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重大进展

仪器信息网重大进展专题为您整合重大进展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重大进展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重大进展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重大进展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重大进展话题讨论。

重大进展相关的资讯

  • 中国电科院一项特高压工程试验取得重大进展
    日前,中国电科院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工程用高电气寿命电容器组开关电寿命试验”已完成3000次合分试验,试验次数在国内尚属首次,试验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试验取得重大进展,为特高压工程尤其是“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线路工程投切电容器组开关设备设计和选型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了解,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中三次侧开关操作频繁,每年投切电容器组达上千次,为进一步增强特高压工程用投切电容器组开关电寿命试验能力,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在中国电科院建立了国内首个“特高压工程用高电气寿命电容器组开关电寿命试验”平台。
  • 深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实验获重大进展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悉,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和艰苦努力,上海深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DUV-FEL)实验取得重大进展,我国自由电子激光实验研究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自由电子激光是激光家族的一个新成员,被国际上公认为新一代光源,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在亮度、相干性和时间结构上,都大大优于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是国际上竞相发展的新一代大科学装置。   自由电子激光的工作模式主要有“自放大自发辐射(SASE)”和“高增益谐波产生(HGHG)”两种。其中,“高增益谐波产生(HGHG)”工作模式需要短脉冲激光和高品质电子束流的精确相互作用,技术比较复杂,但是性能较“自放大自发辐射(SASE)”工作模式更好。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艰苦努力,上海深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于2010年12月中旬成功进行了高增益谐波产生自由电子激光放大与饱和的实验,这是上海深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成功进行了自放大自发辐射实验和外种子自由电子激光调制实验之后,所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   目前,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实现高增益谐波产生自由电子激光放大与饱和的国家,这表明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相关主要关键技术,为我国未来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大科学装置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是我国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的建设和运行单位。“上海光源”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之一。目前,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正积极开展自由电子激光新一代大科学装置的预研。
  • 中国检科院两项国标项目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日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ISO/TC229国际标准工作会议上,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检科院)承担制定的两项ISO国际标准新工作项目《纳米碳酸钙 第一部分》(ISO11931-1)和《纳米二氧化钛 第一部分》(ISO11937-1)成功进入委员会草案即CD(Committee Draft)阶段。   该两项国际标准新工作项目由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研究员邹明强博士主持,历时两年多完成的标准草案经历了5次国际标准工作会议的讨论和修改,在反复征求和充分参考世界各成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系统、严谨的实验研究而得到了不断完善。   该两项标准成功进入CD阶段,标志着我国在纳米材料技术规范类国际标准制定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也标志着中国检科院在国际上率先开展纳米科技领域国际标准研制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该两项国际标准研制工作得到了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纳米标委会(SAC/TC279)、ISO/TC229/WG4工作组秘书处(设在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以及国内同行专家的大力支持,项目获批后将极大提升我国在纳米科技领域国际标准制定中的主导地位。
  • 我国高频势阱原子波导研究获重大进展
    我国高频势阱原子波导研究获重大进展 对实现原子芯片高频势阱、微型原子激射器的连续运行和物质波干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获悉,该所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王育竹院士领衔的“973”冷原子系综量子信息存储技术——高频势阱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中性原子的高频势阱囚禁和导引。该研究的重要进展将对实现原子芯片高频势阱、微型原子激射器的连续运行和物质波干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01年,为研究原子云在强场中的动力学行为,王育竹即提出了利用高频势阱导引和囚禁超冷原子的学术思想。研究组在理论上曾获得过理想的结果,但由于实验难度很大,当时未能实现实验验证。经过研究小组多年来的艰辛努力,在克服实验中的重重困难后,终于实现了高频势阱导引和囚禁超冷原子气体的实验。 利用高频势阱囚禁比传统囚禁超冷原子的势阱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囚禁超冷原子的势阱主要有两类:光偶极势阱和静磁势阱。光偶极阱中存在着固有的原子自发辐射,它会导致加热原子;静磁场只能囚禁所谓的弱场追寻态原子,并且磁阱中存在漏洞,损失囚禁原子,限制了对原子运动状态操纵以及对静磁势阱设计的自由度。比如,在实现相干原子束的相干分束或导引时,就遇到较大困难。 利用高频电磁场导引原子的原理如下:有空间梯度的射频场混合在均匀强静磁场中原子的磁子能级,在静磁场和射频场的作用下,原子的本征态是缀饰态。这些缀饰态的本征能级随空间位置的变化给出了绝热的囚禁势。这种动静结合的综合势场提供了比纯粹的静磁场势阱多得多的优越性,在原子光学中展示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关联于非常广泛的冷原子系统,比如导引物质波原子激射器、一维原子气体和原子干涉仪。射频阱避免了在极深光势阱中的自发辐射等,与传统的静磁导引相比,射频波导还可以避免Majorana跃迁,在实现连续运行的原子激射器中具有优势。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支持下的高频势阱组,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973”冷原子系综量子信息存储研究、磁陷阱中冷原子的参量冷却及超冷原子和BEC物理性质研究。该小组建立了我国第一套集光、机、电为一体的精密可调的高频微型势阱和波导实验装置,包括超高真空系统、光学系统、激光稳频系统、电磁机械系统、高分辨超冷原子成像系统和计算机程序控制系统等。课题组与上海光机所精密光电测控研究与发展中心合作,研制了一套消像差成像系统,用于对高频势阱囚禁的冷原子的成像探测。在这个实验装置上,首先实现了冷原子团穿越直径2毫米的金属铜小孔,并把冷原子团转移到了射频阱区域,转移距离大约40毫米,原子数目达到几百万个,为实现高频势阱创造好了条件。通过对系统的优化和射频网络的匹配,该小组实现了高频势阱对超冷原子云的囚禁和导引。通过改变高频场对原子跃迁频率的失谐量,不但可以导引弱场追寻态原子,而且可以导引强场追寻态的原子,导引的原子数峰值约300万个。 有关专家认为,高频势阱导引超冷原子研究的重要进展为实现原子芯片高频势阱、微型原子激射器的连续运行和物质波干涉研究打下了基础。高亮度的相干原子束对高精度精密测量、物质波刻蚀、物质波成像技术和原子光学研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原子激光如同激光在光学应用中一样,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高频势阱囚禁冷原子实验成功对于开展物质波的相干操控迈出了重要一步。 (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供稿)
  • 我国碳化硅器件制造关键装备研发取得重大进展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经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为牵头单位的课题组不懈努力,成功研制出适用于4-6英寸SiC材料及器件制造的高温高能离子注入机、单晶生长炉、外延生长炉等关键装备并实现初步应用。该课题近期通过科技部验收,研究成果有力保障了我国SiC电力电子器件产业“材料—装备—器件”自主可控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e6bf3a32-ce48-49e7-a5e2-69c294d37e02.jpg" title=" 我国碳化硅器件制造关键装备研发取得重大进展.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以碳化硅(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是全球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SiC器件具有极高的耐压水平和能量密度,可有效降低能量转化损耗和装置的体积重量,满足电力传输、机车索引、新能源汽车、现代国防武器装备等重大战略领域对高性能、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迫切需求,被誉为带动“新能源革命”的“绿色能源”器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课题开发的SiC高温高能离子注入机、SiC 外延生长炉均为首台国产SiC器件制造关键装备,可满足铝离子注入最高能量达到700KeV,注入均匀性达到1%以内;SiC外延最高温度达到1700℃,生长均匀性达到3%以内。上述主要技术指标均已达到国际同期水平。同时,设备的销售价格可控制在同类进口设备的2/3以下,有力支撑了国内SiC器件的研制生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中国电科13所、55所、泰科天润等十余家公司进行的器件制造工艺验证和生产数据表明,采用国产装备制造的SiC器件产品性能和良率已接近进口水平,器件成品率在90%以上。在全面完成课题任务基础上,课题组紧抓未来市场契机,还开展了大尺寸SiC栅氧生长、高温激活、刻蚀、减薄、切割、磨抛等关键工艺装备与工艺整合研究,为SiC器件制造整线装备的国产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长期以来,我国SiC器件的研制生产主要依赖进口。SiC器件关键装备的成功研发对加快解决全产业链的自主保障、降低生产线建设与运营成本、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壮大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p p br/ /p
  • 重大进展!中国生物二代重组蛋白新冠疫苗获批临床
    2022年4月3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二代重组蛋白新冠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准文件。该疫苗由国药中生生物技术研究院/新型疫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生物研究院)研发,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这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继灭活疫苗技术路线上两款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后,在重组疫苗技术路线上获得的重大进展。▲中国生物研究院第二代重组新冠疫苗二代重组新冠疫苗(NVSI-06-08)是中国生物研究院基于自主建立的计算结构疫苗学技术平台,在第一代重组新冠疫苗(NVSI-06-07)的基础上,通过对流行株突变位点的进化规律和免疫逃逸能力进行计算分析,设计研发的第二代广谱新冠疫苗(突变集成三聚化RBD)。2021年底,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已统筹研发机构中国生物研究院与生产企业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携手推进,完成技术转移。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均已建成GMP生产车间,具备连续生产能力。目前,已完成生产8000万剂,海外供应超2000万剂,产能可满足国内外需求。
  • 氢能行业重大进展:国内首台民用液氢罐车研制成功
    国内首台民用40立方米液氢罐车研制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液氢制取、储运与加注等关键技术装备及安全性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对促进我国民用液氢储运装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液氢罐车是实现液氢上路运输的关键装备,也是实现氢能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卡点之一。据悉,该民用液氢罐车由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设计制造,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参与完成。研究团队克服了研制周期短、基础数据缺乏、设计与制造标准缺失等困难,依次攻克了40立方米液氢罐车总体工艺流程及安全结构设计、高性能绝热材料高效配比应用、超低温材料焊接、高真空获取及长效维持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其中,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制定的移动式真空绝热液氢压力容器企业标准是我国首个液氢罐车企业标准,该标准已经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移动压力容器分技术委员会备案通过;同时,相关工作还为移动式真空绝热液氢压力容器专项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制定作出重要贡献。
  • 北京检验检疫局高分辨质谱“双谱库”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近日,记者在北京检验检疫局“高分辨质谱在检验检疫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研究”专题研讨会上获悉,该局在高分辨质谱“‘双谱库’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和“兽药残留快速筛查前处理方法研究”均取得重大进展,已建立了13000种有毒有害化合物筛查谱库和106种重点监测化合物的HCD高能质谱裂解谱库,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目前,两个谱库主要用于食品中有毒有害化合物的筛查与确证工作 针对食品中未知污染物的鉴定,建立了涵盖80万种化合物的数据库,可用于未知化合物的鉴定工作 同时,北京检验检疫局博士后工作站还建立了动物源食品中多残留检测的通用型前处理技术,为有毒有害化合物的筛查与确证提供了技术支持。   据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在站博士刘鑫、严华介绍,现阶段该局高分辨质谱已经从前期的谱库建立和前处理方法摸索转入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阶段。“双谱库”技术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已经从“一滴香”中检出了增塑剂,从市售猪肉中检出了抗生素,从蜂蜡中检出了润滑剂成分 使用未知物筛查谱库鉴定了干扰猪肉中强力霉素和西马特罗检测的假阳性成分,并为多个阳性样品提供了高分辨质谱确证。   会上,北京检验检疫局王大路副局长对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杨金良总顾问指出,高分辨质谱在检验检疫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研究意义重大,不仅是提升北京口岸对食品中未知物质筛查的检测能力,项目取得的科研成果将有利于政府在决策中掌握主动权,扭转食品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提升政府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有效的认知能力,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既是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食品安全、人民健康的保证。
  • 美国称在降低婴幼儿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含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3年4月5日,美国食药局(FDA)称在降低婴幼儿食品中重金属砷、铅、镉、汞含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除了监控一般食品的供应安全外,FDA还特别重视降低婴儿米粉中的无机砷含量。FDA为婴儿米粉制定了100ug/kg的无机砷含量行动水平,该水平值较之以前下降了近30%。此外,FDA还努力降低婴幼儿加工食品中铅含量的行动水平,将暴露于这些食品中铅的风险减少24-27%。迄今为止,FDA在减少儿童暴露于食品污染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FDA目标是将这种暴露减少到零,但这需要时间,FDA制定了最大程度减少婴幼儿经常食用的食物中铅、砷、镉和汞暴露的方法。FDA优先考虑婴幼儿暴露问题,是因为他们较小的体型和新陈代谢使他们更容易受到这些污染物的危害。
  • CRISPR个性化疗法获重大进展——基因编辑T细胞治癌开始人体试验
    非病毒工程改造的免疫细胞可用于个性化治疗癌症,英国《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了这一改造细胞的重大进展及其人体临床试验。该方法使用CRISPR基因组编辑(一个源于细菌的系统),生成了患者特异性T细胞,安全性良好。虽然目前患者反应的临床获益有限,但这项研究证明了该治疗策略的潜在可行性。利用人体免疫系统的力量治疗癌症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目标。T细胞表面受体(免疫系统参与识别特异性抗原并作出应答的关键部分)能发现癌细胞,因为癌细胞基因组中的单个突变会改变细胞表面蛋白。分离这类能发现癌细胞的T细胞受体,利用它们生成治疗性T细胞,或为治疗难治性癌症开辟一条新途径。此次,美国加州大学及细胞疗法公司PACT Pharm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方法,他们使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在癌症患者的T细胞内插入了癌症特异性T细胞受体,借此生成个性化的抗癌免疫细胞。在Ⅰ期临床试验中,16名对标准疗法无效的转移性实体瘤患者(多为结直肠癌)使用基因工程改造的T细胞进行治疗,这些T细胞能表达靶向个体癌症突变的个性化T细胞受体。在16名受试者中,该疗法使5人病情稳定,其他11名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发展。只有2名患者出现了T细胞疗法导致的不良反应,而所有患者都出现了预期中的、与同步进行的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团队强调他们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表征潜在抗原以及分离、克隆、测试T细胞受体都需要时间,而且患者特异性T细胞受体与相应抗原的亲和力各异。他们指出,一些流程在试验期间得到了优化,今后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 高性能InGaAs单行载流子探测器芯片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亮教授和韩正甫教授课题组研发的InGaAs单行载流子探测器芯片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团队通过设计优化表面等离激元结构,开发成功低暗计数、高响应度、高带宽的单行载流子探测器芯片,为近红外探测器性能提升提供了开创性的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Plasmonic Resonance Enhanced Low Dark Current and High-Speed InP/InGaAs Uni-Traveling-Carrier Photodiode”为题,发表在电子工程技术领域的知名期刊ACS Applied Electrical上。   基于等离基元结构的InGaAs材料的单行载流子探测器芯片具有极高带宽,低暗电流和高响应度,为近红外高速垂直光电二极管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方法。为应用于数据中心的光接收模块提供了核心芯片,突破未来更高速光模块开发的关键硬件技术壁垒   王亮教授研究团队通过调整MOCVD的温度、V/III比、掺杂浓度等生长参数实现低缺陷密度和高掺杂精度的外延结构生长。在单行载流子器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新型的表面等离激元增强单行载流子探测器,利用光在金属表面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增强吸收区对于光信号的吸收。研究团队的所制造的器件具有0.12A/W的高响应度,在-3 V偏压下具有2.52 nA的暗电流,当芯片结区面积小于100 μm2时3dB带宽超过40 GHz。相比于同类器件,响应度增强了147%,具备更高的信噪比,为高速光互联网络提供优质国产化芯片。 图1表面等离激元增强单行载流子探测器示意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光学工程系王亮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张博健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本项研究得到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安徽省科技厅的资助,也得到了中国科大物理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3研究所、中国科大微纳研究与制造中心、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 2016年11月全球CRISPR/Cas9取得重大进展梳理
    2016年11月28日,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科学》杂志列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CRISPR是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简称,Cas是CRISPR相关蛋白的简称。CRISPR/Cas9最初是在细菌体内发现的,是细菌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  接下来,小编列举最近一段时间CRISPR基因编辑系统取得的重大进展,详情如下所示。  1.Nature:利用MEMOIR方法读取细胞的历史  doi:10.1038/nature20777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来读取细胞的历史和“谱系图”。 这种被称作光学原位读取人工突变存储(Memory by Engineered Mutagenesis with Optical In situ Readout, MEMOIR)的方法能够记录动物细胞的生命历史---它们与其他细胞之间的关系,沟通模式和影响它们的重大事件。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11月2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ynthetic recording and in situ readout of lineage information in single cells”。  两种新的强大工具有助实现这个目标。在一种被称作基因组编辑的工具中,在DNA切割系统CRISPR的帮助下,一种发育中的有机体的遗传密码能够在任何指定的靶位点上发生改变。写在一个细胞基因组中的任何改变可传递给它的后代。在动物发育早些时候发生的改变将出现在它的很多细胞中,然而较为近期的改变将出现在更少的细胞中。通过分析发生的DNA编辑模式,研究人员能够鉴定出这些细胞的共同祖先和计算出它们的亲缘关系如何,比如,他们能够确定哪些细胞是兄弟姐妹。类似的方法已被用于多种科学领域,包括中世纪史。  另一种工具,被称作顺序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sequential single molecul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seqFISH),是由Cai开发的,用于了解哪些基因在单个细胞中是有活性的。在最近的一篇发表在Neuron期刊上的论文中,Cai团队展示了这种技术如何能够被用来确定200多种基因在单个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这种方法也让研究人员在细胞的体内起源位置处分析它的基因活性。之前的技术需要这些细胞与它们的自然环境相分离。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这两种工具结合在一起:seqFISH方法被用来追踪通过CRISPR基因编辑引入到基因组中的变化。  这个系统不仅能够被用来了解细胞谱系信息,而且也能够被用来了解这些细胞过去发生的事件---它们何时接收来自彼此的信息或者它们何时从一种细胞类型变成另一种细胞类型。比如,当肿瘤产生时,一些细胞可能接受来自其他细胞的不同分子信号,从而引发截然不同的命运。一种细胞可能变成转移性的和能够迁移,而另一种细胞保持静止不动。追踪过去的信号如何影响当前的细胞命运的能力可能为肿瘤的时空发育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2. ACS Nano:继全球首次人体临床实验后,川大华西CRISPR研究再获新进展  doi:10.1021/acsnano.6b04261  近日,来自四川大学华西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魏于全院士课题组首次采用人工病毒进行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输送,成功在小鼠肿瘤模型中完成了靶基因编辑,达到了较好的肿瘤治疗效果,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上。  。虽然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研究用CRISPR进行肿瘤基因编辑,但是这些研究存在着不少问题,使用的方法临床转化也相当困难。目前研究采用的体内给药CRISPR-Cas9质粒DNA的手段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水流动力学注射,即将约为小鼠体重10%的DNA质粒注射液通过尾静脉在3-8秒内注射到小鼠体内(脑补一下打点滴时的情形),这会造成血压瞬间升高,可能造成器官损伤,在人体内几乎无法实现 另一种方式则是采用腺病毒载体进行CRISPR质粒DNA的输送,但是腺病毒具有免疫原性,有引发免疫反应的风险,最重要的是由于CRISPR质粒DNA太大,腺病毒负载能力实在太低,因此效率不高,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种则是局部注射质粒,其缺点不言而喻,对于人体深部疾病似乎鞭长莫及啊。  基于此,魏于全院士课题组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人工病毒载体用于CRISPR-Cas9质粒DNA的输送,他们合成了靶向乳腺癌中的MTH1基因(一个可以促使基因组稳定、阻止细胞死亡的基因,乳腺癌病人肿瘤组织高表达)的CRISPR-Cas9质粒DNA(Cas9-hMTH1)在小鼠体内进行了实验验证。由于质粒DNA带负电,他们选择了带正电的氟原子修饰的聚乙烯亚胺(PF33)与质粒DNA混合,通过正负电荷相互作用形成人工病毒(PF33/ Cas9-hMTH1,实际上就是一种纳米颗粒),同时为了增强人工病毒的输送効率,他们采用一种多功能高分子RGD-R8-PEG-HA对人工病毒进行修饰得到了靶向MTH1的多功能核壳结构CRISPR-Cas9输送人工病毒(RRPHC/Cas9-hMTH1),这种高分子可以使人工病毒更稳定,同时避免被免疫系统清除,RGD和HA可以同时靶向结合肿瘤部位高表达的整合素α ν β 3和CD44受体,从而提高人工病毒在肿瘤部位的富集。同时,肿瘤部位高表达的透明酸质(HA)酶可以降解HA,促进Cas9-hMTH1在肿瘤中的释放,从而增强疗效。  体外细胞转染实验表明该人工病毒的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商用转染试剂SuperFect、Lipofectamine 2000及Lipofectamine 3000,表明该载体可以更有效携带Cas9-hMTH1进入细胞,同时双重靶向策略可以使该人工病毒更特异性结合并进入乳腺癌细胞完成基因敲除。功能性实验表明该人工病毒可以成功敲除MTH1,导致癌细胞凋亡,显着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人工病毒(仅含5 微克 Cas9-hMTH1,而文献报道水动力学注射需要100 微克左右)后,可发现小鼠肿瘤组织有较多的人工病毒富集,免疫组化分析也显示肿瘤部位MTH1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同时小鼠肿瘤生长及转移也得到了明显的抑制。最后他们对人工病毒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血细胞计数发现注射人工病毒对血细胞数量无明显影响,基因测序显示正常组织中的突变率均低于0.4%,且都不是插入或者缺失突变,仅为单碱基替换突变。  虽然他们认为该人工病毒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用于肿瘤特定基因的敲除进行肿瘤治疗,但是笔者认为0.4%的突变率是不是还是有点高呢,有没有办法再优化一下继续降低脱靶率呢?据报道,他们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是使用这种人工病毒输送其他CRISPR-Cas9质粒DNA及功能化的DNA结合蛋白用于拓展该人工病毒的应用范围。  3.利用CRISPR研究基因组“暗物质”  超过98%的人类基因组由非编码基因组成。这些非编码基因被称为基因组的“暗物质”,它们能调控编码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进程。自从人类基因组序列被公开发表以来,科学家们努力解析基因中的功能元件,包括非编码调节区——参与转录调节的顺式调节区和非编码RNA(ncRNA)。转录因子在整个基因组中可能有数百至数千个结合位点,因此研究起来非常复杂。目前常用的两种研究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位点的方法是:1,耗时且复杂的增强子研究 2,在非天然状态中克隆增强子或启动子序列,开展并行研究。最近Sanjana等人和Fulco等人的研究都指出,可以利用CRISPR技术在天然状态里研究非编码调控元件的功能。  大规模的生化试验使人们发现了由潜在的、被数百种蛋白靶向结合的调节序列。值得一提的是,识别脱氧核糖核酸酶I超敏感位点(deoxyribonuclease I hypersensitive site, DHS)和大规模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sequencing, ChIP seq)方法的提出,让科学家们能够全面地解析蛋白与染色质结合的情况。然而,把这些分子和功能调控联系起来非常困难。  由于使用不同的CRISPR载体可以无偏向性地敲除蛋白编码基因,因此CRISPR筛选是研究非编码基因功能的有力工具。与人类细胞中NGG(前间区序列邻近基序)序列上游的基因序列同源的单引导RNA(single guide RNA, sgRNA)可以引导CRISPR系统到达特定基因组位点,从而特异性地引起突变。首个CRISPR“敲除”筛选研究在基因组规模上诱导了全基因敲除,并克服了RNA干扰筛选中的诸多限制,例如脱靶效应和敲除不完全(图:CRISPR-Cas9筛选方法)。  Sanjana等人使用CRISPR工具来研究黑色素瘤细胞中调控vemurafenib(B-Raf蛋白V600E突变中,600位点的缬氨酸被谷氨酸所替代,而Vemurafenib抑制携带了V600E突变的B-Raf蛋白中的丝氨酸 – 苏氨酸蛋白激酶结构域)抗性的序列。研究人员使用CRISPR工具靶向主要的抗性调节区域——NF1(neurofibromatosis type 1,神经纤维瘤病1型基因)、NF2(neurofibromatosis type 2,神经纤维瘤病2型基因)和CUL3(cullin 3,泛素连接酶3)。该方法中,向导RNA和反式激活crRNA(trans-activating crRNA)融合,引导来源于酿脓链球菌的Cas9(spCas9)在目标位点处诱导DNA双链断裂,从而产生突变。结果显示,靶向CUL3的sgRNA在转录起始点最为富集。sgRNA富集的区域,CUL3被敲除,这表明,CUL3似乎与染色体相互作用、组蛋白翻译后修饰,以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阻断的调控区域相关。  Fulco等人利用CRISPR干扰系统,即利用失活的Cas9和KRAB蛋白融合,沉默靶向序列的表达。这种方法虽然实现了靶向性的基因沉默,但并未引起基因突变。研究者们设计的靶向序列围绕在MYC和GATA1基因附近(这两个基因能调控K562红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他们首先使用病毒感染细胞,将CRISPRi系统载带进入细胞,然后使用多西环素诱导dCas9靶向目标序列。他们发现,sgRNA富集点恰好和包含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DHS重合。更有趣的是,dCas9靶向GATA1或组蛋白脱乙酰酶6(HDAC6)增强子时,都会减少HDAC6表达。这表明,对于共同的增强子(GATA1和HDAC6存在共同的增强子),基因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鉴定出来的MYC增强子的位置与转录起始位点、CCCTC-结合因子(CTCF,介导染色质相互作用)结合位点都是吻合的。这可能是MYC调控细胞增殖的机制。  4.基因编辑器CRISPR让突变小鼠触手可得  如今,绝大多数小鼠培育者都知道CRISPR。长久以来,JAX和其他培育新的小鼠品系的实验室依赖于一个辛苦费力的多步骤过程,其中涉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小鼠的胚胎干细胞,将其注射进胚胎,并且培育若干代小鼠。即便是JAX最好的团队,也需要用2年时间才能成功改造一只小鼠。CRISPR利用一种可在受精卵上开展针对性基因手术的分子复合物替代了所有这一切。它能在6个月内产生一种被改造的小鼠。  Jaenisch首次证明了CRISPR在产生基因敲除小鼠方面的威力。在研究人员首次证实CRISPR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奏效的5个月后,Jaenisch和同事于2013年5月在《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报告称,该技术成功断开了一组小鼠胚胎干细胞中的5个基因,而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他们证实可完全绕过胚胎干细胞,并且同时敲除单细胞小鼠受精卵中的两个基因。研究人员不再需要改造胚胎干细胞并不辞辛苦地培育若干代小鼠,以产生卵子或精子细胞中携带基因突变的小鼠。同时,研究人员若想培育拥有两个突变的小鼠,也不再需要将单突变体杂交并经历一个类似的耗时且烦琐的流程,以获得拥有被改变生殖细胞系的小鼠后代。  自此以后,已有500余篇论文详细描述了CRISPR如何敲除以及敲入小鼠基因。“它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1974年培育出首个转基因小鼠的Jaenisch表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化学家Tak Mak则认为,此项技术真正改变了获得这些被改造动物的时间和效率。据Mak估测,和利用胚胎干细胞相比,利用CRISPR改造小鼠的花费要便宜30%左右,从而使他的平均成本大大降低。  CRISPR的影响不能仅通过节省成本来衡量。此项技术的便利和速度使得在匆忙之中改造小鼠成为可能,从而解决了来自多伦多病童医院的C. C. Hui最近面临的特定问题:在基因敲除过程中,缺失基因未产生任何可观察到的效应。Hui意识到,被敲除的基因同另一个可能对其作出补偿的基因存在关联。他向在多伦多表型基因组学中心监管小鼠培育的Lauryl Nutter求援。Nutter利用CRISPR使来自初始基因敲除过程的受精卵中的干扰基因发生突变。“我们获得了受精卵,将CRISPR-Cas9注射进去。8周后,Hui便获得了双突变体。”Nutter介绍说,“如果利用胚胎干细胞,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完成。”  5.Nature:中国首次利用CRISPR–Cas9编辑过的细胞开展人体临床试验  doi:10.1038/nature.2016.20988  来自中国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一个研究人员团队首次将利用CRISPR–Cas9进行过基因编辑的细胞注射到一名病人体内。《自然》期刊报道这一注射过程是在2016年10月28日发生的,而且迄今为止,这名病人表现得 “还不错”。  经过基因修饰的细胞之前已被注射到人体内,但是是利用不同的技术实现的。CRISPR-Cas9被认为是一种更加高效的方法。在这项新的努力中,该团队从血液样品中分离出免疫细胞,然后利用CRISPR-Cas9寻找它们中的PD-1蛋白,并且让该蛋白不能发挥功能,而之前的研究已证实这会延缓免疫细胞作出的免疫反应。人们的看法是让这种蛋白失去功能将允许免疫系统更强地抵抗肿瘤生长。这些利用CRISPR-Cas9进行过基因编辑的细胞被放置在一个容器中,在那里,它们在体外培养后能够发生增殖---它们随后经收集后被注射到一名肺癌病人体内,其中这名病人已不能够对任何其他的疗法作出反应。  这种CRISPR-Cas9技术涉及利用一种结合特定DNA序列的向导RNA和一种能够在事先选择的位点上切割DNA链的Cas9酶,从而允许移除DNA链,或者加入新的DNA片段。  这项研究是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学家卢铀教授领导的。它涉及一名已接受注射的病人和9名其他的志愿者。  卢铀团队披露出,这名病人已被安排第二次接受利用CRISPR–Cas9进行过基因编辑的免疫细胞注射,但是未给出具体的时间。这名病人和这项临床试验的9名其他的志愿者将被密切监控6个月的时间来确定这些接受过基因编辑的细胞是否会导致任何不良影响---直到那时卢铀团队才会着重关注这些细胞是否确实在延缓或逆转癌症生长中发生影响。  6.Nature:重磅!首次利用CRISPR-Cas9对非分裂细胞进行基因编辑  doi:10.1038/nature20565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沙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基因编辑的圣杯---首次能够在基因组的靶位点上将DNA插入到非分裂细胞(non-dividing cell)中,其中非分裂细胞占成年器官和组织中的大多数。他们证实这种技术能够部分恢复失明的啮齿类动物的视觉反应。它将为基础研究和多种治疗视网膜疾病、心脏疾病和神经疾病等疾病的方法打开新的途径。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11月1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n vivo genome editing via CRISPR/Cas9 mediated homology-independent targeted integration”。  在此之前,修饰DNA的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已最为有效地利用分裂细胞(dividing cell)的正常复制机制在这些细胞(如在皮肤或肠道中的那些细胞)当中在发挥作用。沙克研究所开发的这种新技术在将新的DNA整合到体外培养的分裂细胞中的效率比其他方法高10倍,使得它成为一种大有希望的用于研究和药物开发的工具。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新技术首次代表着科学家们成功地将一种新的基因插入到不再发生分裂的成体细胞(如在眼睛、大脑、胰腺或心脏中的那些细胞)中准确的DNA位点上,从而为在这些细胞中进行治疗应用提供新的可能。  为了做到这一点,研究人员瞄准一种被称作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joining, NHEJ)的DNA修复细胞通路,其中NHEJ通过将发生常规断裂的DNA链末端重新连接在一起对断裂的DNA进行修复。他们将这个过程与现存的基因编辑技术组合使用,从而成功地将新的DNA插入到非分裂细胞中的精确位点上。  7.Nature子刊:北大魏文胜、哈佛刘小乐课题组完成首次CRISPR lncRNA基因高通量功能筛选  doi:10.1038/nbt.3715  CRISPR–Cas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效的基因编辑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其中就包括功能基因筛选。人们可以建立一个单链向导RNA(sgRNA)的库,用其中的sgRNA去靶向作用于多种基因的编码区域,然后再以所研究功能相关的目标表型对结果进行评估,从而找到与该功能相关的基因。  这一策略利用了细胞中倾向于产生差错DNA修复途径——非同源性末端接合(NHEJ),通过CRISPR–Cas系统在目标基因片段中制造DNA双链断裂,是细胞采用NHEJ进行修复,最终在原断裂位点留下插入/缺失突变。对于编码蛋白的基因,少数碱基对的加入或去除便可能带来移码突变、错义突变等严重影响蛋白正常功能的因素,最终反映在表型上。  然而,对于转录非编码RNA的基因来说,上述策略则难以用于功能筛选,因为仅有插入/缺失突变很可能并不能显着影响转录产物的表型。为此,人们需要制造影响更大的突变,比如基因中大片段的缺失,以造成可观察到的表型改变,而这样的突变可以通过配对向导RNA(pgRNA)来实现。CRISPR–Cas系统在两种分别靶向目标基因不同位点的gRNA的指导下,在同一基因中造成两处DNA双链断裂。在细胞对DNA进行修复的过程中,上述两个断裂点之间的基因片段可能会被“遗漏”,最终不会出现在修复完毕的基因中。  最近,北京大学魏文胜教授和哈佛大学刘小乐教授的联合团队基于上述策略,以慢病毒为载体构建出pgRNA库,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人源肝癌细胞系Huh7.5OC中的近700个癌症或其他疾病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基因进行了功能筛选。这一成果发表于近期的Nature子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  研究者以细胞增殖为表型,采用MAGeCK算法对lncRNA基因敲除影响的显着性进行了分析,最终筛选出了43种和8种在敲除后分别抑制(即负向选择)和促进(即正向选择)细胞增殖的lncRNA基因。在接下来的验证性分析中,研究者选取了5种负向选择和4种正向选择lncRNA,在Huh7.5OC细胞中对其进行了敲除、回补、转录激活或抑制处理,结果均符合其对细胞增殖或存活等方面的影响。在上述9个lncRNA中,正向选择的LINC01087还被进行了进一步的功能分析。结果显示,LINC01087的敲除导致一系列肝癌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如FOS和FOSB等。  8.Nature:利用CRISPR/Cas9治疗镰状细胞疾病取得重大进展  doi:10.1038/nature20134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被称作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工具修复人干细胞中导致镰状细胞疾病的基因。这是开发一种治疗这种疾病的基因疗法的关键一步。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11月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RISPR/Cas9 Beta-globin Gene Targeting in Huma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论文第一作者是博士后研究员Daniel Dever博士和Rasmus Bak博士,论文通信作者是Matthew Porteus博士。  研究人员继续证实这些被修复的干细胞能够制造功能性的血红蛋白分子---在正常的红细胞中,这些分子携带氧气---并且成功地将这些干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他们说这项研究代表着一种修复镰状细胞疾病和地中海贫血等血源性遗传疾病的概念验证。  Porteus说,在之前的研究中,他已利用较为老旧的基因编辑技术靶向镰形细胞基因,但是利用这种新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在这种类型的低通量实验中,高效率和低错误率是绝对必要的。”
  • 我国学者在聚乙烯废塑料降解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p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黄正课题组和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管治斌课题组合作,在聚乙烯废塑料降解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相关成果于6月17日以“Efficient and selective 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s into liquid fuels and waxes under mild conditions”(温和条件下高效选择性降解聚乙烯制备液体燃料和石蜡)为题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在线发表(Sci. Adv., 2016, 2, e1501591)。该研究工作得到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1422209)和重点项目(21432011)等的支持。 /p p   烃类物质(烷烃、烯烃、芳烃等)是化石能源的重要组成体,也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为应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一方面需要从自然界丰富的烃类物质出发,发展高效、原子经济性的合成技术,直接制备高价值化学品,实现“分子价值的增量” 另一方面也需要发展温和、实用的催化降解技术,将废弃的高分子量、稳定的烃类化学化工产品转化成可再次利用的小分子物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实现“污染物质的减量”。黄正课题组发展了高效的金属有机催化方法和技术,在这两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p p   烷烃由高键能、非极性C-C单键和Csp sup 3 /sup -H键组成,是最惰性的有机分子之一,其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价值较低。黄正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烷烃催化转化方面的研究。该课题组先前发展了一类新型的PSCOP螯钳型铱金属有机配合物,其在烷烃脱氢反应中表现出非常高的催化活性,但是在直链烷烃脱氢过程中,由于催化剂具有烯烃异构活性,在反应后期阶段不可避免地生成内烯烃混合物作为主要产物。为解决该问题,他们巧妙地利用双金属催化一锅两步法进行烷烃末端高区域选择性硅基化,实现烷烃至直链烷基硅的高效催化转化(图1a)。催化体系包括由该课题组发展的PSCOP螯钳型铱金属有机络合物作为烷烃脱氢催化剂,将烷烃脱氢生成内烯烃混合物,吡啶二亚胺铁络合物作为串联烯烃异构和端烯烃硅氢化催化剂。该转化的关键在于:烷烃脱氢所生成的烯烃中间体快速异构,并通过铁催化剂对端烯烃选择性硅氢化促使内烯烃向端烯烃转化。该工作为烷烃选择性官能团化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Nat. Chem.,2016, 8, 157 Conversion of alkanes to linear alkylsilanes using an iridium–iron-catalysed tandem dehydrogenation–isomerization–hydrosilylation 利用铑-铁催化的脱氢-异构化-硅氢化串联反应实现烷烃到直链烷基硅的转化)。 /p p   聚乙烯和烷烃结构单元相似,均由C-C单键和Csp sup 3 /sup -H键组成。聚乙烯是年产量 大的塑料产品(年产超过上亿吨),由于其化学惰性,被弃置后难以降解构成“白色垃圾”主要成分。研究人员利用双金属催化交叉烷烃复分解策略,使用价廉量大的低碳烷烃作为反应试剂和溶剂,与聚乙烯发生重组反应,可有效降低聚乙烯的分子量。由于在反应体系中低碳烷烃过量存在,可多次参与和聚乙烯的重组反应,直至把分子量高至上百万的聚乙烯降解为适用于运输系统燃油的烷烃产品。该反应适用于 HDPE、 LDPE和 LLDPE的降解,且催化剂可以兼容商业级聚乙烯中包含的各类添加剂,并进一步被证明可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所产生的聚乙烯废塑料瓶、废塑料膜和废塑料袋的降解(图1b)。相比较传统高温裂解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相对温和,产物选择性高的优点。高温裂解方法往往需要超过400度反应温度,产生包括气、油、蜡、焦等非常复杂的混合物 产物包括直链烷烃、支链烷烃、烯烃、芳烃等,产品利用价值低。而且黄正等发展的降解方法温度较低(150-200度),生成的产物以直链烷烃为主,且可以通过催化剂结构调控或反应时间控制,选择性生成可作为柴油的C9-C22烷烃或者聚乙烯蜡。这项研究成果得到了Nature、Science、Chemical & amp Engineering News等学术杂志的正面评论,并被《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新华网等国内外新闻媒体报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tpxw2016-06-27-0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0b7ccaeb-e75f-4906-95ec-5a09ef3bc04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图1. a) 烷烃选择性硅基化 b) 聚乙烯降解。 /strong /p p /p
  • 快讯:中国空间站舱内有害气体分析仪模块工程样机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
    仪器信息网讯 11月9日,第十二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在成都召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关亚风受大会特邀作主题报告《表面热电离/场发射离子化检测器/传感器——超痕量有机胺检测》。在主题报告结束后,关亚风和与会代表分享了在空间站舱内有害气体分析仪部分模块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的喜悦,工程样机一次通过鉴定级力学实验,两个平凡的数据“17.9G”、“1200G”却是那么的不平凡。   2018年,中国将发射自行研制、生产的新一代空间站,随着国际空间站使用寿命的到来,若无新的延寿计划,国际空间站将停止运行,届时中国空间站将是太空中唯一运行的空间站。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担了空间站的舱内有害气体分析仪器两个模块的研制任务——采样/控制和色谱模块。关亚风介绍,我国不允许在空间站载人舱内有放射性材料,也不允许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而光离子检测器因寿命太短、且不能在有氦气和氢气环境中使用(都是色谱载气),加之对耐受宇宙射线和瞬时真空的要求,只能采用热导检测器(SID)。空间站要求有害气体分析“超小”、“超轻”、“超低功耗”,要求在体积、重量、功耗比美国空间站同类分析仪器小70%,这是对国家仪器仪表领域创新能力的挑战!舱内有害气体分析仪器需要与“天宫”一起发射(美国所采取的搭载模式与此不同),需要经受严苛的震动考验,“17.9G”、“1200G”就是一个标尺。早在2013年6月,舱内有害气体分析仪器两个模块——采样/控制和色谱模块就已经一次通过鉴定级力学实验:17.8G三维正弦震动、1200G冲击震动!   为成功研制采样/控制和色谱模块,在20多年的研究积累基础上,解决了4项关键技术:(1)极低功耗毛细管色谱柱均温加热程序升温 (2)抗氧化固态微池热导检测器 (3)极低功耗样品气高倍富集-热解析 (4)针对不同结构的抗振抗冲击设计。双通道采样、双通道样品富集,热解析,双炉温控制,双固态热导检测,其中一路程序升温,分析沸点-20~270摄氏度组分,整机平均功耗25瓦。助力中国空间站起航,这就是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交出的满意答卷!
  • 理邦仪器:重大诉讼进展
    就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起诉理邦仪器专利纠纷及商业秘密事宜,公司已于2011年4月13日、2011年4月21日、2011年7月18日、2012年6月21日在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网站上刊登了重大事项临时公告。除此之外,在公司2011年半年度报告、2011年第三季度报告、2011年年度报告及2012年半年度报告、2012年第三季度报告中均披露了上述案件进展情况。   其中,就迈瑞公司起诉公司M50多参数监护仪产品侵犯其专利号为ZL200520062992.7号专利一案(案号:(2011)深中法知民初字第257号),迈瑞公司诉讼请求为:(1)要求公司立即停止侵犯专利号为ZL200520062992.7、名称为“带小型无线局域网卡的医疗诊断仪”的专利权的行为 (2) 要求公司立即停止制造、许诺销售、销售M50多参数监护仪的行为,销毁库存的该产品及半成品 销毁该产品的广告和宣传资料,删除互联网上对该产品的宣传和广告 (3)要求公司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10.5万元 (4)要求公司承担本案诉讼费。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1年9月9日对257号案进行开庭审理。   公司于2012年11月15日收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2011)深中法知民初字第257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如下:257号案审理期间,原告迈瑞公司申请撤回起诉,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准许。   本次公告的诉讼进展情况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上述案件共有24个案件,本次公告仅涉及其中一个案件被裁定撤诉的情况,其他案件尚未有新的重大进展。公司没有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诉讼仲裁事项。
  • 钢研纳克“ICP痕量分析仪器的研制与应用”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由钢研纳克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ICP痕量分析仪器的研制与应用”取得重要进展。本专项开发内容包括二维全谱高分辨ICP光谱仪和ICP质谱仪。目前二维全谱高分辨ICP光谱仪已解决了大面积CCD采集的瓶颈问题,接近于商品水平的产品样机将于年内完成;ICP质谱仪第二代研发样机已成功组装和调试,采集到正确的谱图,这一突破标志着在第二代样机上采用的自主设计的高真空系统、接口及离子传输系统以及射频发生器系统3个关键、难点技术已经实现原理攻克。为高质量、按期完成项目任务和本单位新产品开发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重庆市页岩气分析测试关键技术及评价方法体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近日,由重庆市地质矿产研究院承担的市级应用开发计划重大项目&ldquo 页岩气分析测试关键技术及评价方法体系研究与应用&rdquo 通过专家验收。 该项目基于我国页岩气分析测试技术基础薄弱、部分储层模拟预测技术不适应、综合评价方法未成体系等现状,以重庆地区海相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关键技 术攻关及技术标准建立方面取得突出成效:一是技术攻关取得重要成果。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瞬时流量自动采集页岩气现场含气量测量装置,提出基于常规稳 态孔渗测试技术的低成本高精度页岩孔渗测试新方法,构建了重庆地区页岩气分析测试、页岩储层地球物理模拟和预测关键技术体系,以及烃源岩评价、储层评价、 含气性能评价、保存条件评价和资源评价为一体的页岩气综合地质评价体系,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二是成果应用取得重要进展。编制的《页岩气分析测试技术要 求》已作为重庆市页岩气投资主体进行分析测试的重要依据。综合地质评价体系已用于渝东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有利区划分和页岩气资源潜力估算。页岩气现 场含气量测定仪已成功应用于重庆地区10余口页岩气井的现场测试。
  • 高分辨率二次离子质谱助力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研究团队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近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刘敦一研究员,和地质所海外高级访问学者澳大利亚科廷大学Alexander Nemchin教授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对嫦娥五号月球玄武岩开展了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分析,证明月球在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为完善月球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相关研究论文《嫦娥五号年轻玄武岩的年代与成分》,于北京时间10月8日凌晨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上。这是以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为研究对象发表的首篇学术成果。据了解,月球的岩浆作用在何时停止,一直是月球演化历史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此前关于月球样品的研究成果并未发现月球存在比29亿年更年轻的岩浆活动。嫦娥五号任务采样位置设计在了月表最年轻的月海玄武岩区域,通过表取和钻取两种形式采集到共1731克月球样品。全世界科学家都希望从嫦娥五号样品研究中获得更年轻的岩浆事件结果,以完善月球岩浆演化历史。研究团队用详尽的微区原位高分辨率二次离子质谱(SHRIMP)定年数据和坚实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数据,证明了月球直至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使此前已知的月球地质寿命延长了约10亿年。
  • 国产突破!中电科二所碳化硅激光剥离设备研制取得重大进展
    据太原日报报道,近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电科二所”)近日传来好消息,科研团队在SiC激光剥离设备研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报道指出,目前,中电科二所科研团队已掌握激光剥离技术原理与工艺基础,并利用自主搭建的实验测试平台,结合特殊光学设计、光束整形、多因素耦合剥离等核心技术,实现了小尺寸SiC(碳化硅)单晶片的激光剥离。据介绍,SiC半导体材料具有高热导率、高击穿场强、高饱和电子漂移速率、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对电动汽车、高压输变电、轨道交通、通讯基站、卫星通讯、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因SiC材料硬度与金刚石相近,现有的加工工艺切割速度慢、晶体与切割线损耗大,成本较高,导致材料价格高昂,限制了SiC半导体器件的广泛应用。激光垂直改质剥离设备被誉为“第三代半导体中的光刻机”,科利用光学非线性效应,使激光穿透晶体,在晶体内部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最终实现晶片的剥离。这种激光剥离几乎能避免常规的多线切割技术导致的材料损耗,从而在等量原料的情况下提升SiC衬底产量。此外,激光剥离技术还可应用于器件晶圆的减薄过程,实现被剥离晶片的二次利用。中电科二所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应用方向,以解决SiC衬底加工效率这一产业突出难题为目标,将SiC激光剥离设备列为重点研发装备,借此实现激光剥离设备国产化,力争使其具备第三代半导体核心装备研发、产业化和整线装备解决方案的能力。目前,这一研发项目已通过专家论证,正式立项启动,下一步将依托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汇聚科研优势力量,聚焦激光剥离技术的实用化与工程化,积极推进工艺与设备的协同创新,研发快速生产化、全自动化、低能耗化的激光剥离设备。
  • 清华大学在无创血糖测量及类皮肤柔性生物器件上取得重大进展
    p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冯雪课题组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用于无创血糖监测的电化学双通道类皮肤生物传感系统》(“Skin-like biosensor system via electrochemical channels for noninvasive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的研究成果,在人体皮肤表面实现医学意义上的无创血糖测量,并具有医疗级精度。该成果利用类皮肤柔性传感技术建立了新的无创血糖测量医学方法,为解决无创血糖动态连续监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为全球数以亿计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慢性疾病的管理带来了福音。 /p p   该成果相关内容已经被《科学进展》媒体团队(Science Advances Press Package Team)推荐给《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等国际知名媒体。12月21日,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旗舰出版物《科技纵览》(IEEE Spectrum)对该论文率先进行了专题报道,来自普渡大学和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会 (JDRF)糖尿病研究基金会的研究人员给予高度评价。 /p p   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和生命的重大慢性疾病。2015年全球共有超过4亿糖尿病患者,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超1亿,位居全球首位。通过“扎手指”取血测量血糖的方法具有疼痛感,影响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监测长期依从性,目前的无创连续血糖监测方法仍无法直接测量血液中葡萄糖,在准确性、便利性以及完全无创性等关键问题上仍未突破。 /p p img title=" 00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a1cf47d4-6923-4ee7-9257-171790c50de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基于电化学双通道的无创血糖测量方法示意图和实验图 /strong /p p   冯雪课题组发展了基于力学-化学耦合原理的电化学双通道无创血糖测量方法,利用可以与人体自然共型贴附的柔性电子器件,对皮肤表面施加不会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电场,通过离子导入的方式改变组织液渗透压,调控血液与组织液渗透和重吸收平衡关系,驱使血管中的葡萄糖按照设计路径主动、定向地渗流到皮肤表面,继而通过只有3.8微米厚的超薄柔性生物传感器件进行高精度测量。 /p p   为了实现皮肤表面的微量葡萄糖的精准测量,冯雪课题组结合多年的可延展柔性电子器件研究经验,基于力学原理在1.2微米厚的薄膜上制备了具有四层功能层的类皮肤生物传感器。通过制备器件表面微结构实现了纳米级厚度的电子介体电化学沉积,利用基于液体表面张力和蒸发毛细力的仿生液滴转印方法,将多层超薄生物传感器从制备基底上无损地剥离下来,实现整体厚度只有3.8微米的类皮肤柔性生物传感器的制备。该传感器具有130.4μA/mM的葡萄糖测量灵敏度和对葡萄糖的高度选择性,重复测量误差& lt 1%。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2c7570b5-a4c6-4bb5-a447-fea09a7cede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类皮肤生物传感器及结构示意图 /strong /p p   临床实验表明,基于该电化学双通道无创测量原理与类皮肤生物传感器的无创血糖测量系统,其对人体血糖浓度测量的结果与血糖仪及金标准静脉血血糖浓度测量结果的相关度达到0.9以上,达到了医疗级监测和诊断的标准,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p p   另外,冯雪课题组关于超薄柔性类皮肤生物传感器设计、制备和测试方法的研究成果在微电子国际顶级会议国际电子器件会议 (IEDM 2017)上发表并做邀请报告。国际电子器件会议在国际微电子领域具有权威的学术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力,主要报道国际微电子器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是著名高校、研发机构和行业领军企业报告其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突破的主要平台。 /p p   清华大学航院、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博士生陈毅豪为文章第一作者,冯雪教授是论文通讯作者,参与该工作的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王新宴团队。该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p p   论文题目: /p p   Skin-like biosensor system via electrochemical channels for noninvasive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p p a href=" http://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3/12/e1701629.full" /a & nbsp /p
  • 仪器情报,科学家成功实现二维异质结横向限制的重大进展!
    【科学背景】二维(2D)半导体因其固有的面外二维限制性而成为光电子应用和量子信息处理的研究热点,然而,它们缺乏横向限制,限制了其在量子应用中的潜力。二维晶体中激子波函数的横向限制不足,阻碍了这些材料在开发高效量子光学器件中的应用。尽管已经有大量关于二维晶体中点缺陷和局部应变单光子发射的报道,但确定性定位单个缺陷和实现均匀的发射波长仍然是该领域的重大挑战。此外,通过物理塑造成量子点的方法来实现单个激子的限制,虽然展示了显著的蓝移特性,但其暴露的一维边缘导致了氧化和其他化学反应,影响了辐射复合率并导致电子态分布广泛。有鉴于此,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与系统工程系Deep Jariwala教授的研究团队提出了通过成分控制的面内二维量子异质结构来实现激子的横向限制。作者使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方法,成功生长了嵌入在WSe2基质中的MoSe2量子点,通过顺序外延生长工艺,实现了超洁净的界面。通过控制反应时间,作者能够将MoSe2量子点的尺寸控制在15-60纳米范围内,展示了尺寸依赖的激子限制特性。作者的光谱测量表明,这些量子点在低温下展示了显著的蓝移发射,与连续的MoSe2单层相比,蓝移在12-40毫电子伏之间。此外,作者的结构在低至1.6K的温度下展示了单光子发射,单光子纯度为g2(0)&thinsp =&thinsp ~&thinsp 0.4。【科学亮点】(1)实验首次通过成分控制的面内二维量子异质结构实现了MoSe2量子点在WSe2基质中的激子横向限制,得到了显著蓝移的量子限制发射。(2)实验通过顺序外延生长工艺,在WSe2单层薄膜内嵌入宽约15-60纳米的MoSe2量子点,得到了尺寸依赖的激子限制效应。光谱测量显示,与纯二维单层MoSe2相比,MoSe2单层量子点在低温下激子蓝移(12-40毫电子伏)。(3)此外,通过静电栅极调控,实现了量子点嵌入WSe2矩阵中的发射波长和强度的主动调节。低温条件下,最小量子点表现出约0.6纳米的光谱线宽和单光子纯度(g2(0)&thinsp ~&thinsp 0.4)。【科学图文】图1:面内MoSe2量子点@WSe2的顺序外延生长。图2:嵌入WSe2矩阵中的MoSe2量子点的纳米尺度光学和电学成像。图3:嵌入WSe2矩阵中的MoSe2量子点的激子限制。图4:量子异质结构中的低温光致发光测量和单光子发射。【科学结论】本文展示了通过成分控制的面内二维量子异质结构,实现激子横向限制的突破性进展。这项研究揭示了嵌入WSe2矩阵中的MoSe2量子点具有明显蓝移的量子限制发射,相对于纯二维单层MoSe2的主要中性激子,表现出显著的光学特性变化。通过调节量子点的尺寸和静电栅极,能够被动或主动调节发射的波长和强度,这为二维量子点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控制手段。本文的科学在于:1) 通过精确控制量子点的尺寸和嵌入基体材料,实现了二维材料中激子横向限制的调节;2) 这为未来高保真量子光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光学和电子性能的调节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3) 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可调谐的量子光源铺平了道路,提出了未来工作应集中在空间位置、密度和成分的精确控制。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二维材料的物理理解,也为高效量子光子器件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原文详情:Kim, G., Huet, B., Stevens, C.E. et al. Confinement of excited states in two-dimensional, in-plane, quantum heterostructures. Nat Commun 15, 6361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0653-x
  • 三代基因测序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亚平和马占山领导的团队发布了以“10x Genomics测序”辅助“三代测序”的混合组装策略和软件技术。研究人员采用美国加州大学Jain等人2018年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doi: 10.1038/nbt.4060.)的人类基因组三代测序数据进行了示范测试,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将测序深度从Jain等所用的35倍降低至7倍,降低幅度达80%;转换成测序成本,新技术成本大约是纯三代测序的1/4。该技术发明专利已正式受理,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Genomics上。新技术由于能够大幅度降低三代测序所需成本,从而为进一步推进测序技术从目前主流的二代技术向三代技术的产业升级再次提供了良好契机。 /p p   基因测序技术系生命科学和生物科技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正处在从主流的二代测序技术向三代技术进行产业升级的过渡阶段。三代技术以其超长读段(最新技术可达1兆),较之以短读段取胜的二代技术具备诸多技术优势,无疑是测序技术的未来。但三代技术在与二代技术竞争中,也存在两大劣势,其一是三代测序硬件(测序仪)的碱基水平(base-pair)错误率至今仍然高达15%(二代测序错误率不到1%),其二是目前测序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p p   事实上,三代测序超高错误率也使得三代测序数据的组装分析遇到了极大挑战。例如,2014年,主流的三代基因测序软件在组装人类基因组时,仅“多重比对”一步就耗时400,000个CPU小时,而且是借助了谷歌公司超级计算机集群。2014年,马占山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叶承羲合作发布的三代测序组装软件(DBG2OLC)将这一计算步骤减少到了大约6小时,而且是在一台普通工作站完成的。DBG2OLC使得原本需要超级计算机集群才能完成的计算可以在普通工作站上完成,目前DBG2OLC仍然是三代测序软件中运行速度最快、内存需求最少的软件和算法。2016年他们合作发布了另一款用于三代测序纠错的软件SPARC,该软件将三代测序软件技术的组装错误率降低到0.5%以下;与当时最优秀的同类软件相比,可节省计算时间和内存达80%。DBG2OLC和SPARC软件不仅有效弥补了三代测序硬件技术超高错误率的缺陷,而且也为最新的“10x技术辅助的混合三代测序”奠定了高效、可靠的算法和软件基础。此次发布的技术仍然得到了叶承羲的支持和帮助。 /p p   马占山为文章的第一作者,马占山和张亚平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云南省国际合作基金等的资助。 /p p    a href="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88754318305603?via%3Dihub" target=" _blank" 文章链接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3fa6a6e3-3d86-46e1-ba9a-08f4932a08c0.jpg" title=" W020190111417379530832.jpg" alt=" W02019011141737953083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昆明动物所在三代基因测序领域取得进展 /p p br/ /p
  • 我国毛竹基因组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填补了禾本科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空白   我国林业科学家日前完成了包括毛竹叶片、笋和萌发种子等在内的毛竹全长互补DNA文库构建,并精确测定了1万余条基因序列。这是公共数据库中继模式植物水稻(单子叶)和拟南芥(双子叶)以外,第三大植物全长互补DNA数据信息资源,取得了林业领域基因组学研究的重大突破。第一次提供了大量竹亚科基因序列信息,填补了禾本科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空白,为进一步开展基因组测序计划提供了有效的基因注释依据。   毛竹全长互补DNA文库构建和基因序列精确测定,是&ldquo 毛竹基因组测序研究&rdquo 重大科研项目的第一部分。该项目由财政部、科技部支持,国家林业局行业科研专项立项重点支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际竹藤网络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合作承担。
  • 我国自主飞行飞艇扫描式监测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为促进我国环境与安全检测仪器的在线应用技术的大力发展,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环境与安全检测仪器分会、分析仪器分会在线分析仪器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环境与安全检测仪器技术进展和应用国际论坛”在上海光大酒店光韵厅1号厅举行。   论坛上,来自各行业的专家、学者、教授分别就环境与安全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交流,分享了环境安全检测仪器、仪器应用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和最新进展。   随着我国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情况呈恶化和蔓延,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监测组分不断增多、监测方式各种各样 监测技术将向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监测方式由较窄的点监测向多方位监测方向发展。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陈涛博士介绍了我国在自主飞行飞艇扫描式监测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他说,自主飞行应急飞艇是针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需求设计开发的一套高科技产品,可以在事件发生后快速抵达现场,完成现场信息(图像、地理信息、环境参数、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采集、传输处理,实现指挥中心与现场交互,为指挥中心及时掌握现场情况提供有力支持,对灾情评估、预测预警、预案启动、决策指挥和动态调整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环境与安全检测仪器分会成立于2009年6月9日,旨在加强我国环境与安全检测仪器专业的学术沟通和交流,是由相关专业人士、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社会组织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组织。
  • 2019默克财报:实现所有财务目标并取得重大战略进展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默克公司(Merck& nbsp KGaA)官网发布的2019年度财报显示,默克公司实现了所有财务目标,在2019财年实现了盈利增长。同时,默克在执行其战略议程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2019财年,默克公司的净销售额为161.52亿欧元,同比增长8.9%(2018年148.36亿欧元),有机增长5.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汇率的积极影响以及收购相关的增长。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我们兑现了承诺,实现了所有关键业绩指标的增长,即净销售额、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和每股收益。我们坚定地执行我们的战略,加强我们在所有三个业务部门的创新驱动业务。此外,我们正集中精力按计划降低债务。”默克执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Stefan Oschmann表示:“我们还打算在2020年实现盈利增长。”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2019财年医疗保健业务部门、生命科学及高性能材料部门的营收分别为67.14亿欧元、68.64亿欧元和25.74亿欧元,保健业务部门和生命科学分别实现了6.2%、9.0%的有机销售增长;而性能材料部门则是6.5%的下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23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8fce447c-a986-4582-92e0-adde8c6096ed.jpg" title=" 图片1.png" alt=" 图片1.png" width=" 550" height=" 237"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2019年3个业务部门的销售额占比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其他数据: /strong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增长15.4%,达到44亿欧元(2018年:38亿欧元);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每股收益增长至5.56欧元(2018年:5.10欧元);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企业自由现金流增加至27亿欧元(2018年:25亿欧元);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与收购相关的金融债务净额增加至124亿欧元(2018年12月31日:67亿欧元)。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战略议程取得重大进展-2019年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默克集团的战略完全集中在以科学和技术为重点的业务领域。此外,就销售额和利润增长而言,默克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同业中的顶级公司。& nbsp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2019年,默克在执行其战略议程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医疗保健业务部门在美国、欧洲和日本获得了监管机构的批准,将免疫肿瘤药Bavencio与Inlyta& reg 联合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患者。此外,医疗保健集团与葛兰素史克(GSK)建立了战略联盟,实现由内部实验室研究开发的癌症免疫疗法bintrafusp alfa的商业化。默克还在管线项目tepotinib(肿瘤学)和evobrutinib(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生命科学业务部门,2019年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了更多专利,目前在这一领域中共拥有22项专利。此外,生命科学业务部还在其BioContinuum平台推出了更多产品,以更高效、连续地生产生物药品。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通过收购Versum Materials和Intermolecular,高性能材料业务部门在实现电子材料市场领先地位的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的里程碑。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未来战略规划-2022年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到2022年,默克公司的目标是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业务部门,与同行相比,在销售和利润增长方面希望成为顶级公司,持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默克集团现在正处于战略的增长和扩张阶段,并且走在正轨上。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20年,预计三个业务部门都将推动盈利增长,并支持公司整体战略的增长和扩张阶段。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医疗保健方面,将充分利用各大渠道的潜力。Mavenclad& reg 和Bavencio& reg 新产品发布,对收益的贡献越来越大。核心业务与既定产品至少保持有机联系中期稳定。到2022年,默克公司的目标是用新药实现至少20亿欧元的额外年销售额。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生命科学的增长是由默克公司强大的产品组合及电子商务平台所推动,该平台产生了超过15亿欧元的销售额。商业部门计划每年实现5%至8%的增长,而实际已经超过市场增长,这一高增长过程中,解决方案业务部门和电子商务平台预计仍将是这一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2018年开始的性能材料业务在实施改造计划方面取同样得了重大进展,随着Versum Materials和Intermolecular的成功收购,默克公司已踏上成为电子材料市场领先者的转型之旅。 /p
  • 3.26亿深部探测关键仪器项目有重大进展
    1月26日,由吉林大学承担的“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以下简称SinoProbe-09)举行2012年度成果交流会。会上,SinoProbe-09首席科学家、吉林大学“千人计划”专家黄大年介绍了项目总体情况。各课题负责人就课题完成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汇报交流,并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探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总负责人董树文、吉大常务副校长赵继等专家、领导参加了交流会。   SinoProbe-09由黄大年任首席科学家,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建设工程学院、地球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校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电子所、大气所等多个单位共同参与项目研究。目前,SinoProbe-09-01课题研制的软件平台进一步完善了高端平台功能联合,并进入具体数据测试阶段 SinoProbe-09-02、SinoProbe-09-03、SinoProbe-09-04课题研制的陆地大功率电磁勘探系统、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无缆自定位万道地震勘探系统,通过比对,核心指标均接近或达到国外同类产品 SinoProbe-09-05课题与四川宏华集团联合完成了我国首台万米大陆科学钻探装备主体集成验收 SinoProbe-09-06课题建设的仪器装备实验基地具备实验示范条件并有重大发现。   会议还邀请了12位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东北石油局、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吉林省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进行指导。   “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作为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已于2010年正式启动,项目三年总预算额为3.26亿元(人民币),正式批复下拨2.95亿元(人民币),其中2010年共到位资金6556万元(人民币)。该项目的启动,是吉林大学引进高端人才的成功范例,也吉林大学争取大型项目历史上国家投资额度最大,汇集我国高校、科研院所中高层次技术优势力量规模最广的项目之一。
  • 中科院盘点“十二五”25项重大科技进展
    p   在今天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十二五”工作进展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盘点了“十二五”以来该院25项通用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其中包括量子通信、高温超导与纳米材料和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与调控等。白春礼说,“十二五”期间,中科院实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了一批系统解决方案,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p p   这25项重大科技进展分别是什么,来一睹为快—— /p p    strong 1、拓扑绝缘体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牵头研究单位是物理研究所 /strong /p p   首次通过理论计算预言了可在室温下存在的三维强拓扑绝缘体,并和清华大学物理系合作攻关,首次成功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国际上该领域的一项重要科学突破,从理论研究到实验观测的全过程,都是由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 /p p    strong 2、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的机制,牵头研究单位是动物研究所 /strong /p p   揭示RNA甲基化对细胞重编程的调控作用机制 首次通过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获得转基因动物 建立再生医学相关动物模型与细胞模型 获得标准化、规模化的治疗用种子细胞,并开展细胞治疗的临床前安全性、有效性评估。 /p p   strong  3、量子通信,牵头研究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strong /p p   系统地发展了光量子操纵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量子信息处理领域多个研究方向,推动量子通信朝着高速率、远距离、网络化方向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原创成果,多次入选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量子通信已成为我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尖端技术。 /p p strong   4、以粲物理、中微子物理为代表的粒子物理研究,牵头研究单位是高能物理研究所 /strong /p p   利用北京谱仪BESIII实验观测到带电Zc(3900)信号,揭示其中至少含有四个夸克,可能是科学家们长期寻找的一种奇特粒子,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Zc(3900)位列美国物理学会评选出的2013年国际重大物理成果榜首。2014年又发现另一个带电的新共振结构Zc(4020)。 /p p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精确测量了振荡振幅,被认为是“中微子物理的一个里程碑”。该结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2012年全球十大科学突破。之后完成中微子质量平方差的测量、更高精度的θ13分析、惰性中微子分析。 /p p    strong 5、液流储能关键材料与新技术,牵头研究单位是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strong /p p   储能技术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连续、不稳定的瓶颈。大化所研发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寿命长、储能规模大、安全可靠、环境友好,且已解决了关键材料、电堆和储能系统集成等关键问题。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形成了完整产业链。 /p p    strong 6、同余数问题与Langlands纲领问题研究,牵头研究单位是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strong /p p   数论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在“千年数论难题”同余数问题研究上,证明了对任意给定K,均存在无穷多个本质素因子个数恰为K的同余数,有国际同行认为:“此项工作是这个数论最古老问题的里程碑”。在21世纪最重大的数学难题之一Langlands纲领研究方面,彻底解决了theta对应理论三个基本问题及典型群重数一猜想。 /p p strong   7、深紫外晶体器件、激光光源及应用,牵头研究单位是理化技术研究所 /strong /p p   在世界上率先突破非线性光学晶体KBBF大尺寸生长技术和精密化、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技术,以此为核心研制出8种国际首创的科学仪器,创新了该波段前沿研究的运转模式,是我国自主研发高精尖仪器的成功范例。 /p p    strong 8、纳米绿色打印制版技术,牵头研究单位是化学研究所 /strong /p p   从源头解决印刷制版过程的感光废液、版基电解氧化的电解废液、溶剂型油墨的VOC排放等三大污染问题,形成包括纳米绿色版基、绿色制版和绿色油墨的完整绿色印刷产业链技术,被誉为可与汉字激光照排相比的重大技术突破。成果已应用于印刷电子、3D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及绿色印染、建材等重要产业领域。 /p p    strong 9、真核膜蛋白和蛋白质复合体结构与功能关系,牵头研究单位是生物物理研究所 /strong /p p   解析了染色质双螺旋高清晰三维结构,是目前最有挑战性的结构之一 阐明细菌内毒素转运与组装机理,为研发攻克“超级细菌”的新型抗生素铺平了道路 揭示了手足口病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的结构及感染的分子机制,为新型药物和疫苗研发提供了结构基础和研发方向。 /p p    strong 10、突破钍基核能系统关键技术,牵头研究单位是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strong /p p   TMSR专项在原型系统与关键技术研发上“从无到有”实现全面突破,完成10MW固态燃料熔盐实验堆工程初步设计并获得国家核安全局Ⅱ类实验堆批复,实现关键新材料中试规模制备,为建设世界首座实验堆奠定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 /p p    strong 11、神经疾病靶点研究,牵头研究单位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strong /p p   构建了有自闭症表型的转基因猕猴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脑疾病提供了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发现多巴胺受体在抑制神经炎症中的关键作用,为选择合适靶点,有效延缓脑衰老乃至干预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为脑疾病防诊治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p p    strong 12、G蛋白偶联受体(GPCR)药靶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牵头研究单位是上海药物研究所 /strong /p p   GPCR是最重要的药物靶标蛋白家族。研究人员建立国际一流水平的GPCR结构与功能研究平台,实现我国GPCR晶体结构测定零的突破。攻克细胞信号传导领域的多个科学难题,在靶向GPCR的药物研发方面已有3个先导化合物进入临床前研究,并实施技术转让。 /p p   strong  13、大型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牵头研究单位是电工研究所 /strong /p p   该项目是我国自主创新的蒸发冷却技术首次成功应用于世界最大容量等级的大型水轮发电机,标志着我国大型电力装备研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运行4年多经济效益明显,研究成果为国际首创,技术内涵属原创性,是冷却技术的重大突破。 /p p    strong 14、高温超导与纳米材料,牵头研究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strong /p p   首次突破麦克米兰极限,证实了铁基超导体是一类新的非常规高温超导体。同时,在纳米结构单元的可控合成方法学、组装及宏量制备及器件特性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性进展。 /p p    strong 15、分子反应基础与器件,牵头研究单位是化学研究所 /strong /p p   石墨炔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半导体性能,在信息技术、电子、能源、催化以及光电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科学院的该工作首次在铜表面上合成了具有本征带隙sp杂化的二维碳的新同素异形体——石墨炔,开辟了人工化学合成碳同素异形体的先例。此项研究引领国际学术界研究,并获得商业界的广泛关注。 /p p    strong 16、工程金属材料的结构纳米化科学与技术,牵头研究单位是金属研究所 /strong /p p   发现纳米孪晶强化效应,开辟了纳米孪晶材料研究方向。提出了纳米孪晶强化新原理。开创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和梯度纳米材料研究方向,大幅度提升材料综合性能。发现了金属中超硬超高稳定性新型纳米层状结构。 /p p    strong 17、植物碳氮代谢和性状改良,牵头研究单位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strong /p p   发现了调控植物发育进程及分配能量与物质的关键机制,绘制了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的精细图谱并揭开驯化和起源之谜,阐明了控制水稻复杂性状形成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分子设计辅助育种,为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p p    strong 18、生物灾害爆发机制与控制,牵头研究单位是动物研究所 /strong /p p   破译了飞蝗全基因组图谱并解析其群聚的遗传基础,揭示了蝗灾散居型和群居型相互转变启动与维持的分子调控机制 提出重大外来入侵种共生入侵与返入侵学说 建成产能最大的昆虫病毒农药生产基地,获得新农药证书11项,累计推广约9千万亩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9千吨。 /p p    strong 19、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与调控,牵头研究单位是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strong /p p   通过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物的人群暴露机制和健康危害的分子机理,提出我国环境与健康研究的路线图,为我国区域疾病高发的环境污染寻因和健康保障技术的研发奠定理论与方法基础。 /p p    strong 20、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牵头研究单位是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strong /p p   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是我国首次以重大科学发现为主要目标的系列科学卫星计划。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2015年12月发射,工作正常并获得科学数据。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发射升空”。暗物质卫星也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广泛关注。 /p p    strong 21、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奖项目: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由物理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 /strong /p p   物理所和中科大组成的团队在铁基超导体研究中做出了大量原创性工作,荣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并激发了世界范围内新一轮高温超导研究热潮。Science杂志刊发了题为“新超导体将中国物理学家推到最前沿”的专题评述。 /p p    strong 22、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奖项目: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由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 /strong /p p   甲醇制烯烃技术打通了由煤制取烯烃的新路线,实现世界上首次甲醇制烯烃工业化,引领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该技术共许可20套工业装置,预计拉动投资2500亿元,9套已经投入运行。该技术对优化我国化工产业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p p    strong 23、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由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 /strong /p p   构建了我国生态环境领域野外台站网络平台建设的理论体系,积累了我国唯一的生态系统变化定位观测数据资源,有效组织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关键技术及其示范模式、现代农业高效生产的集成研究,二十多年来为系统解决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提升资源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和综合研究能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p p    strong 24、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由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 /strong /p p   上海光源是居国际前列水平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以来稳定高效运行,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研究平台。 /p p    strong 25、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超导托卡马克创新团队 /strong /p p   聚变能是人类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我院超导托卡马克创新团队针对未来建商业聚变堆所涉及的聚变科学前沿开展攻关,自主设计、建造了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现了长脉冲高温等离子体运行,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为世界聚变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创新贡献,使我国超导托卡马克研究走到世界前沿。 /p
  • 中国中微子实验取重大进展 发现新中微子振荡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8日下午在北京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   据介绍,这一重大物理发现结果的论文已于3月7日送交美国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今天晚些时候,王贻芳还将在中科院高能所就新发现的中微子振荡做学术报告,并通过网络直播,向全世界的粒子物理学家报告这一最新科学发现。   关于中微子   中微子又译作微中子,是轻子的一种,是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常用符号ν表示。中微子不带电,自旋为1/2,质量非常轻(小于电子的百万分之一),以接近光速运动。2011年11月20日,科学家再次证明中微子速度超越光速。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表示在中微子速度超越光速这一结论被驳倒或者被证实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
  • 我“变频功率测量技术”获重大进展
    有望将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提高2%—3%   近日,由湖南银河电气有限公司、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联合研制的“变频功率标准源”在长沙通过鉴定。   当前,国内外变频功率标准源的输出电压、电流只能达到1000V、100A,且只有美国等几个少数国家拥有该项技术成果。针对国家电机节能重点工程、变频功率、变频能量计量等领域的技术难题。由上述合作单位研制的“变频功率标准源”,其输出电压、电流已达到10000V、500A,在电机低频率、低转速的情况下,输出频率可拓展至5Hz,成功解决了变频电机能量消耗的测量统一性问题。   以中国工程院张钟华院士为首的专家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的变频功率测量技术属当今国际计量领域的前沿课题,技术难度大。课题组采用数字合成、大功率放大、智能测控等技术,首次成功地研制出了变频大功率标准源,解决了目前其他国家无法解决的变频电量传感器、变频电量分析仪、变频高电压、变频大电流、变频电机效率等仪器设备、技术参数的量值溯源问题。解决了我国在节能减排等领域变频功率测量技术的瓶颈问题,研制的高电压、大电流变频功率标准源,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的量程和频率范围等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果有助完善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以及其他重点领域的计量基本标准体系建设 可为国家“电机系统重点节能工程”的变频电机效率测试、电机试验和电机节能改造提供计量保障 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将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提高2%—3%,达到年节电能力800亿千瓦时的目标。
  • 国家863计划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研发获重大进展
    p   2013年4月3日,由浙江大学领衔承担的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面向工业控制的片上控制系统的研制和应用”重大项目,在杭州召开了启动会。科技部高新司周平处长、教育部科技司舒华副处长、科技部高技术中心区和坚处长、浙江科技厅余仲飞处长、浙江大学科研院史红兵副院长、浙江大学科研院杨世锡部长等领导出席,中仪协顾问董景辰作为科技部的项目专员参加了会议。 br/   本项目共设9个课题,除浙江大学外,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中科博微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浙江中控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分别承担了课题。 br/   而向工业控制的片上控制系统是通过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形式,将符合IEC61131-3等标准的控制算法核心软件技术和控制系统关键硬件技术集成为产品化的芯片。这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控制系统的成本,还有利于降低技术门槛,使自动化核心技术掌握在更多国内企业,甚至中小民营企业手中,将全而提升我国各行业信息化水平。 br/ /p p   近日,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基于CMC的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的研制及应用”课题通过了技术验收。 /p p   近年来,随着信息、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和安全性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则是工业控制系统的核心关键部件。长期以来,该领域中高端产品均被国外垄断企业把持,挟持着我国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安全能力。 br/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浙江大学与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在研发自主可控的片上控制系统(Control Module on Chip,简称:CMC)和符合IEC61131-3的软件开发技术的基础上,围绕温度、压力、液位及电动执行机构等四大类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建成了基于CMC的智能仪器仪表软硬件开发平台,并解决了基于CMC的智能仪器仪表的低功耗防爆技术、高级故障诊断技术、抗电磁干扰技术以及EPA和MODBUS等工业网络通信技术等,提高了国产智能仪器仪表的电路集成度,产品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并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功能。 br/   CMC自主核心软硬件的智能仪器仪表研制及应用,实现了智能仪器仪表核心技术国产化,提升了国产仪器仪表的自主可控能力和水平。目前该课题组研制的智能温度、压力、液位变送器和智能电动执行机构等四大类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产品,已经在流程工业中实现了规模化的工程应用,并呈现出在火电、石化、化工和环保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br/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