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成就奖

仪器信息网成就奖专题为您整合成就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成就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成就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成就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成就奖话题讨论。

成就奖相关的资讯

  • “最高科技奖”不如更名为“终身成就奖”
    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皆老人 被称像终身成就奖   师昌绪,90岁 王振义,86岁。这两位老人站在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他们的科学成就和为人得到公认。媒体在报道师昌绪院士时,突出了一个细节,“退休后坚持上班30年” 在报道王振义院士时,描写了他从巅峰时退下来提携陈竺、“一门三院士”的美谈。可以说,这是对两位老先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全面评价,而非仅针对他们获得的某项重大成果颁奖。回顾以往16位获奖者的情况,也是如此。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2000年设立以来,媒体就将其称为“中国的诺贝尔奖”,因此,公众也常以诺奖的评选来审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评选,结果发现,获得“中国诺奖”的,全是德高望重的老人,而获得诺奖的,很多是年富力强的中年人,还有不少青年人面孔。比如,李政道31岁、杨振宁35岁便获得诺贝尔奖。   从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设立意图看,确实有打造“中国诺奖”的那么点意思。但从实际评选结果看,最高科学技术奖更像科学技术终身成就奖。评选针对一个人的全部科学技术成就,而非像诺奖般完全针对某项重大科研成果,所以18位获奖者中80岁以上的达13位,没有一位60岁以下的获奖者 奖励金额达500万,其中450万鼓励课题研究,但从18位获奖者的平均年龄高达80.83岁看,他们早已经超过进行科学研究的黄金期。   评选针对一个人的全部科学技术成就,还是针对某项重大科研成果,会有完全不同的评价结果。客观上说,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字面理解,这两者有些模糊不清,既有针对重大成果的用意,又有考虑终身成就的意味。可能给人的误会是,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是要论资排辈的。以笔者之见,这有必要清晰,以使其更好地发挥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激励、导向作用。目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更名为“国家科学技术终身成就奖”或更合适(这类似于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奖励那些德高望重、取得突出学术贡献的科学家。   至于如果要奖励重大科研成果,目前已有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但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奖项太多,每年几百项之多,而且带有很强行政评价色彩,导致学术界跑奖、要奖现象日益增多,一些学术研究甚至还未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就被包装去报奖。于是,我国教育界、学术界课题越来越多、论文越来越多、奖项越来越多,可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却寥寥。对于这些奖项,很有精简的必要,如果要打造“中国诺奖”,可借鉴诺贝尔奖,取消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每年只设少数几项真正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由独立的专家委员会评审。这实质也是学术管理去行政化,将学术评价由政府评价,转向专业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的重要方面。
  • 中科院2011年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发
    北京1月18日讯 “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今天在京颁发。经过严格评审,1名个人和9个研究集体从43个候选者中脱颖而出。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为获奖个人和集体代表颁发了奖章和奖杯。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润志是唯一一名获奖的优秀个人。张润志与中科院院士张广学共同提出“相生植保”害虫防治思路,主持创制利用棉田边缘苜蓿带作为害虫天敌自然繁殖库控制棉蚜的生态治理模式,研究并参与实施了入侵害虫马铃薯甲虫综合控制技术,为保护马铃薯等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来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拓扑绝缘体研究集体、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沙尘暴发生发展机理及监测预测和灾害评估研究集体、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甲醇制烯烃技术研究集体、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神经发育与可塑性研究集体、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团队、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上海光源团队,以及电子学研究所、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所等3个专用研究集体获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优秀集体。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于2002年设立,2012年为第五次颁奖。本着以人为本、注重原创、分类评价的原则,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主要奖励近5年内完成或产生影响的重大成果的完成个人或研究集体。该奖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毋滥的原则,每两年推荐、评审一次,每届奖励不超过10个个人或集体。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左)为获奖代表颁发“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 梁逸曾教授荣获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
    2016年6月6日,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XVI Chemomeric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第十六届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CAC2016),超过300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大会。在大会上,国际化学计量学科学委员会常任委员会主席Lutgarde Buydens 教授隆重颁发了本届“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Chemometrics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中南大学梁逸曾教授是本届唯一获此殊荣的化学计量学家,是继湖南长沙举办的CAC2015会议颁发给俞汝勤先生的又一中国人。另外,Lutgarde Buydens 教授就梁逸曾教授的杰出贡献作详细介绍。梁逸曾教授“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证书“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奖章  常任委员会主席Lutgarde Buydens为梁逸曾教授颁发“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奖章和证书,中南大学许青松教授代其领奖  梁逸曾教授。师承俞汝勤院士,88年于湖南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 90-92年于挪威Bergen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94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Dr. Philos.)。97年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教委和国家人事部优秀留学回国人员。98年评为湖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和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近二十年来发表科学论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400多篇,SCI h-指数为45,SCI引用超过10000多篇次,单篇SCI引用最高次数为626次,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现为国际化学计量学学会(CAC)常任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分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中国化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并受聘为国际刊物《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副主编、《Journalof Separation Science》、《Near Infrared Analysis》及国内刊物《分析化学》、《计算机与应用化学》、《分析测试学报》杂志编委。出版著作(包括译著和外文著作)5本以及教材4本,包括《Support Vector Machi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Chemometrics from Basic to Wavelet Transform》,《白灰黑复杂多组份分析体系及其化学计量学算法》,《分析化学计量学》,《化学计量学》,《化学计量学基础》双语教材,《医科大学化学》,《分析化学手册(第10分册)》,《复杂体系仪器分析——白灰黑分析体系及其多变量解析方法》等   梁逸曾教授曾首次在国际上提出有关白灰黑分析体系的分类概念,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与好评,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成功应用到中药质量控制中,近年又提出广义灰色分析体系以及基于集群分析的思想开发化学建模新算法来解决存在的分析化学问题。他长期从事分析化学,化学计量学和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部、省级科研课题20多项,获奖6项,其中一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排名第二) 一项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一等奖(1995年)(排名第一) 一项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1994年)(排名第一)。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2004年),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2009年)。培养了众多化学计量学相关人才,包括45位博士研究生和超过100位硕士研究生,一些优秀的学生已成为中国有关化学计量学方向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 近年参与欧盟项目Erasmus Mundus,共同培养了来自5个国家的8名来华交流留学生。  梁逸曾教授多次举办化学计量学会议,1997 年,在湖南张家界举办了中国第一届化学计量学国际会议,谱写了中国化学计量学与国际同行广泛交流的新篇章 2004年,与同济大学共同主办亚洲首次化学计量学与生物信息学国际会议 2015年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这是该系列会议首次在亚洲举办的大型会议,来自21个国家近300名专家学者参会,国外学者近80名,这次会议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好评与认可,也充分提高了中国化学计量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对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梁逸曾教授多次受邀参加各类大型国际会议做大会报告,在业界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  “Chemometrics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简介  “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是从第十二届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CAC 2010,匈牙利布达佩斯)开始设立。该奖项由国际化学计量学科学委员会组织评选、颁发,以表彰为国际化学计量学做出杰出贡献者,具有非常高的国际影响力。目前获得该奖项的化学计量学家有CAC-2012: Vandeginste博士和Forina教授,CAC-2014:Hopke教授和Zupan教授,CAC-2015:俞汝勤院士。  (中南大学 云永欢博士 供稿)
  • 中国科学院2009年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奖
    中国科学院颁发2009年杰出科技成就奖 (中科院网站段煦/摄)   2010年1月27日,中国科学院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在北京揭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为获奖个人和集体颁奖章和奖杯。   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评审情况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办院方针,激励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意识,大力营造人才辈出的创新环境,经过严格评审,奖励做出重大创新贡献的科研集体: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工程研究集体、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中国地域空间开发的理论体系研究及重大规划实践研究集体、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研究集体、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神舟七号”伴随卫星研究集体和金属研究所的可视化铸锻技术研究集体等。   这些获奖集体敢于创新、无私奉献、团结合作,在近五年以来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当中,有的在世界科技前沿做出了重大科学发现,有的为我国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或高技术产业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的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今年全院推荐并提交4个专业评审组初评的候选个人或集体41个(10名个人,31个集体)。经过4个专业评审组初评,共有18个候选个人和集体提交本届评审委员会评审。   经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2010年第1次院长办公会议批准,决定授予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奖个人和集体科技贡献   1、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工程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2000年至2007年,完成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的预研、设计、建造与调试。CSR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个大规模、高能量、全离子加速的重离子冷却储存环系统,属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它的实施对开展更广范围更高精度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尤其是重离子治癌方面有着重要意义。CSR是利用原有的回旋加速器系统作注入器,采取双环结构,将重离子束的能量从低能区提高到中高能区 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空心电子束对高能重离子束的冷却 并首次对100毫秒量级的短寿命滴线核素63Ge、65As和67Se的质量进行了高精度测量 同时还实现了储存环高能重离子束变能共振慢引出,使每个引出束团能量可调,为深部肿瘤临床治疗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詹文龙(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作为工程经理组织完成工程建设。全面负责实验终端及实验设置,提出的高精度质量测量方案已取得初步成果。   夏佳文(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总工程师,提出了兰州冷却储存环CSR概念 完成了总体设计及物理设计 主持完成了CSR总体调试与试运行。   原有进(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完成注引系统建设、控制物理设计。提出并完成剥离注入,变谐波加速,多虚拟加速器等关键技术。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袁平、乔为民、高大庆、杨晓天、满开第、赵红卫、肖国青、魏宝文、杨晓东、蔡晓红、徐瑚珊、宋明涛、马力祯、何源、周忠祖、许哲和刘勇。   2、中国地域空间开发的理论体系研究及重大规划实践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坚持为国家重大地域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需求服务的科研道路,建立了以点轴系统、地域功能和空间级联系统等理论构成的地域开发理论体系,主持完成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影响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大规划,创建了我国区域规划技术流程和功能区划技术规程。地域开发理论体系和区域规划技术规程成为我国当今开展地域规划的核心理论基础和重要技术方法。连续出版《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对我国地域开发重大战略进行科学论证和咨询,为我国调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模式、支撑汶川灾后重建方案制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陆大道(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 促进了城市化政策调整 指导了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与重大区域规划工作的开展。   樊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构筑了区域发展均衡模型,主持了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京津冀区域规划研制、汶川灾后重建承载力评价工作。   金凤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提出了空间级联系统组织模式和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理论,主持了东北地区振兴的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刘毅、陈田、刘卫东、方创琳、刘彦随、张文忠、毛汉英、蔡建明、董锁成、甘国辉、徐勇、刘盛和、吴绍洪、李丽娟、王英杰、王传胜和刘慧。   3、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在小试技术和模试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完成了煤制乙二醇技术的百吨级中试和万吨级工业试验,成套技术于2009年3月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鉴定,技术世界首创,领先国际同类水平。成套技术包括:(1)氨氧化技术用于补充草酸酯合成中的氮氧化物气体。(2)高活性工业CO气体脱氢净化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3)高活性的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4)NO氧化酯化工艺技术。(5)消除排放气体NO污染的工艺技术。(6)高活性的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乙二醇产品各项理化指标符合GB4649-93优级品的标准。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陈贻盾(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主要专利发明人之一,负责制定了百吨级中试的试验方案、脱氢催化剂和合成草酸酯催化剂的研制和生产。   姚元根(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全面主持百吨级中试及万吨级工业试验的实施,确定试验方案并负责新型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技术鉴定工作。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王斌(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李国方(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兆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张叶飞(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周张锋(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吴晓金(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潘鹏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黄当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毛金明(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林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刘志刚(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覃业燕(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张辉平(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和石伟川(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神舟七号伴随卫星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颗伴随卫星,在神舟七号任务中圆满完成在轨试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1)突破对非合作目标接近与绕飞技术,成功实现对轨道舱伴随飞行,为我国未来空间交会对接、卫星编队和空间协同等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2)突破对空间目标跟踪观测技术,首次获取飞船在轨多角度全景图片和清晰视频,为在轨航天器故障诊断、天基目标监测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3)成功应用的GaAs高效太阳电池和Li+蓄电池实现了我国高效空间电源应用零的突破,高功能密度卫星、液氨推进等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研究成果达到同领域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已推广应用到多个在研航天型号,“是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取得的新跨越。”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朱振才(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技术负责人,负责提出神七伴星设计、研制和试验的总体方案。突破微小卫星在轨释放、对飞船照相观测和对空间目标接近与伴飞等关键技术。   周依林(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项目副总师,负责伴星总体技术方案和研制技术流程。设计测控通信方案、提出数传测控功能融合一体化设计。   沈学民(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SZ-7伴星系统指挥,负责伴星总体计划与技术流程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负责伴星各分系统技术与计划及质量管理工作,为保障伴星圆满完成任务起关键作用。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余金培、陈宏宇、曹彩霞、李东、李华旺、诸成、孙宁、张锐、付碧红、何涛、白雪柏、余勇、袁明、蒋桂忠、许美娟、李志勇和陈蕞。   5、可视化铸锻技术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面向核电、水电、造船、高铁等重大装备工程,对大型铸锻件等加工技术进行系统创新,开发了国际先进的X射线实时观察、计算机模拟与中试实验相结合的可视化铸锻技术,与骨干企业密切合作,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并在行业推广应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与创新:1. 突破三峡大型水轮机铸件制造技术瓶颈,并牵头制订三峡水轮机转轮铸件制造技术规范,实现700MW水轮机不锈钢铸件国产化 2. 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大型铸钢支承辊、百吨级空心钢锭、高速列车转向架铸件等铸锻件关键制造技术,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3. 可视化铸造技术在规模化铸件上应用,显著提高产品合格率和材料利用率,实现节能降耗。该研究集体突破了若干关键铸锻件受制于人的技术瓶颈,为重型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金属热加工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李殿中(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负责人。结合计算机模拟与X射线实时观测创建了可视化铸锻技术研发平台。开发大型轧辊等铸件的关键技术。   李依依(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提出了可视化铸造思想,倡导并促成可视化平台的建设。提出三峡水轮机组铸件国产化的整套技术规范。   陆善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将可视化铸锻技术应用到生产实际,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锻造工艺和高速列车转向架焊接工艺等多项关键技术。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柯伟、夏立军、康秀红、肖纳敏、孙明月、傅排先、王雪东、董文超、刘奎、李秀艳、罗兴宏、王培、桑宝光、张二林、胡小强、李世键和王春莲。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简介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2年设立,2003年首次颁奖,今年为第三次颁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不同于以往的科技成果奖,它的奖励对象、奖励标准、奖励周期和奖励形式都发生了变化。   (一)奖励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新的奖励制度要能够有效激励科学家个人的工作热情、求知欲望和创造潜能,而且还要奖励做出重大科技成果的优秀集体,鼓励和倡导科研团队协作攻关的精神   2、注重原创的原则:院的奖励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激励科技人员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世界第一的原创性科技成就 在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科技工作中,做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创新与集成系统和高技术产业化的科技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基础性、公益性科技活动中,做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贡献并产生显著社会效益的科技成就。   3、分类评价的原则:对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是以重大科学发现和重大技术发明及其影响等指标为主 高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主要以对国家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对国家GDP的增长贡献和经济或社会效益等指标进行评价 社会公益研究以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和社会效益影响等指标进行评价。因此,针对的不同的研究工作,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提升各类科技人员持续创新能力。   (二)奖励标准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主要奖励近5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完成个人或研究集体。   对于重大成果的认定,明确规定:“(一)在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发明 (二)在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或高技术产业化中,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或科学技术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显著社会效益 (三)在基础性、公益性科技活动中,做出重大贡献并创造显著社会效益”。   (三)奖励对象:做出重大成果的优秀个人和集体   奖励对象由评价科技成果转变为评价优秀个人和集体的主要科技贡献,这是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特点。   “个人”指在推荐期间为院属单位的聘任人员。对于同一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发明的成果,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一般只授予一个个人 但对于确属两个及两个以上项目组(可以分属不同院属单位)独立工作并形成同一成果,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最多可同时授予两个个人。   “集体”指由同一重大成果中突出贡献者和主要完成者组成的团队。突出贡献者和主要完成者应主要是院属单位的聘任人员,也可包括国(境)内院外单位人员。突出贡献者和主要完成者人数最多不超过20人,其中“突出贡献者”指在同一重大成果形成过程中提出主要学术思想、技术发明方案、技术实施路线和在实施过程中解决了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科技人员,最多不超过3人 “主要完成者”指在同一重大成果形成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做出可认定的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四)主要奖励优秀个人和集体的亮点工作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是对科技人员所做的重大科技创新亮点的评价,而不是对所做科技工作的积分式评价。坚持评价候选者的业绩应以近期“亮点”为主,充分肯定实施知识创新以来科技人员的重大科技贡献。   (五)开放式的评价机制   建立了开放式的推荐、评审的模式。体现四个方面:一是5名院内外具有研究员(教授)职称的同领域知名专家可以联名向院推荐院属单位的候选个人和集体 二是评委组成上,2005年院外科技专家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三是借鉴国家科技奖的评审方式,聘请国内外同行专家对候选者进行书面评价,作为评审工作的重要参考 四是评审结果在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六)坚持高标准、宁缺勿滥,每届奖励数量不超过10个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评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勿滥的原则。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为每2年推荐、评审一次,每届颁奖不超过10个个人或集体。
  • 2017年色谱终身成就奖揭晓
    p   近日,LCGC宣布Pat Sandra获得第十届LCGC终身成就奖。色谱终身成就奖是为一生致力于为色谱技术和应用做出贡献的专业人士而设立。 br/ /p p   Pat Sandra教授于1975年获得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学位,次年获评副教授,1988年被评为分离科学领域全职教授。1991 - 2000年和1998 - 2013年间任职荷兰艾芬德霍芬理工大学和斯泰伦博斯大学客座教授。 /p p   1986年,Pat Sandra教授在比利时创办了色谱研究所,围绕色谱、质谱和毛细管电泳开展研究和教育。目前,该研究所在比利时和法国拥有员工35人。2016年,Pat Sandra教授创办了anaRIC生物科技公司,主要为需要加快其生物制药药物开发过程的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提供量身定制的分析服务。 /p p   Sandra教授及其团队活跃在色谱多个领域,包括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教书电动色谱和毛细管电色谱,在样品前处理装置、高温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尤其是与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p p   Sandra教授将其研究技术应用于多个不同领域,包括天然产物研究、环境分析、食品分析、手性合成、药物分析和生命科学。1999年,Sandra教授利用其研究成果,为比利时政府提供了快速分析解决方案,以应对当年的二噁英事件。近期,Sandra教授主要开展生物药和生物仿制药的研究工作,开发了用于全表征单克隆抗体的分析方法。 /p p   截至目前,Sandra教授共著有550项科学出版物,拥有五项专利,受邀在科学会议上做过300多次讲座 1983年至2010年间,曾担任意大利里瓦德尔加达国际毛细管色谱国际专题研讨会的主席和组织者 获得过多项国际大奖,包括1989年“特威特奖”、1994年马丁金奖、1995年 GELay奖、2005年ACS色谱奖、2008年EAS色谱奖、2008年CASSS创新贡献分离科学奖,2009年约翰诺克斯奖,2010年LCGC欧洲联合分离技术杰出成就终身成就奖和2013年Csaba Horvath奖。 /p p br/ /p
  • 佑谱光学-拉曼终身成就奖
    前不久,第25届国际拉曼光谱学大会在巴西福塔雷萨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张树霖荣获了拉曼终身成就奖,这是给予长期为拉曼光谱学及其应用的深层发展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的最高奖。“从1985年开始,张树霖教授在纳米结构的拉曼光谱学研究方面作出了根本性的贡献,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综合性的纳米结构拉曼光谱学专著raman spectroscop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nanostructures,得到了全球的认可。”国际著名拉曼光谱学专家德国的wolfgang kiefer教授如是说。 获得拉曼光谱终身成就奖,张树霖说自己也没想到。拉曼光谱终身成就奖由国际拉曼光谱大会于2014年首次设立,采取首先由提名人推荐,然后由30位委员秘密投票,在会议闭幕式上当场宣布并颁奖。今年该奖项的三位候选人都实力强劲。其中一位巴西教授则是国际拉曼光谱大会的主席。“所以当时听到自己的名字,我也吃了一惊。当时脑中闪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奖被中国人拿到了。”张树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张树霖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拉曼光谱学研究与中国人有着很深厚的渊源,也是为数不多的由中国人持续作出历史性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研究领域。  拉曼光谱是一种散射光谱,是由印度科学家c.v.拉曼在1928年发现的,拉曼也由此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曼散射效应是光的散射现象中的一种特殊效应,光的频率在散射后会发生变化,频率的变化决定于散射物质的特性,因此,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拉曼光谱来探测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这种探测方法的分辨率很高,很细微的差别都能探测出来。比如,目前拉曼光谱成像是唯一能够把一个生物体的单个活细胞成像的方法。  拉曼光谱学的发展和应用分三个阶段。在1944年以前,拉曼光谱仪利用的是汞灯光源,探测对象只能是化学物质。这一阶段的拉曼光谱学研究的总结性工作是中国人做的,这个人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吴大猷。二战以后,拉曼光谱学领域没有什么进展,进入沉默阶段,直到1960年激光器的诞生。激光器作为拉曼光谱的光源,使得固体的拉曼光谱研究得以进行,拉曼光谱学领域的研究热度又开始上升。“固体拉曼光谱学研究需要有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就是中国物理学家黄昆在1952年出版的《晶格动力学理论》中打下的。”张树霖说,“第三个阶段是超晶格出现以来,固体拉曼光谱研究进入到纳米结构领域。我这次得奖主要是由于在纳米结构拉曼光谱学方面的研究,这说明在现阶段中国人也是做得非常好的。”  “底子很差”的北大学生  如今在国际拉曼光谱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张树霖,却坦言自己求学时期并不是“学霸”,反而是“底子很差”。  张树霖1964年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我在进北大之前的学历只是中等师范一年级,由于时代原因,后两年都没学就去参加工作了。能考上北大也是有点‘投机取巧’。”张树霖笑着说,“我工作时给一个小报写过社论《论又红又专》,结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恰好就是这个。那时候搞大炼钢铁,我想化学肯定要考大炼钢铁的化学反应,结果也猜对了。再加上当时对工作过的人有照顾,所以我就等于搭了扶梯爬墙进了北大。”  进入大学后,张树霖本以为能专心学习。结果由于以前有工作经历,第一年学校便让他去管理当时陆平校长直接关注的话剧队,白天有时没办法上课,晚上更是无法自习。第二年,由于当时北大要建设昌平校区,张树霖干脆被安排脱产去当基建组组长,带着一名教员和一名脱产学生,从调研、提设计要求到与工程师打交道都需要参与,整整一年时间不能学习。  张树霖记得很清楚,当时返回学校上课时,系里的意见是让他留一级,但他不愿意。“我要跟着原来的班级,这就必须把拉下的课自己补回来。”张树霖说,这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当时的外语是俄语,班级同学大多是中学就学了六年,但他一个字母都不会,往往只能熄灯后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背单词。代数和三角也基本没学,他就趁着暑假补课。后来,与他同路回家的同学还打趣说:“老张的代数和三角是在火车上学的。”就这样,到毕业时,张树霖一门补考的课都没有,顺利按时毕业。  大学毕业后,张树霖留校做一个国家重大项目的行政秘书。该项目的学术负责人黄昆知道张树霖想做研究,便把他当作自己的研究生一样进行指导,让张树霖看相关领域的英文书,一两个星期就听他汇报一次。可是不到一个学期,因为北大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来又有“文革”,张作霖的学习和工作又被打乱了,一直到“文革”结束后,他才开始得以安心做研究,直到现在。  “基础科学研究,不能吃苦是不行的”  1978年,各项研究工作渐渐开始重新启动,张树霖开始了拉曼光谱学的研究,那时用的激光拉曼光谱仪都是他自己组建的。  “‘文革’前我们曾经买过一台利用汞灯做光源的棱镜拉曼光谱仪,可因为‘文革’,这台仪器在仓库一躺就是10年,到1978年拿出来用的时候,它已经过时了,当时需要的是激光拉曼光谱仪。那时国家又没钱,怎么办呢?还好原来我参加过氦氖激光器的研制,我们就自己拼成了一台激光拉曼光谱仪。”张树霖说。  1985年起,张树霖开始集中于低维纳米结构的拉曼光谱学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低维材料超晶格的光谱特征谱一共有五种,其中有两种是最难得到的,很多年都没有成果,最后由张树霖团队研究出来。另外,研究人员根据纳米结构的性质,已经对纳米结构材料在理论上推出很多性质,但张树霖发现了其中8个与理论上的规律不一致的反常性质,并对其进行了解释。他的一系列研究使低维纳米材料的结构被了解得更加深入和正确。  2000年后,张树霖成为国际拉曼光谱学大会国际执委会终身委员和2002—2004年的主席。2004年,以他为首的“若干低维材料的拉曼光谱学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8年和2012年,张树霖先后出版了第一本中文和英文专著《拉曼光谱学与低维纳米半导体》和raman spectroscop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nanostructures。  基础研究的工作是辛苦而枯燥的,但自己的成果能打上中国的标签,这给了张树霖极大的动力。  1985年夏,张树霖曾赴美国伊利诺大学访问,在美国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要回国时,美国方面挽留张树霖,被他拒绝了。张树霖当时在美国一个月的工资有2000美元,在国内只有650元人民币。但是张树霖认为在美国做出的成果是美国的,不是中国的,于是他认为他必须要回来。他回国一年后,美国的教授还给他写信,问他要多少工资能回来,他还是立即拒绝了。  “没有国家,就没有个人。”张树霖说,“上世纪90年代,我去法国巴黎卢浮宫,说明书里还没有中文。2002年再去,已经有中文说明书了。我原来到意大利开国际会议,外国专家问我是不是日本人,几年后再去意大利,旅馆的工作人员看到我就用中文跟我说‘您好’。不是我张树霖变厉害了,是中国强大了。”  在美国访问时,张树霖每天早早就到办公室,工作到晚上很晚才离开,周末也是一样,就是想充分利用美国先进的仪器和材料多做些工作和多积累经验。他临回国前,一位合作的美国教授对他说:“树霖,从你身上,我知道了中国为什么发展那么快。”  这样的工作习惯,张树霖一直保持到现在。如今,已经80岁的张树霖仍然每天早上六点半左右起床,骑自行车去办公室上班,除了吃饭、午休和必要的体育活动时间都在工作,直到晚上十点半以后才睡觉,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没有周末,没有假期。只有在出差时,才找机会到处走走看看。张树霖说,“从事基础研究,目标必须是世界第一,努力做创新性工作。”因此 “基础科学研究,不吃苦是不行的。”
  • 张弥曼院士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p   11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来自中国、阿根廷、加拿大、南非和英国的五位优秀女科学家获得了2018年度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张弥曼因其在化石记录方面的开创性工作给全球带来了对水生脊椎动物如何适应陆地生活的洞见而获此殊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300" height=" 429" title=" timg (1).jpg"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429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13b16f93-10f9-4c2e-bf91-974f10cbc471.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科院院士 张弥曼( /strong strong 照片来自于网络 /strong strong ) /strong /p p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L’Oré al-UNESCO For Women In Science Awards)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莱雅集团于1998年设立,每年授予各大洲共5位为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旨在科学领域推动性别平等。该奖在基础科学和生命科学两个领域隔年交替评选,2018年度评选领域是生命科学。独立评审团由国际科学界10位知名人士组成,今年的评审团主席是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伊丽莎白· 布莱克本(Elizabeth H. Blackburn)。 /p p   张弥曼曾任古脊椎所第三、四任所长,是蜚声世界的古鱼类学家,她是英国林奈学会外籍会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于2011年和2015年分别荣获芝加哥大学、美国自然博物馆吉尔德研究生院荣誉博士学位,2016年获国际古脊椎动物学界最高奖-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张弥曼是继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方华(2003)、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叶玉如(2004)、香港大学教授任咏华(2011)、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谢毅(2015)后第五位获得该荣誉的中国女性科学家。她将于明年3月22日在巴黎获颁此奖,并庆祝该奖项设立20周年。 /p p /p
  • 俞汝勤院士荣获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
    仪器信息网讯 2015年6月23日,湖南长沙举办亚洲首次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mdash &mdash &ldquo 第十五届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rdquo (CAC2015),国际、国内近300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大会。在大会上,国际化学计量学科学委员会常任委员会主席Lutgarde Buydens 教授隆重颁发本届&ldquo 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rdquo (Chemometrics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湖南大学俞汝勤先生是唯一获奖者。Lutgarde Buydens 教授就俞汝勤先生的杰出贡献作详细介绍。   常任委员会主席Lutgarde Buydens为俞汝勤院士颁发&ldquo 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rdquo 奖章和证书   俞汝勤院士是中国化学计量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发展者。1959 年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化学系,上世纪60年代初来到湖南大学, 在70年代后期开始化学计量学方向研究。作为中国化学计量学的开创者之一,他和他的研究小组在上世纪80-90 年代就研究开发了新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包括系列稳健方法、系列多元校正方法以及基于形态学及混沌概念方法等 并出版了两本有关化学计量学专著:《现代分析化学的信息理论基础》(1987年)和《化学计量学导论》(1991年),作为国内早期的化学计量学书籍,在中国系统地介绍了化学计量学。1992年俞汝勤院士受国家教育部委托在湖南大学主办了高校青年教师化学计量学讲习班,主要培养化学计量学人才。他指导的逾80 位研究生中有四分之一从事化学计量学研究,一些优秀的学生已成为中国有关化学计量学方向学科带头人。由于他在化学传感器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对化学计量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俞汝勤教授在 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1 年,俞汝勤院士领导共同创建了我国高校分析化学领域第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于在复杂分析系统化学计量学多元分辨、高维校正等方面的重大贡献,他领衔的小组荣获2003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复杂体系成分分析及波谱结构解析的化学计量学研究"),这是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获得的化学计量学方向最高奖项。   1997 年,俞汝勤院士领导,在湖南张家界举办了中国第一届化学计量学国际会议,开创了中国化学计量学与国际同行广泛交流的新局面。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之初,他就开始了许多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机构包括:瑞士联邦工业大学(苏黎士,1985)、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鲍尔曼,1989)和爱达荷州立大学 (1989)、俄罗斯科学院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莫斯科,1991)等。1991年,他应邀在挪威卑尔根召开的第二届斯堪的那维亚化学计量学研讨会上作大会邀请报告&ldquo 化学计量学在中国&rdquo 。在 1993-94 年期间,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及国家标准机构主讲2期化学计量学讲习班。俞教授在新加坡组织了国际化学计量学研讨会。1997 年,在日本福冈召开的亚洲分析科学大会(Asianalysis)上,做"分析化学: 化学计量学最新发展趋势"大会邀请报告。   俞汝勤院士在国际化学计量学领域学术研究发展中做出了特别贡献,在促进中国与世界以及国际上化学计量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中做出了杰出贡献,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特授予其&ldquo 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rdquo !仪器信息网专题采访俞汝勤先生,畅谈分析化学与化学计量学、化学计量学在中国、化学计量学与中国分析仪器产业升级等话题(详见:化学的哥白尼革命&mdash &mdash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俞汝勤)。 第十五届国际化学计量学会议报道,请点击!   俞汝勤院士简介   195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化学系   1959-1962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   1962年至今在湖南大学任教   以化学生物传感器与化学计量学为研究方向。1981年任教授,1983年任博士生指导教师。1991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99年任湖南大学校长。现任《化学传感器》主编。曾任《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及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ldquo Analyst&rdquo 地区顾问编委。现任国际化学计量学学会期刊《Journal of Chemometrics》编辑及国际分析化学期刊《Analytica Chimica Acta》顾问编委。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三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光召科技奖与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   &ldquo Chemometrics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rdquo (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简介   第十二届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CAC XII 2010)开始设立&ldquo Chemometrics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rdquo ,该奖项由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科学委员会组织评选、颁发 ,以表彰为国际化学计量学做出特别贡献者。
  • 柴之芳院士荣获“环境化学终身成就奖”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11月18日,由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在武汉开幕。在大会首日的开幕式上,特别举行了颁奖仪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柴之芳院士荣获“环境化学终身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柴之芳院士颁奖合影(右二为柴之芳院士)柴之芳院士,1942年出生于上海,放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院士长期致力于核技术和核分析方法学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利用核技术研究金属组学、环境毒理学、纳米安全性。发现与生物灭绝事件有关的地质界限铱异常和异常铱的多种化学种态,丰富和发展了地外星球撞击理论;将中子活化分析引入环境科学领域,实现了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的微量元素化学种态研究。现从事放射医学、核能化学和纳米生物效应研究,负责和组织了多项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在 NATURE 及其子刊和 PNAS 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中文著作8本、英文5本。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国家级和部委级奖9项。2005年获国际放射分析化学和核化学领域的最高奖﹣ GEORGE VON HEVESY 奖。2019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 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 潘家铮获成就奖
    相关新闻:12位科学家获颁陈嘉庚科学奖及青年科学奖   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6月13日在北京揭晓并颁奖,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潘家铮院士获得本届光华工程“成就奖”,奖金100万元人民币。中国工程科技领域25位专家荣膺本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和“青年奖”。   13位专家获得“工程奖”,他们分别是: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张卫华 光电子技术专家马佳光 光学工程专家赵葆常 冶金技术专家李东英院士 催化化学与化工专家林民 石油地质与勘探专家胡见义院士 非能源矿产开发专家王运敏 岩石力学、岩土与水利水电专家葛修润院士 结构工程专家聂建国 环境工程专家刘鸿亮院士 卫星气象专家许健民院士 林产化学加工、生物质资源化学利用专家宋湛谦院士 医学免疫学专家曹雪涛院士。每人奖金15万元人民币。   “青年奖”则由12位青年专家分享,他们分别是:跨流域空气动力学计算与应用研究专家李志辉 电机与电器专家夏长亮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陈山枝 非线性电路与系统专家吕金虎 冶金与材料工程专家张福明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家张立群 电气工程专家汤广福 采矿工程专家张农 食品科学专家江正强 核技术环保应用专家吴明红 植物保护专家张友军 中药学专家黄璐琦。每人奖金10万元人民币。   中国工程院管理、承办的光华工程科技奖由境内外实业家、科学家等个人捐资设立,包含“成就奖”、“工程奖”和“青年奖”3个奖项,光华工程科技奖1996年首届颁奖,每两年评选颁奖一次,中国迄今已有174位工程科技专家获奖。 成就奖:潘家铮 水利水电工程专家 工程奖:张卫华 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 工程奖:马佳光 光电子技术专家 工程奖:赵葆常 光学工程专家 工程奖:李东英 冶金技术专家 工程奖:林民 催化化学与化工专家 工程奖:胡见义 石油地质与勘探专家 工程奖:王运敏 非能源矿产开发专家 工程奖:葛修润 岩石力学、岩土与水利水电工程专家 工程奖:聂建国 结构工程专家 工程奖:刘鸿亮 环境工程专家 工程奖:许健民 卫星气象专家 工程奖:宋湛谦 林产化学加工、生物质资源化学利用专家 工程奖:曹雪涛 医学免疫学专家 青年奖:李志辉 跨流域空气动力学计算与应用研究专家 青年奖:夏长亮 电机与电器专家 青年奖:陈山枝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 青年奖:吕金虎 非线性电路与系统专家 青年奖:张福明 冶金与材料工程专家 青年奖:张立群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家 青年奖:汤广福 电气工程专家 青年奖:张农 采矿工程专家 青年奖:江正强 食品科学专家 青年奖:吴明红 核技术环保应用专家 青年奖:张友军 植物保护专家 青年奖:黄璐琦 中药学专家
  • 贺福初院士荣获国际蛋白质组学成就奖
    第八届国际蛋白质组学大会于2009年9月26-30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利用国际蛋白质组学顶级专家云集的机会,首届“国际蛋白质组学高峰论坛”在此同期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知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这次论坛是国际蛋白质组学领域的一次高层次、高规格的盛会,被誉为“蛋白质组学的嘎纳节”。三位国际著名学者分别获得了此次会议颁发的“先锋奖”、“成就奖”和“金球奖”。其中,贺福初院士荣获“成就奖”,并应邀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系统介绍了他所领导的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及其重大进展。另外两名获奖者分别是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质谱中心的副主任,国际蛋白质组学顶级刊物《分子细胞蛋白质组学》主编Ralph Bradshaw教授(“金球奖”)和美国斯坦福大学遗传系主任Michael Snyder教授(“先锋奖”)。   本次大会主席、加拿大约克大学Michael Siu院士在介绍贺院士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的同时,高度评价了他在推动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及中国蛋白质组学发展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他提到,贺福初院士不仅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取得了系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同时在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亚太地区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和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中都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为国际蛋白质组学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国际权威期刊《蛋白质组研究》近期特地为他所领导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组织出版一期专刊,已经在线发表的10余篇文章、尤其是他所领导的中国核心团队发表的2篇纲领性文献引起与会代表的热议与好评。   我国科学家首获“国际蛋白质组学成就奖”   9月29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首届“国际蛋白质组学高峰论坛”暨第八届国际蛋白质组学大会上,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贺福初荣获“国际蛋白质组学成就奖”。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标志着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跻身世界前列。据了解,此次论坛是由3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知名学者参与的国际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最高级别的科学盛会,被誉为“蛋白质组学的嘎纳节”,“国际蛋白质组学成就奖”是此次论坛设立的三个最高奖项之一。   贺福初院士是由我国、我军自己培养成长起来的世界知名分子生物学家。2001年,他作为首席科学家,领衔了“973”重大研究项目“人类重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2002年又作为首席科学家领衔了“十五”重大专项“人类重大疾病及重要生理功能相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他在组织建立“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的同时,作为首席科学家首次在国际上领衔启动了人类第一个组织器官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成为我国有史以来在生命科学领域领导的第一项重大国际合作计划。7年来,贺福初带领科研团队不仅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同时在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亚太地区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和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为国际蛋白质组学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国际权威期刊《蛋白质组研究》刊发贺福初团队的文章高达10余篇。该期刊还将特地为他所领导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组织出版一期专刊。   “国际蛋白质组学成就奖”落户中国,充分证实中国蛋白质组学研究不仅得到了世界的承认和鼓励,同时也提升了中国科学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贺福初表示,中国蛋白质组学团队将继续科学发展,努力让蛋白质组学为世界的生物医学、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科技日报)
  • 万惠霖院士获中国催化成就奖
    11月29日,第十五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在广州开幕,会议颁发了第三届中国催化奖。国际催化协会理事会主席、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主任李灿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副校长章熙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广东省科协领导等出席大会开幕式。   厦门大学万惠霖院士获中国催化成就奖(冠名张大煜奖)、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申文杰研究员、厦门大学王野教授分获中国催化青年奖。“中国催化成就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是我国催化领域的最高学术奖励,奖励在催化科学和技术研究中突出的原始创新性或创造性成果、对中国催化科学的发展或对我国催化重大应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催化科学工作者。“中国催化青年奖”是奖励在催化科学和技术研究做出创造性成果、为催化科学和催化作用的发展做出突出成绩的中国青年催化科学工作者。   第十五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由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承办。催化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应用性非常强的工程科学,其在石油化工及基础化学品的合成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结合当今催化学科的发展趋势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低碳经济中的催化科学与技术”。会议为期5天,来自全国200余个高等院校与研究院所的参会代表共计1500多人会聚羊城,听取由国际催化协会前任主席、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主编Johannes Lercher教授,赵东元、何鸣元院士等主讲的4个大会报告,以及32个主题报告,220余个邀请口头报告和口头报告,同时,会议尚有1400余篇墙报展出。
  • Osmo Suovaniemi荣获Konsta终身成就奖
    百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Osmo Suovaniemi作为一名发明家因为优异的成果获得获得Konsta终身成就奖。   劳动部长Anni Sinnemä ki于世界知识产权日2010年4月26日星期一颁布Konsta终身成就奖。百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Osmo Suovaniemi作为一名杰出贡献的发明家被授予Konsta 终身成就奖。   Konsta是芬兰发明家协会的支持和重要奖项。目的的为了突出和奖励那些帮助发明者成功或是改善芬兰的经营环境更有利于发明者的个人或是组织。   该奖项的委员会认为Suovaniemi 是一位天生的多才多艺发明家和创业家。专利大王的头衔在芬兰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Suovaniemi具有创新精神、不屈不饶的毅力和积极的态度让他成为一个杰出的发明家。
  • 2011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开始推荐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相关消息,2011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现已开始推荐,有关事宜如下:   一、推荐标准   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应严格按标准推荐院属单位在近5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个人或集体。   “个人”指在推荐期间为院属单位的聘任人员。对于同一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发明的成果,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一般只授予1个个人,但对于确属两个及以上项目组(可以分属不同院属单位)独立工作并形成同一成果,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最多可同时授予两个个人,否则作为集体授奖。   “集体”指由同一重大成果中突出贡献者和主要完成者组成的团队。突出贡献者和主要完成者应主要是院属单位的聘任人员,也可包括国(境)内院外单位人员。突出贡献者和主要完成者人数最多不超过20人,其中“突出贡献者”指在同一重大成果形成过程中提出主要学术思想、技术发明方案、技术实施路线和在实施过程中解决了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科技人员,最多不超过3人 “主要完成者”指在同一重大成果形成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做出可认定的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被推荐个人或集体应做出符合下列标准之一的重大成果:   (一)在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发明   (二)在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或高技术产业化中,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或科学技术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显著社会效益   (三)在基础性、公益性科技活动中,做出重大贡献并创造显著社会效益。   二、推荐数量   院直属单位可推荐1名候选个人或1个候选集体。5名及以上具有研究员(教授)职称的同领域知名专家可联名推荐1名候选个人或1个候选集体。   三、材料报送   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应填写《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推荐书》(以下简称推荐书),并于2011年3月31日前将纸质推荐书一式15份(其中1份须加盖推荐单位公章或推荐专家亲笔签字,其余14份可复印)、电子版文件(WORD格式)等送交相应专业评审组。暂不需要提供附件材料。   专业评审组挂靠部门:   1. 院基础科学局(综合规划处)(院机关339房间,联系人:杨辉,电话:68597339):评审范围为数学、物理(含核物理)、核科学技术、化学、纳米科技、天文学和空间科学、力学、大科学工程等。   2.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综合规划处)(院机关518房间,联系人:陈浩,电话:68597518):评审范围为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与医药、农业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等。   3. 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综合规划处)(院机关521房间,联系人:沈伟,电话:68597580):评审范围为地球科学、农业项目、国土资源与利用、遥感、大气海洋、生态环境等。   4. 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综合规划处)(院机关218房间,联系人:闫杰、江丽霞,010-68597216、68526693):评审范围为信息科技、先进制造、材料科学、化工过程、先进能源、工程科学、交通、空间技术、光电科学、专用项目等。专用项目的候选个人(或集体)材料,须按有关规定报送,电子文件以光盘形式报送,不得通过网络传送。   推荐书电子文件(WORD格式文件)可从中国科学院主页(http://www.cas.ac.cn)“通知公告”栏下载。   联 系 人:吕连清、甘泉   电   话:010—68597360/40   传   真:010—68597311   电子信箱:lqlv@cashq.ac.cn   原文请见:关于推荐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通知
  • 中科院院士李灿获“中国光谱成就奖”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以“庆祝中国光谱40年,构建中国光谱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二十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2018年光谱年会近日至22日在青岛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凭借其过去近30年间在催化原位红外、紫外共振拉曼、手性拉曼光谱,以及光电催化的光电成像光谱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获得中国光谱学会颁发的“中国光谱成就奖”,并受邀在开幕式上做了大会报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本次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中国化学会及中国光学学会光谱专业委员会主办,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承办,所长刘中民代表承办单位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为庆祝光谱会议四十年,学会设立了“中国光谱成就奖”等奖项,以表彰为我国光谱学研究和光谱技术发展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会议学术内容涵盖了红外、拉曼、荧光、超快、非线性光谱等光谱前沿领域,还同时举行了国内外光谱仪器展览和光谱新技术交流。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紫外拉曼光谱仪和短波长手性拉曼仪首次亮相会议商展,受到与会者好评。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fe9552a6-7fb2-49f0-a909-64cc08380a73.jpg" title=" 20181030102921201.jpg" alt=" 20181030102921201.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会议现场 br/ /p
  • 施一公获“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由国家科技部批准的“谈家桢生命科学奖”12月20日上午在沪举行第三届颁奖仪式。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贺林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刘廷析等10名教授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上越来越多疑难病症的出现,使得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治疗手段日益得到重视与关注。生命科学已被实践证明成为研制和攻克一些疑难疾病的有效切入点。此次评选共向国内100余家高校和科研单位发出提名推荐,共收到推荐信70余封,其中包括七名院士和50位青年学者申报。经严格评选,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和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贺林,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施一公院长是细胞凋亡领域及TGF-β信号转导领域国际公认的学术权威,使得我国在细胞凋亡的结构生物学和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水平跻身国际前列。贺林院士长期以来在精神疾病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近年来,他对导致A-1型短指(趾)症的IHH基因的一系列研究,成为由中国人在中国国土上完整完成的一项世界公认的国际水平工作,揭开了备受世人关注的遗传界百年之谜,对遗传生物学界影响广泛。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的10位专家也是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学者,包括致力于发育和血液系统疾病研究的刘廷析,利用蛋白质晶体学手段研究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江涛,长期从事脂肪细胞发育分化以及肥胖发生基础及应用方面研究工作的汤其群等10位专家。   据悉,“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的设立,旨在促进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该奖的设立由联合基因斥资1000万元,每年奖励100万元,倡导和激励生命科学领域的佼佼者。与会有关专家还建议,希望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办成一个国际化的奖项,加强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里的交流和协作,大力推进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研究以及产业化进程。
  • FEI创始人获Pittcon 2014 成就奖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化学成就基金会宣布(CHF,The Chemical Heritage Foundation)将&ldquo Pittcon 2014成就奖&rdquo 授予FEI公司联合创始人,前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及首席科学家Lynwood Swanson。Lynwood Swanson将出席3月2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Pittcon会议,并领奖。   该奖项由Pittcon与CHF联合颁出,于2002年首次颁发,主要表彰那些优秀的个人,他们的创业生涯塑造了科学仪器行业,取得了非凡成就,促进公众对于现代仪器科学的认识,突显了分析化学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Lynwood Swanson 1934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利亚,于1973年创立FEI公司。Lynwood Swanson开创了用于电子显微镜的先进电子束和离子束源和聚焦离子束仪器。在20世纪90年代,FEI成为用于半导体行业的聚焦离子束仪的主要制造商。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Lynwood Swanson将FEI与飞利浦电子显微镜部门合并。本世纪初,FEI成为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领先制造生产商。   Lynwood Swanson于1998年卸任FEI首席执行官之职,于2002年辞去FEI董事长之职。   此前,布鲁克、岛津、热电(现赛默飞)、Sigma-Aldrich、Bio-rad、Horiba等公司的创始人也获得过该奖项(历届获奖人名录)。(编撰:杨娟)
  • 任咏华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刚刚在法国荣获第13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亚太区获奖者、香港大学化学与能源系讲座教授任詠华4月8日来到北京,受到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赵东花,中国科协常委、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长方茂田、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等领导的接见。与会各方就中国科学界的发展现状和中国女性科技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了畅谈。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向任詠华教授致欢迎辞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这是对全球范围内的化学成就及化学对人类贡献的庆祝。第13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获得者,来自中国香港大学的教授任詠华便是在化学领取得突出成就的女科学家。她因在发光材料和太阳能转化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获得国际科学界的一致认可。   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兰珍珍致辞并介绍项目背景   任詠华拥有香港大学博士学位、曾于38岁时就获得中国科学院最年轻院士的头衔。在追逐自己化学梦想的过程中,任教授一直坚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认为,地球正面临百年一遇的能源危机,研发出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是当务之急 。因此,在过去多年的科研道路上,任教授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名为有机金属化合物这一类用途广泛的光敏材料上。依托核心的金属类型和周围有机分子的性质,光敏材料能以各种不同的波长和效率吸光和发光,她的研究发现了具有独特的光吸收性能的几种物质,可能有助于太阳能的收集和储存。接见仪式上,任詠华教授向在座的领导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分享了巴黎的获奖感受。    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_ 2011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获奖者任詠华教授发表演讲   让更多中国科学家的面孔出现在世界舞台,树立中国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权威和地位一直是中国科学界的努力方向。中国科学院院长、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2009/2010国际评审委员会成员、国际知名化学家白春礼教授在接见仪式上表示:“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 计划很有意义,这个项目可以鼓励更多女性持续开展科研工作,并向广大普通民众展示她们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及价值。今年,任詠华教授能够获此殊荣,显示了中国化学界在世界科学领域的地位。我也是从事化学研究的,化学其实在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将继续为人类解决各种挑战。希望在未来,看到更多中国科学家在世界科学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证明中国的科技实力。”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先生,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长方茂田先生,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先生与任詠华教授合影留念   任詠华教授与出席接见仪式的各级领导嘉宾合影留念   自1998年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以来,欧莱雅一直持续关注那些从事基础研究的女科学家,并给予她们资助和支持。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表示:“102年前,欧莱雅由一位化学家创立,从一只染发剂开始发展成为现在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因此,欧莱雅始终把创新与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这也是欧莱雅选择持续支持‘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的初衷。自2004年,欧莱雅将‘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引入中国,并与全国妇联、中国科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启动‘中国青年女科学奖’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地位和价值得到了更加全面的认可,中国在世界科学领域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任詠华教授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接见仪式的最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委会的领导也都纷纷向任詠华教授表示祝贺,并希望在未来,可以看到更多像任教授一样的女性科研工作者走上世界舞台。   接见仪式结束后,任教授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各主办方领导一同走进北京大学,共同启动了“女科学家校园行”活动。
  • 两院士获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
    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日前宣布,将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以表彰他们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研究中取得的原创性成果及开发的全新疗法。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曾被认为是最为凶险、病程发展迅速的白血病之一。但王陈两位科学家将传统中药的砷剂与西药结合起来用于治疗,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五年无病生存率”从大约25%跃升至95%,如今这种联合疗法已成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标准疗法。   本届奖项遴选委员会联合主席、美国福克斯蔡斯癌症治疗中心科学家贝亚特丽斯明茨说,两位科学家“完全改变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医疗状况,他们联手取得的成果已经并将在未来继续拯救千千万万患者的生命”。   王振义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是中国著名血栓和止血专家。陈竺曾经是王振义的学生,目前为中国卫生部部长。   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成立于1973年,是美国最大的癌症研究公益机构。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由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设立,用以奖励在癌症研究中作出非凡贡献的开创型科学家及其杰出科研成果,获奖者将得到2.5万美元奖金。本年度的颁奖典礼将于3月6日在纽约举行。
  • 江桂斌院士和陶澍院士获环境科学与技术杰出成就奖
    ES&T与ES&T Letters近日公布,将首个“环境科学与技术杰出成就奖”(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Award)授予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江桂斌院士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陶澍院士。让我们对两位老师表示热烈祝贺!    首届环境科学与技术领域杰出成就奖将焦点投向亚太地区,该地区环境变化明显,创新机会巨大,加强合作的价值很突出。亚太地区拥有超过44亿人口,该地区在环境和健康领域面临的挑战凸显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un.org)的意义之重大。两位获奖者均是从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与大气污染等与人类切身相关的课题的杰出学者。这些致力于环境改善的有志之士通过科学研究、领导力和服务方面的锐意革新,推动了新政策的制定及在国内、地区和国际层面的实施。获奖人介绍江桂斌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获奖理由:通过基础研究及其转化、引领与服务,促进了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它新型污染物的了解与管理。  江桂斌院士是中国著名的环境化学家之一,是全球范围内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新型污染物的研究带头人。他在新型化学污染物方面的研究为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做出了重大而长期的贡献。他对新型污染物的相关发现已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纳入关于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文件。他的发现在进入公共领域和政治领域后,引起了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对在中国形成关于优先考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重要性的公众舆论起到了促进作用。江教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识别方法十分新颖,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他还发现了一种通过甲基碘将汞甲基化的新途径,对安全使用甲基碘这一环保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他还识别了纳米银在环境中的转化过程期间,银的同位素分馏效应,对于推进源解析,基本了解工程纳米粒子和大气颗粒物的环境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江教授的创新成果之一是成组毒理学分析仪,该分析仪既是化学品风险评估的有力工具,也是环境样品、食品和药物中靶向和非靶向毒物高通量筛选的有力工具。他还开发了将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相结合的分析仪器,并已售出超过900台。他所开发的汞分析法已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和有机汞的测定》中被采用。陶澍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获奖理由:通过基础研究及其转化、引领与服务,促进了对室内和大气污染的了解,推动了空气质量的改善。  通过多年的创新研究,陶澍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编制了一套高分辨率多污染源与污染物排放清单,涵盖了一次颗粒物、炭黑、有毒多环芳烃等环境污染物。该清单采用的数据均为他与团队在实地调查和开发编制排放清单新方法的过程中所采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评估煤与生物质燃料等家用固体燃料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清洁炉灶和燃料干预的影响,以及与人口迁移及城市化相关的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陶教授与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实地入户调查和测量。研究表明,家用固体燃料所造成的能源消耗、空气污染物排放、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以及与之相关的过早死亡,均较其它污染源更为严重。室内炉灶中固体燃料的低效燃烧造成了严重的室内污染,需要通过国家空气污染治理和人体健康保护工作才能得到妥善解决。这些研究或直接、或间接地在国家政策和行动中得到体现和采用。例如,凭借陶教授的奔走呼吁,在中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家用固体燃料调查首次被纳入全国普查,现已成为中国用以评估清洁供暖政策的核心内容。全国普查及据此制定的政策一方面解决了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区分了各地的清洁供暖目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也据此作出修订,反映出不同室内燃烧源对室内污染物垂直分布的影响,并考虑到了不同人群的暴露差异。陶教授还进一步调查了空气质量对社会经济状况不均衡对个人的影响。  关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杰出成就奖  该奖项旨在表彰在ES&T、ES&T Letters和美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分会所属领域通过个人研究与服务做出突出贡献,身体力行改善人类健康和/或环境的锐意革新者。我们认为这些改善应当是多元化的,其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获得政府采纳,推动公共政策革新,及/或开发得到行业和/或研究人员广泛采用的设备或处理系统。该奖获奖者应至少在ES&T和/或ES&T Letters上发表过部分关键研究成果。鉴于从研究到采用涉及的时滞较长,获奖者很可能是研究领域拥有一定资历的成员或知名度较高的带头人。但在获奖者的年龄和职业阶段方面不设限制。
  • 12位医学专家获中国显微外科终身成就奖
    10月16日,在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中伟等12位专家获得中国显微外科终身成就奖。   其中,6位已故的专家分别为第二军医大学屠开元、第四军医大学陆裕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中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杨东岳、解放军总医院朱盛修和沈阳军区总医院杨果凡;另外6位专家分别是上海市第九医院张涤生、南方医科大学钟世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顾玉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家恺、解放军第89医院王成琪和上海市第六医院于仲嘉。同时,还有30位专家获中国显微外科杰出贡献奖。
  • 匹兹堡成就奖:Christy L. Haynes
    匹兹堡成就奖获得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Christy L. Haynes   Christy L. Haynes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一名化学系副教授,负责指导一个包括10名博士生和9名硕士生的团队。她在美国西北大学 Richard Van Duyne教授指导下,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北卡罗莱纳大学的R. Mark Wightman教授指导下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自从2005年来到明尼苏达,她的研究小组一直致力于突破跨学科领域探索的研究工具的限制,如纳米粒子的毒性和炎症。自独立开展研究工作以来,Haynes教授已经参与撰写了超过35篇经同行评议的手稿并获得了多个荣誉奖项。
  • 分析化学家荣获“有机地球化学终身成就奖”
    10月19日,从山东省青岛市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传来喜讯,长江大学地环学院王培荣教授荣获“有机地球化学终身成就奖”。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铁冠教授为王培荣致颁奖词,高度赞扬他在多环芳烃、轻烃和非烃的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引领性的创新性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  王铁冠院士在颁奖词中对王培荣教授的科研成就从两个大的方面予以了概括。  第一,王培荣教授从1970年起从事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科研,是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界在岗位上持续从事有机地球化学第一线实验研究工作时间最长的地球化学家。1984年国内引进亚洲第一台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数据系统(GC/MS/MS,又称“串联质谱”),他作为这台大型仪器实验室的负责人,多年保持仪器连续满负荷运转,完成大量国内样品的生物标志物分析,不仅有力地支持了“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相关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有机地球化学科研工作,而且以大量的实际分析数据为基础,1993年他在国内首创了第一套电子版石油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库,命名为《JH-生物标志物谱库》,并编写了生物标志物培训教材,正式出版了国内第1部《生物标志物质量色谱图集》工具书,并在北京、胜利油田和新疆油田,为石油系统举办推广生物标志物的培训班,这项工作成果荣获199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十大科技成果,并荣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二、王培荣教授对多环芳烃、轻烃和非烃的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作了大量引领性的创新性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一是对于轻烃的分析与应用。1983年他在国内率先引进、开展罐装岩屑顶部空间C1-C7轻烃分析方法与地质应用的研究,并在南海西部公司推广应用。1984年获石油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以来,他总共设计、建成四个版本的烃源岩吸附烃分离装置以及C1-C12轻烃化合物定性鉴定软件,最近又初步实现了该装置与气相色谱仪或色谱-质谱仪的联机分析;除了一系列轻烃研究论文外,2011年他撰写、出版了《烃源岩与原油中轻馏分烃测定及其地球化学应用》一书。二是对于多环芳烃的分析研究。早在1986年王培荣教授在第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对15个系列105个多环芳烃化合物的色谱-质谱分析鉴定的论文和相应的保留指数,1993年相关成果收录于他的《生物标志物质量色谱图集》一书中。三是对于非烃的研究。王培荣教授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中,完成大量国内样品中非烃类化合物色质分析工作。于2002年撰写、出版了《非烃地球化学和应用》一书,是研究非烃生物标志物重要的工具书。上述有关轻烃、多环芳烃、非烃的地球化学论著,均属国内第一部或唯一的一部专著。  据介绍,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前14届共评选出三位终身成就奖,王培荣教授此次获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四位有机地球化学家。
  • LCGC颁2014色谱终身成就奖及新兴领袖奖
    LCGC奖项设立的目的是表彰在色谱分析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到2014年已经是第七届了。2014年色谱分析终身成就奖授予Fred E. Regnier,2014年色谱分析的新兴领袖奖授予André de Villiers。   以下表格是过去七年中的获奖者名单: Fred E. Regnier   Fred E. Regnier不仅对产品开发感兴趣,他也关注学生的发展。从事教育行业40多年, Fred E. Regnier指导了80多名研究生和30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Gerstel 公司北美洲的技术发展主任Edward Pfannkoch强调了Fred E. Regnier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他说,&ldquo 很容易列举出Fred E. Regnier的贡献,如他在生物分析用液相填料&mdash &mdash 粗孔硅胶涂层方面的基础研究,不过,我觉得他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培训,指导了一批目前致力于分离科学相关领域工作的一代学生,并为他们树立了好的榜样。&rdquo André de Villiers   André de Villiers的研究方向:使用当前最先进的技术LC、GC,以及和MS的联用对复杂混合物进行化学表征的基础研究,并应用这些方法对天然产物进行分析。他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50篇论文,论文被引用次数达925次,对于这样一个年轻的科学家开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 拉曼终身成就奖得主张树霖:做基础研究须下苦功
    前不久,第25届国际拉曼光谱学大会在巴西福塔雷萨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张树霖荣获了拉曼终身成就奖,这是给予长期为拉曼光谱学及其应用的深层发展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的最高奖。“从1985年开始,张树霖教授在纳米结构的拉曼光谱学研究方面作出了根本性的贡献,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综合性的纳米结构拉曼光谱学专著Raman Spectroscop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Nanostructures,得到了全球的认可。”国际著名拉曼光谱学专家德国的Wolfgang Kiefer教授如是说。  (相关新闻:北京大学张树霖教授荣获国际拉曼光谱大会(ICORS2016)拉曼光谱终身成就奖 )  “这个奖被中国人拿到了”  获得拉曼光谱终身成就奖,张树霖说自己也没想到。  拉曼光谱终身成就奖由国际拉曼光谱大会于2014年首次设立,采取首先由提名人推荐,然后由30位委员秘密投票,在会议闭幕式上当场宣布并颁奖。今年该奖项的三位候选人都实力强劲。其中一位巴西教授则是国际拉曼光谱大会的主席。“所以当时听到自己的名字,我也吃了一惊。当时脑中闪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奖被中国人拿到了。”张树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张树霖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拉曼光谱学研究与中国人有着很深厚的渊源,也是为数不多的由中国人持续作出历史性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研究领域。  拉曼光谱是一种散射光谱,是由印度科学家C.V.拉曼在1928年发现的,拉曼也由此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曼散射效应是光的散射现象中的一种特殊效应,光的频率在散射后会发生变化,频率的变化决定于散射物质的特性,因此,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拉曼光谱来探测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这种探测方法的分辨率很高,很细微的差别都能探测出来。比如,目前拉曼光谱成像是唯一能够把一个生物体的单个活细胞成像的方法。  拉曼光谱学的发展和应用分三个阶段。在1944年以前,拉曼光谱仪利用的是汞灯光源,探测对象只能是化学物质。这一阶段的拉曼光谱学研究的总结性工作是中国人做的,这个人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吴大猷。二战以后,拉曼光谱学领域没有什么进展,进入沉默阶段,直到1960年激光器的诞生。激光器作为拉曼光谱的光源,使得固体的拉曼光谱研究得以进行,拉曼光谱学领域的研究热度又开始上升。“固体拉曼光谱学研究需要有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就是中国物理学家黄昆在1952年出版的《晶格动力学理论》中打下的。”张树霖说,“第三个阶段是超晶格出现以来,固体拉曼光谱研究进入到纳米结构领域。我这次得奖主要是由于在纳米结构拉曼光谱学方面的研究,这说明在现阶段中国人也是做得非常好的。”  “底子很差”的北大学生  如今在国际拉曼光谱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张树霖,却坦言自己求学时期并不是“学霸”,反而是“底子很差”。  张树霖1964年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我在进北大之前的学历只是中等师范一年级,由于时代原因,后两年都没学就去参加工作了。能考上北大也是有点‘投机取巧’。”张树霖笑着说,“我工作时给一个小报写过社论《论又红又专》,结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恰好就是这个。那时候搞大炼钢铁,我想化学肯定要考大炼钢铁的化学反应,结果也猜对了。再加上当时对工作过的人有照顾,所以我就等于搭了扶梯爬墙进了北大。”  进入大学后,张树霖本以为能专心学习。结果由于以前有工作经历,第一年学校便让他去管理当时陆平校长直接关注的话剧队,白天有时没办法上课,晚上更是无法自习。第二年,由于当时北大要建设昌平校区,张树霖干脆被安排脱产去当基建组组长,带着一名教员和一名脱产学生,从调研、提设计要求到与工程师打交道都需要参与,整整一年时间不能学习。  张树霖记得很清楚,当时返回学校上课时,系里的意见是让他留一级,但他不愿意。“我要跟着原来的班级,这就必须把拉下的课自己补回来。”张树霖说,这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当时的外语是俄语,班级同学大多是中学就学了六年,但他一个字母都不会,往往只能熄灯后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背单词。代数和三角也基本没学,他就趁着暑假补课。后来,与他同路回家的同学还打趣说:“老张的代数和三角是在火车上学的。”就这样,到毕业时,张树霖一门补考的课都没有,顺利按时毕业。  大学毕业后,张树霖留校做一个国家重大项目的行政秘书。该项目的学术负责人黄昆知道张树霖想做研究,便把他当作自己的研究生一样进行指导,让张树霖看相关领域的英文书,一两个星期就听他汇报一次。可是不到一个学期,因为北大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来又有“文革”,张作霖的学习和工作又被打乱了,一直到“文革”结束后,他才开始得以安心做研究,直到现在。  “基础科学研究,不能吃苦是不行的”  1978年,各项研究工作渐渐开始重新启动,张树霖开始了拉曼光谱学的研究,那时用的激光拉曼光谱仪都是他自己组建的。  “‘文革’前我们曾经买过一台利用汞灯做光源的棱镜拉曼光谱仪,可因为‘文革’,这台仪器在仓库一躺就是10年,到1978年拿出来用的时候,它已经过时了,当时需要的是激光拉曼光谱仪。那时国家又没钱,怎么办呢?还好原来我参加过氦氖激光器的研制,我们就自己拼成了一台激光拉曼光谱仪。”张树霖说。  1985年起,张树霖开始集中于低维纳米结构的拉曼光谱学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低维材料超晶格的光谱特征谱一共有五种,其中有两种是最难得到的,很多年都没有成果,最后由张树霖团队研究出来。另外,研究人员根据纳米结构的性质,已经对纳米结构材料在理论上推出很多性质,但张树霖发现了其中8个与理论上的规律不一致的反常性质,并对其进行了解释。他的一系列研究使低维纳米材料的结构被了解得更加深入和正确。  2000年后,张树霖成为国际拉曼光谱学大会国际执委会终身委员和2002—2004年的主席。2004年,以他为首的“若干低维材料的拉曼光谱学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8年和2012年,张树霖先后出版了第一本中文和英文专著《拉曼光谱学与低维纳米半导体》和Raman Spectroscop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Nanostructures。  基础研究的工作是辛苦而枯燥的,但自己的成果能打上中国的标签,这给了张树霖极大的动力。  1985年夏,张树霖曾赴美国伊利诺大学访问,在美国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要回国时,美国方面挽留张树霖,被他拒绝了。张树霖当时在美国一个月的工资有2000美元,在国内只有650元人民币。但是张树霖认为在美国做出的成果是美国的,不是中国的,于是他认为他必须要回来。他回国一年后,美国的教授还给他写信,问他要多少工资能回来,他还是立即拒绝了。  “没有国家,就没有个人。”张树霖说,“上世纪90年代,我去法国巴黎卢浮宫,说明书里还没有中文。2002年再去,已经有中文说明书了。我原来到意大利开国际会议,外国专家问我是不是日本人,几年后再去意大利,旅馆的工作人员看到我就用中文跟我说‘您好’。不是我张树霖变厉害了,是中国强大了。”  在美国访问时,张树霖每天早早就到办公室,工作到晚上很晚才离开,周末也是一样,就是想充分利用美国先进的仪器和材料多做些工作和多积累经验。他临回国前,一位合作的美国教授对他说:“树霖,从你身上,我知道了中国为什么发展那么快。”  这样的工作习惯,张树霖一直保持到现在。如今,已经80岁的张树霖仍然每天早上六点半左右起床,骑自行车去办公室上班,除了吃饭、午休和必要的体育活动时间都在工作,直到晚上十点半以后才睡觉,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没有周末,没有假期。只有在出差时,才找机会到处走走看看。张树霖说,“从事基础研究,目标必须是世界第一,努力做创新性工作。”因此 “基础科学研究,不吃苦是不行的。”
  • 祝贺!中国科学院院士田中群获“拉曼终身成就奖”
    7月27日至8月2日,第28届国际拉曼光谱学大会(XXVIII ICORS) 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会上颁发“拉曼终身成就奖(Raman Lifetime Award)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田中群教授获此殊荣。拉曼终身成就奖由国际拉曼光谱学大会于2014年设立,每两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在拉曼光谱学及其应用研究做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是国际拉曼光谱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厦门大学 田中群院士田中群院士是国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带领研究团队在过渡金属表面增强拉曼光谱(TM-SERS)、壳层隔离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法(SHINERS)开展了引领性的研究,并拓展了他们在电化学、催化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取得一系列高显示度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尤其是他领导的团队创造性地提出壳层隔离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法概念,成为拉曼光谱领域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从实验和理论上,田中群院士深入研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及其应用,更新了几十年来表面科学界和光谱学界普遍认为仅有金、银、铜等极少数金属具有SERS效应的传统观点;建立了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INERS)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SERS基底材料和表面形貌普适性差的瓶颈问题,并应用于各类材料和单晶电极体系;系统发展电化学拉曼光谱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方法和建立有关联用技术。除了在拉曼光谱领域取得卓越学术成就,田中群院士还两度担任国际拉曼光谱大会的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亚洲光谱会议的国际指导委员会终身委员。他曾任我国最大的拉曼光谱学术组织——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主任(2001-2005)等职务,多次以会议主席身份举办国际拉曼光谱学大会卫星会议、亚洲光谱会议、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国际研讨会、全国光散射会议等学术会议,为增强我国科学家在拉曼光谱领域的话语权和增进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 喜讯!江桂斌院士、陶澍院士荣获2021年ES&T杰出成就奖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2021年ES&T杰出成就奖(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Award)公布。中国环境领域两位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陶澍院士入选。该奖项是由ES&T、ES&T Letters和ACS ENVR联合设立,以表彰那些在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首届ES&T杰出成就奖聚焦于亚太地区,虽然该地区拥有44亿人口,环境和健康挑战极为突出,然而近年来亚太地区环境改变世人共睹、创新机会影响深远、各方合作也被不断加强。江桂斌院士江桂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专委会副主任。曾任国家973顾问组成员,国家纳米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现担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资环学院院长,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领域涉及化学污染物与纳米材料的分析表征与示踪方法、形态与环境行为、分子毒理学与健康效应,以及环境分析仪器研制等。在国际上较早开展了有机金属化合物形态分析、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环境行为、新型有机污染物筛选与识别、纳米材料环境应用及其毒理效应等研究。现为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B 类)“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暴露与健康危害机制”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 “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专家组组长和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分析系统”负责人。在国际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750篇,出版中英文专著15部,主编POPs系列专著16部。在国内外学术会议、著名高校和研究所作大会报告或邀请报告650余次。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长江学者成就奖、安捷伦全球“思想领袖奖”和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陶澍院士陶澍,中国科学院院士、环境地理学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环境毒理与化学学会亚太分会主席。陶澍主要研究微量有毒污染物排放、行为、归趋和效应等区域尺度环境过程;建立了中国高分辨多环芳烃排放和全球多环芳烃排放清单;证明了同分异构多环芳烃在迁移过程中的分异;建立了多介质源解析方法;在污染物区域环境归趋研究中,建立了具有空间分辨率的多介质模型、阐明了决定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异的主要机理、建立多环芳烃从产生、迁移、暴露到健康危害的系统模拟方法、揭示了有机氯农药摄入量与人体组织残留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多环芳烃呼吸暴露对中国人群的健康危害,将基因易感性等参数的变异特征引入风险模型,定量阐明了健康风险的变异和不确定性。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百余篇,其中包括ES&T论文18篇。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973课题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 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开幕 俞汝勤、陈洪渊两位院士获终身成就奖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9年8月16日,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14th SCCS)于山西大同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化学传感器专家组(专业委员会)主办,大同大学承办,山西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和江苏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单位出席并作大会报道 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兰力科化学电子高技术有限公司为大会赞助单位。作为中国化学生物传感技术领域的学术盛会,14th SCCS以“创新时代的化学生物传感技术,旨在促进本领域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交流”为主题,为我国化学生物传感技术领域的科技人员和研究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和机会,吸引了业界600多位代表参加,相比上一届增长33%,参会人数再创新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25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46c9c350-e9f8-41ba-ac8c-87785d66d844.jpg" title=" 冯锋.jpg" alt=" 冯锋.jpg" width=" 400" vspace=" 0" height=" 25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大同大学校长冯锋主持并致开幕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25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fbdaff2e-da7a-4383-aa8e-1afaaa6aa7f2.jpg" title=" 弓永华.jpg" alt=" 弓永华.jpg" width=" 400" vspace=" 0" height=" 25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大同大学校党委书记弓永华致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25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5e28ab56-8730-437a-9795-3b8d37f28131.jpg" title=" 马骏.jpg" alt=" 马骏.jpg" width=" 400" vspace=" 0" height=" 25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马骏致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25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eca3babc-cda3-4833-9a7c-58b6407740d8.jpg" title=" 郭蕾.jpg" alt=" 郭蕾.jpg" width=" 400" vspace=" 0" height=" 25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大同市副市长郭蕾致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25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226f7f9f-d2dd-42e5-993a-9dbe69321672.jpg" title=" 吴海龙.jpg" alt=" 吴海龙.jpg" width=" 400" vspace=" 0" height=" 25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兼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席吴海龙致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25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02ffdd13-9807-439e-aa18-5e48a3fd5ad6.jpg" title=" 刘长宽.jpg" alt=" 刘长宽.jpg" width=" 400" vspace=" 0" height=" 252"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长宽致词 /p p   今年为中国分析仪器学会批准 “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 成立35周年,也是它的前身---“全国离子选择电极协作组”成立40周年之年(1979年12月在江苏泰县的学术会议上成立)。在这2019年秋高气爽暑去凉来之季节,在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地大同,召开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显然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 /p p   本次会议安排了129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13位在化学生物传感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海内外科学家做大会邀请报告,分别安排在16日上午和17日下午 6日上午至17日上午,在化学生物传感技术重大、前沿领域的专题研讨会上,安排了80位分会场邀请报告和36位青年论坛报告。本次会议共征集稿件419篇、墙报196件,盛况空前。 /p 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705c4d2d-8a01-40f1-b16c-09e71b48ade6.jpg" title=" 会场2.jpg" alt=" 会场2.jpg" / /p p   根据中国化学传感器成就奖条例(2019年06月),2019年中国化学传感器专家组(原专业委员会)组织进行了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成就奖评选工作。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同获“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终身成就奖”;湖南大学教授王柯敏教授、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西南大学教授袁若同获“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杰出成就奖”。大会组委会特设立了“中国化学传感器成就奖奖励基金”,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为该基金的赞助方。在开幕式上,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兼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席吴海龙主持举行了隆重颁奖仪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1c641d05-7dae-49b2-8d4f-bd107d125f89.jpg" title=" 化学传感器终身成就奖.jpg" alt=" 化学传感器终身成就奖.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终身成就奖”颁奖仪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c19dbd60-50f8-4c35-b83a-f0f1777e61f2.jpg" title=" 化学传感器杰出成就奖.jpg" alt=" 化学传感器杰出成就奖.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杰出成就奖”颁奖仪式 /p p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报告活动拉开帷幕,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等3位院士领衔的特邀报告人将为参会代表带来精彩报告,仪器信息网后续将献上详细大会会议报道。 /p p   会议期间,化学传感器专家组讨论确定了下一届学术会议的承办单位,并将在闭幕式上公布。后续精彩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以及下一届大会承办权花落谁家?欢迎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 /p
  • 2020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推荐工作正式启动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20年3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发布《关于申报2020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通知》,2020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推荐工作已经启动。 strong 详细内容如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b64249a9-5384-48cc-a654-0ac1643074f9.jpg" title=" 1.png" alt=" 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各学院、重点科研机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20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推荐工作已经启动。现将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一、奖项介绍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予院属单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重大成果的个人或集体。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个人” /span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指在推荐期间为院属单位的聘用人员。对于同一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发明的成果,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一般只授予一位个人,但对于确属两个及两个以上项目组(可以分属不同院属单位)独立工作并形成同一成果,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最多可同时授予两位个人,否则作为集体授奖。 strong “研究集体” /strong 指由同一重大成果主要完成人员组成的团队。主要完成人员应主要是院属单位的聘用人员,也可包括国(境)内院外单位人员。集体成员最多不得超过20人,排名不分先后。其中 strong “突出贡献者” /strong 指在同一重大成果形成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做出可认定的突出贡献的人员,最多不得超过3人,排名不分先后。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二、申报条件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候选者个人或集体应做出符合下列标准之一的重大成果: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1、解决重大科学问题。 /strong 主要是解决本领域公认的重大科学问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2、开辟新方向。 /strong 主要是提出新的理论主张或认知框架,发现新现象或重要物质体系并提出新的理论解释,发展一种新方法使理论假设得到检验,发明新的仪器从而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3、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strong 重点是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国防安全重大关键技术和开辟新的应用领域的变革性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4、形成系统解决方案。 /strong 重点是有核心技术突破,并集成多种技术、形成用户公认的先进系统级解决方案。创造性建设和高效运行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为重大科学发现或关键技术突破提供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5、创造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strong 重点是在转移转化科技活动中,开发、应用、推广科技成果,形成新标准、新产业、规模化应用示范等,并创造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6、提出重大影响咨询建议。 /strong 重点是围绕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科技进步中的重大问题及全球性问题开展研究,提出科学建议和预测预见,并产生重大的实质性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三、申报程序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采用单位(专家)推荐制: /strong 院属单位可推荐1名候选个人或1个候选集体;5位及以上具有研究员(教授)职称的同领域知名专家可联名推荐1名候选个人或1个候选集体。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不再推荐为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候选者;凡存在知识产权争议的,在争议解决后方可推荐为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候选者;同一候选者(突出贡献者)如连续两年推荐未能获奖,则暂停推荐一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多次推荐已获奖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有意申报的集体或个人请于 strong 3月20日前 /strong 提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奖励申报审批表》(附件1)至科研部登记备案。具体申报要求另行通知。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联 系 人: 殷骞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电话:63601956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Email:yinqian7@ustc.edu.c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科研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20年3月11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附件: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3/attachment/b68f5d55-ddb1-4929-88d6-6cb867f209e3.doc" title="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奖励申报审批表.doc"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奖励申报审批表.doc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3/attachment/d6d05ec5-bb96-494b-a4e7-c24a9828e089.docx" title=" 2、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条例及实施细则.docx" 2、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条例及实施细则.docx /a /p p br/ /p
  • 广州地化所刘德汉研究员获2019年度“有机地球化学终身成就奖”
    本文转载自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2月14—16日,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在福州召开。经过大会学术委员会评选,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刘德汉研究员荣获“有机地球化学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在我国有机岩石学和油气地球化学领域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刘德汉在获奖感言中感谢国内有机地球化学领域的各位同仁对广州地化所和其本人的长期支持,并祝愿有机地球化学学科继续蓬勃发展,为我国油气勘探事业不断做出新贡献。“有机地球化学终身成就奖”是三个学会共同设立的荣誉奖,旨在表彰为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前五位获奖者分别为黄第藩教授(2009)、徐永昌研究员(2011)、盛国英研究员(2013)、王培荣教授(2015)和梁狄刚教授(2017),刘德汉是第六位获此殊荣的学者,也是广州地化所继盛国英后第二次获得该项荣誉。刘德汉,1935年出生,四川资阳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广州地化所研究员,曾任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室副主任。从事煤岩学、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和油气流体包裹体等研究,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7本,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刘德汉研究员在有机岩石学与地球化学方法具有深厚积累与丰富经验,目前还坚持在实验室一线工作。戴金星院士为刘德汉研究员颁发”有机地球化学终身成就奖”荣誉证书和纪念品刘德汉研究员”有机地球化学终身成就奖”学术成果介绍荣誉证书刘德汉研究员发表获奖感言刘德汉研究员与广州地化所参加会议的部分代表合影(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供稿)本文系转载自“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扫描右侧二维码查看原文 免责说明HORIBA Scientific公众号所发布内容(含图片)来源于文章原创作者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文章版权、数据及所述观点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HORIBA Scientific 发布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以供读者阅读、自行参考及评述,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本文存在侵权之处,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HORIBA Scientific 力求数据严谨准确,如有任何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我们也热忱欢迎您投稿并发表您的观点和见解。 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HORIBA Scientific 致力于为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检测和分析工具及解决方案,如:光学光谱、分子光谱、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进检测技术,旗下Jobin Yvon光谱技术品牌创立于1819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如今,HORIBA 的高品质科学仪器已经成为全球科研、各行业研发及质量控制的选择,之后我们也将持续专注科研领域,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