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药制药

仪器信息网中药制药专题为您整合中药制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药制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药制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药制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药制药话题讨论。

中药制药相关的资讯

  • 国家级中药制药新技术实验室落户连云港
    国家科技部今天公布了第二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名单,连云港市的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药制药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列其中。在中药制药新技术领域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全国只有两家企业,江苏省仅此一家,这标志着康缘药业在该领域已经代表国家最高水平。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近年来,康缘药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始终走在整个行业的前列。康缘药业每年按照销售收入7%以上的比例提取科研经费,2009年达9000万元。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新医药产业化基地重点骨干企业。康缘药业长期致力于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运用现代药物研究的新工艺、新剂型、新辅料不断提升传统中药的技术内涵,形成了“以膜分离、逆流萃取为代表的提取精制技术应用规模化”、“以指纹图谱为代表的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现代化”、“以注射剂、软胶囊为主导的中药新剂型系列化”等主导技术特色,逐步确立了在国内中药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在中医妇科、儿科、骨科、抗肿瘤、心脑血管等领域形成了核心竞争优势。
  • “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立
    “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日前在南京成立。   成立会议上宣读了江苏省科技厅“关于成立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的通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康缘药业董事长、实验室主任萧伟研究员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会议审议通过了《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章程》、《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章程》、《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章制度。   会议对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规划布局、原始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专家希望实验室进一步发挥在中药制药过程领域的学科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在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开展创新性研究等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推动行业发展。
  • 中药制药过程关键工艺阶段近红外在线监测研究
    2016年4月1日,聚光科技一站式智慧实验室作为协办单位盛装出席了2016广州国际分析测试及实验室设备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并成功邀请到广东药科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博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品种开发与培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肖雪博士做研究报告。 肖雪博士在药品质量控制论坛上做研究报告 在2016广州药品质量控制论坛上,肖雪博士对“中药制药过程关键工艺阶段近红外在线监测研究”做了详细的报告,报告指出:“中药制药过程一般包括提取、浓缩、精制、配制、制剂等步骤,每个环节都对中药制剂的最终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目前,中药生产多手动操作,部分生产线上了自动化系统,对生产过程的参数进行主要控制,缺乏对生产过程关键性质的在线检测”。报告中提到:“近红外由于其明显的优势,非常适用于中药制药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其研究团队针对数个中药品种的提取、柱层析、混配、干燥等关键工艺开展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在线应用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红外光谱在线分析的优点: 分析速度快(毫秒、秒级); 样品基本不需预处理、操作简单; 无浪费、无污染,可非接触测量; 一次光谱扫描可测定多种成分和指标; 分析结果的统计准确度逼近标准方法; 工业上可以做到实时监控。中药质量控制的在线模式: NIR快速检测,适于inline、online分析; 相同的NIR光谱反映相同的化学成分及含量,NIR光谱用于中药质量定性定量分析,起到类似指纹图谱质量控制(包含多指标成分定量技术)的作用; NIR在线光谱结合智能计算技术可对多个指标成分的含量进行实时预测,对生产工艺进行在线诊断,及检测一些综合量如总氮、以及一些物理量如密度等,其检测范围比单纯的色谱分析更为广泛。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是“多快好省”的绿色分析技术,是中药质量在线分析、智能控制的仪器基础。 SupNIR-1000系列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是针对现场快速检测而设计的一款便携式分析仪,结构紧凑、体积小、内置充电电池、大容量存储设备和液晶显示模块。 SupNIR-2600系列快速油料品质分析仪是基于透射的测样方式,波长覆盖1000-1800nm。在石油行业、流通质检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SupNIR-2700系列多功能饲料/油料/谷物分析仪是基于漫反射的测样方式,波长范围覆盖1000-2500nm。在饲料生产、油料加工、谷物收购、育种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SupNIR-3000系列独创的光源平移技术,使得全盘扫描成为现实,无死角的样品检测。仪器检测校准准确度、重复性和再现性,满足《GB/T 24895-2010粮油检验 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验证和网络管理与维护通用规则》。 SupNIR-4000系列在线近红外分析仪适用于工业过程实时检测,波长范围覆盖1000-2500nm,以液体样品为测量对象,内置多通道光开关、恒温控制系统和液晶显示模块,实现多个测量点的检测。更多产品信息可关注聚光科技一站式智慧实验室!http://www.fpi-inc.com/jgzt/product.php?20/127
  • 中药制药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
    2010年6月13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组织专家在江苏连云港市召开会议,对依托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中药制药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计划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会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江苏省科技厅、连云港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以及依托单位的领导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专家组听取了实验室建设计划报告,进行了现场考察,经过质疑、讨论,形成了论证意见,一致同意通过了实验室的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同时建议实验室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不断优化队伍结构 围绕建设目标和研究方向,加强应用基础、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增强对行业的技术辐射能力。   中药制药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得到了依托单位、所在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会上,连云港市政府明确表态继续加强对实验室的支持。通过本次论证,实验室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目标、建设措施以及建设经费的落实渠道。本次论证会的成功召开将为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 张伯礼代表:中药制药水平要提高 仪器设备研发需创新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9b05d3d0-7c40-44e1-8cc7-edc742c450b6.jpg" title=" 00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左)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新华网 杨锘摄 /strong /p p   12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张伯礼表示,中医药要和现代信息科学“联姻”,如何和现代科技结合,如何把疗效优势数据化、客观化是很重要的研究方向。 /p p strong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strong /p p strong   新华网:在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方面,您还有哪些建议? /strong /p p   张伯礼:经济要高质量发展,学术研究也要高质量发展,不是追求数量,而是要追求质量,中医药也是到了这种地步。基本的医疗机构、医疗体系已经建成了,应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如今,很多病人还是愿意到大医院排队,而不愿意到基层去就医,因为基层缺好医生。我们对基层的医生要加强培训,三级医疗要互动起来,包括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也包括大医院的大夫要主动走下去,帮助他们、辅导他们,这样才能把基层做强了。基层队伍也要加强继续教育,接受新的方法,掌握新的知识。现在通过网上的教学,已能做到这一点。打开远程会诊系统,疑难病症可以直接传到大医院,大医院再安排固定的医生共同会诊这些病例,能提高基层医疗服务和医生的水平,也方便了患者,这些都是值得推广的模式。 /p p   对于大医院来说,对于中医药的发展关键是提高临床疗效,要用证据说话。中医治病不是包打天下,什么病什么阶段能治,疗效要用证据说话,需要我们提供高质量的、可信的证据,给病人提供科学合理的诊治服务。 /p p    strong 新华网:现在到处都在讲创新,医疗手段也在不断创新,中医如何创新呢? /strong /p p   张伯礼:中医望舌诊、脉诊几千年了,也在与时俱进。现在已有舌诊仪、脉诊仪帮助诊断分析,也有较好应用。还有一批仪器也在积极研制中。今年我有个建议是提高中药制药的水平,同时提出来中医药要和现代信息科学“联姻”,包括一些仪器设备的研制。其实,中医的理念非常好、很先进,如何和现代科技结合,如何把优势数据化、客观化也很重要,相信与现代科技结合后会有更快发展。 /p
  • 沃特世携手广东一方制药共建中药配方颗粒品质评价与分析检测联合实验室
    中国上海 - 2017年8月30日 – 中国中药一方制药 - 沃特世中药配方颗粒品质评价与分析检测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暨广东中药质量研究高端会议于2017年8月29日在广东佛山成功举办。 广东一方制药总经理程学仁先生与沃特世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于笑然先生签订合作协议 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袁春平先生、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掌欣先生、沃特世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于笑然先生、广东一方制药总经理程学仁先生、沃特世公司华南区总经理庄淑萁女士、广东一方制药副总经理魏梅女士、佛山德众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雄辉先生等出席仪式,共同见证了联合实验室投入运营这一历史性时刻。 双方领导共同启动签约仪式(从左至右依次为:广东一方制药总经理程学仁先生、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掌欣先生、沃特世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于笑然先生、沃特世公司华南区总经理庄淑萁女士) 中药成分的复杂特性给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带来了很大挑战,一方制药创新性地将新技术UPLC用于中药配方颗粒新的质量标准建立,志在建立最高的行业标准。而UPLC作为目前中药指纹图谱建立的最佳分离工具,也是国家最新出台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推荐方法。此次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充分发挥双方在人才、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中药配方颗粒技术的发展、克服中药行业检验检测的技术难题,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掌欣先生在致辞中解读了联合实验室成立的背景及重要意义。“中药配方颗粒经过漫长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医药领域增长最快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板块之一。一方制药作为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领导者,我们希望通过与沃特世这样的公司强强联合,抢占技术的制高点,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为国家、民族做出积极贡献。”黄掌欣先生说道。 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掌欣先生致辞 沃特世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于笑然先生在致辞中表示:“沃特世公司作为全球分析技术的领导者,在中药及天然产物领域拥有丰富、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让中药的分离解析更高效、便捷、准确。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必将助推队伍建设、方案交流、技术互补和综合实力的提高, 在中药学研究以及人才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推进中药学研究模式的创新、以及中药学学科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沃特世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于笑然先生致辞 广东一方制药总经理程学仁先生随后说道:“广东一方制药是国家首批‘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饮片剂型改革生产基地’和‘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研究开发试点单位’。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先进科研仪器的使用。在双方合作的近10年间,沃特世的先进仪器为实验室的各项检验和检测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今天,双方将以共建联合实验室为契机,开启更广阔、深入的合作。” 广东一方制药总经理程学仁先生致辞 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袁春平先生表示:“一方制药是目前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生产规模最大、研发实力最强、市场覆盖及销量遥遥领先的企业;而沃特世是全球领先的实验室分析仪器企业,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将全球先进的技术资源和国内传统的中药质量体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更优质的质量评价以及检测标准的成果。” 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袁春平先生致辞 签约仪式过后,广东一方制药副总经理魏梅女士带领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联合实验室。 联合实验室参观 在下午同期举办的广东中药质量研究高端会议上,暨南大学药学院教授戴毅、沃特世首席科学家郏征伟分别作了题为“中药药效作用物质基础研究”、“中药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建立、共有峰确认暨沃特世中药指纹图谱文集分享”的专题演讲,并与与会者展开了积极的讨论。 暨南大学药学院教授戴毅(左)、沃特世首席科学家郏征伟(右)分别做精彩报告 沃特世作为全球液相、液质联用技术以及信息化整体方案的领导者,在中药以及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研究领域拥有先进、完整的解决方案和丰富的应用案例。其UPLC+高分辨质谱+UNIFI的整体解决方案将助力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全面提升。 关于沃特世公司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专注于为实验室相关机构开发和生产先进的分析和材料科学技术。50多年来,公司开发出一系列分离科学、实验室信息管理、质谱分析和热分析技术。
  • 从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 国家卫健委解读仿制药管理新政四大看点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近年来,我国仿制药行业快速发展,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部分国外原研药价格高、国产高质量仿制药短缺仍是百姓用药难题。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通过完善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仿制药研发、提升质量疗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width=" 600" height=" 385" title=" "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85px " alt=" " src=" http://pic.biodiscover.com/files/e/8a/201804041430145329.jpe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意见出台对于推动我国由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有何意义?老百姓用药需求将如何进一步满足?如何完善仿制药全流程管理?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负责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04, 0, 0) " 加快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问:当前,我国仿制药行业大而不强,高质量药品市场主要被国外原研药占领。意见出台对于我国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有何意义?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答:仿制药是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替代药品,具有降低医疗支出,提高药品可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仿制药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品种不断丰富,在近17万个药品批文中95%以上都是仿制药,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但也要看到,我国仿制药行业大而不强,“多小散乱差”的局面仍然存在,药品质量差异较大,高质量药品市场主要被国外原研药占领,部分原研药价格虚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仿制药的需求与现行药品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改革完善仿制药相关政策,对于推动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我国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具有重大意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04, 0, 0) " 制定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问:意见提出制定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这对于让老百姓及时用上经济、安全、有效的仿制药有何帮助?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答:2012年—2016年,全球共有631个原研药专利到期,由于信息不对称、技术难度大以及一些罕见病药品市场规模较小等原因,国内仿制跟进的速度还很慢,许多专利到期药,没有企业提出仿制注册申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通过制定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及时发布供求关系,解决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并对列入目录内的药品注册申请优先审评审批,以鼓励引导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有序研发、注册和生产,促进更多临床必需、疗效确切、供应短缺的仿制药尽快上市,一方面可以解决部分原研药价格过高问题,一方面可以解决部分药品在我国短缺的问题,大力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和供应保障能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04, 0, 0) " 平衡药品创新与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问:完善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药品创新的重要举措。对于平衡好药品创新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意见提出哪些原则?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答:意见提出,按照鼓励新药创制和鼓励仿制药研发并重的原则,研究完善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加强药品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新药创制,符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同时,药品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带来的垄断必然抬高药品的价格,降低药品的可及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因此,在我国,应按照鼓励新药创制和鼓励仿制药研发并重的原则,进一步研究完善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着力构建科学、系统的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健康权与药品知识产权间取得平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意见还明确提出要依法分类实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以在国家出现重特大传染病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非常情况时维护公共健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04, 0, 0) " 全链条监管让用药安全更有保障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问:意见提出提高药用原辅料和包装材料质量,这对于保障老百姓用药安全具有怎样的意义?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答: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与生命安危。在过往发生的药害事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质量问题引起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原料药是制剂中的活性成分,其质量和一些关键的理化性质是决定制剂质量以及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辅料可影响制剂的生产以及活性成分从制剂中的释放、吸收,也可影响活性成分和制剂的稳定性等,进而影响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整个生产链条中,提高原辅料和包装材料质量是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p
  • 两会代表之声|张伯礼代表:促进中药制药装备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全面采用AI技术,智慧制药能够为制药企业带来从研发、生产、流通到终端消费全链条的质量提升。”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建议,设立生物医药制造重大专项,支持智能制药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鼓励生物制药装备的发展,重点提升生物疫苗等防疫防控产品的应急生产能力。绝大部分企业尚未建立数字化制药生产线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生物技术产业、制药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等多个方面。近年来,在利好政策引导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新助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但总体而言,我国制药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还不高,绝大部分企业实现了机械化制药,但尚未建立数字化的制药生产线。”张伯礼建议,提升医药制造技术水平,大力扶持行业整体升级。他分析,智能制造能够帮助制药企业增强质量控制、降低质量风险,还可以帮助制药企业提升效率、优化成本。同时,智能制造系统通过生产、质控、物流、营销、人力等环节的互联互通,实现生产资料的最优化调度,提升生产效率。智能制造可以帮助制药企业发展新的运营模式。通过与生产供应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用户的相关系统对接,制药企业可以合理高效地利用大健康数据、医疗大数据,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研发方向和市场战略。引领全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药品制造技术升级随着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居民健康消费升级,要求医药工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建议提高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品质,推动医药工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促进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体系融合,提高全行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张伯礼说。他建议,创新和优化药品审评政策,鼓励在保障药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推进绿色智能制造技术在制药工艺改造与提升中的应用。此外,出台药品优质优价、纳入医保及集采等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在工厂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应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精益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引领全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药品制造技术升级。
  • 一文窥见|“AI制药”,重新定义制药流程?
    众所周知,创新药研发迄今仍逃不开“双十定律”——研发费用10亿美元,研发周期10年。高投入与高风险,不仅考验投资人的耐性与运气,更令憧憬于改变产业格局与人类健康命运的创新药公司与科学家,长期徘徊于“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之间。就在5月27日,天境生物(NASDAQ:IMAB)公布其“CD73抗体尤莱利单抗药物”的中国II期临床研究数据。数据显示,在19例可评估疗效患者中,5 例达到部分缓解(PR),客观缓解率(ORR)为 26%;9 例疾病稳定(SD),疾病控制率(DCR)为 73.7%。有评论人士认为,两药联用26%的ORR,可能单用PD-1也不比这个数据差多少,这吃了和没吃有啥区别吗?二级市场随之投出不信任票,天境生物市值本来就日渐萎靡的市值被一刀砍翻,当日重挫26.88%。这则案例,也再度印证了创新药研发之难,对于医药公司而言如同一场“生死劫”。图:天境生物市值来源:雪球如何能通过技术革命,“更快、更好、更强”地进行新药研发,从本质上实现医药公司“逆天改命”式救赎?在这个问题上,除了祈祷,更多的创新药公司正将希望寄托在“AI‘制药’”上。随着赛诺菲与英国药物研发AI技术服务提供商Exscientia达成了一笔52亿美元的AI制药大单;英矽智能,半年内两次宣布发现新药,并率先进入临床试验新阶段;阿斯利康、默克、辉瑞、梯瓦等制药巨头联合建立的AI药物研发实验室AION Labs宣布正式启动… … 各界无不期待“AI‘制药’”重新定义制药流程,为世界带来一场巨大变革。那么,AI制药到底是什么?AI如何“制药”?19世纪以前,人们主要利用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直接用于部分疾病的治疗。例如《本草纲目》记录了各种动物和人体组织等“奇葩”药材。这个时期,只要是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人们都拿来试试能不能做成药。20世纪随着随着药理学和有机化学等科学的发现,人们可以合成一些自然界不存在的全新化合物。这些药物以人体为研究对象,以人体代谢和作用机制为抓手,研究出了抗生素、维生素、磺胺类药物、精神病药物、麻醉镇痛、疫苗等的新药。20世纪60-80年代,一些与疾病相关的酶、激素、神经递质的受体和底物被发现。物质分析检测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应用。人们开始尝试摆脱随机发现转向到主动编辑化合物。20世纪80年代之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现代分子生物学科得到发展,以靶点为基础的新药研发模式得到应用。如今,新药物发现的大致过程需要先发现靶点-验证靶点-发现先导物-优化先导物,从数十万个化合物中选出几个候选药物,最后再进入临床试验环节。靶点可以理解为不同疾病关键点构成的“锁”,人们在众多药物分子可能性中,设计和筛选最合适的分子作为“钥匙”去解锁。人们利用计算机辅助制药(CADD)来评估分子多样性、构建化合物库、开展基于分子相似性的筛选。建立大型化合物库与生物靶标自动对接软件,并分别打包变成研发系统的组件。CADD的应用,一方面能够允许研究者减少实验来评估化合物的有效性,直接在电脑上就能设计和“改造”分子。但另一方面,这些分子仍需要人工搭建生成,并与资料库比对。这些前期工作需要从上万个化合物中一个个筛选无异于“大海捞针”。图:药物研发流程示意。来源:塔夫茨药物开发研究中心这种对人来说的繁琐工作,恰恰是AI非常典型的应用场景。今天所说的AI制药就是利用AI的归纳推理能力,分析实验数据优化药物研发环节;利用AI算力优势,物理层面演绎分子结构从而加速筛选优化先导物。换句话说,AI制药把创新药行业的规则扭转到了比特币“挖矿”的逻辑。谁的算力大,谁的模型做的好,谁就能率先进入临床试验。AI制药可以跳过原来漫长的临床前的研发时间,降低前期研究所耗费巨大的人力和材料成本,直接推选出最符合要求的候选药物。而这恰恰是创新药前期研发的全部流程。谁能率先发现新的靶点,谁就能摆脱其他的同类追随者。以治疗肿瘤的PD-1为例,这个靶点上密密麻麻趴满了等待套利的伪创新药企业,同业竞争压力巨大。跟这些追随者竞争,就算成功跑了出来,在中国也要面临医保费用有限购买力的“大剪刀”,让这些fast in follow、me too、me better企业蹦跶不了太高。AI制药的大面积应用这将允许药企能够摆脱经费不充足的压力,可以不再追热度、抄作业,向着Best in Class(同类最优)甚至First in Class(同类第一)进军。更好地吃到独家特效药所带来的收益,为社会和股东创造价值。在算力取得长足进步的今天,AI制药在硬件上具备了施展的可行性。AI制药的实力如何,还得看赛道上的玩家做得怎么样。赛道上都有谁?目前,AI药物研发市场有三大类公司,IT巨头、AI药物研发初创企业和大型药企。三类企业依托各自在平台、算法和数据的优势切入行业。大型药企这边,近年来世界头部药企如辉瑞、诺华、强生、阿斯利康、默沙东等都有积极布局AI药物研发领域;国内医药行业的龙头,如中国生物医药、药明康德等也抓住机遇纷纷布局此赛道,开展与AI药物研发初创公司的合作。布局方式上,国外医药公司多与初创型AI药物研发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新药模式为主,也会以投资的方式合作。国内医药企业在AI药物研发的布局虽然相较海外略晚,但也是合作与投资兼有。其中药明康德前后已参与了4家AI药物研发初创公司的投资。图:国内公司与AI公司合作情况来源:健康界研究院IT公司这边,从2018年开始,阿里、腾讯等巨头都开始相继布局此赛道。主要发力方向是利用公司算力和AI模型的优势,介入到AI制药的环节中。例如百图生科推出的“免疫图谱卓越计划”,实质上是结合百度自有的算力和AI经验,结合10亿元资金补贴吸引生态联盟合作伙伴共同运作的生物运算引擎平台。不过,目前这些科技公司搭建的平台都是以搭载数据库训练模型为主,并未产生太多实际应用。图:国内IT巨头布局AI制药数据平台来源:亿欧智库初创企业是AI制药的主力军,是AI制药的主要推动者和实践者。2021年,全球融资总额约为266亿元(超42亿美元)。其中,中国在该领域的融资金额超过90亿元。2022年一季度,AI制药领域发起40多起融资,总金额金额累计超24亿美元。投融资活动仍主要发生在中美两国,占总融资事件的80%。其中,国外的Schrodinger、Exscientia、Abcellera和国内的英矽智能、晶泰等公司较为优秀。图:截止至2022年初,全球AI制药融资情况来源:BiopharmaTrendExscientia(纳斯达克上市,市值14亿美元)从2012年成立到现在,exsientia成功让两个AI研发的药物走上临床试验阶段。分别是治疗强迫症的化合物DSP-1181和免疫肿瘤药物EXS21546。这两款药的前期研发周期均不超过一年。Exscientia的核心能力源自于扎实的数据库(ChEMBL)和主动学习的AI。ChEMBL是一个包含了大量临床实验药物和批准药物的治疗靶标和适应症的平台,是成为AI制药公司们训练并生成药物分子最重要的数据源之一。公司的主动学习AI,可以在数据很少打标签,或者不打标签的情况下,通过让模型更多关注或者学习。做到能在较少的训练样本下获得较好的模型。Schrodinger(纳斯达克上市,市值19亿美元)Schrodinger的核心能力是业界绝对领先的分子计算模型和大量已经成熟的药物开发模组Schrodinger成立于1990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他们发现了一个精度非常高的用于描绘分子动态变化的模型。在化学分子计算中,你所能模拟的分子越精确就相应的能获得更好的预期编辑效果。因此,随着现在发现新药的难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寻求通过计算来探索新的药物发现之路。这家公司能一直维持收入超过30%的增速。目前,Schrodinger的软件已经在全球有了1600个客户,自己也有25个管线。除此之外Schrodinger还提供了一整套分子模拟的解决方案,也就是CADD中常说的薛定谔软件。其中包含太多业内文明的模块,比如:Glide(分子对接)、FEP+(自由能微扰)、Desmond(分子动力学模拟)、PyMol(蛋白可视化工具)等。这些套件在业内的药物开发环节中,不可或缺。Abcellera(纳斯达克上市,市值22亿美元)Abcellera的核心能力在拥有扎实的数据基础之上,将AI、工程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综合起来的能力。2月12日,美国EUA了一个针对Omicron有效的中和抗体Bebtelovimab,这也是Omicron出现以后,第一个针对Omicron设计的中和抗体。该项目研发时间被压缩到了90天,震惊世界。Abcellera是怎么做的呢?首先,Abcellera拥有他和美国众多医院合作收集的资料。接下来Abcellera从几百万个细胞中筛选出几百个用于实验。为了达到如此效率,他们使用一次性能够过筛25600个细胞,卡片大小的筛选器来进行操作。这些细胞在测出氨基酸序列后,他们采用NLP(自然语言处理)来处理数据。然后在利用AI的归纳能力对几百个特征进行整理。为了保证结果准确性,他们接着把来自同一个捐献者的所有抗体重新测序,以获得单个细胞与所有免疫细胞之间的角色关系。最后Abcellera再通过高通量的实验和前面产生的各种排列组合再对抗体进行优化,从而推出少数几个抗体。如此技术只能说令人瞠目结舌。得益于高强的技术,目前Abcellera已与全世界众多药企展开合作,研发实力毋庸置疑。图:Abcellera的合作机构来源:公司官网晶泰科技(国内,未上市)晶泰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最早一批AI制药初创公司之一,目前共获得6轮融资,总融资金额高达7.85亿美元。该公司的主要专攻方向是AI晶型预测。这个流程能够预测化合物的不同结晶状态,并指出不同状态下的用药效果。从而提高药效和缩短研发周期,使药企能够通过注册晶型专利的方式延长专利周期。晶泰科技的技术平台不仅能准确预测晶体结构,并大幅缩短时间,同时还可以帮助优化分子结构。2016年,晶泰科技获得了辉瑞晶型预测的盲测机会。随后晶泰科技正式成为辉瑞药物晶型预测等服务的供应商,并不断扩展了两家公司之间的合作,包括基于晶泰科技的AI技术,为辉瑞定制化开发人工智能药物模拟平台,用于新药发现。目前晶泰科技已和多家药企达成合作,包括与世界排名前十药企中的7家达成正式付费合作,其主导的药物发现项目有几十个,绝大多数都是first in class(业界首创)。图:晶泰科技晶型预测流程来源:公司官网英矽智能(中国香港,未上市)2018年6月,英矽智能获得了由药明康德领投的一笔战略融资,成为药明康德投资的第三家AI药物研发公司。2019年4月,英矽智能总部由美国转移落户香港。2021年的英矽智能,全球首次利用AI发现了一种全新机制的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整个研发过程只花了不到18个月的时间和大约200万美元,刷新了新药研发的速度和最低成本纪录。今年1月12日,英矽智能拿到了来自复星医药的13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未来的里程碑式付款,这是国内AI制药公司迄今最大的一笔订单。英矽智能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提供的AI制药研发模组可覆盖大部分药物开发环节,如靶点发现、化合物合成、临床试验结果预测等药物开发等。与其他公司主要采用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再辅以独家模型的操作模式不同,英矽智能采用的是生成式对抗网络(GANS)和强化学习(RL)的技术。该技术能够强调数据之间的内学习,从而发现药物起效的新机制、新关联。英矽智能发现一款靶向主蛋白酶(3CL)的临床前候选药物,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该候选药物的全新分子结构由英矽智能自主研发的AI平台所生成,该化合物是一项全新的分子构造。从原料到制备化合物仅需两步,合成效率高。AI制药在今天的成就从近年的投资热度也能瞥见,上述这些风格迥异的研发成就给了资本信心。图:2015-2021国内AI制药融资情况来源:亿欧智库但资本的火热并不代表AI制药的成熟。早年彼得蒂尔(Peter Thiel)一眼相中Abcellera的研发能力,该公司在上市之初市值一路干到了200多亿美元。不过因为AI制药公司需要长期的研发支出,外加医药领域对AI制药的谨慎态度,使得Abcellera今天的市值缩水到当初的十分之一。AI制药的挑战梳理了众多的AI制药公司后可以发现,AI制药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算是一个相当早期的阶段。从产业研发特性来说,AI制药是一个高科技、跨学科、高支出、强监管的产业,这些挑战每一项都称得上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首先,AI制药的跨界人才壁垒极高。AI制药不同于今天的各类型AI科技公司,AI制药对人才在AI和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等学科都要求精通。对于AI科技公司来说,自动驾驶称得上是AI难度的巅峰之一了。但自动驾驶的核心难度在于如何将不同类型传感器的信息进行融合,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汇算,最后再调整汽车不同系统之间的配合,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但成为一名驾驶员只需要考一本驾照。而AI制药需要从业者拥有兼具两者的综合能力。不精通其他学科,调制的AI输出结果无效,白白浪费数据和时间。对AI技术不精通,那制作的模型和统计的数据就不能很好地被AI所用。对于AI制药来说,这些差距是不能仅通过烧钱、跑测试就能弥补的,Abcellera和Schrodinger能够独霸一方,靠的正是多年专业能力的积累和AI技术的独门秘籍。其次,AI制药初创公司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数据。拥有有效且翔实的数据来源是能够保障AI输出结果正确度的保障。目前,AI制药公司的数据源多来自于公开资料,如已发表的医学文献,公开的靶点库,药企、科研机构或院校的公开数据等。但最主要的高质量数据是来自药企自身的研发实验室,这部分数据属于商业机密,十分宝贵。目前做的比较好的AI制药公司基本上要么是有自建实验室和研发管线,要么就是和大型药企以投资的方式合作(如药明康德领投Schrodinger的E轮融资)。同时,缺乏数据也是大型科技企业的AI制药平台产出成果缓慢的核心原因。缺乏数据和主动权的AI制药想要在业内真正拥有话语权,难度很大。不过目前特殊的例子也有,例如Relay Therapeutics(纳斯达克上市,市值18亿)在分子动力学的计算上见长。当然,这是因为他们真的有一台超算。图:Relay的超算ANTON来源:网络最后,AI制药仍不可替代真正的实验,当前也并没有AI制作的药物真正上市。医药领域的超强监管使得创新药的研制一定需要漫长的临床实验周期。目前这些AI药物还都在慢慢的走临床实验流程。未能上市就不能直接证明药物价值,进而无法体现公司价值。而技术上,市面上大部分AI制药,依然停留在以数据驱动的AI模型辅助药物分子发现的阶段。对于分子的模拟上,即从物理模型驱动的AI模式,最大的挑战在于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无法兼顾。比如传统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在应对复杂的蛋白体系以及蛋白动态构象采样方面的还是力不从心。这就意味着现阶段AI制药仍受限于技术研发,实验室的实验成本不能完全取代。
  • 在制药水系统中实现TOC实时监测与制药工业4.0
    “环境监测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等关键公用设备涉及到从清洁到批处理的几乎每个制造步骤。对于功能更强大的监测程序,可以使用在线技术来实时监测纯化水回路,以进行过程控制并且实时检测到不合格(OOS,out-of-specification)或不符合趋势(OOT,out-of-trend)的结果。及时的检测会减少对关键设备和在线处理批次的影响,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图1 纯化水系统污染源和数据趋势质量源于设计制药行业需要精益生产工艺和持续改进,这一概念也称为“质量源于设计”(QbD,Quality by Design)。高效的流程可以在需要时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药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关于过程分析技术(PAT,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的指导文件不仅描述了如何以及何时需要使用该技术,还强烈鼓励制药商在其系统中采用PAT。而在欧洲,这一策略与制药工业4.0所做的努力相一致。过程分析技术总有机碳TOC和电导率监测是纯化水系统质量和控制的关键。来自过程分析技术(PAT)的实时数据确保了过程受控且易于理解,同时节省了取样和分析时间。制药用水是安全有效药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经常用于药品生产的多个批次。实时放行检测(RTRT,Real Time Release Testing),就如欧洲药品管理局(EMA,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实时放行检测指南中所述,“它是一种放行系统,根据生产过程中收集的信息,通过产品知识以及对过程的理解和控制,保证产品达到预期质量”。在使用数据做出重要质量决策的同时,理解和控制纯化水系统需要能够准确、可靠预测质量属性的能力。据此,可以管理和调整水的纯化工艺,以保持所需的有效验证状态。表现出高度的过程理解和控制的纯化水系统具有内在的质量增益。在寻求优化制药水系统的方法时,请考虑采用过程分析技术(PAT)指南来部署实时TOC和电导率监测。用于GMP制造的制药水系统被要求进行TOC和电导率检测。尽管这些分析是强制性的,但它们也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使制造商可以减少浪费并提高工艺效率,特别是在使用在线技术进行实时监测时。在线TOC技术可以预测和了解水系统的趋势。应根据既定的历史数据,制定预警和行动级别,以证明对水系统的最大控制。数据可靠性PAT的实施必须能够经受与任何其他GMP过程相同级别的检查,尤其是在涉及数据可靠性时。数据可靠性并不是一个新概念;然而,随着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成为行业标准,对数据可靠性合规的审查更为严格。您的TOC和电导率数据是否符合数据可靠性标准(ALCOA+)以及21 CFR Part 11的要求?ALCOA+并不是数据可靠性的全部和最终目的,但根据这些原则对工艺及数据的处理进行挑战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实施PAT时,数据生成和管理实践需要明确定义并符合数据可靠性法规。总结在为GMP水系统寻找工艺优化和工艺改进机会时,应考虑采用PAT技术进行TOC和电导率检测。在线TOC和电导率监测是加强环境监测方案并使之自动化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实现实时控制和检测。在线TOC和电导率监测提高了质量和效率,同时提供强大的过程理解和控制。实时数据的生成和发布,消除或大大减少了与传统实验室分析纯化水有关的样品完整性问题、实验室误差、取样成本和取样延迟,减少了质量控制所用的资源。在选择在线分析技术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如何从样品中实际检测和报告TOC。绝大多数在线TOC仪器采用电导率作为测量碳的手段。Sievers TOC分析仪,例如Sievers M500,是碳分析仪而非传感器,其中气体渗透膜将干扰化合物从CO2中分离出来,以便准确检测碳。这项技术使人们对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充满信心。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在没有选择性电导率膜的情况下检测氧化前和氧化后的电导率。虽然许多TOC仪器以某种方式检测氧化前和氧化后的电导率,但传感器是在对干扰离子没有任何程度区分的情况下,对合成电导率进行检测。即使电导率的检测结果可能来源于其他成分(除碳以外),但其将所有差值都归因于TOC。当样品中含有干扰物质时,这可能导致假正或假负。欢迎与我们联系,了解Sievers TOC检测技术如何能够为您的制药水系统带来效率的提升与合规性的加强!原文英文版刊登于www.europeanpharmaceuticalreview.com,作者:Daniel Kellner-Steinmetz、Michelle Neumeyer,本文有所修改。◆ ◆ ◆联系我们,了解更多!
  • 制药强国之路——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总结展望
    作为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布局,我国自2008年起正式实施“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中央财政投入近128亿元,各方配套经费近200亿元,倾力支持该专项的1595个立项专题,一批中国原创的新药由此破茧成蝶,脱颖而出。  1月14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健康报社主办的2017中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京召开。部委领导、两院院士、资深专家齐聚一堂,分享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成果和进展,谋划科技创新发展大计。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桑国卫院士会议现场  而在该论坛的重大新药创新发展分论坛上,陈凯先、陈志南、黄璐琦3位院士,张永祥、王军志两位研究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司化药处杨胜处长等领导和专家,就我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研发进展和趋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清晰勾勒出我国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加速转变的宏伟蓝图。  一、医药创新不能满足于跟跑和并跑  ——上海市科协主席陈凯先院士  医药研发的重心随着世界疾病谱的变化也在不断调整,生物技术药在全球范围内增长速度相当之快,但全球药品市场的50%仍被化学药品所占据,化学药在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保障人类健康方面仍然占据最重要的位置。从全球来看,新兴市场国家的药物研发不断崛起,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近十几年来,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一直保持着平稳快速的增长:从2001年的2143亿元稳步增长到2015年的2.7万亿元左右,2001年~2010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21.9%。我国的药品实物产量也已跃居世界第一,我国医药市场也已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2004年~2010年的生物医药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同样以16.4%高居世界第一。  这些数字背后可以看到广阔的前景,但是也隐含着我国的研发创新与医药产业强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国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喹诺酮类药物出现在2009年,比国际上晚了40年 第一个非甾体抗炎药比国际上晚了12年 第一个靶向抗肿瘤药物比国际上晚了10年。这几个数字背后,反映出的是我国化学创新药物正在不断缩短与国际的差距。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创新药物的研发。“十一五”期间,重大专项在化学药的部署方面,共安排专项投入10亿元左右,支持项目300多项 “十二五”期间支持的项目增加到接近600项,其中一部分是从“十一五”延伸而来,支持的经费增加到22亿元,新审批进入临床或取得新药证书的研究成果显著增加。  重大专项实施以来,我国药物创新体系建设成绩显著,初现雏形,在新药筛选、药代、制剂等平台建设,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孵化基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在全球最重要的4种国际性药物化学期刊上,我国1991年~2000年发表文章90篇,2001年~2010年发表文章数量猛增到1720篇。以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药物化学杂志JMC为例,2008年以前,我国在该刊上发表论文数及投稿录用率远低于欧美及日本和印度等国 2009和2010年,这两项数据就有了较快上升,其中2010年的发表论文数与德国并列第五,占该刊发表论文总数的5.43%。  我国的医药产业经历了模仿创新的阶段,模仿国外的作用机制和靶点来创新化合物,取得了不少成绩,研发了不少创新药物,但在药物研发最为关键的靶点上,我国的创新还很少。重大新药创制要力争进入原始创新阶段,一方面不断有新的品种出现,同时也要有新技术研究的突破来支撑更持久的创新,把创新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从跟跑、并跑,逐渐实现在一些方面能够领跑。  二、迎接生物制药的新挑战  ——第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  来自Evaluate Pharma的最新数字显示,全球生物技术药物的产业和市场规模,已经由2014年的1613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789亿美元,增长率高达10.9%,远超全部药物2.5%的增长率 同期我国的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和市场规模也由2750亿元增长到2979亿元,年增长率为8.3%。  在生物技术产业“三分天下”的局面下,抗体药物是第一大产业,其2013年的全球销售额为557.2亿美元,2015年就达到了700亿美元。截至目前,美国FDA和欧盟EMEA批准的抗体药物已经达到63个,近700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也几乎来自这63个抗体药物。除了主要用于肿瘤和RA治疗,近年来药企相继研发将抗体用于非癌适应证,诸如哮喘、血脂异常、多发性硬化症等诸多领域,已经取得关键进展。  我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的生物药领域项目中,已经上市或取得新药证书的有6个,已经完成三期临床试验的有10个,正在进行三期临床试验的有4个,二期临床有5个。抗体药物是我国在“十三五”期间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应加强抗体发现技术平台的建设,包括修饰性抗体药物技术、人源抗体开发技术、高亲和力抗体开发技术、基于抗原表位的新功能表位抗体等。  在生产药物产业化技术平台方面,我国应重点发力的方向包括,培养基开发、提纯用填料开发、可抛弃型生产线、生产工艺及制剂开发平台、符合国际标准的大规模生产车间等。最近国家发布了《“十三五”生物技术发展专项规划》,在对生物技术药物的规划中,就涉及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我们要迎接新一轮的挑战,规划和规范这些技术、治疗方案等。  三、《中医药法》引领中药创新  ——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院士  2016年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来说,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年初连续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了中医药的发展目标 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提出了新的国家卫生政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年底,历经33年艰辛历程,《中医药法》终于获得通过颁布。  “十二五”期间,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了一批中药新药的研制。2010年~2015年,共有17个品种获得了中药新药证书生产批件,分别有4个品种进入一期临床试验、9个进入二期临床试验、2个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另有9个品种获得临床批件即将开展临床试验。在培育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方面,已经形成以系统工程学为指导的二次开发模式,并且以临床循证为证据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销售过亿的中药大品种达到500余个,占中药工业总产值的28%。  重大新药创制还促进了中药质量的提升和保障,形成了具有中药特色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并充分利用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分析化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形成了一些评价方法,一共阐明了7大类中药毒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5味有毒中药外用功能被2010版《中国药典》采纳。  在中药现代理论体系指导下,重大新药创制也加快了中药国际化步伐,具体表现包括复方丹参滴丸、血脂康胶囊、扶正化瘀胶囊、穿心莲片等已在美国完成不同程度的临床试验,丹参药材和粉末等药材标准进入美国药典,17个草药专论列入欧盟药典。  “十二五”期间,重大新药创制还建成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发技术平台为代表的,国际一流的中药新药研究服务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其中包括中药注射剂的研究平台、中药雾化吸入制剂研究平台、复方新药处方设计、中成药大品种循证评价及大品种二次开发等。我国以该平台为核心,建成了综合性的中药新药的协同创新的支撑体系,面向国际开发中药新药研发新模式,并形成了产业化。  《中医药法》出台后,国家鼓励医疗机构根据本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需要配制和使用中药制剂,支持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支持以中药制剂为基础研制中药新药。这对医院院内制剂是一个明确的定位。保护传统中药加工技术和工艺,支持传统剂型中成药的生产,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传统中成药,明确了下一步中药新药创制中的方向性问题。今后的中药新药创制应聚焦重大需求,遴选潜力品种,促进新药突破,在以往立项支持品种中,遴选创新性强、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中药新药品种,进行重点支持,争取有所突破。针对上市的创新药物,通过深入开展中药复杂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大力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探索新的研究模式和方法学体系,系统阐释临床价值与科学机制,全面提升科技内涵,培育重磅品种,促进产业发展突破。  今后的中药新药创制中,要选取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研发生产品质卓越、满足临床需求的经典名方。中药新药创制还应重视经典名方及新药材的研发 找准重点方向,加快中药海外注册步伐 整合技术平台,服务中药新药研发,将以往支持的关键技术、技术平台进行整合,实现平台网络化,有效服务新药研发,充分发挥已有平台的支撑作用 促进成果转化,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品种、技术、平台等信息共享,促进成果转化。  四、医药科技从仿制转向创制  ——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张永祥  重大新药创制的实施方案明确了5大重点任务,分别是创制新药方面的创新药物研究开发、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以及技术平台、基地联盟、关键技术研究等单项能力建设。  重大新药创制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获得了社会各方的高度评价,“十三五”期间的发展也被给予了厚望。  重大新药创制促进了我国药物研发创新体系的逐步完善。目前,已基本建成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网格化国家药物创新体系,技术链和产业链逐步融合 多个国家级药物创新综合性大平台获得专项滚动支持,研发体系逐渐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一批GLP平台通过国际认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成为发展中国家第一个WHO生物制品标准化和评价协作中心 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化合物样品库。  在加速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方面,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累积获得21个中药新药证书,7个临床批件 有7个品种年销售额突破了3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品种 我国的中药工业年产值从2008年的196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7302亿元,增长了3.7倍。  目前,我国已建设企业创新孵化基地60多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及产学研联盟26个,参与企业340余家,形成各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域,促进了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重大专项的实施有力带动了医药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实现了直接经济效益约1600亿元,产生间接效益约3000亿元。促进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居各工业门类的前列 医药工业主营销售过百亿的企业由专项实施前的两家增至2015年的16家。  “十二五”期间,有多个国产药物在美国、欧盟等海外市场获批上市 国内20余家制药企业的生产线通过欧美等发达国家GMP认证 国产乙脑减毒活疫苗、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通过WHO预认证,进入WHO采购名单 由我国专家研究制订的丹参等中药材标准进入美国药典,钩藤、虎杖、桔梗等列入欧盟药典,这些都充分说明我们国际化发展非常迅速。  重大新药创制将围绕战略需求和民生现实需求两个维度,突出产品和技术两条主线,提升自主创新、转化应用和国际竞争三种能力,落实管理改革任务,优化制度环境,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力争研制完成30个创新性强、防治重大疾病、市场前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 针对重大疾病防治或突发疫情、罕见病以及儿童、老年等特殊人群用药需求,研制一批临床急需和具有市场潜力的重大品种 推动国产药物、制剂等在发达国家完成临床试验或药品注册。同时依托重大品种研制,突破制约新药研发和产业化的重大核心关键技术,抢占新药创制的科技制高点 提升技术平台服务创新、辐射带动的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五、为创新药安全有效保驾护航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王军志  生物药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系统的质量研究与安全评价是创新药安全有效的重要保障。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在“十二五”期间,专门设立了研究课题,对各类创新生物技术药物的评价提供新的支持。目前,已经完成了一系列国家一类新药的质量标准的研究,包括重组蛋白类、基因治疗类、疫苗类,对其评价标准和控制范围做出了详细的研究。  EV71疫苗是我国生物制药的一个重大突破,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项目中,有3家企业联合攻关,其质量评价是监管科学研究的瓶颈。如果不能准确定量研究,就不能保证疫苗的有效,不能进行质量控制。EV71标准品是第一个由我国主导研制的生物药国际标准品,为全球EV71疫苗研发提供了“标尺” 研究内容纳入国家《预防性疫苗临床前技术指导原则》,支持了我国EV71疫苗在全球率先上市,保证了我国在手足口疫苗研发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外,“国家疫苗生产菌种全基因组序列及蛋白指纹图谱库的建设和应用”研究,解决了我国疫苗生产菌毒种质控中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首次在国家层面建立了疫苗生产用菌毒种基因组数据库和蛋白指纹图谱数据库,建立了数据管理系统和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并筛选出了相关质控标志物,建立了疫苗生产株多种质控新方法。  六、审评审批服务于研发创新  ——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化注册管理司化药处处长杨胜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改革大幕正式拉开。为鼓励创新,国家食药监总局以改革药品审评审批制度为契机,相继推行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药品优先审评审批等一系列措施,旨在不断提高药品质量,鼓励药物研发、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药品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药品质量是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在这方面,国家食药监总局将提高药品审批标准和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作为切入点。实施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传递出的一个重大信号就是鼓励创新,监管部门已完善、制订、转化技术指导原则150余项,初步形成与国际标准等同的药品审评技术指南。截至2016年11月,已受理新化学药分类申请929件。  在提高药品质量方面,难度最大、耗时最长、意义重大的一项改革就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成立了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办公室,专门负责一致性评价的总体工作 陆续发布了10个政策文件和5个技术指导原则,后续还将适时发布政策文件和技术指导原则,辅助、指导并推动企业开展一致性评价工作 通过电子方式接受公开参比制剂申请备案,已有2400多个备案申请获得受理。  随着我国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研发的活跃,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多”、审评“慢”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国家食药监总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效率,包括增加审评人员、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实行药品与包材辅料关联审批等。  在当前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大背景下,国家食药监总局推行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举措,开展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鼓励科研机构研发创新的积极性 以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和临床急需的仿制药为导向,实行优先审评审批 开展临床试验数据核查,构建良好的创新研发环境。
  • 原研药与仿制药成份相同药效有差别
    原研药和仿制药之争由来已久。此次发改委的降价令,对于一些国内的仿制药而言,的确可以算是机遇。不过,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区别并不是市场和利润,而是价格和质量,他们最关心的是到底仿制药和原研药的区别在哪里?面对二者,该何去何从?   主要成分相同   仿制药是相对于原研药而言的。专家指出,原研药是原创性的新药,经过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层层筛选和严格的临床试验才得以获准上市。需要花费15年左右的研发时间和数亿美元,目前国内在售的大部分原研药都是大型跨国制药企业研制的。   仿制药仅复制原研发药的主要分子结构。在我国,仿制药的定义是注册申请我国已批准上市销售的药物,包括中药、天然药物、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   专家强调,仿制药与被仿制药质量一致以及生物等效是评价仿制药质量的关键,也就是说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主要成分应相同。   临床效果存差别   尽管仿制药和原研药之间质量一致、生物等效性一致。   不过专家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原研药和仿制药完全没有差别。仿制药在原料的纯度、辅料和制备工艺等方面可以与原研药不同,而由于这些成分的不同,药物进入体内到达靶器官的速度和程度也就与原研药不同。   在生产工艺方面两者也存在差别,比如组分的含量、生物利用度、杂质、残留物不同,因此药效也会产生差别。   至于普通患者最关心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面,专家强调,原研药品临床检验时间较长,仿制药检验时间较短,有时候不能完全、准确地评价其疗效和副反应。   因此专家建议,对于危急患者、危急时所需的药物、危急疾病,仿制药品均不可作强迫性的替换。   不过,对于普通药物,特别是一些上市时间较长、仿制药较多、较久的药物或长期使用的药物,在无法承受原研药高价的情况下,也可以适量选择仿制药,但也要选择信誉较好的药物,切勿盲目贪便宜。   名词解释   从研发的角度,药物可以简单地分为原创新药、Me Too药和仿制药。   原研药:指原创性的新药,经过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层层筛选和严格的临床试验才得以获准上市。需要花费15年左右的研发时间和数亿美元,目前只有大型跨国制药企业才有能力研制。在我国“原研药”主要是指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进口药。   仿制药:仿制药是指与被仿制药在剂量、安全性和效力、质量、作用以及适应证上相同的一种仿制品。   美国FDA有关文件指出,能够获得FDA批准的仿制药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和被仿制产品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其中非活性成分可以不同 和被仿制产品的适应证、剂型、规格、给药途径一致 生物等效 质量符合相同的要求 生产的GMP标准和被仿制产品同样严格。   Me Too药:药物作用于酶或受体,结构类似的药物,尤其带有相仿药效构象的化合物,应可与同一酶或受体作用,理应产生类似的药效。利用已知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已知药物化学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合成该药物的衍生物、结构类似物和结构相关化合物,并通过系统的药理学研究,所产生的新药与已知药物比较,具有活性高或活性类似等特点的新药称为“模仿(me-too)药”,有别于完全照抄他人化学结构的“仿制药”。
  • 制药厂反应釜离心机氧含量监控的重要性及光学氧分析仪的选择来自奥地利TecSense
    制药厂反应釜离心机氧含量监控的重要性及光学氧分析仪的选择来自奥地利TecSense 制药厂反应釜、离心机是生产设备在医药、农药行业中常用的设备,由于这些行业所应用的场合、工艺、戒指的特殊性,经常有起火燃烧爆炸事故发生。那么为什么会发生爆炸? 反应釜、离心机发生燃烧爆炸需要同事具备三个条件:可燃性物料、氧气和着火点、防止爆炸本质上就是对着三个因素的控制。反应釜、离心机投料本身多位爆炸性物料,肯定会超过爆炸下限,一般无法控制。着火点主要是控制各种摩擦因素,如下料不均匀,偏心运转,转鼓负荷过重,致使转鼓与机壳摩擦起火;离心机下料管紧固螺栓松动,与推料器相碰撞产生火花等。制药厂反应釜离心机氧含量监控的重要性及光学氧分析仪的选择来自奥地利TecSense 控制反应釜、离心机爆炸更重的是需要严格控制内部氧气含量,一般要控制在3%以下方可运行。 目前对氧气含量检测多数会用带预处理的电化学氧分析仪,因为价格便宜,但电化学氧分析仪由于里面是碱性电解液在阴极阳极发生反应,而反应釜里确是乙酸等酸性气体,这样消耗非常的坏,一般情况下电化学氧分析仪寿命都不会超过三个月,无论是可操作性还是性价比都不是好的解决方案 奥地利全新光学氧分析仪,不受酸性气体影响,测试准确,实时监测内部氧气浓度值,当氧气超标时可实现自动连锁。氧气监控是从根本上直接测量反应釜、离心机内部氧气浓度值,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报警实现自动连锁。制药厂反应釜离心机氧含量监控的重要性及光学氧分析仪的选择来自奥地利TecSenseTecControl在线氧分析仪应用于反应釜和制药行业离心机的氧分析仪优势:光学氧传感器系统100 %联机过程控制O2检测在离心机的感应器无创、无气体提取,重复(保质期试验)随机样本(分销链)传感器点工厂校准欧盟GMP证书防止爆炸产生简单的校准检查制药厂反应釜离心机氧含量监控的重要性及光学氧分析仪的选择来自奥地利TecSens更多制药厂反应釜离心机氧含量监控的重要性及光学氧分析仪的选择请直接致电英肖仪器仪表(上海)有限公司。
  • 普药大王蜀中制药涉嫌造假被查处
    中成药行业造假成风,质检风暴严打异常低价中标   由于涉嫌虚假投料,有“普药大王”之称的四川蜀中制药整条中成药生产线被令停产,涉及的都是基本药物。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国家药监局”)4月份突击检查了蜀中制药。   放置整个行业来看,这可能并非孤例。   当前部分中药材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部分企业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价格却在下降。   基本药物行业出现的一些“亏本买卖”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一场行业质检风暴应声而起。   中药生产线GMP证书被收回   近日,本报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4月份,国家药监局对蜀中制药进行了突击飞行检查(即针对生产企业的突击现场检查),发现其在某两种中成药的生产中有违法行为,主要在投料环节存在相关原料、辅料涉及虚假投料行为。   一位接近国家药监局人士表示,国家药监局飞行检查人员确实在4月份突击检查了蜀中制药。   记者同时了解到,目前蜀中制药整个中药生产线因为涉嫌虚假投料而被停产,涉及的都是基本药物。   昨天,记者来到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四川省药监局”)位于成都市玉池路的办公地点,其在相关采访问题的回复中提到,4月份在省局对蜀中制药广汉生产基地进行日常检查和国家药监局的飞行检查中,发现该企业中药生产有违反药品GMP相关规定的情况,已责令停产整顿,省局已经收回该企业的中药生产线GMP证书。   蜀中制药是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因其产品以基本药物为主,在业内有“普药(即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药品)大王”之称,其2010年的销售收入约为20亿元。资料显示,蜀中制药拥有国药准字品种200多个、六大剂型,其中包括阿莫西林胶囊、盖克感冒胶囊、复方板蓝根颗粒、氨咖黄敏胶囊等八个普药拳头品种。   GMP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根据法律规定,所有药品生产企业都必须获得GMP证书后方可从事药品生产。就蜀中制药而言,一旦中药GMP证书被药监局收回或吊销,则意味着该药厂一定时期内无法再进行中成药生产。   四川省药监局的书面回复中并未透露蜀中制药具体如何违反GMP规定,但据上述接近国家药监局人士透露,蜀中制药中药生产线GMP被吊销主要是因为在投料环节,采用非法的替代物质进行生产。“用劣质药材投料,用苹果皮代替苹果酸虚假投料,这些行为都可能存在。”   近日,记者在蜀中制药位于四川广汉市的公司总部看到,该企业的车棚停满了工人的摩托车辆,因为其西药生产基地仍在运行,从表面看生产基地似乎不存在异常。   值得关注的是,该企业的中西药生产基地均在此地。   当记者向该企业市场部人士求证相关信息时,对方称毫不知情,而且公司负责人不在,不方便接受采访。   当记者欲进入生产车间时,遭到了保安的阻拦。   “今天安总不在,没有他的允许,非生产人员不允许进入车间。”这一句话,一名保安对记者重复了两次。   安总即该企业董事长安好义,业内称之为“普药狂人”。   上游涨下游跌之怪象   上述接近国家药监局人士告诉记者,上述检查由国家药监局相关领导亲自督办,勒令四川省药监局自查。   记者还了解到,蜀中制药在检查结束后,立即递交了主动停产整顿报告,目前处于整改中。   而蜀中制药在市场上流通的相关中药产品,当地药监局仅电话通知了四川省内主要基本药物配送商停止进货与配送,但还未进行产品召回。四川省药监局药品安全监管处一名负责人表示,具体问题正在调查当中,这件事情还没有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本月初国家药监局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基本药物生产和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计划从本月起展开为期2个月的基本药物生产监督检查,要求各地方药监局对辖区内基本药物的生产,特别是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中标品种的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并确定了复方丹参片、板蓝根等20个品种为首批重点监督检查品种。   上述通知指出,当前部分中药材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部分企业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价格却在下降,这一现象应当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本药物生产监管。   而据业内几家基本药物配送商介绍,在行业自查中,不少可能有问题的企业都自发停掉了相关产品的生产。   记者了解到,蜀中制药此前已在筹备IPO事宜,正在密切接触投行。   如此违规生产为哪般?对此,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宋民宪告诉记者,一些中成药企业原料成本三年来涨了几倍,但产品价格太低是企业造假因素之一。   尤其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以省为单位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出现了“低价中标”的趋势。一些行业人士认为,这类价格倒挂的产品在正常生产工艺和条件下根本无法生产出来。   记者也注意到,蜀中制药的基本药物在各省的中标价几乎都仅是最高零售价的1/4~1/3,如10克×20包的板蓝根颗粒在安徽省的中标价为2.35元,而最高零售价为10.8元。
  • 赛默飞中国制药生物制药客户解决方案中心正式成立
    11月12日,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以下简称:赛默飞)在沪正式揭幕制药与生物制药客户解决方案中心(Pharma and Biopharma Customer Solution Center, CSC)。该中心将与相关机构合作,致力于开发基于色谱和质谱的关键分析流程和解决方案,提供研发、培训及技术支持,以推动新型高质量治疗药物的快速开发及临床转化。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是目前增长最快的医药细分市场之一。随着政策的支持、资本的积累以及大量的创新人才涌入,“产学结合”在中国的生物制药领域得到更好的实践,实验室研究得以快速培育创新。在此背景下,赛默飞制药与生物制药客户解决方案中心(CSC)的启用,及其覆盖从发现、开发、临床、生产到质控整个生物制药全流程的创新解决方案,将帮助中国实验室进一步加速创新项目从实验室到临床试验的进程。 作为区域合作枢纽,制药与生物制药客户解决方案中心将专注于下一代色谱和质谱工作流程以及集成解决方案的开发、培训和支持,推动该领域科学家、合作伙伴以及中心内部专家的多方合作,满足并超越制药与生物制药实验室科学家的需求,最终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临床应用,惠及更多患者。 今日上海CSC的揭幕标志着赛默飞新的全球战略计划的关键发展,该计划还包括在亚洲和欧洲的客户解决方案中心,届时每个客户解决方案中心都将:l 与客户和合作伙伴深入合作,开发色谱和质谱的新一代工作流程与解决方案。l 提供完整的工作流程,使科学家能够利用具有领xian水平的技术和解决方案。l 为中国制药/生物制药领域创建一个分享传播分析知识的专业平台,并提供合作解决方案,以应对特殊的或新出现的分析难题。 赛默飞世尔科技色谱和质谱事业部总裁Mitch Kennedy表示:“赛默飞中国制药与生物制药客户解决方案中心的成立,表明了赛默飞坚定不移的决心:将1流的分析技术介绍给中国的实验室,并通过与科学家、合作伙伴和监管机构的合作,支持设计提高质量这一理念。该中心将通过助力中国实验室的培育与创新,确保有效的药物快速安全地到达患者手中,携手我们的客户,实现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的使命。” 鲁南新时代制药国际研发部主任冯忠表示:“我们使用了赛默飞世尔全面的解决方案,包括从常规检测的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仪,到用于研发的三重四极杆质谱和超高分辨静电场轨道阱质谱仪,加速了药物新产品开发的流程。”赛默飞基于Orbitrap超高分辨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的生物制品一站式解决方案赛默飞作为科学仪器领域的世界leader,在生物制药流程的每个阶段拥有创新的解决方案:发现、开发、临床、生产及质量控制,加速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进程,并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高效生产。色谱质谱明星产品前处理气相色谱离子色谱液相色谱气质联用液质联用AA/ICP/ICPMS软件 更多仪器配置和方案推荐色谱质谱全流程食品安全固废专项临床检测RoHS检测中药分析化药分析代谢组学
  • 安捷伦助力原研药、仿制药、生物药研发与行业法规标准
    如何更好地在创新与竞争的医药市场环境中保持领先&mdash &mdash 安捷伦助力原研药、仿制药、生物药研发与行业法规标准 创新药物的研发是从医药大国转变为医药强国的必由之路。与国家&ldquo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rdquo 规划相呼应,国家在鼓励药物创新方面给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与&ldquo 十一五&rdquo 相比,&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中, 重大新药研发、创制领域专项的投入力度加倍,体现出国家鼓励创新药研发,并引导企业向制药产业链上游延伸。 从仿制药市场角度,2012-2016几年间,全球将有631种药物面临专利过期,未来几年将是国际药品专利到期的高峰时期,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将成为仿制药产业发展重点转移目的地。&ldquo 九五&rdquo 期间,科技部有关创新药物&ldquo 1035&rdquo 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长期以来以仿制新药为主、创新药物为辅的政策导向,开始向&ldquo 仿创并重&rdquo 并逐步过渡到以创为主。&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中国期望实现由仿制药大国向仿制药强国的转变。在&ldquo 仿中有制&rdquo 、&ldquo 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rdquo 的中国仿制药市场上,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生物药具有疗效明显、不易形成抗药性、成功率高的优点,有望成为医药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生物医药科技及产业的水平,加快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药&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即是占领生物医药制高点,顺应世界医药发展趋势,追踪前沿技术,大力发展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和疫苗。 安捷伦公司作为医药行业用户多年的合作伙伴,在药物研究领域拥有广泛的用户合作基础及丰富的应用经验,结合最新行业发展趋势及相关行业热点,可为用户提供全面、领先的药物研发领域应用整体解决方案。 创新药、仿制药与生物医药市场均面临前所未有的潜在机遇和高度竞争。开发时间短并能获得复杂的全球法规认证的公司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如今更为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值得信赖且信用记录良好的分析解决方案合作伙伴,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开发速度,还可维持最高水平的质量和合规性。安捷伦可靠且低成本消耗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用户解决主要工作流程中药物开发和生产质量控制方面的分析难题,从而使实验室达到最高的生产力水平。 与传统小分子药物不同,生物药物由于其结构、功能的复杂性,为分析、鉴定及质量标准的建立等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其对于分析方法及手段的灵敏度、重现性、动态范围及分辨率等具有更高的要求。安捷伦公司6500系列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在上述特性及质量精度、扫描速度等方面具有业内领先的优势,结合BioConfirm专业、智能、自动化生物药物分析软件,在大分子药物研发、抗体/蛋白药物表征、生物仿制药对比鉴定等应用可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及快速、可靠的分析结果。 2012年生物医药与化学分析研讨会日前于美丽的太湖湖畔成功召开。来自诺华中国、华岭医药、中科院药物所、药明康德、礼来、Acebright等数十家知名国内外药企及科研院所的行业领袖与决策者共聚此项盛会,就创新药物不同阶段的药物分析、生物仿制药研发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创新药与生物仿制药的相关法规、大分子药物的表征与质量控制、蛋白组学在药物靶标研发中的应用、新药临床方案与注册等行业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图为:2012年生物医药与化学分析研讨会现场) 在进行探讨分享、建议交流的同时,部分与会嘉宾也谈及并分享了同安捷伦成功合作的案例:如使用安捷伦RapidFire高通量样品预处理/质谱分析系统后,在不损失数据质量的前提下,样品分析速度实现5倍的飞跃,从原有的1600 injections/d 提高至8000 injections/d;以及进行手性分析时,使用安捷伦的正相色谱技术进行手性化合物纯化,以及使用质谱技术有效可靠地进行药物杂质谱与稳定性考察中多种降解产物的鉴定等。 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安捷伦公司全程积极参与大会的各个技术及学术讨论环节。作为会议演讲嘉宾,来自安捷伦公司应用支持部的液质联用资深应用工程师冉小蓉博士进行了题为&ldquo Q-TOF LC/MS用于活性药物代谢物的定性及定量研究:中药在人体中ADME研究的新策略&rdquo 的精彩技术报告。中药活性成分的ADME数据为揭示中药体内的药理作用机制提供关键的信息。传统的药物ADME研究常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对动物或人体中的药物代谢物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及相关法规的要求,人体中标记药物的ADME研究在中国极少被采用。本研究采用安捷伦LC/MS Q-TOF技术,开发对非标记中药活性成分代谢物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进而为中药人体内ADME研究提供新策略。 (图为:安捷伦公司液质联用资深应用工程师&mdash &mdash 冉小蓉博士演讲现场) 持续不断的创新,深入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安捷伦一直以来的目标。未来几年,中国制药市场的高速增长在为各大药企及科研机构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日益增加的分析要求与技术挑战,安捷伦将继续提供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通过差异化创新为客户高端研究和复杂分析难题带来变革,确保客户在实验室工作及研究中取得成功。 有关安捷伦制药解决方案,请登录: http://www.chem.agilent.com/zh-CN/solutions/pharmaceuticals/Pages/default.aspx 有关安捷伦生物制药解决方案,请登录: http://www.chem.agilent.com/zh-cn/solutions/biopharma/pages/default.aspx 订阅Access Agilent电子刊物,请登录: www.agilent.com/chem/accessagilent:cn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 (NYSE:A)是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诊断、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拥有 20,500 名员工,遍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在 2012 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达到 69 亿美元。如欲了解关于安捷伦的详细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 质量控制与制药4.0
    介绍对于药品质量控制(QC)检测,过渡到制药4.0代表着对传统方法的颠覆,以及向自动化、实时检测(RTT)/实时放行检测(RTRT)和过程分析技术(PAT)转变。这种转变适用于产品和工艺参数的分析,包括常规产品检测、制药用水监测、原材料和活性药物成分检测,及持续的过程验证和控制,例如清洁验证。除了自动化之外,这一演变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数字化。数字化和自动化不仅有可能彻底改变QC效率,而且还可以通过减少人为错误和可变性来提高质量和合规性。质量控制转型的三个关键因素是:自动化检测在线监测数字化重点领域原材料、活性药物成分和最终产品的检测公用工程监测(如制药用水监测)清洁验证软件随着制药公司从数字化的角度向制药4.0迈进,他们专注于数据可靠性、数据的自动转录以及使用先进的数据分析进行持续的过程控制。除了数字化转型之外,他们的目标是将大量常规检测转移到线上,并寻找可以提高生产力和/或提供先进过程控制的平台。此外,从日常运营角度看,QC实验室正在寻求实用的方法来精简过程,在实验室中用更少的分析师来管理检测(在新冠疫情期间,伴随社交距离的要求,这一方面尤为重要),并完成更多远程工作和数据审查。因此,“精益实验室”计划对于帮助自动化任务、提高效率并为制药4.0运营模式做出贡献是必不可少的。自动化检测在当今的QC实验室中,提高效率以安全、快速地放行产品,同时保持合规性至关重要。实验室越来越依赖设备和技术来减轻工作、提高生产力并更快地监测趋势。通过采用技术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可重复的任务,例如样品制备,或切换到高通量在线检测,实验室可以节省时间和资源,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自动化还减少了与各种过程相关的人工误差数量和可变性,从而尽可能减少重新检测,确保更好的质量。同时提供了一种基于风险的方法来优化检测并减轻分析师重复的手动任务,因此他们可以专注于更具战略性的活动。示例细菌内毒素检测的微流体自动化使用向心微流体平台的自动化是当今市场上最简单的内毒素检测自动化形式,它大大减少了内毒素检测实验的手动设置步骤。微流体自动化利用微通道网来引导和混合流体以进行自动化内毒素测定,从而显著减少手动操作时间。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移液步骤,向心微流体自动化降低了分析设置的复杂性,并降低了导致代价高昂的重新检测的风险和出错机率。预嵌入的标准品和阳性产品对照(PPC)用于自动化标准曲线和PPC峰值,从而为实验室节省大量时间并减少移液步骤和出错机会。此外,微流控液体处理为最终用户精确称量所有液体,这意味着在移液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需要的精度会降低。总体而言,通过微流体自动化,药典内毒素检测可以轻松、快速地进行,且出错的机率更小。手动操作步骤仅用于为内毒素检测、样品和1mL鲎试剂进行移液——完全合规的内毒素检测可在9分钟内完成设置,仅需27个移液步骤,可以检测最多21个样品和最多5点标准曲线。微流体自动化使实验室能实现他们想要的高通量检测和简单的分析设置,而不必担心占用空间、复杂的验证或合规性。当运行检测时,数据每五秒传输一次到软件,使分析人员可以在整个检测过程中频繁检查进度并实时查看数据。此自动化检测与符合21 CFR Part 11的软件相结合,展示了实验室使用简单且可定制的平台实现效率和数据可靠性的动力。在线监测通过转向在线QC检测和持续监测质量参数,可以获得重要价值。在线水监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2004年PAT指导文件的发布,企业开始考虑在全自动/在线状态下的水检测会是什么样子。直到最近,这些技术才得以更大规模地实施。制药行业现在正在向PAT工具和应用过渡,如对总有机碳(TOC)和电导率的实时检测,并且,药典规定的四种制药用水属性(TOC、电导率、内毒素和微生物)的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发布只是时间问题。这些来自PAT的实时数据确保过程得到控制和充分理解,同时节省采样和分析时间,并做到根据信息快速做出决策。示例1
  • 沃特世助力中国制药标准建设,推进公众用药安全保障
    中国药典-沃特世联合开放实验室成立一周年成果初显 中国上海 - 2016年2月5日 - 沃特世公司(Waters)与国家药典委员会合作创立的中国药典-沃特世联合开放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开放实验室”)近日迎来其一周岁生日。联合开放实验室成立一年来,沃特世公司大力支持实验室建设成为一个坚持公益性、开放性、创新性和互利性原则的实验平台,并在检测技术培训、药典标准热点问题方法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未来,沃特世公司与国家药典委员会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强联合开放实验室建设,助力国家制药标准研究与发展,为维护公众用药安全做出贡献。 针对制药标准建设与用药安全保障,沃特世公司协助联合开放实验室于2015年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培训与科研工作。联合开放实验室不仅与药典委共同举办了“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的药品质量控制研究高级培训班”, 还在药典科学年会和行业研讨会上就药典标准分析和检测技术发展展开交流,以帮助众多药品生产企业的检验研发人员了解世界药品标准现状、掌握相关政策法规和学习生产质量控制的先进理念,为促进我国医药产品走向国际搭建平台。 而在科研领域,沃特世与联合实验室为推进小颗粒色谱柱在制药行业的应用,尝试建立了从5微米到亚2微米色谱方法转换的原则和可接受标准,并以阿托伐他汀类药物与银杏叶检测为例,验证了方法转换的可行性与检测结果的平行性。同时,实验室也尝试建立了ACQUITY UPLC与HPLC方法并行的药典标准,为愿意尝试新技术,提高检验效率的企业提供了法规上的依据。此外,为了推动中药标准现代化,联合开放实验室积极参与了连翘子、连翘、黄芩、丹参、黄花等多个品种的标准研究工作。 新年伊始,沃特世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hris O' Connell先生即访问了联合开放实验室,国家药典委员会秘书长张伟先生对Chris的来访表示欢迎,并指出:“中国药典-沃特世联合开放实验室成立一年来,已经取得了重大的工作进展与学术成果,并在药典标准制定中体现出兼具‘前瞻性、引领性、示范性和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未来,我们要充分发挥联合开放实验室的技术优势,更好地支持药典标准发展,造福社会公众。” Chris也表示:“沃特世非常重视与国家药典的合作,希望沃特世在中药、天然药物和植物药的领域的丰富经验与众多解决方案,双方能够进一步深化合作,从而加速联合开放实验室发展,并在药品质量标准建设、先进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技术培训等方面为中药产业的现代化与全球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面对当前中国中药市场药材质量差异大,质量不稳定,尤其真、伪、优、劣难以辨认的客观现实,沃特世公司作为科技创新的领导者,在中药、天然药物和植物药等领域与包括国家药典在内的众多合作伙伴及客户进行了广泛紧密的科研合作,并开发了众多完整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中药及天然产物中的成分鉴定、中药复方的组分研究、药物溯源、中药农残筛查、中药打假等领域。例如UPLC技术能够解决中药成分复杂、分离难度大、分离周期长的难题;ACQUITY UPC2(超高效合相色谱)则针对中药中异构体、脂溶性成分、易挥发性组分等实现技术互补;最新UNIFI天然产物解决方案则为科研人员设计了一个高效简便的工作流程及多种实用的模板,并且该流程中嵌入了独特的中药数据库,为天然产物的组分分析及鉴定提供了一体化的平台。 以银杏叶检测为例,为了保护银杏叶制剂的产品安全,沃特世与联合开放实验室共同开发了槐角苷检查方法。为了提高检验效率,同时保证方法的普适性,实验室同时建立了基于UPLC(亚2微米)、UHPLC(亚3微米)、HPLC(5微米)平台的三种方法,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选取其中一种进行槐角苷检测。此后, 沃特世公司也利用其全球资源帮助联合实验室开展国际合作,继续致力于银杏叶的特征性鉴别相关研究工作,为保护中国银杏叶市场贡献力量。 2016年,中国正致力于建设中药化学物质数据库,以保障中药质量与临床用药安全,建立中药质量控制的公共服务体系。沃特世将积极支持联合开放实验室这一公益实验平台,在2015年推出方法转换原则的基础上,继续以实际样品为例,验证方法转换的可行性,为企业在新技术应用上扫清法规上的障碍,并参与配方颗粒标准的制定工作,帮助规范药品质量。 沃特世还将协助联合开放实验室,结合中国药品质量标准建设(特别是中药标准建设)的发展需要,积极参与相关培训与行业活动,并针对药品质量研究和质量管理技术人员举办相关培训,利用最前沿的分析仪器及技术,理论结合操作为新技术及新理念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如针对2015版药典附录新增的分析检测技术SFC(超临界流体色谱)进行解读及应用培训等。随着2015版药典正式颁发,对现有药典标准进行转换需要做哪些工作一直是困扰分析工作者的问题之一。沃特世与联合实验室将与广大业内同仁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技术方案,提高国内药品的研究分析工作,并为全球制药及天然产物质量标准的提高以及国际标准的协调统一提供支持。 关于中国药典-沃特世联合开放实验室“中国药典-沃特世联合开放实验室”是由国家药典委员会以及沃特世公司共同建立的公益性联合实验室。中国药典-沃特世联合开放实验室将深入开展药典标准研究,检测方法和开发与验证工作,同时开展国内外药典标准的分析方法,及各论的数据比对工作。实验室还将为药品监管及药品生产科研人员提供培训,并就药物开发研究开展广泛的国际间技术交流。 关于沃特世公司(www.waters.com)50多年来,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通过提供实用、可持续的创新,使医疗服务、环境管理、食品安全和全球水质监测领域有了显著进步,从而为实验室相关机构创造了业务优势。 作为一系列分离科学、实验室信息管理、质谱分析和热分析技术的开创者,沃特世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实验室解决方案为客户的成功创造了持久的平台。 2014年沃特世拥有19.9亿美元的收入,它将继续带领全世界的客户探索科学并取得卓越成就。 ###Waters、ACQUITY、ACQUITY UPLC、UPLC、UPC2 和UNIFI是沃特世公司的商标。
  • 健康制药,安心生活! ——奥豪斯天平制药行业 应用实例
    您是否经常会在电视新闻里面听到这样的新闻?“中国质量新闻网消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近日发布药品质量公告,某批次药品经检验不符合标准规定。其中这些药品在以下方面不符合规定:含量测定、鉴别、性状,以及检查项中的装量差异、重量差异、含量均匀度、可见异物等等”。药品检验合格与否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重量差异/装量差异”,所谓重量差异/装量差异就是药品单独重量和批次平均片重的的差值不能够超过一定的限度。在片剂和胶囊剂不同的药品种类上,也有不同的“重量差异限度”值。所以,药监局就是通过这个指标来抽检药厂的药品是否符合格药品的指标。客户案例 江苏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泰州医药城内,是深圳某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研发生产生物药品和保健品,每年销售和生产几十亿的药品。我们就来看看这家公司是如何生产规范药品的。产品应用客户需求:客户需要根据药典规定在压片和轧囊抽取药品做装量控制。需要得到每粒药的单重,和20粒药的平均重量,标准方差等数据。奥豪斯团队在评估客户需求后,技术团队推荐该公司使用型号:AX223ZH的电子天平。 由于单粒样品在0.8g左右,天平精度可以满足客户称量精确性的要求,有累加功能可以满足客户对数据计算的要求,并且有U盘存储功能,方便客户保存数据并保证可追溯性。操作流程: 操作人员每15分钟抽取20粒药片或胶囊,使用AX天平累加模式,每粒分别称重,并人工记录数据。然后20粒成完后,天平自动算出平均单重,标准方差,最大值最小值等数据,以此判断装量是否合格。并用U盘把数据保存下来,保证了数据的可追溯性。 客户评价AX天平触摸显示屏加按键操作的的方式,使客户十分直观、方便的进行数据读取和天平操作。天平自带的累加功能取代了以往繁琐的人工计算。AX天平的高精度和快速稳定性完全满足了在制药生产环境下客户的使用需求。并且,客户对于使用U盘存储功能可以很方便的保存称量数据,表示十分满意。AX系列天平概览:
  • 全球128家生物制药企业上市!生物制药行业5大趋势
    2021年,生物制药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到2022年,全球共有128家生物制药企业成功上市;有超过50亿人接种过COVID-19疫苗。由于这些进步,生物制药行业将面临商业化、融资及投资组合规划等许多领域的变化,L.E.K.咨询公司根据这些变化整理出了行业目前的5大发展趋势。Christian Seiffert 认为整个生物制药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Part1 “先进疗法”领域的创新在过去5年中,制药企业对新疗法的研究力度有了显著提升,最重要的发展包括:• CAR-T细胞疗法。它是一种旨在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免疫疗法,以前曾被批准用于治疗DLBC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新批准将极大提升这些疗法的市场潜力。目前,美国制药企业Gilead和Bristol Myers Squibb(BMS)在CAR-T细胞疗法上并驾齐驱。• RNA疗法。2022年,制药行业将继续加强对RNA疗法的研究,并且侧重于开发一些创新技术,如RNA编辑、tRNA、环状RNA和mRNA。• 蛋白质降解。越来越多的生物制药企业开始研究蛋白质降解技术,如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s)他们希望能通过小分子来破坏致病蛋白质。Part2 全球持续升高的价格压力2021年,不少国家都提出了控制药品价格的新措施或计划。为此,德国联邦政府计划将《药品市场重组法》(Amnog)规定的受专利保护的新药品的自由定价期由12个月缩短至6个月。此外,人们还在讨论加强医疗保险公司的权力以限制药品费用,同时将药品价格监管期延长至2022年之后。在此背景下,目前关于罕见病药物(孤儿药)效益评估的讨论也不容忽视。未来,生物制药企业需要仔细平衡药品定价与合同起草,基于实际价值或基于绩效的协议签订方式或将替代定价模式成为主流。Part3 新的营销理念COVID-19大流行、医院格局的整合、政治影响力的强化以及先进治疗方法的出现等因素将迫使生物制药企业进一步改善其营销手段。L.E.K.咨询公司预计产品进入市场的方式会发生变化:以销售人员为主的传统营销模式正在让位于更灵活的营销模式,即将更多销售人员替换为虚拟联系人。疫情加速了这种变化,目前看来,即便在疫情结束后,这种变化也仍将继续,因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可以更快速地捕捉市场的动态变化(比销售人员要快得多)。Part4 通过生物标志物改善诊断生物标志物是临床中一种广泛应用于筛查、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的工具,它正在成为药物进入市场的关键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生物标志物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如通过液体活检可以进行更广泛的筛查和早期诊断。而液体活检不仅有助于发现早期癌症,而且可以被用来更好地监控治疗是否真正有效。不过这些专业化疗法所针对的患者人数会不断减少,因此若要维持收入,它们必须提高价格。除了癌症治疗之外,生物标志物的应用还将扩展到许多其他领域,特别是神经、免疫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领域。人们迫切需要能够负担得起的非侵入性测试,以便在极早期甚至是症状发生前诊断出阿尔茨海默氏症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而生物标志物或许能满足这一需求。有些实验室已经在开发此类测试,生物制药企业也纷纷开始将它们纳入临床试验。要想成功将生物药品推向市场,制药企业必须关注与实验室的合作、测试的可用性和成本,以及对医生和患者的说明;早在研发阶段,诊断策略就必须明确包含在研发和市场引入计划中。Part5 创新生物技术融资的发展美国和欧洲似乎有一个共识,即缩减公共资金,增加私人替代筹资。因此,在2020年和2021年全球生物技术公开募股(IPO)数量大增之后,L.E.K.预计2022年的IPO数量会下降。鉴于美国股市的不确定性,L.E.K.预测风险资本投资仍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而所谓的“非稀释性”融资选择将增加,如专利使用费的货币化或贷款融资。
  • 掘金1390亿美元仿制药市场
    编者按:   在全球制药市场,原研药都是体现跨国制药巨头竞争力的最重要砝码。但是,相对于高昂的研发成本以及时间成本,国内医药企业还无法做到与国际制药巨头拼杀原研药,而面对即将释放出1390亿美元仿制药市场,国内医药企业却不能坐以待毙。国内医药企业的机会又在哪里呢?又将会遇到什么样的阻力和困难?   “如果不能打败你的敌人,就加入他们。”   那么,国际专利药集中到期的这几年,是行走在原研道路上的国际制药巨头加入到仿制药大军,还是仿制药企业走出高水准品牌仿制和仿创结合的特色道路——现在看来,两边的队伍,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全球领先的医药健康行业信息咨询公司美国IMS Health数据显示:全球仿制药销售在过去12月持续旺销势头——日本仿制药销售增加10.2%,法国增加16.9%,意大利增加12.5%,西班牙增加10.5%。全球十大仿制药制造厂目前占据47%的市场份额,其中前三名厂家占有明显优势,泰瓦11%、诺华山道氏9%、麦兰(Mylan)8%。   IMS统计,到2012年,将有1390亿美元的品牌药失去专利保护,将给仿制药产业带来巨大商机。   1 “一模一样”实为淘汰机制   第一财经日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日前的2010年工作会议上,提出“将严格审批,仿制药要与被仿药品一模一样,解决低水平重复问题”,这对目前以仿制为主的中国制药工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李国庆:这次提出的严格审评思路不只是针对仿制药的,比如说“新药要有新疗效,改剂型要有明显的临床使用优越性”,但仿制药是其中重点关注的环节——要求就是“不论新药还是仿制药,都要有创新的本质要求”,这也是新的药品注册法规体系的核心思想。当然,企业的成本和科研风险也会上升,这其实也是SFDA调控的目的之一,让有能力做的企业继续,不具备实力的尽早退市。   俞观文:前些年我们药品审批的门槛偏低,药品报批的数量多,这种制药工业的低水平重复一方面容易造成质量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制剂始终“走不出去”。现在提高门槛,也是相关政府部门希望通过严格行政审批门槛,来调控产业结构和水平。   王进: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考虑,提高门槛是必须的,也必然会促进产业发展。但我担心,不少企业恐怕依然认识不到这个政策形势的严峻。虽然说“一模一样”只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生物等效性、溶出度、崩解、稳定等指标的相对“一模一样”,但实际上,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以国内目前很多企业的技术水平,很可能是做不出来的。   祝匡善:对企业来说,做到“一模一样”难度会很大,这其实是对成本、科研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前审批是拿到了批准文号就好,只是一个终端检验合格的环节 现在强调各项指标达到标准,其实是在研发过程中的把控,对推动制药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作为企业,我们也希望国家对标准的把控更多结合实际,在政策放开和收紧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中间值”。   2 原研药企业涌进仿制药领域   日报:近几年,全球仿制药上升势头很猛,国外企业特别是国际制药巨头对仿制药态度的转变会不会影响到整个制药工业的格局?   温晓春:最近我们注意到一组数字,IMS研究表明,在过去10年,外资企业药品在中国医院销售收入份额持续下降,从1999年的44%下降到了2008年的不足30%。相比周边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菲律宾67%、韩国38%、台湾地区82.9%)和其他新兴医药市场(俄罗斯79%、墨西哥82%)——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外资药企产品在中国所占份额相对较低。   吴惠芳:从健康网最近监测到的数据来看,进口药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已经下滑到30%左右,因为进口药里面既有原研药,也包含仿制药品种,所以,如果单纯计算原研药品种的话,这个份额肯定是不到30%的。这种市场下滑已经给相关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多原先主打原研的制药企业进入仿制,在加速仿制药竞争的同时,也会推动仿制药产业的发展。   王进:尽管从现在全球的大趋势看来,原研药发展平滞,仿制药后劲十足,但其实原研药和仿制药应该是两种商业模式的概念,不同公司定位下,会有不同的选择。以我曾经工作的罗氏公司来说,至今它依然坚持原研路线的市场定位。不过,辉瑞现在就选择了与印度仿制药公司合作,采用“贴标”的方式,一方面缓解原研药成本和市场回收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补充自己的产品线,巩固新兴市场,这其实也是目前进入仿制药市场的制药巨头的普遍想法。   3 中国制药企业机会何在?   日报:有观点认为,虽然近几年国际专利药集中过期将释放出大量的市场空间,但对相当多的中国企业来说,这个机会还是一个不太可能的“超前消费”?   温晓春: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仿制药产业的几个特点非常明显,比如说,4700多家生产企业数量过于庞大、产业集中度极低、产品过度竞争造成同一药品之间质量价格差异巨大等等。相比之下,原研药高水准质量保证的核心竞争力就显得非常重要。IMS研究表明,目前大医院选择原研药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认可知名品牌,医务人员对药品质量、疗效和安全性的信任,药品不良反应率较低——都是围绕质量的关键因素。   王进:很多原研药在中国已经专利过期,但是依然能卖得很好,主要的原因还是质量和疗效。我们曾经做过一些跟进的研究,一些药厂的专利药失效后,马上跟进上市相关仿制产品,质量非常好,其他厂家的仿制品种在实验室比对的结果还是有明显差距。从这一点上,就说明虽然仿制药名为“仿制”,但其实要想模仿形似、神似,质量疗效兼备,是一个很高难度的技术活儿。我个人认为,除少数发展很稳健的企业外,国内大部分企业还很难达到这样的高水平仿制,在国家严控的政策“夹击”下,很难抓住这个机会。   罗幸福:以前,外资产品主要是因为高投入、高回报,所以有实力进行市场推广,形成市场认知和品牌累积。但是这几年,不难发现,由于品牌推广的力度,在某些专科领域,过期原研药几乎已经失去了市场,让位于国内仿制药。这其实说明,在必需的前提下,质量将不是决定仿制药市场表现的唯一因素,未来的品牌推广对于仿制药的市场表现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对于目前发展稳健的企业来说一定是难得的市场机遇。   日报:国外“首仿药”有180天的市场保护期,成为很多公司在专利失效后首先争取的“市场优待”,对国内发展良好的制药企业来说,“首仿”是不是也同样是一个“志在必得”的市场机会?   祝匡善:首仿的价格优先具备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实现首仿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成本投入,研发风险也非常高。而且,据我所知,目前国家对首仿药的定价、市场渠道等进一步细化的政策还没出台,在投入和产出的风险效益还不好计算的情况下,有技术研发实力的企业也会比较慎重,暂时观望。   温晓春:平均而言,中国原研药的出厂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只有发达国家市场的50%,是亚洲其他新兴市场的70%。不仅如此,另一方面,按国际标准来看,中国的仿制药价格水平也明显偏低,目前中国仿制药价格只有世界主要市场仿制药价格的20%~30%。   罗幸福:据我所知,有些仿制药企业其实并不赚钱,很多国内的品牌仿制药现在也都开始转向创新研发或仿创结合,单纯的原研需要资金技术实力,单纯的高水平仿制同样。对我们来说,仿制和创造相结合,在某些环节争取专利的保护,形成特色产品,争取定价、医保等政策保护,在现阶段还是比较合理的市场选择。
  • 制药最前线 | 升级版的 “冰箱“制药机来啦!
    几个世纪以来医药行业的发展从未停歇,并不断推动着全球药物研发技术的发展与革新。现代新药开发需要更加灵活,快速的药品生产模式。由于临床开发在加速:定制化的“小”药开发越来越多;对药品的“价廉物美”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制药法规的不断完善对药品供应可靠性要求越来越严。相信大家对我们公众号之前报道过的麻省理工资深连续流专家Klavs F. Jensen教授团队设计的冰箱大小的制药机记忆犹新吧。 01升级版 “冰箱” 制药机经过改良,这套“冰箱“制药机目前已升级为第四代产品。小编将为您介绍这一代表全球制药合成研发先进设备的研究应用成果。“冰箱”共由三部分组成:1. 合成模块:包含微通道连续合成反应器和液-液分离设备,用于得到粗产品API2. 纯化模块:用于间歇或者连续纯化和分离得到纯的固体药剂或液体制剂3. 药品模块:加料、混合、配药和药品的直接压缩,做成口服固体制剂4. 连续化、模块化的组合使整个系统创造高收率,使生产更便捷、安全且降低成本。图1:第四代”冰箱”制药机02.升级版 “冰箱” 制药机的大显身手作者使用了5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演示这套装置的实际使用效果,每种药物的产品形态、剂量、测定规格和所需的产量见下表。每一种药物的产量目标的定义是在稳定状态下每天生产1000剂,目的是证明该系统能够满足要求的生产目标。• 利多卡因• 地西泮• 苯海拉明• 环丙沙星• 阿托品作者仅用三周时间完成了5种示范药物合成,其中有4种达到了至少1000剂/天的产量(环丙沙星产量低一是因为需求量本就少,二是因为工艺合成难度确实较大)。而且,最新一代的设备较之前的设备产量有了显著提升。实验总结 1.在 “冰箱” 制药机中,五个API的连续生产流程在短短三周内就完成从设计到执行。这充分展示了这种分步式制造系统的商业适用性,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在一个单元内生产数以千计剂量的各种API;2.最新一代的 “冰箱” 制药机在开发期间运行了数百小时,证明了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大幅提高;3.这种按需生产的方式有助于减少供应链中断、盗窃、过期和与此方法相关的控制问题的风险;4.这种生产方式可以在全球健康危机、自然灾害和战场医学场景中快速提供所需的API和药品。 还有什么正在发生 “冰箱”制药机的应用已经充分说明了制药的未来连续化、自动化的趋势。同样合成开发的研究技术也正在日新月异地进步着!近期利物浦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款完全自动的移动机器人以协助他们进行化学研究,还登上了Nature的封面。这个机器人助手被用来帮助他们进行光催化剂的开发,一种可以让水在光的作用下产生氢的材料。机器人会称量固体催化剂,分配液体,用光照射样本。机器人能测量产物氢,还能基于实验中分解出的氢决定下一步怎么做。它可以天工作21.5小时,8天就做了688个实验。 康宁微通道反应器康宁颠覆性的微通道反应器技术,主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客户设计紧凑、高效、安全的化学工艺,康宁微通道反应器可以将化学反应过程的时间从几个小时缩短到几秒钟,有时甚至更短。你能想象当机器人助手与康宁微通道反应器连用快速开发出最优工艺后,极速应用于配置了连续流反应器的“冰箱”制药机生产定制化药物的未来场景吗?那将是一副多么令人振奋的未来制药宏图!让我们一起努力,走近未来连续智能制药!
  • 生物类似药 VS. 化学仿制药
    p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industry-S22.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生物类似药 /strong /span /a 和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industry-S22.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化学仿制药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strong /a 虽然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治病救人,并且都属于仿制药类别,但是两者显著不同。相比于化学仿制药,生物类似药主要有“两高”的特点:即技术门槛高、投资门槛高。一般认为生物类似药研发通常需要8-10年,比化学药仿制药3-5年要长很多。世界最大的仿制药公司之一、著名跨国药企诺华旗下的山德士认为一种典型的化学仿制药的仿制成本为2-3百万美元,而对于生物类似药而言,这一数字则高达0.75-2.5亿美元,两者相差约百倍。尽管上述研发所需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在不同的报道会有所不同,但是没有争议的是:生物类似药比化学仿制药所需时间更长,投资成本更高。上述的不同,是由于两类药的诸多不同造成的,本文就力图探讨两者的不同之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106df8b5-087e-493f-982e-ecc41e8fa670.jpg" title=" 表1.gif" / /p p   要想了解生物类似药和化学仿制药的差异,首先需要弄清楚原研生物药和化学药的差别,表1就系统总结了两者的差别。表2则总结了生物类似药和化学仿制药的主要区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bc7304a3-e869-443d-b721-9ebeaad53e71.jpg" title=" 表2.gif" / /p p   小分子化学药通常是化学合成的,而大分子生物药则通常是生物合成的。两者在源头的不同就直接导致两者在结构、成分、生产方法和设备、知识产权、配方、保存方法、剂量、监管方式以及销售方式均有不同。和合成的小分子化学药相比,生物药在分子大小上要大一百至上千倍。比如抗体药分子量高达15万道尔顿,而化学药通常不到1000道尔顿。有的报道将小分子化学药的大小比作一辆自行车,而生物药的个头则相当于一架飞机,其实两者的区别不仅仅是分子大小的差别,更重要的是生物药的分子结构要远比化学药复杂,比如蛋白类药有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和二级结构(如α螺旋、b折叠等)以及更复杂的三级结构。有些生物药,蛋白分子间三级结构的稳定结合还会形成四级结构。更为复杂的是,在生物合成后这些生物药的结构通常会有翻译后修饰(即PTM),包括糖基化、磷酸化等,而这些修饰,不同批次的生物药也会不尽相同。而这些变化对于生物药的生物活性可能是很关键的。尽管生物药和化学药的不同点很多,但是笔者认为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区别有两点:对于生物药而言, 必需同时至少具备两个条件: 生物体合成和大分子。有些小分子化学药也可以采用生物合成方法 而现在的多肽合成技术可以化学合成高达超过100个氨基酸,分子量可以上万道尔顿,但是即使是这么大的多肽(或者说是小蛋白)也算不上生物药。 /p p   由于生物药更大的分子量和复杂的结构,生物药的表征面临很大的挑战。尽管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分析表征生物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但是由于上述的特点,即使全世界可能有的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全用上,也不可能将生物药的结构等特性完全表征清楚。这些特点也注定生物类似药不可能完全和原研药一模一样,即使是同一家公司生产的同一种生物药,不同批次也会有差异,即使是同一批次,在储存、流通的过程中,生物药(尤其是蛋白类药物)的结构和活性也不可避免的会有所变化。对于生物类似药生产商而言,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种原因,原研药公司所采用的生产工艺甚至是所采用的细胞系都会不清楚,这就更导致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不会一样。另外,对于生物药而言,其生产及流通过程更加复杂,要求也更高,有许多步骤,细胞培养的条件(温度和营养)、产品的加工、纯化、储存和包装等各个环节都会影响产品的生产,整个过程中的微小差别都可能会对最终产品的质量、纯度、生物特性以及临床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正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虽然化学仿制药的英文是generic drug,但是生物类似药并非是biogeneric,而是biosimilar,因为生物类似药只可能与原研药“相似”(similar),绝无可能一样。 /p p   然而对于传统的小分子化学药而言,一般都有非常确定而且稳定的化学结构,现有的分析方法(比如红外、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质谱等)足以将其化学结构完全搞清楚。所以,总的来说生物药的生产对于其生产条件的要求远比化学药苛刻,当然生产成本也更高,而且生物药的临床前和临床阶段的研发成本也更高,因为监管机构(尤其是在欧美)要求生物类似药生产商提供足够的临床数据充分证明生物类似药和原研药有一样的临床疗效,这也导致生物类似药在获批上市前的仿制成本往往是化学药的上百倍。也正是由于生物类似药高昂的仿制成本和生产成本,一般生物类似药和原研药相比,只能降价10-30%,而化学仿制药则可高达80%甚至更高的比例(这一点对于印度制造的化学仿制药尤其如此),所以化学原研药一旦专利过期,就会受到仿制药的猛烈冲击,销售额会大幅度下降,而化学仿制药也会很快抢占市场(这一点,此前的药王立普妥Lipitor就是明证),而生物原研药则在专利过期后,其销量受仿制药的影响较小。生物药和化学药的另外一个重要区别是它们的免疫原性,几乎所有的治疗性蛋白都会在人体内产生抗体。它们会通过中和内源性因子而降低活力甚至诱发严重的副作用。 /p p   生物类似药和化学仿制药另外一个区别还反映在上市后的监管上,化学仿制药由于和原研药结构相同,且结构简单,欧美监管机构允许药剂师可以自主用化学仿制药替换原研药(即:自动替换政策, 或可替换, interchangeability),无需通知开处方的医生。而对于生物类似药,在欧盟,法规明确要求不允许自动替换。就目前美国FDA已经正式发布的有关生物类似药的指南来看,biosimilar又可以分为两类: 1)和原研生物药高度相似的普通biosimilar 2) interchangeable biosimilar。 /p p   可以自动替换的生物类似药比普通生物类似药要求更为严格,迄今为止FDA才批准了一个生物类似药,且不允许自动替换,笔者预计至少在未来的3-5年很难有可自动替换的生物类似药在美国获批上市。 /p p   对于自动替换政策笔者认为有必要多说几句:interchangeable其实如果翻译成自动替换就会造成歧义,其实interchangeable并不是自动化系统真的“自动”替换的,而是根据美国的法规,药店或医院的药剂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判断处方药是否可以替换。以上述美国生物类似药的独苗(即2015年3月批准的山德士的 Zarxio (filgrastim-sndz))为例,如果一个美国医生开的处方是安进的Neupogen,药剂师就不能自作主张用Zarxio来替换,因为Zarxio不是interchangeable biosimilar。而如果Zarxio是interchangeable biosimilar,药剂师则可以不用知会开处方的医生就可以用Zarxio来替换Neupogen。如上所属,迄今为止FDA尚未批准任何一种interchangeable biosimilar。由于生物药的高度复杂性,生物类似药能做到和原研药高度类似已经很不容易,如果要做到和原研药一样的可替换的生物类似药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interchangeable biosimilar,目前FDA尚未出台明确的指南,相信出台这样的指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p p   因此,相较于化学药,更加复杂并且通常也更加昂贵的生物药进入市场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低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目前在中国,本土生物药(绝大多数是所谓的第一波生物类似药,如干扰素、生长因子等)在总的药物市场所占比例较小,而在欧美,获批的创新生物药数量近几年基本占获批新药总量的三成左右(在美国,如果算上FDA下属CBER批的生物药,这个比例更高一些),由于生物药价格一般更高,生物药的市场份额在全球不断快速上升。就全球而言,目前生物类似药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生物类似药目前所占市场份额可以说还微不足道,但是,业界普遍认为,未来10-15年是生物类似药的黄金发展期,据医药领域世界顶级咨询公司IMS Health预测,至2020年,生物类似药的年销售额有望达到250亿美元,约占生物药市场份额的10%。因此,面对如此大的蛋糕,我国做为仿制药大国,面对如此良机,我国药企有条件的自然要上马生物类似药,没有条件的想方设法也要上,所以现在我国在研生物类似药数量(主要是临床前阶段)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据汤森路透数据),这么多生物类似药如果只靠中国市场,显然消化不了,以后进军欧美国际市场相信会是中国本土一些有实力药企的必然选择。但是,欧美尤其是全球药品第一大市场美国对生物类似药的监管非常严格,所以中国药企都知难而退,尤其对于难度最大含金量也最高的单克隆抗体的生物类似药,迄今没有一个来自中国的单抗生物类似药在美国开始临床试验,整个大中华地区也只有台湾的喜康(JHL)拿下欧洲,率先在欧洲开始临床试验自己的rituximab生物类似药(即利妥昔单抗)JHL1101。 /p p br/ /p
  • “制药工程与药品智能制造”学术研讨会暨高级研修班在淄博召开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山东省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山东大学药学院于2019年4月24--26日在山东淄博联合举办以“制药工程与药品智能制造”为主题的2019年学术研讨会暨高级研修班,同期召开山东省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会议。本次会议由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联合承办,得到了上海宝驰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阳森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以及山东金璋隆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的大力支持。会议邀请工信部智能制造推进办公室专家、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专家咨询组相关专家,以及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共同出席并授课,来自各省、各地市医药院校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医药生产企业高管、工程技术人员、医药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等200余名代表参会。研讨会:特邀专家学者把脉行业发展,洞察智能制造产业,引领发展风向标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专家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顾问燕泽程研究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能制造推进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于美梅高级工程师、山东大学药学院院长刘新泳教授、山东省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山东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与药事管理学教研室主任博导臧恒昌教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科带头人吴志生教授、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助理傅毅明高级工程师、天津中医药大学李文龙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冰副教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刘继红高级工程师、山东新华医药集团任福龙总经理、山东新华制药股份郑忠辉副总经理等及医药相关人员200余名代表。研讨会现场开幕式上,首先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制药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与药事管理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臧恒昌教授担任主持人,隆重的介绍各位嘉宾领导。随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顾问燕泽程、山东大学药学院院长刘新泳、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总经理任福龙分别致辞,对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主持人:臧恒昌教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执行顾问 燕泽程致辞山东大学药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刘新泳教授致辞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总经理 任福龙致辞山东新华制药股份郑忠辉副总经理担任主持人,专家学者先后做主题报告并进行了讨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能制造推进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于美梅报告“智能制造及标准化”、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大数据分析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傅毅明博士报告“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冰副教授报告“‘大数据’驱动的中药智能制造”、天津中医药大学李文龙副教授报告“中药质量控制新理念新技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在线分析委员会周建发主任报告“航天传感器与中药质量控制应用展望”,现场学员专家提问交流,反响热烈。主持人:山东新华制药股份副总经理 郑忠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能制造推进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于美梅“智能制造及标准化”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大数据分析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傅毅明博士“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 徐冰副教授“‘大数据’驱动的中药智能制造”天津中医药大学 李文龙副教授“中药质量控制新理念新技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在线分析委员会 周建发主任“航天传感器与中药质量控制应用展望”研修班:专家学者互动式授课研讨会同期还联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品生产过程分析与质量控制分会共同举办了“制药行业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标准化高级研修班”,出席研修班的专家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顾问燕泽程高工、山东省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山东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与药事管理学教研室主任博导臧恒昌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科带头人吴志生教授、浙江大学药学院现代中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雪松教授、北京同仁堂研究院副院长迟玉明博士、北京红日药业配方颗粒研发中心总监张志强总工程师、天津中医药大学李文龙副教授、中国西安西电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李翌辉博士及医药相关企业代表60余人。研修班现场李文龙副教授、臧恒昌教授分别担任上午以及下午的主持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志生教授报告“先进传感器的中药智能检测与质量设计”、天津中医药大学李文龙副教授报告“中药制药过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及相关思考”、中国西安西电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李翌辉博士报告“智能制造的实践与探索”、浙江大学药学院现代中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雪松教授报告“中药智能装备与智能工厂新模式研究”、北京康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张志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报告“中药配方颗粒制造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迟玉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报告“药品生产工艺设计与技术创新”,互动式授课,完成一天的学习,学员们收获颇丰。主持人李文龙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 吴志生教授“先进传感器的中药智能检测与质量设计”天津中医药大学 李文龙副教授“中药制药过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及相关思考”主持人:臧恒昌教授浙江大学药学院现代中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刘雪松教授“中药智能装备与智能工厂新模式研究”北京康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张志强教授级高工“中药配方颗粒制造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迟玉明教授级高工“药品生产工艺设计与技术创新”会议期间,各位参会代表分别参观了淄博高新区MEMS研究院和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会议同期商讨成立山东药品智能制造联盟,初步拟定了联盟协议书、确定首批联盟成员单位,并设立专家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工信部智能制造推进办公室及行业内知名专家组成。联盟成立后将推动制药领域智能化建设,促进医药智能制造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次学术研讨会及培训班的授课老师由工信部智能制造推进办公室专家及国家智能制造方案起草和咨询有关的相关专家、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组成,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研讨机会,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很好地落实药品智能制造联盟的功能,提高联盟成员智能制造的认知和水平,更好地为山东省药品制造新旧动能转化服务,加快推动制药工程与药品智能制造,参会人员受益颇丰,会议圆满结束。集体大合照
  • 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未来还有多少路要走?
    p & nbsp & nbsp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在医保支付方面予以适当支持,医疗机构应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的,在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 /p p   ——摘自《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国办发[2016]8号 /p p   加快推进已上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鼓励药品生产企业按相关指导原则主动选购参比制剂,合理选用评价方法,开展研究和评价。对需进口的参比制剂,加快进口审批,提高通关效率。对生物等效性试验实行备案制管理,允许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办检验检测机构等依法开展一致性评价生物等效性试验,实施办法另行制定。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指导,推动一致性评价工作任务按期完成。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并将其纳入与原研药可相互替代药品目录。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的,在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 未超过3家的,优先采购和使用已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加快按通用名制订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尽快形成有利于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使用的激励机制。 /p p   ——摘自《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13号 /p p   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有助于降低医药总费用支出,淘汰医药产业落后产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多项仿制药质量提升工作的推进,确保高质量仿制药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诉求也愈发清晰。如何创造有利条件,让仿制药平稳顺利地成为原研药的替代选项,成为各利益相关方最关心的问题。 /p p    strong 为品质提升站台 /strong /p p   去除“国产仿制药不如原研药”的传统印象,正在成为国家一系列仿制药质量提升政策的共同理由。丁香园2014年的调查显示,在2185位医务工作者中,87.5%的人认为,相较国产仿制药,进口原研药的质量更好 主要成分纯度高、制剂稳定性好和安全性更好是医生药师认可原研药的最主要原因。 /p p   2016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以下简称“一致性评价”)工作。而在主要具体措施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一方面,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向社会公布 另一方面,药品生产企业可在药品说明书、标签中予以标注。 /p p   截至目前,首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13个品种(17个品规)的药品,以及收录到《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的131个品种(203个品规)可以获得上述政策加持。但在改变医生和患者观念上,一些细节的调整还需要获得监管部门的持续推动。 /p p   以说明书为例,一位三甲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原研药的说明书信息量通常较为详尽,“字很小,但信息量很大”,特别是对不良反应有充分的说明 但同一主要成分的仿制药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部分,则可能仅有只言片语,而且不同企业生产的同成分仿制药,其不良反应说明甚至并不相近。 /p p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说明书应与原研药品一致。”绿叶制药相关负责人表示,“同品种药品存在不同的说明书,这容易引起公众的质疑。” /p p   对于药品说明书的变更情况,监管部门及企业分别应该履行的责任也亟待进一步明确。阿斯利康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美国及欧盟,监管部门会定期,如每月、每季度,对新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变更信息对外公示,以方便仿制药企业跟进原研药企的更新。” /p p   strong  让政策红利可期 /strong /p p   在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看来,早日享受到药品招标采购和医保支付等方面的政策红利才是对仿制药企业最大的鼓励。 /p p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已经定下政策鼓励的基调:“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的,在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 未超过3家的,优先采购和使用已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加快按通用名制订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尽快形成有利于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使用的激励机制。” /p p   在招标政策方面,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各地招标政策前瞻性很强,但缺少统一标准。 /p p   2016年以来,多数省份已经通过修订招标规则,对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实施分类管理。如湖北省、四川省均通过将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与一类创新药归为同一质量分组,对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江苏省第一时间出台相关政策,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享受原研药的同等待遇,此外,如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未能入围集中采购,江苏省允许其直接纳入备案采购范围。 /p p   然而,有些省份仅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与过保护期专利药品列为同一层次。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做法背离了政策设立的初衷,不利于激发企业提升仿制药质量的积极性。 /p p   在医保支付方面,由于各地政策区别较大,配套优惠显得整体滞后。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目前,许多省份在医保支付政策上是“原研药一路绿灯,国产药品重重阻力”的状态。 /p p   具体来说,原研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医保目录,顺利挂网、招标、进入医疗机构,但通过了一致性评价的国产药品依旧受挂网进度、各省份医保政策执行进度等各方面的限制,仍在医疗机构外“徘徊”。 /p p   即使产品进入医疗机构,待遇也是各有不同。一位企业政府事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原研药品可通过国家谈判与医疗机构直接签订采购合同。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明确采购数量,按谈判价格直接网上采购。采购周期内,医疗机构的采购数量暂实行单独核算、合理调控”。这意味着,该类原研药品不占医院“药占比”,单独核算 而国产仿制药即使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仍要占医院“药占比”,因此医院在选择上也会有顾虑。 /p p   “建议各省份对一致性评价政策加快落实,避免让一致性评价的优势成为‘镜花水月’。”该企业政府事务负责人表示。 /p p    strong 将自身变革持续 /strong /p p   除了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企业优化内部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p p   一方面,对研发质量的要求正在推高药品生产成本:据广州驭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声鹏介绍,目前开展BE试验的平均投入在350万元,但遇到特殊情况,如高变异药物,投入数字就不止于此。同写意论坛发起人程增江估计,连同药学研究及BE试验的投入至少要500万元,一些品种花了1000万元仍然没做出来,“研发投入对企业来说是不小的压力,后续还要开展注射剂质量再评价工作,很多企业都面临同样的困境——钱花完了该怎么办。” /p p   另一方面,医改大环境下,医保资金紧张的压力会迫使药企展开充分竞争,导致药价进一步下降。以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发布的第三批集中带量招标采购为例,其在对投标企业资格遴选的标准中,将22个品规产品的入选标准扩大到“暂未公布(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若溶出度试验经市药检所复核通过可视为符合参比制剂溶出度标准”的产品。有业内人士称此举是为了“筛选出质量相对较好的品种,以价换市”。对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品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陈昊提醒,要警惕溶出一致推导BE试验一致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严格保障公众利益、维护市场公平。 /p p   在一位资深行业分析师看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利好那些成本控制得好、市场策略执行力强的企业。 /p p   “尽管目前各省份招标采购和医保支付情况不容乐观,但可以看出国家层面的战略是清晰的,一致性评价药品的前景也是光明的。”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建议,尚未着手开展一致性评价的企业不要观望,要及时启动,把产品按重要程度、研究基础等排出计划表,快速开展各项相关工作。 /p
  • 由《我不是药神》引出,从粉体看我国仿制药的质量控制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如果你有看过《我不是药神》,那势必会被片中患者渴望生存的眼神所触动,以及被高昂的正版药价所震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部特别的电影,引发了观众许多思考:为什么正版药会这么贵?印度仿制药价格为何如此低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仿制药vs原研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事实上,正版药贵的主要原因,1是研制费用高、专利价格贵;2是经手渠道多。而仿制药,是药厂在专利药保护期过后模仿专利药成分制作的药物,只需要通过各国部门的药监部门批准就能上市,不需要冒着巨大的风险进行漫长的研发,成本大幅度降低。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但仿制药制作看似容易,其实不然。根据规定,仿制药在剂量、安全性、效力、作用、质量及适应症上,需与专利药完全相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换句话说,仅模仿成分是不足以成为合格的仿制药的,从寻找合适替代物到临床试验,整个流程对研发能力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只有当药效的重要指标也与原研药达成一致时,才算是合格的仿制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而对于医药粉体来说,其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与其粒径、形貌等性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是同一种药物,若粒径等性质有所不同,不仅会对物理性质造成影响,还会使生物活性有着明显差异,干扰药物的临床使用。因此这些指标无论是在新药开发还是一致性评价及仿制药开发过程中,都是API、辅料和制剂中间体的粉体学研究及控制的重点对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仿制药的质量要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影片中印度仿制药价格低廉有许多原因,其中最主要便是印度过于宽松的专利条款。但这种做法并不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再者,打开仿制药限制就无法避免“假药”涌入,药品质量的参差不齐,对药品市场的安全稳定和病人的服药安全都是巨大的隐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我国,为使药品市场健康良性发展,保障患者服用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已全面启动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从源头去控制仿制药质量,淘汰与原研药相比内在质量和临床疗效达不到要求的品种。因此可预见,在未来对医药行业的质量要求将越来越严格。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但作为与人类生命与健康最为密切相关的特殊领域,严格的质量要求并不为过,且制备过程的难度意味着产品的附加价值将增大。医药粉体作为原料药、制剂中间体、成品的主要载体之一,更是浓缩着最为先进的粉体技术。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是什么行业,只要涉及到了粉体,所应用的粉体工艺其实是可相通的。 /span /p
  • 制药行业分析检测技术与仪器交流会成功举办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成为焦点
    仪器信息网讯 2016年5月27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山东大学药学院、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共同协办的制药行业分析检测技术与仪器交流会(山东站)在济南市翰林泉盈酒店成功召开。来自制药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质量负责人、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20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就2015版《药典》仪器分析技术变更部分、新的仪器检测技术部分、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方法和技术以及科学仪器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刘慧颖女士主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刘慧颖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执行副主任燕泽程女士为本次大会致开幕词。开幕词中,燕泽程介绍,本次会议是中国科协2016年举办的科技活动周之一,也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举办的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系列活动之一。并代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感谢山东省食品药品研究院、山东大学药学院等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另外,燕泽程还介绍了本次会议邀请的专家,分别是山东大学药学院王凤山院长、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姚庆强副院长、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马光峰处长、山东省食品药品研究院王杰副院长、山东大学药学院臧恒昌教授、CFDA高研院特聘专家姚遥博士。最后,燕泽程提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今后将继续为仪器仪表企业的进步、各行业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执行副主任 燕泽程与会专家  会议邀请了山东大学药学院王凤山院长、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姚庆强副院长为会议致辞。山东大学药学院院长 王凤山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姚庆强  山东省食品药品研究院王杰副院长作了第一个大会报告,报告题目是“国家药品标准介绍”。在报告中,王杰副院长主要从《中国药典》的概况,《中国药典》的发展简况,《中国药典》收藏技术、方法、收藏品种的遴选原则,主要国家地区的药典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据王杰副院长介绍,2015版《中国药典》共四部,一部:中药 二部:化学药 三部:生物制品 四部:通则 药用辅料,共收载标准5608个。与2010版药典相比,修订品种1134个,新增品种1082个,增幅达23.7%。在化学药收载品种方面,王杰副院长指出,我国药典收载的化药品种共2603种,与《美国药典》3618种、《英国药典》3686种的差距逐渐缩小。另外,王杰副院长还介绍了国家标准修订是为了解决上市产品存在问题 严格药品标准,淘汰剂型严重不合理的品种 提高药品安全性 提高产品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王杰副院长还介绍了美国药典(USP)和欧洲药典(EP)的基本情况。山东省食品药品研究院副院长 王杰报告题目:国家药品标准介绍  会议分别邀请了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方区经理王伟、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应用经理夏凡、丹麦福斯有限公司应用经理鄂东梅、上海思百吉仪器系统有限公司(帕纳科)产品经理吴彦以及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经理王晨作了报告。各位企业代表在报告中分别介绍了各自企业在制药行业中能够为用户提供的仪器设备、解决方案、软件等。涉及到的仪器有红外、拉曼光谱仪、凯氏定氮仪、X射线衍射、液相色谱等。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方区经理 王伟报告题目:红外及拉曼在制药行业的应用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应用经理 夏凡报告题目:针对GMP新增附录的解决方案丹麦福斯有限公司应用经理 鄂东梅报告题目:凯氏定氮法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上海思百吉仪器系统有限公司(帕纳科)产品经理 吴彦报告题目:X射线分析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经理 王晨报告题目:国产液相色谱最新技术及应用  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山东大学药学院臧恒昌教授作了报告,题目为“仿制药质量一致性的影响因素与过程研究”。报告主要从什么是一致性评价、影响质量一致性的主要因素、过程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报告中,臧恒昌教授首先介绍了什么是仿制药,据他介绍,仿制药是指原研药(又叫专利药)专利到期后原研制药企业之外的企业仿制该原研药而生产出的仿制品,又称非专利药。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7年出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仿制药应在活性成分、给药途径、剂型、规格及治疗作用等5个方面与原研药达到一致。臧恒昌教授介绍,仿制药的价格低廉并不意味着低的产品质量,如何控制仿制药的质量需要从影响药品质量一致性的因素着手。例如:原辅料、处方、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储运、使用等过程都对药品质量有影响,而处方是一致性评价的物质基础,尤为重要。对处方的研究重点应从处方设计和筛选研究的合理性 关键工艺步骤和参数控制范围研究的合理性 处方工艺放大的可行性研究的合理性 检测项目、方法、限度设置的合理性等方面着手。臧恒昌教授强调,只有关注每个过程的影响才能确保药品质量。山东大学药学院 臧恒昌教授报告题目:仿制药质量一致性的影响因素与过程研究  会议还特别邀请CFDA高研院特聘专家姚遥博士在会议上作了题为“美国如何处理原创新药和仿制药的差别?”的报告。在报告中,姚遥博士首先介绍了美国的药品分类,据她介绍,在美国,新药只分为两类:原创新药和仿制药。原创新药分为化学小分子和生物制品 仿制药分为化学小分子和生物类似药两类。随后,姚遥博士还介绍了IND、NDA以及ANDA的区别及各自申报的内容项目。另外,对于仿制药与参比制剂或原创新药的对照上,姚遥博士的介绍与臧恒昌教授一致,即仿制药应与原创新药具有相同的有效成分、相同的用药途径、相同的剂型、相同的规格、相同的适应症。最后,姚遥博士还介绍了生物类似药的申报要点及经济效益。最后,姚遥博士以一张加拿大非专利药协会(CGPA)关于仿制药与原创新药关系的图片结尾,说明仿制药与原创新药的关系是功效完全一样,价格更加优惠,让人印象非常深刻。CFDA高研院特聘专家 姚遥博士报告题目:美国如何处理原创新药和仿制药的差别?  大会报告结束以后,由山东大学药学院臧恒昌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并宣布会议圆满结束。  撰稿:张葳
  • 制药大佬的2013:跨国药企年报分析
    随着各大跨国药企年报的陆续发布,2013年销售额10强的名单出来了。这一年,没有太大的惊喜,与2012年相比,辉瑞和默沙东因为正在面临的专利悬崖和战略重组,使得其排名向后挪动了几位,而雅培因2013年年初拆分出艾伯维后,无缘前10强,礼来得以进入榜单,同时,拜耳的排名向前进一位。   不过受到去年专利悬崖的影响,今年的销售额10强仍然算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排名。其中,强生、诺华、罗氏、葛兰素史克、礼来和拜耳2013年的销售额比2012年有所提升,但是只有强生和拜耳的成绩算是比较可喜。以美元计,拜耳比上一年增加了6.9%,强生增加了6.1%。其他几家则是与上一年基本持平或者增长在3%左右。   辉瑞、赛诺菲、默沙东和阿斯利康则经历销售额的回落,基本都是因为这些企业重磅炸弹的专利过期。默沙东因为顺尔宁的专利到期,其2013年销售额下降6.8% 而辉瑞至今仍未从2011年立普妥专利到期的阴影中走出,它的销售额在2013年下降6%。阿斯利康和赛诺菲2013年也因为专利到期的问题,其销售额与2012年相比分别降低8%和5.7%。   强生   2013年销售额713.12亿美   2012年销售额672亿美元   强生现任CEO亚历克斯&bull 戈尔斯基在2012年上任时,其上一任留下来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不止是非处方药部门的销售额拉了整个公司的后腿,而且强生正在面临着有一系列关维思通的法律官司。不过现在,主持强生业务一年后,亚历克斯&bull 戈尔斯基也随着公司业绩的攀升而翻身。不止药品业务增长可观,且让非处方药业务扭亏为盈。   制药部分在强生去年销售额的增长贡献率最高,其中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类克(Remicade)和艾滋病药物Prezista在市场上表现亮眼,除此之外,消炎药物Stelara、抗凝药物Xarelto和前列腺癌药物Zytiga都有不错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强生旗下非处方药部门麦克尼尔公司在经历了这几年不断的工厂治理和产品召回后,布洛芬和泰诺重回市场,2013年这一部门的销售额达到了近20%的增长。   2013年强生终结了一直萦绕在它周围的诉讼,以22亿美元的代价结束了美国司法部对其产品维思通的诉讼,同时以44亿美元的代价终结了ARS髋关节植入物召回所引发的上千起诉讼。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诉讼的终结,再加上其对医械业务的调整,使得强生医械业务2013年的销售额高于其处方药业务。   尽管从2014年开始,强生的业绩有所回落,但其潜力仍值得期待。虽然FDA第三次否决了百瑞妥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不过,这一药物已经被批准用于6种包括预防中风性房颤在内的新适应证,今年,它有望成为强生的另一个重磅炸弹。另一方面,与合作伙伴Pharmacyclics共同研发的Imbruvica作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二线用药,将为这一产品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到2018年这一产品的年销售额能够达到18亿美元。   诺华   2013年销售额579.2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566.73亿美元   诺华2013年的销售额增长只有可怜的2%,制药业务略有高,有3%。不过,在去年的管理层变动之后,其最高决策层认为,这样的市场表现仍没有达到预期,所以,聚焦业务领域以达到更高的增长将会是诺华下一步的战略取向。   这意味着要么出售旗下的一些业务部门而对剩下业务的增加投入,要么裁员以提升公司的经营利润。其董事长金格&bull 雷哈德对此持积极态度,认为诺华的非处方药、动物保健和疫苗部门是公司的业绩薄弱环节。诺华的CEO在今年1月份也表示,诺华正在为旗下业务寻找更为独特的架构模式。也有媒体称,诺华正在考虑将旗下的疫苗和动物保健业务同默沙东的消费者自我保健业务进行交换,以解决当下诺华所遇到的问题。事实上,去年诺华已经将旗下的血液检测业务以17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西班牙医药公司Grifols。   从根本上说,这一切的源起是诺华的重磅炸弹代文将在今年开始面临仿制药的竞争,2012年12月代文专利到期。尽管因为兰伯西目前面临的政策监管方面的问题,代文仿制药的上市时间推迟了近一年,让诺华有了喘息的机会,但是格列卫也将马上面临着专利到期的麻烦。面对这种窘境,诺华寄希望于抗癌药物Afinitor和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Gilenya,帮助诺华度过因专利到期而带来的业绩下滑,但显然仅凭这两个药物通是不够的。   所以,裁员成为保持诺华销售利润的又一选择。今年2月,诺华宣布了它的裁员计划。另一方面,诺华开始进一步重组其研发线。但是其CEO也曾经明确表示过,诺华2014年93亿美元的研发投入也有可能会随之缩水。诺华表示,其战略调整将在今年夏天结束后基本完成,若真是如上所示,通过剥离业务和裁员来达到,那么下一年它还会不会在销售额排名中位列第二,将存在很多变数。   罗氏   2013年销售额523.07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478亿美元   罗氏经常被业界称为制药企业的典范。充沛的抗癌药产品线使其在2013年的市场表现依然稳健,增长率达到6%。罗氏所拥有的相对丰富的产品组合和在研产品线,使得其管理层不必理会短期的利润追逐而专注于更为长远的业务规划中。   癌症药物赫赛汀、阿瓦斯汀、希罗达的市场表现仍然良好,尽管重磅炸弹药物赫赛汀和美罗华已经被仿制药虎视眈眈,最快明年,这两个药物的仿制药将上市,但是,基因泰克与百健艾迪一起研发的、美罗华的继任药物Gazyva已经于2013年获得FDA的批准,成为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线用药,这将缓冲仿制药上市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尽管罗氏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Lucentis受到来自Regeneron及拜耳热销药物Eylea的市场竞争,但其市场增长仍然显著。此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Actemra也为罗氏带来稳定的业绩增长。   尽管药物的市场表现一路看涨,但这并不是说罗氏就没有麻烦。这一年,罗氏研发团队中的灵魂人物HalBarron离开罗氏加盟Google旗下的生物制药公司Calico。虽然罗氏让负责肿瘤与血液临床的SandraHorning接替HalBarron的职务,但在研发上,罗氏确实承受力一些挫折,其备受期待的精神分裂症药物bitopertin开展了6个III期临床试验,其中前两个均以失败告终,对于罗氏来说,这算得上是开拓神经领域用药的出师不利。   即使如此,罗氏仍然有66个新药在其研发线中,且15个已经进入后期研究阶段。罗氏CEO对此信心满满。接下一年,罗氏将继续保持其稳健的做派,不拒绝一两笔10亿~40亿美元间的并购,但大的并购也不会发生。   辉瑞   2013年销售额515.84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589.86亿美元   对于辉瑞来说,立普妥的重要意义已经无需赘叙,这一曾经占据全球处方药榜首的药物在2013年其销售额是23亿美元,虽然比成为重磅炸弹的标准高出两倍多,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了,立普妥在2011年的年销售额是96亿美元,而再之前,其销售额达到过120亿美元。这些都解释了,为什么辉瑞的排名比去年低了两位。   抛开立普妥,辉瑞还是有几个市场表现良好的产品的。比如止痛药Lyrica,去年全球销售额达到46亿美元,提升10%。而在新药方面,靶向肺癌治疗药物Xalkori和消炎药物Xeljanz在2013年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但这些相较于立普妥而言,的确不值得一提。   过去一年,辉瑞希望通过裁员、缩减开支等手段让其在2013年的业绩有所突破,但是其销售额仍然在下滑。辉瑞CEOIanRead为辉瑞在过去几年实行了一系列的瘦身计划,比如出售其营养部门的药物,剥离动物保健部门,同时开始裁员,这些举措使得辉瑞进账22亿美元。   去年夏天,辉瑞CEO对其内部架构进行了调整,将公司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业务单元,每一个单元拥有独立的团队和财务结算。其中有两个是专注于创新药的部门,另外一个则像一个&ldquo 大杂烩&rdquo ,将新兴市场和生物类似物纳入其中,立普妥便是这一部门拥有的产品之一。   赛诺菲   2013年销售额450.78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477.69亿美元  和去年一样,赛诺菲的排名还是第5,但是这并不是说其过去一年就过得顺风顺水。2013年赛诺菲整体销售额下降5.7%,其中原由更多地来自于赛诺菲与百时美施贵宝共同推广的药物波立维专利到期。另一方面,其在巴西新兴市场的一团混乱和其在加拿大工厂的问题,也是赛诺菲去年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此外,赛诺菲的动物保健业务也比去年下降了9%,而其消费者自我保健业务则基本持平。   好消息是,赛诺菲的基础胰岛素来得时去年的销售增长达到20%,全年销售额达到77.5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它是全球销售最好的糖尿病药物,但可惜的是,这一药物到2015年即将专利到期。而且祸不单行,去年,FDA批准了诺和诺德的糖尿病新药Tresiba,它有可能成为来得时的竞争对手。   赛诺菲在2013年第四季度业绩下跌,不过对于魏巴赫而言,起码还有一个能够激起股东信心的说辞:看,赛诺菲在2014年没有专利到期的药品。   葛兰素史克   2013年销售额441.46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399.25亿美元   2013年对于葛兰素史克(GSK)来说,最大的负面影响来自在中国发生的4.89亿美元行贿丑闻,这也给GSK带来巨大影响:其在中国的销售额迅速下滑了18%。但所幸,GSK有5个新药获批上市,这为其在2013年的业绩提升带来一抹亮色。   另外黑色素瘤药物Tafinlar和Mekinist获得批准上市,这两个药物为GSK带来2100万英镑的销售收入,使其肿瘤业务的销售额提升22%,达到9.69亿英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新药BreoEllipta在去年第四季度被FDA批准上市,12月在日本以Relvar为名获得批准上市,这一产品在这两个国家的总销售额达到800万英镑,同时,HIV整合酶抑制剂Tivicay也为其在美国市场增加了1900万英镑的销售收入。   疫苗方面,两款四价疫苗FluLavalQuadrivalent和FluarixQuadrivalent的销售提升了25%达到2.51亿英镑,这两个疫苗的出色表现,使得GSK该业务整体增长2%,达到34亿美元。   尽管受到贿赂丑闻的影响,但在GSK的CEOAndrewWitty看来,GSK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进发,因为从去年来看,GSK有众多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在研产品,同时其研发回报率达到了13%。在2013年GSK业绩发布会上,AndrewWitty表示,GSK的新药研发正在沿着公司的战略规划持续向前,之后不同类型新产品的上市,会让GSK在更多元的竞争中保持优势,而不仅仅把希望寄托在单一产品上。   他所指的单一产品是目前呼吸领域的重磅药物舒利迭,2013年其销售额增长为4%,达53亿英镑,而且,销售额的大部分来自美国市场,由于吸入装置的难以复制,其在美国市场几乎没有竞争者。然而在欧洲,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在欧洲,舒利迭的商品名是Seretide,它的市场阵地正逐渐被默沙东的Dulera和阿斯利康的信必可都保抢夺,2013年其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下降2%,达到14.58亿英镑。与此同时,诺华山德士的仿制药AirFluSalForspiro也已经获得审批上市,未来将与GSK展开直接竞争。   默沙东   2013年销售额440.33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472.67亿美元   默沙东知道自己今年的销售数字不如之前好看,主要原因在于其销售冠军Singular正在面临仿制药的竞争,这使得默沙东的整体销售额下滑8%降至440亿美元,而Singular的年销售额则下滑69%至12亿美元。于是,默沙东不得不在2013年进行全球架构重组以及大幅度的裁员。   不过在制药业务方面,默沙东还是有亮点值得一说。比如Remicade和Simponi,这两个消炎类产品去年的销售分别增长19%和51%,Simponide的销售额直击5亿美元。呼吸系统药物Dulera也同样表现不俗,从GSK的舒利迭那里抢夺了不少市场份额,增长56%达到3.24亿美元。疫苗方面,默沙东的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Gardasil2013年增长12%达到18亿美元 带状疱疹疫苗Zostavax也实现了大踏步增长,销售额增加16%达到7.58亿元。   但其他的业务领域则乏善可陈。动物保健缩水1%,OTC产品克敏能业绩下滑12%,使得消费保健部门的业绩被整体拉低。现在,默沙东正在评估这两个部门未来命运。据说一些希望提升自身产品线的制药巨头们对默沙东消费保健部门早已窥探已久,其中就包括拜耳和诺华。   拜耳医药   2013年销售额259.69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243亿美元   抗凝血药物Xarelto、用于治疗湿性(新生血管)年龄依赖性黄斑变性(AMD)的药物EYLEA、口服多激酶抑制剂Stivarga、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药物Xofigo和用于治疗成人两种形式的肺动脉高压药物Adempas,五个产品加在一起共为拜耳在2013年带来127亿欧元的年度销售额,占到总额的67%。   拜耳为这些产品规划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并适时地调高了拜耳未来的销售预期。不过这并不是说拜耳在其他产品中就没有取得增长,其用于0~16岁重度A型血友病患者的出血预防、降低病人出血和关节损伤几率的罕见病用药Kogenate2013年的销售额提升了6.4%。拜耳CEOMarijnDekkers表示,拜耳的消费者自我保健业务在2013年也增长3.2%,达到77亿欧元。现在,拜耳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战略扩张,例如近期并购中国OTC企业滇虹药业就是这一战略的一部分。   也许还有更大的动作紧随其后,拜耳一直对默沙东的消费保健业务部门虎视眈眈,而这一业务的估值能够达到120亿美元。拜耳CEOMarijnDekkers表示,去年,拜耳也曾经想要拓展其动物保健部门,业界传言称其目标并购对象是诺华的动物保健部门。   阿斯利康   2013年销售额257.11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279.9亿美元   对于阿斯利康来说,好消息是其在关键品种替卡格雷以及关键领域糖尿病、呼吸系统的药物都实现了快速增长,而新兴市场及日本市场等的表现也相当不错,2013年销售额达到12亿美元。而坏消息呢?专利过期药品正在接受市场的无情冲击,这块业务全年的销售额降低22亿美元,完全冲刷了利好带来的喜悦。   事实上,不止阿斯利康专利药到期产品要受到市场的冲击,其他专利到期药物的低价仿制药上市后,也可能会对其产品产生影响,比如立普妥专利到期后,其仿制药的上市,使得阿斯利康的可定全球年销售额下降了近9%。与此同时,阿斯利康的自有产品信必可都保与耐信也在欧洲市场被仿制药所冲击。   不过,在欧洲市场上,替卡格雷为阿斯利康扳回了一局,其年销售额达到2.83亿美元,单单第四季度就有9200万美元的进账,其中有一半的销售额来自欧洲市场,2013年第四季度,替卡格雷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比2012年翻了近一倍。不过,在美国市场,这一产品则遭遇了困境,因为美国司法部正对其中有异议的临床关键数据展开调查。呼吸系统药物信必可都保在美国市场则日益红火,从GSK的重磅炸弹舒利迭中抢到部分市场份额后,现如今,信必可都保在这一治疗领域的市场份额是30%,第四季度它的年销售额增长11%。   礼来   2013年销售额231.13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226.03亿美元   尽管2013礼来进入排名前十,但并不是说它在2013年的市场表现有多么炫目。相反,在2013年礼来仍然处在专利悬崖的影响中,其重磅炸弹产品再普乐2013年销售额降低30%到17亿美元,拉低了整个公司的年销售额表现。另一方面,礼来的又一重磅炸弹产品新百达在去年12月份开始也面临着仿制药的竞争,使得新百达在去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降低38%。   不过另外两个重磅炸弹的放量为礼来2013年的业绩带来了9%的增长,这两个产品分别是肺癌药物爱宁达和赖脯胰岛素优泌乐。2013年前者为礼来带来27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而后者为礼来带来了26亿美元的贡献。   除此之外,礼来的几个产品还实现了两位数的业绩增长,例如ED药物希爱力去年的销售额增长率为12%,达到22亿美元 而另外一个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择思达的年销售额增长14%达到7.09亿美元。礼来的全球CEO李励达对未来几年新产品上市充满信心,希望能借此将礼来的业绩带动起来。不过事实是,过去数年,礼来只在2009年上市了一个新产品。
  • 亚洲*规模制药工业展制药盛宴值得期待
    以&ldquo 亚洲制药工业*展&rdquo 著称的第八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CPhI & ICSE China 2008)暨2008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P-MEC China 2008)规模空前,展商数量将达1,600家,即将于2008年6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拉开帷幕。 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已走过七年的历程。经过七届的成功举办,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现已发展成为亚洲同类展会中规模*、层次最高的国际盛会,对中国原料药行业和中国制药工业的发展均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德祥Tegent诚邀您前来参与这一制药盛宴,届时,我们将展出业内新的新技术、新产品。 敬请关注. 德祥展位号:E6N30 德祥Tegent Marketing
  • 制药从水质开始 水质检测仪器是“标尺”
    p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和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在制药领域,水质更是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要素,制药用水达标与否,对制药企业来说至关重要。那么在制药过程中,如何判断水质是否达标?有行业人士指出,相关制药水质检测仪是制药用水质量保证的“标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完善的制药水质检测方案将为制药用水保驾护航。 /p p   据了解,在药品生产工艺中,制药用水包含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根据2000中国药典规定,饮用水是不能直接用于制剂的制备或试验用水,因此制药用水生产必须配备完整的制药用水系统,且制药用水的制备需从生产设计、材质选择、制备过程、贮存、分配、使用等均应符合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为确保制药水质万无一失,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优质的水源,制药水质检测仪器在整个制药用水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p p   如今随着国家对制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飞检的来袭、新版GMP的推行,国家在对水处理连续生产纯净水、高纯水和注射用水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在水质检测和文件证明方面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另外,在制药领域,微生物污染也会给药企带来巨大的损失,而水系统里面的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之间的相关性难以查明,因此制药企业会不断的检测水系统以消除微生物污染。 /p p   为确保制药用水万无一失,国家对制药水质检测要求越来越精准。在检测过程中,其除了采用目视法以外,越来越重视仪器检测方法。如溶液的澄清度是控制原料药和注射剂质量的重要指标,2015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就规定了对于药品澄清度的检测方法为目视法和仪器法。 /p p   根据对比,相关技术人员表示,传统的目视比浊法每次消耗的样品量大成本高,标液配制复杂人工成本高,且人为操作误差大,数据无法溯源。而采用仪器分析法可减少测试所消耗的样品量,安全、快捷、方便,大大降低人工和耗材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仪器分析法更加精确,质量能得到更好的保证。以哈希生产的具有突破性的TL23台式浊度仪为例,该设备每次仅需2.5ml样品量,大大节约样品的测量成本,而且符合药典规定,测量精确、快速、安全,数据可追溯,完全解决了澄清度的测量问题。 /p p   在制药生产过程中,制药水质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之一,而在这过程中相关的制药水质检测仪器的研发诞生更是为制药水质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保障。为保证制药水质检验分析数据的准确率,为药企提供完整的水质检测方案,企业不仅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研发更加先进的仪器,而且要不断加强检验数据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专家指出,科学、全面的分析水质检验数据并加强检验数据管理是制药水质检测的重要方面。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