入研究。量子霍尔态不仅具有绝缘体体和导电手性边缘态的特征,而且在不同的量子霍尔态下,可能会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行为,这些行为对于理解边缘态的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复旦大学何攀, 沈健,日本九州大学Hiroki Isobe,新加坡国立大学Gavin Kok Wai Koon,Junxiong Hu,日本理化研究所新兴物质科学中心Naoto Nagaosa等教授合作发现,在石墨烯的显著量子霍尔态下,存在明确的第三阶霍尔平台。这一平台在广泛的温度、磁场和电流范围内保持稳定,并且在不同几何形状和堆叠配置的石墨烯中均可观察到。第三阶霍尔效应的高度对环境条件不敏感,但与器件特性相关。此外,第三阶非线性响应的极性受磁场方向和载流子类型的影响。作者的研究揭示了量子霍尔态的非线性响应是如何依赖于器件特性的,并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边缘态的性质。【科学亮点】(1)实验首次观察到石墨烯中量子霍尔态的第三阶霍尔效应,获得了第三阶霍尔效应的清晰平台。该平台在显著的量子霍尔态(\( \nu = \pm 2 \))中展现出,且在广泛的温度、磁场和电流范围内保持稳定。(2)实验通过测量不同几何形状和堆叠配置的石墨烯器件,发现第三阶霍尔效应的平坦值与环境条件无关,但与器件特性相关。具体结果包括:&bull 第三阶霍尔效应的电压平台高度与探针电流的立方成正比,而第三阶纵向电压保持为零。&bull 该效应在磁场变化(至约5T)和温度变化(至约60K)下保持稳健。&bull 第三阶非线性响应的极性依赖于磁场方向及载流子类型(电子或空穴),并且其值在反转磁场方向时会改变符号。&bull 非线性霍尔平台的稳健性提供了关于边缘态的新见解,并可能违背量子霍尔电阻的精确量化。【科学图文】图1:在经典和量子域中,线性霍尔效应和非线性霍尔效应示意图。图2:在量子霍尔态quantum Hall states,QHSs内,三阶非线性霍尔平台的观测结果。图3:在量子霍尔态QHSs内,三阶霍尔效应的立方电流依赖性。图4:磁场和温度,对量子霍尔态QHS三阶非线性响应的影。【科学启迪】本文的研究为量子霍尔效应(QHE)中的非线性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揭示了量子霍尔态(QHSs)中第三阶霍尔效应的显著平台。这一发现不仅扩展了作者对量子霍尔现象的理解,也对探索二维材料中的非线性电输运提供了新的途径。首先,实验首次在单层石墨烯中观察到稳定的第三阶霍尔效应平台,表明在量子霍尔态下,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非线性现象的出现。这种非线性响应在不同环境条件(如磁场和温度)下保持稳定,且在多种几何形状和堆叠配置的石墨烯器件中均能观察到。这表明该效应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稳健性。其次,研究发现第三阶霍尔效应的电压平台与探针电流立方成正比,而其幅度对环境条件变化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这一特性挑战了量子霍尔电阻的精确量化,提示作者在量子霍尔态的研究中需要考虑更高阶的非线性效应。这种非线性响应的发现不仅提供了关于边缘态性质的新见解,还可能揭示出与传统线性量子霍尔效应不同的物理机制。此外,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未来探索量子霍尔系统的高阶响应具有重要启示。其他填充因子的量子霍尔态中的非线性响应,以及在其他量子霍尔系统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这一发现为理解电子-电子相互作用、边缘态带曲率等物理现象提供了新的方法,也可能为研究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非线性响应开辟新的方向。原文详情:He, P., Isobe, H., Koon, G.K.W. et al. Third-order nonlinear Hall effect in a quantum Hall system. Nat. Nanotechnol.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65-024-01730-1
  • 理化所在氮掺杂非交替纳米带非线性光学材料方面获进展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非线性光学材料在光限幅、全光开关、光通信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有机π-共轭材料因具有高的非线性光学系数、低的非线性响应阈值、易于结构调控的非线性光学性能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线性并苯类稠环是一类经典的有机π-共轭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光电器件中。而该类材料随着共轭长度的增加,化学稳定性变差,极易被氧化或发生Diels-Alder反应。同时,随着共轭体系的增大,分子间聚集程度增强,溶解性及其合成难度提高,因而限制了这类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特种影像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继斌、湘潭大学教授陈华杰课题组、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曾维轩等合作,采用酮胺缩合策略,构建了一类化学性能稳定、溶解性好的氮掺杂非交替纳米带分子(图1),并将该类材料应用于非线性光学领域,揭示了氮掺杂非交替纳米带分子优异的反饱和吸收性能(图2)。其中,研究引入末端三蝶烯和侧基三异丙基硅乙炔,有效抑制了分子间的聚集,显著提升了材料的溶解性,是目前已报道的分子长度最长的可溶解氮杂非交替纳米带——含13元稠环分子。此外,多重五元环的植入有效阻断了线性并苯类稠环的全局芳香性,实现了基态与激发态兼具的局域芳香性,因而提高了π-共轭系统的稳定性,使得材料(NNNR-2)的三阶非线性吸收系数达到374cmGW–1,且在同等测试条件下,显著高于经典非线性光学材料C60(153cmGW–1)。   相关研究成果以N-Doped Nonalternant Nanoribbons with Excellent Nonlinear Optical Performance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和玛丽居里研究计划的支持。图1. 氮杂非交替纳米带分子NNNR-1和NNNR-2的(a)化学结构和(b)理论结构模拟图2. 氮杂非交替纳米带分子NNNR-1和NNNR-2的非线性光学性能
  • 中国科大在界面物理化学的非线性光谱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罗毅研究团队的副教授叶树集小组在界面蛋白质分子结构表征方面获新进展。该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测出界面蛋白质的酰胺III谱带信号,解决了如何区分界面蛋白质a-螺旋结构和无规卷曲结构这一界面表征难题,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J. Am. Chem. Soc. 2014, 136(4), 1206-1209上。   如何精确表征蛋白质,特别是界面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是理解蛋白质结构演变的关键,是国内外学者共同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针对该难题,该小组发展了界面光谱多谱带协同表征方法,首次利用和频光谱技术成功测出了常规手段无法测量的界面蛋白质酰胺III信号。虽然a-螺旋与无规卷曲结构的酰胺I谱带振动峰都位于1650 cm-1左右,但在酰胺III谱带区域,它们的振动峰分别位于1260 cm-1以上和1260 cm-1以下,研究发现两种结构所对应的酰胺III谱带特征峰面积比与蛋白质中无规卷曲结构含量成线性关系。将酰胺I和酰胺III信号结合起来,解决了如何区分界面蛋白质a-螺旋与无规卷曲结构这一界面蛋白质多年的难题。审稿人给予了该工作极高的评价,其中一审稿人认为该工作解决了一个蛋白质表征上的缺口,提供了新的光谱窗口 另一审稿人说该工作是一个重要突破。   此外,在手性分子理论以及非线性光谱理论的启发下,该研究组成功发展了免标记的手性与非手性界面光谱表征技术,原位、实时地表征了胆固醇分子在生物膜上的组装与运输行为:胆固醇分子以10° 左右的倾斜取向角度插入中性生物膜中,并停留在生物膜磷脂双层膜的外层,在纯水环境下没有发生翻转行为(flip-flop),胆固醇浓度较低和较高时分别以不同方式组装。该成果发表于J. Phys. Chem. Lett.。该技术将为胆固醇在真实细胞环境下的组装与动力学行为研究提供分子水平上的表征技术与研究思想指导。   叶树集研究小组作为国际上利用非线性和频光谱技术研究界面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动力学仅有的几个小组之一,发展了具有特色的表面与界面生物分子结构表征手段,并围绕生物界面相关物理化学问题及其新表征方法的发展开展系统研究,在JACS、Langmuir、J.Phys.Chem.C、Analyst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系统性文章,研究成果被JACS、PNAS、Ann.Rev.Anal.Chem.和Chem.Rev.等介绍与引用,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由于该小组系统而有特色的研究工作,2013年Elsevier出版社邀请该小组为丛书Advances in Protein Chemistry and Structural Biology撰写综述论文,成为该丛书1944年创刊以来,第五篇以国内为第一作者单位署名发表的文章。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央高校创新团队等资金资助。
  • 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 “非线性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顺利验收
    p   6月1日,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专家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对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非线性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进行了验收。 /p p   该项目由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与生物物理所在2014年联合申报,其中苏州医工所作为研制单位,生物物理所作为用户单位。研制工作由苏州医工所研究员李辉课题组具体组织实施,2016年9月李辉课题组将研制的非线性SIM超分辨显微镜送至生物物理所进行测试试用。在本套系统中,课题组提出了基于结构光激活+结构光激发的弱光非线性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成像方法,并采用铁电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替代机械光栅,结合FPGA并行同步控制系统,实现了更灵活的成像方式和更快的成像速度。同时课题组开发了能够适用于弱信号样品的SIM/NL-SIM超分辨图像重建算法和软件。利用该设备对荧光微球、细胞内质网、线粒体、细胞核以及细胞骨架等生物样品进行观测,实现了线性SIM模式下100nm横向分辨率,非线性SIM模式下62nm横向分辨率。 /p p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工作报告、财务报告、用户使用报告,并进行了现场测试验收。经过现场测试并充分讨论后,专家组认为,项目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实施方案要求,满足生物医学成像超分辨观测应用需求,一致同意“非线性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通过验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20efc081-6105-4bed-8fdd-1ed50217c97b.jpg" title=" W02017060642693085963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非线性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通过验收 br/ /p p br/ /p
  • 中国教授利用电子能谱仪首次发现非线性电子散射现象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陈向军教授研究组与罗毅教授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扫描探针电子能谱仪首次发现了非线性电子散射现象,该现象的发现有可能催生出一种革命性的表面单分子探测技术。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 物理》上。   电子能量损失谱学是分析材料化学组成的一种重要手段,电子打到样品上会损失能量而发生非弹性散射,电子损失的能量取决于样品原子及其所处的状态,通过收集测量非弹性散射电子,可以获得样品中元素分布和原子相互作用等信息。然而在常规的电子散射中,非弹性电子只占极小的比例,大多数电子是没有能量损失的弹性散射电子。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徐春凯副教授、陈向军教授及其同事将电子能谱学技术与扫描探针技术相结合,自主研制了扫描探针电子能谱仪。实验中,离样品表面只有几个微米距离的钨针尖加上电压后发射出携带能量的电子,电子与石墨表面的银纳米结构相互作用后,散射的电子被分析器收集并按照能量分类,从而获得它们的能量损失值。实验表明,电子在银纳米结构上激发出的局域的等离激元场(样品中电子集体运动形成的场)可以导致非线性电子散射现象,更多的电子损失能量,使非弹性电子的强度显著增强。罗毅教授提出了一种单电子两步过程的理论模型,解释了这种非线性电子散射。   非线性电子散射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物理现象,它同时还会带来一种新的、具有潜力的谱学技术&mdash &mdash &ldquo 非线性电子散射谱学&rdquo ,未来可以用于研究吸附在金属纳米颗粒上的单个原子或分子。
  • 二维磁性材料非线性光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据悉,近年来,二维磁性材料在国际上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它们能将自发磁化保持到单原胞层厚度,为人们理解和调控低维磁性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也为二维磁性与自旋电子学器件的研发开辟了新的方向,在新型光电器件、自旋电子学器件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价值。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尽管二维磁性材料的铁磁性质已有研究,但反铁磁态由于不具有宏观磁化,材料体系整体对外不表现出磁性,加之样品既薄又小,其实验研究是领域内的一大难题。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针对这一问题,近日,复旦大学物理系吴施伟课题组与华盛顿大学许晓栋课题组合作,在二维磁性材料双层三碘化铬中观测到源于层间反铁磁结构的非互易二次谐波非线性光学响应,并揭示了三碘化铬中层间反铁磁耦合与范德瓦尔斯堆叠结构的关联。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相关研究成果以《反铁磁双层三碘化铬中巨大的非互易二次谐波产生》(“Giant nonreciprocal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from antiferromagnetic bilayer CrI3”)为题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27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4ab2a45d-ae2c-44ff-a0d7-2d4959a3a9a0.jpg" title=" caef76094b36acaf4a6e7356761eb51503e99cde.jpeg" alt=" caef76094b36acaf4a6e7356761eb51503e99cde.jpeg" width=" 400" height=" 273" border=" 0" vspace=" 0" /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font-size: 14px " 双层三碘化铬 图片来自复旦大学物理系网站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将经典方法引入新领域 开辟广阔研究空间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研究工作中观测到的由层间反铁磁诱导的二次谐波响应让团队成员们非常兴奋,因为他们知道,这在二维材料的研究和非线性光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意义首先在于其独特性。”吴施伟介绍,迄今为止二维材料领域所研究的二次谐波大多由晶格结构的对称破缺引起。“对称破缺也就是破坏对称性,例如人的左右手原本是镜面对称的,如果一只手指受伤,那么镜面对称就破缺了。”而这种由磁结构产生的非互易二次谐波和前者有本质区别,从原理上就十分新颖。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反铁磁材料由于没有宏观的磁矩,对外部的物理激励一般难以产生宏观的可测量的响应,对仅有几个原子层厚的二维反铁磁材料往往无能为力。“过去这个问题就像是灯光照不到的地方,一片黑暗无从下手。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种‘暗’状态,现在能通过二次谐波的方式变‘亮’。这也是将一种经典的方法引入一个新领域的美妙所在。”吴施伟对此颇有感触。这种二次谐波过程对材料磁结构的对称性高度敏感,为二维磁性材料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研究团队同时发现,双层反铁磁三碘化铬的二次谐波信号相比于过去已知的磁致二次谐波信号(例如氧化铬Cr2O3),在响应系数上有三个以上数量级的提升,比常规铁磁界面产生的二次谐波更是高出十个数量级。利用这一强烈的二次谐波信号,团队得以揭示双层三碘化铬的原胞层堆叠结构的对称性。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吴施伟介绍,体材三碘化铬在高温下属于单斜(monoclinic)晶系,在低温下发生结构相变而变为菱形(rhombohedral)晶系,两者的差别在于范德瓦尔斯作用(一种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比于化学键的相互作用,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弱得多)的层间平移。但在寡层极限下,低温下的晶格堆叠结构还存在着争议。团队在实验中使用一束偏振光测量了材料在空间不同方向的极化,通过测量偏振极化的二次谐波信号,发现它与单斜晶格的堆叠结构都具备镜面对称性,这与国际上新近发表的理论计算结果一致,为研究二维材料层间堆叠结构与层间铁磁、反铁磁耦合的关联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和研究手段。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创新研发实验系统 实现基础研究突破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研究团队在实验中探测的反铁磁材料仅有两个原胞层厚度(厚度在2nm以下),而在此条件下,中子散射等测量手段很难奏效。针对这一问题,团队基于过去多年在二维材料非线性光学研究领域的积累,运用了光学二次谐波这一方法来探测二维磁性材料的磁结构与相关特性。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光学二次谐波过程对体系的对称性高度敏感,光学二次谐波的探测方法从体系的对称性入手,能够灵敏地探测体系的反铁磁性。与通常探测磁性的实验手段不同,它不依赖于材料的宏观磁性,而取决于微观磁结构造成的对称破缺。双层三碘化铬在反铁磁态下,其磁结构不但打破了时间反演对称性,也同时打破了空间反演对称性,由此产生强烈的非互易二次谐波响应。当体系升至转变温度以上、或施加面外磁场拉为铁磁态后,磁结构的对称性却发生了改变,这一二次谐波信号也随之消失。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自2017年至今,两年的协力共进浇灌出如今的成果。团队首先利用实验室已有的无液氦可变温显微光学扫描成像系统进行了初步测量,但由于该系统没有磁场,很多关键的实验测量受到了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课题组成员攻坚克难,利用一套无液氦室温孔超导磁体,自主研发搭建了一套无液氦可变温强磁场显微光学扫描成像系统,并借助新系统实现强磁场下的光学测量,完成了关键数据的探测。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 quot times new roman& quot " 据了解,该研究工作的合作团队还包括香港大学教授姚望、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肖笛、华盛顿大学教授曹霆、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究员Michael McGuire,以及我系教授刘韡韬、陈张海、高春雷等。吴施伟和许晓栋为文章的通讯作者,我系博士研究生孙泽元和易扬帆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工作得到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和重点研发专项计划等项目经费的支持。 /span /p p br/ /p
  • 詹求强教授课题组《自然通讯》新成果:非线性荧光损耗机理及超分辨成像技术获进展
    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教授詹求强课题组在非线性荧光损耗机理及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5月2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该研究在荧光损耗物理机理上,提出了受激辐射诱导激发损耗新机理,“拔本塞源”式对敏化能级进行损耗,从源头阻断荧光的激发能量,新机理带来的“荧光损耗放大效应”大幅降低了超分辨所需要的激光光强,在低光强条件下实现了9种不同光谱探针的荧光损耗。在超分辨成像技术上,由此发展了一种通用性强的基于单对低光强、近红外、连续波激光的多色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克服了传统多色STED超分辨系统所依赖的多对超快脉冲光束协同工作的复杂系统、高成本、低稳定性等问题。受激发射损耗(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 STED)超分辨显微镜的概念由德国科学家Stefan W. Hell于1994年提出,该技术于201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然而,传统STED显微镜存在原理性局限和问题:受激辐射作用如果要在与自发辐射(寿命有机染料通常为纳秒级)竞争中占主导,通常需要高功率的超短脉冲(飞秒/皮秒)激光作为损耗激光,这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光漂白、光毒性和重激发背景等问题。此外,多色STED超分辨技术和系统复杂度高、成本高、维护难。詹求强自2017年起带领研究生探索新机理,最终以STED原理性缺陷为突破口,提出全新机理解决了关键问题。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是一种纳米荧光探针,具有近红外激发、反斯托克斯位移大、无背景荧光、发光极其稳定等独特优势。上转换纳米探针通常是一个敏化-发光二元系统,敏化离子负责吸收激发光能量,然后传递给发光离子辐射波长更短的荧光。为解决STED面临的上述难题,詹求强课题组基于上转换荧光技术提出了全新的思路:抑制敏化离子和发光离子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就可以切断对发光离子的能量补给,使得发光离子被“釜底抽薪”,即受激辐射诱导激发损耗(Stimulated-emission induced excitation depletion, STExD)机理。结合上转换发光的多光子非线性泵浦依赖特性(非线性效应随泵浦的光子数增多而不断增强),实现了光子数越高的荧光能级电子损耗越强烈,STExD机理具有传统STED所不具有的对荧光损耗进行非线性放大的独特效应,与之伴随的技术意义就是可以逐级降低高能级荧光损耗所需要的饱和光强,这突破了传统STED中的饱和光强理论的限制(实验测得值显著低于传统理论值)。基于此,课题组使用740 nm的激发光和1064 nm的损耗光,在钕掺杂的上转换荧光探针中实现了高达99.3%的超高损耗效率,损耗饱和光强降低至23.8 kW/cm2,比传统STED探针降低了3个数量级。结合上转换发光一对多的敏化-发光特性,STExD可以实现一对激光实现对多种UCNPs探针的光开关控制。钕离子是上转换发光常用的敏化离子,可以单独或与镱离子联合敏化多种发光离子,课题组利用镱离子的能量传递桥梁作用,仅使用一组固定波长的激光器就成功实现了铒离子,钬离子的高效荧光损耗,损耗效率分别超过90%和80%。进一步地,也分别在镨、铕、铥、铽掺杂的体系中实现了高效的荧光损耗效应,总计实现9种不同光谱探针的同时荧光损耗。以此新机理STExD为基础,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基于单对低光强、近红外、连续波激光的多色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分别对钕(黄色),铒(红色),钬(绿色)掺杂的上转换荧光探针实现了不同颜色的超分辨成像,原始图像分辨率达34 nm,并进一步实现了钕、钬掺杂的上转换荧光双色超分辨成像。通过荧光探针的表面改性和特异性修饰,课题组成功将上转换荧光探针免疫标记到HeLa癌细胞的肌动蛋白纤维,实现了亚细胞结构的超分辨生物成像。该工作提出的STExD通用发光损耗策略巧妙地利用了上转换荧光的传能发光特性,为解决传统STED技术的问题、开发新型探针提供了新的方案,为开发低光毒性、深层组织(近红外II区损耗激光)的多色超分辨成像技术奠定了基础,在突破衍射极限的光传感、光遗传学、光刻等前沿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郭鑫、蒲锐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来自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的刘海春博士、Jerker Widengren教授等人以及詹求强课题组2016级黄冰如、2015级吴秋生等硕士生对该课题的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詹求强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华南师范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经费的支持。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0114-z
  • 河工大胡宁教授获批重大仪器项目“多模态相控阵非线性超声检测仪”
    据河北工业大学网站消息,近日,由胡宁教授主持申报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多模态相控阵非线性超声检测原理及仪器研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立项(批准号:12227801),项目直接经费845万元。这是河北工业大学今年获批的又一项重大科研项目,也是河北工业大学近年来第二次获批重大仪器项目。“多模态相控阵非线性超声检测原理及仪器研制”项目面向增材制造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中微裂纹和残余应力的可视化与智能化检测的重大需求,拟开发出高分辨力、高灵敏度、高效的多模态相控阵非线性超声检测仪器。仪器的特色体现在原创的多模态非线性超声相控阵探头上,涵盖多模态相控阵工作模式设计和机理研究、多模态超声探头设计与复合增材制造、多模态相控阵超声大数据获取及验证、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微裂纹与残余应力智能评价软件系统、多模态相控阵非线性超声仪器系统集成等五方面的研究内容与重点突破。包括复杂相控阵声场下微裂纹与残余应力特征评估、复杂微裂纹和残余应力的信号解耦、探头面投影微立体光刻-微滴喷射-电射流复合增材制造等三个关键技术难题。该项目将最终实现仪器在现场和远程两种工作模式下对早期微裂纹和残余应力的高精度检测与评价,确保增材制造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成形质量,为零部件的疲劳寿命和服役性能评估提供指导,助推我国超声无损检测仪器在基础原理、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填补世界范围内非线性超声检测仪器空白。仪器系统简图
  • 振电(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交付多模态非线性光学成像系统UltraView给厦门大学
    大家好!我们非常高兴地宣布,振电(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多模态非线性光学成像系统UltraView成功交付给了厦门大学。此次交付包括讲座和上机培训,反馈非常良好。讲座由公司CEO、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教授王璞亲自主讲,他向厦门大学的科研团队介绍了UltraView的技术特点和优势,现场进行了热烈的提问和交流。在场的学者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他们对多模态非线性光学成像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UltraView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 随后,我们安排资深工程师进行了上机培训,帮助他们熟悉UltraView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工程师耐心地为学者们解答各种问题,培训现场气氛轻松、活泼,学者们积极参与。通过此次交付,我们对UltraView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我们相信,它将为厦门大学的科研工作带来很大的助力,并帮助他们在医疗诊断、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感谢厦门大学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继续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助力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振电(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多模态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系统UltraView”利用相干拉曼成像技术,帮助您实现活体细胞、组织等样本,从核酸、氨基酸、脂质、糖类等组分的无标记、化学特异性显微成像,最大程度上保持了生物原有的生理状态;能实现二维到三维,从静态到动态变化过程的快速高分辨率成像。
  • 创新非线性分子光谱成像技术,助力生命科学前沿探索——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振电(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CEO王璞
    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研制的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也为人类打开了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现如今成像技术不断迭代更新,新型显微技术层出不穷。在第十六届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上,创新型企业——振电(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电医疗”)为大家带来相干拉曼散射技术和中红外光热成像技术,那么这两种技术相较于其他同类方案的优势是什么?未来又将应用到哪里?带着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采访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振电医疗CEO——王璞,王博士不仅详细回答了上述问题,同时还对国产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王璞:博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特聘教授、生物医学高精尖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第十四批国家海外青年人才项目。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2009-2014年博士就读于普渡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师从于非线性成像专家程继新教授。博士期间主要工作是生物光子学医疗器械的开发以及非线性显微镜的开发与应用。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利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Photonics,Science Advances,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 Nano letters等领域内一流期刊均有发表。曾主持开展多项美国小企业创新奖励基金(SBIR/STTR award),并代领团队完成多项科研转化工作。其中包括相干拉曼显微镜的产业化,光声成像在乳腺以及心血管的器械转化等等。目前王璞教授主要研究工作为非线性拉曼显微镜的开发以及在先进材料、单细胞代谢的表征方案,以及光致超声器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同时担任振电(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CEO,致力于开发推广最先进的分子光谱成像技术。放大拉曼信号,专注生命科学领域虽然自发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是拉曼光谱在显微成像领域的应用形式,但由于自发拉曼显微成像数据的采集时间长达几十分钟甚至是几个小时,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推广。而相干拉曼散射(CRS)技术利用共振放大了需要检测的拉曼信号,从而将传统拉曼信号提高了104到106倍,大大提高了拉曼光谱的采集速度,使其更适合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相干拉曼散射技术理论上需要同时输入两束光,除了泵浦光外,还需要与斯托克斯光同频率的入射光来产生共振,此时泵浦光能量往往会因为受激拉曼散射效应而减弱,而斯托克斯光能量则会被放大,这两种现象又分别被称为受激拉曼损耗(stimulated Raman loss, SRL)和受激拉曼增益(stimulated Raman gain, SRG),二者都属于受激拉曼散射(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SRS)范畴,此外还会产生一个新频率信号称为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oherent anti-stokes Raman scattering, CARS)。因此,相干拉曼具有两种形式,SRS和CARS。通过上述方法将拉曼信号放大,在极大提升了图像信噪比和成像分辨率的同时,突破了传统荧光成像需要对样品进行染色处理或荧光蛋白标记的局限,做到了无标记成像。相干拉曼散射技术发展到今天经历了20年的更迭。据王璞介绍:“目前我们的相干拉曼散射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主要的应用方向是单细胞空间代谢组学以及单细胞空间蛋白组学这两个重要方向。”而之所以将生命科学领域作为相干拉曼显微镜的主要应用领域,原因是生命科学领域对于无标记高速度的成像需求更强烈。“在生命科学领域里,需求主要来自空间代谢组学和空间蛋白组学这2个细分。在空间代谢组学中的应用主要是用在肿瘤代谢、干细胞代谢、发育生物学等领域,同时我们最近主推的方向还有合成生物学,这都是用来满足测量细胞代谢的需求。在空间蛋白组学领域中,将相干拉曼散射技术与我们新开发的一种拉曼染料进行配合使用,从而实现对蛋白质超多重的免疫测量,所以这也吸引了很多免疫方向的客户来咨询我们的设备并开始试用。”王璞说。除此之外,振电医疗为更好的发展临床市场,研发了三种产品,预计明年拿到注册证后将会正式用于临床。UltraView多模态科研成像平台(包括相干拉曼散射成像模式)中红外光热成像——探索微观世界分子分布新工具中红外光热成像是振电医疗除相干拉曼散射技术外主推的另一种技术。由于样品的异质性,红外显微光谱很难准确测量生物样品中的吸收,其中光散射的波长依赖性也可能导致显著的基线伪影;其次,由于激发波长缺乏高数值孔径(NA)物镜,红外成像提供低空间分辨率,指纹区域为4~7μm,该分辨率远远不足以进行细胞内成像;此外,在透射模式下进行的红外成像没有深度分辨能力;最后,红外区域的强水吸收阻碍了其在水环境中生命系统的功能分析中的应用。以上这些劣势阻碍了红外显微光谱在体内成像和诊断中的应用。而中红外光热成像技术却可以很好地通过中红外光的振动激发和(利用热透镜效应)可见光探测吸收克服这些限制。虽然中红外光热成像技术相对较新,自程继新先生于2015年研发开始,只经过了四到五年的技术更迭,但该技术已经逐步趋于成熟。王璞表示:“这个技术比传统中红外显微成像设备的灵敏度提高了两个量级,分辨率提高了一个量级。这帮助我们在生命科学中首次实现单细胞红外显微成像。对于化学材料、农业、林业等其他相关领域,我们的技术优势在于可以形成高分辨、高速度激光扫描式显微成像。对从事精细化学、高分子、农业育种的应用者来说,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探测微观世界分子分布的新工具。”中红外光热显微镜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化、环、材、农、林这几个方面,王璞认为:“在这些细分领域中,我们做得最好的是微颗粒分析,包括高分子里的分析、军工里的火药分析和微塑料分析等。未来将主推工业应用方面,包括代谢工程和半导体应用场景。我们认为这些领域很有发展前景,并且这种高端的设备还是能够在应用市场中找到一席之地的。”王璞解释道。解决国产科学仪器行业痛点,供应链、人才、融资环境必不可少虽然国产科学仪器在近五年开始备受重视,但由于科学仪器行业是一个需要打磨的行业,面对已经有100年做科学仪器经验的海外市场,王璞认为当前国产仪器自主创新还存在着三个痛点:供应链、人才和融资环境。“首先,第一个问题,这些所谓国产创新的科学仪器核心零部件很多时候还需要海外供应链,如何打造自己的供应链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第二,是人才问题,科研仪器的开发及应用人才十分缺乏,况且仪器行业又是一个非常交叉的行当,所以不可能从一个系里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人才,培养人才耗时耗力,如何把人才留住又是一个问题,所以科学仪器产业发展需要国家在教育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第三个是资金量问题,科学仪器行业不是金融和投资的热点,投资科学仪器的投资机构数量不多,能够看懂科学仪器,尤其是创新型科研仪器的投资人也不多,因此打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十分重要。”振电医疗立足于苏州,从事非线性分子振动光谱以及分子光谱的高端科研仪器研究。王璞介绍:“振电医疗的主要专利来自于我的博士生导师程继新先生,我们把程老师实验室里的相干拉曼显微镜、中红外光热成像显微镜,以及后续开发的瞬态吸收显微镜这三个非线性分子光谱成像系统产业化,后续也将在工业、医疗等方面进行应用。”
  •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高温合金损伤演化非线性超声表征与分析仪器研制”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
    1月5日,由华东理工大学牵头,联合复旦大学协同攻关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高温合金损伤演化非线性超声表征与分析仪器研制”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上海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物理学部物理科学一处处长刘强,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项目组骨干等40余人参加会议。我校校长轩福贞出席会议并致辞,科研院院长赵黎明主持会议。轩福贞代表项目牵头单位致辞。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方面的新进展。他指出,近年来,学校坚持“顶天立地”科技发展战略,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提升高校科研原始创新能力。本次仪器项目面向声学科技前沿,立足于高端装备服役安全保障等国家重大需求,是学校聚焦“四个面向”不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下一步,学校将加强项目过程管理,为项目提供切实保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刘强对仪器项目启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肯定了项目研究的科学和工程价值,对项目组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希望项目组成员坚持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积极攻坚克难,高标准严要求完成项目。项目负责人项延训教授汇报了项目总体情况,详细阐述了项目的研发目标、研究方案、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项目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安排。参研单位课题负责人也对所负责的项目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与会专家对仪器研制实施方案等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对项目实施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据悉,本项目围绕高端装备设计、制造、服役全寿命过程的跨尺度损伤检测和性能状态演化分析预测等仪器需求,重点突破高温材料和部件损伤表征从宏观缺陷检测向早期微观结构演化的智能检测仪器创制,为高端装备的高质量制造和高可靠服役提供支撑。
  • 用ETD线性离子阱质谱成功鉴定蛋白和翻译后修饰
    在翻译后修饰和/或极碱肽的序列分析方面,电子转移裂解( ETD )线性离子阱质谱是很有优势的工具。传统的诱导活化裂解(CAD)常用来鉴定蛋白,并试图确定和找到他们修饰的位点,但这种技术有其本身固有的缺点,下面将详细叙述。与线性离子阱的结合使用的ETD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个可靠的技术,可以很容易鉴定用CAD不能鉴定的多肽。ETD 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肽/蛋白质碎裂的技术,能够大大推进质谱鉴定蛋白质这个领域的进步。 翻译后修饰 翻译后修饰(PTM)是翻译后的蛋白质进行的一种化学修饰,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后续步骤之一。蛋白的分析及其翻译后修饰的分析对于研究许多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如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这是因为在蛋白质的合成的过程中以及合成之后,可能发生各种蛋白修饰。对于正常细胞的功能,这些修饰是必须的,但调节这些修饰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阿尔茨海默病,癌症和勃起功能障碍。蛋白质修饰可提高/降低蛋白质的活性,可以与其他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和将某一蛋白质定位到细胞的特定地方。 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乙酰化和甲基化被用作化学开关,激活/灭活组蛋白基因转录调控, DNA复制和DNA损伤修复。组蛋白是染色质的主要蛋白,DNA盘绕时,它们起到线轴的作用,而且在基因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鉴定这种翻译后修饰是必需的,因为它在生物系统中对于某些蛋白的功能和作用至关重要。 用CAD鉴定蛋白 质谱在确定蛋白及其翻译后修饰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CAD是一种常见的分析鉴定蛋白质的技术。一般用胰蛋白酶将蛋白质消化成较小的多肽,然后用反相色谱将其分离,并直接注入电喷雾质谱仪检测,通过串联质谱( MS / MS法)获得序列信息。通过电喷雾电离这些多肽形成几种带电状态的肽离子,而较低带电状态的最适合CAD分析。低能量的CAD串联质谱一直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裂解肽离子进行后续的序列分析。 翻译后修饰分析,如磷酸化,磺酸化和糖基化很难用CAD进行分析,因为这些修饰通常是不稳定且容易丢失肽骨架的碎裂信息,从而导致很少或几乎不能得到肽序列和磷酸化位点。利用常规的CAD质谱对于含多个碱性残基多肽测序也是极为困难。 根据不同的蛋白质序列,有时胰蛋白酶会产生过小或过大的肽段。在这种情况下,缺乏可信的序列分析手段。因此CAD对短的,低带电的多肽是最有效的。对于鉴定蛋白和了解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然而,限制了研究者分析了所有的肽段,这也阻止多个翻译后修饰位点的检测和了解这些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先进的碎裂方式:ETD ETD是基于离子/离子气相化学一种碎裂多肽的新方法。ETD通过从阴离子自由基到质子肽转移电子的化学能量将肽碎裂,这引起多肽骨干的分裂。 ETD产生的骨干肽序列和肽侧链的信息往往与CAD互补。 ETD已成功应用与线性离子阱以及其前身三维离子阱。虽然ETD在三维阱的执行价格具有竞争力且和CAD自身相比提供了独特好处 ,这样的组合并没有提供蛋白质组学分析所需的技术能力。非线性离子阱的ETD,它一直未能很好控制裂解过程,而且由于三维阱离子存储能力的有限不能处理大量的多肽。基于此,研究人员已经提出ETD功能应用于线性离子阱(Thermo Scientific LTQ XL mass spectrometer质谱仪) 。 相对于传统的CAD技术, ETD提供了更稳定的方法来定性PTMs,鉴定大型多肽或甚至整个蛋白质。 ETD能够将普通翻译后修饰的多肽,或者多个碱性残基的多肽甚至整个蛋白质生成离子。 ETD也可以轻易碎裂含有二硫键的的多肽。 ETD是为更复杂的FT-ICR仪器开发相似的裂解技术。使用电子转移试剂,而不是影响肽碎裂的自由电子使ETD在广泛使用的射频四极离子阱中得到应用。射频离子阱质谱仪具有低成本,低维护费用以及更易接受优点,相对于CAD碎裂方法,ETD碎裂技术能够产生更多的产物离子,利于肽段的解读。 ETD的线性离子阱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鉴定蛋白及其翻译后修饰 。LTQ XL线性离子阱质谱仪比其他任何离子阱提供更多的结构信息,ETD能够得到常规方法无法得到的序列信息。相比非线性离子阱,ETD的线性离子阱的显著特征在于离子和离子发生反应。虽然ETD功能是完全自动的且通常无需用户干预,但是当需要对离子数进行累积的时候,用户可通过软件完全控制线性离子阱的离子。线性离子阱质谱仪有能力处理大量的样品,并分析低浓度的大分子和小分子。与非线性离子阱的相比,该过程更为复杂和费时 应用实例 在最近的应用中,极碱的多肽和大量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已经用含CAD和ETD线性离子阱质谱分析了。通常CAD碎裂方式产生的普通只显示有限的肽碎裂信息。然而,用ETD碎裂这些多肽的时候, 肽骨架碎裂信息能完全或几乎完全产生,因此得到更广泛的多肽序列的信息。 ETD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对于蛋白质组学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ETD提供了高度可靠的解决方案,此方案具有用户友好性,几乎不需要日常维护,并提供高度准确的数据,而且ETD的数据分析有相应的软件支持,非常方便简单。 结论: 在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ETD的应用对于研究疾病的机理,如癌症,药物开发研究以及细胞功能和信号转导有重大意义,ETD将扩大目前的分析,包括更多的碱性、非胰酶切肽段和蛋白质。它们能确定各种翻译后修饰以及鉴定新的蛋白亚型。 配备ETD的线性离子阱质谱可应用于蛋白质组学各个领域内。ETD的线性离子阱将继续推动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而且已被证明是替代CAD一种有效技术,而且ETD同样可以应用于非线性离子阱进行肽序列分析。在不久的将来,配备ETD的线性离子阱预计将成为碎裂技术的一种新选择。 参考文献 Leann M. Mikesh et al, The utility of ETD mass spectrometry in proteomic analysis, Biochemica et Biophysica Acta (2006), doi:10.1016/j.bbapap.2006.10.003 关于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赛默飞世尔科技,原热电公司)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拥有员工约30000人,在全球范围内服务超过350000家客户。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装备制造商等。公司借助于ThermoScientific和FisherScientific这两个主要的品牌,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化学领域从常规的测试到复杂的研发项目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ThermoScientific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包括高端分析仪器、实验室装备、软件、服务、耗材和试剂在内的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FisherScientific为卫生保健,科学研究,以及安全和教育领域的客户提供一系列的实验室装备、化学药品以及其他用品和服务。赛默飞世尔科技将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为便捷的采购方案,为科研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改进工艺技术,提升客户价值,帮助股东提高收益,
  • 南方科技大学《ACS Nano》:通过分级互锁结构设计获得高灵敏和宽线性传感的柔性压力传感器
    灵敏度高、线性传感范围宽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在机器人触觉、健康监测、可穿戴设备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构筑微结构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但由于软材料在压力作用下的结构硬化问题使传感器的响应逐渐饱和,导致器件呈现较窄的传感范围和显著的非线性响应。针对这一问题,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郭传飞教授团队设计了由微穹顶阵列与带有次级微柱的微穹顶(分级微穹顶)阵列而形成的一种分级互锁结构,有效提升界面结构的可压缩性,显著降低结构硬化,实现柔性压力传感器的高灵敏度(49.1 kPa-1)、线性响应(相关系数R20.995)和宽传感范围的统一(~485 kPa)。传感器的响应/恢复时间小于5 ms,可以检测频率高达200 Hz的振动刺激,显示出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将传感器用于机械手的抓取任务中,结合机器学习,帮助机械手识别被抓取物体的重量,提升机器人触觉感知能力。相关工作以“Graded Interlocks for Iontronic Pressure Sensors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High Linearity over a Broad Range”为题发表于国际期刊《ACS Nano》。 该研究使用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nanoArch S130,摩方精密)打印具有微穹顶结构以及分级微穹顶结构的树脂作为模具,进一步地,通过模板法获得具有微穹顶结构的环氧树脂/Au电极及离子膜。打印模具尺寸:9 mm×9 mm×1.5 mm,单个微穹顶尺寸(电极模具):宽290 μm,高480 μm;次级微柱尺寸(离子膜模具):直径28 μm,高70 μm。每层打印精度设置为5 μm,以实现分级互锁结构的高精度、定制化打印。 这项工作为制造具有高灵敏度、高线性度和宽压力响应范围的柔性压力传感器提供了一种策略,在未来的触觉器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1. 分级互锁结构的可压缩性及器件传感原理 分级互锁结构由微穹顶结构与带有次级微柱的微穹顶结构组成。微柱在分级互锁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它提高了结构的可压缩性,减少结构硬化,使应力分布更均匀,有助于实现线性形变;另一方面,微柱结构的引入减小了电极与离子膜之间的起始接触面积,可有效提高了器件的灵敏度(图1)。 图2. 分级互锁型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备该研究使用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打印具有微穹顶结构以及分级微穹顶结构的树脂作为模具。进一步地,通过模板法获得具有微穹顶结构的环氧树脂/Au电极及离子膜,并与平面电极PET/Au组合、封装,获得分级互锁型器件(图2)。 图3. 分级互锁型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传感性能分级互锁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器件的高灵敏度、高线性度及宽传感范围的统一,同时提升了器件的响应速度,实现对高频振动刺激的精准检测,呈现出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图3)。 图4. 分级互锁型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线性传感特性 将该传感器用于开发线性响应的电子天平,并用于测量几种未知物体的重量,其输出结果与商业电子天平的称量结果几乎一致,表明了自制电子天平对质量的测量比较准确、可靠,而且无需额外的非线性校准,大大简化数据处理过程(图4)。 图5. 基于机器学习的抓取任务感知与重量识别 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一个重要应用是为机器人带来触觉感知能力,使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与外界互动。将分级互锁型传感器集成在气动抓手表面,实现机械手在抓取物体时的触觉感知;结合机器学习,帮助机械手识别物体的重量(图5)。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nano.1c10535作者:白宁宁
  • 致真磁光克尔显微镜助力全线性神经元-SOT磁性存储器件研究取得新进展
    存算一体及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芯片采用非冯诺依曼架构体系,可大降低数据的访问延迟和传输能耗,提升计算速度。SOT-MRAM以其高速、高耐久度等优点,在此类应用中将发挥巨大的优势。当前,存算一体和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芯片领域亟需一种全线性的多态存储器件(图1b),以便为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神经元、突触、存内计算等提供硬件支撑。但现有的SOT多态磁性存储器件及其他类型的存储器件大都是非全线性的(图1a),其输入-输出曲线的部分区域为线性,其他部分为非线性区,要使器件工作在线性区需要额外的时间、能耗和电路开销,阻碍了其在高速、低功耗和高集成密度的存算一体及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芯片方面的应用[1]。图1、(a)目前的多态存储器件,(b)理想的全线性存储器件,(c)目前电流磁化翻转曲线,(d)通过调节DMI和交换耦合实现的线性磁化翻转曲线。 今年5月,微电子所杨美音副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李彦如为共同作者,微电子所先导中心罗军研究员和半导体所王开友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Applied期刊上发表了题为“All-linear multistate magnetic switching induced by electrical current”的学术论文[2],该团队合作研制出全线性的电流诱导多态自旋轨道矩(SOT)磁性存储器件,并实现了低能耗、可编辑的突触功能,对基于SOT-MRAM的低功耗存算一体逻辑和神经形态计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图2、(a)离子注入引起的全线性磁化翻转,(b)局域离子注入注入实现的可编译的突触功能。 为了获得全线性的多态磁性存储器件,该团队在理论上模拟调节磁性材料中的“DMI效应”和“交换耦合效应”的比例,发现可将非全线性的磁化翻转曲线调控成全线性的磁化翻转曲线(图1c,d)。该理论预测的结果获得了实验验证。该团队在本次工作创新的采用离子注入工艺,成功调节了普通磁性材料中“DMI效应”和“交换耦合效应”的比例,实现了SOT磁性存储器件的全线性磁化翻转(图2a)。同时,通过局域的离子注入,实现了无外场的线性多态存储和突触功能。该突触可在同一超低电流脉冲下实现兴奋和抑制功能,并具备可编译特性。图3 面内场Hx下垂直磁场脉冲作用的磁畴壁运动速度。样品(a) S1, (b) S2, 和 (c) S3. 插图分别是面内场Hx(负、零和正)下的磁畴壁运动的轨迹。(d) 测量的A和D值。本项工作中样品的磁动力学过程观测,磁畴壁运动速度和DMI作用测量的工作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学莹老师组合作提供(如图3),此系列测量表征工作利用了北航-致真团队自主研制的多功能高分辨率磁光克尔显微成像系统,该系统除了能够获得高分辨率的动态磁畴观测外,在磁性薄膜材料和自旋电子器件动力学分析领域也有着突出的优势,它自带了磁场探针台,能够让用户利用软件定义电、磁等多种想要的波形,在进行电输运测量的同时,观察器件磁畴的变化,一键触发后,在样品上同步施加垂直/面内磁场、电流脉冲、微波信号,并同步采集克尔图像信息,能够直观、高效、无损地测量多种参数,包括饱和磁化强度、各向异性强度、海森堡交换作用强度和DMI强度等,是传统的磁光克尔显微镜所不具备的。 图4 多功能高分辨率磁光克尔显微成像系统 产品基本参数:☛ 向和纵向克尔成像分辨率可达300 nm;☛ 配置二维磁场探针台,面内磁场高达1 T,垂直磁场高达0.3 T(配置磁场增强模块后可达1.5 T);☛ 快速磁场选件磁场反应速度可达1 μs;☛ 可根据需要选配直流/ 高频探针座及探针;☛ 可选配二次谐波、铁磁共振等输运测试;☛ 配置智能控制和图像处理系统,可同时施加面内磁场、垂直磁场和电学信号同步观测磁畴翻转;☛ 4K~800K,80K~500K 变温选件可选。 参考信息:[1] http://www.ime.ac.cn/zhxx/zhxw/202105/t20210521_6036245.html[2] M Yang et al., PHYSICAL REVIEW APPLIED 15, 054013 (2021)
  • 屹持光电提供高速线性太赫兹相机样机展示
    为满足广大用户在无损检测及质量控制等领域的需求,上海屹持光电将提供新型THz线性扫描成像系统样机展示,展示时间:2017年7月1日-2017年10月1日,欢迎业内各位专家前来参考指导! Terasense推出的新一代THz线性扫描成像系统——高速线性扫描太赫兹成像系统,搭配Type-2太赫兹源,成像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此太赫兹成像系统具有超快的响应速率,可以应用于速度高达15m/s的传送带生产过程中。(可参考视屹持官网频链接:新型线性扫描THz成像系统) 线性太赫兹成像系统由两部分构成:太赫兹线性相机和太赫兹源。新型太赫兹线性扫描系统搭配高功率太赫兹源(输出功率110mW),输出口配置有特殊的平板喇叭锥设计,经过曲面反射镜,使得太赫兹源发射出的THz光束均匀且有效的覆盖到THz相机的每个像素。100GHz(波长3mm)的太赫兹源决定了成像的空间分辨率为1.5mm,这个分辨率足够满足于大多数工业应用。 应用领域:高速线性THz成像系统可以应用于非金属材料的无损探伤、箱包检测、食品药品及化妆品等异物快速检测、木材建材缺陷快速检测、农牧业和文物等无损检测。 垂询电话:021-62209657,更多相关信息欢迎关注上海屹持官方网站了解详细信息: http://www.eachwave.com/
  • 清洁验证:微生物总有机碳回收率和线性
    简介在生产消费品时,有效地清洁生产设备对质量控制来说至关重要。清洁工艺的目标是降低产品污染的风险,有效的清洁工艺可以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以确保产品质量。如果无法衡量和验证清洁工艺的有效性,就无法了解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的风险。根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提供的数据,2017年食品和饮料行业产品召回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对产品的污染。对于减少和消除微生物污染来说,强有力的清洁工艺至关重要,因此监控清洁工艺有效性的方法同样至关重要。总有机碳(TOC)分析是消费品生产商广泛采用的非专属方法,用于检测产品、清洁剂、以及微生物等污染物的残留量。为了证明TOC分析法适用于预期用途,我们对设备清洁之后可能尚存的残留物进行了回收和线性研究。工厂通常会测试化学污染物和化合物,但很少用TOC分析法来测试微生物的回收率。本文旨在探讨对于清洁验证和确认,TOC分析法能否证明可接受的微生物污染回收率和线性。实验设计和设置我们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合作,用一整夜时间在胰酶大豆肉汤中培养100毫升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以4500转/分钟的速度将最终培养物的十毫升等分试样离心分离10分钟,形成细胞沉淀。在每次离心之间,倒出上面的液体,用涡旋混合方法用10毫升超纯水使沉淀细胞重新悬浮。重复此过程7次。设计淋洗循环以除去细胞培养基带来的TOC污染。在第7次淋洗循环后,根据已有的4,6-二氨基-2-苯基吲哚(4,6-diamin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任务来对细胞进行重新悬浮、稀释、计数(见图1)。图 1:枯草芽孢杆菌在细胞计数的荧光显微镜成像确定细胞密度之后,用Sievers® M9 TOC分析仪测量1 ppm确认标样组,然后进行三次细胞浓度稀释。在测量TOC之后,用0.45 μm灭菌过滤器过滤剩余样品,彻底除去细菌(见图2)。然后再次测量TOC以确定每个样品的非细胞背景TOC(见图2)。 图2:枯草芽孢杆菌的过滤过程结果表 1:微生物细胞密度与TOC的相关性结果图 3:微生物细胞密度与TOC的线性关系表1和图3是微生物TOC相关性研究的结果。线性趋势线的R2值为0.9981,表明实测细胞密度有良好的线性趋势。根据图3所示的线性拟合趋势线方程,定义为3倍噪声的检测水平(LOD,Level of Detection)为2.74E+06细胞/mL。此外,根据线性拟合趋势线和M9仪器规格,50 ppm的最大仪器定量限为2.49E+08细胞/mL。在进行微生物TOC定量之后,分别将1毫升的每种细胞密度溶液放在不锈钢试样板上进行试样污染,然后使试样干燥。此试样污染的目的是确定微生TOC相关结果的目视检测限。图4是微生物试样污染图。图 4:微生物试样板污染(A) 5.8E+07细胞/mL(B) 5.8E+06细胞/mL(C) 5.8E+05细胞/mL讨论与结论微生物TOC相关结果和试样污染图都说明了连续监测已有的清洁工艺有效性的重要性。在理想光线下,很容易在试样板上看到最高细胞密度(5.8E+07细胞/mL)的污染斑。而对于较低细胞密度,即使光线很好,也很难在试样板上看到污染斑。这表明除了强有力的清洁工艺之外,还需要用非目测的方法来测试清洁工艺的有效性。根据收集的数据,可以想象用于生产消费品的设备上仍有显着微生物污染,却仅凭目视检查就被投放到生产中,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必须连续监测已有的清洁工艺的有效性,才能降低产品质量风险和消费者安全风险。最后,由于微生物分子组成的不确定性,很难确定微生物溶液的回收率。本研究根据先前在确定活性微生物细胞中的碳含量时的发现,旨在确定微生物溶液的理论回收率。图5是理论微生物TOC产出量的计算过程。基于每个细胞的碳原子参考数,5.8E+07细胞/mL的理论TOC浓度为11.6 ppm。图 5:理论微生物 TOC 产出量的维度分析在本文的实验中,测量到5.8E+07细胞/mL的TO实际回收值为9.13 ppm,对挑战性的化合物的回收率为78.7%,从而证明实验方法是成功的。总之,本研究用Sievers M9 TOC分析仪演示了在清洁验证和确认时的细胞密度同目视检测限的关系,成功地证实了微生物TOC回收率。实验数据支持使用Sievers TOC分析仪来确认设备清洁度,同时表明除了目视检查之外还须考虑使用监测微生物污染的定量方法。TOC分析法是测量残留物、监测清洁工艺、降低总体风险的有效方法。Sievers分析仪为您提供能解决您一切清洁验证和确认需求的TOC解决方案、服务、支持。参考文献1. Recall Index and Spotlight. Expert Solutions https://www.stericycleexpertsolutions.com/recall-index/2. DAPI Protocol For Fluorescence Imaging Thermo-Fisher Scientific – US https://www.thermofisher.com/us/en/home/references/protocols/cell-and-tissue-analysis/protocols/dapi-imaging-protocol.html3. Phillips, Rob, and Ron Milo. “A Feeling for the Numbers in Bi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6, no. 51 (December 22, 2009): 21465. https://doi.org/10.1073/pnas.0907732106.◆ ◆ ◆联系我们,了解更多!
  • 石墨烯研究新成果 杀手锏级高端应用可期!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吴施伟课题组实现石墨烯中三阶非线性效应的电学调控并揭示其机理。他们的研究成果《石墨烯中无质量狄拉克费米子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的电学调控》于伦敦时间5月2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光子学》。复旦物理学系教授刘韡韬为本文的合作通讯作者,课题组博士生江涛、黄迪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石墨烯是仅由单个碳原子层组成的蜂窝状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晶格与能带结构,石墨烯中的载流子没有静止质量,运动速度大小固定,只能改变方向。它们的行为遵从狄拉克相对论性量子力学方程,故此也称为无质量狄拉克费米子。自发现以来,石墨烯的特殊性质、及其引发的许多新奇有趣的现象一直是前沿科学研究的焦点,石墨烯的非线性效应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此前,科学界已注意到石墨烯强烈的三阶非线性效应,这使石墨烯在微纳光子学、激光产业、光通信、量子信息与计算、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过去的实验报道对石墨烯三阶非线性系数无法形成统一的观点,不同实验结果甚至有着高达6个数量级的差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吴施伟等意识到,石墨烯中的三阶非线性响应是由多个量子共振跃迁通道协同竞争形成的整体效应,提出了采用离子凝胶技术制备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器件,通过大范围调控石墨烯中的载流子密度和化学势来逐一控制相关量子共振跃迁通道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发现,石墨烯中的化学势会强烈地影响其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而且不同的三阶非线性效应对化学势的依赖关系完全不同。对于加法类型的三阶非线性效应,如三次谐波和加法型四波混频,当调高化学势关断单光子、双光子共振通道后,三阶非线性效应反而会极大地增强;与此相反,对于减法类型的三阶非线性效应,如减法型四波混频和光学科尔效应,同样对单光子、双光子通道的关断反而会使得三阶非线性效应的强度出现剧烈下降,对石墨烯非线性光学系数的微观量子理论计算进一步支持了上述结论。吴施伟解释道:“这种不同量子共振跃迁通道之间的干涉效应,类似于家喻户晓的《三个和尚》的故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石墨烯低掺杂的情形下,‘石墨烯加法三阶非线性效应’这座庙里,有相互拆台的三个和尚A、B和C,三个人不仅不合作挑水,反而还相互推脱偷懒,结果都没水喝(三阶非线性效应很弱);直到有一天,和尚A外出云游了(调高掺杂浓度),三个和尚之间的僵持被打破了,剩下来的两个和尚尽管还是相互不服气,但是和尚C能说会道,说服了和尚B一块挑水喝(三阶非线性效应增强);后来和尚B也外出云游了(进一步调高掺杂浓度),和尚C乐得清静,自己一个人担水自己喝(三阶非线性效应进一步增强)。有趣的是,在‘石墨烯减法三阶非线性效应’这座庙里的三个和尚D、E和F却完全是另一种情况,这三人感情很好,都争着去担水,因此完全不愁水喝(三阶非线性效应很强),但是后来和尚D和E陆续下山化缘了(调高掺杂浓度),因此担水能力反而下降了(三阶非线性效应减弱)。概括地说,石墨烯三阶非线性效应的量子共振跃迁通道之间存在竞争/合作的机制,随着调节化学势,主导竞争与合作的力量会此消彼长,从而最终导致了研究成果中观察到的有趣现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研究团队揭示了跃迁通道间的干涉效应在石墨烯非线性光学效应中的主导作用,澄清了之前国际上不同课题组在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上分歧的来源,并且指出了通过化学势来大范围调控石墨烯非线性光学效应的途径。与此同时,本研究工作制备出了国际上首个基于石墨烯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电光器件,电学的调控比可达几个数量级。鉴于近年来石墨烯在大面积低成本生长制备方面的重大突破,这一电光调控机制有望为石墨烯产业提供一种杀手锏级别的高端应用。 /p
  • 视频: 热电公司Finnigan LXQ 线性离子阱实况
    在此注册,即可选择下载观看或免费索取CD文件。 简短、直观的视频介绍,带您领略值得信赖的线性离子阱技术的新结晶――Finnigan(TM) LXQ。 从中,更形象地了解Finnigan LXQ同时定性、定量检测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热电公司推出的Finnigan LXQ线性离子阱质谱仪。品质保证的FinniganTM 离子阱质谱家族中的成员,为您提供: * 快速循环周期,高通量分析 * 高灵敏度,适合复杂基质中复杂混合物分析 * 可靠的结构鉴定 * 高质量MSn * 同时定量,定性分析 * 常规蛋白质和肽分析 采访对象: Diane Cho 离子阱市场经理 热电公司 Mike Senko, 博士. 离子阱研发专家 热电公司 点击这里,了解更多Finnigan LXQ信息
  • 全球仅30!南开成果入选年度光学进展
    日前,美国光学学会(Optica, 原OSA)会刊Optics & Photonics News在2022年度光学进展(Optics in 2022)中报道了南开大学吴强教授、陈志刚教授和许京军教授科研团队关于片上太赫兹频率转换和调控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连续40年来,美国光学学会每年邀请学术界及工业界专家,评审出过去一年来在全球范围公开发表的光学领域内的30项突破性进展,发表在OPN杂志的12月刊上。本次入选的“芯片级太赫兹频率转换和调制”系列工作分别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2021年5月)、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2022年5月)以及Laser & Photonics Reviews(2021年5月)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基于高速数据传输的太赫兹片上通信,可以实现未来的人工智能和云技术。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个关键性挑战是在紧凑的集成光子平台上实现太赫兹波的产生、传输、调控和检测。近年来,南开大学团队发展了一种基于铌酸锂芯片的太赫兹集成平台。本次报道主要介绍其中的部分技术,包括片上的频率转换和调谐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非常高效的非线性太赫兹频率转换、“冻结相位”太赫兹波的奇特相位匹配传输以及太赫兹波的动态拓扑调控。这些工作为太赫兹计算、成像和指纹检测等应用提供了多功能、稳定和高度集成的多功能太赫兹光子集成平台。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通过提高输入功率来寻求太赫兹频率下的高效非线性效应。然而,尽管铌酸锂晶体在可见光或近红外波段有极其出色的非线性特性,但芯片级非线性晶体的太赫兹波非线性频率转换效率仍然很低。为了有效增强太赫兹波非线性,该团队提出了非线性黄昆方程,以突出声子极化激元在增强太赫兹非线性效应中的独特作用。由于太赫兹波可以与大多数离子晶体中的光学声子共振,它们可以通过在晶体中激发所产生受激声子极化激元,从而直接将非线性极化场与离子极性联系起来。实验上,他们利用声子极化激元在铌酸锂芯片中实现了巨大的太赫兹非线性频率转换。太赫兹差频产生的非线性极化率达到 10-6 m/V 左右,比之前的报道结果高出约五个数量级。另外,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还表明,利用受激声子极化激元还可以实现一种超越传统波恩——奥本海默(Born-Oppenheimer)近似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该作用不仅可以实现太赫兹波段的非线性和吸收调控,还可以实现其它光波段的非线性极大增强,并且有望发展成为一种能应用于多波段(从太赫兹到红外、可见)的非线性调控机制和方法。此外,研究团队还在铌酸锂芯片上设计了一个楔形一维拓扑结构阵列(Su-Schrieffer-Heeger晶格)。在飞秒激光的激发下,实现太赫兹波在拓扑局域,体模式扩散和非拓扑局域间的连续调控。这种太赫兹波的拓扑控制可能为实现太赫兹集成带来新的可能性,有望用于高级拓扑驱动的光子应用。这一系列成果为多功能集成芯片级设备中的太赫兹波产生、局域和探测开辟了一条途径,对于未来具有特征太赫兹指纹光谱的各种系统都有潜在的价值。利用受激声子极化激元实现的巨非线性效应有望应用于半导体中自旋量子比特的光学控制以及各种离子和铁电/铁磁晶体等特性的调控。
  • 《纺织品 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标准解读
    一、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纺织品的防日光紫外线性能的试验方法、防护水平的表示、评定和标识。本标准适用于评定在规定条件下织物防护日光紫外线的性能。二、标准介绍《纺织品 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国家标准包括十个方面,如术语的解释、测试的原理、测试用的仪器、试样的准备、结果的计算等等。现在着重解释一下“测试原理”以及“评定和标识”。a.测试原理用单色或多色的UV射线辐射试样,收集总的光谱透射射线,测定出总的光谱透射比,并计算试样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可采用平行光束照射试样,用一个积分球收集所有透射光线;也可采用光线半球照射试样。b.评定和标识标准中规定:只有当样品的UPF值大于40,并且T(UVA)AV国家标准的编号:GB/T 18830 2009;2.UPF值:40+,或者50+(1)当4050时,并且UVA的透过率小于5%,标识为:50+(3)长期使用以及在拉伸或者潮湿的情况下,该产品所提供的防护性能可能减少。三、关于UPF值的说明UPF是英文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的简称,即紫外线防护系数。根据国家标准中的定义,UPF指的是“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这个定义比较抽象,我们可以这样理解UPF的物理意义,比如UPF值为50,就说明有1/50的紫外线可以透过织物。UPF值越高,就说明紫外线的防护效果越好。但国家标准中纺织品的UPF值最高的标识是50+,也就是UPF50。因为UPF大于50以后,对人体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补充一下,《纺织品 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国家标准是推荐性标准,而不是强制性标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生产防紫外线产品,但是如果要称自己的产品为“防紫外线产品”,那就必须遵循这个标准。四、测试仪器 UV-2000织物防晒指数分析仪符合标准:GB/T 18830,AS NZ 4399:1996等如需了解更多标准信息,请联系上海罗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关注上海罗中科技Roachelab微信公众账号:日晒老化设备及测试专家日晒老化测试领域咨询、技术零距离!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