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肿瘤疫苗

仪器信息网肿瘤疫苗专题为您整合肿瘤疫苗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肿瘤疫苗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肿瘤疫苗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肿瘤疫苗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肿瘤疫苗话题讨论。

肿瘤疫苗相关的资讯

  • Nature子刊:口服类肿瘤疫苗有望实现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研究员与赵潇研究员在口服肿瘤疫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ntigen-bearing outer membrane vesicles as tumour vaccines produced in situ by ingested genetically engineered bacteria为题发表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杂志上。作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内分布着机体70%-80%的免疫细胞,因此相比于常规的注射类疫苗,口服疫苗有望通过刺激肠道内丰富的免疫细胞,从而激活强大的免疫反应来预防和治疗疾病。此外,口服疫苗具有更好的患者依从性和更低的应用成本。然而,严苛的消化道环境和复杂的肠道上皮屏障是口服疫苗面临的主要挑战;尽管有如脊髓灰质炎等基于减毒活疫苗技术的口服疫苗成功用于传染病防治,但通用的可设计抗原的口服疫苗体系仍十分有限。聂广军和赵潇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疫苗体系的开发,特别是基于细菌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的疫苗体系研究。在前期研究中,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多肽分子胶水技术以及RNA结合蛋白技术,分别构建了可快速展示多肽抗原或mRNA抗原的“即插即用”式OMV肿瘤疫苗载体(Nat. Commun. 2021;Adv. Mater. 2022);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载体表面工程改造,构建了DC细胞摄取增强型OMV疫苗载体以及携带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OMV疫苗载体(Fund. Res. 2022;ACS Nano 2020);借助点击化学原理,设计了可主动捕获肿瘤抗原的原位OMV肿瘤疫苗(Small 2022)。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在体工作细菌机器人的口服疫苗体系,并负载了肿瘤特异性抗原用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该口服疫苗体系通过控制基因工程细菌在肠道内原位生产携带抗原的细菌外膜囊泡来实现免疫刺激。首先通过基因工程将肿瘤抗原融合表达在OMVs的表面,使这种基因工程改造的细菌机器人能够在阿拉伯糖的诱导下分泌带有肿瘤抗原的OMVs。该细菌机器人在口服后能够克服严苛的消化道环境抵达肠道,此时通过口服阿拉伯糖能够诱导细菌机器人在肠道内原位生产携带有肿瘤抗原的OMVs。作为肠道菌群与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天然媒介,OMVs可以有效地穿透肠道黏液层和肠上皮屏障并被固有层中的抗原递呈细胞摄取,最终在多种临床前肿瘤模型中激活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和免疫记忆效应。总之,该团队建立了一种基于在体工作细菌机器人的口服疫苗体系,通过负载肿瘤抗原能够高效激活适应性抗肿瘤免疫应答;该体系将极大推进口服疫苗的开发,提高疫苗依从性并降低成本,在未来研究中根据需要也可用于传染病防治。基于在体工作细菌机器人的口服疫苗体系的工作原理及其抗肿瘤免疫效果评估
  • 科学家发现肿瘤疫苗新的构建方式
    癌症免疫疗法是指通过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激活免疫细胞和因子攻击肿瘤组织和细胞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肿瘤疫苗疗法。肿瘤疫苗可以将肿瘤抗原呈递到免疫系统,引发抗肿瘤免疫来预防和治疗癌症。但目前肿瘤疫苗的结构设计、递送方法等方面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影响疫苗发挥疗效。  近期,中国药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肿瘤疫苗,可以有效抑制肝癌在内的多种肿瘤。该研究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题为:A splenic-targeted versatile antigen courier: iPSC wrapped in coalescent erythrocyte-liposome as tumor nanovaccine。  研究人员将脾脏作为疫苗作用的靶向器官,因为脾脏不仅是重要的免疫器官,也是人体最主要的储血器官。脾脏会“拦截”并清除受损的红细胞。研究人员将受损的红细胞膜作为药物载体,通过添加特殊脂质体的方式增强其载药性能。将重组后的红细胞膜与提供肿瘤抗原的细胞进行融合,就获得了一种新型肿瘤疫苗。研究人员证明了该种疫苗兼具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该研究成果为开发新型肿瘤治疗性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文链接:http://doi.org/10.1126/sciadv.abi6326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个性化肿瘤疫苗研究中取得进展
    手术仍然是大多数实体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包括局部根治性切除在内,很多肿瘤病人在手术治疗后会发生复发和转移,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肿瘤术后复发转移和机体抗肿瘤免疫状态密切相关。肿瘤疫苗是利用肿瘤抗原诱导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对肿瘤细胞进行特异性杀伤。由于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系统性和全身性的特点,这种疗法不仅可以对术后残留的肿瘤病灶进行特异性杀伤,也能有效作用于远端转移的细胞,相比于其他治疗方法作用范围更特异且广泛。然而,由于肿瘤抗原免疫原性较弱,如何将多样化、异质性的肿瘤抗原高效地呈递给机体免疫系统成为相关肿瘤疫苗设计的关键问题。虽然细菌来源的分子可以作为佐剂增强疫苗中抗原的免疫原性,也有不少商用佐剂是利用细菌成分激活机体固有免疫反应。然而,以脂多糖为代表的这类佐剂有可能会过度激活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产生细胞因子风暴等严重副作用。因此,如何在保证良好安全性的前提下,发展新型佐剂或疫苗系统实现更有效、更广谱的抗肿瘤效果,成为目前研究关键问题。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研究员、吴雁研究员与赵宇亮院士团队合作在个性化纳米肿瘤疫苗设计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Bacterial cytoplasmic membranes synergistically enhance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autologous cancer vaccines”在线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1, DOI:10.1126/scitranslmed.abc2816)。  针对临床中肿瘤术后易复发转移和相关肿瘤疫苗设计的难点,研究团队根据肿瘤细胞和细菌的细胞结构,巧妙利用纳米技术,将含有肿瘤抗原信息的肿瘤细胞膜和含有佐剂信息的细菌内膜展示于聚合物纳米颗粒表面,制备成个性化的杂合膜纳米肿瘤疫苗。这种疫苗中的细菌膜成分可以向机体免疫系统提供外源的“危险信号”,使得源于患者“自体”的肿瘤膜能够一起被认为是危险入侵者进而高效的被树突状细胞摄取,从而提高肿瘤抗原的递送和呈递效率。由于疫苗中的佐剂成分使用的是不含有细菌脂多糖的细菌内膜,不易引起细胞因子风暴等免疫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杂合膜疫苗能够激发强烈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在多种小鼠肿瘤模型中都能有效抑制肿瘤复发,延长其术后生存期。此外,该疫苗也能有效诱导记忆T细胞的产生,防止肿瘤再次侵袭。总之,该研究团队构建的个性化纳米疫苗,能够实现个性化肿瘤膜抗原的有效递送,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的术后复发,具备在多种实体瘤中应用的潜力,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龙、覃好和赵瑞芳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赵瑞芳副研究员、吴雁研究员、赵宇亮院士和聂广军研究员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上述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  聂广军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利用纳米技术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通过两亲性多肽的设计,成功开发出两种免疫检查点的纳米抑制剂(Nano Lett 2018 J Am Chem Soc 2020)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构建了嵌合有免疫检查点PD1抗体的天然纳米囊泡OMV-PD1(ACS Nano 2020) 通过点击化学的原理,构建了具有人工淋巴结靶向性能的肿瘤疫苗(Adv Mater 2021)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多肽分子胶水技术,构建了个体化肿瘤疫苗平台用于肿瘤多肽抗原输送(Nat Commun, 2021)。杂合膜纳米肿瘤疫苗的制备流程和作用机制
  • 低温硅化肿瘤细胞制备个性化病原体仿生癌症疫苗
    癌症疫苗通过将肿瘤抗原呈递给免疫细胞以激活免疫反应,然而,由于在许多癌症中缺乏广泛表达的肿瘤抗原,肿瘤疫苗的制备受到阻碍。由于缺乏广谱表达的肿瘤相关抗原,且每个患者肿瘤细胞所表达肿瘤特异性抗原独一无二,癌症疫苗的临床研究受到阻碍。为了避免上述情况,自体肿瘤细胞由于其无需前瞻性地识别目标抗原,被用于构建个性化肿瘤疫苗。但是,在一般构建个性化多价肿瘤疫苗的过程中,自体肿瘤细胞在经过灭活处理去除致瘤性后,其免疫原性也会大量丢失,很难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2021年11月1日,美国新墨西哥大学Jeffrey Brinker,Sarah Adams和Rita Serda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杂志上发表题为Cancer vaccines from cryogenically silicified tumour cells functionalized with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用于个性化免疫治疗的模块化肿瘤全细胞疫苗,该疫苗在高级浆液性卵巢癌模型中显示出持久的治疗效果。研究团队通过低温生物矿化技术,在去除肿瘤细胞致瘤性的同时,完整保存了患者肿瘤细胞的肿瘤抗原;之后,进一步将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修饰在矿化肿瘤细胞表面上,模拟病原体表面性质以促进树突状细胞对肿瘤疫苗的识别和摄取;保证大量的肿瘤抗原被呈递给T细胞,并激活T细胞攻击肿瘤细胞,从而实现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值得注意的是,此疫苗对肿瘤细胞的抗原保存可以简单推及至其他肿瘤细胞。同时此疫苗可以在室温下干燥储存。在补液后,基于个体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或针对患者肿瘤的免疫状况,可以个性化加载适宜的免疫佐剂,以提高免疫治疗效果。卵巢癌的患者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腹水。这些腹水需要通过腹腔经皮穿刺取出或在肿瘤减积手术时排出。研究团队证明卵巢癌患者的腹水样本可用于高效肿瘤全细胞疫苗的制备,这为个性化肿瘤疫苗的快速开发和生产提供了临床可行性。同时,研究团队发现即使在卵巢癌晚期,肿瘤全细胞疫苗与卵巢癌治疗一线药物-顺铂的联合使用也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存活率。这表明,此疫苗可以有效地整合到现有的卵巢癌治疗方案中,以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综上所述,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高效的自体癌症疫苗。简单的低温硅化过程可以推广到多种肿瘤全细胞疫苗的制备;模块化设计使肿瘤疫苗可以个性化搭载各种免疫刺激物,加强免疫反应。个性化肿瘤疫苗的直接递送,可以将肿瘤微环境重新编程,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并保持对肿瘤的免疫记忆,防止肿瘤复发。此外,此方法简化了疫苗的生产和存储条件,避免了临床应用受到冗长而复杂的生产要求的限制。同时与当前化学药物治疗方案的整合,促进了个性化全细胞肿瘤疫苗的临床转化。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内科-分子医学系郭佶慜博士和新墨西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妇产科的Henning De May博士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51-021-00795-w
  • 《Nature》重磅:癌症精准治疗新突破——个体化肿瘤疫苗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quot Microsoft YaHei& quot color: rgb(84, 141, 212) " 找到有效攻克肿瘤的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人员追求的目标,最大的困难之一在于广泛存在的肿瘤异质性,不仅仅在肿瘤组织内部,即使是同一种肿瘤类型,在不同患者间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最新的两项独立研究表明,科学家们可以从肿瘤患者自身找到个性化治疗癌症的方法---个性化的肿瘤疫苗,这两项研究成果同时发表在了《Nature》杂志上。 /span /p p   癌细胞在快速生长和增殖过程中,往往来不及修复DNA在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因此会出现许多新的突变蛋白,称之为肿瘤新抗原。早期研究认为绝大多数肿瘤新抗原所携带的突变本身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并没有影响,属于可被忽略的副产物。随着研究深入,近期科学家发现即使同种癌症患者身上的突变都不尽相同,新抗原也有所差别,可作为特异的标记物被免疫细胞识别。而个性化肿瘤疫苗的原理正是在于:通过寻找每个患者特有的突变,做到对症下药。例如A、B两名患者都携带有p53的基因突变,但A患者同时携带x+y突变,而B患者则携带m+n突变 那么激活对抗“x+y”的免疫细胞,对携带“m+n”突变的癌细胞可能是无效的。因此,肿瘤疫苗通过发现患者体内特异性表达的肿瘤新抗原,继而个性化激活免疫系统,实现真正的个体化精准治疗。 /p p    strong 研究成果为肿瘤治疗带来新希望 /strong /p p   来自美国波士顿Dana-Farber癌症中心和德国美因茨大学的两个研究团队最近展示了肿瘤“个性化疫苗”在临床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并分别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 quot An immunogenic personalneoantigen vaccine for patients with melanoma& quot 和& quot Personalized RNA mutanome vaccines mobilizepoly-specific therapeutic immunity against cancer& quot 的成果文章。 /p p   两个项目都是首先对患者肿瘤组织样本进行取样测序,并分别使用独特算法预测哪些突变最有可能引起免疫反应。然后分别开发出了以多肽片段和RNA为基础的疫苗,并在晚期黑色素瘤3期或4期的中晚期复发高危人群身上展开了研究。 /p p   在来自Dana Farbar研究所的Wu博士带领的团队中,研究人员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了包括13-20种不同的含有新抗原的多肽疫苗(图1,ref 1)。常规临床数据显示该类晚期肿瘤的复发率高达50%,而结果显示6位患者中,4位患者在接受疫苗两年后没有出现复发迹象。另外2名患者出现了复发迹象,但是在接受了PD-1抗体药物治疗后获得了完全缓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f8c2ddb0-5a4d-49ee-90bc-547a288794e7.jpg" title=" 1.jpg" width=" 600" height=" 698"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698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Generation of a personal, multi-peptide neoantigen vaccine for patients withhigh-risk melanoma. /p p   类似结果在另一组研究中也被发现。由Ugur Sahin教授率领的美因茨大学团队为每位患者研发了含有不超过10种不同的编码新抗原的RNA片段(图2,ref 2)。13位受试者中,8位在接受疫苗后一年内没有出现复发迹象,其他5名患者在接受疫苗时肿瘤已经出现扩散,其中2名在接受疫苗后肿瘤缩小,另外1名患者在接受PD-1抗体药物后得到完全缓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e79b67fe-bc30-4345-96a6-31db88a84a0d.jpg" title=" 2.jpg" width=" 600" height=" 346"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46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 Vaccine design,manufacturing and clinical study procedure. /p p   上述两项研究在临床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有望为肿瘤治疗开启新的研究方向,但是目前该方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生产疫苗的时间。Wu博士表示如何缩短疫苗生产时间是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p p   一个关键影响因素是如何从测序的海量信息中快速确认最有可能引起免疫反应的突变位点,并对肿瘤DNA样本进行准确鉴定和评估。在& quot An immunogenic personalneoantigen vaccine for patients with melanoma& quot 项目中,研究人员利用Biomark HD系统和genotyping实验体系对正常和肿瘤组织中的95个SNP位点进行了多样本多位点的高通量检测分析,为样本的准确性、靶点的挑选和确认提供了进一步的信息。 /p p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对疫苗临床疗效的评估,从而筛选出最有效的疫苗进行接种。在& quot Personalized RNAmutanome vaccines mobilize poly-specific therapeutic immunity againstcancer& quot 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Biomark HD系统和基因表达芯片对接种疫苗前、后肿瘤样本中的免疫基因表达水平变化进行了细致分析,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表型和代谢机理等多角度对疫苗疗效进行综合评估(图3,ref 2)。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d95a611c-f2e4-4159-b646-7ed5e0276999.jpg" title=" 3.jpg" width=" 400" height=" 816"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816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3: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comparingpre- and post-vaccination tumour samples /p p    strong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strong /p p   来自Parker癌症免疫疗法研究院的研发副总裁Fred Ramsdell博士指出:“这两项研究在本质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对仅在单个患者肿瘤细胞上表达的蛋白的反应,这就像你接受了一种针对只会感染你的流感病毒的疫苗。” /p p   该研究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而在进一步开发成熟产品并在未来进行规模化生产的过程中,准确、高效、易操作等因素是必不可少的。上述两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在研究的不同阶段分别引入了Fluidigm 公司的Biomark HD系统进行基因分型和表达的分析,为产品研发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基础。 /p p   该系统作为成熟的高通量基因分析系统,可进行多样本、多参数的基因分析,例如可对多达96个患者样本、每个样本96个位点进行同时检测,因此可对肿瘤患者体内的免疫反应进行综合评估,获得全面、细致的表达图谱,从而在快速鉴定个性化突变的基础上找到最为有效的靶点间排列组合。 /p p   肿瘤疫苗理论上同样适用于其他癌症的治疗,而不同肿瘤类型、不同患者之间基因表达和突变情况广泛存在着差异。利用Biomark HD系统和配套的微流控芯片,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更换或搭配实验体系中的待测位点,减少了对实验设计的限制。 /p p   目前这两种疫苗都已进入后续研发阶段,两个团队分别成立了公司并正在进行更大规模的I期临床实验。随着规模的扩大,时间和成本控制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Biomark HD系统可在4小时内实现近万个数据点的分析,并将每个反应控制在纳升(nl)级体系内,大幅降低了试剂的使用成本。 /p p   同时,Fluidigm公司开发出了“Advanta& #8482 Immuno-OncologyGene Expression Assay”检测试剂盒,涵盖了170个与肿瘤免疫相关的基因和5个housekeeping基因。其中包括91个在肿瘤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基因,这些基因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报道与多种肿瘤的生长和依赖于检测点的治疗反应相关。另外公司通过与世界顶尖实验室和大型制药企业合作,进一步开发了74个肿瘤免疫标记物,帮助用户进行快速全面的指标筛选。除此之外,panel中还包含有开放位点,可以实现个性化实验设计。 /p p   Reference: /p p   1. Ott PA, et al., Animmunogenic personal neoantigen vaccine for patients with melanoma. Nature(2017) doi: 10.1038/nature22991. /p p   2. Sahin U, et al., Personalized RNA mutanome vaccines mobilize poly-specific therapeuticimmunity against cancer.Nature (2017) doi:10.1038/nature23003. /p
  • 安捷伦推出自动化细胞分析工作流程|针对免疫肿瘤学、病毒学和疫苗开发市场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宣布其xCELLigence RTCA HT(实时细胞分析高通量)平台现已与 BioTek BioSpa 8 全自动培养箱集成。为了响应市场需求,安捷伦将二者组合,实现了更高水平的自动化工作流程,为免疫肿瘤学领域的无标记高通量效价分析和疫苗市场的高通量病毒介导的细胞病变效应 (CPE) 检测提供了全新功能。制药研究人员要完成免疫肿瘤治疗的使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因此正在不断开发使临床研究加速成功的方法。同样,由于存在不断变化的公共卫生威胁,疫苗开发人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自动化工作流程可以提升候选药物筛选能力,是一种更快、更有效将研究转化为发现的手段。然而,许多现有的自动化工作流程解决方案仍然依赖大量的手动干预步骤,从而阻碍了通量并限制了方案开发的范围。xCELLigence RTCA HT - BioSpa 8 的集成可为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提供无标记的非侵入性动力学结果,使研究人员能够分析多达八个 384 孔 板,从而提高通量并减少样品量。BioSpa 8 培养箱提供实时温度和 CO2/O2 控制,以及湿度监测功能。xCELLigence RTCA HT(实时细胞分析高通量)平台xCELLigence仪器配备加热支架,因此可以保护细胞在从培养箱自动转移期间,免受不必要的扰动和培养条件的波动。用户友好的软件便于进行自动化检测和数据分析,使其成为真正无人值守的系统,此系统可用于鉴别对抗疾病的治疗方法,并为这一技术组合提供一定的自动化支持。安捷伦副总裁兼细胞分析事业部总经理 Todd Christian 说道:“这是免疫肿瘤治疗和疫苗开发的创新解决方案,表明安捷伦一直致力于抗击癌症和传染病。将我们的非侵入式实时细胞分析检测功能与生理条件的孵育培养结合,可提供简单的自动化工作流程,以提高生理条件下的通量和筛选灵活性。”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范德堡疫苗中心副主任 Robert Carnahan 博士谈道:“xCELLigence RTCA HT 技术一直是促进高通量、快速和定量细胞病变效应 (CPE) 监测的关键,它是一种评估中和活性和效价的工具。我们能够绕过空斑或病灶形成实验中所需的众多动手、多步骤过程来测量病毒活性。”安捷伦提供包括用于实时细胞和代谢分析的工具,以及流式细胞仪、孔板和成像/显微镜平台,这些产品和服务有助于利用广泛的学科和方法进行药物发现。此次推出的这一全新集成解决方案展现安捷伦应对解决现实挑战的能力,兑现作为药物开发领域合作伙伴的承诺。关于安捷伦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为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提供敏锐洞察和创新经验。安捷伦的仪器、软件、服务、解决方案和专家能够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提供更可靠的答案。2022 财年,安捷伦营业收入为 68.5 亿美元,全球员工数约为 18,000 人。
  • 安捷伦宣布针对免疫肿瘤学、病毒学和疫苗开发市场推出自动化细胞分析工作流程
    2023年3月2日,北京——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近日宣布其 xCELLigence RTCA HT(实时细胞分析高通量)平台现已与 BioTek BioSpa 8全自动培养箱集成。为了响应市场需求,安捷伦将二者组合,实现了更高水平的自动化工作流程,为免疫肿瘤学领域的无标记高通量效价分析和疫苗市场的高通量病毒介导的细胞病变效应 (CPE) 检测提供了全新功能。制药研究人员要完成免疫肿瘤治疗的使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因此正在不断开发使临床研究加速成功的方法。同样,由于存在不断变化的公共卫生威胁,疫苗开发人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自动化工作流程可以提升候选药物筛选能力,是一种更快、更有效将研究转化为发现的手段。然而,许多现有的自动化工作流程解决方案仍然依赖大量的手动干预步骤,从而阻碍了通量并限制了方案开发的范围。配备 BioTek BioSpa 8 全自动培养箱的 xCELLigence 实时细胞分析高通量 (RTCA HT) 平台xCELLigence RTCA HT - BioSpa 8 的集成可为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提供无标记的非侵入性动力学结果,使研究人员能够分析多达八个 384 孔 板,从而提高通量并减少样品量。BioSpa 8 培养箱提供实时温度和 CO2/O2 控制,以及湿度监测功能。xCELLigence 仪器配备加热支架,因此可以保护细胞在从培养箱自动转移期间,免受不必要的扰动和培养条件的波动。用户友好的软件便于进行自动化检测和数据分析,使其成为真正无人值守的系统,此系统可用于鉴别对抗疾病的治疗方法,并为这一技术组合提供一定的自动化支持。安捷伦副总裁兼细胞分析事业部总经理 Todd Christian 说道:“这是免疫肿瘤治疗和疫苗开发的创新解决方案,表明安捷伦一直致力于抗击癌症和传染病。将我们的非侵入式实时细胞分析检测功能与生理条件的孵育培养结合,可提供简单的自动化工作流程,以提高生理条件下的通量和筛选灵活性。”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范德堡疫苗中心副主任 Robert Carnahan 博士谈道:“xCELLigence RTCA HT 技术一直是促进高通量、快速和定量细胞病变效应 (CPE) 监测的关键,它是一种评估中和活性和效价的工具。我们能够绕过空斑或病灶形成实验中所需的众多动手、多步骤过程来测量病毒活性。”安捷伦提供包括用于实时细胞和代谢分析的工具,以及流式细胞仪、孔板和成像/显微镜平台,这些产品和服务有助于利用广泛的学科和方法进行药物发现。此次推出的这一全新集成解决方案展现安捷伦应对解决现实挑战的能力,兑现作为药物开发领域合作伙伴的承诺。关于安捷伦科技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敏锐洞察和创新经验。安捷伦的仪器、软件、服务、解决方案和专家能够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提供更可靠的答案。2022财年,安捷伦的营业收入为68.5亿美元,全球员工数为18,000人。如需了解安捷伦公司的详细信息,请访问 www.agilent.com。
  • 奥豪斯助力HPV疫苗生产, 加速中国宫颈癌疫苗国产化进程
    浦东区新闻办9月27日发布消息, 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浦东和睦家医院已经开针,其他接种门诊也将从今天(9月27日)开始陆续配送。需要接种的女士可以去各接种门诊进行预约,告知门诊医生年龄、居住地等,预约成功后门诊接种医生会与您确认接种时间。 不用飞到国外去打疫苗,也无需连续往返三次在香港接种疫苗。现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为需要接种的女士提供9价疫苗,为预防HPV病毒感染、宫颈癌多了一重保险。 你知道吗?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有20万妇女死于这种疾病,2015年中国宫颈癌新发病例约十万人,死亡约三万人。宫颈癌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病毒)感染所致,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这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早发现、早预防的癌症。 *请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以获得个人医疗建议中国HPV疫苗国产化进程随着葛兰素史克、默沙东等国际制药巨头入驻国内HPV疫苗市场,国内企业加快了HPV疫苗的研发生产进程。 利用新型重组疫苗研发平台,我国生物制药公司正在研发一系列新型重组疫苗产品,包括已经进入临床III期的二价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已申报临床的九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以及其他多个市场前景良好的、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重组疫苗品种; 目前已在多地建立先进的生物技术药高端制造基地。后期会陆续完成宫颈癌疫苗国内防、治癌症等重大疾病的系列重磅产品投产上市。国产HPV疫苗旨在打破国外专利药市场垄断,填补国内需求空白,为中国患者提供急需的、物美价优的高端药品。 奥豪斯奋战国产疫苗第一线WHO对HPV疫苗质量、安全性及有效性指导原则生产建议:生产必须符合GMP要求,生物安全上要求无菌。不同类型HPV L1 VLP应分别生产。同时,还要有充分的清洁验证。抗原生产过程,须验证以证明生产的稳定性,至少要连续三批。但如两种蛋白的纯化步骤一样,可只用验证一种。生产一致性评估应包括关键质量参数评估及它们相应的特征,宿主DNA与HCP清除、工艺过程系数如柱负荷。不同批次抗原蛋白生产过程验证应与之前HPV VLP生产的规格保持一致,如抗原特性和纯度。 一. 检测DNA残留含量宿主细胞DNA(Host Cell Proteins)在具有商业规模的生物药品中,治疗性蛋白药物在细胞培养中的表达是一种比较便宜有效的方法。但是这些产品在生产和纯化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宿主细胞DNA残余污染。尽管残余宿主细胞DNA对治疗性蛋白药物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未知的,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宿主细胞DNA可能包含一些有害的DNA片段,使其具有传染性和致瘤性。因此,在生物制药中,对宿主细胞DNA的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检测方法:杂交法(Hybridization-based)根据宿主DNA序列设计DNA探针用于测定产品中配对DNA 的数量。双链DNA被变性成单链后固定在尼龙膜或硝化纤维膜上,DNA探针被放射或荧光随机掺入标记以后,与膜上固定的样品宿主DNA杂交结合,并在胶片或成像仪对应位置中显现斑点。对于荧光标记的探针,斑点的光密度结果可以在仪器中定量分析。斑点光密度对应结合在目标DNA上的探针数,进而推测出残留DNA 的数量。通过目测方法可以半定量地检测样品中残留DNA,仪器读片可以对应斑点光密度绘制标准曲线,对应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奥豪斯恒温培养3D波动摇床闪亮登场!实验室中通过杂交法来检测DNA残留含量,其中的步骤之一,就是在双链DNA被变性成单链后固定在尼龙膜或硝化纤维膜上,DNA探针被放射或荧光随机掺入标记以后,与膜上固定的样品宿主DNA杂交结合,并在胶片或成像仪对应位置中显现斑点。奥豪斯恒温培养3D波动摇床就是用于清洗尼龙膜。该尼龙膜用SCS+10%SDS溶液作为清洗缓冲液清洗, 置于恒温62℃的3D波动摇床内,匀速摇匀。 奥豪斯3D波动恒温培养摇床用于在高于环境温度5°至65°C培养的样品,以提供准确可重复的结果。3D波动摇床可提供顺畅、样品不易气泡的3D“波动”摇荡。所有型号均配有带有触摸板控制器的LED显示器以及配有安全特征,可保护用户和样品。小编就带您来了解一下吧。 1. LED显示屏通过触摸平板进行控制,并带有易于读取的独立温度、速度和倾斜度以及时间LED显示屏,操作人员可同时查看所有设置。始终提供可重复和准确的结果,在实验室工作台即可轻松查看。定时器将显示已用时间,也可将其编程为用户定义的限值,从而在时间达到零时自动关闭装置。显示屏将显示上一次使用的设置,即使断电后也可显示。 2. 微处理控制器微处理器控制提供了电动倾斜度调节,让用户能够在装 置运行的同时轻松地将摇摆角度从0调节到15°。精确的速度控制功能, 不仅能够保证震荡的均匀性,而且最低可达1 rpm。 3.PID温度控制器在+5°C至65°C的环境温度下可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使用简便的控件让用户能够以1°C为增量调节温度。 除此以外,奥豪斯摇床还专门在安全保障体系方面做了贴心的设计:l 过载保护:当系统检测到障碍物或托盘过载时,将发出声光信号。l 加速保护:将速度缓慢升至目标设定值,以免溅出。l 警报器:在定时模式下,当时间达到零值时,警报器将发出声音。l 当心高温指示器:将腔体内空气温度达到40°C时符号将亮起,并在温度冷却下来之前一直保持亮起状态。l 防溢设计:通过引导使流体远离内部组件。l 聚碳酸酯盖:允许查看样品,且不干扰内部温度。 自2017年10月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鼓励医药药品创新,化解临床实验难题,支持临床研究机构的发展,激励临床研究的创新。着重针对重点改革临床实验管理,加快审核审评制度,努力创新,放管结合。特别是对药品的临床机构实现管理,未来会取消一次性资格认定。同时,第三方评估进行机构认证,鼓励社会力量进行临床实验机构的建设。支持临床实验机构人员开展实验,医学科研院所、医学院校开展临床实验,配备职业化的临床实验研究者。允许境外企业或者科研机构跟境内企业、科研就够依法同步开展实验临床。一系列新政的出台,正使得我国疫苗产业与国际上的差距越来越小。HPV疫苗的自主研发成功,为抗HPV肿瘤癌变及癌细胞转移复发和尖锐湿疣治疗,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有效治疗途径。*请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以获得个人医疗建议 HPV 你问我答HPV 是什么?HPV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是某一类型病毒的统称,可以分为致癌型和非致癌型。致癌型可以引起宫颈癌及相关的癌前病变;非致癌型主要引起低度的宫颈病变以及生殖器疣。大部分生殖器感染了HPV后都可以自愈,但如果感染致癌型HPV并持续感染,就有可能引发宫颈细胞病变,这种病变可能导致宫颈癌。全球范围内,99%的宫颈癌与HPV感染有关。 HPV感染有多常见?和感冒一样,HPV感染也非常普遍。大约80%的女性一生都会感染HPV,但是,大部分的感染在一两年内可自动消除或被自身免疫力抑制,不会引起任何病变,无需治疗。 哪些人可能感染HPV? 80-90%有性生活的女性一生中都会被HPV感染,而且可能反复感染HPV,也可能同时感染多种不同型别的HPV。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但却不能完全阻止HPV的传播。 HPV 的传播途径?HPV 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仅有一小部分HPV感染者会发生宫颈癌,且此过程需10 年或更久。 如果感染了HPV,患宫颈癌的机率有多大? 致癌性HPV 基因型的持续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全球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2.8 万例,26.6 万人因此而死亡。在侵袭性宫颈癌患者中HPV-16 和HPV-18 是最常见的HPV 基因型,约占所有宫颈癌病例的70%。HPV 感染的其他表现还包括阴道、外阴、阴茎、口咽部和肛门的癌症。此外,HPV-6 和HPV-11 可引起肛门和生殖器疣以及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大多数HPV 所致病变的受害者见于资源匮乏地区的成年女性,超过80%的宫颈癌病例发生于不发达区域,其死亡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达18 倍。一些国家由于适当实施了宫颈癌筛查项目,宫颈癌死亡率降低。 HPV疫苗有什么作用?“价”代表了疫苗可预防的病毒种类。目前已有三种HPV 疫苗上市:九价疫苗,四价疫苗和二价疫苗,均基于通过重组DNA 技术获得的非感染性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四价疫苗含针对HPV-6、HPV-11、HPV-16 和HPV-18 的VLPs,而二价疫苗仅针对HPV-16 和HPV-18 两型。9价HPV疫苗针对HPV6、11、16、18、31、33、45、52、58九种亚型,是目前覆盖HPV型别最多的疫苗,能够预防90%的宫颈癌和其他因HPV病毒引起的相关疾病。三种疫苗在预防相应HPV 基因型所诱发的癌前病变和其他肛门和生殖道病变方面均具备极佳的安全性和效力,对HPV-16/18 相关感染及其所致宫颈病变的保护效力已证明至少可持续8 年。截至2014 年8 月,已有58 个国家(占全球国家的30%)在本国的免疫规划中针对女孩接种HPV 疫苗。 HPV疫苗的接种注意的具体事项请参照当地的产品说明书,并咨询医疗保健专业人士。本信息仅供参考。 接种HPV疫苗有年龄限制吗?由于HPV 疫苗用于无疫苗相关HPV 基因型暴露史的女性最为有效,年龄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没有性行为,或者有性行为但没有感染HPV,或者HPV感染已经治愈,接种疫苗都是有效的。根据官方说明,疫苗适宜接种人群为9到45岁的女性,以及9到15岁的男性。其实疫苗适用于9岁以上的人群,这是根据美国人群第一次性接触年龄以及频繁度推算出来的。 就二价疫苗,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而言, 世卫组织建议建议年满15岁的女性采用3 剂次接种程序(0、1- 2、6 个月)。最大间隔时间不超过12-15 个月,以在进入性活跃期之前及早完成接种程序。如两个剂次的间隔时间短于5 个月,则应在接种首剂后至少间隔6 个月再接种第3 剂。 *请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以获得个人医疗建议奥豪斯作为一家拥有百年经验的仪器厂商,致力于与更多的客户分享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让奥豪斯的产品助力客户获得共同成长。在中国,疫苗创新与生产正在快速发展,奥豪斯也一直着力中国本地研发能力,帮助客户不断提升生物制药的研发能力。我们非常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不断创新并加速其国际化进程。今后,我们将继续与本土合作伙伴在广泛生物制药以及精准医疗等领域不断合作,深化合作。 如果您想了解奥豪斯恒温培养3D波动摇床的详情,请拨打电话奥豪斯销售服务专线「4008-217-188」或者进入「阅读原文」,留下您的信息,我们的专业工程师将竭诚为您服务! 参考文献:1. WHO. Comprehensive Cervical Cancer Control: A Guide to Essential Practice: WHO Guidelines Approved by the Guidelines Review Committee. Comprehensive Cervical Cancer Control: A Guide to Essential Practice.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pyright (c)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4. 2014. 2. Chen W, Zheng R, Baade P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6 66(2): 115-32.3.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In: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editor. Beijing: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 2013. p. 34. 4. 乔友林, 赵宇倩.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和预防.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5 (02): 1-6. 5. Lei T, Mao WM, Lei TH, et al.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trend of cervical cancer in 11 cancer registries of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 Chung-kuo yen cheng yen chiu 2011 23(1): 10-4. 6. Cai HB, Liu XM, Huang Y, et al. Trends in cervical cancer in young women in Hubei,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Gynecological Cancer Society 2010 20(7): 1240-3. 7. Allemani C, Weir HK, Carreira H, et al. Global surveillance of cancer survival 1995-2009: analysis of individual data for 25,676,887 patients from 279 population-based registries in 67 countries (CONCORD-2). Lancet (London, England) 2015 385(9972): 977-1010.8. Sawaya GF, Kulasingam S, Denberg TD, Qaseem A.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in Average-Risk Women: Best Practice Advice From the Clinical Guidelines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5 162(12): 851-9. 9. Moscicki AB, Schiffman M, Burchell A, et al. Updating the natural history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anogenital cancers. Vaccine 2012 30 Suppl 5: F24-33. 10. Stanley. A.Plokin WAO, Paul A. Offit. Vaccines, Fifth Edition. Singapore: Elsevier ( Singapore) Pte Ltd 2011. 11. GSK. 希瑞适® 产品说明书(2016年7月12日核准). 2016. 12. Dunne EF, Markowitz LE. Genital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2006 43(5): 624-9. 13. Bosch FX, Broker TR, Forman D, et al.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s and related diseases. Vaccine 2013 31 Suppl 7: H1-31. 14. Zhao FH, Lewkowitz AK, Hu SY, et al. Prevalenc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in China: a pooled analysis of 17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Journal international du cancer 2012 131(12): 2929-38. 15. 孙晓冬 刁.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实用疫苗学.16. 湖州申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湖州营养与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宿主细胞DNA 残留检测技术培训手册.2016 年12 月17.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立场文件:内容提要18. GUIDELINES TO ASSURE THE QUALITY,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RECOMBINANT HUMAN PAPILLOMAVIRUS VIRUS-LIKE PARTICLE VXCINNES HPV19. 吴浩飞综述,黄仕和孟胜利审校,生物制品残留DNA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年2月第36卷第1期Int J Biologicals。February 2013,Vo1.36。No.1
  • 疫苗稳定需防腐,硫柳汞量知多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发全球关注,全球多国数个研究团队也积极投身于疫苗的研发中。疫苗作为一种注射到体内的生物制剂,防止其被细菌污染是其保证安全性的要求之一。硫柳汞(Thiomersal)作为一种广谱抑菌剂广泛应用于生物疫苗中,其抑菌作用机理是汞离子与菌体中酶蛋白的巯基(-SH)结合,使酶失去活性。在使用硫柳汞作为抑菌剂时,既要保证抑菌有效浓度和抑菌效果,还要降低抑菌剂对身体的刺激和损害。 尽管WHO等权威机构强调,没有证据表明疫苗中硫柳汞的用量会对健康构成风险,含有毒有害的重金属汞元素仍旧引起公众对硫柳汞使用可能导致汞累积伤害的担忧。美国FDA于2001年开始在儿童疫苗中不再使用硫柳汞作为抑菌剂,我国疫苗生产目前无停止使用硫柳汞的强制要求。即使宣称的无硫柳汞疫苗产品,硫柳汞仍可能在疫苗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留下痕量残留。疫苗中抑菌剂硫柳汞含量知多少?岛津LC-20Ai+ICPMS-2030联用系统告诉您。 ☆☆岛津LC-20Ai+ICPMS-2030联用系统☆☆图1 岛津LC-20Ai+ICPMS-2030联用系统 岛津惰性液相色谱系统LC-20Ai使用全PEEK的泵头和管路,坚固耐用、性能可靠:(1)使用碳涂层彻底避免金属管路带来的离子迁移干扰;(2)密封垫采用纯金材质,其延展性和惰性有了大幅度提升,提高耐用性;(3)陶瓷针头,不锈钢管路内衬PEEK材质,在惰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压力耐受性; ☆☆方法特点☆☆ 与《中国药典》(2015版)中疫苗抑菌剂硫柳汞的双硫腙滴定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相比,HPLC-ICPMS法无需对样品进行消解处理,操作简单快捷,可以实现硫柳汞的快速、高灵敏检测。图2 硫柳汞色谱图(单位kcps) 硫柳汞典型色谱图见图 2,其保留时间为2.67 min。在硫柳汞浓度5~1000 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0.9999。分别对10 μg/L和100 μg/L硫柳汞进行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2%和0.56%,对高低浓度具有良好重复性。 ☆☆样品分析结果☆☆测定市售9批次疫苗样品,其中7批次疫苗未检出,2批次检出的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样品谱图和测定结果见图 3和表1。 图3 疫苗样品谱图 表 1疫苗中硫柳汞测试结果及加标回收率如结果所示,上述疫苗中硫柳汞测定结果小于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100 mg/L的限值(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加标回收率116%。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疫苗等药品中抑菌剂硫柳汞含量的测定,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滴定法、原子吸收法等技术的不足。 撰稿人:周裕敏
  • 生物药与疫苗新技术、新产品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6月9日,2017中国蛋白药质量与技术创新研讨会在上海白玉兰广场W酒店进行了第二天的紧张日程。当日会议聚焦的是生物药与新型疫苗领域的前沿热点,并包括了“新技术与新产品”和“新型疫苗”两个主题分论坛。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全程参与了“新技术与新产品论坛”并进行了跟踪报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31d1b002-00a3-43e9-a173-1e430b4ad1e4.jpg" title=" 会议现场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新技术与新产品论坛会议现场 /span /strong /p p   当天的会议由苏州金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理事长彭红卫以及强生亚太创新中心资深总监夏明德主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3dc6636d-05d0-4055-bd1e-8ebf2f97e7f3.jpg" title=" 主持人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左:彭红卫 右:夏明德 /span /strong /p p   会议第一个报告由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生物医药总监应华带来,题目为“非肿瘤相关靶点的治疗性抗体研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48dbc2c8-e8d7-42cc-8b7d-72ed7f83f2b3.jpg" title=" 应华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生物医药总监应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华 /span /strong /p p   据统计,当前有超过50个研发中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正处于临床研究后期的评估阶段,这也就意味着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每年至少有6-9个单克隆抗体将被批准上市。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于2010年开始生物药物的研发,随后也布局了涵盖不同治疗领域的强大产品线。非肿瘤领域现已成为上海恒瑞关注的焦点。这将丰富目前公司的产品线,最重要的是也将满足巨大的医疗市场需求。 /p p   随后,来自赛诺菲巴斯德高级医学总监的舒俭德为与会者讲解了“针对全球重大健康需求开发疫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9066a20e-c873-4ec4-a6d8-36522d660852.jpg" title=" 舒俭德_副本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赛诺菲巴斯德高级医学总监舒俭德 /span /strong /p p   从英国人爱德华-琴纳发明牛痘预防天花开始,疫苗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历程。SARS、禽流感和可能的流感全球大爆发使各国政府和医药领域更加重视用疫苗来预防疾病,从而保障公共健康和卫生安全。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时代,作为生物制药最为活跃的领域,疫苗的研发和使用越来越引起业界的重视。新技术带来新产品。疫苗研发领域日新月异,一种疫苗一用50年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同一种类的疫苗,如流感疫苗和狂犬病疫苗,因为生产工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品,给使用者提供了多种选择,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接种需要。 /p p   来自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分析制剂部的副总监林军带来了题为“QbD:治疗性抗体药物亚型”的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587eb2bb-a3e9-43f7-94c5-820c433f56e9.jpg" title=" 林军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分析制剂部的副总监林军 /span /strong /p p   报告介绍了抗体的同种型(Isotypes)及同种异型(Allotypes),针对不同人种中抗体的重链同种异型比例进行了分析。报告还对已上市IgG1抗体药物的重链同种异型情况近了汇总。随后,林军还在报告中介绍了Herceptin和Anti-HER2的GB221的设计理念及其简要的临床及CMC研究结果。 /p p   接下来由宜明昂科生物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CEO田文志带来“免疫细胞治疗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dc9ad7bb-0506-4698-93b8-fb2a976dc3d2.jpg" title=" 田文志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宜明昂科生物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CEO田文志 /span /strong /p p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是对患者本身T细胞经过基因修饰而构建的,在治疗血癌上取得成效,但治疗实体瘤效果并不理想,这是由于T细胞渗透到肿瘤组织的能力有限。NK细胞是一种自然杀伤细胞,是免疫细胞的一种,其特点是对病毒感染细胞及肿瘤细胞可以发挥快速的杀伤效应,不需要预先经过抗原递呈。宜明昂科研发了TANK(Target-Activated NK)技术平台,其可用于开发靶向性NK细胞治疗产品,其原理是把嵌合抗原受体转入到NK细胞,让后者有针对性地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 /p p   下午的第一个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曹成喜教授带来,题目为“聚焦电泳新技术和新设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e3c5231f-fb67-4027-9ca8-c53266deb46e.jpg" title=" 曹成喜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上海交通大学曹成喜教授 /span /strong /p p   曹成喜教授简要介绍了电泳分离分析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历史。随后,报告中详细介绍了IPG聚焦电泳技术、微阵列聚焦电泳技术和FFE自由流电泳技术的概念、发展、关键部件,及这些技术在蛋白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p p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姜韬带来题为“下游工艺的难点分析和解决方向探讨”的报告。&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07627541-4c85-400b-9067-d4a2ee5a6a78.jpg" title=" 姜韬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姜韬 /span /strong /p p   生物制药下游工艺中,蛋白纯化的难度主要在于在要求蛋白纯化纯度的同时,还要保证蛋白的活性,其痕量DNA、内毒素、病毒和杂质的控制也有一定难度,样品处理与捕获步骤占据了下游工艺的主要成本投入,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指出,应当尽可能在纯化早期阶段解决。姜韬老师还介绍了如何运用沉淀技术实现目标蛋白的高度浓缩,以及这种方式在节约成本上的优势。 /p p   来自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朱蕾蕾研究员带来了题目为“抗肿瘤药蛋白质药物的蛋白定向改造”的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8ce6c6e7-49fa-460e-8fc9-8cae2e5f1443.jpg" title=" 朱蕾蕾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蕾蕾 /span /strong /p p   精氨酸脱亚胺酶能将L-将氨酸不可逆地水解为L-瓜氨酸和氨,是一种治疗精氨酸营养缺乏型癌症的蛋白质药物。将经聚乙二醇修饰的精氨酸脱亚胺酶注射至人体血液循环,将消耗并切断血液中精氨酸营养缺乏型癌细胞生长所必须的精氨酸供应,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增,从而达到杀死癌细胞治疗癌症的目的。自然界存在的精氨酸脱亚胺酶普遍存在在低浓度精氨酸和生理PH活性和稳定性较低的问题,报告介绍了对精氨酸脱亚胺酶的定向改造工作情况。 /p p   来自天津药物研究院新药评价有限公司的研究员田义红带来了题为“疫苗过敏试验涉及关注点及案例分析”的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3477b53a-81d9-4028-a404-6ff88a9d94c9.jpg" title=" 田义红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天津药物研究院新药评价有限公司研究员田义红 /span /strong /p p   近年来,疫苗用药安全备受关注。由于其分子量大、种类多、分子三维结构可变、成分复杂、杂质繁多以及制备工艺冗长等特点,并且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存在种属特异性,决定了其在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需要特别关注组别设置、给药方式及频率,同时也应该根据不同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对疫苗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定。报告就疫苗过敏性试验的原理、指导原则、方法、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相关成功案例。 /p p   凯杰(苏州)转化医学研究有限公司CEO张亚飞带来了题目为“生物标志物及伴随诊断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的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69aeeff6-2be1-46c6-87b2-46c269e0800a.jpg" title=" 张亚飞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凯杰(苏州)转化医学研究有限公司CEO张亚飞 /span /strong /p p   转化医学是一个新的概念,主要与抗癌药的研发有关。目前主要是从基因检测和生物标记物上聚焦抗癌药。但任何一款抗癌药都只有20—30%概率对患者起作用,这是跟癌症发生的机理是有关的,癌症发生是多种基因突变造成的,所以目前任何一个抗癌药,只对一种基因突变有疗效。此时,就必须通过转化医学筛选病人,这也是个体化医疗服务的最前端工作。而且在中国,转化医学的发展不像药物研发,它的起步跟国外没有很大的差距。 /p p   当天最后一个报告由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马兴元教授带来,题目为“流行性细菌性腹泻三联口服亚单位疫苗制剂的早期研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0af0b271-7578-419a-8f84-59b48b581b58.jpg" title=" 马兴元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马兴元教授 /span /strong /p p   我国是自然与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洪水地震等大灾之后常有大疫,而流行性腹泻发生最为普遍。旅游业是我国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而随着人流的增大,生态环境的恶化,旅行者腹泻呈现频发态势。一系列因素加剧了这类腹泻疫苗研发的紧迫性。报告介绍了针对可引发80%以上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霍乱弧菌、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和志贺是痢疾杆菌等典型治腹泻菌株。利用于反向遗传疫苗技术和佐剂,所创制的亚单位粘膜疫苗口服微囊新制剂,并介绍了进行的初步临床前研究结果。 /p p   会议结束后,部分报告嘉宾合影留念,另外还与参会志愿者合影,并表达了感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a3d6bce6-5bc2-46ad-b5b7-bf20a3d12630.jpg" title=" 部分嘉宾合影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部分嘉宾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f89e8674-e481-453f-b8b2-a681fa0f6b42.jpg" title=" 与会志愿者与演讲嘉宾合影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部分嘉宾与参会志愿者 /strong /span /p p br/ /p
  • OMG只打一针HPV疫苗就够啦?
    相信在之前一段时间,最困扰广大女性的问题,HPV疫苗接种必占有一席——约不到九价、怕二价四价的效果不好等等。而随着疫情新一轮爆发,问题也再度升级。我们都知道,九价一共三针,每针都有相对固定的间隔时间,但由于被长期隔离,许多女性的接种间隔时间被迫拉长——大家不禁产生担心,这样接种效果是否会变差? 很多医生也给出了解答,间隔时间可以稍微拉长,但还是建议从头再来。好不容易约上的九价自然是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让自己和家人放心,那么之前请的假、付出的时间又将付之东流。不禁感叹一句:做女人好难! 图1:接种间隔时间过长 但是,就在最近一则新消息表明,有望解决这些问题,难道说女性福音终于来了? WHO已认可“单剂次”HPV疫苗4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认可了“单剂次”HPV疫苗接种方案,承认1剂次HPV疫苗可以和2-3剂次产生相同的免疫效果。但是!已有的针对单剂次HPV疫苗的研究虽然表明单剂次疫苗的有效性,但并未明确给出疫苗保护的持续时间,也就是说依旧需要更多的研究测试疫苗效力的持续时间。 图2:WHO首次承认单剂次HPV疫苗 为什么都想要接种HPV疫苗?宫颈癌的危害 目前接种HPV是预防宫颈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占第二,在中国,每年都有近10万新的宫颈癌患者。而如果被发现的晚,生存率仅不到20%。 为了规范宫颈癌的治疗,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方案指出同步放化疗较单纯的化疗提高了疗效,降低了复发风险,其中化疗药物紫衫醇的使用可参考此诊疗规范。 天然产物全合成-紫衫醇什么是紫杉醇? 紫杉醇,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它最早是从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得到的。经临床验证,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被人类未来20年间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 紫杉醇新颖复杂的化学结构、独特的生物作用机制、奇缺的自然资源使其受到科学家们的极大青睐。据悉,大约13.6kg树皮才能提出1g紫衫醇,治疗一个卵巢癌患者需3-12颗百年以上的红豆杉树。因此紫衫醇的资源非常紧缺,国内外众多学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一直致力于人工合成紫衫醇。 1994年人工合成紫衫醇被首次报道,之后国内外科学家陆续发现新的合成路线,但紫衫醇的化学全合成方法路径太长,合成步骤太多,反应条件难控制,产率低,不适合工业生产。 2021年南科大李闯课题组历经8年通过21步完成了紫衫醇的不对称全合成,这是目前国际上最短的紫衫醇全合成路线。 如何突破天然产物全合成的瓶颈?经过不懈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天然产物被有机化学家成功制备,比如人源胰岛素、青蒿素、沙夫拉霉素等。但是天然产物全合成依旧面临不少难点,主要在于——合成路径长、浓缩步骤多、反应条件苛刻、收率低、耗费时间。 问 浓缩步骤多怎么办,怎样节省浓缩时间?答 选择高通量真空离心浓缩设备。SP Genevac真空离心浓缩仪可以助力天然产物全合成,突破瓶颈,提高工作效率。 图3:SP Genevac EZ-2 4.0真空离心浓缩仪 主要优势:1、单次最多可处理上百或上千个样品; 2、样品体积选择多,可浓缩96孔板、EP管、试管、样品瓶或圆底烧瓶等; 3、自动判断浓缩终点,无需专人值守,可过夜反应; 4、系统自带程序,即开即用。 溶剂类型比较复杂,真空离心浓缩仪也可以处理,例如——沸点在220℃以下的高溶剂,比如DMSO,NMP;低闪点的溶剂,比如乙醚、正戊烷等;强酸溶剂,比如浓硝酸、浓盐酸;易粘连的溶剂,比如15%TFA。 问 怎样提高收率?答 减少样品损失、减少样品转移次数。SG定量浓缩套装可直接将样品浓缩至GC小瓶中,减少样品转移的损失。 图4:SG定量浓缩套装(浓缩至2ml GC小瓶)
  • 治疗性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复旦大学启动
    6月7日电 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治疗性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7日在复旦大学正式启动,以乙肝治疗性疫苗为起点,全面推进我国治疗性疫苗研发。   闻玉梅院士任实验室主任,卢山教授任执行主任 侯云德院士、赵铠院士等18名中外院士、专家任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期为两年。   治疗性疫苗是集疫苗的有效性、靶向药物的特异性、使用方便、治疗次数少、价廉等特点于一体的新制品,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应答,为治疗持续性感染疾病及肿瘤、自身免疫等疾病提供新途径,继抗体药之后,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一个新战略制高点。目前,全球仅有4种针对肿瘤的治疗性疫苗被批准上市。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表示:总体而言,全球治疗性疫苗产业还处于一个以研发和早期临床试验为主的阶段,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老百姓用得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治疗性疫苗,既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也是我国医药科学研究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虽然我国治疗性疫苗的研发在广度上不如发达国家,但个别领域的研发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无明显差距,甚至某些品种具有领先地位。如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闻玉梅院士领衔的研发团队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开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乙肝治疗性疫苗的研发,现已处于Ⅲ期第二阶段临床试验。
  • Nature重磅:一种通用型的癌症疫苗即将来临
    随着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人类对癌症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的认知愈渐加深,科学家们也意识到免疫系统才是对抗癌症最具杀伤力的武器。近些年来,癌症免疫治疗的兴起也让越来越多的科研团队开始专注于癌症疫苗。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癌症疫苗都靶向癌细胞表达的特异性抗原,帮助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这些变异的细胞。然而,这些抗原的性质和免疫原性(激发免疫反应的能力)对每个人而言都是独特的,并且癌细胞经常通过变异和改变抗原呈递来实现免疫逃逸,这些因素都限制了通用型癌症疫苗的开发。2022年5月25日,美国 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A vaccine targeting resistant tumours by dual T cell plus NK cell attack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癌症疫苗,能克服癌症免疫中的个体差异,即通过靶向 MICA/MICB 应激分子激活两种主要类型的免疫细胞—— T 细胞和 NK 细胞,引起独立于肿瘤抗原的协同全面攻击。初步结果表明了这一癌症疫苗在小鼠和恒河猴中的效力和安全性。癌症疫苗(Cancer Vaccines),是一种通过靶向肿瘤细胞相关抗原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发挥特异性抗肿瘤效应的治疗性和预防性免疫治疗策略。目前,我们所熟知的一些癌症疫苗都属于预防性疫苗,如预防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而大多数治疗性癌症疫苗的临床试验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癌细胞抗原的多样性和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如果能开发一种通用型的治疗性癌症疫苗,将深刻地改变当今癌症治疗格局。在这项最新研究中,Kai Wucherpfennig 团队提出了一种癌症疫苗的新设计,这种疫苗靶向两种表面蛋白 MICA 和 MICB,它们可以激活 T 细胞和 NK 细胞的配体,加速免疫系统消灭肿瘤。新设计的癌症疫苗可以增加肿瘤细胞表面的MICA/B的表达量MICA/MICB 是一种细胞应激分子,在正常组织中表达量很少,但是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量明显上调。研究表明,MICA/MICB 可以与 T 细胞和 NK 细胞表面的 NKG2D 受体结合而被效应细胞识别,介导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然而,狡猾多端的肿瘤细胞并不会心甘情愿地任人鱼肉,它们通过蛋白水解过程对 MICA/MICB 进行分解切割,减少它们激活免疫细胞的可能性,从而逃避免疫攻击。但这种全新设计的癌症疫苗能够阻止肿瘤细胞的这种切割效应,提升肿瘤表面的的 MICA/MICB 蛋白的水平。不仅如此,这个过程还可以激活树突状细胞向 T 细胞进行肿瘤抗原呈递,提升 NK 细胞的细胞毒性,最终更易引发 T 细胞和 NK 细胞协同双重攻击。新设计的癌症疫苗激活T细胞和NK细胞,引发协同双重攻击为了验证这种癌症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团队在小鼠和恒河猴模型中进行了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疫苗能够增进对普通肿瘤及耐药肿瘤的免疫保护,并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新设计的癌症疫苗在小鼠和恒河猴模型中的效力和安全性总而言之,这项研究展示了一种全新癌症疫苗,它可以阻止肿瘤细胞对 MICA/MICB 应急分子的切割,激活 T 细胞和 NK 细胞,引起独立于肿瘤抗原的协同全面攻击,对耐药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研究模式图虽然尚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评估这种癌症疫苗在人类中的潜力,但这依然是治疗性癌症疫苗的一个重大进步,未来希望遵循这种设计思路的癌症疫苗能够为人类带来更多福祉,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
  • 做好疫苗 接种疫苗 早日从疫情阴霾下走出来
    4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已连续8周上升,其中上周新增526万例,为疫情发生以来单周最高,病毒继续出现新的变种。同时,再次强调要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应接尽接。疫苗是最有望控制疫情的手段之一,截至当天,我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已经超过2亿剂次,但距离“应接尽接”,以守住“战疫”成果,还差很远。唯有接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才能换回太平依旧,春暖花开。疫苗的研发需要经历研制、动物实验、多期临床试验,通常好花费数年才能得以成功。而控制当前疫情任务紧迫,新冠疫苗打破了疫苗研发的历史记录,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球就有多种疫苗获批上市。那么目前新冠疫苗有何新的研究动向?广受关注的mRNA疫苗研发进展如何?疫苗研发质控及监控有何好的解决方案?为帮助广大用户了解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同时帮助疫苗研发人员学习交流疫苗质控技术方法,4月28日,仪器信息网将举办“疫苗研发及质量控制”主题网络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到多位专注于疫苗研究的专家,欢迎大家报名参会!点击图片免费报名会议日程报告时间报告题目报告嘉宾嘉宾单位13:30--14:00从应对新冠疫情公共危机看疫苗研发方向钱志康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14:00--14:30疫苗现代化理化分析平台介绍唐雪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14:30--15:00待定徐建青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15:00--15:30助力疫苗质量控制——安东帕精密测量解决方案魏中靖安东帕(上海)商贸有限公司15:30--16:00新冠病毒免疫及疫苗研发新进展李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16:00--16:30NuGenesis应对疫苗法要求的电子记录解决方案张立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6:30--17:00COVID-19 mRNA vaccines黄庆瑞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专家简介钱志康,男,1972年11月生,复旦大学博士,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后,二〇一二年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回国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疱疹病毒分子生物学课题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微生物学会和美国病毒学会会员,上海市遗传学会理事。长期从事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在PLoS Pathogens, Journal of Virology等病毒学领域顶尖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十五篇。多篇论文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和关注,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口头报告。目前受邀担任PLoS Pathogens,Journal of Virology,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等杂志审稿人。徐建青 教授 博导,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1997-2004年留学美国,2004年回国参加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2007年调至复旦大学。主要从事免疫学、免疫治疗学与疫苗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美国NIH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在Nature、Science、PNAS、Nat Commun、Clin Infect Dis、Neurology、Biomaterials、J Immunol、AIDS、J Virol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研发艾滋病治疗性疫苗DermaVir已在欧洲完成II期临床试验。获得国际专利1项,申请国际专利2项,国内专利4项。李斌,二级研究员、余㵑学者、上海交大特聘教授、国家基金委免疫学杰青、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科研副所长&课题组长;普米斯生物联合创始人&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姑苏领军人才;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免疫细胞生物学分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上海生物医药分会副会长Science Bulletin 副主编 (2018)、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执行委员会成员(2020,ExCo committee member)、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编委 (2018)、 Scientific Reports 编委 (2018) ,主要研究方向:免疫调节、 FOXP3+Treg、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移植免疫、抗感染免疫及免疫代谢与疾病等,承担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2项) 、中美及中波国际合作项目等;2009年回国以来,在国际学术刊物如IMMUNITY、PNAS、NAT COMMS、J BIOL CHEM、J IMMUNOL、J VIROL、PLOS Pathogens 、EMBO Rep等发表通讯及共同通讯作者60余篇。黄庆瑞博士201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工作。黄庆瑞博士一直从事疫苗开发工作,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先后开发了脑膜炎多糖结合疫苗,寨卡病毒灭活疫苗,相关技术均转让企业。自2018年开始重点研究mRNA疫苗,建立了完整的mRNA疫苗技术平台,并先后开发了VZV mRNA疫苗,COVID-19 mRNA疫苗,相关专利受到多家企业青睐。利用mRNA疫苗免疫原性强的优点,建立了mRNA疫苗免疫-10 X Genomics建库测序-抗体合成、表达和筛选-抗体人源化-人源化抗体功能验证的抗体开发技术平台,相关COVID-19抗体正与国内大型抗体药物企业合作进一步开发。唐雪,岛津公司LCMS应用工程师, 10年液相色谱质谱仪器使用经验,负责疫苗等生物药相关应用开发,以及售前售后技术支持。魏中靖,安东帕产品经理,拥有10余年实验室分析仪器领域技术及市场工作经验,在制药行业、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丰富应用经验。现负责安东帕实验室密度分析相关产品管理,市场拓展及技术支持。张立,沃特世科技实验室信息化产品经理 国际药物标准组织实验室电子记录系统开发组成员。国家药监局高级研修学院客座老师。超过10年仪器公司工作经验,对实验室管理信息化与合规体系的建设有深刻的认识。具有丰富的数据可靠性实践经验,多次组织完成国内著名医药企业信息化规划与实施验证工作。点击会议报名链接,免费参会: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vaccine2021/扫码进入会议交流群
  • 药企免费| 2022首秀!新型疫苗研发论坛议程重磅来袭!
    VacCon2022第四届新型疫苗研发与产业化论坛中国,成都,2022年1月7-8日药企免费| 2022首秀!新型疫苗研发论坛议程重磅来袭!疫情当下,新型疫苗崛地而起,VacCon2022第四届新型疫苗研发与产业化论坛将于1月7-8日在成都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拉开序幕。60余位疫苗/中和抗体/小分子新冠药物领域政府监管机构专家、科研专家科学家及领军企业负责人领衔参会!聚焦新冠疫苗/中和抗体/小分子药物临床开发最新进展,带来下一代新型疫苗及药物立项及研发前瞻讨论,探索不同技术路径下——mRNA\重组蛋白\(腺)病毒载体疫苗在超越新冠领域的创新与工艺开发领先实践!科研院所/疫苗、制药研发制造企业【免费参会】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参会!【议程首曝光!】(截止更新至12月6日,以现场版为准)【Day1 会场1:核酸疫苗(mRNA与DNA)专场】突破mRNA技术壁垒与疫苗药物创新• 复制型mRNA(甲病毒载体)及其应用 张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研究员• 结构指导的疫苗设计在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王年爽,再生元制药公司研发科学家,mRNAS-2P技术设计者• 高活性GMP级别系列酶在mRNA疫苗生产上的应用 谢宏林,恺佧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客户应用总监• 利用核苷修饰的mRNA缓解肝病 Valerie Gouon-Evans, 波士顿医学中心副主任肝脏疾病和再生项目主任• 话题待定 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性核苷脂材联合阳离子脂材体内递送mRNA疫苗研发 杨振军,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PI mRNA疫苗CMC与质控产业链建设• mRNA单剂免疫接种研发(拟定) 严景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话题待定 丹纳赫生命科学• mRNA疫苗供应链建设的必要性和解决方案 朱化星,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mRNA新冠疫苗制剂研发关键技术 宋相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员/博士导师• 圆桌讨论:如何破局mRNA核酸疫苗专利、产业链及工艺质量和成本挑战? 俞航,蓝鹊生物CEO 马鸿杰,科兴生物制药副总经理 栗世铀,启辰生生物联合创始人、CTO/CPO【Day1 会场2:其他新型疫苗专场】重组疫苗与佐剂创新与产业化• 新型CHO/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下重组蛋白制备工艺开发与优化(拟定) 魏于全,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原副校长,华西医院临床肿瘤中心主任与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新型Fc融合蛋白疫苗的研发与临床前临床开发进展 杨嘉明,丽珠生物常务副总经理• 应对突变株,通用型/双价重组蛋白/多肽新冠疫苗的设计与研发(拟定) 邵辉,依生生物CEO• 药物制剂技术在亚单位疫苗递送中的应用 孙逊,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教授、药剂系主任• 佐剂疫苗研发现状及新型佐剂研发策略 胡业勤,迈科康生物副总经理• 肿瘤治疗性疫苗临床开发新策略:卵巢癌一线免疫治疗III期临床 史跃年,昂瑞生物Co-Founder、CEO 腺病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创新与产业化• 话题待定 楚天源创生物技术(长沙)有限公司• 预防型鼻喷式新冠腺病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发与临床研究进展 朱涛,康希诺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官,执行董事• 新冠病毒重组麻疹载体疫苗候选株的研发(拟定) 黄耀伟,浙江大学动物医学系教授,系主任• 腺病毒载体的改造优化以提高载量及避免预存免疫 陈凌,广州恩宝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寨卡疫苗开发 戴连攀,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组长【Day2 会场1:核酸疫苗(mRNA与DNA)专场】mRNA于新冠及其他适应症(肿瘤、传染病etc)的疫苗探索与开发• 话题待定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mRNA疫苗预防HIV等其他传染病的研发分享庞司林,深信生物研发总监、深信生物南京公司负责人• AI驱动下的mRNA疫苗应用及最新进展王弈,新合生物创始人、CEO• 话题待定武汉瀚海新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mRNA肿瘤疫苗的概念性验证与研发进展贾为国,中生复诺健首席科学家 CSO• mRNA新型递送系统及疫苗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评估(拟定)刘滨磊,滨会生物董事长、湖北工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助力核酸疫苗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李菁,迈安纳(上海)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应用科学家• 圆桌讨论:mRNA疫苗开发策略与下一代疫苗开发趋势张龙贵,厚存纳米药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弈,新合生物创始人兼CEO黄才古,谷森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确认中)DNA于新冠及其他适应症(肿瘤、传染病etc)的疫苗探索与开发• 开发安全且能诱导长期保护的二代新冠疫苗寸韡,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实验室负责人• 新冠通用型抗变异高效免疫DNA疫苗研究于继云,北京震旦鼎泰董事长• DNA疫苗与灭活疫苗的序贯免疫原理及其临床试验与研究进展程鑫,艾棣维欣临床开发部医学总监【Day2 会场2:新冠疫苗及药物专场】从19到22年,COVID新冠政策与未来研发立项策略• 新型疫苗创新与技术壁垒突破 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确认中)• 新冠病毒细胞受体ACE2表达模式的解析 李国平,西南交通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圆桌讨论:我们还有必要新开发疫苗吗?下一代新冠疫苗立项和研发策略及思路(市场前景VS竞争力; Omicron突变株的应对;流感化趋势应对;不同类型:多价疫苗、通用型疫苗、多联疫苗) 卢山,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 新型疫苗研究室主任 王雪薇,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研管理处主任助理 余东,Dynavax研究资深副总裁,GSK美国前研发总监经验与启示:从新冠病毒认知到疫苗开发• 新冠疫苗临床研究进展与展望 朱凤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替代终点评价思考与进展 李琦涵,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中生在抗新冠领域的研发策略与进展 王雪薇,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研管理处主任助理• 圆桌讨论1:有哪些弯路可以避免?一代新冠疫苗临床试验设计与研究思考(安慰对照;人群筛选;观察时间;剂量选择;亚单位疫苗佐剂配比;样本量)• 圆桌讨论2:未来新冠疫苗的临床加强针/组合研究/序贯免疫研究方向与策略(加强针VS序贯;疫苗+中和抗体/小分子;有效性VS 安全性;试验注意事项) 朱凤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李琦涵,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回爱民,复星医药全球研发总裁,首席医学官应对新型突变株,新冠药物(中和抗体/小分子)立项与研发• “全谱”新冠中和抗体研发策略与临床进展(拟定) 施前,丹序生物CEO• 新冠重轻中症患者小分子药物治疗三期临床研究数据分享 马连东,开拓药业副总裁、新药研究院院长• 圆桌讨论:应对新冠预防与治疗——下一代中和抗体/药物立项和研发策略(市场商业化价值;广谱中和抗体;双抗、多抗;小分子药物) 冯辉,君实生物 COO 施前,丹序生物 CEO 马连东,开拓药业副总裁、新药研究院院长 党群,河南真实生物总裁顶级科研机构、行业领军企业领先参会!(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军事医学研究院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江苏省 CDC石药集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疫苗研究室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NEB重庆大学北京鼎成肽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天津键凯科技有限公司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波士顿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赛诺菲巴斯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无锡耐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药学院丹纳赫生命科学United BioPharma, Inc恺佧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厦门赛诺邦格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瀚海新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元生物深圳近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生生物康希诺Roche艾博生物北京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震旦鼎泰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丽珠生物圣戈班高功能塑料(杭州)有限公司Croda China艾伟拓(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生物锘海生物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东南大学上海兆维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磐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北京达科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君实生物玉溪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丹序医药中吉当康(北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杭州高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开拓药业苏州艾特森制药设备有限公司NanMicr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真实生物蚌埠医学院武汉糖智药业有限公司成都迈科康苏州英赛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启辰生生物上海胤煌科技有限公司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NEST无锡耐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艾棣维欣深信生物诺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昂瑞生物兰州理工大学中生复诺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蓝鹊生物北京桑翌实验仪器研究所武汉汇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厚存纳米广州派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斯微生物重庆博唯佰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迈安纳(上海)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楚天源创生物技术(长沙)有限公司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兴中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院重点实验室国药中生高特佳投资集团元本生物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环码生物圣诺制药迈杰转化医学中国科学院计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申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多参会企业名单持续更新中!【早鸟特惠本周五截止!】12月10日前注册享立减1000元早鸟特惠!扫描下方二维码,即享限时早鸟特惠!【超多赞助形式等您来开启!】论坛开放主题演讲,产品展示,插页广告,晚宴赞助,吊绳&名卡、手提袋、瓶装水、椅套广告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供您展示先进疫苗技术!即刻联系我们,获得有限的赞助演讲机会!详情咨询:180 1793 9885(同微信)【关注官微,及时获取会议最新信息!】联系组委会:180 1793 9885(同微信)邮箱:vaccon@bmapglobal.com网站:www.bagevent.com/event/7801342?bag_track=instrument 媒体合作联系: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赵俊雯| Jane ZhaoTel: 021-61071886(ext.8027)官网: www.bmapglobal.com
  • 科学家研制出超级疫苗 可抑制70%致命癌症
    一种新药物有助于对抗70%的癌症 这种疫苗甚至比“万灵药”赫赛汀更加有效 这种新治疗方法为那些高风险妇女接种疫苗对抗乳腺癌提供了可能性   北京时间12月15日消息,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一种能够对抗十分之七的致命癌症的疫苗。试验显示,它能使乳腺癌肿块缩小80%,研究人员认为它还能阻止前列腺癌、胰腺癌、肠癌和卵巢癌。   即使利用当前市场上的“万灵药”赫赛汀等最好的药物无法治疗的肿瘤,或许也会受到这种新型疫苗的影响。迄今为止该疫苗已经在老鼠身上进行了试验,但是研究人员希望能在两年内在人类身上做试验。如果一切进展顺利,该疫苗(第一种可对抗癌症的疫苗)将在2020年打入市场。每年英国诊断出30多万例癌症患者,而且每年大约有半数人死于此类疾病。   与很多药物不同,这种新型疫苗并非袭击癌细胞,而是利用免疫系统对抗肿瘤。迄今为止寻找癌症疫苗最担心的问题,是在摧毁肿瘤细胞的同时,会把健康组织也破坏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美国乔治亚大学和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主要着眼于一种名叫MUC1的蛋白质,癌细胞里的这种物质比健康细胞里更多。不仅癌细胞的MUC1更多,而且用来“装饰”它的一种糖还具有与众不同的形状。   该疫苗“训练”免疫系统识别出这种无赖糖,并利用它的兵工厂对抗癌症。桑德拉-根德勒教授说:“癌细胞拥有躲避免疫系统的特殊方式,肿瘤细胞表面被糖包裹,这样它们就能在体内自由游走,不会被免疫系统发现。为了让免疫系统识别出这种糖,它采用了由三部分组成的一种特殊疫苗。结果证实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结合。”联合论文作者格尔特-简-伯恩斯教授说:“这种疫苗引起很强的免疫响应。它刺激免疫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缩小肿瘤体积多达80%。”   在90%的乳腺癌和胰腺癌,以及大约60%的前列腺癌和很多其他肿瘤里都能发现这种畸形MUC1糖。研究人员认为,被杀掉的超过70%的肿瘤可能都对这种疫苗非常敏感。尽管他们已经进行了一些试验,但是这项研究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通过患有乳腺癌的老鼠进行的试验得出“引人注目的”结果后,研究人员现在打算把该药物用于试验器皿里的人类癌细胞上。   在该疫苗被证实非常安全有效,可以大范围投入到医院使用前,还需要花很多年时间进行大规模人类试验。随后将借助现有药物提高治疗效果,防止肿瘤在术后复发。伯恩斯博士成立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以便使这种疫苗商业化,他说:“我们开始拥有一种可以教授我们的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的治疗方法。与早期诊断结合后,我们希望有一天癌症会成为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这种疫苗是通过刺激免疫系统袭击和杀死癌细胞,来治疗癌症的几种方法之一。   突破乳腺癌的凯特琳-帕尔弗拉曼博士说:“这种激动人心的新方法将为那些没有选择的乳腺癌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将来它还有希望为那些高风险妇女接种疫苗对抗乳腺癌提供可能性。然而,在我们了解它的所有潜力前,还需要看一看这种方法用在癌症患者身上产生的效果。”英国癌症研究院的奥利弗-齐德斯说:“在利用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癌症方面,这些研究人员并不孤单,因为这是全球感兴趣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这项研究非常有趣,但是目前距离把一种疫苗应用到癌症患者身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下一步是看一看这项成果是不是能够通过实验室里的人类细胞反复出现,然后利用患者进行更大规模的试验。”   更多阅读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相关报道(英文)
  • 我国首款mRNA新冠疫苗批准使用
    人民网报道称,我国首款m-RNA新冠疫苗在印尼获准使用。要聚焦长期价值,企业发展是这样,投资也是这样量变引发质变是需要时间的,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这或许就是长期投资的价值。m-RNA真正的价值是长期价值,不仅仅是新冠疫苗一样的一次性收益,所以它能够长期支撑估值,沃森能够聚焦未来、聚焦长远价值,这算是战略上的成功,虽然新冠没有赚到大钱、不过这只能算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是战术失败,战略上是成功的。随着一代苗mRNA获批,二代苗临床推进,沃森生物应该会在mRNA有一番作为,这也意味着沃森生物已经走到了国内国际生物医药的最前沿。m-RNA为什么这么重要?中心法则视角下的医药未来m-RNA为什么这么重要?其一,投资就是投未来,m-RNA关乎疫苗行业的未来,以后疫苗领域谁没有m-RNA技术谁将没有未来,谁就要被淘汰;其二,m-RNA关乎到整个医药的未来,因为根据中心法则,DNA→RNA→蛋白质,过去的医药都是停留在中心的外层—蛋白质层面,RNA已经进入到细胞层面、中心层面,所以肯定会对人类整个医药行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未来的王者肯定属于m-RNA,现在就等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突破这个信号确认。希望沃森能够基于mRNA和疫苗不受集采的直接冲击这两个支柱,推动中国医药行业实现曲线救国、走出集采泥沼、实现医药的再崛起、估值的修复,恢复往日喝酒吃药的行情盛世。
  • 厦门研制出宫颈癌疫苗 杀癌细胞如同“打靶”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中国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而且还呈现持续增长的严峻形势,厦门大学一大群科研人员围绕着癌症发生的分子机理进行研究,取得了众多突破性成果,其中包括正在向国家递交新药报批申请的宫颈癌疫苗。   服用药物之后,可以使人体中一种蛋白质从癌细胞的“保护者”,“叛变”成能够杀死癌细胞的“杀手”,潜伏其中令癌细胞防不胜防、无处逃身 通过向人体内注射某种蛋白分子,迫使癌细胞纷纷自杀,让肌体细胞进行自我调节,从而避免癌症的发生 像接种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一样接种癌症疫苗,让你一辈子都不用担心患上癌症……   这些听起来是不是不可思议,有点像是天方夜谭?或是以为这是科幻影视作品的情节,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出现。   其实,这并不是幻想,而是确确实实已经发生并且正在走入老百姓生活当中。   厦门大学科研人员最近宣布,他们已经研制出宫颈癌疫苗和尖锐湿疣疫苗,并正在向国家递交新药报批申请。一旦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那么,疫苗就可以进入临床试验,一旦通过就能上市。   这就意味着,女性以后可以像接种乙肝疫苗一样来接种宫颈癌疫苗,一辈子可以高枕无忧地避免患上这种令人恐怖的癌症。宫颈癌是全球妇女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仅次于乳腺癌,资料显示,全世界每2分钟就有1位妇女死于宫颈癌。   成功研制出疫苗的是设立于厦门大学的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前不久举行的海西生物医药发展论坛上,该中心表示,他们科研人员已成功地利用大肠杆菌表达出HPV16、18、6、11共4种型别的类病毒颗粒,并已经建立大规模发酵工艺和中试纯化工艺,分别已向国家递交了宫颈癌疫苗(HPV16、18型)和尖锐湿疣疫苗(HPV6、11型)的新药报批申请。调查结果显示:针对16、18型的预防疫苗可以预防至少70%的子宫颈癌。而尖锐湿疣是最主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90%以上的尖锐湿疣由HPV6、11型引起。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种造成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的疫症,而在预防和消除这些疫症的过程中,疫苗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疫苗被评为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同疾病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预防,而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   如今,疫苗被成功地应用到癌症的防治上来,可谓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研究论文全部用英文撰写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楼位于厦门大学上弦场体育场边上。当记者走进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博导林圣彩教授的办公室时,感觉像是走进一个工厂一样,满眼都是各式各样的实验器材,连办公室外边走廊也都摆着大型的设备,瓶瓶罐罐摆得到处都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再加上那些实验仪器运行的声音,生命科学学院整栋楼房成了一个巨大的实验室。   这与生命科学学院办公楼前边号称厦大最美体育场的上弦场有着天壤之别。而正是在这里,关于癌症的许多世界突破性研究诞生了。   林圣彩院长跟记者介绍说,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是生物学系,创建于1922年,与厦门大学几乎同时创立,迄今已造就了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学院由生物学系、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系、生物医学科学系、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组成。   前边提到的研制宫颈癌疫苗和尖锐湿疣疫苗的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是厦大生命科学学院的一个组成单位,该研究中心是一个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开放性研究开发平台。   在普通人眼里,或许这些科研人员的研究对象过于“微不足道”,因为都是肉眼无法看见的细胞、分子等,平常人根本就不可能深入了解。像生物医学科学系,是利用最新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方法,从生物学角度研究重要生理与重大疾病的分子机理,并将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保障健康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因为林圣彩院长的说法太过于专业不好理解,记者提出查阅癌症方面的研究资料时,林院长说是有一大堆资料,这令早报记者喜出望外。结果,早报记者却发现所有的论文资料全部是英文撰写的,对于外行人而言简直就是“天书”,无法看懂。   林院长笑着说,如果用中文写的话,没有多少人能看懂,也无法写得出来,因此,他们科研人员的论文几乎都是用英文撰写,因为其研究水平属于国际一流,这些论文都是要发表在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上,其中包括发表在NatureImmunology等国际一流刊物上。   癌细胞“杀手”一年前已经发现   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秘书王老师提供给早报记者的资料来分析,厦大众多的癌症研究已经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2009年8月,厦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林圣彩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揭示了细胞如何防止癌变的内在机理,这属于癌症研究的新突破,这一发现可能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林圣彩教授介绍说,从医学上来说,癌症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细胞基因组发生了突变,继而出现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异常,并将有缺陷的遗传物质传递下去,直至癌组织的出现。林圣彩教授课题组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存在于细胞内的一种名为Axin的蛋白分子可以通过控制一种名为p53的抑癌基因的活性来决定细胞“命运”,这也就意味着,含有过度受损基因组的细胞“命运”可以通过二者特定的相互作用促使细胞进行“死亡”,从而避免个体发生癌变。   林圣彩教授课题组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CellBi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上。该杂志是英国《自然》杂志的子刊,被认为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顶尖杂志。   2008年10月,厦大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张晓坤博士及其团队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小肽,它可以使人体中一种蛋白质从癌细胞“保护者”,“叛变”为能够杀死癌细胞的“杀手”。这种肽能直接作用于一个名为“Bcl-2”的蛋白质,使之从一个保护癌细胞免受程序性死亡调控转变为能够杀死癌细胞的蛋白。这一新发现被认为可能引发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模式,具有重大的意义。更为关键的是,这种肽十分容易合成,换句话说,这一新发现使科学家能够基于Bcl-2蛋白构象变化寻找新型治疗药物,为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个新方向。这被认为是肿瘤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大创新性发现,在国际生物医学科学研究领域激起了很大的反响和广泛的关注。   2006年12月,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出一种高效、低毒治疗恶性肿瘤的全新抗癌药物制剂。以往化疗药剂无法区分好坏细胞,导致癌症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会出现掉发、身体素质快速下降的状况,而这种药剂在应用过程中只对癌症细胞起到杀伤作用,在肿瘤局部药物浓度达到最高,具有定向给药的特点。   现状分析   厦门3人中有1个死于癌症   福建省是全国肿瘤发病率最高的省份之一,是肝癌、鼻咽癌等癌症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同时,福建的癌症死亡率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平均每年新增约8万癌症患者,有4万人死于癌症,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全国第三位,女性居全国第四位。   厦门市放射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放射肿瘤学会委员侯如蓉介绍说,厦门市癌症发病率、死亡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2008年全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报告,全市居民前十位疾病死因中,恶性肿瘤依然以141.75/10万的死亡率居首,占总死亡率的31.3%,并出现年轻化趋势。这意味着3个死亡的厦门市民中,就有1个是被恶性肿瘤夺去生命的。其中,肝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肠癌分列前五大肿瘤杀手。   与全国其他发达省市相比,福建省和厦门市癌症医疗资源还是比较缺乏。据统计,福建省肿瘤医院床位总数约1100张,厦门市肿瘤中心核定病床数为143张。但是,癌症病号的增加速度远远超过了病床位增加的速度。目前,在厦门十几万的癌症病人中,癌痛得到规范治疗的不到三成,七成癌症病人处于长期忍痛的状态之中。   作为一名从事肿瘤临床治疗长达30多年的老医生,侯如蓉主任用“太残忍、太可怕”来形容当前的厦门癌症现状,五六岁的癌症患者也有,20岁左右的乳腺癌患者也很普遍,连见多识广的侯如蓉主任也感觉到现在的癌症非常触目惊心。   杀死癌细胞就像打靶一样   一个立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辐射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实施治疗与研究的世界顶级肿瘤治疗与研究中心要落户厦门。有专家表示,随着治癌新药的问世,将来治疗方式越来越简单。   当前,癌症仍是我们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就全球人口与先进国家来说,癌症均居国民死亡原因第二位。据日内瓦(GENEVA)世界癌症报告(当今全球综合性最强的调查),全球每年大约有109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癌症,有670万患者死亡。   癌症极大威胁人类健康,人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去征服癌症,抗癌研究是当今生命科学中极富挑战性且意义重大的领域。   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让人们对基因及其功能的认识逐渐深入,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间在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的差异正在被认识,恶性肿瘤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诱导、血管生成以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等各种基本过程正在被逐步阐明,癌症在分子水平上的发病机制研究得越来越清楚。   随着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等信号传导通路的阐明,过去那种以统一制式的疗法进行的癌症治疗,由于产生了许多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包含身体的不适,有些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正在被近来悄然上市的靶向药物产品所替代,靶向治疗方式是以杀死癌细胞为主要目标。靶标抗癌药物直接针对的是分子靶点,就像击靶,将能有效克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难以避免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等缺点。   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下属有一个癌症研究中心。癌症研究中心的建设将以研究肿瘤细胞信号转导为基础,通过对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阐述,发现更多特异性强的分子靶点和途径,为发展新的肿瘤治疗、预防和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厦门要建顶级肿瘤中心   一边是社会对癌症治疗的强烈需求,一边是薄弱的癌症治疗技术力量,还有厦门大学强大的癌症科研水平,这形成了一对奇怪的矛盾。   建设肿瘤医院、开展癌症治疗研究,这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厦门市政府向省政府提出建议,依托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医学、化学等学科优势,建设厦门肿瘤医院暨癌症治疗研究中心,即厦门肿瘤治疗与研究中心。该中心的长远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肿瘤研究中心,短期目标则是厦门肿瘤医疗方面的水平三五年内要提升到全国先进水平。   2009年6月,厦门肿瘤治疗与研究中心筹备领导小组成立,由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担任组长,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厦门市卫生局局长黄如欣担任副组长。由厦大校长来担当这个肿瘤治疗与研究中心筹备领导小组的组长,其用意非常明显,那就是要充分调动厦大生命科学、医学、化学等学科的优势。   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表示,在厦门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当中,让人“最不安心”的就是肿瘤的诊断、治疗水平。恶性肿瘤已经成了威胁厦门人民生命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因此,厦门市必须要建立一个高起点、高标准的肿瘤治疗与研究中心。   据介绍,在起步阶段,厦门肿瘤治疗与研究中心在研究领域将主要依托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力量建设,因为该学院的肿瘤研究团队已经是目前国内相关领域最优秀的团队之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心还会积极向美国休斯敦、中国台湾等地的相关机构取经。在建设过程中,中心会面向全球招聘精英,相关设备的购置也会遵循高起点的要求。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林圣彩也是厦门肿瘤治疗与研究中心筹备领导小组成员之一。林教授表示,目前国内一流的肿瘤中心屈指可数,厦门的想法很有前瞻性。要把这个中心建设好,首先要密切厦大的科学研究和地方医院的临床诊疗之间的联系,要重视培养有临床背景的研究人才。同时,也要对现有的医疗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和利用。   观点   癌症研究任重道远   每年2月4日是“世界抗癌日”。早在前两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所长埃申巴赫就提出,如果能将该研究所每年50亿美元的研究经费5年间再增加42亿美元,到2010年,他们就能实现“消除癌症患者痛苦和死亡”的目标。也就是说,只要研究经费充足,科学家完全可以提早让癌症患者免于死亡。   埃申巴赫所预言的2010年也就是今年,早报记者问林圣彩教授埃申巴赫的说法是否有可能实现。   林教授直言“不可能”,癌症的预防与治疗牵涉到许多方面,癌症的起因十分复杂,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攻克各种不同的癌症似乎不太可能,并非增加投入研究经费就可以立马解决的事情。林教授认为,如果经费有增加,可以用于研发先进的医疗技术,并用于临床试验的基础结构建设,2010年要达到“癌症患者免于死亡”这一目标是不可能的,但充足的经费必将有助于缩短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   林圣彩教授是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肿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主任,他领导的课题组长期致力于肿瘤细胞生物学的研究。   林教授认为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极其复杂,一项学术成果仅仅是癌症研究进展中的一项而已,接下来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癌症极大威胁人类健康,人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去征服癌症,抗癌研究是当今生命科学中极富挑战性且意义重大的领域。   作为一名研究癌症几十年的医生,侯如蓉主任表示,癌症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与其去寻找什么治癌的“灵丹妙药”,还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侯如蓉主任表示,世界各地肿瘤高发区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致、促癌因素,而患癌者仅占千分之几,90%以上的人不发生癌症,这说明上述各种外界的致、促癌因素即使进入人体也不一定发病,因为正常人体具有完整的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抗癌能力。
  • 甲流疫苗批量下线 远超国际公认评价标准
    9月3日,北京科兴的工作人员在分装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据新华社电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盼尔来福.1”3日获得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颁发的药品批准文号,这也是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甲流疫苗。   国家食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张伟介绍,北京科兴此前完成的临床试验结果初步显示,该疫苗安全性良好。在有效性方面,该疫苗一剂免疫后21天,儿童、少年和成人三个年龄组保护率均在81.4%至98.0%范围内,达到了国际公认的评价标准(保护率70%以上)。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尹卫东透露,北京科兴的甲流疫苗月产量可达200万至300万人份,在今年国庆前,预计可以生产出500万人份的疫苗,以满足北京市乃至国家的储备需求。   他表示,北京科兴将流感疫苗的商品名定为“盼尔来福.1”,一方面表明该疫苗是用于预防由甲流病毒引起的流感大流行,从而与针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大流行流感疫苗“盼尔来福”相区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纪念这支全球首个完成临床研究并率先获准正式投入使用的甲流疫苗。    甲流在全球暴发后,我国共有10家疫苗企业投入甲流疫苗的研发。据了解,目前除北京科兴外,其他9家企业都已完成甲流疫苗的临床试验,正在陆续申报注册。华兰生物生产的甲流疫苗已于9月1日通过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的专家评审,有望继北京科兴之后,成为第二家拿到疫苗生产批号的企业。   张伟表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继续按照审评审批工作方案完成其他9家疫苗生产企业的审评审批工作,预计9月中旬可全部完成。
  • 最新回应:我国新冠疫苗实际效果怎么样?
    我国目前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如何? 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都有明显提高。截至7月22日,31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41672.7万剂次,疫苗接种总人数达到129863.6万,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为92.1%;其中已经完成全程接种126490.1万人,全程接种率达到89.7%;完成加强免疫接种79798.5万人,加强免疫接种率为71.7%。总体看,接种率是比较高的。我国现职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我国现职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已经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种,而且都是接种的中国国产疫苗。这个情况充分显示了我国领导人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我国生产的新冠疫苗的高度信任。 目前我国有3个新冠疫苗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紧急使用清单,有超过100个国家批准使用我国生产的疫苗,其中许多国家把我国疫苗作为低龄儿童唯一使用的疫苗。 包括土耳其、塞尔维亚、柬埔寨、菲律宾、阿联酋、沙特、约旦、印尼、秘鲁、智利等30多个国家领导人都带头接种了中国国产疫苗,这些情况都充分说明了我国疫苗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如何?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至少1剂次疫苗接种率为89.6%,基础免疫全程接种比例达到84.7%,加强免疫接种率达到67.3%。 从这些数据看,目前我国全人群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疫苗接种覆盖率比过去都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但是仍然还有需要提升的空间,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疫苗接种覆盖率还有待提高;二是老年人的加强针接种率还有待提高。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目前国内外疫苗接种的情况来看,慢性疾病并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包括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等这些慢性病患者,只要健康状况是稳定的,药物控制是良好的,均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有以下几种情况建议作为接种禁忌: 一是以前接种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比如出现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 二是因为各种疾病正处于发热阶段,比如在流感、肺炎或者其他疾病等等。 三是一些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比如说肿瘤患者正在做化疗,高血压患者出现了高血压危象,还有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正在发作。 四是因为各种严重疾病生命已经进入终末阶段。我国的疫苗实际效果怎么样? 新冠疫苗对防发病、防重症、防死亡的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加强免疫可以进一步提高保护效果。研究发现,对于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接种的18岁到59岁的感染者,由轻型发展为普通型的风险较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分别低63%和65%,由普通型及普通型以下发展为重症的风险分别低91%和94%。对于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接种的60岁以上感染者,由轻型发展为普通型的风险较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要低73%和82%,由普通型及普通型以下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分别低89%和95%。我们国家的疫苗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新冠疫苗设定的标准,就是防发病、防重症、防死亡。 人体在接种新冠疫苗以后,不同的个体之间的免疫反应是有差别的。从病毒来说,它本身存在不断变异,接种疫苗以后产生的免疫保护能力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在已经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中,即使出现了突破性感染,重症、死亡风险也大大降低。 戴口罩、打疫苗加强针等其他防护措施,可以取得更好的预防效果,这也是我们要求打过疫苗的人群仍需要加强个人防护的原因。现有的疫苗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否有效?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外现有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仍然保持着较高水平。我国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重症、死亡也仍然具有良好保护作用,而加强免疫可以进一步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我国奥密克戎变异株疫苗研发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只要有需要,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可以迅速启动紧急使用的审批程序,提供接种。如何保证疫苗的质量安全? 首先,每批疫苗在出厂前,企业必须依据国家批准的标准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了物理指标、化学指标、鉴别指标、有效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等。 其次,国家法定检验机构需要对上市疫苗进行批签发。在过程中,都是按照国家批准的标准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符合标准后出具检验报告,允许放行。新冠疫苗上市后,国家法定机构抽调了各省精干人员,扩充补充了批签发能力,提高了批签发能力。 同时,药监机构也向疫苗生产企业派驻了驻厂检查员,对疫苗生产全过程跟班检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国家法规要求。 此外,疫苗成品出厂后,使用过程中还有一系列措施保证疫苗质量。比如,出台了增加生产线扩产工作流程和技术指南,建立独立运行的新冠疫苗信息化追溯监管体系,确保每一支疫苗来源可追、去向可查。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有什么差别? 不管是采取同源加强接种,也就是同技术路线疫苗加强,还是序贯加强接种,也就是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来进行加强,都能够大幅度提高保护效果,对于预防发病、重症和死亡的保护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加强针的接种是非常必要的。为什么儿童疫苗的使用剂量与成人相同? 我们国家3-17岁的未成年人采用和成人一样的剂量,这都是根据临床试验的数据确定的。在历史上其他的灭活疫苗,包括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狂犬疫苗、甲肝等多种疫苗,都是按照临床研究的结果确定儿童剂量和成人剂量是一致的,上市多年来使用的经验,证实了儿童使用和成人同样的剂量是安全有效的。 国外两家公司的mRNA疫苗,成人剂量用的是30微克和100微克,儿童采用成人三分之一的剂量,主要是根据其疫苗自身特点,经过临床安全性、有效性的研究结果来做的选择。不同技术路线生产的疫苗,由于成分不同,在体内引发免疫反应的机制也不一样,所以在剂量方面没有可比性。
  • 首批嘉宾阵容重磅发布!2023年首场疫苗盛会再掀新型疫苗研发热潮!
    新冠疫情的爆发让人们对疫苗的关注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全球人类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及提高,整个疫苗的市场规模也迅速扩大。由此,2023年1月6-7日,VacCon2023第五届新型疫苗研发与产业化论坛将于武汉精彩亮相!4大专场13大专题,60+位新型疫苗领域政府监管机构专家、科研专家科学家及领军企业负责人,从国内外监管、热点研发、先进工艺、生产质控等多维度出发,带来人用/兽用宠物/核酸/其他新型疫苗(新型佐剂与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与黏膜疫苗、广谱/多价/多联疫苗等)等前沿创新技术应用与案例,助力中国疫苗行业全速发展!【免费参会】点击链接即可领取免费参会票: https://www.bmapglobal.com/vaccon2023 (仅限科研院校/疫苗、制药研发制造企业领取)【首批重磅讲者抢先看!】高光,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PATH)高级技术官员,原美国FDA生物制品中心担任主审官员和检查员姜世勃,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夏宁邵,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玉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虫媒病毒疫苗室主任(确认中)陆家海,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疫苗及生物制品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英博,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吴克,博沃生物创始人兼CEO,湖北省政府特聘产业教授金侠,医克生物行政总裁、联合创始人廖玉华,武汉华纪元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汉协和医院心内科二级教授主任医师郑海发,康泰生物副董事长、副总裁、首席科学家,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柯,Xsome Biotech 创始人,美国北卡州立大学讲席教授陈凌,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鄢慧民,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研究员易应磊,斯微(上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传染病管线负责人聂广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贾为国,复诺健/中生复诺健,首席科学家王育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合肥阿法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泽峰,中科院上海营养健康所研究员 ,环码生物医药科学顾问兰章华,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胡勇,瑞吉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高璐,圆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陆航,嘉译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杨北方,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临床评价中心主任袁瑗,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PATH)中国国家代表肖进,中牧研究院,副院长吴文福,高级兽医师,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猪用疫苗高级专家方志正,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更申,悦康药业副总经理、院长宋家升,浙江迪福润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奇慧,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斯迪,耶鲁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以上更新截止至11月15日,更多重磅嘉宾阵容持续更新!最新议程信息与嘉宾阵容欢迎联系组委:177 2112 0767(同微信)【聚焦前沿 | 精彩亮点】1、不只是新冠疫苗,探讨由新冠疫苗孵化快速崛起的新型技术路线下各类传染病、肿瘤等大品种新型疫苗的研发挑战与破局之道2、获取最前沿的新型疫苗(新型佐剂重组蛋白、病毒载体黏膜疫苗、广谱/多价/多联疫苗)研发与CMC进展3、深度探讨mRNA与环状RNA技术升级与创新,寻找mRNA疫苗CMC工艺生产、质控、产业链建设等最优解决方案4、应对未来中国疫苗出海挑战,学习ICH疫苗监管与法规要求,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疫苗生产质量标准体系与学习技术转移领先实践5、挖掘兽用宠物疫苗巨大市场潜力,探索新型技术在兽用疫苗的研发与应用,破局非洲猪瘟疫苗等新型疫苗研发挑战【全新升级 | 大会结构】【招展/论坛组织工作全面启动】1、多种合作形式火热开放中!主题演讲,产品展示,插页广告,晚宴赞助,吊绳&名卡、手提袋、瓶装水、椅套广告等多种合作形式火热开放中!名额有限,详情咨询:180 1793 9885(同微信)2、VacCon2023演讲嘉宾火热征集中!演讲摘要/论文投稿,经组委评估并确认的嘉宾将享受以下福利:• 获得一张免费全程参会证;• 会议期间午餐券、嘉宾招待晚宴;• 在会议期间专享演讲嘉宾休息室;• 组委会官方宣传与推广。投稿邮箱:vaccon@bmapglobal.com【免费参会】点击链接即可领取免费参会票: https://www.bmapglobal.com/vaccon2023 (仅限科研院校/疫苗、制药研发制造企业领取)赞助/演讲/参会/媒体合作详情欢迎联系组委会:电话:177 2112 0767(同微信)邮箱:vaccon@bmapglobal.com网站:www.bmapglobal.com/vaccon2023媒体合作联系: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赵俊雯| Jane ZhaoTel:+86 136 6556 4971官网: www.bmapglobal.com
  • 国内首个获批宫颈癌疫苗希瑞适正式上市
    p   葛兰素史克(GSK)今日宣布,国内首个获批的宫颈癌疫苗希瑞适& reg 已正式上市。日前, 首批进口的希瑞适已通过中国相关质检部门的检验放行,现正供应全国市场,以满足大量中国适龄女性对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宫颈癌的健康需求。提供希瑞适接种的卫生机构和其它疫苗一样,是各城市的社区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p p   2016年7月18日,GSK宣布希瑞适获CFDA上市批准,成为我国首个获批的预防宫颈癌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此次获批的HPV为二价疫苗,“在中国内地注册用于9到25岁女性接种,采用3剂免疫接种程序。” /p p   在全球范围内,目前HPV疫苗获批上市的药企有默沙东和GSK两家。2017年5月,默沙东宣布旗下四价宫颈癌疫苗佳达修在华获批,在中国大陆地区批准用于20至45岁的女性接种,同将采用三剂免疫接种程序,适用于预防由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所致的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2/3)和原位腺癌(AIS)。 /p p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专家乔友林教授表示,“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为10万,死亡病例3万,其中是15岁至44岁女性中第三大高发癌症。因此,在开展宫颈癌筛查的同时,宫颈癌疫苗接种将显著降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病率,从而降低疾病负担。” /p p   GSK中国处方药及疫苗部总经理魏廉昇先生表示,“我们很高兴地宣布希瑞适现在已经供应中国市场帮助年轻女性抵御宫颈癌的威胁。我们正在展开包括公众疾病教育, 成人疫苗接种辅助平台,针对接种医师的专业培训等一系列活动。” /p p    strong 最有可能被消灭的癌症 /strong /p p   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研究表明,共有14种HPV类型列为“高风险”,会导致几乎所有宫颈癌。其中,HPV11和HPV6与尖锐湿疣关系较大,两种风险最高的病毒株HPV-16型和HPV-18型可导致约70%的宫颈癌病例。 /p p   GSK获批的希瑞适,即为针对这两种病毒类型的HPV疫苗,称为二价疫苗。 /p p   目前全球上市的HPV疫苗分为三类,分别是二价、四价和九价。四价为默沙东生产的能预防HPV6、11、16、18四型的佳达修。2014年,默沙东在四价基础上新增了31、33、45、52和58五种HPV病毒亚型,推出了九价疫苗“佳达修9”。 /p p   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所以每个性活跃的女性都存在感染致癌性HPV的风险。若感染的是高危型HPV,则有可能进展为高度的宫颈病变甚至发展成为宫颈癌。 /p p   宫颈癌是中国15岁至44岁女性中的第二大高发癌症,每年约有13万新发病例。中国宫颈癌病例占全球的28%以上。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分钟即检查出一例新发病例,每两分钟就有一名女性死于宫颈癌。 /p p   在疫苗问世前,预防宫颈癌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宫颈筛查。而疫苗是消除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HPV疫苗的问世使宫颈癌的发病率大大下降。 /p p   HPV疫苗接种有年龄限制,各个国家和机构对适合接种HPV疫苗的年龄建议有差异。全球范围内为9-45岁 FDA 批准的年龄是9-26岁。 /p p   年龄限制并非绝对,关键在于是否有性行为,HPV疫苗对于无性生活史的女性效果最佳 有性生活的女性感染HPV的几率大幅上升,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来说年龄越大、效果越差、越不划算。 /p p   GSK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希瑞适在中国内地获批适应症是适用于9-25岁的女性,同美国一致 在欧盟及香港获批的适应症为9岁以上的女性。 /p p   另外,由于HPV疫苗只可用于预防,对于已经感染相关病毒的患者并无治疗效用。 /p p   strong  二价HPV已在美国退市 /strong /p p   默沙东佳达修在美国获批上市已经十年,而中国内地坚持本地化的临床试验和严格的审批标准,迟迟未能上市,导致之前许多人选择去香港、日本、美国或国内外资、非法机构进行疫苗注射。 /p p   而这个中国人等了10年才上市的宫颈癌疫苗,已在美国被退市。 /p p   2016年10月,GSK宣布希瑞适将退出美国市场,该产品已于8月31日后停止向美国供货。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自2016年4月起,只采购9价HPV疫苗,其两剂的免疫程序有助于提升接种率。2016年底前,2价及4价HPV疫苗已不再供应美国市场。 /p p   GSK方面时称:“由于市场需求极其低迷,GSK决定停止向美国市场供应HPV疫苗产品希瑞适。但FDA的审批仍然有效,希瑞适目前已通过107个监管机构的批准,供应全球136个国家,针对美国市场的决定不影响对其他市场的供应。” /p p   事实上,GSK的市场份额远低于对手默沙东。默沙东旗下四价和九价疫苗占有90%以上的市场份额。2016上半年希瑞适销量为4800万美元,佳达修同期的销量达7.7亿美元 /p p   默沙东公司全球副总裁李正卿此前在佳达修获批受访时表示,“疫苗不断升级换代,价型不断在扩大。从保护范围上看,四价比二价更广。现在美国普遍使用的是默沙东的九价HPV疫苗,因为保护HPV高危型别相关疾病的范围更广。但目前四价疫苗仍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使用,不存在被淘汰的问题。九价疫苗引入中国已经被纳入公司计划,但现在还尚未进入到临床试验和报批阶段,因为疫苗的特殊性,需要复杂的注册审批过程。” /p p   “从全球疫苗市场情况和预防范围来说,默沙东的四价和九价疫苗范围更大,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四价的疫苗。”一位业内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跟全球趋势一样,疫苗在内地上市的三到五年后能到一个峰值,但由于HPV疫苗有年龄建议和限制,存量在消化一段时间以后会导致销售下滑,往后每年则靠增量人群。另外,疫苗在销售渠道方面一向不甚畅通,HPV疫苗目前只在一二线城市比较容易推广。” /p
  • Nature长文回顾:mRNA疫苗不为人知的复杂历史
    1987年底,Robert Malone做了一个载入史册的实验。他用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链和脂滴做了一道 “分子乱炖”,这道基因乱炖里的人体细胞吸收了mRNA,并开始用其合成蛋白 [1]。 Malone当时是美国加州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生,他知道眼前的这一切会对医学产生深远影响,于是做了些笔记,并签上了名字和日期。他在1988年1月11日的笔记上写道,如果细胞能用被递送到其内部的mRNA合成蛋白,“RNA就能成为一种药物”。索尔克实验室的另一名成员也在笔记上签了名,以备后用。那年的年末,Malone用实验证明了青蛙胚胎也能吸收这些mRNA [2]。这是第一次有人用脂滴帮助mRNA顺利进入一种活生物。 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诞生了历史上最重要也最赚钱的疫苗:已在全世界接种数亿剂的新冠mRNA疫苗。仅2021年一年,其全球销量就能达到500亿美元。辉瑞和BioNTech开发的新冠疫苗所使用的RNA序列(Ψ是尿苷U经过修饰后的形式)| 图源:Nik Spencer/Nature 当然,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Malone的实验离不开前人的工作,而在Malone实验之后的很多年里,mRNA被认为作为药物或疫苗都太不稳定,而且太贵。数十家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尝试了这个想法,但都无法找到脂质与核酸的完美配比——核酸是mRNA疫苗的基本成分。 今天,mRNA疫苗使用的很多新技术都是在Malone研究时期的多年后发明出来的,包括经过化学修饰的RNA和帮助这些RNA进入细胞的不同脂滴类型。不过,自诩 “mRNA疫苗发明者”的Malone依然认为自己的贡献被忽略了。他对《自然》表示,“历史把我遗忘了。”图源:Nik Spencer/Nature;改编自M. D. Buschmann et al. Vaccines9, 65 (2021) 随着各大奖项的陆续揭晓,谁对这项技术具有奠基性贡献的争论变得沸沸扬扬——在下个月(即将到来的10月的第一周)诺贝尔奖公布前夕显得尤为激烈。不过,一向只颁给少数几位科学家的权威奖项难免会漏掉mRNA医学发展史上的诸多贡献者。其实,mRNA疫苗的成功离不开数百位研究人员在30多年里的辛勤付出。 这也反映出科学发现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突破:几十年看不到曙光、各种拒绝、对潜在利益的你争我夺;当然也有源源不断的好奇心和面对质疑初心不改的豪情。 “这是很长的一串脚印。你永远不知道哪些东西将来会大派用场。”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发育生物学家Paul Krieg说。Krieg在80年代中期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mRNA的缘起 Malone的实验想法绝非凭空而来。早在1978年,就有科学家用名为脂质体的脂质膜结构将mRNA转运到小鼠 [3] 和人类 [4] 细胞内诱导蛋白质表达。这种脂质体能包裹并保护mRNA,之后与细胞膜融合,将这种遗传物质送入细胞。这些实验建立在对脂质体和mRNA的多年研究之上;脂质体和mRNA都是在60年代发现的(见下图)。图源:Nik Spencer/Nature;改编自U. Şahin et al. Nature Rev. Drug Discov. 13, 759–780 (2014)和X. Hou et al. Nature Rev. Mater. https://doi.org/gmjsn5 (2021). 但在当时,研究人员还没有把mRNA当作医疗产品看待,尤其是在实验室合成这种遗传物质的方式还没出现的情况下。他们其实希望用mRNA来研究基础的分子过程。大部分研究人员只能想办法使用来自兔子血细胞、培养的小鼠细胞或一些其他动物来源的mRNA。 事情在1984年出现了转机。当时,Krieg和哈佛大学发育生物学家 Douglas Melton 以及分子生物学家 Tom Maniatis 和 Michael Green 领导的一个团队合作,他们利用一种RNA合成酶(取自一种病毒)和其他工具在实验室得到了具有生物活性的mRNA [5]——这项技术的核心沿用至今。之后,Krieg将实验室合成的mRNA注射到青蛙卵子中,证明它和自身构建的mRNA没两样 [6]。 Melton和Krieg说,他们主要把合成mRNA当作研究基因功能和活性的工具。1987年,就在Melton发现这种合成mRNA能激活或抑制蛋白产生之后,他参与创立了一家名为Oligogen的公司 [后更名为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总部在加州福斯特城],专门研究合成RNA抑制目标基因表达的方法,寻找治病的可能。但在他的实验室或合作者中,没有人想到疫苗。Paul Krieg(左)和Douglas Melton(右)研究在实验室合成mRNA的方法 | 图源:University of Arizona Kevin Wolf/AP Images for HHMI “众所周知,RNA极不稳定,” Krieg说,“关于RNA的一切都要非常小心。” 这或许解释了哈佛大学的技术研发部为何不给该团队的RNA合成技术申报专利。于是,该团队只能把他们的试剂让给威斯康星州麦迪逊的一家实验用品公司 Promega Corporation,这家公司专为研究人员提供RNA合成工具。作为回报,团队得到了一笔不多不少的专利使用费和一箱凯歌香槟。 专利之争 多年后,Malone在自己的实验中使用了哈佛团队合成mRNA的方法。但他添加了一种新的脂质体,这种脂质体带一个正电荷,能增强它与mRNA带负电的骨架的结合。这种脂质体由生物化学家 Philip Felgner 开发,他现在是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疫苗研发中心的主任。Philip Felgner(左)和Robert Malone(右)| 图源:Steve Zylius/UCI Robert Malone 虽然Malone成功用这种脂质体将mRNA送入了人体细胞和青蛙胚胎,但他从来没有拿到过博士学位。1989年,Malone因为和索尔克研究所的导师、基因疗法研究员 Inder Verma 不咬弦,提前结束了研究生学习,来到加州的初创公司Vical替Felgner工作。在那里,他们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合作者证明了这种脂质-mRNA复合物可以促进小鼠体内的蛋白产生 [7]。摘自Robert Malone的实验记录簿,上面记录了他们1989年合成mRNA并给小鼠注射的实验 | 图源:Robert Malone 事情从这里开始变得复杂了。Vical公司(联合威斯康星大学)和索尔克研究所都在1989年3月开始提交专利申请。但索尔克研究所很快放弃了申请,Verma则在1990年加入了Vical公司的顾问委员会。 Malone称他的前导师Verma和Vical公司达成了一桩幕后交易,使得相关知识产权最后归Vical所有。Malone等人被列为发明人,但他本人不能从之后的许可协议中获利,而他本来可以从索尔克授权的专利中获利。Malone的结论是:“他们利用我的想法发了财。” Verma和Felgner断然否认了Malone的指控。“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Verma告诉《自然》,撤回专利申请是索尔克研究所技术转移处的决定。(由于被指控性骚扰,Verma在2018年从索尔克辞职,但他至今仍否认这些指控。) Malone在1989年8月离开了Vical公司,理由是他与Felgner在 “科学判断上” 以及在 “对他本人的知识产权贡献上” 存在分歧。他从医学院毕业后接受了一年的临床培训,后来进入了学术界,打算继续研究mRNA疫苗,但一直拿不到经费。(1996年,他向加州的一个州立研究机构申请研究经费,用于研究预防季节性冠状病毒感染的mRNA疫苗,但申请失败。)Malone只能转而研究DNA疫苗和递送技术。 2001年,他转型从事商务和咨询工作。过去几个月里,他开始公开质疑以他早前研究为基础的mRNA疫苗的安全性。Malone说,疫苗产生的蛋白会损害人体细胞,而且疫苗的风险超过它对儿童和年轻人的益处——这种观点受到其他科学家和卫生专家的一再反驳。 生产难点 1991年,Vical 公司与大型疫苗生产商美国默克集团(Merck)达成了一项数百万美元的研究合作和许可协议。默克集团的科研人员用小鼠测试了这一mRNA技术,试图发明一款流感疫苗,但后来又放弃了。“生产成本和可行性迫使我们喊停。” 前默克研究人员、如今为各大公司提供疫苗研发咨询的 Jeffery Ulmer 说。 法国斯特拉斯堡有一家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名为Transgène,那里的研究人员也有同样的感受。1993年,Pierre Meulien 在该公司领导的一个团队与产业界和学术界合作,首次证明了包在脂质体中的mRNA能在小鼠体内诱导出一种特异性的抗病毒免疫应答 [8]。[另一个激动人心的进展出现在1992年,当时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科学家用mRNA技术取代了大鼠体内缺少的一种蛋白,用来治疗代谢疾病[9]。但独立实验室又花了20年的时间才取得了类似的成功。]Pierre Meulien | 图源:IMI Joint Undertaking Transgène公司的研究人员为他们的发明申请了专利,并继续研究mRNA疫苗。Meulien当时估计他至少需要1亿欧元(约1.19亿美元)来优化整个平台,但他说自己没打算为这个 “高风险” 的项目向他的老板要这么多钱。Meulien现在已经是 Innovative Medicines Initiative 的主管,这是一家位于布鲁塞尔的公私合营企业。由于Transgène的母公司决定不再续费,这个专利便失效了。 Meulien的团队和默克的团队一样,后来都去研究DNA疫苗和其他基于载体的递送系统了。DNA疫苗平台最终获得了一些兽医上的应用许可,比如用来预防养鱼场出现感染。就在上个月,印度的监管当局批准了全球首个供人类使用的新冠DNA疫苗(参见:印度将推出全球首个新冠DNA疫苗)。但是,DNA疫苗在人体上的进展一直很慢,个中原因迄今仍未得到完全理解。 Ulmer认为,产业界在DNA技术上的发力也带动了RNA疫苗的进展,无论是生产和监管环节,还是序列设计和分子机制,“我们从DNA上学到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直接用于RNA,” 他说,“这为RNA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持续挣扎 从1990年代到2000年代的大部分时期里,几乎每个想做mRNA的疫苗公司都把目光投向了别处。传统观点总是觉得mRNA太容易降解,生产成本太高。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病毒学家 Peter Liljeström 说:“这是一场持续的挣扎。” Liljeström在30年前开创了一种“自扩增”的RNA疫苗。 Matt Winkler说:“RNA用起来实在太难了。” Winkler于1989年在美国成立了最早专注于RNA的实验用品公司之一Ambion。“如果你当时问我是不是可以把RNA作为疫苗打到人体内,我肯定会当着你的面大笑。” mRNA疫苗的概念在肿瘤界倒是颇受欢迎,但研究人员主要想用它来治疗疾病,而不是预防疾病。从基因治疗师 David Curiel 的工作开始,许多学术人员和初创公司都在研究mRNA是否能用来对付癌症。这里的思路是:如果mRNA能编码癌细胞表达的蛋白,那么把mRNA注射到体内就可以训练免疫系统去攻击这些细胞。 目前就职于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Curiel在小鼠上成功了几次 [10]。但是当他向Ambion公司阐述其中的商业机遇时,公司告诉他:“我们看不到这个技术的任何经济潜力。” 相比之下,另一位癌症免疫学家取得了更多成功——1997年,全球第一家mRNA治疗公司由此诞生。Eli Gilboa 的建议是从血液中获得免疫细胞,“唆使” 它们吸收编码肿瘤蛋白的合成mRNA,再将这些细胞注射到体内,调动免疫系统攻击潜伏的肿瘤。 Gilboa和他在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的同事在小鼠中演示了以上过程 [11]。到90年代末,学术合作者已经启动了人体试验,Gilboa的商业衍生公司 Merix Bioscience(后更名为Argos Therapeutics,现名为CoImmune)很快开展了自己的临床研究。整个技术看上去很有前景,但几年后,一个已经进入后期的候选疫苗在一次大规模试验中失败了,这类技术现在几乎已经很少有人关注。 虽然如此,Gilboa的工作还是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这些工作让CureVac和BioNTech的创始人决定投身mRNA的研究——这两家德国公司现在已是全球领先的mRNA企业。CureVac的 Ingmar Hoerr 和BioNTech的Uğur Şahin告诉《自然》,在了解到Gilboa的工作后,他们也想做此尝试,但是是通过把mRNA直接注射到体内的方式。Ingmar Hoerr(左)创立了CureVac公司,癌症免疫学家Eli Gilboa(右)成立了第一家mRNA治疗公司 | 图源:Sebastian Gollnow/dpa/Alamy Eli Gilboa “出现了雪球效应。” 目前在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任职的Gilboa说。 创业加速器 Hoerr是第一个取得成功的。2000年,还在德国图宾根大学的他报道了直接注射也许能诱导小鼠体内的免疫应答 [12]。他在那年创立了CureVac(也位于图宾根),但感兴趣的研究人员或投资人很少。Hoerr在一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一些早期小鼠数据,他说,“当时第一排的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站起来说,‘你这些都是胡说八道,全是胡扯’。”(Hoerr拒绝透露这位诺贝尔奖得主是谁。) 但慢慢地,资金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不到几年就开始了人体实验。该公司当时的首席科学官 Steve Pascolo 成了第一个实验对象:他给自己注射 [13] 了mRNA,现在腿部还有一个火柴头大小的白色伤疤,这是当时皮肤科医生为了做多点活检留下的。之后没多久,公司就启动了使用皮肤癌患者的肿瘤特异性mRNA的正规试验。 Şahin和他的免疫学家妻子 Özlem Türeci 也是在90年代末开始研究mRNA的,但成立公司的时间要比Hoerr晚。他们俩人在德国美因茨约翰内斯古滕贝格大学研究这项技术很多年,期间专利、论文、经费全部到位,并在2007年向一位亿万富翁投资人提交了一份商业计划书。Şahin 说:“如果能成功,将具有开拓意义。” 后来,他拿到了1.5亿欧元的创业资金。Özlem Türeci(左)和Uğur Şahin(右)联合创立了mRNA疫苗公司BioNTech | 图源:BioNTech SE 2021 同年,刚刚成立的mRNA公司RNARx得到了美国政府向小企业发放的一笔相对微薄的款项:97396美元。公司的两位创始人——生物化学家 Katalin Karikó 和免疫学家 Drew Weissman 当时都供职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简称宾大),他们做出了现在一些人认为非常关键的发现:改变mRNA的部分密码子能帮助合成mRNA躲过细胞的固有免疫防御。 22. Geall, A. J.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9, 14604–14609 (2012)
  • 2023年生物制药界的"狂飙”盛会--IVB国际疫苗&生物技术4.0论坛
    2023年生物制药界大佬们带你领略真正的"狂飙”现场名称:2023国际疫苗&生物技术4.0论坛(IVB4.0)时间:2023年6月11日-13日地点: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主办方:上海博迈思医疗服务有限公司支持单位:美中药协 丁香园 广东医谷 深圳市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 医学信息官网:http://ivb.bormedicals.com/01参会报名方式立即报名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进入报名界面02已确认出席大咖嘉宾03大会概览04会场热点提前知主题大会主题大会 | 6月11日持续改变,从现状迈向杰出2023年IVB4.0将会在6月11日以主题大会+未来之星评选颁奖典礼+ CEO晚宴的形式开幕。随着生物医药低垂的果实已摘尽,过往单纯和同靶点同Modality直接对比,做一些改进就能成药的时代已经过去,而每个产品面临的挑战都不尽相同与复杂,只有患者获益才是真正的终点。市场不再需要那么多仅做Fast Follow 的公司,中国的生物制药的变革需要追求卓越的组织实现,同时也需要时间的发酵。严峻的挑战下,“出海”已成为中国的生物技术行业不得不做出的选择。热点话题:• 高端生物产品的合成生物学创新与创造• 对话:出海• 高端生物产品的合成生物学创新与创造• mRNA技术及应用• 圆桌讨论:跨界合作• COVID-19预防与治疗新策略展望• 针对疫苗研发建立外部伙伴关系疫苗会场疫苗会场 | 6月11日-13日冲击传统观念,拒绝设限疫苗会场:新型疫苗;肿瘤疫苗;宠物疫苗,“疫苗商业价值有限”“中国人做不出好疫苗”“疫苗行业机会很少了”“疫苗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疫苗的技术路径有限”这些是疫苗行业一直不乏有的质疑。BioNtech 与 Moderna 成功的商业化让这些观点的声音变小。疫苗是性价比最高的公共卫生投入,除了传染病疫苗,高负担疾病疫苗,治疗性疫苗全球上市的很有限,低收入国家的传染疫苗需求缺口,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大空间,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新兴的生物技术公司的探索,疫苗的商业价值确定性大大提高。疫苗会场将会探讨新型疫苗;肿瘤疫苗;宠物疫苗最前沿的技术与商业化案例。会场部分热门话题:(持续更新)• 新型疫苗研制与评价• HPV疫苗国际拓展• 病毒结构、抗体谱系与疫苗设计• 新形势下动物疫苗研发的新方向 • 基因工程技术在兽用疫苗研发应用 • 从二级市场角度,看疫苗行业的“破而后立” • 基于RBD与全长S蛋白的mRNA疫苗抗体库比较 • 基于TLR5通路的黏膜佐剂研发及其在黏膜疫苗中的应用 • 成功的创新实践—非动物方法进行的疫苗Bexsero质控检验 • 一种针对COVID-19的mRNA复合型疫苗的设计及其免疫学分析生物制药4.0会场生物制药4.0会场 | 6月12日更高(高效)更快更强数字化,一次性使用系统,连续流生产工艺只是工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不妨听听优秀的同行做了哪些正确的事情使自己迈向卓越的,本会场探讨QbD,工艺,生产,包装给药,全球化,CRO,CDMO,商业化的最优解。会场部分热门话题:(持续更新)• 快速CAR-T制备工艺• 生物制药工厂的数字化转型• ADC药物的CMC研发挑战及策略 • mRNA疫苗CMC环节关键质量属性分析 • QbD创新双抗药物研发和质量研究 • 从一次性到不锈钢变更考量• 商业化生产需求的工艺开发与放大• 赋能mRNA疫苗/药物全生命周期的CMC开发策略和挑战• 立足中国—全球化布局mRNA技术平台策略• 全球医药冷链供应链生态新视野与新机遇mRNA技术&小核酸技术会场mRNA技术&小核酸技术会场 | 6月11日-13日简单致胜在mRNA技术的临床应用方面,针对传染病的疫苗开发是进展最快的方向。针对不同的病原体,mRNA疫苗的开发也会遇到不同的挑战。mRNA疫苗的设计应该如何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目前的发展趋势?而针对mRNA疫苗开发的关键问题,从抗体反应的持久性到针对新出现病毒变体的疫苗开发及安全性,我们又该如何解决?根据小核酸药物兼具的基因修饰和传统药物的双重特点,未来在基因遗传性疾病和病毒感染性疾病领域能有着怎样不俗的表现呢?让我们在2023 IVB4.0 mRNA技术&小核酸技术会场翘首以待吧!会场部分热门话题:(持续更新)• mRNA创新药物研发的机遇与挑战 • 肿瘤 mRNA 疫苗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临床研究 • mRNA疫苗的整体设计与开发 • 环状RNA:平台与疫苗研发 • 以非编码RNA中miRNA为靶标的小核酸药物研发新赛道介绍 • 核酸递送系统补体激活及其靶向递送• 环状RNA SKA3的外泌体传递促进肿瘤进展• 新型纳米技术-脂质体药物递送系统LNP• 外泌体技术递送mRNA用于新型癌症疫苗的开发• 靶向抑制miRNA的反义核酸治疗策略及抗骨肉瘤新药开发项目细胞与基因治疗会场细胞与基因治疗会场 | 6月12日-13日不做选择!盈利,普惠全都要!近年来,基础科研的发展、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资本的不断流入,推动细胞与基因治疗这项凭借改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新兴治疗方式蓬勃发展。现阶段工艺方面的工艺放大慢、细胞密度低、病毒产量低等问题该如何解决?病毒纯化方面,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悬浮细胞培养技术以及新的高效层析纯化技术如何提升?大规模生产技术方面,大规模一次性工艺病毒生产瓶颈如何突破?基因治疗CDMO市场规模如何进一步增长?全球基因治疗CDMO产能否进一步向亚太地区转移?关键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程度如何持续提高?那么,关于这些问题都将在2023 IVB4.0 细胞与基因治疗会场为大家一一解惑。会场部分热门话题:(持续更新)• 通用现货型CAR-γδT治疗实体瘤的前景与展望 •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商业化前瞻 • 下一代细胞治疗产品的创新和产业化• 基因治疗产品质量控制策略及技术规范 • 聚合力,源未来-赫基仑赛细胞注射液创新药研发之路 • 罕见病基因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溶瘤II型单纯疱疹病毒中美临床试验新进展• 破局CAR-T现状--通用Car-NK 降低成本策略• 基于外泌体的药物递送与创新药研发• BCMA靶向 CAR-T疗法的差异化研发和商业化抗体药会场抗体药会场 | 6月13日患者受益中国生物制药的第一站始于抗体药--PD-1,抗体药物的研发热潮从PD-1到双抗到ADC再到药物联用全球化,越来越“卷”的市场让中国生物制药业内深刻意识到,患者受益永远是第一考量。本会场将会探讨抗体药物的最新政策法规,市场动向以及研发临床进展。会场部分热门话题:(持续更新)• ADC药物的质量标准研究及质量体系建设 • 下一代双抗ADC • 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产业化探索 • CD47靶点相关的双抗研发策略 • TAVO412-一种治疗难治性癌症的新型多特异性抗体 • 肿瘤免疫全新靶点-CD24抗体的开发 • 跨越内卷,开发有临床价值的抗体药物• 肿瘤免疫治疗的联合用药发展 • 基于酶连智能连续偶联工艺的创新ADC药物开发• Combo+Global 差异化竞争--BioPharma 商业化05会场同期活动01 Best Sart-up AwardsBSA未来之星奖项评选专注于生物医药行业的创业公司评比大赛“BSA未来之星奖项评选”始于2021年。推出一年多来,得到了生物药行业的广泛好评和一致认同。BSA意在褒扬传播中国生物医药创业企业的最佳"创业创新"模型,从而推动中国生物药 企业商业创新转型,科研成果转化,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高参考价值的投资指引。BSA项目征集报名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由创投机构顶尖投资人和产业发展带头人共同构成超强阵容评审团,将从技术、模式、解决方案、前景、资本、盈利模式、资源与能力、客户价值主张等方面开展评审工作。最终进入复赛的企业将于2023年6月11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进行现场路演,决出最终的获奖企业,(与IVB 4.0国际疫苗&生物技术4.0论坛同期举办),届时将邀请各位评审大咖和BSA专家库成员(由创投机构和行业领军企业组成)亮相复赛路演现场以及颁奖典礼。官网链接:http://BSA2023.bagevent.com评审团构成:喻晶 幂方资本 合伙人 谢厅 高瓴资本 合伙人徐皓 华兴新经济基金 副总裁虞扬 德勤 华东地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审计及鉴证领导合伙人 耿然 奥博资本 副总裁 VP 毛化 弗若斯特沙利文 合伙人、董事总经理宿骅 安永 生命科学和医疗,安永-博智隆合伙人 柳丹 鼎晖投资 高级合伙人周树忠 丁香园 创始人 吴翰宇 煜森资本 CFO 薛明宇 经纬创投 投资副总裁 VP李宇辉 磐霖资本 创始主管合伙人于建林 特佳 执行合伙人... ...路演参赛报名请联系:Cassie173 3353 9581cassie.qi@borscon.com02 Inspiration Intersection BioTalks6.11 am【知识产权&出海&法规】10:00-10:30在困境下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对发展方向进行精准定位,打赢“出海”攻坚战?10:30-11:00 话题待定11:00-11:50圆桌私享会:全球视角:mRNA竞争格局、侵权诉讼及专利布局态势分析百济神州 知识产权总监(拟邀)传奇生物 知识产权总监(拟邀)6.11 pm【复杂制剂/改良制剂】14:30-15:00改良型新药领域的立项和战略议题王龙 奥全生物 注册和商务副总裁15:00-15:30 话题待定徐松林 则正生物 CSO15:30-16:20 圆桌私享会:徐松林 则正生物 CSO高田生物(拟邀)6.12 am【AI药物研发】10:00-10:30 话题待定刘东舟 华东医药 总经理,首席科学官 10:30-11:00 话题待定赖才达 剂泰医药 创始人,CEO11:00-11:50 圆桌私享会:AI如何赋能创新药研发?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英矽智能 联合首席执行官(拟邀)赖才达 剂泰医药 创始人,CEO6.12 pm【CGT免疫细胞治疗】14:30-15:00 话题待定王彦明 华明道康生物 董事长、创始人15:00-15:50 圆桌私享会:CGT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工艺以及生产过程中影响申报的关键点金斯瑞生物 (拟邀)重庆精准生物 研发总监(拟邀)03 Fun Activities展馆趣味活动本次论坛,除了干货满满的学术知识,我们更是设置了不同类型的趣味展馆,让参会者拥有不同的参会体验,本次除了我们往届的热门活动:展商在线直播间以及展位打卡集章兑换小礼品外,更是增加了不少的趣味环节等待大家来挖掘哦~06报名方式IVB4.0 报名通道已正式开启,本土疫苗&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企业;本土科研机构;本土CDMO企业;投资机构可申请下游。【扫描二维码,立即报名IVB4.0 2023】除以上两种参会方式,我们更有组团参会的方式,等你来解锁,超多福利,尽在IVB4.0创新展!参展请联系:Mia 朱静Tel: 021-6485 6566*659Phone: 13816656441Email: mia.zhu@borscon.com07品牌合作伙伴08媒体合作伙伴
  • 岛津赋能北京疫苗与抗体创新国际论坛
    在全球病毒感染性疾病此起彼伏的形势下,人们把疾病的预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免疫疫苗、抗病毒疫苗、抗肿瘤疫苗已成为开发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疫苗抗体药物研究领域的发展,促进国际研发合作,第三届北京疫苗与抗体创新国际论坛于2021 年7月8-9日在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成功举办,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受邀参加了此次大会,发表最新报告并分享疫苗抗体最新技术。此次论坛受到了中国生物器材网、分析测试百科网及仪器信息网等多家业内知名媒体的关注,论坛除主会场外共设置疫苗研发与评价、生物制药研发技术及生物制药研发技术三个专题。论坛首日主会场,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程汉兴发表了题目为《助力创新,岛津赋能中国疫苗与抗体行业发展方案》的报告。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程汉兴 在报告中程汉兴首先介绍了岛津有关抗体药物以及疫苗相关工作,以抗体药物为例,围绕工艺监测和质量控制推动生物药高质量发展。岛津现有基于LC MS/MS方法的培养基和工艺监测方案可以通过离线和在线模式实现分析培养基以及细胞上清液中有机组分,监控培养基中的氨基酸,核苷酸等125种以上物质浓度变化,研究培养基中营养成分消耗变化,进而优化培养基配方及补料成分,保证抗体产品高质量生产。 从质量分析角度,在抗体以及抗体偶联药物(ADC)的表征分析实验中,可利用岛津生物兼容型液相以及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可以分析抗体的分子量,蛋白序列,二硫键以及糖型分析。如需要对抗体偶联药物关键参数DAR值进行研究,可使用针对ADC专门开发的SHIMSEN Ankylo HIC-Butyl色谱柱,可有效实现不同偶联药物抗体的分离,岛津将提供从色谱到耗材等整体解决方案。 在疫苗研究方面,程汉兴还介绍了岛津多年来与用户合作开发的多种类型疫苗解决方案。利用生物兼容型液相分析病毒疫苗抗原蛋白含量测定,使用LC-MS/MS用于百白破疫苗成品中多种抗原蛋白的定量以及TCT毒素分析。针对肺炎多糖结合疫苗,使用液相质谱快速定量糖醛酸等成分,效率大大提升。围绕mRNA疫苗相关的核酸定性分析,使用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可以对核酸分子量及序列进行定性表征。 现场传真 大会期间,岛津设立相应展位与参会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与嘉宾一同交流探讨岛津有关抗体药物以及疫苗相关方案,主要围绕工艺监测和质量控制以推动生物药高质量发展。
  • 干货分享丨mRNA疫苗关键质量控制解决方案
    导读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黑色素瘤mRNA疫苗“突破性疗法”的认定,这是全球首个获此认证的mRNA肿瘤疫苗。国内首款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也于近期纳入紧急使用。mRNA疫苗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医药领域之一,被誉为“全能钥匙”的mRNA疫苗,理论上能够表达任何蛋白,在疫苗、肿瘤治疗、先天性代谢疾病等领域都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但作为一类全新的疫苗,其质量控制仍处于探索阶段,一起来看看岛津最新的应用研究成果!mRNA疫苗作用原理与生产流程mRNA疫苗是通过将编码抗原蛋白的mRNA接种至人体,mRNA作为模板合成抗原蛋白,诱导或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mRNA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五步:质粒制备,体外转录,体外修饰,纯化,载体递送。mRNA疫苗质量控制根据mRNA疫苗制备流程,岛津结合自身仪器建立了mRNA疫苗质量控制解决方案。方案优势:&bull 此方案涵盖了mRNA生产工艺流程中关键质量控制,且同一个分析项目提供多种仪器的解决方案,内容丰富。&bull 方案中涉及的岛津新款仪器在mRNA质量控制中表现出优异性能,如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LT III、生物惰性液相色谱仪Nexera XS inert、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8030等仪器。质粒构型分析质粒具有3种基本构型:超螺旋(Supercoiled,简称SC)、线性(Linear)和开环(Opencircular,简称OC)。岛津采用生物惰性液相分析3种构型质粒,实现基线分离,可用于超螺旋质粒纯度的测定。图片生物惰性液相色谱仪实物图(左)和3种状态质粒色谱图(右)mRNA原料定性分析mRNA制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是将DNA转录为RNA,其中需要用到的原料有三磷酸核苷(NTPs)。岛津通过单四极杆质谱(LCMS-2050)确定不同NTPs分子量,从而对原料进行定性分析。LCMS-2050标配DUIS(ESI+APCI)离子源,质量范围广,兼顾了小型化及高性能。LCMS-2050实物图(左)和mRNA合成原料ATP质谱图(右)mRNA疫苗加帽率分析帽子结构是mRNA翻译起始的必要结构,为核糖体识别mRNA提供了信号,协助核糖体与mRNA结合,使翻译从AUG开始。同时帽子结构可增加mRNA的稳定性,保护mRNA免遭核酸外切酶的攻击。所以,加帽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mRNA疫苗的药效及稳定性。岛津推荐通过MALDI-TOF(MALDI-8030)或QTOF(LCMS-9030 /9050)对加帽率进行检测,其中MALDI-TOF测定加帽率操作简便快速,无需优化流动相、色谱柱等繁琐操作。MALDI-8030实物图(左)和mRNA样品加帽后质谱图(右)mRNA疫苗纯度分析mRNA 纯度对于保障 mRNA 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由于mRNA中含磷酸基团,在常规液相系统中容易产生金属吸附,从而影响分析的灵敏度、精密度等性能。岛津生物惰性液相系统中管路经peek内衬,整个流路无不锈钢金属材料,从而抑制金属吸附,完美实现mRNA纯度分析。生物惰性液相色谱仪实物图(左)和mRNA纯度分析结果(右)递送介质分析为了mRNA免受核酸酶的攻击,并允许传递进入细胞,需要使用递送系统。目前mRNA疫苗递送介质主要为脂质纳米粒(LNP),其由四种成分组成,分别是胆固醇,修饰化PEG,可离子化脂质和辅助脂质。因LNP组分无紫外和荧光信号,因此推荐使用液相色谱联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定量分析LNP四种成分。ELSD-LT III是岛津最新一代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等优异特性,在样品分析时采用wide模式,无需优化增益值,可同时快速分析四种不同含量的LNP成分。ELSD-LT III检测器实物图(左)和LNP色谱图(右)根据中国药典,可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等方法测定LNP成分之一聚乙二醇的重均/数均分子量及多分散性。利用岛津MALDI-8030即可分析PEG分子量。MALDI-8030实物图(左)和PEG质谱图(右)使用岛津扫描探针显微镜(SPM-9700HT),测定了mRNA疫苗样品的表面形貌,并使用仪器自带的软件一键将其转换成了更加清晰、直观的三维形貌图。扫描探针显微镜SPM-9700HT实物图(上)和mRNA表面形貌图(下)结语mRNA技术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除了能够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也为治疗肿瘤、免疫疾病带来了新的星火。但mRNA在序列设计和递送系统等环节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众多mRNA疫苗仍处于研发和临床阶段,希望岛津mRNA质量控制解决方案为mRNA疫苗的发展添砖加瓦。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免费注册倒计时10天!新型疫苗研发论坛完整议程强势来袭!
    VacCon2022第四届新型疫苗研发与产业化论坛中国,成都,2022年1月7-8日免费注册倒计时10天!新型疫苗研发论坛完整议程强势来袭!2022年1月7-8日,由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四川省药学会和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支持的VacCon第四届新型疫苗研发与产业化论坛将在成都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盛大开幕!600余位疫苗/中和抗体/小分子新冠药物领域政府监管机构专家、科研专家科学家及领军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展望新型疫苗研发之无限未来!【免费注册倒计时!】12月31日前科研院所/疫苗、制药研发制造企业【免费参会】完整议程强势来袭!(截止更新至12月20日,以现场版为准)【Day1会场1:核酸疫苗(mRNA与DNA)专场】突破mRNA技术壁垒与疫苗药物创新9:00-9:30 结构指导的疫苗设计在新冠疫苗中的应用王年爽,再生元制药公司研发科学家,S-2P技术设计者(online)9:30-10:00 狂犬病mRNA疫苗的制备和有效性研究彭育才,丽凡达生物创始人、CEO10:00-10:30 高活性GMP级别系列酶在mRNA疫苗生产上的应用谢宏林,恺佧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客户应用总监10:30-11:00 茶歇与交流11:00-11:30 中性核苷脂材联合阳离子脂材体内递送mRNA疫苗研发杨振军,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PI11:30-12:00 话题待定毕金鹏,诺唯赞医药事业部技术服务部经理12:00-12:30 用于 mRNA 传递的脂质纳米粒的设计庞司林,深信生物研发总监、深信生物南京公司负责人12:30-13:30 午餐与交流mRNA疫苗CMC与质控产业链建设13:30-14:00 mRNA工艺生产:如何克服PD和工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张骥,博腾生物基因治疗工艺与生产部副总经理14:00-14:30 疫苗的质量检定及放行李炎,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生物制品检验所所长14:30-15:00 mRNA 分子及递送系统的质量分析徐玲丽,丹纳赫应用科学家15:00-15:30 茶歇与交流15:30-16:00 mRNA疫苗的质量控制和保证李志刚,斯微生物质量副总裁16:00-16:30 mRNA疫苗供应链建设的必要性和解决方案朱化星,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6:30-17:00 mRNA疫苗质粒开发与生产策略金斯瑞蓬勃17:00-17:45 圆桌讨论1:如何破局mRNA核酸疫苗专利、产业链及工艺质量和成本挑战?圆桌讨论2:mRNA疫苗开发策略与下一代疫苗开发趋势主持人:栗世铀,启辰生生物联合创始人、CTO/CPO彭育才,珠海丽凡达生物CEO李志刚,斯微生物副总裁,质量负责人俞航,蓝鹊生物CEO张龙贵,厚存纳米药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Day1 会场2:其他新型疫苗专场】重组疫苗与佐剂创新与产业化9:00-9:30 首个昆虫细胞生产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研发(拟)魏于全,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原副校长,华西医院临床肿瘤中心主任与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9:30-10:00 一种创新型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V-01)的研究进展杨嘉明,丽珠生物常务副总经理10:00-10:30 话题待定楚天源创生物技术(长沙)有限公司10:30-11:00 茶歇与交流11:00-11:30 新型PIKA佐剂在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上的应用和前景邵辉,依生生物CEO11:30-12:00 药物制剂技术在亚单位疫苗递送中的应用孙逊,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教授、药剂系主任12:00-12:45 圆桌讨论:得佐剂者得天下,新型重组疫苗与佐剂的研发策略主持人:崔长法,上海君拓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邵辉,依生生物CEO杨嘉明,丽珠生物常务副总经理孙逊,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教授、药剂系主任胡业勤,迈科康生物副总经理12:45-13:30 午餐与交流13:30-14:00 佐剂疫苗研发现状及新型佐剂研发策略胡业勤,迈科康生物副总经理14:00-14:30 重组蛋白亚单位新冠候选疫苗案例分享(拟)梁朋,四川三叶草生物制药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14:30-15:00 肿瘤治疗性疫苗临床开发新策略:卵巢癌一线免疫治疗III期临床史跃年,昂瑞生物Co-Founder、CEO15:00-15:30 茶歇与交流腺病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创新与产业化15:30-16:00 克威莎® 吸入剂型的研发进展朱涛,康希诺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官16:00-16:30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寨卡疫苗开发戴连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博导16:30-17:00 腺病毒做为疫苗载体的设计与考虑陈凌,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特聘研究员17:00-17:30 麻疹与腮腺炎中国疫苗株反向遗传系统及其在新冠重组载体候选疫苗上的应用黄耀伟,浙江大学动物医学系教授,系主任【Day2 会场1:核酸疫苗(mRNA与DNA)专场】mRNA于新冠及其他适应症(肿瘤、传染病etc)的疫苗探索与开发9:00-9:30 新冠肺炎mRNA设计及免疫机制严景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9:30-10:00 mRNA疫苗原料的创新开发与产业化生产杨路遥,翌圣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医药产品线高级产品经理10:00-10:30 复制型mRNA(甲病毒载体)及其应用张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研究员10:30-11:00 茶歇与交流11:00-11:30 疫苗(生物药)核心原料的高标准规模化创制武汉瀚海新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1:30-12:00 核酸药物及疫苗平台的研发进展刘滨磊,滨会生物董事长、湖北工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2:00-12:30 建立大规模生产质粒与mRNA平台的解决方案马志宇,赛默飞世尔生物工艺部应用技术经理12:30-13:30 午餐与交流13:30-14:00 mRNA吸入性疫苗制剂的研发黄才古,谷森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14:00-14:30 助力核酸疫苗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领先实践李菁,迈安纳(上海)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应用科学家14:30-15:00 mRNA新冠疫苗制剂研发关键技术宋相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5:00-15:30 茶歇与交流15:30-16:00 免疫调节技术在治疗性疫苗开发中的应用石忠凯,RVAC Medicines 高级副总裁,临床开发总负责人DNA于新冠及其他适应症(肿瘤、传染病etc)的疫苗探索与开发16:00-16:30 开发安全且能诱导长期保护的二代新冠疫苗寸韡,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实验室负责人16:30-17:00 新冠通用型抗变异高效免疫DNA疫苗研究于继云,北京震旦鼎泰董事长【Day2 会场2:新冠疫苗及药物专场】从19到22年,COVID新冠政策与未来研发立项策略8:30-9:00 新型疫苗创新与技术壁垒突破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确认中)9:00-9:30 人类能和新冠病毒和平相处吗?新冠肺炎防控与瞻望曾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9:30-10:00 新冠病毒和疫情衍化对于疫苗改进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的影响卢山,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新型疫苗研究室主任(online)经验与启示:从新冠病毒认知到疫苗开发10:00-10:30 新冠疫苗临床研究进展与展望朱凤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10:30-11:00 茶歇与交流11:00-11:30 针对新冠变异株疫苗的临床前免疫学研究李琦涵,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11:30-12:00 话题待定姜毅楠,北京百普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高级经理12:00-12:45圆桌讨论1:有哪些弯路可以避免?一代新冠疫苗临床试验设计与研究思考(安慰对照;人群筛选;观察时间;剂量选择;亚单位疫苗佐剂配比;样本量)圆桌讨论2:未来新冠疫苗的临床加强针/组合研究/序贯免疫研究方向与策略(加强针VS序贯;疫苗+中和抗体/小分子;有效性VS 安全性;试验注意事项)圆桌讨论3:我们还有必要新开发疫苗吗?下一代新冠疫苗立项和研发策略及思路(市场前景VS竞争力;Omicron突变株的应对;流感化趋势应对;不同类型:多价疫苗、通用型疫苗、多联疫苗)主持人:石忠凯,RVAC Medicines 高级副总裁,临床开发总负责人曾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朱凤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琦涵,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12:45-13:30 午餐与交流13:30-14:00 中生在抗新冠领域的研发策略与进展王雪薇,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研管理处主任助理应对新型突变株,新冠药物(中和抗体/小分子)立项与研发14:00-14:30 新冠病毒细胞受体ACE2表达模式的解析李国平,西南交通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14:30-15:00 中国首个抗新冠病毒获批新药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组合经验分享及领域进展分析张峣,腾盛博药临床科研副总裁15:00-15:30 茶歇与交流15:30-16:00新冠重轻中症患者小分子药物治疗三期临床研究数据分享马连东,开拓药业副总裁、新药研究院院长16:00-16:30 新冠中和抗体的研发和应用施前,丹序生物CEO16:30-17:15 圆桌讨论:应对新冠预防与治疗——中和抗体/小分子药物立项和快速研发策略(市场商业化价值;广谱中和抗体;双抗、多抗;小分子药物)主持人:施前,丹序生物 CEO张峣,腾盛博药临床科研副总裁乐健华,君实生物疫苗研发高级总监马连东,开拓药业副总裁、新药研究院院长党群,河南真实生物总裁顶级科研机构、行业领军企业领衔参会!(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上海君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军事医学研究院四川三叶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广州国家实验室玉溪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强生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艾博生物国药中生成都所斯微生物华西医院生物制药研究院罗氏制药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三生制药集团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神经所复星医药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成都安特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开拓药业医科院基础所瑞科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西藏诺迪康药业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东方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上海医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中吉智药(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成都迈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康众(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石药集团军事兽医研究所成都威斯克生物空军军医大学杭州高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艾棣维欣苏州生物制药中国医科大学恺洛菲生物制药(上海)有限公司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艾美康淮生物制药(江苏)有限公司中国药科大学成都海博为药业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疫苗研究室元本生物四川大学博沃生物中国农业大学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扬州大学兽医学院United BioPharma, Inc.宁夏大学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宜昌人福药业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深圳赛诺菲巴斯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南方医院Everest Medicine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成都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重庆博唯佰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Utrecht University北京泰德制药大连民族大学华北制药集团新药公司中科院大学君拓生物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长春百克扬州大学四川明瑞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南昌大学Janssen PharmaceuticalsCUHK(SZ)科凝生物制药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亿腾景昂陕西科技大学上海谷森医药有限公司天津农学院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丽彩药业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广州吉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阜阳师范大学江苏康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蚌埠医学院北京鼎成肽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深圳近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英德生物医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圣戈班高功能塑料(杭州)有限公司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特佳投资集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卓越创新中心诺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更多参会企业名单持续更新中!特别鸣谢【免费注册倒计时!】12月31日前科研院所/疫苗、制药研发制造企业【免费参会】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注册参会!【关注官微,及时获取会议最新信息!】联系组委会:180 1793 9885(同微信)邮箱:vaccon@bmapglobal.com网站:www.bagevent.com/event/7801342?bag_track=instrument 媒体合作联系: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赵俊雯| Jane ZhaoTel: 021-61071886(ext.8027)官网: www.bmapglobal.com
  • 新羿数字PCR平台助力mRNA疫苗工艺质控
    mRNA由DNA作为模板转录而来,其携带的遗传讯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mRNA疫苗通过修饰病原微生物中特异性的靶标蛋白mRNA序列,再将其包裹进载体中注射入人体,在人体细胞内mRNA翻译为靶标蛋白,最终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反应。随着新冠病毒的爆发及全球流行,mRNA疫苗因其研发时间短、生产速度快及成本低、对抗变异病毒的效率高及可诱导较强的免疫反应等优点,在疫情控制方面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同时mRNA疫苗技术在此次新冠疫情中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mRNA疫苗的优势使其成为未来对抗传染病的一个有希望的方案,基于mRNA的其他产品也被期望在癌症的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Aldosari et al., (2021). Lipid Nanoparticles as Delivery Systems for RNA-Based Vaccines. Pharmaceutics, https://doi.org/10.3390/pharmaceutics13020206.在mRNA疫苗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关于指导mRNA质量非专有方面的监管指南和行业标准也在不断发展。mRNA疫苗研发和生产中宿主细胞DNA残留和mRNA质量监测至关重要,需要使用敏感且能够精准定量的检测方法为疫苗安全生产把关。USP指南草案推荐数字PCR进行mRNA疫苗定量分析检测美国药典(USP)于2022年2月23日发布了题为“mRNA疫苗质量分析方法”的指南草案,草案中推荐了纯化mRNA原料药的鉴别、含量、物理状态(完整性)、纯度和安全性的质量评估方法,便于考察mRNA原料药相关的质量属性。USP中指出可以使用数字PCR(dPCR)对mRNA进行定量,无需标准曲线。dPCR平台的检测步骤为先将mRNA反转录为cDNA,将反应体系分割为多个反应单元后进行PCR扩增,PCR反应结束后采集各个反应单元的荧光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单份样本中核酸物质的定量检测。定量过程中不需要标准品即可绝对定量,实现单份样品更高的检测灵敏度,使定量分析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表1.mRNA原料的质量属性-USP新羿生物的4×RT-dPCR mix 试剂盒以mRNA为模板,搭配新羿自主研发的数字PCR平台,同时完成逆转录和扩增步骤,可以高效、特异、灵敏地定量检测mRNA靶分子。探针涵盖多种mRNA靶序列,也可以用于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的微小变化。《药典》规定需对宿主细胞残留DNA精准定量mRNA原液生产工艺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DNA转录模板的制备和mRNA的制备。DNA转录模板是通过构建靶标基因DNA序列的克隆质粒,然后将质粒转化至宿主菌中进行扩繁,再抽提获得大量的携带靶标DNA序列的质粒进行酶切获得。在质粒DNA抽提过程中残留的宿主细胞DNA会显著影响体外转录反应和转录mRNA的质量。其他生物制品中宿主细胞DNA残留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病毒性疫苗中宿主细胞残留DNA相关的风险主要是感染性和致癌性,如果存在逆转录病毒前病毒,其基因会整合入受者基因组可能导致感染;如果存在病毒或传代细胞基质中的致癌基因,则可能具有引发肿瘤的潜在风险。综上所述必须对残留的DNA进行监测,以确保DNA模板的纯度和安全性。建立合适的宿主残留DNA的检测方法对监测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至关重要。近几年,国内外各类监管机构出台了生物制品中可接受的宿主细胞残留DNA水平的指导方针。我国《药典》第三部对生物制品的相关规定也指出,应对半成品中残留外源性DNA含量进行检测,每剂量中残余外源性DNA应低于100pg。各国药典也陆续提供了数种检测宿主细胞残留DNA的经典方法,包括阈值法、杂交法及实时定量PCR,但是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有弊端。目前,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宿主细胞残留DNA的定量,但是qPCR的检测结果与真实的残留DNA含量有很大差异性,检测重复性不好,并且qPCR定量依赖于标准品,只能进行相对定量,已渐渐不能满足产品生产与质量控制的要求。区别于qPCR对扩增循环数进行相对定量的方法,dPCR技术是根据泊松分布原理及阴性、阳性微滴的个数与比例得出靶分子的起始拷贝数或浓度,dPCR可以实现绝对定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重复性和准确性。新羿的Probe dPCR SuperMix结合数字PCR平台对宿主细胞DNA残留进行精准定量,实验操作简便、数据分析容易、结果明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方法。Probe dPCR Multiplex Supermix在通用试剂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可大幅度提升多重数字PCR的性能,4x浓缩液可加入更大样本量,提高灵敏度,增加微滴群区分度,减少体系优化步骤。Probe dPCR Faster Supermix搭载快速PCR程序进行高效的数字PCR检测,可缩短变性及退火延伸时间、提高变温速率,30-60分钟内完成微液滴式的扩增反应,提升单位时间内的样本检测通量。表2.推荐产品目录数字PCR优势总结● 无需标准曲线的绝对定量 ( DNA / mRNA / miRNA / LncRNA )● 提高对抑制物的耐受程度 (克服抑制物对定量结果的干扰)● 更高的检测灵敏度 (提升高丰度野生型背景下的 更高的数据精确性 (能识别1.1倍以内的浓度变化)● 更好的数据重复性 (对靶标核酸含量的连续监测、横向比较)新羿微滴式数字PCR系统在PCR扩增前把常规的PCR的反应体系微滴化,形成数万个纳升级的油包水微滴,这种微滴化的处理,使得每个微滴中的背景DNA或抑制剂能有效的降低,从而提高了扩增的特异性及检测的灵敏度。新羿生物作为国内数字PCR领域的领先者,拥有数字PCR平台从仪器到耗材、试剂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 2019中国疫苗与抗体药物创新国际论坛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9537c51b-c218-4822-b839-7c19b1cd2048.jpg" title=" yimiao.jpg" alt=" yimiao.jpg" / /p p    strong 大会背景: /strong /p p   人用疫苗和抗体是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种疫苗是公认的最经济、有效的感染性疾病防控手段。当前全球上市的疫苗种类约68种,可预防34种疾病。近年来,全球疫苗市场年销售总额保持在300亿美元左右。抗体药物是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主力军,目前占全球生物药物市场的50%,是生物医药产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成为全球药品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药品,而单克隆抗体作为抗体的一种,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感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治疗中。 /p p    strong 【时间】 /strong 2019年7月11日-12日 /p p    strong 【地点】 /strong 北京 亦庄生物医药园 /p p    strong 【形式】 /strong 大会主题报告、分会场技术报告、新技术与产品展示 /p p    strong 【会议规模】 /strong 500人 /p p   strong  参会人员 /strong /p p   诚挚邀请各高校科研院所、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抗体研发中心,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疫苗抗体生产和销售企业的高管、相关厂商、届时将吸引500余名专业人士齐聚北京。 /p p    strong 参展费用 /strong /p p   标准展位(2m× 3m=6m):14800元人民币 /p p   统一配置:三面隔板(高度250cm,可用高度246cm)一块楣板(标注公司Logo 与名称)地毯、两盏射灯、一张洽谈桌、两把椅子、220V电源插座。 /p p    strong 参展范围 /strong /p p   1、疫苗、抗体、诊断试剂、实验室设备 /p p   2、细胞培养基、动物血清等方面的技术与产品 /p p   3、生物培养箱、发酵罐、酶标仪、生物传感器 /p p   4、疫苗抗体技术解决方案的厂商 大会组委会秘书处-联络方式 /p p   联系人:范老师 15910266159 (微信同步) /p p   邮 箱:fanyu@swjslt.com Q Q 咨询:3030466696 /p p    strong 论坛日程安排 /strong /p p    strong 2018年7月11日上午 /strong /p p   ............................................................................................................................................... /p p   07:30-09:00 strong 参会代表报到 /strong /p p   09:00-09:15 strong 开幕式 /strong :园区领导致开幕词 /p p   09:15-09:45 中国生物医药现状与发展趋势 /p p   09:45-10:15 疫苗创新的机遇及挑战 /p p   10:15-10:35 中场休息 参观展览 /p p   10:35-11:05 创新生物药在中国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p p   11:05-11:35 连续工艺操作在抗体药物生产中运用与进展 /p p   11:35-12:05 病毒疫苗高效工业化生产关键问题及其对策 /p p   12:00-13:00 strong 自助午餐 /strong /p p    strong 7月11日下午 专题论坛一 新型疫苗研发与评价 /strong /p p   ............................................................................................................................................... /p p   13:30-14:00 新型疫苗研发趋势与新技术应用 /p p   14:00-14:30 病毒疫苗工艺杂质控制及检测方法 /p p   14:30-15:00 新疫苗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p p   15:00-15:20 中场休息 参观展览 /p p   15:20-15:50 H7H9流感疫苗安全性及免疫性探讨 /p p   15:50-16:20 癌症疫苗的开发进展及未来机会 /p p   16:20-16:50 佐剂研发推动创新疫苗发展 /p p   16:50-17:20 疫苗过程中的病毒颗粒纯化 /p p   ............................................................................................................................................... /p p    strong 7月12日上午 专题论坛二 抗体药物研发新技术 /strong /p p   ............................................................................................................................................... /p p   09:00-09:30 中国生物制药的工艺开发和商业规模生产-优势和挑战 /p p   09:30-10:00 抗体类药物创新研发策略 /p p   10:00-10:20 中场休息 参观展览 /p p   10:20-10:50 生物制药过程的效率和效益:过程模拟和评价 /p p   10:50-11:20 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p p   11:20-11:50 单克隆抗体唐的质量控制技术 /p p   12:00-13:30 自助午餐 /p p   ............................................................................................................................................... /p p    strong 7月12日下午 专题论坛三 抗体药物研发新技术 /strong /p p   ............................................................................................................................................... /p p   13:30-14:00 抗病毒治疗性抗体的研究进展 /p p   14:00-14:30 从抗体设计到产业化生产看QBD的重要性 /p p   14:30-15:00 双特异抗体药物研发技术 /p p   15:00-15:20 中场休息 参观展览 /p p   15:20-15:50 蛋白(单抗)药物制剂的开发策略 /p p   15:50-16:20 抗体药在肿瘤和传染病治疗中的应用 /p p   16:20-16:50 单抗药物的药学研究开发重点与案例分析 /p p   ............................................................................................................................................... /p p   strong  1,参展商确定参展请与组委会联系索取“参展申请表”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温馨提示:参展企业须尽早报名,以便获得相对优越位置。 /span /p p br/ /p
  • 仅2天!4款国产新冠疫苗获批EUA,万泰、三叶草、神州细胞在列
    万泰生物:鼻喷新冠疫苗12月5日下午,万泰生物发布公告,公司与厦门大学、香港大学合作研发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同意紧急使用。据了解,该款鼻喷新冠疫苗于2022年10月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的主数据分析。数据表明,不论用于无免疫史人群的基础免疫还是有免疫史人群的序贯加强免疫,该疫苗对于奥密克戎突变株感染导致的新冠肺炎均可产生良好的保护效力,且对60岁以上人群的保护效力不弱于18-59岁人群。同时,该鼻喷新冠疫苗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四川大学:国内首个高校牵头研发新冠疫苗12月5日上午,四川大学官网宣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Sf9细胞)威克欣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纳入紧急使用。这是中国首个获批紧急使用的昆虫细胞技术平台生产的重组蛋白新冠病毒蛋白疫苗,也是我国高校牵头研发的首个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数据显示,威克欣能够明显诱导针对新冠病毒原型株及变异株的中和抗体,并且在现有疫苗免疫的基础上序贯加强免疫能获得更强的免疫反应。在制备技术上,威克欣将新冠病毒的基因引入昆虫细胞,制备新冠病毒S蛋白,诱导人体产生抗体阻断病毒感染,已实现大规模生产。利用昆虫细胞生产重组新冠蛋白疫苗,不仅蛋白表达质量好,而且安全性很高。目前该技术路线在国际上已应用于疫苗生产,已有流感疫苗与宫颈癌疫苗的重组蛋白疫苗等产品上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家团队得到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立项与资助,属于国家资助的5条新冠疫苗研发技术路线之一。为支持该疫苗的产业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立了成都威斯克生物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家集疫苗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公司于2021-2022年连续两年成功入选独角兽企业。威斯克生物现有成熟的昆虫细胞表达平台、新型佐剂平台、细菌疫苗平台、肿瘤疫苗平台及免疫治疗平台,拥有新冠疫苗、多价流感疫苗、疱疹病毒疫苗、肿瘤免疫制剂等20余条产品管线。三叶草:可降低家庭传播可能性同样在12月5日,三叶草生物宣布其新冠三聚体蛋白疫苗SCB-2019(CpG 1018/铝佐剂)在中国获紧急使用授权。该疫苗由SCB-2019抗原联合两种佐剂,即Dynavax的CpG 1018佐剂及氢氧化铝(铝佐剂)组成。三叶草生物近期发布的III期数据显示了 SCB-2019(CpG 1018/铝佐剂)广谱的中和作用,在不考虑基础疫苗技术路线以及既往新冠感染史的情况下,均可作为加强针使用,且适用于不同年龄组。三期临床显示,SCB-2019(CpG 1018/铝佐剂)作为既往接种过两剂灭活疫苗的第三针异源加强针,相比三针灭活疫苗,对Omicron变异株诱导中和抗体提高了5-6倍,对原始株的免疫反应提高12倍。最新研究数据表明,相较于未接种疫苗的家庭,接种过SCB-2019(CpG 1018/铝佐剂)的家庭成员即便感染新冠病毒,也不容易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其家庭接触者感染新冠的可能性降低了84%。目前,三叶草生物正在寻求欧洲药品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对SCB-2019(CpG 1018/铝佐剂)的注册批准,并积极筹备在中国和全球的商业化。其中与Gavi(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的协议进行了修订,之前收到的2.24亿美元预付款,转为Gavi在延长的四年间可酌情行使的选择权。神州细胞:比辉瑞疫苗安全性占优?2022年12月4日,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控股子公司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宣布,已收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函件,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2价(Alpha/Beta变异株)S三聚体蛋白疫苗SCTV01C经国家有关部门论证被纳入紧急使用。SCTV01C的活性成分分别包含两种WHO认定的主要变异株阿尔法(Alpha)和贝塔(Beta)的重组S三聚体蛋白抗原,并采用比传统铝佐剂更能显著增强Th1细胞的水包油新型佐剂。数据显示,SCTV01C与灭活苗接种后的安全性高度相似。而辉瑞mRNA疫苗不良反应率超过50%,包括罕见的心肌炎。在免疫原性方面,针对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BA.1和BA.5变异株,SCTV01C均能诱导出均一的、超高的真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分别达到了对比灭活苗的预设优效终点指标和对比辉瑞mRNA疫苗的预设非劣终点指标,展示出了突出的广谱交叉保护优势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变异株的高效防感染潜力。此外,使用SCTV01C进行加强免疫后12个月时中和抗体滴度值仍可维持在170-678的较高区间,展示出SCTV01C突出的免疫持久性。mRNA新冠疫苗:谁将是国内首款?疫苗加强针的接种有助于预防重症或死亡,有望成为常态化预防疫情的重要手段。中信证券预估潜在加强针市场在3亿-5亿人,给序贯接种30%的目标比例,则序贯接种加强针市场潜力在0.9亿-1.5 亿人之间。当前国内获批加强针主要为灭活疫苗、腺病毒疫苗(注射和吸入式)、重组蛋白疫苗。另有多款mRNA新冠疫苗竞逐“国内首款”。其中,石药集团相对领先,已提交紧急使用报告。此外,复星医药/BioNTech的mRNA疫苗目前正处于审批阶段;沃森生物的mRNA疫苗已处于临床3期。药融云数据显示,目前国内mRNA疫苗研发企业还有康希诺、艾博生物、艾美疫苗、石药斯微生物、瑞科生物、海昶生物、天境生物、嘉晨西海、美诺恒康、丽凡达生物、星亢原、蓝鹊生物、深圳瑞吉生物、云顶新耀、厚存纳米、深信生物、传信生物等。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以及大量产品的加速上市,我们离战胜疫情越来越接近了。参考消息:公司/大学公告细胞基因治疗前沿:《国内首个mRNA新冠疫苗或将获批》作者:Tim主编:Mars排版:Ling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