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陈世忠

仪器信息网陈世忠专题为您整合陈世忠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陈世忠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陈世忠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陈世忠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陈世忠话题讨论。

陈世忠相关的资讯

  • 剧中神秘的陈法医 现实中如何为沉默的证人发声?
    最近被大家疯狂安利悬疑剧《扫黑风暴》,作为2021年的犯罪悬疑大作,《扫黑风暴》推出即爆红。不过要说到国产犯罪悬疑佳作,去年年底上映的热播剧《沉默的真相》必须有姓名!《沉默的真相》改变自紫金陈小说《长夜难明》,豆瓣评分高达9.1分,众多网友评论这是国产悬疑剧的巅峰之作。作为中年少女的小编花了两天时间狂热追完,除了被精良质感的画面呈现和精彩的剧情反转吸引,更是被剧中缜密、理智、冷峻、儒雅的陈法医深深折服。对法医这个神秘的职业充满向往,多次幻想自己是一名英姿煞爽思维缜密逻辑严明冷酷无情的迷人女法医,为沉默的证人呐喊发声~~~剧中是迷人的陈法医 现实是与各类尸体打交道的实验员电影中的他们利用指纹、鞋印、子弹壳、血迹、毛发、纤维、尸体伤痕等微小证据,经过深入的分析研究为破案的提供关键信息。很多成熟的法医探案片中夸张的艺术呈现让我们对法医这个这个职业有着不切实际的遐想,其实法医这个职务比想象中更加枯燥、无聊,甚至艰苦百倍。现实中,法医工作的环境十分恶劣。在工作中他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尸体,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一方面要承受其他人难以想象的视觉、嗅觉和触觉上的冲击,比如尸体腐败的味道和触摸腐败尸体时的捻发感;另一方面还要经历无规律的、长时间的工作,就像影视剧中呈现的,很多案件需要通宵勘查,而一次解剖耗时短则两个小时,长则可能到五个小时。这些对于女性法医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言归正传,法医学是应用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解决立法、侦查、审判实践中涉及的医学问题的一门科学。它是联结医学与法学的一门交叉科学,为制定法律提供依据,为侦查、审判提供科学证据。法医学可是门大学问,包括法医病理、法医物证、法医毒物与毒理、法医临床、法医精神病等五大门类,每个门类下的检验项目又可以细分。以北京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为例,该中心为全国的公、检、法、司和个人的民事及刑事案件提供法医鉴定工作,光是专业检验实验室就有16个,包括现场勘验室、痕迹检验室、现场图像室、理化检验室、爆炸检验室、文件检验室、指纹检验室、心理测试室、计算机和数字声纹检验室、电子物证检验室、法医病理检验室、法医临床检验室、毒物毒品检验室、DNA检验室、影像技术室等。为死者代言,为生者谋权 现代分析技术为法医赋能   现代分析仪器和创新检验技术的应用,为法医学带来极大进步。我们通过电影了解到的弹道分析、血溅分析、鞋印比较、咬痕分析、DNA分析等法医分析技术均是出自这些检验实验室。由于篇幅所限,今天跟大家重点介绍法医临床、法医物证(含DNA鉴定)、法医毒理、法医病理鉴定四大类法医鉴定。一、法医临床包括损伤程度鉴定、伤残等级评(鉴)定、保险鉴定、因果关系鉴定、医疗纠纷鉴定、法医学种属鉴定、致伤工具推断、伤病关系、致伤时间推断、医疗终结时间、护理期限及人员、今后医疗费用、性功能等。鉴定内容主要都涉及了受害人损伤的真伪和损伤形成时间等问题,需要判定客观听阈的技术、判定客观真实视力的眼电生理检查技术等,需要采用专业的法医临床鉴定仪器设备,比如消毒设备、各类显微镜、关节功能检测仪、眼底裂隙灯、耳科检测仪、空气消毒机、显微照相录像系统等等。 二、法医物证(DNA鉴定)除了直接对活体进行临床鉴定和精神鉴定,很多法医平时最常接触到的主要还是各类物证。法医物证是研究应用生命科学技术解决案件中与人体有关的生物检材鉴定的一门学科,能根据犯罪嫌疑人或者受害人的血液、毛发、指甲、牙齿、骨骼、组织和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检验鉴定。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仪器的开发,法医物证检验技术也不断更新,法医物证是发展最快速的法医学科。在上世纪90年代,法医物证检验技术还以血型血清学分型为主,到本世纪初,已经发展到以DNA分型为主,从DNA指纹到DNA纹印,从VNTR到STR,从STR到SNP,从常染色体到性染色体、线粒体,各类DNA遗传标记逐渐被开发,法医物证也完成了从排除到认定的飞跃。这项工作很多都是在实验室内完成的,需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体液检测等等,一般配备移液器、离心机、纯水仪、振荡器、恒温器、灭菌设备、超净工作台、分析天平等实验室常用仪器,以及PCR扩增仪、遗传分析仪、生物显微镜、蛋白测定仪、各类检测试剂盒等分析工具。三、法医毒物与毒理有别于一般的物证鉴定,针对体内外未知毒(药)物、毒品及代谢物,法医还要进行毒物鉴定,其研究的范围主要是涉及毒物及其代谢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研究、毒物毒性与作用机制等方面。即运用法医毒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对毒物毒性、中毒机理、代谢功能的分析,结合中毒表现、尸检所见,综合作出毒(药)物中毒的鉴定。这项工作接触到的都是可能会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法医需要借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气相色谱、气质/液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样品消解仪、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等等高科技分析仪器。四、法医病理最后一类就是俗称尸体鉴定的法医病理鉴定,是指运用法医病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尸体外表检查、尸体解剖检验、组织切片观察、毒物分析和书证审查等,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医学问题进行鉴定或推断。配置的仪器设备大部分也是临床鉴定所需,此外还包括石蜡切片机、组织病理实验室、病理脱水包埋系统、尸体冷藏柜、尸体运输车辆以及尸体解剖及器官检查专用的器械设备。“为死者代言,为生者谋权”,这是法医职业精神的写照。最后作为法医迷,给大家安利一部央视法医纪录片巨作——《法医密档》,纪录片以经典案例为载体,从法医的视角讲述案件侦破的过程,将刑事科学技术与刑侦紧密结合,非常值得一看~附件1:司法鉴定机构仪器设备配置标准.pdf附件2:法医解决方案法医毒物中结构鉴别检测方案砖石中法医学鉴定检测方案原始案件样品中法医学筛查通量检测方案法医样品中滥用药物检测方案尸体硅藻中硅藻种类检测方案
  • 探访中国首台Nexera LC-40 用户——北京大学药学院陈世忠教授
    Nexera LC-40 全新旗舰级液相色谱系统▶2019年3月15日,岛津在全球范围正式发布▶2019年4月20日,岛津中国在中国地区重磅发布 2019年6月,首台Nexera LC-40 在北京大学药学院落户,完成安装、验收进而投入使用;并于其后成功召开“北京大学医学部-岛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Nexera LC-40赠予仪式暨技术交流会”。 如今,这台Nexera LC-40 已经运行接近两年时间,陈世忠教授究竟对“它”如何评价呢?从硬件到软件,从安装到售后,是否能令用户满意?让我们来看看小编实地带来的采访。 点击查看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141TfUGXIgPBGTEPXgjV6Q *北京大学药学院陈世忠教授课题组,因在岛津“寻找岛津古董级LC,回馈旗舰巨礼”活动中凭借“最古老”、且仍能正常工作的LC-3A而夺得大奖,成为Nexera LC-40在中国地区的首位用户。 (相关资讯复制网址打开浏览器查看: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328/482511.shtml)。
  • 十种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盘点
    薄膜沉积是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其是一连串涉及原子的吸附、吸附原子在表面扩散及在适当的位置下聚结,以渐渐形成薄膜并成长的过程。在一个新晶圆投资建设中,晶圆厂80%的投资用于购买设备。其中,薄膜沉积设备是晶圆制造的核心步骤之一,占据着约25%的比重。薄膜沉积工艺主要分为物理气相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两类。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PVD)技术指在真空条件下,采用物理方法,将材料源——固体或液体表面气化成气态原子、分子或部分电离成离子,并通过低压气体(或等离子体)过程,在基体表面沉积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薄膜的技术。物理气相沉积原理可大致分为蒸发镀膜、溅射镀膜和离子镀,具体又包含有MBE等各种镀膜技术。发展到目前,物理气相沉积技术不仅可沉积金属膜、合金膜、还可以沉积化合物、陶瓷、半导体、聚合物膜等。随着技术的发展,PVD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很多针对某几种用途的专门技术,在此特为大家盘点介绍各种PVD技术。真空蒸发镀膜技术真空蒸发(Vacuum Evaporation) 镀膜是在真空条件下,用蒸发器加热蒸发物质,使之升华,蒸发粒子流直接射向基片,并在基片上沉积形成固态薄膜,或加热蒸发镀膜材料的真空镀膜方法。其物理过程为:采用几种能源方式转换成热能,加热镀料使之蒸发或升华,成为具有一定能量(0.1~0.3eV) 的气态粒子(原子、分子或原子团);离开镀料表面,具有相当运动速度的气态粒子以基本上无碰撞的直线飞行输运到基体表面;到达基体表面的气态粒子凝聚形核生长成固相薄膜;组成薄膜的原子重组排列或产生化学键合。电子束蒸镀技术电子束蒸镀(Electron Beam Evaporation)是物理气相沉积的一种。与传统蒸镀方式不同,电子束蒸镀利用电磁场的配合可以精准地实现利用高能电子轰击坩埚内靶材,使之融化进而沉积在基片上。电子束蒸镀常用来制备Al、CO、Ni、Fe的合金或氧化物膜,SiO2、ZrO2膜,抗腐蚀和耐高温氧化膜。电子束蒸镀与利用电阻进行蒸镀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为待蒸发的物质提供更高的热量,因此蒸镀的速率也更快;电子束定位准确,可以避免坩埚材料的蒸发和污染。但是由于蒸镀过程中需要持续水冷,对能量的利用率不高;而且由于高能电子可能带来的二次电子可能使残余的气体分子电离,也有可能带来污染。此外,大多数的化合物薄膜在被高能电子轰击时会发生分解,这影响了薄膜的成分和结构溅射镀膜技术溅射镀膜技术是用离子轰击靶材表面,把靶材的原子被击出的现象称为溅射。溅射产生的原子沉积在基体表面成膜称为溅射镀膜。通常是利用气体放电产生气体电离,其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高速轰击阴极靶体,击出阴极靶体原子或分子,飞向被镀基体表面沉积成薄膜。射频溅射技术射频溅射是溅射镀膜技术的一种。用交流电源代替直流电源就构成了交流溅射系统,由于常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在射频段,如13.56MHz,所以称为射频溅镀。在直流射频装置中,如果使用绝缘材料靶,轰击靶面的正离子会在靶面上累积,使其带正电,靶电位从而上升,使得电极间的电场逐渐变小,直至辉光放电熄灭和溅射停止。所以直流溅射装置不能用来溅射沉积绝缘介质薄膜。磁控溅射技术磁控溅射技术属于PVD(物理气相沉积)技术的一种,是制备薄膜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利用带电荷的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后具有一定动能的特点,将离子引向被溅射的物质制成的靶电极(阴极),并将靶材原子溅射出来使其沿着一定的方向运动到衬底并在衬底上沉积成膜的方法。磁控溅射设备使得镀膜厚度及均匀性可控,且制备的薄膜致密性好、粘结力强及纯净度高。该技术已经成为制备各种功能薄膜的重要手段。离子镀膜技术离子镀是在真空蒸发镀和溅射镀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镀膜新技术,将各种气体放电方式引入到气相沉积领域,整个气相沉积过程都是在等离子体中进行,其中包括磁控溅射离子镀、反应离子镀、空心阴极放电离子镀(空心阴极蒸镀法)、多弧离子镀(阴极电弧离子镀)等。离子镀大大提高了膜层粒子能量,可以获得更优异性能的膜层,扩大了“薄膜”的应用领域。是一项发展迅速、受人青睐的新技术。广义来讲,离子镀膜的特点是:镀膜时,工件(基片)带负偏压,工件始终受高能离子的轰击。形成膜层的膜基结合力好、膜层的绕镀性好、膜层组织可控参数多、膜层粒子总体能量高,容易进行反应沉积,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获得化合物膜层。多弧离子镀(MAIP)多弧离子镀是采用电弧放电的方法,在固体的阴极靶材上直接蒸发金属,蒸发物是从阴极弧光辉点放出的阴极物质的离子,从而在基材表面沉积成为薄膜的方法。多弧离子镀与一般的离子镀有着很大的区别。多弧离子镀采用的是弧光放电,而并不是传统离子镀的辉光放电进行沉积。简单的说,多弧离子镀的原理就是把阴极靶作为蒸发源,通过靶与阳极壳体之间的弧光放电,使靶材蒸发,从而在空间中形成等离子体,对基体进行沉积。分子束外延(MBE)分子束外延(MBE)是新发展起来的外延制膜方法,是一种在晶体基片上生长高质量的晶体薄膜的新技术。在超高真空条件下,由装有各种所需组分的炉子加热而产生的蒸气,经小孔准直后形成的分子束或原子束,直接喷射到适当温度的单晶基片上,同时控制分子束对衬底扫描,就可使分子或原子按晶体排列一层层地“长”在基片上形成薄膜。该技术的优点是:使用的衬底温度低,膜层生长速率慢,束流强度易于精确控制,膜层组分和掺杂浓度可随源的变化而迅速调整。用这种技术已能制备薄到几十个原子层的单晶薄膜,以及交替生长不同组分、不同掺杂的薄膜而形成的超薄层量子显微结构材料。分子束外延不仅可用来制备现有的大部分器件,而且也可以制备许多新器件,包括其它方法难以实现的,如借助原子尺度膜厚控制而制备的超晶格结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和多量子阱型激光二极管等。我们在公车上看到的车站预告板,在体育场看到的超大显示屏,其发光元件就是由分子束外延制造的。脉冲激光沉积(PLD)脉冲激光沉积(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也被称为脉冲激光烧蚀(pulsed laser ablation,PLA),是一种利用激光对物体进行轰击,然后将轰击出来的物质沉淀在不同的衬底上,得到沉淀或者薄膜的一种手段。由脉冲激光沉积技术的原理、特点可知,它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薄膜制备技术。随着辅助设备和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将在半导体薄膜、超晶格、超导、生物涂层等功能薄膜的制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并能加快薄膜生长机理的研究和提高薄膜的应用水平,加速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进程。同时也为新型薄膜的制备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光分子束外延(L-MBE)激光分子束外延技术(L-MB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薄膜制备技术,是将分子束外延技术与脉冲激光沉积技术的有机结合,在分子束外延条件下激光蒸发镀膜的技术。L- MBE结合了PLD的高瞬时沉积速率(不需要考虑成分挥发时的热平衡问题等等)及MBE的实时检测功能,是一种改良的MBE方法。近年来,薄膜技术和薄膜材料的发展突飞猛进,成果显著,在原有基础上,相继出现了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电火花沉积技术、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和多层喷射沉积技术等。目前,芯片制造过程中关键的PVD设备主要包括硬掩膜(Hard Mask )PVD设备、铜互联(CuBS)PVD 以及铝衬垫(Al PAD)PVD,主要使用溅射镀膜技术。目前,主流物理气相沉积厂商包括,北方华创、合肥科晶、中科科仪、SPTS、ULVAC、Applied Materials、Optorun、那诺-马斯特、IHI Corporation、Lam Research、Semicore Equipment、Veeco Instruments、Oerlikon Balzers、Mustang Vacuum Systems、Singulus Technologies、KurtJ.Lesker、博远微纳、汇成真空、佛欣真空、北京丹普、九鼎精密、意力博通、CHA Industries、Angstrom Engineering、Denton Vacuum、Mantis、沈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等。更多仪器请查看以下专场【物理气相沉积】、【激光脉冲沉积】、【分子束外延】。
  • 扬尘检测仪在扬尘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空气防治已经成为全民话题,打响蓝天保卫战的一枪就是整治工地扬尘!这些浮尘杂质危害人体健康。空气中的漂浮杂质、灰尘等过多时,其杂质附着细菌的可能性就越大,当人体吸入时,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不仅如此,如果空气中的粉尘含有大量的铝粉、锌粉、硅铁粉、镁粉、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很容易造成粉尘爆炸。也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为改善空气质量利用无线传感器技术和激光粉尘测试设备,建大仁科自主研发的全天候户外扬尘监控系统。利用物联网感知、数据无线通讯、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视频等先进技术,集数据采集、传输、多维数据展示与应用为一体,满足新形式下扬尘的环境监测、污染防治和科学决策需求,实现扬尘监管全面信息化,为环保、城建等监管部门联合执法提供数字化的监管手段,满足联合执法需求。线上云监控,线下无扬尘在施工现场粉尘排放状态可以通过粉尘监测系统被建立,每天24小时在线,实时跟踪和监视系统返回数据进行快速处理,施工现场超过实时报警的预定发射值。节能环保部门监测成本,提高监控效率。在线实时灰尘检测,自动控制,以及声光报警输出功能,当PM值达到了设定的限制自动启动雾炮,现场环境雾化喷涂灰尘措施,实现联动。除了可以实现扬尘监控以外,还可以监测PM2.5、PM10,PM1.0、TSP、噪声、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环境因子,各测试点的测试数据通过无线通讯直接上传到监测后台,大大节省了环保部门监测成本,提高监测效率。随着我国对环境治理要求越来越高,PM2.5越来越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而空气中的扬尘作为影响PM2.5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级环保部门监控的对象。结构组成扬尘在线监测仪由实时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分析系统、预警控制系统、喷淋系统(雾炮)、无线传输系统组成,可选配PM2.5、PM10,PM1.0、TSP、噪声、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十项监测因素、还可以配置视频监控、LED显示屏。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由扬尘监测单元、噪声监视单元,天气监测单元,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LED屏幕显示单元,数据监测平台组成。扬尘监测单元:由PM2.5传感器、PM10传感器组成。(可拓展其他)通过传感器对扬尘进行连续自动监测,扬尘每分钟采集一次数据,并实时上传至服务器供后台程序统计和分析。噪声监测单元:由噪声传感器组成全天候户外噪声采集传感单元,对传感器的户外监测安全和数据准确性提供可靠保障;气象监测单元: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气象多要素百叶盒组成为扬尘和噪声监测数据的后期分析提供气象参数保障;特别是通过风向对扬尘的运动趋势做科学预测和报警;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对扬尘、噪声监测数据做科学的修正;数据采集处理单元:由扬尘监测主控核心组成该单元是整套系统的中枢,对所收取的监测数据进行判别、检查和存储;对采集的监测数据按照统计要求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上报至云平台,并控制参数的本地化显示,实现环境参数与视频监控画面的融合;LED屏显示单元:由LED外显屏组成实时监测数据现场显示,给施工单位、城市居民以警示作用;予施工单位和城市居民自查、自控提供数据支撑;达到噪声扬尘超标及时控制降低功能;数据展示平台:由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平台组成
  • “张门弟子”“陈门才俊”……学术圈4种师门文化,你身处哪一种?
    “张门弟子”“陈门才俊”… … 每次微信、QQ中的师门群闪烁新信息提示,其实都在提醒你,“师门”这一非正式但又特别的组织的存在。作为情感链接的最小单位,师门直接影响了研究生个体。有研究显示,师门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超过对其学术方面的影响。不同的师门群,氛围自不相同。有的群里师生、同门欢欣对答,有的群学生暗地里直呼经常“心提到嗓子眼”,还有的群被成员们当成不存在… … 散养式师门、部落式师门、家庭式师门、科层式师门… … 你隶属于哪一种师门文化?“选错学校误三年,选错导师毁终生”“今天你被导师关爱了吗”“导师与学生,怎样的关系最健康”… … 这些略带调侃的话语,反映了当下导生关系的紧张。 不少高校积极寻求“破题”之道。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林杰和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晁亚群将师门文化分成了四种类型——散养式师门、部落式师门、家庭式师门、科层式师门(以下简称散养式、部落式、家庭式、科层式)。他们的论文经网络传播成为10万+的“网红”论文。首都师范大学曾引用了他们的四种师门组织文化类型,对其研究生导师进行培训。“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主要实行导师制,由此形成了以导师为核心的师门组织。师门作为情感链接的最小单位,对研究生个体的影响重大,不同的师门组织特征造成了研究生发展的异同。”林杰说。大多数师门都有主导文化类型“读书会到底怎么安排?是读经典(书籍),还是前沿(书籍);是一人读一本书,还是大家同读一本书?”“除了读书,还有科研,还有非学术活动,又该怎么开展?”2017年,这些有关形成师门独特文化的元素,萦绕在林杰脑海中,“让我不禁思索‘究竟师门会该怎么开?’‘别的师门会又是怎么开的?’”林杰素来喜欢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论文选题,早年间,他从事导生关系、校园霸凌的研究时,就是从身边或新闻热点中汲取灵感。100个师门可能有100种师门文化,究竟能否将师门类型分清?开始时,林杰也不敢打包票。通过引入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金卡梅隆的组织文化诊断概念、研究生深度访谈、发放调研问卷等方式,最终他们将师门分为四种类型——散养式、部落式、家庭式、科层式。在晁亚群的访谈资料中,有关散养式,受访者反复提到了“放养”“不管”,放养式教育成为其主导特征。有受访者第一天参加师门聚会,就听到导师说:“想结婚的就结婚、想生孩子生孩子,想干吗干吗,你随意,但是学位论文要对得起我。”部落式反复被提及的关键词是“尊敬”“权威”,主导特征是共同价值观。受访者对导师的尊敬之情跃然纸上,“好多人问我是谁的学生时,我说是某老师的学生,他们就说那是我的男神。导师有一种权威在那里… … 师门氛围挺活跃的,谁有想法都会说”。在家庭式中,“崇敬”“母亲(或父亲)”频繁出现在受访者的话语中,情感交流与关怀是其主导特征。例如,“他像父亲一样关怀备至。他对于生活的每个方面,包括学车等小问题都会关心,对我们像孩子一样”。而在科层式中,受访者更多提到的两个词是“掌控”“听话”,主导特征是严格的规章制度。受访者向晁亚群吐露,“我们要用微软软件做工作计划表,老板会按这个表掌握每个人的项目进度。老板是一个很有控制欲的人,他不关心你做东西的过程,只看结果。他把实验室氛围弄得不太好,大家毕业了,也不想再联系了。”正如金卡梅隆的研究发现,没有一个机构只表现出一种文化,但大多数机构都清楚地拥有主导文化。“需要指出的是,现实中的研究生师门并非只表现出一种类型的文化,但大多数师门都拥有主导文化类型。”林杰强调。在他们参与访谈的27名研究生的师门组织文化体验归类中,8名属于散养式、8名属于部落式、5名属于科层式、6名属于家庭式。师门文化无优劣之分,得看教育对象2017年底,林杰、晁亚群开始调研时,还不是媒体讨论导生冲突的白热化之际。导生关系职业化,但不能完全排斥情感“他们更多关注了国内考核的紧迫性,以及国外职业性的导生关系,却忽视了我国师门立德树人的独特性。”林杰指出。
  • 岛津技迩携手北大药学院开展色谱柱应用研究——访北京大学医学部陈世忠教授、岛津技迩(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岛津技迩)市场部经理祝付兰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10月10日,第十七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BCEIA 2017)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500家仪器企业参展。值岛津技迩成立10周年之期,借BCEIA召开之际,仪器信息网采访了北京大学医学部陈世忠教授及岛津技迩(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岛津技迩)市场部经理祝付兰。 /p p   陈世忠主要从事天然药物质量标准、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其团队为国家重点学科生药团队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分析重点学科团队的成员。作为国家生药重点学科,陈世忠团队多次承担《中国药典》相关标准的研究、起草工作,而色谱柱是其工作中常用耗材之一。鉴于《中国药典》的实施过程中对起草单位所用产品实行保密的措施,许多制药企业在开展药典要求相关实验中,所用色谱柱产生不同程度的问题。为此,陈世忠与岛津技迩合作,期望寻找一款或多款可重现《中国药典》实验条件的色谱柱产品,最终,陈世忠选择了岛津技迩的Inertsil系列和Shim-pack系列色谱柱。在满足《中国药典》的实验条件下,陈世忠采用岛津技迩的产品对260多种中药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Inertsil ODS-3和Inertsil ODS-4色谱柱可完成超过200种中药材的测定。 /p p   本年度,陈世忠所在实验室与岛津技迩联合成立实验室,旨在开展相应产品应用研究工作。就其个人研究而言,陈世忠期望岛津技迩能够开发面对生物大分子研究的分离和制备色谱柱等产品。 /p p   自2007年成立至今,岛津技迩员工规模从起初十几人扩至目前六十多人,产品线从少量的色谱耗材及配件扩展到如今盖食品、药品、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多系列分析仪器耗材配件,并且,除耗材配件之外,岛津技迩还可提供分析仪器配套小型仪器。 /p p   更多详细信息可观看视频!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022111900A5AF624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2BE2CA2D6C183770& playertype=1"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br/ /p
  • 著名材料科学家陈国良院士逝世
    陈国良是我国高温合金领域先驱,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温合金专业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材料科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金属学会会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陈国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5月25日上午10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陈国良,1934年3月出生,江苏宜兴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田纳西大学和德国马普所学习和研究,历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系主任,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0年作为第一作者获得第四届高温合金国际会议唯一最佳论文奖,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获美国金属学会会士,200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曾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   陈国良是我国高温合金领域的先驱,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温合金专业。七十年代初他用新的合金解决了我国主要歼击机歼—6飞机发动机涡轮盘严重故障问题;研制成功了“石油催化裂化能量回收烟气轮机”铁基和镍基二代高温合金轮盘等关键部件;研发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含镁镍基合金,填补了国内空白 突破了国外发展高温高性能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的思路,创造性地发展出含高铌钛铝合金,被国际上誉为是钛铝合金领域的“里程碑”;他在大块金属玻璃多元短程序合金设计理论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他较早地强化了针对核电和新火电技术的“能源新材料及其寿命评估基础研究”学术方向,领导开展能源新材料及寿命评估新方法的基础研究;在冷轧高硅硅钢片等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陈国良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1年5月31日上午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 中国导弹技术专家陈敬熊院士逝世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磁场理论和天线设计专家陈敬熊,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陈敬熊,1921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1947年6月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1950年6月在上海交大电信研究生毕业。曾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23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敬熊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起,一直从事电磁波地面波传播、电磁场理论、天线与微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他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麦克斯韦尔方程的直接解法理论,解决了大量微波技术和天线工程中的理论问题,为我国国防通信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制导雷达天线设计早期开拓代表人物之一。陈敬熊是我国第一代航天人,曾为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研制导弹天线,让“1059”导弹成为“有的之矢”;带头攻克了我国第一枚地空导弹“543”制导站的研制难题,该制导站应用在红旗一号、红旗二号、红旗二号甲武器系统,承担起新中国成立初期保卫祖国领空的神圣职责;在我国空天防御系统研制起步期承担起“101”雷达、“102”雷达、“715”雷达的研制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相控阵雷达等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1954年,陈敬熊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其中写道:“要想中国富强起来,一定要有发达的科学技术为前提… … ”在与科研相伴的70余年里,他始终秉持着这样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 著名化学家陈茹玉院士逝世
    原天津市政协副主席,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陈茹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3月11日3时45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3岁。   陈茹玉简介(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陈茹玉 有机化学家 1919年9月24日生于天津,籍贯福建闽侯。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52年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教授,曾任该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多年来主要从事有机磷化学及农药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研制了除草剂1号、燕麦敌2号、矮健素等多种新农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具有抗癌、抗病毒、除草等活性的有机磷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果。编著《有机磷化学》等专著6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 著名核科学家陈达院士逝世 享年80岁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防科技工作者、著名核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7月22日8时09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0岁。  陈达院士1937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57年至1963年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198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受聘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达院士是中共十七大代表,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曾任中国科学院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在苏院士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医学物理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江苏省医学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达院士长期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在核诊断学领域中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研究了在特定条件下各种核素的分凝规律及其关联关系,创造性地解决了裂变燃耗的测试技术难题。研究某些核材料在深度燃耗后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快速放化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创建了“增长法”诊断技术方法。创建了极端条件下诊断中子剂量的放化法。解决了在本底干扰严重、反应体系复杂情况下的放射化学诊断学的取样系数技术难题。领导并完成铀氢锆脉冲反应堆工程建设工作。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 项。199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1年3月,陈达院士受聘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他将核科学与材料学、医学等其它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作为发展方向,创建了“核科学与技术”新学科。经过不断拓展,由陈达院士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南航核科学与工程系逐步发展壮大,建成了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十几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人才。2013年9月,由陈达院士领衔申报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工业物料成分实时在线检测仪器的开发和应用”顺利获批,该项目的立项对南航的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陈达院士对我国国防科技和教育事业无比热爱并倾注了毕生心血,他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奋斗拼搏的一生。他公道正派、求真务实,光明磊落、襟怀坦荡 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潜心育人、百世之师 他淡泊名利、乐观豁达,品德高尚、意志坚强 他团结同志、平易近人,生活俭朴、率先垂范。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境界。  陈达院士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对国防科技和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挚诚态度,对苦难和病魔勇于抗争的坚毅品格,以及他的科学精神和学者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景仰。  陈达院士永垂不朽!
  • 陈同斌:我国土壤污染严重威胁农产品卫生品质
    土壤污染正在恶化,污染如隐形杀手,难以察觉却可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重金属在蔬菜、粮食中的累积,将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置于危险境地。   11月8日,《新民周刊》报道了环保组织对IT企业重金属污染的质疑,重金属不仅污染江河,也会污染土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陈同斌,从事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近年来多次呼吁重视土壤污染问题。陈同斌教授接受了记者专访,解答中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和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记者:有一种说法是,国内耕地五分之一受到污染。这个数据您是否认可?   陈同斌:这一数据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个别人的猜测和估计。但是,根据我们在全国部分省市的大规模调查,土壤污染问题确实不容忽视,对我国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耕地污染包括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等,但是我国的土壤污染以重金属污染为主。   环境保护部组织全国有关力量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壤污染调查,基本上可以从全国尺度摸清土壤污染的基本状况。这项巨大的工程已经完成了前期调查取样和分析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工作。   记者:最近几年我们经常听到土壤污染这个名词,它究竟是什么意思?   陈同斌:有的公众认为,只要土壤中监测到有害物质就认定为土壤受到污染。其实,土壤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像重金属、多环芳烃之类的有害物质,只是在不同土壤中这些物质的浓度高低不同而已,不能笼统地将在土壤中监测到某些污染物就认定为存在土壤污染问题。   目前对土壤污染的定义仍未完全统一。通常的理解,土壤污染是指由于人为因素导致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累积,其含量超过土壤中的本底含量(背景值)时即认为存在土壤污染。   但是,目前世界上很少有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净土”,即使人迹罕至的南极、北极也存在污染现象。通常只有土壤污染物含量超过其自身的环境容量时,或者污染物通过农产品进入食物链、威胁人群的身心健康时,才叫做土壤污染。从环境管理的角度来看,土壤中污染物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相关标准就视为土壤污染。   记者:为什么大家对重金属污染讨论得比较多?   陈同斌:我国矿山开采、冶炼和化工企业较多,重金属污染范围广,部分地区由于土壤和大气等环境介质受到重金属污染,导致农产品减产或者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尤其是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由于重金属不会从环境中自然消失,治理难度大,而且已经发现许多比较严重的污染事件,因此公众也开始关注农田土壤污染问题。   记者:土壤污染是否已经威胁到粮食安全或者其他农业的安全?   陈同斌:我国农产品卫生品质已经受到严重威胁,部分地区由于土壤污染已经导致农产品减产或绝收,如广西某地,由于尾砂库坍塌,导致周边万亩良田绝收 湖南某地土壤砷污染严重,当地居民发样砷超标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   记者:对于普通公众来说,最关心的是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生产的蔬菜、粮食是否会影响身体健康。有没有一个摄入的风险值?   陈同斌:由于土壤自身的缓冲容量以及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耐性,通常土壤重金属污染并不会立刻导致农产品污染,只有当土壤重金属含量超过土壤自身容量或植物对重金属的选择性吸收时,重金属才会在蔬菜、粮食等植物体内大量累积。   当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超过标准,对摄入人群的健康会产生影响,长期暴露在这种环境下,会导致一些疾病,如癌症、突变、畸形之类的。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EPA关于暴露人群的摄入风险分别提出ADI值(最大可接受安全剂量)和RFD(参考剂量)值,规定了每天摄入各种污染物的风险值。   记者:土壤污染状况有没有常规的检测系统?比如一块农田,是否适合种植某种作物,种植者能得到土地污染方面的信息和指导吗?   陈同斌:目前我国还没有像水和空气环境质量那样,对于土壤污染进行常规监测。要了解某块农田是否受到污染,必须取样送专门的测试机构进行分析,但是这种方法很费事、费钱多不说,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单位的测定结果根本就不准。我们的研究所做过一些工作,基于对北京市土壤污染调查,提出了基于重金属污染风险控制的蔬菜种植区划方案,可以指导无公害农作物的种植。最近几年,我们也一直在开发土壤重金属快速监测设备,但是投入应用还需一段时间。   记者:这些年土地污染的状况是否在恶化?   陈同斌:土壤污染与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有一个显著不同的特点:绝大部分污染物进入土壤后都会不断累积,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土壤就无法自净。从目前态势来看,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处于恶化趋势,尤其现阶段是环境事件的高发期。土壤污染由于其自身的隐蔽性,当时没有体现出来,现在才逐步暴露出问题。从物质守恒的角度分析,如果不对土壤进行修复,未来土壤重金属会不断累积,污染问题也就不会自动消失。   记者:你所了解的国内土壤污染总体情况是怎样的?   陈同斌:总体来讲,污染问题形不容乐观,比如南方矿业活动密集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地区的局部范围都存在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近年来,我们课题组对全国多个矿业城市进行大规模的独立调查,发现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砷污染和毒害问题十分突出。   记者:中国的土壤污染有什么特征?污染原因更多的是“天灾”还是“人祸”?   陈同斌:总体来说,我国由于矿山采冶、三废排放、污灌、固废堆放等所导致的土壤污染,类型很多、量大面广,但是从污染物类型来看,主要以重金属污染为主。这些污染基本上属于人为因素导致的结果,属于“人祸”。但是部分地区也确实存在因为地质背景导致重金属含量“超标”或产生不良健康的现象,这类问题属于自然因素所致,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没有太大关系,严格来说不属污染问题,属于“天灾”。   记者:你在业内,是否体会到政府、学界、公众对土壤污染这个话题关注度的变化?   陈同斌:其实土壤污染问题是一个早就存在的“老问题”,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但是,以前我国的重点治理目标集中在水、大气、固废污染问题上,加上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政府、学界、公众对它的关注很不够,在环保领域中至今也还属于一个不起眼的小行业。近年来伴随一些环境事件的爆发和研究的深入,大家才开始关注此问题。   记者:你在从事生物修复的科研工作,目前的效果如何,推广土壤修复的难度主要在技术上还是政策、投资方面?   陈同斌:我们的生物修复技术已经在湖南、云南、广西等地推广应用,经过修复不仅能把原来荒芜的不毛之地变成良田,而且收获的农产品也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目前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仍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尤其是在资金投入和工程技术方面还存在不少难题。目前的修复基本上依赖于政府的主导,缺乏市场机制,资金投入少,修复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工作还需要引入的新机制。   记者:都说土壤修复是非常昂贵的,甚至被形容为“天价”,有没有具体的数据说明到底有多贵?   陈同斌: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相比,土壤修复的代价非常昂贵,如化学淋洗技术处理污染土壤,每方土至少需要200美元,焚烧处理每方需要150美元以上。这部分费用仅仅是指直接处理成本,还不包括挖填土方和运输等前、后期的工程费用和财务费用。
  • 赫施曼助力生产环境中纳米二氧化钛粉尘浓度的检测
    纳米二氧化钛是白色疏松粉末,屏蔽紫外线作用强,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耐候性。可用于化妆品、功能纤维、塑料、涂料、油漆等领域。作为紫外线屏蔽剂,防止紫外线的侵害。也可用于高档汽车面漆,具有随角异色效应。在纳米材料生产环境中,粉尘颗粒面积较大,氧吸附较多,在有粉尘的环境中存在可燃性气体时,会大大增加粉尘爆炸的危险性。另外人体吸入粉尘会引起以肺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根据GB/T 41456-2022,将空气中纳米二氧化钛粉尘采集到捕集液中,形成二氧化钛粉尘分散液。当分散液浊度T≤T0时,用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浓度;当分散液浊度TT0时,用过氧化氢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浓度。注:分散液浊度T0 :取生产现场的纳米二氧化钛产品配制成1.8 mg/L的分散液,用浊度计测得的浊度值即为T0。以分散液浊度T≤T0为例,测定方法如下:1.配置溶液(1)二安替吡啉甲烷溶液称取25.0g二安替吡啉甲烷于1000mL烧杯中,加入400mL7.4%盐酸(采用37%盐酸配制而成),加热并搅拌至完全溶解,冷却,转移至500mL的容量瓶中,用7.4%盐酸定容至刻度,混匀,保存于棕色瓶中,4℃±2℃下冷藏。使用前1h取出。有效期1个月。(2)消解液向1000mL烧杯中加入350mL浓硫酸和200g硫酸铵,置于电热板上加热至硫酸铵全部溶解,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0mL广口瓶中。(3)二氧化钛储备液称取500.0 mg二氧化钛产品于100mL烧杯中,加入消解液10mL,置于电热板上,在通风橱中逐渐升温至200℃消解,待溶液变为无色透明时取下,冷却,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混匀。(4)二氧化钛使用液用移液管移取二氧化钛储备液5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混匀。2.工作曲线的绘制(1)取6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二氧化钛使用液0mL、1.0mL、2.0mL、3.0 mL、4.0mL和5.0mL。(2)向上述6个溶液中均依次加入8.0mL5.9%盐酸、2.0mL10g/L抗坏血酸和10.0mL50g/L二安替吡啉甲烷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播匀,得到不同浓度的溶液。(3)分别移取(2)的6个溶液到比色皿中,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390nm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试吸光度,每个样品测试3次,计算其平均吸光度。(4)以二氧化钛浓度为横坐标,平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工作曲线的直线拟合相关系数R² 应不小于0.999,否则重新绘制。3.分散液中纳米二氧化钛粉尘浓度的测试(1)将分散液样品至少超声5min。(2)用移液管取(1)分散波样品50mL于100mL烧杯中,在80℃条件下烘干。(3)在(2)样品中加入10mL消解液于烧杯中,置于电热板上,在通风橱中逐渐升温至200℃消解,待溶液变成无色透明时取下,冷却,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4)在(3)样品中,依次加入8.0mL的5.9%盐酸、2.0mL的10g/L抗坏血酸和10.0mL的50g/L二安替吡啉甲烷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50mL,摇匀。(5)将(4)溶液转入比色皿中,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390nm处,测定吸光度,每个样品测试三次,计算其平均吸光度。最后计算纳米二氧化钛粉尘质量浓度。实验有大量的试剂添加、稀释配液等工作,赫施曼瓶口分配器可高效便捷地进行0.5%精度的液体移取,适合试验中盐酸等的有腐蚀性或挥发性等危险的试剂移取、分配工作。赫施曼的opus稀释配液系统的多体积分液模式,在一个分液程序中可设定10个独立的分液体积,设定好每次分液的体积和间隔时间后,按下分液键就可以进行一组分液,且分液参数(程序)还可保存和调用。可用于毫升级的母液添和稀释液的快速、准确地添加,非常适合做标准曲线和毫升级大批量灌装。
  • 我国湿法冶金的开拓者陈家镛院士逝世 享年98岁
    p   北京8月26日,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家镛,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8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9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9c6877b3-5d83-44b6-a541-6b96ee6b83a6.jpg" title=" 622762d0f703918f4f63d3a65d587e9258eec493.png" alt=" 622762d0f703918f4f63d3a65d587e9258eec493.png" width=" 450" height=" 29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陈家镛院士 /strong /p p   陈家镛1922年2月17日生于四川省金堂县,198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重庆)并留校任教,1949和1951年先后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工系硕士和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现名过程工程研究所),曾任副所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p p   1939年中学毕业后,心怀科学与工业报国理想的陈家镛如愿考取了名师荟萃、专业拔尖的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他在重庆遇到了杜长明、高济宇、李景晟、时钧等国内学界一流的老师。凭借学业上的过人天赋和勤奋刻苦,陈家镛赢得了老师们的称赞,毕业后得到了留校任教的机会。任化学系助教期间,在恩师高济宇的指导下,陈家镛试制成功了被国外垄断的农药滴滴涕(DDT)。 /p p   陈家镛是我国湿法冶金学科奠基人、化工学科开拓者之一。他针对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急需,开拓了湿法冶金新工艺和新流程,并将化学工程学新原理和方法用于湿法冶金过程,为我国湿法冶金学科的建立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积极倡导气液固多相反应器的反应工程学研究,并将其扩展到化工分离、生物化工、特种材料制备等新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成果。 /p p   陈家镛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1980年国家发明三等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6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p p   为向陈家镛的诸多贡献致敬,中以合作的首颗微重力化工实验卫星,命名为“陈家镛一号星”,于2017年2月15日在印度成功发射。 /p p br/ /p
  • 陈士华:无损检测的“火眼金睛”
    在中国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焊接和无损检测培训中心,身材瘦小的陈士华正在耐心地指导着学员,不时还亲自动手示范。   1991年,陈士华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中国南车戚墅堰所,23年,他在无损检测岗位上屡创佳绩。2008年,陈士华获得 &ldquo 全国技术能手&rdquo 称号 2009年,被聘为中国南车技能专家 2011年,获得&ldquo 中国南车技能大师&rdquo 称号,研究所专门成立了以陈士华命名的&ldquo 技能大师工作室&rdquo ,通过名师带徒,陈士华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向学员无私传授。如今的他,已经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ldquo 陈大师&rdquo ,在同事眼中,他这个&ldquo 大师&rdquo 名副其实。   无损检测,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说陌生的字眼,顾名思义是指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不伤害被检测对象内部组织的前提下,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也就是俗称的&ldquo 探伤&rdquo 。   1999年,刚&ldquo 出道&rdquo 不久的陈士华牛刀小试,针对机车产品制动盘摩擦面有裂纹的问题,大胆采用超声波擦伤来检测制动盘内部缺陷,顺利查找出问题原因,并配合铸造工艺人员解决了这一产品质量难题。   2007年,铁路产品HXD1B电子束焊接联轴节开始试制,但电子束焊接的焊缝没有任何技术条件可作依据,有的只是设计师提出的检测缺陷尺寸要求。陈士华经过反复试验、验证,创造性运用双晶探头和斜探头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探伤难题,保证了联轴节的顺利生产。   2012年,研究所承接了中国第八届花卉博览会钢结构桥梁检测任务。桥梁钢结构焊接接头形式多变,对接、T接、直角接、带夹角的角接接头类型繁多,钢板厚度从8毫米到50毫米不一,给检测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花博会的桥梁检测时间紧、任务重,容不得一丝差错。陈士华再次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将困难一一解决。经他们检测发现的焊接缺陷,剖开后检验无一差错。   &ldquo 陈士华有着孙猴子一样的火眼金睛,再细小的缺陷也瞒不住他的法眼。&rdquo 陈士华团队优质、高效的工作,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认可。研究所的无损检测能力也因此驰名全国无损检测市场。   &ldquo 我只不过是在碰到工作难题时喜欢&lsquo 逼&rsquo 自己一把,不轻言放弃,还喜欢想些新方法解决老问题。&rdquo 面对别人的赞扬,陈士华谦虚地说。   今年9月,研究所与德国莱茵TUV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陈士华的培训范围拓展至整个国际无损检测培训市场。TUV莱茵公司的专家罗伯特在考察研究所培训中心时,发出一声感叹:&ldquo 他是我遇到的最优秀、最刻苦的无损检测技能专家!&rdquo   &ldquo 我们要瞄准无损检测领域的最高水平,在国际舞台上争得中国的一席之地。我相信一切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rdquo 陈士华信心满满。
  • 著名材料学家陈创天院士逝世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创天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10月31日9时5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定于2018年11月2日—11月3日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1号楼407会议室设立陈创天先生追思堂,供各界人士吊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陈创天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8年11月4日(星期日)上午8:30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陈创天先生治丧委员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18年10月31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联系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冯丰,010-82543770,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15120095080,fengfeng@mail.ipc.ac.c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刘世雄,010-82543601,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18910760838,liushx@mail.ipc.ac.c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李如康,010-82543711,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18901109702,rkli@mail.ipc.ac.c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王晓洋,010-82543710,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13901281276,xywang@mail.ipc.ac.c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林哲帅,010-82543703,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15910837894,zslin@mail.ipc.ac.c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传真:010-62554670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一、致唁电、送花圈的单位和个人,请于2018年11月3日10:00之前联系,以便登记、办理相关事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二、11月4日上午7:30在理化所1号楼门前发车前往八宝山殡仪馆,如需乘车前往请联系登记。 /p
  • 陈宝钦:做人要正直,做事要勤奋,做科研要踏实
    众人口中的陈爷爷是谁?陈老是中科院微电子所的研究员,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教授。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8-1985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1986-2007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2007年光荣退休后,陈老一直活跃在科研、教学、科普第一线,用陈老自己的话说“上到90岁的同仁,下到3岁的孩童,都喜欢叫我陈爷爷。”陈爷爷亲历了光刻技术发展六十年,在几十年的科研实践中化苦为乐,产出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在科研之外,陈老最喜欢赠送“魔方”给大家,在陈老的眼里,魔方不再是玩具。可爱的白发“老头”与陈老的第一次交流,是在半导体光刻技术分享会的会前测试。测试期间,年近八旬的陈老在电脑操作上有一些迟缓,但这种迟缓纯粹是身体的限制,我能感觉到陈老清晰的接受解码了我的每个“操作口令”,这大概就是科研人的特性吧。考虑到直播的不确定性,我们建议陈老采用录播的形式,在报告结束后进行问题的答疑,这个建议很快被陈老否定了,为了给大家更好的听课感受,陈老将全程直播,并在线答疑。据陈老透露,每年将有近百场的讲座,按每次1小时计算,将有100小时授课时间,如果算上城市中往来路途的时间,对于一位退休的八旬老人来说,属实不易。这份对科研的热忱,着实让我真真地体味到一位老科学家的风骨。走在北大,如果你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白发老头”,那可能就是陈爷爷准备去讲座的身影。(照片由陈宝钦老师提供:“北大物理学院抓拍到的小蚂蚁放大后原來是白发老头”)1250万字的书籍,集成半生科研成果和陈老的沟通中,陈老向我展示了自己和学生们合作的专业书籍。这几部书籍,多达1250万字,就像几个乖巧的孩子,整齐地坐在陈老的电脑桌前,霎时间,我国半个世纪的半导体光刻技术发展史已浮现于眼前。苦于报告时长限制,我们本次会议只能有30分钟学习陈老师的报告内容,可喜的是,本次会议之后,陈老师将分享其完整PPT给报名参会的听众。欢迎各位积极参会报名:免费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askaligner2022/ 半导体光刻会议全部日程:报告时间报告题目报告嘉宾9:30-10:00先进光刻技术与电子束光刻技术陈宝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研究员10:00-10:30色谱质谱在光刻材料品控、杂质分析、溯源中的应用蔡麒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大中华区材料科学市场部高级经理10:30-11:00材料微区分析技术及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陈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工程师11:00-11:30知识服务赋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牛平月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事业部主任/副编审
  • 对话陈竺:怎样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才科学
    ■对话背景   国内能量饮料行业巨头红牛身陷“违规使用添加剂”漩涡,一些地方的超市已经开始主动下架。面对公众和媒体的质疑,红牛公司却声称其产品“安全稳定”。围绕生乳安全标准是否降低的热议,速冻食品安全标准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担忧……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百姓最关注的内容。当有食品安全事件出现或相关标准出台,往往牵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   在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背后,受到关注或质疑的往往是食品安全标准。人们常有疑问,食品安全标准是否合理?食品安全标准存在哪些问题?怎样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才科学?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外相比有何异同?卫生部做了哪些工作?最近,卫生部部长陈竺接受访谈,介绍有关情况。   ■官方说法   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问:在食品安全标准方面,卫生部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陈竺:一是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制度。公布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和企业标准备案办法,明确标准制定、修订程序和管理制度。组建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建立健全标准审评制度。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确定未来五年的食品安全标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二是已制定公布185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真菌毒素限量、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农药残留限量以及部分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   三是修订公布了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23类、2314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依法撤销了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等39种食品添加剂。   四是加快食品包装材料标准清理工作。对行业提交的3000余种食品包装材料进行系统清理,公布了107项包装材料用树脂名单。公告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生产。   五是加强标准宣传解读和解疑释惑。在卫生部官网公开标准文本,便于各方下载和查询。通过印发文件、制定标准问答、召开座谈会和新闻发布会、举办培训班、在线问答等方式,向公众科学介绍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公布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标准热点问题。   六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我国已连续5年担任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持国,2011年我国又成功当选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亚洲地区执行委员。卫生部充分利用上述有利条件,加强国际食品标准的跟踪研究,促进我国食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同步发展。   食品安全标准清理整合工作仍面临挑战   问: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陈竺:尽管标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受我国食品产业发展水平、风险评估能力和食品标准研制条件等因素制约,现行食品安全标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清理完善,《食品安全法》实施前,我国有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等多类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同时并存,总计超过5000余项,标准数量多,标准间既有交叉重复、又有脱节和矛盾的问题 二是个别重要标准或者重要指标缺失,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求,例如有的缺乏配套检测方法、食品包装材料标准等 三是标准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目前部分标准标龄较长,食品产品安全标准通用性不强,一些标准指标风险评估依据不足 四是标准宣传培训和贯彻执行有待加强,食品安全标准指标多、技术性强、强制执行要求高,公众、媒体、行业均高度关注,但相关标准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有待改进完善,比如,健全广泛征求意见的机制和有效解读标准方式、方法。   问:清理整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难在哪里?   陈竺: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基础研究滞后,我国风险评估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食品安全暴露评估等数据储备不足,监测评估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二是保障机制有待建立完善,目前缺乏专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技术管理机构,专业人员力量和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与当前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标准工作的质量 三是标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标准研制基础薄弱,专业人才不足且较分散,标准研制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食品安全标准制定过程力争公开透明   问:作为强制性技术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公开透明?   陈竺:首先,健全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和管理要求。正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对完善标准工作程序,提高标准工作公开透明,健全公众参与标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其次,在标准立项阶段,广泛征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产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意见,注重与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相衔接,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标准制定的合理性。   第三,在标准起草过程中,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向社会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鼓励公民、法人、专家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标准工作,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在标准正式公布前,还将在卫生部网站上再次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并向世界贸易组织(WTO)通报。   第四,严格标准的审查、发布程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负责对标准草案进行严格审核,这个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多领域、多部门350余名权威专家组成,设置了食品污染物、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10个专业分委员会。每个标准文本都要经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专业分委员会会议审查和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进行审议并通过后,由卫生部批准公布,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同时标准制定均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科学基础,开展国内外标准分析对比和专题调查研究,充分借鉴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居民的膳食特点,制定食品安全标准,以保证标准各指标安全可靠。   ■专家观点   总体来说食品安全标准与国外一致   “雀巢婴儿米粉含砷量过高,在我国和国外实行两套标准”“新的牛奶国家标准低于旧标准,也低于国标标准”……近两年发生的关于食品安全标准争议的事件不在少数。对此,一些公众质疑:食品安全标准,是否低于国际标准?有关专家曾给出自己的看法。   严卫星(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常务副所长):对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我国和国际社会在做法和管理上是基本一致的,对于那些风险高、规定使用量或者残留量的,以及有明确使用范围的添加剂,比如防腐剂、抗氧化剂、色素等等,都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的手段来辅助我们的监管。除此以外的其他食品添加剂,比如有些本身就是食物中的成分和使用范围不需要限定的添加剂,这些食品添加剂安全性高、风险低,检测的必要性就不是特别大。   关于检测,第一,检测往往针对最终食品,即使发现问题,造成的损失也无法挽回。第二,检测往往需要消耗大量资源,针对性不强,浪费极大。国际上,科学的监管手段是更注重源头,注重生产过程的监管。通行的做法,就是建立比较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制度,强调食品链的全程监管,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链条。还比如要关注原料的管理,要特别注重生产过程的管理,我们一直说所有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更不是检验出来的。   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其实中国在食品的监管标准方面,与国际接轨得最好的就是食品添加剂这个部分。食品安全是有国际标准的,是160几个国家共同讨论制定的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我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CODEX)的食品添加剂的标准是一样的,有16类的食品分类体系,并规定了同一个类别的使用量。对于某些中国特有的食品,我们有自己的标准。中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300多种,比CODEX的标准,以及欧美国家批准的数量都少,因为中国的食品加工业发展程度不如发达国家。需要说明的是,政府不会主动把新的添加剂加入批准使用的名单中,需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或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主动申请,政府才会进行审核。有一套严格的审批过程。
  • 陈国南:我国食品行业技术、标准需与国际接轨
    中国约有90%的农业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每年损失百亿美元左右。6月27日上午,食品安全专家、福州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201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陈国南教授在2014年福建省首届食品安全高层对话上指出,目前我国食品领域急需解决食品中重要污染物检测的关键技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的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系。   陈国南表示,除了众所周知的微生物污染、食物源头污染、化学品污染等问题外,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还存在贸易与技术壁垒。   陈国南介绍,中国农产品出口额由1996年的143.40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632.9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9.7%。然而,中国仍然约有90%的农业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每年损失百亿美元左右。   例如,对我国输出日本的大米和输出欧洲的茶叶,国外要求检测100多种农药残留而且要求的最高残留限量为目前先进检测方法的检测低限。在农药残留的检测中要求一次能进行上百种农药的多残留分析。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自身的检测技术水平。陈国南表示,目前,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信息科学的结合产生的新技术可显著提高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体监测和溯源能力,这一技术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在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   陈国南还认为,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技术措施与国际水平不一致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广泛地应用危险性评估技术,特别是对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的暴露评估和定量危险性评估。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等致病菌对不同人群和个体的致病剂量尚不清楚 疯牛病与人的克-雅氏病之间的确切关系尚待阐明 国际上所报导的男性精子减少是否确与二噁英和氯丙醇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暴露增加有关。   国际经验表明,实现从&ldquo 农田到餐桌&rdquo 的全过程管理,建立从源头治理到最终消费的监控体系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十分重要。在这些方面,我国科学数据尚不充分,需要开展基础研究。   陈国南说,我国部分出口食品企业已应用了HACCP技术,但缺少覆盖各行业的HACCP指导原则和评价准则,从而需要制定这一先进技术的指导原则和评价准则,以便在我国广泛应用。   陈国南介绍,我国现行标准与国际不接轨,内容不完善,技术落后,实用性不强、特别是在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方面缺乏基础性研究,在创新性方面差距更加明显。许多产品标准没有充分利用&ldquo 危险性评估&rdquo 原则,考虑总暴露量在各食品中的分配状况,现行食品卫生标准的覆盖面不广。经常是国外设定一个技术壁垒后,我国有关部门才开始着手建立相关标准。这种被动的局面已经给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和竞争力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将危险性评估技术引进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以有利于我国农业产业和食品工业结构调整并促进市场竞争力。
  • 陈全胜谈食品品质与安全无损检测新技术
    仪器信息网讯 2015年4月9&mdash 10日,&ldquo 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技术论坛&rdquo (以下简称:CBIFS 2015)在扬州市扬州会议中心举办。4月10日,作为CBIFS 2015分论坛的食品安全检测及样品前处理技术、食品生成过程质量控制技术、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食品安全标准与法律法规四个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其中在食品安全检测及样品前处理技术专题研讨会中,来自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陈全胜教授做了题为&ldquo 食品品质与安全快速、无损检测新技术研究&rdquo 的报告。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陈全胜教授   报告主要分为三个内容,分别是食品品质智能化感官检验研究、食品无损检测新技术和新仪器研发及食品加工过程在线过程监控研究。   陈全胜介绍道,人工感官不具有广普性,而食品品质智能化感官检验按照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食品智能化感官思路,利用视觉、嗅觉和味觉传感器分别模拟人眼、鼻、舌三种感觉器官获取样品(如茶叶)色、香、味、形等信息,计算机模拟人脑对三种信息进行处理,并对照人工感官检验结果,构建一个模型实现仪器化,智能化评价。   对于食品无损检测新技术和新仪器,陈全胜首先谈到便携式近红外成分检测仪。介绍了对于不同食品状态,开发的不同的检测模块,和基于嵌入式系统仪器方面的研究成果。陈全胜着重介绍了高光谱成像检测仪:&ldquo 高光谱成像技术(HSI)集成像分析和光谱分析于一身,光谱技术能检测其内部结构、化学成分等,图像技术能检测外观品质。因此HIS在食品、农产品内外综合品质检测上具有一定优势。&rdquo 报告中还介绍了其他食品中无损检测新技术和新仪器,如多光谱成像仪、荧光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可视化电子鼻技术等。   在食品加工过程在线监控方面,陈全胜列举果蔬智能化分级系统、食品农产品分选和包装过程智能化装备等。
  • 粤芯半导体“一种半导体器件中的互连金属的沉积方法”专利获授权
    据天眼查显示,粤芯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半导体器件中的互连金属的沉积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17127154B,授权公告日为2024年8月6日,申请日为2023年10月16日。背景技术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广泛应用互连金属进行金属薄膜沉积,以形成互连结构,从而连接前道工艺产生的不同功能区。但是,使用含有硅的金属进行金属沉积时,由于铝硅互溶且硅在铝中的溶解度较大,硅易通过扩散效应进入金属铝中,同时铝会回填到硅扩散所形成的孔隙中,因而在铝硅接触区形成“尖峰”,易导致器件短路,常通过在铝中掺入硅和铜形成铝硅铜合金(AlSiCu)以强化互连金属的可靠性、提高器件性能。由于在各个温度下硅在铝中的固溶度不同,高温下硅更加溶于铝,从而在沉积过程中为了防止硅析出而在高温情况下沉积铝硅铜,而持续的高温沉积则会增大金属沉积薄膜的晶粒尺寸,影响后续的薄膜刻蚀工艺,严重时也会造成薄膜刻蚀后的残留等问题,影响集成电路的器件性能。发明内容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中的互连金属的沉积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在待沉积衬底的表面上按照第一预设沉积条件执行互连金属的第一次沉积操作,以得到在所述待沉积衬底的表面上沉积的第一沉积层,第一预设沉积条件用于限制第一沉积层的互连金属的晶粒尺寸;在所述第一沉积层的表面按照第二预设沉积条件执行互连金属的第二次沉积操作,以在所述第一沉积层的表面沉积第二沉积层,第二预设沉积条件用于限制沉积过程中互连金属的原子迁移率及沉积速率;在所述第二沉积层的表面按照第三预设沉积条件执行互连金属的第三次沉积操作,以在所述第二沉积层的表面沉积的第三沉积层,第三预设沉积条件用于限制沉积操作形成的沉积层厚度及沉积速率。
  • 葡萄酒也是越陈越好吗?——葡萄酒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测定
    葡萄酒,味香色美,很多人的最爱!那葡萄酒是不是越陈越好呢?理论上,葡萄酒是一种有生命的东西,装瓶后仍然会继续成熟和变化。在良好的储藏条件下,葡萄酒会在岁月的历练中使得单宁酸逐渐柔顺圆润,酒香更加富有深度,口感也更为均衡协调。 事实上,大部分(99%)葡萄酒不具有陈年能力,最佳饮用期一般在2—10年之间。只有少部分特别好的葡萄酒才具有陈年能力。不具陈年能力的葡萄酒在不适宜的环境中长期存储不仅口感不会变好,而且还有可能产生5-羟甲基糠醛(5-HMF)。 5-羟甲基糠醛是一种黑色的具有难闻气温的有毒物质,对人体横纹肌及内脏有损害,且具有神经毒性,能与人体蛋白质结合产生蓄积中毒。葡萄酒在生产及不合适的储存条件下不可避免会发生热降解反应,从而导致5-羟甲基糠醛的产生或含量增加。2017年7月1日SN/T 4675.8-2016《出口葡萄酒中5-羟甲基糠醛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开始实施,葡萄酒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成为国际贸易中判断葡萄酒优劣的重要指标。 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参考SN/T 4675.8-2016《出口葡萄酒中5-羟甲基糠醛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对5-羟甲基糠醛进行了检测。仪器配置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水=10:90色谱柱:依利特C18色谱柱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85nm进样体积:10μL柱温:30℃实验结果
  • 陈竺:中国当前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整顿办)第四次全体会议29日在北京召开。整顿办主任、卫生部部长陈竺主持会议并讲话。   陈竺指出,2010年以来,整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上半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当前,中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也存在各地整顿工作进展不平衡的情况。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国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下大决心,采取有力措施,一定要完成好食品安全整顿的各项任务。   陈竺要求,整顿办及其成员单位要推进各项整顿工作,抓紧完成工作任务。2010年是整个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关键的一年。各地区、各部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和任务分工的要求,抓紧完成各项整顿任务。   一是要全面落实责任、抓好督促检查,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对任务未落实的薄弱环节和地区,要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二是要狠抓案件查处,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提高办案质量和时效,同时各有关部门要相互通报食品安全信息,及时发现和处置食品安全隐患。   三是要认真组织调查研究,切实解决社会反映强烈、媒体和公众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避免出现监管空白。   四是要及时总结经验,加快食品安全法配套法规体系建设,建立长效机制,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改进监管工作。   陈竺表示,整顿办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承担整顿工作的督促、协调任务,加强与各成员单位沟通协调,形成整顿合力。
  • 陈竺考察赛默飞新建实验室
    日前,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参加了泰州中国医药城疫苗工程中心启用仪式,并参观视察了赛默飞在中心的新建实验室项目。陈竺表示中国医药城是国家级重点项目,卫生部、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会全力支持中国医药城下一步的发展,打造国家卫生科技创新体系江苏基地。   陈竺为中国医药城疫苗工程中心的正式启用剪彩。疫苗工程中心是中国医药城高端疫苗产业基地的核心载体,集疫苗研发、检验检测、临床评价等为一体。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医药城将致力于生物技术研究,新型疫苗研发,与美国机构的合作医疗项目等。在未来四年,医药城将继续扩容,吸引1200 余家公司落户。   赛默飞研究市场部的新建实验室项目包括价值百万美元的成套设备,在参观期间,陈竺与其他领导听取了研究市场部亚洲副总裁兼总经理Patrick Loh等管理层对赛默飞实验室设计、建设和设备的介绍。陈竺对赛默飞的研发能力和未来在中国医药城的发展规划表示了肯定。赛默飞作为唯一一个跨国企业还受邀参加了当天的企业高层座谈会。据悉,赛默飞计划到2012年初在医药城建立直接销售点和配送中心。
  • 国家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奠基 卫生部陈竺部长出席仪式
    2011年6月30日上午,国家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奠基仪式在武汉举行。卫生部部长、中国和法国新发传染病防治合作项目指导委员会中方主席陈竺出席并讲话。   陈竺指出,中法两国政府2004年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关于预防和控制新发传染病的合作协议》,正式开启了中法新发传染病防治合作项目。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是中法新发传染病防治合作项目的重要内容。希望中法双方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继续关心支持中法新发传染病防治合作项目。他强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保证质量和安全,希望即将建成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能坚持“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为中法卫生科技合作提供平台支持,为我国乃至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工作发挥重要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专门致函,代表世卫组织对中法新发传染病防控合作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法国卫生国务秘书诺拉贝拉女士发表了视频讲话,表示法方将支持中法共建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希望建成后能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参比实验室体系。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女士表示,法方将一如既往,积极推动实验室建设和法中卫生合作。   法方指导委员会主席阿兰梅里埃、法国驻华大使白林、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出席了奠基仪式。外交部、发改委、科技部、环保部、质检总局、卫生部相关司局等单位和法方相关机构代表共约200人参加了上述活动。
  • 国家食药管理总局陈谞剖析新《食品安全法》变更要点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5年11月4日,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暨展览(CIFSQ)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监管官员、食品企业负责人等8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食品安全的方方面面。国家食品药品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陈谞博士在大会上做了特邀报告,针对新食品安全法在风险治理、全程治理、社会治理及责任治理等制度的创新及变更要点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陈谞IMG_9659_副本_副本1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a26cdafb-54cd-497f-8e64-2e3202538f3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strong 国家食品药品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陈谞 /strong /span /p p   新《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被称之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将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建立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从根本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此外,新《食品安全法》共154条,与2009年的104条相比增加了50条,其中有80条进行了修改。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0,0) FONT-SIZE: 18px" strong 风险治理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COLOR: rgb(255,0,0) FONT-SIZE: 18px" img title=" 风险_副本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6a449592-82d2-4b04-b1a8-31d7399c028d.jpg" / /span /p p   据陈谞介绍,新《食品安全法》在风险治理方面的创新首要是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制度。即明确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重点、方式和频次 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本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制定本区域的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并向社会公布和实施计划。 /p p   其次完善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陈谞介绍道,“新《食品安全法》确定了风险监测行为规范,明确应当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监测方案开展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 另外规定,若监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及本级、上级卫生行政等部门,并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组织开展进一步调查。” /p p   此外,陈谞提到,新《食品安全法》完善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明确规定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情形。例如,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食品添加剂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发现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因素 需要判断某一因素是否构成食品安全隐患等。 /p p   同时,也建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确定了参与交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组织者一般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 参与者一般为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0,0)" 全程治理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0,0)" img title=" 全程_副本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c865a4ec-a0d8-44b0-9946-035715fd8338.jpg" / /span /strong /span /p p   陈谞说道,“新《食品安全法》在全程治理上的创新主要有六点,即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地源头把关、建立全程追溯制度、完善生产经营过程控制制度、确立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考核上岗制度、确立食品安全自查报告制度及明确网络食品交易者义务。” /p p   他还强调,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地源头把关主要体现在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禁止将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农作物 食品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或者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验,不符合标准的要停止销售,并及时上报监管部门 此外,食品农产品销售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制度。 /p p   陈谞介绍,“国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都应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采用信息化手段,留存生产经营信息,保证食品可追溯 同时,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也需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 /p p   生产经营过程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很重要,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陈谞提到,企业应当制定并实施原料控制、生产环节控制、检验控制、运输等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另外,贮存、运输、装卸、包装的容器工具也应安全、无害 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及包装裁料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p p   网售食品需在第三方平台实行实名登记和验证制定,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并依法取得许可证件。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0,0)" 社会治理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0,0)" img title=" 社会_副本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6ecdb7bb-5309-4cf8-a3e0-d481eab7ee07.jpg" / /span /strong /span /p p   陈谞谈到,新《食品安全法》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创新主要有建立了贡献褒奖制度、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责任保险制度,此外还强化了部门之间重大事项协同、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并完善了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 /p p   另外,陈谞强调,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由国家统一建立,统一发布公开制度 公布的食品安全信息,应准确、及时,并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 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可能误导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的食品安全信息后,应立刻组织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等进行核实、分析,并及时公布结果。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0,0)" 责任治理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0,0)" img title=" 责任_副本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b2afee59-a00b-4b14-b821-1669d307bdd1.jpg" / /span /strong /span /p p   在责任治理上的创新,陈谞作了如下阐述:“新《食品安全法》规定,坚持刑事责任优先原则。即对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经营病死畜禽、生产经营有害物质超过标准限量的食品等违法行为,先按照是否构成犯罪进行判断。构成犯罪,坚决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予以行政处罚 对于违法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除依照相关法律处罚以外,给予额外处罚。” /p p   他还补充道:“对于发生多次违法行为的,要加大处罚力度。食品生产经营者一年内累计三次因违反新《食品安全法》规定受到责令停产营业、吊销许可证以外处罚的,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p p   同时,还提高了财产罚数额,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币金额不足一万元,处十万元以上十五万以下的罚款,一万元以上的,处货币金额的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 /p p   最后,陈谞强调,新《食品安全法》还强化了从业禁止处罚和声誉罚力度,并规定,被吊销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等在处罚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或从事食品生产管理工作。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撰稿:张葳 /p
  • 穿越时空,探索封存在南极冰芯中的远古尘埃
    10个“你所不知道的珀金埃尔默”系列故事之七来啦!故事后还有关于本篇故事的有奖答题,快来了解我们,赢取自己的小幸运吧~穿越时空时间旅行一直是科幻小说的重要主题,不少科幻作品、影视作品中也有关于时间旅行的浪漫想象。穿梭时间的旅行听起来很炫酷,人类是否能突破时间的限制,穿梭游走于时空之中呢?我们都知道,古时是没有气象局和温度计的,在凝固的时间里,现代的人是如何知道古代地球的气候情况呢?自从猛犸象在地球上漫游以来,在过去的100万年里,随着冰期和温暖期的交替,我们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大家知道冰是由雪变化而来的,雪沉积以后,慢慢沉积压实就形成了冰。在南极地区,由于气温低,降雪不融化,而被一层一层地垒积起来,下层的雪受到上层雪压力的影响,不断地被压实、压紧。年覆一年,从底部至上逐渐形成一层层的冰层。大气中的尘埃会被强大的风力从大陆上吹来,并与降雪一起一层一层地被压实沉积在冰中,最原始的大气样本,就会保存在冰里面。古气候可以通过研究化石、树木的年轮、海底沉积物、历史资料等来开展地球气候变化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冰川的冰芯样品含有关于大气成分、矿物尘埃、海洋气溶胶和许多其他有机和无机物的信息。与树木的年轮一样,分析从极地冰原或山地冰川中钻取出来的冰芯中尘埃的含量,也能为科学家们提供许多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冰中尘埃的分析非常具有挑战性。去极地钻取冰芯是很艰巨的,带回来的冰样当然是非常宝贵的。作为“空中文物”的尘埃,这些分析物的浓度又非常低。这就需要找到功能强大,灵敏度高的分析技术。探索冰封的尘埃Milano-Bicocca大学环境科学系的Giovanni Baccolo博士和他的同事研究分析南极冰芯样品,重点在于分析包裹在冰中的大气矿物颗粒,俗称“尘埃”。为了克服固有的挑战,研究采用了PerkinElmer NexION® 350 SP-ICP-MS设备,配备Syngistix™ 纳米应用软件模块。它能让实时的单颗粒分析和快速的数据采集处理相结合,瞬时数据采集速率可达每秒10万个数据点。这些数据有利于探索古尘埃样品的无机元素组成。PerkinElmer的NexION SP- ICP-MS瞬时数据采集速率可达每秒10万个点!我们想象一下,人类的头发厚度平均约为8万纳米,这速度真是惊呆我和我的小伙伴了!研究表明,冰芯中含有微量的铝、钙、硅和铁颗粒,含量非常低。Baccolo博士表示,采用NexION® 350 SP-ICP-MS还可以区分冰尘中主要元素的溶解态和颗粒态组分,这些元素对气候和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NexION SP-ICP-MS能够在不进行任何事先分离的情况下测定尘埃样品中的元素,并能提供离子和颗粒浓度、颗粒大小和颗粒分布信息。这些信息对古气候的推算至关重要,来自冰芯的尘埃颗粒的大小和形态会直接影响全球气候,特别是大气的辐射特性。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由南极冰岩芯获得的数千年之前的这些信息,反演得到古气候和古环境资料,一方面可为未来气候和环境变化提供预测依据,同时,也可为解释当今气候环境变化的原因提供有效的科学思路。有奖问答感谢阅读“你所不知道的珀金埃尔默”系列故事!为检验你是否认真阅读,赶快扫描下方二维码,来参加有奖答题吧,100%中奖哦!了解更多“你所不知道的珀金埃尔默”系列故事,请点击下方链接:https://dwz.cn/bfVAFerN关于珀金埃尔默:珀金埃尔默致力于为创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我们为诊断、生命科学、食品及应用市场推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助力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解决最棘手的科学和医疗难题。凭借深厚的市场了解和技术专长,我们助力客户更早地获得更准确的洞见。在全球,我们拥有1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150多个国家,时刻专注于帮助客户打造更健康的家庭,改善人类生活质量。2018年,珀金埃尔默年营收达到约28亿美元,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一员,纽交所上市代号1-877-PKI-NYSE。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的信息,请访问www.perkinelmer.com.cn
  • Palas | 如何在沙尘天气中监测空气质量?
    自3月15日起,非洲撒哈拉沙漠刮来强风,猛烈的沙尘暴不仅侵袭了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瑞士等地,甚至波及到了更偏北的英国。受气流影响多地城市出现红色降雨,空气中弥漫着沙尘的气味受到严重污染。因此,欧洲各地的粒径分布可能因地而异。颗粒物监测专家Palas® 带来了监测空气质量的解决方案,通过使用AQ Guard空气质量监测仪,可以对沙尘粒径进行监测并得到准确稳定的测量结果。沙尘暴危害西班牙国家气象局表示,在沙尘暴影响区域,大气中的可吸入的细微颗粒物增加,大气污染加剧。沙尘落在冰川上会加速冰川的融化,覆盖在植物叶面上会影响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并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由于沙尘的流动性,大量沙尘颗粒物传输范围广。在空气中飘荡的过程中,这些尘埃会不断聚集并传输一路经过地区的微生物,重金属、农药等有害化学污染物。在其所到之处传播过敏原、细菌和病毒,并能透过层层防护进入到人们的口、鼻、眼、耳中,增加呼吸系统疾病、过敏的发生几率。图1:电子显微镜图像所示撒哈拉尘埃包含的粗颗粒的部分Palas® 解决方案由于降雨,大部分撒哈拉沙尘被冲刷为降水,而造成红色雨水的原因是由于颗粒中的高氧化铁含量造成了如图1所示的微红色颗粒。测量到的粒经大小在 1-10 µm 范围内,由于粗粒径颗粒在气溶胶状态下的停留时间并不长,所以就需要有精准的仪器来进行测量。Palas® 在德国卡尔斯鲁厄通过 AQ Guard 空气质量监测仪测量的粒径尺寸分布。下面是在卡尔斯鲁厄测量的三种尺寸分布的示例(图 2和图 3)。图2:Palas® Karlsruhe(德国)总部的 AQ Guard仪器外壳有的沉积物图 3:在卡尔斯鲁厄现场测量的尺寸分布蓝色曲线显示撒哈拉沙尘暴发生前不久的粒径分布。绿色和红色曲线显示沙尘事件发生时的尺寸分布。它们因天气条件而异。例如,在同时有降水的情况下(绿色曲线),颗粒分布总体上虽然有所增加,但仅在 以经过认证的 FIDAS® 200 系列为基础而开发的技术,可以保证细粉尘值的高准确度和可重现性;以公认的快捷方便的现场校准而闻名 通过云 MYATMOSPHERE 实现短时间调试和即时记录测量值 通过 Wi-Fi 热点、远程访问和外部触摸板,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配置 通过 GPRS/3G/4G/Ethernet/Wi-Fi 通信,可选:LoRaWAN 可扩展气象站和气体传感器,可以更好地评估和评价颗粒物数据以高时间分辨率测量 Cn、PM1、PM2.5、PM4、PM10(可选:SO2、CO、NO2、O3) 颗粒物测量范围从 0.175 - 20,000 nm 到 100 mg/m³ 质量浓度或 20000 个颗粒/cm³(单一颗粒物分析)应用领域 工业:- 生产过程- 散装物料处理(混合,卸料,储存,包装等)- 厂界监控 施工现场:道路,铁路,拆除现场 建筑物:学校,幼儿园,医院,酒店,办公室,公共服务建筑物 建筑工地或其他污染区域附近的住宅建筑 公共交通:机场,火车站,电车和地铁站,游轮,客舱,例如在电车、火车上
  • 陈竺部长出席中美食品安全政策研讨会
    中国卫生部和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11月18日在京联合召开中美食品安全政策研讨会,主题为“加强食品安全机构间合作”。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部长莱维特(Michael Leavitt)出席研讨会并就食品安全的合作与发展、全球经济中标准的作用等话题发表讲话。来自美国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卫生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以及国务院法制办、中编办等部门和单位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中美双方在研讨会上就应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式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及双方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机制和制度措施等主题分别进行了介绍,并就近年美国发生的花生酱沙门氏菌污染及中国乳品三聚氰胺污染食品安全事件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各位会议代表坦诚己见,深入交流,在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双方议定将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   陈竺在研讨会后的发布会上表示,合作是双方的意愿,中国愿意本着真诚和开放的态度加强与美国同行的交流,共享食品安全管理的经验,并将以公开透明、互利互信的原则对待食品安全国际合作。陈竺还表示,中国将发挥政府在食品安全中的监督管理和公共服务作用 调动企业主动提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加强自身管理 发动公众主动参与和监督食品安全 同时欢迎新闻媒体积极发挥健康传播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促使公众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实行健康饮食方式,有效避免食源性危害。   据介绍,在国际食品安全活动方面,中国积极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食品安全信息网络(INFOSAN)活动,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活动。除在2006年当选为国际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两个法典委员会主持国外,还成功主持了两届法典委员会会议。2007年,中国在北京举办了“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会议通过并签署了《关于食品安全的北京宣言》,敦促要通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有效的合作,来加快食品安全能力建设,以确保公众获得更安全的食品。   目前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的工作还包括:一是建立由卫生部牵头,多个部门参与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包括筹建食品安全监管部际协调联席会议、国家食品安全科学委员会、咨询委员会 二是建立“先发制人”的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建立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监测网,建立覆盖全国各省、延伸到市县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国家成立专门的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估机构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成立中国食品法典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标准的立项、制定、审查、发布等工作 三是建立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机制,整合目前分散在各部门、各环节的食品安全信息,协调建立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重大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发布,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权威发布并做好解疑释惑,同时加强对公众的食品安全健康教育。
  • 陈啸宏:中国正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
    2014年3月17日至21日,第46届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CCFA)会议在香港举行。来自56个成员国和1个成员组织(欧盟)及34个国际组织的26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啸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陈啸宏指出,中国主持CCFA会议以来,与CCFA各成员国坦诚合作,认真负责推动各项工作。CCFA成员国和观察员人数平稳上升,先后完成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和香料的使用等法典标准,审议通过了大量食品添加剂标准,国际食品添加剂通用法典标准取得显著进展,对维护消费者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介绍, 2013年中国完成了近5000个食品标准的清理,目前正在抓紧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到2015年底基本形成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他表示,中国与各国紧密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工作,为维护食品安全、促进国际贸易做出贡献。   本次会议将重点研究食品添加剂法典通用标准(GSFA)、食品添加剂编码系统(INS)、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优先评估的食品添加剂名单、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等相关内容。
  • 陈啸宏:将组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心”
    为加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交流和标准等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学习国际先进经验,14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食品安全研讨会。食品安全专家围绕当前食品安全热点话题进行讨论。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啸宏指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成立两年来,作为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的&ldquo 国家队&rdquo ,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标准制定修订等技术支撑工作,服务于行业创新发展,通过多种形式与广大消费者沟通,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在&ldquo 从农田到餐桌&rdquo 全过程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工作中发挥了技术&ldquo 龙头&rdquo 和&ldquo 晶核&rdquo 作用。   陈啸宏表示,依据当前食品安全新形势和&ldquo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十二五规划&rdquo 要求,将加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设,加快组建&ldquo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心&rdquo 推进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为龙头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技术机构的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