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曾周末

仪器信息网曾周末专题为您整合曾周末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曾周末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曾周末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曾周末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曾周末话题讨论。

曾周末相关的资讯

  • 访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学院院长曾周末
    作为任课教师,他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作为学院&ldquo 一把手&rdquo ,他坚持改革创新教育理念,全方位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他就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学院院长曾周末。   52岁的曾周末拥有的众多头衔和荣誉,比如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等。而他最在乎的还是2008年获得的天津大学首届&ldquo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十佳)&rdquo 这个荣誉。得到学生的尊重和好评,是曾周末&ldquo 教书育人&rdquo 最大的收获。   学生周南说,曾老师擅长将枯燥抽象的学科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轻松幽默的授课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周南:&ldquo 在《信号与系统》那门课中,公式和理论很多,难理解,曾老师一上课就问:电影中汽车的轮子为什么往后转?他就先给我们放个影片片段,把这些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但从来没有想过的现象提出来,那学完这节课,你马上就知道答案,非常吸引人。虽然有时候跟曾老师学习很苦、很累,但收获很大,这才是真正的研究型大学教学。&rdquo   &ldquo 相比国外一流大学的学生,我们不少学生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时间投入不够的问题。&rdquo 曾周末认为,这与教师精力分配不合理、教学投入不足相关,而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当前的评价导向和评价方法出了问题。   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17个试点学院之一,曾周末坚持问题导向,带领全院师生引入&ldquo 主动实践&rdquo 理念。   曾周末:&ldquo 我们推出了课程质量提升计划,一是细化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提高学习挑战度,强化师生互动,重视实践能力训练 二是加大激励力度,让倾心投入教学的老师不吃亏,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三是针对教学评价这一难点,我们转换视角,通过学生对自己学习收获的评价来评估教学效果。&rdquo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曾周末在繁重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之外,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专项等30多个科研任务。比如,他们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原油长输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安装应用到我国16000多公里的石油管道上,经济效益超过十亿元。   曾周末说:&ldquo 以前是人工查,效率非常低,我们做的这个系统,依赖管道两端的传感器来感受泄漏的信号,把这变成自动诊断的系统,就知道发生泄漏的地方,对它进行定位,精度达到2%,准确率超过95%。&rdquo   作为国民经济的&ldquo 倍增器&rdquo ,高端仪器行业能带动、影响加工制造等相关产业15倍左右的产值,推动作用巨大 然而,我国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分析仪等高端仪器90%以上依靠进口,面对这样的现实,曾周末等专家如鲠在喉、倍感压力,而这正是改革的动力,他们坚信唯有不断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   2014年6月,曾周末积极协调,联合清华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8家单位,成立测量科学与高端仪器协同创新中心,将国内仪器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聚集起来,明确研究方向,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曾周末说:&ldquo 这个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后,聚集了国内近百位尖端人才,它的牵引作用非常大的。像叶生华院士带领的团队做的《室内空间测量定位系统》开发工作,现在就是世界水平的。比如飞机、汽车这类超大尺寸对象的测量工作,以前都是国外企业垄断,现在我们通过协同创新,集中优势,开发自己产品,国外名牌公司用14天测的数据用不了,我们半天就能完成,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rdquo   作为教育改革者,如何承担起历史和时代所赋予的重任?在全球坐标体系中谋划发展呢?曾周末有着自己的思考。   曾周末:&ldquo 改革的核心还是理念的问题,要有创新性就要具有比较强的批判精神,我们的老师要适应这种需求,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学生具有这种能力,才可能面对社会挑战!改革还在进行时,我们还面临着理念和体制方面的障碍。但国家正进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有信心,对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有信心!&rdquo (
  • 科学仪器行业人才缺口如何破?——访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主任曾周末、秘书处主任张彤、专家委员刘立人
    教育部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仪器仪表学会联合制订的“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专项支持计划(以下简称:专项支持计划)于2016年全国高校仪器类专业教学研讨会上正式启动,并举行了首批企业捐赠的三方签字仪式,该专项支持计划旨在联合科学仪器企业共同促进仪器类专业工程教育的发展。  据了解,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受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委托,于2012年成立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简称: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是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仪器类专业认证。  何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仪器类专业认证如何开展?对科学仪器行业有哪些影响?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讨会上,仪器信息网编辑联合采访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主任曾周末(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院长),秘书处主任张彤(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秘书长),专家委员刘立人(教育部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专家组资深专家)。(右起: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秘书处主任张彤,主任曾周末,专家委员刘立人)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走向国际的里程碑——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  《华盛顿协议》是1989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6个国家的工程专业团体发起成立的本科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属于民间组织, 正式成员18个。为加快推进我国工程技术领域职称制度改革,促进工程技术人员国际交流,适应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需求,2005年,由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协等国务院18个部门(单位)联合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建设工作,由中国科协团体会员——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承担相关认证工作。2012~2013年,中国科协完成了对《华盛顿协议》现有15个正式成员的高层访问,并在2013年促成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会员。2016年6月2日在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我国成为第18个《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这是中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中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向国际工程师互认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张彤讲到。  中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成员之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贯彻OBE(目标导向)教育,落实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条件支撑,制定‘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专项支持计划。专项支持计划主要是邀请国内著名企业、专业产品制造商参与,为完善专业教学条件提供设备、资金和技术支持,共同促进仪器类专业工程教育的发展。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重 “能力培养和社会评价”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第一批参加认证的高校仪器专业所在学院的院长,曾周末认为,过去,中国工程教育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体系,而当今社会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高校毕业生必须具备两种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技能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恰好将能力培养作为核心要素。  毕业生工程能力培养涵盖两大方面:技能培养和社会评价。所谓技能又可细分为通用性技能和创造性技能。通用性技能就是通常所说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表现,创造性技能则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融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社会评价是评判毕业生工程能力表现的唯一方式。如果将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比作企业生产的产品,用户认可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唯一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也是一种对高校工科教育水平的评价,将推动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才培养理念发生质变。专业认证打破旧有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以学生需求为目标,坚持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第二,专业认证明确了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专业建设的本质即为如何使学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第三,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提供了工作抓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落实教师在教育质量提升中的主体责任。  曾周末表示,一个专业通过认证只是认证工作的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需要把认证工作的要求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第一,了解社会需求,明确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 第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第三,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获得哪些成果 第四,设计完整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能获得应得的成果 第五,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定期评价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持续改进工作。  健康有序地开展认证工作  “相比较于其他专业,仪器仪表类专业认证起步较晚。”张彤表示。成立之初,考虑国内企业、高校等单位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一事理解尚浅、参与度低等问题,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选取了两所具备一定实力的天津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进行认证试点工作。不负所望,两所高校于当年通过认证。  在中国,开设仪器类专业的高校有近300所,以每年认证两所高校的速度着实让人疑虑是否太慢。对此,张彤表示,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秉承“不求数量求质量”的工作理念,坚持“目标导向”的原则。相较于其他专业,仪器类专业认证工作起步晚,认证工作尚属逐步探索阶段。鉴于此,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决定取长补短,扎实基础,牢牢抓住仪器类专业认证方向,踏踏实实学习认证相关标准,一步一个脚印开展工作,争取每一步都沿着正确的轨道行驶。对未来的工作计划,张彤说到,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将随着学校对OBE理念贯彻的深入和专业教学体系的逐步完善,优质有序地扩大认证受理范围。  此外,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考虑国内的教育现状,若待高校提出申请后直接按照协议标准评价,认证的通过率堪忧。在此形势下,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开创了一些新的工作方法。比如,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组织有计划申请专业认证的高校开展专业认证要求标准等方面的研讨会,交流指导如何去准备专业认证,即使其提前2-3年在专业教学中依据OBE理念建立起完善的过程评价与持续改进的健康机制。待其正式申请,通过认证将是水到渠成之事。  共建专业认证实验室 高校和仪器企业“双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是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需围绕能力培养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就仪器类专业,办学条件配置是采用邀请国内著名企业、专业产品制造商共建专业实验室来完善,包括完善专业教学条件、提供设备、资金和技术支持。  教育系统关注点在于社会化生产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具体行业的需求关注较少。也由此,《华盛顿协议》要求认证专家组成员必须配备行业资深专家。因为行业专家才能真正传递行业需求,帮助教育系统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所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教育部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专家组专家,刘立人还具有另外一个身份:昆山超生副总裁。他认为,仪器企业参与工程认证是一种“双赢”。企业的参与,不但为学生培养提供了行业方向,也在仪器设备及专业技术等办学条件上给予了支持。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山超声)作为首批参与该项目的企业,捐赠了价值100万的仪器设备,并于2016年8月由仪器仪表学会和仪器类专业教职委颁发荣誉奖牌。  “做到为企业培养可用之才要求企业有深层次的参与,重点从两方面着手。”刘立人表示。第一,企业提供的用于教学实验的仪器设备的实验作业操作指导书由企业拟定,从企业的角度让学生认知仪器属性并熟练操作。第二,有偿回收研究成果。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融合所学知识,或许能够发现仪器新技术或产品新的应用领域。对于有益企业发展的实验成果,企业可以通过有偿方式吸纳。  企业的参与,刘立人认为不是单向输出,可以从三分方面分析。第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自建的研发队伍难以解决用户提出的新需求,对与时俱进的专业人才需求显得尤为迫切。而任何行业科研能力最强的人才队伍、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均来自高校,与高校之间开展高强度、紧密性的合作成为企业走出这一困境的快捷方式,即采用高校科研成果帮助企业解决了用户需求。第二,为企业培养可用之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共建实验室,教育系统人才培养直接对接行业的需求,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可直接为企业所用。  总而言之,企业的参与,一方面助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事业,为社会培养真正的有用之才,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在为自己培养接班人。  瞄准仪器仪表行业专业人才的“缺口”  “专项建设计划”是高校和企业直接沟通交流的平台,将企业与高校紧密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供需双方对接。这一平台恰是掌握丰富的科研院所等行业资源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具有与高校紧密联系优势的教职委共同搭建的。“平台的运作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企业为专业实验室建设提供仪器设备,帮助高校解决设备短缺的问题,使每位学生均可操作仪器,更好的掌握仪器知识与技能。而对企业来讲,看似无偿奉献,实则受益多多。最直接的受益就是得到了专业有用的人才。”刘立人如是说。  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建立进一步拉近了高校与产业界的距离。曾周末表示,高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其依托条件之一是拥有一支视野开阔、具有工作活力的优质师资队伍。这就要求为师者首先需要活跃在教学和研究一线,且需与产业界结合,了解社会发展和需求,进而带动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教职人员在平时的科学研究中洞悉企业或社会对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并且与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室才能把产学研很好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创新实验室,不但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产品开发中的瓶颈问题,还可将学生输送到企业中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企业和学生需求的结合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实现了行业和教育系统在人才培养方面完美对接,拉近了高校与产业界的距离,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可用之才。  后记:  众所周知,仪器仪表行业人才匮乏现象在业内已有多年,此次仪器类专业认证工作有望解决这一阻碍行业发展的大难题,进而促进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采访中,三位受访人多次呼吁,希望有更多的具有仪器类专业高校和仪器企业参与到仪器类专业认证这一伟大的事业中,为行业的发展培养可用之才。仪器信息网期待仪器仪表行业不再囿于人才缺乏困境的日子早一天到来。
  • 南方周末:基因测序的灰色江湖
    如果不是医生的建议,27岁的李若不会去体验风靡当下的高科技检测技术&mdash &mdash 基因测序。   2014年5月,一次例行体检中,李若发现自己患乳腺疾病的风险较高。为进一步确定,医生建议她做一次肿瘤易感基因测序。   基因测序,通过对被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进行检测,既可诊断疾病,亦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和评估使用某些药物的疗效和副反应。   一个熟知的例子是,2013年,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 朱莉根据基因测序结果选择手术切除双侧乳腺以降低患乳腺癌风险。在中国,更为大众熟知的应用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术。   &ldquo 基因测序是疾病鉴定的金标准,而癌症的发生和抑癌基因、致癌基因等多种因素相关。&rdquo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遗传学与分子诊断副教授郭奕斌解释。   几乎没有犹豫,李若就接受了检测,她被抽了5毫升静脉血,放入最精妙的仪器解读。30亿个碱基对是她的遗传密码。如文字校对一样,测序仪器一个字一个字地检查是否有&ldquo 拼写错误&rdquo 。   但她不知道的是,自己所做的这项检测当时已被政府叫停了。   2014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食药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称卫计委)一纸叫停了临床基因测序,原因是相关产品和技术并没有通过审批便在市场上流通开来。未经审批就做诊疗,算是非法行医,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但这并未浇灭人们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两个月后,世界最大的基因测序仪器制造商Illumina的掌门人杰伊· 福莱特雷(Jay Flatley)先生就急匆匆跑来中国,并高调表示:&ldquo 我十分看好中国基因测序市场。&rdquo   四个月后的2014年6月30日,食药总局批准了二代基因测序产品上市。其中,华大基因的两款测序仪和试剂盒通过审批。   &ldquo 为什么包子给张三而不给李四?&rdquo   从叫停到有限放开,中间仅仅相隔4个多月。相比之下,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首个二代基因测序产品的审批花了11个月。   &ldquo 这是食药总局在规范市场。&rdquo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常务副主任任鲁风评价,但他也曾发表文章质疑总局审批速度过快,过程涉嫌违规。   争议焦点便是华大基因拿到审批的测序仪器和试剂产品都不是在国内生产的。我国规定凡进口设备必须通过原生产国审批,而这几款仪器和产品至今没有得到美国FDA审批。   国内机构也一直在进行国产测序仪的开发。2014年4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吉林中科紫鑫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新一代基因测序仪样机正式亮相。   但目前,国内的基因检测公司,全都采购了国外的仪器和数据库。   &ldquo 包子好吃,这个是没有争议的,现在争议的是为什么给张三包子吃而不给李四?&rdquo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   华东某大学教授则认为,&ldquo 这是目前中国科技界纠纷最大的一桩案子。&rdquo 据南方周末此前报道,成立于1999年的华大基因是国内整个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市场的龙头老大。该机构曾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ldquo 中国部分&rdquo 等多项国际科研任务。   &ldquo 生物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堵是堵不住的。如果完全放开,就会形成井喷的需求。&rdquo 中山大学临床检验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朱振宇很理解政府这种放开。   在食药总局叫停到放开基因测序之间,卫计委亦于2014年3月下发试点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通知,但对申报条件进行了一定限制。据悉,上百家机构踊跃申报,但业内估计最终获批的将不到10家。   政府的谨慎是有理由的。和中国一样,2013年11月26日,FDA叫停了谷歌参与投资的23andMe公司的基因测序服务,引起了轩然大波。   FDA在其网站上公布的一封警告信称,这家公司违反了联邦法律,只有获得FDA批准的医学测试才被允许做出此类声明,由于该仪器的错误判断可导致不必要的手术发生。   &ldquo FDA相信基因测序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医学信息,但是,这必须要在FDA的监督下,以确保它们的安全和有效性。&rdquo FDA体外诊断器械评价和安全办公室主任阿尔贝托· 古铁雷斯(Alberto Gutierrez)博士在给南方周末记者的邮件中如此说道。   无所不能的检测功能   在政府信号发出之前,这一严肃医疗行为就已经悄然走上商业化道路。一些机构打起了擦边球,原本只能用于科研的检测现在却直接接收客户的血样,自己检测或送去相关检验机构。   据了解,中国只放开了三家机构的临床检验资质,分别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其他机构只用于科研项目。   李若的血液由医院以科研的名义送去金域医学检验中心。这家全国规模最大的检验机构为国内30个省份的130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外包服务。   在这类机构通常是,病人到医院做检查,医生或护士会告知病人现在有外包的基因测序服务可以做,由病人自愿选择。   一些没有检测能力的基因公司,则会把样品送去较大的检验机构。一方负责推广,一方负责检验。银河基因、基因检测网、北京利普康基因检测网都是如此送检的。   银河基因相关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会把样品送到国家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由他们给出健康风险评估报告,&ldquo 检测乳腺癌、子宫癌等易感基因,准确率可以达到99.9%&rdquo 。   另一类接受基因测序的机构则是高级的体检中心,譬如美年大健康。关于食药总局的禁令,基因测序机构自有解读:&ldquo 国家叫停的,只是临床诊疗服务,我们做的是健康咨询报告,跟那个没有关系。&rdquo   还有一些更匪夷所思的项目。一些自称可以进行基因检测的公司,在网页上列出形形色色的检测项目:酒精代谢能力检测、天赋基因检测、气质基因检测,甚至贴心打包出&ldquo 高管套餐&rdquo 、&ldquo 白领套餐&rdquo 。这类检测手续则要简单得多,只要将自己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或者头发放到采样盒中,快递给检测公司,检测公司会在数日后提供解读报告。   一家公司的客服小姐甚至如是诱惑南方周末记者:您想一下,现在给孩子报个兴趣班每个月都要几千块钱,您花一两千给孩子做个天赋基因检测,就知道孩子擅长干嘛了,可以省下好多钱呢!   &ldquo 定价纯是周瑜打黄盖&rdquo   之所以众多公司削尖脑袋挤入基因测序市场,更多源于市场监管不完善,定价不统一,市场潜力巨大。   几年前,就有分析师估计,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超千亿。目前聚集在这个产业链上的有几十家公司。最出名的便是华大基因,它被西方媒体称为&ldquo 基因工厂&rdquo 。   按卫计委统计,中国每年约有2000万孕妇,如果一半的孕妇接受产前基因测序,仅&ldquo 唐筛(唐氏综合征筛查)&rdquo 一项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00亿~150亿元/年。   而基因相关疾病的诊断市场空间更大。目前,已知的单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及线粒体疾病有八千多种,明确与基因变异对应的遗传病有3672种。   &ldquo 中国每年新发的肿瘤病人有好几百万,患病后都需要基因诊断。&rdquo 安诺优达的CEO梁峻彬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基因测序的竞争大幕才刚刚拉开。不管是原来研究技术的,还是资本圈,都很关注这个新兴行业。   然而,基因测序不在卫生行政部门准入的医疗技术项目之列,物价部门也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以李若为例,她为检测20个与乳腺癌相关的基因花了5980元。   在未被叫停之前,慈铭体检公司北京奥亚医院的&ldquo 基因检测&rdquo 体检套餐价高达76000元,检测68项基因的价格为34000元。   博泰基因公司则罗列了17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21种肿瘤易感基因单项检测项目,甚至还有3项儿童天赋基因测试。收费高的近万元,低的几百元,其中乳腺癌易感基因检测一项收费4800元。北京利普康基因检测网给出的全项基因检测,也近三万元。   &ldquo (基因测序)的价格和成本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定价纯是周瑜打黄盖。&rdquo 前述业内人士评价道。   没有基因测序解读能力?   相比昂贵的检测价格,更让消费者费解的是检测结果,以及由此带来的恐慌。   整整30天,李若等到了测序结果。但却令她坐立难安&mdash &mdash &ldquo TP53基因杂合性突变&rdquo 。TP53属于最早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之一,这一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胰腺癌、白血病、脑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但检验机构的解读却让她一头雾水。&ldquo 根据1~3文献表明,这与乳腺癌风险有显著相关性 根据4~6文献,这一变异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无明显相关性。&rdquo 因此,广州金域检测中心给出的结论是&ldquo 该突变的临床意义不统一&rdquo 。   结果究竟意味着什么?检验机构人员坦陈无法做进一步解答,也无法给出建议,而多家三甲医院的专家们意见也不一,甚至有医生告诉她癌症只是早晚问题。北京肿瘤医院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解云涛主任医师则完全否定了检测结果。&ldquo 这个位点不能说明是突变,只能说是基因的多态性。检测中心完全是胡乱做。&rdquo   基因测序结果的解读成了目前最大的难题,这也是众多科学家不愿意推进其商业化的原因之一。   &ldquo 预防性测序还是有争议的,只有少部分基因和肿瘤的关系非常明确。更多易感基因在肿瘤发病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并不清楚。&rdquo 梁峻彬说,他们公司更多地把业务放在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上。   更重要的是,目前各家基因测序机构的测序平台、分析方法、数据库都不一样,这也对最终解读形成障碍。&ldquo 没有第三方的机构可以评估数据的准确性。&rdquo 北京一基因企业的总经理说。   &ldquo 在产前唐筛上,美国一般要测出3000万条序列才能下结论,而国内很少有能做过1000万条的。&rdquo 任鲁风说,&ldquo 数据量越低,可能错误率越高。&rdquo   任鲁风指出,(国内检测机构)相互之间都没有参照和评估,各家是各家的。&ldquo 策略是我最多给出风险值,不会确诊。如果真出了问题,有的机构会给检测的人保险赔偿。&rdquo   谁拥有你的基因?   &ldquo 基因是每个人无法改变的标志,如果有人告诉你或者你的家人基因突变了,你可能会坐立不安。&rdquo 美国的遗传咨询师Bonnie LeRoy会对每一个向她咨询是否需要做测序的人提醒。但这种提醒,在中国几乎没有。   &ldquo 当基因检测公司业务拓展到疾病检测,潜在的利弊都可能会被放大。现在或许还没到健康人去测序的阶段。&rdquo 哈佛医学院副教授、个体化遗传基因测序中心副主任罗伯特· 格林(Robert Green)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虽然罗伯特· 格林领导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第一个全基因组测序项目,但他一直非常谨慎推荐临床使用基因测序,认为现在对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基因测序的利弊还有相当多的猜测,但数据很少。在他看来,大多基因检测根据变异结果,提供风险评估。但评估并不会改变个人既定的风险类别,也不会改变相应的医疗建议。   另外,检测结果可能增加大众的心理压力,导致不必要的医疗行为。&ldquo 迄今为止,很少有证据表明健康行为和健康结果因此(基因测序)提高了。传统遗传学从业者的可贵品质之一是细心的解释和指导,但在现在的基因测序服务中很难想象。&rdquo 罗伯特· 格林说。   南方周末记者以怀疑自己有家族遗传病的风险为由向数十家医疗或体检机构咨询时,对方无一不强调检测能力的专业性,但对可能引起的心理恐慌及解读能力只字不提。   在行业规范相对较高的美国,摆在遗传学家和伦理学家面前的是:医生应该从患者基因中检测何种信息、多少信息应该被告知其家庭,以及谁应该拥有和控制数据。   &ldquo 我强烈建议父母抵制给孩子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除非是经过正式的医学评定,对测试的实用性和限制进行评估后,才可以进行。&rdquo 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遗传学首席专家Louanne Hudgins告诫父母们。   &ldquo 等你知道了你的基因信息或者别人的,你是否会用基因配对来寻找配偶?等富豪的基因突变被子女知道了,他们会不会提前为财产争得头破血流?老板知道了有基因缺陷的员工,会不会想要辞退?&rdquo 朱振宇用了一连串的反问。   针对基因信息的保密,美国有很多措施,甚至有些州在出台基因保密法案。但在中国,基因测序的结果都保留在各家医疗机构里,没有成体系的规范。   &ldquo 我们的信息到处泄露,孕妇一进医院,手机号就被卖出去了。&rdquo 朱振宇并不相信基因测序机构能够守密。   寻求规范之道   显然,在基因测序大规模推广和商业化之前,还有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行业规范化是先决条件。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政府部门只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产品注册的规定规范基因企业的产品注册,这是最为简单也是最机械的办法,没有考虑基因组医学和基因测序发展的特征和现状。   目前有两种途径可以成为正规的基因测序机构。一是以医疗器械的报批程序,通过食药总局的审批。二是申报成为卫计委批准的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单位。这被业内视为一条以产品为主线,一条以应用为主线。   华大基因两款测序仪和试剂盒通过审批后,正在申报更多的基因测序试点和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 其他机构也跃跃欲试。其中,贝瑞和康与Illumina联手生产的新型测序仪向食药总局申请注册 达安基因则与美国LifeTechnologies进行战略合作,以他们的IonProton测序平台申报注册 安诺优达则积极申报卫计委的试点单位。   据任鲁风介绍,美国大量的基因测序单位不是通过FDA审批,而是用一项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s,CLIA)来规范。目前,美国有近25万个CLIA实验室由另外一个政府机构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管理。FDA只管产品,CMS监管服务质量。   &ldquo 应该通过政府的力量吸收最好的技术力量,再聚集专家制定规范的行业标准。&rdquo 任鲁风一直呼吁行业标准化,建议学习美国的CLIA模式。他和所在团队也承担了卫计委关于测序技术在个体化医学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工作。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解答。而李若仍在寻找更多的医生来解读测序结果的意义,担心着罹患癌症的风险。&ldquo 如果早知道没法解读,我宁愿不知道这个结果。&rdquo
  • 参与福斯定期保养用户售后服务大举措:400电话周末专线正式开通
    为了能更及时、更全面的为参与福斯定期保养用户提供服务,福斯公司在售后服务方面做出重大举措,即开通4008103363周末8:30-17:30专线,将由专职工程师值班,保证更加顺畅的用户交流。从此,针对参与福斯定期保养用户的售后服务热线将是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每周七天的工作状态,售后服务将进一步贴近这些用户。 福斯公司非常重视用户的售后支持服务。在中国,我们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经验丰富的维修和应用支持团队,致力于解决用户在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和维护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自成立以来,福斯售后团队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福斯中国用户支持中心包括400热线支持部、技术维修部、应用服务部和培训/实验室支持部等。应用技术部由具有多年农业、食品实验室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主要负责仪器应用方面的售前售后支持。技术维修部有近三十位工程师组成,分布在全国十七个大中城市,所有的维修工程师都接受过丹麦总部技术专家的专门培训,并通过了福斯的维修服务资格认证,这保证工程师能够高效优质的完成您的设备维修工作。物流部负责公司试剂、配件、仪器等物资的出、入库和仓储管理,为快速、及时的售后服务提供保障。 任何有关仪器使用反面的问题都可以直接拨打4008103363福斯售后服务热线,值班工程师将以最快的速度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福斯的目标是为广大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愿与各位用户携手共进,一起创造美好明天! 福斯公司联络方式:免费售后热线:4008103363福斯官网:www.foss.cn,福斯配件查询网站:www.fossparts.cn福斯邮箱:china@foss.com.cn微信:福斯华
  • 天津大学庆祝分析仪器专业建立30周年
    p   2015年10月1日,值天津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精仪学院分析仪器专业1985级至1995级的五十多名校友齐聚一堂,忆往昔,看今朝,望未来,共庆分析仪器专业建立三十周年。 /p p /p p /p p   校友聚会首先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精仪学院进行,分析仪器专业1985级校友刘毅向母校捐款人民币六千万元,这也是天津大学近年来收到的最大金额单笔捐款。在捐赠仪式之后,校友在天津大学东丽产业技术研究院举行座谈会。会上,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汪曣作为一直从事分析仪器专业的教授回顾了专业的历史,阐述了目前天津大学分析仪器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以及对该专业未来的展望。精仪学院院长曾周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朱险峰、天津市东丽湖管委会杨灏书记受邀参会。 /p p   随后,校友们参观了天津大学东丽产业技术研究院。看到宽敞的实验室,各种新式设备,以及在读学生们的科研成果,老校友们无不激动万分。他们也给小辈们讲起了在天大的幸福时光,有的校友也分享了海外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部分校友则对未来的生活和事业进行了展望。席间,新老校友相谈甚欢。 /p p   1983年,在周昌震、徐贞林、范世福、王永洪等老师的带领下,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建立分析仪器专业,成为了中国第一批、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分析仪器专业。198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分析仪器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1996年分析仪器专业不再单独招生,并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但是天津大学的分析仪器研究并未终止。1998年,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课题组同德国吉森大学开展合作,完成了国内首台无网反射飞行时间质谱仪。2009年,为响应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课题组老师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创业,开辟出一条产学研高端技术创业模式。2014年,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实验室正式迁入天津大学东丽产业技术研究院,随着科研条件的加强与场地条件的改善,分析仪器课题组跨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p p br/ /p
  • 天大精仪学院连任全国高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
    8月23~24日,2013&mdash 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召开,天津大学精仪学院连任全国高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精仪学院院长曾周末当选为本届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精仪学院教授胡晓东担任秘书长。   曾周末在会上做工作报告,胡晓东对教指委的工作规划进行了说明。与会代表认真学习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视频会议精神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的教指委工作重点,回顾了上一届教指委的工作,围绕&ldquo 强化质量意识,推动仪器类专业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rdquo 的主题,对教指委未来五年的工作规划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会议认为,未来五年教指委要以&ldquo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rdquo 为目标,客观分析本专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态势,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知识体系,结合制订、实施&ldquo 仪器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rdquo 和仪器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指导专业建设,规范专业教学,促进专业教学质量提升。   会议决定成立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专业发展状况与人才培养需求分析、专业核心知识体系与专业发展战略等专题研究小组,聚焦本专业领域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围绕关乎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进行广泛地调查研究,深入开展仪器类专业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研究,准确把握仪器类专业自身的特质,提高教指委指导、服务本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目标性。会议强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教指委要积极配合仪器类专业认证工作的进程,广泛宣传认证的意义,宣讲认证标准,交流认证工作经验,紧密结合&ldquo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rdquo 的实施,引导高校密切与产业界的联系,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性。   会议要求全体委员发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成为致力于教学工作、投身教学改革、加强自身学习、倡导优良学风的带头人,成为指导高校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   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往届教指委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代表近70人参加了会议。   又讯 8月24~27日,2013年全国高校仪器类专业教学研讨会于在上海召开,就&ldquo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rdquo 的相关问题展开研讨。会议主题为&ldquo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rdquo 。   会议特别邀请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结论审议委员会副主任、计算机专业认证分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陈道蓄教授做关于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的理解与运用的专题报告。仪器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家、重庆大学王代华教授对专业认证工作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参与认证过程的感受,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专业认证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和制定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有机结合,在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树立质量意识,明确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掌握本专业学生适应社会、自我发展的状况,分析本校工程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差距和问题,提高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针对性,以加入&ldquo 华盛顿协议&rdquo 为契机,推动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化,促进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国际流动,参与国际交流,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我校为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曾周末教授为该教指委主任,目前全国设有&ldquo 测控技术与仪器&rdquo 专业的学校为288所,本次会议将推动全国仪器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验室建设、工程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委员会、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联合承办。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顾问、联络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专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及来自全国高校、出版社、相关企业的代表共210余人参加了会议。上海交通大学张安胜副校长和上海理工大学田蔚风副校长出席大会开幕式,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仪器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试点工作组组长、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上一届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大学原副校长胡小唐教授介绍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进展,就仪器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做工作报告。
  • 共议仪器卓越工程师培育——第十三届全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院长论坛顺利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7月14日,第十三届全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院长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哈尔滨市顺利召开。本论坛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论坛自2009年举办以来,已经连续举办十二届,成为全国高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交流与展示的重要平台。对提升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第十三届论坛以“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为主题, 特别组织、安排了18个主题报告,吸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谭久彬以及全国各地高校精密仪器系、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仪器光电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等众多专注、积极建设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的各级领导和专家近千人到会。第十三届全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院长论坛现场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俭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谭久彬,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张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曾周末分别致开幕辞。中国工程院院士谭久彬致辞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张彤致辞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曾周末致辞 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俭主持论坛开幕式随着中国科技、工业向高端发展,对中国仪器产业发展有了更高要求;中国仪器产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仪器学科承担了仪器人才培养的直接使命!以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为中心,分享、探讨如何培育仪器领域“卓越工程师”成为论坛的中心内容。论坛特别安排了18位副校长、院长、副院长等作主题报告,分别是: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为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姬红兵作《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展与思考》报告,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郑海荣作《产研医人才培养与医疗设备创新》报告,刘俭作《哈工大仪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内部治理改革探索》报告,南昌航空大学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宋凯作《特色引领产教融合团队协同 装备驱动-南昌航空大学电子信息(仪器仪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报告,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冬明作《为国炼器,为军铸剑,在服务仪器领域重大需求中培育高层次人才》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光电学院院长徐立军作《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卓越工程师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初探》报告,湖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宋小春作《多方协同产研融合地方工科院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报告,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澄玉作《支撑-交叉-融合-创新东南大学仪器学科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思考》报告,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院长刘文怡作《深度结合社会需求的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报告,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张登攀作《面向技术集成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报告,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助理兼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赵玉新作《使命引领,多主体协同,培养电子信息领域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报告,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主任柳强作《清华大学仪器专业学位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初探》报告,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凯作《产教融合,创新驱动,打造工程硕博士实践课程》报告,沈阳工业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斌作《四轮驱动推进三链融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报告,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副院长高飞作《地方高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报告,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大伟作《大师引领,“全流程、双促进、三体联动”仪器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报告,大连交通大学教务处长王丽颖作《轨道交通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报告,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院长邾继贵作《聚焦重大工程需求,培养卓越工程师》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上强调: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要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卓越工程师对人员的综合理论基础和工程素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报告全面分享了丰富的“校企融合”成功经验,涵盖校企实践基地共建、联合培养、培育行业技术领军企业等各层次的成功实践。多个报告谈到如何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企业课题、重大工程等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程的各个环节,以全面提高学生工程素养,深层次理解仪器工程问题的本质。针对仪器产业品种多、学科交叉多等特点,多个报告分享了如何做好仪器人才培养以问题为牵引、需求为导向的丰富实践,实现了100%的学生就业率。会议中,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注意到,近几年,出现多所新设立的仪器科学工程学院;以及多所院校改名,新名称中出现了“仪器”这一关键词。这也预示仪器学科建设将更加蓬勃发展!谭久彬在致辞中说到,仪器学科建设呈现本科专业多、博士点少的特点,并呼吁各相关院长、书记们大幅加强学科建设、大量增加博士点。曾周末代表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分享了评议组最新工作进展,介绍了正在修订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部分工作进展,比如:相关二级学科名称,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二级学科相关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等方面的要求。为仪器学科建设带来一股政策的春风!
  • 南方周末:良莠不齐的基因测序
    目前绝大多数基因检测服务没有临床应用方面的证据。这意味着,基因检测尽管意义重大,如果不加以严格管理,就有可能因为商业利益而毁掉这一前程远大的技术的信誉。   在分子生物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基因测序是每个人都避不开的话题。对于肺癌患者,在治疗前进行基因组测序,知道是哪种驱动基因导致的癌症,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用药,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会减少副作用和经济负担。今天,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对一个人的基因组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只需要1000美元左右,时间只有一周左右。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国情咨文演讲中宣布进行精准医疗计划后,个人基因组测序似乎迎来了发展良机。但是,为什么要进行个人基因组测序和这种测序有哪些利弊,普通公众却不是很清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   遗传病治疗   人类的遗传病已知的有五千多种,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如果进行基因组检测就不仅有利于找到病因,也有利于治疗。   例如,遗传性耳聋就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而且大多数遗传性耳聋属于单基因病。中国每年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发现3万左右听障新生儿,然而每年实际新增聋儿(0-6岁)超过6万,超过半数的新生儿不能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检测出来。原因就在于60%的耳聋与遗传因素有关,是通过遗传或者隔代遗传由父母传给子女,不论父母中单方或者双方是耳聋患者还是健康携带者,耳聋基因都会遗传给子女。因此,90%的聋儿的父母都是听力正常者,也造成了难以早期防治遗传性耳聋。对于遗传性耳聋的预防,通过基因测序进行筛查是最有效的手段。   对于耳聋的基因测序,需要简便快速的测序手段。2009年,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出全球第一张耳聋基因筛查芯片就为检测遗传性耳聋病人打下了基础。借助这一技术,中国已经对120万人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发现了1569名先天性聋儿、3556名药物性耳聋敏感儿。由于每名药物性耳聋敏感儿的家庭中至少有10名母系家族成员属于药物性耳聋高危人群,在他们患病服药时,避免使用容易导致耳聋的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紫霉素和万古霉素等,就可以避免这些人发生药物性耳聋。   耳聋基因组检测尤其对中国意义重大,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听力障碍和言语障碍者最多的国家,在8500万名残疾人中,听力残疾约占1/4。由于这种基因测序作用巨大,也吸引了美国的关注,美国于2014年与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达成合作协议,针对白种人的耳聋基因筛查芯片系统已研制成功。   结果可能遭误解   由于基因检测是一项正在发展的医学技术,当然会存在缺陷。现在,美国约翰&bull 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仅仅是对肿瘤基因组测序而不将其与其他组织细胞的基因组进行对比,有可能导致对癌症的误诊和误治。   正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对癌症病人进行基因组测序才能发现即便是同一类癌症,如肺癌,也有不同的种类,只有了解不同肺癌的特点,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治疗。但是,对癌症基因组的检测结果却有可能遭到误解。   约翰&bull 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维克多&bull 威尔库尔斯库研究团队分析了由个人基因组诊断公司对815名癌症患者的基因组测序数据,这些癌症患者所患的癌症包括乳腺癌、脑癌、肾癌、肺癌、胃癌、胰腺癌、血癌和黑色素瘤。结果发现,这些测序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癌症患者的真正病因,因为研究人员把这些癌症基因变化与正常组织基因组相对比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癌症基因改变都与肿瘤直接相关。一些基因发生改变只是生殖细胞变化,它们是从正常组织中遗传的基因变化,在人与人之间有所不同。   在只考虑患者肿瘤中所发现的基因变化并过滤掉最著名的种系变化后,只有382个基因变异可能与肿瘤相关。但在比较患者的全种系基因组与他们的肿瘤基因组之后,威尔库尔斯库等人发现,平均起来这些与肿瘤可能有关的基因变异中有249个是病人正常组织的一部分,是遗传变异而不是肿瘤特异性变异。   如果只考虑肿瘤基因组测序所发现的基因变异,则有65%是假阳性,与病人的肿瘤不相关。另外,当把患者肿瘤基因组与生殖细胞的基因组进行比较时发现,这些基因变化也有33%是假阳性,这些假阳性影响48%的受试者。   肿瘤基因组假阳性的出现必然会影响到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这虽然不是基因组测序的问题,而是解读基因的问题,但是反映了对基因测序的解读可能误导对疾病的诊治,因而也是基因测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唯一的方法是,通过比较一个人的肿瘤及其正常细胞的基因序列,才能知道哪些基因变异与癌症相关,哪些变异与癌症无关,据此才能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和药物,从而让癌症治疗更有效。   但是,要把癌症基因组测序与正常基因组测序结合起来诊断看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却有困难。比如费用和工作强度。现在的癌症全基因组测序是几千美元,再加上个人全基因组测序得另加上一千多美元,此后是专业人员的比较和鉴定时间,以及专业能力,即是否能辨认正常基因变化还是引发癌症的基因变化。   现在,这些问题都不太容易解决,例如,健康保险不可能完全覆盖正常组织的基因测序费用,而且,正常的基因组测序还涉及病人的隐私问题。同时,辨认正常基因变化和癌症的基因变化也需要非常强的专业能力,弄不好就可能误诊。   良莠不齐的质量   准确性是基因组测序必须解决的另一个大问题,如果测序不准确,或者认定的变异基因与特定的疾病没有关系,或一些基因与特定疾病有关系但却没有辨别出来,就会造成误诊误治。   由于基因组检测现在主要针对癌症基因组和遗传疾病的测序,最近《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发表了一篇调查55家网站进行基因测序结果的质量报告。现在,基因测序价格从99美元到13000美元不等,部分网站提供目录,网友可以直接在网上下单订购检测产品,获得检测以及基因咨询服务,这就出现了基因测序结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   这55家网站的拥有者包括商业公司、学术中心、科研机构。格雷(Stacy Gray)等人对这55家网站基因测序结果的比较研究发现,32家(58%)提供体细胞突变检测或分析服务,11家(20%)提供生殖细胞检测 44%的网站提供个性化癌症护理服务,15%的网站提供检测结果解读服务。这些网站最常提供的癌症基因检测包括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   对这些提供基因测序的网站进行评价主要依据两种标准,一是他们提供的服务是否合格,二是他们提供的测序是否有科学根据。对第一个标准,研究人员邀请了相关专家组成专家小组,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基因组应用实践和评价预防工作组制定的标准来判断这些网站提供的检测服务是否合格。如果该专家小组90%的成员一致认为某项检测、诊断服务不合格,则该项服务即确定为不合格。结果,专家组发现大部分网站提供的个体化癌症诊断或治疗项目中至少有一项没有临床应用价值。   至于检测的科学依据,研究人员认为尚难评判,因为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基因检测的科学标准也在发生变化。就目前而言,这些网站提供的基因检测整体而言有些的确有临床价值,也应该应用于患者,而有些检测则被认为没有临床价值。   例如,癌症基因组检测中KRAS基因和EGFR基因突变就具有明显的价值,但全外显子测序和化疗敏感性检测则没有明确的临床价值。研究人员认为,全外显子测序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技术,但是现在还不能证明全外显子测序能够用于癌症的靶向治疗。美国临床肿瘤协会也表示,化疗敏感性的基因检测不具有临床价值。更重要的是,格雷等人的研究表明,现在的绝大多数基因检测服务没有临床应用的证据。   所以,基因检测尽管有重大作用,但目前由于正处于发展期,需要在科学证据上更加深入,同时需要在管理上更严谨,不能因为商业利益而毁掉了基因检测的声誉。而且,一旦基因检测服务有误,患者的索赔很困难。因此,基因测序需要规范和严格的管理,否则对病人的伤害会很大。
  • 2013中国国际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大会召开
    2013中国国际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大会现场   2013年8月28日-8月29日,2013中国国际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大会(IPAC 2013)在北京皇家大饭店召开,10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业内人士参加了本次学术大会。 会议主持人: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 会议主持人:天津大学曾周末教授   8月28日上午的会议由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及天津大学曾周末教授主持。 BAM联邦材料研究与测试研究所Michael Maiwald博士   BAM联邦材料研究与测试研究所Michael Maiwald博士应邀做了题为《高分辨率在线核磁共振技术在过程分析中的应用》的报告。报告指出,由于其他分析方法在分化复杂流体混合物上的不足,在线核磁共振光谱技术正以其极端特异性成为分析挑战性化合物的方法。核磁共振光谱能够提供提供有价值的化学结构信息,以及复杂反应中准确的定量。而且核磁共振光谱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需校准,并且可提供提升压力,防止沸腾或其他研究条件下的解决方案。报告还讨论了数种应用。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EdwardR. Grant教授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EdwardR. Grant教授做了题为《应用拉曼光谱技术进行复合材料分类》的报告。报告称自发拉曼散射能够在很少或完全没有样品制备的情况下在液体或固体物质中产生快速而显著的反应,因此可通过特有的和可重现的振动光谱来表征复杂的材料。而样品中的成分变化也会引起光谱强度成比例的变化。当一组样品由不同的元素组成时,会由于对拉曼散射的响应而产生一个不相关的光谱差异,会让特征标签变得模糊并且使分类模型混乱,需要通过实验方法,提高信号信噪比和数据处理策略,以放大光谱区分。报告中还讲述了橄榄油与混合糖溶液的多变量模型光谱分类方法。 美国南加州大学秦泗钊教授   美国南加州大学秦泗钊教授做了题为《多级数据驱动过程化学计量学&mdash &mdash 过程数据分析》的报告。报告以代表性的案例介绍了在大规模和复杂性工业生产过程中,多层次的优化和控制对高效运作的必要性,并且分析了在软硬件故障方面进一步的诊断方法等应用案例。报告介绍了通过基于多源大数据和多层次数据驱动的过程监控,使用多元统计方法来获取和使用实时数据,对操作过程提供监控,检测、诊断,并根据需要,对不正常的操作实施适当的调整。 湖南大学陈增萍教授   湖南大学陈增萍教授做了题为《过程光谱分析技术:从复杂光谱数据中获取准确定量信息》的报告,报告对复杂过程原位实时光谱定量分析中存在的谱带重叠、缺乏选择性、光谱信息复杂、建模需要大量资源与时间又很容易产生偏差导致模型失效等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讨论,结合研究成果提出了用于解决复杂体系原位实时光谱定量分析的新型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方法,并介绍了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多个复杂体系原位实时光谱分析中的实际应用。 浙江大学瞿海斌教授   浙江大学瞿海斌教授做了题为《现代中药研制过程中PAT技术的应用》的报告。报告指出,PAT及QbD的先进技术理念显著提高了药品质量控制水平,也使得国际制药巨头纷纷响应实施并不断推进,成为制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中药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使用PAT/QbD,可促进对中药生产工艺甚至单元操作的科学理解,通过保证每一步生产工艺的质量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而不仅仅是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进行测试。对PAT/QbD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报告也进行了诸多介绍。   8月28日下午,会议代表在一同参观过程分析应用示范展区后继续举行会议,下午的会议由北京化工大学王建林教授主持。   华南理工大学王学重教授做了题为《医药和精细化工产品结晶工艺的过程分析技术(PAT)和模拟、优化控制》的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医药和精细化工产品结晶工艺过程中过程分析技术的研究应用,以及PAT和基于过程粒数横算模型的过程模拟优化相结合从而实现晶体形状分部和尺寸分布的闭环控制,并介绍了新开发的三维成像技术在线测量晶体生长过程中的三维形状和尺寸,以及红外、近红外、超声和动态光散射等的应用,红外和近红外建模的化学统计学方法。   美国默克大药厂孙蕾博士做了题为《支持质量源于设计(QbD)的药物反应过程和纯化步骤的过程分析技术(PAT)》的报告。据介绍,过程分析技术(PAT)在默克已成为制造高品质的医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PAT已用于配套工艺开发和规模化,以及实现设计的控制策略。报告展示了如何在过程控制中将PAT应用于活性药物成分(API)的一种新的化学过程。在反应工序中应用了在线FTIR监测的关键物种反应和转化反应的进行,以达到较高的生产效率和减少杂质。   布鲁克光谱仪器公司近红外&过程分析经理赵丽丽博士做了题为《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的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近红外技术在整个药物生产流程中从原辅料鉴别、干燥过程、制粒过程、混合均匀度的控制以及API生产过程中的监控等。   波通瑞华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经理倪勇做了题为《近红外在线分析技术在粮油深加工行业的发展与应用》的报告,报告介绍了近红外分析技术在国内外粮油深加工领域的应用,以典型的固定光栅二极管阵列技术为例介绍了在线分析仪的安装、样品收集、建模、准确性验证、数据流等与应用相关的因素,讨论了近红外在线应用的技术关键点和解决方案。   8月29日,大会在两个分会场继续进行,分会场的会议以生物制药应用、石油化工应用及过程分析与控制新技术三个领域为专题,共有20多个相关学术报告。
  • 聚焦人才,赋能产业发展——ACCSI2021“科学仪器及检测人才发展论坛”邀您参会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主动的战略资源。人才不仅是宝贵的成本,更是最稀缺的生产力,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资源的竞争。人才发展的速度决定企业发展的速度,人才发展的高度决定企业未来的高度,人才发展的厚度,决定企业组织能力的厚度。放眼科学仪器及检验检测行业,由于国内发展相对较晚,业务覆盖范围广且迅速发展,人才跟不上供给,造成专业人才极度稀缺,而此时企业的发展战略首要就是要拥有优质的管理人才!为了解决科学仪器企业及检验检测行业的用人难题,仪器信息网就如何提升仪器及检测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如何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向发展、如何推动高端人才的职业发展等议题进行探讨,聚集各协会、学会和高校的领导,国内外顶级仪器企业和检测机构的董事长、CEO、HRD、总工等,在2021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1)期间,特举办“科学仪器及检测人才发展论坛”,共同为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的未来献计献策,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广泛汇聚创新要素,助力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动能聚智汇力、聚势赋能。一、会议时间:2021年4月23日9:00-12:00二、会议地点:无锡融创万达文华酒店会议中心(无锡滨湖区万达文化旅游城1号)三、会议主题:科学仪器及检测人才发展论坛四、参会嘉宾嘉宾:各协会学会和高校的领导,国内外顶级仪器企业和检测机构的董事长CEO、HRD、总工等五、人才发展论坛会议日程报告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9:00-9:15我国仪器研发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发展思考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院长曾周末9:15-9:30分析检测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评价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CSTM)培训中心 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 高文工9:30-9:45乡村振兴战略的仪器分析人才的创业培养北京服装学院 院长助理/教授 龚䶮9:45-10:00国家新职业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职业体系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副理事长 王锦兵10:00-10:15打造跨界人才培养高地,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蓄能哈希公司 高级经理/博士 刁惠芳10:15-10:30计量检测行业人才培养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咨询培训事业部总经理 吴乃林10:30-10:45食品检验管理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中国检科院检验检测检疫技术培训中心 徐晓丽10:45-11:00质谱仪器研发人才的需求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总工 俞晓峰11:00-11:15展翅计划-仪课通携手各方共建仪器及检验检测行业人才生态链仪器信息网仪课通项目负责人 王德智圆桌论坛11:15-12:15主持人:唐海霞 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CEO嘉 宾:出席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刁惠芳 哈希公司 高级经理/博士 杜 梅 青岛众瑞智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人力总监高文工 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CSTM)培训中心技术总监龚 䶮 北京服装学院 院长助理/教授顾好粮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韩 悦 北京化工大学 学生工作办公室 副主任黄立财 浙江福立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 全 天津分析测试协会秘书长施超欧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德滨 安东帕(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锦兵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副理事长吴乃林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咨询培训事业部总经理吴毓炜 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副所长曾周末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院长徐晓丽 中国检科院检验检测检疫技术培训中心 主任俞晓峰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总工周 琦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副秘书长周正火 全国检验检测认证职业教育集团常务副秘书长六、参会咨询报告及参会报名:010-51654077-8124、13671073756 杜老师;15611023645 李老师赞助及媒体合作:010-51654077-8015、13552834693 魏老师微信添加accsi1或发邮件至accsi@instrument.com.cn(注明单位、姓名、手机)咨询报名。报名链接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DK报名二维码七、关于ACCSI20212021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1)将于2021年4月21-23日在无锡市召开。ACCSI定位为科学仪器行业高级别产业峰会,经过14年的发展,单届参会人数已突破1000人,被业界誉为科学仪器行业的“达沃斯论坛”。ACCSI2021以“创新发展,产业共进”为主题,力求对过去一年中国科学仪器产业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力争把最新的产业发展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最新的科学仪器研发成果等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会议期间将颁发 “年度优秀新品”、 “年度绿色仪器”、“年度行业领军企业”、“年度十大第三方检测机构”、“年度售后服务厂商”、“年度网络营销奖”、“年度人物”等多项行业大奖,引领科学仪器产业方向。
  • 第八届全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院长论坛在东南大学举行
    12月10日至11日,由全国仪器仪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作组、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主办,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协办的“第八届全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院长论坛”在东南大学举行。东南大学总会计师丁辉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院长(系主任)和本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东南大学原副校长、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沈炯教授应邀做了题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会报告。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主任王雪教授、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曾周末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徐立军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谭久彬教授等17位专家学者做了交流报告。与会代表围绕新形势下仪器学科的专业名称、发展方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主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 202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会议通知(第二轮)
    202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简称年会)将于2023年7月14日-16日在哈尔滨举办。大会旨在推动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领域科技进步,加快人才队伍成长,为会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科研机构、高校、企业联合攻关,提升产业水平和应用规模。我们诚挚邀请各界人士出席此次会议,与领域内同仁交流测量与仪器仪表技术的最新成果。一、织架构主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大会组织架构:顾问:金国藩、庄松林、周立伟、叶声华、吴幼华主席团主席:尤政、韩杰才副主席(按姓氏笔画排序):马玉山、王巍、刘文清、许大庆、吴朋、张广军、张彤、房建成、钱锋、徐洪海、黄如、曾周末、谭久彬学术委员会主席:谭久彬副主席:曾周末、刘俭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丁明虎、丁锦锋、于瀛洁、万逸、王健、王云才、王学锋、王厚军、文玉梅、邢飞、朱健强、刘秀成、刘科、刘铁根、刘磊、许川佩、李柏、李涛、李隆球、李楠、杨俊、杨智明、肖迪、何圣贵、何赟泽、沈功田、宋凯、宋爱国、陈玉、陈卓奇、林庆宇、明德祥、邾继贵、郑阳、赵立波、赵林、赵维谦、郝群、钟毓宁、段忆翔、费敏锐、姚继军、贾志华、徐立军、郭永彩、郭荣斌、黄正旭、曹东林、崔俊宁、彭滟、韩韬、嵇艳鞠、程玉华、童玲、谢轶、颜国正、刘俊组织委员会主席:张彤、刘俭副主席:张莉、张建、胡鹏程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万逸、王伟波、王遥、尹亚江、朱雨虹、刘科、刘磊、李楠、李翠玲、宋莉、张迎春、张真、张健、陈玉、林庆宇、金钻明、贾玥坤、曹征、韩媛媛二、会议信息会议时间:2023年7月14日-16日(13-14日报到)会议地点:哈尔滨市华旗饭店会议网站:meeting.cis.org.cn三、会议日程四、专题论坛(详细内容见网站)1.智能微系统专题论坛承办单位:清华大学2.空间测量与仪器专题论坛承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空间仪器分会、测控与导航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3.光学仪器与技术专题论坛承办单位: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4.电子测量仪器及系统专题论坛承办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一研究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5.无损检测仪器专题论坛承办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昌航空大学6.动态测试技术及仪器专题论坛承办单位: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上海大学7.智能检测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专题论坛承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仪器仪表学会8.电磁感测技术与机器人专题论坛承办单位: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湖南大学9.极寒环境探测与遥感专题论坛承办单位: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10.海洋微生物精密检测仪器及技术专题论坛承办单位:海南大学11.面向临床应用的谱学分析仪器专题论坛承办单位:四川大学分析仪器研究中心12.光电子谱分析仪器技术与应用专题论坛承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13.精密光谱分析系统和方法应用专题论坛承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学仪器分会、上海理工大学五、同期活动1、全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院长论坛主办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承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2、论文POSTER展示3、科技成果展览展示六、报名注册1、登录会议网站meeting.cis.org.cn进行注册报名 2、注册费3、缴费方式:(1)通过会议网站报名支付宝付款;(2)银行汇款,汇款时请备注会议名称+姓名,如2023学术年会某某某;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账户信息:开户名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开 户 行:工行北京北新桥支行汇款账号:0200004309014464348七、酒店预定2023学术年会委托“黑龙江汇智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房间预订相关工作,预定须知详见附件1、2。八、联系方式注册报名:邢佳雨 010-82800773,xjy@cis.org.cn张 真 010-82800721,zhangzhen@cis.org.cn院长论坛:曹 征 18612207940,caozheng@cis.org.cn赞助、展览展示:张 健 13718078188,zj@cis.org.cn会员注册:李思 010-82800757,lisi@cis.org.cn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23年6月14日附件1:202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酒店预定须知.doc.doc附件2:202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酒店预定表.xlsx.xlsx附件3:202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赞助方案.pdf.pdf
  • 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启幕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7月18日上午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启动仪式顺利举行,作为天津首家以精密仪器、传感器以及工业过程控制为主题的专业化园区正式启动。天津市津南区副区长胡永梅、天津大学校长助理刘宁、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曾周末、津南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国艳、区政府办、区科技局、区工信局、区人社局、区合作交流办及行业协会、学会、基金机构、银行机构以及企业家朋友近百人齐聚津南,共同见证项目启动。启动仪式现场首先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总经理李明山介绍项目整体情况。李明山表示: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历时两年的策划,先后经历行业研究,企业调研,走进天津大学拜师求艺,走进行业企业学习请教,于2021年4月份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学院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津南区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在天津共同打造“精密仪器、传感器以及工业过程控制”产业聚集,促进相关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共同推进建设“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园区已经于202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在2023年10月份交付投入使用。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总经理李明山致辞其次,与天津市国防科技工业协会、天津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会、天津市仪器仪表学会达成合作,分别确定产业主题和行业服务内容,并在启动仪式上现场进行了揭牌。天津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会授牌:“高端精密仪器专业委员会”;天津国防科技工业协会授牌:“高端精密仪器制造基地”;天津市仪器仪表学会授牌:“工业过程控制装备专业委员会”。图为协会授牌仪式与多支基金探讨合作,首先与科创天使达成共识,未来共同推进“精密仪器、传感器”相关产业主题基金的成立。图为与科创天使签约与银行机构互动,分别与浙商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农商银行达成园区服务合作,最终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园区开发、招商、运营体系。图为与合作银行签约未来园区将串联全市和津南区“产、学、研、用、政、金、介”等优势,最终构建较为完善的园区开发、招商、运营体系,合力推进天津市高端精密仪器产业的发展,为天津制造业立市贡献园区力量!此外,启动仪式还进行了入园企业签约。企业的入驻,将为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注入新的动力。图为企业代表致辞接下来,天津大学校长助理刘宁先生、津南区副区长胡永梅女士、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曾周末先生、津南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国艳女士、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总经理李明山先生以及沽盛集团副总经理时寅宝先生共同上台为项目启动,见证美好时刻!随着园区的圆满启动,把启动仪式推向了高潮,现场欢声雷动。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天津大学校长助理刘宁上台为园区的启动进行了致辞,刘校表示2021年4月,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创立之初就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达成合作共识,双方共同推动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并将进一步促进津南区仪器仪表相关产业聚集。恰逢其时,正值大学科技园三年行动计划出台,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到科技园内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校企共建。后依托天津市津南开发区管委会,于2021年5月三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合力共促天津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园区高质量发展。未来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将围绕高端精密仪器相关产业,紧密融合天津大学精仪学院资源,打造高端精密仪器与装备产业集群,设立1个成果转化基地,2个公共平台,1个展示中心。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作为大学科技园承接载体,将有力推动天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见实效。图为天津大学校长助理刘宁致辞最后,津南区副区长胡永梅女士为本次启动仪式致辞,胡区长表示:在全市上下掀起学习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热潮中,我们迎来了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的启动仪式。作为大学科技园重要的承接载体之一,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是天津首家以精密仪器、传感器以及工业过程控制为主题的专业化园区。同时,依托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强大的学科资源优势,在精密仪器、智能装备制造、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引进与培育领军企业,努力打造“专、精、特、新”的主题园区。相信在学校和学院的共同支持下,产业园将为推动天津市制造业立市和津南区产业集聚做出巨大的贡献!图为津南区副区长胡永梅致辞我们将敞开心怀,真诚欢迎各界朋友到津南考察、投资、创业,在津南这片热土上收获财富、收获成功、收获友谊。希望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为中国制造2025助力,勇担重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定力,为中国制造备好“尺子”,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园区力量。有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美好期许,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必将不负众望,为天津津南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研讨会举行
    12月2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第二次工作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会议由学科评议组秘书葛宝臻教授主持。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海力参加开幕式并致欢迎辞,精仪学院院长曾周末、院党委书记王海龙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校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充分讨论了相关授权单位的修改意见,修改了《一级学科简介》和《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通过了报送国务院学位办的送审稿。同时,围绕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布局及未来规划和设想进行了深入讨论,就如何提高两个学科的建设水平,尤其在特色方向设置与布局、质量和规模、社会人才需求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会代表还就发挥学科评议组的作用,促进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学习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天津大学精仪学院郁道银教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也是天津大学唯一学科评议组的召集人单位,充分体现了精仪学院“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全国的学术影响和水平。
  • 湘潭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研讨会召开
    5月14日,湘潭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研讨会召开。副校长喻祖国出席,来自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指委委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喻祖国代表学校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专家学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湘潭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的办学历史和发展概况,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将测控专业打造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工科专业,为国家和湖南省输送更多优秀人才。研讨会上,东南大学宋爱国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政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杨俊教授、湖南工业大学秦斌教授、天津大学曾周末教授5位专家学者先后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围绕新工科建设,建设智能感知工程本科专业”“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的思考与实践——从‘仪器科学与科技文明’课程谈起”“北斗自主创‘星’耀苍穹——我与北斗共成长”“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测控技术与一起专业建设探讨”“OBE,普通教师如何做”,结合各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作了主旨报告。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报告内涵丰富,主题鲜明,内涵丰富,专家们的定向指导和精准把脉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
  • 2020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今日在京开幕
    p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 strong 2020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 /strong 于今日上午在北京盛大开幕。会议旨在仪器仪表学科的基础研究方向、技术创新及产业路径的深入探讨;拓展学科边界,搭建开放、共融、互通、和谐的交流平台。开幕式由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院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曾周末主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3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c33f1275-6afa-4c4e-bcf6-b5b79b8e77af.jpg" title=" 会场1..jpg" alt=" 会场1..jpg" width=" 500" height=" 333"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大会掠影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3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f05c5b0b-6817-4088-8800-76d2b37f05e6.jpg" title="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院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曾周末.jpg" alt="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院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曾周末.jpg" width=" 500" height=" 333"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院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曾周末 /strong br/ /p p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尤政在线上为大会致辞。尤政院士首先对线上和线下参与的来宾表示欢迎,并对关心仪器仪表学科和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也代表仪器仪表学会向那些为了抗击疫情长久奋斗在自己工作岗位的仪器仪表测量控制与分析检测的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尤政院士谈到,疾病和学科没有国界,学科更需要跨越界限。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作为全国仪器仪表科技工作者的代表,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不断推动仪器科学与数学、物理和材料等基础科学的跨界,拓展仪器学科的边界,挖掘新的学科增长点;加快培养学科人才的科研能力,推动仪器学科综合实力的提升,更好的服务于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9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d6bbba89-17da-4442-86c8-e1e363505217.jpg" title=" 尤政.jpg" alt=" 尤政.jpg" width=" 500" height=" 394"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 尤政 /strong /p p   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院士首先作《仪器与理论科学》的报告。丘成桐院士从数学学科交叉谈到计算机,又从计算机谈到了仪器。丘成桐院士谈到,二十一世纪科技的每一个方向都和精准测量息息相关,重要的问题都需要有精确的量度。精准仪器不单单是科学文明重要的一环,它也会大大提升工业技术为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精准仪器的研究要求不同学科的协作,以及跨越国界的互动,二十一世纪的科技也将会因此大大变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3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588450cf-fd4d-4d24-a4dd-7c4693f0e1f7.jpg" title=" 丘成桐.jpg" alt=" 丘成桐.jpg" width=" 500" height=" 334"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 丘成桐院士 /strong /p p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龙腾作《精密测量雷达仪器与信息处理技术》的报告。龙腾围绕滑坡灾害监测和迁飞生物监测这两大民用雷达新应用,利用精密测量雷达仪器与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了滑坡面三维快速精准测量以及微小生物个体参数精确测量。滑坡灾害监测研究成果目前已为国内多地区铁路边坡、山体滑坡、矿山边坡、水电站库岸边坡等滑坡地质监测提供高精度形变测量数据,这将有利于提升我国滑坡地质灾害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 迁飞生物监测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农业、航空等行业,对于我国雷达与生态等学科深度交叉和占据国际科学制高点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3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593eb6ef-4ac9-49f6-bbcb-925843a60553.jpg" title="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龙腾.jpg" alt="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龙腾.jpg" width=" 500" height=" 334"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 龙腾 /strong /p p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陈东作《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特征与架构设想》的报告。陈东主要介绍了卫星宽带通信发展、低轨卫星宽带系统构筑卫星互联网、地轨卫星宽带云集成网络设想三方面内容。陈东谈到,地轨卫星网络化发展,最终是希望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催生新的商业方式和生态环境,产生新型企业结构,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和数字鸿沟 加速全球新型商品交易和虚拟化,打造数字货币平台。这恰恰响应了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即交叉、融合、跨界、赋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3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294dde51-671c-4c8c-8f4a-801322d41443.jpg" title="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陈东.jpg" al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陈东.jpg" width=" 500" height=" 334"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陈东 /strong /p p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作《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的报告。狄刚谈到,仪器仪表学科是前沿学科,但是在生活中的应用却无处不在,比如传感器。传感器广泛应用在手机消费电子、知乎医疗、工业4.0、智能制造、汽车、智能驾驶、机器人、智慧城市等很多物联网领域,是融合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关键,也是海量物联网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采集源头。物联网(仪器仪表)与区块链的结合具备降低成本、身份鉴权、可证可溯、跨主体协作、隐私保护的特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3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ec5858e9-fb7f-4fb6-83b9-b9d3edb76598.jpg" title="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jpg" alt="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jpg" width=" 500" height=" 334"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狄刚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3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ff282ecb-591c-4703-83ce-cb426f8e2272.jpg" title=" 大会掠影2.jpg" alt=" 大会掠影2.jpg" width=" 500" height=" 334"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参会人员 /strong /p p   至此,2020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开幕式圆满结束。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并行形式,开幕式现场参会约50人,在线人数近4500人,开幕式取得了圆满成功。 br/ /p
  • 2021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将于上海举办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2021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将于2021年8月27日-29日在上海举办。本次会议旨在仪器仪表学科的基础研究方向、技术创新及产业路径的深入探讨。拓展学科边界,搭建开发、共融、互通、和谐的交流平台。会议目前有空间测量仪器、气象水文海洋智能观测与仪器、无损检测仪器、先进传感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及相关技术、智慧医疗高端装备技术、光学仪器与技术、关键功能材料及应用、智能检测中的人工智能技术、精密光谱分析系统和方法应用、自动化仪表与控制技术、测量感知与先进制造、电子测量仪器及系统、海洋信息感知与探测技术、院长论坛等多个论坛(持续更新中),更有上百位仪器行业专家参与,目前正在持续征文中。具体通知如下:2021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征文通知2021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简称年会)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会议旨在仪器仪表学科的基础研究方向、技术创新及产业路径的深入探讨。拓展学科边界,搭建开发、共融、互通、和谐的交流平台。年会将于2021年8月27日-29日在上海举办。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您,踊跃投稿并出席此次会议,与世界各地的同仁交流测量与仪器仪表技术的最新成果。一、主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三、合作期刊:《仪器仪表学报》《光学精密工程》《自动化仪表》《光学仪器》《功能材料》《Light》 四、大会组织架构:顾问:金国藩、庄松林、李天初、叶声华、吴幼华(一)主席团:主席:尤 政、林忠钦副主席(按姓氏笔画排序)马玉山、王东江、王 健、王 巍、刘文清、许大庆、李明远、吴 朋、张 彤、房建成、周 济、钱 锋、徐洪海、黄 如、曾周末、谭久彬、魏复盛 (二)学术委员会:主 席:钱 锋副主席:曾周末、关新平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丁显庭、于连栋、于美梅、王代华、王军成、王厚军、王建林、王涌天、王 雪、亓立峰、韦学勇、文玉梅、邢 飞、曲兴华、吕文华、年夫顺、朱健强、刘 俭、刘 俊、关亚风、苏宏业、李小平、李 岩、李 柏、李 智、何赛灵、杨树明、杨 俊、沈功田、宋光明、宋爱国、陆永浩、陈青松、陈振茂、陈耀武、郑荣儿、欧阳证、邾继贵、侯培国、赵大为、赵宏伟、赵 勇、赵维谦、赵慧洁、郝 群、费敏锐、贺晓雷、贾振元、顾剑锋、徐立军、徐建平、徐熙平、郭永彩、黄志尧、黄梅珍、崔大祥、嵇艳鞠、程玉华、童 玲、甄 强 (三) 组织委员会:主 席:张 彤、崔大祥副主席:张 莉、文玉梅、祝连庆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王 驰、包福兵、朱凌晓、刘立人、刘 科、李红兵、李松奎、吴维华、杨傲雷、杨溪林、陈熙源、张 雯、武丽英、武 娟、林嘉睿、郑 阳、单惠敏、孟凡利、聂尊誉、曹 征、彭 滟、韩 韬、穆振洲、 (四) 大会秘书处:秘书长:张 莉副秘书长:陶 卫、张 建、沙 旋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韦菲菲、朱成刚、刘 睿、李红兵、杨 娟、张 真、张 健、张 燕、郝英俊、洪爱琴、曹 征、韩媛媛 五、论坛专题(持续更新中)1、空间测量与仪器主 席:杨 俊(国防科技大学)副主席:童 玲(电子科技大学) 嵇艳鞠(吉林大学)召集人:朱凌晓(国防科技大学)征文方向:☆空间测量理论与技术☆空间仪器高可靠体系结构设计技术☆空间网络化测控技术☆空间感知技术☆时空基准的建立维持与传递技术☆空间探测仪器及技术☆空间导航定位技术☆空间信息定量反演☆量子精密测量技术 2、气象水文海洋智能观测与仪器主 席:李 柏(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席:贺晓雷(国家气象计量站)召集人:李松奎(国家气象计量站)征文方向:☆气象水文海洋仪器领域感知新理论和智能技术研究;☆气象水文海洋观测感知技术、智能仪器研究及转化与应用;☆气象水文海洋仪器观(探、监)测方法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气象水文海洋测量仪器信息传输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气象水文海洋仪器的标准、规范和计量检定技术。 3、无损检测仪器主 席:沈功田(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副主席:陈振茂(西安交通大学)召集人:郑 阳(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征文方向:☆智能无损检测☆先进检测传感器☆新型无损检测仪器☆在线监测与云检测☆检测机器人☆应力场无损测量 4、先进传感器 主 席:赵 勇(东北大学)副主席:陈青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第七O四研究所) 韦学勇(西安交通大学)召集人:孟凡利(东北大学)征文方向:☆传感器敏感材料☆传感检测新理论与新方法☆传感器工艺和测试技术☆微纳结构传感器设计与制作☆特种传感器设计与制作☆传感器应用及产业化 5、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及相关技术主 席:钱 锋(华东理工大学)副主席:谭久彬(哈尔滨工业大学) 吴幼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召集人:于美梅(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征文方向:☆新形势下智能制造发展探索☆智能检测与智能测控仪表☆数字化设计、数字孪生与虚拟制造☆智能建模与全流程模拟仿真☆智能控制与智能优化☆知识自动化与智慧决策☆安全环保监控与风险溯源☆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大数据、工业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业软件与工业APP微服务☆工业机器人及应用☆仪器仪表行业智能制造推进实践与探讨 6、 智慧医疗高端装备技术主 席:崔大祥(上海交通大学)副主席:亓立峰(同济大学) 丁显庭(上海交通大学)召集人:李红兵(上海交通大学)征文方向:☆医学检测芯片与仪器☆光学检测仪器☆诊断试剂☆影像仪器☆生物MEMS检测器件☆治疗仪器☆质子治疗仪器☆II区成像探针与设备 7、 光学仪器与技术主 席:郝 群(北京理工大学)刘铁根(天津大学)副主席:赵跃进(北京理工大学) 王云才(广东工业大学)邾继贵(天津大学)召集人:董立泉(北京理工大学)征文方向:☆光学仪器、光学设计与制造☆光传感与智慧城市☆光电检测与光机电技术☆光电成像与新型显示☆光电子器件与微纳光学☆光通信与信号处理☆激光器件、技术与应用☆红外、太赫兹波与微波光子学8、关键功能材料及应用主 席:周 济(清华大学)副主席:顾剑锋(上海交通大学) 甄 强(上海大学)召集人:聂尊誉(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征文方向:☆超材料:电磁黑洞及隐身技术介质基超材料;☆3D打印材料及应用:粉末冶金材料、聚合物、陶瓷材料,3D打印包覆层 材料及技术;☆石墨烯材料与应用:石墨烯电池、石墨烯集成电路、石墨烯触摸屏、石墨 烯存储器领域的应用等;☆材料微观表征:结构及性能表征新技术,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和三维原子探 针等表征技术 9、智能检测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主 席:关新平(上海交通大学)副主席:文玉梅(上海交通大学) 赵慧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宋光明(东南大学)召集人:韩 韬(上海交通大学) 征文方向:☆人工智能在智能传感及仪器系统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预测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病症识别领域中的应用☆传感信号处理和多传感数据/融合的人工智能方法☆运动目标检测及跟踪的人工智能方法☆设备/结构健康监测的人工智能方法☆智能检测系统的传感数据流与人工智☆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在仪器仪表计量校准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传感器实时在线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10、精密光谱分析系统和方法应用主 席:庄松林(上海理工大学)副主席:谭久彬(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 健(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朱健强(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召集人:彭 滟(上海理工大学)征文方向:☆光谱分析技术与系统研究☆高分辨成像系统与应用☆激光及精密测量应用研究☆高分辨频梳系统与应用☆超快光学技术与系统研发 11、自动化仪表与控制技术主 席:徐建平(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副主席:费敏锐(上海大学) 苏宏业(浙江大学)召集人:武丽英(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征文方向:☆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装备☆大数据与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先进机器人与控制☆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信息安全与工业云 12、测量感知与先进制造主 席:邾继贵(天津大学)副主席:刘 俭(哈尔滨工业大学) 刘 巍(大连理工大学) 杨树明(西安交通大学)召集人:林嘉睿(天津大学)征文方向:☆多自由度多物理量智能传感☆加工测量一体化理论、方法与技术☆智能制造在线测量☆制造现场精度标定与保持☆制造过程多源信息智能融合☆机器人感知与操作☆深度学习影像测量 13、电子测量仪器及系统主 席:年夫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王厚军(电子科技大学)副主席:李 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程玉华(电子科技大学)召集人:刘 科(电子科技大学)征文方向:☆通用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精密测量与仪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集成电路测试☆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应用 ☆测试总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处理技术 ☆测试软件开发技术☆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技术 ☆在线测试与故障诊断☆误差理论与不确定度 ☆自动化仪表与控制技术 14、海洋信息感知与探测技术主 席:黄梅珍(上海交通大学)副主席:何赛灵(浙江大学)郑荣儿(中国海洋大学)召集人:陶卫(上海交通大学)征文方向:☆深海智能感知与探测 ☆新型海洋原位传感器及定标技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资源探测 ☆海洋传感探测装备自供电技术☆新型海洋探测用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新型海洋遥感及应用技术☆水下成像、信息传输与通讯技术 ☆水下观测平台技术 六、院长论坛主 席:曾周末(天津大学) 欧阳证(清华大学) 徐立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刘 俭(哈尔滨工业大学) 郭永彩(重庆大学) 崔大祥(上海交通大学)召集人:曹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征文方向:☆学科交叉融合与双一流建设☆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七、征文须知1、会议征文为长摘要(论文模板详见附件),目的旨在加强学术交流,欢迎无需正式发表或已发表的优秀论文投稿交流;2、会议论文经评审收录至大会论文集,每篇论文至少有一位作者注册参会,每位注册作者最多代表1篇论文;3、会议评审出的未正式发表优秀论文可推荐至SCI、EI等核心等检索期刊上发表。。4、会议优秀论文将作为口头报告和墙报交流;5、年会论文投稿网址:http://meeting.cis.org.cn/。八、重要时间论文提交时间2021年3月15日—6月15日论文录用结果时间2021年7月15日前九、联系方式1、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张 真 电话:010-82800757 E-mail:zhangzhen@cis.org.cn曹 征 电话:010-82800670 E-mail:caozheng@cis.org.cn2、上海交通大学张 燕 电话:021-34205206 附:2021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模板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21年3月10日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工作研讨会在天大召开
    5月13~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第一次工作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会议由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谭久彬教授主持。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梁国雄到会指导,就一级学科目录调整及一级学科简介、学位基本要求、二级学科目录的编制工作做讲话。   天津大学副校长钟登华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姚建铨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叶声华教授出席会议。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校代表及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海力、精仪学院院长徐可欣、精仪学院党委书记曾周末等也参加了会议。   为做好“学位基本要求”的编制工作,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天津大学郁道银教授介绍了“光学工程”学科研究生参考性培养规范框架的构建设想,介绍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的主要内容。学科评议组秘书、天津大学葛宝臻教授通报了最近由学位办召开的评议组秘书会议的有关情况,并传达了国务院学位办关于编制《一级学科简介》、《学位基本要求》、《二级学科目录》三项工作的相关精神。   会议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讨,确定了《一级学科简介》和《学位基本要求》编制计划及工作安排,制定了二级学科目录编制计划和工作安排。同时,围绕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布局及未来规划和设想进行了深入讨论,就如何提高两个学科的建设水平,尤其在特色方向设置与布局、质量和规模、社会人才需求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会代表还就发挥学科评议组的作用,促进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学习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经过深入交流和讨论,大会原则通过了“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学科博士生、硕士生的参考培养规范”框架,结合《一级学科简介》和《学位基本要求》的编制工作以及各学校的培养特色,进行进一步的充实与完善。
  • 2013年全国高校仪器类专业教学研讨会召开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共同承办的&ldquo 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rdquo 和&ldquo 2013年全国高校仪器类专业教学研讨会&rdquo 于8月24日~8月27日在上海建国宾馆召开。   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为&ldquo 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rdquo 全体委员及来自全国150余所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负责人和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参会人数210余人,是仪器类专业的盛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庄松林院士,本届教指委主任委员天津大学曾周末教授等,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安胜,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毛军发、党委书记苏跃增、教务处副处长郑益慧、副院长张焰教授及上海理工大学的领导出席了会议开幕式。   张安胜代表上海交通大学致欢迎辞。天津大学原副校长、上一届教指委主任胡小唐教授做了仪器类专业认证工作报告,来自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的专家教授就专业认证做了专题报告和经验交流。   大会围绕仪器科学与技术在人类的生产活动、军事技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及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多功能化、现代化的科学仪器的需求,对仪器类专业教学的发展规划、专业认证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指明了仪器类专业发展方向,本次大会将会促进仪器类学科向规范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 2019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通知
    p   一、会议时间:2019年3月28-30日 /p p   二、会议地点:北京友谊宾馆 /p p   三、会议规模:600人 /p p   四、主题:量子化与智能化时代的仪器与测量 /p p   五、组织架构 /p p   主办单位: /p p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p p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 /p p   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p p   协办单位: /p p   清华大学 /p p   天津大学 /p p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p p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p p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p p   浙江大学 /p p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p p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p p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 /p p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p p   支持媒体:仪器仪表学报、自动化仪表、中国联合商报 /p p   大会主席团: /p p   顾 问:金国藩、庄松林、李天初、叶声华、吴幼华 /p p   主 席:尤 政 /p p   副主席(按姓氏笔画排序): /p p   王东江、王永生、王 巍、叶华俊、刘文清、李明远、吴 朋、张 彤、邵柏庆、钱 锋、许大庆、徐洪海、黄如、曾周末、褚 健、谭久彬 /p p   学术委员会: /p p   主 席:王 巍 /p p   副主席:曾周末 /p p   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p p   于连栋、王代华、王军成、王厚军、王雪、文玉梅、吕文华、年夫顺、刘 俭、刘 俊、刘澄玉、苏宏业、李 柏、李 智、杨 俊、宋爱国、张新荣、陈青松、林 君、明 东、邾继贵、赵维谦、郝 群、胡晓东、袁洪福、徐立军、徐建平、郭永彩、黄志尧、童玲、谢孟峡、褚小立、薛凌云 /p p   组织委员会: /p p   主 席:张 彤 /p p   副主席:祝连庆 /p p   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p p   王言章、卞雷祥、杨娟、沙旋、张建、张莉、张真、张雯、武丽英、武娟、林嘉睿、倪广健、曹征 /p p   六、会议日程 /p p   28日:14:00-21:00报到 /p p   晚上:会议筹备组会议 /p p   29日: /p p   上午:主会场: /p p   下午:分会场(11个分会场): /p p   空间科学与仪器化学测量与分析仪器 /p p   海洋、气象探测生命健康与医疗仪器 /p p   精密仪器与智能制造智能感知技术 /p p   电子测量仪器与技术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 /p p   工业安全技术青年学者论坛 /p p   产业变革驱动“新工科”建设 /p p   下午:监事会会议 /p p   晚上:40周年纪念活动 /p p   30日: /p p   早上:党委会议 /p p   上午:理事扩大会议 /p p   下午:分支机构秘书长工作会、媒体联盟会议 /p p   七、会议报名: /p p   报名网址:meeting.cis.org.cn /p p   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3月22日 /p p   会议注册费:1500元/人,学生500元/人。会员享受100元优惠。(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p p   缴费方式: /p p   1、会议网站支付宝注册缴费 /p p   2、银行汇款: /p p   名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p p   开户银行:工行北京北新桥支行 /p p   开户帐号:0200004309014464348 /p p   3、现场缴费 /p p   4、酒店预订:北京友谊宾馆500元/天。 /p p   登录北京友谊宾馆官网www.bjfriendshiphotel.com,或是公众微信号:北京友谊宾馆,输入来期离期及预定代码:YQYB3.29 ,查询房源及价格。如需取消预订或是变更预订,需要取消原有预定,再重新订房。 /p p   八、会议报名联系人: /p p   张真:13811973718 zhangzhen@cis.org.cn /p p   陈鹏:13811529795 eric@futurexpo.c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1月31日 /p p br/ /p
  • 202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开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7月15日,202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简称年会)于哈尔滨开幕。年会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大会旨在促进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学技术发展,推广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技的普及,推动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扶植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产业的创新提升,为会员和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技工作者搭建学术资源交流平台。 202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现场15日上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曾周末主持下,年会开幕。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刘挺出席致辞。年会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声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久彬、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巍、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君、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刘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长吴幼华、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朋、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洪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年夫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郑海荣等嘉宾出席。曾周末主持开幕式主论坛尤政致辞刘挺致辞 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后,开幕式主论坛安排了4个特邀大会报告,吸引近900人参加年会。 谭久彬作《超精密测量与仪器技术使命定位》报告谭久彬作《超精密测量与仪器技术使命定位》大会报告。报告内容高屋建瓴,包含6个部分:(1)超精密测量与仪器的使命定位,(2)超精密测量与仪器未来发展需求,(3)制造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总体布局,(4)超精密测量与仪器技术发展机遇,(5)超精密仪器新形态,(6)哈工大超精密测量与仪器发展规划。报告中讲到,超精密测量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与技术先导性;从国家战略布局出发,超精密测量与仪器技术发展的机遇在国家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在国家智能制造创新工程,在新一代国家测量体系建设;超精密仪器将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平台上运行,呈现常数化、嵌入式等新形态,而非传统的离散形态。 方向作《动力与良机一从质谱技术演讲看科学仪器自立自强》报告方向作《动力与良机一从质谱技术演讲看科学仪器自立自强》大会报告。从我国自主高端科学仪器研制现状出发,分析研究美国、欧洲科学仪器布局与发展策略,方向分享了自己的中国高端科学仪器布局思考,展示了新时期科研仪器研发路线图,并以“从质谱技术演进看科学仪器自立自强”为案例,全面阐述了科学仪器迭代创新规律。高端科学仪器发展,应坚持需求牵引、瞄准关键技术、突破技术迭代创新,应坚持目标导向、瞄准优秀团队、实现长期稳定支持! 年夫顺作《集成电路测试仪器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年夫顺作《集成电路测试仪器发展现状及趋势》大会报告。以数字集成电路制造和封装测试仪器为主线,年夫顺构建了集成电路量测仪器、集成电路检测仪器两大主线。集成电路量测仪器是对经过每一道制造工艺的晶圆进行定量测量;集成电路检测仪器是指检测晶圆上物理缺陷和图案缺陷。报告中全面梳理、对比了国产仪器与国外产品水平,总结出五大差距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了自己的发展建议。年夫顺认为,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市场所驱,我国集成电路测试仪器的春天即将到来! 郑海荣作《超高场磁共振成像仪器研制与应用》报告郑海荣作《超高场磁共振成像仪器研制与应用》大会报告。郑海荣认为,生物医学成像在医学研究和疾病诊疗中占据首要地位,是不断拓展重大科学前沿的利器。医学磁共振成像(MR)发展的趋势是高场强、高时空分辨。但是由于受到超高场图像不均匀、成像时间长的挑战,MR长期停留在3T这一阶段。2020年7月,中国推出世界首台5T磁共振系统,郑海荣全面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软件方面的创新设计,以及如何实现工程上的突破,从而实现了5.0T超高磁场下的快速、高分辨成像。报告的最后展现了该系统在腹部成像、脑血管成像、分子代谢成像等方面的成功应用‘案例,拓展了医用磁共振成像的新疆域。开幕式论坛结束后,年会13个分论坛陆续召开。分论坛中,有4个分论坛沿袭去年的主题:光学仪器与技术、无损检测仪器、空间测量与仪器、智能检测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其余9个分论坛为新主题:智能传感与微系统、动态测试技术及仪器专题论坛、极寒环境探测与遥感、面向临床应用的谱学分析仪器、光电子谱分析仪器技术与应用、集成电路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测量仪器及系统、电磁感测技术与机器人、精密光谱分析系统和方法应用。分论坛现场:智能传感与微系统分论坛现场:动态测试技术及仪器专题论坛分论坛现场:极寒环境探测与遥感分论坛现场:面向临床应用的谱学分析仪器分论坛现场:光电子谱分析仪器技术与应用分论坛现场:集成电路测量技术与仪器分论坛现场:光学仪器与技术分论坛现场:无损检测仪器 年会为期2天,16日年会将安排闭幕式主论坛和5个分论坛:空间测量与仪器、智能检测中的人工智能技术、电子测量仪器及系统、电磁感测技术与机器人、精密光谱分析系统和方法应用,更多精彩内容值得关注!
  • 2024科学仪器开发者大会将于5月24-26日在青岛召开
    科学仪器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条件,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打通我国科学仪器产学研用链条,填补高端科学仪器空白,加快研发及产业人才培养,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科学仪器领域院士及专家、相关部门、地方,以及科学仪器龙头企业共同发起“科学仪器开发者大会(Scientific Instrument Developers Conference, SIDC)”。2024科学仪器开发者大会定于2024年5月24-26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大会以“创新点亮未来”为主题,旨在打造国内聚焦科学仪器开发的大会,为科学仪器创新搭建交流平台。一、组织机构发起人:侯 洵、金国藩、庄松林、叶声华、张玉奎、江桂斌、刘文清、尤 政、谭久彬、李景虹、李得天、李劲东、郭 雷、童小华、郑海荣、方 向、曾周末、年夫顺、刘先德发起单位: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单位:北京京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承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协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支持单位: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二、会议时间、地点时间:2024年5月24日(星期五) - 26日(星期日),24日报到地点:青岛海天红岛国际会展中心酒店观海楼三、参会人员科学仪器产业链上游供应商代表,中游仪器企业代表及高校、科研院所仪器研发者,下游科学仪器各领域用户代表,以及关心科学仪器创新的政府相关部门、投融资机构等。四、会议日程五、会议内容1、主论坛2、分场活动六、报名注册1、登录会议网站http://sidc.cis.org.cn/进行注册报名;或直接扫描二维码注册报名:2、注册费3、缴费方式(1) 通过会议网站报名线上付款;(2) 银行汇款,汇款时请备注会议名称+姓名,如2024科学仪器开发者大会某某某;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账户信息:开户名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开 户 行:工行北京北新桥支行汇款账号:0200004309014464348七、酒店预定信息酒店预定二维码八、联系方式1、注册报名:苗欣伟 18940834082 cloe@futurexpo.cn陈 昕 010-82800700 chenxin@cis.org.cn2、大会赞助及展览:卢福洁 13810079019 lfj@cis.org.cn3、会员注册:李 思 010-82800757 lisi@cis.org.cn附件1:2024科学仪器开发者大会会议通知(第二轮)盖章版20240509.pdf附件2:2024科学仪器开发者大会赞助方案(含展览)(扫描二维码下载)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24年4月30日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空间站气相色谱仪”通过成果鉴定
    7月7日,由大连化物所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105组)关亚风研究员、丁坤副研究员等研发的“空间站气相色谱仪”通过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天津大学曾周末教授、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年夫顺研究员等九位专家组成,江桂斌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大连化物所副所长王峰、科研及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与产业发展部副主任李杰主持。会上,关亚风代表团队作了空间站气相色谱仪的技术总结报告,测试组专家及技术人员分别作了测试报告、查新报告。鉴定委员会专家认真听取了汇报,并详细审查了相关鉴定资料,就技术问题、应用和社会效益情况与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空间站气相色谱仪设计合理、技术先进,综合性能达国际先进,其中检测器、色谱柱均温加热组件和富集—热梯度快速热解析组件的性能,以及体积、重量、功耗等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空间站气相色谱仪是空间站环控生保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线监测空间站舱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种类和浓度,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健康。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经过26年的不懈努力、持续研究和技术攻关,基于国内工业基础,先后攻克了抗宇宙射线长期辐射、抗氧化、高灵敏长寿命微池固态热导检测器、气体中微量有机组分的高效长寿命富集—热解析组件、小型化气动型六通进样阀组件、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均温加热组件等关键器部件,成功研制国产空间站气相色谱仪,有力保障了我国首个空间站飞行试验任务顺利开展。目前,第一套空间站气相色谱仪正样产品于2021年4月29日随天和核心舱升空,在天和舱内已平稳运行1年以上,在轨分析结果与地面实验室相符;第二套正样产品将于7月随问天舱升空,正式服役。空间站气相色谱仪的成功研制不仅为确保我国航天员长期驻留空间站的健康安全提供了关键保障设备,也提高了我国色谱仪关键部件设计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转让发展论坛
    这里是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行业最专业的盛会!这里为您对接700家中外企业的需求!这里为您提供面向30000名专业观众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这里是MICONEX2014!热诚欢迎国内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参会及参展,共享盛会!   搭建平台 融通渠道 平等对接 共谋发展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教育部教指委联合,倾力策划的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转让发展论坛,高校、企业毕业生就业招聘对接交流会在MICONEX同期举办,直接面向700余家参展企业,搭建高校、企业、人才的交流平台。展览设有科研成果及人才信息展示及交流专题展示区,为企业与高校创建合作对接的机会,为政府相关部门搭建了解行业需求的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让科研成果在市场资源中得到优化配置 让创新动在产品转型升级中形成效益 同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和称心的就业选择,实现毕业生的就业梦!      融通合作渠道-Cooperation   1、高等院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供应主体   2、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输出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3、当前大量的科研团队独立于企业之外,长期形成了科研与经济分离的局面        助力毕业生实现就业梦-Dream   1、人才是企业之本,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   2、高校的人才培养要能更加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   3、一方面企业人才短缺现象和对人才的渴望一直存在,而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提升问题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转让发展论坛   1、特邀政府各有关部门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今后工作发展的政策和路径   2、特邀相关高校介绍科研成果转化、转让的做法和经验   3、特邀企业高管交流对校企合作、创新研发模式的探索   4、推动有合作意向的校企签约   高校、企业毕业生就业招聘对接交流会   1、特邀政府(人社部)有关部门介绍国家人才就业趋势与政策   2、特邀企业高管就人才与招聘工作的经验交流   3、校企对接建立人才交流渠道联盟   4、高校人才推荐工作经验交流   5、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洽谈   大会概览   会议时间:2014年9月25日   展览及交流时间:2014年9月23日~26日   地点: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新馆)  主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支持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参会人员:全国各高校相关学科科研负责人、毕业生就业分配负责人、全国测控与仪器仪表企业产品研发、高管及人力资源负责人   专题展示区参展单位:具有科研成果转让转化及毕业生就业对接需求的高等院校   展示内容:科研实力、科研成果、合作项目、人才信息等   大会主委会:   主 席:吴幼华   副主席:尤政、张广军、骆清铭、曾周末   委 员:王雪、房建成、彭喜元、石为人、史红民、吴朋、许大庆、高明璋   大会组织联络人:   卢福洁 电话:010-82800621   Email: lfj@cis.org.cn      MICONEX项目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六号锦秋国际大厦   A座二十三层   电话:+(8610)82800630、82800621   传真:+(8610)82800857、82800731   Email: lfj@cis.org.cn   网址:Http://www.miconex.com.cn   手机APP下载微信二维码
  • 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调研天大重大仪器专项
    6月6日,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率科技部条件财务司相关负责人一行5人在天津市科委主任赵海山的陪同下莅临天津大学,调研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校长李家俊出席座谈会并全程陪同调研。天津市科委相关同志,天津大学两办、科研院、精仪学院等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中,王伟中一行首先参观了太赫兹研究中心、光电技术与光纤传感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并认真听取了各实验室负责人对各自研发工作的详细介绍。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是2011年由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设立的,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承担了&ldquo X射线三维显微成像检测系统研制与应用开发&rdquo 项目,是该专项首批批准的项目。参观中,该项目技术负责人、精仪学院教授须颖就该项目的目标、任务分工、仪器系统和关键部件研发、仪器应用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具体实施及阶段性进展作了重点汇报。   座谈会在会议楼第一会议室举行。刘建平在座谈中对王伟中一行莅临调研表示欢迎,对科技部、市科委长期以来对于天津大学的支持表示感谢。李家俊简要概括了天津大学的历史沿革、杰出校友、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新校区建设等方面情况,并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我校科研实力、大项目好项目、科技创新体系、重大科研成果、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情况。精仪学院院长曾周末结合学院概况、学科设置、科研重点、成果转发等进行了汇报。   王伟中一行认真听取了相关工作汇报,对天津大学近年来在科研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欣慰,并肯定了我校在所承担的重大仪器专项项目上的实施工作。结合我校所承担的重大专项开展情况和我国仪器发展现状,王伟中提出了重要建议和希望,一是希望天津大学继续保持将人文社科与工科背景相结合的做法,争取作出更大成绩、形成鲜明特色 二是希望天津大学进一步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推进力度,将&ldquo 中国制造&rdquo 的高精端仪器设备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提升我国仪器设备研发、制造的综合实力 三是希望天津大学更加深入研究高校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工作,为我国相关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经验。
  • 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有关仪器研制及检测技术的获奖项目
    2007年2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颁布了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李振声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7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4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84项,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173项 授予2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所有获奖项目中有关仪器研制及检测技术开发的获奖项目共有15项,具体情况如下。 国家技术发明奖 一 等 奖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1 F-217-2-03 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 谭久彬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二等奖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 1 F-217-2-03 低能离子束细胞修饰技术和装置 余增亮、吴跃进、吴李君、 胡素华、张束清、陈 斌 中国科学院 2 F-219-2-01 硅基MEMS技术及应用研究 王阳元、张大成、郝一龙、 闫桂珍、李 婷、张海霞 北京市 3 F-219-2-02 基于动力学研究的新型微波化学反应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黄卡玛、唐建华、陈 星、 闫丽萍、党亚固、郭庆功 教育部 4 F-219-2-03 激光视觉在线动态测量系统及关键技术 张广军、周富强、魏振忠、 江 洁、肖卫国、陈大志 教育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 1 J-230-1-01 NIM4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时间频率基准装置的研究 李天初、李明寿、林平卫、黄秉英、王立吉、钱 进、吴长华、干云清、王 平、辛明德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二等奖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 1 J-203-2-02 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及化学污染物检测关键技术与试剂盒产业化 沈建忠、吴永宁、何方洋、丁双阳、李敬光、江海洋、苗 虹、肖希龙、张素霞、万宇平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 2 J-205-2-03 金属检测和自动除铁新技术 韩明明 上海市 3 J-216-2-01 铸铁材质参数液态在线智能检测与质量控制系统 杨善林、凌骥生、褚 伟、马溪骏、周永务、左 闯、任明仑、刘心报、余本功、潘若愚 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大双发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安徽省 4 J-216-2-04 制冷空调设备检测技术、装置及标准的研究与应用 樊高定、史 敏、田旭东、张秀平、陈则韶、戴世龙、张明圣、周洪林、蔡松素、程立权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 5 J-219-2-01 3毫米波段多谱线系统 杨 戟、史生才、裴立本、陈善怀、姚骑均、严 俊、林镇辉、曹爱琴、左营喜、周 强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 青海省 6 J-219-2-02 原油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技术 靳世久、钱建华、杨祖佩、李 , , 健、卜文平、, 崔涛、王立坤、夏于飞、谭东杰、曾周末 天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 7 J-219-2-03 微波/毫米波芯片及多芯片组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恽小华、孙琳琳、楚 然、蔡士良、胡震亚、兰 峰、姚崇斌、阮晓刚、叶时琴、廖 佳 南京理工大学、蓝星成都六九一四电子设备厂、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江苏省 8 J-219-2-04 激光在线气体分析系统 王 健、陈 人、王 欣、顾海涛、曾宏晔、刘 罡、熊志才、张 涛、佘检求、叶华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浙江省9 J-219-2-05 微特电机用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及其元器件研究与开发 刘 颖、王永强、涂铭旌、赵 淳、高升吉、李兆波、李世贵、李 军、叶金文、连利仙 四川大学、绵阳西磁科技开发公司 四川省
  • 202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在哈尔滨举办
    202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于7月14日—16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仪器仪表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学术发展。本次年会共收到377篇论文投稿,并收录278篇论文集,同时还有160张海报展示。共有1310人注册参会,实际参会人数达到880人,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314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本次学术年会历时3天,设有院长论坛、开幕式主论坛、闭幕式主论坛和13个专题分论坛等16场活动。主论坛以“超精密测量与仪器”为主题,邀请了7位相关领域的院士和专家作大会主旨报告。此外,年会还设置了13个专题论坛,共有67个特邀报告和105个口头报告,涉及了智能微系统、光学仪器、无损检测、动态测试、极寒环境探测与遥感等多个方向。  院长论坛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为主题,来自20所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就如何培养具备深厚学科基础和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作了精彩报告,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推动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建议。第十三届全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院长论坛现场照片  开幕式主论坛由天津大学教授曾周末主持,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院士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刘挺致辞。哈尔滨工业大学谭久彬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年夫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郑海荣分别作了超精密测量与仪器、质谱技术自立自强、集成电路测试仪器、超高场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精彩报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院士致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谭久彬院士作报告  本次学术年会得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全国仪器仪表同仁的积极关注和参与。  通过本次学术年会,参会代表们搭建起了广阔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他们积极探讨了如何促进学术与产业的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把本次学术盛会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带回各自单位,为中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在闭幕式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颁发了2023年度中国仪器仪表奖学金,并组织了青年学者的高端对话,发布了学会标准化成果,宣讲了科研仪器案例库征集。同时,还颁发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优秀学术成果。组委会代表向本次学术年会的圆满成功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参与年会的各位代表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祝贺。他们希望与会代表能够将学术盛会所获得的成果和收获与各自单位分享,推动中国仪器仪表事业的进一步发展。2023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奖学金颁奖仪式青年学者沙龙环节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彤作大会总结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会旗交接仪式  本次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在仪器仪表领域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将持续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前沿技术,促进创新与应用的结合。推动仪器仪表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中国实验室仪器产学研用学术大会会议通知(第一轮)
    中国实验室仪器产学研用学术大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实验室仪器“工业四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三年项目)会议通知(第一轮)  各相关单位、部分特邀代表:  中国实验室仪器产学研用学术大会(中国实验室仪器“工业四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三年项目)定于2106年5月28日-29日举行,地点浙江杭州,大会主题为“温、湿度测量控制及其应用”。  会议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会议协办:教育部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实验室仪器分会  会议承办:中国计量大学  会议日程安排:  5月27日 会议报到   5月28日 学术大会   5月29日 产学研用交流会。  会议报到:  5月27日 13:00-22:00 杭州曙江大酒店  杭州 江干区 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2号大街1号(文泽路地铁站旁)。  机场接送安排:  酒店:杭州曙江大酒店,地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号大街1号(文泽路地铁站旁),酒店电话:4008-32-8778。  住宿安排:  会议安排飞机场集中接送,时间参见附件。  会议费用:  注册、会务费用1000元/人。  会议代表差旅费、住宿费用自理.  联系人: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实验室仪器分会:  刘立人 电话:13862650707 邮箱:liuli631111@sina.com  会务组:  中国计量大学  蔡晋辉 电话:13958011523 邮箱:caijinhui@cjlu.edu.cn  庞 琨 电话:15158172656 邮箱:pangk@cjlu.edu.cn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2016年4月25日  附件1:飞机场接送时间安排  附件2:会场交通指南  附件3:会议回执  附件4:中国实验室仪器“工业四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项目  附件1:飞机场接送时间安排  接机安排(27日)萧山机场 → 曙江大酒店 12:0014:3018:30 送机安排(29日)曙江大酒店 → 萧山机场 13:3014:3018:00  注1:接送机联系人:庞琨 电话:15158172656 邮箱:pangk@cjlu.edu.cn  附件2:  会场交通指南  杭州城站火车站、杭州火车东站、汽车客运中心可以乘坐地铁一号线(下沙江滨方向),到文泽路站从B口出,可直接到达曙江大酒店。  附件3:会议回执会议回执姓名性别单间/合住到达时间回程时间 □ 单间/□ 合住 单位 电话、手机 E-mail 交通方式□ 飞机/ □ 火车/ □ 其他交通方式  请与5月10日前返回。  回执联系人:庞琨 电话:15158172656 邮箱:pangk@cjlu.edu.cn  附件4:中国实验室仪器“工业四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情况介绍  一、项目背景  1.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精神。  2.为落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15-2016年重点工作:就制约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质量技术基础问题,搭建科研成果转化转让的平台,加快行业共性技术的发展。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这是党中央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建设制造强国,是我国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调整,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建设制造强国,是我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提质增效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实现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十二五”以来,我国制造业稳步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之位。但也应看到,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信息化水平不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坚持调结构、转方式不动摇,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以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保证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推动国家竞争力整体提升。  着力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是“十三五”时期要重点完成的几项任务之一。  工业基础包括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技术基础四个方面,其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一直是我国工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工业强基工程。要按照《建议》要求,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应用牵引、平台支撑、重点突破,攻克一批先进基础工艺,解决重点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推动企业协同创新,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的产品性能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制备水平,提高重点行业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关于中国实验室仪器“工业四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项目  我国实验室仪器的发展近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非凡的成果。尤其是实施了关键技术和设备国产化,当今面对我国取得经济和民族工业稳定和高速发展的同时,对在高速发展中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是必要的,反思是从成功中走向更大的成功,反思是从失误中寻找弥补措施,总之,不断地反思是不断探索新起点,从而才能不断地前进。“从1994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部分在京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就‘振兴我国仪器仪表工业’问题,召开过专题座谈。在此基础上由卢嘉锡、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等20院士联名向中央提出了‘振兴中国仪器仪表工业’的建议开始,到1996年朱镕基、邹家华、李岚清、吴邦国、宋健等领导对国家计委就这一‘建议’研究后落实意见作了批示为止,已经过去太多时间了。我们从兴奋、翘首以待到如今冷却的有点茫然了。据说行业下岗人员排名第二位便是仪表行业”。  我国科学仪器产业经历了“几起几落”的历炼。即:艰难起步的五十年代 自立更新的六十年代 彷徨、再接再励的七十年代 国企改革后崛起和衰退交叉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 如今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奋进。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意识到我国科学仪器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技术基础四个方面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实验室仪器和产业发展,科技部从九五开始,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及继续实施的十三五,均设立科学仪器开发重大专项,且从十二五开始专项的实施,明确以企业为主,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也投入资金,设置与科学仪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急需的科学仪器研发专项,近几年我国科学仪器开发和产业化中呈现出的诸多亮点,然而,推进乃至影响到整个行业尚须我们不断地加强基础工作。  为落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15-2016年重点工作:就制约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质量技术基础问题,搭建科研成果转化转让的平台,加快行业共性技术的发展。实验室仪器分会拟定了未来三年的分会主体工作,将“工业四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作为常态化、不断推进提升的具体工作。  三、项目组织和实施  1、组织:由实验室仪器分会牵头,联合教育部全国高校仪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院所和部分相关企业联合参与形成。  2、工作计划:经实验室仪器分会第八届理事会通过,2015-2016年度落实以实验室仪器温度、湿度为主体的涵盖行业相关仪器学术领域的专业技术研讨,拟定于2016年5月举行学术活动。以后每年一个主题,并落实到位。  3、组织形式:由全国高校仪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和有最新研发成果的院校推荐形成学术团队 以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和具有长期、广泛使用并对相关技术有较高要求的使用单位组成用户团队 由国内专业从事该领域产品制造的企业组成企业团队,形成产学研用学术交流的主体开展相关活动。  4、目的和期盼:每年推选部分企业、院校通过学术交流促成产学研项目,通过交流、联合形成新成果并达到可复制,可推广,项目论文将集中收集发表。形成的产学研项目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并申请相关国家奖项。为落实和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实验室仪器分会组成由理事长曾周末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四人),具体由秘书处全程组织实施落实相关工作。  5、中国实验室仪器“工业四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项目组成员:  组长:曾周末 理事长 名誉组长:张彤 总会副秘书长  副组长:王代华副理事长 徐月明副理事长 刘立人秘书长  四、目标  中国实验室仪器“工业四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项目力争每年形成一到二个产学研实例,项目组全程关注、全力配合、全权负责并形成成果,同时上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五、项目意义  实验室仪器行业的发展必须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既要针对当前的薄弱环节,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又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布局和系统谋划,梯次推进、分步实施。  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实验室仪器分会建设必须打破传统分会工作格局,扎实做实具体工作,强调落实,体现解决实际问题,以整合资源,加强指导,明确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关键共性领域和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为重点,以带动行业总体竞争力的提升。
  • 2020(第十四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在天津召开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20年9月16-17日,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达沃斯论坛”——2020 (第十四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0)在天津东丽湖恒大酒店召开,会议主题为“数字驱动 创新引领”。ACCSI 2020借助十三年的品牌积淀,发挥天津的区位优势,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用”等方面的近1000位高端人士参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fd52e0fd-bc97-45a9-8017-9f14aaa7462a.jpg" title=" 会议现场1.jpg" alt=" 会议现场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年会现场盛况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本届年会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联合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我要测网(www.woyaoce.cn)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市分析测试协会、天津海关动植食/工业品/化矿金检测中心等单位协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66575e95-700c-4fde-9624-e6f16da6fe2e.jpg" title=" 张彤 2.jpg" alt=" 张彤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张彤致辞并主持会议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492878b8-cd03-43dc-b724-228b828cc82f.jpg" title=" 王利兵1.jpg" alt=" 王利兵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天津海关副关长王利兵致辞 /strong /p p stron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6d28e842-2ce0-4855-9505-872af2d54347.jpg" title=" 赵美蓉2.jpg" alt=" 赵美蓉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赵美蓉致辞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响应国家的整体布局,以科学仪器产业联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此次ACCSI2020特别走进天津,邀请了来自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大学、天津海关、天津质检院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及代表出席,旨在促进科学仪器产业资源的深度对接,实现科学仪器产业各方的共赢发展。开幕式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张彤,天津海关副关长王利兵,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赵美蓉分别致辞,对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58295649-4ae1-45ac-a204-a7f943f83fba.jpg" title=" 刘常宽1.jpg" alt=" 刘常宽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主持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副理事长 刘长宽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0d04a038-f390-48ff-835b-d2069feedd74.jpg" title=" 周骏贵1.jpg" alt=" 周骏贵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主持人: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院长 周骏贵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高屋建瓴:把脉科学仪器产业风向标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5b6894c6-2f86-4658-876c-228e0378df35.jpg" title=" 李景红1.jpg" alt=" 李景红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景虹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5641f3e0-fffb-4009-ad78-ced30aa2aa95.jpg" title=" 刘先德1.jpg" alt=" 刘先德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管司副司长 刘先德 /strong /p p stron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c7d4c484-12d6-4022-835d-dd0f411f8fde.jpg" title=" 肖良1.jpg" alt=" 肖良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副秘书长、研究员 肖良 /strong /p p stron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b337164f-2528-446c-b5d7-f2f0d007c0d4.jpg" title=" 韩立1.jpg" alt=" 韩立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所长 韩立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e65d1381-2ea4-45b7-84b9-92728e4b9bf0.jpg" title=" 曾周末1.jpg" alt=" 曾周末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学院院长 曾周末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06d69bde-a2ba-46eb-bc48-fe8ee60067a6.jpg" title=" 高军1.jpg" alt=" 高军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广东科鉴检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高军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72feb2c6-b127-4ec6-b6ce-40d0bfb7c167.jpg" title=" 孙月琴1.jpg" alt=" 孙月琴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主任 孙月琴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大会报告环节,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讲述了中国及分析测试标准化进展及所取得的成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管司副司长刘先德介绍了检验检测机构改革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副秘书长、研究员肖良解读了实验室认可最新政策;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所长韩立概述了“十三五”大仪专项的相关情况,并对关键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等进行了探讨;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学院院长曾周末介绍了仪器行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相关情况;广东科鉴检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高军指出由可靠性出发定义中国科学仪器的高端品质;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主任孙月琴分析了国产仪器在新形势下的应对策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534bf5a1-2f37-412b-b44e-b06880b815d6.jpg" title=" 陈洪坚1.jpg" alt=" 陈洪坚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丝路集团副总裁 陈洪坚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0bf96b8c-429b-4db5-975d-a2965e1ac3d0.jpg" title=" 马濑 嘉昭1.jpg" alt=" 马濑 嘉昭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濑嘉昭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3cdf9742-74bc-4520-aa57-665ac55a2185.jpg" title=" 刘兆彬1.jpg" alt=" 刘兆彬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 刘兆彬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4abbd2dc-8c72-4e8b-88c0-efc2040eab53.jpg" title=" 刘家朋1.jpg" alt=" 刘家朋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上海汇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家朋 /strong /p p stron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0ad7434e-67a1-4996-b306-3ee684b28e79.jpg" title=" 江炜1.jpg" alt=" 江炜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仪器信息网产业研究部主任 江炜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丝路集团副总裁陈洪坚分析了检验检测一带一路的机遇;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濑嘉昭介绍了岛津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讲述了新形势下食品安全对分析仪器的发展机遇;上海汇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家朋分享了实验室智能化带来的变革、创新与挑战;仪器信息网产业研究部主任江炜基于大量互联网数据,探讨了新形势下科学仪器市场变化。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巅峰对话: 剑指科学仪器行业“危与机”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2020年,全球科学仪器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新冠疫情大考之下,科学仪器企业和检测用户该如何破局,转危为机?当前的大环境下,全球生命科学市场走俏,仪器及试剂研发有哪些最新动向?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孕育着哪些新机会?热词“新基建”引发各行业纷纷布局,这其中有哪些新机遇?2021年“十四五 ”开局之年,对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又有哪些期待和建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409ae455-7435-4cd0-b473-cb3d8bb7bea8.jpg" title=" 高峰论坛1.jpg" alt=" 高峰论坛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100峰会:中国科学仪器发展高峰论坛”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针对上述话题,“i100峰会:中国科学仪器发展高峰论坛”环节力邀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材料与结构分析高级商务总监陈厅行,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裁付世江,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克,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刘健,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振珠,HORIBA Scientific(中国) 总经理濮玉梅,珀金埃尔默副总裁、大中华区销售和服务总经理朱兵等7位科学仪器及检验检测行业的领军人物共话中国科学仪器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这里不仅有智慧与思想的碰撞,也有实践和探索的交融。本次论坛由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鑫主持。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精准聚焦:多维度透析科学仪器发展大趋势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会议前一天下午(15日),会议同期举办了“第二届CMO圆桌高峰论坛”。新冠疫情及贸易战的双重冲击之下,科学仪器市场营销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变革时代破局谋远,仪器行业CMO该如何统筹管理?会议过程中,多家知名仪器企业CMO共聚一堂,联手解码市场营销宝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cfa2f5b9-b8c0-40f7-b674-1be39af04d14.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915205443.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91520544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第二届CMO圆桌高峰论坛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16日晚上,ACCSI2020举办年度仪器及检测风云榜颁奖盛典,现场隆重颁发“2019年度科学仪器行业优秀新产品”、“2019年度科学仪器行业绿色仪器”、“2019年度科学仪器行业领军企业”、“2019年度科学仪器行业成长潜力企业”、“ 2019年度科学仪器行业网络营销奖”、“2019科学仪器行业年度用户青睐仪器”、“我要测网2019年度十大第三方检测机构”、“我要测网2019年度新锐检测机构”、“我要测网2019年度网络影响力检测机构”、“第12届科学仪器网络原创作品大赛年度获奖名单”、“2019年度科学仪器行业杰出雇主(国内雇主)”、“2019年度科学仪器行业杰出雇主(外企雇主)”、“2019年度科学仪器行业企业年度人物”、“ 第七届科学仪器行业研发特别贡献奖”、“ 2019年度科学仪器行业售后服务十佳厂商”等多项行业大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17日,ACCSI2020结合行业热点,企业及用户需求等话题,开设第五届中国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生命科学仪器发展与精准诊断论坛、新能源电池检测技术发展论坛、进口商品检测技术发展论坛、太赫兹仪器产业化发展论坛、检验检测产业峰会暨实验室运营创新发展论坛、贵金属及珠宝检测技术发展论坛、药品检测技术创新发展论坛、环境监测热点技术及应用发展论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CSTM发展论坛、仪器及检测人才培养论坛、“近红外光谱仪器研制与应用推广”专题论坛等十二个分论坛。这些主题论坛聚焦产业化,将从多个维度对科学仪器行业发展进行梳理和展望,不仅安排了主题报告,还开设了多场圆桌论坛,给各方代表提供了自由讨论的时间和平台,希望可以促进各领域产业化的精准聚焦和高效推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此外,曾被两会代表提案引用的《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报告》也在会议同期重磅发布,2019年度有哪些权威的国家统计数据?有哪些行业发展动态及技术最新进展& #8230 & #8230 答案尽在《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报告(2019)》;不仅如此,会议同期还举办了“创无止境 智享科技—珀金埃尔默新品发布会”及“普拉瑞思RamanOS操作系统及系列拉曼光谱仪新品发布会”,另有多家仪器公司现场参展,将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分享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3aa63353-cb5e-4e72-8e4a-268c065c525f.jpg" title=" IMG_730611.jpg" alt=" IMG_7306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342a69ad-74bc-4c4e-8f70-58afbc1affda.jpg" title=" ZJW55191.jpg" alt=" ZJW5519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同期展览会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关于ACCSI: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Scientific Instruments,ACCSI)”始于2006年,已成功举办十三届。每年一届的“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旨在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等各方的有效交流,力求对中国科学仪器的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力争把最新的有关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 /span /p
  • 2013中国国际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2013中国国际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International Process Analysis & Control Congress, China 2013(IPAC 2013)   主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承办单位: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分会(筹)   协办单位:ISA(国际自动化学会)、DECHEMA(德国生物工程与化学技术协会)、IFPAC(国际过程分析论坛组委会)   时间:2013年8月27-29日   地点:北京皇家大饭店   背景:过程分析通常被划分为:离线分析(Off-line)、现场分析(At-line)、在线分析(On-line)、原位分析(In-line or In situ)和非接触样品分析等五种类型。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有机融合了在线分析及先进控制技术,将化学成分、物理参数和生物性质等多变量作为直接参量参与过程自动化生产控制的优化,进而在安全生产、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已经在石油化工、生物医药、节能减排、环境监测、过程现场检测,以及微观生命体的过程检测等众多领域中呈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   大会组织机构:   指导工作委员会:金国藩(清华大学)、陆婉珍(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孙优贤(浙江大学)、俞汝勤(湖南大学)、叶声华(天津大学)、江桂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金钦汉(浙江大学)、任德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陆廷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李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大会主席:庄松林(上海理工大学)   副主席:曾周末(天津大学)、王建林(北京化工大学)   学术委员会:   主席:袁洪福(北京化工大学)   副主席:徐可欣(天津大学)、刘文清(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委员:Melvin V. Koch (Washington University)、Edward Grant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Huiquan Wu (FDA)、Rudolf W. Kessler (Reutlingen University)、Milton L. Lee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Su-Chin Lo (Former Merck and GlaxoSmithKline Entrance Technology, USA)、张嗣良(华东理工大学)、罗国安(清华大学)、潘立登(北京化工大学)、梁逸曾(中南大学)、瞿海斌(浙江大学)、吴海龙(湖南大学)、段忆翔(四川大学)、陈义(中科院化学所)、邵学广(南开大学)、 李华(西北大学)、臧恒昌(山东大学)、胡昌勤(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赵国忠(首都师范大学)、褚小立(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邹明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储晓刚(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姚志湘(广西科技大学)   组织委员会:   主席:吴幼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副主席:陈达(天津大学)、何苏勤(北京化工大学)   论文评审委员会:   主席:汪曣(天津大学)   委员:孟广政(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张莹(仪器仪表学报)、胡柏顺(现代科学仪器)   征文内容:   大会欢迎从事过程分析与控制领域研究、生产和应用的大学、研究所、企事业从业人员踊跃投稿。本次征文范围是复杂体系建模预测与控制、面向过程控制的多参量检测技术及其典型工业应用等,包括但不局限于:   过程化学计量学   样品预处理(采样、纯化、富集/浓缩)   分离方法与技术   检测与表征(光、电、磁、声等)   传感(电化学、光学/光纤传感、微/纳传感、分子传感、生物传感等)成像分析   分子光谱/原子光谱   拉曼光谱/激光/核磁共振   色谱、质谱   X射线   无线传感网络   智能检测技术   过程建模/检测/控制   智能控制及新型控制原理   自动诊断技术   多变量分析及工艺控制   食品/药品、石油化工流程分析与控制   生物过程在线检测   环境污染防治应用   征文要求:   1、凡内容符合主题范围,未在国内外正式刊物或其他会议上发表的中英文论文均可投稿   2、投稿论文撰写要求请参照www.etmchina.com公布的《仪器仪表学报》投稿要求及论文模板,投稿时请提交MS Word版本   3、论文的结构依次为:论文题目(中英文)、作者姓名、单位、所在城市及其邮编、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4、如果论文内容可能涉密,请作者主动提交“已通过工作单位保密审查”的证明   5、论文一经提交,即表明作者同意会议主办方拥有论文版权   6、投稿时务必提供联系人的姓名、职称、电话、手机、E-mail和详细通信地址   7、会议征文请在2013年6月3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ipac2013@163.com,论文录用通知日期 2013年7月15日。   论文发表:   经过大会论文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论文将在《仪器仪表学报》(Ei收录)、《光谱学与光谱分析》(SCI收录)、《Instrumentation》或《现代科学仪器》正刊发表。   会议安排:   本次学术会议盛情邀请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Edward Grant教授、德国联邦材料测试研究院(BAM) Michael Maiwald博士、美国默克药厂过程分析技术专家孙蕾博士等做大会主题报告。   会议将设置化学计量学,过程分析技术,生物、环境过程应用,智能控制等专题进行交流。同时为给过程分析与过程控制的研究人员以及工业应用人员提供对话交流平台,会议将举办“PAC(过程分析与控制)与APC(先进过程控制)沙龙活动”、“PAC(过程分析与控制)最新应用技术论坛”等,欢迎各界人士莅临。   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莉、何苏勤、陈达   电话:010-82800752、010-64439597、022-27401233   E-mail:zhangli@cis.org.cn hesq@mai.buct.edu.cn dachen@tju.edu.cn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2013.3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