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资本运作

仪器信息网资本运作专题为您整合资本运作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资本运作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资本运作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资本运作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资本运作话题讨论。

资本运作相关的论坛

  • 【原创】从资本运作的角度看安捷伦收购VARIAN公司

    近日看到大家都很关注安捷伦收购瓦里安事件,本人对仪器来说算是外行,但我比较关注金融与资本市场,从这个事件本身想从资本运作的角度随便说几句。众所周知,安与瓦都是在美国上市的仪器公司,上市公司都有其游戏规则,必须让股票增值,否则股东是不答应的。CEO要做的就是给董事会、股东挣更多的钱,不然结果只能是下台。从这一点上看,瓦公司运作是相当成功的。回想近几年,瓦公司的重大举措除了高价卖出了半导体部以外,基本都是不断低价收购一些产品以丰富其分析仪器的产品线,如伯乐公司的红外、Ionspect的FTMS,magnex磁体,牛津的X-Ray等,再加上其原有的色谱、光谱和波普线,其产品基本覆盖了整个分析需要的所有仪器,虽然不是每种类型的仪器都是最好,但整体来讲,瓦公司在分析仪器市场上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卖点。经常听到瓦公司的人在抱怨,你看看其他公司市场做得多么好,瓦有这么好的产品就是不做宣传。其实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全球也是这样,瓦公司这么多年其实就没有一个像样的市场部来引导全球的市场策略。随时准备将这个养大的Baby卖出去就是为什么在市场上我们很少看到瓦公司花大成本做市场的根本原因,他们更倾向于保守、低风险的做事。目的就是一旦有机会可以很快的收手。无可非议,这正是一个公司准备待价而沽的公司的资本运作要求。返回头看安公司,这几年大规模的市场投入,处处大手笔,已经有了很好的口碑。但苦于产品线太短,单靠这几个产品在如此竞争的市场中赚取很大利润已经很困难了。而如果不做大,前期的市场投入和良好的口碑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将慢慢淡化。安公司肯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所以必须将蛋糕做大。这样,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大家就顺利成章地走到一起。瓦的股票从39美元卖到52美元也是物有所值,安得到了它想得到的也是心甘情愿。猜想下一步,安必将迅速整合瓦的产品线,成为分析仪器界的航母,更大手笔的在市场上造势,占领更多市场。Thermo、PE、Waters、AB等公司也将感受更大的压力。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资本家赚钱是硬道理!不知道下轮的整合将会在哪几家发生...何时发生...[em09505]

  • 从新政策下各环境监测公司的应以检验“专业”坚定性

    第三方检测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等政策风向之外,JG这家公司开了检测公司,据称其内部已经不再以开发产品为主。联系去年并购吉天以及更前面的一些并购,到今天听到的检测公司,可以看出此公司每次都冲到“新鲜”的前头,不停扩展业务,不停做题材是其真正目的,前些年的努力只是原始积累。上市标志其原始积累基本完成,现在开始走资本运作等方式了。后者才是其真正的目的。各位一起来翻翻还有哪些检测单位在新风向之外暴露同样行径呢?

  • 十周年大Party:ACCSI 2016,这里有你,有我,也有他......

    “2016第十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Scientific Instruments 2016,简称ACCSI2016)将于2016年4月22日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隆重召开!  这里总结科学仪器新技术及研究前沿;洞察科学仪器产业发展局限、瓶颈;剖析科学仪器行业市场运行态势;预测科学仪器行业发展趋势;揭秘科学仪器行业资本运作神秘面纱;探索科学仪器行业资本市场改革策略......  当然不止这些,仪器风云榜颁奖盛典汇聚优秀新产品、研发特别贡献奖、最具成长潜力企业......  2006-2016,ACCSI2016 十周年大Party,"饕餮盛宴"已备,这里有你,有我,也有他......动动您的手指,这里必将精彩纷呈,好戏不断!

  • 【喜讯】新版开张——《聚焦2009》

    【喜讯】新版开张——《聚焦2009》

    [color=#dc143c]转眼间,2009年已经过去了,回首2009年,“重金属污染”、“大型仪器企业并购”、“资本运作上市”、“实验室安全”等方面的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因此,仪器信息网以“特别聚焦”的方式,对2009年中国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内发生的或有很大影响的一些大事件进行了回顾、梳理,希望能够“见微知著”,对大家有所启示。也欢迎各位坛友对2009行业内的事件进行点评~[/color][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subject/index.asp?SubjectID=66][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1/201001081406_195245_1622715_3.jpg[/img][/url]

  • 2009,什么实验室安全事件让你震惊?

    转眼间,2009年已经过去了,回首2009年,“重金属污染”、“大型仪器企业并购”、“资本运作上市”、“实验室安全”等方面的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因此,仪器信息网以“特别聚焦”的方式,对2009年中国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内发生的或有很大影响的一些大事件进行了回顾、梳理,希望能够“见微知著”,对大家有所启示。详细事件见: [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00106/037373.shtml[/url]

  • 【原创】我对国产液相产业的看法(鼓励继续拍砖!)

    液相色谱看似是常见仪器,单套进口价格在20万元左右,然而其技术含量并不亚于生产1台小汽车,液相色谱完全是典型的高技术密集产业,其核心部件涉及几十家下游产业,基本被外资企业垄断,如检测器所用的氘灯,光栅,六通进样阀,泵的宝石柱塞杆,自动进样器等等。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液相色谱最大进口国,具有广阔的市场,但是国内大连伊力特,上海五丰与外资在技术,品牌,资金差距巨大,并非短期弥补,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需要政府出面,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去收购。如戴安液相收购的是德国企业,检测器收购了美国ESA,安捷伦收购了瓦利安部分业务,由此可见,自己从头开始研发,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必须利用资本运作手段去收购国际企业,个人认为欧洲的企业,如德国都有很强的实力,只是市场小,所以发展空间极其有限,中国政府应该重视高端仪器自主化研发生产,但是一起从头开始是不现实的。

  • 【原创大赛】国产仪器品牌企业该向进口企业学习些什么?

    【原创大赛】国产仪器品牌企业该向进口企业学习些什么?

    2014年11月10日,仪器信息网发布《国内机构为何拒绝国产仪器》一文,以三家机构的评论角度出发列举了国内机构拒绝国产仪器的一些理由,有一定的代表性。原文如下: 《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以直接进口或委托方式采购进口产品时,必须通过财政部门审核,而专家组出具的“进口产品论证”则是四个需提交的审核材料之一。以下是国内各机构进口仪器采购的论证情况及拒绝国产仪器的理由。 1、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拟采购进口质谱仪、乙烯气体监测系统,单位的给出采购进口仪器的理由: 国内同类产品精确性和准确度都不如进口产品,性能达不到科研使用要求。 2、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拟采购水分测定仪、气相色谱仪、氮吹仪、聚合酶链反应系统、电热恒温干燥箱、高压灭菌器、马弗炉、旋转蒸发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组织了专家论证,专家给出可采购进口仪器的理由: 进口仪器在稳定性、精度、使用寿命等方面性能优于国产仪器,检验出口产品时,外商有时要求用进口仪器测试,因此该所需要进口这些检验设备。 3、山西省农科院拟采购进口液相色谱仪、纯水系统、荧光定量PCR仪等15台套仪器设备,组织了专家论证,专家给出可采购进口仪器的理由: 国内产品无法满足质量过硬、样品检测制备精度高、仪器可靠性强、操作设计人性化、环境控制能力较高、检测数据及内容可视化程度高、检测通量大等综合科研实验要求。 从以上拒绝理由可以看出,精密度、稳定性、准确度是大多数国内机构拒绝购买国产仪器的理由。国产仪器公司是否应该认真研读这些理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共同推动国产仪器的发展与进步,让更多用户可以“真的发自内心愿意”选购国产仪器。(备注:以上内容摘自仪器信息网《国内机构为何拒绝国产仪器》) 针对以上状况,作为国产仪器行业从业者不免要思考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国产仪器行业品牌企业在现实情况下该向进口品牌到底学习些什么呢?!是不是只有技术呢?!恐怕不完全是。从三家机构的拒绝理由我们可以发现:国产仪器品牌企业好像是只要向进口品牌学习技术就够了,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像是一种阴谋论呢!因为学习技术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问题或者新观点,已经老掉牙了,而且深入国产仪器从业者的内心,也在不断深化进行中。所以类似这种问题无需再提,也不会成为国产仪器的包袱,因为国产仪器人已经懂了知道了而且去做了,就如任何其它有差距的行业一样,我们只是需要一点点时间和过程,我相信每一个从业者都会理解。我们千万不能只学习技术,千万不能掉进只学习技术的深渊,如果这样,可能正中“阴谋论”的下怀……那我们还要学习什么呢?笔者认为除了技术之外,我们更应该同步学习进口品牌在以下方面的一些优势:首先,从微观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学习进口品牌在产品规划面的重视度。目前国产仪器行业品牌企业对市场需求调研重视不足,对产品开发的规划重视不足相对比较普遍。但产品如果不能满足需求就不会成为商品,只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作品”。故进口企业在这一块做得相对较好。我接触过一些进口品牌企业,他们的市场部都设有产品经理这一职能,而且我也有幸接触过某进口品牌负责某一品类产品的产品经理,他的工作能力确实让我觉得很OK,从市场到消费者,从技术到应用,从宏观到微观……都很好,而且能熟练运用产品经理的一套专业工具……这一点是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一点。我们要从观念上要改变只重研发,不重需求研究,不重产品规划的现状,快速建立职业产品经理团队,并充分发挥产品经理的职能,这不仅会产生短期效益,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帧。其次,要学会放下身段,加强政府公关和媒体公关。相比进口企业,国产仪器行业品牌企业在这一点上也是远远不够的。仪器行业建立在技术之上,专业性非常强,再加上国内仪器行业起步比较慢,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各相关机构对于国产仪器的认知还很缺乏。这就决定了政府公关和媒体公关在仪器行业的关键性作用的地位。如果政府公关和媒体公关做的好,就会为我们自己的快速发展扫除很多意识形态的障碍,这一点在目前状况下,尤显重要!所以企业要充分重视并快速落实。再次,要向进口品牌学习营销和传播。营销和传播对于企业经营的意义我相信不用我在此赘述各位一定都很明白。进口品牌在仪器行业浸淫时间久而且本身一开始就比较注重营销和传播能力的建设,所以他们能取得良好成绩在情理之中。相对国产仪器品牌企业来说,很多当家人都是技术出身,在营销和传播面当初相对可能并不是特别强,又局限于行业从业人员相对较少,需要自己培养的现实,所以使得国产仪器品牌企业在营销和传播面相比进口企业差距也比较大。值得庆幸的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产仪器品牌企业主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已付诸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相信他们会做得“多快好省”的同时取得长足进步!第四,国产仪器要学会站在巨人肩膀之上。这一点也很重要!站在巨人肩膀之上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懂得在学习进口品牌时,快速做到“有效主义”规避“拿来主义”,做到你之所长为我所用,你之所短为我所避;这样就可以为自己争取时间,节约失败成本从而加速发展的步伐;站在巨人肩膀之上的另一层意思是,善于与国内研究研发专家打交道和进行合作。专家团队在仪器行业的隐性作用不言而喻,国产仪器品牌企业如果不能与专家团队达成良好共识,形成充分良性互动的话,我相信面临的阻力也将是显而易见的!最后,国产仪器企业主要深入学习资本运作。如果大家去分析国外大品牌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仪器行业的资本运作在国际上都是很普遍的。这是由仪器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高,投入相对较大的特性所决定的。资本运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快速解决这些问题并使品牌取得飞速发展。所以资本运作能力会在企业特定发展时间阶段起到关键性作用,特别是企业需要快速扩张阶段尤显重要。故储备和学习资本运作能力变得如此务实和并具战略意义。综上,商战商战,商场如战场,是战场就有现象与本质,是战场就有会虚虚实实,是战场就会有声东击西……就如星巴克的案例一样,他的阴谋理念把多少企业带进了万劫不复之险恶境地……在仪器行业作为“后劲”者的我们必须头脑清醒,不要被迷惑更不可被带进阴沟!一家之言,仅供参考!空空道人 2014年11月10日本人所发表的文章属作者原创,版权所有,不容侵犯!除允许仪器信息网在网内传播外,其它任何媒体或个人需转载请先联系作者本人并经本人许可,否则原作者将保留侵犯著作权诉讼权利!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2/201412181150_527673_2951476_3.jpg

  • 【原创】“容貌资本”已经成为职场的新形式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缺乏吸引力的男子较英俊的同事少赚15%,长相一般的秘书比漂亮的秘书收入少15%,身材矮的推销员赚到的钱比身材高的少1/4。调查数据一经发布,马上在职场引起关注,“人丽资本”的说法也应运而生。 “人丽资本”已经成为职场的新筹码  其实,持这一观点的并非只是英国研究人员,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人丽资本”已经被运用得非常到位。  当然,从职业的角度讲,人丽资本还包含更多因素,比如职业形象、个人气质等,这些与学历、能力一起形成综合素质。尽管“人丽资本”在中国还是新名词,但在就业市场中,外形气质对职业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却早已是公认的事实。如今,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花钱拍求职照片、制作视频简历、购置职业装,都是为了提高“人丽资本”。  近两年,有关职业形象管理的书籍也开始崭露头角,教职场新鲜人如何打造“个人品牌”。有资深职业人士说道:每个人从一开始进入职场就应该建立“个人品牌”,而经营品牌则是一生的工作,其中视觉印象、语言能力、文字水平,行为表现等方面则是关键因素。  专家说法 重视“人丽资本”是进步  “重视外形资本的现象其实一直存在,只是以前大家不愿说出来”知名企业顾问梁芷媚老师谈道。“人丽资本”概念的提出是好事,最起码说明大家重视了,这是一种进步,但“人丽资本”不单是外貌、外形,更是一种气质。  “林肯当选总统后,朋友推荐一个人才,林肯看了一眼就不要了,理由是‘我不喜欢那张脸’。朋友很诧异不解,说‘他不能为自己天生的脸孔负责呀!’林肯说:‘不,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脸负责。’其实说的不是他的五官,是说他的气质。” 梁芷媚说。不抱怨增强个人气质  该怎样培养职场新人的气质呢?梁老师谈道:最重要的是不抱怨,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有些人可能找工作不顺利,或者不被重用,心里就产生很多怨气,相由心生,外貌上也会展现出来,相信没有哪个同事愿意长久跟这样的人共事。其实,你应该想想,自己能为别人带来多少价值?即使工作价值暂时不能体现,但乐观的外相最起码可以给别人一份快乐的心情,微笑永远不过时。个案:一个职场傻妹的形象改变史  两年前,学中文的姗姗经过层层面试,终于进入一家心仪的单位任文员。其实,能顺利进入这家单位,除了过硬的硬件指标(上学期间发表过多篇文章,文笔好;面试问题回答严谨,思辨能力好)外,她谦虚的态度及良好的礼仪都为她加分不少,当然,那身花500元买的小西装及刻意收拾过的容貌也取得一定效果。  求职时,每个毕业生都知道形象分很重要,可是进入工作岗位后,有些人就开始忽视这些,姗姗就属于这种。牛仔裤,T恤衫,再随便扎个马尾,这就是她的长期形象。有一次,部门几个同事吃完中午饭后顺便去逛街,也邀请姗姗一起去,在服装店里,当几个职场老人给她参谋如何买衣服时,她却莫名的产生了一点反感,甚至有些固执地认为:年轻,就是资本,不用刻意打扮。 直到有一次,一位同事要带她去参加客户会谈,在临行前的一个晚上,这位同事打电话给她:“明天的会谈很重要,你待人接物方面我很放心,但要稍稍注意一下职业形象。”一句话让姗姗醍醐灌顶般明白了,原来,自己的一言一动,一鞋一帽都代表公司的形象。  此后,姗姗在职业形象方面注意起来:“容貌是先天的,无法改变,后天能做的就是弥补不足,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分,一个精致的淡妆,一套合体的职业装扮,这都是对同事的尊重,对客户的尊重。”工作之余,姗姗也留意一些形象管理的书籍,经过一年多的磨炼,现在的她已经成为一个标准的职场丽人。有时候,姗姗也会善意地提醒刚进入的职场新人,要重视个人形象。  小贴士:如何提升自己的“人丽资本”  着装:政治、法律、金融、管理等行业的职员最好穿套装,颜色偏深,里面可以搭配浅色的衬衣或内搭;中介、销售、餐饮、教育等行业的女性可以穿连衣裙加外套,或两件式针织衫及膝裙,也可以适度增加一些软性装饰如蕾丝、褶皱或圆弧形边角设计;创意工作者则应该选择一些独特性的饰品或鞋包。  仪态:对于参加面试的新人来说,一些职场礼仪及小细节至关重要,比如:见面试官时要自信抬头,始终面带微笑;如果面试官是多位,则要轮流注视;有目光交流,结束时主动鞠躬致谢。此外,一个干净清新的容貌也是至关重要的,千万别让一点头皮屑影响了你的前途。  行为:守时守信,待人谦逊有礼,尽量别说“不知道、没办法、这是公司的决定、绝对没这回事、我只负责……”等词语。

  • 资本市场很可怕~~~

    最近新闻上说,全球资本市场暴跌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1.gif最好还是远离,安安静静的好。

  • 厉害了Word色谱柱 要撬动资本市场?你怎么看?

    厉害了Word色谱柱,要撬动资本市场? 你怎么看?仪器信息网讯日前,新三板挂牌公司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月旭科技)发布2017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的风险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月旭科技屠炳芳、吴琰两大股东因不满董事长赵岳星代2人投赞成票通过其反对的临时股东大会若干决议,向法院申请撤销委托协议,撤销该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  依据公开资料,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赵岳星一直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2014年4月,屠炳芳、吴琰主要作为公司财务投资者的身份进入公司,屠炳芳与吴琰所持股份合计为51%,分别为月旭科技第一和第三大股东。此时起,赵岳星成为第二大股东。与此同时,为确保公司经营管理的稳定性,屠炳芳、吴琰于同年4月18日分别与赵岳星签订《委托协议》,约定在未来三年内,屠炳芳、吴琰委托赵岳星行使股东在股东大会的投票权,由赵岳星根据自己的意见行使屠炳芳、吴琰作为股东的投票权。且协议有效期内,协议约定的委托和授权不得撤回、撤销。  技术归于专业,利润归于资本。技术与资本的联姻,在中国每天都在上映,在中国科学仪器行业也是常例。  2017年2月,屠炳芳、吴琰一纸诉状,月旭科技股东之争闹上了法庭。此时,距离委托协议约定最终有效期仅剩2个月左右。  仪器仪表行业存在一个现象:许多技术持有者缺少资金,创业艰难。为追求发展,引进财务投资便成为一条实现快速发展的上上策。同时,资本也在寻求出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青睐高科技含量的科学仪器行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双方经营理念、价值观一致,企业和资本联姻的美好未来毋庸置疑。 从行业角度,谁也不愿意看到因股东纠纷导致新技术夭折、用户受到伤害、创业者信心受到打击、大量终端用户受损的事情发生;从资本角度,也不想看到股东纠纷导致资本市场动荡、资本回报“归零”的现象出现。妥协是一门艺术,矛盾双方能否再续前缘?月旭科技股东纠纷事件能否为科学仪器产业开创一条“资本+技术”的成功之路?科学仪器行业与资本界将拭目以待。编辑 杨改霞原文链接: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0301/213859.shtml

  • 【转帖】资本市场追捧新能源产业

    今天的中国,各种资本不约而同地向同一个方向——新能源产业聚集,它们将共同完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关键的一次转型。其中风险投资无疑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中国上演新创富故事   今年34岁的彭小峰有着10多年的从商经历。曾经是一个外贸出口商人的他,自从与新能源产业“结缘”后,实现了个人财富的极速增长。美国财富杂志近日公布的全球40岁以下“最热门行业明日之星”,有3位华人上榜,太阳能硅片生产企业江西赛维LDK的创始人彭小峰位列其中。   彭小峰能成为全球“最热门行业明日之星”,风险投资功不可没。根据赛维LDK在纽约交易所上市招股说明书,赛维LDK上市前共完成3轮私募融资,分别为1500万美元、4800万美元和2250万美元,共筹集资金8550万美元,其中,法国Natixis和鼎晖是两家最大注资者,分别注资229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   目前全球太阳能电站的总容量不过几百万千瓦,这样的规模已造就我国数家太阳能企业实现了海外上市,市值最高时达数百亿美元。如果全球太阳能电站总容量达几千万千瓦、数亿千瓦时,我国太阳能相关产业将会形成怎样的规模?仅仅一个太阳能相关产业就能带来如此高的回报,可以想象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回报有多高。   对新能源前景的预估以及对风险资本带来的财富让诸多风险投资人和企业家心动不已。   与许多海外投资者一样,2年前,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也在繁华的北京设立了自己的办事处。他们说,新能源、节能技术、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正在成为外资青睐的领域。   凭借对无锡尚德的成功投资而蜚声海内外的德同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邵俊经常在一些国内外论坛上给国外投资者讲述中国的新能源发展情况,而这些也的确是海外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不仅是邵俊,过去的几年内,往来于美国和中国之间的风险投资者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给海外投资者介绍中国的新能源项目。目前,国外大的投资机构基本都在我国境内设有办事机构。资本进入我国的方式更是多样,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技术入股和市场入股都是外资进入我国新能源市场的重要途径。   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3项风投交易共4180万美元投向了新能源领域:挪宝新能源集团获得青云创投2500万美元研发地热采暖制冷技术;南京城际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投1460万美元研发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致力于薄膜太阳能电池和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武汉日新科技有限公司获投220万美元。另外4起被跟踪到的私募股权交易总额为8.86亿美元;3宗被跟踪到的并购交易总额超过1.46亿美元,其中两宗交易涉及太阳能企业,另一起涉及能源回收企业。   自从我国宣布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新能源产业便成为各种资本角逐的新战场。这些资金、技术以及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正在启动我国庞大的绿色经济市场。     VC布局新能源步伐加大   风险资本永远追逐高成长企业,当一个朝阳产业成熟之后,自然转向下一个高成长领域。新能源产业被全球投资人看好。硅谷的风险资本已经转向,有60%-70%的基金开始转投新能源、绿色环保产业。   美国NEA是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之一,在新能源领域已经投资了20多家企业,投资总额超过5亿美元。美国NEA中国董事总经理蒋晓冬认为,作为投资者,投资新能源有两个数据不可不知。一个数据是,2002-2007年,全球新能源及其与新能源相关产业创造的价值大概有5000亿美元,而相关并购涉及1000多亿美元。这对投资者来讲是非常大的诱惑,特别是在2000-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大家都在寻找下一个投资热点。而另一个数据是,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大概有10个行业分类,在过去50年时间里,能源行业的净收益率在10个行业里是最高的,平均年回报率接近13%。   邵俊进一步指出:“我国GDP按照每年8%-10%的速度增长,新能源的市场也会不断增长。我国新能源产业目前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至少还有3-5年加速增长的过程。”软银中国基金管理合伙人华平也表示,“新能源产业不是所有环节都过剩,一些产品还存在供不应求的状况。这些产品往往具有高的技术壁垒,还依靠进口,因此不但远远没有过剩,而且是不足的。”   蒋晓冬表示,现在,投资人正用更理性的眼光去看新能源产业。5年前,投资偏爱对技术的追逐,但现在大家越来越从产业的角度考虑,开始关注产业前端和后端,投资人的心态越来越成熟。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VC认为,新能源的投资机会覆盖了整条产业链。以风电为例,风电设备部件包括电机组、风轮叶片、塔架、增速齿轮箱、变频器等,风电设备制造发展到一定规模,这些部件的专业制造商都有上市机会。   某VC表示,“从管理到募资到上市,如果说我们还有一些全球性的资源,我们希望把这些资源带给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家,让他们在这一轮的新经济中,不仅成为卓越的中国企业家,更成为卓越的世界企业家。VC将更多的投资他、帮助他,与他一同成长。”

  • 中石化资本公司领投西安吉利新材

    近日,中石化资本公司作为领投方完成对西安吉利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新一轮投资。西安吉利新材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级特种气体、湿电子化学品、水处理药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和运输的陕西省专精特新企业,也是中国领先的湿电子化学品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该公司拥有4家研发机构、7个产能基地,能够满足光伏行业对电子化学品全品类、一站式的采购需求,致力于成为电子行业战略新材料领导者。资本公司对西安吉利新材的新一轮投资,将有效促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开拓市场、发展客户、共同研发等方面进行战略合作,助力集团公司增强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的竞争力及话语权。[来源:中国石化报][align=right][/align]

  • 第三个“国九条”对环境产业资本市场的三个有利影响

    [font=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国务院先后于2004年、2014年颁布过两个资本市场“国九条”,2004年的“国九条”着力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发布后上证指数一度冲上了6124点。2014年的国九条颁布了一系列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措施,通过发展多层次股票市场、规范债券市场发展等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开放,上证指数上涨至5178点。时隔十年,本次国九条是第三个“国九条”——资本市场的指导性文件。[/font]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即“新国九条”。本次《意见》共9个部分,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着力于资本市场法规建设。新国九条的颁布,引发了资本市场的热议。对于新国九条的解读、认知纷纷出炉。在此我也将结合在环境产业的经历,分析新国九条对环境产业资本市场的影响。本次新“国九条”在加强中国资本市场法制建设的同时,为环境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对于科技创新型中小环境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预示着环境产业“良币新时代”的开启。[b]01并购重组升温有利于环境产业“良币“集中化[/b]新“国九条”扩大对上市在审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现场检查覆盖面,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强调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新规将对环境产业并购重组产生以下影响:(1)上市公司并购意愿加强。加强市值管理,通过外延扩张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投资架构,有规划地分步引入有价值的新资产,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及盈利能力同时也为市值管理制造利好消息,提升估值。(2)中小企业的出售意愿增强。上市监管更加严格规范,促使中小企业包括进入辅导和排队期的企业出售意愿增强。在行业竞争白热化,严重内卷的当下,中小企业如果不能获得急需的资金,即便产品做得再好,也很快会被迭代升级的产品所替代,经营陷入困境。所以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出路是寻求被上市公司收购实现双赢。(3)并购方话语权增强。并购市场逐渐进入买方市场,买方拥有更多议价权利。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有出售意愿公司的不断增加,上市公司将获得更大的自主权挑选能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创新资源和能力、战略协同效应的标的,议价话语权提升。[b]02鼓励中长期权益投资有利于匹配度高的环境产业融资[/b]新”国九条”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鼓励开展长期权益投资。完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等。这对于市政和环保行业是一大利好。长期权益投资要求长期稳定的回报,与市政和环保领域的运营模式匹配度较高。这些领域的项目周期长、收益较低却相对稳定,资金需求量大。新“国九条”的这一规定预示着将有更多的长期资金寻求匹配度高的投资标的。有望缓解以往由于短债长投、借新债还旧债,靠滚动融资解决运营流动资金需求造成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例如:神雾集团、盛运环保、凯迪生态、天翔环境等公司都曾因金融去杠杆深陷债务危机。[b]03更好服务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环境企业的技术创新[/b]新“国九条”提出,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竞争力,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国资国企改革等国家战略实施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的股债融资支持。进一步畅通“募投管退”循环,发挥好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科技创新作用。[b][/b]增强了技术型创新企业的信心和活力。注册制、股债融资对于技术企业持续创新的资金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完善了融资环境,激发了创新主体的研发动力与研发积极性。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保持研发创新能力,运用AI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效率和效益,以新技术,新产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激发了私募股权投资热情。新政疏通了PE/VC对中小环保技术企业的“募投管退”全链条,减少了PE/VC的后顾之忧,激发了投资热情。初创、成长期的技术创新型环境企业将获得更多资金支持。新“国九条”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国九条”,是恢复信心的“国九条”。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预示着资本市场良币新时代开启。拥有核心技术并与AI应用深度融合。在技术产品智能化不断进阶的环境企业终将成为环境产业的“良币”。

  • 【分享】你能做到什么

    什么叫资本运作?什么叫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拿来给人看的,是配合资本运作的。企业有大小,老板也分大小。小老板做事,中老板做市,大老板做势。小老板做事:小老板不见得就在小公司,小公司也不见得就做不大,有的老板已经把企业做成了庞然大物的恐龙,但仍然执著于精耕细作。小老板只是指老板的一种人生态度,并无褒贬之分。这种老板作风踏实,保持低调,不事张扬,许多理工科出身的老板都是这样。他们要求于自己与别人并无分别,人生有限,光阴似箭,做好手头的工作,做好一家企业,做大也可,不大也罢,总之无愧于人世间走一遭。在小老板手下做事,切忌喧哗,切忌浮躁,把老板交给的每一项工作做好,万不可华而不实地空喊口号。中老板做市:中老板讲究管理,喜欢冒险尝试新的理论和新的知识,也喜欢拿自己的公司来做试验,成功了,好;不成功,不过是从头再来。胜而不骄,败而不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中老板喜欢集思广益,凡是由中老板把持的公司,从早到晚不停地开会,而且中老板的思维跳跃幅度极大,一件事尚无头绪,另一个项目就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效果好坏不在话下,关键是勇于尝试,像那种“不犯错误的员工不是好员工”的口号,也只有中老板会喊得出来,但你千万不要信,口号不妨跟着老板喊,但做事仍需千谨万慎,只有踏踏实实的业绩,才是中老板最喜欢的。大老板做势:最小的大老板,敢于挟一只皮包去承揽跨国公司的工程项目;最大的大老板,喜欢标新立异,自诩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使命,为行业制定标准,为游戏制定规则。这一类老板大多是纵览全局的人物,眼光放得开,不争一城一池之得失,一个项目的进展究竟如何不是大老板所关心的,重要的是这个项目的价值。小公司的大老板一旦成功,那就是商业时代的英雄人物,一旦失败,只能挟着皮包走路。追随大老板,就需要有能够辅助大老板的开阔视野及心胸,做项目注意抓大放小,宣传的声势重于实际内容,炒作的氛围高于项目的价值,注意要引用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包装和最流行的管理学概念。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工作最忌古板僵化,不知变通。大老板喜欢豪华的办公环境,工作间宽敞气派。中老板总是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客户之间,不停地推销自己的思想观念。小老板却一步也不肯离开车间,他的办公室甚至没有为客户预留座位。小老板做的是产品,每个小老板都是行业的精英人物,对生产技术精益求精,对企业管理要求稳步低调。中老板做的是项目,喜欢在各个不同的行业之间跳来蹦去,挑战自己的思维极限,喜欢冒险进入陌生的领域并获得成功的荣耀。大老板做的是资源,最是重视无形资产的增值与服务,他的思维不会被现实的环境所左右,能够洞察宏观经济环境下的市场态势与走向。不同的员工适宜不同的老板。作风踏实的员工最适宜追随小老板,与小老板一起成长。思维敏捷的员工最适宜追随中老板,众多的新项目足以满足你的乐趣需求。善于谋略的员工最适宜追随大老板,每一个战略都能够让你获得足够的成就感。作风踏实的员工追随小老板,假以时日,有望晋升到高管的职位。思维敏捷的员工追随小老板,可以独当一面,获得主管的职位。善于谋略的员工在小老板面前无用武之地。在中老板手下,最容易获得晋升机会的是思维敏捷的员工。作风踏实的员工仍然有望独当一面,获得主管职位。善于谋略的员工会成为中老板的合作伙伴,而非部属。在大老板手下,善于谋略的员工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思维敏捷的员工最不稳定,作风踏实的员工未必拥有晋升的机会,但也无失业之虞。

  • 【720】问:资格条件设置投标人注册资本违规嘛?

    [b][color=#cc0000][font=微软雅黑]问:[/font][font=微软雅黑]资格条件设置投标人注册资本违规嘛?[/font][font=微软雅黑]答:[/font][font=微软雅黑]87号令第十七条明确,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不得将投标人的注册资本、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利润、纳税额等规模条件作为资格要求或者评审因素,也不得通过将除进口货物以外的生产厂家授权、承诺、证明、背书等作为资格要求,对投标人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font][/color][/b]

  • [转贴]从质谱(MS)行业的变迁看LIMS的发展

    本帖转自LIMS论坛之家 今天刚收到Analytica-World的一份杂志,其中的一篇Applied Biosystems/MDS Sciex is the Top Supplier in the Mass Spectrometer Market(http://www.analytica-world.com/id/38909/CMEntries_ID/89654#89654) 让我感慨万分。 文章说,在全球的质谱仪(Mass Spectrometer)市场上,ABI目前排名第一,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则是Agilent和Thermo Finnigan。 大凡在分析仪器市场上混过10年以上的人都知道,10年前的Finnigan(最早叫Finnigan-MAT)公司,是全球质谱仪市场上的毫无争议的龙头老大。不管是质谱技术还是市场占有率都在业界遥遥领先。后来Finnigan被Thermo收入麾下,最初两年依然占据行业老大的位置,虽然优势有所减弱。但在1996年,Thermo为了保住其在质谱行业的领先地位,又收购了在质谱业界也是鼎鼎大名的Fisons/VG公司。如此强强联手,大有在质谱行业舍我其谁的气势。那是的业界人士,没有谁会认为Thermo在质谱行业的领先地位能被撼动。 短短的几年过去了,Thermo Finnigan不仅仅是被人从质谱界老大的位置上拉下来,而且还被Agilent这样的质谱行业的小字辈超过,令人大跌眼镜! 历史总是有惊人相似的一面。Thermo在兼并了LabSystems这个LIMS业界老大后,也确实曾经踌躇满志。虽然短短几年在LIMS市场上就被ABI超过,但Thermo立即又收购了另外一家也是鼎鼎大名的LIMS公司InnaPhase,再次回到LIMS业界老大的位置。但面临着自己的7、8套完全不同的LIMS和越来越不满的上千家用户,Thermo的业绩和声誉也在迅速下滑。Thermo在LIMS老大的位置上到底还能呆多久,让人大为生疑。 Thermo向来长于资本运作,短于技术开发。这种套路在质谱行业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在LIMS这种非常注重研发的软件行业还能走多久呢? 欢迎大家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 【818】问:注册资本不能作为实质性要求,能作为评分项吗?

    [b][color=#cc0000][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问:注册资本不能作为实质性要求,能作为评分项吗?[/font][/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答:资格条件和评分项都不可以,《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font][font=微软雅黑]87号)第十七条规定,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不得将投标人的注册资本、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利润、纳税额等规模条件作为资格要求或者评审因素,也不得通过将除进口货物以外的生产厂家授权、承诺、证明、背书等作为资格要求,对投标人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font][/font][/color][/b]

  • 【资料】国药欲做行业“沃尔玛”?

    国药欲做行业“沃尔玛”? 2010-03-15 09:31:4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下称“国药集团”)11日与成都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将通过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完善其在西南地区的产业战略布局。此番合作是继3月2日与甘肃签署合作协议、3月3日与江西商讨合作事宜、3月9日与沈阳进行战略合作会谈之后,国药集团10天之内对外公布的第四次合作。国药集团董事长宋志平透露:“国药目前资金充裕,正在酝酿更大的资本运作。”事实上,为弥补西南区域的空缺,国药曾在2008~2009年间与重庆医药就股权收购谈判了一年,欲收编其控制的2300家药品零售连锁和上万家医院终端,但双方最终因交易价格分歧中止谈判。按宋志平的目标,2010年底前国药销售排名要挤进前40。目前国药已拿下新疆药业集团和宁夏医药(商业)集团,通过两家当地商业龙头完成了西北布局。“通过3月2日与甘肃的合作,解决了配送青海的覆盖,目前全国市场独缺西藏。”国药集团副总经理封多佳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未来国药可能会做成医药领域的沃尔玛或苏宁电器。”封多佳强调,不同于以往在面上的覆盖,未来国药会更多地在经营渠道向纵深发展,甚至进入村一级配送,相比起点的覆盖来说,可能会更加重在网络上的建设,“将来别人进来了,也得需要利用我们的网络。”他说。不止如此,宋志平还透露,包括葛兰素史克(gsk)等国际疫苗巨头也正在和国药洽谈在成都的合作业务,“具体合作形式还在谈,可能会考虑合资建厂,我们目前计划不要一次选择太多企业,会先做出一个可行的合作模式来。”封多佳对记者表示。采访中,封多佳向记者透露,下一步,国药也会考虑介入终端的医院等业务。他认为,随着医改向基层的推进和医药分业的深入,现有医院的一些业务会逐渐剥离出来,比如一些第三方的临床药物试验等内容,也许会考虑和集团现有研发平台相结合。

  • 赛默飞136亿美元现金收购Life Tech(5.23更新)

    赛默飞136亿美元现金收购Life Tech(5.23更新)

    昨天看到消息,罗氏和Sigma-Aldrich联合也竞购了Life Tech,双方商定由Sigma出面,收购成功,将Life Tech测序业务卖给罗氏。但最终出价相同(136亿),Sigma和罗氏因非全现金支付而败给了赛默飞。果然罗氏还是对下一代测序技术感兴趣,连续竞购Illumina和Life Tech 都失败了。详细新闻: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0522/100585.shtml------------------------------------------------------------------------------------------刚从外媒得到消息,赛默飞以136亿美元现金收购Life Tech,看中的是Life Tech的基因测序业务,交易预计2014年初完成。赛默飞由此也真正成为仪器行业的超大巨头。详细新闻: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0415/098236.shtml?ref=1.hp.7.4&tab=1让我们回顾一下,行业大巨头是如何成长的?赛默飞前生热电,是一家以资本运作加速扩张的公司,无数优秀品牌都归入赛默飞旗下,包括质谱品牌菲尼根、红外品牌尼高力等。2006年,赛默飞更是完成了其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当年热电以106亿美元合并飞世尔,此后更名为赛默飞世尔科技。在过去的7年间,赛默飞每年都会完成数个并购,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2010年以21亿美元收购戴安。今日,赛默飞更是大手笔,以136亿美元收购Life Tech,此收购价更是超过了赛默飞的全年收入。从赛默飞身上,中国的仪器企业又将学到什么呢?好奇,又整理了与Life Technologie有关的三段故事。而赛默飞并购Life Tech后又将叫什么公司名?大家不妨猜猜。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说,可以叫赛默飞世尔来福泰科。链接:“命运多舛”的Life Technologies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0416/098310.shtml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4/201304171001_435667_1634115_3.jpg

  • 实验室暂停运作有关问题

    各位大侠好,如果一个实验室因为人员,资源配备不足的原因需要暂停运作一段时间,那么,在这段停运的时间内,实验室的体系还需要运作吗?一些内部的质量活动例如质量监督、质量控制,内审,管审这些都无法正常实施了,那么实验室重开的时候需要补回来吗?还是需要文件说明一下原因?

  • 实验室认可技术运作的四大计划

    在按照ISO/IEC17025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有效地技术运作,必须覆盖至少四大技术计划,他们分别是:一、质量控制工作计划(满足5.9);二、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满足5.5,5.6);三、技术监督工作计划(满足5.2);四、有效的两只溯源工作计划(满足5.6)四大计划运作到位,在除此评审和监督评审中,都会轻松应对的。

  • 冬日室温与ICP运作的关系

    众所周知,ICP在恒定的温度下工作比较好。夏日室温比较高,ICP点火后有空调恒温,运作正常;冬日室温比较低,ICP工作状态温度高,有建议先将室温升高再行点火,各位有何高见?

  • 脱气机第二次开机才能正常运作?

    公司有台液相1200,最近这个脱气机出了问题。就是在开机后18分钟左右会亮红灯,关掉后隔半分钟左右再开机,这样仪器就能正常运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打800的工程师说是真空泵出了问题,在真空泵第二次运作的时候自己运作不起来。那我就觉得奇怪了,既然运作不起来,等我第二次开机的时候为什么就整正常运行,仪器开过夜都是正常的。很奇怪,求高手指教。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