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资源利用

仪器信息网资源利用专题为您整合资源利用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资源利用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资源利用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资源利用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资源利用话题讨论。

资源利用相关的资讯

  • 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中心第二批开放基金开始申请
    一、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格林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ldquo 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中心&rdquo 或&ldquo 中心&rdquo )于2012年5月12日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组建,设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内。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中心秉承资源循环利用的宗旨,重点开展城市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及产业化和政策研究,构建城市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应用试验开放平台,培养城市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二、开放基金的资助范围   2013年度将重点资助典型城市资源循环利用政策和体制机制、产业发展战略、技术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技术经济评价研究,以下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   1、 电子废弃物拆解、处理与资源回收   2、 稀贵稀有金属回收   3、 材料再制备   4、 建筑垃圾和生活废物循环利用   5、 一次性干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回收   6、 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过程污染控制   三、开放基金重点资助对象和资助额度   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固定研究工作人员,均可在以上规定的范围内提出申请。   资助金额为每项3-10万元,拟资助5-10项课题。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中心欢迎和鼓励获得项目资助的申请者来本中心开展研究工作或派研究生到本中心进行学位论文研究 申请者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也可以在原单位进行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   四、开放基金项目申请办法   1.2013年度本研究基金的申请截止日期为2013年11月30日(邮寄申请书以投递日邮戳为凭)。申请人应按规定格式填写《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格林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基金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审核批复后,寄送到本中心(一式三份)。邮寄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镇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L栋 511,龚靖婷,邮编:518055,同时发送电子版一份,电子邮箱:gjingting@163.com。   2.申请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一般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在读研究生、在站博士后和已离退休的科研人员不得作为申请项目的负责人,但可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研究。   3.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申请项目数,连同在研的基金项目数不得超过两项。已获得资助者再次申请,申请书须附已资助项目的研究进展报告或结题报告和主要研究成果(一式一份)。   4.关于基金项目的审批、立项与管理请见《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格林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五、项目结题和成果标注   1.基金资助项目完成后,请认真填写项目结题报告,交中心主任签字通过、存档,并作为下一期申请的依据之一。基金资助项目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评议鉴定资料等,均应标注:   中文: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格林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518055   英文:Research Center of Urban Resource Recycling Technology of Graduate School at Shenzhen,Tsinghua University and Shenzhen Green Eco-Manufacturer High-Tech.Co.Ltd.Shenzhen,China   并标注获得&ldquo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格林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资助&rdquo 。 未标注的,验收时不计入成果。   2.自带项目和经费在本实验室工作取得的成果或发表论文需注明&ldquo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格林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rdquo 。   3.基金资助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包括收集到的资料、研究报告、相应软件及其测试检验报告等)归研究者及本中心共同所有。   六、此申请指南由本中心负责解释。   热忱欢迎国内外学者来本中心交流!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格林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3年10月
  •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通过验收
    日前,科技部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召开了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验收会。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吴根副处长、中科院计划财务局潘峰副局长、中科院计划财务局基地处侯宏飞副处长等出席会议,以薛群基院士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对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进行了验收。   会议由吴根副处长主持,长春应化所所长安立佳代表依托单位致欢迎词,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杨晓秋副研究员就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的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等作了详细说明。长春应化所所长助理周光远代表长春应化所介绍了依托单位支持与管理情况。专家组认真听取了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洪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报告,进行了质询,就实验室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希望。专家组还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科研人员进行了座谈,并对实验室的科研用房、仪器设备、工作氛围和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经过认真讨论,专家组认为,该实验室在团队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实验平台建设、对外开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完成了建设计划任务书各项要求,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经科技部筹建论证进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2009年在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良好类实验室。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最早从事稀土科学研究的实验室之一。多年来,该实验室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将实验室定位于稀土科学的应用基础研究。布局稀土绿色分离化学、稀土光电磁及催化功能材料、稀土生物效应与化学生物学、稀土结构材料与亚微观组织调控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建设成为国家稀土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开发、转化与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运用现代无机化学与固体物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了一批稀土信息、能源与结构材料及稀土生物无机等领域的基础性、前瞻性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业已成为我国稀土科学应用基础创新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 2021年原油资源高效加工利用技术交流会会议通知
    各有关单位:为了推进原油评价和原油高效加工新技术发展,经研究,兹定于2021年9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原油资源高效加工利用技术交流会”。会议将邀请国内石油公司、研究院所、炼化企业的有关专家学者与会,重点就原油资源现状、原油加工、原油优化选择利用、分子水平原油评价、智能炼化以及炼化转型等方面展开深度交流,助力炼化企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本次会议将作为“2021年石油炼制科技大会”的分会场与其同期召开。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1年9月16日-17日,16日全天报到。会期1天。地点:中国石油科技交流中心(附件1)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西沙屯桥西中国石油科技园会服电话:010-80166666,010-53399077二、会议主题高效利用原油资源,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在碳减排、碳中和形势下,实现原油资源的高效加工利用,助力原油资源从燃料型向新材料原料型转型。三、会议组织单位1.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信息学会石油炼制分会中国石油化工信息学会智能化分会2. 承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油评价重点实验室3. 协办单位仪器信息网四、会议学术委员会主 任:何盛宝副主任:李文乐 田松柏委 员:(按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曹 青 崔 鹏 代振宇 范文军 龚俊波葛少辉 黄德先 何 京 何 沛 侯经纬华伦松 鞠林清 李凤岭 路 鑫 史 权王艳斌 吴建国 肖占敏 薛慧峰 姚成斌袁洪福 杨 超 张 彦 张汉沛 周 锋五、会议日程安排会议将特邀国内相关领域专家作主旨报告,同时从投稿论文中择优进行大会报告。9月16日全天报到9月17日上午1、 开幕式2、 专家报告下午1、 主题报告2、 优秀论文颁奖六、其他1、本会场不收取会议费,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科技交流中心双人标间550元/天,单人大床房500元/天,单人标准间400元/天)。2、参加本会场会议的代表请于9月16日24:00前报到,报到地点为中国石油科技交流中心A座一楼大厅。3、同时参加石油炼制科技大会和其他分会场的代表需另行注册。4、本次会议不安排接站,请自行前往会场。七、会议联系人赫丽娜,15116987016,helina010@petrochina.com.cn修 远,18511795858,xiuyuan@petrochina.com.cn八、注意事项参会代表请于2021年8月30日前将会议回执(附件2)发送至会议联系人邮箱。报告人请务必参会,以免影响会议进程,如确不能参会,请委派代表参会。附件1 中国石油科技交流中心方位图附件2 参会回执表 中国石油化工信息学会 二〇二一年七月三十日附件1 中国石油科技交流中心方位图附件1 中国石油科技交流中心方位图附件2:参会回执表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职称工作单位职务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邮编办公电话手机电子邮箱住宿要求入住时间退房时间□ 双人标准间550元/天□ 单人大床房500元/天□ 单人标准间400元/天□ 自行安排住宿备注请最晚于8月30日之前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会议联系人邮箱。
  • 特有药用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实验室通过论证
    新疆(乃至中亚干旱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大量特有的疗效功能独特且广为使用的药用资源,这些资源是祖国宝贵的物质遗产。依托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所建设的“特有药用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要开展特色药用植物资源化学研究、维吾尔药成方制剂的开发和新药研究、干旱区可食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目的是运用生物化学等现代技术手段,发现、挖掘和开发干旱区特有药用资源,推动新疆植物资源、民族医药学的基础研究。   最近几年,实验室在针对新疆特有的毛菊苣、一枝蒿、沙生蜡菊等药用植物的化学成份和生物活性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进展,揭示了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同时开展了天山雪莲、红花、鹰嘴豆等6-8种药材代表性化合物的制备和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在生物活性化合物结构修饰和合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4月3日,实验室的建设计划在乌鲁木齐通过了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论证。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新疆自治区科技厅、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负责人和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所、上海生命科学院、新疆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遴选和推荐优秀的地方重点实验室,通过省部共建方式进行支持和培育,是科技部加强地方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提高地方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水平,规范和加强实验室的管理。这项工作受到了地方特别是边远省份科技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新疆已有五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水利部自然资源部发布《地下水保护利用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加强地下水保护开发利用管理,保障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研究制定了《地下水保护利用管理办法》。具体内容如下:地下水保护利用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地下水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事地下水节约保护、开发利用管理、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等活动的水行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水利部所属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水利部负责全国地下水统一监督管理工作。自然资源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地下水调查、监测等相关工作。流域管理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和水利部授权,负责管辖范围内地下水有关监督管理工作。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分级管理权限,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统一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调查、监测等相关工作。第二章 调查评价与规划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可开展年度调查评价和周期调查评价。周期调查评价中,地下水超采治理地区可每五年开展一次,其他地区可每十年开展一次。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部署,会同同级自然资源部门编制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依法履行征求意见、论证评估等程序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后向社会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省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应征求所涉流域管理机构的意见。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需要修订的,按原程序批复实施。第六条 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应当服从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和上一级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应包括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存在问题、地下水保护利用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等,对辖区地下水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及治理修复等作出系统部署。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确需修改的,按照规划编制程序报原批准机关批准。第七条 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等开发利用地下水,应当与地下水资源条件、地下水保护要求相适应。区域工业、农业、畜牧业、林草业、市政、能源、交通运输、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涉及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内容,应当与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相衔接。区域工业、农业、畜牧业、林草业、市政、能源、交通运输、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和开发区、新区规划等,涉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应当进行规划水资源论证,对地下水需水规模及其合理性、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对地下水环境和重要生态系统的影响等进行分析评估,提出论证意见和规划优化调整的建议。第八条 水利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制定地下水储备有关制度、标准、规程规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明确地下水储备布局,划定储备范围,明确储备含水层位、储备量及水质状况,制定动用地下水储备预案。特殊干旱年份以及重大突发事件时动用地下水储备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流域管理机构备案。第三章 节约保护与开发利用第九条 设区的市级、县级行政区域内地下水取水总量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本级自然资源等有关部门制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下达实施的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超采区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的制定应统筹考虑不同来水情况,以及地下水水位变化可能引起的地下水污染、生态和地质环境影响。水利部负责组织制定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确定技术标准。流域管理机构对流域内属于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协商确定情况予以指导和监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管理工作需要,编制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水位控制管理方案。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下达的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应作为地下水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地下水取水许可管理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重要依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指标实施情况进行监测。流域管理机构对流域管理范围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指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第十一条 不符合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地下水水位控制要求的地区应当暂停审批新增取用地下水,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取水工程布局分析评估及优化调整,制定区域地下水取水总量压减方案,逐步削减地下水取水量,限期整改。第十二条 取用地下水的取水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取水许可审批机关应当对原审批的许可取水量、实际取水量、节水水平、当地水资源供需状况等情况进行评估。有《地下水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的,不予延续。《地下水管理条例》实施前已取得取水许可证,但不符合《地下水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不予延续。第十三条 以监测、勘探为目的的地下水取水工程,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建设单位应当于施工前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备案应当包括以下材料:(一)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法定身份证明文件;(二)取水工程建设方案;(三)水文地质条件;(四)取水地点、取水的目的;(五)取水的起始时间、取水量;(六)退水地点、退水方式、退水量;(七)防止对地下水产生不利影响的措施;(八)水利部规定的其他事项。第十四条 建设需要取水的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应开展水资源论证,向具有管理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取水许可。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备用水源取用水管理,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备用水源取水情形、取水量、取水用途、取水地点、取水层位、保护和管理措施等。应急备用水源取水工程应当依法办理取水许可手续,按要求安装计量设施,定期维护,应急备用水源应当建立完整详细的维护、运行、用水记录台账。应急备用地下水水源结束使用后,应当立即停止取水,经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检查后按要求封存或热备。不得擅自将应急备用水源转为常态化取水。确有必要将应急备用水源转为常态化取水的,应按照有关规定重新申请取水许可。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取水工程核查,根据其使用情况按在用、封填、应急备用(封存)、应急备用(热备)等进行分类登记,并按要求纳入相关信息系统,对不符合管理要求的取水工程应责令整改或关停。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地下水超采区内自备井管理,建立自备井台账,提出应予关停清单,制定限期关停计划,并定期开展核查。第十八条 地下水取水工程报废、未建成或者完成勘探、试验任务的,工程所有权人或管理单位应当在停止取水、施工或者勘探、试验任务结束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实施地下水取水工程封存或封填,并到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对年久失修、地下水质量较差的取水工程,应当永久封填,并按要求及时注销取水许可证;对条件尚好、水质水量有保证的取水工程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可封存备用。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地下水封存备用取水工程启用制度,确保在特殊情况下按照规定程序启用。第十九条 采矿疏干排水管理应纳入区域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除为保障矿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进行临时应急取(排)水外,开采矿产资源或者建设地下工程需要疏干的地下水量,达到规模的,应当依法申请取水许可,取(排)水纳入区域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疏干排水量规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公布。开采矿产资源或者建设地下工程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优先利用疏干水作为生产用水,对能利用而不利用的,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其提出限期整改;对充分利用后仍有剩余且确需外排的疏干水,应经处理满足相关管理要求后排放,需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应依法办理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手续。为保障矿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进行临时应急取(排)水,应按要求向有管辖权限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备案材料包括:(一)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法定身份证明文件;(二)取水地点、取水的目的、取水方式、取水的起始时间、取水量等;(三)取水水质、退水地点、退水方式、退水量。第四章 超采治理第二十条 水利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划定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超采划定成果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由水利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公布。地下水超采治理地区每五年开展一次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其他地区每十年开展一次。水利部组织开展地下水超采区动态评估,跟踪地下水超采变化情况。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地下水超采治理情况,会同本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地下水超采区调整报告,向水利部提出地下水超采区复核申请。水利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超采情况予以复核确认后,可对超采区进行调整,并依法向社会公布。第二十一条 地下水禁止开采区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地下水取水工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限期关闭地下水禁止开采区内已建地下水取水工程。地下水限制开采区,应逐步削减地下水取水量。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区域地下水保护及超采治理要求,制定地下水取水量削减方案。为保障民生需求和支撑高质量发展或者对用水有特殊要求确需取用地下水的新建项目,许可水量或用水指标应通过核减其他取水户地下水取水量或通过用水权交易获得。需要取水的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的禁止和限制取水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地下水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组织划定。第二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应符合国家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和地下水管理保护的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有关部门,依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本行政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二十三条 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应坚持问题导向,提出行政区域地下水超采治理目标、治理措施、保障措施等,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区域内与地下水开采密切相关的重要泉域保护和海咸水入侵防治等任务,应一并纳入治理方案。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加强地下水超采区的节水管理,健全完善节水制度和节水激励机制,落实节水工作责任,地下水超采区内严格限制使用地下水发展高耗水工业和服务业,适度压减高耗水农作物,鼓励通过节水改造、水源置换、休耕雨养、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压减农业取用地下水。鼓励和支持地下水超采区内取用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开展节水技术研究开发,推进节水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节水新技术,优先使用先进的节水工艺、设备和产品,提高用水效率,大力推动再生水、海水及淡化海水、集蓄雨水、微咸水、矿坑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第二十五条 存在超采问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同级自然资源等部门及时总结辖区内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将治理成效上报水利部。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在有条件的地区,科学论证地下水回补可行性,依据有关规定标准,合理开展地下水回补、人工回灌,加强地下水水源涵养。第五章 监测计量第二十七条 地下水取水工程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安装满足精度、数据传输上报要求的取水计量设施;已建农业灌溉地下水取水工程暂不具备安装计量设施条件的,可按相关标准规定采用以电折水等方式进行计量。矿产资源开采、地下工程建设疏干排水应当安装计量设施,准确掌握排水量、回用量,并按要求布设地下水位监测设施。建设需要取水的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勘探开发单位应当安装取水和回灌在线计量设施,并将计量数据实时传输到有管辖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第二十八条 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门,根据地下水控制指标管理、地下水超采治理、地下水储备监督等要求,完善国家地下水监测站网,开展地下水动态监测。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完善地下水监测工作体系,对地下水超采区、生态脆弱区、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泉域、海(咸)水入侵区、地下水储备区、水位变化易导致水质异常的区域等实施重点监测,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及时提供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等监测信息。第二十九条 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按有关计量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建立计量设施档案,做好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并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备。第三十条 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对取用水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负责,不得篡改、伪造地下水取用水计量监测及统计数据。第六章 监督与考核第三十一条 水利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建立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变化通报机制,以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监测数据为基础,地方地下水监测工程监测数据为补充,在综合分析超采区地下水位变幅的情况下,按季度对超采区有关地市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进行通报。水利部根据水位降幅和排名情况,对相关地市人民政府分别采取点名、会商、约谈等方式,督促指导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可建立辖区内地下水水位变化通报机制。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行政区域内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监督检查和水政执法,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联合查处机制,发现违规取水,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依规进行查处。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如实报告情况,并提供必要数据资料。第三十三条 流域管理机构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水利部授权,加强对流域范围内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地下水节约保护、开发利用、超采治理,以及管理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按发现问题严重程度和出现频次及时向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印发问题整改清单,督促整改落实。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辖区内市、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问题整改清单,监督整改落实。第三十四条 根据年度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数量、性质、严重程度,上级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或者提出责任追究建议,必要时可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通报,并提出责任追究建议。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公开本行政区域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指标等相关信息,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监督地下水管理保护提供便利。第三十六条 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把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及目标完成情况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按年度组织实施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考核评价,考核结果按照有关程序报请审定后向社会公告。第七章 罚则第三十七条 水行政、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第三十八条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第八章 附则第三十九条 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办法,会同本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相关制度。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 四川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成立
    p   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近日在成都授牌。作为四川首个稀有金属和稀土资源研究及应用领域的省级重点试验室,该实验室将以四川稀有金属、稀土资源为依托,加快对本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为全国相关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经验。 /p p   据了解,该实验室将以四川省地矿局所属的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和四川省地质调查院为依托单位,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航空与燃机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对稀有、稀土等战略资源的需求,针对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甘孜、阿坝等地在稀有金属、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展成矿作用与勘察评价、资源综合利用、评价与修复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 /p p   省地矿局负责人说,重点实验室授牌,是省地矿局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创新平台”的战略部署,在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方面迈出的新步伐,在推广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新成效,将对全省地矿系统改革发展、转型升级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效应。 /p
  • 力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合肥再添7个再生水取水点
    目前,合肥市市政浇洒道路、绿化、洗车等采用的水资源仍然主要是自来水,很多水就这样被 白白的浪费,实在可惜,让人心疼。合肥市排管办相关专家表示,在水资源紧缺的当下,提升再生水在市政园林、工业方面的利用率,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并计划在今年年内将增添7个取水点供市政杂用。   力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合肥再添7个再生水取水点      看到白花花的自来水每天用于浇绿化带、洒马路、洗车,您是不是会有些心疼?与之对应的是,再生水的利用却大有潜力可挖。据悉,合肥市拟在南淝河等5大流域共设立9个再生水系统,而在今年年内将再添7个取水点供市政杂用。      拟在5大流域设9个再生水系统      目前,市政浇洒道路、绿化等仍然主要采用自来水资源,一定程度上存在市政杂用和生活、生产用水“争水”的情况。此外,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产生的再生水多数直接排走,被白白浪费。合肥市排管办相关专家表示,在水资源紧缺的当下,提升再生水在市政园林、工业方面的利用率,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合肥市已建成再生水利用设施规模18万吨/日。这些再生水都用在哪些渠道呢?据介绍,主要用作河道景观补水、电厂发电等工业冷却用水。      具体来说,某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设施规模为10万吨/日,经深度处理后用作环城水系景观补水;蔡田铺再生水利用工程规模为5万吨/日,为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提供工业冷却用水;塘西河再生水厂工程规模3万吨/日,用作塘西河景观补水。      2014年,合肥市排管办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由上海市城建设计院开展《合肥市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2013~2020》编制工作。根据该规划,合肥市再生水水源为污水处理厂尾水,工程规模为48万立方米/日。根据规划资料和现场调研,合肥市拟在南淝河等5大流域设立9个再生水系统。      按照规划,未来合肥市各再生水系统供水范围包括河道生态补水、工业用水、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湿地环境用水、娱乐性和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市区再生水利用率要超30%。      年内再添7个取水点供市政杂用      随着未来再生水水质提高、水量增大,合肥市将重点推进再生水在城市景观补水、工业冷却、生活杂用、绿化、施工等领域的使用,以节约优质水资源。      据悉,近期,合肥市将新建许小河、关镇河补水工程,两个工程都计划在今年年底完工。      为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合肥市也在积极推广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用于绿化、道路冲洗等市政杂用。      2014年,合肥市排管办结合蔡田铺再生水利用工程,在已建成的蔡田铺污水厂至电厂再生水管沿线,建了4个取水点供道路冲洗和建筑扬尘洒水、园林绿化浇灌使用。该工程在去年11月建成,目前庐阳区城管部门已使用蔡田铺污水厂再生水作为道路冲洗水源等。      而今年,再生水市政杂用取水工程范围将进一步拓宽,拟在王小郢系统(现状给环城水系补水的管路上)、蔡田铺系统、朱砖井系统和陶冲系统增加7个取水点。这些取水点分布于芜湖路、金寨路、九顶山路、新安江路、前岭路,该工程计划2015年完工。 (来源:中安在线)
  • 海南省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
    近日,国家科技部、海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下发《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国科发基〔2016〕225号),批准依托海南大学建设省部共建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立项建设,实现了我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  省部共建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国家南海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南海海洋资源特点凝练形成南海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南海海洋矿物资源新材料利用、南海海洋信息资源化技术等三个研究方向,开展地域特色鲜明的南海海洋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该实验室的设立,对于服务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海南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运行期内,海南省人民政府每年将为实验室提供不少于1000万元的实验室建设、日常运行、开放课题设立和人才引进培养专项经费 科技部将统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和基地人才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支持实验室科研能力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协助实验室建立业务对口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国家科研基地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提升实验室研究能力和水平 海南省科技厅将在每年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优先支持实验室申报的原始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优先支持实验室团队建设、高端人才引进、领军人才培养工作,重点保障实验到的仪器设备完善和更新需求 海南大学将为实验室建设提供实验用房、科研仪器设施、科研经费等必要的基础条件,并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并支持实验室探索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管理模式和制度,给予相对独立的人事处置权。  实验室将按照专家论证通过的实施方案,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关键技术研究,同时,坚持高标准建设,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加强实验条件建设,加强开放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研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 攀钢将建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8月1日,科技部组织专家对攀钢集团在攀枝花和成都建设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可行性论证。该实验室计划通过2年时间,投入5.2到5.6亿元。   攀西钒资源占全球的9.6%,全国的62.2% 钛资源占全球的30%,全国的90%。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特点是储量大、品位低、难选难冶难分离,其综合利用存在一系列世界难题。该实验室计划通过2年时间,投入5.2到5.6亿元,破解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一系列世界难题,制定相关行业标准,使攀钢钒产业规模和技术达到世界领先,钛产业规模和技术国内领先、国际具有重要影响,为中国及世界清洁、高效、可持续利用钒钛提供技术支持。   评审专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刘宝珺说,国家重点实验室代表国内该领域的最高研究水平,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 代性。攀钢建实验室,意味着在钒钛综合利用领域,攀钢进入
  • 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
    日前,科技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ldquo 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rdquo 。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科技部决定通过创新机制、省部共建的方式建设一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加强中央政府和地方的资源集成,加大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将主要围绕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与区域特色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领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期间,实验室和依托单位应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的要求,坚持高标准建设目标,进一步凝炼发展方向,提升科研水平,加强队伍和实验条件建设,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努力成为区域内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研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建设计划完成后,将纳入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参加相应的考核评估工作。请抓紧落实各项工作,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的推荐,科技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对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专家论证,认为该实验室符合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相关要求,现决定批准建设。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日常管理以云南省人民政府为主,云南省人民政府将每年为实验室提供不少于600万元的专项经费,作为实验室的基本科研业务和开放运行经费,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引进以及条件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在建设期给予实验室500万元的建设经费。科技部将通过项目和人才计划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予以支持。该实验室主管部门为云南省科技厅,依托单位为昆明理工大学,实验室主任为王华。
  • 新疆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实验室获批省部共建实验室
    塔里木大学位于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当地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艰苦,每年风沙天气多达200天,是研究极端环境条件下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场所。2月8日,依托塔里木大学建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获得科技部批准。实验室将在科技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共同支持下,结合南疆的特点开展有特色的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极端微生物和基因资源、天然产物以及荒漠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环境重建等领域的工作。实验室主任由曾与人合作在南疆特色植物育种、生态保护研究方面做出多项成果的归国女博士张利莉担任。   近几年来,科技部利用省部共建实验室这条渠道,支持和培育地方实验室的发展成效明显。南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将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研水平提高和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目前实验室的实验场地、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数量也在明显增加,实验室可望发展成为南疆地区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
  • 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
    安徽省科技厅: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科技部决定通过创新机制、省部共建的方式建设一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加强资源集成,加大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的推荐,科技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对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专家论证,认为该实验室符合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相关要求,现决定批准建设(名单附后)。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将主要围绕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与区域特色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领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省部共建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日常管理以安徽省人民政府为主,安徽省人民政府将每年为实验室提供不少于500万元的专项经费,作为实验室的基本科研业务和开放运行经费,并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引进以及条件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科技部将通过项目和人才计划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予以支持。   建设期间,实验室和依托单位应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的要求,坚持高标准建设目标,进一步凝炼发展方向,提升科研水平,加强队伍和实验条件建设,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努力成为区域内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研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建设计划完成后,将纳入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参加相应的考核评估工作。请抓紧落实各项工作,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特此通知。   附件:批准建设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科 技 部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5年1月20日
  • 探索未来 | 胡洪营:我国污水资源化政策与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实践
    近日,在“一泓清水入黄河”之山西省再生水产业化发展专题讲堂活动中,未来新水务专家组专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洪营分享了“我国污水资源化政策与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实践”。他表示,水资源有限,但可以无限循环。污水资源化利用对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和减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污水资源化政策与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实践。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胡洪营(本文根据嘉宾发言内容整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特别是北京、天津、西安、深圳等城市,其缺水程度堪比以色列。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水资源成为刚性约束。水资源有限,但可以无限循环。污水资源化利用对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和减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再生水是保障用水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非常重视污水再生利用和再生水的利用,早在1988年国务院出台的《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就提出鼓励污水的再生利用;其后,在五年规划及节水行动计划中多次提及。2021年发布的《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这是我国首次以污水资源化利用做为单一内容来发布的文件,标志着我国水务行业进入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新阶段。这也为水处理行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创造了新的空间和新的机遇,为水科学技术创新和学术研究拓展了新的舞台。《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全国地级市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的总体目标,并配套了“1+N+M”的政策体系和实施方案,其中,“N”是N个部委,各有分工;M是指各个省市,要制定相应的污水再生利用实施方案。在“1+N+M”政策文件的推动下,未来15年将是污水再生利用的高速发展期。此后,《“十四五”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实施方案》再次强调了我国污水再生利用的目标,对中下游的污水利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二十大”,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要在水资源短缺的北方实现扩绿,再生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另外,“二十大”还提出要“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进一步扩大了再生水的应用空间。为深入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再生水利用试点,如环境部牵头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工信部牵头的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水利部牵头的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等。再生水系统的特点与利用模式再生水系统可以定义为非传统的供水工程,其利用模式一般可分为四种:一是集中式利用系统,即在下游集中收集污水,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以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或污水为水源,进行集中处理,再将再生水通过输配管网输送到上游用户。目前我国大部分再生水利用系统采用这种模式。其水质可靠性及保障能力较高,适用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地区;但也存在管网建设工程大、输配能耗高的缺点。二是分散式利用系统,即将一个小区或一栋楼的污水收集处理后就地回用,也叫中水利用。但实践证明,分散式利用系统因运行不易稳定、难运营、难监管等,面临较大管理挑战。三是分布式利用系统,它介于分散式和集中式之间,即在一定区域内建设若干污水厂(再生水厂),生产的再生水就近利用。其优点是管网建设距离短,但需要考虑规模效应、用地等影响因素。四是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即在一定区域内,通过生态利用、自然储存(水银行)、输配调度等手段,将再生水用于生产、生活和生态。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是可以促进城市水体的长效运营管理,再生水功能定位向“城市第二水源”拓展,以此提高管理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促进三水统筹治理,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协同发展从被动控制向主动利用转变;三是促进处理标准制定,破解“污水排放标准”面临的多方面制约,以用定质、以质定管,推动水环境精准治理、科学施策,实现“一地一水一策”。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由生态环境部牵头,已确定首批共19个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我国再生水利用的现状与案例我国再生水利用量自2000年以来逐步提高,到2020年,全国平均再生水利用率约为20%。水资源量越少的地区再生水利用的需求越大;人均GDP越高的区域,再生水利用量也相对越高。北京市是推广再生水利用的典型城市,也是值得效仿借鉴的案例。按照北京市的统计口径,再生水利用率已达到60%,再生水供水量已占城市总供水量的27.6%,即北京市近1/3的供水来源于再生水。再生水成为北京市名副其实的第二水源。北京市水资源禀赋较低,因而长期以来非常重视再生水利用,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及标准,是全国关于再生水的标准最系统、覆盖面最全的城市。如2000年出台的《北京市节约用水若干规定》鼓励再生水的使用;再生水热泵系统、安全生产、再生水用于绿地灌溉、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地下再生水厂安全运行等都有相应的标准;2021年出台的《再生水利用指南》,分工业利用、空调冷却、市政杂用和景观环境四部分,做了详细规定;今年7月出台的《关于本市再生水价格有关的问题的通知》,规定再生水可以由再生水供应企业和用户按优质优价的原则自主协商定价,还提出使用再生水的用户不用缴纳水资源税和污水处理费。这两个利好政策可以极大的推动再生水的利用。目前,北京市再生水主要用于城市生态用水,占比92%;同时,也作为水源供给工业企业,城区9座热电厂全部利用再生水;另外,北京市经济开发区的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将再生水作为电子超纯水使用。在国际上,将再生水作为超纯水水源的仅有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韩国。几点认识与再生水发展建议再生水利用技术、经济可行,是解决缺水问题的多赢途径。大量实践证明,再生水就近可取、水量稳定、水质可控,可作为“城市第二水源”和“工业第一水源”。再生水利用效益显著、技术可行,且有政策保障和运营经验的支持。特别是在缺水地区,再生水利用早布局、早受益。近中期要实现污水处理厂转型、升级和分质供水。未来5~10年,污水处理厂将被重新定义,从单一的治污功能向治污和供水双功能转变。污水处理厂可以通过再生水供应收取供水费,以此确保资源的持续供应;同时,还要推进多水源供水、分质供水,将再生水作为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纳入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分布式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处理和利用设施等。中长期要建设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未来10~20年,以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为导向,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城市水系统(“三水”共治)。再生水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再将生态环境水作为第二水源在城市范围内进行循环利用。供水、排水与水环境、水生态建设,要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和一体化运营。建立全方位、体系化的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构建循环利用系统规划理论、水质净化技术体系、生态构建技术体系、长效运维技术体系、水质指标体系和再生水利用生态安全监测评价体系等,保障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加强政策管理与监督体系,推进水权交易,如再生水生产与储存、取用(水银行)等。
  • 上海废弃硫酸实行“点对点”资源化利用 破解集成电路芯片产业发展难题
    上海被赋予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高地的重大任务,随着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废酸环境无害化处置成为突出问题。据了解,上海通过 “点对点”资源化定向再利用创新模式已破解这一难题。  日前,一辆挂有危险标识的罐装运输车稳稳驶入厂区,公司专职管理员引导车辆,过磅、取样、检验、联单签收… … 一系列流程后,车被引导至专用卸车区,车上的特殊液体被接收到公司的原料储料罐中,等待用于后续的生产。  这是记者在位于金山第二工业区内的上海澎博钛白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澎博公司)看到的场景。罐装车内装运的是液体硫酸,它的特殊性在于是上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企业使用过的废弃硫酸。  在现场,公司负责人何文龙告诉记者,公司是上海市集成电路芯片行业产生的废硫酸资源化利用定点单位,每天安排专用车辆将废酸运回工厂,经过严格的检验流程后再投入到钛白粉生产当中,今年1月-7月已处置利用废酸1.5万吨。  新模式解决行业发展难题  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首创的废硫酸“点对点”资源化定向再利用模式运用逐步成熟,目前已经全部覆盖了上海具备回收废酸条件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总体上稳定地解决了上海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废硫酸处置问题。  据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集成电路产业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浓硫酸,排放以硫酸物质为主,处理废硫酸成本很高,同时会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安全风险。这个问题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难题。  直面痛点。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上海市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积极探索,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论证处置方案,并于2016年开始由中芯国际和澎博公司开展废硫酸“点对点”资源化定向再利用试点运行,经过多轮试点验证,最终形成较为成熟的经验。  去年,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会同多部门专门编写形成了《钛白粉用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废硫酸》(T/SICA001-2020)团体标准,在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网站和国家标准网上进行公示,全力保障废酸源头质量的把控。  多维度再利用效益明显  废硫酸“点对点”资源化定向再利用,这一新模式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显著。相关专家告诉记者,模式的核心是实现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硫酸替代钛白粉生产工艺过程中用到的工业硫酸。经过试点验证,这种模式技术可行性很强,废酸再利用单位在使用废硫酸生产钛白粉时,不需要调整现有工艺。同时,替用过程不增加额外的环境负担与风险,不影响产品的质量,符合“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  谈到经济效益,这位专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澎博公司再利用废硫酸每吨收费500元,按照上海市往年废硫酸处置费每吨2000元计算,今年1月至7月,澎博公司累计利用废硫酸1.5万吨,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可节约2250万元。同时,澎博公司也节省了购置工业浓硫酸的费用,产废企业和再利用企业达到了“双赢”。  此外,新模式还符合循环经济产业需求,不仅解决了废硫酸处置出路难、处置费用高的难题,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和废硫酸处理费用,还促进了钛白粉生产单位的升级改造、精准转型和绿色发展,为日后集成电路产业的蓬勃发展铺平了道路。  深入推进“点对点”资源化再利用  “在探索推行这一新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以守好环境底线为前提,做到严格把关,按程序推进。”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前期提出设想并加以论证的基础上,他们于2016年发文,同意将中芯国际和澎博公司设立为上海市首个废硫酸定向再利用试点单位,利用芯片废硫酸生产钛白粉。  2019年11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同意4家企业废硫酸定向资源化再利用备案。2020年10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扩大废硫酸定向资源化再利用备案,新增4家企业,全面覆盖上海市具备回收废酸条件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  据介绍,目前,各方进展顺利,各试点企业在严格执行危险废物各项管理制度下,废硫酸源头品质得到保障,并委托具有相关运输资质的单位专人专车进行运输。澎博公司在废酸使用期间,生产运行稳定,各项污染物排放环保指标检测均符合排放标准。同时,澎博公司对生产设备工艺进行优化改造,在末端形成了可满足近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需求的每年6万吨废硫酸利用能力。  “十四五”期间,上海的集成电路产量将快速增长,需处置的废硫酸量也将随之增加。据最新统计,2020年产生废酸1.25万吨,2021年预计为2.8万吨,到2022年上海芯片企业产生的废硫酸将高达6万吨,2025年将达到10万吨以上。  面对这一形势,上海各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制定了“提前谋划改造,形成需求匹配、长久稳定”的废硫酸利用原则。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还专门组织专家队伍到资源化综合利用企业澎博公司开展现场调研,了解情况,听取企业和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废酸再利用定点企业,澎博公司也启动了匹配废酸资源化利用技改规划,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对澎博公司以废定产、提前谋划的要求,规划“集成电路行业10万吨废酸资源化利用”技改。  在上海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的《上海市2021-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文件上,记者也注意到相关条文:在环境可控的前提下,持续推动集成电路行业废酸等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资源化利用工作,形成稳定的与集成电路行业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废酸处置利用能力。  据悉,未来,这种废弃硫酸“点对点”资源化定向再利用模式,将有力保障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也将对其他行业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起到借鉴和引领作用。
  • 陕西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
    近日,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研究所承担的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13115”科技创新工程)“陕西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项目,通过了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验收。   “陕西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由西安植物园主任李思锋研究员主持,由依托单位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研究所承担组建工作,是陕西省首家植物资源利用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属于是陕西省二00九年“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该“工程中心”面向陕西省(尤其是秦巴山区)丰富的植物资源,重点围绕特色园林观赏植物、中药材优良新品种等植物资源利用、规范化生产技术及陕西省植物资源调查与保护等研发方向,创建国内先进的植物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研发基地。   “陕西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自2009年1月开始,完成了“工程中心”的组建,重组了研发技术团队,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了运行机制,购置了相关的实验检测仪器设备,优化了研究平台配置。该项目以研究开发秦巴山区特色植物资源及其综合利用技术为主要方向,重点开展了以园林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为主要内容的陕西省特色经济植物资源调查、评价及其保护技术,特色观赏植物的引种、栽培、繁育、规模化生产等技术及在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建设中的示范推广,中药材优良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及规范化栽培基地建设等工程技术研发工作,以期为我省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及其产业化开发能提供技术支撑。
  • 第三届全国农业资源与生态论坛“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扬州顺利召开
    第三届全国农业资源与生态论坛“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扬州顺利召开2020年11月25-27日,由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江苏省土壤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农业资源与生态论坛“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扬州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110多家单位,3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现场学术交流。本次会议为与会的专业人士与企业提供了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北京澳作公司在会议现场展示了PSP32在线荧光监测系统,MPM100多功能色素仪等多款先进仪器设备供参会者观摩了解,吸引了众多学者们的热切关注与详细咨询,仪器和服务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公司专业人员就与会学者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解答,最终达成多项合作意向。通过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加强了与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们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了我司在应用领域的影响力。同时,我们将不断提升售前售后技术服务、应用培训、技术支持及自主研发能力,更好地为科技发展助力。
  • 认证机构可利用企业检测资源 缩短检测周期
    认证机构可利用企业检测资源   日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相关专家指出,为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工作效率,缩短检测周期和认证周期,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认证机构可以利用工厂自身的检测资源进行样品检测。国家相关部门对3C认证机构利用企业的检测资源方面提出了明确且严格的要求。   首先,相关规定界定,工厂检测资源是指申请强制性产品认证生产厂或制造商的100%自有资源,且位于生产厂附近。利用工厂检测资源的产品适用范围包括:样品体积大,运输费用高,运送困难 产品季节性强,生产周期短 仅为一个批量生产,以后不再生产的产品以及有其他特殊情况的产品。   其次,在检测方法方面,专家指出,根据工厂实验室的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等综合情况,并结合产品特点,利用工厂检测资源进行样品检测可以分为工厂目击检测(简称WMT)和利用工厂设备检测(简称TMP)两种方式。   目击检测是由认证机构评定具备资格的工厂检测设备进行检测,针对检测计划,认证机构会派指定实验室工程师对部分检测项目及检测条件进行目击,检测人员负责出具原始记录,并与目击工程师一起按规定的格式起草检测报告,由相关实验室审核批准出具检测报告。   利用工厂设备检测则是由认证机构派出的指定检测机构的工程师利用工厂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工厂派检测人员予以协助,检测报告由指定实验室出具。   再次,国家对可以承担检测任务的工厂实验室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只有经认证机构和检测机构审核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工厂实验室,方可利用工厂检测资源进行样品检测:   第一种检测方式(WMT)中:实验室要满足ISO/IEC17025标准要求,认可范围包括WMT检测标准和项目。承检人员应熟悉产品结构、检测标准,具备有一定的检测经验。原则上应有两年以上的相同产品标准的检测经历。   第二种检测方式(TMP)中:实验室必须满足ISO/IEC17025标准第5章技术能力要求。   一些具备相关条件的工厂实验室可以申请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资格。专家介绍,打算申请的实验室应先按以上条件进行自查,将自查结果及相关资料随申请提交认证机构审查。认证机构和相应的检测机构应组织技术专家进行现场核查,对评定合格的,方可利用工厂实验室资源进行检测。
  • “十二五”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为深入开展“十二五”科技规划的前期调研工作,条财司、经费监管中心于2月23日召开了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专题研讨会。会议由条财司吴学梯副巡视员主持,条财司王伟中司长、经费监管中心迟计主任以及条财司、经费监管中心、战略院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经费监管中心房汉廷副主任代表总体组汇报了专题研究进展情况及相关研究成果。与会同志针对总报告初稿的撰写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十一五”科技资源利用的特点与不足,“后危机时代”国际国内科技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及科技资源配置的新任务,“十二五”科技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政策建议等内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王伟中司长充分肯定了专题组开展的大量而卓有成效的调研工作,并指出所形成的报告初稿认识深入、成果显著、基础良好。他强调,要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和部领导的讲话精神,利用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要站在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层面统筹、配置和利用好科技资源,为加快形成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有利于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有利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局面提供坚实支撑。王司长还对“十二五”科技资源的配置原则、总体目标和政策建议提出了具体意见,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迟计主任也就如何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此次研讨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进一步完善了《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专题总报告》,为下一步制订“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西北大学—岛津林业植物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
    9月23日,西北大学——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林业植物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联合实验室在西北大学正式扬帆起航,双方合作踏上新征程! 西北大学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西北大学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 此次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双方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更好地建设西北。 西北大学科技处杜凯副处长 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由西北大学科技处杜凯副处长主持,他介绍了莅临现场的专家领导,陕西省林业厅科技法规处来国瑞处长、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常江副校长、西北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李剑利处长、西北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张晓刚副处长、国家林草局长柄扁桃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申烨华教授、联合实验室主任欧俊杰教授、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析学部副主任卫引茂教授,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营业部李军波部长、黄卫平副部长、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营业部李皓经理、技术部一部梁争胜经理、西安捷森科学发展有限公司王燕总经理。 会议开始,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常江副校长、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营业部李军波部长分别致辞。 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常江副校长 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常江副校长首先感谢岛津??长期以来对于西北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接着,常江副校长介绍了西北大学建校以来的历史及近年发展历程,西北大学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西北大学的科研产出效率高,除了师生的努力外,也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支持。此次林业植物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希望双方能聚焦??研究方向,在申烨华教授原有的研究成果上,探索新方向,做出更大的贡献。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营业部李军波部长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营业部李军波部长表示,对常江校长充满感情的校史介绍特别感触,岛津与西北大学同样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两家历史悠久的校企合作,相信双方的理念定能契合一致。李军波部长还介绍了岛津历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岛津与中国教育科研合作的情况。他表示,建立联合实验室,岛津的实验室资源能实现共享利用,对于产学研结合,产业化阶段能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服务。包括全球合作的科研单位的公开资源共享,让校企双方大大受益。今天的揭幕仪式只是双方合作的开始,期待今后的合作更加深入。 揭牌仪式 致辞过后,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常江副校长和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营业部李军波部长一同揭牌,宣布了联合实验室的正式成立。 联合实验室主任欧俊杰教授 联合实验室主任欧俊杰教授表示非常高兴迎来今天的揭牌仪式,??联合实验室将??开展林业植物资源的高植化利用,??并为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同时介绍了目前实验室的研究对象及方向发展。此次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深化合作,将会充分发挥岛津分析仪器的优势,双方切磋技术,交流学术,共同开发新方法新技术,未来能够在林业资源的利用、开发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家林草局长柄扁桃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申烨华教授 国家林草局长柄扁桃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申烨华教授,介绍了长柄扁桃工程技术团队的历史,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发展了10余种产品,并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产品的开发研究过程中,仪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团队目前致力于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地区的林业植物资源高植利用研究,此次联合实验室的建立,该平台建设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希望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为黄河流域农业植物资源的产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西北大学和岛津林业植物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联合实验室,?将以联合实验室揭牌为契机,加强双方的??沟通交流,围绕科研合作平台共建人才培养方面展开深入的合作,??推进双方事业共同发展,也共同为中国林业植物资源开发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揭牌仪式后,与会嘉宾参观了西北大学博物馆。 西北大学博物馆
  • 关于召开“第三届中国国际固危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的通知
    关于召开“第三届中国国际固危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我国固危废行业依然存在较多技术难点和发展瓶颈,在“无废城市”、低碳绿色、“双碳”目标的政策加持,固危废市场迎来确定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十四五”市场伴随固危废管理政策持续加码,固废垃圾处置占比稳步提升,积极筹谋在“十四五”开局之际拓宽产业,充分发挥固危废污染防治工作,实现减污降碳的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寻求更优的发展路径,势在必行。 在此背景下,第三届中国国际固危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HWD summit 2022)将于2022年8月24日-25日在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创新引领低碳变革,迈向碳中和新生态”为主题,邀请 550+行业代表人员,聚焦行业热点和痛点,诚邀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共论发展新生态!特此致函,望复函为盼。会议时间 2022 年 8月24-25日 会议地点 江苏南京组织单位/承办单位 固危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峰会组委会低碳环保圈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上海同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支持单位山东省环保产业协会江苏省环保产业协会固危废交流平台日程安排8月23日 全体签到8月24日 签到+开幕式+会议+交流+观展8月25日 会议+交流+观展+闭幕大会议题主论坛:固危废市场总体规划与建设“十四五”规划下固危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发展趋势解读碳达峰环境下如何探索发展固危废的减污降碳无废城市建设和固危废综合利用相关政策解读危废资源化技术现状、瓶颈及解决思路双碳背景下垃圾焚烧市场发展趋势及战略思考 专题论坛一:固废市场的发展与挑战垃圾焚烧行业在碳中和机遇中的发展与挑战垃圾焚烧及城市固废处理新技术新成果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思路及运营维护垃圾焚烧厂预处理与分选筛分、破碎、打包技术及设备垃圾焚烧厂及填埋场的渗沥液处理技术设备要点锅炉、汽机及关键设备在垃圾焚烧的应用余热回收技术设备在垃圾焚烧运用垃圾焚烧厂锅炉测温、防腐及和吹灰技术及装备垃圾焚烧二噁英、脱硫脱硝、除尘及恶臭等高效烟气治理技术垃圾焚烧固定源烟气排放监测仪器设备选型垃圾焚烧炉渣资源化及飞灰处理技术设备垃圾焚烧厂锅炉风机、给水泵系统设备垃圾分类分选及资源回收利用技术设备有机垃圾分解分离技术设备有机垃圾热解及厌氧技术设备的应用专题论坛二:危废无害化处置技术及资源化利用探讨不同危废处置技术和最新设备危废处置预处理技术与设备(破碎,SMP等)危废焚烧技术及其关键设备(回转炉,流化床炉等)危废安全填埋技术及其关键材料(土工膜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技术研究过热蒸汽碳化裂解及超临界水氧化技术装备在危废领域的应用研究医疗废物的处置技术与装备飞灰处理技术研究及及资源化利用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液处置技术废盐和高浓度废液资源化利用技术废酸资源化利用及处置技术 含油污泥绿色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污泥焚烧、干化技术和设备危废焚烧余热利用装备与技术危废焚烧炉烟气污染物排放监测与治理设备危废ERP信息管理系统危险废物检测与鉴别的应用技术与设备等离子体技术在处理危废的应用专题论坛三:固危废建设运营工程实践浅析固危废处置工程建设和运行技术规范固危废处置设施运营管理及风险防控固危废填埋场设计、选址、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的工程实践红外热像仪在固危废处置领域的应用分析固危废分析及测定仪器仪表固危废实验室检验检测及实验室建设存量及新建垃圾焚烧厂的建设与运营垃圾焚烧发电厂应用及创新实践垃圾焚烧协同处置餐厨、污泥工程项目应用垃圾焚烧发电节能增效的理论与实践城镇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工程拟邀专家(排名不分先后)危废领域: 程亮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副所长张后虎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固废中心主任郑洋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危废部副主任靳晓勤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 高工周跃 中国循环经济危废专委会 秘书长李金惠 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 执行主任陈刚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沈阳)中心主任刘玉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技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杨玉飞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秀腾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环保室主任/全国危险废物标准工作组秘书长研究员刘士文 山东省固废和危化品污防中心 副主任李光明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陈森 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钱光人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周晓明 南京绿环废物处置中心 总经理辛宝平 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杨顺生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刘宇程 西南石油大学工业危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研究院 院长/教授张建平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 投资总监兼固废管理中心总经理裴增新 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固危废运营总监刘科 山东省固废资源循环利用创新中心副主任丁勇 中节能(连云港)清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垃圾焚烧领域:徐海云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 总工程师 刘畅 住建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副总工 卢加伟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周洪权 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技术总监 陈扬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授王圣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副院长、博士、研究员级高工 张卫 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刘建国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 么新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闫大海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原晓华 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刘小娟 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陈少卿 首创环投控股有限公司固废事业部 博士 副总经理 奚强 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胡越 中国环境保护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成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与战略中心总经理林晓青 浙江大学/垃圾焚烧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博士、副教授 沈林华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戚亮 浙能锦江环境控股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李要建 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熊建平 光大环保能源(苏州)有限公司 总经理 肖 愉 中节能大地(杭州)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刘 爽 中科鼎实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朱红祥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斯克诚 中建八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专家/博士赵 颖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参与群体各地垃圾焚烧厂,危废处置厂/单位,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工业排污企业等用户单位; 固危废处置企业/运营公司,设计院,材料/设备技术提供商、检验检测机构、环保企业,投融资机构等; 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单位,监管单位,工业园区等;企业产品信息展示 大会组委会热忱欢迎有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在会议期间开展技术相关的成果(产品、创新技术,仪器设备等)、各式产品的广告与资料展示宣传活动,自备展出资料。具体事宜请会务组联系。会议摘要 参与专家请于2022年7月30日前将参加研讨会的论文摘要(2000 字,中英文,阐述论文主要观点) 以中文和英文两种文本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 tom@tjevents.cn,并请注明“会议论文”字样。 会务费 组委会热忱欢迎有关科研院校参会。 会务费:5月31日前1500元/人,6月1日后2800元/人;高校院所统一收费:800元/人;包括注册费、会议资料、摘要、茶歇、餐饮、会后公开版本PPT。交通往返费、住宿费用自理!大会组委会联系人张女士电话:021-61830990手机:18221756169(微信同号) 邮箱:anna@tjevents.cn
  • 总投资超5000万元,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建
    科技部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国科发基〔2016〕225号  海南省科技厅:  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根据《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推荐和专家论证,认为省部共建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基本具备建设运行条件。现决定批准省部共建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建设运行(名单附后),建设运行期5年。  海南省人民政府是实验室建设和日常管理的责任主体,按照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建设和管理原则,不断创新机制、突出地方特色,将实验室作为吸引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建设运行期内,每年为实验室提供不少于1000万元的实验室建设、日常运行、开放课题设立和人才引进培养专项经费。  科技部将统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和基地人才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支持实验室科研能力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协助实验室建立业务对口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国家科研基地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提升实验室研究能力和水平。  海南省科技厅作为实验室的主管部门,实验室建设运行期内,在每年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优先支持实验室申报的原始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 优先支持实验室团队建设、高端人才引进、领军人才培养工作 重点保障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完善和更新需求。  实验室依托单位海南大学需为实验室建设提供实验用房、科研仪器设施、科研经费等必要的基础条件,并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海南大学支持实验室探索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管理模式和制度,给予相对独立的人事处置权。  实验室建设运行要依据专家论证通过的《省部共建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2016-2020)》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关键技术研究,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设运行期间,实验室应按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坚持高标准建设目标,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加强实验条件建设,加强开放合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区域内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研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附件:批准建设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实验室名称实验室主任依托单位主管部门省部共建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建保海南大学海南省科技厅  科 技 部 海南省人民政府  2016年7月22日
  • 弗尔德仪器参加第九届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学术会议
    “第九届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学术会议暨矿冶绿色发展高峰论坛”于2018 年6 月20-22 日在湖北省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召开。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29位院士,以及近300位行业专家大咖出席了会议,参会人数高达1000-1200人。 此次盛会由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中国矿业联合会选矿委员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选矿学术委员会、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钒资源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武汉科技大学、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本次会议以“推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助力绿色矿冶发展”为主题。全国科研设计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及管理机关的代表积极参与。弗尔德仪器旗下的四大品牌:德国Retsch(莱驰)、Retsch Technology(莱驰科技)、CarboliteGero(卡博莱特盖罗)、德国Eltra(埃尔特)在钢铁、有色金属、稀贵金属、非金属、煤炭、能源化工、水泥、建材等行业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绿色矿冶技术、矿山固体废料充填技术均有相关技术应用及解决方案。 高频感应燃烧法精确测定碳、硫含量新款Elementrac CS-i专为精确测定碳、硫元素含量而研发,它采用高频感应炉通入纯氧燃烧样品,同时配备最多4个高灵敏度的红外检测池来测定碳、硫含量,测量范围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CS-i可以对钢铁、铸铁、铜、矿石、水泥、陶瓷、玻璃、各种有色金属、高温合金等无机材料中不同含量的碳、硫元素进行同时可靠分析。 粒度及粒形分析技术的新里程碑Retsch Technology(莱驰科技)的干湿两用多功能粒度粒形分析仪Camsizer X2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Camsizer X2采用动态图像法,可以同时并实时测量大的或小的颗粒并记录所有关于颗粒大小、形状、透明度、球形度等信息,比激光法精度更高,进样量大,能给出量化的结果,检测速度快,是非常好的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CAMSIZER X2的专利测量技术——两个数字采样镜头能够实时记录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并自动优化,这样可以在600nm至8mm的范围内精确的分析样品,并在整个测量范围内无需人工调节和校正。 高效的超精细研磨仪德国Retsch(莱驰)的高能球磨仪Emax非常适合于纳米研磨及合金制备:2000转/分的高速设计在球磨仪中无可匹敌,相应的研磨罐设计保证了能量有效输出。在冲击力、摩擦力和循环往复运动的协同作用下,超精细研磨时间大大缩短。由于创新高效的水冷系统散热快速,长时间的高速研磨也不用担心样品温度过热。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除此之外,Carbolite Gero(卡博莱特 盖罗)的HTK金属炉特别适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无碳气氛,烧结,镀金属等等。金属炉可提供精确定义的高纯度气氛环境(6N或更好),可达最高真空度。矩形炉体,前开门设计使加样和取样非常方便。HTK提供6种不同的尺寸供选择。最小体积8L,25L通常用于实验室开发和研究。80L,220L,400L或600L主要用于生产系统试验或大型生产。 结语近年来,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对矿产资源的刚性需求仍将持续;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正向纵深推进,全球矿业开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绿色生态硬约束给矿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弗尔德仪器愿与矿产资源行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为矿产资源的用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解决方案。
  • 1644万!新疆林木资源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GK2024-072项目名称:新疆林木资源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元):8740000最高限价(元):8740000采购需求: 标项名称:新疆林木资源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项目 数量:10 预算金额(元):874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等设备,其他详见招标文件。 备注:合同履约期限:标项 1,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验收合格 90 个日历日本项目(否)接受联合体投标。2.项目编号:GK2024-071项目名称:新疆林木资源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元):7705200最高限价(元):7705200采购需求: 标项名称:新疆林木资源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项目 数量:1 预算金额(元):77052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购买超低温冰箱(-80℃)、冰箱(0-4℃)、冰柜(-20℃)、十万分之一天平、万分之一天平等一批设备,详见招标文件。 备注:合同履约期限:标项 1,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验收合格 30 个日历日本项目(否)接受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5月14日至2024年05月30日,每天上午00:00至12:00,下午12:00至23:59(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政采云平台线上方式:供应商登录政采云平台https://www.zcygov.cn/在线申请获取采购文件(进入“项目采购”应用,在获取采购文件菜单中选择项目,申请获取采购文件),或者点击采购公告底部潜在供应商“获取采购文件”,页面跳转后登陆,直接获取采购文件。售价(元):0三、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新疆林业科学院地 址:安居南路191号联系方式:0991-3733294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地 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准噶尔街299号益民大厦4楼A408室联系方式:0991-3550126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郑老师电 话:0991-3550126
  • 青海省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通过专家论证
    6月11日,受科技部委托,我省科技部门组织省内外专家对“青海省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计划进行了论证。科技部基础司、青海省科技厅、青海大学等有关部门领导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该实验室是2010年2月由科技部批准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专家组认为,该实验室是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优化、整合和进一步建设的基础上,形成的青海省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平台。实验室立足青海省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以春油菜、马铃薯、春小麦、青棵和豆类等喜冷凉作物为研究对象,以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和分子生物学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学科特色鲜明,定位准确,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专家组一致同意该实验室通过建设计划论证,并建议加强领军人才的培养、引进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基础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 大连化物所提出二氧化碳大规模资源化耦合利用新途径
    当今世界,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全世界都在向碳中和目标不断努力。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二氧化碳(CO2)的减排,而CO2作为碳资源的规模化高附加值利用是极具挑战性的的重要战略方向。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院士团队提出了CO2与烷烃耦合制备芳烃大宗化学品的新途径。团队发现使用酸性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可催化CO2与轻质烷烃发生耦合反应,同时促进了芳烃的生成,产物中芳烃选择性高达80%。在特定条件下,约3/4的CO2转化为可用作化工原料的一氧化碳产物,进一步研究证实约1/4已转化的CO2的碳原子直接进入了芳烃产物。相关成果发表在中国催化专业刊物——《催化学报》上。大连化物所供图CO2是最稳定的化学分子,将CO2作为原料高效转化为大宗化学品一直是巨大挑战。芳烃是有机化工中重要的基础原料,可以广泛用于合成树脂、纤维、染料、医药、香料等,目前主要通过石脑油催化重整等石化路线进行生产,存在原料和目标产品之间碳氢不平衡的问题。引入CO2与富氢的烷烃耦合调控其反应的碳氢平衡,提高目标产物选择性,同时将CO2转化为有用的化工原料或产品,以实现CO2资源化利用,对传统芳烃生产技术具有变革性意义。此前很多研究人员尝试采用CO2与烷烃反应,将CO2转化为CO并减少氢气的生成,但均认为CO2的碳原子没有进入烃类产物中。以H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催化CO2与轻质烷烃发生耦合反应生成芳烃示意图本工作中,团队以H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对比研究了正丁烷、正戊烷和正己烷在氦气和CO2气氛中的转化反应,并详细研究了分子筛酸性,反应温度、压力、CO2加入量等条件对耦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O2的引入可大幅促进芳烃的生成,同时甲烷和乙烷等小分子烷烃的生成受到抑制。对反应后的催化剂进行分析,发现了大量甲基取代的内酯和甲基取代的环烯酮等含氧物种。通过同位素标记实验和一系列验证实验,证实这些含氧中间体由CO2与烃类耦合转化生成,提出并证明了耦合反应发生的途径,即CO2与碳正离子反应得到环内酯,环内酯进一步转化为甲基环烯酮,甲基环烯酮转化为芳烃产物。进一步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耦合反应机理各步骤的能垒,验证了耦合反应机理的可行性。“这项成果最大的亮点是证实了CO2与烷烃耦合反应不仅可以将其转化为一氧化碳,更重要的是部分CO2的碳原子可以直接进入芳烃产物,促进芳烃的生成并提高产物中芳烃的选择性,为CO2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刘中民介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我国唯一被SCI收录的催化英文刊——《催化学报》上。将优秀的成果发表在国产期刊上,刘中民院士深有感悟。“将CO2作为碳资源进行高附加值利用,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路径设计具有重大意义。将我们的最新研究进展发表在国产期刊上,我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我国加强科技创新,也需要与科技创新地位相适应的国际期刊。近些年,很多国产期刊对高水平研究工作都开辟了绿色通道,文章接收后会快速发表并推介宣传,在国内外显示度逐步提升。”刘中民告诉《中国科学报》,“以《催化学报》为代表的国产期刊近年来专业性和世界影响力都在快速提升,让中国的最新成果在中国的期刊上发表,这也体现了我们的科技自信在不断增强。同时,一流期刊的发展也离不开一流的科研成果,积极地向国产期刊投稿高水平科研成果,需要大家积极支持,首先是从自己做起,我们和国产期刊是‘双赢’。”
  • 2025年底前,建成100座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
    2023年12月11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首次明确了“2025年建成100座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而2024年7月3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开展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遴选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采取“遴选一批、新改扩建一批”的方式,2025年底前,建成100座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通知》明确,采取“遴选一批、新改扩建一批”的方式确定标杆厂。遴选在前,先打个样;新改扩建类的为第二批,对标遴选出的标杆厂的相关指标和经验做法,提出建设内容、预期成效和实施计划。也就是说,以实际运行成效好作为最重要的指挥棒,而不是脱离实际设定标准。《通知》明确了评估标杆主要考察的方向,即“水质、节能、降碳、资源利用、环境友好、系统协调”。想要申报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的,要合理设定出水标准。根据受纳水体水质状况、环境容量、污水水质等要素,统筹考虑能耗、药耗增加,因地制宜确定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避免过度提标。根据再生水用户的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再生水处理标准。《通知》指出,在申报绿色低碳标杆厂时,需要简述污水收集效能提升情况,包括加强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减少溢流污染及污水传输过程中污染物外渗。同时,《通知》明确,对于申报参加遴选的污水处理厂,近一年进水BOD浓度达到100毫克/升以上或近3年增幅不低于10毫克/升。同时《通知》鼓励开展服务范围内“厂—网—河(湖)”一体化专业化运行维护,建立污水处理服务费与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污染物削减量、出水水质、污泥无害化稳定化处理效果挂钩的按效付费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遴选工作的通知 发改办环资〔2024〕5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局、建委、水务局),海南省水务厅:为落实《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发改环资〔2023〕1714号),拟遴选建设一批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1、 工作思路采取“遴选一批、新改扩建一批”的方式,2025年底前,建成100座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推动污水处理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遴选一批。在已经建成、运行良好的污水处理厂中,围绕水质、节能、降碳、资源利用、环境友好、系统协调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一批代表性标杆厂。新改扩建一批。对标遴选出的标杆厂相关指标和经验做法,结合中央预算内投资、大规模设备更新等工作,鼓励支持新建、改建、扩建一批污水处理厂并同步完善配套管网,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促进能源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动态管理。对遴选的绿色低碳标杆厂开展复核,对新改扩建的污水处理标杆厂项目按期组织验收。能够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总结推广经验做法;不符合标杆要求的,及时调整退出。根据绿色低碳标杆厂运行情况,健全完善相关标准,推动污水处理行业绿色低碳水平持续提升。二、组织程序(一)标杆厂遴选1.编制方案。各地组织相关部门根据拟参评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情况,编制《XX污水处理厂参评绿色低碳标杆厂申请报告》(附件1),并附近2年污水处理厂运行基础数据和证明材料。申报参加遴选的污水处理厂,要求日处理量20000立方米以上,近一年进水BOD浓度达到100毫克/升以上或近三年增幅不低于10毫克/升,出水水质达标率、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100%。2.组织推荐。省级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认真履行审核程序后择优推荐,并将推荐材料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东、中部地区各省(区、市)推荐数量不超过10个,其它省(区、市)推荐数量不超过6个。申报截止时间为2024年7月11日。推荐材料应包括推荐文件、汇总表(附件3)、各拟参评污水处理厂的申请报告及证明材料(一式两份,并附电子版光盘)。3.评审确认。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对参评污水处理厂进行评选,并公示确认。根据评审和公示结果,发布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名单,并发布标杆厂相关指标和主要做法举措。(二)对标新改扩建各地可组织相关部门,对标已公布的绿色低碳标杆厂建设运行指标,借鉴相关经验做法,按需谋划新建高标准污水处理厂,或对具备改扩建基础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实施改造。新改扩建项目应编制《XX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方案》(附件2),经省级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后择优推荐,并将推荐材料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荐的新改扩建项目,应确保2025年底前完工。各省(区、市)推荐数量不超过10个,申报时间后续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对各地申报的绿色低碳标杆厂新改扩建项目组织评审,对符合条件的,通过污染治理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给予支持。对已获评绿色低碳标杆厂所在市(县)报送的新改扩建项目,在评审时予以适当倾斜。三、工作要求地方各级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绿色低碳标杆厂遴选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各省级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对推荐材料严格把关,确保报送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强化绿色低碳标杆厂的动态管理,及时组织开展复核评价,总结宣传推广标杆厂建设和管理经验做法,通过绿色低碳标杆厂遴选建设工作,推动污水处理行业绿色低碳水平持续提升。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 刘睿瑾 010-68505846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建司) 王腾旭 010-58934352附件:XX污水处理厂参评绿色低碳标杆厂申请报告.pdfXX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方案.pdfXX省(区、市)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申报汇总表.pdf
  • 固废资源化利用与节能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聘任科技专家
    日前,北京建材总院固废资源化利用与节能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京举行科技专家聘任仪式。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徐永模、清华大学教授翁端、北京大学教授刘阳生、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崔素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国学及中国建材联合会研究员周清浩等专家被聘任为重点实验室科技专家。何光明副院长向到会专家颁发聘书。重点实验室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飞华、环保技术与新材料研究所所长顾军参加聘任仪式。   聘任仪式结束后,环保所所长顾军向与会专家介绍了2012年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及研究成果,与会专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对现有课题及未来延伸领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此次聘任的专家专业涵盖了绿色建材、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机化学、材料学及政策规划等多个领域,有助于重点实验室进一步提高研发实力,开拓视野,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保障。
  • 多名专家受聘固废资源化利用与节能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
    日前,北京建材总院固废资源化利用与节能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京举行科技专家聘任仪式。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徐永模、清华大学教授翁端、北京大学教授刘阳生、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崔素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国学及中国建材联合会研究员周清浩等专家被聘任为重点实验室科技专家。何光明副院长向到会专家颁发聘书。重点实验室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飞华、环保技术与新材料研究所所长顾军参加聘任仪式。   聘任仪式结束后,环保所所长顾军向与会专家介绍了2012年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及研究成果,与会专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对现有课题及未来延伸领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此次聘任的专家专业涵盖了绿色建材、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机化学、材料学及政策规划等多个领域,有助于重点实验室进一步提高研发实力,开拓视野,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保障。
  • 德祥成功参展“2010中国国际环保、废弃物及资源利用展览会”
    德祥成功参展&ldquo 2010中国国际环保、废弃物及资源利用展览会&rdquo 2010年5月5日-7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上海中贸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携手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联合举办的亚洲环保盛会--&ldquo 2010中国国际环保、废弃物及资源利用展览会&rdquo 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 德祥的完美环境监测一体化方案在展会上精彩亮相,包括一系列全球领先科技产品: 水质监测系列:爱尔兰Biotector 在线TOC&COD多参数分析仪+英国Cogent 重金属测定仪 土壤监测系列:美国伊诺斯Innov-X环境监测仪 大气监测系列:美国Entech 空气预浓缩系统+ 美国SRI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 常规监测系列:德国SI analysis 多参数分析仪等系列产品 作为国内科学仪器行业的领导供应商,德祥积极配合国家环境监测需求和减排计划,特从全世界各国引进了一系列高科技、高品质环境监测仪器。产品覆盖面广,型号齐全,包括水质,大气和土壤分析检测和监测仪器,为您提供一个全方位的环保解决方案! 更多产品详情,欢迎广大新老客户登陆www.tegent.com.cn 服务热线:4008-822-822
  • 2018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绿色矿山建设技术与装备论坛邀 请 函
    p   2018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绿色矿山建设技术与装备论坛 /p p   邀 请 函 /p p   各有关单位: /p p   为了推进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环境保护工作,交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成果,提高矿业开发及产业链效率融合发展技术推广,传播矿山开发新技术与新装备,推广个性定制、柔性化服务,满足多样化、多层次需要,分享矿山降本增效的实践成果与经验,发挥产业链优势,通过矿业市场来带动整合融合,消除产业链装备技术各环节之间断缝,向产业链的连接处发力寻求效益。 /p p   青海省矿产开发学会,积极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学会技术优势,积极促进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建设与应用技术、扩大矿产资源开发应用范围、推进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提高等方面形成的一些新思路新办法新突破新亮点。适应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技术在环境保护新常态下更好地发展,努力推动矿产行业实用技术创新推广,积极搭建矿山企业、地勘单位、设计单位、矿建单位、装备制造商与科研院所、高等学院等单位交流合作平台。青海省矿产开发学会,联合多个协办方共同举办此次会议,特邀请全国矿业同仁相约青海,会上将特邀院士及行业领导作专题报告,针对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技术及装备的应用、装备技术应用的发展,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进行学术交流。欢迎全国矿业同仁踊跃参加。 /p p   一、会议主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绿色矿山建设技术与装备论坛 /p p   二、会议性质: 矿产资源开发技术学术交流 /p p   三、会议内容: /p p   1. 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绿色矿山建设经验交流 /p p   2. 矿山采选冶前沿技术与装备交流 /p p   3. 矿山企业管理设计降本增效交流 /p p   4. 一带一路矿业开发模式交流 /p p   5. 矿山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技术交流 /p p   6. 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集成 /p p   7. 尾矿库综合环境治理及无组织扬尘排放治理 /p p   8. 矿区环境生态经济模式应用研究实践 /p p   四、支持单位: /p p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p p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p p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 /p p   长春黄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p p   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p p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p p   上海联合矿权交易所 /p p   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 /p p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p p   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p p   新疆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p p   西安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p p   三门峡黄金设计院 /p p   五、协办单位:(邀请中) /p p   六、拟出席单位:第二轮会议通知公布 /p p   七、征文要求和截止时间: /p p   本次大会会前将对所投论文进行评选,择优在《青海国土经略》期刊上发表,并安排部分获奖作者会议发言,会议论文征集工作已经开始,论文征集要求如下: /p p   1. 本次会议将面向全国矿山企业、矿业权投融资企业、矿业装备企业征集与主题相关的学术报告、论文及研究成果,会务组评审后将择优选用并安排发言发表。 /p p   2. 征文范围:国际国内矿业企业,矿业权投资,融资租赁,采、选、冶实用技术,字数一般控制在4000字以内,或PPT文件,描绘清晰,专业术语规范统一,作者简介(单位地址、邮编、职称、详细通信地址、电话、E-mail等),截稿日期为2018年06月30日,以发出时间为准。 /p p   投稿专用E-mail:yjht@cnmm.news /p p   联系人:梁东海13811007861 /p p   八、矿业企业、矿权企业-矿山设备展示范围及费用 /p p   1. 有色、稀贵、稀土、化工、金属矿等领域的矿山企业、采选企业展示 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从事有色金属研究的工程技术展示,物资采购类、工程建设类、设计研究类、融资服务类、生产维保类、冶金服务类、管理服务类企业的展示。 /p p   2. 开采设备和仪器、矿产勘探设备、运输设备、巷道掘进设备、矿山安全救护设备及用品、爆破器材、环保技术、节能设备、采矿科研服务机构、矿山信息化技术及应用的展示。 /p p   3. 展位费用:12000元/个(配置包括:一块3.0m× 3.0m展板、一张咨询台、两张折椅,会刊插页及厂商展板由会议承办方统一制作)。各参展厂家务必将参展文件资料和图片提前十天邮件至承办单位,过时概不受理。 /p p   九、参会或参展对象: /p p   1. 国内外、矿业企业、矿业权单位,融资租赁企业,有色、金属矿、黄金矿等企业领导,物资采购类、工程建设类、设计研究类、融资服务类、生产维保类、冶金服务类、管理服务类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 /p p   2. 国内外各种矿业权企业,投融资机构,矿山设备的生产厂商。 /p p   十、主办单位:青海省矿产开发学会 /p p   地 址:青海省西宁市胜利路 /p p   联系人:郭秋宁 /p p   电 话:13897220577 /p p   十一、承办单位:易捷海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p p   报名联系方式: 010-65728199 报名邮箱:yjht@cnmm.news /p p   承办单位: 梁东海 13811007861 /p p   时 间:2018年7月05日-06日(05日全天报到) /p p   地 点:青海省万达嘉华酒店、新华联酒店、东湖宾馆 /p p   十二、报名方法与有关费用: /p p   1. 会务费:2000元/人,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p p   2. 赞助费、会议费统一由易捷海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收取 ,并出具发票。汇款请注明:会议费。 /p p   易捷海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p p   开户机构: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财满街支行 /p p   开户账号:11001119400052546195 /p p   3. 为保障会议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请各单位参会人员填写报名回执表,发邮件至组委会邮箱yjht@vip.163.com ,组委会统筹安排。 /p p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