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大环保

仪器信息网大环保专题为您整合大环保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大环保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大环保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大环保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大环保话题讨论。

大环保相关的资讯

  • 环保税立法提速"大环保税"将含高污染产品
    《经济参考报》记者11日从权威渠道获悉,财政部门将加快环境保护税费改革。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要求,财政部起草了环境保护税法(送审稿),目前正在有关部门审核会签,争取尽快向国务院报送。   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周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还要争取将含汞、含铅等高污染产品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纳入环保税征收范围,使“大环保税”逐步整合资源环境方面的消费税和现有的排污收费,逐步实现税制“绿色化”。   周建介绍说,环保部考虑将几项开征环保税条件比较成熟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从排污收费改为收税。如此一来,法律效力和强制措施将更到位。   在“费改税”的原始方案基础之上,周建还透露,环保部已经制定了一份高污染产品名录,目前在争取将这些产品纳入征税范围,纳税对象初定为企业。   周建解释说,生产过程中的排污可以通过现行排污费去调控,但对使用、废弃环节产生的污染,目前仍存在一定的监管空白。一是含汞荧光灯、铅蓄电池等产品报废后被乱丢乱拆,二是企业停产、转产后有毒有害废弃物乱堆乱放,两者都引发了空气、水、土壤的汞污染、铅污染。“只有纳入税收范围,才能为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筹集足够的环保资金,落实企业污染治理的责任,让企业意识到自己也是环保的参与者。”   记者曾报道,环保部正会同国家发改委研究建立废旧节能灯回收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周建表示,他个人认为,基金监管层级多,要经层层审批,也容易诱发内部问题,因此建议以“环保税方案”取代“基金方案”。   对此,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许文认为,有些产品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可以运用污染排放税或环境保护税来调节 有些产品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染物,可以运用其他税目来调节,如污染排放量大、资源消耗量大的产品可以运用消费税进行调节。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曾撰文指出,中国将把部分容易污染环境、大量消耗资源的产品等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许文对此表示,环保部此前也发布过高污染产品和高环境风险的“双高”产品目录,可以从中挑选出一些比较合适的产品纳入到消费税征收范围内,如铅蓄电池、含麟洗衣粉等。   环保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王金南建议,在开征环保税的基础上,对税制“绿色化”进行顶层设计。一是对使用者和消费者开征污染产品税,如能源燃料税、特种产品污染税、污染工艺产品税,如含化肥农药、含磷洗涤剂、一次性木质餐具、汞镉电池等 二是开征生态保护税,如自然保护区使用税等 三是扩围资源税,如新增淡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等税目,并调整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黑色金属矿原矿的资源税率 四是水资源“费改税”,按水资源的稀缺性和污染情况采取差别税率。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有的污染物而言,如铅、汞等高污染产品,由于监测难度大,直接在生产环节征税不一定是最佳的。若针对产生污染的产品征收消费税,将直接拉高产品价格,抑制消费,从而达到控制排污的效果。   许文表示,从改革经验看,“费改税”方案存在一定障碍。由于未来征收环保税会增加企业排污成本,加重企业负担,某些企业会提出异议,不过社会公众的期望相比企业的阻力而言更强一些。   许文建议,国家需要构建一个“大环保”体系,比如,对于某些特别严重的污染物,可能不再运用税收、绿色信贷或环境污染责任险等经济手段,而是运用行政命令手段进行调节。将上述手段综合起来,就构成一个国家整体的生态保护体系。(
  • 全球三大环保主题展携手入驻世界最大展馆,构建亚洲最大环保商贸平台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的AQUATECH CHINA上海国际水展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七届,2015第八届AQUATECH CHINA上海国际水展将于6月10日-12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震撼登场!并将同期携手ECOTECH CHINA上海环保展、第四届FlowEx上海国际泵管阀展,首次入驻全球最大展馆,全力构建亚洲最大环保商贸平台。   三展联动共筑环保壁垒   本届展会除了继续推出三大品质主题展:上海国际污水处理展、上海国际膜与水处理展、上海国际末端净水展,还将同期举办第四届上海国际泵管阀展、上海空气展以及上海固废气展,呈现空气及大气治理、废弃物及废气处理回收、泵阀等环保领域最新内容,以满足专业观众、海内外展商不断发展的需求。届时展会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为行业上下游创造一个全面、高端的商贸与技术交流平台。   &ldquo 四叶草&rdquo 会展航母彰显品质力量   随着ECOTECH CHINA空气展、固废气展两大环保主题展的加盟以及展览品质不断升级,2015第八届AQUATECH CHINA全球第一国际水展将移至被称为&ldquo 四叶草&rdquo 的世界最大展馆&ldquo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rdquo 举办,面积扩容至10万平米超大规模,展商数量有望超过2,000家,现场将有逾45,000件展品陈列。主办方上海荷瑞会展有限公司将继续携手住建部及海内外环保业巨头呈献高品质的亚洲第一环保商贸平台。届时展品将覆盖水处理全领域、泵阀、空气治理及固废处理、资源回收等。顶级品质,值得期待!   三展联动后,预计专业观众达50,000名,加盟展商将超2,000家,领先行业的专业展品尽现眼前。同时,2015 AQUATECH CHINA在三大主题展之外还将同期举办100多场各国顶尖技术交流会议及国内高端峰会论坛,向您展示水处理行业最新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   海量行业信息、顶级专业盛会、世界最大展馆、亚洲第一环保商贸平台等你来参与!
  • 未来五年,环保产业四大细分领域将率先崛起
    p   从“十八大”到“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化。从“十二五”到“十三五”,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五年,环保产业的火热势必有增无减,但有哪些细分领域将率先脱颖而出,带领行业走向更广更深更光明的未来? /p p   2012年,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实施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搭建起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 /p p   在十八大的基础之上,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方略之一。无论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还是“关注山水林田湖草”,都昭示着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p p   环保产业的未来前景,轮廓依然再明显不过。新时期新常态下,环保产业新国民经济支柱也从最初的愿景一步步走向现实。基于近段时期的行业与市场反馈,在未来五年内,环保产业的高增长、高爆发将持续稳定地维持。就子行业而言,四大细分领域的将成为最大亮点。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工业环保 /strong /span /p p   一直以来,工业生产都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随着环保风暴吹拂,环评制度向排污许可制度转变,外加市政环保市场接近饱和,工业环保市场出现启动的迹象。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表示,基于煤化工、能源化工水处理市场,以及行业周期波动、政策叠加等因素,工业治理市场新一轮启动基本确定。 /p p   从工业环保市场的构成来看,主要囊括工业大气(脱硫脱硝除尘、VOCs)、工业水处理、工业固废(普通工业固废、危废、工业污泥)、工业节能及能源服务、工业监测领域等,一旦上述领域全面爆发,工业环保的市场规模不下10000亿。而且按照环保部规划,将继续规范和推进第三方治理,推动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又将为工业环保的爆发更大更持久的提供引擎动力。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环境监测 /strong /span /p p   工业环保市场大门敞开,环境监测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社会资本纷纷流入环境监测领域,使得该领域迅速升温。 /p p   “十二五”期间国控监测网体系已经基本搭建完成,进入“十三五”时期,涉及环境监测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增无减:环保法、水十条、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三大十条”继续落地、严打监测数据造假等。政策之外是专项资金的投入,大量资金投入,环境监测站点继续增加,环境监测技术接连升级,环境监测行业的景气度不可谓不高。 /p p   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测,2020年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00亿元,五年复合增速约为20%左右。PPP项目的频繁落地,将进一步驱动环境监测行业的车轮,促进整个环境监测市场的再次乃至多次扩容。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土壤修复 /span /strong /p p   对于土壤修复市场的爆发,业内的判断根据源于近期三则利好消息。一是国务院日前印发 《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决定自2017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二是《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也将于11月施行。三是10月23日,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明确表示,“土壤污染防治法已经经过了人大第一次审议,另外相关的一些标准和制度也正在制定出台过程中,有些已经出来了。” /p p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土壤修复市场空间高达4.6万亿,未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甚至达到10万亿级别。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环境服务业 /strong /span /p p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益于“九五”环境保护计划的实施,我国环境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实现飞跃。产业规模扩张,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都让环境服务领域显示出相当可观的未来发展潜力。尤其是进入“十二五”后期,环保产业的崛起带动了环境服务业的兴盛,使其成为一片崭新的蓝海。 /p p   因此,“环境服务业的春天来了”成为环保行业内的一句响亮口号。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分析认为,在监管趋严、产业规模大扩容、资本驱动等多重因素下,环境服务业进入了新阶段,他预计到“十三五”末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3万亿元。 /p
  • 陕西将建三大环保产业基地 2015年实现产值1000亿
    日前,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发布《陕西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省环保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25%以上。   构建西部环保装备生产基地   按照《规划》,未来几年,全省环保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15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其中环保装备销售收入400亿元。大力培育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业产业集群,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构建西部环保装备生产基地,培育和发展陕鼓、西矿环保、阎良朝凤等10家年收入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集团,20家年收入超5亿元的骨干企业,50家年收入超亿元的重点企业。   在西安建两个环保产业园区   据了解,陕西省将在关中、陕南和陕北建设三大环保产业基地。还将建设西安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园、西安经开区节能及水处理产业园、渭南高新区环保综合装备制造产业园、宝鸡高新区节能锅炉与固废综合利用示范产业园、咸阳废旧物品回收及综合利用产业园、临潼能量回收与水污染处理示范产业园、阎良垃圾资源化处理示范产业园、榆神能源化工环保产业园、铜川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商丹新型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十大产业园区。   其中西安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园将充分发挥西安科技和装备制造优势,发展冶金、炼焦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和工业有机废气及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与设备,推进无污染炼焦技术除尘设备、在线监测仪器研发和产业化。西安经开区节能及水处理产业园则将发展节能装备、原水净化及软化设备、综合污水处理设备及成套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建设西部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开展市政债发行试点,允许环保企业以特许经营权等为标的进行抵押贷款 探索设立环保信托投资公司 对于环保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缴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予以减免。   加大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视财政增收情况适时设立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研发和经营创新。通过政府投资参股、对环保装备制造项目给予贴息等形式,帮助企业完成产品研发和设施运营。对购买国产首台(套)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用户,待条件成熟时可从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按照实际购买价格的3%-5%给予奖励。鼓励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方式筹集资金。鼓励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城建投资等资金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入。(记者袁超群)
  • 三大环保行动计划总投资超6万亿
    11月25日,在召开的全国环保系统规划财务工作会议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公开表示,推进环保投融资机制改革创新。当前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环保投资不足,因此需要加快完善政策机制,进一步加大环保投融资机制探索力度。其中,大气、水和土壤三大环保行动计划投资需求将超过6万亿。   吴晓青分析称,从需求形势来看,中央财政供给的三大环保行动计划投资与测算需求差距很大,地方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政府投融资效率有待提高,审计表明,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进度缓慢、挤占挪用等问题,引入市场化环保投融资机制的需求十分迫切。   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将创新生态环保投资运营机制作为重要内容,在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排污权交易、改革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系列支持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   环保部提供的资料显示,从实践基础来看,一些地方生态环保项目已经纳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即PPP)清单,环保产业股权基金、环境合同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政府购买环保服务等市场化机制正加快建立,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已成为普通共识。   吴晓青认为,应扩大&ldquo 银政投&rdquo 绿色信贷行动计划试点。环保部今年启动实施&ldquo 银政投&rdquo 绿色信贷计划,率先在海南、山东试点,资金规模120亿元,银行、政府、投资机构共同出资,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解决企业环保融资难问题 环保部会同财政部在滦河流域开展江河湖泊生态环保试点,同步组织地方政府、环保企业探索PPP模式,统筹城市污水设施及管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水源地保护等领域、打包引入社会资本 重庆批准设立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规模10亿元 湖南郴州发行重金属债券 广西河池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生态保护投融资机制。   吴晓青提出,下一步要建立稳定的收益机制,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在政府引导和支持方面,改进政府投资安排方式,以投资补助、基金注册、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定向投入,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健全环境资源交易制度,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落实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从细分行业来看,环保股的投资机会还是比较丰富的。下面是大气污染相关概念股:   1、口罩:新纶科技、龙头股份、金鹰股份、泰达股份、维科精华   2、空气过滤:创元科技、鱼跃医疗、雪莱特(过滤机)、泰和新材、江南高纤(纤维)兴源过滤   3、空气净化:美的集团、格力电器、青岛海尔、海信电器、TCL集团、蒙发利   4、PM2.5检测:先河环保、聚光科技、天瑞仪器、雪迪龙   5、脱硫脱销:九龙电力、燃控科技、国电清新(传统脱硫),茂化实华、天科股份燃油脱硫),三聚环保(脱硫剂)   6、尾气治理、PM2.5治理:银轮股份、贵研铂业、威孚高科 烟台万润:公司与与欧洲催化剂公司合作研发汽车尾气吸收相关材料 三维丝,凌云股份:投资5 亿元的中国兵装集团凌云股份汽车尾气净化系统生产项目 科达机电,清洁粉煤气化项目可以把煤直接气化,源头解决PM2.5问题 德联集团:车用化学品助力尾气净化 辽通化工、四川美丰(车用尿素) 宁波华翔,控股公司主要产品为轿车尾气净化系统   7、油品升级方面:中国一重制造了中石油广西石化含硫原油加工配套工程400万吨/年渣油加氢脱硫装置 海越股份募投的60万吨烷基化项目预计将于2014年一季度投产 中国化学在炼化领域具有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和烷基化工程项目的工程总包能力 三聚环保具有石化、煤化工、油气田等领域的脱硫成套工艺技术及服务能力。   8、活性炭: 新日恒力、 元力股份、英力特   9、汽车报废:格林美、华宏科技、天奇股份、物产中拓、桑德环境等。
  • 环保与经济这笔大账该怎么算?
    随着“史上最严环保法”“水十条”“大气十条”等相继实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再次引起关注和热议—— “‘十二五’前期(2011-2013年),我国环保投入共计2.33万亿元,拉动GDP增加2.56万亿元,占前3年GDP的1.64%。”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结合上述数据表示,加强环境保护可以直接拉动经济增长。 在日前环保部举行的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座谈会上,多位专家谈道,环境保护在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催生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减少污染造成的健康和经济损失等方面有较好的贡献和优化作用。 然而,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实践并非一帆风顺,伴随新环保法、“大气十条”和“水十条”的实施,环保力度持续加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再次引起社会热议。“环保力度太大造成一些地方经济下行”的声音也时有出现。 那么,我国的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到底有何影响?环保能否成为优化经济发展的抓手?专家们认为,让事实和数据说话,是最有力的回答。当前经济下行主因并非强化环保 “环境保护是影响经济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影响当前经济下行的主要因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的观点,也是环保部刚刚完成的一个分析报告的基本判断。 环保部科技司副处长陈胜介绍,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组织技术专家通过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形成了这份新常态下环境保护对经济影响的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环境保护对经济的短期影响主要表现为淘汰落后产能带来GDP减少。据宏观测算研究,“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累计减少了GDP1869亿元,占同期GDP比例为0.12%,影响较小。《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后,淘汰落后产能共造成GDP减少约1148亿元,占同期GDP比例为0.03%,其中炼钢行业减少812亿元,总体影响较小。 报告同时指出,尽管宏观测算的结果反映出部分环境保护措施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整体来看只是在短期内对火电、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两高一资”行业产生了遏制作用,而对现代服务业、环保产业、设备制造业等新型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明显优化了产业结构。 根据对唐山的实地调查,近两年来,唐山市持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因市场和环保等因素关停取缔的企业达2382家,在短期内对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经初步测算,钢铁行业关停影响现价产值276.5亿元,占钢铁行业总产值的6.4% 水泥行业关停影响现价产值6.5亿元,占水泥行业总产值的2.5% 焦化行业关停6家,影响现价产值47.3亿元,占焦化行业总产值的9.5%。以上企业合计影响税收18.46亿元。 尽管在短期看,唐山市经济受到一定负面影响,但主要原因还在于唐山市产业结构偏重趋同、产业链条短、产品档次低、竞争力不强以及传统产业的产品价格全面下跌等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增长乏力。 理性看待环保与经济发展整体与局部、长期与短期关系,是实现环保优化经济发展要过的“认识关”。过不了这一关,就难免会存有这样或那样的疑惑,行动上徘徊不前。有“减法”就有“加法” 通过能耗和污染排放的“减法”,助推效益提升的“加法”,是环保优化经济发展的“加减法”。 王金南介绍了更多的数据:据测算,“大气十条”的实施将拉动我国GDP增长1.94万亿元,增加就业196万人。“水十条”的实施需要环保总投入4.6万亿元,带动GDP增加5.7万亿元,累计增加非农就业约400万人,带动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超过1.9万亿元。 “在宏观层面上,我国逐年增加的环保投入起到了拉动经济发展、拉动内需、增加就业等较为积极的影响。”王金南说。 此外,严格环保法规标准将倒逼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逐步淘汰从而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使工业所占比重下降了0.36%,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下降0.39%,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了0.24%。“大气十条”“水十条”的实施对产业结构具有明显优化作用,火电、钢铁、水泥、化工等高污染行业比重显著下降,涉及大气、水治理的高新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比重将有所上升。 王金南进一步举例,浙江省通过提高环保标准,整治关闭224家铅蓄电池企业,而该省蓄电池行业生产总值不降反增,较整治前增长41.3%,利润增长75%。 对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毕军表示,国内一些研究表明,当环境管制成本增加1%时,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专利授权数量以及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增加0.12%、0.30%和0.22%,证明了适当的环境要求利于企业赢利。 环境保护对经济的直接贡献是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测算,“水十条”的实施,投资中直接用于购买环保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达13926亿元,间接带动环保产业产值增加4856亿元。 另有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以15%至20%的速度增长,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已达677亿美元,居全球之首。仅以淄博为例,2014年该市环保投入达400多亿元,环保投资的增加拉动了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淄博市环保产业仍连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并为高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0.7%。“绿动力”需持续给力 “中国正在迎来绿色发展的时代,这也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中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后已经呈现出几个重要的创新,首先提出了绿色发展目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节能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纳入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胡鞍钢说,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再到“十三五”,我们正在走向总量减排与经济发展脱钩的阶段,尽管环境质量改善仍有一定难度,但我们将为新兴经济体提供探索出一条路,成为环境治理良好的国家。 王金南认为,运用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重要的是增强绿色驱动力。“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加大环保有效投资,以环保大投入带动绿色经济大发展,完善环保市场化机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环保标准不断加严情况下,若缺乏可行、可靠、稳定的治理技术,企业要达到新排放标准时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应同步加快相应节能环保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着力解决环境技术瓶颈问题。王金南建议,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以气水土3个十条及“十三五”规划为抓手,制定和实施针对性强的国家绿色清洁能源、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环境保护、固体废物资源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智慧环保等8大工程体系,以绿色投入带动产业发展。 环保部的上述分析报告同时建议设立国家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基金,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培育环保企业做大做强,整体拉升我国节能环保产业。 严格环境标准法规,建立公平竞争环境,已成为专家的普遍共识。此外,为最大限度减小环境保护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要疏堵结合,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建立完善相关保障性政策,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渡过“难关”,这也是不能忽视的。来源:经济日报
  • 环保十二五规划落实 投资眷顾八大工程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显示,未来5年中国环保投资将规模空前。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是“十一五”环保投资2.16万亿的一倍半。“十二五”环保投资将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确保工程投资到位。工程投入以企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主,中央政府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支持。   3.4万亿元的环保投资中,重头戏是规划确立优先实施的八项环保重点工程,涉及投资达1.5万亿元。八项环保重点工程分别是: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改善民生环境保障工程、农村环保惠民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工程、核与辐射安全保障工程、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工程和环境监管能力基础保障及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等。   八项工程事实上涉及了多数具体环境领域,例如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污泥处理处置、工业水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水污染物减排工程,电力行业脱硫脱硝、钢铁烧结机脱硫脱硝、其他非电力重点行业脱硫、水泥行业与工业锅炉脱硝等大气污染物减排工程。   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正式签署“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   根据各地情况,目标责任书详细列出了各省(区、市)和企业集团重点减排项目清单,要求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重点减排项目建设。据统计,仅目标责任书所列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国将至少新建118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总能力4570万吨 4亿千瓦火电机组建设脱硝设施,以及一大批造纸、印染、钢铁、水泥等治理工程。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仅节能环保产业一项的产值就将达到十几万亿元。要统筹考虑发展、转型和环保。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大力发展服务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在加大政府环保投入、实施重点环保工程的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 七大机遇来袭 2018年对环保人来说太重要了!
    p   2016是环保政策元年,2017年是环保政策爆发年,2018年将是环保政策落实年。 /p p   2018年,是环保税正式开征之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是环保产业的重要转折点。 /p p   1月1日起,国家层面,《环境保护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等多个环保新政正式落地实施。地方层面,各地也均有相关政策也开始密集落地。 /p p   随着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环保政策的推动力度将会进步加强,这预示着环保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p p   据了解,2018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7.3万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1.25%,2022年将达到15.8万亿元。以下7个行业都将迎来巨大发展: /p p   01大气治理持续升温 /p p   数据显示,我国钢铁产量占世界50%、水泥60%、平板玻璃50%、电解铝65%,这些行业有将近40万台燃煤锅炉,量大面广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采暖用煤数量更是惊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巨大。 /p p   2017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针对这一目标,国家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提出并严格监管执行了压煤减排、提标改造、限产停产等一系列雷霆措施,政策力度和影响范围都是空前的,且效果明显。以此为经验,未来针对大气污染整治的力度有增无减。 /p p   随着国家大气污染法规标准越来越严格,未来5-10年将是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时期,市场容量将继续保持在11%左右的增幅。据中泰证券测算,按照各细分行业粗算,未来工业大气环保治理需求约为2000多亿元。 /p p   2015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为35.41万台,同比增长15.24%。2016年为49.07万台,同比增长38.60%。2017年1-8月,累计产量为31.37万台,同比增加2.1%。预计2018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将达到63.0万台,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75%,2022年将达到109.3万台。 /p p   02水污染治理仍是重点 /p p   “水十条”要求,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 2030年,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消除,现在距离这一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p p   2018年我国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547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84%,2022年将达到856亿元。预计2018年我国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行业利润总额将达到56.2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09%,2022年将达到71.2亿元。 /p p   “十三五”期间,新增污水处理设施规模5022万立方米/日。其中,设市城市2856万立方米/日,县城1071万立方米/日,建制镇1095万立方米/日,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790亿元。 /p p   根据住建部信息,住建部下一步对农村污水处理采取的策略是重点推进、梯次推进的办法,全国大致有1.6亿户的农村污水没有得到处理,建设投资市场空间达到1.6万亿元。“十三五”期间黑臭河建设投资约1700亿。 /p p   03工业污染治理市场爆发 /p p   一直以来,工业生产都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环保制度的不断成熟以及监管力度的加大,工业污染治理领域将出现巨大的市场。 /p p   从工业环保市场的构成来看,主要囊括工业大气(脱硫脱硝除尘、VOCs)、工业水处理、工业固废(普通工业固废、危废、工业污泥)、工业节能及能源服务、工业监测领域等,一旦上述领域全面爆发,工业环保的市场规模不下100000亿。而且按照环保部规划,将继续规范和推进第三方治理,推动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又将为工业环保的爆发更大更持久的提供引擎动力。 /p p   04危废处理市场爆发 /p p   目前我国危废实际产量可能高达近1亿吨,已申报危废中预估有60%以上不能妥善处置,实际危废处理能力缺口很大,“十三五”期间危废市场空间可能达到2000亿元。 /p p   近年来,危废处置价格呈上升趋势,2013年危废处置平均价格为1500元/吨左右,2016年则上升至2500元/吨左右。预计2020年危废处置市场为613亿元,2017-2020处置市场空间总计2086亿元。考虑到还有大量的危废未列入统计口径,如果把这些量考虑在内,市场空间将提升2-3倍。 /p p   2016年,我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收入为3,967.3亿元,同比增长7.05% 2017年1-8月为2,847.4亿元,同比增长14.56%。预计,2018年我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收入将达到4,600亿元。 /p p   05土壤修复市场空前 /p p   土十条指出,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p p   在此期间还会有更加严厉的政策出台,同时政策执行力度会进一步加强。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土壤修复领域的市场会得到空前发展。 /p p   有数据显示,土壤修复市场空间高达4.6万亿,未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甚至达到10万亿级别。 /p p   06环境监测市场需求猛增 /p p   “十二五”期间国控监测网体系已经基本搭建完成,进入“十三五”时期,涉及环境监测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增无减:环保法、水十条、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三大十条”继续落地、严打监测数据造假等。政策之外是专项资金的投入,大量资金投入,环境监测站点继续增加,环境监测技术接连升级,环境监测行业的景气度不可谓不高。 /p p   2020年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00亿元,五年复合增速约为20%左右。PPP项目的频繁落地,将进一步驱动环境监测行业发展,促进整个环境监测市场的再次乃至多次扩容。 /p p   当前我国监测仪器只占全球监测仪器市场的5.4%左右,且自用国产仪器占比不足34%。随着国内环境监测企业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这一局面将会得到逐步改善。 /p
  • 2365万元大单,先河环保独享1117万元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德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检测设备(超级空气监测站)采购项目结果,共三家厂商中标,中标总金额为2365.1万元,其中先河环保独享1117.7万元。  3月份,仪器信息网曾统计报道过当月政府采购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仪器各厂商中标金额,先河环保独占鳌头,当月中标金额达到4432.75万元。而在2015年,先河环保曾多次中标千万大标,可见,在环境领域,国产仪器设备技术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  此外,山东忻博力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市科迪隆科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分别获得569.7万元和677.7万元的采购大单。  采购详情如下:采购内容中标单位名称地 址中标金额(元)1包:黑碳仪、 激光雷达、三波段浊度仪、3D激光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 、气象六参数 、超级站数据集成平台、超级站数据分析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开发区湘江道251号11177000.00 元2包:有机物化学组分分析系统 (包括VOC、CH4/NMHC、紫外辐射仪)、PM2.5人工比对监测仪(2台)山东忻博力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市高新区齐鲁软件园 A2 座 B2125697000.00 元3包:在线离子色谱分析仪、重金属元素分析仪、PM1分析仪(1台)广州市科迪隆科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 268 号广州交易广场第三楼东半层 3C03 房6777000.00元
  • 2012年度室内环保行业十大新闻发布
    我要测讯 2013年1月15日,由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委员会、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举办的“全国室内环境保护行业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旨在总结2012年我国室内环境保护行业的发展和技术成果,交流2012年开展室内环保工作的基本思路。与会的室内环保行业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企业代表等就室内环保技术、应用及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以及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家电技术部部长森丰分别作了相关报告。会上还对“2012年度室内环保行业十大新闻”进行了解读。 与会代表合影   “2012年中国室内环境保护行业”十大新闻是:   1、国家正式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亚都空气净化器共同研发的“室温催化氧化甲醛和催化杀菌技术及其室内空气净化设备”颁发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这是我国室内环保产业首次获得的国家级最高技术发明奖项,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室内环保行业的国家科技发明最高奖项。   2、国家第一部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正式实施。   2012年3月1日《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正式实施,指南对车内空气的甲醛、齐全、丙烯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和苯乙烯等8种有害物质进行严格的控制。   3、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连续报道室内环境净化治理服务行业问题。   4、《室内环境净化治理服务规范》发布实施。   5、中国工程院“人居环境空气污染监测与净化技术研究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6、具有国家计量认证、国家监督检查和实验室认可资质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实验室在北京建立。   该实验室是国内第一个具有国家计量认证(CMA)、国家监督检查(CAL)和国际实验室认可(CNAS)三合一资质的车内空气质量监测实验室。   7、我国儿童家具强制性标准实施突出强调儿童家具污染控制。   我国第一部强制性国家标准《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28007-2011于2012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从保护儿童安全健康的角度,重点对设计或预定供3~14岁儿童使用的家具产品的安全和环保制订了强制性的要求。   8、我国第一期车内空气净化治理技术培训班成功举办,车内空气净化治理成为新兴行业。   9、解决室内PM2.5污染危害成为室内环保产业发展新趋势。   10、绿色设计与环保材料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重点推广新型环保低碳装饰装修材料。
  • 08年中国环保十大事件
    08年中国环保十大事件:阳宗海砷污染引政府行政问责 2008年是让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一年,中国人民在经历一次次磨练的同时,中国的环境也承受了严峻的考验。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我国环保事业有太多的事情值得记取,我们从中选取了10件较有影响的环保事件,以记录2008年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轨迹。  1、防治土壤污染全面启动,土壤修复刻不容缓  1月8日,原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局长周生贤指出,当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  会议提出,切实解决当前突出的土壤环境问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搞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二是强化农用土壤环境监管与综合防治。严格控制污水灌溉,强化对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的环境管理;三是加强城市建设用地和遗弃污染场地环境监管;四是拓宽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投入渠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促进企业对污染场地进行综合治理;五是增强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支撑能力。大力研究开发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开发污染土壤修复设备;六是建立健全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七是加强土壤环境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八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2、国家环境保护部挂牌,环保部门有了发言权  3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揭牌仪式举行,原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出任部长。环保总局由局升格为部,标志着环保部门由国务院直属单位变为国务院的组成部分,过去只能列席国务院会议的环保部门,如今有了发言权。  环保部的成立,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把环境问题纳入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中,更多地参与国家的综合决策。环境保护部成为国务院组成机构,有利于从最先决策源头更好地控制环境污染、环保地位的确立。环境保护部今后的职能配置将朝着统筹协调、宏观调控、监督执法和公共服务4个方向强化。  在 “三定”方案的职责调整中,明确了加强环境政策、规划和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职责,加强环境治理和对生态保护的指导、协调、监督的职责,加强落实国家减排目标、环境监管的职责。同时,将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审批和发放职责交给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3、地震灾区生态环境遭破坏,恢复重建预计7年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表示,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位于岷山—横断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非常敏感的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地震对灾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可能会严重损害灾区生态系统的基础。  潘岳从四方面阐述了灾害对灾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环境灾害;防疫过程中使用的大量消毒剂、灭菌剂以及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腐烂动物尸体等,威胁到河流水环境和群众饮用水的安全;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地震发生后,环保部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与灾区省市环保部门密切协调、配合与联动,有力地保障了灾区的饮用水安全和核安全,未发生次生重大环境事件。  9月,《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规划》通过审定正式出台。根据规划,四川地震灾区计划用7年实施生态环境恢复重建。   4、“限塑令”全国展开,节能环保意识深入民众  6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限塑令”。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限塑令”实施后,全国市场塑料袋的使用数量大幅减少。人们开始逐步习惯自备布袋或自备塑料袋的购物方式,商家也从原先的无偿提供塑料袋过渡到有偿提供,甚至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了直接接触食品的塑料袋的卫生指标和标识等规定。  5、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引发政府行政问责  今年6月以来,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阳宗海水体中的砷浓度超出饮用水安全标准,导致严重污染,直接危及2万人的饮水安全。从7月8日起,沿湖周边人民群众及相关企业全面停止从中取水作为生活饮用水。目前,卫生部门未发现人畜砷中毒现象。  9月12日,云南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阳宗海水污染情况,决定立即实施 “三禁”,即禁止饮用阳宗海的水、禁止在阳宗海内游泳、禁止捕捞阳宗海的水生产品;立即采取坚决果断措施,查处污染企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切实截断污染源;立即全面启动阳宗海砷污染综合治理措施,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将阳宗海水质恢复到砷浓度值≤0.05毫克/升。  与此同时,云南省对26名涉及阳宗海砷污染事件的政府相关人员实施了行政问责,其中12人被给予免职处分。  为强化环境执法,昆明市公安局环境保护分局成立,这一机构的设置在全国尚属首次。  6、农村环境提上议程,“以奖促治”成重要战略  7月24日,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表明了我国把农村环境保护与城市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全面推进的决心。  会议确定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有所改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严重的农村环境健康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低毒高效农药使用率均提高 10%以上。到2015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农村环境监管能力显著提高。  根据会议的部署,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已陆续下达各地,旨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以奖促治”行动也在全国各地相继启动,将有600个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得到治理、100个生态示范创建村镇得到奖励、400万群众直接受益。  7、实现绿色奥运,北京兑现了承诺  2008年8月8日,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盛大召开。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北京,为办好这次世纪盛会,实现绿色奥运的承诺,中国政府及人民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北京先后投入1000多亿元改善环境,有力促进了北京的环保建设。  据统计,北京奥运会实施了358个“绿色奥运”项目,包括新能源项目69项、建筑节能项目168项、水资源项目121项。奥运工程共建设了9个太阳能热水系统。  据介绍,在200万平方米的奥运工程中,有26.7%的面积使用可再生能源等绿色能源。168个建筑节能项目所节约的能源,相当于每年减少2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2007年北京全年收获246个蓝天,比1998年的100个蓝天多了146个,2008年更是提前1个月完成了全年的蓝天指标。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京 市 空 气 质 量 达 标 率 为100%。  8、循环经济促进法通过,助推我国经济模式转变  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4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规定,从事工艺、设备、产品及包装物设计,应当按照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要求,优先选择采用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材料和设计方案,并应当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工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或者适用的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制定并实施节水计划,加强节水管理,对生产用水进行全过程控制;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使用高效节油产品。  法律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废石、废料、废气等工业废物进行综合利用;企业应当发展串联用水系统和循环用水系统,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并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再生利用。  9、“环境一号”成功发射,我国民用卫星添“新星”  9月6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环境一号”卫星A星、B星成功送入太空,为中国民用卫星大家庭又添“耀眼新星”。  本次发射的 “环境一号”卫星A星、B星,由两颗中分辨率的光学小卫星组成,是环境卫星星座建设的第一步,是我国继气象、海洋、国土资源卫星之后一个全新的民用卫星,拥有光学、红外、超光谱多种探测手段,是目前国内民用卫星中技术较复杂、指标较先进的对地观测系统之一。  “环境一号”A、B星的成功发射,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升我国环保能力和综合减灾、构建灾害和环境监测预报体系的重大举措,为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环境保护技术支撑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完善环境污染与生态变化以及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应急救助指挥体系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时,也将极大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和减灾救灾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10、3500亿保护生态环境,成扩大内需重要措施  11月27日,国家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介绍进一步扩大内需有关问题的情况时表示,中央4万亿元投资构成大体是这样的。在第四季度1000亿元的投资中,重点是解决民生的问题、基础设施的问题、生态环保的问题,也包括提前下拨救灾的资金,加强灾后恢复重建的问题。这1000亿元涉及到的建设工程,在今后两年中大体需要4万亿元投资。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在中央安排的4万亿元投资中,3500亿元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其中,今年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共安排25亿元用于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涉及项目468个。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二是支持资源节约循环利用重点项目;三是支持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项目。
  • 陈吉宁谈“十三五”六大环保工作重点
    p   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1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总结“十二五”和2015年工作,分析把握“十三五”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提出“十三五”环境保护总体思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部署安排2016年重点工作。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出席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打好补齐环保短板攻坚战。 /p p   陈吉宁说,“十二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环保系统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作为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任务,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环境质量改善取得积极进展。坚决向污染宣战,建成发展中国家最大的 a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2004-T000-1-1-1.html" strong 空气质量监测 /strong /a 网,完成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污染减排,全国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4800万吨,累计达1.75亿吨 全国脱硫、脱硝机组占火电总装机容量比例由2010年的82.6%、12.7%提升至96%、87% 完成煤电超低排放改造8400万千瓦,约占全国煤电装机1/10,正在进行改造的超过8100万千瓦,电厂煤耗达世界先进水平 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提前完成,酸雨面积已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水平。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发布国家环保标准493项,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执行更加严格的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开展生态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成自然保护区2729个,在23个省(区、市)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支持7万个村庄实施环境综合整治,1亿多农村人口直接受益。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支持重点区域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全国堆存长达数十年的历史遗留铬渣处置完毕。联合多部门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协调配合机制,环境司法取得重大进展,环境守法行为氛围初步形成。 /p p   陈吉宁说,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重点谋划和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通过三大战役,带动加快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强化政府责任。同时,完善总量控制制度,推行区域性、行业性总量控制,鼓励地方实施特征性污染物总量控制,改进减排核查核算方式方法,使总量控制更好地服务于质量改善。二是以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为动力,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内生机制。开展环保督察,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 /span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市场体系,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三是以建立健全环境预防体系为抓手,切实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格局。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编制实施环境功能区划,建立更优化的国土空间格局,强化战略和规划环评刚性约束。四是以法治和标准为牵引,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系统完备、高效有力的环境法治体系,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推动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五是以生态环境安全为底线,加大环境风险防控力度。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提高核设施安全水平,加强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加强生态风险预警监控。六是以社会多元共治为路径,大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推进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引导公众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 /p
  • 美国网站评出10大环保技术 “含碳垃圾变石油”居首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会上,世界各国专家将讨论能源浪费、资源过度利用、供水短缺、全球气候变化和森林退化等多项有关环境保护的议题。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7日刊载文章,列出10项环保技术。其中有些人们早有耳闻,有些则刚刚起步,还有些现在听来甚至有些“非主流”。   关注能源   这10项环保技术中关注最多的是能源开发,包括排名前6项中的5项技术。   “含碳垃圾变石油”技术位居榜首。这项技术提出,在适当温度和压力作用下,任何含碳物质,从动物内脏到废旧轮胎,都可以转化为石油。   氢燃料技术排名第三。氢燃料电池利用氢和氧混合发电,结果只生成水,被称为“没有污染的化石燃料替代物”。目前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为笔记本电脑等小型电器供电的氢燃料电池,一些汽车厂商也在积极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   “光能变电能”技术位列第四。太阳能电池早已不是新鲜事物,科学家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太阳光利用率。   海洋热能技术名列第五。据美国能源部统计,全球海洋每天因太阳辐射吸收的能量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而美国全年消耗能量只相当于75亿桶石油。海水不同深度的温度差可以用来发电,不过这项技术目前尚不成熟,效率不高。   排名第六的潮汐能发电是上世纪初提出的“老概念”。它利用海水潮汐时产生的能量驱动发电机发电,但目前问题是难以驾驭,有时潮汐太小无法产生足够能量。   控制污染   除能源开发外,降低污染物排放也是10大环保技术重点解决的问题。   排名第七的“空中花园”计划提出,在城市建筑的屋顶上建花园、种植物,以吸收热量和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在夏天可以为楼房降温,减少空调使用,最终有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生物降解技术排名第八。所谓“生物降解”是指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分解污染物及有毒物质。典型例子包括用微生物消除水中的硝酸盐污染和用某些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含砷化合物等。   废气深埋技术排名第九。有人提出可以将二氧化碳从其他污染物中分离,注入废弃油井、高盐分水库甚至海底。这种方法虽然听来有理,但科学家却对其长期效果和成本表示质疑。   有效利用   10大环保技术不仅重视“开源”,也注意“节流”。   海水淡化技术位居第二。这项技术是指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矿物质,将其转化为可饮用淡水。联合国统计资料显示,到本世纪中叶,水资源短缺将影响世界上数十亿人口的生活。海水淡化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窘境。但这项技术的问题是成本和能耗较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用廉价燃料令海水蒸发以提高效益。   排名第十的无纸化技术提出,用可以重复利用的“电子纸”取代传统纸张。电子纸实际上是一块显示屏,其中排列着带电微囊体阵列,通过在每个微囊体两端施以电压控制其显示为黑色或白色,这样电子纸上便会显示出图案。不论是报纸新闻还是小说,都能在同一张电子纸上显示,避免纸张浪费。
  • “十三五”环保投资空间将达万亿 环保产业再迎新机遇
    在已经结束的第八次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成为共识。我国的不断发展,环保问题也不断突出,伴随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投资不断加大以及环保产业生产值的扩张,环保概念股或将迎来更大的投资空间。 在此前召开的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高层明确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未来环保将是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在此大背景下,环保概念股具有很大的投资空间。下面从行业发展、板块估值等视角进行数据分析。 我国环保投资规模仍待提高 根据发达国家环保产业的发展经验,国家环保投入一般占GDP比重高于2%,达到3%才能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在投资高峰时期占比更高,且投资高峰一般可持续10年以上。近十几年,我国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始终在2%以下,长时间处于在1.5%以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我国2016年环保投资占GDP比重仅1.24%,想要实现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我国的环保投资规模还远远不够。 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在1975年环保投资达到高峰,为2.9%,英国在1990年达到2.45,德国在1991年达到2.8%,美国在2003年环保投资占GDP比重达到2.6的高峰。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长期处于1.5%左右,这与我更与哦当前庞大的经济体量严重不符,而此次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对于环保行业来说将带来巨大的机遇。 随着国家对于环保的重视,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空间将是“十二五”期间的2倍。 从“十二五”初期的3100亿元到末期的5000亿元,整个“十二五”增幅达61.3%,在“十三五”的第一年,我环保投资空间为6200亿元,预计未来在“十三五”末期能达到1万亿的投资空间,可以说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强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环保也将有更大的投资空间。 环保行业整体估值降至15-20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经数据统计整理发现,截止2017年末,A股的环保行业估值中枢降至15-20倍,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其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与A股整体市场相关联。市场中大多数环保上市公司集中在创业板,而创业板在去年相较于主板明显低迷; 二是PPP监管趋严。由于前期PPP过度扩张,导致管理缺失,监管层加强监管,愈趋于规范化。 环保个股表现分化显著,金圆股份、创业环保及旺能环境2017年涨幅超五成。 在2017全年中,环保行业个股表现不一,受到雄安新区影响的个股不在少数。其中金圆股份全年涨幅达到64.97%,居于环保行业涨幅首位,创业环保和旺能环境涨幅分别为61.82%和52.71%,而环保PPP中的明星企业东方园林涨幅也达到42.85%,相较于整个2017年的市场,可以说涨幅喜人。 而板块中的跌幅超过40%的亦有3家,其中三维丝全年下跌55.38%,云投生态下跌47.01%,龙源技术下跌41.43%。 从环保板块以及个股来看,2017年全年板块跌幅达3.36%,环保行业估值中枢下降到15-20倍,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这固然与全年的市场有着莫大的关系,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还是由于环保行业的现状所决定。 环保产业未来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据相关机构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环保行业产值将不断创新高,在2021年将达到9.41万亿元。  随着环保行业产值的不断增加,未来行业的利润空间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相关上市公司将在接下来的环保大潮下获得充足的发展。 对于环保板块未来布局策略,中银国际证券表示,随着今年一系列环保政策逐步落地,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协同治理持续推进,雄安新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建设,环保板块或迎来估值修复,水治理(黑臭水体)、环境监测、土壤修复与固废处理等高景气细分子行业仍具吸引力。 环保行情的启动市场早有预期,随着环保大会的召开以及传递出国家对于环保高度的重视,未来环保行业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加之,环保行业在2017年整体估值将为历史最低水平,环保相关概念股将迎来较大成长空间。
  • 【高峰论坛视频实录】大环保、大健康,科学仪器市场机遇在哪里?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9年4月18-19日,有着中国科学仪器行业“达沃斯论坛”之称的第十三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9)在青岛银沙滩温德姆至尊酒店顺利召开。ACCSI2019同期,中国科学仪器发展i100高峰论坛特别邀请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市场部事业部长曹磊先生、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裁付世江先生、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召贵先生、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钱峰先生、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售后服务总经理孙大鹏先生、济南海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刚先生、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姚纳新先生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以上按姓氏拼音排序) /span 做客现场,就售后服务、大环保、大健康、实验室自动化等内容展开巅峰对话,共议中国科学仪器市场机遇与挑战。 /p p   本届i100高峰论坛由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鑫主持,另有上百位仪器企业负责人出席并参与现场互动。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22A8EEC05AD3D34E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近日中美贸易战升级,逾百项科学仪器及其关键零部件再度卷入征税清单,成为贸易摩擦的主战场。当前世界政治、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使企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如何苦练内功、深耕市场成为众多科学仪器企业的当务之急。 /p p   过去几年,中央督察组在各地掀起环保风暴,气、水、土三个“十条”落地,蓝天保卫战打响,“大环保”的机制与成效已初步显现。继互联网之后,“大健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至2030年产业规模将超16万亿。面对蓄势待发的蓝海市场,科学仪器企业该如何做好应对、充分布局? /p p   i100高峰论坛特别邀请聚光姚纳新、天瑞刘召贵、岛津曹磊、海能王志刚4位嘉宾就“大环保”、“大健康”的市场机遇话题展开对话。他们贡献了哪些精彩观点: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环保市场的热度还将持续多久? /strong /span /p p    strong 聚光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姚纳新 /strong :“环保市场至少还有十年红利,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是& #8230 & #8230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您如何看待“大环保”的市场机遇? /strong /span /p p    strong 天瑞仪器董事长刘召贵 /strong :“用12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机遇百年一遇,不成天诛地灭’& #8230 & #8230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大健康”成为新引擎,市场机会在哪里? /strong /span /p p    strong 岛津(中国)分析计测市场部部长曹磊 /strong :“主要有四点,医疗服务、药物研发& #8230 & #8230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您的公司在“大健康”领域有何布局? /strong /span /p p    strong 海能仪器董事长王志刚 /strong :“海能从两个维度主动出击& #8230 & #8230 ”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上方i100高峰论坛视频查看。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关于“大环保”、“大健康”话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文末留言。 /span /strong /p
  • 环保生意投资大收益低 未来五年10万亿投入九成靠民资
    随着“大气十条”、“水十条”相继出台,“土十条”也呼之欲出,围绕环保的三大行动计划将带来数万亿投资需求。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主营污水生意的环保企业生存状况并不乐观,虽有宏观层面的激励,但如“税收政策反复”、“治理标准一刀切”等政策环境,让原本微利的水务环保企业们叫苦不迭。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水务环保企业将作何打算?在PPP模式的推广下,环保企业如何把握这一商业模式?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国内水务环保领域的国资、民营企业及境外水务巨头为样本,深度对话公司高管与金融体系监管层,试图解析“污水生意经”的现实与困惑。 在绿色生意爆发之时,最令环保企业苦恼的莫过于资金问题。方兴未艾的绿色环保产业,似乎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在巴安水务总经理王贤看来,“不是骨感,而是非常骨感”,融资难、融资贵的资金问题,是最让环保企业们头疼的。 在“2015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大型龙头企业,融资问题都是最受关注的“槽点”。一方面,环保项目投资巨大而收益率相对较低,资本往往不太愿意投资;另一方面,部分污染型项目回报率太高,又吸引了太多资金进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绿色金融体系来激励民间资金投入到绿色行业。”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中国未来5年所需的绿色投资每年至少两万亿元,其中政府预算只有10%~15%。每年需投2万亿九成靠民资 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在2013年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经济损失(基于支付意愿)估算高达GDP的3.8%。“我们估计,中国未来需要每年2万亿元以上的绿色投资,这将占到GDP的3%。”7月19日,在成都举办的2015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马骏表示,目前政府部门年度预算只能拿出3000亿元左右投入到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领域,只能占10%到15%,其余85%到90%需要民间出资。 面对如此巨大的投资金额和产业发展机遇,环保企业亦陷入尴尬之中。在BOT、PPP等模式下企业的资金压力颇大,融资成本高、渠道少成为环保企业共同的难题。 作为龙头企业,桑德环境董事长文一波也直言,中国目前解决污染问题的项目,资金来源主要靠银行贷款,拿到钱不容易,成本也非常高。而其他诸如债券、票据等金融手段在环保产业的应用中还较少。 尽管桑德环境在业内颇为知名,且已经实现A股和H股上市,但文一波在探讨环保企业融资时表示,“我们现在项目融资不方便,普通环保企业做融资,可能更不方便。”而同样为创业板牛股之一的万邦达副总裁张友谊也表示,“我们更多是通过定增的手段融资,手段还比较单一。”“对现在任何一个环保项目,我们实际上都是用金融的手段、思想来做很多探讨。”张友谊分析称,但行业内直接融资的比例比较低,目前不到20%。此外,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绿色债券、保险等很多方面都仍有空间。绿色金融亟待建立 马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产业结构是污染性的,过多的资金投入到了污染性的重工业、污染性的能源、污染性的交通运输,未来要让更多的资金进入清洁的、绿色产业。“我们污染性投资过度,绿色投资短缺的原因,就是缺乏鼓励绿色投资的激励机制。”在马骏看来,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可以降下来,从而提高回报率,使得民间资本愿意进来。马骏曾代表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发布了国内首份《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报告,提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框架性设想和14条具体建议。 事实上,国际上绿色金融早已初具规模。美国的绿色基金从2007年到2010年增长了一倍多,提供了大量绿色产业的融资。国际上目前也已有标准普尔全球清洁能源指数、纳斯达克美国清洁指数、FTSE日本绿色35指数等股指绿色指数。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上半年,国内环保领域完成的收购交易共48笔,总交易额超140亿元人民币。多家环保上市公司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基金规模均在10亿元以上。而马骏也建议,绿色投资不仅要靠债权融资,很多需要股权融资,而政府也要以某种方式参与绿色产业基金。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深圳环保产业重点支持四大领域 项目最高可获1500万
    深圳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将可获高达1500万元的财政专项发展资金支持。9月7日,由深圳市发改委、科创委牵头实施的深圳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5年第五批扶持计划正式启动。高效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节能环保服务业等四大领域成为重点资助对象。其中由深圳机构在深圳实施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可获得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的配套补助。四大领域成为重点资助对象在此次扶持计划重点支持的四大领域中,高效节能产业领域重点发展电机及拖动装置、节能监测、余热余压利用、锅炉窑炉等节能技术和装备,新型节能建筑材料、高效节能照明产品、高效节能电器以及节能汽车等节能产品 先进环保产业领域重点发展大气污染防治、环境污染监测、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理处置、噪声污染控制、生态修复、清洁生产等领域的环境治理技术和装备以及环保材料与药剂等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领域重点发展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生物质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及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等 节能环保服务业领域则重点发展节能服务业、环保服务业、再制造服务业等。本次节能环保产业扶持计划共设立了五大重点扶持专项,分别是重点实验室、企业工程中心扶持计划、技术创新扶持计划、高技术产业化扶持计划、市级工程实验室扶持计划,以及国家、省发展改革部门配套扶持计划。其中前两项由市科创委负责组织实施,余下的扶持专项由发改委负责组织实施。两种方式扶持高技术产业化记者昨日从市发改委获悉,在高技术产业化扶持计划中,又分别设立了两种扶持方式,其一是针对《深圳节能环保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4~2020年)》确定的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节能环保领域的产业化项目,包括关键零部件、材料、控制系统等,采取股权投资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扶持。财政资金原则上按照与合作股权投资机构投资金额1:1的比例对项目申报单位进行资助。单个项目财政资助资金的50%作为股权投资,50%作为直接补贴。其中,财政资金股权投资金额不高于项目总投资的20%,投资金额最高为1500万元。另一种扶持方式则是贷款贴息。根据综合评审结果,每个项目的扶持资金总额为产业主管部门核定贷款利息总额的70%,贷款利率按照实际发生的利率计算,贴息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年。此外,市级工程实验室扶持计划,以及国家、省发展改革部门配套扶持计划则采取直接补贴方式进行。其中,节能环保领域市级工程实验室建设每个项目的扶持资金总额按照经专家评审核定的项目总投资的30%予以确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而在国家、省发展改革部门配套扶持计划中,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项目,按照国家资助资金的100%予以配套,且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国家、省级高技术产业化、创新能力建设等各类专项,按照国家、省资助资金的50%予以配套,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且资助资金与国家、省资助资金综合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5%。项目申报单位须在深圳市注册根据规定,要获得这笔政府资助,项目申报单位必须是在深圳市注册,且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项目需要在深圳实施,而且已获国家、省批复,具备实施条件或按批复要求正在实施中。来源:深圳商报
  • 环保数据造假有七大“障眼法” 如何对数据造假说“不”
    p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环保工作深入推进。特别是新环保法的出台,让环保执法长出了“铁齿钢牙”。但令人忧心的是,偷排偷放、环保监测数据造假等顽疾久治不愈。一些企业受利益驱动,造假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一些地方环保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在各种考核压力下,行政干预数据的行为屡有发生。环保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不仅会误导环境管理决策,贻误环境治理时机,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损害,而且会严重影响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p p   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可靠,让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和监测数据“合拍”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有关部门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重拳打击,同时也在改革环保体制机制,努力铲除滋生造假的土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彻底铲除环保数据造假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为此,半月谈记者深入基层采访调研,发现的问题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p p   环保数据造假七大“障眼法” /p p   半月谈环保调研小分队 /p p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决策的基础,然而记者在中西部一些地区调研时了解到,一些地方和不法企业为逃避监管,在利益驱动下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干扰监测系统正常运行,导致企业污染源数据问题频出,造假失真情况时有发生。 /p p   之一:偷梁换柱,企业篡改伪造监控数据 /p p   记者调研发现,企业篡改自动监控数据屡见不鲜。 /p p   今年1月初,四川省泸州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发现,泸州天恒热工技术有限公司的二氧化硫折算浓度为0。通过调阅历史数据和系统日志,执法人员分析发现,这家公司于近期先后多次修改了烟气在线监控设备参数。 /p p   这并非个案。2016年江西发现多起企业在线监控数据造假案例,其中有4起存在篡改数据的行为。2016年7月,萍乡市环保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中材萍乡水泥有限公司两条生产线窑尾分析仪实测氮氧化物浓度值数据与工控机显示数据存在明显偏差。 /p p   “现场检查发现企业篡改了工控机的氮氧化物运行量程数据,执法人员将数据恢复后,实测氮氧化物浓度为522.52毫克/立方米,远远超出国家标准。”萍乡市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查,该公司多次通过远程操控软件篡改监测数据。 /p p   之二:“阴阳台账”避监管,两本数据哄骗人 /p p   一本是监测原始数据台账、一本是虚假数据台账,在企业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例中,一些企业选择以“无中生有”的虚假数据台账瞒骗环保部门。 /p p   2016年4月23日,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江西省环保厅执法人员对赛得利(九江)纤维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除要求水质化验员根据每天的废水化验数据制作一套真实数据台账外,还人为编制了一套虚假数据台账,用于应付环保部门的检查。 /p p   事实上,备有两本数据台账的企业不在少数。多年前,四川沱江曾发生一起特大水污染事故。记者采访发现,除当年沱江因枯水期来水量偏少的“天灾”外,还存在企业环保设施发生故障、严重超标排放的“人祸”,而后者才是主因。企业明知污染,却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隐瞒不报,甚至在检查组面前拿出一套假数据,称自己是“达标排放”。 /p p   污染企业环安处时任负责人的一番话令人深思。他说:“长期以来,企业对污染的监测都是‘两本账’,一本是监测原始数据,反映真实情况,供企业内部掌握 另一本是经过整理的数据,也就是外报数据,给环保部门看。” /p p   之三:暗度陈仓,断污水注清水蒙混过关 /p p   记者调研了解到,为应付检查,一些企业会提前截断污水,增设管道把合格水注入检验水箱,从而使数据达标。 /p p   山西省一家污染治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执法人员检查前,不法企业会拆掉增设的管道,让一切恢复正常。“数据从提样到仪表呈现大约有40分钟到90分钟的时间差,执法人员一般不会这么长时间一直盯着仪表,所以企业容易蒙混过关。” /p p   该负责人说,这一方法暴露的可能性较小。即使在企业观察的时间足够长,仪表上出现污染高峰值数,企业也能用异常值来搪塞。 /p p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部分企业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一些基层部门工作人员可能在其中扮演了“说不清道不明”的角色,“检查前打招呼经常发生,加大了治理难度”。 /p p   之四:为获好数据,给监测探头“戴口罩” /p p   在空气质量监测站周边洒水、监测点周围禁止车辆通行,为监测仪器“戴口罩”……个别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执法人员为让环境监测数据合格,无所不用其极,想出各种荒诞办法,企图瞒天过海。 /p p   有民间环保组织在石家庄、邢台、邯郸、郑州等地进行调研发现,这些地区在空气监测点附近使用雾炮车洒水喷淋。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空气质量监测子站日常主要监测二氧化硫、PM10、PM2.5等数据,洒水喷淋会造成数据失真。 /p p   中部某省原来分管环保工作的副省长卸任不久,他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在一个县污水处理厂看到进水口数值COD(化学需氧量)在40~50之间,出水口监测数值在15~20之间。“这样的水是可以喝的,处理厂这不是把工业污水搞成饮用水了吗?”这位副省长疑惑不解。 /p p   为一探究竟,他在污水处理厂附近仔细观察。后来,看到监测探头附近飘着塑料纸,就找了根棍子拨弄,结果竟发现那是个塑料袋。“原来他们用塑料袋装了自来水,把探头包起来。当时我气得差点从污水池边掉下去,怎么能这样欺骗国家呢!”这位原副省长痛心疾首地说。 /p p   之五:虚假达标,“污染有多大的脚,就用标准做多大的鞋” /p p   为接受社会监督,一些地方建立了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测信息公开平台,但信息平台的排放限值由企业自行填写、自行监测、自行发布数据。一些企业根据自己的污染程度,量体裁衣,自设“标准”,“污染有多大的脚,就用标准做多大的鞋”。 /p p   环保部门检测发现,2015年6月某时,四川某厂尾气烟囱排放的二氧化硫浓度为14000多毫克/立方米,是四川省环保厅监测排放标准550毫克/立方米的25倍多。然而,在信息公开平台上,该厂排放竟然是“达标”。原来,企业自设了一个标准限值——20000毫克/立方米,是环保部门标准的36倍多。据四川一家环保NGO组织——“绿蜀清川”的志愿者介绍,四川多地存在上述“虚假达标”情况,企业绕开省环保厅的监督标准,自行“调高”了排放标准。 /p p   之六:不及时公布数据,该监测的不监测 /p p   为避免暴露污染问题,一些地方和企业不公布或不及时公布污染数据,让公众无从监督。记者近日随机查阅山西省多家企业废气排放数据,发现不少停留在2016年上半年,有一家企业甚至还停留在2016年3月5日。此外,一些县级环保部门只公布空气质量指数,而对PM2.5、二氧化硫等指标的数值三缄其口。 /p p   2017年1月上旬,山西省临汾市二氧化硫、PM值曾双爆表,二氧化硫甚至多次破千,当地政府未及时发布超标信息。经媒体曝光成为舆论热点后,当地也一度保持沉默。在2016年11月,环保部还曾点名批评临汾市启动污染预警级别明显偏低,启动时间滞后,应急响应措施明显不足。 /p p   一些企业存在的监测方案不完善、监测因子不全、公开信息不完整、公开信息与监测方案不一致等问题,影响了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p p   江西省环保厅日前通报2016年11月份省重点污染源自行监测信息公开情况,其中江西晨鸣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自行监测方案中锅炉排口缺少汞及其化合物、林格曼黑度等2项因子 江西煌上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行监测方案中缺少监测因子大肠群菌数 赣州力赛科新技术有限公司自行监测方案中缺少监测因子氟化物、石油类、钍铀总量等。 /p p   之七:乾坤大挪移,检测点搬出重污染区 /p p   记者采访发现,个别地区为降低污染数值,竟把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搬离重污染区域。山西省一位环境监测站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一些城市以城市规划变动为由,向环保部门申请变动监测站点的位置。 /p p   “环保部对站点位置有严格要求,这样做难度不小,然而一旦成功,就可以合理合法地降低污染数据。”这位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地级市往往只有三四个站点,有一个站点转移成功就能提升城市的空气质量等级。 /p p   警惕习惯性造假,防止“公地悲剧”上演 /p p   半月谈环保调研小分队 /p p   记者调查发现,环保数据造假在一些企业已成习惯性行为,甚至一些行政管理执法部门也被各种因素裹挟其中。对于种种造假乱象,必须下重手整治,以防“公地悲剧”上演。 /p p   一颗寄生于环保领域的“毒瘤” /p p   环保数据造假是寄生在环保领域的一颗“毒瘤”,长期作恶,顽症难除,在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代际传递”、习焉不察的可怕倾向。2004年四川沱江发生特大水污染事故后,记者采访发现某企业明知污染,却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隐瞒不报,甚至在检查组面前拿出一套假数据,说是“达标排放”。真数据给自己看、假数据给环保部门看在该企业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该企业环安处时任负责人的一番话,更加令人不寒而栗:“这不是我当处长才这么干的,而是一直沿袭下来,我的前一任、前一任的前一任、前一任的前一任的前一任……都是这么干的。” /p p   对于这样的重点排放企业的环监岗位来说,污染数据造假竟然成了一种“惯例”,造假“正常”,不造假反而“不正常”。 /p p   一些执法者成了违法者 /p p   2016年初,西安市几名环保工作人员用棉纱堵塞实时采集监测空气质量数据的采样器,造成环境监测数据失真,涉嫌环境监测造假。 /p p   据当地有关人员介绍,被曝出数据造假的长安区子站是西安13个空气质量监测子站中直属环保部管理的两个子站之一,平时由环保部授权的一家第三方机构负责运营,西安市及长安区不直接参与运营维护。 /p p   涉事的5名当地环保工作人员,不惜触犯国家相关法律,铤而走险偷配钥匙盗取密码,私自进入子站干扰数据监控。目前,他们已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p p   接受采访的环保专家认为,这一粗劣行为的背后,是畸形的“政绩观”在作祟。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减轻政绩考核压力和公众舆论的抨击,对一些污染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时不惜赤膊上阵编造、篡改监测数据。 /p p   2016年10月,在四川当地的网络社区——“麻辣社区”的“群众呼声”栏目中,四川省一家环评机构对一家农药企业技改项目的环评报告引发质疑之声,一些村民直指环评报告中的被调查人员不符合要求,涉嫌造假。 /p p   据了解,这家农药企业存在废气、废水、噪音等污染问题,周边村民长期投诉无果。村民反映,该项目环评报告中的公众参与调查表显示,共有96人参与了公众调查且表示“支持”,但被调查人员大多是离项目3~5公里的村民,而300米安全防护距离内的他们对此并不知情。 /p p   在一些暴露出来的事件中,有的部门或机构要么为了利益成了企业的“白手套”,要么为了地方GDP“假装看不见”,要么为了“城市形象”遮羞蔽丑……一些执法者成了违法者,伤害了政府公信力,影响了百姓对环保工作的信心。 /p p   避免上演“公地悲剧” /p p   每个人都生活在这片蓝天下,雾霾来袭时都要戴上口罩。然而,在面对可能产生的污染时,许多人却为了利益而毫不介意地成为“帮凶”,破坏公共环境,“公地悲剧”不断上演。 /p p   2010年7月,成都全面启用全国统一的机动车国家环保标志,对排放不达标机动车发放黄色标志,并基于其尾气排放对城市的影响,出台了限行措施。然而,就是在这样一项为公众谋利的环保措施上,也有人动起了“歪脑筋”:通过拆卸发动机关键部件,搞排放数据造假,实现检测达标。 /p p   记者曾暗访成都一家车管所附近的车辆修理厂。走进一家小店,记者问老板:“尾气检测过不了,有办法没?”正在忙的老板头也不抬地回问:“啥子车?”“04年大众波罗。”“200!”老板回答得非常干脆。在记者交了200元后,老板打开了车辆引擎盖,将连接在发动机上的一个气管拆卸下来后,说:“没问题了,去上线检测嘛。”记者开着已经拆卸了一根气管的车辆到检测处进行尾气检测,果然过关。记者了解到,仅这家小店每天前来搞尾气造假的车辆就有七八辆,而当时周围还有不少这样的汽修小店。 /p p   环保人士指出,要防止“公地悲剧”上演,防止环保数据造假行为在局部地区和行业蔓延。对于庇佑着每个生命的苍穹和大地,我们每个人都要去珍惜和保护,而不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过度滥用。 /p p   对数据造假说“不” /p p   半月谈环保调研小分队 /p p   近年来,我国采取多种措施打击环境信息失真,环境信息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然而,环保数据造假问题并未完全消失,有的变得更加隐蔽。业内人士建议,我国应该从理顺环保管理体制、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加强环境信息公开等方面着手,构建“不敢、不能、不想”造假的环境监测信息新生态。 /p p   提高违法成本实现“不敢造假” /p p   山西省一家污水处理公司的负责人认为,只要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企业就有数据造假的动力。成本包括经济成本、法律成本、投机成本等。 /p p   首先要降低企业环保设备运行的经济成本。一些企业家说,运行环保设施,自然会增加企业成本,削弱价格上的竞争力,在技术不改进的情况下,一些人就想通过缩短环保设备运行时间来控制成本。山西省一位环境监察支队负责人给企业偷排算过一笔账,“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前,一台3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停用脱硫脱硝除尘设施一天,能省20万元,一年就是七八千万元,这可不是小数目。” /p p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专家李建军认为,通过技术手段降低环保设备运行成本可提升企业的环保自觉性。这几年,四川大学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研发的钠法技术,成本低、投入少,改造成本每千瓦不过百元,可减轻企业运行负担。 /p p   其次要提高违法的法律成本。2015年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新增“按日计罚”的制度,极大提高了企业违法成本。日前,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污染环境罪的定罪量刑具体标准,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解释》明确指出,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p p   记者走访山西、江西、四川等省的企业发现,这些法律规定极大地提高了震慑力。“只要法律得到严格执行,以后数据造假应该会大为收敛。”山西那家污水处理公司的负责人说。 /p p   第三,提高企业违法的投机成本。记者了解到,由于以前长期“表现不够强势”,环保部门在执法时往往需要其他部门配合。为此,不少地方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但效果并不明显。“说是联合执法,其实只有环保一家着急。”山西一位县环保局局长抱怨说,查实的环境违法案件交到其他配合部门手里后,常常被一拖再拖,不了了之。 /p p   法律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环保专家建议改进多部门联动机制,违法必惩,打击企业投机心理。江西省环境监察局副局长胡予秋表示,该省环保部门与公安部门建立案件移交机制,对造假人员实施行政拘留,从罚企业到罚个人,追究造假人员责任,对造假行为起到巨大震慑作用。 /p p   加强信息公开实现“不能造假” /p p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新环保法等法律法规明确提出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要求,然而环境信息公开状况并不理想。一些环保专家认为,打击环境信息失真,仅靠环保部门力量有限,还需加大企业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监督的力度,让环境监测在“阳光”下进行。 /p p   自2009年以来,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连续7年对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的污染源监测信息公开状况进行评价。在最近一期评价报告中,该环保组织认为,不同地区信息公开水平差距较大,总体情况并不乐观。 /p p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工作人员阮清鸳建议,规范在线监测数据传输模式,严格把控数据质量。环保部门公布涉及造假的企业和第三方服务机构黑名单,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她认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发布滞后的省份,需要统一自行监测平台和自动监控系统,实现自动监测数据的自动传输和实时发布,坚决堵住修改污染源监测数据的便利之门。 /p p   同时,规范重点污染物数据披露制度,全面完整公布重点污染物年度产排信息。污染物排放和转移登记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用并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我国目前虽然有相关要求,但实施状况有待改进,建议各级环保部门切实行动,确保重点企业真实完整地公开其污染物排放和转移信息。 /p p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公开平台。“信息公开的力量在于公众可以方便地查寻身边的污染源,随时进行监督。而目前,各地自建信息公开平台,数据公开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社会机构对污染源的监督。” /p p   理顺管理体制实现“不想造假” /p p   2016年,西安市几名环保工作人员被曝用棉纱堵塞空气采样器,给仪器“戴上口罩”,一时舆论哗然。环保工作人员本该是向污染宣战的“先锋队”,结果却去搞数据造假。 /p p   类似的事例也出现在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领域。记者在某省了解到,自2006年起,该省对全省重点污染源进行统一自动监控。然而,近年来,该省为调动地市积极性,将500多家企业环保监控的现场端仪表全部交由地市负责运营。知情人透露,市一级随即下放到县一级,甚至一度让被监管的企业自己管理。“此后,作假行为都是人为调整仪表,报送的假数据,几乎都来自已经下放的仪表。”这位知情人说。 /p p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并把“考核谁、谁监测”变为“谁考核、谁监测”。“中央考核省里就要中央来监测,省里考核市里就要省里来监测,以此类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说,谁考核谁监测可以有效防止数据造假。 /p p   环保部国家环保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李玮说,要明确数据共享和责任分割是两回事。“不是说谁掌握了数据和信息就是谁的责任,正确的做法是数据属于谁才是谁的责任。”他建议,在大数据时代,用云计算技术打造“环保数据中心”信息资源池,在统一的数据“仓库”里设立不同“房间”,明确省市县各级的管理权限和责任,调动打击数据造假的积极性。 /p p   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须摆正政绩观。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表示,遏制企业环保数据造假现象,需要地方政府摆正政绩观,以抓GDP的劲头去解决环保问题,将环保提升为“一把手”工程。 /p p   近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在月度例行宏观数据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印发的多个涉及生态文明指标的考核,对生态环境质量等体现人民获得感的指标赋予了很高的分值和权重。这有助于重塑地方官员政绩观。 /p
  • 先河击败聚光获河南信阳环保监测大单
    9月30日,河南省信阳市环境保护局一位工作人员周一向大智慧通讯社透露,先河环保中标信阳市环境保护局监测设备及信息发布系统购置项目A包,中标报价为398万元。   据介绍,在信阳市环境保护局监测设备及信息发布系统购置项目招标过程中,先河环保的项目A包(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设备部分)评分最高,达到93.54分。上市公司聚光科技评分位列第二,为93.04分。两公司的工程报价均为398万元。   一位熟悉先河环保的券商研究员表示,根据招标项目的工程内容来看,此项目在年内完成大部分收入确认的可能性较大,可以为先河环保2013年业绩增长做出贡献。   该研究员表示,公司2013年以来新签订单较为饱满,已经获得石家庄大气监测项目、河南省直管试点县空气PM2.5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四川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空气自动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和广东省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能力建设第二期采购项目等大订单。未来伴随公司去年结转项目确认收入,公司有望恢复快速增长的势头。   中报显示,先河环保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0.93亿元,同比增长38.9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降7.21%。
  • 我国将围绕10大环保领域建20个重点实验室
    2012年12月11日,环保部发布《关于加强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围绕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化学品管理、重金属污染防治等10大领域,新建20个左右的重点实验室,基本建成与国家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科技需求相适应的重点实验室体系。   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关于加强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厅(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各直属单位,各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中心: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和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快完善环保科技标准体系的意见》(环发〔2012〕20号),大力推进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重点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提升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在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环保新道路、支撑环境管理与综合决策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意义   (一)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环保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实验室是组织环境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环保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开展环保科技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为国家环境保护和管理决策提供基本科学数据、信息服务及科学理论与技术支持。   (二)重点实验室是提升环境保护整体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不断提升实验能力,加强对我国环境问题形成规律及解决方案的科学认知,是提高国家环境管理水平、促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必要条件。要通过建设重点实验室,建立先进的环境观测、科学实验、数据分析、预测评估和技术研发体系,形成环境领域的知识创新平台。   (三)建设重点实验室是构建环保“统一战线”的需要。环保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环保科技工作需要构建强大的环保“统一战线”和科技创新联盟。重点实验室既依托环境保护部直属单位,也依托其他部门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地方环保科研院所、监测机构等单位建设,整合国内环保科技领域相关学科的优势单位,是全国环保工作的重要科技平台。   二、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和第二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精神,面向国家环境保护与管理决策的科技需求,大力提升环保领域的知识创新能力。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优先在支撑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重点学科领域,高目标、高起点地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强化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和定期评估工作,完善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建立退出机制,保障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质量。加强重点实验室的成果产出管理,引导和支持其在环境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科技与管理、经济紧密结合,增强重点实验室的社会影响力。   (五)建设目标。到2015年,在涉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环保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学科方向,新建成10个左右重点实验室,到2020年,再建成10个左右重点实验室,基本建成与国家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科技需求相适应的重点实验室体系,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技术先进、运行高效、良性发展的科研实验平台,成为国家环境保护科研和管理决策的重要支撑。争取在此基础上建设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重点实验室在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中技术支持作用。   (六)建设任务。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主要任务:承担国家环境保护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解决环境保护重大和关键性难题 建设与发展环境科学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环境保护学术带头人,培训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人员 开展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学术研讨和专题交流,掌握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动向,向环境保护部提供相关领域科技发展报告,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并开展科学普及活动。   (七)重点领域与方向。到2020年,在以下重点领域与方向进行重点实验室的布局:   ——水污染防治领域:河流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地下水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等方向   ——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大气复合污染模拟预警与调控、背景大气监测、空气污染预报预警、气溶胶污染控制与模拟、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与模拟等方向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化学品管理领域: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污染控制、危险废物全过程控制、化学品环境行为模拟等方向   ——生态保护和建设领域:城市生态环境模拟与保护等方向   ——土壤污染防治领域: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方向   ——环境与健康领域:环境污染健康影响机理机制、环境污染健康影响人群流行病学、环境污染健康影响暴露评价、环境污染健康影响风险评价等方向   ——环境监管技术领域: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污染物计量和标样、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环境规划与政策情景模拟、数字环境与预警模拟、环境基准和风险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等方向   ——核与辐射安全领域:核与电磁辐射污染监测和控制、放射性废物污染控制与模拟等方向   ——全球环境问题研究领域:温室气体污染与控制、跨界河流污染控制等方向   ——其他:环保功能材料研究、重金属污染防治等方向。   三、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和评估工作   (八)进一步完善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立项机制。环境保护部根据管理决策重大需求,结合环境学科发展趋势,制定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根据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支持具有学科方向特色、人才队伍优势、相关支持力度大、对管理决策支撑作用明显的单位开展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申请建设重点实验室的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中远期发展目标,学科方向符合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原始创新能力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与业绩 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结构比较合理的科学研究队伍,具有培养高级研究人才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管理及运行机制并建立了相关制度,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实验条件 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气氛良好,具备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环境保护部进一步提高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准入门槛,适度控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数量,做到数量和质量之间的有机平衡。进一步完善重点实验室立项审查机制,规范可行性论证、验收和评估等工作程序。适时修订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九)建立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制度和定期评估制度。建立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制度,由在建和已建成的重点实验室提交年度报告,环境保护部组织对年度报告进行评审,及时掌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情况,提高重点实验室竞争意识,督促重点实验室健康发展。建立重点实验室定期评估制度,由环境保护部组织对通过验收并正式命名的重点实验室进行综合评估,检查重点实验室整体运行状况和建设目标、考核指标和任务的完成情况,引导重点实验室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促进重点实验室加强能力建设。重点实验室评估以每三至五年为一个周期,具体按照学科领域和方向等实际情况进行安排。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和较差三级。为做好评估工作,环境保护部将建立评估专家委员会,并逐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作为评估工作的技术支持。   (十)建立重点实验室退出机制。对于不能按要求提交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或虽提交年度报告但评审不合格的实验室,环境保护部给予通报并提出整改要求,不能按时完成整改的,在建重点实验室将不予验收。对连续两次定期评估结果为“较差”的已建成的重点实验室,环境保护部将取消其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资格,并向社会公布。对不能按期进行验收或者未通过验收的在建重点实验室,环境保护部根据实际情况责成依托单位采取措施限期进行整改或者终止建设。   四、加强重点实验室的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   (十一)切实加强重点实验室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各重点实验室要牢固树立为国家环境管理服务的思想,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环保科技发展规划等,结合重点实验室特点,定期制定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及时攻克环境保护和管理决策中急需的重大科技难题。加强学科建设,及时调整学科发展方向,定期编制学科发展报告,提高学科发展水平。大力引进和培养科研领军型人才,多渠道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利用各种经费渠道,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先进的科学实验仪器和设备。   重点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主任全面负责重点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工作。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要大力扶持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在人员配备、资金(包括基本建设、仪器设备、运行费用等)安排、设施服务等方面,对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给予重点倾斜和持续支持,保证其长期稳定发展。明确重点实验室在本单位科技创新和业务工作中作为创新主体和基础平台的定位,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人员在本单位持续发展中的核心支撑作用。   (十二)大力推行重点实验室的精细化管理。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总体要求,各重点实验室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和制度建设。从人员管理、经费使用、仪器设备使用、学术活动、对外开放与合作、国际交流、年度报告、定期评估、奖惩办法等方面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实现重点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学术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把握重点实验室定位、目标和学术方向中的作用。学术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使其成为团结国内外相关学科专家队伍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对实验室产生的专利、商标、版权以及实验数据资料等科研成果实施产权保护,增强科研人员凝聚力和持续投入动力。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活跃学术气氛,倡导学术自由,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   五、加强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政策扶持和协同发展   (十三)积极扶持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重视和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各项工作。环境保护部将重点实验室的人才管理纳入环保科技人才管理体系 完善多元化投入体系,不断加大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投入力度,稳定支持其从事环境科研工作,为环境管理决策服务。对于依托环境保护部直属单位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建设规划和修缮购置专项规划重点支持其科研能力建设及仪器设备购置和基础设施改造。对于定期评估中评估结果为“优秀”的实验室,环境保护部给予表扬,并支持其在环保科研项目实施及环境标准、规范、指南等编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有条件的重点实验室,支持其争取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各地方环境保护部门要重视和支持依托其下属单位建设的重点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在人员配备、资金安排、项目布局、科研条件配置等方面,向重点实验室予以倾斜。各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管能力建设规划和科技规划安排中,应优先解决其下属单位为依托单位的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费用。加强对本辖区内依托高等院校以及其他科研单位等建设的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的政策扶持和指导工作。   (十四)大力促进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和科技资源共享。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积极引导和促进重点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和协同创新,通过项目合作、学术交流、设立开放基金、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等,加强重点实验室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大力提升重点实验室的国际化水平。鼓励以重点实验室为核心,与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等有关单位联合,建立环保科技创新联盟和产学研联盟。环境保护部要完善重点实验室交流机制,定期组织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座谈会,并通过举办年度工作会议、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加强重点实验室间的交流合作以及重点实验室与其他有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环境保护部要建立完善重点实验室科技资源共享机制,通过互联网、专家信息系统等方式,宣传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动态和科研成果,搭建重点实验室科研条件和科研成果共享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的共享。在重点实验室与环境管理部门之间建立合适的信息交流渠道,促进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国家环境管理之中。加强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的动态管理,做好成果推广应用的服务工作。   环境保护部   2012年12月11日
  • 环保法修正案草案首次审议 彰显四大亮点
    自1989年正式施行起,《环境保护法》二十余年难修订,曾有多位环境学者将之称为“当代中国执行效果最差的法律之一”。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终于将该法的修订列入2011年度立法计划。2012年8月28日,环保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首次审议,明确企业、政府各自的责任,建立统一规划监测网络、强化信息公开、征收环境税、提高违法成本成为草案的亮点。   我国是否应该开征环境税,这个讨论了10多年的问题,渐趋明朗。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明确提出,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收费制度,拟由“超标收费”,改为“申报和收费”,即未超标也要按污染物的种类和对环境的危害程度缴费。缴费标准国务院将做出原则性规定,并为今后国家设立环境税留有空间。   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汪光焘表示,所征缴的排污费用如何使用,国务院也将同时制定标准。而且草案言明,征缴费用必须用于污染防治和环境监测的能力建设,不得用于管理工作的日常开支,更不得挪作他用。   亮点1 企业责任   企业自检污染物并公布   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汪光焘表示,本次环保法修订,着重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明确企业不仅要对减少排放污染物负责,也要对排放污染物对公共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承担责任。鉴于上述原则,草案新增四项新制度:   首先强调企业负责人环保责任制度。要求企业负责人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环保工作并接受监督。   其次是明确企业自检公开制度。企事业单位须按“国标”,安装使用监测设备,监测所排放污染物,数据纳入国家数据监测体系并公布。   第三是限期治理制度。超标排放单位应制定限期治理计划,接受政府监督。如逾期未治理完毕,除加收排污费、罚款,相关责任人还将被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我国将实行排放污染物申报和征缴费用制度。这是草案关于企业污染防治体系的第四项新规。现行环保法的“超标排放收费”将修改为“申报和收费”。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向环保部门申报登记,并按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环境的危害程度缴费。如不按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环保等职能部门可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   亮点2 环保监测   国家统一规划监测网络   汪光焘说,较长时间以来,我国同一地区、同一流域不同部门公布的环境质量数据不同,环境质量评价不一,对社会有负面影响。而环境评价监测点的设置和监测数据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监测数据依法公开是实现公众参与的基础。   基于上述现实情况,草案明确,国家建立监测网络和监测数据信息体系,统一规划设置监测网络 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纳入监测数据信息体系,作为评价环境质量的依据 所有监测数据依法公开。同时要求监测机构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受去年pm2.5事件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我国执行空气质量新标准的74个城市,已建496个监测点。而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共将设置国控空气监测点1436个。   亮点3 信息公开   公开突发环保事件信息   近年来,一些地区因突发环保事件信息发布不及时,曾引发恐慌。例如今年2月的镇江水污染事件。   汪光焘说,环境信息公开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基本手段和公众监督机制的重要内容。所以草案新增环境信息公开内容,规定国务院环保部门统一发布国家环境综合性报告和重大环境信息 县级以上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应公开环境质量信息,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信息,环保部门的许可、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信息。   公民、法人等可以向县级以上政府及其环保部门申请环境信息,被申请单位须按国家规定的时限,予以答复。   汪光焘强调说,突发事件应对法已对此作了规定,但草案增加了与之衔接的条款,如应对突发事件时,减少对环境造成危害 应急处置结束后,及时评估环境影响和损失。   亮点4 政府责任   环保达标纳入政绩考核   “对政府及其行政部门滥用行政权力和不作为的监督,缺乏法律规定,这是现行相关法律的共性问题”,汪光焘说,现行环保法对政府责任仅有一条原则性规定,草案将其扩展为“监督检查”一个章节,突出强调政府责任、监督和法律责任。   例如政府责任,规定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下级政府和同级环保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   再如法律责任,多处提及“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介入”:违法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有关责任人员,接到举报,未能及时查处的,由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责。   而环保监督方面,则新增人大监督内容,要求政府定期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环保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如发生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还应当专项报告。   新闻背景   开征环境税争议十余载   “谁污染,谁付费”,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实施环境税制度。具体税种包括生态破坏税、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垃圾税、塑料袋白色污染税等等,并逐步细分,例如固定废物税就分为工业废弃物、商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四个“税别”。   征收环境税是大势所趋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也不断有专家学者提出,应借鉴发达国家,将环境税引入税收制度。近年来,开征环境税的呼声日益强烈,比如2008年全国两会,杨澜等 20多名政协委员就曾联名提议,将环境税纳入议事日程。而且,前年开始,来自环保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的官员也曾公开表示,征收环境税是大势所趋,已着手制定相关政策。   环境税需要多种配套改革   但也有专家提出质疑。有人提出,开征环境税需要多种配套改革,比如税费体系改革,消除不利于环保的补贴和税收优惠 消费税改革,抑制不环保的产品消费 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改革,出台利用环保类原料的优惠政策等等,由于上述改革难度较大,所以征缴环境税难度很大,有沦为筹集资金的小税种的风险。还有人表态,环境污染的根源不在于环境税,而在于一些地方政府以GDP为重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种观念不扭转,开征环境税于事无补。   现行环保法自1989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有20余年,其间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已有了巨大发展变化,环保法也面临着新的现状。对于一直有着争议的环境税,此次修法已经使之明朗化。
  • 环保部将对六大行业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 贾楠)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公告,将在重点控制区的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行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据介绍,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区为纳入国务院批复实施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控制区,共涉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区十群”19个省(区、市)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有关执行时间,新受理的火电、钢铁环评项目,自2013年4月1日起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石化、化工、有色、水泥行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等,待相应的排放标准修订完善并明确了特别排放限值后执行,执行时间与排放标准发布时间同步。“十二五”期间,位于重点控制区47个城市主城区的火电、钢铁、石化行业现有企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十三五”期间将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扩展到重点控制区的市域范围。   环保部要求,重点控制区内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按照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审批所有新建项目,按照“三同时”制度进行管理,确保满足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现有火电、钢铁企业不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的,应根据超标情况制订限期治理措施。限期治理后仍不能达标的,应限产限排或关停,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 “十三五”环保总投资有希望达十七万亿元
    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司长赵华林日前表示,在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不断深入以及PPP等新模式的推进下,&ldquo 十三五&rdquo 期间环保市场潜力巨大,总社会投资有望达到17万亿元。他是在第八届中国环境产业大会上做这一表示的。   赵华林介绍说,虽然在经济新常态下,环保产业面临财政投入、模式创新等多重挑战,但机遇同样不可忽视。他认为,新常态下环保工作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将工作重点由控制污染物增量向优先削减存量、有序引导增量转变 在管理路径上,由过去依靠环境容量转变为依靠环境流量。&ldquo 环境流量是瞬时容量,它是连接环境总量和质量的桥梁。什么时候减排、怎么减排、减多少,都要依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区域而定。这样就可以将减排和环境质量挂钩。&rdquo   他还透露,&ldquo 十三五&rdquo 环保规划正在抓紧编制中,规划的奋斗目标、努力方向、工作基本面及立足点等与&ldquo 十二五&rdquo 环保规划一脉相承,但在具体的工作重点和节奏、制度安排和行动方面等均将有新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ldquo 十三五&rdquo 环保规划将与三大污染防治无缝对接。这一规划将努力构建全要素指标,在水、大气环境质量和总量控制指标的基础上,初步考虑将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牧草地土壤环境质量、生态红线保护面积、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等指标纳入&ldquo 十三五&rdquo 规划。   同时,赵华林认为,新常态下环保产业具有其自身特点,包括:整体环保市场巨大与局部寻找产业机会难度加大并存 新环保法带来环保新机会与经济下行压力产生环境管理新挑战并存 环境金融蓬勃发展与环保财政投入不足并存。而对于环保金融来说,明确回报模式十分重要。&ldquo 找不到回报机制,环保金融就是一句空话。比如PPP,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投资回报点和回报路径。&rdquo
  • 我国环保产业“十二五”商机达万亿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陈尚芹21日向《经济参考报》透露,正在酝酿的《国家“十二五”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将围绕“水气声垃”展开,分别是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等水污染治理,除尘、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治理,噪声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四个方面。   多位受访专家指出,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政策引导型的产业,强有力的减排政策将催生巨大的环保产业市场需求,“环保产业完全有可能、有条件成为下一轮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商机:万亿产值成共识   “未来15年将是环保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抓住这个机遇,环保产业就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错过这个机遇,环保产业就难以摆脱20年来”盘子小、市场散、发展慢“的局面。”陈尚芹表示。   陈尚芹介绍,环保产业这块“大蛋糕”,可切成环保产品、环境工程、环境服务和咨询、环境友好产品、生态环保建设等六大块。而按产业链分类,环保产业又可分为环境技术产业、环保装备及产品制造业、环境服务业,分别归科技部、工信部和环保部主管。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向《经济参考报》提供的《国家“十二五”环保产业预测及其政策分析》报告指出,据初步估算,“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需求约为3.1万亿元,与“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1.35%的比例基本持平,年均环保投资为6200亿元左右。   在环保投资方面,2009-2012年环保投资合计约为2.3万亿元,拉动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为0.78万亿元。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指出,这将为“十二五”的环保服务业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   招商证券在《行业投资策略报告》中则更为乐观:“”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总体投资预计将翻倍,而环境监测、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固废处理等各个细分行业都各自存有投资机会。”   招商证券环保产业分析师彭全刚解释道,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老牌工业化国家的环保投入,均占GDP比重在2.5%以上,我国的环保投入仅占GDP的1.5%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56875.82亿元,同比增长31.2%,比去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同比增幅高出7.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然而,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所所长傅涛指出,环保需求并不直接等同于环保产业产值“目前环境事业需求和投资只有不到30%-40%进入到产业环节 大部分的环保投资、环保工作任务,市场主体并未真正介入。”   环境规划院报告指出,若环保产业产值以年均增长率15%计算,2009-2012年的环保产业产值约为2.76万亿元,“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产值为4.92万亿元。有分析称,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环保产业将保持年均15%-20%的增长率。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的初步测算则偏于保守“十二五”期间,预计环保产业将继续保持高于15%的发展速度,到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约2.2万亿元。其中,环境污染治理产值约为0.8万亿-1万亿元。   在中央、地方政府及民间投资等环保投资的牵引下,以投资乘数约1.4估算,“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将拉动GDP约4.34万亿元。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一位专家表示,如果在环保方面投入1000亿元,将会带来10亿元的利税增加、600亿元的居民消费增加、60万的新增就业人口“这是全社会绿色增长的最佳模式”。   细分市场热点方面,据环境规划院的报告初步测算,“十二五”期间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处理、脱硫脱硝等重点领域环保投资约为1.2万亿元,将拉动的环保产业产值约1.32万亿元,环保设施的运行费用3.15亿元,其中新增运行费用1612亿元。   瓶颈:行业估值现分歧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一位专家指出,当前环保产业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包括环保产业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够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环境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展迟缓,新技术示范推广渠道不畅,环境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总体上散、弱的行业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市场对环保产业出台财政支持政策已经不怀疑,但对支持力度大小及对行业高估值的影响,存在一定分歧。”申银万国环保产业分析师余海认为,国家将建立污染减排的责任制和问责制,并通过绿色信贷、环境税及构建绿色贸易体系等经济杠杆,大力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将会超出市场预期”。   然而,接近环保部的知情人士透露“十二五”开局之年至今,国家已公开的直接涉及环保产业的投资预算,仅为《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所列的220亿元,“这笔钱还是从科技部过来的,环保部涉及环保产业的自有预算捉襟见肘”。   至于涉及市场化、产业化领域的财政支持,该人士称,财政部曾邀请环保部对口司局及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负责人进行座谈,但双方未就使用方式、投放对象等问题达成一致,“最后批给环保部的财政专项资金就不了了之”。   赛迪顾问的《中国环保产业研究报告》指出,大型环保企业数量占全国环保企业比重不足5%,固定资产小于1500万元的小型企业占85%以上。一位业内专家表示:“这些中小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拿不到高额度授信,如今又缺乏政府在财税方面的有力支持,作为轻资产公司,它们的现金流非常紧张。”   资金困局显示在方方面面。上述专家担忧的是,产业资金的久拖未决,耽误环保企业的技术创新。   陈尚芹表示,环保技术和设备也是一分钱一分货,有时候项目业主为了省钱,导致少数制造商和运营商在材质、施工方面偷工减料“当前环境工程招投标制度往往是”经济标“压倒”技术标“,导致竞标企业无序压价甚至低于成本价,或推广适用性、稳定性较差的环保技术。”   陈尚芹透露,环保企业中标后,业主仅支付中标额10%-20%的项目启动金,在经过1-2年的现场参数勘测和工程建设后,业主才追加支付中标额的50%,直到项目竣工运营,业主仍赊账中标额的10%-15%作为押金,“环保设备和工程企业的资金回笼非常困难”。她为此建议,环保企业应该从“建设-运营-移交”的BOT模式,转向“业主自建-环保企业运营”的合作模式。   呼吁:经济杠杆须到位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报告强调,当前须重点突破影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多个“瓶颈”政策:其一是价格政策,包括实施脱硝电价补贴政策,对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等,应适用优惠电价 同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污水处理成本,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收费价格。   其二是促进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专业化和社会化,尽快制定实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条例》,鼓励单位和个人委托专业环保公司或机构承担环境污染治理方案的实施或环境设施、设备与器具的运营。   其三是建立相关投资政策,包括:建立国家环保产业引导基金,为环保企业提供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也可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 增加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应主要用于对环保企业贷款提供贴息,为社会资本进入“挪位子” 重点为符合标准的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提供财政补贴。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关于“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并建议,设立环保产业新技术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加速推进环保产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 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立足自主研发,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环保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的制订。   该协会相关人士同时表示,应以环保骨干企业为主体,以污染治理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示范工程为纽带,形成一批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多渠道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应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成套装备及配套设备研发,推动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成套化、集成化发展。
  • 盛奥华参加“广西环保产业东融粤港澳大湾区技术交流对接会”
    会议邀请函尊敬的用户、朋友们: 你们好! 为积极响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19-2021 年)》 (桂办发〔2019〕99 号)中的“生态共治共享”精神,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技术和装备产品的优势以及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环保产业联盟的作用,通过高新环保技术引进方式促进广西环保产业发展、推动“帮企减污”和助推非公环保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定于 2019 年 8 月 29 日在广西南宁联合举办“广西环保产业东融粤港澳大湾区技术交流对接会”。 盛奥华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现场设有展位,届时欢迎大家莅临参观交流!江苏盛奥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8月19日会议概况名称 :广西环保产业东融粤港澳大湾区技术交流会时间:2019 年 8 月 29 日,共 1 天地点:广西南宁市邕江宾馆广西南宁市临江路 1号展品推荐
  • 17套“美国Davis气象站”中标湖南环保厅
    2014年,北京博伦经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计为湖南环保厅提供17套美国Davis公司生产的Davis Cabled Vantage Pro2有线气象站 型号:06152C。以下是我公司的供货单位:1、常德市武陵区建设东路建设桥2村市环境监测站2、郴州市青年大道市环保局3、张家界市大庸中路蓝庄坪环保局4、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迎丰中路市环保局
  • 西藏"十一五"期间用于生态环保的资金达101亿元
    新华社拉萨1月4日电“十一五”期间,西藏自治区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资金达到101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倍多。   这是记者从4日召开的2011年西藏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厅长张永泽说,“十一五”期间,西藏新建了麦地卡湿地等8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争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695万元,对珠穆朗玛峰和拉鲁湿地2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规范化建设 落实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重要湿地保护工程资金9002万元,实施了察隅慈巴沟、芒康滇金丝猴等7个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西藏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保护区总面积达41.3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47% 建立了21个生态功能保护区,有效保护了西藏的重要生态区域和生物多样性。   西藏还积极开展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国家总投资达155亿元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项目已落实投资25亿元,3大类10项工程得到全面实施。   为了保护西藏的蓝天碧水,西藏环保部门落实中央环保专项资金950万元,帮助5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污染治理,关闭了2条落后的水泥生产线 落实中央环保专项资金715万元和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1605万元,实施了11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
  • 先河环保总裁陈荣强:PM2.5之仗开打 这三大市场或将引爆
    p   PM2.5之仗已正式开打,其难度将会再次升级。要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地方政府无疑面临着一场严峻考验。而对于环境治理企业来说,其中则蕴藏着商机。 /p p   先河环保总裁陈荣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在PM2.5之仗中,预计将会引爆三个市场。一是为完成目标,要更多从无组织排放这一影响因素入手,对这方面治理会形成一个大的市场 二是环境监测市场将进一步拓展,第三方科技支撑和咨询市场会进一步引爆 三是工业园区的污染治理市场也很可能将被引爆。” /p p   稍早前,先河环保(300137.SZ)发布了2018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75%,营业利润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33%。 /p p   先河环保公告解释称:“主要受益于环保政策力度加大,环境监测市场放量,公司积极发挥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订单持续增长,使得公司经营业绩较去年实现增长。” /p p   该公司全称“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2010年11月深圳创业板上市,是行业内首家上市公司。集环境监测、大数据服务、综合治理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目前,公司总资产21亿元。 /p p   2019年3月13日,经济观察报记者对先河环保总裁陈荣强进行了专访,他回答了业界关注的一系列热点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fef548dc-929d-43ab-b5d3-95e16b4c9471.jpg" title=" timg_副本.jpg" alt=" timg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先河环保总裁陈荣强 /strong /p p    strong |访谈| /strong /p p strong   经济观察报:PM2.5之仗中难点是什么? /strong /p p   strong  陈荣强: /strong 无论是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还是生态环境部部长的最新回应,都在明确传达一个信息:污染防治攻坚总体目标已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任务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 /p p   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了《2019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2019年,全国未达标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要同比下降2%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9.4% 全国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同比削减3%。 /p p   按照生态环境部的要求,蓝天保卫战必须打赢,没有退路,凡是完不成目标的将严肃问责。现在大气治污确实进入了攻坚期,尤其北京真是到“一微克一微克抠”的时候了。 /p p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偏重、重化产业围城更是一大整治难题。其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7.2%,但全国33%的平板玻璃、39%的电解铝、43%的粗钢、49%的焦炭、60%的原料药等产业都布局于此,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是全国平均的4倍左右。所以要打好PM2.5之仗,往后骨头会越啃越硬。 /p p   在今年全国两会记者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对大气重污染成因给出了基本的说法,主要有三方面:污染排放、气象条件、区域传输。其中污染排放包括四大来源(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占比达90%以上,城市之间稍有差别。PM2.5主要组分有四大类——硝酸盐、硫酸盐、铵盐和有机物,占比达70%以上。 /p p   尽管目前对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等污染源已下功夫整治了,但仍不全面。 /p p   其实真正的攻坚难题之一是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比如对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无组织排放治理还未取得突破,钢厂烧结机一氧化碳排放问题就需要大力整治。很多行业并未完成提标改造,管控无组织排放的标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p p   打好PM2.5之仗,不仅需要各类环保企业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更需要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600亿元资金支持污染防治,其中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在去年200亿元基础上,再增加50亿元,增长25%。 /p p   财政部副部长刘伟在记者会上也坦言:“我的心情每天随着PM2.5指标在起伏。我也养成了习惯,今天早上一看,指标到了27,开心的不得了。前几天PM2.5上了200,我还跟专业部门同志通话。” /p p   strong  经济观察报:PM2.5之仗中有哪些商机? /strong /p p strong   陈荣强: /strong 无论是工业企业深度治理,还是燃煤、工地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治理,牵扯的行业较多,治理时间跨度也会比较大,两年、三年或更长时间,这既是大气治污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一块市场未来将会引爆。 /p p   第二,尽管相关成因已经找到,但对每一个区域、地级市、县区,还有一些细微差别,这势必再激活环境监测市场。由于各地影响因素占比不同,必须依靠监测数据的支撑,对其进一步掌控和分析,找准病因,挖出真正的源头,再进行有效精准治理。 /p p   只有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才能找准本地区大气污染的来源和主要成分。这场攻坚战,往后骨头越啃越硬,要让方向更准确、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就需要环境监测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包括监测设备、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设备的改进。 /p p   目前,我们正在帮助地方政府做好管理咨询、达标规划。因为我们有了大数据后,就可为政府监管提供参考,比如依据监测数据来判别一个城市扬尘的占比,具体高出多少,指出政府部门工作的差距,还需继续控到什么水平,同时也可把其工作目标更细化一些等等。 /p p   所以这就会把借助技术支撑的第三方,包括科研机构、院所等这块市场激活。这块市场不仅局限于地级市,还在往县区一级延伸扩展。现在很多县区政府部门也再让先河环保帮助做管理咨询。当然,这会扩大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设备的市场规模。 /p p   PM2.5之仗即将引爆的第三块市场,是对工业园区大气污染排放治理的市场。在大的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完成之后,工业园区排放问题可能会成为一个焦点。 /p p   前几年,工业园区的污染治理推进的不是很快,有点滞后。地方政府为切实完成PM2.5目标任务,应该会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污染治理,起码会更关注这方面治理。此外,对机动车、扬尘的单项治理,预计也将加速相关市场的形成。 /p p    strong 经济观察报:先河环保将如何把握商机? /strong /p p strong   陈荣强: /strong 未来几年,我们要把技术、产品、市场、专业队伍做一个很好的储备和准备,而且是比较成熟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准备。未来市场空间很大,对于先河环保以及其它环境治理公司而言,机遇肯定会更多一些。 /p p   2019年,先河环保会在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取得成效和认可的前提下,开始布局基于河长制、湖长制政策要求下的水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相关监测设备也进行小型化、便利化、快捷化改造,让水质监测长上“千里眼、顺风耳”。所以今年我们主要发力点是在做好“气”的基础上,开拓“水”的市场,预计2019年会有所斩获。 /p p   截至目前,先河环保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已在全国17个省、114个城市,包括县区,进行了安装和布设,在为114个地方政府提供管理支撑。他说,114个城市中,有50个接受了其专家顾问团队,帮助这些地方政府问诊把脉,指引方向。 /p p   不仅如此,先河环保旗下有机物治理公司,也在一些地市与地方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比如河北雄县、河南清丰县等地。我们正在做工业园区第三方治理。因为布局早,这些项目已有一定成果。 /p p   在原来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基础上,我们又做了一些源清单管理、模型管理、预警预报管理,在原有产品和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拔高。通过大数据的深度挖掘,更加精准地把每个区域的重污染成因、每次影响时间、影响产业等都做了一个判断和分析,帮助地方政府提前对目标实现难度进行预估。这方面也是整个环境产业的机会。 /p p   国家目标已明确,无论是环境监测类、治理类,还是管理资讯类的环保企业,都会看到商机,也肯定会竞争,这是一件好事。通过竞争和技术提升,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帮助和支撑,同时也可倒逼整个产业反思、创新、转型和升级。 /p
  • 未来四年拟发布800项环保标准 涵盖水气土三大领域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保部近日印发《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的总体目标是大力推动标准制修订。围绕排污许可及水、大气、土壤等环境管理中心工作,加大在研项目推进力度,制修订一批关键标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绿叶.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noimg/aae0ea93-3cd3-4c7e-9cdb-68bc7a336f2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未来四年拟发布800项环保标准 涵盖水气土三大领域 /span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环保部近日印发《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将全力推动约900项环保标准制修订工作。同时,将发布约800项环保标准,包括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约100项,环境监测类标准约400项,环境基础类标准和管理规范类标准约300 项,支持环境管理重点工作。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据介绍,截至“十二五”末期,累计发布国家环保标准1941项(其中“十二五”期间发布493项),废止标准244项,现行标准1697项。在现行环保标准中,环境质量标准16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161项,环境监测类标准1001项,管理规范类标准481项,环境基础类标准38项。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为满足环境保护工作对标准的需求,“十一五”以来,启动了近1800余项环保标准制修订项目,完成并发布1128项,另有约600项尚未完成。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未来,水土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制修订都有相应的计划。土壤方面,将以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为目标,以风险评估为手段,进一步完善有毒有害物质控制指标,系统构建土壤环境质量保护标准体系。贯彻落实《土十条》要求,2017年底前发布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继续推动水环境质量标准修订。结合我国流域环境特征及最新科研成果,修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提高各功能水体与相应水质要求的对应性,明确环境质量保护目标,加强环境风险防范。修订海水水质标准,发布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规范,科学反映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在环境空气质量以及噪声控制方面,将跟踪评估2012年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情况,修订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跟踪2008年版《声环境质量标准》实施情况;修订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确定合理的机场噪声评价指标和控制水平,强化对机场周围区域环境噪声管理与规划控制。修订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扩大标准适用区域,采用国际最新计权曲线,客观反映环境振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水、大气以及固体废物标准制定修订工作,都将贯彻落实相应的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围绕重点领域,优先制定相关污染物排放及控制标准。 br/ /p
  • 我国食品包装安全环保认证启动 包括6大类食品包装
    我国食品包装安全环保认证启动 首批进行认证的包括一次性塑料餐饮具等6大类食品包装   4月22日,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在北京正式启动食品包装安全环保认证项目。首批进行安全环保认证的包括一次性塑料餐饮具、密胺餐具(俗称仿瓷餐具)、奶瓶与太空杯、纸巾纸、饮用水罐、食品用纸制容器等6类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包装。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而食品包装作为与食品全面接触的“特殊食品添加剂”,安全环保问题也是屡见不鲜。一些劣质的食品包装流入市场,有毒有害物料加入包装成品中,这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 “隐形杀手”。针对这些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各级部门采取了积极行动,并相继出台了《食品安全法》、《循环经济促进法》、QS市场准入制度等有关食品安全的法规和政策,深入开展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治与监督检查工作,有效促进了食品包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此次推出食品包装安全环保认证项目,旨在通过第三方严格规范的合格评定程序,第一次对食品包装产品质量、产品安全与环保性能,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综合考虑,通过第三方产品认证的特殊手段,规范企业生产,以期为百姓营造一个安全安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有关专家呼吁,食品包装安全与环保问题是食品包装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据介绍,本次发布的认证方案除了对生产企业质量保障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外,还特别加入了社会关注度很高的“荧光物质含量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非法、过量使用添加剂”、“微生物检验不合格”、“人为添加回收原料”等安全环保技术指标要求,并要求通过认证的产品对有害物质的控制情况加以明示,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安全环保要求,为消费者的健康选择提供保障依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