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超万亿

仪器信息网超万亿专题为您整合超万亿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超万亿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超万亿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超万亿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超万亿话题讨论。

超万亿相关的资讯

  • 十二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需求预计超3万亿
    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24日说环保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的朝阳产业和引领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环保投资需求将超过3万亿比“十一五”期间增加一倍以上。   在此间举办的“2010中国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高科技高峰论坛”上吴晓青说据预测中国环保产业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年均15%-20%的增长速度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环保产业市场之一。   他表示生态环境保护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否见实效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就是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否降低。   吴晓青表示中国必须进一步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综合应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把有限的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优先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   吴晓青说中国要逐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施绿色信贷,污染责任保险,绿色投入等环境经济政策构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国家发改委:设备更新需求预计为超5万亿的巨大市场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召开经济主题记者会。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设备更新的需求会不断扩大。初步估算,设备更新的需求是一个在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3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会议指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在本次记者会上,就我国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作出的相关部署,郑栅洁还表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的以旧换新,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一个重大部署,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也能增加先进的产能,提高生产的效率,还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可以说是既惠民又利企,一举多得,这是一个重大的利好。以设备为例,去年中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的设备投资规模已经达到了大概4.9万亿,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设备更新的需求会不断扩大,我们初步估算,是在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第二,从耐用消费品来看,去年底中国民用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的家电保有量超过了30亿台,所以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从设备也好,耐用消费品也好,巨大的市场空间都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大有可为。郑栅洁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最近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一个系统性的政策文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个文件是《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行动方案》,党中央研究过,国务院也通过了行动方案。整个方案重点要实施四大行动:第一,实施设备更新;第二,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第三,回收循环利用;第四,标准的提升。   新闻多一点:  2月23日 重大利好!习近平主持召开会议强调: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  3月1日 国常会明确:推动教育医疗等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贴息贷款2.0版本来了!  3月6日 国家发改委:设备更新需求预计为超5万亿的巨大市场  3月13日 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3月13日 国家发改委详解《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3月13日 河北省教育厅启动设备更新摸查工作:高校申报未来3年置换计划  5万亿设备更新,哪些科学仪器能接住这“泼天富贵”?  5万亿设备更新市场,哪些行业领域的仪器设备需要更新换代?
  • 每秒4万亿帧 我科学家用超快摄像机捕获光的运动
    p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陈烽教授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王立代博士团队合作,提出一种全新“压缩超快时间光谱成像术”(简称超快压缩成像),在帧率、帧数和精细光谱成像等方面突破了现有超快成像技术的局限,成功捕获到光子的运动。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p p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提出的这种新型的超快成像技术是探知各种未知瞬态过程的一项关键核心技术,如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运动、超短激光脉冲作用材料时发生的瞬态非线性过程等。超快压缩成像通过对飞秒激光进行数字编码,并在时间和光谱维度上进行压缩和解压缩,从而能够同时实现高速度、高帧数以及高光谱分辨率。超快压缩成像的超高帧率可以达到3.85THz(1THz=1012Hz),和亚纳米级超高光谱分辨率。研究人员通过这种超快压缩成像技术实时记录了飞秒激光脉冲的传播、反射以及自聚焦等持续时间达到33皮秒的超快物理过程。 /p p   超快压缩成像的基本原理是飞秒激光时间—光谱相互耦合原理,它的实现主要是通过3个关键步骤,首先是利用飞秒激光丰富的频率成分,通过色散将不同的波长在时域上拉伸,形成一个叫做“啁啾脉冲”的高速时间序列。第二步是这个拉伸的时间序列与测量的瞬态过程进行相互作用。这样,不同的波长成分就可以记录超快过程不同的时间信息。进而对这一时间序列进行二维的空间编码,并利用色散将不同的光谱信息压缩在一个二维平面上并采用CCD采集,最终利用算法将一幅二维的CCD图像重建成具有空间和时间维度的多幅超快图像。 /p p   该成果使得长时间、宽光谱地记录飞秒影像成为可能,将推动更多涉及超快过程的极端物理、化学、材料和生物学的研究。 /p p   此外,《自然》(Nature)以研究亮点(Research Highlights)形式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文章标题为《4万亿帧每秒的速度去捕捉光的运动》。同时,美国物理学会官网《APS物理》(APS Physics)也做了焦点专题报道,文章标题为《聚焦:4万亿帧频的电影》。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陆宇为本文第一作者,西安交通大学陈烽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王立代博士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西安交通大学是本文第一作者单位。 /p p   《自然》报道链接: /p p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1625-5 /p p   美国物理学会官网《APS 物理》报道链接: /p p   https://physics.aps.org/articles/v12/55 /p p   《物理评论快报》原文链接:             /p p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2.193904 /p p & nbsp /p
  • 三星公布Q2利润超10万亿韩元 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三星电子7月5日公布第二季度初步业绩,显示该公司今年第二季度(4月至6月)销售额74万亿韩元(当前约3900.75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10.4万亿韩元(当前约548.21亿元人民币)。与上一季度相比,分别增长2.9%和57.3%。这一业绩明显超出证券市场预期的8.3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三星电子利润大幅增长,原因被解读为存储半导体产业开始真正好转的效应。近来,受人工智能(AI)热潮影响,存储半导体价格快速上涨。证券分析师预计,三星电子半导体(DS)部门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将在5万亿韩元左右。这一数字是今年第一季度(1.91万亿韩元)的两倍多。然而,除存储器之外的其他半导体部门,例如代工和系统LSI,预计将继续出现亏损。有许多观察结果表明智能手机市场利润可能一直很低迷。分析认为,随着主要用于智能手机的半导体成本上升,盈利能力可能下降。证券分析师认为,三星移动(MX)和网络业务部门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将比第一季度(3.51万亿韩元)有所下降。市场预计,三星电子下半年业绩提升预计将加速。随着通用DRAM产量持续减少,直到2025年,DRAM供应短缺可能每个季度都会恶化。KB证券研究员Kim Dong-won表示,“考虑到HBM产能扩张和先进工艺转换,实际DRAM产能将仅为2022年第四季度产能的80%”,他补充道,通用DRAM的盈利能力正在引领下半年业绩的改善。
  • 节能减排规划投资超两万亿 先河环保雪迪龙将受益
    相关新闻:《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印发   国务院日前全文印发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领域十大重点工程:节能改造、节能产品惠民、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脱硫脱硝、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循环经济示范推广、节能减排能力建设。根据规划,将有2.366万亿投资投向上述领域。   《规划》提出,要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行问责制 加大中央和地方投入,鼓励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改,改革资源税。通过多方面措施保障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下半年节能减排的压力依然较大,在今年不会推出大规模产业刺激政策情况下,节能减排领域将是下半年政府稳增长投资的重点领域。   券商报告指出,节能减排是贯穿整个“十二五”期间的热点,节能减排目标完成和政策频繁出台都将持续刺激热点发酵。以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为重点的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将获得资金重点支持。相关环境监测仪器公司先河环保、雪迪龙、聚光科技等,有望受益。   减排完成情况不容乐观   《规划》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与此同时,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比2010年的2551.7万吨、2267.8万吨各减少8%。   实现上述目标并非易事。2011年,我国的节能减排的指标一半未完成。今年上半年的减排完成情况依然不乐观。   环保部人士透露,上半年,一些地方主观上对减排要求有所放松,污染反弹、放松监管等现象开始抬头。此外,已建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带来的新增量偏大,新增减排措施规模明显不足等问题,令上半年减排完成情况不容乐观。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了有压有保的四项任务,重点在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积极推动提高能效。   超2万亿投向十大重点工程   《规划》特别明确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的十项重点工程,包括节能改造、节能产品惠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十个方面。   节能改造工程包括锅炉(窑炉)改造和热电联产、节约和替代石油、建筑节能等领域,目标要在“十二五”时期,分别形成7500万吨、1120万吨、6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则侧重加大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力度。其中,民用领域重点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节能家用电器等,工业领域重点推广高效电动机等,产品能效水平提高10%以上,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目标是“十二五”时期形成1000亿千瓦时的节电能力。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也是重点任务之一。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要新建配套管网16万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200万吨,升级改造污水日处理能力2600万吨,新增再生水利用能力2700万吨/日。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强化垃圾渗滤液处置。“十二五”时期分别新增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能力280万吨、30万吨。   根据计划,“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投资需求2.366万亿。其中,节能重点工程、减排重点工程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投资分别为9820亿、8160亿和5680亿。   “一揽子”保障措施明确   在保障措施方面,《规划》提到,要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各地区要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下一级政府、有关部门和重点单位。国务院每年组织开展省级人民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实行问责制。   同时,要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继续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项目。完善“以奖代补”、“以奖促治”以及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和合同能源管理等支持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创新投入机制,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多渠道引导企业、社会资金积极投入节能减排。   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也将有相应调整。《规划》明确,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建立充分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差别电价、峰谷电价、惩罚性电价,尽快出台鼓励余热余压发电和煤层气发电的上网政策,全面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
  • 超1.3万亿!北京市公布2021年“3个100”重点工程,涉及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领域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公布了2021年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总投资超1.3万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约2780亿元、建安投资约1256亿元,支撑全市投资三成以上。“3个100”重点工程指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其中100个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计划投资470亿元、建安投资202亿元,围绕集成电路创新链、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实施一批重大智能制造项目。
  • 未来五年,中央企业预计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元
    据中国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7月26日上午10时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管与运行评价局负责人刘绍娓讲到,近期,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了中央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推进会议,主要目的是,指导中央企业率先行动,聚焦“五个加快”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一是加快推动先进设备更新。加速替换改造一批服役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工艺技术落后的生产装置和设备,更新部署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二是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实施一批“智改数转网联”项目,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加快智能装备更新替代和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三是加快推动绿色化改造。推广一批绿色装备,大力促进减污降碳、节能降耗,加强设备能效管理,加快对能效水平较低的装置设备更新改造,大力布局资源循环利用,形成产品从研发制造到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环。四是加快推动本质安全。实施一批老旧装置改造,强化安全技术、安全装备应用,在安全隐患高发领域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机器人替人”,加强对各类危险源的在线监控和管理,提高事故和灾害的预测和防范水平。五是加快强化有效供给。研发生产一批新型装置设备,推进在各类工业机械、农用、医疗、教育等领域应用,努力提供技术先进、绿色低碳、节能高效、适应市场需求的设备产品。刘绍娓表示,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坚持能给尽给、应给尽给原则,加大出资人政策支持力度,指导中央企业紧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在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中发挥表率引领作用。未来五年,中央企业预计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元。同时,要求中央企业在采购设备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坚持买技术水平最好、性价比最高的装备,让质价双优的装备供应商脱颖而出。
  • 十二五环保投资将达3.1万亿 超“十一五”一倍多
    在24日举办的中国环境服务国际合作论坛上,环保部有关负责人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投入将达到3.1万亿元,规模将比“十一五”的1.4万亿增长一倍以上。   明年环保产值将超过万亿   据介绍,自“十五”以来,我国已投资1000多亿元建成3.63亿千瓦脱硫燃煤电厂装机容量,并投资2000多亿元建成1550多座、日处理规模860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66%,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污水处理规模第二大国家。   环保部人士透露,到目前为止,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按照该产业每年15%的速度在增长,预计2010年环保产业产值有望超过11000亿元。   节能环保将成新兴产业   环保部该负责人称,我国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前不久温总理专门听取了发展环保产业的汇报,而环保部、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这方面工作。   “投资将进一步加大,初步估计‘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约为3.1万亿元。在政策推动下,我国环保产业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保持15%到20%的增长率,预计‘十二五’期间环保产值可达到4.92万亿元。”上述人士说,“环保对其他相关产业放大倍数为8到10倍,是一个带动性比较大的产业,作为下一步新的增长点,预计国家还会出台相关政策和相关措施。”   该人士还透露,有关部门正准备探讨环保产业发展税收方面的鼓励和优惠政策。
  • 李克强:“十二五”环保投入将超5万亿
    5月3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李克强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环保累计投入将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节能环保领域的潜力巨大。   李克强表示,欧洲的城市化模式在全球独具特色,注重城市的空间合理布局,重视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崇尚保护自然和历史风貌。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同样有着辉煌的城市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近7亿人,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李克强透露,目前,中国的建筑耗能接近总能耗的40%,而城镇建筑中节能建筑的比重还不到25%,也就是说还有75%需要改造,更何况还有新兴的城市化进程。“十二五”期间,中国环保累计投入要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节能环保领域的潜力巨大。   李克强指出,中欧在城镇化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成效显著。中国有序推进城镇化、破解资源环境难题,需要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学习和引进欧洲先进理念、技术与管理经验。当“欧洲设计”遇上“中国制造”,“欧洲技术”遇上“中国市场”,就会产生显著效应。   李克强说,面向未来,中欧应把城镇化作为务实合作的新平台、新亮点,突出加强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合作,分享中国城镇化和欧洲高新技术产业化带来的巨大效益。希望欧方在对华高新技术转让上更加灵活开放,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李克强就此提出三方面建议:首先,共促绿色发展。中欧应加强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以及废弃物利用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第二,深化项目合作。应放宽市场准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合作水平。第三,加强管理交流,深化城市规划、管理政策、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 中国生物产业步入高速发展期 总规模超万亿元
    日前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四届生物产业大会上,汇集和发布生物技术研究成果项目、企业需求项目800余项,现场签约项目29个,总投资金额近240亿元。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多人参展,大会为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生物服务等方面的最新技术与产品提供了集中展示的机会。   有关专家表示,中国生物产业潜力巨大、发展迅速,给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添加了新的动力。   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国际现代农业展览会上,观众在看适合家庭种植的无土栽培蔬菜。   生物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我国的生物产业发展迅速,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信息服务与战略研究部部长王璐说,“生物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我们的优势在于市场较大,且劳动力资源丰富。”   据测算,我国生物产业总规模超过万亿元。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作为生物产业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几乎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同时,我国生物农业中生物技术产品的应用规模及转基因抗虫棉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海洋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生物制品开发等领域已形成产业规模 由于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生物柴油、非粮燃料乙醇、甲醇等生物能源领域吸引了很多企业的投资 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生物服务等一批新兴产业正在形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司副司长任志武指出,现今世界生物技术正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是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生物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占领国际经济技术竞争战略制高点的产业创新工程。   王璐说:“国家在逐渐加大对生物产业的扶持力度。而作为新兴战略产业的生物产业,对经济、社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生物技术产品走进家家户户   “生物技术的产品你能说出几个?”在前些年,也许这个问题还很难回答。但如今,生物医药、生物化肥、转基因食品、用海藻制成的护肤品,还有各种各样的疫苗等,这些生物技术的结晶早已融入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生物产品真的来到我身边了。”当问到是否了解生物技术时,居住在北京市崇文区、刚刚购物归来的小赵,兴冲冲地指着自己的“战利品”说:“面膜、洗衣粉还有这么一大瓶酸奶,很多都有生物活性因子呀。”   吉林省西部通榆县,土地贫瘠,老百姓的收成一直不好。然而从去年开始,这儿的盐碱地上很多都种上了蘑菇。这种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厅研究所专门针对盐碱地而研发的食用菌,产量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地方的产量。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兴奋地说:“用先进的生物科技种植出的鲜蘑,一个菌袋可以出3-4茬蘑菇,一个近千平方米的大棚年产值能达到10万元!”   中美奥达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高峰博士介绍说,随着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我国将自主研发一些药品。到那时,老百姓在预防、诊断、治疗阶段会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国内的病人只要花费较少的钱就可以买到与进口药药效相差无几的药品了。   生物产业仍有很大拓展空间   生物产业同其他高技术产业一样,将成为今后拉动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已经成为许多生物高技术企业面临的瓶颈。   中美奥达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黎志良表示,由于生物产业的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基础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希望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有政府政策、社会资金和风险投资的支持,让生物制药产业得以更健康持久的发展。   2007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将生物产业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八大重点产业之一。举办第四次生物产业大会的山东省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等七大生物产业,并鼓励生物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引导生物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还将创造条件吸引境内外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山东生物企业。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涛认为,国家这几年确实加大了在生物产业方面的投入,但未来发展中也要注意到基础领域的发展,如生物医药的研究、科技创新等,我国的生物产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王璐表示,我国生物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建立起生物技术创新体系。   生物产业同其他高技术产业一样,将成为今后拉动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已经成为许多生物高技术企业面临的瓶颈。   中美奥达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黎志良表示,由于生物产业的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基础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希望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有政府政策、社会资金和风险投资的支持,让生物制药产业得以更健康持久的发展。   2007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将生物产业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八大重点产业之一。举办第四次生物产业大会的山东省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等七大生物产业,并鼓励生物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引导生物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还将创造条件吸引境内外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山东生物企业。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涛认为,国家这几年确实加大了在生物产业方面的投入,但未来发展中也要注意到基础领域的发展,如生物医药的研究、科技创新等,我国的生物产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王璐表示,我国生物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建立起生物技术创新体系。
  • 超快电镜助力等离子体研究重要发现 万亿分之一秒的等离子体场检测
    阿贡纳米材料中心的超快电子显微镜,图片自:阿贡国家实验室每个去过大峡谷的人都能体会到靠近自然边缘的强烈感受。同样,美国能源部(DOE)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学家们发现,当接近一层单原子厚的碳薄膜(石墨烯)边缘时,金纳米颗粒会表现异常。这可能对新型传感器和量子设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发现是通过美国能源部科学用户设施办公室——阿贡纳米材料中心 (CNM) 新建立的超快电子显微镜 (UEM) 实现的。UEM能够实现在纳米尺度和不到一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尺度内的可视化和现象研究。 这一发现可能会在不断发展的等离子体领域引起轰动,该领域涉及光撞击材料表面并触发电子波,称为等离子体场。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开发具有广泛应用的等离子体设备——从量子信息处理到光电子学(结合光基和电子元件),再到用于生物和医学目的的传感器。为此,他们将具有原子级厚度的二维材料(例如石墨烯)与纳米尺寸的金属颗粒相结合。而要想理解这两种不同类型材料的组合等离子体行为,就需要准确了解它们是如何耦合的。在阿贡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超快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金纳米颗粒和石墨烯之间的耦合。“表面等离子体是纳米粒子表面或纳米粒子与另一种材料界面上的光诱导电子振荡,”阿贡纳米科学家Haihua Liu说, “当我们在纳米粒子上照射光时,它会产生一个短寿命的等离子体场。当两者重叠时,我们 UEM 中的脉冲电子与这个短寿命场相互作用,电子要么获得能量,要么失去能量。然后,我们收集那些使用能量过滤器获得能量的电子来绘制纳米粒子周围的等离子体场分布。”在研究金纳米粒子时,Liu和他的同事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现象。当纳米颗粒位于石墨烯薄片上时,等离子体场是对称的。但是当纳米颗粒靠近石墨烯边缘时,等离子体场在边缘区域附近集中得更强烈。Liu说:“这是一种非凡的新思考方式,可以思考我们如何利用纳米尺度的光以等离子体场和其他现象的形式操纵电荷。” “凭借超快的能力,当我们调整不同的材料及其特性时,很难预测我们将看到什么。”整个实验过程,从纳米粒子的刺激到等离子体场的检测,发生在不到几百千万亿分之一秒内。CNM 主管 Ilke Arslan 表示:“CNM 在容纳 UEM 方面是独一无二的,该 UEM 对用户开放,并且能够以纳米空间分辨率和亚皮秒时间分辨率进行测量。” “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窗口内进行这样的测量,开启了对非平衡状态中大量新现象的研究,而我们以前没有能力探测到这些现象。我们很高兴能够提供这种能力给国际用户。”对于这种纳米颗粒-石墨烯系统的耦合机制的理解,将是未来开发令人兴奋的新型等离子体装置的关键。基于这项研究的论文“使用超快电子显微镜可视化等离子体耦合”(Visualization of Plasmonic Couplings Using Ultrafast Electron Microscopy)发表在 6 月 21 日的《Nano Letters》上,DOI: 10.1021/acs.nanolett.1c01824。除了 Liu 和 Arslan,其他作者还包括 Argonne 的 Thomas Gage、Richard Schaller 和 Stephen Gray。印度理工学院的 Prem Singh 和 Amit Jaiswal 也做出了贡献,武汉大学的 Jau Tang 和 IDES, Inc. 的 Sang Tae Park 也做出了贡献(日本电子于2020年初收购超快时间分辨电镜商IDES)。文:Jared Sagoff,阿贡国家实验室关于CNM新建立的超快电子显微镜 (UEM)CNM 的超快电子显微镜 (UEM) 是一种独特的工具,可供美国能源部纳米科学研究中心的用户使用。CNM超快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左起顺时针:Thomas Gage, Haihua Liu和Ilke ArslanUEM 的应用是利用电子研究纳米级材料中的超快(亚皮秒)结构和化学动力学,这是一个广受关注的新兴科学领域。CNM的 UEM 结合了以下功能:■具有高重复率的可调谐飞秒激光器■产生脉冲电子束的多种途径■配备高灵敏度相机和电子能量过滤的同步激光泵浦脉冲透射电子显微镜CNM精心设计的UEM打开了通向任何标准电子显微镜都不具备的科学理解领域的大门,即理解亚纳米空间分辨率材料中的快速(亚皮秒到纳秒)动力学和短期亚稳态相。它代表了一种关键的分析工具,可以提供超快的结构和化学变化,以广泛的系统。在未来几年,通过开发超快的电气和机械触发机制,CNM期望开发具有基础和设备相关性的新型样品环境和样品激发途径。结合超快探测,这将允许深入了解电场和应变的非平衡现象。例如,人们可以探索声学声子模式在量子信息科学感兴趣的材料和系统中产生的应变随时间变化的影响,例如金刚石或碳化硅中的空位缺陷。在纳米科学的许多领域中,UEM 在促进对瞬态过程的理解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例如激子定位、短寿命亚稳相、光致分离、拓扑材料动力学、等离子体系统、分子马达和磁波动等。连同理论建模,UEM 将为纳米科学界提供对纳米材料的前所未有的理解。阿贡国家实验室是 1946 年在伊利诺伊州杜佩奇县成立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国家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资助阿贡国家实验室和芝加哥阿贡大学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该实验室。 阿贡国家实验室前身是芝加哥冶金实验室,也是恩里科费米 (Enrico Fermi) 第一个受控核链式反应演示的所在地。 目前,阿贡实验室由阿贡先进光子源、阿贡串联直线加速器系统组成,开展基础科学研究、清洁能源实验、全国环境问题管理,最重要的是审查和监测国家安全风险。
  • 中国或投10万亿治理土壤环境 投资超水和大气
    中国环保部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8日表示,继水和大气之后,下一步中国将开展土壤环境的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土壤治理的投入规模远超水和大气,可能会达到上十万亿元的规模。   庄国泰是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ldquo 2013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rdquo 上做此番表述的。他指出,中国的水和大气污染治理已经走过近40年的历程,但土壤几乎还没有动。环保部科技司司长熊跃辉表示,在中国环境服务业中,涉及土壤治理的生态修复仅仅占3.7%的市场份额,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与水和大气比,土壤治理除了规模大,还有周期长、技术难的特点。庄国泰介绍,目前环保部正在牵头编制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行动计划,相关立法工作也在推进,希望在2017年前为这项工作打好基础。   庄国泰进一步指出,土壤治理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工作。包括耕地与水源地土壤环境的保护、污染源头控制、被污染地块的风险管控、土壤修复试点示范和土壤环境监测监管等。&ldquo 我国被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到上千万亩的数量级。如果不抓紧治理,土壤的重金属超标可能会非常严重。&rdquo   虽然紧迫,但土壤治理在实际过程中碰到两大难点:一是地方的土地财政问题。二是责任认定,很多造成地块污染的企业已经找不到了。另外,南方地区人多地少,如果为了治理让农民不种地,也不现实。如何在治理过程中让农民有经济收入,必将考验政府的智慧。
  • 三大环保行动计划总投资超6万亿
    11月25日,在召开的全国环保系统规划财务工作会议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公开表示,推进环保投融资机制改革创新。当前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环保投资不足,因此需要加快完善政策机制,进一步加大环保投融资机制探索力度。其中,大气、水和土壤三大环保行动计划投资需求将超过6万亿。   吴晓青分析称,从需求形势来看,中央财政供给的三大环保行动计划投资与测算需求差距很大,地方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政府投融资效率有待提高,审计表明,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进度缓慢、挤占挪用等问题,引入市场化环保投融资机制的需求十分迫切。   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将创新生态环保投资运营机制作为重要内容,在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排污权交易、改革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系列支持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   环保部提供的资料显示,从实践基础来看,一些地方生态环保项目已经纳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即PPP)清单,环保产业股权基金、环境合同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政府购买环保服务等市场化机制正加快建立,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已成为普通共识。   吴晓青认为,应扩大&ldquo 银政投&rdquo 绿色信贷行动计划试点。环保部今年启动实施&ldquo 银政投&rdquo 绿色信贷计划,率先在海南、山东试点,资金规模120亿元,银行、政府、投资机构共同出资,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解决企业环保融资难问题 环保部会同财政部在滦河流域开展江河湖泊生态环保试点,同步组织地方政府、环保企业探索PPP模式,统筹城市污水设施及管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水源地保护等领域、打包引入社会资本 重庆批准设立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规模10亿元 湖南郴州发行重金属债券 广西河池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生态保护投融资机制。   吴晓青提出,下一步要建立稳定的收益机制,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在政府引导和支持方面,改进政府投资安排方式,以投资补助、基金注册、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定向投入,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健全环境资源交易制度,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落实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从细分行业来看,环保股的投资机会还是比较丰富的。下面是大气污染相关概念股:   1、口罩:新纶科技、龙头股份、金鹰股份、泰达股份、维科精华   2、空气过滤:创元科技、鱼跃医疗、雪莱特(过滤机)、泰和新材、江南高纤(纤维)兴源过滤   3、空气净化:美的集团、格力电器、青岛海尔、海信电器、TCL集团、蒙发利   4、PM2.5检测:先河环保、聚光科技、天瑞仪器、雪迪龙   5、脱硫脱销:九龙电力、燃控科技、国电清新(传统脱硫),茂化实华、天科股份燃油脱硫),三聚环保(脱硫剂)   6、尾气治理、PM2.5治理:银轮股份、贵研铂业、威孚高科 烟台万润:公司与与欧洲催化剂公司合作研发汽车尾气吸收相关材料 三维丝,凌云股份:投资5 亿元的中国兵装集团凌云股份汽车尾气净化系统生产项目 科达机电,清洁粉煤气化项目可以把煤直接气化,源头解决PM2.5问题 德联集团:车用化学品助力尾气净化 辽通化工、四川美丰(车用尿素) 宁波华翔,控股公司主要产品为轿车尾气净化系统   7、油品升级方面:中国一重制造了中石油广西石化含硫原油加工配套工程400万吨/年渣油加氢脱硫装置 海越股份募投的60万吨烷基化项目预计将于2014年一季度投产 中国化学在炼化领域具有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和烷基化工程项目的工程总包能力 三聚环保具有石化、煤化工、油气田等领域的脱硫成套工艺技术及服务能力。   8、活性炭: 新日恒力、 元力股份、英力特   9、汽车报废:格林美、华宏科技、天奇股份、物产中拓、桑德环境等。
  • 为支持半导体,韩国政府又下血本!将推进超10万亿韩元支援计划
    为支持作为韩国支柱产业的半导体发展,韩国政府准备提供超过10万亿韩元(1000韩元约合5.27元人民币)。据韩国纽西斯通讯社12日报道,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10日视察位于京畿道的一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时称,“韩国经济的命运取决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他表示,为提高韩国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建立半导体生态系统比什么都重要。为此,将推进超过10万亿韩元的半导体支援计划。韩国“金融新闻”网站称,该计划将涵盖半导体产业全领域,并主要集中在韩国相对薄弱的半导体后端工艺。《韩民族日报》称,随着前端工艺微细化技术逐渐达到极限,后端工艺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至于支援方式,《韩民族日报》援引崔相穆的话称,政府会采用间接支援,而非直接投入财政资金的方式,“直接的财政投入是有限的”,“正在讨论通过产业银行的政策性融资或由财政、民间、政策性融资共同出资建立基金等多种方式”。韩国企划财政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仅确定了超过10万亿韩元规模资金的支援方向,具体方法仍在商议中。《韩民族日报》称,韩国政府今年已经为半导体产业提供了3.6万亿韩元的政策性融资及官方和民间联合的3000亿韩元规模的半导体生态系统资金等支援。韩国总统尹锡悦也曾表态要支持半导体产业,他9日还提到,为了不让韩国企业在国际竞争力上落后,在财政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将加强支持半导体产业。《韩国日报》分析称,在各国追求半导体产业本土化以及主导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未来韩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也取决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 国家发改委两批推介PPP项目签约超万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23日称,截至2016年7月底,国家发改委两批公开推介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中,已有619个项目签约,总投资10019.1亿元。  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建立了首个国家部委层面PPP项目库,第一批向社会公开推介了1043个项目、总投资1.97万亿元,第二批公开推介了1488个项目、总投资2.26万亿元。  其中,第一批1043个PPP项目中,因多种因素变化而不再采用PPP模式的项目为254个。其余789个项目中已签约456个、总投资8151.7亿元,占比分别为57.8%、56.6%。从行业分布看,签约项目主要集中在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学校、医院、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  第二批PPP项目中,除部分不再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外,其余项目已签约163个、总投资1867.4亿元,占比分别为16.8%、12.2%。
  • 我国将出台水十条治理水污染 计划投资超2万亿
    继&ldquo 大气十条&rdquo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我国又一项重大污染防治计划&mdash &mdash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ldquo 水十条&rdquo )即将全面实施。《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环境保护部了解到,这项总投资预计超过2万亿元的计划草案已报请国务院审议。2万亿的市场盛宴也即将开启。   6月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表示,环保部将抓紧制定出台&ldquo 水十条&rdquo ,切实打好水污染防治的重大战役。   抓两头,带中间   &ldquo 水十条&rdquo 对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原则、目标及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目标是加快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环境安全,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环保部一位官员向本报记者透露。   据本报记者了解,环保部于去年正式启动&ldquo 水十条&rdquo 编制。上述环保部官员告诉本报记者,&ldquo 水十条&rdquo 最早叫&ldquo 水计划&rdquo ,因为要与已经出台的&ldquo 大气十条&rdquo 相对应,改为&ldquo 水十条&rdquo 。环保部所属中国环境规划院是&ldquo 水十条&rdquo 编制组牵头单位和主要技术支持单位。   到今年初,&ldquo 水十条&rdquo 编制组已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和编制组内部讨论会,并征求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环保部内各司局、派出机构和直属单位的意见。   2月13日,环保部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送审稿)》。今年4月、5月,编制组由环保部污防司司长赵英民带队,赴北京市、浙江省调研城市水体治理情况,并对浙江金华市浦江县&ldquo 五水共治&rdquo 项目兴趣甚浓。   &ldquo 全国水环境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涉及饮水安全的水环境突发事件数量依然不少,这几年每年都有十几起,今年前5个月又发生5起。&rdquo 6月4日李干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环保部监测结果显示,近几年来,全国地表水,尤其是十大流域的水质不断改善。今年十大流域好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是71.7%。IV、V类是19.3%,劣V类是9%,相对于2012年、2011年都有所改善。相对于2012年,好于Ⅲ类断面比例提高了2.7个百分点,劣V类的比例下降了1.2个百分点。相对于2011年,改善的程度更大一些,好于Ⅲ类断面比例提升了10.7个百分点,劣V类的比例下降了4.7个百分点。   &ldquo 但全国水环境的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rdquo 李干杰说,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就整个地表水而言,受到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体所占比例较高,全国约10%,有些流域甚至大大超过这个数。如海河流域劣V类的比例高达39.1%。   第二,流经城镇的一些河段,城乡接合部的一些沟渠塘坝污染普遍比较重,并且由于受到有机物污染,黑臭水体较多,受影响群众多,公众关注度高,不满意度高。   第三,涉及饮水安全的水环境突发事件的数量依然不少。   当前,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宽松,导致&ldquo 达标&rdquo 排放污水,水体水质不断恶化。   &ldquo 由于排放标准过低,大量经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后一级A标准或一级B标准污水均为劣Ⅴ类水,这种水质排放到几无自净能力的环境中,导致水体不但没有得到修复,反而遭到了污染,于是就出现了&lsquo 越治越脏&rsquo 。&rdquo 碧水源(300070.SZ)总经理戴日成认为。   环保部门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十大水系、62个主要湖泊分别有31%和39%的淡水水质达不到饮用水要求,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产和生活。   李干杰透露,制定&ldquo 水十条&rdquo 的思路主要是&ldquo 抓两头、带中间&rdquo :一头是抓好饮用水水源地等水质比较好的水体水质保障,保证水质不下降、不退化 另一头是针对已经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体,尤其是影响群众多、公众关注度高的黑臭水体,下决心治理好,大幅减少甚至消灭掉。通过这两头来带动中间一般水体的水污染防治。   总量削减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废水排放总量也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01~2012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从2001年的433亿吨增长到2012年的685亿吨,12年间增加了252亿吨,平均每年多排放了21亿吨废水,平均年复合增长率约4.3%。   我国废水污染源主要分为工业源、农业源、城镇生活源,以及少量的集中式污染设施排放源,其中城镇生活源污水排放量的增加是我国废水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环保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污水排放量占废水排放总量比例逐年提升,从2001年的53.2%上升到2012年的67.6%。2001~2012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年均增量19.4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年均增量的92.2%。   在三种废水污染源中,工业废水特点是排放数量及污染物含量相对小,但污染物种类多、治理难度大,引起水环境发生质化污染 农村污水特点是排放数量绝对大,但截至2010年,全国范围内农村污水处理覆盖率不及10%,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工业废水、农村污水相比,城镇污水的特点是排放量及污染物含量绝对大,但污染物种类少、治理难度低、治理工艺相对成熟、城镇污水处理覆盖率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对水环境的影响属量化污染。   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在今年2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水污染防治存在三个问题:地下水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一些河流,特别是农村,或者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河沟、河岔的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在水环境的管理上还有很多不足。   《京津地区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情况督查报告》显示,北京市2/3的饮用水来自地下,天津城市数十万人口饮用地下水。但华北地区高风险点众多、面源污染隐患普遍。   以北京为例,19个划定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覆盖人口约1320万,约占全市常住人口2/3,仍有1/3左右人口的饮用水水源情况环保部门尚不完全掌握。   环保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约2400万吨,氨氮排放量约245万吨。&ldquo 排放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rdquo 翟青在前述发布会上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也告诉记者,我国水环境的COD(化学需氧量)承载力为740.9万吨,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调查发现,COD实际排放量为3028.96万吨,超出环境容量四倍多。   环保部测算,这些总量必须要削减30%~50%,我国的水环境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对于水污染治理效果,翟青曾对记者表示,只要措施到位是能够见效的。他用&ldquo 桃花水母&rdquo 向记者们展示了松花江治理的成效。松花江全长约1900公里,流经吉林、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其干流主要在黑龙江省,全长约939公里,最终汇入中俄界江黑龙江。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引发重大水污染事件。   之后的5年,国家累计投入78.4亿元治污资金。而按照《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共需安排治污项目222个,总投资134亿元。   &ldquo 松花江流域变化很大,前年我到松花江看到桃花水母,很漂亮,多年不见,现在已经重现,桃花水母对水质的要求是很苛刻的,说明水质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rdquo 他说。   2万亿盛宴开席   环保部透露,&ldquo 水十条&rdquo 总投资预计超过2万亿元。中信证券分析预测,&ldquo 水十条&rdquo 出台后,从消灭劣Ⅴ类水角度出发,近年来已逐步开始的市政污水提标改造将得到进一步强化。若仅考虑重点地区污水厂在3年内完成改造、单位投资按&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中平均约525元/吨进行估算,则年投资需求或达108亿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曲久辉告诉本报记者,根据《&ldquo 十二五&rdquo 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要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要从一级B全面提高到一级A。   &ldquo 水十条&rdquo 出台后,水务设备行业也将面临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以排污泵为例,水泵行业预计未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记者了解到,今年浙江省启动了&ldquo 五水共治&rdquo (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2014年就安排了125个项目,总投资额4680亿元,其中当年计划完成投资要超过650亿元,对排污泵需求巨大。   中信证券分析预测,&ldquo 水十条&rdquo 出台后,污泥处理、再生水利用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处理等细分领域将进入快速成长期。   水务企业桑德集团旗下包括桑德环境、桑德国际两家上市企业。该集团董事长文一波日前表示:&ldquo 目前提升空间很大,投资规模将达数千亿元。&rdquo   文一波称,小城镇将成为污水处理的重要市场,包括完善和新建管网、新增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对不达标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和分散性污水处理设施,使所有的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实现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5%左右,重点镇达到75%左右。   预计桑德环境业务销售收入可以达到100亿元左右,提前一年实现原定目标。他预计,从目前业务情况来看,明年该集团环境业务将实现130亿~150亿元的营收。   本报记者从亚洲开发银行了解到,中国政府即将出台的&ldquo 水十条&rdquo 也引起了国际财团的高度关注,一些外资企业和财团已开始介入中国水质提标。   去年底,亚行与北控水务集团(00371.HK)在京宣布,共同在中国推广开发高标准的污水处理项目,以使处理后的污水可以作为一种新水源在工业冷却和城市环境等方面被再生利用。预计到2019年,该项目每年达标处理的污水将达到6亿吨,这些污水将被用于工业冷却和城市景观灌溉。   据了解,依据&ldquo 水十条&rdquo 提出的要求,我国或将适度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并扩大排污收费范围,将污泥处理处置纳入污水处理成本。   与此同时,将加快重污染水体综合整治、饮用水微量有毒物质处理、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控、水生态目标管理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届时,节水技术改造和节水产品、水污染控制和治理高效技术都将受益。   我国还将推动生产和污染防治设备的升级改造,筛选一批技术先进、稳定有效、经济适用的环保装备,以补贴用户、采购服务等方式开展村镇村头污水处理技术、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行业清洁生产与资源化技术、畜禽清洁养殖与污染防治技术、水产健康养殖等关键技术的应用。   &ldquo 目前我国工业污染治理依然沿用&lsquo 谁污染、谁治理&rsquo 的思路,由排污企业自行解决治理问题。&rdquo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认为,在国际上,工业减排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即排污企业以合同的形式通过付费将产生的污染交由专业化环保公司治理。   骆建华认为,实行第三方治理,一方面排污企业由于采用专业化治理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达标排放率 一方面政府执法部门由于监管对象集中可控而降低了执法成本 此外,还刺激了环保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可谓一举三得。
  • 第三方检测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规模或超2万亿
    p   第三方检测行业是指第三方检测机构接受客户委托,综合运用科学方法及专业技术对某种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环保等方面进行评定,并出具评定报告。 /p p   第三方检测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检测设备、检测试剂等行业 产业链下游主要为终端的工业品和消费品生产制造商,检测报告的使用者是政府、消费者或生产制造商的下游厂商。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全球第三方检测行业发展历程 /strong /span /p p   检验检测行业是以工业化为开端,自人类进入工业时代起,全球检验检测行业便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开始发展。发展至今,欧洲国家、日本、美国等均已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检验检测市场,并形成了一批在国际上比较有名望、有权威的民间商品检测机构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起步较晚且进程较慢,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也要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全球第三方检测行业市场规模 /strong /span /p p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第三方检测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研究报告》显示,从全球检测行业市场规模来看,近年来行业平均增速约10%。即使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检测行业也仍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据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全球检测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1.34万亿元。 /p p    img title=" 3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fdb00a63-84c1-418d-a821-74e9a64ed7e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表1:2008-2016年全球检测行业市场规模走势图(单位:亿元) /p 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全球第三方检测行业发展趋势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strong  01、检测行业规模增长趋势 /strong /span /span /p p   全球检测行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即便在2008年至2009年恶劣的国际经济危机冲击下,检测行业整个市场规模依然有所增长,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出现破产案件,甚至裁员和重组的现象都很少发生。前瞻预测,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未来几年,全球检测行业规模增速将保持在8%左右。预计到2022年,全球检测行业的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97d8e180-43b9-4fea-a391-cf3b61e6dca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图表1:2017-2022年全球检测行业规模预测图(单位:亿元) /span /p p   strong  02、检测行业区域分布趋势 /strong /p p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更为明显,与制造业密不可分的检验检测行业也也随之从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目前,全球范围内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基本上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接受地区则集中在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b83cde4e-1302-47e2-9459-f06a4d3660c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表2:全球检测行业转移示意图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strong 03、检测行业检测主体趋势 /strong /span /p p   未来随着检测行业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及法律法规的不断规范和完善,第三方检测将成为行业主流。其主要原因如下: /p p   首先,在美欧日等成熟经济体,除了必须动用公权力的“法检”,一般检测,如食品安全检测,都已对第三方检测机构开放。其次,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主管部门来说,既要促进食品产业的发展,又要监管食品安全,职能上存在着必然的对立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noimg/640cf0a6-3cb7-40b4-b3d6-966288a2b66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表3:全球质量检验检测行业检测主体走势示意图 /p p   2010年后,食品、环保、贸易、医疗行业均发布相关政策推荐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建设,强制市场逐渐向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开放。如今,尽管民营检测机构起步晚,资本实力小,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份额实现快速增长。未来几年,全球检测行业规模增速将保持在8%左右。预计到2022年,全球检测行业的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我国第三方检测市场将呈现巨大的发展空间。 /p
  • 我国环保技术产业年均增速超15% 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2.8万亿
    p   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治理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环保部在重拳整治的同时,也将眼光放到国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发达国家治理经验。 /p p   7月20日,环保部召开例行发布会,介绍环境国际合作有关情况。 /p p   针对记者关于“近年来针对国家的环保难题,主要在哪些领域加强了环境保护技术合作,起到了哪些作用?当前我国环境技术方面的短板是什么?下一步还将开展哪些领域的技术合作,在水和土壤领域,国外有哪些治理经验”的提问,环保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郭敬称,要全力以赴围绕着大气、水、土壤等技术需求的重点领域去引导,来增加投入。 /p p   郭敬介绍,专家预测“十三五”甚至更长时期,中国环保技术和产业市场年增长速度不会低于15%到20%,2020年这个市场的需求大概能达到2.8万亿元。 /p p   span style=" COLOR: #0070c0" strong  重点技术研发投入逐年增加 /strong /span /p p   郭敬称,从2013年开始,中央政府连续发布了三个行动计划,即《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部正在全力以赴从制度建设到推动立法,包括建立一系列的配套方法等方面工作。 /p p   “说实话压力很大,但是我们也有信心,有决心,同时还要有恒心。”郭敬说,比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2013年到2016年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变化是明显的,改进也是明显的。 /p p   他指出,国际合作从环保部的角度来讲,要全力以赴的围绕着大气、水、土壤等技术需求的重点领域去引导,来增加投入,包括推动国家的技术研发、重点技术研发投入,实际上国家在这方面投入逐年增加,不同的部门现在已经把重大生态环保技术研发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p p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一些领域我国环保技术的短板问题难以回避。此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地方调研时了解到,在环境分析、监测、检验等领域,所使用的一些设备仍是以进口为主,尤其是一些环保设备的核心零部件,很少有国内产品能够与进口产品形成较有力的竞争。 /p p   郭敬认为,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在常规的污染治理技术方面应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果用不同的参照系,跟自己比进步非常明显,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比,一点不落后,很多的常规的污染治理技术成套设备、集成的设备都在出口。 /p p   “当然我们在一些领域,肯定还是存在着短板,存在空白,经验缺乏是肯定的。比如刚才讲到的土壤污染治理也好,修复也好,这就是一个大难题,我想不单是中国的难题,这个是世界共同的难题。”郭敬说。 /p p   他介绍,美国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开始关注这个问题,通过国会的立法,对造成遗留污染地块的大公司、企业投入巨大的资金,清理污染地块。这方面我国有经验可寻,但是实际上难度很大,各国的情况也差别很大,应该有信心,在中国将来污染治理的过程中,中国人自己的团队一定能够研发出来适应中国的技术。 /p p    span style=" COLOR: #0070c0" strong IT技术与环保市场趋于结合 /strong /span /p p   郭敬说:“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是着眼于解决我们国内重点环境问题。” /p p   在介绍已开展的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情况时,环保部介绍,目前已经与美国、欧盟等建立部长级政策对话,与意大利、瑞典、挪威、丹麦、英国等开展多层次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各国生态环保理念和经验,支持引导环保产业技术合作,有力促进了国内环境政策标准制定和技术水平提升。 /p p   其中,以大气治理为例,我国已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展合作,对于加快我国大气环境治理速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p p   今年6月,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邹首民在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2017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介绍我国环保技术时表示,目前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多个行业的废水近零排放技术、电力行业和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等成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此同时,一批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科技技术与环保产业深度结合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人工智能技术也开始得到应用和布局。 /p p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技术和产业市场将迎来加速发展期。 /p p   去年11月,环保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形成针对多污染物及多介质的污染减排、质量改善、风险防范等科技支撑体系,实现环保科技全方位的跨越发展以及部分领域的赶超引领。 /p p   “我们可以讲是世界上最大的环保技术产业市场。过去‘十二五’期间专家们预测的数据是每年增长在15%到20%,专家们还预测‘十三五’甚至更长时期,中国环保技术和产业市场增长速度不会低于这个数字。”郭敬说,2020年这个市场的需求大概能达到2.8万亿元。 /p
  • 尼康年营收将超万亿,生命科学跃居仪器首位
    尼康日前公布了本财年(截至2013年3月31日)第三季度的财报。   尼康第三季度营业额为2660亿日元,同比增长23.5%,前三季度累计营业额为7632亿日元,同比增长8.7%,以美元计则第三季度营业额为32.84亿美元,前三季度累计营业额为94.22亿美元。虽然收入有超过20%的增长,但尼康本季度的利润却下降至仅为0.8%(前三季度累计为5.1%)。   尼康的仪器业务,特别是生命科学仪器,主要是因亚洲地区政府采购的费用消减和推迟,导致第三季度营收下降,但随着这类采购的落实,第四季度可望有较大的回升。除此之外,尼康的生命科学仪器在仪器业务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本财年,具体地说,可能在本财年第四季度,尼康的生命科学仪器销售额预计会首次超过工业领域仪器的销售额,达到约3.33亿美元,成为尼康仪器业务中最大的一部分。   尼康的影像器材业务,销量有很大增长,但第三季度仍未完全摆脱泰国洪灾的影响,上半财年为应对风险而提高的库存,因市场状况不佳而在第三季度形成较大压力,因此降低了相机及镜头价格并调降单反相机及镜头的销量目标,对利润造成了影响。   尼康的精密设备业务,则是受到了整个行业萧条的影响。在半导体及LCD生产设备萎靡不振的大环境下,尼康也未能幸免,尤其是液晶4代线设备及7代以上线设备,上一财年营收良好,本财年却一直处于谷底,对整体利润造成了巨大影响,导致第二季度以来尼康精密设备业务首次出现亏损。尽管如此,在开发的进展下尼康的竞争力并未被削弱,LCD光刻机、曝光机等设备,尼康较之竞争对手,市场占有率仍大幅领先。   第三季度财报公布后,尼康小幅下调了收入预测,但预计本财年尼康的销售收入仍能有8.9%的增长,首次突破1万亿日元大关(合123.46亿美元),利润预计下降到480亿日元,净利润下降到380亿日元。   另外,尼康本财年的研发投入总和预计为760亿日元,由于泰国洪水灾害造成的设备更换和房屋维修,资本开支和设备折旧费用有所提高,尼康本财年的资本开支预计为600亿日元,设备折旧费用预计为400亿日元。
  • 5万亿设备更新,哪些科学仪器能接住这“泼天富贵”?
    刚刚开年,“泼天富贵”便迎面扑来 - 5万亿设备更新市场注定成为2024年的市场机遇主线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2024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3月1日,李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2024年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设备更新是超5万亿巨大市场。中央高调发令,地方快速响应2024年3月5日,广东省能源局发文,对重点用能产品设备和设备更新改造进行摸底。2024年3月7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组织超200家企业举行启动仪式,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2024年3月8日,安徽省工信厅发文征集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并要求在3月11日前完成申报。根据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此次大规模设备更新是以以技术、能耗、排放等为牵引。在广东、安徽等先行省份的发文中也能反应出这一点。仪器设备的潜在机遇同时,由于教育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当前并未明确发文对此次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进行响应,暂时无法准确评价对科学仪器行业的影响范围与影响的深度。为准确评估中国存量仪器设备的使用现状,为政府部门、仪器厂商等利益相关方积极应对此次设备更新机遇,仪器信息网以重大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国家重大平台”)所收录的超过12万台重大仪器设备(货值大于100万元)为基础,对中国存量仪器设备的服役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系列研究简报:第一篇:《5万亿设备更新市场,哪些类别的科学仪器能接住“泼天富贵”?》第二篇:《5万亿设备更新市场,哪些行业领域的仪器设备需要更新?》第三篇:《5万亿设备更新市场,哪些地区的仪器设备需要更新?》第四篇:《5万亿设备更新市场,哪些品牌的仪器设备需要更新?》......本篇为系列文章的第一篇《5万亿设备更新市场,哪些类别的科学仪器能接住这“泼天富贵”?》,主要研究不同类型仪器的服役状况,从中发现科学仪器潜在的市场机遇。特别说明:考虑到国家重大平台数据时间跨度长、来源广泛、数据口径多,仪器信息网以《仪器信息网科学仪器产业数据库》的仪器产品分类规范、客户分类规范、地区分类规范、品牌分类规范为基础,对相关数据进行清洗,以更加准确的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与直接查阅国家重大平台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国家重大平台仪器设备服役状况总览经过仪器信息网整理发现,国家重大平台在1955年-2020年期间启用了122561台重大仪器设备,国家重大平台的仪器设备平均服役年份为10.1年,其中,服役年份在10年以上的仪器设备共计49187台次,占整体数量的40%。根据仪器信息网前期的用户调研,大多数仪器设备的更新周期是8-10年,因此,服役10年以上的仪器设备有进行设备更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电子测量、物性测试、化学分析等仪器设备更新需求更迫切从服役10年以上仪器设备的占比看,仪器信息网研究发现,电子测量仪器、物性测试仪器、化学分析仪器、工业在线及过程控制仪器、医学仪器以及测量仪器中均有超过40%的设备的使用年限在10年及以上,有更为迫切的更新需求。化学分析仪器待更新数量遥遥领先从服役10年以上的仪器设备数量来看,化学分析仪器数量遥遥领先,达到14879台,其次是生命科学仪器3719台、光学仪器3773台、物性测试仪器3637台等。化学分析仪器中,质谱仪器、光学仪器、色谱仪器待更新数量大从服役10年以上的化学分析仪器设备看,质谱类仪器数量最多,达到了5212台次;其次为光谱类仪器,数量达到3508台次;紧接着为色谱类仪器,数量为3079台次;除此以外,还有X射线仪器、波谱仪器、元素分析仪器等。如果您对国家重大仪器设备潜在更新需求的话题感兴趣,欢迎您联系我们,领取《国家重大仪器设备潜在更新需求研究简报》PDF文档并做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如果您需要动态监测科学仪器商业机会,欢迎订阅由仪器信息网产业研究部打造的《仪器行业洞察》。《仪器行业洞察》旨在为科学仪器厂商提供全面的市场分析和行业动态,覆盖学术科研、制药/生物制药、食品/农业、环境、临床/诊断、工业等6大细分市场,覆盖多维度信息包含宏观经济、行业政策/法规、研究项目/经费、新建实验室、工业企业龙头动向、科学仪器龙头企业动向等。【服务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survey/【服务热线】:400-637-7886【电子邮箱】:linsp@instrument.com.cn【特别福利】:扫码添加下方微信,可免费领取《国家重大仪器设备潜在更新需求研究简报》。  新闻多一点:  2月23日 重大利好!习近平主持召开会议强调: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  3月1日 国常会明确:推动教育医疗等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贴息贷款2.0版本来了!  3月6日 国家发改委:设备更新需求预计为超5万亿的巨大市场  3月13日 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3月13日 国家发改委详解《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3月13日 河北省教育厅启动设备更新摸查工作:高校申报未来3年置换计划  5万亿设备更新,哪些科学仪器能接住这“泼天富贵”?  5万亿设备更新市场,哪些行业领域的仪器设备需要更新换代?
  • 基因测序万亿市场有望开启
    近年来,基因检测一直是一大热门话题,美国基因测序公司Illumina股价十年翻200倍,不仅令全球资本市场感叹基因技术的强大生命力,更令市场空前重视基因测序的发展。日前,由东南大学担纲的第三代人类基因测序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人体全基因测序有望只需1000美元,在1天时间内完成。无独有偶,瑞士制药商罗氏控股公司6月2日发布声明称,愿意以至多3.5亿美元的出价购买总部位于美国的基因测序企业Genia技术公司,以期获得更低成本破译人类基因的技术。有券商指出,如果测序成本下降到人人都有能力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以指导日常保健和临床用药的水平,则这个市场必定在万亿规模以上。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基因测序成本降至1000美元/人次,以及国内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该行业将从临床试点阶段步入蓬勃发展期,而国内因低技术起点、政策放开而有望增速最快。   相关主题:基因测序   紫鑫药业:2013年10月,公司拟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共同开发基因测序仪项目,将使公司业务向疾病早期预警和个体化用药相关基因的检测领域,以及高端生命科学和医学分析装备领域延伸和拓展。目前基因测序仪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达安基因:2012年,公司宣布与美国的Life Technologies合资成立广州立菲达安诊断产品技术有限公司,启动基因测序分子诊断项目。据了解,达安基因的基因测序平台直接面向医院临床客户,更贴近市场。   千山药机:2014年3月,公司公告计划收购湖南宏灏基因生物公司部分股权并对其增资,资料显示,宏灏基因的主营产品为基因芯片、冠心病基因检测芯片和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检测等。   科华生物:公司是国内生产量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种最齐全、报批量最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公司研发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公司已开展基因测序相关的研发工作。   中源协和:中源协和干细胞公司在中国人群疾病易感基因领域开发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基因检测系列项目,采用准确度最高、国际&ldquo 金标准&rdquo SNP微测序技术进行疾病易感基因的检测。   迪安诊断:公司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已搭建了PCR分子诊断、焦磷酸测序平台和新一代高通量测序平台,向各级医疗机构提供诊断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开展各项学术课题的科研合作。目前,已开展肿瘤个性化用药、病毒基因分型及耐药,以及遗传性疾病等多项分子诊断项目,基因芯片项目现采用合作方式。   荣之联:2013年年报披露,公司参股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持有其0.4545%的股权。此外,公司还为华大基因设计、建设和维护位于深圳和香港的生物信息超算中心。2011年6月,我国首个国家基因库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两个重大生物科技基础平台落户华大基因。华大基因现具备每秒运行15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能力,数据存储量达12.6PB,基因测序能力位居全球第一。
  • 1.7万亿?2000亿?仪器采购究竟获多少支持?
    近期,科学仪器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消息,国家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设备的更新改造,密集发布了“一揽子”决策部署,要求年底前完成相关申报工作。采购规模之庞大、采购周期之紧张,引得业内人士心潮澎湃。(详情点击:2000亿贴息贷款,引爆科学仪器采购热潮!)  与此同时,关于补贴的众说纷纭也让人困惑,新政究竟是减税、贴息还是贷款;支持的金额到底是1.7万亿元,还是央行公布的2000亿元?情况究竟如何,仪器信息网从纷繁的信息中为广大读者稍作梳理。  近期出台了哪些政策支持设备更新改造?  9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扩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同时,高新技术企业购置设备时,第四季度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提升至100%。  截至目前,涉及到的设备更新改造新政主要有:  1、减税  对高新技术企业在今年四季度购置设备的支出,允许当年一次性税前全额扣除并100%加计扣除,且地方和中央财政进一步予以支持   在今年第四季度,对现行按75%比例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行业,统一提高扣除比例到100%,鼓励改造和更新设备   对企业出资科研机构等基础研究支出,允许税前全额扣除并加计扣除。  2、贴息  对2022年12月31日前新增的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  凡符合国家发改委依托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会同有关方面确定的贷款审核要件和项目备选清单的,可以提出贷款申请。经办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办理,可以得到利率不高于3.2%的贷款。  只有进了名单才可申请再贷款,才有可能获得贴息,这与各地申报项目总投资、人民银行2000亿资金再贷款的分配机制等多种因素有关。  3、贷款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1.7万亿元  7月11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银行机构要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重点支持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提高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8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要引导商业银行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为重点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配足融资,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促投资带消费增就业,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9月下旬,监管部门鼓励21家全国性银行在1-7月新增1.7万亿元左右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基础上,8-12月鼓励再新增1万亿-1.5万亿元,各家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原则上不低于30%。  中长期贷款投放由21家银行共同实施,各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从备选项目清单当中自主选择项目对接。投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航空航天业、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领域、物流提质增效、冷链设施智能化改造等16类领域、128个细分领域。  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2000亿元  9月28日,人民银行宣布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  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投向教育、卫生健康等10个领域,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发放对象包括21家金融机构,按照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本金100%提供资金支持。  1.7万亿,2000亿,有什么不同?  可以看到,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都对科学仪器采购起到了极大了拉动作用,两个政策并不矛盾,部分领域甚至可以叠加使用。  据了解,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贷及财政贴息政策并行不悖。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提出了16个鼓励类领域,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提出了10个鼓励类领域。有的领域(含中长期贷款政策的细分领域)重合。  中长期贷款与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的大类领域对比图:序号1.中长期贷款2.设备更新改造贷款1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领域教育2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卫生健康3重要行业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替代文旅体育4电子信息制造业实训基地5生物产业全链条技术产品创新和制造生产充电桩6航空航天业城市地下综合管廊7高端科研仪器研发和制造新型基础设施8氢能产业研发和制造产业数字化转型9创新平台扩大技术装备更新改造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10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11企业、农民和以农机合作社等农机购置12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升级改造和节粮减损13物流设施提质增效和智能化改造14冷链设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15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16教育领域技术装备更新改造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主导部门是国家发改委,制造业为主,偏向于供给侧的生产领域。中长期贷款规模超过1.7万亿元,涉及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领域、生物产业全链条技术产品创新和制造生产、高端科研仪器研发和制造、教育领域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利好科学仪器采购,国产仪器机会或更突显。  人民银行主导的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偏向于需求侧的消费领域。贷款规模2000亿元以上,涉及的教育、卫生健康领域将给科学仪器采购带来重大利好。  需要关注的是,符合条件的项目既可以申报中长期贷款,也可以申请专项再贷款及财政贴息。  截至10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审定通过各地申报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第一批项目5838个,项目贷款总需求2万亿。目前第一批项目已推送给21家经办银行,要求各机构加快对接。第二批和第三批项目正在评审和陆续申报。而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的政策于9月28日发布,相关工作正在开展中。  仪器选购,品质为先!  仪器信息网经过层层筛选与把关,特别优选出数百台科学仪器,帮助用户轻松快速买仪器。详情点击:  国产好仪器:https://www.instrument.com.cn/activity/goodcn/gchyq2022  品类先锋:https://www.instrument.com.cn/event/plxf
  • 北京5年内欲投万亿治理大气
    继北京发布《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后,日前北京8个委办局相关负责人首次共同举办发布会,解读新5年计划。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在发布会上透露,预计未来5年北京治理大气全社会将投入资金近万亿元,其中政府投入将超千亿元,约2000亿-3000亿元。   近日,北京发布《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方力昨天表示,该计划是北京自1988年开展大规模防治大气污染以来,制定最全面、最系统、力度最大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该计划以PM2.5为主要的防治目标,规定到2017年,北京空气中的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降至60微克/立方米左右。   谈及治理空气的资金投入,方力昨天透露,为完成计划中规定的84项量化任务,北京将动员全社会之力,在未来5年治理大气的过程中,全社会预计投入资金近万亿元,其中政府要投入千亿元以上,约为2000亿-3000亿元。   据介绍,此前,环保部跟京津冀地区各市领导已签订责任书。方力表示,关于区域联防联控,其实每个省市把自己的责任书都落实了,就是最好的联防联控。   此外,北京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高新宇介绍,为填补减少燃煤造成的能源缺口,北京将分期建成多个天然气长输管线供气工程 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建成后,北京不再新建电厂,未来外调电比例超过70%。
  • 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突破3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以下简称研发经费)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投入总量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较快提升,达到2.55%。据介绍,2022年,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全社会研发活动受到一定影响,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持续加力,科技奖励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拉动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达30870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0.4%,自“十三五”以来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按不变价计算,研发经费增长8.0%,高于“十四五”规划“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的目标。投入总量上规模,投入强度也较快提升。据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5%,再创新高,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十三五”以来年均增幅,实现了较快提升。此外,去年基础研究经费保持增长,原始创新取得新突破。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研发经费比重为6.32%,连续4年保持6%以上的水平,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 万亿分之一秒 红外脉冲拍摄高清“分子旋转电影”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动态过程中捕捉原子超快运动,对于分子物理学始终是一个梦想,因为通常需要波长为原子大小的高能辐射才能看到细节。然而近日,科学家竟然通过创新的红外激光脉冲技术,能以万亿分之一秒的超快速度,拍摄羰基硫化物分子旋转的动态高清影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65A3956F859B68E4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羰基硫化物分子旋转电影实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科学界常用电子显微镜来观测分子及分子的大小。现代电子显微镜最大放大倍率可超过300万倍,甚至能直接观察到某些重金属的原子和晶体中排列整齐的原子点阵。然而想要观测其动态影像则十分困难。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这项成果的原理:首先使用两个红外激光脉冲,它们彼此精确调谐并相隔38万亿分之一秒(皮秒),以使羰基硫化物分子一致快速旋转(即相干)。另外使用具有更长波长的另一个激光脉冲,以每个约0.2万亿分之一秒的间隔确定分子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方法,科学家拍摄了651张照片,按顺序组装,图片产生125皮秒的分子旋转胶片。羰基硫化物分子是由一个氧,一个碳和一个硫原子组成的棒状分子,需要大约82万亿分之一秒,才能完成一整圈,因此科学家的胶片覆盖了其分子旋转的一个半周期。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研究者还分享了羰基硫化物分子旋转周期确定的方法:分子级的位置和动量受量子力学支配,不能以最高精度同时确定;只能定义在特定时间点在特定位置找到分子的特定概率,即分子不是简单地指向一个方向,而是同时指向不同的方向——每个方向具有不同的概率。这正是我们在本研究中通过实验成像的那些方向和概率。而研究人员正是从大约82皮秒后这些单个图像开始重复的事实来推断出羰基硫化物分子的旋转周期的。据了解,这项技术也可以用于拍摄分子或手性化合物的内部扭曲等其他分子和过程的动力学指导电影。 /p
  • 5万亿设备更新,哪些行业客户的仪器设备需要更新换代?
    为准确评估中国存量仪器设备的使用现状,为政府部门、仪器厂商等利益相关方积极应对此次设备更新机遇,仪器信息网以重大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国家重大平台”)所收录的超过12万台重大仪器设备(货值大于100万元)为基础,对中国存量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系列研究简报:第一篇:《5万亿设备更新市场,哪些类别的科学仪器能接住“泼天富贵”?》第二篇:《5万亿设备更新市场,哪些行业领域的仪器设备需要更新?》第三篇:《5万亿设备更新市场,哪些地区的仪器设备需要更新?》第四篇:《5万亿设备更新市场,哪些品牌的仪器设备需要更新?》......本篇为系列文章的第二篇《5万亿设备更新市场,哪些行业领域的仪器设备需要更新?》,主要研究不同行业领域仪器的使用状况,从中发现科学仪器潜在的市场机遇。特别说明:考虑到国家重大平台数据时间跨度长、来源广泛、数据口径多,仪器信息网以《仪器信息网科学仪器产业数据库》的仪器产品分类规范、客户分类规范、地区分类规范、品牌分类规范为基础,对相关数据进行清洗,以更加准确的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与直接查阅国家重大平台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国家重大平台仪器设备使用状况总览经过仪器信息网整理发现,国家重大平台在1955年-2020年期间启用了122561台重大仪器设备,国家重大平台的仪器设备平均使用年份为10.1年,其中,使用年份在10年以上的仪器设备共计49187台次,占整体数量的40%。根据仪器信息网前期的用户调研,大多数仪器设备的更新周期是8-10年,因此,使用10年以上的仪器设备有进行设备更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工业、临床/诊断等领域的仪器设备更新需求更迫切仪器信息网研究发现,工业领域使用10年以上的重大仪器占比达到65%,有更为迫切的更新换代需求,其次是临床/诊断及制药/生物制药等领域。工业中新材料领域的重大仪器设备待更新数量大从工业领域使用10年以上的仪器设备看,新材料的仪器数量最多,达到了2763台次;其次为地质地矿仪器数量达到799台次、传统能源仪器数量达到602台次等。高校院所领域使用10年以上重大仪器数量远超其他领域,尤为突出从使用10年以上的仪器设备数量来看,高校院所领域数量极大,达到31593台,其次是食品/农业领域,数量达到6802台,工业领域数量达到6689台。高校院所中大学的重大仪器设备待更新数量大从使用10年以上的分析仪器设备看,大学的仪器数量最多,达到了22714台次;其次为科研院所,数量达到5591台次;除此以外,还有中科院、职校等。如果您需要动态监测科学仪器商业机会,欢迎订阅由仪器信息网产业研究部打造的《仪器行业洞察》。《仪器行业洞察》旨在为科学仪器厂商提供全面的市场分析和行业动态,覆盖学术科研、制药/生物制药、食品/农业、环境、临床/诊断、工业等6大细分市场,覆盖多维度信息包含宏观经济、行业政策/法规、研究项目/经费、新建实验室、工业企业龙头动向、科学仪器龙头企业动向等。【服务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survey/【服务热线】:400-637-7886【电子邮箱】:linsp@instrument.com.cn如果您对国家重大仪器设备潜在更新需求的话题感兴趣,欢迎您联系我们并做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新闻多一点:  2月23日 重大利好!习近平主持召开会议强调: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  3月1日 国常会明确:推动教育医疗等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贴息贷款2.0版本来了!  3月6日 国家发改委:设备更新需求预计为超5万亿的巨大市场  3月13日 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3月13日 国家发改委详解《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3月13日 河北省教育厅启动设备更新摸查工作:高校申报未来3年置换计划  5万亿设备更新,哪些科学仪器能接住这“泼天富贵”?  5万亿设备更新市场,哪些行业领域的仪器设备需要更新换代?
  • 前7月全国自贸区进出口额超2.7万亿元 北京自贸区科研设备进口可免税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9月下旬,北京、湖南、安徽自贸试验区等相继挂牌,我国自贸试验区数量增至21个。记者昨天从税务总局获悉,在税收政策助力下,今年前7个月自贸区进出口额已达到2.7万亿元之巨。 /p p   在我国探索建立自贸试验区的过程中,税收制度作为试验田内容之一屡屡创新,积累了一系列成果。与此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及各自贸试验区所在地税务部门靠前服务为自贸试验区助力,为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力量。记者注意到,自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7年间我国自贸试验区已实现了京津冀全覆盖、长三角全覆盖以及对东中西部地区的覆盖。税务总局方面披露,21个自贸试验区方案中均有涉税内容,包括纳税服务创新、税收制度创新以及税收制度探索等方面。 /p p   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办税流程优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快出口退税速度成为多个自贸试验区的重要改革内容。而在税收制度方面,各地自贸试验区出台了涉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多项税收优惠,突出鼓励投资和促进贸易的导向,并积极研究完善境外所得税收抵免的税收政策。 /p p   事实上,自贸试验区在为改革探路的同时,也成为我国稳外贸、稳外资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自贸区新设外资企业33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900亿元以上,进出口额达到了2.7万亿元。9月自贸试验区的再度扩围,被认为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号。 /p p   “自贸试验区未来会成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国务院参事室自贸试验区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晋平表示。 /p p   税务总局方面介绍,最新设立的北京自贸试验区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在其他自贸试验区仍以发展货物贸易为主的背景下,北京自贸试验区突出了发展服务贸易的特色。在税收方面,北京自贸试验区将持续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和应用领域,并对符合政策的区内研发机构科研设备实施进口免税,探索鼓励技术转移的税收政策。 /p p   “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自贸试验区将成为我国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试验场,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积累经验。”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平说,“税收在这片改革开放的高地上,将发挥自身力量助力我国创新和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p
  • 8.5万亿“蛋糕”当前 绿色信贷成银行“新宠”
    过去一度遭受“冷落”的环保产业,如今正成了越来越多银行的“新宠”。一方面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环保产业已成为极具投资潜能的新兴产业 另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陆续发布相关政策指引,各银行借此东风,大力发展绿色信贷。 “我们分行成立才8个月,但绿色信贷已经占贷款投放总量20%多,意向合作金额超百亿元 此外还积极向节能环保企业推广‘绿色债券’,目前已储备三支,金额有二十几亿元。”恒丰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助理宫海雷告诉记者。 环境治理的迫切要求,使得北京乃至整个京津冀成为当前绿色融资需求最旺盛的地区。据华夏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肖钢介绍,该行已在京津冀做了21个项目,通过转贷世界银行和法国开发署资金加上华夏银行配套资金达十几个亿。截至6月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417.5亿元,较年初增长23.1亿元。 各家银行开始在绿色信贷上“摩拳擦掌”,在宫海雷看来,主要因为环保是一个朝阳行业,从行业前景来讲有无限空间,这对银行来说就意味着利润。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许明也表示,过去环境产业盈利主要是靠政府补贴,但其实现在一些环保企业盈利能力很强,特别是上市公司收入成倍增长。 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介绍,未来5年,中国每年至少需要绿色投资2万亿元,而政府的财政预算只能拿出3000亿元,其余的则需要通过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来激励民间资本投入环保行业。按此计算,银行未来5年将面临8.5万亿元的市场蓝海。能不能“吃到这块蛋糕”,则考验银行的“眼光”和专业水平。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技术是环保项目首要关注的问题。”宫海雷说,“我们支持过一个做变频空调的民营企业,年销售额一个亿,给了3000万元贷款,很多银行都不敢相信,我们就认为它的技术确实是无可替代,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专家表示,绿色信贷尚处发展初期,总体规模还是偏小。尽管近两年绿色信贷方面贷款增加较多,但 和经济转型的要求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大多科技含量较高,投资周期较长,预期效益不确定性很大,这让一些商业银行“望而却步”。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抵押品,也找不到担保,贷款更是难上加难。 恒丰银行研究院常务院长胡海峰坦言,总体看环保行业特别是其中的民营企业融资还是比较困难,由于投资巨大、周期冗长,企业能承担的贷款利率往往比较低,但风险又低 有的新兴技术刚开始看不到前景,“见效”很慢,能不能投、投多少,这对银行的专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加强对银行的统一指导,银监会已先后发布《绿色信贷指引》《能效信贷指引》等政策 央行目前正在起草绿色金融债的指导性意见。中国银监会2014年年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6.0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67%,占其各项贷款的9.33%。 专家建议,在当前银行不良率连连攀升的同时,另辟蹊径、把握8.5万亿元绿色融资缺口蕴含的巨大商机,应改变过去“高碳”贷款模式,根据节能环保企业或项目的特点,制定专门的绿色信贷管理机制。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应加强与环保部门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助力银行更多更好地发展绿色信贷。来源:新华网
  • 环保生意投资大收益低 未来五年10万亿投入九成靠民资
    随着“大气十条”、“水十条”相继出台,“土十条”也呼之欲出,围绕环保的三大行动计划将带来数万亿投资需求。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主营污水生意的环保企业生存状况并不乐观,虽有宏观层面的激励,但如“税收政策反复”、“治理标准一刀切”等政策环境,让原本微利的水务环保企业们叫苦不迭。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水务环保企业将作何打算?在PPP模式的推广下,环保企业如何把握这一商业模式?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国内水务环保领域的国资、民营企业及境外水务巨头为样本,深度对话公司高管与金融体系监管层,试图解析“污水生意经”的现实与困惑。 在绿色生意爆发之时,最令环保企业苦恼的莫过于资金问题。方兴未艾的绿色环保产业,似乎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在巴安水务总经理王贤看来,“不是骨感,而是非常骨感”,融资难、融资贵的资金问题,是最让环保企业们头疼的。 在“2015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大型龙头企业,融资问题都是最受关注的“槽点”。一方面,环保项目投资巨大而收益率相对较低,资本往往不太愿意投资;另一方面,部分污染型项目回报率太高,又吸引了太多资金进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绿色金融体系来激励民间资金投入到绿色行业。”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中国未来5年所需的绿色投资每年至少两万亿元,其中政府预算只有10%~15%。每年需投2万亿九成靠民资 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在2013年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经济损失(基于支付意愿)估算高达GDP的3.8%。“我们估计,中国未来需要每年2万亿元以上的绿色投资,这将占到GDP的3%。”7月19日,在成都举办的2015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马骏表示,目前政府部门年度预算只能拿出3000亿元左右投入到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领域,只能占10%到15%,其余85%到90%需要民间出资。 面对如此巨大的投资金额和产业发展机遇,环保企业亦陷入尴尬之中。在BOT、PPP等模式下企业的资金压力颇大,融资成本高、渠道少成为环保企业共同的难题。 作为龙头企业,桑德环境董事长文一波也直言,中国目前解决污染问题的项目,资金来源主要靠银行贷款,拿到钱不容易,成本也非常高。而其他诸如债券、票据等金融手段在环保产业的应用中还较少。 尽管桑德环境在业内颇为知名,且已经实现A股和H股上市,但文一波在探讨环保企业融资时表示,“我们现在项目融资不方便,普通环保企业做融资,可能更不方便。”而同样为创业板牛股之一的万邦达副总裁张友谊也表示,“我们更多是通过定增的手段融资,手段还比较单一。”“对现在任何一个环保项目,我们实际上都是用金融的手段、思想来做很多探讨。”张友谊分析称,但行业内直接融资的比例比较低,目前不到20%。此外,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绿色债券、保险等很多方面都仍有空间。绿色金融亟待建立 马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产业结构是污染性的,过多的资金投入到了污染性的重工业、污染性的能源、污染性的交通运输,未来要让更多的资金进入清洁的、绿色产业。“我们污染性投资过度,绿色投资短缺的原因,就是缺乏鼓励绿色投资的激励机制。”在马骏看来,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可以降下来,从而提高回报率,使得民间资本愿意进来。马骏曾代表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发布了国内首份《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报告,提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框架性设想和14条具体建议。 事实上,国际上绿色金融早已初具规模。美国的绿色基金从2007年到2010年增长了一倍多,提供了大量绿色产业的融资。国际上目前也已有标准普尔全球清洁能源指数、纳斯达克美国清洁指数、FTSE日本绿色35指数等股指绿色指数。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上半年,国内环保领域完成的收购交易共48笔,总交易额超140亿元人民币。多家环保上市公司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基金规模均在10亿元以上。而马骏也建议,绿色投资不仅要靠债权融资,很多需要股权融资,而政府也要以某种方式参与绿色产业基金。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低碳经济迎来好时机 十二五或撬动6万亿市场
    6月17日,我国迎来首个&ldquo 全国低碳日&rdquo ,低碳发展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低碳经济不仅是实现全球减排目标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剂良方。近年来,我国通过节能、提高能效、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加强生态建设等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低碳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从中长期看,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是必然选择   &ldquo 倡导全面践行绿色、节能、低碳理念,以实际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rdquo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说,对于一个13亿人口大国而言,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之路,已经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推动低碳发展,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重要变化,污染防治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数据显示,2012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5.02%。   &ldquo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掉以轻心。&rdquo 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说,今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多次出现持续性雾霾天气,部分地区空气污染较为严重,这表明我国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发达国家一二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并逐步解决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30年里集中显现,呈压缩型、复合型特点,增加了我国环境问题治理的难度和复杂性。   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能源消费总量还会相应增长。转变传统的高碳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仍然面临严峻挑战。解振华表示,我国人口规模庞大、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通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现有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是我国面临的唯一选择。   低碳撬动6万亿元市场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绿色低碳发展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世界各国已经把通过绿色低碳发展的途径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共识,这也带动了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方兴未艾。   &ldquo 十一五&rdquo 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并已初具规模。根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   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目前,中国正全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未来年均增长将在15%以上。到&ldquo 十二五&rdquo 末,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8万亿元,在整个节能减排领域的市场空间将达到6万亿元。   按照测算,&ldquo 十二五&rdquo 时期,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的投入将达到2.3万亿元,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吸纳就业人口3000多万人,年均增长15%以上。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要达到1.8万亿元。高效节能技术装备的市场占有率由5%提高到30%。   &ldquo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绿色低碳市场的发展将非常广阔,将为企业发展带来很大机遇。&rdquo 解振华表示。   实现发展与环保的共赢   对于企业来说,实现低碳发展不仅是压力,更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在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上,远大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跃表示,企业不应该把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视为&ldquo 赔本买卖&rdquo ,而要努力挖掘其中的商业机会,实现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赢。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认为,工业企业不仅是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要主体,也承担着为节能减排提供产品、技术和装备的主要责任,其绿色、低碳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和制约全社会低碳发展的进程。因此,工业企业应充分发挥新兴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ldquo 我国在低碳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并不大,企业应积极主动地研发低碳技术,生产低碳产品,为拓展新的市场空间打下扎实基础。&rdquo 解振华说,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政府和企业都要在技术创新方面增加投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也应该共同研发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技术,解决好未来的技术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   解振华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产业、财税、价格、投资、金融等经济政策,深化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加快资源环境税改革,着力发挥市场手段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水价、碳排放权、排污权等建设,加快修订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和标准,建立汽车、燃油经济型指标。   专家指出,推进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的绿色低碳发展潜力还很大,必须全面增强全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低碳意识、生态意识,营造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