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茨维特

仪器信息网茨维特专题为您整合茨维特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茨维特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茨维特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茨维特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茨维特话题讨论。

茨维特相关的论坛

  • [视频]茨维特色谱实验与色谱的发展

    本期视频介绍下色谱的发展历程。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用石油醚提取植物叶绿素,然后把叶绿素石油醚溶液通过一根装了碳酸钙吸附剂的竖直玻璃管。茨维特把这种分离物质的方法称为色谱法。最初茨维特发明的色谱法没有受到重视。色谱的实际应用始于1931年。有人用色谱法分离了类胡萝卜素。此后科学家们发明了各种类型不同分离模式的色谱法:1935年发明了离子交换色谱;1938年发明了薄层色谱;1940年发明了吸附色谱和电泳;1941年发明了分配色谱并成功地分离了氨基酸;1944年发明了纸色谱;1952年发明了[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color]1957年发明了毛细管[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color]1959年发明了凝胶渗透色谱也就是排阻色谱;1967~1969年发明高效[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液相色谱[/url];[/color]1975年发明了[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离子色谱[/url]。[/color][color=#ffffff]#青岛睿谱分析仪器有限公司#WLK-8抑制器#RPIC2017离子色谱仪#[/color]

  • 【原创大赛】热稳定化过程中PAN纤维特征结构的氧化行为

    【原创大赛】热稳定化过程中PAN纤维特征结构的氧化行为

    在PAN纤维的热稳定化过程中,环境中的氧对特征结构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PAN纤维中的环化结构是发生氧化反应的前提条件,同时氧气还可以促进辖内中更多环化结构的生成。1、 PAN纤维特征结构在后续氧化反应过程中的演变将在惰性气氛下250℃热处理12h的PAN纤维进行不同温度空气气氛的热处理,将得到的纤维进行核磁测试,如图1所示。观察图1中的核磁谱图,可以发现与环化纤维相比,145-170ppm之间的三个特征峰由原来的三个峰逐渐变成一个155ppm处尖峰,这是由于与150ppm和164ppm处特征峰相比,155ppm处特征峰强度逐渐增加,其峰型将其他特征峰掩盖。因此,将核磁谱图进行分峰处理,分析三处特征峰即他们代表的三种特征结构在氧化反应中的演变规律。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241548_567675_3043450_3.jpg图1环化纤维经不同氧化温度热处理后的核磁谱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后续氧化反应过程中亚胺结构含量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而不断降低,说明在氧化处理过程中亚胺结构继续向其他结构转变,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转变的越多;而图中共轭结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烯胺结构结构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加,说明在后续氧化反应过程中亚胺结构只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烯胺结构,而不再继续脱氢向共轭结构转变。与环化纤维对比,经过氧化热处理过的PAN纤维核磁谱图中出现了176ppm处特征峰,该特征峰代表C骨架上的C=O,说明环化纤维发生氧化反应主要生成了C=O。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241548_567676_3043450_3.jpg图2176ppm处特征峰相对含量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241548_567677_3043450_3.jpg图3136ppm和28ppm处特征峰相对含量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为了研究三种特征结构在空气气氛下的氧化行为,观察图3中136ppm和28ppm处特征峰相对含量的变化。可以看出136ppm处特征峰相对含量没有变化,表明此处的C原子没有发生氧化反应,这与前面共轭结构含量不发生变化的现象一致,共同说明了在后续氧化反应过程中,PAN纤维中亚胺不再向共轭结构转变,且共轭结构不会被与氧发生化学反应。而28ppm处特征峰相对含量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而不断降低,说明此处的C原子被氧化形成了羰基结构,也就是说亚胺结构和烯胺结构在空气气氛下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相应的羰基结构,如图4所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241548_567678_3043450_3.jpg图4热稳定化过程中PAN纤维特征结构发生的的氧化反应2、 PAN纤维特征结构的氧化特性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241548_567679_3043450_3.jpg图5PAN原丝在空气气氛下的DSC曲线图5为PAN原丝在空气气氛下的DSC曲线,图中出现了a和b两个放热峰,a峰代表在空气气氛下氰基发生的环化反应,b峰代表环化结构发生的氧化反应,而将经过惰性气氛热处理过的纤维进行空气条件下的热处理时,出现了图6所示的情况。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241548_567680_3043450_3.jpg图6经惰性气氛不同温度下恒温热处理12h的PAN纤维在空气气氛下的DSC曲线DSC曲线中出现了除a和b两个峰以外的c峰,这个放热峰代表纤维中已经存在的环化结构发生的氧化反应。随着惰性气氛下热处理温度的升高,c峰强度逐渐增加,a峰和b峰的强度逐渐降低,这是由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PAN纤维中已存在的特征结构越多,代表这部分特征结构发生的氧化反应的c峰强度也越来越高,而PAN纤维中未发生反应的氰基越来越少,氰基在空气气氛中发生的反应也较少,从而导致a峰和b峰强度的降低。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241548_567681_3043450_3.jpg图7特征结构含量和c峰峰面积与温度的关系PAN纤维中烯胺结构含量与c峰峰面积的关系作图(图7),可以看出,烯胺结构含量与Ac存在着较好的线性关系,说明PAN纤维中烯胺结构的存在对纤维氧化反应的放热有着较大的贡献。而且烯胺结构(-CH2-C=C-NH-)中CH2上的氢很活泼,容易与氧发生反应,因此可以认为与其他特征结构相比PAN纤维中形成的烯胺结构较容易发生氧化反应。3.2.3小结在预氧化过程中,PAN纤维中共轭结构不易发生氧化反应,而亚胺结构和烯胺结构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结构。将充分环化的纤维在空气气氛下热处理,在氧气的促进作用下,亚胺结构不会脱氢生成共轭结构,而是向烯胺结构转变,且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而转变的越多。将在惰性气氛下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得到的PAN纤维进行空气气氛下的DSC分析,通过对氧化反应放热量和特征纤维的结构含量变化的关系,认为烯胺结构比其他特征结构更容易发生氧化反应。

  • [仪器介绍]AVANCE 900兆核磁共振波谱仪

    [仪器介绍]AVANCE 900兆核磁共振波谱仪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5/07/200507231535_6763_1604620_3.jpg[/img]值此欢庆库尔特维特里希(Prof. KurtWuethrich)教授荣获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时刻,谈一谈核磁共振新技术显得特别有意义。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教授1938年生于瑞士阿尔贝格,1964年获瑞士巴塞尔大学无机化学博士学位,从1980年起担任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ETH)的分子生物物理学教授,还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市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客座教授。因“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拥有布鲁克多台高场核磁共振谱仪,特别是拥有布鲁克世界最先进的900兆核磁共振谱仪。 所有生物都含有包括DNA和蛋白质在内的生物大分子,“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曾经是科学家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就是这一领域的两项成果。 这两项成果一项是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 质谱分析法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它通过测定分子质量和相应的离子电荷实现对样品中分子的分析。 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殊途同归的两种方法。约翰芬恩对成团的生物大分子施加强电场,田中耕一则用激光轰击成团的生物大分子。这两种方法都成功地使生物大分子相互完整地分离,同时也被电离。它们的发明奠定了科学家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如果说第一项成果解决了“看清”生物大分子“是谁”的问题,那么第二项成果则解决了“看清”生物大分子“是什么样子”的问题。 第二项成果涉及核磁共振技术。科学家在1945年发现磁场中的原子核会吸收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这就是核磁共振现象。由于不同的原子核吸收不同的电磁波,因而通过测定和分析受测物质对电磁波的吸收情况就可以判定它含有哪种原子,原子之间的距离多大,并据此分析出它的三维结构。这种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医学诊断领域。 不过,最初科学家只能将这种方法用于分析小分子的结构,因为生物大分子非常复杂,分析起来难度很大。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可以用测绘房屋的结构来比喻:我们首先选定一座房屋的所有拐角作为测量对象,然后测量所有相邻拐角间的距离和方位,据此就可以推知房屋的结构。维特里希选择生物大分子中的质子(氢原子核)作为测量对象,连续测定所有相邻的两个质子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这些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就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图。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对溶液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进而可对活细胞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能获得“活”蛋白质的结构,其意义非常重大。1985年,科学家利用这种方法第一次绘制出蛋白质的结构。目前,科学家已经利用这一方法绘制出15-20%的已知蛋白质的结构。 最近两年来,人类基因组图谱、水稻基因组草图以及其他一些生物基因组图谱破译成功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进入后基因组时代。这一时代的重点课题是破译基因的功能,破译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破译基因怎样控制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又是怎样发挥生理作用等。在这些课题中,判定生物大分子的身份,“看清”它们的结构非常重要。专家认为,在未来20年内,生物技术将蓬勃发展,很可能成为继信息技术之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由这3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发明的“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将在今后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而核磁共振谱仪在生物大分子研究方面应用中的一大要求就是高场,其优点不仅提高了灵敏度,更重要的是增大化学位移的赫茨数,将低场时密集在一起的不同立体位置上的核对应的共振峰分开,以便进行分析和确定结构。随着核磁技术的发展,库尔特维特里希教授的实验室里全部使用了布鲁克公司的先进的核磁共振谱仪。从400兆、600兆到750兆,并在900兆核磁谱仪正式安装前,使用了一段时间的800兆核磁谱仪。库尔特维特里希教授实验室于2002年2月正式开始使用布鲁克900兆核磁谱仪。 高场核磁谱仪的关键首先是磁体,布鲁克公司是世界上能生产900兆超导磁体的为数不多的厂家之一,并在技术上居领先地位。布鲁克公司使用了最先进的超导材料,特有的超导焊接技术,磁体超稳定技术,即工作温度为2K的双冷却技术和高超的杜瓦制造技术确保了磁场的稳定度(包括最小的场漂移)、均匀度和最小的液氦消耗。布鲁克公司的900兆核磁共振谱仪在世界上已经安装并投入正常使用的已有4台:美国SCRIPPS研究所、瑞士联邦高等工业大学ETH、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和慕尼黑大学。 核磁共振在生物大分子上的应用,要求谱仪有高稳定度、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好线型和适合于各种特殊脉冲系列实验要求的性能(如:成形发射脉冲、梯度场、多通道)。 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核磁参数。布鲁克的 Avance 核磁谱仪是全数字化的谱仪,数字锁、数字频率和相位发生器、过速采样、数字滤波、数字信号处理器、数字正交检波、数字化的前置放大器、数字化的路由连接、数字化的变温单元、数字梯度场等等大大提高了谱仪的性能。数字锁的优点:2H频率可调(± 1 MHz),引入锁场的化学位移偏移(± 200 ppm),保证了不同溶剂时,可以锁在同一磁场上,使最佳匀场值基本不变,而且谱仪可根据实验所用溶剂自动校正化学位移,不需TMS作标准, 如果超导磁场多年后漂移超出磁场可调范围, 就可以用改变氘频率和观察核的频率来解决,而不需调超导磁场, 如果出现特定的频率强干扰,也可改变频率来避开这种干扰;锁通道采用双通道正交检波,提高了信噪比;引入傅立叶变换,能做到快速锁定;用数字化的校正补偿电压,保证了最佳的效果,提高了抗外来磁干扰的能力,保证了磁场的长期稳定度,同时又保证了有脉冲梯度场时的锁场稳定。 过速采样和数字滤波,提高了ADC的动态范围;提高了灵敏度; 消除了折叠峰。数字正交检波(DQD)又消除了镜像峰和零频泄漏。数字频率和相位发生器(SGU),扩大了频率范围(3 – 1100 MHz),保证了频率分辨率为0.005Hz,相位分辨率为0.006度,开关时间小于 300 ns,脉冲幅度的数字化控制,幅度控制范围为90 db,分辨率为0.1 db,开关时间为 50 ns,保证了成形脉冲的精度。布鲁克公司的自动调谐匹配探头(ATM), 实现了全自动调谐匹配,简化了调谐匹配手续,保证了90度和180度脉冲的正确设定,从而保证了不同样品都得到最佳匹配,获得最佳质量的谱图(一维和多维)。其它一系列的数字化部件和最先进的软件,使布鲁克的Avance核磁谱仪具有独特的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继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查德恩斯特(Prof. RichardErnst)教授(使用的全部是布鲁克的核磁共振谱仪)之后,库尔特维特里希教授应用布鲁克公司的仪器所得到的结果,是布鲁克公司的核磁谱仪支持世界上最前沿的科研工作的又一个最好的证明。我们相信,随着核磁技术的发展,布鲁克公司的核磁谱仪也将为科技界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由于一些生物样品提取十分困难,而核磁谱仪本质上是低灵敏度的仪器,所以如何提高核磁谱仪的灵敏度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为此,人们作过许多努力,采取不少方法如:提高场强、去耦、进行累加、设计微量探头等等。利用低温减少热噪声,一向是提高信号噪声

  • 【分享】HPLC - 液相色谱(Waters资料)

    什么是液相色谱?历史概述和定义液相色谱的定义是二十世纪早期由俄罗斯植物学家 Mikhail S. 茨维特提出的。他最先尝试在装满颗粒的柱子上使用溶剂来分离从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茨维特用颗粒填满开口的玻璃柱。他发现两种特殊的材料,粉笔末(碳酸钙)和氧化铝很有用。他将样品倒入柱中,并让样品流过颗、粒床。随后加入纯溶剂。随着样品由于重力自上而下流过柱子,可看到不同颜色的谱带被分开,因为有些组分比另外一些移动得快。他将这些分开的不同颜色的谱带与样品中原有的不同化合物相关联。他还根据每一种化合物对填料的化学亲和性强弱,提出了分析这些化合物的分离规律。与颗粒填料有较强亲和性的化合物移动慢,与溶剂有较强亲和性的化合物移动快。这个过程可这样描述:样品中的化合物在流动的溶剂(流动相)与固体颗粒(固定相)间的分布不一样。这样使每一种化合物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从而产生了化合物之间的分离。茨维特使用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来描述他的彩色试验。今天,液相色谱法,以各种形式,已成为分析化学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http://www.waters.com/webassets/cms/category/media/other_images/primer_a_tswetts.jpg技术1. 样品被点在固定在玻璃板上的薄层色谱颗粒上,并流过薄层。玻璃板的底端放置在溶剂中。由毛细作用产生的流动使溶剂扩散到干燥的颗粒层并沿玻璃板向上移动。这种技术被称为薄层色谱法或 TLC。http://www.waters.com/webassets/cms/category/media/other_images/primer_b_%20thinlayer.jpg技术 2. 在图 C 中, 样品被点在纸上。溶剂 加在样品点的中心以产生向周围的辐射流动。这是纸层析的一种方式。上图中,相同的黑色 FD 和 C 染料被点在纸上。http://www.waters.com/webassets/cms/category/media/other_images/primer_c_paperchromatography.jpg图 C: 纸层析法当和薄层色谱板比较的时候,请注意这种特殊纸张分离能力的区别。绿色圆环表示这张纸无法分离黄色和蓝色染料,但它可以将红色染料分离开来。下图中,由同样的黄色和蓝色染料组成的一个绿色样品点在纸上。如你能预料的,这张纸无法分离这两个染料。在图中,由红色和蓝色组成的紫色样品被点在纸上,它们被分离得很好。技术3.在这个最有效的方法中,样品流进一个柱子或填有适当颗粒的柱管装置。这些颗粒称为色谱填料。溶剂流过这个装置。在固相萃取中,样品被装入柱管里,溶剂携带样品流出这个装置。正如在茨维特的试验中,样品中化合物由于在管路中的流动速度不同而得以分开。黑色样品被放入柱管里。每一步使用不同溶剂得到分离。http://www.waters.com/webassets/cms/category/media/other_images/primer_d_%20solidphase.jpg图 D-1: 柱色谱法 - 固相萃取 当使用管路的形式时,有几种方法可以产生流动。重力或真空可用在不能承受压力的柱子上。特别是,本试验中使用的颗粒粒径较大,所以产生的流动阻力很小。开口玻璃柱是个典型的例子。除此之外,小型塑料柱,典型的例子是针筒的形状,可装入填充物颗粒用于分离样品。这种方法称为固相萃取。在此,管状的色谱装置称为固相萃取小柱,通常在真空助力下流动,被用来净化复杂样品以便进一步分析。要想提高分离能力,必须使用粒径小的填料颗粒。然而,小颗粒对流动产生更大的阻力,所以要获得预期的溶剂流速,需要更高压力。必须设计能承受更高压力的泵和柱子。利用中高压力使溶剂流过色谱柱的方法,就称为 HPLC。http://www.waters.com/webassets/cms/category/media/other_images/D-2_HPLC_Column.jpg图 D-2: HPLC柱什么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缩写 HPLC, 引自 Csaba Horváth 教授之后在 1970 年匹茨堡大会上的文章,原指在填料柱中产生所需的流速需要高压 (high-pressure) 这个事实。早期的泵只能承受 500 psi 。这就被称为高压液相色谱法七十年代早期取得极大进步。新型的高压液相色谱仪器可以承受 6,000 psi 的压力,还能配上改进的进样器,检测器和色谱柱。高压液相色谱法确实开始成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晚期的普遍分析方法。随着这一期间不断的性能改进, 字母缩写保持一样,但全称变为高效 (high-performance) 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是目前分析化学最强大的工具之一。它能够分离、定性和定量任何可以溶解在液体中的化合物。今天,痕量化合物甚至低至千万分之一也可

  • 【讨论】美卫生部考虑在华建立全球首家海外分支机构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莱维特12日将对中国进行为期五天的访问。负责国际事务的部长特别助理斯泰格尔7日就莱维特的行程和目标向部分中国驻美媒体进行了吹风。  斯泰格尔称,莱维特此行主要包括考察中方落实去年在中美战略对话期间达成的有关两国加强食品与药品安全合作共识的情况;访问中国的一些出口港口和企业,特别是上海港;与中国相关部门讨论援助艾滋病研究计划等。  斯泰格尔强调,曾经担任犹他州州长的莱维特本人对于北京奥运会非常感兴趣。他很愿意与北京市政府官员和奥委会分享盐湖城奥运会的经验。为此,他将在北京期间参访部分奥运馆址,并就奥运期间如何确保运动员的食品安全提出建议。  最近,美国多名患者因服用含有从中国进口的肝素钠成分的药品出现不适和死亡。对此,斯泰格尔称,美卫生部已经断定导致美患者中毒的是人造化合物,不排除是中国出口的肝素钠受到污染所致。至于肝素钠与患者死亡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企业的责任,美国仍希望与中国相关部门合作继续调查,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资料】色谱100年回顾扎记(共72讲)

    【资料】色谱100年回顾扎记(共72讲)

    [B][center]色谱100年回顾点滴(1)色谱奠基人茨维特[/center][/B][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0/200910300915_178925_1912472_3.jpg[/img]虽然色谱分析在茨维特之前有一些点滴的发现,如1850年龙格(F.F.Lunge)观察到将一滴染料混合物溶液点滴到吸墨纸上时会扩散成一层层的圆形环。申拜恩(C.F. Schoenbein)在1861年注意到如果把一滴无机盐混合溶液点满在一张滤纸上,那么各种盐分会以不同的速度向四周扩散成层。德伊(D.T Day)在1897年和克利特卡(S. K.Kritka)在1900年出发现把石油简单地通过碳酸钙的细粉柱时,它就会被分成不同部分。但是首先认识到这种色谱分离现象和分离方法大有可为的是俄国的植物学家获维特(Цвет),获维特在1872年5月14日生于意大利阿斯蒂,1919年6月26日卒于苏联沃罗涅日。1896年获日内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全家移居俄国。1901年获喀山大学植物学学士学位。1902年任华沙大学讲师,1907年任兽医学院教授,1908年任华沙理工大学教授。茨维特应用化学方法研究细胞生理学。1900年他在树叶中发现了两种类型的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后来又发现了叶绿素c,并分离出纯的叶绿素。他最重大的贡献是发明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中极重要的实验方法──色谱法。他的第一篇关于色谱法的论文发表在1903年华沙的《生物学杂志》上。1906~1910年的论文都发表在德国的《植物学杂志》上。在这几篇论文中,他详细地叙述了利用自己设计的色谱分析仪器,分离出胡萝卜素、叶绿素和叶黄素。他在研究植物色素的过程中,他在一根玻璃管的底部塞上一团棉花,在管中填入粉末的吸附剂,例如碳酸钙等,然后把该吸附柱与吸滤瓶连接,把有色植物叶子的石油醚萃取液倾注到柱内的吸附剂上面,然后用纯净的石油醚洗脱。这样一来,植物叶中的几种色素就在柱上展开了,如下图所示: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0/200910300916_178926_1912472_3.gif[/img]由于他的论文发表在不大知名的期刊上,所以当时没有引起化学界的注意。直到1931年,R.库恩才发现茨维特所发明色谱法的重要性,此法才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

  • 【原创大赛】热稳定化过程中PAN纤维特征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原创大赛】热稳定化过程中PAN纤维特征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PAN纤维在热稳定化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化学反应,形成多种不同的化学结构,本实验讨论研究热稳定化过程中各种特征结构的形成过程以及他们的演变规律。为了消除环境中的氧对特征结构形成过程的影响,选择在惰性气氛下对PAN纤维进行热处理。1、热稳定化过程中PAN纤维的特征结构种类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241301_567647_3043450_3.jpg图1惰性气氛下250℃热处理12h的PAN纤维的核磁谱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241301_567648_3043450_3.jpg图2 PAN分子链图1为经惰性气氛下250℃热处理过的PAN纤维的核磁谱图,对核磁谱图进行分缝处理,可以得到各种化学位移上的特征峰,每处特征峰所代表的不同位置的C原子如图中所示。28ppm处特征峰代表CH2,108ppm和115ppm处特征峰代表无氢C原子,136ppm处特征峰代表=CH-,150ppm处特征峰代表-C=N,155ppm处特征峰代表=C-N,164ppm处特征峰代表间位脱氢的-C=N。结合PAN分子链特征(图2),推断出在热稳定化过程中纤维中生成了以下几种化学结构。在热稳定化过程中氰基发生环化反应与相邻氰基连成环,也有可能与相邻氰基较远而不发生环化反应。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241301_567649_3043450_3.jpg 图3热稳定化过程中PAN纤维中形成的化学结构仔细观察这几种化学结构,根据C与N之间的化学键以及周围的化学环境对其进行分类。将(a)(b)(c)三种化学结构归为一类,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都含有C=C-C=N,因此称这类化学结构为共轭结构;(d)和(e)两种化学结构都含有-C=N且其间位未脱氢,称这两种化学结构为亚胺结构;(f)和(g)两种化学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C-N,因此称其为烯胺结构。2、惰性气氛下反应温度的确定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241301_567650_3043450_3.jpg图4惰性气氛下不同升温速率的PAN纤维DSC曲线表1惰性气氛下不同升温速率的反应起始温度 升温速率(℃/min) 反应起始温度( ℃) 2 170.3 4 177.8 6 185.0 8 192.6 10 196.0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241301_567651_3043450_3.jpg图5反应起始温度与升温速率的线性关系图4为PAN纤维在惰性气氛下不同升温速率的DSC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SC曲线的起始反应温度不同,这样我们表1中不同升温速率下DSC曲线中放热峰的起始反应温度,并以升温速率为横坐标、反应起始温度为纵坐标,得到图5,将图中的五个点进行线性拟合并利用倒推法可以得到,当升温速率为0时,起始反应温度为164.48℃,为了实验操作的方便性,选择170℃作为起始反应温度。 图6为PAN纤维在不同温度下处理相同时间的红外谱图。图中1450cm-1处吸收峰代表亚甲基,该亚甲基与碳氮键相连且亚甲基上面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的氢较多,因此选择亚甲基作为判断化学反应变化的标志。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该峰逐渐红移,且逐渐变宽。将图6中的红外谱图进行分峰处理,可以得到图7不同热处理温度下亚甲基特征峰的半高宽变化趋势。图7显示出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亚甲基的半高宽逐渐变大,由于亚甲基周围的化学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峰位红移,部分亚甲基周围化学环境变化峰位红移,而部分亚甲基未发生变化峰位未红移。图中亚甲基半高宽变化出现了两个转折点(190℃和230℃),说明PAN纤维中化学结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因此,我们将各个反应温度定在190℃、210℃、230℃和25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241301_567652_3043450_3.jpg图6不同温度下热处理12h的PAN纤维的红外谱图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241305_567653_3043450_3.jpg图7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红外谱图中CH2的半高宽变化3、惰性气氛下特征结构的形成过程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241305_567654_3043450_3.jpg图8 PAN原丝与170℃热处理12h的PAN纤维的红外谱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241305_567655_3043450_3.jpg图9 170℃和190℃热处理12h的PAN纤维的红外谱图从图8中可以看出,与原丝红外谱图对比经过170℃热处理过的纤维谱图中2240cm-1所代表的氰基伸缩振动峰的强度降低,同时出现了1620cm-1所代表的C=N吸收峰,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PAN纤维中的氰基键断裂生成C=N;1450cm-1和1360cm-1两处吸收峰分别为亚甲基和次甲基的吸收峰,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处吸收峰峰强逐渐靠近,说明此过程中发生了脱氢反应;同时代表C=C的吸收峰1580cm-1出现,也说明了PAN纤维在低温热处理过程中发生了脱氢反应并生成了碳碳双键。由此我们推测在PAN纤维在170℃热处理温度下,氰基发生反应形成了亚胺结构,亚胺结构又脱氢形成了共轭结构。观察图9可以发现,经190℃热处理过的PAN纤维的红外谱图中出现了代表=C-N 的1150cm-1处振动峰,说明在190℃时PAN纤维中开始形成烯胺结构。亚胺结构与烯胺结构的元素组成相同,有研究者认为它们是互变异构体,在热稳定化过程中两种结构发生了互变反应,为了明晰热稳定化过程中烯胺结构的形成过程以及这两种结构之间的关系,将PAN纤维在190℃热处理不同的时间,将得到的样品进行

  • GC色谱发现者 竟然这样下场?

    米切尔·什莫诺维奇·茨维特(1872~1919),俄国近代植物生理学家、植物生物化学家、色谱技术创世人,首创的“色谱分离法”极大推动了20世纪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医药学的研究发展。 1903年,茨维特终于成功了,他从植物的绿叶中成功分离色素。他先制作了一个碳酸钙吸附柱,然后将其与吸滤瓶连接,使绿色植物叶子的石油醚抽取液自柱通过。结果植物叶子中的几种色素便在玻璃柱上展开:留在最上面的是两种叶绿素;绿色层下面接着叶黄质;随着溶剂跑到吸附层最下层的是黄色的胡萝卜素。如此则吸附柱成了一个有规则的、与光谱相似的色层,最后他用醇为溶剂将它们分别溶下,得到了各成分的纯溶液,1903年3月21日,在华沙自然科学家协会生物学家分会举行的会议上,茨维特作了“一种新型吸附现象及其在生物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的演讲,公布了他对100多种无机和有机吸附剂的研究结果。这是世界上首次有关色谱法的演讲报告,于是,后人把1903年3月21日作为色谱法的诞生日。尽管茨维特所创立的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简便最有效率效果最好的分离方法,可是由于所谓权威人士的偏见和抵制,这种方法却一直沉寂在科学的角落,没有受到它应有的关注和推广。 看到这篇文章回想以前以及近期发生的事情,总是觉得,培育出科技硕果的人在那个社会总是让人不待见的那群人,总是那群默默无闻、矢志不渝的的人,总是那群以社会格格不入的人,放眼看爱因斯坦、看钱学森、看屠呦呦,近期再看中科院与北医三院撕扯,颜面扫地,因此,社会环境总是与科研成果背道而驰的,环境好了,成果反而越来越少了,环境恶劣条件差,反而重大科技硕果累累?为什么呢?大家不妨说说?一直搞不清楚。

  • 复合纤维!

    复合纤维: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而成。分并列型、皮芯型、海岛型。并列型纤维特点可产生类似羊毛的弹性和蓬松性。并列型纤维特点可兼有两种或以上纤维的优点。如锦纶为皮、涤纶为芯的复合纤维,兼有锦纶染色性好、耐磨,涤纶挺括、弹性好。海岛型可制得中空纤维、细旦、超细旦纤维。用于仿制毛型、丝绸型、防水透湿织物等

  • 【讲座】气相色谱分析基本知识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分析基本知识一、[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G C)概述.色谱的起源是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M .S .T s wet t)在1 9 0 1年首先发现的,在他的硕士论文中写到:“当我把叶子的石油醚浸泡液加入到层析纸上时,可以确切地看到色素排列”。在1 9 0 3年,茨维特在华沙大学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所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 c h ro m a to g ra p h y ” (即色谱)一词,标志着色谱的诞生。他因此被提名为1 9 1 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候选人。.当然,我们知道茨维特当时研究的是液相色谱(L C)分离技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的出现则是后来的事。2 0世纪4 0年代,英国人马丁和辛格在研究色谱理论的过程中,证实了气体作外色谱流动相的可行性,并预言G C的诞生。.虽然G C的出现较L C晚了5 0年,但其在此后2 0多年的发展却是L C所望尘莫及的,从1 9 5 5年第一台商品G C仪器的推出,到1 9 5 8年毛细管G C柱的问世,从毛细管G C理论的研究,到各种检测技术的应用,G C很快从实验室的研究技术变成常规分析手段。.共同特点是能够对复杂样品同时进行分离和分析,但是又有着很大的区分。[size=4][font=黑体]请需要此资料的朋友到以下网址下载:[/font][/size]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078695.shtml

  • 【转帖】揭示生命奥秘的重要仪器──色谱仪

    提到色谱仪,对不从事化学有关问题的人来说,可能还有些陌生,但是“色谱”一词的出现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了,而且从现代科学技术意义上所说的商品色谱仪的使用,也有近半个世纪了。色谱方法和色谱仪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增长、为人民的健康长寿,特别是为揭示生命奥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茨维特于1903年在波兰华沙大学研究植物叶子的组成时,他巧妙地用碳酸钙作吸附剂,分离植物干燥叶子的石油醚萃取物,他把干燥的碳酸钙粉末装到一根细长的玻璃管中,然后把植物叶子的石油醚萃取液倒到管中的碳酸钙上,萃取液中的色素就吸附在管内上部的碳酸钙里,再用纯净的石油醚洗脱被吸附的色素,于是在管内的碳酸钙上形成绿、黄等三种颜色的六个色带,分离了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当时茨维特把这种色带叫作“色谱”,茨维特把他开创的方法叫色谱法,后来人们把这一方法叫做液-固色谱法。在这一方法中把玻璃管叫作“色谱柱”,碳酸钙叫作“固定相”,纯净的石油醚叫作“流动相”。这是利用色谱方法为探究生命现象的启蒙和开端。  在茨维特提出色谱概念后的20多年里没有人关注这一伟大的发明。直到1931年德国的库恩等才重复了茨维特的某些实验,用氧化铝和碳酸钙分离了α-,β-, 和γ-胡萝卜素,此后用这种方法分离了60多种这类色素,1938年他从维生素B中分离出B6,由于他的出色研究而获得了193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是利用色谱方法为探究生命现象、了解生物物体构成的初步尝试。接下来在40年代到50年代初,英国的生物化学家马丁等在研究生物体重要组成—脂肪酸和脂肪胺时,开创了以气体作流动相、以液体做固定相的气-液色谱法,因而获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958年美国生物化学家Stein 和 Moore 研制出氨基酸分析仪,用它确定了核糖核酸酶的分子结构,后来氨基酸分析仪成为研究蛋白质和酶结构的重要工具,Stein 和 Moore 因此而获得了197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从上面的几件历史事件看出色谱分离方法和色谱仪是为揭示生命奥秘而出现的。而在20世纪末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前完成和21世纪初蛋白质组学的大力开展,色谱方法和色谱仪又作出了令人鼓舞的贡献。  2000年6月宣布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完成了其工作草图,因此,科学家们认为,生命科学已经进入了功能基因组(后基因级)时代,在功能基因组时代,生物学家们的研究重心从揭示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在整体水平上对生物功能的研究。2001年2月12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这一计划所以能够提前完成,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使用了高通量的阵列毛细管电泳仪,这一仪器是也是一种属于色谱仪范畴的仪器。   从基因组DNA序列尚不能回答某基因的表达时间、表达量、蛋白质翻译后加工和修饰的情况、以及它们的亚细胞分布等等。这些在基因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可望在蛋白质组学(Proteome)研究中找到答案。在所研究的细胞中会有3~5万种蛋白质,目前蛋白质组研究所使用的双向电泳一般只能分辨到2000~3000个蛋白质点。在蛋白质组的分析中有望用高效液相色谱作预分离,即使用双相HPLC,第一相是体积排阻色谱。所以双相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将成为蛋白质组学的重要分离工具。所以色谱仪将为深入地揭示生命奥秘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色谱出现的百年历史说明,色谱仪是揭开生命奥秘的有力工具。色谱仪大致包括[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高效液相色谱仪、[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仪[/color][/url]、超临界流体色谱仪、毛细管电泳仪等等。前两种色谱仪是应用最为广泛和应用十分成功的两类仪器,可以分析气体、液体、固体等复杂混合物。[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仪[/color][/url]也逐渐普及地用于各个领域。超临界流体色谱仪应用范围较小还不普及。毛细管电泳仪是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分离仪器在生命科学领域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 异性纤维的特性!

    异形纤维:经一定几何形状(非圆形)喷丝孔纺制的具有特殊截面形状的化学纤维。异形纤维具有特殊的光泽、蓬松性、抗起球性、回弹性、吸湿性等特点。中空纤维:贯通纤维轴向且管状空腔的化学纤维。可通过改变喷丝孔形状获得。特点是密度小,保暖性强,适宜做羽绒制品。复合纤维: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而成。分并列型、皮芯型、海岛型。并列型纤维特点可产生类似羊毛的弹性和蓬松性。并列型纤维特点可兼有两种或以上纤维的优点。海岛型可制得中空纤维、细旦、超细旦纤维。用于仿制毛型、丝绸型、防水透湿织物等。超细纤维:单丝线密度较小的纤维。特点是抗弯刚度小,制得的织物细腻、柔软、悬垂性好,纤维比表面积大,吸湿好,染色时有减浅效应,光泽柔和

  • 【原创】闲侃色谱[欢迎大家一起进来侃、侃、侃]

    说起色谱,一般开头都要说那个叫茨维特的老头。就是他发现了色谱这个东西。话说我高中时候就用色谱法分离过叶绿素。方法是将树叶捣碎,点在纸带的一头,然后用二氯甲烷还有什么醇类的溶剂,将点点的浸入,过一阵子就看到了四个点,分别是:叶绿素a,叶绿素b,胡罗卜素,花青素。当时只觉得很神奇,很久以后在大学里才知道,这种分离方法就叫色谱法。想到高中时候在一个普通的学校,竟然还做过这个实验,实在有些神奇。

  • 【分享】色谱法介绍

    色谱法色谱法又称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法、层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50年代之后飞速发展,并发展出一个独立的三级学科——色谱学。历史上曾经先后有两位化学家因为在色谱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此外色谱分析方法还在12项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 一、历史1、色谱的起源 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米哈伊尔·茨维特用碳酸钙填充竖立的玻璃管,以石油醚洗脱植物色素的提取液,经过一段时间洗脱之后,植物色素在碳酸钙柱中实现分离,由一条色带分散为数条平行的色带。由于这一实验将混合的植物色素分离为不同的色带,因此茨维特将这种方法命名为Хроматография,这个单词最终被英语等拼音语言接受,成为色谱法的名称。汉语中的色谱也是对这个单词的意译。 茨维特并非著名科学家,他对色谱的研究以俄语发表在俄国的学术杂志之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正常的学术交流被迫终止。这些因素使得色谱法问世后十余年间不为学术界所知,直到1931年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的库恩将茨维特的方法应用于叶红素和叶黄素的研究,库恩的研究获得了广泛的承认,也让科学界接受了色谱法,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以氧化铝为固定相的色谱法在有色物质的分离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这就是今天的吸附色谱。 2、分配色谱的出现和色谱方法的普及 1938年阿切尔·约翰·波特·马丁和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准备利用氨基酸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分离不同种类的氨基酸,马丁早期曾经设计了逆流萃取系统以分离维生素,马丁和辛格准备用两种逆向流动的溶剂分离氨基酸,但是没有获得成功。后来他们将水吸附在固相的硅胶上,以氯仿冲洗,成功地分离了氨基酸,这就是现在常用的分配色谱。在获得成功之后,马丁和辛格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物的分离。1943年马丁以及辛格又发明了在蒸汽饱和环境下进行的纸色谱法。 3、气相色谱和色谱理论的出现 1952年马丁和詹姆斯提出用气体作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的想法,他们用硅藻土吸附的硅酮油作为固定相,用氮气作为流动相分离了若干种小分子量挥发性有机酸。 气相色谱的出现使色谱技术从最初的定性分离手段进一步演化为具有分离功能的定量测定手段,并且极大的刺激了色谱技术和理论的发展。相比于早期的液相色谱,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对设备的要求更高,这促进了色谱技术的机械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气相色谱需要特殊和更灵敏的检测装置,这促进了检测器的开发;而气相色谱的标准化又使得色谱学理论得以形成色谱学理论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塔板理论和Van Deemter方程,以及保留时间、保留指数、峰宽等概念都是在研究气相色谱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 4、高效液相色谱 1960年代,为了分离蛋白质、核酸等不易汽化的大分子物质,气相色谱的理论和方法被重新引入经典液相色谱。1960年代末科克兰、哈伯、荷瓦斯、莆黑斯、里普斯克等人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开启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时代。高效液相色谱使用粒径更细的固定相填充色谱柱,提高色谱柱的塔板数,以高压驱动流动相,使得经典液相色谱需要数日乃至数月完成的分离工作得以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完成。 1971年科克兰等人出版了《液相色谱的现代实践》一书,标志着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正式建立。在此后的时间里,高效液相色谱成为最为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手段,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药物开发与检测、化工、食品科学、环境监测、商检和法检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还极大的刺激了固定相材料、检测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以及色谱理论的发展。

  • 【分享】最硬物质-中子星外壳比钢铁强硬百亿倍 堪称宇宙最强硬物质

    【分享】最硬物质-中子星外壳比钢铁强硬百亿倍 堪称宇宙最强硬物质

    中子星外壳比钢铁强硬百亿倍 堪称宇宙最强硬物质[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5/200905281041_152363_1644912_3.jpg[/img]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科学家表示,相对大质量恒星自我毁灭后残余的核心来说,坚硬的钢铁也算不了什么。最新模拟研究显示,演化后期的恒星――中子星不仅密度极大,而且其外壳还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强硬的物质,甚至比钢铁强硬一百亿倍。 同白矮星一样,中子星也是处于演化后期的恒星,只不过能够形成中子星的恒星,其质量更大罢了。中子星又称脉冲星,是宇宙中除黑洞之外密度最大的天体,相当于将太阳的质量装入一个直径仅有20千米的球体内,其一茶匙物质的质量将重达1亿吨。美国印地安那大学伯明顿分校科学家查尔斯霍洛维特兹表示,不像正常的恒星,中子星的外表覆盖一层富含超密亚原子粒子的结晶层,是一种坚硬的固体外壳。这层外壳到底有多强硬?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这一答案,如今,霍洛维特兹等科学家通过最新的计算机模拟实验确定了中子星外壳的断点,他们发现中子星表面的原子排列比钢铁更加紧密,其强度是钢铁断点的一百亿倍。科学家表示,岩石和钢铁之所以会断裂是由于该材料中存在着间隙和其他瑕疵,受压时很容易出现断裂。而中子星表面的极端高压让所有可能产生破碎的裂缝消失了。 这项模拟研究还暗示坚硬的表面意味着中子星能够支撑大量的表面隆起地形——“山地”,而这种地形有助于产生引力波。通过这项模拟实验,科学家推测中子星表面所形成的“山地”更像是恒星肿块而不是高耸的山峰。比如,它们可能是大约1厘米高的隆起地形,绵延数公里,霍洛维特兹表示。

  • 【讨论】什么是离子色谱

    色谱(chromatography)是一种分离的技术,随着现代化学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20世纪初在俄国的波兰植物化学家茨维特(Twseet),首先将植物提取物放入装有碳酸钙的玻璃管中。植物提取液由于在碳酸钙中的流速不同,分布不同,因此在玻璃管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可以对各种不同的植物提取液进行有效的成分分离。到1907年,茨维特的论文用俄文公开发表,他把这种方法命名为chromatography,即中文的色谱。这就是现代色谱这一名词的来源。但由于茨维特当时没有知名度,而且能看懂俄文的人也不多,加之很快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茨维特的分离方法一直被束之高阁。20世纪20年代,许多植物化学家开始采用色谱方法对植物提取物进行分离,色谱方法才被广泛地应用。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Martin为首的化学家,建立了一整套色谱的基础理论,使色谱分析方法从传统的经验方法总结归纳为一种理论方法。马丁等人还建立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器,使色谱技术从分离方法转化为分析方法。色谱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生产研究领域。当前,在国外不论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还是高效液相色谱、[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毛细管电泳均是各行各业分析测试的首选工具,特别是作为科学研究中的色谱技术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分析方法。我国这几年的色谱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但由于经费、仪器设备等问题的制约,色谱在我国还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得到广泛应用(除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技术之外),因此,在我国色谱技术还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20世纪80年代初,[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已经广泛地被人们所认同、接受,[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的销售量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美国化学文摘及英国的分析化学文摘专门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分成独立的一类;而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Science每年在介绍色谱仪器时,将其分为液相色谱、[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和毛细管电泳4大类型。国际上每年都召开国际[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学术会议,至今已经召开了十四届,而国内目前也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国性[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会议和一些区域性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协作会议。由此可见,[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学科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 【资料】HPLC简介(共3讲)

    [B][center]HPLC简介-1.液相色谱的发展史 [/center][/B] 高效液相色谱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经典液体柱色谱的基础上, 引入GC的理论和技术, 并加以改进而发展起来的新型高效分离分析技术。在液相色谱的发展史上,有几个重大事件值得人们回忆。 1903年,色谱法问世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1872-1919)从1901年起开始研究植物色素。 1903年3月21日,他在华沙自然科学学会生物学会议上发表了“一种新型吸附现象及其在生化分析上的应用”研究论文,介绍了一种应用吸附原理分离植物色素的新方法,并首先认识到这种层析现象在分离分析方面有重大价值。1906年他在德国植物学杂志发表文章,首次命名上述分离后色带为色谱图,称此方法为色谱法(Chromatographie(德);Chromatography(英))。1907年在德国生物学会年会上,展示过带有色带的分离柱管和纯化过的植物色素溶液。茨维特被世人公认为色谱的创始人。茨维特把菊根粉或百垩粉(CaCO3)装在玻璃管中,将植物叶子的石油醚提取液倒入管中,然后加入石油醚淋洗。随着淋洗进行,样品中各种色素向下移动的速度不同,逐渐形成一圈圈的连续色带。茨维特在当时的实验中观察到6个色带,它们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叶绿素A和B。茨维特工作的主要贡献:▲(采用吸附色谱)成功分离了叶绿素a和叶绿素b▲ 发明了伟大的色谱法希腊语chroma(色彩) graphos(图谱)德语Chromatographie英语ChromatographyChromatographic columnStatinary phaseMobile phase or eluent  1931年,库恩(Kuhn)分离胡萝卜素后,色谱法引起科学界的重视1931年,德国的Kuhn和Lederer采用类似Tswett的柱色谱方法,采用纤维状氧化铝和碳酸钙作吸附剂,把结晶状的胡萝卜素分离成α-和β-两种同分异构体,而且确定了它们的分子式。随后他们分别从植物叶片和蛋黄中分离得到叶黄素,才使色谱法引起科学界的重视。1938年,Kuhn和Lederer从维生素B中分离出B6,因此获得了193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Kuhn工作的贡献:▲ 证明了蛋黄叶黄素是氧化类胡萝卜素的混合物▲ 证实了色谱法可以用来进行制备分离 1941年,马丁(Martin)和辛格(Synge)提出液液分配色谱法Martin和Synge用水分饱和的硅胶作固定相,以含有乙醇的氯仿作流动相,甲基橙作显色剂(指示氨基酸的位置)分离乙酰基氨基酸[5]混合物: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脯氨酸-缬氨酸-蛋氨酸等三组氨基酸。为此,Martin和Synge获得1952年度的诺贝尔奖。他们的主要贡献有:☆ 首次提出分离过程的理论/数学处理----塔板理论,这是在色谱柱操作参数基础上模拟蒸馏理论,以理论塔板来表示分离效率,定量地描述、评价分离过程;(1922年Peters才提出连续或填充型分馏柱可分成等效塔板(H.E.T.P.)概念)☆ 在色谱过程中最早引入分配平衡取代吸附平衡,即采用分配色谱进行分离。该方法是由于逆流液-液萃取有困难而发明的;此外,将一种液体固定在适当的载体上,使第二种液体流过前者而实现分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成就。☆ 提出了色谱法进一步发展最有远见的预言:一是“流动相可用气体来代替,对分离更有好处”;二是“使用非常细颗粒的填料和柱两端施加较大的压差,应能得到最小的理论塔板”。Martin还在1944年建立了纸色谱法,1949年建立了色谱保留值和热力学常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式,奠定了物化色谱的基础。 1958年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因(W.H.Stein)和莫尔(Moore)研制出氨基酸分析仪(一种低压高效液相色谱仪),并用它确定了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此后,氨基酸分析仪一直成为蛋白质和酶结构的重要工具,为此他们获得了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 60年代末,70年代初,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成功研制荷瓦斯(Horvath,1967)、哈伯(Huber,1967)、科克兰(Kirkland,1969)三个研究小组分别报道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研制,他们的主要贡献是: ☆ 高效填料:细颗粒、耐压;特别是键合固定相研制☆ 高压泵:高精密度流量、高压和耐腐蚀流路通道(克服细填料带来的流速慢的缺点,同时加快了传质过程)☆ 仪器检测:高灵敏度连续检测高效液相色谱的重要特征一是由经典“开放柱液相色谱”向“密闭柱液相色谱”方向发展,实现了分离分析一体化;二是色谱柱的“现代化”,即采用小颗粒高效固定相和高压泵输送流动相,强化了两相的传质,实现了高效快速分离。这一时期,对一些高极性、大分子量、热不稳定和离子型化合物的分离也促使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 1975 年,Small, Stevens 和Baumen发表“Novel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ic Method Using Conductimetric Detection” 一文,采用电导抑制柱-检测器检测离子交换色谱流出液,标志着[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法的诞生。 摘自“现代仪器分析网络课程”,作者:厦门大学-阮源萍

  • 【资料】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

    我国药典收载高效液相色谱法项目和数量比较表:方法项目数量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HPLC法鉴别 934150检查 1240160含量测定760117387鉴于HPLC应用在药品分析中越来越多,因此每一个药品分析人员应该掌握并应用HPLC。I.概论一、液相色谱理论发展简况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溶于流动相(mobile phase)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由于与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发生作用(吸附、分配、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色层法、层析法。色谱法最早是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在[font=Times New Roma

  • 【转帖】美国FDA在中国设立办公室标志着美国食品安全监管计划全球布点开始

    11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中国的首个办公室在北京成立;11月20日,FDA广州办公室揭牌;11月21日,FDA上海办公室揭牌。据悉,FDA中国办公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帮助中国建设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同时将美方人员派驻中国,检查出口至美国的食品安全。  美国要求中国对其出口食品需经第三方认证,中美将互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  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简称美国卫生部)部长莱维特表示,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今后中国所有出口到美国的食品,都需要经过独立第三方食品安全认证。莱维特说,最近两年,美国国内爆发多起食品安全事件,美国政府就已经着手重新评估食品安全监管战略。美国政府认为,全球市场的飞速发展,改变了进口产品安全监管的性质,过去强调边境检查的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与贸易伙伴合作,在产品供应的每个环节保证质量,就成了监管的新原则。因此,美国成立了由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疾控中心等多个政府部门组成的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该机构主要依托FDA,加强对所有进口食品的安全检查。在食品安全领域,就是推行FDA使命的全球化。美国正在建设一个FDA全球网络,从源头上对出口美国的食品进行安全检查,检查的范围包括从农场到餐桌的所有环节。  莱维特还表示,FDA不可能对所有的食品进行安全检查,因此要依靠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这些机构可以是私人商业机构,也可以是政府下属机构,但都必须通过美国FDA认证和审批。据悉,目前这些独立第三方机构的具体名单还未对外公布。

  • 【资料】多维色谱技术(45讲 待续)

    [B][center]多维色谱技术(1)[/center][/B] 第一章 总论 1.1 前言 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物:石油含有十万到一百万个化合物,而在人体中据估计至少有十五万个不同的蛋白质,针对这些复杂混合物所需要的分离技术要依靠色谱和电泳方法,可以这样说,分离是20世纪的科学。实际上分离科学整整跨越了这一世纪,在20世纪之初,有机和天然物质的化学主要是合成及使用降解、化学反应、元素分析方法进行的结构测定。当时蒸馏、液体萃取、特别是结晶的方法是有机化学家所使用的分离方法。 实际上对化合物的表述主要形式是结晶,早期用色谱分离天然物质由于没有得到结晶物质而受到质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些天然化合物的研究者使用茨维特发明的色谱方法,即在一个开口的管子里进行不断的吸附/脱附过程把植物的萃取物进行分离,特别是Karrer 和 Swab 及 Jockers ,一个早期的实例是把氧化铝吸附色谱和荧光结合在一起,分离和鉴定叶岩油的组成。 Martin 和 Synge 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是色谱研究的一次飞跃,他们在 1941 年用分配色谱代替逆流液-液萃取,分析了羊毛中的氨基酸,Martin 还认识到可以使用气体代替液体做流动相,在Philips 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吸附色谱之后,和James 一起于1951 年首次发展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分配色谱。 早期的分配色谱是在填充柱上进行的,但是于 1958 年 Golay 阐明了可以使用一根直的毛细管代替有许多弯弯曲曲通道的填充柱,可以大大提高色谱柱的效率,毛细管可以使用玻璃或金属制做,之后实践证明毛细管柱的确有很高的柱效。但是之后的研究在柱工艺上遇到了困难,限制了毛细管柱的发展,一直到1979 年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出现,Dndeneau and Zerenner [1]认识到可以把制做光导纤维的设备用于制造柔韧、结实、内壁惰性的毛细管柱。之后 Lee [2]等阐述了在这种熔融石英毛细管柱上涂渍各种固定相的化学问题 (1984)。从此现代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的时代来临了。 参考文献 [1] R. D. Dandeneau and E. H. Zerenner, ‘An investigation of glasses for capillary chromatography’,J. High. Resolut. Chromatogr. Chromatogr. Commun. 2: 351 (1979) [2] M. L. Lee, F. J. Yang and K. D. Bartle, ‘Column technology,’ in Open Tubular Column Gas Chromatography. Theory and Practice,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Ch. 3,pp. 50–99 文献来源:L.MONDELLO, A.C. LEWIS, K. D. BARTLE,” MultidimensionalChromatography”,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2

  • 离子色谱简介

    一、色谱的发展历史色谱(chromatography)是一种分离的技术,随着现代化学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20世纪初在俄国的波兰植物化学家茨维特(Twseet)首先将植物提取物放入装有碳酸钙的玻璃管中,植物提取液由于在碳酸钙中的流速不同分布不同,因此在玻璃管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可以对各种不同的植物提取液进行有效的成分分离。到1907年,茨维特的论文用俄文公开发表,他把这种方法命名为chromatography,即中文的色谱,这就是现代色谱这一名词的来源。但由于茨维特当时没有知名度,而且能看懂俄文的人也不多,加之很快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茨维特的分离方法一直被束之高阁。20世纪20年代,许多植物化学家开始采用色谱方法对植物提取物进行分离,色谱方法才被广泛地应用。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Martin为首的化学家建立了一整套色谱的基础理论,使色谱分析方法从传统的经验方法总结归纳为一种理论方法,马丁等人还建立了气相色谱仪器,使色谱技术从分离方法转化为分析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化学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工得到广泛的发展,亟需建立快速方便有效的石化成分分析,而石化成分十分复杂,结构十分相似,且多数成分熔点又比较低,气相色谱正好吻合石化成分分析的要求,效果十分明显有效,同样石化工业的发展也使色谱技术特别是气相色谱得到广泛的应用,气相色谱的仪器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气相色谱逐渐成为一种工业分析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工具。20世纪60年代,气相色谱分析法逐渐趋于成熟,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生物成分复杂,相对分子质量大而且熔点沸点高,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因此用气相色谱作为分析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对生物成分分析测试的要求,于是人们就重新考虑采用液相色谱,并进一步提高传统的液相色谱的分离效率,因此液相色谱成为一种分析工具,即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传统液相色谱不同的是,高效液相色谱采用了高压泵及填有很细的颗粒,高效色谱柱可以对许多成分进行高效分离和分析,由于高效液相色谱通常采用紫外可见光度检测,而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均有紫外可见吸收,因此高效液相色谱可以对大量有机化合物进行分析。它在生物科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对高沸点高熔点。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上不论是气相色谱还是高效液相色谱,均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生产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也大规模采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不仅需要对大量有机物质进行分离和检测,而且也要求对大量无机离子进行分离和分析。1975年美国Dow化学公司的H-Small等人首先提出了离子交换分离抑制电导检测分析思维,即提出了离子色谱这一概念,离子色谱概念一经提出便立即被商品化产业化,由Dow公司组建的Dionex公司最早生产离子色谱,并申请了专利。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离子色谱仪器,在我国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均列有离子色谱国产化的项目,对其进行了重点技术攻关。对离子色谱技术的高度重视使离子色谱目前有了中国产品。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种新型的色谱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随之出现,毛细管电泳分离效率高取样量少,与传统的色谱分析相比更为优越,这些优点使毛细管电泳的研究成为色谱技术又一新的热点,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毛细管电泳为基础的微分析芯片又将分析科学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色谱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生产研究领域,当前在国外不论是气相色谱还是高效液相、离子色谱、毛细管电泳色谱均是各行各业分析测试的首选工具,特别是作为科学研究中的色谱技术,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分析方法。我国这几年的色谱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但由于经费仪器设备等问题的制约,色谱在我国还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得到广泛应用(除了气相色谱技术之外),因此在我国色谱技术还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二、色谱的分类色谱的分类有多种,主要按两相的状态及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按应用领域不同分类制备色谱半制备色谱色谱分析2、以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状态分类气相色谱:气固色谱、气液色谱液相色谱:液固色谱、液液色谱超临界色谱毛细管电泳而许多分类均是兼顾色谱类型和色谱仪器应用的广泛性而言的,如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Science,它每年列出全世界主要色谱仪器和供应商各类仪器的特点和组成等,从上述各类分类情况看,离子色谱本身是液相色谱的一个大类,但由于离子色谱的广泛应用已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大类。尽管离子色谱1975年才诞生,但国际上一些主要的文献:如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分析化学文摘(AA)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均将离子色谱单独分类成为与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并列的色谱类型,这说明在色谱领域中离子色谱具有重要的地位。

  • 地球磁北极不停快速漂移:导航系统被迫频繁更新

    [font=Tahoma, &][color=#000000][font=&] 一些欧洲科学家认为,他们现在已经可以对磁北极的漂移现象做出有把握的描述,近年来,磁北极逐渐从加拿大转移到了西伯利亚,这种现象可以用地球外核边缘两个磁“团”的竞争来[/font][/color][/font][align=center][color=#333333][img=,600,337]https://huanqiukexue.com/resources/image/20200527/1590558950620237.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333333]地磁场是由地球的流体外核产生的[/color][/align][color=#333333]  地球内部熔融物质的流动变化改变了上方负磁通量区域的强度。这种流动模式的变化削弱了加拿大下方的斑块,并稍稍增加了西伯利亚下方斑块的强度。这就是磁北极离开了它在加拿大北极地区的历史位置,并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原因,也可以说俄罗斯北部正在赢得这场“拔河比赛”[/color][color=#333333]  地球的顶端有三个极点。地理北极是地球自转轴在北半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地方;地磁学北极是与经典偶极子最吻合的区域(其位置变化不大);然后是磁北极,即磁场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地方。[/color][align=center][color=#333333][img=,600,438]https://huanqiukexue.com/resources/image/20200527/1590558966408003.pn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333333]负磁通量区域一直处于“拔河”状态[/color][/align][color=#333333]  磁北极一直在不停地移动。19世纪30年代,探险家詹姆斯克拉克罗斯(James Clark Ross)在加拿大努纳维特地区首次证实了这种现象。那时候,磁北极的移动范围不是很大,速度也不快。但在20世纪90年代,磁北极迅速向更高的纬度移动,并在2017年末越过了日期变更线。在这个过程中,磁北极与地理北极的距离缩小到了几百公里。[/color][color=#333333]  这种磁极的快速移动会导致我们更频繁地更新导航系统,以维持智能手机等设备上的地图功能研究人员利用卫星数据,测量了过去20年来地球磁场的形状演变,试图建立磁北极漂移的模型并认为这可能与地球外核向西加速的熔融物质喷流有关。外核是地球固体内核之上并在地幔之下的部分,由熔融的铁和镍组成,厚度大约2200公里。但是该模型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研究团队目前已经对其估计值进行了修改,以适应不同的流动状态。[/color][align=center][color=#333333][img=,600,336]https://huanqiukexue.com/resources/image/20200527/1590559016135661.pn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333333]地球的顶端有三个极点,分别是地理北极、地磁学北极和磁北极[/color][/align][color=#333333]  该团队的最新模型表明,磁北极将继续向俄罗斯移动,但迟早会开始减速。在移动最快时,其速度可以达到每年50至60公里,但谁也不知道它将来会不会移动回来。[/color][color=#333333]  近期磁北极的快速移动促使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 Center)和英国地质调查局(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在去年发布了世界磁极模型的初步更新。该模型呈现了整个地球的磁场。它已经被整合到所有的导航设备中,包括智能手机等,以纠正任何局部的指南针错误。(任天)[/color]

  • 【转帖】美在华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给中国带来什么?

    美国将食药安全关口前移到中国 据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部长迈克尔莱维特介绍,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北京、广州、上海设立的3个办事处,其最主要的两项工作,一是帮助中国进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的能力建设,二是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食品药品进行检查。 FDA中国办公室主任高立麒向记者介绍了北京、上海和广州办公室的工作重点,其中包括贯彻实施中美在食品饲料、药品和医疗器械等领域签订的系列协议,与中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建立更好的联系,提供技术方面的帮助及进行相关检查等。 美在华设立食药监管机构意味着美将食药安全关口前移到进口国,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莱维特称:“美国将不仅满足于在边境对进口的食品药品进行检查,更要从源头确保质量安全的理念融入食品药品生产、消费的每一个环节。” 莱维特表示,全球市场的发展已完全改变了美国所面临的产品安全挑战的性质,美国今年的进口额约为2万亿美元,相当于巴西整体经济规模的4倍。如此大的进口量使得美国不得不改变战略,通过在全球各地设立监管机构,将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影响全球化。 中国被认为是美国成长最快的贸易伙伴,在华成立监管办公室,代表着美国食品药品管理新战略的启动。据悉,FDA接下来将在美国之外更多地设立食药监管机构,12个月将在印度设立两个办公室,从明年1月起开始在拉美设立办公室。 “美方很高兴能首先在中国设立办公室,与中国卫生部、质监总局等部门合作。”莱维特说,“市场竞争中,速度就是生命,如果想在21世纪繁荣发展,就要引领市场发展,而追求速度必须要有透明度,要有透明度就必须有标准,要有标准就必须有合作。” 当美方在中国设立的3个监管机构进入工作状态时,中方在美国设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的事宜也正在准备之中,中美两国互设食药安全监管办事处被称为是两国在食品安全方面深化合作的新形式。 搭建中美贸易严格且顺畅的通道 据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每进口6美元产品,就有1美元来自中国。中国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按数量计算,中国是美国最大的海产品出口国;按贸易值计算,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出口国。2007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鱼类和贝类贸易额达到20.13亿美元。 美此次在华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引起了中国对美出口企业的普遍关注,该机构的设立能使中美贸易更为顺畅成为中国企业普遍的期望。为此,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迈克尔莱维特、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安德鲁冯艾森巴赫博士在广州与中方企业举行了产品安全圆桌会,回答了企业代表关心的问题。 FDA中国办公室负责人称,中国办公室将本着透明、开放的原则,除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进行合作,还将和各省市政府、业界合作。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不少中国出口企业对该机构的设立表示了欢迎,但也对这一新设机构如何发挥作用提出了疑问。 就企业提出的出口产品被滞留在美国边境的问题,艾森巴赫博士说,因为各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出现了上述现象,但滞留只是一个暂时现象。“FDA之所以在中国设立办公室,就是想通过办公室来推进美中双方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领域的无缝整合,实现信息沟通,这一办公室将及时和美国FDA取得联系,为中国产品建立一个进入美国市场的有效途径。” 莱维特在座谈会上则强调指出:“中美双方必须把消费者安全放在第一位,相互合作,加强监管、检验工作。” 一家酱油出口商就第三方认证机构问题向FDA提出建议说,FDA能否对中国一些认证机构进行指导,使之更符合国际标准,成为FDA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所谓第三方认证,就是政府将标准制定职能移交给企业,由相关行业自己去制定规则,政府只负责监管规则的执行效果。莱维特说,FDA也在逐渐进行职能转换,从标准的制定者,转变为标准的审批者。“FDA欢迎更多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标准能拿到FDA进行审核,如果这一标准能‘说服’FDA,那就能通过”。 国内食药监管需学习“源头思维”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美方启动向对方国家派驻监管机构的战略,将对双方监管部门和企业进行更好的互动发挥积极作用,也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了解对方食品药品进口标准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美方的举措给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带来了新理念。 艾森巴赫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森林大火”来比喻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全球建立办公室的用意。他说,人们对待森林大火时,常启用预防、干预和快速反应相结合的机制。“在世界各地建立办公室可以使我们更有效地进行干预,将工作重点放在生产和销售领域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 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彭海斌指出,美在华设立监管机构凸显出其“源头思维”,即预防性思维,尽可能地把有可能发生的食品药品质量问题消除在制造和交货环节之前,使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得以避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源头监管”的理念可以极大地减少为食药安全事故买单的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使事故被发现于萌芽状态,其牵涉的产业链短,涉及面小,危害小。这种监管理念值得国内借鉴学习。

  • 【讨论】你洗过环保袋吗?

    【讨论】你洗过环保袋吗?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5/201105021301_291832_2185349_3.jpg古语云:对环境保护虽有好处,对你的健康就未必一样好。没听过这样的“古语”?那就来听点新鲜的吧。我们自幼被教育要勤洗手,原因就是环境中有很多可能危及健康的东西,看似干干净净的地方,或许正是致病微生物肆意生长的温床。想必你能说出不少这样的案例:公共场所的各种扶手、遥控器、鼠标键盘……美国许多超市已经在入口处提供消毒湿纸巾供顾客擦拭推车扶手了。芝加哥大学教授列维特甚至在《超爆魔鬼经济学》里提到,为了避免戴着外科手套的外科医生直接触及电脑鼠标,美国有些医院正在推广装有虚拟现实接口的电脑,方便他们查看影像资料。列维特还提到了一项医院改革———医生的领带。英国卫生部特别针对医生打领带提出禁令,理由就在于领带“几乎没人洗过”、“在治疗患者方面毫无益处”,同时“已证明容易滋生大量病原体”。美剧《豪斯医生》的粉丝肯定记得,院长卡迪医生也曾经在院内出现感染病例之后,愤怒地剪掉一个实习医生的领带。

  • 【资料】色谱法原理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发展状况

    色谱分析法是分析化学中获得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从20世纪初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提出经典液相色谱法后,色谱分析法取得迅速发展.作为色谱分析法的一个分枝,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经典液相色谱法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分析技术.[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63626]色谱法原理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发展状况[/url]

  • 从今年高考作文题想起

    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偏向穿越的题材:“爱迪生与手机”,由此我想了几个与化学、分析、仪器有关的类似的题目:门捷列耶夫与近代化学元素发展;居里夫人与原子能和平利用;茨维特与色谱仪器;比尔朗伯与光谱仪器。欢迎网友们踊跃就这些题目发表个人看法,写出有意义的小文章来让大家共享!先在这儿谢谢大家了!

  • 【原创大赛】记一次维修waters2695的经过

    【原创大赛】记一次维修waters2695的经过

    记一次维修waters2695的经过在waters开机的时候出现了机器自检不过的情况,并出现如下错误提示:Solv delivery h/w fault(溶剂传递系统错误)。无法进行操作,致电给800,工程师判断是风扇或者泵上电路板出的问题。1、错误提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9/201409261011_515746_2646159_3.jpg之前电路板上的保险烧坏了,waters的工程师上门给换了个保险,这次是不是这个原因导致开机不过自检呢?在请示过领导后,准备自己动手把电路板拆下来看看。2、泵的正面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9/201409261011_515747_2646159_3.jpg小心的把管线拆掉,拿出泵系统3、泵系统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9/201409261011_515748_264615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9/201409261011_515749_264615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9/201409261011_515750_2646159_3.jpg用万用表试了一下,果然是保险烧了,最后只需要换个保险就OK了。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