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重复实验

仪器信息网重复实验专题为您整合重复实验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重复实验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重复实验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重复实验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重复实验话题讨论。

重复实验相关的资讯

  • 韩春雨回应重复实验失败:我为何要自证清白
    10月8日,在河北科技大学那间实验室里再见到韩春雨时,虽然身处“论文造假”“多人重复实验失败”的争议旋涡,但他看起来十分平静,依然侃侃而谈,并不时反问记者:“你觉得我要是造假了,我还能这么淡定?”他说,有人在网上说,韩春雨现在怎么睡得着?“我告诉你,我睡得很好”。  当日下午,科技日报记者在石家庄对韩春雨进行了独家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科技日报:现在有一些实验室表示无法重复您的实验,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韩春雨:我现在也在研究别人为什么会重复实验失败,但还没有科学的结论,我私底下可以说一些猜测的原因,比如可能是材料污染,但是科学的结论还要等一段时间。  科技日报:您自己重复过这个实验吗?  韩春雨:当然,论文发表之前按要求重复过实验,论文发表后也重复过。  科技日报:那为什么不架起360度摄像头,在监控环境下将实验重复一遍呢?  韩春雨:这是有罪推论,我觉得没必要。日本的小保方晴子是没有一家实验室重复出来,而我这个实验已经有人重复出来,连《自然》的记者David都调查过了,我为什么要自证清白,自己有病吗?  (注:《自然》杂志亚太通讯员David Cyranoski于今年8月采写报道,文章称:采访了三位匿名的中国科研人员,其中一位表示在好几个细胞系检测了NgAgo系统,而且结果显示NgAgo能够在预期的位点诱导遗传突变,但NgAgo系统的效率并没有比CRISPR-Cas9高,可能还要后续调整改进。另有两名要求匿名的科学家称有了一些初步的试验结果显示NgAgo是有效的,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测序去确认。但事后,《自然》及David本人均表示该报道不能作为韩春雨实验可重复的证据。)  科技日报:《自然》后来发过声明,说记者报道不能代表杂志的调查结果,另外《自然》的报道里提到的3个人都是匿名,您觉得能作为实验可重复的证据吗?  韩春雨:你要是说报道不能作为证据,那些质疑我的报道为什么被人们作为我造假的证据。《自然》的记者David是非常专业的,我提供了一份5个人的名单给他,最后他采访到其中3个人,但是对方要求匿名。David的报道为我正名了为什么大家置若罔闻,一味地追捧那些质疑我的报道,老是说“多人无法重复”。  科技日报:您的意思是您已经明确知道有人已经重复出来了是吗?方便告诉我们具体是谁么?是国内科学家还是国外科学家?  韩春雨:是的,我当然知道,但不能告诉你,说出来了那些人就会受到骚扰。那些说不能重复的人不也都是匿名么?  科技日报:现在有重复失败的科学家向我们表示愿意实名。  韩春雨:那就让他们实名说呗,他们要是愿意实名出来,我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  科技日报:迄今《自然》和河北科技大学对您提出了调查要求么?  韩春雨:没有。《自然》的报道已经写得很清楚了,除此之外我没有收到来自《自然》杂志别的要求。学校方面很信任我、支持我,我没必要也没打算自证清白。  科技日报:外界的质疑影响您了么?  韩春雨:当然会有影响,特别是一开始的时间很不适应。之前会有很多人给我发骚扰短信,半夜打骚扰电话,有的还打电话来谩骂。  科技日报:那您希望这一事件未来的走向是什么?  韩春雨:我就是希望你们都不要报道这些事情,我能安静地做科研。  科技日报:您觉得什么时候您能有进展,让这场争议有个了结。  韩春雨:这我没法跟你说,科学的事情没法预测。地心说和日心说争论了多少年?日心说的坚持者还被烧死了呢!我只能跟你说最近我会有新的进展,大家不要受一时一事的干扰。
  • 韩春雨回应质疑:对重复实验充满信心
    记者打通电话的时候,韩春雨正在做实验。河北科技大学里那个有点破旧的实验室是韩春雨的成名之地。今年5月2日,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刊发了他的论文《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一时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近日,韩春雨再一次处在舆论中心,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实验结果是否可重复提出了质疑。  北京时间7月29日,一度支持韩春雨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基因学家Gaetan Burgio在推特上发布长文《我的NgAgo经历》,否认了自己7月15日之前部分重复实验时得出的结论,并表示他和同事在过去一个月做了多次尝试,但最终发现NgAgo无法进行基因组编辑。他呼吁《自然》杂志要求韩春雨公开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这条消息把此前就有的质疑推向了高潮。  尚未收到《自然》公布数据要求  韩春雨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他并没有收到《自然》杂志社要求他公布数据的通知,但是他自己对能重复实验结果充满信心。“澳大利亚的这位教授,前一阵说实验可重复,前天又说不能重复,科学不是这么儿戏的。对此,我都不打算做解释和回应,外界的这些纷纷扰扰我不太在意。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把实验和科研做好。”韩春雨说。  对于外界盛传的“多国科学家要求《自然》杂志介入”,他表示毫无压力,并称“最后无非是杂志社派专家组过来监督、指导,我把实验重做一遍,到时候就什么都清楚了”。  韩春雨对实验的可重复性充满信心,但他同时也表示,目前来说,实验的操作确实不那么容易,未来让实验实现起来更容易也是他努力的方向之一。  等待重复性实验学术论文发表  从最初的清华大学教授颜宁对其创新性的否定,到后来方舟子对其真伪的怀疑,外界对NgAgo的质疑声一直都存在。  6月底,韩春雨本人曾在百度贴吧上做出一些回应。他在对网友的回复中表示,新系统刚出来都会“不好使”,他也认同目前NgAgo系统不够稳定,等2.0版本出来会找专门机构免费发放。  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韩春雨强调科学的事情要由科学来解决,他会静待重复性实验的学术论文发表,在此之前他无意跟任何人论战。  业内专家:让时间检验真理  记者就此事询问一位相熟的生物领域研究人员的看法,他给记者发过来一个链接,内容正是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原主席Montoliu建议停止验证韩春雨实验的内容,不要再浪费时间、金钱和人员。里面具体写道,针对该技术调查表明,140个回复中,只有一个回答有效,73个无效,63个在验证。  随后,记者又联系了多位业内专家,他们中大多数人表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明显的证据可以下定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生物科学领域专家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韩春雨的实验被其他研究人员声称不可复制,可能是因为其披露的信息不够,也可能这只是他研究过程中一个偶然的发现,还可能是其他人的操作有问题,还可能是数据造假。他认为,应给科学家更多时间,“学术论文本身带有很强的探索性,有很多不确定性,韩春雨可以发表重复实验的论文,也可以邀请别人来他的实验室重复”。  另一位国内知名基因编辑专家也表示,应该让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关链接:韩春雨争议升级:ISTT发文质疑——却遭专家质疑其权威性
  • 韩春雨回应“13个课题组重复实验失败”
    11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回应13位学者实名宣布无法重复他的NgAgo实验。他依然认为,别人重复不了,细胞污染的可能性最大。  韩春雨此前曾表示,有人成功重复了他的实验。至于到底是谁重复成功,他仍说暂不方便透露。“请求大家再有一点耐心。我还是之前的说法,很快将会有新的消息。”韩春雨说。  13位课题组负责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科研院所。今年5月2日,韩春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有关NgAgo实验的研究,但几个月来,很多科学家因无法重复该实验让韩春雨处于风口浪尖。此次实名公布实验失败使此事件再添波澜。  针对有外界揣测他的实验可能出现失误,把“假阳性”当真的,他表示,此前他也考虑过假阳性的可能,但就他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基本可以排除这种可能。  他同时表示,科学是渐进的。“目前关于Ago的基础研究太少了。Ago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具有防御机制,现在很多机制不明可能是重复性差的主要原因。中国科学界应该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使它变得更好。希望实名公布的科学家一起参与解决。”他说。  对于有科学家建议他公开重复实验过程和数据的要求,他表示,愿意和前来沟通的科学家交流。
  • 陈宜瑜院士评韩春雨实验:科学需要重复实验 耐心等待结果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中科院院士陈宜瑜:科学需要重复实验 耐心等待时间给出结果 /strong /p p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对南都记者表示,韩春雨的实验结果给了科学界一个很大的鼓舞,目前不能重复有多种原因,& quot 有可能是韩教授这边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重复实验者方面的原因,双方都可能存在偶然性。& quot /p p   陈宜瑜表示,媒体上对于《自然-生物技术》介入调查,并公开韩春雨实验中的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的呼吁,其实并不必要。& quot 期刊在发刊前,并不会要求作者提供所有的实验数据,更不会重新做一遍实验进行检验,那样太耗费时间了& quot ,陈宜瑜告诉南都记者,一般来说,期刊会请行内的专家对实验过程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只要实验的步骤流程是合理的,并不会对得出的数据进行检验。 /p p   & quot 同样,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学术不端,否则杂志社也不会介入调查或者删稿& quot ,陈宜瑜说,一项新的实验结果出来了,会有人去重复验证,对结果进行讨论,这都是非常正常的,& quot 不用多久,时间就会给出结果。& quot /p p   & quot 我相信韩教授本身也会努力,去找出为什么其它人无法重复他的实验的原因。科学就是这样,不断地发现问题、改善& quot ,陈宜瑜认为,现在公众不需要过于关心韩春雨的实验结果,匆匆忙忙地去下结论,& quot 科学不是一是一、二是二那么简单,需要重复的实验和足够的时间验证& quot 。 /p p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QQ截图2016080308400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8/insimg/2edaef4a-4d17-4719-93bc-1933ed3a58c6.jpg" / /p p   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领导的课题小组发明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被国内媒体誉为做出& quot 诺奖级& quot 实验成果的& quot 三无& quot 副教授。然而,论文发表两个月后,全球仍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该新基因编辑技术引起质疑,多国科学家要求《自然-生物技术》介入调查并公开韩春雨实验中的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 /p p   strong  多国科学家对韩春雨论文表示质疑 /strong /p p   在两个月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所领导的课题小组在英国《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刊发的论文《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获得国内外的的一致赞誉,韩春雨本人被誉为做出& quot 诺奖级& quot 实验成果的& quot 三无& quot 副教授: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 /p p   韩春雨小组得出的结果,是以DNA来介导NgAgo(一种核酸内切酶)对靶向基因的识别从而进行基因编辑,被认为是基因编辑领域的一向重大突破,许多科学家与实验室纷纷重复韩春雨的实验。 /p p   然而,在论文发表后的两个多月后,没有一家科研团队宣布成功重复出韩春雨的实验结果,使得这项新基因编辑技术受到极大的质疑。7月29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医学基因编辑课题组负责人GaetanBurgio在博客中表示,经过多次尝试后,国际上重复实验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失败的,& quot NgAgo的未来并不明朗& quot ,他建议《自然-生物技术》期刊要求韩春雨公开所有的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 /p p   西班牙高等科学委员会(CSIC)下设的国立生物技术中心的科学家LluisMontoliu转发了GaetanBurgio的博文。7月30日,LluisMontoliu更新博文称,他已经停止了所有关于NgAgo的项目,同时& quot 建议所有想做这件事人不要再浪费资源& quot 。在国内,方舟子等也对其实验的重复性问题提出了质疑。 /p p   面对NgAgo的质疑声,韩春雨本人自6月下旬开始在百度贴吧上做出过一些回应。7月2日,在贴有方舟子质疑原文的帖子中,韩春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回应,& quot 细胞做好检测,不要有寄生菌污染,不要有支原体污染& amp #823& amp #823我非常确定在没有污染的情况下,单转guid不会影响GFP表达& amp #823& amp #823转染用的质粒质量要好,guide磷酸化完全& amp #823& amp #823& quot /p p   7月31日,韩春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会再回复这些质疑,并认为质疑& quot 不科学& quot ,实验结果的讨论还得回归科学本身。 /p p    strong 韩春雨被誉& quot 诺奖级& quot 的& quot 三无副教授& quot /strong /p p   昨日,河北科技大学官网首页还挂着& quot 我校教师韩春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quot 的通知。文章表示,青年教师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该杂志影响因子为41.5,& quot 该成果核心为一项替代目前通用的Cas9的基因组编辑新技术,这一成果打破了国际基因编辑技术的垄断,实现了中国高端生物技术原创零的突破。& quot /p p   2016年5月2日,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刊发韩春雨团队发明的一种新基因编辑技术,被认为具有独特优势,未来极具潜力。简单而言,这项技术有望治疗由基因突变造成的疾病、改良作物性状等,可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精准基因改造,以及乙肝、艾滋病或者一些遗传性疾病的& quot 基因治疗& quot 。 /p p   据了解,韩春雨这项& quot 中国创造& quot 尖端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研究始于2013年,该技术被誉为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打破了国外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垄断,被认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p p   韩春雨今年42岁,任教于河北科技大学,是名副其实的& quot 三无& quot 副教授--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他的实验室十分简陋,但却做出一项& quot 诺奖级& quot 的研究成果,媒体美誉其成果& quot 不亚于世界一流的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 quot 。 /p p   5月24日上午,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率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在石家庄调研期间,还与韩春雨约谈聊了两个小时,并赞其不急功近利,这名& quot 三无& quot 副教授迅速在媒体上走红。 /p
  • 韩春雨:或已找到别人无法重复实验原因
    中国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团队发表的有关一种新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几个月来在国内外引起巨大争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3日刊载的一篇新闻报道援引韩春雨的话说,他已发现一个不容易引起注意的问题,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别人很难重复他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  韩春雨团队今年5月在全球著名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术》上报告说,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根据论文,与当前基因编辑领域内的主流技术CRISPR-Cas9相比,NgAgo-gDNA技术在一些方面具有优势。但随后中国以及国外都有学者公开表示,无法重复论文中描述的实验。这项研究成果遭到多方质疑。  《自然》的这篇新闻报道引述韩春雨的话说,他现在已发现一个不容易引起注意的问题,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别人很难重复他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他目前正在进行实验来进一步确认,有了结果后他会把数据以及相关资料公布出来。他告诉《自然》,自己还需要一点时间。  这篇报道还提到,此前有一些科学家接受该杂志采访时曾表示能够利用韩春雨团队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方法获得初步结果,但其中一位科学家的最新说法是,相关数据让人困惑,现在无法得出结论。《自然》说,这些科学家都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以免被卷入争议中。  韩春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自己的论文是真实的,他自己曾多次重复实验,但质疑声仍不断出现。不过,相关讨论近来已从舆论关注走入正规的学术轨道。  11月11日,中国南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子刊《细胞研究》上发表论文报告说,在斑马鱼模型上发现NgAgo技术可以做到“敲低”基因,但没有发现这项技术有“编辑”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说,由于研究对象不同,这项研究“并不能支持或者反驳此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  11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蛋白质与细胞》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NgAgo的疑问》的文章,由国内外多家实验室的科学家联合署名,文章对韩春雨团队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结果提出质疑,表示无法重复其实验。同时,作者们也呼吁韩春雨团队尽快澄清其中的疑点,提供更详细的实验资料。  《自然》杂志网站的报道提到,《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现在仍在调查这一事件。《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8月初曾发布声明称,鉴于韩春雨论文引发的巨大争议,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这篇新闻报道中也说,《自然》的新闻团队与《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是相互独立运作的两个团队。
  • 韩春雨回应质疑:《自然》已证实实验可重复
    韩春雨介绍,《自然》是第三方,调查是公正、正式的,结果是公开的,《自然》的结果就是,这个实验是可以重复的,但有的能够做出来,有的做不出来。  韩春雨承认,NgAgo这个工具目前确实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影响实验结果的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做这个实验需要一定的门槛。  3个月前,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的副教授韩春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刊发重要论文,研究成果表示,NgAgo(一种核酸内切酶)可以用来编辑哺乳动物基因组,该成果被誉为“诺奖级”。同时,因其“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的“三无”身份,韩春雨一时成为广受关注的“网红”科学家。  但随后,一些科研人员质疑韩春雨的实验结果无法重复,而引发“造假”争议。有媒体8月2日称,韩春雨将在1个月后对此作出回应。上周末,1个月期限已到,此事再次引发舆论热议,韩春雨也并未接受这些媒体的采访。  昨日,韩春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独家专访,回应质疑称,《自然》杂志已证实实验可重复,但还有不确定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媒体称1个月后回应  韩春雨:从未如此表态,但愿意在此期限内给予回应  韩春雨因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刊发了题为《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的论文,成为世界关注的科学家。论文内容大致为,以DNA来介导NgAgo对靶向基因的识别从而进行基因编辑,被认为是基因编辑领域的重大突破。  但随后,一些科学家抱怨说韩春雨的实验结果无法重复。至上月,质疑声音达到顶峰。  有媒体报道,此前曾称已重复实验成功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医学、生物和环境学院教授盖坦巴尔焦发表博客称,经过多次尝试,仍未重复出韩春雨的结果。博客中,巴尔焦说,他仍未发现任何证据证明NgAgo能进行基因组编辑。他甚至得到相矛盾的结果。韩春雨的文章称NgAgo在37摄氏度以上的实验条件下起作用,但巴尔焦的实验结果却为50摄氏度。  与此同时,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ISTT)在其Twitter上推送数位科学家的实名评论,其均无法重复实验结果。  8月2日,有媒体援引该校匿名人士话称,将在1个月内给予验证回复。韩春雨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从未表态1个月回复,但既然媒体已经报道了,他仍愿意在此期限内给予回应。  1个月前,韩春雨曾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科学技术成果不应该是在媒体上吵架。真正的好的技术应该是好用。他认为,自己现在的技术不是那么好用,所以他要继续改进。“这么短的时间就宣称实验无法复制,在时间上本身就不符合科学,我们必须按照科学的流程和态度去回应、应对质疑”。  韩春雨认为,澳大利亚专家的质疑从学术来说根本不严谨。而ISTT虽然名头很响,但就是个一般的个人申请的组织。  期限已到未见回应  韩春雨:《自然》的调查访谈结果,相当于公开回应  昨日,有媒体提出1个月期限已到,针对NgAgo的实验却依旧没有任何实验室宣称可以重复,亦未见河北科技大学的后续声明,并表示联系韩春雨本人,其也未做任何回复。  昨日下午,韩春雨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独家专访,对此事做出回应。  韩春雨表示,起初,他并不想就此事公开回应。他称,1个月前,他就此事回应后,一大波媒体蜂拥而至,导致实验室半个月没法运转。他担心再次回应后,又引起关注,“一回应实验室就没法干了,最好的回应还是做出东西来”。  韩春雨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上个月社会上有了质疑声音后,“我们不可能放着不管,肯定要做出回应”,不过对回应的方式做了选择。他们认为在民间回应不合适,他们很快就联系了《自然》的调查员戴卫,用《自然》调查访谈的方式回应。他们认为,《自然》对各种事实有比较全面的调查和报道,这是最好的回应方式。  他介绍,《自然》是第三方,调查是公正、正式的,结果是公开的,《自然》的结果就是,这个实验是可以重复的,但有的能够做出来,有的做不出来。目前,至少已经有3名科学家重复了该实验,但3人在接受戴卫调查后,不希望被打扰,要求匿名。他认为,《自然》的调查访谈结果已经相当于是公开回应了。  韩春雨承认,NgAgo这个工具目前确实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影响实验结果的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做这个实验需要一定的门槛。他的科研组正在寻找更好的方式和检测手段,改进平台,完善实验。  《自然》调查员这样说  成都商报记者检索了解到,今年8月8日,《自然》正式发文,就近几个月来持续发酵的“韩春雨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作者是该杂志亚洲通讯员戴卫。文章中提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不想被卷入公共争论)独立于韩春雨实验室之外的中国研究人员告诉《自然》杂志,他们在好几个细胞系检测了NgAgo系统是否有效,而且他们的结果显示NgAgo能够在预期的位点诱导遗传突变——这一结果已经通过测序鉴定。”  该人士认为,NgAgo系统的效率并不比CRISPR-Cas9高,可能还要后续调整改进。“但总的来说NgAgo是有效(But,in short,it worked)”,这名科学家最后提到。  两名要求匿名的中国科学家提到,他们有了一些初步的试压结果显示NgAgo是有效的,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测序去确认。”
  • 韩春雨试验重复性风波如何质疑
    据新华网报道,中国学者韩春雨团队的诺奖级实验,引起同行质疑。质疑者认为这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不能重复试验。恶意攻击也给韩春雨团队的工作带来困扰。一些人称其科研成果造假,为此围攻韩春雨,甚至还有半夜电话骚扰和谩骂。  诺奖级的实验成果,到底有没有可能造假?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一个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费米,他当年用中子引发核裂变,但别人却不能重复的故事。费米后来发现原因是他用木桌子,而其他人用大理石桌面,所以不能重复,为此他还进一步总结出了慢中子理论 另一个是日本科学家小保方晴子,她于2014年1月在《自然》上发表关于一种“万能细胞”的论文,在同行无法重复并提出质疑后,她自己无法在有监督的条件下重复实验。最终她供职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在当年12月宣布否定其论文结果。  这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那就是关于韩春雨的研究成果,既可能是他人的误解,也有可能就是主观造假。而根据最新报道显示,在一个月左右时间后,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结果,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我们相信,真相会在不久公开,所以,还请给真相一点时间。  只不过,对于韩春雨造假风波的价值和目的,恐怕远非求证实验的可行性这么简单,我认为还有比真相更有重要意义的是质疑他人、质疑科学的正确姿势是什么。说得更直白一些,对于学术问题的探讨,我们更应该秉承理性质疑、科学质疑的精神。  是的,质疑并不可怕,回顾近代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在某一领域的突破,都与这一宝贵的精神不无关系。更应该看到,允许质疑并不代表可以用有色眼镜去看人,更不代表可以对质疑对象进行人身攻击,反观这些天对于韩春雨造假的质疑,有些声音实在让人反感。比如,有些人就喜欢抓住韩春雨“三无”(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副教授的身份不放,从预设的立场出发去质疑 更有甚者,直接给人家扣个“沽名钓誉”的大帽子,并打电话进行骚扰和谩骂̷̷  其实,不少国际学者对韩春雨的质疑,远不是对其进行“学术造假”的定性,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最为朴素的道理,何谓理性质疑、科学质疑?那就是在自己没有确凿证据证实的情况下,请保持一种审慎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怀着一种诛心之论,极其腹黑地去妄自猜度。假如事后证明韩春雨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这岂不是对当事人的伤害?  事实上,不少人对韩春雨学术的造假质疑,仅仅是网络空间中非理性质疑的冰山一角,与此同时,还有那么多对他人“作秀”的质疑,与前者在本质上的逻辑都是如出一辙。所以,对韩春雨造假的质疑,仍旧是理性质疑的一个负面典型。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心态阳光,这样的朴素品质不能丢。
  • 韩春雨回应论文遭质疑:我们实验室已重复很多次
    “我对NgAgo技术有严重的怀疑。”有国外同行如此评说韩春雨公布的实验。  “我们实验室已经重复了很多次。”风口浪尖上的韩春雨如此回应。  “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发表韩春雨论文的英国《自然生物技术》2日声明。  这是近来广受关注的韩春雨基因编辑技术论文引发争议之后,几个主要当事方的态度。新华社记者就此进行了多方采访,专家认为这一争议还有待实验和时间检验,如古人所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争议是什么  中国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及其团队5月份在全球知名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术》上报告说,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 NgAgo-gDNA。论文一发表便引起全球生物学界巨大关注,因为基因编辑是当前的热门领域,主流技术是被广泛认为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 CRISPR-Cas9技术。而根据论文,NgAgo-gDNA技术与CRISPR-Cas9技术相比在一些方面具有优势。  不少研究者纷纷跟进这项技术,随后不时传出各种消息,有的说重复不了该实验,有的说能重复但效率低,但迄今还没有任何正式发表的科学文献表达支持或反对的观点。近来,对韩春雨论文的质疑逐渐升温。  质疑高峰出现在近几天,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加埃唐布尔焦在网上公开发文表示,他不能重复韩春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并且在与许多同行 的讨论中得知他们也无法重复该实验,因此“我对NgAgo技术有严重的怀疑”。他呼吁《自然生物技术》要求韩春雨公布更多原始数据和实验细节。随后,国 际上一些科研人员如西班牙国立生物技术中心的路易斯蒙托柳等人表示支持布尔焦的质疑。  相关方态度  对于相关质疑,韩春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自己的论文是真实的,“我们实验室已经重复了很多次”。他强调,自己忙于科研,对于外面的种种说法,不愿意多费精力来做回应。  新华社记者联系了《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该刊发言人声明说:“《自然生物技术》对于人们提出的任何关于论文的疑虑都会认真对待,并加以慎重考虑。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  由于此前有报道说,韩春雨论文曾先投给美国《科学》杂志,被拒稿后才转投《自然生物技术》。新华社记者还联系了《科学》杂志出版方美国科学 促进会。科促会公共项目负责人金杰平霍斯特说,《科学》杂志不会证实或否认某篇论文曾被拒绝刊发,也通常不会评论其他通过同行评审机制刊发论文的期刊, 但“刊发论文的主要目的之一确实是让研究结果可重复”。  北京大学生物学家饶毅担任主编的科学类新媒体《知识分子》曾在韩春雨论文刚发表时予以重点介绍,引发了国内媒体的报道热潮。饶毅在接受新华社 记者采访时说:“韩春雨的工作,与其他初次发表的工作一样,需要其他实验室能够重复,需要时间检验,需要多方面比较,需要知道能够有多少发展,才知道是否 过硬,有多大意义。”  饶毅强调,实验科学的最后结论不取决于雄辩,而在于事实。他举了自己曾遭遇的一次争议为例子:1999年,饶毅发表论文阐述Slit蛋白质的 功能;2001年,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发表论文,否定饶毅的结论;饶毅于是做了更多实验,在2003年发表新论文,证明了自己的结论正确。在这次事 件中,最终起决定因素的是进一步的实验。  怎么看科学  这次论文事件引发巨大关注,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方面,基因编辑是当前热门领域,具有很大的科学价值和商业价值;另一方面,韩春雨没有出国留学 经历,在河北科技大学工作,凭借上述论文,一鸣惊人;而如今遭受国际同行的质疑,也引发人们担心,剧情会否反转。从论文发表至今,媒体对韩春雨紧追不舍, 那应该怎样客观看待相关报道呢?  与此次争议无关的美国乔治城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吴建永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理解“媒体需要热点,大众需要追星”这类行为,但科研事 件往往要在多年后才能做出最终结论,因为许多科研成果的影响因素复杂,需要时间才能辨别真伪。而现在处于未决阶段,一些媒体的报道容易引起有各种倾向性的 猜测。   吴建永为此写了题为《木桌子效应》的科普文章,回顾历史上著名科学家费米当年用中子引发核裂变,别人却不能重复的故事。费米后来发现原因是他 用木桌子,木材中的氢原子有减慢中子的作用,而其他人用大理石桌面,所以不能重复。费米由此进一步总结出慢中子理论,发明了核反应堆。吴建永说:“未知因 素影响实验结果,造成实验不能重复,是科研中的普遍现象,应该学会以平常心看待新闻中处于萌芽状态的新发现。”  当然,科学界也有实验确有问题而最后真相大白的例子。比如轰动一时的日本小保方晴子案例,她2014年1月在《自然》上发表关于一种“万能细 胞”的论文,在同行无法重复并提出质疑后,她自己无法在有监督的条件下重复实验。最终她供职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在当年12月宣布否定其论文结果。  费米和小保方晴子的两个案例说明,在一个新实验暂时不能被他人重复时,各种可能都有。在韩春雨论文的争议中,各方虽然观点不一,但都强调要以实验结果为立论基础。因此,最后的结论也要看更多的实验,而这需要时间。
  • NgAgo战火再起!韩春雨提交实验可重复性数据
    p   韩春雨无疑是2016年最受公众关注的中国研究者之一。从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论文发表的一鸣惊人,到被质疑学术造假的声讨笔伐,他所经历的舆论如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 /p p   近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关于“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论文的最新声明。声明中称期刊已经获得了与NgAgo系统可重复性相关的新数据,在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 /p p   质疑是否能推进科学?舆论再起风云,但声音不再单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6fcbb80c-b3e6-46f4-9c91-82c32d356d8c.jpg" title=" 12961490695056255_副本.jpg" / /p p   strong  借口下台?网友直戳韩春雨支吾遮掩 /strong /p p   @沙漠的小狐:这不过是韩春雨再一次拖延时间,国内外业内人士刚开始都迅速投入研究,几周后大家都无法重复后大规模质疑发生,加上韩春雨的支吾遮掩,以及采访中的言谈和照片中操作的业余程度,实在让人震惊。 /p p   @茹鲁兔:一篇假论文,混一个职称,获两三亿的建立基因中心拔款,一众人等皆大欢喜,最后找个假阳性,被污染等等体面一点的借口下台。 /p p    strong 科学要经得起质疑 但绝非以势压人 /strong /p p   @当年小有名气:一篇震惊世界的学术论文面世,必然会引起全世界所有做同样事情的实验室去关注和复现。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无法复现后,要求原作者提供实验数据作为证据,无可厚非。而韩春雨无法给出明确证据,至少说明他提出的方法,不是每次都能成功。如今出现可重复性数据,顶多证明的是韩春雨没有造假,并不能说明,当初的质疑是错的。 /p p   @我也蛮人:科学要经得起质疑,但质疑不是以势压人,更不是以高位之尊而瞧不起人,这是思维惯性的错误。 /p p   @陈教授:科学需要质疑精神,但过度的围观和舆论无益于前沿科学的研究发展。对于尚未可知的前沿科学研究领域,不要把研究领域内的探讨作为判断依据。 /p p   @严磊9:科学本身就是在不断曲折中发展起来的,如果秉持正常的科学研究态度来质疑其实应该的,有助于学术研究。 /p p    strong 力挺派:韩春雨没有造假动机 /strong /p p   @麒麟628:我认为韩春雨的论文是他本人的科研成果总结,至少他不会故意造假,因为不存在造假动机。出现众多不能重复的试验结果,可能是忽略细节所致。 /p p   @瞥之惊鸿1:首先我肯定韩春雨不会在科学问题上造假,因为他最清楚造假的后果,以他已有的位置和收入再拿身家性命作赌注没必要。再说,他作为科学工作者已经具备了起码的法律和道德意识。 /p p    strong 多点耐心 让时间去辨别真伪 /strong /p p   @乔治城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吴:科研事件往往要在多年后才能做出最终结论,因为许多科研成果的影响因素复杂,需要时间才能辨别真伪。 /p p   @鷚5602248:科学是探索的过程,没有完全的真假,以前以为真的东西随着科技发展就会被证明是假的,正如牛顿定律的时代局限性。 /p p   @进红:在舆论中,给韩春雨的研究一点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对科学的不辨真假。 /p p    strong 何为“可重复数据”?剖析令人战栗 /strong /p p   @遇见你我的缘3:仔细阅读原文,《自然》杂志并没有说获得可重复数据,而是其下属的杂志对此事有所评论。 /p p   @刘慧颖A:获得重复性数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验过程的可重复性和合理性,如果获得的数据不统一,又没有合理的解释,如何建立稳定的过程模型? /p p   @我你他6651834:这本身是中性事件,没有结论。韩春雨出于某种目的或压力,给《自然》杂志社一些和实验重复性有关的数据,但有关到什么程度,能证明些什么,什么类型数据,都未可知。专业杂志用词一定准确,所以可以肯定,这些数据不能证明实验可重复。 /p p   @null133004393:获得可重复性数据和能不能重复,完全不同,即使重复出来,对于韩春雨将来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也帮助不大,除非他还能进一步做出成绩,这是从一般科研的规律来看的。原因如下:一,如果他做出来过,并且按照文章中描述的方法和物料多次重复,那么应该不太可能出现只有他自己能重复的情况。二,如果他做出来过,但只做了一次就发表论文,那就无法系统性的说明他的结果具有可靠性。三,如果他做出来,但是隐瞒部分关键数据,那就是典型的学术不端。如果是考虑到经济因素,那应该直接申请专利,而不应该发文章。发文章的前提就是要明白告知读者。四,如果当时他做出来的结果是因为细胞污染,那同样说明他实验不严谨,不过这个必须在这次重复实验的结果中能够发现是什么样的污染导致当初发文章的实验结果,如果发现不了,或许是偶然性结果,那这篇文章便毫无意义,必然被撤稿,或许是造假。五,他未获得结论,纯属欺骗。从这五点来看,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怎么样,科研界对他的评价都不会有多高。 /p p   @盗版超人:如果数据最后被证实可以重复,我会期待前面持否定态度的公众人物如何回复。如果重复性有问题,我希望韩春雨能够解释出现问题的原因,假如事情有问题,我希望这个错误不是恶意作假造成的,这也是我本人最大的期待。我有一些紧张,千万别把我本初的善意化成最终的失望。 /p p br/ /p
  • 专家认为韩春雨基因编辑“不能重复不意味着是假的”
    近日,有关NgAgo基因编辑技术首篇论文实验的可重复性受到相关研究者质疑,该论文作者、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在各类报告上回应这需要“高超的实验技巧”。对此,《中国科学报》记者在采访该领域专家时了解到,所谓“高超的实验技巧”实为实验“标准化”,目前多个实验室的重复实验结果即将出炉。  最近一个月,许多研究者在网络平台上声称无法重复韩春雨发表论文中的实验。科学网上,多名博主转发研究者的评论,参与了对此事的关注。  截至发稿前,韩春雨本人并未就此事细节向媒体进行回应。不过,据《中国科学报》记者了解,世界范围内有几家实验室正在对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几项实验进行重复,并且已有从未与韩春雨联系过的研究者独立完成了重复实验,即将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公布结果。  “韩春雨所说的‘高超的实验技巧’并不准确。”国内一名从事基因技术研究的院士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推测,无法重复的原因可能是实验过程的“标准化”出了问题,“在细胞生物学的历史上,不能重复的实验时有发生,甚至有时候只是换了一个实验室地点,也得不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例如,该院士曾亲历,使用不同生产厂家的血清,也会影响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而当年基因克隆时,法国科学家一直无法复制加拿大科学家的实验,最终查明原因竟源于两家实验室使用的水的区别。  因此,上述院士表示:“韩春雨的实验其他人不能重复不能代表这一结果是假的。”  目前,已有研究者正在逐步发现“诀窍”。在专门讨论NgAgo的谷歌讨论小组中,一名无法证实身份的研究者“Jan Winter”表示,他因为替换了一项实验材料,取得了重复实验的成功。韩春雨的实验显示,NgAgo能够识别5’磷酸化的ssDNA并利用其作为向导,完成后续的编辑过程,而获得磷酸化的小段DNA是前提。  这名研究者则是在实验室用激酶磷酸化替代了从厂家直接订购,而取得了重复实验的成功。业内人士分析,磷酸化可能是实验中的技术要点之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学院教授黄志伟课题组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证实,他带领的研究组正在重复这项实验。“结果还要再等一等。”他表示。  根据《中国科学报》记者调查,针对韩春雨论文的质疑集中在论文中的第四部分结果上,即证明NgAgo能否编辑内源人类基因组。  今天下午,一位来自印度基因与综合生物学研究所的Debojyoti Chakraborty博士向媒体确认“this system works”(这一系统奏效了)。Chakraborty博士表示,他们使用了NgAgo技术剪辑了海拉细胞中的相关序列,并观测到了细胞中的GFP减少的现象,这初步确认了剪辑技术发生了作用。他同时强调:“要判定韩教授的方法的可重复性,必须要等到基因测序结果出来以后才能下结论。”  对此,记者从可靠渠道了解到,韩春雨早在论文发表之初,便意识到,这一新技术目前并不稳定,他也一直致力于优化和改进该技术,并曾表示“很有信心”。目前,韩春雨已向相关研究者发放了质粒,用于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进一步研究。
  • 韩春雨拒自证清白, 12学者实名不能重复, 中国式调查何去何从?
    昨天,一波三折、沸沸扬扬的韩春雨基因编辑技术争议出现戏剧性的变化。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的时候,韩春雨声称,“这是有罪推论。。。我为什么要自证清白?” “他们(指重复失败的科学家)要是愿意实名出来,我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  韩春雨的这一说法迅速得到多名学者的响应。据中青在线报道,当天晚上,即有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12名生物学家实名发声,证实自己实验室未能重复韩春雨实验,并呼吁第三方调查。  韩春雨对此将如何回应?是否真的会有“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证实NgAgo基因编辑技术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中国式的学术调查在如此大的争议面前,是继续做鸵鸟?还是痛定思痛,建立完善的学术不端调查机制,让清者清白,浊者耻辱? 而争议之中另外两位关键人,又是什么态度?我们拭目以待。争议回放  在审视与点评最新进展之前,我们先看看这一争议的关键时间节点。  2014年2月,荷兰科学家John van der Oost在Nature杂志发表论文,报道TtAgo可以在高温条件下体外切割DNA。韩春雨受到启发,开始利用Argonaut进行基因编辑,并在2014年5月中旬取得关键突破。  2015年6月3日,韩春雨向Nature Biotechnology投稿。12月21日,浙江大学沈啸和韩春雨提交“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保护申请。2016年3月21日,Nature Biotechnology接收韩春雨的投稿,并在5月2日在线发表其题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论文。  2016年5月8日,多家知名微信公众号以一鸣惊人为题,先后报道韩春雨在极端艰苦与简陋的条件下,做出世界级的科技成果,韩春雨首次进入大众视野,引发热议,并受到许多媒体热捧。对于许多处于中国学术体制边缘地带的本土青年学者,韩春雨的成功具有极大的励志效应,让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希望。  2016年5月27日,首个声称未能重复韩春雨实验的帖子在未名空间BBS出现,据称来自中科院上海分院。其后此类质疑在不同平台不断涌现。2016年7月2日,知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发表《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诺贝尔奖级”实验的重复性问题》,对其进行公开质疑,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争议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2016年7月13日,韩春雨当选为河北省科协副主席,并在当月被河北科大推荐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8月18日,韩春雨获评“美丽河北最美教师”荣誉称号。8月31日,河北省发改委批复同意投资2.24亿建设河北科大基因编辑研究中心。9月30日,河北科技大学推荐韩春雨做为“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同时,基金委网站显示,韩春雨获批题为“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完善与应用探究”的100万科学基金,自2017年1月开始,为期两年。  2016年7月21日,中科院神经所研究员仇子龙发表声明,称能在基因组水平看到NgAgo引起的基因编辑,并呼吁韩春雨尽快发布NgAgo 2.0版和Smart版。这是韩春雨之外迄今唯一实名宣布加入NgAgo和ssDNA后可以看到基因编辑的研究组。  2016年7月29日,澳大利亚科学家Gaetan Burgio发表长文,表示不能重复韩春雨论文图4的结果 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则给会员群发邮件,告诫大家“NgAgo无法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基因编辑。。。不要再浪费时间、金钱、人力和课题。” 这一新的发展随后被国内多家知名微信公众号与媒体报道,NgAgo争议国际化、大众化、白热化。  2016年8月2日,Nature Biotechnology首次对争议表态,“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 8月8日,Nature杂志则争议做了专题新闻报道,称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科学家向Nature记者证实实验的可重复性。河北科技大学则表示,在一个月之内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8月9日,韩春雨应Addgene要求,发布新版的protocol(实验流程)  2016年9月4日,知名微信公众号与诸多媒体纷纷指出“一个月”期限已到,之前所传“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的承诺并未兑现,争议再次成为焦点。  2016年9月9日,方舟子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举报韩春雨,并建议北京大学饶毅、清华大学鲁白、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等知名生物学家参与调查。9月11日,澎湃新闻发布化名文章,呼吁河北科大启动对韩春雨学术诚信的调查。  2016年10月10日,《科技日报》头版刊发《韩春雨就“重复实验失败”答科技日报记者问》。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韩春雨拒绝自证清白。同天晚些时候,12位学者实名发声,公开表示他们所在的实验室未“重复”出韩春雨的实验。记者随后致电韩春雨,韩春雨表示 “我不做任何评价”,“过上一两周左右,我们这边还会有回应。”  最新进展  处于争议的中心,韩春雨10月8日在河北科技大学他的实验室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采访,据称非常平静和淡定。韩春雨访谈核心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在研究别人为什么会重复实验失败,但还没有科学的结论,可能是材料污染 韩春雨这一说法和以前解释没有区别。  论文发表之前按要求重复过实验,论文发表后也重复过,但拒绝在监控环境下将实验重复一遍,不接受有罪推论,没有必要自证清白,并称“那些说不能重复的人。。。都是匿名”,因而拒绝透露成功重复实验的科学家姓名。  针对记者所说有重复失败的科学家表示愿意实名发声,韩春雨表示,“他们要是愿意实名出来,我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  没有收到来自《自然》杂志别的要求。学校方面很信任我、支持我。对于记者“什么时候您能有进展,让这场争议有个了结”的提问,韩春雨表示“科学的事情没法预测”,“希望你们都不要报道这些事情,我能安静地做科研。”  首先需要指出,韩春雨所提到的“那些说不能重复的人。。。都是匿名”的说法并不准确。如前所述,在国内外有一些生物学家公开宣称不能重复其实验。即便如此,科技日报的访谈在10月10日发布之后,迅速得到业界反应。当天晚上,就有12位学者实名向中国青年报公开声明他们无法重复”韩春雨实验方法的结果,包括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魏文胜,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王皓毅,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熊敬维、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李伟、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晓群、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孙育杰、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李劲松、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强、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谷峰、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大力、和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辉。这些学者表示“不能再拖了,必须要发声,要让国际科学界看到我们这个领域中国科学家的态度。”  王立铭则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发表个人声明,“没有观察到NgAgo方法对果蝇基因组的编辑性”,并提出三点倡议:  韩春雨团队在存在学术争议乃至质疑时,应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帮助学术同行确定事实真相   附有监管责任的机构,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河北省发改委,以及河北科技大学,应该开展客观和全面的调查,检验其中是否存在学术错误乃至学术不断的行为   在相关学术争议和质疑尚未尘埃落定的时候,有关方面的褒奖或是批判,也许都应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王立铭也表示,NgAgo在果蝇胚胎中没有基因编辑活性,并不能证明NgAgo方法存在错误,更加不能简单推导出韩教授团队存在学术不端的嫌疑,但科学研究的成果,既然发表在学术期刊供全世界同行讨论和学习,就必须保证其“真实无误、可重复”。  而在这一最新进展之后,中青在线记者致电韩春雨,韩春雨告诉致电的中青在线记者,对于多名科学家实名发声无法重复实验,“我不做任何评价”,“过上一两周左右,我们这边还会有回应。”点评  韩春雨基因编辑技术的争议,凸显中国当前缺乏学术争议与不端的调查机制。作为中国的科学家,我们一方面需要对老百姓、纳税人负责,另一方面要对我们在国际同行面前的形象负责。如果这一问题不尽快解决,将极大损害中国学术界的整体声誉,无论是对内,在老百姓面前,还是对外,在国际同行面前。  然而,在此之前,国内的学术争端调查,大多习惯于做鸵鸟,把头埋进去,静待风暴过去,就万事大吉了。就在去年,磁性蛋白的论文抢发风暴和知识产权争议,闹得沸沸扬扬,路人皆知。可是有关方面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吗?没有!其后果,就是所有卷入此事的科学家都落得一身泥浆,清者不清,浊者不浊。现在,看起来磁性蛋白的风暴是过去了,但这样不清不白留下的后患是无穷的,NgAgo风暴转眼就来。而这类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对中国学者的整体形象,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在欧美国家,学术不端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监管机制,从单位、到基金资助组织、但科研监管组织,自下而上,非常严密,不管是位高权重的诺奖获得者、校长、科学巨星,还是不知名的小学者,博士后,都难逃监管的法网,也都有自证清白的渠道和机会,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最有参考价值的,是Baltimore公案,涉及到生物界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Baltimore,他在MIT的合作者,一个助理教授,和她的博士后。这一争议历时十年,MIT,NIH和美国国会都卷了进去,最后证实了Baltimore和他的合作者的清白。相反的例子则是Bell实验室的Sch?n,曾经是物理界炙手可热的超级新星,可是面临学术不端的指控,Bell实验室毫不留情,揭开了其造假的本来面目。而最近Duke大学研究人员贪污与篡改数据案,也是在校方调查下浮出水面的。如果学校因爱惜羽毛而护短,则长久的负面影响是无穷的。即便是在东亚的日本和韩国,科研院所也都有自我纠错的机制,能让小保方晴子和黄禹锡的造假案水落石出。  然而,中国的现实情况,让单位自我纠错非常不乐观,中间涉及的利益纠葛太大。而即便单位现在能够纠错,在大众面前,也被认为缺乏公信力。事实上,单位已经失去自我纠错的第一时间,无论是磁蛋白,还是NgAgo。因此,有必要呼吁Nature Biotechnolgy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国际的第三方调查,还原事情的真相。  此外,争议之中另外两位关键学者的态度,也颇值得考量。一位是浙江大学沈啸教授,韩春雨Nature Biotechnology的论文共同作者,专利共同申请人。在这一风暴之中,迄今未见发声。另一位是上海神经所仇子龙教授,曾公开声明重复实验,后续数据如何,亦未见说明。二位的态度,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王教授所说,NgAgo在果蝇胚胎中没有基因编辑活性,并不能证明NgAgo方法存在错误。而生物学的特性,结果不能重复,也并不能一定表明其中存在学术不端与造假。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能够理解韩春雨教授的抵触情绪。但是,事情闹到这一地步,中国学术界需要一个说法,老百姓需要水落石出,韩教授也需要自证清白。而这,正是我们的呼吁。
  • 20位科学家发文再质疑NgAgo结果 韩春雨回应:近期已再重复
    p   11月15日,学术期刊《蛋白质与细胞》(Protein & amp Cell)以来信(Letter)形式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NgAgo的疑问(Questions about NgAgo)”的文章,由国内外20家实验室的负责人联合署名,对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等人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的论文结果提出质疑,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NgAgo实验结果。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c5f0bd88-64dd-40e1-a0d2-59bcf500b879.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备受关注的NgAgo可重复性争议日前有了新进展。 /p p   这20位作者名单中,有17位是国内学者,其中包括10月10晚实名发声“未能重复韩春雨实验”并呼吁第三方介入调查的11位科学家(谷峰、黄志伟、李劲松、王皓毅、李伟、孙育杰、魏文胜、吴强、王晓群、熊敬维、杨辉),另有三位科学家在国外机构任职,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人类基因组研究所资深研究员Shawn Burgess、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程临钊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林硕。 /p p   《蛋白质与细胞》(Protein & amp Cell)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生命科学院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2010年联合创办,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饶子和担任主编。 /p p    strong 20位科学家称实验无法重复,已排除细胞污染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35f21dfc-cea2-44ef-b1ba-af9d68473b4b.jpg" title="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65676c39-6d58-4776-aab3-9dcd2103bbde.jpg" title=" 3副本.jpg" / /p p   今年5月12日,韩春雨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的文章显示,DNA介导的基因编辑工具NgAgo可以在哺乳动物基因组的47个位点实现100%的基因编辑,效率为21.3%-41.3%。 /p p   在《蛋白质与细胞》发表的这篇来函文章中,署名的20位作者指出,他们在不同的细胞系以及小鼠、斑马鱼等系统中对NgAgo的基因编辑活性进行了测试,但没有一个实验发现NgAgo能够实现韩春雨论文中所称的基因组DNA的编辑。之后,一些作者转而使用韩春雨使用的或提供的质粒进行重复实验,“再一次,内源基因组DNA的编辑没有成功”。 /p p   作者们对韩春雨论文中的图4结果也进行了独立重复实验,在293T细胞中选择了韩春雨论文报告的相同基因进行测试。“几个不同实验室的研究者独立完成了他们的实验,但在靶向位点没有观察到任何Indels。”文章写道。Indel是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术语,是“insertion”(插入)和“deletion”(缺失)两个单词的缩写,指的是在DNA中的核苷酸插入或缺失。因为NgAgo实现编辑基因的结果为插入或缺失Indel,无法观察到Indel就被认为不符合预期结果。 /p p   文章的补充材料中还包括署名作者们在不同系统中尝试NgAgo的结果,“这些研究没有一个证明NgAgo有基因组编辑的活性”。 /p p   此前,韩春雨曾多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重复不出来的实验室可能存在“细胞污染”等问题。作者们表示,不可能所有的独立实验室都出现细胞污染,“事实上,多位署名作者的实验室在做重复实验之前,都会首先检测细胞,确保它们不受支原体的污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2bbbf7cc-be76-49e3-bc62-d9dbe8a428a2.jpg" title=" 4_副本.jpg" / /p p   文章还指出,他们在重复韩春雨论文中图3c的结果时,确实在转染NgAgo和靶向GFP(绿色荧光蛋白)后看到GFP表达下降,但是并无法通过测序证实这是DNA突变的结果。“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到GFP的表达,比如NgAgo靶向DNA的能力,以及转染造成的非特异性应激(non-specific stress)等。”作者们在文章中解释说。 /p p   此外,韩春雨曾在多次报告中称NgAgo实验需要“高超的实验技巧”,但20位作者的质疑文章反驳了这一说法——“无论是论文最初刊发的实验流程还是在Addgene网站发布的最新信息,这些步骤似乎都不需要 高超的实验技巧 。”部分作者甚至派学生到韩春雨的实验室拜访学习,但在此期间,他们都未获允许操作哺乳动物基因组编辑的实验。其结果就是,没有一个学生得到证实韩春雨数据的信息。 /p p   在文章最后,作者们表示,希望原始论文的作者们能够澄清有关NgAgo的疑点,提供所有的实验细节以重复其最初的结果。 /p p   据文章的通讯作者之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魏文胜介绍,他们曾在10月中旬将这篇文章投给最初发表NgAgo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但《自然-生物技术》在此之前已收到一篇类似的文章,20位科学家遂转投《蛋白质与细胞》,文章得以快速评审并发表。 /p p    strong 韩春雨最新回应:再次重复成功 /strong /p p   此前,韩春雨曾向《知识分子》表示,科学的问题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去解决,“第二篇文章(关于NgAgo的文章)出来之前,这种质疑声音始终都会在的,不可能通过几次报道,就解决问题的。” 学术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常务副主编李党生博士也曾向《知识分子》表示,科学上的争议的最终解决只能靠科学共同体的进一步验证。 /p p   面对《蛋白质与细胞》在线发表的针对NgAgo可重复争议的文章,韩春雨在11月16日下午回应《知识分子》称,(质疑)文章的具体内容他还没有看,但他的实验室已经再次重复实验并成功,只是“细胞需要处理才能做”。然而,韩春雨拒绝透露处理细胞的详情,称“这个处理还没有完善,如果要发文章,做出回应(correspondence),还需要把这个东西进一步明确”。 /p p   韩春雨说,他还找了两家实验室,按照他确定的方法能做出来。但是他不愿意透露这两个实验室的名字。 /p p    strong 悬疑:“谁来调查这件事情?” /strong /p p   在学术期刊上发表针对已有研究工作的质疑是解决学术争议的重要一步,但是有关韩春雨实验是否可以重复,当前出现了尖锐对立的两种观点一直无法得到澄清。“如果不能重复,这究竟是一种诚实的错误,还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现在依然不清楚”,中科院科技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李真真对《知识分子》表示,“谁来调查这件事情?这么巨大争议的问题现在没人管,说明我们国家的科学共同体应对此类问题还很不成熟。” /p p    strong 20位署名作者名单 /strong /p p   Shawn Burge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人类基因组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p p   程临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 /p p   谷峰,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研究员 /p p   黄军就,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p p   黄志伟,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p p   林硕,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系教授 /p p   李劲松,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p p   李伟,中科院北京动物所研究员 /p p   秦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教授 /p p   孙育杰,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 /p p   松阳洲,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p p   魏文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 /p p   吴强,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 /p p   王皓毅,中科院北京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p p   王晓群,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p p   熊敬维,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p p   席建忠,北京大学工学院研究员 /p p   杨辉,中科院上海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p p   周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p p   张博,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p p   参考文献: /p p   1。 Burgess, S。, Cheng, L。, Gu, F。 et al。 Protein Cell (2016)。 doi:10.1007/s13238-016-0343-9 /p p   2。 Gao, Feng, et al。 “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6)。 /p p br/ /p
  • Nature: 数名研究者证实可重复性 韩春雨已提交详细protocol
    自从5月2日韩春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备受瞩目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因多方学者报告无法重复实验,事情几近逆转,韩春雨本人受到了巨大的质疑,甚至干扰。在质粒共享信息库Addgene的要求下,韩于8月8日提交了详细protocol。    韩春雨每天都会收到很多骚扰电话和短信,但是他对自己的基因编辑技术充满信心。  三个月前,来自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发表了关于通过NgAgo酶对哺乳动物进行基因编辑的论文。在轰动学术界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表示,无法重复出该结果。于是质疑声四起。  在这样的日子里,韩春雨每天都会收到很多骚扰电话和短信,嘲笑他,甚至对他讲“你的事业完蛋了。”不过,韩春雨始终相信自己的工作没有问题。他对《Nature》表示,应线上质粒共享信息库Addgene的要求,他已经在8月8日提交了一份详细协议,希望借此可以帮助其他人重复他的工作。刊登原论文的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也正在调查此事。nls-NgAgo-GK完整序列图, Addgene  这项研究的风险很高。在过去几年中,CRISPR–Cas9系统已经带来了生物学的变革。同时也使很多科学家如饥似渴地探索着基因编辑的新工具和新方法,NgAgo就是其中之一。哈佛医学院遗传学家George Church说:“我们很多人都支持并希望这项技术切实有效。”  CRISPR–Cas9通过小型基因序列引导酶,从而对DNA精准定位切割。受此启发,韩春雨开始寻找其他可引导的蛋白 “剪刀”,并发现蛋白质家族Argonaute (或Ago) 符合要求。先前已有人指出这些蛋白质具有潜在的基因编辑功能。  在原论文中,韩春雨团队报告使用了多种基因序列引导NgAgo蛋白,对人体细胞中8个不同基因进行编辑,并在染色体上一些特定位置插入基因。(F. Gao et al. Nature Biotechnol. 34, 768–773 2016)  据韩春雨介绍,最为关键的是, NgAgo只特异性地切除靶向基因,而CRISPR–Cas9有时则会编辑错误的基因。对于CRISPR–Cas9,在编辑点附近需要有特定的基因序列存在来帮助激活编辑活动,而NgAgo则不需要这个条件,其潜在应用范围也更广。  起初,国内对韩春雨的工作可谓好评如潮,中央电视台亦拜访其实验室。用他自己的话说,那简直要把人淹没。韩春雨其实是个惯于隐遁的人,他喜欢收藏茶叶,还会弹奏古琴。不过他不喜欢旅行,也没有离开过中国。今年三月去拜访杭州合作者的旅程,居然是42岁的韩春雨首次坐飞机。在其论文发表前,“我完全是不为人知的”,韩春雨对《Nature》讲道。方是民 (方舟子)  对韩春雨研究的质疑起于7月初,前生物化学学者方是民 (方舟子) 表示听到多名学者重复实验失败,称韩春雨的论文结果是无法复现,可见知社学术圈往期发文。质疑与批评的声音由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网络上。  7月27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遗传学家Gaetan Burgio在博客上披露了他尝试重复实验并最终失败的具体细节,争议升级至国际层面。通常,他的发文阅读量不过几十,而这篇博文的点击量飙升至5000以上。  Gaetan Burgio,尝试实验失败  同一天,来自西班牙国家生物技术中心的遗传学家Lluís Montoliu向其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 (ISTT) 的同僚群发邮件,建议“放弃NgAgo相关项目”,“避免浪费时间、金钱、动物和人力”。邮件被曝光,并被方舟子引用。Lluís Montoliu,建议“放弃NgAgo基因编辑项目”  由英国爱丁堡再生医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家Pooran Dewari发起的在线调查显示,目前只有9位学者表示NgAgo确实有效,97位学者报告无法重复。  两名最初在线上聊天群组中报告NgAgo有效的研究人员现已改口称是他们自己弄错了。印度新德里CSIR基因组与综合生物学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学家Debojyoti Chakraborty一度表示他重复出了韩春雨论文的一部分,即通过NgAgo敲落被引入细胞的荧光蛋白基因。荧光确实减弱了,所以Chakraborty以为是NgAgo发挥作用去除了基因。但经过DNA测序,他并没有发现出现基因编辑的证据。现在,他表示荧光减弱应该是其他原因所致。  来自海德堡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遗传学博士生Jan Winter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他说:“我会在未来几周重复这一实验,不过目前来看,我认为不会成功。”  韩春雨表示,他只能在由自己实验室培养出的细胞上实验成功,用买来的细胞则会失败。后来他发现,购买的细胞被支原体细菌污染,并推测其他人可能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还补充,有些研究生可能实验进展太快,而忽视了对试剂的保护。Winter对此表示反对:“我不认为这是科学家们实验失败的问题所在。”  一位与韩春雨团队无工作关系的中国学者对《Nature》介绍了其进展,不过他不想透露身份,以避免被卷入公众争议。他已经用NgAgo测试了几种细胞,发现能够在预期位置成功引导基因突变,这一发现已通过基因测序得到证实。不过他还补充,这一过程比使用CRISPR–Cas9的效率要低,需要微调来提高效率。“但总之,方法有效。”  另两位匿名中国学者也表示,他们的结果已经初步表明NgAgo奏效,不过还需要测序来进一步确认。  Burgio讲道:“可能它会有效。不过即便如此,它也太具挑战,不值得去尝试。它不会超越CRISPR,基本上不会。”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微生物学家John Van der Oost则表示,NgAgo的失败“可能会令人失望,不过这也将给我们留下其他工作,去探索其他Argonaute系统是否能够成功”。他曾于2014年参与了Argonaute蛋白质分析工作,为后来的基因编辑应用奠定了基础。  本周,《Nature Biotechnology》向《Nature》新闻组发布声明,表示“一些学者”已经联系期刊,报告无法重复出实验结果,目前“期刊正根据既定程序调查此事”。他们的新闻发言人拒绝透露该调查的实际情况以及持续时间。  河北科技大学表示也要求韩春雨重复实验,并在一个月内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第三方参与证实。  原文链接:  http://www.nature.com/news/replications-ridicule-and-a-recluse-the-controversy-over-ngago-gene-editing-intensifies-1.20387
  • 韩春雨论文重复性争议:“我不想和别人打嘴仗”
    “我不想和别人打嘴仗,实验结果的讨论还得回归科学本身”  “我对NgAgo技术有严重的怀疑。”有国外同行如此评说韩春雨公布的实验。“我们实验室已经重复了很多次。”风口浪尖上的韩春雨如此回应。“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发表韩春雨论文的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昨天发声明。  近日广受关注的韩春雨基因编辑技术论文引发争议后几个主要当事方的态度。记者采访,专家认为这一争议有待实验和时间检验。  争议是什么  中国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及其团队5月份在全球知名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术》上报告说,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论文一发表便引起全球生物学界巨大关注,因为基因编辑是当前的热门领域,主流技术是被广泛认为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CRISPR-Cas9技术。而根据论文,NgAgo-gDNA技术与CRISPR-Cas9技术相比在一些方面具有优势。  不少研究者纷纷跟进这项技术,随后不时传出各种消息,有的说重复不了该实验,有的说能重复但效率低,但迄今还没有任何正式发表的科学文献表达支持或反对的观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加埃唐布尔焦在网上公开发文表示,他不能重复韩春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并且在与许多同行的讨论中得知他们也无法重复该实验,因此“我对 NgAgo技术有严重的怀疑”。他呼吁《自然生物技术》要求韩春雨公布更多原始数据和实验细节。随后,国际上一些科研人员如西班牙国立生物技术中心的路易斯蒙托柳等人表示支持布尔焦的质疑。  相关方态度  对于相关质疑,韩春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的论文是真实的,“我们实验室已经重复了很多次”。他强调,自己忙于科研,对于外面的种种说法,不愿意多费精力来做回应。  记者联系了《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该刊发言人声明说:“《自然生物技术》对于人们提出的任何关于论文的疑虑都会认真对待,并加以慎重考虑。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  由于此前有报道说,韩春雨论文曾先投给美国《科学》杂志,被拒稿后才转投《自然生物技术》。记者还联系了《科学》杂志出版方美国科学促进会。科促会公共项目负责人金杰平霍斯特说,《科学》杂志不会证实或否认某篇论文曾被拒绝刊发,也通常不会评论其他通过同行评审机制刊发论文的期刊,但“刊发论文的主要目的之一确实是让研究结果可重复”。  北京大学生物学家饶毅担任主编的科学类新媒体《知识分子》曾在韩春雨论文刚发表时予以重点介绍,引发了国内媒体的报道热潮。饶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韩春雨的工作,与其他初次发表的工作一样,需要其他实验室能够重复,需要时间检验,需要多方面比较,需要知道能够有多少发展,才知道是否过硬,有多大意义。”  饶毅强调,实验科学的最后结论不取决于雄辩,而在于事实。他举了自己曾遭遇的一次争议为例子:1999年,饶毅发表论文阐述Slit蛋白质的功能 2001年,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发表论文,否定饶毅的结论 饶毅于是做了更多实验,在2003年发表新论文,证明了自己的结论正确。在这次事件中,最终起决定因素的是进一步的实验。  怎么看科学  这次论文事件引发巨大关注,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方面,基因编辑是当前热门领域,具有很大的科学价值和商业价值 另一方面,韩春雨没有出国留学经历,在河北科技大学工作,凭借上述论文,一鸣惊人 而如今遭受国际同行的质疑,也引发人们担心,剧情会否反转。从论文发表至今,媒体对韩春雨紧追不舍,那应该怎样客观看待相关报道呢?  与此次争议无关的美国乔治城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吴建永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理解“媒体需要热点,大众需要追星”这类行为,但科研事件往往要在多年后才能做出最终结论,因为许多科研成果的影响因素复杂,需要时间才能辨别真伪。而现在处于未决阶段,一些媒体的报道容易引起有各种倾向性的猜测。  吴建永为此写了题为《木桌子效应》的科普文章,回顾历史上著名科学家费米当年用中子引发核裂变,别人却不能重复的故事。费米后来发现原因是他用木桌子,木材中的氢原子有减慢中子的作用,而其他人用大理石桌面,所以不能重复。费米由此进一步总结出慢中子理论,发明了核反应堆。吴建永说:“未知因素影响实验结果,造成实验不能重复,是科研中的普遍现象,应该学会以平常心看待新闻中处于萌芽状态的新发现。”  当然,科学界也有实验确有问题而最后真相大白的例子。比如轰动一时的日本小保方晴子案例,她2014年1月在《自然》上发表关于一种“万能细胞”的论文,在同行无法重复并提出质疑后,她自己无法在有监督的条件下重复实验。最终她供职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在当年12月宣布否定其论文结果。  费米和小保方晴子的两个案例说明,在一个新实验暂时不能被他人重复时,各种可能都有。在韩春雨论文的争议中,各方虽然观点不一,但都强调要以实验结果为立论基础。因此,最后的结论也要看更多的实验,而这需要时间。
  • 最新回应来了!曹雪涛团队回应12篇撤稿论文:结果可靠、可重复
    5 月 13 日至 22 日,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旗下期刊《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JBC)陆续撤下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医学家曹雪涛名下的 12 篇论文。这 12 篇论文发表于 2004 至 2014 年,均是曹雪涛作为通讯作者署名的研究成果。约一年前(2020 年 6 月),JBC 曾在首页醒目位置刊登公告,针对这 12 篇论文的部分数据和结论表示“高度关注”。当时的 JBC 网页截图根据 JBC 的撤稿声明,这 12 篇论文均由作者发起撤回,绝大多数被期刊认为存在一图多用或图像操纵问题,但上述论文作者均不认可期刊的调查结果,提出替换图片的请求但是被期刊拒绝。一些被撤论文的作者表示,上述图片问题不影响研究本身的结论,并且该发现已经被其他独立研究证实。还有一些被撤论文的作者表示,在撤回文章并修正图片问题后,他们将寻求其他途径重新发表论文。其中一篇论文的撤稿声明。来源:JBC网页截图曹雪涛团队回应感谢对曹雪涛团队工作的关注。团队和合作者高度重视和慎重对待每一篇受质疑论文:1)对于所有受质疑论文图像中所涉及的实验结果,不管其论文发表在哪一个期刊,我们都全部重复过实验。很多实验在过往的研究过程中也已经被团队的不同课题组独立重复过。这些重复实验的结果都与原文的结果一致,证明所有实验都是可以重复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实验结论是可验证的。2)这些发表于美国《生物化学杂志》(JBC )论文很多是关于本团队90年代末从免疫细胞测序中独立发现和克隆的全新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的功能研究, 论文首次报道的新分子及其功能和机制等结果后来陆续被国内外其他研究团队独立研究证实,证明我们的研究结果具有可重复性与可靠性。这些来自中国的有助于疾病防控的原创发现是抹杀不了的,团队独立发现的分子依旧存在并将继续发挥作用。3)在受质疑的JBC 论文中,70%以上发表于10多年前,最早的发表于2004-2005年,研究开始的时间则更早,当时科研条件比较简陋。由于研究和发表的时间久远、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实验室人员的流动离职等原因,虽然团队尽了所有努力,有些实验还是无法找到当时的原始数据。我们向JBC 编辑部多次提交了独立重复实验的原始数据以及国际其他实验团队验证我们实验可重复性的证据并提交了能找到的部分论文相关的原始数据和记录。遗憾的是JBC 编辑部并没有按照科学界广泛认可的国际学术出版规范(COPE)同意用正确的原始图片或者更新的图片进行论文勘误。此外,对比分析发现一些JBC 已经同意勘误(而不是撤回)的来自欧美实验室论文的错误甚至更多,Pubpeer网站上也存在大量被质疑的JBC 论文,例如2020年5月-12月半年多时间内有460多篇JBC 论文受到质疑,而编辑部对于绝大多数没有作任何处理,这从一个层面反映出可能存在双重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团队决定主动撤回这些论文,拟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新的实验结果后以更高的标准重新整理发表。4)生物医学领域的论文涉及实验数据与图片较多。对于受质疑论文所涉及的比如免疫印迹、凝胶电泳等图片呈现方式,在10-20年前相当长的时间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目前国际上认可和推广的规范是近十多年来学术共同体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至于有报道提到有些论文质疑尚未看到团队在Pubpeer上回应,我们对于所有质疑都已逐一仔细核对,并已重复所有相关实验。团队对于需要更正或澄清的地方均已与相关编辑部联系处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相当一部分Pubpeer上的质疑属于发问者对论文的误读或误解,论文本身没有问题。对于过去的一些论文受到质疑,团队一直在深刻反省,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团队学术规范管理,精简团队规模,坚持遵守学术规范和维护科研诚信,以更加严谨态度继续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为国家生物医学发展贡献力量。曹雪涛团队 2021年6月事件详情此次大范围撤稿可被看作是 2019 年 11 月职业学术打假人 Elisabeth Bik 公开指出曹雪涛名下多篇论文存在“图像不当复制”问题的余波。在 Bik 和伙伴于 PubPeer 公开了上述图像问题后,事件涉及的多家期刊均开始审核有关论文。目前,部分论文作者已联系期刊进行了图片更正。例如,2014 年发表于《科学》(Science)的论文 The STAT3-Binding Long Noncoding RNA lnc-DC Controls Human Dendritic Cell Differentiation 已于 2019 年 12 月发表勘误公告,其附属材料中的图 S12A 被修正,作者表示“该研究的解释和结论不受此错误影响”。2007 年发表于《分子医学杂志》(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的论文于 2020 年 2 月勘误,2008 年发表于《欧洲免疫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的论文于 2020 年6 月更正,2010 年发表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的论文于 2020 年 2 月勘误… … 根据 PubPeer 最新检索结果,目前仍有一些被质疑的论文未能得到作者回应,或者仍处于被期刊标记为“关注”的状态。2019 年 Bik 提出质疑后,曹雪涛在 PubPeer 上回应称,高度重视 Bik 提出的问题,并已将 Bik 质疑的问题论文列为了“最高优先级”,会与团队和合作者仔细复盘论文稿件、原始数据与实验室记录,如发现严重危及论文准确性的问题,会立即与相关期刊的编辑联系并处置。同时,他仍对受质疑论文的科学有效性、可重复性充满信心。但如若作为研究团队领导和管理者出现疏忽,他也责无旁贷。对于此次事件引起的不便,曹雪涛在信中还对他目前及从前的学生、实验室工作人员、同事、同行,以及科学社群致歉。中国工程院也在事件发生后表示会启动调查。2021 年 1 月,科技部发布通报,针对此次事件给出了调查结论和处理意见,表示曹雪涛院士的 63 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剽窃和抄袭,但发现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反映实验室管理不严谨。科技部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决定,取消曹雪涛院士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格 1 年,取消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活动评审专家资格 1 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资格 1 年,责成其对被质疑的论文回应质疑并进行勘误,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检查,在工程院相应学部通报批评。
  • 实验室重复建设现象应引起重视
    近年来,由于全国各类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出现,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实验室检测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笔者日前在对辽宁省朝阳市的调查中发现,当地存在实验室建设重复投入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检测项目重复   设备大量闲置   实验室设备雷同,重复建设。以辽宁省朝阳市为例,市一级的实验室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粮油检测站、畜产品安全监察所、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环境监测站、药品检验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县(区)级的实验室有:5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7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家畜产品安全监察所、5家环境监测站、5家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等,另外还有几个学校的实验室、微生物研究院等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主要从事化学、微生物、农药、兽药等方面检测,虽然有一些专业差异,但主要的检测项目相差不大,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相同或相似,对检测人员的要求也基本相同。   资源分散和弱化导致实验室低水平。这些实验室,基本都归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涉及面广,主要靠国家和政府投入来维持运转,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几乎没有,造成“数量众多、素质不高”的格局,强者不强,弱者不弱,整体效率低下。这么多实验室却因涉及使用液相色谱-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的仪器设备没有配备或配备产生运转费用问题,不能检测食品中的塑化剂、激素及部分兽药和农药残留。有的实验室,活多人少,但受制于事业编制限制,只好聘用大量临时工,为实验室检测的准确性带来隐患 有的实验室则人多活少,人浮于事,造成巨大浪费。   部分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材料浪费严重。实验室为了资质认定评审、各种质控、能力验证等活动及检测的需要,都要配备大量的化学试剂、标准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而这些化学试剂、标准物质都有一定保质期限,过了保质期限,只能扔掉,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可估量。另外,大部分实验室仪器设备存在闲置现象,有的实验室设备进来五六年,几乎一次没用。   整合资源   避免实验室重复建设   为此建议,应对现有实验室进行资源整合,避免建设的盲目和重复投入,实现资源优化利用。首先,要打破部门、区域、行业和学科界限,突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优化整合区域性实验室资源,一个中等发达的地级市,建成3-5家设备先进、配套齐全、准确性和效率高的实验室,或者按专业部门,取消县级实验室,集中优势资源到市级实验室,提高仪器设备和人员的利用率。其次,要搭建实验室的信息平台,为多部门实现实验室信息、数据共享提供基础,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设检测中心群,从情报、技术、标准、人力资源等方面提高层次。
  • 印度科学家初步确认韩春雨实验的可重复性
    河北科技大学的副教授韩春雨领衔研发的NgAgo-gDNA技术在《自然》子刊《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后,引起了科研圈的广泛关注,赞扬声自然是不断,不少学者们称其为“诺奖级”的成果 但在另一方面,也存在质疑声,其中包含了方舟子在近日发文所质疑韩春雨“诺奖级”实验成果的可重复性问题。【详情】  一个科学成果的证明或是证伪,从来靠的不是言语上的争论,只要有独立的第三方通过论文里所提供的方法重复了实验,那么所有的流言和质疑都将不攻自灭。  目前有网友曝出两则关于第三方成功重复NgAgo-gDNA实验的消息,来源都是两封电子邮件,其中一封署名为Jan Winter,由于缺乏更多的相关信息,这个来源看起来可信度不高 看起来比较靠谱的是另一位来自位于印度的Debojyoti Chakraborty博士所发的邮件。  为了进一步验证消息的来源,DT君专门给Chakraborty博士写信求证。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印度博士:Debojyoti Chakraborty从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类似于德国的中科院)获得了博士学位,直至2015年底在德国德累斯顿理工大学(TU Dresden)从事生物学研究,今年年初回到了印度,就职于位于新德里的基因与综合生物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Genomics and Integrative Biology)。Chakraborty博士迅速地做出了回复,原文如下:  Chakraborty博士在信中确认了他们使用NgAgo技术剪辑了海拉细胞(HeLa,传说中的不死细胞)中GFP(绿色荧光蛋白)的相关序列,并观测到了细胞中的GFP减少的现象,这初步确认了剪辑技术发生了作用,然而是要判定韩教授的方法的可重复性,必须要等到基因测序结果出来以后才能下结论。  由于Chakraborty博士应该与韩春雨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因此基于他的书面回复,我们可以说,这位印度博士的实验结果初步确认了韩春雨NgAgo技术的可重复性,然而是否能最终判定,我们还需要等待。  以下附上Chakraborty博士的公开简历。
  • 方舟子质疑韩春雨“诺奖级”实验成果的可重复性问题
    近日,方舟子公开发文质疑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诺贝尔奖级”实验成果存在“不可重复复制操作”的问题,暗指韩春雨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并批评韩春雨对质疑的回应态度。  今年5月2日,《自然》系列顶级刊物《Nature Biotechnology》(中文名《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韩春雨副教授题为《DNA- 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gregoryi Argonaute》的重大原创性成果。韩春雨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时兴技术CRISPR-CAS9发起了挑战。后者被认为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近些年来一直是诺贝尔奖的热门。  但方舟子在文中表示,韩春雨在公开场合的言论与他在论文里的描述存在诸多矛盾,方舟子称,“韩春雨在北大和遗传所的报告上都强调,他目前的NgAgo是初级版、需要高超的实验技巧”,而方舟子认为韩春雨描述的只是并不复杂的转染实验,是现成的技术,并不需要高超的实验技巧,按照其提供的步骤应该是不难被重复出来的才对,而不应该出现“没法重复该实验”的情况。  方舟子在文中称,“韩春雨获悉有人重复不出其实验结果后谩骂这些人”的做法不正确,让人怀疑其科研成果的真实性。  以下为方舟子《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诺贝尔奖级”实验的重复性问题》质疑全文:  一个新的科学发现、技术,需要经过别人的重复才得到公认。别人重复不出来,有疑问,是很正常的。作为首创者应该做的是去消除疑问,而不是攻击、谩骂,否则那更让人怀疑。  不久前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论文报告了一种基因编辑新方法NgAgo,在国内轰动一时。被《知识分子》作为末流学校土博士也能做世界一流科研的典型,国内其他媒体随后跟进宣传,甚至称之为“诺贝尔奖级”的研究成果。  这几天我陆续收到几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的来信,反映重复不出韩春雨论文中最关键的图4结果(切割基因组,T7E1和测序),呼吁我关注一下这事。  有些人已在网上生物专业论坛公开讨论此事,报告他们没法重复该实验,询问有谁重复出来了。目前还未见有人反映重复出了图4结果。有的能够重复论文中的图3结果(FACS和Western Blot),但那有可能是假阳性。  据听报告的人说,韩春雨在北大和遗传所的报告上都强调,他目前的NgAgo是初级版、需要高超的实验技巧、等他推出2.0版和Smart版。这些说法跟他在论文里的描述是矛盾的。因为他描述的只是个并不复杂的转染实验,T7E1和测序也都是现成的技术,并不需要高超的实验技巧,按照其提供的步骤应该是不难被重复出来的。  韩春雨获悉有人重复不出其实验结果后,不是解答疑惑,而是谩骂这些人是“跳梁小丑”、是搞别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人的抹黑,威胁要对他们进行人肉搜索。  我当然不怕被人肉,也不怕挨骂,所以在此问几个问题:  第一,有没有人重复出了韩春雨论文中的图4结果?有的话跟我说一下。  第二,据称韩春雨在遗传所的报告上说,重复出来和不能重复的比例是1:3,能重复出来的有20家。那么究竟有哪家实验室重复出来了?(指图4结果)这事没必要保密吧。  第三,韩春雨说做这个实验“需要高超的实验技巧”,那么究竟在哪个步骤需要什么样的高超实验技巧?  为什么一个新实验的结果别人都反映重复不出来,原因很多,比如可能是重复出来的都不吭声,重复不出来的实验技术不行,论文中隐瞒了关键的“实验技巧”(这不道德),或者论文报告的结果干脆就是编的(这更不道德)。一个新的科学发现、技术,需要经过别人的重复才得到公认。别人重复不出来,有疑问,是很正常的。作为首创者应该做的是去消除疑问,而不是攻击、谩骂,否则那更让人怀疑。
  • “网红”学者韩春雨:正在持续实验 将适时公开验证
    p   中国学者韩春雨团队的诺奖级实验,近日引起一些人质疑。质疑者认为这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不能重复试验,为此围攻韩春雨为“造假者”,但支持韩春雨的也大有人在。针对这些激烈讨论,“中国网事”记者展开调查。 /p p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 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他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时兴技术CRISPR-Cas9发起了挑战。CRISPR-Cas9被认为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近些年来一直是诺贝尔奖的热门。 /p p   此后,韩春雨被媒体广泛关注,被网民称为“网红”科学家,并被广大网民誉为“寒门”学者的典范。 /p p   此后不久,有人提出韩春雨的试验无法重复,有人说可以重复,争论不休、难有定论。7月29日,此前曾宣布可以重复韩春雨实验结果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者盖坦· 布尔焦称,尽管他和同事在过去的一个月做了多次尝试,但最终发现:NgAgo无法进行基因编辑。他呼吁《自然· 生物技术》杂志要求韩春雨公开原始数据。另外,美国、西班牙等多位科学家也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NgAgo系统的基因组编辑结果。 /p p   8月2日,有媒体报道,刊登该论文的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 生物技术》发言人表示,已了解一些研究者的相关疑虑,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该发言人还表示:“作为在‘自然科研’旗下期刊发表论文的条件之一,作者须将材料、数据、代码和相关的实验流程及时向读者提供,不可加以不当限制。” /p p   韩春雨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的论文是真实的,“我们实验室已经重复了很多次”。 /p p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就这件事对韩春雨进行了采访。 /p p   目前虽然已是暑假期间,但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校园里依然有年轻学子在活动,韩春雨及其科研团队的工作也并未因为质疑而受到影响,相关科研工作仍在有序推进。 /p p   对于国际上一些科学家要求公布原始数据的要求,河北科技大学表示,在一个月左右时间后,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结果,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 /p p   韩春雨表示,关于其实验不能重复的一些质疑是“非科学”的,一项科研成果是非对错,应该由科学本身来决定,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他对于实验能够重复充满信心。 /p p   一些知情人士表示,韩春雨的基因编辑技术可能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对这一新技术有质疑声音也是正常的。但目前除了正常的质疑,一些恶意攻击也给韩春雨团队的工作带来困扰。一些人称其科研成果造假,据透露,韩春雨每天要接几十条微信、短信和邮件,有时半夜还能接到电话骚扰和谩骂,这已经超出了正常的科学争议范畴,沦为一种流氓骚扰,对韩春雨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p p   对于一些媒体称韩春雨发表论文后被迅速评为教授,其助手被评为副教授,河北科技大学知情人士表示,媒体报道失实,韩春雨目前还是副教授。 /p p   “中国网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针对这件事情,网上舆论讨论激烈,部分人认为,这可能涉及学术造假。但也有网友表达了理解,认为作为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不能被模仿很正常。 /p p   网民“Ecair”说:“不需要100个科学家来证明他的理论是错的,如果真的错了,一个科学家拿出充足的证据就足够了,科研无错,没必要对他过多攻击。” /p p   网民“浅唱1幸福”表示,“做不出来重复实验不能说明不对,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p
  • 解析韩春雨新版实验方法,其中增加了什么内容?
    三个月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 NgAgo 酶对哺乳动物进行基因编辑的论文(F. Gao et al. Nature Biotechnol. 34, 768–773 2016)。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方法,迅速引起广泛关注。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研究的可重复性问题为韩春雨团队招致诸多质疑。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宣布将按照既定流程对研究进行调查。8月8日,韩春雨向质粒共享信息库 Addgene 提交新版的详细实验方法,其中补充了数项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新版实验方法全文,可至 https://www.addgene.org/static/data/plasmids/78/78253/78253-attachment_OG34WIqLRecj.docx 下载)。  新版实验方法具体分为细胞培养、质粒/gDNA 共转染,以及基因组提取三个部分。对比《自然-生物技术》上 NgAgo 论文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中描述的 methods(详见 http://www.nature.com/nbt/journal/v34/n7/full/nbt.3547.html#supplementary-information),新实验步骤有几处改变:  1 血清品牌由 Hyclone 变更为 Gibco 。  2 增加了关于“293T 细胞贴壁不牢,换液时要小心操作”的小提示。  3 建议在质粒/gDNA共转染的8小时、12小时或24小时后,补转一次 gDNA 旧版方法中只提及了“24小时”。  4 旧版方法中,溶解和稀释质粒及 gDNA 的缓冲液为含有 EDTA 的0.5xTE(5 mM Tris-HCl, 0.5 mM EDTA, pH 8.0),而新方法中则变更为水(pH 8.0)。  最后一处缓冲液配方的改变尤其引人注意——在韩春雨补充在实验步骤之后的四条注意事项中,EDTA 再次出现:其中一条注意事项专门提到,应该避免向 NgAgo/gDNA 系统中加入 EDTA。这四条注意事项分别是:  1 NgAgo/gDNA 系统对细胞中胞内菌和支原体感染敏感,在实验前要仔细确认所使用的细胞株未被污染或污染已被彻底清除。  2 由于 NgAgo/gDNA 系统需要镁离子,在细胞消化和培养过程中要避免使用金属离子螯合剂 EDTA。也可以在培养基中额外加入 5 mM或其他浓度的镁离子。  3 转染试剂 Lipofectamine® 3000会阻碍 gDNA 进入细胞,不能用于转染。可以使用转染试剂 Lipofectamine® 2000。其他转染试剂是否可用还有待验证。  4 建议使用 T4 PNK (Biolab) 对 gDNA 进行5’端磷酸化处理,处理体系如下:(体系略)处理后的 gDNA 无需再次纯化,直接用水(pH 8.0)稀释至300 μ l,终浓度10 nM。  据 Nature 报道,韩春雨近来每天都会收到很多骚扰电话和短信,但他始终坚信自己的研究成果没有问题。Nature 将喜爱茶叶、古琴,并且从未出国的韩春雨称为“隐士”,而今这位隐士不得不走上风口浪尖,直面质疑。 据新华网消息,河北科技大学将要求韩春雨在一个月内重复实验,并邀第三方证实。  为什么 NgAgo 会“不好使”?  NgAgo 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在于其作为基因编辑工具显现出的一些令人激动的新特性,赋予了其可观的应用潜力。例如,NgAgo 系统没有 PAM 序列依赖性,与 CRISPR 系统只能识别附近有 PAM 序列的靶点相比,NgAgo 理论上可切割的序列更多。其次,NgAgo 系统用以识别靶基因的先导物为 DNA(gDNA),与 CRISPR 使用的 gRNA 相比,易用性更强,成本更低。另外,NgAgo 系统可以作用于很难被 CRISPR 切割的 GC 富集区域。  与此同时,NgAgo 系统也表现出一些劣势。NgAgo 系统使用 5’ 端磷酸化 gDNA ,这种先导物无法从质粒里表达获得,不能在靶细胞里产生,只能在细胞外合成后输入细胞内 研究者在执行基因编辑时,可能还需要持续向细胞内补充 gDNA。并且,gDNA 只能与新生的未成熟 NgAgo 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  爱丁堡大学 MRC 再生医学中心的博士后 Pooran Dewari 专门研究基因编辑系统的优化,他表示,NgAgo 系统的目前的可重复性难题,无疑说明了这一系统的优化工作非常困难 他同时认为,NgAgo 系统难以优化的原因,可能就包括 s' 端磷酸化后的 gDNA 在哺乳细胞中不能稳定持续存在,以及 NgAgo 蛋白无法在成熟状态下与 gDNA 形成复合物。  已有9人声称 NgAgo 有效  自韩春雨2016年3月在线发表论文后,来自全世界的科研人员共发出将近400次获取 NgAgo 质粒的请求。Pooran Dewari 面向正在重复 NgAgo 的科研人员发起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截至2016年8月8日,193名被调者中,各有9人声称在应用 NgAgo 系统后观察到了基因剪切或插入迹象(indels and knock-in),100人声称无法观察到剪切,47人声称无法观察到基因插入。  然而,调查还显示,大部分被调者仍未对 NgAgo 丧失耐心,其中66%的被调者表示会等待他人对这一系统的优化结果,10%的被调者表示会自己优化 NgAgo,24%的人表示将继续使用 CRISPR。  附:NgAgo 可重复性问题事件节点   2016年6月,网络上逐步有传言称,国内外有多家实验室重复不出韩春雨论文的实验结果,引起部分科学家的质疑。韩春雨在回复中表示,新系统刚出来都会“不好使”,他也认同目前 NgAgo 系统不够稳定,等2.0版本出来会找专门机构免费发放。  7月2日,方舟子公开质疑该实验的可重复性,NgAgo 研究可重复性问题自此规模化发酵,韩春雨也立刻进行了实验方法上的回应,称实验重复失败可能是由于支原体污染、试剂保存等问题。  7月28日,先前声称 NgAgo 有效的澳大利亚遗传学家 Gaetan Burgio 在 Twitter 上表示,经进一步检测,该技术无法进行基因编辑。他表示,NgAgo 也许会奏效,但鉴于其不稳定性,它并没有 CRISPR 实用。  7月29日,西班牙遗传学家 Lluís Montoliu 向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 (ISTT) 的同僚群发邮件,建议“放弃所有NgAgo相关项目”。与此同时,之前声称 NgAgo 有效的印度分子生物学家 Debojyoti Chakraborty 及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遗传学博士生 Jan Winter 也都表示先前结论有误 Jan Winter 同时表示,自己并不认可韩春雨此前做出的回应。  截至8月8日,爱丁堡大学 MRC 再生医学中心的博士后 Pooran Dewari 发起的一项针对 NgAgo 研究可重复性的线上调研已经收到近 200 位研究者的回复,其中各有9人声称在应用 NgAgo 系统后观察到了基因剪切或插入迹象(indels and knock-in),100人声称无法观察到剪切,47人声称无法观察到基因插入。  据新华网消息,河北科技大学将要求韩春雨在一个月内重复实验,并邀第三方证实。  整理 赵维杰 张帅琰 吴兰
  • 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旨在进一步促进和加强中国GLP(良好实验室规范)监控体系建设,强化实验室GLP技术能力的 “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国际研讨会暨GLP检查员培训班”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OECD/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即良好实验室操作规范)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组织)制定的一整套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目的是确保安全化学产品的高质量、检测数据可靠及安全性资料相互认可,同时避免重复试验给各国政府及企业带来是不必要浪费。   中国国家认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中国实施GLP,可提高实验质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促进政府和企业之间互信 实现实验数据的统一、规范、可比,使中国与国际实验数据相互认可,避免重复试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同时可以确保登记、许可评审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公正性,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和环境安全。   通过此次来自OECD/GLP领域中外双方专家的演讲和介绍,以及参会人员的广泛沟通和深入研讨,将进一步明确中国在GLP监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很多政策上的问题,对中国GLP监控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今天的研讨会上,OECD环境、健康与安全署署长Ms.Dian Turnheim女士介绍了国际GLP发展动态,分享了非OECD国家加入OECD/GLP MAD的经验,并与中方有关部门和专家探讨中国如何更深入地参与OECD环境、健康和安全署的工作。   来自中国商务部、环保部、农业部、食药局及质检总局、认监委等部委的负责人和专家各自介绍了在GLP领域开展工作的情况,并与OECD官员和国内外专家进行研讨。   此次会议由中国国家认监委主办,11月4日闭幕。
  • qPCR实验——核酸提取那些事
    前言MIQE是描述评估qPCR实验所需的最小信息,该指南是稿件投稿时需要同时提交的一个清单。通过作者提供相关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特点,审稿人可以评价实验所用方法的可靠性。另外提供详细的实验所用试剂、序列和分析方法,其他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重复实验。对于核酸提取MIQE有明确要求两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定义及每一组的样本数量。无论采用手工法还是试剂盒,只要符合MIQE的要求并实现良好的可操作性和重现性,就是合理客观的技术方法。MIQE在该部分操作中的要求又分为两大块——样本描述和核酸提取方法。样本描述▶ 样本采集和处理的方法描述▶ 样本的来源描述(宏观解剖还是激光显微切割)▶ 样本是如何即时处理(保存条件及时间)▶ 冷冻样本的冷冻方法和时间核酸提取采取的提取方法:1)手工法:小批量经济型2)自动化仪器:大批量高效型按获取的物质可分为DNA和RNA:◆ DNA:适合拷贝数变异、SNP分析等实验◆ RNA:适合基因表达、长非编码RNA等实验图源:网络,侵删按提取方法分为化学法和机械破碎法:◆ 化学法:适合采用碱裂解法的样本,质粒提取、菌类的提取◆ 机械破碎法:比较坚硬有一定韧性的物质,动植物组织更推荐使用合适的商品化的核酸提取试剂盒,流程标准化程度更高,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这样在方法描述时可以更简单一些,直接引用试剂盒的生产厂家、货号和名称即可。DNA酶或RNA酶的处理细节:基因表达实验中,RNA模板如果存在DNA污染,会严重干扰最后的结果。因此提取RNA时要加入DNA酶将DNA消化掉,工作浓度、处理温度和时间要加以说明,同时也要加入RNase抑制剂提供保护。使用柱纯化试剂盒提取RNA时也可以在柱上进行DNA消化。同样的,提取DNA时也要将RNA消化掉,尽管残留RNA对DNA为模板的qPCR实验影响小得多。 Cielo™ 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 数据可靠性:连续1000次实验后,结果高度一致。☑ 应用灵活性:提供多种qPCR应用分析。☑ 流程智能化:中英文用户界面,触控操作,可多机联用。☑ 在线便捷性:主机可独立运行qPCR程序,数据可USB、Wi-Fi等网络传输。
  • Cell Research报道NgAgo“有效” 韩春雨实验仍不可重复
    NgAgo 又搞事情了。  11月11日,Nature 旗下生命科学期刊 Cell Reseach 在线刊登了中国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刘东团队关于 NgAgo 研究的最新成果——他们发现 NgAgo 系统确实有效!在这篇题为 NgAgo-based fabp11a gene knockdown causes eye developmental defects in zebrafish 的 Letter to the editor 中,研究者观察到,NgAgo 确实可以改变斑马鱼的表型,但这并非是通过基因编辑实现的。事实上,团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NgAgo 系统可以在不改变目标基因序列的情况下,对基因表达实现 knockdown(即下调其目标 mRNA 表达水平),且这可能与 NgAgo 的基因剪切活性没有关系。  文章作者同时强调,他们没有在斑马鱼中观察到 NgAgo 系统的基因编辑功能。  所以,曾经的“基因编辑工具”  真正作用是 knockdown ?!  我们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以上的几个结论是怎么做出来的。  首先,NgAgo 可以改变斑马鱼的表型,但与基因编辑无关  研究者选择了斑马鱼中一个名叫 fabp11a 的基因作为 NgAgo 的“调控”对象。这个基因可以编码一种脂肪酸结合蛋白,可以调节葡萄糖及脂质的稳态,还有炎症反应。除了试试 NgAgo,研究者还想看看 fabp11a 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的作用,于是,他们将编码 NgAgo 的 mRNA 和设计好的 5’-磷酸化单链 DNA 一起注射到了单细胞时期的斑马鱼胚胎中。  为了确保注射的 NgAgo mRNA 能够进入细胞核表达 NgAgo 蛋白,研究者专门在 mRNA 的两端增加了细胞核的定位序列(NLS) 而 5’-磷酸化单链 DNA 专门靶向 fabp11a 的第二和第三个外显子——如果 NgAgo 能编辑基因,这两段基因序列将会被改变。是:NgAgo 的存在,使 30% 的斑马鱼胚胎在发育后出现了眼部畸形,但这不是基因编辑的结果(*3)!  测序发现,fabp11a 的基因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反倒是 fabp11a mRNA 的相对表达量下降了约50%。  fabp11a 没有被编辑,但被knockdown 了。  其次,NgAgo 的 knockdown 作用在斑马鱼中存在普遍性。  NgAgo 对 fabp11a mRNA 表达的下调是一个意外吗?为了验证这一点,研究人员又对斑马鱼中的其他四个基因进行的测试,结果发现,在靶向 ta、kdrl、 lama1 和 flt1 这4个基因时,NgAgo 都能实现 knockdown 作用,并且改变基因所对应的表型。  NgAgo 的 knockdown 作用是具有普遍性的。  最后,作者没有在 NgAgo 中重复出基因编辑功能  河北科技大学教授韩春雨此前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的文章显示,NgAgo 系统可以在 37° C 的条件下对人细胞进行基因编辑,编辑效率为 11.2%-41.3%。研究者在确保半数以上的实验斑马鱼胚胎能正常发育的条件下,将实验温度设定为 37° C。然而结果显示,NgAgo 系统在这一条件下仍没有表现出任何基因编辑活性——尽管 knockdown 效应仍然存在。  有趣的是,当研究者将 NgAgo 中两个天冬氨酸位点进行突变 —— 有研究预测,这两个位点与 NgAgo 的基因剪切催化活性有关,并没有对实验中出现的 knockdown 效应产生影响。 这说明,研究者观察到的 knockdown 效应可能与NgAgo 的基因剪切活性没有关系。  最后,研究者以这样一句话结束了本篇文章:  ??we hypothesize that gDNA/NgAgo may bind to a target gene to block its transcription. Overall, we suggest that the gDNA/NgAgo system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strategy for gene knockdown in zebrafish.  我们提出一种假设,即 gDNA/NgAgo 的作用可能是结合目标基因,从而阻碍基因的转录。总的说来,我们认为 gDNA/NgAgo 为斑马鱼中的基因knockdown 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  为斑马鱼中的基因 knockdown 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  为基因 knockdown 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
  • 一次性口罩能否消毒后重复使用?——扫描电镜的实验结果公布
    &ldquo 能否使用扫描电镜对酒精处理或蒸煮过的口罩进行检查,看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结构是否会受到损伤?&rdquo 很多读者在上一篇文章下这样留言。 随着疫情的发展,不用说 N95,就连普通的一次性医用口罩都成了紧俏物资,很多人在尝试各种办法对口罩进行重复使用。 Q1. 酒精,蒸煮真的会对熔喷无纺布纤维结构造成伤害吗? 将常见一次性医用护理口罩分割为四片:① 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② 75% 酒精浸泡 1 小时,③ 沸水煮 10 分钟,④ 蒸汽蒸 7 分钟。将四片样品自然晾干后,取出熔喷层,使用飞纳台式扫描电镜进行观察。 首先,通过扫描电镜在 250 倍下观察滤层宏观完整性。扫描电镜结果如下,消毒处理后的样品与对照组相比,并没有看到任何明显差异,没有看到明显孔洞,裂痕,消毒处理并没有破坏滤膜的宏观完整性。 250 倍 对照组,酒精浸泡,煮,蒸 扫描电镜形貌对比 熔喷无纺布属于超细纤维,直径范围仅仅 0.5-10 微米左右,很多读者非常担心,这么细的纤维能否承受消毒处理的折腾? 通过飞纳电镜将样品放大到 2000 倍,结果如下图所示,我们发现,即便对于细到 0.5 微米的纤维(比头发丝细 150 倍),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与对照组比,酒精浸泡,蒸,煮后,纤维的原始微观结构都保持完好,纤维直径分布,膨松性等并未发生改变,未发现纤维断裂,腐蚀。 2000 倍对照组,酒精浸泡,煮,蒸 扫描电镜形貌对比 除了结构表征,2015 年,Choi 等人通过压降测试(Pressure drop)以推断酒精处理是否会影响纤维的结构。结果显示,酒精浸泡处理之后过滤器,相比于空白对照样,其压降几乎没有变化,这意味着酒精处理并没有破坏过滤器的纤维结构,并未改变空气通过效率。 解答: 综合文献资料和试验结果,针对第一个问题,小编的答案是: 合理的消毒处理方式,不论是酒精处理还是蒸煮,均不会对熔喷无纺布的宏观和微观纤维结构造成明显损伤。【注:试验结果仅针对我们的试验对象,未就更多口罩进行试验】 Q2. 口罩过滤靠主要静电吸附,一沾酒精就发生静电中和,口罩失效,是真的吗? 首先,静电中和&ne 口罩失效。口罩过滤并不仅靠静电吸附,还依靠惯性碰撞,拦截,布朗扩散等机制。他们相互分工,相互合作,静电吸附和布朗扩散对 1 微米以内的颗粒或气溶胶的有良好的拦截作用,而 1 微米以上的过滤主要靠其他机制。下图左上对比了丢掉静电吸附效应的影响,丢掉静电后,仅会对小于 0.8 微米的颗粒或气溶胶拦截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一个事实是,并不是所有的口罩都有静电吸附能力,只有驻极处理过的熔喷布才有。而你的口罩是否具有静电吸附能力,酒精处理是否会真的完全中和静电呢?通过下面这个简单的小实验就可以得到结论。 关注 “飞纳电镜” 公众号,查看完整视频 视频的结尾,实验结果比较出人意料,经过三次 75% 酒精喷雾消毒后,我们的样品依然具有静电吸附能力。为什么我们的样品没有失效呢? 大量研究表明,酒精浸泡确实会引起静电中和,但酒精喷雾&ne 酒精浸泡,有研究表示低密度酒精蒸汽并不会引起静电中和。 熔喷无纺布可以在制造的时候,通过驻极处理的方式,使纤维负载上电荷,这些电荷会对 0.5 微米以内的飞沫或粉尘具有良好的静电吸附效果。但是这些电荷集中在纤维表面,在消毒处理过程中是比较容易受到中和。2002 年,Lee 等人研究了酒精浸泡时间对颗粒通过驻极体过滤材料渗透的影响,文章中指出,在 1 分钟的浸泡时间内,驻极过滤材料上的表面电荷会被完全中和。2014 年,文章也证实驻极过滤材料暴露于有机溶剂会导致其收集效率大大降低(Xiao 等人)。 但是 2015 年,Choi 等人在指出,不同于酒精浸泡,低密度的酒精处理(0.045g / cm2以内)对荷电的中和效应很弱。作者对比了无处理空白样(圆形),酒精蒸汽处理(上三角形),高浓度酒精处理(下三角形),酒精浸泡并快速烘干(黑色方块) 后的滤材过滤效率,见下图。结果显示,虽然高浓度酒精处理或浸泡会引起过滤效率的较大损失,但低密度酒精处理(0.045g / cm2以内)对滤材的过滤效率的影响很小。 解答: 综合以上文献资料和试验结果,针对第二个问题,小编的答案是: 静电吸附仅仅会影响 1 微米以内的颗粒或气溶胶的拦截,但即便没了静电,布朗扩散也会对这部分过滤发挥作用,而对于 1 微米以上的颗粒拦截主要靠其他机制,也不会受到静电中和的影响。 最后总结给大家 消毒处理不会明显改变纤维形貌,酒精喷雾也不一定会大幅降低口罩的过滤能力。但是!但是!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放心大胆的带着消毒过的口罩。昨天,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提出:口罩该省的时候省,不该省的时候不要省。要根据使用场景和防护要求灵活选择。 小编也认为,口罩该扔的时候扔,但可以重复用的时候也不妨重复用。我们 99% 读者处于非疫区,空气中的病毒浓度极低。当前 99% 的活动都是属于低暴露风险活动。比如,口罩仅仅戴了一小会,出门遛了个弯,拿了个快递,丢了个垃圾。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建议您可以将口罩晾晒通风后重复使用。如果不放心,拿酒精喷雾处理一下也不妨。 最后的最后,以一首诗送给所有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英国诗人约翰· 多恩,李敖翻译) 没有人能自全, 没有人是孤岛, 每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要为本土应卯那便是一块土地, 那便是一方海角, 那便是一座庄园, 不论是你的、 还是朋友的, 一旦海水冲走, 欧洲就要变小。 任何人的死亡, 都是我的减少, 作为人类的一员, 我与生灵共老。 丧钟在为谁敲, 我本茫然不晓, 不为幽明永隔, 它正为你我哀悼。 参考资料 1. Filtering out Confusion: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Respiratory Protection. NIOSH 2. Recommended Guidance for Extended Use and Limited Reuse of N95 Filtering Facepiece Respirators in Healthcare Settings. 美国CDC 3. Hyun-Jin Choi,Eun-Seon Park,Jeong-Uk Kim,Sung Hyun Kim &Myong-Hwa Lee. (2015) Experimental Study on Charge Decay of Electret Filter Due to Organic Solvent Exposure.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ume 49, 2015 - Issue 10 4. Multifunctional air filtration for respiratory protection using electrospun nanofibre membrane, Vinod Vishnu Kadam M. Tech. (Textile Technology) 2006, Mumbai University 5. Brown, R., Wake, D., Gray, R., Blackford, D. B., and Bostock, G. J. (1988). Effect of Industrial Aerosols on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ically Charged Filter Material. Ann. Occup. Hyg., 32:271&ndash 294. 6. Ji, J. H., Bae, G. N., Kang, S. H., and Hwang, J.-H. (2003). Effect of Particle Loading on the Collection Performance of an Electret Cabin Air Filter for Submicron Aerosols. J. Aerosol Sci., 34:1493&ndash 1504. 7. Sae-lim, W., Tanthapanichakoon, W., and Kanaoka, C. (2006). Correlation for the Efficiency Enhancement Factor of a Single Electret Fiber. J. Aerosol Sci., 37:228&ndash 240. 8. Lee, M.-H., Otani, Y., Namiki, N., and Emi, H. (2002). Prediction of Collection Efficiency of High-Performance Electret Filters. J. Chem. Eng. Jpn., 35:57&ndash 62. 9. Xiao, H., Song, Y., and Chen, G. (2014). Correlation Between Charge Decay and Solvent Effect for Melt-Blown Polypropylene Electret Filter Fabrics. J. Electrost., 72:311&ndash 314. 10. 李敖有话说20090808
  • 河北科大承诺公布韩春雨实验验证时间已到(附韩春雨事件表)
    今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发表了关于NgAgo基因编辑新技术的论文,受到国内媒体轰动性的报道。但是,可重复性是实验科学的基本要求。按正常科学程序,论文发表后,接下来应是其它小组独立验证这一新技术的阶段,进而将这一成果确定下来。但到了七月份,国内外很多小组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结果。至今实验重复性争议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据《人民日报》8月2日报道,河北科技大学表示在一个月之内,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然而,一个月过去了,针对NgAgo的实验却依旧没有任何实验室宣称可以重复,亦未见河北科技大学的后续声明。《赛先生》记者于9月2日-3日就此事联系韩春雨,截至发稿未得到任何回复。  近日,有读者梳理了韩春雨事件的重要时间节点,《赛先生》刊发在此,希望国内有关部门和学术界能够秉承专业化原则揭开谜团。我们相信,针对该事件的专业化调查将对我国的科研文化、科研风气和对未确认的科学成果如何报道产生至关重要的深远影响。《赛先生》将对此事件持续关注,报道此成果的确认情况。  作者 林小鹿(欧洲某研究所生物学博士)  深陷实验重复性争议漩涡中的韩春雨事件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河北科技大学承诺的一个月给出调查结论之期将近,公众仍未看到水落石出的迹象。  据多家媒体报道,8月9日,河北省发改委批复同意总投资2.24亿元的“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程项目”,资金由省财政性资金安排。8月31日,财政部下属的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预算1958万元的“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采购进口仪器设备项目公开招标”的公告。据澎湃新闻报道,这些采购的仪器和资金用来支持韩春雨。以韩春雨为主导的一个巨型大科学项目,在NgAgo基因编辑技术重复性尚未得到验证之前,已迫不及待呼之欲出。  为了方便公众理解韩春雨事件的来龙去脉,笔者根据媒体报道中韩春雨的第一人称描述和笔者核实的信息,整理了“韩春雨事件时间表”,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  2014年2月,韩春雨看到荷兰科学家John van der Oost在《自然》杂志发表的TtAgo可以在高温条件下体外切割DNA的文章,受启发着手开展利用Argonaut进行基因编辑的课题。  2014年5月中旬一天的凌晨3点,韩春雨在旁指导,学生高峰操作,确认了NgAgo符合他们的要求。实验结束后,因为校门已经关了,韩春雨翻过围墙回家。回到其58平方米的老房子后,韩春雨整晚失眠。后来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韩春雨说5月份已经“做出了主结果”。  之后的9个月,韩春雨投稿《科学》失败,他后来对《光明日报》说,“未收到任何退稿说明”。  2014年秋天,韩春雨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读博士期间的同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员沈啸,加入韩春雨的NgAgo课题。因为沈啸有“国外科学研究经历,有经验应对审稿”。  与此同时,韩春雨和硕士毕业未就业仍留在实验室的学生高峰等继续补充实验,“发现了更多关于NgAgo的特性”。  2015年6月3日,韩春雨向《自然》杂志的子刊《自然-生物技术》投稿。  2015年6月,韩春雨后来接受采访谈到此时“实验经费拖光了”,“拖欠试剂公司30万元试剂费”。  2015年12月21日,沈啸(第一申请人)、韩春雨作为发明人提交“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申请,申请单位是浙江大学。  2016年3月21日,《自然-生物技术》接收韩春雨的投稿。  2016年3月,韩春雨前往他的合作者沈啸在浙江大学的实验室。韩春雨后来接受《自然》杂志记者采访时说,那是他平生第一次坐飞机。  2016年4月13日,沈啸、韩春雨的专利发表,并于5月11日进入实质审查。  2016年5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题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的论文,高峰为第一作者,沈啸为第二作者,韩春雨为通讯作者。  文章发表后,韩春雨因为“在条件不好的学校、多年默默无闻却做出一流的研究”的形象迅速得到学术界内部的关注。  5月5日,河北科技大学官网首页发表《我校教师韩春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新闻稿,并迅速被转载到海外华人留学生为主的“未名空间mitbbs站”生物版,帖子被冠以“国内科研水平不得了”的标题。  5月8日,微信公众号BioArt和《知识分子》先后报道韩春雨,其中《知识分子》题为《韩春雨:“一鸣惊人”的中国科学家发明世界一流新技术》的报道被广泛转载到朋友圈和其它媒体,阅读量据称超过320万次。  5月10日,《知识分子》发文《海内外学者、读者热议韩春雨现象》,北京大学生科院教授饶毅称“韩春雨的工作是国际一流的̷̷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工作,让我们更加关注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随后国内几十家主流新闻媒体跟进报道韩春雨及NgAgo基因编辑技术,该技术被多家媒体描述为“诺奖级”。韩春雨对此曾表示,做研究,他要冲着诺奖的水平去,而至于诺奖本身,他也想过,但也就那么一想罢了。  5月10日前后,国内多家实验室从韩春雨处直接得到NgAgo载体,用于合作实验。  5月12日,《知识分子》又以“如何涌现更多的韩春雨”为题刊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邵峰院士的文章,探讨“小作坊与大科学”、科研体制改革和原始创新机制。  5月20日,非营利生物载体分享组织Addgene在推特宣布,得到了韩春雨的NgAgo载体并进入质量控制流程。  当所有媒体都在一边倒宣传韩春雨的个人魅力和NgAgo技术的重大意义并纷纷用“诺奖级”来报道时,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  5月26日,未名空间mitbbs站生物版ID为yyadam的人发帖称,“纯从science角度分析韩春雨的文章”,表示根据已知Ago蛋白家族的结构及功能,觉得NgAgo理论上行不通,并且ssgDNA在韩春雨的文章前后用法不同,很奇怪。发帖人特别强调,“不针对任何个人,只对science”。  5月27日,韩春雨应邀在北大生科院邓祐才报告厅做学术报告。据微信公众号BioArt报道,韩春雨称“我出来作报告实验室要停工,因为养细胞泡板子都是我自己做的......。”在报告最后韩春雨强调:“该版本是初级版,需要比较高超的实验技巧”,即将推出“2.0版和Smart版”。  5月27日,在未名空间mitbbs站,ID为zhouyangq的人发帖称,已经重复了一个星期韩春雨的实验,未能看到韩春雨《自然-生物技术》文章中报道的结果。据笔者向发帖人核实,其来自中科院上海分院一家专门从事基因编辑的实验室。这是目前网络上最早的通过实验质疑韩春雨工作重复性的报告。  6月2日,韩春雨应其合作者沈啸邀请,在浙江大学做关于NgAgo的学术报告。  6月2日,Addgene在推特宣布已经可以向科学界提供韩春雨的NgAgo载体。  6月4日,未名空间mitbbs站生物版ID为samalli的人发帖称,完全按照韩春雨文章的protocol(实验流程),未能重复出其文章的结果。关于韩春雨的NgAgo工作的重复性,特别是图4相关的基因组编辑重复性问题逐渐成为该论坛的热门话题,有更多匿名帖子表示未能重复。  6月7日,韩春雨参加在北京举行的香山科学会议“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被问及NgAgo的重复性问题。韩春雨未参加完全部日程,称“有事”提前退场。后来他在百度贴吧以“槐北路”的ID和网友交流时,声称自己在香山会议上遭到CRISPR研究者的恶意攻击。  6月22日,韩春雨应邀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做学术报告。有听众在问答环节问到韩春雨NgAgo实验的可重复性。韩春雨回答,根据他的统计,“未做出来与做出来的比例是三比一,做出来的有20家。”  6月23日,在网络问答社区“知乎”,有匿名用户发帖询问“韩春雨的实验被其他实验室重复出来了吗?”。在早期的回答中,包括北大在内的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用实名回答未能重复并且因此已经暂停实验。之后韩春雨实验的重复性话题在“知乎”逐渐吸引大量非专业人士发表不同的意见,各种口水帖满天飞。  6月底,韩春雨在和第三军医大学一位学生的电话中回答其实验重复性问题和实验细节,并要求学生在微信群中公布其电话录音和谈话要点。韩春雨在电话录音中强调,做出来NgAgo实验的前提是“防止细胞污染”,并暗示对他的质疑是从事 CRISPR基因编辑研究的人士抹黑,因为NgAgo的出现将“导致黄军就、黄行许等CRISPR研究者损失几个亿”。  7月2日,方舟子发表文章《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诺贝尔奖级”实验的重复性问题》,询问有没有人能重复出其《自然-生物技术》论文的图4,韩春雨在遗传所报告会上说的能重复出的20家实验室是哪些,以及高超的实验技巧到底是什么。  同日,韩春雨在百度贴吧 “国际米兰吧”发帖做出了回应,说高超的实验技巧“其实也很简单”,主要是避免细胞污染,同时公布了一些实验细节。韩春雨同时称审稿人曾经重复过他的图3。之后一段时间,韩春雨不再对质疑做任何回应。  7月13日,为期三天的河北省科协第九次全省代表大会闭幕,韩春雨当选为河北省科协副主席。  7月13日,丹麦奥胡斯大学生物医学系博士后蔡宇伽在未名空间mitbbs站发帖,指出“韩̷̷如果用cas9代替NgAgo的话,就有可能一不留神留下蛛丝马迹”,提出韩春雨论文图4的矛盾之处。  7月15日,澳大利亚科学家Gaetan Burgio在推特发帖, 公开宣布初步数据显示能重复出韩春雨的工作。在此前后,有多位国外科学家公开宣布初步数据显示能重复,后来又发表声明称之前的结果是假阳性。  7月21日,中科院神经所研究员仇子龙发表声明,称能在基因组水平看到NgAgo引起的基因编辑,虽然效率较低。他呼吁韩春雨尽快发布NgAgo 2.0版和Smart版。(注:这是韩春雨之外全世界迄今唯一实名宣布加入NgAgo和ssDNA后可以看到基因编辑的研究组。)  7月29日,澳大利亚科学家Gaetan Burgio发表长文,表示不能重复韩春雨Fig.4的结果 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给会员群发邮件,告诫大家“NgAgo无法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基因编辑。看清楚,不要再浪费你的时间、金钱、人力和课题。”  7月31日凌晨,《赛先生》发表《多国科学家宣布:迄今未能重复韩春雨NgAgo实验结果》。此后两天,澎湃新闻、财经、南方都市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针对韩春雨的质疑,或发表评论,探讨如何正确报道有关科学发现的新闻。韩春雨回答媒体询问时称这些质疑“是非科学的,不会再作出回应”。  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回应人民日报驻英国记者表示,“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另据《人民日报》报道,河北科技大学表示,在一个月之内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  8月8日,《自然》杂志以“复制、嘲弄和一个隐士:NgAgo基因编辑的争议加剧”为题,报道了围绕着韩春雨实验重复性的争议。  8月9日,韩春雨应Addgene要求,发布新版的protocol(实验流程)。新版protocol大部分内容来自韩春雨发表的《自然-生物技术》论文附录,增加了防止细胞污染、实验用水的pH值、禁用EDTA和添加镁离子等要求。  8月11日,媒体报道,韩春雨接受采访称不会公开更多数据以帮助开展重复实验。  8月17日,蔡宇伽博士在科学网个人博客发布按照韩春雨的新版protocol重复实验的结果,称在他感兴趣的ccr5和aavs1两个位点未看到“基因组水平的敲除”。蔡博士坦承,尽管他严格地按照新版的protocol,确保了细胞无污染,无EDTA等条件,但由于实验室不同,无法确保实验条件100%的一致。他呼吁,更多的科学家们分享他们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真相的揭开。  8月18日,官方媒体报道,韩春雨在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主办的“美丽河北最美教师”评选活动中,获评“美丽河北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8月31日,媒体报道,河北省发改委已经批复同意建设投资2.24亿的河北科大基因编辑研究中心,而属于韩春雨的预算1958万元的采购进口仪器设备项目招标即将开标。  截至发稿,已知仅有仇子龙实验室宣称可低效率检测到韩春雨实验。
  • 让机器人做实验而你在喝咖啡 多美好的事情
    自动化和流水线早就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模式,但是科学实验在自动化方面并不是那么&ldquo 先进&rdquo ,许多实验操作都必须是人工操作,人工操作一方面效率比较低,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误差,客观上自动化实验有存在的必要,另外随着计算机和机器人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也给自动化实验提供了技术可能。现在美国一些公司已经给科学家提供这种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实验技术的服务,相信随着这种服务技术的提高,未来科学家完全有可能从具体的实验操作中解放出来。只要有研究经费和思路,机器人帮助科学家完成所有的实验工作,甚至数据分析。你只要将设计方案作好,然后倒杯咖啡,等待者机器人给你完成实验和分析报告,这对科学家来说,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Max Hodak的研究主要是帮助科学家更方便收集研究数据,当在杜克大学学习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时候,他就感到使用纸质实验记录本非常不方便,研究人员需要通过页面搜索才能找到相关数据。2008年,他将所有实验记录检索输入计算机,并编写了一个计算机软件,用户可方便地检索到所需要的内容。当时有人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因为这个工作不能发表论文。但是18个月后当他回到这个实验室发现大家都非常喜欢使用他的软件。这件事告诉他一个信息,实验室工作也需要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他本人一直对如何快速有效分析实验数据有兴趣,于是考虑能不能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   Hodak的梦想是建立一个自动化实验室,这种实验室能自动开展实验、记录实验数据。他将这种实验室命名未生物数据中心。2012年他创办了一个公司Transcriptic。这个公司成立的目的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和机器人代替科学家开展繁琐的重复实验操作,让他们更容易获得和分析研究数据,最终建立更经济更有效率也更具有重复性的研究模式。   Transcriptic 和EmeraldTherapeutics两家公司共同致力于给科学家提供远程实验操作,许多大型生物实验室已经具有自动化实验设备,例如自动化测序仪等。他们希望能走的更远,是将更多常规实验如电泳和分离核酸蛋白分子,并将这种服务提供给各类生物实验室。   在Transcriptic的协助下,用户可以使用实验软件操作系统将所有实验步骤转变成机器识别语言,用户订单和任何样本都可送到Transcriptic,实验根据用户要求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完成,在不同机器之间机器人协助完成PCR、读去数据、溶液添加、冰冻和孵育等常规操作。用户可在线实时获得实验数据。   这种服务让科学家从乏味的实验操作中解放出来,节省的时间可以专心用于阅读文献、撰写论文和申请经费。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成生物学家JustinSiegel正在设计制造一些新的酶,Transcriptic现在能开展分子生物学实验,让他的学生节省了大约1/3的时间,尤其是反复进行的DNA克隆和突变方面的工作。   Siegel利用Transcriptic的服务完成了一种检测橄榄油的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完成这一工作的学生2014年11月3日获得2014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竞赛大奖,由于效率提高,让他们有勇气尝试更多设计。   Emerald公司正在检验Emerald云实验室,该技术将给科学家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服务,用户通过该系统能下实验订单、分析数据和建立合作关系。最早于2015年,试用用户可以对40多种常规实验技术下订单,这些实验包括westernblots蛋白分析、高压液相分离目标成分等。当实验订单下好后,技术人员将在公司的自动化工作站设计实验,操作样本盘在机器之间按照程序传递并按照程序完成实验操作,用户从云实验室直接获得研究数据。利用云实验室,用户可以试用文本功能分析实验结果,也可以回顾所有的实验过程,包括所有的机器和试剂等信息,以及其他用户授权公开的研究数据。   这种服务和传统的实验类似,但是数据采集可更精确,可控性更强。也许有科学家担心费用会不会很高,Hodak说他们提供的基因克隆和突变和普通实验室的费用相当,甚至更便宜,考虑到稳定性和人工费用,最终可以减少50%的费用。   当然作为新生事物,有不少人观望和怀疑,而且由于目前技术的限制,也不是所有的实验操作都能实现自动化。另外一个大的问题室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通讯障碍问题。
  • 《自然》获韩春雨实验新数据 河北科大宣布与诺维信合作
    《自然—生物技术》发言人19日发表关于“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论文的最新声明。声明称,针对韩春雨等人论文的担忧,《自然—生物技术》将尽可能仔细和负责任地调查。自2016年11月28日发布德国弗莱堡大学细胞和基因治疗研究所教授Toni Cathomen等人的通讯文章和编辑部关注以来,期刊获得了与NgAgo系统可重复性相关的新数据,在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  此前的2016年11月29日凌晨,《自然—生物技术》发布了“编辑部关注”,并发表Cathomen及同事的通讯文章《利用NgAgo未能检测到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声明称,已考虑过所有关于韩春雨及同事原著论文的评论。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一篇论文在发表后遭到批评,《自然》都会对各种批评进行审慎和全面的评估,此次也不例外。  《自然—生物技术》当时发表三个团队的实验结果,他们都设法去重复韩春雨及同事发表在原论文中的结果。《自然—生物技术》表示,将继续与原论文的作者保持联系并为他们提供机会,以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其调查,届时会向公众公布最新进展。  同一天,河北科技大学官网刊发消息称,该校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与丹麦诺维信公司(Novozymes A/S)就NgAgo技术的应用与开发达成合作,并签署协议。  文中提到,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推进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及其相关知识产权的转化和应用。目前的基因编辑技术专利主要由美国持有,韩春雨团队发现的基因编辑工具NgAgo-gDNA为基因编辑技术提供了新的选择。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工具在诺维信公司的真菌表达系统中已经展现出潜力。诺维信公司对进一步开发NgAgo基因编辑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有浓厚兴趣。  报道还提到,诺维信公司与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在上述技术的合作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方面签署了合作协议。针对具体合作事务,双方一致同意,在已达成合作条件的前提下共享各自的NgAgo技术成果,并在未来共同致力于该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双方对尽快合作推动该成果的产业化充满信心。  据了解,诺维信公司是全球工业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的主导企业。另外,迄今为止诺维信已经连续十多年在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方面处于领导者地位。  事件始末  2016年5月  河北科技大学科研人员韩春雨及其团队在全球著名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术》上报告说,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根据论文,与当前基因编辑领域内的主流技术CRISPR-Cas9相比,这种新技术在一些方面具有优势。  但随后中国以及国外都有学者公开表示,无法重复论文中描述的实验。这项研究成果遭到多方质疑。  2016年10月  8日,韩春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如果重复失败的科学家愿意公开实名,就也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  10日晚,来自中科院等的13名课题组负责人实名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对此仍表示,暂不方便透露重复成功的科研人员名字,并解释称细胞污染导致失败的可能性最大。  2016年11月  《自然生物技术》就这一争议发表了“编辑部关注”以及一篇国际研究人员关于不能重复相关技术的文章,并表示将在2017年1月完成相关调查。  2017年1月12日  有媒体援引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沈啸为发明人的专利——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因申请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答复国家知识产权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该专利的申请被视为撤回。2017年1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该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通知书”。  1月12日,河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发布韩春雨、沈啸《关于以Argonaute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相关专利申请问题的声明》。  《声明》中称:“关于以Argonaute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相关专利申请,我们已经聘请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国际一流专利代理机构来进行专利保护的全球化布局。从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角度,我们选择采取国际专利向中国递交的方式来保护中国国内专利。第一个专利的PCT文本已于2016年提交,并已包括原申请的中国专利内容。”  2017年1月19日  《自然—生物技术》发言人发表关于“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论文的最新声明。声明称,自2016年11月28日发布德国弗莱堡大学细胞和基因治疗研究所教授Toni Cathomen等人的通讯文章和编辑部关注以来,期刊获得了与NgAgo系统可重复性相关的新数据,在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
  • 博然科仪携Radleys为400ml以内实验带来这些福音
    您的实验室里有很多套不同体积的反应釜吗?100ml一套,250ml一套,500ml一套?每台反应釜都配了一台温控?还在苦恼一个通风橱只能放下一套反应釜+温控系统?您还在并排用好几台加热套/磁力搅拌器开反应吗?还在捆试管做平行实验?还在感慨仪器买少了,大家抢着用? 多买点,通风橱又放不下?旋蒸、搅拌器、反应釜,样品瓶、试管、烧杯、烧瓶,各种仪器,各种瓶瓶罐罐,总是感慨实验室空间不够用? 您知道吗?其实一台Mya 4自动化反应工作站就能解决上述所有问题哦~它可以为您: 一、大幅节省实验室空间1台Mya 4可用于取代4套反应釜+温控系统,节省至少3个通风橱空间1. Mya 4具有4个操作位点,每个位点可单独控制,可用于替代4套反应釜2. Mya 4可兼容50ml、100ml、150ml、250ml和400ml五款不同体积的反应釜,不同釜体可任意更换3. Mya 4属于加热/制冷一体机,采用电加热、半导体制冷,不需要外接循环油浴就可以实现-30~180℃范围内的温度控制,节省温控系统占用的实验室空间4. Mya 4本身尺寸小巧,仅占用三台磁力搅拌器大小的台面空间 二、取代一排排的加热套、磁力搅拌器,也不需要再捆试管1台Mya 4可由四个使用者分别操作,也可以由同一个使用者同时进行高达32个的平行实验,处理量更大,效率更高 三、“以一当多”,一台设备,多种使用方式Mya 4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兼容2ml~400ml范围内的多种容器,如:样品瓶、试管、圆底烧瓶、反应釜等,操作模式多样,可用于多种类型的实验1. 它可以当做4套50~400ml反应釜用2. 它可以当做4套圆底烧瓶反应器用3. 它可以当做多位样品瓶、试管反应器用4. 它还可以混搭着用 原来Mya 4是变形神器,感觉被Mya 4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了~~~ 可是,以上这些好像只是Mya 4强大功能中的一小部分,它还可以:1. 标配触摸屏,交互界面简单易懂,参数清晰明了2. 可手动设定、调整实验参数,实时记录所有数据,便于重复实验3. 可编程运行,无需人员值守4. 可配置Mya 4电脑版软件,控制多种第三方仪器,升级如下功能:(1) 定时定量加料(2) pH控制(3) 温度反馈回路:对于放热反应,若加料后温度高于安全值,自动停止加料等... 被Mya 4的强大功能给震惊了!我司博然科仪一直以来都秉持着“只推荐对的,不推荐贵的”的工作原则,始终致力于为实验室用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我们的努力就是为了听到您口中的那句:“对的,这就是我想要的!”。来自英国Radleys品牌的Mya 4自动化反应工作站是您一直在等待、在期待的那款吗?
  • 韩春雨接受专访称第三方立即介入调查将是“最大危机”
    原标题:独家专访:面对质疑的韩春雨  5月初,《知识分子》以国际科学媒体的标准,第一时间报道依据国际科学同行评议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韩春雨论文以及当时多位科学家评论,并说明其是发展了荷兰科学家的工作。此后,国内媒体和单位纷纷跟进,因为没有新的工作进展,《知识分子》未继续报道。从网上开始有声音质疑韩春雨文章结果,《知识分子》一直保持追踪国内外学术界最新的动态,但不依据私下匿名来源为主作报道,直到13位中国科学家公开实名发言后,《知识分子》才有可以较为完整、公开的事实可以报道。  韩春雨NgAgo实验的可重复性争议历经数月之久,至今虽有多方表态,但仍然没有迹象显示很快会得到解决。如何在学术规范下寻找解决之道,是摆在中国科学界面前的重要挑战。  10月10日晚,12位科学家实名呼吁调查(后增加一名科学家),《知识分子》当晚连线韩春雨,并于第二日中午赶赴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实验室面访。当天下午,我们来到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孙鹤旭的办公室,遗憾的是,孙校长拒绝回应任何问题。  10月14日,河北科技大学通过河北新闻网发布了一份“关于舆论质疑韩春雨成果情况的回应”,声称“已经有独立于我校之外的机构运用韩春雨团队的NgAgo技术实现了基因编辑”,但未披露更多细节。  面对科学界多位同行的滚滚质疑,韩春雨所在大学呼吁“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究竟应该如何解决这一争议?  《知识分子》了解到,包括北京大学教授魏文胜在内的多个科学家已经在汇总各自实验室测试NgAgo的实验数据,将在近期向《自然生物技术》(NatureBiotechnology)提交联署文章,反映无法重复或再现韩春雨实验结果的情况。此举或将推动学术期刊方面启动相关调查。  韩春雨多次强调“大约20天左右”会有重要进展,我们拭目以待。科学发现必然是真实的,且可以被其他科学家重复、验证和理解。可以确定的是,韩春雨NgAgo实验的可重复性争议终将水落石出,科学的严肃性必然得到维护。  《知识分子》在刊出韩春雨专访的同时,也将编辑部向学术界不断求证的过程详尽披露,以期忠实记录这一段终将写入历史的中国学术生态节点性事件。  “他们要是愿意实名出来,我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韩春雨这番针对实验重复失败的科学家的话,10月10日早上出现在《韩春雨就“重复实验失败”答科技日报记者问》一文中。  当天晚上10时47分,中青在线率先报道了北京大学教授魏文胜等12名学者实名公开他们没能“重复”出韩春雨的实验,其实验方法“让人怀疑”的消息。  15分钟后,在与《知识分子》的电话连线中,韩春雨表示不希望公布重复出他NgAgo实验结果的实验室。他表示,“学校(指河北科技大学,编者注)跟我一样,是明确知道哪几家(实验室)做出来了,和实验室都有接触”,“我不会说出他们的名字,但过一阵你会知道”。他补充说,“担心他们受到媒体骚扰”,“我不能让人家当挡箭牌”。  “别人认为这对我是一个信誉危机,我不认为,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学术问题。他们(指声明实验重复失败的科学家)说做不出来,我去解决他们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这不涉及信誉危机。”韩春雨在电话中说。  将近1小时的通话结束后,韩春雨说自己还要接着做实验。次日(10月11日),《知识分子》应约来到位于石家庄槐北路43号的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实验室。中午时分,韩春雨接受了《知识分子》的访问。  自称两次重复,“我的实验没问题”  在河北省药用分子化学实验室二楼的一个会议室,不等《知识分子》提问,韩春雨首先表明态度:“重复率低和不能重复是两码事,重复率低不代表不可重复。这两个是本质的差别。”  他进一步表示,“小保方晴子那个(实验)是全球没有一家做出来,然后学术委员会才介入调查,而我这个是明明有人能做出来,我们学校其实还找过其他几家实验室,有确凿的证据,因为(他们)是做出来感兴趣来联系我们,然后我们有一些技术、有一些改进,可以跟他们分享。”  据韩春雨讲述,自己是在7月份听到国内外大面积不能重复自己文章结果的事情,也曾经怀疑过自己:“是不是我做错了”。当《知识分子》追问“错了”的含义,“可能看到的是一个假阳性结果”,韩春雨解释说,但强调“这个得用实验来说明。我现在基本能确定不是我实验室材料的事,发文章用的实验材料是没有问题的”。  韩春雨否认此前曾对《科技日报》记者讲过,自己“论文发表之前按要求重复过实验“(《科技日报》10月10日报道),而称“目前没有收到(《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要求做可重复实验,(编辑部)也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但自己确实在论文发表后成功重复过两次实验。“一次是在论文发表后,一次是在前一段时间,都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完成。”  当被问及是否《科技日报》记者编造了访谈内容时,韩春雨表示,“他(系指《科技日报》记者,编者注)的这个理解是错的,而且我反复说,不要去报道”,“我一般脑子里都在想着实验怎么去做,跟你们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不是专门的新闻发言人,无法做到特别准确”。  “也就是说,有可能是你说错了?”《知识分子》问道。  “说错了,这是很正常的。”韩春雨回应。  “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说错了的?”《知识分子》追问。  “??”韩春雨低头笑了笑,“这是一特烧脑的事儿”,之后不再回应,转而继续强调:第一,实验是可重复的,只是重复率低 第二要通过实验去找到重复率低的原因 第三,NgAgo目前遇到的困境与相关背景研究少,与Cas9作为基因编辑工具前已有较为充分的研究不同。  然而,通常生物学实验不能重复的原因可能很多,找出别人不能重复实验的所有原因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而韩春雨自己也承认,“如果这个原因好找的话,那12个科学家早就找出来了”。  但与此同时,他拒绝自己的实验室公开做重复实验,对于这种“自证清白”的做法,韩春雨认为“这个事如果去做的话就是一个有罪推论的事情”。他说,“我实验室本来很小,推进就很慢,这样就会干扰我实验室的正常运作。(这件事)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解决。我希望找出确凿的(细胞)污染源,这样的话别人也能做出来。”  对于外界猜测其可能造假的有关说法,韩春雨曾在10月10日晚上的电话里表示:首先我没有造假,其次我想弄清楚我的实验是否不严谨,我现在基本上有初步的实验结果,我的实验是没有问题的。  当《知识分子》求证其是否“能够重复自己的实验,而且实验结果不是假阳性”时,韩春雨表示,“这个还是比较能确定的。之前我没有做实验的时候我不能说这些话。我还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做了实验,才能有这个判断,才敢跟你说这个话。”  但对于“是否完全排除假阳性结果”的追问,韩春雨的表态显得谨慎了一些:“应该说,我还要再进一步把它确实了,也许我应该用发文章的方式把它公开。”  细胞污染疑云  国内外大量实验室为何无法重复其实验?“细胞污染”是韩春雨向同行和媒体常说的一个原因。  “别人可能会有疑问,怎么这么多人手里的细胞都是有问题的?我也从各种渠道购买,或者也从别人手里要了实验材料,把原来整个实验捋一遍,做一遍,确实发现,他们说做不出来确实是有原因的,我现在基本上确认其他实验室不能重复出来实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细胞污染,但我还要通过更严谨的实验去把这些东西找出来。”韩春雨解释道。  “细胞污染是一个挺严重的事情,它曾经对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造成困扰,Nature有过专门的报道。”韩春雨强调说,“我做这个事情就是对12个实名科学家的回应。”  目前,韩春雨集中精力“在分析判断别人的(实验用)细胞和我手里的细胞”,“我希望找出确凿的污染源,这样的话别人也能做出来”。  据韩春雨实验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韩老师每天都在实验室泡着,晚上很晚才回家。在与《知识分子》通电话的当晚,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三点。  韩春雨告诉《知识分子》,自己目前最主要的时间都花在做实验上,“但是做实验的时间也不多”,“我整个八月份几乎没法在实验室干活,总有电话,会有记者堵门”。“我需要时间,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  当《知识分子》再次问及在其成功重复的两次实验中,是如何处理细胞污染问题时,韩春雨表示,自己在发《自然生物技术》论文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细胞污染的问题,但拒绝透露自己解决问题的“秘诀”,“我只能说将来我会以比较严谨的科学报告的方式去(回应)”。  究竟谁重复了实验?  2016年8月,经历国内外多家实验室无法重复实验的质疑高峰后,韩春雨接受了自然新闻亚太通讯员DavidCyranoski的采访,并提供了5位据称可以重复实验的中国科研人员名单。  最终有三位匿名的中国科研人员出现在自然新闻的报道中。其中一位表示在好几个细胞系检测了NgAgo系统,而且结果显示NgAgo能够在预期的位点诱导遗传突变,但NgAgo系统的效率并没有比CRISPR-Cas9高,可能还要后续调整改进。另有两名科学家称有了一些初步的试验结果显示NgAgo是有效的,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测序去确认。  9月6日,《成都商报》刊发了对韩春雨的专访,韩春雨称“《自然》杂志已经证实实验可重复,但还有不确定因素影响实验结果”。随后,DavidCyranoski本人表示自然新闻的报道不能作为韩春雨实验可重复的证据。  究竟是谁已经重复了实验,韩春雨对此一直讳莫如深,不愿多谈,只是声称河北科技大学也“明确知道哪几家(实验室)做出来了,和实验室都有接触”。  当《知识分子》追问:能够重复的实验室是如何解决细胞污染问题的?韩春雨欲言又止,表示这一问题“涉及到人家的机密”,并补充道:“都是在某些特别干净的细胞里做出来的”。  在接受《知识分子》访问时,韩春雨拒绝公开究竟谁重复了实验,理由是“因为前一段媒体报道,做出来就会被骚扰一通这个事很不好”。  事实上,由于外界普遍不知哪个实验室重复韩春雨实验结果成功,这样的骚扰是否发生无法求证。韩春雨坚持认为公开已经重复实验的实验室并不是好办法,他向《知识分子》描述了心目中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自己做实验“解决掉一些问题,或者提出一个办法”,再找另外的第三方实验室重复实验,既保全目前“已经重复实验”的合作伙伴,又解决大家不能重复存在的问题。  韩春雨说,这一过程“大概需要20天时间左右”,“20天的时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但他不愿详谈具体会发生什么。  回应13位实名科学家:他们应该帮我  对于韩春雨论文中NgAgo实验的结果,韩春雨坚持它是“可重复”,只是“重复率低”。重复率低是什么概念?韩春雨的解释为:“重复率低是能做出来的,但是很多人做不出来。”但是,他又补充说,到目前为止,他并没有看到一个相关的科研的定义。  《知识分子》询问,在发表论文之前是否碰到过重复率低的问题,韩春雨坦言,“这个之前没有碰到过”,但同时表示,“这是一个我特别不愿意去回答的一个问题”,原因是担心被人误读。  韩春雨称使用自己培养的细胞能够高效地实现NgAgo基因编辑,而从“某些权威机构买来的细胞确实有很大的问题”。  谈到所谓“高超的实验技巧”,韩春雨解释道,他在论文中论述过,不同的细胞表达NgAgo蛋白的速度、高峰期不同,而Ago必须一边表达一边与guide(指guideDNA)结合,而不像Cas那样的可以随时结合guide,一旦错过这个窗口期,Ago表达过了没有结合guide,再结合它就没有活性了,因此它的效率将会降下来,这是一个操作的难点,需要花一番力气摸索。  在发表论文前,韩春雨自述曾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让实验做到高效,他同时表示,“当时就没想到细胞污染这事,因为当时我们细胞是不污染的。”  但当被问到有没有实验记录以佐证其实验成功率时,韩春雨说,“我们的条件非常有限你知道的,有时要用公共实验室的(仪器)。我们只是把数据扫在电脑上,有些是能扫的有些是不能扫的。”  “也就是说,实验记录并不是完整的?”面对《知识分子》的提问,韩春雨再次回避:我们实验室很穷。这个我绝对不能在外面这么说。  谈到迄今共计13位没有重复实验的国内同行实名质疑,韩春雨表示,“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会面临重复性的问题,包括Cas9也有这个重复问题。因为直到现在,也有些实验室一直做不出来,或做不好。他们知道我是有重复的,应该帮助我一块解决这个重复率低的问题。不应该让我一个人去帮助他们那么多人。”  “实际上,只有你和河北科技大学知道哪几个实验室是能重复的。这13位科学家是不知道的。”《知识分子》再次问及“实验可重复”之谜。  韩春雨说:“这个??在适合的时机??,而且他们也从来没有联系过我,如果他们单个人联系我的话,我会告诉他谁谁谁做得出来。我们可以私下商量。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找过我。”  《知识分子》继续问道:“是不是说,请一位科学家今天来联系你,你可以跟他讲一讲,谁重复过这个实验?”  韩春雨回答:“嗯。他可以来我的实验室。好多是北京的离这么近,他直接来就行了。一起来解决重复率低的问题。这个我会特别高兴的,这是我特别希望的。”  《知识分子》追问:“这么长时间以来,大家都有质疑,但他们都没有跟你联系过吗?”  韩春雨回答:“当时还是不少人来实验室的,要走质粒,然后我也会说一些技术细节。但我那会儿也不知道(不能重复)是(细胞)污染造成的。说实话,那段时间那么忙乱,也没法做实验,都在应酬这个。后期是被骚扰无法做实验。自从那次去北大(指5月27日韩春雨应魏文胜之邀在北大作报告)之后回来,这些人都没有和我联系过。”  第三方立即介入调查将是“最大危机”  8月9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公示“原则同意”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公文显示,该中心总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总投资达2.24亿元。  9月23日,澎湃新闻报道称,该中心2000万设备招标被举报存在暗箱操作。  对于此事,韩春雨的回应是,“这些我都不参加。现在学校能运作就让学校运作了。主要我在实验室干活,光这个就不够干了。”  而对于当前各方呼吁的第三方调查能否发生,韩春雨再次强调,“重复率低,不是不可重复,它是两回事。就是什么调查之类,是不可重复才要进行的事情。”  “最大的危机是,还没等我弄清楚这些问题时,第三方就介入调查,这个我就麻烦了,因为我得去把这些问题搞清楚,第三方调查时间很长,才能搞清楚。我希望我有了结果之后,直接找第三方重复实验,这是最好的。”韩春雨说。  在近两个小时的访谈最后,《知识分子》问道:如果最后验证实验真的假阳性结果,你怎么办?  “如果是假阳性,连编辑基因组这件事都不能做,我肯定撤稿,如果有部分假阳性,我申请更正。这都是正常的,我发现实验中有问题,我就去更正,这在科学中也经常发生。”韩春雨说。
  • 贾鹤鹏:面向质疑,韩春雨应该怎么做?
    在经历数日媒体高强度报道和包括中央领导接见、突击提拔正教授等高规格待遇后,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河北科技大学科学家韩春雨如今又站在了媒体关注的风口浪尖。不过,这一次并非是媒体对其于5月2日刊发在《自然生物技术》的论文《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的“诺奖级”成果的赞誉,而是诸多研究作假的质疑。  韩春雨事件回顾: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称格氏嗜盐碱杆菌中的蛋白质NgAgo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能够被利用到基因编辑中,成为一种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工具。论文在发表后受到了国内外多个实验室的关注,国内的多家媒体也对此结果进行了报道。  然而,经过三个月的重复跟进,不少实验室反映无法重现韩春雨论文中的结果。尽管关于如何更好地进行重复实验,韩春雨本人在相关论坛中曾做出个别回复,但时至7月29日,仍有多国科学家公开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结果。  目前学界与公众对韩春雨论文结果可重复性问题的争论愈发激烈。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声明,将对韩春雨论文展开调查。近日,河北科技大学则表示,在一个月左右时间后,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结果,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  结果无法重复=造假?  既然韩春雨已经迅速成为科研明星,何以学界迅速提起对其研究可靠性的质疑呢?是同行科学家感到嫉妒么?假设最终证明韩春雨真有不端行为,那为何会这么快呢?是因为他迅速成为明星么?如果是这样,那么韩国黄禹锡的造假丑闻何以要经过那么长时间才能曝光呢?  实际上,让韩春雨研究可靠与否迅速成为浮出的,并非是其成为科研明星这样公众事件,而恰恰涉及到科学共同体自身的发展逻辑。对于科学界而言,可重复性是判断一项研究是否可靠、甚至是否有意义时最为核心的因素。何以有那么多科学家和实验室关注韩春雨研究的可复制性呢?因为韩春雨发现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是新的技术路线图,从某种程度上冲击了现在常用的名为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科学家急于进行重复实验,并不是因为不信任韩春雨的研究,更不是因为一些愤青说法,即NgAgo基因编辑技术挑战了西方人主导的CRISPR技术的商业利益所以被质疑,而是因为很多科学家都希望能迅速利用这个新的技术路线检验自己的研究问题,获得研究成果。在激烈科研竞争中,谁都希望在利用新技术方面捷足先登。  但也正是诸多捷足先登者因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研究,从而难以对其进行应用,质疑声也应运而生。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有关韩春雨NgAgo基因编辑技术是否可重复这一争议本身,既不是阴谋论的产物也不代表商业利益压制学术,而恰恰代表了科学共同体内部最为正常的学术竞争逻辑。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科学实验都一定可以被复制,所有的学者都有义务为了证明自己的研究结论而进行重复实验。很多研究,如在生态学领域,完全的复制是不可能的。而更多情况下,复制一项研究需要的时间和金钱,也不是大多数科学家和实验室的“标配”。所以,即便是遭遇小同行的质疑,一些相对独立性的研究,比如揭示某个基因的功能或发现某个新基因,也没有必须的义务重复实验,因为这样的研究在相当程度上不会影响到同行的工作,不阻碍整个学科的发展。例如,因为造假而轰动世界的黄禹锡事件所涉及的克隆研究,就由于不是进行其他研究所需要的工具,从而没有同行会迫不及待地进行重复试验。  实际上,著名的《自然》杂志在线调查了1576名研究人员后,发现其中超过70%的研究人员曾试图复制其他科学家的实验并以失败告终,而超过一半的研究人员竟无法重复自己的实验。无疑,这些不能复制的实验并不等于作假。   然而,具体到韩春雨研究的可复制性,《自然》杂志所报道的常规情形就不能充分说明。因为韩春雨的研究成为了上百个实验室进行重复试验和应用试验的目标和焦点,如果无人能成功,确实有可能说明韩春雨的研究有相当程度的疑点。  面对质疑,应该怎么做?  虽然到目前为止,有关韩春雨研究是否可信已经变成了一起热点公众事件,但其核心逻辑仍然是科学界自身发展的逻辑。公众关注影响了检验科研可重复性、可利用性的工作的节奏,但并没有改变这个工作本身。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科学共同体的一员,首先韩春雨有很大的义务来解释,自己的研究中是否有《自然生物技术》论文中所没有报告的技术秘诀。其次,韩春雨或其课题组成员有必要自己进行重复试验并严格记录程序。因为如其在《自然生物技术》论文中所声称的那样,NgAgo代表了重要的新的研究方向,那其目的就不应该是在知名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了事,而是要为这一新的研究方向负责。  韩春雨似乎还没有认识到这种情况,中国的学术文化还没有来得及为研究者的责任意识做出充分准备。但这种责任意识,应该是科学共同体行为逻辑的基本组成部分。  当然,上述说法是在该研究没有造假的情况下。我所在的多个微信群现在已经开始讨论假如韩春雨确有不端行为,该如何处理,是否会如以前若干不端学术事件一样不了了之。基于现有证据,讨论如何处理为时过早,但毋庸置疑,一旦确定性的科学证据指向了学术造假,科技主管部门的及时跟进和行政处罚,就不是对科学共同体内部行为规则的僭越。相反,科学共同体的规则,恰恰需要政治力量和行政手段进行维护,而不能因为政治力量介入了科学“造星”就低调处理和保护责任人(进而也就让涉事官员免责)。非常遗憾的是,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最近公开替韩春雨辩护并指责质疑一方,就是朝着用行政逻辑阻碍科学共同体内部逻辑的方向迈出的错误一步。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