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材料人

仪器信息网材料人专题为您整合材料人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材料人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材料人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材料人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材料人话题讨论。

材料人相关的资讯

  • 2.5万材料人齐聚广州:中国材料大会2024暨第二届世界材料大会开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24年7月9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欧洲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主办、广东工业大学协办的中国材料大会2024暨第二届世界材料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近百位院士、2.5万余名材料科技工作者参加本次会议。开幕式同步设置视频分会场、并通过多个平台线上直播,共计350万余人线上观看。本届大会是在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背景下举办的新材料领域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学术交流大会,是中国新材料界学术水平高、涉及领域广、前沿动态新的品牌大会。大会现场同步视频分会场大会开幕式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元元 主持大会开幕式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魏炳波 致辞魏炳波在致辞中说,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化时期,材料科技工作者要相互协作,共同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秉持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我们将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诚邀世界各国材料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创新思想,共谋材料科技发展新篇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副主任、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高瑞平 致辞高瑞平在致辞中说,本届大会作为新材料领域的重要盛会,不仅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在材料研究和技术应用上的进展,也将极大推动学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融合。新材料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继续加大对新材料领域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技术的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持。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是我国新材料领域研究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在促进学科发展、培养青年人才以及推广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所作出了努力和贡献。希望学会能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学术界与产业界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我国材料科技事业实现更大发展。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东莞市委书记 肖亚非 致辞肖亚非表示,广东省将大力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中国材料大会是中国新材料领域有影响力的品牌大会,今年再次落地广东,既为产学研各界提供了交流机会,也推动了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颁奖仪式活动现场还颁发了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国际合作奖、2023年度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法人、常务副理事长谢建新院士(上),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奖励委员会主任周科朝教授(下)共同主持颁奖仪式欧洲材料研究学会秘书长Paul Siffert教授荣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国际合作奖揭晓,奖励他毕生致力于中欧材料界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旨在表彰在材料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以此推动材料科学的持续创新与发展。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下设五大类奖项,包括基础研究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博士生创新奖和青年科学技术奖,涵盖了材料科学研究的多个层面和阶段,2023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基础研究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共评出31项,博士生创新奖、青年科学技术奖共评出32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魏炳波院士、李元元院士担任颁奖嘉宾为2023年度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获奖者颁奖并合影留念获奖者代表苏州大学李亮(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王若冰(右)分别发言大会报告(Ⅰ)颁奖仪式后,进入大会报告环节,大会报告(Ⅰ)由三位特邀嘉宾报告组成。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 李元元报告题目:从追赶到引领: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与展望在全球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中,中国正在从一名追赶者逐渐转型为自主创新的领跑者。报告从新材料产业战略与发展,新材料产业问题、挑战与进展,新材料产业需求与机遇,新材料产业未来展望等四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尽管存在挑战,中国新材料产业的未来也充满机遇。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推动,新材料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全球超硬材料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生物医用新材料领域实现技术创新,智能仿生材料和石墨烯新材料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引领能力。未来,中国新材料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产值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达到10万亿元,同时有望在10-15年内实现关键战略材料自主保障能力的重大突破。报告人: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 高铭报告题目:空间材料科学的发展与思考报告对国际空间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对我国空间材料科学发展的启示。系统介绍了我国空间材料科学在载人航天前期和空间站阶段的发展思路和历程,以及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果,结合国际前沿发展态势和我国现有基础和优势,分析提出我国未来空间材料科学的发展目标、重点及发展路径。相关展望包括推动材料研究范式变革、支撑未来深空探索、带动地面产业升级等。报告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江雷报告题目: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未来技术新进展从1998年开始,江雷研究员通过学习自然,总结了超浸润现象的三条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64个组合方案的超浸润界面材料体系,并拓展到不同压力和温度范围的各种液体体系,引领并推动了该领域在全球的发展。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是我国主导并引领世界发展的“顶天立地”式研究领域,从原创基础科研到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报告通过对从静态到动态等多种拓展应用体系案例的逐一解析,阐述了科学研究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发明三者之间的闭环渐进历程。大会报告(Ⅰ)结束后,下午,各分会场同步开展。据介绍,大会为期三天,涵盖能源材料、环境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材料设计制备与评价五大领域设立92个分会论坛、3个前沿热点青年论坛、8个特色新材料论坛、2个前沿闪报区、1个中国材料教育大会2024、1个材料期刊论坛、4个培训班等,并设置了国际新材料科研仪器与设备展览会,为参会人员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大会同期科研仪器与设备展览会掠影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亮相本次大会
  • 2.5万材料人的盛会——2024中国材料大会圆满落幕
    2.5万材料人的盛会——2024中国材料大会圆满落幕2024年7月8日-11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的中国材料大会2024暨第二届世界材料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近百位院士、2.5万余名材料科技工作者出席了本次大会。酷暑挡不住中国材料人的热情,大会开幕式的世纪大会堂的广场上高达2.6米的红色立体大字“新材料是新质生产力的源动力”赫然醒目。在刚刚结束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本届大会正是符合习总书记的指示,在能源材料、环境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材料设计制备与评价五大领域设立92个分会论坛、3个前沿热点青年论坛、8个特色新材料论坛、2个前沿闪报区、1个中国材料教育大会2024、1个材料期刊论坛、4个培训班等,并设置了国际新材料科研仪器与设备展览会,为参会人员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万能材料试验机、引伸计、马弗炉、粉碎仪、切割机、传感器等各大仪器厂商纷纷展示自己的拳头产品,让材料研究工作者一站式了解最先进的设备。 美国TO(Tinius Olsen)在现场展示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5ST和最新的光学引伸计技术,引来众多来宾驻足询问。小力值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可对被测试材料进行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和剥离试验。 应用于广泛的材料种类:塑料、薄膜、纸张、包装材料、过滤材料、粘合剂、金属薄片、食品、玩具、医疗设备和元器件等。 &bull 载荷传感器有效范围0.2-100%,偏差0.2%&bull 内部采样频率最高2.73k/通道&bull T 形槽,便于安装引伸计和控制器支架&bull 内置气源,直连气动夹具&bull 扩展端口 ,允许最多4个外置附件&bull 可选加高、减高、加宽、加速型号&bull 全功能Horizon软件落地式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落地式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包括 100kN,150kN 和 300kN 三种载荷规格。应用于非常广泛的材料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撕裂、剥离测试,包括但不限于硬质和增强塑料、复合材料、无纺布、金属板材、焊接材料、粘合剂、医疗设备和元器件等。&bull 载荷精度高,从 0.2-100% 载荷范围的测试时,偏差在 0.2% 以内&bull 采样频率,系统内部采样与更新频率可高达每通道 每秒 2.73k&bull 不同的传感器可灵活切换&bull 结构坚固,全载荷下机架不变形&bull T 形槽,便于安装引伸计和控制器支架&bull 适配多类引伸计&bull 高低温测试,配套高低温环境箱及高温炉&bull 扩展端口 ,允许最多7个外置附件&bull 可选加高、减高、加宽、加速型号&bull 可选配保护罩VECTOR 可变标距光学引伸计属于非接触式引伸计,采用光学技术及AI智能科技,跟踪试样上的两个附加标记的位移来测量形变。25-180mm可变标距, 基于200mm FOV&bull 立体视野,光学原理,减少人工误差 &bull 分辨率0.5um,满足ISO 9513 0.5级和ASTM E83 B1级 &bull 自校验功能,测量精度高,可重复性高 &bull 即插即用,安装及操作非常简易 &bull 点、环、斑多种打标方式 &bull 可在高温环境中使用 &bull 体积小,大型机测试时,无需调整夹具角度 &bull 非接触式测试,在试样断裂时,无元器件损耗 &bull 可用于自动化系统 &bull 适配各主流品牌试验机&bull 成本优化,测量过程无耗材
  • 你好哇,材料人 ——材心雕龙微信公众号开通啦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一入材料门,从此深如海。取一叶扁舟,为浮沉逆浪摇一支船桨;搭一方小筑,为风雨迷航中点一盏烛灯。伴随着2019年的钟声余韵。1月7日,材心雕龙微信公众号正式诞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我们是谁?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材心雕龙”是仪器信息网旗下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之一,专为广大材料人量身打造。这里将为你答疑解惑,工作、学习上的烦恼和忧愁,我们将帮你一一化解。这里将为你打开前瞻之窗,最新鲜的科研资讯将随字符的跳动第一时间邮寄。我们是翅膀,将带你飞跃未知;我们是树洞,将倾听你们的故事;我们只有一个愿望,与世界一同见证你的成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目前,我们公众号共设三个栏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历史回顾:带你走进往期精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材料论坛:直达仪器信息网官方材料论坛,向大V博主请教困惑,与材料领域的小伙伴们交流经验、一同玩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关于我们:了解材心雕龙的诞生史,并可以添加小材子的微信,可投稿、可咨询、可吐槽、可撩、可踩,另外专属微信群“材料人小筑”也欢迎你的到来,后期将不定期进行社群线上活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当然,作为初创的新天地,这仅仅是个开始,请期待我们今后的进一步丰富和变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我们能带给你什么?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1c68da28-1953-4e69-9b6b-488c248d7b07.jpg" title=" 未命名.jpg" alt=" 未命名.jpg" /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材料学相关干货盘点、总结、知识科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材料领域综述、前瞻性文章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材料行业热点资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4.材料科学前沿研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5.材料企业、大学、仪器行业招聘讯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6.材料相关热点行业分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7.实验室生活日常生活分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8.材料研究中常用仪器的干货盘点、操作技巧、知识总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9.你的其他愿望,也可以随时告知,我们将帮你实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为什么叫材心雕龙?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材心雕龙:化自南朝刘勰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该书畅叙文理,论述细致,结构严密,为古今研究文学的人必读宝典。取“材心雕龙”之名,正是意在把公众号打造成内容丰富、专业详实的材料人专属宝典,成为材料人最可靠的伙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亭台已扫,门扉无掩,欢迎天涯材料人来此小憩,采撷所愿,满载起航!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7e745629-898b-44ac-b734-2859a5f30a9f.jpg" title=" 组2(2).png" alt=" 组2(2).png" width=" 297" height=" 265"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297px height: 265px " / /p
  • 五千人的材料大会,珀金埃尔默又双叒叕来啦!
    7月9日,当全国各大高校刚刚步入暑期之时,5000材料人共同汇聚银川宁夏国际会堂,开始了新一次的材料研究探讨之旅。中国材料大会开幕式材料研究是从源头解决许多工程制造和高端装备问题的重要环节,珀金埃尔默一直关注材料研究领域,作为材料分析表征仪器和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我们连续四年参加中国材料大会,并在本次会议期间向与会者展示了全新的材料表征解决方案。珀金埃尔默展台珀金埃尔默拥有完整的材料表征仪器产品线,从无机元素分析到有机化合物分析,从物性分析到逸出气体分析,从材料质控到材料研究,我们的解决方案涵盖了多种材料表征的方面和不同应用,为您的材料研究提供全面而强大的支持。三联机解决方案供您参考:TG-MS 及TG-GC-MS 联用技术分析不同邻苯二甲酸含量的PVC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168/s245951.htm如需更多材料表征解决方案请联系我们或登录珀金埃尔默展台下载。
  • “青年千人计划”材料申报15日开始
    “青年千人计划”申报系统将于4月15日上午9点开通,初定4月30日关闭。此前已申报过“青年千人计划”的用人单位,用户名和密码仍然有效 符合条件但此前未申报过的用人单位,请将单位全称发至工作邮箱,经工作人员审核同意后反馈用户名及密码,之后用人单位可上传申报材料。   考虑到今年只有一批申报,申报人数较多,上传初期可能会出现速度缓慢的情况,请各用人单位合理安排上传时间。上传中如遇有问题,请将问题发至邮箱,工作人员会及时处理并反馈。工作邮箱:zhuanxiangban@1000plan.org
  • 中国材料大会王者归来!26位院士领衔 参会超12000人
    2021年中国材料大会于7月8-12日在美丽的“鹭岛”——厦门举办,今年材料大会的参会人数再攀新高,总人数超过了12000人,可谓是材料界在2020年疫情过后的一场盛会。中国材料大会2021“中国材料大会”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的最重要的系列会议,每年举办一次。(2020年由于疫情取消)大会宗旨是为我国从事新材料科学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专家、学者、教授、科技工作者、政府有关的管理部门和领导、企业家及其它相关人员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交流和共享材料研究的最新成果,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并提高新材料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届材料大会除了大会报告外,共设置了53个分会场,报告主题涵盖了能源转换与存储材料、热电材料、核材料、太阳能材料与器件、油气田材料、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光催化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环境工程材料、资源材料、金属/合金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空间材料科学技术、高温结构材料、先进无机材料、纳米/异构和梯度材料、 超材料与多功能材料、多铁性材料、极端条件材料、功能分子材料、先进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纳米与磁光电功能材料、水凝胶材料、碳点功能材料、矿物功能材料、先进电子与智能传感功能材料、石墨烯、液态金属材料、医药智能材料、多尺度光电材料及器件、增材制造材料、超声材料及材料界面/表面分析与表征等。出席本次大会的两院院士共26人,它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成会明院士、郭万林院士、江雷院士、刘云圻院士、蒙大桥院士、田中群院士、魏炳波院士、魏悦广院士、王中林院士、于吉红院士、俞书宏院士、张锦院士、朱美芳院士、张统一院士、邹志刚院士;以及中国工程院丁文江院士、干勇院士、蹇锡高院士、蒋士成院士、李元元院士、聂祚仁院士、王琪院士、王迎军院士、王玉忠院士、谢建新院士、张平祥院士。出席本次大会的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现任领导,分别是丁文江、韩高荣、李元元、聂祚仁、王近军、魏炳波、谢建新、姚燕、张平祥、周科朝、周少雄、朱美芳。大会报告开始前,颁发了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中南大学副校长周科朝宣读了获奖人员名单,分别授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低维半导体材料及其复合结构的电子性能调控、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性能调控及新型器件研究、国产高品质聚乳酸及其纤维全产业链高值化开发与应用、宽动态响应高耦合效率微通道板及其应用、新型多元稀土掺杂高温热障防护涂层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研究、高效炭载钯系催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精细化工的应用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颁奖现场大晶格失配度下的非外延生长方法及其应用、低成本高性能电催化剂体系设计与应用、高含酸性介质油气藏耐蚀固井水泥浆体系研发与应用、原位韧性固井水泥基材料研发与应用、航空发动机全钛部件用阻燃可磨耗多功能封严涂层、建筑室内电磁辐射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应用、空间基础设施用薄膜材料评价技术及国产化开发与应用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颁奖现场随后,大会报告正式开始,共有5位专家分别作大会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前副院长、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干勇报告题目:《高端制造与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高瑞平报告题目:《加强材料科学基础研究 为科技自立自强做贡献》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 吕昭平报告题目:《主动融入“科创中国”建设 促进材料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平祥报告题目:《强电用超导材料及其应用》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美芳报告题目:《高性能与多功能纤维材料》大会报告现场墙报展区中国材料大会同期还举办了第13届国际材质分析、实验室设备及质量控制博览会(简称Ciamite 2021),这是我国规模最大、专业性水平最高的材料科研领域行业盛会,本届博览会云集了上百家材料领域知名的科学仪器厂商。Ciamite2021奥林巴斯、布鲁克、岛津、卡尔蔡司、徕卡、珀金埃尔默、日本电子、日立、赛默飞、HORIBA、奥普天成、百实创、彼奥德、大龙、飞驰、耐驰、德国元素、飞时曼、弗尔德、复纳、格瑞德曼、国仪量子、净信、科晶联盟、莱伯泰科、林赛斯、米开罗那、欧波同、三思纵横、上海一恒、天津中环、天氏欧森、中科科仪、Gamry、IVIUM、KRUSS等悉数亮相,现场人流涌动,气氛火爆。部分著名科学仪器展商仪器信息网也在Ciamite 2021设立了展位。(展位号C19)仪器信息网展位编辑评议:2021年的中国材料大会盛况空前,虽然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而停办,但显然阻挡不了材料学界对于新材料研究和交流探讨的热情。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基础研究发展迅速,队伍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在重大科学前沿领域取得突破,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是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对于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新材料供给难以支撑新的发展格局。新材料作为国家间斗争的新手段,已经对我国产业安全和科技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当前材料前沿研究应该面向国家发展战略,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发展关键材料,坚持自主创新,避免我们在关键制造领域、典型装备及重要零部件、主干新材料和先进基础材料等方面被“卡脖子”。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
  • 2017中国材料大会注册代表已突破4000人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95dce6ec-74c9-456d-bc1a-c863db60ef0e.jpg" title=" 1112.jpg" /   /p p   截止到2017年5月19日,2017中国材料大会注册代表已经突破了4000人,创历史新高。 /p p   中国材料大会自1992年开始举办,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秘书长韩雅芳教授及其团队的带领下,从最初的几百人发展到现在的几千人大会,得到了国内外相关单位和人士的大力支持。 /p p   二十多年来,材料大会始终坚持的宗旨没有变:为我国从事新材料科学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专家、学者、教授、科技工作者、政府有关的管理部门和领导、企业家及其它相关人员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交流和共享材料研究的最新成果,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并提高新材料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7e0b1de8-3dc2-49de-a23d-091edfa792ef.jpg" title=" 1113.jpg" / /p p   同期举办的材料工艺设备、科学器材及实验室设备展览会,目前报名的参展企业数量也突破120家,预计到最后总参展企业数量将会突破150家。 /p
  • 2018中国材料大会注册代表已突破4500人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ff41bd5ad6eddc447d5409639dbb6fd526633a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1c01b243-0474-4d95-989b-ac4b71492e71.jpg" / /p p   截止到2018年6月25日,2018中国材料大会注册代表已经突破了4500人,创历史新高。 /p p   中国材料大会自1992年开始举办,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秘书长韩雅芳教授及其团队的带领下,从最初的几百人发展到现在的几千人大会,得到了国内外相关单位和人士的大力支持。 /p p   二十多年来,材料大会始终坚持的宗旨没有变:为我国从事新材料科学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专家、学者、教授、科技工作者、政府有关的管理部门和领导、企业家及其它相关人员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交流和共享材料研究的最新成果,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并提高新材料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e2442a7d933c8953388a58ad11373f08302004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86e48670-46d3-4966-b8ca-83f90ed55b56.jpg" / /p p   同期举办的材料工艺设备、科学器材及实验室设备展览会,参展企业数量也将突破200家。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展商,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有:日立、卡尔蔡司、Bruker、Perkinelmer、Goodfellow、科晶集团、翠铂林、天津中环、Anton-paar、Springer、量子、梅特勒-托利多、福禄克、清研智束、中科科仪、布劳恩、耐驰、弗尔德等。 /p p br/ /p
  • 首日观众数量近万人!SAMPE 2021复合材料展成功举办
    7月7日-9日,SAMPE中国2021年会第十六届国际先进复合材料制品、原材料、工装及工程应用展览会在北京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成功举办。被誉为国内复材行业晴雨表的SAMPE中国年会,2021展会规模再创新高,展出面积25000平米,展商数量约300家,同期国际学术会议规模达到千人以上,展览会首日观众数量近万人。展览会注册处展览会现场盛况本届年会由SAMPE中国大陆总会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先进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结构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主办,内容丰富,集行业展览、学术会议、技术培训、学生竞赛、SAMPE创新奖发布、新书首发六位一体。展览会吸引了来自航空、航天、汽车、高速列车、船舶、能源、电子、仪器仪表等领域的众多单位参展,全方位地呈现了先进复合材料产业链中的设计软件、原材料、辅助材料、生产装备、装配工装、复合材料结构、检测设备、加工手段、修理工具、回收再利用设备等产品。创新应用展示区:国家自行车队征战东京奥运会的上扬式一体把手碳纤维自行车仪器信息网作为仪器行业专业的门户网站,特别关注了本次参展的仪器设备厂商,并对部分企业进行了走访。力试科仪力试科仪是专业从事力学试验仪器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大型集团公司,主打产品为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多轴协调加载系统和各种专用试验机。本次展会,力试科仪带来了公司的新产品——带全温液压夹具的高低温环境力学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高同轴度满足ASTM D3039规定的弯曲度小于3%,夹持压力可调,应力分布均匀,具有超大试验空间,可以满足从90°拉伸短试样到冲击后压缩、开孔压缩等转接夹具大空间的要求。天氏欧森天氏欧森,致力于静态材料试验技术的先进制造商。公司于1880年在美国费城建立,创始人为全球第一台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设计者以及专利拥有者Tinius Olsen先生本人。2016年,天氏欧森来到中国上海,成立分公司,并建立超大规模的展厅及培训中心,展厅面积约900平方米,共展示10套设备,包括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水泥压缩机、熔融指数仪、塑料冲击试验机及缺口制样机,以及一套双工位的全自动测试系统。三英精密三英精密,一家专业从事X射线CT检测装备研发和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现已发展为国内X射线CT产品种类齐全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产品涵盖X射线三维显微镜、显微CT、工业CT、计量CT、平面CT、卧式CT、X射线在线检测设备和移动车载CT检测中心等。近日,三英精密与启迪漕河泾科技园合作共建的上海检测中心牌开业,该检测中心专注服务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将大大提升三英精密在长三角地区的服务能力。MTS MTS,全球最大的力学性能测试与仿真系统供应商之一,主要产品包括动/静态材料试验系统,岩石力学测试系统,汽车性能、整车及零部件测试系统,飞机零部件及整机结构试验系统,生物材料/结构测试及模拟系统,建筑结构测试及地震模拟系统,各类载荷、位移及应变传感器,夹具及固件,环境模拟系统,液压作动缸,各类伺服控制系统,引伸计等。TA仪器TA仪器,沃特世的子公司,是热分析和流变分析仪器的重要制造商。本次展出的Discovery X3差示扫描量热仪,经过独特的设计,除去了多个测试步骤,其产生的实验数据量是标准DSC的三倍,有效地将三个仪器合并为一个此,此外,使用X3 DSC多样品池,在测量有价值的药物样品的同时进行仪器校准的内部验证也是可行的。新拓三维新拓三维,致力于先进三维光学测量技术研究、系列测量设备应用研发及技术方案提供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均为原西安交通大学三维光学测量研究团队成员,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超80%。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三维外形轮廓检测测量、三维应变变形测量、三维动态和运动轨迹测量、科研分析仪器等。更多仪器展商掠影如下:耐驰梅特勒-托利多岛津美国物理声学林赛斯万测编辑评议:复合材料,作为新材料的一种,被列入国家首要发展战略之中,自身的多功能性使其在高精尖领域实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复合材料行业的迅猛发展,国产复合材料性能不断提升,原料和产品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然而,去年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冠疫情,给全球各个产业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冲击,复合材料行业同样未能辛免。从本届国际先进复合材料制品、原材料、工装及工程应用展览会现场的火爆程度来看,我国的复合材料行业已经率先走出疫情阴霾、全面复苏,复材原材料及产品产销两头旺。SAMPE中国2021年会复合材料展,一如往届,不仅发挥了行业引领和带动作用,为先进复合材料行业搭建了一个产、学、研、用合作交流的平台,也推进了我国先进复合材料服务于更轻、更强、更节能、更环保的绿色产业创新发展。
  • 2010年亚洲材料大会注册代表已突破千人
    截止到2010年5月31日,虽然距离最后注册时间还有将近四个月,参加“2010亚洲材料大会”的注册代表已经突破1300人。他们来自于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122所大学和研究院。这充分体现了亚洲材料大会在业内的权威性和巨大的影响力。现罗列出部分单位,以感谢他们对于亚洲材料大会的支持,国外:Andong National University(韩国国安东国立大学)、Federal University of Pampas、Gunma University(日本国立大学)、Osaka University(大阪大学)、Sun Moon University(韩国鲜文大学)、Sungkyunkwan University(韩国成均馆大学)、University of Shiga Prefecture(日本滋贺县立大学)、Toyohash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Utsunomiya University(日本宇都宫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首尔大学)、Chosun Uni(韩国朝鲜大学)、Chungju National University(韩国忠州大学)等。国内单位: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湘潭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重庆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湘潭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非常欢迎能有这么多国外的大学代表参加亚洲材料大会,通过这次大会,不仅能同他们在学术上有深入的交流,同时,也增加了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友谊。   四年一届的亚洲材料大会今年在中国青岛举办,得到了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   亚洲材料大会,竭诚欢迎各相关单位积极参加。详情请咨询:021-64271916,郭小姐 13661636460。
  • 亚太材料科学院新当选院士出炉 我国大陆13人当选
    p   日前,两年一次的亚太材料科学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 -- APAM)会议在日本仙台东北大学召开。会议选举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45名。其中我国大陆有13人当选,包括(以姓氏笔画为序):毛新平(宝武研究院)、介万奇(西北工业大学)、刘日平(燕山大学)、吴峰(北京理工大学)、单智伟(西安交通大学)、周少雄(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张志东(中科院金属所)、洪友士(中科院力学所)、姚燕(中国建材院)、黄维(南京工业大学)、徐坚(中科院化学所)、褚君浩(华东师范大学)、潘复生(重庆大学)。 /p p   随着事业发展并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2017年首次增加了副院士(Associate Academician)11名。我国大陆增加的有4名(以姓氏笔画为序):王立平(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孙明月(中科院金属所)、宋影伟(中科院金属所)、周峰(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APAM现有11个会员国和地区,包括俄罗斯、韩国、日本、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蒙古、乌兹别克斯坦,现有院士(早期称Member,后改为Academician)500余人,其中中国大陆共有86人曾当选,包括(排名不分先后):陈能宽、林兰英、钱人元、徐僖、柯俊、师昌绪、肖纪美、颜鸣皋、严东生、冯新德、姚熹、蒋明华、周本廉、闻立时、胡壮麒、李恒德、王拂松、傅恒志、邹世昌、周尧和、李依依、金展鹏、周廉、朱道本、柯伟、洪茂椿、郭景坤、王震西、叶恒强、白春礼、谢思深、卢柯、包信和、成会明、刘维民、李卫、俞大鹏、谢毅、褚君浩、黄维等中国两院院士,以及40余名非中国两院院士。 /p p   过去25年来,APAM针对各国和地区关键材料的需求,促进各国和地区单边及多边交流与合作,推动创新与创业育成,促进亚太各国和地区政府支持并进行人才培训,协助提升亚太青年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上的参与层次,激励具有前瞻性的研发,进而创造材料科技的新生事业,并促成相关工商产业规模发展。 /p p    strong 我国大陆前两届当选的院士包括(以姓氏笔画为序): /strong /p p   2013年16名:刘维民(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会明(中科院金属所)、孙卓(华东师范大学)、李卫(北京钢铁研究总院)、李殿中(中科院金属所)、沈鸿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建敏(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亚非(上海交通大学)、杨德仁(浙江大学)、周延春(北京航天材料与工艺研究所)、俞大鹏(北京大学)、易小苏(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罗毅(清华大学)、高超(浙江大学)、徐骏(南京大学)、薛徳胜(兰州大学)。 /p p   2015年8名:王志光(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王俭秋(中科院金属所)、孙军(西安交通大学)、戎利建(中科院金属所)、陈立东(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谢毅(中国科技大学)、温兆银(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蒋青(吉林大学)。 /p
  • 亚太材料科学院新当选院士出炉 大陆13人当选
    p   日前,两年一次的亚太材料科学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 -- APAM)会议在日本仙台东北大学召开。会议选举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45名。其中我国大陆有13人当选,包括(以姓氏笔画为序):毛新平(宝武研究院)、介万奇(西北工业大学)、刘日平(燕山大学)、吴峰(北京理工大学)、单智伟(西安交通大学)、周少雄(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张志东(中科院金属所)、洪友士(中科院力学所)、姚燕(中国建材院)、黄维(南京工业大学)、徐坚(中科院化学所)、褚君浩(华东师范大学)、潘复生(重庆大学)。 /p p   随着事业发展并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2017年首次增加了副院士(Associate Academician)11名。我国大陆增加的有4名(以姓氏笔画为序):王立平(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孙明月(中科院金属所)、宋影伟(中科院金属所)、周峰(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APAM现有11个会员国和地区,包括俄罗斯、韩国、日本、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蒙古、乌兹别克斯坦,现有院士(早期称Member,后改为Academician)500余人,其中中国大陆共有86人曾当选,包括(排名不分先后):陈能宽、林兰英、钱人元、徐僖、柯俊、师昌绪、肖纪美、颜鸣皋、严东生、冯新德、姚熹、蒋明华、周本廉、闻立时、胡壮麒、李恒德、王拂松、傅恒志、邹世昌、周尧和、李依依、金展鹏、周廉、朱道本、柯伟、洪茂椿、郭景坤、王震西、叶恒强、白春礼、谢思深、卢柯、包信和、成会明、刘维民、李卫、俞大鹏、谢毅、褚君浩、黄维等中国两院院士,以及40余名非中国两院院士。 /p p   过去25年来,APAM针对各国和地区关键材料的需求,促进各国和地区单边及多边交流与合作,推动创新与创业育成,促进亚太各国和地区政府支持并进行人才培训,协助提升亚太青年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上的参与层次,激励具有前瞻性的研发,进而创造材料科技的新生事业,并促成相关工商产业规模发展。 /p p    strong 我国大陆前两届当选的院士包括(以姓氏笔画为序): /strong /p p   strong  2013年16名 /strong :刘维民(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会明(中科院金属所)、孙卓(华东师范大学)、李卫(北京钢铁研究总院)、李殿中(中科院金属所)、沈鸿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建敏(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亚非(上海交通大学)、杨德仁(浙江大学)、周延春(北京航天材料与工艺研究所)、俞大鹏(北京大学)、易小苏(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罗毅(清华大学)、高超(浙江大学)、徐骏(南京大学)、薛徳胜(兰州大学)。 /p p    strong 2015年8名 /strong :王志光(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王俭秋(中科院金属所)、孙军(西安交通大学)、戎利建(中科院金属所)、陈立东(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谢毅(中国科技大学)、温兆银(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蒋青(吉林大学)。 /p
  • 1.9万人齐聚鹏城!中国材料大会2022-2023在深圳开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7月8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的中国材料大会2022-2023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据悉,本届中国材料大会系首次在深圳举办,大会聚焦前沿新材料科学与技术,设置77个关键战略材料及相关领域分会场,三天会期预计超1.9万名全国新材料行业产学研企代表将齐聚鹏城,出席大会。大会开幕式现场上午开幕式暨大会报告环节,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李元元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高瑞平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我国材料领域的一流院士、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约5000人齐聚一堂,其中包括50余位两院院士、1500余位国家杰出人才。大会特邀6位世界顶尖新材料领域专家作报告,分享新材料尖端科技和最新研究成果。开幕式暨大会报告通过网络平台向全国相关领域专业观众进行直播,与全国新材料行业工作者共襄盛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李元元院士致辞开幕式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魏炳波院士主持。李元元院士首先致辞,对各界与会代表致以热烈的欢迎,对中国材料科学技术研究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目前的概况进行总结介绍,展望了材料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特别指明本次大会的学术和技术目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高瑞平教授致辞高瑞平教授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年来完善部署基础研究的资助工具和平台,资助人才和成果产出的情况,她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十分重视和支持材料领域的发展,在材料科学领域布局了一批项目,支持了一批人才。开幕式后,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段文晖院士主持大会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董绍明,IREC, Catalonia Institute for Energy Research, Joan Ramon MORANTE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欧洲科学院院士、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Henry H. Radamson教授,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郑家科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吕昭平教授等作学术报告,分享新材料领域前沿科技成果和核心技术。董绍明院士作学术报告报告题目: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董绍明院士在报告中,结合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发展脉络,介绍了材料基体、界面的组成和结构设计、制备方法以及材料性能;结合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陶瓷基复合材料领域的特色研究工作和应用情况。此外,该研究根据国际发展动态和国家发展需求,指出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拓展技术的发展方向。Joan Ramon MORANTE教授作学术报告报告题目:Rational catalysts design in a renewable driven circular economy for an effective energy transition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和资源枯竭的巨大挑战,选择替代传统能源生产方式才能启动循环经济,确保地球的可持续性。能源转型需求下,催化剂的合理开发成为关键。需要高效、合适的催化剂材料来高效地产生能量,以高往返效率储存能量,或引起反应,以获得新的能源载体或增值化工产品。Joan Ramon MORANTE教授以CO2还原、NO3还原、CO2加氢等为案例,详细分享了在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循环经济中设计合理催化剂的相关研究。唐本忠院士作学术报告报告题目:新概念聚集体材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对材料设计的复杂化以及精准化的需求,以还原论作为导向的分子材料的研究哲学在新材料研究领域中所面临的局限也逐渐显现出来。从聚集体的角度材料的性质和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其背后的规律进行揭示,发展聚集体材料的研究范式,有助于在新材料研究领域实现源头上方法论的创新,直接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创新速度。唐本忠院士报告从研究哲学、材料和应用方面详细介绍了聚集体材料的内涵与外延。Henry H. Radamson教授作学术报告报告题目:Recent Developments in Si Photonic硅基光子学中新器件的传统方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具有直接带隙特性的GeSnSi等新材料进入我们的研究范围。硅光子学最大的困难是缺乏可靠的光源来满足光子集成电路(PIC)单片解决方案的需求。另一方面,纳米电子行业正接近摩尔定律的终点,大家需要发现新的创新方法来进一步促进通道区域的载流子传输。Henry H. Radamson教授分享了3D晶体管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从材料合成到新型探测器、激光器和晶体管设计等环节,同时也讨论了工艺挑战和困难,并提出了未来的技术路线图。郑家科教授作学术报告报告题目:“光智造”时代下材料加工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激光装备产业正突破激光材料、激光器件、智能控制等核心瓶颈技术,成为高端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郑家科教授从“新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激光,赋能智能制造”两方面分享了激光装备产业化需求与进展。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深化,尤其是下游新兴驱动力强劲,为激光加工技术在新材料、新工艺、新应用领域,开拓更多应用场景,伴随激光智造与材料加工的有机结合、协同创新,“光智造”正为材料加工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能。吕昭平教授作学术报告报告题目:鱼和熊掌可否兼得?——金属材料微组织调控和性能一体化材料多种性能往往互相制约、呈现出典型的倒置关系,如何破解强度-塑性、韧性以及其他耐损伤性能之间的矛盾, 实现鱼”与“熊掌”兼得,是金属材料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吕昭平教授在报告中从金属材料性能一体化、极限化所面临的科学难题出发,探讨如何通过金属材料的微结构调控实现多机制协同作用,重点阐述了基于新的微结构调控思路和技术,同时提升金属材料多项性能的案例,探索了先进金属材料服役极端环境的性能一体化、极限化的新原理和新方法。上午议程期间还举行了“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对材料科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团队给予肯定和表彰,并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二级分会授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材料大会”创建于1992年,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发起并主办,是推动我国新材料发展的前沿学术交流大会,是中国新材料界学术水平最高、涉及领域最广、前沿动态最新的超万人学术大会,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推动新材料前沿重大突破的国家级高水平品牌大会,目前已举办21届。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深圳等特大城市的光荣使命,深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2018年以来,每年迭代出台营商环境系列改革政策,累计推出了近千项便民惠企的改革措施,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于今年3月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23》报告显示,深圳在技术与创新、营商环境维度上排名第一。本届中国材料大会在深圳落地举办,是深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的重要一步,也是推动以新材料为代表的“20+8”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的关键举措。据悉,本届大会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为支持单位,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宝安区人民政府协办,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承办。大会共设立77个分会论坛,涵盖能源材料、环境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材料设计制备与评价等5大类主题,同期举办国际新材料科研仪器与设备展览会、全国新材料人才招聘会、专题推介交流等行业活动,着力打造“会议-展览-人才招聘”集中一体化新材料领域顶级会展服务平台,三天会期预计超1.9万名全国新材料行业产学研企代表参会。本届中国材料大会系首次在深圳举办,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设置了丰富多彩的高水平专题论坛活动,包括2023年广东省新材料创新发展论坛及3场大湾区特色新材料论坛。此外,同期举办领湾空中草地音乐会,为全国新材料工作者营造“科技、音乐、生活”三大核心元素相互融合的交流场景。
  •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成立 张兴栋任理事长
    2012年4月6日上午,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召开。这个新的一级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生物材料学科和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旨在通过各种学术活动,为在不同学科和领域工作的生物材料科技、教育、企业和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个多学科交叉对话和交流的平台,促进我国生物材料科学、教育、临床应用和产业的发展,促进国际生物材料科学和技术的交流和合作。   学会的英文名称为Chinese Society for Biomaterials,缩写为CSBM。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生物材料专家选举产生了106名第一届理事会理事、34名常务理事、副理事长6名、秘书长1名。四川大学张兴栋院士被推选为第一任理事会理事长,师昌绪院士为名誉理事长。会上还一致通过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丁传贤院士等21名院士专家作为学会顾问的提议。在第一届理事会上,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常江研究员当选第一届常务理事,刘宣勇研究员当选为理事。
  • 首届“新材料技术专题网络研讨会(iCAM 2017)暨仪器信息网材料周” 千人线上大会开幕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11月1日,由仪器信息网主办的首届“新材料技术专题网络研讨会(iCAM 2017)暨仪器信息网材料周”正式开幕。本届网络会议为期三天(11月1日-3日),分设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新材料在多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三个主题会场,邀请到20余位新材料研发、技术专家、厂商技术研究人员进行报告并与参会者进行在线互动沟通。截止目前为止,本次会议报名人数已突破1000人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1ea2eaff-77d2-48ba-b99f-e782577efe35.jpg" title=" 1.png" / /p p   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新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发展新材料产业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次网络会议旨在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针对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议题和高端技术,为材料技术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及技术交流平台,促进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水平的发展。 /p p    strong 首届新材料技术网络会议主题会场安排: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c17b39c6-3526-46fd-9566-ed1b7259ad10.jpg" title=" 2.png" / /p p   iCAM 2017首日(11月1日),新能源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会场顺利进行。10位新材料技术研发、应用专家及厂商技术专家分享了新能源材料在新技术与应用方面的精彩报告。以下为报告内容简要,以飨读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12, 48, 160) " strong 新能源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会场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bdb790dd-de43-40e1-a784-71fb3cba62db.jpg" title=" 3.png" / /p p   由于钾在地壳中的储量丰富、分布广、易获取,钾离子电池被视为极具潜力的新一代储能技术。但由于钾离子尺寸较大、动力学性能差等,造成较差的倍率性能。针对这一问题许运华团队设计了多种纳米结构碳负极材料,且设计的钾离子的石墨烯阳极,经测定获得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及循环能力,尤其是倍率性能得到很大提升。这对钾离子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p p    strong 现场回答在线听众部分提问问题如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81061dfc-e975-43d0-9646-48a6266d3bf7.jpg" title=" 0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fdba9546-e573-4964-8bc2-acddf9d73b2f.jpg" title=" 05.png" / /p p   目前,我国能源形势严峻的根本原因在于能源效率地下,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美国的28.6%。热电材料是一类通过材料内部载流子运动来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绿色环保型功能材料,其主要特点是对环境无污染和能源利用多样性,有望为缓解人类所面临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有益的途径。热电材料性能由热电优值评价,其定义为ZT = (S2σ/κ)T,优值越大,材料热电性能越好。吴立明在报告首先从塞贝克效应、帕尔贴效应、汤姆孙效应三个景点现象讲解了热电材料的基本原理。接着介绍了常用热电材料及性能提升的两个策略,最后对热电材料近年来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系统介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05f6e07e-6732-42d9-ac49-86de7496c8f8.jpg" title=" 06.png" / /p p   锂电池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其产业链从上游原材料,中游电池材料到下游动力电池生产厂家都需要采用合适的检测手段进行元素组成分析和杂志的控制,这些因素决定了产品的性能、品质和价格。而碳酸锂在整个锂电池上游原料中是至关重要的。冯文坤首先以511ICP-OES垂直矩管+CCI冷锥尾焰去除技术为例,介绍了碳酸锂中杂质元素的分析过程及详细前处理解决方案。接着讲到在锂电池行业中,普遍认为钠离子会占据锂离子的位置,钠离子的存在降低材料的克容量,因此不管是三元前驱体还是电池级碳酸锂,电解液等都要严格控制钠含量。因此,在整个锂电产业链中,材料中钠含量是一个关键指标。 /p p    strong 部分在线网友提问问题如下: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7b016394-c76e-4917-84a7-c160e75fb103.jpg" title=" 0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d4635a64-4e4e-4621-b87f-6174057ba0d5.jpg" title=" 08.png" / /p p   杨凯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锂电池电极的加工工艺,表明电池浆料对电池电池性能有重要影响。接着结合马尔文在电池浆料特性表征方面的整体解决方案,介绍了相关的表征技术,包括表征颗粒大小及分布的激光衍射测量技术、表征颗粒大小和形态的自动成像技术、表征流变特性的旋转流变测量技术等。最后讲解了颗粒与流变测量技术在电池领域的应用,包括电池酱料配方、制备,及电极涂布工艺等。 /p p    strong 部分现场互动问题: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5e0e1f33-8615-47a3-9926-e37aaeb14259.jpg" title=" 0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76ddb1c4-87d5-429c-9890-b0d4df98740f.jpg" title=" 010.png" / /p p   陈建首先分享了自己20多年的科研历程的心得,强调了坚持与努力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了其团队近来研究工作进展,首先利用扫探针显微技术、拉曼光谱技术和光电子能谱技术等各种表面分析测试技术的新方法,实现了对半导体材料表面、器件界面的结构与光电性质进行原位、实时的测量,为界面调控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其次发展了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的纳米局域热点温度检测方法,研究光电催化反应机理的原位光谱学分析方法 最后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与氩离子刻蚀联合技术明确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形成界面偶极子的机理和微观过程,揭示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钙钛矿薄膜形成的内在机制。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部分在线网友互动问题: /strong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a6397de8-62b9-47be-935e-2aefbcb2696d.jpg" title=" 0.jpg" /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f4ce29e8-c1ad-419d-9629-d69ffa3da22a.jpg" title=" 011.png" / /p p   基于二维石墨烯平台,陈成猛团队研究并理解了炭材料的表面化学与宏观组装等共性问题,并建立其余应用的构建关系,为石墨烯的批量制备与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面向超级电容的应用需求,开发石墨烯和电容炭规模化可控生产技术,形成期间组装与应用示范。实现关键点击材料的自主化,从源头促进了性能提升和行业的进步。 /p p    strong 部分在线网友互动问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7f46ee29-4ae3-491c-9e42-03653a8c92a5.jpg" title=" 012.jpg"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7f4851ba-be1f-4c81-a7c1-2d05da68d798.jpg" title=" 013.png" / /p p   拉曼光谱检测技术具有高性能、易于使用、分析快捷、高灵敏度、升级扩展简单、设备维护成本低等特点。王志芳首先介绍了拉曼光谱在分析过程中可以给出的信息,如鉴定、区分、对比、原位监测化学反应过程等。接着结合雷尼绍拉曼光谱技术,介绍了该技术在石墨烯研究中的应用优势,表征案例包括石墨烯层数测定、缺陷测定、边缘结构测定、电学性能等。最后,介绍了雷尼绍的拉曼新技术——Livetrack实时聚焦追踪技术,该技术具有能给出成像区域Z方向表面轮廓、动态体系能保持聚焦状态、适用于形貌复杂样品成像等。 /p p    strong 部分在线网友提问: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c9cf5be3-3a46-46c4-9d84-8460c6f2f260.jpg" title=" 01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8809fed6-561c-44e5-aee6-fd547f5e50cf.jpg" title=" 015.png" / /p p   目前商业化的超级电容器主要是基于活性炭材料的双电层电容器,仍然存在比能量密度低、成本偏高等问题。而基于金属氧化物赝电容的水系超级电容器具有成本低廉、理论比电容高等优势。夏晖在报告中介绍了如何利用非对称结构设计,以氧化铁材料为负极,氧化锰材料为正极,构建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2.6V水系超级电容器。 /p p    strong 部分网友在线提问: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437805fd-0c37-422c-9e5d-33569a57dc07.jpg" title=" 01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b8c3112c-09fe-4761-a5f0-2c5c6f6f1515.jpg" title=" 017.png" / /p p   XPS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887年Hertz发现光电效应,之后,1970年,VG公司的首台商业化XPS仪器面世。王珍介绍到,赛默飞的XPS具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产品就是在最初的VG公司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约1994年赛默飞收购VG公司)。2009年至今,其新增用户平均占有率达到76%。接着,王珍介绍了XPS在锂电负极材料石墨/石墨烯方面的技术及应用,包括识别不同碳材料、石墨烯面内分布研究、鉴别石墨烯层数等。尤其在石墨烯化学态及分布研究方面,XPS拥有其独到的优势。 /p p    strong 网友部分提问: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a8b72e3a-6b73-420d-ac18-9d17cb6923b5.jpg" title=" 01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e87c8c5b-03ae-4d60-8ad1-b8da030f5ded.jpg" title=" 019.png" / /p p   过渡金属氮化物(TMNs,如TiN、VN、MoN、Mo2N、NbN、Nb4N5等) 是一类具有开发潜力的优异电化学储能材料,兼具高导电性、高密度和高比电容的特征,有望成为高体积容量和能量密度的储能电极材料,应用于高比能超级电容器和储能电池。霍开富团队利用过渡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构筑高比能、高功率的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锂-硫电池和高性能电催化剂(HER,OER)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p p & nbsp & nbsp strong & nbsp 网友部分提问: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624ac104-0453-4749-8a03-19bd1c123340.jpg" title=" 15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 /strong br/ /p p   明天(11月2日)将继续进行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分会场报告, strong 请继续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报名参加 /strong /span iCAM 2017或了解更多专家在线解答请点击iCAM 2017直播网站: /p p    a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112, 48, 160) "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AM2017/" span style=" color: rgb(112, 48, 160) " strong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AM2017/ /strong /span /a /p
  • 163人!2020年度重点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业评审组专家名单公布
    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期公布了2020年度重点项目(含重点国际合作)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业评审组名单共163人,公示期为2020年8月28日至2020年9月4日。 /p p   2020年度重点项目(含重点国际合作)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业评审组名单(汇总)(按姓氏笔画排序)如下: /p p   丁华锋,王卫军,王天友,王 平,王齐华,王来贵,王时龙,王雨春, /p p   王春儒,王昭东,王笃金,王晓力,王海斗,王 悦,王 展,王 强, /p p   王福军,王慧远,尤世界,车仁超,毛新平,邓少芝,卢宏玮,史海滨, /p p   史聪灵,冉启华,付 峰,付 强,冯其波,冯 雅,朱孝勇,朱宏平, /p p   朱铁军,乔利杰,任忠鸣,刘天西,刘日平,刘 扬,刘志刚,刘 更, /p p   刘青泉,刘林华,刘相法,刘宣勇,刘 斌,刘福顺,刘德富,刘 攀 , /p p   江 莞,宇 波,许并社,阮新波,孙柏涛,孙德智,孙 澄,李小森, /p p   李红霞,李志富,李治平,李树刚,李 奎,李继清,李帼昌,李 越, /p p   李 强,杨全红,杨春和,杨 策,杨 斌,轩福贞,吴宇平,吴 峰, /p p   别朝红,何 强,余 彦,狄增峰,沈国震,沈宝龙,宋云涛,宋晓艳, /p p   张凤阁,张廷安,张怀金,张国庆,张欣欣,张 波,张学洪,张建华, /p p   张显库,张浩力,张福成,陈小龙,陈义旺,陈 正,陈华伟,陈江华, /p p   陈学思,陈树君,陈湘生,陈湘明,陈 强,陈 颖,武晓雷,范同祥, /p p   范 玮,范凌云,林 京,林嘉平,罗胜联,金立军,金红光,周 伟, /p p   周延春,周怀春,周建庭,周德胜,郑玉峰,郑 宏,单忠德,宛新华, /p p   孟庆林,赵栋梁,胡文兵,胡 征,胡章贵,茹红强,柳忠元,钟兢军, /p p   段 炼,姜 澜,洪 军,姚仰平,袁小明,袁巨龙,袁银男,夏海山, /p p   钱林茂,徐西鹏,徐 伟,徐华成,徐盛明,殷 涛,高 琛,郭 林, /p p   郭宝春,黄守道,黄 琦,黄 辉,盛国平,梁淑华,董旭柱,韩 旭, /p p   韩晓东,谢里阳,靳 健,訾 斌,路庆华,蔡开勇,廖 强,潘安练, /p p   潘鹏志,戴兰宏,戴 庆 /p p br/ /p
  • 明天开播!千人大会之“电池材料与颗粒分析表征”专场精彩预告
    电池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构成材料的选择与制备工艺,以及材料微观结构的精细控制。颗粒分析表征作为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能够揭示材料在纳米至微米尺度的结构特征、化学成分、相变过程及界面效应等关键信息,为电池材料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交流,推动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仪器信息网联合中国颗粒学会将于2024年7月23-24日举办第五届“颗粒研究应用与检测分析”网络会议,特设“电池材料与颗粒分析表征”专场。点击图片直达报名页面 会议特邀中国颗粒学会秘书长王体壮致辞,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孙振华、北汽新能源高级经理宋冉冉、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吴喜明、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左安昊、中科大理化科学实验中心工程师周宏敏分享电池材料结构调控与电化学性能研究、关键指标及表征方法、单颗粒动力学测试方法与材料数据库等。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孙振华《聚合物基储能材料的结构调控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点击报名)孙振华研究员研究工作主要围绕着锂硫电池和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体系,开展关键电极材料、电解质和器件性能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Chem. Soc. Rev.、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被引用12000余次,H-index为53,申请发明专利22项,获授权专利9项。曾获得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和辽宁省“兴辽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目前担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天津大学学报》编委,SusMat、eScience和中国化学快报的青年编委。聚合物材料在电化学储能材料和器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聚合物材料的结构决定着锂离子在聚合物中的反应和输运行为,从而影响储能器件的性能。针对聚合物材料在锂硫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该报告系统总结了有机硫聚合物在锂硫电池中的不同功能。在此基础上,报告为聚合物在电化学储能中应用和提高锂硫电池、聚合物固态电池的性能提供了新思路。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 宋冉冉《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关键指标及表征方法》(点击报名)宋冉冉博士2014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2016年入职北汽新能源。10年锂电池材料研发经验,对电芯材料合成制备、表征、电化学原理、材料前瞻技术等有较深入的研究。牵头电芯技术项目开发、负责电芯原材料选型及体系开发工作。本报告针对影响动力电池性能的各项核心原材料关键指标,讲述了指标特征、相关作用机理、表征方法和测试原理等,并对原材料失效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吴喜明 《电池材料形貌、表界面表征方法及应用案例》(点击报名)吴喜明高工硕士毕业于深圳大学材料学专业,具有多年材料显微分析,表面分析、理化测试工作经验,目前在天目湖先进储能研究院从事电镜及表面分析仪器的测试工作,专注于先进分析仪器表征电池材料微观形貌、表面成分,为电池材料、电芯企业提供检测服务。电池材料的形貌、表界面性质对电池性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常规的测试分析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报告列举了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俄歇电子能谱(AE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等先进表征分析仪器在电池材料分析方面的独特作用,依赖类似高水平的测试技术可以对电池材料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理解。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左安昊《电池材料单颗粒动力学测试方法与材料数据库》(点击报名)左安昊博士担任北京易析普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O,主要从事电池材料单颗粒测试方法相关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在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Journal of Power Sources、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储能科学与技术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课题。曾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清华大学“一二九”辅导员等荣誉以及世界电动车大会优秀论文奖、首届未来颗粒前沿论坛优秀报告奖等奖项。电池材料研发需要快速、精准的性能评价手段,电池模型搭建需要精确的动力学参数输入。目前,业内主要以电极/单体为测试对象,根据电池性能反推材料性能/参数。然而,电池内部含有多种材料、多种物相,传统动力学测试方法仅能得到不同材料各自动力学过程的混合结果,难以确定单因素对材料/电池性能的影响,也不能反映单一材料性能。本报告将介绍一种以材料单颗粒为实验对象的热/动力学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并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对固态电解质、钠离子电池材料等也具有一定通用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实验中心工程师 周宏敏《扫描电镜在新能源电池和钙钛矿材料表征中的应用》(点击报名)周宏敏工程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实验中心从事扫描电镜应用服务及相关技术开发。主持中科院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2项,参与863仪器研究项目1项,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专利3项,发表仪器技术及管理文章10余篇。针对新能源电池研究材料如Li,Na,K以及卤素、硫化物的全固态电解质等化学性质活泼的材料,不能接触空气的特点,周宏敏研制了基于气氛保护的传输盒,在扫描电镜仓内真空环境下打开,实现了测试材料从实验室手套箱全程不接触空气进入扫描电镜进行分析表征,支撑了多项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 Chem. Int. Ed.,Energy Storage Materials,J. Am. Chem. Soc.等高水平杂志。本报告针对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在电子辐射条件下不稳定的难点,将进行OIHP薄膜样品的扫描电镜成像条件探讨研究,采用低加速电压的策略,既保持OIHP表面细节的分辨率又减小辐射损伤,并采用扫描旋转的成像方式较好地解决截面成像易畸形的难点。以上仅是部分报告嘉宾的分享预告,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会议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articuology2024/
  • 利用仪器化划入表征材料的断裂韧度
    仪器化划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测试各种材料(包括硬的合金、陶瓷、金属、岩石[1]和软的高分子聚合物、碱硅酸盐凝胶[2]等)的断裂韧度(跨越两个数量级)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尤其是评估微米级材料或多尺度复合材料(比如碎屑-橡胶混凝土[3]、再生混凝土[4]、水泥[5]、页岩[1, 6, 7],骨头[8]、功能梯度和复合涂层[9])的断裂性能,其诸多优势包括:结果与传统方法(比如单边缺口试样的三点弯曲、紧凑拉伸)测量值一致;重复性好;材料体积小;设备操作、数据分析简单;近乎无损检测(微米级划入测试划入深度一般在十几微米);尤其是试样制备简单,不需要预制缺口或裂纹;测试成本和周期都大大减小[10]。仪器化划入过程的实物图和示意图见图 1[11]。在仪器化划入过程中,利用侧向力和压入深度可以计算出材料的断裂韧度。仪器化划入表征断裂韧度主要有两种理论:一种是线弹性断裂力学(linear elastic fracture mechanics or LEFM);另一种是能量尺寸效应理论(microscopic energetic size effect laws or ESEL)。理论都是假设在压头前端存在沿水平扩展的裂纹,见图 2[12]。这种裂纹模式在直刚刀压头划入石蜡的实验中体现得最好,见图 3[13]。对于直压头:三维裂纹的横截面是长方形。能量释放率可以由J-积分计算,再结合断裂准则,即可以建立利用侧向力和压入深度计算断裂韧度的关系式。图 1 仪器化划入测试实物图及示意图:(a)直钢刀压头划入石蜡;(b)倾斜直钢刀压头划入测试示意图;(c)Rockwell C压头划入薄膜材料;(d)轴对称压头划入示意图(压入深度d,压头尖端圆角半径R,侧向力FT,划痕方向x)图 2 利用轴对称压头划入过程的侧视图(左图)和正视图(右图)。x 是划痕方向,FT 是水平侧向力,FV 是竖直正压力,d 是压入深度,n 是压头与材料接触界面朝材料外侧的单位法向,A 是承载侧向力的面积投影,p 是压头与材料接触界面的周长图 3 石蜡在直钢刀压头仪器化划入过程中压头前端水平扩展的裂纹:(a)实验结果;(b)理想的裂纹形状示意图(具有长方形横截面的三维裂纹,需要裂纹长度l、刀具宽度w、压入深度d 三个尺寸表征)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分析方法,断裂韧度Kc 可以通过拟合仪器化划入的实验数据获得[10, 14-19]:其中Λ=A/(2P)是名义长度,p 和A 分别是周长和水平投影面积(见图 2),都是压入深度d 的函数[12]。利用线弹性断裂力学可以直接计算出断裂韧度Kc已知压头几何形状可以得到p(d)和A(d),f=2p(d)A(d) 即压头形状函数:对于圆锥压头,f 与d3 成正比;对于圆球压头,f 与d2 成正比。图 4是利用Rockwell C压头划入钢材的结果[20]。示意图见图 4(a)。在划入过程中,施加线性增大的正压力FV,如图 4(b),同时记录侧向力FT 和压入深度d。数据与划痕残余形貌一一对应,形貌见图 4(c),并且可以利用声发射分析断裂过程,如图 4(d)。图 4 利用圆锥压头分析钢材料的断裂韧度:(a)圆锥压头仪器化划入过程示意图(划痕方向沿X 轴,FV 和FT 分别是正压力和侧向力);(b)划入过程中在施加线性加载的正压力的同时记录侧向力;(c)划痕残余形貌;(d)侧向力和压入深度的关系(左轴)和声发射(右轴)当圆锥部分起主导作用时,FT/d3/2趋近于一条水平线,这说明划入过程由断裂机制控制,声发射信号也直接验证了断裂的发生。可见,利用划入方法测试材料的断裂韧度需要适合的加载条件,只有当载荷足够大,断裂机制占主导时才能应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公式计算断裂韧度,但是过大的载荷会产生很多扩展方向不同的裂纹,使得只有一条裂纹扩展的假设不成立。声发射信号是确定断裂发生的有效手段,可以用于区分断裂的程度(剧烈的断裂会使得声发射信号饱和),寻找适合的加载力范围。FT/d3/2一直在波动,这种锯齿状数据是切削的典型特征,与传统测试(比如紧凑拉伸中只有一个裂纹产生)明显不同,划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裂纹,所以有必要对平稳段的数据取平均[21]。仪器化划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各种材料的断裂韧度表征[22, 23],比如:高分子材料(聚碳酸酯PC[18]、改性石墨烯添加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24])、玻璃(熔融石英硅[25]、K9玻璃[26])、金属(紫铜[27, 28])、半导体材料(单晶硅和碳化硅[29])等。表 1比较了部分材料的仪器化划入测试结果与传统方法测试结果,划入法测试与传统方法测试结果大体一致,差异很有可能是由于材料的各向异性和不均匀造成的,因为划入法表征的是表面微观区域的力学性能,传统方法测试的是宏观力学性能。所以划入法可以表征材料断裂韧度的分布,适合于异质复合材料各组织以及界面的力学性能表征,研究不同尺度结构的断裂性能,这些都是先进材料及微纳米器件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测试表征技术,尤其在表面微观力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表 1 利用仪器化划入方法表征各种材料的断裂韧度(MPa• m1/2)压头(形状尺寸)及方法材料(牌号):划入法测的断裂韧度(传统方法测试值)单位(国家)[参考文献]Rockwell C压头(2θ=120°,R=200 μm),线弹性断裂力学铝合金(AA 2024):34.4±3 (32~37)热塑性聚合物(Delrin Grade 150):2.5±0.2 (2.9±0.5)麻省理工学院(美国)[20] Rockwell C 压头(2θ=120°,R=200 μm),线弹性断裂力学钠钙玻璃:0.71±0.03 (0.70)耐热高硼硅玻璃:0.68±0.02 (0.63)热塑性聚合物(Delrin 150E) :2.75±0.05 (2.8)热塑聚碳酸酯:2.76±0.02 (2.69)铝合金(2024-T4/T351) :28.8±1.3 (26~37)AISI-1045:62.2±2.6 (50)AISI-1144:62.2±2.6 (57~67)Titanium 6Al-4V:77.0±3.4 (75)麻省理工学院(美国)[22]直钢刀压头,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和能量尺寸效应方法(ESEL)石蜡:0.14 (0.15)水泥:0.66~0.67 (0.62-0.66)侏罗纪石灰岩:0.56 (ESEL), 0.34 (LEFM)A-51w:0.82 (ESEL), 0.81 (LEFM)B-4w:0.74 (ESEL), 0.72 (LEFM)B-12w:0.78 (ESEL), 0.78 (LEFM)麻省理工学院(美国)西北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美国)[21]直钢刀压头、Rockwell C线弹性断裂力学水泥(直钢刀压头):0.66±0.05 (0.67)钢材(Rockwell C压头):40±0.2 (50)麻省理工学院(美国)[11]直钢刀压头能量尺寸效应方法水泥:0.66(0.65~0.67)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美国)[23]Rockwell C压头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和能量尺寸效应方法(ESEL)塑料(Delrin):3.26 (LEFM),2.85 (ESEL)聚碳酸酯(Lexan):2.87 (LEFM),2.38 (ESEL)熔融石英硅:0.96 (LEFM),0.96 (ESEL)传统测试结果:塑料(2.8)、聚碳酸酯(2.2)、熔融石英硅(0.8)科罗拉多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28]Rockwell C压头能量尺寸效应方法聚缩醛 :3.16 (2.8)石蜡:0.14 (0.14)聚碳酸酯(Lexan 934):2.8 (2.69)铝:32.53 (32)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美国)[40]圆球压头线弹性断裂力学熔融石英硅:0.7 (0.68~0.75)K9玻璃:0.85 (0.82)福州大学(中国)[45,46]Rockwell C压头线弹性断裂力学聚碳酸酯:2.3 (2.2)福州大学(中国)[43]作者简介刘明,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州大学旗山学者海外人才、福建省高层次境外引进C类人才,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金属材料微试样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工作组(SAC/TC183/SC4/WG1)委员、ISO 14577系列国际标准制修订国内工作组成员。1985年出生于哈尔滨市,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硕士,肯塔基大学(美国)博士,法国巴黎高科矿业工程师学校材料研究所博士后、华盛顿州立大学(美国)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微观力学及仪器化压入划入测试方法。作者邮箱:mingliu@fzu.edu.cn 参考文献[1] A.-T. Akono, P. Kabir, Microscopic fra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gas shale via scratch testing, Mechanics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78 (2016) 86-92.[2] C.V. Johnson, J. Chen, N.P. Hasparyk, P.J.M. Monteiro, A.T. Akono, Fracture properties of the alkali silicate gel using microscopic scratch testing,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79 (2017) 71-75.[3] A.-T. Akono, J. Chen, S. Kaewunruen, Friction and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ed crumb-rubber concrete at microscopic lengthscal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175 (2018) 735-745.[4] A.-T. Akono, J. Chen, M. Zhan, S.P. Shah, Basic creep and fracture response of fine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66 (2021) 121107.[5] J. Liu, Q. Zeng, S. Xu, The state-of-art in characterizing the micro/nan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via scratch test,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54 (2020) 119255.[6] M.H. Hubler, F.-J. Ulm, Size-Effect Law for Scratch Tests of Axisymmetric Shape, Journal of EngineeringMechanics, 142 (2016).[7] A.-T. Akono, Energetic Size Effect Law at the Microscopic Scale: Application to Progressive-Load Scratch Testing, Journal of Nanomechanics and Micromechanics, 6 (2016) 04016001.[8] A. Kataruka, K. Mendu, O. Okeoghene, J. Puthuvelil, A.-T. Akono, Microscopic assessment of bone toughness using scratch tests, Bone Reports, 6 (2017) 17-25.[9] H. Farnoush, J. Aghazadeh Mohandesi, H. Cimenoglu, Micro-scratch and corrosion behavior of functionally graded HA-TiO2 nanostructured composite coatings fabricated by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J Mech Behav Biomed Mater, 46 (2015) 31-40.[10] A.T. Akono, N.X. Randall, F.J. Ulm,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the fracture toughness via microscratch tests: Application to polymers, ceramics, and metals, J. Mater. Res., 27 (2012) 485-493.[11] A.-T. Akono, F.-J. Ulm, An improved technique for characterizing the fracture toughness via scratch test experiments, Wear, 313 (2014) 117-124.[12] A.T. Akono, F.J. Ulm, Fracture scaling relations for scratch tests of axisymmetric shape, J. Mech. Phys. Solids, 60 (2012) 379-390.[13] A.-T. Akono, F.-J. Ulm, Z.P. Bažant, Discussion: Strength-to-fracture scaling in scratching, Eng. Fract. Mech., 119 (2014) 21-28.[14] G.I. Barenblatt,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equilibrium cracks in brittle fracture, in: H.L. Dryden, T. von Kármán, G. Kuerti, F.H. van den Dungen, L. Howarth (Eds.) Advances in Applied Mechanics, Elsevier, 1962, pp. 55-129.[15] H.M. Hubler, F.-J. Ulm, Size-effect law for scratch tests of axisymmetric shape, J. Eng. Mech., 142 (2016) 04016094.[16] A.-T. Akono, Energetic size effect law at the microscopic scale: Application to progressive-load scratch testing, J. Nanomech. Micromech., 6 (2016) 04016001.[17] D. Zhang, Y. Sun, C. Gao, M. Liu, Measurement of fracture toughness of copper via constant-load microscratch with a spherical indenter, Wear, 444–445 (2019) 203158.[18] M. Liu, S. Yang, C. Gao, Scratch behavior of polycarbonate by Rockwell C diamond indenter under progressive loading, Polymer Testing, 90 (2020) 106643.[19] M. Liu, Microscratch of copper by a Rockwell C diamond indenter under a constant load, Nanotechnol. Precis. Eng., 4 (2021) 033003.[20] A.T. Akono, P.M. Reis, F.J. Ulm, Scratching as a Fracture Process: From Butter to Steel, Phys. Rev. Lett., 106 (2011) 204302.[21] A.-T. Akono, G.A. Bouché, Rebuttal: Shallow and deep scratch tests as powerful alternatives to assess the fracture properties of quasi-brittle materials, Eng. Fract. Mech., 158 (2016) 23-38.[22] 刘明, 李烁, 高诚辉, 利用圆锥压头微米划痕测试材料断裂韧性, 摩擦学学报, 39 (2019) 556-564.[23] 刘明, 李烁, 高诚辉, 利用微米划痕研究TiN涂层的失效机理, 计量学报, 41 (2020) 696-703.[24] S. Li, J. Zhang, M. Liu, R. Wang, L. Wu, Influence of polyethyleneimine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on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epoxy composite, Polymer Bulletin, (2020).[25] M. Liu, Q. Zheng, C. Gao, Sliding of a diamond sphere on fused silica under ramping load, Materials Today Communications, 25 (2020) 101684.[26] M. Liu, J. Wu, C. Gao, Sliding of a diamond sphere on K9 glass under progressive load,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526 (2019) 119711.[27] D. Zhang, Y. Sun, C. Gao, M. Liu, Measurement of fracture toughness of copper via constant-load microscratch with a spherical indenter,Wear, 444-445 (2020) 203158.[28] C. Gao, M. Liu, Effects of normal load on th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by microscratch test of copper with a spherical indenter, Tribology Letters, 67 (2019) 8.[29] 刘明, 侯冬杨, 高诚辉, 利用维氏和玻氏压头表征半导体材料断裂韧性, 力学学报, 53 (2021) 413-423.
  • 利用维氏硬度压痕裂纹表征材料的断裂韧度
    可以利用维氏硬度压痕裂纹计算材料的断裂韧度,尤其适合表征硬脆材料的断裂性能。学者提出了很多半经验半定量的关系式。裂纹主要有巴氏(Palmqvist或径向)和中位(Median)裂纹两种形式,有些公式适用于特定的裂纹形式,有些公式对两种(Both)裂纹形式都适用。微米硬度实验设备简单,测试方便,分析直接,不仅在工程实践中有广泛应用,也是评估材料断裂韧度的有效工具。断裂韧度作为衡量材料抵抗裂纹扩展能力的力学性能指标通常用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ⅠC表示,单位为MPam0.5。字母K为应力场强度因子,反映的是裂纹尖端区域应力场强弱;字母C指的是裂纹扩展的临界情况;下标罗马数字Ⅰ是指裂纹扩展形式为张开型,脆性材料的裂纹扩展类型为Ⅰ型。测量材料KⅠC的方法主要有:山形切口梁法(C. N. B)、单边预裂梁法(S. E. P. B)、表面弯曲裂纹法(S. C. F)、单边切口梁法(S. E. N. B)、单边V形切口梁法(S. E. V. N. B)、短V形切口杆法(S. R)、双扭法(D. T)、双悬臂梁法(D. C. B)、微米划痕法、纳米压痕法和维氏压痕法等。S. R、D. C. B和S. E. P. B法的测试试样难生产、成本高,难以广泛使用;S. E. N. B、S. E. V. N. B和C. N. B法加工试样缺口较困难;D. T法试件的几何尺寸会对测量值产生影响;S. C. F法必须要去除足够深度的表面层来消除残余应力场,才能保证KⅠC不被高估;微米划痕法需要考虑压头的磨损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而压痕法具有制备试样简单、测试效率高、以及综合成本低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表征陶瓷材料、硬质合金和玻璃材料的断裂韧度。虽然基于Griffith-Irwin平衡断裂力学的压痕法可以反映材料断裂的特征,有效表征材料的断裂韧度,但是使用压痕法确定KⅠC仍然存在不足,依然有争论,比如:诸多半经验半定量的公式在实际应用中受到裂纹模式(径向,中位,横向等)多样复杂的影响,计算的KⅠC结果不可靠;不适用于低泊松比的材料。如何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压头选择适合的公式和载荷,是当前利用压痕裂纹法表征材料断裂韧度亟需解决的问题。各种依据维氏硬度压痕裂纹长度计算断裂韧度的表达式列于表1,对于不同的裂纹模式有不同的表达式。裂纹主要有两种类型,见图1:一种是基于半椭圆型的中位裂纹(Median crack);另一种是基于半月状的巴氏裂纹(Palmqvist crack)或径向裂纹(Radial crack)。可以基于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同时适用于两种(Both)裂纹模式的表达式。典型硬脆材料的压痕裂纹见图2,需要测量压痕的接触半径a和裂纹长度c,可以计算得到l=c-a。维氏硬度HV可以由载荷F除以残余压痕面积AV得到:式中,AV考虑了压痕的倾斜表面(sin68°可以由压头形状获得),而不是压痕的投影面积;d (= 2a) 是压痕两个对角线长度的平均值;当F和d的单位分别是mN和μm时,维氏硬度的单位是GPa。值得注意的是工程上使用的维氏硬度没有单位,而且相关标准里面也没有单位,这不利于各种测试方法的比较,无法有效服务于科学研究。可见,即使维氏硬度如此基础、简单、成熟,仍然有待进一步发展。由于仪器化压入的兴起,压入硬度HIT是根据投影面积定义,并且努氏硬度HK也是根据投影面积计算,传统的维氏硬度HV可以通过投影面积转换成梅氏硬度(Meyer hardness)HMV(=2F/d2), 便于各种硬度之间的比较。表1中的维氏硬度HV也可以转换成HMV。表 1 利用维氏硬度HV计算材料的断裂韧度Kc[1]注: ϕ = 3, β2 = 0.059[15], Φ = -1.59-0.34ξ-2.02ξ2+11.23ξ3-24.97ξ4+16.32ξ5, ξ = lg(c/a). E是材料的弹性模量. Hv可以在每个载荷下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某一载荷下的Hv.图 1 维氏硬度压痕裂纹模式示意图图 2 典型硬脆材料的维氏硬度压痕裂纹[1, 15, 16]作者简介刘明,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金属材料微试样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工作组(SAC/TC183/SC4/WG1)委员,ISO 14577系列国际标准制修订国内工作组成员。1985年出生于哈尔滨市,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硕士,2012年12月获肯塔基大学(美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法国巴黎高科矿业工程师学校材料研究所博士后,华盛顿州立大学(美国)博士后。2015年4月入职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机械设计系力学教研室,获评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州大学旗山学者海外人才、福建省高层次境外引进C类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微观力学及仪器化压入划入测试方法。作者邮箱:mingliu@fzu.edu.cn QQ:290716672 微信:hasanzhong参考文献[1] M. Liu, D. Hou, Y. Wang, G. Lakshminarayana, Micr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y3+ ion-doped (Lu Y1-x)3Al5O12 (x = 0, 1/3, 1/2) single crystals by indentation and scratch tests, Ceramics International, 49 (2023) 4482-4504.[2] K. Niihara, A fracture mechanics analysis of indentation-induced Palmqvist crack in ceramics, J. Mater. Sci. Lett., 2 (1983) 221-223.[3] Z. Laiqi, H. Yongan, H. Lei, L. Jun-pin, Determination of empirical equation of fracture toughness for Mo5SiB2 alloy by indentation method, Trans. Mater. Heat Treat., 38 (2017) 178-183.[4] M. Laugier, New formula for indentation toughness in ceramics, J. Mater. Sci. Lett., 6 (1987) 355-356.[5] D. Shetty, I. Wright, P. Mincer, A. Clauer, Indentation fracture of WC-Co cermets, J. Mater. Sci., 20 (1985) 1873-1882.[6] B.R. Lawn, M. Swain, Microfracture beneath point indentations in brittle solids, J. Mater. Sci., 10 (1975) 113-122.[7] K. Tanaka, Elastic/plastic indentation hardness and indentation fracture toughness: the inclusion core model, J. Mater. Sci., 22 (1987) 1501-1508.[8] B.R. Lawn, E.R. Fuller, Equilibrium penny-like cracks in indentation fracture, J. Mater. Sci., 10 (1975) 2016-2024.[9] A.G. EVans, E.A. Charles, Fracture toughness determinations by indentation, J. Am. Ceram. Soc., 59 (1976) 371-372.[10] K. Niihara, R. Morena, D. Hasselman, Evaluation of KIc of brittle solids by the indentation method with low crack-to-indent ratios, J. Mater. Sci. Lett., 1 (1982) 13-16.[11] G. Anstis, P. Chantikul, B.R. Lawn, D. Marshall,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indentation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fracture toughness: I, direct crack measurements, J. Am. Ceram. Soc., 64 (1981) 533-538.[12] C. Terzioglu, Investigation of som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Gd added Bi-2223 superconductors, J. Alloys Compd., 509 (2011) 87-93.[13] J. Lankford, Indentation microfracture in the Palmqvist crack regime: implications for fracture toughness evaluation by the indentation method, J. Mater. Sci. Lett., 1 (1982) 493-495.[14] J.E. Blendell, The origins of internal stresses in polycrystalline Al2O3 and their effect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79, pp. 1-47.[15] M. Liu, Z. Xu, R. Fu, Micromechanical and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BaO-Sm2O3–5TiO2 ceramic with addition of Al2O3, Ceramics International, 48 (2022) 992-1005.[16] 刘明, 侯冬杨, 高诚辉, 利用维氏和玻氏压头表征半导体材料断裂韧性, 力学学报, 53 (2021) 413-423.
  • 新型超强韧石墨烯材料有望替代碳纤维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研究显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程群峰教授课题组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雷· 鲍曼团队受到天然珍珠母力学结构的启发,制备出微观结构类似于珍珠母的有序层状石墨烯结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程群峰对新华社记者说,此前将石墨烯单片机械堆叠成较厚的宏观材料耗时费力。例如制备人头发厚度的石墨烯薄膜,需要堆叠15万层单片石墨烯,且片层间界面作用较弱,力学性能较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珍珠母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力学性能,主要得益于内部规整的层状结构和离子键、共价键、氢键等丰富的界面作用。研究人员采用化学制备法而非机械堆叠制备出这种材料。他们借鉴了珍珠母的层状连接方式,通过在氧化石墨烯层间引入共价键、共轭键等不同键连的交联分子,将石墨烯纳米片牢固地“缝合”在一起,制造出强韧一体化的高导电石墨烯薄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程群峰说,这种薄膜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度是普通石墨烯薄膜的4.5倍,韧性是后者的7.9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研究人员介绍,传统碳纤维材料的制备条件需超过2500摄氏度,但新材料可在45摄氏度以下的室温进行制备,强度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相当,成本更加低廉,易实现商业规模化制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程群峰说,这种廉价、低温的高性能多功能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论文通讯作者鲍曼说,薄膜有望最终取代飞机、汽车等设备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p
  • 李灿院士出任中科大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
    侯建国院士为李灿院士颁发聘书。   根据中国科学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为加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经中科院大化所班子同意,李灿院士受邀出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帮助指导学院在战略发展与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执行院长为中国科大杨金龙教授)。2009年12月12日在中国科技大学举行了院长授聘仪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所长、包信和院士及大化所各室学术带头人代表一行14人前往中科大出席了授聘仪式并举行了专场学术报告会,张涛所长在会上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及人才培养情况并做了学术报告。   访问期间,李灿院士主持了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务工作会议并参观了太阳能光热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签署协议,在科大设立“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ICP奖学金” 并就成立“科技英才班”及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建立本科生实习基地等人才培养事宜达成合作意向。
  • 9位华人当选2020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其中材料领域1人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4月23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公布了2020年新增院士名单,276位艺术家、学者、科学家和领导人当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英文简写为AAAS),1780年5月4日由马萨诸塞州立法机构批准成立,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独立学术团体和政策研究中心之一,首任院长为美国第一任副总统及第二任总统约翰· 亚当斯。学院长期从事广泛的、跨学科政策研究,主要关注领域有科学、技术、全球能源与安全、社会政策与美国制度、人文与文化、教育、艺术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20年度共有9位华人学者当选,其中材料领域有1人(黄永刚,美国西北大学,主要研究领域是材料和电子器件的力学行为),详细名单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e1873c5d-406d-4732-b257-b2624edad305.jpg" title=" 乔杰.jpg" alt=" 乔杰.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乔杰,北京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乔杰,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科技部“生殖与发育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等。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长期从事妇产及生殖健康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领导团队不断揭示常见生殖障碍疾病病因及诊疗策略、创新生育力保存综合体系并从遗传学、表观遗传学角度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机制进行深入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胚胎基因诊断技术,为改善女性生育力、防治遗传性出生缺陷做出重要贡献,大力推动了我国女性生殖健康科研事业发展。研究成果连续入选2014、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作为第一或责任作者在Lancet、Science、Cell、Nature、JAMA、Nature Genetics等国际顶尖杂志发表SCI文章2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a7a02490-63ec-413c-bccd-e3523620d99a.jpg" title=" 黄永刚.jpg" alt=" 黄永刚.jpg"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黄永刚,美国西北大学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黄永刚,美国国籍,固体力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西北大学冠名讲席教授。&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1990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担任美国密歇根科技大学副教授;2003年进入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任教;2007年进入美国西北大学任教;2017年2月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同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主要研究领域是材料和电子器件的力学行为,他和合作者共同开创了可延展无机电子器件领域,并创立了基于微观机制的应变梯度理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a610b080-ec8c-4c27-aafb-42317e3a9809.jpg" title=" 叶小钢.jpg" alt=" 叶小钢.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叶小钢,中央音乐学院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叶小钢,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第十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系教授、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获得者、中宣部首届“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北京大学特聘驻校艺术家、中国人民大学特聘艺术教授、美国作词作曲家协会会员。叶小钢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是中国当代音乐的代表人物,为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与世界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dc3f9982-4733-4d81-a5d3-836e12a0ab9a.jpg" title=" 李录.jpg" alt=" 李录.jpg" /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李录,喜马拉雅资本管理公司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李录,美籍华裔投资家、美国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及董事长。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040bed2f-eb23-41fd-92f1-16104185f595.jpg" title=" 马中佩.jpg" alt=" 马中佩.jpg" /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马中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马中佩,来自中国台湾,宇宙论与粒子天文物理学家,在伯克利加州大学担任教授。生活中的马中佩热爱音乐,并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16岁时曾经获得台湾青少年小提琴大赛冠军。2011年,马中佩的超级大黑洞观测论文发表之后,震惊了全球天文学界。被称为是& quot 左手写字,右手拉琴& quot 的女科学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080e1cff-ec56-49cf-9624-e3d0174558c9.jpg" title=" 孟晓犁.jpg" alt=" 孟晓犁.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孟晓犁,哈佛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孟晓犁,美籍华人,哈佛大学统计系主任,Whipple V.N. Jones教授。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哈佛大学博士。2012年8月15号起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GASA)的新任院长(permanent de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孟晓犁在十多个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论领域发表了百余篇著作,并于被Science Watch杂志(2002年5、6月刊)评为“1991年-2000年间发表著作被引用最多的全球前25大数学家”。由于其突出的学术贡献,他在统计学学术界获得荣誉无数。2011年,被复旦大学授予“杰出校友”称号。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14a4a2d6-8925-47a6-b0d4-1f1c17ed4893.jpg" title=" Wang Fan.png" alt=" Wang Fan.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Wang Fan,杜克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Wang Fan,杜克大学,研究了从感知器官(如老鼠的晶须)到大脑目的地的神经回路的路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b0cafff8-838f-43d2-b0dc-45be864f1740.jpg" title=" Howard Y. Chang.jpg" alt=" Howard Y. Chang.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Howard Y. Chang,斯坦福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Howard Y. Chang,出生于中国台湾,毕业于哈佛大学,现任斯坦福大学首席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衰老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d5233f12-f37e-4727-8793-b2775494becc.jpg" title=" 王德威.jpg" alt=" 王德威.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王德威,哈佛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王德威,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后任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86年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助理教授,1990年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副教授,2004年出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着作有:《现代抒情传统四论》、《台湾:从文学看历史》、《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等。 /p
  • 回放视频|材料表征领域千人盛会 第四届材料表征与分析检测技术网络会议(iCMC 2022)回放视频发布
    仪器信息网2022年12月14-15日举办第四届材料表征与分析检测技术网络会议(iCMC 2022),本届会议报告聚焦于材料表征与分析测试技术,邀请国内材料表征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国内外科学仪器厂商代表分享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会议设置了成分分析、表界面分析、结构与形貌分析、热性能4个主题会场 。直播两日间会议报名观众超1100人,现场提问踊跃。仪器信息网上线了各分会场报告的回放视频以供读者查阅。全部会议回放视频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mc2022/报告题目报告人锂电池中的磁共振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 胡炳文沃特世材料分析中的色谱质谱技术特点、发展和应用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材料科学市场部高级应用工程师 李欣蔚固体核磁共振研究MOF缺陷结构浙江大学教授 孔学谦物理吸附仪和化学吸附仪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北京精微高博仪器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牛宇鑫X射线荧光光谱在高温合金成分检测中的应用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任 孙晓飞激光质谱用于材料中元素的分析厦门大学教授 杭纬X射线荧光分析法测定水泥及原料中重金属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总工/教授级高工 刘玉兵XPS谱峰拟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实验中心高级工程师 姜志全分辨率、液相、物性测试——原子力显微镜在表界面分析中的应用牛津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AFM应用工程师 竺仁电池中的表界面分析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 沈炎宾钕铁硼磁性材料的电子探针表征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 赵同新铜基金属催化剂表界面的原位环境透射电镜研究天津大学教授 罗浪里应用非线性光学技术探测物质表界面东南大学研究员 卢晓林电子束辐照敏感材料的电子显微表征方法探索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员 于奕牛津仪器 EBSD 技术最新发展及应用牛津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应用科学家 杨小鹏4D超快电子显微镜及其在低维材料非平衡态动力学中的应用南开大学教授 付学文布鲁克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在材料表征中的应用布鲁克纳米分析应用工程师 韦家波电子显微学在光电材料及器件开发研究中的拓展应用北京工业大学副研究员 卢岳现代扫描电子显微学功能化方法研究进展和应用浙江工业大学副研究员 李永合高性能热电材料与近室温制冷器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赵怀周锂离子电池热性能表征和失效分析沃特世科技-TA仪器部门TA仪器高级热分析应用专家 林超颖高压重量法在储氢材料研究中的应用沃特世科技-TA仪器部门服务工程师 陈刚电子封装碳基热管理材料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林正得反钙钛矿化合物的反常热膨胀性质及其关联物性的研究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教授 王聪有机硅在热界面材料应用研究现状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曾小亮
  • 万人齐聚,材料盛宴——第二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之论坛篇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nbsp /strong 2019年11月14日,第二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暨2019长沙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在和湖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次盛会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产业工作委员会、湖南省新材料产业协会、中南大学承办。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8babd4b5-5618-4925-a8b4-7b8f24316e38.jpg" title=" 大会现场.png" alt=" 大会现场.pn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大会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为助推我国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营造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新材料生态圈”,本次盛会共设大会报告、23个分论坛、产学研大通道、2019 长沙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等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3个分论坛分别为玻璃新材料论坛、超硬材料论坛、催化与化工新材料论坛、纺织新材料论坛、矿物功能材料论坛、绿色建材论坛、轻金属及加工技术论坛、生物医用材料论坛、石墨烯材料及应用论坛、水性涂装材料论坛、锂电三元正极材料论坛、先进储能材料论坛、先进复合材料论坛、先进陶瓷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与应用论坛、先进高强热轧板带钢论坛论坛、有色金属新材料论坛、5G手机新材料应用论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质量与标准化)论坛、检验检测新技术新方法实验室新装备论坛、园区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论坛、宜春市新材料论坛论坛、广西崇左产业论坛、中国粉末冶金高峰论坛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4日下午,20个论坛分别召开,其中一个分论坛就聚焦了14个院士来探讨行业发展。各分论坛行业大咖报告精彩,现场受众反响热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09c25a01-6539-4341-adf2-916b3ba5e8ec.jpg" title=" 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质量与标准化).png" alt=" 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质量与标准化).pn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质量与标准化)论坛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8e0b814f-982a-4f97-a48c-57ed2bbac3f7.jpg" title=" 王海舟院士.png" alt=" 王海舟院士.pn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1px " width=" 450" height=" 301"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王海舟院士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质量与标准化)论坛致辞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0374c334-d50a-4246-8ba2-41a7bba98bdc.jpg" title=" 杨植岗.png" alt=" 杨植岗.pn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植岗作《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CSTM)助力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b763dcee-dfbe-41ca-92a9-90145852ec0e.jpg" title=" 韩之俊.png" alt=" 韩之俊.pn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满缘红质量技术创新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南京理工大学经理管理学院原院长韩之俊教授作《稳健工程技术应用实践》报告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e03c941d-9b38-4849-99e3-483bc98f466b.jpg" title=" 检验检测新技术新方法、实验室新装备.png" alt=" 检验检测新技术新方法、实验室新装备.pn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检验检测新技术新方法、实验室新装备论坛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0edb889d-4fc6-456f-9aad-15e5d4ce4dac.jpg" title=" 圆桌对话.png" alt=" 圆桌对话.pn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检验检测新技术新方法、实验室新装备论坛圆桌对话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6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69636e58-8b8f-4d38-8a3b-f55553cdf5f8.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1120112035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1120112035_副本.jpg" width=" 450" height=" 269"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 锂电三元正极材料论坛现场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a13d3ddd-6b3e-479c-82c3-52310263bb5b.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1120111958.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1120111958.jpg" width=" 450" height=" 338" border=" 0" vspace=" 0"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 stron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 锂电三元正极材料论坛嘉宾合影 /span /strong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71d34810-c248-46d7-bda5-c498043e4bd3.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1115074553_WPS图片.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1115074553_WPS图片.jpg" width=" 450" height=" 339"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粉末冶金高峰论坛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bfbc0c93-7fdd-4deb-8c83-256869676a35.jpg" title=" 先进储能材料.png" alt=" 先进储能材料.pn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先进储能材料论坛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fc588c07-6b37-4037-ae57-f4e613b9a3ca.jpg" title=" 先进陶瓷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与应用论坛.png" alt=" 先进陶瓷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与应用论坛.pn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先进陶瓷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与应用论坛现场 /strong strong & nbsp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ea277361-af08-4a81-af79-86dd97817b22.jpg" title=" 轻金属及加工技术论坛.png" alt=" 轻金属及加工技术论坛.pn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轻金属及加工技术论坛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1e8e68f5-f1bf-4565-b74e-7d86c1bee164.jpg" title=" 催化与化工新材料论坛.png" alt=" 催化与化工新材料论坛.pn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催化与化工新材料论坛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ff21c849-2db1-408d-a6b7-bffd82ee1fa8.jpg" title=" 纺织新材料论坛.png" alt=" 纺织新材料论坛.pn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纺织新材料论坛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515910ea-4805-4fea-93fd-bacce9d6ea4f.jpg" title=" 园区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论坛.png" alt=" 园区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论坛.pn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园区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论坛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6a22a776-4f57-4e33-b59f-8cc653f12bf1.jpg" title=" 先进复合材料论坛.png" alt=" 先进复合材料论坛.pn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先进复合材料论坛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c26c6ff4-8653-4d7e-9b2b-220efc441701.jpg" title=" 有色金属新材料论坛.png" alt=" 有色金属新材料论坛.pn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有色金属新材料论坛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d37b1a3f-fe65-406e-9e69-4eae22ce041a.jpg" title=" 石墨烯材料及应用论坛.png" alt=" 石墨烯材料及应用论坛.pn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石墨烯材料及应用论坛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bd36cdb9-a068-4c2b-add9-01c99eff84e0.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1115080353_WPS图片.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1115080353_WPS图片.jpg" width=" 450" height=" 302"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 超硬材料论坛现场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127cbdc3-9f68-4e50-a881-cf0d23289790.jpg" title=" 生物医用材料论坛.png" alt=" 生物医用材料论坛.pn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生物医用材料论坛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336b6d30-d186-48a8-9da5-ea9394b71591.jpg" title=" 绿色建材论坛.png" alt=" 绿色建材论坛.pn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绿色建材论坛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3ab31572-9972-4a40-b738-7e396cc1d430.jpg" title=" 矿物功能材料论坛.png" alt=" 矿物功能材料论坛.png" width=" 45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矿物功能材料论坛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本次盛会为期3天,大会成果将由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共同编写的《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20》向社会公开发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延伸阅读——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1114/516894.shtml" target=" _self"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第二届(2019)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于长沙盛大开幕 /span /a /p
  • 回放视频|高分子领域千人盛会 先进高分子材料主题网络研讨会回放视频发布
    仪器信息网联合《高分子学报》于2022年11月10-11日合作举办“先进高分子材料”主题网络研讨会(2022),本届会议报告聚焦于高分子材料研究与表征测试技术,邀请国内高分子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国内外科学仪器厂商代表分享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会议设置了高分子材料研究、大科学装置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高分子表征测试技术等4个主题会场 。直播两日间会议报名观众超1200人,出席观众近千人,观众现场提问踊跃,老师们也都一一耐心解答。仪器信息网上线了各分会场报告的回放视频以供读者查阅。全部会议回放视频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olymer2022/高分子材料研究专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尤业字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童真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全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材料科学市场高级应用工程师 李欣蔚清华大学教授 杨睿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李勇进大科学装置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专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李良彬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产品专员 蔡斯琪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研究员 程贺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 刘烽高分子表征测试技术专场: 南京大学教授 胡文兵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 闫寿科 吉林大学教授 张文科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应用工程师 邝江濛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门永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丁延伟 西南大学教授 郭鸣明 清华大学副系主任/副教授 徐军 北京大学教授 梁德海 郑州大学教授 张彬
  • 3D打印技术新趋势:向工业企业延伸、材料多样化及低成本——访升华三维联合创始人刘业
    2024年7月9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欧洲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主办、广东工业大学协办的中国材料大会2024暨第二届世界材料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大会是在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背景下举办的新材料领域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学术交流大会,是中国新材料界学术水平高、涉及领域广、前沿动态新的品牌大会。借此盛会,仪器信息网采访了深圳升华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升华三维”)联合创始人刘业。采访中,刘总详细阐述了升华三维在3D打印技术的材料研发、设备开发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并介绍了相应产品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公司在3D打印领域的发展规划等。仪器信息网:本次是贵公司第几次参加中国材料大会?参会感受如何?刘业:这次是我们公司参加的第四届中国材料大会。很幸运的是,从19年开始,升华三维就在材料大会上展出粉末挤出3D打印的产品。整体而言,我感觉中国材料大会的规模持续扩大,人流量越来越多。据说,本届大会的总参与人数已攀升至25,000余人,代表了中国新材料的发展,也打通了产学研的发展链条。仪器信息网:本次贵公司带来了哪些解决方案或新品?主要针对哪些市场?解决了用户的哪些痛点?刘业:升华三维主要是从事粉末挤出3D打印技术方法,在国内应该也是领航者和开创者,这是结合了3D打印和粉末冶金的新技术方法。3D打印解决成型的问题,再利用成熟的粉末冶金工艺实现脱脂烧结,从而获得产品性能,能够为客户带来不一样的增材制造方式。在此次展会现场,展出了一台粉末挤出3D打印设备,该设备采用PEP技术——Powder Extrusion Printing粉末挤出打印技术。该技术最大的价值就是打印机已经不需要高能的激光器了,成本已经从百万级别降低到几十万。另外材料的种类更多,金属、陶瓷等都可以成为原材料。而且对粉体的要求会比较低,对粒形和粒径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PEP工艺和粉末冶金工艺有非常高的契合度。 仪器信息网:贵司相关产品的主要热点应用领域有哪些?采取了哪些产品研发计划或市场计划?刘业:主要是做装备开发——自主研发的打印机;材料开发——经过多年的发展,在难熔金属(如钨合金、钨钼钽铌等)、成型难度较大的材料(碳化硅、氮化硅、氧化物陶瓷等)等方面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打通了从材料开发、装备开发、工艺开发到性能开发的整条产业链,主要面向科研、教育、核工业、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未来希望为客户的新产品研发或异型产品的制造、低成本制造,提供新型的解决方案。仪器信息网:谈谈相关技术或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贵司将有哪些新产品和新技术发展计划?刘业:未来3D打印肯定是作为一种制造手段,会从航空航天、国防领域更多得向工业企业或消费级的领域去延伸。第二个发展趋势是材料的种类会越来越多,金属也好,陶瓷也好,我相信种类会更加的宽泛。第三个就是制造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无论是选区激光熔化还是电子束的制造方式,未来的生产成本会进一步降低。我们公司也针对上述发展趋势展开了相应的研发工作,像这次推出的梯度打印设备,就是实现双材料的梯度打印成型,如钨铜打印,通过钨和铜两种材料连续渐变、交替渐变的过程,通过打印机可以直接打印。第二也会开发更多的材料,如钨合金,我们公司在钨合金的性能和特殊结构的制造方面,也得到了一些客户的认可。另外在陶瓷领域(如碳化硅、氮化硅等)也展开了相应的研究。最终还是希望面向能够批量化的生产、制备的应用场景。从打印的效率来说,我们公司也在开发新一代更高效的打印技术。在下半年会推出金属丝材,可以匹配目前市面上消费级的、大概几千块钱一台的FDM打印机。我们可以想像,未来可以实现10台、100台、1000台的打印机,再配套粉末冶金成熟的脱脂烧结工艺,就可以急剧降低3D打印的成本,尤其是金属和陶瓷的应用领域。毕竟成本和效率一直是升华三维追求的两个方向。仪器信息网:贵司在过去一年中,业绩表现如何?接下来有哪些战略规划或市场规划?刘业: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公司始终保持着对市场的坚定信心,实现了整体业绩的有效增长。今年上半年,再次稳固了增长态势,增长率超过30%。下半年,升华三维会针对材料、装备及技术的开发,推出一系列新的产品型号,我相信下半年会有更好的表现。
  • 1800人次报名“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分析与测试评价技术”大会回放视频出炉!
    2021年3月16-17日,第三届“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分析与测试评价技术”网络会议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网络会议由仪器信息网、湖南大学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中心及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共吸引超过1800人次报名参会。会议为期2天,开设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 汽车新材料测试技术、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4个主题会场,共邀请汽车行业研发及检测机构、高校以及仪器厂商的21位专家学者分享精彩报告,并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可。在大家回看的呼声下,仪器信息网特将本次会议回放视频整理如下,以飨读者(可回放视频已经标蓝色,并加超链,点击报告名称即可直接观看回放),其中部分专家的报告内容不便公布,敬请谅解。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报告题目报告人汽车零部件典型缺陷检验及分析思路潘安霞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工业内窥镜在汽车零部件检查的应用程业杰 奥林巴斯(北京)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汽车零部件分析技术与实例探讨陈党文 某车企研究院汽车轻量化道路上的材料分析技术陈翔 日立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失效技术偏离问题探讨刘柯军 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化及失效专业委员会汽车新材料测试技术报告题目报告人汽车用铝合金板材弯曲性能测试技术张仲荣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车用复合材料及纺织材料的功能技术及测评龚龑 北京服装学院超高强度汽车用钢的组织性能调控及表征与评价宋仁伯 北京科技大学汽车用高分子材料检测技术与应用研究李琴梅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车用涂料关键性能测试及缺陷分析丁帮勇 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报告题目报告人纯电动汽车变速箱台架试验测试技术刘焕伟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安全评价技术在动力电池风险分析与预警中的应用崔义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荧光光谱仪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检测方案谈思涵 奥林巴斯(北京)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动力电池标准体系动向及安全性测评技术林春景 中国汽车研究技术有限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仿真技术应用张杭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DEKRA-CQC大功率充电连接器标准倪文超 德凯质量认证(上海)有限公司 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报告题目报告人纯电动汽车用典型材料体系的动力电池LCA研究余海军 湖南大学增程式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及经济性分析陈轶嵩 长安大学新能源汽车绿色制造关键技术探讨刘迪辉 湖南大学动力电池典型负极材料的生态设计效果分析龚先政 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碳中和愿景下天然气汽车减碳贡献分析——全生命周期视角欧训民 清华大学为便于用户学习交流,本次会议设有“汽车测试技术交流群”,欢迎添加群主微信进群(微信号:XCZ3i666)
  • 标准解读 | 《汽车用高强韧类高真空压铸铝合金材料技术条件》
    近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正式发布团体标准《汽车用高强韧类高真空压铸铝合金材料技术条件》(T/CSAE 198-2021)。该标准由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南通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整车及材料企业共同研制。根据《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0)》的数据显示,2005年~2017年,我国交通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占比从8%增长到10%。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道路交通的碳排放增长速度较高。根据公安部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81亿辆,已有70座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导致交通行业碳排放量增长速度要远高于其他行业。相关预测显示,到2025年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量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50%。2020年10月,由工信部指导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明确指出,我国汽车产业碳排放将于2028年左右提前达峰,至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在汽车行业,推动节能减排首要的任务之一是实现汽车的轻量化。目前我国正加快汽车轻量化进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主要是通过车身连接件、电池托盘等结构件的铝化实现轻量化的目标。这些结构件对强度和韧性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采用真空压铸技术和高强韧压铸铝合金制备汽车结构件越来越被主机厂接受。但是,我国目前仅有针对传统非承载压铸件的压铸铝合金材料标准,严重制约了我国汽车轻量化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制定汽车用高强韧类高真空压铸铝合金材料的团体标准,旨在通过本标准规范汽车用铝合金结构零件对压铸铝合金的整体要求,推动汽车轻量化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高强韧类高真空压铸铝合金材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在术语和定义方面,通过定义一种压铸前快速抽出型腔中的气体,使模具型腔中的真空度不超过50mbar,确保液态金属在高压作用下,以极高的速度充填模具型腔,并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冷却凝固而得到铸件的成形工艺,引出高强韧类高真空压铸铝合金材料,并将其定义为抗拉强度大于180MPa,屈服强度大于120MPa,同时伸长率大于8%,且适合于高真空压铸成形的铸造铝合金材料。在技术要求方面,主要从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含氢量、夹渣量、断口组织、显微组织七个方面对该压铸铝合金材料进行规定,其中化学成分对合金的Si、Fe、Mn、Mg、Sr、Cu、Ti等元素进行了规定,同时对杂质的单项和杂质的总和进行了规定。在力学性能方面包括金属型铸造和高真空压铸条件下单铸试棒的室温拉伸性能、硬度、冲击韧性及疲劳性能,并给出了推荐的的热处理工艺和力学性能。在含氢量方面规定了铸锭针孔度等级和含氢量的最大值,具体包括建议铸锭针孔度等级不低于二级,合金液中含氢量不超0.2ml/100gAl。在夹渣量方面,若客户对夹渣量有要求时,应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具体等级,并规定不应低于二级,同时利用测渣仪进行定量判定,夹渣量等级满足90s内通过的铝合金液超过2200g或者夹渣统计不超过0.15mm2/kg铝液。在试验方法方面,化学成分的试验方法按照GB/T7999-2015的规定执行。力学性能的检测方法中,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按GB/T 228.1-2010的试验要求的规定执行,硬度的试验方法按GB/T229-2020中的规定执行,冲击韧性的试验方法按GB/T 231.1-2018的规定执行,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按GB/T3075-2008的规定执行。本标准充分考虑了汽车行业用到的高强韧类铸造铝合金材料,适用于汽车薄壁结构件用高强韧真空压铸铝合金材料标准,也适用于其它高强韧类铸造铝合金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可为主机厂及压铸件供应商在汽车车身结构件方面提供选材及检测要求基准,对于规范其在汽车结构件上的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索尼全球裁万人发展医疗仪器业务
    日本电子巨企索尼(Sony)王朝没落,陷入困境。 新任行政总裁平井一夫临危受命,誓言改革公司,重整发展策略。   索尼落实裁员1万人,并透过强化电子业务及发展医疗仪器业务,目标是2015财政年度将整体销售额提升至8﹒5万亿日元。 不过有分析指改革不够进取,欠新意。   索尼本财年(今年4月起)将裁减1万人,占全球雇员人数6%,重组成本达750亿日元。 平井誓言作出改变,专注数码影像、 移动产品和视像游戏3大领域的投资和技术研发,并计划3年内将电子及影像业务销售额,分别提升至6万亿及1﹒5万亿日元。   开发移动产品成市场趋势,平井虽未有提供实际销售目标,仅称将显著提升盈利,但表示公司需要缩短手机开发时间一半。 索尼年初已完成全购手机合营企业索尼爱立信。   索尼目前已利用其图像技术,帮助改进内窥镜等医疗仪器,平井表示将积极推动收购合并,以大力发展医疗业务 又会找寻合作伙伴开发电动车。 分析师认同扩充上述两大市场的方向,认为这些技术是日本擅长领域,有助提高竞争力。   虽然索尼为全球第三大电视机制造商,但电视业务已连续8年亏蚀,公司力争下财年转亏为盈,宣布减少生产电视型号,大幅削减六成成本。   外界认为索尼今次重整策略,反映电视不再是其核心业务,但平井坚称电视仍是消费者业务的重要一环,是公司的主要产品。 对于未来会否与夏普(Sharp)及Panasonic结盟来扭转电视业务的劣势,他则表示将考虑一切可能性。   不过,分析师对索尼的策略并不受落。 Strategy Analytics研究总监Thomas Kang表示,由于技术不断创新,故电子产品的周期更短,但索尼并未在适当时作出正确决定。 Commons Asset Management主席TetsuroIi亦指,有关策略欠缺新意,方案不够进取,未提出详细时间表,或展示公司如何创造新价值来活化电子业务。
  • 伏脉材料星罗盘 做好康塔“放牧人” ——访奥地利安东帕(上海)商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德滨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奥地利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是在这方水土上,品牌传承近100年的安东帕公司却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科学仪器翘楚之一。公司员工约3200人,拥有超过100名高新技术人才的研发团队,每年都会投入20%的销售额进行产品研发。近年来,安东帕在收购和自研方面双线齐飞,雷霆手段不断。仅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安东帕不仅推出了旋转粘度计、旋光仪、原子力显微镜等多款新品,去年年初大手笔收购在表面吸附分析测试领域享誉卓著的美国康塔仪器,更是震惊了整个仪器行业。收购频频的安东帕如今拥有怎样的产品体系?将康塔纳入安东帕旗下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量?一年多来,康塔在安东帕整个业务体系中的契合度如何?连番动作背后,又反映出安东帕怎样的价值理念和战略布局呢?带着这些疑问,近日,仪器信息网采访了奥地利安东帕(上海)商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德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7dd98dfc-a481-4c2a-b4ad-da82cb0ea934.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王德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三大业务板块 为行业提供最全解决方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自2012年以来,安东帕收购的步伐就鲜有停歇,先后收购石油产品解决方案供应商德国Petrotest公司、微观与纳米表征测试仪器供应商瑞士CSM公司、购买BaySpec公司的台式拉曼光谱产品生产线、收购法国激光粒度仪器制造商CILAS公司PSA激光粒度仪业务,以及2018年最新收购的康塔。连番收购加上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赋予了安东帕业内少有的丰富产品体系。王德滨告诉笔者,现在安东帕共有大大小小十几条产品线,并将其整合杂糅为三大板块:品控测量板块、解决方案板块、材料表征板块。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品控测量板块主要由安东帕的传统优势产品体系组成,包含密度计、粘度计、旋光仪、折光仪、拉曼光谱仪,以及石油石化测量等;解决方案板块主要包含微波消解仪、小角X射线散射、固体zeta电位仪, 在线测量以及 A& amp R自动化机器人的产品线等;材料表征板块则主要由流变仪、原子力显微镜、纳米粒度仪、激光粒度仪、纳米压痕仪,以及康塔的比表面及孔径分析、化学吸附仪等组成。王德滨表示,相信随着三大产品线不断协同促进,安东帕在科学仪器行业的综合实力将更上一层楼。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安东帕以密度计起家,流变仪和微波消解产品也是其较为优势的行业,近年来。虽然安东帕产品线不断扩张,但是王德滨表示,安东帕的产品体系并非随意扩张,而是依托现有客户和产品技术基础,沿着行业用户检验检测的需求线条不断生根发芽,致力于为行业用户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体系。“我们安东帕不一定要成为某种仪器的品牌代言人,但是始终致力于成为各相关行业用户的第一选择。例如在油田行业,安东帕就可以给客户提供从流变仪、微波消解、闪光仪到一系列在线测量的仪器。”王德滨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康塔收购背后:一个战略两条腿走路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e4b19550-e662-45a1-aef5-4a397f982f95.jpg" title=" 2.jpg" alt=" 2.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 /strong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安东帕荣誉墙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说到吸附测试和比表面及孔径分析,美国康塔仪器可谓当前全球市场上的优势品牌之一。王德滨告诉笔者,安东帕收购康塔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出于近年来的“一个战略两条腿走路”核心发展战略: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安东帕认为公司在密度计等优势产品领域已经做到了市场极致。而发展态势良好的微波消解仪,更多地受益于中国的环保级药监政策,在国外市场需求并不显著。因此公司决策层将继续做大做强安东帕的期冀,更多地聚焦在材料表征领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安东帕材料方向的拓展方式主要沿两个维度展开:自主研发与并购合作。王德滨告诉笔者,依托收购的瑞士CSM公司纳米测量技术,安东帕与2013年自主研发,推出了Litesizer纳米粒度仪,2017年依托前文提到的法国CILAS颗粒表征技术,升级改造了收购的PSA系列激光粒度仪,2018年又推出了ToscaTM400原子力显微镜。因此在材料表征的产品线上,向着表界面吸附测量方面进军,已成为大势所趋的自然选择。考虑到美国康塔仪器在材料表征界拥有强大的知名度和客户群体,安东帕集团遂做出收购康塔的决定。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售后、质量双管齐下 为康塔打上安东帕烙印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从某种意义而言,在仪器行业,客户服务已成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客户需求,超越客户的期望,已深深根植入安东帕售后服务团队的日常工作中。为了提升对康塔仪器的服务质量,王德滨也煞费苦心。“至少在中国区,我从三个方面来提升康塔仪器的质量:首先在整合过程中不断完善原康塔的人员结构,能者任之、行者留之、态度不端正或能力匮乏者调离;其次,专门针对康塔仪器的维修工作招募了大量应用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一方面建立线上客户群,随时解决用户问题,另一方面走出实验室,了解客户痛点;第三,深入调研中国市场,倾听中国客户的声音,立足康塔原有产品的技术优势,同时在后续研发中,让产品更加贴近中国客户的需求。”王德滨说到,他表示鉴于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依托安东帕的平台,让原康塔的吸附仪和比表面及孔径分析等产品再创更高的辉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王德滨强调,安东帕已经连续12年实现双位数增长,2018年公司总产值依然高涨。有足够的财力去支撑对康塔产品的整合和完善。现阶段,安东帕仅会针对康塔仪器原有多条产品线中,在市场反馈良好的康塔仪器进行重点推广。从各个角度入手,全力维系好康塔现有客户的服务体验,才是安东帕当前针对康塔的头等大事。“想着挣急钱只会适得其反,对收购产品的重塑是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而我们正好有这样的理念和能力,我们并不会要求康塔产品立即在安东帕现在的业务体系中发光发亮,未来三到五年,才是打上安东帕烙印的康塔仪器,全面逐鹿之时。”王德滨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顶层设计做斧钺 铸造扛鼎团队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c9c3aa44-a743-4973-8fa1-32fe251ea1c2.jpg" title=" 3.jpg" alt=" 3.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 /strong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安东帕产品经理与仪器信息网洽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频繁的收购,丰富的产品线,虽然可能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同时也给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如何合理调配人力、资源、财力物力等多种资源,形成集体合力,是一门不小的学问。王德滨表示,安帕中国的管理,首先要依托集团支撑,为收购的品牌投入全新的人力财力,确保原有的优势产品线不受任何影响。其次,要依托优化的顶层设计,打造完善的团队。收购自然会带来大量新鲜血液的加入,如何让安东帕的做事风格和文化尽快被新员工接受并消化,也是一门值得分享的功课。王德滨表示,安东帕对收购来的员工,历来具有极为严格的SOP操作办事流程,例如,对邮件的响应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每一位销售对于客户的购买、维修、安装记录都要了若指掌等,并依托于此建立了完善的奖惩考核体系,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当然制度监控只是硬币的一面,俗语云有教无类,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每年在员工培训方面有上百万的投入,这其中既有各产品经理开展的基本技能内部培训,也会请外部培训机构进行销售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除了线下培训,还有依托于安东帕总部支撑的线上专业课程体系,并搭配有相应的考试机制,通过全部考试的员工,才能参与到相关的项目中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展望未来:低调做事稳行舟 觅良机不改初心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展望未来,王德滨表示,安东帕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好的政策及市场土壤,安东帕未来将继续聚焦中国市场,遵循布局、培训、整合、等待、发力的模式低调做事,稳步发展,实现业务的有机增长。“就整体而言,2019年安东帕不会有太大动作,但是会不断加强市场推广力度,让现有优秀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获得更大的提升。”王德滨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从行业角度看,今年我们会聚焦两个行业,一个是石化行业,一个是制药行业。特别是制药行业,具备相当大的市场潜力。”王德滨说。回到收购的话题,他告诉笔者,新产品的注入可能带来整个盘口的增长,安东帕未来仍将不断寻找在材料表征领域的收购机遇。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为各行业用户带来最详尽,最完备的产品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df836c06-5a17-4347-b320-aaf7a1114e45.jpg" title=" 4.jpg" alt=" 4.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合影 /strong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