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重点发展

仪器信息网重点发展专题为您整合重点发展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重点发展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重点发展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重点发展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重点发展话题讨论。

重点发展相关的资讯

  • 山东将重点发展安全检测仪器
    日前,山东省发布《关于促进安全生产装备和劳动防护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发展安全检测、应急救援等装备和个体防护用品,力争“十二五”期间形成1000亿元的销售规模,提升全省安全生产基础保障水平。   安全生产装备和劳动防护用品产业是安全生产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省安全生产装备产业已形成了生产企业近万家、销售收入600亿元的规模。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该省将加快安全生产装备和劳动防护用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培育安全生产装备骨干企业,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在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安全生产装备产业体系,扶持部分传统及高新企业做大做强。到2015年,产业整体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200家,培育一批有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未来几年,山东省将重点发展矿用安全生产装备、安全检测监控装备、应急救援装备、建筑安全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和安全材料。其中危化品行业需要完成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改造,完善防泄漏、防超限的紧急切断和联锁报警等安全设施,粉尘、毒物检测仪器仪表,静电检测仪器、噪音检测仪器仪表、辐射及微波检测仪器、各类采样仪检测试剂、企业中央监控设备、影像监控系统、探测警报仪等安全生产检测与监控设备。
  • 重庆市将重点发展仪器仪表等产业
    内容摘要:未来3年重庆市将重点发展风力发电、轨道交通、输变电、内燃机、仪器仪表、船舶、环保设备、齿轮箱、铸锻和核电装备产业等十大产业,并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化工装备、通用飞机、再制造、数字医疗、工业机器人和农业机械产业等八大新型产业。   从重庆市经信委获悉,到2012年,重庆市装备制造业将实现销售产值22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在西部保二争一。为此,未来3年该市将重点发展风电等十大产业,并培育通用飞机等八大新型产业。   据了解,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包括风力发电、轨道交通、输变电、内燃机、仪器仪表、船舶、环保设备、齿轮箱、铸锻和核电装备产业。   重庆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发展这些产业不仅是为了做大规模,更重要的是培养重庆在这些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重庆市正在培育的八大新型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化工装备、通用飞机、再制造、数字医疗、工业机器人和农业机械产业。   “通用飞机是国家对空域管制进一步放宽给重庆培育新兴产业带来的机遇。”该负责人说,重庆市将遵循“一机多型,一机多用”发展思路,重点发展轻型民用直升机、农用飞机和小型通用运输机。另外,飞机主副减速箱、控制系统、旋翼桨叶复合材料、铝合金结构件和机身覆盖件等,也是重庆市正在培育的配套产业。   “再制造”则是对废旧产品高技术维修的产业化。经过再制造的产品,质量和性能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新品,成本仅为新品的50%,但节能60%、节约材料70%,符合重庆倡导的低碳发展模式。作为国内汽车、摩托车以及内燃机的重要生产基地,在机床再制造的基础上,加快汽车、摩托车和内燃机再制造进程,意义十分重大。
  • 敲黑板!二维半导体材料等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发布
    为加快前沿材料产业化创新发展,引导形成发展合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日前组织编制了《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第一批)》。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前沿材料代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具有先导性、引领性和颠覆性,是构建新的增长引擎的重要切入点。记者了解到,本次公布的第一批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聚焦已有相应研究成果、具备工程化产业化基础、有望率先批量产业化的前沿材料,涵盖超材料、超导材料、单/双壁碳纳米管、二维半导体材料、负膨胀合金材料等15种前沿材料,可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高端医疗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多个潜在应用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推广和支持力度,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应用探索和产业布局。后续两部门将根据技术发展情况,适时分批发布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
  • 长沙将重点发展环境监测仪器相关产业
    日前,长沙高新区举行环保企业座谈会,请企业代表为长沙高新区环保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党工委委员甘其斌、调研员欧朝龙出席。   据了解,未来五年,长沙高新区将立足于现有环保装备产品、资源循环利用、环保服务业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水污染治理、有机废气治理、烟气脱硫脱硝、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环境监测仪器和循环经济七大子行业的装备制造、服务业和资源循环利用 还将按照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和规划建设的环保产业示范园,推进环保产业协同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十二五”期间,长沙高新区将打造环保产业链集群,建设专业平台,促进科技创新,进而推动长株潭地区的产业健康发展。   座谈会上,企业负责人纷纷提出问题与建议。甘其斌和欧朝龙表示,希望企业与管委会加强联系,及时反映问题,管委会将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同时,长沙高新区还将成立环保产业协会,协调企业间的关系,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高新区环保产业的发展。
  • 梁振英:检测和认证产业重点发展中药等六大行业
    中国网1月16日讯 据香港政府网站消息,香港特首梁振英今天发表了任期内首份、名为《稳中求变务实为民》的施政报告。在施政报告中,对于检测和认证产业,梁振英表示,港府会重点发展中药、建筑材料、食品、珠宝、环保,以及资讯及通讯科技这6个行业。   梁振英表示,香港的检测和认证产业具有明显优势和发展潜力。多年来,香港已建立一定的基础,包括完善的认可制度,专业水平和优良信誉。加上CEPA容许香港的测试实验所与内地指定认证机构合作,为香港本地加工产品提供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检测服务,因此,香港有条件成为区内主要的检测和认证中心。   梁振英指出,中药、建筑材料、食品、珠宝、环保,以及资讯及通讯科技这6个行业,对检测和认证服务有潜在需求,政府会重点发展。
  • 环保产业 监测仪器将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我国环保产业正以每年12%到15%的速度增长,预计到“十一五”末期年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这是记者从今天(8月31日)在京闭幕的第四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上获悉的。截至2008年末,我国环保产业涵盖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众多领域,产品数量达到3000多种,年产值7900亿元,环保企业总数为3.5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300万。   据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介绍, “十一五”以来,我国对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显著增加,从政策到投资都带动了环保产业市场由潜在市场变成现实市场。到2008年底,我国已投资1000多亿元,建成了3.63亿千瓦的燃煤电厂脱硫机组,截至目前,已经建成1500余家污水处理厂,这些都有力地带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   刘志全表示,环保产业发展潜力非常大,目前环保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投融资渠道单一 投资结构不合理 产业集中度低 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机制不健全等,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解决。未来,我国环保产业将重点发展四大领域:一是围绕循环经济带动相关的循环利用,二是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三是环境监测仪器和技术,四是环境服务业。
  • 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重点发展仪器仪表等特色产业
    8月18日,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的中科光智(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随着穿上专用隔离服的工作人员的熟练操作,一枚枚芯片快速完成封装……今年3月,中科光智落户科学城北碚园区,仅用90天就正式投产,搭建起微波等离子清洗机、真空共晶焊炉等半导体封装生产线,目前产值已突破580万元,发展势头强劲。“这一切都离不开北碚区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中科光智(重庆)公司董事长秦占阳说,北碚区建立了全生命周期服务专班,对项目实施全方位、无死角的跟进服务,以最快速度帮助公司解决难点、卡点问题。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该项目投产之初,就面临技术工人的招聘难题。服务专班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与辖区多家人力资源公司对接,从其人才储备库中精准匹配项目需求,通过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把更多专家人才引进来,发挥智力优势。“目前,项目50%的员工都是园区帮忙协调的,这使公司的产能和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年内有望实现产值1500万元。”秦占阳说。在一批高质量企业助力下,今年上半年,北碚区先进制造业加快补链成群,材料、汽车、能源、装备、医药、摩托车等主导产业同比实现较快增长,全区科技型企业总量达2680家。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是北碚区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但作为我市的工业老区,北碚区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中,仍面临着核心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集群分散等难题。为此,今年,北碚区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抓工业,筑稳经济恢复“基本盘”,坚持“一手抓存量、一手抓增量”,重点发展仪器仪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特色产业,构建多点支撑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存量提质上,北碚区将发挥好“链长”引领作用,在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稳定供应链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全产业链的供需格局,支持川仪、四联等“链主”“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打造中小企业集聚区,确保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譬如,针对川仪北碚老厂用地空间不足、发展前景受限的难题,科学城北碚园区就与川仪股份洽谈落地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整合川仪金属材料、川仪晶体科技两家分公司,构建先进电子材料和特色精密宝石元器件产业基地,从而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川仪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融合,吸引国内外高端仪器研发生产企业落户集聚,带动北碚区仪器仪表支柱产业提质增效。在扩大增量上,北碚区进一步落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围绕政策服务、科技创新、降本减负、优化营商环境等出台了一揽子优惠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大与两江水土板块协同,推进康宁玻璃二期等25项制造业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制造业投资150亿元,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在推动产业转型中,北碚区还强化数字赋能,支持颜宏齿轮、华虹仪表等企业打造“5G+工业互联网”新场景4个,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力争年内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540亿元。北碚区委书记王俊表示,北碚将切实扛起大区大县责任,锁定全年目标任务,千方百计抓项目,在产业招商、改革创新、营商环境等方面精准发力,努力交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高分报表。
  • 十部门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多类仪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能力。《规划》围绕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中医诊疗装备、妇幼健康装备、保健康复装备、有源植介入器械等7个重点发展领域,提出了“十四五”期间5项重点任务。一是通过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完善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二是通过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医疗装备攻关、加强临床应用创新研究、加快智能医疗装备发展,提升有效供给能力。三是通过加强优质企业培育、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四是通过推进“5G+医疗健康”新模式发展、推进居家社区和医养康养一体化发展、提升紧急医学救援保障能力,提升全方位服务能力。五是通过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健全安全保护体系、健全产业基础平台体系,提升基础支撑能力。《规划》部署了5个专项行动,包括产业基础攻关行动、重点医疗装备供给能力提升行动、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基地建设行动、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提升行动、医疗装备产业与应用标准体系完善行动。《规划》明确了推动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6项保障措施,提出创新支持模式、促进推广应用、加强人才培育、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深化开放合作、加强组织协同。7个重点发展领域(—)诊断检验装备发展新一代医学影像装备,推进智能化、远程化、小型化、快速化、精准化、多模态融合、诊疗一体化发展。发展新型体外诊断装备、新型高通量智能精准用药检测装备,攻关先进细胞分析装备,提升多功能集成化检验分析装备、即时即地检验(POCT)装备性能品质。(二)治疗装备攻关精准放射治疗装备,突破多模式高清晰导航、多靶区肿瘤一次摆位同机治疗、高精度定位与剂量引导、自适应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等技术。攻关智能手术机器人,加快突破快速图像配准、高精度定位、智能人机交互、多自由度精准控制等关键技术。发展高效能超声、电流、磁场、激光、介入等治疗装备。推进治疗装备精准化、微创化、快捷化、智能化、可复用化发展。(三)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研制脑损伤、脑发育、脑血氧、脑磁测量等新型监护装备,发展远程监护装备,提升装备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推动透析设备、呼吸机等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性能提升。攻关基于新型传感器、新材料、微型流体控制器、新型专用医疗芯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医疗级可穿戴监护装备和人工器官。(四)中医诊疗装备发挥中医在疾病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独特优势,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深度挖掘中医原创资源,开发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可穿戴等新技术的中医特色装备,重点发展脉诊、舌诊以及针刺、灸疗、康复等中医装备。促进中医临床诊疗和健康服务规范化、远程化、规模化、数字化发展。(五)妇幼健康装备发展面向妇女、儿童特殊需求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 健康促进等装备。攻关优生优育诊断分析软件及装备。研制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可穿戴装备,推动危重症新生儿转运、救治、生命支持以及婴幼儿相关疾病早期筛查等装备应用。促进妇幼健康装备远程化、无线化、定制化发展。(六)保健康复装备发展基于机器人、智能视觉与语音交互、脑-机接口、人-机-电融合与智能控制技术的新型护理康复装备,攻关智能康复机器人、智能助行系统、多模态康复轮椅、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等智能化装备。促进推拿、牵引、光疗、电疗、磁疗、 能量治疗、运动治疗、正脊正骨、康复辅具等传统保健康复装备系统化、定制化、智能化发展。提升平衡功能检查训练、语言评估与训练、心理调适等专用康复装备供给能力。(七)有源植介入器械加快植入式心脏起搏、心衰治疗介入、神经刺激等有源植介入器械研制。发展生物活性复合材料、人工神经、仿生皮肤组织、人体组织体外培养、器官修复和补偿等。推动先进材料、3D打印等技术应用,提升植介入器械生物相容性及性能水平。5项重点任务一、夯实产业基础,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体系完善的大工业优势,推进医疗装备与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融合创新,补齐短板、锻造长板,贯通全产业链,夯实产业基础,构建持续创新发展能力。(一)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医疗健康科技前沿,编制医疗装备重点产品和技术目录,支持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国家医学中心制定发布技术创新路线图。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予以支持,持续推进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生育健康及妇女儿童健康保障、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中医药现代化等领域前沿基础技术研究。鼓励医疗装备与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工业、船舶等行业跨领域合作,加强材料、部件、整机等上下游协同攻关,加快补齐制约产业发展的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 基础工艺等瓶颈短板。(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梳理重点医疗装备产品上下游关键环节和供应链关系,编制主要产品产业链供应链图谱,研判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潜在风险,着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推进实施医疗装备供应链生态建设,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紧密上下游企业协作关系,强化资源、技术、装备支撑,打造创新力强、附加值高、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立足产业规模优势、大工业配套优势和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先发优势,加快智能、新型医疗装备发展,完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支持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三)完善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发挥医疗装备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及相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聚焦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关键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和关键零部件等协同攻关,提升行业关键技术和先进适用产品供给能力。引导跨领域合作,打造一批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市场化利益分享机制为纽带、产学研医协同,面向精准医疗、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的新型创新平台,提升原创性装备开发能力和融合创新能力。二、强化医工协同,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强化需求牵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搭建医企合作平台,完善医疗装备产品“技术创新-产品研制-临床评价-示范应用-反馈改进-水平提升-辐射推广”创新体系,快速提升安全有效、先进优质医疗装备产品的供给能力。(一)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医疗装备攻关围绕心血管、呼吸、肿瘤、创伤、儿科等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需求,支持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等组建攻关团队,加强医疗装备基础前沿研究,突破一批颠覆性、原创性技术,开发一批满足医学教学、临床研究、科学研究等需求的医疗装备,引领医学模式变革。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集中医疗行业优势资源着力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诊断、治疗装备,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治疗装备,提升公共卫生领域医疗物资保障能力。(二)加强临床应用创新研究支持医疗装备企业与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深度合作,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开展医疗装备临床应用创新研究,提升低剂量、快速成像、筛查预警、早期诊断、微/无创治疗、个体化诊疗、人工智能诊断、术中精准成像、智慧医疗、中医治未病等医疗装备性能水平,打造优势产品。推动生产企业与医疗机构紧密联动,推动制定一批国际先进的医疗装备使用和临床应用标准规范,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三)加快智能医疗装备发展支持医疗装备、医疗机构、电子信息、互联网等跨领域、跨行业深度合作,鼓励医疗装备集成5G医疗行业模组,嵌入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医疗装备智能化、精准化、网络化发展。聚焦智慧医院建设需求,开发导诊、门诊筛查、咽拭子采集、抽血、辅助检验、智能无接触式扫描、辅助诊断、重症监护/护理、智能巡诊、配液送药、医疗垃圾处理、消杀灭菌等系列医疗机器人,提升安全诊疗防护能力。三、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品牌培育为重点,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产业链优势企业,建立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增强全球资源整合和核心技术掌控能力。(一)加强优质企业培育鼓励骨干企业创新资本、技术、品牌等合作模式,整合国内外、多领域优质资源,布局全球发展,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引领整合和组织协同,打造具有生态主导力、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领航企业。支持具有细分领域技术优势、独特工艺等的专特精新“小巨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改进产品性能,巩固竞争优势,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单项冠军企业和知名品牌。(二)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地方创建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基地,构建医疗装备从技术开发、产品生产、示范验证到应用推广的创新体系,营造包括政策、金融、监管、学科交叉、医疗示范一体的激励产业创新发展的生态环境。培育“整机企业+零部件企业+服务配套企业”产业链,“龙头企业+专特精新企业”创新链,“品牌企业+创新型医疗服务企业”价值链,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建设主导产品特色鲜明、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网络协作紧密高效、产业生态体系完善的医疗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医疗装备国际研发制造高地。(三)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支持医疗装备企业应用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装备,提高生产线、车间、工厂的自动化、数字化水平,推进智能制造技术在医疗装备开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等环节的应用。鼓励医疗装备企业与医疗机构协同开发专用软件,提升整机系统集成能力、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企业开展精益生产,加强流程优化、工艺优化和管理优化,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消耗,提高产品本质安全水平。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提升全方位服务能力针对"大卫生”“大健康”发展需求,针对突发传染病、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医学救援需求,加快培育医疗装备发展新模式、新业态,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促进医疗服务从院中诊疗向院前家庭健康管理、院间资源共享、院后康复的连续性服务方向延伸拓展,不断提升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医疗健康服务的能力。(一)推进“5G+医疗健康”新模式发展推动运用5G技术改造提升医疗卫生健康网络基础设施,搭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和医疗平台,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围绕智能疾控、急诊急救、远程重症监护、中医诊疗、医院管理、健康管理等重点方向,创新5G应用场景,开展智慧医疗健康装备和应用创新,培育可复制、可推广的5G智慧医疗健康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远程问诊、远程会诊等发展,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促进高端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基层。(二)推进居家社区、医养康养一体化发展拓展医疗健康装备服务链,推进居家社区级新型医疗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和后续服务协同发展。推进开源外接设备、医疗健康软件与基础医疗设施同步发展,探索在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家庭等健康建筑内嵌入基础医疗设施装备, 建立健全重点人群健康信息的自动感知、存储传输、智能计算、评估预警等全程管理体系,实现个人健康实时监测与评估、疾病预警、慢病筛查、主动干预。推动医疗机构、第三方诊断/检验中心、医养结合机构、居家社区等相协调的防、诊、治、康、护、养一体的医疗健康服务发展,开展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促进医养康养有机结合,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人口老龄化社会医疗健康服务保障能力。(三)提升紧急医学救援保障能力开展传染病快速检测成套装备、大规模疫病防控应急装备及解决方案研究,提升传染源识别、传染途径切断等水平,提高突发传染病的应急反应能力。推进公共卫生检验检测装备精准化、智能化、快速化、集成化、模块化、轻量化发展。推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动物设施等特殊实验室关键防护装备研发。提升自然灾害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发展海陆空远程医学救援、极端天气紧急医学救援等装备。支持医疗装备生产企业合理布局产能,“平急”结合,提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紧急医学救援供给能力。五、优化产业生态,提升基础支撑能力健全产业基础支撑体系,发挥标准引领、安全保障和公共服务平台等作用,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产业持续优化升级。(一)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在医疗器械标准体系框架下,完善医疗装备产业与应用标准和信息标准体系建设,按照医工协同发展思路,构建完善医疗器械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鼓励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和知名专家等参与标准化工作。加强医疗装备产业基础及信息安全标准研制,促进医疗装备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标准化,智能医疗装备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标准化。推动制定医疗装备领域国家标准外文版;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二)健全安全保护体系加强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医疗装备专用密码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保障医疗装备本体安全、使用安全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医疗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体系,针对医疗互联网、医疗装备远程运维、医疗装备健康管理、互联网+医疗健康、远程诊疗等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攻击防护、漏洞挖掘、态势感知等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应用。强化电子健康档案、病历、处方等安全管理,加强涉及国家利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医疗大数据保护,完善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推动建立医疗装备网络信息安全评估评测、监测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安全保障服务能力。(三)健全产业基础平台体系支持建设面向医疗装备领域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医疗装备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跨领域协同服务平台,高性能医疗器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加快提升医疗装备行业技术咨询、标准制定、检测验证、认证认可等第三方服务能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融合发展,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和推广应用。5个专项行动一、产业基础攻关行动攻关先进基础材料。着力攻关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用中空纤维膜,血液净化设备用透析膜;高精度高表面质量钛、镣钛、钛貿、钮基合金丝、棒、管材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用弥散强化无氧铜、钥钛错合金,CT球管用真空高温轴承、大容量旋转靶盘等;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用高导热率电路基板材料、CT/PET探测器用闪烁体、防护装备用高效过滤材料;可吸收降解材料、高风险造影导丝、大动脉血管支架、腔道支架、冠脉支架、骨科植入材料、心脏瓣膜材料、无铅压电材料等,推动一批基础材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攻关核心元器件。开发医用X射线探测器模拟芯片、模数转换芯片,可穿戴设备系统级芯片,医用AI芯片等;医用高精度电流传感器、高温高精温度传感器、高精高压电压传感器、高精度磁场传感器、3D视觉系统中高速光学元件; 可穿戴设备用柔性心电图(ECG)/脑电图(EEG)/肌电图(EMG) /血糖及压力传感器;柔性连接器、生物识别色谱传感器等。攻关关键零部件。攻关呼吸机用比例阀;透析设备用真空泵、微型电磁阀, 经鼻高流量氧疗仪用微型比例阀;大功率CT球管、高分辨率X射线光子计数探测器;磁共振高场强磁体、低温线圈、多核谱仪;先进彩超探头;放疗用栅控三级电子枪、高功率磁控管、高功率多注速调管、高变比固态调制器,六维治疗床等 医疗机器人用减速机、精密电机、光学镜头;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测系统用光电倍增管;导光率内窥镜光纤、高分辨率柔性光纤传像束等。攻关诊断检验装备配套件。加强诊断检验装备配套试剂研制,提高产品灵敏度、精密度、长期稳定性、批量生产可控性,确保诊断检验装备持续改进、迭代发展。攻关基础工艺。改进优化先进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以及整机产品制造工艺, 强化质量安全管控,提升产品性能、可靠性、稳定性和批量生产能力。二、重点医疗装备供给能力提升行动诊断检验装备。突破7T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多能谱X射线CT、移动磁共振成像系统、光子计数能谱CT、高性能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系统、三维智能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双模态乳腺成像系统、复合手术室用影像设备、高清3D医用内窥镜等影像诊断装备。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LC-MS/MS)全自动前处理设备、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等微生物分析设备及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等。治疗装备。突破纳米刀肿瘤治疗系统、多模态体表引导放疗系统、质子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肿瘤放射治疗电磁导航系统等关键技术,提升质子治疗系统、重离子治疗系统、一体化影像引导医用直线加速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放射介入手术机器人、眼科手术机器人等高可靠放射治疗设备,以及腔镜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口腔数字化种植机器人等智能手术机器人性能水平。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全面突破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人工心脏等关键技术。有创呼吸机、高频呼吸机、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CRRT)、自动腹膜透析设备、经鼻高流量氧疗仪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源植介入器械。促进新一代人工心脏、脑起搏器、新型人工心脏瓣膜系统等应用。突破中枢神经再生、脑神经修复等关键材料技术。医学科研装备。攻关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气相液氮储存装置、超声生物显微镜、程序降温仪、冷冻电镜、生命科学研究成像仪等仪器设备,提升临床研究、科学研究装备供给能力。三、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基地建设行动创新医疗装备临床示范应用。支持知名医疗机构牵头整合区域内医疗创新资源,与龙头企业合作开展新型产品诊疗技术及综合外科复合手术室解决方案研究,明确设备配置标准、临床应用规范、诊疗路径、培训工具等,促进协同创新, 加快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的临床应用与推广;建立临床技术培训基地,为新技术、新产品的改进提升、宣传推广提供平台。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基地。支持地方政府牵头组织知名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等合作,深入梳理智慧医疗、移动医疗、远程医疗、分级诊疗等临床需求,推进医疗装备服务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合,探索医学影像云、手术规划云、第三方医学检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康复智能随访等规范化发展解决方案,加大创新型医疗装备示范应用、推进临床成果转化,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环境,提升医疗装备临床转化能力。四、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提升行动疫情预测预警能力建设。攻关新发、突发疫情智能预警、监控管理系统,建设面向大规模突发疫情精准防控的公共数据资源整合治理与应急应用平台,提升疫情发展及走向等预测监控能力。应急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开发适宜应急现场检测的可移动、快速、精准、功能集成的实验室检测装备,发展技术高端、操作智能、功能集成的固定式、可移动式、可穿戴式、模块化、多类型的检验检测设备,有效提升检验检测能力。疫病防治能力建设。开发传染病新型消毒灭菌与感染控制设备、个人防护装置、家庭隔离负压装置、传染病人转运正压与负压装备、智能化居家隔离监护系统、应急救援多功能方舱、全自动核酸检测设备、核酸快速诊断设备等,推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高通量检测及测序等装备升级,提升突发传染病防控能力。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发展海上远程医学救援装备、航空用便携式紧急医学救援设备、现场急救背囊、应急救援机器人、车载急救手术系统等装备,以及适用于急救的具备影像诊断与治疗功能的综合外科复合手术室建设,增强现场急救、快速检测、紧急处理和医疗转运等能力。医疗装备应急动员能力建设。支持医疗装备及其他跨领域企业应用智能制造、共享制造、柔性制造等新技术、新模式,加强医防结合、平急结合,做好应急医疗装备技术储备、产能储备。完善医疗装备应急釆购储备机制,提升应急保障医疗装备供给能力。五、医疗装备产业与应用标准体系完善行动医疗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基础材料标准制定。规范医疗装备核心零部件及关键基础材料的设计要求、生产管理要求与测试验证方法等,为产品制造、产品互换性与一致性、产品质量与可靠性保障等有关设计与验证提供参考。医疗装备系统集成与系统应用标准制定。规范医疗装备集成应用有关的网络通讯与协议、装备的网络通讯接口、装备信息描述与数据字典、装备在医疗流程中的信息模型与表达、系统集成的网络安全与可靠性等数字化有关要求。完善医疗装备集成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数字化手术室的集成与设计要求、数字化影像中心设计要求、数字化检验系统(IVD)设计要求、放射治疗管理系统要求等。6项保障措施(一)创新支持模式引导地方政府、产业基金、社会资源等支持医工协同开展医疗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等攻关,加大金融投资对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支持。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支持医疗装备产业发展。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深化产融合作与投融资对接,加强优质企业上市培育,支持“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建立健全临床转化环节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获取合理合法创新收益的新机制,激发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二)促进推广应用
  • 重点发展生物药产业 中国医药城着力打造聚集地
    拼抢新一轮发展先机,中国医药城打造生物药产业基地。“中国医药城将始终把生物药产业发展作为抢占医药产业前沿的‘重头戏’,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构筑产业发展平台,创优产业服务方式,推动产业快速集聚,努力赢得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为园区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持续动能。”在昨日刚结束的第七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泰州市委常委、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陆春云如是表示。    近年来,泰州中国医药城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新趋势,将生物药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今年以来,中国医药城生物医药产业加速集聚,生物制品申报一路飙升。前9个月,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中国医药城生物制品数占全省的60%。  为什么重点发展生物药产业?陆春云诠释,生物药产业是当今世界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2015年全球10大畅销药物,其中8个为生物制品,销售规模合计高达643亿美元,“世界生物药产业的发展轨迹启示我们,生物药必将成为我国医药产业新一轮竞争发展的焦点。”  中国医药城生物药产业的现状如何?陆春云介绍,过去五年,中国医药城生物制品申报量占江苏省全省1/4,标志着中国医药城近年来全力打造生物药产业基地、抢占医药产业前沿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区内已集聚31家生物制品研发生产企业,7家生物制品企业已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  “区内企业在研和申报生物制品60余个,其中一类新药11个 已获批生物制品生产批件4个,获批生物制品临床批件11个。”谈到中国医药城生物药产业的发展现状,陆春云进一步介绍,中国医药城在推进生物药产业发展过程中,深入分析产业动态,瞄准产业发展前沿,精准招引了迈博太科、泰康生物、瑞科生物、众合医药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企业。  他例举,比如江苏金迪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四价流感疫苗,为国家一类新药,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目前已完成Ⅲ期临床,年内可望正式投产 泰州君实生物有限公司申报的重组人源代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则是国内首家获得临床批件的PD-1单抗等。  如何推进生物药产业加快发展?陆春云认为,提高审评审批速度,是推进生物药产业加快发展的“引擎”。建议:一是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近年来,中国医药城以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为抓手,先后选送9名博士、硕士前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生物制品审评审批部门跟班学习,熟悉生物制品申报流程、学习生物制品申报业务。二是,实施注册材料预审制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新药申报中心对进区生物制品企业实施注册材料预审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规范性提前严格把关,避免企业走弯路浪费申报时间。  如何提高审评审批速度?“提高审评审批速度,畅通沟通交流渠道是关键。中国医药城放大部省共建效应,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建立定期沟通交流机制。对园区生物制品企业质量检定、产品审评、审核查验等难题,及时交换意见,接受业务指导,有力提升了生物制品的审评审批进度。”陆春云说。
  • 陕西省“十四五”重点发展:生物芯片、病原微生物快检仪、纺织检测仪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是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里程碑意义。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支撑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主战场。为加快推进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其中重点提及仪器:  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和生物药品,积极研发新型临床诊断试剂,开发用于生物芯片检测、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的高端精密检测仪器。  陕西省还将延伸发展棉纺产业,优化调整印染产业,大力发展服装、家用纺织和产业用纺织产业,加快发展高端纺织机械和纺织检测仪器。  全文如下: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是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里程碑意义。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支撑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主战场。为加快推进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划和《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创新能力提升、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融合发展、优质企业培育和产业集聚发展等重点工作任务,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制造业为全省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是注重规模效益提升,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全省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1%,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8860.1亿元,位列全国第14位,制造业增加值较2015年增加23.1%。截至2020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164户,完成营业收入23435.3亿元,实现利润1942.3亿元,利润率较2015年提高1.0个百分点。  二是注重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安排省级专项资金27.5亿元,支持技改项目3874个,带动社会投资2579亿元,企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由2015年的9.7%提高到2020年的19.6%。传统产业改造效果明显,非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持续领跑,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3个百分点。狠抓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汽车、现代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六大支柱产业,建成和在建汽车产能超过200万辆,三星二期一阶段实现满产、二阶段进展顺利,比亚迪高端智能终端产业园加快建设,高强高韧钛合金棒材、3D打印用合金粉末等十多个产品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次推广应用目录,实现国内“领跑”。  三是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1家,筹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4家,认定11家,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5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创新投入效率稳步提升,2020年科技活动产出指数达到75.97%,居全国第4位 高技术产业化指数达到65.83%,居全国第12位 国家科技奖数量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稳居全国前列。创新技术成果持续产出,先后承担航空万吨级铝合金张力拉伸机装备、机器人关节减速器、高端电力装备数字化车间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49项,数控锥齿轮磨齿机、高速数控车削中心、大型锻造操作机等一批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主机新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  四是注重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步伐持续推进。两化融合贯标企业数量进位跃升,285户企业参加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135户通过贯标获证。陕西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二级节点(综合型服务平台)建成运营,西安、宝鸡两市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实施。截至2020年底,培育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38户、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82户,培育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户、示范平台2个,“陕鼓模式”在全国示范推广,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52家、绿色园区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3户,认定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3户、绿色产品7种,渭南、韩城入选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五是注重企业培育发展,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截至2020年底,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2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2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19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069家,数量均居西部地区前列。上市公司数量达到60家(含“新三板”精选层),较2015年底增加17家,排名从全国第18位跃升至第16位,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1万亿元。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的企业数量达到9家。  六是注重空间布局调整,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关中地区工业经济实力稳步提升,陕北和陕南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2020年,关中、陕北和陕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分别为49.2%、36.8%和12.1%。园区建设成果显著,截至2020年底,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4家,涉及软件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有色金属、能源化工、食品深加工6大产业,西安高技术转化应用(航天)基地和汉中航空产业基地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全国五星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20年,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8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了48.8%。集群发展进入国家队,西安航空集群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中胜出,是航空装备领域唯一胜出集群。  七是注重营商环境优化,民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及时发布《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五大专项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聚焦难点痛点优化营商环境。设立10亿元省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民营企业纾困基金。截至2020年底,共推荐认定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2家、省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96家。2018-2020年,共争取中央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累计达3.75亿元,支持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发展,普惠小微企业担保费率由1.79%降至1.21%。在一系列强有力政策推动下,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2020年,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13389.7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1.1%。  (二)存在问题。  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全省制造业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创新资源优势还没有较好地转化为创新动能。作为全国科技资源大省,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约为17.8%,远低于全国34.2%的平均水平。全省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4.1件,与全国的差距从2016年的0.69个百分点扩大到2020年的1.7个百分点。二是新旧动能转换步伐还不够快。全省目前具有竞争优势的工业产品仍主要集中在能源行业。2020年全省能源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规模仍然较小。三是市场主体活力还不够强。全省工业大企业大集团相对较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数量偏少,产业链配套率总体偏低,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高技术产业供应链存在风险。  (三)面临形势。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变革大调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对全省制造业发展提出新要求。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催生一系列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点,为全省制造业“换道超车”带来契机。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多边贸易格局面临重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全球制造业布局呈现本地化、分散化、区域化趋势,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变数增多。全省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高水平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新体系。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对全省制造业发展赋予新使命。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面对高质量发展目标,我们既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经济发展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等优势条件,同时也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要素成本攀升、区域竞争分化加剧等不利因素影响。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我省在稳定发挥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以及黄河、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地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更大挑战。全省制造业要在保持合理增速的前提下,加快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变,实现资源能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  从全省看,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叠加,为全省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新空间。陕西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为制造业进一步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拓展了更大空间。全省要充分发挥区位和产业优势,加快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步伐,将制造业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全面链接、深度绑定,加快推动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深化与全球产业链合作,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战略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基地,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陕西力量。  二、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创新、改革和开放为动力,以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着力点,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构建“6+5+N”的现代制造业新体系,着力推动陕西制造业实现“三个转型两个升级”,进一步做实做强做优制造业,为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把创新作为陕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总要求,聚焦制造业这一创新主战场,充分挖掘和利用全省科教资源丰富优势,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制造业发展实现动力变革。  把智能作为陕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的融合应用,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速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快建设数字陕西,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把绿色作为陕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和工业低碳行动,全面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迈上新台阶,强化安全发展保障,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把开放作为陕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把改革作为陕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配置的障碍,完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增强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构建起特色鲜明、创新力强、绿色安全的现代制造业新体系,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巩固,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取得重大进展。  规模结构持续优化:“十四五”时期,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7%以上。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8%。  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十四五”时期,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6.5%,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到2025年,省级质量标杆工业企业达到100家,形成100家以上省级工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企业。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5%,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每亿元营业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1.3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到25%,建成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0个。  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深入推进:到2025年,200户以上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达2级标准,50户企业达到3级以上水平,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1%,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100家、绿色园区10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20家以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12%,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降低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6%。  对外开放全面提高: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速达到15%。  三、发展重点  立足国家制造业相关要求,综合全省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着力构建“6+5+N”现代制造业新体系。即做大做强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6大支柱产业,做优做特冶金、建材、食品、轻工、纺织5大传统产业,做精做实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增材制造、光子、量子信息、空天信息等一批新兴产业。  (一)做大做强六大支柱产业。  立足高技术层次、高产品附加值、高配套能力、高市场竞争力发展目标,推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6大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1.高端装备。  (1)发展思路与目标。  以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装备,以及应急装备、电力装备、石油装备、工程机械等其他装备为重点,聚焦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培育一批优质产品,打造全国高端装备研发和制造中心。力争到2025年,高端装备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左右。  (2)发展重点。  航空航天装备。聚焦航空产业链转型提升,推进大型运输机系列化研制生产,推进运8、运9系列产能提升。加快支线飞机国产化研制,积极开发多用途飞机并扩大市场份额。围绕C919/CR929、ARJ21、AG600等重大机型开展配套,推动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关键部件、专用设备等产业自主发展。大力发展无人机产业,加快培育形成层级合理、优势明显的无人机产业链。加快发展直升机产业,扩大先进直升机总装制造能力。持续优化新舟60/600飞机生产线,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快速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建立国产民机用户维修定检、运行支援、综合培训等服务中心。重点围绕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重大专项,加快新一代航天运载动力系统研制,推动航天液体、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系列化发展,探索未来单级入轨飞行器及新型混合动力系统。强化商业航天卫星测运控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商业航天发展。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以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大力发展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30吨轴重重载电力机车、城际快速动车组、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等整车产品,以及350千米/小时高铁接触网、中低速磁悬浮钢铝复合导电轨、牵引变流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产品,发展轨道交通大型施工和养护装备,重点突破车体轻量化、安全保障、储能与节能、列车网络控制等关键技术,提升轨道交通总集成、总承包能力。  智能制造装备。聚焦智能制造核心关键环节瓶颈,做大做强数控机床产业链,推进工业机器人和高端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应用,加速自主化突破和产业化发展。机器人与增材设备领域,重点发展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系统等核心功能部件,积极研发和生产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增减材一体机等新产品,完善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本体系统集成的工业机器人和增材制造产业链。高端数控机床领域,促进数控机床产业链向高端化迈进,做强优势功能部件和高端功能部件,加强机床配套能力,重点推进智能化数控机床及成套装备的研发制造,提高丝杠、轴承、高速高效系列刀具、高效精密异型与成型刀具等关键零部件供给能力,打造产品结构合理、配套能力突出的产业体系。在煤炭采掘、石油钻采、炼油化工、专用车辆、印刷包装、纺织机械等领域积极发展重大智能成套设备。  节能环保装备。加快净化设备、回收利用成套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的研发生产,积极发展高效节能电机、高效节能能量回收设备、高效节能碳排放技术及设备。突破减振降噪等技术,发展一批噪声控制器产品和设备。  其他装备。应急装备领域,聚焦科学应对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大力发展新型应急指挥装备、特种交通应急保障装备、专用医学救援装备、智能无人救援装备、自然灾害专用抢险装备、监测预警灾害信息获取装备等。前沿装备领域,积极在深海资源开发、极地资源开发、太空资源制造、生物制造技术与装备等新兴交叉前沿领域,推动一批新兴技术和装备研发。电力装备领域,聚焦输变电设备产业链,重点发展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装备,大力发展低风速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集中监控、智能风场、光伏电站等管理系统及设备,有序推进先进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器、智能电网用输配电及用户端设备、中低压成套设备研发生产。石油装备领域,着力提高石油油管套管、抽油机、油管、配套接箍等产品质量,加快应用于超深井、高压油、高硫化氢、大管径等条件的石油装备和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开展针对各种复杂井况的非美国石油学会(API)标准产品生产。重型装备领域,重点发展冶金装备、煤炭综合采掘装备、成套装备及大型化工成套设备,进一步提升高压厚壁设备、特种材料设备等产品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工程机械领域,重点突破动力换挡变速箱设计制造技术等关键技术,加快开发液压系统、传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农机装备领域,着重发展果园多功能作业平台、智能选果线、智能畜牧机械、特色农产品加工机械等适宜我省农业特色产业的农业机械及关键零部件。  (3)空间布局。  高端装备产业重点布局在西安、宝鸡、汉中、渭南、咸阳、榆林等地。其中,西安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重型装备等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宝鸡依托现有装备制造业基础,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石油装备等优势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汉中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应急装备等产业,建设中国现代航空新城。渭南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工程机械等产业,建设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集聚区。咸阳重点发展电力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农机装备等产业,建设陕西机械加工和零部件生产基地。榆林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能化装备制造基地。杨凌示范区重点发展智能农机装备。  2.电子信息。  (1)发展思路与目标。  做大规模与做强实力并重,以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等领域为重点,强化技术创新和项目招引,着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力争到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左右。  (2)发展重点。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以集成电路制造为核心,做精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积极支持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研发生产,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与封装测试产业,着力补齐产业链短板,提高集成电路生产线工艺水平,提升电子级硅材料及硅片自主配套能力。整合现有科研院所及高校资源,联合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积极推进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宽禁带半导体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着重布局从衬底和外延材料、器件设计和工艺到模块及电路应用的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链。积极攻克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技术难题,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打造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业强省和国家重要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新型显示。围绕新型显示产业链关键环节,鼓励龙头企业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在优势领域联合开发,充分利用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在柔性光电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高分子发光二极管(PLED)显示技术等领域的研发优势,提升液晶材料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高分子发光二极管(PLED)等新一代显示材料的技术水平,积极布局柔性、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加快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建设,着力补齐驱动芯片、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功能化学品、铟锡氧化物(ITO)靶材、光学膜、基板玻璃等产业链环节,不断提升工艺和装备水平。以构建省内完整的新型显示产业链体系为核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智能终端。发挥智能终端产业优势,按照“政府引导、集群引进,重点突破、完善配套”工作思路,积极引进智能终端关键芯片、摄像头、天线、触控面板、电池等零部件生产企业和设计研发企业,提升智能终端产业
  • 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未来10年能源化学学科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
    p   能源化学是能源科学和化学科学这两门主干学科与材料学、工程学、物理学、生物学、环境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进而形成的在能源学科下的一门二级学科,它主要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能量获取、储存、转换及传输过程的规律和探索能源新技术的实现途径。不论是在常规能源的综合利用还是新能源的研究开发中,能源化学均担当重任,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p p   为实现我国能源化学领域的发展目标,结合重大理论问题、国际研究动向和国内现有研究基础,未来10 年内能源化学学科将重点发展以下研究领域。 /p p strong   一、碳基能源化学领域 /strong /p p   (1)甲烷活化与转化:寻求可以获得较高目标产物收率的甲烷催化转化新途径 注重开拓较为温和反应条件下的甲烷催化转化的新方法,发展光、电、热催化反应耦合的新型催化体系 注重非常规方法的甲烷活化,探索使用不同氧化剂时甲烷的多种活化方式及极端反应条件下的反应方式,寻求高效反应途径 创新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不仅考虑甲烷在催化活性位上的活化,同时注重活性中心的微环境。 /p p   (2)生物质转化:研究木质纤维素的结构、聚集态及其预处理和主要组分分离的新方法 研究纤维素、半纤维素直接催化转化为单糖、多元醇等平台化合物及其催化转化制备液体燃料和化学品 研究木质素的绿色催化解聚以及芳烃和环烷烃等化合物的制备 面向木质纤维素高选择性转化催化剂和反应机理的基础研究 将化学与生物转化有机结合,发展木质纤维素高效转化的新方法与新过程。 /p p   (3)合成气催化转化:汲取近年有关活性相尺寸效应、限域效应及助剂作用等方面的成果,引入介孔沸石分子筛、纳米碳材料以及低维纳米结构材料,发展核壳、限域等纳米结构催化材料的合成方法,创制高活性高选择性合成气转化催化剂 结合理论模拟和谱学表征研究,揭示反应条件下CO/CO2活化和C—C 偶联机理,深入认识控制碳链增长的关键因素 构建多功能协同催化体系,有效利用反应耦合,开拓和发展合成气转化的新反应和新过程 反应器设计和反应过程强化方面的创新。 /p p   (4)二氧化碳化学利用:二氧化碳催化活化转化全方位的理论分析及分子模拟 二氧化碳转化催化剂的新型制备方法 探寻二氧化碳负离子利用的潜在价值 探寻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新反应或新反应途径 二氧化碳光催化转化和光电催化转化。 /p p strong   二、电能能源化学领域 /strong /p p   (1)燃料电池:低铂/ 非铂催化氧还原与氢(及生物质燃料)氧化过程,含催化材料与催化机理解析 新型抗自由基非氟固态电解质的分子设计与合成 高效能量转换多孔电极界面行为与极化本质 高一致性电堆选控策略与机制、高可靠性系统集成技术 高燃料利用率的燃料电池水热管理技术 开发新型储氢材料及高效低成本的制氢技术。 /p p   (2)动力电池:高比能量材料体系研发 研究电极反应过程、反应动力学、界面调控等基础科学问题 发展电极表界面的原位表征方法 开展基于全电池系统的电化学过程研究 促进锂硫电池等新型金属锂电池体系研发成果的转化。 /p p   (3)液流电池:高浓度、高稳定性电解质溶液的制备技术与工程化放大技术 高性能非氟离子传导膜的工程化及产业化技术 高导电性、高活性电极双极板的工程化及产业化技术 大容量、高功率密度液流电池电堆的研究开发 大规模(高功率、大容量)液流电池储能电站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商业化应用示范工程。 /p p   (4)储能型锂/ 钠离子电池: 低成本、长寿命锂/ 钠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 材料的表面结构与功能调控 电池性能演变过程的研究 电池安全性机制与控制技术 快速电极反应过程机理的研究 锂/ 钠离子电池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p p   (5)铅酸和铅碳电池:碳材料作用机理研究 负极析氢抑制技术的研究 碳材料的微观结构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 电池结构设计与生产技术研究。 /p p   (6)锂- 空气电池:高稳定性、高催化活性正极材料的研究 不挥发高电化学稳定性电解液的研究 提高金属锂电极的界面稳定性的研究 高性能固体电解质隔膜与氧气选择透过技术的研究。 /p p   (7)全固态电池:发展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高环境应变性的离子导体等固体电解质体系,开展新型快离子导体材料的合成方法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开展界面物质间的化学和电化学相互作用及其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的研究 发展全固态锂电池制备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p p   (8)可穿戴柔性电池与微电子系统储能器件:研发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和良好电化学性能的电极材料和新型固态电解质 研发具有高的电子电导率和良好的机械性能的柔性集流体 研究强度高、柔韧性好的封装材料 设计与电子系统适配的新型电池结构和封装技术。 /p p strong   三、太阳能能源化学领域 /strong /p p   (1)太阳能电池:发展结合第1~第3 代太阳能电池的新型叠层技术 第3 代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实用化。 /p p   (2)太阳能燃料:宽光谱半导体材料的开发与制备技术研究 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基础研究与规模化 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的设计合成 太阳能电池与电催化的结合 高效光电化学系统的界面工程。 /p p   (3)太阳能热化学:太阳能热化学燃料转化 太阳能热化学储能 太阳能热化学互补发电。 /p p strong   四、热能能源化学领域 /strong /p p   (1)燃烧化学:探究关键燃烧基元反应的微观机制 开展燃烧反应中间产物的准确测量和模型的宽范围验证 建立液体和固体燃料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 深入研究燃烧污染物形成机理。 /p p   (2)化学链燃烧:氧载体的筛选及性能研究 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设计优化 化学链燃烧系统的拓展应用。 /p p   (3)高温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材料基础研究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材料基础研究 高温燃料电池工程化应用示范研究 直接碳燃料电池(DCFC)的研究。 /p p   (4)高温电解水蒸气制氢:固体氧化物电池(SOEC)电极反应机理的研究 SOEC 电堆衰减机制研究 发展高温原位表征手段 SOEC 新材料体系的研发和微观结构优化 新型SOEC 电解池的研发 发展大规模系统集成技术以及与清洁能源的耦合技术,建立先进工程示范装置 发展高温共电解CO2/水蒸气制备合成气技术。 /p p strong   五、能源物理化学与能源材料化学领域 /strong /p p   (1)能源表界面物理化学:能源表界面的热力学/ 动力学特性及结构调变电子态的规律 能源表界面结构的修饰和能源化学过程的调控 能源表界面的外场调控和能源化学过程的增强 能源物理化学过程的表征新技术 能源物理化学过程的理论研究新方法。 /p p   (2)能源化学理论问题:基础计算方法的发展 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 高通量筛选、大数据和计算信息学的融合发展。 /p p   (3)能源新材料制备:功能介孔材料的制备 金属纳米结构的制备 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制备 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 /p p strong   六、能源化学系统工程领域 /strong /p p   (1)基于化学能源的(冷)热电联供:(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配置与选型研究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能量管理与运行策略研究 新技术在(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应用。 /p p   (2)煤基多联产:多联产系统化学能和物理能梯级利用的能量转换机理研究 煤热解分级转化研究 煤、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研究 煤基多联产灵活系统(燃料、产品)设计。 /p p   (3)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生物质制氢与液体燃料合成技术 BGFC-GT 一体化技术 生物质与天然气基及其互补的多联产系统集成 灵活系统(燃料、产品)设计与联产方案优化。 /p p   (4)换热网络:基于夹点分析、数学规划、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换热网络优化 基于夹点分析与数学规划结合的换热网络优化 换热网络控制与工艺一体化设计。 /p p   (5)能源互联网:不同类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 能源互联网核心单元的优化设计、协调调度和运行控制 多类型能源网络的耦合与连接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方案研究。 /p p   本文摘编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编《中国学科发展战略· 能源化学》第一章,内容有删减。 /p p /p
  • 上海高端装备7000亿产业规划出台,重点发展智能仪器仪表、微电子装备等产业
    近日,《上海市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高端装备产业重点细分领域从国际“跟跑”“并跑”向“领跑”迈进,上海全市高端装备产业工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高端装备产业是指具备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数字化程度高等特点的装备产业,是上海市先进制造业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高端装备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推动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舶海海工装备、高端能源装备等优势产业创新升级,节能环保装备、高端医疗装备、微电子装备等重点产业快速增长。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围绕高端装备核心部件、整机集成、成套系统,建设国家和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00个,实现关键装备与核心部件首台(套)突破300项。规上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平均达到2%以上。数字水平进一步提高,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高端装备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进一步普及,工厂数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建设高端装备市级智能工厂40家以上。上海市高端装备产业“十四五”发展主要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25年目标1高端装备产业工业产值亿元70002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家203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项1004关键装备首台(套)突破家3005规上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平均百分比%26高端装备市级智能工厂家40本文特摘录《规划》中涉及检测仪器设备的重点发展领域,以飨读者。一、智能制造装备按照“以示范带应用,以应用带集成,以集成带装备,以装备带强基”的思路推进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加强核心装备突破与系统集成应用。增材制造装备以集成应用、关键突破为重点,一是推动关键装备研制,重点发展立体光固化设备、选区激光烧结设备、熔融沉积成形设备等非金属增材制造装备,以及激光粉末床熔融、粘合剂喷射、异种金属材料冶金结合成型等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装备。二是加强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推进大功率激光、扫描振镜、高精度阵列式喷嘴打印头、动态聚焦镜等精密光学器件研制,以及增材制造设计仿真软件和工作流程软件开发,增强本土化供给能力。智能仪器仪表与传感器以精细化、智能化为重点,一是发展智能仪器仪表及控制系统,发展应用于工业、能源、轨交、环保、科研等领域在线测量、分析、监测专用仪器仪表,提高数据采集准确性和效率;培育一批深耕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的“专精特新”企业,提升生产应用检测与控制水平,推动制造执行系统的迭代升级。二是发展新型传感器,重点发展应用于智能工厂、消费电子、高端装备所需的高精度、高可靠性传感器;攻关微机电系统(MEMS)等先进传感器技术,推动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应用。二、节能环保装备以绿色高效、国产配套为重点,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开展绿色装备认证评价,提升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与绿色竞争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是高效节能节水装备,提升工业节能与通信节能装备技术水平,加快研制高效压缩机、高效传热肋片等热泵制冷技术,推广高效电动机、锅炉及压缩机设备应用,深入研究低温余热发电、低温余热回收与海水淡化耦合、废热资源制冷等技术装备;发展工业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用水智能管控等节水工艺及装备,研究高效冷却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水质分级梯级利用及循环冷却水利用等节水技术装备。二是先进环保装备,大力推进脱硫、脱硝、细颗粒物与挥发性有机物处理及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装备,探索纳米新材料吸附、催化燃烧等高效技术,提升反渗透膜、陶瓷膜、纳滤膜性能;发展高效处理高盐工业废水、电镀废水、垃圾渗滤液的水处理技术装备,加快土壤原位修复专用工程设备国产化,攻关地下水污染溯源技术和修复材料,推进村镇低成本小型垃圾处理成套设备、工业包装减量化装备示范应用。三是资源循环利用装备,发展报废汽车、动力电池与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技术装备,攻关工业废渣源头减量、杂质脱除、结构重构、强化成型等关键技术,突破自动化激光熔覆成形、自动化微束等离子熔覆、在役再制造等关键共性技术。三、高端医疗装备以拉长长板、打响品牌为重点,推动上海高端医疗装备向数字化、智能化、自主化方向发展,全面增强产品美誉度、品牌认可度与行业影响力。一是诊断检验装备,发展高端影像诊断装备、高性能临检设备、新型核酸POCT检测系统,以及CT用高能X射线球管、平板探测器等关键零部件,鼓励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辅助诊断。二是治疗、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重点突破肿瘤质子治疗系统、放射治疗设备、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医疗级可穿戴监护仪、高端心电智能导航及治疗设备等装备,促进重点产品规模化示范应用。三是植(介)入器械,发展骨科植入器械、心脏瓣膜、静脉支架系统、可降解支架等先进植入器械,及静脉球囊、机械取栓导管等先进介入器械,鼓励应用新材料、3D打印等技术提升生物相容性及力学性能水平。四是先进制药设备,支持生物反应器、智能给药系统、冻干系统、药物制备成套系统及核心设备研发创新,推进产业化应用。五是康复辅具装备,积极发展外骨骼(上、下肢)机器人、照护机器人、智能辅助移动设备等康复辅具装备,以及应用虚拟现实、脑机接口等康复训练装备。四、微电子装备以自主可控、创新升级为重点,加快微电子装备迭代升级,强化本地部件配套能力,围绕12英寸大生产线需求,初步建成较完备的集成电路核心装备自主供给体系。一是集成电路装备,瞄准光刻、刻蚀、湿法、沉积、离子注入、量测检测等工艺环节,推进先进光刻机、高端刻蚀机、晶圆清洗设备、离子注入设备、气相沉积设备、量测检测设备、先进封装设备等核心产品研发,在关键制程实现产业化突破;加强核心零部件本土保障能力,推进光学、过滤、真空、运动、电控、密封、陶瓷等零部件攻关。二是新型显示装备,推进高世代线高端光刻机、有机材料蒸镀设备、化学气相沉淀设备、量测设备、光配向设备、张网设备等装备研发突破,加强在各世代产线先进制程中的串线应用。《上海市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 凯实生物回复IPO二轮问询:仪器仍是公司重点发展业务 耗材业绩后期可能下滑
    自抛出7亿元融资计划以来,国内体外诊断第三方研发制造商嘉兴凯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实生物”)的创业板IPO进展一直备受关注。  深交所官网近日发布的信息显示,凯实生物已回复第二轮审核问询,在此轮问询中,公司对外界颇为关注的主营业务是否发生变化、后续业绩发展趋势、公司重要耗材产品导电吸头销售收入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答复。透过这些问题记者发现,尽管随着新冠检测需求增长迅速,凯实生物整体业绩迎来高速增长,但公司仪器业务与耗材业务的业绩稳定性、可持续性等依然备受关注。  仪器仍是公司重点发展业务  凯实生物成立于2009年6月,是一家提供体外诊断仪器及耗材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体外诊断仪器、耗材第三方研发制造企业。  深耕体外诊断领域十余年来,凯实生物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成立之初,公司主要从事体外诊断仪器第三方研发制造服务;自2016年起,公司开始积极拓展耗材业务,顺利研发了多种高品质的耗材产品,在此过程之中,凯实生物产品收入结构由以仪器为主转变为仪器和耗材并重。  不过,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新冠检测需求增长迅速,凯实生物耗材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目前已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凯实生物耗材业务收入分别为0.11亿元、0.26亿元、1.19亿元、3.7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依次为11.14%、19.99%、 47.13%、66.6%,耗材业务收入近四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8.19%。  短时间内公司收入结构产生了较大变化,也引发了监管的重点关注,在第二轮审核问询中,深交所要求凯实生物“结合仪器产品和耗材产品在采购、生产、销售、研发、核心技术等方面的异同,说明公司收入结构由以仪器为主转变为以耗材为主,是否表明公司主营业务发生了变化,是否存在影响发行条件的情形”。  对此,凯实生物主要回复称:“公司致力于更全面地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为体外诊断厂商提供配套仪器及耗材产品的开发和产品制造,仪器业务与耗材业务为公司主营业务的两方面体现,两者在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产品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强联系。报告期内,仪器业务及耗材业务均实现了较快增长,产品收入结构的变化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及客户开拓等因素的影响,耗材业务收入增长更快,其中与仪器相关耗材业务持续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凯实生物还强调:“公司仪器业务仍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业务规模较大,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公司主营业务围绕着仪器和耗材两方面最近两年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符合《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二条中关于最近两年主营业务稳定的相关要求。”  耗材业绩后期可能下滑  除了收入结构外,公司业绩发展的可持续性亦为监管关注重点。  根据凯实生物首轮问询披露,公司部分耗材产品用于新冠检测。在中性情况下,考虑到美国、韩国、德国、瑞典等国家从2022年2月开始陆续结束大规模核酸检测,假设公司向第一大及第二大耗材客户2022年一季度销售中单月最低值为与新冠检测无关的收入,由此推算2021年公司第一大耗材客户的营业收入有约80.00%与疫情相关,公司第二大客户的营业收入约有40.00%与疫情相关。  基于此,在中性情况下,凯实生物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1.96亿元、3.31亿元,分别将缩水24.30%、42.32%;归母净利润依次为3385.54万元、5699.27万元,将依次减少38.99%、33.68%。  图1 凯实生物在乐观及中性情况下测算业绩情况(单位:万元) 图片来源:公司首轮问询回复  前述情况也引发了监管对于公司业绩可持续性的担忧,在第二轮审核问询中,深交所要求凯实生物说明“公司业绩是否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相关风险的披露是否充分”等问题。  凯实生物则表示公司耗材产品业绩预计可能存在下滑的情况,但业务规模预计仍将较疫情前有大幅提升。  其中,针对仪器产品,凯实生物表示公司仪器产品与新冠疫情相关度很低,主要仪器产品与新冠疫情无关。  与此同时,凯实生物还称,在公司仪器销售量受疫情负面影响的情况下,报告期内,公司仪器销售金额持续增长,公司仪器产品收入自2019年的0.9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1亿元,最近三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7.35%。2022年1-6月仪器收入达0.87亿元。因此,公司预计仪器产品的业绩将会稳中向好发展。  而针对耗材产品,凯实生物主要表示:“公司存在部分耗材产品用于新冠检测的情况,疫情导致导电吸头等产品需求爆发式增长,在疫情结束后,该部分产品的需求下降,公司导电吸头等产品的销售额预计会存在下滑的情况。但公司导电吸头等主要耗材产品并非专为新冠检测设计的产品。”  不过,凯实生物亦称其耗材业务规模预计较疫情前大幅提升。“公司2022年1-6月的外销销售额仍达到0.44亿元。公司现有国外客户业务规模较大,业务线丰富,且公司已和主要国外客户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并持续丰富合作产品。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渐好转,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强与境外客户的沟通联系,努力建立更深更广的合作关系,保持境外销售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耗材业务规模预计仍将较疫情前有大幅提升。”  导电吸头上半年境外销量大幅下滑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本轮问询还对凯实生物耗材类核心产品导电吸头进行了重点关注。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导电吸头销售收入分别为66.49万元、7293.97万元和30781.69万元,占耗材的比例由2019年的2.58%增长至2021年的82.35%,系带动耗材销售收入整体增长的主要因素。  由于导电吸头销售收入增长较快,在第二轮审核问询中,深交所要求凯实生物“结合报告期内原材料价格变动、单位成本变动、定价政策、客户变动、产品内部结构变动等,量化分析报告期内导电吸头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一致;结合主要客户的销量变动情况量化分析并说明报告期内导电吸头产品销量变动的原因”。  其中,针对导电吸头价格波动的原因,凯实生物主要表示“公司导电吸头销售单价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和客户拓展影响,2020年新冠疫情带动市场对体外诊断耗材需求量快速增长,由于行业产能相对有限,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形,公司亦拓展多个境外知名体外诊断厂商客户,公司导电吸头2020年销售单价上升与市场环境相符:2021年以来,随着新冠疫情有所缓和以及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增加,公司导电吸头销售价格出现小幅回落,总体符合市场变化趋势”。图2 凯实生物报告期内导电吸头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变动情况(单位:元/万支、%)图片来源:公司第二轮审核问询回复  与此同时,针对导电吸头的销量变动原因,凯实生物分析称:2019年导电吸头销售收入均来自境内客户,由于2019年导电吸头尚处于产品开发和完善过程中,未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且市场开发程度有限,整体销量规模较小。2020年以来,公司通过自主营销、居间商推荐等多种形式积极开拓境外销售渠道,在全球新冠疫情检测耗材需求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公司成功与多家境外知名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境外导电吸头订单数量快速增长,远超境内市场订单规模,成为推动导电吸头销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021年境外市场对导电吸头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公司新开发数家境外客户,来自境外客户的订单数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境外客户导电吸头销量占比由2020年的72.07%增长至2021年的83.70%,系推动2021年导电吸头销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不过,凯实生物亦表示,“自2022年开始,受境外新冠防疫政策变动影响,境外新冠检测需求降低,主要境外客户对导电吸头的采购量均出现下滑,导致境外导电吸头 2022年1-6月销量大幅下降”。图3 凯实生物报告期内主要客户导电吸头销售数量情况(单位:万支、%)图片来源:公司第二轮审核问询回复
  • 重庆两江新区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汽车检验检测等领域
    近日,重庆两江新区召开加快建设产业功能区大力实施“链长制”工作推进会,两江新区正积极抢抓智能网联化、新能源化所催生的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换道超车战略机遇,打造汽车产业新生态。到2030年,两江新区将形成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洁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洁表示,当前,汽车产业正经历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大变革,绿色化、智能化、网联化正推动汽车产业加速重构。两江新区正加快建设汽车产业功能区、大力实施“链长制”,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等领域,打赢产业能级跃升攻坚战,推动新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围绕“整车高端化、供应链高级化、创新自主化、生态协同化”等4大目标,两江新区将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经过多年布局,两江新区在上述4大领域已经形成了雄厚的基础。整车方面,“两江造”汽车目前单价已经提升至15万元左右,长安UNI系列、福特野马、问界M5等中高端车型上市后热度不减;创新方面,两江新区已经聚集了64家研发机构,近年来投入64亿元用于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 … 在此推动下,目前两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同时,在汽车产业功能区内,两江新区还规划了“一核两群六园”,进一步优化汽车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其中在龙盛新能源创新生态群,两江新区将重点发展新能源大小三电、车规级芯片、氢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汽车检验检测等领域,集中打造新能源汽车、氢能示范、汽车智能电子三大产业园;在礼悦智能网联数智群,新区将引进集聚汽车软件、车联网、算法算力等头部企业,集中打造汽车软件、自动驾驶、汽车检测检验三大产业园。此外,两江新区还将实施“整车存量升级和增量集聚”“产业链重构和供应链安全”“核心技术攻关和协同创新”“价值链延展和示范应用”4大行动,重点攻坚整车高端化放量、优质整车品牌引进、传统零部件体系再造、新能源配套水平提升、智能网联系统化布局、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协同创新扩点扩面等10项任务。目前,两江新区集聚整车企业10家,核心零部件企业200余家,形成近240万辆整车产能汽车,产能、产值、产量在西部国家级开放平台中位列第一,汽车产值增速、增加值增速居全市第一,已成为重庆、西部乃至全国的重要汽车生产基地。李洁表示,依托优势产业基础,两江新区将以智能网联和新能源为重点方向进行转型升级,打造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重庆及两江新区汽车产业更高质量发展。
  • 关注!吉林省“十四五”重点发展这4类科学仪器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吉林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将工业体系建设作为新时代吉林省打造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产业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去年8月发布了吉林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将其列为吉林省“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全省工业发展作出总体部署,坚定不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规划》指出要充分发挥吉林大学等62所高等院校、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121家科研院所的科教优势,组建了吉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84个(其中国家级18个)。建成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医疗器械和生物基材料等3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规划》指出要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速形成汽车轻量化、柔性化智能制造体系,石化产业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在线检测和控制,食品、医药产业加速推进全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 在今后的发展重点中,主要有生命科学仪器、环保设备、核心器件、半导体设备这四大类,具体信息如下:1、开展光学功能材料、高性能半导体激光器等关键基础材料与核心器件研究;2、推动28纳米及以下光刻物镜系统、万G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等生命科学仪器研发及应用;3、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环保设备加快发展;4、鼓励体液分析和分子诊断等新型体外诊断仪器及配套试剂的开发与产业化;5、支持基因测序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癌症诊断试剂盒等产品的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大;6、以CMOS图像传感器和功率半导体器件为核心,引进、培育一批集成电路企业;7、全力推动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实施,建设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基地,加强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及专用设备生产等多领域布局。全文如下:吉林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前 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吉林在高质量发展新路上砥砺前行、积厚成势的关键五年,是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突破、开辟新局的关键五年。工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也是吉林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本规划全面分析吉林工业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 规划和吉林振兴发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围绕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从“十四五” 时期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等方面着手,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指导我省 “十四五” 时期工业加速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规划期为2021-2025年。目 录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形势一、发展基础二、发展形势第二章 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主要目标第三章 发展重点一、汽车产业二、食品产业三、石化产业四、装备产业五、医药产业六、冶金建材产业七、光电信息产业八、轻工纺织产业九、能源产业第四章 主要措施一、完善优化创新链,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二、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三、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五、推行绿色制造,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六、加快产业集聚,推动集群化发展七、深化开放合作,加快融入双循环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估一、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环境影响分析二、规划的资源承载力分析三、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四、综合结论第六章 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规划实施二、完善政策支持,优化要素配置三、强化安全管理,提升本质安全四、开展监督检查,加大宣传引导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吉林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发展规划》、《吉林省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吉发{2017}18号)和《吉林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吉办发{2019}41号)等精神,加快推进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力支撑。(一)工业支撑持续增强。2020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81户, 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大型企业130户, 占比为4.2%;从业人员75.1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2407.8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工业增加值2850.3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居全国第2位; 工业税收占全省税收55%, 制造业税收占全省税收四成以上,是最大的税源行业。2020年全省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4%,是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支撑。(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十三五”期间,坚持每年重点调度推进800个以上投资超千万元重大项目, 一汽奥迪Q工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北方)示范区、一汽红旗HS系列车型技术改造、万丰奥威新能源汽车轮毂单元智慧工厂、精功大丝束碳纤维 (一、二期)、白城梅花氨基酸(一、二期)、凯莱英绿色制药平台、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长光圆辰CMOS图像传感器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有效改善了产品结构,转变了增长方式,带动了有效投资,2020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7%,增速位居全国第9位。(三)转型升级初见成效。深入落实“1=7”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分业施策激发产业新动能。汽车产业 “风景这边独好”,2020年一汽省属产销量分别达到265.4万辆和264.9万辆,同比增长3.6%和4.5%;红旗品牌产销量超20万辆,近三年产销量增长达42倍。生物法聚乳酸突破量产规模达3万吨,嘉吉生化产业园探索形成了玉米全产业链开发的“嘉吉模式”,吉林梅花成为国内最大的赖氨酸生产基地。石化基础原料和有机化工原料向下游延伸,ABS、乙丙橡胶、聚氨酯、碳纤维等新材料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增强,工业级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基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复兴号、京张奥运高铁、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等产品实现批量生产,确立了中国高铁标准。“吉林一号”25颗卫星建成国内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卫星信息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深化。凯莱英连续反应法制药技术引领化学制药绿色发展, 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等100余种新药正在开展临床研究,甘精胰岛素等170个医药健康产品取得生产批号。“去产能” 成效显著,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08万吨、炼铁产能80万吨、水泥熟料产量5000万吨以上。(四)创新基础不断厚实。充分发挥吉林大学等62所高等院校、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121家科研院所的科教优势,组建了吉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84个(其中国家级18个)。建成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医疗器械和生物基材料等3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成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1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327 个。这些创新平台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孵化器。成功培育9 户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495户高新技术企业、1049户科技小巨人企业。(五)产业数字化取得进展。2020年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9671个,工业互联网发展应用指数全国排名第13位, 东北地区排名第1位。一汽集团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平台、能源清洁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运营,溯源食品工业互联网正加快建设,工业 APP突破200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超万家。工控安全防护能力显著提升,建成 “省重点工业企业门户网站监测平台”和“省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监测平台”两套保障平台。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汽车轻量化、柔性化智能制造体系加速形成,石化产业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在线检测和控制,食品、医药产业加速推进全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省内9家企业被评为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通化建新“镍铁合金综合集成总承包核心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被评为国家级示范项目,2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智能制造项目库,金洪汽车成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六)产业集聚初步形成。深入落实工业走廊发展规划,以长春市为中心,四平市、辽源市、吉林市、松原市协同布局,建设融合配套、错位分工、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医药、航空航天、精密仪器与装备、传统装备等为特色的产业集群。长春市汽车、食品、装备产业,吉林市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四平市食品产业,辽源市纺织产业,通化市医药产业等一批产业集聚区成为国家工业化新型产业示范基地。认定了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岭天然气化工产业园区等20个化工园区,为我省化工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七)绿色制造有效推进。“十三五”时期,全省工业能耗持续下降,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3.4%,超额完成工业节能目标任务。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建成2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0种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2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2个国家级绿色园区、60家省级绿色工厂、9种省级绿色设计产品、8个省级绿色供应链、2个省级绿色园区。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应用,吉林至诚电气立体卷铁心配电变压器等8 个型号变压器、吉林宏日新能源生物质锅炉被列入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省内重点钢铁企业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吨钢烟粉尘排放量、吨钢取新水量与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5.3%、40.9%、21.2%,固废综合利用率由98%提高到99%。(八)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突出优化营商环境,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创新组织开展 “服务企业周”,在国内率先设立省级 “企业家日”,持续开展 “万人助万企”、工业服务专项攻坚行动,建立96611企业服务热线等8大援企服务平台。落实国家减税降费、降本减负等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降本减负4000余亿元,营造 “重商、亲商、安商”良好社会氛围。长春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入选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吸引了中粮、国投生物、美国嘉吉、泰国正大、梅花集团、伊利集团、娃哈哈、农夫山泉、恒大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落户我省或追加投资。二、发展形势(一)面临机遇。振兴东北的国家战略机遇。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国务院出台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系列重大政策举措, 批复同意公主岭市由长春市代管, 中韩 (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吉林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获批,吉林 (中国-新加坡)食品区、吉澳中医药健康产业合作区等一批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为深化产业分工协作、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提供了有效承载。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市场机遇。我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省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是“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我省工业开放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一批新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加快培育,为我省承接产业转移、连通国内大市场提供了对接机遇。产业生态的突破发展机遇。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 “双碳目标”,倒逼能源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 势必推进产业结构乃至经济体系加速转型发展,相关产业转移势在必行。白城、松原等地区拥有丰富的绿电资源优势,随着绿电技术日益成熟,我省具备承接传统产业项目空间条件,为构建新产业布局提供突破机遇。产业转型的换道超越机遇。当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突破,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深入演进,我省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得到攻克,一系列重大装备和技术产品研制开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换道超车”机遇。(二)面临挑战。从国际经济环境看,当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工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严峻。在疫情冲击下,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短期内难以扭转,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趋势加快,国际贸易投资持续萎缩,“逆全球化”加剧。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受 “卡脖子”制约,芯片等 “断链”风险明显上升,实体经济面临 “去中国化”压力。从国内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制造业转换增长动力处于攻关期,可持续增长压力加大;我国工业总体上尚未摆脱低成本、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资源环境的约束愈发显著,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制造业供给体系与国内需求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产业基础能力薄弱,质量效益不高。从我省工业发展看,长期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还将在一定时期存在,特别是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科教优势发挥不充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程度不高、产业与产业间融合度不够以及生产要素保障还存在短板等问题直接制约我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 时期需要着力破解或得到根本性解决。第二章 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动力,以智能化改造为路径,以安全发展为底线,以绿色发展为根本约束,以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为主攻方向,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 “强链” 工程,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推动现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加 快提升产业集聚和数字化转型水平,形成产业之间深度融合、要素资源高效配置、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现代产业优质发展生态,全面提升吉林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力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科技驱动,推进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工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创新要素合作,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突破创新技术瓶颈,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动力格局。坚持强化链条,集群集聚发展。以打造产业链为主线,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生态链耦合发展。强化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系统协同,通过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特色优势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坚持安全绿色,实现永续发展。坚守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底线,推动制造业绿色安全改造升级。加强制造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加快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努力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作出贡献。加强精益安全管理,推广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提高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坚持开放合作,推动共赢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鼓励企业“走出去”“请进来”。联动东中西部,聚焦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发展区域,深化对口合作、区域合作,着力引入大项目、好项目,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坚持优化结构,促进融合发展。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渗透作用,推动物资资源、资本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的紧密结合,加速 “两化”融合、产业融合、军民融合、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省工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产业及产业链间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制造业引领作用明显加强,工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制造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以下目标: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十四五” 期间,力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6.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7000亿元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左右。到2025年,汽车产业力争突破万亿级规模,食品、石化、装备、医药、冶金建材、光电信息产业达到千亿级规模,轻纺产业力争达到500亿级规模。质量效益得到新提升。“十四五”期间,力争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增加值率稳步提高,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到2025年,力争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00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350个。融合发展达到新水平。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广泛应用, 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到2025年, 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有所提升, 智能制造实现突破,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 “两化” 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达到100家,上云上平台企业达到18000家, 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升, 绿色制造产业快速发展, 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降低碳排放强度。到2025年, 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 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有所降低, 建设一批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制造模式广泛应用。第三章 发展重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立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推动重点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坚持锻长板、补短板,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促进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航天卫星、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动能加快壮大。坚持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构建万亿级汽车产业,千亿级食品、石化、医药、装备、冶金建材、光电信息产业,500亿级轻工纺织产业组成的吉林现代化工业体系。一、汽车产业锚定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方向,以一汽集团为龙头、长春国际汽车城为平台,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世界一流国际汽车城。积极推进实施 “六个回归”, 推动汽车产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关键产业链短板加快补齐、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品牌文化及衍生经济向上赋能,构建涵盖设计研发、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市场服务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 全球先进的汽车技术研发高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运营高地、自主可控的零部件产业聚集高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新高地以及汽车产业衍生经济发展高地。到2025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万亿级,红旗品牌产销规模达到百万辆,自主品牌产销实现200万辆以上,本地配套率力争达到70%。———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升级,完善自主可控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加快传统汽车补齐产业链短板,重点加强汽车芯片、燃油系统、配气系统、电控系统等薄弱链条及四轮驱动、底盘线控、传感器等缺失环节的技术攻关和项目引进。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突破,支持研发高效先进动力总成、混合动力、高性能复合材料、低摩擦等节能技术,加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氢燃料电堆、空压机、储氢罐等产品研发和项目引进,推动汽车绿色低碳发展。支持L3级以上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推动环境感知、智能座舱、超算平台、控制执行、车联网等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中心,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培育民族汽车产业,打造民族第一品牌。实施 “红旗”品牌百万辆工程,加快进入国内豪华品牌第一阵营,打造成为“中国第一、世界著名”的“新高尚”品牌。支持红旗品牌家族L、S、H、Q全系列产品投放,推动拓展全球市场;巩固和扩大 “解放” 品牌市场,打造世界知名商用车品牌;支持“新奔腾”品牌发展战略,打造国内优秀主流自主品牌,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支持一汽集团培育拓展技术、服务、生态、公益等子品牌,构筑清晰独特的品牌价值体系,提升“中国一汽”企业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支持一汽改革创新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一汽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支持
  • “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发布 重点发展这些环境监测技术
    日前,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气象局、林草局联合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规划》中明确“十四五”期间的总体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为重点目标,深化生态环境健康、化学品安全、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研究;研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风险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高端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引领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完善适合生态环境学科、产业特点的科技创新模式,构建面向现实与未来、适应不同区域特点、满足多主体需求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基于此,《规划》提出了十大重点任务,分别为:生态环境监测、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多污染物跨介质综合治理、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新污染物治理、应对气候变化、支撑国际生态环境公约履约。《规划》对每一项任务都细化为不同的方向,明确了一系列重点发展的环境监测技术:比如生态环境监测方面重点发展的监测技术包括了大气PM2.5与O3污染综合立体监测技术;水生态环境先进监测装备及预警技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天空地协同综合监测与评估技术;污染源多要素智能化协同监测技术; 天空地温室气体监测技术;生态环境应急多源数据智能化管理技术等。其它九大任务也分别明确了重点发展的检测或者监测技术:比如,研发污染源多污染物化学组份原位检测、便携式检测和在线质控技术等;突破室内多污染物检测、调控及净化技术;重点突破移动源近零排放、非电行业NOx超低排放、VOCs多源全过程控制和超低排放监测监管等关键技术;开展土壤和地下水中典型有毒有害污染物和新污染物的检测方法比选,建立健全标准化测试方法;开发可降解塑料降解产物分析检测技术,研发固废资源化产品及原生产品的碳标签评价基准方法;攻克高温在线检测元器件、耐蚀耐温炉衬等关键材料与部件,开发自适应协同熔炼、高温等离子转化、超声/微波场强化等核心装备;研究多介质环境中新污染物快速筛查方法、追踪溯源、监测检测技术,探索新污染物危害与人体健康作用机理;研发缺水区水资源再生及生态环境效应检测技术;开发ODS在线检测技术,建立国家和区域履约成效评估方法等。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针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重大科技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是,我国生态环境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要求及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面临新的挑战。一是生态环境监测、多污染物协同综合防治技术水平尚无法支撑更高效率、更加精准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二是传统生态环境修复技术难以满足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要求。三是常规污染物和新污染物问题叠加,环境健康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环境应对等研究需要加强。四是部分环保装备国产化水平不高,环保技术装备产业竞争力不强。五是生态环境新材料、新技术整体处于跟跑阶段,新技术与生态环境领域融合不足。六是温室气体减排压力空前突出,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和应对气候变化面临重大技术挑战。  (二)国际生态环境科技发展趋势。  国际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向多污染物全过程协同治理方向转变,突出解决复杂生态环境的系统问题。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的大气、水、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向全过程精细化转变,实现精准施策。水、固废等污染控制由安全处置上升到循环利用新阶段,污水和固废资源化利用研究成为热点。快速有效生态环境监测、多污染物多行业全过程控制、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经济高效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开发成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重点。  针对全球问题和区域协同治理的绿色技术研发日渐成为社会关切,谋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以全球环境公约为代表的全球协同治理更加广泛。世界各国围绕联合国确立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将系统解决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环境履约及跨国界污染等作为重点,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  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防控,积极推动绿色替代技术创新。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日趋严格,人群健康风险、生态安全等成为研究热点。在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体系及更高分辨率暴露评价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大气污染物急、慢性暴露与人群健康损害的暴露反应关系,为世界卫生组织提高环境空气质量基准/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各类新型污染物治理、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生态环境管理、化学品全过程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各种绿色替代材料和功能材料开发成为发达国家生态环境管理和研究重点。  学科交叉与技术融合特征更加明显,多领域取得颠覆性技术突破,技术装备呈现智能化趋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生物技术、新材料、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多种新兴技术手段飞速发展,多学科交叉显著推动了生态环境科技进步。生态环境监测向高精度、动态化和智能化发展;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定向、仿生及精准调控资源技术成为重要战略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智慧城市、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环保装备向智能化、模块化方向转变,生产制造和运营过程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三)“十四五”我国生态环境科技发展需求。  为积极应对“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需要加快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科技创新解决污染治理中难啃的“硬骨头”。针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性治理不足,高精度生态环境监测不足,生态环境全链条监管、多污染协同治理及综合防控技术薄弱等问题,在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突破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与绿色发展技术,强化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科技创新,重点开展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防治、土壤—地下水生态环境风险协同防控、减污降碳协同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区域流域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形成多介质生态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能力。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构建服务型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环保产业竞争力。针对固废资源属性识别不足、风险溯源与精准调控困难,难利用固废产排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新型废旧物资报废问题凸显,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不足等短板,推动产品生态设计、过程清洁生产、产业链接利用、区域废物协同处置利用等重大技术创新与转化应用,建立废物源头减量与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发展环境生物、环境材料、智能环境等前瞻新技术,提升支撑生态环境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环保装备产品供给能力,壮大环保产业。  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共同挑战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提出中国方案。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模型评估等基础研究落后,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亟需加强,全球气候治理及国际环境公约履约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加大对地球系统模式、重点领域温室气体减排关键技术创新,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和城乡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性参与和引领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提升全球气候治理和环境履约能力。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生态环境健康风险应对水平。针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危害性数据、暴露评估和绿色替代技术、新污染物评估分类方法不足等问题,推进化学污染物、病原微生物、耐药细菌等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与管控技术创新,研发化学品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方法,提升危险废弃物、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态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强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生态环境应对,支撑健康中国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为目标,以解决“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难点为突破口,坚持需求导向、前瞻布局、交叉融合,统筹政府和市场资源,把握好生态环境学科与其关联学科、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的关系,着力加强生态环境系统认识与调控的源头创新,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核心技术,引领构建技术转化应用创新体系,为提升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促进我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系统治理、重点突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系统观念,强化生态环境各领域各要素协同治理,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围绕重点区域、流域、海域和热点难点问题,系统部署科技创新重点任务,集中资源,攻坚突破。  坚持深化改革、协同创新。强化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机制改革,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政策创新深度融合,加强科技部门与行业部门和地方的协同,探索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与国家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管理与产业发展政策的联动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发力。加强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作用,构建多主体融合、多渠道汇集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格局与协同机制,推动生态环境问题协同解决与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学科交叉、国际合作。强化生态环境领域技术与信息、生物、材料等变革性技术的交叉融合创新,探索建立推动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新机制与新模式,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在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履约等领域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为重点目标,深化生态环境健康、化学品安全、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研究;研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风险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高端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引领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完善适合生态环境学科、产业特点的科技创新模式,构建面向现实与未来、适应不同区域特点、满足多主体需求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  (二)具体目标。  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方面,突破一批高精度、多成分污染物多介质综合监测技术,大幅提升分析仪器关键元器件的自主知识产权水平,高通量、高灵敏、便携式大气污染监测设备实现地面至10千米智能立体探测,臭氧预报准确率大幅提升;构建覆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生物、耐药细菌/基因、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智能化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和风险预警技术体系,为生态环境监管、治理成效评估及科学研究提供先进技术手段。  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安全方面,创新人与自然耦合生态系统演变机制、生态产品开发与价值实现模式、流域/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构建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恢复与治理、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地上—地下与陆海统筹生态保护修复、流域控制性水库群联合生态调度、生态安全监管与风险管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入侵防控等技术,支撑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建成3~4个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典型示范区,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  多介质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方面,聚焦水、大气、土壤、固废、生态等重点领域,突破多污染物、多尺度、跨介质复合污染监测预警—精准管控—系统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全链条理论与技术瓶颈,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污水资源化利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等技术研究与示范,大幅提升消除区域重污染天气调控准确率,研制一批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源头替代材料,建立涵盖绝大部分未定标高关注污染物风险管控标准,显著提高场地安全利用率,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提供支撑,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方面,深入认识区域物质代谢转化规律及废物资源生态环境属性交互作用机理,突破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无废工艺绿色环境过程、多源复杂固废协同利用等重大技术与装备,攻克制约废物源头减量减害与高质量循环利用的关键材料、核心器件及控制软件,提升装备的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形成多套跨产业、多场景综合解决方案,显著提高新增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支撑污染显著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构建。  新污染物治理与国际履约方面,加强高危害化学物质与新污染物危害机理、追踪溯源与综合评估模式等基础研究,加强新污染物有关化学品的绿色替代标准与技术创新,开发一批高通量/高内涵毒性测试与计算预测技术,构建国家化学物质生态环境危害和暴露信息数据库,突破病原微生物、耐药细菌核酸与活性快速定量检测等技术瓶颈,构建新污染物/化学品/病原微生物/耐药细菌/耐药基因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管控技术体系,建立典型区域、流域、废物、新污染物的全过程生态环境风险控制技术体系。  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开展重点领域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重点突破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技术示范。开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与替代技术研发,加强碳中和前沿颠覆性技术探索,开展百万吨级CCUS全流程工程示范。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与评估,加强气候变化风险研究,推动我国气候变化适应技术创新与示范。  四、重点任务  (一)生态环境监测。  1. 大气PM2.5与O3污染综合立体监测技术。  突破大气PM2.5与O3及其主要前体物的精准探测、智能关联感知、天空地一体化遥感技术;自主研发高时空分辨大气立体观测技术装备、现场快速监测为主的污染源监测技术、便携式仪器设备及大气汞监测技术装备;重点突破在用汽油车高蒸发排放VOCs识别、柴油车和非道路高NOx快速检测及面向国六车的分布式车载诊断检测和在线监控大数据管理应用等技术和设备;研究大气恶臭污染在线监测、影响评价、精准溯源技术;构建业务化立体观测网络,建立基于立体监测的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形成大气多要素智能立体监测—质量控制和保证—大数据综合分析技术体系;研发全组分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和臭氧层消耗物质监测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在典型地区开展业务化应用示范,满足新时期大气PM2.5与O3协同防控需求。  2. 水生态环境先进监测装备及预警技术。  研发地表水多指标自动监测设备、部件与配套标准样品,重点研发免/少试剂小型监测设备;发展污染源偷漏排预警与污染溯源技术;研究水污染物通量监测关键技术,构建河流—入海口—海湾/海岸带协同的水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研发空间大尺度遥感监测与反演技术,建立全流域及近海的监测—预警—预测信息平台。  3.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天空地协同综合监测与评估技术。  开展多源遥感、实时监控等大数据协同分析,研究重要生态环境空间人类活动干扰快速识别技术,建立生态环境破坏影响评估技术方法;构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成效监测及评估技术体系;突破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和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生态环境遥感和地面监测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实现地面点监测数据与遥感监测数据的有机融合,形成高可信度、高精度、可业务化的区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体系;在典型地区开展综合监管与评估业务化应用示范。  4. 污染源多要素智能化协同监测技术。  开发高灵敏度高稳定性智能化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重金属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场地土壤重点污染物原位在线检测技术与智能设备,地下储罐、管道周边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隐患快速检测设备,场地污染现场检测与监管一体化技术与移动式装备;研发基于薄膜界面探测技术的污染地块现场检测技术,场地土壤中恶臭物质识别、检测和控制关键技术,完善卫星遥感、走航观测与污染源自动监测等协同执法监测技术;研究建立污染源多维度自动监控技术及全过程质控体系。  5. 天空地温室气体监测技术。  开展典型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源排放、城市碳排放监测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区域尺度碳排放通量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温室气体自主监测设备研发,开展碳监测卫星遥感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星地协同高精度温室气体遥感自主反演及多源卫星数据融合同化研究,开展受控温室气体泄漏风险现场试验。  6. 生态环境应急多源数据智能化管理技术。  整合水质、水文和生物等多源数据和预警模型,构建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生态环境风险分级预警、应急监测响应的智能化技术平台;研究重大突发生态环境事件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典型新污染物的溯源解析技术、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开发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便携、走航等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新技术与新装备并开展示范应用。  (二)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  1. 城镇水生态修复及雨污资源化技术。  研究气候变化等多重胁迫下区域水生态环境响应机制,研发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排水系统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范式;开发城镇韧性排水管网运行维护技术及雨污水、污泥绿色低碳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建立城镇排水系统与水生态环境过程模拟技术平台,研发厂—网—河—湖—岸联动的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技术,在典型城市开展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的“三水”协同治理示范工程。  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研发农业面源径流污染源头阻断技术,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养殖废水与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水平,建立基于农牧业生产特点的污、废污染协同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高关注农药等污染物多尺度多介质输移过程和转归机制,突破农牧业生产中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构建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及生态环境恢复模式;开展典型小流域/区域应用示范,形成自然融合的美丽乡村水生态环境建设范式。  3. 工业废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构建以生物毒性及特征污染物控制为目标的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可行技术体系;开展高毒废水致毒物质甄别,建立工业废水中高致毒化学品清单;发展难降解有机物强化氧化技术与绿色分离装备,开发废水源头减排、资源回收、能源利用与毒性削减多目标协同处理技术;研发高盐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适用技术,创新废盐资源化与利用途径;建立工厂废水与园区综合废水协同处理与高效回用新模式并开展示范。  4. 饮用水绿色净化与韧性系统构建技术。  研究建立不同流域不同类型水源风险污染物优控清单,开发水源地水质预警、调控与修复技术;研发少药剂、短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工艺与装备及特殊水源的可持续净化技术;开发管网水质稳定维持及漏损检测控制与龙头水质保障技术;研究高韧性供水系统理论,开发供水系统全过程模拟基础模型,发展新型智慧化供水系统建设与运维技术并在典型地区开展示范。  5. 地表—地下统筹水生态环境修复与智慧化管控技术。  开发河湖库及地下水物理与数值模拟基础模型,突破水系统健康诊断与病因识别及预测预警技术;研究重点流域、重点湖泊水循环及地表、地下水生态环境耦合作用与演化机制、地下水污染扩散机制及风险管控技术;突破地上—地下统筹的生态环境实体与数值模拟及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地表—地下水生态环境协同修复及地下水安全回补技术;突破多目标优化的智慧管控模型及算法,研究多尺度水生态环境精准溯源、实时模拟、前瞻评估和智慧管控一体化技术及示范。  6. 水生态完整性保护修复技术。  研发重点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估技术,突破流域“水文—水动力—水质—水生物”多过程协同的系统耦合模拟预测技术,研究梯级水库拆除、水生生境改变、航运、十年禁渔政策等人类活动对水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影响,着力研发河湖自然缓冲带恢复、湖泊藻类水华控制、生态保育功能湿地构建、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构建、自然岸线稳定修复等技术。  (三)大气污染防治。  1. 动态源清单与大气环境自适应智能模拟技术。  研发污染源多污染物化学组份原位检测、便携式检测和在线质控技术;建立关键活性物种源排放表征和校验技术,构建颗粒物和VOCs源排放化学特征谱库,开发动态源排放清单平台和数据产品;构建多尺度自适应环境大气动力学模式与再分析数据集,研发臭氧和细颗粒物智能预测和溯源仿真技术,实现7~14天多尺度空气质量逐时预报预测。  2. 多尺度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跨介质的耦合机制。  阐明PM2.5与O3的污染成因、耦合机制及与前体物排放的非线性关系,构建基于大气氧化性调控的PM2.5与O3协同控制原理;揭示多污染物在大气—地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解析氮碳硫汞等循环过程对区域空气质量和调控策略的影响;量化气候变化对污染排放和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及其对重污染的贡献,提出气候友善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策略。  3. 大气复合污染健康损害机制与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技术。  阐明大气污染组分和生物气溶胶的人体暴露特征、健康危害及其机制,构建居民对大气污染响应的全系列健康效应谱,研究大气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确定原理及方法;研发高精度近地面道路交通特征污染物暴露评价技术,评估大气污染的疾病负担;研究大气沉降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机制与剂量—响应关系以及大气典型污染物生态环境基准制定的理论与方法;突破室内多污染物检测、调控及净化技术与核心材料,构建面向突发事件的室内空气净化与病原体消杀技术。  4. 多污染物源排放全流程高效协同治理与资源化技术。  重点突破移动源近零排放、非电行业NOx超低排放、VOCs多源全过程控制和超低排放监测监管等关键技术,研发多污染物全流程高效协同治理与资源化、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等关键技术和智能化装备,构建多污染物低成本超低排放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技术体系,选择重点行业和工业园区开展工程示范,支撑重点行业实现多污染物超低排放。  5. 多污染物多尺度跨行业区域空气质量调控技术。  开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的费效评估,突破多目标协同减排路径优化、多部门跨区域协同调控、重污染过程预警与实时评估等关键技术,开发能源—大气环境精细化动态耦合与减污降碳评估模型,构建PM2.5与O3协同控制智慧决策支持平台。  (四)土壤污染防治。  1. 土壤复合污染成因、风险基准与绿色修复机制。  明确我国土壤复合污染时空特征、扩散转化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土壤抗生素及抗性基因、微塑料、纳米颗粒材料、全氟化合物、病原菌等新污染物的赋存特征和毒性机制,评估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生态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建立不同区域土壤和地下水主要污染物的生态环境基准,构建土壤复合污染多介质协同治理与绿色可持续修复理论及方法。  2. 农用地污染修复和可持续安全利用技术。  研发农用地土壤重金属长效钝化和减量化、有机物污染土壤协同增效生物修复、无机—有机复合污染土壤联合修复技术等,建立农用地土壤污染分区精准治理与可持续安全利用技术模式;发展经济高效安全的农用地土壤白色塑料、微塑料及其他添加剂污染治理技术;因地制宜形成“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过程拦截—末端治理”的农业源污染防治成套技术模式。  3. 土壤污染精准识别与智能监管技术。  研发高精度、多功能、弱扰动的土壤与地下水现场原位采集技术;研发土壤污染科学评估、多维精细刻画和精准预测预警技术;开展土壤污染物的累积变化趋势及预测预警方法研究;开展土壤和地下水中典型有毒有害污染物和新污染物的检测方法比选,建立健全标准化测试方法;建立土壤生态环境大数据与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拟建、在产和退役场地土壤污染全链条智慧监测与防控。  (五)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  1. 固废风险智能感知与数字化管控技术。  研究固废污染跨介质迁移转化与阻断调控机制,形成多场景跨尺度风险溯源调控技术;突破固废4D
  • 工信部《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重点发展7类仪器设备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内容如下:为加快推进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见附件),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以书面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1年3月11日。联系电话:010-68205614传真:010-66013726电子邮箱:shewzh@miit.gov.cn附件: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pdf关于《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发展愿景——产业链优化升级。突破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等高端医疗装备亟需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破解基础技术瓶颈制约,有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产品体系丰富健全。高端医疗装备在诊疗、养老、妇幼健康、康复、慢病防治、公共卫生应急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15%以上。——中国品牌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中国品牌医疗装备品牌认可度、产品美誉度及国际影响力快速增强,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在医疗装备领域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到2025年,6-8家企业进入全球医疗器械行业50强。——新型产业生态快速发展。医学+工业、医院+工厂、医生+工程师多维度医工协同创新模式初步建立,健康医学服务快速发展,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精准医疗、中医药特色医疗等新业态全面创新发展。重点发展领域(一) 诊断检验装备。开发高端影像诊断装备,促进影像诊断装备智能化、远程化、小型化、快速化、精准化、多模态融合化、诊疗一体化发展。攻关突破基于新一代细胞标记、微流控分析技术的高端细胞分析装备,多功能、集成化检验分析装备,高性能生化分析装备、免疫分析仪、质谱分析设备等。提升面向重大疾病诊断的即时即地检验(POCT)装备产品性能品质。(二) 治疗装备。开发多模式图像、多治疗计划融合以及自适应放射治疗装备。发展高效率、高效能超声治疗、电流治疗、磁场治疗装备。攻关智能手术机器人,提升治疗过程视觉实时导航、力感应随动等智能控制功能,推进手术机器人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规范应用。(三) 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研制脑损伤、脑发育、颅内血氧、疼痛等新型监护装备,发展远程监护装备,提升装备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推进急救、新生儿专科等领域高端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创新发展。推动透析设备、呼吸机等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性能提升。攻关基于新型传感器、新材料、微型流体控制器、新型专用医疗芯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医疗级可穿戴监护装备和人工器官。(四) 中医诊疗装备。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深度挖掘中医药原创资源,开发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中医特色装备,推动中医临床诊疗和健康服务规范化、远程化、规模化发展。持续升级现有中医药装备性能,推进中医药装备在健康管理、疾病防治、远程医疗等领域创新应用。(五) 妇幼健康装备。推动妇幼健康装备远程化、无线化、定制化发展。研制符合妇女、儿童特殊需求的诊断、治疗、保健装备,发展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可穿戴装备。发展危重症新生儿转运、救治、生命支持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等装备。攻关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分析、神经管畸形产前筛查、三体综合征风险计算等优生优育诊断分析软件。(六) 保健康复装备。提高推拿、牵引、光疗、电疗、磁疗、运动治疗、康复辅具等传统保健康复装备水平,推进系统化、定制化发展。研发临床逻辑、传感测控技术、人工智能算法融合的保健康复装备,发展基于机器人、智能视觉与语音交互、脑-机接口、人-机-电融合与智能控制技术的新型护理装备和康复装备。提升平衡功能检查训练、语言评估与训练、心理调适等专用康复装备供给能力。(七)植介入器械。加快微型化、精密化植入式心脏起搏装备、神经刺激装备研制。推动应用先进材料、3D打印等技术,提升血管支架、骨科植入、口腔种植等产品的生物相容性及力学性能水平。提升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等血管介入材料性能,推进各类食道、胆道、气管支架等产品升级换代。发展生物活性复合材料、新型人工血管、人工肌腱、人工神经、仿生皮肤组织等。跨界融合创新(一) 推进新技术融合。支持医疗装备与电子信息、通信网络、互联网等跨领域合作,推进传统医疗装备与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3D打印等新技术融合嵌入升级。加快开发原创性智慧医疗装备,推进智慧医疗、健康云服务发展。开展医院物联网信息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推进5G在远程会诊、远程手术、医疗辅助等医疗健康中的应用。(二) 推动产业链贯通。充分发挥大工业优势,鼓励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核工业、船舶、通用机械、新材料等行业与医疗装备跨领域合作,加强材料、部件、整机等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攻关。通过联合创新、转化应用等模式,攻关突破一批先进基础材料、前沿新材料、关键核心零部部件与软件等,提升产业链稳定供应能力。(三)完善新型创新平台。发挥医疗装备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及相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聚焦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专用材料、关键零部件以及高端医疗装备,加强研发攻关,提升行业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引导跨领域合作,打造一批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市场化利益分享机制为纽带、产学研医金协同,面向精准医疗、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的新型创新平台,提升原创性装备开发能力和融合创新能力。医工协同发展(一)推进医工协同开发新装备。支持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牵头,生产企业参与建立协同创新团队,开展颠覆性、原创性技术攻关,开发一批带动医学模式变革、支撑健康医学发展的新型医疗装备,推动医疗装备技术创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发展。(二) 营造医工协同创新应用环境。支持医疗装备企业与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深度合作,联合开展医疗装备临床应用创新研究,攻关突破一批融合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高质量医疗装备,推进临床应用医疗装备产品性能的持续提升,促进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医疗装备的推广应用。建立健全临床转化环节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获取合理合法创新收益的新机制,激发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三) 构建医工协同创新生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知名医疗机构牵头组成医联体,与医疗装备龙头企业合作开展医疗装备创新产品示范应用,推进医工协同开展临床验证、促进成果转化,构建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反馈改进-水平提升-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推进医疗装备技术水平及临床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积极构建医疗装备从技术开发、产品生产、注册审批、示范验证到应用推广的创新体系,营造包括政策、金融、监管、学科交叉、医疗示范一体的激励产业创新发展的生态环境,打造国际一流、链条完善、政策衔接、特色鲜明的医疗装备产业集群,创建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基地。优化产业生态(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高端医疗装备知识产权预警研究,鼓励社会资本支持医疗装备企业创新发展。建立国家、地方联动的知识产权交易、注册证转让平台,引导医疗装备产业资源优化整合。支持建设面向高端医疗装备领域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医疗装备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跨领域协同服务平台,加快提升医疗装备行业技术咨询、检测验证等第三方服务能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融合发展,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转化落地。(二) 提升行业企业创新能力。鼓励骨干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开展兼并重组、合资合作、跨界融合,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强化品牌培育,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创新型医疗装备企业深耕细分领域,打造独特优势,培育在细分领域全球领先的单项冠军,支持单项冠军牵头建设行业共性技术平台,促进创新产品产业化应用。支持骨干企业与单项冠军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共赢。(三) 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推进智能制造技术在医疗装备开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服务等环节的应用。支持装备企业应用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装备,提高生产线、车间、工厂的自动化、数字化水平。鼓励企业采用数字化设计、建模和仿真方法,提高产品设计能力。推动企业开展精益生产,加强流程优化、工艺优化和管理优化,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消耗,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培育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一)发展居住社区家庭一体化服务装备。拓展医疗健康装备服务链,推进居住社区家庭级通讯装备、家居装备、健身装备、康复辅具等新型医疗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和后服务协同发展。形成医院、居住社区、家庭结合的防、诊、治、康、护、养一体的医疗健康连续服务,开展居住社区、家庭的健康预警、新型照护、智慧康复、慢病预防、健康促进等服务。推进家用医疗装备租售、回收、服务等新业态发展。(二) 发展基础医疗设施装备。探索在健康建筑内嵌入基础医疗设施装备,实现医疗器械级的健康信息自动感知、存储、智能计算、传输与预警,促进开源外接设备、医疗健康软件与健康建筑基础医疗设施装备的同步发展,为开展社区、家庭医疗健康一体化服务奠定基础,满足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的居家养老、保健康复以及儿童看护等健康服务需求。(三) 发展应急医疗装备。开展传染病快速检测成套装备、大规模疫病防控应急装备及解决方案研究,提升传染源识别、传染途径切断等水平,提高突发传染病的应急反应能力。推进公共卫生检验检测装备精准化、智能化、快速化、集成化、模块化、轻量化发展。推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动物设施等特殊实验室关键防护装备研发。发展生命搜索救援机器人、海陆空远程医学救援装备、便携式室外卫生应急装备、现场急救背囊装备等。支持医疗装备生产企业合理布局产能,推行柔性制造和敏捷生产,打造“平急”结合的医疗装备产业结构,做好产能储备,提升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和紧急医学救援医疗装备产品供给能力。保障措施(一)创新支持模式。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等手段,引导地方政府、社会资源等支持医工协同开展高端医疗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等攻关。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建立公正公平公开、充分竞争的医疗装备采购机制。深化产融合作与投融资对接,加强优质医疗装备企业上市培育,支持开发性金融探索政府产业基金投资模式,加快推动医疗装备产业链优化布局。(二) 促进推广应用。优化创新医疗装备注册评审流程,支持拥有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国内首创且国际领先,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医疗装备进入特别审批通道,优先审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医疗装备应用推广中心建设和新产品医保支付、收费定价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新医疗装备产品“购买技术服务”、“融资租赁服务”等模式。(三) 完善标准体系。在医疗器械标准体系规划下,完善医疗装备应用与产业化标准体系建设,按照医工协同发展思路,构建完善医疗器械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积极鼓励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和知名专家等参与标准化工作。加强医疗装备产业基础及信息安全标准研制,促进高端医疗装备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标准化;推进智能化医疗装备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信息安全标准化。推动制定医疗装备领域国家标准外文版,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四) 加强人才培育。鼓励理工科与医科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合作模式,整合基础、应用及临床等学科,积极探索“医工交叉''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医+X”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技能人才的培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和交流。弘扬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树立正向激励导向,实行股权、期权等多元化激励措施。(五) 深化开放合作。鼓励第三方机构建立健全进出口法律咨询、检测认证、人才培训等服务保障体系,引导企业规范国际经营行为,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发挥多边合作和对话机制作用,推动研发设计、临床应用、技术标准等多领域合作,积极营造开放、透明、包容、公平的国际化市场环境。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带动成套医疗装备“走出去”,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高水平医疗健康服务。(六) 加强组织协同。工信、发改、科技、财政、卫健、住建、国资、市场监管、医保、药监等部门要围绕规划目标任务,根据职能分工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抓好落实,优化产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连接企业与政府的桥梁作用,协调组建行业跨界交流协作平台。各有关方面要密切协同联动,加强政策规划、标准法规等方面的统筹,抓紧抓实抓细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和重点工作,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 海洋光学:重点发展手持和便携拉曼光谱仪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这两年,拉曼光谱仪一直吸引着业内人士的眼球,各大仪器厂商不断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等方面推陈出新,精心布局,不仅如此,新迈入此领域的仪器厂商也层出不穷,可谓热闹非凡。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拉曼光谱如此的蓬勃发展给广大用户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空间,那么,当前有哪些主流企业/主流产品?有哪些最新的技术/应用?哪款仪器更适合用户自己的研究工作? /span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请介绍贵公司拉曼光谱仪产品的定位,以及拉曼光谱仪产品线在贵公司的地位? /strong /p p    strong 海洋光学: /strong 拉曼光谱仪是海洋光学目前重点发展的产品线,公司已经并会持续对其进行投入,并不断完善产品线。主要定位于手持和便携产品,主要目标市场是现场快检的相关应用。此外还有模块化产品,适用于拉曼技术相关科研领域,如材料制备分析,珠宝文物、文件鉴定鉴伪,食品安全,生化分析等。 /p p   海洋光学的拉曼光谱仪主要有三大类产品: /p p   1、 模块化拉曼光谱仪 /p p   主要由高性能的模块化光谱仪作为检测核心,搭配各类拉曼相关部件,包括激光器,采样附件,sers增强芯片等,多用于科研,教学,以及用于设备集成。是公司传统的产品线,历史悠久,用户众多。 /p p   2、 紧凑型显微拉曼光谱仪 /p p   集成显微模块和拉曼光谱系统,具有高灵敏度,高性能的特点,同时体积小巧,价格相对较低,主要用于科研用户。 /p p   3、 手持/便携拉曼光谱仪 /p p   便携拉曼光谱仪,定位于原辅料快检、现场科研考察、违禁物质检测。突出简单易用,快速检测,对物质进行快速的现场鉴定鉴伪。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请回顾贵公司拉曼光谱仪的研发及技术进展历史,贵公司在拉曼光谱仪器方面有哪些优势/专利技术? /strong /p p strong   海洋光学: /strong /p p   2000年,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拉曼光谱仪R2000 /p p   2011 年,Peakseeker Pro 拉曼光谱仪 /p p   2011 年,PinPionter手持式拉曼光谱仪 /p p   2006年,世界上第一台商用毒品危险品拉曼检测仪Streetlab,制造厂家为GE,核心采用海洋光学光谱检测解决方案 /p p   2012年,第一代Accuman便携式拉曼光谱仪 /p p   2013年,世界上最小的手持拉曼光谱仪IDRaman Mini /p p   2014年,第二代Accuman 便携式拉曼光谱仪 /p p   2015年,IDRaman Mini 2 /p p   2016年,Acculite 手持式拉曼光谱仪。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贵公司当前的主流产品和主流技术?贵公司有什么样的产品发展计划? /strong /p p strong   海洋光学: /strong /p p    strong Accuman系列 PR500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b94fc621-3540-4e28-b251-0e4f1931d95b.jpg" /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独有分体设计。科研级高性能检测核心,检测速度快,光谱质量高,PR-500具有更大的拉曼光谱范围(最高可达3900cm-1)和更优的光谱分辨率(最优可达4cm-1),能够轻松应对复杂样品。可以满足一般科研用途。同时具有很好的便携性能,带有现场显示端和电池,可以方便在现场进行快速检测。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依照GAMP5指导原则设计,遵从CFR Part11,符合GxP计算机系统要求 /span /p p   strong  Acculite HRS-30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市场上最小的手持拉曼产品之一,良好的操控和客户体验。简单易用,对违禁物质快速筛检,高效准确的算法和物质库。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检测速度快:数秒内即可完成对被测物质的检测。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集约轻便:体积小巧,便于携带,适合单人作业。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强大检测能力:可对液体、固体和粉末进行检测,有丰富的违禁品谱图库。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取证方便:具有高清拍摄功能,可生成测试报告并通过无线网络上传数据。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操作简单:一键操作,即可得出结果,可单人单手操作,使用人员无需培训即可使用。 /span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目前贵公司重点关注的应用领域有哪些?最看好哪个领域?主推的解决方案? /strong /p p strong   海洋光学: /strong 关注领域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p p   1、 制药原辅料检测 /p p   2、 危险品违禁品筛查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从整个行业来分析,目前拉曼光谱仪都有哪些先进的技术值得大家期待?同时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未来拉曼光谱仪的技术发展趋势? /strong /p p strong   海洋光学: /strong 有很多先进技术值得大家期待:双激光,位移拉曼,深紫外拉曼,红外拉曼,数据的云存储和大数据处理。 /p p   亟待解决的问题:小型化,低功耗,算法(对不同样品和使用环境的适应性,批量设备之间的一致性,混合物的检测和分辨),定量,被测物质数据库的建立,鉴别,环境耐受性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预测未来拉曼光谱仪的市场发展潜力(包括应用方向、方法标准、政策法规等)? /strong /p p strong   海洋光学: /strong 近1年市场规模:原辅料快检-2500万,应用匹配度较高,但是药典没有强制要求,客户采购需求低于预期 安全快检-5000万 珠宝鉴定-800万。 /p p strong   手持拉曼光谱仪方案简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简明手持拉曼系统架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1.jpg" style=" HEIGHT: 183px WIDTH: 6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f3817283-84b6-4d1d-a587-6497c16f8b64.jpg" width=" 600" height=" 183" / /p p   测试系统采用一束单色激光器照射待测样本物质。物质光致激发后,发出具有一系列拉曼波峰的散射光谱。这些光谱被光谱仪接收并转换为数字信号,之后由计算机对该样品的散射光谱进行处理分析,并在拉曼库中进行比对和寻找,以计算该样本的组成、含量或属性。 /p p   由上图可知,一个拉曼系统中应包含如下要项: /p p   1) 激光器 /p p   2) 拉曼探头 /p p   3) 光谱仪 /p p   4) 数据处理算法 /p p   5) 拉曼物质库 /p p   strong  激光器 /strong /p p   激光器的问世,提供了优质高强度单色光,有力推动了拉曼散射的研究及其应用。近年来半导体激光器的飞速发展,让高质量低价格的拉曼检测系统成为可能。 /p p   激光器的波长可从紫外一直延伸到远红外,选择拉曼激发波长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目前没有非常明确的界定。从原理上来说,选择波长越短的激发波长,其激光能量越强,产生的拉曼信号也越强,热效应越小,也越不易破坏样品,但其荧光背景出现的几率也越大 选择波长越长的激发波长,其拉曼信号越弱,热效应却越大,越容易破坏样品,但好处是荧光背景出现的几率越低,越容易将拉曼信号从荧光背景中剥离出来。激光器的性价比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而选择不同波段的激光器,往往需要对应波段的光谱仪和滤片与之配合,其相应的价格和灵敏度也会随之大幅改变。 /p p   激光器的泵浦源也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化合物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等等类型。他们的造价、输出激光功率和功耗差距非常大。 /p p   综合以上因素,手持式拉曼检测系统往往采用波长为785nm的半导体激光器。 /p p   strong  拉曼探头 /strong /p p   拉曼探头的主要作用是将单波长的激光以极小的衰减率出射到被测样品上,并在反射光中,将激发光的波段剔除。此外,相较于激光强度,拉曼光谱会小5个数量级左右,拉曼探头需要保证在激光波长之外的区域,拥有高于80%以上的透过率。 /p p   拉曼探头的指标主要包括:出射激光波长的通过率 入射激光波长的衰减率 入射拉曼信号的通过率。 /p p   此外,角度旋转,蓝移和通带抖度都是考核拉曼探头的指标,这些指标对拉曼探头的生产工艺要求非常苛刻。 /p p   海洋光学手持拉曼系统中的探头,采用高性能二向色镜和滤片,经过精研优化过的拉曼探头制造工艺,使拉曼探头的整体工作效率高于80%。 /p p   光谱仪 /p p strong   光谱仪的 /strong 主要作用是收集入射光在不同频率的光强,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供数据处理模块进行数据处理。 /p p   光谱仪主要性能包括 /p p   1) 灵敏度 /p p   灵敏度是指输入光强与光谱仪输出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通常可以以单个输入光子产生的输出电压信号的大小来量化。由于输入的拉曼光信号非常弱,需要灵敏度很强的光谱仪才能探测到。 /p p   对光谱仪而言,灵敏度与输入狭缝的大小,输入光纤的芯径,内部光学元件的响应效率密切相关。输入狭缝和输入光纤的芯径越大,光谱仪的灵敏度也越高,但同时光学分辨率会随之下降。 /p p   2) 分辨率 /p p   分辨率是指光谱仪对不同波长输入光在波长方向上的分辨能力。由于拉曼光谱是以不同波长上的窄带峰来做为物质属性的判断依据的,所以在拉曼光谱仪系统中,光谱仪的光学分辨率至关重要。 /p p   3) 波数范围 /p p   波数范围是指光谱仪能够探测覆盖的光谱波长范围。通常而言,物质的拉曼光谱包含一个或多个拉曼峰。这些拉曼峰是物质的拉曼指纹图谱。不同峰位的不同高度联合起来,才能更准确的定位物质的种类。 /p p   以上三个参数是光谱仪最重要的三个参数。这三个参数互相制约。通常来讲,分辨率的增加,会带来光谱仪灵敏度的下降和波数范围的缩小。质量越好的光谱仪可以在让这三者的数值更接近理论上的最优值。 /p p strong   数据处理算法 /strong /p p   数据处理算法是拉曼测量系统的核心之一。不同物质的拉曼库很可能较为相似,需要精心设计算法才能得到准确结果。 /p p   手持拉曼系统中涉及的算法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p p   (1)自适应自动采样 /p p   拉曼信号的信噪比取决于多个因素。主要的有被测试物质本身的拉曼信号强弱,光谱仪本身的灵敏度,分辨率以及噪声水平等。测试物质的不同和光谱仪本身存在的台间差,要求设备能够灵活的自动采样。能够调节拉曼信号的信噪比的参数有两个,第一个是积分时间,另外一个是激光强度。手持拉曼能根据被测物质的不同以及不同的光谱仪自适应调节积分时间和积分强度,最终得到一张信噪比在指定范围内的拉曼光谱。 /p p   (2) 校准算法 /p p   光谱仪得到的光谱,只是CCD采样,在经过DA转换得到的图像,需要将CCD像元的位置信息精确的转换为拉曼位移。也称为x轴校准。X轴校准涉及到光谱仪波长校准和激光波长校准两个部分。 /p p   光谱仪的波长校准采用标准的HgAr等作为波长的参考。HgAr灯能覆盖到785nm后面大约180nm的波段,适合于HRS-30手持拉曼定义的波数范围。HRS-30手持拉曼得到合适的HgAr灯后,经过高精度的拟合和寻峰算法,得到特定一系列的特定峰的坐标值,再通过高阶多项式非线性拟合算法得到光谱仪的准确波长。拟合算法考虑候选峰的选择,包括强度,峰位和峰形。候选的峰要求强度较高,峰形干净,排除重叠峰。峰位分布均匀等。同时确定拟合多项式最优的阶数,保证拟合度R2参数和预测参数Q2满足精度的要求。 /p p   拉曼谱图的位移是相对位移,根据激光波长的偏移同步偏移。激光波长的校准有较多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2种。第一种是通过高分辨率的设备直接测定激光波长,然后转为波数。第二种是用标准物质来标定,比如PS物质,要求PS物质稳定,可索源等。HRS-30手持拉曼测试PS物质,选择几个合适的拉曼峰,候选的峰要求强度较高,峰形干净,排除重叠峰。再经过高精度的拟合和寻峰算法,得到波数后,反向推导出激光的准确波长。 /p p   由于每台拉曼设备原理不同得到的拉曼的强度是不相同的,可能差别很大,比如FT-RAMAN和反射光栅类别的不同,即使都是反射光栅类型,光路可能不相同,或者CCD的响应不同,最终对应的拉曼强度是不一致的。为了后续的谱库搜索和比对,光谱仪必须要做Y轴校准。Y轴校准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用标准灯。用于校准每一个CCD像元的响应度。第二种是用标准的特制玻璃,激光击打玻璃后,得到一张荧光谱图,和标准的谱图曲线对比,也可以得到CCD像元的响应度,特制玻璃采用NIST指定的玻璃。 /p p   (3)数据预处理算法 /p p   采样得到原始光谱后,在特定积分时间的情况下,得到的光谱信噪比比较低,同时还有荧光的干扰,数据预处理算法需要去荧光和去噪,得到一张比较干净的谱图,利于后续的谱图搜索和比对。 /p p   CCD具有量子效率高、响应线性度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光谱仪中用于光的探测。但是由于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原因, CCD可能出现坏点,导致测量得到的光谱数据出现异常。海洋光学光谱仪采用了一种完全自动的、有更高辨识能力的坏点检测的方法。光谱仪每次采集到光谱数据后,直接在目标的谱图中做坏点的实时和快速的检测,无需人工干预,最大程度保证了谱图不受坏点的影响。该方法结合了局部幅度差和局部离散度等指标,能最大程度上实时检测出坏点。 /p p   一般平滑算法都是采用固定大小的滑动窗口。滑动窗口大小的设定是关键的因素。设置太小,消噪的效果不好,设置太大,会导致不同的失真,分辨率大幅下降。海洋光学采用了自适应平滑算法,窗口的大小根据谱图的信噪比动态的设定。兼顾了图谱的信噪比以及谱图的分辨率。下图是针对扑热息痛的消噪前后的对比。 /p p   荧光干扰是拉曼光谱的重要问题,必须要处理妥当。目前我们采用了基于数字滤波的算法,计算复杂度低,效果好。如下图所示,蓝色的是原始谱图,下面的红色部分是消除荧光后的谱图。 /p p   (4)谱库搜索算法 /p p   谱图搜索的算法对拉曼快速检测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一般采用的算法也有很多,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谱图相似度法,典型方法有相关系数法,欧式距离法等。第二类是针对拉曼峰的选择性好,典型的是峰匹配法。第三类是统计算法,计算出一个相似概率,典型的p-value算法。第一类是方法主要的问题是对相似物的辨识度不够,即两张谱图中如果只有少数峰不同,可能识别为同一种。第二种方法的优点是辨识度较好,计算量较小,但是结果不够稳定,结果和谱图的信噪比以及分辨率有较大的关系。第三种方法的优点是有较好的辨识度,比较稳健,计算量偏大。基于手持式拉曼检测仪对功耗、测试速度的要求,HRS-30中使用了峰匹配算法。 /p p strong   拉曼物质库 /strong /p p   拉曼物质库是拉曼检测仪器的数据源。测试系统得到物质的拉曼特征之后,会检索仪器内建的拉曼物质库,只有已经在拉曼物质库中的物质才能被确定 /p p   主要功能描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系统设置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网络连接设置 /strong /span /p p   系统可通过WIFI将测试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也可通过WIFI将服务器上的更新库的数据取到本地。 /p p   做以上操作时,需要将HRS-30连接到可用的WIFI网络中,网络连接设置即是允许用户使能/禁用WIFI功能,并选择有效地WIFI网络。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文件服务器设置 /strong /span /p p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发现新的危险拉曼物质的可能。即拉曼物质库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当服务器端经授权机构或人员确认新的物质库之后,需要将新的拉曼库下发到各个手持式终端。手持式终端需要知道去何处取得新的拉曼物质库。文件服务器设置这一项即使允许用户输入其IP地址。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鉴定模式设置 /strong /span /p p   在使用拉曼测试疑似物质时,激光器的功率对测量结果是有一定影响的。激光输出功率较大时,测试时间变短,收集到的拉曼信号也比较强,但此时被测物质产生的荧光比较强,噪音也比较大,且容易对被测物质产生损坏。激光器输出功率较小时,荧光较小,信噪比得到提升,但所需测量时间更长,且存在由于拉曼信号太弱而无法检测到可用信号的的风险。 /p p   针对这两种情况,HRS-30系统定义了快检模式和精检模式供用户选择。快检模式下,激光器的功率加大,测量时间较短 精检模式下,激光器的功率变小,测量时间变长,但噪声变小。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用户管理 /strong /span /p p   供用户设置用户名密码。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位置更新 /strong /span /p p   HRS-30系统定义了GPS功能,可使用GPS更新所处位置的经纬度。但在室内等GPS信号不太好的地方,也允许用户手动输入位置坐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鉴定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扫描的触发 /strong /span /p p   通过点击屏幕上的扫描件或是物理键均可重启一次物质扫描。为了安全检测,HRS-30还具有延迟测量功能,以应对爆炸物等危险物品的检测。 /p p   测量完成之后,根据测量结果的不同,仪器会给出如下关键信息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备注 /strong /span /p p   除以上信息之外,现场的操作人员可能还会有其他信息需要添加,也可能希望对被测物质拍照,故此,HRS-30加入了用户添加备注的功能,和拍照功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记录管理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测试记录内容 /strong /span /p p   扫描操作完成之后,会形成一条包含关键信息、用户添加的备注信息、拍摄的照片、检测地点位置等数据的一条记录。用户可以删除该记录,但不能做任何修改。用户记录以测量时间进行排序,显示名称为鉴定物质种类和检定序列号。用户如果之前添加过备注信息,也会显示在图标上。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测试记录的导出 /span /p p   HRS-30系统定义了两种数据导出方式,U盘导出和WIFI导出。U盘导出是指数据可保存到U盘上,供用户转到其他设备上使用。WIFI导出指HRS-30可将用户的测量数据导出到设置好的服务器地址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拉曼物质库管理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默认库 /span /strong /p p   在HRS-30系统出厂时,会将目前最新的自有的拉曼物质库集成到HRS-30中。用户可以在页面上查看当前默认库中所包含的物质种类,及其拉曼峰形等信息。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自建库 /strong /span /p p   当用户发现新物质在默认库中找不到时,可以采用自建库功能,将当前的图谱保存成自建库。自建库中的物质也会之后再进行该项疑似物品的鉴定时,加入到被搜索的库中。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库的更新 /strong /span /p p   由于新型的违禁品层出不穷,拉曼库是需要在实际的使用中不断完善的。 /p p   HRS-30系统支持三种模式来进行库的更新: /p p   自建库:如前所述,通过将样品的测量结果加入到自建库中进行本机库的更新。 /p p   WIFI方式库更新:系统可由用户主动通过WIFI与服务器同步,从服务器上下载最新的拉曼物资库,之后进行本地库的更新。 /p p   用户设定服务器地址之后,在有WIFI的情况下,HRS-30系统会自动检索服务器上库文件的版本号,若发现有新的库文件,会弹出提示框,询问操作人员是否进行物质库的更新。 /p p   U盘方式库更新:在没有WIFI的情况下,用户可将需要更新的库放到U盘上,之后从U盘进行库的更新。 /p
  • 美国2012年重点发展七个科技领域
    据美国总统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的消息,美国拟定以下7个方面为2012年重点科技发展领域:   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就业   1.为了加强美国在机器人技术、信息物理系统和柔性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支持先进制造业的研究与开发   2.支持与建立21世纪生物经济基础相关的研究。   二、应对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降低医疗保健成本   1.优先支持能够快速提高生命科学发现的潜在技术的研究   2.优先支持能够减少新流行病疫苗开发时间的研究。   三、减少能源进口依赖和温室气体排放,开创清洁能源未来   1.重点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优先支持先进汽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四、理解、适应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支持跨部门合作并需长期持续的、有关气候变化相关的科学、影响、薄弱环节、减缓和适应政策等的评估   2.优先支持有关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报告和查证的研究。   五、应对涉及食品、光纤和生物燃料的陆地、淡水、海洋、以及基于可持续发展及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服务的竞争性需求   1.优先支持整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方法,为决策提供支撑   2. 整合海洋观测能力,以支撑生态系统的管理。   六、开发保护军队、人民和国家利益的技术   1.支持网络安全的研究与开发,找出可以设计和开发可靠网络空间的新方法以抵御各类网络攻击   2.优先支持以“无核世界”为目标的国家综合研究与开发项目。   七、应对新的挑战,加强6大交叉领域   1.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和适应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先进学习技术   2.研究型大学、实验室的研究活力与创造性,以及基础研究的持续支持   3.稳固、完善的信息通讯、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   4.加强研究人员、私营机构、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   5.空间能力,包括探索外太空和地球观测、地理定位、通讯等   6.促进研究、产业和创新的经济与政策环境。
  • 2016年安捷伦科技将重点发展六大领域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6年1月26日,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捷伦科技)在北京什刹海之源举办了“安捷伦科技2016新春媒体联谊会”。安捷伦科技大中华区化学分析市场部经理祝立群、食品市场经理陈玉红和能源化工/材料市场经理陈艳凤等安捷伦中国区团队部分成员出席了此次宴会。仪器信息网等数十家媒体应邀参加了此次宴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_meitu_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6db5a533-7bd9-4fd7-bdf2-afdd250f625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安捷伦科技大中华区化学分析市场部经理祝立群 /p p   祝立群首先回顾了过去一年影响安捷伦科技发展的一些重要市场事件,如2015年3月安捷伦科技成为分析仪器行业首家受邀出席博鳌论坛的企业。祝立群讲到,2015年是安捷伦科技比较特殊和重要的一年。过去一年,安捷伦科技在研发上不断加大投入,推出了多款新品,并获得用户好评。如2015年上半年安捷伦科技在全球推出了7800ICP-MS BCEIA 2015展会前,安捷伦科技全球同步推出了5975B GC/MSD。这些新产品的推出,加强了安捷伦科技在分析仪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另外,安捷伦科技多款产品在2015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上获奖。 /p p   同时,2015年安捷伦科技在食品、制药和能源化工行业领域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能源化工方面,安捷伦科技联合休斯顿大学举办了“2015能源化工行业前沿研究高峰论坛”,此会议针对的是石油化工行业勘探领域的研究,特别是高端的分离技术在勘探领域中的使用,其引领了石油化工行业分析研究技术发展方向。在制药方面,安捷伦科技携手迈百瑞共建了“前沿生物药研究暨抗体药物偶联物分析联合实验室”。在食品安全方面,安捷伦科技在2015年推出了用于食品检测的全新样品前处理产品Agilent Bond QuEChERS Elut EMR—Lipid,从而更好的帮助食品安全实验室用户应对复杂的食品安全挑战。此外,安捷伦科技还通过和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合作确立发展方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_meitu_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e158f5d4-fdf8-444e-8314-ca81a44ab79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安捷伦中国区团队成员与媒体代表交流 /p p   2016年,安捷伦科技将继续重点关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能源化工、制药行业和基因组学等六大行业。祝立群谈到,针对于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安捷伦科技未来将提供满足严格法规检测要求的解决方案,加强整个产业链中每个环节的未知污染物与非法添加物检测和健全食品溯源体系的建立。针对于环境监测,安捷伦科技未来将重点关注环境科研领域,例如纳米材料的应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和组学技术在环境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同时,安捷伦科技在水源水和饮用水方面未来也将加大关注力度。针对于能源化工,安捷伦科技将通过对新产品的推广来抓住机会。在制药方面,安捷伦科技未来将加大对生物制药领域的投入。在基因组学方面,安捷伦科技未来将结合在基因芯片和二代测序靶向捕获技术上的优势,帮助临床医生通过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等技术手段降低出生缺陷率。同时,2016年安捷伦科技将继续推进与美国贝勒医学院、波斯顿儿童医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妇产科系等的合作,协助开展针对医疗从业人员的培训课程,提升中国产前诊断与新生儿筛查的综合实力。针对于安捷伦科技的跨平台综合服务子品牌Agilent CrossLab,祝立群谈到,Agilent CrossLab未来将着力于帮助客户做出更好的商业和经济决策,使得客户可以更好的管理实验设备和资产,并获得不同的实验室信息的需求。 /p
  • 福建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业
    福建省《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近日已提交省委九届五次全体会议重点研讨,近期有望出台。《意见》显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的试点工作将于2013年全面启动 除了在项目用林、用地方面全力保障外,政府方面还拟对海洋龙头企业和成功上市的海洋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据悉,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的建设目标是,到2015年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300亿,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8%以上(2011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4419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5.4%) 到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   瞄准海洋新兴产业   据了解,福建将瞄准海洋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邮轮游艇等产业,促进园区化、基地化发展。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提出,福建要立足良好的造船工业基础,适应世界海洋资源开发的需求,积极研发海洋石油平台、浮式生产系统、海洋石油开发专用船舶等,推进传统船舶工业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转型,积极推进台湾海峡油气资源的合作勘探。   据悉,打造中国东南沿海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基地,是福建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的新目标之一。同时,福建也正加快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基地建设,推动厦漳泉游艇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集游艇产品研发制造、交易服务、休闲运动为一体的中国游艇产业重要基地。目前,首钢已启动在隆教湾投资200亿元人民币的计划,将以游艇产业为核心,建设滨海旅游综合项目。   福建发展海洋经济将突出两岸的合作。据透露,闽台两地将重点在海洋新兴产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海洋渔业、台湾海峡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构建平潭两岸海洋经济合作特殊区域,包括组建平潭海洋大学,平潭海岛开发与保护研究中心,加快引进高层次海洋人才。   优化港口资源配置   在基础设施上,福建将完善全省港口规划,优化港口功能定位与资源配置,福建可建10万-30万吨级深水泊位的岸线资源全国第一,接下来,福建将集中全省力量,把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共同打造成各类航运要素集聚、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航运物流中心。   在政策支持上,福建副省长张志南表示,将设立规模不少于10亿元的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引导设立福建省蓝色产业投资基金,集中用于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此外对海洋龙头企业和成功上市的海洋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 三部门支持南沙:放宽准入深化监管,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南沙意见》)相关情况。南沙放宽准入和加强监管改革部署了15条具体改革举措。其中11条为放宽市场准入政策措施,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谋划重大体制机制改革,从国家层面体系性统筹设计的重点改革任务;另外一类是发挥南沙既有领域优势,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改革举措。4条为优化监管的具体措施。广州市南沙区区长吴扬表示,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南沙意见》支持南沙在11个重点领域放宽市场准入率先探索,其中放宽医药和医疗器械市场准入是重要领域之一,生物医药产业也是南沙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重点,且近年来已初步形成了一定优势。一是政策优势。《南沙方案》赋予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产业目录涵盖8大类140条,其中生命健康大类包含20条。区“四链融合”政策体系全生命周期支持企业、人才发展。落地“港澳药械通”、跨境医疗保险直接支付等特色政策,在南沙可看“港”医、用“港”药。二是创新优势。南沙科学城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之一,聚焦深海深地深空等战略必争领域,已初步构建起“1+1+3+N”科创平台体系。同时,南沙还拥有22个新型研发机构、33家博士博士后平台、5家院士工作站,科创资源富集。三是产业优势。南沙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400家,培育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广东医谷、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等平台项目,布局建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等6所三甲医院,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较为坚实。四是区位和空间优势。随着南沙大桥、深中通道等跨江通道的投入使用和加快建设,南沙作为区域中心的区位优势越发明显。南沙全力保障产业用地,力争两年内提供约200万方标准产业用房,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承载空间。下一步,南沙将着力畅通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市场准入的有关壁垒,不断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生态构建能力和要素汇聚能力。一是鼓励更多企业、研发机构、医院等参与,推动完善各类新药与医疗器械新技术研发、应用管理标准,加快打造药品、医疗器械高端制造业增长极。二是探索细胞和基因治疗企业依托医疗机构,开展限制类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具体场景,精准对接临床样本与临床资源,推动细胞移植技术应用转化,打造前沿技术创新极。三是推动简化和放宽相关审批手续,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企业利用境内人类遗传资源开展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之外的医学研究。四是探索放宽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互联网销售限制,在可监管的前提下,打通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 我国振动试验仪器发展重点探讨分析
    据有关人士分析,未来几年间,我国振动试验机发展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自动化振动试验机:重点发展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主控系统装置及智能化仪表、特种和专用自动化仪表 全面扩大服务领域,推进仪器仪表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完成自动化仪表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5年内数字仪表比例达到60%以上 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软件的商品化。   电工仪器振动试验机:重点发展长寿命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特种专用电测仪表和电网计量自动管理系统。到2005年,中低档电工仪器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要达到95% 到2010年,高中档电工仪器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   科学测试振动试验机:重点发展过程分析仪器、环保监测仪器仪表、工业炉窑节能分析仪器以及围绕基础产业所需的汽车零部件动平衡、动力测试及整车性能检测仪、大地测量仪、电子速测仪、测量型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其他实验机、实验室仪器等新产品。产品以技术含量叫高的中档产品为主,到2005年在总产值中占50%~60%。   振动试验机元器件:“十五”及2010年以前,尽快开发出一批适销对路、市场效果好的产品,品种占有率达到70%~80%,高档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通过科技公关、新品开发,使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末水平,部分产品接近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信息技术振动试验机仪器:主要发展振动试验机仪器软件化智能化技术、总线式自动测试技术、综合自动化测试系统、新型元器件测量技术及测试仪器、在线测试技术、信息产业产品测试技术、多媒体测量技术以及相应测试仪器等。
  • 多种仪器成为十二五环境监测领域发展重点
    “十二五”期间,环境监测仪器将迎来怎么样的发展契机?哪些种类的仪器将会大有作为?在2011年6月7-10日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11)上,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技术部燕中凯主任在会议报告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仪器信息网编辑对燕中凯先生的报告内容加以摘录,以飨读者。以下是部分报告内容: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技术部 燕中凯主任   环保产业是政策引导型产业,国家政策决定环保产业的市场方向与容量。“十一五”到“十二五”,从已发布的相关国家政策来看,政府在环保领域的工作重点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从环境介质方面来说,防治重点在水环境、大气环境的基础上,将土壤环境也作为重要防治领域;约束性控制指标从两项增加为四项;重金属污染防治成为工作重点,至2015年重点区域Hg、Cd、Cr、Pb、As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比2007年削减15%;汽车排放氮氧化物是“十二五”氮氧化物重点控制领域之一;VOCs成为继烟尘、SO2、NOX 后大气污染防治的第四类污染物。   总结起来,“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领域的重点需求和重点领域将围绕两方面展开:   一是围绕“十二五”四个约束性指标。“十二五”期间,国家在持续推进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污染减排的同时,将新增氨氮(NH3-N)和氮氧化物(NOX)作为约束性指标,控制目标分别是总量削减实现“双八双十”,即到2015年,化学需氧量(COD)和 二氧化硫(SO2)在2010年的基础上削减8%,氨氮(NH3-N)和氮氧化物(NOX)在2010年的基础上削减10%。   二是围绕“十二五”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将重金属、土壤污染、POPs(持久性污染物)、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农村面源污染防治、VOCs污染防治、核污染防治等作为污染防治重点领域。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是在对国外环境监测技术设备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产环境监测仪器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产业化在逐步实现,部分国产环境监测仪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除一些关键核心零部件和高精尖仪器外,已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国产化率,实现功能多样化,扩大环境监测指标与范围,不断拓展温室气体、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生态等监测领域,适应我国日益多样化的环境监测需求。   针对以上工作方向,在环境监测领域,将会重点发展以下三大类监测技术与仪器:   (1)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   发展废气中NOX、Hg、VOCs在线自动监测仪器设备   发展废水中NH3-N、重金属在线自动监测仪器设备   (2)环境质量在线自动监测:   发展地表水中有机物、重金属自动监测仪器设备   发展空气中O3、PM2.5、POPs、温室气体自动监测仪器设备   (3)应急监测:   发展各项污染因子应急监测的便携式现场监测仪器和流动现场监测车。
  • 四川印发“十四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10个重点领域46个优先发展方向
    重点领域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绿色低碳、生物医药、资源环保、科技服务、技改升级、数字经济10个领域,提出46个优先发展方向重点任务提出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制造强省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培育等7大重点任务到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6000家,全省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达到6000亿元,国家级及省级高新区达到35家,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96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38%……近日,《四川省“十四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正式印发,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这份规划,就是一份行动指南。”在四川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赵长轶看来,《规划》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十四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将重点发展哪些领域?优先发展哪些方向?有什么重点任务?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看目标方向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营收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38%到2025年,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能增效,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再上新台阶,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这是《规划》明确的“十四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的实现,需要细化具体发展目标。《规划》从创新能力、企业创新主体、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产业规模等5个方面提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标。具体来看,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研发机构达到4000个;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6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万家,瞪羚企业达到400家;全省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达到6000亿元;国家级及省级新区达到35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96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38%。这些具体指标是如何制定的?参与《规划》撰写的赵长轶告诉记者:“这些指标的确定经过了专家组的反复测算讨论,在整个过程中既参考了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过去发展的具体指标实现情况,也结合了当前国内各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要实现目标,我们有基础也有条件。”在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秦小林看来,这几年,国家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接连落地四川,涌现了歼20、华龙一号、“北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重大成果,四川还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整机、大飞机关键部件、静脉麻醉新药等创新产品200余个,这些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创新平台的建设,为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看举措支持明确10个重点领域46个优先发展方向目标已定,如何做是关键。《规划》从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4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规划》根据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绿色低碳、生物医药、资源环保、科技服务、技改升级、数字经济10个领域,提出46个优先发展方向,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主要是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引领,结合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提出的10个重点领域46个优先发展方向。”赵长轶表示,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产业体系不优、协调发展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重点领域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补短板、锻长板。“这些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突出了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色。”秦小林表示,比如排在10大重点领域之首的电子信息产业已迈上万亿元台阶,是我省首个万亿级产业,产业体系已涵盖新型显示与数字视听、软件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多个方面;我省是清洁能源大省,已建成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在绿色低碳领域也将大有可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既有优势也有不足。秦小林认为,优势在于我省聚集了一批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优势企业,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不足在于缺乏技术顶尖的龙头企业,以及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比如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方面还存在亟须突破的瓶颈。在重点区域方面,《规划》提出,围绕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国省级高新区等重点区域,形成重点基地和平台的建设思路,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区域创新布局。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规划》还提出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制造强省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培育等7大重点任务。通过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发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实施一批高水平重大示范工程,培养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规划》还从加强政策引导、强化人才支撑、深化开放合作、营造良好环境4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赵长轶表示,这些保障措施只是提出了基本思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需因地制宜进一步细化政策,提高精准性,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
  •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Medtec中国展着眼有源医疗装备开辟新展区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Medtec中国展着眼有源医疗装备开辟新展区2021年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也是医疗装备领域首个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医疗装备产业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大,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84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8%。 未来要加快智能医疗装备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嵌入医疗装备,提升CT、MR等传统医疗装备的诊疗水平,推动医疗装备智能化、精准化、网络化发展。重点发展包括有源植介入器械、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诊断检验装备、保健康复装备、妇幼健康装备等在内的7大器械领域。攻克核心零部件及技术、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创新产品的研发设计突破是关键,Medtec中国展17年深耕于医疗器械行业,对医疗装备产品上下游关键环节和供应链关系有深刻的认知和洞察,致力于服务医疗装备生产制造上下游企业,整合资源减小产业链供应链压力和风险,为中国医疗器械生产厂商提供产品研发、生产、注册所需的设计及软件服务、原材料、精密部件、自动化制造设备、超精加工技术、合同制造、测试和认证、政策法规和市场咨询服务。展会将于今年2022年8月31日-9月2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新增有源医疗装备核心部件区和研发&制造专区等。Medtec中国展现场参观观众络绎不绝新展区新技术新商机,助推智能医疗装备更快发展冬季奥运会在北京如火如荼进行,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17年来Medtec中国展也一直秉承更大更多更强更专精的办展理念,不断开辟紧跟国家政策指向和市场行业需求的展区展品。近年来有源医疗装备频频受到关注,尤其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家对自主研发高端有源医疗设备并掌握其核心技术与部件提出了要求。Medtec中国展自2016年起布局医疗电子,从最初的电子部件、电机&传动控制展区到2021年首开的高端医疗设备设计与制造专区,一大批高质量展商加盟Medtec,经过多年的积淀,2022年有源医疗装备核心部件展区应运而生,展区将覆盖光学组件,内窥镜部件,激光器,成像解决方案 ,芯片传感,集成电路,连接器线束,电源电机,软件配套等展品和相关企业,目前已经有包括深圳市欧卓斯医疗有限公司、思脉得(嘉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日臻尚勤电工材料有限公司、江阴市辉龙电热电器有限公司和深圳毕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入驻参展,将携内窥镜模组和手柄线、多功能内窥镜测试平台、内窥镜摄像系统线缆连接器、内镜摄像线、医用等离子电极线缆连接器、骨科动力传输线缆、硅橡胶加热器、厚膜加热器、PI薄膜加热器、脑电事件相关电位、脑电生物反馈仪器等产品到场展示。有源医疗装备核心部件展区还覆盖了体外诊断 IVD,医学康复、居家医疗和医疗美容解决方案,手术机器人设计与制造等行业热点领域和市场赛道,深圳市合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固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郑州智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将在Medtec展示新冠核酸采样保存管、移液器吸头、反应杯、试剂条/盒、医疗器械结构件、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核酸提取或纯化试剂、生物磁珠等。北京卓杰亿品科技有限公司、丰朴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准源激光技术河北有限公司和广东松博纳米合金管材有限公司等企业也确认参展该展区,他们的展品包括:七轴医疗机械臂、血管造影仪、手术机器人系统、多种康复理疗机外壳、医疗设备研发及样机、激光加工代工服务和美容针头等。点击查看Medtec中国展展品品类报名参展Medtec中国展现场观众观看现场电子类展品医疗创新研发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工业制造技术的快速迭代和敏捷性则是发展的关键点,Medtec十年如一日专注于为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服务,今年整合独家行业资源,聚焦于研发和制造,打造包括“超精密激光加工、机床及增材制造”和“研发设计及软件服务”在内的研发&制造专区。通快、相干、GF(乔治费歇尔精密机床)都是全球领先的激光制造解决方案/加工方案供应商,也是Medtec中国展多年的参展企业。2022年这些企业将再度参展,展示他们的最新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UDI 抗腐蚀打标、焊接工具、成套精密激光切割系统、激光打标系统等。点击了解更多2022参展企业名录新媒体新资源新机遇,Medtec中国展合作近50行业媒体Medtec中国展是Informa Markets旗下的Medtech World全球医疗设计与制造品牌系列展览会在中国的一站,拥有丰富的商业资源和国内外媒体资源。Medtec中国展与《中国医学装备杂志》、《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中国医疗器械杂志》、《医疗装备》、《中国医疗设备》、《医疗设备商情》、《EDN电子激光设计》、《洁净室》、《激光世界》、《质量与认证》、《模具制造》、《模具工业》等医疗行业专业期刊有着长期媒体合作关系,与EEworld电子网、3D打印世界、电子发烧友、21IC中国电子网、电子工程网、医谷、荣格工业等数十家知名行业垂直媒体有着多种形式的市场宣传合作;国外行业媒体包括英国、德国、印度、泰国等多国覆盖全球的资源。2022年Medtec中国展根据新展区规划和未来发展目标,不断开发新的合作媒体伙伴,预计将有近50的媒体合作伙伴将同步宣传Medtec中国展,精准触达全球医疗工程师,为中国乃至全球医疗器械生产厂商提供产品研发、生产、注册所需的设计及软件服务、原材料、精密部件、自动化制造设备、超精加工技术、合同制造、测试和认证、政策法规和市场咨询服务。Medtec中国展现场展商和观众亲切交流2022Medtec中国展将于8月31-9月2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1&2号馆开幕。截止目前2022 Medtec中国展展位9成已经全部预订,目前1号馆售罄,2号馆展位仅剩有限席位。Medtec中国展汇聚来自全球27个国家的800多个优质品牌供应商,展品涵盖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全产业链,展会预计将接待来自全球近40,000医疗工程师参观展会。目前优质展位所剩无多,点此抢订优质展位。更多详情请访问Medtec中国展官方网站:www.medtecchina.com,或关注官方微信:Medtec 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获取最新展会资讯和行业前沿好文。参展报名、参观及媒体合作,请联络: 李娜 电话:+86 10 6562 3308 邮箱:carina.li@informa.com Medtec中国展组委会
  • 青岛12部门联合出台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17项重点任务
    检验检测认证是国家质量基础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近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印发《青岛市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以下简称《方案》),突出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在现代服务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今后三年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17项重点任务。到2026年,我市将形成基本完善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集约化、规范化”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全市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数量达到600家,总营收100亿元。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以创新拉升服务高线,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联合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打造“政行企校”多元合作的检验检测装备技术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培育“适销对路”的多型技能人才;推行“一平台、两清单、三纽带”检企对接前置服务模式,撬动全产业链增加值3000余万元;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检验检测服务,打造以检验检测全产业链为主体的现代高技术服务业集聚高地,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崂山)等4个集聚园区全面建成,引进入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达到300家以上, 引进培育年收入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培育年产值过千万元的检测认证机构20家以上。今年我市将检验检测认证确定为全市现代服务业十大领域之一,要求着力扩大行业规模,支持实力雄厚、国际影响力强、国际互认度高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落户,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进行专业化提升和规模化整合,培育一批知名检验检测认证品牌,聚力做强做优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方案》提出到2026年,全市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数量达到600家,机构营业总收入超100亿元,从业人员数量2.5万人,对外出具报告620万份/年,认证证书保有量6万张,产值过亿元机构达到15家以上,产值过千万元机构达到120家以上。围绕“四个聚力”,《方案》从扩大产业规模、培育知名品牌、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与产业协同发展等层面,明确17项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全市检验检测认证工作。其中,在扩大规模方面,着重培育壮大从业主体,招引国内外检验检测认证知名品牌在青岛设立区域总部和功能性总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支持“链主”企业、头部机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在知名品牌培育方面,推进品牌高端化建设,培育一批与国际接轨、综合能力强、服务信誉好,具有国内外品牌竞争力的头部机构;打造一站式技术平台,搭建国家海洋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及设计研究中心、海上综合试验场、国家环境监测仪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一站式”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推进数字化智能建设,遴选生物医药、精密仪器仪表、智能家电、纺织服装、电线电缆等产业链作为试点,大力培育创新型、科技型检验检测机构,支持机构与制造企业联合打造3家以上高效实用的智能化实验室。聚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与产业协同发展,促进质量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服务支撑乡村振兴,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 Montana用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实现了量子点发射的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利用Montana Instruments低温光学恒温器实现了量子点发射的确定性单光子的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该成果在国际上次实现量子点与固态量子存储器两种不同固态系统之间的对接,并且实现了100个时间模式的多模式量子存储,模式数创造高水平,为量子中继和全固态量子网络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10月15日的《自然通讯》上。 文章的共同作者为唐建顺博士(量子点)和周宗权博士(固态存储)都是Montana Instruments 低温光学恒温器用户。文章作者与Montana低温光学恒温器合影 纠缠分发是构建量子网络的核心技术。由于信道中不可避免的传输损耗,目前在信道中直接进行纠缠分发只能达到百公里量,要想实现长程的纠缠分发则需要基于单光子量子存储和两光子Bell基测量的量子中继技术。目前已经实验验证的量子存储或量子中继方案都是基于概率性光源的存储,这类方案的长程纠缠分发时间预计将在分钟量以上。Experimental set-up 审稿人对该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连接)纯固态量子光源和固态量子存储器对该领域具有显著的贡献(….pure solid-state quantum emitter and solid-state quantum memory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该工作朝着(量子中继的)正确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this work takes an important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 相关产品Montana超精细低温光学恒温器:http://www.qd-china.com/products2.aspx?id=280 关于Quantum Design Quantum Design是的科研设备制造商和仪器分销商,于1982年创建于美国加州圣迭戈。公司生产的 SQUID 磁学测量系统 (MPMS) 和材料综合物理性质测量系统 (PPMS) 已经成为公认的测量平台,广泛的分布于上几乎所有材料、物理、化学、纳米等研究领域的实验室。2007年,Quantum Design并购了欧洲大的仪器分销商LOT公司,现已成为著名的科学仪器领域的跨国公司。目前公司拥有分布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巴西、印度,日本和中国等地区的数十个分公司和办事处,业务遍及全球一百多个和地区。中国地区是Quantum Design公司活跃的市场,公司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几十年来,公司与中国的科研和教育领域的合作有成效,为中国科研的进步提供了先进的设备以及高质量的服务。
  • 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重点布局生物医药健康和精密仪器制造!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环。制造业被国外限制升级 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当前,经济全球化噪音逆流,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内制造业出口增长收到抑制,发达国家在关键核心领域对国内制造业发展的限制升级,国内产业链安全和稳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广东省作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近期发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国内战略性产业供应链稳定发展保驾护航。《规划》提出高起点谋划发展战略性支柱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包括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精密仪器设备、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包括卫星互联网、光通信与太赫兹、干细胞等。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图巩固提升生物医药与健康细分领域 2025年实现营收1万亿元《规划》指出要加速创新药物战略布局,大力发展抗体、蛋白及多肽、核酸等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着力突破精准医学与干细胞、新药创制、生物安全、生物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建设高端化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发展健康监测仪器和监测设备。要发展智慧医疗,推动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产业化,发展高质量植介入产品、康复产品和高性能体外诊断产品。到2025年,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力争实现营业收入1万亿元。1.打造粤港澳大湾生命科学合作研发区 布局生命科学、研发外包等医药制造领域 十四五期间,广东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合作区和研发中心,布局生命科学、生物安全、研发外包等领域,加快发展生物制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建设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策源地,做精做深生物信息、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领域,重点推进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创制及中药现代化发展,开展高端仿制药、首仿药等研发。打造生物医药资源新型配置中心,加快发展精准医疗和中医药医疗服务,重点发展现代中药标准化、高端制剂等领域。发展生物药、化学药、中药。打造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生物医药科技国际合作创新区。打造国内重要的核医学研发中心、生物医药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再生医学大动物实验基地、南药健康产业基地。布局建设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道地药材和岭南特色中药材原料产业基地。2. 加快体外诊断、高端医用耗材产品研发 发展基因测序、细胞治疗高端领域大力发展医疗器械行业,加快体外诊断产品、高端医用耗材和先进医疗设备等产品研发。着力发展医学影像诊断类、放射治疗类、医用电子仪器类、介入治疗类、骨科植入体类、口腔义齿类和体外诊断试剂类产品。加快打造唐家湾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基地,集聚以医疗器械为主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企业。加快发展口腔器材、康复医疗器械、医用导管等医疗器械。重点发展医疗装备器械、家庭医疗康复设备、家庭护理设备等诊断器械、治疗器械和辅助器械。加快建设广东省智能化超声成像技术装备创新中心,着力发展医学影像诊断装备产业。广州重点布局生命科学、高端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深圳重点发展基因测序、细胞治疗等领域。珠海发挥宜居城市健康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医药养冶大健康产业。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康复保健、养生养老等产业。对生命健康更高层次的追求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直接体现。生物医药产业是近年来中国成长性最好、发展最为活跃的经济领域之一。根据国家《" 十四五 " 规划和 2035 远景目标纲要》,国家重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前沿领域攻关,基因与生物技术纳入前沿领域范畴。从生物医药产业链上市企业的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上市企业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区,且规模较大,广东省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广东孵育出了四十余家医药上市企业,包括华大基因、金域医学、迈瑞医疗、达安基因、万孚生物、键帆生物、凯普医疗、阳普医疗、开立医疗等一流企业。而本次出台的《广州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 " 规划》政策扶持将会生物医药行业协同发展。前瞻布局精密仪器设备 2025年产业规模到3000亿元《规划》表示要巩固提升示波器、监护仪、血细胞分析仪、功率分析仪、基因测序仪、质谱仪等国内国际领先优势。重点突破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与系统、大型精密科学测试分析仪器、高端信息计测与电测仪器等领域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支持新型传感技术、智能化技术、计量测量技术、功能安全控制技术等共性核心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的创新生态系统。目标是到2025 年,精密仪器设备产业规模达到约 3000 亿元,基本建成产业结构布局合理、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具有核心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现代化产业集群。广东省”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布局1.OCA自动全贴合设备、共焦显微仪器等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以珠三角地区为核心,重点支持广州、深圳开展精密仪器设备研发创新、制造, 广州加快推进面向消费电子产线的模块化嵌入式仪器平台、基于AI的产线视觉测试平台、面向自动化产线的模块化夹具与载板平台等研制工作。深圳加快 OCA(光学胶) 自动全贴合设备研发。中山加快“超精密仪器技术与工程产业化及研发中心冶 建设,研发共焦显微仪器、超精密多轴基台和平板在线检测装备等。2.以质谱仪开发为主线 重点攻克激光器、离子源等关键核心技术发挥生产制造优势, 建设精密仪器设备生产基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加强精密仪器设备检测创新原理和方法的基础研究,解决精密仪器设备的关键技术问题,逐步实现精密仪器设备产业的短板技术与关键设备国产化突破和进口替代。支持广州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以质谱仪器开发为主线,重点攻克激光器、离子源、真空系统、数据采集等关键核心技术。布局建设精密仪器设备科技产业园区,支持中山西湾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广州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等各类专业园区 (中心) 建设。3.高端信息计测与电测仪器 加快红外光谱仪器研发创新加快高精度电测仪器、户外高加速老化试验仪、高精度多声道超声波流量计、5G数据采集综合测试仪、高精密触发测量、高精密扫描测量等仪器研发创新, 支持开展环境应力筛选、可靠性强化、产品寿命等可靠性工程试验、产品可靠性检验检测等应用。支持佛山加快红外光谱仪等测量仪器研发创新。《规划》特别提到了要加强高端科学仪器如基因测序仪器、质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的研发:深圳重点发展基因测序、细胞治疗等领域;解决精密仪器设备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攻克质谱仪激光器、离子源、真空系统、数据采集等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佛山加快红外光谱仪等测量仪器研发创新。其实许多国产高端科学仪器出自广东省,国内二代基因测序领头羊华大智造总部在深圳,国产质谱仪优秀代表禾信仪器坐落于广州。广东的发展定位是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聚集地,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后期将会加大制造业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制造业龙头企业精准对接,吸引优质项目入驻广东。《规划》的发布,无疑将会吸引一大批拥有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生物技术企业入驻广东。而广东发展的目标是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领域取得战略性领先优势,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35年,制造强省地位巩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制造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领先水平,成为全球制造业核心区和主阵地。 广东把每个地级市安排的妥妥的,仪器和生物技术企业们,来广东发展吧!
  • 北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静博士:分子相互作用技术平台发展与使用心得分享
    分子相互作用技术是创新药物研发与产业化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贯穿药物开发的全过程。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子相互作用技术平台有13台大型仪器,包括表面等离子共振仪、生物膜干涉分析仪、等温滴定量热仪、微量热泳动仪、石英晶体微天平、蛋白纯化系统、动静态光散射和差示扫描荧光等。现就分子相互作用技术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实践进行分享。分子相互作用技术平台发展1.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SPR技术是法规与药典推荐的药物活性评价方法,可实时、原位检测各种生物分子如蛋白、核酸、多糖、多肽、脂类、病毒、纳米药物、小分子、离子之间的结合与解离过程,提供亲和力、动力学、特异性、活性浓度、作用机制研究(竞争/别构/表位)等信息。SPR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药物靶点发现与确认、天然产物活性组分发现、药-靶亲和力和动力学检测、高通量药物筛选、杂交瘤筛选与定量、抗体生物活性分析、仿药一致性评价、免疫原性检测、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质控等。2.生物膜干涉(BLI)技术BLI技术也是药典里药物结合活性检测的推荐方法,主要用于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亲和力、动力学性质以及蛋白浓度测定。近两年,基于BLI开发的垂钓方法也可以实现中药活性组分发现与验证以及靶标垂钓。BLI通过浸入即读的方式提高了检测速度,具有实时分析、高通量、样品适用性广、操作简便灵活、耗材成本低、样品可回收等优点。3.等温滴定量热(ITC)技术ITC技术是基于热量检测的通用技术。通过检测分子结合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得到亲和力KD、化学计量比N以及全套热力学参数(焓值∆ H、熵值∆ S 和吉布斯自由能∆ G)。其中,∆H反映了氢键和范德华力等特异性相互作用的贡献,∆S反映了疏水效应的贡献以及构象改变、位阻的影响,因此能为分子间相互作用提供全面而深入的作用信息。4.微量热泳动(MST)技术MST技术是基于分子热泳动现象。在MST实验中需要给其中一个分子标记荧光。MST的优势在于样品无需固定,能保持样品天然状态,并且样品消耗量低,检测速度快,不受缓冲液限制。对于难表达纯化或不稳定的蛋白,可以通过基因转染方法给细胞内目的蛋白标记his tag或GFP,然后无需纯化、直接使用细胞裂解液进行相互作用检测。此外,有些样品的相互作用需要提前孵育一段时间,这样的样品也适合用MST进行检测。分子相互作用实验使用心得1. 样品质量高质量的样品对于获取高质量的分子相互作用数据至关重要。对于蛋白样品,实验前可以通过圆二色谱、动静态光散射、差示扫描荧光或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对蛋白进行分析,以确保蛋白结构和活性没问题。对于核酸样品,实验前可采用加热变性和缓慢冷却复性来保证其空间结构。对于难溶性小分子样品,需保证小分子在最高浓度下完全溶解,不能出现沉淀或析出。2. 缓冲液选择缓冲液常用PBS、Hepes或Tris体系。为了保持样品活性,有时需要额外调整缓冲液成分,包括pH、盐离子、盐浓度、去垢剂、还原剂、表面活性剂等。3. 分子互作技术和实验方法选择通常根据样品具体情况(类型、数量、多少、标签、纯度等)选择合适的分子互作技术和实验方法。分子相互作用实验,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边做边摸索和优化条件。多种分子互作技术可以优势互补,相互验证。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静 博士王静,副主任技师,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16年8月起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平台工作,负责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技术平台的建设管理、测试服务和新方法新体系开发。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仪(SPR)、生物膜干涉分析仪(BLI)、等温滴定量热仪(ITC)、微量热泳动仪(MST)、差示扫描荧光(nanoDSF)等技术建立了靶标垂钓、中药活性成分发现、药物筛选与验证、竞争抑制研究、表位分析、分子相互作用的亲和力检测等一系列新方法新体系。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 Adv. Mater., J. Am. Chem. Soc., Theranostics, Anal. Chem.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3篇,其他作者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一项,授权发明专利一项。如有技术干货、科研成果、仪器使用心得、生命科学领域热点事件观点等内容,欢迎相关行业朋友投稿。投稿邮箱:zhaoyw@instrument.com.cn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