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产业界

仪器信息网产业界专题为您整合产业界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产业界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产业界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产业界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产业界话题讨论。

产业界相关的论坛

  • 【讨论】台业界恐瘦肉精事件重演 要求严控美国猪肉进口

    中新网8月8日电 美国次级廉价猪肉冲击台湾猪价,为防止“瘦肉精事件”重演,台湾产业界人士要求马英九团队强硬起来,严把检测关,不要重蹈陈水扁的错误。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一、两年来惨淡经营的台湾毛猪产业,好不容易从今年初开始度过瘦肉精的风暴,让毛猪行情从谷底中翻红,每百公斤上涨到7500元新台币,算是稍有利润的价位,不料好景不常,正面对年度中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中元节时刻,猪价却是异常地连续重挫盘跌,引发岛内产业界忧心。  更有产业人士举证指控,有贸易商眼看中元节、中秋节台湾需要猪肉品大增,猪源将出现短缺,猪价后市持续看涨,因此从美国进口一百多个集装箱、约2500吨次级廉价猪肉,准备加工销售,其中不乏有大批是淘汰老母猪肉,唯恐抗生素、瘦肉精等药物残留。  岛内产业界人士表示,台当局相关部门若把关不严,将严重危害台湾广大消费者的健康与整体产业发展,冲击岛内本土养猪产业,因此要求台“农委会”与“卫生署”严加把关检测。

  • 【转帖】中国企业如何做世界光伏产业的领导者?

    伴随中国政府280MW太阳能光伏项目的招标,光伏发电再度聚焦了大家的眼球。光伏发电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据欧洲可再生能源协会(ERC)预测,未来20-30年间,光伏发电将成为全球的主导能源之一 ;2040年,光伏发电将占据全球电力供应的25%。另有著名咨询公司MIC预测,未来五年的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就区域市场方面,2010年德国、西班牙的太阳能光伏市场规模较大,但增长性低;美国、日本、意大利及法国市场规模,虽低于德国、西班牙,但增长性较高;中国大陆的规模最小,但却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 前景一片光明,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光伏产业界准备好了吗? 中国目前还是个新市场,每个参与者都处于摸索阶段但大方向正确。08年前,中国基本没有太像样的太阳能市场,现在情况大相径庭经。但是,中国要怎么往前走,中国要在世界分布式能源方面占据怎么的地位,是领导者还是追随者?这是个值得深思的话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速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转变,推动可持续发展。从能源战略、世界范围内节能减排的任务及中国的国际地位等多方面因素来看,中国应该也必须成为新能源的领导者。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指出:新能源革命是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和领头羊,中国应该抓住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先机。中国想做领导者就必须政府、产业界、学界、媒体等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大家齐心协力往前推进。而要成为领导者,就应该鼓励创新,鼓励市场的多元化。比如,目前,光伏发电中的太阳能电池仍然是以晶体硅太阳电池为主,一枝独秀、市场份额达90%,但从世界范围来看,这几年,薄膜电池一直呈上升状态而且增幅大于晶硅电池,证明这是个大趋势。中国也应该顺应这个趋势,鼓励相关的研究和生产

  • The Scientist公布2013年度生命科学薪酬调查结果

    薪水一直都是关注的焦点,近期《科学家》(The Scientist)杂志公布了最新的生命科学行业薪水调查结果,向大家展示了北美、欧洲等多处薪水水平的差异。总体来说,美国从事生命科学行业的科学家收入最高,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工作的科学家们的收入每年几乎可达到 96000 美元的平均报酬总额,其中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和其他收入,高于欧洲的平均水平——66700 美元。加拿大地区的研究人员薪水水平则介于其间,为 78200 美元,而印度的则远远低于这一水平,仅为 11200 美元。这些工资差距其实并不出乎人意料,因此造成了生命科学行业所谓的 “人才外流”,也就是说外国的研究人员涌向美国寻找更好的工作和丰厚的报酬。然而过去几年间,由于预算大幅削减,使得美国这一学术界天堂的名声受到了影响,甚至引起一些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冒险进入薪水更高的行业寻找就业机会。另外,研究人员也转向一些高薪职位,如药理学和生理学,就比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报酬更高,而且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博士后薪水水平虽然说欧洲的博士后薪水水平大约为全职教授的一半,但是美国的博士后只能赚到全职教授的三分之一。而且在欧洲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后,薪水水平也高于美国同样职位的博士后:欧洲博士后的薪水报酬约为每年 55000 美元,美国的平均总收入则为 47000 美元。五十年前,《同工同酬法案》禁止男人和女人同工不同酬。但工资差距仍然存在,即便在生命科学领域也是如此。在今年的调查中,在美国,男性研究人员平均总收入为每年 111000 美元,而他们的女同行平均仅为 77000 美元。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在高级别职位男性数目多于女性。哪些专业薪水高今日生命科学的热门专业往往会造成明日的人才拥堵,比如说基因组学与遗传学的对比。基因组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因组生物信息学,数学和计算机建模。但是很少有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具有这些技能,因此这也就意味着,基因组学的研究人员要求的薪水比遗传学专业的更高,而后者正是几十年前的一个热门专业,但目前已经成为了供大于求的一个饱和专业。据这一最新调查显示,美国基因组学研究人员,每年的收入超过 92000 美元,而遗传学专业的薪酬则为 77600 美元。另一个曾经的朝阳专业:分子生物学,薪水水平为 71000 美元,是此次调查中薪水最低的专业之一。 “这反映了一个巨大的供求关系。”其它薪水高专业包括药理学和生理学,薪水总额约 116000 美元,其原因可能在于大多数这些专业的科学家受聘于医学院,学术研究的薪水本来就比基础研究部门高。学术界VS. 产业界今年的调查还突出了产业界和学术界之间的薪金差异。据有关数据显示,产业界的研究人员每年的薪水大约 136000 美元,而学术界则为 85000 美元。尽管两者差距明显,学术界仍然是许多年轻科学家职业生涯的必由之路,部分是因为在学术界,可自由选择和发表自己的研究。产业界较高的工资可以帮助补偿其学术声誉较为“隐秘”的事实。

  • 【转帖】美欧欲联手建立全球玩具安全新标准

    路透布鲁塞尔11月8日电(记者Darren Ennis)---欧盟官员表示,欧盟和美国希望建立新的玩具安全规定,阻止来自中国等国的危险出口产品。 在过去6个月里有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制造玩具被召回,对此欧盟的消费者和企业领袖周五将与美国同行会谈,就全球标准达成一致。据欧盟官员和产业界人士介绍,一个新的全球安全标准正在讨论之中。 欧盟和美国议员批评当前的管理制度,让业界担心在圣诞节销售旺季前,消费者们对产品的信任度可能受到打压。 由于玩具里使用含过量铅的油漆和其他不安全成分,世界最大的玩具生产商美泰(MAT.N: 行情)在过去4个月里召回了超过2100万件产品。最近一次召回是在周二,当时它撤下了17万件墨西哥产的玩具。 “我们将尽力确保双方使用同样的规定,”一位欧盟官员说道。“如果欧盟和美国可以达成一个管理框架,那实际上就变成全球标准,并迫使中国等国遵守。那正是我们的目标,”他告诉路透。 辞职呼吁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及其他议员已经要求美国产品安全主管机构负责人辞职,而欧洲议会则试图推动对中国产的玩具设置禁令,直到形势出现改观。 “从产业界的观点来看,一个全球新标准是唯一的前进办法,大西洋两岸对此已经做出了正面反应,”一个产业界资深人士告诉路透。 大型玩具生产商如美泰、孩之宝(HAS.N: 行情)和Hornby(HRN.L: 行情)也也表示欢迎一个新的全球独立机构来执行新的全球标准。 据知情人士介绍,欧盟委员会赞同这一办法,当前正准备引起一个类似德国“GS”安全标准的新标准更多资料请登陆 [size=4][URL=http://rohs.dz-z.com/]http://rohs.dz-z.com/[/URL][/size][size=4][color=#DC143C]该图片有明显广告嫌疑,已被版主删除.[/color][/size]

  • 【转帖】塑料产业的环境问题首先是安全和责任

    在近日举办的2007中国国际塑料产业发展论坛上,塑料业界首次向社会发出“关注塑料产业的安全责任”呼声。这是塑料业界首次跳出仅从“白色污染”的角度去关注塑料产业的环境问题,而是从更高的层次去关注塑料产业的整体安全责任问题。   一提起塑料产业产生的环境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白色污染”,而各地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问题的实质在于,安全责任才是解决“白色污染”最根本的办法,只有从源头关注塑料产业的生产、环境等安全问题,由企业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才能最终减少甚至消除“白色污染”。   塑料产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对制成品的禁用、限用等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白色污染”,而如果从整个产业链的安全责任考虑,则会简单得多。

  • 食品安全科学研究中心,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吗?

    新西兰科学与创新部长斯蒂芬-乔伊斯、食品安全部长尼基-凯耶,于近期宣布建设食品安全科学研究中心。该决定是新西兰政府根据去年12月浓缩乳清蛋白(WPC)污染事件的调查报告建议做出的。 预计该中心将于今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政府和产业界每年将联合资助至少500万新元。该中心将聚焦于涉及公共利益的食品安全科学和研究活动,涵盖食品的整个价值链,特别包括:生物、化学、物理和放射性的食品安全风险;与食品添加物质相关的风险;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管理及与公众的良好沟通;与国际科学界和现有的国际研究平台开展合作。这样一个研究中心,应该是前瞻性的研究中心,还是发生安全事故后的善后研究中心呢?真的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吗?

  • 【简讯】中国纺织业出口欧盟面临“绿考”

    非欧洲国家要想将产品自由的出口到欧盟,其产品必须符合REACH法规规定。从现在开始,欧洲产业界正在适应REACH法规,中国企业要想不落后,也必须开始执行法规中的规定【记者陈昌成北京报道】中国纺织品今后出口到欧盟国家将受到更为严厉的化学品管理法规约束,如果再不重视环境保护、消费安全等社会责任问题,欧盟将对中国纺织企业关闭大门。德国纺织服装工业联合会理事长鲍曼博士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上指出,“REACH是预防性的法规。今后,非欧洲国家要想将产品自由的出口到欧盟,其产品必须符合REACH法规规定。从现在开始,欧洲产业界正在适应REACH法规,中国企业要想不落后,也必须要开始执行法规中的规定。”  据介绍,为了保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保护,同时又能提高竞争和创新能力,欧盟国家一致同意通过一项更为严格的有害化学品使用新法规--《化学品注册、评估与授权法》(REACH)。欧盟化学品管理新法规包括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四部分。该法规出台的目的就是减少30000多种化学品--包括洗涤用品、玩具以及塑料--对人体以及环境的危害。  REACH将于2007年6月1日全面实施。中国出口欧盟的化学原料及制品、化纤、橡胶、塑料、纺织、轻工、电子、汽车、家电、制药、涂料等均在受控之列。根据海关统计,2005年中欧化工品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67亿美元。国家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董辉博士说:“包括电子、轻工、纺织产品在内,据不完全统计,可能有几百亿欧元的产品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 【转帖】7月起韩国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据韩国《釜山日报》5月31日报道,韩国农林水产食品部31日表示,将于7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报称,虽然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但可在兽医师指导下给家畜进行抗生素注射。而畜产业界担忧称,在目前尚无代替药物情况下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家畜的患病率将会增高,并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应对措施。楼主看法: 抗生素的使用应该合理化,而不是直接的、完全的杜绝你可以杜绝饲料,但是无法杜绝注射,注射的药物一样可以残留下来例如说,农场里面的奶牛得病了,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它病死?呵呵,所以有些药物不是禁止,而是合理引导

  • 医疗器械产业面临“十二五”创新大考

    目前,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链优化的难点,在于“产学研用”的结合。  核心部件技术无法掌握,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升级的难关之一。许多国内企业能迅速仿制国外企业的产品,但却无法仿制核心部件,尤其是占整机成本比较高的核心部件,均依赖国外进口。   仿制只能带来一时的利润,只有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动力。   14000家生产企业,40000多家经销商,年市场容量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年产值及市场增速均在20%以上。在采访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姜峰时,他给了记者这样一组有关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数字,由此不难看出,医疗器械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   但同时,姜峰还给了另外一个数字:我国民族医疗器械产业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仅占不足3%的份额。在他看来,这与我国轻工业品生产大国地位极不相称,医疗器械创新问题是我国民族医疗器械产业最大的问题。   去年年末,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司生物技术与医药处处长张兆丰曾透露,医疗器械“十二五”的内容经过两次激烈讨论,已经正式纳入到科技部重点专项的范畴。如何实现创新发展、产业升级,是未来若干年医疗企业产业的求解题。   技术创新:兼顾高端和基层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也空前膨胀。   业内人士判断,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研发方向将瞄准基层对低端医械的需求,基础装备的创新将成为“十二五”的发展重点。与此同时,一些主流医械生产企业还表示,在“十二五”期间要争取在若干高端产品上取得突破,以此来改变大型三甲医院的产品依赖进口的状况。   张兆丰认为,如果民族医疗企业在高端、高利用率产品上毫无利益的话,产业发展是没有希望的。必须形成以高端产品带动低端产品,再辐射到基层产品的模式。如果高端产品没有竞争力,低端产品也就没有还手之力了。   然而,核心部件技术无法掌握,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升级的难关之一。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国内企业能迅速仿制国外企业的产品,但却无法仿制核心部件,尤其是占整机成本比较高的核心部件,均依赖国外进口。   搭建战略平台优化产业链   目前,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链优化的难点,在于“产学研用”的结合。据张兆丰介绍,真正的产学研结合,企业要成为投入主体,大学研发的相关技术能够和企业形成一种利益共享的关系,而相关的核心部件厂商也要能够跟整机厂商形成一种利益关联。   “但是,"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目前在中国尚未真正产生实际作用。”张兆丰认为,在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了这一结合的难度。要化解瓶颈,首先要成立医疗器械技术创新联盟,这是为了能搭建起有效的公共性研发支撑平台和战略研究平台,同时也希望这些平台能够为各种创新要素、资源密切联系和融汇创造良好的条件。   技术创新战略平台的搭建,究竟能给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什么?有着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身份的姜峰告诉记者,联盟主要的一项任务是组织业内优势企业与科研院所、医疗单位共同对业内共性零配件和技术以及重大产品国产化实施攻关。   “目前,已经配合科技部对包括中高端影像技术在内的数十个项目课题提供了近10亿元的科研资助。”姜峰告诉记者。   同时,联盟还为有关部委对企业的扶持提供咨询服务,如协助科技部、卫生部推进十百千万工程等,对企业的研发过程及创新产品产业化提供支持和服务,引领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器械领域,与科技部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相配合,使创新与资本真正对接。   知识产权布局将是重要增长点   据了解,企业未来在知识产权的布局也是“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内容。企业的知识产权布局,是争夺产业制高点的基础。   为了实现研发的管理创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研发绩效,科技部还将组织企业、专家对每一个重大产品进行评估,梳理形成重大产品报告。报告将对产品研发的难点和瓶颈、资金流向进行分析。未来相关部门将采取与产业界更为紧密结合的方式,或者采取联合立项、分段支持的方式,支持医疗器械重大产品的开发。   在目前的环境下,医疗企业厂商应该持有怎样的心态和发展思路呢?对此,姜峰认为,首先要明白仿制只能带来一时的利润,只有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动力。要充分利用我国研发成本低,动物试验及临床试验相对欧美市场时间短、产品生产成本低零配件等配套加工能力强等优势,与院校及临床密切协作积极开展有一定前瞻性的科研合作,使研发平台前移面向临床实际。   “要注意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及科研理念,特别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产品定型后应与渠道商及大型资源性企业合作,必要时要以股权换投资,大力配合推进科技金融工作。”姜峰认为。

  • 【原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发展分析

    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可为风起云涌,而车用动力电池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学术界、投资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已经在各种车辆上实现应用的电池种类主要有铅酸电池、镍氢电池与锂离子电池3种,由于铅酸电池污染大、克容量小,其成本优势不足以抵消其劣势,故在车辆动力方面至今仅在小型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得以应用;镍氢电池现为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应用的主要产品,其制造工艺成熟,购置和使用成本较低,故而在短期内仍将是混合动力汽车的首选,但其自放电率高、比能量较小,记忆效应和充电发热等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该电池的使用,这些缺点的存在使镍氢电池可能只是作为过度产品存在;锂离子电池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容量可充电电池,能够比镍氢电池存储更多的能量,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能够满足对体积、寿命、功率等要求较高的乘用车方面的需求,已成为今后纯电动汽车应用的理想产品。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种类较多,主要品种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锰钴三元材料及磷酸铁锂等,其中钴酸锂是现有正极材料中工业化程度最高、技术最成熟、产量最大的品种,主要用于手机、数码产品等小型电池领域,但由于原材料钴和镍金属的价格高昂,污染较重,且电池在大型化后,会有过热着火或爆炸的危险。故相对而言,正极材料为锰酸钾、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的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更好,成本更为低廉,所以目前产业的投入主要集中于这几种材料之上。其中,磷酸铁锂由于具有另外两种材料所不具备的循环寿命和材料成本方面的潜在优势,而被业界普遍看好,代表着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国际上主要的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生产厂商有加拿大Phostech、美国Valencn、美国A123、台湾地区的台塑长圆能源科技、立凯等,其中,前3家企业掌握着较为成熟的量产技术。2008年全球磷酸铁锂出货量为1500吨左右,其中美国A123公司供应750吨,几乎占了一半的份额,国内厂商供应量只有几百吨,2009年全球磷酸铁锂出货量约为1600吨,2010年全球磷酸铁锂出货量为1370吨左右。据悉,目前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厂商超过60家,实现批量生产的企业接近20家,呈现“诸侯混战”的局面。从公开资料统计来看,全国磷酸铁锂总产能约6400吨/年,但实际产量远低于产能(不足产能的1/10)。总体来说,我国磷酸铁锂的产业化发展与国际基本同步,目前国内部分产品的成本比国外同类产品要低,在性能、单位产能方面的差异并非遥不可及,但也该冷静的看到,国内目前尚未诞生真正的领军企业,行业缺乏原始创新技术,低端跟风模仿风气较盛,整体来看,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处于产业化临界点之下。未来随着磷酸铁锂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市场前景依然为产业界所看好,除电动汽车、自行车、代步车和电动工具市场外,磷酸铁锂电池在风电、太阳能发电储能装置,矿灯电源和植入性医疗器械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静态测算可以得出结论,磷酸铁锂电池在未来5-7年内,若根据10%-20%的产品渗透率计算,国内仅仅在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代步车这4个领域就拥有大约150亿元的市场规模,其中磷酸铁锂材料本身占到电池成本的30%左右,对应约45亿元的市场规模,年需求量可望达到3万吨。

  • 【分享】第十一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提出:要重视微生物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着力加强农业微生物应用基础研究,加强产学研的相互结合,大力推进以微生物肥料和微生物农药为代表的农业生物产业的发展,发挥它们在提高化肥利用率、改善农产品品质、改良或修复土壤、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作用,以及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节本增效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综合效应,实现国家对农业微生物产业的现实需求和长远需求。  “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日,“第十一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暨“第六次全国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本次会议是2000年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农业微生物研究领域和产业发展的盛会,来自农业微生物科研领域的专家及产业界代表300余人到会。与会代表中有曾经奋斗在科研一线的老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陈文新院士、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赵其国院士纷纷到会发言,同时也有众多中青年新生力量。会议共收到论文110余篇,安排了50位专家做专题报告,内容涵盖了农业微生物、土壤生物化学研究和微生物肥料产业的新进展、新成果。

  • 【转帖】两岸急需制定LED照明通用标准

    “LED产业的国家标准即将发布。考虑到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打算把日本的新标准也吸收进来。此外,厦门希望承接台湾地区光电产业转移,而我国台湾地区的标准和我们也不一样,我们正与对岸的学界、产业界探讨制订双方通用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日前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忠说。  陈忠表示,由于标准不同,台商来厦投资,生产的LED产品可以不符合大陆标准,而厦门的LED企业为台湾厂商代工,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可能不符合对方的要求。制订通用标准很有必要。  陈忠说,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已经和厦门市的几十家半导体照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技术支持、人才培训及测试服务。  LED产业的多数专利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按国外方式生产,需要交纳高昂的专利费。针对我国LED产业在产品质量、关键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厦门市科技局将组织华联电子、三安电子等龙头企业与厦大一起,对高效高功率半导体照明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解决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问题,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通过产学研结合,提升厦门市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层次。

  • 【讨论】美国公司制造筷子出口中国引发关注!

    印象中我们所熟悉一次性筷子一般都是产自中国、日本、东南亚等地,但是现在美国佐治亚州南部也有一家筷子公司,每天生产200万支筷子,而它们绝大部分都飘洋过海,摆上了中国的餐桌。  这家叫做佐治亚筷子的公司,现在正成为美国产业界的一个异数,招来不少美国人酸溜溜的评价:“如今,中国为美国制造高科技设备,美国却在给中国生产筷子!”小小的一双筷子夹起的真是产业巨变的肥肉吗?  佐治亚筷子公司的老板杰里独辟蹊径,近来从木材出口转而开始经营筷子加工,而这加工的生意一做就把产品摆上了中国的广大餐桌,这件事让不少美国人唏嘘不已,时代周刊甚至评论为对美国的莫大讽刺,经济观察员马光远认为这种讽刺并非针对筷子本身。  马光远:美国二季度整个就业情况来看的话,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新闻界把某一个事件拿出来,可能有一部分美国人把他作为一个发泄的窗口,美国人之所以牢骚满腹,之所以认为是极大的讽刺不过是对目前整个服务不佳的,美国整个经济状况的一个嘲讽而已,我想这种情绪本身不是针对筷子。  而在财经评论员叶檀看来,美国人所接受不了的现实,却恰恰是美国当下所需要的。  叶檀:对于美国人来说因为他习惯了自己以高科技的面目行事,但是他们忘了忽视的一点就是美国事实上也有一大批的中低收入阶层,有制造业的劳工需要就业,我想这个是美国正是希望达到一个前景,既出口他们的金融产品,同时也出口他们的低端的制造品,这样的话美国从高到低就业的配比就比较正常了。  中国有媒体报道把这种现象视为经济格局变更的前奏,而马光远则把他看作是一个美国产业界的一个小概率事件,他同时认为,应该理智看待中国制造iPhone,而美国出口筷子的现象。  马光远:就美国本身产业构成来看,输出高科技在外贸的出口里边以高科技产品为主,高科技产业占GDP的比重都在全球是第一的,这个趋势在未来50年内不会有大的改变,至于说中国向美国出口iPhone,95%以上的附加值都属于美国人,属于美国的苹果公司,我们仅仅是一个加工商而已,中国现在根据国际的统计口径似乎说是全球第一大高科技制造国,但是全球第一的采样里面有多少的附加值属于中国?5%都不到。 对于未来佐治亚筷子公司的老板杰里信心满满,他认为更多的机会还会到来,还在酝酿制造中国牙签,财经评论员叶檀解释说,随着中美两国各自不同产业链的形成,中国在高铁和大飞机的技术突破和工程输出也将成为发展方向,而优势互补也依然是进出口贸易国家之间永恒不变的法则。  叶檀:我们知道进出口贸易主要是贸易国家之间的优势互补,但是由于随着产业链条的形成,现在形势慢慢的发生变化,美国也意识到他们国内有一大批制造业工人他们需要就业,所以他们也需要配比一些低端的制造业产品,中国由于产业链的形成,它也在高端的制造领域形成了一些独特的优势,比如说像现在的高铁、未来的大飞机方面,我相信会形成一些突破,那么在这些突破的技术和工程输出方面,中国也可以向美国、向欧洲、向日本输出,这个是优势互补。

  • 【第三届原创参赛】基础研究——High-Yield Synthesis of Isomeric C60 Chrorides from Carbon Arc

    维权声明:本文为zhufengdr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的,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富勒烯家族一、前言自从英国物理学家克罗托(H. W. Kroto)和美国科学家斯莫利(R. E. Smalley)等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宣告了碳的第三种稳定的同素异型结构的诞生,富勒烯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完美的结构对称性、三维共轭、活泼的化学反应性及很强的电子亲合力和还原性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吸引了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关注。相关的研究几乎涉及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各个领域,同时对生物学、医学、天文学以及地质学等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科学理论,同时也显示出在超导材料、光限制材料、气体存储(如储氢)、红外传感器、发动机燃料、润滑材料、半导体和微机械的原材料以及在生物医药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应用前景。

  • 十二五污水垃圾处理产业拟划定7000亿蓝图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转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和《“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两大规划拟定的共计近7000亿元的投资蓝图以及各产业年均近30%的增长率,更引业界关注。  业内分析指出,从规划内容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两大产业投资重点在于打通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拉动全产业链的需求快速增长。此外,除设备供应及工程服务相关公司将迎来预期中的利好外,污泥处理、再生水利用、餐厨垃圾处理等细分市场领域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 纳米生物:创新在起跑线

    ——国家863计划纳米生物技术主题专家张阳德教授访谈录编者按:岁末年初,我国纳米生物领域出现了几件大事:2007年12月31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在深圳宣告成立。工程院院士何继善、科学院院士姚开泰等全国近百名专家参加。2008年2月,中国纳米生物技术分会在北京举行第一届委员大会,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院长张阳德教授,选举为首届主任委员。大会选举了中国工程院陈志南院士、中国科学院曾益新、魏于全、姚开泰院士、江雷教授5位专家为副主任委员。郭应禄院士等35名业内专家为常务委员。这个汇集我国纳米生物领域的医学、化学、微电子、精密机械加工的专家组成的强大团队,将整合科技界、产业界纳米生物技术的资源,开展国家“863计划”纳米生物技术研究的攻关和实施。为此,我们邀请张阳德教授阐述了我国开发纳米生物技术尤其是在医学应用的战略和关键问题。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记者:科学的交叉与融合,产生了一些新兴的领域。其中纳米生物技术与医用材料,就属于这样的领域。作为国家863计划纳米生物技术的主题专家,你如何看待当今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张阳德:即使你比刘翔跑得还要快,你也得与对手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们在现代科技与产业的一些方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并不是我们跑得不够快,而是因为没能站在同一个起点。纳米生物技术是纳米科技与当代生物医学多学科结合的产物,是当代生物技术的前沿和热点。尤其在医药卫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产业化前景。当今国际,由纳米药物载体,纳米生物传感器,纳米生物临床检测诊疗手段引发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据预测,到2010年,纳米生物技术对美国GDP的贡献将达到万亿美元,在日本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30万亿日元。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市场前景更加不可限量。纳米生物技术在医学临床应用,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高技术领域,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记者:目前这一领域中各国的竞争趋势如何?张阳德: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抢占战略制高点,向来是发达国家发展战略高技术的一个原则。从2000年开始的美国国家纳米技术行动计划,将纳米生物医疗列为突破重点。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2001年专门组织了“纳米科技与生物医学”的研讨会,提出了“纳米科技将导致新的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的结论。美国NIH在2002年度科研项目计划中,超过50%%的经费是针对生物反恐怖的,其中多数项目的完成希望借助纳米科学技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IC)的计划是希望借助纳米科学技术,主要包括纳米颗粒材料技术以及纳米传感器技术,形成一些新的、针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技术。欧盟2002年正式推出了第6框架计划(2002~2006年),旨在将科学发展的成果转化为产业界的实际竞争优势。纳米生物技术的研究重点包括先进的药物传递方式、具有生物实体的纳米电子学、生物实体的界面、生物实体的电子探测、生物分子或复合物的处理操纵和探测。

  • “热电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2021)

    [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102/webinar/5e13eb30-7c64-4b4b-b843-ed306e08f148.jpg[/img][/align]热电材料作为一种热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功能性材料,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优点。利用热电材料制成的热电器件,也具备体积小、质量轻、无噪声、无振动、无机械部件、精确可靠、对环境无污染等一系列特点。因此,热电材料近年来成为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为促进从事热电材料研究与产业界人士深入了解热电研究前沿和最新成果,仪器信息网将于2020年3月23日举办“热电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依托“网络讲堂”栏目,为大家提供一个分享和交流最新科研成果、讨论领域前沿与热点、展望我国热电事业未来发展的平台,也让大家足不出户便能聆听到精彩报告。报名链接:[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d2[/url]

  • 【分享】光谱仪"提速"6000倍的效果

    [font=Times New Roman]“只需0.1秒,就能绘制出原来要花10分钟才能得到的光谱图。”我国科学家日前研制出一种光谱仪,可以把传统光谱仪的效率提高6000倍。日前出版的《激光世界》和《光电子光谱》杂志,对该仪器进行了专题报道。    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光学期刊《光学快报》上发表后,受到国际同行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对光谱学研究的“原创性重要贡献”。    光谱仪能够对光波的能量、波长、带宽、线型等重要特征进行精细分析,在遥感、生物医学、国防、光电子功能材料等科研领域和产业界有着广泛和重要应用,但我国在这一高端科学仪器领域主要依赖进口。传统光谱仪通常采用机械转动装置连续旋转光栅,由于一束光包括多个波长,光栅需要转动多次才能让光全部通过,比较费时。    由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良尧领衔的课题组,设计出“二维CCD阵列探测器”光谱仪,可将10个光栅组成“集成光栅”,就像10面“镜子”将不同波长的光子各自分拣出来,同时反射到探测器上,使效率从原来的10分钟“提速”到了0.1秒。[/font]

  • 【分享】污染土地修复产业化进程加快

    近日,山东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与韩国SK集团在青岛举行签约仪式,双方投资6000余万元,为污染场地修复与资源持续利用探索技术支撑与解决方案。该项目预计2011年底投产,年可处理污染场地10万平方米,届时将填补山东在污染场地修复领域的空白,并将推动国内污染土地修复产业化进程。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我国与国外加强合作,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成功经验,正在推动污染土地修复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去年11月,中意污染场地修复与技术支持合作项目在吉林启动。项目通过借鉴欧盟、意大利先进理念和经验,开展案例研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污染场地环境无害化管理导则、国家清单方法学,为我国污染土壤防治和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储备。  此前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环境修复发展战略论坛上,有关单位和专家共同成立了污染土地修复科技创新联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环科院、北京市环科院等12家单位联盟组成理事单位。业界人士认为,污染土地修复科技创新联盟的成立,将会对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意义。

  • 【資料】REACH欧盟达成一致,将于2007年6月1日生效

    随着欧盟委员会今天达成一致意见,REACH(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已临近最终通过。这个表决结束了时逾三年的就化学物质制造、营销、进口和使用的全面改革所进行的商谈。欧盟理事会与欧洲议会之间达成的折中,将会在保障创新和竞争力的同时改善健康与环境。预计欧盟理事会将于12月18日最终通过环境理事会的全套议案,从而使REACH法规可以于2007年6月1日开始生效。负责企业与产业政策的欧盟委员会副主席Günter Verheugen 先生说:“我对终结这些长期悬而未决的商谈表示欢迎。这项折中有益于健康和环境,同时保持了欧洲商界的竞争力并鼓励创新。非常重要的是在最终协议中还考虑了中小企业的特殊情况。此外,用一项单一法规替代40项法律文书也是欧洲实行“更佳法规(Better Regulation)”和削减繁文缛节的实际例证。另一个积极方面是在REACH法规下竭尽全力将动物试验减少到绝对低限”。负责环境政策的欧盟委员会委员Stavros Dimas说:“REACH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法规,它将极大地改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保护。它将增加我们对化学品的知识,提高安全性,并通过鼓励用更安全的物质替代高危险性物质而刺激创新。”一当REACH法规生效,将要求在11年的期间内对现在使用的大约30000种化学品进行注册,这个过程将填补物质危险性与确定适当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安全使用这些物质之间的信息断层。生成所需要的数据以及确定管理风险所需的信息是产业界的义务。另外,REACH法规将可以对有理由怀疑其风险的物质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并对极高关注度物质的使用预设了一个授权体系。这个体系适用于引起癌症、男女不育、基因突变或生殖缺陷的物质,以及那些在人体和环境中持续存在和累积的物质。授权体系极力鼓励各个公司转而采用更加安全的替代物质。实际上,所有对授权的申请都需要包括对替代物质的分析和存在适当替代物时的替代计划。REACH法规还能更迅速地全部或部分禁止已发现的不可接受的风险。而且,还能预设措施确保动物试验严格保持在最低限度并鼓励采用替代性的试验方法。最后,REACH法规确保了自产业界到消费者之间关于物质危险性的全面信息流。REACH法规是“更佳法规(Better Regulation)”的一个示例,因为它通过代替40项现行法规并为所有化学品创建了一个单一体系而简化了欧盟的立法。新要求的日常管理由即将建立在赫尔辛基的欧盟化学品管理局(ECHA)进行。对健康和环境的收益以及商业收益源自于改善消费者对化学品的信心,预计要超过各公司初始增加的成本。再者,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之间达成的一致也在减少各公司的行政负担和财务负担方面取得了平衡,这特别使以较低数量提供物质的中小企业受益。通过鼓励替代高危险物质强化了对创新的正面激励。预注册作为REACH法规下的第一项义务,将于2008年6月1日开始到2008年11月30日结束。其后将进行为期三年半、六年或十一年的注册,取决于物质的量级或关注水平。表明物质安全用途的信息和证据需要以注册文档提交给新成立的化学品管理局。hppt://europa.eu

  • 【转贴-电池专题】从燃料电池开发看日本与德国的不同

    DATE 2008/03/05   【日经BP社报道】 在上周召开的“第4届国际氢燃料电池展”的主题演讲中,美国、日本、德国的政府人员就各国的燃料电池开发支援对策发表了演讲。三名演讲者各抒己见,显示出各国政府的立场及看法的不同,颇有些意思。   美国能源部的Paul Dickerson(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办公室首席运营官)表示,从1994年开始美国原油进口量超过其国内原油产量,原油进口量目前已增至整体的2/3。在能源安全保障上一直处于极不乐观的状态。   从美国不同领域的CO2排放量来看,发电站为39%,其次是运输领域为33%,占有较大比例。顺便提一下,日本运输领域的CO2排放量为20%左右。运输领域消耗着美国67%的石油(原因是美国火力发电站主要使用煤碳)。Dickerson在演讲中迫切希望,可促进汽车脱离石油的燃料电池车能够与生物乙醇车及插电混合动力车一起尽快得到普及。   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远藤健太郎(燃料电池推进室室长)就日本的燃料电池开发前景发表了演讲。日本平成20年度(2008年度)与燃料电池相关的政府预算超过130亿日元,各种项目正在启动。远藤对目前在2200个地点展开大规模实证的1kW级固定式燃料电池的开发进行了详细介绍,强调正在通过打破厂商之间的界限、推进部件通用化等手段来大幅降低成本。很多人都知道,该装置是各大城市燃气公司与电机厂商等共同开发的家用热电联产装置,通过燃料电池发电、余热提供给热水器。经济产业省主导统一了性能指标并制定了开发计划,目前正在以产官联手方式推进实用化。   最后,德国政府氢燃料电池开发机构的Klaus Bonhoff(氢及燃料电池国家机构董事总经理)就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氢燃料电池实用化支援对策发表了演讲。对欧盟名为JTI(The European Joint Technology Initiative)的共同开发项目,以及德国国内的NIP(National Innovation Program)等开发计划进行了介绍,与日本经济产业省的项目相比,德国的项目以范围相当大的领域为对象,并建立了研发体制。   当然,德国与日本一样,将汽车及家用/商用热电联产定位于应用的中心,另外还设定了被称为“特殊市场”的领域。以叉车及产业用卡车等运输工具、货运摩托及短途汽车等市内交通、休闲游艇等的动力源、卡车、野营车乃至船舶及飞机使用的辅助动力源(APU)等为对象,进行燃料电池的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支援。目的是“向产业界提供初期市场机会,使新技术被社会所接受”。 到达拐点的燃料电池开发   不过,在燃料电池车迟迟不能量产的情况下,燃料电池市场的起动可能要远远晚于当初的预想。虽然目前尚未形成实际的需求,但燃料电池展仍然是接连不断,其原因就是投入了相当大的政府预算。各国均在想法设法地尽快开拓汽车以外的用途。   在日本,经济产业省推进的家用固定式燃料电池最有可能成为新的应用,不过笔者对此略感担忧。与原来的热水器相比,该电池的成本非常高,虽然价格以大约50万日元为目标,但最初可能会超过100万日元。而且,随着燃气价格上涨,电费变得相对便宜,热电联产的优势越来越难以展现出来。从用户来看,存在初期投资的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的担忧。   这样一来该电池就无法畅销,也许要通过提供补助金来推动应用。总之,与通过这一措施艰难打入市场相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开发受用户欢迎的产品或许更重要。经济产业省为了实现产业振兴使命,必须要制定出面向产业界的大规模开发支援对策。在这里,笔者希望环境省参考德国的做法,站在用户的角度提出具有多样性的环保技术支援对策。(主任编辑委员:田岛 进)

  • 【转帖】2010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探讨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之路

    [b]2010年11月9-11日[/b],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协办的“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隆重举行。近五百名来自科研院所、企业界的仪器仪表产业相关人士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吴幼华主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庄松林院士、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宋晓刚先生、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部副部长朱雪芬女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副理事长陆廷杰先生、北京京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王岩先生、天津大学副校长胡小唐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测控技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会议报告由大会报告和四个专题论坛(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院长论坛、科学仪器论坛、自动化测控技术论坛、未来趋势论坛)组成。会议内容不仅包括物联网、新型传感器、云计算、生物芯片等诸多科学技术热门论题,与会专家还积极探讨了仪器仪表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仪器学科建设以及仪器人才的培养。

  • 医药产业“十二五”:新药研发需加鞭 创新才能走更远

    医药产业相关的“十二五”规划文件陆续下达,这些文件可能侧重点各异,但都宣示产业研发创新的强劲之风。对于站在创新十字路口的制药企业而言,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方向至关重要新药加鞭创新药研发是国家和制药企业综合实力的缩影。我国创新药研究还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相关基药制度、各地招标采购等政策落实,医药市场竞争加剧,只有创新才能带领企业闯出生机。http://www.bioon.com/industry/UploadFiles/201201/2012010318504982.bmp2005~2008年的创新药申报数据显示,国内已有90家企业进行创新药的研制和申报,从研发规模到适应症范围均明显拓展。以化学药为例,从2011年新药申报的资料来看,截至11月30日,一类化药品种有25个,其中3个为申报生产,占全部申报数量的12%。11月28日,科技部发布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生物医药技术发展将主要围绕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突破临床诊断、预测预警、疫苗研发和临床救治等关键技术,研制新型诊断试剂和新型疫苗等生物制品,争取有5~10个自主创新的重要新药进入产业化生产。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0个部门于11月15日联合发布的《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也以新型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为总体目标。至于出台日子渐近的“十二五”生物医药规划,近日有消息传出,自主知识产权化学药、基因工程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疫苗、诊断试剂将有望成为未来5年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为了实现这一系列目标,国家将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十二五”期间,我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将获中央财政下拨资金100亿元,地方配套资金300亿元。据悉,除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外,数10个投资专项规划和支撑计划等扶持配套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中。虽有政策扶持,新药创制这条路并不轻松。新药的研发创新越来越成为全球性挑战,研发成本和周期空前加大。因此,仿制药研发又成了企业创新的另一种选择。仿制必须更好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批准上市的13类25种3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只有6类9种21个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都属于仿制。“其实,制药企业做原研新药的机会比较少,加上研究经费短缺,新药创新比较困难。目前看来,仿制药仍然是中国医药行业的主业。”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王正品向记者表示。在王正品看来,仿制药可以为中国带来很多好处。“首先,现在很多仿制药治疗领域广泛,副作用也优化得比较好。如果能够仿制,在经济上应该是很大的节约。其次,可以让民众使用较好的药物。这对政府、民众和制药企业都有很大的益处。”另一组数据让生物仿制药成为了医药产业近年最关注的焦点:2010年,全球药品市场销售额达到8500亿美元,其中生物技术药与仿制药创下新高,分别达到1400亿美元和1200亿美元。在美国以外,生物仿制药的销售额也突破了10亿美元。2013~2014年,一批生物医药专利将集中到期。美国FDA针对生物仿制药的法规也即将出炉,预示着生物仿制药在未来5~10年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提醒道:“明年仿制药虽然有机遇,但也有挑战。未来几年,很多专利药到期,市场份额也很大,但是,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制药企业的仿制药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与此同时,仿制药的仿制性也大大限制了药品的毛利率,要求企业必须通过创新,造出“好”的仿制药,做到me-better。王正品建议,学术领域和产业界的创新要分开。因为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弱一些,能看清哪种药能降低副作用、提高疗效或改变适应症的科学家还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更多地发挥学术界的作用,让专注相关领域的专业学者对一个过期的或有很好市场前景的新药进行研究创新,然后由企业负责具体的产业化过程。中药传承固防随着国内传统中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中药产品高附加值化、营销理念现代化给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带来极大冲击,在传承的路上创新成为国内中药企业的唯一出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中药确实是个宝藏。毕竟在临床上用了几千年,如果没有疗效,中药是不可能传承下来的。目前,很多国外企业都对中药感兴趣。挖掘中药领域的好东西是一条很好的思路,值得国内企业思考。”中山大学药学院院长黄民向记者指出。传统受热捧2000年以来,中药行业的增速一直低于行业发展速度。然而,从2009年5月起,中药行业开始提速,逐步超越行业发展速度。行业数据显示,2011年1~9月,中药行业的收入增速达到35.66%,超出同期医药行业增速5.49%,其相对于医药行业的增长溢速也正逐步拉大。早前,科技部下属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未来十余年,中国将加速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进一步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大幅提高中医诊断与治疗水平,让更多人、更多国家接受和享用中医技术。同时,中国还将逐步实现中药现代化,逐步完善并广泛应用中药标准体系,系统化、标准化、规模化中药材的种植、生产和加工,提高中药创新能力。郭凡礼十分看好中医药的光明前景,他说:“在新医改共计8500亿元的巨额投资里,有一部分就是用于支持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如今,国家把国民健康的重点放在病前的控制而非病后的治疗,中药‘治未病’的概念已深入人心,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重视,我国中药产业将获得进一步发展。”记者了解到,由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机理复杂、病程较长,目前仍缺乏化学特效药,因而,多靶点作用的中成药倍受追捧。由于中药含有很多指向性明确的活性成分,利用中药临床经验开发新药的效率比单纯的化合物筛选高10倍,所以越来越多的跨国制药巨头都相中了中医药宝库。而且,由于我国在中医药等传统知识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尚存在许多空白,一些外资药企正加快收集研究我国民间的中药秘方,并申请专利。有数据显示,中国在国外申请中药专利有3000多项,而外国在中国申请的中药专利高达1万多项。这已对中国中药产业构成了严重的冲击。

  • 第十六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2011.10.13-17

    会议开始时间 2011-10-13 会议结束时间 2011-10-17 会议地点 重庆市重庆大学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会议概览 由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六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定于2011年10月13-17日在重庆市重庆大学举行。本次大会由重庆大学承办。 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是国内规模化、系列化的学术会议之一,每两年举办一次,以此推动国内电化学领域的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促进科研合作和技术转化。这次会议是我国电化学界的又一次高水平、高信息容量的学术交流。会议将构筑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围绕电化学和技术发展中的基础问题,提出创新观点,交流学术思想,展示最新成果。 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热诚邀请大陆、港、澳、台地区从事电化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仪器开发以及产业界同仁聚会重庆, 交流和展示最新成果,讨论电化学学科的前沿和基础问题,探索如何进一步推动电化学科学和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热忱欢迎海外华裔电化学家参加本次学术会议。 会议时间:2011年10月13-17日 会议地点:重庆大学 会议主题:电化学研究要为低碳经济和绿色能源做贡献 http://www.instrument.com.cn/conference/Detail/index.asp?CName=CONF894

  • 【书讯】《欧盟REACH法规实施指南丛书》已经开始陆续出版

    欧盟REACH法规已于今年6月1日开始注册,其预注册的期限很短,只有半年的时间,截止到2008年12月1日。为帮助国内产业界有效地应对欧盟REACH法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出口到欧盟的化学物质本身、配制品和物品中的物质的预注册,从而可以享受欧盟对分阶段物质的过渡期政策,保持我对欧贸易的连续性,由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组织本系统专家编译的《欧盟REACH法规实施指南丛书》已经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开始陆续出版。本丛书由国家质检总局分管相关工作的魏传忠副局长担任主编,并亲自撰写丛书总序。 2008年7月1日,第一卷《注册指南》已由中国标准出版社交付作者。第二卷《单体、中间体、聚合物和用于研发的物质指南》将于近日送到。第三卷《物质鉴别与命名指南》和第四卷《数据共享指南》正在印制之中。其余各卷在编辑中。《注册指南》定价45元。在京读者可与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尚玉联系,电话:82262428、82000278/79转8030。京外读者请直接与中国标准出版社叶伊兵联系,电话:68523906;13366658606。 建议对于REACH法规本身还不大熟悉的读者,可于阅读指南丛书之前或同时阅读由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编译、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欧盟REACH法规法律文本》和《欧盟REACH法规入门》。

  • 预期2019-2020,92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将需光度计/色谱仪/光谱仪等

    [align=center][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4px]科技部已经建设了99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和带动行业技术进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科技界和产业界产生了重要影响。[/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4px]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行业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科技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增强技术辐射能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平台,带动和促进行业技术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在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深化了科技体制改革,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产业、国家发展的需要。[/size][/font][/align][align=center][size=14px][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目前,科技部一共批复了179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其中di一批36家,第二批63家,第三批78家,2017年12月批准建设2家。根据科技部2018年《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展目标:[b]到2020年[/b],基本形成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布局合理、引领发展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font][/size][/align] [img]http://www.spcctech.com/FileUpLoad/jsFile/637103600585603968_1.jpg[/img][align=center][size=14px][font=&]其中,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300个左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270个左右,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70个左右。预期[b]2019-2020[/b]两年间,还将建设92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的创新研发活动,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font][/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4px][font=&]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我国实验室仪器企业提供了机遇。 实验室常用仪器包括显微镜、电子天平、离心机、测厚仪、硬度计、测温仪、干燥箱、分光光度计、温湿度计、示波器、原子荧光光度计、[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等离子发射光谱等仪器仪表设备将会迎来大量采购需求。[/font][/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4px][font=&]由于国内仪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国外仪器公司占据高端实验室仪器市场 90% 。在一些国家和企业实验室里常见品牌[b]赛默飞、安捷伦、岛津、沃特世[/b]等知名仪器公司的设备。[/font][/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4px][font=&]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科学仪器市场潜力巨大,仪器需求十分旺盛,已经成为世界仪器增长的强劲动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科研固定资产投资当中仪器设备采购费用约占60%,科研经费投入当中仪器采购费用约占25%。据海关有关数据统计,每年我国从国外引进仪器费用在800亿元左右,并逐年增长。[/font][/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4px][font=&]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是科学仪器科技创新的主体,仪器企业尤其是民营仪器企业科研项目竞争能力弱,得到的国家科技项目支持的机会少,严重阻碍了仪器企业的创新发展。[/font][/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4px][font=&]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于增强科学仪器产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学仪器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仪器企业凝聚优秀科技人才。[/font][/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4px]科技部已经建设了99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和带动行业技术进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科技界和产业界产生了重要影响。[/size][/align]

  • 第15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第15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15th NYCC)定于2015年7月19日至23日在合肥召开。会议由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会议将为广大青年催化工作者(45周岁以下)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全面展示近期我国青年催化工作者在催化科学与技术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深入探讨催化领域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致力于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沟通和联系,促进我国催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会议主题为“多学科交叉和多尺度的催化科学与技术”。催化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目标是对目标催化反应同时实现在原子分子层次的基础理解和在宏观尺度工业化学的应用,因此催化科学与技术必然是是多尺度的研究领域和化学科学、材料科学、表面科学、物理科学和化学工程等的交叉研究领域。当前催化科学与技术研究越来越体现了其多学科交叉和多尺度的本质。本次会议以“多学科交叉和多尺度的催化科学与技术”为会议主题,旨在强调催化科学与技术研究中的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基础理解与工业应用的相结合。会议将邀请催化科学与技术领域及相关领域中的杰出学者做大会报告,邀请青年优秀学者做主题报告,同时为参会青年工作者提供口头报告和墙报展讲。会议还将组织知名厂商作相关技术交流与产品展示。会议热忱欢迎全国广大青年催化工作者及从事相关研究的海外华人青年、留学生踊跃投稿并莅临本届盛会;同时诚挚邀请我国催化科学与技术领域及相关领域中的杰出学者(包括企业界代表)参加会议,与青年工作者交流。会议的网址是http://www.chemsoc.org.cn/meeting/15thnycc/会议截稿日期为2015年5月1日热忱欢迎来参加本次学术会议!

  • 第三届全国显示产业计量测试技术研讨会

    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显示产业已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多条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的相继点亮投产,我国的显示产业地位从“跟随”阶段逐步提升至“并行”阶段,产业累计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制造业。新型显示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影响着包括智能手机、家电、消费电子、汽车、智慧城市管理乃至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显示,新型显示作为互联端口将在一系列应用场景网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预计到2019年,中国平板显示产业规模将达到全球最大,中国已成为全球显示产业新引擎。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苏州、厦门)、国防科技工业光电子一级计量站联合主办“2018第三届全国显示产业计量测试技术研讨会”和“2018全国首届显示产业计量与检测设备精品展”,以“精准测量,品质保障”为主题,围绕企业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品质检验过程中测量技术如何保障产品质量一致性展开讨论。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业界同仁进行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知名仪器设备厂家进行新产品与技术展示;同时为促进合作、资源共享,会议同期将成立“全国显示产业计量测试联盟”。热忱欢迎广大行业同仁报名参会,共同探讨和分享显示与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与未来。一、主办单位: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苏州、厦门)国防科技工业光电子一级计量站二、承办单位:苏州市计量测试院苏州市计量测试学会宣传协助:深圳市金之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三、会议时间:2018年9月18日~20日,9月17日全天报道注册四、会议地点:独墅湖世尊酒店(苏州工业园区启月街299号)五、会议内容1、显示领域测试设备计量、校准、测试与技术研发计量测试标准和量值溯源体系、测试设备及系统计量校准与测试方法、能力比对等;2、显示领域材料、器件和产品测试方法与技术研发显示材料、器件和产品标准、测试方法标准及新参数和新测试技术等;3、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与实验室建设质量体系认证、设备管理、实验室认可、MSA等;4、专业培训(1)计量与测试基础知识(光度学、色度学、材料科学等)(2)前沿测试技术培训(新型显示原理、激光显示、曲面显示、VR/AR测试技术等)5、主讲专家会议将邀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防科技工业光电子一级计量站、东南大学、苏州大学、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中科院医工所等行业内权威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京东方、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维信诺、友达光电、华为、小米等业内知名企业专家进行主题报告。此外,会议还将邀请Instrument Systems、Gamma Scientific、Konica Minolta、Carl Zeiss、Rohde & Schwarz等国际测量领域行业专家带来精彩讲座。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