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自主研制

仪器信息网自主研制专题为您整合自主研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自主研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自主研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自主研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自主研制话题讨论。

自主研制相关的资讯

  • 我国自主研制的高功率微波测试系统达国际水平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依靠自主创新,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成功研制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稳态高功率微波测试系统,其频率为4.6GHz,平均功率为250KW,并圆满完成了测试实验。 4.6GHz 250KW 测试系统   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所自主研制的该套稳态高功率微波测试系统,其测试功率达到了稳态的250KW(平均功率密度为14.78KW/cm2),这在C频段(4-8GHz)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同类系统最高参数为250KW,但其脉冲长度仅为5秒 国内同类系统的平均功率仅几十千瓦。   其测试功能比国外的同类系统更加先进,它不仅可以测试速调管,还可以测试各种驻波情况下(包括满功率全反射条件下)的高功率微波器件,而国外同类系统只能测试处于匹配条件下的微波器件。参与测试实验的美、德专家组成员对该测试系统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非常优秀(Excellent)。此外,国外的该类成套系统价格非常昂贵,如美国新大陆公司4.6GHz单套测试系统的报价近四千万元,而等离子体所自主研制的测试系统造价远低于其报价。   稳态高功率微波测试系统是开展托卡马克低杂波电流驱动实验研究的必要平台,但在国际上只被美、欧、俄、日等发达国家的速调管制造商和少数研究机构所拥有,且其相关技术均保密。等离子体所依靠自主创新成功研制出该系统,使得我国稳态高功率微波测试系统的研制及测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该系统成为国际高功率微波器件测试的平台,为等离子体所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验成功后,德国AFT(Advanced Ferrite Technology 德国先进铁氧体科技公司)公司专家Arnold当场表达了进一步与等离子体所开展合作的意愿。 250KW满功率稳态运行   更重要的是,该系统的成功研制为EAST国家大科学工程(二期)辅助加热项目子系统——4.6GHz/4MW低杂波系统的建设积累了经验。并且,该套系统的工作频率为4.6GHz,这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低杂波系统频率5GHz非常接近,因此,该系统的成功研制将为ITER低杂波系统的研制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人才储备。   成功研制该套系统的低杂波课题组是一支由十几位中青年科技人员组成的团队,包括三名研究员、三名副研究员及九名中初级科研人员和两名高级工,团队中有12位3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该系统的研制让课题组成员得到了进一步的磨练和提高。美国CPI(Communications & Power Industries美国通讯电力工业公司)公司总工程师Steve对该团队能力称赞不已,并与课题组探讨团队的人才培养机制。   该团队同时承担着高功率测试系统研制及实验、4.6GHz/4MW低杂波系统研制、2.45GHz低杂波系统升级、EAST及HT-7实验等多项繁重科研任务,为保证每一项科研任务都优质完成,课题组成员克服人手不足等多方面困难,坚持奉献精神,为科研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实验人员现场讨论
  • 金义博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光谱仪通过SGS认证
    2011年5月18日,无锡市金义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TY-9600型光电直读光谱仪出口到伊朗。由于是跨国交易,该公司委托SGS对无锡市金义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光电直读光谱仪进行认证,金义博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光电直读光谱仪已良好的性能状态通过了认证。 SGS 是 Societe Generale de Surveillance S.A. 的简称,译为“通用公证行”。其总部在瑞士的日内瓦,中国分支机构叫“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全名瑞士通用公证行,创建于187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资格最老的民间第三方从事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鉴定的跨国公司,也是目前全球认证数量第一大的机构。 SGS于1991年和中国标准技术开发公司(质监总局下属单位)成立合资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标”)。目前通标在全国成立了40多个个分支机构和50多个实验室,全国员工超过8000人。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市场环境,通标推出了许多针对国内情况的服务内容,并成为中国境内首家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ISO17020认可的第三方合资检验机构。 此次金义博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TY-9600型光电直读光谱仪通过了SGS的认证,可以肯定的是我司生产的光电直读光谱仪各方面的性能状态都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金义博人也将始终秉承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提升光谱仪的国际水平。 TY-9600型光电直读光谱仪 仪器创新点 (1)国内首创激发光源高压点火辅助电极采用隧道二极管,解决干扰问题,提高激发光源的稳定性 (2)国内首创高精度直线电机进行入缝扫描,速度快、精确度高   (3)光学室整体恒温,解决光学室整体温度的不均匀性   (4)国内率先设计出1米焦距长度的光谱仪器,波长覆盖范围宽(120- 850nm)、分辨率高、灵敏度好等   (5)真空室整体铝合金制造,一次成型   (6)出射狭缝采用整体出缝,仪器调试方便、快捷,便于增加通道。 关于金义博 无锡市金义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高速分析仪器研制、开发、制造、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公司。公司荟萃了众多高科技人才和行业精英,致力于材料检测的发展和应用。专业制造红外碳硫分析仪、光电直读光谱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系列高速分析仪器等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铸造、机械、建筑、大专院校、石油化工、质量监督及进出口商检等领域。 2010年,在母公司无锡市金义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全面依托上海材料研究所及江苏省机械设计院,成立了无锡市金义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无锡市金义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检测技术服务为特色的、以材料检测为主体,下设检测中心、培训中心、贸易结算中心。中心拥有直读光谱仪、ICP光谱仪、红外碳硫分析仪、分光光度计、金相显微镜、硬度计、冲击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设备,能够覆盖钢铁材料中全项检测项目,同时能够对铜铝及其制品进行检测。中心配备化学分析、力学性能、金相检验等多个专业检测室。长期为流程型工业企业及各类中小型企业的生产运行提供最专业、最权威的检测服务。
  • 我国自主研制的太赫兹探测设备在南极成功运行
    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完成了南极内陆太赫兹天文试观测和通信收发等实验。紫金山天文台科考队员已乘坐极地考察船离开南极中山站,返航回国。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是独一无二的地面太赫兹天文观测优良台址,也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科学考察地。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22年10月先后随“雪龙2”号和“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出发赴南极,并在时隔三年后再次派遣内陆队赴昆仑站、泰山站考察。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南极内陆科学考察,携带一套我国自主研发的南极太赫兹探测实验系统,包括太赫兹超导接收机、太赫兹信号源、低温制冷机和小型高精度天线等自主研制的关键核心设备。科研人员分别在昆仑站和泰山站开展了太赫兹天文试观测和通信收发演示实验,首次实现我国自主研制太赫兹探测设备在南极内陆极端环境下的成功运行,并精确测定冰穹A地区0.5THz观测窗口大气透过率,进一步完善了前期太赫兹天文台址测量结果,对未来南极内陆太赫兹天文观测具有指导意义。本次实验还首次实现南极内陆地区公里级0.5THz频段太赫兹信号收发实验,为今后在南极深入开展下一代通信技术研究和实验验证奠定了基础。本次实验由紫金山天文台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组织实施。实验设备由紫金山天文台牵头,中国科学院理化所、中国电科集团54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上海师范大学“史生才院士工作站”联合研制。相关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以及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内陆队的通力协作。2022年10月31日,紫金山天文台科考队员乘坐极地考察船启航科考队员紫金山天文台任远研究员在昆仑站工作
  • 仪器研制:山寨国外成熟产品or自主创新研发?
    作者:陈儒军   做仪器研制往往面临两个选择:是山寨国外成熟的产品设计,还是自主设计一套技术方案?   山寨国外成熟产品,风险低,只要山寨的功夫到了一定水平,肯定能够做出性能和国外产品差距不大的科研样机。   自主创新则风险大得多,有可能失败。很多科研项目由于怕承担风险,往往走上了山寨的路子。做了多年后,往往以山寨成功为荣。   说句实话,我也曾经山寨过。按照国外仪器的方案研制过一些科研样机。由于山寨水平有限,做的东西和国外水平相比还是差了很多。   最近几年,我开始尝试自主创新。我完全放弃了国外仪器的设计方案,自己另起炉灶,提出一套全新的仪器设计方案。自主创新的过程很长,但收获很大。就拿我们最近研制成功的某种地球物理仪器来说,国内有多个团队干了很多年,还是和进口仪器水平有差距。   我花了大约半年时间,才把设计方案和元器件定下来。光是放大器我就选了3个多月,从几十种放大器中最终选定了两种。我也放弃了国外仪器常用的放大倍数,把放大倍数全部改成我喜欢的吉祥数字。连信号调理电路中主要元器件的使用个数也设计成我喜欢的数字。   在中国人自主设计的地球物理仪器里,不仅设计方案焕然一新,而且把中国传统文化对吉祥数字的信仰也天衣无缝地融合进去了。   放弃了山寨思维的束缚,自己按自己的爱好信马由缰设计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地球物理仪器,是何等的快乐啊!   一切都自己做主!对每一个元器件都亲自精心选择,我相信我自己。第一次电路制板就很成功,应该说超越进口仪器没有问题。我们又作了两次改进,抗电磁干扰能力提升了很多,一流地球物理仪器就这样诞生了。昨天从野外发来的数据令我很满意,自主设计的仪器一致性和稳定性比进口仪器强了很多。   这个时候我真正体会到了&ldquo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rdquo 的滋味。我们现在不仅能够设计出一流地球物理仪器,而且能够把设计地球物理仪器当做一种享受。不仅能让地球物理仪器实现我们需要的功能,而且能够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福放在地球物理仪器里面,也能让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精华体现在地球物理仪器里。自主创新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是任何层次的山寨都无法比拟的。   非常感谢团队成员的艰苦付出,大家这几个月放弃了每一个节假日,为了早日研制成功一流地球物理仪器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以飞夺泸定桥般的速度成功研制了一款非常重要的地球物理仪器。没有大家的群策群力和创造性劳动,是不能成功的。   原标题:自主创新才有高起点科研
  • 我科学家研制出自主知识产权便携质谱仪
    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新药研制等领域   最新发现与创新   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生活不断考验着分析仪器的性能。“现场、快速、便携式”成为国内外分析仪设备研究关注的重点。近日,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合作研制的便携式质谱仪样机在京发布,这台重量不到10公斤的小型仪器被认为与国外同类研究水平同步。   质谱仪是将物质粒子电离成离子,并将它们分离,检测其强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仪器。由于其高灵敏、高分辨等特性和可直接测量,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新药研制和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   在我国,以质谱仪为代表的分析仪器设备一直存在核心技术不足的问题,国内质谱仪市场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从“十五”开始,我国在科技计划中设立相关课题,此次便携式质谱仪便是“‘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创新方法”的资助成果。   课题组在“十五”攻关课题“质谱联用仪器的研制与开发”成果基础上,通过两个具有不同技术优势和特色的团队成功合作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科技成果。该套便携式质谱仪核心关键部件由课题组自主攻关、设计,关键部件和整机技术水平与国外的同类仪器相当。   专家认为,该套便携式质谱仪的核心部件离子源及质量分析器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明显的创新性:仪器具备二级质谱(MS/MS)的串联分析能力,体积小、功耗低 此外,该仪器具有可直接分析气体、液体、固体样品的能力,能实现快速、原位分析。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玉奎院士表示,便携式质谱仪的研制成功,会推动我国质谱仪器产业的发展,也会为相关领域提供一种先进、现场、快速的检测方法。
  • 崔向群委员:为自主研制仪器提供发展机会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55f8b973-1dc9-40e2-9311-cf876a38726b.jpg" title=" 2019385041540.jpg" alt=" 2019385041540.jpg" width=" 300" height=" 321"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321px " / /p p   “近年来,一些本来已经发展较好的仪器受到国外仪器进口的冲击,已经或者正在面临消亡。”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向《中国科学报》道出了她的担忧。 /p p   她说,放眼望去,各实验室配备的基本都是进口仪器。这对国产仪器的发展、基础科研能力提升不利,也在科学仪器方面对国外形成依赖,使国家有技术安全的隐患。 /p p   两院院士王大珩有一个经典的比喻:“中国科学技术要像蛟龙一样腾飞,这条蛟龙的头是信息技术,仪器仪表则是蛟龙的眼睛,要画龙点睛。” /p p   崔向群认为,尽管不必每样产品和技术都由自己发展,但重要仪器设备以及关键的技术,还需要自己掌握研制能力。 /p p   精密仪器产业的特点是规模和市场不一定很大,但是吸收和应用新技术成果最快。对此,崔向群表示,一些重要科学实验和测试的精密仪器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需要得到国家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坚持自主创新发展。 /p p   她建议,使用国家财政资金资助的科研项目,在申请购买进口仪器时,审查国内是否有同种仪器能满足科研需要。在不影响科研项目进展的前提下,要求优先购买国内自主研制的仪器开展科研工作,为国内自主研制的仪器提供生存空间和创新发展的机会。 /p p   “自主创新和研制的仪器,只有不断被应用、在实践中不断被改进,才能不断完善,进而达到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崔向群说。 /p
  • 中国自主研制法医DNA检测平台投入使用
    记者从3日公安部在福州召开的工作部署会上获悉,中国自主研制的&ldquo GA118-16A型法医DNA检测平台&rdquo 完成大规模试用,正式投入使用,实现国产DNA检测试剂与国产仪器、消耗品的全面配套。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所长仇保利介绍说,中国目前开展DNA检测工作的关键设备全部依赖进口,仪器从整机到零部件的更换、仪器的维护维修必须依赖国外公司,耗费高额资金,购置和维护维修的巨额费用限制了中国法医DNA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与会专家表示,该检测平台的推广应用,将有效增强中国预防和打击刑事犯罪的快速反应能力、犯罪证据认定能力和物质条件保障的自给能力,缩短破案周期,节约成本投入。   仇保利说,2007年9月至2012年10月,由科技部、公安部统一组织,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和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为主承担的&ldquo 十一五&rdquo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ldquo 法医DNA专用检测平台关键技术研究&rdquo 项目完成研制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并取得了大量的知识产权成果,包括专利16项(另有24项正在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企业标准及技术规范20项。   今年3月至7月,该项目成果&ldquo GA118-16A型法医DNA测序仪&rdquo 在上海市公安局等10个公安机关的DNA实验室进行试用,并经中国13个省市公安厅的法医DNA检测技术专家对试用工作进行了论证,形成意见为:&ldquo GA118-16A型法医DNA检测平台及配套耗材可以满足法医DNA应用要求&rdquo 。   仇保利说,该检测平台打破了国外企业对技术与产品的垄断,满足了公安法医DNA检验和数据库建设等工作的需要,对推动公安科技进步起到重大的作用,标志着中国精密分析仪器制造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实现法医DNA检测技术的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世界量程最大力标准机自主研制成功 达国际领先水平
    近日从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入驻该开发区的福建省计量院科研基地上月成功自主研制出世界量程最大的60兆牛力标准机,并与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50兆牛力标准装置力值比对成功,标志着这种力标准机的量程和精度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除此之外,该院还自主研发了高精度衡器载荷测量仪、天然气用超声流量计远程在线诊断及检测系统等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计量技术成果。  省计量院院长许航介绍,力标准机可对测力仪、传感器、千斤顶等超大力值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及检测。60兆牛力标准机的研制成功,为国家航空航天、国防科工等领域提供了强大技术保障。基地自主研发的衡器载荷测量仪的样机已在福建科达衡器公司等4家应用单位进行长期试用,解决了企业生产的衡器仪器设备难以逐台进行出厂检验的难题,极大提升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许航告诉记者,检定一台150吨汽车衡,用传统砝码检定方法需运输砝码150吨,检定过程需搬卸砝码2300多吨,耗时4天~8天。而使用科研基地研制的衡器载荷测量仪,运输检定设备不超过1.5吨,对汽车衡进行全量程全性能检定仅需半天。以科达公司为例,之前年总产销量约为200台(套)汽车衡,应用该成果后,仅在福建地区就实现了年产销量800台(套)。  “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大型衡器非砝码检定装置的国际空白,解决了世界难题,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汽车衡及衡器企业产品出厂检验难的问题。”许航说。  此外,由该院主持完成的省科技厅重大专项“食品中致癌物的检测技术研究与仪器研制”,可快速检测大米、酒、粮油等产品中的致癌物质含量,项目成果应用有效提升有害物质的现场快速筛查、预警的监控水平,保障食品安全。目前,已经形成标准化批量生产。  据了解,该院现已建成289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具备了将具有先进水平的计量技术“嵌入”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中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建立全国最大的综合性能源计量数据在线监测公共服务平台,已服务省内738家重点耗能企业,为能源计量、安全生产和节能降耗提供了技术保障 研制的国内首 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通用技术标准”帮助生产企业规范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的技术要求,推进了食品安全检测仪生产的综合示范性基础建设 “无线婴儿培养箱自动校准装置”的应用使婴儿培养箱的使用更加安全 国内首 个“污染源监控计量流动实验室”,对我省环境质量的维护和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记者获悉,该院科研基地一期工程去年8月完成综合验收,建有6栋工作大楼,实验室及科研办公面积32000平方米,其中恒温恒湿实验室约3000平方米。二期工程项目正进行规划设计及可研报批,预计年内动工建设,2019年完成并投用。二期工程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计划建设力学、电学、环境医学、标准物质等计量检测实验楼。
  • 航天科工自主研制核电站环境监测机器人
    近日,在技术人员控制、遥测设备的保障下,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自主研发的核电站环境监测机器人走出试验室开始了&ldquo 踏青&rdquo 之行。   众所周知,核电站在产生巨大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一旦发生事故,现场的强辐射等环境将给人员勘察和处置带来极大困难。针对此种情况,33所自主研制成功核电站环境监测机器人,目前已通过性能测试和验收,即将交付客户。   核电站环境监测机器人系统由机器人和控制终端组成。其显著特点是车前带有一对有力的双手&mdash &mdash 机械摆臂,别看个头不大,依靠双手它能翻越比自身高很多的障碍物。配备的高功率密度电机,使其上下楼梯轻松自如。加上360° 旋转的眼睛&mdash &mdash 全景红外摄像机,使&ldquo 小家伙&rdquo 能把远处目标拉近观察,前后行走摄像机作为辅助视觉系统,更使其实现了&ldquo 无死角&rdquo 观看。这多双&ldquo 眼睛&rdquo 捕捉的画面可实时传回至控制终端,操作者即使是远程遥控机器人作业也如同身临其境。控制终端还综合考虑了人机工程和外形美观,使操作者长时间控制机器人也不会觉得疲劳。   后续,33所还将研制强辐射环境下核事故处置机器人,进一步优化机器人结构,完善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实现机器人半自主导航和失控后自主返回,提升我国在核电机器人装备领域的技术水平。
  • 中科院“四局”将负责自主研制高端科研仪器
    2014年12月2日,中国科学院&ldquo 率先行动&rdquo 计划组织实施方案发布。   其中提出,由条财局、前沿局、重大任务局、科发局负责自主研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端科研仪器装备,成为国家科研装备研制创新高地,逐步改变我国科研仪器装备严重依赖国外的局面。   中科院现有研究所也将分为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等四大类别。   具体如下:   创新研究院:坚持需求牵引和目标导向,选择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整合相关科研机构或科技资源,加强政产学研结合,提升顶层设计、协同攻关和系统集成能力,在牵头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突破关键共性核心技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上,做出关键性、引领性、系统性重大创新贡献。2020年前,选择国家急需和具备条件的重点领域,组建5至10个创新研究院 2030年前,再组建10至20个创新研究院。(重大任务局、科发局负责)   卓越创新中心:瞄准基础科学的前沿方向和重大问题,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择优支持一批有望5至10年达到国际一流的创新团队或研究所,集学科、人才、项目、平台建设于一体,组织开展多学科协同创新,致力于实现重大科学突破、提出重大原创理论、开辟重要学科方向、建成国家创新高地。同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促进科教融合。2020年前,建设20个左右卓越创新中心 2030年前,在动态调整的基础上,建成30个左右卓越创新中心。(前沿局负责)   大科学研究中心:依托我院已建成运行、在建和规划建设的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高效率开放共享、高水平国际合作、高质量创新服务的大科学研究中心,有效集聚国内外科研院所、大学、企业,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协同创新。开展若干下一代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工作。2020年前,建设5至10个大科学研究中心 2030年前,建成15个左右大科学研究中心,其中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建成若干国家科学中心,成为我国科技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条财局负责建设运行,相关业务局按照业务管理分工负责相关科研任务)   特色研究所:面向部分行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独特需求及特殊学科领域,做强一批学科特色鲜明、队伍规模适度的研究所,通过院内外科教融合、与地方政府和行业共建等方式,巩固和发展特色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科发局、重大任务局负责)   适时对研究所进行调整。对因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需要,或对特色优势和成果产出不明显、长期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所,进行撤并重组和结构调整。(前沿局、重大任务局、科发局、规划局、条财局、人事局负责)   原文请点击:中国科学院&ldquo 率先行动&rdquo 计划组织实施方案 编辑:刘玉兰
  • 团队通过自主研制方法揭示大气污染物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江凌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纳米气溶胶质谱实验方法,研究了蒎烯在大气环境条件下的气溶胶生长过程,揭示了大气污染物NO2和SO2对β-蒎烯光氧化产生二次有机气溶胶的作用机制,为理解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在城市上空形成气溶胶的成核机理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学报》上。排放到大气环境中的污染分子(VOC,SO2等)可以与大气中的水、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各种气溶胶颗粒。在高污染强氧化性背景下,气溶胶颗粒发生爆发式增长,形成雾霾。而雾霾成核的关键步骤是分子形成气溶胶过程,所以精确测量气溶胶新粒子的化学成分和成核机制对理解雾霾的形成和生长机理具有指导意义。生物源排放的β-蒎烯的全球年释放量为18.9Tg,与人为源排放的污染物(NO2、SO2等)光氧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对太阳辐射、降雨、人类生命健康等有着重要影响。江凌团队近年来自主研发了基于大连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大连相干光源)的纳米气溶胶质谱实验方法,实现了气溶胶新粒子生成过程中成核前驱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动态变化的高灵敏探测,为研究污染物分子如何一步步成长为雾霾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本工作中,江凌团队利用上述实验方法,研究了人为源污染物对生物源污染物(β-蒎烯)光氧化产生SOA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在β-蒎烯低浓度和高浓度情况下,NO2对SOA的质量浓度和数量浓度均有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随着NO2光解产生的O3浓度增加,有助于产生更多的O3氧化反应产物,从而加快了SOA的成核和生长。而SO2的作用主要是提高了SOA的质量浓度,这可能是由于氧化过程早期形成的粒子对新形成的气溶胶有凝并和清除作用。该项研究揭示了蒎烯的光氧化反应机制,为深入研究各种生物源污染物和人为源污染物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策略。
  • 我国自主研制地球磁场传感器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中科院电子所第十研究室(中科院电磁辐射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立足国内,找矿增储”等重大战略需求,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SinoProbe计划等项目经费支持下,经过近3年的技术攻关,突破了制约我国地球物理电磁勘探仪器装备研发的核心技术——磁场传感器(磁棒)技术,研制出可应用于大地电磁法(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海洋可控源大地电磁法(CSEM)、瞬变电磁法(TEM)、地球物理电磁测井等方法的磁场传感器,最低工作频率可到0.0001Hz(10000s),噪声水平达到皮特斯拉(pT)或飞特斯拉(fT),各项指标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小批量生产的CAS系列磁棒陆续经多个地球物理勘探部门一年多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野外工程应用和测试对比表明,电子所研制的频率域和时间域磁棒与国外同类磁棒的先进技术水平相当,部分指标略高于国外产品 同时,与国外同类磁棒相比,CAS系列磁棒的重量和功耗均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CAS系列磁棒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物理电法勘探仪器装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此外,CAS系列磁场传感器在海洋探测与监测,尤其在海底科学观测网建设、海底资源勘探等领域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微系统所自主成功研制出THz量子级联激光器
    近日,由上海微系统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曹俊诚研究员负责的太赫兹(THz)课题组自主成功研制了激射频率为3.2 THz的量子级联激光器(QCL)。该器件的整个研制过程,包括有源区材料生长、器件流片工艺以及光电特性测试等均在微系统所完成,为发展相关THz应用系统奠定了基础。 THzQCL具有体积小、轻便、易集成、能量转换效率高,并且可在连续波模式下工作等优点。它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半导体量子器件。课题组采用V90气态源分子束外延设备生长了基于GaAs/AlGaAs材料体系的THzQCL有源区;采用单面金属波导工艺制备并封装了THzQCL器件;采用远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测试了器件的发射谱,激射频率为3.2 THz。
  • 2014基金委投4.5亿资助重大科研仪器研制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项目)2014年项目指南中指出,2014年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项目)资助计划为4.5亿元,项目申请经费不得超过1 0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一般为5年。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项目)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原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研制,着力支持原创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更新颖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2014年度,原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并入该项目。   2013年度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共资助50项,资助经费1.5 亿元 平均资助强度为300万元/项,资助率为10.42%。   2013年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自由申请项目共受理申请247项,资助40项,资助经费3亿元 平均资助强度为750万元/项,平均资助率为16.20%。   2014年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项目)资助计划为4.5亿元,项目申请经费不得超过1 0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一般为5年。   一、资助范围   (1)对于促进科学发展、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制   (2)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或集成创新,用于发现新现象、揭示新规律、验证新原理、获取新数据的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制。   (3)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颖科学仪器和部件的研制。   二、申请条件   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正在博士后工作站内从事研究、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条例》第十条第二款所列的科学技术人员不得申请。   三、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本《指南》,不符合本《指南》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2)申请书中的起始年月一律填写2015年1月1日 终止年月按照资助期限的要求一律填写201*年12月。   (3)本类型项目采用在线撰写申请书方式,资助类别选择&ldquo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rdquo ,亚类说明选择&ldquo 自由申请&rdquo 申请书的报告正文应当按照申请书所附正文提纲撰写 如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项目相关的科学基金其他项目或其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须在报告正文的&ldquo 研究基础&rdquo 部分列出并详述其中的区别与联系。   (4)2014年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项目)申请书由自然科学基金委集中接收,依托单位应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电子申请书和单位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一份)。   (5)请申请人根据仪器研制的实际需要,客观、实事求是地申请研究经费,如评审专家认定申请经费超过实际需求的30%,将不予资助。   四、科学基金仪器类项目限项规定   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总数限1项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项目获得资助后,在结题前项目负责人不得再申请其他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除外)。
  • 通微公司正式加入上海科学仪器自主研制协作联盟
    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于5月正式成为上海科学仪器自主研制协作联盟会员, 该联盟旨在帮助提高国产分析仪器研发实力,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信息沟通等方面,由上海市科委支持,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和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牵头所成立。成为联盟会员后,通微的自主创新能力依托联盟势必会进一步提高,为广大用户提供具有更先进性能和更高质量的分析仪器技术和产品。
  • 864项!2019至2022年度中科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产品汇总
    科学仪器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创新研究成果的重要产出形式之一,标志着国家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科学仪器依赖进口,高端仪器和核心部件往往受制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明确要求要“加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我国开展科学仪器创新研制的主力之一,从“八五”期间开始设立“科学仪器设备升级改造和自主研制”专项。通过长期坚持高端科学仪器的自主创新研制,中国科学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积累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设备。自2019年起,中国科学院系统梳理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编制《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产品名录》,并通过《中国科学院院刊》出版和传播,进一步加强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的推广和应用。本文特汇总了2019至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产品名录》,供科技工作者、相关部门和企业等了解和参考。2019-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产品名录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2022序号产品名称数理与天文科学1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2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3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分子束外延联合系统4低温强磁场用扫描探针显微镜5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6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7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谱仪8氦质谱检漏仪9便携式伽玛射线成像仪10便携式核素识别仪1110拍瓦超强超短激光器121拍瓦超强超短激光器13中子斩波器14大型平行光管15核与辐射应急车载平台16激光雷达望远镜171米口径光学望远镜18大口径标准镜面1920英寸大面积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20超快位敏型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21靶斑仪22多波长飞秒全固态激光器23高重频钛宝石飞秒激光放大器24氟化钡闪烁晶体探测器25星载铷原子钟26芯片原子钟27显微共焦拉曼荧光光谱测量模块28有机玻璃内应力无损定量移动式检测装置29同步控制系统30太阳辐照度绝对辐射计化学与材料科学31分子束外延系统32深紫外激光光致发光光谱仪33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镜34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35原子层沉积系统36磁控溅射台37电子束蒸发镀膜设备38系列高离化磁控溅射镀膜仪39碳化硅晶体生长炉40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镀膜设备41有机、无机薄膜沉积设备42台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43X波段连续波/W波段脉冲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44全自动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45微型流化床反应动力学分析仪46多功能内耗仪47多相流非均相特性测量系统48光谱椭圆偏振仪49激光共聚焦法流体液膜厚度及物性测量仪50高能衍射仪51多维跨尺度材料热性能测量仪52微颗粒实时在线监测仪5380-400开尔文低温绝热量热仪54实验室中能X射线吸收谱仪55偏振光栅光刻机56台式数字光刻机57蒸发源及控制器58射频电源59分子泵60双级高速离心式空气压缩机信息与工程科学61X射线三维分层成像仪62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测试分析系统63投影光刻机64接触式曝光机系列65大视场三线阵立体航测相机66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辐射分析仪67激光干涉仪68衍射光栅(平面刻划光栅、平面全息光栅、曲面全息光栅)69超高分辨率超声缺陷检测设备70高密度等离子体刻蚀机71高精度电光晶体定向仪72超高精度面形干涉测量设备73智能环形抛光机7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超快激光切割装备75万瓦级半导体激光器综合测试系统76单频激光噪声测试仪77相干光场波前测量仪78长焦可见光/红外共口径光学成像相机79显微红外成像光谱仪80机载双频激光雷达81激光跟踪仪82卫星移动通信终端综合测试仪83光矢量网络分析仪84数字延时脉冲发生器85系列深紫外准分子激光器86高温液态金属流速实时在线监测仪87集束型纳米薄膜生长系统88涡轮叶片表面温度测量仪89线阵列X射线探测器90中红外锑化物大功率激光器地球与环境科学91地面电磁探测系统92小型绝对重力仪93近钻头方位伽马成像地质导向系统94分布式光纤声传感系统95偶极横波远探测井仪96高精度光纤地震采集系统97岩石空心圆柱扭剪试验系统98天光背景测量仪99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100大气臭氧观测激光雷达101便携式多组份气体紫外分析仪102车载双光路污染气体分布及网格化排放遥测系统103大气成分差分光学吸收光谱在线监测系统104轨道对地高时空分辨率快速成像仪105大动态范围积分球辐射源106温室气体柱总量地基观测系统107宽波段可调谐光腔衰荡光谱仪108激光散射大气颗粒物偏振浊度计109高频单颗粒偏光粒径谱仪110深海激光拉曼光谱原位定量探测系统111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112基于大型浮标的自由伸缩式海洋剖面观测平台113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114深海海底理化环境长期观测系统115深海多参数剖面观测浮标116海底地震仪117船载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仪118系列拉曼光谱探针1196000米级可视化可控轻型柱状取样器120漫反射标准参照板生命与医学科学121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仪1221.5T无液氦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123乳腺/灵长类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124小动物能谱显微CT125消毒防疫机器人126全自动数字PCR检测系统127自动化核酸快速提取仪128固态纳米孔制备仪129流式光片成像仪
  • 2015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资助经费5.5亿
    近日,仪器信息网编辑获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2015年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的资助计划为5.5亿元,相比于2014年的4.5亿元,增幅达到22.2%。   2015年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申请经费不得超过10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5年。而2014年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共受理申请630项,资助64项,平均资助强度为703万元/项。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原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研制,着力支持原创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更新颖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一、资助范围   (1)对于促进科学发展、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制   (2)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或集成创新,用于发现新现象、揭示新规律、验证新原理、获取新数据的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制   (3)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颖科学仪器和部件的研制。   二、申请条件   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正在博士后工作站内从事研究、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条例》第十条第二款所列的科学技术人员不得申请。   三、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本《指南》,按照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资助类别选择&ldquo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rdquo ,亚类说明选择&ldquo 自由申请&rdquo 。如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项目相关的科学基金其他项目或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报告正文的&ldquo 研究基础&rdquo 部分列出并详述其中的区别与联系。   (2)请申请人根据仪器研制的实际需要,客观、实事求是地申请研究经费,如评审专家认定申请经费超过实际需求的30%,将不予资助。   相关新闻: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 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它的成像质量如何?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国产核磁共振仪器实现量产医疗检查费用正在逐步降低记者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看到,生产线上生产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画面中白色的圆柱体就是正在生产中的仪器,经过一系列复杂精密的程序之后,它将出现在医院的检查室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技师张辉介绍,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图像质量不逊色于国际先进的核磁共振仪器生产厂家,但价格比以前大大地降低,医院的医疗检查费也在逐步地降低。最新一代的国产核磁共振仪器已完全达到医院提出的相关要求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里,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正在工作。仪器工作的情况,实时传输到十五公里外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记者了解到,这款仪器可以获得人体的全身影像,不仅分辨率更高,还加速了成像速度。总台记者 朱慧容:在分辨率不是很高的核磁共振机器做出来的影像,看不出来具体的病灶在哪里。在分辨率很高的核磁共振提供的影像上,明显看出这里可能是一个肿瘤的所在位置。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副所长李烨介绍:“以前我们的核磁共振就像拍照片一样,你一动,照片就糊了。我们现在有了快速成像技术,就像拍电影一样,组织动也不怕,可以看到它动的过程。”据了解,第一批国产核磁共振仪器上市不久,科研团队将临床上出现的问题总结出来,逐步攻关。目前,最新一代的国产核磁共振仪器,已经完全达到了医院提出的图像质量要求。
  • 我自主研制成功世界最大最先进球磨机
    本报洛阳7月1日电(记者杨朝晖)今天,我国自主研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最先进溢流型球磨机,在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现场试车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大型磨机技术在短短几年内,打破了全球高端磨矿装备技术和市场被少数几家国际公司长期垄断的局面。   据中信重工总经理任沁新介绍,此次试车成功的φ7.93×13.6米溢流型球磨机,是中信重工于2007年8月中标的澳大利亚SINO铁矿项目6组磨机中的第一组设备。该球磨机在设计、材料选择、制造工艺和检验等方面,完全按照国际标准执行,并在结构、技术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其轴承采用调心多滑履支撑,超大功率双机拖动,全自动液压驱动,是目前国际规格最大、设备配置最高、控制性能最完善的球磨机设备。中信重工将自主研发、制造工程所需6组12台世界最大、最先进的自磨机和溢流型球磨机,服务于该铁矿一期建设项目。   在大型金属矿山选矿工程领域,能源费用增长和矿石品位下降,世界各国矿山工业面临严峻考验。大型矿用磨机以其高产量和高可靠性可有效解决低品位矿山的开采和规模生产问题。由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总包建设的澳大利亚SINO铁矿项目,是全球目前在建年产量最大的铁矿项目之一,对其核心装备自磨机和球磨机技术要求很高。中冶西澳总经理赵德宝表示,经过业主方、总包方全面考察、多方论证,最终选择由中信重工独立设计、研发、制造6组大型自磨机和溢流型球磨机。今天首台球磨机交付出厂,使国内外矿业企业对中国装备有了更强信心。
  • 2020年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88项 资助直接费用超9亿
    近日,基金委网站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0年度报告》。其中公布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情况。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立项是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资助对促进科学发展、探索自然规律和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与核心部件的研制,以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分为自由申请和部门推荐两部分。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接收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611项,资助了其中的84项,资助直接费用59632.58万元,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709.91万元/项;部门推荐类接收49项,资助了其中的4项,资助直接费用34862.20万元,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8715.55万元/项。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财政预算及总体资助情况如下:各类项目申请与资助统计
  • 武汉33家单位99项标准研制获650余万资助
    10月29日,武汉大学、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33家单位分别研究制定的99项标准项目,首次获得武汉市政府颁发的标准研制资助奖励共652.5万元。   2003年以来,以承担国家标准化示范项目为起点,武汉市全面启动了技术标准战略。与之相关的部门和单位积极行动,相继投入了重要技术标准研究的国家级试点项目。截至目前,先后制定国际标准11项,并获得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同时,制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共800余项。   围绕重大科研项目,导入国际标准研制。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制的一项ISO/IEC国际标准,对世界软件工程科学产生重要影响。采用这项国际标准开发的制造业信息化软构件库的语义互操作性管理与服务平台,现已用于IT产业230多家生产企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上亿元。   致力于标准创新,保持着行业领先。曾为我国首次制定国际电信标准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结合其承担的光纤通信等重点课题,研制提交了3项国际标准和400多项专业标准。以此为基础,他们自主开发出光电子设计与制造、ASIC设计、软件开发、光纤制造的4大核心技术,牵头组建了国家光纤接入产业联盟。   构筑标准化平台,实现“走出去”战略。曾创建质量效益型道路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近5年来跻身于国际标准化活动,主动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加快技术产品与国际接轨。今年,国际力学试验技术委员会确定,由武钢负责制定ISO7800国际标准。至此,武钢首次在世界同行中的力学试验领域先声夺人。   随着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带头组建了“数控系统现场总线技术标准联盟”、“光谷地球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新一代红光高清光盘技术及产业联盟”、“射频产业创新联盟”、“光谷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将技术专利转化为技术标准,把“武汉制造”升级为“武汉创造”。   采用先进标准生产,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到现在,武汉市累计2122项产品采用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其中,光电子、钢铁、汽车、电力、电器等重点产品的采标率达到85%以上。与此同时,技术标准战略的深入开展,还拉动着激光、船舶、环保、食品等新兴产业,提高了发展速度和产品质量。   政、产、学、研一起上,内外合力兴标准。近两年,武汉市质监局将标准化人员培训纳入工作目标和考核制度。他们发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科教优势,为各行各业培养技术标准复合型高级人才。每年,该局都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到企业讲标准、学标准、用标准、制标准。   推进技术标准战略,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今年3月,武汉市政府确定:进一步支持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对此,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武汉市标准研制资助奖励实施办法》,设立了5万、10万、30万至50万元的标准研制资助奖励。   这次,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选,武汉市申报获奖的技术标准项目,包括了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共149类。武汉市质监局局长樊启祥表示,这批标准项目均体现了科技创新、自主产权、产业领先、效益显著,奠定了产业竞争的优势地位。
  • HEPS自主研制共振非弹性散射分析晶体完成在线实测
    2023年5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自主研制的共振非弹性散射(RIXS)分析晶体完成在线实测,实测能量分辨率37.7meV@8.9keV,标志着HEPS自主研制光学部件又进一步。   HEPS是亚洲首台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有利于开展高能量分辨谱学实验。为满足高分辨谱学需求,HEPS光源部署自主研制高分辨RIXS谱学分析晶体,100毫米直径的球面衬底上,布满近1万块1.5毫米见方、2毫米厚的小晶块,小晶块之间排列取向精度误差小于400μrad。该类分析晶体制备工艺极为复杂,国际上仅有少数光源具备此类分析晶体研制能力。HEPS高能量分辨谱学线站负责人徐伟研究员带领团队与光学设计、光学机械、光束线控制系统相关人员,联合多学科中心晶体实验室积极攻关,完成RIXS分析晶体自主加工。   RIXS分析晶体的在线表征是检验分析晶体品质的关键步骤。2023年5月,高分辨谱学线站团队包括徐伟研究员、郭志英副研究员、张玉骏副研究员、靳硕学副研究员等通过与日本超级环光源-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线站(SPring-8-QST-BL11XU)的Kenji Ishii(石井贤司)教授合作,顺利完成了RIXS分析晶体的在线表征。曲率半径2米的单晶硅(553) RIXS分析晶体,实测分辨达到37.7meV (FWHM)@8985eV。这一结果表明,HEPS团队已具备RIXS分析晶体自主研制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0月,依托北京同步辐射装置,HEPS首批自主研制X射线拉曼散射(XRS)谱仪分析晶体完成在线表征,实测1eV(FWHM)@9.7 keV;2023年3月,依托上海光源BL13SSW稀有元素线站,HEPS相关人员与上海光源边风刚研究员、何上明研究员、曾建荣副研究员、洪春霞高级工程师等团队合作,完成了一批(15组)条带型高分辨XRS分析晶体的在线表征,实测0.53 eV@9.7 keV。   高分辨分析晶体再一次取得突破性进展,离不开团队合作、国内外同行协助。下一步,团队成员将齐心协力,进一步开发定制指数面硅基、非硅基高能量分辨分析晶体。在满足HEPS高分辨分析晶体需求基础上,也可为国内外同行提供先进光学部件。   高分辨分析晶体在线表征得到上海光源稀有元素线站BL13SSW、测试线站BL09B,日本SPring-8 BL11XU等线站的大力支持。
  • 基金委4.5亿资助64个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ldquo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项目)&rdquo 评审结果日前公布。   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受理的来自各领域的该类项目申请共计630项,经通讯评审与会议评审,最终64个项目获得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项目)2014年项目指南中已指出,2014年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项目)资助计划为4.5亿元,项目申请经费不得超过10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一般为5年。 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ldquo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项目)&rdquo 高校部分获批名单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于2011年设立,主要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研制,着力支持原创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更新颖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 中科大理化科学实验中心-国仪量子自主研制科学仪器联合实验室揭牌!
    5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实验中心-国仪量子自主研制科学仪器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理化科学实验中心举行。中国科大理化科学实验中心、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主任王雨松,国仪量子董事长贺羽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科大理化科学实验中心副教授付圣权主持活动。王雨松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国产电镜在技术性能与用户体验上已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政策支持与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国产科学仪器的春天已经到来。希望大家协同创新,努力实现国产高端科学仪器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贺羽在发言表示,理化科学实验中心为国仪量子提供了大量的用户反馈意见,对产品性能优化提升起到了巨大作用。未来,国仪量子将以此为起点,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广联合实验室的创新模式,促进更多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联合实验室将基于中国科大理化科学实验中心引进的国仪量子电子显微镜等高端科学仪器,为用户提供零延时的售后服务、科研奖励服务、技术支持服务以及新品体验服务。此前,国仪量子超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5000X已正式交付理化实验中心,并投入试运行。王雨松主任和贺羽董事长共同为自主研制科学仪器联合实验室揭幕,与会嘉宾共同见证。揭幕仪式后,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联合实验室,并共同参加了国产电镜高峰论坛活动。在国产电镜高峰论坛上,来自中国科大、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大学等高校的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将会把“推广国产仪器、用好国仪电镜”作为重要任务,同时以严格挑剔的眼光反馈用户体验,以严格的要求提出迭代意见,帮助国仪电镜发挥性能、功能的优势,为其不断进步贡献力量。贺羽表示,深知单纯凭情怀寻求用户支持是不可持续的,国产仪器发展已进入“下半场”,产品和服务才是立足于市场的真正法宝。尤其是售后服务,其导向永远是客户满意度。此次自主研制科学仪器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国仪提升服务水平的新起点,将推动公司与用户更好地开展协同开发,进行原理性、原创性仪器研制工作,更好地服务广大科研工作者。国仪量子应用专家为学校师生们详细介绍了原位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并进行了上机演示。
  • 泽攸科技完全自主研制的电子束光刻机取得阶段性成果
    国产电子束光刻机实现自主可控,是实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重要一环。近日,泽攸科技联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开展的全自主电子束光刻机整机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成功研制出电子束光刻系统,实现了电子束光刻机整机的自主可控,标志着国产电子束光刻机研发与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电子束光刻是利用聚焦电子束对某些高分子聚合物(电子束光刻胶)进行曝光并通过显影获得图形的过程。而产生聚焦电子束并让聚焦电子束按照设定的图形扫描的仪器就叫做电子束光刻机。它是推动我们当前新材料、前沿物理研究、半导体、微电子、光子、量子研究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前,全球电子束光刻机市场高度集中,主要由美日企业垄断,我国尚未掌握该领域核心技术,装备长期依赖进口。为实现电子束光刻机的自主可控,泽攸科技多年来持续积累电子光学、微纳技术、高压源及电子源技术、真空系统、自动控制、数字图像处理等多学科交叉核心技术,构建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并推出了台式扫描电镜等多款热销电子束产品。2023年3月,泽攸科技联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共同投资2400万元,成立联合工程中心,目标是打造集科研与产业化为一体的电子束装备技术创新基地。通过深入开展电子束与新材料交叉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实现关键装备和共性技术的自主可控,切实提升我国在电子束加工与制备领域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目前,泽攸科技已基于自主研制的扫描电镜主机,完成电子束光刻机工程样机研制,并开展功能验证工作。通过对测试样片的曝光生产,可以绘制出高分辨率的复杂图形,达到先进水平。该成果标志着泽攸科技在电子束光刻机关键技术和整机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获得重大提升。下一步,泽攸科技将持续完善电子束光刻机的性能指标,使其达到批量应用及产业化的要求。相信在公司技术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泽攸科技自主研发的电子束光刻机整机必将加速实现量产和商业化应用。这不仅将大幅降低国内高端芯片制造的装备成本,还将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壁垒,使我国拥有自主可控的电子束光刻机技术,推动国产替代,切实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以下是电子束光刻机部分应用案例:
  • 中国船舶704所自主研制的超精密导程误差测量仪取得成功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四所自主研制的超精密行星滚柱丝杠导程误差动态测量仪取得成功。经计量技术机构验证,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七〇四所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超精密行星滚柱丝杠导程误差动态测量仪面临技术难题 行星滚柱丝杠是船舶、大型电站、冶金行业等领域高端装备的核心功能部件,随着所内行星滚柱丝杠产品不断推广应用,对其产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导程误差动态测量仪用于检测行星滚柱丝杠的导程误差,而行星滚柱丝杠的导程精度又直接影响丝杠螺母的直线移动位置的重复精度。 然而,国内鲜有导程误差动态测量仪,大多使用静态轮廓仪测量数据替代,难以准确描述螺纹全螺线的导程误差,且高精度轮廓仪长期依赖进口。自主研制成功 因此,为了满足行星滚柱丝杠的生产需要,针对国内导程误差动态测量仪定位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不足等难题,七〇四所自主设计并成功研制了超精密导程误差动态测量仪。 该导程误差动态仪采用空气静压导轨,是一台超精密多参数的复合动态测试仪器。技术团队在研发过程中攻克了精密气浮移动平台设计技术、精密主轴驱动技术、高同步性数据采集、浮动自适应测头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并不断的优化设计与精密制造装配,最终获得了仪器的研发成功。 该导程误差动态测量仪导程为3000mm,测量精度优于±2μm,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超精密导程误差测量仪的成功研制不仅为七〇四所行星滚柱丝杠产品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检测手段,提升了行星滚柱丝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了该产品的产业化发展,还可以作为新一代电驱化、智能化装备的核心传动部件的高精度测量设备,为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测量服务,进一步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获得立项资助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评审结果,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黄晶教授牵头,联合中科院声学所、北京安贞医院、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申报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双频超声靶向高血压治疗仪”获得立项资助,项目直接经费716.02万元。  高血压患病人群巨大,其并发症是国人致残、致死的首要病因。肾去交感神经术(RDN)是高血压器械治疗的主流技术,可减少或消除高血压患者长期用药,为高血压治疗带来重大变革。但传统RDN存在有创性、消融盲目性和缺乏即刻疗效评价指标等卡脖子问题。“双频超声靶向高血压治疗仪”项目开创性地将双频/同轴/共焦聚焦超声系统和神经标测集成系统相结合,首次利用差频聚焦超声干涉效应形成低频振动声,用于肾神经标测和疗效验证,创建了无创超声消融靶向化和剂量个体化RDN治疗新技术。该项目的实施将大幅提升RD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使RDN迈入无创化和精准化治疗时代,为广大高血压患者带来福音。  双频超声实现肾神经标测示意图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资助对促进科学发展、探索自然规律和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科研仪器与核心部件的研制,以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2011年起,黄晶教授根据未来高血压治疗学科发展方向和RDN临床开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着手组建了一支涵盖医学、声学和电子工程交叉团队,先后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完成原理样机研制,并实现主要技术参数指标。团队目前已申请项目相关国家发明专利23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5篇。在未来,项目将不断优化技术,将我国无创超声高血压治疗研究推向国际领先水平,并为原创医疗器械的开发提供坚实基础。  附二院心血管内科团队  黄晶,二级教授,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创新与转化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等。长期从事自主神经调节心血管病治疗原创研究,探索使用超声治疗心血管疾病治疗新技术和相关仪器研发。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体外聚焦超声大动物无创心肌消融、房室节阻断和肾去交感消融;首次完成无创超声肾去交感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学仪器专项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十余项,在JACC、Hypertension、IJC等发表论著10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3项,授权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30余件。
  • 这款我国自主研制双光子显微镜销售额已过亿!
    光学显微镜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从观察细胞的初代显微镜发展到如今打破分辨率极限的超分辨显微镜。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蓬勃发展,对显微成像技术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光学显微镜不断向更高分辨率、快速成像、3D成像等高端技术方向发展。我国高端光学显微镜市场长期处于被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许多关键核心部件依赖进口。令人欣喜的是,近五年来,市场上涌现出多种国产高端光学显微镜,包括超分辨显微镜、双光子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光片显微镜等,逐渐打破当前市场格局。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特别制作“破局:国产高端光学显微镜技术‘多点开花’”专题,并向国产光学显微镜企业广泛征稿(投稿邮箱:lizk@instrument.com.cn),了解各企业主要高端光学显微镜产品技术特点和发展进程。本篇为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维景”)供稿。 超维景研发和生产的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基于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在世界上第一次获取了自由行为小鼠大脑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清晰、稳定的动态图像。这项发明曾被Nature Methods 评为“2018年度方法”,被国家科技部评为“2017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仪器信息网: 请回顾一下贵公司光学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历程。当前,最流行的对小动物行为过程中大脑神经元活动和结构变化进行长期观测和追踪的成像方法,是将虚拟现实与现有商品化台式双光子成像相结合,在动物头部被固定的情况下,在其眼前制造影像,让动物认为自己处在”真实“的环境之中。通过小鼠四肢在类似跑步机或者鼠标滚球上的运动来模拟其真实活动。以求达到研究神经元在动物行为中所起到的作用。然而,这种虚拟现实加头部固定成像的方法,已经遭到许多科学家的质疑。人们认为,头部固定的动物在实验期间一直处在物理约束和情绪压力下,无法证明神经元对外界的响应在虚拟现实和自由探索下是等价的。更重要的是,许多社会行为,比如亲子护理,交配和战斗,都不能用头部固定的实验来研究。如何在动物自由活动的时候,直接对其神经元进行成像,是神经科学家亟待解决的诉求。美国和欧洲脑计划及连接组计划在不断快速推进,我国的脑计划也将在年内启动,最新神经科学需要针对清醒动物的典型实验会越来越多。现有传统厂家的双光子设备上都只能做麻醉或固定头部的动物成像,实验的结果无法描述在正常行为模式下的神经功能变化。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开发微型荧光显微镜直接固定在自由活动的动物身上,让动物“带着显微镜跑”。2017 年由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和陈良怡教授牵头研发的微型化双光子活体成像技术的出现,使目前最新神经科学需要的针对清醒动物的功能研究实验得以实现,其核心技术 2.2 克可佩戴式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在国际上首次获取了小鼠自由行为过程中大脑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清晰稳定的图像。研究成果已表于自然杂志子刊 Nature Methods,2014 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得主 Edvard I. Moser 称之为研究大脑空间定位神经系统革命性的新工具。只有通过原型机转化为产品的方式,才能让更多科学家、实验室使用到高端技术,但这是在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在校方、政府政策、资本等要素多方助力下,团队成立了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动这一成像装备商业化,形成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主要包含:微型化双光子显微成像模块、激光耦合模块、飞秒激光器、荧光采集模块、主控制器、宽视场观测模块、ScienceDesk 工作台,共 7 大模块。目前,超维景在面向脑科学的产品成型并已小批量出货。国内产品销售额过亿,国内用户有复旦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南京脑观象台、西湖大学、西京医院、空军军医大学、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国际产品销售额超千万,已经达成的国际合作有德国马普神经所、德国波恩大学、德国马普鸟类研究所、美国纽约大学、美国马普神经所等。未来超维景会充分调动所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即累计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等60余项知识产权以及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发力于千亿级的临床医疗检测和诊断市场,例如手持式双光子或穿刺式双光子设备直接作用于皮肤、口腔、浅表淋巴;结合小型化技术稍作改进可以实现宫腔成像的宫腔镜;在开腹/微创手术过程中,硬性腔镜可以实现术中指导,实现肺、胸、肾、肝、脑等组织病变的辅助诊断的手持/腔镜;结合传统内窥技术打开胃肠癌症筛查市场的内腔软镜。仪器信息网: 请介绍当前贵公司主推的产品和技术。贵公司的高端光学显微镜技术有哪些独特优势?超维景自主研制的快速微型化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FIRM-TPM,在世界上第一次实现了自由运动小鼠单个树突棘水平神经元功能活动的高速高分辨实时成像,解决了“脑计划”的核心痛点。而且超维景生产的微型化显微镜分辨率、扫描速度、重量、GFP/GCaMP 成像等方面均优于其他文献报道的微型化显微镜。这款头戴式双光子显微镜可实时记录自由行为动物的大脑神经元和树突棘活动,支持钙成像,并可在同一视野长时程反复成像。系统能够配置移动的轴向扫描模块,实现三维成像和多平面快速切换实时成像,用于脑神经回路观察;还可配置光遗传模块,对神经元和大脑神经回路活动进行精确控制。今年1月,继第一代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在全球首次获取了小鼠在自由行为过程中大脑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的动态图像后,超维景通过对微型光学系统的重新设计,成功研制了第二代产品。其成像视野更大,工作距离更远,操作简便,并具备实时三维成像能力,可在自由运动的小鼠上对大脑三维区域内上千个神经元进行清晰稳定的动态成像,并且实现了针对同一批神经元长达一个月的追踪记录。该成果于2021年1月6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Methods上。新一代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体积小,适于佩戴在小动物头部颅窗上,实时记录数十个神经元、上千个神经突触的动态信号。在大型动物上,还可望实现多探头佩戴、多颅窗不同脑区的长时程观测。相比单光子激发,双光子激发具有良好的光学断层、更深的生物组织穿透等优势,其横向分辨率达到 850 nm,成像质量与商品化大型台式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可相媲美,远优于目前领域内主导的、美国脑科学计划核心团队所研发的微型化宽场显微镜。除此之外,超维景生物基于生物医学显微镜研发生产的背景以及拥有的多项技术专利,结合市场需求和实验需要,开发了包括脉冲激光器在内的一系列光电产品,其性能稳定、操作简单,适用于高端光学显微镜的研制和工业生产。仪器信息网: 请举例介绍贵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是如何助力生命科学研究的?生命科学是一门极其复杂、极富挑战的科学,是一个可以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领域。在中国“脑计划”即将启动的今天,为满足脑计划对于脑认知原理解析的重大需求,助力中国脑科学家、脑医学家、脑药学家的探索与发现,超维景创始人程和平院士团队与南京江北新区合作建立了“南京脑观象台”。“南京脑观象台”有三方面的特色:一是改变手工作坊式的科研方式,有标准化、流程化分解技术流程;二是降低功能成像的“准入门槛”,集成最先进的成像装备,节约“设想”到“验证”的时间;三是改变功能成像的研究方式,有高通量、工程化的实验设计,可以回答“大科学”问题。南京脑观象台作为超维景双光子产品的集中应用基地和演示中心于2021年8月2日推出了免费服务计划——“探索计划”,计划启动期间收到了广大科学家的积极响应,共收到符合条件的申请67份。 综合申请者前期实验基础,以及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因素,在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推荐下,我们首批支持项目共计24个,资助总金额300万元。此外,超维景微型化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帮助许多科研团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比如,11月1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教育部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的胡海岚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Neuron在线发表了论文《 Dynamics of a disinhibitory prefrontal microcircuit in controlling social competition》,这篇文章通过在显性管测试中应用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操作,发现由VIP-PV-PYR 组成的微环路通过抑制与去抑制的功能性连接,在社交情境下精细地协作调控dmPFC锥体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影响小鼠在面对社会竞争时的行为表现。研究团队在探索这两种神经元如何影响mPFC的活动时,正是使用我们的2.2克可佩戴式微型双光子荧光显微镜(FHIRM-TPM)在清醒活动的动物中观察脑内单个神经元水平的发放。仪器信息网: 请您介绍一下目前高端光学显微镜的市场现状。根据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统计,2015 年至 2017 年我国显微镜出口量在 220 万台-300万台之间,年均进口5万台左右,出口数量远高于进口数量,但出口金额远低于进口金额,反映了中国进口的光学显微镜单台平均价格远高于出口显微镜,国内高端显微镜市场依赖于进口产品。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显微镜制造逐渐承接了来自欧洲和日本的产业转移,已能生产95%的教育类和普及类显微镜。世界高端显微镜产业主要布局在德国和日本,德国是以徕卡显微系统和蔡司为代表,而日本以尼康和奥林巴斯公司为代表,上述企业占据着世界显微镜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发展战略左右着显微镜市场的走向。目前世界市场对高端显微镜的需求在增长,中国市场这方面的需求增长更快,超分辨显微镜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更是超过20%。未来五年显微镜市场的发展在亚太地区将围绕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和中东国家。近年来,全球科研经费持续增加,医疗卫生的投入也将进一步加大。基于分辨率、对比技术、荧光技术和数字影像等技术的更新,显微镜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高分辨率光学显微镜是近年来增长较为快速的产品,主要应用于科研开发与医疗卫生领域。医院场景国产高端显微镜替代空间大。目前中国三甲医院所使用的高端光学显微镜几乎被徕卡、蔡司、尼康和奥林巴斯垄断。国内有能力开始生产高端显微镜的企业较少,目前有永新光学、麦克奥迪、舜宇光学等。国内制造的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高端光学显微镜,充满了极大的市场机遇。仪器信息网:您如何看待国产光学显微镜生产商和进口品牌厂商的差距?您认为目前高端光学显微镜的国产化进程如何?我国显微镜行业发展缺乏技术沉淀,20 年以上经营积累的企业十分稀缺,深度精密制造及光学核心部件设计及工艺严重制约产业升级,具备生产高端显微镜的企业屈指可数。光电产业新产品层出不穷,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对光学元件组件加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少数厂商能实现精密光学元件组件量产,但特殊光学元件组件的加工技术(如光学玻璃非球面加工技术)、配套材料及高精度检测技术基本上由国外厂商掌握,国内厂商仍与国际高端水平有相当差距,在国际竞争中技术上处于相对劣势。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成像技术至关重要,它是推动生命科学进步的核心动力,生物医学发展的历史大半部是成像技术的发展史。进入新千年,脑科学研究成为热点,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将以脑认知原理解析、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绘制、脑重大疾病机理与干预研究等方向作为重点。中国要做原创科学,必须要有自己的仪器。超维景作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典型公司,将以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将继续为我国的脑科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利用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成果来造福社会。
  • 人民大学获1.11亿元重大仪器研制专项资助
    日前,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鲍威教授为项目负责人的“冷中子非弹性散射谱仪的研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批准,资助额度为1.11亿元人民币,执行周期为五年。该项目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依托单位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是中国人民大学迄今为止获得单项资助经费最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迄今为止对高等学校资助单项经费最大的项目。   世界主要中子散射用户平台分布与中子三轴谱仪的结构示意图   该项目基于中国原子能院的高等研究堆,将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冷中子非弹性散射三轴极化谱仪和广谱谱仪。这两台谱仪将吸收当今世界中子散射技术的最新发展成,通过功能设计优化、关键技术突破和控制系统开发,具有高分辨率、高测量效率及中子极化分析功能等优势,填补我国冷中子非弹性谱仪方面的空白。建成后,这两台谱仪向国内外用户开放,专门用于新功能材料和凝聚态物质新效应的微观结构与谱学特征研究,对提升我国这些学科前沿研究的国际竞争力、培养我国中子技术应用方面的急需人才,以及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这两台谱仪建成后也将与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现有的高压固体核磁共振、电子拉曼光谱和角分辨光电子谱等高端谱学系统一起形成一个极具特色的凝聚态物性研究实验室,并与量子关联材料合成实验室和高性能并行计算物理实验室形成一个新功能材料和凝聚态物质新效应前沿研究的有机整体,组织力量协同攻关,更加有效地面向国家在重要基础前沿研究和新功能材料探索等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为中国人民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做出重要贡献。
  • 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扫描NV显微镜发布,由国仪量子自主研制
    5月21日,全国首届量子精密测量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本次大会作为2024“世界计量日”安徽分会场活动,由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合肥市市场监管局、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举办。会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扫描NV显微镜正式亮相,该量子精密测量仪器可用于宽温区下高分辨、高灵敏、定量无损的磁学测量,将为我国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研究提供全新手段。该显微镜由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自主研制,该产品目前已实现量产,标志着我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低温版扫描NV显微镜发布会现场磁性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其微观成像是实验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方向。通过深入研究材料中的微观磁学特性,科学家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结构、电子性质和相互作用,对于指导新型磁存储材料、超导材料的开发都具有重大意义。低温版扫描NV显微镜是一台结合了金刚石NV色心光探测磁共振技术和原子力显微镜扫描成像技术的量子精密测量仪器,可用于2K-300K宽温区下高分辨、高灵敏、定量无损的磁学测量,具有纳米级的高空间分辨以及单个自旋的超高探测灵敏度。“它主要用于检测材料的表面磁学特性,将为我国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研究提供全新手段。”贺羽说。 低温版扫描NV显微镜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其利用量子特性(能级跃迁、相干叠加、量子纠缠)获得了突破经典测量技术极限的能力,有望在测量精度、灵敏度、分辨率等方面超越现有技术。业界认为,量子精密测量是量子信息技术领域中,下一个“离产业最近”的方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