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曹雪涛

仪器信息网曹雪涛专题为您整合曹雪涛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曹雪涛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曹雪涛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曹雪涛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曹雪涛话题讨论。

曹雪涛相关的资讯

  • 曹雪涛院士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官方网站消息,2012年1月5日,该院校召开京津地区全体干部大会,宣布了卫生部党组关于院校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任命曹雪涛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曾益新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免去刘德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党委常委的职务。 曹雪涛院士   曹雪涛院长和曾益新校长做了严肃认真的表态。曹雪涛院长表示,自己将虚心努力学习实践经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继承传统,开拓进取,尊重继承院校的优良传统和历史财富 抓住国家加大科技投入的战略机遇期,思辨创新,锐意进取,寻找破解发展难题的办法,明确在国家新型医学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从战略高度,以国际视野、国家高度做好规划,扎实推进,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实际的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   曾益新校长向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和帮助表示了感谢,并郑重承诺力争做一个能做事的好人,团结同事,尊重同事,为员工着想,创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和事业上的发展空间,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虚心向领导专家职工学生优秀同行学习,率先垂范,身先士卒,通过与大家共同努力,在现有基础上,竭尽心力推进协和的发展建设。
  • 曹雪涛院士:精准医学不应以基因测序为导向
    从年初奥巴马提出将精准医学纳入美国国策以来,精准医学就成为一项热门概念。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长庚医院管理咨询委员会的委员曹雪涛看来,精准医学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它只是精准定义病因的&ldquo 利器&rdquo ,并不是万能,也不应以基因测序作为导向。   曹雪涛表示,目前的医疗理念发展越来越呈现个性化、精确化、远程化、微创化的趋势。而精准医学的出现正是符合了医学发展的这一趋势。曹院士认为,尽管精准医学是一个新兴概念,但是它的主旨是与我国传统医学的同病不同治、同人不同治等理念相通,&ldquo 只不过是他们寻找到了&lsquo 利器&rsquo ,就是精准测序以后病人发病的机制&rdquo 。   但他随即强调,精准医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精准医学仅仅只是一个方面,&ldquo 现在在美国更多就是两类病,一个是乳腺癌的治疗,一个是白血病,还没有延伸到其他的。&rdquo   曹雪涛院士坦言,奥巴马谈了精准医学观念后,这个概念就火了,但&ldquo 我想,经过多年的积淀以后,中国人应该有中国自己的发展。&rdquo   不过相比精准医学,他更倾向于系统医学,因为只有全面的认识疾病的状态,建筑在对生理和病理的情况下,而且寻找新的靶标,才能为将来的治疗奠定了基础。&ldquo 所以精准医疗是个系统工程,不是测一下就知道了,但是如果看病的病灶开错了药方怎么办,如果说不用开药方,但是也知道它的表根,能够治疗好,也可以。将来的系统医学的理念更能够宽泛,更能够适合医学的发展&rdquo 。   曹雪涛院士给精准医学的发展提出九大建议   一是要注重前沿引领,占据前沿,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二是交叉融合 三是落实预防为先 四是夯实发展基础,要有大的布局,要给一定的支撑 五是完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各个国家都有各个的机构,中国多头管理导致了体制的混乱,形成不了合力,我们国家这方面还是要建立,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来建立,为国家医学体系提供支撑 六是培育医学人才队伍,面向基层,特别是一些全科医生,包括规范化人才的培养,要培养出来能看病的医学家,要成为引领世界医学发展的大家 七是强化经济建设,一定是在国家层面上的交叉融合。八是拓展产学研合作 九是深化国际合作。最终是为中国,也希望能够为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 国务院任命:曹雪涛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
    人社部网站9月2日公布了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消息。其中,任命曹雪涛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免去曹雪涛的南开大学校长职务。目前,卫健委网站显示,曹雪涛已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此前,南开大学网站8月26日发布消息,日前,中央批准:曹雪涛不再担任南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另有任用。 卫健委网站据卫健委网站,曹雪涛,男,1964年7月出生,山东济南人,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9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曾任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教师、副主任、主任,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年5月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2005年6月晋升专业技术少将);2010年8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2011年8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2015年11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2017年12月任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副部长级);2022年8月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此外,曹雪涛还是中共十九大代表,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据中国工程院网站,曹雪涛创办《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并任主编,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共同主编、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副主编, Cell、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Science Advances、eLife、Cell Research等编委。学术方面,曹雪涛主要从事天然免疫与炎症的基础研究、肿瘤免疫治疗应用研究。以通讯作者在Cell、Nature、Science、Nature Immunology、Cancer Cell等发表SCI论文230余篇,引用1万余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2003)、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项,获得国家II类新药证书2个。获得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2012)、中科院陈嘉庚生命科学奖(2016)、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等。培养的12名博士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首届中国研究生教育特等奖、Nature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
  • 曹雪涛卸任南开校长,陈雨露接棒
    8月26日,南开大学网站发布消息,日前,中央批准:陈雨露任南开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曹雪涛不再担任南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另有任用。陈雨露此前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他还曾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 图源:新华网公开资料显示,陈雨露,男,汉族,籍贯广东澄海(今汕头市),生于河北藁城,1966年11月生,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1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陈雨露于1983年9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学习并先后获得经济学学士(1987.7)、经济学硕士(1989.7)和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7)。1989年1月起留校工作,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1997.5-2002.1)、院长(2002.1-2005.9)、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2005.5-2010.3)。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2011年11月起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2015年10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曹雪涛 图源:新华网此番卸任的曹雪涛,196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81年9月参加工作,第二军医大学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2015年11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2018年1月任南开大学校长。他于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当选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当选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此前一天,8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网站发布消息,日前,中央批准:林尚立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因年龄原因,刘伟不再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林尚立 图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资料显示,林尚立,1963年11月生,研究生,法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1988年毕业于国际政治系并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获复旦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此前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刘伟出生于1957年1月,他于2015年11月起出任校长一职。
  • 曹雪涛、邓宏魁当选《细胞》杂志新一届编委
    邓宏魁(左)、曹雪涛首次当选《细胞》(Cell)杂志编委   日前,Cell杂志公布新一届编委名单,编委中第一次出现中国科学家的名字:中国医学科学院曹雪涛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邓宏魁教授。据悉,Cell杂志编委们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流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曹雪涛、邓宏魁成为Cell杂志新编委,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科学家的工作正在逐步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Cell杂志是学术界公认的生命科学领域的顶级杂志,自1974年创刊迄今近40年间,其一向以学术严谨、评审严格、以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科研论文为主而且发表的论文系统性非常强而著称.   2009年Cell杂志编委换届时有4位华裔编委,分别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钱泽南(Robert Tijan),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伯克利分校联合納米医学中心主任林温德(Wendell Lim)、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庄小威、耶鲁大学遗传系分子遗传学系副主任许田。这四位华裔科学家均是HHMI研究员,其中,钱泽南教授自2009年起任美国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所长,庄小威教授是最年轻的美国科学院院士。目前Cell杂志编委中华人科学家增至6位,   曹雪涛教授是著名免疫学家,1964年出生,是国内自主培养出来的学者,1986年本科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并于1990年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年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目前是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亚洲大洋洲免疫学联盟主席、全球慢性疾病防控联盟候任主席。 在天然免疫、免疫调控与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系列成绩, 以通讯作者在Cell、Cancer Cell、Nature Immunology等SCI杂志发表论文210余篇。培养的10名博士生获得全国优博论文。   邓宏魁教授是著名细胞生物学家,1963年出生,1984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1995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于纽约大学DAN LITTERMAN院士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1年4月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立了细胞分化与细胞工程实验室,主要从事细胞分化、干细胞工程及其再生医学研究。曾经在Cell、Nature、Science等杂志发表过多篇论文。今年7月18日, Science刊登了其研究团队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该成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实现体细胞重编程的途径,给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了希望。
  • 最新回应来了!曹雪涛团队回应12篇撤稿论文:结果可靠、可重复
    5 月 13 日至 22 日,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旗下期刊《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JBC)陆续撤下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医学家曹雪涛名下的 12 篇论文。这 12 篇论文发表于 2004 至 2014 年,均是曹雪涛作为通讯作者署名的研究成果。约一年前(2020 年 6 月),JBC 曾在首页醒目位置刊登公告,针对这 12 篇论文的部分数据和结论表示“高度关注”。当时的 JBC 网页截图根据 JBC 的撤稿声明,这 12 篇论文均由作者发起撤回,绝大多数被期刊认为存在一图多用或图像操纵问题,但上述论文作者均不认可期刊的调查结果,提出替换图片的请求但是被期刊拒绝。一些被撤论文的作者表示,上述图片问题不影响研究本身的结论,并且该发现已经被其他独立研究证实。还有一些被撤论文的作者表示,在撤回文章并修正图片问题后,他们将寻求其他途径重新发表论文。其中一篇论文的撤稿声明。来源:JBC网页截图曹雪涛团队回应感谢对曹雪涛团队工作的关注。团队和合作者高度重视和慎重对待每一篇受质疑论文:1)对于所有受质疑论文图像中所涉及的实验结果,不管其论文发表在哪一个期刊,我们都全部重复过实验。很多实验在过往的研究过程中也已经被团队的不同课题组独立重复过。这些重复实验的结果都与原文的结果一致,证明所有实验都是可以重复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实验结论是可验证的。2)这些发表于美国《生物化学杂志》(JBC )论文很多是关于本团队90年代末从免疫细胞测序中独立发现和克隆的全新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的功能研究, 论文首次报道的新分子及其功能和机制等结果后来陆续被国内外其他研究团队独立研究证实,证明我们的研究结果具有可重复性与可靠性。这些来自中国的有助于疾病防控的原创发现是抹杀不了的,团队独立发现的分子依旧存在并将继续发挥作用。3)在受质疑的JBC 论文中,70%以上发表于10多年前,最早的发表于2004-2005年,研究开始的时间则更早,当时科研条件比较简陋。由于研究和发表的时间久远、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实验室人员的流动离职等原因,虽然团队尽了所有努力,有些实验还是无法找到当时的原始数据。我们向JBC 编辑部多次提交了独立重复实验的原始数据以及国际其他实验团队验证我们实验可重复性的证据并提交了能找到的部分论文相关的原始数据和记录。遗憾的是JBC 编辑部并没有按照科学界广泛认可的国际学术出版规范(COPE)同意用正确的原始图片或者更新的图片进行论文勘误。此外,对比分析发现一些JBC 已经同意勘误(而不是撤回)的来自欧美实验室论文的错误甚至更多,Pubpeer网站上也存在大量被质疑的JBC 论文,例如2020年5月-12月半年多时间内有460多篇JBC 论文受到质疑,而编辑部对于绝大多数没有作任何处理,这从一个层面反映出可能存在双重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团队决定主动撤回这些论文,拟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新的实验结果后以更高的标准重新整理发表。4)生物医学领域的论文涉及实验数据与图片较多。对于受质疑论文所涉及的比如免疫印迹、凝胶电泳等图片呈现方式,在10-20年前相当长的时间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目前国际上认可和推广的规范是近十多年来学术共同体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至于有报道提到有些论文质疑尚未看到团队在Pubpeer上回应,我们对于所有质疑都已逐一仔细核对,并已重复所有相关实验。团队对于需要更正或澄清的地方均已与相关编辑部联系处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相当一部分Pubpeer上的质疑属于发问者对论文的误读或误解,论文本身没有问题。对于过去的一些论文受到质疑,团队一直在深刻反省,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团队学术规范管理,精简团队规模,坚持遵守学术规范和维护科研诚信,以更加严谨态度继续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为国家生物医学发展贡献力量。曹雪涛团队 2021年6月事件详情此次大范围撤稿可被看作是 2019 年 11 月职业学术打假人 Elisabeth Bik 公开指出曹雪涛名下多篇论文存在“图像不当复制”问题的余波。在 Bik 和伙伴于 PubPeer 公开了上述图像问题后,事件涉及的多家期刊均开始审核有关论文。目前,部分论文作者已联系期刊进行了图片更正。例如,2014 年发表于《科学》(Science)的论文 The STAT3-Binding Long Noncoding RNA lnc-DC Controls Human Dendritic Cell Differentiation 已于 2019 年 12 月发表勘误公告,其附属材料中的图 S12A 被修正,作者表示“该研究的解释和结论不受此错误影响”。2007 年发表于《分子医学杂志》(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的论文于 2020 年 2 月勘误,2008 年发表于《欧洲免疫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的论文于 2020 年6 月更正,2010 年发表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的论文于 2020 年 2 月勘误… … 根据 PubPeer 最新检索结果,目前仍有一些被质疑的论文未能得到作者回应,或者仍处于被期刊标记为“关注”的状态。2019 年 Bik 提出质疑后,曹雪涛在 PubPeer 上回应称,高度重视 Bik 提出的问题,并已将 Bik 质疑的问题论文列为了“最高优先级”,会与团队和合作者仔细复盘论文稿件、原始数据与实验室记录,如发现严重危及论文准确性的问题,会立即与相关期刊的编辑联系并处置。同时,他仍对受质疑论文的科学有效性、可重复性充满信心。但如若作为研究团队领导和管理者出现疏忽,他也责无旁贷。对于此次事件引起的不便,曹雪涛在信中还对他目前及从前的学生、实验室工作人员、同事、同行,以及科学社群致歉。中国工程院也在事件发生后表示会启动调查。2021 年 1 月,科技部发布通报,针对此次事件给出了调查结论和处理意见,表示曹雪涛院士的 63 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剽窃和抄袭,但发现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反映实验室管理不严谨。科技部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决定,取消曹雪涛院士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格 1 年,取消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活动评审专家资格 1 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资格 1 年,责成其对被质疑的论文回应质疑并进行勘误,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检查,在工程院相应学部通报批评。
  • 曹雪涛院士当选亚洲大洋洲免疫学会联盟主席
    第五届亚洲大洋洲免疫学会联盟(The Federation of Immunological Societies of Asia and Oceania, FIMSA)学术大会于2012年3月14日-1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会议期间召开了亚洲大洋洲免疫学会联盟理事会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当选为新一届亚洲大洋洲免疫学会联盟主席,任期三年。同时当选的三位副主席分别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作为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曹雪涛院士曾于2010年在日本召开的国际免疫学会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Immunological Societies, IUIS)第13届学术大会期间当选为第54届国际免疫学会联盟执委会执行委员。曹雪涛院士在国际学术组织中的任职标志着中国免疫学研究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与关注。
  • 中共中央组织部宣布曹雪涛任南开大学校长
    p & nbsp   1月3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南开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曹雪涛任南开大学校长(副部长级),龚克不再担任南开大学校长职务。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程丽华,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副局长魏向阳出席宣布大会并讲话。 /p p   曹雪涛,男,196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81年9月参加工作,第二军医大学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11月至今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img title=" 00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edb38c99-5209-4e81-88e1-fc815e4e215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曹雪涛个人简历(来源:中国工程院) /p p   曹雪涛(1964.7.19- )免疫学专家。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90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兼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生命科学联合体主席、亚太免疫学会联盟秘书长、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创办《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并任主编,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共同主编、任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副主编, 任Cell、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Science Advances、eLife、Cell Research等编委。 /p p   主要从事天然免疫与炎症的基础研究、肿瘤免疫治疗应用研究。以通讯作者在Cell、Nature、Science、Nature Immunology、Cancer Cell等发表SCI论文230余篇,引用1万余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2003)、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项,获得国家II类新药证书2个。获得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奖(2012)、中科院陈嘉庚生命科学奖(2016)、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等。培养的12名博士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首届中国研究生教育特等奖、Nature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 /p p   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p p & nbsp /p
  • 曹雪涛团队揭示抗病毒免疫应答新型表观遗传机制
    曹雪涛团队揭示抗病毒免疫应答新型表观遗传机制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团队发现,DNA甲基化酶Dnmt3a能使天然免疫细胞针对病毒感染处于一种敏感状态,一旦识别病毒入侵就可以显着产生干扰素和启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该发现揭示了抗病毒免疫应答新型表观遗传机制,也为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治提出了新的潜在分子靶标。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免疫学》。树突状细胞与巨噬细胞作为关键性天然免疫细胞,能及时识别病毒入侵并启动有效的天然免疫应答以抵御病毒感染,但为什么天然免疫细胞“天生”具备如此快速应答的抗病毒免疫功能?哪些调控分子决定了天然免疫细胞具备快速免疫应答的功能特征?曹雪涛与浙江大学免疫所博士生李霞、第二军医大学免疫所讲师张迁合作,发现DNA甲基化酶Dnmt3a能促进天然免疫细胞释放I型干扰素以抵御病毒感染。研究表明,Dnmt3a结合在HDAC9远端启动子区并维持该区域的DNA高甲基化,从而拮抗该区域的H3K27me3,促进近端启动子的活化型组蛋白修饰水平以维持HDAC9高表达。高表达的HDAC9进而通过一定机制高效诱导Ⅰ型干扰素产生,启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该研究揭示了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参与构建天然免疫细胞特异性抗病毒功能状态,即DNA甲基化能够通过其非经典功能维持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调控分子高表达,从而为天然细胞在病毒入侵时能够及时高效地启动抗病毒免疫反应做好准备。该研究为如何有效抗御病毒感染提供了潜在的药物靶点。
  • 曹雪涛小组发现人肝癌预后判断和治疗新靶标
    曹雪涛小组发现人肝癌预后判断和治疗新靶标   为进一步研究mRNA在肝脏生理和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最新一期(当地时间2月15日)《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课题组及其合作者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其通过深度测序技术进行人正常肝脏、病毒性肝炎肝脏、肝硬化肝脏和人肝癌microRNA组学分析,发现了microRNA-199表达高低与肝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证明microRNA-199能够靶向抑制促肝癌激酶分子PAK4而显著抑制肝癌生长,从而为肝癌的预防判断与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标。   肝癌对我国人民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对于晚期肝癌患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对肝癌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的研究并结合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寻找新的预后判断标志物与治疗靶标具有重要意义。   microRNA与多种疾病包括癌症的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是近年来生物医学界的前沿热点课题。为了探求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哪些microRNA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曹雪涛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免疫所、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广西肿瘤医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华大基因、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等单位联合攻关,先通过深度测序技术首次获得了人正常肝脏、病毒性肝炎肝脏、肝硬化肝脏和人肝癌组织的microRNA组数据,了解到肝癌与正常肝脏microRNA的差别,通过4个独立的肝癌患者临床队列分析,发现人正常肝脏高丰度表达的microRNA-199在人肝癌中普遍性显著降低,并且microRNA-199的低表达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期降低显著相关。进一步发现肝癌组织中组蛋白甲基化改变导致了microRNA-199表达降低,microRNA-199能够靶向抑制PAK4进而抑制下游的ER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了肝癌细胞的生长。通过肝靶向性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microRNA-199基因治疗,显著延长了肝癌裸鼠生存期。由此证明microRNA-199是肝癌预防判断与治疗新的潜在靶标,为肝癌生物治疗提出了新方法。   该工作是面向我国重大疾病防治需求和医学界目前普遍重视的转化医学研究,在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以及国家自然基金委资助下,集基础研究、生物技术与临床标本和病人资料分析等多家单位和学科交叉合作的成果。有关专家认为,该工作揭示的正常与疾病肝脏microRNA组数据为后期进一步研究microRNA在肝脏生理和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曹雪涛团队提出抗病毒天然免疫表观调控新机制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608a3f6e-d4ec-4525-ab7c-ba8259558755.jpg" / /p p   《自然—免疫学》杂志8月29日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研究团队的论文,报道了RNA解旋酶DDX46能够通过RNA去甲基化修饰导致抗病毒效应分子mRNA核滞留、进而抑制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的研究结果。 /p p   干扰素在机体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干扰素产生的多少与持续时间受到精确调控,以确保机体清除入侵病毒的同时能避免病理性自身免疫损伤。目前关于干扰素表达精确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天然免疫信号通路蛋白分子,而以细胞核内RNA修饰的方式调控干扰素表达的机制尚不清楚。 /p p   曹雪涛院士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博士后郑青亮以及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侯晋联合攻关,针对DEAD-box解旋酶(DDX)家族成员在RNA识别和代谢及其在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发挥的重要功能,通过筛选多种DDX家族成员在病毒感染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发现了DDX46能显着抑制病毒感染诱导的干扰素表达。 /p p   研究表明,DDX46能结合到抗病毒效应分子mRNA的CCGGUU保守基序上,当病毒感染时DDX46与m6A去甲基化酶ALKBH5结合增加,使得与DDX46结合的抗病毒效应分子mRNA发生去甲基化修饰而导致其核滞留,阻滞了这些抗病毒效应分子的蛋白表达从而降低干扰素产生,最终抑制了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反应。 /p p   本研究揭示了RNA解旋酶DDX46在细胞核内通过RNA修饰的新方式参与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提出了一种新的天然免疫与炎症调控机制,为病毒感染和炎症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潜在靶标与思路。 /p p /p
  • 曹雪涛提出抗病毒天然免疫表观调控新机制
    p   《自然—免疫学》杂志8月29日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研究团队的论文,报道了RNA解旋酶DDX46能够通过RNA去甲基化修饰导致抗病毒效应分子mRNA核滞留、进而抑制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的研究结果。 /p p   干扰素在机体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干扰素产生的多少与持续时间受到精确调控,以确保机体清除入侵病毒的同时能避免病理性自身免疫损伤。目前关于干扰素表达精确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天然免疫信号通路蛋白分子,而以细胞核内RNA修饰的方式调控干扰素表达的机制尚不清楚。 /p p   曹雪涛院士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博士后郑青亮以及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侯晋联合攻关,针对DEAD-box解旋酶(DDX)家族成员在RNA识别和代谢及其在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发挥的重要功能,通过筛选多种DDX家族成员在病毒感染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发现了DDX46能显著抑制病毒感染诱导的干扰素表达。 /p p   研究表明,DDX46能结合到抗病毒效应分子mRNA的CCGGUU保守基序上,当病毒感染时DDX46与m6A去甲基化酶ALKBH5结合增加,使得与DDX46结合的抗病毒效应分子mRNA发生去甲基化修饰而导致其核滞留,阻滞了这些抗病毒效应分子的蛋白表达从而降低干扰素产生,最终抑制了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反应。 /p p   本研究揭示了RNA解旋酶DDX46在细胞核内通过RNA修饰的新方式参与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提出了一种新的天然免疫与炎症调控机制,为病毒感染和炎症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潜在靶标与思路。 /p p br/ /p
  • DNA检测证实:曹雪芹是曹操后裔
    红学研究者曹祖义经DNA验证确为曹操后裔,他说最新研究成果支持“曹雪芹祖籍乳山说”   曹雪芹是曹操的后代?   近日,自称曹操第70代孙的曹祖义称,他提出的“曹雪芹祖籍山东乳山说”经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DNA检测结果及家谱比对印证,证实了“曹雪芹是曹操后裔”这一说法。   红学研究者:   家谱显示我和曹雪芹是本家   关于曹雪芹的祖籍,历来说法很多,有丰润、辽阳、铁岭说,有武阳、进贤、花塘说,还有兴城、河北正定说,等等。   而曹祖义10多年前就提出了“乳山说”。   近日,记者辗转联系到曹祖义。   曹祖义,自称曹操第70代孙,1985年起,就开始潜心研究《红楼梦》。起初,他的目的是想弄清楚自己家这个曹姓与曹雪芹是否同宗,经过十多年研究,他结合大孤山曹家清光绪二十年所立家谱,收获了很多“意外”。   据曹祖义介绍,300年前他的先辈就生活在乳山,具体位置是当时的宁海州河南村,这在他的家谱中有记载,“吾曹氏原籍四川小云南人氏后,又原籍山东登州府宁海州河南村深水乡神山社二甲人氏”。后经查找有关资料,发现家谱中所述河南村即下初镇河南村。   曹祖义说,他在对《红楼梦》多年的研究中发现,曹雪芹把其家谱用“十首怀古诗”灯诗谜的方法,写在《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怀古诗的谜底共记录了十个人,前三个是远祖,第四到第十是曹雪芹的山东始祖曹锡章一直到他这一辈。复原的家谱如下:远祖曹操、曹丕、曹髦 山东始祖曹锡章(曹锡远)——曹霖——曹文龙——曹峦(曹玺)——曹寅、曹宣——曹顒、曹頫——曹雪芹。   而东港市大孤山曹家家谱则为:山东始祖曹锡章——曹雲——曹元龙——曹岱——曹宗孔——曹積(曹大汉)——曹延聪。   从这个家谱可以看出,曹雪芹家和曹祖义的亲宗辽宁大孤山曹家在起名范字上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以证明他们两个曹家是同宗谱的本家人,有着共同的祖籍,即当时的宁海州河南村。   今年1月中旬,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课题组又做了一次关于曹操后裔的DNA检测,工作人员来到山东乳山市下初镇河南村,在该村共取了7个血样或唾液样品,就该村曹姓村民是否为曹操后裔进行考证。   经检测,首批抽取的四个样本Y型染色体类型,与前一次曹操后代的Y型染色体检测结果相同。   “他们还查看了乳山河南村的曹家家谱,同我们家家谱已对上‘锡、雨、龙、山’四代先祖的范字——这是我们家现存家谱的最早祖先。”曹祖义说,这次DNA检测结果及家谱比对,支持了曹雪芹祖籍“乳山说”。   红学研究者:   “滴血验亲”证实我是曹操第七十代孙   曹祖义说,关于我是曹操后代这一点,复旦大学“滴血验亲”实验已得证实。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的西高穴村西高穴墓,经考古学者挖掘认定为曹操高陵墓。   2010年1月22日,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出征集令,面向全国征集现代曹姓男子DNA,以验证墓中男性遗骨身份到底是不是曹操。得到这个消息后,曹祖义远赴上海,向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捐献了3毫升血液。   2011年12月29日,复旦大学课题组正式对外发布了研究成果,6支曹姓家族被认证为曹操后代,检测结果证明:辽宁东港大孤山、铁岭腰堡两支曹姓的Y染色体,测得结果均属O2*单倍群(M268+,M95-,M176-)。其中东港曹家的代表人物就是曹祖义。“曹祖义是曹操后代”的说法得到科学上的认证。   关于自己是“曹操七十代孙”的说法,曹祖义显得十分自信。曹祖义说,他有两点可以证明其家族确实是曹操的后代。   第一,家族口口相传。曹祖义说,根据家谱记载,辽宁东港曹氏于清朝康熙年间从山东闯关东来到东港大孤山,家族口口相传是曹髦(曹操的曾孙,曹丕的孙子)的后裔。   第二,根据现有的家谱可以证实。曹祖义表示,“根据族谱和范字规则,从曹髦算起,曹雪芹范‘延’字,是曹操64代孙,而我是曹操的第七十代孙。”   目前无计划调查曹操家族DNA与曹雪芹家族关系   复旦大学曹操家族基因研究成果是否能证实“曹雪芹是曹操后裔”?   复旦大学曹操家族基因研究课题组专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辉对此表示,在血缘关系上,山东乳山的曹家和辽宁东港的曹家确实是一支,但是其家谱中没有记载与曹雪芹家族的血缘关系,目前有关曹雪芹家族的直系后代或同族人的材料存世极少,因此无法判断曹操家族DNA的研究成果与曹雪芹家族之间有何种关系。   据介绍,在曹操家族基因研究过程中,自称与曹雪芹家族相关的曹氏族人也在其中,但课题组并没有对此作过专门调查,他们的调查研究都是以曹操为中心展开的。   而曹雪芹家族是否是曹操家族的后裔,这不是靠一两支曹氏族群就能够判定的,需要重新梳理、立项才能完成,更需要把自称与曹雪芹家族相关的曹氏族群全部统合起来进行调查,而课题组方面并未有此计划。本报记者 史云峰   曹操DNA属比较罕见类型,后人很难假冒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辉教授说:“这个研究持续了三年,因为涉及到采样、实验分析等。我们得到结论是曹操(最有可能)的Y染色体类型,属于一个比较罕见的类型,我们在Y染色体分型上叫做O2-M268类型。”   利用DNA进行亲子鉴定技术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但要鉴定近2000年前的曹操,不可能有绝对可信的样本,怎么办?课题组采用了多条证据链互相印证的办法。首先由遗传实验室广泛征集当代曹氏男性基因样本,绘制出一幅遗传图谱,看看曹姓到底来源于多少个祖先。而历史学者则要通过对各种资料的搜集分析,找出曹操后代可能的线索。在这个过程中首次对数百份曹姓家谱做了一个全面的梳理研究。
  • Nature子刊!曹雪涛院士课题组揭示病毒感染导致干扰素失能新机制
    p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研究中心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等基金的资助下,中国医学科学院曹雪涛院士与刘硕博士、姜明红副教授等利用高内涵筛选体系,对E3泛素连接酶RNF家族分子在I型干扰素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反应中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筛选,发现RNF家族的多个分子能够参与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其中E3泛素连接酶分子RNF2能够显著抑制干扰素的抗病毒功能。 /p p   干扰素刺激靶细胞后,通过激活转录因子STAT1,诱导一系列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抗病毒免疫功能。研究发现,病毒感染可触发RNF2与STAT1的DNA结合功能域相互作用,促进STAT1第379位赖氨酸发生K33连接的多聚泛素化修饰,从而促使STAT1从其结合的DNA上解离,最终降低了下游的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表达。体内实验表明,髓系细胞特异性缺陷RNF2小鼠对多种病毒感染的抵抗能力增强并伴随抗病毒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表达增加,从而证实了RNF2确实具有抑制干扰素抗病毒效应的作用。 /p p   该研究结果揭示了病毒感染可以通过调动RNF2分子,诱导干扰素发挥抗病毒功能的重要转录因子STAT1发生一种新型的K33多聚泛素化修饰,抑制转录因子STAT1发挥作用进而抑制干扰素抗病毒功能。这一发现深化了抗病毒天然免疫调控机制的认识,对病毒感染及相关的炎症性疾病等的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p p /p
  • 曹雪涛院士:诺奖启示,关注基础科学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系教授詹姆斯· 艾莉森(James P. Allison)与日本京都大学免疫学系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通过发现两种负向免疫调节分子、创建了“负负得正”的新型癌症免疫治疗方法而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其原创性贡献在于,他们两位于上世纪90年代初分别发现了两种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的负向免疫分子CTLA-4和PD-1,而T淋巴细胞有效活化并发挥杀伤功能,对机体监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清除已经生长转移的肿瘤至关重要。他们两位创造性地制备了这两种分子的阻断性抗体,通过“负负得正”的原理,使原本处于抑制状态的T细胞的杀伤性功能得以恢复和强化,从而达到了高效广谱的肿瘤治疗目的,为众多癌症患者,特别是那些无法手术并对化疗、放疗无效的转移性晚期恶性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两位免疫学家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谓实至名归。实际上国际免疫学界对此期盼已久,原本推测该成果去年就有可能获奖。之所以此次获奖在众多免疫学家意料之中,是因为这是一项通过创新性基础研究,给人类健康与疾病防治带来革命性改变的重大科学发现与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的成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众所周知,大多数癌症患者一旦确诊,往往处于晚期阶段,多数患者不能进行手术治疗,或者缺乏有效的化疗药物与放射治疗方案,因此,他们迫切地需要科学家研制出新型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一百年前,人们就尝试通过调动和激发机体内在的免疫功能,去抵御肿瘤的发生发展,并清除已经发生的肿瘤或者预防控制其转移,但因为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的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在肿瘤免疫治疗研制与应用方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重大突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詹姆斯· 艾莉森和本庶佑分别于1995年和1992年在T淋巴细胞上发现了CTLA-4和PD-1,有趣的是,分别将这两种分子在小鼠模型中敲除之后,小鼠体内发生了严重的T细胞活化与广泛性重症炎症反应。他们意识到这两种分子对于T淋巴细胞功能活化而言,起到了“刹车器”般的抑制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随后的系统性研究揭示了肿瘤可以巧妙地通过这两种“刹车器”负向分子抑制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在此基础上,詹姆斯· 艾莉森与本庶佑分别制备了针对性阻断CTLA-4和PD-1作用的单克隆抗体,与药物研发企业合作,相继开展了肿瘤患者临床治疗试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数年之后,该新型免疫疗法对于转移性晚期癌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令国际免疫学界乃至全球医学界异常振奋。201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CTLA-4抗体上市,2014年PD-1抗体也获批上市,应用于癌症患者的临床治疗。随后发现,将两种抗体联合应用,其临床治疗更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由于以CTLA-4抗体和PD-1抗体为基础的新型癌症免疫疗法疗效显著,另一种癌症免疫疗法(CAR-T治疗白血病)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3年《Science》将癌症免疫疗法列为当年度的十大科学突破之首。至此,众多原本已经失去治疗机会的晚期癌症患者,有了可以治疗癌症的希望,同时,詹姆斯· 艾莉森与本庶佑也因创建该新型免疫疗法,而相继获得了一系列国际科技大奖,包括被称之为诺奖风向标的美国“拉斯克奖”、“生命科学突破奖”以及德国“科霍奖”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笔者与该两位获奖者有过多次学术交流。曾于2007年邀请詹姆斯· 艾莉森教授第一次到中国访问,并在笔者主办的“上海国际免疫学会议”上作大会报告。2009年,Keystone免疫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笔者与本庶佑教授作为大会特邀报告人出席,会上会下交流颇多,收获也颇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作为一位免疫学工作者,笔者对詹姆斯· 艾莉森教授与本庶佑教授的获奖倍感兴奋,同时,通过与两位获奖人的交流,以及对美、日两国生物医学科技界的了解,也有颇多感慨与感悟。联想到2011年三位免疫学家因为天然免疫与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而获得诺奖,笔者在《中国科学报》发表了文章《2011诺奖启示:关注学派级科学家的引领作用》。今天拟结合国内科技界发展现状,突出一个主题——关注基础科学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1、创新性基础研究对于国家科技实力提升以及自主性高新产业发展的奠基性作用:詹姆斯· 艾莉森教授与本庶佑教授的突破性工作是建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实验室的基础性发现,当时并没有想到会对肿瘤的临床治疗带来如此大的影响,更没有想到会造就上百亿美元的肿瘤治疗抗体产业。这得益于美国和日本政府与科技界对基础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与大力支持,而非要看到“有用”’之后,再加以大力支持。这实际上是充分意识到、并在科技战略布局中,成功实践了“无用之用乃大用也”之理念。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稳定资助具有创造力的科学家群体而非跟风式支持热点课题的长远性作用:热点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其已经“成熟”,热点易出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因为领军科学家往往乐于支持其追随者。多年来,我们周围四处可见以其导师体系或者课题为“营生”的科技人员,缺乏自主创造与自主性成长。当然,如何判断哪些是具有创造力的科学家,这需要一个良好的评判机制加以落实。日本政府为了推动免疫学研究,在大阪大学专门成立了国家免疫学研究中心并予以高强度经费支持,在横滨成立了免疫与过敏研究所,聚集了众多免疫学家进行研究,催生了一批国际成果,也造就了一个国际一流的免疫学家团队,这种科技管理模型值得借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3、国家重大平台建设目标导向与科学家个体创造力有机整合的协同性作用:在体现国家大科学装置与大科学目标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并保护好科学家个体的创造力,往往点上的突破可以对项目整体的协同进展起先锋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4、积极鼓励具有国际视野并立足本土开展自主性创新研究的科研文化的支撑性作用:日本“诺奖井喷”现象令我们深思。本庶佑教授在其学术创新力已显露头角后,为创建日本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断然从美国回到日本。其抗体产生多样性的研究失去了一次获得诺奖的机会;回日本后完成的“活化诱导胞苷脱氨酶”的免疫学研究载入教科书,被誉为诺奖级发现;其PD-1的工作也是于日本本土完成。日本免疫学界还有数位诺奖有力竞争者,例如,发现Beta干扰素及揭示干扰素作用机制的Tadatsugu Taniguchi教授,发现白细胞介素6并成功研制抗炎抗体疗法的Tadamitsu Kishimoto教授,发现调节性T细胞的Shimon Sakaguchi教授等。自2000年以来的18年间,日本已经有16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不含日裔美籍科学家),他们绝大多数的原创性工作是在日本本土完成的,这种鼓励立足本土开展自主创新的科研文化,对于科学家群体发挥才华与作出贡献,具有持久性激励与支撑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5、挑战重大科学难题与科技评价体系的引导性作用:我国科技人员在科技选题方面确实存在倾向于“短平快”的问题,缺乏“十年磨一剑”的挑战难题攀高峰的雄心与勇气。如何依据我国国情和科技人员的境界拟定相关可操作性政策并加以实施,需要顶层设计与方向性政策引导。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6、组建互补性团队与务实协同攻关对于重大科技创新的推动性作用:两位获奖人有共同特点,就是有团队、善合作、求协同、讲实效,从基础人员研究攻关形成科学思想到寻求临床医生合作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再通过共赢模式到企业实现技术转化与产业化,真正做到了全链条创新,这值得我国科研人员学习。 /p
  • 比施一公还要牛,他没留过学已经是五个国家的院士!
    p   10月16日,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公布了今年新当选院士名单,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曹雪涛当选外籍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9597184a-995f-4ff6-9359-82332023db60.jpg" title=" 1.jpg" style=" width: 352px height: 471px " width=" 352"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471"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曹雪涛 /strong /p p   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 NAM)是与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NAS)和美国国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NAE)并列的美国国家级学术机构。 /p p   曹雪涛院士出生于1964年,1986年本科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并于1990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教授,2004年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2005年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时年41岁)。2011年至今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2015年兼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目前为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p p   曹雪涛是一位立足于国内培养成长起来的、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免疫学家,长期从事抗感染天然免疫与炎症的基础研究、肿瘤免疫治疗转化应用研究,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40余篇,近五年在Cell、Nature、Science、Nature Immunology等发表多篇研究论文,研制的树突状细胞疫苗临床试治晚期肿瘤患者完成了II期临床试验并获得CFDA批文开展III期临床试验。曾经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奖(2005年)、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奖(2012)、中科院陈嘉庚生命科学奖(2016)。他培养的12名博士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由此获得首届中国研究生教育特等奖(2014)和Nature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2015)。他2006年创建并担任主任的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十大团队奖牌,担任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秘书长12年,曾任亚大地区免疫学会联盟主席、全球慢性疾病防控联盟主席等学术职务,为我国免疫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p
  • 杰青基金20年:青年科学家的“雪中炭”
    在科学界,青年科学家是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大多处在科研的黄金期和创新的高峰期。然而,年纪轻、资历浅,申请项目难、经费少等问题往往阻碍着这些年轻人前进的步伐。由此,20年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应运而生&mdash &mdash   8月4日一早,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继峰匆匆赶到办公室,第一时间打开电脑,一份长长的名单映入他的眼帘。&ldquo 入选了!&rdquo 从这天起,他与许多科学家前辈一样,正式成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ldquo 杰青基金&rdquo )所资助的青年科学家群体中的一员。   杰青基金作为我国国家层面第一个面向45岁以下优秀青年科学工作者的专项基金,从1994年正式设立至今年4月,资助青年学者3004人,资助总额达44亿余元,资助范围涵盖了自然科学的所有学科,已成为科学界人才项目中一个响当当的品牌。20年过去了,这项科学领域的&ldquo 国家投资&rdquo 取得了怎样的回报?它又给青年科技人才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日前,记者走访多位曾获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试图寻找答案。   &ldquo 雪中送炭&rdquo 的&ldquo 第一桶金&rdquo   &ldquo 对当时的我来说,杰青基金真是雪中送炭!&rdquo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田中群向记者感叹。1996年,41岁的田中群刚回国不久,从事的SERS研究不为学界看好。眼看经费紧缺,研究难以为继,正在田中群犹豫&ldquo 要不要放弃&rdquo 时,杰青基金为他提供了继续科研的&ldquo 第一桶金&rdquo 。随后几年,他成功在铁、铂等7种过渡金属电极上直接获得高质量的表面拉曼光谱信号。如今,以其为理论基础研制的极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已被成功应用于医学等领域。   这样的故事同样发生在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王楠林身上。1998年,他回到物理所扎根,年纪轻、资历浅,申请项目难,科研经费少,样样困扰着他。此时,杰青基金发现了他的价值。2000年,他获得了80万元的杰青基金资助,开始了强关联电子体系及其相关领域的攻关。今年1月10日,随着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出炉,&ldquo 铁基超导&rdquo 项目迅速走进大众视野,而王楠林正是获奖者之一。   &ldquo 对于正在学术界苦寻立足之地的年轻学者,杰青基金愿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眼前的困难。&rdquo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院士道出了设立该基金的初衷。   目前,曾获杰青基金资助者中已有14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4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中有77%是由获杰青基金资助者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其中不乏世界领先成果。在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5名获奖者中,4名曾得到杰青基金的资助。   选对人,然后给他尽量大的科研自由   &ldquo 科学的评审机制和管理方式是杰青基金最大的魅力。&rdquo 在采访中,许多获基金资助的科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向记者强调了这一点。   &ldquo 杰青基金选的是&lsquo 人&rsquo ,评委的考察重点绝非简单地看他发过多少文章。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就放开手让年轻人自己去寻找吧。&rdquo 2011年获基金资助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泉明说。   据了解,在评审机制上,对有科研潜质的青年科学家,杰青基金不过细约束其研究方向,主要根据申请者以往的研究工作情况和学术思想是否敏锐来评定,不硬性要求几年之内必须出成果。而且,受资助者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对经费投入的科研方向自由支配。   杰青基金的考核同样灵活而宽松。&ldquo 没有一天到晚的各种检查评估,只需每年提供一张A4纸大小的简单进度报告,而且允许失败。当然,你必须弄清楚为什么会失败。&rdquo 2002年成功申请杰青基金的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高自友感慨地说。在基金资助下,他的研究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   白春礼、刘德培、侯建国、姚檀栋&hellip &hellip 这些当年初出茅庐获得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已成为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学界&ldquo 大腕儿&rdquo ,他们背后带起的是蔚然成林的创新团队。   从1998年成功申请杰青基金到建立自己的创新群体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只用了3年。&ldquo 杰青基金的支持,让我得以把人才紧紧凝聚在了一起。&rdquo 2000年左右,孙卫民、章卫平等68位青年科研人才来到了他的身边。当时,这个团队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   &ldquo 我团队中的很多学生和助手,现在也获得了杰青基金的支持。&rdquo 曹雪涛说,&ldquo 这对保证一个科学团队的持续发展特别有利。&rdquo   &ldquo 在基金正式评选前,荣获过杰青基金的前辈会帮助年轻人挖掘研究方向,提炼关键问题,这对后辈的发展比拿到资助还重要。&rdquo 在先后有23人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7年获得资助的教授谢兆雄充满感激。   他的同事吕鑫教授也有着同样的感受。2000年,刚刚31岁的吕鑫加入田中群的团队时,仅是一名助理研究员。&ldquo 日常科研里经常与有着杰青基金资历的前辈甚至不同课题组的人一起讨论、争辩,碰撞想法。&rdquo 这样的方式让他快速成长,35岁,他也成为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之一。   &ldquo 这说明,平台的引导对青年科学家来说极其关键。&rdquo 田中群说,在这个平台上,中老前辈帮扶年轻人,年轻人则越发努力追赶,&ldquo 这正是杰青基金&lsquo 润物无声&rsquo 的力量。&rdquo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高福院士当选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院士
    5月23日,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uropean MolecularBiologyOrganization,EMBO)公布了新入选的优秀生命科学家成员名单。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院士作为中国科学家当选EMBO外籍院士(会士, Associate Member)。  高福理事长长期从事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近年聚焦于新发、突发传染性病原的跨物种传播以及与宿主互作机制,关注全球公关卫生政策与策略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Lancet、NEJM、PNAS等国际最高水平的生物和医学期刊。高福理事长因其在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4)、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2015)、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院士(2016)。  EMBO为国际生物医学界著名的非官方的学术组织,成立于1964年,旨在推动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分子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的合作和发展,每年推举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学家为其成员,会员遴选程序非常严格。此前,当选EMBO外籍成员的中国科学家仅有六位:2006年入选的杨焕明院士,2013入选的李家洋院士和施一公院士,2014年入选的王晓东院士,以及2015年入选的曹雪涛院士和邵峰院士。
  • 科技部通报饶毅等5位知名学者论文涉嫌造假的调查处理情况
    1月21日,科技部发布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内容如下:针对网络反映的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中科院裴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的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在21个部门参加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框架下,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卫生健康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立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联合工作机制,组建高层次复核专家组,依据《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等有关规定,严肃开展调查处理。在单位调查、部门审核的基础上,复核专家组赴实地检查、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集体讨论形成复核结论,最后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形成处理意见。调查处理结果通报如下。一、对曹雪涛院士论文的调查结论及处理意见对网络质疑曹雪涛院士的63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剽窃和抄袭,但发现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反映实验室管理不严谨。经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决定取消曹雪涛院士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格1年,取消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活动评审专家资格1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资格1年,责成其对被质疑的论文回应质疑并进行勘误,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检查,在工程院相应学部通报批评。二、对李红良教授论文的调查结论及处理意见对网络质疑李红良教授的21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但发现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反映实验数据处理不严谨。经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决定取消李红良教授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格2年,取消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活动评审专家资格2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资格2年,责成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检查。三、对耿美玉研究员论文的调查结论及处理意见对网络质疑耿美玉研究员的5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但发现论文存在少量图片误用。经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决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和科研诚信提醒谈话。四、对裴钢院士论文的调查结论对网络质疑裴钢院士的1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五、对饶毅教授论文的调查结论对网络质疑饶毅教授用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2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本次调查发现相关科研人员在数据管理、实验室管理、团队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暴露出对科研作风学风建设重视不够、要求不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大科研人员要继承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珍惜学术声誉,严守科研诚信,保持优良作风学风,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为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从事科学研究的高校、科研机构、医院、企业等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完善成果管理、数据汇交、论文发表等管理制度,加强对本单位科研人员的教育培训,严格监督管理,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对学术不端问题严肃处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联合工作机制2021年1月21日
  • 大动作!12所“双一流”高校党政领导密集调整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841a04f3-35a9-4c65-ab4f-c01b83184ed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近期履新“双一流”高校党委书记或校长名单(按任职时间先后排序) /strong /p p   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曹雪涛任南开大学校长,张宗益任重庆大学校长,蒋传海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2018年1月份刚过去不到一周时间,已有三所“双一流”高校迎来了新校长。 /p p   在此之前不久,兰州大学、中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9所“双一流”高校迎来了新任党委书记或校长。严纯华任兰州大学校长,易红任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翅任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曹淑敏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张军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李言荣任四川大学校长,邵新宇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吴普特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左惟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 /p p strong   6名党委书记或校长为本校擢升 5名为外校调任 /strong /p p   在这批履新的12名党委书记或校长中,有6人为本校晋升。他们分别是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高翅任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邵新宇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吴普特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东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左惟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重庆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宗益任重庆大学校长,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蒋传海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p p   另有5人为外校调任。他们分别是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此前担任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南大学党委书记易红(此前担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北京理工大学张军(此前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此前担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曹雪涛任南开大学校长(此前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 /p p   此外,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曹淑敏为跨界任职,她此前担任江西省鹰潭市委书记。 /p p strong   此轮履新均为“60后” 四人为“两院院士” /strong /p p   履新的12人中,有5人为新任高校党委书记,7人为高校校长。其中时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易红出任中南大学党委书记之后,东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左惟补缺东南大学党委书记。 /p p   从年龄上来看,此轮履新的12人均为1960年以后出生。其中最年轻的是出生于1970年的上海财经大学校长蒋传海。 /p p   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四人为“两院院士”。严纯华于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军、李言荣、曹雪涛三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p
  • 走进我国“最小”国家重点实验室,何以“群星闪耀”?
    p    strong 编者按 /strong /p p   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今天在北京颁发,全国共有10个奖牌获奖团队、28名奖章获奖人和254名奖状获奖人获此殊荣。其中,上海科技工作者表现不俗,共有1个奖牌获奖团队、1位奖章获奖人和20名奖状获得者榜上有名。 /p p   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此次上海的奖牌获奖团队,25年来,实验室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小教研室发展到国内免疫学的“领头羊”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院士则凭借多年来在科普领域的辛勤耕耘,为上海摘得一枚奖章。 /p p   “全国创新争先奖”是今年4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设立的,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颁奖。它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重要科技奖项,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3c3852de-faab-4751-a36c-4ffc1a4be00c.jpg" title=" 201752714819145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曹雪涛(左一)与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第二军医大学供图) /span /p p   平均年龄不到35岁,80%拥有博士学位,人人有国家级科研课题,个个有原创性科技成果———作为今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的10个科研团队之一,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谓“群星闪耀”。 /p p   鲜为人知的是,它是我国“最小”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有30多人,但在每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审中,这只“麻雀”总是位列第一梯队。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p p    strong 把“论文里的新药”做到Ⅲ期临床 /strong /p p   2004年,《自然—免疫学》杂志发表了由实验室主任曹雪涛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的、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创新成果。这是该杂志创刊以来第一次刊登由中国科研人员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p p   利用这一基础研究成果,该团队建起了生物药物研发中试基地,在国内最早开展树突状细胞瘤苗治疗肿瘤患者的研究。而且这一治疗机理,适用于许多肿瘤症状,由此,他们在细胞治疗转化医学方面走上了一条艰辛、踏实且具有示范意义的道路。 /p p   如今,这一原创性成果正从论文走向临床: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十多家医院正进行着国家I类生物制品“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的Ⅲ期临床试验,这是目前国内唯一进入Ⅲ期临床研究的细胞治疗制品。根据Ⅰ、Ⅱ期临床试验数据,该药物针对大肠癌的单化疗有效率在25%以上 (有效率指让肿瘤细胞缩小50%以上的概率),采用复合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可达45%。 /p p   25年来,实验室的履历上记录下一连串踏实的“创新脚印”:在国际顶尖科学杂志上发表近300篇科学论文,获得4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摘得军队院校首个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次入选中国年度十大科学进展,5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p p    strong 领头人要做为所有人指引研究方向的“灯塔” /strong /p p   你可能想不到,这支拥有诸多原创性发现的科研团队,是从几个人、价值1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起家的。1995年,31岁的曹雪涛敏锐地把实验室学科方向调整到基础免疫学研究,他心中有两个愿望:一是把实验室建设成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是让国际免疫学大会在中国召开。 /p p   那时候,许多人热衷出国留学,国内实验室常常留不住年轻人,而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主任到研究员,个个都是我国自主培养的。曹雪涛主动当起了实验室里的“灯塔”———他让每一个走进实验室的年轻人了解世界前沿在哪里,教导他们不能满足于跟在别人后面做“追赶者”。 /p p   实验室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次世界一流杂志刊登著名学者论文后,大家就会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讨论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提出充分证据进行质疑,最后提出新的设想。实验室成员于益芝教授说,导师对学术方向的正确把握和对新增长点的敏锐洞察,保证着整个团队始终在正确的方向上快速发展。 /p p   始终盯着最前沿,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慢慢地,加入这个小团队的研究人员越来越多。在这个30多人的团队中,有12人的研究曾入选“全国百篇博士学位论文”,1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曹雪涛也被 《自然》 杂志评为“杰出导师奖”得主。 /p p    strong 将“内耗”减到最小,把潜力发挥到极致 /strong /p p   同一个实验室中,难免有“红花”和“绿叶”。万涛副教授带领的免疫药理研究小组实验遇到瓶颈时,去找分子免疫小组求助,同事们鼎力相助,谁也没有“留一手”。 /p p   蛋白质工程小组的工作,永远无法作为“前三名”作者出现在科研论文署名中,但是该小组的研究人员却说:“团队的目标是摘取科研‘枝头大苹果’,‘扶梯子’的人不可少。” /p p   年轻的副教授李楠,短短几年就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4篇,并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课题。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她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前面的战友总会伸出手,把我拉上来。” /p p   2006年,这个一穷二白的教研室挂牌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9年,国际免疫学大会也将在中国召开。能够圆梦,曹雪涛认为除了个人努力,更重要的是国家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在免疫医学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创新争先者。“荣誉也是压力。”他深知,唯有把自己的事业深扎在祖国创新的土壤里,才能有动力勇攀新的科研高峰。 /p
  • 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迎接考察评估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现场考察会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天南楼召开。由山东大学教授陶绪堂任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林、清华大学教授党智敏、吉林大学教授刘冰冰、苏州大学教授张克勤组成的专家组成员莅临现场考察评估。校长曹雪涛出席考察会。实验室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长陈军在会上作实验室工作汇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曹雪涛代表南开大学感谢教育部以及兄弟院校、各位同行一直以来对南开的支持。曹雪涛说,陈军院士领衔的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南开的一张闪亮名片,我校在人才引进、仪器平台建设等方面对该实验室给予全力保障,大力支持一流学科建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陈军在汇报中介绍了实验室建设基本情况、学科与专业支撑、资源投入与条件保障、政策支持与监督管理等。专家组听取了汇报,对实验室进行了实地考察,审核了相关佐证材料,并反馈了本次现场考察意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专家组认为,该实验室定位明确、成绩突出、运行有序、保障有力,符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相关规定要求,同时指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实验室发展迈上新台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了解,教育部定期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本次评估考察期为2013年至2017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我校化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处负责人参加会议。 /p
  • 中科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揭牌
    2月25日,中科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举行。上海巴斯德所健康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朱正红、秘书长袁泉,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林,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王红阳,上海巴斯德所所长艾德铭、联合所长孙兵、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姜卫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实验室主要研究人员等参加了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由上海巴斯德所所长助理蓝柯研究员主持。朱正红对重点实验室的揭牌表示祝贺,表示中科院、上海市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三方共建上海巴斯德所是中法合作的一个独特的机制,希望上海巴斯德所成为国内,甚至国际上一流的病毒研究所。李林代表上海生科院希望上海巴斯德所借助重点实验室这一平台,取得系统性、开创性、标志性的成果。艾德铭代表上海巴斯德所和孙兵代表重点实验室感谢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政府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三方、各位专家对重点实验室工作的支持,以及研究所各位课题组长为重点实验室的创建所做出的贡献。重点实验室能够极大的提升上海巴斯德所在改善公众健康服务的研究能力,在传染病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发挥引领和科技支撑作用。   上海巴斯德所聘任孙兵为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院士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小龙和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研究员袁世山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陈洪渊、施一公等五位中国科学家获《自然》杰出导师奖
    p    strong 《自然》嘉奖终身启发学生的优秀中国科学家-曹雪涛,施一公,邓兴旺,陈洪渊,舒红兵获奖 /strong /p p   五位杰出的中国科学家今天获得了2015年《自然》杰出导师奖,颁奖仪式在上海召开的2015科研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上举行。《自然》每年举办的这个奖项为了强调导师启发年轻科学家的重要性。 /p p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院长曹雪涛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邓兴旺共同获得中国北方终身成就奖,各获得25000人民币奖金。南京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陈洪渊获得中国南方终身成就奖,获得50000人民币奖金。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获得中国北方事业中期奖,获得奖金50000人民币。舒红兵,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科研与研究生副校长,获得中国南方事业中期奖,奖金50000人民币。 /p p   《自然》杂志的总编,菲利普 坎贝尔爵士表示:“我们处在一个实验室面临巨大竞争压力的时代,科研人员在鼓励创造力的同时,保证产出的科研成果在技术细节上的可靠性,在科研伦理上的严谨性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为何对于年轻科学家的指导十分重要。成为一个实验室的老板并不自动意味着能给他或她的学生提供优秀的指导。” /p p   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曹雪涛教授是一位在感染信号与炎症,免疫调节和肿瘤免疫治疗方面领衔的免疫学家。他过往的一位学生,现在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教授陈玮琳说:“曹教授作为一个导师最可贵之处在于他总是平易近人。他对待他的同事,无论他或她是不是一个博士生,或是一个访问学者的态度都是同等尊重的。在我的记忆中,和我讨论科研的会他从来不爽约,虽然他总是非常繁忙。” /p p   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邓兴旺教授的研究成果主要在光控制植物发育的分子生化机制与水稻中基因组层面的DNA组分与染色质排列方式。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Claus Schwechheimer说:“我以前在邓教授实验室时,他总是很有耐心,语气温和但又专注,他不仅是一个非常棒的导师,也是一个能不断重新塑造自己职业轨迹的科学家的优秀例子,即使在他已经似乎到达了原有事业的顶峰之时。” /p p   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陈洪渊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电化学生物传感,电生物化学,超微电极与微全分析系统。他的研究团队是中国纳米分析最早的一批团队之一。东南大学的王雪梅说:“陈教授很注重文化文学上的修养。他告诉我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互补的。他鼓励我们阅读哲学和文学类书籍,并且在试图达成目标或者遇到困难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他也很鼓励学生在毕业后去国外深造,感受科学的美也感受其他文化的熏陶。他认为这会让人开阔视野并且更具有创造力。” /p p   事业中期奖获得者施一公教授的成就在疾病相关的膜蛋白的结构和机理,以及大分子蛋白质的细胞机械机制。他的研究团队使用结构生物学工具来展示控制细胞凋亡的几组关键蛋白的功能机制,细胞凋亡是在多细胞生物的发育和避免例如癌症和自体免疫性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斯坦福大学的助理教授冯亮说:“当我2012年刚建立起自己的实验室时,我经常会问自己,‘如果施教授遇到我现在的情况他会怎么做?’我保存着所有施教授发给我及我在他实验室时他发给实验室的邮件,而且经常去阅读这些邮件。四年中的800多封邮件经常提示我施教授的实验室是如何管理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施教授又是如何特别费心的促进提升我的实验的。这些邮件是我处理很多问题的指导手册。” /p p   事业中期奖获得者舒红兵教授的主要科研成就是揭示炎症和固有免疫背后的分子机制。他的研究团队专注于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1诱发的细胞信号,细胞凋亡与炎症反应,模式识别与抗病毒的固有免疫反应。江西师范大学的许亮国教授说:“舒教授在我刚开始独立科研时给我提供了系统性的支持,帮助我在国内寻找科研资金资助。虽然他很忙而那时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实验室,他依然平易近人。当我在我自己的职业道路上遇到困难时,我依然可以指望上他的帮助。” /p p   创立于2005年的《自然》杰出导师奖是为了嘉奖优秀的科学领域的导师,每年专注于一个特定的国家或者地区。《自然》是一本全球领先的科学期刊,每周发行。 br/ /p
  • 科技部将建科研信用管理“黑名单”制度
    近年来,科技经费使用安全和效率问题,备受舆论和社会的关注。   据《2012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显示,2012年全国研发投入突破万亿元。在这块越来越大的&ldquo 蛋糕&rdquo 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约74%,而源于纳税人的财政科技支出也达到2221.4亿元。如何用好管好这笔钱,使其在阳光下运作,这既是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科研单位、科技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然而,尽管科技管理部门不断加强监管工作、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一些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现象仍时有发生。其中症结在哪,如何寻求解决之道,成为科技界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ldquo 零容忍&rdquo 不能保证&ldquo 零违规&rdquo   在许多人眼中,科技界应是&ldquo 一方净土&rdquo ,事实并非如此。   通过科技管理部门近年实施的科技经费监管工作发现,当前科技经费使用违规问题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由于科研单位和经费使用人员不了解科研经费管理规定所导致的违规行为,如有些单位没有按照规定对财政资金进行单独核算、没有履行审批手续违规转拨经费、没有认真执行关于人员激励的政策、超预算超标准超范围支出经费等 二是由于管理疏忽带来的违纪行为,如违纪公款吃喝等 还有极少数科技人员弄虚作假,用假票据套取资金、假合同转移资金等手段中饱私囊,已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对于这些问题,管理部门采取了&ldquo 零容忍&rdquo 态度,实施了多项措施。   今年6月,科技部启动了2013年科研经费巡视检查工作。&ldquo 巡视检查,是丈量经费管理水准的一把标尺,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警醒着人们。&rdquo 科技部条件与财务司相关负责人说,&ldquo 建立巡视检查制度,是将服务前移,防患于未然,让经费监管更加贴近科研人员实际。一旦查实经费使用中有蓄意违规行为,必将严惩不贷!&rdquo   经过巡视组现场认定,本次检查发现部分单位依然存在经费管理和使用风险。对有关问题,巡视组已做了现场纠正和记录,将加强对其后期整改的监督落实。   鉴于大多数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科研单位和经费使用人员对政策规定存在理解偏差,或是管理不到位、核算不规范等原因造成,因此巡视组在检查的同时,也开展了多场科技经费管理政策培训,讲解最新的政策法规。同时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听取了一线科研人员的诉求。   三方面原因造成科技经费监管困难   科技界人士多方反映,当前科技经费监管存在诸多问题,主要由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是各科技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沟通,没有统一管理,存在&ldquo 政出多门&rdquo &ldquo 钱出多门&rdquo 现象。   许多科研人员反映,当前各科技管理部门出台的经费监管政策不尽一致、宽严不一,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偏差。   据《2012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显示,当年我国科技项目经费中,由科技部下达的约占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约7%,中科院约5%。此外,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教育部等30多个部委参与了经费下达。承担过国家科技项目的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学思说,目前我国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和申请渠道众多,且自成体系,相互之间缺乏统筹协调,以至于一个项目可以多头申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技资源和经费的分散重复。&ldquo 科研经费多头管理,这是我国既有体制造成的怪现象。&rdquo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认为,应该加强科技项目的顶层设计,集中力量,凝练目标,发挥财政科研资金的导向作用,促进科技创新能力跨越发展。   陈学思还表示,科技项目有时会集中在少数大牌学术专家手中,有些&ldquo 学霸&rdquo 甚至形成了利益集团,垄断了大量项目和经费,在项目评审中&ldquo 礼尚往来&rdquo ,导致了腐败的滋生。   其次是在具体经费管理过程中,法人责任被弱化。   自2000年国家科技计划全面实施课题制管理制度以后,课题成为科技计划管理的基本单元,课题承担单位在被赋予科研和经费自主权的同时,也肩负起落实法人作用、加强课题日常管理与服务的职责。   然而由于对政策的曲解,一些课题承担单位更多看到的是法人的权力,却弱化了法人责任,导致对课题的服务和监管不到位,课题组各自为战,经费使用方面随意性比较大,在科学编制、合理调整课题预算方面也遇到了一些专业性的问题。陈学思说,某些单位财务人员发了钱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不到位、管理不细致、服务不专业,造成科研人员在经费使用中存在不规范行为。   曹雪涛则表示,应进一步落实项目承担单位的法人责任,加强指导管理。对于存在财务行为不规范现象的企业,应对其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和宣贯。   另外,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科技腐败案件,除了因为极少数科技人员有章不执行、恶意违法牟利,也从侧面反映出事业单位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问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洪广说,目前央属企业人员经费不足,由于项目中不能支出劳务费,部分科研人员只有在项目实施中&ldquo 打擦边球&rdquo ,甚至挪用其他经费。对此他呼吁,应加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而曹雪涛分析,科研人员挪用项目经费,除了极少数是满足私利,也有很多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生活待遇。&ldquo 我们需要对人才经费使用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要进一步调动青年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在面对国外诱惑时,能够有志于在国内学习创业。&rdquo 他说。   科技界需形成科技经费&ldquo 共管&rdquo 合力   许多科技界人士表示,科技经费管理应该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让科研工作者不仅从道德自律层面杜绝违法违纪念头,更要营造科研人员不能腐不敢腐无法腐的生态和法制环境。   为此,各科技管理部门一直在积极探寻解决之道。   记者从科技部了解到,该部将进一步在信息透明度、明晰权责关系,以及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下工夫,力求形成&ldquo 共管&rdquo 的合力。为此将重点采取多项措施。   在加大信息公开公示力度方面,科技部将对非涉密项目立项和预算情况、项目验收情况,以及评审评估专家参评项目的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并敦促项目承担单位在内部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同时该部将完善科研信用管理,建立&ldquo 黑名单&rdquo 制度,按信用评级对项目单位分类管理。其中,对信用高的单位充分发挥其内部管理作用 对信用低的单位进一步加强外部监督,形成&ldquo 奖优惩劣&rdquo 机制 严重不良信用纪录者和违法违纪者将被录入&ldquo 黑名单&rdquo ,阶段性或永久取消其申请项目的资格,并向社会公告。   针对当前出现的重点问题,科技部将集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加大处罚力度,视情节采取通报批评、暂停项目拨款、终止项目执行、不通过财务验收、追回已拨经费,乃至取消其一定期限内项目申报资格等措施,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ldquo 在中国科技界引入竞争机制和向国际化管理的转型过程中,我们要坦然面对各种声音,但不能否认主流。&rdquo 曹雪涛说。   &ldquo 无论是管理还是科研人员,都要共同负起责任来。&rdquo 科技部部长万钢认为,作为管理部门,就要创造条件,公开透明,自动接受监督,不断改进。同时发挥社会监督,让科技人员参与到管理过程中。
  • 科学基金助力我国免疫学整体快速发展
    免疫学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10个国家(美国未列出)SCI论文的时间序列分布(2000~2009年)。 免疫学科16个研究方向中国论文产出能力与学术影响力的世界排名变化。   201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度授予3位免疫学家,展示了免疫学科在科学前沿的重要位置。   中国免疫学研究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乃至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地位尚不够凸显。在当前中国免疫学学科整体快速发展、冲击国际前沿的态势下, 中国免疫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免疫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胸腺免疫功能的发现、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确认,以及抗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人们在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机体存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系统——免疫系统。自此,免疫学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逐渐渗透生物医学的所有分支学科。   现代免疫学研究以一种典型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开发”模式快速发展。其特点决定了免疫学研究既是生物医学学科的基础,又在医药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短短几十年中,我国免疫学经历了起步、积累和迅猛提升阶段。这一过程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在中国免疫学发展的过程中,科学基金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六处吕群燕在《科学通报》撰文评价说(《免疫学的发展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通报》2012年第6期)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赵勇用“不可或缺”来概括科学基金对我国免疫学领域研究的贡献。   “科学基金的资助,促进了一批研究成果的产出,也有效培植了我国本领域的研究群体,为我国该学科的快速、持续发展与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赵勇对《中国科学报》说。   科学基金资助免疫学的25年   在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组织实施的“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中,科学基金对免疫学科的促进作用作为医学科学部的重要内容被单独列出。科学基金对我国免疫学发展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也被充分肯定。   在基金委尚未设立独立的免疫学学科评审组时,就将免疫学确定为优先资助的研究领域,并通过项目指南鼓励展开相关研究。   在1991年的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基金委明确指出“免疫学已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再次把免疫学列为基础医学资助的主要范围。在1992年、1993年的项目指南中,免疫学相关内容都单独列出。   1994年,基金委将原来列在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科中的传染与免疫、免疫技术、免疫生物学、移植免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病6个学科代码归到一起,成为新成立的免疫学科评审组的学科代码。这大大推动了国内免疫学的发展,当年科学基金申请项目的数量就从1993年的96项跃升到150项,增长幅度达55%。   1998年,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又把原来列入临床医学学科的“器官移植学”代码归入免疫学科评审组。1999年,基金委将免疫学科的学科代码进行了细化和调增,新设立了细胞免疫学等7个学科代码。2000年,基金委又增加了两个学科代码。2008年,随着国际上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基金委再次对免疫学学科代码进行细化和调整。   2003~2006年间,基金委生命科学部每年向免疫学科倾斜100万元经费,资助面上、青年和地区基金项目。2007年,生命科学部再次向免疫学科倾斜300万元经费,从根本上改变了免疫学科资助率长期偏低的现象。   此后,基金委通过重点和重大项目,吸引和鼓励免疫学家在前沿领域开展研究,支持跨学科交叉研究。基金委还鼓励国际合作与交流基金,通过海外青年合作基金,促进我国免疫学国际合作研究的发展。   科学基金对优秀科学家及其团队的连续长期的资助,使一批免疫学科科学家成长起来。第二军医大教授曹雪涛、中科大教授田志刚、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孙兵、第三军医大教授吴玉章、北京大学教授蒋争凡、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赵勇等一批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   “科学基金对免疫学科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没有科学基金的资助,我们不可能做出像样的工作来。”北京大学教授蒋争凡对《中国科学报》说。   在国家资助格局中的作用   目前国家对免疫学研究的主要资助体系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973”、 “863”计划,国家创新药物/传染性疾病两个重大专项,以及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对某些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家整体资助格局中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   据统计,在1991~2009年间,科学基金资助免疫学科自由申请项目(2007年后改称面上项目)974项,青年基金项目371项,地区基金项目53项,重点项目47项,杰出青年基金18项,重大项目3项。科学基金资助的覆盖面和长期稳定性是国家其他资助计划所无法代替的。   国家的其他资助计划所支持的项目,一般都得到科学基金的前期支持。虽然国家其他资助计划资助强度较高,但资助项目数量少,覆盖面小。我国最早的免疫学领域“973”项目2001年开始,迄今共资助9个这方面的项目。   “其中8位首席科学家在获得‘973’项目资助之前都曾长期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种项目类型的资助。”吕群燕说。   “2009年,基金委设立医学科学部,免疫方面的项目主要由医学科学部资助。但免疫学属于交叉学科,其他科学部也资助部分该领域的项目,比如生命科学部仍有资助免疫学科项目的科学处。”一位基金委工作人员对《中国科学报》说。   进步最快的国家   在科学基金资助下,我国免疫学研究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该领域技术平台已经建立、研究队伍基本形成、研究方向逐步明确,我国免疫学家发表的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统计表明,中国免疫学家发表的SCI免疫学论文数量1975~1984年间共15篇,1985~1990年间增长到每年10篇以上,1992~1999年间每年20~40篇左右,在2000年之后则呈现出总体迅速上升的趋势:从268篇增长到2771篇,世界论文数量排名也从2000年的第22位跃升到2009年的第10位。   “这些论文的分布在各个研究方向上出现了整体推进的局面,我国免疫学研究在各个方向的整体进步是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分不开的。”吕群燕说。   “(我国)成为近10年来免疫学研究进步最快的国家。中国免疫学研究的发展也引起了世界免疫学同行的关注。”国家科技评估中心撰写的《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报告》中这样评价。   但目前我国的免疫学研究总体上和先进国家仍有不小差距。我国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少、论文的平均篇引用率低、担任高水平免疫学相关杂志的编委的学者也很少。此外,我国的免疫学研究目前还面临着缺乏成熟的实验动物模型,特别是独特的疾病动物模型等基础研究条件不完善的现象。   “我国的免疫学研究今后还需要科学基金长期稳定持续的资助。”赵勇建议,在继续强化免疫学基础研究资助的同时,应重视免疫相关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免疫相关研究技术、方法、试剂、仪器的研发与创新等方面的资助,为更强的自主创新进行必要的“物质”基础准备。
  • 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 潘家铮获成就奖
    相关新闻:12位科学家获颁陈嘉庚科学奖及青年科学奖   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6月13日在北京揭晓并颁奖,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潘家铮院士获得本届光华工程“成就奖”,奖金100万元人民币。中国工程科技领域25位专家荣膺本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和“青年奖”。   13位专家获得“工程奖”,他们分别是: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张卫华 光电子技术专家马佳光 光学工程专家赵葆常 冶金技术专家李东英院士 催化化学与化工专家林民 石油地质与勘探专家胡见义院士 非能源矿产开发专家王运敏 岩石力学、岩土与水利水电专家葛修润院士 结构工程专家聂建国 环境工程专家刘鸿亮院士 卫星气象专家许健民院士 林产化学加工、生物质资源化学利用专家宋湛谦院士 医学免疫学专家曹雪涛院士。每人奖金15万元人民币。   “青年奖”则由12位青年专家分享,他们分别是:跨流域空气动力学计算与应用研究专家李志辉 电机与电器专家夏长亮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陈山枝 非线性电路与系统专家吕金虎 冶金与材料工程专家张福明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家张立群 电气工程专家汤广福 采矿工程专家张农 食品科学专家江正强 核技术环保应用专家吴明红 植物保护专家张友军 中药学专家黄璐琦。每人奖金10万元人民币。   中国工程院管理、承办的光华工程科技奖由境内外实业家、科学家等个人捐资设立,包含“成就奖”、“工程奖”和“青年奖”3个奖项,光华工程科技奖1996年首届颁奖,每两年评选颁奖一次,中国迄今已有174位工程科技专家获奖。 成就奖:潘家铮 水利水电工程专家 工程奖:张卫华 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 工程奖:马佳光 光电子技术专家 工程奖:赵葆常 光学工程专家 工程奖:李东英 冶金技术专家 工程奖:林民 催化化学与化工专家 工程奖:胡见义 石油地质与勘探专家 工程奖:王运敏 非能源矿产开发专家 工程奖:葛修润 岩石力学、岩土与水利水电工程专家 工程奖:聂建国 结构工程专家 工程奖:刘鸿亮 环境工程专家 工程奖:许健民 卫星气象专家 工程奖:宋湛谦 林产化学加工、生物质资源化学利用专家 工程奖:曹雪涛 医学免疫学专家 青年奖:李志辉 跨流域空气动力学计算与应用研究专家 青年奖:夏长亮 电机与电器专家 青年奖:陈山枝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 青年奖:吕金虎 非线性电路与系统专家 青年奖:张福明 冶金与材料工程专家 青年奖:张立群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家 青年奖:汤广福 电气工程专家 青年奖:张农 采矿工程专家 青年奖:江正强 食品科学专家 青年奖:吴明红 核技术环保应用专家 青年奖:张友军 植物保护专家 青年奖:黄璐琦 中药学专家
  • 科学家发现增强干扰素抗病毒效应新分子新机制
    p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团队日前发现,甲基转移酶分子SETD2能够显著增强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促进机体抵抗病毒能力,提高干扰素疗法清除乙肝病毒效果。该发现为抗病毒免疫应答效应机制提出了新观点,也为有效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细胞》杂志。 /p p   干扰素是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关键性细胞因子,可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内信号通路而诱导出一系列抗病毒效应分子,从而激活和维持免疫系统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是目前临床治疗乙型肝炎的常用药物之一,然而其疗效有限,因此,揭示干扰素抗病毒效应的具体机制以寻找有效防治病毒感染的新型免疫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基金委、科技部973项目等资助下,曹雪涛院士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陈坤博士以及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攻关,针对表观遗传机制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与免疫性疾病发生,而目前尚不清楚表观遗传分子如何调控干扰素抗病毒免疫功能这一重要科学问题,通过高通量RNA干扰筛选体系分析了700余种表观遗传酶分子在干扰素抑制乙肝病毒中的作用,发现了甲基转移酶分子SETD2对于干扰素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至关重要。通过制备肝细胞特异性敲除SETD2基因小鼠模型的体内实验,证实SETD2能显著增强干扰素抑制乙肝病毒以及其他多种病毒复制的体内效应。机制研究表明,SETD2分子通过其甲基转移酶活性,直接催化干扰素关键性信号蛋白分子STAT1的第525位赖氨酸发生单甲基化修饰(STAT1-K525me1),从而促进干扰素效应信号的活化,诱导出更高水平的抗病毒蛋白,发挥更强抗病毒效应。 /p p   该研究揭示了甲基转移酶SETD2分子能够直接诱导干扰素信号蛋白分子的甲基化并促进干扰素抗病毒效应的重要功能,表明该发现丰富了人们对于机体抗病毒免疫调控机制的认识也为下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鉴于干扰素信号调控异常与炎症性疾病、慢性感染疾病发生发展等密切相关,该研究也为研发抗病毒、抗炎药物提供了潜在靶标,为干扰素临床应用方案的优化提供了新方向。 /p p /p
  • 50多位科学家入选“千万俱乐部” 获千万元以上资助
    在医学科学与生命科学领域,有50多位科学家均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累计获得了1000万元以上的资助。   5月23日,生物医药专业网站“丁香园”发布了一份“千万俱乐部”榜单。华中农大的转基因水稻研究者张启发排名第一,他先后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拿到24个项目,共计3047万经费。2009年,张启发团队的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率先获得安全证书,颇受各界瞩目。   中国医科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刘德培紧随其后,共申请到2777万元经费。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曹雪涛位列第三,共申请到2496万元资助。   卫生部部长陈竺也在这份榜单之上。他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拿到的经费合计1082万元。他的夫人陈赛娟名列第11位,获得1616万元资助。两人都在上海交大医学院从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资助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由科研人员自主申报,再进行评审立项,以此鼓励自由探索。其年度资助经费,已从自1986年成立之初的9300余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94亿元多。   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累计拨付经费503亿元人民币,其中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经费超过170亿元。相比之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1年预算即达到73亿美元,主要负责生命医学领域资助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10年预算为308亿美元。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之外,中国政府的科研经费分配渠道还包括科技部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973计划、863计划,以及各个部委、各个地方分别自主的经费等。此外,中国政府还陆续启动了大飞机、转基因育种等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这些重大科技专项的研究经费往往在百亿元以上。   与上述经费来源相比,学界普遍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对较为独立、所受行政干扰较少、评审较为公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透明度也远远高于其他渠道,公众可以方便地查询到其资助经费的具体流向。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等渠道的具体经费分配,公众则难以知晓。   丁香园负责人李天天告诉记者,之所以推出“千万俱乐部”榜单,是希望推动研究经费分配的透明化,“我们都是纳税人,有理由知道科研经费的投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生命口“千万俱乐部”一览 姓名 项目数 金额(万元) h指数 单位 张启发 24 3047 34 华中农大 刘德培 14 2777.22 20 中国医科院 曹雪涛 16 2496.44 26 二军大 魏江春 18 2268.5 4 中科院 张亚平 15 2116.8 36 中科院 田志刚 14 1900 17 中科大 李家洋 14 1872.04 36 中科院 尚永丰 9 1843.5 11 北京大学 李林 10 1839 30 中科院 朱学良 16 1733 15 中科院 陈赛娟 17 1616.14 16 上海交大 武维华 15 1608.5 10 中国农大 裴钢 6 1600 35 中科院 方精云 12 1542 18 北京大学 沈树忠 12 1491.15 12 中科院 杨焕明 13 1490.65 29 深圳华大 张传茂 7 1485.95 16 北京大学 庞代文 17 1482.8 30 武汉大学 于贵瑞 9 1460 13 中科院 丁健 7 1446 25 中科院 康乐 9 1442 16 中科院 傅伯杰 13 1440 18 中科院 曹务春 8 1433.6 4 军科院 曹晓风 6 1431 13 中科院 黄力 12 1424.5 20 中科院 樊代明13 1419.5 23 四军大 李德发 13 1417.3 18 中国农大 吕应堂 11 1395.8 13 武汉大学 葛颂 7 1352 21 中科院 詹启敏 9 1383.8 18 中国医科院 常文瑞 5 1377 14 中科院 蒋华良 18 1372.09 29 中科院 高福 15 1345.4 15 中科院 周忠和 6 1285.92 33 中科院 韩兴国 12 1283.5 16 中科院 陈晓亚 12 1247.5 26 中科院 张福锁 19 1238.7 24 中国农大 韩启德 13 1199.1 7 北京大学 贺福初 12 1166 23 军科院 盖钧镒 12 1144.6 11 南京农大 庄文颖 9 1132.5 8 中科院 邓秀新 17 1105.4 18 华中农大 陆祖宏 11 1105.4 24 东南大学 焦念志 14 1085.5 10厦门大学 陈竺 20 1082.56 18 上海交大 舒红兵 5 1079 9 武汉大学 管又飞 11 1075.4 11 北京大学 邓子新 18 1060.23 14 上海交大 朱玉贤 6 1059 17 北京大学 王宪 23 1057.98 26 北京大学 王红阳 13 1056.34 13 二军大 施蕴渝 7 1053.5 17 中科大 马克平 6 1038.4 11 中科院 魏于全 3 1005 19 四川大学 王道文 6 1005 21 中科院 杨维才 7 1002 9 中科院 陈晔光 9 1001.4 17 清华大学 (来源:丁香园)
  • 2018年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揭晓,6位华人当选!
    p   昨天(4月18日),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公布了2018年新增院士名单,共有177位院士和36位外籍院士当选,其中华人学者共有6位。 /p p   据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官网介绍,美国人文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英文简写为AAAS),1780年5月4日由马萨诸塞州立法机构批准成立,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独立学术团体和政策研究中心之一,首任院长为美国第一任副总统及第二任总统约翰· 亚当斯。 /p p   1780年的建院章程规定了其宗旨:“弘扬学术,以增进自由、独立、良善之公民德行”。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长期从事广泛的、跨学科政策研究,主要关注领域有科学、技术、全球能源与安全、社会政策与美国制度、人文与文化、教育、艺术等。现共有院士4000多名,外籍荣誉院士600多名。他们中有250名诺贝尔奖得主和60多位普利策奖获得者。 /p p   本年度共有6位华人当选2018年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包括2位外籍院士和4位院士。这6位知名专家除麻省理工学院理学院终身教授、基因编辑专家张锋外,均有中国高校的求学经历,详细名单如下: /p p   外籍院士: /p p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 /p p   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 /p p   院士: /p p   麻省理工学院理学院终身教授、基因编辑专家张锋 /p p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讲席教授、纳米技术和能源转换专家陈刚 /p p   耶鲁大学尤金—希金斯讲席教授、干细胞专家林海帆 /p p   密歇根州立大学讲席教授、生态学专家刘建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44690b9f-c1e1-4422-b5cd-356604a7957a.jpg" title=" 曹雪涛.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 /span /p p   曹雪涛院士出生于1964年,1986年本科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并于1990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教授,2004年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2005年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时年41岁)。2011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2015年兼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2017年底任南开大学校长。曾先后当选为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p p   曹雪涛长期从事抗感染天然免疫与炎症的基础研究、肿瘤免疫治疗转化应用研究,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40余篇,近五年在《细胞》《自然》《科学》《自然—免疫学》等发表多篇研究论文,研制的树突状细胞疫苗临床试治晚期肿瘤患者完成了II期临床试验,并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批文开展III期临床试验。他曾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奖(2005年)、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奖(2012)、中科院陈嘉庚生命科学奖(2016)。他培养的12名博士的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他也因此获得首届中国研究生教育特等奖(2014)和Nature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2015)。由他于2006年创建并担任主任的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去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十大团队奖牌。他担任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秘书长12年,曾任亚太地区免疫学会联盟主席、全球慢性疾病防控联盟主席等学术职务,为我国免疫学与医学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84d3d152-9f8f-4e5b-847b-9c8d0699b011.jpg" title=" 袁行霈.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 /p p   袁行霈,字春澍,1936年4月18日生于山东济南,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市武进区)。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学研究》主编,著名古典文学专家。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八、九届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 /p p   袁行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日文、韩文译本)、《中国文学概论》(有韩文译本)、《陶渊明研究》《陶渊明集笺注》《陶渊明影像》(有韩文译本)、《唐诗风神及其他》《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 袁行霈卷》《学问的气象》《愈庐集》《古韵新风》(袁行霈卷)、《论诗绝句一百首》。另有《中国文学史》四卷本(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四卷本(主编)、《中华文明史》四卷本(主编之一,有英文、日文、塞尔维亚文、韩文译本)、《盛唐诗坛研究》(合著)、《中国诗学通论》(合著)、《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合著)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eb9376f4-301b-4460-bc10-d2fe9fe71453.jpg" title=" 张锋.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张锋 /span /p p   张锋,男,1982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是当今最为人所关注的华人生物学家之一。他最著名的工作是基因修饰技术CRISPR-Cas9的发展和应用,率先获得了美国专利,并被视为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之一。 /p p   2004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与物理学学士学位 2009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化学及生物工程博士学位 2011年他加入MIT,同时在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大脑与认知科学部门,以及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从事科研工作 /p p   2013年,他的实验室开发出创新性CRISPR/Cas系统,大幅度提高了编辑基因的可靠性和效率,而引起国际关注和并因他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而获得各种荣誉 2014年,被《自然》杂志评选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 2015年,获得“年度波士顿人”提名 2016年1月,被汤森路透评为2015年全世界19位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同时,他是名单中唯一的生物医学工程学者,也是最年轻的科学家 2016年3月,获得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 2016年9月21日,入围汤森路透化学领域“引文桂冠奖”,被视为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 /p p   2017年晋升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院终身教授 。2017年8月15日,张锋获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二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学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a56ee4a8-0047-47fe-b3db-5ec75a27bd37.jpg" title=" 陈刚.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陈刚 /span /p p   陈刚,1964年出生于湖北南漳,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讲席教授。 /p p   1980年陈刚考入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动力系。1987年在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动力系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担任讲师。1993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系博士学位后进入杜克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系担任助理教授。2001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担任副教授 2004年担任教授。2009年首次打破“黑体辐射定律”公式。2010年因为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2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3年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 。 /p p   陈刚的研究涉及热传递、纳米技术和能量转换,主要包括微米和纳米尺度能量转换与传输机理的实验、理论和数值计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2da67825-f231-40ff-99d1-f53595ec2268.jpg" title=" 林海帆.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耶鲁大学教授林海帆 /span /p p   林海帆,生物学家,浙江温州洞头人。美国耶鲁大学尤金-希金斯讲席教授(终身)、耶鲁大学干细胞中心创始主任、耶鲁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遗传学系、妇产科与生殖科学系教授。 /p p   林海帆1982年获得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学士学位 1990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基因与发育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0-1994年在美国卡内基研究所做博士后 1994-2006年在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先后任助理教授、终身副教授和教授 2006年至今任耶鲁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教授、遗传系教授、妇产科系教授、干细胞中心创始主任 2013年7月起兼任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教授 2014年3月起兼任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p p   林海帆长期从事干细胞生物学、生殖生物学、RNA生物学、与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并对这些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发现了第一个控制胚胎细胞分裂的母体效应基因,证明了干细胞非对称性分裂的自我更新的理论与干细胞微环境假说,发现并命名了多种在人类与动、植物界共有的干细胞基因,包括著名的Argonaute基因家系。发现并命名新的一类遗传调控分子piRNA,(piRNA几乎同时也被其他三个实验室发现),此发现被世界顶尖科学期刊《科学》(Science)评为2006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2a5be2a4-5965-4e12-b120-5ee0924a769a.jpg" title=" 刘建国.webp.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密西根州立大学教授刘建国 /span /p p   刘建国博士是世界著名生态学家,可持续发展科学家,和中国环境问题专家。他1983年湖南农业大学毕业,1986年中国科学院获硕士学位,1988年赴美留学,1992年乔治亚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2-199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博士后,并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2001–2002年)、哈佛大学(2008年)、和普林斯顿大学(2009年)做访问学者 曾服务于多个国际和国家级学术委员会和专家组。 /p p   现任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鱼类和野生动物系蕾切尔· 卡逊讲席教授(Rachel Carson Chair),大学杰出教授,系统综合与可持续性发展中心主任。创建并领导国际人类-自然耦合系统研究网,主持完成了美国科学基金会、美国航空航天局和美国健康研究所等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资助的数十项跨学科综合研究项目,在《自然》和《科学》等世界顶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科学》、《美国科学院院刊》、Ecology and Society、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Ecosystems、《cological Modeling、《生态学报》等编委。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