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自然杂志

仪器信息网自然杂志专题为您整合自然杂志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自然杂志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自然杂志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自然杂志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自然杂志话题讨论。

自然杂志相关的论坛

  • 【转帖】《自然》杂志盘点2009年气候科学

    气候无疑是2009年的重要“标签”之一。虽然去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没能达成一个新的国际减排协议以接替将于2012年“寿终正寝”的《京都议定书》,但它确实成功地将全球的关注目光聚焦到全球变暖这一议题上。再加上去年年底常年干旱少雨的沙特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英国北部遭遇“千年一遇”的暴雨;而自圣诞节前就开始肆虐欧美各地的罕见暴雪至今仍未见有收势的迹象,各类极端天气事件在全球各地“为非作歹”,应对气候造成的影响更显紧迫。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中,科学家们在气候科学领域获得了很多意义重大的发现,但同时,也围绕一些话题产生了诸多激烈的争论。《自然》杂志网站近期刊文对此进行了梳理。1.气候变暖全球化2009年的开场消息可谓在意料之中,不足为奇:总体说来,南极大陆正在变暖。2009年1月,华盛顿大学的气候学家埃里克斯泰格及同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表明,暖化现象在南极大陆广泛存在。他们通过综合卫星监测数据和气象站的历史记录,对南极地区过去50年来的气温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西南极洲的平均气温逐年升高了0.1℃。2009年10月份发表的另一项研究佐证了他们的发现。英国南极调查局的莉斯托马斯和同事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报告说,对从南极半岛西南部钻取的冰芯研究的结果显示,过去50年中,南极气温升高了2.7℃。这些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证据,表明人类行为引起的变暖正在全球范围内发生。“我们现在看到,地球七大洲都在变暖,这与气候模型的预测一致,是温室气体效应的结果。”斯泰格说。2.关于降温的误解2009年3月,一篇探讨气候变化周期的技术性论文被广泛曲解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降温的时期。为了以正视听,研究人员耗费了大量精力。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的凯尔斯旺森和安纳斯塔西奥斯托尼斯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发表报告称,尽管21世纪气温总体会升高,但是在这个上升趋势中,会交替出现阶段性的30年变暖和30年变冷。他们对气候的自然变化能否解释这种冷暖期的更迭进行了研究,考察的因素包括厄尔尼诺现象等短期天气事件。结果发现,不同形式的气候自然变化确实会同步存在,从而让气候状态发生转换。研究人员说,我们大概在2001年至2002年间就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变暖的过程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停顿,然后气温接着又会升高。有些批评家针对研究数据提出异议,并怀疑两位研究人是否将这种情况与气候正常的逐年变化混淆了,即气温在有些年份里会下降,在另外一些年份里则会升高,即使从长期来看气温的变化趋势是上升的。对此,斯旺森表示:“无论如何,要注意我们不是在谈论全球降温,而仅仅是变暖过程中的一个停顿,这一点很重要。”然而到了2009年9月,关于降温的话题又卷土重来。德国吉尔大学莱布尼兹海洋研究所的气候学家莫季布拉蒂夫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上发表讲话称,有必要以10年为一个时间尺度开展气候变化研究,以加大预测的准确度。他指出,由于气候存在自然可变性,从理论上而言,我们可能看到“10年甚至20年里气温相比现在的水平要低”。据报道,拉蒂夫曾经预测全球会变冷,其言论得到了气候变化否认者的响应。但一个被忽略的事实是,研究人员们普遍都认可,目前地球正在经历全面的变暖,并且这一趋势会长期持续下去。2009年11月,英国气象局、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和英国皇家协会发表声明称,过去的10年是有历史记录以来最热的一段时期。3.确定海平面上升幅度整个2009年,科学家们在确定海平面随气温升高而可能上升的幅度方面取得了进展。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其2007年的报告中预测,到2100年,海平面将升高多达59厘米。但报告同时指出,这是一个较低的估计值,因为目前海平面升高值的计算依据的是水温升高后海水的体积变化,没有将另一个重要因素——冰山的裂冰作用这一动力过程的“贡献”考虑在内,而在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边缘地带,冰川断裂现象越来越常见,冰川融化后流入大海的水量很难估计。2009年3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变化国际科学大会发布报告说,到2100年,海平面可能升高1米。其中的一个“罪魁祸首”是“热膨胀”——海洋变暖的速度比此前设想的要快50%,当温度升高时,海水就会膨胀。另一个“犯罪同伙”则是格陵兰和南极洲的冰盖消融速度快于预期。2009年7月,哥伦比亚大学的马克施德尔和同事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IPCC的预测可能是正确的。研究小组通过使用珊瑚化石和对冰芯测量获得的数据,重建了过去2.2万年间的海平面波动状况。根据他们的计算,到2100年,如果温度升高1.1℃,海平面将只会上升7厘米;而温度升高6.4℃的话,海平面将上升84厘米。施德尔说:“基于两种估算方法是完全独立的,这一结果支持了IPCC的结论。”他同时警告说,如果对海平面上升的估计是正确的,地势较低的国家以及三角洲地区将会成为洪灾的“口中之物”。2009年9月,英国南极调查局的哈米什普里查德及同事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发现,格陵兰和南极洲两个地区的冰盖融化速度比之前认为的要快得多,这是由于“动态变薄”过程导致的,在这个过程中,温暖的海水会逐渐削蚀冰盖的边缘。由于目前科学界还未揭开“动态变薄”羞答答的“面纱”,海平面到2100年的升高幅度很可能会超过1米。4.开展更多关于减排目标的磋商关于减排目标的确定,科学界提出了多种衡量方案以供讨论,有人表示需要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稳定在450ppm(百万分之450)或者350ppm;还有人认为应该让全球排放在2015年或者2020年达到峰值以避免出现灾难性的气候暖化后果;另有一组科学家建议,将重点放在一个整数上会比较容易。这个数字就是1万亿吨。这是二氧化碳累积排放的极限。牛津大学的麦尔斯艾伦及同事在《自然》杂志上刊发文章表示,如果我们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机会来避免气温升高超过工业化时代之前水平2℃的话,二氧化碳累积排放总量就必须控制在1万亿吨以下。考虑到自1750年以来我们已经排放了5000多亿吨二氧化碳,现在只剩下另一半5000亿吨可以支配。而按照目前的排放速度,40年后我们就将达到这个数字。从政治上而言,这项将累积排放控制在1万亿吨的策略会增加政策制定者继续延期行动的风险,他们的理由将是:不用着急,只要在排放到1万亿吨之前停下来就行。但艾伦表示,这项控制累积排放的举措强调的是排放的最终宽限,我们拖延得越久,最后不得不采取的行动的力度就越大。

  • 【分享】《自然》杂志内容精选

    《自然》杂志内容精选 2007-9-6封面故事:惯性、引力与阻力 当汽车加速、刹车和转弯时我们感觉到的拉力和推力是惯性在物理上的表现——不是我们早上不想起床的那种惰性,而是在没有外力时使身体在一条直线上保持不动或保持一定运动速度的那种惯性。“经典”惯性(一般是按照牛顿第一定律定义的)的性质,以及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一个旋转的物体所具有的惯性系阻力,长期以来使物理学家为其着迷。在一篇Review Article中,Ignazio Ciufolini对最近根据由地球卫星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在理解惯性阻力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分析。封面所示为由全球引力势模型EIGEN-GL04C得出的引力异常情况,该模型是利用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GRACE探测器所得到的精确引力数据建立的。地球转动时阻滞了空间甚至时间,从而在宏观尺度上说明了惯性系阻力的存在。 造成6500万年前物种大灭绝的小行星来自哪里 几个方面的证据都表明,在过去1亿年里,撞击月球和地球大气层的直径在一公里大小的天体的长期平均撞击流量增加了两倍以上。Bottke等人通过数值模拟发现,这一增加很可能是由小行星Baptistina的母天体的灾难性解体触发的,该天体是在距今大约1.6亿年前在主小行星带内侧解体的。解体后所产生的碎片进入了它们有可能撞击陆地行星的轨道。 基因复制和损失在酵母中所发挥的作用 基因复制和损失是演化创新的一个关键机制,但我们对决定该机制的演化原理却知之甚少。SYNERGY是一种新开发出的算法,利用序列相似性及物种系统发生学来建立一组物种中基因复制和损失的演化史。这种办法已被用于17种子囊菌(包括常用的模型生物酿酒酵母和裂殖酵母)的基因组,来确定基因复制和损失在酵母这个分支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人员所获得的发现之一是,基因复制可能会简化一个系统,而不是使其更复杂,其作用方式是使相关通道更为专业化和模块化。 触发固体中相变的新方法 触发固体中的相变有各种不同的微妙方法:例如,可用一个光脉冲或电流来注射能够改变一个系统的电子状态的“热”电荷。现在,Rini等人报告了一种很不相同的方法:用太赫兹(THz)辐射来激发一种磁阻性水锰矿中某一振动模式。这一体系具有强关联的电子,在该体系中,即便是晶体结构的微小变化也能对电子性能和磁性能产生深远影响。被激发的震动足以使材料从一种稳定的绝缘相变成一种亚稳定的金属相。通过对所选择的振动模式(尤其是金属氧声子)的相干操控来进行相控制,有可能在其他复杂固体中派上用场,如用来研究Cu-O振动怎样影响高温超导体的电子性能。 哺乳动物内耳中“端部联结”的构造 内耳的毛细胞之所以被这么称呼,是因为有毛一样的东西(立纤毛)从它们的顶部表面伸出。由声音诱导的立纤毛运动,被认为是通过将立纤毛彼此连接起来的“端部联结”(tip links)与机电传导通道耦合在一起的。现在,Kazmierczak等人报告了哺乳动物“端部联结”的构造。它们是由钙依赖型细胞黏附蛋白家族的两个成员cadherin 和protocadherin 15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有趣的是,这些cadherins的突变引起人失聪,而且这样一个突变破坏了两个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宿主和噬菌体之间的演化合作 人们知道,细菌和它们的病毒(或噬菌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导致宿主和噬菌体之间一定程度的共同演化。通过对在感染过程中海洋藻青菌Prochlorococcus及其T7一样的噬藻体(cyanophage)进行全基因组表达分析,研究人员对这种关系的亲近程度有了一个整体认识。在噬藻体感染过程中,若干个宿主基因得到协调的表达,该噬藻体则似乎能够很好地利用基因产物。这些藻青菌在海洋中普遍存在,并且在它们自己的小环境中居支配地位。 双管齐下的疫苗 很多有效疫苗通过诱导中和抗体来发挥作用,这种方法是HIV疫苗的一个研究重点。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抗HIV抗体在以两种方式发挥作用时最有效:一种是通过中和,即直接杀死病毒,阻止其进入T-细胞;另一种是通过杀死感染的细胞。研究人员将保护人体不受HIV感染的一种具有中和作用的人体抗体的基因工程版本用于一个猴子模型,发现保护作用不仅依赖于该抗体的中和活性,而且依赖于其与促动细胞(effector cells)上的Fc受体的相互作用,该受体的作用可能是降低被感染细胞所产生的病毒数量。这项工作说明,用能够同时利用具有中和作用的抗体和通过巨噬细胞及细胞分裂素等实现的由细胞调控的免疫力的疫苗,也许能够获得最好的结果。

  • 【转帖】美国《自然生物工艺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血型并非一成不变

    我们都知道,自己的血型是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人类的血型主要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一般来说,人们的血型是终身不会改变的。但科学家近日在最新一期美国《自然生物工艺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找到了可以将A型、B型和AB型血转化成O型血的方法。如果这项方法在临床上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无疑将大大缓解世界各国都存在的血液量不足的问题,并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可供各类血型患者输血时使用的“万能”O型血。  简单地讲,ABO血型是根据人体血红细胞表面所含抗原(也叫凝血元)而命名的。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的为A型血;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的为B型血;红细胞表面上同时有A、B两种抗原的为AB型血,红细胞表面无A、B抗原的则为O型血。人体将对那些他们血液中缺乏的抗原产生抗体,同时拥有两种抗原的AB血型病人,在需要输血时可以接受任何类型的血液。反之亦然,A型血病人不能输入B型血,而O型血人则成为“万能输血者”。  那么,人类是否可以改变血型呢?哥本哈根大学的教授亨里克克劳森带领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进行了这项史无前例的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们对2500种真菌和细菌进行筛选,希望从中发现有用的蛋白质。最终,他们发现了两种真菌可以产生去除血红细胞中A和B抗原的酶。  在试验中,科学家们分别在200毫升A型、B型和AB型血样中放入这种适量的酶,大约1小时后,这些血样中的抗体就全部消失了。研究报告中写道:“这种方法如果在临床中得到使用,将可以有效改进供血量情况,并且可以提高病人在输血治疗时的安全性。”当然,通过新方法获得的O型血还需要进行人体试验,最终才能在临床上应用。  现阶段采用的输血程序中存在很大的浪费现象。如在英国,有10%的献血量是被浪费掉的。此外,每单位血液的抽取、筛选和保存要花费120英镑。在英国血液服务中心现存放着4万单位(1单位约379毫升)的血液,也仅够维持5天半的使用,而血红细胞只能保存35天左右,要维持足够的储藏量就只能依靠献血者不断地献血。毫无疑问,改变血型的新方法,在医学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讨论】社科类杂志就是不一样

    最近写了篇关于党建的文章,先后投了几个杂志,均无回音..这些杂志都没有声明拒绝一稿多投,而且在我投出后没有一家给我回音是否收到稿件..打电话过去一问才知道原来都没戏,那不录用起码也给个回音吧..管他呢,你不仁我不义,一口气同时投出5家.呵呵,无奈之余不禁感慨还是自然科学类杂志办事严谨靠谱.

  • 《科学》杂志:万人审稿,科学家唱主角

    美国的《科学》杂志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刊物之一,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能在《科学》上发表一篇论文,是每一位科学家的梦想。然而在它131年的发展历程中,《科学》遭遇了种种困难,曾两度停刊。但在编辑们和科学家们的努力下,这本杂志通过了时间的漫长考验1880年,来自美国纽约的新闻记者约翰·麦克尔创立了一本名叫《科学》的杂志,这份杂志创立伊始,就先后得到了两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和亚历山大·贝尔的资助。然而,名人的青睐并没有给杂志带来好运,《科学》经营得并不顺利。在此后的131年中,《科学》遭遇了其他困难,曾两度停刊。尽管如此,在那些编辑们和科学家们的心血努力下,这本杂志通过了时间的漫长考验。今天,《科学》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刊物之一,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能在《科学》上发表一篇论文,是每一位科学家的梦想。与爱迪生不欢而散1880年,在纽约记者圈小有名气的记者麦克尔决定和大发明家爱迪生联手合办一份科学杂志。作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重要成员,爱迪生欣然投资1万美元,让麦克尔担任主编,兼管发行。这一年的6月3日,第一期《科学》杂志出版了。一开始,《科学》杂志由于缺少可供稿的科学家,订阅者寥寥,根本无法和同类型的科学期刊竞争。爱迪生给麦克尔开的周薪也只有区区30美元。面对无法支撑的局面,麦克尔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比如增加副总编、设立编委会等等,但遭到了爱迪生的拒绝。在杂志出版18个月后,两人终于不欢而散。爱迪生撤出所有经济支持,把杂志推给了麦克尔一个人。麦克尔没有放弃,1881年底,他通过努力又获得了另外一名大发明家贝尔的支持。然而没过多久,两人的办刊理念再度发生冲突。1882年3月,苦苦支撑了3期的《科学》因为财政问题停刊,麦克尔被迫转让杂志。只值500美元一年后,昆虫学家塞缪尔·斯卡德接管杂志,并使《科学》一度取得不错成绩。但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和资助人贝尔在管理上又出现矛盾,加上印刷公司不合作,斯卡德最终被迫辞职,助手霍奇斯担任主编。霍奇斯投入大量精力用于《科学》的发行和广告,却没有得到资助人贝尔等人的支持。加之当年的印刷质量糟糕,《科学》举步维艰。贝尔等人撤资以后,霍奇斯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单干,1894年,《科学》杂志再度停刊。同一年,《科学》以500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心理学家詹姆斯·卡特尔。卡特尔彻底改变了《科学》的命运。他接手后,将1894年1月4日重新出版的第一本杂志,重新编号为“新卷”第一期。卡特尔重新对《科学》进行了定位,他明确了这本杂志的读者群:应该是科学家、研究人员和有一定科技知识背景对科技进展感兴趣的人们。他的办刊方针、编辑思想至今对《科学》杂志影响至深。在卡特尔担任杂志总编的50余年间,在《科学》上发表重要论文的科学家们包括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托马斯·亨特·摩根,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以及大名鼎鼎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00年,卡特尔与美国科学促进会秘书利兰·霍华德达成协议,《科学》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1944年卡特尔辞世后,《科学》杂志被转让给美国科学促进会,但今天的《科学》杂志仍在延续卡特尔的编号,以表明原先的办刊原则不变。审稿人有万人之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美国科学界都面临重整旗鼓的局面,《科学》杂志在这期间先后匆匆经历了6位主编。1954年,美国科学促进会执行主席戴尔·沃尔夫担任《科学》总编,他在危难之际采取了避免刊物继续滑坡的措施。1956年,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格雷厄姆·杜沙恩任总编。《科学》逐步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1962~1984年间,錼的发现者之一、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菲利普·埃布尔森担任杂志主编。在他的任期内,《科学》的论文审核程序得以极大改进。埃布尔森首先建立了审稿人制度,他的审稿人人数一度达一万人之多。《科学》上刊登的论文由审稿人决定优劣,决定取用还是退稿。这一严格的审核方法,也是现在《科学》杂志审核制度的雏形。此后,担任《科学》杂志的主编均为在各科学领域具有专业背景的科学家们,其中包括生物学家唐纳德·肯尼迪和生化学家布鲁斯·阿尔伯特等人。PK《自然》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来自英国的老牌科学杂志《自然》一直被视为《科学》的最大竞争对手,两本杂志竞相刊登最新的科学成果与报道。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再度见证了这两本杂志的竞争与合作。“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继“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科学史上的又一伟大工程。有趣的是,2001年2月15日,《自然》率先发表HGP(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人类基因组的最初测序和分析”;第二天,《科学》杂志不甘示弱,发表了Celera(私人企业塞雷拉基因组公司)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其中,由HGP和Celera相互竞争而又各自独立完成的2001年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发表,被认为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里程碑。这两篇极其重要的论文成为当年最火的科学论文,《科学》与《自然》杂志也因为发表人类基因组草图,同时获得阿斯图里亚斯王子传播与人文奖。来稿审核严格《科学》杂志对来稿的审核平台非常严格,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们参与整个审核过程,来自中科院的卢柯也是编辑之一。2010年,《科学》收到了全世界大约1.25万篇科学论文,不过最后只有7%的论文可以发表。对于有指来自中国的论文在《科学》被拒率高达98%的说法,《科学》表示,它也刊登过许多来自中国大陆的优秀论文。作为全球性的科学平台,《科学》希望能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最优秀的科学论文。事实上,其最近发表的论***是来自美国以外的作者。

  • 新订的国家地理杂志“行天下”2011-12来了

    新的一年开始了,新订的“中国国家地理旅行版·行天下”来了!中国国家地理《行天下》电子杂志介绍:《行天下》,中国国家地理旅行版电子杂志。 《行天下》,一本倡导探索精神、引领全新户外生活方式的杂志。 久居都市的商界精英、时尚白领,行游天下的资深驴友、户外爱好者,以及所有向往自然、热爱出行的人们,都是我们的读者。 《行天下》以“发现、新锐、品味”为选题理念,以“深入、实用、精致”为编辑方针,为您奉送新鲜独到的图文报道,向您展现异彩纷呈的户外生活,给您提供深入权威的出行资讯。 从2010年3月起,《中国国家地理旅行版·行天下》调整为每月1号出刊。2011-1目录导读:1 延伸的风景2 逆行新藏3 寻湖4 转山之旅5 环行阿里6 情陷帕米尔想看的同学可以留下邮箱。祝大家新年快乐!

  • 【转帖】【Nature】10月21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科学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这样大的人口密度是世界上一些最大问题的温床,如污染、贫困、疾病和犯罪等。然而,有些时候人类在城市里才能处于最佳状态。正如本期系列特写和评论文章所表明的那样,科学对于城市很重要,城市对于科学也很重要。城市是世界上最顶尖大学的所在地,而科学也在帮助解决一些主要的城市问题。如果城市在将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很多领域的科学家将需要为此作出重大贡献。复杂性的生物能学自从第一个真核细胞在距今大约40亿年前从原核生物起源以来,原核生物几乎没有表现出要形成更大复杂性的倾向。相比之下,真核细胞构成所有复杂多细胞生物的基础。所有真核细胞要么有线粒体,要么曾经有但后来失去了,所以线粒体和真核细胞的起源也许是同一事件。为什么它如此有优势呢?Nick Lane和William Martin提出,通过使氧化性磷酸化能在内部膜的很多地方进行,线粒体基因的帮助使可以表达出来的基因数量增加了20万倍,同时也使新的蛋白折叠、蛋白互动和调控级联的数量大大增加。漫射极光由Chorus波驱动地球的漫射极光(从地面上几乎是看不到的)是1971年从Isis-2卫星的图像中作为“卵形极光”周围一个很宽的光环被发现的。漫射极光是高纬度夜间上层大气的主要能量来源,而关于引起为它们提供动力的等离子体层电子的散射损失的机制,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人们曾提出两类截然不同的磁性层等离子波:静电电子回旋加速谐波和由穿过地球磁场的电子产生的“Whistler-mode ‘chorus’”波。Thorne等人报告了对卫星波数据所作的一项分析,其结果显示,“chorus”的散射是最强烈漫射极光沉降的主导性原因。一种新的电泳方法——液晶电泳电泳是指带电扩散粒子相对于一个均匀电场中一种流体的运动。它被广泛用作一种分离手段,经常以水(一种各向同性流体)作为一个直流电场中的载体。现在Lavrentovich介绍了这种方法的一个变种:“液晶电泳”,它在新型显示技术、新颖的分离技术、以及微型电动机等等领域可能会派上用场。这一新方法用一种各向异性流体作为载体,它是一种“向列(线性)液晶”,能让带电粒子和不带电粒子以完美的对称性在交流或直流电场中运动。采用交流电场在一些应用中有实际优势。这种新型电泳是粒子周围液晶趋向的改变引起的,而不是由粒子本身上发生的一种效应引起的。蒸发蒸腾与全球变暖的关系全球水循环(包括蒸发蒸腾在内)的加速,被认为是全球变暖对地球系统所产生影响的一个关键指标。蒸发蒸腾指的是通过蒸发和植物呼吸的综合作用从地球的地表向大气层运动的水。Martin Jung及其同事利用一种由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和一套基于过程的模型发现,在1982年和1997年间,蒸发蒸腾随全球变暖稳步增加。但从1998年以来,这种增加趋势平缓了下来,很可能是南半球(尤其是非洲和澳大利亚)土壤水分供应的局限性所造成的一个结果。至于这是一种自然气候变化的构成部分,还是陆地蒸发蒸腾从长远来讲将会更多受到供应限制的一个气候变化信号,仍然有待观察。父方X-染色体的早期抑制为确保雌性动物不会有多余的X-染色体基因产物,每个细胞中两个X-染色体中的一个会被抑制。在胚胎生成过程中,这个X-染色体失活(XCI)过程的有印记形式,会在胚胎发育过程大约“四细胞阶段”在检测出父方X-染色体(Xp)上有Xist RNA的表达之后选择性地将父方X-染色体抑制。之后,XCI的一种胚胎形式会出现在胚胎本身的发育中的胚泡中,随机地使父方或母方X-染色体失去活性。Shin等人利用小鼠的遗传研究结果发现,“Rnf12/RLIM泛素连接酶”的母方沉积在最初过程的启动中、而不是在之后的随机X-染色体抑制中起关键作用。恶性霍乱弧菌的演化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人们就已经知道,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中的霍乱毒素基因见于结合的噬菌体CTX中,这个噬菌体位于霍乱弧菌与“toxin-linked cryptic(TLC)”相邻的基因组中,后者是一个功能未知的染色体DNA成分。现在,TLC被发现相应于TLC的基因组,它是一个“卫星细丝噬菌体”,利用第三个细丝噬菌体(fs2)的形态发生基因形成感染性颗粒。通过重建导致噬菌体DNA被获取的事件和将这些事件与流行性菌种的基因组相对比,Hassan等人建立了一个模型,该模型反映恶性霍乱弧菌是怎样演化为成功的人类病原体的。

  • 【分享】《科学时代》杂志 征 稿 通 知

    《科学时代》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海南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主办。具有国际国内双刊号(ISSN 1005-250X CN 46-1039/G3 )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邮发代号为 24-165。本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入选期刊。本刊遵循“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方针,力求体现“现代”、“实用”、“综合”三大特色。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交流有关经济改革、科技改革的实践经验,研究经济、科技发展的态势及财政、教育事业发展的态势,全面提高科教文化工作者的素质,从而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在当今科学进步的时代与时俱进。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一、《科学时代》杂志简介《科学时代》杂志设有社科经济、教育研究、自然科学、城市建设等版块,每个版及栏目设置如下:社科经济版块:主要栏目有社科论坛、经济发展、科学管理、金融研究、政法论坛、党建之光等。教育研究版块:主要栏目有教育教学、文史研究、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与教改、学校管理等。自然科学版块:主要栏目有科技论坛、工作研究、技术报告、学科进展、医药研究等。城市建设版块:主要栏目有城市建设与规划、桥梁道路建设、环保与污水处理、交通管理等。二、来稿要求1、文稿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力求文字精炼、准确、通顺,文题简明扼要,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书写规范,文责自负。字数在3000字以内。凡来稿在2个月内未得到稿件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请勿他投。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欢迎通过电子邮件投稿,并请注明联系电话、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3、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专项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4、稿件确认刊载后,作者需按通知数额支付审定出版费用,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上述费用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经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确有困难者可申请适当减免。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1册,以供用途。本刊来稿必复,如采用将在一周内通知作者。[em28] 投稿方式:kxsdqk@163.com 《科学时代》杂志社[em20] 注:来稿时请注明作者姓名、地址和联系人姓名[em02]

  • ZT:怎样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

    一、《Science》杂志概况美国的《Science》杂志为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在世界学术界享有盛誉,反映其被引文量的影响因子始终高居《SCI》收录的5700种科学期刊的前十位。据2001年最新统计,《Science》杂志年发表论文数901篇,被引用次数282431,影响因子为23.329,排名所有科学期刊的第8位。由于其独特的学术地位,国内许多科研院所为鼓励学术人员在该刊发表文章,都制定了优厚的奖励措施。《Science》杂志创刊于1880年,目前在全球拥有16.5万个订户,超《Nature》杂志三倍。《Science》杂志具有新闻杂志和学术期刊的双重特点,每周除向世界各地发布有关科学技术和科技政策的重要新闻外,还发表全球科技研究最显著突破的研究论文和报告。《Science》杂志发表的论文涉及所有科学学科,特别是物理学、生命科学、化学、材料科学和医学中最重要的、最激动人心的研究进展。据统计,发表的论文中60%有关生命科学,40%是属于物理科学领域的(见附录1)。每年《Science》杂志还出版大约15期专辑,展示某一专门领域的最新成果,例如生物技术、寄生虫学、纳米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除高水平的论文外,每期专辑还发表有关科技职业的专题文章和以不同国家、地区为对象的专栏。除了为发表全世界最好的科学论文和报道全球最好的科学新闻而努力外,《Science》杂志还有三个特别重要的目标:*将《Science》杂志和科学带入更多的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工作者的家中和实验室里;*帮助世界各地青年科技工作者更多地了解今后十年最重要的科技发展趋势、最新的科学仪器和技术以及科技职业的选择;*用电子手段传播科技信息,进一步提高信息质量,并且通过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团体合作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传送杂志,降低发行成本。 1995年,《Science》杂志与时俱进,实现了上网,即科学在线《Science Online》,提供《Science》杂志全文、摘要和检索服务。特别要注意的是:网络版是印刷版的补充,而不是替代。网络版上许多内容是免费的,如今日科学(Science Now)报道每日科学新闻;科学后浪(Science Next Wave)给未来科学家提供职业信息;科学事业(Science Careers)提供就职机会、会议和研究活动信息;科学资源(Science Resources)倡导在线创新;科学电子市场(Science’s E - marketplace)提供当前产品信息。科学在线《Science Online》还提供一些特别服务,如通过电子邮件提醒每周内容,超链接到参考文献的全文或摘要、增补数据,更多的论文述评、论坛,搜索所有在线内容。在网上,《Science 》杂志发表的文章全文可回溯至1996年10月,摘要可回溯至1995年10月。

  • 话说“杂质”是个好东西

    我认为杂质是个好东西。 看看大自然中的那些天然的植物、动物,他们的成份、结构何等复杂。n多种复杂的成份被上帝巧妙搭配,最终成型。这些天然的东西被我们食用了以后,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奇妙的作用。这些奇妙的作用,我们很难指出是其中某几种成份起了关键的作用。就算我们找到里面的关键成份,经过化学或物理手段,将其提取、提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例如:我们说水果的主要营养是里面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但是人工合成的维生素C吃下去,没有多大作用。也许是天然水果中的成份复杂且合理,各种成份互相搭配,极易被人体吸收。 再如:我们知道水是个好东西,多喝水可以避免上火,感冒时多喝水可以帮助痊愈。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办公室和家里基本都是喝桶装的纯净水,这个纯净水喝下去,对于去火没什么效果,只是解渴而已。 还有,酿造醋,与人工合成的醋酸勾兑而成的醋相比,具有更加醇厚的香味,并且对人的健康更有利。就是因为酿造醋采用发酵的自然过程,不是人工刻意的往里面加什么。 还有很多例子,欢迎大家举例。 综上,我的结论是,上帝的智慧远高于人的智慧,上帝造物极其巧妙,没有多余,也没有浪费,连那些天然产物中的“杂质”也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欢迎大家热烈讨论,呵呵!

  • 4个金点子——《自然》杂志2003年刊登的一篇美文

    摘自丁香网《自然》杂志2003年刊登的一篇美文。[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upfile/2005126141259.pdf]相关附件[/url][color=red]茅茅:第1段译文由happyjyl提供,欢迎大家试着翻译其他段落,到时候重新设置精华[/color][img]http://nobelprize.org/physics/laureates/1979/weinberg.jpg[/img]Four golden lessons ——Steven WeinbergWhen I received my undergraduate degree — about a hundred years ago — the physics literature seemed to me a vast, unexplored ocean,every part of which I had to chart before beginning any research of my own. How could I do anything without knowing everything that had already been done?Fortunately, in my first year of graduate school, I had the good luck to fall into the hands of senior physicists who insisted, over my anxious objections, that I must start doing research, and pick up what I needed to know as I went along. It was sink or swim. To my surprise, I found that this works. I managed to get a quick PhD —though when I got it I knew almost nothing about physics. But I did learn one big thing: that no one knows everything, and you don’t have to.Another lesson to be learned, to continue using my oceanographic metaphor, is that while you are swimming and not sinking you should aim for rough water. When I was teaching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the late 1960s, a student told me that he wanted to go into general relativity rather than the area I was working on, elementary particle physics, because the principles of the former were well known, while the latter seemed like a mess to him. It struck me that he had just given a perfectly good reason for doing the opposite.Particle physics was an area where creative work could still be done. It really was a mess in the 1960s, but since that time the work of many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physicists has been able to sort it out, and put everything (well, almost everything) together in a beautiful theory known as the standard model.My advice is to go for the messes — that’s where the action is.My third piece of advice is probably the hardest to take. It is to forgive yourself for wasting time. Students are only asked to solve problems that their professors (unless unusually cruel) know to be solvable. In addition,it doesn’t matter if the problems are scientifically important — they have to be solved to pass the course. But in the real world, it’s very hard to know which problems are important, and you never know whether at a given moment in history a problem is solvabl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several leading physicists, including Lorentz and Abraham, were trying to work out a theory of the electron. This was partl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y all attempts to detect effects of Earth’s motion through the ether had failed. We now know that they were working on the wrong problem.At that time, no one could have developed a successful theory of the electron, because quantum mechanics had not yet been discovered. It took the genius of Albert Einstein in 1905 to realize that the right problem on which to work was the effect of motion on measurements of space and time. This led him to the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As you will never be sure which are the right problems to work on, most of the time that you spend in the laboratory or at your desk will be wasted. If you want to be creative, then you will have to get used to spending most of your time not being creative, to being becalmed on the ocea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Finally,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science,or at a minimum the history of your own branch of science. The least important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the history may actually be of some use to you in your own scientific work. For instance, now and then scientists are hampered by believing one of the oversimplified models of science that have been proposed by philosophers from Francis Bacon to Thomas Kuhn and Karl Popper.The best antidote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s a knowledge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More importantly, the history of science can make your work seem more worthwhile to you. As a scientist, you’re probably not going to get rich. Your friends and relatives probably won’t understand what you’re doing.And if you work in a field like elementary particle physics, you won’t even have the satisfaction of doing something that is immediately useful. But you can get great satisfaction by recognizing that your work in science is a part of history. Look back 100 years, to 1903. How important is it now who was Prime Minister of Great Britain in 1903, or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What stands out as really important is that at McGill University, Ernest Rutherford and Frederick Soddy were working out the nature of radioactivity.This work (of course!) ha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but much more important were its cultural implications. The understanding of radioactivity allowed physicists to explain how the Sun and Earth’s cores could still be hot after millions of years. In this way, it removed the last scientific objection to what many geologists and paleontologists thought was the great age of the Earth and the Sun.After this,Christians and Jews either had to give up belief in the literal truth of the Bible or resign themselves to intellectual irrelevance. This was just one step in a sequence of steps from Galileo through Newton and Darwin to the present that,time after time,has weakened the hold of religious dogmatism. Reading any newspaper nowadays is enough to show you that this work is not yet complete. But it is civilizing work, of which scientists are able to feel proud. Steven Weinberg is in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Texas 78712,USA. This essay is based on a commencement talkgiven by the author at the Science Convocation atMcGill University in June 2003.

  • 【新闻】时代周刊杂志预测2007年9项重大科学事件

    【新闻】时代周刊杂志预测2007年9项重大科学事件

    [b] 《时代》周刊杂志近日对2007年将可能发生的九个重大科学事件进行了预测,囊括了航天,医学,环境等领域。 [/b]  一.商业捕鲸继续争论不休(略)二.美国研制新型运载火箭(略)[color=blue] 三.迷幻药变身治疗药物 [/color]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哈佛大学和美国军方等部门就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迷幻药的潜力。虽然我们并不是那么天真,但自然科学如果证明迷幻药确实有效,那么在未来十年,迷幻药将被应用于医疗领域,没准今后我们有了个头痛脑热,医生会给我们点儿“K”粉尝尝。  例如,俗称“摇头丸”的MDMA(亚甲基双氧甲基丙胺的英文缩写)正被医生尝试用于治疗患者外伤后出现的情绪抑郁、紧张和焦躁等精神异常。去年,两家专家评审杂志相继刊文,对裸盖菇素(Psilocybin,能引起神经致幻的蘑菇毒素)治疗强迫症患者的作用以及克他命(俗称“K”粉)对抑郁症患者的益处进行了说明。蒂莫西利瑞(Timothy Leary)听到这条消息想必开心死了。[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3/200703162255_45359_1603372_3.jpg[/img]迷幻药

  • 请推荐杂志

    我们公司主要做ROHS和焊锡分析,现在要开始订明年的杂志了,请各位推荐几本好点的杂志,谢谢!

  • 【转帖】《自然—遗传学》:中美科学家揭示玉米杂交机制

    《自然—遗传学》:中美科学家揭示玉米杂交机制 作者:刘传书 来源:科技日报由中国农业大学玉米中心、华大基因研究院、美国爱荷华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单位合作的研究成果“基因丢失与获得的多态变化揭示玉米中的杂交优势的机制”近日在国际著名杂志《自然—遗传学》上发表。该研究报道了中国重要玉米骨干亲本的全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插入/缺失多态性以及基因获得和缺失变异图谱,为玉米的遗传学研究和分子育种提供了宝贵资源。该研究对6个中国重要玉米杂交组合骨干亲本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发现了100多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和3万多个插入缺失多态性位点(IDPs),建立了高密度分子标记基因图谱;同时研究还发现了101个低序列多态性区段,在这些区段中含有大量在选择过程中与玉米性状改良有关的候选基因。此外,通过将玉米自交系Mo17及其他自交系的基因序列与玉米自交系B73的基因序列比对,研究人员对玉米自交系中基因丢失与获得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自交系中存在不用数量的基因丢失与获得性变异;利用SAOPdenovo软件对在其他自交系中存在而在B73中缺失的序列进行组装,研究人员发现了很多目前公布的B73参考基因组序列中丢失的基因。这些发现不仅为高产杂交玉米育种骨干亲本的培育提高了重要的多态性标记,同时也补充了玉米基因数据集,为进一步挖掘玉米基因组和遗传资源提供了大量数据。玉米具有非常显著的杂交优势,利用该优势是提高产量的主要手段之一。研究人员选择了中国历史上和目前广泛流行的高产杂交组合骨干亲本,并根据多态性追踪了这些骨干亲本育成过程中基因组的变化方式。该研究还发现这些骨干亲本组合基因组的组合可弥补另一方功能元件的缺失,此种基因丢失与获得的多态变化和其他无义突变的互补作用可能与杂种优势有关。

  • 【分享】杂志2010十大科学进展 "量子"装置问鼎

    美国《科学》杂志16日公布了该刊评选的2010年十大科学进展,一种在量子范围内运作的机械装置荣登榜首。  在这一装置发明前,所有人造物体的移动都遵循经典力学法则。而今年3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物理学家安德鲁·克莱兰德、约翰·马丁尼斯等人利用一个0.0002毫米见方、由金属片包裹的石英晶片设计了一种精巧装置,其运动方式只能用量子力学来描述。这项研究成果当月17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科研人员期望有朝一日能在量子水平上完全控制一种物体的振动,上述成果帮助研究者在这一方向上迈出了关键一步,这种控制人造装置运动的新技术将允许科学家操控那些极小的运动,这与他们现在对电流和光粒子的控制很相似。这种能力可能会导致光量子态控制器、超敏感力探测器等新装置的出现以及最终对量子力学界限的研究。  其他9项进展包括:  合成生物学:一个美国研究小组5月20日报告说,他们合成了一个人工基因组,并用它使一个内部被掏空的单细胞细菌“起死回生”。这是首个完全由人造基因指令控制的细胞,它是人造生命研究历程中的关键一步。研究人员预计,定制的合成基因组将来可用于生物燃料、医药制品或化学制品的生产工艺。  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研究人员对约4万年前生活在克罗地亚的3个女性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做了基因组测序。这种对DNA降解片段进行测序的新方法,使专家得以首次对现代人基因组和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进行直接比较。  艾滋病病毒预防:科学界今年在艾滋病病毒预防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一种含有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泰诺福韦的阴道凝胶可使女性感染该病毒的风险降低39%,另一种药物可使男同性恋者和通过变性手术告别“男儿身”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减少43.8%。  外显子测序与疾病基因:通过只对某一基因组中的外显子基因序列进行测序,研究人员发现至少导致12种疾病的基因突变。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人员用超级计算机跟踪观察一个正在折叠的蛋白质中的原子运动,这种跟踪观察的持续时间能比过去任何一种方法延长至少100倍。  量子模拟器:量子模拟器能帮助研究人员较快速地解答凝聚态物理学中的某些理论问题,并可能有助于最终揭开物质超导性等领域的谜团。  下一代基因组学:更快更廉价的测序技术使人们能够对远古和现代的DNA进行大规模研究。  核糖核酸的重新编程:重新编程细胞,也就是把细胞的发育时钟“往回拨”,使它们的“表现”如同胚胎中的非特异性“干细胞”,是研究疾病和发育的一种重要途径。今年,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用合成核糖核酸来完成这一研究的新技术。与以往的方法相比,采用这种新技术的“回拨”速度要快两倍,效率要高100倍,在治疗应用方面可能更为安全。  大鼠的回归:小鼠是科学研究中的最主要实验动物,但研究人员其实更希望使用大鼠。大鼠实验操作起来相对更容易,大鼠在解剖学上与人类更相似,但现有的准确关闭特定基因的研究技术对小鼠适用,却对大鼠无效。为解决这一矛盾,科研人员在今年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其结果有助于关闭大鼠的某些特定基因,从而有望让大鼠大批进入实验室。  上述十大进展榜单将刊登在17日出版的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 发表在广东化工杂志的文章

    广东化工杂志,现在改成半月刊,和广州化工杂志的页面几乎一模一样,很难辨别清楚,今年投了一篇论文,立马接收,然后立马缴费,等了很久之后打电话催促才寄发票,到付的。发票竟然是广告公司开具的发票,项目写成版面设计费,虽然广东化工单位开具了证明,但是本单位新规定不可以报销,必须是这个杂志或者广东省广远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或者广东省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具的发票,打电话咨询杂志社,杂志社说:是挂靠单位,与上述两个公司没有任何财务往来,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是挂靠在这两个单位名下的,杂志社本身没有开具发票的资格。唉。不能报销,我只能自己买单了。在此,提醒各位,发文章还是要好好咨询一下才行的。

  • 【转帖】清华外文杂志查询系统

    [转帖]清华外文杂志查询系统【小木虫出品】53057条记录!清华外文杂志查询系统 v0.1b.0102 by: killl [说明]:把清华外文杂志查询系统搬回家!在“15000英文期刊源库数据及链接索引查询工具”发布以后,获得了广大朋友的支持和鼓励。怎奈无论如何整理,原来的数据库太乱,在优化数据库的同时,花了几天学习了清华的外文杂志查询系统,感觉很好,因此就有了这个小工具。这两个工具会同时保持更新,如果有时间的话。它可以快速查询53057条杂志的名称、ISSN、数据库和网址。加入了搜索缩写的功能。使用方法,输入杂志每个单词的首个字母就可以了,注意字母间不要加空格,如Applied physics letter 输入apl便可。另外一个搜索的方法就是输入单词的某一部分,比如可以输入app phy let,同时,这些部分的顺序可以跟原名的顺序不一致,比如可以输入let phy app进行检索。[更新历史]:v0.1b.0102 2007-01-02 23:13 + 增加了右键菜单,方便复制各个字段。点击右键试试?左键点击复制整条记录,鼠标中键(或者左键加CTRL)点击访问网址,右键菜单内容更丰富!感谢lifir的建议! * 修正了检索ISSN时可能发生的错误。v0.1a 2006-12-31 23:56 + 收集了清华外文杂志查询系统的53057条杂志! + 几乎包含了清华外文杂志查询系统的所有查询功能。 + 增加了缩写字段。 + 全新的数据库搜索模式,支持多种搜索方法。[广告]:把清华外文杂志查询系统搬回家!刊名、ISSN、数据库、网址,应有尽有,检索方便快速!支持搜索杂志缩写、支持多库同时显示。数据不断扩充中,期待您的关注。

  • 杂志分子式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联用仪[/color][/url]7890/5975检测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时,样品中常常含有杂质,查看这些杂质的分子结构如何操作?

  • 中国测试杂志社赴新疆计量测试研究院调研交流

    8月27日至28日,中国测试杂志社编辑部李刚主任、徐柳编辑以及市场部蔡玉池主任等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以下简称“新疆计量院”)进行了为期2天的学术交流和调研活动。[align=center][img=,550,369]http://www.chinamtt.cn/Upload/images/1(8).png[/img][/align]  我社人员在新疆计量院的安排下进行了参观学习,并对过去一年的联盟工作进行了汇报交流。双方对以往的合作模式予以认可,并达成了延续深入合作的共识,未来将共同致力于计量测试技术和学术交流,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双赢。[align=center][img=,550,365]http://www.chinamtt.cn/Upload/images/2(9).png[/img][/align]  此次交流调研,李刚主任、徐柳编辑分别对新疆计量院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align=center][img=,550,364]http://www.chinamtt.cn/Upload/images/3(7).png[/img][/align]  李刚主任以“国际单位制的演进”为主题,梳理了质量、长度、时间、电流等国际单位制的基本量和相关计量器具的历史演变进程,号召广大计量测试工作者以更好的姿态迎接计量单位量子化新时代。[align=center][img=,550,366]http://www.chinamtt.cn/Upload/images/4(6).png[/img][/align]  徐柳编辑对《中国测试》做了介绍,并围绕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规范性的科技论文基本要求,以及依据基本要求编排论文等问题,就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做了讲解。[align=center][img=,550,363]http://www.chinamtt.cn/Upload/images/5(4).png[/img][/align]  此次交流,中国测试杂志社对新疆计量院塔依尔• 斯拉甫力院长进行了专访,深入了解了新疆计量测试的历史与发展。[align=center][img=,550,361]http://www.chinamtt.cn/Upload/images/6(1).png[/img][/align]  新疆计量院地处祖国西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新疆计量院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测试杂志社将与新疆计量院携手共进,为计量测试学术研究、技术发展、资源共享继续努力!

  • 不同gc,杂志出峰不同

    遇到奇怪事,两台同一厂家GC. 同样的柱子 一样的条件 一样的样品。一台能看到四五个杂质峰。另一台没有任何杂质峰。空白和标准样品在两台GC上都没杂质峰。太奇怪了 想不明白。

  • 【资料】投稿,请介绍杂志

    ICP测试相关的恳请大家介绍相关的杂志,写下杂志名称及其投稿方式。要求:1/门槛相对来说不要高,2/能够短时间内知道文章有没有被录取(最好一个星期内就知道结果--因为若被拒的话要立刻另投呀),3/刊登时间短(最好被录取的文章半年内能够刊登出来),4/版费便宜(若能满足条件2、3,稿费问题就相对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无声感激!!!

  • 知网上能按期次查阅杂志吗?

    因为自已是快退休的人了,时而上班,时而告假,所以也不好去要求单位订自已关心的杂志。可是作为计量人,我还是很希望关注每期《中国计量》杂志发表了那些文章,如果有自已感兴趣的,却使花钱都很想一读。本之前《中国计量》杂志有个计量资讯快递网站,会公布每期《中国计量》杂志刊发文章的目录,可近期该网停办。据说《中国计量》是与知网合作,但我不会在该网上按期次了解发表文章。恳请版友帮忙,告知我如何在该网上,关注每期《中国计量》发表的文章。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